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论]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意言境,不深推度,义类别故。若离思、慧,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故。]若「于意言境」,意跟言的境界,「不深推度」,不去做深度的推度,深刻的推度,「义类别故」,义与类就有差别,如果在意言境,意或是言的境界,我们不去深入地去推究它的话,因为它们是思与慧二心所所成嘛,义与类就有差别,

因此离开了思跟慧两个心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思跟慧两个心所,寻伺二种体类差别不可得故,因为寻跟伺的组成部分是思心所跟慧心所,所以如果没有思心所跟慧心所,则寻跟伺这两种的体还有它的类别就不可得了,因为就没有体了嘛。

[(寻就是寻求。寻心所能令心匆迫急遽,它是在意识所取的名言和境相上粗转,这就是寻心所的体性。伺即伺察守候观察,有所待而察;伺心所亦能令心匆迫急遽,它则是在意识所取的名言及境相上细转,]上面是粗转,这是细转,[这就是伺心所的体性。

这寻与伺二法的业用,都是可以作为安住或不安住的身心分位之所依。亦即身心的安住与否,都要依靠寻伺二心所来决定;换言之即:心能不能安定,须取决于寻伺二心所的运作情况。]

换句话说,你能不能得定,心能不能安,要看寻伺这两个心所怎么作用这个跟我们修行就大有关系,

寻伺这两个心所,虽然都是心动之相,但是并不是都是坏的,它也可以是好的,例如第六意识虽然大都是虚妄分别,但是并非所有的意识的作用都是坏的,

寻伺两个心所,同样的,虽然是令心能够动、动转,众生的心不能不动,可是要成就善念、善果、善功德也是需要靠心的动转,才能够成就,

所以心动转不一定就是坏的,你要成就功德心也是需要动转的,要不然死死的就不会有任何的功德产生,

[寻与伺二法,都是用思心所与慧心所的一分为体的,而两者的差别为:在意识所缘的名言与境相上,有深推度及不深推度的差别:

以思心所为体的是不深推度,称为寻;以慧心所为体的是深推度,称之为伺;此二者在义理上就是有这样的类别。

如果离于思与慧二心所,则寻与伺二法,其体性之类别,便不可得——易言之,寻与伺的体性、类别,完全依于思与慧而定。)]

[二各二:]《唯识学》的那个偈子就是这样,你若不看注释的话,一头雾水,「二」就是此二心所,也就是寻跟伺了,「各二」各皆有二种性,下面的二是二性,上面的「二」是二心所,这两个心所皆有两个性,

[依成唯识论言:有一家说:这意思是指寻与伺各有染污及清净二类的差别,亦即:有清净寻与染污寻、清净伺与染污伺四种。

第二家说:这种解释不合正理,因为悔与眠也有染、净二种,岂只是指寻伺而已?而应说:正如前面所说的贪、忿等诸染心所一样,有根本烦恼与随烦恼性;同样的,这寻与伺二法,也各有不善与无记,甚或也各有现行的缠,及种子的随眠。]

「随」的意思是随逐众生,就是说这些烦恼生生世世都跟着你跑,叫随逐众生,「眠」眠伏于八识,沉潜在八识里面,缠跟随眠也都是烦恼的另外的名字——异名,缠是指现行,它现行它会缠住众生的心,令他不得自由,所以叫缠,

随眠是种子,种子就是习气,随逐众生,眠伏于八识,所以它是种子,它是潜伏的,用生物学就是,(随眠)是隐性的,(缠)是显性的,隐性的种子是习气,称为随眠,它如果现出来的叫做缠,它是现行的,

缠我们刚刚讲过有八缠,嫉、悭、悔、眠、昏、掉、无惭、无愧,

随眠有六随眠、七随眠、十随眠,乃至于有九十八随眠,

六随眠——六根本烦恼,贪、瞋、睡、掉、疑、恶见,

七随眠就把贪、瞋、睡、掉、疑、恶见的第一个贪,扩充为两个,欲贪、有贪,贪就变成两个,欲贪跟有贪,所以就变成七个随眠,欲贪就是欲界贪,有贪就是色界、无色界贪,把三界的贪分两个,一个是欲贪,一个是色界、无色界的有贪。

十随眠再把欲贪、有贪、睡、掉、疑、恶见,那个见字再把它变成五见,就是把恶见变成身、边、邪、见取、戒禁取这五个,总共就十个了。

身见就是有身见,认为身是实在的,

边见就是有无见,断常见,两边之见,有见或是无见,断见或是常见,都一样叫做边见,

邪见就是断灭恶见叫做邪见,

见取见就是依见而取某些法,叫做见取见,譬如说道教修阳神出窍、阴神出窍,认为那样是正道的境界,那叫见取见。乃至于说,外道说要跟神合在一起,那个也是见取见,

戒禁取就是说持邪戒叫做戒禁取,这个戒是指如来戒,如来戒所禁取的你去取,就是戒禁取,比如说持牛戒、猪戒、狗戒、涂灰戒,乃至于拔发戒,每天要拔头发,剪头发是可以了,拔头发就很痛,猪戒、狗戒,学猪、学狗,跟狗一样,当作一种戒条,不这样就犯了他们那个教派的戒,这叫戒禁取。种种外道的,印度很多的这种苦行都叫做戒禁取之一。

佛是智慧而且慈悲,让众生乱修,认为那样子是在修福、修慧、修涅槃,可怜了,所以佛慈悲,乃至于制戒说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就犯了佛戒。

乃至于道教的乩童在迎神赛会上,拿那个针、球在身上打,打得满身都是血,拿那个刀在身上砍,砍得全身都是血,认为灵魂附体是一个很好的事情,那个算是戒禁取。

以乩童来讲,神灵附体为人治病,认为那个是好的,行善、救世等等,那是犯了见取见。

还有一些是道教、有一些是基督教,他们在聚会的时候,就摇摇晃晃,好像着迷了一样,有的还跳啊跳,认为那个是很好的境界,那就是见取见。

基督教大家手举起来,啊...很陶醉的样子,神就在我身上,在我旁边,见取见,光讲这些名词没有用,要讲出有实例才知道。

还有十多年前,快二十年了,应该是二十多年前了,有一派在美国很昌盛,他们是从印度去的,他们叫打坐,为了练悬浮suspension,坐着身体会离座而起,飞起来的样子,停在半空中,听说如是,但是不是真的能这样,不晓得,即使能这样又怎么样,也不怎么样嘛,跟断烦恼、了生死没关系,那只是变把戏而已。

我那时候在庄严寺教人打坐,就有人去参加suspension,就是浮起来,有一个人曾经去学过这个,学了以后,他没办法浮起来,可是他坐了以后,就常常会一跳一跳的,也没办法停下来,有的就会跳到那个座下,就好像青蛙这样一跳一跳的,

那你学打坐学到跟青蛙一样,那有什么用,学打坐修定是要定下来,不是一跳一跳,我看他常常一跳一跳的,他自己很苦恼,旁边人看了也感觉打扰,很懊恼,我就拿那个香板往他头上一敲,从此以后他就不敢跳了,

所以那个有点下意识了,那个是见取见,认为那个是一个善境界,事实上那个是末法时期的一种魔障之一,邪魔外道。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59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缠是烦恼,随眠也是烦恼,但是缠是现行的,为什么?就好像大蛇一样它可以把人的心给缠住,把我们想要做的善行给缠住,就不得自由,不能去做,叫缠,就烦恼。

种子的烦恼称为随眠,随眠因为它是随逐众生眠于藏识,叫做随眠,换句话说随眠就是习气,习气因为他表面上看不到,所以它是眠伏的、潜伏的,虽然是潜伏的,但是一直都是跟着众生,

你只要还没有断烦恼的人,生生世世都跟着你,生生世世你都逃不了,因为它眠伏在藏识里面,第八阿赖耶识里面,所以生生世世它就会从里面现出来,现出它的作用出来,等他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转识,现成七转识就起现行,

随眠是我们众生最无可奈何的事,现行你还可以,如果修行有一定的道力的时候,你还可以觉知,有一些可以克服它、压服它,

但是随眠你完全没办法觉知,眠伏,它好像睡着一样,它没有动,就好像熊,冬眠了,它好像冬眠一样,伏在哪里,但事实上只是像冬眠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睡着了,他随时都会放出它的电波,影响你的心、心所法,触发那些心、心所法的产生,

虽然它是眠伏但是它是准动源,一切动力的来源,什么动力?烦恼的动力,烦恼动力的来源。

上次讲到六随眠,六随眠就是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七随眠是把这个贪分成欲贪、有贪,六个就变七个了,叫七随眠。

然后十随眠再把这个恶见变成身、边、邪、见、戒,这十随眠比较不好分别的是见取见、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就是第一个戒是如来戒,如来戒里面禁止取的、禁止去做的意思,因为这个是基本佛学,一定要知道,第一个戒是如来戒,在如来戒中禁止佛弟子受、行,这个取就是受、行,接受而且去做的叫做戒禁取,见是邪见,那种邪见是佛戒里面禁止的,佛所戒止的,叫做戒禁取,

简单一句话,这种邪见是赞成犯戒的事情,譬如说杀生的邪见、偷盗的邪见、邪淫的邪见,把它当作是好的,杀生当作是好的,偷盗当作是好的,这种见解,乃至于邪淫当作是好的,邪淫当作是正道的方法,是修行的一种方法,那种邪见,那都是佛所禁止的,

乃至于其他的一切的无益的苦行,像持牛戒、持猪戒、持狗戒、持倒吊戒、持涂灰戒,持猪戒知道是什么吗?就是跟猪一样,睡在粪坑里面,自己放的粪,就跟猪一样,那其实是很苦的,他也知道是苦,但是他们的戒认为忍这样的苦来世就得福乐,因为今世种种苦受尽,

持狗戒、持倒吊的戒,乃至于持什么戒?印度什么花样都有,拔头发,自己的头发掉在树上,乃至于一整天都浸在水里面,你去游泳,游一下是好玩了,但整天都泡在水里面不好玩,那个泡久了皮肤都会烂掉,

还有涂灰,大家都看过涂灰,可是涂灰是什么?涂灰就是全身都裸露,不穿衣服,在河边把那个泥土都抹在身上,抹的满满的,只露出两个眼睛和鼻孔,这个不好玩,因为那个皮肤不能呼吸。

还有所谓裸形,裸形就是天体,从成年都不穿衣服,每一天都不穿衣服,就这样光着屁股到处走,这个叫裸形,那他们是种修行,不过我看到的电影里面只有男的,没有女的,修这个东西。

还有入定被活埋,看是三天、五天、一个星期、一个月这样子的,还有用哪个很粗很长的针从这里(嘴的一边)穿过去,从这里(嘴的另一边)透出来,然后这两边就绑着绳子,拖一辆车。还有是从肚皮穿过去,也是这样拖车,

种种的无益的苦行,那个叫做戒禁取,认为那样是修行,认为那样今世受苦,今世把所有的苦,全世间自己业力里的苦都受尽了,来世全都是纯乐,纯粹是享乐,那是一种邪见。

戒禁取跟见取见有什么不同?见取见就是指邪见或是断见,依断常二见,认为能够得涅槃,乃至于能成道的这种见,叫见取见,这就是包括所有,除了苦行以为,这种外道的修行都在内,包括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各种教就是了,那个都叫见取见,

认为心外有道、有神,我可以跟它和合一体就证道了,这种叫做见取见,

至于所谓的双修成佛道,那种算是戒禁取,明显地犯了佛戒。

[第三家说:这样的解释,也不合理。因为论颂是在不定四法之后,才有这二各二的言说,怎么能用这句话,回过头去解释前面的染法呢?

应当说:这二字是显示两种二:第一种是指悔与眠二者,第二种是指寻与伺二者。这两个二法,其种类各不相同,因此以第一与第二,来显示两种二法。

此两种二法亦各有二种性质,即染污与不染污。它们不同于善法或染法,因为若是善法,便只是唯一善性;若是染法,便是唯一染性;]

也就是说如果是善法,它就是纯善性的,如果是染法,便是纯染性的,[亦即:善法不可能亦有染性,染法也不可能有善性。]

如果染法里面有善性,那就不成为染法了嘛,那善法里面如果有染性,也不能成为善法了嘛,

[但这悔睡与寻伺本身却可以是善性或是染性,例如善性的悔与恶性的悔等,]善性的悔,比如做了错事而后悔,恶性的悔就是做了坏事却觉得做得不够,觉得不够坏,不够多,那就是恶性的悔,或是做了好事却后悔自己做了好事,这叫恶性的悔,

[并且通于三性]三性就是再加上无记性,这里讲就是说,悔、睡这两个法,它可以是善的、可以是恶的、也可以是无记的,就变成三性,

[—因此,这是为了显示这四法其性不定的意义,与一般随惑的唯染性不同,]

随惑就是随烦恼,什么是随烦恼?随烦恼就是随着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叫随烦恼,它虽然是随着根本烦恼起来,但是并不是说它的烦恼的强度就没有根本烦恼大,不是的,它只是跟着起来而已,是表示这个次序而已,不是说它比较不烦恼,

譬如说瞋烦恼是根本烦恼,但是忿烦恼,忿心所是随烦恼,可是忿心所的强度是很大的,因为它是大怒,所以叫做忿,忿怒,瞋烦恼它是比较一般性的,忿烦恼就是勃然大怒,会大声吆喝,乃至于重击他人,叫做忿,严重强烈地打击他人,不管是用言语或是身体,

所以这是显示这四法不定,也就说:悔、睡、寻、伺这四法它的性质是不一定的,这个不定就是不一定,看情况而定,与一般随惑的唯染性不同,

所以这四法就不能算是随烦恼,不是随惑,因为随烦恼就是纯粹是染污性的,但是悔、睡、寻、伺也有善性,

[亦与善心所之唯善性不同。]善心所它是纯粹是善性的,可是悔、睡、寻、伺它虽然也有善性,不一定全都是善的,

[是故,论颂中这二各二一词,是颇富深义的。]

[简言之,二各二之义为:这悔、眠与寻、伺,两种二法,]两对二法,两种就两对,两对二法,悔、睡是一对,寻、伺是一对,这两对各有两个法,[各有染、净二种性,]

所以叫二各二,这两对二法,各有善恶二性,《唯识学》不容易懂就是这样子,好像打哑谜。

我在高中的时候,发了神经、发了疯一样,看了很多的书,常常跑图书馆去看书,看得起劲了就翘课,溜课,就被记了很多的旷课,到后来被记了大过,因为旷课过多。

我在里面看很多的书,其中很好玩,也很没意思的是看了几本,其中有几本,这是一套书,我一看这名字,这好稀奇,《荡发寇誌》,发寇就是太平天国,荡就是扫荡,扫荡太平天国的誌,写这个事件,文言文的,

我对太平天国很熟很熟的原因,就是看了这本(套)书,什么东王、西王、南王、北王,各个的那些英勇,乃至于他们之间的猜忌等等,都很熟,东王杨秀清,西王石达开等等。

还看了一本,也是莫名其妙,《唯物史观》,这么厚,跟大藏经一样长,因为那时候有点叛逆的性,那时候讲唯物是犯法的,我却偏偏去看它,图书馆有啊,这本书虽然看了,但是不是看得很懂,就讲那些唯物的,还有那些共产主义的逻辑,那时候不是看得很懂,

高中的时候,后来大学,大一的时候研究的理则学,对这种东西就看得比较懂了,所以很莫名其妙,但是就是因为看了很多的书。

所以你看对于《唯识学》的什么「二各二」,也不是觉得很奇怪,看看看也能把它了解,乃至于注出来让你们了解,要不然,比我小时候看布袋戏还难,

「二各二」,这两种二法,两对二法,各有染净二种性质,[故其性为不定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因此称为不定位之心所法。]

讲到我小时候看布袋戏,我是从小学一年级,大概更早,看布袋戏,那时候布袋戏都是大人,女人都是看歌仔戏嘛,从小看布袋戏,

我们家有一个大的餐桌,方形的,然后有三条椅条,都这么厚的木头,有六尺长,那个腿这么粗,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要到那个庙前看戏的时候,都要搬一条椅条,我只比那个椅条高一点点,就扛着那一条椅条,去布施,因为我一个人不可能坐整个椅条嘛,就大家一起坐。

所以我的弟子们说:阿阇梨很好客,确实,我小时候就这样,一个人要看,就搬了条大椅条,不是说我不喜欢搬小的,而是因为我们家没有那个凳子,所以如果要坐的话只好搬一个大椅条,而且,搬个大椅条还很麻烦,因为人那么多,你要搬进去,然后这个戏散了以后,要等后面人走光了才能走,因为人小嘛,你不可能搬了就冲,所以要早早地去,晚晚地回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0
成观法师讲解

    要告诉大家,你修行,你除了道理以外,要实际地去做,做一定要精纯而深入,精纯深入,不要浅尝辄止,

修行一定要精纯深入,不要浅尝辄止,念一点点就停止了,就觉得好了,

每一个圣号都念一百万遍,那一定是深入了,当然要专心地念,在佛前念,不能随地念,随地念那不算数的,散心念不算数,一定要专心地念,

专心念都不一定念得好了,散心念不要说念不好,甚至还有罪过,为什么?因为不恭敬嘛,不敬佛嘛,

那你如果这样精纯地去做,精纯深入地去做,你对这个念佛法门一定能够了知,

所以我觉得我对念佛这一门,如果把理论都了解,然后再去修,所以我对念佛法门的道理跟实际,理跟事我想我算是知之者,而且我越念越喜欢,所以是好之者,念了喜好之后,在念佛中就产生很大的快乐,很大,是乐之者,

一切修行都应该这样子,一切修行也是要这样子,怎么样?要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不要修得愁眉苦脸的,称为苦修,那就越修越苦了,

本来人生已经够苦了,你又苦修,愁眉苦脸的,哎呀,那实在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绝对不是这样子,让你觉得修行好辛苦,好苦,好痛苦这样子,那是不对的,要修出有喜、有乐,这才对的,

你若修行修了好久,都没有喜乐产生,表示你这个修得不太对,修行不得法,或者是不如法,有不如法、不得法的地方,你就不会有喜乐产生,而且你一定要有次第,你要对那个理先解了,然后再继之以行,解行相应的时候,你就能够了知,就能够知这个理跟事,都了知,然后会产生喜乐,产生喜乐才会好乐嘛。

所以观念不要错误,老是被这个所谓的苦行所迷惑了,精进是应该的,如果是真正的精进的话,认为那样是好辛苦的,好像苦差事一样,谁教你修的,你自己要修的嘛,你叫什么苦,也没有爹叫你修,也没有娘叫你修,佛也不叫你修,菩萨也不叫你修,你自己要修,自己想修,你喊什么苦,莫名其妙,

修行修对了,本应是产生法喜、法乐的,结果你产生的是什么,法苦,颠倒,以乐为苦。

好,接着我们看九十四页:这些唯识的东西都是帮助我们修行的,了解我们在修行过程中的心识的种种运作。

[义贯]

[心所有法的第六位是「不定」法,共有四个,「谓悔」与「眠,寻」与「伺」,这「二」组法的每一个皆「各」有染与净「二」种性质,故其性不定,因此称为不定心所法。]

[第四节 唯识与现起分位]

这个标题都是我按的,按照那个安的。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已说」就是前面已经说了,「六识」就是前六识,「心所相应」,应该倒过来,相应心所,跟前六识相应的心所,这个倒装句,这个古人翻译的时候,他又要把它弄成很文雅,我们就更苦了,本来是相应心所,现在是心所相应,然后就更不懂了。

「云何应知现起分位?」这个「应」是没有什么意思的,「云何知」就对了,我们如何能知,「现起分位」少两个字,主词是什么?六识,

所以这很要命,这《唯识学》里面常常省了主词、省了受词,所以你都不知道主词是什么,这有点像日文一样,他讲了半天你不知道他讲谁,原来是讲他自己,

他们很忌讳讲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中文就没问题了,英文更没问题,英文那个我还大写,但是日文是很少讲我怎么样,

他说昨天去了,是说:我昨天去了,可是就是不讲我昨天去了,让人听了半天,一头雾水,不知是在讲什么,

云何知六识现起的分位,「颂云」,「颂」就是偈颂。

严格说来,前面你一句话「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这一整行话,不是三十颂里面的,也就说不是世亲菩萨写的,而是玄奘大师他在翻译的时候,要让我们稍微懂一点,所以加上这个,虽然它很慈悲加上这个,可是又搞得那么文雅,所以我们还是不是很懂,

「论颂」,而且他因为加上这个呢,就变成有一个段落,原来三十颂是巴拉巴拉下来,你根本不知道从哪里断,玄奘大师把它弄了这个,奥,这下面是一个单元。

[论颂]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依止根本识」,「根本识」在《唯识学》的经里面都称为阿陀那识,连那个《楞伽经》也称为阿陀那识,什么是阿陀那?阿陀那就是我们一般通教里面的第八识,第八识又称为阿陀那识,所以它是根本识,

依止根本识——阿陀那识,「五识随缘现」,「五识」就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就随着因缘,随着各个缘的具足而现,

