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染心半净

[弘法探讨]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二能所无二者,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体之智,还照心体。举一全收,举理收智,智非理外;举智收理,智体即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还照珠矣。
【钞】二、能所无二:第二法性宗证道,谓大乘终教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梵行品〉文。言“即体之智”等者,七祖云:“只是无念之心,自知无念。”又云:“即体而用自知,即用而体自寂。”又,〈回向品〉云:“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证。”
【疏】第三能所俱泯者,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无自体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无自立故。如波即水,动相便虚;水即波故,静相亦隐;动静两亡,性相齐离。
【钞】三、能所俱泯:第三即大乘顿教中证道。泯有二意:一、互夺故,具如疏文;二、本心顿现故俱泯。谓本觉心体自知,不可将知更知心体,以照体独立故;如眼不自见,刀不自斫等,故七祖云“拟心即差”。正证之时,无别能证,能证既无,即是本心;所证无得,亦唯本心;故能所本绝,《般若心经》云“无智亦无得”。又,四祖云:“若以知知寂,非是无缘知,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手不执如意,亦不自作拳,本手自然在,非谓于无手也。”“若知不知寂,亦不自知知,本心宛然在,非为于无知也。”疏文喻中,正喻互夺,亦合后义。水之动静两亡,即能所互夺,是前义也;而湿体显现,不属动静,即为泯也;灵知本觉显现,不属理智,亦然。
【疏】第四存泯无碍者,以前三门说有前后,体无二故。离相离性,则能所双泯;不坏性相,则能所历然;正离性相,即不坏故,存亡无碍。如波与水,虽动静两亡,不坏波湿。
【钞】第四文相自显。然必曰能证,方悟心体,本绝能所,故三门无二也。
【疏】第五举一全收者,上列四门,欲彰义异,理既融摄,曾何二源?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钞】第五总收也。前门但收存泯,此门又收开合;以前三门则存泯开,第四门则存泯合,此门复收开合为一也,故逦迤五门方备也。
【疏】上但约无分别智,证于真理,有此五门。
【钞】“上但约”下,三、结前五门,生后文势。言“但约”者,意表义理未尽,四法界唯一也。就一之中,有此五门法相,又,唯得第一、一门义也;故知:有云《唯识论》一部,一切经论已备者,轻谤佛法之甚也,哀哉!哀哉!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若以无障碍智,证无障碍境,境智圆融,难可言尽,总为能所契合。
【钞】“若以无障碍”下,后明入无碍境界也。“无碍智”者,即如理智、如量智,乃至三智四智皆无障碍,以成重重无尽也。“无碍境”者,正明事事无碍法界,含摄事法界,及理事无碍法界,俱无障碍,亦总成重重无尽也。约能入所入,对前理法界,亦应五门。由非一向明理,故无第三双泯;既无泯也,即无第四收存泯义。既阙二义,但有三门:一、开能所,二、合能所,三、复收开合,同时无二。
初中,谓智无碍故,一智则一切智;境无碍故,一境即一切境。境智各有一多无碍,相对论之,义有四句:一、一智证一切境。(无法不通,方成一智。)二、一切智证一境。(欲识一尘之义,须圆一切智慧。)三、一智证一境。(此即事法界也,不坏一一事,事法历然。)四、一切智证一切境。(即重重无尽也。)
二、合能所者,谓一切境皆是自心,谓无心外境能与心为缘。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故。〈出现品〉明如来境界云:“如是如是思惟,如是如是显现。”即心见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又,心中悟无尽之境,境上了难思之心,心境重重,重重无尽。言“总为能所契合”者,都结也。
三、收开合者,亦应云:上列二门,欲彰义异,理既融摄,曾何二源?如海一滴,具百川味。
