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无相念佛

[实修记录] 佛弟子[无相念佛]个人实修成长记录--念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7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师兄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17 16:3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祝福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六十四课   第十九集 福德资粮概说(1)

张正圜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学佛正知见系列》讲座,在这一系列的节目中,我们将为各位提供最正确的学佛正知见,希望您能每天抽出三十分钟的时间,仔细聆听我们的老师们,为大家所开示的修道法要。

今天这个单元,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大乘见道所需的福德资粮。

(1)

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大乘菩萨的入道之门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进入大乘佛法的修道之门,也才能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

然而在求明心见性之前,除了必须建立正确的佛法与禅法修证知见以外,还要锻炼参禅所应该具备的功夫,以及具有简择真正善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

(2)

也许有人会问说:“要求大乘见道明心见性,为什么一定要培植福德资粮呢?”

各位菩萨,我们打个比方,各位就会比较容易了解。譬如说,我们想要盖一栋像台北101那样高的大楼,那么请问大家:“我们是不是就直接盖最上面的那一层就可以了呢?或者我们可以从第五十层开始盖起呢?”

相信大家都会摇摇头说: “欸,你是不是在开玩笑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房子想要盖得多高,地基就得向下打得多深。

绝对不可能是要盖一百层的大楼,却直接可以从地面上盖起,而不用向下把地基打好的。

(3)

各位菩萨,就像是这样的道理,您在佛道上的每一分证境和证量,都必须有相对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在佛菩提道上有扎实稳固的基础,也才能一步步的往前推进而没有障难来遮障我们。

弘法多年以来,我们看到许多退失的现成例子,虽然说会退失的人原因很多,但如果仔细的归纳起来,其实不外乎都是因为福德资粮不足所导致。

因此,我们特别要利用三集的时间,来为各位详细的说明,如何来筹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打下稳固的佛道修行基础,以期能早日的修学正法,迈向正确的成佛之道。

(4)

想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归命三宝,要供养三宝。

所谓三宝,就是指佛、法、僧三宝。我们如果能够以至诚心来归命三宝,来供养三宝,一定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利益,并且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

假使有人想要求明心见性,但是却不归命三宝,也不供养三宝,而说他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来悟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啊!

(5)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乃是 释迦世尊以及诸佛菩萨成佛之钥,假使不信有三宝,不能依止三宝,不至诚恳切的供养三宝的人,怎么可能获得成佛之道的入道宝钥呢?

因此我们说:一切佛子,假使想要进入大乘见道,想要明心见性的话,首先应该要归依三宝,要供养三宝。

(6)

我们在归命三宝、供养三宝之后,接下来应该要广结善缘,修三福净业,并且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行十善业道、行三种布施以及菩萨六度等等。

佛世尊在经典当中,常常开示我们要孝养父母的重要性。

譬如在《杂宝藏经》卷一云:【诸比丘当知: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

又譬如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的〈报恩品〉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

……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

(7)

综合前面这两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世间一切的人,如果有人对父母稍作不善,不恭敬孝养父母,那就会获得很大的苦报;相反地,如果能对父母稍作恭敬供养,就能够获得广大的福报。

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大德,可以说是“恩重如山”,无以为报啊!

因此,我们应当在深心当中常常系念父母的恩德,并且要能够知恩、报恩,这都是佛子们所应该努力实践的法道。

假使有一个人,以无比至诚的心来供养佛陀,另外一个人,努力精勤的来孝养父母,佛说这两个人所能获得的功德,没有丝毫的差别,未来世所能获得的福报同样都是无量无边。

(8)

由以上的说明我们就可以知道,孝养父母乃是一切佛弟子,都必须要躬身实践的首要之务。

甚至于 世尊也曾经这样告诫过阿难尊者。《佛说睒子经》卷一云:【佛告阿难:“吾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自致得成为三界尊。”】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说 世尊在过去世为人子女的时候,非常的仁慈和孝顺;作国王的时候,也是慈悲的护念百姓;作人民的时候,则是奉敬长上。

因为这样不断累积福德的结果,所以今天才能成为三界至尊的人天导师、佛、世尊。也就是说,世尊在过去无量世当中孝顺父母、奉养父母,才能获得三界至尊——成佛的果报。

(9)

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

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虐待父母,或者诈骗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求明心见性,想要求解脱,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啊!

因为人伦的基础尚且都无法作好,何况要成为菩萨,乃至要成佛呢!

(10)

思考:

1、要求大乘见道明心见性,为什么一定要培植福德资粮呢?

2、为什么说想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归命三宝,要供养三宝?

3、为什么孝养父母乃是一切佛弟子,都必须要躬身实践的首要之务?

http://www.tudou.com/listplay/usu-sjj0m8Q/_GMdKhGkc0E.html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祝福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六十六课   第十九集 福德资粮概说(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自杀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只是把今生的困境带到下一世,继续去面对而已。

假使我们能够利用智慧去面对困境、接受困境、化解困境,这样就能够顺利的度过人生的难关,我们的福德与智慧也会在无形之中,往上提升一大截呢。

虽然这是个题外话,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借着这个因缘来传达这样的观念,希望提供给菩萨们作参考。】

(1)

话说回来,菩萨为什么需要慈心不杀呢?

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会说“那些鸡啊、鸭啊、牛啊、羊啊,不就是生来就要给人们吃的吗?”

欸!乍听之下,好像也有道理,但是我们仔细想想看:这些鸡、鸭、牛、羊,它们是什么呢?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真的是要来给人吃的吗?

(2)

各位菩萨,其实这些鸡鸭牛羊,它们也都是如来藏所变现的喔!

它们之所以会显现出这样的相貌,其实都是因为往世在当人的时候造了恶业,所以下堕到畜生道来酬偿往世的业果。

意思是说,有情众生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无量世来,彼此都曾经互为父母、子女,或者是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呢,今生我吃你,来生你吃我,如此辗转的吃来吃去,恩恩怨怨何有了期啊!

(3)

菩萨之所以要慈心不杀,最主要的就是要断后有的业种。如果我们今生不去杀害众生,不去吃众生肉,就不会和众生结恶缘,未来生也就不会为了酬偿业果,而被他所杀、被他所吃。

我们都知道,菩萨从大悲中生,生生世世常住世间行菩萨道,自度度他直到成佛。因此,菩萨就不应该与众生结恶缘,互相杀害。

(4)

我们如果杀心不除,多行杀业,未来世难免会有五阴被杀的果报现行,甚至于互相欺凌,互相食啖,互相遮障,导致无法顺利的学佛,何况是要求成佛之道明心与见性的菩萨大法呢!

因此我们说,一个想要真修菩萨大道的人,都应该要慈心不杀,要护念有情众生,这样才能免除未来世的不可爱异熟果报。

(5)

接下来,我们再继续来说明修集福德资粮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如何行十善业道。

各位菩萨,相信大家都知道,菩萨如果要成佛的话,就必须要行菩萨道,要行菩萨道,就必须要先求明心见性,唯有明心见性之后,才能渐次的修行而成就佛道。

也就是说,在漫长的修道成佛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渐次的圆成佛菩提道的修证。

菩萨为了使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减除修道过程中的障碍,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

(6)

接下来,我们先来说一说佛陀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由来,以及这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和这十善业道之间的关系。《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云:

【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

(7)

这段经文里面所说的“摩诃萨”,是指大菩萨的意思。但是到底哪一阶位的菩萨才能称为“摩诃萨”呢?这在经典中会因时、因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

譬如说,在《大般涅槃经》中说,眼见佛性的十住位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有的经典则说,开悟明心不退的菩萨,就叫做摩诃萨;有的经典则说,要入地了才能称为菩萨摩诃萨。

(8)

前面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大菩萨们修三十二相业,每一相都要以百福德来围绕,才能成就三十二相的一一相。也就是说,菩萨必须在无量无数劫当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然而这不是指在有漏有为法上所作的大利益。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菩萨所作的真正大利益呢?这当中包括了无漏无为法以及无漏有为法上面所作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

(9)

至于这些大利益的真正内涵,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就在下一集中再详细的为各位菩萨作详细的解说,希望您明天继续准时收看。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到这里。谢谢您!

阿弥陀佛!

