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染心半净

[弘法探讨]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回”谓回转,“向”谓趣向;回己修善,向于三处,谓实际、菩提及与众生,除狭劣障,生广大善。
【钞】“回己修善”,至“及与众生”者,然随所向,义有众多,以类通收,不出此三处也。或开为十:一、回自向他;二、回少向多;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四、回因向果;五、回劣向胜;六、回比向证;七、回事向理;八、回行布行,向圆融行;九、回世间向出世间;十、回顺理事,向理所成事。
十中:初三,众生;次三及第九,菩提;七八实际;第十通三。虽然开为十,又合为二,谓随相离相;众生菩提随相,实际离相;或众生随相,菩提离相;实际非随非离。然虽开合多端,此二阙一不可;故〈光明觉品〉云:“若于一切智,发生回向心”,随相也;“见心无所生”,离相也;“当获大名称”,回向也。若阙随相,则堕二乘;若阙离相,则堕凡夫;随相护二乘,离相护烦恼。据〈十回向品〉,即有十名: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此菩萨修行六波罗密、四无量心,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悉皆除灭三恶道苦,常以慈悲眼观诸众生,以此善根回向菩提实际众生,心无所著,是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也。
二、不坏回向:谓此菩萨于诸佛法得不坏信,深入实义,集功德藏,行大惠施,心无所坏,是名“不坏回向”也。
三、等诸佛回向:谓此菩萨学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佛回向,见好恶色,心无憎爱,诸根清净,此得如是,回向诸佛,故云“等诸佛回向”也。
四、至一切处回向:谓此菩萨修诸善根,令此善根功德之力,遍至三世诸如来所,及诸大众,以为庄严,于一念中充满无边世界,譬如实际,遍满一切,是名“至一切处回向”也。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谓此菩萨得无尽法善根力,回趣萨婆若海,心净如虚空,不动如大地,故云“无尽功德藏回向”也。
六、随顺大果坚固善根回向:此菩萨以四摄法、四无量心,善化众生,坚固不退,以此善根,回求大果,是名“坚固回向”也。
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此菩萨增长善根,不可测量,闭恶趣门,得心自在,以此善根,常求惠施;譬如有人,尽未来劫,常来求索,菩萨以平等心而惠施之。心无厌倦,是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也。
八、如相回向者:此菩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令诸众生皆得安住诸功德法,菩萨如是,心无所依,以此善根同真如相,回向利益一切众生,是名“如相回向”也。
九、无缚无着回向者:此菩萨不舍一切善根,恭敬合掌礼拜诸佛,请转法轮,菩萨以此无缚无着心回向大菩提果,是名“无缚无着回向”也。
十、法界无尽回向者:此菩萨具足慈悲,能广惠施,饶益众生,未曾休息,以此善根,回求法界无量佛剎,是名“法界无尽回向”也。
此十回向,总以无边行海随顺大愿为宗,成就普贤法界德用为趣也。
疏“除狭劣障,成广大善”者,显益及所为也。心不回向,即为狭劣;以回向心,一毫之善皆遍法界,故云“广大”,如回声入角则远闻。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释相,二:一、明所回善根。
【经】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
【疏】即前九门。
【疏】二、正明回向。此中正明回向众生,令成菩提,即向菩提,尽于法界,义同实际。
【钞】“正明回向”者,释此一段文为二:初广释义,后略销文。初中二:先配三回向,后出要三所以。今初,疏“正明”等者,正明向生,此经文显也。言“令成”等者,出经意含三也,所向众生必愿成菩提,“尽法界”下配实际,疏文亦显。
【疏】所以要此三者,凡是菩萨,必大悲下化,大智上求,而离众生及菩提相。
【钞】后“所以”下,出要三所以也。于中三:一、具悲智离相故;二、互相资故;三、别开十类。初中,下化故向众生;上求故向菩提;离此二种相故向实际。又,以菩萨善根必由众生而成,是生之分,故还向彼;善根必是菩提分法,故亦向彼;二必离相,故向实际也。
【疏】又此三者,其必相资,一即具三,方成其一。谓证实相,须向众生,以化众生,成其自利,断障证真故;亦向菩提,速证菩提,具一切智,断于二障,方穷实际故;余二准思。
