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染心半净

[弘法探讨]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 ——唐 澄观别行疏 宗密随疏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当其器也,百城询友,一道栖神,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皆友焉!
【钞】“当其器也”下,六、指例显,当机益深。文中有四:一、约人以显益;二、约法以显益;三、始末交彻以显益;四、得失相对以显益。
今初,“当其器”者,即善财童子,指此为例,依教皆然;故弥勒云:“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百城询友”者,但举圆数,其实一百一十城询问善友也。故《八十经》初云:“尔时,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游一百一十城已到普门国,思惟观察,一心愿见文殊师利。”一百一十,表十地及等觉,一一皆具诸地功德故;或不分等觉,即开十信,进退皆表一百一十。此宗,三贤行相,不殊十地,故不别表;所谓初住、初行、初回向、初地也,二、三,乃至十住、十地,行相皆然,此依《大疏》辨也。
“一道栖神”者,栖托心神也。一道有三义:一、唯向南,二、唯一因一果,三、万圣千贤皆修,万行更无异路;三皆一道义也。
“明正为南”者,谓善财始自发心福城东见文殊,便渐次展转,一向南行,历诸善友。明者,以南主火,是阳是明;北主水,是阴是闇。正者,不住东西二边,(东左西右,故是二边。)当南北中正之道。表求法者背闇向明,离边当正,故云“明正”。更有三义:一、一方已有多友,余方例然;二、南主生长,表求法者生长善根故;三、西域居人宅多东向,顺日月转,表于善财顺人法故。故旧疏云:“善财求友,表随顺以南行。”
“方尽南矣”,方是假法,二无定体,东西南北相待立名,但取明正之义,所向尽名为南,如此始名悟入法界;故善财至寄十地之友,多在菩提道场,又不言却回向北,故知若触向明正,一切皆南也。
“益我为友,人皆友焉”者,有二义:初、随相说,二、称性说。随相说者,谓见善者生不及之心,见恶者发探汤之智。既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况多者也;但能择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则触向皆师也。又,见贤而思齐,即为益也;或见不贤而内自省,亦为益也。又,《老子》云:“善人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人是善人之资。”皆是益我为友之义,故“人皆友焉”。二、称性说者,夫法界圆宗,触类成教,但因之生解,即名为师。如推一尘见具无边之德,尘即是师。所以,善财再遇文殊,智照无二之后,便遇三千世界微尘数善友知识者,意在兹焉!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千化不变其虑,万境顺通于道。
【钞】二、约法以显益,疏“遇三毒而三德圆”至“顺通于道”者。三毒成三德有通有别:
通者,三毒本空,元是三德,迷情执取,以德为毒。今悟,则贪无贪相,元是戒也;嗔无起灭,本自寂然,元是定也。故《法句经》云:“戒性如虚空”,又云:“嗔心等阳焰”。痴无痴相,是为慧也。又,《心王经》说三藏云:“贪相不生,是为戒藏;嗔相不生,是为定藏;痴相不生,是为慧藏。”《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法。”是知:迷为八万四千尘劳门,悟成八万四千波罗蜜。尘劳虽众,根本不过三毒;波罗蜜虽多,根本只是三德也。
别者,即善财所遇善友,其类不同,表一切类中皆有法门,令后学者,于人不观种性,于法莫存取舍。故,婆须蜜女示贪欲之相,所以邻里生疑,抱持唼吻,皆获功德,其所得法门,名离贪欲际解脱门;无厌足王示其嗔相,伤煞无量众生,所得法门,名如幻解脱门;胜热婆罗门,四面火聚,中有刀山,令投身入中,向上兼日,五热炙身,示现外道痴迷邪见之相,善财见之,所得法门,名般若波罗蜜普庄严解脱门。三毒之相,尚有法门,况余类耶!是知:契合华严圆教,婆须爱水而不溺;无厌恚火而不烧;胜热邪见而不侵矣!
言“入一尘而一心净”者,有二义:一、以情念为尘,念即无故净也;二、即微尘,尘体称性故净也。一尘一念既尔,千心万境总然;故次云“千化不变其虑,(故心要云: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万境顺通于道”也。(即处处道成,无一尘而非佛国。)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
【钞】三、始末交彻以显益,文中二:一始终,二本末。
今初,“契文殊之妙智”者,即善财历诸善友,再遇文殊,当智照无二相,契合本心,绝能所相,故不见身,但遥申右手摩顶得法,义在下五相中解也。“宛是初心”者,最初在福城东得见文殊,表信智,今又见文殊,表证智;意明:信证虽说始终,智体元来不别,所以皆是文殊。如第二十信会在普光明殿说,第七因圆果满,重会普光,亦表证极不离初心,正同此也。故《大疏》云:“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也。”
二、本末,疏“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者,善财求友,最后至普贤菩萨处,微细观察普贤之身。见一一毛孔中,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海(云云),乃至善财所见佛剎微尘数诸善友,往诣亲近,积集智慧,比此暂见普贤所得境界,百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善财从初发心,乃至普贤,于其中间,所入剎海,相续不断。今于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过前不可说不可说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一相好,一一支节,悉亦如是。善财于普贤毛孔剎中,行一步,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如是尽未来际劫,犹不能知一毛孔中,种种剎海,种种佛海,种种菩萨众会海;如是等海,皆悉不知究竟边际,故云“玄门”也。然不离一心一性一毛一尘,故次云“曾无别体”。又,经最后结云:善财则得普贤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等,正觉现前等,乃至不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既前后横竖皆等,何有别体?故《大疏》云:“寄位南求,因圆不逾于毛孔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
