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弘范三界」:「弘」,大。「范」,模范、师范。能为三界一切众生之师范。]

[「应身无量」:「应」(yìng),]英文讲「respond」,「回应」的「应」。[应机、感应。「应身」,即三乘贤圣,为度众生,应其根机及因缘,]应机、应缘,[而示现之身。

此随机而应之「应身」,虽非其本身,]「本身」也就是所谓的本尊,[然亦依于其本身(自受用法身)而得变化示现他受用身。]

「自受用身」,只有他自己能受用,别人看不到,也受用不到,那是「法身」。

不过,这是显教的讲法,显教讲「法身无相」,所以不可见。

但依密教来讲,「法身」是可见的。谁可见?法身大士可以见法身佛,「equitable」,合理吧!要不然怎么有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法身佛说法身法。

不只是密教这样讲,《楞伽经》也是这样讲,《楞伽经》有一句话就是「法佛说法」,就法身佛所说的法,level(层次)比较高,所以这么难。

《楞伽经义贯》写得很详细,《楞伽经》也尽可能详细,但有一些我就故意不那么详细。为什么?因为是达摩印心的经典,写那么详细,都被你们盗光了。

《楞伽经》是法佛说法,《楞严经》是什么佛说法?化佛说法。并不是「化佛说法」就比较差一点,不是这样子,因为它是无见顶相化佛所说法,所以是最高的法之一。

其他一般通教、显教的都是什么佛说的法?也都是化佛,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什么是化身佛?化身佛不是假的,是他化成跟众生一样的形类、大小,所以他看起来跟我们一样。

那还有佛菩萨不一样,有啊,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乃至于降三世明王是三头六臂,明王就是这样。观音有十一面,佛菩萨那个相是有很多的。

[阿罗汉已证神足,故能于自身作种种不思议变化。]通常阿罗汉不能示现神通。他们什么时候示现?临涅槃的时候,佛允许阿罗汉可以示现神通。

一般示现涅槃就入禅定,然后腾空做十八变。那个十八变就很有意思,坐在空中上身出火、下身出水;上身出水、下身出火。什么意思?上身出水,他是入水观,化那个水喷出来的;

通常你看《楞严经》里面做水观的那尊菩萨室内都有水,那没有什么了不起,真正了不起从他头上好像喷泉一样喷出水来;然后从脚底下又喷出火来,他要同时做两个观,化成实体,而且让人家看得到;

让人看到,叫「他受用」。自受用,自己观,自己成就,自己看到,别人看不到。

所以他把两个互相抵触的水观、火观,同时成就,同时作用,这个就很奇妙。然后换过来,上身出火,下身出水。

基督教讲耶稣最大的神迹是什么呢?水上走。水上走,在佛法里面是小不点嘛,达摩一苇渡江,那一苇也是假的,真正承载他身体重量的,不可能是那一苇,而且也不可能渡江,那个只是假托而已。

能够在凌空虚度,这个在佛法里面很平常的事情,佛制所有比丘每天都要去托钵、行乞,行乞的时候,佛又制一条戒:一定要走路,不能用飞的。

他又防这些比丘有的偷懒不想走,而且走路的时候,脚一定要踩在泥土上,不能在泥土上面或草上走,一定要踏在泥土跟草上,所以就不能投机。

这样讲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大比丘也是很调皮的,所以就制得很严格。

世尊自己也是一样,也是没有穿鞋子走路托钵。事实上世尊当然是有意生身,比飞还要快,阿罗汉有神足通可以飞,意生身根本不用飞,

《楞伽经》里面有讲,《楞伽经》是一部很奇特的经,它讲了很深的道理,但是讲的境界又都是很高很高。

什么叫「意生身」?就是意念一生就到了,一动念就到了,根本不用飞,因为飞还慢了一点。

这个净土里面也有,在《阿弥陀经》里面:「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时经行。」

你看看,如果用飞,等你飞到,花已经枯掉、烂掉了,早上去供养十万亿佛土的佛,一个一个去供养去多久,多念要念多久,那就是「意生身」。

是十万亿佛,你单单念十万亿佛号,看看念多久?可是他不但念佛号,而且到那些佛土,而且把那些花都供养了佛,还来得及回来吃午斋,「饭时经行」,那是什么?那就是「意生身」。

所以你到净土以后,坐莲花「蒸包子」,「蒸」熟了,花开见佛悟「无生」,悟「无生忍」,证「意生身」,可以到十方国土里面去供养诸佛。

这个净土的经,讲了这么深的道理,含在里面没讲,你看《阿弥陀经》这么简单都会背,却不知道,它在讲《楞伽经》讲的「意生身」,还有法相宗也是讲「意生身」。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未来」,未来世之众生。「尘累」,]就是尘劳,就是烦恼,[六尘之负累;众生以缘取六尘,而自障蔽自心本明,而成为灵明本性之负累。

此言:这些大比丘僧,能拔济未来之众生,令其超越六尘之负累,]令众生解脱种种尘劳的束缚拖累而得清净,没有六尘负累就是清净了。

就好像你们有的人不出家,因为有老妈、老爸、儿子、女儿,有公主、有太子,所以不能出家。

但事实上不一定,他不想出家就是不想出家,你打死他、他也不出家;要出家的就是要出家,你打死他、他也要出家,甚至你不打他、他也出家。

这实在没有办法,因缘就是这样。如果不发心,真的,你一棒打死也没用,他就死了。

他发心就是发心,已经超越了六尘的负累,包括父母、妻子恩爱的这种负累,[而得解脱三界苦难,因此不负如来之殷勤嘱托。]

「殷勤嘱托」就是要广度众生了,不要自度完了就完了,接着了广度众生。

你们看唐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里面,他记载一篇故事,是罗睺罗示现,罗睺罗还没入涅槃,还在那个地方度众生,看了很令人感慨、感动。

记载有一次,佛灭三百年以后,有一次一个人碰到一个比丘大师,问他一些什么法,那个大师解释完后,这个人又碰到另外一个老比丘,这个人就在念第一个比丘跟他讲的法,老比丘问:「这是谁教你的。」他说:「某某人教我的。」老比丘说:「法根本不是这样子。」他说:「那个是大师,怎么讲他呢?」

老比丘就没讲自己是罗睺罗,他知道世尊是怎么教的,可现在都已经变样了,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只是世尊圆寂以后三百多年,罗睺罗还在住世。大迦叶也住世。宾头卢尊者也都住世,天天吃我们一顿饭,他算是佛教里面的「顽皮包」。

那时候听《楞严经》的人,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众,接下来就描述大比丘众的功德。这些大比丘众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义贯]

[这些大比丘僧「皆是」已证圣道,离欲「无漏」,]因为离欲,所以无漏了。[烦恼永息之「大阿罗汉」;

彼等皆是「佛」之真「子」,安「住」护「持」如来正法,自身「善」修如来无量妙法而得「超」脱三界二十五有等「诸有」之系缚,

并且「能于」此娑婆「国土」(乃至十方佛土),「成就」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随「从佛」世尊「转」正法「轮」;

并且以其所证深「妙」之智慧,而「堪」能绍继如来「遗嘱」之度生事业,

是故彼等皆能庄「严净」持「毘尼」戒品,「弘范」于「三界」(为三界众生之师范),并能随众生之机缘,而示现「应身无量」,以「度」化解「脱」现在之「众生」于生死之中,更能救「拔」赈「济」尽「未来」际无量有情,令皆超「越诸尘」劳之负「累」,而得解脱。]

这些都是形容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描述大阿罗汉们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状态。你看《义贯》填进去的字,真是用心良苦,而且都可以顺,看了更清楚。

[诠论]

「诠论」,通常不是在正文里面的解释,而是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为了不要混在一起。

通常解释佛经的心得或自己的见解都会放在一起,我都尽量保持,把它拉出来,另外写一篇诠论,诠释我自己的看法。听说有人最喜欢看我的诠论,

但我自己也知道,我的诠论也是煞费苦心,而且是真的有一点东西可以讲;没有东西,我就不写了,不要硬是要写。

本段经文,看来与一般经文之「序分」中,「序文」就是一般经文开始的头,讲整个场景、缘起,就好像看电影开始是远镜头照一群人,接着看他们当时在做什么,那个就是「序分」。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1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本段经文,看来与一般经文之「序分」中,陈述与会大众之大比丘,好像没什么不同,而实际上,本段经文中即闇藏了许多玄机,此言何解?

我们知道,所谓「佛子」,依理而言,即是指菩萨,以菩萨为能绍隆佛种,]「绍」是继承,「隆」是发扬光大,继承而且发扬光大佛种。[故为佛之真子,]因为菩萨传承佛的种子,[而堪称佛子。]菩萨是佛的真子,

阿罗汉是佛的什么子?子有两种:嫡子、庶子,这都是佛种,都是佛种所生的。嫡子就是正房的儿子、是正传的,庶子就是偏房,是佛的出家弟子。

另外还有义子,佛的义子就是在家居士,干儿子、干女儿,有那个名分,但不是真正的。你一定要剃发以后,才变成真子,要不就是拜干爹、干娘。

因为是嫡子,正房的,所以才能继承佛如来的家业。[但本经文中,明明是在讲阿罗汉,]没有讲到菩萨?没有嘛!没有讲到一尊菩萨。[为什么经文又称阿罗汉为佛子?]

我们通常知道在经里面讲「佛子」的时候,甚至佛指着某一个人称「佛子」,或一尊菩萨称另一尊菩萨为「佛子」。譬如在《华严经》里面金刚藏菩萨称普贤菩萨为佛子。

可是阿罗汉怎么在这部经里面称为「佛子」呢?因为阿罗汉事实上不是佛的真子,不是佛的嫡子,因为他不能继承如来家业。[岂不有违道理?

接着又说这些阿罗汉「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从」就是「跟随」,跟随着佛转法轮,「堪」就是「能够」、「有能力」,非常玄妙的有能力能够继承佛的遗嘱,就是继承佛的遗志、就是继承佛志。

继承佛志,不是又变成菩萨了吗?可是我们知道阿罗汉是最后身,这一生是要入涅槃的。既然入涅槃,怎么能够继承佛志呢?这是不合理的。

[阿罗汉怎么能绍继如来遗志,度化众生?他们不是都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不再来受生,[此是「最后身」,即将入涅槃了吗?既马上要入涅槃,如何还能继佛遗志?

再下去,经文又说他们能「应身无量,度脱」现世「众生」,不仅此也,]不但这样,[而且更能「拔济未来」之众生,]已经入涅槃了,如何能「拔济未来」呢?所以这个都是很大的问题,「理」跟「事」都混了。

能令未来众生,度到他们能够[令「越诸尘累」,]能够超越五尘、六尘的牵累,[而得解脱——这岂不是菩萨境界了吗?

这正是本经的玄机,]在这小段经文里就藏有玄机,[也是本经一经的大旨。]

《法华经》是最究竟的,《法华经》讲阿罗汉也终将究竟成佛,可是《法华经》讲阿罗汉成佛是讲未来的,他将来会回小向大,转为大乘,那是很久很久,八万劫以后的事情。

《法华经》把所有的三圣、贤圣、乃至于凡夫都可以授记成佛,那都是久远劫以后的事情,供养多少佛,修多少行以后成佛,回小向大成佛。

可是这部经很可怕,这段这样一讲,当下小乘、大乘都一样,阿罗汉即是菩萨,当下就是菩萨了。不是等到若干年、若干劫以后。

所以这是更加究竟的经典,以这个理来看,又超过了《法华》的境界,当下就是了。

[何则?]更说出了阿罗汉都是权现的、示现的阿罗汉,

以整个佛法来讲,也是如此。释迦佛成佛的时候,来护持的不管是小乘、居士、乃至天龙护法、菩萨更不用说,都是释迦佛往昔的弟子,已经成道,发心今世、乃至生生世世再来护持释迦佛的佛法,来庄严他的道场,再来做他的弟子、受他的教化,因此这个因缘来引导众生。

他们等于就是彩排一出很庄严的戏剧给我们看。那些大弟子各有所司,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扮,扮得让你不知道,这是最成功的!演戏也这样,你能演什么像什么,让人家忘掉你原来是什么。

进一步讲,《楞严经》是讲阿罗汉即是菩萨,但是你从密教来看,又更不得了了,不只阿罗汉是菩萨,连三界诸天都是菩萨化现,早晚课诵不是有韦陀护法吗?菩萨示现,所以我们称韦陀菩萨。

一切护法诸天也都是往昔的愿力,示现为天、乃至天龙八部来护持佛法,那全是真正的菩萨。

你看《地藏经》的鬼王无毒,他不是鬼,他是大菩萨,以慈悲愿力示现为鬼王,护持教化众生。

我们一讲的话就愍灭一切相,整个心都宽广起来,这就是大乘了不起的地方,能够勘破假相,而依于它真正的本性来看。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你看,佛法要讲,就很多很多。

经文「序品」其实根本没什么讲头,就是讲一些这些出场序。

[依藏教、通教、乃至别教,]这是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判教,把佛讲的所有的法叫「一代时教」,指佛一世所讲的法。

「判教」就是智者大师把佛一代时教三藏五千部经典,全都看过以后,把它分门别类,分析以后分成四大类:「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藏教就是小乘教,通教就是大乘里面的方等部、般若部、瑜伽(法相)、唯识。

「方等」,一般的经典都是方等部,譬如《大宝积经》、《地藏经》、《药师经》,指究竟含摄很广叫「方」,理是平等的叫「等」。

「般若」,《大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等,《金刚经》是其中的一部。

「瑜伽」,就是法相,唯识学、唯识宗的经典,合在一起都是通教。通教就是各宗各派都是通的。

最后就是别教,指禅宗。因为它是教外别传,别教也有经典,《圆觉经》、《金刚经》应该也算,它是可以横跨,可以属于般若部,也可以属于别教禅宗的。

像《起信论》,也可以是禅宗,因为讲到相宗,所以也是瑜伽部。

圆教,智者大师所指的就是《法华经》,他把《法华经》判做佛所讲的法里面最圆满的。

至于什么是圆满的,各宗的祖师所判就都不一样。我们这一宗当然就是最圆满的。譬如华严宗祖师智俨大师判「小、始、终、顿、圆」。

小教就是阿含教,即小乘;始教就是般若教;终教就是瑜伽法相;顿教顿悟就是禅宗;圆教当然是华严宗。这是保留的,华严宗就《华严经》是最圆满的。

到弘法大师(空海大师)手里,他又判教,他判最后当然《大日经》是最圆满的。依《大日经》的「十住心」来判教,当然《大日经》真言密法是最圆满的。

这都没有关系,如来说的法一定是最圆满的,看适合哪一个根机的人。那个根机的人来看的话,当然是他适合的法、最喜欢的法是最圆满的。

不管你哪一种判教,[二乘与菩萨是有别的:形相与智慧皆别。但依于圆教,则心、佛、众生平等无二,]藏教、通教、别教都是讲差别教,一切众生以及三圣、贤圣都有种种差别,但到圆教就平等无二。

[三乘会归一乘,唯一佛乘,无二无三;]这是《法华》的义旨。

「无二无三」是以方法论来讲,它的方法到了后来,你到达目的地是一样,这就是《法华经》跟《楞严经》的差别;

《法华经》说到了后来,终究大家会归一乘,但《楞严经》是说你出发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菩萨、小乘都是一样,都是如来的真子,这就太可怕了。

如果初发心、学佛没有很深的人,这时候就迷糊了。如果说阿罗汉是示现的,菩萨若依最究竟的讲法来讲,菩萨本来就是示现的。佛当然更是示现的,全都是示现的。

只有你我不示现,你我都是玩真的,真有苦、真受乐。苦的时候、乐的时候都是真的,搞得东倒西歪,我们一点都没有示现,现不起来。

[三乘、五乘只是如来大悲智慧之权说化导,一乘为实,众生毕竟成佛,]

所以佛菩萨看到众生的「性」,而我们众生所看到的都是彼此的「相」,我们「见相」、「取相」、「着相」,所以在「相」上轮转,永远也没有停止。

[此是《法华》之大旨,故《法华经》中佛与在家出家、三乘贤圣皆授记成佛。

而《法华》「一佛乘」之得以建立,乃依于《大般涅槃经》佛所开示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般涅槃经》好大部头,要讲很久时间,里面无所不包,主要主旨就是「佛性」二字。[是故「一切众生当得作佛」。

是故,在通教中,声闻人被斥为「焦芽败种」,]就是芽已经烧焦了、种都坏掉,一般大乘的人通常对声闻人都不齿。

但是到了《法华经》,常不轻菩萨说:「我不轻汝,汝将来必定作佛。」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

可《楞严经》当身就是菩萨,见一切人都见到他的本性。为什么?因为这部经就是要讲「明心见性」,一开始就见到阿罗汉是佛性的示现,而不是说阿罗汉有佛性。

废话,阿罗汉一定有佛性!我们都有佛性,阿罗汉怎么可能没有佛性?像我们这么业障深重,拜了几百佛就东倒西歪,我们这么了不起都有佛性,阿罗汉岂能没有佛性!他的大慈悲故佛性示现,做阿罗汉。

[然于圆教中,则得授记,]犹如如来的真子一样,将来也是绍继佛志,继承如来家业,[将「回小向大」,当得作佛。]

[又,依《楞伽经》,阿罗汉有两种,一为「实法阿罗汉」,即是实取涅槃灭度者,]真正的会取涅槃,是玩真的、不是假的;他证了阿罗汉,真的就是最后身,就要灭度了。

[二为「权法阿罗汉」,]「权法」就是「示现」的意思,权假、权现,又有叫「大权示现」,这个「大」是指大悲心;以大悲心的关系,就取权法的示现,权法的阿罗汉[乃为菩萨依本愿力,为护持如来,及护正法而示现者,此类阿罗汉,以是菩萨示现故,故不实取涅槃,]

譬如宾头卢尊者就示现阿罗汉,假装爱吃东西,就被如来教斥,久住世间受人天供养。大迦叶尊者当然是了,鸡足山入定。

阿难尊者据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他也是没有入涅槃,住在世间教化众生。

乃至于罗睺罗也住世,这都很令人感动,但他再生的时候就现为阿罗汉身,当然现菩萨身就更庄严,现为阿罗汉身就比较下劣一点,但菩萨就不计着自己的身份。

无毒鬼王示现为鬼王就更下劣了,所以菩萨示现他的身是不计较自己是被崇敬的、或是不看好的,他不在乎这个事情,只是为了要护持佛法、护持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示现阿罗汉,不实取涅槃,[而继佛种性,度化有情,尽未来际,]这个是不容易的。

[像大迦叶尊者,现仍于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菩萨下生成佛,而传于释尊衣法,即是菩萨示现之权阿罗汉。]

为什么大迦叶尊者要鸡足山入定,来传释迦佛的衣法给弥勒菩萨?知道不知道?我问你:弥勒菩萨是不是自己要坐菩提树种种修行,然后成佛。

他成佛是自己悟到的,可是为什么大迦叶又要传释迦佛的衣给他?这就是「诸佛法如是」,诸佛的法是这个样子的。所有佛的法都是这样子,为了要完成相上的佛佛相承,每一尊佛没有差别,虽然时间差的很久远,但是他们就用种种的方便设立了一个机制,让前佛跟后佛衔接起来。

大迦叶把他师父释迦佛的衣钵传给弥勒佛的时候,表示这个法就传给弥勒佛,任务达成就入涅槃了。佛佛相承这个事就成立了。

为什么要佛佛相承?表示一切佛都没有差别,一佛传给一佛,众生就不要妄想说:「阿弥陀佛的法比药师佛的法好,还是阿閦佛的法比不空佛的法要高。」又去分别这个。

佛佛相承,所以道同,等于法就是有传承一样,也就是令诸佛究竟无我相。因为法都是前佛所传,在表相上开始自己也要发心修行证道;证道以后,前佛使者传给他等于是一种印证、传承,等于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佛佛道同,诸佛没有我相、我见,所说的法前佛、后佛一致,众生也不要妄想分别。

慧达师供养后面那尊玉佛,以前有些人都去他家拜佛,把这尊佛捐给我们道场以后,有几个人跑来拜佛,其中有一个人说:「我就是皈依这尊佛的。」这很好笑。

在《大唐西域记》里讲:如果有缘的人要参拜大迦叶尊者,很虔诚一顶礼的时候有缘那个山就开了,你就可以进去,大迦叶尊者就在那里入定,你就可以进去顶礼,顶礼完了山又合起来。要不要去试一试?

大迦叶也是菩萨示现,来传佛衣钵给下一尊佛,这个职务谁能担的起?阿罗汉就积极想要入涅槃。

[又如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载,罗睺罗亦为护如来正法,不入涅槃,亦是权阿罗汉之一例。

又宾头卢尊者,表面上虽是受佛教敕,不准入涅槃,永住此世间受众生供养,然亦是慈悲示现之「权阿罗汉」。菩萨悲心之深,不拘本身形相,于此可知。]

观世音菩萨不只是三十二应,那是代表,其实能千百亿化身;地藏菩萨也是化无量身形,就是这么慈悲,一般人是没有办法理解菩萨的心肠。

[本经因是如来开示真如本性之圆顿大经,]这部经不仅是圆教经典,而且是顿教经典,「圆」跟「顿」合在一起。可是圆顿的经典碰到钝根众生就完了,这个是真钝。

[故已超越「藏通别」教之三乘分别,]天台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华严宗五教仪:小、始、终、顿、圆。

[而以万法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而会三乘于一乘圆教,是故闇示此等大阿罗汉本身实亦是菩萨示现,并藉此以默示本经「真如一相」之深旨。]

因为这部经是显现如来藏的,如来藏是无所不包,而且当下就是!一切就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菩萨、阿罗汉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经文]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这些大阿罗汉有哪些人?就是坐在最前面第一排的这些大阿罗汉而为上首(领众)大弟子。舍利弗等等是大比丘里最高阶的大头头,也就是上首了。

[注释]

[「舍利弗」:梵语「舍利」为鶖(鶖qiū:一种水鸟);「弗」为子。]舍利弗的「弗」在梵文中是「子」的意思。

「son」就是儿子,譬如Jack的儿子就是Jackson(son of Jack),Raw的儿子就是Rawson(son of Raw),Will的儿子就是Willson(son of Will)。

[因舍利弗之母,其名为鶖,印度人常以母之名为名,]鶖的儿子就叫「鶖子」,[故名为「鶖子」。]

印度人取名字是这样取,跟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常常以母亲为名,从考古来看应该是母系社会,母亲就领头了。

[有时亦翻为「舍利子」,]这个跟佛焚身以后得的舍利子是不相干的。[即是华梵合并之翻译。

舍利弗为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常代佛宣说法要,或重诵佛所讲之经。]

你若看《阿含经》,常常有一篇经不是很长,中等长度的经,佛讲过以后,过了一、两天,舍利弗召集大众再讲一次,就是把原来的经再重念一次就对了,背一次;

他们都是圣人,佛讲一次听了就背起来。我们可能要一个礼拜回去还背不出来,光教一个药师咒就错好多地方,考好几个礼拜还考不过。

[诸佛菩萨之示现,皆有「本」、有「迹」,「本」即其本身;「迹」即其示现。]这个「本」跟「迹」也是天台宗所讲的。

[舍利弗为释尊之十大弟子之首,此为其迹现,而其本则为过去之金龙如来,今倒驾慈航,助佛转轮。]

佛成佛也必须要有弟子跟他配合、护持他,可佛法中也有佛成佛没有人护持、也没有人来听经,他就入涅槃了,有好几尊佛是这样。

所以也要跟众生有结缘,有利益众生,将来成佛才有人来护持你。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你们要来听,要来护持。

[「摩诃目犍连」:梵文「摩诃」(Mahā),大之义。佛弟子中,仍有同名目犍连者,此言大目犍连,以示有别。

目犍连为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阿含经》云:「我佛法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为第一。」]目犍连有大神通,可是神通敌不过业力,目犍连最后是被外道打死的,这是很无可奈何的事。

[「摩诃拘絺罗」:梵文「拘絺罗」为膝,大膝为舍利弗之母舅,]鶖子的哥哥,也就是辩输给她妹妹那个人啦!

