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大乘妙法莲华经----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103】大地震动,表示凡夫的六根六尘六识即将崩坏

**

**我们再看地动瑞:

**  己四、地动瑞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

**那么前面的雨花呢,是偏重在身上,生起成佛的因地,就是这个妙法出现以后呢,我们会开始成就妙法的因地,这以下是讲到破恶。

**

**普佛世界,这个时候在普遍的诸佛世界当中呢,出现的六种震动。这六种震动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是讲方位,就是东西南北中边,中间的中,边就是边缘,六个方向;或者是六个相状:动、踊、起、震、吼、击这六种相状,这个妙法将现,除了成就花的成佛的因地,更重要是它要产生我们生命上的根本破坏。因为大地是一切诸法的根本,当大地震动的时候,这一切法都即将破坏。

**

**当然这个地方的一切法指的是凡夫的六根六尘六识即将崩坏。

**

**诸位,真妄不两立!

**

**没有一个人的心中同时具足光明同时具足黑暗,不可能。因为光明出现,黑暗一定会消失掉;当真如本性现前的时候,我们的颠倒妄想是不可能活动的,因为你这个根尘识,根尘识就是六根攀缘六尘产生六种妄想,那当然这个时候妙法要出现之前,它一定要先崩坏,表示说这个一心三观是有灭恶的功能。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04】与会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我们看己五的众喜瑞:

  己五、众喜瑞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这是第五个瑞相,大众欢喜。大众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特别它这个地方,还不只提出这些声闻菩萨,提出了这些杂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于转轮圣王,心中呢,都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那么这个地方的欢喜,有什么特别?蕅益大师在这个地方,他解释说,他说这里的欢喜,特别的地方,他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叫作欢喜内充。

就是说我们一般的快乐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攀缘心,六根攀缘六尘产生妄想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由外而来的,那这种快乐当然是属于躁动不安的;但是妙法的出现,它是一种功德法具,功德法具的快乐它是由内产生的。

比方说你吃一个美好的饮食,美好的饮食你会产生快乐,那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呢?是你的舌头接触了这个你所吃的东西,那么你这个攀缘心就启动了你的善业,把善业生起来,那么这种刺激是外来的,所以你这种快乐是躁动不安的;但是你去佛堂拜佛打坐的时候,你把心往内收的时候,启动一念心性时候的快乐,就是这个快乐,叫作得未曾有。这种快乐是欢喜内充的,这是一种功德聚,这是第五个瑞相,就是雨花、地动,然后众生产生一种莫名的欢喜。

其实佛陀这个时候也没有说任何话,就是雨花、地动,然后大众在这种情况之下,产生一种莫名的欢喜,这个欢喜呢,特别的地方是由内心自己生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05】放光现瑞是整个《法华经》的最关键的序分

这个到此为止都是前方便,那么真正的瑞相在第六段,我们看第六、放光瑞:

  己六、放光瑞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那么就在前面的佛陀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这五种情况以后,佛陀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动作,佛陀在定中,从眉间,眉间,就是表示中道了,两个眼中间,放白豪相光。那么白毫呢,是在两个眼睛中间,白色透明,舒洁自在,它能够开可以合。

那么白毫光呢,它照东方,为什么照的是东方呢?因为东方是诸方之始,所有的方向,东方是第一个,这是表示这个妙法是一切诸法的根本的缘起,它是第一个正因,成佛的第一个因地。你没有找到妙法,你这辈子就不会成佛了,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按照《法华经》的意思,就是你只要不内观真如,你就是修六度也是人天果报了。

所以你要不启动妙法,凡夫就没有所谓成佛之道这件事了。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快乐,要么在空性,在空有之间选一个。所以这个就是整个成佛的第一个关键,就是东方,它是一切方向的开始。
那么东方有多少世界呢?一万八千个世界,靡不周遍,周遍整个一万八千个世界。

这个一万八千是怎么回事呢?凡夫的活动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根尘识就是十八,十八界对不对?十八界当中,凡夫在攀缘的时候,其实具足了一念心性在里面,所以它就有理具十法界,十八再乘以十;那么理具十法界又具足事造十法界,再乘以十;然后每一个法界又具足十如是,哦,你起什么样的相状,起什么样的心态,它就有什么因缘果报出现,所以理具十法界,事造十法界加上十如是,再加上十八界,这么一乘就是一万八千个世界。就是整个凡夫的,不管是颠倒世界,不管是觉悟的世界,都在里面,等于是万八千的世界,等于是整个十法界的因缘果报都在里面,都周遍。



这个放光瑞,其实是整个《法华经》的最关键的序分,序品就在这里。

这个地方的观察有两个重点,这以后会慢慢的开展,就是这个放光现瑞:第一个,就是那一道光明,这个是一切十法界的根源,那道光明;第二个是光明所现的相状。

所以这个地方的观察点,这个放光现瑞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光明;一个是光明所现的相状,这个后面会慢慢的开展。

那么到此等于是此土的六瑞,娑婆世界的瑞相都出现了,当然这个前面的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其实都是权方便,其实重点在放光这一块。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06】佛陀放光现出瑞相来当作本经的发起,这表示什么呢?

这个地方我们在思维一件事情,我们其实从序分会看到一些征兆,你看所有的经典,佛陀在序分的时候,佛陀讲经的因缘,他的启动因缘,绝大部分是众生法界,或者是凡夫。你比如说《观经》就是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她是发生什么事呢?她儿子把他爸爸给杀了,她们家发生这么个悲剧她很苦恼,她贵为国王的夫人,她就向佛陀祈求,她要修一个无忧恼处,希望佛陀把她送到一个没有这种人生悲剧的地方去,所以佛陀跟她讲《观经》。

那有的经典是阿罗汉修习有问题了,向佛陀请示。说《华严经》是大菩萨修行,想要怎么样修波罗蜜才圆满,向佛陀请示。

所以在整个诸经里面的序分的启动点都是众生法界,本经例外。佛陀自己放光现出瑞相来当作本经的发起,佛陀自己表演了一个特殊的瑞相,那么这表示什么呢?表示佛陀即将把他自己的世界真实相开展出来。

也就是说以前的经典的主角都是众生法界,众生出了问题,佛陀开显对治法,开显方便法门。这个地方呢,佛陀自己放光来当作本经的发起,这个地方是说明佛陀准备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了,这是站在佛的法界来说法。

好,那么到此说明了此土六瑞,那么此土六瑞所表达的是一念心性的本体为主,就是即空这一块,偏重即空,就是强调清净心。那么第二的他土六瑞呢,是表达的即假,就强调十法界十如是这一块,一个是清净心一个是即假,十如是。

好,我们看他土六瑞,就是在光明当中所现的世界有哪些世界,我们看乙一的见六趣瑞,好请合掌:
  戊二、他土六瑞(分六)
己一、见六趣瑞
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那么这个地方的他土六瑞,我们待会儿再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07】光明所显现的世界,可以看得出六道众生的差别因果

第十二集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七面,我们看戊二的他土六瑞。

本经的序分,重点就是古德说的一光洞照,妙底全彰。佛陀释放出白毫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的时候,就把妙法的本体跟作用显现出来。

那么我们从这个序分我们也得到一个消息,因为古人说序分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正宗分当然就是身体了,五脏六腑最关键的地方,流通分就是脚,看他能够走多远,流通多久。

