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无相念佛

[实修记录] 佛弟子[无相念佛]个人实修成长记录--念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四节︰一行三昧(念佛三昧)

  《大宝积经》卷116有一段说:“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人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说的是修一行三昧先要有心念心听、心念心忆的功夫,此法门很殊胜,可以让我们从有相直接进入实相。但也要具备二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心念心听、心念心忆的功夫。本周先解释这一段。第二个条件,也是修一行三昧的大前提,留到下周再说明。

  这段经文说明:若想进入一行三昧,应当在空闲处,不受打扰的地方,把一切妄想杂乱的心舍掉,此时不观想佛的相貌,而把心放在称念佛的名号上。若是称念弥陀世尊,就面向西方;若称念药师如来,则面向东方。随佛方所端身正向,不能躺著或翘起二郎腿坐著。若站著要站好合掌,坐著则坐好合掌。

  对所念的佛要心念心忆,念念相续不断绝,而能于这一念中见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为何能于一念中见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因为念一佛的功德无量无边,与十方世界无量诸佛的功德没有差别。这不思议的佛法里,完全相等没有分别,只是一个如。完全一样,是最正觉,而在这当中具备无量功德和辩才。为什么?因为悟了之后,说有说无都对。没悟的人说性有相空,他说性空相有;没悟的人说性空相有,他说性有相空,这是无量辩才。无量功德是因为得到解脱的自受用,和因为亲证解脱而得的解脱知见所生的广度众生的他受用功德。

  我们上周说一行三昧成就的时候,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接下来说“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入一行三昧的人,他完全如实的了知:犹如恒河沙数那么多佛的法界,他们都是无差别相,完全相同。为什么知道他们的无差别相呢?那就是说:真如体性,完全一样,不管是一只蚂蚁,或者一只大象乃至大如鲸鱼。不管是地狱众生、鬼道众生乃至只有七天寿命的中阴众生,一直上至大菩萨、诸佛,其法界完全相同,都是这个真如。此处说“尽如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我们甚至可以说:“尽知恒沙十法界无差别相。”所谓十法界是指六道众生的法界以及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法界,同样是这个真如佛性,称为一相无相。

  一行三昧的这种修法,是大心菩萨所修,虽然名为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但这样修一行三昧的念佛人,不一定求生极乐世界。所以一行三昧的修法,在我们这个婆婆世界,既适合念无量寿佛,也适合念释迦牟尼佛,因为这是要明自真心,见自本性的修法;也就是念佛人所讲的,要明“自性弥陀”,要见“自性弥陀”。

  这一行三昧,很多善知识讲过,但在讲的时候,有的人忽略了一行三昧这一段的前一段话;这也是我们念佛人常常忽略的一段,而这一段正巧是修学一行三昧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即是我们上周所说,欲修此三昧必备的第二个条件。知道这个前提,念佛人普偏存在的一种错误的知见,才能扭转过来,才不致误会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的前一段经文这么讲:“云何名一行三昧?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者,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那就是说,法界只有一相。十方诸佛法界,乃至十方的十法界,全部都一样,只有一相。我们的心安住在十法界的这一相,系缘于这一相,这叫一行三昧。法界只有一相,就是真如。但是: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进入一行三昧、亲证真如一相的话,应当要先阅读或听闻而了解般若波罗密,然后要如说修学。

  所谓“般若波罗密”我们翻译成中国话叫做:“智慧到彼岸”,也就是大般若经所讲的意旨,必须先明白。大般若经的经文很长,像这样大本的大藏经这么厚,有四巨册共六百卷。所以想入一行三昧,不光是前面所谓的“系心一佛,不取相貌,专称名字”而已。当我们随佛方所,“专称名字,于一佛念念相续”的这个功夫在修习之前,要先听闻了解般若波罗密;也就是说:体究念佛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智慧到彼岸。那就是要我们先去了解什么是第一义,什么是了义。所以谈一行三昧之前,这个大前提不能漏掉;如果漏掉的话,一天到晚嘴里喃喃有词地念“阿弥陀佛”,念到驴年也不悟。

  所以在念佛号之前先要明白:如果只是求生西方极乐,并且不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也不是修一行三昧,那就不相干。如果是要修一行三昧,就应当先了解般若波罗密是什么,这样才能体究念佛,才可能修一行三昧。先听闻、阅读般若波罗密之后,再依照《般若波罗密经》所说的去修、去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所以,所谓一行三昧不光只是随佛方所,专称名字而已。这是少数善知识忽略的地方。我们学念佛的人,既然要修这个法门就不应当忽略这个大前提,因为世尊讲,要先闻般若波罗密并且如说修学之后才能入一行三昧,才有可能亲见自性弥陀。亲见自性弥陀之后才能够“即是念中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前后对照之下,如何修一行三昧就很明白了。

  我们上周也曾提到过:“在念佛的这一个念里面,可以见到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曾经问过一个人,他自称修学净土,深入经藏。我说:“那我请问你:净土法门的一行三昧讲‘即是念中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请问:‘未来诸佛还没有成佛,您如何见?’”他答不上来。我曾经跟人讲:“这个见未来诸佛,悟了的人就见了。”譬如说:在我们这些同修之中,就有许多人已经见到无量无数未来诸佛,这不是大妄语,而是真实的见。未来诸佛、现在诸佛、过去诸佛都是这个真如佛性。只要你见性了,你就能看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这便是见到未来一切诸佛。当我们见到一只蚯蚓

  爬出了地洞,在地上爬来爬去,你说:“啊!我看到了未来佛。”看到了许多人,你说:“啊!我看到了许多未来佛。”未来的佛也是这个真如体性,过去的佛,现在十方正在说法度众的佛,都是这个真如体性。