【钞】“又此”下,互相资也。“谓证实”等者,离色证空,非真实际故,以化生成自证也;“亦向菩提”者,得菩提智,方穷实际故,以展转相资也。“余二准思”者:二、为救众生,须向实际,于惑自在,方能化故,《净名》云:“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亦向菩提,有智方能广利故,故《佛地经》云:欲度众生,不离无障碍解脱智。三、为得菩提故,回向众生,不向众生不证果故;亦向实际,不证实际,岂得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更以类取,略有十意:谓依三法故,灭三道故,净三聚故,显三佛性故,成三宝,会三身,具三德,得三菩提,证三涅盘,安住三种秘密藏故。言三法者,即体相用,亦三般若。谓向实际者,依于体法;向菩提者,依于相法;向众生者,依于用法。余九,三法次第准知。
【钞】“更以”下,别开十类。于中二:初标列,后牒释。释中分二:先,会释初门;后,例显余九。
初文有二:先标,后释。
且初标,疏“言三法者,即体相用,亦三般若”。言“三般若”者,谓真性般若,观照般若,资成般若。此三名,五般若中,真性即“实相”;“观照”名同;资成即摄“境界”“眷属”“文字”等。三般若,开即为五,合即成三。后释,疏“谓向实际”下,可知。
二、例显余九,疏“余九,三法次第准知”者,即准初三配向实际、菩提、众生也。
谓:二、云“灭三道故”者,见实际,方能灭苦;照烦恼空,即得菩提;回结缚业为利生业等。
三、“净三聚”者,谓向实际故律仪离过;向菩提故广摄众善;向众生故即是饶益有情也。
四、“显三佛性”者,谓向实际正因;向菩提了因;向众生者,即是缘因。
五、“成三宝”者,向实际成法宝;向菩提成佛宝;向众生成同体僧宝。
六、“会三身”者,谓法、报、化。
七、“具三德”者,谓向实际成断德;向菩提成智德;向众生成恩德。
八、“得三菩提”者,谓向实际得实相菩提;向菩提得实智菩提;向众生得方便菩提,菩提树下示成佛故。
九、“证三涅盘”者,谓性净涅盘,圆净涅盘,方便净涅盘,薪尽火灭是也。
十、“安住三种秘密藏”者,由向实际则住法身,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故;由向菩提能成般若,菩提朗鉴,居然照极故;由向众生能成解脱,自既无缚,令他解缚,随机应现,亦无碍解脱也。
又,此十内,举一为首,展转相由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文二:一、离苦成善。
【经】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
【疏】愿离苦成善,乃至涅盘。
【钞】“皆悉回向”至“涅盘正路”等者,既普法界一时皆愿,则横遍十方也;言“常得”等者,则竖穷三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发心代苦。
【经】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疏】苦由业生,何能代之?略有七意:一、起悲意乐,自居凡境,事未必能。二、修诸苦行,后能与物为增上缘,即名为代。三、留惑润生,受有苦身,为物说法,令不造恶,因亡果丧,即名为代。四、若见众生造无间业,当受大苦,无异方便,要须断命,自堕地狱,令彼脱苦,即名为代。五、由初发心,常处恶趣,乃至饥世,身为大鱼,即名为代。六、大愿与苦皆同真性,今以即真之大愿,潜至即真之苦。七、法界为身,自他无异,众生受苦,即是菩萨。
【钞】“若诸”下,发心代苦。文中二:一、正明,二、“苦”下,征释。于中三:一、征起;二、“略有”下,别释;三、“上七”下,料简。二中云:
一、“起悲”等者,《瑜伽四十九》云:菩萨于世间,修习哀愍意乐,及悲意乐,为利恶趣有情,誓处恶道,如己舍宅,愿身代受,令彼恶业永不现行。由此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麤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入初地故等。“第一回向”,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受诸重苦,以是障故,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便作是念: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复作是念:我所修行,欲令众生皆悉得成无上智王,不为自身而求解脱。”“何以故?我愿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不为自身求无上道,亦不为求五欲境界,及三有中种种乐故,修菩萨行,何以故?世间之乐,无非是苦”也。
二、“修诸苦行”等者,菩萨本为利生,求法苦行,已名为代,况因修行,护胜妙三业,“与物为增上缘,故名为代”也。
三、“留惑润生,受有苦身”者,留烦恼种润生,令受分段有苦身也。谓二障中分别起者,地前伏现行,初地剎那断种子。其俱生中所知障,随地分断;烦恼,则初地已去,自在能断,留故不断,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梁《摄论》云:“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然凡夫即以现惑润业受生;圣人不尔,但留惑种,用以受生,以智御用,成胜行故,不起过患。犹如毒蛇,以咒力御,既不令死,亦不起过,而成胜用。然分段、变易二种身,五教不同。小乘但有分段,至究竟位佛亦同然,是实非化;始教七地已还有分段,八地已上有变易;终教则初地永断一切烦恼使种少分,分别俱生所知障中,亦从一分地上受变易身。
问:若不留惑,云何大悲同事摄生?