【钞】四、“得失相对以显益”者,疏“失其旨也”至“于一朝”,有二义:
一、通相而言,由此经境界,一念一尘,皆全收法界;故一念失则全乖,旷劫修而无益;一念得则全契,剎那证而无遗。
若指经文,则〈出现品〉意简权教六度菩萨非器;对前二乘绝听,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之意。经云:“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具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即前句云徒修因也。)若闻此法,信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具足一切诸菩萨法,远离一切诸世间法,深入如来无量境界(即后句云等诸佛也。)。”故《大疏》云:“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即前句也。)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家(即后句也。)。”故知无念为宗,实为妙也,既得意失意悬殊,诚见此经大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杳矣!妙矣!广矣!大矣!实乃罄诸佛之灵府,拔玄根之幽致;升慧日以廓妄,扇慈风以长春;包性相之洪流,掩群经之光彩。岂唯明逾朝彻,静越坐亡而已矣。
【钞】三、结叹,文三:初以四德名叹,次以六德义叹,后形外义结。
今初,疏“杳矣妙矣广矣大矣”,“杳”冥微“妙”,德相意也;“广”则业用,“大”则体性。
次以六德义叹,疏“实乃”等是:
一、诸佛灵妙所集之都府,如千珍万宝所集之库藏,唯此经罄而竭之,无有遗隐。
二、名相蔽于玄理,如土埋根,唯此经玄妙之法而令露现,故云“拔”也。
三、日出而云雾散,慧发而妄想除也。
四、阳和照物,远近齐敷,枯木不生,过时则已;佛慈利生,平等普度,阐提不受,穷尽未来。又,阳气所滋者,后终凋落;佛慈所度者,究竟涅盘:有此两重之意,故云“长春”也。
五、涓涓滔滔,无流不纳,大海也;若性若相,无义不诠,大经也。《大疏》云:“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
六、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众景,即月与星辰也。)圆宗布世,掩群经之辉。(群经,即权教二乘也。)
后、形外义结,疏“岂唯明逾朝彻”等者,《庄子》中事,此有二意,总意云:尚掩诸经,况于外典也。言朝彻者,《庄子第三》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子葵曰:“可得学耶?”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注云:圣人之才,谓其有慧;圣人之道,谓其有真;以真教之,能成彼之道矣。)吾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谓亡天下事也。)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物,谓凡有物象。)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不见是身,何生之有。)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不有万物,唯真独存,如朝日升明,洞彻无碍,人皆有此,不能自知。)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不生不死”也。
言“坐亡”者,亦《庄子第五》,颜回以契道之言白夫子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
曰:“回亡仁义矣。”(仁即不周,义则不及。)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亡礼乐矣。”(礼过则烦,乐则心动。)
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
曰:“何谓也?”
曰:“回坐亡矣。”
仲尼然曰:“何谓坐亡?”
曰:“回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亡。”(心静为坐,物空为亡。)
仲尼曰:“回果至贤乎!丘也从而后矣。”
今疏意云:据诸教所诠鉴用之智,寂灭之理,早以逾于朝彻之明,坐亡之静;若以华严圆妙之旨,不唯超彼而已,兼诸权教小乘亦皆超越,故有岂唯而已耶之言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然玄籍百千,幽关半掩。
【钞】“然玄籍百千”下,第三教起由致,庆遇希奇。文中二:一、明昔翻未具,二、明今译多具。
今初,龙树菩萨至龙宫,见《华严经》有三本: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上、中二本,阎浮提人力劣,不能住持,龙树菩萨遂将下本流布天竺也。言“玄籍”者,玄妙典籍也;“百千”者,即下本经十万偈也。言“幽关半掩”者,谓晋译三万六千偈,唐加九千偈,成四万五千偈;经来未具,故幽微关键之教而半掩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我皇御宇,德合乾坤,光宅万方,重译来贡。东风入律,西天输越海之诚;南印御书,北阙献朝宗之敬。特回明诏,再译真经,光阐大猷,增辉新理。澄观,顾多天幸,钦属盛明,奉诏译场,承旨幽赞。抃跃兢惕,三复竭愚;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味;尘培华岳,无增万仞之高。
