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论]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8
成观法师讲解

    我们刚刚讲到谄曲,我跟他下一个结论,谄曲是一种最卑劣的心态与行为之一。

不要说修行了,就是一般人,即使在社会上,这个谄曲的人,不要说修行,他的人格也是有很大的缺憾,为人所鄙视。

修行人一定要觉知,而且要避免谄曲的心态。怎么避免呢?你要赞美人的时候不要夸大,一夸大就变成谄曲了;更不要不实,不实的话一定是谄曲了。

赞美他人很好,但是夸大、不实就是谄曲。即使你真的对他所求不多,也犯了谄曲的毛病。

我们刚才讲谄曲心,一般人都很要不得的卑劣行为,所以修行人一定要尽量要避免。

你有时候称赞别人过分了,就变成很肉麻,有时候自己不觉得,这种事情做多了会变成习惯。

嘴巴甜的人就很容易犯这种毛病,拼命称赞别人。可是他在称赞别人的时候,有一种戏弄别人的那种心理,把你拨弄的轻飘飘很快乐,事实上用甜言蜜语让人家快乐的、跟讲谎话骗人的有一点点交集。骗人的人就有这样的心理。

诈骗集团的人骗你是不会同情你的,只会说:「你笨嘛,你这么笨,我这样子就把你的钱骗来了。」他反而是瞧不起你的。

同样的,嘴巴太甜的人同样有作弄人、戏弄人那种味道,不管他是想要得到利益、还是要戏弄别人、把别人玩在股掌之中,这种都是要不得的,所以一定要避免。

心不直,我们佛法不讲谦虚,我们只讲真实,实话实说,不夸张,也不夸己,但也不故意贬抑自己。讲谦虚的就是有意的、违理的贬抑自己,那为什么?为了要反弹上去,所以他是一种虚伪的贬抑自己,这就叫谦虚,

佛法不主张这样,佛法你就是你要实,你真实的讲,但是不要为了自己炫耀自己,只是这样子而已,

所以不炫耀自己,也不相反的贬抑自己,贬抑自己如果讲的不好听,就是作践自己,这是不对的,

你不要去吹嘘,不要去夸张,不要知自己称赞自己就好了,但是不要故意的假装贬抑自己,然后反而要显得别人高,这是虚伪,所以佛法是不讲谦虚,是要讲真实,但是也不自炫。

所以佛法非常理性,非常实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哲学,能跟佛法比,门都没有。

不自炫,不自赞毁他,「自赞毁他」必须有所界定,要有一个范畴。譬如说我们称赞我们的佛法不叫「自赞」,破斥外道不叫「毁他」,所以不要搞错了!

「自赞毁他」就是以自己称赞自己多么了不起、多么有能耐为「自赞」,人身攻击叫「毁他」,

在法上不算!在法上要依法说法。如果你碰到不依法说法、不如法说法的,适合的时候以方便破斥,不能做阿Q、做好人。

阿Q的定义之一就是表面上做烂好人,没有骨气,不敢说真话,任人欺凌践踏,好像是很有忍耐心、很有修养,事实上心里面一直在讦谯(jiéqiáo),用脏话咒骂。

西洋人只有四个字母那种骂人,只是对对方骂而已,也不是对对方的母亲。中国人以三字经咒骂的语词很丰富,把祖宗十八代都包进来了,洋人绝对想象不到。中国人就不一样了,动不动就要找对方母亲的麻烦。

[「害」:即杀害、伤害、恼害。]「害心所」也是特别的软件,有的人有装,有的人没装。

有的人装了很复杂、很周全的「害心所」,希特勒、斯大林就是装了很复杂的「害心所」。

[《成唯识论》云:「云何为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没有慈悲心,因此才会做[损恼为性。]的事情,这又是很要不得的心理,[能障不害,逼恼为业。]害人为乐。[谓有害者,逼恼他故。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害相用故。」]

还有一种「害」不是很明显的,而是破坏性的。譬如说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有些同学把桌子刻得一塌糊涂,没事就刮桌子,就是以破坏为快乐,那心理都是有问题,这也是「害心所」的一种,

逼害无情,为什么会逼害无情呢?因为他想要逼害有情,又没有那个胆,所以逼害无情。

有的小孩子就残虐她的娃娃,乃至就凌虐她的宠物,在美国最多了,把它弄死,在台湾也有,那都是「害心所」的作用。

心里面有「害心所」的人修行就很难了,因为违于慈悲。慈悲心大的人,怜悯爱物,对于有情、无情都慈愍的。

佛法里面说不伤草木,也是这样子。你若有意去伤草木,那就有残害心;

为了要彻底、究竟地去掉「害心所」,连你居住的环境,对依报的无情也都不害,更何况还会去害其他有情的正报呢?!

对于正报,铁定是不害的。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你如果要盖房子的时候就没办法,一定要整地,要把树丛都要整理。

不仅我们现在要这样子,佛到处讲经的时候,每到一处都要盖精舍,光是要住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就需要很大的地方,每个阿罗汉是一间房间,是个人房,所以要很多房间。希尔顿酒店、圆山饭店也没有那么大。

而且这只是大阿罗汉,每个阿罗汉各有弟子,所以是好几千人的大僧团。

佛每从一国到另一国去的时候,都是浩浩荡荡几千人,然后要盖精舍,不是小小的精舍,而是很高大的大重楼阁。

光是一个讲堂要容纳大阿罗汉一千二百五十个,你看要多大才能够装得进去!现在的礼堂要装两三千人恐怕也很难,如何能够不整地、不砍伐树木呢?一定还是要。

世尊和他的大弟子们有威神力,开发之前要先修法,把一切的生物都赶走,请他们移居,把鬼神都请走,所以就不会伤到有情。

[(「害心所」的体性是:能令行者对于众生,没有悲愍心,]有「害心所」的人,心里面就没有慈悲心,所以才会想要害众生。[因而爱作损害、伤害、逼迫、恼害他人之事。]

一般真正去害人的不是很多,但恼人的却很多。恼人就是一种害,乃至于伤害他人的自信心、自尊心,伤害他人的感情。

尤其是不恼众生,这很难!因为没有修行、愚痴的关系,恼了别人,把别人气得半死,自己还不知道,说:「这没有什么,就气得这个样子。」反而变成好像对方不对。

你要修行大乘佛法,首先要做不恼他人,特别要注意讲话不要伤害别人的心。

[「害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不害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能令行者去作逼迫恼乱他人之事。这就是说,心存害意的人,多会去作逼恼他人之事。

这「害心所」也是以「瞋恚心所」的一分功能作为其自体;若离于「瞋恚心所」,即无「害心所」的行相与作用可得。)]

虽然「害心所」是依于「瞋恚心所」的,但「瞋恚心所」是比较一般性的,一般人都没办法避免。

但是「害心所」是「瞋恚心所」的提升、进阶,所以它是比较特殊,而且很强烈,非常有杀伤力,所以应该避免「害心所」。

修行首先要修不瞋怒。有「害心所」的人特别要注意,你想要破坏什么事情,这就有「害心所」,就会对修行有妨碍。

[「憍」:即骄傲。]骄慢。骄傲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我们一般人觉得说骄傲不好,可是有时候觉得它很好,西洋人、东洋人都一样。

譬如说美国人、英国人或是哪一国人、德国人,他们说:「We are a proud people.」(我们是一个骄傲的民族。)那就表示对自己很称赞、很自豪、很自信。

因为是一个骄傲的民族,所以就不屑做很低劣的事情,也不做摇尾乞怜的事情。他是一个骄傲的人,他就不会随便跟人家乞求,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个不是坏的意思,

当然「proud」在这个时候是好的,有的时候就不好,这个是比较中性的。

真正不好的是,「arrogant」就是傲慢,这个绝对是不好的。你如果说某人很arrogant,那绝对是坏的。

我们东方人、中国人一般认为骄傲是不好,应该要谦虚,古时候称赞人很有骨气叫傲骨嶙峋,可是以佛法来讲,不管怎么样,骄傲都是不好的。

[《成唯识论》云:「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对于自己好的事情,「盛」就是好的事情,「深生染着」,很高傲,很骄傲,乃至于好像喝醉了一样,这就是自我陶醉,陶醉自己那种高傲的气质或心情。

你可以想象一下,古代书生傲骨嶙峋的样子,拿着扇子,穿着破袍,很骄傲地吟诗填词,昂首阔步,很了不起的样子,「醉」就是陶醉,很陶醉自己那种傲性,以为自己顶天立地。尤其是越是考试不通过的就越会这样子。

我在考大学那一年,建中有一个学生不参加考大学,写了一本书叫《拒绝联考的小子》,不晓得这个小子跑哪去了,这个小子说他不参加考大学,发誓要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好像没有嘛,这就是醉傲为性。

你如果真行的话,就考取不要读,做拒绝读大学的小子;你考不上才说拒绝联考,那根本考不上嘛!

在我们这个社会,不只是中国,西洋也是一样,你不读大学,根本就上不去,你不考白不考,谁管你!你自己没什么前途,只要去做小工嘛!

这就是醉傲为性,被自己的高傲所陶醉了,这就是「憍」。

「憍」跟「娇」不一样。我母亲常常讲女孩子最怕娇,可是我看现在的女孩子很少不娇的。如果那个女孩子不娇,现在大概已经开悟了,

女人娇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就如戒经里面所讲的女人八十态,讲话的时候用妞的,那就是一种娇态、娇相。

「憍心所」[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能障碍「不憍心所」的生起,「染依」成为染法之依。染法、染心是依憍慢而起,或是更进一步讲憍慢能生出种种染法、染心。

[谓憍醉者,]为「憍」所迷醉的人,就会[生长一切杂染法故。]心如果「憍慢」的人,他的心一定会生出很多杂染的法;他的心不容易清净,因为他的「憍心所」能够生出很多杂染法。

[此亦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憍相用故。」]没有「贪」的话,就不会有「憍」的相、用可得,憍慢的相不会现起,也就没有憍慢的作用产生。

[(「憍心所」的体性是:对于自己一时的世间隆盛光耀之事,心中生起深切的染着,沉醉迷失,且恃以傲人。]仗势自己一时荣幸那种贪着,气势凌人。

[「憍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不憍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它会成为一切染法的依托。]染法依之、托之而起。[这也就是说,沉醉于骄傲的人,其心中便会生长出一切杂染之法。

这「憍心所」也是以贪爱心的一部分功能作为它的自体;若离于「贪心所」,则亦无「憍心所」的行相与作用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惭」:即无惭耻心。]也就是无惭愧心。[《成唯识论》云:「云何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谓于自法无所顾者,轻拒贤善,不耻]自己的[过恶,障惭生,]障碍「惭心所」的生起,[长诸恶行故。」]因为它会生长出很多的恶行。

[(「无惭心所」的体性是:能令人对于自己的品格,]自就是自己的品格,法就是[及圣人的教法,都无所顾忌,并轻视及拒斥有贤德的人、及一切善法。]对于这些都轻视、排斥。无惭心的人很可怕,对于有贤人不是敬重,而是会排斥的。

[「无惭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惭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会生长出一切恶行。

这就是说,对于自身品性及圣法,都不顾忌的人,便会轻蔑拒斥一切贤德与善法,因而不以过恶为耻,而障碍了「惭心所」的生起;

由于没有「惭心所」的约制──没有羞恶之心──所以一切恶行便会毫无节制地生长起来。)]

无惭之人就是不要脸。男人被骂不要脸还好,因为男人脸皮厚;女人被骂不要脸就糟了。

[「无愧」:惭与愧是一对,「惭」以对己(做错事,心中自觉不好意思。)「愧」对他人(做错事情,觉得没脸见人。)]

修行的人不能无惭无愧,但是也不能死要面子,社会上很多人就爱面子,一切都是为了保持面子、追求面子,那就变成虚假,这也不对。

所以学佛的不能无惭无愧,但是也不能爱面子,太爱面子这样也不好修行。

讲到这个愧对他人,我们讲项羽,西楚霸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他真的是这样子吗?于是他自刎于乌江,好像是很有惭愧心的人,可是真的是这样子吗?其实不是。

事实上因为是他自大,并不是真正生出惭愧心,而是自尊、自傲的那种心摆不下来,而且是不知过,不认过。

一个不知过、不认过的人他怎么可能会生出惭愧心?不可能。

为什么说他是不知过、不认过呢?他在乌江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几个人而已,他说:「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什么意思呢?是老天爷要把我灭亡的,不是我不会打仗,不是我打仗,我的战术各方面的过错,不是。所以他有没有承认错误?没有,怪谁?怪老天爷,这就是标准的怨天尤人,就没有承认自己的过失,所以算是无惭无愧了。

《史记》上把汉高祖刘邦跟项羽相比,项羽好像盖世英雄一样,孔武有力,会打仗,武功很好,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小气。

那些人跟他打仗、打天下,他在封赏的时候,很小气,而且封赏不公,所以底下的人,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着他打仗。

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他很大方,封赏丰厚,而且很公平,所以大家就心服。刘邦实在是很差劲的一个人,也不懂什么战术,都是那些大将帮他打天下的。他是王者之风,令那些大将去打。

可是项羽自己是大将,而不是王者,所以他的致命点就是小气。他又不懂得心机,可是在战场上一定要用心机的,刘邦正好很会用心机、诈术。

虽然刘邦早到咸阳城,项羽后到,但是刘邦进去以后就退出来,所以这个也一个很大的对照,刘邦要进城的时候,约法三章:不能滥杀无辜,不能抢夺财物,不能强奸妇女,所以大军进城秋毫无犯,也没有烧杀掳掠,所以,刘邦真的这点是做得很好,也表示自己没有贪心才这样,把秦朝的珍珠财宝、国库都保持得好好的。

张子房劝刘邦退出来,到城外等项羽来,他已经先到了,但是退出来,而且秋毫不犯,项羽虽然后到,他又违约了,先到的人当王嘛,

项羽凭自己的武力进城屠城,烧杀掳掠,把整个阿房宫、秦宫都烧光,把城里面的珍宝能带的就带走,然后跑回西楚去,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正好相反!

刘邦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有真正的仁心,而是一种战术的使用,为了收买秦朝人以及世间人的人心,所以才约法三章,不过也是因为他没有贪心才这样做。

我说过了,中国历代皇帝的皇位都是抢来的,抢皇位的都等于是土匪一样,所以每一个建国的皇帝就跟土匪一样,到处烧杀掳掠;建国以后就把前朝的人都杀光光,一个男丁都不能留,灭族。我们中国人就这样搞了两千多年。但是刘邦开始就没有这样做,后来才慢慢地做。

无惭无愧的人就不能知过、见自己的过,所以就怨天尤人,乃至于就变成诿过,把过错推诿给老天爷,所以老天爷也很倒霉。大家常常运气不好的时候,就怪罪于他。

相同的,像那个崇祯皇帝,我们后代的人不是常常讲反清复明嘛,事实上这个明没什么好复的,有什么好复的,因为明朝是皇帝自己败坏,滥杀无辜、滥杀功臣,滥杀大臣,对有功的大臣,怕掌兵权推翻他,所以都把他杀掉了,袁崇焕等等那些人很可怜啊,而且是凌迟处死,千刀万剐。

他自己要吊死吊死煤山的时候,讲了最后一句话:我就被这些奸臣所误,可是,事实上是他自己误了自己,他写的血书在自己身上,说朕为奸臣所误,怎么样怎么样...,

事实上你自己根本乱搞,临死也不知过,还要怪罪那些所谓的奸臣,那些奸臣不都是你养出来的吗?!你那么大的权柄,知道对方是奸臣,你应该杀奸臣嘛,为什么都用那些奸臣呢?!

其实上不是听奸臣的话,而是奸臣迎合他的心意,然后他顺水推舟把忠臣给杀了。他杀了很多忠臣,国哪能够不亡呢?!这也是历代很大的无惭无愧的皇帝,事实上没有几个皇帝是有惭有愧的。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9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唯识三十论颂义贯》。不过我们在讲这个之前,我还是要讲,星期一,前天了,有位王居士,他传真给我,我回答了一些问题,

我讲了以后呢?他昨天又传真了一份,他已经给我那个传真的号码,可是我要讲的东西,如果要都写出来的话,那还要写好久,

所以我想还是借这个机会,而且因为这跟很多人都有关系,更何况除了这王居士,另外还有季居士,他在另外一个城市,他们也有类似的问题跟情况,

所以我就借用大家这个时间,一并把这个事情讲清楚,首先我还是把他这个信稍微念一下。

非常非常感恩您的教敕跟开示,弟子因急于向你表达一种忏悔的心情,所以上一个传真中有诸多的考虑不当之处,特别申请了一个电子传真号码,因为刚从外地辞职回家,所以号码还没固定下来,所以没有附上,请原谅!

这次就是打扰您,实在是大陆非常多的佛弟子,非常关切这次开示,所以我就有理由不用写信。我告诉你们一个小小的秘密,我虽然会写信,但我写信都是不错的,而且也会写一些文章,可是我很讨厌写信,我很不喜欢写信,不晓得为什么。

可是我一写信,就不得了,尤其是以前年轻的时候,跟要好的朋友知心的朋友,一写就十几、二十张,甚至于有人,到现在还,几十年下来还保留我的信件,每次搬家都搬来搬去的,还秀给他的儿子、女儿看。

今天上午在这一群学法的人当中,跟大家扼要地转述了几点,总结一下,弟子们有几点恳请您再次开示!

第一点就是说,弟子遵照你的教敕,今天关闭了论坛中板块,停止上传及提供下载文档,暂停结缘光盘,印刷著作,并于近期统一将刻录的光盘,转换简体中文版是著作,讲座文字档案汇集到一起,用快递投寄,请您过目。

这一点我有一个说明,这个王居士你们把这个都暂停下来,这是你们自己主动这样做的,我并没有这样教敕,我没有是你要马上给我停下来,我没有这样子,所以这是你自己主动做,但是我要告诉你,你这样做的很好的,因为就是说亡羊补牢。

并且弟子想一次性把您的著作全改成简体中文版,一并请您过目,因为大陆繁体版的很难流通,同修们在法上肯下功夫的人很少,简体字容易看得懂,所以请您许可!