五识随着,譬如眼识依九缘,耳识依八缘等等,这个缘如果具足了,五识还要再依止根本识,才能现起,因为五识它是转识嘛,他还是要回溯到它的根本所依,也就是第八识,否则是没有办法生起的,因为它是总源头,

所以还是要回溯到,不是表面的眼、耳、鼻、舌、身,跟色、声、香、味、触,这样根尘相接就能生识,一般的《唯识学》的讲法,也就是说比较粗浅的《唯识学》的讲法,

可是在根尘相接的时候,要生识之前,还要回溯到本源、本识,第八藏识,才能够真正地生起前五识,

如果没有根本识的话,没有第八识的话,前五识只是浮面的嘛,外表的浮面的,不可能,它就好像浮萍一样生起,不可能的,它必须要有一个根,所以他一定要回溯到那个根,那个根就是第八识,

所以一切诸识的生起,表面上是这样子,可是背地里,根底它一定就是有依第八识,有一个很细很细的你看不到的线牵住,那条线是牵住了,而且一定通电,否则就断电了嘛,没电、不来电,那就诸识不能现起。

「或俱或不俱」,「或俱」你要加一个主词,前五识,「或」就是在文言文里面是有时、有人、有地,有时这个前五识是俱起的,「俱」就是俱起,

也就是有时候因缘具足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全部都一起起来,譬如俱九缘的时候,前五识就全部起来,俱八缘,少一个明缘,眼识不起来,就耳、鼻、舌、身这四识俱起,

如果再少一个空缘的话,就没有一个空缘,因为鼻跟舌一定要跟那个东西直接接触,譬如鼻是香的,那个香味一定要飘到你的鼻子里面嘛,要跟你的鼻根相接,所以中间不能有距离,所以那个空缘就没有,所以又少一个,

七缘的话,就眼、耳就不生起了,鼻、舌、身都是接触的,

那么舌呢,你吃东西你一定要放到嘴巴里面去嘛,而且一定要咬着嘛,所以那个色法、食物一定要跟你的嘴巴要接触的嘛,中间不能有空间嘛,不能有距离,所以那个空缘就没有了,身是触,皮肤要跟外法接触,

所以也没有空缘,又少了一个空缘的话,只有鼻、舌、身能够生起,

但是眼、耳就不能生起,因为如果没有距离的话,没有距离这个缘的话,太近、太远,没有关于距离的话,太近就看不到嘛,

譬如说那个睫毛你看不到嘛,眼屎也看不到嘛,眼泪也看不到,眼睛里面进了一个灰尘,你也看不到嘛,还有什么东西看不到呢?你太喜欢的人的缺点你看不到,太近了,还有什么看不到,你太讨厌的人的优点你看不到,

「或俱或不俱」,前五识或者是俱时起来,或是不俱时起来,同时起或不同时起。

「如涛波依水」,「涛」就是大浪,「波」就是小浪,大浪小浪都是依于水的动荡而产生,这个水就是八识心水,第八识水,因为境缘的风吹,动荡,而产生大浪小浪,大浪就比喻五识同时俱起,小浪就是说只有一个单一的身识、或是鼻识单独起来。

「意识常现起」,前面讲的是讲前五识,接着就讲第六识,第六意识则是恒常,这个「常」不是常常,而是恒常,恒常现起,也就是很怪异的一件事,

意识是念念生灭,可是它很勇猛,它一直都是生起来的,它前赴后继,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所以意识都是在很精进地在工作,令我们很多烦恼,就是意识常常在工作,也令我们很容易衰老的原因,因为很勤奋,烦恼多,即使身语不造什么恶业,但是意识里面就是无业不造,一直都在造,一直都在现起。

「除生无想天」,什么时候意识不会现起呢?就是到了你生到无想天的时候,意识就不现起了,那简直是没有机会了,所以一直都是现起,不管你是醒着的,还是睡着的,意识都一直在现起。

「及无心二定」意识常现起,除了什么时候不现起,除了(1)生无想天,及(2)(3)起无心二定,或是得无心二定,得了无心二定的时候意识也不现起。

(4)(5)「睡眠与闷绝」,有时候睡眠意识不会现起,但是不是保证的了,有时候也现起,有时候累了,意识就比较昏沉,

以及闷绝,闷绝就是人都昏死掉了那个,我们说人快死掉的时候,整个都昏掉那个称为昏迷,闷绝就是昏迷,英文叫coma,

除了这五种情形以外,意识则是恒常的现起,

所以这一段颂文就是告诉我们,前五识是什么时候现起,第六意识是什么时候现起,什么时候不现起,

前面两行是讲前五识,是什么时候现起,什么时候是谁跟谁现起,谁跟谁不现起,俱与不俱嘛。

什么叫「无心二定」?就是无想定跟灭尽定,这是两种无心定,无心定有两种,那就是指这两个,下面有很详细的说明。

[注释]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六识」,六转识,亦即前六识,或六识心王。「心所相应」,即相应心所法。此句谓,已说明了与前六识相应的诸心所法。] 前面已经把这部分讲过了。

[「云何应知现起分位」:]前面只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之下,跟前六识相应的有哪一些心所法,这个什么相应呢?

相应我跟你讲一句话你就完全懂了,通达了,跟我们配合的厂商,这就永远不会忘掉了,相应就是配合的,

前面所说的是跟前六识一般配合起来作用的,一般配合一起起来运作的那些好朋友,是哪一些,都讲了,

现在进一步讲,但是这些好朋友我们都有好多个,是什么时候跟哪一个朋友配合,配合来运作,相应而起,

在什么情况之下,「分位」就是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情况,种种不同的情况和状况之下,我们配合的厂商应该是哪一个,

比如美元涨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哪一个厂商,美元贬的时候我们应该找哪一个厂商,配合的厂商都不一样,这就是种种因缘不一样的时候,相应而起的哪一些心所法也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起」,这个「现」就是现前的意思,现前生起叫做现起,现起生起的种种不同状况,是怎么样呢?我们如何能够知道,我们怎么样知道现起生起的种种不同的状况,[「云何」,如何。「云何应知」,即如何可知。

「现起分位」,指六识现起的分位。「分位」,指现起的因缘、情况,例如所依、六识俱起与否、六识之有无等,皆是六识现起的分位Sub-divisions。]

[「依止根本识」:这是说明六转识的依止门、或共依门。]六转识一定要有一个依止,否则它不能根尘和合就生识了,它有一个共同依止的门,

[六识的生起,都是依止根本识。「根本识」,即阿陀那识。

成唯识论云:「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我在注释的时候常常都是引成唯识论,那为什么引成唯识论,因为成唯识论就是十大论师解释这个《唯识三十论颂》的论文,玄奘大师把十大论师的解释这个《唯识三十论颂》的论文集合在一起,然后把它编成《成唯识论》,所以它是最权威的解释,

所以你如果要懂得《唯识三十论颂》,就必须要去研究那个十大论师对这个《唯识三十论颂》的解释,因为《唯识三十论颂》是颂文,十大论师所写的是长行,十大论师的长行是要解释三十论颂,每一个人解释都有一点点出入,因为见解、心得有一点点不太一样,然后玄奘大师把它合并在一起,取长补短,就是为了要解释这个,

我引的这个《唯识三十论》就是最权威的解释,同时你不但懂了《唯识三十论颂》,而且对《成唯识论》也涉猎到了很多,它的主要的道理也看到了,知道了。

成唯识论上说: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根本识是什么呢?就是阿陀那识,

「者」在文言文里面就是这东西、这个道理、这个人,譬如说中华民国者,中华民国这个国家,虚云老和尚者,虚云老和尚这个人,布宜诺斯艾利斯者,阿根廷的首都,譬如说龟兹qiūcí者今之新疆疏勒也,鸠摩罗什法师的出生地,龟兹这个地方就是现在新疆的疏勒。

「根本识者」根本识这样东西,根本识之物也就是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染净诸识」之生的根本,

这个识有染识、有净识,染识跟净识种种识生起的根本,是阿陀那识,所以称为根本识,

根本识是指它的作用,阿陀那识是它的名,它的名称实在是阿陀那识,

根本识是指它的作用,而并不是说根本识是一个名字,是它的作用,用它的作用来名它的名,简单地称为根本识,事实上它的名字是阿陀那识,因为阿陀那识是一切染净诸识生起的根本,所以又名为根本识,

[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

「依止」是指说:前六转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如果再加第七末那识就是七转识了,前六转识是依根本识(就是第八识)为共,大家共同的「亲依」,

「亲依」是一个名词,「共」是形容词,「亲依」就是最亲近的依止,所以叫做共亲依,因为前六转识都是共同的以根本识当作它的亲依,所以称为共亲依。

[(根本识是指阿陀那识,因为它是染净诸识生起所依的根本,故称为根本识。所谓依止,是指前六识都是以根本识为共同依及亲依。)]

「共亲依」是指两个依,共同依——通依,亲依——别依,一个是通依,一个是别依,

通依是什么?譬如说前五识一起生起来的时候,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一起生起来的时候,它们大家都要一起依那个根本识,所以这是共同依,这是通依,共同的要依根本识,但是它个别也是依根本识,所以这有两个依,

所以不管是它们共同生起的时候,依根本识,乃至于它单独生起的时候,也是依根本识,所以单独生起的时候称为别依,共同生起的时候称为通依。

《唯识学》真是麻烦,可是只有这样子分别,才能够很清楚。

[「阿陀那识」:为第八识之异名,]另外一个名字,又名嘛,异名就是又名,[梵语,义为执或执持,故又称为执持识,]阿陀那识又称为执持识,[因为阿陀那识能执持善恶业,及有情的根身,令不坏散,]

我们有情的根身,我们如果有一块肉,如果以前有吃荤的人,买了一块肉放在那边,没有放在冰箱,它一两天就坏了,然后就臭了,就散了,因为化解分解作用就散掉了,

那我现在问你,你现前一大块肉,为什么不会坏散掉呢,为什么不会烂掉,为什么?不是那里(法师指头),是这里(法师指心),第八识执持这个身心都不让它散坏掉,因为第八识能执持,所以称为执持识。

所以睡着的时候,我们也不用心,所谓的不用心,但是也不会死掉,为什么?因为第八识还在,还是把这个整个身心都维系住了,抓住了,

第八识怎么样抓住这个身体呢?所有的肌肉、所有的血脉、所有的胫骨,每一样东西都好像有一根绳子然后跟它牵住一样,

所以人要死的时候,临死前,第八识要离身,就从每一根神经,每一根肌肉,每一根胫骨,抽离开,

你不要说这样抽离,一定要抽离,你光是这样捏一捏,拉一拉就很痛了,鼻子这样拉一拉就痛死了,更何况每一根神经,

你那牙齿坏掉,不是要伤神经嘛,那只是一根神经而已,就让你痛得不得了,

你要临死之前,你要死掉的时候,每一个神经都要抽神经,而且都把它抽断,

所以佛说临死之前万箭穿心一样地痛苦,因为八识必须要放弃对这个身的执持,所以一定要抽离,所以八识抽离以后,因为没有第八识的执持,不可思议的,这个色身由有情转成无情,因此开始分解,开始氧化,开始臭、烂,如果有第八识在,不可思议,它就不会臭烂。

你如果了解《唯识学》,了解这些东西,就不会被外道跟世间的邪见所迷惑。

顺便讲到,我以前深受罗素,所有的实证论者,杜威,胡适所影响,说什么:人分析到最后只是一堆碳水化合物,听起来很有道理,你很难攻破,

你如果不懂得佛法,不懂得《唯识学》的话,你很难攻破,你就被它迷惑,我就被它迷惑了,

所以这一团碳水化合物,人死掉了以后它就分解了,怎么样?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了百了,死了什么都没有,这个碳水化合物分解了以后,所有的能量也都没有了,它也都不再发生了,

但是他只看到分析到最后是一堆碳水化合物,然后人死掉以后,这堆碳水化合物就分解,就不再产生能量了,产生我们之所以能生存的这个能量,

可是这么聪明的他,以及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是什么东西,我们反过来看,是什么东西在你死之前令这一堆碳水化合物不会坏散,而能够产生能量,

是什么东西,那就是第八识,可这只是一念之转,但是你必须要懂得佛法,这是甚深的佛法,这一堆碳水化合物不是凭空它就聚在一起,它就能够产生能量的,它为什么不散开,你把它聚在一起,它为什么不散开,

所以这就这种邪见,这就叫断见,这在佛法称为断见,断见也就是断灭见,

所以《金刚经》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不言诸法断灭,不是说他不说断灭,

你不要去找毛病说:他只是不说诸法断灭,事实上诸法有断灭,不是这个意思,他不说是因为没得说,它没有断灭,就不能说嘛,

我老实告诉你,我以前在看《金刚经》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有点转不过来,不说诸法断灭,到底是有断灭还是没有断灭,所有解释《金刚经》的,我也没有看到有解这个,后来我自己去推敲、去思维,把它理解了,原来是这个意思,

所以不是有断灭而只是不说,不是这样子的,是实在没有断灭而不说了。

还有《金刚经》还有问题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无为法也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呢?你说呢?

我现在不说,我以后讲《金刚经》再说,我在美国讲《金刚经》已经快讲完了,那是双语的,里面有很多精辟的发现,不应当称赞自己了,

我这一次回到美国,五月回到美国,我要到那个比特率市去讲经,还是要讲《金刚经》的双语从头讲起,这次就会好好的录起来,你们都可以看到,如果你听不懂英文对话,就听中文也可以,我讲一次英文,讲一次中文,同一段东西。

还有顺便讲一下所谓的教学相长,自修与教他也是相长的,经越讲就发现越来越多,外太空来的资讯也越来越多,很多东西就越来越通达,这就是因果如是,因为你要利他的时候,最先得到利益的是你自己,

可是我老实告诉你,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佛菩萨就特别慈悲,因为一切菩萨都是这样子,不为自己,所以傻乎乎的,佛就成就这样的人。

因为阿陀那识能执持善恶业,善恶业就是我们的一切业了,所以又称为业识,阿陀那识就是第八识,也就是业识,也就是《地藏经》所说的本识,这里称为根本识,都是一样的意思,

所以这个第八识有多少名称呢?有好多,1.阿赖耶——2.藏识(因为它能含藏一切种子跟业)、3.阿陀那识——4.执持识、5.根本识、6.本识、7.业识、8.第八识,这么多个,全都是指同样一样东西,

因为阿陀那识能执持众生的一切业,尤其是善恶业,无记业也在里面,以及执持有情的根身令它不会坏跟散掉,坏散是两个步骤,先坏了再散了,坏就是烂了,

[故以其为第八阿赖耶识之别名。] 所以第八阿赖耶识的另外一个名称是阿陀那识,

它不同的名称是指不同的功能或是作用,如这里所写的阿赖耶识,这里是着重是它的能含藏的意思,是藏识,阿陀那识是指它能执持的意思,能执持的作用,其他都很清楚嘛,

根本识就是一切识的根本嘛,所以叫根本识,本识就是最原本的那个识,根本识跟本识不太一样,本识是最原本的,业识,因为它是储藏一切业力的,所以叫业识,第八识,因为总共有八个识,它是第八个,所以叫第八识,所以以它不同情况的作用而有不同的名称,但是所讲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五识随缘现」:「五识」,指前五识,或称五转识。

成唯识论云:「五识者,]五识这样东西,[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言之。」]这个五转识,这五种识,因为它的种类是很类似的,很相似的,所以就总言之,就是合在一起说,就合在一起称为五转识,或是前五识,种跟类是分开的,种跟类都相似。

[因为前五识俱依色根(都依于色根)、俱缘现境(都是缘现前境界)、俱有间断]而且都是有间断的,[(并非恒常),]

所以如果有缘现起,然后去攀援了,根尘和合的时候,那么才现前,如果不现前的时候,它就间断了,

所以前五识不是恒常的,它们都是类似的,它们现起的情况、因缘、所依都是类似的,[故它们彼此之间种类相似,因此把它们合起来总称为「前五识」。]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1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五识[随缘现,表示前五识非是恒常,]「随缘」的意思是指必须要依众缘具足,随着众缘具足而现,所以这个随缘不是我们平常所讲的顺便乱搞叫随缘,随缘是随众缘具足,[须依众缘具足,方得现起。成唯识论云:随缘现言,]「言」就这句话的意思,「随缘现」这句话是说[显非常起,]「显」就是很明显的表示、显示,很明显地表示它不是「常起」,这个「常」的意思是,这是文言文,不是白话文,不是说常常的意思,而是说:恒常、永恒的意思,恒常,「随缘现」的意思是说它不是恒常、一直都是起来的,一直都是生起的,[缘谓作意、根、境等缘。]所谓「随缘」的这个「缘」是指「作意、根、境等」七缘、乃至于八缘、九缘等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这个你如果不懂外国语的话,这个「身」你就永远把它搞不懂,这「身」什么意思呢?你至少懂一个英文,通常要懂得欧洲的语言,「身」plural复数,所以我相信历来中国人学唯识的,恐怕这个字是很难解的,因为他跟身体完全没关系,如果用英文来讲就是加s,「五识身」的意思就是说,换句话说就是众五识,所以梵文这个多数,在字尾变化多数,我们中文没办法表示,如果你光是说五识,不知道在讲什么,是讲第五识还是五种识,然后你如果说五识众,又太强了,所以他就给它一个很特殊的,所有《唯识学》的书,乃至于佛书也都没有解释,所以「五识身」这个「身」,跟五位百法里面一个名身,句身、文身那个身是一样,那个身跟身体的身没有关系的,所以「五识身」就是指「众五识」,它们是多数的,而且是把它当作一个单位,在一起的,所以叫做身,是不可以分离的,你如果说五识众还是众五识,他还是可以分离的,但是这里是把五识当作一个单位,所以叫做五识身,那个名身,句身、文身那个身也是这个样的意思,作者或者是讲法的人,希望你把五识当作一个单位来看,当作一个整体来看,身就是体,当作一个体、整体来看,所以把它称为「五识身」,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他又怕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虽然是强调它是一个整体,可是不是强调一个,他还是说这个有五个成分,那每个成分都重要,每个成分又都是独立的,它们只是撮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团体,一个整体,这个身是这样的意思,你能听到这个,你就算是很有福的啦。「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就是说这个五识「内依本识」,就是第八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内要依靠本识,这个「五根境」是五根、五境,五识这个小圈圈要内依本识,五识在一起,它们的哥儿,是一团的,暂时算为一团,内依本识,外就是依作意、五根、五境等等缘而和合才能产生、现前。

[五转识现起的缘,共有九种:作意、根、境、空(空间)、明(光明)、根本依(第八识)、染净依(第七识)、分别依(第六识)、因缘依(种子)。在这九种缘中,眼识全具眼识之生起,须具备这九缘,缺一不可。耳识须具八缘除明之外,]因为耳朵听,不需要光明,在黑暗中也能听,所以就去掉一个明缘,[鼻、舌、身三识须具七缘除了空与明之外。]眼识需要空,耳识不需要空,就变成八个,鼻、舌、身呢? 因为根必须要跟外界直接接触,所以中间就不能有空间,不能有距离,所以就变成七缘,鼻、舌、身必须要七缘才能成事。