【钞】二、明今译多具,疏“我皇御宇”下,但展〈法界品〉二十一卷,成四十卷,亦未全足,故云多具。文中三:一、明圣朝德化广被,为译之缘;二、明外国远献梵本,是译之因;三、正明诏命,述译赞之相。
今初,疏“我皇御宇,德合乾坤”者,谓临御区宇,德合天地,干天坤地。“光宅万方”者,《尚书尧典篇》曰:“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孔安国注云:谓圣德之风远着。今意云:风光远及,以天下为宅也。今我德宗皇帝德及外国,故彼以《华严》梵本来贡也。“重译来贡”者,夫外国贡献,经历数国,即展转译语,从一国至一国,乃至于此,故云“重译”,如献白雉,九译至此也。
二、明外国远献梵本,是译之因者,疏“东风入律”至“朝宗之敬”。
言“东风入律”者,汉武帝《十洲记》说:西胡月氏国遣使远进三种物,谓小师子、续弦胶、反魂香,经半年不问此事。使者因随帝入苑射,帝弓弦断,使者曰:何不取續弦膠續之,遂取膠之,果如其言。帝曰:彼君有此,何以远贡?使者曰:臣国去此三万里,国有常占者,见东风入律,十旬不休,青云干(或作观)吕,连月不散。占者云:东有好道之君,遂令远献也。(彭伉诗云:祥辉上干吕,郁郁复纷纷,远示无为化,将明至道君。势凝千里静,色迥九霄分,已见从龙意,宁知触石纹。状烟殊散漫,逾月更氛氲,因使来宾国,西瞻仰瑞云。)“西天输越海之诚”者,既皇帝德风及于西天,故彼输奉过海之忠诚,远贡经本,如昔三物也。
“南印”者,都望天竺,即是此国之西,就彼五天,即是南印土也。“御书”者,彼国表云:手自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谨奉进上等。“北阙献朝宗之敬”者,百川朝宗于海,万国朝宗我唐,故以献经而申远敬。
疏“特回明诏”下,三、正明诏命,述译赞之相。于中三:一、圣垂诏命,二、庆承诏命,三、译赞之相。
今初,但是展演旧经〈入法界〉一品,故云“光阐大猷”及“增辉”也;“猷”谓嘉猷,嘉美之德也。
二、庆承诏命,疏“澄观顾多天幸”至“幽赞”者,反顾我有天然之幸,得遇盛明之时,奉诏译经制疏也。
三、译赞之相,疏“抃跃”至“之高”者。“抃”,谓手舞;“跃”,谓足蹈;“兢”,谓战战兢兢;“惕”,谓悚惕。“三复竭愚”者,谓再三反复,竭尽其心,不敢孟浪也,谦故曰“愚”。然三复之言,即《论语》云“南容三复白圭”。谓毛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谓:圭玷可以磨治,若过言一出,驷马追之不及。南容读诗至此章句,再三反复,以将诚慎其言也,今用此意。
“露滴天池”者,《智度论》中,指海为天池。意云制疏译经,一言一义,得契佛心,如露滴海也。“尘培”等者,即子贡对鲁哀公赞夫子之言。谓哀公问子贡云:“汝师贤乎?”对曰:“贤”。哀公曰:“贤复如何?”答曰:“不知。”又问:“何以不知?”子贡曰:“吾于夫子门下,如人终日戴天,不知天之高;终日履地,不知地之厚。饮海知饱,安知其深?”哀公曰:“誉师太过欤?”子贡曰:“捧土培山,宁有益仞”(七尺曰仞。)。上皆谦辞。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大方广,所证法也;佛华严,能证人也。极虚空之可度,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溟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剎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摄玄妙,以成真光之彩,经也: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则无尽法门,思过半矣!
【钞】“大方广”者下,第四略释总题,令知纲要。于中三:一标名,二释名,三结叹。
今初可知。
二、释名者,疏“极虚空”至“经也”。“极虚空”等三句,即普贤偈赞佛德结归无尽之文云:“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今取虚空释体大,海水释相大,尘剎释用大,唯不取心念及风也。“碎尘剎”者,碎尘数之剎并为微尘也。“离觉”等者,能觉即菩提,所觉即涅盘;故《楞伽》云:“一切无涅盘,无有涅盘佛,亦无佛涅盘,远离觉所觉。”既理智俱泯,能所两亡,始本不二,是究竟觉;故虽俱离,而朗照万法之无遗,非一向同《楞伽》也。“芬敷万行”者,草木感果之华也。“荣耀众德”者,草木兼通金玉庄严之事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者,双以二华二德严饰佛身也。“贯摄”等者,贯穿摄持玄妙之义门,门门焕烂,无量无边;门门寻之,一一皆彻佛智,如寻影以至于本;故《大经》云:“如因日光照,还见于日轮。”然以智慧光,通达于佛智,佛智体如日轮,演无量义如日光。
三、结叹者,疏“总斯七字”等,《尚书》云:“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紊者,乱也,孔氏序云:“举其宏纲,撮其机要。”“思过半矣”者,《周易.系辞》文势,孔子云:学者观其彖辞,是以尽过半之思。今意云:若解七字之义,即一部之功已过半矣!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8: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二  完毕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卷第三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钞】上来第二正释疏文,四分中:一、总叙文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四、庆赞回向。初,总叙文意,已竟,自下第二广释归敬请加。
【疏】稽首归依真法界,光明遍照诸如来,普贤文殊海会尊,愿得冥资赞玄妙。
【钞】第二归敬请加,于中分二:初三句是归敬,后一句请加。初中又二:初,有四字,是能归三业,稽首归依;后,有一十七字,即所归三宝,“真法界”下。
今初,疏“稽首归依”者,“稽”者,屈也,至也;“首”者,头也;“归”者,向顺之义;“依”者,凭托之意。疏主欲拟制述,先起三业,虔恭敬仰,屈己头顶以至于地,心冥佛境,口诵词句,剖析心诚,乞求加护也。
问:何故最初归敬三宝?