这是可以许可的,不过你做了以后,你转成简体字版的,就要寄一份给我看一看,我看是不是有什么不适当的地方,这样才是对的。

还有一次性把我的著作全都改成简体,这个可能要一些时间,不是那么快,不过你就是做完一本,或是一个单位的时候,你就可以传过来。

那至于说这个简体字版,我今天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我们这个中文,自古是一种美文,那文字很美丽,本身就是个图画,所以大陆把这个中文原来的那个版本称为是繁体字,实际上应该是正体字,那大陆的那个简体字......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0
成观法师讲解

    这个修行,不是说一定要是取什么样的行相才叫修行,你若会修行的人,在一切事上都是修行,你不会修行的人,即是你很用功在修行,也不知在修些什么。

举一个例子,你们一定知道,艺术家眼里看到一切都是艺术,任何事情他都把它想到艺术上去了,其实我看不是很艺术,他看是很艺术,

一个数学家他看到都是数学,他所想的也都是数字,都是那些数理的东西,物理学家同样的意思。诗人看到一切都可以入诗,很有诗意。

所以就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用什么眼光来看待事情。

所以,修行人也必须这样子才能够成就,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修行,这样基本上就已经成就了一大步了,你那个立足点就立稳了。

你一定要到某一个领域取某一个姿态才叫修行,这个修行就有限了。

那一个小说家,文学家,那么一辈子都在创作,所有的文学家都一样,身边都带一个笔记本,然后,有什么影响、情节、灵感他都写下来,那些杂凑的笔记本就是他将来写作的泉源。

那艺术家一样,他身边也带一个本子,一支铅笔,没事他就画画…,我是觉得很无聊,但是他就觉得很有聊,一看到他就想画。

那音乐家呢,也是一样啊,他到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音乐,那如果不是音乐,只要是流动性的,他都把它发成音乐了,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他都可以把它发成音乐,然后用他的音符来表现那个意境。

同样的,修行者要有成就,乃至要有出息,那就一定要在一切境都要看出是修行,甚至于把一切境都当作是修行的一个…,跟一切的什么家都一样。

道德家看到的一切都是道德,譬如说孔子吧,这个诗经里面最浪漫的男女的情诗,他也把它看作是政治,实在是搞不过他。

他删诗书,本来是诗有三千首,他把它删成三百首,恐怕里面有很多好诗都被他删掉了,有的意境好的,表情好的,他会觉得这个太浪漫了,不行,删掉,

这且不说,无头公案,不过很明显的,里面有很多,尤其是国风里面,都是情诗,他都把它解释成政治。

那就好像屈原一样,象征意思,香草美人都是代表国君,人家思念那个香草美人,都是在思念国君,不是在想他的爱人,这有煞风景。

所以,你是哪一种人,你所看的都是那个样子,但是你现在即是要做修行人,你所看的都是修行的事,而且一切事情都可以修行,然后一切事情都要调你的心,这主要就是这个。

调心调什么呢?调粗心为细心,调乱心为定心,调染心为净心,调恶心为善心。

所以不管是什么心,那中间就有一个调字,都是调,而且都是对的心。

所以一定要调,在一切境上调一切心,在不同的场合,那个心,那个弦都要不同的调子,不同的调位。

所以,勇猛精进要调成G大调,哀伤的时候你调成B小调。

所以这个心最忌是粗心,粗心大意,什么是粗心呢?粗在佛法来讲,第一个是粗糙的意思,在我们普通来讲是粗俗,粗糙、粗俗,

粗糙的心跟世俗的心是相应的,一切染心都是粗糙、粗俗的,精致的心都不会是粗俗的。

我们常常讲佛室是精舍,精舍什么意思呢?精就是精修梵行的意思,精修梵行的人所住的地方叫做精舍,所以他的心一定是细的,精的绝对不会粗。

所以粗糙、粗俗就杂染,因为粗糙、粗俗、杂染,那这个心就混乱成一团,这个粗俗杂染的心就混乱成一团,好像一个线团,你没办法抽出头绪来的,混乱成一团。

这个在《金刚经》里面称为一合相,为什么一合相?因为你没有头绪可寻,你看他就是一个整体,

这个粗糙的染心它是一个整体,你没有办法去分析它、分解它,当事者是糊里糊涂的,别的人也看不清楚,他这个心是怎么回事,总而言之就是一塌糊涂,一团糟,没办法分解、理解,没办法解析的,就把它称为一合相。

什么酸甜苦辣,乱七八糟全部都在里面,一合、一合相。

所以什么叫一合相?所以你读《金刚经》若干次,什么叫一合相?《金刚经》也提到两次而已,没解释,

一合相就是一团无明烦恼聚,纠在一起了,所以唯识学又称为缠,缠在一起了嘛,又称为结,很多的结都打结了,剪不断理还乱,那个叫做一合相。

用我的话讲什么叫做一合相?一塌糊涂,这叫一合相,众生的一个无明烦恼心一塌糊涂,叫做一合相。

不可理喻,这个无明心已经不可理喻,不能用理去喻,喻是理解的意思,去晓喻它理解它,不能去分析它,不能理解,所以这个叫做一合相,

一塌糊涂烦恼合和相,叫做一合相,这个烦恼合和相,所以它就不要说细,它就粗得不得了了,

粗到什么地步呢?别人不能理解它,它做的事情都是莫名其妙的,不但别人莫名其妙,他自己也莫名其妙,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

有时候为什么讲这个话,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他就讲出去而已,讲出去以后,就发现别人很受恼怒。他自己也不觉得,为什么会恼怒呢,我没讲什么,可是被恼的人就气得半死。

但是,这个也不用抱怨,因为是互相往来的。你打我一炮,我攻你一弹,都是这样子,那被攻的人都很气恼,打人的人也都不知道。

众生就在无明里面讨活计,互相的你争我夺,你打我躲,

所以这个叫一合相。众生的一切的言行,都是一个合和的乱七八糟的相所产生的作用。所作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事,包括结婚生子,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一合相如果以十二因缘来讲,又叫做大苦聚。为什么说一大苦聚呢?

十二因缘一定要背起来的,就像九九乘法表一样,这一定要背起来的,不会背不能升二年级,二年级升三年级的。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一大苦聚,这个就是一合相。

十二因缘众生的生死因缘造成最后一个合和的相,所以你的一大苦聚碰我的一大苦聚,碰的时候不是暴出火花,而是,因为那个皮太软了,一撞那个汁都暴出来,臭皮囊嘛。

这个臭皮囊装了一大苦聚,这个都是很粗糙的东西,现在就是要转这个粗糙的东西变成细腻的东西,乃至优质的东西,你才上得去。

这个一大苦聚是众生的一切生死因缘的总报,总结果,就在这个臭皮囊里面。

修行人第一个就是要调,首先要调什么?调粗心、急心,不要让这个心汲汲皇皇的,急急忙忙的,栖栖遑遑的,如章回小说里面写的:皇皇如丧家之犬,急急如落网之鱼,众生到处奔波。

我以前在读书的时候,读那个文学史,读到后来说,不管是古今中外,东西方都是一样的,以前都是诗的时代,诗词歌赋的时代,进到近代以后,又变成钢铁的时候,根本没有诗,不是诗的时代,诗的时代死亡了,

现代人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吟诗作词,如果也有的话,附会风雅写出来的那个白话诗也是很差,我也写过,写过不少,所以知道那个是什么玩意。

当然其中也有好的,不能完全都是一样,有些白话诗也有些意境。我也写出一些有意境的,不过那个学佛都没有用。

所以,心粗而且急切就冒冒失失的,像个冒失鬼一样的,东闯西撞的样子,日本人称这种人为无神经,没有脑筋,就瞎闯瞎闯,糊里糊涂的。

也就是不用心,没有用心,做什么都没有用心,横冲直撞的。

禅师很讲究这个,用心生活,用心在意,禅师讲话的时候,用心在意,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我们一般众生生活都是没有用心,只是随顺业力而生活,随顺业力而造作,从来没有经过有作意的去过滤一下,思维一下。

所以我们前天就小止观的时候,做的时候要这样子观察思维,不是说要做的时候就做了,也没有想到为什么要做。

但是,你要行禅就要知道每一个动作,你知道为什么,而且知道目的是什么,要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了有没有用,所有的前因后果都要想到了。

卧的时候也是一样,为什么要卧,为什么要睡,没有益处的就不要睡。那如果睡了,就空过日子了。

不仅是这样子,甚至于你你讲话也是这样子,你每一句话你都要在一刹那之间要过滤一下,要经过你大脑转一次,你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讲出去对别人有什么效果,人家会怎么样接受,人家接受不接受,都要知道,都要先想好了,还没有做先想好了,

不是讲出去了以后,然后甚至于不知不觉,要先知先觉,你若不能先知先觉,也要有知有觉。

如果我们不能有知有觉看,后知后觉也不错,还是知觉,可是最糟糕的是不知不觉,众生就是属于不知不觉,你做错了事情都不知道。

你要跟他指出来,还要跟他解释半天,他还想了半天,才会想到原来我做错了,很辛苦的事。

修行是干什么?相对于一大苦聚是要把这个心修成一善业力聚,这样才有希望。

这个就是我相的具体成就,真正的好的我相的具体成就,就可以破虚妄的一和合的我相,一和合的我相破了,就事相都破了,一和合相一旦破,消灭了,我相消灭,那就禅师所说的虚空粉碎。

虚空会粉碎嘛,这是比喻而已,不要当做真的虚空会粉碎,那么虚空粉碎了,变成什么样子,变成面粉、浆糊啊?

所谓什么虚空粉碎、大地平城,那个意思是比喻说,原来在凡夫界中的时候,那个依业力,自业和共业所成就的一切虚空、大地,乃至于整个宇宙都垮了,都改变了,都消失了,这一切的虚妄分别的相,都消失了,所以叫虚空粉碎。

虚空没有真正粉碎了,这是比喻,比喻这个业力结构所成的幻象都消失了,因为一切幻象都消失了,唯有一真如相显现,如来藏法身独露。

你要修到如来藏法身独露这种境界,还是要从这最初的开始,要调这个粗心,调一切这个心的粗的、染的、散乱的,这些都要把它调过来。从这个粗心,急切的心开始调起。

这一切的修悟证果,也都是依最初发心时候的对三宝的信心,因而就诚诚恳恳的,灭除我相、我慢,如法如实的依教奉行。

因为你灭除我慢、我相,你才能够依教奉行,否则你所要做的那要依我的意见。因为依教奉行的关系,才有接下来的教修证果,依教奉行,然后修、证,证了以后得果。

所以我说,借这个因缘讲,一切佛弟子都应该在这个起步,初发心的时候,用心,多加琢磨、用功,才能够学有根本。

多加调伏自心,调伏自心的我慢,以顺于佛法,这样才能真正将来有修,有果证,现在有修,将来有果证。

因为这样在调的时候,就是修,这是真修、实修,跟你诵经、念佛那个修又是不一样,这个更困难,这个如果不是我这样讲,你恐怕也不知道要这样做,但这个才是真正的实际佛法,实实在在的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7-5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则的话,不求自心根本,想要冀望高果,那是缘木求鱼,那是奢望,不要将来,当下就成空花泡影,妄想。

一切都是要从根本做起,根本就在自心,从调自心的粗心,一切心,然后,不随顺心做起,把它调成随顺,调心柔软。

顺便讲到,我们打坐,小止观打坐,就调身。菩萨修行调身柔软,调心柔软,柔到柔可绕指,你那个身心都柔软了,可以绕到手指上,这才是真的柔软。所以菩萨心是柔软的,众生心的钢铁做的。

调心柔软了以后,就可以成就一切心。否则的话,就不去调的话,学佛两三年就到顶了,到无顶天了,到顶什么意思,就是再也上不去了,不是绕着圆圈跑,要么就是原地跑步。

接下来就是十年、二十年过去了,就我慢增生,开口闭口就说,我学佛二十年,我学佛三十年,我出家十五年、二十年,以此骄人,慢人。

然后我问学佛二十年、三十年成果呢,在哪里?他以为说有自利就行了嘛,就好像公务人员一样,时间到了就升腾了嘛,那就加薪了,这样就好啦。

必须知道,学佛不在久暂,不是久或是短。《圆觉经》讲:菩萨修行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为什么?成就平等性智,心很平等。但是,偏巧众生心都很有分别心,生种种的分别。

菩萨为什么能生平等性智,因为,唯法是依,就是只依法,因为法是没有高下相的,所以心依于法的话,心就平等了,所以只问法,不问其他。

最后再讲一个,你要有多少因缘,就修多少行,学多少法,可是你不要把它说,随缘啊,不要讲随缘,因为这随缘就给大家喊乱、喊坏了,为什么?因为现在人所说的随缘是什么,我这个要写一写,要大家记住,让你常常去想。

末法时期众生成就五随缘:1.随缘堕落;2.随缘退心;3.随缘懈怠;4.随缘犯戒;5随缘造罪,这叫随缘。

但是真正佛指修行,随缘是随缘精进,随缘修行,就在这个现实的夹缝中,找到了,那就无孔不入,有那个空窍的地方你就修行,有因缘的地方你就修行,没有因缘你改造那个因缘来符合你的修行,

但是表面也许就不让人家知道,你就是一心把握要修行,就是要依法而住,但是不现出那个住相出来,不是敲锣打鼓,说我在打坐,你们来看,我诵了五百遍《地藏经》。自己自修、自悟、自证,所以是学随缘精进。

这个随缘堕落是放弃修行,随缘犯戒败坏佛法,随缘造罪成就轮转,随缘退心远离佛法。

随缘修行离执坚定,远离执着,不要限定说我一定要怎么样的因缘,我才能够修行,坚定,我就是要修行,不管任何因缘之下,我就是要修行。

就好像一个穷人家的弟子,他没有钱可以上学,他必须要去工作,譬如说他就半工半读,上夜校,然后就渐渐往上爬,到后来读燕京大学,孔总大学,也是上了大学。

总而言之,他就是要力争上游,我就是充实自己,一心就决定,我就是要追求学问,我就是要充实自己。

同样,修行也是一样,而不是说我要等到为家有钱,送我去读高中、大学,然后我才去读大学,那永远没办法读高中、大学。

同样用这样的例子,来奉劝所有因缘不好的,不一定说在那个地方,在大陆那里,你即是在台湾,也许你的家庭因缘不好,你家里的人反对你修行,

那你就偷偷的修,你就是一心要修行,不管怎么样,就是要修行,但是尽量不要因为你的修行而恼怒他人,令他人生烦恼,自己想出那个所有的方便出来。

譬如说,家里不准让你设佛堂,那你就做一个活动的,如果让你设一个小佛堂,那你就不要设一个大佛堂。我自己本来也是这样子,在家的时候,你有资本的时候,你就弄个好佛堂,没有资本,你就到那个…买几块木板,钉一钉就是佛案了嘛,所以必须要有这样的离执坚定。

法没有说一定要呈现什么样的形象,你才能够修,也没有一定要因缘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才能够修。

只要你要有那个心,而且你那个心要坚定,简单一句话,用世间语言来讲,才更深刻,你要有志气,才有出息,你修行才会有出息。那这个志气、出息就是发心,坚定、勇猛,都在这里面。

所以如果因缘不是很圆满,很理想的人,事实上哪有因缘理想的嘛,永远不会有,任何人都是一样,在任何因缘上,努力的用功。

譬如说我们释迦世尊,他修行有什么因缘呢,那个树下、山洞,你我都受不了了,那如果说我们,说好么,以后再说吧。

这个我们讲到这个为止,但是这个虽然不是讲《唯识三十论》,可是都是在讲心啊,而且把这个佛法的基本的修行的态度,乃至于方向,都涵盖到了,所以也非常重要,因为有这样的因缘,开缘讲法。

好,那我们拿起《唯识三十论颂义贯》,在讲这《唯识三十论颂义贯》以前,我再一次提醒一下,这个《唯识三十论颂》就是小本《瑜伽师地论》所以你要懂得《瑜伽师地论》,你必须先懂得《唯识三十论颂》,

那事实上你懂得《唯识三十论颂》,《瑜伽师地论》细的不讲了,这个大纲、大要,你都抓住了,你不会迷掉了,你也不会搞不清楚了。

甚至于怎么讲呢,这个小本的《瑜伽师地论》你如果没有现研习过,然后通达了,往上学的话,那你只有越辛苦,你这跳级学的话,就很辛苦,学不躐等,这是一定的。

你如果,譬如说,你现在有人就是一下子学唯识,一下子就学《瑜伽师地论》,那下面的基础的,这个《百法明门》,《唯识三十论》,然后,这些东西,我所注解的这些东西,《相宗八要》,

可以说了,你如果没有现研习过,然后就去学《瑜伽师地论》,等于是什么呢?等于是你也没有学算数,也没有学代数、也没有学几何、也没有学三角,然后就直接学微积分,你说行吗?所以,这个是有次第的。

而且,我告诉你,这个唯识学在佛法里面,就不同于其他的那个宗派。《唯识学》是最接近科学的成分,也就是说,它有很明确的次第,

不像性宗,性宗你任何一部经,譬如说《心经》也好,《金刚经》也好,《圆觉经》也好,《法华经》也好,你从哪一部经去都没有关系,都可以,没有人规定说:这几部经一定要先读哪一个,因为什么?这些经讲的都是一样的深道理,只是有长有短,讲的方法不太一样,这样子,可是它没有一定的次第。

你若有因缘,你是先看了《法华经》,再回来看《金刚经》的,那也无所谓,再回来看《六祖坛经》的,也可以,然后,接着再看《圆觉经》的,也可以。

虽然在法相上,这个层次上,它还是有一定的深浅,《圆觉经》事实上就比较深一点。

那当然了,像这个《楞严经》,那你就非得通性相两宗再来看,是比较轻松,如果没有通性相两宗,你要对性相两宗的基本道理粗通,否则你看了一头雾水,一愣一愣的。

所以,这个也是跟刚刚讲的那个急有关系,学佛不能急,你该学的就先学。不能说:我学了微积分,结果碰到里面有三角的问题,我再回去翻三角的书来看,可是,那时候看三角,因为没学过,看了也很辛苦,看到里面有几何问题,你再去翻几何的书来看,这也不成嘛,这是一定的。

小班、中班、大班,一定是这样子,然后,初一、初二、初三,你很了不起,你从初一跳到高一已经了不起了,你从小班一下就跳大学一年级,不行嘛,再大的天才也没办法,而且是怎么样呢?那个能跳班的,不是说他没学过,他都会了,他才跳班,而且学校跟政府准许他才跳班的,不是说都没学过,就这样跳了。75页倒数第四行:

[惭与愧是一对,「惭」以对己(做错事,心中自觉不好意思。)「愧」对他人(做错事情,觉得没脸见人。)]

项羽所谓的无颜见江东父老,可是,他这样好像是很有惭愧心,其实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因为他不是真的生惭愧心,而是他自尊心摆不下,那什么呢?

因为他讲了一句话,「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就是说,我为什么会失败呢?是老天要灭亡我,非战之罪,不是我不会打仗,我是勇猛善战的,但是老天爷要灭我啦,我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无罪,有个电影叫《我无罪》。很久以前,

这个又跟另外一个人讲的是一样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他吊死眉山的时候,他咬破手指头,他把龙袍扯下来,里面是白色的,在白绫上面写,朕为满朝小人所误,如今落到这个下场。

所以他死了还不知道过错,事实上明朝之所以会灭亡,80%是他的过错。他因为疑嫉功臣宰相,好的宰相、大将都被他杀了,杀到没有将可用。

袁崇焕,死守宁远的袁崇焕,打败了清兵,这个很了不起。土匪起来了,他就回师勤王,然后,他就害怕说:他带着大军,如果你进城怎么办呢?或是维持京城,那他皇帝位就没了。

这就是我以前讲的,中国的皇帝位都是抢的,所以怕别人抢他,所以他就听他那个奸臣的话,说袁崇焕,你住兵三十里,在京城外三十里,然后,单骑进城,然后就把他抓起来,判处他一个「兴兵惊驾,意图谋反」的罪名,凌迟处死,千刀万剐。

据这个野史写,因为他被判为奸臣了,所以京城人民都要看他的行刑。侩子手每割下他的一条肉,就被民众去抢,说吃奸臣的肉是可以消灾解祸的。中国人是有文化,没有文明,很残酷,太恐怖了。

所以项羽就是跟明崇祯是一样的,到死也不认过,这标准的无惭无愧的人,

[「无惭」与「无愧」也是一样:无惭之人,作错事情,自心中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不知羞);]我们世俗骂男人说:「厚脸皮的人。」骂女人就说:「不要脸的女人。」那就很难听了。

[无愧之人,作错]任何[事情,面对他人也不会不好意思(脸皮很厚)。]

李宗吾写了一本书叫《厚黑学》,自称为厚黑学的老祖(厚黑学问的祖宗),因为他创了一个学派叫「厚黑学」,那什么叫厚黑学?经过他的研究,历代以来各行各业能够成功的人都是心黑脸皮厚的人,尤其在政治上。

他创立并提倡这种学说,让大家都能成功立业,所以大家都要磨练自己的心跟脸,把心磨练成心很黑,脸要很厚。心要多黑呢?心如煤炭一样黑,这样就成功、成就了。光是心黑不够,还要脸皮厚。脸皮厚要多厚呢?城墙拐弯厚。城墙已经够厚了,城墙拐弯的地方最厚的。

他说历代以来最符合这种标准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他说他是厚黑学的学问的祖宗,但是汉高祖刘邦是执行者、成就者。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1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上次讲到无愧,无愧就是没有惭愧心,也就是脸皮很厚,也就是不要脸,就这样子,不害羞,不要脸,做错事情不要脸。

但是这个实在是很难很难,为什么?做错事的人,做坏事的人,他通常都不知道他做错事,或是认为他做的事情不好,是坏事,然后都认为过不在他,我无罪,我没有过错,都是你们害我的。

像明世宗,崇祯皇帝,都是你们害我的。那项羽是老天爷害我的,老天爷要我灭亡,那我怎么能不灭亡呢,所以不是我的错,不是我不会打仗,他很会打仗,勇猛善战,

但是,他的缺点在哪里?你除非看司马迁的史记,否则你不知道,他的优点就是勇猛善战,自己就会打仗,自己就是大将军,带头冲,孔武有力,可是,当者都没敌,可是,他最大一个缺点,小气,因为小气,所以打仗完了以后,都有封功行赏,他都不公平,就很小气。

刘邦就跟他相反,刘邦真的就是流氓头,他很懂得这一套,大哥啊,如果打赢了,大家就分功行赏,皆大欢喜,你又封了那一块地,是几千户,几万户,地多大,然后什么官呀,一阶一阶地升,大家就越打越有劲。

那项羽就不一样,很小气,舍不得封地,也舍不得封官,所以大家就越打就没劲,为什么?大家跟你去打天下,打天下就是要得天下嘛,得天下结果你得了天下,结果我们什么都没有啊,