那么我们也可以从序分里看出本经的一些内涵,就是说其它的诸经在细分里面的当机众,都是众生法界,所以佛陀是为众生说法,佛陀不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全盘托出来,因为众生的心,他有坚固的执取,这个是不能碰触的,你一碰触,可能就破坏他的善根了,所以佛陀先恒顺众生说法,就是为什么序分里面都是以众生来做当机众,这个法可不是我要说的,是你们出了事情,佛陀才应机说法的。

但是本经不一样,其实这个时候没有人出现什么事,佛陀自己讲完经以后他老人家没有下座,老人家自己入定,一入定以后,就不得了了,就是雨花、地动,大众就开始产生欢喜,最后佛陀放光照射东方的万八千世界。

那么当然这个地方就产生很多的疑问,后面就引起了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的对话,就带动了整个本经的序分。

那么这个地方的瑞相,蕅益大师的科判分成两块:

一个是此土六瑞,就是娑婆世界产生的瑞相,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放光。

那么第二个就是光明里面所现的世界,前面的此土六瑞偏重在那一道光明,就是一念心性的即空的清净本体。这以下的他土六瑞呢,偏重在一念心性,透过造作十法界、十如是所现的十界的因缘果报,偏重在一念心性的即假。那么即假的第一个,她现出的是六道众生,看经文:

己一、见六趣瑞

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下至阿鼻地狱,这个六道众生是什么范围呢?十法界最下层的就是无间地狱了,那么最上层的就是阿迦尼吒天,就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的最顶天。无色界不算,因为无色界没有形象,就把无色界给省略了。是从无间地狱到色界的色究竟天,那么都在这个光明所显现的世界,那么可以看得出六道众生的差别因果。

这个地方,古德就开始说一件事了,说为什么十法界他把六凡法界放在第一个呢?因为佛陀的说法是应众生的根机而说的,也就是说众生法界,他除了外在的业力以外,他的内心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他的善根;第二个他的烦恼。那么他的善根跟烦恼跟业力互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比方说同样的业力,你看这个世间很奇怪,有些人业障现前,他拜八十八佛拜了三五年没什么效果,就是他的业很坚固,他也去参加拜忏,他也去参加布施,但是他的业就转不了,就是这个业为什么在他的身口意出现的时候如此的坚固呢?但是有些人他有业障的时候他开始修忏,他一回光返照,三个月以后,见到瑞相,他业过去了。

所以业力是不决定的,也就是说其实业力是没办法单独存在的,它是跟你内心互动的,你对三界的业力因果越贪着,你要改变业力越困难。就是同样的业,表现在你的身上,就会很坚固;那么同样的业,如果是表现在一个有善根的人,他的业就容易反转。

就是说面对六道凡夫,每一个人身上都背着无量的业力,但是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这是成败关键了。你是加强它的势力你还是去反转它,那么这两个指标:一个是烦恼的厚薄,就是你对业力的爱取的程度;再一个是你善根的浅深,你一种内观,无始劫来通过佛法的学习,你累计的善根有多强。那么这个当然也就会引起佛陀说法的不同,这个众生法界是佛陀整个出世说法的一个根源,所以必须把六道凡夫先展现出来,这是第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08】六道众生在生死业力当中,所以就招感佛陀出世说法

我们再看凡夫讲完以后,凡夫有业力,有善根,有烦恼,好,这个时候佛陀开始采取行动了,我们看己二的见诸佛瑞:

己二、见诸佛瑞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有前面的六道众生,在生死业力当中,所以就招感佛陀出世的说法。
佛陀出世说法他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叫作创造净土。佛陀并没有直接来到我们的世间,而是他老人家经过长时间的发愿,修六波罗蜜,创造一个净土,然后把凡夫拉到那边净土去,去教育,这是第一个,创造净土。那么采取这种方式的,佛陀说法会比较单纯,因为一般来到清净的国土,他不再需要什么破障法门,因为环境单纯,所以他只要直接的修波罗蜜就可以了,他不太需要什么破障。

那么第二种法门呢,是佛陀并没有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而是直接来到我们五浊恶世,他呢,叫作从本垂迹,他现出一个跟我们身相差不多的身体出来,然后呢,陪着我们生老病死,陪着我们成长。

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就是采取这个方法,他是直接来到我们五浊恶世,我跟着你们一起同世,那么这种情况的佛陀,来到五浊恶世的佛陀,他的说法会比较多元化,因为他必须要面对五浊恶世的问题,就是他要有很多的破障法门,比方说阿含、方等、般若,他都要讲,他不可能直接讲一些圆顿法门。

所以佛陀的出世是两个态度:一个是成就清净国土,一个是来到五浊恶世,这两种。

我们今天讲的是释迦牟尼佛,来到五浊恶世的弘法情况,所以他就比较多元,比较复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109】科学再怎么样发展,都不能改变轮回是痛苦的事实

我们看佛陀出世以后说了哪些法,看己三的闻说法瑞:

己三、闻说法瑞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佛陀的说法当然是面对众生法界了,这九法界众生。那么,佛陀的态度,他把众生先分成两大部分:一个叫作根熟菩萨,比方说初地以上的菩萨,这些人你不用讲太多的破障法门,因为这些人的执著很淡薄,他的内心已经跟外面的业力没有互动了,他直接已经是内观真如,而且是安住真如,套一句我们佛教的话,这个人已经修行上路了。所以佛陀说法很简单,直接开显六度,也不需要破障,这种菩萨你叫他来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他非常自然,他一点都不勉强,他已经没有爱取了。所以佛陀是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先讲《华严经》,先把这些大乘根机成熟的菩萨先把他度了,这是佛陀的第一个态度,面对众生法界先把高层的众生先度化。

然后我们往下看己四的见四众得道瑞:

己四、见四众得道瑞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

佛陀先把根熟菩萨度了以后,佛陀就开始有耐心的面对业障凡夫了,就是他有障碍。你叫他布施、你叫他持戒,他也想这样做,但是问题是他心中有一种很坚固的爱取,他对果报有爱取,所以他做起来的时候是障碍重重,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佛陀必须要扫除障碍。

所以这个时候佛陀说阿含时,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是佛陀说阿含时,开显出世的解脱道。解脱道它的特点,就是讲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一个人要解脱,只有两个观念而已:一个叫无常,一个是无我。

所以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生命是痛苦的,所以流转三界是一场悲剧,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个痛苦是不能改变的,你没办法主宰,你怎么弄都没有用。

你说历代的先圣先贤,在三界里面,定的多好的制度,科学再怎么样发展,都不能改变轮回是痛苦的事实,就是这个痛苦是不能改变的,《阿含经》就讲这两件事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那怎么办呢?解决三界的痛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离开它,到涅槃去,其它没办法,这个是佛陀讲的第一件事情。

那么用苦谛的思维,来冲击我们对三界的贪爱,治乱世用重典。就是说这件事情没的商量,没有什么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在《阿含经》没有这个话,三界就是痛苦的,这个痛苦是没法改变的,所以解决之道只有一个,就是离开它。

那么这样的一种很强烈的对立法门,就是我们的生命只有两个选择,没什么中道,只有两个选择:一个你到痛苦的三界去;第二个你到涅槃的寂静去,只有两个选择,你要做出其中一个选择。所以这样子的法呢,虽然是很重,但是对我们凡夫的破障的确有它的效果,这个是渐教佛陀开的第一道药,就是苦谛的思维,这是阿含时。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0】大乘的空,他观一切法空,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我们再往下看。