答:略有七意:一、显示吉祥故;二、发生信心故;三、令知恩德故;四、仪式应然故;五、表有承禀故;六、为求加护故;七、随顺先圣故。
且初,显示吉祥者,三宝功德,第一吉祥,故于最初先申归敬,欲令所制久久流通,二利吉祥,故先归敬也。《成实论》云:“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
二、发生信心故者,欲令后人闻此教典,不起疑惑,生起信心,故于最初先叹三宝,令于三宝生顺信已,方于正教不疑谤故。
三、令知恩德故者,谓佛有说法恩,法有生解恩,僧有传教恩。若无佛宝,即无人说法;若无法宝,即无由生解;若无僧宝,即无人传教。是以,由佛说法,由法生解,由僧传教,令得听闻;由此三恩,方成慧悟,令知恩德,故疏先明。
四、仪式应然故者,世间臣子,凡有所为,先白君父,方合仪式。三宝恩德,逾于君父,大师之心,何啻臣子,将欲发扬正教,先白三尊,仪式应然,故归敬也。
五、表有承禀故者,欲显所述且非胸臆,皆依圣教,尽有经典,承禀三宝所证所说,制成此疏以诲后人,故于最初先申归敬。
六、为求加护故者,像季传教,障难恒多,先敬三尊,上求加护。
七、随顺先圣故者,西天圣众,诸菩萨僧,造论释经,皆先归敬,顺诸先圣,故敬三尊;敬意极多,不能繁述。
释此所归三宝分二:先标三宝义,后正销疏文。
今初,三宝之义,佛法大纲,学者要知,不可不说,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建立,四次第,五问答分别。今初有二:初总名,后别名。
总名者,“三”者数义,“宝”者从喻为名。依《宝性论》有六义:
一、希有:如世间金玉等,世间难得,三宝亦尔,百千万劫众生难遇。
二、明净:如世间金玉,体性明净,三宝亦尔,离染无垢,所以明净。
三、势力:如世金玉,有威德势力,三宝亦尔,见道力用神通威力。
四、庄严:如世金玉,庄严世间,三宝亦尔,定慧庄严出世法故。
五、最上:如世金玉,于世最上,三宝亦尔,修出世道最尊最上。
六、不变:如世金玉,不可改易,百炼不轻,久埋不生,三宝亦尔,不为世法之所改易。
具此六义,故名为宝,从数及喻以为名也。
次别名者,谓佛、法、僧。梵云“佛陀”,此翻“觉者”。《佛地论》云:于一切境,能除二障,如睡梦觉,如莲华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之为佛。觉即是佛,当体为名。梵云“达摩”,此云“法”,即教、理、行、果。自性轨持,名之为法,轨持即法,当体为名。梵云“僧伽”,此云“和合众”。三乘圣人,理事二和,体无违诤,和合是用,众即是假和合之众,依主得名。
第二出体者,于中有二:先辩差别,后明体性。初文有三:一住持,二别相,三同体;皆可宝重,生福之田也。
初、住持者,佛谓形像,法谓教法,僧谓五众也。
二、别相三宝,(依贤首大师五教以明。)分五:
一、小乘教,文三:佛、法、僧。一、佛宝,文三:初法身,即五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是。)二报身,(即丈六身是。)三化身。(谓随类化身是。)二、法宝,文四:一教法,(谓声教。)二理法,(谓生空理。)三行法,(谓三十七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四果法。(谓择灭涅盘。)三、僧宝。(即四果、四向。)
二、大乘始教,亦三:一、佛宝,文三:一法身,(谓清净真如。)二报身,(谓自他二种受用。)三化身。(大化身千丈,小化身丈六,随类化身。)二、法宝,文四:一教法,(谓本质影像。)二理法,(谓二空真理。)三行法,(谓六度万行。)四果法。(菩提涅盘。)三、僧宝。(即三贤十圣。)
三、大乘终教,亦三:一、佛宝,文二:一真身,(谓法身,及自受用。)二应身。(谓他受用,及化身。)二、法宝,文四:一教法,(唯心影像。)二理法,(谓二空真理。)三行法,(谓六度万行。)四果法。(谓始觉合本觉。)三、僧宝。(谓三贤十圣。)
四、大乘顿教,但唯真性,更无别法,纵使强论,亦不出一性;亦三:一、佛宝,(约觉知义。)二、法宝,(约轨持义。)三、僧宝。(约不违义。)
五、大乘圆教,文三:一、佛宝,文二:一、融三世间十身,(众生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二、佛自具十身。(菩提、愿、化、力、庄严、威势、意生、福、法、智。)二、法宝,文四:一教法,(谓别教一乘。)二理法,(谓法界十玄。)三行法,(谓行布圆融。)四果法。(谓依正无碍。)三、僧宝。(谓海会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同体者,自有三说:
一、就本性说:性自灵觉,佛也;性本寂灭,法也;性上本有恒沙德用,互不相违,亦不乖诤,一味清净性体,僧也。
二、就观行说:观照,佛也;照故离识,可以轨持,法也;在观,则万法已圆,念念自无乖诤,僧也。
三、就融通说:世、出世间差别之法,尽托圆明大觉假现,一一无有自体,当体便是圆觉;则一切皆佛也。如镜现像,像皆是镜,所现之法,一一寂灭,虽寂灭而不坏相,性相不异,故一一相随性而遍法界,性随相而千差,尽未来际,性相无碍,究竟皆可轨持,法也。既一一相随性无碍,则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包一切,一切包一,交参涉入,和合无违,凡圣一一皆然,僧也。
二、明体性者,有三:
一、住持三宝:佛宝,不论金玉图彩塑画等,并以四尘为体。法宝,若纸素竹帛等,亦以四尘为体。僧宝,若凡夫僧,即以有漏五蕴为体;若图画僧,亦以四尘为体。此等住持,皆令真实三宝势力不断,名住持也;故《净名经》云:“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二、别相三宝:法身即以无垢真如为体;自受用身以实无漏五蕴为体;他受用身以平等性智所现相分似无漏五蕴为体。化身有三:若大化身,以成所作智中所现微细色心相分似无漏五蕴为体;小化身,以成所作智中所现通麤及细色心相分似无漏五蕴为体;若随类化身,以成所作智中所现唯麤色心相分似无漏五蕴为体。若法宝有四:一教,谓名、句、文;二理,谓二空真如;三行,谓六度十度万行;四果,谓菩提涅盘殊胜之果:此之四法,总为法宝体。僧宝,以三乘圣人无漏五蕴为体。
三、同体三宝:通以真如为体,如有觉义名佛宝,如有轨持义名法宝,如有理和名僧宝。故《涅盘经》云:“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等也。又《净名经》云:“佛则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又《宝积经》云:“正见法身,尚不见佛,何况形色;以空远离,尚不见法,何况言说;以无为法,尚不见僧,何况有和合众也。”
三、建立者,有四:
一、翻邪三归:为彼外宗有三:一邪尊,二邪教,三邪人;翻彼三故,建立三宝。归依佛已,宁舍身命,终不归依自在天等;归依法已,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典籍;归依僧已,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邪众。为所翻有三,故立三宝,广如《优婆塞经》说也。
二、对根者:为上根人趣佛菩提,说于佛宝;为中根人求自然智,及因缘法,而能入道,说于法宝;为下根人依师受学,理事不违,方能入道,说于僧宝。
三、约喻者:佛如良医,法如良药,僧宝如看病人。
四、依因者:一、依如来为因;二、依正法为因;三、依止我弟子为因。诸有情类,要由三因,得涅盘乐,如《十轮经》说。
具上四义,不增不减,但说三宝也。
四、辨次第者,有三:
一、约功用次第:教化众生,无过于佛,故先明佛宝;由有佛故,说三乘法,故次明法宝;由有佛法,化三乘众,故后明僧宝。
二、约修行次第:一切圣人以法为本,先明法宝;由有法故,方有修行,次明僧宝;由有法僧,当得佛果,后明佛宝。
三、约胜劣次第:同体三宝中,法宝为胜,故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故法宝胜也。别相三宝中,佛宝为胜,故经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故佛宝胜也。住持三宝中,僧宝为胜,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在即法在,人亡即法亡,故僧宝胜也。
五、问答分别者:
问:前云三乘圣人皆是僧宝,声闻众多,可名为僧,独觉独出,云何成僧?