[或俱或不俱:俱,俱起,]你看看,这就是《唯识学》,它在这个研析、分析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怎么运作,需要哪些条件才能生起,所以这个是非常非常地专业,技术性的东西,跟所谓的科学很接近,分析地很详细,我们众生晓得眼睛看到东西,就看到了嘛,就没了嘛,但是以佛法来分,喔,这个不得了,在里面要九种因缘和合才能够看到东西,少一个都不行。耳朵听了就听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听到的,但是佛菩萨的无上智慧就知道说,必须要八个条件才能够听得到,八个条件都撮合在一起,同时在一起那你才能够听得到。那我们吃饭、闻香、接触,身接触产生触受的快感或不快感,这个闻到就闻到了,吃到就吃到了,不知道到底它是怎么样生起,怎么样感觉的,生物学不是说,这个也是到十九世纪才开始的,说:生物或是动物受到外界的刺激就会起反应,那我们那时候学的时候,就觉得这很好啊,很清楚啊,然后很新鲜,觉得大开眼界一般,生物或是动物受了某一些刺激,他就会产生某一些反应,他们甚至于研究不只是动物,植物也是一样,不过植物是无情物,是机械的反应,所以有刺激就会有反应,我们就觉得很好,而且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家都还做了很多实验,拿老鼠、白老鼠、黑老鼠、蟑螂、兔子,实验,给它什么刺激,它有什么反应等等,我们就觉得,哇!好了不起,可是,他也不知道说:有什么样的刺激,多少刺激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他也不知道,他不能确定,只有佛的大智慧,两千多年前就讲得清清楚楚的,只不过他们无知,不知道而已,他们说给它什么刺激,譬如说身触的话,要七缘。读大学的时候,那个老师一讲完就考试,那个称为临时抽考,pop,突然就考了,抽考,Quiz就是小考,身触必须要七缘,譬如说他拿电电老鼠,老鼠就怎么样...那个就要起缘,「或俱或不俱,」俱就是俱起,佛菩萨的智慧看到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接受到外界的刺激以后,反应那就反应了嘛,也没有去分析说:这个时候有几个识生起,事实上西洋连识都不知道,只是说叫做觉知,把它统称为觉知、或是认知,笼统地称为认知,我在读哲学、生物学的时候,就觉得很了不起了,认知,可是这个认知只是一团的认知,都没办法再更进一步分析了,认知,眼、耳、鼻、舌、身、意,感官,全都是认知,这样子而已,认知,cognizance  perception,是比较接受刺激的,比较被动一点的,因为它有接受的意思,cognizance是主动地去了解,所以,你学了西洋哲学,然后再来学佛法,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一切外道,世间学问跟佛比,就好像一颗小灰尘一样,台湾话叫屑仔,[指前五识皆同时俱起。或不俱:或,有时;]「或俱或不俱」这个「或」字的意思,在文言文是有时的意思,「或」有好多意思,文言文里面,「或」:有时、有地、有人,这可能是业习力的关系,我在读初中,国文老师不是要考单字解释吗,我都很勤奋而且很喜欢把它背起来,后来自己看书,看文言文的书都用上了,都没有什么问题,或曰就是有人说,现在这个或是有时,有时候,[此言,然而五转识有时也不俱起。]然而有时候五转识也不是俱起的,这五个识不是同时起来的,它们虽然是哥儿,但是它们不一定都一起行动,[五转识俱起]同时起来,或者不同时一起生起来,[或不俱起,全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如具足前面所说的九缘,]如果前面所说的九缘都有了,[则五转识可以一时俱起;]这五转识就同时,五个哥儿就相好,一起起来,[若具足了八缘,]刚刚九缘就是说,如果九缘具足,眼、耳、鼻、舌、身全都起来,九缘具足的话所以虽然那个刺激的本身只是眼睛,因为具足了九缘,所以眼、耳、鼻、舌、身全都起来了,譬如说你看一朵花,看到了,都是看到的同时,不只是眼识生起,而是眼、耳、鼻、舌、身同时都生起了,如果具足了八个缘,少了一个明缘,[独阙一个明缘,则除了眼识以外,]耳识以下都生起,譬如说具足了八个缘,然后(法师敲一下磬),有一个声音,在黑暗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你就听到了,耳识生起了,但是这个时候不只是耳识生起,而是[耳、鼻、舌、身四识都可以俱起;]耳、鼻、舌、身四识都生起来,[若具足七缘,而阙少明、空二缘,则只有鼻、舌、身三识能俱起。]那么假设,在黑暗中,黑房里面,人家端一碗面给你吃,然后你就吃了,那时候鼻、舌、身生起,你眼睛看不到嘛,你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玩意,但是你还是吃了,吃了还是觉得好吃,或是不好吃,但是你不知道这好吃的、或是不好吃的是什么,因为看不见,那如果很好吃的,人家作弄你,里面放一只苍蝇,那你还是吃,你还是觉得很好吃,你嚼到那个苍蝇的时候,你觉得这特别有口感,那就因为没有光源,你的眼识生不起。[所以五转识,或俱起、或不俱起,全要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成唯识论云:]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讲到,识的生起,在十八世纪西洋哲学发展到知识论,从康德、洛克,知识论又称为认识论,人类或是动物如何认识外在的情景,我以前看这个东西,看了,哇!好棒好棒,可以说是从康德开始,接着洛克发展了一部分,康德那本巨著叫做《从理性认识》,洛克就写了一本书,影响了后代也是很深,非常深,他也是研究这个身心接受刺激以后,所认知、反应这些东西,这个对于西洋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如果以我们中国的说法的话,这个比较人本,返到人本,在十八世纪以前,十七世纪,那个时候,之前,全都是神本,因为他们那个教会力量很强,他们虽然研究学问,在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创立了大学,在十三、十四世纪那时候就有大学,像意大利有大学,伦敦剑桥、牛津,巴黎大学,那个都是十四、十五世纪就创立了,不过他们那个大学都是主要训练教士,就是神父了,训练传教士的一个地方,所以他们研究主要都是神学,虽然有哲学,只是附带的,主要就是神本主义,到了十八世纪,十七世纪有启蒙运动,什么叫启蒙运动,他们回去研究希腊、罗马时代,西元前、西元后,乃至中间一千多年的那个时代,希腊文化是比较人本、人文,罗马当然继承它也是比较人文,一直到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以后,整个西方文化都变成神本,我把它称为神化,本来是人的文化,变成神的文化,一千多年完全忽略了人的需要,人的追求,所以只是希望大家修来世,将来到耶稣哪里去,这样子,来世主义者,完全忽略了现实的东西,所以在这个文化、哲学、科技全都没有进步,所以那个时代称为黑暗时代,中古时代,总共一千多年,虽然他们也有绘画、雕刻、音乐等等,全都是以基督教的东西为主,拉斐尔的绘画,但丁的《神曲》,...都是这些东西,一直到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时候,所谓的启蒙运动,然后才开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就回复去研究古典的,他们所谓的古典就是希腊文化,然后才恢复到人本,开始排斥或是拒斥这个神本,不再是去讲、或是谈、或是写、或是研究神的东西,而是转向到人的身上去,那个叫做启蒙,接着就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完了,接着就开始种种的革命,第一个宗教革命;第二个哲学革命;第三个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工业革命,一连串下来了,革到现在就没命了。这个洛克他写了一本书,探讨人怎么样接受刺激,他的理论就是说,人本来心是一片白板一样,人生出来以后心是一片白板一样,因为教育、社会、文化,在他心理上刻了一些资料,它就依照这些东西去反应,所以变成一个刻板,是外加的,但是是刻板的,他的一些反应,有些都是可以预期的,这听起来好像是对的,你能不能反驳,你不能,我能,他的基本伦理,人是生来本来是一片白板一样的,然后,法国的那个卢梭,大文学家、大教育家,他也是认定人是一片白板,生来是一片白板,但是他是往那个悲观的地方看,就说社会、人文、所加诸于人的都是负性的,所以是染污了我们自心,所以他就呼吁要返归于自然,自然主义,他的自然主义是这个意思,逃离社会,拒斥文化,这样子的,因为一切文化都不好,这点跟老子一点相像,不过,西洋哲学家都是这样子,讲的是一回事,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完全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是完全相反。譬如说他写了西洋教育学的鼻祖,写了一本书,《爱弥儿》,这个是近代教育学的宝典,讲他教育的理论,以及如何教学等等,尤其是儿童教育,可是你说怪不怪,他跟他情人,好几个情人,生了六、七个孩子,全都送到孤儿院去了,可是他写了一本教育学的书,那影响后世很大,他哲学上喊着返归自然,可是他老人家呢?却一直生活在巴黎,从来也没有到山林里面去过,然后这个情人一个换一个,那都是在花都里面办的事情,所以你看都是冲突的。不过他写了一本书,倒是也影响非常大,引起法国大革命,《社约论》或称为《民约论》,他的主旨就是说,一个政府统治人民必须要人民的认可,必须要得到人民的同意,才能统治他,人民同意的一个政府,让它统治,那个统治不管是君权的,或是民主的,譬如说君主立宪,或是民主立宪,但总之都要人民同意,有一天这个君主堕落了,或是国会败坏了、堕落了,人民可以把他拉下来,可以把他换掉,你现在看我们讲这个道理好像很简单,在他那个时候,一八多少年,那个时候是君权神授的时代,每一个皇帝,跟我们所说的天子一样,是得到上帝的同意来统治他是子民,因为是上帝的意志嘛,所以没有人能够反对,没有人能够革命,但是他就是做出这个杀头的事情,他写了这本书,当然法国的皇帝就要杀他,他就逃到瑞士去,这一本书是真正没什么问题的,跟他所作的没什么冲突,其他的哲学、教育,都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但是他提倡民主,让人民了解,然后睁开眼睛,倒是贡献很大,就是这个是引起法国大革命的一个原因,当然另外一个更大的原因是什么,是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是一七七四年,一七七四年到一七七六年美国跟英国打仗,争取独立,因为美国人独立了,所以法国人一看可以独立,也可以革命,就开始革命了,当然那个时候理论,都有哪些启蒙大师教导,大家对民权更加明了。西洋,洛克跟卢梭,卢梭跟罗素是两个人,卢梭是法国人,罗素是英国人,卢梭因为他有这些理论,这些都是启蒙的大师,在西洋来讲是启蒙大师,但是以佛法来看,以前看他的书,这些人都是了不起的大师,不是启蒙,是童蒙大师,他虽然有点点启蒙,但是他自己还是童蒙,一佛法来看,他自己的蒙都还没有启。所以,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开始有类似唯识学的东西,刚刚讲的那个《知识论》就是我们唯识学的东西,像,但是里面的问题一大堆,都没办法解决,但是你如果不学佛法,你都看不出来,你只会觉得它很伟大,很了不起,他能够看的这么多,不过也算不错了,在凡夫来讲,算不错的了,像洛克、弗洛伊德...也都是很了不起的,他能够冲破时代的局限,所以是不简单,可是拿到佛法里面,那个就是屑仔,微不足道,你可以参考我讲的一堂课,《唯识学》的伟大成就。

所以,五转识或俱起,或不俱起,全要看缘具足或不具足而定,《成唯识论》说:[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由于这个五转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转识,它的行相,也就是动作,operation运作、操作,行相就是运作,它的运作很粗动,不是很细腻、很细致的,「所藉众缘时多不具」而它所要借的、依靠的众缘,常常都不具足,「故起是少」所以它俱起的时候少,不俱起的时候多,换句话讲,这五识,这五兄弟同时出动的时候少,没有同时出动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它们跟人家打群架的时候比较少,通常都是一个、两个跟人家单打独斗的多,[因为五转识的行相]也就是它的作业或是运作,[粗显、浮动,其所藉以现起的众缘,又常常不能具足,因此能全部一齐现起的机会较少,而不一齐现起的时候则较多。又云:又五识身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藉多缘,故断时多,现行时少。]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2
成观法师讲解

    [因为五转识的行相]比较[粗显、浮动,其所藉以现起的众缘,又常常不能具足,因此能全部一齐现起的机会较少,而不一齐现起的时候则较多。又云:又五识身]刚刚讲过,这个「身」是不是复数的意思,表示它们是一个小集团、小圈圈,这五识身本身并[不能思虑,]五识身,眼、耳、鼻、舌、身,五识身它不能思虑,什么意思呢?那五识身有什么功能呢?五识身的功能攫取、了别,grasp抓,前五根,眼根送进来的时候,产生眼识,眼识把这个影像抓住,抓住以后了别,就是粗的了别,第一、初步了别,知道大概,朦胧大概的了别,所以它的功能就是这两个(攫取、了别),没有别的了,所以它不能思虑,不能思、不能虑,眼识不能思想,也不能考虑,如果它能够思虑的话,它可能要考虑说:你现在眼根送进来这个东西,我要不要接受,那如果它是自虑神经的话,那你惨了,因为你有时候看得到,有时候看不到,因为它自己主张,它罢工的时候就罢工了,它放假就放假了,他停课就停课了,你就惨了,然后你走在路上,忽然就看不到,就被汽车撞了,眼识能够思虑,它可以选择,我要要看,我要不要接受这个讯息,所以这个《唯识学》就是这么细腻,但是这个细腻还是要我来讲,你才懂得细腻。眼识能不能思虑,重要性在哪里,就是这么重要,它是最基础的,你看到一个巴士来,就是一个巴士嘛,它距离你有多远,你大概就能够感觉,所以就不会被撞了,你也不会去思虑其他的事情,因为它没有思虑的功能,所以它不能够思考,也不能提前的去虑,虑就有忧虑的意思了,也有考虑的意思了,思的比较细,虑是比较粗,考虑嘛,思是思索,虑是考虑,所以它没有思索考虑的功能,谁有这功能,第六识,第六识才有这功能。[唯外门转,]眼识只是外门转,向外门转,外门是指眼门,眼就眼门、耳就耳门,就是向外转,转的意思是什么?转的意思在这里就是缘取,那缘取什么意思呢?缘一定要攀缘嘛,所以是向外缘取,那就是常常出去买东西,去买东西一定要拿嘛,前五识就常常买东西,一发现家里没菜,就出去买了。[起藉多缘,]前五识要生起,要有很多的缘具足了,才能够生起来,这个「起」是生起。[故断时多,]「断」就是中断,所以他中断的时候比较多,也就是说它没有生起的时候比较多,中断就是没有生起。[现行时少。]「现行」讲清楚一点就是现前而运作,现前来办事情的时候就比较少,因为缘不具足的关系,缘常常不具足。[又前五识,因为没有寻伺的功能,所以不能思虑,]从这句看就知道,所以思虑是什么样东西的功能,是由于第六意识里面有寻伺心所的功能,寻伺是什么功能?寻伺那个寻就是到外面去,就是串门子,包打听,所以就知道很多东家长西家短。伺是什么?伺就是坐在家里,等待李妈妈跟王妈妈来串门子,提供别人家的资讯,寻伺就是这个作用,因为有寻伺心的粗转、细转,往外攀缘,在内等待收集资讯,然后运转,所以能够思虑,因此,前五识就不能思虑,因为前五识没有寻伺的心所,所以不能思虑。因此它[只能缘外境,]它没菜只好自己去买,第六意识就比较老大了,它如果没菜就叫菲佣去买,菲佣就是菲律宾来台湾打工的,这是政府许可的,当然也有偷偷的,称为菲佣。因为没有寻伺的功能,所以不能思虑,只能缘外境,[而不缘内种,]「内种」就是,前五识只能缘外境,而不能缘内种,内种就是六、七、八,就六识、七识、八识里面的种子,乃至于习气,他都不能够缘,它是纯粹地缘外境,不缘内种,所以它很单纯,所以称为它是现量境界。[且必须借着很多的缘才能生起,所以它们间断的时候多,起现行的时候少。]

[如涛波依水:水喻第八藏识;涛波喻前五识。此谓前五识随缘现的道理,就如同波涛现起的大小,是依于水势的大小而定,而水势涌起的大小,则又依于风缘的大小来决定:风大则水势、波涛皆大,风小则水、波俱小。]乃至只有一点点涟漪,[在此,风则比喻众缘:缘多,则同时现起的转识越多。]

[意识常现起:前面说,五转识现起的时候少,间断的时候多。相对于五转识,第六意识则常得现起。]这五转识,前五识现起的时候少,但是第六意识就是常常现起的,[因为,如成唯识论云: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第六意识虽然也是粗动的,它的行相粗而且是动乱的,但是它所必须要靠的缘呢,就常常是有的,很少是不具足的,[第六意识虽然也是粗显浮动的,但它所藉以生起之缘,却是常常具足的。又云:第六意识自能思虑,内外门转,不藉多缘;唯除五位,常能现起,故断时少,现起时多,由斯不说此随缘现。]《成唯识论》上又说,第六意识它自己就能够思虑,而且「内外门转」,前五识是外门转,缘外尘,第六意识它也缘外尘,也缘前五识,对它来讲都是向外,但是它也可以往内攀缘第七、第八识,所以内外门转,这个图一画,你就看得很清楚了,它既然可以内外门转,因为它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会唱会跳,能哭能笑,第六意识,「不藉多缘」,不需要很多的缘就能够生起,不需要靠很多的缘就能够生起。「唯除五位,常能现起,」除了五位,就是五种情况之下以外,五种情况以外,其他的情况他都常常能够现起,那这五种情况是那五种情况?等一下会讲。「故断时少」,因为它需要的条件很少,所以它能常常现起,所以它中断的时候就比较少,现起的时候就很多,所以我们的第六意识常常都在工作的,它是workaholic工作狂,它一直都在加班,晚上都不回家,都睡在办公室,workaholic工作狂,它以工作为乐,第六意识很爱工作,跟我们小学二年级学的那一首歌是一样的,蚂蚁真正可佩服,爱工作,看它每天忙来去,搬运辛苦。所以它跟蚂蚁一样,很爱工作,你们有没有注意,这蚂蚁真的是很合群,而且它们来来去去都打招呼,不像我们台北的邻居,见面都不互相对看,不打招呼的,这所谓的中国礼仪之邦,真的是最没有礼貌的,洋人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就hi,然后你如果在台北,你跟邻居打招呼,你hi,他很瞪你一眼,依我观察,中国礼仪之邦是世界上最没有礼貌的一个民族,西洋人比我们中国人有礼貌,东洋人也比我们中国人有礼貌,所以我们自己只会称孤道寡。唯除五位以外,常常会现起,断时少,现起的时候多,「由斯」「由」就是因此,「斯」就是这个,由于这个原因,而「不说此随缘现。」这个第六识是随缘现的,我很爱讲的一个笑话是,不管是西洋人、东洋人你若碰到了以后,都会赶快说:Excuse me然后日本人就说:...我们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你如果在百货店或者在公车上走动,然后把人家撞到了,或者踩到了脚,除非对方叫起来了,人家说:你怎么搞得,撞人的人就会说:你怎么挡我的路,也不站旁边一点,那个西洋人不要说碰到了人家一点点,就赶快Excuse me,I'm sorry甚至于从人家前面走过,譬如说这是个橱窗,然后你站在橱窗的这一边,这是个走道,那你站在这边,看这个东西,后面也许就不够地方了,那你要从他前面走过,很少人这样做,如果要做,一定要说:Excuse me,然后哪个人也说:I'm sorry,互相是这样子的,但是我们中国人,台湾人怎么样?走过就走过了,路就是大家要走的嘛,所以走过就走过了,那稍微挡住人家视线一点点,那有什么了不起的,甚至把他撞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谁叫你在那面挡路呢,好狗不挡路。然后,我又讲过一个笑话,我到日本去留学的时候,我们在那里排队,等着要去上堂,上大殿去修法,一排一排的,然后好几次就有人从我前面走过,手这样,身体弯弯的,看着地下这样走,我说:奇怪,他是丢掉什么东西,他在找什么东西,后来经过很多次以后才发现,嗷,原来他就是要从别人面前走过,这样的意思就是对不起...我还以为他在找东西呢,有意思,我们台湾人、中国人才不会这样子呢,走过就走过了,有什么了不起。[既然第六意识自己就能够思虑,又能内外并缘,而且不须要假藉根境等众多之缘具足才能现起,因此除了五种无心位外,]前面那五位就是五个无心为以外,[其它时候第六识皆常能现行;所以它间断的时候少,现起的时候多。因此论颂中才不说第六识是随缘现。]前五识是随缘现,第六识不是随缘现,因为它常常都能现起,像我们老中一样,管你什么缘不缘,我就一直现起就对了。

