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十六套—【五十阴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55 《楞伽经》里面有一段对话,佛就驳斥这个常跟无常的道理

好!诸位,把笔放下来,看这里。现在你的逻辑要强,反应要快,你才知道佛在对话,在对什么?

这一段,《楞伽经》里面有一段对话,佛就驳斥这个常跟无常的道理,外道落入常跟无常的道理。

大慧!说:这些二十五冥谛,神我计为常,大慧!常创造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会无常?常创造的东西,应当是常,对不对?这样才符合因果,是不是?

既然二十五冥谛那个「神我」创造出来的东西,应该是怎么样?常的东西创造出来应该就是常,才符合因果。大慧!是不是这样?

大慧说:对的,世尊!是这样子,没有错。

好!假设说,那个所谓的上帝啊、或者大梵天王、大自在天、或者那个神我啊、或者是冥谛也好!

假设说:它是无常,大慧!无常创造的这个世间,现在的世间是无常,无常创造出无常,大慧!应当讲是无无常,大慧!无无常就是常。

如果说:上帝是无常,创造出来的世间是无常,无常的无常,就是常!这个世间应当是常。大慧,应当如是理解,对不对?

如果上帝是无常,创造出来这个世间是无常,那么诸法就变成常,负负得正。这样你听得懂吗?

所以常创造出无常,是违背了因果的道理,那么上帝如果是无常,创造出来的这个世间无常,那么诸法就变成常。

可是,大慧!你看到所有的根、尘、识、一十八界,所有的六根、六尘、六识,全部都是微细生灭,对不对?

所以,佛离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何以故?离两边之过。

佛说无常,即成断灭;佛说常,即堕入常见;佛不堕入断见,也不堕入常见。

我们说:如果说佛性是无常,那么无常就跟这个色身一样,人死了以后,我们的法身慧命就跟着断,是不是?因为是无常嘛;

如果说,我们说这个常,如果说:我们的佛性是常,那常的话,那麻烦大了,不能起作用,也没办法转凡成圣啊,也没办法转识成智啊,也没办法转烦恼成菩提啊。

你转动,你当然就要无常的东西,对不对?转动的东西,你才能无常嘛。

好,诸位!如果这个世间没有无常的转动,当然是方便说,这个小孩子一出生,他就是常,就永远小不点的样子,就那么地小不点啊!对不对?因为他不能变化啊,你就常啊,你就永远那么一丁点嘛。岂不是永远那么一丁点儿?他一出生就是这样小不点的,就常常这么小啊。对不对?要会变化……

如果你今天,你没有无常,你今天,你吃不到饭的。因为那个稻子一种,常!就永远如此啰。对不对?小baby也不会转大人,因为常啊,常,你就永远那么小,你也没有房子可以住,四大,永远欸……你怎么盖,也盖不出房子。就常常这样子,四大。各人占据各人的本质,你怎么会有房子住呢?

所以这个世间之所以美,是因为无常。无常才能够让这个世间非常地美丽。你看到那一朵花,你开出来的时候,你看到那一朵花,对不对?那一朵花,如果是常,你怎么开花?就永远是这样啊,是不是?

所以了解说:万法都是缘起性的,刹那生、刹那灭的东西,佛陀看到这个缘起性的东西,看到究竟的实义,是说:看到空性,并不是说否定这个缘起。知道吗?说:喔!诸法,它是空性。

因此,佛讲的:每一个动点,在假设的动点,比如说:因、缘跟果;因,它本身是空性的;缘,本身是空性的;果,本身也是空性的;但是不可以坏事相。因加缘等于果,你一样可以在事相里面生灭、缘起,但是它是空性的,

所以,心证到空性的时候,所以永恒是自己的涅槃妙性,不是在相上论断的、不是在相上论断的。

好!如果说相上论断的话,在座诸位!在相上论,这个究竟的诸法的空性的时候,那么就会进入佛的领域;就:不见一法生,也不见一法灭。

这个「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是指空性的意思。这个文殊讲堂一散开来,统统是颗粒微尘的,其实它是空性的,其实本来就空,没有这个文殊讲堂,没有这一朵花,

而这一朵花只是缘起的,不坏缘起,那么任何这一朵花的中间的过程,也是空性,但是也是不坏,因缘生的东西。

结果,这一朵花产生了,那也是空性;但是也不可以坏这个因果的法则。

所以一个修行人,你要站在体、相、用、因、缘、果、事跟理,八个角度来讨论。

这个在《楞伽经》,再有更多的这个议题,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啊,诸位!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56 诸法是空性,就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不会落入断见,也不会落入常见

在座诸位!佛所说的常,它是真常,诸法毕竟空寂,那个常跟外道的常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诸法完全是空性的意思,那个叫做「真常」,

就是:诸法是空性,就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不会落入断见,也不会落入常见,

因为诸法,诸位喔!众相本空,那个「本」字就是没办法讨论,

佛离两边:讲空,不对!讲有,也不对!讲断见,也不对!讲常见,还是不对,对不对?

任何一点,你开口就是不对,因为它不可言说,不可言说——本来就没有名字、语言、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57 你一定要了解:佛法任何一个点,都能够见性

在座诸位喔!你一定要了解:佛法任何一个点,都能够见性,

注意看喔!成不可得,住不可得,坏不可得,空不可得,诸位!不可得中,就是真如性。

那么这个成、住、坏、空,统统在同时!听得懂吗?统统在同时。

所以佛在舍卫国……「一时」佛在舍卫国,或者「一时」佛在哪里?

那个「一时」,如果从事相来讲,是印度的时间跟中国的时间不一样,

如果讲,从理上来讲:那个「一时」就是同时,十方三世一切佛,同时成佛,成、住、坏、空,同在一时,

为什么?同在一个真如本性!

法要慢慢地、渐次地去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58 见性的人没有这个好奇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在座诸位喔!圣人见体啊,凡夫见相。

凡夫见相,他就会有好奇心,想要看看飞碟啊,去美国看看大峡谷啊,去四川看看九寨沟啊,或者到俄罗斯看看克里姆林宫啊,或者到美国看看白宫。

诸位!见性的人没有这个好奇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怎么看,怎么空,没有一种东西会有让见性的人感觉到稀奇,没有稀奇,

只要是缘起的东西,就不够稀奇,

真正的稀奇,是在你内心的深处那个真如的自性,那是最稀奇的,可是就是不会用!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59 体性本空那种「真常」,它就是宇宙当中永恒的真理

体性本空那种「真常」,它就是宇宙当中永恒的真理,没有一项体性不空:一个颗粒微尘,体性也空;一棵树,体性也空……。

所以,你走到哪里,真理就会跟到哪里。

大悟的人,随手拈来都是正法,因为完全不离当下这个心性,透视它,而不是去破坏它,所以一样。

你看到稻米成长,你一样有饭吃,为什么呢?你不坏这个因果相。但是因空、缘空、果还是空。

所以有人啊,如果是出生,喔!生了小baby,那么有修养的人就会跟他恭喜:恭喜!恭喜!你家生了一个小baby!

但是大悟的人知道:多生了一个,当然会多死一个嘛。

那如果他家,如果说往生了人,我们也要这样子悼念一下,人情世故就是要这样子表示很感伤:我们也不舍……为什么?人情世故嘛!

但是本来就不生,哪里有死?你说:这个人死掉,真的死了?

好!从另外一个角度:一百年前,他有没有来这里出生?没有。那你怎么……为什么他是死啊?死了以后,他业力有没有灭?没有灭,业力没有灭,他就会来继续转世咧。

好!所以众生死,他不是真正的死,只有佛真正的让无明、业力死亡,只有佛,让无明真正地死亡,让业力真正地死亡,没有轮转,轮回的业力停止,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死人是真正地死,因为他很快就继续来转世投胎,这个地球住不下去,他方世界继续去转世。

业力不息,生死没办法停止;业力不灭,没办法的!

