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染心半净

[弘法探讨]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八、显果难思者:既修胜行,必有所趣,顿证法界,成大菩提,得涅盘故。
【钞】八、“显果难思”下,言“难思”者,华严所诠佛果,真应相即分圆全收,凡圣浑融,因果该彻。十身一一无碍,十时念念遍周,十莲华藏相圆明,十出现门法奇胜。诸教逐机,且说三身四智;此经称性,备谈十身威雄。若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为欲显斯果德,故说华严大经。十种因缘,皆应一一随其本因,如此假为问答之势。然德虽无穷,统唯二种:
一、依报果:谓华藏世界海,以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种为华藏世界海也。
二、正报果:谓如来十身,融三世间为十身也。
此二无碍,以为佛德。然依正浑融有六句,序中已明。“既修”已下者,若非称性圆因,不成融通满果;若不顿证法界,非真菩提涅盘;故云尔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九、示其终归者:终归法界,若因若果,若境若心,一以贯之,法界究竟。
【钞】九、“示其终归”至“究竟”者,经云:“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但以相待义门,强名因果心境;今既证穷念绝,何果何因,因果心境一体无异;故经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是三无差别。”如金作器,巧拙悬殊,一以贯之,唯金究竟。法界义,如下宗中说。从四至九,次第与《大疏》一向倒者;彼释大部之意,顺于根本顿宗,欲明从本起末,故法界居初,标云“教本”。此释〈入不思议境界〉一品之意,顺于修证次第,欲明趣入本源,故“法界”最后,标云“终归”。今且略明此中次第生起之意,不能和会大部之疏,故云略明也。
第一、直明经宗法尔常说遍说。二、云何以法尔常遍说耶?酬彼往昔周普之行愿故。三云:说虽常遍,若就益物,须感应道交,故机投即说,如潭清即影现。(针逢芥子,可于此说。)此上通论教因,未据修入之次,故彼此疏同也。四、蹑三云:感应化物,已有诸经,何须说此?未示真法,不能究竟解脱故。五云:虽闻真法,如何令其悟入?为开物性源,令知自心本有斯法故。六、心开即行起。七、行有渐顿,须知次位故。八、位满成佛故。九、证极契本,还归法界故。法界即第四真法也,故知发心、毕竟二不别,普光重会,再见文殊,有余力则更于此说。下第十门,亦是通相结益,故此彼同,最后明者,流通相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十、广利今后者:圣人设教,祗在益生,现益当机,流芳万古矣!
【钞】十、“广利”至“万古矣”者,夫成佛说教,起即有始,用乃无终。雨滴沧溟,与海俱竭;一言称性,与性齐终。法界无终,斯教何尽?况大慈愿力,护令法眼常存,尽众生界皆蒙胜益;故〈贤首品〉云:“彼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无缺减。”又,〈发心品〉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及诸众生,未曾闻者,皆悉得闻。”然益有二:一、令见闻成坚种,故〈出现品〉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销”等。二、令起行成证入,故〈出现〉又云:设有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序中文备。)乃至若闻此法,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乃至深入如来无量境界。必须闻此,始得生佛家,入佛境,故须说之令起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略此十义,故斯教兴,广说因缘,备于大疏。
【钞】“略此十义”下,第三、总结指广也。标中应假为问云:何因缘故,说《大华严》?列十因毕,答云:略此十义,故斯教兴也。是故总结言“广说因缘”者,有二意:一、于上十因中,文句繁广,一一备陈,故言广也;二、于上十义外,依大疏更有十缘,故言广也。十缘者:一依时,二依处,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现相,六依说者,七依听者,八依德本,九依请人,十依加者。
且初依时者,问:此经第几时教?何时说耶?答:若以通说,谓念劫圆融,竖无终始;若别说者,以无时之时,略有十重:
初、唯一念:谓一剎那中,遍无尽处,说无边法。
二、尽七日:谓佛初成道,第二七日,普遍时处,说此经法。
三、遍三际:谓前后际各无边劫,说无休息。
四、摄同类劫:谓无边劫中,一一各摄无量同类劫,恒说此经。
五、收异类劫:谓一一劫各摄无边异类劫海,如长劫摄短劫等,常说此法。
六、以念摄劫:谓于一念中,即摄如上无量前后同异劫海,如是念念尽前后际各摄诸劫,常演此经。
七、劫念重收:此诸念所摄劫内,亦有诸念复摄诸劫;是则念念既其不尽,劫劫亦复无穷,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于如是时,常说此经。
八、异类界时:如树形等无边异类世界,时劫不同,分齐各别,尽彼时分,常说此经。
九、此彼相入:即彼异界所有时劫,各别相收,或互相摄;若念若劫,一一无尽,常说斯经。
十、以本收末:如华藏界中,以非劫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尔,以时长短离分限故。又,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时亦随尔,于此时劫常说不息。依上十时恒演此经。
二、依处者,问:于何处说耶?答:总即尘尘遍满,横该十方;若别,从狭至宽,略显十处:
初、此阎浮七处九会说此经法。
二、周百亿同类界等:谓尽此娑婆百亿阎浮须弥山世界道树王等,同时俱说。
三、遍异类:树形等剎异类世界,有不可说佛剎微尘等一一流类皆遍十方,与前须弥山等互不相碍,各于其中转兹法轮。
四、遍剎种:谓以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为一世界种,如是剎种,有不可说数,常于中说。
五、遍华藏:谓诸染界各皆相尽,唯是华藏数过微尘,尘尘皆遍法界,不相障碍,悉于其中演说斯经。
六、遍剎海:谓于华藏一一尘中,皆摄无边诸佛剎海,悉于其中说此经法。
七、遍前六类剎尘,皆有同异剎于中常说。
