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十六套—【五十阴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一碰到魔事,所有的法身慧命全部断除!

你一着魔,就不是只有一戒,毁一戒,

他是所有的、全部的法身慧命全部断掉,

所以说: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一再的警告,不能碰到魔事,一碰到魔事,那不是一戒、两戒的问题,是所有的法身慧命全部断除!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29 没有大善知识,你要悟,几乎不可能!

现在就讲你的自觉,

师父讲过了,自觉的能力不够;旁边的同参道友也没来鼓励;你本身也没有亲近善知识;

三种都失,那么你的这个自觉作用就不存在。

如果一个人常常亲近大善知识,有好的环境,同参道友会警告你:喔!你现在不对了,你走错路了!

他就:喔!那我走错路了,我改过迁善,再回来走正路。

自己一个人迷迷糊糊,在接下来,没有前面两个,那个自觉作用啊,那更难!你又不是圣人来转世的,

那一个人不经善知识的开导?没有那个同参道友的扶持,你靠自己的觉悟有办法吗?

这佛法不同于世间的学问啊!世间的学问啊,可以告诉你,b、p、m、f、d、t、n、…那个可以这样教啊;可以教:ABCDEFG……WXYZ,那个可以,那是符号啊!

那个本性的东西,无形无相,无来无去,你怎么教呢?

所以没有大善知识,你要悟,几乎不可能!应该这样讲:几乎没办法!

所以,佛法无人解,虽慧不能了,佛法没有人来讲说,你就算有智慧,你没办法了解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30 色阴区宇相(定中初相)

第二章    五十阴魔(禅中五十境)

第一节    色阴魔境

一  色阴区宇相(定中初相)

在座诸位!这里一个重要的观念:这五十种阴魔,统统在定中、修三昧当中才会产生!

这个观念你一定要记住!不是一般人动不动就是: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是不是着魔了?

嘿!不够资格!要着魔,还得要有资格咧!

他要有禅三昧的功夫,就是在进入三昧的修行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种种的色、受、想、行、识的五十种境界,

所以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有)重要的观念:这五十种阴魔,统统要有功夫的人,没有功夫,没办法的。没办法的!

统统在三昧当中进行,所产生的幻相。

(义贯)经文7:【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注释]

[「坐道场」:「坐」者,不动也;于道场中,如法修行,身心不为凡]夫[外]道[权]乘[小]乘[、诸魔鬼神所动,名为坐。

「道场」,修道或传道之场所。道场有两种:]

[一、理事具足道场——即前经中所说严结坛场,三七日中(乃至三月等)克期取证,即于此处修三摩地,乃至端坐安居一百日不起于坐,名为坐道场。]

[二、惟理道场——不结坛,不拘身坐,但以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专注修行首楞严三昧,名坐道场。]

诸位!要到二六时中修首楞严三昧,只有一个办法:离相无执!离一切相,没有任何的执着,就是入首楞严三昧。

[「销落诸念」:]诸念因为相所引起的,有相他就会产生妄念,你不必除念,了妄即离,亦无渐次,知道诸法是虚妄的,你就离,就是销落诸念。

所以守本真心,是修行第一要法,你就其他统统不要管他,

守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这一颗涅槃妙心,什么境界来,统统不要有任何的情绪的反应,

来嘛,随缘来;去嘛,随缘去;内心统统无所住。

修行抓到了关键,入道就很快了!

二、惟理道场,就是这个道理,守住了首楞严三昧的真心。

「销落诸念」:[「销」,销熔、销泯。「落」,下,放下,忘却。(旧注云此相当于「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其念若尽」:「尽」,销尽。(旧注云:此相当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这个我们在《楞严经》讲义,那讲过了无数次,一直重覆,那么在这义贯,我们就不再耗时间了。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离念」,离念之真性。]

在座诸位!这一句,《大乘起信论》有一句,有一句话:心体离念,是法界一总相。

心体离念喔,我们的心这个体性,是:离执着的念;离分别的念;离无明的念;离颠倒的念。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是这样子,刚刚讲的(师父摆起双手),修行,他的观念就在这个地方:

这是真如本性,(师父用右手表示)这卡住无明,(师父用左手放在右手上表示)三细六粗的无明;

离念就是坚持如如不动,(双手保持不动)你不要说,啊,我要怎么样……就是守住真如不动,慢慢的它就会脱黏解的,它就黏黏……

这个黏住了,把它稳住了,我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稳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就稳住,慢慢慢慢地,烦恼,它就没作用了!(师父把左手拿来)

所以,当你如如不动的时候,当你进入真如的故乡,无明来到你家,无明来到真如的故乡,找不到位置可以坐。

这里,真如的故乡,没有无名的位子,没有无明的位子。无明先生来到真如的故乡,真如的故乡说:我们这里都是真如,不好意思!这里没有你的位子。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离念」,离念之真性。[「一切」,于一切时、一切处。]记得!一切时、一切处,就是离一切念,所以离念是法界一总相。[「精」,]就是[精纯不杂。「明」,]即[明而不昧。]

[「动静不移」:「动静」,外境的动静二相。「不移」,不能动摇。]

所以在座诸位!你的功夫要下,如果你今天看到某一件事情,还发大脾气啊,或者看到某一件事情,还被这情绪……然后晚上还一直闷闷不乐,

在座诸位!很简单!不要把情绪带到第二天,早上你一睡醒,请归零!

这样子,OK!重复做这种动作,你一定要重复做这种动作!

昨天的是非恩怨、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全部跟我们本性没关系,

然后对方如果坏,就跟我没关系,他就越坏,对不对?

那越坏,那跟我们的本性没关系!越好,跟我的的本性也没关系。

所以,什么叫做涅槃?风吹雨打,跟本性没关系;山崩地裂,跟本性没关系;

乃至这个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说:银河系摧毁,跟我们的本性没关系。

因为它是缘起,真如本性是绝对的,

现在就是你看得开吗?还是看不开?