所以众生不是真正的死,只是短暂地消失,很快他就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160 在座诸位!懂得因果的人,打死不敢骗人啊

注意听:起惑,就是因,这个起惑的因,就是动念;造业,就是真的去做了,真的去做了。

比如说:哎呀!你贪这个钱,动这个贪的念,这个钱不应该你的,好!起惑了,我要怎么样去骗人呢?这就开始造业了,钱骗到手了,这个业就成了,将来你就一定要受果报。

比如说:你骗了……前几天说:一对老夫妻被骗了八百万,我告诉诸位!这个八百万骗了,你输!在因果的法则来讲。你骗了八百万,在因果的法则来讲:你输得很惨。

这八百万,假设说:一条狗,不要说很贵的狗,一条狗啊,价值不错啦,比如说:一万块好了,诸位!一条狗一万块了,你呀,把你买来做看门啊,你欠这个主人:「八百世」的看门的。

你会看门,看到昏倒啰。知道吗?下辈子再来做狗。一万、价值一万块,再来做狗。

所以在座诸位!懂得因果的人,打死不敢骗人啊,打死你叫他造业,他打死不要。为什么?他这个要很坚持的啊,这个造了,以后要还啊,是不是?

这愚痴的人啊,才会去诈骗别人的钱财、去伤人啊;真正的菩萨,那只肯牺牲自己啦,

因此啊,众生不了解说:起惑、造业、受报,故于十方世界流转不息。

起惑、造业、受报,这起惑从哪里来?就是无明,没智慧啰。

没智慧呢,又不听经、不闻法,自己想、自己对:嗯!我这样大概不错了。但是不晓得这个还在造业,就是自己想,自己对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161 你千万要能够理解。解,当下就是行

[「由此」自心魔之作祟,]为什么会有自心魔作祟?诸位!就是一句话:智慧不足,就是智慧不够啰,

所以师父一再地强调:听经闻法,你要列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功课!而不是说只有念佛。

在座诸位啊!今天你来听经闻法,解开你内心里面的无明,这个就是修行。

现在听经当下,解开你的烦恼,就是修行。而不是说:只有在大殿跪着念佛,叫做修行。

这一点,你千万要能够理解。解,当下就是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162 很多学佛法,学成外道,是为什么呢?

在座诸位!很多学佛法,学成外道,是什么呢?是因为不了解佛陀的心法,究竟的心法。

所以学佛法,就学成外道。他喜欢搞一些感应的,喜欢搞一些神通的,喜欢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光怪陆离的东西,

所以现在的人啊,求神通啊、求奇迹,胜过求正法,看看有没有哪个上师啊、法王啊、那个更神秘的东西、更快速的东西,最好是一灌顶,就现在就成佛了,那个是最快了。

但是事实不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修行就是必须按部就班来。

所以在座诸位!修行贵乎脚踏实地地去做,很多不切实际的妄想,应当提早放下、放弃,这个才是正途。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63 行阴十境相㈣堕四种有边邪见(四有边论)

㈣堕四种有边邪见(四有边论)

(义贯)经文63:【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这个有边是对无边讲的,这个在《楞伽经》里面讲,就讲很多一些有边啊。

比如说,有人问:虚空是有边呢,是无边呢?是有止境,还是无止境的?

佛认为:这个是戏论、无记,没有任何的意义,于对生死没有彻底的帮忙。

就像我们现在的天文学家啊,常常讲的:泡泡的理论,就是我们这个外太空从是由太阳系为基准,那走过去的时候,以人类所能测度的,大概四百七十二亿光年,光年,那么那么远的距离!

那么到底这个宇宙是在渐渐在膨胀呢?还是渐渐在缩小咧?如果佛来回答,一句话就解决:无记的,没有意义啊。

膨胀跟缩小,跟你的生死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的关系!是不是?

所以这个在……说:佛法它很不可思议。这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怎么能够论断那一种不可思议的无量的宇宙,实在是不可思议。

佛的智慧,到今天来讲啊,连科学家都要佩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跟他相提并论的!

[注释]

[「于分位中」:分位有四种:三际分位、]就是:过去、现在、未来。

[见闻分位、]就是:六根、见闻觉知。[彼我分位、]就是你啊、就是分你啊,还有分我啊。「分位」就是差别,我们现在讲的「差别」。你跟我种种的差别,还有[生]跟[灭]的[分位。]就是种种的差别。

在时间来讲:分过去跟现在、未来的三种差别;那么见闻尝嗅觉知种种的差别;你跟我的种种差别分位;生、灭,灭不是生,所以这个也是一种差别。

[「四有边论」:此四种邪论,虽然内容都是成对的,双计有边及无边,然而诸外道,并非真]的[已]经[证得无边之理体,]

诸位!要证得无边的理体,只有一个:证悟到诸法毕竟空,诸法无所得。

释迦牟尼佛怎么样才能够成佛?已悟:诸法无所得。不能有一点点说:他成就,或者是一点点增、或者是减,来或者去,都不行!

悟:诸法无所得,诸法本自空寂,「本」就是不需要去言谈,知道、了悟:诸法如幻,体性本空。

[故当其计某法为无边之](的)[时]候[,只是属于邪计的「边见」而已,故以正教判之,只能称为「有边论」。]

[义贯]

[「又」于「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坚」固「凝」定不动,持「正」其「心」,不起爱求,「魔不」能「得」其「便」,故能于三昧中上上增进而破想阴;

想阴既破,彼即「穷」究行阴而以其为十二「生类」最终生灭之根「本」,且「观彼」行阴「幽」隐轻「清」、便认为是恒「常扰动」的生灭之根「元,于」四种「分位]当[中生计度者,是人」即「坠入」外道之]这[「四」种「有边」之邪「论」。]

在座诸位!不要说有边啊,就是无边,也是邪论!

师父已经重复告诉大家啦,我们……诸位!说:法身是无始无终;报身是有始无终;我们印度在印度示现的(应化身),是有始有终。

注意听!这个是对释迦牟尼佛的示现那个角度来说的,就真正的真如自性来讲:一尚不可得,何况有三身。哪有什么无始无终?

诸位!无始是还是有时间、时空的观念,但是在人类的研究的佛法,学术上的研究,也只能讲到这个,算是在语言文字里面最完美的了!perfect!要不然你怎么形容法身呢?

法身无始无终,诸位!「如」字岂有无始?「如」字岂有无终?

「如」本身就是不生;「如」本身就是不灭;不生不灭,岂有始终咧?

你讲一个无始,它还是有一个始啊;你讲无终,还是有一个终啊;

是为了让众生理解,只好这样讲了,只好这样讲。因此啊,佛的方便义,跟佛的究竟义,你都必须掌握。这个就是听经闻法的重要,不可以死在文字相里面!

