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550|回复: 232

[弘法探讨]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1 09: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疏序

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迹;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灭得之而真常,缘起得之而交暎。我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融身剎以相含,流声光以遐烛。我皇得之,灵鉴虚极,保合太和;圣文掩于百王,湻风吹于万国;敷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是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不有真界,岂净等空之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穷斯旨趣,尽其源流,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可得而思议矣!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万化之门皆入;冥二际而不一,动千变而非多;事理交彻而双亡,以性融相而无尽;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语其定也,冥一如于无心,即万动而恒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罗法身,影落心水;圆音非扣而长演,果海离念而心传;万行亡照而齐修,渐顿无碍而双入。虽四心被广,八难顿超,而一极唱高,二乘绝听。当其器也,百城询友,一道栖神,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皆友焉!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千化不变其虑,万境顺通于道。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杳矣!妙矣!广矣!大矣!实乃罄诸佛之灵府,拔玄根之幽致;升慧日以廓妄,扇慈风以长春;包性相之洪流,掩群经之光彩;岂唯明逾朝彻,静越坐亡而已矣!
然玄籍百千,幽关半掩;我皇御宇,德合乾坤,光宅万方,重译来贡。东风入律,西天输越海之诚;南印御书,北阙献朝宗之敬。特回明诏,再译真经,光阐大猷,增辉新理。澄观,顾多天幸,钦属盛明,奉诏译场,承旨幽赞。抃跃兢惕,三复竭愚;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味;尘培华岳,无增万仞之高。
“大方广”,所证法也;“佛华严”,能证人也。极虚空之可度,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溟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剎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摄玄妙,以成真光之彩,“经”也: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则无尽法门,思过半矣!
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 方 广 佛 华 严 经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大唐沙门 清凉澄观奉 诏疏