【疏】上之三门,以后契合,但合前二;故三门一揆,为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之宗矣!其行愿别相,文中具之。
【钞】“上之三门”下,结归宗。于中二:初、结三门无二;后、结行愿在经。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三翻译传授者,略有二门:第一征源,第二翻译。今初,此经即贞元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十卷别流行也。
【钞】第三翻译传授者,文分为二:先标牒,后正释。释中又二:先标列,后解释。释中又二:先征源,后翻译。前中二:初、正指其源。
【疏】故西域相传云:〈普贤行愿赞〉为略《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广〈普贤行愿赞〉;以今观之,理实然矣!一经之主,即是普贤,初会即是普贤所说,穷终亦是普贤所说。五周之因,皆普贤行,五周之果,即普贤行之所成;亦是得果不舍因门之果用尔;复是四十卷之穷终,遍收玄妙。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8: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钞】后、“故西域”下,以略含广。文中三:初、引西域相传,是经之偈赞,故云“行愿赞”,非谓赞呗。前译不知是经,故谓之赞文也。次、“以今”下,详理印定;后、“一经”下,释其所以。
言“一经之主,即是普贤”者,普贤是法界体,(义在归敬中说。)经唯诠法界故。“初会”等者,初会即菩提道场,总有三名:约处,名“菩提场会”;约人,名“普贤菩萨会”;约法,名“所信因果会”。普贤为主者,以此会举毗卢遮那旷劫修因,严净剎海,令物信受。知皆有分,修必契故;表佛所说,如所证故。成菩提处,即说此经,唯普贤行方能证入,是故此会普贤为主。疏言“穷终亦是”等者,善财求友,遍历诸位,至于最后因圆门中,亦是普贤所说也。疏“五周”等者,即显大经一部通有五周因果:
初会有六品十一卷经,名“所信因果”,谓:〈世界成就品〉及〈华藏世界品〉,明其果德,〈毗卢遮那品〉明往因行,是所信故。
第二、从第二会至七会〈随好光明功德品〉,总有二十九品三十七卷,名“差别因果”。二十六品辨因,〈佛不思议法品〉下三品明果。因历六会,果不该因,故名差别因果。
第三、〈普贤行品〉下二品四卷,名“平等因果”。〈普贤行品〉为因,〈出现品〉为果。因是得果不舍之因,果是大用性起之果。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云平等。
第四、以第八会一品七卷经文,名“成行因果”。具五位行,总名为因;现八相用,名之为果。没彼位名,顿彰行法,故悬河二百问,瓶写二千酬,皆明圆融普贤行故,故名成行。
第五、以第九会有一品二十一卷经,即今四十卷,总名“证入因果”。初明佛果大用,是证入果;后明菩萨获益,是证入因;若渐若顿,若因若果,皆证入故。
今言“因皆普贤行”,“果皆普贤行所成”者,明因果相摄,即位前及当位也。疏言“得果不舍”等者,明即果之因,即位后普贤也。言“复是四十”等者,谓前明五周,总指大部,此后唯指当品故。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8: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二翻译者,自古及今,总有三译:初即晋朝三藏佛度跋陀罗,唐言觉贤,译出一卷,五字成偈。
【钞】“第二”下,翻译文三:初、总标三译,二、会通今昔,三、别明今经。初中文二:先总标,后别列。
列中云“初晋朝”等者,即东晋朝时也。“佛度跋陀罗”者,此曰“觉贤”,古云“佛贤”。此三藏是北天竺人,五岁而孤,十七出家,一日诵习,可敌一月。及受具戒,修业精勤,博学群经,多所通达。仪范率素,不同华俗,而至韵清远,雅有渊致。每与罗什法师共论法理,振发玄绪,多有妙旨。后为郢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与沙门慧严慧义等,百有余人,请译支法领所持来、于阗所得《大华严》等一十二经中译此经,五言成偈,故云“晋朝”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8: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二、大唐代宗之朝,大辩正三藏,翻译一本,七字成偈。第三、即今贞元所译,亦是七言。
