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老泪纵横

[净宗法师] 净宗法师:《阿弥陀经》的种种误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7-3-21 17:13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您好!随喜师兄发帖,您是印祖文钞专家,末学请问,不知印祖有无关于动物往生事例的开 ...

这个我不是很注意过,说的不是很多吧
发表于 2017-3-21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蕅益大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之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增广上·与陈锡周居士书)


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增广上·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续编下·净土指要民二十年)


盖净土一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或专崇行持,而不尚信愿,则执事废理,仍属自力法门。与专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执理废事,同一过失。所以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笃哉斯论,不可不知。(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增广上·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点评

这里本人再次重申,本人对持名的理解是:忆佛念佛。 可以征之上面提及和引用的观无量寿经,也可以征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这里的念佛,本人不认为专指持六字或四字洪名念佛,包括一切忆念,包括时时忆念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17:59
发表于 2017-3-21 17: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21 15:36
十声如何往生的呢?那一声如何往生的呢?那鸡一声没念如何往生的呢?

南无阿弥陀佛

(道源法師開示)
再讲到一日至七日的问题,蕅益大师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初学的人,应当克期求证;大师说:‘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二种是久学之士,应当时时练习;大师说:‘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第二种解释,是说得到一心不乱的人,如同得到禅定的人一样;或者一定一日。或者一定七日。亦颇似乎儒家所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的境界。第一解释,是为初学的人说的,我们尤应特别注意!我们结七念佛,原为克期求证。若是上根人,则念佛一日已证得一心不乱;若是中根人,则念佛二日或者三日四日乃至六日方能证得一心不乱。
……………
十声如何往生的呢?十声已经达到一心不乱。
那一声如何往生的呢?一声已经达到一心不乱。
……………
那鸡一声没念如何往生的呢?
不一定只用口念。
,,,,,,

出自:《佛学大词典 》

(一)梵语smr!ti 或 smriti,巴利语sati。心所(心之作用)之名,即对所缘之事明白记忆而不令忘失之精神作用。又作忆。于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列为五别境之一。以其具有殊胜力,而为五根、五力之一,称为念根、念力。‘失念’即相反义。[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
 (二)指观念、口念、心念。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心念,为口念之对称,即以心想念佛菩萨等,或谓与观念同义。此类观念、口念、心念等之摄念法门,散见于诸经论中。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发表于 2017-3-21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7-3-21 16:08
不知道,还没断,除非离婚,我自己对那事情倒也没什么爱好,不过你说断淫冬天不怕冷,这个不知道师兄是否 ...

不怕冷,皮肉也不要保护了呀?呵,即使不怕冷也不要摆显吧?难不成有神通都要显你看你才信?

算啦。
你是不信啦。自已认为达不到,就不信,你是这样的人。
忘记说了:
出家人还显病像。

补充内容 (2017-3-21 17:47):
女的也不是你这么联想的。女属阴越来越阴。每个人都有阳气,只不过女身的人,阴气重,戒淫也会变得阳刚,变成丈夫相。

补充内容 (2017-3-21 17:48):
不着相,修行上法相上是有变化的。只不过人观不出内相。只着表面。
发表于 2017-3-2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住而生其心 发表于 2017-3-21 17:29
关于蕅益大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之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

这里本人再次重申,本人对持名的理解是:忆佛念佛。

可以征之上面提及和引用的观无量寿经,也可以征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这里的念佛,本人不认为专指持六字或四字洪名念佛,包括一切忆念,包括时时忆念和行净业三福,时时忆念佛德和坲境,而且,这个佛,也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包括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一切教言。

把一切忆念的行为,回向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具足信愿,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就能往生。

而不是只能持六字或四字名号才能往生。这样理解,极大狭窄了佛的本意。

忆佛与念佛的关系,是互文,忆就是念,念就是忆,既是忆,也是念。互文的意思:互相指代。比如,红男绿女,指红红绿绿的男男女女,并不是指红的男,绿的女。红指红绿,绿也指红绿。

当然,持六字或四字洪名,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是修行净念相继的非常好的途径,是得念佛三昧的最可行之途径之一,也于极乐净土非常相应。是阿弥陀经开示的主要方法。

净土五经开示了不同方法。比如观经开示的就主要是观想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不同的根性和习性。

净土五经的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甚至八万四千法门也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的根性和习性之分。