[出家前又号「长爪梵志」。拘絺罗在佛弟子中,为四辩才第一。]

舍利弗太有智慧了,影响到他母亲。他母亲怀他的时候,就突然变得很有智慧。他母亲的哥哥就是后来的摩诃拘絺罗,是婆罗门世家。

长爪梵志本是婆罗门,很有学问,精通五明,因为外道很注重名利。摩诃拘絺罗与鹫兄妹俩,有点像苏东坡跟苏小妹一样,两个人常常辩论,他妹妹常常辩输。

婆罗门是很喜欢辩论的,哥哥跟妹妹常常辩论,就好像苏东坡跟苏小妹一样。

舍利弗的妈妈一直辩不过他哥哥。可是舍利弗的妈妈怀孕,怀了舍利弗以后,辩论都胜过他哥哥,他哥哥老是辩不过她。

他哥哥就很奇怪:「诶,最近怎么都辩输给她呢?」因为印度人很喜欢辩论,辩法上的问题。他一直查问:「你吃了什么东西,看了什么书?怎么变聪明,以前都辩输我的。」后来才知道她是怀孕了。

「这恐怕是因为怀胎的关系!我妹妹怀了小外甥,我就辩输给她了,这孩子一定很聪明,那就糟糕了,这小子在他妈妈肚子里面,影响到他的母亲,就令他老妈变聪明起来,那将来这个愣小子出生以后还得了,我这个做舅舅的面往哪里摆呢?」

于是赶快下定决心出家闭关修道去了,铺盖一收就努力去进修。

由于他这位老先生对舍利弗的恐惧,怕被这个外甥超过而没有面子,所以他没日没夜的拼,就很用功,拼到没有时间剪指甲,手指甲、脚趾甲都变得很长,所以叫「长爪梵志」。你有没有看过一些洋人的指甲?很长的。

本来鹫十月怀胎以后就生下舍利弗,但孩子那么小也不能辩论,而且拘絺罗想争回当年辨输了的耻辱,所以他没有马上回来。

拘絺罗经过十几二十年以后,把四韦陀都学通、学满了以后,觉得可以征服舍利弗,回来以后就跑到妹妹家,要找他外甥舍利弗辩论。说:「那愣小子在哪里,把我外甥叫出来,让他与我辩论。」他妹妹说:「他出家去了。」

「谁那么厉害能够收我外甥作学生?他在哪里出家?我去找他。」「在瞿昙(释迦牟尼佛)那里出家,现在祇桓精舍。」

「瞿昙是什么人?胆敢让我的外甥出家,他算什么?我不相信,他不够格。」因为他确定他外甥是非常聪明的,未生时已身怀异秉,于是就跑到释迦佛的精舍去。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2
成观法师讲解

    还没有继续讲下去的时候,我讲两个插曲。拘絺罗经常和妹妹辩论。苏东坡、苏小妹也常常辩论、互相取笑,

有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发现哥哥一副马脸,长达一尺,当即占一诗:「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你看到经里面讲这一段,好像很难相信。那我跟你讲一个事实,很有趣的故事:我在美国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在家人。我有一个朋友在做电脑工程师(信觉法师在家的时候当电脑设计师),他有一个老美男同事(也是写电脑程序的)很喜欢吃pickled cucumbers(酱黄瓜)。

老美吃那种小黄瓜,你看过没有?他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放一罐西洋酸小黄瓜的泡菜,没事的时候就把它当作零食来吃,就好像一般老美吃口香糖一样。

他一休息的时候,就在他那电脑桌那里放了一瓶泡黄瓜,没事就拿出一条出来嚼,说:「哇,妙极了,太好吃了,感觉好像在天上一样。」每一次大家喝咖啡休息的时候,他就吃小黄瓜,

信觉法师问:「为什么觉得那么好吃?吃不腻吗?」他说:「这个太好吃,越吃越好吃。你都不晓得,好像在天堂一样。我差不多一个星期吃一罐,天天都要吃,不会腻,没有一天不吃的。」

然后他就跟信觉法师讲故事,说:「我跟你讲一个故事:本来我母亲是最不喜欢吃酸的,而且也很不喜欢吃黄瓜,但当我妈妈以前怀胎十月、怀我的时候,她就忽然很喜欢吃这种小黄瓜,一直都吃了很多的黄瓜,她生了我以后就不再喜欢吃小黄瓜了。

等我稍微长大了,我就变成天天很喜欢吃小黄瓜,天天都要吃很多条,吃的时候都很陶醉,一直到现在。」可见业力是会影响的,业力是有感染性的。

我那时候一听到这个故事就觉得很高兴,这就证明了舍利弗被他母亲怀胎的时候,由于业力的影响而使他妈妈忽然很有智慧、变聪明了。这是可信的,不只是故事而已。

那位洋人同事他妈妈本来也不喜欢吃小黄瓜,生了他以后也不再喜欢吃,从来也不吃,这故事就等于是一种旁证,就了解佛经讲的真的都有那回事。

我现在镜头就转到拘絺罗,他就跑到释迦佛那里,二话不说就喊:「矍昙,你给我出来!把我的外甥还给我。」其实这样称呼是不太礼貌的。

矍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姓,名字叫「悉达多」(Sidhata);全名就是Sidhata Gautama。「释迦」是他的族名,就好像我们台湾有阿美族,「阿美」是族的名字。

赫曼˙赫赛(Hermann Hesse)写了一本《流浪者之歌》,Siddhartha,虽然中国把它翻译为「流浪者之歌」,但是原着的名字叫「悉达多」,讲的就是悉达多太子的故事,洋人一开始学佛都是看这本,但里面违背史实的地方很多,都是小说家的创作,不是真的。

说悉达多太子求真理、修苦行,这都是真的,修苦行的描写真的很好、很感动人。说他为了修苦行,有一丛荆棘他就坐下去不动,但是释迦佛有没有这样做就不晓得,荆棘很长就刺到骨头、肉里面就一直流血,也都不管,坐那里就入定了。

不过这个还好,后面写的就很离谱,后来就发觉这样行苦行不能解脱、开悟,就起来了,释迦佛是有到河边,他是去洗脸,受牧羊女供养羊奶,再去菩提树下坐。

但是他写成释迦佛就到河边做摆渡的人,乃至于娶了一个老婆,这就是乱写。如果要娶老婆,他当太子,世上最美丽的女人都有,何必要取一个普通老婆呢,乱七八糟!赫赛也是依照想象来写。

「矍昙」就是一个姓,拘絺罗就到释迦佛那里大声喊,因为婆罗门可能很有学问,可是不一定很有修养。

阿难就出来问:「请问你要找谁?」拘絺罗就说:「矍昙拐了我的外甥,我现在来要回去。」阿难就进去报告世尊,世尊就让他进来。

拘絺罗就指着世尊说:「矍昙,为什么骗我外甥出家?赶快叫他出来,让我把他带回去。」世尊就说:「你要见你外甥干什么?」

他说:「我要带他回家,跟他辩论。没有人能收他作弟子。」

世尊就对他说:「好,你可以带他回家,但是你只要辩得赢我,我就让你外甥跟你走。」就好像下象棋,第一步让你先下。你立宗,我让你一步,他就是这意思。「宗」就是宗旨,你把你要辩论的主题、主旨讲出来,我们来辩。

释迦佛就说:「你来是客,我让你来立宗。」拘絺罗很高兴、很骄傲,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输的。他就说:「好,我就不客气了。我以『一切法不受』为宗,这是我立的宗。」

这以因明学来讲,「宗」(premise)就是前提、或大前提。「我一切法不受」,他意思就是说:「不管你讲什么,我都不接受,他觉得稳赢了,立于不败之地,对方稳输了嘛!不管你讲东也好、讲西也好,我都不接受。」那你怎么驳斥他?

释迦佛用一句话就把他打败了,用反辨法。他们在辩论之前,释迦佛就说:「我如果辩赢了,你辩输了,那怎么办呢?」他说:「如果我辩输了,我把头砍下来给你!好,你立宗。」

释迦佛就静静说:「还受是法否?」什么意思?你还会接受你所说的「一切法不受」那个法吗?你那个「一切法不受」的「受」,你受不受?如果不受,你那个前提等于没有;你如果受,那你就自语相违,因为你「一切法不受」。你一切法不受,又受你自己那个「一切法不受」,不管怎么样,你受与不受都输了。

拘絺罗一听,脸都绿了,说:「是啊!」他忽然太慌张了,真的就抱着头往外冲出一百多公尺,就溜掉了;跑了一半路,觉得不对,忽然想到刚刚立约,说辩输了就把头给他的,于是他慢慢走回来。

世尊就问他:「你想要见舍利弗?」他说:「矍昙,拿剑来,我说我头给你,现在头给你。」

世尊就说:「我法门中,没有取人的头,不要人家的头,只要取人家的头发。」意思就是让他出家,他就没办法了。佛讲完了,他就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就出家变成佛的弟子了。

这就是舍利弗舅舅摩诃拘絺罗的故事,也是很调皮。你看,释迦佛这么庄严,但在他弟子里很多都很调皮,有一种诙谐的味道。

我跟你讲,能看出的这个,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一个吧!因为看文学,能看出他的机关。摩诃拘絺罗在佛声闻弟子中是辩才第一,很会辩论,由于往昔业力,所以好辩。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义为满愿;「弥多罗尼」义为慈子。故常合译为「满慈子」。]他妈妈叫满慈,满慈的儿子。[富楼那为佛弟子中,论说第一。]议论第一,以善说法而得阿罗汉果。

[「须菩提」:义为空生、善现、善生。]据说他在出生之前,他们家很有钱,他家的财宝忽然都空了,就不见了;等他出生以后,他家的财宝又出现了,叫作「善现」。[故《大般若经》中常译为「善现须菩提」。]「善现」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等于他出生是一件很吉祥的事。

须菩提是解空,这跟密教扯上关系,「空」就是宝,因为空可以含藏无量财宝,如果实就不能含了,最大的财宝就是虚空,密教里有最大财宝的就是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就是宝部最大的菩萨,虚空就是宝。

[须菩提为佛弟子中解空第一,]跟他「解空」、「善现」都有关系,「善现」是现出财宝,就跟「空」有关系,他的财宝是从空而现。他还没出生之前,财宝不见了;他出生了,财宝从空而现。须菩提[其本为过去青龙如来。]

[「优波尼沙陀」:义为尘性,以观尘性空而得道果。本经中,优波尼沙陀自陈圆通时说:「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

所以,「尼沙陀」这个名字是释尊印许他所证的法,为显其法,而赐其如是名。]就好像是观世音菩萨是以他证的法而得名;相同的,地藏菩萨也应该是这样子,心地宝藏。

[「而为上首」:就是领众带头在前之义。]以所证的法性当作名字,像弥勒菩萨也是,慈悲的意思,我们中文把「弥勒」又翻成「慈氏」。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注释]

[「辟支无学,并其初心」:「辟支」,即辟支佛道,亦即缘觉,亦译为独觉。

「缘觉」与「独觉」]是不太一样的,[所修虽同,]他们都是修十二因缘、十二缘起,[但他们的修行因缘则不同:]

那有什么差别呢?[「缘觉」是出现在有佛之世,]承佛所教,[闻佛开示十二因缘之法,因而修行而得开悟「缘起无常」之理,得证涅槃者;]闻十二缘起法而开悟的,称为「缘觉」。

[「独觉」是在无佛之世,自观世间兴衰法,得悟无常、因缘之理,证入涅槃者。]因为他一个人独修,独自修行而觉悟的,叫「独觉」。

[辟支佛乘与声闻乘人,因无度生之悲愿,亦不趣求无上菩提,故在通教上合称为「二乘」。

「无学」,]因为已经都学会了,在那方面不用再学了,[为二乘已证道果者,在此则为指已证辟支佛果者。]这个「无学」,有声闻乘的无学跟缘觉乘的无学,这里是辟支佛道的无学。

[「初心」,为指于辟支佛乘初发心之学人。]「学人」,也就是所谓的「有学」,这里的「初心」就是指「有学」了。「有学」就是还没有证道的人。若用英文翻译,「有学」就是「learning」,「无学」就是「Post-learning」。这是模仿「post-doctoral」(博士后、研究员)翻译的。

[「属」:值,正好碰到。]「值」就是「遇」。

[「休夏自恣」:「休夏」,即结夏。佛制比丘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结夏安居专心办道,不外出行乞,或作其他事。]不外出行乞,就由在家众把食物拿到寺里来供养比丘。

之所以不外出行乞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三个月印度是季候风,多雷雨,地常常是泥泞的,有很多水,水就会生很多虫和蝌蚪,不小心就会踩到虫子。

当然大阿罗是不会,但很多比丘没有证道的就会杀生,所以要避免这个无意的犯杀,就增加他的业,他成道的时间就会增加,因此佛制不要出去行乞,让在家人来供养。

我们现在就可以跟他讲,那是静修或闭关,不出门就闭关,闭关的第一个意思就是「禁足」,事实上佛法里面没有「闭关」一词,这是后世人发明的。

我之前有在天台《小止观》讲过有「阿兰若行」、「头陀行」都是在静处修行,但没有所谓的「闭关」,也没有把门关起来,锁起来,没有这样的事,那就跟坐监狱一样。佛法是要求解脱的,哪有把自己锁起来或被人锁起来。

乃至于很多法师闭关,那些信徒都打金钥匙、金锁,挂了很多把,只要闭圆满,出关的时候,大护法居士打开就把金锁呈上去,那些都是老和尚包包里面的东西了,那些都是999纯金。佛寺或古代没有这种事情,而且闭关就有威望的就锁就越多、越大。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恣」,「恣」为任之义,即于安居三月完了,众僧齐集,大家一齐共同检讨三月修行的得失,通常是自举所犯过错,]通常都是讲自己的过失,我哪里做错、哪里做不好,不是自己互相吹牛。[而不是自述功德。

详言之,即若自知己过,便自行陈说,]因为有些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若自不知过,则「恣任僧举」。]你就任凭其他出家众来举你的过错、检讨。

这很可怕,现在的人是绝对不会,现在大家讨论你讲我的过错,等到下去就偷偷把你揍一顿。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训导主任,高二的时候我们就打算去准备一个麻袋把他套起来揍一堆。

我看《平家物语》平宗盛被天皇抬举,因为他做了一些功德,那些宫庭大臣就合谋,把他用麻袋套起来揍一顿。那些宫庭大臣也合谋把受宠的人用麻袋套起来揍一顿。

[自恣时之白文为:「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举,哀愍我语,我当忏悔。」]你看,这什么样的心胸,光是讲这些话,那就已经是修无我了,没有我相。

[(——这是何等的境界!修行人当如是为护法身慧命,不顾世间虚假颜面,]我就说,如果很爱面子的人很难修行,面子是虚假的,你常常要维护颜面。[如是庶几]「庶几」就是「差不多」[速与「无我智」相应乎!

然而末法时期,这种自恣之法,早已不能行了!)]现在末法时期,这种自恣的法早已没有这样做了。你不要说请人家举你的过;如果人家稍微讲一下,那就恨你一辈子:「你这么当众不给我面子!」

[义贯]

[「复有无量」的「辟支」佛乘已证道果的「无学」圣人,「并其初」发「心」的学人,一「同来」到「佛所」,正「属」(值遇)「诸比丘休」止一切活动,结「夏」安居三月完毕(圆满),正要作「自恣」(自我检讨)的时候。]

【十方菩萨谘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注释]

[「十方」:四方(东、南、西、北)加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再加上、]「Zenith」,最顶上[下,]「Nadir」,最底下[称为十方。]

[「菩萨」:大道心有情,]「大道心」就是「菩提心」。发菩提心的有情,就叫作「菩萨」。[详如经题中释。]

[「谘决心疑」:「谘」,询、问。「决」,决断、解决。「心疑」,心中的疑惑、疑问。

又,「疑」在唯识五位百法中为六大根本烦恼之一。(六大根本烦恼为:贪、瞋、痴、慢、疑、恶见。以「疑」能令人于正法、正理心生犹豫,而]修行的时候[踟蹰不前,不得安心如法修行,因而令心恼乱不安,故为一大烦恼。

一切修行人皆应速求善知识决疑——决断心中疑惑,永断疑网,否则智眼永被疑惑所障,不得开显。)

此言:来谘问决断心中之疑惑。]这些菩萨都来谘问如来而决断自己心中的疑惑或问题。

[「钦奉慈严」:「钦」,敬也;又钦,重、殷重也。「奉」,奉事。「慈」,母。「严」,父。此言:诸菩萨众,皆敬事如来,如奉事父母一般敬重、殷勤。]

[「将求密义」:「将」,欲、想要。「求」,请问、请示。]想要乞求[「密义」,此与《六祖坛经》中,道明法师问六祖大师:「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中的「密意」相同。

密义为秘奥之道理,此理因为凡愚障重不解、不相应,恐生疑谤,故如来不常开示,]不常常讲这些密意,[唯对大根器人说。以不常开示,故称之为「密」。]

第二个,因为众生不了解,所以称为「密」。两层「密」的意思。

[又,此理幽隐高深,为如来自行境界,非凡外权小能知能解,故称之为「密」。

然而此「密」,虽为「如来密因」,不与他共,而此密实为一切众生本具、共有,故六祖答道明上座云:「若汝返照,密在汝边。」]你如果返过来照自己,那个「密」就在你的身边。

这什么意思?我们的六根都是往外面照,往外看、鼻子往外齅,耳朵往外闻,六根都是往外驰逐,现在你如果返观自照照自心,那个「密」就在你的身边,那个身边不是身边,是在你的身里面。

「边」不是身的旁边,等于是唐朝那时候的文言文,好像我们俗语说你们那边、我们这边,这个「边」是中间,这个「边」就是里面。

[是故,此密虽各人皆有,然迷而不悟、不知不觉,故非密成密,]不是「密」,但因为不知道,所以变成密。

好像《法华经》里面的「浪子怀珠」,不知道自己的烂衣服里面有一颗宝珠,结果以为自己很穷没钱,去跟人乞讨变成乞丐。比喻我们自己有真如本性,结果不会运用,轮落到三界六道,变成可怜惜惜的。[须求善知识指示,乃得开解、知见。]

[「敷座宴安」:「敷」,铺也。]铺座。[「宴」,即安也,恬然安祥寂静之义。「安」,安坐,身心不动。]

[「法筵」:「筵」,同宴、席也。法筵,犹法席。以法会为供给大众法食,]听佛法就称为「法宴」,[故如同宴席。]而且是吃一顿好的食物、好的法食。

[「得未曾有」:]在法席上清净的大众[从来没有这么欢喜过;]得未曾有的信解及欢喜,[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道理。]

我翻译佛经的时候,这个「得未曾有」把我难了好多年,结果我就看一本小说《达西文密码》,这本小说都不好看的,看到后来我都不想看了,没看完。

我看到它里面讲到了一个词,我一看,啊,这就是「得未曾有」的意思嘛!我光看到这个词,就觉得值回票价了,看一本书花了蛮多的时间,你看,适当不适当?「never before」。

乃至于我将来翻译唯识学里的「未曾有法」,也是「never before Dharma」。如果是「得未曾有」,就翻译成「never before experienced/never before joy.」

「得未曾有」只有佛典里面有,我们中文里面没有。从来没有得到这么好的信解(未曾有的好道理)及这么欢喜过。

[义贯]

[此时,「十方」世界的诸大「菩萨」,都为了向如来「谘」问,以求「决」断「心」中的「疑」惑,而来「钦」敬「奉」事如「慈」母「严」父般的佛世尊(以如来为一切众生之法身父母故。)「将」欲「求」乞如来开示无上「密」要之「义」理。

就在这时(「即时」)「如来」自行「敷座」,]这跟《金刚经》里面一样,佛也是自己乞食回来,「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楞严经》也是这样。

如果你说《金刚经》是般若部,比较纯朴一点;《楞严经》里面佛这么庄严,还是自己敷坐。

[「宴」然「安」坐,身心不动,]佛实在是很了不起,他已经是成佛了,这么的尊贵,还是每天托钵去行乞,而且走路没有穿鞋子,一直到七十多岁都还没有侍者,拒绝侍者,一直到后来收了阿难当侍者。

世尊收侍者有一个故事,舍利弗看他年纪大了,应该有人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舍利弗就请求世尊,他要当佛的侍者。

可是舍利弗的年纪比世尊还要大,所以佛没有答应。你都比我老,还侍奉我?目犍连比较年轻,他也请求,佛也没答应。

佛示现就是很刻苦,不像一般的出家人,有点岁数就老和尚了,很多人侍候。你看佛这么尊贵,没有人侍候,都是自己来。

还有一个原因,佛让阿难当他侍者,是因为是他的堂弟,堂弟有一些犯错,讲他、他也不会不高兴。舍利弗、目犍连大阿罗汉在家时都有500弟子,很多了,怎么可以说出家就变成人家的侍者,这个侍者又自己也有侍者。佛真的是很了不起。