【钞】“第二大唐代宗”等者,代宗,即唐第八帝。言“大辩正”等者,此三藏号“阿目伽”,此云“不空”,即玄宗、肃宗、代宗三帝灌顶师也。本名智藏,是北天竺婆罗门族,先门早逝,育于舅氏,遂随母姓康。至年十岁,随舅氏至武威太原;至十三,事大弘教国师;十五落发;二十进具。善一切有部,洞晓声明,后往五天竺遍学显密。天宝五载,还归上京,大弘显密,三帝归诚,亲受灌顶。至代宗永泰元年十一月一日,制授大师,特进试“鸿胪卿”,号“大广智三藏”。三朝恩泽,倍异常伦,灌顶度人,数盈亿万。至大历九年六月十一日,有诏就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弟子因贺,大师不悦,而告之曰:“圣众俨然,垂手相慰,白月圆满,吾之去时,奈何临终,更窃名位?”附表令恳让不从,遂更进表辞圣,因兹示疾,垒足而终,年有七十,僧腊五十一矣!后至七月十六日,就塔所具荼毗之礼,随喜者亿千万人。是日有诏令高品、刘仙鹤就塔所置祭,兼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三藏”。经历三朝,所译教法一百二十余卷,更有“诸佛示权,摧魔护国,非臣所堪闻者,缄在于天宫”,其余可闻者,颁宣于天下。于中译此后偈,经文亦是七言,故云“第二代宗”等也。此则唯译后偈经文也,以前长行文祗此一译故尔。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8: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而上二本并云是贤吉祥菩萨所造,而非佛经;今乃是经,普贤菩萨所说。良以普贤与贤首名义相滥,又多别行,故昔三藏谓非佛经。
【钞】“而上二本”下,会通今昔。文中有五:一、明昔谓非经;二、“今乃”下,以今证昔是经;三、“良以”下,辨昔疑所以;四、“又前”下,明昔文含隐;五、“今有”下,明今文显备,结定无疑。明初二竟。
问:上二皆同是菩萨说,何得普贤即同佛说,得名为经;贤吉祥即名为造,不得名经?
答:贤吉祥虽是菩萨,行位权实不见有说处,例同马鸣龙树等,但得名造,故但名赞,不得言经也。此且据大分说,若据十身中,亦有菩萨身。又,五人说法中,亦有菩萨说,名经亦无妨;然且依胜说。
三、辨昔疑所以中,言“名义相滥”者,以梵云“跋捺啰”,此名为“贤”,若言“三曼多跋捺啰”,此云“普贤”,“跋捺啰(二字合呼)室哩(二字合呼)”,此云“贤首”,皆有贤字,故相滥也。
问:前言贤吉祥,此云贤首,何故不同?
答:以梵云“室哩”,此有三名:一、名“德”,二、名“首”,三、名“吉祥”。如曼殊室利,此云妙德,或云妙首,或云妙吉祥;此中亦尔,故亦无妨。又,以西天频遭毁灭,致令大部或断或连;今梵本昭然,文势连续,故无疑也。余意亦谓实是贤首菩萨,于经中录出行愿之意,述成赞文,即前二译文意可尔,然未敢指南。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9: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又,前二本并无长行,故十行相不得显著。
【钞】第四可知也。
【疏】今有长行,条流各别,孱然不差,佛经无惑。
【钞】第五“今有长行”等者,则条然流贯,皆是显现分别条贯之义也。
【疏】即贞元十二年,岁次丙子,诏罽宾三藏沙门般若,于京师大崇福寺,译成四十卷。
【钞】后别明今经,中二:初、明翻译一品,具诸胜缘;后、明别行一卷,枢要可宝。
今初有四:一、正明翻译。疏“即贞元十二年”六月五日起首,翻译至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进上,故云“贞元”等也。言“诏”者,天子宣令曰诏,即宣诏也。言“罽宾”者,即北天竺界羯湿弥罗国之别名。“三藏般若”金刚者,具云般若智,般若云慧,即三藏名金刚智慧也。“于京师”者,即西京也。《公羊传》云:“京者,大也;师者,众也。”谓天子所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故曰京师。言“大崇福寺”,古名西太原寺,为唐家起自太原,以报地恩,造五所寺,总名太原寺。后因天后重修,改名崇福,此即翻译之处。此三藏自代宗朝来至此国,梵夹既至,遂诏令翻译四十卷成部。与义学大德,利言、超悟、良秀、良愿、圆照兼疏主等八人同译,谏议大夫孟简等润色,余即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9: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即旧经〈入法界〉一品。