你如果没有说,封王封侯,应该就是这样子,不是封王封侯,你至少也要升个什么将军,什么中将,什么都没有,很少很少,很小气,而且封赏不平,所以大家心里不平。

他还有一个缺点,也是跟刘邦相对的,怎么样?他残忍,他残酷,他很残酷。而刘邦呢,他自己不会打仗,他会统将。

所以,人家问韩信说:「带兵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就问他说:「你认为寡人怎么样?」韩信说:「您是王,是统将的,所以不在兵的多寡。」兵是越多越好,但是你是统将的,只要有好将,就什么都搞定了,韩信讲得一点都不错。

现在讲到刘邦的长处,那项羽的残酷,他比刘邦晚进咸阳城,刘邦先进去了,可是,刘邦虽然早进去,他的兵力比较差,人也比较少,

他就听张良的劝,他进城前,约法三章,以前读书不懂这个意思,约法三章是战争里面走重要的东西。第一个,诸将兵进城不能滥杀无辜;第二个,不能强奸妇女;第三个,不能抢夺财物。哇!这个就不得了啊,

这个在国共打仗的时候,不管是那一方,都会常常扰民,军队所过都会扰民,偷鸡摸狗的那还算是少的呢。

有一位大法师,后来持律非常好。他好像是一个中校的样子,还是当连长,忘掉了,他带着一小撮兵到处跑,每到一个地方,那个村庄的鸡,他喜欢吃鸡肉,那个鸡三两个月就被吃光光了,都给这个连长吃掉了。

后来这个连长到台湾来,出了家,在闭关的时候跌了一跤,腿就断了,他作了一个噩梦,有很多鸡跟他讨命。

所以,你看看日兵,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什么叫嘉定三屠?因为日兵打嘉定,很难打,打不下来,后来终于把它打垮了,然后进城,你看看清军嘉定三屠,清军打嘉定很难打,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后来终于打垮了,然后进城。那指挥官就说:「好,你们可以屠杀三次。」所以叫做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也是一样,扬州人抵抗很顽劣,所以日将就火大了,指挥官就说:「今天进城,给你们屠杀十天。」当然除了杀以外,烧杀淫掳都有了,全都在里面。

你看八国联军也是,一进北京就是烧杀掳掠奸婬,把所有的国宝抢到国外博物馆去,像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卢浮宫,西方几乎每一国都有中国的国宝,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烧杀掳掠就是打仗的一个Bonus,士兵们期待的就是打进去以后可以烧杀掳掠,物质上也有,因为当兵吗,长久不能亲近女人,所以一进去就奸婬,奸了就杀,很多都是这样子,这个就是许多当兵的人打胜仗以后的Bonus(红利),

兵所抄掠到的东西,长官都是说:「你可以带回去的。」乃至于美国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到了德国,他们也从德国抄掠了很多东西。

希特勒也是,他到了巴黎,几乎把卢浮宫所有的宝物用火车一车一车送回柏林,接下来又被盟军拿回去了,就分散各国了。

但是,这个又要反映一点,这个洋人很有意思,洋人到了一个地方,就抢那些宝物。我们中国古代就毁那些宝物,一放火全烧光,对男的杀、女的奸,宝物毁了,书也毁了,全毁了。

所以刘邦约法三章,你看,所以他的军队进咸阳城秋毫无犯,这了不起啊。我不知道李宗吾说他是又黑又厚,我实在是搞不懂,他这是很好。

而且,他没有占据咸阳城,他就退出咸阳城,到坝上等待项羽来,然后项羽就进去。然后他把府库啊,秦宫是很富有的,因为中国乱了几百年,所以所有的国宝都集中在咸阳,秦始皇获有全国最好的东西。刘邦一点都没有拿,就把它封起来,把那些宝物都点过了,列出清单,然后再把它封起来,准备要交给项羽。

对于人、财、色,全都一分都不取。如果说他眼光远大、很厉害,也没有关系,但是他确实胸量很宽怀,要不然见财见色都不动呀?

一般人进去以后,烧杀掳掠,把前朝的皇后、妃子、宫女就纳为己有了,都是这样子,但是刘邦没有,怪不得他能统一天下。

然后,项羽相对的,一进去以后,就开始屠城,子婴、胡亥,子婴跟刘邦纳降,刘邦没有动他,也都没有怎么样,就还是让他坐在哪里,但已经不是皇帝了,可是项羽把他全家都杀光。这不是特例,这是惯例,一定都是把前一代的全都杀光,鸡犬不留。

把咸阳城都烧光,把阿房宫也烧了,阿房宫听说足足烧了三个月,那个绵亘几十里啊,那个人造的水啊,池啊,山啊,珠宝啊,几十里,烧了三个月还是八个月才烧完,那个比慈禧太后的颐和园还要不晓得庄严多少?阿房宫什么地方?秦始皇的坟墓,预备当他的坟墓的,那是在地底下。所以埃及的法老王的金字塔,那算什么,

可是,你看项羽残暴不仁,不爱惜一切的东西,一把火就烧了,烧了以后,他老人家跑到哪里去?然后跑回楚国去,自称西楚霸王。

所以天下的帝京他就不据,也就说明他勇而无谋,所以他败在哪里?就败在这里。

但是他就说:天亡我也,非战之罪,文治武功都不行了,都有很大的缺陷,又这样子横暴,也不爱惜人民,不爱惜黎民,也不爱惜文物,也不爱惜江山,只爱惜他的家乡,那回他的家乡,楚国。

那我要讲的就是说,脸皮厚,不知羞,不知过错,不知过错才会脸皮厚,所以脸皮厚的人不知道自己脸皮厚,除非是把他的脸拿来用锉刀锉,要用刨刀刨,才会知道:喔,原来有这么厚呀!要刨很久才把皮刨掉,这就是脸皮厚,城墙拐弯厚已经够厚了,用刨刀来刨就说明是又厚又硬了。

所以这就很困难很困难,众生因为无明故不自知,没有自知之明,错了也不知道自己错了,因此找种种的理由、借口来回护自己,

而有趣的是,实在是很无趣,那我就说:有趣的是他很相信自己所提供为什么那样做的理由,他认为是有理的理由,所以觉得他没有过错。

所以,伟大如项羽,明崇祯,乃至于所有的人都一样,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犯过都不知己过,用种种方法回护、文饰,纹饰不是掩饰。

「文」跟「纹」是一样,也就是妆点,用种种的装饰把它盖过去,看起来很好看,所以看不到过错,只看到那些雕饰,而那些雕饰都是虚假的,是种种的理由、借口的合理化所构成的文饰,这就是所谓的「文过饰非」。

这就是众生为什么做错了就死不改,他就不能改,为什么?一切都合理了,不合理的都合理化;既然被他合理化了,他就变成没有过错,所以觉得也没有什么值得需要改的,

所以就说:你们说是我的过错,其实是误会我。你们不了解我,所以才说我有过错。其实我根本就没错,你们自己误解我,所以搞来搞去都是你们错,我哪有错呢!

所以明崇祯说:朕一生皆奸臣小人所误,你只要翻翻历史,看看他杀了多少大臣,杀了多少大将,所以因为他杀了很多大将,到后来无将可用。流寇张宪宗、李自成起来的时候,到后来崇祯无将可用,没有将可以护卫。

崇祯杀了袁崇焕以后,就没有人去对抗清兵,所以就派了吴三桂去山海关把守。吴三桂是大将,人高马大,武功高强,十八般武艺都行。李自成要往北京攻打的时候,京城附近没有人能够来勤王,所以北京就被攻陷了。李自成就自称闯王,就当王了。

他这个名号实在取得不好。闯王进去以后,就把明崇祯的妃子、宫女全都没收了,其中还有人奉献一位陈圆圆。她是天下第一大美人,那是吴三桂的情人。

吴三桂一听,要把陈圆圆救回来,就「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顔」,所以就引清兵入关。为什么清兵会入关?因为好的将领都被崇祯杀光了嘛!可是明崇祯说是被奸臣小人给害的,所以临终前还对上天哭诉。

众生都没有自知之明,难就难在「明」字。「明」不是世间物,是佛心中物。只有佛心有明,一切众生皆无明,所以众生没有自知之明是一定的,不是命,是业力。

如果众生有明的话,那就例外,那就不称为凡夫众生了,那就该称为菩萨,菩萨就有明,明心见性。众生没有自知之明那是正常的,他如果能够有自知之明,那就不是正常的人了。

所以,你们就听我这一句话,你就今天晚上可以睡得很好,因为你很正常,为什么?因为你很无明,因为你连自己的过错都不知道,

除非你学佛,学了佛以后,一点一点地知道,我这里错了,我哪里错了,哎呀,可是怎么样?后悔来不及,就是这样子,觉得以前造了那么多罪业,现在开始每天拜一百拜忏悔也来不及;就拜三百、五百拜,也是很慢,要快一点的话,就是来跟我学四十二支门就比较快。

因为密法就迅疾的,密法里面都讲速证菩提,不是说慢慢地证菩提,慢慢证菩提,那就没什么了,慢到什么地步呢?很慢很慢,要三大阿僧祇劫以后。

为什么?要三大阿僧祇劫已经算快的,因为要从发了大心开始算起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像你这样混混,然后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道?门都没有!

如果那样的话,那你家的猫狗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也都跟你成佛道了。因为它们也没发菩提心嘛!

你要从发了菩提心才开始算起,发了菩提心以后才开始真正地正修行,要正修行才算数。就好像码表咔嚓一下,开始算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譬如你跑马拉松上来起跑线,鸣枪一下,码表就按下去,那样开始跑才算数,那时跑得越快越好。你之前的练习都都不能算进比赛里面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发菩提心之前都在干什么?都是结缘,要不然就是准备功夫。你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之前就很用功,想要发还没有发,那勉强说:就好像订婚一样,订婚不能算结婚呀!法律上不承认呀!法令里面没有一条说你们是,已经订婚的,英文的情人吗,

所以订婚是没有法律作用、没有法律地位,乃至你的未婚夫死了,他的财产你也不能继承;你的未婚妻死了,她的债务你也不用负担,没有关系,除非真正法律上成婚了。

所以,一定要上了起跑线,预备,呯,跑了,这个算数。所以,预备,呯,那个跑得越快越好了,那就不是龟兔赛跑了。

[《成唯识论》云:「云何无愧?]「云何」的白话文就是「如何」,就是英文的「how」。

什么是「无愧心所」呢?所以[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不顾世间人怎么样的看法。因为没有惭愧的人,根本不管别人的评论,所以叫做不顾世间,

「人言可畏」就是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应该要注意的,不能说:我好潇洒,我什么都不甩!那你什么都可以做了。不顾世间,

「崇、重」就是你是崇仰、看重这个暴恶为性,这个什么意思,一般正常的话,应该是说,你崇仰、看重善为性,应该是看善是好的,可是没有惭愧心的人却对暴恶认为是好的。因此就会造出很多不善、不良的,非常不好的称为「暴恶」,「暴」的意思就是「极其、非常」的意思,而不一定是暴力,极其的意思叫做暴。

[能障碍愧,]「无愧心所」能障碍愧心所的生起,[生长恶行为业。]所以就令人生长恶行,起这样子的业用。就是在众生的业力上有这样子的作用叫做「业用」。

有什么业用呢?「无愧」能够令人生长恶行,你的恶行,没有它会生起来,有了它会增长,生出而且增长叫「生、长」,

这不能合在一起讲的,要分开讲的,生出跟增长,没有恶行的时候能令恶行生起来,已经有恶行的的时候它能令恶行增长,叫做生长恶行。

[谓于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不耻过罪,]那意思就是说,对于世间人无所顾忌:顾就是顾忌,说:老子才不甩你怎么讲呢!我就这样做,只要我喜欢就行了。这叫没有顾忌,

「崇重暴恶,不耻过罪,」不以过错、罪恶当作耻辱,不会这样子,

[障愧生,]障碍「愧心所」的生、长,[长诸恶行故。」]唯识学的行文常常很简洁、很古典。

[(「无愧心所」的体性是:毫不顾忌世人的看法、批评、社会的舆论,而崇尚、爱重暴恶之行。]

所有的罪犯多半都是这样,尤其以犯罪为业的人,譬如以杀为业的人,杀得越多,表示自己就越了不起。

譬如某天有一个小混混在外面杀了一个人,进去牢里出来就变成大哥了,因为什么?因为他有功绩,如果杀的是一个大哥,那他出来就是超大哥了,就这样子。而且,他如果杀了一个人,而且杀的是大哥,他进去监狱里面他就是老大。

可是你如果是小混混打架被抓进牢里面,那你小混混进去牢里面,还是小弟,还是被人家欺负。可是你在外面是杀了人,进去就是大哥,就发号施令,这个就是罪犯世界的情况。

我们看电影不是一那个妙贼吗?他会偷,偷得越巧,大家都赞叹,都称好,连我们不爱偷的人看了也很欢喜,为什么?因为那种替代作用,我们欣赏所有的喜剧、小说,都是有替代作用,

我们当然都是想象我们是主人公了,所以不管是爱情也好,偷盗也好,偷盗了一大笔财宝的时候,你说哎呀,好棒啊,那你好像觉得自己偷盗了一样,发了一笔财,那个叫替代作用。

然后那个主人公落难了,痛苦啊,那你也觉得很痛苦,他痛苦你也会觉得自己很痛苦,那也是一种替代作用。

当然,这个替代作用的原因就是说,因为你替代他嘛,你不知不觉就变成主人公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就有一种虚妄的,幻觉的,那个虚荣在里面,虚荣心,你就变成英雄,如果里面那个英雄变狗熊的时候,那你也觉得好苦啊,我也是英雄变狗熊了。而崇尚、爱重暴恶之行。

这个尤其现在你特别容易看得到,尤其你看西洋的,台湾的话也恐怕差不多,譬如警察逮到犯人,那些犯人都好像不可一世的样子,觉得自己好像英雄一样,很出风头。

确实有一些美国的孩子杀人,在日本也是一样,警察问他:为什么要杀人?你跟他有仇吗?他说:没有。警察说:那为什么要杀他?他说:我想出名。真的是这样子。

[其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愧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能生起及助长一切恶行。

这就是说,对世人的批评及社会的舆论,无所顾忌,而崇仰暴力、过恶之行,不以罪过为耻的人,便会障碍着他心中「愧心所」的生起,从而生长一切恶行。)]

因为「愧心所」生不起来就变成无惭无愧了,所谓「人无惭愧,百事可为」。如果人没有惭愧,什么事都可以做,都没有关系。

[「掉举」:心摇动高举,]什么叫掉呢?摇动就是「掉」了,「掉」也通「吊」,就好像把一个东西吊在空中,除非你把它固定好嘛,但是你吊在空中一定是空的,所以它一定会摇晃,掉的意思就是这样子,掉就是悬掉的意思,「举」就高举。

记得以前读书,北平话、北京话有一个俗语叫吊膀子,那意思就是说:有一些年轻人去交女朋友,叫吊膀子,我们那时候称为泡Miss,到后来又称泡七仔,这个是代表女孩子的意思,去勾搭,去交女孩子,就叫做吊膀子,难道跟那个有关系,你要把它讲有关系会有的了。

[亦即兴奋、安静不下来。]「掉举」就是兴奋的意思,用现在话来讲就是兴奋,你不要看我写得这么简单,一看就看得懂,如果我不是这样注解出来,你恐怕一辈子也不知道「掉举」就是「兴奋」,

因为「兴奋」是现代语,古代的大师也不懂得这个词,所以你现在一看就懂了,用英文讲就是(exciting/excitement)。

所以很兴奋安静不下来就叫掉举,你看我注解的书以及听我讲经就有这个好处,把现代跟古代融在一起,然后很容易了解,因为古人不懂我们的现代语。

好吧,休息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2
成观法师讲解

    这个「掉举」心摇动、兴奋,所以安静不下来,心静不下来,就是兴奋,

[《成唯识论》云:「云何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掉举心所」的体性就是能令众生的心在种种的境界中不寂静,也就是令心扰动、兴奋,

[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能障行舍及奢摩他为业,奢摩他就是止,就是定,能障行舍跟定,

那什么叫「行舍」?所以我说:这个学《唯识学》你一定要有次第,这个「行舍」在唯识百法里面就解释过,那我们再复习一次,你有没有唯识百法表?

五位百法表,你看第三类,善十一者: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这个「行舍」就是什么呢?是行蕴里面的舍叫做「行舍」,行蕴中之舍叫做行舍,相对于什么呢?相对于受蕴中的舍,这有两种舍,

其实这样说起来就有三种「舍」:①布施之舍,但不是唯识学里面所说的「舍」。《唯识学》中所说的舍有两种舍,第一个是行蕴中的舍,第二个是受蕴中的舍,什么叫受蕴中的舍呢?

②受蕴中的「舍」,受蕴就包含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又称舍受。受蕴中的舍是不苦不乐受,称为舍受,所以舍受是受蕴中的舍,

「舍受」不是把「受」舍掉,而是这种受不苦不乐的一种受,苦受是一种受,乐受也是一种受,不苦不乐受还是一种受,不能说它就不是一种受。

就好像《楞严经》讲无声之声一样,无声也是一种声,称为静尘,有声就称为动尘。

③行蕴中的「舍」就跟相对于受蕴中的舍,所以这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掉举可以妨碍这个行蕴中的舍叫「行舍」的产生,

那「行舍」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复习一下,你若有那个《百法明门论今注》里面,它就有引用《成唯识论》:「依于精进及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而令心得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称为「行舍」,这样的境界称为行舍,

行舍它是怎么样形成的?行舍这个心所它是怎么样形成的?依于精进(心所)及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合在一起以后,

怎么叫合在一起,就是你同时修这三个善根,同时修这四个法了,修精进、无贪、无瞋、无痴,在静坐中修这四个法,接着就能够令你的心达到平等、正直、无功用住。

这样的状态就称为行舍,你看这样子其实不太容易懂,

什么叫平等?这是很特殊的名词,不是普通名词,这个平等的意思,你看这里,心很平静,平静无波动,平而且等,它的那个心行,这样有波动就不等了,所以心是平的,无波动。

然后,正直呢?横的看是平等,竖的看是正直,这个讲唯识百法的时候没有讲到,竖的看是正直,什么正直?不偏不邪叫做正直,所以平等正直,这个就是三摩地的坐标,

坐标还记得吗?虽然我还记得,其实我是不很懂得坐标,那个数学,X轴、Y轴嘛,然后交叉的就坐标了,坐标其实就是用X轴、Y轴,横的、竖的,然后标出它的位置,叫做坐标,那是地图学上的。

所以心在横的来看的话,它平静无波,没有波动,没有动乱,平等,正直,在这个法上来看呢,它不偏不邪,不偏于外道,不偏于二乘,不入外道称为邪道了,不偏于小乘,这样就是不偏不邪,不偏于小乘、不入邪道,持如来正宗之道,叫正直,所以平等正直,然后这两个横的、竖的,它都没有起什么波澜,

所以心本身就有一个动力,因为业力在动嘛,然后因为修定有一个善业的业力,三摩地善业的业力,所以它就无功用住,无功用住就是你不用踩油门,然后怎么样,空挡前进,空挡滑行前进,这叫无功用住,空挡滑行前进,空挡能够滑行前进,因为里面有加速的,

加速到了某一个阶段的时候,譬如你在高速公路,你加速到一百公里的时候,你即使放空挡,它还是继续地前进,那个时候,不用再踩油门,踩油门就是功用,不踩油门、空挡就是无功用住,但无功用它还是再做,依照那个叫做惯性定律,惯性作用而前进,这样子的。

这个在飞机称为taxi,飞机它下降以后,它那个脚架放下了以后,关引擎,借着它原来那个冲速,就一直滑行,taxi就是滑行,已经不踩油门,不用油门了,所以什么叫无功用住,就是taxi,这个taxi跟那个计程车是同一个字,但是这个是动词,是滑行的意思。这样就很容易就懂了一个很深的词了,

无功用行,这个是禅宗跟唯识宗里面最深的词,可以这么说。因为这个是什么地位的人修成的,第八地,第八地菩萨成就无功用行。

所以这个掉举,心动荡不安,不寂静,动荡不安,所以它能够障碍这个行舍,行蕴中的舍,行蕴中的舍是什么?