[除生无想天:承上文,谓意识于一切时中,常得生起,除了五种无心位。这五无心位即:无想天、二种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睡眠与闷绝。]「承上文」,「除生无想天」除了生到无想天以外,除了众生,这一段生命完了,一期报身完了,然后就死了,死了就往生他方,如果他是生到无想天去的话,那这个时候呢,他的「意识于一切时中,常得生起,」除了是生到无想天,也就是说,如果众生生到无想天,他的意识是不会现前的,除非是五种无心定的情况下,意识是常常生起的,那也就是说,在无想天的天人,他的意识不常现起,就没有意识现起,入「二种无心定」的修行者,内道或外道的人,那么譬如说入无想定跟灭尽定,入无想定的凡夫跟入灭尽定的圣者,这两种就称为无心定,的凡夫跟圣人他的意识不现起,你如果是第一次接触《唯识学》,无心定这三个字看起来好可怕,无心怎么行呢?其实这个心是什么?这个心就是意,因为意识停止作用,把它称为无心定,事实上不是真的无心,只是意识不现前作用,你看看,这么深的东西,我一句话就给你讲得清清楚楚的,哎呀,从明天开始,网路直播听经的要用会员制,每一个人要申请一个密码。无心定是这个意思,意识不现前作用,那为什么把意识不现前的这个定当做无心定呢?因为我们这个心的主要作用都是在意,那当然了,这个意思都不现前作用了,前五识当然也不作用了,也就是说六转识也不起作用了,六转识不作用了,第七识怎么样呢?第七识不外缘,它等于是什么?跟熊宝宝一样,跟大熊一样,冬眠了,第七识跟冬眠一样,好像不动的,尤其前六识都没有动静的话,第七识不会自己动,它就睡着了,但是它并没有死掉,第八识更加不动了,所以七、八两识它自己不会动,七、八两识在,尤其是第八识在的话,你就没死,有识、暖、寿都在的话,就没有死,没有心是指没有前六识,没有六转识在运转,看你整个外观,你好像无心一样,即使有外在的刺激,洛克可能大吃一惊,他也不会有反应,虽然没有反应,可是他有没有觉知?有觉知。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有一次,这个大家都这么静坐,世尊也在一个大树下入定了,忽然空中大了一大串的大雷,很大很大的雷声,然后旁边的那个狮、马、狮子、老虎、象,都吓得到处乱跑,世尊还是坐在那里没动,阿难就说:请问世尊,刚刚打雷,您听到了没有?听到了,您怎么没有吓一跳呢?所以入定不是对外界都没有觉知,他有觉知的,只不过他不会采取反应,采取动作,所以,所谓的无心定,即使是灭尽定,灭尽定当然是无心了,受、想都灭尽了,但是他有觉知,他只是不会去反应,不是不能反应,是不会去反应,因为他在定中,所以他也不会受到惊吓,所以这个所谓的无心就是前六识不起现行,把它名为,你要注意中文这个「名为」讲的太好了,「名为」无心,名是相对于什么?实嘛,名为无心实际不是无心,只是前六识不运转,这样子而已,前六识,尤其第六意识,它终于打烊了,放假,《唯识学》这样来研究不是很有趣嘛!「睡眠与闷绝」,睡着的时候以及come闷绝,闷绝就是昏迷,昏迷的时候这第六意识也会常常停止转动,昏迷的时候,换句话讲就不会打妄想了,所以这五种情况:第一个,生到无想天去的时候,第二、三,如无想定跟无心定的时候,第四、五,睡眠、闷绝的时候,第六意识就有时候就中断了,不是常行,这样子,但是它平时没有得到这五种情况的时候,它都不放假的,一星期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何谓无想天?成唯识论云:无想天者、]现在开始是非常非常高级的佛法跟唯识学,不只是非常高级,是超高级的,你要很有福报、因缘、善根,才能听到这个,然后理解这个,因为这个对一般人来讲,的非常非常抽象的一件事情,根本想也想不到,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故六转识,于彼皆灭。]《成唯识论》解释「无想天」这个词,什么是「无想天」呢?「谓修彼定」,也就是说修彼定之人,修彼定的行者,修这个无想天定或是无想定,修无想天定或是无想定的人,「厌粗想力」,「厌」就是厌离,什么叫厌离呢?你们有时候会讲:有的人就讲我生了厌离心,什么是厌离心?用英文讲:That's enough,受够了,enough is enough,够了就是够了,那个就是厌离。譬如你在社会上,觉得社会怎么怎么苦,世俗上很苦,受够了,我出家,那你一定觉得受够了,你才出家。还有,你上馆子吃东西,你吃够了嘛,所以就不再吃了嘛,虽然是美味,也是有吃够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对美味有厌离心。同样的,这个也不是很好笑,也很好笑,对于世间的种种乐事,够了、腻了,够了就是腻了,然后就厌离,所以世俗的种种乐事,对你再也没胃口了,这叫厌离,可是你如果觉得还没有吃够,你还要继续吃,所以你要再继续吃这个世俗的美味,就要继续受世间的苦,所以没那么好的事,享乐同时也要受苦,这样平衡才不会暴掉。这个厌就是厌离,腻了、厌了,「厌粗想力」,这个「粗想力」,「粗想」其实是想粗,倒装的,所以你听我讲经确实是很幸福的,他厌倦了,想心所粗的行相,由于厌倦了想心所粗的行相之力,以这样的定力,厌粗想会产生一种力量,什么意思呢?譬如说厌离这个世俗,这样的事情,这种厌离会产生一种力量,产生什么力量,让你出家的力量,你没有厌离的这个作用的话,不会有出家的力量产生,所以为什么有的人想出家,但是出家都不成,因为他那个厌离不够,为什么厌离不够?因为他对世间还有留念,还有贪爱,留恋的话,贪爱的话,他那厌离就不够,厌离不够,就说还没吃够,就是想要再吃,虽然他常常讲,不好吃,不好吃,可是还是吃,因为贪爱还没断,要求出离的力量就不够,动力就不够,一定要有厌倦、厌离的力量,才能够产生出离的动作,所以他因为厌倦这个想太粗了,他求什么,他求比较细的,他因为厌粗,所以求细,那什么东西粗?想粗,那你要了解这句话,「厌想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你就要了解三界九地,一定要了解三界九地,你这个地方才能真正懂。

初禅叫离生喜乐地,二禅叫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什么叫离生喜乐地?离生就是欲界,因为欲界的生死,第一个是欲界,离欲界苦,离苦,心离苦了,以定力的关系心离苦了,心里面产生喜乐,到了初禅的时候产生喜乐,因为离了苦,离了欲界的种种欲,种种欲离了以后,心就没有烦扰,心没有烦扰,心就没有那样动荡,受欲缠,受欲缠缚的那种苦就没有了,就像本来在欲界有一条大蛇把你缠住,呼吸都不能呼吸,很苦,离欲了以后,就是把那条欲缠给去掉了,所以身心都很轻松、很快乐,离生喜乐。定生喜乐什么意思呢?第一个是相对于离欲界的苦而觉得快乐,就无苦为乐,然后第二呢?是更进一步,不只是无苦,而是心中定力增加了,因为定力增加而产生快乐,产生喜乐。到了三禅成就呢,第三禅的时候,离喜妙乐,本来都有喜乐,初禅、二禅都有喜乐,然后到了三禅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喜太粗了,他就不要了,就把喜去掉了,因为喜是一种大的欢喜,Joy,很大的欢喜,它的动荡比较大,都是时间比较短,用振幅来讲是很快的,大法喜,乐以振幅讲是这样的,它虽然起伏没那么大,但它很长久,心也很稳定,就觉得一种很沉稳的快乐,所以叫乐,所以到了第三禅的时候,他就把这个喜去掉了,这叫离喜,把这个快乐的粗相喜去掉,喜心去掉,喜心所,令喜心所熄灭,只剩下乐,他这个心就很这样子,喜是这样子(法师用红笔很快且振幅较大地上下摆动),乐是这样子(法师用蓝笔缓慢且振幅较小地上下摆动),现在把这个(喜的样子)去掉,只是这样(乐的样子)而已,心就很沉稳,很稳定,稳定的那种快乐,可以用比量的想象,那个禅定的快乐是怎么样的,就是平安、寂静而令你觉得快乐,你觉得平安、寂静就是快乐,那个就是禅定的乐的一种比喻,你如果能够真正尝试过,觉得好寂静、好平安,觉得很快乐,那个就是可以跟禅定的快乐类比,一般凡夫的快乐都是要奔跑的、刺激的、动荡的,但是禅定的快乐的寂静的,不是寂静就没有东西,寂静反而是产生一种没有办法破坏的快乐,不会被破坏的快乐,而且,佛经讲,自心乐,自心乐这是以习禅来讲,以密教来讲就是自受法乐,不依外缘,自受法乐,自心乐,这个是最真实的,而且不会变成无常,也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条件,你自己依自己道力就能得到最高的快乐,从平静、寂静里面得到的快乐,离喜妙乐就只剩下乐了,所以这个乐是一切世间最乐的事情就是三禅乐,佛说世间一切的乐,最高最高的莫若三禅乐,因为它是很寂静、很纯粹,连喜都没有,连喜心的动荡都没有了,所以它是最高的快乐,超过了这个快乐以后,就变成舍念清净,等到享受这个快乐很久了以后,有觉得有点腻了,就觉得够了,觉得这个乐还是有波动,我要在更加地寂静,就舍这个乐,舍念清净,舍念就是舍这个乐,就把乐之念、乐之想给舍掉了,所以清净,舍掉乐念、乐想而得到清净,叫做舍念清净,这个念就是想,想就是念,舍念不是舍所有的念头,不是,而是舍上面那个(乐),认为那个比较粗,舍掉。下面还要讲那个四空定,才能够完全解释那个「厌粗想力」这四个字,现在只解释了一半,所以我们这个《唯识学》是什么,是高科技。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3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继续讲「除生无想天」这一条,顺便讲到今天有一个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的太太,从美国回来,带着她的儿子来看我,走的时候,我的徒弟给她一张现场直播的单子,她有开始在学佛,是学净土,他们那个地方有个学校(达拉斯)的校长,也是学净土的,欢迎我去给他们讲经,太远了嘛,她看了讲经,那个网路直播,今天讲什么?我说:《唯识三十论颂》,她说:喔,这个很深,我说:还好了,她说:听不懂了,我说:你可以试一试,所以我跟你讲,能听这么深经的人,是很有福报的,真的不是容易的事,要有多少的资粮,仓库里面都很充满。我们继续看,你当然应该知道了,你能够听而且能够听得懂,表示你宿世所修,今世也在努力,所以虽然不是很快,不是即刻开悟,但是就一步一步接近。

[除生无想天:]生无想天是一种报,是一种无想天报,无想天报也算是一个很高的果报,那个果报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往世,他前一世是修无想定,若今世修无想定,那来世你如果回向,想要生到无想天,就可以生到哪里去,这个无想定看起来就很可怕的样子,更何况下面讲有两种无心定,无心定那跟可怕了,这个无想定、无心定这些知识,真正学佛的人都应该要懂,你看看,不要讲无心定、也不要讲无想定,我们讲就讲灭尽定,你一天到晚在看嘛,阿罗汉入灭尽定,阿罗汉入灭受想定,证了阿罗汉果,或是入涅槃,都是从灭尽定,所有一切大小乘乃至于大小乘的圣人要入涅槃,都是从灭尽定入,就先入灭尽定,然后再入涅槃,所以你这能够不懂吗?当然你不懂也可以了,但是没有法律是不行了,可是你就对佛法不是真正的很理解,灭尽定对你来讲只是一个名词,但是你听我讲这个经,我跟你仔细地剖析以后,你了解了,那它就不只是一个名词,而不只是一个渺不可及的很抽象的一种名词,它变成很具体的东西,而且,即使跟我们,初步的修禅定的人,也是直接地息息相关,且听我慢慢道来。[承上文,谓意识于一切时中,常得生起,]意识在一般的时候,它时时刻刻都是生起的,但是有五种状况意识暂时停止生起,也就是暂停现行,[除了五种无心位。]这五种状况就是无心位,所谓的「无心位」,并不是真的无心,这是假名无心,只是我们八识心里面的前六识暂停作用,名为无心,前六识暂停现行名为无心,而不是真正心挖掉一样,没有心了,不是,所以这称为假名无心,为什么称为假名呢?因为它只是一种暂时的假定的状况,而不是真正的无心,只是给它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不是实名,如果实名的话,那就是名实相符了,那就是真的是无心了,那如果是假名的话,就不是真的无心,这个假名跟科学上所说的假说是一样的意思,学佛法就是这样的,就好像胡适之说的,你读书越多就越能多读书,假说,supposition,科学家他常常他有一个idea,提出一个理论,他有一些证据了,但是不能完全确定的时候,他就提出一个理论,或是一个定理,但那个定理还没有完完全全证实,在各种状况实验证实,然后确定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都能够cape,还没有到这种地步的时候,就称为假说,等到假说经过种种的状况证明以后,那就称为定理。所以那个假说,也不说那个是假的,那个假是权且的意思,暂且这样子,譬如说阿基米德他证明那个浮力原理,还没证明之前,只能称为浮力假说,但是不能称为浮力原理,乃至于像自由落体,也是一样,自由落体就有一个公式,但是它还没有证明之前只能称为假说,假说就是暂时按这个名子,那我们佛法偏巧跟这个一样,这个也不是说是碰巧了,佛法本来就是洋人的东西,印度人也是洋人,西方人,他们的思维,他们的论说的方式,探讨学问的方式都很类近,他的那个格局、架构都很类近。所以「无心位」它是一种假名,不是真正的名,因为它类似无心,所以给它暂且按一个无心,它的那种状况好像无心一样,类似无心,就是说那个时候,由凡夫的眼光来看,没有心在运作了,所以把它称为是无心,假名为无心,而不是真正的无心。那甚至于《唯识学》里面很多地方都讲假名什么,名相对于实嘛,名为什么是比较接近实际的情况,如果说是假名什么,那么就说很类近、很相似,所以把它按这样的名字,但是它不是实际的,就不能它就是那样子,那甚至于说这个「灭尽定」,它也不是真的灭尽,依照这个了义的来看,这个「灭尽定」这个名字也是假名,也是只是个名字而已,为什么?因为如果都灭尽的话,就不用涅槃了,第一点,你灭尽了嘛,入了那个灭尽定的话,都灭尽了,那就是涅槃了嘛,可是,涅槃跟灭尽定有什么差别?你要了解这个,只有听我讲《唯识学》了,因其他都没有写,「灭尽定」因为它是定嘛,所以入了灭尽定,但是他还可以出定,但是入了涅槃,不能出涅槃,没有说阿罗汉入涅槃,又出涅槃的,入了涅槃That's  it,就这样了,就没有了,就bey!因为我们是学大乘的,有的人就瞧不起涅槃,可是你不要小看涅槃,这个涅槃是很厉害的,怎么厉害,我讲给你听,阿罗汉如果认为时间到了,他就会入灭尽定,入涅槃,入涅槃就走了嘛,那就是我们大乘所说的生死自在,他要走就走,但是你看我们行不行?我们走不成,一直拖,这死也死不了,这很苦,尤其是现代人,老了又走不动,也不能吃,只能用喝,所以那个时候,如果能入灭尽定多好,就走了,减少很多的自他的痛苦,所以你看那个灭尽定有多了不起,涅槃有多了不起,能够就走了,然后令自己识、暖、寿一起就停止,而且自己给自己决定我什么时候要走,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也没有预知时至,预知时至还是被动的,因为那个寿尽了,寿尽了知道什么时候要死掉,所以首先给你们预报一下,好像节目预报一样,说某年某月某日你们来看我走掉,但是涅槃不需要,涅槃不需要预知时至,因为涅槃它是自己决定要那一刻走,所以不是预知的,他是主动的,预知时至是被动的,因为寿命尽了,这差别很大了,所以你虽然预知时至,但是时还没有至之前,你还是很苦,你还是走不了。所以预知时至跟那个寿命自在是两回事,可是寿命自在又不一样,生死自在两回事,预知时至只是寿命尽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寿命尽,要死了,可是我们众生都怎么样?死期到了都不知道,那常常会赖着不走啊,寿命自在那又不一样了,寿命自在是说他想要住世多久就住世多久,想活多久就活多久,当然能够寿命自在的,绝对不会说,想要多活五年,那五年都躺在床上,不会这样子吧,然后都插管,一定是活得生龙活虎一样,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那种才叫寿命自在。顺便讲一下,我以前讲过,这自在两个字不能乱讲的,说:唉呀!我现在学佛以后我觉得生活好自在啊。除了五种无心位以外,意识在一切时中都可以现起的,而且常常会现起的,它很忙的,有事忙,无事也忙,一天到晚都在工作,跟蚂蚁一样,很可悲,我上次讲workaholic,工作中毒,工作中毒会死掉,好像酒精中毒一样,非喝酒不可,有这种逼迫性,它那种工作已经是一种逼迫性,[这五无心位即:无想天、二种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睡眠与闷绝。]「无想天」是已经生到无想天上,在受无想天报,也就是说无想天人的心态,这无想天是无想天人的心态。「二种无心定」是得了无心定,但是还没有生到无想天,你如果是在欲界得了无心定,修无心定而且得了无心定,修无想定而且得无想定,这就属于一种无心定,或者是修灭尽定,但是这无想定是一种外道定,必须要知道,这是外道定,那为什么称无想定为外道定呢?因为你入了这个定以后,无想,那五想是什么呢?五位百法里面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想心所不现行,就用定力把这个想心所压下来,让它不起现行,因此这个心就不会乱想,所以就很稳定很稳定,这种定叫无想定,在五遍行里面它叫想心所,如果在五蕴里面这个称为想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什么叫想蕴?想这一个集团,因为想只是个代表,它是整个一个集团,它有很多很多的作用,这整个集团都停止了,都不再运作,那个时候就得了无想定,那无想定为什么会称为无心定呢?你如果这个心不再想,不再起想,不再有思想,那就好像整个心都不运作,大概是百分之八十都停止了,所以把它称为无心定,无想定只是称为无心定,不是真的无心,只是第六识心没有在运作,第七识还在、第八识也在,这都是心嘛,前五识也不是都没有,而是没有在工作,放假,暂时放假,你若入定半天的话,放假半天嘛,那为什么说这无想定是外道定呢?因为你要晓得,我们固然说起烦恼是由于想,最主要就是想,胡思乱想,妄想也是想,妄想分别也是想,都是想的作用,所以说第六意识是妄想分别都是因为这个想心所,这个想蕴(想心所造成一大集团称为想蕴)的作用令我们心烦恼不安,但是话说回来,这个是造恶,造善的时候,你也要靠这个想心所,你看,观想法,九想观,这些都是想啊,然后你要思维佛法,思维法义,念佛、念法、念僧,这都是想心所在作用,你如果想心所都停摆了,虽然染法没有了,但是净法也不生了,所以净法不生,那佛就着重在这一点,你如果净法也不生,虽然染法没有了,称为槁木死灰,但是你不再产生净功德,你不能成佛,你不能成菩提,你不能开智慧,你心就这样子(法师画一条直线),跟槁木死灰、顽石木头一样,所以这个是外道人修的,外道因为他也不想度众生,他也不想要修什么样的功德,修积什么功德,要利益众生,他就可以坐在那里跟一个死尸一样,然后自受无想定的乐,但是你再坐的再久也没什么功德产生,没有佛法的智慧功德出来,那个真的就是一个顽石,所以佛说这个是外道定,一切佛弟子都不准修无想定。你们有没有三界六道表?《楞严经》后面有附那个表,三界六道总共二十八天。