答:始教愿智劣,故留惑助愿;终教菩萨愿智胜,故分留受生;顿教行位既不可说,所依身分亦然;若圆教,不说变易,但分段以至于十地离垢定前,至彼位得普见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善财以分段身穷于因位故也。
问:何故此中不说变易?
答:以此教不分生死麤细之相,总就过患以为一际;若信满,称性顿翻彼际,即分段便无障碍,亦不易麤为细,故不说也。故《还源观》云:“众生受执五蕴,念念迁流,名之为苦。菩萨教令了蕴空寂,业从妄生,止观二门,心无暂舍,因亡果丧,苦无由生,但令不入三涂,名为普代受苦也。”
四、“若见”等者,梁《摄论》第十一云:“若菩萨由如是方便胜智行杀生等十事,无染浊过失,生无量福慧,速得无上菩提胜果。”释论曰:“菩萨能知如此事,有人必应作无间等恶业,菩萨了知其心,无别方便,令离此恶行,唯有断命。又知此人舍命必生善道,若不舍命,决行此业,长时受苦。菩萨念言:我必堕地狱,愿我为彼受此苦报,当令彼人现世受少轻苦,于未来世受大乐故。如良医治病,先加轻苦,后除重疾,行盗淫等亦然。”
又,《报恩经》云:“菩萨知恩报恩,修大方便,利益众生,应识随宜显示方便。”说过去无畏王如来灭后正法之中,“有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受持正法。因有缘事,远行余国”,五百人伴,前至崄路,五百群贼欲劫行伴。其中一人先与婆罗门子亲善,先来告语:于初夜时贼发,汝密舍去,勿令伴知。“婆罗门子闻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伴堕恶道;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贼堕恶道。”“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三恶道报是我所宜。众伴皆言:卿是胜人,云何作恶?”婆罗门子具说上事,诸伴发菩提心,群贼亦然。
五、“由初”等者,由菩萨初修正愿,为生受苦,至究竟位,愿成自在,常居恶趣,救苦众生。如地藏菩萨,及现庄严王等,“乃至饥世身为大鱼”,皆其类也;或放光照烛,神力冥加,类非一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上七义中,初唯意乐,次二为缘,次二实代,后二理观,然约有缘方能代尔。
【钞】“上七义”下,第三料简。言“然约有缘”下,通伏难。为有问云:若依四、五二义,应能普代,何故犹有众生受苦耶?故此答云:然约有缘方能代耳。准《大经钞》更有二意:一、业有定、不定故,不定则可代;二、若受苦有益,菩萨令受,方能究竟得离故;如父母教子,付严师令治,如是密意,非凡小能知也。
【疏】三、总结无尽。
【经】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疏】四、结益令知。
【经】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7: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卷第十二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显经胜德,二:一、校量闻经德。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钞】第二显经胜德分中,言“善男子善女人”者,束而言之有九,律仪言之有七,即男三女四。男三者,在家有一,即五戒近事男也;出家有二,即比丘及沙弥也。女四者,在家有一,即五戒近事女也;出家有三,即比丘尼、六法尼、沙弥尼:故有七也。更兼有非受戒男子、女人二般,故成九也。以此等九,摄尽劫外劫内一切善男女也。
【经】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天人最胜安乐,
【钞】言“七宝”者,〈真谛记〉中说诸宝类总有一百八种。举胜而言,七宝摄尽:一、金,二、银,三、珊瑚,四、赤真珠,赤虫所出,或体赤色,五、末尼珠,即如意珠也,六、砗磲,其体如石,青白间色,七、玛瑙。此与《阿弥陀经》少异,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疏】二、显余众行德,二:一、总明法行,略说功德。
【经】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