1.类别

①计「过去未来有边,相续心无边」之邪见

(义贯)经文64:【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也是一样落入有边、无边。

[注释]

[「心计生元」:「生」,]就是[十二类生。「元」,]就是[生灭之根元。谓此行者观见行阴相,而计之为十二类生的生灭之根元。]

[「流用不息」:「流」,]就是[迁流。「用」,]就是[业用。「不息」,循环不息。此为观见行阴之相,以行阴之相即](就是)[迁流造作不断故。]

[「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过未」,]就是[过去及未来。以过去已灭、未来未至;已灭者,其范围已确定;未至者,只止于仍是一]种[推想](推论)[的概念而已,]都还没有到,[故](所以)[皆是有边。「边」者,]就是[范围;「有边」,即](就是)[有限。]

[「计相续心名为无边」:]为什么「计相续」?相续就是现在,诸位!这个就是现实主义的人,相续,就是我现在正在用,对不对?「相续心」,我正在用啊,他认为这个「用」就是无边。

过去心,过去已经过去啦,未来,未来还没有到,这个统统把它判为有边,

我现在的受用,无尽,就是[「相续心」,]就是无边,[即](就是)[现在心]啊[,以现在心乃相续无有间断,故名之为无边。]

这个无边,如果加妙用,那更衬托那个外道的思想。

我认为现在有无边的妙用,因为过去已经过去,找不到作用;未来还没有到,我也找不到作用;现在的相续心,它有无边的作用;他执著这个,执著这个角度。

[义贯]

[「一者,是人」于定中观见行阴相,因而起「心计」之为十二类「生」之生灭的](之)[根「元」,又观其迁「流」之业「用」循环「不息」,于是「计过」去及「未」来「者名为有边」法(有限之](的)[法),而「计」现在之「相续心」,以其念念仍相续从无间断故,「名为无边」之法(无限之法)。]

②计「八万劫前无边,众生界有边」之邪见

(义贯)经文65:【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在座诸位啊!外道何以这样子的矛盾的邪见呢?因为没有悟到究竟,所以统统用猜的。注意喔!我讲的这一句形容词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悟到究竟,所以开始用猜的,用猜的。

[注释]

[「无闻见处名为无边」:谓此行者于其定中观八万劫外,纯是一片寂静,什么都听不到,什么也看不到,毫无任何生命的迹象。

他不知那只是由于自己的见闻之力不能及于八万劫外而已,因此在八万劫外,他便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正如人为视力、听力所限,于远处之事物便无所见闻一样,所以并非真正在八万劫外没有众生。]

就像我们现在啊,在猜测外太空有没有众生?有没有比人类更高的智慧?就像现在的科学家,一直沉迷在这样子的科技的研究,真正的这些外星人来的话,是好的?还是灾难呢?就不知道了,他会把你地球人物当作是朋友吗?

可是在佛经里面就讲: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都有众生。这经典就讲得很清楚了,简单讲,科学家到今天为止,没有办法证明外太空有哪一个星球有众生,到现在没有办法证明。

[「有众生处名为有边」:此谓,他依自己的见闻能力所及,观见八万劫内有众生处,便把此有众生的范围称为有边。然而众生所在处实是无量,并非有边(]就是[有限),只是他不能全见罢了。]

[义贯]

[「二者,是人」以其定力能「观八万劫,则见」八万劫内有「众生」存在;于「八万劫」之「前」,却「寂」然「无」有「闻见」(他于八万劫前看不到、听不到有众生的迹象),由于「无闻见处」对他来讲系冥然莫辨、不能得其际涯,故他把那不可知的领域「名为无边」(无限),而于他观见「有众生」存在之「处」,即「名」之「为有边」( ]就是[有限)。]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③计「我知性无边,他知性有边」之邪见

(义贯)经文66:【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这个如果没有上过《楞严经讲义》的,就不知道它在讲啥,因为实在是看不懂啦,我说的每一句都是真心的话,真的是看不懂。所以每堂课都是很珍惜、很珍贵的。

[注释]

[「计我遍知」:谓彼行者计此行阴之真我能周遍了知。]

[「得无边性」:以其遍知,故是无边性。]

[「彼一切人现我知中」:其他一切人都是现于我所知的范畴之中。]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曾」,]就是[乃,却。谓这些在我的知性中所现之人,也应各具知性;但是我却不能得知他的知性,这可见他的知性一定很有限,因此他的知性不能达于我的知性,而为我所知。]

[义贯]

[「三者,是人」观见己之行阴,便执为真我,]这个问题就出来了,修学佛道,著就是不对!提早做殊胜解,就是不对。[且更「计」此真「我」能周「遍」了「知」一切,故此真我于诸法]当[中「得无边」之「性」;而「彼」其他「一切人」虽皆「现」于「我」的「知」性之「中」。

然而「我曾」(却)「不知彼之知性」,可见他们的知性必定是有边的(有限的),因此其知性不能达于我,而为我所知;是故「名彼不得」如我知性的「无边之心,但」是「有边性」。]

[诠论]

[种种外道千说万论,多半脱离不了自我本位,或自我]的[中心;以外道不能无我(若无我者,即不著我,则非外道,即入如来圣道)。]

诸位!为什么一切法无我?「无我」,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诸法空无自性,找不到一个永恒的相,没有!没有办法!诸法任何一个颗粒微尘,任何一个相、一棵树也好,都是无我。

诸位!这个「无我」不是指我们啊。人无我,包括一切法都无我。

你要了解,要扩大来解读,所谓无我是空无自性,你从这个色身,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

那一棵树,你也找不到真正的一棵树;一座山,你也找不到真正的一座山,

一颗星球,你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星球,星球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就像太阳的微尘所构成的,地球怎么构成的呢?就是星尘、星尘,

简单讲,我们是太阳之子,太阳喷射出来的、冷却的这一些元素,而我们变成一种成长的一个内外,所以我们是太阳之子。

我们也是星尘之子,所有的星星,在外太空里面,都可以找得到身体的元素,所以其实人跟万物是同一个体性的,是同一个体性的。

我们是太阳之子,也是星尘之子。除了愚痴的人以外,才有分内外。真正入如来圣道的人:内无我,外还是无我,一切法平等,没有高下。

[外道以我为「能」,而以有别于我之一切法为「我所」,依于此我、我所,而作种种]的[妄想分别,试图自圆其说,以成其「一家之言」,皆不免自误误人,不脱三途]的[轮转。]

④计「一切依报正报皆半有边、半无边」之邪见

(义贯)经文67:【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注释]

[「以其所见心路筹度」:谓此行者于其定中,以定力所伏故,其行阴之迁流趋于极缓,他便觉得他的行阴已灭,及至出定,才发觉行阴仍在,于是他便以为他的行阴灭了之后又再生起。

如此他便见行阴是时生时灭,于是以自己的心路之历程]的修行法[去](来)分别[筹度,而计著法界一切依报正报皆是如此处于时生时灭、半生半灭的状态中。这又是外道人以自我为中心,而卜度计著一切的另一个例子。]

诸位!答案还是一样。外道见到法而不究竟,外道因为见到不究竟,还没有达到究竟的如来的究竟之处,提早做殊胜解,答案都是这样子。所以用猜的,用猜的,这个就是。

你要去了解外道并不困难,也就是说他在悟得不究竟,就开始在用猜的,在行阴,用猜的。

要识阴……后面还有一个真如,境界不够,也没有办法像佛的这种境界,因此我们说法的时候,应依佛悟的究竟法,入不二法门为依据。

[义贯]

[「四者,是人」想阴既尽,行阴现前,即以定力研「穷行阴」,欲求其「空,以其」入定出定时「所见」行阴乃时生时灭,即以自「心路」历程「筹度」计著「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又以此推]论[,「明其世界」中「一切所有」之](的)[物象,亦皆](也就是)[「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2.结语:堕为外道(有边论)

(义贯)经文68:【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义贯]

[「由此」自心魔所作祟,]还是心魔作祟,自心魔作祟啊,没有外境,就是内心里面不够智慧,看不透彻,还没有悟到究竟,便作殊胜解,这个就是外道,自心魔作祟。没有人跟他做的敌对,他的内心就是他的魔。[而邪「计」妄「度」诸法「有边无边」之戏论,]

就像我们今天讲的:宇宙到底是有边,还是无边啊?这个就是佛讲的「戏论」。

将来《楞伽经》,你就会看到:这宇宙外太空到底是有边,还是无边啊?

