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无相念佛

[实修记录] 佛弟子[无相念佛]个人实修成长记录--念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七节 观想念佛︰花座想

  要观佛之前先观莲座。这莲座上的莲花有八万四千瓣,先想其中一 瓣,具足一百种珍宝的光彩颜色,每一片莲花有八万四千脉。所谓花 脉譬如叶脉。树叶的叶片是平的,可是有一些部份成条状分歧,高于叶面,就好像人手上有筋脉一样。这些花瓣因为很大,一定要有花脉 支持,不然软绵绵的就倒了。每一片花瓣有八万四千脉,看起来就好 像天画一样。再想每一花瓣的八万四千脉的每一个脉都有八万四千种光,必需要观想到清楚分明。接著说明这朵非常高广的莲花,每一片 花瓣有大有小,最大的在最外面。最小的在最里面,其长与宽各有二 百五十由旬。一片花瓣观想完成之后,观想这一朵莲花有八万四千片的花瓣,再观想这八万四千瓣的每一片花瓣与花瓣中间,都有百亿摩 尼珠王来做装饰。每一颗摩尼珠王都有千种光明。每一颗宝珠王放出 的千种光明,会形成宝盖,这些宝盖也是七宝合成,遍布于极乐世界 琉璃地上。这朵八万四千瓣的巨大庄严的莲花中央有个花台。这个花 台是用释迦毘楞伽摩尼宝做成。这个莲花台又用八万金刚甄叔迦宝、 梵摩尼宝及妙珍珠网庄严起来。在这莲花台上,有四柱宝幢、每一个 宝幢是覆盖在莲花台的四根柱子上,每一个宝幢有如百千万亿须弥 山。每一宝幢上面都有宝缦,宝缦有如夜摩天宫一样。(夜摩天宫在 欲界第三天)。都有五百亿的微妙宝珠,来做为庄严和照明之用,每一颗宝珠又放射出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又形成八万四千种不同的 金色。每一种金色都照射到极乐世界的每一处国土,在每一处国土做 出许多变化不同的相貌,有时候变成金刚台,有的时候变成珍珠网、有的时候变成杂花之云、在十方随意变现而做佛事,这个叫做花座 想,包括莲台宝座宝幢光明的观想,这是第七观。

  然后世尊说:这个妙花台,是法藏比丘---弥陀世尊未成佛之前发了大愿而成就的。想要念弥陀世尊的话,(这里所谓的念“阿弥陀”, 是观想的念佛,不是持名号的念佛)先要做这个第七观,观这个妙花 座,不可以做其它观想。每一片花瓣,每一颗宝珠,每一颗宝珠的光 几种、如何变现,以及台幢,都要观想得非常清楚;好像在镜子里看 见自己的面相很清楚一样。如果能够观想成就的话,可以减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一定可以生极乐世界,这个是在相上讲。

  然后接著话锋一转,讲到理上来,世尊说法,有事有理,初善、中 善、后善。有时说法为适应众生根器而偏于事,但也会讲一些理。有的时候偏于理持,也会讲一些事修。现在就说这个花座想观察完成之后,接下来要想佛。想佛的时候,先要懂得一些知见,便说:“诸佛 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

  这就是说,十方无量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无身可见,既然无身 可见,又为什么叫我们观这个相?因为众生心爱攀缘,叫他观个无 相,观不真切,定也不容易增强,所以叫他观相。但是也跟我们开示:因为诸佛如来他是法界身,法界之身非形非色非相,所以能入众生心想之中。如果如来的身有色,有固定的相,他就不能进入众生的心里面去,只有非形非物的法界身,才能够进入众生的心想之中。既然是这样,便可以无限制的,完全的出现在众生心中。若有五百亿众生观想他,他就能入五百亿众生心想之中。世尊又进一步开示说:如果有人心里观想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时候,其实这个观想成就的人,他本身的自心就是三十二相,就是八十种随形好。 当他观想弥陀世尊成就的时候,这个观想的心就是报身佛,因为这个观想不可能离开真心,独自完成观想,而观想成就也不可能离开佛心。所以成佛作佛就是这个心,这个心的本身也就是佛(报身佛)。 因为诸佛一切的正知正觉,一切的智慧都从这个心想之中而产生。

  我们刚开始讲观想的时候,就提到:要观想就要像作白日梦一样的 那一种心,才想得起来,不能用妄想心来观。做白日梦的时候,把白日梦里面的梦境妄想除掉,那个能想的心就是报身佛。梦境、妄想、能观之心则是化身佛。但是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所以当我们能够 这样观想的时候,那个观想的心就是报身佛;将来成为报身佛也是那个心,所以应当要一心系念的观想彼佛---弥陀世尊。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八节 观想念佛︰想象观

  接著,要观想无量寿佛的话,应当先想有一尊佛的形像,他坐在刚 才观想成的花座上面。在这样观想的时候,心眼开了,立刻成就极清 净天眼,便可以清楚的看见整个极乐世界七宝庄严的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缦依附树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这个时候包括前面 的地观、水观整个的全部合起来。跟这个花座想和弥陀世尊坐在花座 上面的庄严相,含在一起配合观想。这个时候心量已经非常广大,很清楚的观想成就,好像在看自己的手掌一样。

  这样观想之后,还要观想弥陀世尊连同花座花台,祂的左右两边各 有一朵莲花与花台。这左右两边的花座上面都坐有菩萨。在弥陀世尊 本身的右边(我们看是在左边),花座上面坐的是观世音菩萨,另一 边的花座上面,坐的是大势至菩萨。两位菩萨跟弥陀世尊一样的放 光。而当我们这样观想三尊完成的时候,我们所观想的西方三圣,不 需要我们再观想祂们放光,祂们自己会放光。这些光是金色的,照耀 极乐世界所有的宝树。然后再观想整个极乐世界很多宝树的每一颗宝 树下面,都出现三朵莲花。每一朵莲花上面都是跟刚刚观想的西方三 圣一样,只是比较小。遍极乐世界所有的宝树下都同样有西方三圣,这一种观想成就的时候,就会听闻水流光明和诸宝树、凫、雁、鸳、 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莲宗初祖慧远大师,就修到这个 地步。这很不容易,定力必须非常好。还要练习到出定时也能够不散 失,跟观经所讲的完全相同。如果有所不同那就是妄想,如果完全相 同,即是粗想见极乐世界。这不是细观,是粗想而已,这是第八观。 此观修成时,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今生必可修成念佛三昧(亲见自 性弥陀),也就是说,今生必能继续深观,修成第九观而得念佛三昧 (明心见性)。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九节 观想念佛:遍观一切色想(念佛三昧)