[而「为诸」与「会中」之法众,「宣示深奥」之理,而令此「法筵」中的「清」净大「众」,皆「得未曾有」之法喜。]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3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迦陵仙音徧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注释]

[「迦陵仙音」:「迦陵」,全名为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义为妙声,]美妙的音声,[是一种鸟名,此鸟之音和雅,令听者皆观悦;在此为比喻如来的法音,如来梵音和雅,]徧于十方法界,[闻者莫不欢悦。

「仙」,为大仙,指如来。]「仙音」就是「佛」的音声。[仙之原义为已成正果之修行人。]这个不是我们道教的「仙」,佛法借用我们中文的字来指佛,所以佛称为「大仙」。

[「道场」:有二义,一为修道之场所,二为讲道、传道之场所。]讲经说法的地方。当然这个「道」是指佛道,不是指道教、也不是耶稣教布道场;这里是指讲道、传道之所,因为修道之所,是佛在菩提坐下。[这里指祇桓精舍,为众僧自恣办道,及如来宣说正法之场所。

又,有人修道、有人传道之处,即是道场,然若无「道」,纵有种种庄严具,亦不得谓为真实道场。]道场就是一定要有修道、讲道、传道,才能称为是道场。

再比较抽象或真实义来讲的话,[又,直心、深心、菩提心等,是菩萨道场。]直心、深心、菩提心之处,就是菩萨道场。不一定是指地方,菩萨心就是道场,但这菩萨心一定要具有直心、深心、菩提心。

「直心」的意思就是真诚无伪,没有虚伪。这个容易吗?这个很难!他的心是真的,而且诚恳、诚实,没有虚伪。因为真诚而没有虚伪,所以才能直。

反过来,为什么众生心不直?最究竟的原因讲,就是有「我」。因为有「我」故,所以要保护「我」,所以一定要规避很多自以为对他不利的情况,所以就会讲一些自己认为有利于自己的说法,所以就弯曲了。

《楞伽经》是讲最直道、无上甚深的法,大慧菩萨就问佛说:「世尊!您现在开示的道理这么好,为什么以前没说,为什么现在才说?」

佛说:「以众生心虚伪故,不能为他说真实法。」心真实就直了,心种种的虚伪,虚伪巧饰,取巧装饰的话、会谄曲。

巧饰是什么?文过饰非,自己有什么错误、缺点都要把它盖起来,都不让人知道,不能随便露出来,好像自己底牌一样,不随便露的。

乃至于谄曲,文过饰非、巧饰,是为了躲避自己的缺点或弱点。谄曲是为了要搏得他人的喜欢、赞赏、乃至从别人那里得到利益。

人为什么要谄媚?这种人喜欢吹牛、拍马屁、戴高帽、巴结,古人称他为「佞」,都是想要从对方得到好处。

最明显就是以前围在皇帝身边的人,都是讲一些冠冕堂皇好听的话,假的说成真的,令他欢喜,就得到种种的赏识、乃至升官。讲的都是虚假的叫「佞」,「佞臣」都是这意思,可是人都喜欢人拍他马屁,又不是马,喜欢人家拍马屁,被人家拍马屁就觉得很受用。

谄曲的人因为心是歪歪曲曲的,拐弯抹角来讲话,心不直,为了要讨好别人,这种人不堪修道;

会奉承、吹牛、拍马、谄媚这种人,对上奉承,对下一定是欺压,这种人心不直、心不平等,一定是这样,眼睛一个往上看,一个往下看。

因为心不平等的关系,所以他没证得「平等性智」,就没有办法对众生平等待遇,没有办法行等持、平等的慈悲心,有差等的。

直心很重要,直心才能去掉巧饰、谄曲、谄媚、奉承、巴结。这种人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就一副谄媚的样子;看到比他低的,就一副瞧不起的样子,不好修行,修行很难;因为业障太重,心太弯曲。

为什么心路弯曲?他的心路就好像我们洗手台的管子,那管子一定不能直,要有弯,避免有大的东西直接堵住,还可以从弯的地方打开把它拿掉。

因为心路弯的关系,所以心路就不通;心不通,读经也不会通,道理也不会通。心路就好像台北的路一样,一天到晚都是大塞车,一定要直心。直心的人,心才能成为道场,才能成为宽广的大道。

「深心」就是慈悲心,悲心深测,悲心很深;「菩提心」就是求智慧的心,求一切智的心。

这三个心合起来是菩萨的道场,菩萨道场必须具有「直心」跟「深心」以及「菩提心」。

菩萨修道、要自心中成立一个道场,第一个条件心要质直,很朴实、朴素,没有花俏,一点都炫、不搞花样、很纯朴、直朴、没有装饰、没有弯曲;

第二个心很慈悲广大、深远叫「深心」,「深心」就是慈悲心的代表,要有大慈心。

有大悲心以后,自然就会起「菩提心」;因为大悲所以愍众生,大慈大悲愍众生,所以想要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出一切苦切,所以想要求一切智,才能度一切无量有情。

这求一切智、无上菩提不是为自己,一定是为众生才行。为自己就变成阿罗汉,为自己就不会求那么多,只要求到有余涅槃,自己OK就行了。

好像你如果求学问,得到一个学位,养活自己很容易,要养活一个家庭就比较难,要照顾父母就更难,乃至还要利益众生、救助贫穷、供养三宝,那就更难。

可自己一个人就很容易,自己顾自己就是阿罗汉。阿罗汉自求了脱容易,要度化有情困难。

《维摩诘所问经》、《大智度论》里面也有讲类似的,《起信论》也有讲「直心」、「悲心」、「菩提心」,字句差一点点,意思都一样。

什么叫「菩萨道场」?它必须具有这三个条件,所以心才能变成一个道场。换句话讲,也就是你要成为菩萨、要真的要修道,你的心就必须要有这三个要素:「直心」、「悲心」、「菩提心」。

一再回头讲「直心」,一个修道人如果心弯弯曲曲的,这个人不是修道人。讲话闪闪烁烁的,指东说西、指西说东,言不由衷,就变成虚伪、含混、逃避、文饰,装饰盖过去,这个不要说修道,即使做个人也是很讨厌的,大家都不喜欢。为什么?因为这个人虚伪嘛!

你喜欢不喜欢虚伪的人?不喜欢。你喜欢不喜欢真诚的人?喜欢。真诚的人,你知道怎么对待他,也知道他会怎么对待你,

可是虚伪的人拿不准,第一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晓得他什么反应,所以不知道怎么对待他、怎么跟他讲话,所以很麻烦,乃至虚伪到底的时候,那种人就变成不可理喻。

因为虚伪,他听的是一回事,他反应是另外一回事,他的反应也许根本就是他的唯心之论,他根本不这么想,然后做某种反应,有时候是为了迎合你的心意,有时候是为了要刺激你,这种人不要说修道,即使做人都很糟糕,虚伪就变成伪君子(hypocrite)。

你真正要成为修行人,更不要说成菩萨了,一定要「直心」、「悲心」、「菩提心」三心具足。

「直心」等于是先决条件,不只是修道。如果以孔子的话来讲,做一个君子人,必须要「直心」,否则就是小人。什么是小人?谄曲之人、虚伪的人、吹牛拍马的人、谄媚的人就是小人。

这个「直心」是总摄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好人要有的条件。有这个「直心」共同的立足点以后,真诚无伪的心,才能发「悲心」。如果虚伪的话,发出也是虚伪的悲心、假的悲心,发了给人家看。

如果有了「悲心」,才可能发「菩提心」。如果「悲心」发假的,「菩提心」就更假了。那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因为可以到处跟人家讲:「我已经发菩提心。」就变成一切都虚伪。

一切要真诚无伪,「直心」在「七处征心」开始的时候,佛就跟阿难讲:「我现在问你问题,你有无直答,要直心,不要讲东讲西。」

[「文殊师利」:义为妙吉祥,以其出生时有十种祥瑞。文殊]在大乘佛教是[主大智,曾为七佛之师,其本为过去龙种尊王佛,]我们在大忏悔仪八十八佛里面有龙种尊王佛,那就是文殊师利的本门,过去的尊号;

[现在]的本门是[为北方之观喜摩尼宝积佛,]这是现在佛,在八十八佛里面也有。

迹门就是示现现在的文殊师利菩萨,是化现的。在《悲华经》里面讲,[未来成佛,名为普现如来。]

我们看到有些经典把「文殊师利」翻译成「曼殊师利」,翻错了吗?不是。因为梵文读作Manjuśri,所以还是译成「曼殊师利」比较正确。

「文殊师利」也是对的,只是方音的问题。因为古代大德翻译的时候,不是用北平话(普通话)翻,都有方言、古音。譬如广东话把「文」读成「mén」,也就是这样子。

「释迦牟尼佛」也有翻成「释迦文佛」,或者有干脆简单说「文佛」,「文」(mén)就是把「牟尼」(ménǐ)两个字合在一起读,二者的音很近,前者只是把尾音省略掉了。高野山有释迦文院,也就是释迦牟尼院。

[「十方界」:为十方之佛世界。一佛世界为一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曾经讲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太阳系这样大的地方,就是一个佛所化的世界。

[义贯]

[世尊如「迦陵」频伽鸟的大觉金「仙」之美妙梵「音」,普「徧」至于「十方」佛世「界」,于是十方如「恒」河「沙」数一般的无量「菩萨」,皆闻声而「来聚」集于此祇园「道场」,此菩萨众中,以「文殊师利而为上首」。]「上首」就是排班排在最前面的,带头的、首座,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楞严会上他是首座的菩萨。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注释]

[「波斯匿王」:「波斯匿」,义为月光,波斯匿王在过去龙光佛的时候,与释迦菩萨同为地上菩萨;]就是入地以上的菩萨。

因为菩萨有五十二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

「十向」叫「十回向」,叫「内凡位」;凡夫有「内凡」、有「外凡」,还没有进住菩萨正位的时候叫「外凡位」,五停心观就是「外凡位」,信位菩萨就是「内凡位」,总共有十阶、十等。

这个「内凡位」修行都很高了,分通教、圆教;如果圆教,那初信、二信都很高了。

「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个合在一起叫「三贤位」,就是贤人。当然这个贤人不是儒家所说的贤人,比儒家那个高太多了。

「十地」叫十圣入于圣位,十地菩萨都是圣人,没什么缺点。入于圣地以后,都叫作「地上」,是「菩萨地」。

[那时释迦位居第八地,]第八地,又叫「不动地」。因为一切凡夫、外道、一切烦恼都不能动他,不起烦恼,叫「不动地」。

[而波斯匿王为四地菩萨。]四地菩萨已经很高了,所以他本来就是大菩萨,现在是示现为国王,为了护持释迦如来的法。

[今释尊成佛,他就大权示现,]「权」就是权宜,方便示现国王身,当作菩萨来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法。[内秘菩萨行,外现国王身,以助佛法化。]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讳日」:即忌日,即去逝之周年纪念日。此日之所以称为忌日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一天有许多避忌或忌讳之事,也就是不可作或不该做之事,尤其是歌舞、饮酒、欢乐之事。因为此日既然是先亡之纪念日,]

在家人的忌日、尊长的忌日,不可以这样子。为什么?因为此日既然是先亡之纪念日,[理应哀悼,以示敬意及孝顺之义,何况还在这天大肆畅饮、笑谈、欢乐。]

二、三十年前,常常看到有家人过世的话,贴白纸写个「忌中」,在忌讳之中,意思就是你进我们家门的时候不要大声笑谈讲笑话。

如果父亲过世就写「严制」,母亲过世就「慈制」,「制」就是丧礼的时候要穿什么衣服,都有一定制度。

[「营斋」:营,办。「斋」:素食饭菜。]这不是只素食,素食当然也是一种斋,斋食是指过午不食。「八关斋戒」的「斋」不只是素食,而是过午不食。[在父亲的忌日那天供佛及僧,是为了增进亡父的冥福。

又,众僧自恣之日,亦即佛欢喜日;在《盂兰盆经》中,佛告目犍连,可于是日斋僧,以救拔其母,故波斯匿王遵教于此日设供,而修孝顺。]

[「宫掖」:宫殿中之旁舍,称为掖庭。]譬如四合院,主殿旁边有东厢、西厢,这个就是「掖」。

[「亲延」:「延(yàn)」,请也。「亲」,亲自。国王亲自延请诸大菩萨,而非派人去请,]为了要表示恭敬慎重,亲自去请。[表示十分尊重菩萨。]

[义贯]

[那「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的忌日(「讳日」)而「营」办素「斋」,敦「请佛」到他的「宫」中之「掖」庭里受供;波斯匿王亲「自」到祇桓精舍「迎」请「如来」,「广设珍馐」皆为「无上」之「妙味」;国王并(「兼复」)「亲」身去「延」请「诸大菩萨」。]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注释]

[「长者」:在佛法中称长者,]也可以称「长老」,[不只是说年纪高,而是应具有十德,方才配称长者:

一、姓贵;]在印度他的种姓高贵,譬如婆罗门或剎帝利,不能是低贱的种姓,也就是出生的社会地位高。

[二、位高;]在社会上的职位、身份很高。

[三、大富;]有钱。[四、威猛;五、智深;]有深的智慧。

[六、年耆;]年纪大。[七、行净;]他的行为很清净。[八、礼备;]很有礼节,文质彬彬的。

[九、上叹;]比他地位高的人赞叹他。[十、下归。]比他身份低的都归附、服从他。

简单一句话,大家都喜欢、赞叹他,这样称「长者」。不能说吃他饭的人把他赞叹的要死,其他的人都把他骂的要死:「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这种人不能称为长者,也不能很跋扈、很专横、才大气粗,都不符合长者的身份。

[「居士」:居家修道之士,即优婆塞、优婆夷。佛法中,须正式于僧中受三皈、五戒,方得称为优婆塞、优婆夷。]但是我们现在就不管横七竖八,只要是学佛的就称为「居士」。

不只「居士」,「居士」还不够大,都称「菩萨」。「菩萨」通行无阻,老的就「老菩萨」,小的就是「小菩萨」,都是「菩萨」就对了。可是菩萨应该没有那么好当!

[「饭僧」:设斋饭供僧。「饭」,在此为动词。]给某某人饭吃,叫「饭」。

[「伫佛来应」:「伫」,等待。「应」,应供。「伫佛来应」,在此之义为:城中长者及诸居士,知国王亲自供佛,则各地一定有很多僧众及菩萨来应供,]

因为所供的是佛,设供的人是国王本身,所以就很多人会来,[他们在门口等待,希望佛慈悲,分派一些弟子及菩萨圣众让他们供养,以修无上之福。]

佛来的时候是一票出家人,都是大弟子、大菩萨很多,他们就会请求佛允许分一点给他供养,不要都跑到国王那里供养,分一点给他修修福。

[因为国王如不请佛,平常便不可能有这么多圣僧齐集一地,接受供养,所以这是一个很稀有难得的修福机会。]大家就抢着这样。

这个修的是真实的、确定,恐怕比去抢着看舍利的福还要大得太多。修福供圣僧是真实的修到福,算盘或电脑算得好的人就会这样。

[经文]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注释]

[「敕」:诫也、教也、令也。]

[「分领」:分配、领导。因文殊为诸菩萨之上首,所以佛命文殊作分派之工作,诸菩萨及阿罗汉皆能信服。]佛很慈悲。佛知道那些居士的心理,想要乘机会修福;佛就教敕菩萨、阿罗汉去应供诸斋主的供,就让文殊师利分派给各长者去受斋主的供养,他们不只是在那里等着看热闹。

[「斋主」:供斋之主人。]

[义贯]本节从略。

[第三节阿难示堕]

[经文]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即无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独归。】

前面就是很热闹的镜头,忽然镜头一转,看到只有阿难一个人独自在走。

[注释]

[「阿难」:全名为阿难陀,义为庆喜,为佛之堂弟,白饭王之子。]佛父是净饭王,他的弟弟白饭王生的阿难。[阿难为在佛成道之日出生,佛的父王净饭王听到太子成道,又听皇弟得子,实为一门双喜,故赐小王子名为庆喜。]

[「别请」:「别」,特别,个别。指在家居士于僧众之中,特别指定某僧接受供养,称为「别请」。]譬如有人到道场来说:「我要请真行师出去供养,可不可以?」其他人都不请,就是请他一个,这叫「别请」。

[又,由僧众中别请四人以上,称为「别请众食」。]他是请一部分人,不是单请一个人。譬如他们想请真严跟真性两个,其他人都没份,那叫「别请众食」。

[出家人接受在家人之斋食供养,必须依照僧腊,次第赴请]本来是这样。你要别请的时候,都不能指定「我要请哪一位」,因为寺里不是只有四个人。

你如果到哪个佛寺,因为能力有限,佛寺有几百人或上千人,你不可能请那么多,你跟支客僧报告:「我要请五位师父去供养、或十位去供养」,支客师就去找登记名单,按僧次轮下去,也不是用抽签的。

[(相对于「别请」而言,这称为「僧次请」),这样才如法;

应知于平时受别请是戒律上所禁止的,犯者得波逸提罪。]平时不能说「我要请真谛师出去吃饭」,平时不可以,包括过年也是一样。[因为施食之利养是属于十方僧的,若受别请,即是取十方僧物,故大小乘律皆禁之。

然而受「别请」亦有开缘(即于某些特别情况下,受而不犯),如病时、]譬如说真严师生病,他俗家的亲戚或是俗家的徒弟,请他去吃一顿比较补的,那时候可以

[行时、]在履行的时候,因为只有你一个人,不可能为了你一个人就跑到佛寺去,如果离佛寺几百里怎么办[作衣、]做袈裟[施衣等时,]供养袈裟的时候,那些时候都可以别请,[无犯。

现在因为是自恣时,即是施衣之时,]现在因为是自恣时,就是施衣的时候,在家众可以制作袈裟送出家众,这个时候即是施衣之时,[故阿难可受别请而无犯。]因为他是在行事,而且是自恣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4
成观法师讲解

    「别请」,各佛寺都会有这样的事情或是问题,但是有些人没注意到,我过去也不是没注意到,而是不方便讲,我现在就设一个方便,有相关的人、出家众都可以记一记。

如果在家的亲属或徒弟要请你吃饭,不管过年或什么时候,你可以请他们到阿闍黎或师父面前,譬如说:「阿闍黎!弟子想请寺里僧众及真谛师在某年某月外出供斋,不知可否?」

我就会把寺里出家众全部招来,就说:「现在某某人要请我们大众跟真谛师应斋,你们有没有想要去的?」除了真谛师以外,大家肯定都说:「我们不想去。」如果不识相的,你就说:「我想去。」这种情形也有可能,就这样子。

如果大家都不想去,阿闍黎说:「我也不想去,那真谛师你自己去吧!」这是个方便,这个叫「别请白文」。这样就没有过错,因为都是我们自己弃权;没有的话,就很不好。

我们当然知道你是要请你亲属的师父,可是在以佛法来讲,佛法就不是以世间法来看,你就犯分别心以及别请的规矩,这很不好。我这样讲了,如果有看到DVD就知道怎么做,别的佛寺也可以这样做。

【「不遑僧次」:「遑」,及,赶上。「次」,列。阿难因受远地之人别请,而赶不及参与众僧之列。】他能受别请的原因,就是那时是在自恣的时候,就可以自由你要选择供养哪一位都可以。

【「上座」:《毘尼母经》说:】「母」的意思就是「根本」,也就是说「毘尼根本经」,差不多这意思,所以你不要把这个「母」当作「公母」的「母」来看。【出家戒腊从二十夏到四十九夏,称为「上座」;】

「戒腊」,不是指你出家多久,而是受三坛大戒以后每年都要结夏,结夏以后才有腊,出家以后二十年叫二十夏、二十腊,出家受戒很久。我今年二十一夏。

【(零夏到九夏称「下座」;十夏到十九夏称为「中座」;戒腊五十夏以上,为一切沙门、国王所尊敬,称为「长老」)。又,依《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有三种上座:】

【1.生年上座——即戒腊二十夏以上者。此「生年」非指世间之年纪,而是指「出世间」之年纪,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才是真生,以于法中出生,故出家受具名为「生年」,非关世俗之年龄。

2.法性上座】不论年纪【——为已证得涅槃法性之阿罗汉,】或者大菩萨,【不问其老少、戒腊,皆得为上座。】所以也有十几岁的上座,因为他已经证道了。

【3.世俗上座——即大族大姓出身,有大眷属、大徒众、众所推尊者。】

【「阿闍黎」:梵文(Acārya),】「c」念「ch」音,为什么不直接写「ch」呢?因为「h」还有强弱音;如果是强音的话,还要加上一个「h」,传统上把「c」音当成「h」音读。

【又译为阿闍黎耶,义为轨范师,为能矫正弟子行为,并为其轨则、师范的高僧之敬称。】也就是能够纠正别人的过错,而且能够当做他人的模范,这样叫「轨范师」。

【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载:】这个就是所谓南山三大部的一个大部;南山就是律宗的,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羯磨疏》、《行事钞资持记》,这三大部。【阿闍黎有五种:】

【1.出家阿闍黎:】也就是剃度师,【为出家时授与沙弥十戒之师。】这就是中国所说一般的:「你师父是谁呀?」那个师父就是剃度师(出家阿闍黎)。

女众师父是可以为人剃发,但不能授人沙弥尼戒,依律女众师父不能为男众剃度。为什么?女众师父如果为男众剃度以后,男众变成沙弥,依照戒律八净法,变成师父的要跟沙弥顶礼,这就不可。

所以女众可以收在家男众皈依弟子,但是不能收出家男众弟子,也不能剃度,也不能剃发。只能收女众出家弟子,但要授沙弥尼戒还要请一个男众法师主持那个传戒,也就是说出家阿闍黎一定是男众。

虽然我们一般讲出家女众,事实上只是这么说,传沙弥戒给她的,必须还要请一位男众法师来传戒。在剃度的当天最好是这样,否则只有剃没有度,「度」是以戒法度,「剃」是剃发而已。

