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十六套—【五十阴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21 所有的修行,统统要开采法界平等之性,就是我们的心性


【《正脉》云:圣凡元一法界,】


圣凡元一法界,这个法界代表什么?


诸位!前面加四个字就更清楚:圣凡原一个“不生不灭”法界,那么就更清楚了。


共一个不生不灭的法界,


法界性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就是众生性,究竟平等,


是故法界性就是众生性,众生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界性。


所以所有的修行,统统要开采法界平等之性,就是我们的心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22 你今天为什么活得这么不快乐?就是你每天都在追求外在的境界,而从来没有去观照内在的起心动念的痛苦的根源


   所有的修行,统统要开采法界平等之性,就是我们的心性。

   所以,【特凡迷驰扰,】特别是凡夫的这一颗心,迷就是往外驰,扰就是内扰,因为心奔外而驰,而扰,一直困惑。

   在座诸位!用一句最贴切的话就是:你今天为什么活得这么不快乐?就是你每天都在追求外在的境界,而从来没有去观照内在的起心动念的痛苦的根源。

   痛苦的根源来自一颗没有智慧的心,这颗没有智慧的心时时刻刻妄执,时时刻刻妄分别,时时刻刻妄动。

   所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没有金钱,很辛苦;但是没有智慧,是生命当中最可怜的人。

   人之所以痛苦,既然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那么我们今天要怎么样能够快乐?

   很简单,放弃,把追求五欲六尘的这个心,反过来要追求佛陀无上的真理。

   要冷静一下,你们的头脑也不比师父好,是不是?你们的学历也没有比师父高,论聪明,也不比师父聪明,能干,也不一定超过师父,那人家为什么要出家?

   简单!因为这里能够让我得到生命当中真正的安稳、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快乐。

   所以,师父都是用一句话,就是:佛法是可以用生命去付出的,这一句就是我学佛四十年来的感想,佛法是绝对可以用生命去跟它赌的。

   你不要把生命放在赌场;你不要把生命放在吃喝玩乐;你也不要把生命放在唱歌、跳舞,

   你不要把生命放在追求五欲六尘,诸位!那个是生灭法的东西,

   “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天就像棺材盖,地就像棺材底,“无论闯哪里,”不管你怎么搞,“总在棺材里”,你就一定会躺下去棺材,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

   所以,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快乐的渊源,是来自一颗智慧的心。

   诸位!我们的心没有安详、没有智慧,幸福无从建立,我们的内心二六时中从来不知足。

   在座诸位!不知足的人生,你怎么会得到快乐?知足要建立在智慧,能够看破,看破就知足,认命就超越了算命。

   如果你不认命,你就跟命运抗拒,你跟命运争吵,你得到什么?

   你今天所碰到的老公,那个环境就是这样子,你一直跟命运争吵,能解决事情吗?

   又没办法解决事情,直下无心便是道,就认命、就接受,不抗拒,日子就好过了,智慧就现前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23 你就一定会躺下去棺材,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


   你不要把生命放在追求五欲六尘,


   诸位!那个是生灭法的东西,

“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天就像棺材盖,地就像棺材底,


“无论闯哪里,”不管你怎么搞,“总在棺材里”,


你就一定会躺下去棺材,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是实在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诸位!我们的心没有安详、没有智慧,幸福无从建立


诸位!我们的心没有安详、没有智慧,幸福无从建立,


我们的内心二六时中从来不知足。


在座诸位!不知足的人生,你怎么会得到快乐?


知足要建立在智慧,能够看破,看破就知足,认命就超越了算命。


如果你不认命,你就跟命运抗拒,你跟命运争吵,你得到什么?


你今天所碰到的老公,那个环境就是这样子,你一直跟命运争吵,能解决事情吗?又没办法解决事情,


直下无心便是道,就认命、就接受,不抗拒,日子就好过了,智慧就现前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25 一旦悟后归元,所有的众生进入了修行状态,回到跟佛的心性一样


【《正脉》云:圣凡元一个法界,


特别是凡夫,心迷外驰扰内,【别成邪聚,不隔而隔。】


本性本来不隔,现在迷了就变成隔了,


圣人跟凡夫本来同一个觉性,本妙本明的一个觉性;


现在圣人是圣人了,凡夫是凡夫了,现在不一样了。


【今一旦悟后归元,】所有的众生进入了修行状态,回到跟佛的心性一样,


【故不离当处,】所以,没有离开当处。


【一念不生,与诸圣心泯同一际,湛然虚明,无别无二。】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6 一念不生,但是,大智慧生,此时此刻,大智慧生。如果没有补上那一句,那么佛法就不够圆满了


【一念不生,与诸圣心泯同一际,湛然虚明,无别无二。】


在座诸位!佛离二边,佛离生,佛离无生,佛性离生,佛性离无生。


现在为什么讲一念不生?