(10)

思考:

1、菩萨为什么需要慈心不杀呢?

2、为什么说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

http://www.tudou.com/listplay/usu-sjj0m8Q/_GMdKhGkc0E.html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六十七课    第二十集 行十善业道(上)(1)

张正圜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在上一集中,我们说到要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

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

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的增长和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的基础。

(1)

在上一集中,我们说过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每一相都要以百福德来围绕,才能成就三十二相的一一相。

也就是说,菩萨必须在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

然而这不是指在有漏有为法上作大利益,而是要在无漏有为和无漏无为上面所作的利益,才能叫做大利益。

譬如,如果我们只是度化众生去做各种世间的善事,譬如说去救济贫困啊,造桥铺路,或者去救助各种天灾人祸等等,这虽然都是在利益众生,但那不叫做大利益。为什么呢?

(2)

因为那个福德是属于世间的福报,是有漏有为的福报,即使我们这一世用不完了,在未来的两世乃至于十世,这些福报也会被用完的。

但是如果是在无漏法上所作的利益,却可以延续到未来无量世,乃至于成佛。所以我们才会说,在无漏有为和无漏无为上所作的利益,才是大利益。

因为这种利益,可以延续到未来无量数劫,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利益啊。

(3)

菩萨在无量无数劫当中,不断的教导众生各种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上上法,这就是为众生作大利益。

而且菩萨都是以至诚心精勤的来做一切的善业,而不是以轻心、慢心、有间断的心来做这些善业,因此,这样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下来,就能够具足成就无量的功德,这也就是三十二大人相各各都有八十种随形好的原因。

菩萨们由于在因地的时候,发起了大悲心,并且造作种种利乐有情的身口意三业,因此就产生了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种随形好的果报。

(4)

各位菩萨,综合前面所说,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陀的三十二大人相,都是属于福德之业,而这福德之业,都是以身口意为体而出生的,也都是在有为法上来显现。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在身口意上面来修集的话,就不可能成就佛地的三十二种大人相。所以,三十二大人相的成就,还是要回归到最基本的、最初浅的十善业道上面来修行。

(5)

了解这个道理以后,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来谈谈十善业道。什么叫做十善业道呢?所谓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

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在家指邪淫,出家则是指行淫);口有四道,就是妄语、两舌、绮语和恶口;心有三业而非道,也就是贪、嗔、痴(痴就是无明的意思)。

这样总共有十个法相,也就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个。这十个恶法就是十种恶业的根本,这十个恶业则是一切众罪的源头。

(6)

但这其中有三个只叫做业,而不同时叫做道,是业非道。是哪三个呢?就是我们的心,也就是我们的意所生的贪、嗔、痴,这三法是业不叫做道。

为什么不叫做道呢?因为道是要有行为造作出来,而对别人造成了好或不好的事情,才能称为业道;

可是意,也就是我们的觉知心和我们的意根所想的,在还没有以身口的行为造作出来以前,譬如说我们只是在心中自言自语的骂我们的冤家,这在表面上看不出来,所以没有伤害到别人,这就叫做只有业而没有道。

(7)

道是已经实行出来而对别人产生了影响,才可以称为道。所以在这十件事情当中,意根、意识的贪嗔痴,只称为业不称为道;

可是色身的杀、盗、淫,口的妄语、绮语、两舌和恶口,这七件事情既是经过意的造作与决定,也同时经由身、口实行完成了,所以既是业,也是道。

(8)

其实这十恶业道就是十善业道,它们只是一体的两面。不造恶的一边,就成为另外善的一边,所以十恶业道不做,反过来就是行十善业道。

譬如说,杀害众生就是恶业道,我们如果不去杀害众生,因为不杀的善业,将来就会往生到善道去。又譬如众生偷盗,而我们不偷盗,这就成就了善业,将来也可以往生到善道。

所以说,十恶业道与十善业道是二而一,是一而二,只是作与不作的差别而已。

(9)

那么到底什么是善业呢?什么是恶业呢?往往是众说纷纭,不是大家的认知都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众生无量世以来所熏、所习之不同,所以产生有种种不同的想法与作法。

因此,能够如理作意的了解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的意涵,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十恶业道的详细内涵。(未完待续)

(10)

思考:

1、什么样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

2、怎样叫做为众生作大利益?

3、什么叫做十善业道呢?

http://www.tudou.com/listplay/usu-sjj0m8Q/34furJpuPeQ.html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六十八课    第二十集 行十善业道(上)(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到底什么是善业呢?什么是恶业呢?往往是众说纷纭,不是大家的认知都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众生无量世以来所熏、所习之不同,所以产生有种种不同的想法与作法。

因此,能够如理作意的了解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的意涵,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十恶业道的详细内涵。】

(2)

这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

换一句话说,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三罪,假使不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就不会成就恶业道,也就不会具足恶业的果报。

我们可以这样说,十恶业道各有三罪,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了这其中的差别道理,就懂得在起心动念想要造作恶业的时候,就赶快悬崖勒马不让恶业成就,

让它只有根本罪,最多只到方便罪而已,不至于成为成已之罪,而造下无法弥补的恶业果报。

(3)

这样说过三罪的差别法相之后,我们先以杀业为例作说明。

大致上来说,犯杀戒是以杀人为重罪,杀傍生异类为轻罪;但是如果我们是以嗔恨心来杀傍生,即使是像蚂蚁、蚊子这样的小昆虫,仍然是犯重罪的。

我们应当要知道,一切有情众生莫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乃至蝼蚁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如果去断除有情众生的生命,则不仅有违菩萨的大悲心,也会与这些众生结下无比的怨仇,生生世世互相杀戮、互相欺凌,无有了期。

(4)

所以,菩萨不仅应该要断除杀心,更应该要效法 世尊在过去无量生行菩萨道的时候,为了救护众生而舍身喂虎、舍身救鸽等种种伟大的行谊,这才是菩萨所当为、菩萨所应为啊!

所谓“菩萨从大悲中生”,菩萨救护众生尚且来不及了,何况是去杀害众生断其性命呢,而为的只是逞自己一时之快,或者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呢!

(5)

  那么如果造了杀业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我们来引述《大智度论》卷十三作为说明:

  【杀生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
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

五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
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堕泥梨中;
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

(《大智度论》卷十三)

(6)

  各位菩萨,前面这一段经文所说的就是杀生的种种惨痛果报。

譬如说:生生世世心中都常怀邪恶之心;众生憎恶不喜欢看见我们;
乃至我们也是所思惟的都是恶法,都是恶心和恶念;

众生看见我们就好像看见毒蛇,或者看见老虎一般,心生恐怖;
睡觉的时候也心不安稳,醒来以后心神不宁;常常会作恶梦;

命终的时候狂怖恶死;种下种种未来世短命的业因缘;
身坏命终会堕入地狱之中;如果是再生而为人的话,常常都是短命的果报。

(7)

  各位菩萨,我们可以总结来说:杀生这一件事,不管是对今生,对未来世而言,都是自害害他,无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

所以希望有智慧的您,从此能够不再造任何的杀生之业,不再与任何的众生结怨,福德当然也就因此而能够逐渐的增长,修学正法的因缘也因此而得以渐渐的成熟。

(8)

思考:

1、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2、知道了这三事其中的差别道理有什么用?