草堂寺沙门 圭峯宗密 钞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卷第一并序

【钞】将释疏文,大分为二:第一、解疏题目,第二、正解疏文。初中分二:初明所述疏目,后辨能述人名。初中有二:先明所释经题,后明能释疏目。初中分二:初释总题,即大部之通名;后明品目,即品章之别目。今且初文。
问:总名七字,为是唐言?为是梵语?
答:于中“佛”之一字,即是梵语,余之六字,总是唐言。
问:若总就梵文呼之,如何?
答:若旧梵云“摩诃毗佛略陀健拏骠呵欲底修多罗”,此为略也;若就正者,应云“摩诃尾没(里也反)没驮巘拏(名庚反)贺素怛囕(二合)”。“摩诃”云大;“尾没”云方广;“没驮”云觉者;“巘拏”云杂华;“贺”云严饰;“素怛囕”云契经。
若总就唐言,应云“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共十一字。今以顺古,又生善故,乃去“觉者”二字,存“佛”之一字,又去“杂饰契”三字,存“华严经”三字;即于十一字中,略却四字,存其七字。以总名七字也。于中,上六字,所诠之义,下一字,能诠之教;就所诠中,“大方广”即所证法,即清净法界,具体相用三,“佛华严”即能证人;于中“严”为总相,余分因果;“经”之一字,即能诠教,如下疏文。
第二、明品目者,即“普贤行愿品”,梵云“阿进底也(二合)咄(一)。尾目乞叉(二合)(二)。尾洒也(三)。三满多跋捺啰(二合)(四)。左哩(五)。钵啰(二合)抳驮曩(六)。钵啰(二合)吠舍(七)。跋哩嚩(无钵反)多(八)。”言“阿进底也咄”,此云不思议;“尾目乞叉”,此云解脱;“尾洒也”,此云境界;“三满多跋捺啰”,此云普贤;“左哩”,此云行;“钵啰抳驮曩”,此云愿;“钵啰吠舍”,此云入;“跋哩嚩多”,此云品:即“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入品”。今顺此方,故“入”字居初,疏中文略,具足应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思议”等即是所入,“普贤行愿”为能入,入通能所。
问:疏主何以不具标耶?
答:良以入经解文,乃具标也,故疏题遂略,但标能入,故但云“普贤行愿品”也,下文广辨。
自下,明能释疏目者,即“疏一卷并序”五字是也。言“疏”(去声)者,疏(平声)决也,即是疏决开通之义。良以经中义理幽深,若不疏决开通,无由启悟故;又,《说文》云“书义为疏”,今即纂集经论深义,书写一处,用解经文,故名为疏也。言“一”者,数也,“卷”即卷舒;唯此独行,故云“一卷”。“并序”者,并谓兼并,序者庠序。《尔雅》云:入门见屏谓之序,即东西墙。见墙所以别宅舍之浅深;观序所以知作者之意旨。又,序者,叙也,即叙述也;谓叙述经之大意,纂于文前,令习学者顿观其大旨,故云序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钞】自下,明能述人名者,即“敕太原府”等。言“太原府”者,即总指其处,即三京之北京也;地列河东,卫之分野,即古之并州。“大崇福寺”者,曲指别处,简非开元龙兴石室等也。梵云“毗呵啰”,正云“尾贺啰”,此云“行处”,出家道人所行止处,故以为名。此名为寺者,起自摩腾,初来汉国,同诸宾客,权止鸿胪,后建伽蓝,标名“白马”,得寺名也。
言“沙门”等者,正举能述人。沙门,梵语具云“室啰末拏”,上单下复,此云“勤息”,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然有胜义、世俗、示道、污道之异,如《十轮经》。次之二字,即疏主名也;历九宗圣世,为七帝门师,赐号“清凉”,如碑广述。
言“述”者,疏主自谦,不言作也,意云:但是传于旧章,而不新制。述者,传于旧文;制者,制礼作乐;故《论语》云:“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夫子云,我但传述旧章而不新制;所以然者,制礼作乐,必使天下人行之,有德无位,故述而不作也。云“窃比于我老彭”者,窃者,私窃;老彭者,彭祖也,以其寿八百岁,故曰老彭。又,王弼云:“老是老聃,彭即彭祖。”老彭好述古事,夫子云,我私窃闲比于老彭,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今疏主意亦同此,故但云“述”也。言“敕”者,臣下曰“令”,君令为“敕”,即疏主当时奉诏译经制疏,流行于世,故云“敕太原”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大哉真界,万法资始。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迹;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生灭得之而真常,缘起得之而交映。
【钞】自下,第二释疏文,大分四段:第一、总标大部名意;第二、归敬请加;第三、开章释文;第四、庆赞回向。
初中又四:第一、通叙法界为佛法大宗;第二、“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下,别叹此经,以申旨趣;第三、“然玄籍百千”下,教起由致,庆遇希奇;第四、“大方广”者下,略释总题,令知纲要。
今初,应假问云:诸家造疏,多先叙佛为物示生,无像现像,随宜说法,先小后大等;今何最初便叙法界?应答云:以是此经之所宗故,又是诸经之通体故,又是诸法之通依故,一切众生迷悟本故,一切诸佛所证穷故,诸菩萨行自此生故;故初顿说,不同诸家有渐次也,谓权实不同,随宗异故。
文中有三:一、约法以明;二、“我佛”下,约人以显;三、“是知”下,法喻结叹。
初中又二:初一句,总标体性;二、别明体相。
今初,“大哉真界”者,兼下句,借《周易干卦》文势用之。彼〈彖辞〉云:“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谓干卦有四德,即元、亨、利、贞,以干是卦名,元是卦德,以是其首德,故连干称之云。“大哉干元”者,阳气昊大,干体广远;又,以元大始生万物,故云“大哉”“万物资始”。干元称广大之义者,以万象之物,皆资干元而得生始,所以得称广大。“乃统天”者,以其至健而为物始,以此能统领于天也。天是有形之物,以其至健,能总统有形,是干元之德也。今此则借初二句文势,而所宗不同;彼指干元,此明真界;彼指万物,不过天地之内;此言万法,总该世出世间;故不同也。言“大哉”者,是发语之端,仰叹之词也;“真界”者,即真如法界。法界类虽多种,统而示之,但唯一真法界,即诸佛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故下立宗云:“统唯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又《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出世间法。”又,《详玄录》云:“此经诸会,所证不同,开则万差,合则一性;舒则弥纶法界,卷则摄在一心。今则不离一心,全明法界缘起。言一心者,即是众生本心,与万法为根本。”乃至云:“而此法界体是一心,应知自心则成佛本”等:准上诸文,斯义明矣。明知权教以八识为心,一向有为生灭,不得为体。今明一法界心,准《起信论》,于此一心方开真如、生灭二门。此明心即一真法界,故此总标为体性也。两宗心义,下当广明,此总标体性竟。
疏“万法资始”下,二、别明体相也。于中三:一、明为诸法本,二、明包遍离情,三、明妙用自在。
今初,“资”者,假藉之义。无有一法不是本心所现;无有一法不是真界缘起;无有一法先于法界:由是万法资假真界而得初始生起也。然一法界心成诸法者,总有二门:一性起门,二缘起门;《关键》中,约亲疏也。
性起者:性即上句真界,起即下句万法;谓法界性全体起为一切诸法也。法相宗说真如一向凝然不变,故无性起义。此宗所说真性,湛然灵明,全体即用,故法尔常为万法,法尔常自寂然。寂然是全万法之寂然,故不同虚空断空顽痴而已;万法是全寂然之万法,故不同遍计倒见定相之物,拥隔质碍。既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全是性起,则性外更无别法;所以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皆彼此互收,尘尘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无碍镕融,具十玄门,重重无尽,良由全是性起也。故《还源观·五止门》中,第三“性起繁兴法尔止”文云:“依体起用,名为性起;起应万差,故曰繁兴;今古常然,名为法尔。”既云今古常然,即知不待别遇外缘牵之,本来法尔常起也。纵诸缘互相资发,就此门中,缘起亦成性起。约此义故,诸佛常普遍一一尘中说华严法界,永无休息,故晋经有〈性起品〉也。
二、缘起门有二:一染缘起,二净缘起。
染者,谓诸众生,虽中全有如上真性,及性所起过尘沙之善法,良由迷之,不自证得,便颠倒遍计别执过尘沙之恶法,故云染缘也。释此便为二门:一、无始根本,二、展转枝末。