看得开,这个色身随时死亡,它用,带着真如走,真如本来并没有来去生灭,法身慧命已经活下来了。

在座诸位!当法身慧命,活出了法身慧命的时候,这个色身已经是随缘,因为它是缘起的,一定会败坏的,

不恋三界,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知道有涅槃的人,就不会再恋栈这个三界了,

我们之所以恋栈财、色、名、食、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涅槃,更幸福的真如,更幸福的解脱。

所有的众生都在追求幸福跟快乐,但是没有找的涅槃的核心价值,幸福和快乐你永远找不到!

在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世间,你所追求的,都是虚妄的!都是短暂的快乐。

短暂的刺激,当做是享受,把错觉当做是真觉,这个就是众生,这个就是凡夫。那么我们现在动静不移。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30 色阴区宇相(定中初相)

第二章    五十阴魔(禅中五十境)

第一节    色阴魔境

一  色阴区宇相(定中初相)

在座诸位!这里一个重要的观念:这五十种阴魔,统统在定中、修三昧当中才会产生!

这个观念你一定要记住!不是一般人动不动就是: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是不是着魔了?

嘿!不够资格!要着魔,还得要有资格咧!

他要有禅三昧的功夫,就是在进入三昧的修行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种种的色、受、想、行、识的五十种境界,

所以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有)重要的观念:这五十种阴魔,统统要有功夫的人,没有功夫,没办法的。没办法的!

统统在三昧当中进行,所产生的幻相。

(义贯)经文7:【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注释]

[「坐道场」:「坐」者,不动也;于道场中,如法修行,身心不为凡]夫[外]道[权]乘[小]乘[、诸魔鬼神所动,名为坐。

「道场」,修道或传道之场所。道场有两种:]

[一、理事具足道场——即前经中所说严结坛场,三七日中(乃至三月等)克期取证,即于此处修三摩地,乃至端坐安居一百日不起于坐,名为坐道场。]

[二、惟理道场——不结坛,不拘身坐,但以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专注修行首楞严三昧,名坐道场。]

诸位!要到二六时中修首楞严三昧,只有一个办法:离相无执!离一切相,没有任何的执着,就是入首楞严三昧。

[「销落诸念」:]诸念因为相所引起的,有相他就会产生妄念,你不必除念,了妄即离,亦无渐次,知道诸法是虚妄的,你就离,就是销落诸念。

所以守本真心,是修行第一要法,你就其他统统不要管他,

守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这一颗涅槃妙心,什么境界来,统统不要有任何的情绪的反应,

来嘛,随缘来;去嘛,随缘去;内心统统无所住。

修行抓到了关键,入道就很快了!

二、惟理道场,就是这个道理,守住了首楞严三昧的真心。

「销落诸念」:[「销」,销熔、销泯。「落」,下,放下,忘却。(旧注云此相当于「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其念若尽」:「尽」,销尽。(旧注云:此相当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这个我们在《楞严经》讲义,那讲过了无数次,一直重覆,那么在这义贯,我们就不再耗时间了。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离念」,离念之真性。]

在座诸位!这一句,《大乘起信论》有一句,有一句话:心体离念,是法界一总相。

心体离念喔,我们的心这个体性,是:离执着的念;离分别的念;离无明的念;离颠倒的念。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是这样子,刚刚讲的(师父摆起双手),修行,他的观念就在这个地方:

这是真如本性,(师父用右手表示)这卡住无明,(师父用左手放在右手上表示)三细六粗的无明;

离念就是坚持如如不动,(双手保持不动)你不要说,啊,我要怎么样……就是守住真如不动,慢慢的它就会脱黏解的,它就黏黏……

这个黏住了,把它稳住了,我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稳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就稳住,慢慢慢慢地,烦恼,它就没作用了!(师父把左手拿来)

所以,当你如如不动的时候,当你进入真如的故乡,无明来到你家,无明来到真如的故乡,找不到位置可以坐。

这里,真如的故乡,没有无名的位子,没有无明的位子。无明先生来到真如的故乡,真如的故乡说:我们这里都是真如,不好意思!这里没有你的位子。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离念」,离念之真性。[「一切」,于一切时、一切处。]记得!一切时、一切处,就是离一切念,所以离念是法界一总相。[「精」,]就是[精纯不杂。「明」,]即[明而不昧。]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静不移」:「动静」,外境的动静二相。「不移」,不能动摇。]

所以在座诸位!你的功夫要下,如果你今天看到某一件事情,还发大脾气啊,或者看到某一件事情,还被这情绪……然后晚上还一直闷闷不乐,

在座诸位!很简单!不要把情绪带到第二天,早上你一睡醒,请归零!

这样子,OK!重复做这种动作,你一定要重复做这种动作!

昨天的是非恩怨、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全部跟我们本性没关系,

然后对方如果坏,就跟我没关系,他就越坏,对不对?

那越坏,那跟我们的本性没关系!越好,跟我的的本性也没关系。

所以,什么叫做涅槃?风吹雨打,跟本性没关系;山崩地裂,跟本性没关系;

乃至这个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说:银河系摧毁,跟我们的本性没关系。

因为它是缘起,真如本性是绝对的,

现在就是你看得开吗?还是看不开?

看得开,这个色身随时死亡,它用,带着真如走,真如本来并没有来去生灭,法身慧命已经活下来了。

在座诸位!当法身慧命,活出了法身慧命的时候,这个色身已经是随缘,因为它是缘起的,一定会败坏的,

不恋三界,知有涅槃。不恋三界,知道有涅槃的人,就不会再恋栈这个三界了,

我们之所以恋栈财、色、名、食、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涅槃,更幸福的真如,更幸福的解脱。

所有的众生都在追求幸福跟快乐,但是没有找的涅槃的核心价值,幸福和快乐你永远找不到!

在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世间,你所追求的,都是虚妄的!都是短暂的快乐。

短暂的刺激,当做是享受,把错觉当做是真觉,这个就是众生,这个就是凡夫。那么我们现在动静不移。

[「忆忘如一」:以闻性与意识无干]所以,意识怎么生灭?注意喔!这句话很重要!