三界二十八层天
无                 28        非想非非想天        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
色                 27        无处有处天        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着于任何的形色,
界                 26        识处天        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
天                 25        空处天        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
                 24        色究竟天         
        四        23        善现天         
色                 22        善见天        五净居天
                 21        无热天         
                 20        无烦恼天         
                 19        无极天         
        禅        18        广果天        四禅天
界                 17        福爱天         
                 16        福生天         
        三        15        遍净天         
                 14        无量净天         
        禅        13        少净天        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财、色、名、食、
天        二        12        光音天        睡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
                 11        无量光天        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
        禅        10        少光天        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
        初        9        大梵天        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
                 8        梵辅天         
        禅        7        梵众天         
欲                 6        他化自在天        威力自在与佛等故称为魔王修上上品十善则生其中
                5        化乐天        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
界                4        兜率天        修上之下品十善发愿行慈则生其中
                3        夜摩天        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品十其中
天                2        忉利天        修中之中品善则生其中
                1        四天王天        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念了你下去自己看,三界最下面是欲界,中间的色界,色界就从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那就从梵众天开始,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是初禅天,然后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总共是二禅天,三禅天也是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然后四禅就很多天了,然后上面还有五净居天,基本的四禅天就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所以四禅的最上面一个天,四禅天最低的一个级叫做福生天,接着福爱天、广果天、那四禅的最高一个天叫做无想天,这种无想天,佛说:外道跟无闻比丘,也就说没有多闻的比丘,那就死死地修禅定,修到后来没有多闻也就不会观想,所以只修死死的禅定,到后来就生到无想天去,那这个是什么呢?是学佛法成外道,《楞伽经》里面不是讲说,有几种外道其中一个学佛法成外道,就是这种,很可怜,因为无闻,因为宿昔的业力的关系,他不求多闻,那只是喜好禅定,然后一坐的话就枯坐,空心枯坐,禅宗六祖大师说:百事不想,百物不思,百事不想,这种境界就跟庄子所说的槁木死灰是一样,槁木死灰不会再出生什么有生命的东西,百物不思、百事不想不会再出生任何的清净的庄严的功德,所以就像一个木头死人一样,所以佛是不主张佛弟子修这样子的禅定,所以这是无想定。顺便在讲灭尽定跟无想定合称二无心定,常常会听到有人会讲说,学了一点禅啊,就说:啊我无心,可是他实在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所以你懂了《唯识学》,你就知道什么是无心,无心就是无想,就是想心所不在起作用,不现行,这是一种,另外就是灭尽定也叫无心定,这个无心就不一样,因为这个灭尽定除了想还灭受,灭受想,除了想蕴不现行,受蕴也不现行,可是这个灭受想跟无想不一样,无想它有个最大的过错在哪里?他把无想的那种寂静的境界当作涅槃,这就是他的误解,误解错认,他就认为他等于是入了涅槃一样。外道人修无想定就自认为是得了涅槃一样,但是佛弟子知道那个不是涅槃。这个灭受想定它虽然称为灭受想,事实上只是令它不现行而已,这其实两个都一样,是不现行的而已,而且既然是不现行,那就是暂时的,不是永恒的,永恒的话那就是入涅槃了嘛,所以它是暂时的,他这个灭不是真正的灭,就是不贪着,而且离,所以离想、离受,离想不讲,讲离受你就懂了,四禅天是时候就一切受都停止,那个舍念清净地,那个念其实是受,前面那个是离喜妙乐,三禅离喜妙乐,那现在连乐也离了,初禅离生喜乐,然后定生喜乐,离喜妙乐,喜去掉剩下乐,第四禅连那个乐也舍了,也离了,也不贪着了,然后舍念清净,这个舍念清净是指连那个乐受的念都去掉了,就是一个不贪着的清净的境界,是舍的清净的境界,而不是真正把它灭掉,所以灭尽定那个灭也是名为灭,而实际没灭,只是离贪着令它不现行,这样子而已。无想定就不一样,无想定用定力把那个想蕴把它压下来,压下来寂静了以后,把它当作涅槃,那这个就走岔了,因为那个实在不是涅槃。顺便讲到了,一切外道到后来,印度的外道最高境界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不是想也不是不想,他变成一种很寂静很寂静,你说他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想也不是,非想也不是,它是一个中间的,具体来讲就是一个朦胧的境界,但是他就把自己比喻成一种涅槃的这种境界,他又把它当作一种涅槃的境界,所以一切外道,印度有很多外道,就都自称得一切智,那在定上他们就认为他们已经得涅槃,可事实上都不是,他的定也不是涅槃的灭尽定,因为他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他的智慧,定慧二门嘛,智慧方面不是一切智,他自称是得一切智,得一切智人就是婆伽梵,印度很多派外道他们的教主都自称是婆伽梵。印度教里面,就是婆罗门教,有一部盛典叫做婆伽梵歌,这部经典主要是赞叹大自在天,说他是大梵王,他是婆伽梵,就是世尊。很多外道都自称得一切智,《楞伽经》里面有讲,然后《楞严经》里面也有讲,讲佛法到后来,定慧要一起讲的,这都是很重要的相关的东西,《楞伽经》里面讲,彼诸魔等,亦多弟子,各各自谓得无上道,不只是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他们最高的神称为婆伽梵,一切智者,基督教也是一样,他上帝也是全知全能,那就是一切智人嘛,上帝全知全能,可是自从9.11以后,大家好像都觉得他无知无能的样子,因为他不知道这个事情要发生嘛,他的宝贝的信徒,都被炸死了,他也不知道,他们就说:上帝,9.11的时候,你跑哪里去了,有人说他休假了,有人说他睡着了,全知全能,Omniscient全知,Omnipotent全能,相反的,全知全能,impotent就是无能,他们称为神,全知全能,其实没有嘛,他无能的地方很多,而且常常,很多的都不知。罗马教廷常常有封圣,他们有贡献的人,有成就的,死掉了以后,就由那个教廷会议,主教们提出来,提名,大家表决以后,就封圣,所以他们圣人是用封的,被封圣以后,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圣,如果是马丁的话,就变成圣.马丁,圣人怎么可以用封的呢,圣人是用证的,你证到那种地步了才叫做圣人,但是他们是用封的,所以封的太多就疯了。在佛法里面除了佛是一切智人以外,佛可以称为法王,其他人一概不能称为法王,如果不是佛不能称为法王,而且同一时期只有一尊佛,不会说你也成佛,我也成佛,没有这样子的,同一时代、同一个世界,连你要成佛的话,你要到他方世界去成佛,我们这个娑婆国土还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只不过它现在是末法时期,所以释迦牟尼佛法中不能有其他任何一尊佛出现,包括弥勒尊佛都是等到他该出来的时候才出来,他现在虽然中选了,但是他还不能宣誓就职,他是待职尊,所以也能说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而不能说:他就是弥勒佛,那如果讲弥勒佛的话,那就是附佛法外道讲的,乃至于打着弥勒佛的名号,来做政治革命,历代很多,从哪个明教、天地会,都是这样子,说弥勒出世,然后他哪个代头人就是弥勒出世,他用这样的号召,因为他是佛嘛,所以大家就很拥护,起先是表象的,假装是宗教信仰,然后忽然一转就变成政治了,不过成立这种东西的人,一开始他就打算将来适当时机就转成政治的啦。只有佛可以称为佛,可以称为无上士,当然也没有什么无上师,那个都是僭圣,僭的意思是越,跨越、超越,也就是违犯的意思,侵犯圣位,只有佛可以称为佛,称为无上士、法王,任何人不能称为法王,即使是即生成佛的密教,顿悟成佛的禅宗,也都不能称佛,顶多就是祖师嘛,菩萨,菩萨再来,但是不能称为佛,称佛那就不合佛义,既然不能称佛,当然也没有活佛嘛。有一个金山活佛,民国初年有一个大修行的人,他是习禅的,他有些道力,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人家就把他称为金山活佛,他说:不要叫我活佛,有活佛就有死佛,所以他知见很正,这很不容易,人家尊他为活佛,大家都称他活佛,因为他住在金山寺,所以称他为金山活佛,但是他就不贪着这个名,这个名比金刚钻还要诱人,因为金刚钻你会把它放在口袋里面,但是你不会对着金刚钻顶礼膜拜,除非你疯了,不但对你顶礼膜拜,顶礼膜拜以外,那你就可以什么都有了,信徒什么都可以拿出来给你,他就是一席纳衣,很潇洒自在这样子过着,人家称他活佛,他就否定,不要称我活佛,这不容易啊,我有一些地方跟他有点像,不过他老人家比较有修行啦。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4
成观法师讲解
    刚刚讲到那个封圣,天主教的封圣,canonize canonization从佛法的眼光来看虽然是很荒谬的事,可是,天主教这个封圣再怎么样也是要那个主教会议、枢机主教会议提名,然后大家表决,教皇通过,不像我们佛教里面有一些他们封圣是自封的,自封自己是精钢上师,自封自己是活佛,自封自己是什么什么,大威德自在光明王,自己封自己是毗卢遮那佛,从这种种情况,你知道的越多,很多事情都是很不可思议的,你实在没有办法想象,乃至于是什么认证,说活佛认证,如来的教法里面没有这种东西,没有这样子的,而且是第几世第几世,都没有这种东西,你必须要知道。所以我讲经就是秉承佛的教旨,有破有立,总是让你归于正知见,而且让你知道怎么用,知道知道怎么实际的情况,而不是这很抽象的这道理,只讲理,然后事情完全不能配合,所以理事要配合。光是讲无想天、灭尽定,这个多抽象,跟我们的实际修行,乃至于不要说实际生活了,都完全不搭嘎,这个太渺远渺远,外面的事情了,但是我这样讲的话,你就跟我们实际的修行以及种种外道的修行,乃至于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能够relate有关系,搭上关系。所以讲到无心,有很多人讲大话,学了一点点般若,动不动就说:我无心,好像他老人家好高一样,那什么叫无心不知道,所以那是口头禅。你知道了我讲这个无想天,无心定以后,你就不会很羡慕说,人家说我一定就空掉了,我身就空了,或是心也空了,这样子的,那我问你,你心空了,谁知道你心空了,你心空这件事情是谁知道,是你的心知道嘛,那你如果心空了,你怎么知道心空了,所以如果你知道你心空,就表示你心没空,那个都是一知半解,然后认为那个所谓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就没有了叫空,根本不是这个意思,空不是这个意思。乃至于有人是打坐,就说他定去了,定去了其实是错的,定了就定了,不能定去了!去哪里?去了就离身心而去嘛,叫定去了,那就是没有掌控嘛,定了以后这个心就是,我们讲《大日经》第一品住心品,住心,你心要住在那个地方,住于本性之中,本心本性,所以不是定去了,定去了变成有什么问题,外道定,你看严重吧,但是讲在这个话的人是学佛的,禅德啊。而且,他定去了就好像不能够控制,他一坐就定去了,其实这样子是错的,那为什么说定去了是外道定呢?因为道家有一个灵魂出窍,这个灵魂出窍是一个修行的,他们的法门,这灵魂怎么出窍呢?他分成阳神出窍、阴神出窍,这个都是错的,为什么?往外,佛法是往内,而且是住在本心,所以这些都是错的,阴神出窍,那表示自己很高,一打坐,灵魂出窍,阴神出窍,阳神出窍,然后到苏州玩去了,到西安去参拜,到阎罗王哪里去看一看了,有时候到忉利天去参访参访,可是不知道的人很羡慕,一入定可以到处去玩去了,喜欢观光的,喜欢爬山的人,就很羡慕,这到处可以游玩,而且不用买机票,这都是外道定,外道定跟佛定有什么差别?第一个,一个是往内的,一个是往外的;第二个,一个是不贪着的,一个是贪着的。贪着往外种种色相,种种境界,所以他出窍,去旅游,跟旅游团的是一种,但是是自由行,就是不知道,学佛法变成外道,阳神出窍,可以他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修阳神出窍、阴神出窍,然后他一打坐,就出去了,那其实就是阳神出窍、阴神出窍,出去了,可是那个就变成外道定,这个外道定没关系,你可以看很多的风光,可是有没有什么问题?有,因为你的灵魂出窍了,这个只是变成一个驱壳,因为这个房子是空屋了,有人会搬进来住,有些鬼神,真的了,不是假的,鬼神搬进来住,搞不好你就回不来了,就被二房东赶走了,所以你就死掉了,然后就换另外一个人。另外一种呢?就是他让你进来,你就是有一个室友,那就着鬼了,着魔了,你看,恐怖吧,所以外道法是修不得的。道教里面讲那个乩童,神灵降体,那个也是一样,它搞久了以后,那个神灵都是鬼道的,他因为常常来,习惯了,然后你不用在那个神桌前,他也来了,那你就神经有问题了,那你着鬼了,很多人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是很恐怖的。佛菩萨多清净,所有的这些鬼道、灵道,灵界,你还是少碰比较好,碰久了你于鬼为伍嘛,即使你今世不出问题,你来世必堕鬼道,为什么?因为你那些都是老朋友,老相亲的嘛,你要走的时候他要引你去的,多一个伴儿嘛,大家都哥儿们嘛。所以你要修佛法,就不要去碰外道,你一定要跟他分得清清楚楚,要纯净,不要贪心,最重要不要贪心,这个想要,那个想要,贪种种境界,种种你在禅定,或是你不是禅定中的境界,稀奇古怪的境界,你不要喜欢起心,你不要起贪着的心,要不然你就进得去,出不来。那另外一种,百物不思,槁木死灰,然后你就坐那边空心枯坐,那个也是外道定,那个就是道家的定,那个危害不多,但是修久了就变呆子了,为什么?因为你那个六识心全都不动嘛,然后你乘那个外道的业力,你就增长无记心,无记就是愚痴了,这个都跟无想有关系,跟想没有关系。那像种种的这种外道的境界,你都不要贪着,你也不要好奇,你好奇,你去试一下,譬如说你试一试打麻将,一打就被打到了,乃至于尝试赌博,克毒品啊,好奇,那都不行。藏密有一个叫颇瓦法,就说他修那个法,修到后来,小孩子的天灵盖,小时候是软软的,然后渐渐就长弥合了,它是骨头合在一起的嘛,他们修这个说,天灵盖会打开,打开以后,他拿一根食草,把它插进去,插进去就称为开顶,开顶那就是开悟了,你那就证道开悟了,但是他们都很相信这个啦,这个法传得很广,可是以佛法来看,即使你真的能够修得这个天灵盖能插一根食草,但是那个是物质的东西,跟开悟没有关系嘛,你顶多插进去,很像那个清朝的官,这样子而已嘛,跟开悟没有关系嘛,开悟是悟了一个理事,然后开了智慧,广大慈悲,然后有种种的方便法门,教化众生,这叫开悟嘛,跟插一根草没有关系嘛,那顶多就是开草。所以学佛就是要有正知见,正知见为什么难维持?正知见第一个难得,第二个难维持,为什么?就是在哪两个字:贪着,你若贪着,你就为不正知见所吸引,然后所摄受,起欢喜。所以这个正知见非常困难,你一定要在这个正知见上守身如玉,不起任何贪着的心,对任何境界,对任何光怪陆离、稀奇古怪的现象都不起一丝的贪着,一丝的欢喜,你才能够守得住你的正知见的贞操,要不然你就破身了,你就再也不值钱了,如果你要嫁人的话。虽然讲了这么多,但是都是跟这个有关系的,是你看不到的。

[这五无心位即:无想天、二种无心定(无想定、灭尽定)、睡眠与闷绝。]这「睡眠」是极深重的睡眠,不是一般的睡眠,「闷绝」就是昏倒了,昏迷了,这个昏迷是真的得了一个重病昏迷了,或是受外在很大的刺激,昏掉了,这种叫闷绝、昏迷。这五种情况之下,第六意识就暂时不起作用,其他情况就正常情况就第六意识一切时候都在运作,[何谓无想天?成唯识论云: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厌」就是厌离,觉得太多了,我上次讲说:够了,对下界的这种粗糙的境界,够了,所以我要离开。喜新厌旧,修禅定就是喜新厌旧,而且一定要喜新厌旧,你不喜新厌旧你就一直待在旧的境界上。他厌那个旧的境界,那个境界粗糙,那个旧的境界是想心所的境界,想心所的粗想力的境界,这个粗是形容词,粗糙的想蕴的力量,或是想心所的力量,因为厌倦了想心所粗糙,以这样厌离的力量,这个力是厌离的力量,而不是想的力量,由于厌那个粗糙的想的这样子厌离的力量,[生彼天中,]以这样厌离的力量,他修无想,因为厌粗想,厌离想,就离想了,离想就无想,厌粗想是厌想粗的意思,厌倦了这个想很粗,所以就产生了厌离想,就因厌,想要离这个想,就修那个无想定,因为修无想定,所以就离想了,离想就达到无想的境界,「生彼天中」,「生」于,想要,这不是已经生了,是欲生于「彼天」,彼无想天,要生于彼无想天中,想要来世生于无想天中,因为今世觉得这个想太粗了,受够了,不要了,所以没有舍弃这个想,想生于无想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违」,以定力违背,抛弃「不恒行心」,「不恒行心」就是前六识心,因为前六识是念念生灭的,所以它不是一直不断的,所以就不是恒,「不恒」是相对于第七识的恒,前六识的不恒是相对于第七识的恒,第七识的恒它都没有间断,不管是怎么样的情况,它都是存在,它都在作用,为什么?因为第七识是我执中心,它一定要执,它若不执,这个我就不见了,我执反过来就是执我,一定要执我,等于是说第七识是由于阿陀那识,第八识,承阿陀那识的力量,然后去执我,也可以说是,反过来第七识是往内攀缘的,它往内攀缘,执第八识为我,所以这个我相一直要存在,如果不存在的话,就死掉了,所以第七识一定要不断地作用,即使你昏倒了,它还是在作用,除了你真的死掉了,死掉了它就不再执了,所以第七识是恒执我、我所,恒执什么我呢?第七识往内攀缘第八识,执它为我,然后往外攀缘前六识,执为我所,这个(第八识)是我,前六识所有的见闻觉知,都是我的,我的见闻觉知,所以会很执着,我的见闻觉知、我的观念、我的思想、我的感觉、我的感情、我的感受,所以,都是不可侵犯的,因为都是我的嘛,那你的呢,没关系了,你的只要随顺我就行了,为什么?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嘛,所以非这样不可。我这个我,一天到晚都在开疆辟土嘛,征服一切的外国跟蛮夷之邦,乃至于就是教化一切众生,那个都是我的膨胀,如果是假的话,那个就是膨胀,当然菩萨是以无我法而利一切众生,所以是真的度,如果不是以无我法,而是以我法,以我、我所法度众生,那个就变成说,我以前讲的说:吃众生肉,度众生,那个也叫度众生,把众生都吃进去了嘛,以有我法而度众生,就是肚众生,不但吃进众生,而且吃定众生了,因为他一定要度众生嘛,要不他不会饱。所以第七识它以第八识为我,以前六识为我所,它非常执着,这就是为什么众生很执着自己的意见、感情等等,所以人家如果跟他有点冲突,意见有点冲突的时候,就很烦恼,如果伤了他的,你伤人最伤最伤的是什么?就是伤感情,你伤了他的感情,那就最糟糕。虽然前六识是念念生灭,可是由于第七识执持的关系,它的所有的这些见闻觉知,都很坚强,都很不容易改变,就是因为我执中心的第七识。「生彼天中,为不恒行,」不恒行是指前六识,因为它念念生灭嘛,是相对于第七识的恒行,所以你要想修无想定,就是要违弃了不恒行的前六识,以及它的种种心所,不恒行心就是心王了,以及心所,前六识的心王、心所都有违弃,[想灭为首,]以令「想灭」,要令想蕴灭了,作为首要的目的,[名无想天。]如果真的达到想蕴已经灭了,就称为得无想天定,这是很高的一个修行,但是只是方向走错了,因为它也是属于四禅的一种境界,是四禅天的一个境界。






天        五净居天        色究竟天        圣人住
                善现天       
                善见天       
                无热天       
                无烦恼天       
        四禅天        无极天        外道、凡夫住
                广果天       
                福爱天       
                福生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禅天总共分成两个大的level(层次),第一个大的level就是一般的四禅天,最下面一层是福生天、再上面福爱天、再上面广果天、再上面无想天,所以它是四禅天的最高的境界,接着上面有五净居天,五净居天就是无烦恼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有这五个天叫做五净居天,这五净居天是圣人住的,这个(一般的四禅天)是凡夫住的,小乘的圣人修到三果了以后,就生到,小乘的三果称为不还果,不还是指什么不还?不回到这个娑婆的欲界,他在下一世,这一世证了阿那含果,也就是不还果,下一世就一定能生到这个四禅的五净居天,在哪里证阿罗汉,就在哪里入涅槃,这不可思议,所以那叫不还果。所以五净居天,无烦恼天、无热天、善见天,这个是不常常看到,但是善现天常常看到,最常看到就是色究竟天,色界的最高天所以是色究竟天,这个究竟就是最高的意思。所以无想天就在这里了,这是外道天,外道跟凡夫就生在这四禅天,圣人就生在五净居天,那为什么五净居呢?因为佛世尊常常到这个地方来说法,为这些大修行的人、大菩萨,现大身说法,讲成佛的法门,羡慕吧,很羡慕。生彼天中,以定力而违弃不恒行的前六识的心王跟心所,而以令想灭为首要的目的,就称为得无想天定,[故六转识,于彼皆灭。]「故」所有的「六转识」,在「彼」定或者是「彼」天,则六转识都灭,这个灭还是一样必须要提醒一下,就说是不现行的意思,所以你出定了,它又现行了,或是你生在无想天,但是你要寿尽的时候,又现行了,而且不只是说寿尽了以后,就是刚刚出生的那个短暂的刹那,他是有六识的,然后等到天福受尽了,天报受尽了,快要转生它方的时候,六识又生起了,但是中间整个一大串的时间,都没有六识,也就是说什么,都没有烦恼了,当然也没有功德了,只是在享受无想天就那种寂静的报,但是佛弟子不应该贪着这种报,以及这种境界。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5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有一个特别节目,这个叫什么?一般叫释迦,那我在这里建议而且呼吁,大家不要称它为释迦,称它为佛顶果,为什么?你要吃释迦,这不好嘛,佛弟子吃释迦,因为我们不是外道,天主教他们不是有领圣餐嘛,普通的Commune,比较正式一点的叫Eucharist,你为什么领圣餐呢?天主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仪式,他借着这个跟耶稣合为一体,神父自己做了一些小饼干,用面粉做的,现在大概多少买的吧,然后调了些酒,一个一个上前去,神父亲自把那个小饼干给你,把一杯小酒给你,然后你就吃了、喝了,吃那个饼,就代表吃耶稣的肉,喝那个酒,就代表喝耶稣的血,很恐怖,就跟食人族的,这个是古代的犹太教,那种牺牲,原始部族牺牲的礼仪的残余,所以把它转化,不是真正的去杀什么的东西,就好像基督教的圣经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这种牺牲的祭礼,乃至于上帝叫约伯Job,旧约里面有一章叫做约伯记The Book of Job,约伯是一个人,是一个很信神的,很信上帝的人,有一天,上帝要试他有多信,对上帝有多服从,所以就命他把他独生儿子带到山上去牺牲,把他杀掉,给耶和华,祭啊,这约伯就信心十足,就真的把他儿子,抓到山上去,要把他杀掉,这个是很不合情、不合理的事情。这个我只是解释说,基督教还是有古代的野蛮民族所残留下来的,这种牺牲祭祀的一种仪式,乃至于存留到现在为止,那个还是称为圣餐,也是一种圣礼,sacrament,包括洗礼也是sacrament之一,洗礼、领圣餐,sacrament是圣礼的意思,圣礼包括天主教所有的那些在教堂中所举行的仪式,都叫做sacrament,sacred神圣的意思,其中包括洗礼、领圣餐、坚振礼,confirmation,就是你已经领洗礼了以后,领洗就是一出生就领洗,天主教家庭,如果你是中途加入的,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要确定、确认你对天主教的信心,绝对不会再改变了,那时候就请求神父举行一个坚振礼,这个也算作sacrament,圣礼,那个领圣餐也是一种圣礼,那是领耶稣的血跟肉。那我问你,如果我们佛教徒,也弄了一个东西,然后说这个东西是释迦佛的血、释迦佛的肉,让你吃,你吃不吃啊?当然,我们吃素的,不会吃肉的,因为我们不吃佛的血跟佛的肉,所以我们也不要吃释迦果,不要吃释迦,你把释迦吃下去,这不好,吃佛顶果,将来可以得佛顶的三昧,佛顶三昧就是首楞严三昧。

还有外道吃耶稣的肉,喝耶稣的血,这样就说是跟耶稣合为一体了,这个是着外相修,你喝他的血、吃他的肉,怎么能变成他呢,你的心不是他嘛,那如果你的身体真的就变成耶稣了,你的心不是耶稣的,那变成假相耶稣了,这也没用,更何况,基督徒你是凡夫永远是凡夫,永远是主的奴仆,你不能变成耶稣,所以你吃了耶稣的肉,喝了耶稣的血,有什么用,没用嘛,就是白吃白喝一顿。