  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此观更细腻更伟大。此观是专门观想无量 寿佛的身相光明。无量寿佛的身相,就像百千万亿夜摩天的阎浮檀 金,所放出来的那一种金色。佛身的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 旬。一条恒河的每一颗细沙代表一由旬,一个恒河沙数由旬就不能想 像了,现在说不只是六十万亿,是六十万亿的那由他的恒河沙数由 旬---无量寿佛身量无限的广大。修此观者心量必须无限广大,才能 观想无量寿佛无限广大的身相。想好之后要想祂的两眉之间有自毫右 旋,好像银河旋系,犹如漩涡。这白毫相的大小像五个须弥山那么 大。然后观想佛眼清净有如四大海。这个海不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海,是香水海的那个海。要知香水海有多大?去看华严经就知道了。 无量寿佛的佛眼有如四个大香水海那么大,而且清白分明。然后祂身 上每一个毛孔放射出的光明,都像一个须弥山那么大。

  世尊又说:再来要想弥陀世尊的圆光。(圆光是指佛身周围的 光)。在无量清静平等觉经里面说,有佛光芒十丈,有佛光芒百丈, 有佛光芒照射千由旬,有佛光芒照射一个大千世界,有佛光芒照射无 量无数的百千世界。无量寿佛的圆光,就像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一个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银河系。无量寿佛的圆光范围是百亿个银河旋 系。身旁圆光就有这么大,所以能光照无量无数世界。然后再想他的 圆光里面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化佛,每一尊化佛的身边 都有两尊化菩萨作为侍者。接下来观想,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的相 好、每一种相好里面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然后每一种随形好里面有八万四千种的光明,每一种光明都遍照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不 舍一切众生。这样的光明相好和化佛,没有办法完全清楚的说出来, 要靠忆想的人自己心地之中能够很分明的看见。

  看见了无量寿佛的这一个庄严身相,就同时看见了十方一切诸佛。 这不是说在看无量寿佛的这个身相的时候,同时跟十方一切诸佛的身 相重迭在一起。无量寿佛的无限广大的身相和无量无数的化佛化菩萨,充满了观想者心中,已经没有剩余的空间可以容纳十方一切诸佛 身相。但是,如果十方诸佛身相不和所观想的无量寿佛身相重迭在一 起,怎么看得见十方一切诸佛?实际上,他们不是重迭在一起。这里所谓的“见十方一切诸佛”,不是字面上的“见十方一切诸佛”。如 果依文解义,就会“三世佛怨”,因此,观想念佛的这个次第完成 了,而且同时“见十方一切诸佛”,才叫做念佛三昧。前面第八观说:第八观完成的时候一定能在现生中成就念佛三昧,现在讲:这一 观修成,同时得“见十方一切诸佛”,这才是念佛三昧。这个阶段的 观想功夫完成的时候,叫做“观一切佛身”,不是指一切佛的应身报身,而是法身。那么我们要引用下一段经文解释刚刚所谓的“见十方 一切诸佛”不是指看见一切佛的色相。而是指亲见自性弥陀---明心 见性。

  接下来这一段经文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 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从这一段便可知道前面所谓的“即见十 方一切诸佛”,不是看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而是说明“心眼开 明”---开悟的人所亲证的境界。此观修成时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 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诸佛的心,就 是大慈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叫做无缘慈。不要以为大慈悲是有慈有悲。没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没有慈、没有悲;因为他是无缘慈、 无缘悲。因为无缘慈无缘悲,没有慈没有悲,所以能摄取一切众生。 凡是众生有所念,他就有所应,不必限制特定的因缘或对象,这叫无缘慈,这才是大慈悲。到此地步,明白真如佛心,亲见自性弥陀时,便见自己与十方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所以称为“观一切佛身”, “见十方一切诸佛”。

  第九观修学完成之后,在这个报身坏掉之时,他一定可以生于诸佛 之前,得到无生忍。想无量寿佛的时候,要注意有个要领,要从其中 的一种相好先想---先想祂的眉间毫相,这个白毫相要观想得非常清楚,非常分明。如果眉间的白毫之相能够观想得很清楚的话,其它八 万四千种的相自然而然就可以看见,所以不要听到前面那样讲,就害 怕了。第九观成就的时候,诸佛会现前为你授记,会告诉你:“某某人,你在多久以后成佛,佛号叫什么,佛国世界叫什么,转法轮几 遍,率多少声闻众,度多少菩萨众,正法住世多久,像法末法各住世 多久”。会跟你预记,这叫做授记。这是第九观---真正的念佛三昧。所以,真正的念佛三昧就是亲见自住弥陀。何以故?“以见诸佛 故,名念佛三昧”。自此观起至十三观止,皆是念佛三昧,已见十方 诸佛故,已入实相故。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十节 观想念佛︰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

  第十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想“观世音菩萨”身量有八十 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他的身体是紫金色。(所以有人用天眼看见观 世音菩萨示现的时候。祂的金光里面透出玫瑰色,这叫紫金色)。顶 上有肉髻。这肉髻想成之后,接下来想他颈项圆光(就是头光)。他 的脸有百千由旬那么大。这个圆光里面有五百尊化佛,好像释迦牟尼 佛一样。每一尊化佛都有五百尊菩萨和无量诸天做侍者。他的身光里面显示出五道众生的一切相。顶上有天冠,天冠是用毘楞伽摩尼妙宝 做成的。这个天冠的中央前方有一尊站立著的化佛。很多画佛像的人 把观世音菩萨圣像的天冠里头的弥陀像画成坐佛,是画错了,应当是 立佛。这一尊立佛、高有二十五由旬。