以闻性与意识无干!意识是生灭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

记住:你守住不生不灭,就不要去管生灭的东西。

所以师父一再强调说:我对生命无常的世间,怎么样?彻底没有意见!彻底没意见,你就不会头上安头。

所以人家讲说,最近常常写信来,中国大陆、台湾:你对某某老法师有什么看法?然后,我一定跟他写:没有看法,不做批评。

然后,他问你:一个某某居士,在中国大陆书写的很多:你对某某居士有什么看法?

没有看法,不予置评,我不了解他,我没有看法,没有意见。

每次都这样写,我哪有什么意见咧,那不能写有看法,你要写看法,种种的看法,这个人会拿我的做后台喔,然后就:你看慧律法师讲……某某法师,你看,邪知邪见!你看,某某大居士,邪知邪见!谁讲的?慧律法师讲的。

你看,知道吗?我现在啊,年岁大了,我希望我能够温和地过完我的晚年,我现在的脾气都改过迁善了,我也被众生磨到也没什么个性了,

但不是像年轻的时候,扣扣扣扣……!拿起关刀来,都砍!现在不会了,真的有一点年岁了,

所以,很多人写信来要说,有一个人,他一直写,说:某某居士他写的书能看吗?然后,一直一直问,不停地写这封信来,大陆的,

那我就跟他回答:依法不依人,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已经够多了,你都看不完啦,还看到你还打问号的居士写的,因为你还没办法确定是正知写的,

释迦牟尼佛讲的你都看不完,你还看那么多?我还没有鼓励说:要看慧律法师。

我教他:看佛陀的。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都这么多了,都看不完了,对不对?后来就没有再写来了。

现在回答,嗯,我觉得现在很厉害,没有得罪任何一个人,也没把柄,晚上睡觉时,也不会想东想西,

年轻时挥刀厮杀(师父挥起双手做砍杀状)(大声疾呼,破斥邪说。)现在不会了。

因为现在藏镜人跟史艳文(布袋戏主角)都演完了,都演完了,以前史艳文跟藏镜人都一直对呛,现在都没有了,

所以闻性与意识无干,[故忆忘不能改变之。

或忆或忘,自心明觉如一。此即如禅家所谓「打成一片」,觉性常现在前。]

在座诸位!你能够忆忘如一,如一就是用本性在修行,没有什么情绪的高低潮,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就是永远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20-3-1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住此处,入三摩地」:]注意这一点:就是你这样才算叫做做功夫。

「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在座诸位!如果我们今天,内心里面有不满,然后一直……跟左邻右舍、同参道友一直讲:某人怎样,某人怎样,某人怎样……

在座诸位!这个人没有功夫,他还困惑在人、事、时、地、物的假相里面,有是非,就是有人、事、时、地、物,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所发生的,那解不开,解不开!解不开就没有办法如三摩地了。没办法了。

[「住」,]就是[不动。「此处」,]就是[指明觉之境界。

「入三摩地」,谓依于明觉本心而入于三摩地,此即本法之正修。]

[「如明目人处大幽暗」:「明目人」,因得明觉,心眼已开,不像前之盲目昏迷。「大幽暗」,十分幽暗之]暗[室中。

此谓,此时行者之心眼虽开,但仍与五蕴、五根缠结,为其所困,不得自由,故如明目之人处于大幽暗之室中。]

[「精性妙净」:「精」,]就是[六精。]见精、闻精等等,见、闻、尝、嗅、觉、知,六精。[谓,虽然已见六精本妙明净。]

[「心未发光」:「光」,指本有之光。谓心犹未发出本有之光,故仍为色阴所覆。]

[「色阴区宇」:「区」,]就是[拘囿。「宇」,]即[房屋,比喻色阴。谓本心被色阴区拘于狭宇(小房子)之中。]就是我们真如本性被色阴所困住了,还没有达到色即是空,所以色即是空,那个「空」就是法身,就是真如。

空不掉色阴,那就别想修行了,后面就更不用讲了,没有看破第一关的色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座诸位!那就不用修行了,第二关就更不用讲了。受、想、行、识,那就更微细了。

[义贯]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依大佛顶法修习大定,当你已能「销落诸」妄「念」时,「其」妄「念若」已销「尽,

则诸离念」之真性,便得于「一切」时、一切处皆得「精」而不杂、「明」而不昧,朗朗澄莹,外境之一切「动静」之相皆「不」能「移」转其精明,于「忆」于「忘」之间,亦皆明觉「如一。

当」你「住此」明觉之「处」,而依此明觉之性「入」于「三摩地」,即「如明目」之「人处」于「大幽暗」之室中,

此时虽然已得见六「精」之「性」本「妙」明「净」,]虽然你已经见到了,有一点本性的功夫了,但是没有用,起不了作用,

[然以「心未发」出本有之「光」,]就是说:你有见到了本妙明净,但是呢,力道不够大,就像刚出生时的小baby一样,这小baby啊,是个人,但是他是一个没有体力、没有能力,他只是个小baby而已啊,说:心未发出本有之光,[犹为色阴所覆故,

「此则名为」本心被「色阴区」拘于其狭「宇」(小屋)中之相。]

[诠论]

[旧注时或将现在的修证过程,与「返闻自性」法门相对照,鄙意以为并非十分恰当。]

我也是认为不恰当,因为反闻闻自性,那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那么楞严禅三昧,那是整部楞严经,统统叫做禅。楞严的,首楞严三昧的,所以我也是认为不恰当。[其理为:]

[一、有时两个法门不尽对得上;]

[二、有时更略嫌牵强;]

[三、返闻自性法门为一特殊法门以求证悟]专门是[(明]本[心见]本[性),]用的,[而大佛顶法则是依于本心本性而修习]这更进一步了,已经开悟了。

诸位!已经开悟见性,才称为[首楞严三昧,]没有开悟见性,怎么能称为首楞严三昧呢?

所以,反闻闻自性,只是明心见性的一个过程,到最后,明本心见本性,用这个才进入首楞严三昧,这个不能弄错的。

简单讲:明心见性是首楞严三昧的基础,能这样讲,基本啊。

[这目标是明确的。是故两者不须混同而言:大佛顶法是大佛顶法,返闻自性法门是返闻自性法门,]

注意!返闻闻自性,重点在哪里?重点在:明心见性。首楞严三昧,重点在哪里?是依此本性下去继续修行。

简单讲,返闻闻自性那个法门,见性了,是首楞严三昧的开始。

要这样的认知、认识,大佛顶法是大佛顶法,返闻闻自性法是返闻自性法门,[上可兼下,而下不可兼上,故非等同,智者请详。]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31 这五十种阴魔,统统在定中、修三昧当中才会产生!