如果是在爱因斯坦啊,或者说英国的霍金啊,对不对?在世界来讲,他是算很不得了的伟人,科学家,Scientist,但是咧?这个在佛来讲的话,还是没办法解脱,这跟解脱无关。

不是说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没有,还是有的。因为在讨论有边、无边啊,佛说:这个并没有办法解脱,完全没办法!

所以科学家绝对跟佛陀这种大圣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对人类有所贡献;一个是内心彻底解脱、证入涅槃的圣人。伟人其实是凡夫;而圣人真的是究竟超出三界,不一样的。

[因而「堕落」于「外道」之恶见(即](也就是)[学佛法成外道),以致「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四」类「外道」所「立」之「有边」邪「论」。]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4 虚空是有边呢,是无边呢?是有止境,还是无止境的?佛认为:这个是戏论、无记

这个有边是对无边讲的,这个在《楞伽经》里面讲,就讲很多一些有边啊。

比如说,有人问:虚空是有边呢,是无边呢?是有止境,还是无止境的?

佛认为:这个是戏论、无记,没有任何的意义,于对生死没有彻底的帮忙。

就像我们现在的天文学家啊,常常讲的:泡泡的理论,就是我们这个外太空从是由太阳系为基准,那走过去的时候,以人类所能测度的,大概四百七十二亿光年,光年,那么那么远的距离!

那么到底这个宇宙是在渐渐在膨胀呢?还是渐渐在缩小咧?

如果佛来回答,一句话就解决:无记的,没有意义啊。膨胀跟缩小,跟你的生死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的关系!是不是?

所以这个在……说:佛法它很不可思议。这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怎么能够论断那一种不可思议的无量的宇宙,实在是不可思议。

佛的智慧,到今天来讲啊,连科学家都要佩服,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跟他相提并论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5 诸位!要证得无边的理体,只有一个:证悟到诸法毕竟空,诸法无所得

诸位!要证得无边的理体,只有一个:证悟到诸法毕竟空,诸法无所得。

释迦牟尼佛怎么样才能够成佛?已悟:诸法无所得。

不能有一点点说:他成就,或者是一点点增、或者是减,来或者去,都不行!

悟:诸法无所得,诸法本自空寂,「本」就是不需要去言谈,知道、了悟:诸法如幻,体性本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166 在座诸位!不要说有边啊,就是无边,也是邪论!

在座诸位!不要说有边啊,就是无边,也是邪论!

师父已经重复告诉大家啦,我们……诸位!说:

法身是无始无终;报身是有始无终;我们印度在印度示现的(应化身),是有始有终。

注意听!这个是对释迦牟尼佛的示现那个角度来说的,

就真正的真如自性来讲:一尚不可得,何况有三身。哪有什么无始无终?

诸位!无始是还是有时间、时空的观念,但是在人类的研究的佛法,学术上的研究,也只能讲到这个,算是在语言文字里面最完美的了!perfect!要不然你怎么形容法身呢?法身无始无终,

诸位!「如」字岂有无始?「如」字岂有无终?「如」本身就是不生;「如」本身就是不灭;不生不灭,岂有始终咧?

你讲一个无始,它还是有一个始啊;你讲无终,还是有一个终啊;

是为了让众生理解,只好这样讲了,只好这样讲。

因此啊,佛的方便义,跟佛的究竟义,你都必须掌握。这个就是听经闻法的重要,不可以死在文字相里面!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167 诸位!为什么一切法无我?

诸位!为什么一切法无我?

「无我」,真正的含义是什么?诸法空无自性,找不到一个永恒的相,没有!没有办法!

诸法任何一个颗粒微尘,任何一个相、一棵树也好,都是无我。

诸位!这个「无我」不是指我们啊。人无我,包括一切法都无我。你要了解,要扩大来解读,

所谓无我是空无自性,你从这个色身,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我;那一棵树,你也找不到真正的一棵树;

一座山,你也找不到真正的一座山,一颗星球,你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星球,

星球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就像太阳的微尘所构成的,

地球怎么构成的呢?就是星尘、星尘,

简单讲,我们是太阳之子,太阳喷射出来的、冷却的这一些元素,而我们变成一种成长的一个内外,

所以我们是太阳之子。我们也是星尘之子,

所有的星星,在外太空里面,都可以找得到身体的元素,

所以其实人跟万物是同一个体性的,是同一个体性的。

我们是太阳之子,也是星尘之子。除了愚痴的人以外,才有分内外。

真正入如来圣道的人:内无我,外还是无我,一切法平等,没有高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168 行阴十境相㈤堕四种矫乱论

㈤堕四种矫乱论

(义贯)经文69:【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注释]

[「于知见中生计度者」:谓行者于彼定中所得的知见中,不能明了抉择,因而虚计妄度。]

[「不死矫乱」:「不死」,]是[指不死天,即](也就是)[无想天之果报。

外道计无想天为究竟涅槃处,故又称之为不死天;

且说修行人一生若不乱答人,死后当生彼天;他们又说,若自己实在不知,而勉强回答,就会造成「矫乱」。

因此为了避免矫乱,他们立了一项规矩:若](如果)[有人问任何问题,身为本派]的[弟子,你就应]当[回答说:

「这是秘密言词]喔[,不可明说。」或者]是[含糊其词]地答、[作不定答。

佛对他们这种作法,就呵斥说:「此真矫乱!」(这]个[才是真正的矫乱!)]就完全没办法回答,完全没办法!到底是讲对还是讲错,有没有?都搞不清楚。

[亦即,](也就是)[他]们[本来是为了避免矫乱,而模棱两可、]

诸位啊!「棱」,模棱两可这个「棱线」,你爬山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两边的,两面的山交接处叫做「棱线」,这个棱线就是也可以左边,也可以右边,也以左边,也可以右边,模棱两可、[含混其词,结果反而成了真正的矫乱,以其言词闪烁不定故。]

还有的人啊,佛教也有那个闪烁不定的,因为自己已经有一点知名度了,

那么人家就问他是说:喔!请问师父,那么请问这个第八意识能所,能所这个见分、相分,我还是搞不清楚,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的见分、相分,我搞不清楚,麻烦你解释一下。

他就说:这太深了,这你说,我讲给你听,你也是听不懂!实在是自己也不太清楚,他就随便搪塞。我说这个太深了,你听不懂啦。就是这样子。

[义贯]

[「又」入于「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坚」固「凝」然不动,「正」其「心」念,不起爱求,外「魔不」能「得」其「便」,故能增进而破想阴;

想阴既破,行阴]就[显现,故能「穷」十二「生类」之生死根「本」(即](就是)[行阴之体),而「观彼」行阴(七识)「幽」隐轻「清」,恒「常扰动」生灭之根「元」(]就是[七识),

然「于」彼定中所得的「知见中」不能明了抉择,而「生」虚「计」妄「度者,是人」即「坠入四种颠倒」,以求外道「不死」天(]就是[无想天]的[果报)而作「矫乱」、周「遍计」度之「虚」妄言「论」。]

1﹒类别

①计「八亦」之矫乱论

「亦」就是同时存在,亦有亦无,亦增亦减,这个「亦」就是同时存在的意思。讲有也可以,讲无也可以;讲增也可以,讲减也可以;讲生也可以,讲灭也可以;后来就搞不定,这个「亦」就是同时存在。

(义贯)经文70:【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真会回答,回答到遗失章句,就是我们台语讲的:对方一头雾水,一头雾水,台语讲的。就是对方完全听不懂你在讲些什么东东。