根本者,谓独头无明也。言独头者,迷本无因,横从空起,不同余法展转相因。此复有二:一迷真,二执妄。迷真者,不识自体法身真智故,〈十地品〉云:“于第一义谛不了,故曰无明。”执妄者,即不识本自身心即法尔自然,别执妄心及一切质碍诸法也;故《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名无明也。
二、展转枝末者有三种:一、由前独头无明故,起种种烦恼;二、由烦恼故,造种种业;三、由业成故,受六道种种生死诸苦果。故《佛名经》云:“独头无明为烦恼种”,又云:此三障者,“更相由藉,因烦恼故,以起恶业,恶业因缘故,得苦果。”
一、从无明起烦恼者,唯说烦恼麤相,即贪嗔痴。谓既妄认四大五蕴为自身心,即自然贪一切荣乐之事,欲以润之;嗔一切违情之境,恐损害之;愚痴之情,种种计校。如上烦恼,皆由执妄而起也。
二、从烦恼造业者,既贪嗔猛盛,即造十恶等业,或贪来生富乐之报,造诸善业;或厌下苦麤障,欣上净妙离,修四禅八定不动业。由迷第一义故,善、恶、不动俱是有漏染业也。
三、从业受报者,然声响形影之报,纤毫不差。由前恶业成,则有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苦报;由前善业成,则有四洲及六欲天等种种乐报;由前不动业成,则有色界四禅、无色四空等种种差别之报。所受苦乐之身,是别业正报;所居胜劣器界,是共业依报;既未返本还源,并非究竟。由是三界五道、妙高铁围、四海七金、日月水陆、山河大地、万象森罗,丘陵坑坎杂秽充满,十方各各差别,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无量无边品类有情即生老病死,器界即成住坏空,劫劫生生,迁流不绝,皆是染缘起也。故《大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又,《不增不减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胜鬘经》云:“不染而染。”《起信论》云:无明熏真如,成诸染法等。
二、净缘起者亦有二义:一、分净,二、圆净。分净有三:一、声闻,二、缘觉,三、权教六度菩萨。
且声闻者,谓有众生闻小乘教,知前三界不安,皆如火宅,厌患心生,欲求出离。修五停心观、七方便等,断四谛下分别烦恼,得初果进修,渐断俱生烦恼,乃至证阿罗汉果,即四果、四向是也。缘觉者,亦由知前三界过患,根性猛利,遇缘见性,成辟支佛。于中,有麟角、部行之异。然上二乘,唯除我执,未除法执;唯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唯证生空,未证法空:故云分净。权教菩萨等者,闻定五种性,定三乘教,信唯识理,不执我法;发三心四愿,修六度万行;断二障,证二空,即三贤、十圣,若身若智及诸功德并所居国土也。
言分净者,以未闻圆顿实教,但守所习权宗,权宗毕竟无有实果;故〈出现品〉云:“假使有诸菩萨,于百千亿那由他劫,具修六波罗蜜及三十七菩提分法;若未闻此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顺不悟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即知若守权宗,定无称性究竟之果也。良由:但云圣净,凡不净;断障后方净,未断时不净;秽土不净,别有净土等:故云分净。权、实两宗不同,如《大疏》、《玄谈》中广辨也。
二、圆净者亦有二门:一顿悟,二渐修。
“顿悟”者,翻前根本无明也。谓有圆机,闻此圆教,知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无别八识生灭之种;烦恼生死即是菩提涅盘,一切国土染相本空,无非净土;初发心时,便成阿耨菩提,见一切众生皆亦如是。故〈出现品〉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准此义故,即顿悟时彻于法界,若自若他,唯见清净,不见更有染法也。既不迷真执妄,故云翻前无明。
“渐修”者,谓虽圆顿悟解,而多劫已成颠倒妄执,习已性成,难为顿尽,故须背习修行,契合本性。此复有二:一离过,二成德。
“离过”者,翻前展转枝末三障也。既自识真净法身,灵鉴真心,即不妄认四大缘虑之躯。本因烦恼而为此身,既不认此身,即贪嗔自息;贪嗔既息,即不造业;既无有业,即无三界六道苦乐之报:故云离过也。言“成德”者,既无障恼,则一向称性修行,显发性上尘沙功德妙用。
然非谓先离过尽,然后成德;即心境离过之时,即称性念念圆修万行,念念圆成万德;故虽初发心,便同正觉而不碍行布,行位历然。然且行行交参,位位融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断障,即与一切众生同体普断;成佛,即与一切众生同体普成。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普见一切众生般涅盘。”即此圆教中四十二位,若贤若圣,若心若境,若依若正,若人若法,并是圆净缘起之法也。
言“缘起”者,由本因中,闻圆教,信圆法,发圆解,起圆行,圆除诸障,圆证法界,既藉此诸缘修证,故言缘起;证时即见凡圣皆然,故言圆净。故《大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起信论》云:真如熏无明,成诸净法。统而言之,则净缘起门,翻前染缘起门,以合前性起门也。然此华严圆宗,具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义。上性起门,即别教义,迥异诸教故;上缘起门,即同教义,普摄诸教故。《大疏》、《玄谈》全拣全收:全拣诸宗,即别教性起义;全收诸宗,即同教缘起义。然约机约法,故开二门,既入法融通,二亦交彻,二门不二,统为华严圆宗所显真界生起万法之义门也。
二、明包遍离情者,疏“包空有而绝相,入言象而无迹”,上句包含所诠法,下句遍能诠教。又,含者亦含能诠;遍者亦遍所诠,文影略也。言“包空有”者有二意:
一、包虚空及万法有。谓:性虽包空而性非空,空融同性是绝空相;性虽包有而性非有,有融同性是绝有相。性若是空是有,则不能包空包有;良由性非空有,故能包空有也。非有包有,如《老子》云:“当其无,有器之用。”故知:有若实有,即碍于空;空若断空,则碍于有。良由真界包之,有成幻有,必不碍空;空即真空,必不碍有。既空有存泯无碍,故真界双包而绝相也。
二、即一体而说空有。谓:性无一物,即名包空;而灵心不昧,即绝空相。性具万德,即名包有;德皆是性,即绝有相。如莹净明镜,空无一物,是名含空;而明鉴朗彻,故绝空相。明镜本具能现众象之德,是名包有;能现即是明镜,故绝有相;以喻对法,义自分明。
问:文云“绝相”者,为绝空有之相?为绝真界之相?
答:相之极也,极于空有,但于真界而绝空有之相,即真界当体便是绝相也。
言“入言象而无迹”者,言象之义,下文广辨。此明真性不离言教之中,然且绝踪迹也。如水遍入诸波,无别水相;不同人入屋中,别有人相。故晓公《起信疏》序云:“玄之又玄,岂出万象之表;寂之又寂,犹在百家之谈。”此证入言象也。“非象表也,五目不能其容;在言里也,四辨莫能谈其状。”此证而无迹也。《大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遍入也。)亦无形相而可得(无迹也。)。”
三、妙用自在者,疏“妙有”至“交映”是。“妙有得之而不有,真空得之而不空”者,不见真界之人,闻说三乘因果,则起心取相而求;闻说诸法皆空,则不喜化生严土。若得真界,即知一切皆同真界,不空不有也。于有处见之,(之字指于真界。)有则与之不异,故有即不有;于空处见之,空则与之不异,故空即不空。不空故,自然不失修行;不有故,自然不取于相也。
“生灭得之而真常”者,生灭之法,不出遍计所执,及依他缘起。若得真界,即知遍计如绳上蛇,本无所有,全是麻绳;既无法可生可灭,但是圆成真常也。依他无性,揽缘而起,故即生无生,即灭无灭,如绳无自性,全是于麻;故依他即圆成真常也。况三性皆无性,但是法界真常,居然可见。然此宗云依他,不唯依众缘之他,全依真界而起,为依他也。设假因缘,因缘亦依真界,故《关键》中说,法界起诸法时,有性起门及缘起门。
言“缘起得之而交映”者,先约义,缘起相由。后约法也,尘沙法数,无非法界缘起。故缘起之法,皆含寂照。如遍一尘,既全是法界,即寂照具足。如镜明而复净,故能现多镜入己一中,此一镜又入多镜之内,交相映入;一镜既尔,余镜皆然。一尘既同法界,寂而又照,故能含一切法入己一中,此一尘又入一切法中,交相映入;一尘既尔,一切皆然,重重交映而无尽也,皆由真界故尔。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我佛得之,妙践真觉,廓净尘习;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融身剎以相含,流声光以遐烛。
【钞】第二、“我佛得之,妙践真觉”下,约人以显。文中二:初约佛显,后约王显。初中三:一智德,二断德,三恩德。