  然后要观想观世音菩萨的面相,如黄金色;眉间的毫相是由七宝所 成的颜色,放射出八万四千种的光明;每一个光明里面又有无量无数 的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又有无量无数的化菩萨作侍者。然后再观想 这些无数的化佛化菩萨,变现自在,遍满于十方世界。

  观世音菩萨的手臂就像红莲花的颜色,有八十亿的微妙光明做为璎 珞,这些璎珞现出一切的庄严佛事。然后观想他的手掌有五佰亿种不 同莲花的颜色;手指尖端,每个指端各有八万四千种的画,好像印文,可以印出来一样;每一种画里面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颜色,每种颜 色放出八万四千种的光;这种光是柔软之光,不会强烈刺眼,让人家 睁不开眼睛,所以能普照一切。他就是用这样的宝手来接引众生。

  接下来想“足”,足底有千辐轮相;佛像的手脚掌上有千辐轮,观 世音菩萨脚底也有千辐轮相。祂走路时,只要把脚一抬起来,脚底千 辐轮相就会化成五佰亿的光明台。脚踩下去的时候,那可妙了,有金 刚摩尼花布散一切,莫不弥满。想到这里,便知观世音菩萨行步时的 无比庄严。至于其它的身相,都跟无量寿佛一样;只有祂顶上的肉髻 和不见顶相比不上无量寿佛。这样观想成就之时,叫做“观观世音菩 萨真实色身想”。这是第十观。

  要观想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先要有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能做这 种观想的人,不会遇到各种的灾祸,一切的业障全部除尽,并且除掉 无数劫生死的罪。像这样的大菩萨,只要听到祂的名称,就获得无量 的福报,何况是这样很详细的去观想分明。欲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话, 要先观想顶上的肉髻,然后想祂的天冠,其余诸相再次第一种一种加 以观想,这个是第十观。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十一节 观想念佛:观大势至菩萨色身想

  第十一观---观大势至菩萨色身想。大势至菩萨的身量和观世音菩 萨一样。祂有一点不同,祂全身光明照耀十方无量数的佛土。祂的光 也是紫金色,和观世音菩萨的光一样的颜色,有缘的众生就可以看见了 。但是这种紫金色的光,除了有眼通的人能看到以外,还有个意 思,那就是智慧光的意思。所以观经讲:“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 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所以大势至菩萨还有个名称,叫作“无边光菩萨”。因为祂的光无量无边,祂以智慧光来普照一切,让一切 见到祂的智慧光的人能够永离三涂之苦,永远不入三恶道。所以祂的 名号又叫作“大势至”。

  一般人解释大势至这三个字是从祂的另一个威德上来说。说祂行走 的时候,十方世界都震动,在地动之处就示现出五百亿的宝花。每一 朵宝花都是庄严高显,好像极乐世界宝花一样。当祂坐的时候,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所以又叫祂大势至菩萨。

  但是称祂为大势至菩萨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刚才讲的无边光。因为 祂的光是智慧光,若有众生被照到,就永离三涂之苦,永远不入三恶 道。这是什么光呢?这就是观经说理的部份;被这智慧的光照到,就是指开悟;当一个人悟道了,亲见自性弥陀之时,他的心就同时放 光。如果他为人说法,一心而不以染心说法,他就会放光。有天眼的 人就能见到。我们说这个人就是已经被大势至菩萨的无边光所照耀。

  十方虚空无数佛世界的每一个世界的念佛人中,必有某些人亲见自性 弥陀,心放自性光明,此即大势至菩萨的光明照耀无所不至,故名大 势至,亦名无边光菩萨。

  见了自性弥陀之后,明自真心,见自本性,必将因为由悟而生的 “理一心”的定力、慧力、“道共戒”的戒力,凝聚成“无上力”, 所以从此永远不入三恶道。这就是观经里面讲的“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之意”。当一个人亲见自性弥陀之 后,他所看到的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佛。每一个有情众生都示现出他 的佛性,了了分明,这就是见十方诸佛的净妙光明。所以大势至菩萨就是智慧的代表。

  祂还有一种功德:我们要观想祂能够在无量无数的佛世界配合著无 量无数的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充满于无量世界之中;也 能够将十方世界的分身无量寿佛和分身观世音菩萨连同祂自己的分身大势至菩萨,一起聚集在极乐国土,遍满虚空,皆坐莲花座,皆演说 妙法。这就是观见大势至菩萨。这就是第十一观。

  第十一观成就的时候,可以除掉无数劫无量数生死之罪。这个观想 成就的人,永远不入胞胎;那就是说,他永远都在诸佛净土来来去 去,不会出生为人、鬼、修罗,称为不入胞胎。这个胞胎包括卵生、湿生、胎生和一部份化生。也不会出生于我们这一种五浊恶世。这是 第十一观。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十二节 观想念佛:普观想

  第十二观---普观想。第十一观成就的时候,应该自己这样作一个 观想,想自己在极乐世界出生了。出生于极乐世界的时候,是坐在一 朵宝莲花里面,结跏趺坐。单盘或双盘都可以,这个时候莲花是合起来的,还没有开敷。观想完成之后,再观想莲花一瓣一瓣的张开。莲 花开敷完毕,再观想有五百种颜色的光来照我们这个色身。然后观想 自己眼睛张开了,看到佛菩萨遍满虚空之中,也听到水、鸟、和树林的声音以及遍满虚空的佛菩萨所出的音声全部都在演说妙法。所说的 妙法与我们这里所读的十二部经相符合。