在座诸位!这一念不生是指当体即空,是在强调体性本空,诸法空无自性,他问题是在强调这个。


所以,如果真正的悟道的人,后面就会补上一句:一念不生,但是,大智慧生,此时此刻,大智慧生。


一念如果不生,就是一念无明不生,这后面加“无明”,一念无明不生,后面就补上那一句:大智慧生。


就是你内心里面没有无明、没有烦恼、没有妄动,那么大智慧就生。


所以,一念不生,是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宣说的。一念不生是三世诸佛所共宣说的;


但是它的含义还更深,更推进一点。


所以,佛性离生离无生,


你不能说:一念无生,不晓得后面接下来补上那一句:一念无生,但是,大智慧生。


如果没有补上那一句,那么佛法就不够圆满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27 佛性离二边,唯是一心,唯是真如。佛教的究竟义、善巧方便义你要了解,佛性的究竟义,你也要了解


在座诸位!佛离二边,佛离生,佛离无生,佛性离生,佛性离无生。


佛性离二边,佛性离常离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


佛性非生非无生;佛性非有非无;


佛性非能非所;佛性非常非断;佛性非迷非悟;


佛性是绝对,没有这个东西可以讨论。


佛性非生死,佛性非涅槃;


佛性非外道,佛性非佛道;


佛性非众生,佛性非诸佛,


佛性里面,没有众生跟佛这个东西,


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存在就是绝对,绝对就是觉性,


无众生可度,也无佛可成,


无三界可入,也无三界可出,


有出有入,就是代谢之词、就是生灭。知道吗?


所以不能把佛解作:佛入涅槃,解读成佛已经死了,称为涅槃。


佛若有死,在《楞伽经》里面讲:佛若有死即有生,


大慧,不应作如是解读,不应当如此的看待佛的这个涅槃妙心,


涅槃妙心是不生是不灭的,是不生,没有生死,


也不能说佛得涅槃。


所以诸佛菩萨,十方诸佛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


从来没有一尊佛叫做入涅槃的,


入涅槃就没有了,有入,那就当然有出了。是不是?


十方诸佛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没有一尊佛是入涅槃的,


无有涅槃佛,没有一尊佛是存在于涅槃的境界当中的,没有的,都会大大的起用的。


所以,佛性非有为非无为,


若说佛性有为,那么就错了,佛性就变成生灭了。


如果佛性是无为,无为怎么起作用呢?是不是?


为了破除有为,所以告诉你佛性是无为,如果着一个佛性无为,那就变成一个外道了。


佛性无为就是常,常跟无常是对立的东西。


所以,佛教的究竟义、善巧方便义你要了解,佛性的究竟义,你也要了解。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28 不能把佛解作:佛入涅槃,解读成佛已经死了,称为涅槃


不能把佛解作:佛入涅槃,解读成佛已经死了,称为涅槃。


佛若有死,在《楞伽经》里面讲:佛若有死即有生,


大慧,不应作如是解读,不应当如此的看待佛的这个涅槃妙心,


涅槃妙心是不生是不灭的,是不生,没有生死,


也不能说佛得涅槃。


所以诸佛菩萨,十方诸佛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


从来没有一尊佛叫做入涅槃的,入涅槃就没有了,有入,那就当然有出了。是不是?


十方诸佛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没有一尊佛是入涅槃的,


无有涅槃佛,没有一尊佛是存在于涅槃的境界当中的,没有的,都会大大的起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9 [诸魔佥来恼乱]。大彻大悟会破坏虚空,魔王、鬼神所住的地方,故惊动诸魔前来恼乱


   【癸二  诸魔佥来恼乱】经文12:【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因为大彻大悟会破坏了虚空,虚空就是魔王、鬼神所住的地方,

   所以,看到他们的宫殿,喔!人家要来拆宫殿了,无故就崩裂了,因为振碎了虚空:

   大地振坼,“坼”就是裂开,水陆飞腾,无不惊慑,“慑”就是惧。

   但是,凡夫昏暗,我们人间的凡夫是昏暗痴迷的,不觉迁讹,不觉得其中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讹”就是错谬,也不晓得这里面的迁动问题出在哪里。

   【一切欲界顶天魔王,以及魔民、魔女,及与大力鬼神,亦兼夜叉罗刹。

   诸凡夫天:即六欲四禅,洎及外道,无想天等,

   见其宫殿,一旦无故,忽然崩坏破裂,乃并诸大地,亦皆振摇开坼。

   水陆飞腾:即是三居众生,见其大地振坼,无不惊怖慑惧不安也。

   凡夫昏暗者:独指人道,昏迷暗钝,谓未具五通。不觉,是行人入定,将证之故,无端被境所迁,】凡夫【甚至讹言,阴阳失度等,故曰不觉迁讹。】

   经文13:【彼等咸得,五种神通,惟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解释一下:

   彼等就是天魔、鬼神众,咸得,这些都得到五种神通,唯除断烦恼的漏尽通没有,因为他贪恋这个五欲六尘,贪恋五欲六尘的人就是有为法,没有无漏的智慧。

   恋此尘劳,如何令汝,他们因为贪恋这个五欲六尘,怎么可能让你去破坏他所住的地方呢?