顺便就跟你讲到,破斥外道着外相修,几乎所有的外道都是着外相修,因为他们是外道嘛,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内道,所以要求内明,不执着于外相,不能贪着外相,以计着外相为实,这就是外道。这个也是一种妄想分别,执着虚妄的东西,然后自以为如是,事实上根本都是虚妄的事,没有的事,你喝他的血,吃他的肉,怎么能变成他呢?更何况他的教理不准你变成他嘛,凡夫就是凡夫,不能变成圣人,而耶稣他们称为他是神,这当然也是基督教的一种矛盾,什么矛盾?因为他们说耶稣是神的唯一的儿子,父亲是神,儿子不一定是神了,依道理来讲是这样的,可是他就一定是神,以这点来讲,希腊的宗教,到比较合理一点,如果诱拐或是强奸少女所生的孩子,不一定是神,很多都是凡夫。

我在因明理论的那个前言里面讲,耶稣是耶和华的唯一的儿子,那耶稣的妈妈是谁?耶和华的太太是谁?他一定有太太才会生儿子嘛,而且圣经里面也没有讲,这个耶和华造天地,造人的时候,造了耶稣,没有嘛,也没有说他生了耶稣,也没有,他只是说他造了亚当而已,所以充满了问题,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神话,你什么都不要想,你只要相信这样就好了,你不能问问题,这就是外道,这就是基督教,你一问,千疮百孔,没有办法解释,然后,你如果问神父或是牧师,他就跟你讲,你不可以问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是神的问题,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你不可能了解的,然后你这样一问,你会堕地狱,因为你怀疑神的话,the word of God,神的话是不能怀疑的,你一怀疑表示你的信心不够,信心不够,会下地狱,所以不可以问,你只要信就行了,你信耶稣就得永生,不信耶稣,下一句没讲,应该在那个墙壁上写,信耶稣永生,不信耶稣下地狱,这样才对。

所以那个耶稣教或是基督教整体,不管是天主教或是基督教,unquestionably,不可以问的,是不能够问的,你一问表示你信心有问题,以政治来讲就是你的思想有问题,那就完了。但是我们佛法正好相反,佛还自己说:你们有什么问题赶快问,让我帮你释疑,然后你永除疑网,乃至于佛要涅槃之前也是,你们有什么问题赶快问,要不然我涅槃以后,你们没得问。还有《楞严经》一开始,那些十方的阿罗汉,诸大菩萨都来集会,要咨决心疑,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还没有找到答案,只有佛的大智、一切智才能够永断疑网,使一切疑都没有了,大菩萨也是这样子。

[所谓无想天,就是修无想定的外道,]这无想天是天界,那他是得到天报,生到那个地方,这是第四禅的境界之一,就是修无想定的外道,[他们认为前六识的粗想是生死]苦恼[之因,]所以他们不要再有任何的前六识的活动,[而生厌离;]因为厌而离,离弃这个前六识,[以此厌离粗想的定力,]以此就专注在厌离是个粗想,专注在「厌离粗想」这是一件事情,一个作意,也是他所修的内容,由于这个专注厌离粗想的定力,所修得的定力,[死后生于第四禅的无想天中,即以定力违弃不恒行的前六识心王与心所]因为他生到无想天,生到无想天的因是什么?今生修无想定成就,而发心最重要是这个,发心、发愿想要生到无想天,因此就承着今生所成就的无想定的力量,就生到无想天去了,因此,他生到无想天去的时候,他就不需要再修了,他已经有那个无想定,这时候他的那个无想定叫做报得,报得的无想定,因为前世所修,今生得到的报,所以今生不用再修,他已经有无想定,那时候生到哪里就承得这个报得的无想定的力量,而违弃不恒行的前六识心王与心所,违弃就是弃舍的意思,弃舍不恒行的前六识,不恒行就是前六识念念生灭。

唯识虽然它有一些东西你必须知道,而且记住,但是有些东西就好像那个理科一样,它还是有些道理,可以了解就可以记住了,不要去死背的,你老是死背,背不了那么多。前五识跟第六识,因为因缘的关系就,由因缘和合而起,它不是一直恒行,所以它不恒行。所以这个不用背,了解就可以记住的。

第七识、第八识为什么是恒行呢?因为第七识是我执,执着的,我执中心,讲这个我执是很不好,可是,众生也一定要有我执,因为你的个性就是我执之一,你如果完全没有执着,就没有个性了,没有个性、没有真正的你所喜爱的等等,这些都没有了,这些你所喜爱,所讨厌的都没有了,这些你所喜爱,所讨厌、你的个性、你的人格全都是第七识造成的,第六识没有,第六识就是随缘变化,第六识因缘和合,你可以今天喜欢,明天不喜欢,今年喜欢,明年不喜欢,可以,但是第七识大概就是定型了,因为是无始来的执着,它就一定是这样子,这个执着是很难改变的,它是恒行的,人格一定是相续的,人格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即使分裂的话,也还是两个东西,两个人格一起并行嘛,所以不会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不会,人格这样就是这样子。

所以一个好静的人,他就一直好静的嘛,他好动人就是好动人,不会今天好静,没有好动,上午好静,下午好动,不会这样子,早上沉默寡言,下午就叽里呱啦,不会这样子,第七识是一种业习力的执着,所以它是恒行的,是一种执着,不会那么容易改变。第八识当然一定要恒行嘛,因为它是命根所在嘛,命根如果不恒行,那不就死翘翘了,必须要恒行。

以定力违弃不恒行的前六识心王跟心所,[因为第七、第八识是恒行不断的,故他们无法违弃,]你想违弃都违弃不了,甚至于不要说是入无想天,入无想定,生无想天,没有办法违弃第八识,即使入涅槃,也不能违弃,否则谁入涅槃,那个就是最根本的东西嘛。[其所住定力为以灭想为主;]「想」就是想蕴,[因为灭了想心所,即有如无想,]事实上这个灭了不是灭了,而是只是让它不现行而已,用定力把它压住,让它不现行,「有如无想」,而不是真正的无想,[故此中天人称为无想天。]

所以这种人修无想定,就变成所谓的百物不思,槁木死灰,他这样很安静,觉得很快乐,问题出在他把它这个当作究竟,当作就是涅槃的境界,事实上不是涅槃。无想天人,其想心于其一期天报身中,暂时停止运作,但只是被定力压伏,暂不现行,非真「无想」,因为没有现行,没有作用而称为无想,而不是真正那个想都没有了,必须知道这个是外道的境界,因此学佛不要变成外道一样,这么空心枯坐,不能空心枯坐,自以为高。

[所以在无想天中,前六识皆灭了。至于所谓六识皆灭,其实并非究竟灭了。成唯识论又说:然说彼无转识等者,依长时说,非谓全无;]但是说他,「彼」他,就是无想天人,是指无想天人,「无转识者」,无六转识,这个是指六转识,这里没有六转识,就是前六识的意思就是说,「依长时说」,他们的无想天人,生在无想天,天寿很长,因为他在整个天寿的期间,都没有六转识,但是并不是说整个无想天从头到尾都没有六转识,「非谓全无」不是都没有。

[生时亦有转识,]也就说,无想天人,他们最初生到无想天的那一刹那是有转识的,依道理来讲,如果没有转识的话,也生不到哪里去,必须要有转识,所以最初生于彼天的时候,也有转识,为什么呢?

[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中有」就是中阴身,我们学佛一阵子的人都知道,阿罗汉不受后有,后有是什么意思?恐怕没有学唯识,不会懂,众生有三个有,前有、中有、后有,前有就是此生,我们这一辈子是前有,然后这一生死亡了,进入中有,中有又称为中阴身,所以这个前有也叫前阴身,阴就是五阴,五蕴,所以前五蕴、中五蕴、后五蕴,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阴身就是死亡以后,七七四十九天所得到的哪一种,跟我们前世所不一样的那个阴身,那个还是色体,但是不是我们凡夫的肉眼可以看得到,一般就称为鬼魂了,鬼魂或是灵魂,它还是有色的,它因为有色,它还是会肚子饿,他还是要吃东西,他还是会恐惧,会害怕,他还是会想家,七天要回去看一看,但是那个七天回去看一看是自然的,自然七天到了就会回去看一看,所以叫做七七嘛。

台湾话把第一个七叫巡,回去巡视巡视,这叫七巡,巡视,看看自己家人,亲朋好友。死掉以后,七七四十九天完了,顺便讲到,这七七四十九天是自然的,而且死掉以后很辛苦、很可怜,七七四十九天如《地藏经》所说的,混混沌沌的,然后东飘西荡的,很苦,还有肚子饿,肚子饿又不能去打工,也不能找什么食物,所以只能靠亲属祭拜,每七天再死一次,

所以这七七四十九天,他的中阴身七天死掉一次,法如是故,再复活,再死一次,这样经过七次,一般非善非恶的人就这样子,

大善的人就直接生天,或直接生净土,大恶的人就直接掉到地狱去了,那都不用讲过中阴身,一般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坏的人,中庸的人都要经过这七天,所以七七你一定要照那个时间去做,现在因为科学时代,大家都在忙嘛,现在做七就七天把七七全都做完了,

所以七天就把四十九天的饭都喂给他吃了,那就好像我昨天看那个佛教的杂志,说观音寺赛神猪,那个神猪都是强灌的,明天灌它六十斤的食物,灌得它肥的走不动,那七七一次就把它做完,好像灌神猪一样的,所以那个亡者根本不受用,唯一的只有两个人得到好处,第一个就是做七的人,七次他马上就赚到了嘛,第二个家属一下就安心了,因为七七一次就都做完了,那个不能说不如法,而只能说不如理,为什么?我们修行讲究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如法,第二个就是如理,可是不如理的不一定不如法,他也可以照规矩做,然后七天每一天都照规矩做,可是他不如理,不如法修的东西,自己跟他人都不能得到受用,不如理的也是一样,他不能预期是受用,所以要如法还要如理,如什么理?这个理不是佛创的,就是一切因缘业果的理,因果理,一定要照这样子,它就这样子,没办法嘛。

所以中有就中阴身,还没有转世投胎之前,叫中有,转世投胎以后,七七期满转世投胎,就称为后有,阿罗汉不受后有,就说他不再转世投胎了,所以是最后身,不再受轮回之苦。

「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这又是一个大名词了,「润生烦恼」是什么呢?就是众生为什么会堕轮回,因为有烦恼,如果没有烦恼,就不会堕轮回了,「润生烦恼」又称为「润生惑」,阿罗汉因为断了润生烦恼,就不再生了,不再堕于生死,大菩萨也可以断所有的烦恼,但是他就故意留一点点润生无明,润生惑又称润生无明,还让他跟众生界有一个关系,跟这个轮回界有一个关系,依理,如理还可以再来受生,这个受生是真正的受生,而不是化身,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是不经过母胎的,他就变化出来的嘛,但是如果是再来投胎转世的,那个他就含有润生无明在里面,当然菩萨神通无量,他也可以把他的那个化身,让他变成有润生无明,这一个化身再去入胎,出生,出生跟我们一样,小时候也调皮,接着求学,或者也逃学啊,考联考,毕业,求职等等,最后撞得满头包,学佛,那个就是示现,示现为人,跟我们完全一样,让你看不出来,不过当然了,他学佛就很快了,不像你搞一本经搞蛮久还搞不出来。

「然说彼无转识等者,依长时说,非谓全无;生时亦有转识,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他的中有,中阴身一定会起,虽然他在前阴身的时候,修无想定的人在前阴身的时候,因为他已经达到无想定了,所以他的前六识就不起来了,前六识不起现行,就表示他没有现行烦恼,他表面上就没有现行烦恼,可是他死掉了以后,中阴身不能继续修,

所以有一派附佛外道说有什么中阴度亡法,那个是违背佛理的,因为中阴身,依照《地藏经》讲,中阴身飘飘荡荡、混混沌沌的,怎么修呢?不可能修,佛的正法是什么,你要修你就活着的时候修,你不要等死的时候再修嘛,死的时候就准备受报了,不能说死了再修,那个是骗人的,不可能的事,中阴度亡法,那个佛法是没有的,所以不要相信那个,佛法是非常非常理性,合理的东西,没有那种超乎理性的东西,虽然佛修成了以后,有种种的神通变化,但是那个还是都是依照因果律来的,不是乱变的,不是街头的魔术家,为了要化几个钱,然后变个魔术出来,不是这样子的,他都是为了度众生,有因有果的,这样子的,有因有缘的,所以那个中阴是不能修行的,要修行一定是前阴,要不然就是后阴啊,你死掉以后再生,那个时候,你后阴身再来修,可以,但是中阴身是绝对没有修的,这一些必须记得,所谓的中阴度亡法,不要为其所惑,因为这是不如理的,完全不合佛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6
成观法师讲解
    刚刚讲到外道的这个中阴身修法,那个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超度法,度亡法,而是教你怎么样你死掉以后,你是中阴身,然后自己修,从自己在中阴身的时候,一修,然后在中阴即身就转成成圣成佛,乃至于最少也往生净土,这样子的法,但是这种法呢,是依佛法来讲,是不如理的,是违理的,以《唯识学》来讲就是违理的,那以因明学来讲是不能极成,为什么呢?

1.依经:中阴身七七日中,如痴如迷,处于大黑暗中,受苦无穷,故不能自己修行,不可能修行,只能靠生者为他修福,以资冥路,经上是这样讲的。所以一切所说不能违于经教,不能违于佛说,所以他不能自己改变自己,因为他糊里糊涂的,到处飘荡啊,所以要靠生者修福给他,所以他不可能自己修行,中阴身是什么?中阴身等于好像等待判决的人。因为外道这个法很普遍,我必须把它说清楚,才算负责任。

2.佛所说的大藏五千部,全都是教你今世活着的时候修,而从来没有叫你死后再修的,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叫你说,这个法人家学了,你死掉以后再修,那就可以成圣成佛了,有没有这样的?没有,乃至于死掉在中阴身的时候,死掉就开悟了,从来都没有这样子的,都是叫你今世修,今世就马上修,说不要等死后再修嘛,说叫你死后再修,这是违于佛理。

3.纵,就是退一步讲,若你死后能修,为何不活着时就修,要等死了再修?!是何道理,所以很多外道的理就是这样子的,歪理十八条,很容易迷惑人,稍微一转,然后迷惑人,这样一迷惑以后,这个里面怎么样?这个有一个关节在哪里?也就说你不要急着修,那你现在学了法,供养师父,得到你死后再修,这个很迷人,因为反正,这好像是保证的一样,保证但是没办法求证就对了,你死了以后,只要修这个中阴度亡的话,你这中阴身就开悟证道了,所以就不用这一辈子这么辛勤,这么辛苦,

所以现在呢,六祖大师所说的,一切罪业原来造,还照样造,没问题,等到你中阴身的时候,再修这个法就OK了,等于说,你现在一切都没关系,你喝酒、吃肉、行淫、赌博都没关系,乱七八糟完全都可以,等到中阴身,死掉以后再来修,你个死人怎么修。所以这个就是惑,这就是《楞伽经》里面一开始就讲的,惑乱,这其实跟那个疟疾惑乱差不多,叫做惑乱群生,所以有智者,不为其所惑,不跟着乱。那佛法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很乱很乱,众生实在是很迷惑,但是我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我就是看到一个救一个,看到一双救一双,这样子而已,那如果他不让我救,那我也没办法。就好像那个泰坦尼沉船,只能救一个算一个嘛,所以有因缘的就能够救得到嘛,没有因缘你救他,他又把你拖下去,他要独霸那条船。

[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他的中阴身一定会起润生烦恼,才能生于无想天嘛,那我问你无想天是在哪里?无想天还在三界中,所以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之中,所以一定有润生烦恼,所以他死掉了,在中阴身里面,现在就可以反证那个所谓的中阴度亡法,连得无想定这样高的修行人,他死掉了都要起润生烦恼,他都还要起润生烦恼,才能依着润生烦恼跟无想定的业力,而生于无想天,那你算什么,你有什么定,你这一辈子一塌糊涂,乱七八糟,连知见都没搞清楚,就想要期望是你死掉了以后,就开始修那个中阴度亡法,然后你就可以开悟成佛,因为连得无想定的众生都会起润生烦恼,这六识还会起现行,起润生烦恼就是六识还要起现行,因为有六识现行的关系,所以才能够在三界中,另外一个地方再生,因为有烦恼生,所以有三界的生,在生到无想天,那就是生死的生嘛,你要生到无想天,就必须要有能生的润生烦恼,所以那个烦恼还是起现行的,六识还是起现行,所以有烦恼,人家入了无想定,在现生的时候已经可以伏六识,令六识不现行,然后就都没烦恼了,那你是什么呢,你一塌糊涂嘛,那死了以后,心那么乱,你如何能够修,修什么呢?所以那个都是惑乱之言,不要信,那你如果要坚决、执着,一定要信,那也由你了,我也拿你没办法,不要说我拿你没办法,诸佛菩萨们也拿你没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看看嘛,佛世尊在世的时候,虽然度了无量的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度到了,生在佛世的人还是很多人不学佛,不信佛,然后还是修外道法,乃至于造恶业还是照造,所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善根于佛法相应,那才能够修行佛法,才有救,那你又不相应,硬拉你也没用的。彼中有润生烦恼,才能够生于无想天,

[如余本有初,必有转识。]「余」是其余,其余天趣,像其他的天趣,譬如说你生到大梵天、忉利天,乃至于生在自在天,都一样,「本有」是一个特殊名词,本有是一期生死的意思,就像其他的天趣,其他诸天的一期生死,「初」就是之初,其他的天它一期生死,一期天报之初,也就说他刚刚生到那个天的时候,同样地跟无想天一样,「必有转识」,必有六转识,所以你即使生到净居天、大梵天,刚刚生到那边的时候,也一定有六转识,为什么?因为从四天王天一直到阿扎尼吒天,最高的二十八天,这些都是三界诸天,都在三界之中,三界之中就是轮回生死,有生有灭,怎么生呢?有烦恼生,即使你大福报、大智慧、大定,都是世间定,然后你要生到某一天去,承这个定力生到某一个天去受天报的时候,它那个刹那之间会生出六转识,然后才能生,由于那个六转识的牵引之力,或是感应,牵引、感应之力,生到哪里去,譬如说你生到阿扎尼吒天的六识,它的清净度就比较高,阿扎尼吒天它哪里就好像有一个磁石一样,然后你的心识达到阿扎尼吒天的那种清净程度,就互相吸引,牵引之力,业力牵引之力,搜就过去了,就好像抛绣球,拉回来,就进去了,如果你是生五净居天的话,无烦天、无热天,如果你修到无烦天的那种境界、那种定力,这样讲是不通的,你的心的那种磁场,就跟无烦天的那个磁场相应,互相就会起一个牵引之力,然后就把你牵进去了,业力所感,这个牵引就是《地藏经》所说的业力所感,感受、牵引,感字中文有一点点暧昧,但是如果翻成英文就很清楚,attract吸引,说一个女孩子有吸引力,attractive,所以什么是感,就是吸引,你的心清净的程度,到达了无烦天的境地,然后就业力所感,就吸引到哪里去了,如果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如果你是修到善现天的那种定力跟智慧的境界,清净的境界,然后死后善现天的那个感力,业感就把你吸过去了,你也因为业感的关系,你就生到哪里去了,当然相反地,你若造五逆十恶,那就跟地狱有吸引力了,那就是地心吸引力,就吸下去了,业感如是,众生业感如是,你心清净就跟那个地方的业感相应、相吸,我说相吸的原因是什么?就说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就叫相吸,然后你到了哪里以后,若是人的话,就一见如故,如果是到一个地方,是业感相吸嘛,就宾至如归,觉得很适应,很喜欢,那如果是恶人到了地狱,一开始的时候,恐怕也是这样子,一看所有的哥儿们都来了。「如余」如其余的天趣,就是其他的天道了,「本有」就是一期的生死,一期的天报,「之初」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刚刚受生的时候,「必有转识」,一定会有六转识在现前,并不是都没有的,

[然而为何又说彼无想天中没有六转识等等,这些都是依据在受生后及临终前之间,那一段长时间而说的,]因为是在六道之中嘛,不管你修行多么高,你生到多么高的天,受生的时候,在哪一刹那一定生六转识,一定有六转识的烦恼产生,所以才能受生,受生了以后,虽然你同时也有定力,受生了以后,这个六识就灭去了,由于有报得的定力的关系,这个时候不用再修,不用再修无想定,他自然就有那个报得的定,令你就自然就灭了那个六识的现行,所以尽期这一报身,天报的身,几万劫或是几千、几万劫,都没有六识现行,都没有烦恼,跟一块石头一样的,然后,接着天报受尽的时候,快临终的时候,他六识又会起现行,因为六识起现行,生烦恼了,所以才能够再转生,因为你在定中不能转生的,这样讲很清楚,我把这样很抽象的、很玄的东西让你能够了解。

[并非连受生及临命终前全都没有六转识。因为他最初来无想天受生时,他的中有身中阴身必定要起润生的烦恼,才能再受生;而且他也同其余的天趣]也就是[天道众生一样,其本有一期生死的初位,]刚刚受生的时候,[必定要有转识,]必定要有六转识,起惑,[才能舍中有而受后有。成唯识论又云:瑜伽论说:]就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就是唯识宗最重要的两部大经典,一个《解深密经》、一个《瑜伽师地论》,一经一论,这是最大的,将来要讲《解深密经》,等把这一系列基础的都讲完了,这一部就完了,就讲《八识规矩颂》,《八识规矩颂》就完了,就可以讲《解深密经》了,[若生于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从彼没故。]《