答:缘觉有二:一、独觉,出无佛世,静处思惟,即能悟道,此既无众,阙于事和,但是行法,非僧宝也。二、众出,亦有无量大缘觉众,具理事二和,所以成僧。今约众出,故《仁王经》云:时“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非断非常,四谛十二因缘皆悉成就也。”
问:出家菩萨具有二和,可名为僧,在家菩萨唯有理和,莫不成僧?
答:在家菩萨虽无事和,而有理和,性无乖诤,即得成僧,不同声闻要具二和也。
问:菩萨僧中有其几人?
答:依《仁王经》、《璎珞经》说有四十二贤圣,所谓地前三贤,地上十圣,及等觉、妙觉,如彼广说。所以不取十信者,为是凡位也。于四十二位中,四十一是僧宝,妙觉一位是佛宝所摄也。
上来五段不同,略明三宝义竟。
后,别销疏文者,疏“真法界”者,即法宝也。摄法差别,但归真界也。先标法者,诸佛之师故。
疏“光明遍照”等者,佛宝也。梵语“毗卢遮那”,此云“光明遍照”,此就新梵语翻也。若准旧梵语翻,“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寂”,属法身;“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属在报身。若准梵文,即不如此,二种梵名,但新旧别,非分法、报之异;故旧译《华严》总名卢舍那,唐译经中皆曰毗卢遮那,即三身十身通名毗卢遮那也。今此中用,即法、报通称,此最为正。况此宗中法、报无异,同是一源,不同诸教有为、无为别。又据此《大经》及《一字顶轮王经》,释迦、毗卢及一切义成等,皆是异名;故知三身更无别称,但是古德义说也,故知此中不错用也。言“光明遍照”者,谓常寂光遍一切法,如镜之明,像像皆遍也。“诸如来”者,主伴互收也;举一为主,一切皆伴,伴者不离主也。
“普贤文殊海会尊”者,僧宝也,二圣为海会菩萨之尊也。又,望能归之人,即指海会菩萨是我之尊也。后会通:二圣菩萨数过剎尘,名著在经者亦有数百,偏归二圣者,良有所以。二圣本尊总为三圣,托以表法,不徒然也。今依《三圣圆融观》略显二门:一、相对明表,二、相融显圆。初中,二圣为因,遮那为果,果超言相,且说二因;若悟二因玄微,则见果海深妙也。二圣略为三对:
一、能信所信对:言能信所信,表是因中。谓普贤表所信法界,即在缠如来藏;故《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藏身三昧者,意在此也。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云“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故;善财始见发大心故;经云:“出生一切菩萨,无休息”故。
二、解行对:普贤表所起万行,上下经文,五周因果,皆普贤行故,文殊即能起之解。慈氏云:“汝得见诸善友,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云“常为一切菩萨师”故。
三、理智对:普贤表所证法界,即出缠如来藏。善财童子入其身故;一毛广大,即无边者,称法性故;经云“普贤身相如虚空”故。又,见普贤即得智波罗蜜者,明依理发智故。文殊表能证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常为无量诸佛母故;诸经中说法,多显般若旨趣故。善财再见文殊后方见普贤者,显有智方能证理故;是以古德名后文殊为“智照无二相”也;不现身者,心境两亡故。以文殊权实之智,证普贤体用之理。此之一门,古德亲问三藏,三藏言:有经说未传此方。又,此一门亦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体用,普贤理寂以为心体,文殊智照为大用故。
二、相融显圆者亦二:先明二圣法门各自圆融,后以二圣法门互相圆融。
初中,谓文殊必因于信,方能成解。有解无信,增邪见故;有信无解,长无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源,成其极智。反照不异初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又,前方便之智,不离体故,后文殊名“智照无二相”,照信不殊于智故。从无身相,以展右手,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隐隐。次,普贤三事自相融者,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理,理无行外之理;由理显行,行无理外之行故。随所证理,行无不具足,一证一切证故。见普贤一毛所得法门,过前不可说不可说倍。又,是即体之用故,毛孔法门,缘起无尽,由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也。
二、以二圣法门互相融者,谓要因于信,方知法界信;若不信法界,信则为邪故。能所不二,不信自心有如来藏,非菩萨故。次,要籍于解,方能起行,称解起行,行不异解,则解行不二。次,以智是理用,理体成智,还照于理,智与理冥,方曰真智,则理智无二故。经云:“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入。”又,法界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观穷数极,妙符乎寂,则定慧不二。又,即体之用曰“智”,即用之体曰“理”,即体用无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隐隐,即普贤三事涉入重重。此二不一不异,方名普贤帝网之行;故〈普贤行品〉及上下经文,广显事理圆融为普贤行,非独事行名普贤也。亦如《曼殊千钵经》云:“尔时,众中菩萨摩诃萨,一切有情,同修行普贤曼殊行愿,证入毗卢遮那如来十大慈佛心观”,亦表二圣不异。
问:既二圣相融,何以不名文殊行耶?