   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他怎么会饶你呢?摧裂其处呢?又怎么会让你无故的来摧裂其处呢?这是他们所住的地方。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修行人入于三昧的时候,“佥(音qiān)”就是都,都来恼汝。

   【此魔等来恼。彼等,即指天魔、鬼神等;咸得五种神通者:此为报通,非是修通。】

   诸位!报通就是与生俱来的,叫做报通。修通是后天修来得到的,叫做修通。这个不一样的。

   譬如说人一个果报,我们两只腿就可以在陆地上走;这个对出生在大海的鲸鱼来讲的话,看人,这就变成有神通了。

   但是人如果跟鲸鱼一样去活在水中,那么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这个叫做报,果报就是如此。

   修通就是因为修行才产生的神通,叫做修通。

   【于六通中,惟除漏尽通,】断烦恼的漏尽通,【是无漏禅定,断惑所发。

   既咸得五通,必知宫殿崩裂,是定力所为,留恋尘劳,自然不求出世,如何令汝,任运成道,而摧裂其处耶?

   如释迦如来,于菩提场,安坐之时,发一咒愿,而我不成佛道,不起此座,即时六变震动。

   尔时魔王,见其宫殿震动,以天眼遥观,知是悉达太子,于菩提树下,誓成佛道。

   即时下令,谁能领旨,破坏禅定?当时三位魔女,】当然一定长得很漂亮的,但是确实是魔女,我们常常讲的:魔鬼身材。

   【领旨前往,此即定能招魔之明证也。】女人只能就是淫欲了、婀娜多姿了。但是,【幸佛定力既深,愿力坚固,不为所动。

后魔王亲自】魔女没办法了,就换魔王来【率领魔兵魔将,前往破坏,亦复无可如何。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彼等所依,无非愚痴邪暗之境。

   行人修定,心光一发,】心光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所产生的三昧力,这心光一发,戒光、定光、慧光一发,【与菩萨诸圣,通同脗合,能破愚痴邪暗。

   由是于汝静修三昧时,佥来恼乱于汝,佥即皆也。皆欲破坏禅定,彼等始安也。初惊动诸魔由定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0 诸位!报通就是与生俱来的,叫做报通。修通是后天修来得到的,叫做修通


诸位!报通就是与生俱来的,叫做报通。


修通是后天修来得到的,叫做修通。这个不一样的。


譬如说人一个果报,我们两只腿就可以在陆地上走;这个对出生在大海的鲸鱼来讲的话,看人,这就变成有神通了。


但是人如果跟鲸鱼一样去活在水中,那么你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这个叫做报,果报就是如此。


修通就是因为修行才产生的神通,叫做修通。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31 [示喻客不成害]。诸魔纵有大怒,他们依靠的是五通,跟证得漏尽通的圣人是没有办法比的。主导权还是在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性


【壬初 示喻客不成害】经文14:【然彼诸魔,虽有大怒,


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


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


解释一下:


然彼诸魔,这一些魔子魔孙,虽然很不满意佛陀,或者是后来后代的修行人开悟见性,有证量的圣人了,不生不灭的,进入这个如来藏本体。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大怒就是你破坏我安住的地方,彼尘劳内,彼怎么样?犹在生灭之尘劳内。


所以,这个尘劳是指什么?彼犹在生灭之尘劳内,不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不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他是在生灭法里面的尘劳内。


而汝妙觉中,为什么?而汝是于不生不灭的妙觉中。


整句重点在:彼犹在生灭之尘劳内,而汝是于不生不灭的妙觉中。这对照起来,一个像太阳光,一个像萤火虫。


所以佛陀的这个妙觉当中,或者有证量的不生不灭的妙觉当中,犹如阳光,怎么样?他来有什么?能不能动摇佛陀呢?如风吹光,


诸位!风吹太阳光,你看太阳光会不会熄灭?不会。


如刀割水,如刀断水,请问刀断水,怎么样?能够把水割断吗?也不行。


所以简单讲:这些魔王都没有办法跟佛证入的妙觉、不生灭的妙觉当中来相提并论。


他也没办法破坏你,他来找你麻烦,就像风吹光,了无痕迹;就像刀断水,也拿我们没办法,了不相触,抽刀断水水更流。


汝如沸汤,就像你用滚烫的沸汤,他们就像坚固的冰。


你用最强大的这个佛性妙觉,他们坚固不化的这个无明当中,他们就算来接近你了,暖气渐邻,“邻”就是渐渐接近了。


用这个热汤渐渐铺在这个坚冰上,不日消陨,这个冰就会被融化了。


徒恃神力,彼就是他们只是依靠,恃就是五种神通,五神通力。


但为其客,就是他只是来做客的,不能反客为主,对不对?你的心性是主啊,他不能动摇你,他只是过客而已。


这个客就是对主讲的,主就是对客讲的,他只是做客的,是不是?客栈客栈。


诸位!有没有人来住在旅馆里面,住了以后旅馆变他的?不可能,旅馆不是他的,他不是主人,怎么旅馆变成他的呢?是不是?