剃发的话,街上的理发厅都可以做,「剃」跟「度」没有关系;「剃」了以后一定要「度」,一定要马上传沙弥、沙弥尼戒,否则就很糟糕,只是剃了头的白衣。

比如说等到将来到三坛大戒的时候再受,也可以,不过人世无常,人生无常,也许没有到三坛大戒之前就业障现前就犯了戒,就还俗了。

因为你没有受戒,所以很容易还俗。受了戒,就有戒体,就会想:「我已经是出家人。」可是没有受戒,剃了头,还不算出家人。

而且剃头没有受沙弥、沙弥尼戒,不能披五衣,只能披在家的曼衣。这个大家要知道,不知道的话,吃了亏还不知道。

因为你剃了头,没有披袈裟,没有传戒,就没有袈裟可以披,你住在佛寺受用十方信施,这就不好。为什么?你不够资格,就消福,减福。住的越久,福就减的越多,到后来,福就可能更薄了,就障难出现,还俗了,这很容易的。这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不管在家、出家,都要知道这回事。

顺便讲到,在家人如果还没有出家,就尽量不要住在佛寺里。为什么?住在佛寺里跟大家一起生活,看多了、看久了,就不希奇了,僧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也很知道,没什么了不起,不期然而然会生出轻慢的心。如果你离得远的话,就有恭敬心。

你看那些独裁者,他如果在跟大众打照面的时候,都是站在高台高高的,让你很远,然后神圣不可侵犯,你自然有那种敬畏的心。民主总统就不是,到处跟人家握手,看了没什么。

我曾经讲过,有一个小学同学,因为大家都很尊敬蒋总统,他就忽然想到说:「总统要不要大便?」如果他到厕所上大号的时候,样子也很难看嘛!他爸爸说:「当然要啊!」于是他就对蒋总统恭敬心就减少了。
你在家人住在佛寺里面一天到晚,人多的话,还要跟大家一起排队大小便,慢慢不会有恭敬心,恭敬心很少。除非师父是有异能、异方便很厉害,善于调伏众生,否则的话,大概就会被在家人看扁了。

没有出家而住在佛寺,想要出家的人常常多半出不了家。为什么?出家也没什么了不起嘛!就会这样觉得。

尤其是末法时期能证圣果的到底很少,如果有一些比较有解有悟、有实修的也不是很多。如果你这个门钻钻、那个门窜窜,想要找一个适合你的道场。适合你的道场很多,变成你不适合任何道场。

这里你要注意,常常到处佛寺去钻钻探探,跟出家众打成一片的,到后来变成佛教老油条,他就一副油条的样子,一看就很明白。

住佛寺、跑道场的都是,到后来都变成油条了,油条就很老大,那样就变成对于三宝的那种恭敬心就减少,减少几乎到快没有了,造成他修行不可思议的障难,这点有听到看到的人注意。

以前的人如果要结婚,不管是自己碰到,或人家介绍,就是交往交往,出去走一走,互相了解以后就谈婚论嫁。现在人不是这样,现在人是睡一睡,有点像试婚一样,那种成功率就很少。

你常常住在佛寺里面,又是出家,又不是出家。如果你是出家,你又是在家;如果你是在家,可又常住在佛寺,就变成什么也不是,到后来就很容易以什么也不是结尾,很容易。

出家就什么?出家跟世俗男女相识一样,要决断、果断,不能观望。观望久了以后,就是到最后一步,甜头占尽了,说个性不和就拜拜。这个是末法时期,尤其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趋势。

【2.羯磨阿闍黎:为受具足戒时之羯磨师,】管仪式的,教你怎么样礼拜、唱诵等等,【又称「受戒阿闍黎」。】

【3.教授阿闍黎:于受具足戒时,屏处问遮难,教令乞戒,及教授威仪之师。】教授你威仪、行止等等。

【4.授经阿闍黎:学人从其教授经典、法义,乃至四句偈者。】

【5.依止阿闍黎:比丘依之而住,乃至一宿者。】这个「依止」本来的意思是要跟他一起住,后来演生你慕他的道,听受他的法,就拜他为依止阿闍黎,依止师。

这样也可以,不过总而言之,既然是依止,你要亲近,而且要听授问义,不是只有那个名字,不能像世俗上拜干爹、干妈,那样变成干师父了;如果中间有法,就不是「干」的。

【以上为显教之阿闍黎,】暂时暂用的,通常也只是在戒场的文书上用,口头上也没有这样喊。譬如在戒场上有教授阿闍黎,你跑过去喊他阿闍黎,他会大吃一惊,你若叫他师父就没问题。因为那个只是文字上这样写,而且是暂时的,出了戒场,那个尊号也就没了。

譬如有一个人被戒场聘去讲戒,这个人就是当时戒场的授经阿闍黎,戒场传戒完毕以后,授经阿闍黎这个头衔就没有了。

【此外尚有】第六种:【密教之「真言阿闍黎」,又称金刚阿闍黎。】佛法的汉传,从印度到中国,乃至于传到日本,三国传灯,正传的真言密法,受过四度加行,得传法灌顶,称为「阿闍黎」,

只有藏传的称为「上师」。我们真言宗也不叫「上师」,只叫「阿闍黎」,完全依照古制。

所谓的「上师」,是我们中文翻藏文的「仁波切」(Rinpoche),这个字的意思,可是「仁波切」的意思就是我们中文的「师父」。可是我们中文的翻译通常都比较夸大一点,「师父」不够伟大就加一个「上」,好像比较了不起。

事实上我们佛法里面没有这个称谓,只有「阿闍黎」。「阿闍黎」必须是要得到真言宗的传承,修四加行,得到胎藏界、金刚界的传法灌顶,才能称为「阿闍黎」,不能自己封的。

【《大日经疏》卷三说:「若对曼荼罗之种种支分,乃至一切诸尊、其真言、手印、观行及悉地,皆悉通达,得传法灌顶者,是名为阿闍黎。」】

【「途中独归」:律制比丘五夏未满,不得暂离依止。】就不能离开依止的师父;如果你离开了剃度师,但你有依止师,再继续跟依止师学习,一直到满五年这样也可以。【今阿难出家已十二年,故得无上座或阿闍黎相伴而独行。】

[经文]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注释】

【「其日无供」:即那一天在路上,没有人请他到家里受供养。】

【「应器」:梵语为钵多罗,Patra】中文就把「多罗」省掉,称为「钵」;「钵」就是吃饭的,【义为「应法器」,也就是钵。因为僧人之钵,于体、色、量三者,都须「应法」(即合法、如法),】「体」,就是质料。

钵的质地是用什么做的?不能用金银做。俗人可以用金碗、银碗,出家人不能用金钵、银钵,但可以用铜钵、铁钵、瓷钵、陶钵、木钵。

「色」是颜色,不能彩得很炫。「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这是我的钵,这里印着「如来应量器」。如果出家人要买钵的话,一定要有这几个字:「如来应量器」;你不要看到只是钵形就好,一定要有这几个字。

反过来,印有「以戒为师」的字,这个不一定要有,「如来应量器」一定要有,否则只是等于普通的碗而已。上面一定要有「如来应量器」,一般陶钵上印得比较清楚。

【故称为应法器、简称应器。】有应供之器的意思。

顺便讲到,我们那个大磬就是钵的形状。为什么大磬用钵的形状呢?因为你在做功课的时候,时时不要忘掉乞食滋长色身,修法滋长法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钵之体(亦即材质),有铁、瓦(即陶、瓷)二种;钵之色,熏成黑赤色、或孔雀咽色、或鸽色;

钵之量:】自己吃的够,装饭、菜、汤全在一起,所以会比我们一般饭碗大的多;我们这个大乘的钵,这个算小的;

小乘钵更大,都装在一起,叫「一团食」。人家供养全都倒进去,倒到满为止,就是你可以吃得饱的量,所以叫「应量」。

【应己之食量而为,极大亦不可超过三升,】三个litre(升)很大,你有没有到迦南看过,有这么大一个钵,我说:「有这么大!」他托了以后,回到寺里可以跟大家分享,因为有的人运气或者福报不好,那天托不到,那么大家互相share(分享)。要不然,你光托那个钵都很累,【最少也要能容下一升半。】一升半也很大。我们这里的钵大概只有四分之一的样子。因为我们平时的饭菜和汤都是分开的,这也有关系。

【「次第循乞」:「循」,顺也。】顺着走路的方向去乞讨。【僧众分卫(即乞食)时,不拣别净秽贫富,顺着门户之次第而行乞。】

依佛制可以乞讨七家。你在行乞的时候,一家一家挨家行乞,不能跳;你不要看这家比较没钱,可是已经经过六家了,现在这家是今天可以乞的最后一家,你若跳过这个贫家,取一个富家,这样不行,要次第乞食。

那一天活该倒霉,乞讨就比较少一点,七家就不能再乞了。若以台北开车的意志力,非得到不可,一定要把钵装满再回去,有时后可能要乞十家、十五家才装满,那你就把整天时间都花在乞食上,不能这样子,多少七家你就要结束了。

《法集经》上说,乞食有三个意思:一是为了破「我慢」。人都有慢心,如果以世间法讲,就是自尊心。以世间人来看,向人家乞讨是最没有面子的,这就破了「我慢」。

二是为了不贪珍味(好的味道),好坏都平等。三是慈悲平等大众利益,令众生平等种福。

还有一个很重要,离世间业,不与俗争,不管你从事世间的哪一个行业一定有竞争。譬如说,如果出家人自己种菜来卖,是不是跟卖菜的人竞争了?大家都比较喜欢师父种的菜,师父种的菜又是有机的,而且一定比较干净。大家喜欢跟师父买菜,旁边的菜摊就一定没有生意,这就与俗争利了。

如果出家人做鞋子,是不是抢人家做鞋子市场?或者出家人也做其他种种的世间的行业,乃至于看起来有很好的事情,譬如环保做回收的工作,那是不是有一些做回收的人生计就受了影响?就是跟他在竞争。

出家人就是不与俗争,真正的出离世间的「利」跟「名」。这是要做的,不是用喊的;用喊的话,大家都会喊,声音也很大,就像我们以前喊三民主义万岁,喊口号是没什么用。佛法不能用来喊口号,光喊也没什么意义。

为什么出家人要乞食的原因就是要离俗,离世间的一切行业、造作、争执,不争名、不争利。譬如如果师父种有机的菜,除了赚钱以外,有人会讲:「那位师父种的菜很好。」那就有个名嘛!因为口碑很好,大家都跑去买。

末法时期花招很多,师父做馒头,各种都有,可谓「生财有道」,但修道有没有道就不晓得了。

严格的讲,出家人就应该是离俗,离世间的一切行业造作,只要你专心地修行就不可思议,龙天就护你,龙天就会把信徒找来护持你,你好好地修行就不会有问题。

有问题都是你自己爱搞,龙天说:「自己能搞,不需要我护持。」所以你就越来越操劳,变成虽然是出家,但是在做在家的事情一样,还在做在家的事业、行业,更不要说那是违反戒律的,也是违反佛制出家的本意。

因为出家就是要抛弃一切世俗,不是出家以后,你在出家前,你的发心就一定有个决断:「从今起,不再跟世俗的行业有瓜葛,我就放下了。」

但是这个末法时期就很难,会找到很多借口;因为很多借口,你就很能搞,龙天护法就不需要照顾你了,你就自己去找生计吧!

我在家的时候,看了那个经文里面讲: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去乞食,经过一个乡间农田的道旁,有一个农夫正在耕田,世尊就跟他乞食。

那个是不信佛的人、没有信心的人,不但不布施食物给世尊,反而呪骂他:「你这个人剃了光头,五体不勤,自己不会去做生计,靠别人的努力来吃饭,我即使有也不布施给你。」

佛就开示:「这个世间有种种人,人都是分工合作的。国王有没有耕田?」「没有。」「他有没有饭吃?」「有。」「他有没有织布?」「没有。」「他有没有衣服穿?」「有。」

「乃至于不是国王,他的大臣、学者、譬如工人、一个铁匠有没有种田?」「没有。」「有没有饭吃?」「有。」「他有没有织布?」「没有。」「有没有衣穿?」「有。」

「他有他的产品,乃至于市农工商都各有所值,而大家都互相分享,各有其份。但世间的市农工商每个人都有生产,他们生产的东西是看得到是物质的;而出家人修道是精神的,甚至学问家、学者、国王、大臣,他们的产品也都是精神上,不是物质上的。

所以,大家都是分工合作,在所有的精神产品里面,出家修道的品质又是更高的,因为他能够给一切人慰藉、安慰,为他开智慧、一个更好的人、甚至得解脱,所以世间里面所有的产品里面最高贵的。」

世尊这样种种的开解,农夫就了解了,就忏悔:「世尊,弟子愚痴,很抱歉有所冲撞,我现在了解想要供养世尊。」

世尊说:「不接受你供养。因为你有慢心,虽然听我开示有改变,但你的业习很强,还是有慢心在,所以我不能接受你供养。」世尊就走了。

世尊讲这个事情,有人就问世尊说:「世尊,你这样开示,我们了解;可是弟子有一个问题,普天之下因为四门出家众到底是没有在耕作,就是要依靠信施来过活,这是事实。假设有一年饥荒,那个时候四天下的众生有很多都饿死,甚至就逃荒,那时在家人都自己自顾不暇了,哪还能供应出家众,那时候世尊的弟子怎么办?岂不是也要饿死。」

世尊说:「世间有病死、有老死,乃至有横逆而死,但我跟你保证一句话,我释迦出家弟子在四天下,即使四天下全都是大旱饥荒,饿死成千百万,但我四门弟子只要如法修行,就没有一个会饿死的。」

我当时看到这个,我就不期然就很深信,我就知道一句话:你只要好好修行,一切都没有问题。问题就是,在佛法中出家,搞种种活动搞钱,那就有问题。

你看看921地震,到处的佛寺也倒了很多,我还没听说出家众被压死的,这是很奇怪的事,有没有注意?没听过。但也不会像在家人就死的很多,没有这样。佛法确实不可思议,出家,光是这个动作,真的是有如来威神加持。

我再讲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如来威神加持,世界的宗教里面,只有我们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吃全素,不喝酒,不行婬,没问题,其他宗教都有问题。

以不喝酒来讲,其他宗教都喝酒,道教、基督教、天主教都喝酒,只有佛教不喝酒。吃素食也只有佛教,当然还有一贯道也吃素;不行婬,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佛教出家众是不行婬,终身单身,尤其是汉传佛教;

如果你是吃荤就被大家骂死,都不要你这个师父了,哪天你看到师父冰箱里有一块肉排,然后大家就一哄而散,有的就哭着走出去。

佛法真的是不可思议,你入了佛法,就不要乱搞!我要依靠佛祖,一切都OK,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5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讲经之前有人递给我一大张问题,我现在就问答这些问题。

1.所谓楞严法门是指什么呢?是首楞严神咒及首楞严定都是楞严法门吗?当然是了,首楞严法门是以首楞严定为宗,以首楞严神咒为方便,以明心见性为门。

2.首楞严定是从耳根圆通法门教义下手吗?不一定是耳根圆通,二十五圆通都可以嘛。二十五圆通已经不是所谓的首楞严定,首楞严定是一个法门,圆通是果、道果,定是因,应该这样说。但那个定不一定是首楞严定,就是一般的四禅八定,在定中再去修耳根圆通或种种圆通法门。

是从耳根圆通法门教义入手吗?都不一定,耳根圆通是很高的法门,不容易体会的,以后我们讲到那里详细讲。那个是大菩萨的果位境界。

3.楞严法门的修法次第是什么?持楞严咒——得定——修慧观,这个是在同一座修吗?或是持咒和止观属于不同的仪规分开修?

楞严法门的修法次第:1.七处征心——2.破妄——3.了真——4.依真持咒,依真持咒的时候就是修定慧了,修定慧就是三昧,就是本尊三昧,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法门特殊的地方止跟观是没有分开的,止观同时,止观一体,没有分开说。如果你要勉强说的话是前面的清净明晦持戒的部分算是一种止,你在整部首楞严经里面没有提到止观或止观分开讲,甚至连止观这个词都没有。

为什么没有止观,因为首楞严法门是最究竟的,止观是通教的初门,是比较低层次的法,要先止再观。

事实上我在小止观里面讲所谓的止观其实没有止,只有观,用观来修止;在一个观境里面摄心不乱就止了。

以佛法来讲其实没有止,只有观,只是观的很好,摄心不乱的时候,达到一种结果,假名字为止。

接着楞严法门说是止观同时,止观一体修,或是亦止亦观。

4.(1)首楞严的功德利益中常生佛前一项,一须持到什么程度才能如愿往生佛国?持到什么程度?

①譬如你今生就是当生,觉得常与佛同在,不相舍离。②常作意观佛。③这个比较不重要,你会梦到佛,但重要的是前面两个。

(2)如果来生想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持楞严咒及修止观的功德回向就可以往生吗?

Yes!

(3)还需要不需要一定要念佛号或是持往生咒?

不一定,即使依《观无量寿经》里面光是发菩提心就可以往生西方,而且是上品生。你只要把发菩提心的功德回向愿生西方它就生了。当然你不能讨厌念阿弥陀佛,多少念一念,但没有说一定要念到怎么样。

你一发菩提心一回向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十六观经》的第十四观、十五观、十六观都是这么说的,前面也有讲你发菩提心回向;还有《无量寿经》里面也这么讲。

所以持楞严咒你要先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持楞严咒然后再回向往生就可以往生,乃至于佛没有分你家、我家、你这个店我这个店,都可以通。

你持药师经、药师咒回向一样可以往生,八大菩萨来接你,不是那死板的,净土三经里面讲的也是很活的。

孝顺父母、敬重师长、做些好事回向愿意往生西方,因为你信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就往生了,不一定一定要念佛,当然念佛也无妨,不是那么死板。

法是活的,人也是活的,可是有人就把法弄死,自己也死了。所以修行修的好苦,效果不一定很彰显,有智者应该善用法门。

你持《普贤行愿品》每天念一遍,其它一些法多修,譬如以慧三老和尚来讲,因为他是华严宗,念49遍还是100遍大悲咒,她就站着往生了。大众在做早课的时候在后面往墙上一靠站着就走了,他也不是一直在念阿弥陀佛,不是这样子。

持普贤行愿品可以往生经中就写的很清楚,也是上品生,不要把法门弄死板、弄死掉了。

每一宗每派中间没有围墙也没有铁丝网,不一定要持佛号念往生咒,你能够多修就多修一点。

专修就是在一段时间里面专持一部经或一个佛号,不要早上起来念《药师经》,中午《普贤行愿品》,晚上《阿弥陀经》,一天念五六部经好像很用功,那个都乱掉了,那个都不对,只比盲修瞎炼只好一点点。

那就变成杂修,因为心不专,你念那部经的时候你常忆念那部经的佛,容易摄心、容易观想,那一尊佛就常常随逐于你,跟那部有关的菩萨乃至护法也都随逐于你。

5.(1)中阴身六根作用仍在,能够见闻觉知?

中阴身六根在,但是它象蜗牛一样,缩进去了,有作用但是不明显,糊里糊涂,迷迷糊糊的,不是很锐利。

(2)因为闻性不失所以没有语言、文字隔阂?

可能了,它会懂你的心意,但是语言、文字我想还是有隔阂,譬如我们台湾的鬼魂如果跑到西班牙去恐怕就听不懂话了,但是知道会看画面,大概。为什么?它虽然有一点点通,但是没有语言文字的通,那是菩萨修来的语言文字都能通达,一般的鬼魂是没有的。譬如我死了,恐怕广东话、客家话我就听不懂,如果拜我的话我就知道会去吃。

(3)帮一往生者助念之后,亡者脸变成红润,或者是微笑,或者是七孔流血,表示亡者神识尚未离体吗?

那是还没有离体没错,但七孔流血是业障,但是很恐怕,你帮人家助念念到人家七孔流血,我还没听过这样子的。意外死亡不是因为你助念才七孔流血,他本来就七孔流血吧。这个我还没听过,你帮人家助念到七孔流血,那你还是少助念的好,我如果是丧家的话,马上拿个扫帚把你赶出去。

6.一般处理后世会将遗体放入冰柜,亡者会感觉不舒服。有如处在寒冰地狱,如果不冰冻尤其是夏天很快会有臭味。

什么不舒服?才只不舒服而已?夏天你可以装在棺材里面把它盖起来了嘛,如果用新式的玻璃棺当然不行了,要红色头翘尾翘那种,那个即使不上钉,臭味也不出不来。

7.①打坐时处于虚冥状态,是否鬼神较易入体?

打坐时不要处于虚冥状态,冥就好不要虚。你如果是虚冥状态那(鬼神)是会(较易入体),因为你虚,虚就是空,空就是有空隙,它就进去了。但是你打坐的时候不要想鬼神,想佛菩萨嘛,自己找麻烦干什么?你一想鬼神鬼神就会来找你。

②虚冥状态是指什么状态?

虚冥状态是指糊里糊涂的状态,佛法中打坐没有虚冥状态,你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冥就好,不要虚。把虚改成实,实冥不要虚冥,实冥真正的冥。这一个字之差差到千里,一字之差,一个是佛菩萨会来,一个是鬼神会来。

8.①打坐中持咒或念佛属于修止,但定力够了智慧会慢慢自然启发吗?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我不是跟你讲,止跟观你观很摄心专一就止了,止了以后还是继续观,那就开智慧了。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个也是方便说,不过对于一般人是一个次第。或者说蹑解起行、舍解起行,蹑解起行就是你得到解跟着就起行,中国佛教有一些词查字典都查不到,我不晓得自己为什么懂这个词。蹑就是蹑手蹑脚,就是你已经得到解了,好像不知不觉跟着就起行。也就是解之后跟着不要太做作而起行叫蹑解起行,勉强解释是这样子。

舍解起行是我说的,你研究研究、参究参究就得了解了,得了解以后,都忘掉而开始做,你不要再去想解的事情。就好像你要参加考试准备很多,然后明天要参加考试我都准备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读到,可是你都准备了,等到考场你自然就会做答。

同样的,在闻慧方面起解、求解,解了很多以后,开始起行的时候你把解都摆到脑后不要想它,就照着规矩去行,叫舍解起行。

不要一直都在想解的事情,一心就是搞行的事,解你虽然舍但还在里面不会跑掉,如果一直抓着解的话变成执那个解,反而会起障碍,这是很奥妙的事,你去体会体会。

②打坐中持咒或念佛属于是修止?是修止还是修观?

