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无相念佛

[实修记录] 佛弟子[无相念佛]个人实修成长记录--念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请大家放大屏幕阅读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一一八课    第三十五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上)(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与觉知相应的定,它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生命实相之辨正》一书当中所写的十种“以定为禅”的层次。

我们先来讲,第一种:“散乱攀缘心”。

所谓的散乱攀缘心,就是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觉的心为真心。

那么能知能觉的心,一定是能分别六尘的心,能分别六尘当然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法。

(2)

为什么说能分别六尘的境界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法呢?

譬如说,一个人拿尺去量东西,那么他所量的结果是不是显示在他的量具上面,也就是这个尺上面?

又譬如说,一个人他想要称体重,他把体重计拿过来,他站上去以后,他的体重就会显示在体重计上面;也就是说,量具它本身会显示出衡量的结果。

那么我们的能知能觉的心就是一种量具,祂就是在量六尘境界。

(3)

既然祂是能够衡量六尘境界的心,当祂在衡量六尘境界的时候,六尘的境界就会显现在能知能觉的心上面。

所以说,当祂在衡量六尘境界的时候,祂就变成是有所得、有境界的法了,也就是说,能知能觉的心祂是有境界、有所得法,祂不是真心,真心是无境界、无所得法。

而且能知能觉的心,祂一定有入有出,当祂在衡量境界的时候,祂就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境界;当祂离开了这个境界,再去衡量其他境界的时候,祂就出离了这样的一个境界,所以祂具足了有所得、有境界、有入有出的法。

所以说:第一种“散乱攀缘心”根本不是真心,因为祂跟真心的体性是不符合的。

(4)

接下来,第二种“以法定心”。

以法定心的意思是说:因为一个人感觉到说,他的心很散乱、很攀缘,所以他就想要用一种方法让他的心定于一处——也就是制心一处。

那么这样的方法其实很多,通常是数息、念佛、忆佛,或者是用其他的方法来摄心。

用这样数息、念佛、忆佛的方法来摄心而定住的心说祂是真心,事实上是错误的!

因为,如果说一个人在数息的时候,他的觉知心就一定要落在数息这个境界上面,所以他就能分别他数息的状态,所以说祂是有所得、有境界法;

那么当他不再数息的时候,他就出离了这样的一个境界。

所以说“以法定心”仍然不是真心。

(5)

那么接下来说第三种,第三种是“常寂常照”。常寂常照就是以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的灵知心为真心。

我们刚刚已经作了一个说明说:一念不生其实还有一个清明之念,知道自己处于一念不生的状态,所以它其实不是一念不生。

那么把这样的心当成真心,其实它完全不符合真心所处的境界,因为一念不生的状态,它仍然是意识觉知心相应的状态,所以说,它仍然是有所得、有境界法,而且它也有入出二法。

因此,“常寂常照”的离念灵知,事实上也不符合真心的体性,它不是真心。(未完待续)

(6)

思考:

1、为什么说能分别六尘的境界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法呢?

2、什么叫“以法定心”?为什么祂仍然不是真心。

3、“常寂常照”的离念灵知为什么也不是真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MzM0OTQw.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一九课    第三十五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上)(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说“常寂常照”的离念灵知,事实上也不符合真心的体性,它不是真心。

再来说第四种:“遍满虚空”。也就是在一念不生当中,定心不断的扩散,最后觉得自己的心遍满虚空。

很多人在修定的时候,就来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他就以为这样子的心就是开悟了、就是真心,因此有人就说“遍满虚空大自在”这样子就叫做开悟了。

事实上,这样的一个遍满虚空的觉知心仍然不是真心,因为它还是以意识觉知心相应的境界。

(1)

那么“遍满虚空”这样的一个状态,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也是以为说:觉知心遍满虚空,这样子就叫做开悟。

记得我刚来正觉讲堂学佛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努力拜佛,我就在家里拜佛,拜了一段时间以后,定心就不断的扩散,在拜佛当中定心一直扩散,然后就觉得整个心如虚空一般,也就是以为自己的心遍满虚空了,当然拜完佛以后下来,觉知心仍然是觉得它遍满虚空。

事实上,觉知心是不可能遍满虚空的,因为我们的觉知心是在脑里面(出现),它从来没有出过脑的范围,所以它并没有真的遍满虚空。

(2)

这个遍满虚空的感觉,事实上虽然很实在,但是这仍然是一种幻觉,即使你一直感觉说它真的遍满虚空,但是你如果有正确的知见,你就知道,事实上它没有遍满虚空,它只是一种幻觉而已。

当我练到这样的一个地步以后,我就去跟我的亲教师说:“老师啊!我好像开悟了!”这个老师很善良、很客气,他是很客气的在知见上就把我“杀”了一顿。

这是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正确的知见,再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终于知道遍满虚空这样的境界其实不是开悟,这样的觉知心相应的境界仍然是妄心的境界,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

这是第四种以定为禅的层次。

(3)

再来说第五种:“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

当一个人的觉知心进入了欲界定当中,然后他在欲界定当中舍弃了觉知,当他舍弃了觉知以后,就进入了未到地定当中。

那么未到地定当中虽然是触而不分别,但是因为还有个意根在运作,所以仍然不是无境界、无所得法。

还有,一个人从欲界定进入了未到地定当中,所以他是有入,当他出定的时候就有出,所以第五种未到地定的境界,它仍然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

(4)

当一个人练到了未到地定以后,具有了这样的未到地定的功夫,接下来如果说,他把性障修除了,也就是把五盖——五盖就是贪、嗔、疑、睡眠、掉悔,把这五盖修除了以后,他就突然间有身乐出现,也就是“初禅善根发”出现了,他证得了初禅。

证得了初禅,仍然不是真心的境界,如果你以初禅善根发这样的境界认为说就是开悟了,那仍然是以定为禅的人。

(5)

我们来看看初禅,即使你是最上品的证得初禅的人,你在一切时中(醒时),都可以维持在初禅状态,但是你还是要睡觉,当你在睡觉的时候就出定了,第二天醒来又入定,所以证得初禅,仍然是有入有出之法。

那么,初禅还是有意识,还有其祂前五识,还有觉知心在运作,所以初禅仍然是觉知心相应的境界,所以它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它是有所得、有境界法,而且是有入有出的法。

(6)

接下来讲:“虚空粉碎”。当一个人进入了初禅以后,他会有一个觉受——虚空粉碎,其实就是初禅中的定境觉受。既然是初禅中的定境觉受,当然它就是妄心的境界,所以说虚空粉碎仍然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

(7)

再来说:“大地平沉”。

大地平沉其实仍然是在初禅的境界当中,不过它已经接近了二禅前的未到地定的境界。

前面欲界当中也有未到地定,这里讲的是接近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境界,大地平沉在前面的未到地定;

(欲界当中的未到地定)当中也有可能会出现。所以大地平沉仍然不是真心所处的境界,它仍然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出二法的境界。

(7)

这里的“觉”其实就是“寻”,“观”就是“伺”,所以有寻有伺跟无寻有伺:

在初禅叫做有觉有观三昧,也就是有寻有伺三昧,进入了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境界,就叫做无觉有观三昧。

在这个境界当中,这个“觉观”是针对五尘来说,也就是他对于五尘不再主动去攀缘,所以我们说它叫做“无觉”;

但是因为觉知心还在的关系,所以他被迫的领纳五尘的境界,所以就叫做“有观”,所以还有“观”但没有“觉”,所以我们就说:

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就是“无觉有观三昧”。今天“以定为禅”的层次,就先讲到这里。

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8)

思考:

1、有人就说“遍满虚空大自在”这样子就叫做开悟了?

2、“身心统一、内外统一、时空统一”是开悟的境界吗?

3、“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是怎么回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MzM0OTQw.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课   第三十六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下)(1)

杨正旭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在上一集中,我们已经讲完了以定为禅的十个层次当中的九种,也就是讲到“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已经讲完,接下来讲“无觉无观三昧”。

从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当中进入了二禅,二禅的等至位当中就是无觉无观三昧。

无觉无观这个“觉观”仍然是针对五尘来说,也就是说他对五尘完全不起觉观,因为他把前五识灭掉了,前五识完全不现行,他只有剩下意识缘于定境法尘。

所以说二禅的等至位叫做“无觉无观三昧”。从二禅的等至位以上三禅、四禅的等至位都称作“无觉无观三昧”。

(1)

到这里就讲完了“以定为禅”的十种层次。从这十种层次来看呢,它都是觉知心相应的境界,也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有入有出的法,基本上它都不是涅槃的境界。

其实这十种层次就是 佛所说的“外道五现涅槃”。

佛说“外道五现涅槃”是哪五种呢?第一种:就是以欲界中的灵知心为涅槃真心。

(2)

也就是把我们前面讲的散乱攀缘心、以法定心,然后常寂常照、一念不生,然后遍满虚空,再来就是未到地定,

前面讲的那五种层次就是 佛所说的第一种现见涅槃,也就是它是外道的现见涅槃,所以说把欲界的灵知心当成真心,佛已经定义说是外道。

那么第二种就是:初禅,接下来(就是二禅到四禅当中呢),就是把这二禅到四禅当成是涅槃的境界,这样的知见就叫做五现涅槃,也就是外道的认知,把五阴当中的觉知心当成是涅槃真心。

(3)

佛说外道的五现涅槃是什么?就是“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五阴中不管哪个心,都不能贯穿三世因果、不能去到未来世,因此 佛就说这种论点就是颠倒论。

把五阴当中的觉知心当成是涅槃真心,当然是颠倒。因为把五阴当中的觉知心当成真心,连我见都没有断,怎么可能是涅槃心(开悟)?

(4)

除了前面所说的十种以定为禅的层次以外,当然还有四空定:

当一个人证得四禅以后,他舍去了对色身的执著,然后就进入了“空无边处”;

然后舍弃了空无边处,就进入了“识无边处”;

舍弃了识无边处,就进入了“无所有处”;

然后再舍弃无所有处,就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

(5)

那么非想非非想处当中,觉知心仍然是缘于定境法尘当中,所以这四空定都仍然是意识相应的境界,也就是它是有所得、有境界、有入有出之法。

即使你证得四空定当中的非想非非想定,死后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当中,你经过了八万大劫,也就是最多只能待在非想非非想天当中八万大劫,你还是要下堕,接受六道轮回。

因此四空定仍然不是涅槃。

(6)

讲完了以定为禅的各种层次,接下来我们从禅宗的一则公案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

我们来看看《景德传灯录》卷五,我先把这一段公案念一遍,再来作说明: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

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

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坐禅岂得成佛耶?”

(7)

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

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

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一闻示诲,如饮醍醐。】

(《景德传灯录》卷五)(未完待续)

(9)

思考:

1、什么叫做“无觉无观三昧”?