今初,“妙践真觉”者,“践”谓履践,“真觉”即清净本觉;故〈妙严品〉云:“已践如来普光明地。”彼叹菩萨履践佛境,今明如来履践净觉,深浅不同,但引之以证“践”字。依《起信论》觉有三种:一者本觉,二者始觉,三者究竟觉。
言本觉者,论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名本觉。
二、始觉者,依本觉立,以有不觉故,谓此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故。论云:“依于本觉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由本觉内熏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故。论云:本觉随染生智净相,即此始觉也。
三、究竟觉者,此明始觉心源时,染缘都尽,始本不殊,平等离言,离言绝虑,萧焉无寄,以始本无二,名究竟觉。是则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非究竟觉,不名真觉;是究竟觉,故名真觉。
见始本异,不名妙践;达无二故,方名妙践。众生不悟真界,履践六尘五欲;如来契合本源,故践真觉成圣德也。佛是觉者,即指于人;真觉是所践之觉,即指于法。若以人契法,能所不忘,虽践不名为妙;今得真界融之,能所契合,故名妙践。
二、断德者,疏“廓净尘习”,即障无不寂也。廓谓空廓,净谓清净;尘谓障垢,即烦恼、所知二障也。然二障从麤至细有三:一现行,二种子,三习气。习气微细难除,尚皆廓净,况种现耶?《大疏》云:“荡无纤尘”,断障之义,下文有释。
三、恩德,疏“寂寥”至“遐烛”。“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者,上句用而常寂,下句寂而常用。寂者无声,寥者无色。万化者,即一切法从缘假有,如幻化也。域者疆域。一虚者,即一真虚寂也。“融身剎以相含”者,依正无碍也。然依正交彻,义有六句:
一、依内现依:谓尘含世界,〈现相品〉云:“佛剎微尘数,如是诸剎土,能于一念中,一一尘中现”也。
二、正内现正:谓毛孔中现佛,经云:“如来于一毛孔中,一切剎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演说普贤之胜行”也。
三、正内现依:谓毛孔中现剎,〈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剎,诸剎不能遍毛孔。”
四、依内现正:谓尘中现佛,下文云:“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五、依内现依正:谓尘中现佛身及剎,经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剎。”
六、正内现依正:谓毛孔中现全佛身及剎,经云:“一毛孔内难思剎,等微尘数种种主,一一皆有遍照尊,在众会中而说法。”
五、六二句,具彰相即相入,方成融身剎也。
言“相含”者,以称性故,随举其一,必全收一切也。疏“流声光以遐烛”者,即流布声教之光也;故《十地论》有教光、智光也。亦可声是声教,光是光明,故《大经》云:“佛放光明遍世间,照耀十方诸国土,演不思议广大法,永破众生痴惑闇。”遐者,远也;烛者,照也;十方剎土,机感即闻,不局三千界内,故云遐烛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我皇得之,灵鉴虚极,保合太和;圣文掩于百王,湻风吹于万国;敷玄化以觉梦,垂天真以性情。
【钞】“我皇得之”至“性情”者,第二约王显也,当时即德宗皇帝。“灵鉴虚极”者,谓英灵鉴达虚无太极之道也。灵鉴,智也;虚极,理也:知一切法。“保合太和”者,《周易干卦彖辞》云:“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谓无为而化,上顺于天,下合于人;故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既德合天地,中应人伦,反朴还湻,三才一贯,为太和也。和为大乐,故《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论语》云:“用和为贵,以礼节之”;意取礼乐备也。
“圣文掩于百王”者,约时竖论,德超三古也;上古三皇,中古五帝,下古三王。“文”谓经纶天地,故《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谓之人文;此则德宗圣文明着也。“湻风吹于万国”者,约处横说,道贯万邦也。谓湻朴之风,万国遍布,如春风一举,百卉芳菲;故有诗云:“唯有春风无厚薄,贫家桃李也成阴。”
言“敷玄化以觉梦”者,谓敷畅玄妙佛法,风化教令,警觉众生无明大梦;故《大经》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即令悟真性,永断无明也。言“垂天真以性情”者,《礼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即情欲,若以情情于性,性则妄动为情;若以性性于情,情则真静为性。今垂无为之化,令息妄动之欲情,合于天真之静性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是知:不有太虚,曷展无涯之照;不有真界,岂净等空之心。
【钞】三、法喻结叹者,疏“是知不有太虚”至“等空之心”是。喻中,空无日而不显,(如黑月夜行,不敢动步,及乎日出,方知本空。)日无空而不舒;(若遇日有物遮障,日即不舒;要得空无云翳,日始还照。)故空、日互相假也。理实日照亦有分量,但取人间目覩不及,故曰“无涯”。《大经》云:“譬如孟夏月,空净无云翳,赫日扬光辉,十方靡不照。”法中真界与等空之心亦然,若无真界,何以展心智?若无心智,何以缘真界?《三昧经》云:“等空不动智也。”
【疏】《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穷斯旨趣,尽其源流,故恢廓宏远,包纳冲邃,不可得而思议矣!
【钞】“大方广”下,第二别叹此经,以申旨趣。文中三:一标叹,二释叹,三结叹。
今初,“斯”者,指如上融摄旨趣也。良由穷此融摄旨趣,故得“恢廓宏远”等。恢谓旷荡;廓,空也;宏,大也。今云“宏远”,则周遍义;“包纳”,则含空义;即当《法界观》中第三“周遍含容观”也。冲谓冲深,邃谓幽邃,即遍、容二门,皆称理深邃难见也。“不可得而思议”者,谓理深事广,俱不思议,况一、多、即、入,故宜词丧虑绝;故龙树菩萨判《维摩经》为小不思议经,(芥纳须弥,毛吞巨海。)指《华严经》为大不思议经,(尘含法界,念摄僧祇。)此有四义,下解品题中当广明之。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指其源也,情尘有经,智海无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门皆入;冥二际而不一,动千变而非多;事理交彻而双亡;以性融相而无尽;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
【钞】“指其源也”下,第二、释叹。文中有六:一、本源深妙;二、成益顿超;三、诠旨圆融;四、说仪深奥;五、约器明,非器不测;六、指例显,当机益深。初中有三:一、标指其源;二、正明深妙;三、喻结难思。
今初,谓欲明功用,故先标源也。
二、正明深妙,文中有六:一、融情智,二、融真妄,三、显四句百非,四、泯真俗一多,五、融拂事理,六、融摄事相。
今初,“情尘有经,智海无外”。经有二义:一约喻,二约法。喻即尘含大千经卷,如情念含圆明大智,文在〈出现品〉,如下具引。《还源观》中释云:尘即众生妄念,经即大智圆明,智体既其无边,故曰量同千界。二、约法者,即经是常义,故《孝经》云:“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御注云:“经者,常也。”今意云:明情尘生灭之念,智推体即真常,故次句云“智海无外”。若情尘非常者,即智海有外也,以外有情尘故;既外无情尘,故知情即常也。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也。
二、融真妄,疏“妄惑非取,重玄不空”。然惑与取,盖一义耳,《肇论》云:“惑取之知。”夫妄惑者,合是取执之义,今以称性融通,惑乃非取,故科云融真妄也。重玄不空者,文势用《老经》,经云“玄之又玄”,故云“重玄”。彼意以虚无自然为玄妙,恐滞情于此,遂拂迹云“又玄”。若佛法中意,以空空为重玄,即空病亦空也。今意云:即于空空便具恒沙德用,故云“不空”。《大疏》云:“万德有非有,一源空不空,如海对虚明,天地同一色”,此则空有交映也。