  这样入定观想纯熟之后,还要练习出定的时候在行、住、坐、卧之 中保持这种观想不会散失掉,第十二观---普观想就完成了。这普观 想叫作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此观完成之后,无量寿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将会常常化身无数,在这个人身边护持。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十三节 观想念佛︰杂想观

  第十三观---杂想观。要先观一尊高一丈六的无量寿佛像;祂在池水 上面站立。无量寿佛的身量极为广大,无量无边,不是我们凡夫所能 够想象。但是因为无量寿佛久远以来就有愿力---凡忆想祂的人,必定可以成就忆想。只要观想佛的形像,就可以得到无量无数的福德, 何况是观想无量寿佛身像的具足。丈六高的佛像观想完成后,继续观 想无量寿佛具有广大如意神通,在十方国变现自在。祂所现的身量有时是一丈六,有时只有八尺之高,都是真金的颜色。在十方国土显像 的时候,祂的宝莲花以及圆光化佛都要像第九观所讲的那样。还要观 想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随侍于十方国土示现的无量寿佛身边,身 量略小于无量寿佛。

  观想的时候两尊菩萨要如何分别?只有头部不同。大势至菩萨的天 冠正面是一个宝瓶,观世音菩萨的天冠正面是一尊化佛---阿弥陀佛 的立像,不是坐像。若能观想清楚分明的话,这个人一定能够出生于西方极乐世界。此观主要是在第五、九、十、十一观的观想完成之 后,把他们合并在一起,然后缩小佛菩萨的身量,观西方三圣,或者 一丈六,或者八尺,在十方世界示现而度化众生,这叫作杂想观。

  观想念佛总共有这十三观。十三观之后另有三观,讲的是往生的品 位高下不同,所摄化的根性的不同。证果的不同,我们在这里不作说 明。想要知道的人,可以去读阅《观无量寿佛经》就清楚了。观想念 佛法门主要是针对放不下形像的人以及罪障很重的人而说的修行法 门。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说:“这个法门观的时候,要离开前五识,要 用第六识来观,(意即缘第七识作意去想)”。所以用观的方式来修观想,就不能成就,而要用想的方式。把眼、耳、鼻、舌、身、意放下,纯粹用我 们的第七识来想,想成之后再用意识来观察所想是否符合经典?这样 才能够成就。

  第九观开始都是念佛三昧。因为在第九观之前虽然有观想,但不是 观佛,亦不见十方一切诸佛,所以不叫念佛三昧,叫作观想的三昧。 至于第二观之前(第一观和第二观)它不叫三昧,因为动中不能分 明。第三观开始动中也可以观想清楚,所以第三观开始才叫作三昧。所以读《观无量寿佛经》,应当要有一些事上理上的思惟和分别,然 后才好修行。(第三章完)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13 第二篇 第四章 系念思惟念佛法门

  第一节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的系念思惟念佛法门

  一、一般人说念佛,是专指持名念佛。如果有的时候,你的心念去思惟、忆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功德,有什么相好、有什么随形好;未深入念佛法门的人就会责备你,说你在打妄想。其实你没错,是他错了。因为我们在系念、在思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无量寿佛的庄严、功德,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庄严、功德,这些都属于系念思惟念佛法门,这不叫妄想。我们引述玄装三藏所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来说明。鸠摩罗什大师也曾翻译这部经,叫作《佛说阿弥陀经》。其实是同一部经,但是唐三藏所翻译的经典有个特色,他翻译经典时特别注重“信”与“达”,而忠实地传译佛经原典的意旨。

  这一部经里面说:“若有净信诸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注意:这里面讲到不可思议的功德,不可思议的名号和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三种。接下来又说:“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己,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所以,我们只要读过这一段,求生极乐世界者,就可以自信满满,信心百倍。他说:如果有的人,心地清净,不是阿谀谄曲那种人。这种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听过这三样,然后去思惟它、去想念它、去记住它。这样思惟、忆念多久?一昼夜(不是一个白天)。一昼夜---今天早上八点开始思惟忆念的话,要到明天早上八点,才满一日夜,不能投机取巧。如果可能,二日夜乃至七日夜,一直不停的在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名号的不可思议,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怎样的不可思议,不想别的事情。如此满足一天乃至满足十天,“系念不乱”,不是一心不乱。一直在想,没有离开过。

  这样系念思惟的人,临命终的时候,无量寿佛会跟声闻弟子、菩萨弟子,前后围绕,到这个人眼前来。此段经文中,有八个字要注意:“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常常有人说:“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可是我没有办法一心不乱要怎么办?”担心得不得了。但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跟我们明讲,只要你作到这些条件,临命终的时候,西方三圣自然会以慈悲心来加以庇佑,让这个求生极乐的念佛人,心不散乱。舍命之后就跟著佛陀与菩萨众、声闻众之后,往生到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去了。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宇 发表于 2013-9-5 11:40
請常唸 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無量   請常唸  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無量

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宇 发表于 2013-9-5 11:40
請常唸 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無量   請常唸  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無量

感恩,早晚也无相忆佛念佛,平常尽量默念“阿弥陀佛”!时常提醒自己不离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节 大阿弥陀经的读诵演说思惟念佛法门

  二、《大阿弥陀经》卷上有一段,卷下也有一段说到系念思惟念佛法门。卷上这一段说:“佛告慈氏:‘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人、非人等,以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他演说,乃至于一昼夜思惟彼刹佛身功德,此人命终速得生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个法门也不是讲持名念佛。现在《大阿弥陀经》讲:世尊跟弥勒菩萨说:“如果有出家、在家,乃至天龙八部等众生,能够把这部经典书写或者供养,或者受持经里面所讲的意旨,每天读诵,乃至为别人演说这部经;或者这些事都不作,仅仅是一昼夜的时间来思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或者无量寿佛的庄严。这样的话,命终之后很快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这是系念思惟的念佛法门。