2、佛说“外道五现涅槃”是哪五种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NTc1MjYw.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4-2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请大家放大屏幕阅读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一二一课   第三十六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下)(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禅宗的一则公案,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

这是禅宗的一则公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开始来作一些简短的说明。

也就是说:唐朝开元年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这个道一叫做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其实是中国禅宗很有名的祖师,在他的座下也有很有名的祖师:譬如百丈怀海禅师、南泉普愿禅师、大珠慧海禅师还有庞蕴居士,事实上他们都是在马祖道一的座下开悟,

所以说,马祖道一其实是在古代的禅宗里面,很有名的一个祖师。

他住在传法院里面,每天在那边坐禅,就是认为说:坐禅就是学佛的方法。

(2)

那么这个“师”,“师”指的是南岳怀让禅师。也就是后来马祖道一,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座下开悟的。

这个南岳怀让禅师知道说这个马祖道一是法器,所以就到了传法院就问他说:“大德!坐禅图什么?”也就是说:“大德啊!你这样每日坐禅,你的目的是要作什么呢?”

马祖道一就答了说:“我每天坐禅就是想要作佛。”也就是他的目的就是:以坐禅然后想要作佛。

南岳怀让禅师就知道说这个马祖道一有邪见,所以他就用一个很不合理的世间法来点破他。

(3)

因此南岳怀让禅师就取一块砖,就在他的庵——也就是传法院的门前的石上就开始磨啊磨啊。

马祖道一看到了南岳怀让禅师在那边磨砖,他就很奇怪,他就问说:“大师啊!你这样做,到底你是在做什么呢?”

南岳怀让禅师就说:“我在这里磨砖,是要把它磨成镜子。”

马祖道一就觉得很奇怪,就说:“磨砖怎么可能磨成镜呢?这个砖呢,它怎么磨也不可能磨成镜啊!?”

南岳怀让禅师就开始点破他了,就说:“那你这样子坐禅,怎么可能成佛呢?”

(4)

马祖道一听了以后,就赶快问他说:“那怎么样才是呢?我要怎么样作才对呢?”

南岳怀让禅师就说:“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

也就是说:如果说一个人,他驾了一个车子,这个车子故障了走不动了,那你打车也不对,打车还是不会走;那你打牛也没用,因为是车子坏掉。

所以他就用这样的一个譬喻,马祖道一听了以后,就没办法跟他应对。

(5)

南岳怀让禅师接着就说:“你这样子学坐禅,你到底是在学坐禅呢,还是在学坐佛?

如果说你是学坐禅,但是这个禅并不是坐、也不是卧啊!

你如果说你是要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相貌,那你这样坐着,坐着不动,它也不是佛。”

接下来,南岳怀让禅师就这样子开示说:“于无住法不应取舍。”

(6)

也就是说:真心祂是无住法,如果你想要求得这样的一个无住法,真心本身就没有取、没有舍,祂从来不取任何法,也从来不舍任何法,所以祂是无住法;

你想要求得这样的一个无住法,你就不应该在有取有舍的法上面用心;

也就是说:坐禅是有取有舍的法,你如果在这样的法上面用心,那你就不可能找到真心无住法。

(7)

接下来,怀让禅师又继续说:“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也就是说:如果你说你这样子要坐佛呢,你就是杀佛;你如果说这样坐着都不动呢这样子叫做佛,那根本就道理不通!所以,马祖道一听到了这样的南岳怀让禅师的开示就“如饮醍醐”,也就是说他非常的受用。

从这一则公案,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禅宗所说的般若禅根本就不是禅定。从这样的一则公案,其实各位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未完待续)

(8)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NTc1MjYw.html

思考:

禅宗所说的般若禅是禅定吗?本节所提的禅宗公案里怎么说?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二课   第三十六集 般若禅不是禅定(下)(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则禅宗公案,了解到禅宗所说的般若禅根本就不是禅定。从这样的一则公案,其实各位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再从本质的不同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

我们先来看《六祖坛经》卷一:“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当五祖知道六祖已经悟得本性以后,他就对惠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知道有真心存在,也不能知道祂的种种体性的话,那么你学任何法,对于佛法、佛菩提道来讲都没有好处!

(1)

那么到底什么是“本心”呢?

我们再来说,禅宗的祖师也就是《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洞山悟本禅师怎么说:“如今学者只知有十方诸佛,且不知有十方诸佛出身处,空知有佛不得成佛。”(《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

也就是说:禅宗这个般若禅呢,它其实是在找佛的出身处,也就是所有的应身佛、报身佛、化身佛祂都有个出身处,这个出身处呢,其实就是真心,也就是本心。

一个人不能成佛,其实他就是不知道有个真心存在。一切的应身佛、报身佛、化身佛都是从这个本心所出生,包括你我的五阴也都是从真心如来藏所出生。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找到真心。

(2)

为什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呢?我们来探讨这样的一个问题。

我们从“入门”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说一个人他找到了本心,他在佛菩提道上面就是入了门,也就是说入了不生不灭法的大门,一切常住法呢都在门内;

我们来看看:如果说一个人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常住法里面,他所修学的一切法都是常住法,都跟常住法有关。

如果说你没有进入这样的大门,你在外面所学的任何一切法,都是无常法,都不是常住法,它跟常住法都无关。

因此,如果你没有进到这样的一个常住法的门内呢,那么你所修学的法,因为都是无常法,最后都归于空,所以如果说一个人不识本心,那么他学法就无益了!

也就是说:他在佛菩提道上面就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了。

(3)

从前面这样所说的来看,般若禅的本质就是佛菩提道上面,菩萨所亲证的境界、所亲证的内涵,这是般若禅的本质,祂是菩萨所证。

再来说禅定的本质。禅定有什么样的本质?我们来看看《大智度论》卷十八 龙树菩萨怎么说:

【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无想处,舍无所有处;上无所复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无想处。以更无依处,恐惧失我,畏堕无所得中故。】

(《大智度论》卷十八)

(4)

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做外道呢?

心外求法或者是心外见法都叫做外道,也就是想要在真心以外求一个真实法,或者把任何一个真心以外的法当成是真实法,这样子就叫做外道。

因此,心外求法的人一定没有断我见,他一定落在五阴当中。

(5)

我们再回头来看 龙树菩萨的这一段话说:“外道依止初禅,舍下地欲。”

也就是说:外道他证得初禅以后,他就依止于初禅——也就是说他把初禅当成涅槃,或者是说有一种人把二禅、三禅、四禅当成是涅槃,

乃至于说到了非有想非无想处,他是舍弃了无所有处,他到了这样的地步以后,因为他发现再过去已经没有觉知心,已经没有依靠了,所以他就没有办法再舍弃非有想非无想这样的境界

——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觉知心最微细的境界就是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

(6)

到了这里他为什么不敢舍弃呢?不敢舍弃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因为他再过去他就没有依靠了——觉知心没有依靠。

那么证得非有想非无想的这个外道他因为恐惧失去我,因为他把觉知心当成我,他害怕堕入了无所得当中。

(7)

所以呢,我们来看看,禅定的本质其实是通外道。外道也证得四禅八定,但是为什么还是外道?因为禅定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子。

从这样的观点来看,其实你就可以了解到:般若禅就是菩萨所修学的法;那么禅定呢,它是一切的人都可以修学的法。也就是它基本上、它的本质上是不同的。

(8)

接下来说,我们从修学方法的不同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

要学般若禅,他需要什么样的知见呢?他需要具备佛法的正知见:也就是他必须知道五阴十八界的内涵,还有要知道五阴十八界为什么是虚妄的,这样子他才不会堕入了我见当中。

接下来他还要具备第一义的知见,也就是说他要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然后当他知道有个真心存在的时候,他就会从经典上去比对,到底这个真心的体性是什么;当他这样子了解了以后,他就具备了佛法的正知见;

(9)

接下来他还要有参禅的功夫——参禅的功夫需要有定力,定力就是参禅的工具,参禅其实就是参话头。

他还要具备思惟观的功夫,经过了这样的有了佛法的知见,也有参禅的功夫以后,他就可以参禅然后最后破参。

这就是般若禅的修学方式。

(10)

再来说禅定。禅定其实从刚刚的 龙树菩萨的所说的一段话来看,他根本就不需具备佛法的正知见。也就是说:即使你有邪见、有恶见,你也可以证得禅定。

禅定的次第就是如同我们刚刚讲的,从散乱心、以法定心、一念不生……这样的一直修来,修到四禅八定具足,四禅八定具足以后,如果没有断我见仍然是外道。

因此,我们从这里就可以了解到说,般若禅跟禅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般若禅一定不是禅定。当然还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说明般若禅不是禅定,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了这里。

(11)

我们在这两集当中说明了“以定为禅”的各种现象,让你能够了解到:禅定不是般若禅,般若禅不是禅定。

那么各位如果听完了这两集以后,你可以回家详细比对经典,看看我们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如果你能虚心接受,你就可以改为参禅的方式。

今天我们“般若禅不是禅定”就讲到这里。

谢谢各位收看!

阿弥陀佛!

(12)

思考:

1、到底什么是“本心”呢?

2、为什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呢?

3、般若禅的本质是什么?禅定有什么样的本质?

4、什么叫做外道呢?

5、从修学方法上来说:为什么般若禅不是禅定?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NTc1MjYw.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本课内容较长,请大家放大屏幕阅读

第一二三课  第三十七集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上)(1)

余正文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跟各位来探讨的问题是“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

为什么要来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自古以来很多人就在探讨心识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是哪一个识呢?大部分的人在探讨这个心识的时候,也说是“唯心论”。

从古时候的印度,一直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科学在探讨的这些唯心的问题,它所探讨的这个“唯识”是哪一个识呢?

基本上他们所探讨的这个识,都离不开我们所认识的这个六识——也就是见闻觉知心的六识,这个识根本不是 佛所说的这个“唯识”。

(1)

佛所说的“唯识”为什么祂是妙义呢?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何处呢?

因为唯识是出生三界万法的根源,祂是一切法出生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唯心所造;三界的这些六尘万法都是唯识所现。

(2)

所谓“三界是唯心所造”那我们就要探讨说: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呢?

如果说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就是表示说:我们这个宇宙世间它是客观的存在的、它是常住的,但是我们现观这个宇宙世间其实它是会坏灭的。

如果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的话,那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佛说他是灭了三界六尘万法,也就是灭了五阴,那灭了五阴以后,阿罗汉所灭的三界是谁的三界呢?

阿罗汉所灭的三界就是属于他自心所显现的三界的世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心所显现的三界的世间,这个就叫做“三界唯心”。

(3)

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器世间的三界呢?

我们说阿罗汉灭了三界以后,没有任何一界存在了,但是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明明活在这个世间的人、这个器世间它还是存在着,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器世间存在?

那就是因为有每一个人心中里面所存有的这个三界法的种子,那因为这样子的力量造成了众生的共业,所以才会形成这个世间的形成,才会形成这个宇宙世间;

但是这个宇宙世间是因为众生的共业所成,它本身是缘起性空的,它是无常坏灭的。

这个宇宙世间的器世间的三界,其实就是因为由每一个人的这个“唯心”、每一个人这个“唯识”这个第八识(这个如来藏)所显现出来的三界,所以才会因为这样子的共业产生这样三界的世间。

(4)

这个所谓的唯心跟唯识,在佛法里面我们所说的是哪一个识呢?

就是在说阿赖耶识,也就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指如来藏、也就是阿含里面所说的“入胎识”。

这个入胎识其实就是十因缘法里面所说的那个识,(十因缘法: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缘触、受、爱、取、有……乃至老死忧悲恼苦)这个识就是入胎识。

众生如果没有这个入胎识为所依的话,那众生因为修行入了无余涅槃以后,顿成断灭。

(5)

这一个“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识,又叫做“所知依”,因为祂是我们见闻觉知心,乃至于我们意根这些所知心的根本依的俱有依。

这一个心还有什么名字呢?祂另外一个名字又叫做“本际”。

为什么叫做本际呢?