3、如果造了杀业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

http://www.tudou.com/listplay/usu-sjj0m8Q/34furJpuPeQ.html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六十九课    第二十集 行十善业道(上)(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杀生这一件事,不管是对今生,对未来世而言,都是自害害他,无利于自己和他人的事。

所以希望有智慧的您,从此能够不再造任何的杀生之业,不再与任何的众生结怨,福德当然也就因此而能够逐渐的增长,修学正法的因缘也因此而得以渐渐的成熟。】

(1)

  在说过杀生之后,接下来,我们继续说明身的第二个业,也就是偷盗。

什么是偷盗呢?所谓偷盗的意思是说,心中知道那个财物是别人所有的,而实际上那也是别人的,心中决定要偷盗,这叫做根本罪;

接下来就施设种种的方便,想尽办法要把东西拿到手,这就叫做兴方便;

结果就自己前去把东西拿到手了,或者派人去拿,当东西拿到手了,这叫做成已罪。

(2)

这个偷盗罪,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在不知不觉当中常常会违犯,但是却大部分都不自知。

譬如说,我们把办公室的物品带回家使用,或者使用办公室的资源来做私人的事等等,都是在不知不觉当中犯了偷盗罪。

又譬如,我们应该要缴纳的税款,却不肯如实的去缴纳,想尽办法要逃漏税,这也都是犯了偷盗罪。

或者作生意的人“轻秤小斗”,乃至严重的譬如侵占他人的财物啊,拐骗众生的钱财啊,贪污啊,虚设行号诈骗敛财,乃至现代人都很害怕接到的诈骗电话等等,都是构成偷盗罪的各种情形,可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啊。

(3)

然而众生为什么会去犯偷盗罪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不相信偷盗会带来严重的果报。我们来举述《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作为说明,经中说:

【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
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

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
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

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
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

(《优婆塞戒经》卷三)

(4)

各位菩萨,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喜欢偷盗之业,那么在今生乃至未来际生,都会受到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等等恶业之果报。

虽然经中分明宣说这些惨痛的果报,但是却不是大家都相信因果,所以才会有人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不择手段去偷窃,或者诈骗他人的钱财,完全不顾严重的果报在后面等着呢。说到这里,不免令人为众生的愚痴而感到难过万分啊!

(5)

各位大德,菩萨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利乐有情,使有情生福生乐尚且都来不及了,又怎么能够忍心去偷窃众生的财物,或者诈骗众生的钱财,使众生心痛难过呢?这难道是以慈悲喜舍为志愿的菩萨行者所当为吗?我们相信,这一定是一切有智慧的菩萨所不愿为也不乐为的事。

(6)

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的第三个业是邪淫,出家则为不淫。

什么是邪淫呢?所谓邪淫是指说,对方不论他是男性或女性,凡是他已经婚嫁而系属于他人的,我们在他身上行非梵行的话,就是犯了邪淫的根本罪;

而邪淫的方便罪则是譬如说,我们派遣一个侍者去向某一个有家室的女人或男人相约,或者自己前去相见而交给对方信物,乃至以手去触摸对方,或者与对方讲悄悄话,这样就是邪淫的方便罪成就了;

(7)

接着如果交欢之事已经完成了,就是成已之罪已经成立。这样就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了,这就犯了邪淫罪的重罪。

《圆觉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经中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圆觉经》卷一)意思是说:众生都是因为淫欲之心难以断除,所以才会在欲界中头出头没,轮转不息。

  各位菩萨,至于邪淫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呢?我们来举述《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作为说明,经中说:

(8)

【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

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三)

(9)

各位菩萨,从这一段经文中,我们就可以知道:

邪淫的果报包括了没有办法守护自己和他人的色身,说话人不信受,心常散乱,受种种的苦恼,没有办法修集善业,迟早要散失所有的财物,妻、子不会恋慕恭敬于他,寿命短促等等,这都是现在世邪淫的果报。

而舍此身后堕到地狱之中,受种种恶色、恶力、饥渴长命、苦恼无量等种种的苦报。

总之,邪淫会引生种种不可爱的苦受和果报,行者于此当深自警惕,切莫为了贪一时之乐,而换来无量世的惨痛果报。菩萨修集福德都尚且来不及了,那堪造作亏损福德的事与业呢?

(10)

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欲界生众生其实是很难断除淫欲的,必须修行到了三果的阿那含位,断除了五下分结,或者修学禅定功夫到了初禅以上,才能真正地断除淫欲,所以说就叫做欲界众生。至于我们怎么样观行淫欲的虚妄以及它的不清净,我们在下一集继续为大家说明。

非常谢谢您的收看,谢谢!

阿弥陀佛!

(11)

思考:

1、什么是偷盗呢?

2、偷盗会带来什么样严重的果报?

3、什么是邪淫呢?

4、邪淫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呢?

http://www.tudou.com/listplay/usu-sjj0m8Q/34furJpuPeQ.html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七十课   第二十一集 行十善业道(下)(1)

张正圜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在上一集中,我们谈到淫欲的一些现象,也知道淫欲所产生的许多过患。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来观察淫欲的无常和虚妄。

各位菩萨,一切有情众生的色身,其实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身体里面尽是脓血臭秽、屎尿不净,只是因为包裹着一层薄薄的皮,所以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其实是名符其实的“活动厕所”啊。

(2)

我们之所以会对别人的身体表相产生贪着,往往都是因为有情的言语、气质、姿态、神韵等种种韵味,而使人产生了邪思,乃至于产生了淫欲之心,进而造下了邪淫的罪业。

如果就真实义来说,我们所见到的这个色尘相,其实是自心如来藏由于无始来的虚伪妄想习气所显现,并没有真实的外五尘可得,就好像一只狗在啃着已经干枯的骨头一样,只是自食津液而已,完全没有实质可得。

(3)

菩萨行者应该生生世世以无量的善法来利乐有情,来救护众生,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乃至可以度众生进入正法之中修学才对啊,菩萨怎么反而可以违背戒律,而把邪淫这种恶法加在众生身上,造成众生欲求出离,却反增系缚呢?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头,由于男女混杂,物欲横流,传统的道德观念淡薄,又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众生非常容易违犯邪淫罪而无法自拔,导致因邪淫而产生妄语等恶业不断,不仅使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蒙受极大的苦恼,而无法获得解脱,更遑论要专心一意的来修学佛法,来求证佛菩提了。

(4)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身三业的邪淫罪。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口四业,也就是妄语、两舌、恶口和绮语。口业的四业也各有三罪,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

我们先来说说妄语。什么叫做妄语呢?所谓妄语,简单地说,就是说话不如实。

妄语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指在世间法上的妄语,也就是说“有说没有、没有说有、见说不见、不见说见”,这是属于世间法上的妄语;另外一个就是佛法上的大妄语,就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

(5)

所谓“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是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那种禅定的证量,或者没有解脱的证境,甚至于也没有佛菩提道的修证,却示现出好像有证量和证境的样子来欺骗众生,这都是大妄语的根本罪。

而大妄语的方便罪则是说,施设了各种庄严,然后用言语暗示别人,说自己有什么样的佛法证量,让别人信以为真,这就是大妄语的方便罪。

而大妄语的成已罪则是说,在施设了种种方便之后,别人真的相信了,那就是根本、方便、成已三者都具足成就,大妄语业的罪业也就成就了。

如果只是在世俗法上说,没有神通却骗人家说有神通,这虽然也是重罪,但却不是断头罪,最多只是堕落到饿鬼道或畜生道而已。但是如果是大妄语而三罪都具足的话,那就是地狱罪啊!这可是世间妄语罪中的最重罪。

(6)

各位菩萨,至于妄语会产生哪些过患呢,我们来举述《大智度论》卷13作为说明:

  【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

一者口气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
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语议,常不参豫;

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
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勅,人不承用;

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
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
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 】

(《大智度论》卷十三)

(7)

从以上经文所说,我们可以归纳来说,妄语的过失就是:

口气常臭;善神远离,非人得便;
有时候虽然讲的是诚实语,但是别人也不会相信;

有智慧的人会看不起他;他常常会被人家诽谤,所以往往都是恶名远播;
因此就不会为人所敬重,如果偶尔对别人有所教导,别人也不会接受;

由于这样的缘故,所以常生忧愁;种下被诽谤的业因缘;
在身坏命终之后,会堕到地狱之中;
如果出而为人,也同样是常会为人所诽谤。

(8)

各位菩萨,在佛道的修行上,如实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实才能常常保持身心的轻安与自在,不会因为害怕谎言不知道何时会被拆穿而惶惶不可终日。

譬如说,如果自己没有那种禅定的证境,或者没有解脱的证量,乃至在佛菩提道上没有那种修证,而为了种种虚妄的名声、眷属、钱财等等缘故,而故意示现“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来欺瞒众生,来笼罩众生,

为了短短一世的名利,不仅要在未来无量世受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在今生也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唯恐哪天被人家指名道姓拆穿的时候,没有办法自圆其说而下不了台。各位菩萨,有智慧的人对于这个部分,一定会三思再三思啊!(未完待续)

(9)

思考:

1、如何来观察淫欲的无常和虚妄?