你更加要去观,如果止的话你就专心持那个咒或是佛号就是行,可是修观不一样,你要专心的观佛像或观佛号的意义。

譬如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你如果不观阿弥陀佛那个圣像,第一观就是日轮观,日轮观是光辉,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你就观很大的光明,一边持咒这样也行,这样也是在修念佛观。

当然也可以观阿弥陀佛圣像,阿弥陀佛不是有身光吗?身光发光一边念他的圣号,你说这是止还是观?止观都有,同时。

什么叫智慧?智慧就自心光明,你不要想还有什么智慧,智慧是懂得什么吗?那是总体,你自心有光明,看到经看到道理自然就理解,或是不期然而然你就了解什么事情,

所以一直想要开智慧,一天到晚想智慧,可是智慧在哪里?没有一样东西叫智慧。你如果要讲智慧有很多很多种,可是我们光说智慧这两个字有没有一样东西叫智慧?没有。

其实自心光明,你自心光明那就是智慧的总相,所以就能照见一切,以自心光明的智眼光明照见一切法,不要想说有一样东西叫智慧,我因为修止修观就把它抓到,得到了,没有那样东西。

这是我第一次讲,所以大家都迷,不知道不是真正有一样东西叫智慧,反过来,什么叫愚痴?也没有一样东西叫愚痴。自心黑暗就是愚痴、自心黑暗无所见,即使看了也不懂、糊里糊涂的自心昏暗、暗顿叫愚痴。

越讲就越棒,楞严经也不用讲了,今天就讲这个。我们说要断愚痴怎么断?因为愚痴也没有一样东西,把自心变成光明就没有愚痴,所以愚痴不可去,必须要用自心光明把它替换。

所谓一灯能灭千年暗,你自心一产生光明的时候,自心的黑暗自然就消灭,自心的愚痴无明自然就不见;

愚痴是什么?愚痴就是无明,无明就是黑暗。你说我好愚痴,我要灭我的愚痴你怎么灭?没有一样东西叫做愚痴,只是自心黑暗叫愚痴,做事方向目标都错误。

不要想去掉愚痴,要去掉愚痴唯一的方法就是放进光明。可是光明不会自己来,因为你的心门已经关起来了,所以要把心门打开,叫做心开悟解。心开了才能悟解,因为有光明才能悟解,

再回头讲心如何能让它开?就持戒的功夫,不贪爱、不执着,心自然就开了。贪爱执着门就关起来,里面很多财宝都看不到,把你的自心财宝都锁在里面。你几千年的宝藏要让它露出来的时候,要把锁打开,门打开,不贪爱、不执着。

讲到什么?就是不自私爱、不自私利,达摩祖师说:怎么样能悟道?不为已故。不为自己,用《大智度论》一句话:常思愿以一切善法,利益一切众生。

我们不是讲发菩提心,皈依式说四弘誓愿,我们就归结到这句就包括一切。也就是说是菩提心,也是菩提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6-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③思惟修于打坐时思惟法义属于止观并修吗?

思惟是观不是止,观想的观有两种意思,佛法讲到观想的时候,观、念、想、思都是一样的意思,如果以观形像,就是一般所谓的观想。

还有一种是观理念,譬如四念处观,有没有形象?没有形象,只是抽象的道理,那也是观。还有四谛观,苦集灭道,也是观理念,

这个观可以是形象也可以道理。如果讲思惟修那个思维通常是观道理,当然也可以譬如说观出入息那也是有象的,乃至于九想观,那是抽象的自己去想像的形象,而不是真的有形象,不是真的有一具尸体臭了、烂了,那应该属于形象的观想。

慈悲观应该是两上合在一起,可以是形象也可以是道理,你观众生受苦而因此发慈悲心,等等,

所谓的观想或是思惟其实在佛法中意思都是一样。譬如《十六观经》的十六观,它经文里面都讲想,一是日想、二是水想、三是地想,它就不讲水观,就没有这样说;观阿弥陀佛也是佛想,用想这个字。可见想跟观是一样的意思。

想依唯识学来讲叫描摩其像,体性、它的业用,唯识百法里面五遍行做意触受想思,那个想的业用是能够取像,取像为想。也就是我们想这个心所它能够截取或摘取一些形象放在我们的心里面。或是它能够呈现出一些形象,这是想心所的功能,就是业用。

④观心法门念起不随,住于当下,也是止观并修吗?

是,是止观并修。因为你要观有念起来,你不随它就是止。就是你有一个念头起来你不随着念头跑叫念起不随。

你注意当下,因为念头起来的时候你为什么知道有念头起来?因为你观嘛,观心,这个观是观自心相,观自心相有妄念、杂念、散念,你不随杂念走就是止。

可是那个止的功能从哪里来?从观来,你不观就没办法止,不观眼睛跟瞎子一样。

所有讲止观的其实都是方便说,这方便说没办法一定要这样说,为什么?就好像我教你们打太极拳要分解动作,可事实上打拳不是这样分解动作,否则去跟人家打架分解动作早被人打死了,一定是连续动作。譬如你练打棒球人家教你一二三打,你上场还是一二三打那你没次都三震出局。

9.内守幽闲能识法尘分别,观心法门很容易堕入这个状态?所以观心法门很容易堕入这个法尘分别境界?

观心不是内守悠闲,观心很忙的,因为我们这个心是很忙的有机体,一直在生产线上。那个作业员都来不及处理,所以观心不是内守悠闲,一点都不闲,表面坐在那里没事,事实很忙,都在里面内造,所以不是内守悠闲。

内守悠闲就变成外道,外道就枯坐然后假装没事,事实上在里面革命,他假装没事。我现在给佛法的静坐一个定义:寂静的革命。一点都不闲,假装悠闲永远也不会进步,搞到后来凡夫禅、外道禅。

观心法门很容易堕入法尘分别境界?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去分别那个法尘,什么叫法尘?就是第六意识所产生的法叫法尘,一切的忧悲苦恼全都是第六意识产生的,你不去分别就被它转了。

分别以后要分别了知而不为所动,不能打坐的时候装驼鸟,假装没事,一头栽在沙里假装没有敌人;来了一只兀鹰就把你吃掉。

所以观心不是内守悠闲,是很精进的觉照。你看这概念一点点差就差很多。

10.打坐的时候为了免昏沉,一般是教导开三分眼?若不昏沉可否闭眼打坐?

这跟眼睛没有关系,跟肉眼没有关系,你开十二分眼或全都闭起来也没有关系,只要不睡着就好。开三分眼是给初发心人讲的,事实上很少人能真正开三分眼,好像要睡不睡样子。

我们释迦佛不都是闭眼打坐嘛,那个魔来扰的时候变成魔女说你这样宝贵的人为什么要把眼睛闭起来静坐思惟呢?可见释迦佛是闭着眼的,你苦睁着眼打坐很累。

11.阿阇梨说汉传佛教没有佛父、佛母的名词,那准提法门为什么有佛母准提王菩萨的字眼呢?

那个是藏密歪曲佛法的名词,佛母是般若能够产生一切佛,是一种表法,是一种象征意思,佛母不是拿性交的,你当佛父,拜托。

藏传佛教就有很多类似这种东西,它就稍微转一下,变成完全都不一样了。那我问你准提佛母有没有佛父跟她做双身法?有没有看过?没有。

12.持名念佛念性不离生灭,则静念相继仍是生灭心吗?

既然是静念相继有一个道理你必须要知道,智慧是有为还是无为?禅定是有为还是无为?有为。

一般说智慧是从禅定中生,有为的禅定为什么会生出无为的智慧?

我告诉你,智慧、解脱都是有为,有为有作,新鲜吧。

乃至于涅槃菩提的那个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都是有为法,为什么?依身心所做就是有为。

所以念佛是用什么念?用身、用心、用口念,身语意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有为法;念佛号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有为法。

但是有为法它可以导引你到一个清净的境界,那个清净的境界如果依法相来看它还是有为?

我问你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有为还是无为?是有为,无为的话我们没办法往生,是不是?无为没有一个地方,无为无相,有为有相,所以一切的修行:教修证果全都是有为,所以念佛怎么能是无为呢?一定是有为。

但那个算是有作,可是它是清净的,所以不当它是生灭心,当然那个念佛的念,它是有生有灭,可是把它说是生灭心就不对;生灭心是贬斥的词,是轮回生死的意思。

静念相继它最后可以达到清净法身的境地,但在整个过程中它是有为的,在清净的有为法到后来能够达到无为的境界。

无为跟有为不是相互敌害、不是互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承的,也就是清净的有为法成就无为,染污的有为法绝对不能达到无为的业用、无为的体相。

净念相继就是念佛号的念,它依次相续,最后能够达到一个清净的境地,到后来就让你没有生死的造作,这称为无作无为。

可是这个要注意,你达到这个无作无为的本体以后,又起悲心,它又可以成就有作有为,自利利他,度众生的行为。

如果它真是无作无为那不都死掉了,除非阿罗汉入涅槃,有作有为的四谛观成就以后,证涅槃就进去那就无作无为的,

可那其实也是暂时的,而且也不是真正完全无作无为,因为阿罗汉入涅槃,阿罗汉要用第八识入涅槃,他灭了六识、停了七识的相分,见分还在;第七识的见分跟第八识全在而入涅槃,如果连第八识都没有那什么都没有。

有没有问题?没有了。

【义贯】本节从略。

[经文]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这是讲阿难心里面就是要找最后一个檀越,因为他已经乞过六家,这样找最后一家,这一家不管是清净的人家,还是污秽的人家,还是刹利的尊姓,或是屠夫,杀猪杀牛的,或是猎户,平等的行慈悲,不选择微贱的。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发菩提心」就是要有这样意思。「发意」,「意」就是「心」,圆满成就一切众生的功德。因为他修了福以后,有福就堪修智慧。

【注释】

【「心中初求」:「初」,本来之义。】

【「最后檀越」:「檀越」一词为华梵合并。「檀」,梵语檀那(Dana),】因为梵语属于印欧语系,所以「Dana」(布施)的字根,与英文「Donate」(奉献)、「dare」(给)类似的。

「檀」就是檀波罗蜜,【布施之义。「越」,超越。以行布施,而获福报,得超越贫穷之海,】以檀那(布施)而能超越世间的贫穷;施财得财,所以得超越贫穷之海,【故称施者为檀越。】

后来就把「檀越」当作「施主」,我们中文又称为「施主」。讲到「施主」,连续剧或电影里扮演出家的人都是单合掌,那都是不对的,合掌就应该双合掌。

他本来心中的动机,是想要求【「最后檀越」,】作为阿难的斋主,【因大家都已准备供佛及僧,剩下还没有准备供的,阿难称为最后的檀越。】他已经求了六家了。

讲到超越贫穷之海,贫穷是一种苦。「贫」有两种:一种是「财贫」,一种是「法贫」。众生如果是财贫,没有资财,法上通常也是缺少的。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6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昨天到树林福慧寺,钦因长老传给我贤首宗兼慈恩宗四十二世法脉,这个是法卷。贤首宗就是华严宗,慈恩宗就是法相宗。师公写的「一真法界」,他字不错。

从昨天开始,我就是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弘法沙门、传人。我现在就是三个宗派的传人。我要编一本《华严法门集要》,里面会把这个法卷的内容最后附一下,这是预告。

华严法门里面有一个「华严四十二字门」,是不空三藏传的,那个是密法,是华严法门。我会办一个灌顶法会,公开的传这个法——「华严四十二字门灌顶法会」,到外面去办,今年年底。

我们打开《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上册),接着上次所讲的。

[「无问净秽」:小乘乞食,一向避开五种人家:]小乘就东南亚锡兰、泰国、缅甸、越南,

[一、官家;]出家人不要做官的人家去乞食,也就是不要跟做官的人交结,这避讳。

[二、倡优家;]就是现在所谓的演艺人员,在古代是很低贱的人,现在就不一样,现在变成大家偶像。

[三、屠户;]杀猪、牛那种人。

[四、沽户(卖酒家);]如果现在包括酒廊、KTV都不可以去,以免人家认为你是要买酒的。

[五、婬舍。]就是妓女户。

[阿难因发心等慈,所以决定不避秽户。]即使这五种人家是不好的,但他也不避开,照样去乞食。

[「刹利」:]梵文(Kṣari),这个「k」音在我们中文没办法表达,只能是一个无声子音。[全文为刹帝利,义为王种,]王亲国戚那种种族,政治统治者都是刹利族,[这便属「净家」。]官家也算是净家。

[「旃陀罗」:]又翻成「首陀罗」,意思是一样的,一音之差,[义为杀者,]「旃陀罗」就是杀猪、杀牛的屠夫;「旃陀罗」的种族,包括以杀、以婬为业的,都叫「旃陀罗」。

这是最低贱的一个社会阶级,他们叫「不可触」(untouthable),一般的高级的阶级不会去跟他们接触,甚至身体不能碰到。

这个「不可触」,不只是印度的士姓种族有,你们看日本片,他那武士是一个很高贵的阶级,这是从中国过去的,士农工商,士最高。

「士」有两种,跟「仕」是一样的,中国也一样。古代不是有入相出将吗?入为相就是「仕」,出为战士,乃至将军都是这个「士」,所以士族都是高贵的。

在春秋战国之前,先秦读书人都配剑,读书还习剑道。日本人完全承袭这个传统,所以士人是最高贵的。等于是除了国王以外的统治阶级也都是他们,宰相、出将入相嘛!

你看日本片,如果武士走在路上,农民、商人等碰到他,他就可以格杀勿论,马上武士刀抽出来就砍死了。砍死没罪,不算犯法,所以平民百姓不能碰武士,这种「不可触」,中国、日本都有。

到后来,中国人不只是不能碰到别人,多看两眼都不行。如果在美国,不小心碰到人家,就要一直跟人家道歉,也不能从人家前面走过,美国人一定会打招呼「excuse me」,请人让开给你过。

你看世界,东洋、西洋,结果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人最没礼貌,真的是东洋番、西洋番反而很有礼貌。

「旃陀罗」是不可触者,低贱的社会阶级。印度的四姓种族:婆罗门、刹帝利、吠舍、旃陀罗。婆罗门(僧侣)、刹帝利(王族、士族)、吠舍(农工商阶级)、首陀罗(婬户、屠户、倡优),

婆罗门阶级是从大梵天王的头部变化出来,所以它最高;刹帝利是从大梵天王的心生出来的;吠舍(农工商阶级)是从大梵天王的身体、躯干生出来的;首陀罗是从大梵天王的手足生出来的,尤其是足。[即是以杀为业者,是为「秽家」。]

[「方行等慈」:「方」,法也,]法是动词,[效法之义,]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谓效法佛菩萨而行平等之慈心。]

[「发意」:即发心。]「意」就是心,「初发意」就是初发心。

[义贯]

[阿难「心中」最「初」只「求最后」一家尚未供佛菩萨的「檀越」家,「以为」他的]阿难本人的[「斋主」,而「无问」其家是「净」家还是「秽」户,是属「刹利」的「尊姓」之族,「及」行杀为业的「旃陀罗」秽种,

意欲效法(「方行」)佛菩萨之平「等慈」心,而「不」拣「择」低「微」下「贱」种姓之人家,「发意」要「圆」满「成」就「一切众生无量」之「功德」。]

[经文]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注释]

[「世尊」:梵文为薄伽梵。]世界一切众生都应该尊敬他,因为他得到明行足,[因如来十号具足,能为六凡、三乘、九法界之所尊敬,故称世尊。]

[「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须菩提认为富人好逸乐,难修行,故今世福报受尽,来世堕于恶道,]受苦[为愍此等,]为了怜悯他们富而不知施舍的人,[故舍贫乞富,]不找贫穷的人乞求,专门找有钱的人乞求,他的用意是要[令]富人[来世不堕落。

大迦叶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认为穷人因为累世不修福,故世世贫穷,因而更加无法修行而超脱贫苦;因此大迦叶舍富就贫,令种善根。

这两位尊者之用意虽善,但心却不平等,故为世尊所诃。]

[「无遮」:无遮限(亦即没有预设什么限制)之慈心,究竟平等。]我们有「无遮大会」,有人以为是不是在一起都没有穿衣服,不是天体营,而是他办一个布施供养的法会,任何人都可以去接受供养、布施,没有任何的条件和资格的限制,一切的僧、尼、道、俗、乃至于贫穷人、乞丐,任何人都可以去受他的布施供养,所以叫「无遮大会」。

[「度诸疑谤」:若专向贫人求乞,必致招俗人疑心;若专向富人求乞,则会招来毁谤。]会让人毁谤说嫌贫爱富,或只爱护穷人这样,所以心就不平等,[平等行乞则可度脱众生的疑谤之心。]

你们知不知道佛制出家戒,除了杀盗婬妄的大戒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规则,行住坐卧的威仪等等,为什么要制这些戒?就是不让白衣讥嫌。「讥」就是笑,「嫌」就是觉得你不庄严、没有威仪。

在家人如果被讥嫌没有什么关系,那是个人的问题。出家人如果有一个被讥嫌的话,整个僧团都跟着倒霉。

举一个例子,这不一定是出家戒里面,这女众出家人坐在那里不能翘二郎腿,或是把脚跟膝盖都分开,这不是很难看嘛!即使在家女众也不会这样做,出家女众如果这样做就会被人讥嫌,还有种种行仪上不雅的、不庄严的,乃至于不是有女众八十态,都要尽量避免。

出家女众都应该有大丈夫的威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家男众、女众在大乘的男女是一样的,互相称师兄,但是在家众就还是有师兄、师姐。

我这次去大陆发现很好笑,在家众男女之间也都互相称师兄,变成跟出家众一样了,好奇怪!

在家人也不穿黑海青,穿褐色的海青,那就等于是出家人,尤其是女众,出家十年才可以穿那个。可是他们在家人也穿褐色,就是咖啡色的海青,缦衣当然也是咖啡色的。

他们要买黑海青还很难买,所以曾经灭掉了,要恢复就很难变成正的。

为什么如来制戒让出家众不令白衣讥嫌呢?不是怕白衣讥嫌,而是白衣讥嫌三宝的话会造罪,就不能修福。讥嫌三宝自然就对三宝没有信心,障碍他修行。而且《地藏经》讲讥嫌三宝是什么罪?堕地狱。

我说过了,如来制戒都是慈愍故、慈悲故,以慈悲故不令白衣讥嫌三宝、僧尼,不是故意限制出家应该要怎么样,而一个生活规范让在家人不造罪,这是非常慈悲的,讥嫌接下来就是毁谤了。

[义贯]

[这是由于「阿难」早「已知如来世尊诃」责过「须菩提及大迦叶」两位尊者,说他们身「为阿罗汉」之圣者,而对待众生之「心」却「不均平」,有所偏颇。]

如果心平等是得到什么智慧?平等性智。平等性智是灭了第七意识的「分别我执」。因为有「分别我执」,所以就不平等。

[阿难心中非常「钦」敬「仰」慕「如来」所「开」示「阐」明的「无」有「遮」限的等慈之心,如是更可「度」化「诸」众生的「疑」心及诽「谤」,令不造罪。]

[经文]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婬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婬席,婬躬抚摩,将毁戒体。】

[注释]

[「城隍」:「隍」,为城外的壕沟;]城门外的濠涧(护城河、护城沟)。中国好像已经没有了,日本天皇在东京皇宫还有那个护城河,那个就是「隍」。[无水的称为城隍,有水的叫城池。]

[「徐步郭门」:「徐步」,安祥慢步。]出家人走路一般都应该安祥慢步,不能慌慌张张的走,不过也不能变成过度慢慢吞吞这样子。譬如我穿这身跑步你看好看不好看,那就很奇怪。问:师父你怎么这么急?我要赶快去度众生。

[「郭门」,护城之门内门称为城门,外门称为郭门。]不过也不能变成过度慢慢吞吞这样子。到日本修行,日本人勇猛精进,一要修行人家都叭叭的走,我就晃来晃去。

[「肃恭斋法」:]我这次到长春般若寺,他们两位法师,正亲师、正宗师,「我看法师您好像日本人一样,动作很快,很勇猛这样,勇猛一定动作很快。」

[肃穆恭敬,敬持化斋之法仪。]本来是「乞食」的意思,到了中国翻成「化缘」,这个词的制造很妙,是用了文学避讳、美化,本来是「乞讨」,说「化缘」。

怎么叫「化缘」?我跟斋主或居士本来是没有缘的,现在因为乞讨就变化一个缘出来.由于乞讨这个动作就变化成我们之间有缘,所以叫「化缘」。「化缘」本来很好听,用了太久也变成不好,一看化缘来就都躲起来、门就关起来。

「肃穆恭敬,敬持化斋之法仪。」因为你向他乞食,他布施以此缘就化一个缘出来,就跟佛法僧三宝结缘,那就变成有佛缘。

[「大幻术」:即虚幻之咒术,能变化物像,迷惑于人,令人失性,为其咒术之力所摄,不觉而随从其命。此幻术能咒令日月堕地,令梵天下降,威力强大,故名之为大幻术。]等于有点像魔术一样,外道的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登伽」:义为小家种,或下贱种,为其母之名,其女名为钵吉蹄,义为本性,谓虽堕为婬女,然本性不失。]「本性」是清净的,虽然「相」上现为贱种。

[「娑毗迦罗先梵天咒」:「娑毗迦罗」义为黄发,又译为黄发外道。「先梵天咒」,此派外道伪称其咒为过去梵天所授。黄发外道将此咒传给摩登伽。]

[「摄入婬席」:摩登伽女因见阿难具佛之二十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好,他有二十个。

简单一句话阿难是美男子,是佛世的大帅哥,所有的女性都喜欢他,包括在家、出家,乃至于佛的姨母要出家,找别人做说客都没用,最后只好找阿难去做说客,让她随佛出家。第一个比丘尼,是阿难去游说成功的。

阿难为什么出家?因为他自己是美男子,可是看到世尊有三十二相比他更帅,他就想:「我一定要跟佛世尊一样帅。」所以他就要去求这个法,要求佛的相好,发心错误,但佛知道而且将错就错,就把他摄受出家。

因为摩登伽的女儿看到阿难这么帅,所以就[心生爱染;又因过去五百世曾与阿难为夫妇,]

你们不是常常修行以后,心里就想今世跟你老公最后一世做夫妻,来世再也没关系?可是我告诉你,你没有好好修行,来世夫妻一做就是五百世,这一世不晓得是第几世。

一结这个缘是什么缘?是恩还是怨不一定,其实都是纠结的都有,一半一半、四六、三七这样,不管怎么样,是恩还是怨,来世还是要在一起。这我不是说笑话,是世尊说的。

什么是夫妇?就是天天都吵架叫夫妇。若一年365天,能够有一天不吵架的就很难的了。这吵架不一定不爱他;因为很爱他,所以会更吵。

[爱业所感,一见欢喜,]一见钟情了,一看到阿难就很欢喜,[不能自已,]赶快要求她妈妈说:「我要这个男人。」[必欲与之结为夫妇。便求其母满其所愿。]

她妈妈说:「他是和尚。」她说:「我不管,我就是要他,反正你帮我想办法。」

[于是其母便持咒修法,]先梵天咒是她妈妈唸的,不但唸,还修火供(护摩),修了一段护摩,以护摩的力量[引摄阿难,阿难不觉为咒力所摄,心意恍惚,入于其家室、更至于摩登伽女之寝席。]

关于这个持咒修法,有另外一个经,讲她修这个法,几乎就是外道的一种护摩法。我们佛法只会做好事、利益人的事,但外道会做害人的事,为了自己利益会做非法的事。

关于外道法,我讲一个十多年前,我那时到处找地想要盖寺,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地,我当时就把这个道场称为「大毘卢弘法院」,可是还继续在找。

那时候有一位在家弟子,后来他出家了。他曾经有一块地在台南,那块地他曾经献给两个比丘尼,本来她们是住在他家,后来搬到板桥。

他认为那块地很好,就带我去看;如果我认为好的话,就帮我跟那两个比丘尼买了。后来我们去看我觉得还不错,可以。

回来以后找那两位比丘尼,她们很客气请我们吃了一顿饭。饭席间,那两个比丘尼有在家弟子给我两个红包,饭后回来谈到地的事没什么结果,我回到大毘卢寺,刚坐下来,觉得天旋地转,身体很不舒服,就生了大病,浑身无力。

我打开她的红包一看,其中一个红包里面有新台币,另一个里面没有新台币,我照着灯光往里一看,里面有一条纸条,我就伸手把它那出来,是一张符令。

那时候我还没学真言宗,但是我是出家人,会楞严咒、十小咒,我就在佛前就念了一次楞严咒并把它化掉,化掉以后我身体又有力气起来,所以那是害我的,我才相信道教那个符是真的会害人的,有作用。

连我是出家人,修行没有多好,但也不是太差,还着了他的道,所以真的是有,只要你不要倒霉、不要碰到就好。至于害得发疯真的是有,我的亲人里面就有被害得发疯的,这个外道真的很糟糕!