因为世间所有一切法就只有到这里为止,没有办法超出这个地方,所以祂叫做本际。

(6)

祂又叫做“本识”,为什么叫做本识呢?因为众生有八识心,八识心都是以这一个心为出生的根源,所以祂又叫做本识。

祂又叫做“非心心”,为什么叫做非心心呢?因为祂并不是像一般觉知心的这一个心,所以祂叫做非心心;

祂不像意根、不像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心的这样的一个心,所以祂叫做非心心。

那又叫做“无心相心”,为什么叫做“无心相心”呢?因为祂没有见闻觉知心,乃至于刚刚所说的这个意根的这个心相,所以祂又叫做无心相心。

所以这一个心基本上祂是非心心、无心相心,也就是说祂是跟我们的六识心、我们的见闻觉知心是迥异的。

所以一般这些学术界乃至于古时候的这些印度的这些哲学玄师,在探讨的这些问题都是以见闻觉知心的这一个心在探讨唯心论,那基本上这个是属于众生轮转的一个心。

(7)

真实唯识这一个心在大乘法里面,又叫做什么呢?祂又叫做“真如”。因为祂有真实的本体,而且祂又能够如镜现相,映现三界六尘万法,所以叫做真如。

祂又叫做“真心”,因为祂是真如所显现的这一个本识、这一个本心,所以叫做真心。

在禅宗里面,祂又叫做“本地风光”,因为就是我们修行要回归本家,回归如来家的那个地方,所以叫做本地风光。

那另外一个名字,祂又叫做“自性如来”,也就是我们的自性弥陀。

以上这些都是第八识的另外的一个名称。

(8)

以上这些识:阿赖耶识、如来藏,乃至于入胎识,一直到真如、真心、自性如来……这些都是第八识的另外一个名称。

这个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识,也就是 佛所说的唯识妙义的这个识。(未完待续)

(9)

思考:

1、为什么说唯识祂妙呢?祂是妙在何处呢?

2、是不是有一个客观的“三界”存在呢?

3、为什么会有这个器世间的三界呢?

4、所谓的唯心跟唯识,在佛法里面我们所说的是哪一个识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Nzk1MjI0.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请大家放大屏幕阅读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一二四课  第三十七集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上)(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阿赖耶识、如来藏,乃至于入胎识,一直到真如、真心、自性如来……这些都是第八识的另外一个名称。

这个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识,也就是 佛所说的唯识妙义的这个识。】

(2)

那这个识还有另外的一个名称,又叫做“异熟识”,又叫做“无垢识”。

依唯识种智来说的话,这个第八识心有三个位阶,也就是说您还未断分段生死之前,祂称为阿赖耶识;

那断了分段生死以后,祂就称为异熟识,那断了分段生死,一直到未成佛之前,这个就异熟识;

到成佛的时候就叫做无垢识。

所以,第八识祂有好多的名称,是因为不同的面向、不同的显现的时候所安立的名称,但是都是在直指这一个第八识。

(3)

这个第八识,佛是在什么时候开示让我们知道的呢?佛是一直等到大乘法、大乘种智的时候才开示这一个法的吗?不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 佛在阿含期的时候就已经隐覆密意说出了唯识的妙义,不是一直等到说般若、说中观乃至于说唯识种智的时候,才说这个唯识妙义。

我们看一下以下的经文,《央掘魔罗经》里面 佛如何说呢:

【尔时世尊广说妙法度脱众生,名曰执剑大方广经。初中后善,究竟显示善义善味,纯一清净、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央掘魔罗经》卷一)

(4)

《央掘魔罗经》是属于阿含部的一部经,但是这边 世尊“广说妙法度脱众生”,把这一部经称为《执剑大方广经》。大方广经其实就是唯识了义的另外的一个别称,又叫方等经。

这个大方广经它“初中后善,究竟显示善义善味”,也就是初时也善、中时也善、后时也善,究竟显示善义善味。那什么东西才有办法初也善、中也善、后也善?

什么东西才有办法究竟显示善义善味?才有办法显示出祂的“纯一清净”呢?才有办法显示出祂的“清白梵行之相”呢?这个就是在指如来藏!

如来藏祂本身本来具足了清白梵行之相,所以叫做“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所以如来藏祂初也善、中也善、后也善,佛从讲阿含起开始就隐覆密意说:这个“初中后善,究竟显示善义善味,纯一清净、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的这个如来藏。

(5)

所以《央掘魔罗经》里面又说:“我为声闻乘说此偈意者,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央掘魔罗经》卷四)

佛在这边说啊,我为声闻乘说这个偈的意思(这个前面佛说的一段偈语),那这一段偈语其实就是在赞叹如来藏,那就是在说如来藏的真实妙义。

所以说“谓如来藏义”,就是说如来藏的义理就是“若自性清净意”,就像自性清净。

“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如来藏胜过三界六尘万法的一切法,胜过所有的一切法,这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所生的,所以“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

(6)

那在《杂阿含经》里面,佛又说: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清净,梵行清白,所谓大空法经。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大空法经?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

(《杂阿含经》卷十二)

(7)

这里 佛就是在讲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为什么称为《大空法经》呢?十二因缘是依什么而有的呢?

十二因缘其实就是必须依于十因缘的观行,依于十因缘这个入胎识(刚刚所说的入胎识)的建立,才会有十二因缘的缘起性空。

要不然声闻缘觉修十二因缘,从老、死、忧、悲、恼、苦往前逆推,断了无明、行、识以后,是变成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呢?如果没有这个入胎识为依止,那就会变成落入了断灭空。

所以 佛在讲这个十二因缘法的时候,说这个是《大空法经》,《大空法经》就是说:这个法本身祂就是“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清净,梵行清白”,跟《央掘魔罗经》所说的完全一样。(未完待续)

(8)

思考:

1、第八识,佛是在什么时候开示让我们知道的呢?有经典依据没有?

2、十二因缘是依什么而有的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Nzk1MjI0.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五课  第三十七集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上)(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说佛早在《央掘魔罗经》等经典中就谈到了第八识。

在《杂阿含经》里面,佛又说:【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十二)

所以佛就是在这个时候说了这个十因缘法。也就是说十二因缘必须以十因缘为基础,所以 佛说“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到底因为有什么法,才会出生名色呢?到底有什么法为缘,名色才会出生呢?

(2)

佛说 因为“识有故名色有”;因为就是有这个入胎识,因为有这个入胎识,所以会有名色;

“识缘故有名色有”也就是因为由识来入胎、来缘取名色的时候,才会有名色增长广大。

佛说“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思惟到这个时候,就是从生老病死往前推的时候,到六入、到名色要断的时候,到底是到什么地方为止?就是到这个十因缘法里面的入胎识,到这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这个入胎识!

(3)

所以,佛其实在《央掘魔罗经》、在《阿含经》里面都已经隐覆密意说了这个唯识妙义、说了这个第八识。所以在《长阿含经》里面 佛说:

【“……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无也。”“……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长阿含经》卷十)

(4)

佛就是说:若识不入母胎的话,会不会有名色呢?如果这个入胎识——如果这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这个识,如果祂不入母胎的话,名色还会存在吗?答曰:“无也。”

“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我因为这样子的一个因缘,所以知道名色是由识所出生的,缘识才会有名色。

所以佛所说的唯识的妙义就是在这个地方!

佛在阿含里面隐覆密意说入胎识,说这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就是在这个地方,就是说“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所以说“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5)

这个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的根本,大乘的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修行的最主要的根本。如果没有大乘的唯识妙义的话,三乘菩提的修行就会落入了断、常二见。

所以唯识令三乘的有学不致落入断见,也不致落入常见,因为有大乘的唯识妙义,所以也令二乘的无学入于无余涅槃的时候,不落入了断灭论。

(6)

因为有大乘的唯识妙义,声闻缘觉断除了我执以后入无余涅槃,到底还剩什么东西存在呢?

如果二乘无学断了我执而入了无余涅槃,灭了三界,灭了三界六尘万法、灭了五阴十八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而入无余涅槃,那这样子不就是断灭论吗?

这个就是犹如焰摩迦比丘所说的“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这个就是断灭见!

所以就是因为有唯识的妙义,所以令二乘的无学入于无余涅槃的时候,不致落入了断见,不致落入了断灭空。

(7)

那也因为有大乘的唯识妙义,所以能够成就大乘的般若中观。

因为有唯识的妙义,所以大乘证悟如来藏——证悟这个般若心,证悟这个真如心的时候,能够发起中道观。

因为这个真如心虽然能够出生三界六尘万法,但是祂永远都不住三界六尘万法。

这个三界六尘万法它本来就是因缘所生法,它是缘起性空的,所以它本身是空相,所以说它是空。

(8)

也因为如来藏,也因为这个唯识祂本身就不住这个三界六尘万法、不会六入,所以祂本身也叫做“空性”;

但是这个空性,祂又能够出生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又具足了“有性”;

所以这个就叫做“空有不二”,也就是般若经里面所说的“真空妙有”。

就是因为有这样子的一个这个中道观,所以能够发起般若中观“空有不二”的这样子的一个智慧。

(9)

那也必须要有这样子的大乘唯识,才能够圆满大乘一切种智的修学。如果没有唯识妙义,那大乘菩萨悟了如来藏以后,所要修学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呢?

如果没有唯识含藏一切种子,让我们修断一切染污习气,乃至于修断习气种子随眠,乃至于成就一切种智到佛地究竟圆满,那这样子悟后不是就是已经成佛了吗?

那这样子不是二乘人断了我见、断了我执、断了见惑、断了思惑以后,就形同成佛了吗?

就是有因为唯识妙义,因为有这个八识心王,因为有八识所含藏的这些种子,所含藏这些种子能够让我们来修学这些种智的妙义,所以才有办法成就圆满大乘一切种智。

(10)

所以大乘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修行的根本。

也唯有大乘的唯识妙义,才能够令三乘有学修行的时候,不致落入断、常二见;也唯有大乘的唯识妙义,能够成就大乘的般若中观;也唯有大乘的唯识妙义,能够成就圆满大乘的一切种智。

  
那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

  
祝各位: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10)

思考:

1、佛所说的唯识的妙义就是什么?

2、为什么大乘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修行的根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2Nzk1MjI0.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六课   第三十八集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下)(1)

余正文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来探讨的还是“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的这个问题。

那我们在上一集里面,已经说明了唯识妙义——大乘的唯识妙义是三乘菩提修学的根本的基础。

那大乘的唯识妙义其实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就隐覆了密意就已经说了这个唯识妙义。

(1)

佛在阿含期的时候用了很多的名称,来称呼唯识这个识,也就是说“入胎识”、“所知依”、或者“有分识”、或者“穷生死蕴”来说这一个识。

那所以这个识,其实在阿含期的时候,佛就已经说明了唯识妙义了,不是等到三转法轮的时候的这个唯识种智,才开始说的唯识妙义。

所以 佛是在阿含期的时候就已经亲口宣说了唯识妙义。

所以唯识妙义从阿含期一直到般若期、一直到三转法轮的唯识种智,都是初中后善,甚深了义啊!