如果得到行舍的时候,它这个心就平静无波,无偏无邪,不用再加功用行,不用再怎么努力,他就依照原来所修的那个力量,就往前推动。

这个无功用行又有一个词,叫做任运,任运就是这个意思。

禅者修行又有一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保任,保任就是你护持,保持原来的那个冲力,但是不用再加力,它就自然很轻松的一种往前走,这个保任就是用英文:keep it and let it go,保持住那个原来的速度,不用再加速,然后它就一直走,这叫保任,也就是任运。

所以所谓的任运不是随它去,你就是保持住,而且你要保,你不能让外力来侵袭它,然后来破坏它,令它这个速度减慢。所以你一直护着它,让它一直往前行,这叫任运。所以依原来的那个功力,往前走,你看,这个武侠小说跟《唯识学》接上关系了。

掉举就能障行舍,行舍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能够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任运而行,

如果你达到「行舍」,因为无功用住,所以修行对你来讲,就很轻松愉快。就对治掉举,令心静住,他的功用是对治掉举,令心静住,

所以是行舍的功用,那相反的,掉举就能障碍行舍的产生,以及得到奢摩他,得定了。

[有义:]有一家所倡导的道理是说,就是有一派唯识学家,这是指印度的了,[掉举贪一分摄,]他们说掉举是贪的一分所摄,也就是说它是属于贪的一部分,

[论唯说此是贪分故;]他们所据的论证是说:论就是大论,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瑜伽师地论》上面说,此是贪分故,此是指「掉举」,这个掉举是「贪」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就提倡「掉举」就是「贪心所」的一分所摄。

这个是贪的整体,贪的其中一小部分,就可成就掉举,掉举只是使用了贪的其中的一小部分,它是贪的全体的一小部分,就是贪分的意思。

[此由忆昔乐事生故。]此就是掉举,因为「掉举」是回忆往昔快乐的事情,所以才会产生掉举,想到快乐的事情,心里面就很兴奋,心动荡不安,这是有一派唯识学家对于「掉举」的解释。

[有义:]另有一派唯识学家主张这样子的道理:[掉举非唯贪摄,]「掉举」不只是「贪」所摄,不只是属于「贪」一个心所而已,为什么呢?

[论说掉举遍染心故;]论就是大论,也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瑜伽师地论》说「掉举」是遍于一切染心,也就是说一切染心里面都有「掉举」。

第一派是说「掉举」是「贪」的一分,第二派是说其实所有的染心、贪、瞋、痴等等,所有的染心,烦恼心,所有的烦恼心里面都一定有「掉举」,一定会有心动荡不安。染心一定是不是平静的,会动荡不安,这有道理。

「贪、瞋、痴」等都有,所以不应当只说是「贪」的一分所摄,应该是普遍的。所以说掉举遍染心故,

[又掉举相谓不寂静,]「掉举」所现出来的相是不寂静,[说是烦恼共相摄故,]说是烦恼就是这个烦恼,这个烦恼就是指掉举,掉举这个烦恼共相摄故,说掉举是烦恼的共相所摄,烦恼有一个普遍共同的相,一切烦恼都是动荡不安的,这是烦恼的共相。

[掉举离此无别相故,]而且掉举离这个动荡不安的相,就没有别的相,「掉举」本身是什么相?就是动荡不安,所以离开动荡不安的烦恼相就没有别的相了。

[虽依一切烦恼假立,而贪位增,]虽然掉举是依一切烦恼而假立,看这里,虽然这个掉举是依靠一切烦恼来假立一个「掉举」的相,「贪」里面有「掉举」,「瞋」里面有「掉举」,「痴」里面有「掉举」,但事实上「掉举」是假立,因为所有的烦恼都是动荡不安嘛!

虽然这么说它在每一个烦恼里面都有动荡不安,但尤其是「贪」这个法的动荡不安特别大,所以叫「贪位增」。

贪位增上就比较强,[说为贪分……]所以大论里面才说「掉举」是「贪」的一分所摄,从它最大的部分来说它的性质。

[掉举别相谓即嚣动,]「掉举」的共相就是不寂静,它的别相就是喧嚣扰动,喧嚣就很吵,扰动就是动荡不安,会扰动,[令俱生法不寂静故。」]令俱生法,令与它俱生的法,与它一起生起来的法,因为「掉举」这个烦恼它一定有同伴,叫做俱生,跟它一起生起的那个俱生法,都因为「掉举心所」的关系,也都不寂静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它很吵,所以吵得大家都不安。

[(「掉举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之心攀缘诸境界,]攀缘我们都很熟很熟了,但是你要去想什么是攀缘?攀缘你要想猴子,这只心猴,它是长臂猿,所以它就很会攀啊,一抓住一个藤子,抓住了就过去了。

这个心猴也不是我发明的了,是世尊发明的,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众生「心如猿猴」,攀缘为性,很会攀藤、很会跳、很会吱吱叫,所以叫心猴。

所以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因为心猴乱攀、乱缘、乱跳、乱叫,所以要把它这一只心猴要锁住,绑住手脚。

我在初发心的时候,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就知道怎么观心了。我就找到这一只猴子,齐天大圣,这个比喻很棒,那心猴会七十二变。

「掉举心所」能够令修行者攀缘种种的境界,[因而不寂静。]就静不下来。

[「掉举心所」之业用为:会障碍「行舍心所」的生起,]这个行舍是修行人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行舍就是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得到行舍就得定了,[以及障碍奢摩他(障定)。 ]

你如果修到「行舍心所」生起的时候,就得定了,而且是相当深的定了。

无功用住了,你看光是平等就无波,那绝对不散乱的。由于心平等无波,心就对佛法产生正念了;正念了,心就正直,不偏不倚,所以就没有邪念,也没有不信,然后就平等而正直,在佛法中无功用正住。

你看这是何等的境界,到达这种境界的人,修行对他来讲是很快乐的事,所以修行乐。

你有唸《法华经˙安乐行品》吧?一定有这样子的境界才能达到真正的《安乐行品》所讲的安乐,「行舍心所」已经生起了。

因为掉举心所会障碍行舍心所的生起,以及障碍奢摩他,障定,所以心掉举的人就不能得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家学者说:「掉举心所」是「贪心所」功能的一分所摄,因为大论上只说掉举是贪的一分(「大论」指《瑜伽师地论》);

再者,因为这「掉举心所」是由于追忆往昔的乐事,心生贪爱,因而生起的。

另有一家学者则说:掉举不只是「贪心所」所摄,因为大论上也说「掉举心所」是于一切染污心的(一切染污心中,都必有「掉举心所」存在);]因为一切染污心都是动荡不安的,动荡不安就是「掉举心所」的作用。

[而且,又因为「掉举心所」的行相,是不寂静,故说它是为烦恼的共相]共同之相[所摄的;再者,掉举若离于烦恼,便没有掉举的别相、]别相就是个相,个相就是自相,[(可知,它是烦恼的共相之一)。]

一切法相有共相、别相,别相就是自相,共相是大家共有的相,别相是某一种法特别自有的,所以叫别相,也叫自相。

[虽然掉举是依于一切烦恼的共相所假立的,但因在贪位上(贪爱的境界中),掉举的作用更加增盛,才说掉举是「贪心所」的一分所摄……

「掉举心所」的个别之相,即是喧嚣扰动,因为它能令与它俱时生起的心、心所法都不寂静。)]

在家里面搅和的人,在哪里搅和,一天到晚嚷嚷,令全家都不安,那种人,吵家扰家。

你知道唯识学的「掉举」有什么用处呢?增加一种知识?这都是帮助我们修行的。

相对于世间人,世间人就是怕不动心、怕不兴奋,那就沉闷、无聊,所以众生就要找刺激。刺激,中文很棒,刺,就拿一个刺一刺,那就觉得有感觉,就觉得很不错了,虽然有点痛,也是很好了,众生就寻找刺激,虽然有点痛,众生都有点受虐狂,所以要刺,要激,所以太平淡、太沉闷,众生就受不了,所以就成了无聊。

可是你若真正学佛,就永远也不会觉得无聊。尤其你是成为成观法师的弟子,那绝对不会无聊,有做不完的功课。

我就跟美国的弟子说:你们要感激我,为什么呢?其实我还要收你的「有聊税」。因为世界上最苦的事情不是忙碌、生病,而是苦闷、无聊,无聊,没事干最苦闷,吃饱饭没事干是最苦闷的。

你如果拜我为师,我给你很多功课,而且功课都很有意思的,你做不完,那你就有聊了,那我可以抽「有聊税」。即使你退休了,有修不完的法,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而且我那功课都很有意思的,

为什么有娱乐,娱乐就是为了消遣时间、打发时间。我曾经讲过,什么叫文化?一切文化内涵乃至于品质高低都是娱乐,

譬如闲来无事看小说、看歌剧、读诗、吟词、弹古筝、下象棋、打球、赌博、飙车,这些都是娱乐,乃至于打拳、摔跤,互相揍,一得冠军,奖金几百万,吃穿不用愁啊,

那你为什么看歌剧?也是无聊嘛,看得很欢喜,然后就给它鼓掌,赏他钱啊,他就可以过得很舒服,这就是文化。

各种层次人的文化都不一样,同样是歌舞,在纽约大都会的歌舞也是歌舞,那在非洲里面的嘿嘿...也是歌舞啊,那个都是文化,乃至于爵士乐,震天炸响的,听了那个耳朵、耳屎都跑出来了,那都是文化。不管多文雅的、粗鄙的,乃至于美国足球,那么粗鲁,都是文化。

那都是为什么?因为太无聊了,所以一定要找出这些事情来做。这些事情都变成职业、事业,乃至于变成文化了,被歌颂啊,乃至出现种种偶像,这就是人类的文化。

所以依佛法来看是这样子的,但是各行各业都自认为是最高、最好的,游泳健将认为游泳是世界上最好的,踢足球的认为他足球最好啊,那么写诗填词的,认为诗人是最高的,

其实佛法一看都一样,你看这种看法,不是这样子吗?就是这样子,

乃至于说林海峰,那也是跟拳王阿里是一样的,林海峰听到一定会很生气,阿里听到也很生气,阿里说我是英雄嘛,那林海峰一个指头就把他打到了,所以这就是人类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用来排遣时间(beguile the time),克服无聊。

[「惛沉」:《成唯识论》云:「云何惛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这个「昏沉心所」,你如果心里面有「惛沉心所」,那就令你的心对于种种境界没有堪任,没有堪任就是无能为力,没有能力,软趴趴的,所以你就不能处理任何事情,因为你惛惛沉沉的。

最明显的就是你听经的时候惛沉,就没听到什么了。打坐的时候惛沉,那打什么坐?那就睡觉嘛!

不能堪任,[能障轻安、]我在讲《百法明门》里面讲到,「轻安」就是得「定」,「轻安」是得很高的「定」的代名词。

「轻安」相对于「重浊」,「重浊」就是烦恼;你静坐以后,「以禅定水,洗烦恼垢」,这是《大智度论》里面写的,这句话就标出禅定的功能或目的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打坐?是为了这个,用禅定水来洗心中的烦恼垢。心中的烦恼垢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处理,只有禅定水可以洗。禅定水一洗烦恼垢,心就没有烦恼的垢浊。

有烦恼垢浊就好像沾满了尘土,所以心就很粗重;当烦恼被洗完了以后,全身都很清爽;因为身体很清爽,所以很安,就好像洗了澡一样,全身清爽很安定。

这是用禅定水洗过以后,心得到安定的情况,这安定就是定了,可以说是深入禅定所得到的效果叫做「轻安」。

那个「轻安」不只是心里面觉得轻而已,身也都轻了,你的色身因为没有烦恼而觉得很轻,不像有烦恼的身沉重到走都走不动。

轻安相对于重浊,那因为你很安定,重浊就不安定嘛,就好像你穿着脏衣服一样,或是一身臭汗,你若跑步以后一身臭汗,就觉得不舒服嘛!你要不然把汗擦掉,然后去洗个澡,这样才会觉得轻安。

「惛沉心所」会障碍「轻安」,得「定」的现象,[毘婆舍那为业。]

「轻安」是果,「毘婆舍那」是因。你修毗婆舍那,如果你「惛沉」的话,你绝对修不起,

毗婆舍那是什么?就是观,「毘婆舍那」(Vipasana,观)。昏沉就好像什么,眼睛闭起来了,就不能观了,昏沉不只是心眼闭起来,肉眼也闭起来,肉眼不能观、心眼也更加不能观了。

如初生老鼠睁不开眼,所以「惛沉」的人在争扎的时候,不是睡眼惺忪,而是鼠眼惺忪,极其的奋斗。

[有义:]有一派唯识学家说:[惛沉痴一分摄,]「惛沉」是愚痴的一分摄,什么是昏沉呢?因为昏昏沉沉,就痴痴呆呆的,就痴呆了,所以昏沉的人,不用到老人的时候。说老年痴呆症,中年也痴呆症,青年也是痴呆症。

如果是中年「惛沉」的人,那就是中年痴呆症;如果是青年人「惛沉」的话,那就得了青年痴呆症了;如果少年「惛沉」的话,那就是少年痴呆症,

所以「惛沉」是愚痴的一分摄,昏沉的人就是愚痴心特别重,那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障碍一切修行。因为学佛是为了要开智慧,那愚痴心重就正好死掉了。学佛是要开智眼、开五眼,结果你连肉眼都开不了,开个瞇瞇眼、鼠眼,最主要是心眼不开,真正的智慧永远不会增长。

[论唯说此是痴分故;]因为大论里面说「惛沉」本体的性质是「愚痴」的一分。

「惛沉」它的本体性质是什么?「愚痴」的一分,昏沉重的人那就是愚痴心重,

众生有种种的性质,有的人贪心重,有的人瞋心重,有的人痴心重,惛沉心重的人就是愚痴心重,就特别愚痴。

[惛昧沉重是痴相故……]糊里糊涂的,是愚痴之相。

[惛沉别相,谓即懵重,]「惛沉」的个别之相,懵懵懂懂、沉沉重重的,[令俱生法无堪任故……]这什么意思呢?你的「惛沉心所」起来的时候,所有的心所都跟着它倒霉。

因为「惛沉」心所的关系,就让大家都睡了,我们都睡了,就这样子,你没办法,所以其他的心所,都不能作用,大家都勾肩搭背:「一起睡吧!太好了,人生最大的享受。」「无堪任」就是欲举无力。

讲到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佛弟子天眼通的阿那律陀,阿那律陀怎么得天眼通的?就是因为他听佛讲经的时候,他就常常睡觉。

佛有一次就忍不住了,就呵斥他,佛虽然很慈悲,但也会骂人的,骂人也特别慈悲。「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咄咄何为睡?」「咄咄」就是「诶、诶」,佛说:诶、诶!你怎么睡呢?

「螺蛳蚌蛤类,」你这样睡,就好像螺蛳蚌蛤一类,来世就会堕为螺蛳蚌蛤一样,因为眼睛睁不开;你若成为螺蛳蚌蛤的话,将来就一睡一千年,就听不到佛的名字,那就不能修行了,常堕生死。「不闻佛名字」就不能得解脱,所以常堕生死轮回。

阿那律陀听到佛这样子的呵斥,心里面就很惭愧,然后就勇猛精进修行,精进太厉害了,很久没睡,上次也说,连佛弟子阿那律陀都是这样子了,太久没睡,虚火太旺,眼睛瞎了。他还是一样的精进,

佛就怜悯、慈悲他,教他修行而得到半头的天眼,就变成佛的声闻弟子中天眼通最好的一个,除了佛以外,就看得最远的,看三千大千世界犹掌中果,三千大千世界多大啊,一百亿个太阳系,一百亿个太阳系整个的三千大千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如掌中果的意思就是说,非常非常清楚,非常近,不是很远。

你们天天唸《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一百亿个太阳系,百亿太阳系那只是一个佛土,到西方世界是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个百亿太阳系,你看有多远?阿那律陀看到的只是一个佛土而已。

佛慈悲啊,教他,他眼睛眼睛瞎掉了,而能够让他修得半头天眼,能够澈观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犹如目前。

那是佛弟子知道惭愧,而且努力修行;但是你听我讲经的时候打瞌睡,那我没办法教你半头天眼。我只能教你半头眯眯眼。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3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惛沉心所」的体性是:能令心在诸境上,不能堪任修诸善法,]什么叫不能堪任?心有余力不足,你想要做可是没有力气,你想要修种种善法,但想是想,就一点力气都没有,那没办法修,

[如修止、起观等。]各种法门都没有力量去修它,这就是昏沉心所对我们造成的障碍,昏沉心所能令我们这个心没有力气,好像虚脱了一样,

[「惛沉心所」的业用为:]「惛」就是昏,「昏」就是不明,它是相对于明的,所以你心如果起了昏沉,那个惛就令你昏昏沉沉,心中就不明了,所以正好跟佛法所追求的明觉是相抵触的,

「沉」就是重,沉是非常重,不是指重而已,如果很重了,它才会沉下去嘛,

大陆有些方言说:这东西好沉啊,他不讲好重,他讲好沉,那就是好重,心如果很重,它就会沉下去了。

沉重相对于轻,你这个身心觉得很轻,很轻松,很轻快,那个是一种很好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觉得很重,那就很难过,很难过、难过就是一种烦恼。

所以惛也是一种烦恼,你昏昏的,就好像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早上起来就觉得头昏昏的,头昏脑涨的,会昏眩,那很苦。

同样的,昏沉那个昏也是一样,让你这个脑筋昏昏浊浊的,就很难过,是一种烦恼。

昏沉虽然是一个心所,可是它由昏跟沉合在一起的,是昏跟沉两种性质合在一起的,所以称为昏沉。

昏沉的业用就是在业力上的作用[能障碍「轻安心所」的生起,]

昏沉是跟轻相对的,昏是不明,因为心惛闇不明,就有种种的不安,所以「惛」障碍「安」、「沉」障碍「轻」。

「轻安心所」是一种很特殊的心所,得禅定以后才能「轻安」,舍欲界身心粗重,不只是心而且连身也是。

好有一比,就像我们吃素的人,觉得我们都很清淡,但是相对于吃荤的人,他的身体就很油腻,油腻就很粗重。

那我们吃素的人相对这个身心就轻一点,舍掉欲界的粗重,粗重你不要看它是形容词,它是一个名词,这个名词也是烦恼境界的代名词。

舍掉欲界的身心的烦恼,身心都转了,转成色界轻安的清净,所以就得到「轻安心所」。

你如果心「惛沉」就很沉重,障碍「轻安」心所的生起,因此就障「定」。障碍「轻安心所」的生起,障定,心「惛沉」绝对不可能得「定」。你一坐就睡着了,很怎么得定,那得什么「定」,那就死定了。

[及障毘鉢舍那(观行)。]Vipaśyana,翻成观、内观、观行、观想。都是毗婆舍那。

现在不是有一派小乘静坐的「内观法」在台湾很倡行,秀才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内观法」其实就是「观」。

所以你看声闻内观法,因为你不懂,觉得他们很神秘、很了不起,事实上是大小乘共有的。虽然修的方法不一样,但原理是一样的。

佛法是往内推求,所以观的时候不是用眼睛观外面的法。

世间法、外道法都是往外观的,譬如道家要往外观混沌初开的境界,那是外法。儒家是要观天下太平这种境界,所以它是往外观的。耶稣教就观和上帝合在一起,也是往外观的,

只有佛法是往内观,往内推求,观自己的心、心所法,最后观真如本性。要先观心,才能观性。

所有的观想法都叫做「毘鉢舍那」,乃至于《小止观》所讲的那个止观的「观」也是这个。

另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跟这个搞混,「三摩钵底」(Samāpatti)。你们看《楞严经》里面,阿难不是被文殊用楞严咒救回来以后,就啼哭,然后就请如来教他妙三摩,妙三摩就是三摩钵底,那是什么?我们不是经里面常讲说,三昧正受,这个就是正受,或者叫正定,或者叫等至。

简单一句话,三摩钵底是定,「三摩钵底」就是「正受、正定、等至」,但是它的定是定慧等持的定,它是三摩地的进阶,比「三摩地」还要高,所以叫做三摩钵底,要先得「三摩地」(等持),进一步才得「三摩钵底」(等至)。

「正受」就是一切受皆不受,也就是跟那个舍受一样,「正受」跟「舍受」有关系,已经到这种境界,大概是四禅以上的境界,因为四禅就舍受了,已经到「行舍」了,「喜、乐、受」都舍了,三摩钵底到了那个境界,至少到了四禅的境界,

定慧、止观平等到达那种境界,所以称为「等至」,定慧、止观都平等到了一个一般的境界,一般就平等的境界,不偏不倚。

三摩地叫做等持,三摩钵底叫等至,「等持」是持的,就是定慧均等的初步,然后在进一步,已经不是等持了,而是平等到于那个菩提正觉的那个更高的境界,平等到达所有的,在定中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平等达到那个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至」,所以比较高。

经里面常说「三昧正受」,「三昧」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正受」,正受就是三摩钵底。