净土五经全部内容,才是易行道净土法门的全部内容。

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时至今日,无一语可废。

释迦牟尼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法门,是以平等心说的,并没有打算以净土法门废除八万四千法门。佛不会自己否定自己。

八万四千法门,功德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也一样能往生极乐世界。

理由是,极乐净土也是诸佛净土。诸佛净土本来就是相通或同一的。

任何大乘佛子,不要忘了四宏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

个人愚见,或许不展开辩论,任凭质疑。

圆通章原文附此: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家可以仔细品味一下忆佛与念佛的关系。
发表于 2017-3-2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住而生其心 发表于 2017-3-21 16:44
我跟师兄的理解完全不同。

个人对这句佛经的解读是:你若受持整本观经全部的教诲并且去做,这就叫 ...

师兄善闻善说!

不才助喜,取《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内容助解持名问题。
《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这段经文讲持名生净土。其中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讲持名修法。如上观察者是说经文前部地藏菩萨开示要平等观诸佛与地藏菩萨与行者法身平等。这一部分上下经文,讲大乘的中观与唯心识观二种大乘下手方便。信解大乘。同净土经中所说信解大乘是一致的。如此持名决定得生佛国。

我帖此处重点要讲的是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如果没有信解大乘就是杂心乱垢。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就是你念菩萨的名号,你以为是持名了,其实连名字也没有闻呢!就是还未入门!当然也获世间善报。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所以,持名不要看轻了。这个名是有意义的。有内涵的。不是一个空名。如果行者不解名之所对应的内容,行者自以为持名了,其实连名字也可能不算闻到呢!有没有功德福报?有,只是不大。

所以《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段经文中持是语者,就是把无量寿佛名的内涵表达出来了。包括修行三昧是为无量寿佛名号所代表的意义。修行此三昧就是持了无量寿佛名。持名不是持空名。是持名所代表的内涵。


引深而言,若只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而不开解阿弥陀佛的功德愿行。众生就不知其内在意义。因为不知故,虽然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穷劫说不能尽,但众生还就只是得到持阿弥陀佛名号小分利益。此小分利益当可分三类:下者但结其缘,中者得人天福报,上者下品往生净土。然而阿弥陀佛名号无量利益,能令众生速成佛道。何者是得无量上品利益者,所谓发菩提心信解大乘者。生西即花开,即悟佛乘,蒙佛受记,于十方度生者....


为何要把大利益遮不开示。但讲小利益事呢?当然能生西方毕竟成佛,也是无量大利益。然而,不研教如何信解大乘?!岂不断灭上品利益之根基?!下品三辈能生西方于众生虽然是大利益,然而于净土法门中仍然只是小利益!否则就不名下品了嘛!难道不是吗?
若持戒亦是杂修?!!那一日夜持八关斋戒即得中品往生。请问比得上下品往生吗?怎么能说持戒是杂修呢?我万分警惕!我见佛护戒深切如是。为何法师弃戒贬损?


.........................


此中多所疑问,未及一一请益。借师兄慧帖,随喜探讨名之相及内涵。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哉善哉!


品位高下,全在持名深浅。各位何不努力深持名号?阿弥陀佛名号无量功德胜利,但随众生根器分为三辈九品。请宏扬净土者,能否不要遮灭上辈及中辈往生功德利益呢?
若谓不及闻思,但持名号,得佛救度,我信受赞叹。但言,余为杂修,我深心警惕!若言净土就是不要看经,我亦如是生气,不是嗔心地生气。气者心风,心风动者,语浪即起。
..............


佛法无上甚深微妙,唯佛与佛乃知。我但依经教,随喜探讨。不求有功,但愿无过。何谓耶:所谓依教奉行者是!


南无阿弥陀佛















补充内容 (2017-3-21 18:01):
惭愧文又长了,请师兄们见谅。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重读了一遍,高妙难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21:50
坚定往生净土信心,虔诚诵经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21:30
善导和尚在《观经疏》里边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行法,称为「杂善」。杂,是杂多,这样也修,那样也修。杂,又是杂毒,虽修善法,但内心中杂有贪瞋痴的三毒,所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20:46
戒定慧乃佛法三藏十二部全部内容之最简明总括。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佛法的根本次第。 无戒则无定,无定则无慧。 净土法门亦不例外。 净土法门是佛法中的法门,不是佛法外的法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18:21
发表于 2017-3-2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21 18:00
师兄善闻善说!