(2)

那这个甚深了义的这个唯识、这个如来藏祂是不是真实有呢?这个如来藏是虚幻想出来的吗?

一般在谈唯心都是用臆想的、都是用想象的,也就是说这个心祂本身是能够去认识的、能够去见闻觉知的,以为这一个心祂就是唯识;

但是 佛所说的这个唯识并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甚至于末那识意根也不是 佛所说的这个唯识。

眼耳鼻舌身意乃至于末那识,都是由这个第八识——也就是 佛所说的这个唯识妙义的这个唯识所出生的识。

那这个如来藏、这个第八识、这个唯识祂是真实有的,祂不是想象出来的,所以祂并不是像外道对于唯心论这一部分他是没有办法证知的。

(3)

因为如来藏祂是真实的一个实体,所以祂是具有科学所具有的条件:祂具有“可证性”、也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再现性”。

因为如来藏祂本身祂是一个实体,祂是真实存在的,祂是可以让我们验证的,而且是每一个众生都有这个“唯我独尊”的这个如来藏。

所以 佛成佛的时候才会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这个“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在指这个如来藏。

(4)

这个如来藏只要经过如法的修学,只要透过大乘的参禅的功夫,每一个人因缘成熟都能够亲自验证的,所以祂具有“可证性”、具有“可证验性”。

而且祂是每一个众生都有他独有独尊的这个如来藏,所以祂具有“普遍性”。

而且祂具有再现性,因为如来藏出生三界万法,祂的体性不断地能够去出生三界万法给众生受用(除了入无余涅槃以外)。

祂能够出现众生的五阴十八界,不断地再现,这个是众生这个如来藏的“再现性”。

(5)

那其实祂还有具有一个“唯一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众生都是有他独尊的一个如来藏。

那这个心,即使上至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一直到菩提达摩等诸大禅宗的祖师,都是亲自证验这个如来藏;乃至于近世的广钦老和尚、乃至于我会中诸开悟明心的同修,都亲自证验了这个如来藏、都亲自的证明了这个如来藏的存在。

(6)

其实这个如来藏就算是三界六道的众生,他也是本自具足的啊!

三界六道的众生——不管是天道的众生、乃至于饿鬼道的众生、乃至于畜生道的众生、乃至于地狱道的众生,他们都是具足了“分明露此身,何处不称尊”的这个如来藏啊!

甚至于毁谤如来藏的人、否定如来藏的人他自己也是“分明露此身,何处不称尊”,他自己的如来藏也是分明的显现,但是他都不知道,所以才会否定了如来藏。

(7)

而如来藏祂是真实有的,祂不是像外道凭空臆想的、不是杜撰出来的,祂是有一个真实体,有一个真实的体性。

而如来藏也不只是理论、也不只是思想——唯识不是只有一个理论,也不是只有是一个思想——理论、思想它是哲学,理论、思想是玄学,哲学跟玄学它是不可知不可证的。

自古以来,很多人在探讨出生三界万法的本体,都是用哲学思惟,乃至于落于玄学的思惟来探讨这个问题,乃至于有往外探求所谓的梵我的思想;

所谓上帝、乃至于有如老子“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这个“自然”就是出生万法的根源,但是有谁证了这个所谓的自然?有谁证明了这一个所谓的出生万法的本体?这个就是哲学跟玄学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点。(未完待续)

(8)

思考题:

1、在什么时候,佛就隐覆了密意已经说了这个唯识妙义了?

2、这个唯识、这个如来藏祂是不是真实有呢?

3、何以说如来藏祂具有“可证性”、也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再现性”?

4、哲学跟玄学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点是什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Dk5NjQ4.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七课   第三十八集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下)(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 自古以来,很多人在探讨出生三界万法的本体,都是用哲学思惟,乃至于落于玄学的思惟来探讨这个问题,乃至于有往外探求所谓的梵我的思想;

所谓上帝、乃至于有如老子“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这个“自然”就是出生万法的根源,但是有谁证了这个所谓的自然?有谁证明了这一个所谓的出生万法的本体?这个就是哲学跟玄学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点。】

(1)

但是如来藏祂是有一个实体的,祂是可证验的。只要是亲证的人,都知道如来藏祂确实是存在的,祂并不是臆想出来的。

而如来藏唯识祂是了义,不是方便说——如来藏唯识本身就是 佛对于出生三界六尘万法、对于出生众生的这个根本,所开示的最主要的一个法,

这个法本自具足于每一个众生,所以是法尔如是、本来常住的,这个法祂本来就在的,祂是了义法,祂并不是方便法,祂并不是方便说。

(2)

所谓的方便说就是人天善法,佛所说的“四悉檀”里面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乃至于世界悉檀,这个就是方便说。

甚至于声闻解脱道(声闻菩提的法),其实相对于大乘法来说,它也是方便说——它是 佛为了引入偏向于解脱的这个根性的这些众生所方便引导的。

在《法华经》里面也说了,二乘的菩提它又叫做“化城”。因为它是化城,所以它不是究竟苏息之地,也就是不是究竟能够让众生能够解脱,能够让众生能够休息的地方。

所以,二乘解脱法它才是方便说;如来藏唯识了义,祂是最了义说的,祂是所有一切法的根本,所以祂是了义,不是方便说。

(3)

而如来藏祂不是自性见。什么是“自性见”呢?自性见就是以三界为自性的,以三界任何一法为自性的人,这个就叫做自性见,因为三界任何一法它并没有自性的。

那有很多人用西方的哲学来探讨唯识,所以他们说,唯识有“认识论”的唯识,还有“本体论”的唯识。

也就是说,他们用这个觉知心的认识,也就是认知这个的过程来了解、来解读这个如来藏。

(4)

但认识论它基本上是不脱离见闻觉知心、不脱离意识思惟的这个心,那认识论来探讨如来藏的话,永远都只能够在六识里面去探讨。

那这六识里面探讨的话,会衍生几个问题——你的意识思惟探讨的时候、你探讨到本体论的时候,一定是探讨到往外推求、往外推求,不是落入了无穷过,就是落入了常见外道,乃至落入了梵我外道;

所以执取上帝、执取梵天为出生万法的根源,也犹如道家执取了这个“自然”、“无为”就是出生万法的根源。这个就是外道的本体论。

(5)

这个外道的本体论,基本上就是来自于意识思惟来的,所以基本上还是脱离不了他们所说的认识论,因为认识论基本上就是以意识觉知心认知三界六尘万法的一个了知性,来探讨这个问题。

所以以认识论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除了会往外探求这个问题,也会去探求这个见闻觉知心、这个心的本体是什么,结果就会安立了一个“细意识”:

认为这个心能够了知的是粗的意识,但是还有更深层的一个细意识,是在支持着这个意识心。

(6)

但请问各位:细意识祂是不是意识?我们说廖添丁他劫富济贫,他叫做义贼,那义贼是不是贼?义贼还是贼!

所以细意识还是意识,不管你冠上了几个细意识的名称——细意识的细意识,或者细意识的细意识的细意识——祂一样脱离不了意识,脱离不了自性见。

因为你认识论就是落入了见闻觉知,也就是落入了三界六尘万法的这些觉知性里面,所以这个才是自性见。所以用这样子来解释如来藏,这个才是自性见。

(7)

也就是说,以觉知心为自性、以细意识为觉知心的本体,来了知所谓的虚空、来了知所谓的梵我、来了知所谓的神我、来了知所谓的上帝,

认为出生万法可能就是梵我、可能就是上帝,乃至于往外推求虚空中有一个能量能够出生这些万法,这个都叫做自性见;

因为这个都脱离不了三界六尘万法的任何一法。那我们说:只要是执取三界六尘万法的任何一法,这个都叫做自性见。

(8)

所以如来藏祂其实是有一个“无自性性”,因为从如来藏观三界六尘万法的角度来看的话,三界六尘万法它是无自性的——三界六尘万法它本来就是缘起性空的,它怎么会有自性呢?三界六尘万法没有它的自性。

如果执取三界六尘万法,就像刚刚所说的以认识论或是以外道的本体论来探讨这个问题,而落入三界六尘万法的任何一法,执这个任何一法为自性的话,这个才是自性见——执这样子的三界六尘万法任何一法为自性、为本体的话,这个才是自性见。

(9)

而如来藏祂能生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叫做无自性性。因为祂有一个无自性性,祂并不是完全都没有一个体性,所以 窥基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赞》里面说:

“谓依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破所执有相,说之为无,非一切无。”(《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九)

(10)

也就是说,依“依他起性”、依“遍计执性”、依“圆成实性”,因为如来藏有这三种体性,依这三种体性来说三界六尘万法它其实是无自性的;

也就是依如来藏的体性来反观三界六尘万法,三界六尘万法是无自性的,它是生灭的。

它是生灭的,所以“破所执有”、“破所执有相”,也就是说为了要破只有这个三界六尘万法它的相、它是实在的,所以“说之为无”,并不是说如来藏没有任何一法;

所以如来藏 窥基大师在这边说“非一切无”,也就是说,不是拨一切空。

(11)

思考:

1、为什么说如来藏唯识祂是了义,不是方便说?

2、佛法中方便说指的是什么?

3、如来藏祂不是自性见。什么是“自性见”呢?

4、外道的本体论是怎么一回事?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八课   第三十八集 唯识妙义是佛亲口宣说(下)(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依如来藏的体性来反观三界六尘万法,三界六尘万法是无自性的,它是生灭的。

它是生灭的,所以“破所执有”、“破所执有相”,也就是说为了要破只有这个三界六尘万法它的相、它是实在的,所以“说之为无”,并不是说如来藏没有任何一法;

所以如来藏 窥基大师在这边说“非一切无”,也就是说,不是拨一切空。】

(1)

那《入楞伽经》里面 佛说: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卷七)

这里 佛对 大慧菩萨说“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但是啊祂跟无明七识(也就是说七识的无明业种,乃至于跟七识)共俱;

“常不断绝,身俱生故”,也就是跟七识和合运作,这个叫做真妄和合;但是祂本身是离无常过的啊,祂本身是无我性的啊,所以祂是离于我过,祂本身是自性清净的。

(2)

所以唯识论记里面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成唯识论》卷九)

也就是说“诸法胜义”——如来藏的胜义,就是这个真如,所以如来藏就是真如,就是常如真如的性——“常如其性故”,所以这个就是叫做唯识实性。

也就是,唯识的实性本身祂就是如是次第现的。

(3)

那这样子的话,我们就来看看:那否定如来藏的人,他其实才是真正对如来藏生起了执著。

有的人认为说:“那你们都说如来藏就是对如来藏执著。”其实否定如来藏的人,他才是对如来藏执著。

为什么呢?因为证悟如来藏的人,他现观如来藏祂远离蕴我、祂远离处我、远离界我,也就是远离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我;他现观如来藏祂本身就不入六尘万法;他现观如来藏本身是无我性而转依祂的无我性,怎么会再起执著呢?

因为如来藏祂本身就是无我性了!那他已经转依了这个如来藏的无我性,怎么会还会起执著呢?