瑜伽师地论》上说,顺便讲一下什么叫「瑜伽」呢?这个瑜伽不是打拳运动的那个瑜伽术,瑜伽的意思是相应,什么相应呢?于圣法相应,《瑜伽师地论》是讲于圣法相应的,就是告诉你怎么修圣法,而且你能够相应,这就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就是修行瑜伽的那个法师,不是一般的人,「地」就是他所证到的种种境界,叫瑜伽师地。我们不但不相应,也不能称为瑜伽师,更加没有什么地,不过还是可以尝试着去理解理解,如果你有以下这些论典的基础,要理解《瑜伽师地论》,就不会太难,当然还是要有下面的这些基础。《瑜伽师地论》说:「若生于彼」,「彼」就是指生到无想天,「唯入不起」,「入」什么?入无想定,你看受词没有了,你不知道讲什么,唯入无想定,「不起」,就是你如果生到无想天的时候,生到无想天以后,就只是入无想定,入了无想定,也就不会出定了,一直到你快命终才出定,所以这个「不起」是不起定,不起定就是不出定。所以无想天人都一直在定中,在无想定的定中。「其想若生」,这个很重要了,这个「想」加一个心,其想心若生,但是如果有一天那,他的想心如果生了。「从彼没故」,他就马上从哪个无想天,就死掉了,所以他那个想心就不能生,想心一生,无想天报就尽了,而且不但无想天报就尽了,马上就转生他方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8-8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说:若生于彼无想天中,便只入于无想定,而终其一期之无想天报中,其六转识都不再现起;这是因为他的想心所若再现起时,便是他的无想天报将尽,]报快尽了,[即将于无想天死去,以此之故,他的想心才会再现起。因此可知,无想天中,在初受生时及临命终时,都是还有六转识的,]所以只有他在受天报中间那一段长时间,没有六转识,但是前头跟后头,那个时候都有六转识,刚刚到的,或快走的时候,那个时候有六转识,[除此以外,尽其无想天报的一期天寿之中,皆以其宿昔所修无想定之果报力,]

所以无想天的天人,他在无想定中,他不是在修无想定,他就自然依天报,就住在无想定中,他不是在修,他就是住在哪里,就好像他那个房子,贷款已经还清了,他就住在哪里,所以他就不用再努力了。你如果买了一栋房子,然后是银行贷款的,你每个月都要交贷款嘛。所以你还在人世间你修无想定的时候,你还要继续修才有这个无想定,你若停止修,那就出定了。

可是你如果这一世修无想定成就,然后来世生于无想天的时候呢,他时时都在定中,而且不用再修。因为他房子已经付清了嘛,他就住在哪里就对了,这比喻很好嘛。皆以其宿昔所修无想定的果报力,所以这是报得的,报得的定,就是前世所修,今世受这个果报,今世受这个定的报。那前世修定今世得果报,前世修定得定了,今世得定的果报就不用再努力修,时时就有定,我们是相反的,前世都是散乱的,今世继续受散乱的报,所以一天到晚都还是乱心,所以我们不用再更努力,都是乱心,因为我们负债很多。皆以其宿昔所修无想定的果报力,

[唯依报得之定力而入于无想之境,]这个唯识百法里面有一个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那里面有一个「得」字,「得」有很多种,这个报得也是其中一个,得人生、得六根、得定,还有这三种得:生得、修得、报得。什么是生得?就是好像与生俱来他就有的,这种生得可以说是无始所修了,无始所修,然后生来就有,叫生得,不管是福、或是定力、智慧等等,生得。修得呢?是指现生你修了,然后得到,譬如说修定得定,这就是修得,修定成功了,这叫修得的定。报得呢?就是前世所修,今世得报,这叫报得。但是我们欲界的人,因为欲界一定是欲,欲是散乱的,所以没有报得的定,报得定一定是在天上,一定在天界,而且是色界天,色界天才有定,欲界天还是跟我们一样,是五欲,所以我们若以定来讲,欲界没有报得的定,但是那个大菩萨他有报得的智慧,报得的福,乃至于报得的神通,都有,但是没有报得的定,因为定是跟散乱相反的,我们这个欲界主要就是散乱,所以不能有报得的定,所以欲界要得定一定是修得。

生得也不讲定,在欲界也不讲定,主要是其他的,就是依你的受生而得的,像你是王子,你就享受王子的权威、福报,这是生得的,为什么?因为不是他努力来的,不是现生努力来的,他生于王家,他就有王家的财富跟权威嘛,那生于大富大贵的家,他就富贵嘛,但是这个生得不一定是好的啦,你生到那个穷苦人家,那你就生得的就穷苦嘛。所以这个生得就是依你的出生而得的,不管是资材、智慧等等,叫生得,就是所谓的身世了,因为你的身世的关系所得到的,那些东西跟修行没有关系,是因为你的出生的关系。不过当然也有这样子的人,生在富贵之家,但不能享受富贵,有这样子的人,那种最惨了,就看得到,享受不到。所以依报得的定力,这个报得是指前世所修,不是都不努力,是前世所修的。譬如说以六祖大师的智慧,或是那些大祖师的智慧,那都是报得的,是前世修的,不是他没修,是前世所修,都是报得的。依报得之定力而入于无想之境,

[以其六转识暂不起现行,而名之为六识灭,]所以把它称为六识灭,只是名字上称为六识灭,事实上没有灭,没有真正的灭,而只是不现行而已,也就是放假了,六识放长假,[因而称为无想报,]这无想报的无想也是名为无想,[而彼天称为无想天。]所以那个天就称为无想天,事实上不是真正的无想。

那我们总结这个无想天跟无想定,必须要知道的,1.无想天(定),因为想心不行,想心没有现行,不能修观,也就不能增进慧观,开般若大智,故不能断烦恼,集福智,只是将烦恼「按下不表」,因为不能修观,不能开智慧,集福智,所以与菩提无缘。这个是无想定、无想天的缺点或是过错。

2.「百物不思」与「思维修」、「静虑」相违背,佛对禅、禅那这个字的定义是思维修、或是静虑,如果「百物不思」修无想定,「百物不思」是跟「思维修」、「静虑」相违背的,因为你摄心入定,就要思维正理,思维佛理,才能开智慧,那你坐你那边百物不思,跟一潭死水一样,不能增长智慧,不能开福智,所以这是跟佛道的法相违背的,所以是外道法,或是凡夫法,外道法、凡夫法怎么呢?一切凡夫法的总的,就是贪着身相,无想定或是无想天又在贪着一个静相,因为贪着静相,即使连佛所教授的观行他也认为很麻烦,他不想动,不想去做这些事,所以他把槁木死灰,以为最乐,所以他就只能达到压伏六识的这种不究竟的境界,永远没有办法到达究竟,所以究竟的法,你这个努力几乎就是无边的,你在定中要用你的定力去修种种的妙观、慧观,然后才能够寂灭,照破寂灭种种的烦恼,尘劳,这个是佛菩提道的方法。

但是,我跟你讲,这难在哪里呢?难在,众生如果做什么事情,很不容易做,但是他做到了以后,他就贪爱那个境界,他就会着于那个境界,他就不想变了,用普通的话来讲,就是先入为主,他学了那个东西,他永远就停在那个地方,你叫他换,他就不依你,最明显就像日本人,他大学毕业,进了一个公司,他永远就在那个公司,你要叫他法门无量誓愿学,修习通达显密性相,太麻烦了,我宁可就这样子,跟木头一样。但是那样不是能够自度,连自度都不行,因为不能究竟嘛,没有真正开启智慧,因为那个烦恼是无边的,你那个烦恼,六识心,也是眠伏而已,而不是断了,只是眠伏于八识。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7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及无心二定:无心二定,]这个「心」是指想,不是真正的心,因为如果讲心的话太广泛了,这里是指想,想是心的一个作用,只是这个想的作用停止了,而不是那个心体不见了,所以没有心想的二定,[指无想定及灭尽定。]「无想定」是无心想,「灭尽定」是灭受想,或是灭想受,第二个灭尽定是多灭了一个,多灭了一个受,叫灭受想定。

[此二定因俱无六识,故名无心。]「俱无六识」加一个现行,没有六识现行,这个六识是指前六识,因为没有前六识现行,所以称为无心,这个六识不是第六识,而是前六识,也就是六转识,无六识不是没有六识体,而是没有六识现行,本来是无想,他说是无心,没有受想,他也说是无心,那这个有什么差别呢?

分析一下,要从五位百法的五遍行,五遍行是什么呢?作意、触、受、想、思,这个是更加高级的唯识了,作意是什么?作意就是念动、动念,念动称为作意,作意除了含有念动,还有一个有目的动念,所以叫做作意。触是什么呢?就是外触,从外而来的色体,跟我们的心识接触,或是跟我们的根身接触,叫做触,因为是外触,所以他就是一定有缘,缘碰了会触,光是缘还不够,它一定有和合,根尘和合那个时候叫触,触心所一定是向外缘的,一定有缘的这个动作,缘是及物动词,缘就是攀缘嘛,往外攀缘跟外境和合,所以产生触。

这五个是一层一层地增进,作意是第一念动,动念而攀缘,攀缘而且跟外面接触和合,接触和合以后,才产生受,受就是感受,这个在《唯识学》的意思是领纳,受主要的意思是领纳,领就好像你到服务台去领一些东西,而且接受了叫做领纳,外触跟和合以后,你就领纳那个外物的影像,外尘的影像,领纳摄受,接着感觉,受心所的作用就是领纳、摄受、感觉。

再回头讲了,一有外尘、外境出现的时候,心念动,起心动念,动念产生触觉,往外攀缘,攀缘以后,碰到了和合,跟外物的影像和合,接着摄受回来,然后领纳,领纳以后,有所感知、感觉,感觉以后呢,开始想,想就是粗想,大致了解它的状况以后,接着思,思就是细想,所以这个思就很深了。

顺便跟你讲,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思,思就是修行,如果没有思,就不能够真正成就修行,还有,思就是业,一有思就有业,当然想也可以成为业了,可是真正比较大的业都是因为思而成,为什么?因为思比较细,而且比较全盘,思就是细想,譬如说刚刚那个想是顺便想想,不至于造成大的错或是大的好,但是细想就会产生很大的作用,这个思就是所谓的细细地推敲,细细地推敲包括什么呢?

举个例子来讲,你在职场,你的老板或是你的领导,给你一个案子,然后给你一些卷宗,给你一些资讯,然后你要回去干什么,去思了、推敲了,你要去详解、要去深入地去详细的了解每一个资讯,然后还要整理,整理一个条理,然后分析,分析它的前因后果,乃至于彼此的关系,最后归纳,归纳出一些条理、一些道理、一些方法,你想要进行的方法,然后乃至于演绎,归纳是由多而少,就是很多的事情或是证据,把它归纳成一条或两条结论,演绎就反过来了,由一个原理推出去演化,其实就是等于运用一样,演化成很多个方向、方案去处理,哲学乃至于理则学最后的两个方法,就是归纳、演绎。

详细分析一下的话,理则学最重要的是归纳,哲学主要的是演绎,或是神学是演绎。这些都是想心所的功能,这个就等于是思想跟甚密的人,才能够有这种功能,思想很粗陋的,或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他的思维能力就很低,这都是思维,然后去思维、推敲、分析、归纳、演绎,这些都是文化或是知识分子所才能做的事情,乃至于最高最高就是所谓的思想家,思想家他就能把一些事跟理,分析、归纳、演绎变成一个系统,很有组织的一套东西,那就称为哲学家,或是所谓的思想家。

我们众生,一般的凡夫也有思想,只是都是零碎的、一点一滴的,但是所谓的哲学家或是思想家,他能够把他所有的思考贯串成一个道理,或是两个原理,就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每一个学派他都有一个中心组织、中心思想,那个就是归纳、演绎的结果。归纳、演绎怎么来的?想心所来的。

再分析一下遍行心所,一般就很少分析这个,因为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因为遍行心所是所有的众生界一定都有这些东西,其他的都依缘而起,这个是一定有的,遍行一切时、一切地。

作意,众生有情碰到外境一念心动,念动,怀着一种朦胧的目的,一种朦胧的目的,不是清楚的,因为这是一种妄知妄觉嘛,所以说朦胧的目的,所以心动,心动以后就要去缘取,因为知道外面有一个外物,所以念动,去缘取,就触,和合了,就摄受、领纳这个触,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以后,再进一步做粗想,粗想以后再做细思,细思就是刚刚讲的,一切的综合、分析、推敲、演绎,这些动作。

那为什么要讲这个,为了要讲灭受想定,因为凡夫、外道定,无想定,无想定是令这个想心所不作用,不现起,因为想心所不现行了,但是他那个思体还在,因为想心所不现行了,所以把它称为无心定,因为我们整个心的作用最明显、最重要的还是这个想,虽然有这么多,这个(思)是很细很细,这些(作意、触、受)都是很快很快,一刹那,但是想你可以想很久很久,你碰到一件事你可以想很久很久,那思更加久了,像林海峰下围棋,长考,就是思,他在想这一棋放下去以后,前因后果,乃至于引起胜败等等,会失掉几个棋,得到几个棋,这都是思,想就是比较单纯一点,范围比较小,而且比较现前一点,所以想心所一停下来,整个心的活动就去掉百分之九十了,就没有什么动向,所以把它称为无心,事实上不是无心,这一个运作暂停。

可是这个算是凡夫定,什么是定?定就是心不乱,要心不乱,首先要把乱心收摄成一把,让它不会乱想,你要想就想一个方向,想一个目的,一个对象。

什么叫定,还是用这个想心,这个想心是一个方向、只有一个目的、一个对象,只有一个境,合在一起就是摄心不乱,摄心不乱就是摄心专一,得到摄心专一的时候就叫做心一境性,这整个心就是只有一个境,这个心所缘的对象只有这一个境,所以这整个心就只有这么一个境,所以很专一,那个时候心就不乱了,这就称为得定,名为得定,还是名为定,所以心不乱就叫定,心得一境性,他所缘、所取的、所思的就都是一个境,一个境界,一个尘境。

譬如说缘一个白骨观、不净观,整个心想的都是不净观,白骨观,整个心所想的都是白骨观,整个心除了白骨观以外,就没有别的,乃至于心缘无常观,整个心想的都是无常的事情,无常这个道理,那个时候,缘无常观、慈悲观,因此心得一境,然后不乱,这个叫做心得定。

那平常是怎么回事呢?平常就好像我们放鞭炮一样,我们平常那个心的作用叫做放烟火,呯,一打出去,满天都是,很多的花等等,乃至于你也打,我也打,一塌糊涂,但是心得定就是打一些传统的冲天炮,就一个而已,每次一打,噗,呯,就一个,所以就只有一境而已,那就容易定,你打很多,眼花缭乱,所以我们平常心的运作就是很多的功能,同时启动,没有专一在一件功能上面,所以就很乱,乃至于色、声、香、味、触、法一起来,一定是这样子,不会只有一个。

摄心不乱怎么摄呢?要不然就是摄色尘、声尘、香尘等等,六尘只缘一个,或是只缘一件事情也可以,或是只缘一个理也可以,你不能说无常观跟无我观一起观,那是绝对不成的,那你说,我是大修行人,我苦、空、无常、无我一起观,你不可能的事,要不然就观苦观,专门观苦观,心得一境性,你真正入了那个苦观,然后成就了,称为悟了苦圣谛,

所以这是一定要一个的,这个想心本来是散乱的,本来是乱想,它不只是喜新厌旧,它还喜旧厌新,前后左右来回乱想,这个想心就是乱想,糊里糊涂,一塌糊涂,毫无章法,它很自在,它想想什么就想什么,谁也管它不得,除了用如来法把它拘束处,强迫它你只是想这一个,然后渐渐把它拘处了,这个猴子就让如来止观的那个止字,那个链锁把它链住,先让他不会跑得太远,一条链子,就在那个范围可以跑来跑去,乱跳乱叫,但是跑不远,然后渐渐渐渐把那个绳子缩短,到后来就降伏了,就心得一境。

以工厂的生产作业来讲,这个(作意)是上游,这个(思)是下游,你想心所断算是下游,受心所寂灭是上游,意思是什么?往那边(作意)去越是根本,往后面推越是发展,所以想心所断是断了凡夫的想,然后受断的话就是更进一步断了那个根本,

那为什么这个受这么重要呢?因为如果没有受就不会有想,虽然称为受想断,但是还是先要断想,再断受,受是更加的根本,如果没有受,就根本也不会想,受是什么?受就是感觉,受就是感受,所有的感知、觉知全都是受,当然这个受可以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什么叫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简单一句话,就是一切的觉知,一切的觉知对于外物的刺激感到的觉知就叫做受,一切外物给你的刺激,你都没有觉知了,都不动了,你就比定还要定了,就超过了有无法,超过了三界的一切的根本的核心,为什么?简单一句话讲,如果没有受,没有感受,若无感受,一切都OK!

如果你感受到苦,你就很讨厌,你一定要脱离,如果你感受到乐,你就很高兴,你就要去追求,乃至于获得更多,不管要逃避痛苦也好,追求快乐也好,都是苦的来源,这是生死的根本,就在这个受字,不苦不乐也是一种受,不苦不乐受是超过乐受的快乐,是无上的快乐,因为三禅以后舍受嘛,四禅的乐是很大的快乐,那个已经是超过三禅的乐了。不管是苦受,你要逃避,但是逃避不了的时候,就更苦,乐受你想要追求,追求不到的时候,所求不得苦,更苦,不苦不乐受想求也不可得,也是所求不得苦,而且那个不苦不乐受也会令你生更进一步的贪着,那更微细,

所以一切受皆苦,都是苦的来源,这个受字是一切众生生死轮回的核心、根本,如果受心断那一切心都寂灭了,你也没有什么需要逃避的,你也没有什么需要追求的,逃避是退缩,追求是往前嘛,你也没有什么需要保持中立的,不追求也不退缩,都没有,

所以超乎三界,超乎三界一切觉受,所以解脱,所以为什么阿罗汉,灭受想定出三界,就是这样,

那你如果光是灭想,不能出三界,因为灭想,虽然称为灭想,但是,这是很诡谲的,佛法就是这样的,灭想还是有想,谁知灭想,想心知灭想,你说我无心,谁知无心,你那个心知你无心,所以光灭想不能得解脱,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你灭想那个受还在,还有种种受,所以不止一个受,还有种种受,所以还是不出轮回的原因在这里。

所以为什么无想定是凡夫定,是外道定的原因,就是不出轮回,为什么不出轮回?因为他还有受在其中,他还要依于无想的那种受,依于那个无想的上游的功能,这个受蕴工厂所产生的,依受蕴工厂所产生的种种产品,这个心还能够依持住三界的生灭心,所以还在生灭中生存,如果想蕴断了,上游的受蕴也断了,那么对一切三界就没有无所依,不依三界的有形、无形的感受,就顿然超脱自在、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唯识论。关于此二无心定,兹解释如下: ]

[1.无想定——无想定的行相如何?]「行相」就是运作的样子、情况叫行相,举个例子来讲,譬如说一个男人走路的样子是什么样子,你就可以想到是什么样子,一个读书男人走路是什么样子,大概可以做到什么样子,除非有例外的,有一些例外的那种碰碰撞撞的那种,一个男人是流氓那走路的样子就是淫相,那个走路是三角尖,那个手是这样子摆的,

那如果是一个淑女走路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脚步比较小,这样子...,不晓得她手为什么要这样提起来,

如果是一个模特儿走路什么样子呢?她走路就是走一直线的,她一定要走一直线的,不知道为什么,她一定要这样走,其实知道为什么了,因为你从后面看,屁股会摇动,所以她为了要让她臀部摇动,她一定要这样走,增加女人的魅力,所以要当模特儿之前,就要锻炼自己走一直线,两只脚走一直线,这就是模特儿的行相,

一个女孩子跑步的时候的行相是怎么样子,那就这样子,不晓得为什么要这样子,因为那样跑也不一定快,我在初一的时候,我发现女孩子跑步为什么那样子呢?奇怪!那个就是女孩子走路的行相。

那无想定的行相,它运作的方式是怎么样呢,[成唯识论云:无想定者,谓有异生伏徧净贪,未伏上染。]所谓的无想定是说,「谓」就是是说,「异生」就是凡夫,「异生」就是异时而生,凡夫是一段一段的生命;异地而生,这一世在这边出生,下一世一定不会同一个地方;

异相而生,在三界六道种种形象转变,都不一样,有时候地狱饿鬼畜生,天人等等,这叫异相而生,乃至于即是同是人道,此生跟他生的样子也不一样,

不过你知道吗?以基督教来讲,基督教只有今世跟后世,没有前世,这是很奇怪的,而且他那个样子永远是这个样子,所以不是异相,是一相,死掉了以后,他就永远是这个样子,永恒的就是这个样子,他灵魂也现那个样子,他到地狱去也现那个样子,他到他天上的父哪里去也是那个样子,

所以基督教这个教理就很呆嘛,他们那个教理就非常非常粗糙,rudimentary初级,最起码的那种级数叫rudimentary,为什么称它为rudimentary,最初级呢?说它有道理,又没道理,

譬如说小学一年级他只上了一个月课,读了一个月的书,你说他有知识吗?他有那么一点点,那你说他没有吗,也可以,为什么?因为他的知识就是rudimentary,这么一点点点,什么叫rudimentary,就是一点点点,

所以基督教的教理就是这么一点点点,那可以满足思想很粗陋,然后心很陋劣,又不愿意思考的人,这种人,就适合去信基督教,只要给他讲,你只要信就可以了,信就得永生了,就得救了,OK!这样最好,什么也不用修,那像佛法这么深,又要信、又要解,懂很多东西,太麻烦了,算了。

我这样讲经,一碰到凡外邪小,然后就破它以破,提醒提醒,把它活用一下,要不然都不知道讲了什么?都是道理而已,不知道用啊,那你只知道定义、定理,不知道解题,那考试还是零分嘛,你死背定理,考试的时候都不会解。

「无想定者,谓有异生」就是凡夫,因为他生生世世,他那个相状等等,所生的地点都是不一样,就叫「异生」,「伏徧净贪」,「伏」要加一个已经,已经伏了,这个「伏」就是降伏,降伏了「遍净贪」,三禅「遍净」天的贪,「未伏上染」,三禅上面是四禅嘛,尚未伏上界也就是四禅,四禅的染,那无想定是几禅的,第四禅,所以这个「上染」就是指四禅,所以无想定的人是已经不贪着三禅了,才入于四禅嘛,但是入了四禅以后,对四禅的贪爱还没有断,「未伏上染」就是说,对于他当下现在所住的第四禅的贪爱,还没有断,称为尚未伏上界的染,染就是贪。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68
成观法师讲解

    刚刚讲灭受想定,可以出三界,断轮回出三界。补充一下,这个受集中在你本身上,领受,这个想,想力无边,什么都想,遍计,为什么断了受,受蕴不行了以后,灭受想就可以出三界呢?