【疏】“总明法行”也,总有十种: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示,八讽诵,九思惟,十修习。今但有四,谓:一受持,二读,三诵,四书写;兼前听闻,唯举五行,“乃至”二字,义摄所余。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钞】言“一四句偈”者,梵云“钵陀”,正云“跛那”,此翻为“句”。准《婆沙论》有其五种,今取五内“处中句”,即八字为一句也,即当此间五字或四字句等。言“偈”者,梵语“伽陀”,此翻为“颂”,即四句为颂。言“一四句”者,取其最少不过一四句也;又,显义团圆,目之为句,一义圆足,名一四句也;各是一意。今此意云:若人受持此经一四句偈,便能除灭五无间业等也。
先通明十种法行,言“法行”者,总有十种,如疏列名:一、书写者,有人为重法故,常自书写经典。二、供养者,有人常以香华供养经法。三、转施者,有自解书写,施与他人转读,或自转念,以此功德回施于他。四、听闻者,有人常在法会听闻教法。五、披读者,有人常披览教法,对文而读。六、受持者,有人受持经典恒不忘失。七、开示者,有人自得义味,恒时开演,曲示他人。八、讽诵者,有人记忆文句,常自歌讽,千遍万遍。九、思惟者,有人闻教已,思惟义理,生得慧解。十、修习者,有人自达教旨,依法修行。此亦名十法师,于中,一是人法师,能解义理,故法之师,余九法即师。此十法行,《辩中边论颂》云:“书写及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及开演,讽诵与思修。”则通而言之,谓受持大乘教法入理之方便也。
贤首大师所制《华严三昧观门第二简教门》中假问云:众生修行,为要受持圣教耶?为要舍教耶?答:有十类:一者,自有众生无识,悬舍圣言,师自愚心,复随邪友,违教修行,巧伪诳惑,此为恶人也。二者,又有众生,亦背圣教,以质直心,谓为出要,勤修苦行,竟无所益。此上二人,俱舍圣教,不依义理。三者,唯诵圣言,不解义意,依傍圣教,求名求利,违自所诵,亦名恶人。四者,唯逐文句,不知义理,但以直心读诵,虽无巧伪,亦无所益。此上二人,俱不舍教,不得义理;如上四门皆不可依。五者,读诵圣言,分知解行,多读文句,少有修行。六者,广寻圣教,遍知解行,渐略圣言,取意专修。七者,受持得意,唯在修行,不复寻言。八者,寻教得旨,知一切法无不称性,是故于教亦不待舍,即此言教称性,约教修行。九者,常持称性之教,不舍不着,恒观绝言之理,不弃不滞;此上五门,犹未究竟。十者,寻教得实,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教,常持教而不碍理,此即理教俱融,合为一观,方名究竟。此上十门:前四门全不可依;次五门从浅至深,随根悟入,然但是革凡成圣之方便,犹未究竟;唯第十门方为究竟也。
又,贤首大师云:受持大乘经,须知五法:
一、须明其文,有五:谓善知分段起尽,前后相属,次第连合,诠旨圆满,无增无减。
二、解其事,亦五:谓说处,说主,徒众,请仪,及知圆音所说。
三、达其义,亦五:谓略标纲要,广释除疑,譬喻令解,引事证成,举益劝学。
四、得其意,亦五:谓令发大心,观真理,伏烦恼,慈悲救物,勤修万行。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顺其行,自有五种:一、于前四门法行,在身在心,未曾暂息。二、历前四门以起胜心,谓于前文教起难遭想,于前事相起尊重心,念佛难逢,伤己薄佑,于前义理起爱乐心,于前意旨悲喜交集。三、受持正法,谓于前文教,书写流通,图画形相,表佛法会,撮略意旨,曲示行人。四、自行增长,谓亲近善友,系念思惟。五、成无碍行,谓得旨亡诠,故不可守;亡诠由教,故不可舍;是故于教生无守无舍行。
今此虽开为十法行,但是众缘资成,正助相兼,总曰受持修习。全依此者,可为圆因,精勤不退,皆证满果。自教至大唐,古今有依法修学者,灵通感瑞,其类实繁,具如《华严传》五卷、《纂灵记》两卷所说。略而言之,谓:
一、书写。“经辉五色”:即后魏王延明、王元熙,英明博达,尝以香和金写经一百部,每部五香为藏,七宝函盛。日夜清斋行道,即放神光五色,照烛庭宇,众所咸覩,因而发心者不可计数也。“楮香四达”:僧德圆,妙统宗极,修一净园种楮,鲜华香草杂之,每洗浴方入园,溉以香水,楮生三载,香气四达;后以为纸,写经纔书数行,每字皆放光明也。
二、供养。“瑞鸟华”:僧法诚,于蓝谷造华严堂,画七处九会变相,兼写此经,专精供养。每有瑞鸟,形色非常,华入室,旋遶供养也。