(4)

所以否定如来藏的人,必定会落入断、常二见,这样子才是真正的自性见,所以证悟如来藏的人,反而是远离了自性见。

而执著否定如来藏的人,这个才是自性见,因为他这样子一定会落入文字障当中,而对如来藏这个名相起了执著

——对如来藏这个名相“有啊或是无啊”——到底有没有如来藏,或是没有如来藏,就透过学术的研究去研究这个如来藏,也就对这个如来藏的名相起了执著。

(5)

不管在这个上面论有或是论无,说有说无、说空说有,这样都是戏论的;因为都跟如来藏的了义法不相应,都是用意识见闻觉知心在推敲这样子的法,就是不离三界六尘万法的任何一法的自性见。所以否定如来藏者,一定会落入自性见;反而证悟如来藏的人不会落入自性见。

(6)

那第八识祂更不是细意识,《成唯识论述记》说:

【此即是我第八之识。所以者何?极成意识不如是故,……谓彼计有二意识生:一粗二细……意识所缘不可得故,又此所依是种子识,即我所说第八识者。】(《成唯识论述记》卷四)

窥基大师在这边就说的非常明白了,这个极成的意识有人把它分成粗意识还有细意识,但这个意识所缘是不可得的;这个意识的所缘其实是依止着种子识,是依止着 佛所说的第八识,所以并没有这个细意识能够成就第八识的这个道理。

(7)

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这样子的一个道理:如果否定如来藏的话,将会使佛法灭亡。

否定了如来藏,佛法一定会因为这样子而灭亡,而大乘佛教也会将因此而名存实亡,而人、天善法必定取代佛法;因为没有一切种智可以修学,没有一切法可以修学,只有人天善法。

(8)

所以大乘佛教,因为如来藏被否定,将会因为这样子而名存实亡。

而二乘法将会因为这样子而成为佛教的哲学,而成为佛教的玄学,那如果落入哲学论还有玄学论,必定落入了断灭的缘起性空见,也会落入了断灭的般若中观戏论。

也会因为这样子来建立细意识心常住之法,来满足他们避免落入断灭论的窘境,所以必定会让二乘法在这样子的状况之下成为哲学、玄学、玄思。

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唯识妙义是佛亲口所说”就跟各位分享到这边。

祝各位: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9)

思考:

1、阿赖耶识是如来藏吗?

2、为什么说否定如来藏的人,他其实才是真正对如来藏生起了执著?

3、第八识祂是不是细意识?

4、为什么说如果否定如来藏的话,将会使佛法灭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Dk5NjQ4.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二九课   第三十九集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上)(1)

余正文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跟各位来讨论的是“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的问题。

那什么是表相僧宝?什么是真实义僧宝?顾名思义的话,“表相僧宝”就是依着表面的形像所显现出来的僧宝的形像;“真实义僧宝”就是因为有实体实义的这样子的一个僧宝。

那这样子有什么差别呢?好,我们今天就是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1)

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所谓的僧宝,他是佛、法、僧三宝之一。

那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佛、法、僧三宝。什么是佛宝?什么是法宝?什么是僧宝呢?

这个三宝又分成哪几个层次呢?三宝分成:第一个有“自性三宝”,第二个有“出世的三宝”,第三个是“住持三宝”。

(2)

什么叫做“自性三宝”呢?

自性三宝就是指:众生本具的法身,众生本具的真如本心,也就是众生自己的自性佛,这个就是众生的“自性佛宝”。

众生的自性佛宝指的就是法身,指的就是真如,指的就是这个真如本心,这个就是众生的“自性佛宝”。

(3)

当众生因为这样子了知有一个自性三宝的时候,而去求悟、证悟这个自性佛宝、证悟这个自心如来,而去了解自心如来里面到底有哪些法;

那自心如来这个真如祂示现了世出世间法,祂示现了所有的世出世间法而圆满无碍,这个就是这个真如体性祂本具的圆成实性;

虽然众生的妄心祂本身有依他起性,有遍计所执性,但是如来藏在依他起上面、在遍计执上面一样圆满的成就了祂的圆成实性,所以能够圆满现出世出世间法。

(4)

当知道这样的道理以后,去求证悟如来藏、去求证悟这个真如本心、去求证悟这个自性弥陀、去求证悟这个自性如来;

当证悟了这个自性如来以后,而转依这个自性如来,转依这个清净心,转依这个自性清净的真心——自性清净的这个本体,而“动无违诤”。

什么叫做“动无违诤”呢?也就是说,如来藏祂本身就是动静一如,而与三界六尘万法完全不相到的,不会跟三界六尘万法起任何的一个冲突,

所以因为证悟了这个如来藏、转依了如来藏,所以不会再跟众生有任何的争执,也不会跟众生有不如法的地方,这个就是“自性的僧宝”。

那自性僧宝跟自性的佛宝,还有自性法宝,这个就是“自性三宝”。

(5)

那再来说什么是“出世的三宝”呢?

出世的三宝就是指佛的报身、还有佛的化身、还有佛的应身——佛的报身跟佛的化身,还有佛的应身就是出世的佛宝。

依于出世的佛宝,所以我们能够随着佛来修学,随着佛来修出世的法宝。

来修出世的法宝——出世的法宝是什么呢?出世的法宝就是所谓的“四谛缘生”、“六度诠旨”。

(6)

那什么是四谛缘生呢?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法,还有十二缘起法。

那菩萨也修四圣谛、也修十二缘起观,那更重要的是修六度诠旨: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

因为修四谛缘生还有六度诠旨(菩萨六度万行的这个法)所以能够证悟了如来藏,也能够逐渐的解脱烦恼,所以就成为大乘的“菩萨僧”,这个就是出世的僧宝。

(7)

出世的僧宝有四向五果,也有菩萨十地。

菩萨相同的也修解脱法,解脱法是在修大乘法的过程里面,其实是附带的一个修行的一个结果,大乘法其实还是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

但是菩萨在迈向修学大乘法、要证悟如来藏的时候,经过了“四加行”,也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而进入了加行位。

进入加行位以后,其实就已经迈向了菩萨的初果向,也就是准备要断我见;等断了我见以后,也就是菩萨的初果;

如果在证悟如来藏以后,进入菩萨的七住位,一直到菩萨的十住位,就是进入菩萨的二果。

(8)

从二果一直到三果向到四果,乃至于修菩萨的十二因缘观,也成为菩萨的缘觉,这就是菩萨的四向五果。

菩萨的四向五果里面,有现在家身的,也有现出家身的;菩萨的十地,也就是从初地一直到菩萨十地、一直到等觉位,这些菩萨其实大部分都示现在家身的。

这里我们没有谈到声闻缘觉解脱果二乘人的部分,二乘人的部分他们修这个四向五果解脱道的部分的话,大部分是以出家僧为主的。

(9)

思考:

1、什么叫做“自性三宝”呢?

2、什么叫做“动无违诤”呢?

3、什么是“出世的三宝”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zIyMTcy.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月15-18日在南京国展中心有佛事展览,欢迎参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三○课   第三十九集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上)(1)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从二果一直到三果向到四果,乃至于修菩萨的十二因缘观,也成为菩萨的缘觉,这就是菩萨的四向五果。

菩萨的四向五果里面,有现在家身的,也有现出家身的;菩萨的十地,也就是从初地一直到菩萨十地、一直到等觉位,这些菩萨其实大部分都示现在家身的。

这里我们没有谈到声闻缘觉解脱果二乘人的部分,二乘人的部分他们修这个四向五果解脱道的部分的话,大部分是以出家僧为主的】

(1)

那我们再来谈一下,什么是“住持三宝”?

住持三宝指的就是泥塑的佛像或是木雕的佛像,泥塑的佛像跟木雕的佛像这个就是住持的三宝。

什么是住持的法宝?也就是“黄卷赤轴”,由这些书籍所成立的这些三藏十二部经典的这些法宝,这个就是住持的法宝。

什么是住持僧宝呢?住持僧宝也就是剃发着染衣,离世俗的家,也就是离开了世俗的家,而且剃发着染衣,现了出家表相的这样子的一个僧宝,这个就叫做住持僧宝。

(2)

那我们从这边来看的话:从自性的僧宝、到出世的僧宝、到住持的僧宝,其实是从自性僧宝到出世僧宝是因为如来藏,悟了这个真心如来藏——大乘菩萨悟了这个真心以后所显现的出家的状况,所显现了这个的法相。

住持三宝是因为剃发着染衣,离世俗的家这样子的一个表相,所以我们说其实住持三宝就是表相三宝。

出世的僧宝其实就是真实义的僧宝——出世的僧宝就是真实义的僧宝,住持的僧宝就是表相的僧宝。

(3)

这个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有没有悟入如来藏,有没有悟入自性。如果悟入了自性的话,这个样子的话,就是叫做出世的僧宝。

所以出世的僧宝也有可能示现出家相的,那也有可能示现在家相的。但是不是以现在家相或是以现出家相为主,而是以有没有悟入如来藏这个真心为主,所以自性三宝其实才是最初、最终、最究竟的归依处!

所以无论你是出世三宝或是住持三宝,都必须要依止于自性三宝。

(4)

也就是说:出世的僧宝跟住持的僧宝就是必须依止于自性的僧宝。

如果否定了自性的僧宝的话,那就没有办法成立僧宝的一个僧格,否定了如来藏的话就已经完全丧失了僧宝的僧格。

所以不管有没有悟,都必须要依止自性三宝。三世诸佛同样是依止自性三宝而修学佛法,乃至于达到究竟圆满、乃至于达到成佛的果地。

(5)

所以自性三宝、自性僧宝是一切的所依,是出世三宝、是住持三宝的所依。

所以表相三宝也应该要依止自性三宝,不是只有求开悟的人要依止自性三宝。

虽然住持三宝还没有悟,但是必须要深信自性三宝,因为一切的归依全部都是从自性三宝而来的。

所以从这边来看的话,四向五果的菩萨、声闻,有在家、有出家的,那地上菩萨大部分都是在家的,所以:僧宝必须以是否开悟,为最主要的一个判定标准。

(6)

那我们来看一下,因为这个样子的话,我们会有两种情况来对这样做一个区别,就有两种僧宝——也就是说我们要探讨的这个问题:就有表相僧宝跟真实义僧宝。

表相僧宝就是所谓的身出家,表相出家,表相僧宝就是只有剃发着染衣而出世俗的家,那这个就叫做身出家,又叫做表相出家;因为只有他的这个身体出家了,但并没有真正的出家,只是出了世俗的家。

(7)

那真实义僧宝方称为真出家,又叫做心出家,真实义僧宝为什么可以称为真出家、也称为心出家呢?他是出哪一个家呢?他就是出了三界的家,也就是离了五阴宅——离了五阴的这个宅舍。

众生没有办法解脱,没有办法离开的就是三界的这个家——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这一个家,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的这个家(色受想行识五阴的这个宅舍)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宅舍。

所以离开这个宅舍才是称为真出家,才是称为心出家,因为心已经离开三界的系缚、心已经离开五阴的系缚。

(8)

那什么叫做三界家呢?什么又叫做五阴宅呢?什么人能够离开三界家?能够离开这个五阴宅呢?

“三界家跟五阴宅”我们刚刚说过了,就是因为众生这个轮回生死的这个业种未断,所以执取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还有色受想行识形成的三界六尘万法,形成的这样子的执著,所以没有办法离开这个舍宅。(未完待续)

(9)

思考:

1、什么是“住持三宝”?