不才助喜,取《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内容助解持名问题。
...



戒定慧乃佛法三藏十二部全部内容之最简明总括。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佛法的根本次第。

无戒则无定,无定则无慧。

净土法门亦不例外。

净土法门是佛法中的法门,不是佛法外的法门。

点评

有些人特别喜欢举一些恶人往生,愚夫愚妇往生的公案,以证明无善根福德之人只念佛亦可往生,实际上这种观点很片面,一是这些恶人(如莹珂法师)及目不识丁愚夫(打铁匠、铜漏匠等)他们前世是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21:05
发表于 2017-3-2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21 18:00
师兄善闻善说!

不才助喜,取《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内容助解持名问题。
...

善导和尚在《观经疏》里边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行法,称为「杂善」。杂,是杂多,这样也修,那样也修。杂,又是杂毒,虽修善法,但内心中杂有贪瞋痴的三毒,所以叫杂善。「随缘」,是随着你的根机,随着你遇到的缘分,比如说:遇见一个参禅的人,告诉你怎样参禅,你去学禅法;遇见一个持戒的,告诉你怎样持戒、持戒功德大,你学持戒;遇见一个读诵经典的,你又跟着去学读诵经典;遇见一个持咒的,又跟着去学持咒。种种一切称为「随缘杂善」。
        在这里,善导大师解释:弥陀名号则是多善根、大善根、殊胜的善根福德。除了弥陀名号之外的所有一切的修行,称为「随缘杂善」,称为「少善根福德」,说为不能往生。

我倒是非常认同师兄的观点,但很明显师兄的观点和净宗法师的观点不相一致,不知道到底听谁的好?

点评

最终自然是听佛的好。 所以,读者各自仔细揣摩判断何者更近佛经,更合佛说。于一切人谈论佛法,皆应作如是观。 师兄,你那段引文和红字不注明来自主帖,很多人恐怕要想半天那红字是师兄的观点、黑师兄的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21:47
发表于 2017-3-21 20: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不错!!!!!师兄们继续!!!
发表于 2017-3-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住而生其心 发表于 2017-3-21 18:21
戒定慧乃佛法三藏十二部全部内容之最简明总括。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佛法的根本次第。 ...



有些人特别喜欢举一些恶人往生,愚夫愚妇往生的公案,以证明无善根福德之人只念佛亦可往生,实际上这种观点很片面,一是这些恶人(如莹珂法师)及目不识丁愚夫(打铁匠、铜漏匠等)他们前世是如何的修行,我们没有慧眼根本看不到,也许他们前世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善根福德,早就不是“少善根福德之人”,今生再念佛,当然就满足了往生的条件。若说这些人都是断了善根的人,那他们如何能够闻到佛法,如何能够闻到净土法门,又如何能够闻即信受,执持不放?二是我们凡夫,又如何知道这些恶人及愚夫愚妇,不是佛菩萨倒驾慈航回入娑婆,来普度众生,所谓恶行愚行,只不过是示现表演给众生看而已,以增加众生念佛的信心呢?《普门品》里说得很清楚,菩萨对何种人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当对恶人即现恶人身而为说法,对愚夫愚妇即现愚夫愚妇身而为说法,说法并不仅指口说,亦有身体力行。比如对于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即现“打铁匠”身而为示现。对于经常犯戒作恶的出家人,即现“恶人”如莹珂身而为示现念佛功德。
佛陀在《金刚经》里说得非常清楚: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在《华严经》里也说过:受一非余,魔所摄持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就说锅漏匠吧,他能跟高僧谛闲法师是发小,没有妻小拖累,没有父母阻拦,没有其他恶因缘缠绕,在贫穷孤苦走投无路之际能想到出家,能找到谛闲法师。谛闲法师没有同意他出家,也没有派他去扫地烧饭,却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1 21:37
发表于 2017-3-2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无量7 发表于 2017-3-18 22:52
恭敬心,平等心不能世间法理解!。其实这些是心法!

世间法应能善分别诸对错,是非,善恶

你这 "比如,世尊有时候会......"  ,敢问依据是从哪里得来?
发表于 2017-3-2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21 18:00
师兄善闻善说!

不才助喜,取《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内容助解持名问题。
...