[注释]

[「观变化元」:谓此行者于定中进观行阴,以其为一切变化之根元。]

[「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若见行阴迁流之处,即称之为变异。变异即](就)[是无常之代名]词[。]

[「见相续处,名之为恒」:「恒」,]就是[常。谓见行阴虽迁流变化,却念念相续不断,因此即称此为行阴之常相。]

[「见所见处,名之为生」:「见所见」,]就是[能见及所见,亦即](也就是)[八万劫内。「名之为生」,以其于八万劫内见有众生生起,故称之为生。]

[「不见见处,名之为灭」:「不见见」,]就是[不见如前]面[之所见,亦即](也就是)[八万劫外,]超乎他的能力,[彼一无所见,不见有一众生,便称一切众生皆归于灭。]

[「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相续」,]就是[前后法相续。「续」者,]就是[接续。谓,如前]面[之行阴已灭,后]面[之](的)[行阴尚未生起,这中间的空档怎么填补]咧[,才能让前后接续起来]咧[,否则行阴的迁流就中断了;这中继](中间)[的填补、过渡之物,即](就)[称为相续因,]相续因,[例如中有身,或]者[等无间缘。「性」,]就是[行阴之迁流性。此谓若见行阴迁流之性前后皆不断处,好似有一法多出,即称此法为行阴之增法。]

[「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中」,]就是[中间。「所离处」,分开的地方。

亦即](也就是)[,任何一法,不管如何相续不断,中间还是一定会有]一[个空档存在,即](也就是)[所谓]的[「虽然相续,而缺中交」,

例如出入息,在出息与入息之间,就有]一[个空档,其间既无出息、也无入息,]「息」就是呼吸啰,既然没有所谓出来的气息,也没有进入的气息,这个中间会停顿一下,

[也就是说,在出息与](跟)[入息]的[中间的]呼吸[极短的刹那之间,人是停止呼吸的,

这]个[短暂的停止呼吸之刹那,此外道人称之为「离」(离于出入息之谓也);

也因为此「中交处」是离于出入息相,故](所以)[这]个[中交处便显然有如少了一样东西,所以此外道人便称之为「减」(减者,少也)。出入息如是,于行阴迁流]当[中,前阴后阴相续时亦](也是)[如是,中间有一]个[「法减」。

综观这两句话,即](就是)[外道于行阴迁流不断之中,见行阴有增、有减;或有时增、有时减,]

好,在座诸位!看这里:这个是行阴,这个是行阴的左边的前一念,这个行阴的前一念(师父伸出的左拳),这个行阴的后面这一念(师父伸出的右拳),

好,这一念,他这里外道所执著的就是说:这中间,前面这一念跟后面这一念,

在座诸位!如果看到,看到了这个相续的,他就认为中间假设一个跳板跑出来,对不对?这个前念生后念的,中间跑出一个跳板,跳板怎么样?要不然怎么连续咧?对不对?要怎么连续?

这个中间这个跳板叫做「增」,增加了一法;知道吗?有的人见的不一样,这前面一念,后面一念,中间这个空档像深沟一样的,这个叫做减;这个还是观念,

当他认为:站在连续的角度,中间一定有法,要不然怎么接续啊?这个叫做「增」;看到中间的空档处,这个叫做「减」,没有中间这个,叫做「减」。这样听懂没有?

你要让它接续,这个叫做「增」;不让它接续,中间少了一块,这个叫做「减」,生、灭,中间少了一个,是前念一生,后念生,中间这个一定会少了一个空档,站在这个角度,叫做「减」。

那么你要让它连续,中间一定要增加一个,像跳板一样,要不然你怎么跳过这一连?跳过这里,才跳过那边嘛,这个叫做「增」;那没有这个,叫做「减」;外道就是这个观念。接下去喔。

[故](所以)[他不能确定行阴之相,因此他若答别人问行阴之相]的[时]候[,]他[便回答说:「行阴亦增亦减」。]有时候是增,有时候是减。

[而最前面]的[两句,则表示他因见行阴「有变异相、亦有恒常相」,故他答人]的[时]候[亦言](也这么说)[:行阴「亦有常亦无常,不可定说」。进而推之于一切法,彼亦如是见,故亦](也)[作如是说以答他人之问。]

[「各各生处,名之为有」:]说:[此人于定中,因观众生各各皆有其独有之生处,故](所以)[称之为「有」。]

[「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但他又见一切众生亦](也)[皆归于亡处(死亡),便称之为「无」。合此两句,则若有人问他:「众生为有,还是无]呢[?」或]者是[问:「法是有、还是无?」他便回答说:「]嗯![亦](也)[有亦](也)[无。」]他就是这样让你弄不清楚,就是这个样子。不晓得「有」是空无自性,「无」还是空无自性。所以佛陀最伟大的思想,就了解诸法空无自性,便见一切法,便见一切法。

[「以理都观,用心别见」:「都」,]就是全部,[全。「别」,]就是[差别。谓以上八种,表面上好像皆](都)[是依理来观察行阴及诸法之相;然而因此行者之用心有所差别,]都是因为境界不够,没有到成佛的境界,所以各各用心有所差别,是什么意思?就是境界不够,看的角度不一样,用心有所差别,用现在的语言叫做:看的角度不一样,[故](所以)[他]们[所见者](的)[便不一致。]

你有你的看法,我们有我的看法,所以为什么说,六祖讲:诤与道相违。你有诤论就是表示你看的法不够究竟,你才会跟别人诤论。

六祖讲:诤与道相违。你跟别人诤论,是为什么?你跟别人辩论辩得面红耳赤,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所见的真理不够透彻。

如果有人要来找师父:慧律法师,我跟你辩论。诸位!立一法就错了,诸法里面本空,没有语言,你怎么辩呢?诸法里面没有文字,你怎么辩论呢?诸法里面,开口就错了,这怎么辩啊?你辩的心态,有赢、就有输啊,对不对?用输赢的心态,这个已经远离佛心了。

所以在座诸位!有胜负心找人辩论,这个心就不是佛的心,知道吗?这个就不是佛陀的心,所以真正的一个圣者,是享受这一份空性的、宁静的心,他二六时中都享受自己这一颗真如本性,为什么?他不需要借重外在任何的相,他的乐是非常、非常地快乐,非常、非常地快乐。

[「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这是「六亦」,少了一对「亦常亦无常」,合起来即](也就)[是「八亦论」。此「八亦论」,即](就)[是外道之](的)[矫乱论。「矫乱」之义,也就是「把道理搞乱」]了[,把人搞糊涂]了[。(故](所以)[亦](也)[不妨称之为「搅和」。)]

[「令彼前人遗失章句」:「前人」,指现前去求法]的、[「问法」之](的)[人。「遗失章句」,「章句」,]就是[为法句之章法、义理。]本来是要听你来开示的,开示一下真理的,你这越讲啊,他就越迷糊。[谓令人听其言后,迷失了正当的言词与义理,从而混乱知见与思惟,以致莫知所从。]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义贯]

[「一者,是人」于定中观想阴已尽,行阴显现,于是进而「观」行阴,因为那是一切「变化」之根「元」;当他观「见」行阴之「迁流处」,便「名之为」行阴的无常「变」异相;若观「见」行阴虽然迁流,但]是[亦](也)[有前后「相续」之「处」,于是他就「名之为」行阴的「恒」常之相(因此他下结论说:行阴有常、有无常;也就是]说:[亦常亦无常)。