2、住持三宝(表相三宝)与出世的僧宝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3、为什么出世的僧宝跟住持的僧宝必须依止于自性的僧宝?

4、僧宝必须以什么,为最主要的一个判定标准?

5、什么叫做三界家呢?什么又叫做五阴宅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zIyMTcy.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月15-18日在南京国展中心有佛事展览(玄武湖畔),欢迎参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三一课   第三十九集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上)(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什么叫做三界家呢?什么又叫做五阴宅呢?什么人能够离开三界家?能够离开这个五阴宅呢?

“三界家跟五阴宅”我们刚刚说过了,就是因为众生这个轮回生死的这个业种未断,所以执取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还有色受想行识形成的三界六尘万法,形成的这样子的执著,所以没有办法离开这个舍宅。】

(1)

那我们来看看,到底谁能够离开这个三界家,离开这个五阴宅呢?是身出家的表相僧宝能够离开这个三界家,离开这个五阴宅吗?

很显然,不是的!因为身出家如果不事于修行、不事于修证的话,如何离开这个五阴宅呢?如何离开这个三界家呢?

那到底是谁能够离开这个五阴宅?那是声闻解脱的圣者吗?是声闻缘觉解脱的圣者吗?

(2)

声闻缘觉断了五蕴,证了五蕴空相、证了十二因缘,断了我执,入了无余涅槃,有没有出五阴家?有没有出三界家、五阴宅?

没有出三界家、五阴宅啊!因为入了无余涅槃,是无余涅槃的本际——也就是如来藏的本际,是谁离了这个家呢?因为如来藏祂本来就出家啊!祂本来就离开了这个五阴宅了,祂没有必要出家。

(3)

那阿罗汉、缘觉入于无余涅槃的时候是谁出这个家呢?所以很显然,他也没有出这个家;

那他还没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还是在五阴宅里面,虽然他已经断了见惑或是思惑,但是他还是在五阴宅里面,因为他并没有证悟到这一个本来就出家的这个如来藏——没有证悟到本来就出家、本来就离开三界家、五阴宅的这个如来藏。

(4)

那是谁才有办法离开这个三界家、五阴宅呢?也就是菩萨!

菩萨证悟了如来藏以后,现观如来藏祂本来出家、现观如来藏祂本来就离开了六尘、现观如来藏祂本来就不摄属在三界里面、

现观如来藏祂本来就不属于五阴,而用自己的这个五阴身,而用自己的这个意识心能够现观如来藏祂本身就出家,而转依如来藏,这个才是叫做真出家!

(5)

因为意识心——因为见闻觉知心——转依了如来藏而逐步的修行,断除了所有的思惑,断除了习气种子随眠,这样子才是真正的离开了五阴家。

而如来藏祂本来就是无形无相的,如来藏无形无相所以祂根本不用剃发,也不用着染衣。

如来藏无形无相何须剃发?何须着染衣呢?所以必须要心离五阴的系缚才是真出家,否则就是表相出家。

(6)

我们在前面“观像念佛”的时候有提到 大精进菩萨,大精进菩萨原来他就是想要求出家,所以就跟他父母哀求希望能够出家,但是父母并没有同意。

后来是因为观像念佛悟入了实相,悟入了实相进入了实相念佛,所以悟入了真如本性。

他原来是极力的想要追求要出家,但是他悟了以后说了一句话,他说:“不被袈裟,亦不见佛,不受禁戒……如是观已成大智慧。”(《大宝积经》卷八十九)

(7)

那就很奇怪,原来他是要求出家,(披袈裟就是出家,披袈裟就是表相出家的意思)那为什么他那个时候反而不求出家了呢?反而不披袈裟呢?

就是因为已经悟了如来藏,(已经悟了本心、已经悟了这个阿赖耶识)悟了这个如来藏祂本来就已经出家了;悟了如来藏祂本来就远离三界六尘万法、悟了如来藏祂本来就不属于五阴,所以没有必要披袈裟。

需要披袈裟、需要剃发的正是我们这个五阴,五阴身才需要披袈裟、才需要剃发,所以只有五阴身才需要披袈裟,如来藏祂本身没有必要披袈裟,没有必要出家。所以唯有悟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真出家。

(8)

所以《大宝积经》里面,这个时候 佛要 弥勒菩萨对这个跋陀罗作剃度,这个时候 佛说:

【时,跋陀罗闻是说已,前白佛言:“我愿出家作于比丘。”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当与是善男子剃除须发,授具足戒。”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即与出家,受于具戒。】(《大宝积经》卷八十五)

(9)

有一个跋陀罗他想要出家,就到 佛前跟 佛说他要出家作比丘,这个其实就是他想要剃发、要着染衣,要作佛的弟子,要进于僧团里面。

那这个时候 释尊告诉 弥勒菩萨说:“你应该对这个善男子(也就是说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也就是帮他授具足戒,那授这个声闻的这个解脱戒。

那 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就对这个跋陀罗剃除须发,让他着染衣,让他出家了,而且让他授了具足戒。

但是这样子是叫做什么样的出家呢?剃发着染衣完以后,其实就是表相的出家。真正的出家是怎么样的状况呢?弥勒菩萨后面又说了一段话。

那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今天就先跟各位分享到这边,那等下一集我们继续再跟各位分享。

祝各位: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10)


思考:

1、到底谁能够离开这个三界家,离开这个五阴宅呢?是身出家的表相僧宝能够离开这个三界家,离开这个五阴宅吗?

2、声闻解脱的圣者吗?是声闻缘觉解脱的圣者能够离开这个三界家,离开这个五阴宅吗?

3、为什么只有菩萨才有办法离开这个三界家、五阴宅呢?

4、怎么样才是叫做真出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zIyMTcy.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请大家放大屏幕阅读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一三二课  第四十集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下)(1)

余正文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要跟各位继续来讨论“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

那我们上一集讲到《大宝积经》里面,跋陀罗他要出家。佛请 弥勒菩萨替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

弥勒菩萨承 佛的教旨帮他剃发让他出家,也授了具足戒了。结果出家完了以后,弥勒菩萨怎么说呢?这边经文我们看一下,《大宝积经》里面这么说:

【既出家已,复白佛言:“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大宝积经》卷八十五)

(2)

这边 弥勒菩萨就讲得非常的清楚了。弥勒菩萨帮跋陀罗剃度完以后,就对 世尊说:“世尊!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

也就是说: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披了染衣,这样子的出家只是表相出家,也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身出家,他并不是心出家,所以这个叫做表相的出家,不是真出家。

所以 弥勒菩萨说:“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

(3)

但是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

菩萨真出家,菩萨真出家是怎么样才叫做真出家?

就是必须要“离诸相,处于三界”——离诸相,处于三界,而且必须要“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

所以菩萨的真出家是必须离于诸相,而且离于诸相的同时而处于三界。

(4)

那请问各位,你是哪一个心离于诸相的啊?

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意根也有祂的形像,意根也触法尘,那你这样子祂有离诸相吗?那什么东西才是离诸相的呢?

很显然:就是只有这个如来藏,只有这个真心祂本身就是远离了三界、远离了五阴,所以祂本身就远离了三界六尘万法,祂远离了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叫做离诸相。

但是离诸相又无妨祂能够处于三界,离了诸相又无妨祂能够跟着众生的五阴在三界运作,这个就叫做“真妄和合”。

(5)

所以《维摩诘经》里面才会说“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这个其实跟“离于诸相,处于三界”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如来藏祂本身就不会三界六尘万法,所以祂不会六入(不会眼耳鼻舌身意),不会六入所以祂叫做“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但是祂又能够“了众生心行”,祂又能够知道众生的心行,祂又能够知道众生这个见闻觉知心所不能知道的这个一切法,而且这些法远大于三界六尘万法,祂又知道这些法,祂又能够处于三界。

所以菩萨必须要能够“离诸相、处于三界”,所以“离诸相、处于三界”也就是必须要证悟如来藏的意思。

(6)


“离诸相,处于三界”以后要如何呢?必须要“成熟众生”。也就是必须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行大乘菩萨行,必须要行大乘的六度万行,乃至于菩萨十度来成熟众生,来利益众生永无穷尽。

不是像二乘人入于无余涅槃以后犹如自了汉,不是像这个样子。所以大乘真正要成佛,就是必须要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乃至于究竟圆满。那就是因为这个样子,才可以称为真出家。

(7)

所以真出家的道理,就是因为菩萨离于诸相,处于三界而成熟众生!所以声闻的出家,其实是方便的说出家,也不是真的出家。

我们在上一集里面说过的,声闻出家其实他出了哪一个家呢?因为他没有证悟如来藏,他怎么知道说本来出家的这一个心呢?所以他还是在五阴宅里面。

声闻人除了入了无余涅槃才叫做真出家,但是他那时候入无余涅槃是谁出家呢?因为如来藏祂本来就出家了,所以也没有所谓的真出家。

所以声闻人没有真出家这回事,只有菩萨才可以称为真出家。所以《大宝积经》里面这里才会说:“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

(8)

所以,从身出家跟心出家这样子来看的话,我们就会有四种的一个差别。身出家跟心出家会有四种不一样的一个差别:

第一个就是、身不出家,而心也不出家;
第二个就是、身不出家,而心出家;
第三个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
第四个就是、身出家,心也出家。(未完待续)

(9)

思考:

1、菩萨真出家是怎么样才叫做真出家?

2、哪一个心离于诸相的啊?

3、为什么说声闻的出家,其实是方便的说出家,也不是真的出家?

4、身出家跟心出家会有四种不一样的一个差别,各是什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OTU1MzE2.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三三课  第四十集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下)(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从身出家跟心出家这样子来看的话,我们就会有四种的一个差别。身出家跟心出家会有四种不一样的一个差别:

第一个就是、身不出家,而心也不出家;
第二个就是、身不出家,而心出家;
第三个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
第四个就是、身出家,心也出家。】

(1)


什么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呢?就是凡夫异生,也不知道修行,还是在世间法里面沉沦,沉沦于世间五欲里面,这个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

第二个是“身不出家,但是心出家”。也就是说,虽然他没有现出家的表相的剃发着染衣这个表相的僧相,但是其实他已经证悟了如来藏(也就是证悟了本心,证悟了真如,证悟了这一个真心),所以出了这个家——出了五阴家,这个就是身不出家,心出家。

那身不出家,心出家有哪些人呢?身不出家,心出家从 维摩诘大士,乃至于一直到庞蕴居士,到凌行婆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身不出家而心出家。

(2)

第三种是“身出家而心不出家”。

身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我们所说的表相僧宝,也就是身出家。

身出家,心不出家,就是指剃发着染衣现出了出家的表相的这个身相,所以称是身出家;

但是身出家他并没有勤求证悟,并没有勤求证悟大乘,所以还是在一般的世间法上面,还是在一般的这个世俗法上面,还是在这边打滚,所以叫做身出家,心不出家。

(3)

第四种是“身出家,心也出家”。

那身出家心也出家,就是也剃发,也着染衣,现了表相的出家的僧相;

现了表相的出家僧相而且勤求证悟,那勤求证悟这样子已经证悟了如来藏,证悟了本来就已经出家的这个如来藏心,证悟了本来就已经出家的这个阿赖耶识,证悟了本来就出家的这个真如本性,所以他就叫做心出家身也出家。