我们的祖师是很有智慧的,聪明的,很慈悲的,一个翻音、一个翻义,「三摩地」就把翻音「三昧」,但是把它转一下,把它汉化,变成三昧,事实上没有什么三昧,应该是三摩地,是正版。古代祖师也有说,翻三昧是错误,可是大家习惯了,而且觉得三昧好念,好记,说就三昧吧。

「三摩钵底」就不翻三摩钵底了,翻正受,三昧正受,这样就容易记,容易持,古代祖师如果这样死板,三摩地、三摩钵底,这个佛法就不会这样昌盛。

虽然大家一向都了解三昧,那个注解的书里面也讲三昧,可是正受却很少人讲,正受是这样子的意思,进一步把它讲清楚好了,

正受是什么?所谓正受是一切受不受,一切感受都不接受,叫做正受。住于舍受,就是不住于苦受、也不住于乐受。凡夫住于苦受,二乘就住于乐受,三昧之乐。菩萨就真正能够住于舍受,所以称为三昧正受。

「惛沉」能够障碍止观,就是障定,障毗婆舍那就是障观,所以障定就是障止了,所以昏沉心所可以障止又障观,止观双障,两个都障碍。

[有一家学者说:惛沉是「痴心所」的一分所摄,]它的成分是属于「痴心所」的,而且是「痴心所」一部分功能产生的。

我们心中有很多的愚痴,造成「惛沉」所需的材料是愚痴,可是不需要我们心中所有的愚痴,只要一点点愚痴就可以出产「惛沉」这个产品。

这个产品跟辐射尘一样很难处理的,也没地方放,外界也不接受,只要放在心里面,自己消受。[因为大论中只说惛沉是痴心所功能的一分;]

「痴心所」它的功能,其中的的一小部分叫做一分,一分就是一小部分,用英文讲就很清楚,一分的意思叫a portion,痴心所是很大,其中一小部分就可以制造大昏沉,因为愚痴的能量很大,所以小小一点点就足够让你惛惛沉沉、糊里糊涂的。就好像砒霜一样,你若想死,不需要多,一点点就足够了。

[再者,惛昧和沉重就是「痴心所」的行相……]什么样的人有很多痴心所呢?那就是呆子嘛,呆子就很多愚痴,一般人的愚痴心所只要一点点,它就能够制造出昏沉。

愚痴叫做什么?愚痴叫做三毒之一,所以这个毒性是很强的。所以我们这个心里都一直在演三国志,三国演义。那三国?贪、瞋、痴三国,贪国是蓝色的,瞋国是绿色的,痴国是黑色的,

愚痴当然是黑黑暗暗的,愚痴国的毒是很毒的,像砒霜一样,只要一点点,1ml就可以死人了,所以威力很强大。1ml的痴毒就可以生产出很多的昏沉,让你这个心昏天黑地的,沉重的比铅还要重,还有什么东西比铅还要重。

所以昏沉是痴一分摄,一分,一点点,一ml就造成自心无量惛沉。更何况你又有一个大矿脉,好像整个山脉都是愚痴,愚痴山,心里面有一个愚痴山,都是矿藏,都是愚痴藏,你看能制造多少惛沉?无量无边的惛沉。

[惛沉特有之相(别相),]昏昧跟沉重就是痴心所的行相,昏沉特有的相就是别相,[即是惛懵沉重,]

「惛沉」一起来,整个心就懵懵懂懂的,什么道理都不见了。[因而它能令与惛沉俱生的心、心所法,]心就是心法,心法就是指八识。[都变得没有堪任善法的性质(因心一惛沉,便什么事都办不了)。]心一「惛沉」,想睡觉都来不及了,还办什么事?唯一能办的就是睡觉了,而且大概也办得不错。

[……惛沉与愚痴相的差别在于:]「惛沉」是「愚痴」的儿子,「愚痴」产生「惛沉」,所以「惛沉」是「愚痴」的第二代。

[当面对境界时,「愚痴」能令心迷闇不明为相,]愚痴人碰到境界就迷糊了,就被那个境界所惑。这是愚痴的作用,令人产生这样子的心态,心就被这些迷惑所遮盖了,所以惛闇不明。

[它所障碍的是善心所法中的「无痴心所」。]如果「无痴心所」起来的时候,就能够把「痴心所」破坏掉,就好像「痴心所」的抗体一样。

[而「惛沉」则是在面对境界时,能令心惛懵沉重为相,它所障碍的则是善心所法中的「轻安心所」之生起。因此愚痴与惛沉不同。)]

总而言之,「愚痴」令人糊涂,「惛沉」令心没有力量,而且不能修「定」,也不能得「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信」:在此特指不信三宝。]「不信心所」特别令人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那你看到三宝,你就不要三宝就过去了,你就心里面想到它是佛、法、僧,所以不信这个心所,是能令人特别不信佛、法、僧,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

[《成唯识论》云:「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什么叫做不信呢?于「实」、「实」就是真实,「德」就是有德,「能」就是有证得。

什么叫实、德、能?实是指道理,也就是佛所说的道理,佛理是真实的;「德」是有德,有德是指人,这个人有德,就是指有修行,有修行的人;「能」有证取之人,有修行的人是什么人呢?就是贤人,有证取的人是什么人呢?是圣人,因为证道了,固然是大乘、小乘都一样,那么这个是指佛理,不是指人。

对于佛理以及在佛理上有修行的贤人、有证取的圣人,「不忍、乐、欲」,「不忍」就是「受不了」,他是心颠倒嘛,众生心颠倒。

对于正法,对于佛法中有修行的人,跟有证悟的人,他却不忍,他受不了,他不喜欢,不喜欢到看到他就受不了,这样子,这叫不忍。

《唯识学》就是这么难,讲这个你就懂了,说:我真是受不了你了,是这个意思,意思就是说你很糟糕,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真是受不了你。

不信佛、法、僧宝的人,就对佛的道理、对于贤僧、所以圣僧,都受不了,不能忍受。

就像江山美人里面,那个人唱,我一见你就讨厌,再见你更伤心,这就不忍。

这个愚痴障重,不信三宝的人,看到佛理、看到贤圣、三乘贤圣僧人,受不了,讨厌的受不了。

「不乐」就是「不乐其德、不乐其行」,非常不喜欢。「欲」是「欲求」,不想求,不想求佛理所讲出来的境界,然后也不想要求三乘贤圣所达到的那个境界,所以不欲求。

这些古文都太简略了,一般人实在很难懂的,我也不是看注解的书才懂得。你问我为什么懂?我只说我懂得,因为佛菩萨护念,特别幸运。

[心秽为性。]因为他的心很龌龊、肮脏,所以与净法、清净的人不相应,不相应到讨厌、排斥。

「不信」就是心极其污秽、肮脏,是无始以来的恶业积习所造成。[能障净信,]

「不信心所」就如心中的大粪坑一样,极其臭秽,所以它能够障碍净信。再香再美的东西拿到粪坑旁边,也都不香、不美了吧,你把野餐拿到粪坑旁吃,好吃?

所以心中有一个大粪坑,有一个不信,就是一个大粪坑,整个心都肮脏的,都是臭的。所以任何清净的功能、功德都不能产生。

我这个比喻太好了,心中不信就是有个大粪坑,更不要谈什么修行了,那个都是假的。乃至于你在粪坑旁边吃巧克力、冰淇淋。

所以你心中有一个不信,你受用如来的法食,你看同样的意思,如来的法食就好像哈根达斯冰淇淋...,所以能障净信,能障净信这个心所在心里面生起,

所以净信是什么?净信是个功德,净信是一个修行的境界,它不只是信而已,是清净的信,你若有净信,如《金刚经》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则生实相什么意思?实相显现。

所以光会背书,不是很有帮助,一定要懂得道理,「则生实相」就是实相显现。

所以你的心清净,心清净是什么意思呢?心里面都是善功德,信是一种善,而且那个善已经到了清净的地步,清净什么意思呢?无染。

你这个信佛、信法、信僧,不是为了贪着神通,不是为了向佛求财、求子、求平安、求治病等等,都不是,而是一味地只是为了求菩提,这叫信心清净。

如果不是这样,是信心但是不清净,沾染了其他的种种的心、心所有法,尤其是不善心所,乃至于贪、瞋、痴、慢、嫉种种心所,这种信心里面它也可以勾结其他的东西,信心加贪心,信心加嫉妒,信心加傲慢,贪、瞋、痴、慢、嫉,都可以跟信心结合,更何况一个信心里面也包含了贪、瞋、痴、慢、嫉,五味俱全。

这五味是什么?不是五味地黄丸,这是五味臭味丸。这个五味就是五种烦恼,五种大烦恼,跟信心结合,你那个信心能清净吗?不清净,

你不要看《金刚经》,那么简洁,很深很难懂,信心清净包括什么?这个信心纯一无染,唯求菩提、唯求作佛,名为信心清净,这真正真正的正信。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4
成观法师讲解

    「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心秽」应该反过来讲,秽是动词,心是受词,秽心为性,也就是说,这个不信能够令心变成污秽,这就是不信的性质,[能障净信,]

我们一天到晚念《金刚经》,念「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好像口头禅呱啦呱啦就念过去了。不知道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你不要说信心清净,你任何心清净都是极高的境界,信心清净,怎么是清净呢?不杂不染,纯粹的。

所以我上次有讲,什么叫正法?纯正的就是正法,它一定要纯,不纯就有杂物,有杂物就不会是正的,所以信心清净就是不杂不染,不杂跟不染世间的一切五欲六尘,不染自心种种烦恼、随烦恼,一个人的信心如果能够不杂不染,叫作「信心清净」,你看有多难,你要用这个标准来看!

经里面常常讲「信心清净」、「檀(施)清净」,乃至于说六波罗蜜清净,都是这个意思。

你可以修六波罗蜜,但是你的六波罗蜜不一定是纯正的,不一定是不杂不染,你可能有很多其他的附加的条件及目的,所以是杂染的。

你可以作檀,但你的檀不一定是清净的,因为它有杂有染,有杂有染它可以是檀施,但是不能成为波罗蜜,因为「波罗蜜」是「到彼岸」、「波罗蜜」是「度」。

你的施如果有杂染,就不能称为「布施度」,所以就不是「檀波罗蜜」。它可以是「檀」,但不是「檀波罗蜜」。所以是有漏福德,它可以成有漏福德,但是不能成就无漏、离生死烦恼、证菩提;因为不是「波罗蜜」,他有杂有染,所以不是波罗蜜。

施是这样子,戒也是这样子,你如果持戒有杂有染,为了种种的,除了菩提以外,还有世间的目的(譬如名闻利养、恭敬等)而持戒,那你的戒就不清净,不是说你犯戒才叫做戒不清净。

你如果持戒是纯心的,为了达到菩提而持戒,用心及持戒的过程都是清净没有杂染的,那么持戒就清净;

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说你那个戒是纯心的,只是为了要达到菩提这个目标而持戒,用心以及它的过程都是清净,都是没有杂染的,那么这个戒就是清净,因为是清净的关系,所以是波罗蜜,它就能够令你到彼岸。

「施、忍、戒、进、定、慧」全都是一样,看你是否有杂染,有没有旁的目的,有没有世间的目的,有没有看不开、舍不掉的目的、暗中怀的目的、不方便跟别人说的目的,常常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些自己有一点点知道,但是不方便跟人说,可是比较多的情况是杂染而不自知,自己不知道自己杂染,为了达到世间某一些目的而作种种修行的动作,都不叫清净,都不叫波罗蜜,都不能到彼岸,都不能出生死、断烦恼,当然更不能证菩提了。所以就知道清净的重要,

「信心」也一样,「信、进、念、定、慧」五善根,「信心」不清净一切都完了。

「信心」不清净如一个大粪坑在心中,你们有没有看过传统用来种菜的大粪坑?不是你家那个茅坑,而是整个房间那么大的。

如果不信三宝的人,其心里面就有一个大粪坑,其他的就是中等粪坑或小粪坑,总而言之就是很臭秽就对了!

「能障净信,」能障清净的信心所生起,[惰依为业。]「惰」就是怠惰、懈怠。

「不信心所」成为「懈怠心所」之所依。你如果心中有「不信心所」的话,依于「不信心所」,就会在修行上懈怠。

有人就问:「你为什么能够精进,而我总是不起劲、精进不起来呢?」因为你对三宝的信心不足,信心不够。

对于三宝的法上真实佛理,你一定坚决地相信!就是你一定要坚确地相信,我就不管你学佛多少年,也不管你是在家、出家,对佛理的相信是什么呢?深信唯有佛法可以断烦恼,深信唯有佛法可以让我们出生死!

如果你能够修行,就一定可以达到!这样子的信心,就叫信佛法的实!

实在一定可以做得到!因为这有很多的例子了,很多人这个断惑证真都是,那个实就是能断惑证真,都是修行佛法!

累劫以来有这么多的贤圣人,不管在家、出家都一样,依于佛法,而达到断惑证真的地步,因而出生死,所以绝对要相信这个,这个「信」是根本信,信佛法能度这件事情是真实的!

这不像世间哲学家说:「我信真理!」什么真理?很抽象呀,没用嘛!说:「我追求真理!」真理在哪里?没有!那只是一个词、一个观念,只是文字言说而已,没有真实。

佛法的真实在哪里?自心自性里面。你去静坐思维、念经以后,观察自己自心里面的烦恼、随烦恼,乃至于看到这些自心妄相,最后去掉这些妄相,达到自心的真相;证入自心的真相,乃至入于自心自性,然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相信这个是绝对是有的,绝对是真实的,这就是我们要学佛的原因,不是为了别的,不是为了任何外面的,或是世间的。

乃至于神通、求世间种种的快乐,都不是,而是为了这个,这叫做如来正法。正是什么?心正法正,心不正你在如来的佛事的时候,你还是跟正法无缘,如果你心不正,你在佛世的时候还是跟正法无缘;如果你心正的话,如果你心正的话,正法就不是时间的问题,正法是一个心态,是一个修行方法。

所以你心正,则法正,众生心正,法即正;众生心邪,法即邪!你跟邪心的人讲正法是没用的,跟心贪染的人讲正法也是没用的!

最根本的信就是信法。「德、能」包括佛、僧,其实也包括佛了,佛也是僧,佛有实德、有实能,能自度度他,能证真之道,所以有实德、实能。但最重要还是佛的法是实在的、确实的、是有的、真实的。

你一定要起信这个才能够真正修行,才真正堪称是佛弟子,否则只是假名为佛弟子,只是一个佛教徒,因为你不信,

「惰依为业」,因为你不信就会产生懈怠。所以你会说:我为什么精进不起来,为什么不起劲,那就是信心不够,

乃至于说:为什么正法走入像法、末法?都是因为「信心」的问题,完全都是「信心」的问题!

所有搞七黏八的、跟佛法没有关系的、拉拉杂杂的都拉进来,混在一起,搅和在一起成为一个球,解也解不开,然后称为「大乘」,那不能称为「大乘」,而是一个大球呀!所以就很乱!

完全都是信心的问题,我这么讲不会过分,「信心」就是一切!你有十足的信心、清净的信心,初发心即成佛道,那就差不多了!因为信心清净了嘛!

可是这个「信心」怎么来的?不知道修了多少劫了,今世碰到,马上又显现出来了!有种种学佛、种种出家、种种修行,但是有种种不同样的结果,都是因为「信心」之差!

佛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信心」的问题。

你听了会不会很吃惊?你不用吃惊,我讲给你听。二乘为什么变成二乘?因为他不信大乘,就这么简单啦!凡夫种姓为什么还是追求凡夫的东西?因为他不信三宝、不信佛法。外道也是一样,都是因为「信」的问题。

菩萨光是一开始信心清净,一切就搞定!凡愚之人一开始就是因为不信或者半信半疑,那就一切都搞不定,乃至于一切都搞得一塌糊涂,修了一辈子也是一塌糊涂,就一直绕着粪坑转,不舍粪坑,所以所作所为、所修所行全都是以大粪坑为因缘,其臭无比!

[谓不信者,多懈怠故。]不信的人一定不肯去修学佛法,所以一定是懈怠的。

[不信三相,翻信应知。]不信三宝的实、德、能这三个相,「翻信应知」,相反的也是这个,不信是不相信三宝的实、德、能,而且不忍、不乐、不欲,

「信」的话就相反,相信三宝的实、德、能,而且对其产生忍、乐、欲。

这个忍我讲过了,忍可,为什么要忍可?还是要忍,因为佛法跟世间法所讲的是完全两回事!

你一开始碰到佛法的时候,一定要忍得住、挺得住、挡得住,因为佛法的威势很大,跟你无始来的虚妄见解、妄想都完全相反,所以被佛法的大风一吹,你就倒了!

在《金刚经》里面佛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这很难呀,所以真的是这样子!

所以你相信三宝的实、德、能,然后对它产生忍、乐、欲,三个相。「翻」就是反过来,反的意思,反过来来说「信」,也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实、德、能,忍、乐、欲的意思。但是这个都是很高的境界,你能够忍得住、挺得住,如来这种清净无为不贪染的道理,很难啊。

[然诸染法各有别相,]但是种种的染污法各有自己「别相」,「别相」就是明晰的相,他各有自己的相。

就好像这个女孩子跟那个女孩子各有不同的相,不管她是丑的美的,丑女也有丑女的相,很清楚的丑的,美女也有很清楚的美,各有别相,别就是清晰的相,清晰而不混同的相。

所以每个染法都有清晰不混同的「自相」,「别相」就是「自相」(自己的相状)。张三就不是李四,贪就不是瞋。

「别相」的相反就是「共相」(大家都一样),自相就是自己的相。

染法就是烦恼,烦恼法的「共相」就是令心烦恼,但详细分析起来,每一个烦恼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相状,每一个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相状。虽然他们都是丑女、或是丑人,但每一个丑得不一样,有的朝天鼻、有的吊睛眼等等。

[唯此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是故说此心秽为性。]

烦恼法每一个都不一样,贪是把什么都吃进来,所以是圆啊;瞋有棱有角,会伤人;痴很方正,很平均,没有什么变动,呆呆的,不动,愚痴嘛;嫉妒有很多的角,很会伤人;恶见就像玻璃破片,钻石一样,会割人,所以是菱形。

所以诸染法,诸烦恼法都有它自己的相,所以贪就不是瞋,瞋就不是痴,完全都不一样,它有各自的相状,它有各自不一样的丑态。

但是,唯有这个「不信」,它是非常非常特别的,这些都有相状,唯有不信,没有相状,因为它是糊里糊涂、一塌糊涂,没有相状,唯一的相就是肮脏、浑浊,而且自己浑浊、自己肮脏,也能令别人肮脏,谁碰到它就谁倒霉,

就好像一个人掉到粪坑里面会有什么结果?不管什么人掉进去,总统掉进去也是一样,宰相掉进去也是一样,农夫掉进去也是一样,都是一身大便,很臭,结果都是一样。只要惹上「不信」,那就很不幸,一定是一身臭秽。

所以不信本身,自相浑浊,为什么浑浊?因为它极其无明,如变形虫没有一定的相,但是就是很难看就是了。

对于不信的人,你跟他讲修行,他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绝对是排斥的,心里面很浑浊,不但自己浑浊,如果心里面不信的人学了佛法,他的佛法也变成是浑浊的,

你一听了他所讲的每一个句子、每一段话都带有「不信」的成分在里面,所以都会令你生烦恼,也会影响你;

这叫自相浑浊,自己不信,又能够把别人的信心搞浑了,这就是「不信」的功能。

你自己看书、看种种佛法信息,现在佛法走到这地步,你不用到善知识那里去、不用到庙里去,自己在家里就可以看很多佛法的信息,可是那只是变成只是信息而已,自己没有智慧不能分辨,无形中受到很多染污,你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自相浑浊,而且也「复能浑浊余心心所,」「余」就是其他的,可以令其他的心心所法都浑浊了,都变龌龊了,

「如极秽物,自秽秽他;」就好像很肮脏的东西它自己本身很脏,也能令别人很脏,就好像人掉到粪坑里面。粪坑本来很污秽的,任何人掉进去一定都能够令他变得污秽,一定会污秽的,

「是故说此心秽为性。」所以说,「此」就是「不信」,这个「不信」的功能、性质就是能够令心变成污秽。

「不信」是最糟糕的事情,因为「不信」能够令心变成污秽。我们为什么修行?修行最后就是要求心清净、业清净。

如果你修行杂着「不信」在里面的话,那么就是污秽的,「不信」就是污秽嘛。

我举一个例子,最近有人从大陆传真给我一封信,他说他在学《首楞严经》,然后有一位法师就跟他说:「《楞严经》有一部分是佛说的,有一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这就是谤佛又谤法,这就是不信!