在座诸位!这里一个重要的观念:

这五十种阴魔,统统在定中、修三昧当中才会产生!这个观念你一定要记住!

不是一般人动不动就是: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是不是着魔了?嘿!不够资格!

要着魔,还得要有资格咧!

他要有禅三昧的功夫,就是在进入三昧的修行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种种的色、受、想、行、识的五十种境界,

所以在座诸位!你一定要(有)重要的观念:

这五十种阴魔,统统要有功夫的人,没有功夫,没办法的。没办法的!

统统在三昧当中进行,所产生的幻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32 「道场」,修道或传道之场所。道场有两种

[「坐道场」:「坐」者,不动也;于道场中,如法修行,身心不为凡]夫[外]道[权]乘[小]乘[、诸魔鬼神所动,名为坐。

「道场」,修道或传道之场所。道场有两种:]

[一、理事具足道场——即前经中所说严结坛场,三七日中(乃至三月等)克期取证,即于此处修三摩地,乃至端坐安居一百日不起于坐,名为坐道场。]

[二、惟理道场——不结坛,不拘身坐,但以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专注修行首楞严三昧,名坐道场。]

诸位!要到二六时中修首楞严三昧,只有一个办法:离相无执!离一切相,没有任何的执着,就是入首楞严三昧。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内心统统无所住。修行抓到了关键

[「销落诸念」:]诸念因为相所引起的,有相他就会产生妄念,

你不必除念,了妄即离,亦无渐次,知道诸法是虚妄的,你就离,就是销落诸念。

所以守本真心,是修行第一要法,

你就其他统统不要管他,守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这一颗涅槃妙心,

什么境界来,统统不要有任何的情绪的反应,

来嘛,随缘来;去嘛,随缘去;内心统统无所住。

修行抓到了关键,入道就很快了!

二、惟理道场,就是这个道理,守住了首楞严三昧的真心。

「销落诸念」:[「销」,销熔、销泯。「落」,下,放下,忘却。(旧注云此相当于「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34 稳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就稳住,慢慢慢慢地,烦恼,它就没作用了!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离念」,离念之真性。]

在座诸位!这一句,《大乘起信论》有一句,有一句话:心体离念,是法界一总相。

心体离念喔,我们的心这个体性,是:离执着的念;离分别的念;离无明的念;离颠倒的念。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是这样子,刚刚讲的(师父摆起双手),修行,他的观念就在这个地方:

这是真如本性,(师父用右手表示)这卡住无明,(师父用左手放在右手上表示)三细六粗的无明;

离念就是坚持如如不动,(双手保持不动)

你不要说,啊,我要怎么样……就是守住真如不动,慢慢的它就会脱黏解的,它就黏黏……这个黏住了,

把它稳住了,我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稳住真如本性,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就稳住,慢慢慢慢地,烦恼,它就没作用了!(师父把左手拿来)

所以,当你如如不动的时候,当你进入真如的故乡,无明来到你家,无明来到真如的故乡,找不到位置可以坐。

这里,真如的故乡,没有无名的位子,没有无明的位子。

无明先生来到真如的故乡,真如的故乡说:我们这里都是真如,不好意思!这里没有你的位子。

「则诸离念一切精明」:「离念」,离念之真性。[「一切」,于一切时、一切处。]

记得!一切时、一切处,就是离一切念,所以离念是法界一总相。

[「精」,]就是[精纯不杂。「明」,]即[明而不昧。]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35 什么叫做涅槃?风吹雨打,跟本性没关系

[「动静不移」:「动静」,外境的动静二相。「不移」,不能动摇。]

所以在座诸位!你的功夫要下,

如果你今天看到某一件事情,还发大脾气啊,或者看到某一件事情,还被这情绪……然后晚上还一直闷闷不乐,

在座诸位!很简单!不要把情绪带到第二天,早上你一睡醒,请归零!这样子,OK!

重复做这种动作,你一定要重复做这种动作!

昨天的是非恩怨、谁是谁非。谁好谁坏,全部跟我们本性没关系,

然后对方如果坏,就跟我没关系,他就越坏,对不对?那越坏,那跟我们的本性没关系!越好,跟我的的本性也没关系。

所以,什么叫做涅槃?风吹雨打,跟本性没关系;山崩地裂,跟本性没关系;乃至这个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说:银河系摧毁,跟我们的本性没关系。

因为它是缘起,真如本性是绝对的,

现在就是你看得开吗?还是看不开?

看得开,这个色身随时死亡,它用,带着真如走,真如本来并没有来去生灭,法身慧命已经活下来了。

在座诸位!当法身慧命,活出了法身慧命的时候,这个色身已经是随缘,因为它是缘起的,一定会败坏的,不恋三界,知有涅槃。

不恋三界,知道有涅槃的人,就不会再恋栈这个三界了,

我们之所以恋栈财、色、名、食、睡,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涅槃,更幸福的真如,更幸福的解脱。

所有的众生都在追求幸福跟快乐,但是没有找的涅槃的核心价值,幸福和快乐你永远找不到!

在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世间,你所追求的,都是虚妄的!都是短暂的快乐。

短暂的刺激,当做是享受,把错觉当做是真觉,这个就是众生,这个就是凡夫。

那么我们现在动静不移。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6 记住:你守住不生不灭,就不要去管生灭的东西

[「忆忘如一」:以闻性与意识无干]

所以,意识怎么生灭?

注意喔!这句话很重要!以闻性与意识无干!

意识是生灭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

记住:你守住不生不灭,就不要去管生灭的东西。

所以师父一再强调说:我对生命无常的世间,怎么样?彻底没有意见!

彻底没意见,你就不会头上安头。

所以人家讲说,最近常常写信来,中国大陆、台湾:你对某某老法师有什么看法?