  世尊在开示一行三昧之前,指出修学的前提“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可见得,要入一行三昧,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了义。了义讲的就是真如佛性。明了真如佛性之后,在“端身正向,系心一佛,持佛名号”时,突然返观,一念相应,便觉真如,得见佛性。方知真如佛性时时都在持佛名号之中显现。见了真如佛性之后,就能“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就是说:如十法界、如十方诸佛法界;他永不退失,永不坏灭,他不能用意识思议,他没有任何的障碍,他没有一切的相。这就是实相。

  实相不仅只是无相而已;实相是无相也是有相;有相与无相是不二的,这才是实相。如果只是落在空里面,见空而不见有;空与有不能是一的话,空与有是分别对立的话,那是在一边;既然是在一边就不是实相。如果在有相之中,不能见实相,那就是有碍;则此人所谓的实相无相,一定是错会了,不是真正的无相。至于“实相”我们到实相念佛里面再来说,这里就不再重复。(第一章完)


我们一起做诸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篇 第二章 观像念佛法门

  第一节:观像念佛法门之经典原文节录

  正修行的第二个单元,我们讲「观像念佛」。这观像念佛法门是从《大宝积经》卷八十九里面节录出来。现在念一段原文,让大家了解。

  《尔时,有一比丘于白迭上画如来像,众彩庄严,悉皆具足,持至大精进菩萨所。大精进菩萨见此画像,心大欢喜。作如是言:「如来形象妙好乃尔,况复如来正偏知身,愿我来世得成如是妙色之身。」尔时,大精进菩萨白父母言:「我今欲于如来正法出家学道,愿为随喜。」父母答言:「莫作是说,我今年老,惟汝一子。汝若出家,我等当死。」大精进菩萨言:「我当方便令父母存,而我得出家。我从今日不食诸味,不升床座,不食酥油,不饮浆水。若善、若恶,口不言说,乃至得出家。」》……《于第六日断诸忆想,不起食,念如来应正偏知。》……《尔时,宅神于虚空中现大神力,而说颂曰》来赞叹菩萨,他说了一首颂很长,我们不细谈。这一首颂里面,大意是赞叹大精进菩萨,呵责他的父母和他的许多眷属,呵责许多的知识和八万四千彩女。这些人听到宅神的话以后,就全部悔过,跟菩萨讲:《随意出家,汝当饮食,无令殒绝。》可是大精进菩萨《不食七日,光明晖悦,颜色不变,唯心忆念正遍知身,一切诸天散花供养。过七日已,执画迭像,入于深山,寂静无人禽兽之间,开现画像。取草为座,在画像前,结跏趺坐,正身正念观于如来。既观察已,作如是念:「云何观佛。」尔时林神白菩萨言:「善男子,若欲观佛,当观画像。观此画像不异如来,是名观佛。」时,大精进作如是念:「我今如何观此画像与如来等?」复作是念:「如来像者,非觉非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非觉非知。如是像者,但有名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无所有,如来之身其相如是。如此画像非觉非作,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见非闻,非嗅非尝,非触非知,非出息非入息;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知者。如此画像非欲界摄,非色无色界摄,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取非舍,非实非虚,非生死非涅槃,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如来身,结跏趺坐,经于日月,成就五通,具足无量,得无碍辩;得普光三昧,具大光明。成就天眼,见于东方阿僧只佛。得净天耳,诸佛世尊所说之法悉能听受。天耳净故,一一诸佛所说之法,听闻受持不相障碍。时大精进勤行精进,满足七日,以智为食,不食世供,一切诸天散花供养。时大精进不被架装,亦不见佛,不受禁戒……如是观已,成大智慧。以此智慧,悉见十方阿僧只佛,闻佛说法。》以上是从大宝积经节录出来的经文。


我们一起做诸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篇 第二章 观像念佛法门

  第一节:观像念佛法门之经典原文节录

  正修行的第二个单元,我们讲「观像念佛」。这观像念佛法门是从《大宝积经》卷八十九里面节录出来。现在念一段原文,让大家了解。

  《尔时,有一比丘于白迭上画如来像,众彩庄严,悉皆具足,持至大精进菩萨所。大精进菩萨见此画像,心大欢喜。作如是言:「如来形象妙好乃尔,况复如来正偏知身,愿我来世得成如是妙色之身。」尔时,大精进菩萨白父母言:「我今欲于如来正法出家学道,愿为随喜。」父母答言:「莫作是说,我今年老,惟汝一子。汝若出家,我等当死。」大精进菩萨言:「我当方便令父母存,而我得出家。我从今日不食诸味,不升床座,不食酥油,不饮浆水。若善、若恶,口不言说,乃至得出家。」》……《于第六日断诸忆想,不起食,念如来应正偏知。》……《尔时,宅神于虚空中现大神力,而说颂曰》来赞叹菩萨,他说了一首颂很长,我们不细谈。这一首颂里面,大意是赞叹大精进菩萨,呵责他的父母和他的许多眷属,呵责许多的知识和八万四千彩女。这些人听到宅神的话以后,就全部悔过,跟菩萨讲:《随意出家,汝当饮食,无令殒绝。》可是大精进菩萨《不食七日,光明晖悦,颜色不变,唯心忆念正遍知身,一切诸天散花供养。过七日已,执画迭像,入于深山,寂静无人禽兽之间,开现画像。取草为座,在画像前,结跏趺坐,正身正念观于如来。既观察已,作如是念:「云何观佛。」尔时林神白菩萨言:「善男子,若欲观佛,当观画像。观此画像不异如来,是名观佛。」时,大精进作如是念:「我今如何观此画像与如来等?」复作是念:「如来像者,非觉非知;一切诸法,亦复如是非觉非知。如是像者,但有名字;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但有名字。如是名字,自性空寂,无所有,如来之身其相如是。如此画像非觉非作,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见非闻,非嗅非尝,非触非知,非出息非入息;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知者。如此画像非欲界摄,非色无色界摄,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此画像非取非舍,非实非虚,非生死非涅槃,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来身相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如来身,结跏趺坐,经于日月,成就五通,具足无量,得无碍辩;得普光三昧,具大光明。成就天眼,见于东方阿僧只佛。得净天耳,诸佛世尊所说之法悉能听受。天耳净故,一一诸佛所说之法,听闻受持不相障碍。时大精进勤行精进,满足七日,以智为食,不食世供,一切诸天散花供养。时大精进不被架装,亦不见佛,不受禁戒……如是观已,成大智慧。以此智慧,悉见十方阿僧只佛,闻佛说法。》以上是从大宝积经节录出来的经文。