他又在他能够观「见」及「所见」的八万劫「处」,看到有众生生起,于是他就「名之为生」;而于八万劫外,「不见」如他先前所「见」之「处」,看不到有众生生起,似一切皆灭,他便「名之为灭」。(于是他得到另]外[一个结论:行阴亦生亦灭)。]这个就是看不透彻,不到成佛的境界,都用猜的。

[他又观察思维:]这个观察思惟不是正思惟,不是佛的正思惟,他自己想像的。[如果前面的行阴已灭,而后面的行阴尚未生起,这中间必定有]一[个令前后衔接起来的「相续之因」存在,]诸位!这一个就是妄想。

[但他却观见行阴之迁流「性」中仍有「不」间「断」之「处」,在这]个[前后阴衔接处,本应中断、却没有中断]的[时]候[,便有如多出一个法了,]就像师父刚刚举左手跟右手,中间又跑出一个,叫做「增」;中间少了一个叫做「减」。[这多出的一法,他便「名之为增」;

反之前后二阴「正相续]当[中」,其「中」间为前后二阴「所」分「离」之空缺「处」,(亦即](也就是)[虽]然[相续而缺中交、如出入息),就有如少了一法,这]个[情况他便「名之为减」。]这个外道的看法,不是佛的知见。

[此行者又因观众生「各各」皆有其独有之「生处」,他便「名之为有」;见其「互互」相率皆归「亡处」(尽皆有死),他便「名之为无」(于是他又得到一个结论:一切法皆亦如是:亦有亦无。)以上八种表面上虽皆似「以理都观」诸法,]好像看起来很有一点道理,但是都是妄想。

[然而由于行者之「用心」有差「别」,因而于「见」同一法]的[时]候[,却前后不一致,]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就看到不究竟,

这一句话还有附带的重点,看到不究竟的人就会想找人家辩论,看到诸法究竟之处空寂,第一义谛大空,诸位!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辩论的,开口就错的,

所以大悟的圣人,不会以胜负心与众生相见,他都是以大悲心跟众生相见,善知识跟你谈论佛法,不是要跟你辩论的,是要让你理解佛的究竟真如之相,一实相的道理。因为圣人没有胜负的心,

只有那一些半桶的水啊,声音才特别地大,半桶的水啊,欸!戳戳戳……那个水才一半而已,

真正整瓶的水,你装满整瓶的水,你弄弄看,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为什么?佛佛道同!因为诸佛都证悟到诸法毕竟空寂啊。

毕竟空寂,连立一个语言,都不可以啊,立文字也不行,立一个观念也不行。立有、立无,统统不行;立常、立无常,也不行;立断见、常见,都不行啊。那么怎么辩呢?因此,却前后不一致,为什么?前佛跟后佛看法一致,因为证到诸法毕竟空寂。

所以,因为前后不一致,[不能真正得如理而确定之见。以其所见不定故,若「有求法人来问其」修证之「义」,他即「答言:我今」所见为一切法乃]是怎么样?[「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无有一定可说。彼「于一切时,皆」如是矫「乱其语,令彼」现「前」求法之「人,遗失章」法字「句」及正义理,令人知见混乱,无所适从。]

②计「惟无」之矫乱论

「惟无」,如果有人来问就答一个字:无。

(义贯)经文71:【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注释]

[「谛观其心」:「其心」,]就是[其行阴之心。]

[「互互无处」:谓于行阴之生与住二相灭时,观见一切皆暂无,他便在此暂现之法法上互相推衍,以至于无处。]

[「因无得证」:「因」,]就是[从。从「无」这一字,]从这个「无」字,[而得证道。亦即](也就是)[从「无」证道,所证者](的)[亦](也)[无:故于一切,全无所见、无所证,一切皆无。]

诸位!这个「无」是断灭的,不是那个佛教讲的空的那个「无」,所以应无得证,你不要以为他是成佛了,应无得证,所以四个字,文字好像开悟了,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我对「无」字的这个看法有独到,我认为我已经证悟了,是这个意思,这个还是妄想。

[「除无之余」:除]了这个[「无」一字之外。]

[「无所言说」:便什么都不说。]

[义贯]

[「二者,是人」于定中「谛观其」行阴之「心」,当行阴之生住二相灭的当下,他见一切皆无,他于是在此暂无的现象]当[中,于法法上「互互」相推相衍,而皆至于「无处」,从而妄计自己「因无」这一]个[字而「得证」道:即悟一切皆归于无。故若「有人来问」法]的[时]候[,他「唯答一字,但言其无」;且「除无」一字「之余」,即完全「无所言说」(]是[什么话都不说)。]

这一段是答「无」,底下是答「是」。

③计「惟是」之矫乱论

(义贯)经文72:【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注释]

[「各各有处」:谓此行者于定中观察,在行阴之异相与灭相之后,仍有「生、住」之相继](相续)[起,他于是下结论说:一切法各各皆住于「有」(亦即](也就是)[「一切法]皆[有」)。]

[「因有得证」:他因此妄言他因「有宗」而得证道,]意思就是:也就是即证,[亦即是证「一切法有」。]

[义贯]

[「三者,是人」于定中「谛观其」行阴之「心」,当他观见在行阴的异相与]这个[灭相之后,仍有生相与住相再生起,即下结论谓一切法「各各」皆住于「有处」,(一切法有),且妄计其已「因有」宗而「得证」无上道,证一切法有。因此若「有人来问」法,彼「惟答一]个[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即「无所言说」(其他什么话都不说)。]

④]外道的[计「有无」之矫乱论

一下有、一下无。

(义贯)经文73:【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就是找不到答案。

[注释]

[「有无俱见」:谓由于此人于定中观察行阴]的[时]候[,双观其生处]以[及灭处,故变成有无俱见。]

[「其境枝故」:「境」,]就是[所观境。「枝」,]就是[分歧。谓其所观境现出分歧之象。]

[「亦有、即是亦无」:「亦有」,]就[他因见一切法有生,故](所以)[他说是「有」。「即是亦无」,他因见一切法亦](也)[终归于灭,所以他便说:「这个有也是无」。]

在座诸位!这个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是出在:不懂得当下。有的时候,他就观想有一天他会灭,诸位!这个是一种脑筋里面的妄想的一个推论。「有」,当体即空,不可得。这个「有」跟「无」,它是相对;「有」是存在;将来有一天灭掉是「无」。

佛法不是这样,「有」,当体即空,当下,万法回归当下,就是空性,究竟解脱,就是绝对的解脱,因此万法如果没有回归当下,诸法空无自性,诸位!如果你是外道,就不可能体悟到这个;如果你是佛道,回归当下,不要动到第二个念头,不要去推论,不要去分析,当下就是!你看到这一棵树,它当下就是空,没有这一棵树;你看到一个人,当下就空;色即是空,当体就是空。

接下来,再念一遍。

「亦有,即是亦无」:「亦有」,他因见一切法有生,故(所以)他说是「有」。「即是亦无」,他因见一切法亦终归于灭,所以他便说:「这个有也是无」。

他没有回归当下,就不晓得体性本空。

[「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亦无(]就是[亦灭)之中,不一定是亦有(亦生),以](亦)[灭者不一定更生。合上]面[两句为](是说)[:虽然亦有即是亦无;但亦无并不一定是亦有。]

[「无容穷诘」:「诘」,]就是[问。「穷诘」,]就是[追问到底;也就是说,无法问清楚。这种说法在理则学上称为「套套逻辑(tautology)」,又译]为[「循环论证」。(按:亦颇似当今流行的「白痴造句法」。)]什么叫做白痴造句法?白痴造句法就是讲到最后都没有任何的意义,瞎忙的意思。

[义贯]

[「四者,是人」于定中观察行阴]的[时]候[,因为双观其生处及灭处,故「有无俱见」;因为「其」所观「境」之象系分「枝」不齐「故,其心亦乱」而不一。因此若「有人来问」法于他,他便「答言」:法「亦有,即是亦无」( ]就是[亦灭),以一切有生必归于灭,故有等于无;但是他却又说:「亦无之中不」一定「是亦有」,以已灭者不一定更生,所以无不一定还有。

如是他把「一切」义理]以[及文字全「矫乱」了,令人「无容穷诘」]无容穷诘就是你要穷尽答案,「诘」就是要用问清楚。没办法。「诘」就是诘问,就是要穷尽我的问,可是他却回答不出来,[而得到任何明白确定的答案,一切一团混乱。]

在座诸位!你就知道啰。你现在的学佛只有念佛的话,那如果说你碰到外道,你怎么来回答他?你怎么辩得过他?你怎么有能力去降伏外道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就了解,佛弟子是充满智慧的,是充满理性的,而且外道来,你才有办法应付他。对不对?