2、什么叫做妄语呢?

3、妄语会产生哪些过患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NjA5MjU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发表于 2014-2-24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点评

感恩师兄鼓励支持!随喜赞叹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25 10:2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鼓励支持!随喜赞叹师兄!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七十一课   第二十一集 行十善业道(下)(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在佛道的修行上,如实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实才能常常保持身心的轻安与自在,不会因为害怕谎言不知道何时会被拆穿而惶惶不可终日。】

在说过妄语之后,接下来,我们说明口四业的第二是两舌。

什么叫做两舌呢?所谓两舌就是以不如实的言语去挑拨双方,使双方不能再和合相处,这叫做两舌的根本罪。

两舌不仅在世间人互动之中常常可以看见,在学佛人之间也同样可以看得见。

(1)

譬如说我们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不照事实的真相去讲,而是用隐瞒的方式挑拨两个人,破坏双方的和合;或者讲话的时候故意要隐瞒一部分,譬如说掐头去尾只讲中间一段,或者只是讲起头与结尾,而把中间的部分给省略了,让别人产生误会,这都是根本罪与方便罪成就了。

(2)

也有一些人讲话常常夸大其词,或者加油添醋来强调自己所说的是事实,但目的就是要挑拨是非,其实都没有那回事。

譬如当他两舌之后,如果有人劝双方要和好,他就不断的主张说:“不应该和合啦,对方实在是太可恶了。”这样就具足了两舌以及破和合僧的根本罪与方便罪。

后来果真让他挑拨成功了,双方从此没有办法再和合相处,这就是两舌的成已之罪。如果两舌兼有破和合僧的话,这可是菩萨戒中的极重罪啊。学佛的人对于这个部分,应该要特别小心,要谨慎口业。

(3)

在谈过妄语、两舌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什么叫做恶口。在菩萨十重戒中有故嗔,这故嗔和恶口有关系。

大致上来说,恶口有两种:第一种是大声的叫骂,或者是说声音不大,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颜悦色的,但是讲话的语气却是尖酸刻薄,这也是属于第一种的恶口;

第二种恶口是脸色大变,他不跟你大声讲话,但是板起凶恶的脸孔,脸色铁青来和你说话,这也叫做恶口。

又譬如,讲话大声叫骂,或者以三字经啊五字经来骂人,那当然更是恶口了。

(4)

如果话已经说出来了,由于这些话,都会让人觉得十分的难堪,因此恶口的根本罪就成立了。

那什么是恶口的方便罪呢?譬如说听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自己没有事先去求证,结果就加油添醋一番,要让别人觉得那个人实在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如果心里只是这样想,还没有付诸行动,那就叫做恶口的方便罪;

但是如果遇到了另外一个人,而开口把话说出来了,这就是恶口的成已之罪。在修行团体当中,两舌和恶口都是很容易违犯的,我们应该要特别小心才好。

(5)

接下来,继续说明绮语。绮语也同样有根本、方便、成已三罪。

绮语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说,第一个部分是“说欲事”;第二是“说非时之言”。

所谓说欲事,譬如有某些修行团体,专门教人在从事男女乐空双运的修法,教导众生如何可以到达“第四喜”的淫乐境界,这都叫做说欲事,也是标准的具足了绮语的根本罪与方便罪;当他把话讲完了,就是绮语罪已经成立了。

(6)

那什么是非时之言呢?譬如说有些人,闲着没事就东家长西家短的闲扯淡、打哈哈,或者说应该要在打坐修定了,或者应该要闻熏佛法的时候,应该要看话头要参禅了,却都只是在谈一些生活上的琐事,这都叫做非时之语,也都叫做绮语。

又譬如有些世间人,在聊天的时候常常会夹杂一些“有颜色”的笑话,或者吃异性的“豆腐”,讲一些不正经的话等等,这都是属于绮语。

换句话说,说欲事、说非时之言,就是成就绮语的根本罪;而绮语的方便罪,则譬如说:把绮语编成一首歌来唱,这是属于绮语的方便罪。

(7)

但是如果是在适当的场合和适当的时间,我们在佛前恭敬的唱诵赞佛偈,这是赞佛而不是绮语。为什么呢?因为赞佛也是属于修行的一种方法。

但是,如果我们编写了一些没有意义的歌曲,而让别人在听闻之后心生欢喜,因此就供养我们财物;

或者我们写出错误的偈颂来教导别人,让别人误以为这是真实法,当别人听了心生欢喜来供养财物,而我们如果收了他所供养的财物的时候,绮语的成已之罪就完成了。

(8)

由此可见,口四业是很容易违犯的。

以上所说的是口四业的情形。各位菩萨,其实人之所以异于畜生者,就在于人有廉耻心,有惭愧心,并且有语言可以表达意思。

尤其是一个菩萨行者,如果能够善用语言的力量来宣说正法,来教化众生,那么就可以把口的四个善业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就可以迅速的培植我们今生见道的福德资粮。

但是相反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往往人云亦云,就很容易用这小小的一张嘴、薄薄的两片皮,造下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恶业,而遮障自己今生乃至未来际生的道业呢。

(9)

思考:

1、什么叫做两舌呢?

2、什么叫做恶口?

3、什么是恶口的方便罪呢?

4、什么是绮语?

5、什么是非时之言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NjA5MjU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七十二课   第二十一集 行十善业道(下)(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一个菩萨行者,如果能够善用语言的力量来宣说正法,来教化众生,那么就可以把口的四个善业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就可以迅速的培植我们今生见道的福德资粮。

但是相反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往往人云亦云,就很容易用这小小的一张嘴、薄薄的两片皮,造下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恶业,而遮障自己今生乃至未来际生的道业呢。】

(1)

在说完口四业之后,我们继续来说明意三业,也就是贪、嗔、痴。

什么叫做“贪”呢?所谓贪,就是指对别人的财物生起了贪爱之心,想要把它变成自己所有,这就是贪的根本罪。

而贪的方便罪则是说,在起了贪得的心以后,心中就施设方便,想要把别人的财物变成自己所有,这就是贪的方便罪。

在思惟过后,随即付诸于行动,果不期然别人就把财物送到自己的手上来了,这就是贪的成已之罪。

甚至于有的人,在贪得财物之后又到处去宣扬炫耀,一点都没有惭愧羞耻之心,这也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得见的事。

(2)

  意业的第二个业道是“嗔”。意业所造的嗔就是想要辱骂别人,或者想要打人,这叫做故嗔。

菩萨如果故嗔其罪极重,因为会断了与众生的法缘,有时候甚至于会断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他为了要抵制你而造下谤佛谤法的大恶业。

所以,菩萨如果故意起嗔,而对别人恶口骂詈,这个罪是非常严重的。

(3)

菩萨如果犯了故嗔之罪,在生完气以后,应该要赶快跟对方和解,不要把这个种子留到未来世去,因为这样会对未来这个道业产生非常严重的遮障。

假使菩萨生起了嗔心,想要打人骂人,那就是故嗔的根本罪已经成立了;

接着就施设许多方便,譬如说:拿取石头或者棍棒来恐吓对方,想要让对方降伏,那就是故嗔的方便罪成立了;

后来果真气极了,就打了下去,那成已之罪也就成立了;甚至于严重的话,在对方求饶的时候还洋洋得意,没有丝毫的惭愧与悲心,这样就具足了故嗔的根本、方便与成已之罪了。

(4)

十恶业道的最后一个是意业,也就是“痴”。痴就是愚痴,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痴的根本罪有很多种,譬如,我们常听到有些人会这样说:“唉呀!不管造什么善业和恶业,都没什么未来世的果报啦!造了善业还不是都是白造的!造了恶业也不会有恶果啦!所造一切业都是无因也无果啦!”

或者有些人也会这样说:“唉呀!什么四圣谛、八正道都是骗人的啦!有什么地狱?不过都只是圣人方便施教而已。什么解脱不解脱的,所有的宗教还不是都同样在劝人为善嘛?”

甚至于也有人会这样说:“世间哪有什么贤人?有什么圣人?大家还不是都是凡夫肉胎!还不是一样都是父母生养的!”