答:为摄智属理,唯一真法界,故举一全收也。
二、遮那为果者,二圣法门既融,则普贤因圆,离相绝言,没同果海,是曰“毗卢遮那光明遍照”,唯证相应故。〈法界品〉末,普贤菩萨后便偈赞佛德者,显果相也。又,品初如来自入三昧,现相无说,表所证绝言,而普贤开发也;放光令悟,表能证绝言,而文殊开显者,即其意也。然上理智等并不离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若于心能了,则念念因圆,念念果满,〈出现品〉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故;而即一之异,不得外观,勿滞言说,若能与此观行相应,则触目对境,常见三圣,及十方诸佛菩萨,一即一切故,心境无二故。依此修行,一生不克,三生必圆也。
第二请加者,疏“愿得冥资赞玄妙”,可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辨教宗旨,三、翻译传授,四、释经名题,五、随文解释。
今初,夫法无言象,非离言象,离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故圣人利见,垂象设教,必有由矣。
【钞】第一教起因缘,文分三段:一、总标大意,二、别释十门,三、总结指广。今初也。
一、略标。言“夫法无言象非离言象”者,世有人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绝虑亡言,自入真境,何用言教乎?疏意云:非言何以知无言,非象何以显无象。《大疏》序云:“虽空空绝迹,(是无象也。)义天之星象粲然;(不离象也。)湛湛亡言,(是亡言也。)教海之波澜浩汗。(不离言也。)”诸经假言象显无言象之文甚多,不能繁引,讲者任其广略。然“言”谓语言宣说,此即可知。“象”者,何也?“象”者,像也,似也,谓取像似之物为象,令见于真理。《周易》有大象、小象以显易道,即其事也。六龙象于阳德,变化无方,等佛说圆极之理,言之不及,多以喻况,皆此类也。若更深而论之,但以名言施设所显之义亦皆是象,不唯譬喻,以理毕竟言不及故。谓闻教生解,义相生时,亦是变影起故也。
二、反显。“离言象而倒惑,执言象而迷真”者,出取舍之过也。若众生不遇善友,不闻圣教,旷劫长守倒见,终无自悟之期;故经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执言象而迷真”者,谓但守于教,不求指归,是执言也。纵求义理,但随文生解便为真实,不能以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能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是执象也;故经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恶。”如览镜时,本图见面,便执见者为实,岂不转更成迷;故云“执言象而迷真”。又,疏主述〈华严剎海变相赞〉云:“执象或亡象,取空空外求,斯人鼓识浪,浩劫垂冥搜。即象见无象,万法归毛头,圆机覩一叶,法界知春秋。”此即一向别教圆宗,稍异前教。前则筌蹄定非鱼兔,此乃言象即同所诠;故一中见多而无尽也。如闻谷声无声,即知常应;见镜像无像,即知常现也。
三、顺结。“故圣人利见”至“必有由矣”者,利见之言,借《周易》语,彼干卦九五之爻,是仁君登位之象,文言:“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言飞龙在天者,大人造也。造者,至也;至者,仁君至于位也。大人者,圣人也,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此为仁也。利见者,仁君至位,叙以圣德,能合异类,济物理人,利无不普。盖及异类交感,位极亨通,人臣之机会也。今明我佛圣人功圆德备,体无不周,智无不遍,四心罔替,唯务益生,有感必通,随机诱化,知根利钝,各称所求,与利见而赐妙方,物受教而皆得度,则必无虚设也;故云“圣人利见,垂象设教,必有由矣”。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因缘不同,略明十义:一、法尔常规,二、酬昔行愿,三、遂通物感,四、明示真门,五、开物性原,六、宣说胜行,七、令知位次,八、显果难思,九、示其终归,十、广利今后。
【钞】第二“因缘不同”下,别释十门,初列后释。
【疏】此初,法尔常规者:一切诸佛,法尔皆现无尽身云,说斯圆教故。
【钞】释中,一、“法尔常规”下。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规,一乘玄门,诸佛齐证。所证法性,法尔随缘,缘性融通,法尔无尽。性虽一切齐应,今就说教为门,既举一全收,即无尽矣;故佛法尔皆于无尽世界,常转无尽法轮,穷未来际,无有休息。斯则处以毛端,横该法界;时以剎那,竖穷劫海。处则顿起,时则常起,不待别因。如万籁之声,非关抚击;日月之照,不因川原。但随见闻,说有初成、九会等别,诸慈悲者,于无尽中,略此留传,令寻于此,见无边法,如观牖隟,见无际空,而此时处即同无尽也。
【疏】二、酬昔行愿者:昔在因中,愿周法界,依愿起行,但为众生,故今酬之,遍说遍益。
【钞】二、“酬昔行愿”至“遍益”者,因既愿周乎法界,果必遍说酬之;如源远则流长,根深则果茂。然因虽无量无边,统唯此二,故下疏有车轮鸟翼之况。“愿周遍”者,〈现相品〉云:“毘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行周遍”者,“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今说普贤行愿,正是此因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三、遂通物感者:谓佛证涅盘,寂然不动,机宜叩圣,感而遂通;若无感缘,佛说何益。
【钞】三、“遂通物感”至“何益”者,夫风息浪澄,海现万像,妄尽心寂,佛应群机。然澄海虽常能现,无外器而何现;佛智虽常能谈,无感缘而何说。故《大疏》云:“昔因法尔虽能常遍,约可流传,皆由机感。其犹上有白月,下资澄潭,潭清影现,机感应生”等。
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两句,是《周易》之文,疏乃巧随义势,拣而用之。
然其机感亦有二种:一通,二别。
通谓:凡厥生灵,皆含佛智,无不被矣!