当然把这个粗重的烦恼给调伏了,原来生命不能追求快乐,生命只能追求寂静,因为快乐跟痛苦这两个是兄弟,有快乐一定会有痛苦,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只好放弃快乐,追求寂静,这是《阿含经》的观念。

我们看己五的见菩萨行行瑞,请合掌:

己五、见菩萨行行瑞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

那么一个凡夫经过前面阿含时的无常无我的这种粗猛的药来调伏爱取以后,他心中的障碍就寂静很多了,所以佛陀就慢慢的开始把一些功德法来开显它。那么在整个光明当中,又见到诸菩萨摩诃萨。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佛陀开始讲方等般若的大乘法门。大乘法门当中呢,佛陀讲出三个重点:

第一个种种因缘,就是讲发菩提心。当然大乘佛法你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两个愿望,不是只是追求寂静而已,因为一个人的障碍一破了以后,他的心胸会比较开阔,志向也比较高尚。

那么这个地方有两种差别:

第一种是,当然这个发菩提心也是有不同了,因为每一个人根机不同,有些悲增上菩萨,他在四弘誓愿里面,他对众生无边誓愿度特别有感受,你跟他讲说你要发菩提心,因为佛道无上誓愿成,他没感觉。你说你为什么发菩提心呢,因为众生很痛苦,这些众生都是你过去的母亲,他有感觉了,他就发菩提心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种人是,你说众生很痛苦,他有感觉,但是没有那么的强烈;你说你修行可以成就佛陀的功德,他发菩提心了。

所以他这个菩提心有两种因缘:一个悲增上,悲增上发菩提心是悲众生苦,哀圣教衰。就是说他整个目标是下化众生来带动他;第二种发菩提心是智增上,所谓的闻法欢喜,见佛神变,他对佛跟法的功德产生好乐而发菩提心,这个就是所谓的种种因缘,佛陀用种种的因缘来启动他的菩提心。

第二个光是发心还不够,你还得要有智慧,来正确的观察人生。所以怎么样呢?种种信解,对大乘的空性,那当然大乘的空性跟小乘的空性,前面的空性就更加的开阔圆满,你要对大乘的空性有信解。
第三个种种相貌,以这个菩提心跟大乘的空正见结合,就生起各式各样的六度的相貌出来。

以这种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来成就大乘的菩萨道。

我们看佛陀在阿含时,他破障的时候,他的空性,是下的一个很猛烈的药,叫作灭色取空,就是他把整个三界的因缘全部否定了。诸位,你把世间再好的东西,你只要讲两句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东西就没有价值。第一个它是无常败坏;第二个它是不可管控,你没办法管控它的,它怎么变,你说了不算。这个东西你会想要吗?你不会想要!因为我们对快乐的基本诉求是它必须要安稳,它必须要在我的控制范围。所以佛陀讲《阿含经》的时候的空,是灭色取空。

但是佛陀到了菩萨道时候的空啊,他讲缘起性空,这个就有包容性了,就是我并没有空掉外境,其实从方等般若的角度,其实三界没有错,咱们可不要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三界,是我们有攀缘心嘛,怪三界干什么呢?所以他空是开始内观啊,空掉自己的有所得。

所以大乘的空,他观一切法空,不坏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

就是说大乘佛法在观空的时候他觉得说,你只要空掉你的执著就好了,其实三界一点都没有错。所以,见菩萨行行,各式各样的修行,他这个方等般若的空性,他的破障更微细了,他从前面阿含时的破掉三界的爱取,而提升到破掉我们内心的有所得,这两个破障,因为没办法,佛陀来到五浊恶世,破障法门是必须的了。

我们看己六、见诸佛涅槃瑞:

己六、见诸佛涅槃瑞
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那么这个光明当中显现出的十法界,由众生法界到招感佛陀出世说法,说阿含方等般若,然后呢,然后就入涅槃。

我们看复见诸佛般涅槃者,佛陀在八相成道陪着我们众生走一回以后,最后因缘成熟了就进入大般涅槃了。大般涅槃佛陀一定要有一个动作:令正法久住。所以佛陀必须要成立所谓的住持三宝,它本身不是佛陀,但是它是让正法久住的一个三宝。

就是佛陀的舍利,出家众,还有种种经典的结集,那使令三宝能够代代相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1】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

那么我们读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诸位!你有没有觉得少掉什么东西?佛陀讲《阿含经》,讲《华严经》,讲《方等经》,讲《般若经》,然后入灭了,有没有少什么?
是的,少说了《法华经》,对不对?

这一段经文是说,佛陀怎么《法华经》没讲就入灭了呢?

本段经文是一个发起序,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佛陀就讲《法华经》,那是怎么发起的?让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嘛!就像禅宗说的,他是丢出一个疑情嘛。

就是说佛陀放光现瑞,然后大家就开始雨花、地动、大众欢喜,这个时候也显出了十法界的说法。但是《法华经》列而不说,为什么?因为他当作一个伏笔,他必须由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的互动,然后再激起佛陀出定说法。如果这个时候把《法华经》说出来,那就不是发起序了,那就是正宗分了。发起序就是不能够把话一下子讲清楚,所以这个时候,佛陀留了一个伏笔,讲了《无量义经》以后就入定了。所以他这个地方,等于是留下伏笔,有伏笔才有后面的疑念。

我们看丁三、疑念叙。先看第一个,戊一、弥勒疑念:

丁三、疑念叙(分二)
戊一、弥勒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

那么在这个他土六瑞看到了众生法界的业力,有的是用善根面对,有的是用烦恼爱取面对,带动佛陀的各种说法,那么这个时候,当然大众都看在眼里,看在眼里就有两件事情发生:一个弥勒菩萨产生疑念,第二个大众产生疑念。

我们先看弥勒菩萨看到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

尔时弥勒菩萨,他动了三个念头:

第一个,今天的世尊现出种种的神变的瑞相,他现出了此土、他土种种瑞相,这到底是什么因缘,佛陀不会白白的现出瑞相,一定是要透露什么信息,第一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个,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因为你佛陀入定,问佛陀是最清楚的,问题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去打扰他,因为他老人家入定。那么佛陀入定以后这件事应该问谁呢?怎么回事呢?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复作是念,是文殊师利法-王子,他老人家有一个特殊的功德,他过去曾经亲近供养无量诸佛,所以文殊菩萨呢,见多识广,所以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我们先看看古德怎么说。古德认为弥勒菩萨的心中啊,有二疑一知,两个疑惑一个觉知。哪两个疑惑呢?佛陀为何要现此瑞相,这是第一个疑惑;第二个,我应该去问谁,这是第二个疑惑?一知呢,他是觉知什么呢?这件事情我看来看去佛陀既然入定,也只有文殊菩萨可以问而已,至少他是知道这件事的。那么这是古德的解释,一般的古德是这么解释的。

  但是蕅益大师是认为说,其实你第二个跟第三个是互相抵消,你应当问谁,这是一个疑惑;结果他自己说,可以问文殊菩萨;所以说第二个疑惑跟第三个觉知,是刚好互相抵消。 
 
所以弥勒菩萨的疑惑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今者世尊为何现此瑞相?他是一个疑惑而已。

诸位,这个关键在哪里,知道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座,除了文殊菩萨以外,每一个人都产生疑惑。你说入定、放光,就是很多菩萨都会这样做了,但是关键是这个是佛陀入的,我们都知道下位不知上位的境界。