你看了这种事,心里面就不欢喜,他那种污秽的想法就会染到你的心;虽然你不会动摇,但是你的心就会起烦恼。你要很在意跟什么样的人接触。

我在《楞严经义贯》里面有讲,有的人注解《楞严经》的时候,也都提出怀疑《楞严经》这种事情,他注解《楞严经》,我们末法众生就是很不幸就是了,善根很差,连「信根」都没有!

「信根」有一点点,但不具足,也不纯粹,所以所修的行都是杂染的。

为什么提倡正法?这样你才不会走错路、走邪路、走岔路,才不会受迷惑、被误导,才不会白花功夫。白花功夫也没关系,你还造业呢!因为你在佛法里面产生不信或是怀疑,那就是造业,在佛法中产生烦恼,乃至于疑谤佛法。

在净土宗《十六观经》里面,你如果念佛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要有一条「不谤大乘」,不谤如来正法。

你如果念佛,想要求往生,而你毁谤大乘,或是毁谤如来正法,那所有的功德都没有了,因为那种罪极重!

如极秽物,自秽秽它,是故说此心秽为性。[由不信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非别有性。]

这是在解释「不信心所」的性质,没有别的性质,就是对于三宝真实能度脱众生的真理,以及佛菩萨等贤圣的德、能,由于你不信的关系,对于三宝的「实、德、能」不能忍、不乐、不欲。

「非有别性」,就这样而已,简单一句话讲,什么是坏人?坏人就是对做好事、好人没有好感,也不喜欢,他主要做的就是令人不欢喜,要令人不快乐,要令人受苦,这叫坏人。

好人翻此应知,反过来,他不喜欢做恶事,不喜欢令人生烦恼,喜欢令人快乐,令人得到欢喜,得到智慧,得到解脱,这叫好人。佛菩萨都是这样子,不只是好人而已,

「不信」的性就是这样子而已,没有别的性,[若于余事,邪忍、乐、欲,是此因果,非此自性。」]「若于余事」,如果对于别的事情,产生邪忍、邪乐、邪欲,「是此因果」,不忍乐欲好事的结果,「非此自性」,而不是它的自性,就是一种果了。

你看,坏人对于坏事很能忍,越坏的事情越忍得住,越觉得刺激,「乐」,而且很喜欢,「欲」,想要跟着去这样做,这种「忍、乐、欲」叫邪忍、邪乐、邪欲。

[(何谓不信?「不信心所」的体性:就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真实事理、功德、以及断惑证真的能力,无法忍可、不能好乐,因此不欲、不求;

「不信心所」能令人的心地变得污秽,这就是「不信心所」的体性。

「不信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净信的生起;]净信生起以后,那一切都有了,你有了大资本,什么都可以做了。

[积极方面,「不信心所」能成为怠惰的依托。也就是说:不信三宝的人,大都在修行上,怠惰不精进。]不想修行。

[「不信心所」的三相──①不信三宝有实、②不信三宝有德、③不信三宝有能──应知这正好是信三宝有实、有德、有能的相反。

一般而言,一切染法中的每一法,通常都各有其别相(独有之相),]独具之相,[唯独这个「不信心所」,其自相却浑浊不清;它不但自相浑浊,它还能浑浊其他的心、心所法;正如同极其污秽之物,不但自身污秽,还会令他物也受其染污一样;因此才说,这「不信心所」是以「心地污秽」作为它的体性。]简言之,「不信」就是心里面肮脏。

[又,对于三宝的有实、有德、有能,不能忍可、不好乐、且不欲求,这就是「不信」的体性之显现,然而这并非说这「不忍可、不乐、不欲」三相,是离于「不信心所」而别有自体性。

至若在别的染法上,起了邪忍、邪乐、及邪欲,那则是以「不信」为因所得的果,]所以如果不信,就会对染法起邪忍、邪乐、邪欲,如果信,就会对清净的法起忍、乐、欲;那如果不信,反过来就会对染污法起邪忍、邪乐、邪欲,所以,心中有不信,对染污法,他就越喜欢,而且越能忍受。[并非「不信心所」本身的体性。)

故知,佛弟子常会说:「佛法这么好,为什么他不能信?」那就是因为其人无量世来,以不修善,行恶者多,故其心地「污秽」,因此就与「清净」的佛法不能相应,是故不能起信:]或者是他因为累生累劫都修愚痴法,信愚痴法,所以心中没有智慧,跟愚痴法相应,跟有智慧的佛法就不相应。

[心地污秽之人,通常只会与世间的染法以及外道的邪法相应,]这是无可奈何的,也怪不得的,[故这类人多半「信、乐、欲、求」凡夫外道之法,而属于凡夫种性或外道种性;

反之,人若心越清净,则其于佛法的信心便越大、越坚强。]

这是累劫所修,在业识中成种了,没有办法勉强。对于不信的人,我也不知道跟他怎么讲。

对信的人,就是一念相应,不要多讲;多讲了,他又起怀疑,然后跟你辩半天,所以很没有意思!

[又,常听世人说:「这个人这么聪明,学识又这么丰富,若来学佛,一定可以学得很好。」]可不一定。世间法不管贪瞋痴的,也不一定说有贪瞋痴或无贪瞋痴才会在世间法上才学得好,这是不一定的。

[无奈,世智辩聪,若再加上邪见,及世间种种贪爱执着,令心染污浑浊,便能障碍「信心所」的生起,

因此即使]在世间中[再聪明,书读得再多,以心污秽故,也无法与如来的净法相应。]

你看看中国历来佛法都很昌盛,但历来有多少状元、举人、进士信佛的?很少,不多,因为太难了。

[是故,常见世上不少学问很大、学位很高的人,即使好不容易信了佛,然而其在佛法的修习中,却成了钝根之人,]

譬如说胡适,你看他读多少书?恐怕你我所读的佛书都没有他多,但是他一个字都不信。

以前有一位方东美教授是尊崇佛法的,但也是从哲学眼光来看。他是在大陆西南联大毕业的,后来当台大的哲学教授。虽然他是推崇佛法的,可是没有到令他信受佛法而归依佛法。等到他年纪大、快死的时候,才赶快跑出皈依广钦老和尚。他比胡适好很多了,不过以学佛法来讲就差很多了。

佛法对于这些学者来讲,大概就变成文字言说。[此即是夙昔「不信」业习所产生的法障之故。]这就是夙昔不信佛法所产生的法障。

我想他心中一直很争扎,他想要信佛法,想要皈依佛法,好好修行佛法,但由于法障的关系就令他做不到。

我是比较幸运,我本来也只是想要学哲学,把佛法当哲学学,但因缘成熟,很快就转过去了。

我最后把「信」作一个总结:这个「信」就好像你在跑百米,第一秒钟,当发令枪响起开始,你跑第一名或第二名或第三名,大概枪响起一剎那第一步就决定了,快了就快了,慢的再怎么追都追不上。

他那一剎那的那一步,他以及他的教练不晓得花了多少心血、练了多少体能,然后才成就的,所以他们那个跑百米,尤其世运的,跑百米那个都是几分之一秒。

佛法也是一样,「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第一步赢了,把其他人远远抛在后面了,后面的人只能瞠目而视,再怎么追也追不上。

[「并懈怠」:「并」,「并」的古字。「懈怠」,即是怠惰。《成唯识论》云:「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什么叫懈怠?在「善恶品」,品就是类,善恶品就是善恶法,善恶类的法,「修断事中」,这个修断要倒过来看,修善断恶,也就是说在修善品,断恶品的这个事中,「懒惰为性」,就表现出懒惰的那个样子,这个叫懈怠,

所以你学《唯识学》,你要懂得唯识学,什么是唯识学?用唯识学的道理来讲什么叫懈怠?

懈怠不是说你不念经、不拜佛,或是不打坐,不是指这个,在念经、拜佛、打坐,持咒方面懒惰,不是是指修善断恶这个事情,也就是说,完全是在你自心心地里面用功的事情,那念佛、念经、持咒、打坐,这些都是什么,修行的助缘,

所以以《唯识学》来讲,念经、念佛、持咒、打坐等等这些事情都不是修这件事情的正体,它只是一个帮助而已,只是一个手段而已,只是一个手段、方法。真正在做的是你自心中修善断恶这个事,

你如果换句话讲,不管你拜佛多认真,一天拜五百拜、一千拜,乃至于两千拜,够认真了吧;念经一天念三部经、五部经,乃至于千经万论,够认真了吧;佛号一天念一万遍,也够认真了吧;打坐一天打坐好几次,好几小时。

但是,你这只是在相上修,所以这就称为着相修行,而不是在心地、心性上修行,在心地、心性上修行是修断之事,在心中的善恶品修断,善者修,恶者断,这个叫修断。

如果你拜佛再认真,但是你在修断事上懒惰,那还是懈怠。

你拜两千拜,但是你都根本不照顾你心里面的东西,那你只是什么,你的肢体在拜而已,所以是着相拜佛,

如果你念经,哇!你跟人家讲说:我好用功啊,我一天到晚,我每天念《金刚经》五十遍。可是,你对你自心中的善恶,不要说是修断了,根本也不了知、也不分别,以这个自心中的善恶品来说,你是懒惰。

所以,你一天念五十遍《金刚经》,你还是懈怠,以这个标准来看,

所以念经、打坐、持咒等等,都一样,那就是所谓的着相修行,着这个身相、音声相而修行,着身相,譬如说拜佛,着音声相,譬如说念佛、持咒,着色相,譬如说打坐,而不去照顾你的心,不去了知你的心,不去《金刚经》里面所说的,降伏其心,那你那个就是着相修行,

着相修行是不会有用的,对于菩提道没有多大帮助,唯一的帮助是什么?可以增加一些福报,有福报,决定有的,但是福报应该不是最终的目的。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5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懈怠」:「并」,「并」的古字。「懈怠」,即是怠惰。]这个「懈怠」你要把分开来看,先「懈」后「怠」。

「懈」就是松懈、放松。譬如你爬山的时候,用绳子套着树或岩石,然后拉住绳子爬上去,手不能松,一松开就掉下去。

你在修行的路上、在菩提道上,节节上升也是一样,不能放松。松懈在古代章回小说就是疲软、没有力气,松懈。

「怠」就是怠惰、偷懒。懒是不能光明正大的懒,一定是偷偷的懒。就好像坐办公室的人要懒的话,一定是偷懒,学生懒的话,也是偷懒,希望不会被上司或老师发现。这表明「懒」这件事情是不好的,所以用「偷」字来形容。

[《成唯识论》云:「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善恶品」就是「善恶类」,善类跟恶类的修断事,善品是要修,恶品是应该要断,所以修善断恶的事中,因为修善断恶是事情,不是道理,从「理」到「事」了,从「理」跨越到「事」的范畴里面去,这个都是要做的,事情是要做的,做修善、断恶的事。

在善品的修事跟恶品的断事之中,[懒惰为性。]表现出懒惰那样子的性质,就叫作「懈怠」。

真正的修行是指修善断恶,这是本修、正修,其他所作(拜佛、念佛、打坐、念经、念咒、修法等)全都是辅行、辅成、助成之缘。

这个就是真正的所谓的在心地上用功,禅师常常讲在心地上用功,怎么用功?就是在心里面摄心、断恶、修善,这个叫做在心地上用功,其他的打坐、念佛、拜佛、念经、念咒修法全都是辅行的,全都是助成之缘,

它的正体是什么?是内心中断恶修善,也就是说它主要的目的或主体成分,修行的主体成分是内心中断恶品、修善品。

你如果勤打坐、念佛、拜佛、念经、修法,但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没有在心中作断恶修善的事,那你就不是真正在修行,不是正修行。断恶修善是修行的正体,也是真正的目标。

念佛、拜佛、打坐等等都是你修行的缘,是修行外表所现出来的相,但你内心应该要做断恶修善的事。

可惜所有讲念佛、拜佛、念经、诵咒、打坐、修法这些东西的地方,都没有在跟你提说:你不要忘了在念佛的时候,要断恶修善喔!或是念咒的时候,你持这个咒很好,没有说你自心中要断恶修善喔!他都没有提上一笔,因为假设我们都知道。

应该是学佛最重要的东西,一般人都不懂得这样做,做的都是修行的表相。佛法的本意是借着修行相上的缘,来进行断恶修善的事。

因为念佛、念经、打坐等等这些缘提供给你一个清净身心的环境,所以你才可以进行断恶修善的事。

等于是提供一个生物实验或化学实验的环境,譬如室温20℃,1个标准大气压,无菌,在标准的环境下进行试验;你如果在一个很污染的、气温不对、气压不对环境之下,你所作的实验不会成功;你在标准环境下实验成功了,才拿到其他的环境去试一试,看看行不行。

同样的,你在念佛、持咒、打坐的时候,就好像标准的状况之下进行断恶修善的事情,可以成了,你再到日常生活中去做。因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染污,你一下就那样做,不可能做得到。

你在很清净的场所中摄心来做,都不见得做得好;如果你没有修行相的缘,甚至于没有办法觉知:「我有一个心。」乃至有什么烦恼、染污,都没办法觉知。

修行的次第:我们在尘世中,入了佛堂或修行场所→离尘缘→入佛法修行相之净缘(在佛堂里面念佛、拜佛、打坐等等都是佛法修行相的净缘,自己为自己提供这样子清净的缘)→(在这种缘里面修)摄心、静心、净心、见自心→

(开始的时候懵懵懂懂找不到心,找到以后进一步)断恶修善(因为找到心就是找到目标了,那时候才开始,所谓的恶是自心中恶,断自心中恶,于自心中修善,增长善法。

在自心中断恶修善以后,接着就是)→分分修证,成圣成佛,五十二阶位从此开始。

之前的都是前方便,准备资粮,断恶修善就是开始起正修行。虽然你藉着修行相的清净缘,而入正修行道,不是说你就可以离那些缘,那些缘还是要有的,这一切修行都在缘中修,所以事相就不能废!

你说:「好,我自己就是观心而已。」那是到很后面真正离于事相,也就是你已经达到什么境界?于修行事得自在,已经可以控制了,不管有没有念佛、拜佛、打坐,你都可以照样可以作断恶修善的事,你都可以摄心、明心、见自心,而断恶修善,那时候可以离于事相。

但是在那之前都不能离于事相,你还是要依于事相而修行、而修心。

[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能障精进」,「懈怠心所」能障精进心所生起。如果你心中有「懈怠心所」,那么「精进心所」就没办法生起来,就被障住了,

「增染为性」,增进染法为其业用,「懈怠心所」的业用就是增进染法。一个懈怠、懒惰的人心中本来就有染法,但越是懈怠,染法越是增加。

如果有修过行的人就知道,你一偷懒的话,种种污染法就增长,开始起念偷懒的时候,稍微休息一下就觉得很棒、好爽,可是过了一阵子以后,你就觉得烦恼,因为偷懒而烦恼。

有时候偷懒已经加速了,有加速度,而且有惯性作用,所以你一想要离开偷懒就不容易。

譬如你在沙发或藤椅上躺下去,刚刚躺下去的时候是很舒服,可是一躺久了以后,躺了也不是很舒服,可是也不想起来,甚至于说起不来,虽然躺了也很难过,但是也起不来,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你那个染法就在增加,至少你懈怠的法就增加了。

我跟你讲一个很有趣、很严重的事,一个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如果在白天睡懒觉的时候,很容易做恶梦,本来是午休的时候睡一两个钟头,但是你睡过头了,尤其在多睡的那部分就很容易做恶梦,那就是护法金刚在整你。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所以你白天就不能够偷懒躺下去睡。

你看古代的修行人侧卧只是休息一下而已,那你白天躺得那么大方,八字打开,那离太远了嘛!是不是这样子?

「谓懈怠者,」也就是懈怠者「滋长染故」,懈怠的人会滋长染污法。

「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在种种染污事很策自己的心,鞭策自己的身心去精勤追求的,不叫精勤,那个也是懈怠。

譬如说努力地喝酒,譬如说当议员的人、做生意的人很努力地喝酒,常常互相敬酒,不喝都不行,喝完以后身上带的那个肝的药,吃补肝丸。你精进地做杀盗婬妄的事情,也不叫精进了。

所有的恶事都一样,三姑六婆拿起电话讲东家长、西家短,造口业,很精进,一讲就几个小时。

乃至于学佛的,在家或出家都不一定,在家比较容易了,一拿起电话就聊道场的是非,一聊就一两小时很精进,对不对?

那都不叫精进,不叫精勤,解释那个在染事上策勤的,不是精进,反而是懈怠,是非常懈怠,因为他反方向走嘛![退善法故。」]在善法上就越加退步了。

[(何谓懈怠?就是对于修善断恶的事,疏懒怠惰,这就是「懈怠心所」的体性。

其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精进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它能增长染法。也就是说,懈怠之人,会增长染污法。

又,若于染污事上策励勤勉的人,也是属于懈怠中人,而非精进,]之人,[因为他在染污事上越努力作,便会越令他退失善法,所以于染法中精进,也是属于懈怠所摄。)]

有的人好讲道场或同修的是非,这是一切凡俗人共通的问题,因为你学佛就知道;你若不学佛,就觉得那是很自然的事,人聚在一起就是讲东讲西,批评东、批评西,要不然没有得讲啦!

聚在一起可能会讲一些好的,讲我老公如何好、我儿子如何好、我女儿如何好,我的讲完了,就听你讲你的如何好,接着你就会讲你儿子如何好,互相抢着讲,对方在讲的时候,都没有听到对方在讲什么,心里面就盘算说:「你讲完,我就反攻了。」

好的讲完了,于是就讲是非,讲别人坏的。当然讲自己老公好、老婆好、儿子好,这是很欢喜的,但是人就是奇怪,讲好的还不错,可是讲别人坏的更加刺激,好刺激,特别喜欢,而且一再重复都不觉得烦。

人性就是这样子,可见社会人与人之间,在一起讲话就是绮语,绮语就是讲一些没有用的话、废话。为什么社会人士喜欢绮语呢?除了讲办事以外,就没有什么可以讲的啦!

譬如你在公司里面就讲办事那些事情,如果不是讲公司的事情,出了公司以外能讲什么呢?就讲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你拿一杯咖啡,我拿一杯咖啡,两个人能对坐无言吗?不行嘛,这两个人一定有病。

更何况两个人又在喝茶的地方或酒吧,然后各拿一杯,对坐不讲话,那不可能的事情嘛!你会觉得:「是不是两个人都失恋还是怎样?」这很奇怪,

所以他一定要讲话,通常都是讲一些没有营养的话,可是非讲不可,否则两个人都不讲的话就太尴尬了。

出家是一种解脱,解脱到有不讲话的权利,所以一个出家人不讲话是理所当然,别人不会太惊怪。反过来,一个出家人唧唧呱呱讲个不停,人倒是觉得很奇怪。

可是在家人就没有不讲话的权利,你就非讲不可!不讲就很奇怪,

为什么人会想要讲话呢?心动。越是心动荡的人,话就越多,一心动就有波动,波动就有风动;心波荡漾引起风,风一动荡以后就必须要出来,由心法震动色法就变成风、化为风,风它就会一定要出来,不出来就麻烦了,不出来那里面吹台风,那完了,这就是为什么人一定要讲话的原因。

尤其是受了冤屈、委屈,那一定非讲不可!因为他的心很不平,动荡很大,所以心波产生的心风也大!你不吐出来的话,心气就会使自心很难过,一定要一吐为快。

心波震荡色法而为风,风往上引起喉咙、舌头等发为声,不管有没有意义,就是为了要放气、泄气,要把多余的气泄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逸」:放荡纵逸其心。]「放」就是放荡,「纵」就是纵逸,[《成唯识论》云:「云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放」就是放松,「逸」就是逃逸。「放逸」的放,跟「懈怠」的那个松懈不一样,因为「放」比「懈」更进一步了。「懈怠」只是软弱无力,「放」就是整个都放掉了。

譬如你放风筝要拉着线,可以稍微松一点点,然后线就往外拉出去,风筝就可以飞得高一点、远一点,那就是「懈」;你如果整个放掉的话,那就是放逸了,放了以后一定逸,风筝一定跑掉。

我举这个例子你去想一想,修行调心如放风筝,真的很恰当,你放风筝要具足种种缘,至少要有风筝、线、好的天气(不能下雨)、还得有风,你不能没有风,而且风不能太强或太弱,太强或太弱都放不上去,

同样的,你调心的话,你这个心一切都要准备好,环境也准备好,包括哪些了,放风筝你要先把它放上去。你这个心也要先上道,你这个若不上道,修什么行?所以你的心也要先上道。

上道以后不是就好了,要让它稍微远一点,但是又不能让它太远,一下太远的话有什么现象产生?那个风筝就像发疯地乱摆,如果此时你把线拉一拉,风筝就是顺起来了,那就如调心。

你修行的心乱动,懈怠、放逸、散乱、惛沉,就抖一下,可是不能抖得太厉害,心血断掉了,那就死翘翘了,所以要不断地调,就好像修习止观一样。太低就惛沉了,就要调高一点,太高就兴奋了、掉举了,也不行,再拉一拉、抖一抖,它就会下来一点,

如果止太多也不行,就惛沉了,就调一调,用观来调;如果观太多了,又掉举了,再调一调;微调调到后来,就完全就平衡了,达到止观均等的时候,就入了三摩地(Samadi)。

你修止,心就止息了,心就不太动,由于业习力的关系就沉下去了,沉下去就惛沉了。

止观就好像天平一样,止太重就惛沉下去了,然后你就修观,把观的砝码加重,止观就稍微调整了一点,观太过了又掉举了,一直微调平等了,那就止观均等;定慧均等,那就是三摩地。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6
成观法师讲解

    修止观禅定得止,就是你先修种种法门,然后令它「得止→」,譬如修五停心观、念佛观、因缘观、数息观、白骨观、九想观等等,种种观,

得止后,心止息妄想,止息烦恼,心里面平静了就得止,心里面一片平静,叫做止,再没有烦恼的起伏,

得止以后,再「于止中修观→」,心止了以后才能修观,修观以后,观行可以了,入了观行了,修观入观行,然后就开始修「止观双运→」,

什么是止观双运呢?确很不容易考究,止观双运就是调整止观,因为你之前止观都分别得到过,现在开始两个合在一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要调了,就好像起先心波动,你就修止,止住了以后,就好像翘翘板一样,入止了,在止中修观,就好像翘翘板翘向另一边了,两边各翘一次了,接着就要把它摆平,

止观双运,就在调整这个止观,让它这个天平变的平等,然后调...,本来是这样,然后越来越小,因为越来越有技巧,一下调止、一下调观,调...