别谓:虽皆普被,机有优劣,故益有浅深;其犹一水,方圆任器,略分五种:
一、正为:谓一乘圆机,宿世曾闻,今能悟解,造观修行,或便证入。
二、兼为:谓闻虽未悟,而能信向以成坚种,如食金刚终竟不消,地狱天子是此类也。
三、引为:谓权教六度菩萨,执定行布之位,不信圆融之法,故十地中借其次第行布之名而诱引之,终令入实。如置药乳中,乳能愈病;以性投相,而相自亡。
四、权为:谓二乘既守自位,不能闻见,故诸菩萨权现声闻;或示在座如聋如盲,彰其绝分,警余忻乐;或示在道开悟,知可回心。
五、远为:谓外道阐提,闻虽生谤,堕于地狱,一熏耳识,功不唐捐,罪毕终令获益,乃至成佛。如狂骂药,服之病除;如涂毒鼓,闻者皆死。
以斯五类,收无不尽,其通别机感,具依此品广疏也。
【疏】四、明示真门者:众生流转,总为迷真,故示真门,令其返本,真原之要,即下所宗。
【钞】四、“明示真门”至“下所宗”者,诸经就机权引,本意欲令归真;若无此经称性极谈,究竟无所归处,为谈真实,故说斯经。“众生流转”等者,《大经》云:“众生无始来,生死久流转,不了真如义,故诸佛兴世。”兴世本欲示真门,故《法华经》云:“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等。“即下所宗”者,第二辨宗旨中云“统唯一真法界”,乃至开为理事法界、无障碍法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8: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五、开物性原者:良以众生,性含智海,识洞真空;但衣蔽明珠,室埋秘藏,要假开示,令其悟入。
【钞】五、“开物性原”至“令其悟入”者,前虽明示真门,尚未直指自心;若不就心中识悟,依何起于万行?故《大疏》此段名“开因性”。如何开耶?〈出现品〉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凡夫妄想,权小执着,颠倒通二。)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譬如有大经卷,(喻佛智慧。)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智体无边,廓周沙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尽。(喻体上本有恒沙功德,恒沙妙用。)”“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喻佛智全在众生身中,圆满具足。)如一微尘,(举一众生为例。)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时有一人智慧明达,(喻佛。)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天眼隔碍见色,喻佛智隔烦恼见佛智也。)于诸众生无少利益,(喻迷时都不得其用,与无不别。)即起方便,破彼微尘,(喻佛说法除障。)出此大经,令诸众生普得饶益。(后合。)”“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边,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合书写三千世界事。)具足在于众生身中,(合微尘也。)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不得利益。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觉,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于自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故此云“性含智海”也。
“识洞真空”者,幻化妄识,本来虚无,故即洞彻真空也。故《大疏》云:“众生包性德而为体,揽智海以为源;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今欲令知心合体,达本情忘,故谈斯经,以为显示。”释曰:“此则兼明众生迷真执妄之由也。如福德智慧相貌具足之人,忽然梦见贫贱丑陋病痛苦恼之身,(即是相变。)不见本身,(即体殊也。)执认云是我身,(即情生也。)不信自身福德端正。(即智隔也,故此有衣蔽明珠室埋秘藏等喻也。)觉者警之令悟,恶身便是好身,(即合体也。)觉即自然不执恶身,(是亡情也。)”;故此云“要假开示,令其悟入”。《大疏》文备,又是利生之要,故具引释也。
言“衣蔽明珠”者,《法华第四五百弟子授记品》中,憍陈如等诸大声闻同时领解得记所说之喻,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至于他国,为求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然法合有二意:
一、约结缘说,则圆解为珠,与说为系。烦恼昏暗,与醉何殊;微有解生,还同系了。五道求乐,名曰艰难;证小涅盘,名为得少。说法华会,亲友再逢;知见既开,犹如得宝。以因易果,万德周圆,何异贫人,所求皆遂。
二、约本性说,谓珠虽本具,系乃有时;未知令知,乃名为系。虽闻未悟,犹如醉人;坚种既成,还同已系。未合本体,如在衣中;欣喜福田,名求衣食。加之调伏,乃是艰难;再遇本缘,如逢亲友。既悟知见,犹如得宝;证入法界,德用无边,即无所乏短,昭然可见矣!