八、尽虚空界容一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剎海于其中说。
九、犹帝网:谓彼一一微尘既各摄此无尽剎海,即此剎海等复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剎海;是则尘尘既其不尽,剎剎亦复无穷,如因陀罗网,重重不可说分量也。
十、余佛同然:如此一佛说华严处,如是不同,足显十方一切余佛皆各同然。经云:“三世诸佛已说、当说、今说。”又云:“不见有诸佛世界彼诸如来不说此经,当知余佛无不同说也。”
此上十类,一一各遍法界,而前九正是遮那说法之处也。
三、依主者,问:说此经佛,为真?为应?为一?为多?答:通则圆融十身,不分而遍;若别,则二种十身,十重无碍。
言二种十身者,一、唯约佛身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二、融三世间总有十身: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法身,九智身,十虚空身:是为二种十身。
言十无碍者:一、用周无碍,二、相遍无碍,三、寂用无碍,四、依起无碍,五、真应无碍,六、分圆无碍,七、因果无碍,八、依正无碍,九、潜入无碍,十、圆通无碍。即三身、十身同一无碍法界身云,以此身云遍前时处常说《华严》。
四、依三昧,问:佛欲说经,皆入三昧,今说此经,依何三昧?答:海印三昧,顿现万机,何者?夫动静唯物,圣岂然乎?示轨后徒,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承诸佛加。从定起而发言,言必真当,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故于诸会多明入定为说经缘,其所入定皆尽法源,业用难思。
五、依现相,问:凡欲说法,皆现瑞相,如说《法华》,光照东方等。今依何相?答:谓身剎容持,光云炳曜,何者?谓法性寂寥,虽无诸相,无相之相,不碍繁兴。起教多端,相非一准,或放光动剎,或华雨香云,皆为发起;故诸会之内,将欲说法,皆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
六、依说者,问:如《智度论》,说法总有五人,未审此经是谁人说耶?答:该于万类,触物皆有表彰,所以然者,法无兴废,弘之由人,故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今此能说,通三世间,略唯有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广则无量,〈法界品〉中类非一故;如〈僧祇〉、〈随好〉即是佛说,余会多是菩萨说。〈法界品〉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是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其能说人用法不同,或用音声,或用妙色等,皆能说人。
七、依听者,问:如诸会说法,听众颇多,今此会中,其类如何?答:正在当机,傍兼影响,何者?如子期云丧,伯牙辍弦,若无听者,终无有说。即下诸众,总有十类,除当机众,余皆是缘。
八、依德本,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润;内无德本,外岂能谈?然其德本略有二种:一者,慧最为上首;二者,胜行愿力。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愿,皆属说因。
九、依请人,问:诸会说经,皆因人请,世尊无问应机而自说;今说此经,因谁人请?答:以慈以悲,该于言念;若慈悲深厚,亦有无问自谈;若敬法重人,要须诚请后说。初心识昧,未解咨求,上智慈悲,腾疑启请。然有二类:一者言请,二者念请,此经法会,有无不定。
十、依加者,夫圣无常应,应于克诚,心冥至极,故得佛加,若佛自说,即不俟加。如第九会,因人有说,要假上加;其第八会,依行法修,不异于前。又,不入定,故无所加,余皆具有。所以加者,欲显诸佛同加即同说故,一说即一切说故;亦显果海无言,因相可说故;然施设不同,不应一准。加有二种:一者显加,具于三业;二者冥加,但与智令说。唯普光法界无显有冥,余皆具二,显必有冥故。具是因缘,故此教兴。
问:标云“教起因缘”,疏何略却此十?(一者依时,二者依处,三者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现相,六依说者,七依听者,八依德本,九依请人,十依加者。)
答:因缘之言,有通有别。通言因是因由,缘是缘由,意不异也。如云:因何说此大经?或云:缘何说此大经?二言总得;虽因亲缘疏,语势同矣,故标云“因缘”,通以十义解释。别者,缘是资缘事缘,所以《大疏》先明十种由致,故说此大经;后明须假十种事缘资具,方可说经。今虽略此资缘,而前因缘不阙。
言“大疏”者,释大经疏及新译四十卷经之疏,皆广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三 完毕
发表于 2019-7-1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論壇維修今天重新開放,我有發一篇新文章,請關注,謝謝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卷第四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二辨教宗旨者,统论佛教,二谛因缘,随经不同,所宗各异。
【钞】第二辨教宗旨者,“宗”者,尊也,即语之所尚,或心之所尚也;“旨”者,旨趣,谓宗之所归也。释此一段,文分为三:一、总辨诸教宗旨;二、通难举益;三、别明此经宗旨。
今初也,“二谛”者,《中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而为众生说法。”“因缘”者,即简外道执其自然也。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约其教门,要假缘显,则亦因缘;故《法华》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门论》云:因缘有二:一内,二外。外谓谷子为因,水土人工时节等为缘,而芽得生;泥团为因,轮绳陶师等为缘,而器得成。内谓十二因缘等。然外由内变,本末相收,即总为一大缘起;是故佛教从浅至深,不出因缘二字也。佛说生老病死、无常变易等皆由因缘,故《涅盘》云:“我观诸行生灭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说一切法皆空等义亦由因缘,故即空,不自、不他、不共生等,故无生也,非色灭空,色相自空。说一切法假名假相亦由因缘,故即假,如镜像水月,体虽全空,因缘会故,不得不现。说一切法皆是中道亦由因缘,故离二边。若言诸法不从因缘,即是定有,定有故着常,若推求定有之体不得;又,不知因缘有,便言定无,定无即着断。若解因缘,即契中道;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乃至此宗圆融别教之意,事事重重无尽,亦法界中不思议大缘起也。《涅盘经》说十二因缘,下、中、上、上上智观之,如次得声闻、缘觉、菩萨、佛菩提等;故佛一代之教,不出因缘也。