坚定往生净土信心,虔诚诵经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3-2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7-3-21 21:05
有些人特别喜欢举一些恶人往生,愚夫愚妇往生的公案,以证明无善根福德之人只念佛亦可 ...



就说锅漏匠吧,他能跟高僧谛闲法师是发小,没有妻小拖累,没有父母阻拦,没有其他恶因缘缠绕,在贫穷孤苦走投无路之际能想到出家,能找到谛闲法师。谛闲法师没有同意他出家,也没有派他去扫地烧饭,却帮他找了闲庙住着,开示他念佛法门,还找人供养他,找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并且保持联系,往生了就及时得知,前来料理后事。这是何等的福报?!何等的善根福德因缘?!一般人谁能做到?这还不谈他的信是否宿世修行之累积。几乎可以肯定是。

退一万步,就说五逆十恶之人吧。阿弥陀佛确实慈悲无限,连五逆十恶之人,只要临终有善知识开导,一念信受,就加摄受。善知识开导,自己能信受,那也可能是与无量佛前结过善缘了。我等有没有,也不好说。

佛虽然五逆十恶也摄受,就算我等也有那样福德能信受,能有善知识开导好了。但我等未临终已经得信受佛法,难道我们不该努力求观经之上品三生、中品三生,或者无量寿经之上辈、中辈往生?以及阿弥陀经之“一心不乱”?就安心于下品三生?不该努力做善男子善女人?

如果要做善男子善女人,那么净业三福不可废。如果要一心不乱,那么因戒生定是必须。

顺便说一下:无量寿经之上辈往生,非舍家弃欲、行做沙门则不可得,故论坛有些同修总说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完全一样之悠悠之口可以闭矣!



补充内容 (2017-3-21 21:41):
就安心于下品三生?这一句后面加上“或下辈往生”
发表于 2017-3-2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7-3-21 20:46
善导和尚在《观经疏》里边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行法 ...
不知道到底听谁的好?


最终自然是听佛的好。

所以,读者各自仔细揣摩判断何者更近佛经,更合佛说。于一切人谈论佛法,皆应作如是观。

师兄,你那段引文和红字不注明来自主帖,很多人恐怕要想半天那红字是师兄的观点、黑师兄的观点还是主帖的观点,还是……呢!连我都迷糊了半天。
发表于 2017-3-2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齿女 发表于 2017-3-21 18:00
师兄善闻善说!

不才助喜,取《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内容助解持名问题。
...

重读了一遍,高妙难得。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3-2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7-3-22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念佛往生者;是因惧地狱极苦,其发心出离之心极其猛烈,非比平时泛泛悠悠所比,其往生西方之信、愿具足,所以能一念往生,虽品位不高,但也了生脱死!
此中情况,绝不是说五逆十恶之人或者一生念佛之人往生不往生的问题!归根结底,依然是信、愿、行的问题!牢牢抓住此宗,方不至于误会!有一生念佛,临终却改念之人,问题依然是出在信、愿不坚!

补充内容 (2017-3-22 09:29):
此种案例,皆是说明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之功德庄严,万不可误会,随意造恶妄图临终念佛解决,谁有如此功夫临终信愿坚固???切切

点评

平时随意造恶,就是没信愿嘛。什么临终? 临终不就是平时的相续嘛。随业流转自然了。还什么强调临终再来求坚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2:43
世上人临终之时,还有几个能自己念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1:02
发表于 2017-3-22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22 09:27
五逆十恶众生,临终念佛往生者;是因惧地狱极苦,其发心出离之心极其猛烈,非比平时泛泛悠悠所比,其往生西 ...

世上人临终之时,还有几个能自己念佛?

点评

师兄想表达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1:32
发表于 2017-3-22 11: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zsp138 发表于 2017-3-22 11:02
世上人临终之时,还有几个能自己念佛?

师兄想表达什么?

点评

我染心先给有礼老师道个歉,不该同你们拿正事开玩笑,话说有礼老师你的功夫也不咋地嘛,我就撩拨你几句,你就开始发飙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2:22
发表于 2017-3-22 12: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3-22 11:32
师兄想表达什么?

我染心先给有礼老师道个歉,不该同你们拿正事开玩笑,话说有礼老师你的功夫也不咋地嘛,我就撩拨你几句,你就开始发飙啦。

点评

我小聪明有一些,功夫是一点都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2:39
发飙了?什么时候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2 12: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2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