修禅定不是一次就好了,这是无量次地调整,不是无数次,是无量次地调整,然后调整好了,这种调整的期间叫「止观双运」,怎么调?就是止观双运,用这个止观双运来调,

调完以后就达到「止观均等→」,平了,止观均等以后,也就是得到「定慧等持→」,就「入三摩地」,

所以三摩地是定慧等持的境界,所以不是一下子进去的,所以所谓的三摩地也不是一下子就得三摩地,或是直接就修三摩地,没有这样子的了,也没有这样子。

所以你知道三摩地,但是三摩地是怎么回事?三摩地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持就要经过这么一串的过程,一定要的,你可能学佛一辈子但不见得知道这个东西,可是你不知道这个东西,你怎么修?你糊里糊涂修,那就碰运气了,顶多顶多就是修止令心不动,跟木头一样,不修观就没有智慧,心很定,变成死定,死定到后来就死定了。

[《成唯识论》云:「云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什么叫放逸?「放逸心所」是什么样的性质呢?

「放逸心所」能令人在染品跟净品,就是染法跟净法之中,染品法跟净品法,不能防修,这也是一样,到过来,于染品法不能防,于净品法不能修,

所以什么叫放逸?「放逸心所」它能够令人在染品法里面不能防,不能防范、防止染品法的产生,不让它产生,在净品法里面却没有办法让你不能够修,修净法,所以你在染法不能防,让它滋长,芜蔓,没有一个限制了,净法就不能修,也就不能产生净法。

「纵荡为性」,让你的心恣纵放荡。

这个放逸,最具体、最平常你容易了知的,年轻的时候,在家年轻人出去疯一疯,那就是放逸,或者是出去飙车,那个是放逸,乃至于酒吧跳热舞,跳通宵,声色犬马,滋长他的心的动荡,全都放开来了,那就是放逸,最明显的放逸就是这个,

从二十世纪就开始了,以「放逸」为一般人的生活的好像必需品一样,时时要追求这些境界,乃至于滑雪、滑水、冲浪,这都是放逸,因为动荡得厉害。

纵荡为性,纵荡我们的身心是「放逸心所」的性质。

[障不放逸,]它会障碍「不放逸」,就说你想不放逸都做不到,[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放逸心所」能够增加我们的恶品,损坏我们的善品,会做那些事情,就是增恶、损善这两个动作,都是依「放逸」而做,所以心中有「放逸」才会更加去做增恶、损善的事。

增恶、损善是「放逸心所」的业用,令我们造业方面的作用。

[谓]「谓」就是说,就是说[由懈怠及贪、瞋、痴,]这三毒,[不能防修染净品法,总名放逸,非别有体。」]不是有一样东西叫做「放逸」,

相对于那个精进,不是有一样东西叫精进,而是由「懈怠+贪+瞋+痴」这四个心所,如四国同盟(邪恶轴心国)联合起来制造一个「放逸」的功用,同盟国有四个。

关于上面的「懈怠」补充一下,「懈怠」的相反是什么?「精进」,我很早就观察到一点,在世间法或是出世间法,有成就的人,都是精进的人,都不是懒惰的人,没有一个懒惰的人,

可以在世间或是出世间有所成就,你可以观察,这是所有有成就的人的共相,共同品行,

而懒惰的人,不是庸俗的人就是没有什么出息的人,懒惰就是懒散嘛,要不然就是很庸俗,要不然就没有什么出息,一辈子都庸庸碌碌,过一辈子。

所以你看真正不管事业有成,还是某方面技艺有成的,譬如说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各种各行各业的有成就的人,他都是在他的行业上很精进,很努力,除了要有才华以外,还要再加上很努力,看起来好像精力过人那种感觉,如果是一个画家,无时不刻就看他就不在想画画,或画画,研究画画,音乐也是一样,他精勤不懈,不过我在想,大会计师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在算钱。

所以修行有成或是没有成就,最大的关键就在于「精进」,所以只要「精进」可以让你克服一切,即使你的环境不是很好,即使你的因缘不是很好,即使你的资质不是很好,但是都可以克服哪一些障难,可以转你现行的障难,把它转变,转你现行的因缘,乃至于增进你、改变你现行的福德,都是在精进上。

所以能不能有大成就,就在看你能不能起大勇猛、大精进,那要有成就,就要起精进,但是要大成就,就要大勇猛、大精进,所以能精进,而不勇猛,精进还要配合勇猛,你可以精进,但你不勇猛,那就好像你煮水,常常把它保持85℃,一样,永远煮不开,

所以你要把水赶快煮开,那就要大火煮嘛,它就很快就煮到100℃了,那你一直都是温温的,中火,温温的,所以那个水就一直是温温的,你那个人也是温温的,那个字就有点像「瘟」了,所以那个水就永远煮不开,你要煮的东西永远都不会熟,85℃怎么会熟,水煮不开,东西煮不熟,就不能吃,半生不熟就不能真实受用,不会成就,煮不熟就不会成就。

所以要煮,一定要猛火,大火,很快就煮到100℃,不要高不上、低不就,保持在85℃,不冷不热、不生不熟、非驴非马。

如果说他是修行人,又不能真正修心下功夫努力;如果说他不是修行人,又每天穿着海青、曼衣或袈裟,拜佛、然后拿着念珠念佛、打打坐、念念咒、盘盘腿这样子,这种就不是说打坐、念佛、盘腿,而是打打坐、念念佛、盘盘腿、持持咒这样子,那个叫85℃,所以就半生不熟,半信半疑,点到为止,怕花太多力气。

宋朝有个理学家,二程子嘛,程颖,程颐,程颖讲的,「精神愈用则愈出」,我在高中看到这个话就把它写成座右铭之一,座右铭很多,看久了以后就没有魅力了,这是一种自我打气、自我鼓舞。「精神愈用则愈出」,你越用就越有力气,力气是练来的,精神的力量也是练来的,越练就越有劲。

顺便再讲一次,我在讲《六祖坛经》最后讲如何习禅里面讲过,这是孟子引诗经讲的,《诗经》说:「药不瞑眩,厥疾勿瘳。」孟子解释说:「若药之攻人,人服之不以瞑眩愦乱,则其疾以不愈也。」

如果那个药你吃了以后,你不会昏昏沉沉、糊里糊涂这样子的,药性发作了,「厥」就是那个,「瘳」就是愈,也就是说,你如果生了病,吃了药以后一定有药的反应,通常不是很舒服的,从有点点头昏等种种现象,若以现在的医学来看,就是一种副作用,多少都会有一点。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你的病就不会好。

换成现代的话就是说「三分病用五分药,五分病用七分药」的意思。孟子讲这句话就用到修行的意思,不过他那种修行是儒家的修行。你如果在修行上要改变一个五分的毛病或习气,就要用七分的对治药,而且吃下去会反胃,有点不舒服,但病会很快好。

所以你吃药、或是煮开水、煮饭等等,开始都是要用大火的,勇猛精进,冲就对了,常常把这个背下来,「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冲啊...「精神愈用则愈出」你不要说,好累好累,「精神愈用则愈出」,就赶快,这就是修行。

现在回头讲82页,所以什么叫「放逸」呢?不是真正有一个心所叫「放逸」,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样子,

这段话的意思,不是真正有一个心所叫放逸,而是这四个心所,在某些情况之下,互相联手成就一件事情,那个就是放逸,由「贪、瞋、痴」加「懈怠」就是「放逸」,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说:「放逸」比「懈怠」更进一步、更坏、更糟糕了。因为「懈怠」只是懈怠而已,「懈怠」只是放弃一点点,「放逸」是全都不要了,说:什么佛法戒定慧,老子先喝一杯再说啦。这就放逸了,先爽再讲啦,喝了然后再忏悔就是了嘛!

你喝酒破戒了,很难忏得清净的,你可以忏悔,不能不忏悔,但是你忏了很难忏的清净,因为很难忏得清净,所以称为「不可忏」。

「不可忏」不是叫你不要忏悔,你还是要忏悔,要晓得你那忏悔的功能是很少,可是你不能都不做,但你这辈子要忏清净恐怕是很难,所以还是不要破戒!你犯戒是可以。

顺便讲到,饮酒戒跟妄语不一样,妄语你只要不犯大妄语,不要说犯大妄语的事情,譬如你没有得定而说你得定,或说你得神通、看到佛菩萨、阿弥陀佛对你怎么开示呀、或说你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呀、或说你前世就是六祖大师呀,这一类就是大妄语,大妄语就是不可忏。

其他的骗骗小孩、老头、老爸、老妈、老公、老婆呀,这都算是小妄语,说小妄语也是要忏的。小妄语不是说不严重,小妄语也是妄语,几个小妄语加起来就不得了了。在家人犯犯小妄语还好,出家人不能碰,绝对不能妄语。

顺便告诉各位一下:你要修真言法的人最好要持不妄语戒,不能犯妄语。为什么?因为你一边打妄语、一边持真言,都是用同一个嘴巴,那怎么行呢?

就好像两三年前就看到一个新闻报导,看到一幅图片,说有一个山叫马桶山。那太有意思,太可笑了!有一个人在台湾的乡间,他很喜欢马桶,收集各种马桶。他们家后山有一个山坡,他就把整个山坡布满了真正的马桶,有设计花样的,整个山头都是马桶。不只这样子,他家设计了用手刻的木头马桶,大的、小的都有,他吃饭的碗也刻成马桶的样子。

他也做烧陶瓷,烧了一些杯子、碗、盘,煮饭的东西也弄成马桶的样子。你看看,这怎么能吃得下呢?这个人有病!

我用这个比喻,你这嘴巴是来唸咒、唸圣法、唸真言法的,真相对于妄,真言相对于妄语,你这个嘴巴一边打妄语、一边唸真言,就好像那个人用马桶样子的碗来吃饭是一样的,那是很恶心的。

你用打妄语的嘴巴来唸真言,就是用不清净的嘴来唸真言是一样的意思。

其实种种造恶,都是不同程度的「放逸」,而且是有意或无意的「放逸」;

有意的不说,无意的是由于业习力。譬如以打妄语来讲,有的人讲谎话讲惯了,没办法改,有的人以讲谎话为乐,人家被他骗了,他觉得很乐。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一个例子很好笑,可是有一点不雅,请你们不要见怪。我有一个三哥虽然爱喝酒,但是他很有幽默感的,平常很喜欢讲笑话,好像我们家人都是这样子的,有那种倾向。

他有一次讲了一个谎话,想要造成笑话的样,那是实际的笑话(practical joke)。譬如他要开人家一个玩笑,然后在门上放一桶水,你一进来就洒了一身水,那就是一种恶作剧(practical joke),然后大家很乐,可是就有人被「牺牲」。

因为我的二哥住在万华,我们住在古田,我二哥的孩子住在我们家,是我妈妈带,他父母住在万华。有一天我三哥不是很醉,只是一点点微醉,就跑到我二哥家去,跟我二嫂讲说:你们家阿杰的阴囊涨得很大。我二嫂说:怎么回事?他说:我也不知道呀,就是涨得很大呀!

我二嫂就从万华沿路哭回来,很严重嘛,到我们家一看,孩子在玩,也没事。你看这好不好笑?可是父母就被整惨了。

我在解释妄语有时候是业习力的关系,我相信我三哥讲这种妄语是一种业习力,不是故意或不故意,只是觉得这样很有趣。他做这种类似的事情还做不少次,你很气,但是没办法,你能拿他怎样?这是不是有点Tom Soya(汤姆˙索亚)式的幽默?那不是很好玩。

「贪、瞋、痴」加「懈怠」就变成「放逸」了,「贪、瞋、痴」反过来就是「戒、定、慧」,「戒+定+慧+精进」是最好的国际联盟。

如果是「贪、瞋、痴」加「懈怠」,那就是四国同盟,轴心国了,那就是坏人嘛,

所以你心中如果起了「懈怠心」,虽然「放逸」里面「贪、瞋、痴」所占的样数比较多,可是这个同盟国的召集人是「懈怠」;因为「贪、瞋、痴」本自有之,但是要有一个召集人主持才结成「同盟」,这个叫「放逸同盟」,「放逸同盟」就有四国同盟:「懈怠、贪、瞋、痴」。

所以,你心中如果起了懈怠,不可思议就渐渐吸收会员国「贪、瞋、痴」,贪国、瞋国、痴国,结合在一起,然后变成「放逸同盟」,「放逸」就成就了,那么你这场大战一定输了,这个大战什么大战?与烦恼战、与诸魔战、与世魔战,你就一定输定了。

[(何谓放逸?「放逸心所」的体性是:令人对于染法(染品)不能防止令它不起,而对于净法(净品)则不能修]行[而令之增长,且常令心纵逸放荡,这便是「放逸心所」的体性。]

修行绝对不能说你很潇洒,因为潇洒就是一种「放逸」,所以佛法里面没有潇洒这种玩儿。

修行佛法总是你自己「in control」,在掌控之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自己可以控管自己、自己可以控制住自己,不是对自己毫无掌控能力。

简单一句话讲,什么是修行呢?修行虽然有很多微妙甚深很高的那种成就,但是总归就是要令你对自己能够掌握,令你对自己的自心、自身、乃至你这个嘴巴都能够管得住,能够掌控、掌握。

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你不能想讲什么,对的就讲什么,对的就可以讲、不对的就不讲,智慧的就讲、愚痴的就不讲,有用的就讲、没有用的就不讲;

同样的,有用的就作、没有用的就不作,废话不说、废行不作,没有用的妄想也不去想,就是能做到这个,这就是修行,也就是说,修行就是让你达到这样子的境地。乃至于应作则作、不应作则能够不作,

能够一切控管,就到达什么样的地步呢?身跟心一切都控管,达到什么地步?「自在」,那就自在,自在,所以无碍。

什么叫「自在」?自在:①You know yourself.(你知道自己,能自知。)②You are in control of yourself.(你能够绝对控制(absolutely)得住自己,自己能够管得了自己,那就是自制。)那就跟「放逸」完全相反。

再进一步讲,一切众生为什么造罪?都是因为放逸,有意地放逸造恶跟无意的放逸,有意地去放逸造恶,或者是因为业习力推动而去造恶,都是因为「放逸」,所以「放逸」是一切造恶之源。

即使你偶尔起「贪」,但是你「不放逸」,就像那个「贪」像一个恶狗一样,你若不把它放掉的话,它不会咬人,它不会去咬人,咬不到人。

所以你起一个贪念,「不放逸」是什么?不鼓动身语去造业,那它就伤不到别人。

「瞋」也是一样,你起那个瞋心,你不放它,它好像一只恶狗、老虎狗之类的,很凶的,「瞋心」就像大狼狗一样,你如果把它链住不放,它也不会去伤人,一切恶能够造成,都是因为「放逸」。

[其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不放逸」的生起;积极方面,能成为增长恶法、减损善法之所依。也就是说,由于懈怠及贪、瞋、痴这四法合在一起的力量,便会令人不能防染、修净;]不能防止染法、修习净法。

[而这四法合在一起作用的整个现象,总名之为「放逸」或「放逸心所」,]就像四国同盟是临时凑合,不是常设机构。所以,「放逸心所」也是一样,是临时凑合成的,四国同盟是因为一时的利益相同,

所以「放逸心所」的四个心所「懈怠、贪、瞋、痴」它也是一时相应而起,[所以并非离于懈怠与贪瞋痴这四法,而别有一个]常设的[「放逸心所」之自体可得。)]「放逸心所」是个杂凑的,大家杂凑在一起做放逸的事。

「放逸」是「懈怠」这个法的最高潮,你「懈怠」到极点就是「放逸」。

还有一点差别,「懈怠」只是不做,「放逸」反而还有积极地去造坏的事情,「懈怠」就是不造善,「放逸」还积极地去造恶,不但不造善,而且还造恶,是积极全面地去造恶。

人如果「懈怠」到了极点,再加上三毒一起发作,就变成「放逸」。

你「懈怠」一下,「懈怠」久了以后,譬如你决定今天修行、然后放假一天,给自己放假,跟佛菩萨告假一天,那你在那边就「懈怠」了;因为放假嘛,心里就是我的轻松了,唉,出去走一走,或出去闯一闯,那就变成「放逸」了。

诶呀,好久没有去club,因为好不容易今天给自己放假,更何况已经跟佛菩萨告假了呢,所以就放心地去club,疯一疯了!club或卡拉OK,那个都是「懈怠」的场所,所以,你看我们这个修行佛法真是太好了,就会了解很多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7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在还没有讲《三十论颂》以前,我想再回去讲一点点,上次我好像讲过着相修行,大概大家都在看,在听,

有在家听众就听到着相修行,他本来是很用功地修行,听说了以后,就说:啊,我们应该要调整、调整啦!

我一听就:诶呀,糟糕!因为本来他是很用功地修法、拜佛,现在一听说「不要着相修行」,他以为他那样就是「着相修行」,

事实上我必须要进一步分析给你听,与「着相」正好相反的就是「离相」,叫你「不要着相修行」,但是你也没有办法「离相修行」,你离于相就没有办法修行了,因为一切修行都是相。你修行主要在于「不要着表相」。

怎么说离开相就没办法修行?譬如打坐有打坐相,禅定有禅定相,念佛有念佛相,不一样的相,拜佛有拜佛的相,诵经、乃至于持咒、修法都有各自不同的相,那你一定要依于一个相来修,所以是「依相修行,不着表相」,这样就不是「着相」。

什么叫「着相」呢?着外表修行之相,身修、心不修(身不应心),口唸、心不念(口不应心)。你光是一个嘴巴再唸,唸到后来嘴巴变成一个机械动作,嘴巴在唸,心里在打妄想。完全口不应心,身修、心不修也是身不应心,拜佛只有一个躯体在拜,心里面完全没有拜,那什么叫做心里完全没有拜?

①身体在拜而心里在打妄想,心不在焉。②身体在拜,心里很急促,拼命地想要多拜,求功,今天我拜五百、七百、八百,拜得满头大汗、头昏脑胀、手脚酸软、气喘吁吁的,就好像刚刚从跑马场回来一样。那样的话,就是身在拜,心里没有在拜。

你拜佛的时候,身应该是不急不缓,一边诵着佛号,然后心里面观想着佛的圣相,配合你的气息慢慢地拜;

你如果有那种能耐的话,我现在教你怎么样拜佛:吸一口气,然后唸「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拜下去的时候呼气,手一翻转要起来的时候,又在吸气起来,所谓下去呼气、上来吸气,这又调息。

我们修止观,要调息,你除了调心以外,还要调息,把「身、心、气、语」全都打成一片,调和在一起,很柔顺的,不躁不急,不急切,这样子去拜佛。修行人修得怎么样,就看他的心急不急!