后别释诸经宗旨者,言“随经不同,所宗各异”者,如《法华经》宗一乘,《涅盘》宗佛性,《净名》宗不思议等。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虽无生之理,实无所宗,无宗之宗,则宗说兼畅。
【钞】“虽无生之理”下,第二通难举益。谓有难曰:《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无生之理何所宗耶?故今通云:“无宗之宗,宗说兼畅。”意云:上所举《楞伽》文,盖遣滞耳。若一向不立宗,何以彼经自立宗通、说通?经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所以昔人云:“说通宗不通,如日被云蒙;宗通说亦通,如日处虚空。”既有二通,非无宗矣!今云“兼畅”者,是日处空也。
【疏】今此即以入法界缘起普贤行愿为宗。
【钞】“今此即以”下,第三别明此经宗旨。于中有三:一、指其所宗,二、释其义理,三、总结归宗。
今初,如《大疏》中,贤首大师总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若疏主自判大部,即以法界缘起理实因果不思议为宗,即该罗本末究竟之大宗也。今但取一品之意,一向修证趣入,返本还源,故以“入”字为首。文阙果者,能入所入契合之处,即是果也。
【疏】法界缘起,即所入也;普贤行愿,为能入也:入通能所。
【钞】“法界”下,第二释其义理。于中二:初略配。
【疏】今释此义,即为三门:一、明所入,二、辨能入,三、能所契合。
【钞】后“今释”下广释。于中二:初开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今,第一明所入者,统唯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
【钞】后“今第一”下,牒释文三:一、明所入,二、辨能入,三、能所契合。初中又二:初,总指一真法界;后,别开三重法界。
今初也。一、标指辨相:言“统唯一真法界”者,标指也,“谓寂寥”等,辨其相也。无声曰“寂”,无色曰“寥”;“虚”谓虚无,“旷”谓宽旷。“冲”即玄奥,“深”即幽微;“包”谓普含,“博”谓广遍。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钞】二、释一心为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者,直指真界之体也。然此心非佛非生,非真非妄;虽非一切,而为一切根本,故序云“万法资始”。既世、出世间之法不出此心,故云“总该万有”。然体非万有,故云“一心”,所以次云“体绝有无”等。然诸经论俱说“万法一心,三界唯识”。后人不知宗旨各别,权实有殊,违于己解,则拒而不受。此是一切经论所宗,若不深浅具彰,宁究一心旨趣。今约五教对显,令辨此中宗途。
第一愚法声闻教,假说一心。二乘之人,实有外境,不了唯心。纵闻一心,但谓真谛之一心;纵云外法由心转变,亦不得言境即是一心;(推之,即一心之义不成,故云假说。)故《唯识》破云:“复有迷谬唯识理者,或执外境如识非无。”释云:此即有宗,依十二处起执,心境俱有,故言假说一心也。(此下则皆实一心也。)
第二大乘权教,明异熟赖耶名为一心;简无外境,故说一心。(虽心、心所别,相见不同,但皆是心,即名一义。如一树木,虽千枝万叶,但皆是一木,即言一树木也。)于中,曲分有三:
一、相见俱存,故说一心。(相见俱存,唯识正义,虽四师各立,今且从多,故明相见二分也。)此通八识,及诸心所,(心及心所皆有相见,当体即见分,次明相分。)并所变相分本影具足。(相有二义:一、识所顿变,即是本质;二、识所缘境,唯变影缘,不得本质。)
二、摄相归见,故说一心。亦通王、所,(此即安慧所立一分名自证分,谓多立二分,去相取见为自证分也。)但所变相无别种生,能见识生,带彼影起,故魏译《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毛月等事。”(亦是世亲菩萨造。翳即非虚,如见分也;毛轮二月等,其体全无,如相分也。)
三、摄所归王说一心。唯通八识,以彼心所依王无体,亦心变故。《大庄严论》(无着菩萨造,有十三卷。)云:“能取及所取,此二唯心光,贪光与信光,二光无二法。”长行释云:“求唯识人,应知能取、所取唯是心光”,释上半也。“如是贪等烦恼光,及信等善法光,如是二光亦无染净,是故二光亦无二相”也;今解曰:皆云光者,是心之光影也。
第三大乘实教,明如来藏藏识唯是一心;(如来藏藏识,即《入楞伽经》之文也。)理无二故,故说一心。于中二门:
一、摄前七识归于藏,故说一心。谓前七转识,皆是本识差别功能,无有别体;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既云离水无别波浪,明知离本识外别无前七。)然此门及前门亦《唯识论》所破,故论云:“或执诸识,用别体同。”释云:“即大乘一类菩萨,言八识体唯是一也。”(即此门也,彼意云体是八。)又云:“或执内心,无别心所。”(即前门也,彼意云别有也。)释云:“即觉天所计,以经言士夫六界,染净由心,无心所故。”然此二门是无着菩萨建立,并《楞伽经》文,护法虽破,岂遵枝末而背大菩萨耶?故此列于俱存王所之后,用为其次转深也。
二、总摄染净归如来藏,故说一心。谓如来藏举体随缘成办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灭;是故一心二谛皆无障碍。故《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又《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难可了知。皆明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生灭门;染性常净,即真如门;如《起信》一心二门也。
第四大乘顿教,泯绝染净,故说一心。谓清净本心本无染净,对妄想垢假说为净。妄既本空,净相亦尽,唯本觉心清净显现;为破诸数,假说一心也。故《净名》云:“一切众生即涅盘相,不复更灭。”又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楞伽》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如是等文,诚证非一也。