【钞】二、会通新旧。“旧经”等者,即古译两本皆名〈入法界品〉也。晋本十七卷,唐本二十一卷,今展此文为四十卷也。
【疏】其经梵本,即南天竺乌荼国王吉祥自在之所进也。
【钞】三、明得梵本之来处者,疏“其经梵本”下是。言“乌荼”等者,即彼表云:“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行修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师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师子王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伏愿大国圣王:福聚高大,超须弥山;智慧深广,过四大海;十方国土,通为一家。及书此经功德,愿集彼无量福聚,等虚空界,一切世界海无尽众生界,一切皆如善财童子。得佛正见,具足智慧,见不思议真善知识,咸生欢喜;得佛广大普光明照,离诸贪着,成就无垢普贤菩萨最胜行愿。伏愿书此大乘经典进奉功德,慈氏如来成佛之时,龙华会中,早得奉觐大圣大王,获宿命智,瞻见便识,同受佛记,尽虚空遍法界,广度未来一切众生,速得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9: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即旧经〈入法界〉一品。
【钞】二、会通新旧。“旧经”等者,即古译两本皆名〈入法界品〉也。晋本十七卷,唐本二十一卷,今展此文为四十卷也。
【疏】其经梵本,即南天竺乌荼国王吉祥自在之所进也。
【钞】三、明得梵本之来处者,疏“其经梵本”下是。言“乌荼”等者,即彼表云:“南天竺乌荼国·深信最胜善逝法者·行修最胜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净师子王,上献摩诃支那大唐国·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师子王中大王。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伏愿大国圣王:福聚高大,超须弥山;智慧深广,过四大海;十方国土,通为一家。及书此经功德,愿集彼无量福聚,等虚空界,一切世界海无尽众生界,一切皆如善财童子。得佛正见,具足智慧,见不思议真善知识,咸生欢喜;得佛广大普光明照,离诸贪着,成就无垢普贤菩萨最胜行愿。伏愿书此大乘经典进奉功德,慈氏如来成佛之时,龙华会中,早得奉觐大圣大王,获宿命智,瞻见便识,同受佛记,尽虚空遍法界,广度未来一切众生,速得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9: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然自古译经,或三藏持来,或遣使迎请;未有如今彼国帝王,亲贡梵文,越十万之烟波,踰千日之险阻,纡彼御札,献我圣君。若非德合乾坤,道光三古,威临八极,化洽万方,孰能有此光大休烈,难思圆极,再阐神州。
【钞】四、正明胜缘,疏“然自古译经”下是。文中分三:初、明得梵本之希奇;次、辨翻译之缘备;后、校量今昔之具阙。初中分二:
初彰昔劣,疏“自古”至“迎请”者。言“或三藏持来”者,即腾兰世高等也。“遣使迎请”者,如罗什和尚等。
后明今胜,有二:初、明彼帝心诚,疏“未有如今”下是。言“越十万之烟波”者,谓经南海也。言“纡”者,回也,曲也,屈也,亦萦纡也。后、明我皇德感,疏“若非德合”下是。言“干”者,天也;“坤”者,地也;谓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也。“道光三古”者,上古谓三皇,(一伏羲,二神农,三黄帝。)中古谓五帝,(一少昊,二颛顼,三高辛,四唐尧,五虞舜。)下古谓三王,(一夏后,二殷汤,三周姬。)即帝道光绝前代也。言“八极”者,亦曰八宏,或云八荒,即总指方隅也。言“化洽”者,惬洽也,谓皇帝圣化,惬洽万邦也。言“孰”者,谁也。“休烈”者,休者,王也,喜庆之事;“烈”即是位。又,王即是盛也,即广大盛事也。“神州”者,即唐国也,“神”者,灵也,总指唐国以为神州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9: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然夫教流非一缘矣!