我们一起做诸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相念佛 于 2013-8-15 09:39 编辑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节:观像念佛法门之修证

  修学佛法,如果能修观像念佛的话,「经于日月,成就一切佛法」。但是欲修这个佛法之前应当先修定力,尤其是要先修忆佛的功夫。这个法门也和一行三昧一样,需要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才能观像念佛,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修学任何一种念佛法门,都要先知道有什么前提,然后能够成就某一个境界、某一个法门。绝对不能够断章取义。断章取义而想要成就一切佛法,遥不可得。

  据《大宝积经》这一段话说:在那个时候,有一位出家人,他很会画像,所以在白迭(白迭就是用很细的羊毛所织成的一张大的布料,它漂白成为白色,叫做白迭)上面很精细的工笔描画如来的画像,画好之后并且用很多种的彩色颜料去加以庄严。他是依照经里面讲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之中,能够画得出来的部份画出来。画好之后,拿到大精进菩萨那里去。大精进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当他看到那一张画像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得不得了。心里面欢喜,嘴巴就讲话了,他说:「如来的形像,他的微妙、相好,竟然好到这个地步,何况是如来真实的法身以及报身,应当更殊胜,称为正偏知身。」

  正偏知是一切智,无所不知称为正偏知,正偏知的本体更不可思议。因此又发了个大愿:「愿我来世可以成就这样的妙色之身。」所以他就去跟父母说:「我现在想要在如来的正法里面出家、学道。我希望父亲、母亲能够随喜。」随喜就是跟著欢喜赞叹,不反对而且帮助他。可是这二位老人家因为只有这个独子,而且他们年纪也大了,所以告诉他:「你不要这样讲,我们现在年纪都很大了,而且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如果出家后,我们一定会死的。」好说歹说,总归一句话是要把他留住,如果留不住,日夜想念的结果只有一死。当时,大精进菩萨就讲了:「你们不让我出家,说会死,那我要设个方便,让你们二位老人家可以继续存活,而我也可以出家。」所以他是有智慧的。

  要如何让他们不死而自己可以出家,自然有智慧方便。他说:「我从现在开始,不吃一切的东西;不管你们煮什么山珍海味,一概不吃。而且我只在我地上的草垫上打坐,不坐一切的床座。」换句话说,连睡觉都免了。不欲、不食还加上不睡觉。「如果有人拿了酥油来(酥油是大补之物)我也不吃,端了水来,我也不喝,端了果汁、果浆来了,我也统统不喝。乃至不管人家讲什么好的、壤的,一切善事、恶事,我通通不答话。这样,一直到我能够出家为止。因我一出家,父母您就死了;所以我不出家,但是不吃、不喝、不睡、不欲、不食也不说话,一直到我出家为止,您们就不会死了。」

  第一天,父母弄了好多的鲜美饮食,他不吃、不喝。第二天,弄了好多的金银财宝在庭院中堆积成山,大精进菩萨连看都不看,连动都不动。第三天起,找了好多知识来,亲朋好友也来劝他:「为了年老父母,你不应当出家。」打车轮战,一个个来,来了又走了,川流不息。大精进菩萨就是不讲话。第五天,看看没办法了,挑选了八万四千彩女来,(所谓彩女就是涂粉擦脂,装扮得很漂亮的女人。)大精进菩萨连眼睛都懒得张开一下。这样一天过一天,使尽了办法,就是希望他打消出家的念头。但是大精进菩萨不理不睬,不欲、不食也不睡觉。在这六天之中他「断诸忆想」。请注意这四个字,这六天之中,他很用心的在忆佛,这六天中忆佛忆到全部的攀缘妄想全都断掉,只有想佛的一个念存在。在这六天之中既不起来饮食,也不起身走动,他念的是什么?是「如来正偏知身」。正偏知身不是那个形像。要注意:形像不是正偏知身,所以修学这个法门的前提也是先要知解般若波罗密。

  在这六天之中他的色身没有损坏,没有虚弱不堪。这个时候,他家的宅神(我们称之为天神,因为他的父母非常富有,宅院非常大,所以要当这样宅院的宅神,也是很有福报的神,必须要祂的境界能够相配。所以祂的神通也是大得不得了。)宅神为了让这些众生信服于他,所以现大神力,在天空中做很多的变化。当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时,祂讲话了。祂责备这些知识,不应阻碍大精进菩萨出家,也责备这八万四千彩女(这八万四千彩女,一个个来给大精进菩萨看,一天也看不完,因为大精进菩萨没张眼,所以一天之中来来去去,起不了什么作用)。骂了八万四千彩女,又责备他的父母,应当让大精进菩萨修行才对。