然后,我一定跟他写:没有看法,不做批评。

然后,他问你:一个某某居士,在中国大陆书写的很多:你对某某居士有什么看法?

没有看法,不予置评,我不了解他,我没有看法,没有意见。

每次都这样写,我哪有什么意见咧,那不能写有看法,

你要写看法,种种的看法,这个人会拿我的做后台喔,

然后就:你看慧律法师讲……某某法师,你看,邪知邪见!

你看,某某大居士,邪知邪见!谁讲的?慧律法师讲的。你看,知道吗?

我现在啊,年岁大了,我希望我能够温和地过完我的晚年,

我现在的脾气都改过迁善了,我也被众生磨到也没什么个性了,

但不是像年轻的时候,扣扣扣扣……!拿起关刀来,都砍!现在不会了,真的有一点年岁了,

所以,很多人写信来要说,有一个人,他一直写,说:某某居士他写的书能看吗?然后,一直一直问,不停地写这封信来,大陆的,

那我就跟他回答:依法不依人,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已经够多了,你都看不完啦,还看到你还打问号的居士写的,因为你还没办法确定是正知写的,

释迦牟尼佛讲的你都看不完,你还看那么多?我还没有鼓励说:要看慧律法师。我教他:看佛陀的。

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都这么多了,都看不完了,对不对?后来就没有再写来了。

现在回答,嗯,我觉得现在很厉害,没有得罪任何一个人,也没把柄,晚上睡觉时,也不会想东想西,

年轻时挥刀厮杀(师父挥起双手做砍杀状)(大声疾呼,破斥邪说。)现在不会了。

因为现在藏镜人跟史艳文(布袋戏主角)都演完了,都演完了,以前史艳文跟藏镜人都一直对呛,现在都没有了,

所以闻性与意识无干,[故忆忘不能改变之。

或忆或忘,自心明觉如一。此即如禅家所谓「打成一片」,觉性常现在前。]

在座诸位!你能够忆忘如一,如一就是用本性在修行,没有什么情绪的高低潮,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就是永远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37 这个人没有功夫,他还困惑在人、事、时、地、物的假相里面

[「当住此处,入三摩地」:]注意这一点:就是你这样才算叫做做功夫。

「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在座诸位!如果我们今天,内心里面有不满,然后一直……跟左邻右舍、同参道友一直讲:某人怎样,某人怎样,某人怎样……

在座诸位!这个人没有功夫,他还困惑在人、事、时、地、物的假相里面,有是非,

就是有人、事、时、地、物,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所发生的,

那解不开,解不开!解不开就没有办法如三摩地了。没办法了。

[「住」,]就是[不动。「此处」,]就是[指明觉之境界。

「入三摩地」,谓依于明觉本心而入于三摩地,此即本法之正修。]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38 明心见性是首楞严三昧的基础

[旧注时或将现在的修证过程,与「返闻自性」法门相对照,鄙意以为并非十分恰当。]

我也是认为不恰当,因为反闻闻自性,那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那么楞严禅三昧,那是整部楞严经,统统叫做禅。楞严的,首楞严三昧的,

所以我也是认为不恰当。[其理为:]

[一、有时两个法门不尽对得上;]

[二、有时更略嫌牵强;]

[三、返闻自性法门为一特殊法门以求证悟]专门是[(明]本[心见]本[性),]用的,

[而大佛顶法则是依于本心本性而修习]这更进一步了,已经开悟了。

诸位!已经开悟见性,才称为[首楞严三昧,]没有开悟见性,怎么能称为首楞严三昧呢?

所以,反闻闻自性,只是明心见性的一个过程,

到最后,明本心见本性,用这个才进入首楞严三昧,这个不能弄错的。

简单讲:明心见性是首楞严三昧的基础,能这样讲,基本啊。[这目标是明确的。

是故两者不须混同而言:大佛顶法是大佛顶法,返闻自性法门是返闻自性法门,]

注意!返闻闻自性,重点在哪里?重点在:明心见性。

首楞严三昧,重点在哪里?是依此本性下去继续修行。

简单讲,返闻闻自性那个法门,见性了,是首楞严三昧的开始。要这样的认知、认识,

大佛顶法是大佛顶法,返闻闻自性法是返闻自性法门,

[上可兼下,而下不可兼上,故非等同,智者请详。]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39 色阴尽相(定中末相)

一  色阴区宇相(定中初相)

(义贯)经文7:【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二    色阴尽相(定中末相)

(义贯)经文8:【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注释]

[「若目明朗」:「目」,]就是[慧目。以定慧力加深,故慧目明朗,于是发本明耀,亦即心光发明。]

[「十方洞开」:「洞」,]就是[达,无遮。以心光发明,故见内外十方洞达、开通。]

[「无复幽黯」:以十方洞达故,内外悉皆光明,故不再幽黯。]

[「色阴尽」:「尽」,]就是[销尽。《楞严正脉》:「问:‘诸色尚见,何以言尽?’]

诸位!所谓的色阴尽,是指内在不着相,叫做色阴尽,你一定要记住这个。

不是把那个色,把色法全部烧掉、除掉,

诸位!于一切色相,缘起相,色法就是缘起法,于一切缘起法,统统不执着,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意,眼根、耳根,乃至意根,统统不着!名为色阴尽。

诸色尚见,何以言尽?所以在座诸位!修行不是要除去色相,而是透视它,如幻;

而是透视它,是生灭;而是透视这个色法,是缘起法;

而是透视这个色法,是生灭法,是无常法;是条件所构成的、不实在的缘起的假相。

你不必去除去这个色相,你一样过你平安、平稳的日子。

[答:‘圆融中道,岂尽色成空耶?但尽色阴,不覆盖而已。’」]

意思就是说:圆融的中道,为什么尽就是除?为什么一定要把它除去色相才变成空?

只要尽,「尽」就是除,只要你于色阴,一切的缘起法,不执着,不盖覆,就是不会遮盖你的本心,

你的本心,你的本性,不会受到色阴,凡所有相,缘起的假相而动摇。

忆忘恒一,忆忘一如,动静不移,忆忘恒一,色阴就尽。

[鄙意以为,盖色阴尽,非灭色成空(灭色成空即成外道四空天),但以三昧力,]

什么叫三昧力?定慧均等,能止、能观,本性的止,本性的观,怎么样?