三、显四句百非,疏“四句之火莫焚,万法之门皆入”。四句者,谓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诸宗,堕此便成四谤;故《大般若》云:“般若波罗蜜,犹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取”,取即被烧,堕即成谤,故须离之。法中离四句,今明圆教所宗诸法,本来离过,触向成德,四皆法门,故云“四句之火莫焚”也。然成谤成门,四句不别,如何异耶?谓于四句中,执一斥余,则句句皆病;(如四人各执一句,或一人先后历四句义是也。)若四句存泯无碍,则句句皆门。(一人一时而见四句也。)
问:依于何法而说四句?
答:然所依法,谓真俗相对成四,即法法皆具四也。
依真俗二谛明四句者:一、真随缘故有;二、缘无性故无;三、上二句俱存,故亦有亦无;四、互夺俱泯,故非有非无。又,不是有、无,是真性故。又,约教者,谓诠生死则俗有真无,涅盘则俗无真有。《涅盘经》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谓大涅盘。”此上犹约诸法以说,若克就真性,亦有四句:一、性是有,知觉不昧故;二、性是无,无相无名故,三际(去来今也。)三处(内外中间。)求不得故;三、性亦有亦无,上二句同时故;四、性非有非无,此有二意:一、即由上二同时互相夺故,一时俱泯;二、直指真性不是有、无,但是真性也。
言“万法之门皆入”者,显万法也。万者指于总数,其实该于一切。然一切法不出四句,诸宗以四句为谤,故一切皆非;所以每论妙理,皆云“离四句,绝百非”,离于谤也。今既四句成德,故万法悉是妙门,晓公云:“失意则所说皆非,得意则所说皆是。”如见一尘,称理推之,即悟性空,全体便见法界;故此一尘,即是入法界之门,一切皆尔也。
四、泯真俗一多,疏“冥二际而不一,动千变而非多”。言二际者,谓真俗二谛,及生死涅盘,乃至诸佛众生相待之法,皆是二际也。今且约二谛明之,真随缘即俗,俗无性即真,故云冥也。二既冥合,即应是一,以互夺故,离名数故,故亦非一。《大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世一切空,是则诸佛法。”《仁王经》云:“于解常自一,(是遣二也。)于谛常自二(是遣一也。)。”又,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一双孤雁,博地高飞;两只鸳鸯,池边独立。“动千变而非多”者,泯一、多也。谓变动差别之法全同真性,性无分限,故不是多,然亦非一,已在上句;故但举非多,而实一、多皆泯也。又可两句共成真、俗、一、多,谓“冥二际”是真,“不一”是泯真也;“动千变”是俗,“非多”是泯俗也。又,“冥二际”是一,言“不一”即泯一也;“动千变”是多,言“非多”即泯多也。据此,后义以真为一,以俗为多,不同〈十玄门〉中,一、多俱取事法故。
五、融拂事理,疏“事理交彻而两亡”者,“交彻”即融,“两亡”即拂。此经所诠之事,必全理之事;所诠之理,必全事之理:故言交彻。然由交彻同时,故互相夺,二俱亡也。理即事故,理已泯也;事即理故,事复亡也。
六、融摄事相,疏“以性融相而无尽”者,谓一一事相皆摄理性,由性融之,故能包一切,能遍一切,重重无尽也。以性融相者,明重重之所以也,此则〈十玄门〉德用所因中,第四“法性融通门”意也。谓若唯约理,则但一味,无别相入;若唯约事,则互相碍,不能相入。今约事理融通,故得有斯无碍也。谓不异理之一事,全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也。若一事摄理不尽,则理有分限失;若一事摄理尽,而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全摄理性,多事岂不于一中现;故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见四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剎自在。”言“无尽”者,正辨事事无碍,重重无尽,通〈十玄门〉;故此一句中,四字明所以,三字正辨重重也。《大疏》序云:“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两对皆上句明所以,下句正明事事无尽。此上,但以非一非异解之,义即穷矣。又“周遍含融观”中四句:一、一中一;二、一中一切;三、一切中一;四、一切中一切。
三、喻结难思,疏“若秦镜”至“齐现”者,镜喻则兼前诸门交彻之意,以两镜相对,如事理二门;若取相入,展转成多,则亦喻事事无碍也;珠喻则唯喻融摄无尽。言“秦镜”者,秦朝有镜,能照人心;故朱锽诗云:“西国有秦镜,其光世所希,照人见肝胆,鉴物穷幽微。”今意取文涉稽古,又取至极之明,故云秦镜。谓两镜互照,中置一灯,互相影入,交参无碍也。“帝珠”者,帝释殿网之珠明净,一入多中,多入一中,重重无尽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
【钞】“故得”下,第二成益顿超,于中二:初时处超,后因果超。
今初,言“故得”至“尘毛”者,上句时,下句处。时中言“故得圆至功于顷刻”者,由如上境界融摄微妙,故得信解悟入,有斯顿证。〈梵行品〉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言“顷刻”者,对诸教时劫反显可知。“见佛境于尘毛”者,处超也。准时中例,亦可云:“若与如是观行相应”,不待上寻弥勒,西访弥陀,即一尘一毛便见佛境。如斯文句,遍大部中;若要见者,即前融身剎六句中所引文是也。
二、因果超者,疏“诸佛心内”至“证真”者。然因果交彻,义有四句:
一、众生全在佛心中故,即果门摄法无遗;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般涅盘。”又《佛性论第二如来藏品》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也。故云“诸佛心内众生作佛也”。
二、佛全在众生心中故,即因门摄法无遗;故〈出现品〉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也。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时,各实非虚,则因果交彻,随一成佛,全在二心。
四、由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无成佛及不成佛。故〈出现品〉云:“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以虚空无生灭故。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复化作恒河沙等佛,皆无形无相,如是尽恒河沙等劫,无有休息。佛子!于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来,凡有几何?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言:如我解于仁所说义,化与不化等无有异,云何问言凡有几何?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说,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等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若无有相,则无增减。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成等正觉,同于菩提,一相无相。”
释曰:上来但以反复相对,故有四句,而大旨不过因果交彻,亦可如文而见也;但众生成佛之义,难以忍可于心,略为问答。
问:此中成佛,为约事成,为约理成?若约事成,云何同性故?若约理成,云何成正觉入涅盘耶?
答:此是华严大节,若不对诸宗,难以取解,今约五乘及五教而辨浅深。然诸众生,若于人、天教中观之,具足人法二我。若于小乘教中观之,但是五蕴实法,本来无我。若大乘始教法相宗,则说唯识所现;若无相宗,则说幻有即空,人法俱遣。若大乘终教,唯如来藏具恒沙性德,故众生即在缠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犹据理说。若大乘顿教,则相本自尽,性本自现,不可说言成佛不成佛等。若依此宗华严,旧来成正觉,亦涅盘竟,非约同体,此成即是彼成也。难曰:若尔,何故现有众生非即佛耶?答:若就众生位看者,尚不见唯心即空,安见圆教中事?如人迷东为西,正执西故;若诸情顿破,则法界圆现,无不已成,犹彼悟人,西处全东。又难:若尔,诸佛何以更化?答:众生不如是知,所以须化。如是化者,为究竟化;如是化者,无不化时。故下结云:大悲相续,救度众生,五教不同,皆圣言量,不可将教就情识说。
 楼主| 发表于 2019-6-11 10: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  完毕