所以,整句的意思是: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因为破坏了他们,振裂了他们所住的虚空,


但是,他们这些魔王、鬼神,犹在生灭的尘劳内;


而汝已是开悟的圣人,于不生不灭的妙觉当中,怎么样?他们来扰乱,就像风吹光,了无痕迹,就算刀子在断水,了不相触。


你就像滚烫的热汤,他们就像坚冰,这些坚冰慢慢的、靠近了这个暖气的、滚烫的水以后,慢慢冰就会消融,起不了作用,


他们只图靠这些生灭法的五种神通力,只能作为客串的,不能转客为主,主导、主导权还是在我们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心性。


看注解:


【此示悟迷之得失也。然彼等诸魔,见其宫殿,无故崩裂,虽有大怒,而言虽有者,究竟与我无伤也。


彼尘劳内者:谓彼犹在尘劳,生灭法中,所起邪行。


汝妙觉中者:谓汝所修,妙觉真常心中,本具正定,邪不敌正,以生灭而欲坏真常,以怒气而欲恼定心,


譬如以风吹日月之光,以刀断长流之水。了不相触者:日月之光如故,长流之水无痕,了不触伤也。】


【又汝修定者,观智增明,犹如沸汤;彼扰恼者,邪执正固,犹如坚冰;非但无损,且能破魔。


沸汤之暖气,渐渐邻近于坚冰,而坚冰之冻结,不日消亡殒灭矣!


彼虽徒恃五通神力,】他们依靠的是五通,五通的神力,没有漏尽通。


【纵有大怒,】跟证得漏尽通的圣人是没有办法比的。【亦不过但为其客,】不能反客为主,他作不了主,只是来我们前面晃一下,晃一下叫做客。【终不久住,不能成害矣!】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32 [正推迷乱由主]。学佛也就是开采一个能够作得了主的智慧的心,你完全可以作得了主,不受外境的影响


【壬二  正推迷乱由主】经文15:【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这个就解释,这些外来的会干扰你,不是外来会干扰你,而是你自己自乱阵脚。


解释一下:


成就破乱就是:“成”就你破你的戒律,“破”就是破你的戒律,“乱”就是乱你的定心。


他们会有能力去破坏你的戒律,或者是乱你的定心,是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你自己作不了主,


你的心中怎么样?如果能够作主,那么就是五阴的主人,但是这个五阴的主人,糟糕了,主人就是什么?这一颗清净的心性,能观照的智慧跑掉了。


这个主人就是这一颗清净的心性,这一颗能观照、微密观照的毗婆舍那的心没了。


若迷,主人迷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呢?客得其便。


这一句重点在哪里?就是一个大悟的人,不管你什么境界来,都动摇不了他,统统作得了主。


所以学佛也就是开采一个能够作得了主的智慧的心,你完全可以作得了主,不受外境的影响。


不管你碰到多恶劣的人,你一样作得了主;不管你今天受到了风霜雪雨的苦,你作得了主;


今天人家白的东西,硬要给你诬蔑成黑的东西,你一样作得了主,不感觉委屈,所以,你作得了主。


以前我讲“达摩大师见性论”的时候,讲了一段公案因缘,就简单提示一下:


说一个老和尚,早上一开门起来,结果他的庙里面有一个小宝贝,那糟糕了!


这是发生好几百年前的,不是现在,这个娃娃一直哭,这个老和尚不得不把他养,就抱起来,也不晓得是谁的,抱来养。


养了以后,但是因为太小了,这老和尚也不是女的,也没奶,因此就到处跟人家化缘。


人家就说:这老和尚偷生了孩子!老和尚受尽了侮辱,因为这小宝贝要吃奶,也不敢随便送给人家,就慢慢的一直养,或者是用一些比较小baby能够吃的东西,慢慢养,养大了,这当然故事,长话短说。


后来整个村庄统统误会他,这个老和尚一句都不解释,后来这个孩子慢慢长大了,


有一对年轻的夫妻说:我们这样生了一个儿子,把他丢到老和尚那边。


现在整个村庄都一直毁谤,十余年老和尚无脸见江东父老,化缘也化缘不到,老和尚也是一样,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后来这一对年轻的夫妻,孩子慢慢的长大,来要回去了。


那么师父就说了:你有什么证据啊,说这个孩子是你的?他说:他一出生有胎记,你要把他裤子脱起来,肚子、屁股都有胎记。


我们夫妻俩知道您受尽了委屈,我们来把他接回去。接回去以后,所有的村庄都非常的感动这个老和尚,


老和尚受尽委屈,他就是不解释,所有的村庄的人,统统来帮他建庙,翻新、供养、顶礼、忏悔,老和尚也没有起一念高兴的心。


后来他这个徒弟跟了他二十年了,他说:师父啊!我跟了您二十年,您都没有为我讲一句佛法。师说:我讲完了!