(4)

那从第一义谛来说的话,其实只有心出家是真出家,只有心出家才能够称为真出家;

所以前面的四种状况,只有第二种状况“身不出家,心出家”它是属于真出家,还有第四种状况是“身出家,心也出家”才是属于真出家。

所以第三种状况“身出家,心不出家”其实就是表相僧宝,他就是身出家,只是表相出家而已,这个就是身出家心不出家。

所以从第一义谛来说,是只有心出家才方堪称为真出家。

(5)

所以在《大宝积经》里面 弥勒菩萨才会这样子说:“世尊!出此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出家不是只有形相而已,这个形相他并不是真出家,也就是我们现在在探讨的一个表相僧宝。

所以菩萨必须要真出家,也就是必须要离诸相,处于三界,也就是要勤求证悟(要开悟),这样子的话来成熟众生,才可以称为真出家。

所以这样子的出家,其实套一句《金刚经》经常在用的句法,也就是说:“所谓出家,即非出家。”也就是说:其实真出家并不是表相的出家。

(6)

达摩大师也针对这样子做了这样的开示,祂说:“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也就是说:如果你已经明心见性了,“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也就是说,不在于他是不是、有没有剃除须发或是着染衣;

如果他已经见了自性的话,虽然他现的是在家身,“白衣亦是佛”白衣就是在现在家相的意思,所以说白衣亦是佛。

(7)

但是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虽然你剃除了须发、着了染衣,还是外道。

因为还没有入到这个无门之门,还没有见到这个真心,所以还是外道——没有入到佛门的殿堂,所以称为外道。

所以虽然他已经剃除了须发,但是没有明心见性,所以还是称为外道。

这是 达摩大师达摩祖师所说的,说:“若见自性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所以表相僧宝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未完待续)

(8)

思考:

1、身不出家,而心也不出家;身不出家,而心出家;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出家,心也出家,各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表相僧宝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OTU1MzE2.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三四课  第四十集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下)(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虽然你剃除了须发、着了染衣,还是外道。

因为还没有入到这个无门之门,还没有见到这个真心,所以还是外道——没有入到佛门的殿堂,所以称为外道。

所以虽然他已经剃除了须发,但是没有明心见性,所以还是称为外道。

这是 达摩大师达摩祖师所说的,说:“若见自性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所以表相僧宝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1)

从大乘了义的角度、从第一义的角度来看,表相僧宝他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祖师才会常常说:“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

禅宗祖师经常在说“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主”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你有没有找到如来藏、有没有找到你这个真心。

如果能够辨别你有没有找到如来藏、你有没有开悟明心的话,这样子就有办法分别出你是白衣或是黑衣。

(2)

白衣的意思就是“素”,“缁”的意思就是黑;黑就是表相出家,素就是表相现居士相,所以“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

所以从禅门来讲,缁跟素并不是从表相来看的。

也就是说,不是从表相你是穿了居士服,或是说你是穿了僧服而来论断你是不是出家,必须“入门须辨主”,也就是说看你有没有开悟。

所以白衣、黑衣不是以表相来论断的。

(3)

如果从禅门来讲的话,未悟反而是白衣——未明心见性的人他才是白衣。

所以有人说“白衣说法是不如法的”,白衣说法是不如法,黑衣才可以说法,也就是说现出家相的人才可以说法,在家相的人是不能说法。

但是如果从禅门来讲的话,反而悟者虽然他是现在家相,但是他是黑衣啊!

那未悟的这些所谓的表相僧宝,所谓现剃发、着染衣的这些僧宝,反而他是白衣啊!

(4)

那如果按照这样子的说法来讲的话,那真的白衣是不能说法的,是只有黑衣才能说法;

因为这些未悟的这些出家的表相僧宝,其实都不堪说了义法,因为他们是白衣说法,要说了义法就只有黑衣能够说法,要说了义法就只有开悟圣者能够升座能够说了义的这个如来藏的大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他们说的没有错:白衣是不能说法,只有黑衣才能说法。

所以不要以在家的身相来衡量善知识,不要以在家的身相——以表相僧宝来自高,以表相僧宝来歧视受持菩萨戒的这些在家菩萨。

俗语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那在佛法来讲的话,更是这个样子!岂可以出家、在家的身相来论断是真出家或是表相出家!

(5)

我们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祂所参的这些善知识有多少个是出家菩萨?

只有五个是出家的菩萨(只有五个是现出家身的菩萨),其他全部都是现在家相的菩萨。

那再来,庞蕴居士他是现在家相还是现出家相呢?那请问他是真出家还是表相出家?凌行婆她是现在家相还是现出家相呢?

乃至于陆宣刺史,乃至于六祖大师悟后潜藏于猎人堆里面,他现的是什么相呢?他现的还是在家相啊!

(6)

而且诸多的等觉菩萨现的是什么相呢?等觉菩萨——我们所知的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乃至于 弥勒菩萨,现的全部都是在家相,弥勒菩萨在兜率陀天里面,还是现着天人相,穿着天衣、戴着天冠。

那为什么等觉菩萨会是这个样子呢?为什么地上的菩萨大部分都是会现在家相呢?

就是离开了表相的执著,而且现在家相容易受到众生的轻贱;那受到众生的轻贱可以迅速的消除性障、消除罪业,可以快速的增长道业,这个是一般人所不知道的。所以真实行者,在家跟出家都同样具足的,无分高下。

(7)

在家、出家应该要互相护持,应该要互相扶持,在家菩萨跟出家的菩萨应该是要互相扶持,在家的开悟的菩萨其实应该要扶持这些现表相僧宝的这些出家众,能够早日见道。

所以,但是也必须这些表相僧宝的这些出家众,必须要远离僧衣崇拜,必须以大乘见道为依归。

(8)

祖师常在问:“出家所为何事?”出家难道只是为要获得众生的供养来增长僧慢吗?

出家只是为了要建大道场、建大学院、建学术研究,乃至于因为这个样子来抵制证道的居士吗?

出家是要脱离表相的佛法,而勤求证悟,出家其实是为了要解脱,出家其实是为了要度化众生。

也就是大乘菩萨僧出家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要自利利他、自度度他。

(9)

那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其实就是必须要自求证悟,也就是必须要勤求证悟。

如果出家菩萨没有勤求大乘见道为要务的话,如果没有这个样子的话,就会落入刚刚所说的广建大道场、广建大学院。

所以出家菩萨应该要以大乘见道为要务,以大乘见道为要务来去除僧慢;因为你悟了如来藏,转依如来藏以后,何来有慢啊!何来执著这个表相僧宝——剃发着染衣的这个僧慢呢!

(10)

出家菩萨如果能够勤求大乘见道,也能够免于大乘佛教在家化。

其实大乘的佛法、大乘的了义佛法,如果能由出家的僧宝来住持的话,这个是最好的,也是所有的开悟的在家菩萨极力支持,极力拥护的。

所以出家的菩萨应该要勤求大乘的见道为要务,才有办法脱离如上所说的表相佛法。

(11)

所以必须要这个样子,出家菩萨与证悟的在家菩萨必须要互相的扶持,互相扶持才有办法让佛教继续——大乘佛法能够继续的兴盛下去。

所以为免出家僧团腐化,当务之急有两个要素:也就是要扶持大乘见道居士的团体;再来就是见道居士必须帮助出家僧团有悲心的人能够早日见道,能够开悟明心,能够发起大乘的种性。

那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就与各位分享到这边。

祝各位: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阿弥陀佛!

(12)

思考:

1、“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是什么意思?

2、是否可以出家、在家的身相来论断是真出家或是表相出家?为什么?

3、“出家所为何事?”

4、出家菩萨应该要以什么为要务?

5、为免出家僧团腐化,当务之急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OTU1MzE2.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三五课   第四十一集 人天乘亦不共外教(1)

蔡正礼老师 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这个单元,想要来跟各位探讨:佛教的人天乘跟其他宗教的不同;以及有人说到有所谓的“老母娘”,说她是佛教里面所说的第八识如来藏,我们要来证明说这老母娘绝对不是如来藏。

(1)

首先,我们要来探讨,佛教的人天乘跟其他宗教的不一样。

很多人认为说:佛教的人天乘事实上跟其他宗教是一样的,因为其他宗教一样有所谓的天堂可以去往生,既然这个佛教的人天乘也是可以帮助人往生欲界天,所以就认为说佛教跟其他宗教的生天是一样的。

乃至就有一些宗教就把这个天道,当成是所有宗教共通的部分,然后以这个天道来贯串所有的宗教;

他们就认为说,因为这样子,所以其他宗教里面的儒教、道教乃至佛教这种三教,事实上它是可以合为一个,因为都是一样是要生天的;

乃至有的还更扩大,扩大到这个耶教,也就是基督教,或者是回教,认为它们也是可以帮助人家往生天堂,所以变成是五教合一。

(2)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也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因为方便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简略而说:佛教的人天乘跟其他宗教是类似的,

可是当我们对于佛教的三乘菩提,有一些粗略的认识之后,我们对于佛教的人天乘是不是跟其他宗教的生天之法,这种天道是不是一样呢?我们就要进一步来分析。

因为如果说,我们没有仔细来分析的话,我们常常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法义,所以我们就要来探讨一下:事实上佛教的人天乘跟其他宗教的生天之法,事实上它是有截然不同的。

如果说佛教的生天之法跟其他宗教生天堂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可以知道,若有人想要以天道来贯串,一以贯之来说“那所有的宗教事实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要生天”,那这样的说法就不能够成立了。

(3)


我们就来看看,佛教的“人乘”的这个部分。佛教的人乘主要就是要能够持守五戒——也就是要能够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以及不饮酒,这是佛教的持守五戒,可以保得人身,这就是佛教的人乘。

我们首先来看看,佛教因为持守第一个不杀生戒,所以佛教基本上是不吃众生肉。只要开始修行,就是不吃众生肉,改吃素食,乃至我们在祭祀的时候,我们也都不用众生的肉来祭祀。

可是我们来反观其他的宗教,几乎都没有其他的宗教主张素食,乃至他们的宗教还经常以鸡、鸭、牛、羊等等畜生道有情的这种色身——牠的这个身肉,来作为祭祀的一个供品;

乃至有一些宗教还很特殊,它还要以人肉、人血,把人肉跟人血称作“甘露”来作为祭祀的一个供品。

(4)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佛教因为主张不杀生,这不杀生的范围不只是人,而且还扩及到畜生道,那这样子的一个主张,所以说,使得佛教的修行的一个初阶的时候,就很强调素食的修行。

可是其他宗教对于这个部分,事实上它并没有这样子,譬如说儒教、道教、耶教、回教他们都没有这样的主张。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中间的差别,佛教跟其他宗教就有截然的不同。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赞叹说,有一个宗教叫“一贯道”,他们主张素食,一开始的修行就是素食,这是值得我们赞叹的,因为这跟佛教的不杀生戒,事实上它是吻合的。

(5)

那这个“不杀生戒”跟这个杀人也是有关系,而且是更重的戒。所以佛教里面的不杀生戒,所强调的就是“不能杀人”,所以佛教是反对战争的。

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五教里面,这个耶教跟回教他们常常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他们彼此征战——产生了宗教战争。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佛教事实上它是一个最温和、最和平、最不会引发战争的一个、最理想的一个宗教。