(5)

各位菩萨,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的,说这些话的人,就是被无明所笼罩的众生。

他们不知道当他们心中这样想,决定要做的时候,愚痴的根本罪就已经成立了;

在决定之后,想要用种种的方便施设来说,这些设想,都是属于愚痴的方便罪;

假使自己没有能力方便施设,就找了别人来帮忙,然后就写出诽谤业、诽谤因、诽谤果、诽谤真谛乃至诽谤贤圣的书籍去流通,或者去助印、流通邪见的书籍,这都是意业的愚痴业道的方便罪成立了;

如果透过书籍的流通,使得这些邪见深种于众生心中,而成就了谤因、谤果、谤业、谤贤圣等恶业,那么愚痴业道的成已罪也就成立了。

(6)

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身三、口四、意三业,总共有十种业道,有智慧的人应当要远离这十恶业道,反过来修学十善业道。

造了十恶业道的时候,如果是有业也有道,那么就必定会下地狱;如果是有恶业而无恶道,则大多数会堕落到畜生与饿鬼道当中。

但是如果是勤修十善业道,那么就一定有福也有德,并且能够得到证悟三乘菩提的因缘,永远不入三恶道,乃至可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报。

所以说十善与十恶之间,一出一入的差异非常的大。有智慧者应当要弃舍十恶业道,要勤修十善业道。

(7)

各位菩萨,希望您在听完我们这三集的说明以后,能够建立起正确的福德修集知见,弃舍会不断漏失功德法财的十恶业道,努力实践可以迅速增长福德的十善业道;

否则知见弄错了,很可能自认为是在勤修身口意三善业,而实际上却是造了十恶业而不自知呢。无怪乎 世尊会在八正道当中,把正见放在第一位,其实是有深刻的意涵在里面啊。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8)

思考:

1、什么叫做“贪”呢?

2、为什么说菩萨如果故嗔其罪极重?

3、什么叫“痴”?常见的“痴”有哪些?

4、为什么 世尊会在八正道当中,把正见放在第一位?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NjA5MjU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七十三课   第二十二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上)(1)

游正光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个单元,由正圜老师主讲修集大乘见道所需的福德资粮。今天讲的是“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成佛之道》第28页。

我们经常听到善知识提到“佛菩提道”这四个字,可是佛菩提道的真实内涵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清楚,因此藉这个机会加以说明。

所谓的佛菩提道就是成佛之道,是菩萨成就佛道所必须经过的五十二阶位,这五十二阶位是菩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不断地修集福德、智能才能成就。

(1)

  哪五十二阶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首先谈的是十信。十信就是十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阶位。因为“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尤其是菩萨法,能长养学人迈向成佛之道。

由于菩萨不断地听闻菩萨法、思惟菩萨法,对佛的开示就产生了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就敢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因此得以圆满十信位,转入十住位。

然而要圆满十信位,则需要一个大劫,乃至一万大劫才能成就,才能转入十住位。

(2)

接下来谈十住。十住就是十种为趣向佛菩提道而修的六度万行的阶位,须经由不断地闻、思、修、证菩萨六度万行而得。

也就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譬如在初住位修布施,二住位持戒,三住位忍辱,四住位精进,五住位修禅定,而且随缘、随分、随力修禅定,于五住位快圆满前就会思惟“难道修学佛法,单单只有修集福德吗?”

思惟的结果知道佛是福慧两足尊,不仅只有福德而已,而且还有智慧。因此去寻找善知识,去依止善知识,得以圆满五住位,进入六住位。

(3)

在六住位修般若,依善知识教导去熏习佛法的正知见,譬如熏习五阴虚妄、六入虚妄、十二处虚妄、十八界虚妄,有一真实心不虚妄,祂是一切有情的生命实相,祂有八个识,祂离见闻觉知等等。

有了这些正知见的建立,未来才有机会破参。

菩萨于六住位正知见熏习圆满后,转入七住位,依照善知识所教导的正知见去参禅,亦即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破参,圆满七住位。

(4)

正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开示:

【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

解释如下:于十信位修行,对佛开示产生具足信心后,圆满十信位转入十住位,经过初住的布施、二住的持戒……一直到第六住的般若,得以熏习般若正知见,

于般若的正知见熏习圆满后转入七住,于参禅时一念相应慧,正确的观行现在前,找到了第八识,又经过佛菩萨善知识加以摄受,得以圆满七住位,常住不退,在此之前称为退分菩萨。

(5)

于破参后,圆满七住转入八住,

由于不断精进修行的结果,得以转入十住位,于十住位依照善知识所教导而熏习眼见佛性的正知见,锻炼看话头的功夫,以及培植救护众生广大的福德,

于定、慧、福德圆满时,一念相应慧,用父母所生的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成就了“如幻观”而圆满十住位,转入了十行位。

(6)

十行就是十种长养我们成为地上菩萨应有圣性的阶位,也是让我们具足菩萨种性的十个阶位。

由于不断地长养的结果,于十行满心成就了“阳焰观”,现观能取的六尘心犹如阳焰一样虚妄不实。圆满阳焰观以后,转入了十回向位。

(7)

接下来是十回向位,十种不畏惧艰难去摧邪显正、去救护广大众生的阶位。

能够这样去摧邪显正,去救护众生,未来就能够发起圣性而入十地,因此于十回向位满心前,具足了四个条件就能入初地。

哪四个条件?就是定、慧、福德以及佛前发十无尽愿。

定的部分要有顶级初禅的功夫,亦即要有初禅遍身发不退的定力,成为最顶级的三果人,也是性障永伏如阿罗汉。

(8)

慧的部分要修学百法明门,也就是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有了初分的道种智。

福德的部分,将近一大阿僧祇劫,不断地救护广大的众生,不断地去摧邪显正所培植的广大福德。

于定、慧、福德圆满后,在佛前发十无尽愿之增上意乐,就可以圆满十回向位,成就“如梦观”,现观过去无量世所行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行,犹如梦中所作的一切事情一样。

(9)

思考:

1、佛菩提道的真实内涵到底是什么?

2、什么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3、能入初地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ODMyMzc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七十四课   第二十二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上)(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有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知见。接下来是十地,十种修行无生法忍而成就道种智的阶位。

于初地圆满可以慧解脱而不取证,故意留惑润生;

在三地满心前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于满心可以取证俱解脱而不取证;

于六地满心,可以取证灭尽定而不取证,继续留惑润生;

(2)

到了七地的时候,能够念念入灭尽定,这时候心寂静的结果,就想要入无余涅槃,这时佛就出现了,传授七地菩萨一个三昧,叫做“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

这个三昧胜过菩萨以前所修学的所有三昧,所以菩萨乐于修学而不入无余涅槃;

到了等觉,于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不管内财、外财,祂统统布施,为了成就祂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

一百劫圆满之后,上生天上,于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夜睹明星眼见佛性,而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

(3)

也就是说,菩萨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不断地修集福德、智能,才能成就佛道。

可是坦特罗佛教行者,却教导众生在性高潮快乐的觉受遍全身,称之为乐;

观此乐受无形无相,称之为空,说之为乐空双运、乐空不二,成为引以自豪的“报身佛”。

这样的说法完全不如法!为什么?

(4)

因为有乐受就不离受阴,有知就不离想阴,既然落入受阴与想阴,当然不离五阴;既然不离五阴,表示我见未断,连声闻初果也无,连菩萨七住明心也无,怎么有可能成为究竟佛呢?