  宅神责备他们无知,跟他们讲了一些佛法道理之后,父母、知识和八万四千彩女终于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同意他出家,便告诉大精进菩萨说:「现在你可以出家,我们也不会死了。但是你总要起来吃点东西,不要让你的生命坏掉。」可是大精进菩萨照样没有吃喝,没有起座,继续忆佛,接著延续到第七天,光明晖悦。这是什么境界?这表示他的禅定非常好,所以光明一直放射出来,以禅悦为乐。不但颜色不变而且大放光明,他心里只有一个忆佛的念---忆念正偏知身。因为大放光明的缘故,所以一切诸天散花供养。

  虽然这样,他仍然不起于座,一直到过了七天之后,他拿了这一张画像,拜别了父母,到森林去了。他去找一个很寂静的地方,没有人能到,只有禽兽在那儿生活。然后他把画像展开,找到一棵树挂起来。挂好之后,他就在树前铺了草,坐在草上去观那张画像。结跏趺座就是盘坐,端正色身,以正念来观这张如来的画像。

  他很仔细的从头髻到脚的千辐轮相,全部观察完毕。他就想:「我到底要怎样来观佛才对?」详细观过之后,知道这样的观法不正确,到底应该如何观佛呢?这时候,树林有林神,就来跟他讲了,祂说:「善男子,你如果想要观佛的话,应当观这一张画像;观这一张画像跟佛如来没有差别,那叫做观佛。」这时候大精进菩萨这样想:「我现在究竟应该要怎么样来观这一张画像跟如来是相等呢?」然后他又起一个念头,一直思惟下去:如来的像不是觉,也不是知。因为这个像是人画的,人画的像不能觉不能知,一切诸法本身也是一样,不能觉不能知。这是一开始就一面不离有相,一面不离无相。如来的像不能觉不能知,如来的像他不是觉也不是知;然后思惟到一切的法。

我们一起做诸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我们说,在世间有许多法。法是什么?因为有我们的心,所以有一切的法,这个「法」、「若佛出世,佛不出世,法住法位,法尔如是」,它始终是这样的。法的现象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心能觉,所以能够知道法。感觉到有法怎么样生起、怎么样演变、然后过去了。但是法的本身却没有生起、演变、过去。法的相、有生起、演变、过去,法的本际却始终是如如不动,不曾生起、演变、过去。一边是讲实质上的有,一边是讲现象上的空,没有实体。一切的法既然从来就没有起、没有灭,法的本际也是非觉、非知,而法的本身也从不说我是什么法,如来法身也是如此非觉非知。

  譬如涅槃之法,它不说我是涅槃之法,念佛之法从来不说我是念佛之法,善法从来不说我是善法。一切的法、本然空寂,本然无觉、本然无知;而是因为众生有识心在感觉这个法,在用这个法,所以说法有生、住、异、灭,他的体性本身从来没有生、住、异、灭。所以接下来就说:「观察这一张画像,这是如来的画像,画像也只是个名字;一切的法也是一样,只有名字。」如来的画像,我们讲他是如来的像,说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像」,可是「释迦牟尼佛的像」是什么?是名字,不是释迦如来。一切的法也是一样:或叫人天法或叫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善法、恶法……等等,这些名字乃至这些法,他们的自性本身是空、寂灭、无所有。

  二千五百年前,人们看见有释迦牟尼佛应化出世;可是,释迦如来真实的身相是什么?是无生、无灭。二千五百年前所示现的只是一个应化之身,但是真实的如来---空寂、无所有,是一个空性。本然的存在而不可见,不可触、不可摸、不可嗅、不能知道他是什么。面对这样的一张佛像,大精进菩萨继续思惟下去:「这一张佛的画像,它不能觉知,不能做任何一切身、口、意的行为。」「非觉非作」,它本身不能生起一个作意---我要走路、我要凉快、我要温暖、我要饮食。譬如这个画像本身不能生起作意,一切的诸法也是这样。一切的法,譬如说:涅槃法,它并没有升起一个念:「众生想要解脱,我要帮助众生解脱。」一切的恶法也并没有起念:「我要害人,我要叫众生害人。」法的本身也是这样,非觉非作,它本身不起这个作意,不起这个觉照。而如来真实的身相也是这样。以上是从画像思惟如来的真实体性---祂的真如,同时思惟法的本际。

  接下来又思惟:「就像这一张画像,它不能见,虽然画了一尊如来坐在那里,十分庄严;可是画像里的这尊如来,它不能见,也不能听闻,也不能辨别香臭,也不能用口舌去尝一切味道。身体也没有触觉,它也不会思惟,它也没有呼吸出入。一切诸法也是这样:一切的诸法,并没有「知」存在,一切的法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法。涅槃之法并没有说:「我是涅槃之法。」它不知道;善法并没有说:「我是善法」。「法」是众生能知法,法不自知。法法如是,皆不自知。

  接下来又思惟:「就像这一张画像;我们众生是在三界之中,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可是这一张画像不是欲界所含摄,也不是色界所含摄,更不是无色界所含摄。如果是欲界所含摄的话,这张画像本身就会有欲的需求,可是它没有!如果是色界所含摄的话,它就有色界天的福报和禅悦,而它没有!如果是无色界所含摄的话,它应当有无色界心的活动,它也没有!所以,不是三界所摄。一切诸法也是这样,并没有一个法自己说:「我是欲界之法,我是色界之法,我是无色界之法。」如果懂得修行,法法皆到涅槃城。色界之法乃至无色界之法,只要会修,照样得涅槃,照样可以亲证真如体性。所以不能说:「这是欲界之法,在这个法里面一定不能证得真如体性。」没有这回事情,也没有这个限制。因为一切法,在事上虽有种种分别,在理上都不离真如。既不离真如,就不能说他是那一界所含摄。