【钞】二、辨翻译之缘备有三:初标也。
【疏】要在:时清道泰,正化可行;大国中华,皇城凤阙;明王圣帝,崇重法门;辅佐贤良,翊赞玄化;人多聪敏,道器可持;方有圣灵,潜运冥卫;不惮劳苦,传译中华,音善两方,义兼权实;明贤高识,启发赞扬;内外悉心;潜显兼卫。
【钞】二、列有十缘也。一、时清。二、处胜;疏“大国中华,皇城凤阙”,言“中华”者,草盛曰华,谓此中国触事荣盛,故曰中华。三、君圣。四、臣贤。五、器感;疏“人多聪敏,道器可持”者,即译场诸德,及通此方传持之人。六、圣应;若无圣力,译必不成。七、内护,即译主三藏。八、外护,即窦霍二中尉。九、结内外。十、结隐显也。配文可知。
【疏】方令圆教,流通未闻。
【钞】三、结也。
【疏】缅想昔传,事多阙略;具斯胜事,莫盛当朝。
【钞】三、校量今昔之具阙,疏“缅想昔传”等,“缅”者,远也,即远想也。
【疏】今此一经,即彼四十卷中第四十也。
【钞】后、明别行一卷,枢要可宝,分三:一、标经属当。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9: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而为华严关键,修行枢机;文约义丰,功高益广;能简能易,唯远唯深;可赞可传,可行可宝。
【钞】二、赞重劝修,疏“而为华严”至“可行可宝”。言“关键”者,即门之横关竖键。“枢”即门枢,“机”即弩机;故知言语是君子之枢机,枢机一发,荣辱之主。又,有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君子之谈,明人间津要之际也,此一卷经于大部亦然。“约”者,少也;“丰”者,多也。“功高益广”者,如下显经胜德分中经文广明,可取彼文;而于此说“能简”等者,以简略易入之门,令到至远至深之境,岂不妙哉!诸教或有文繁义隐,趣入之门即难,及乎穷极宗源,法乃未圆妙。其犹棘针头上,雕刻胡孙,三年方成;虽为难事,成乃无用,则何益矣,故疏云“可赞可传”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7: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钞】三藏持命,国德专精;勉竭愚诚,以副诏旨;略其广疏,为此别行。
【钞】三、应请别行。疏“三藏”者,即译主也;“国德”者,译场诸德也;“勉竭愚诚”等,疏主谦也。
【疏】第四释经名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别行一卷》。于中二:先解总题,后明品目。总题,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品目,即所宗之玄妙;以总该别,故存总名。
【钞】第四释经名题者,疏“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者。
问:此经龙树菩萨(此菩萨是如来在楞伽会中已曾悬记,佛灭后七百年方出世,造《智度论》、《中观论》。《楞伽经》云:“吾灭度后七百年时,有大名称沙门,厥号龙树子,广破有无宗,往生安乐国。)至于龙宫,见上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此亦是有尽之名,何故此中言“无尽”耶?
答:准《大经疏》中,自狭至宽,总有十类:
一、略本经:即今大部八十卷等。
二、下本经: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三、中本经: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四、上本经: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五、普眼经:即海云所持,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一句中不得少分,何况能尽?但是深入法界菩萨陀罗尼力之所能持。
六、同说经:谓一类须弥山形世界,遍于虚空容毛端处,以言声说,无有穷尽。如〈不思议法品〉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转如是等差别法轮”,一切世界法无能喻。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法界等。
七、异说经:谓树形等世界,世界既异,其中众生根类亦别。如来于彼现身立教,施设不同,不可定其色与非色,言与非言等,则部类难量。
八、主伴经:谓遮那所说,虽遍法界,然与诸佛互为主伴。
九、眷属经:为余根器各各不同,不能闻此通方之语,随其说教,令入此门,皆为此经胜方便故,名眷属经。
十、圆满经:谓此上诸本,总融为一无尽大修多罗海,随一会、一品、一句、一文皆摄一切,无有分限也。
然此十类,皆是《华严》,望前四类,即有尽限,望普眼等,即是无尽,故云“无尽”等总名也。