点评

感觉怎么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1 18:30
发表于 2019-6-1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半净 发表于 2019-6-11 10:07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一  完毕

感觉怎么样

点评

似韦陀凝望优昙花开,似古木迎接雷鸣闪电,似醍醐灌顶。已经读了三遍了,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 感恩师兄指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2 08:49
发表于 2019-6-1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华严无碍,桌椅板凳,泥巴瓦块可以登场了。

点评

哈哈哈哈 先等我把全文发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2 08:51
哈!有梗,有礼 师兄 也可粉墨登场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1 21:30
发表于 2019-6-1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9-6-11 20:45
论华严无碍,桌椅板凳,泥巴瓦块可以登场了。

哈!有梗,有礼 师兄 也可粉墨登场了!

点评

老爷子别来无恙?最近来的有点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2 08:52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08: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a167294385 发表于 2019-6-11 18:30
感觉怎么样

似韦陀凝望优昙花开,似古木迎接雷鸣闪电,似醍醐灌顶。已经读了三遍了,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


感恩师兄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08: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9-6-11 20:45
论华严无碍,桌椅板凳,泥巴瓦块可以登场了。

哈哈哈哈  先等我把全文发完。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08: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9-6-11 21:30
哈!有梗,有礼 师兄 也可粉墨登场了!

老爷子别来无恙?最近来的有点少啊!