[令本有智光照彻内外诸色,]

简单讲:一个开悟的圣人,就如同心中有一部X光,人的身体X光一照,空无自性,剩下骨头。

开悟见性,那个人的心就像一部X光一样,什么色相到他前面来,一眼就照破。

你也不必去除它,[令不复「阴」尽;「阴」若不尽,阴即非阴,但有其名,故名尽也;

此即佛无上乘之「空而非空,不坏其相」,甚深微妙,不与外道共也。

又,「色阴尽」,即是「破色阴」,或「照见色阴空」

(如《般若心经》义然)。]如般若心经里面也是这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超越劫浊」:「劫浊」,依本经言,即是空见相织、]空「、」见相织,[空见纠缠不分的境界。]

什么叫做空?就是虚空。什么叫做见?就是妄动的一种执着的观念。

承认有个色法,承认有个虚空,叫做空见相织,那么就实实在在的虚空了,而不晓得这虚空是真心、真如本性所影现出来的假相,不知道!

[如前经文释劫浊云:「汝见虚空,空见不分,相织妄成,名为劫浊。」

可知上面经文说「如明目人处大幽暗」,正是劫浊相显现的]这个[境界。

现在定力转深,顽空之色照破、销亡,故能见之见精无所织,故能超越空见相织的劫浊。]

[「观其所由」:「观」,]就是[回观。「其」,]就是[指色阴。

「由」,所生之由,即生起之因。谓既超越之后,回观色阴及劫浊生起之因由。]

在座诸位!只有这个色,我指的这个是色受想行识的「色」,就是这个相,这一关就好。

所有的感情、男女,就是着对方的相,对不对?所有的电影,爱恨情仇,哪一个不是为了这个假相?

而修行人还不用讲到第二个,一念就可以照破这个假相。

所以师父常常告诉大家:你一定要常常看到生命的终点。

你观想一下:你有一天,人家拿着你的骨灰,拿着你的骨灰,要进去纳骨塔的那个,然后上面有你的相片,

你一定要常常这样观照:我有一天会送进纳骨塔,

在座诸位!你今天所有的伤心事,没有意义!所有的孝子贤孙,没有意义!所有的房地产,没有意义!你家那台Benz.没意义!BMW,也没意义!

再来,我家甲仙五十几甲地,没意义!再过来还有什么?比方说:帝宝(台北豪宅)好了,随便一个帝宝就有三、四间,也没意义!

再来要做啥?统统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意义喔!

弄清楚了,弄清楚,所以佛法,真的是了不起!

我们大家都要想要找到幸福快乐,对不对?

可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突不破,这假相突不破,哪里有什么?对不对?

所以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

我们每天都在处罚自己:看到什么,执着什么!看到什么,不满什么!看到什么,就爱什么!

那哪一种事情会让我们会快乐?没有啊!

那个看破的那一念,就觉得很快乐,不百般……不计较,那个心就快乐。

所以真正的幸福的人生,是充满佛的大智慧的。

要不然释迦牟尼佛,出生为太子,也不必跑去出家修行,

这个世间如果有真实的快乐,人家还干嘛要剃度出家呢?是不是?

这个世间,你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那一念充满着:知足,禅三昧,持戒清净,不违背因果,那个法的喜悦,幸福就建立起来,幸福就建立起来。

那再来,你就衣食住行、万法统统是随缘!

但是,你这个要生长在清净的国土,没有战争的国土啊,

你像叙利亚,政府军跟这个民兵干起来,两天死多少人?死一百七十几个,现在都是中东,中东叙利亚,是不是?二天,死一百七十几个,人命不值钱,人命,一点价值都……在那个时空,不值钱。

佛法呀,他必须要国泰民安,人民富庶,有饭吃,这个时候来谈佛法,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啊,都吃不饱了,都碰到战争了,那你怎么讲佛法咧?要讲给谁听?对不对?

战争的时候,馒头比较重要;太平盛世的时候,佛法跟馒头一样都很重要!

因为馒头不能放弃啊。馒头放弃,就没有三藏十二部经典,饿得直发抖,怎么听的下佛法?对不对?都没饭吃了,怎么听三藏十二部经典?

所以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国土,那么和平的国土,没有战争的国土,大家丰衣足食,能够坐在这个地方,共同来互相为了正法来研读佛法,这种机会因缘来增长大家的法身慧命,

你就知道:大家,坐在底下的,要修百千万劫啊,百千万劫,要不然这如果台湾乱起来,对不对?飞机大炮开始在打,那你怎么有办法坐在这里啊?是不是这样?没办法的。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心态: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也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那这样用感恩的心,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反正我很知足,也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有跟没有,我都很感谢!日子就不一样了,日子就很好过了。

[「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妄想」,为「欲有所见」之妄想。

谓欲有所见之妄想十分坚固,以致于顽空中结暗为色,成就所见相,这就是色阴及劫浊生起的根本。]

[义贯]

[「若」定慧力加深、慧「目明朗」,发本明耀,心光发明,照彻内外「十方洞」达「开」通,悉皆光明,「无复幽黯」障碍,「名色」之「阴」覆已销「尽。

是人」于此时「则能超越」空见相织之「劫浊」,既超越之后,回「观其」劫浊与色阴「所」生起之因「由」,

乃知端由自己「坚固」执著欲有所见之「妄想」,以致于顽空中结暗为色,因此空见相织,「以为其」生起之根「本」。]

[诠论]

[前面一章「色阴区宇」可说是修首楞严三昧时,证得三昧的最初现象(初相)。

此「色阴尽」章,则是以三昧力照破色阴的最后成果之相。

而在这「初相」与「末相」之间,也就是在照破色阴的过程中,还有十种现象,称为「色阴十境」,或「色阴十魔相」,即是下面经文所开示的。

然必须明白,客观而言,这「色阴十境」实是三昧中(定中)所显的十种现象(境界),

而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的,也不是坏的现象,]注意!那个现象是暂时的现像,这个,重点!不是证量的现像,证量是一证永证;暂时的现象,就是很快就会消失了,就是:不是佛的真实境界。[更不须认为它是「魔相」;

魔与非魔,端在自心之贪爱与否;若自心贪,(或贪爱此相本身,或以此为本而欲贪得其他世法),则不论善相、恶相、甚至中性之相,一切都可成魔相。]

诸位!佛,学佛,只有一个字,着,就不对。傲,就不对。

你记得这句话!十方三世一切佛,修行,着就不对!傲就不对!