三、转施。“灌掌之水,尚拯生灵”:僧弥伽多罗,师子国第三果人,因至西太原寺,遇诸僧转《华严经》,忽然改容云:不知此处亦有此经;合掌欢喜赞叹言曰:此《大方广经》,功德难思,西域相传,有人称赞此经,以水灌掌,水沾虫蚁,而舍命者,皆得生天,何况受持、读诵、思惟、观察等。
四、听闻。“功齐种智”:金刚菩萨云:闻此法门,如一切智行所集福德。
五、披读。“眇然履空”:隋朝禅定寺僧慧悟,持《华严经》,与持《涅盘经》僧同隐终南,岩栖木食,各专其业。后有一人请斋,二人相让,请者云:请华严悟和尚,即便随往,乃是山神,千罗汉皆推之令于上坐。斋毕,神呼一童令侍,乃入悟口,便得神通。却归取经,辞涅盘僧,眇然履空而去,莫知所往。
六、受持。“焕若临镜”:僧辩才,事裕法师,学《华严经》,久而不悟,净室专精,三年乃梦普贤指授,觉后悉通,焕然犹如临镜也。
七、开示。“华梵通韵”:宋朝三藏求那跋陀罗,天竺人,精《华严》,来至此土,七百余人请讲,恨以华言未通,礼忏虔请,乃梦一人执剑,持一人头,刎却跋陀罗头,安提来者,遂通唐言,讲数十遍,故云通韵。“人天共遵”:魏朝勒那三藏,中天竺人,既至此土,华音又通,讲《华严经》次,忽有一人执笏,形如天官,云:天帝令请师讲《华严经》,都讲、维那、梵呗咸须同去。勒那曰:待讲毕去,得否?使云可尔。及讲终,即与都讲等奄然卒于法座之上,人皆叹仰。“神光入宇”:法藏和尚,字贤首,十七辞亲,求法于太白山,后母病归觐。时俨和尚于云华寺讲《华严经》,至中夜,忽见神光照烛庭宇,知有异人,及明,过俨和尚,即敬事之,深入《华严》旨趣也。“良以一文之妙,摄义无遗,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狱也”:京兆人,姓王,不得名,死,被二人引至地狱。见一僧,云是地藏,令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遂得解脱,声所至处,有受苦者,悉脱其苦。后一日却苏,忆持此偈,向道俗说,诸德寻经,方得知是《华严经夜摩天偈》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讽诵。“每含舍利”:安定郡樊玄智,依顺和尚诵《华严经》,每因诵经,口中频获舍利,前后数百粒也。“适会神僧”:京兆苑律师,贞观年初,宿灞桥店。有一僧同主人别房安下,饮酒噉肉,律师持戒精洁,勃然戒之。其僧餐了,以灰水嗽口,诵《华严经》,俄终一轴,未满五更,一部都毕。其律师入房悲泣忏谢讫,至明便乃分袂,不告名字,不知所至。
九、思惟。“则无生入证,偈赞排空”:即解脱和尚,台山佛光寺,立精舍读《华严经》,依经作佛光观。又求文殊,得见云:何须礼我?可自悔责。后因自求,乃悟无生,遂欲广礼诸佛,证此因缘,感诸佛现,与说偈言:“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随喜。”又问寂灭之法,若为可说教人,佛即隐身,但有声曰:“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
十、修习。“海神听而时雨霶”:僧道英,亳州人,年至十二,亲为之娶,五年同居,全无世事。后因听讲《华严经》,乃出家入太行山柏梯寺修止观。时年天旱,唯讲《华严》,感二人云,是海神来听讲经,遂令下雨,须臾霶也。“天童迎而大水弥漫”:隋朝灵干讲《华严经》,住兴善寺,常作兜率及华严观。临终之日,有天童来迎,而不随去,云:吾志在华藏矣。寻见大水弥漫,莲华满中,乃忻然曰:此果吾愿。遂与同住僧童真相别,别讫,奄然而逝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钞】言“五无间业”者,梵云“半左阿难他哩(丁也反)哩野尼迦”,云“五无间”,或云“阿鼻旨”,或云“阿毗”,古译云“无择”,或云“无间”,具其四义,或五义也。一、受生无间;二、寿命无间,以无中夭者;三、身量无间,以身遍满故;四、受苦无间,无等流处所故;五、受报无间,以决定顺生故。由具上五义,故名“无间”。随造一业,便招此报;所言“五”者,即五逆罪,谓:杀父、害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此五,随犯一件,皆得逆罪,堕阿鼻狱,经一中劫,受无间苦,故名“五无间业”。又,此五逆有小大之异,上说五逆犹是小逆,《佛月藏经》等名为大逆故。彼第八云:“但出一佛身血,得无间罪,尚不可算,堕阿鼻狱,况出万亿佛身血者,终无有人说彼罪报。若有恼乱、骂辱、打缚为我剃发、着袈裟片缕、不受禁戒及破戒者,得罪多彼,况持戒者”,故名为“大”,下偈中云“极恶五无间”也;又,四重罪名“近无间”,其罪亦重,故名为“近”;除普贤愿王,及陀罗尼法威德力,无能除灭也。