要不然大家都……全世界的人、大家只知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经典摆在那个地方,好!外道来,要找你谈几句,你谈不出所以然啊。

你不听经、也不闻法,也不研读经典啊,你就知道阿弥陀佛,人家外道也不信你这一套,你就度不了他。所以我们把这个智慧扩大,把这个胸量扩大,我们胸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记得!

2.结语:堕为外道

(义贯)经文74:【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义贯]

[「由此」自心魔之作祟而邪「计」妄「度」,成为「矫乱」道理之「虚」妄、空「无」之言说戏论,因而「堕落」于「外道」之恶见,从而「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五」类「外道」的「四」种迷正立邪的「颠倒性」、都是为了求外道「不死」天之果报,不欲给人明确之见解,所作之「矫乱」正知见、周「遍计」度、「虚」妄之「论」。]

[诠论]

[此四种矫乱论,究竟有何过?其过咎为:]

[一、令人思惟不清,堕于无明愚痴。]

[二、令人失正知见。]

[三、令求法者无所适从。]

但是在座诸位!你以为外道没有人跟?有!物以类聚。诸位!山上的一棵树,大树,在台湾,那一棵大树,喔!很多人求了以后,那一棵树就变成树神;如果那一颗大石头,拜久了,人家叫做:石头公、石头公。你看看!在台湾多……连那个石头不会讲话,拜久了变成一个信仰;那一棵树也不会讲话,拜久了,就树神;然后就石头神,众生就是这样子,搞不清楚状况的!何况说会讲话的外道,他当然会有自己的一套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69 真正的一个圣者,是享受这一份空性的、宁静的心,他二六时中都享受自己这一颗真如本性

六祖讲:诤与道相违。

你有诤论就是表示你看的法不够究竟,你才会跟别人诤论。

六祖讲:诤与道相违。

你跟别人诤论,是为什么?你跟别人辩论辩得面红耳赤,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所见的真理不够透彻。

如果有人要来找师父:慧律法师,我跟你辩论。

诸位!立一法就错了,诸法里面本空,没有语言,你怎么辩呢?诸法里面没有文字,你怎么辩论呢?诸法里面,开口就错了,这怎么辩啊?

你辩的心态,有赢、就有输啊,对不对?用输赢的心态,这个已经远离佛心了。

所以在座诸位!有胜负心找人辩论,这个心就不是佛的心,知道吗?这个就不是佛陀的心,

所以真正的一个圣者,是享受这一份空性的、宁静的心,他二六时中都享受自己这一颗真如本性,

为什么?他不需要借重外在任何的相,他的乐是非常、非常地快乐,非常、非常地快乐。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在座诸位!看这里喔!用意识心的快乐,它会打断的。

比如说这个是本性,(师父用右手表示)我们这是本性,这是意识心,(师父用左手表示)动念的时候就意识心,(参见下图)

世间人的快乐就是说:如果他拥有的时候,他的心就高涨;没有话,心就起伏,就是下跌;一下高涨,一下起伏,

所以说:他的心就是这快乐的程度,一下子在很high、很high!一下子又跌到底谷(低谷)。

上面这一层是意识分别心,底下这个是真如心。

世间人快乐是这样子:一下子,我的儿子考上大学了,喔!很high!我的儿子今年研究所没考上,低!

我这个女儿结婚了,很high!你看,我(父母亲)完成责任了,结果嫁出去以后,被打得像猪头一样,又很低、很低、很低;

我的儿子结婚了,然后就很高,我的儿子结婚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有一天说:妈,我现在买了一栋房子,头期款要一千二百万。什么!心情又跌到底谷(低谷)。又跟你老妈我要个一、两千万,一千两百万!又跌到底谷(低谷)。

这个……所以她的乐就是一下子高、一下子低,这个识心分别!

佛不是这样子,注意看,这个是真如本性喔!

佛,那最高的境界是这样(师父以手平行移动表示平和无起伏),心是这样子的,

叫做:永恒的安祥、永恒的快乐、永恒的知足、永恒的智慧,

永远都是这样子,佛的境界就是这样子(师父以手平行移动表示平和无起伏)。

所以叫做乐不可支啊,就是佛的那种喜悦,

佛的这种对法的喜悦,对生命的透彻跟解脱,那种快乐是无以复加,任何全世界的形容词没办法形容的,没办法形容的!

世间人的快乐就是说,吃得饱一点啊,对不对?

世间人不懂得享受人生,比如说你最喜欢吃什么?喔!举个例子:你喜欢吃当归鸭,冬天吃补当归鸭,冬令补品,当归鸭,是不是?喔!补一下。嗯!冬令救济啊。

好,来,那么,再补一下,吃第二碗,你就吃不下了;再补第三碗,你就会说:喔!拜托!不要拿给我吃了,我吃了快……枪押着你,再吃第四碗,你就活不成了,你再吃下去你就死人!

所以世间的快乐都是短暂地刺激一下,再下去,苦就来了。苦就来了,知道吗?

佛陀说:与其说你在追求快乐,就不如说你在追求痛苦!

记住!哲学家讲: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这一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

美丽就是世间美好的事情,这样子。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

简单讲:你追求快乐,后面就一定陪伴着……痛苦在等着你。

你看:喔!世间人娶老婆,很高兴。是不是啊?结婚啊、讨老婆,很高兴。

娶某(老婆)、娶鲁(烦人)娶虎、娶苦!四个读音都接近相同喔,娶某、娶虎、娶鲁、娶苦,对不对?你看这四个音都接近喔。接下来就很苦了。

好!如果说:唉呀!你夫妻之间很乐,那你乐到什么时候叫做快乐呢?现在你有儿女了,也有一栋房子了,再来你的快乐是什么?没有!

所以,世间莫名其妙的快乐,在喜悦当中夹带着危险,不晓得后面存在的危机,生命一天一天地消逝,生命一天一天地流走,不知道。

所以,佛的心就是这样子(师父以手平行移动表示安祥而平和):勇敢地面对生、老、病、死。

所以这个世间没有一法可以障碍佛陀,没有一法可以障碍佛陀的。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为什么能这样子?为什么诸佛菩萨能够远离颠倒梦想?因为证到诸法毕竟空寂,他就没这种东西。

在座诸位!与其说别人侮辱你,让你痛苦,反过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你的功夫,自己不够,产生烦恼,

你的功夫够的时候,随便你念啊,随便你讲啊,对不对?讲到嘴巴烂掉了,跟我也没关系。对不对?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跟我说:唉呀!师父啊,有人很赞叹你啊。

我们的心没有什么增减,对不对?你赞叹我,也不会增加我的佛性,对不对?