  同一部经卷下,释迦世尊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百岁,众生值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乃至昼夜思惟佛刹及佛身功德。临寿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所以这个法门也不是持名,而是昼夜思惟佛刹及佛身功德,乃至为人演说,所以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也是非常的殊胜。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三节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的一心求生念佛法门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亦有说明,中辈、下辈生人。下辈就是三辈生人---下品往生:“其三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花、燃灯、悬杂缯彩,作佛事、起塔、饭食诸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得经,疾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法者,当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这里讲的又不同,大意是说:第三辈、下品往生的人,他想求生极乐世界,可是没有资财,不能布施,也没有钱买香供养无量寿佛,也不能供养香花,或者点灯供养。更不要说悬缯彩、幢幡、造佛寺、起塔、供养出家人。这样的人也可以去。他只要去除淫欲的贪著。对于眷属的贪著心,暂时放下来,无所贪慕。暂时放下之后,得到这部经典,就立刻依照这部经典所讲的方法,起慈悲心,要精进修持,不可以生气,并且要持斋、要守戒。那就是说,在这一天乃至十天之中,要持八关斋戒,一心想著要往生阿弥陀佛国,而不是念佛号。是“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所以心里一直想著我要往生阿弥陀佛国,一直想著这件事。只要这样就好,其它都不用想。这更简单,只要一直想著“我要往生阿弥陀佛国”这个愿望,一直维续著不断。这样一天乃至十天,寿命终了,即得往生。这是下品往生。

  其次,我们要说的是:“有的人虽然往生去了,却是胎生,叫作边城胎生。”为什么会有胎生?胎生就是说,这个人本来相信念佛可以往生,一心念著要往生极乐世界,在事后,他又一直想,想了一天、两天、三天乃至十天;想过之后却后悔了、怀疑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那有这么简单、这么便宜?只要这样想一天或者想十天就可以去?他心里面起了怀疑,以后再也不想求生极乐世界这件事。像这样的人,命终之时,弥陀世尊还是来接引他。在这个人命终之时,迷迷糊糊好像在作梦,但又不是作梦。佛就示现身像给他看,他一看见,心想:“哎唷!是真的也!不是假的!”然后他又相信了,又求愿往生了,像这样也可以去。可是到了那边,是边城啊!

  边城也是很殊胜,跟我们这里的忉利天宫是一样的广大殊胜。只是住在那里面,没有办法出城。五百年之中(是极乐世界的五百年之中),只看到佛光,可是见不到佛、见不到菩萨,也见不到声闻,这叫作胎生。在那个边城里面,虽然很广阔,很殊胜,很快乐,但不能出城,好像处于胞胎中一样,叫作边城胎生。所以诸位今天听了,相信了,而去系念思惟之后,可不要后悔,不要怀疑,必须真信真愿。

  如果有人能够有资财去布施、跟人家起造佛寺,起造佛塔、舍利塔等事情,慈心精进。虽然这样积聚很多福德资粮,可以中品往生。但是如果他中途翻悔的话,还是一样生在边城。所以绝对不能后悔、怀疑。

  我们前面讲过,“信,是道源功德母”,信,能生诸佛法,生诸功德,尤其“念佛门”,必须要有绝对的净信。同一部经的卷下里而又有一段经文说:“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悉令生阿弥陀佛国’。这一段讲的,不是靠弥陀世尊来接引,而是你只要照释迦佛所讲的方法,一心清净斋戒,昼夜常想著要往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释迦佛就会慈悲,让你在舍报之时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有时候,去极乐世界不是一定念弥陀世尊的。我们念释迦牟尼佛而求生极乐世界,照样可以去。念药师如来求生极乐世界也可以去,因为十方诸佛皆能满人求生极乐的愿。如果释迦世尊作不到这一点,祂就不会讲净土三经。

  接下来还有一段说:“有空闲时,自端心意,念身作善,专精行道,十日十夜,殊使不能,------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妇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于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往生其国”。所以前面讲十日十夜系念思惟,现在说如果十日十夜是真的作不到,那么应该怎么样呢?不要打妄想,也不要去担心一切的事情,也不要想家里面的任何事情。这个时候,不要跟妇人同床(如果是善女子的话,不要跟丈夫同床),端正身心,断于爱欲。这样一心斋戒清净,想的是什么?不是持名,想的是我要往生阿弥陀佛国这样的念头,一直维续下去,一日一夜也可以去,这样很殊胜了喔!但是还有更简单,更殊胜的。所有的好事,释迦牟尼佛都告诉我们,让我们捡尽了便宜。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四节 无量寿经的一心专忆及一念求生念佛法门

  在《无量寿经》卷下说到二种状况,现在念给诸位听:“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意思是说:要发无上菩提之心:所谓无上菩提之心,就是发四弘誓愿,要去那边求明心见性,回来广度众生。(我去极乐世界,不是浑浑噩噩在那边享受,直至成佛)。这是无上菩提之心,发这个心之后,如果能够的话,一向专意,想著要往生极乐佛国(那就像我们讲“无相念佛”忆念不停),一直到命终。第二种是:如果作不到一向专意的话,乃至十念就好。这样十念,想著无量寿佛,说我要生极乐世界,这二种人都能往生。

  第三种是说:“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我们既然发无上菩提之心而求愿往生,发无上菩提之心以后,如果偶而听人家讲说深妙的佛法---讲“明心见性、讲第一义的经典。”譬如《圆觉经》、《大般若经》(或其中的金刚经、心经)《大般涅槃经》

  《楞严经》等第一义的深法,能不起烦恼,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如果能如此的话,“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如果发无上菩提之心以后,听到了义经之意旨,而至心欢喜信乐,不害怕、不疑惑、不怀疑。这样的人,只要生起一念,欣慕极乐世界殊胜庄严,无量寿佛的功德慈悲,发愿往生。起这样一个念头就好。过后忘掉也没有关系,只要有这么一念,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他好像睡著了一样,在梦里面会看见无量寿佛,此时他又记起求生极乐的念头,便随弥陀世尊往生了。真便宜,一念就可以往生了。这也是系念思惟的念佛法门。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14 第二篇 第五章 无相念佛 第一节