言“所有世间身心等病”者,依《涅盘经》说:“有二种:一者身病,二者心病。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风,三者因热,四者杂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忘误堕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二者心病,亦有四种:一者踊跃,二者恐怖,三者忧愁,四者愚痴。复次善男子!身心之病,凡有三种:一者业报,二者不得远离怨对,三者时节代谢。生如是等因缘名字受分别病;因缘者,风等诸病;名字者,心闷肺胀,上气咳逆,心惊下痢;受分别者,头痛目痛,手足等痛,是名为病”也。
言“种种苦恼”者,此有二种:一、即直指诸病有种种苦恼;二、即兼摄余诸苦恼,谓诸所有逼迫等事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一切魔军、夜叉、罗剎,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噉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疏】略说功德也,唯说离恶,亦即现报。
【钞】明魔鬼潜护中二义句:初,明魔鬼远离;后,显发心守护。
初言“魔”者,梵语具云“魔罗”,此云“杀者”,杀修行人智慧命故,此为生死之根本也。略说有四:一、烦恼魔,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缘。三、蕴魔。四、死魔,是生死果。今言“魔军”者,即天魔也;“军”者,众也,即下鬼神皆魔军众也。言“夜叉”者,此云“猛捷”,即捷疾也。“罗剎”者,即食血肉之鬼类也;海中有罗剎城,人落其中,多遭食啖也。“鸠盘荼”者,此云“守宫神”,亦云“冬瓜鬼”,以其阴囊似冬瓜也。“毗舍阇”者,噉精气鬼,饿鬼中此稍胜也。“部多”者,此云“大身鬼”,亦云“自生鬼”,此类若从父母生者名曰“夜叉”,若自生者名曰“部多”。“饮血”等者,总举诸类也。
“皆悉远离”者,后结远离也。“亦即现报”者,对生报、后报以满三也。
【疏】二、偏举一行,广显众德,二:一、举一行。
【经】是故,若人诵此愿者,
【疏】举一例余。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广辨德,具多胜德,不出五果。
【钞】“不出五果”者,《俱舍显相》云:“‘异熟’无记法,有情有记生”,但是无覆无记,故不通余,从善恶因所感,名有情有记生。又,《瑜伽》云:“诸不善法,于诸恶趣受异熟果;善有漏法,于诸善趣受异熟果。”
“等流似自因”,相似同类,兼说自因。又,《瑜伽》三十八云:“习不善故,乐住不善,则不善法增长;习善法故,乐住善法,则善法增长,为‘等流果’,或似先业后果随转。”此有二义:后义果似于因,即此意也,如杀生短命等;前义即后果之报,如前世乐于杀生,今还好杀等也。
“离系由慧尽”,离诸结缚,名“离系果”。慧者,择也;尽者,灭也。谓此择灭离系所显,故将择灭释离系果。《瑜伽论》云:“以道灭惑,名离系果。又诸异生,以世俗道灭诸烦恼,不究竟故,非离系果。”
“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若法因彼力生,如因下地加行力,上地有漏定生。然离系名为“不生”,由道力证得,亦得名为“不生士用果”也。
“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谓有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增上果唯有为法。除前已生有为之法非增上果,谓果望因,或俱或后,必无前果后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后,余诸有为,为增上果,论云“增上之果”也。又,《瑜伽》云:“若眼识等,是眼根增上果,乃至意识,是意根增上果;众生身分不散不坏,是命根增上果。”解云:“眼等诸根不障识生,身分不坏不散,令不断命根,皆以不障义边名增上果也”,仔细详意用之。
问:士用、增上何别?
答:士用唯对作者,增上通对所余;如匠所成,对能成匠,具得士用、增上果名;对余非匠,非匠非造,故非士用也。
然上所引,是《俱舍根品》,彼以六因成斯五果,非今所要。今但以诵〈普贤行愿〉一因,自然具斯五果,此与诸宗有因同果异,如十地中同修五种十善,感果各殊;有因异果同,如此因,及六因也;因果俱异,可以意得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文三:一、通明五果:一、增上果。