点评

哈!贤公法语:“好好念佛,成佛是真,其他啥都是假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4 22:37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2: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卷第二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2: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
【钞】三、诠旨圆融,疏“一字法门”至“无穷”者,上句诠,下句旨。诠者,即善财所遇第三善友海云比丘云:“我从彼佛得此普眼法门,受持读诵,忆念思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此无尽广大海藏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乃至少分尚不可得,何况尽能具足书写。”释曰:“乃至少分”者,即“一字”也。以能诠一字,全即所诠法界,故即无尽;不同诸宗能诠定非所诠也。
“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者,即十种行愿,皆结云,如虚空界无有尽等。如初礼佛行愿结云:“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余九例然也。
【疏】疏语其定也,冥一如于无心,即万动而恒寂;海湛真智,光含性空;星罗法身,影落心水;圆音非扣而长演,果海离念而心传;万行亡照而齐修,渐顿无碍而双入。
【钞】四、说仪深奥者,文中有五:一、明至定,二、明妙智,三、明真身,四、明说本,五、明修证。
今初,疏“语其定也”至“恒寂”。科云“至定”者,即慧之定也。夫定有多种,或邪或正,大乘小乘,有漏无漏,有慧无慧。今且随要而说,总有二种:一事,二理。如《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即事定也;《起信论》云:能观心性,契理不动,即理定也。故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或偏说理定,学者随执一文,引据互斥;若此宗,必须二俱无碍,又必即定即慧。谓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禅宗七祖云:“即体之用自知,即知之体自寂”,故次明真智。今云“冥一如”者,能冥是慧,无心是定,即契合本源而无能契。于事于理,无分别心,亦非无记;但不计有与不有,空与不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泯绝无寄。于万种纷动之法,本来自寂,何者?以心生故,一切法生;心若不生,法即本寂。《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如在梦中,妄见百千万众,及乎觉悟,本来空寂,是知:法生灭者,由心生灭。《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今意明:心但不生,体亦非灭,故诸万动,本来自寂,无生灭也。
二、明妙智者,疏“海湛真智,光含性空”,即定之智,故云妙也。《大疏》云:“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像”,与此大同,而有两异:一则,彼约定门,此约智门;二则,彼含万像,此含性空。以定是海印三昧,故含万像,万像即海中所现之印文,法合可知。智门,无分别智,契合真性,故含性空,性空即所证之理,理即境也,摄境归智,故云含也。文中两句皆有法喻:如海,波浪澄渟,湛然不动;空无云翳,廓尔清虚。大海傍无边涯,连天一色;空彻海底,海含空天。由海虚明,故含空;由空明朗,故入海。以况真智,识念不生,寂然不动;性无尘境,廓尔空寂。大智横无边涯,含性一味;性彻智体,智含空性。由智净明,故含性;由性空寂,故入智。法喻一一相对,昭然可见。如《肇论》说古师云:“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则心净物存,物不能入心。如天有云雾,天不能入海,故肇公判云:“失在于物虚。”
三、明真身,疏“星罗法身,影落心水”者,由前理智冥合,故得一切诸法无非法身;十方世界众生有发菩提心,心识净者,无不应现而为说法。如秋天空朗,罗列星辰,万器百川,不分而遍。晴空列宿以喻法身,净水澄川以喻机感;法喻对合,理亦昭然。故《大经》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但彼以月喻菩萨,此将星喻法身,余义同也。然应感相对亦有四句:
一、一星入一器中水,如一佛应一众生。
二、一星入一切器中水,如一佛应一切众生。
三、一切星入一器中水。
四、一切星入一切器中水。
二、三句生、佛相对,一、多之数可知。下文云,于一佛前见不可说尘数身,一一身礼不可说尘数佛,即是此第二第三句。《大疏》云:“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但得一、二两句,阙于三、四,以月唯一也;此取星喻,义则备矣。
四、明说本者,疏“圆音非扣”至“心传”者,圆音者,一音中具一切音,一切音即一音;或一音应一切音,皆圆音。〈出现品〉有十喻,喻如来圆音。言十喻者:
一、劫尽唱声喻,喻声无主。如彼经说:“譬如世界坏时,无主无作,法尔而出四种音声。”如于欲界出如是声:“汝等当知初禅安乐,离诸欲恶,超过欲界。众生闻已,自然而得成就初禅,舍欲界身,生于梵天。”乃至第四,于第三禅出如是声:“四禅寂静,超遍净天。”闻已,自然成就生彼。如是皆从众生善根所生,佛音亦尔,无主无作,从佛功德出四种声。谓示众生苦,令修人、天行,乃至第四,超过二乘,说无上道,然无有主宰;故曰圆音。
二、响声随缘喻,喻声无生。经说:“譬如呼响,因于谷出,及音声起,无有形状,不可覩见,但随缘应;佛音亦尔,但随众生欲解缘出,其性究竟无言无示不可宣说。”
三、天鼓开觉喻,喻无主无作无断,遍入一切。经说:“譬如诸天有大法鼓,名为觉悟,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若天放逸,空中发声告言:汝知一切无常虚妄变坏,勿生恋着,若放逸者,后悔无及。诸天闻已,皆悉忧惧,请法行道,皆得安乐。佛音亦尔,不住方所,无有言说,而能演出无功用声,遍于法界,警悟群有。”
四、天女妙声喻,喻随声信解。经说:“譬如善口天女,出一妙音,则与百千种乐相应,一一复有百千音声。佛音亦尔,于一音中出无量声,随众生心欲,各生意解。”
五、梵声及众喻,喻化不失时。经说:“譬如大梵,住于梵宫,出梵音声,梵众皆闻,而谓一一皆同己语,然不出众外。佛音亦尔,众会皆闻,皆谓同其语,而根未熟之所不闻。”
六、众水一味喻,喻无曲。经说:“譬如众水,皆同一味;随器异故,水有差别,水无念虑,亦无分别。佛音亦尔,一解脱味,随根差别。”
七、降雨滋荣喻,喻称根。经说:“譬如阿那婆达多龙王,兴大密云,遍阎浮提,普注甘雨,百谷苗稼皆得生长,江河泉池一切盈满;其水不从龙身心出,而能种种饶益众生。佛音亦尔,兴慈普遍,雨甘露法,令众欢喜,增长善法,满足诸乘,不来不出,饶益一切。”
八、渐降成熟喻,喻无迟速。经说:“譬如摩那斯龙王,将欲降雨,未便即降,先起大云,弥覆虚空,凝停七日,待诸众生作务究竟,过已渐降,普润大地。佛音亦尔,先兴法云,成熟众生,待根熟已,然后普降,令其满足无上法味。”
九、降霪难思喻,喻虽差别,同一性故。经说:“譬如海中大庄严龙王,于大海中降百千种庄严雨,而水无差别,龙难思力,令其庄严。佛音亦尔,无所分别,或以十音、百音、千音、八万四千音、无量音等,各别说法,随众生根,皆令欢喜。”
十、遍降种种喻,喻其普遍。经说:“譬如娑竭罗龙王,欲现自在力,饶益众生,咸令欢喜,兴云弥覆,色相多般,或白或红,若干差别;出众电光,四天下中,雨种种雨,龙心平等,无有彼此,但随善根异而有差别。佛音亦尔,欲以法化,先布身云,弥满法界,随其乐欲,为现不同,振大法雷,雨众法雨。”
具斯十义,故曰圆音也。言“非扣而长演”者,则常说遍说,不待机请也。如下教起十因中,第一法尔中辨。
言“果海离念而心传”者,果海离念,则非情识所解,既绝所解,则言之不及,须亡言得意,得意即是心传;故别行《十地经》云:“我今说一分。”论释云:“十地有二分:一因分,二果分。”以果分不可说,但寄因分以明,故云一分。今言心传,即传说不及者,果分也,亦即《楞伽》宗说二通中,宗通也。二通之义,下立宗中辨。亦即达磨无念为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之义也。故《禅经》序云:禅定之门,此是阿难曲承旨诏。若遇非其人,则幽关莫辟,罕窥其庭;若得意忘言则途中授与等。斯则句句言说而无说,念念智契而无契;无说无契者,常说常契也。
五、明修证者,疏“万行亡照”至“双入”,上句修,下句证。
言“亡照”者有二意:一、亡则都息万缘,为定也;照则照真觉妄,为慧也。此同古德说,无作戒定慧,彼云:无妄心是定,知无妄心是慧,妄心不起是戒。亦同蜀中金禅师: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今云亡者,即彼无忆无念之戒定也;今云照者,即彼莫妄之慧;然皆是对治方便,未为称性之修也。二者,照亦都不当情,为亡照也。照尚须亡,况于识念。然其本性灵知不昧,故非断灭,即荷泽大师说“空寂照为自性戒定慧”之意也。故疏主《答顺宗皇帝心要》云:“无心于亡照,则万虑都捐;任运以寂知,则众行爰起。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见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毕称法界”,皆“万行亡照而齐修”之意也。亦同《起信》,“性无悭吝,顺本性故,修行檀波罗蜜;乃至性离愚痴,随顺修行般若”等也。