第五、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则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全真心现也。谓未知心绝诸相,令悟相尽唯心,然见触事皆心,方了究竟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于中有三:
一、融事相入,故说一心。谓一切事法既全是真心而现(拣法相宗唯妄识而变也),故全心之事,随心遍一切中;全心之一切,随心入一事中;随心回转,相入无碍。
二、融事相即,故说一心。谓以一事即真心故。心即一切时,此一事随心亦即一切;一切即一亦然。
三、帝网无尽,故说一心。谓一切全是心,故能含一切;所含一切亦唯心,故复含一切。重重无尽,皆由一一全具真心,随心无碍,故无尽也。
此上五教,总有十门,后后转深,门门意别,览者一一详审,无令前后不分。然皆说一心,有斯异者,盖以经随机说,论逐经说,人随论执,致令末代,固守浅权。后之三门,即别教一乘之意,正当疏文。然以前望此,则前七不摄后三;以此望前,则十门全统。若直克论疏意,但是一真心体,未开收摄之门。为恐外求之故,说“总该万有”,所以指云“即是”,不云摄归,故此后方云“强分理事”等也。又,一切众生悉具,亦是该有之义。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莫寻其始,宁见中边;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廓尔大悟。
【钞】三、明体相离过,“体绝”等者,离过非也。“体”者,本觉真知也,故〈问明品〉有佛境界智,及佛境界知。疏释云:“智即能证,知即心体,通于能所”,便引七祖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言“绝有”者,离一切相故;言“绝无”者,灵知不昧故。肇公云:“知有有坏,知无无败,其知之知,有无不计。”又,秦主云:若言第一义谛,“廓尔空寂,无圣人者,知无者谁?”肇公印定云:“实如明诏!实如明诏!”又,《起信论》云“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又,《般若论》云:“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以离相释不有,诸家共明;以真知释不无,诸家少说,故广引证也。
言“相非生灭”者,“相”即指前“寂寥虚旷”等相也。相有二种:一状,二性;二皆名相,今即“性”也,非青黄等。相言“非生灭”者,直指此心不是生灭之相;不同前后以诸法无性释非生,以无性缘起释非灭等。
言“莫寻其始”者,二显分限难筹,竖无初际故。
“宁见中边”者,横无纵故。然中边有二意:一、不在内外中间之边;二、不属有无,即离断常二边,无对待故,故亦不言中道。
五、彰迷悟损益,“迷之”等者,正当万法资始义也。应先问云:既非一切,何有生死之凡、大觉之佛?故云“迷之”等。意云:只由此心不定属圣,故迷之属凡;不定属凡,故悟之成圣。然即凡圣之时,自体亦非凡圣,不变易故。如镜现杂秽之相,镜非杂秽;现鲜洁华彩之相,镜非华彩。故《还源观》中,显自性清净圆明体云:“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在圣体而不增,处凡流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等,此亦正是“体绝有无,相非生灭”之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诸佛证此,妙觉圆明,现成菩提,为物开示;不知何以名目,强分理事二门。
【钞】“诸佛证此”下,别开三重法界。于中二:初,结前生后;后,融而开释。
今初,先结云“诸佛证此”心体,故得“妙觉圆明”,示现成佛,本意只为欲与众生开示此心体也;故《法华经》云:“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与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准天长疏解云:佛之知见,非三非五,故云一;广博包含,故云大;诸佛仪式,说此化生,故云事;众生有此机,能感于佛,曰因;佛即应之,曰缘;故者,所以。由此一大事因缘,所以佛出于世。开示悟入者,此之四句,不出于二:初二句能化,后两句所化。能化有二,谓大开而曲示,此属于佛;所化有二,谓始悟而终入,此属众生。若依《法华论》释:开者,双开菩提涅盘二无上果;示者,别示法身显三乘同体;悟者,不知义,别指报身,二乘不知,说令知故;入者,因义,修因契入。华严疏主清凉观国师解云:开者,开除惑障;示者,示真实理;悟者,悟妄本空,了心体寂,只令悟上真理;入者,冥于心体。又,南岳大师释云:良以佛之知见蕴在众生,若众生无佛知见者,何论开示?)但为众生未能直入,故方便且说三乘,而其本意唯为如来知见,知见即此一法界心;故此结前心体云“为物开示”。“不知何以”下,生后也。心体无名可言,约义强分理事,此亦《老子经》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而理事浑融,无有障碍,略为三门:第一、事法界,第二、理法界,第三、无障碍法界。
【钞】而理事浑融”下,后融而开释。文二:先开章。“事法界”者,界即分义;“理法界”者,界即性义;“无障碍法界”者,即分性相即而无碍也。
【疏】第一事法界者,不出色心,万象森罗,依正境智,相用显然,皆曰事也。
【钞】后牒释,中三:初释事法界,次释理法界,后释无障碍法界。
今初也,“事法界”者,谓三世差别边际,意识所知,并名“法界”;故十八界摄百法,法界独摄八十二也。虽眼等缘境不同,别开五根、五尘,然亦是同时意识所知也。纵八识名“界”,取其因义,亦事法界摄;故知事法界摄差别法无不尽也;故〈不思议法品〉云:“诸佛知过去一切法界尽无有余”等。(等取现在未来,既云一切,明知约事也。)
言“不出”者,然差别种类事法,若一一列名,千卷不尽,今以色、心等统之无余,故云不出也。“色心”,即六境之色,六识之心。“万象森罗”者,亦即色也,意显森然罗列可观之状,故再举之。“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五十五善友不出此十;于中,有逆有顺,有正有邪,善财见闻,皆得证入。正表皆事法界也。“境”者,所知之境,谓权实差别之教,所诠差别之义。“智”者,因智差别不同,果智无量胜解,故释题云“智分因果”。
问:境、智岂不即色、心耶?