  第一节:念佛的种类

  第一目 念应化身佛

  一般念佛人持名念佛,只要信愿行真切就可以往生西方,但有的人为求实相念佛,所以学无相念佛;有的人为求上品上生,面见弥陀世尊,所以学无相念佛做为功夫;有的人为求学佛得力以度化众生,所以学无相念佛。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法以人名”,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

  念佛,许多人在念,也知道佛有三身:化身、报身和法身。因为佛有三身,所以念佛的法门就有所分别,有念应化身佛、有念报身佛、有念法身佛。所谓念应化身佛可分二种:

  1、感应示现所见的佛。譬如:持佛名号,同时忆想著佛,这时感应所见到的佛形相,就是化身佛。

  2、应身佛:这是在兜率天内院中讲经说法度众,到因缘成熟时,示现降神入母胎,出生后,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示现学习各种世间学问,娶妻生子,见人间有生、老、病、死,而于二月初八降魔,明星出时,见道成佛。二月初八日转法轮,说法四十九年,于二月初八明星出时入涅槃---等(菩萨处胎经卷七),称为八相成道,以八相成道在人间示现,而后入灭,这是应身佛。因为世间众生得道因缘成熟了,所以在世间示现。一般人持名念佛感应所见的是化身佛。

  感应所见的化身佛,通常是八尺或一丈六,这是以持名或礼拜供养的念佛法门修行感应所见。有的人礼忏时见到佛陀示现放光,这个礼忏也是念化身佛。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1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二目 念报身佛

  所谓念报身佛:佛的报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每一随形好放八万四千种光,每一种光有八万四千种好,这种佛的身量非常广大,不是凡夫众生的心量可以测知;譬如,观想念佛的第八观---想象观,和第九观---偏一切色想: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光明、庄严、无量无边;又譬如蚂蚁无法测知人的身量多大,我们体内的细菌无法知道人身的广大。同样的,对人而言,佛的报身也不可思议。

  虽然如此,《观无量寿佛经》上说:“然彼如来,宿愿力故,凡有忆想者,必得成就。”无量寿佛无量劫以来的愿力是---只要一切众生愿意观想祂,祂就帮这个人观想成就。这种观想所见的佛身,具足了无上无量的庄严,这个庄严和身量是随观想者各自心量的大小而有不同;心量小的人观想出来的佛身量也小;心量不庄严,观想得到的佛也不庄严;心量广大又庄严的话,所观想的无量寿佛的报身也无比广大和庄严,所以只要次第而修,此感彼应,必定能见。从观经十六观的第八观到第十三观都属于观想念报身佛法门,第九观则兼述念法身佛之境界。

  念报身佛并不仅是念无量寿佛,也有念十方佛,也有念释迦牟尼佛或毘卢遮那佛。在阿含部《央掘摩罗经》卷三记载:“释迦牟尼佛住无生际,住解脱地,而复住此世界。”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住在本来不生的境界,住在究竟解脱的境地里,但也同时住持在我们的世界。央掘摩罗是一位大阿罗汉,为了求得证明,于是借著文殊师利菩萨和世尊的神力到十方佛世界去,所谓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上方下方,每一方各到十个佛世界,总共见了一百尊佛,最后所见的一尊佛是断一切疑如来。这一百尊佛都跟央掘摩罗说:“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你们如果想要明白释迦牟尼佛住于娑婆世界不入涅槃的原因,你们应该回到婆婆世界问释迦牟尼佛。”

  央掘摩罗和文殊师利菩萨回到娑婆世界问世尊,世尊告诉他们:“十方世界有八十亿佛,皆是一佛,即是我身,如是无量佛刹,无量如来,色身无量无边,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云何我有疾病无常。一切如来悉皆不乐生此世界,以此众生不可治故,以是义故,我于此世界,治不可治众生。我于无量阿僧只劫,行难行之行故,获无量身,于一切无际处住,而复住此。”其意思是说:在十方世界有八十亿佛,同时都在度众,这八十亿佛都是同一尊佛,就是我释迦牟尼。在无量的佛刹里有八十亿的佛,色身无量无边,成就无量的功德,你怎么可以说我释迦牟尼佛有疾病、有无常呢?一切如来都不乐意在此世间出生,因为此世间的众生无法度化、对治,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这些不可治的众生。我在无量阿僧只劫,行一切难行能行的那一些身、口、意行的缘故,所以获得无量身,同时住于八十亿佛世界,也同时住于没有边际、不可捉摸、无生无灭的境界。

  所以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应身示现了涅槃,他的报身和化身则常住世间,寿命无量,因此,我们应当念释迦牟尼佛。在同一部经里,文殊师利菩萨说:“彼之世界,无诸沙砾,平澄如水,柔软乐触,犹如绵纩,如安乐国。无诸五浊,亦无女人、声闻、缘觉,唯有一乘,无诸余乘。”

  文殊师利菩萨和央掘摩罗到那一百佛世界回来以后说:“这一百佛都是释迦牟尼佛所化的世界,分身在那边度化众生。那里的世界不像我们这个世界,那里没有沙子,石头,地面平坦澄净,犹如水面一样,地面柔软,踩在上面,那种触觉非常的美妙,犹如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花。那些世界就像极乐世界,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没有女人、声闻和缘觉。在极乐世界还有声闻,可是释迦牟尼佛的一百佛世界只有一乘,全部修学菩萨道,唯一佛乘。所以有志,有愿的人不妨念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或毘卢遮那佛。这是同一佛的化身、报身法身的不同,而有三个名号。