  接下来又思惟说:「就像这一张如来画像一样,它无取也无舍。」你说它有取吗?它不能取。你说它不取就有舍吗?也不是。「它不是实也不是虚」:因为,你说它实在,它却无常,会毁坏;你说它虚幻不实在,它分明就在眼前,可以触摸到,可以看得到。「它不是生死、也不是涅槃」:因为它不是「有情」,只有「有情」能够有生死,能够取涅槃。一切诸法跟这张画像一样,非取非舍、非实非虚、非生死非涅槃。

  大精进菩萨这样观如来之身的时候,如实的了知如来的真实之身---真如的体性,如来的法身。因此经由这样观像念佛的结果,仅仅一昼夜之间,他便具足了五种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还有宿命通。并且具足了四无量心,可见他观像念佛时功夫已过四禅,所以此时能得到四无量心。并且获得无碍辩才,说法无碍,能够接受一切人的质疑辩难,并且得到普光三昧,具有大光明。普光三昧就是楞伽经里面所讲的初地菩萨的大乘照明三昧,这时候他已经成为初地菩萨。因为这个缘故,他成就的天眼不像一般鬼神和天主的天眼,他可以看见东方无量数佛。他的天耳清净到诸佛世尊所说的法,全部都能听到,能够接受。当天眼同时看到东方无量数佛,天耳同时听到东方无量数佛所说的法时,我们凡夫会认为那岂不是像菜市场一样吵闹混杂,怎么听得清楚?可是大精进菩萨就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所以这种天耳叫净天耳。那不是鬼神、诸天天主所能得。所以如果有人说:「我开悟了,我是初地菩萨。」那就请他看看这一段,看他能不能自称初地菩萨。

  因为天耳清净的缘故,所以东方阿僧只佛的每一尊佛所说的法,都能够听闻受持,不相障碍。此时,大精进菩萨这样继续精进勤行,满足七天。这七天之中,以智慧为食,不吃世间所供养的食物。因为不吃世间所供养的食物,所以诸天才用散花来供养,有天眼的人就能看见。此时「大精进菩萨不被袈裟,亦不见佛,不受禁戒……如是观已成大智慧。」这一段请大家注意:为什么不披袈裟、不见佛、不受禁戒、如此观已,反而成就大智慧?

  披袈裟是什么意思?就是出家。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精进菩萨不出家。为什么不出家?本来辛辛苦苦求出家,而且也已经出家了;现在又说不出家,岂有此理!当一个人悟到真如时,才会真实的明白出家的意旨。出家是什么?出家有身出家、心也出家。有身出家、心不出家。有身不出家、心出家。有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总共有四种。

  上周讲到「大精进菩萨,不披袈裟,亦不见佛,不受禁戒,如是观已,成大智慧。」

  大精进菩萨出家而不披袈裟,所谓不披袈裟,是离了相。我们一般人说出家,是出世俗的家,住到如来的家,也是一个家。因为换到如来之家,就把头发剃掉;衣服也换成出家人的衣服,这种出家人是换一个家住,出世俗之家。

  大精进菩萨的出家,是真出家---出三界的家。真如佛性了了现前,名为出家。已经了悟的人,就知道在实际理地,真实的理是无形无相。真如不是会思惟、有喜恶的心,也不是神识,更不是物质的色身。既然如此,那袈裟要披到何处?

  披袈裟是因为有五阴;有色身才能披袈裟,但色身不是我。如果有一个色身,而没有一个会思惟的意识心,以及意识心的根源---真如,这个色身是没有生命的,它不能动,当然不会去披袈裟。既然没有五阴,那大精进菩萨何能披袈裟呢?因为真如不是物质,不可见,不可触摸,因此不披袈裟。

  亦不见佛:是因为佛不可见;真正的佛就是真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就是真如。无形无相,不是物质,这个真如才是真的佛。一般人以为二千多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才是真的佛。以为他入灭了,现在没有佛了,错了。入灭,是色身入灭,法身常住,那里有入灭呢?应身入灭之后还有报身;报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每一种随形好有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又有八万四千种好,无法想象。天界里面的天主、天人便以为报身就是佛,但这个报身也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真如,可是真如不可见,这不可见的真如才是真正的佛。真的佛既不可见,那么要大精进菩萨如何见佛呢?所以说他「亦不见佛」。

  不受禁戒:禁戒是因为五阴才有之。所谓禁戒是因事制戒、因事渐制。释迦牟尼佛初成立僧团时并未有禁戒,他将所有弟子都当成完美的人,假定每个弟子都不会犯错。刚开始,僧团都没有问题,从五比丘开始,佛陀一转法轮,他们立刻成为阿罗汉,所以不必制戒。后来,弟子愈来愈多,根器不同,有人作出不如法的事情,所以有人报告世尊,世尊因弟子的报告而制定禁戒。因不如法的事情愈来愈多,所制定的禁戒也愈来愈多。

  禁戒,是因为人在世间有五阴。因五阴而有人与人的接触;因有接触,才会有事情变化。某些事情的变化,对僧团有不好的影晌,故渐渐制定禁戒。真如,既不是五阴,要如何守戒法呢?所谓戒法,是我们不可以去做不好的事。做不好的事情,是五阴才能做,色身才能做;如杀人、窃盗、妄语、邪淫,要有色身、嘴巴等才能做。如果没有色身了,要如何做呢?心里想著邪恶不正的事情,那也得要有身体,要有脑筋这个意根,若没有意根,又如何去想这些不正当的事情。