答:色通迷悟邪正,境智即一向趣入诸位修行,决断邪正。
问:岂离邪境而说正耶?
答:由心迷悟之异,境亦成差;如蛇是迷心之境,绳是悟智之境也。
“相用显然”者,总结成事法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22: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二理法界者,体性空寂,顿绝百非,略有二门:一、性净门:在缠不染,性恒清净,虽遍一切,不同一切;如湿之性,遍于动静,凝流不易,清净恒常。二、离垢门:谓由对治,障尽净显,随位浅深,分十真如,体虽湛然,随缘有异;如陶冶尘滓,炼磨真金。
【钞】第二“理法界”至“真金”者,次释理法界也。此当“界”即性义,故云“体性空寂”。
一、标指辨相中,言“顿绝百非”者,不待修行渐渐绝之,性本俱离,故云顿也。“百非”即非色非心,乃至内外大小等。百者,通而言之,非定从一二数满百也。
“略有二门”者,即性净及离垢二门也。经云:“真如平等无相身,离垢光明净法身。(上句前门,下句后门。)”又,《宝性论》云:清净有二种:一、自性清净,谓性净解脱,无所舍离,以彼自性清净心体本离一切客尘烦恼故。二、离垢清净,谓障尽得解脱故。又,《无上依经》云:净有二义:一、自性清净,是其通相。(凡圣同净,故云通相。)二、离垢清净,是其别相。(唯圣有也。)
今初分二:初,标门略释。言“在缠不染”者,《胜鬘经》云:“染而不染,难可了知。”后,通难释成。“虽遍一切,不同一切”者,谓外难云:此性净门,明理法界即是一切染净诸法之至体也。既随诸缘成于染净,即同一切,云何此云“在缠不染”等耶?疏释云:“虽遍一切,不同一切”,故经云:“譬如法界遍一切,不可见取为一切。”次,喻显。“凝流不易”者:凝流者,“凝”即冰冻凝结,“流”即津液流注;“不易”者,达水常湿,宁疑波湛之殊。
“离垢门”中云“对治”等者:“对治”者,智也;“障尽”者,十障也;“净显”者,十如也,“随位浅深”者,十地不同也。“分十真如”者,正显离垢之体也。
且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遍行真如”,住欢喜地。《唯识第九》云:异生性障,是此所断,“谓于二障分别起者,依彼种立异生性故。”异生者,即所招果,以五蕴为性。性者,因义,体义,是彼因故,或是彼体故。名“异生性”,此从果为名,以胜显劣,异生之性,依主释也。又,异生性即障,持业释也。本论名为“凡夫我相障”,此障至于初地见道起时剎那断尽,由断此障,证“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非二空故。梁《摄论》中名为“遍满”,遍满一切有为行故;意明:无有一法非二空故。此地最初便证遍满,由证此圣性故,生如来家,住欢喜地。言欢喜地者,谓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
二、断“邪行障”,证“最胜真如”,住离垢地。言“邪行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此障故,令初地圣者犯尸罗,不称正理。名为邪行。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此障永断,由斯证得“最胜真如”;谓此真如戒性所显,极为胜故。由翻前犯戒垢,成无边德,是已成于戒行,得于最胜无碍菩提之道,证此性故,名住离垢地。《唯识论》云:具净尸罗,远离微细犯戒垢故。
三、断“闇钝障”,证“胜流真如”,住发光地。言“闇钝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此障故,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所发生殊胜三慧,入三地时,此障永断,由斯证得“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极为胜故,即第三地具闻思修三慧光明,从此真如之行流出,故名胜流。以证此真如,名住发光地,谓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
四、断“微细烦恼现行障”,证“无摄受真如”,住焰慧地。言“微细烦恼现行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如第六识相应俱生身见等。具三义故,名为微细:一者,唯下品故;此唯是第九品,以相沈隐,唯迷理故,故名微细。二者,远随现行故;谓此障品遍于五道,受生死身,与身俱生,与身俱灭,恒常随逐,依一切身,此能现起,不曾舍离,故名远随现行。三者,不作意解而亦起故;以此俱生身见极微细故,起时不觉不知,任运而起故。具此三义,故名微细。至四地时,便能永断,由斯证得“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若证得已,第六识中俱生身见永伏不行,故此真如名无摄受,非我等见所摄受故。证此真如,名住焰慧地,谓成就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也。
五、断“同下乘般涅盘障”,证“类无差别真如”,住极难胜地。言“同下乘般涅盘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此障品故,令心厌苦而欣涅盘,同下二乘,故名为障。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此障永断,由斯证得“类无差别真如”。此约生死涅盘本来平等,非如眼等类有异故。证此真如,名住难胜地,谓真俗二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六、断“麤相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住现前地。言“麤相现行”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见有染净,名为麤相,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此障永断,由斯证得“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后成般若行,亦得自他相续无染净果。证此真如,名住现前地,观十二因缘,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七、断“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差别真如”,住远行地。