【经】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疏】增上果,有增上用故。
【疏】二、等流果。
【经】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等流果亦满普贤功德行故。
【钞】言“三十二相”者:一、足下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三、足跟梵王顶。四、手指纤长。五、其身方直。六、手足网缦。七、手足柔软。八、节踝满。九、身毛上靡。十、鹿王腨。十一、其身圆满。十二、垂手过膝。十三、顶有肉髻。十四、无见顶。十五、马阴藏。十六、皮肤细滑。十七、身毛右旋。十八、身紫金色。十九、七处平满。二十、柔软声。二十一、缺骨充满。二十二、师子上身。二十三、臂肘纤。二十四、齿白齐密。二十五、四十齿。二十六、得二牙。二十七、师子颊。二十八、口中上味。二十九、广长舌。三十、梵螺声。三十一、目睫绀青。三十二、眉间白毫相等。如是诸相,下自三贤菩萨,作转轮王,虽圆明已有此相,乃至等觉,犹经百劫修佛相好;应知皆自十善为因,百福庄严,方得成满。
言“百福”者。谓十善法具起百思,如一不杀有五思,谓离杀思、劝导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如是乃至不邪见亦尔。于一一相引布自身,必须前起五十思,乃引一相,后起五十思以覆之,前后合为百思,名为百福。百福具足,方成一相,此名“共因”。
如《涅盘经师子吼品》如是三十二相,一一皆有别因;如彼经云:“若有菩萨摩诃萨,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如奁底相。若于父母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足下千辐轮相。若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是业缘,得成三相:一、手指纤长,二、足跟长,三、身方直等。若修四摄法摄取有情,得网缦指,如白鹅王。父母师长若病疾时,自手洗拭捉持按摩,得手足柔软。若持戒闻法,惠施无厌,得二相:一、节踝满;二、身毛上靡。若专心听法,演说正教,得鹿王相。于诸有情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得身圆满,如尼俱律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及无见顶。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服,得马阴藏相。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喜问答,扫治行路,得皮肤细软,身毛右旋。若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华、灯明施人,得身金色,常光照耀。若行施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得七处满。于布施之时,心不生疑,得柔软声。若如法求财以用布施,得缺骨平满,师子上身,臂肘纤。远离两舌、恶口、恚心,得四十齿白齐密。于诸众生修大慈悲,得二牙相。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得师子颊。随诸所须之食,悉皆与之,得味中上味。自修十善,兼以化人,得广长舌。不颂彼短,不谤正法,得梵音声。见彼怨憎,生于喜心,得目绀色。不隐他德,称扬其善,得白毫相。”如斯一一,各别修之,方能满足三十二相;今以普贤行愿一因,即能感此三十二相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4: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三、异熟果。
【经】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疏】异熟果,乘因感果故。
【疏】四、士用果。
【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疏】士用果,有善菩萨用故。
【疏】五、离系果。