  然后,世尊对文殊师利菩萨等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称彼一切诸佛名号、若读、若思、若闻,乃至戏笑言说,或顺他人,或欲自显,若有一切恐怖事至,悉皆消灭,一切诸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等,不能恼乱,闻则拥护,闭四趣门。未发心者,得菩提因;况清静心,若读、若诵、若思、若闻。”意思是说:你们三人去过那一百佛的世界,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称念这一百佛世尊的不同名号,不管是用读、用写,乃至听到,或以开玩笑方式来说这一百尊佛或其中一尊佛的名号。乃至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愿,或只为彰显自己的多学、多闻而说此诸佛名号的话,如果有一切恐怖的事情来了都会消灭,所有天龙八部都无法对你干扰,只要他们听到你念其中一尊佛的名号,他就拥护你。此后不但不生三恶道,连阿修罗道都不会往生。尚未发心的人,听到这一百尊佛,甚至一尊佛名号,就种下了将来成就菩提的净因,何况是以净心来读、来诵、来写,乃至听闻。

  诸位大德,这一百尊佛的名号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想求生极乐世界者固然要常念阿弥陀佛,有时早晚也要礼拜忆念释迦牟尼佛。

  另有经说,世尊住于十方无量世界,祂的报身寿命有七百个无量数劫。而我们修行成佛只要三个无量数劫,所以我们修行成佛后世尊的报身还在住世度化众生,祂的报身无量无边,无尽久远,这个报身是示现给初地以上菩萨来亲近修学的报身,所以悟后尚见不到报身佛。因为悟了只是菩萨须陀洹,或菩萨斯陀含,还不到初地菩萨,故不见报身佛,必须修入初地以后往生色究竟天才得以见。因此有些外道因不见报身佛,也未见到化身佛,就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再也见不到了,这是因为对佛法未深入了解所产生的误会。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13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三目 念法身佛

  所谓念法身佛:诸佛法身没有形相,他不是物质,没有重量,方位、处所,所以念法身佛不用语言、文学、声音,要离一切相而念。《佛藏经》内念佛品念法品中说:念无分别,修习念佛、清净念佛、真实念佛等,都是属于念法身佛。因为念佛时无语言、声音、形相,所以称为无相念佛。唐朝怀感大师著《释净土群疑论》卷六云:“得有相念佛三昧,念报化身佛。得无相念佛三昧,念法身佛。”即是此意。

  无相念佛法门分为因地无相念佛和果地无相念佛二种:

  一、因地无相念佛---《佛藏经》上说:“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是则名为修习念佛。”其意是说,这个念佛法门离开了语言,超越一切妄想念想,舍利弗啊!其实一切的念头都是寂灭相,凡夫众生不知一切的想念本来不生,以为世界真实有法,所以产生许多妄想执著。若有人随顺这样的方法念佛的话,叫做修学练习念佛法门。

  《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说:“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无所从来,我无所至。知一切佛,悉如电光,知一切佛皆悉如幻,知一切佛音声如响。”意思是说:一切诸佛从来不曾来过此地,我也从来不曾到一切诸佛的他方世界。那是说法身从来没有来去,有来有去是因有受、想、行、识及这个色身,如果离了五阴就无来去。由此可知,一切佛并没有一个所从来的地方。而所谓的我---真如、佛---也从来没有到那个地方。必须了解也应当了知:所谓佛,就像雨夜里的电光一样,犹如幻化;一切的佛,不管称为什么佛,这些佛的名号,其声音只是一种声音而已。所以念法身佛,应离一切相而念,但这种念佛因尚未证知真如,属于因地无相念佛。

  因地无相念佛因为尚未证得真如空性,所以不是真实的无相,这样的念佛法门是以佛号的意思而念,是跟源于佛号的意象或这尊佛的种种因地菩萨行及大愿、果地功德庄严的总体印象而念,有时是纯粹出于自心想念的念头而念。这种念不是念真实的佛,因为对佛的法身尚未了解亲证,所以称为因地无相念佛。

  这种念佛是相对于事俗认知的有相而说无相;一般念佛法门是有声者、形像名相,譬如: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这些都是有相的念佛。无相念佛是在心里忆念、想念,是远离世间的有相而念佛。这种念佛方法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但被许多念佛人忽略了,因此失去了提升念佛功夫的大好因缘。我们为了利益广大的念佛人,也为了弘传之故,所以施设了无相念佛的名称,藉此和有相及实相念佛作为区别。

  学习念佛法门,要注意该念佛法门所说的忆念是那一种念?必须依照各部经文所说的意旨和脉络而探究,不能一概解释为持名念佛。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四目 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应知

  学无相念佛的人,得要先除慢心,一般参禅人或打坐修定的人,大多轻视念佛法门,总以为参禅或研究经典或打坐修定才是最殊胜。因此不肯学念佛法门,这样的人就不可能修学无相念佛。此外,还要消除疑心;有的人听到无相念佛就满心欢喜,甚至掉下眼泪,无论如何要学会这个法门。有的人听到无相念佛四个字就起烦恼,心里起疑心,认为这个法门一定不是佛法,并和推荐的人辩论质疑,这样的人也无法修学无相念佛法门。

  学习无相念佛的人,要尽量消减觉观的心和攀缘的心,人有五蕴在世间活动,就会有觉观的心,容易被外境所牵动,而不能一心一意修学无相念佛。或是攀缘于五欲诸法、善恶诸法而起分别,如此一来,心易散乱,致不能专精修学无相念佛法门。故学这个法门还要有定、慧的知见,他知道念佛要得力,必须先要有功夫,心不起烦恼,而能练习增强功夫。

  我们要知道,世尊施设许多法门的目的,在于以妄止妄,用施设的方法来制止我们的攀缘心。有的人认为念佛很粗浅,所以去学数息,打坐修定。刚开始学数息打坐,数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可是十几年数下来还是在数息,这就表示这个人知见不够。如果定的知见够的话,他就知道一个声音是一个妄念,数到十,总共是十个妄念。如果数到有一天定心出现,数字出不来了,他应当知道让这声音绵绵延续下去,用一个妄念就可安住,不需要十个妄念。

  念佛也是一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有六个妄念,平常参加念佛会共修,为了对治人们的散乱心,总是念的很快。自己练习时必须回到平常的速度念佛,到心不散乱时,就把佛号舍掉。有的人跟性好,持名念佛时明了心里经常出现的佛号会使忆佛的念不能纯净,所以能够舍除名相。这是定慧知见够的缘故。