原来坦特罗佛教所谓的“报身佛”,是男女抱在一起的假佛。

所以,坦特罗佛教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以及报身佛之说法,是误导众生的说法,不应该修学;是恶知识说法,应该要远离。以免与恶知识共同成就恶业,未来要受无量苦。

(5)

从上面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成就佛道主要的关键在七住明心,是外门修六度万行、内门修六度万行的主要关键。

所以大乘见道明心见性对菩萨而言,当然很重要,所以菩萨应该要勤求大乘见道明心见性。接下来,探讨学人对开悟的几个看法。

(6)

第一类是二乘人。声闻人是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之三缚结断除,成为初果的须陀洹;

乃至将我所执、我执断除,而成为四果的阿罗汉,就可以入无余涅槃。

阿罗汉入涅槃前必定有所疑:“到底入了涅槃是不是断灭空?”因为有所疑,就去请问 佛,佛就告诉阿罗汉:

“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由于声闻相信佛语的开示,于内无恐惧、于外无恐惧,就入无余涅槃。

由此可知,声闻仅是了知蕴处界虚妄而已,并未触及生命实相。

(7)

缘觉则是从十因缘、十二因缘观察。

首先是从十因缘来观察来逆推,也就是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往上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从何而来。

思惟的结果知道有个“识”,这个识就是“入胎识”,绝不是意识,唯有入胎识能够入胎、住胎、出胎,使得名色增长,这个入胎识就是 佛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

(8)

因为无法再超过,所以只好顺推回来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一一检查的结果完全正确无误啊。

接着,再从十二因缘观察,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从何而来。

思惟的结果:名色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这个“识”的关系,这个识就是过去世的识阴六识,才会有今世的名色出现;

而过去世的识阴六识的出现,乃是过去世造作了种种善行、恶行的缘故,而有过去世的识阴六识的出现;

然而会有过去世的种种善行、恶行的造作,是因为有无明的关系。

(9)

知道有无明以后,已经推究到顶,无法再超过,因此只好顺推回来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一一检查结果完全正确无误。

由于缘觉知道,十因缘的“识”是指入胎识,不是识阴六识;十二因缘的“识”是过去世的识阴六识,而不是入胎识。

这两种是不同的,应该要加以分别,以免误解佛法而与佛道越走越远。

然而,缘觉所观察的都是在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虽然他知道有个入胎识,可是这个识在哪里,他不知道;

但也如同阿罗汉一样,于内无恐惧、于外无恐惧,愿意将自我消失,不愿意在三界现身意,因而灭尽了五阴十八界而入无余涅槃。

(10)

思考:

1、为什么说坦特罗佛教所谓的“报身佛”,是男女抱在一起的假佛?

2、成就佛道主要的关键是什么?

3、为什么说声闻仅是了知蕴处界虚妄而已,并未触及生命实相?

4、缘觉人是如何修行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ODMyMzc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七十五课   第二十二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上)(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人对开悟的几个看法之第一类,第二类是新学菩萨。学佛不久,修学佛法时间才不过一劫两劫,时劫很短,因此不知道有明心见性的法。

或者修学佛法三、四年,知道佛法只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而已,问他明心见性——不知道。

或者有人说:“明心见性是大菩萨的事,我算哪根葱!”也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妄自菲薄,不敢发大心求明心见性。

这都是心性怯懦的新学菩萨,不是久学菩萨。

(2)

第三类是久学菩萨。修学佛法已经经过多劫,不是仅有一劫、两劫而已,对明心见性很有兴趣,因此勤求大乘见道的明心见性;

明心前,外门修六度万行;

明心后,内门修六度万行,以真见道总相智为基础,修相见道的别相智;

于别相智圆满以后,在修道位修道种智;于道种智圆满,成就一切种智。

(3)

由此可知,明心见性真的很重要!因此《六祖坛经》惠能大师曾开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因此,菩萨应该勤求明心见性,未来才能够广度众生,才能够成就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既然开悟很重要,到底是悟个什么?是物质吗?物质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所以悟绝不是物质。既然不是物质,当然是心;到底是哪一个心,当然要加以探讨。如同以往,引经据典加以说明:

(4)

  《入楞伽经》曾开示:

“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入楞伽经》卷八)

也就是共有八个识:前五识、意识、意根及阿陀那识----阿梨耶识----阿梨耶识就是第八识。

既然有八个识,到底是哪一个识才是禅宗祖师所证悟的对象,当然要一一加以探讨。

(5)

是前五识吗?前五识能够分别色等五尘,然而五识是五根、五尘相接触而有,是以五根、五尘为俱有依而出生的法。

这有经典为依据,《中阿含经》曾开示:“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中阿含经》卷五十四)

解释如下:眼根、色尘相接触,出生了一个识,这个识叫做眼识,同样的道理,其他的四根、四尘相接触,出生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6)

由此可知:前五识是五根、五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是被生的法,本身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师父台上说法这念心,徒弟台下听法这念心,就是真心。”你就知道他错了。

因为听法这念心是耳识所摄,这样的心,怎么会是真实心呢?由此可知,他说法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7)

接下来,是意识吗?

意识能分别法尘,不仅能分别五尘的粗相,也能分别五尘上所显示法尘的细相。

然而意识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当然不是常住法。

有经典为依据,《中阿含经》曾开示:“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中阿含经》卷五十四)

解释如下:意根、法尘相接触,出生了一个识,这个识叫做意识。

既然意识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当然不是真实法,是生灭法。这可从教证及理证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8)

教证的部分。《大宝积经》曾开示:婴儿在母胎第二十八周就有了八种颠倒想;

在《阿含经》说佛曾开示:想就是知,知就是分别完成,可以证明,意识在怀胎第二十八周一定会出现的。

这也告诉我们,意识是今世五根发育完成以后才出现的,不是本来而有,所以祂无法来往三世,无法从过去世来到今世,也无法从今世来到未来世;

祂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能来往三世,是常住法,不是生灭法”,你就知道那是满口的荒唐言。

如果出自于出家人口里,那是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未来的果报非常严重。

(9)

思考:

1、新学菩萨有什么特点?

2、久学菩萨有什么特点?

3、既然开悟很重要,到底是悟个什么?

4、有人主张:“师父台上说法这念心,徒弟台下听法这念心,就是真心。”,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4、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能来往三世,是常住法,不是生灭法”,有道理吗?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ODMyMzc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七十六课   第二十二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上)(4)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意识是今世五根发育完成以后才出现的,不是本来而有,所以祂无法来往三世,无法从过去世来到今世,也无法从今世来到未来世;祂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能来往三世,是常住法,不是生灭法”,你就知道那是满口的荒唐言。如果出自于出家人口里,那是误导众生的大恶业,未来的果报非常严重。】

(2)

理证的部分。医学已证明,婴儿少则三四个月,一般五六个月,意识就出现;所以意识是后来才出现的法,是生灭的法,不是常住法。

为什么?因为胎儿的五根身还没有发育完成,所以无法借着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须待五根身发育完成,才能借着五根身去接触外五尘,才有后来的识阴六识出现;

因为识阴六识能分别六尘,所以才有后来吾人所了知的诸法出现。

(3)

由于意识不是本来而有,是借着五根身发育完成后才出现的,不是常住法,所以是生灭法。

又如果意识是常住法,应该人生来就懂得种种法,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种法,你应该生来就知道了,不应该去熏习、去学习才懂;

可是大家所见所闻并不如是,都是要从头开始学习,于学习后才懂得这个技艺、这个知识等等,才能够在世间里面生活、生存。

由此证明: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4)

既然意识是生灭法,你就知道坦特罗佛教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以及在性高潮快乐的觉受遍全身而成就报身佛的说法非常荒唐。

为什么?因为在男女性高潮的快乐觉受与能了知诸法,都是有境界的法,都不离意识心,当然是虚妄法,不是常住法。

所以坦特罗佛教的乐空双运、乐空不二,以及快乐觉受遍全身而成就报身佛的说法真的很荒唐,骗得众生团团转,不仅失财失身,而且毁戒大妄语。

(5)

又有人主张: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之性,就是六识的自性,就是真心。

这样的说法,也与佛所说的颠倒。

为什么?因为六识的自性,是依于六识而有,不能自外于六识。

前面已说,六识是虚妄法,更何况是依于六识而有的自性,更是虚妄法。

此外,在重度麻醉的时候,这六识的自性究竟到哪里去了?统统不见了。

由此可知:依于六识而有的自性是虚妄法,不是真实法。

(6)

接下来是意根。

意根有处处作主的体性,虽然无始劫以来,意根一直与第八识在一起,可是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意根还是会灭的。

因为阿罗汉灭尽五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无有一法存在,包括意根在内,只剩下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处于极寂静的境界,所以意根是生灭法。

如果有人主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就是真实心”,那是错误的说法,根本不符合佛说。

(7)

既然不是前七识,第八识当然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也是 世尊所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于摩诃迦叶。”

所以第八识才是 佛所说的正法,也是禅宗祖师所证悟的标的。

如果有人主张“六识足矣”,                                                                                                                    你就知道,他是在谤佛,已经成就断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

(8)

最后作个结论:成佛之道有五十二阶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也是菩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不断的修集福德、智能才能成就。

然而要成就佛菩提道,主要的关键在大乘见道明心见性,它是外门修六度万行、内门修六度万行的主要关键,因此明心见性真的很重要。

此外也分析,证悟祖师所悟的心就是第八识,这个第八识才是佛所说的真心,也是菩萨所要亲证的标的;能够亲证这个第八识,才是证悟的菩萨,也称为菩萨僧、胜义僧。

限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集将继续说明,敬请期待。

阿弥陀佛!