师父!他对你有意见……很正常啊。It’s normal,你去抽血检查,对不对?上面打的「Normal」,那就是正常啊,

这个世间统统赞叹你,这个不像娑婆世界啊,这个是极乐世界啊。

你不要以为所有的人……你做到非常卖力了,人家却嫌得要命!做到流汗,人家的嫌弃你到死。

那么,在座诸位!你把世间的常态,生灭的种种的变化,都看透了的时候,你的心就没有任何的增减。

当一个人的心没有任何的增减的时候,他的脸就会出现变化。

一个人常常生气,他的额头就打结,额头就打结。

然后有的人烦恼很重的时候,他就说:唉!很快他就会皱纹,就五星上将就起来了。

我告诉你喔:佛的那一颗心就是最好的化妆品。佛心,知道吗?相随心转。

你买再好的化妆品,绝对比不上佛的那一颗心。不会的!

佛的那一颗心,永远是这样子:没有任何的生灭、增减,因此最美的地方,就是佛的那一颗心、见性开悟的哪一颗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170 大悟的圣人,不会以胜负心与众生相见

看到不究竟的人就会想找人家辩论,

看到诸法究竟之处空寂,第一义谛大空,诸位!没有一种东西可以辩论的,开口就错的,

所以大悟的圣人,不会以胜负心与众生相见,他都是以大悲心跟众生相见,

善知识跟你谈论佛法,不是要跟你辩论的,是要让你理解佛的究竟真如之相,一实相的道理。

因为圣人没有胜负的心,只有那一些半桶的水啊,声音才特别地大,半桶的水啊,欸!戳戳戳……那个水才一半而已,

真正整瓶的水,你装满整瓶的水,你弄弄看,有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

为什么?佛佛道同!因为诸佛都证悟到诸法毕竟空寂啊。

毕竟空寂,连立一个语言,都不可以啊,立文字也不行,立一个观念也不行。

立有、立无,统统不行;立常、立无常,也不行;立断见、常见,都不行啊。那么怎么辩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171 万法回归当下,就是空性,究竟解脱,就是绝对的解脱

[「亦有、即是亦无」:「亦有」,]就[他因见一切法有生,故](所以)[他说是「有」。「即是亦无」,

他因见一切法亦](也)[终归于灭,所以他便说:「这个有也是无」。]

在座诸位!这个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是出在:不懂得当下。

有的时候,他就观想有一天他会灭,诸位!这个是一种脑筋里面的妄想的一个推论。

「有」,当体即空,不可得。这个「有」跟「无」,它是相对;「有」是存在;将来有一天灭掉是「无」。

佛法不是这样,「有」,当体即空,当下,万法回归当下,就是空性,究竟解脱,就是绝对的解脱,

因此万法如果没有回归当下,诸法空无自性,诸位!如果你是外道,就不可能体悟到这个;

如果你是佛道,回归当下,不要动到第二个念头,不要去推论,不要去分析,当下就是!

你看到这一棵树,它当下就是空,没有这一棵树;你看到一个人,当下就空;色即是空,当体就是空,

诸位!当体就是空,有什么爱恨情仇啊?

诸位!你看到诸法空性的时候,你爱他有什么意义啊?

你拥抱一个爱人,其实是什么?你跟拥抱虚空是一样的,因为色既是空。

这个人背叛着你,让你流泪,诸位!有那个人吗?如果有那个人,你说他来背叛你吗?

他离开你,离开你的时候,你哭得死去活来,有那个人吗?

诸位!再推论一下:一百年前,他有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没有。

好!你现在割舍不下,再看往后:一百年后,他有没有存在这个世间?也没有。

不必推论一百年前、一百年后,现在你观照一下他这个色身,用X光照一下,是一堆白骨,他有背叛你吗?也没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对不对?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对不对?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为什么?统统讲会归当下,当体就是空,万法当体就是空。

诸位,所以在座诸位喔!任其相怎么变化,有,不著;无,还是不著,因为它当下就是空。

只要你内心不起妄想,处处都是春天,处处都是这么样子的温暖,处处就是有佛在照顾你,

所以学佛不是靠别人来帮助你,而是靠你自觉、自悟、自证,别人帮不上忙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2 连这一件小便这件小事都得自己来,何况生死的大事怎么能够不自己来啊?

学佛不是靠别人来帮助你,而是靠你自觉、自悟、自证,别人帮不上忙的。

有人问赵州和尚,说:赵州和尚,如何修行?什么是禅?

赵州和尚就说:你等一下、你等一下,我去上个厕所,尿尿。对不对?

回来就说:你看喔,连这个小便,这件小事都得我自己来。

连这一件小便这件小事都得自己来,何况生死的大事怎么能够不自己来啊?

所以,在座诸位!那个靠别人了生死是错误的观念!

你今天你要了生死,要下定决心,下定决心啊。

我们修行的方向错误,我们每天阿弥陀佛……祈求佛菩萨来加被我们。

对一半,求佛加被我们是好事;问题就是内心的杀盗淫有没有断?内心里面的贪嗔痴有没有断?

在座诸位!如果你的心清净,你这一念佛,佛就会相应,是心清净跟不清净的问题。

所以有的人问说:师父!我临命终的时候,佛会不会来接引?

那就问你现在的功夫行不行啰?不是问临命终,

问临命终,来不及啦!问你现在有没有功夫,万缘放得下。

你现在万缘放得下,一心念佛,佛当然不会违背他的誓言,一定会来接引嘛。

所以,在座诸位!话说虽然是自力还有他力,净土法门话讲说:是靠着佛力还有靠自力,但重点还是在自己。你懂吗?重点还是自己,

你还得想要去极乐世界。如果说我念念佛,还贪著这个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贪著这个贪嗔痴,自己的念头始终割舍不下,那个叫做嘴巴讲一讲啊,嘴巴讲一讲不是真的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啦。

所以,在座诸位啊!你在解理之下,你要怎么往生净土呢?

你一定要定功课,《大悲咒》一定要念,《大悲咒》,不是贴壁纸(谐音),是《大悲咒》、《大悲咒》,不是贴壁纸。《大悲咒》,你一定要持;《往生咒》要持,对不对?

就像我爸爸一样,我那个爸爸,对不对?你看啊!他一辈子对我们贡献这么大,从小就离开我们,让我们独立生存,把我磨练成像一个男人,像今天这样,自己的老爸不要讲得太难听,对不对?让我们这么样有成就,

你看喔!我回去叫爸爸说:你记得要念《往生咒》。我爸爸就拿了一个那个恰恰恰(按计数器的声音)……的,那个叫做计数器哦?南无阿弥多婆夜……恰(按计数器的声音)!他真的《往生咒》念了三十万遍。

按照道理来讲,他经教也不是很通,可是临命终的时候,全身都是柔软的,那个来换……跟我爸爸换衣服的就说:哇!这个从来没有看过一个人的身体这么柔软的,这么柔软的。

所以说,爸爸在年轻的时候,做了一些功德,到老年的时候,做了大功德,大功德。

我劝他要念经,不过我有指正他一个错误的。他有一天看了很多法师在电视上演讲、演讲,他说:嗯!还是我儿子行,我儿子讲得比较好!

我立刻就跟爸爸纠正:爸,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任何法师讲的法都对,都很好,只是适应的根器不一样,千万不要讲你儿子说的法是最棒的,知道吗?

喔!我爸爸学日语,我就问他说:わかりますだ(你懂吗)?はい,わかります(是,我懂)!幸好他听得懂!从此以后不敢再造口业,我爸爸不敢再造口业。

后来我就回去就说:爸,你现在有没有在看佛教的电视节目?有啊。法师讲得怎么样?很好啦,都很不错啦。不敢造口业了,从此以后停住了,不敢造口业了,不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