徒弟说:您从来不开口,怎么讲完了?


所有的最大的侮辱,我们内心无念。对不对?这忍辱的功夫就到家了,佛就只有这样子,受尽了委屈,不解释,吃尽了苦头,没有任何的怨言。是不是?用大智慧的存在。


后来人家所有的供养,我从来没有动过一个欢喜的念头,庙以前破破烂烂的,我一样心安理得的过日。


现在庙搞得这么大,供养那么多吃不完,我也没有动到一念欢喜的心,这个就是不生不灭,从来没有增减。


哎呀!这个徒弟开悟了,一下就开悟了:原来如此,一下就开悟了!


他(师父)说:我二十年时时刻刻都在点醒你、都在说法,只是你不能体会师父的这一颗心,说完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家请达磨大师讲经,电影也是这样演的,底下好多的出家人,都引颈期盼,看看这个印度来的、西域来的达磨大师,看看有什么开示。


就把《楞伽经》摆在桌上,达磨大师一副那种打扮,真的是西域来的,披着一个跟东土不一样的袈裟。


达磨大师一上台,哇!几千个出家人在等他开示。


这本是《楞伽经》,达磨大师上去就lu(师拟翻书声),翻三遍(师拟合上书),好!就下台了,那一千多年前,那一些法师:喂喂!他说:我讲完了。下去了,没有东西可以讲。


所以,以前还不了解最上乘的那一种无言之教,大家以为讲经说法一定要讲很多,是不是?不用讲很多。


所以法师们有时候可以做无言之教,所以为什么说法师要做榜样、要做模范,只要会让众生误会、毁谤的、讥嫌的,不要去做,不要去接近,这个就是说法。


翻过来,1362页,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解释一下:说:成就破坏你戒律的、乱你定心的,那是因为你的心中,如果能够作得了主,就是五阴的主人;但是如果这一颗清净心的主人,能观照智慧心的这个主人若迷了,客得其便。


所以,记得!什么问题都不是别人的问题。记得!全世界的问题,就是你这一颗心的问题。


你这一句话要背起来,所有的问题都是你内心的问题,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


看不开、痛苦的,是你这一颗心,照不破、执着的,就是你这一颗心,无明的、愤怒的,还是你这一颗心,对任何事情牢骚、抱怨的,还是你这一颗心,没有外境,遮无外境。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法师们有时候可以做无言之教,所以为什么说法师要做榜样、要做模范


老和尚受尽委屈,他就是不解释,所有的村庄的人,统统来帮他建庙,翻新、供养、顶礼、忏悔,老和尚也没有起一念高兴的心。


后来他这个徒弟跟了他二十年了,他说:师父啊!我跟了您二十年,您都没有为我讲一句佛法。


师说:我讲完了!


徒弟说:您从来不开口,怎么讲完了?所有的最大的侮辱,我们内心无念。对不对?


这忍辱的功夫就到家了,佛就只有这样子,受尽了委屈,不解释,吃尽了苦头,没有任何的怨言。是不是?用大智慧的存在。


后来人家所有的供养,我从来没有动过一个欢喜的念头,庙以前破破烂烂的,我一样心安理得的过日。


现在庙搞得这么大,供养那么多吃不完,我也没有动到一念欢喜的心,这个就是不生不灭,从来没有增减。


哎呀!这个徒弟开悟了,一下就开悟了:原来如此,一下就开悟了!


他(师父)说:我二十年时时刻刻都在点醒你、都在说法,只是你不能体会师父的这一颗心,说完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家请达磨大师讲经,电影也是这样演的,底下好多的出家人,都引颈期盼,看看这个印度来的、西域来的达磨大师,看看有什么开示。


就把《楞伽经》摆在桌上,达磨大师一副那种打扮,真的是西域来的,披着一个跟东土不一样的袈裟。


达磨大师一上台,哇!几千个出家人在等他开示。


这本是《楞伽经》,达磨大师上去就lu(师拟翻书声),翻三遍(师拟合上书),好!就下台了,


那一千多年前,那一些法师:喂喂!他说:我讲完了。下去了,没有东西可以讲。


所以,以前还不了解最上乘的那一种无言之教,大家以为讲经说法一定要讲很多,是不是?不用讲很多。


所以法师们有时候可以做无言之教,所以为什么说法师要做榜样、要做模范,只要会让众生误会、毁谤的、讥嫌的,不要去做,不要去接近,这个就是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34 记得!全世界的问题,就是你这一颗心的问题


成就破坏你戒律的、乱你定心的,那是因为你的心中,如果能够作得了主,就是五阴的主人;


但是如果这一颗清净心的主人,能观照智慧心的这个主人若迷了,客得其便。


所以,记得!什么问题都不是别人的问题。


记得!全世界的问题,就是你这一颗心的问题。


你这一句话要背起来,所有的问题都是你内心的问题,都是你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


看不开、痛苦的,是你这一颗心,照不破、执着的,就是你这一颗心,


无明的、愤怒的,还是你这一颗心,


对任何事情牢骚、抱怨的,还是你这一颗心,


没有外境,遮无外境。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35 诸位!心作得了主,有智慧,天下无咎;心作不了主,万事皆烦


经文:【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成就破汝戒律,乱汝定心,其过在谁?】问题出在哪里呢?