你比如说,佛陀有一天在说法的时候,因为舍利弗尊者他没有在这个地方,舍利弗尊者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么佛陀说法说到一半的时候,他想希望舍利弗尊者要来到现场,所以他请目犍连尊者去请舍利弗尊者过来。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飞到舍利弗住的地方,舍利弗刚好在缝衣服。目犍连尊者说,佛陀希望你到他的现场去,请法。

舍利弗说,你先过去,我把这个东西收一收,我就马上过去,你先过去吧。

那目犍连尊者说佛陀要你去,你应该跟我同时去啊!他就拉着舍利弗尊者的这个衣角,准备用神通力把他带过去。

舍利弗尊者在缝衣服的时候他拿了一根针,就插在地下,结果目犍连尊者丝毫不能动摇他的身体。
他说你先去吧。目犍连尊者没办法,只好先去了。

结果目犍连尊者回到说法的地方,舍利弗已经在坐,当然目犍连尊者很奇怪了,我是神通第一的,要请问佛陀。佛陀说,舍利弗尊者入的三昧的境界呀,不是你目犍连尊者能够知道的。

所以禅定也好,神通也好,关键是那一念心。初地现的禅定神通跟二地现的禅定神通,跟佛陀现的禅定神通,那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这个的关键在哪里呢?这个禅定神通啊,是佛陀入的,那当然就所有人,至佛以下,当然是满头雾水了,因为虽然大家都会现身,现禅定神通,但关键是佛陀入了定以后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那么舍利弗尊者为什么知道呢?我们看这段弥勒菩萨他的说法是很有意思,他并没有说文殊菩萨知道,他说文殊菩萨因为过去曾经亲近供养无量诸佛,所以合理的推论,从他的生命经验,他应该是看过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即便文殊菩萨也只能够比量得知,他不能现量得知,只是从他的生命经验去论述这件事情,因为这个是佛陀入的三昧,这个是没有人可以知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2】佛陀的重点是在那一道光明

**

**我们看戊二、大众疑念:

**戊二、大众疑念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

**看这个意思,弥勒菩萨疑惑比较少,毕竟是等觉菩萨,面对佛陀的神通、光明、瑞相,他只有一个疑惑,这个神通之相到底是什么因缘,他起码知道要问文殊菩萨。那其他的凡夫就有两种疑惑了:第一个怎么有这个瑞相?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为什么有这个光明神通之相?第二个应当问谁?

**

**所以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弥勒菩萨只有一重疑惑,凡夫是两重疑惑,他连要问谁都不知道。所以弥勒菩萨的疑惑比较少,所以弥勒菩萨就起来代表大家发问。

**

**我们看第四的发问叙:

**

**丁四、发问叙(分二)

**戊一、长行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

**那么就在佛陀放光现瑞以后,大众当然就一头雾水了,那么这个时候,弥勒菩萨呢,他就有了一个想法:第一个,他要欲自决疑。他一方面要决断自己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他也看到整个四众弟子、大众也有同样的疑惑,所以他就自告奋勇站起来,他就问文殊师利菩萨说,他说佛陀是什么因缘现出这个光明的瑞相,这种神通瑞相呢?那么这个神通有光明,第二个光明当中现出了种种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因为弥勒菩萨表示大悲,所以他就代表众生请问。那么文殊菩萨表示大智,所以他能够为众生回答,这么一个表法。一个大悲请问,一个大智回答。

**

**从这一段发问里面,蕅益大师说果然佛陀是有需要开显《法华经》啊!因为大家问的方向基本是错误的!

**

**诸位你想,佛陀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佛陀释放光明;第二个,在光明里面现出十法界的因果;这两个动作,对不对?一个是能变现的心,一个是所变现的境。诸位!他的重点是说,能变现的光明,还是所变现的世界,你认为重点应该哪里?

**

**当然是能变现的心性嘛!

**

**十法界的因果佛陀在《法华经》讲的很清楚了,只是没有开明说因果是怎么来的嘛。所以蕅益大师说,其实佛陀的重点是在那一道光明,但是众生所问的是光明里面现的十法界,所以这个方向有点偏。

**

**那当然就是彼此做戏了,因为有所偏,才需要佛陀在正宗分方便品佛陀亲自宣说。怎么就有这一道光明,这道光明在我们修因证果的十法界,这一念心性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这么一个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3】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而循业发现

那我们看重颂。前面是一个长行,这以下把前面的这种此土他土六瑞做一个重颂。看经文:
戊二、偈颂(分二)
己一、颂上问(分二)
庚一、问此土六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
以是因缘 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 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 咸皆欢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那么这段重颂呢,当然重颂跟长行,它们各有开合,我们看重颂是怎么说的。

说文殊师利,弥勒菩萨就请教文殊菩萨说,就是导师,释迦牟尼佛在说法入定以后,从眉间放光,这个光明普照东方万八千国土,而且现出十法界的因缘果报,那么在当时呢,雨曼陀罗,曼殊沙华,而且空中充满了栴檀香气,大众的内心,突然间产生一种莫名的欢喜跟舒适。

那么在这种因缘之下呢,大地变成了清净庄严,而且世界六种震动,那么四众弟子呢,咸皆欢喜,身意快然,而且是得未曾有,是发自内心的快乐,表示一种功德即将成就。

那么这个地方明显的有两种情况,我们看长行跟重颂,重颂里面少了说法跟入定,多了旃檀香气跟地皆庄严,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开合。我们看看长行,看看重颂,再把它合起来就清楚了。

当然蕅益大师解释说:这个说法入定,其实导师,导师这两个字,因为这里面的当机众是佛陀,所以这个佛陀就代表了说法入定,也是可以。

好,我们看问他土六瑞。这个地方先看问六趣众生:
庚二、问他土六瑞(分六)
辛一、问六趣众生
眉间光明 照于东方 万八千土 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 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
生死所趣 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 于此悉见

那么前面的此土六瑞是扣着一念的清净心,从清净心当中,清净心即将显现,那么生命即将改变,所以出现了种种瑞相。那么这以下讲到十如是,众生在清净心里面因为不同的相状的操作,布施持戒的相状,所以现出人天快乐;有杀盗淫妄相状的活动,在心性里面跑过一次,就出现三恶道的果报,这就是所谓的眉间光明,照于东方。

就是一念心性从东方启动以后,六根六尘六识就开始活动了,那么在整个大地清净的金色当中呢,下至阿鼻地狱,上至色究竟天,在整个世界当中的六道众生,生死所趣,这个趣就是生死的果报,他去向的果报;第二个,善恶业缘,就是这个生死的业因,他所造的业因,这当中果报的好丑,都在里面,在一念心性当中显现。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六道众生的果报,都是从光明里面变现出来的。

那么也就是说,一念心性是清净本然,而循业发现。

其实快乐是我们自己造的一种善业以后,进入心性以后,经过十法界十如是的运转,因为这个善业,透过十法界的运转以后,我们的心性出现快乐,让我们自己受用;三恶道是因为我们一念心性迷惑了,我们一念心性出现了杀盗淫妄业力的如是相性体力作的运转,所以一念心性全体不变,全体随缘,现出了三恶道的果报,让我们自己受用。

所以结论,妙音妙果不离一心。

整个生命因地是一念心性,果报也是一念心性变现,然后自己受用,是这样子的一个情况,所以它整个关键点就在一念心性。当然众生法界出现以后,就有佛陀的说法,我们往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4】是烦恼可以破坏善根,还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

辛二、问见诸佛及闻说法
又睹诸佛 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 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 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 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 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 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那么佛陀先现六道众生的相状,现完以后,当然就因为有众生才有佛陀的出世,就招感出佛陀的出世。