言“渐顿无碍而双入”者,先通释渐、顿、偏、圆,后正销疏意。
初中,法相宗云:从小入大为渐,直从大乘发心为顿。今则不然。即以法相宗行位,地前伏惑,登地断惑,分证真如,乃至等觉后心金刚喻定,解脱道中,方始妙觉圆明,为渐也。无相宗一向不说地位,如四卷《楞伽》第四卷中文云:“十地则初地,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也。”已上并是彼经文如此超间,意显圆融之行不依行布位次。又,禅宗看净拂尘,及诸家调伏心法,皆为渐也。或说“贪嗔即是道,举动无非佛”,无证无修,皆为顿也。然如上等文,各是一门之意,并非称性圆证圆修也。今既圆宗,直谈真界,则非渐非顿;随缘修证,则具渐具顿;如经云:初发心时,即得阿耨菩提。然始从十住十行,乃至等觉妙觉,不坏行位,故具渐顿也。禅门悟即剎那而登妙觉,一悟之后,念念相应习气唯微,本智唯莹,具渐顿也;故荷泽大师开示顿悟渐修为圆妙也。
后销疏意者,然随缘说,有凡圣迷悟,故言“渐顿”。缘起无性,举体但是真源,故云“渐顿无碍”。即由无碍而渐顿,冥契妙极,故云“双入”。
问:据上所说,即先顿后渐,一念顿悟,而长时渐修,如何得成双入?
答:一念悟时,即离染着,便是修行。一悟永悟,尽未来际,而无间断;修亦念念相应而无休息;故始终相收,皆名双入。
又问:此句是证,何故兼修说耶?
答:上句是证之修,故云亡照;此句是修之证,故云渐顿。又,无碍无相,修证皆妙,故云双入也;所以四十二位,位位成佛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2: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虽四心被广,八难顿超,而一极唱高,二乘绝听。
【钞】第五、“约器明,非器不测”者。疏“虽四心被广”至“绝听”者,初二句约器也,上句应,下句感。
言“四心被广”者,四心即是四无量心,亦名四平等心。谓慈悲喜舍,缘境宽多,名为无量。《俱舍二十九》云:“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又有二义:一、“引无量福故”,二、“感无量果故”:名为无量也。依《杂心》中有其二种:一大,二小。大无量者,唯佛所得,体即后得智,是平等智故,一向无漏。二、小无量者,慈悲即无嗔,喜即喜受,舍无贪性,与《俱舍》同;故彼颂云:“慈悲无嗔性,喜舍无贪欲。”若依《成实论》,大小皆以智慧为性,故彼论云:以智慧心、利益心、清净不浊心,名慈悲喜舍。又,以四心等行无偏,故名四平等。又,此四心皆具三缘:谓众生缘、法缘、无缘。今略明慈心三,余可准知。此有三义解:
第一、直就化益解。如《涅盘》云:“缘诸众生,欲与其乐,名众生缘。缘诸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缘如来者,名曰无缘。”
第二、化益观入分别解。缘诸众生,欲与其乐,名众生缘。缘其一切化众生法,名为法缘。(此二化益。)缘法空寂,名为无缘。(此一观入。)
第三、还就化益观入分别解。缘生与乐,名众生缘。(此一化益。)缘众生无我,但是因缘五阴法数,名曰法缘。观彼阴空,名曰无缘。(此二观入。)
又有一解:一生缘:缘于众生,犹如父母妻子亲属;二法缘:缘于众生,但是缘生;三无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
四心皆有此三,广如《涅盘梵行品》中说也。
言“八难顿超”者,宿闻圆教,成金刚种,今生再闻,不简凡圣,必亦能入;以对下二乘多劫不闻此法,未发此心,故虽修行证果,亦不能入也。若准诸说,八难障于圣道;今明以圆教力故,障难之凡尚入,况无难之凡耶,况贤圣耶;即以此经功力,超于诸教,昭然可见。言八难者: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洲,五、盲聋喑哑,六、佛前佛后,此是古说;若唐三藏新译云“法前法后”,后解胜也,七、世智辩聪,八、长寿天。故论云:“三涂北长寿,前后辩聪根。”此八名难者,以不堪受教,难入佛法中,故名之为难。又,教中有摧八难法,令发正愿,不堕彼中。说有四轮,能摧八难:
第一、愿生中国轮,能摧五难,但如法持戒,用心求生中国,若得生已,即便超却地狱、饿鬼、畜生、北洲及无想天也。
第二、愿值善友轮。若得逢善知识,及蒙教导,听闻正法,即是摧却法前法后难也。上至诸佛,下及凡夫,解佛法者,于我有益,总名善友也。
第三、能发正愿轮,摧却世智辩聪难。谓若于三宝中,起深信乐,常发正愿,世世相续,即能摧却世智辩聪难也。
第四、种诸善根轮,能摧生盲、生聋等诸根不具难。若能依佛正法修行用心,当来感得身相诸根具足,便是摧却诸根不具难也;所以颂云:“善处摧前五,值愿植余三”,即是四轮能摧八难也。
此八难有情不能入佛法中来,诸经论中无不此说也。若约华严圆教之力,亦得入佛法中,进修证果;故〈随好品〉说,地狱天子得生兜率,顿证十地,即知地狱有情非障。故经云:“佛子!我为菩萨时,于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得十种清净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咸生欢喜,踊跃称庆。从彼命终,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爱乐,彼天生已,此鼓发音”而为说法云云。尔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即得十地等;由此即知地狱非障也。又,〈十地品〉云:“虽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言住海水者,龙等所居,即畜趣非难。言劫火中者,若约通途说,劫火中无其有情;若约佛境界,佛力所持,变化施为,及法威德力所加即得。如《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乃至“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等。此多是法前法后难,谓劫火中不合有有情逢佛,岂得有闻法?今既得其见闻者,即难中非难也。
今此《华严》说,地狱畜趣尚自得闻法,得证圣果,岂况余类凡圣者也;故云“四心被广,八难顿超”也。又《大疏》云:“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刊定记》云:“若乃具金刚种,虽八难而闻经”,皆同此也。如〈出现品〉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而同止故。若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一切有为诸行烦恼身过,到于无为究竟智处。何以故?此少善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此少善根性究竟故。”此说称性而修少善法也。
疏“而一极唱高,二乘绝听”者,即非器不测也。“一极”者,即一乘至极之教也,如世歌词,唱高则和寡,且巴歌一曲,和者百千;阳春白雪,和者一二。
言“二乘绝听”者,即此品初,世尊入师子频申三昧,会中菩萨大众,皆见逝多林及宫殿、虚空三处,有种种庄严佛境界等事,又闻不思议等法,诸大声闻不见不闻。故经云:“尔时上首诸大声闻: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连、摩诃迦叶,(具列十大弟子。)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乃至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等事。何以故?善根不同故,彼于过去本不修习见一切佛种种神通妙善根故”,乃至云:“本不曾于生死之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如是种种,皆是普贤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彼诸上首大德声闻,不能闻,不能见,不能信,不能知。”又云:“佛子!如恒河岸有百千亿无量饿鬼,裸形饥饿渴乏,举体燋然,乌鹫豺狼,竞来搏撮。为渴所逼,欲求水饮,虽住河边,而不见河;设有见者,见其枯竭,何以故?深厚业障之所覆故。彼大声闻亦复如是,虽复住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广大神力,舍一切智,无明翳瞙覆其眼故,不曾种植萨婆若地诸善根故”:所以疏云“二乘绝听”也。
又《大疏》云:“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此则兼权教六度菩萨亦绝听也。故古赞云:“最初佛入正受,定名师子频申,大众渴仰生疑,念诸法王开演。如来示相而答,意显德用无涯,人法浑而何分,因果齐归法界。会中声闻小果,权举五百比丘,同处逝多园林,不覩如来嘉会。一则法门深远,二则因非大心,三则自利亡悲,四为失求胜果。今亦巧彰佛德,二乘浅智难知,意表圆教希逢,又显不共之典。非但小乘不了,守权尚自高推,唯明普眼之境,非他劣见所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8: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