  所以,设立禁戒,是因为有五阴而设。现在,大精进菩萨亲证了真如的境界,真如无形无相、没有嘴巴、色身形象,故不受禁戒。这样观察完成之后,大精进菩萨成就大智慧,以这智慧,他可以清楚地看见十方无量数佛,能够听闻十方无量数佛在说法。因为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再加上大悟彻底,能够成就如此大解脱、大智慧的境界。

  以上所说的就是观像念佛,修此法门之前必先修习定力,尤其是忆佛念佛的定力最重要。功夫有了之后,要深入地了解第一义。第一义深入了解并深入思惟过后,才会知道法身是一种空性。虽然是空性,但是它是真实存在,不是像虚空、顽空一般地一无所有。然后再对著庄严的佛的画像、或是塑像去思惟。知道法身性空,一切相不是法身,一切相都是幻化,暂时而有。一切法界的实际只有一相---无相。因为无相的意旨已经如实了知,所以称为见谛。见谛之后,从无相的空,再来观察世间一切的有,才知道原来世间一切有一直都在显示无相的空性。如此观察深入之后,住于中道。从此,对身心世界的执著自然消除了,攀缘和散乱消失了,便可进入很深的三昧里面。因此之故,成就了深妙的五通,能够度无量的众生。总而言之:学观像念佛之前的二个要件,一是定力;二是深入地了解第一义的圣谛。(第二章完)我们一起做诸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篇 第三章 观想念佛法门 第1~5节

  第三章:观想念佛法门

  第一节 观想念佛:日想

  观想念佛,主要是为了厌离这五浊恶世、娑婆世界,而求生极乐净 土的人所谓的修行法门。观想念佛的法门,有观想、有思惟;但主要 在观想的正受,而以思惟作为辅助。观想念佛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所 谓的十六观而言。观经的十六观,后三观说的是上、中、下九品往生 的事情,前十三观讲的是有相的观想。虽然讲有相的观想,但也说到 第一义的部份。理修的部份,虽然没有几句话,但是如果有利根的 人,观想到某一层次后,阅读到理修的这几句经文,仍然有可能悟 入。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加上理上的修持,是观经事理兼备的特色。

  十三观的第一观---日观,是释迦牟尼佛因为阿阇世王的母亲韦提 希夫人的请求而说。阿阇世王因为篡夺王位而将其父王关闭在王舍 城,并要杀害他。经过两位大臣的劝阻,阿阇世王不杀文王,但禁止 他人送食物给父王,企图要饿死他。韦提希夫人,见自己丈夫被关、 儿子不孝,所以常常盼望世尊救度。她常把面粉炒热,和水及酥蜜, 贴在身上再穿上衣物去探监。到了牢中,将自己身上黏著的面剥下 来,让频婆娑罗王吃。有时候,她身上挂著许多的璎珞,内装有果汁 供养王夫。因此故,老国王很久仍未死。阿阇世王就问卫兵:“为什 么这么久还没死?”卫兵答言:“王母常身上贴著面、璎珞装著果汁 来探监。但我们不能搜身,故国王不死。”此时,阿阇世王就想要杀 害母亲,但是他所最依靠的二位大臣就说:“从来只有无道之王杀害 父亲,就没有无道之王杀害母亲的;若有无道之王杀害母亲,我们就 该远离。”两位大臣以手按剑,倒退出宫。此时,阿阇世王知道事态 严重,就惭悔说:“我不杀母后了,请您们不要离开。”这样,总算 老人家可以存活,老王也因而不死,但是韦提希夫人却因此被囚禁。

  之后,韦提希夫人在牢狱中面对灵鹫山跪求世尊:“弟子过去生做 了什么恶业而生了这么不孝的儿子?我不愿生于五浊恶世,愿世尊救 度弟子。”世尊就从灵鹫山消失,而出现在地牢之中,频婆娑罗王虽 被禁闭,但是常有目连尊者、富楼那尊者飞空而至为他说法。韦提希 夫人求世尊,世尊出现后,大阿罗汉亦从空而降。韦提希夫人说: “我不想在此五浊恶世再生存,希望能够到别的殊胜世界去。”世尊 就以其佛力示现十方无量佛世界。韦提希夫人看过之后说:“极乐世 界最好,但如何到那里去?”世尊才教他日观等13种观想的方法。传 法之前先放光照频婆娑罗王,使他遥见世尊摄受于他,于是虔诚顶 礼,而断五下分结,成阿那含。此是观想念佛法门的缘起。

  欲修日观之前,要修学净业三福,即我们前面所说的事行部份;有 净业三福,才好修行观想念佛法门。

  日想,即是在日没时用想的方式来观,很多人修观想不能成就,是 因其心用在观而不在想;观想要成就,应当先用想,想成就之后,才 开始用观。所谓“想”,譬如打坐时作白日梦,但又心里很明白自己 在作白日梦,这时候白日梦仍有形色,很清楚,和晚上作梦是一样 的,接著才去观察它。作白日梦时,是“想”而不是“观”;观想一 定要从想入,观是想成就之后用观来观察我们想得够不够庄严和细 致?如法不如法?因此,观经里面处处要我们用想。譬如说:人不是 生来就瞎眼、生盲的话,有目都能见。目之能见,是因为心的关系, 有心便能想。目既看过太阳,我们心里就去想太阳,并以实物来练 习。即太阳将下山时,对著太阳来观想,眼睛对著太阳正心正念来 看。看过了,眼睛闭起来去想太阳(注意想时不要用观,亦不可用眼 睛看)。想那个太阳就在心中,如同作白日梦时的那个想,挪到此时 来用。若模糊不见了,就张眼再看一、二秒钟,再闭眼练习。经过几 个傍晚练习之后,只要作想,心中即有红通通的太阳,这就是初观成 就,此观比较容易。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8-1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节 观想念佛:水想