佛陀出世是怎么个情况呢?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佛陀就出世说法,佛陀第一个说的法是什么呢?微妙第一,就是《华严经》。佛陀先讲这个殊胜广大的圆顿教,就是《华严经》,就是微妙第一。

当然你也可以说《法华经》是微妙第一了。但是是这样,如果你是圣人,那么《华严经》对你来说是微妙第一,因为你不需要《法华经》的破障,你不用在这边修理观了,你直接修事修就可以了。

那么如果是凡夫,那么《华严经》对我们不契机了,我们只能随喜赞叹,对凡夫来说,微妙第一就是《法华经》,就是这个概念。

那么《华严经》是怎么回事呢?其身清净,出柔软音。就是说这个义理是没有过失的,什么叫没有过失呢?就是偏空、着有,都有过失,它是一种中道的实相,所以远离空有的过失。而且呢,出柔软音,它远离空有的对立,它是一真法界,而且是单独教菩萨的成佛法门,那教导无数亿万的菩萨。那其中的义理呢,深妙不可思议,可以说令人要闻,对大乘菩萨来说啊,是契理契机了,各于世界,讲说正法。

《华严经》是在七处九会,在这么多的地方来讲说,那么佛陀以种种的因缘,过去自己行菩萨道的一个经验,或者用种种的譬喻,用种种的法说,来发明大乘的第一谛,来开悟这些根熟菩萨,使令他们积极的成就波罗蜜,那么不断的增上。

所以这个地方是佛陀的说法,这个地方是重诵了,佛陀先现报身来度化圣位菩萨,我们再看佛陀开始面对凡夫。

辛三、问他土四众
若人遭苦 厌老病死 为说涅槃 尽诸苦际
若人有福 曾供养佛 志求胜法 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 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 为说净道

那么佛陀度化了《华严经》的根熟菩萨以后,佛陀开始这个太阳次照幽谷,从基层开始度化。那么第一个就是度化声闻众: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一个人有善根有烦恼,是吧?我问你个问题:诸位,是烦恼可以破坏善根,还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其实答案是善根可以破坏烦恼!

你说:哎!我有善根我怎么起烦恼呢?因为你善根没有显现啊!就好像说你屋子里面怎么会有黑暗呢?因为它没有光明!会有黑暗,是因为它没有光明,不是黑暗把光明破坏,不是啊!是因为它没有光明才黑暗。

所以,你知道这个概念你就知道,你看佛陀度化众生,他根本不把烦恼当一回事,你注意看呀。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救你,在佛陀的眼光里面,烦恼就不算是个事儿。佛陀最怕的不是怕你烦恼,而是怕你没有善根,那就惨了。你去看看《阿含经》,佛陀他都有办法把这个鸯掘摩罗,那个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杀到眼睛发红,看到佛陀都要杀的人,他都有办法度化他,让他证得初果。为什么?因为他有善根,这个是佛陀有办法启动你的关键点。你要没善根,你说我这个人没烦恼,我也不造罪,但是我不学佛,那很糟糕了,那你比这个学佛而起烦恼更糟糕,因为佛陀不知道怎么办,拿你没办法。

我们讲一句话,众生都是自救,其实三宝都是助缘,你的一念心性没有累积善根比起烦恼造业更糟糕,因为你没有反转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15】一念心性是我们成佛之道的主导,佛法是助因

那我们看佛陀第一件事情,这个人的善根是从苦谛来的,若人招苦,厌老病死。这种人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环境所逼。他的成长过程,吃了很多苦,所以他对痛苦有很深刻的感受。一个人知道痛苦,这也是一种善根。当然也可能不是环境,他可能接受了教育,以前可能亲近了阿含的师父,《阿含经》经常讲无常无我,他长时间熏习,所以他对痛苦的感受非常强烈。

也就是说他有知道痛苦的善根,就有救了。佛陀为说涅槃,尽诸苦际。佛陀面对对苦谛有深刻印象的人,直接说出世的涅槃,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但是没关系,我们还有一个涅槃寂静,就是把大家从这种无常无我的三界果报带到了无忧恼处,到了涅槃寂静去了,这是第一个。

我们再看第二种人: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这个人就是缘觉乘,缘觉乘有两种人:第一个,他有福报,而这个福报还有一个特点,要跟佛陀有关系的,他这个福报必须是曾供养佛,为什么呢?因为缘觉乘的人智慧比声闻人更高,因为声闻人是从苦谛下手,缘觉乘是直接断集,缘觉乘的人不需要跟他讲痛苦,你讲苦集灭道,他就知道缘生缘灭,他直接从无生观断三界的爱取,他直接把十二因缘的爱取直接断掉。

  那么这种人第一个福德比较具足,而且为什么强调说曾供养佛呢?

如果你的福报很大智慧也很高,如果你这个福报跟三宝没有关系,你变成独觉,就是生长在没有佛的世界。你看喜马拉雅山很多这种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不需要佛陀说法,他看到这种四季的变化,他知道无常无我,他就证得涅槃了。

所以十二因缘佛陀这个缘觉乘他必须要跟三宝结缘,必须跟佛陀结缘,他才能够出生在有佛的世界,听十二因缘而成就涅槃。

第三种人: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这种人根性更高,他知道苦谛以后,他更积极的修习六度的法门,追求成佛的智慧,佛陀直接讲道谛。

所以这三种人,蕅益大师解释这三种人都是藏教的三乘人,档次都不是很高了。

就是说藏教的法当然是无常无我了。诸位!你听到无常无我你是怎么感觉?有三种感觉:

第一个,你讲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哦!生命是痛苦的,声闻人。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听到以后,哦!这个痛苦是因为我有爱取,我一天到晚注意痛苦也没有什么意思,我直接断爱取,缘觉乘,更高明。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听了以后,哎,我要积极的行六度法门,菩萨乘。

就是藏教的三乘人是这样来的,基本上的核心思想是从无常无我启动,但是他启动的重点,一个从苦谛切入,一个从集谛切入,一个从道谛切入,这跟佛陀都没有关系,佛陀只讲三句话,佛陀在《阿含经》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结果就出现了三乘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我们成佛之道的主导,佛法是助因,是这个意思,当然真正的大乘的方等般若的菩萨道,后面会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16】先有光明,才有所有那些修行的事情

我们再看最后的总结,辛四、结前启后:

辛四、结前启后
文殊师利 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 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这个地方等于是结前,结前什么呢?文殊师利,我住于此。我在此娑婆世界,我看到佛陀的光明,现出前面的以上诸事,包括六道众生的轮回,包括佛陀的出世说法,说《华严经》,说《阿含经》等等,那么这个是承前。

启后呢,及千亿事,如是众多。就是后面的种种方等般若的菩萨,种种的六度法门,这都是我亲眼在佛陀的光明下见到的,今当略说,就是承前启后。

那么我们以前修法的时候,我们是片段的,是吧?布施就布施嘛,持戒就持戒嘛,忍辱就忍辱嘛,念佛就念佛嘛,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没学《法华经》,我们不知道怎么整合这些法门,那么就变成我们的修学是多元化的,就像我们现在的这个水,往外泼出去,就分散了。

诸位,你到这里你就应该清楚了,你学《法华经》就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加上内观以后,你觉得所有的法门都在启动我们内在的善根,都在启动我们内在的功德。