因为断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断了,表示断了贪,受的根本是贪,如果不贪,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对他都不会有影响,所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种行相就不会生起,因为他心不贪,断受蕴就是断三界贪。

以这个受来讲,也可以大致这样分,受有三种,一种是苦受、一种是乐受、一种是不苦不乐受,欲界是以苦受为主;欲界苦,那么色界禅天是以乐受为主,受禅乐嘛;无色界空定,不苦不乐,可是那个不苦不乐反而是一种更强大的、微细的快乐。

所以三界,欲界苦、色界乐、无色界不苦不乐,都是三种受,你如果贪着这三种受,这三种受是三界系,你就被三界系缚,因为你断了对三界的三种受的贪爱,所以就断三界贪,就出三界,就断轮回。

所以四果阿罗汉,或是三果的阿那含果的人,他入了灭受想定,在定中观苦、集、灭、道,观一起苦因、苦果,然后以及怎么样苦的灭去,观苦、集、灭、道四圣谛,因此就集灭了对三界受的贪爱,这个受蕴就断,所以没有烦恼,

阿罗汉没有烦恼是什么?不是没有想,而是没有受。

虽然无想但是还是会有受,因为无想它本身就有一种受,无想定,它就有一种受,但是如果断了受的话,一切超脱,一切想心、一切心行都超脱了,就这么讲嘛,我没有感觉嘛,他那个心就真正冥然不动,不为一切的苦乐所动,所以叫做断三界贪,对一切苦乐他都不会生贪着,

甚至于更进一步讲,以这个了义、究竟的讲法,于阿罗汉的心并不是说没有苦相生、或是没有乐相生,只是他能够对这些苦乐看得很清楚,而不贪着,所以不会起心去缘取,他好像过眼云烟一样,就过去了,如果有因缘产生,他就过去了,他的心不会动,不会起心去攀援、执取,所以不生苦,灭受想定那个受,他应该不为受所动,究竟的讲法是不为受所动,为什么?

因为阿罗汉还是有心的人,阿罗汉不是死人啊,也不是木头啊,他还是有感觉的,只是这些感觉对他来讲,不影响他,就好像同样一句话,是骂人的话,那么修养好的人就能挺得住,修养不好的人就暴跳如雷了,一样的意思嘛,阿罗汉就是修养超好的人嘛,修养超好,碰到一些境界他心都不会动摇,不会受它影响。

当然,偶尔有一些阿罗汉,还有些习气,但是虽然习气起来,也好像因缘和合,就这样啪一下过去了,对他不动的本心,清净的本心没有影响,因缘和合,就这样生起,生起他也没有作意要把它灭掉,

但是他时间过了他自然就灭了,心、心所有法有个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就是一念生一念灭...,所以他一定会过去的,等无间缘的意思就是说,他一定会过去的,用我的诠释的方法。

所以这个唯识学、一切佛法都是帮助你修行,你不要学了很多,光是这个等无间缘,就告诉你说,你现在这个感觉、或是这种心态、心情,它一定会过去的,因为我们心识的作用,有一个等无间缘,

等无间缘是什么呢?现在有一个心念起来、或是一个感觉、觉知A起来,A起来它是不暂住的,他不是恒住的,不永住不恒住的,所以它一定会过去,但是这个会过去,接着会有一个B起来,B的这种想法或是感觉、觉知,但是如果A没有过去,B一定起不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A这个旧的想头不去,B这个新的不会起来,所以这有个关节,虽然我们自心自然就有一个等无间缘,念头起来,过去,然后过去以后,新的起来取而代之,这个过去,C又起来取而代之。

可是,这必须要你心不执着,你若执着这个A,你抓住它不放,那么你永远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个住,你就住在A这个念头里面,你就忆想分别,住在这个A,其他的哪个想头都起不来,不管是好的、坏的,都起不来。

你如果心里面一心地忧伤、伤心,住在哪个伤心里面,那其他的想法都起不来,你这个心情就不会转换,你永远就住在哪里,换句话讲,你永远就死在哪里了。

那当然了,看你死多久了,有时候死一天,有时候死一个月,有时候死一年,有时候死六、七、八年,为什么?因为那个伤心一直过不了嘛,你一直都执着它嘛,不是这个伤心不放过你,是你不放过这个伤心,这个执着也是一种贪爱,虽然它很令你伤心,可是众生都会溺于,讲得比较平常的话就是沉溺,讲得比较文雅一点就叫沉湎,沉湎在自己的忧伤里面,自我陶醉,好美,好凄恻。是你不放过那个心思或那个心所,而不是那个心思不放过你,所以不是忧伤不离你而去,是你不让忧伤离去。

不过话说来很令人难过,忧伤、痛苦、愤恨啊,这些很容易被抓住,很容易你就一直住在那里面不动,可是相反的,快乐、欢喜这些你想抓都抓不住,很快就不见了,即使你抓住,它也变质了,你也觉得我怎么没有像昨天那么快乐,因为那个快乐都是等无间缘嘛,因为由于因缘变迁的关系,一个idea过去,下一个idea就接上来了。

所以我们学到等无间缘这个道理、这个东西,以及这个道理,就知道怎么样?它之所以能够等无间,它每一个念头的时值都一样,假设都是一刹那...,换了一个新的想法,而且没有间断,等就是平等的时值,无间就是没有间断,一个接一个。

所以,第一个,你如果要快乐,第二个,你如果要有智慧,那么就必需要让等无间缘给它自由的发挥,你如果用外力,强硬的手段让等无间缘阻止它不动,也就是说你贪爱某一个idea,让它不动,那么这个心路就窒碍了,

六祖大师所说的,心路本来是流动的嘛,可是你自己把它窒碍住了,不动了,不动就止住了,就不通嘛,我们中医说:不通则痛,要不然不通也痒嘛,不通则痛,或是痒,反正就是不舒服,这个是依生理来讲,依心理来讲的话,你那个心路常常不通,那就没有智慧了,因为你那个心路不通的话,智慧就不畅达嘛,所以就没有智慧。

所以你如果执着一样感觉、一样思维,一种感受,执着不放,阻止等无间缘的自由畅通的话,那么你这个心路不通,一来你就不会快乐,你一定不快乐,二来你就不会有智慧,智慧一定要心路流畅,常常会有新的氧气,新的血液这样子流通,才会有智慧。

当然了,如果有诸佛加持,他看到你那个心路不通,他也不加持,你加持有什么用,就卡在哪里了嘛,如果营养的东西,卡在哪里就变成毒物了嘛,你吃补药,不畅通、不消化,那不就毒死了嘛。

这就是等无间缘,所以佛法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很微妙的,当然微妙还要听我讲才行。

所以刚刚讲,为什么阿罗汉灭受想定出三界,就是因为受代表三界贪,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就是一切受,那为什么会贪一切受呢?为什么会执取一切受,那就是贪嘛,所以如果三界贪断,三界流转断,就不流转了。老实告诉你,这个也是外太空来,我自己也想不来的。

我们把刚那一句话再讲一次,[成唯识论云:无想定者,]无想定这个东西,[谓有异生]凡夫,因为修无想定的人都还不是圣人嘛,所以叫「异生」,他已经[伏]了三禅的[徧净]天的[贪,]意思也就是他已经出了三禅,他对三禅的贪爱,三禅的乐的贪爱已经断了,认为那个三禅乐太粗了,所以他就伏了三禅天的遍净贪,而出了三禅天,而入了四禅,但入了四禅以后呢,他现在,目前是在四禅天里面,因为无想定是在四禅天的境界,[未伏上染。]他虽然住在四禅里面,但是对于上界,就是四禅的贪染,还未伏,也还没有断,因为还没有伏、还没有断,所以他住于四禅嘛,所以住于无想定嘛,然后这个时候。

下面就讲为什么他能够入无想定的原因,[由出离想作意为先,]「由」以「出离想」之「作意为先」,「先」就是先导,因为这个修无想定的人,把这个无想定当作是出离,出离就是涅槃,涅槃的代号、别名,因为他那个知见错了,他认为无想定就是涅槃,以出离的想作意为先导,他把无想定当作是出离、涅槃,起这样子的作意,也就是说动这样的念头,而以这样子的念头作为目的,为了要起这样的念头,而且为了达到这样的涅槃出离的目的,这样子的想法、作意为先导,也就是先做这个事情,先起出离的作意,先起无想定是涅槃的作意,[令不恒行心心所灭;]依定力「令不恒行的心、心所」就是前六识,七、八二识是恒的,讲不恒行就是指前六识,或是六转识,「的心」跟「心所」,心就是识体了,前五识、第六识,还有跟前五识跟第六识俱起的哪一些心所法,都寂灭,用定力把它们寂灭,压伏,

[想灭为首,]「想灭」加一个主词:六识,六识「想灭为首」,以六识这个想心所灭当作首要,就是第一目的,如果这样做达到了这个目的以后,[立无想名;]「立」就是创设的意思,创设或是安立的意思,达到这种境界以后,我们就把它创设一个名字叫无想,也就这种定把它称为无想这个名字,为什么叫立无想名呢?因为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我们给它一个名称,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是我们给它的,所以叫立,我们给它的叫做立,为什么?因为它本来没有这个名称嘛,它只是一个境界嘛,

[令身安和,]这一个无想定能够「令身安」,安是安住,和就是和乐,无想定就令身安住和悦,因为安住和悦的关系,所以[故亦名定。]所以也能称为是一种定,因为所有定的功能都是令身安和,身包括心的,身心,因为住于无想定,就身心觉得安乐,为什么安乐呢?因为没有外来的侵扰。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无想定?就是有一类凡夫异生,已伏三禅徧净天之贪爱,]因此他就进入了第四禅,但是还没有能够,[而仍未伏上界第四禅之染心烦恼,]或是贪爱,

三界一切都是由贪爱而生,我们不是说贪、瞋、痴嘛,贪如果断了,断烦恼了,出三界,这是阿罗汉的境界,

痴断,痴就是无明,无明断,证菩提,所以阿罗汉能断贪,不能断无明,只有菩萨开始断无明,

无明是什么,是烦恼种子,贪是什么?是烦恼的现行,

你就知道大乘跟小乘哪一个优胜、殊胜,这就知道了嘛,末法时期的众生,不学大乘,去学小乘,甚至于以小乘为先,这都错了,乃至于教人学小乘,而不教人学大乘,甚至于说:你要学大乘,先要学小乘,要先从小乘学起,这个也是错的,

这不是我说的,是龙树菩萨说的,也是佛说的,佛跟龙树菩萨都说,如果有众生他是大乘根器,不应以小乘教他,为什么?第一点,先入为主,第二点,贪爱二乘出离的境界,因此,他已经先入为主,贪爱那种境界,他就变成二乘种子,二乘种性,他就很难再转成菩萨种性,

所以你如果教众生的话,龙树菩萨以及佛说,你必须先用大乘法教他,然后导引他发大乘心、发菩提心、发慈悲心,愿度一切有情,把大乘这些基础打好了以后,然后如果为了将来方便,再去修习小乘法,更容易通达,为什么?

因为你是从源头回来,从根本回来,所以不能反其道而行,那样的话,就会造就很多的二乘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发慈心、不发悲心,只求自度、只求自利,那样断佛种性,佛的如来家业没人继承了,如来家业没有人管了,

可如来家业财宝很多,那现在末法时期的人取一两块金砖,喔!这就一切的财宝啊,不知道如来的不只是金砖,他金山、银山、钻石山、乃至于如意宝,漫山遍野,你扛也扛不完,可是不发心的陋劣种性的人,看到一点点财宝,看到一两块金子,就觉得这已经够了,得少为足,取一海沤目为全潮,你们若碰到杂七杂八的事情,那就一辈子都记得,看经的话,就很快就忘了。

取海中的一个水泡就当作大海,所以你看末法时期,只要念一个佛号就好了,持一个咒那就是修密了,学一点点东西就当作全部了,那都是因为不发心,心智陋劣,才会这样子,就让法沉没了,所以称为末法。

「仍未伏上界第四禅之染心烦恼,」[由将出离六识作为涅盘想这样的作意为先导,]就是先锋了,[以其定力,令不恒行的六识心、心所皆灭去。

由于这是以六识想灭灭六识想为其行之首要,故立无想之名;又以其]这个定[能令身安住、]令身心安住[和悦,故亦名之为定,称为无想定。]

你如果仔细的话,在里面都有《金刚经》的意思在里面,也有禅的意思在里面,「由于这是以六识想灭灭六识想为其行之首要,故立无想之名;」

所以诸法本无名,现在由于方便而立此名,什么名?假名,所以不取任何法为实,只是这样子的状态,我们给它一个名字,为什么要给它一个名字?方便,要不然你怎么叫,你如果这个人叫阿华,那就知道这个人是阿华,那另外一个叫阿狗,那讲阿狗就知道是他,那如果你不给它一个名字,就不知道怎么指称,为了要指称或指陈,

名的来源是什么呢?名的来源就是为了要指称或是指陈理、事、人、物、性、相、状,情况状态,给它一个名字,这样子大家方便好称呼,所有的名都是这样子的,那这些名都是假名,所以名没有真的,所以名是无实的,乃至于一切法都没有自体,连它体都不是实的,更何况它的名字,

所以那个名更加是假的,所有一切法的体就是显出的相,所以一切都是因缘幻化之相,所以我们在作观的时候称为假观,幻观假观,它的体相是幻化的,虚妄的,所以它的名字也是假名,皆不执以为实,

那这个有什么作用,这个跟我们刚刚讲的那个断三界贪接轨了,你若不执这一切的体或是名为实的话,那么你就不贪了嘛,

如果你贪的话,是贪什么?贪那个体或是贪那个名,贪那个体是什么?是贪那个具体的、实在的东西,认为是实在,贪它的名是什么?贪它的名是贪那个虚妄的代表,执体、执名为实,你就一定贪爱,贪爱的话,就一定是苦,就是轮转,

执一切体、相、用为实,所以当体解脱,贪就断了嘛,贪断,当体解脱,这一切法目的都是指向那个地方,第一个先自己得解脱,接着,自己解脱了,受到好处了,再帮助别人得解脱,所以自己得解脱,自作证,然后,他解脱,令他作证。不执以为实,因而贪爱断,贪爱断,当处解脱,贪爱断,就会到摩诃鞠驰罗哪里了,怎么样呢?就一切不受了,一切不受,也不受生死了,不受后有,为什么会受后有?

因为有后有贪,贪后有,贪后有的意思就是贪来世。顺便讲一下,学佛的人不要讲,我来世还要怎么样怎么样,那就是贪来世,我来世还要好好地学佛,不要讲这个话,如果你跟你的同修很要好,两个也同调一起学佛,然后说:我们来世还是互相鼓励,在一起的,这样又是轮回了,所以那个不是乘愿再来了,那个是乘愿不愿都再来,由不得你再来。

[成唯识论又云:此定唯属第四静虑;]「此定」就是此无想定,这个无想定只属于第四静虑,第四静虑就是第四禅,我们看那个小止观,智者大师都讲,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个是旧的翻译,新的《唯识学》的翻译就翻成静虑,所谓新的翻译是指唐朝开始,

唐朝以前,魏晋南北朝,乃至于汉朝的时候翻译,都叫做禅,从玄奘大师学了《唯识学》后来以后,他就把它翻成静虑,这个是比较技术性的,比较专业的翻法了,

所以在《唯识学》里面就不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称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这样子,这里说第四静虑就是第四禅,这个无想定只是属于第四静虑、第四禅的一个境界,也就是说其他地方没有,四空定里面没有这个,欲界定、欲界也没有这个无想定,而且第三禅、第二禅、初禅也都没有这个无想定,一定要是第四禅的定,这无想定是很高的,是外道、凡夫的一个很高的定,

[又唯是善,]我们虽然在佛法里面一直讲,这无想定是凡夫定、外道定,但它这个还是善,不是坏的,你不要以为那样就是坏的,就好像说,我们讲第六识,一直讲在骂他,大家都以为第六识是妄想分别是坏的,不对,它可以好可以坏,做好人做坏人都是它,它八面玲珑,什么事情它都可以做,无事不办。所谓的第六识是好事做尽,坏事做绝,这个就是第六识,黑白两道全都造了,「又唯是善」,他在无想定里面都是善的,[彼所引故。]「彼」定,因为这个定可以引很多的善法

[下、上地无,由前说故。]下地就是指欲界,上地就是指无色界,这个是色界嘛,色界的最高的一个禅,第四禅,下面跟上面都没有,欲界跟无色界都没有这个定,[……此由厌想,]「此由厌」六识「想」,厌六识想很粗,[欣彼果入,]欣「彼」地,就是第四禅地,也就是无想定的地,「果」是果报,很欢喜地得到无想定的果报而入,想要得到无想天报了,所以才入无想定,[故唯有漏,非圣所起。]所以它只是有漏,

所以无想定所入的境界是什么?灰心泯智、槁木死灰,贪爱这样子的境界,还贪一种境界,贪这种有漏的境界,算是有漏的,还是凡夫定,「非圣所起」,「圣」就圣人,不是圣人所起的定。

我上一堂课结束的时候讲说,我现在给你们讲这些,我们好像忽然就进了这个时光隧道,就回到唐朝去了,因为大概唐朝的人才会研究这个东西,研究得这么详细,你若看唐朝人的书、笔记等等,看他们的传记,就常常看到一些法师,到哪一个大师哪里听唯识,又到哪一个大师哪里听《起信论》,又到哪一个大师哪里去听《梵网经》,《瑜伽师地论》或是《中论》等等,

就是佛法的那种学术非常地发达,到处都有讲这个甚深的法,甚至于我看那个鉴真和尚,也是一样,他们那些人到,遣唐使到长安来,要请大师,还没请到之前,还是到处听经闻法,令人很羡慕,天天都住在那种法乐之中,你看那种氛围,很令人欢喜,天天忙的就这些东西。

[(这无想定唯系属于第四禅天,也唯是善性没有恶性或无记性,因为它是由善定所引生的缘故。除了第四禅天外,上地无色界天及下地第三禅天以下都无此定,因为下地的初、二、三禅天想心]跟它比起来都是[粗动,]粗而且动,[故难除灭]想,[而达于无想;]

那我们再回头讲这句话,三界为什么有苦?因为想,想东想西,就有苦,这就难怪那个外道为什么要达到灰心泯智,达到无想,

[而上地的无色界又没有无想的异熟之处,]「异熟」就是果报,无色界没有无想定的果报,[故无想定唯在第四禅,如前说。……因为无想定是凡夫、外道之人,由于厌离想心,欣冀无想天报之果,而入于此定,]「而」现身、现生「入于此定」,因为现身入于此定,所以来世的果报就可以生于无想天,如果你发这样的愿的话,

[所以]这个定[唯属有漏)(是一种有漏定,不是三乘圣者所修、所入的无漏定。] 「无漏定」就是没有烦恼了,为什么无漏呢?因为没有受了嘛,灭受想那个受灭了嘛,所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一切受不受,摩诃鞠驰罗说的,所以一切受不受,因此贪爱断,三界贪断,故出三界。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