言“室埋秘藏”者,即《如来藏经》有九喻,皆喻佛智蕴在众生,名如来藏;此当第五喻也。经云:“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九喻中,余八取意引之:
一、莲华萎变,内有化佛,结跏趺坐。法合云:我观众生诸烦恼中有如来智,虽在烦恼,常无染污也。
二、蜜在岩树,群蜂围绕,智者方便,除蜂得蜜;蜜喻智慧,蜂喻烦恼。
三、粳米未离皮糩,愚者轻弃,智者精之,当为御食。
四、真金堕不净处,经历多载,真金不坏。
五、贫人宅中有珍宝藏,即上所引。
六、如庵萝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合云:如来智慧在无明壳内,如果在核内。
七、有人持金像往于他国,途遇险难,惧被劫夺,弊物裹之,令人不识。此人命终,像弃旷野,行人谓为弊恶之物,得天眼者,去弊得金。
八、有一女人,贫贱丑陋,众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女人不知,自为下劣之想。
九、铸师铸真金像,成已置地。外虽燋黑,内象不变,开模晃耀。
九喻一一法合也。下总校量功德云:供养过去恒河沙佛,乃至造恒河沙七宝台,高十由旬,日日如是,乃至五十恒河沙七宝台,供养恒沙如来;不如有人乐喜菩提受持此经,乃至一喻,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09: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六、宣说胜行者:欲契真性,非行不阶,故说普贤无方胜行。
【钞】六、“宣说胜行”等者,既顿悟本心圆明,反伤多劫流浪,故须修习胜行,令契本源。《还源观》云:“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久被尘坌,而有矿秽之垢。若人唯念宝性,不以种种磨治,终不能发光现物。真性亦尔,久被烦恼垢染,若人唯念真如,不以持戒定慧种种熏修,终无净用”;故经云:“不如说行,于佛菩提则为永离。”又,《法句经》言:“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为明胜行,故说此经,然有二种:一、遍成诸行,二、顿成诸行。且初者,谓次第浅深各各差别;于中又二:一、行本,二、行相。
言行本者,谓菩提心。《大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悉为魔业”;故二千行法冠于最初,善财见诸善友,皆先陈已发,表是修行器故。然菩提心略有三种:一者心体,二者心相,三者心德。
言心体者,广有无量,海云比丘说有十心,要略唯三:一者直心,一向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无所执着。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谓发大愿,即四弘誓愿等。三者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故。则前二所作,亦为众生,故〈慈氏章〉云:“菩提心为灯,大悲心为油,大愿为炷,光照法界。”光即大智,上解心体竟。
言心相者,谓要无齐限。若约悲愿,则尽度众生,尽修诸行,经云“虚空界尽”等也。若约正念真如,则下无众生可度,上无菩提可求,中无万行可修,亦无真如可念。故《净名》云:“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等,即斯意也。若融上三心,则度而无度,修而无修;故经云:“若于一切智,发生回向心,见心无所生,当获大名称。”
言菩提心德者,依上发心,一念之德,过于虚空,诸佛共赞,多劫不尽;故弥伽反礼于初心,若白月之新吐;海云警其能发,美青松之萌芽。不有凌云之心,岂展升天之翼;若无等佛之志,岂成妙觉之尊。是故,经云:“一切功德,皆于最初菩提心中住”,虽终始不殊,而先心难矣!〈发菩提心品〉及〈慈氏章〉中广说。
其体、相、德三不相舍离,犹如日轮;体是珠宝,其相圆明,德无不照,成熟苗稼,廓彻虚空,三无离理也。此是行本广大妙门,将入行海,故先须发菩提心。〈发心品〉云:“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
二、明行相,谓十度万行,广在经文。上来两段,总是第一遍成诸行也。
二、顿成诸行者,一行即一切行故,此复有二:
一、约心观:谓一念相应,能顿具故。谓此心即是佛智,佛智即是无念。无念心体,内外无着(施也),诸过自止(戒也),忍可谛理(忍也),离身心相(进也),寂然不动(禅也),了见性空(般若也),善达有无(方便也),进诣妙觉(愿也),是真修习(力也),决断分明(智也),十度具矣;余行例然,故修一行成一切行。
二、约性融:以修一行故称法性,性融摄故,令此一行如性普收,无行不具:即〈十玄门〉中“诸行纯杂具德”也。(应云:不异理之一行,全摄理性时云云。)然前遍成行布之行,与此顿成圆融之行,二无障碍。以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是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性是相之性,故圆融不碍行布。圆融不碍行布,故一为无量;行布不碍圆融,故无量为一。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一为无量,故涉入重重: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上下之文非一也。

43
发表于 2019-6-1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半净 发表于 2019-6-12 08:52
老爷子别来无恙?最近来的有点少啊!

哈!贤公法语:“好好念佛,成佛是真,其他啥都是假的。”

点评

受教了,感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6 00:09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9-6-14 22:37
哈!贤公法语:“好好念佛,成佛是真,其他啥都是假的。”

受教了,感恩!
 楼主| 发表于 2019-6-16 00:1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疏】七、令知位次者:行则顿修,位分因果,因有阶降,果无差别,因果圆融,是此行位。
【钞】七、“令知位次”等者,发意修习,念念在圆,(行则顿修。)有成未成,言因言果。(位分因果。)未成之中,复以尘习厚薄,业障浅深,根有利钝,修有进怠,致令位次阶降不同。若不知之,或叨滥上流,或得少为足。(因阶降也,学射之喻,于此说之。言位分不同者:第二会说十信;三说十住;四说十行;五说十回向;六说十地;七会前一半说等觉也。)若习尽智圆,冥同性海,故得果用无二无差;(果无差者,即第七会次三品说妙觉位也。)然差与无差,二亦无碍。(因果圆融也,此下始明行布因果,与平等因果,二亦无碍。)然对行位亦有二种:一、行布位,初浅后深,诸位差别;二、圆融位,一摄一切,一切位满,即说成佛。一位之中,具摄诸位功德,(〈妙严品〉有文。)信该果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梵行品〉有文。)此二相摄,例如行说,故第七会说妙觉竟后,有二品明平等因果,融前差别因果,总同无碍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6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