言“细相现行障”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见有微细生灭现行,彼障七地纯无相观,入七地时,此障永断,由斯证得“法无差别真如”。谓此真如虽种种名,无别异故;又,能了知种种教法,同真无相故。证此真如,名住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八、断“无相中作加行障”,证“不增减真如”,住不动地。言“无相中作加行”者,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由有此障,令无相观不任运起。谓初之五地,观心犹劣,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中,由观染净平等如故,多住无相。第七地中,断微细生灭相故,无相恒然,而有加行,彼障八地无功用道,未能现相现土。至八地中,此障永断,由斯证得“不增减真如”。以住无相,不随染净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真如”,现相现土皆自在故。证此真如,名住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以任运故,功用不能动;相续故,相不能动也。
九、断“于利他门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住善慧地。言“于利他门中不欲行”者,即第六识内俱生所知障一分,第九品摄贪痴慢三所有种子,能障九地四无碍解,由未得四无碍解故,于利乐他有情事不欲勤行,至九地中悉皆断尽,由斯证得“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便成善达法器,自在说法。谓由证此故,名住善慧地,具四无碍解,能于十方善说法故。
十、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证“业自在所依真如”,住法云地。言“于诸法中不自在”者,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业、神通等,至十地中悉皆断尽,由斯证得“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由证得此真如故,于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便成受职等行,具智波罗蜜,得自在化身三昧等果。此地名为法云地者,法喻双举,《庄严论》云:“于第十地中,由三昧门、陀罗尼门,摄一切闻熏习因,遍满阿梨耶识中。譬如浮云,遍满虚空,能以此闻熏习云,于一一剎那,于一一相,于一一好,一一毛孔,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所化众生。由能如云,雨法雨故,名法云地。”
此总言地者,借喻显法;地有生成依持义故,真智证如,生成果智,及因位胜功德故。若因若果,皆依此地,地能持故,故总名地。通以一切有为无为功德而为其体,克性唯是如智契合,撮其要解,通于六决定为体,广如本论等明。上之十障,各障地地初心;谓地地各有入、住、出三心,此前十障,地地入心起时断也。
问:无间道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灭耶?为惑先灭智后起耶?为同时耶?此三惑智各有两失,不成断义。谓智先起,有自成无漏过,(不因惑灭故。)不能灭惑过,(智起,惑犹在故。)惑有自灭过,(前念智起,而惑犹在,故后灭时,是自灭也。)不障圣道过(令智先起故。);智后,及同时,皆具此四过,还于智上惑上各说二过。过名同前,义则顺于智后及同时而说,以意可知,相兼总成十二过也。若尔,云何断耶?
《唯识》云:“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二障种必不成就。”释曰:“二真”者,即二空真见道;谓二障种,真见生时,即永断灭,“犹明与闇,定不俱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二性无俱成失”。此但举法相一边,亦不违余缘集断义。若望此宗则有所遗,谓秤衡是一,低昂无妨,解惑不尔,岂得俱时。明闇之喻,虽则相倾,到与不到,俱不破闇,同时则相违,异时不相预。故《中论》云:“灯中自无暗,住处亦无暗,破暗乃名照”,无暗何所照?乃至已生、未生、生等,焰焰不分等。若实教中断结,要性相无碍;故〈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后”者,谓显无性缘成,则说断结。由能断无性,方为能断;所断本空,方成所断。若定有者,则堕于常,常不可断;若定无者,则堕于断,失圣智故:已上皆约惑智相翻也。
若约相续者,不约惑智相对,但就能断之智自有三时,即无间道中剎那三时。(然无间道通诸位,今取见道位为最初,至金刚为最后,各有三时。)《地论》云:“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答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论释上所引非初非中后之经文也。)若尔,云何断耶?论云:“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谓实教断惑,必性相双明。经文正显证智,唯据甚深缘性不可说义;论文兼明断惑,性相双辨。非初、中、后,辨因缘无性,是断之不断;前、中、后取,即不坏缘相,是不断之断。故《大品经》云:须菩提问佛:为用初心得菩提?为用后心得菩提?佛反问云:“如然灯,为用初焰然燋炷?为用后焰然燋炷?须菩提言:非初焰,不离初焰,后焰亦尔。”佛问须菩提:炷实燋否?须菩提言:燋。佛合喻云:菩萨不用初心得菩提,亦不离初心,后心亦尔。故龙树判云:“佛以甚深因缘答。”意云:若初心得菩提,初发心便是佛;若初心不得,二心、三心亦尔,心心不得,毕竟则不成佛,故云尔也。此中灯喻菩萨道,炷喻无明烦恼,焰如初地相应智慧,乃至金刚三昧相应智慧。又,若断者,一念便是,何假三心方断?既假三心,明智无性,无性故非初、中、后,因缘故成初、中、后断。此上犹通实教,若依圆宗所断之惑,一迷一切迷,一断一切断,无断无不断。如梦所见事,一切皆非;剎那觉悟,一切皆是。非待断却梦中物,亦非留着梦中物,故云无断无不断也。又,尚无有断,岂可更言无断?