言“修多罗”者,梵语或云“修妒路”,或云“素怛囕”或云“素怛”,古译翻为“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即契机契理之经。若契理不契机,非经也;或即说虽善巧,动发人心,不契真理,亦不名经;必须契合真理,合于人心,方名说经。正翻名“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印土呼“线”,及“席经”、“井索”、“圣教”,皆曰修多罗。即经自属于席经,敌对应云圣教,故梁《摄论》译为圣教。故彼论云:“有阿毗达磨,非是圣教”,为成圣教,与修多罗名。又,古德见此方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经名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俱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简异“席经”,甚为允当。虽即一名,通呼四物,疏主亦将《杂心》五义,和会四名:涌泉出生,义同“井索”,有汲引义故。显示一义,正属“圣教”,显事理故。绳墨刊定正邪,亦是绳之为经,能持于纬,义同“席经”。结鬘同“线”,线能贯华,以成鬘故。若准梵意,但显线经,以贯摄为业,克体名线,就用翻经;脱机无别贯摄,能贯即线,贯穿持纬名经,能所合目,故云经也。
“品目即所宗”等者,此品是修证返源之意,故“入不思议解脱”等是所宗也。“以总该别”等者,七字既该广略,略中亦具七字之义,故存之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7: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总名七字,略为四门:第一、总显得名;第二、对辨开合;第三、具彰义类;第四、展卷难思。今初,经题七字,即为七义:“大”,体也;“方”,相也;“广”,用也;“佛”,果也;“华”,因也;“严”,总相也;“经”,能诠也。故人法双题,法喻齐举,体用无碍,因果周圆,故无尽法门,不离此摄。
【钞】“今初经题七字”至“不离此摄”者,总显得名也。梵云“摩诃毗佛略勃陀(或云佛陀,此云觉者,若言菩提,即云觉。)健拏骠诃欲底修多罗”,此云“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即十一字。今略却“杂饰契”三字,又去“觉者”两字,存“佛”之一字,即成七字。疏中但显得名,今即具彰名义。(皆有二义。)“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常即竖无初际,遍则横该无外;不同法相,简小为义。)“方”以就法得名,(疏云相者,配三大也。由体大绝一切,用大但明应起,相大正当法之总相,故偏受方名也。)轨持为义;(双持性相,永无损减漏失;轨生物解,照立则智圆也。)“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广容,博则广遍。)“佛”以就果得名,觉照为义;(觉则悟大夜之重昏,照即朗万法之幽邃也。)“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感果,则万行圆成;严身,则众德备体。)“严”以功用受名,(疏云总相者,以能严所严皆云严也。)资庄为义;(资广大之体用,庄真应之佛身。)“经”以能诠得名,摄持为义。(持性相之义,摄众生归源,如别释中。)
“故人法”至“齐举”等者,明七字得名圆备也。如诸经得名,有其多种: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人有请、说等殊,(一、从请人得名,如《思益梵天所问经》等。二、就能说人得名,如《无尽意菩萨经》、《维摩经》等。三、就所为人得名,如《须达拏经》、《优田王经》等。四、依所说人得名,如《金色童子经》等。)法有法、喻等别,(喻即《大云》、《宝积经》等,法有多种,次下明之。)或体,(《般若经》等。)或用,(《神足》等是。)或果,(《涅盘经》等。)或因,(因行,则《正恭敬经》等;因位,则《十住经》等。)乍复,乍单,其类繁广。单即可知,复有四双:一、法喻,如《法华》、《金刚经》等。二、人法,如《胜天王般若经》等。三、体用,如《十住断结经》等。四、因果,如《渐备一切智德经》等也。设有名非全阙者,亦不过一双,今经悉具如上等,故为周备也。
言“人法双题”者,“大方广”,法也;“佛华严”,人也。“法喻齐举”者,“华”即是喻,余皆法也。“体用无碍”者,“大”,体也;“方广”,用也。“因果周圆”者,“佛”,果也;“华”,因也;故结云:“无尽法门,不离此摄”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7: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二对辨开合者,总为十事五对:一、“经”为能诠,上六所诠,即教义一对。二、“严”为总相,上五别相,即总别一对。三、“华”为能严,上四所严,即能所一对。四、“佛”为能证之人,“大方广”所证之法,即人法一对。五、“方广”者用也,“大方”体也,即体用一对,方字两用。第三、具彰义类者,七字各有十义。