【经】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疏】离系果,八支圣道,灭烦恼故。
【钞】言“一切烦恼”者,谓根随烦恼也。根本有六:一贪,二嗔,三无明,四慢,五疑,六不正见。开即为十,开不正见为五: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故开为十。即六通俱生,十分别起,是惑之根本,故名“根本烦恼”。二、随烦恼有二十: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于中“忿”等十个名“小随”;“无惭、愧”二名“中随”;“不信”等八名为“大随”,以随根本惑势力而起,故名“随烦恼”也,亦通俱生、分别。分别起者,行相麤浅,入见即除;俱生起者,行相微细,至果方尽。总举诸惑,故云“一切”也。
“如师子王”等者,师子,兽中之王,一吼之时,众兽潜伏,行愿威神亦复如是。由兹行愿,正念现前,乃至成佛,永断诸恶;故云“如”等。
言“八支圣道”者,即八正道也,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也。鉴理无邪曰“正见”;筹虑正义名“正思惟”;无漏语业名“正语”;无漏身业名“正业”;身语无邪为“正命”;如理策勤名“正精进”;顺法录心名“正念”;无漏三昧名“正定”。八中,正见是道亦支,余之七法,唯支非道;所以通云“正道”者,一则解翻八邪,二则体是圣道故也。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3: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别明净土果,二:一、显法功能。
【经】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钞】“净土果”中,释文分二:先显法功能,后别明胜果。前中经文义分为三:先,世果终失;次,此愿不离;后,引生净土。
今初,如《俱舍论》通说临终之时,有多般事,或恶业缘厚者,有断末摩苦;然于身中有极少节解便致死,是为末摩苦。地、水、火、风随一增减,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便生增上苦受,从斯不久,遂致命终。又复,人间复有多种死相,或中他毒药,或风病失音,或鬼神所录,或怀胎娩难,或大水漂溺,或野火所烧,或恶兽伤残,或无辜诛戮,或雷电霹雳,或战阵败亡,或王法临刑,或冤家锋刃;诸般舍寿,难可具名。
乃至诸天,命将终位,亦先有五种小衰相现:一者,衣服出非法声;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三者,于沐浴位水滞着身;四者,本性嚣驰,今滞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数瞬动;此五相现,定死不疑也。复有五种大衰相:一、衣染尘垢;二、华萎萃;三、两腋汗出;四、臭气入身;五、不乐本座:此五相现,必定应死。
《金光明经》说人死之相云:“两眼白色变,舌黑鼻梁欹,耳竖项筋垂,下唇垂向下。”又,《涅盘》云:于医人所不生恭敬心,于诸亲友生荆棘心,此是死相。如《宝积经》说:最后舍寿之际,心极明了,一切善恶皆悉现前,畏喜心生,即便往趣也。
此即通说一切死相,今诵持人即不为彼如是恶相之所逼迫也。二、诸根散坏;三、亲属舍离;四、威势退失;五、一切不随:文显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3: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钞】“此愿不离”,义分为三:一、愿王不离;二、引导长时;三、得生极乐。言“极乐世界”者,谓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或名安乐,亦名赡养,即阿弥陀佛所依之国土。其国乃地莹七珍,池通八德;风摇树响,与天乐以齐鸣;水激清波,将法音而同韵;是以六方调御,金口称扬;三世如来,致心护念;总斯多义,故以为名也。
【疏】谓报尽舍命,一切不随,唯此愿王,引生净土,同《无常经》:“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食粮。”
【疏】二、别明胜果,二:一、正明化生。
【经】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