问:夫真如者,是诸法实相,体性空寂,本自湛然,离诸句数,不可分别,云何此说分十真如耶?
答:疏云:“体虽湛然,随缘有异”也,即真如体本无有异,但对障染麤相,即证不同,遂说有异。
问:似于何者?
答:疏举喻云“如陶冶尘滓,炼磨真金”也。“陶”谓陶汰,“冶”谓铸冶,陶沙铸矿而炼真金,沙矿如障,金喻真如;故〈十地品〉中,地地以金为喻。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第三无障碍法界,略有三门:一、相即无碍门,二、形夺无寄门,三、双融俱离,性相浑然门。
今初,一心法界,含真如生灭二门,互相交彻,不坏性相;其犹摄水之波非静,摄波之水非动故。
【钞】“第三无障碍”下,后释“无障碍法界”也。文中三:一、相即无碍门;二、形夺无寄门;三、双融俱离,性相浑然门。
今初,言“一心法界,含真如生灭二门”者,即《起信论》。(马鸣菩萨,是佛灭度六百年后出世,故《摩诃摩耶经》云:如来灭度六百岁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即宗百本大乘经乃造《起信论》等也。)论初立义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后释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即约体绝相义也。谓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别,一切众生即涅盘相等。二者心生灭门,即随缘起灭义也。所以于如来藏心说有生灭者,谓随熏动转,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动,正由不动之性能成染净之相,故不动性亦在动门。
又云: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何者?以一心含通别二门。以真如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染净;故真如门总摄一切。生灭门者,别显染净,染净之法无所不该,故云总摄一切诸法;以此生灭即是真如随缘变作诸法,诸法既无异体,还摄真如门。又,真如是“泯相显实”门,不坏相,一切即泯,故得摄于生灭。又,生灭是“揽理成事”门,不坏理而成事,故得摄于真如;是故“互相交彻,不坏性相”。何者?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如金与庄严具,若以金摄具,具无所遗;以具摄金,则金无不尽。良以二门一揆,全体遍收,故得交彻等也。今此用者,先标交彻及不坏性相之所以也。真如即理,生灭即事,二门若非一心,即不交彻;一心若无二门,即坏性相;故次云“互相”等也,下喻结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二、形夺无寄门者,谓无事非理,故事非事也;无理非事,故理非理也。
【钞】二、形夺无寄门,疏言“无事非理,故事非事”者,谓事既揽理,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无事可得故;如以水夺波,波无不尽。言“无理非事”等者,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帀于理,遂令事显而理不显;如水成波,动显静隐也。
【疏】三、双融俱离,性相浑然门者,曲有十门。
【钞】三、明“双融俱离,性相浑然门”中,有二:初标牒,后开释。“曲有十门”乃至“不离此门”,于中有二:初开释,后融结。初中分二:先开“曲有十门”,后释于“十门”分之为二。初,前之七门明事理无碍,后之三门明事事无碍,今初文也。
【疏】一、由离相故,事坏而即理。二、由离性故,理泯而即事。
【钞】初二门出理事相。于中,初门事坏即理,疏云“离相”故者,此标所以也。相即是事,此举缘起如幻之事,非妄计定相之事也。“事坏而即理”者,正显理相也。二、明理泯即事,疏言“由离性故”者,举其所以,此明无我理,非事外定空之理也。“理泯而即事”者,正显事相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三、由离相不坏相故,事即理而事存,以非事为事也。
【钞】第三门,举第一门收第二门,明理时不失事。疏言“由离相”,即第一门“由离相故”;“不坏相故”,即第二门“理泯而即事”,即是反显不坏相,此举所以也。言“事即理”等者,正显理时不失事。言“事即理”者,意显非取理外定相之事。如摩尼珠空净所现之丹青,非朱砂蓝色之丹青;故于珠全空时不碍色存也。言“非事为事”者,意显非是妄情所计定相之事,只以真理随缘所成之事为事,故约理时不失事也。如摩尼珠体空净能现众色,摩尼珠体空净喻理,所现众色喻事也。
【疏】四、由离性不泯性故,理即事而理存,以非理为理也。
【钞】第四以第二门收前第一门,明事时不失理。疏言“由离性不泯性故”者,此标其所以也。“离性”即第二门“离性故”;“不泯性”者即第一门,性即是理。言“以非理为理”者,意取缘起无性之理,非取事外定空之理。如珠幻色无体之空,非太虚之空;故于珠全色之时,不碍空存也。
【疏】五、由离相不异离性故,事理双夺,迥超言念。
【钞】第五收一、二二门同时,故理事俱绝。疏言“离相”即第一门,明离相故;“不异离性”者,即第二门,明“由离性故”。是即举第一门收第二门同时,是以双泯。又,亦由前三、四二门既不相失,随一泯时,即一切泯;如前珠色,珠泯即色亦泯也。
【疏】六、由不坏不异不泯故,有初事理二界俱存,现前烂然可见。
【钞】第六以第三门收第四门,明理事双存。疏言“不坏”即第三门中“不坏相”;“不异不泯”者,即第四门中明“不泯性”。此是举所以,既不坏相,不异不泯性,即随一存时二皆存也;如珠现色,珠在色亦在也。
【疏】七、由不坏不泯不异离相离性故,为一事理无碍法界。使超视听之妙法,无不恒通于见闻;绝思议之深义,未曾碍于言念。
【钞】第七举第六门收第五门,明事理无碍。疏“七由”下,此中有三义句:一、标所以,二、正明无碍,三、举德显能。