【钞】第三具彰义类者,“七字各有十义”者,谓“大”有十义,“方”有十义等。又,七字中一一各有七字义,谓“大”即七字皆大,“方”即七字皆方等,七字即为七节解释。
【疏】一、释大字十义者:一体大:若性若相,皆同真性,而常遍故。二相大:恒沙性德,遍于体故。三用大:业用周普,如体包遍故。四果大:智断依正,周法界故。五因大:称性德修,无不行故。六智大:谓大智为主,运于万行,严法身故。七教大:一文一句,结通十方,称法性故。上七如次是上七字。八义大:无法不诠,穷法源故,总上七字。九境大:无尽众生为所缘故。十业大:穷三际时,常将此法,利含识故。故上七字皆名为“大”。
【钞】一、“大”十义:
一中,即经题“大”字也。“一体大:若相若性,皆同真性而常遍”者:上句“性”字,是诸法无性之性;下句“性”字,是本觉真性之性。上句性相相对,但明真俗二谛;下句真性即第一义谛,故摄性相全同真性而常遍也。如镜摄影及空,全同明也。以常遍释“大”,“常”者,《涅盘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明法界体不变易;如人最长,故名为大。无有一法先之,唯此先于诸法;故释名义中云“常则竖无初际”。“遍”者,《涅盘》又云:“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此明体遍,故名为大;释名义中云“遍即横该无外也”。
二中,即“方”字。云“恒沙性德遍于体”者,前则于德之相不言存坏,但泯合不分,全同于体而常而遍;此则不坏无边之相,遍布于体,故异于前也。故七祖云:体上本具恒沙功德,犹如真金本具千种之器。如摩尼珠本具千般万般非色之色,若不本具,作亦不成,对亦不同,以成时无一尘之法从外入故。
三中,即“广”字。言“周普包遍”者,即前无边之相以遍于体,一一如体,故成大用。一一能包能遍;一入一切为遍,一切入一为包;交参涉入,互相无碍,重重无尽也。周即周遍,普即普包。
四中,即“佛”字。由证于三大,故名佛也。烦恼本空,智慧本显,自他皆尔,方周法界,故成正觉,见他皆成;如偈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及智处,二俱名般若”,亦同此意。然由未兼自他依正者,如前序中身剎无碍六句所明也。
五中,即“华”字。以称性故,一行即一切行也。如前教起因缘,第六宣说胜行中明之。
六中,即“严”字。若无大智,纵修万行,则行行住于自相,无由融合,严于法身,故须智也。“严法身”者,喻如描画,彩色喻万行,画师喻大智也。〈问明品〉云:“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则智为正道,万行为助道,故此云“为主”也。
七中,即“经”字。诸宗能诠非所诠,故文有分限;此宗“教”即义故,故同法界一一无边。故每说一会,或一位义终,皆结通云“十方亦如是说”;由是有“海墨书一句不尽”之说。(上如次是经题七字也。)
八中,云“无法不诠”者,重重无尽,固不在言,随相门中,亦委细备说深浅之法。二地中广明十恶十善,即该人天乘也。〈四谛品〉及五地十重四谛,即该声闻乘也。六地十重十二因缘,即该缘觉乘也。八部般若,不出三天偈文。《涅盘》、《法华》,《出现品》中,一两门说尽,如斯事类,不可具陈。
九中义,如教起因缘,遂通物感中,广明所被机也。八即经之贯穿义,九即经之摄持义。
十中义,亦如十因:一法尔,二酬因……十利益中广明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7: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释方字十义者:方者,法也,即上十大当体轨持即十法故。
【钞】第二释方字十义,方者,法也;如言药方,即是药法。应云“体法、相法、用法、果法,乃至业法”。言当体“轨持”者,谓十皆具此二故。
【疏】三、释广字十义者:一广绝义:非是心识思量所能知故。二广超义: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三广摄义:通摄无边异类法故。四广知义:具足种智,破邪见故。五广破义:破一切障,无有余故。六广治义:具摄无边对治法故。七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故。八广德义:具足二严诸功德故。九广依义:言教繁广,为生依故。十广说义:宣说广大甚深法故。则七字皆广也。
【钞】三、释广字十义,总相而言,广者,多也。用多繁兴,包无不尽,故即前十皆多。一遍一切为大,一摄一切为广。
一中,即“大”字。若但绝妄想分别,及下地智,此未为广;直至等觉照寂,微细之智亦不当情,故云“广绝”。以本性照体独立,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故,拟心即差故。