也就是说,《法华经》的好处,就是在你的心中,创造那一道的光明。那一道光明出现以后,你所有的修行都能够把它成功的整合起来。

就是以前我们修万法,那就是万法呗;我们现在修万法,会归一心。

所有我们学《法华经》叫作一心万法,一心而修万法,万法而修一心,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所有他是一个心性跟万法之间的互动。

我们以前就是没有心性,就是妄想跟万法,所以你所修的法门,不知道该往哪里去,那你这个效果就差了,就是为什么我们修了那么久,但是我们进步很慢,就是我们这么多修行的资粮不知道往哪里会归,所以佛陀必须要示现,佛陀必须要放出一道光明,然后在光明当中,才有种种的修行。

诸位!我再讲一次:先有光明,才有所有那些修行的事情。

你没有理观的智慧,我整天不学《法华经》,我不修理观,我就修皈依,那你所修的法那就是一个资粮力呗,你对内心自性功德的开显,一点都没有帮助!严格来说你还是在门外打转。

诸位!我再讲一次:重点不是你修什么法门,重点是你有没有把它会归到一念心性。就是说你喜欢拜佛,没事,你照样拜佛,把这个拜佛的功德,会归到一念心性,你拜佛的目的是开显自性的功德;我们喜欢念佛,也没事,我们念佛的目的是开显我们内心往生的功德跟成佛的功德。

就是说法门可以无量的选择,但是你只要做一个动作,把这些法门拉到一念心性,这个就是成佛之道。

所以什么叫妙法?就是你把法门往心中拉,这个就是妙法;你把法门往外去攀缘,那就不妙,就这样子。

《法华经》你看到整个佛陀的示现,佛陀是先有光明,才有整个五时八教的说法,先有光明,是这个概念。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7】那道光明就是本经的核心思想

第十三卷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一面,我们看辛五的问他土修菩萨行。

这一科是我们经文当中的约迹门开权显实的一个序分,这个序分就是一般说的发起序,它带动了整个经文,就是佛陀为什么要先为实施权,最后开权显实。

整个经文的序分,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放光现瑞这四个字。

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佛陀是先从白毫放大光明,然后呢,再从光明当中显现十法界的因缘果报的相状,佛陀等于做了两个动作。那么这两个动作呢,蕅益大师把它判做:那一道光明叫作此土六瑞,就是发生在当下的瑞相;十法界因缘果报的相状,叫作他土六瑞。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为什么有这一道光明的出现?

那么从本经的解释,是前面有五个方便,佛陀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最后才放光,那么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说法一个是入定。

佛陀要发明那一道光明之前,先要讲无量法门,就是佛陀要讲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我们必须要先有一些破障的法门、增长善根的法门,佛陀讲阿含方等般若,让我们善根慢慢的增长,烦恼慢慢的轻薄,所以他必须要讲《无量义经》,开显无量法门。然后呢,开始入定,就是把无量法门会归到内观的真如,开始内观。

也就是说一念心性,其实那道光明就是本经的核心思想,就是整个《法华经》的安住处,整个《法华经》的所观境,其实我们整个修观就是从那道光明修起的。

就是整个十法界的一个共同的一个基础的平台,那么这个是整个《法华经》的思想。

那么《法华经》的思想,当然心性它跟因缘是互动的,因为真如受熏嘛,所以从一念心性当中开显出十法界的因缘果报。

这个地方,佛陀在解释光明所现的相状,佛陀先分两大块:第一个叫作流转门,就是先讲众生法界;第二个再讲佛菩萨的法界。

众生法界从那道光明来看,他是背觉合尘,其实我们凡夫是违背光明的,因为我们堕入轮回以后,我们生命有两大问题,一个叫作生死业力,一个叫作颠倒妄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内忧外患,外有生死业力,内有颠倒妄想,从你投胎开始就是这样。

然后你投胎以后,你的生命就是两个东西互撞,你的业力创造了果报,不管快乐痛苦就刺激你,刺激你就打妄想,打妄想以后你就造业,那么等到业力成熟又现一个果报,这个果报又刺激你,你又打妄想。

所以从凡夫的角度,唯识学对凡夫的定义是人生是无解的,解不开的。因为他落入一种业力跟妄想的恶性循环,叫作生死流,它是辗转相续的。

直到有一天,佛陀的出世,佛陀为什么出世呢?因为众生在业力跟妄想中间,他还有善根,他过去生曾经供养佛陀,曾经听闻佛法,那么这个善根就会创造一种感应道交。

所以佛陀在讲那道光明所现的凡夫法界以后,虽然凡夫受了业力跟妄想的这个牵动,但是你把业力拨开、把妄想拨开,他可是有善根呐。

你只要有善根,佛陀就有办法了。伟大的佛陀他有无量的方便力,他还真不怕你的业力重,他也不怕你的妄想深,他怕的就是你没善根。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18】佛陀来到世间,做了三件事情

所以你要有善根,佛陀就来到世间了。来到世间以后,我们看那道光明所现,弥勒菩萨所描述,佛陀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个,佛陀讲《华严经》。佛陀先讲六度的法门成就十地的功德,把佛菩萨的功德开显出来,把这些根熟菩萨都先度了。

那么度了以后,当然凡夫在座,只能随喜赞叹,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帮助。

所以佛陀必须从千丈的卢舍那身,从本垂迹,佛陀变现一个跟我们一样高一样大的丈六比丘像来陪着我们。也就是说其实凡夫是背离光明的,凡夫是趋向黑暗的,越流转越糊涂了。

那么佛陀出世以后,就把我们往光明的方向带,叫作背尘合觉。所以佛陀出世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九界众生想办法把他往一念心性方向上带。当然第一个他带动的是《华严经》的菩萨,那么叫作直趣佛道,佛陀对这些菩萨不需要施设方便,因为他没有障碍,他也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他差的就是善根的增长。

那么菩萨是直趣佛道,然后呢,然后就是面对凡夫了,因为凡夫就比较复杂了。

凡夫哦,我们的心哦,我们长时间在娑婆世界流转,他产生一个习惯,就是我们一定要得到点东西,有所得。

你说学佛什么都得不到,那我不学了。所以他必须怎么样呢?佛陀面对凡夫,叫作两阶段的引导。佛陀先丢一个假相,让你先到这个方便的假相里面安住,然后再趋向佛道。

所以佛陀叫作什么,为实施权。

就是佛陀如果把我们每一个众生直接带入光明,没有一个人受得了,也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所以他必须要有一个过渡。

那么这个过渡呢,每一个人过渡不一样。有些人你说让他学佛,他喜欢到人天里面享受快乐,他高兴的,他才愿意往前走,他就喜欢修人天乘,当然这个水平太低了。所以在本经里面是没有现出人天乘的这一块了。

就是说有些人他就喜欢涅槃寂静,他厌恶生死,他也没有好乐佛道,他只是讨厌生死。那好,那没事!佛陀就讲无常观无我观,先把这些厌恶生死的这些二乘人先带到涅槃,让他安住寂静,享受寂静以后,佛陀再让他开权显实,再往佛道带,这第一个。面对二乘人先施设一个涅槃寂静的假相。

第二个,有些人是厌恶生死而且他好乐功德,他觉得说你好乐寂静,这个人生也太消极了吧,他喜欢诸佛菩萨的功德,诶,没事,佛陀先创造一个功德的假相让他安住,佛陀讲六度,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乃至于般若波罗蜜的功德。那么这个菩萨呢,他先住在功德当中呢,最后再回向佛道。

那么也就是说,佛陀面对凡夫,是两个阶段的引导,你一个阶段他受不了,先让他住在涅槃寂静,先让他住在功德庄严,然后再趋向光明。这个是佛陀不得已的,因为众生有这个需求。