【实由汝之心中,五阴主人。五阴,即下所说,五重阴境;主人,即下所说,观照之智。


如若阴境现前,观智得力,无论强软二魔,不生畏惧,彼之伎俩有尽,我之不睬无穷;】


“睬”就是理会,我之不睬、我的不理会无穷。


这句话什么意思?众生有权利讲是是非非,我们要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用,我有权利不听是非,看谁比较厉害!


我之不睬无穷,“睬”就是理会,我根本就是不睬,


所以真正这些是非到圣者的心胸来,完全如风吹光、如刀割水,了无痛痒。


【若观智】毗婆舍那这个观智【稍亏,迷失正念,则魔王乘间而入;故喻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正脉》云:魔扰行人,如客贼劫主,】外在的客来,这个贼怎么样?把这个主人绑起来。


【主若深居不动,】嗯!我看得你很清楚,你要干什么?【贼乃莫测,】


所以,在座诸位!“贼”就是烦恼贼,你的烦恼起来的时候,你的心中就跑出一个贼了。


你的执着烦恼起来了,分别的心的烦恼起来了,你的心中就产生贼了,这个贼不在外面,在你的心中。看清楚喔!


你为什么会痛哭流涕,活得这么忧郁?你的心中充满着贼!现在就要靠智慧了。


所以,这个戒定慧有一个比喻很妙的,戒如见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哎呀!这个比喻实在是妙不可言!


持戒的人,烦恼来了,看得很清楚,戒如见贼,持戒的人,烦恼一来,因为他持戒,一眼就注意、盯住它,


譬如说:你的淫欲心来了,喔!我这个淫欲心来了,贼来了,贼来了,我现在要注意了。


用三昧的力把这个淫的念头稳住了,自己这个淫欲的念头被你缚住了,定如缚贼,“缚”就是把它捆绑起来。


如果我们用观照的慧,诸法不可得,连这个淫心、淫念也不可得,杀贼,这是杀掉无明烦恼贼。


所以,我看到这个经典,哎呀!妙喻妙喻!戒如见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有智慧的人,烦恼来,干掉它,这个比喻实在是妙,古人真厉害,这个比喻得实在是非常非常的恰当!


主若深居不动,贼乃莫测,【愈近愈恐。】贼看到主人那边如如不动:你要干什么?我看得你很清楚!那个贼进来越恐慌。【俗云:强贼怕弱主是也。


主若自守不定,惊慌出走,为贼所执,方得其便;以法对喻,足知悉在主也。】


所以,完全知道,“足”就是完全知道,怎么样?统统问题在于主,就是那一颗心。


诸位!心作得了主,有智慧,天下无咎;


心作不了主,万事皆烦,答案就是这样子,就像纣王讲的,烦烦烦......


诸位!秦始皇也是这样,秦始皇希望去求得一个仙药,秦末派了徐福,载了五百个童男童女,据说漂到日本,日本就是那个时候的后代。


秦始皇活了几岁?死在半路上,秦始皇活了五十岁,什么吃太多?秦始皇就是水银吃太多,水银,炼丹、炼汞的,


秦始皇临命终的时候是发狂的,他这个脑里面会起幻觉,我在书上看了《秦始皇传》记载的,


说:秦始皇最后要往生前,他站在这个海边,就说:我是天地之王,我叫太阳下山就下山,叫太阳上山就上山!


秦始皇五十岁的时候,一直吃这个水银,水银是汞,中毒,他想要求得长生不老、不老长生,最后是吃这个汞的水银的。


所以那个女众如果胭脂水粉擦得太多的时候,会汞中毒的,肿得像香肠一样的,能看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36 彼之伎俩有尽,我之不睬无穷

【彼之伎俩有尽,我之不睬无穷;】“睬”就是理会,我之不睬、我的不理会无穷。

这句话什么意思?众生有权利讲是是非非,我们要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用,我有权利不听是非,看谁比较厉害!