二中,即“方”字。然性德无边之相,虽不离世间法,要且世法无一能比。言“广超”者有二意:一、德相,于世间法,法法超过,为广。二、德相之法,法法皆超世间,为广。上云法法,是所超之世法;下云法法,是能超之德相。如摩尼珠,所现之物,无一外物可能比之;如《胜鬘经》云:“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此指色相,即世无等,亦分同此意。
三中,即正当“广”字。如诸宗佛境界中便无众生,乃至因不摄果等,皆未为广;今举一必摄一切,同类异类全收,故广也。
四中,即“佛”字。以智收之,一切皆智;故〈出现品〉明佛智遍于一切众生身中。又,成佛时见众生亦成,如此方名具足。智外更不见邪,名破邪见。此即以全法之智,而知全智之法,故云“广知”也。
五、六、七三义皆“华”字,以三皆因故。五中,然此宗之法,必该横竖。竖者:觉无始烦恼本是菩提,破过去障也;此菩提从今日尽未来际毕竟不生烦恼,破现未障也。横者:十方、六道、四生本来清净也。
六中,《无量义经》说喻云:如有一人,诣良医所,学医多年,艺成欲去。师云:且与吾觅非药之草,得,乃任汝去。此人经年天下遍求所见之草皆堪为药,即求不遂,却来白师。师云:汝医术成矣,故相试也。若实解医,无草非药;故知若实解对治断障,无一心而非智,故云“具摄无边”。
七中,可知。八即“严”字。九、十皆“经”字,义亦皆易。
然上十中,二、五、九、十,即《杂集论》中四义,余六即《入大乘论》中六义。彼论皆释十二分中方广部,故有此文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7: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四、释佛字十义者,即是十佛:一法界佛,二本性佛,三涅盘佛,四随乐佛,五成正觉佛,六愿佛,七三昧佛,八业报佛,九住持佛,十心佛:则七字皆佛。
【钞】四、释佛字十义。今便配七字,并配佛身上自有十身,简非融三世间十身,参而释之,即佛身十德:
一、体性真常,名法界佛,即若心若境,法法皆佛,即是法身,当“大”字也。
二、本性佛,即智慧身,玄鉴深远故,即众生本觉智慧心性之佛,即当“方”字。
三、涅盘佛,即是化身,化用自在故,化毕归寂,名涅盘佛,谓应化涅盘也。
四、随乐佛,即意生身,感而遂通故。上二皆“广”字。
五、成正觉佛,即是菩提身,觉树道成故,即当“佛”字。
六、愿佛,即是愿身,愿周法界故。
七、三昧佛,即是福德身,福即是定,由依大定,积福圆满故。此二皆“华”字。
八、业报佛,即庄严身,报德相好,微妙难思,用严法身,皆因善业故,即当“严”字。
九、住持佛,即力持身,流益无穷故,即当“经”字。
十、心佛,即威势身,万法由心回转,威势威容暎夺故。此总标七字,十佛齐融,为斯教主,示物等有,证必玄同。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07: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五、释华字十义者:一者含实义:表于法界,含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无不照故。三微妙义:一一诸行,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宜,令欢喜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起正觉故。六端正义:行与愿俱,无所缺故。七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八巧成义:所修德业,善巧成故。九芬馥义:众德住持,流馨弥远故。十开敷义:众行敷荣,令心开故。此之十华,如次对前,为十佛因故,亦不离题中七字。
【钞】五、释华字十义者,华有二种:一、草木华,喻万行感果;或与果俱,即喻圆融,如莲华等;或与果不俱,即喻行布,如桃李华等。二、金玉华,喻万德严身,一向与果俱。十义如次一一对前十佛,以配七字释之。
一“含实”等者,即体含真实,名“含实义”,即当“大”字,对“法界佛”。
二“光净”等者,即智光明净,名“光净义”,即当“方”字,对前“本性佛”。
三“微妙”等者,即微妙夺,名“微妙义”,即对前“涅盘佛”。
四“适悦”等者,即适悦物心,名“适悦义”,对上“随乐佛”;此二即当“广”字。
五“引果”等者,即引果酬因,名“引果义”,即当“佛”字,对上“成正觉佛”。
六“端正”等者,即端严可观,名“端正义”,对上“愿佛”。
七“无染”等者,即尘水不染,名“无染义”,对前“三昧佛”;此二即当“华”字。
八“巧成”等者,即愿巧成就,名“巧成义”,即当“严”字,对上“业报佛”。
九“芬馥”等者,即芬馥流馨,名“芬馥义”,即当“经”字,对上“住持佛”。
十“开敷”等者,即开敷菡萏,名“开敷义”,对上“心佛”。
即总上七字,于十华中,一、五、九、十局于草木,余通二华也。
【疏】六、释严字十义者:即上十华,同严一佛,为严不同即是十义。又,此十华,如次严前十佛,即是十义;故以华为能严,严前法界,成于十佛,故严为总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