有人说:「所有的宗教都一样。」没有!所有的宗教都不一样,只有我佛如来的法是最高的,只有利益众生,从来没有一丝恶念要害众生。

虽然佛教里面的明王有暴恶相、有教令轮,但那个都是要调伏众生而不是害人的,也不是咒让他病、让他死,不是这样,而是显种种境界让他惊惧、然后皈附佛法,但没有让人生病、让人死亡这样的事。

但外道多得是这样的东西,乃至藏密密勒日巴还下雹,害了种种的禾稼、人、畜、房子都打坏了。佛法没有这东西!

我以前没讲过,我现在现身说法。我这个是要解释阿难被咒力所摄心意恍忽,为什么就忽然手脚无力,全身无力,很奇怪!甚至我其实有好几次,为了你们说有人堕胎,请师父修一坛护摩给你们灭罪,我不是就倒霉、就是忽然病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7
成观法师讲解

[「戒体」:即是受戒之时,登坛白四羯磨竟,]「白四羯磨」,其实是「一白三羯磨」。

「一白」是白文,三羯磨:「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讲三次,叫「三羯磨」。

经过受戒、传戒的仪轨,用现在的语词就「走过一遍」,走过一遍那个仪轨就得到戒体。

怎么走过一遍?仪规的主体就是「一白三羯磨」,这样就得到戒体了。

「三羯磨」,三说、三拜、三结,合在一起叫「三羯磨」。

「羯磨」就是做法,你做这件事情的方法。那个做法,不是像诸葛亮披头散发拿着宝剑等那个做法,而是依这样的程序跑过一次,都做过了叫「白四羯磨竟」。「竟」就是完了。

经过这样如法的程序,自然[所得之妙善无漏色法,称为无作戒体。]

「戒体」分两种:「有作戒体」、「无作戒体」。这个也很麻烦,我一讲你就明白了。但是不讲的话,你还是很糊涂,否则你去查书恐怕更糊涂。我讲经没什么特长,唯一的特长就是把很困难、复杂的东西讲得很简单,让你一下就懂。

「有作戒体」就是「一白三羯磨」,那个是有所作为。在经历「一白三羯磨」整个受戒的仪式、仪轨的时候都是有作,什么作呢?口在诵、礼拜、常跪、要思维其中的道理,懂得其中的意思,懂得意思才有戒体,不懂不算有。

受戒一定要听到、还要懂得戒师所说的,你自己念的时候也知道那个意思,才叫经过那个仪式、仪轨,身口意都有在做,那时候所摄受到的戒体就叫「有作戒体」。

「一白三说三羯」完了,你当下(一刹那)就得到那个戒体。那时候得到戒体是有作的戒体。有作戒体得到以后,依戒律、戒法,再下一刹那不可思议那个「有作戒体」就转成「无作戒体」。

什么叫「无作戒体」?就是不需要再经历程序,你那个戒体就存在了,而且他能够你做出防非止过的功能。

就好像你的手机充电,充了电就可以通话了。这个充电是尽形寿的电池,不用再经过程序,它已经就可以有作用,不用再有所作为,而能够有防非止过作用,这个戒体叫「无作戒体」。

我们在习禅的时候,或菩萨修行的时候,有一个「无功用行」,就是这个意思。就好像你开车一加速,即使不再加油,还是会一直跑,惯性定律,那个就等于好像「无作戒体」。你已经加速到某个地方,即使空档,它还一样在跑。

「无作戒体」、「无功用行」、「任运」也是这个意思。什么叫「任运」?「无功用行」,不用再去做种种功用。用功,而令它产生作用,叫「功用」。

你修行修到某一个定点的时候,你修行的力量,那个心能就储存在你的心里面,它自然就会再继续一直这样修下去,继续会有作用。

譬如你有定力,你到了定力很强的时候,你不用再作意去摄心、修定,但它一直都有定,不会再散乱,这叫「无功用行」。

最高境界是「第八地」,已经到「无功用行」,所有的戒定智慧就不退了,不退就是不动,所以「第八地」称为「不动地」,就是这个意思。

「无功用行」可以任运而作。「任运」是什么意思?「运」就是「行」、种种的有为的变迁、生灭,都不会影响它,它可以随着外界的种种变化,而去动作它修行得到的道力,叫「无功用行」、「任运」。

「任」就是随着,随着境界而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再「作意」,就能够运用他的所修成的道力。再讲的更进步一点,就好像脊椎反应一样,不用经过大脑,不是说它没脑,全身都是脑。脊椎反应,只要有任何境界,啪就出来,不用想,而且都是OK的,一作出来就是好的,这叫「任运」。以武侠小说来讲,举手投足都伤人于无形之中,这天下武功第一。

懂得「任运」的意思了吧!这是这辈子第一次懂得这么完全,查不到的,你们看经书里面讲「任运」,是这个意思。

「无作戒体」也是这个意思,它就「任运」。一有那种色声香味触法令你犯戒的境界出现的时候,「无作戒体」自然就发挥它的功用,让你防非止恶,不会去犯戒。如果你有戒体,更不会破戒。

如果碰到先梵天咒这样子的,那没办法,你任运的那种防非止过的「无作戒体」挡不住,你还要有「道力」。

「无作戒体」是「戒力」。「道力」是怎么来的?「道力」怎么来的?一种是「定力」,一种是「慧力」。我们有没有「道力」?没有。

[义贯]本节从略。

[经文]

【如来知彼婬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如来知道阿难被婬术所加,被控制住,所以佛吃完斋饭以后,就马上回到他的精舍。所有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都跟佛回到精舍,想要听佛讲法。

[注释]

[「斋毕旋归」:通常佛受斋供后,都会为斋主说法,令其除得福之外,更得智慧,]供佛斋僧就变成是福慧双修,[以令速入菩提解脱之道。「旋」,立刻。

今日如来斋毕,]却跟往常不一样,没有开示。这对佛来讲是非常特殊的一件事情,好像吃饱饭擦一擦嘴巴就走人,[便马上要回精舍,]这一定是有不平常的因缘,[必有非常之因缘。]

[「俱来随佛,愿闻法要」:因佛在受供处未开示法要,]而今天却没有开示法要,[所以国王等人都随佛回到精舍,要听佛开示法要。]

[义贯]本节从略。

[经文]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于时」就是「在那个时候」、「于彼时」。世尊为什么急急回来?就是要赶快救人,救人不能在那个地方,因为他要入定,所以回到精舍比较清净、入定、放光、救人。

[注释]

[「提奖」:「提」,提携;「奖」,劝勉也。]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化佛居于佛顶,表尊中之尊,]现在有很多人讲「表法」,可都讲错了。

譬如我到大陆去的时候,有一个法师说:「我们这个出家人出去的时候,你要穿的整整齐齐、要有威仪,这样表法就令人生出信心、恭敬等,可如果出家人还抽烟、喝酒这就不是好的表法。」这是搞错了,

台湾还有一个法师说:「我在那个道场,那里有一个居士喝过茶的纸杯,我就做个表法,怎么表法呢?我就拿来写「吽阿嗡」,念大悲咒第一句「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完了我一弹马上就下雨了,雨就围着寺院下,寺院以外没有下,我把大悲咒念完,雨也停了,我就是这样表法给他看。」胡说八道!「表法」不是这个意思。

有一位法师从十几、二十年前常常说「表法」,他讲得对不对,我们不去管,反正「表法」不是这个意思。

「表」是象征,用现代话或西洋文学批评词语是「象征」、「表征」的意思。

什么「表法」?「表」是代表。譬如莲花代表「出污泥而不染」、「清净无染」,代表「慈悲」、「智慧」,所以莲花表法是表「慈悲」跟「智慧」,等于「莲花」是表「悲智双运」。

佛有一个「卍」字表「吉祥海云」,就是佛有很多吉祥的法福聚在此心上,「卍」是「无量」的意思,无量的福聚在此心上,这是个表法,象征。

你说念咒,「我就表法给他们看」,那不通;行住坐卧威仪,那也不是表法。

化佛是在佛顶上,这个表法是表「尊中之尊,尊上之尊」,而且[其所说之咒即为密中之密。

「佛顶」代表诸佛之极果,]最高的果,[而「宝莲华」则代表如来密因。「光」代表佛大无畏之智慧,故能破魔。「百宝」则代表佛所成就的无量功德。

是故大佛顶法为最殊胜之法,显密皆然。]显教、密教都是一样,「大佛顶法」是最高的法。

[第四节阿难请定]

[经文]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阿难回来以后,看到佛就顶礼悲泣,悔恨自己从无始以来一向都只是求多闻,喜欢多闻,想要多知多解。

尤其是现代人,因为上网就可以看大藏经,一天到晚看大藏经。你看大藏经是很好,但能看懂多少?我讲过,这总共有一百册,你可以看几次?光是用翻就要翻好久,看完会有什么收获?

顺便讲到,世间人有一个很有名自修有成的王云五,他怎么读书?《大英百科全书》从「A」看到「Z」,头自到尾,那好吧?他的成就是什么?他是文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吗?都不是。

这些《大英百科全书》都有,可是都点到为止,都不是专业的东西,只是介绍而已。你看了一肚子那些东西,就变成有轮子的书架,有什么用?没有什么用。

那不是做学问,当然你有好奇心,对各行各业的学问都知道一点,可是一定都不深入。这样看,其实光是查那些单字就够你忙了,哪里还能深入里面的学问。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各行各业都有它的术语,你读哪一科目,有它很多术语,文学有文学的术语,哲学有哲学的术语,光是搞术语就搞死你了,哪还有时间去搞详细的内容?那个不是做学问的方法。

有的人不会读书,学英文,为了学单字就背字典,然后背成语,弄句型就搞句型,那没用,怎样都不会学得好的。

英文要学好,是看书来的,学英文就是看世界的名著,把里面的东西都学会,像胡适说的一家一家的看。譬如你现在看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那么你就把马克˙吐温的书全都看了,那就会得到马克˙吐温文笔的精华。

如果你学中文的话,先看苏轼的文章,那么你就会得到苏轼文采的专长,把它搞得熟透了,一家一家的弄,专精于一方面,然后一家一家的做,不是都搞一些浅显的东西,然后搞一大堆,那都没有用,那都是糟粕。

你如果一家一家深入,那得其精华。不过这个要下苦功夫,而且是很深度的,不是浮泛的。

为什么要讲这个?就是所谓的「多闻」。好多闻的人,好奇心重,什么都想知道一点,到了后来什么都不懂。所谓样样通、样样松,其实不是通,是根本不通。多闻的人就是好知解,但是没有深刻的耐心。

「未全道力」,「道力」是什么?「道力」是修「证」来的,跟「知解」不一样,「解」以后要「修」、要「证」。「道力」就是「定力」跟「慧力」,对我们才真正有用,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知解」却不能够对我们真正产生作用,你知道道理在哪里?「知解」是第六识表面、浮面的,「定力」跟「慧力」,它已经透入第六意识下去,而且这个心已经不散乱,所以你那些「知解」的东西能够往下传输,传送进去,就会生根,会产生作用,就不会念念生灭。

你的「知解」当时很快乐,过了就忘了,即使不忘它,也犹如飘萍一样,真正境界现前的时候,一点作用都没有。

那些完全没有,这个尤其是对现在读书人,喜欢学佛,但只是看经,就变成所谓的光说不练,那就没有什么作用。

简单一句话,即使你一辈子看好多次大藏经,还是大凡夫一个。如果你是择取其中一部分,譬如以禅宗来讲,或是哪一宗,你就去精修它,解了通了,然后再去修证,你都会受到益处,你的整个人格、业力、智慧都会改变。

但是如果光是看大藏经,看到后来会改变吗?会,近视眼度数增加,面黄肌瘦。为什么?案牍劳形。你可以看得很清楚,那种人还不如什么都不管(那个我虽然不赞成),拼命念佛,然后摄心,就脸色红润,一切都很好,心不散乱,安祥,

但是光看大藏经的人就戚戚恍恍的,今天赶着看这部、明天赶着看那部,「哇,这么多。」但是有没有受用?没有受用。因为吃了没有嚼,不会消化。

一篇经文,即使你第一次就看懂了,不能只看一次,一直要反复看,越看就越深入就越懂,这是我的经验。

不客气讲一句话,这不是吹牛。我自从初学佛以来,每部经典我看一次就懂了,可我不会只看一次,就不断地看很多次。

譬如以《六祖坛经》、《圆觉经》、《金刚经》,但我不会只看一次,我看很多很多次。每次看都像在品尝:「嗯,好吃、好吃。」你们不晓得怎么看。

[注释]

[「无始来」:长久以来,言时间之久远。]

[「一向多闻」:佛赞阿难有八不思议,其中之一为「法不再问」,义即:阿难闻佛说法,一听便记住,从不忘失一字,故为佛弟子中之「多闻第一」。]儒家有一个名词:「博学强记」。什么意思?记忆力很强,一听就记住,叫「强记」。阿难就是博学强记。

[「未全道力」:「全」,完全,究竟成就之义。「道力」者,定慧之力;又,道力为成就三十七助道品所得之力用,称为道力,而三十七品,从四念处开始,主要都是在修定或定慧等持。

故「道力」具言]「具」就是「具足」,完全讲出来,[之即定慧力,简言之即定力。]

「道力」是可以代表「定慧力」或「定力」。若讲「定力」是含着「慧」,不是只有「定」没有「慧」。[若有定力所持,便不会被邪咒所摄,即不会有示堕之事发生。]就是因为没有「定力」,人家邪咒一催,那你就完了。

[「妙奢摩他、三摩、禅那」:阿难此时不知十方如来得证菩提所修的定之名称为何,]佛法里面,「定」这个字有很多的称法,阿难因为没有去修,所以他搞不清楚,因为「定」可以是「奢摩他」、「三摩钵底」、「禅那」,[故姑举此三种定之名而言,然实不了其中底蕴,只知其神用之奥妙,甚至可以放光,动地、化佛、救苦,故称之为「妙」,这个「妙」字在此为贯其下之三个定名,只是经文避免繁复而省略,具言应是: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这三个,虽然都是定的名称,但是有差别的:]

[一、奢摩他:梵文(Śamātha),义为止,止息乱心之义,若得奢摩他,即是所谓得定。这是一般修定的第一步功夫。]因为「奢摩他」这个定力压伏烦恼,简单称伏烦恼;因为伏烦恼,所以就「止」了。

[二、三摩:梵文全文为三摩钵底(Samāpatti),义为观。通常修定的程序是先止后观,亦即先修奢摩他,令心得定后,再修观,开大智慧,破除烦恼。]

[三、禅那:梵文(Dhyāna),此为止观双运之法。禅那亦可为一般定的通称或总名,代表所有的禅定。若以三观而言,则奢摩他为空观,三摩钵底是假观,禅那为中观。]

[「最初方便」:「方便」即法门,]有一个方法能够很便利令你进去,就好像门一样,一栋建筑物有门你就好出入,法门就是方便,[此亦即最初入手的法门。]

[义贯]

[「阿难」被文殊菩萨带回来,「见」到「佛」以后,便五体投地「顶礼」佛足,「悲」伤啜「泣」,悔「恨」自己从「无始」以「来」,「一向」只于教理上求「多闻」多知,而「未」能亦于思修上成「全」定慧「道」之「力」。

于是「殷」切「勤」谨地「启请」世尊开示,「十方如来」之所以「得成」就无上「菩提」,所修之奥「妙」的「奢摩他」,或微妙的「三摩」钵底,或神妙的「禅那」等,]我这用心良苦,你有没看到?只是一个「妙」,我就变成「奥妙」、「微妙」、「神妙」,总而言之对他都很「妙」,「妙」就是很有意思。[这些佛定的「最初」入门的「方便」法门。]

大藏经里有一部《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讲的意思差不多,但有增加了一些。我念来听,这很有意思,我讲给你听。

「阿难还归佛所。女复守门,阿难不出。女啼去归。阿难前白佛言:摩登女!今日复随,明日复来。佛即呼女见之。」阿难回去了,摩登伽女跟着来了。

「佛言:汝追阿难何等索?女言:我闻阿难无妇。我亦无夫,我欲为阿难作妻。」佛问:「你是要求什么?」她说要做阿难的太太。

「佛言:阿难沙门无发。汝宁剃头发,」汝有发,汝宁剃头发否?你能不能剃头?你如果能剃头,「我使阿难为汝作夫。女言敢剃头发。佛言:汝归报母剃头来。」你回去跟你妈妈讲,然后把头发剃完了来,我就把阿难配给你做丈夫。

她就回去跟妈妈讲,「女归到母所言,母不能致阿难。」你虽然很努力,但也没有办法让阿难变成我先生。「我自行消息问佛。佛言:剃头发来,我使阿难为汝作夫。」让阿难做你老公。

「母言:我生护汝头发,汝何为与沙门作妇?」你是我生的,应该保护你的头发,为什么要当沙门的太太?「国中有大富豪,我自能嫁汝与之。」我们国中有很多很有钱的人,我能够把你嫁给他。

「女言:我死生当与阿难作妇。」我死也要做阿难的太太。「母言:汝何为辱汝种?女言:母爱我者,当随我心所喜。」母亲如果你爱我的话,应该随我心所喜。「母即垂泪下刀,剃女头发。」妈妈因为爱她,就帮她剃头发。

「女还到佛所言:我已剃头发。佛言:汝爱阿难何等?」你是爱阿难的什么?「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他走路的样子,我看了也都喜欢,真的是这样。

「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有眼泪、鼻涕、口水、痰、耳屎,「身中有屎尿皆臭处。其作夫妻者,便有恶处中便生子。」夫妻者就是行房,有行房就有恶露,就是男女的体液流出来,很臭的那个,在男精女血里面成就有子女了,「有子便有死亡,死亡有哭泣,此于身有何等益?」你所看阿难的眼耳鼻舌等等,对你身体有什么好处?

「女即自思惟恶露形中,所有正心,则得阿罗汉道。」你看,生在佛世就这么好。佛知她「以得阿罗汉道。

佛语女起至阿难所。」佛知道她已经得阿罗汉道,就跟她讲:「好吧,你到阿难那里去,也就是你可以跟他一起了。」

「女惭愧低头。」羞愧,「长跪于佛前言:实愚痴故逐阿难。」我实在是因为愚痴,所以才会去追阿难,

「今我心已开,如冥中有灯火。」我现在心已经开了,就好像黑闇中有灯火一样。「如乘船船坏得岸。」就好像乘船,船坏了就靠岸,「如盲人得扶。」瞎盲人有人扶行,「老人得持杖行。」老人有拐杖就能走路了。「今佛与我道,令我心中开。」现在佛传给我道,我心就开了。

「如是诸沙门俱问佛言:是女母为蛊道,何缘得阿罗汉道?」这个女人的母亲是做蛊道就是巫术,那是什么因缘让她女儿能得阿罗汉道呢?