(9)

思考:

1、为什么说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2、有人主张: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之性,就是六识的自性,就是真心。这种主张对吗?为什么?

3、有人主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就是真实心”,这种主张对吗?为什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ODMyMzcy.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七十七课   第二十三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下)(1)

游正光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集说明成佛之道有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也是菩萨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不断的修集福德、智能才能成就。

然而要成就佛菩提道,主要的关键在于大乘见道明心见性,它是外门修六度万行、内门修六度万行的主要关键,因此,明心见性真的很重要!

(1)

既然菩萨所悟的心是第八识,当然是三界九地、四圣六凡的真心。正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

解释如下:佛说的真心以及佛地的无垢识,都是一样那么清净,同样的道理,佛的无垢识与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一样都是那么清净。

所以,佛说的真心、佛地的无垢识,以及一切有情的真心这三者,都是一样那么清净,没有差别。

(2)

因此,不论如何下劣有情的真心,乃至佛地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因此第八识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

如果有人主张:“第八识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无始无明。”你就知道,这个人在胡说八道!根本不懂佛法!

如果有人主张:“第八识是佛的方便安立。”你就知道那是在谤佛!是恶说,那是不可承受的异熟果报!

(3)

接下来,将继续今天进行的题目:“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下集)”。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成佛之道》第28页。

  这一集要谈的是:“第八识到底是不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如同以往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

《契经》曾开示,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4)

解释如下:佛说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邪恶、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识就是阿赖耶识;

如来的清净藏,就是佛地的无垢识,也是世间有情五阴身中的阿赖耶识,就好像金子与金指环——金指环是由金子打造成的,

它的法相与原有的金子不一样,是金子经过一段人工打造的过程,而与原有的金子法相不一样,所以称之为展转,可是它们的本质还是金子,所以称之为无差别。

(5)

基于上面所说,分为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点,经典告诉我们: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

因为第八识是 佛所说的真心,无垢识是佛地的真心,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

佛已经明白告示: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都是同一个心,不是三个不同的心。所以 佛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6)

可是有人不融会贯通经典所说,却提出很荒谬的说法,他们主张:如果经典没有出现“第八识”这三个字,代表这部经没有谈到第八识,所以这部经没有第八识存在。

譬如有人在网络上这样主张:“由于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没有谈到‘第八识’这三个字,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第八识是不存在的。”

这样说法真的很荒唐!

(7)

佛在不同的经典,将真心以不同的名相加以宣说,譬如 佛曾说到“本际、如、我、如来藏、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都是指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相。

难道一定要有“第八识”这三个字出现,第八识才存在吗?如果没有“第八识”这三个字出现,就代表第八识不存在吗?

所以说,提出这样主张的人,真的很荒唐!

(8)

第二点,“恶慧不能知”,偏斜、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识就是阿赖耶识。

譬如二乘人仅观察蕴处界虚妄,无法现观第八识、藏识、阿赖耶识的运作,也无法现观祂分明显现,所以这不是二乘人所知、所行境界。

二乘人尚且不知,更何况是凡夫所能知!这都证明只有菩萨才能知。

为什么?因为第八识祂很微细,而且究竟边际,七住的菩萨能少分了知,地上的菩萨多分了知,佛究竟了知。愚于大乘法的声闻、辟支佛以及凡夫、外道,穷尽定力与慧力,也无法了知菩萨所悟的第八识于一丝一毫。

(9)

第三点,“展转无差别”。如来的清净藏,亦即是佛地的无垢识,也是世间有情五阴身中的阿赖耶识,就好像金子与金指环,金指环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与原有的金子不一样,所以称之为展转;

可是它的本质还是金子,所以称之无差别,这是在说本体清净无差别。

这正如经典的开示:“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大方等如来藏经》卷一)

解释如下:因为佛地的无垢识与凡夫的阿赖耶识本体都是那么清净,但是凡夫的阿赖耶识含藏了七转识染污的种子,不是像佛的无垢识那么究竟清净,所以称为好像清净如我无异——究竟还有一些与佛不同,然后本体都是一样,都是清净的。

(10)

思考:

1、有人主张:“第八识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无始无明。” 、“第八识是佛的方便安立。”请依据经典开始来辨正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2、“第八识到底是不是如来藏阿赖耶识?”请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

3、“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以及“展转无差别”?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yNjQ3NDA0.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七十八课   第二十三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下)(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大方等如来藏经》卷一)

解释如下:因为佛地的无垢识与凡夫的阿赖耶识本体都是那么清净,但是凡夫的阿赖耶识含藏了七转识染污的种子,不是像佛的无垢识那么究竟清净,所以称为好像清净如我无异——究竟还有一些与佛不同,然后本体都是一样,都是清净的。】

(1)

可是却有人违背佛说,提出:“如来藏富有外道神我、梵我的色彩。”

可是 佛在经典开示:祂所说的如来藏就是第八识,外道所说的就是意识——第六识。

佛所说的如来藏常不变异,外道所说的意识是无常有变异,怎么会一样呢?

(2)

会有这样的主张乃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及一分的学术研究者,不相信大乘法是 佛亲口说的,因此提出“大乘非佛说”的说法,诬赖大乘法是 佛涅槃后,佛弟子为了缅怀 世尊而由佛弟子长期结集出来的。

这样说法,乃是毁谤 世尊所说的最胜妙法,使得佛法不再胜妙,这样否定的结果乃是破佛正法,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3)

又譬如有人提出:“阿赖耶识是妄心妄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可是 佛在经典都开示了: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不是后来才出生的。

既然是本来而有,怎么会是妄心妄识?怎么会是生灭法呢?

因此,提出这样主张的人,当他面对菩萨的质问“阿赖耶识何时生?阿赖耶识何时灭?”只能口挂壁上,无法回答菩萨的质问了!

由此可知:阿赖耶识就是 佛所说的真心。

(4)

又譬如有人提出:“第八识在大乘学理上是存在的,但是那是虚妄的存在。”

他们认为:第八识是妄心妄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可是这样的说法,却是与 世尊的说法颠倒,因为 世尊说:第八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出生了一切有情蕴处界及万法,所以祂是万法的根源!怎么会是妄心妄识呢?

因此,他们的说法成就了谤菩萨藏的大恶业!要弥补这样的大恶业,乃至扭转大恶业,唯有弘扬正法,别无他途。正如《大般涅槃经》开示:

(5)

【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大般涅槃经》卷十)

经中已说明:凡是毁谤正法的人,唯有弘扬正法,才能改变如此的大恶业。

世亲菩萨就是最好的例子:世亲菩萨早期弘扬小乘法,毁谤大乘法,后来受到哥哥 无著菩萨的劝导,才知道已经成就毁谤大乘法的恶业,因此想割舌谢罪。

无著菩萨告诉 世亲菩萨,割舌是无法免除下堕三恶道的大恶业,唯有弘扬正法才能免罪。

此后,世亲菩萨就以毁谤大乘法的舌头专门弘扬大乘法,而有后来“千部论主”之称,于舍寿时不仅免除了下堕三恶道,而且还成就邻近初地的证量。

(6)

从 世亲菩萨的例子,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凡是毁谤大乘法的人已经造下未来要下堕三恶道的大恶业,将来要受无量的苦,那是不可承受的苦,而且是长劫,不是短劫。

第二个重点,凡是弘扬大乘法的人,他的功德非常大,不仅可以扭转恶业,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菩提资粮快速增上,作为未来大乘见道的机会,乃至在佛菩提道上能够迅速成就。

如果 世亲菩萨早期没有毁谤大乘法,而一开始弘扬大乘法,于舍寿时,其证量早已超过邻近初地的证量,是地上菩萨所行境界。

所以说,弘扬正法有大功德!因此,后学在此劝请大众:千万不要毁谤大乘法,以免未来要受无量苦!