  第二观:水想。先要想西方一切都是大水,遍布一切处。这水很清 澈透明,但知道它是水,非常明了,心不可分散,(因为往往有人作 水想时,心会分散。)心不分散,了了分明后,想水渐渐凝结成透明 的冰,整个西方大地都是透明的冰,没有泥土。

  在冰想成就之后,开始想透明的冰有一些颜色,好像琉璃一样透明 的浅绿色,很漂亮。即是西方极乐世界整个都是透明的琉璃世界。琉 璃地内外均有自然的光,很透澈。再想琉璃地无量无边,非常广阔。 再想琉璃地的下方,是金刚所做的七宝金幢。这个七宝金幢把极乐世 界的广大琉璃地支撑著。每一个次第想成后,观察有无漏失。

  此时再观想支持著琉璃地的金刚七宝金幢有八个面,面与面之间有 楞柱。每一面都是百种宝珠所成,每一颗宝珠都放出一千种的光明; 每种光明内有八万四千种颜色,各不相同,照映著整个琉璃地,那就 好像有千万亿颗的太阳一样在照射整个极乐世界的琉璃地。

  琉璃地很庄严,其上有许多银柱子,银柱之间有黄金作的绳子,分 成一些间隔,用七宝在间隔的地方,将之庄严起来。整个极乐世界琉 璃地上的各种庄严都观想分明之后,再想这些极乐世界的七宝,每一 个宝都有五百色的光,这五百色光,每一种光都好像一朵朵的花一 样,又好像天空的星月一样。这些光照射到天空都形成花的模样,好 像是星星月亮一样,聚集在虚空而形成光明台。

  这光明台上有楼阁,是由千万百宝所合成。在光明台两端各有百亿 花幢、无量乐器来庄严。从一切七宝所放散的光中吹出八种清风,这 些清风会使乐器自然吹奏出苦、空、无我、无常的声音、观想到此地 步,水想功夫成就。第一阶段日观,想多观少;第二观,要用多一点 观。当我们每想一部份成就时,欲知是否了了分明,则要用观。观察 到某些部份没有了了分明时,就要用想,想成就以后再观察所想的境 界是否了了分明。将每一观分成许多阶段,逐步的随想随观,较容易 成就。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p.qq.com/wpa/qunwpa?idkey=7d7219e065e98402c0853d665d103e3cc12391fcc2d3a3ee1ac0bab158615052"><img border="0" src="http://pub.idqqimg.com/wpa/images/group.png" alt="无相念佛" title="无相念佛"></a>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三节 观想念佛:地想

  第三观:地想。上述之水想,是坐下来在静中开眼观想,观察到很细 致,完全俱足。第三观则要练习眼睛张开时,仍可看得到、想得出 来。除了吃饭时以外,大部份时间都在作水想,了了分明即是第三 观。直到动中的观想功夫,一样了了分明,即是第三观成就,叫做粗 见极乐国地。

  佛陀又说:如果末来世的一切众生,想要解脱生死的苦,应告诉他 地想的观法。为什么呢?因为第三观成就时,可以除掉八十亿劫生死 之罪。请注意!观想念佛法门主要在灭罪,罪业重的人大多执著有 相,故观想念佛最适宜。第三观成就时,既可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 罪,一旦舍离报身时,必能往生净佛国土;不光是极乐世界,别的世 界也能够去。这已经是三昧,但此三昧仍不是念佛三昧。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四节 观想念佛:树想

  第四观:树想:想极乐世界的宝树。要想第三观里面由黄金绳所间 隔出的道路,两旁都种植七重行树。七重行树,是路的左右都各种七 排树。这七重行树,每棵树高有八千由旬(一由旬是四华里,约二公 里)。一棵树约有一万六千公里高,比喜马拉雅山高太多了。

  宝树有七宝所形成的花、树叶:犹如世间有花、叶,但均由七宝所 形成,各不相同的珍宝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如此,一棵树观想成就之 后,观想一行;一行观想成就后观想二行;直到观想成两边各有七 行。观想一条黄金道及两旁七重行树完成后,再观想极乐世界大地的 无数黄金道与行树,每棵树观想分明。

  每棵树上的花朵与树叶,都是由各种珍宝所形成,颜色间杂庄严。 琉璃色的花叶,散发出金色光明;玻璃色的花叶,放散出红色的光;玛 瑙色的花叶,放散出车渠色的光;车渠色的花叶,散出绿真珠色的 光。并以珊瑚琥珀等一切的宝贝来作为树上所扮的一切装饰,这些珊 瑚琥珀也都放光。树上虚空有妙珍珠所织成的宝网,每一颗珍珠都散 放光明。这张珍珠宝网上面还有六张同样的宝网,共有七层。七层宝 网之间有很大的间隔,每一间隔各有五百亿座的妙花宫殿。妙花宫殿 之中有诸天童子。每位童子身上所挂珠宝为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 宝。每一摩尼宝的光,可照一百由旬,如同百亿日月所照的光,无法 形容。

  极乐世界的所有宝树,每行每棵均很整齐排列,树叶不会互相遮 障。叶叶之间生各种的妙花,花上有七宝果。每片叶纵广正等二十五 由旬(长宽约五十公里),每片叶有一千种颜色,犹如一百种美丽的 图画,如同天人所戴的璎珞一样。那些花为黄澄澄的金色,从金色中 散放出来的光明如同旋火轮,许多旋火轮在树叶中生出许多果实,这 些果实,如同大光明宝瓶一样会化出无量的幢幡宝盖。这些宝盖中映 现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也示现十方的一切佛国。故在极乐世 界可见到一切的佛国,即是此道理。如此,整棵树连同空中七重宝 网、妙花宫殿,诸天童子等一一观想分明,是第四观成就。此观比前 细腻,但仍属观想三昧,不算观想念佛三昧。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五节 观想念佛:八功德水想