我之不睬无穷,“睬”就是理会,我根本就是不睬,

所以真正这些是非到圣者的心胸来,完全如风吹光、如刀割水,了无痛痒。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37 你为什么会痛哭流涕,活得这么忧郁?你的心中充满着贼


【《正脉》云:魔扰行人,如客贼劫主,】外在的客来,这个贼怎么样?把这个主人绑起来。


【主若深居不动,】嗯!我看得你很清楚,你要干什么?【贼乃莫测,】


所以,在座诸位!“贼”就是烦恼贼,你的烦恼起来的时候,你的心中就跑出一个贼了。


你的执着烦恼起来了,分别的心的烦恼起来了,你的心中就产生贼了,


这个贼不在外面,在你的心中。看清楚喔!


你为什么会痛哭流涕,活得这么忧郁?你的心中充满着贼!现在就要靠智慧了。


所以,这个戒定慧有一个比喻很妙的,戒如见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哎呀!这个比喻实在是妙不可言!


持戒的人,烦恼来了,看得很清楚,戒如见贼,持戒的人,烦恼一来,因为他持戒,一眼就注意、盯住它,


譬如说:你的淫欲心来了,喔!我这个淫欲心来了,贼来了,贼来了,我现在要注意了。


用三昧的力把这个淫的念头稳住了,自己这个淫欲的念头被你缚住了,定如缚贼,“缚”就是把它捆绑起来。


如果我们用观照的慧,诸法不可得,连这个淫心、淫念也不可得,杀贼,这是杀掉无明烦恼贼。


所以,我看到这个经典,哎呀!妙喻妙喻!


戒如见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


有智慧的人,烦恼来,干掉它,这个比喻实在是妙,古人真厉害,这个比喻得实在是非常非常的恰当!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38 [觉悟必能超胜]。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壬三  觉悟必能超胜】


经文16:【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说:当处禅那,就是这个禅那正定的人,了悟了一念不生的那个人,觉悟无惑,


原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假相,则彼魔事就无奈汝何,因为你有智慧,也能照破。


阴消入明,“阴”就是阴境,“消”就是消除。这个阴境消除,“入”就是入大光明藏,就是入于本性。


则彼群邪但咸(都是),“受”就是禀受,这些群邪都是禀受,“幽气”就是幽暗之气,这些群邪都不是光明正大的,不敢见到大光明的。


你的心是阴消入明,入于大光明藏了,这个明能破暗,近自消殒,这些靠近你的人,统统会被你消灭、消除。


如何敢留,扰乱禅定?怎么还有这个能力留下来,来扰乱你一个修禅定的人呢?


所以,还是你内心的问题,也没有定力、有没有智慧之力?自己作得了主吗?


【行人当此禅那正定之中,慧照观察,一念不生。


觉悟无惑者:觉其是魔,悟非善境,不受其惑,】悟就是只要你悟知,觉悟了知这不是善的境界,不受其惑,就是不会引诱、诱惑你。


【则彼魔力,虽然强横,亦无所施其伎,故曰无奈汝何。】


【阴消入明下,释无奈汝何之故,阴境消除,而入大光明藏。如前云:闻熏精明,明遍法界是也。


则彼群邪,咸受幽气者:彼之群魔邪怪,咸禀受幽暗之气以成形,如罗刹向日不见,可以为证。


以汝之智慧光明,能破彼之愚痴黑暗,故曰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前云:则诸幽暗,性不能全是也。


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者:留尚不敢留,何能扰乱汝之禅定耶?】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9 [觉悟必能超胜]。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必为魔子,成就魔人,无可哀救


【壬三  觉悟必能超胜】经文16:【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消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消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壬四  迷惑必致堕落】经文17:【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只要你迷惑了,你就麻烦了,你就会跟着魔堕落。若不明悟,被阴所迷,被五阴所迷了,那么你阿难就变成了......不管是什么魔,就会变成魔子魔孙,成就了变成魔人。


【若是五阴主人,不能明其是魔,悟非善境,】觉悟了,了解那不是好的境界。【必至误为圣证,】还误认为自己已经证得圣果了。【被阴所迷矣!


则汝阿难,既失正受,必为魔子,凡所修为,皆是魔业,而成就魔人之类矣!】


【壬五  前堕淫室害浅】经文18:【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衹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解释一下:就像摩登伽女,“殊”就是特殊,她只是一个眇(音:miǎo)劣,眇劣就是下劣之辈。


彼惟,她们只是用先梵天的咒,差一点害你破佛的律仪,八万细行当中只毁一戒,因为与身体相触,


但是你的心还清净故,文殊师利菩萨即时赶到,用楞严咒破了这个先梵天咒以后,把阿难带回来,所以,尚未沦溺。


【且如摩登伽女,殊为眇小,而复下劣,彼之初心,唯以先梵天咒,咒汝破佛所制律仪,八万细行之中,衹能毁汝,与女人身相触,一戒而已。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将毁者,而尚未毁也。


此并非汝之故起淫爱,由汝心清净故,且有初果,道共戒力,自然无毁戒体,尚未至于沦溺也。


孤山曰:以淫女比天魔,人眇劣也。以一戒比全身,事眇劣也。】


【壬六  若堕魔类害深】经文19:【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此”就是这个阴魔,这个阴魔乃是隳(音:huī)汝,“隳”就是破坏,破坏你什么呢?