「佛言:诸沙门欲闻知是女不?」你想要知道这个女孩子吗?「诸沙门言:我曹当受教。」我们愿意受教。

「佛言:是摩登女,先时已五百世,为阿难作妇。」作五百世的夫妻,「五百世中,相敬重,相贪爱。」你现在回想,你如果是有另外一半,是不是也这样?恐怕相敬相爱,相吵相骂。

「于今同于经戒道中得道。」都在我经戒中得道。「于今夫妻相见如兄弟状。是经令诸沙门知女意如是。诸沙门则起前,为佛作礼。」如是佛道何用不为?佛道怎么会没有用?就可以度人。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8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一季非常非常忙,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终于我要到美国去了,很难讲是美国比较清净、还是台湾比较清净,不过台湾比较复杂,事情很多很多。现在开始已经是本经的主题,而且已经是第一个高潮出现。

[经文]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于彼时,还有如恒河沙数这么多的菩萨跟十方的大阿汉,也就是大乘的菩萨有很多,还有二乘、小乘的阿罗汉、还有辟支佛、缘觉都「俱愿乐闻」想要听,「退坐默然」,静静的承受圣旨、如来的旨意。

[注释]

[「于时」:于此时,当此之时。]

[「承受圣旨」:「圣」,圣人,指佛;「旨」,意旨,所言之要旨。]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因为阿难问的是佛定,也就是佛所行的境界,]因为佛常常在定中,[所以不只是阿难或初发心人,及未证道者想听,]佛开示他自己所住的正定。[连十方的大阿罗汉及菩萨等,也都想知道如来所行境界。]

如来自行的境界。为什么是「自行」?因为是「不与共」,不与其他种种众生共、或是圣贤所共,是如来独自的境界。

[经文]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尔时」就是「那时」,世尊在大众中伸出他的金色臂摩阿难顶。「摩顶」在这里有两个意思,通常是「加持」,这里加上一个「安慰」的意思。因为他经过摩登伽女那个劫难,吓到了,要安慰安慰;你说吓不吓人,很吓人。

「告示阿难及诸大众」,菩萨最主要的「性、相」是什么?慈悲。慈悲如何表现?菩萨出世就是安慰一切有情,如来出世是开悟一切有情。

因为菩萨主慈悲,如来主智,菩萨不是也教化有情令他开悟吗?有了,就是还没到究竟。菩萨本身也没有到究竟的地步,菩萨所行以「大悲」而为上首,一切菩萨行最重要的目的或重点就是「大悲」,上首就是最主要最前提,首先最需要做的就是「大悲」。

菩萨如何表现他大悲的行呢?就是安慰一切有情,「慰」就是慰问,因为众生在五趣或六道里面轮转,受了种种的怖畏、恐惧。

你说:「我没什么恐惧感。」有的,每个人都有恐惧感。你若读心理学就知道每个人都有恐惧感,只是每个人层次不一样、类别不一样,其实每个人最心底层都有很深的恐惧感

菩萨的目的就是要令众生没有恐惧。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令众生没有怖畏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菩萨的表征等于是如母,好像母亲一样。

孩子受惊受恐,在外奔波受了很多的欺负、挫折,母亲就安慰她,摸摸头、乖乖乖,就这样,没事。这就是菩萨,令他没有怖畏恐惧,心得安心,这是「慰」。慰了以后,进而安之。

这个「安」,我们甚至进一步可以连上「慧可断臂,达摩安心」的那个「安」,让他的心能够安下来。

「安心」是很大的一个题目,很高的境界。我们众生为什么会大而言之轮转生死、轮回生死,小一点乃至于为什么会妄造诸业,主要都是心不安,就是慧可所自承的说就是「弟子心不安」。因为心不安,所以安定不下来。

为什么心不安?「以迷故心不安。」如果不迷的话自见本心,心就安了。因为没有智眼,不见本心,所以迷于外境、乃至于迷于内境,迷于内自见境、自现境、自造境。

内自造境那个「境」,虽然是外在来的,但那是你内心自己造的。虽然有一些是不需要外面有境,是「独影境」,六识依于业力、习气自己就制造出来,就是「自心现量」。

如果以最究竟而言,一切众生的境界以最究竟而言就是「自心现量」。因为自心现种种量,起了波动,起了贪、起了瞋、起了嫉妒等等,所以就不安。

「不安」的层次有很多种,最简单的讲法,恐惧是不安,可是贪、瞋、痴、慢、嫉妒,这些都是令心波动,心一波动就不安了。

「安」就风平浪静,所以这个自心的池溏里面没有波澜,「八识心不起七识浪」,那就风平浪静。心没有波澜、没有波动就是安了,这个「安」是指最高境界的「安」,慧可所说的「安心」是指这个层次的「安心」。

这个层次不只是得「定」不得「定」的问题,得「定」还在其次,四禅八定还是有波动的。

但是这个时候讲的就是自心没有妄想见,「妄想见」就依于妄想而起的种种见,这个「见」是真正可以看到的形象,也可以说是「见解」这两种。

一种是有形象的,一种是观念;一种是境界的见,见境界,另一种是思惟见,都叫「见」。因为自心有妄想,所以有境界见、思惟见。如果自心离妄想,境界见、思惟见都没有了,

可是自心妄想那就是一种波动、波澜,自心有妄想就会不安,心就不安定。慧可大师所指的是这个,「弟子心不安」,跟你所说的「心不安」是不一样层次的。

他心不安不是指他不安定、他没有得「定」,他去达摩祖师之前就已经入定,定中有神人指示他应该到哪里哪里去,他早就已经得「定」了,所以这跟「定」没有关系。这跟智慧和习气,牵扯到习气,已经是第七、第八识心的问题。

「定」是第六识心的问题。凡夫定、外道定、四禅八定是第六识心的问题,是在二祖大师所要祈请、想要问的是指他的第七、八识心不安,这是菩萨的境界。

我讲《禅之甘露》有讲,但没讲这么详细,里面有讲「佛性三参」,达摩安心的事情,但没讲这么详细,现在等于补进去,这个都是有因缘,话正入港的时候就出来了。

安慰,对于凡夫众生,是安慰他在六道轮转那种怖愄恐惧,慰他是令他心安定下来,没有恐惧,令他没有恐惧,除了用他神力加持压惊一下以后,要开示道理。

六道轮转是怎么来的?是由于贪爱,因为贪爱,有追求,所以有所求不得,有所求不得的时候就有患得患失,是最苦的一件事情之一。

「患得患失」比「所求不得」还要苦。「所求不得」,你就是想要求。「患得患失」,不管你已得或未得,都有「患得患失」的问题。

未得的时候想要得,就很注意、专心地观察能不能得到因缘的起来或灭掉,那时候那种心理就很难过。我没玩过股票,玩股票的人就应该非常清楚这个问题。股票数字跳一下,你心里也跳一下,跳上去当然好,跳下去就麻烦了。它跌停板,你也跌停板。

「患得患失」是最辛苦的事,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恐惧。所以众生有怖畏恐惧,因为贪爱的关系,才会有患得患失,才会有苦。

怎么样离苦呢?就是要离贪爱。因为你见到这些东西是幻化生灭的,而且是无常败坏的,你没有办法永远保有,究竟而言是「非我我所」,所以你应该离贪爱。

如果你能够了会这个意思的话,你自心里面就去离那个贪爱,不是离贪爱外面的东西,是借着你对外物贪爱的那个心而去断心的贪爱。

不是要离开那个东西,离开那个东西没用,你离不了,我们都有「千里眼」,所要的东西不管多远,我们都可以看得到,而且想象力是无量无边的,主要是那颗心,如果一样东西被你看重了以后,就逃出出你的魔掌,你心都会伸出魔掌去抓它。

藉物修心,藉东西来修心,毛病不是出在那个东西,而是你自心。我们有些俗语说,「女人是祸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所以问题不在于外在的东西,根本在你自心。

你会怖畏恐惧的原因是因为贪爱,不管是怖愄恐惧都是你自心的关系,究竟而言不是外境。

我曾经讲过,有的人好赌,为了戒赌砍掉手,右手砍掉还有左手,还是一样赌。

譬如古代有太监把生殖器切掉,不管是自愿的,或是被迫的,但还是有性欲的,所以历代太监取妻及很多妾的都很多。当然不能生孩子,收了很多干儿子,也会乱宫闱,内宫也会跟宫女、后妃做些苟且的事情,当然他有他的方法,我们在这里不用研究。

婬欲不在器官上,是婬心。四种清净明诲里面讲要断心婬,主要在这里;心不断没有用,你还是会犯。

我们佛法就是这么厉害!我们离婬是自愿的,很少会犯,但外道就没办法,外道勉强就一定要这么做,所以自古到今就很多问题。

我那天去接一个E-mail,首页就有一些小小的新闻,英国的教会花好几十亿英磅为神父给未成年小孩子性侵害赔偿,红衣主教就向全国跟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道歉。这有什么用?没完的。

你们可能没想到,我们女众都剃头,就很清净。天主教修女为了假装没有头发就包起来,因为她做不到。回教更莫明其妙,不但包头,还包脸,没有必要。

你看我们佛教僧人把头发剃掉,光明正大,很庄严、亲近、平等。我们大乘几乎没有男女之别,女众之间互相称师兄、师弟,可是在家众还是有男女之别。

「菩萨主悲,如来主智。」菩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安慰一切有情,心安了以后,才能开悟。所以众生先受菩萨如母一样的调适,把心调适过来以后心安了。如来开示就开悟了。如来以他的大智慧开示一切众生,而得开悟。

「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三摩提」就是「三昧」。十方如来有一种三摩提(三昧),叫「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加一个「王」就是最棒的、最高的法,好像王一样,「首楞严三昧」是一切三昧之王,所以「首楞严王」。

你说地藏王的「王」是不是这个意思?也是。你有没有看过《地藏法门系列》?「地」是什么?心地。「藏」是什么?宝藏。心地宝藏是什么?就是「如来藏」、「真如本性」,这个「如来藏真如本性」是王。

你看看地藏菩萨的法门,乃至他的体悟,也是最高的,只不过没有讲的那么明显。

这四大菩萨的法其实都是连续相接的,心地宝藏之王名为地藏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一切愿之王。因为他的十大愿是可以令一切菩萨成佛,所以一切菩萨要成佛一定要修普贤法门、普贤十大愿法。能够让你成佛,佛是法王,所以这个愿就是愿王。

这个一切三昧之王就是「首楞严三昧」,具足万行。这个「首楞严三昧」是能够令一切菩萨具足万行。

你修「首楞严王三昧」,当然其他因缘都具足了以后,依照规则来就修「首楞严三昧」,你其他没有修到的东西,得到「首楞严三昧」一切功德,一时圆满,一时就具足了。

除了有显的,必须要硬碰硬去做的事情,功德之外,密的方面就有诸佛如来的加持,让你一时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所以叫「具足万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十方的诸佛如来就以此一首楞严门超出一切世出世间。这个有没有听起来很熟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妙庄严路。

这句话翻译的很漂亮,「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超出一切世出世间的(之)妙庄严路。为什么妙?因为实在很玄妙、很奥妙,因为修这个如来定,就让你具足一切的功德,所以很奥妙。因为这样奥妙、微妙,是具足庄严。


学佛不是学「空」,「空」是空烦恼,但「空」了以后还要「有」,有庄严、有大悲心、有无量的智慧、有无量的般若方便法门。

学佛,第一个境界是清净,清净就是空。清净以后庄严,用无量的功德、福德庄严自身、利益自他、度脱无量众生,度脱众生也不是没有的事,是「有」。

「空」只是一个转捩点,但必须要转。就进一步讲,「空」不是终点,而是中点。「空」是为了要空烦恼,不是「空」智慧,智慧是「有」,当然是「有」。

佛有没有智慧?有嘛!有没有功德?有嘛!有无量的功德。有没有法身?有嘛!有没有三身?有嘛!你我有没有生死?有嘛!有没有烦恼?有嘛!会不会生病?会!

在末法时期学佛就是这样乱糟糟的,把所有的观念、概念弄晕了,正知见就没了,就每个人都搞得团团转,喊「空」喊「有」。一般人喊「有」是指世间法的「有」,但我所说的是指「有」是出世间的功德庄严的「有」。

「汝今谛听!」你现在好好真心好好地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注释]

[「尔时」:那时。]

[「舒金色臂」:「舒」,张开。「金色臂」,如来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大人」就是圣贤人,[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见《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三十二相经》第二——《大正藏》卷一,四九三页~四九四页)。

故佛身金色,为佛世尊在大小乘经典中,皆如是金口亲说,]不是别人说的,[并非神话,]对我们来讲,一般人用肉眼来看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佛这个事不是神化,

[或今世学者所谓「神格化」。]这个就谤佛,因为那是佛果功德,你把他说成神格化,意思就是假的,就是谤佛,尤其是谤佛果功德就罪很重!

大家注意,不要不了解就随便附和别人所说的话,乃至于信他的,那就不好。

你一定要依佛经,不要依俗人所说的。不管他学问有多大,他所讲的如果不符合佛经的,不是存疑而已,是一概不要相信!你要认识他那个说法是不对的、不正确的,与佛经相违。你一定要相信佛没有妄语,佛所说都是真的,这样才可能修行。

[(作)为佛弟子,于佛亲言,]对佛亲口说的话,[应一心谛受,不应依于凡夫六根境界以判圣人境界,而妄生疑、不信。]如果疑、不信,接着就是谤。

[「三摩提」:梵文(Samādhi),]「a」上面有一横,表示念长音,[又译为三摩地,中国古代又省译为「三昧」(而「三昧」一词虽是简便,实是讹化)。]

「讹」的意思是错误,不过以讹传讹,大家讲久了,「三摩地」就变成「三昧」,讲「三摩地」反而就不懂了,讲「三昧」就懂,其实也没有懂,就是很熟。

[三摩地义为等持,]「三摩地」原本的意思叫「正定」,「Sam」是「正」的意思。[「等」为定慧均等,]定慧等持,入四禅的人因为他心跳停止,「定」就像心电图心跳停止的横线。「慧」是观,是波动的。

不管是五官或是心观都要观察;要观察的话,要动到六识,「慧」一定要动到六识,六识一动心就动,所以用了「慧」以后心电图会上下波动。

我们人的心不能一直横线,那变成二乘,枯坐,槁木死灰,入于寂定。佛是不赞成这样的定,必须要有「定」有「慧」。

「定」一阵子,让心很平静,有一个定力;依这个定力再起「观」,波动后再自己调整,所以「定」「慧」是要自己调的,

那个是指像圣人入于「定」就平静的。你在外面奔波,回来念念经;如果打坐的时候,心很平静,已经没什么烦恼,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开始「惛沈盖」就起来,你就开始修「观」,让心动,但那个动又不是乱动,修佛法的「观」,心有那它活动,好像坐久心起来伸展用「观」;

「观」以后会增长智慧,心不乱增长智慧;可智慧太多以后,它又会波动太大,就会变成虽然不乱,但就会有一点点,那时候又要回复来修「止」,修「奢摩他」,

所以「定」跟「慧」、「止」跟「观」要互相配合、互相调试,要常常去调整,就好像天平,让它平衡,一直要这样调,这个调没有止境、永无止境。

可你每调一次,你的境界就升高一步,修行的定力也增加一步,智慧也增加一步,一直调一直高,这样上去,不是入「定」就没事了;你就一直入「定」就变成「枯定」,那就变成一块石头了。

这个就是修行禅定打坐等等都有关系,我也不晓得为什么今天会这样讲,这样讲很多问题都解决了,乃至大乘、小乘,都解决了。

「三摩地译为定慧等持」,这个「持」就是sustain(保持或维持),「定」「慧」必须要这两个项目或是这两个心能,必须要不时的去调整而去维护、保持它。

「定慧等持」就是时时在做心地的maintenance(维修、维护),不断的,所以要先maintain(维护),接着sustain(保持)。

「定慧等持」就是定慧一直调试,做到等觉后心得「金刚喻定」为止,一直到成佛之前都还做这工作,成佛就OK,就不用了。

你若「定」太少就补点「定」,「慧」太少了就补一点「慧」,让它均衡。

[又称为等引或等至,]「等引」是唯识学的名词,唯识学讲「三摩地」的时候又称为「等引」,它会帮你引到最高的禅定的境界,叫「等引」。

「等引」是站在最高的境界来说。如果是站在修行者的地位来讲,叫「等至」,你可以很均等的「定」「慧」都到达那个境界,叫「等至」。

以修行的功夫来讲,叫「等持」。修行的境界,一个叫「等引」、一个叫「等至」;如果比较偏于修行本身,叫「等至」。到达那个境界,站在境界的本身来看「等引」,把你引过来,就好像用气功把你吸过来。

[为一切禅定修行最高成就之总名,亦即于一切禅定修习成就时,便得三摩地,

但由于所修的法门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三摩地(三昧),如念佛三摩地、法华三摩地、般舟三昧、一行三昧、如幻三昧等,

而本经中佛所开示的,即「大佛顶首楞严三昧」,亦即是佛定,或首楞严大定。]

「念佛三昧」就是因为念佛而心得定,「法华三昧」是因为修法华法门而得三味。「般舟三昧」是一切佛力三昧,它观想一切佛都在你面前,以这个为修因,是站着修的,成就的时候一切佛都现前在你面前站着。

「一行三昧」即「随自意三昧」,包括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常立三昧,你在修三昧、修定的时候所取的姿势而言,常行三昧也是一种「一行三昧」,常坐三昧也是一种「一行三昧」,常立三昧也是一种「一行三昧」,

但是还有一种常观「真如三昧」,「真如三昧」是取常坐,因为常是一个,不是以姿势来说,取常坐所以也是「一行三昧」。如二乘所修的四谛观也算是「一行三昧」,观四谛。

相对于「一行」就是随自意,可以行、可以坐、可以立,没有一定,坐久了、累了,就可以起来绕佛,绕佛久了、累了,可以站一站,累了可以坐下来,叫「随自意」,这是最好的,大家都比较喜欢这样,永远不会累,可做久了、又很累,所以干脆就不干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39
成观法师讲解

    我们继续讲《楞严经义贯》。

所修的法门不一样,「定」就不一样,「一行三昧」是有很多种「一行三昧」。

第一种是因为姿势不同,行、坐、立都叫「一行」。你随便自己调和,那叫「随自意」。

同样的,你修「法华三昧」,你可以用「一行三昧」,可以常坐,也可以随自意,但法华法门里面没有常立、常行。

「如幻三昧」,这个词很romantic(罗曼蒂克),很有吸引力。这是谁修的?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以及《楞严经》里都有「如幻三昧」。

什么叫「如幻三昧」?①要倒过来,「三昧如幻」。为什么「三昧如幻」?因为你要先入三昧,②再于三昧中观诸法如幻而心不动,增长大智慧,以及大慈悲,叫作「如幻三昧」。

你不是先修「如幻」再修「三昧」,而是要倒过来,先修三昧,于三昧中修如幻观,从世间到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悉如幻,犹如幻化。

譬如世间一切的生死、轮回、烦恼全都是如幻。出世间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度众生、得菩提,皆悉如幻,所以叫「如幻三昧」。

于此在三昧中观如是世间、出世间一切皆悉如幻而心不动,成就大悲、大智,这叫「如幻三昧」。

为什么「如幻」?真如所幻,一切皆是真如本性所幻,我以前讲过,这是我的心得秘密,真如本性的幻化游戏,于三昧中观一切法皆是真如本性的幻化游戏。

现在讲给你们听实在too cheap(太便宜了)。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三昧,而本经中佛所开示的就是「大佛顶首楞严三昧」。也就是佛定或是大佛顶定。

[「大佛顶首楞严王」:以此三昧为依于佛顶,力、用无上,]力量跟作用,[为诸定之最上者,故称为王。

又此定为依于如来本修密因(亦即如来藏性)而起修,故此三昧之行者,须先悟了本具之性,方得真修。]

换句话,禅宗常讲的所谓「明心见性」的「见性」,要先「见性」才能修「首楞严定」,因为这个「定」是依「本性」而修的。

[「具足万行」:因为此「首楞严王」,不但具足一切三昧,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所以六度所摄之万行,具在其中。]「具」就是「完全」的意思,完全都在里面了。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一门」,即此首楞严金刚三昧门。「超出」,为超越出过九法界之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分段生死」是凡夫的生死,「变易生死」是二乘(声闻乘、缘觉乘)的生死,凡夫跟二乘的生死都超越了。

[「妙庄严路」,为殊妙庄严之修行路,因此中行人,以首楞严之定慧而自庄严,故称庄严;

又此三昧,可引导行人,速历六十位修证,]好像高铁一样快,可是你如果骑脚踏车就很慢。[速达无上菩提,速获法身,无量庄严,故称此法门为妙庄严路。]因为很快,快得不得了,所以觉得非常奥妙。

[义贯]

[「尔时」(那时),「世尊」即「在大众」之「中」,「舒」张其紫磨「金色」的手「臂」,而「摩阿难顶」,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说「有」一种「三摩提」,是如来所行,]别人没有办法做到的,[「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

此三昧即「具足」一切波罗蜜及阿难所问之三观等「万行」,「十方如来」以此「一」妙法「门」,而得直「超」越「出」过九法界二死,]两种生死,[达于无上殊「妙庄严」境界之修行「路」。

「汝今」应舍虚妄分别之心,而以真心「谛听」谛受。]我现在所说的话。[于是「阿难顶礼」而「伏」地听「受」如来「慈」悲大法之妙「旨」。]

[诠论]

[在此,]在这一节,[如来即正答阿难,佛所行定之名,既非奢摩他、或三摩钵底,亦非禅那,而是大佛顶首楞严三昧,

因为阿难所说那三种定,是一般藏教及通教]藏教是指小乘教,「藏」是指阿含藏;这个「藏」不是「西藏」的「藏」,而是「阿含藏」。

声闻乘有四阿含,四阿含就是他们藏经,就叫「阿含藏」;依阿含藏的教理,叫「藏教」。我如果不解释的话,恐怕很多人误解。《天台四教仪》的藏、通、别、圆,也是指阿含的「藏」,不是西藏喇嘛教的「藏」。

藏教及通教[行人所修。佛之所修,非比寻常,乃一乘圆顿之法。]

[又,此节经文,系依圆瑛法师所言,应置于此处,经文方得顺畅;虽然以前流通本都是放在「七处征心」中,第一番破「执心在身内」以后。本人觉得圆瑛法师所言甚是,故亦从之,读者请详。]

你如果看大藏经里面的经文,这段文字不在这里,而是在后面。这不是本子编错,而是圆瑛法师研究的结果,觉得这样比较好;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好。

[第五节七处征心——七处破妄(令明真心)]

[A﹒引言]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注释]

[「同气」:同一祖宗之气脉、气血、气质。]我们血液所流是一样的,叫作「同气」。

[「情均天伦」:「均」,同也。]平等。[在感情上犹如同胞兄弟。]阿难是佛最小的堂弟,所以他常以小卖小,撒娇。

[「顿舍世间深重恩爱」:「恩」,特指父母;「爱」,指妻子、兄弟、奴婢等,以及其他一切如名位、田产、舍宅等。]唯独是父母有恩,

人为什么能出家?就是舍弃世间的贪爱,必须要能舍掉这些贪爱;不是舍东西、也不是舍妻子、父母什么,而是舍心中的贪爱,心中贪爱舍掉才能出家,不是离开家就可以出家;你离开家,心里还有一个无形的线牵着,家里有什么风吹草动,心动都还千里一线牵。

[「如来三十二相」:这是百福庄严之相,如来于因地中修百福,果地方成一相,]一百个福,成就一相。

[从「足下平满相」,到顶上「肉髻相」,共有三十二相。]

依大乘来讲,前面三大阿僧祇劫,前二大阿僧祇劫就是修明心见性种种法,最后一大劫修三十二相。为什么要修这三十二相?为了把他的福德、智慧具体化。

你看,我们的佛像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佛很有福报,庄严,人见欢喜,不像耶稣的苦恼相。[详如《中阿含》卷十一:《三十二相经》,或《三藏法数》。]

[「形体映彻」:「映」,照,发亮。「彻」,透彻、透明。]好像水晶、琉璃一样。

[「何以故」:为什么?]