着,执着相,就不对;傲,觉得自己很有修行,就不对;

记住关键,再来就好修行了。修行人,着,就不对,傲,就不对;骄傲起狂妄的心,那就不对了。

所以证的无上的涅槃的人,是非常谦卑的,绝对是非常谦卑的。

[反之,若自心不贪,则定中所现之一切相皆得「名善境界」(如佛所言),乃至知见一切相本自如如,何魔之有?

简言之:「贪境即魔,了境成佛」。

故欲修首楞严大定,必须先断三界贪,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堪修大定。]

[又,以首楞严三昧力照破色阴、超越劫浊之后,依次又继续深入照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而超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五阴中的每一阴之照破过程中,于其定中亦皆各有十种现象产生,故共有四十种「阴境」(魔相)产生,详如下面经文之所发挥。]

我们今天有一定的,一定的这个篇幅,所以我们必须再耽搁大家一点时间,等一下在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40 诸位!所谓的色阴尽,是指内在不着相

[「色阴尽」:「尽」,]就是[销尽。

《楞严正脉》:「问:‘诸色尚见,何以言尽?’]

诸位!所谓的色阴尽,是指内在不着相,叫做色阴尽,

你一定要记住这个。不是把那个色,把色法全部烧掉、除掉,

诸位!于一切色相,缘起相,色法就是缘起法,于一切缘起法,统统不执着,

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意,眼根、耳根,乃至意根,统统不着!名为色阴尽。

诸色尚见,何以言尽?所以在座诸位!修行不是要除去色相,

而是透视它,如幻;

而是透视它,是生灭;

而是透视这个色法,是缘起法;

而是透视这个色法,是生灭法,是无常法;

是条件所构成的、不实在的缘起的假相。

你不必去除去这个色相,你一样过你平安、平稳的日子。

[答:‘圆融中道,岂尽色成空耶?但尽色阴,不覆盖而已。’」]

意思就是说:圆融的中道,为什么尽就是除?为什么一定要把它除去色相才变成空?

只要尽,「尽」就是除,只要你于色阴,一切的缘起法,不执着,不盖覆,就是不会遮盖你的本心,

你的本心,你的本性,不会受到色阴,凡所有相,缘起的假相而动摇。

忆忘恒一,忆忘一如,动静不移,忆忘恒一,色阴就尽。

[鄙意以为,盖色阴尽,非灭色成空(灭色成空即成外道四空天),

但以三昧力,]什么叫三昧力?定慧均等,能止、能观,本性的止,本性的观,怎么样?

[令本有智光照彻内外诸色,]

简单讲:一个开悟的圣人,就如同心中有一部X光,人的身体X光一照,空无自性,剩下骨头。

开悟见性,那个人的心就像一部X光一样,什么色相到他前面来,一眼就照破。你也不必去除它,

[令不复「阴」尽;「阴」若不尽,阴即非阴,但有其名,故名尽也;

此即佛无上乘之「空而非空,不坏其相」,甚深微妙,不与外道共也。

又,「色阴尽」,即是「破色阴」,或「照见色阴空」

(如《般若心经》义然)。]如般若心经里面也是这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41 师父常常告诉大家:你一定要常常看到生命的终点

[「观其所由」:「观」,]就是[回观。「其」,]就是[指色阴。

「由」,所生之由,即生起之因。谓既超越之后,回观色阴及劫浊生起之因由。]

在座诸位!只有这个色,我指的这个是色受想行识的「色」,就是这个相,这一关就好。

所有的感情、男女,就是着对方的相,对不对?

所有的电影,爱恨情仇,哪一个不是为了这个假相?

而修行人还不用讲到第二个,一念就可以照破这个假相。

所以师父常常告诉大家:你一定要常常看到生命的终点。

你观想一下:你有一天,人家拿着你的骨灰,拿着你的骨灰,要进去纳骨塔的那个,然后上面有你的相片,

你一定要常常这样观照:我有一天会送进纳骨塔,

在座诸位!你今天所有的伤心事,没有意义!

所有的孝子贤孙,没有意义!

所有的房地产,没有意义!

你家那台Benz.没意义!BMW,也没意义!

再来,我家甲仙五十几甲地,没意义!

再过来还有什么?比方说:帝宝(台北豪宅)好了,随便一个帝宝就有三、四间,也没意义!

再来要做啥?统统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意义喔!

弄清楚了,弄清楚,所以佛法,真的是了不起!

我们大家都要想要找到幸福快乐,对不对?

可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突不破,这假相突不破,哪里有什么?对不对?

所以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

我们每天都在处罚自己:看到什么,执着什么!看到什么,不满什么!看到什么,就爱什么!那哪一种事情会让我们会快乐?没有啊!

那个看破的那一念,就觉得很快乐,不百般……不计较,那个心就快乐。

所以真正的幸福的人生,是充满佛的大智慧的。

要不然释迦牟尼佛,出生为太子,也不必跑去出家修行,

这个世间如果有真实的快乐,人家还干嘛要剃度出家呢?是不是?

这个世间,你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那一念充满着:知足,禅三昧,持戒清净,不违背因果,那个法的喜悦,幸福就建立起来,幸福就建立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42 太平盛世的时候,佛法跟馒头一样都很重要!

这个世间,你找不到真正的快乐!

那一念充满着:知足,禅三昧,持戒清净,不违背因果,那个法的喜悦,幸福就建立起来,幸福就建立起来。

那再来,你就衣食住行、万法统统是随缘!