破坏你的法身慧命,破坏你的宝觉的全身,就是坏你的法身,也丧你的慧命。


如宰臣家,宰相这一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俸禄是全国最高的。


有一天出事了,皇帝只要一下命令,就麻烦了!忽逢籍没,什么叫籍没?


籍没就是以前登记犯人的财产,同时看看你多少的家产、艺术品、图腾、田产,全部怎么样?并以没收,统统没收,叫做籍没。


宛转零落,现在被贬为平常的人了,因为宰相犯了过错,皇帝一下命令,把所有的财产统统没收,现在身份也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就会宛转飘零堕落,这个是指着了魔了,就会飘零堕落三恶道,无可哀救。


所以这一句虽然是讲宰臣家,其实就是指我们的法身慧命,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是:


这个阴魔乃是破坏你的法身、丧你的慧命的,这个宝觉全身。


就如同怎么样?如同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突然做错了事,皇帝一下命令,把你所有的财产登记,同时没收,这个时候,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力,就会宛转飘零堕落,无可哀救。


【此指阴魔,隳坏也;此阴境现前,乃是要坏汝法身,丧汝慧命,故曰隳汝宝觉全身。法身慧命俱隳,故以全身称之。


如宰臣家下,设喻警觉,】用一个比喻说。【宰臣贵邻天子,】这个宰相大臣,他的尊贵接近于天子,【一人之下,万民之上,一旦有事,触犯天威,】天威就是帝王的威严。


【忽逢籍没,】把你这个宰相家里所有的财产统统没收,【削除籍贯,】籍贯就是世居的地方,赶出去!【没收财产,】还强迫你一辈子流浪。


【则不但丧尽官位,且难免刑律,是宜警惕,而觉察矣!设汝果隳宝觉全身,】


这个法身慧命,那么就麻烦了!假设你果真的坏掉了宝觉全身这个法身慧命,【岂止道果不成,必致出没三途,所谓宛转飘零,堕落恶趣,无可依怙。


当此之际,虽有诸佛,大哀旷济,】“大哀”就是大悲,大悲心哀愍众生。“旷”,我们说旷课旷课,旷课就是没去上课。这个“旷”真正的含义就是隔绝,“济”就是济助、帮助的意思。所以,大哀旷济,


一下子看还不怎么看得懂。简单讲:就算佛陀的大悲心哀愍众生,也会阻隔了济助,也没办法帮助你,无法济助你。


【怎奈邪见深入,亦难救矣!初标告动成之由竟。】唉!怎可奈何?尤其是末法时期,这个邪见深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40 邪见就像一支箭,我们射箭的那个箭。一射进去,诸位!拔不起来


在座诸位!在经典里面,《阿含》里面有这样的比喻:


就是说这个邪见就像一支箭,我们射箭的那个箭。一射进去,诸位!拔不起来,这个就跟亲近的上人有很大很大的关系,还有这个环境。


这个上人恶知见,常常攻击、毁谤别人,徒弟在底下就会模仿,他不觉得这个是不对,我们师父都是这样做啊!这个叫做恶知见。


如果师父的观念错误,所讲出去的法,底下的人也就接受了,他认为是对的,这个叫做邪见深入。


这个邪见深入,就没有办法明辨正确的真理,还有什么是邪恶的知见。


在座诸位!什么叫做依法不依人?因为人他都会有缺点,


平常除了佛以外,是绝对的完美的、圆融的、圆满的大圣人之外,


除了佛以外,就算菩萨、这些阿罗汉、凡夫、初果、二果、三果,都一定会有缺点的。


所以,佛为什么说: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为什么这样讲?


佛为什么这样讲:依法不依人?因为除了佛是绝对的圣人,清净心的知见,所有的凡夫没有断生灭、微细的无明的时候,他在说法当中,会有夹带个人的看法。


所以你要分辨正法或者是不是正法,初学佛法的人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能耐。


老参的人,除非你有证量,否则你也不知道,注解里面讲的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对不对?


因此有时候我们学佛学成外道,自己不知道,还自己沾沾自喜:除了我学到究竟以外,别人都不如我。


所以,这个邪见深坑一掉进去,亦难救矣,绝对救不起来!


到目前为止,师父从大一接触到佛法,到现在四十年,我认为,最难的就是那个根深柢固的,他的上人给他错误的讯息、给他错误的知见。


这个就是邪见一贯进去,这个箭一射进去,一辈子拔不出来,拿到其他法师的光盘就丢掉,拿到其他法师的书一定不会看的。


诸位!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就是说:不管哪一个法师讲的法,只要符合佛陀的正知正见、正慧、正定、正戒、正思惟,他都是我们的老师,这个就是正知正见,依法不依人重要的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