那么前面讲到《阿含经》就是趋向涅槃寂静,那么这个他土菩萨呢,就是我们这个地方今天所要探讨的。

就是说有一类的菩萨他在光明出现了,这一类菩萨呢,他学佛,他必须要两阶段,他必须要先成就功德,他以功德为荣耀,然后呢,然后再把功德回向菩提,所以他成佛是两阶段成佛。

他是怎么两阶段成佛呢?我们看经文,就是佛陀在讲《法华经》之前,成佛之道只有两条路:第一个,先到涅槃寂静再成佛;第二个,成就功德庄严再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19】有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见,他就能够实现他的菩萨道

那么如果这个人是一个菩萨种性,他是通过功德庄严再成佛是什么一个情况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题。

问他土,这个他土就是光明中所现的国土。那么这个地方有方等般若这些权教的菩萨他修菩萨行的相貌,那么这个地方的相貌呢,弥勒菩萨看到以后呢,他请问文殊菩萨是怎么回事。

这个地方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问,就是一个总向的请问,好,我们看经文:

  辛五、问他土修菩萨行(分三)
壬一、总问
我见彼土 恒沙菩萨 种种因缘 而求佛道

这个我,就是弥勒菩萨。佛陀放光现瑞弥勒菩萨他是在场,那么他看到什么呢?当然他看到了《华严经》的菩萨成就了光明;《阿含经》的声闻人趋向了寂静,涅槃寂静;那么他也看到了菩萨,恒沙菩萨。这些菩萨是做什么事呢?种种因缘而求佛道。其实这个地方是省略了,我们前面说过,在长行文说过,权教的菩萨就是方等般若的菩萨,虽然没有入《法华经》的真实,但是他学佛有三个重点,叫作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

种种因缘就是你要发菩提心,你成就功德你要有个目标有个愿望。那么当然菩提心有两块,有些人是悲增上,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把思想放在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我要度众生,所以我只好学法门断烦恼成佛道,所以他整个核心是在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一种人,发菩提心。

第二种人他的发愿是把核心放在佛道无上誓愿成,因为我要成就佛道,所以我只好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

那没关系,两种不同的因缘而发菩提心。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要有智慧,叫信解。这个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那是大乘的空正见。就是你对人生,你怎么看人生?大乘菩萨看人生,是透过因缘,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他看一切法本体是空的,但是空性里面,他不妨碍缘起,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第二个信解。

那么他有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见,他就能够实现他的菩萨道,就是六度的法门,这就是他的相貌,表现出身口意的布施持戒的种种的相貌。

所以大乘菩萨他的根本就两个,一个是菩提心,一个空正见,这是一个核心思想,所以弥勒菩萨必须总问,先总标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0】创造六度之功德 回向无上之菩提

那么有了菩提心有了空正见以后,他就必须要有种种相貌,我们看看他有哪些相貌,看壬二的次第问,就是前面是一个总相的请问,这以下是别相的次第的请问。那么第一个问的是布施,布施的相貌,好,我们请合掌:

壬二、次第问(分六)
癸一、问施
或有行施 金银珊瑚 真珠摩尼 砗磲玛瑙
金刚诸珍 奴婢车乘 宝饰辇舆 欢喜布施
回向佛道 愿得是乘 三界第一 诸佛所叹
或有菩萨 驷马宝车 栏楯华盖 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 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 求佛智慧

这个布施,它有两种情况:一个叫作布施,一个叫作布施度,我们解释一下它的差别:

你要是学佛以后,你心中也没有菩提心,也没有空正见,但是你只有一念的慈悲的恻隐之心,你看到哪一个众生痛苦了,你把你的东西布施给对方,这个叫作布施,它是一个善法,一个善业。但是这个善法并没有把你往佛道带动的力量,它就是让你得到人天快乐果报,因为你缺乏的是菩萨种姓,就是菩提心跟空正见。

那么这以下说这些布施跟我们一般的布施不一样,这叫作布施度,这个度就是波罗蜜。就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是发自他的菩提的愿力,发自他的空性的智慧的观照而产生的这些布施的行为。

那我们看他做哪些事情?

那么这个地方古德是分成三块:一个是舍才;一个是舍身;一个是舍命。我们看舍才:

那么这个方等般若,这些权教的菩萨呢,他经过大乘经典的教育,方等般若以后,他开始学布施了。
或者以金、银、珊瑚,这个珊瑚是热带海洋中的一种动物,它是一种动物,它是多群体的结合,就像树枝的相状;那么珍珠摩尼就是一种如意珠,古代的如意珠,让你所求如愿;砗磲就是大海中的贝类;玛瑙它是石英矿石中的一种变体,但是它的质地呢,较这个石英,较为细致而且色泽较鲜艳,这是玛瑙;金刚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钻石。

以上种种诸多的珍宝,还有奴婢车乘,或者是宝饰辇舆,就是带有珍宝的这些车乘,旁边有很多珍宝装饰的车乘,那么干什么呢?欢喜布施。那么你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回向佛道。

因为权教的菩萨他没有安住一念心性,那么没有安住心性怎么办呢?他只能通过回向。就是说我先创造一个功德,我心就住在这个功德,然后把这个功德呢,再回向无上菩提。

那么他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呢?愿得是乘,成就大乘的波罗蜜,那么佛陀就赞叹,这是三界第一,诸佛所赞,是三界有为诸法当中,最为殊胜的。

我们注意看,这以下的六度,基本上都有四个字叫作回向佛道。也就是说权教的菩萨其实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创造六度的功德;第二个把它回向无上菩提。

那么回向菩提跟直趣菩提有什么差别呢?

当然直趣菩提就是我们《法华经》说的,就是你站在一念心性,你根本不需要回向,你站在三世诸佛共同的平台,一念的心性观即空即假即中,你修的一切的法门不需要回向,直接就是菩提。套句咱们净土宗常说的话,就是有人问印光大师说,念佛可以往生,那我透过布施持戒修善法也可以往生,有什么差别呢?

印光大师说,念佛往生叫作直接,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他不需要回向。因为你念这句阿弥陀佛,他跟阿弥陀佛是直接感应,直接感应你还回什么向,你不是多此一举吗?就是你已经是即众生心投佛陀的大觉海,你还回什么向呢?

回向就是说你本来要到B,但是你到不了B,先到A。先到A,那没关系,我再想办法透过一个方法把A转成B,就是回向。就是我想要到B去,但是我到不了B,我到不了佛道,我只能成就功德,那么把功德创造出来以后再透过回向。

那么净土宗也是这样,就是说我不能都是念佛了,我做做布施了,做做义工,这个东西如果你没有回向,那就不是往生的资粮,因为他本生不是往生的因缘。

那么本段经文也是一样,布施本身不一定是成佛之道,不一定。但是如果你透过一个动作,回向佛道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说这个动作是一定要有的。因为权教的菩萨他不能够直趣佛道,他不能够站在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来修布施,他只能够透过他的空正见跟菩提心的布施,所以必须回向,这第一个。
我们看还有一段:

或有菩萨,驷马宝车。这些菩萨呢,用四匹马的宝车,这个车就很正式了,他不是一匹马,两匹马,一旦一个车子是四匹马拉的了,这个车子就很尊贵了。

或者是栏楯华盖,上面有宝盖。或者是轩饰,古代做官的车子,他是有各种的布帘珍宝装饰的车子来布施,这个是财施。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21】为什么佛陀把菩萨道第一个放布施呢?