[「粗浊」:「粗」,粗也。]

[「腥臊交遘」:「腥臊」,腥臭之气味,「交遘」,交合。]男女交合的时候都流出体液,那个体液都是很腥臭的,而且互相交通。

[「脓血杂乱」:「脓」,指父精。「血」,指母卵。]以及女人在交媾时所流出的体液。

[「剃落」:剃发有四义:一、离我相贪爱;]你看,佛法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你光说没准,你要做的。世间的美貌来讲,头发第一,光是头发就搞出很多名堂,本身以及它的附属,就不得了,从帽子、针、钗等很多,尤其是古代皇后的头饰很多,而且很重。

[二、清净;]真的很清净,当然洗头也容易了,也不会生虱子,不过还是要天天洗,不洗还是会生。

[三、平等;]男众女众都一样平等。有的女众修得很好,就有丈夫相,你搞不清楚她是男的、女的。

[四、断烦恼。]三千烦恼丝,一次就断掉,不止三千。

[义贯]

[「佛告阿难:汝」与「我」为属「同」一祖宗之「气」血传承,「情」感则「均」如同胞之「天伦」。(因此你老实对我说,不要客气,不要顾忌什么——因为我们是自己人嘛!)]佛是在引诱他,把他的话兜出来。

佛在这篇讲的时候动之以情,谁说出了家就没有情?为了救众生还要动之以情。在演讲术里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当」你于最「初发心」时,「于我」佛「法中」,是「见」到了「何」等殊「胜」之「相」,]你看到什么好东西,你见佛法有什么好?[才令你「顿舍世间」之「深重」的父母亲「恩」及男女等之「爱」而出家?]你到底看到佛法有什么好?

[「阿难白佛:我」是因为「见」到「如来」之「三十二相」如此「胜妙殊」特超「绝」一切,]

你看我的《义贯》真是呕心沥血,非得把它弄得很顺,而且意思不能超过、不能减少、不能自说自话,这比翻译还难。

[「形」貌「体」质内外「映」照透「彻」,「犹如琉璃」一般。

因此我便「常」常「自」己如是「思惟」:如来「此」极其清净之]庄严[「相」绝「非是」由世间之婬「欲」染「爱」之「所生」,]也就是说他这个「相」是超过世间的贪染爱所生出来的,

[「何以故」?因为婬「欲」之「气」分「粗」重污「浊」,味道极其「腥臊」之男女体液,「交」相「遘」合,如「脓」之精、含「血」之卵「杂乱」混合,如是污浊之处绝「不」可「能」从其中「发生」如彼殊「胜」清「净」绝「妙」光「明」,如「紫」磨「金」百「光」会「聚」之金刚不坏身。]

简单一句话:你这个身体不是凡夫的身,是金刚不坏之身。[「是以」我极其「渴」求「仰」慕,因而「从佛剃落」发须而出家。]

这里面他漏讲了一个真心话:「因为洒家也是个美男子,所以我就很重视美貌,但是我发现佛世尊您比我这个帅哥还要帅,所以我就发心一定要像你这样帅,那发现这个帅一定没有办法在世间中求,我就进到你的佛法里面卧底,想要学这个帅哥之法。」

他是想使自己更帅,从小帅哥变成大帅哥,才从佛剃发出家。虽然我这样讲有点开玩笑,其实事实是这样。

阿难因为是很有名的美男子,当世所有的女众都喜欢他,不管是比他年轻或同龄的,比他年老的也喜欢他。因为他是小帅哥,令人一看就欢喜嘛!

然后他也很会做人,所以女人缘非常的好。也就是因为这样,连他姨妈想要出家,去跟佛求了六次没求成功,最后只好求阿难,请阿难去关说,阿难一关说就成功了。最后有条件,比丘尼的祖师是因为阿难跟佛关说成功的,否则佛法不会有比丘尼,你就知道帅哥的用处。

[诠论]

[诸法因缘生。由于前面阿难表示他要开始好好修行,以全其道力,而问如来怎么修。]

每个人都有他的因缘,因为他出家的因缘是想要求得美貌、相好,所以他就没有想要修定慧,他觉得有知解就很满足了,而他又过耳不忘,所以他又学到很多的法,当然都是他不能用的,但他已经很满足了,

他只是想要追求相好的法,可他可能知道说相好的法大概不在定慧里面,不是他追求的目标,所以他就没有很努力的修。

这一次阴沟翻船,差一点就死掉了,只好回来求跟他初发心没有关系的东西,不是变成帅哥的法,他现在在求这个东西,所以就问如来应该怎么修才有那个道力、定力应付种种状况,怎么样抵御诱惑,有定力能挺得住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佛法中,首重发心,]佛法中最重要就是「发心」。我告诉你,这个「发心」是很重要,重要到这个「初发心」就是你的「本愿」;你最初在佛法中看到你想追求的,那就是你的「本愿」。

最初你看到,说要了断生死,那就是你的「本愿」,那就趋向小乘。

那你说「初发心」想要往生净土,那个是权大乘,只是往生净土,不是因为净土宗是大乘、你就是大乘;你只是想要往生净土,离娑婆苦,那是权大乘,也是自求了脱的一种方法,往生净土的力用也是自求了脱的方法;自求了脱是小乘,可是它赋予大乘,就是你度众生发愿修,这些都把它放在以后。

(权大乘就是「Quasi-Mahayana」,真大乘就是「Mahayana perse」,「perse」是拉丁文,大乘本身)

众生由于种种因缘而发心学佛,有的发心为了要断烦恼、有的发心要了生死、有的发心为了要成就无上菩提道、有的发心要护佛正法,不同的发心成就不同的人。

基本上,你的成就,就在你的「初发心」时已经界定,而且这辈子你时时刻刻所修的一切,都会受你「初发心」所左右。

譬如说你要求精进的时候,你就常常督促自己说:「我的初发心是要断烦恼;现在有烦恼来了,我就要断。」以这个为督促自己精进的方式。

乃至你有退心的时候,你要督促自己的时候,「我学佛是为了要断烦恼,现在不应该退,应该好好努力、继续往前。」

初发心变成你心中无形的一种趋策、推动、原始的力量。

如果你发心是为了要护持正法,说:「佛法败坏,我应该好好努力、常常督促自己去努力。为什么?因为我要护持正法。」那时力量、精进就生起来了。

如果你退心的时候,为了要护持正法这方面受到挫折,或受到现实的佛法情况而感叹或哀叹或灰心,那时候你退心的时候就想:「我是要护持正法的,不应该废退。」所以又激起来了。

一切的修行,不管是进或是退,都是回到你本源的本心、你的初发心,所以这个「初发心」就非常重要。这个「初发心」就会促使你达到你原来的目的。

换句话,「初发心」就是「本愿」。一切菩萨的「本愿」是怎么来?他就是啪就出来,就是「本愿」。那个是不可思议,几乎是没有办法。

当然那也是由于因缘夙世所修,可是那个也可以培养,受善知识的教导,把你的初发心upgrade(升级),

本来初发心只是说:「世界恶浊,我自求了脱,修小乘。」后来看了大乘经典以后:「小乘不了义、不究竟,我应该发大乘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应该要度自己的苦,也应该要度一切众生的苦,要有慈悲。」所以就发大乘心。由于善知识、乃至佛所教可以提升、把你的发心愿力升级。

「发心」就是「愿力」,阿难这里的「发心」、「愿力」就是想要成为更美的美男子。

[因为发心是因,因正则果才能正;]因大则果大,因小则果小,这是一定的。「因」松松散散,「果」松松散散;「因」乱七八糟,「果」乱七八糟。[若因不正,则果不得而正。

发心亦如是,唯有正发心,才能正修行;发心不正,便与正修行不相应。

因为阿难问修行,所以如来釜底抽薪,]求其根本,[穷源达本而问其最初发心为何。]

佛问阿难:「你最初发心是什么?」这是最根本的。你不要看出家人都出家,但他们发心出家都不一定一样。

[以最初发心即是他当初心中所最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他的「本愿」。

[但阿难答说是因为见到如来的三十二相殊妙而发心出家,如此便是见相而发心,如是见相发心,便非正发心,即使他所见的相是最为清净殊妙的如来相,亦然,]也是一样,还是见相发心,见恶相发心那就很糟糕了。

[何以故?依于六识分别,起于爱憎之心,如是之心即是妄心,非是真心;若复依如是之心而发心出家,便非正发心。

又,如来所有功德,不只是在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只是如来大悲示现之他受用化身,]令众生看到,觉得很受用。当然是好相,才受用;如果是恶相,就很不受用了。[非是如来之无上清净法身。

阿难不依法身,而依有相化身发心,故非究竟。]这个发心不究竟。

[经文]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注释]

[「善哉」:此为赞其直心。]阿难直言不讳说:「我是为了想要求佛的相好。」我刚才想到,阿罗汉里面也有很调皮的,在旁边就笑。如来在赞叹的时候,常常「善哉、善哉」,这里只讲了一个,不是两个,所以不是很赞叹,不过还是赞叹,「嗯,好,你很老实、诚实可嘉。」「直心」是很重要,下面会讲。

[「众生」:]什么是「众生」?我们学佛的人有一个大毛病,一讲到「众生」就好像:「我不在其中之一,众生是别人,不是我。」一讲到众生就说:「众生实在很可怜」,这个都不包括我。「众生实在很愚痴」。那个都不包括我。

什么是「众生」?「众」是「多」的意思,「生」就是「生死」,很多的生死称为「众生」。意思就是:这些有情在六道里面经历很多很多的生死,所以称为「众生」。

一个人也是众生,因为每一个人都经历无量的生死,众生就是[生生死死,生死不断,]都一直相续,[数数生,故称众生。

又,数取趣,]在唯识学里面都把「众生」翻成「数取趣」,因为「趣」就是六趣,「数」就是很多次、很多很多次都去寻求六趣、入于六趣。「取」就是「得」。[称为众生;趣者,六趣也。「数取趣」以白话言,即是:一再地往六趣跑。]

[「常住真心」:「常住」,即不生不灭,此真心非生灭之心。]

我们回头看经文。「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这个无始,没有一个开始。事实上不是没有开始,而是因为众生的开始是很久很久以前,乃至于有情众生没有天眼可以看到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佛为了方便说开始的那个点,而说「无始」。

事实上以佛来讲,不是「无始」,是有一个「始」,但对众生来讲太久远,没办法讲,所以称为「无始」。这个「无始」不是像圆圈那个「无始无终」的「无始」,这个「无始」是直线的,过去、现在、未来,那个过去是无量的过去,已经没有办法把它pinpoint(指出来)说是这里。因为无止境,太久远了,所以叫「无始」。那只是一个方便名称。

在英文里就有「无始」这个词,你会很surprised(惊讶)!我已经费尽千辛万苦找这个,但是英文里就有一个这个词,就是「from time immemorial」,从不可记忆的时间里,那就是「无始」。

我还没有发现这个词之前,这个词怎么发现的?看小说来的,我记得好像是看马克˙吐温的小说,这十几年来看英文小说或是诗,都是为了找佛法可以用的。我还没有发现这个词之前,我是这样翻译:since the incipienceless time(没有开始的时间),就是「无始」,可以这样虽然还好,但是有点累赘。

后来我发现「from time immemorial」这个词以后,我把「since the incipienceless time」改为「since time incipienceless」,用他们原来有的比较好。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我们的常住真心,常住的本性本心,它那个性是清净的,而且是明觉的体,

「用诸妄想」这个用就是点出来他那个见相,就「用诸妄想」,现在等于是教训他,但是没有讲出来而已,没有讲的很明白。你看如来相而发心,你在妄想,你在打妄想,是这个意思。

[义贯]

[「佛言:善哉,阿难」,你能直心地自陈出家之发心因缘,直言不讳。]阿难直言不讳是不错,他恐怕不知道这里有毛病,他不知道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里面他有赞叹如来,所以这里有功德。「我也想要像如来这样子。」这应该没问题,所以他中计了。

[「汝等」大众「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世以「来」,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因此无量劫中「生」与「死相续」不断,生了又死,死已复生,此「皆由」于「不知」自身中具有「常住」不生不灭的「真心」,]

因为不知道这个,所以这叫「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不知自身中有常住真心。[其「性」本「净」、并具本「明」之「体」;

众生以不自见真心故,反「用诸妄想」心去思惟分别一切法,然「此」等妄「想」实在「不真」,但是虚妄(因为妄想就是心中起惑,既起妄惑,故造妄业,而受妄报),「故有」六道生死「轮转」之事。]

[诠论]

[众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见自心,以不见自心,故虽身受轮转而不自知。]也不知道自己在身受轮转,对不对?你看这世间有几个人知道他在身受轮转?不知道。更不要说信解了。[为什么?

因见心名为悟,]见自己本心,称为「悟」,[故「悟」字从心从吾,]一个跟着一个名为「从」,「从」就是「跟着」、「跟随」、「依着」的意思。

以造字原理,悟为「看到我的心」,吾心为悟。[此字之义为「见吾心者,名之为悟」;]虽然中国人有很多毛病,但是中文造字是很妙的。

[反之不见自心者,即是迷,]根本的迷,就是不见自心。因为不见自心,所以就迷了方向。

[迷人以迷失自本心故,随逐五欲六尘而去,]这个心就往外跑了,迷[而不知返,不知返观自照,是故尽其一生悠悠忽忽,]糊里糊涂,浑浑噩噩,[受六尘之摆布,为五欲之所驱使,空造许多业,空受许多苦。斯皆由于不见自心之过。]

你看,你们都已经接触佛法这么久了,十年以上,你看世间人,不管他多么辉煌腾达,到后来又怎么样?不怎么样。种种的追求、种种的自以为很了不起,到后来还不是死尸一具。

你看看一般的人,讲好的情况,生出来四肢健全、身体健全、头脑还好,就读书、找职业、结婚、生子、死掉,就这样子。

这中间的苦乐很多,每一个阶段,求学、求职、就职、结婚、跟老公或老婆混战、吵架、打架、好的不离婚,但两个人常常不讲话,生了孩子操心。

还有,给儿子、女儿糟蹋一辈子以后,还要管孙子,他历史要重演一次,结果到后来也是死掉,可是还是好的。如果说不幸的中风、失智、老人痴呆症、植物人、种种的苦难、失去人身自由、活得没有尊严,吃喝拉撒自己不能做,到后来还是死掉。

这个世间有谁知道这个苦是有轮转,不是这一次受了就没了,这出戏已经演过很多次,来世还要继续演,有几个人知道生死是轮回的?

只有佛弟子有这样的福气,所以我们大家都好好地修,这一辈子就把它搞定。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40
成观法师讲解

    补讲一点,刚刚讲到我们这一辈子搞定,补讲一点,怎么搞定呢?你光是这样讲,虽然是很鼓励性,但好像喊口号一样。

讲具体一点,先讲一个小事情。我今年到大陆去,有两位上海的皈依弟子,目前大陆有四位比较发心的皈依弟子。皈依已经有好几十位,但比较发心的有四位,我去年去,他们就已经皈依了。

这两位上海弟子就常常供养,很大笔的金额供养我,多少不要讲。但不是因为钱的关系,但能够供养也表示你能舍,而且也有恭敬心。

我这次去,两个人先供养了一大笔,要走的时候,看到我的所作所为,为他们和别人所做的就很感动,没到机场之前,她们又从提款机又各领了一大笔钱出来,然后跑到机场比较偏僻的地方又跪下来供养。

这么说,她四十岁左右,有先生、有孩子,供养已经是不容易,而且说:「师父!我已经决定这辈子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就是要跟师父学求智慧。」

我一听这句话就非常的感动,觉得大陆之行没有白来,光是有两位弟子这样我就够本了,这是第一点,这是一种发心。

我希望你们已经跟我这么久,也一样有相同的发心才好。她就是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能舍,而且她还说:「因为她先生很会赚钱,她要想办法从先生那里『挖』一笔钱给我,她先生是建筑师。」当然我们是乐见其成了。

这是发心,先要有发心,先要发心这一辈子要搞定,至少我们要有点成就,不要什么都就要去阿弥陀佛,问题是你去得了、去不了?不一定。

第一个,你如果得了老人痴呆症大概很难去,因为临终没有正念。第二点,你如果中风,脑筋也浑沌了,恐怕也很难去,因为临终没有正念;跟你讲什么,你也听不懂。

还有种种,万一你有什么横难死掉、突然心脏病发作死掉,恐怕也去不了,能够去真的不是很容易,所以你就要发心一定要这辈子把它搞定。怎么搞?

第一,要发心念念修行,知道念念修行,可是深究起来又不知道怎么做。我现在告诉你怎么做,我自己的经验,这个不只是适合在家人,出家人也适合,尤其是非常适合在家人,因为在家有很多杂事、染污事、使你乱心事都要做。

①做什么都一样;②做什么都一样修行。这两句有没有不同?不同在哪里?

「做什么都一样」是智慧,也就是不分别。为什么?你在家人要分别,就很痛苦;因为你想修行,可你世俗上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要去处理,不能不做,要上班、乃至于回到家里要做很多家事,那是不是就没有时间修行,除了念经、做做阿闍黎所规定的功课以外,每天都要拼这个,除此以外好像就没有了,不对!那个是有相行!

我现在跟你讲「无相行」。「无相行」是什么?「无相行」是心行,自己自心行,可是有相行还是要有。有相行,好像三餐吃饭;无相行,好像吃维它命,各种补品。

「做什么都一样」,在智慧上不去分别世间跟出世间,修行跟不是修行,这样懂吧!第一点,你要先具备这样的智慧,不要说「我没有拿起经本、念珠来念、没有坐在蒲团上盘起腿来就都不是修行」,而要说「做什么都一样」,把世、出世间看成平等。

第二点,更进一步,虚妄分别已经去掉,我跟你讲这个道理,你要自己要去做;第二点,做什么都一样修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样修行。

③做什么都在修行。有一位出家众,已经十几年,父亲是中风,不能讲话,吃饭需要人家喂,住在养老院十几年,母亲是癌症,可他已经出家了,其实也不用他去照顾,可是他就心里负担很大,就觉得父母是他修行的障碍或累赘。

讲得好听就说,希望他父母赶快离苦得乐;讲不好听就是希望父母赶快走了,好没有障碍。他想要去做很多修行,譬如想要去参访、去参加结夏安居等等都不敢去,可他心深以为苦。这是不对的,这没有孝心,可他认为自己很有孝心,因为他一直都放不下,一定为他父母做八小时的助念,所以一天到晚盼望助念的八小时,十几年来,心里面很冲突。

如果我要劝他,要怎么修?照顾你的父母就是你现在的修行,就这样。

所以我说做什么都是修行。如果现在没有办法要照顾孙子,那就把照顾孙子当作你的修行,你就在照顾孙子修行。

「做什么都一样」,不要选我非得坐下来念经、念咒或修法。

「做什么都一样修行」,而且进一步「做什么都在修行」,你不管是在照顾你父母、或照顾孙子、或做家事,或是在上班,只要不要动到头脑的,你就在那个中间修行。

譬如你在上班职场,跟同事的应对,跟上司交接,那个都是修行,你就在那中间修行,跟客户来往也是修行,乃至你出家跟信徒、弟子怎么样交接,乃至接电话都是修行,做常住的事情都在修行。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有一定有相,不是修行有好坏,而在于你知不知道怎么修行。

你如果看到你在一切的法上、一切的状况下,你都能够有所修行,那就是修行,这样懂吗?

那怎么修行?你在一切状况下,你修不贪、不瞋怒、不嫉妒、不竞争、不执取;虽然不竞争、不执取而很敬业,把事情做得顶好,而且因为你心里面没有贪执,所以更放得开,反而做得更好。

④觉知作意,时时觉知,时时作意。有事的时候,时时觉知作意,你修不贪、不瞋、不嫉妒、不爱、不憎、不执、不取、不竞争、能舍,这是有事的时候,因为这都是对治法;没事的时候,就修觉知作意。

「作意」是干嘛?我的弟子是真言宗弟子,你就一直念一个咒,目前最好的咒就是「地藏菩萨咒」很短,没事的时候就念。开车也念、走路也念、什么时候都念,常常觉知自己在念,就是令自己要念,这是「作意」。

有事的时候,就要修刚刚讲的对治法,不贪、不瞋、不嫉妒、不执、不取、不爱、不憎,这个东西都要自己去做。我告诉你,你听懂了、你解了就去做。

譬如我们讲不瞋怒,你就想你为什么瞋怒,因为你有贪爱,所以才会很在乎他;因为你贪爱不舍,所以才会瞋怒。

这个时候你就要修不贪、不爱、不憎,把自己看作是保姆、不是阿妈;事实上你也是保姆,孩子是你生的,也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不是属于你的,所以你只是保姆。

你就不爱、不憎、不贪爱他、也不讨厌他,那就很中性、很平等,所以这是一种智慧。因为这个智慧所显现出来不爱不憎,就是慈悲,你也不会很生气地吵。如果你很生气、严肃的责罚,效果反而不好,不会有方便;

对待客户也是一样,不爱不憎,自己常常「作意」,督促自己要产生这样的意念。

有事的时候就去做对治法,没事的时候就念咒明心。具体做法就是这个,

我跟你讲的都是可以做的,这个可以做,不是我教你去做,是我自己在做。我从初发心就一直在这样做。这个是我的宝贝,宝中之宝,希望你好好去应用,你常常这样作就搞定了。

我建议你念「阿弥陀佛根本咒」,或「阿弥陀佛心咒」也可以。「阿弥陀佛心咒」是日本的师公在释迦文院天天早课都会念,因为这个短,因为是阿弥陀佛的心咒,那就一定往生,不一定要念决定「往生陀罗尼」,你就日常持这个。

我建议就是七十岁以上,就念「阿弥陀佛心咒」,七十岁以下就念「地藏菩萨咒」,常常自己作意觉知。讲到这里为止,特殊开示到此为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