  第五观:八功德水想。极乐世界有八个大水池,每一水池都是七宝 所作。水池里外镶的珠宝都是柔软的,是由如意珠王所生,每颗宝贝 均有七种颜色。水池旁有水渠,均由柔软黄金做成,水渠底是杂色细 小的金刚宝作为下边铺设的砂子,不会滑倒。八大七宝池内和池边水 渠内充满八功德水,水池也是以七宝做成,杂色金刚铺底。

  在每一个水池里面,各有六十亿朵七宝莲花。我们这个世界上,地 球的总人口现在大约有六十亿。如果我们现在这地球上的所有人,不 论男女老少一起往生去的话,这才只是八个七宝池中的一个而已。

  这些观想而成的七宝莲花有六十亿朵,每一朵都一样大,叫做“一 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直径大约是六公里,所以这个花很 大。在每一朵花跟另一朵花的空间有“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 下”。摩尼就是宝珠,摩尼水就是宝珠所成的水。这种水顺著莲花的 空隙,上上下下的时候,自然会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以及六波罗 蜜。另外还有赞叹诸佛相好等。

  有的人往往误解,以为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就一切具足了,其实往 生到极乐世界马上花开见佛,具足无生法忍及各种神通,那不是一般 的人。一般的人到了那边,要在莲花里面坐。为什么要在莲胎里面坐 呢?那个莲花含苞待放、内外不相见,一般往生的人就在里面坐。这 一坐短的半天,长的一天、七天、十天那可不一定。那里的一天是我 们这里的一个大劫,一个大劫算算是多少个地球的年?有人算几千亿 年,有人算几百亿年,有人算过二千多亿年,我们不管它了,反正就 是一个大劫。坐在那里面做什么,坐在那里面不是让我们在那里做梦 去打妄想。我们在那里面就是要把过去生的一切恶业的种子消除掉。 在莲胎里面很清净,让我们不起妄想,这样经过半天或一天或者一 旬,(一旬是十天),十天就是我们这里的十个大劫,那么长的时 间,坐在里面听什么,听“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讲来讲去 好像录音带一直放音---凡是有受皆苦,有生是苦、心是无常,世间 是无常、所以是无我,所以是空,都是讲这一些。然后又教你一些解 脱之法,像六波罗蜜的法。在莲花里面坐到了一段时间,整个的八识 田已经改变了。改变了之后就表示这个人的根性,已经可以见佛了; 那个时候才会莲花开敷!或看见佛或者看见化佛化菩萨为他说法,才能开悟,得无生法忍,所以不是一到那里就万事OK。

  我们如果知道这个道理,何妨在今生中,以有生之年,先去修学一 部份呢,将来舍报到了那边,比别人又快过好几倍。

  接下来说,这个水池是由七宝所造成的;七宝之中有如意珠王,他 会放射出金色的,很微妙的光明;这个光明不停的变做百宝色鸟--- 一百种的珍宝颜色组成的庄严相的鸟---它的声音很和悦优雅,吐出 来的声音都是在赞叹佛、法、僧,和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样的观想 就叫八功德水的观想,这是第五观。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三章:观想念佛法门

  第六节 观想念佛:总观想

  第六观---总观想。要观想极乐世界的众宝国土。我们前面说极乐 国土有一些分界,现在观想这些分界里,每一个区域上面各有五百亿 的珍宝所成的阁楼,这一些阁楼里面,有无量诸天,在那里面奏天乐。这些宝楼上面又有许多乐器,虚悬在空中,庄严有如天宝幢一 样。不必去弹奏它,自己就会发出乐音,这一些乐音里面也说念佛、 念法、念僧。这一些念佛念法念僧的声音,我们很多人觉得奇怪,但是我们到后面无相念佛里面就会做解释,我们这世间也有,只是要看 各人有没有那个因缘听到。这一观,就是把前面的第三、四、五观, 合并观想,叫做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又叫做总观想。

  在第七观之前,佛陀先为韦提希夫人说明,第六观观想成就时,可 以除掉无量亿劫极重恶业。(不是普通恶业,是极重的恶业)。命终 之后必定往生极乐国土。接著就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我将继续为你说明消除苦恼的方法,那就是第七观及以后的观想,你们学会之后,也 要广泛的跟大众分别解说。

  世尊讲完这句话之后,弥陀世尊跟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就出现 了。出现的时候光明炽盛,没有办法完全看清楚西方三圣的圣相,因 为太亮了。在这时候韦提希夫人看见西方三圣之后,赶快接足礼拜。

  然后她就跟释迦世尊禀告说:“我今天因佛的力量,所以能够亲见无 量寿佛和两大菩萨,可是未来的众生要怎样才能够看得见西方三 圣?”释迦世尊就告诉他如果想要观想阿弥陀佛的话,应当先在七宝 地上做莲座想,这就是准备进入念佛三昧的观想。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8-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3-8-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3-8-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3-8-2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3-8-2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发表于 2013-8-27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相念佛,一书我看过,试过几天,没有坚持,在此末学忏悔,赞叹无相念佛。

点评

随喜赞叹师兄!有时间可继续试试呀!也可从持名念佛开始!祝愿师兄修行顺利、精进有成!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7 09:1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孟辰 发表于 2013-8-27 01:19
无相念佛,一书我看过,试过几天,没有坚持,在此末学忏悔,赞叹无相念佛。

随喜赞叹师兄!有时间可继续试试呀!也可从持名念佛开始!祝愿师兄修行顺利、精进有成!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4: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