“不坏”至“离性故”,此标所以也;“不坏不泯”,即第六门明“不坏不泯”;“离相离性”,即第五门明“离相不异离性”。此中亦明存泯无碍:第六明存,第五明泯,此二门既其同时,故无障碍也。亦远收第三、四及一、二门:疏言“不坏”即第三门,明“不坏相故”;“不泯”即第四门,彼明“不泯性故”;“离相”即第一门;“离性”即第二门故:总之一处,为一事理无碍义也。言“超视听”及“绝思议”者,即指“离相离性”也。言“恒通见闻”及“未曾碍于言念”者,即指“不坏不泯”也。逦迤有此三重,事理无碍之义方备,智者一一审之,令见门门之意,不得率尔麤心,失其深趣;由上义故,成下三门事事无碍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八、由以理融事,令无分齐。
【钞】八、蹑前意明事事无碍之所以,及总相明一切诸法,一一皆能遍能包,各各无尽。言“以理融事”等者,以事无别体,全假理成,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事既揽理,即事相全虚;既事理相即,故能一一包遍。
【疏】如理之遍,一入一切;如理之包,一切入一:故缘起之法,一一各摄法界无尽。
【钞】言“如理之遍”者,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全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尘,一切皆尔。“如理之包”者,谓诸事法与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现。由上一事含于理故,余一切事与所含理体不异故,随所含理皆于此一事中现;如一尘,一切皆尔也。
【疏】九、由因果法界各全摄故,令普贤身中佛佛无尽,佛毛孔内菩萨重重。
【钞】九、又蹑前诸法之例,明佛、菩萨各相全摄,重重无尽。
【疏】十、由因果法界差别之法无不恒摄法界无遗,故随一一门,一一行位,各摄重重。
【钞】十、又于前因果中各自有多多差别,若分若全,乃至微细,亦各具摄重重无尽,故云“剎身尘毛”等也。
【疏】故广剎大身,轻尘毛孔,皆无有尽。
【钞】“广剎大身”等者,此明依正无碍。今释此文,聊作六句:
一、以轻尘摄广剎。《大经》云:“佛剎微尘数,如是诸剎土,能于一念中,一一尘中现。”又,此经下文云:“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等。
二、以毛孔摄大身。〈现相品〉云:“如来于一毛孔中,一切剎尘诸佛坐”等。
三、以毛孔摄广剎。依〈阿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剎,诸剎不能遍毛孔”等。
四、以轻尘摄大身。此经下文云:“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等。
五、以轻尘摄身剎。《大经》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剎”等。
六、以毛孔摄身剎。《大经》云:“一毛孔中难思剎,等微尘数种种主,一一皆有遍照尊,在众会中而说法”等。
此即皆由一一各摄法界无尽故。(此上二句中,皆有一多无碍,大小相容。)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21: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以其后一,总融前九,为第三浑融门也,亦融前二,不离此门。
【钞】又,此“亦”者,即是总总融前故,如文可知。
【疏】第二明能入者,总即普贤行愿,若别说者,略有二种:一者身入,二者心入。身由心证,故广辨心入。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无碍。谓于此行门,深忍乐欲,净信不逾;于斯行门,晓了性相;依之起行,一一真修:解行相扶,自然契合。
【钞】“第二明能入者”下,于中二:一、总标行愿能入;二、别说身心能入。文中又二:一、略指身心;二、“身由”下,广释“心入”。随识则身阻碍,依智则身融通。先标列,然从凡至圣,不过信解行证。证是果相,义在契合中收,今明能入之因,故此但明三也。言“此三无碍”者,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有解无行,其解必虚;有行无解,其行必孤:若称法界,三必无碍也。后解释,疏谓“于此”至“不逾”者,释信也;“于斯”至“性相”,释解也;“依之”至“真修”者,释行也。亲证唯解行,故但结二。
【疏】第三能所契合者,正显入义。入者,了达证悟之名,略有二门:一者果海,离于说相;二者因门,可寄言说。
【钞】“第三能所契合”下,文三:初释“入”字;次,“略有”下,双指因果。
【疏】今且略明无分别智,证理法界,以为五门:一、能所历然;二、能所无二;三、能所俱泯;四、存亡无碍;五、举一全收。
【钞】后,“今且”下,寄说因门。于中二:初,明入理法界;后,明入无障碍法界。初中三:初、标举开章;二、“第一”下,随门牒释;三、结前五门,生后文势。
【疏】第一能所历然者,谓以无分别智,证无差别理。心与境冥,智与神会,成能证智,证所证理。如日合空,虽不可分,而日光非空,空非日光。
【钞】二中五,如文。
一、明能所历然:第一则法相宗证道,谓大乘始教也。夫法,约内,则分别名“识”,无分别名“智”;约外,则差别名“境”,无差别名“理”,亦名“境”也。“心与境冥”等者,即《唯识》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与境冥,与神会。)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二取,谓能所,即前加行推一切法名义自性差别空,能缘亦空,然未冥合;故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少物,谓空相也;有所得者,未冥合也。“日空”者,喻理智;但昼明便是日光,不必须见日轮之相,及照物之相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30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