从这个不杀生戒事实上就已经可以初步看出来佛教跟其他宗教的不一样。

(6)

除了“不杀生戒”之外还有“不偷盗”,这是第二个。

不偷盗在佛教的戒律里面也称作“不予取”,也就是说如果他人不给予的话,我们就不应该把它拿来取用,这就叫不予取的戒律。

可是在宗教界里面,违犯了这个“不予取”的这种情形,它是非常普遍的。

(7)

譬如说,因为佛教的义理非常好,所以在以前在中国的时候,儒家跟道家常常会吸收佛教的一些法义,可是他们吸收了佛教的法义之后,反而来抵制佛教、反对佛教、乃至破坏佛教、乃至有的宗教还想要推翻佛教,要取代佛教,那像这样子就是不对了。

例如,宋朝、明朝时候的儒教,它吸收佛教的一些义理之后,发展成“宋明理学”,可是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的科学的法义之后,竟然反过头来反对佛教,乃至来破坏佛教。那这样子,像这样的事情就是不对的事情。

(8)

或者是说,又有一些宗教他们没有自己的法义,可是他就把儒教、佛教、道教这个三个教的法义把它吸收,变成是自己的;

可是把它变成自己的法义之后,都跟原来的不一样啦!可是它就把别人的法义拿过来,来当作自己的宗教的法义,可是它自己事实上是没有任何宗教的法义。

像这样的情形,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新兴宗教就叫做“白莲教”。

这个白莲教后来经过时间的演化之后,后来又有耶教跟回教进入中国地区之后,他们也把耶教跟回教的教义,也把它吸收进来,也同样以“不予取”的方式,把它取用过来;

那取用过来之后,他们就认为说,这样子所有宗教,最后都有一个生天的一个方法,那就以这个天道“一以贯之”,这是他们的想法。

(9)

可是这样的作法,事实上它的本质,一样是“不予取”的,一样是跟法界里面的律则是违反的。

乃至他们还会发明“老母娘”,还主张说这老母娘她出生了五个教的教主——还有这样的主张;而且说这个五个教的教主所说的这一些法义,事实上也是老母娘所教出来的。

可是我们从历史上发现,“老母娘”的这种想法,事实上,是在后来在明朝以后才有的,所以说佛教、耶教、回教他们的历史都是比“老母娘”还要早的。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说,事实上像这种情形也是属于不予取的,属于宗教里面的不予取的情形。(未完待续)

(10)

思考:

从“不杀生戒”和“不偷盗”来看,佛教的“人乘”和其他教派的人乘有什么不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4MjQ4MTY0.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请大家放大屏幕阅读

《杂阿含经》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

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1)

第一三六课   第四十一集 人天乘亦不共外教(2)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有人主张说这老母娘她出生了五个教的教主——还有这样的主张;而且说这个五个教的教主所说的这一些法义,事实上也是老母娘所教出来的。

可是我们从历史上发现,“老母娘”的这种想法,事实上,是在后来在明朝以后才有的,所以说佛教、耶教、回教他们的历史都是比“老母娘”还要早的。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说,事实上像这种情形也是属于不予取的,属于宗教里面的不予取的情形。】

(2)

除此之外还有更严重的一种,这一种就是所谓的“秘密大乘”的这种“不予取”。因为秘密大乘,事实上它是在佛教的流传之后,在印度的时候,大乘佛教的末期所引发出来的。

他们就主张说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不够完整的,因为还有所谓的“即身成佛”的双身法;

而这个即身成佛的双身法是 释迦牟尼佛没有教的,因为 释迦牟尼佛所能够教导的,是要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才能够成佛的,而且也没有教双身法,所以他们就主张 释迦牟尼佛所教的这个教法它是不够完整的,而且它是没有达到最高的智慧的。

(3)

可是这个所谓的“秘密大乘”其实它的本质是印度教里面的“性力派”,

因为在印度的各个宗教的融合里面,他们就吸收了佛教的所有的名相跟术语,然后转变它的意涵,就变成把佛教的所有术语、名相全部就拿来使用了,而且赋予它属于印度教“性力派”他们独自的这个法义。

所以说,他们对于佛教里面的三宝,事实上他们还会去把它增加一个“上师”的一个宝,变成有“四宝”,这个四宝里面的上师他还超越了佛陀。

(4)

他们的说法就是:凡是上师所说的,我们都应该要信受。

信受之后就不管 佛陀怎么说,也不管法界里面这个律则的运作是如何——也就是他们也不管因果的律则,不管因果的道理;

乃至于对佛教里面的三宝其中的僧宝,他是要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的这个戒律之中,都不可以有这个淫欲的,可是他们是要超越这个,所以他们是要实修“双身法”。

(5)

而这个双身法跟比丘戒、比丘尼戒的这个不淫戒是相违背的,他们一样要违背它,而说是超越它。

那像这样子的教义,事实上它也是属于“不予取”的。而且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从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而这个“秘密大乘”的“双身法”事实上就违逆了这个邪淫。

(6)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初步来把这个宗教分成三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佛教,它是最高、最清净的,所以对于五戒的持守是彻底的。

第二个层次,就是对于五戒的持守它不彻底,它有一些部分的违背。当他有部分违背的时候,他是不是可以保得人身呢?那就变成不确定了。

另外一种,就是最低的一个层次,就是所谓的秘密大乘。这秘密大乘对于我们说的:保得人身的人乘的五戒,它是全部都违犯的!

(7)

譬如说他们还以人肉、人血来作为祭祀的供品,所以他们也违犯了这个不杀生戒。

那他们又偷盗了佛教的术语、名相,而且说它是属于佛教里面最高的一乘,乃至其他的法义是比较低的,可是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它根本完全都是跟佛教的基本义理是相违背的,它本质上没有佛教的成分,可是它却盗用了佛教的名义,所以说它也违犯了不偷盗的这一戒。

(8)

那邪淫戒呢?它也违犯了,所以说它在五戒里面,事实上它是全部都违犯了。

因为它全部都违犯,所以说只要修习这个秘密大乘的,或是它后来所演化的其他教派,事实上都会导致严重的沦堕。

所以说修学秘密大乘是会让他不能保得人身的,也就是说连人乘他都没办法达到的,而会沦堕于三种恶道里面。

所以说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知道:宗教事实上从前面的三个戒律就可以初步分成三个层次。(未完待续)

(9)

思考:

什么是秘密大乘?为什么从戒律方面来分的话,秘密大乘是最低层次的宗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4MjQ4MTY0.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祈愿所有有情都能听闻正法 信受正法 早证菩提 成就佛道  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共修学佛正知见2,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福慧增长、学法无碍、早证菩提。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第一三七课   第四十一集 人天乘亦不共外教(3)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修学秘密大乘是会让他不能保得人身的,也就是说连人乘他都没办法达到的,而会沦堕于三种恶道里面。】

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不妄语戒”。不妄语戒在法界里面应该要以“十法界”的眼光来看妄语戒他所违犯的层次。

譬如说十法界里面有“四圣法道”——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跟诸佛,那还有“六凡业道”——从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

这样子来看:如果说我们在人间里面,在这个一个法界里面,如果说有一个乞丐他说他是国王,那也是一个妄语啊,可是这个叫做小妄语。

(1)

因为如果说有一个人,他是属于人——人乘的这个层次,他只持守五戒,可是他说他可以生天,因为生天是要修十善业,可是他说他可以、已经可以完成了这个十善业道他可以生天,可是事实上他没有做到,那这一种就是比在人间里面的这个乞丐自称是国王他的妄语就更增加。

如果说他是本身的修行,他是属于三恶道的,可是他说他可以生天,那这样的话,他所违犯的妄语戒那就更大啰。

(2)

乃至说,有人他是属于在三恶道的这个业,他所修习的法是属于三恶道的,可是他说他是可以“即身成佛”,他可以完成法界中最高的修证,

也就是说他本身是属于三恶道里面最低的一层的地狱种性,可是他竟然说,他已经可以即身成佛,乃至他可以自称是“活佛”——也就是说“活在现在的佛陀”,那这样子的不如实,这样的妄语就是法界里面最大的妄语;

因为他从十法界里面,最低的法界的这个身分,说成是十法界里面最高的身分,所以他这一种就是属于最大的妄语罪。

(3)

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这个秘密大乘所修学的这个双身法必然会使人沦堕于三恶道中,乃至是沦落到地狱之中。

然后他的妄语又是说他修了这样子地狱的法,却可以成为即身成为佛陀,又是十法界里面最高的果位,所以这样子所违犯的就是最大的妄语罪。

(4)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五戒里面的人乘的部分,很多宗教事实上是不能完成的,乃至有些还有很严重的违犯,可是佛教对于五戒它是持守的。

而且还有一个饮酒戒,它是一种“遮戒”。

也就是说:佛教对于前面的四种——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它已经持守了,而且它还要预备、要预防说我们如果不小心饮了酒之后,因为酒的这个成分会影响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失去意志力,让我们不小心去违犯了前面的四种戒,所以说饮酒戒也是佛教所要持守的。

(5)

表示说佛教对于人乘的持守是非常严谨的,因为非常严谨,就可以让我们保得人身。

可是我们反观其他宗教,如果说它对于某些戒——前四种戒有违犯的情形,可是那种情形如果是不严重的,那他还是有机会可以生天的,那我们还是可以说,它是属于正确的宗教;

可是如果说有一个宗教,它从头到尾都违犯,他根本没有一个机会可以生天,乃至连人身都不能确保,那我们就要说,事实上它不能算是一个正确的宗教,我们只能说它是属于邪教!

(6)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说:从人乘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佛教对于五戒的持守跟其他宗教它是有一些不同的,乃至在某些关键的地方,它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人乘里面佛教就跟其他的宗教是已经有一些不一样的。

而这样的不一样,就是代表着说,佛教它对于法界里面的因果的关系,事实上它所认识的跟其他宗教它是不一样的,因为认知的不一样,所以就使得佛教它的人乘的修行就已经跟其他的宗教有一些截然的不同了。

所以我们光是从人乘我们就可以说,佛教的人乘就已经跟其他的宗教已经是截然不同,也就是佛教的人乘跟其他宗教是不共的。

那至于说,佛教的其他的天乘的部分,它所牵涉的就是属于法界里面更高深的一个义理,而这个义理也可以显示出佛教跟其他宗教的不一样。

(7)

所以我们综合人乘的部分,我们从五戒的持守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大概的知道说:有些宗教它确实是可以持守五戒里面的少部分的戒;

可是有些宗教事实上它是完全没办法持守的,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宗教,它事实上是没办法保得人身的。

我们修习佛法就应该要避免接近这样子对于五戒完全不能持守的宗教,那这样子的话,才对我们的修行的道业能够有所保障。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跟各位介绍到这边。

阿弥陀佛!

(8)

思考:

1、以“十法界”的眼光来看妄语戒他所违犯的层次有哪些?

2、为什么饮酒戒,它是一种“遮戒”?

3、为什么佛教的人乘的修行跟其他的宗教有一些截然的不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4MjQ4MTY0.html


愿消三障多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功德林如来!南无宝相如来!南无无量精进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8: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