但是,你这个要生长在清净的国土,没有战争的国土啊,

你像叙利亚,政府军跟这个民兵干起来,两天死多少人?死一百七十几个,现在都是中东,中东叙利亚,是不是?二天,死一百七十几个,人命不值钱,人命,一点价值都……在那个时空,不值钱。

佛法呀,他必须要国泰民安,人民富庶,有饭吃,这个时候来谈佛法,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啊,

都吃不饱了,都碰到战争了,那你怎么讲佛法咧?要讲给谁听?对不对?

战争的时候,馒头比较重要;太平盛世的时候,佛法跟馒头一样都很重要!

因为馒头不能放弃啊。馒头放弃,就没有三藏十二部经典,饿得直发抖,怎么听的下佛法?对不对?都没饭吃了,怎么听三藏十二部经典?

所以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国土,那么和平的国土,没有战争的国土,大家丰衣足食,能够坐在这个地方,共同来互相为了正法来研读佛法,这种机会因缘来增长大家的法身慧命,

你就知道:大家,坐在底下的,要修百千万劫啊,百千万劫,要不然这如果台湾乱起来,对不对?

飞机大炮开始在打,那你怎么有办法坐在这里啊?是不是这样?没办法的。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心态: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也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那这样用感恩的心,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反正我很知足,也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有跟没有,我都很感谢!日子就不一样了,日子就很好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43 这「色阴十境」实是三昧中(定中)所显的十种现象(境界)

[前面一章「色阴区宇」可说是修首楞严三昧时,证得三昧的最初现象(初相)。

此「色阴尽」章,则是以三昧力照破色阴的最后成果之相。

而在这「初相」与「末相」之间,也就是在照破色阴的过程中,还有十种现象,称为「色阴十境」,或「色阴十魔相」,即是下面经文所开示的。

然必须明白,客观而言,这「色阴十境」实是三昧中(定中)所显的十种现象(境界),

而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的,也不是坏的现象,]

注意!那个现象是暂时的现像,这个,重点!不是证量的现像,证量是一证永证;暂时的现象,就是很快就会消失了,就是:不是佛的真实境界。

[更不须认为它是「魔相」;魔与非魔,端在自心之贪爱与否;

若自心贪,(或贪爱此相本身,或以此为本而欲贪得其他世法),则不论善相、恶相、甚至中性之相,一切都可成魔相。]

诸位!佛,学佛,只有一个字,着,就不对。傲,就不对。你记得这句话!

十方三世一切佛,修行,着就不对!傲就不对!

着,执着相,就不对;傲,觉得自己很有修行,就不对;记住关键,再来就好修行了。

修行人,着,就不对,傲,就不对;骄傲起狂妄的心,那就不对了。

所以证的无上的涅槃的人,是非常谦卑的,绝对是非常谦卑的。

[反之,若自心不贪,则定中所现之一切相皆得「名善境界」(如佛所言),乃至知见一切相本自如如,何魔之有?

简言之:「贪境即魔,了境成佛」。故欲修首楞严大定,必须先断三界贪,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应无所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堪修大定。]

[又,以首楞严三昧力照破色阴、超越劫浊之后,依次又继续深入照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而超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五阴中的每一阴之照破过程中,于其定中亦皆各有十种现象产生,故共有四十种「阴境」(魔相)产生,详如下面经文之所发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44 色阴十境相 ⑴   身能出碍

三   色阴十境相(中间过程诸相)

⑴   身能出碍

(义贯)经文9:【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注释]

[「当在此中」:指住此三摩地、色阴将破而未破之际。]

[「精研妙明」:行者继续精细研修妙明之本性或]者是[闻性。]

[「四大不织」:便达于内外之四大不再互相交织的境界,]

在座诸位!这一句其实很简单:四大不织的意思,就是不再被四大的缘起假相所迷惑,就是这个意思。

四大不织,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只要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那当然就是山河大地、鸟兽鱼虫,我相人相众生相,宇宙,凡所有相都是四大所构成的,

四大不织,就是:看破所有的四大所缘起的。

你这个色身是不是四大所构成的?是!那就不实在了。

便达于内外之四大不再互相交织的境界,[因此根尘得以脱黏。]

[「少选之间」:「少选」,]就是[不久。]

[「身能出碍」:「出」,]就是[超出。「碍」,]就是[质碍。]

[「此名精明流溢前境」:「精明」,]就是[心精妙明。「前」,]就是[现前。「境」,]就是[根尘之境。这是心精的妙明之光,流溢于现前的根尘之境。]

[「斯但功用」:「斯」,]就是[此。「但」,只。「功用」,功能作用。谓:这只是定中精研深入妙明闻性所显发之一种作用(现象)。]

[「暂得如是」:灵光乍现,暂时显现如是现象。]

[「非为圣证」:并非已达圣人所证之境界,一证永证,故非以后随时想入如是境皆能够作到。]

[「不作圣心」:行者若不当作已得圣证之心。]

[「名善境界」:则还能称为修行的善境界。]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只要一执着,就麻烦了!

[但若把它当作自己已得圣证来了解,就会受到诸魔群邪的惑害。]

就像念佛的人,一天到晚想见佛,一样的可怕!

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但问定不定,不问见不见。

你心有没有定在这一句佛号?但问定不定!念佛的人,你的心有没有定在这一句佛号?

不问见不见。不管他有没有见佛、不见佛。心存见佛,印光大师说:这个就是着魔的开始。

[义贯]

[「阿难,当」你「在此」三摩地「中」,色阴将破未破之际,

你继续「精」细「研」修「妙明」之本性,而达内外「四大不」再互相交「织」,

因而根尘脱黏,「少选之间」便觉你的「身能」超「出」质「碍,

此名」心「精」的妙「明」之光「流溢」于现「前」根尘之「境」,故不相碍。]

[「斯但」定中闻性所显之「功」能作「用」,系灵光乍现,而「暂得」显现「如是」现象,

「非为」已达「圣」人所「证」之圣境,一证永证,时时自在能作。

若「不作」已得「圣」证之「心」,不取不著仍得「名」为修行之「善境界」;

然「若作」为已得「圣」证之「解」,贪爱取著「即受」诸魔「群邪」之惑害,而落入魔道圈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