我们看第二个舍身: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

那么有的菩萨呢,他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他有会遇到特殊情况,用身肉手足或者妻子来布施,那么干什么呢?追求无上菩提。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割肉喂鹰,舍身侍虎,都是舍身。

再看最严重的布施: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那真是舍命,把头、身体舍出来,那么干什么呢?也是求佛智慧,也是回向无上菩提。

那么也就是说权位的菩萨,他在没有接触《法华经》之前,他不能直接趣入光明,然后再创造功德。他只能在光明之外,创造一种功德庄严然后再回向菩提,再把他往光明的地方带。

那么菩萨的功德是有六个,那么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把布施排第一个?布施是一个福报嘛,那你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呀。

是的!福报它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但是为什么佛陀把菩萨第一个放布施呢?

他的理由,佛陀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他说你如果不布施,你这个菩萨整天就修止观,没错,你的智慧会慢慢靠近佛陀,但有一个问题,这个是现实问题,因为菩萨不到涅槃去了,所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假设他没有求生净土的话。那么他必须要借假修真,他要借这个五蕴的果报来这个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那么如果他不修布施呢,他会堕入到一种非常贫穷的境界,比方说贫民窟。那么在没有福报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贫苦多怨,因为你一个凡夫,你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个性偏激。

就是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菩萨,一个大乘菩萨,你自己很痛苦,然后你会关怀别人,其实我们不太相信,很难!你不能把一个凡位的菩萨用一个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

佛陀知道,凡位的菩萨他必须有福报保护,就是你有福报撑着,至少你,你不能堕落到太过贫穷,否则的话你自己很多很多怨恨,然后还不是这样子而已哦,横结恶缘。你没有福报,别人看到你也不欢喜,那别人看到你不欢喜,你怎么度化摄受他呢?

所以你没有福报,你可能会破坏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他为什么走上声闻道呢?他就是痛苦刺激太厉害了,他对三界有一种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离开了。

所以你看声闻人他不强调布施,因为出离心越痛苦越好,他没差;但是你要行菩萨道,对不起,你先要有福报,这是两个不同的路。你要走声闻道,没有布施这回事。

那么声闻道只有戒定慧这三件事情,佛陀并没有把布施放进去,因为声闻道有没有布施差别不大,他根本就不列入考虑。但是你要走菩萨道,那你布施就很重要了!第一个你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第二个,你必须跟众生结善缘。

那么这个布施的概念是怎么生起的呢?经论上说,诸位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就是菩萨他养成一种布施的习惯,他是由一种智慧带动的,他观察就是说,我这一生有很多的资财,我有的用得到,我有的用不到,那么用得到的也就罢了,那么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布施出去,那这个死亡的时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东西布施出去,我会创造一种来生的财富。

比方说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讲一个譬喻说,说森林里面起火了,那么有两户人家做了两个不同的事情:

有一户人家就用那个水去救火,这个火太大,最后房子烧了什么都没有了,因为他想救火,这个观念错了。

有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赶快把里面珍贵的珍宝拿出来,房子烧坏了,但是他珍宝拿出来以后了呢,他到了其它地方又盖了一个房子继续生活。

龙树菩萨说呢,去救这个房子的是凡夫,他爱着自己的身心世界,结果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那么菩萨呢,他知道他还有来生的生命,他会事先为来生的生命布局,他赶快把里面的东西透过布施转成来生的财富。

所以布施的观念就是说,想办法把你暂时用不到的果报,把它换成来生的资粮,你反正还有来生嘛。你说我到净土去了,到净土去你也要有福报,对吧?以后我们会讲到这个三辈九品,这个判教,除了智慧,福报也是判教,也是影响品位的其中的一个。就是说诸位施财无常灭,你反正你不布施,你最后你也带不走。

如果你还有生命在的时候,你如果透过布施,他会转成一个来生的财富,这个是菩萨布施的概念,把暂时的果报换成未来的波罗蜜,未来的功德,这是第一个布施。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122】不管你福报大不大,你最好有所节制

我们看葵二的问戒:
  癸二、问戒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前面的布施是成就福德,这里的持戒是断除有漏,断除有漏的因缘,我们看他是怎么断除有漏的:
那么弥勒菩萨就说,文殊师利,就是称呼文殊师利菩萨,我还看到什么呢?我还在光明当中看到有很多的国王,这个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提国王呢?

因为菩萨从资粮位开始修学,忏悔业障,广修布施以后,到了资粮位的末端,他来到人世间,他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做大富长者;第二个做国王;因为他布施的福德力很大,这个自然招感。

那么作为一个国王呢,他当然是尊贵荣耀,那他去亲近佛陀的时候呢,请佛陀开示无上甚深微妙的法门,佛陀可能跟他讲,有些人讲出世的解脱道,或者讲大乘的菩提道。假设佛陀跟他讲出离的声闻之道,那么这个人听到以后呢,就舍弃了心中好乐的国土,舍弃国土等于舍弃了王位了,那么也舍弃了宫殿,把自己住的地方也舍掉。乃至于自己的臣妾奴仆都舍弃了,那么干什么呢?就剃发出家,披上法服走上了修出世的道路。

这个布施以后为什么加一个持戒呢?因为布施很自然会让菩萨积聚广大的福德,他福报会现前。福报现前以后,有可能会激发菩萨的放逸,那么一个人你没有福报你什么事都没有,你不会放逸;有福报的人,他一旦高慢,他就放逸,放逸以后他就创造很多的生死业力。

诸位,我们的人生只有两种力量,一个叫作愿力,一个叫作业力;一个是往上超生的,一个是往下堕落的。净土宗也是这样,净土宗你可不要把生死业力拉得太重,否则你这个佛号上不去。那么生死业力跟福报是有密切关系,因为福报大,他就很容易创造一些放逸享受,然后就创造很多生死业缘。

所以佛陀必须要制戒让菩萨有所克制,所以这个《大智度论》上讲一句话说,佛陀为什么制这些戒法,他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佛陀举出两个例子,一个孔雀一个鸿雁。他说你作为一个菩萨,你有两个选择,你选择做孔雀,你把过去生的福报开始享受,那么你就像孔雀一样很庄严,但是你孔雀就是身体太重,所以你飞不起来。鸿雁不是,鸿雁他把福报当成一种自利利他的资粮,结果他变成鸿雁,他可以高飞。

那么佛陀讲完布施以后,他提醒所有的菩萨一件事情,我不管你福报大不大,你最好有所节制,就这个概念,因为你福报一大的时候,你一享受,你就变成孔雀了,你再也飞不起来了。

就是说你是想做一只孔雀你还是想做一只鸿雁,就这个概念。

你就是说福报有两种可能:

第一个它障碍你往生,障碍你成就菩萨道,这第一种可能,因为你不会善用福报,你在用福报迷失自己。

第二个你善用你的福报,它变成你修道的资粮,它能够保护你的善根不受干扰,不受外界的干扰。

所以佛陀讲完布施以后马上讲持戒,就是说你用布施创造了福报;第二个事情你最好善加利用你的福报,你如果福报操作错误,你就变成孔雀,就这样子。

福报没有对错,所以佛陀就必须制戒,讲三皈五戒,讲八关斋戒,讲出世的戒法,在家就三皈五戒,出家众就声闻戒,重点就是透过持戒,佛陀画出一道红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佛陀把这条线画出来,你踩到这个红线,你就碰到了生死业缘,提醒你,请你注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