  具备慧的知见就会了解修学佛法必须从有入无,从无入真,从真入实的道理。无相念佛就是从有入无的阶段,从无入真是体究念佛,从真入实是果地无相念佛之后体究念佛。这些观念具足,就能够一信不慢,信念佛门中有深妙法。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9-1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精进

点评

感恩师兄鼓励!共同精进,早证菩提成就佛道!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17 09:38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鼓励!共同精进,早证菩提成就佛道!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 本师 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 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第五目 无相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一般过程

  上周谈到无相念佛是一种名称、施设,此阶段的无相念佛还不是真实的无相,所以称它为一种施设。学无相念佛者首先须除掉慢心。有些人静中的功夫好,就轻视无相念佛这门功夫。虽然这门功夫容易学,但是仍须先除慢心;如果有慢心就不可能来学此法门。例如有些参禅人认为念佛法门没什么了不起,而不愿意学;甚至我们讲无相念佛和持名念佛不同,有多么殊胜,他们还是不愿意来学,而认为参禅是最高无上的。其实,高上与否是人的施设,学佛应该要知道的是;怎么样去证入佛法的境界里面去。参禅固然能够悟得真如佛性,可是参禅者若无功夫的话,也是表面看来是在参禅,其实与禅了不相干,因为没有功夫的缘故。而无相念佛这门功夫学会了,就会懂得如何去看话头;会看话头之后,渐渐就会懂得怎么去参话头,乃至怎么去参公案,这样才是真正参禅。所以,无相念佛法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未法时代的有情众生来参禅。有人觉得广泛阅读经典、能言善道,并著作一大堆谈论佛法的书籍,以此为贵,所以不肯学无相念佛的法门,这也是因慢心而生障碍。

  还有些人是疑心的障碍:怀疑究竟有没有无相念佛这个法门。因为念佛通常要有名字、形像,没有名号形像如何念佛呢?甚至怀疑这个法门可能不是佛法。那是因为功夫不够的时候不能真正的体会净土三经、五经(尤其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念佛真正的意旨,误以为有相才能念佛、而起了怀疑。有怀疑心之故,就不会修学无相念佛这个法门。

  学无相念佛法门还要尽量消减觉观攀缘的心:一般有情众生总是喜欢攀缘于觉观,由见色、闻声、鼻嗅、口尝、身触、及意知法中生起攀缘;因觉观攀缘的关系,而使五欲之法、善恶之法,根深柢固地盘据在我们心中,这样纵然不起慢心疑心、来练习这个法门,也将始终学得不是很好。

  此外还要有定、慧的知见:知道佛法三无漏学大约的意旨,及以妄止妄的道理。譬如:打坐时数呼吸,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每一个数目字的声音就是一个妄念,数到十,共有十个妄念。以这十个妄念将日常生活中无尽无数的妄念统一起来,成为不统一中的一种统一现象。若有定的知见,就会知道一到十的这些数目也要舍掉,住于一种没有妄想妄念而定于一种清明的境界之中;若定的知见不够,就会执著一到十的数目字,数了一年、五年、卅年,甚至要往生了还这样数,这样就是不会修定。例如,修定有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要会随宜应用。

  念佛也是一样,刚开始持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光佛”。六字洪名就是六个妄念,因为所念的无量寿佛毕竟不等于无量寿佛,只是我们所施设的声音而已,一句佛号六个声音即是六个妄念。

  念佛不在求快,有时念佛把木鱼敲得很快,是为了对治心地特别散乱的人而设的一种暂时方便;心喜欢打妄想和攀缘时,就把木鱼敲得很快,让大家几乎跟不上,这时必须要全心全意嘴巴念、耳朵听,妄想就不见了。若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这只是一种方便,接下来应当渐渐慢下来;要慢,定力才会出现。念佛得力时,圣号就会愈念愈慢,此时一个呼吸念三句圣号(即十八个妄念),变成一个呼吸念一句圣号,即剩下六个妄念;如果到后来三、四个呼吸才默念一句圣号,那就是一个呼吸剩下比一多一点的妄念。所以若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要由快到慢。到了很慢,定力出现时,就会觉得念圣号太造作、太粗糙了;就会起念把圣号放下而保持想佛的念,这时就是无相念佛了。因此,要学这个法门之前要有定慧的知见,知道以妄止妄的道理,知道学佛法应从散乱到专一,从专一中进入到清净的状态,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这样才是知道学佛法的真实道理了。

  念佛人从有相到无相的念佛过程,若有定慧知见和善根的话,通常由持名念佛入手;若闻善知识说“应心念心听”时,共修时就会口念心听,平常心里默念圣号、心听圣号,让心不散乱。心念心听方式会有二种演变过程,第一种是专心地听心里所唱的佛号,最后佛号不起,而入定中。这时心不想佛、无佛号,外面是什么也不知道,如睁眼瞎子,这是未到地定。用手在他眼前挥动,他亦不能觉知,这是偏于定而不忆佛所产生的状况。等外面突然产生一个特别大的声音或自己起一个妄念才出走,这时又恢复心念心听。此种入定也会有嘴巴还在唱佛号、心已入定的情形。

  第二种是慧的知见够:心念心听时,会检讨我有没有在忆佛想佛,还是只在声音里头?这样观察时发觉心念心听时,其实是偏定而忆佛的念较少,于是改为心念心忆。因为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在求生极乐世界,若偏于修定而心里没忆佛的念,有可能不相应,所以改为心念心忆。此时心不听佛号,只是借著心中唱佛号来增强忆佛之念。过了一段时间,觉得佛号在心中,念也在心中,佛号会影响到忆佛之念不清晰,产生干扰;这时因有定慧知见,而将佛号舍掉,一心来忆佛,此即是无相念佛。有了这个功夫之后,会将它运用于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之中,即一切时中念佛都是无相的。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