(7)

接下来谈:“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

意根携着如来藏投胎,借着父精母血、母亲的四大长养了这五色根;五色根加上意根就有六根,六根中的五根接触外五尘,由第八识变现内六尘,由于六根、六尘相接触,六识就出现了;六识的意识分别诸法,万法就出现了。

由此可以证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万法的根源。

这证成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也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共同变现出来;万法都是八个识和合运作而出生的。所以,如果没有第八识为万法为依止,就成为断见外道。

(8)

譬如,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主张“如来藏是缘起性空”,不承认有第八识存在。

可是缘起性空是依第八识所出生的蕴处界而有,是依蕴处界生住异灭的现象而施设的一个名相,是意识思惟下的一个概念,说之为缘起性空,是虚相法,不是实相法,与 佛说的如来藏是实相法完全颠倒!

由于不承认有一个能生蕴处界及万法的阿赖耶识,所以就成了断见外道,所说的根本不是佛法。

(9)

接下来谈:“第八识与三转法轮的关系”。

在初转法轮曾经谈到:本际、我、如、“齐识而还”的识;“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

在二转法轮谈到: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

在三转法轮谈到: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因此,接下来探讨这些名相后面的真实内涵。

(10)

首先,在初转法轮谈到“本际”,也就是阿罗汉灭尽五阴十八界入无余涅槃,剩下的第八识处于极寂静的状态。

正如《心经》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一)

也就是没有五阴十八界存在的无余涅槃本际。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本际即是原始的时间边限,这边限是不可得的。”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

(11)

思考:

1、有人提出:“如来藏富有外道神我、梵我的色彩。”其错谬之处在哪里?

2、有人提出:“阿赖耶识是妄心妄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这种说法为什么站不住脚?

3、有人提出:“第八识在大乘学理上是存在的,但是那是虚妄的存在。”错在哪里?

4、如何弥补谤菩萨藏的大恶业?

5、为什么说“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

6、有人主张“如来藏是缘起性空”,这种讲法有理可循吗?

7、“第八识与三转法轮有什么关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yNjQ3NDA0.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七十九课   第二十三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下)(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心经》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一)

也就是没有五阴十八界存在的无余涅槃本际。

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本际即是原始的时间边限,这边限是不可得的。”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

(2)

接下来谈“我”,就是真实我。

如经中开示:五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五阴本来就不是真实我,因为它有生住异灭的现象,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所以不是真实我。

然而经中又说五阴不异我,也就是五阴是真实我,因为五阴是真实我的局部体性,摄属于真实我,不能外于真实我,所以五阴是真实我。

然而五阴与真实我和合运作,故称为不相在。

既然前面已说,五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同理可推十八界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以此类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亦复如是,都是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3)

接下来谈“如”,法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

诸法从何而来?当然是从“如”来,所以称为法不离如。

然而又称为法不异“如”——诸法就是“如”。可是诸法有生住异灭的现象,为何是“如”?

当然要将诸法摄归于“如”,才能不异“如”,因此诸法都是“如”的局部体性,当然是“如”啊!

这样才能够审谛、真实、不颠倒。

既然法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同理可推,五阴十八界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以此类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都是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

(4)

接下来谈“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从十因缘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往上逆推,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从何而来?”

思惟的结果:因为有这个识。这个识就是入胎识。

缘觉知道有一个识,所以这个叫做入胎识;知道这个不能超过这入胎识,因此,就必须顺推回来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事,这也是佛所说的“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

(5)

接下来谈“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有这个识——第八识,才有名色出现;如果没有名色,识不住名色;既不住名色,识就无所住,也就无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事,这就是缘觉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啊。

  在二转法轮谈到“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

非心心:不是众生所认知的心,因为众生所认知的心,有见闻觉知。

无心相心是对诸法不分别。无念心就是不念一切法。无住心:不会六尘,于六尘无所住。

所以二转法轮所讲的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其实都是在讲第八识。

(6)

在第三转法轮谈到“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

由于阿赖耶识体内有染污的七转识种子,因此将阿赖耶识的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断除,就能断除分段生死。

也就是说,断除了一念无明的见惑、思惑现行,就能断除分段生死而改名为异熟识,只改其名,不改其体啊;但仍有种子在变异,也就不离变易生死。

如果再将异熟识的种子的变易生死断尽,异熟识就改名佛地的无垢识,也只改其名,不改其体。

所以三转法轮所讲的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其实讲的都是在讲第八识。

(7)

接下来,“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持种识”。

吾人不能自外于如来藏而生、而死。经文曾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要有如来藏持种,才有因果可言;否定了第八识,否定了持种识,因果是无法成立的。

可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却自创“业果报系统”,是凭想象而不可知、不可证的虚相法。既然不可知、不可证,应回归如来藏可知、可证的实相法才是啊!

(8)

思考:

1、如何理解“五阴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2、如何理解“法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

3、“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指的是什么?

4、“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指的是什么?

5、“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为什么说“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是持种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yNjQ3NDA0.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八十课   第二十三集 佛菩提道首重开悟(下)(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经文曾开示:“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要有如来藏持种,才有因果可言;否定了第八识,否定了持种识,因果是无法成立的。

可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却自创“业果报系统”,是凭想象而不可知、不可证的虚相法。既然不可知、不可证,应回归如来藏可知、可证的实相法才是啊!】

(2)

接下来谈:“禅宗所悟的心就是第八识”。

菩萨透过参禅的方式,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一念相应找到第八识,现前观察共有八个识。

所以古德说得好:“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家里把帐开”。

(3)

“八个兄弟共一胎”指的就是八个识。

“一个伶俐一个呆”,“伶俐”的就是指末那识,“呆”的就是指第八识,祂离见闻觉知;

“五个门前作买卖”指的就是前五识,祂在现前境界作分别;

“一个家里把帐开”指的就是意识。

当菩萨找到第八识时,可以现前观察祂分明显现,正如一首偈说得好:“头角混泥尘,分明露此身。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

尽管祂的头、祂的角沾满了泥土,沾满了灰尘,可是祂还是分明的显露;不管在绿色的杨柳树下,芬芳的草地上,乃至在岸边,祂都是唯我独尊——何处不称尊呢?

(4)

可是却有人主张:禅宗祖师所证悟第八识的公案,说是野狐禅。更有人主张:明心见性好像没有次第可言,完全靠师徒之间彼此的自由心证。这样的说法完全将自己没有悟的事实昭告大众,让大家知道他是一只大野狐啊!

  又,生死都是依第八识,菩萨转依了无生的第八识,所以菩萨乐于生死,不畏惧生死。如《大宝积经》开示:“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一)

解释如下:生死没有边际,可是生与死都依于实际的表面而有,不能自外于实际;如果一念相应慧,证得到实际,转依祂无生的体性,根本就没有生死可言,也没有疲倦可言。由此可知:菩萨转依无生的第八识,乐于生死,不畏惧生死。

(5)

又,菩萨明心后,不论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是出家人,都是黑衣、都是大丈夫、都是胜义僧所摄。

既然明心了,就要简择善知识说法,要学赵州八十岁犹行脚,到处去摧邪显正;

学禅宗证悟祖师“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进得禅门就要分辨有主、无主,也就是有悟、没悟,当着面就要分辨黑衣、白衣,也就是有没有亲证第八识。

(6)

结论: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祂是蕴处界及万法的根源。

祂与三转法轮的关系:在初转法轮就是本际、我、如、“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

在二转法轮谈的就是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在三转法轮谈的就是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就是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祂也是持种识,更是禅宗所证悟的心体。

(7)

由此可知,第八识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吾人不能自外于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而生而死,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更是三界九地有情的真心。

如果你想要亲证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想成为大乘菩萨僧、胜义僧,欢迎来到“正觉”共修。

限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个单元讲的是:佛菩提道的宗通与说通。敬请期待!

阿弥陀佛!

(8)

思考:

1、禅宗所悟的心是什么心?

2、黑衣、大丈夫指的是哪种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yNjQ3NDA0.html?f=5349311


我们一起回向: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