有的人学佛修行、出家很多年,心里面常常都很急,那个心就是奔腾,于种种境界上奔驰、驱求,于种种境界上转,用《金刚经》的话来讲是「有所得」,那这种就是一直都「有所求」,心很急切,志在必得,那个「得」都是「得表相」。

自心于「相」上转,反过来说就是自心被「相」转、被境界转;

你在某一个境界的时候,心很急,譬如等人的时候、大家出门的时候,因为你很急,就先出去了,出去以后等大家,心就好急:「你们动作怎么这么慢?怎么不出来?」当然他自己慢的时候就不会这样讲了。他心急得要死,等人也急,做事也急,走路也急,无所不急,心常常很焦急。

这种人就是没有把心调好,虽然修种种行,但是不善调心,所以心还是很野。

「急」这个字是万病之源,什么病?身病、心病乃至修行的大病。

我们不是说口头禅吗?呼口号「万缘放下」,此心放不下,所以就是没有放下。

心就一直很急,于境界上,贪着境界,于自心不能调节,不能克服自己,让心舒缓下来,所以你一直都是很紧张的;因为你急、紧张,所以焦虑、焦急,生理上令荷尔蒙分泌就失调,各种内分泌腺都失调,荷尔蒙一失调,那么病就出来了。

荷尔蒙本来是促进我们的活动,但分泌不均匀的时候都变成毒,毒化我们所有的器官,所以就生病。荷尔蒙一失调的话,各种内分泌腺都失调,肝脏、胰脏、肾脏、胃等分泌液,

最明显的,心常很急的人容易得胃病,消化不良、胃胀、胃下垂等等,都是因为心急,不能掌控自己的心;心以失控的时候,内分泌就失控,内分泌一失控,身体里面种种器官都中毒了,都被内分泌液所毒害,都生病了。

现代人的病最重要一个就是焦虑,这个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自古代就有,于今为劣,现代人特别厉害。因为现代人步调快,步愈多,追求的方向太多了,来不及,所以心很急,由焦急而变成焦虑,从生理的毛病到精神官能症种种病都来了,乃至得精神病(忧郁症、躁郁症、自闭症等等),都有关系的。

你修行佛法干什么?你得到什么利益?你要从身心上先得到利益,自己要能够得到利益,你修行才有用呀!

你虽然修行佛法,但又急得半死,心很急切、焦虑,人家看你那个样子就不欢喜,那样学佛就没有什么用,让人家反而谤佛法,于佛法不起信,令已起信的生退心。

尤其是出家人,我跟你明讲了。出家人学佛如果自心急巴巴的,那就差太远了!

不管你学佛不学佛,只要你想要修行、修身,先克服你的急性子,急性子是修行最毒的部分,这比三毒还要毒,因为那是三毒的精华,那是很纯粹的,你吃一点急精就足够你中毒,半身不遂。

你拜佛、念佛也是一样,不能急切,不能焦虑,也不要故意慢慢拖;慢慢拖的话,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你不睡、我也睡着了;你要勇猛精进,但是心不动。

譬如开车开得越快,你的心越要不动,不能以很快的心来开很快的车,那稳死的嘛,是不是这样子?你越是开得快,心越是平静,很专注,手抓得越轻松,不能手抓得紧紧的,好像玩赛车电脑游戏,那非翻车不可。你必须是老手,开得很快,但很轻松。

如果是新手上路,你叫他开快一点的话,他紧张得要死,手抓得紧紧的,转不动嘛!

同理,你修行速度要快,勇猛精进,但心里面要很平静。

你拜佛的时候第一个要去掉求功、贪功的心,就顺着应有的节奏来,不求快而快;

你如果求快的话,拜了十几拜以后就气喘吁吁,然后要休息很久,就变成龟兔赛跑,兔子快还是乌龟快,兔子以为自己很快,可是它常常要休息,更何况,这只兔子如果脚有点跛的话,那它跑得很快,又很辛苦,气喘如兔,就不见得快。

你就按部就班,顺着那种节奏,不快不慢,不急不缓,调身、调息、调心,这样拜佛的时候同时修「四念住」的身念住(调身平和、调心顺畅)、心念住(调心不急切、不急躁、不焦急)。

我们佛弟子第一件要学的就是礼敬诸佛,一者礼敬诸佛,从礼敬诸佛开始,就好像你读小学一进去看到教师就叫:老师早!一定要礼敬师长、老师。

礼佛一定要修的,尤其是大乘弟子一定要礼「三千佛」,成就对大乘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的信心。

你不要光只是礼诸佛,我就是教你在一法上修无量法,不是在一法上修一法,可是「着相」的人在一法上连修半法都没有,那就是因为「着相」了。他只是着身相拜,那只是躯壳,就像机器人,又像变成起尸鬼。

你在礼佛的时候应该要修「身念住」,调身平和、调息顺畅,念念觉知自身:「我在拜佛。」你不用讲出来,但是要觉知。

什么叫「身念住」?身念反过来,「身」是受词,「念」是动词,及物动词,这个动作跟他物有关系,他物是接受你这个动作,念是一个及物动词,及的是这个身,我们这个中文是反过来的。

「身念」就是「念身」,你念念要「念身」,「念」就是「觉」,「念身」就是「觉身」,每一念、每一剎那都觉知自身,叫做身念、念身。每一剎那都觉知自身,

「住」,「不动」叫做「住」。你每一念、每一刹那都觉知自身,而令这个觉知不动、不摇、不改变、不减少,这叫住。

什么叫住呢?就好像你买了一栋房子,你搬进去住,住了就不会搬走,你如果会搬走就不叫「住」。你如果今天住、明天搬走,后天再搬来住、大后天再搬走,有没有这样子的人?那不可能的事!你搬出去,家具放哪里?

「身念住」的意思也一样,你进去以后就不再搬走,就「常住」。

我们讲出家人是「常住」也是这个意思,这个出家人常住于如来法,他就是「常住」的一员。你也是常住于如来法而不动,没有搬来搬去,那么就是于如来法常住的一员。

我们希望佛法久住世间,很久很久就变成「常住」,「常住」就是「久住」的意思。佛寺是要久住世间的,而里面的出家众是要久住于佛法的,常住于佛法,不改变,不搬来搬去,不见异思迁,不今天跑东、明天往西。

走东往西,一天到晚跑来跑去,那就不是「常住」,那就变成「暂住」,所以可以说他是这个佛寺的暂住僧而已,不是常住僧。

「身念住」的「住」也是一样,住者不动也。你修这个法的时候,念念觉知自身住于此法而不动,拜佛的时候觉知自身在拜佛,不缘他缘,不缘别的,只缘自身的觉知,让它常住不动,这叫作「身念住」。

不是说打坐的时候才修「身念住」,是任何修行都要修「身念住」,乃至行住坐卧都应该修「身念住」,都不要忘掉「我此身」。

你如果常常都能觉知「我此身」的话,基本上修行的路就打定了、打了地基了、就有地基了,因为一切修行都以身为主;虽然心是最后的标的,可是你是从身来带动心,开始的时候你一定是用身的。

一切的修行都是相,没有说离于相可以修行的,乃至如来成佛也是要八相成道,每一个都是相,只不过那个相是有性有相,而不只是一个表相;一个表相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如来胜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拜佛的时候要修「身念住」,念念觉知「我在拜佛」,对每一个动作都觉知、照了。

不妨告诉你,我从初发心就是这样拜的啦,也没人教我。我现在教给你,但是任何教拜佛的也没有这样教的。这是无量的至宝,你知道吗?

不要以为拜佛是阿公、阿婆做的事情,胡说八道,那个是谤法!你修拜佛的时候,念念住于此身的觉知,除了「觉知」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调」。

我们修行有好几个重点——念、觉、调,你光是觉而不调,没用!你一定要调,不能像某些禅师讲说:「你只要觉了,看着它就好了。」不行!为什么?因为它是个顽皮的孩子,你不是要骂、就是要打,乃至要用揍的,要不然它不听话、不乖!

乃至于用链子把它链起来,这是佛说的,你这个心猴用链子链起来,那个链子还不能放太长,否则就乱窜乱叫、跳个不停;

可以让它动,不能让它太放肆,这个心猴不能让他太放肆,放肆是什么?放肆就是心放逸,给它有活动的空间,因为心是活猴,不是死猴,不能拴住它的脖子就死掉了,死掉就不用修行了,还是要让它有活动的空间,这个心也是一样,要让它有活动的空间,但是不能让它太放肆,太随便就打一下。

你觉知以后,一定要调,这个调一定要用到唯识学里面的「作意」,要调一定要「作意」的,不是自然能调的,想一想就好了,不是。

你一定要「作意」,而且拿着螺丝刀,十字和平口的都要有,看它是什么情况就要调一调、转一转,甚至像拧耳朵,如果睡着了,就像给它捏一捏鼻子,而身要调,息也是要调,它不会自然畅顺,而且「作意」地去调。

你看,启动这个「作意心所」,在一法上修很多的法,不是那么简单拜佛就是了。

你如果磕磕拜的话,再怎么拜,最后额头肿起来而已。你要拜佛你想要拜得好,需要很多资本。

你首先要懂得「作意」,还要装「作意心所」这个软件,如果没有这个软件你不能处理事情,如果没有这个软件就没办法调和,因为「调」是在「作意」的功能下产生的。

「作意」就是有意起意,用心去调它。如果你没有起意、作意去调,那就不叫「调」了,那就是乱搞了。调身平和,不急不缓。

调息顺畅,这跟打坐的调息又不一样,起来的时候吸,拜下去的时候呼,顺于生理的自然,这样子拜下去就轻松、舒服,而且身体会好,因为气血调和带动四大调和嘛!四大不调和,主要因为气血不调和。

但是你不要想:拜佛可以健身。你就自然达到身体健康、强壮,但不是以此为目的。

你拜佛的时候修「身念住、心念住」,「心念住」怎么调?你在拜佛的时候,调心不急切、不急躁、不焦虑、不紧张、不求功。

真正会修行的人就变成真正一个大艺术家或大科学家,大画家不会说:我要画得好好的,要卖二十万五十万。那样的话,他一定画不好;

大科学家也是一样,不是一边做实验、一边想着钱,然后政府补助我多少、基金会补助我多少、我要申请什么样的补助,绝对不会这样子,

一个俗气的人绝对不会变成好的科学家、也不会变成好的艺术家。

如果他那作品最后可以卖很多钱的,一个好的艺术家当然也希望卖钱,但是他不是仅仅以为意,等于是附带的;科学家也是一样,要不然他去做生意算了嘛!

你拜佛的时候,忘掉身外一切而拜,只有自身、自心,只是一意调身、调息、调心,专注不散(修止),所以拜佛是越拜越清凉、轻松,又轻又松,一点不紧张。现代人非常紧张,如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一样,

进而观想圣像(修观),礼佛的时候修止观,虽然是拜佛,但所修的是正牌、正宗的止观。你如果是这样子拜佛的话,有拜佛的身相,但不是着相。

如果你不是这样拜的话,那你只是一个表相,急急求功,那就是着相,拜完以后就别人讲:我今天拜五百、七百、一千。就是为了求最后的数目字,那个就是着相修行。

怎么拜才不着相?简单一句话:有质量的拜佛,而且是精品店的质量、名牌的质量,成观牌,这个牌子在三千大千世界都通用。

你能这样拜就是会拜佛的人,于拜佛中修「四念住」,于拜佛中修止观,于拜佛中调身、调息、调心,这是胜业,这样拜的话,佛菩萨都悉以微笑,摸摸你的头:诶呀,乖孩子拜得好、拜得好!偷偷给你摸头,你都没有感觉,这叫「密加」、「冥加」,诸佛暗中加持你。何以故?如来悉知悉见故。你在做什么,一切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

可是你在乱拜,佛菩萨也悉知悉见的,只不过没有「冥加」就是了。

为什么有的人越拜越好、越修行越好?为什么有的人越拜越差,也没有什么进步,拜得很幸苦,拜得很累,越拜越瘦,气色越来越苍白,没有血色?所以会修行跟不会修行就差很多!

我告诉你,我刚才把成观牌的拜佛法教给你了,你好好去照着修,准保你越拜越有味道!拜佛不是一件苦差事!你如果觉得拜佛、念佛、念经是一种苦差事,那你铁定是修错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买名牌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48
成观法师讲解

    我刚刚为什么讲拜佛?因为拜佛尤其特别,拜佛主要是身相,而且很粗显,你要能够拜佛而不着表相就更困难了!

如何修行而不着相?不一定只是拜佛,是所有的修行。

什么是不着相修行?不求快、不求多、不贪功、不显功,不显功就是不去跟人家吹嘘,自己修、自己知道、自己快乐、自己欢喜,不是为了跟人家吹嘘,自己的气球涨得很大,也是另外一种自我膨胀的方法;

如果常常自我膨胀的话,那将来就跟老美一样很胖,因为吃了很多垃圾食物嘛!这些都是垃圾食物,修行的垃圾食物,求快、求多、贪功、显功,这些都是修行的垃圾食物,吃多了就会虚胖。

籍着当相,当相是什么?譬如念佛就是念佛的相、拜佛就是拜佛的相、打坐就是打坐的相等等,籍着当相一心往内修习,身语意齐修,这样就不是着相修行,这样就是借相修行。

你不要说大话「离相修行、无相修行」,你无相没办法修的,不要吹牛,修行者最忌用无上法当作吹牛的资本。

可是你用吹牛当作资本,就是把那个跌停板的股票当资本了,那已经不是泡沫了,连泡沫都没有了,只有沫没有泡,沫而不泡,沫就怎么样,淹没嘛。

这是讲如何于拜佛、礼佛的时候修心修语修意,乃至修四念住,调身、调心、调语,三业齐修。这个是正牌的、名牌的,

什么是正法呢?正法就不是杂牌,也不是无牌,都是如来最好的牌子,所以我希望开的都是「如来正智」标记的百货店。

刚刚讲到「调」,「调」字非常重要,从初发心乃至成佛以后教化开悟众生都要用到这个「调」字,就好像你做录音的要从头调到尾,你有一下没调就完了,所以要保持「调」的境界。

调什么呢?这都是佛法的大名目,佛法里面最难的不是通「性」、通「相」,而是让「性、相」融合,「性、相」如何融合?不是把它凑在一起就融合了,你把「性、相」通达以后再调。

什么是调「性、相」呢?你如果太过依于「性」的话,就会一直平静下来,「性」就所谓「离相」,那就变成疏懒,以为自己不着相,反而就没相、没修行相了,就懈怠了;如果精进起来以后在「相」上努力,心又很急切,所以各有弊病。

自己要懂得什么是「性」、什么是「相」,自己要去调它,总要让「性、相」平衡,要精进,但心又不急切,你看难不难?

你要平和安乐行,但是又不偷懒、勇猛精进,这就是「性、相」融合。

你从初发心就要做这个工作,只是没有人跟你这么说。说不好听,我是自己摸索过来;说好听,就是我体会过来的,这是我自己体会最宝贵的心得,放在「正智百货店」里面让你免费试用,试用好了就拿回去。

你要从初发心就开始调,不要只学了一个东西,然后一头钻进去就不出来了;不是出不来,而是不出来了,通常都是这样的。如老鼠入牛角,进去就出不来。

「性、相」、「空、有」几乎是同义语一样。你入于「空」的境界,然后就疏懒了,不精进就懈怠了;如果入于「有」,很精进,可是心脏怦怦跳个不停,快死掉了。拜佛拜得气喘吁吁,虽然很努力,但也拜不多,因为没有调嘛!这个「调」要像空调那样调,

所以「空、有」也是要调的,不时地自己调,不是凡夫贪「有」的那个「有」,而是佛法本身就是「有」。佛法就是一个「相」,只不过是「清净相」。你如果进去「清净相」多了,还是会让你心脏怦怦跳,你起心勇猛精进,那时候心就开始跳了,跳了以后很快就休克了,就跳不动了,因为太刺激了。如果心不跳的话,就头痛,或其他问题一大堆都会来。

自己要用「无相法」去调和「有相」,太勇猛太精进,心跳太紧张了,然后就想《金刚经》的话:「无有少法可得。」然后你就好像很热很热的时候倒一点水就不会爆炸。

我自己一直都在做「调」的工作。我们讲过小止观,什么叫「止观双运」呢?你要先得「止」,「止」了以后在「止」中修「观」,「止、观」都会了以后,然后再调,那叫「止观双运」;

一下运一运「止」、一下运一运「观」,这叫「双运」,不是同时的,调「止、观」调到「止、观」均等的时候就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止观均等、定慧均等,所以「定、慧」是要调的。

不只是性相、空有、定慧、止观要调,显密也要调,住于显的境界、密的境界,怎么样调和起来,一直要调。

我现在告诉你这个秘诀,这是我自己的秘密,免费掏心掏肺给你了。不是说修显的时候没有密、修密的时候没有显,那就不用调了,永远两个都学不好。

如来的全体大法就是显密二教,你要把二者融在一起,没有一个特高或特低,调和均等,这样就是所谓的显密圆通,圆满地通达叫「圆通」。

你若光喊「圆通、圆通」,圆满地通达叫「圆通」,到后来只是喊一个「通」字,就变成不通。

讲「不通」有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书生在他老师那里学学问、要考试,他写了一篇文章。台湾有一个李敖,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作《高山滚鼓》。

那个书生考过贡生,贡生就是还没有得秀才,也就是乡试通过,得秀才是要到县里面去考,考过了就叫秀才,那个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吧!

这贡生写了一篇文章呈给他老师,他老师一看,就给他写了一个评语:「高山滚鼓。」他拿来一看:「诶呀,你看!高山又滚鼓,滚鼓一定很响嘛!哇,这老师给我这么好的评语!」

然后他回去以后跟他老爸讲,然后他老爸说:「你这个呆子不懂这意思,回去问你老师!」他就回去问他老师说:「老师,这评语是什么意思?」「你不晓得啊?你没有听过高山滚鼓?」「没有。」

「高山滚鼓就是你把一个鼓从高山滚下来,他就碰得噗通、噗通响。这就是不通呀,所以你这篇文章不通!」

我在这里是讲显密圆通,显密圆通绝不能高山滚鼓啦!所以圆通就是圆满地通达。

我刚刚讲拜佛,现在讲念佛。怎么样才不是着相念佛呢?着相念佛不是说念佛就是着相,不是这意思。

你光是口唸而心不念,只有嘴巴在唸,样子看起来像唸佛,然后手一直在撮念珠。

你常常看到人家拿一串念珠走来走去的,上公交车的时候也拿一串念珠来一直撮,然后看电视的时候也拿来一直撮,一边跟你聊天的时候也一边撮撮撮,撮的结果令他那串念珠很亮,所以就等于是给他那串念珠打磨,把念珠磨得亮晶晶的。诶呀,那样就变成着相念佛!

你听了我这篇,你要注意,不管你在家、出家一样,绝对不要这样,因为念珠是法器、修法之器。

你看看那个千手千眼观音也手拿念珠,十八臂准提观音也手拿念珠,所以念珠是法器,

你念得好的话,那个念珠本身就有法力。就好像《封神榜》里面说把念珠一丢出去就把妖魔鬼怪套住。

如何不着相念佛?不用讲什么,你就用心念就对了。

简单一句话,你不管任何修行,只要用心去作,就不是着相,不在乎你那个是什么相,用心做,心要用上,就不是着相,不是心放在一边,光是身或是嘴巴在那边作,那个就是着身相、着语相。

我讲一个给你参考,我念佛是怎么样?我把诸佛、诸菩萨都念一百万遍,那怎么念的呢?我等于是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首先第一步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第二步依《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于初闻中,入流亡所」,

所以我修念佛就是主要依这两个法门,乃至于「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不只是念圣号而已。

如我所说,在一法中修无量法,所以我这种修行真的是「一本万利」,「利润」很多!

你修行不能离于相,要藉着那个相,然后在那个本相上用心在意,勇猛精进,这样就不是着相修行,这样就性相圆融的修行。

乃至于打坐也是一样,不是坐在那边一副死样子、脸部肌肉都绷得紧紧的,就好像很「庄严」的样子、好像「入定」的样子,

你应该要身心自然轻松,脸上、身上没有一根肌肉翘起来的,那样的话既紧张又辛苦;放下嘛!

学佛就要随顺自然,你那肌肉也要随顺地心引力,往下,但也不要太下去变成笑铁面,翘起来变成苦铁面也不行,

要自然,心里面轻松畅快,见者欢喜,要不然人家一看,吓一跳:「这是哪一道来的?冥王道。」

打坐的时候当然更加要用心了,不是盘起腿来就叫打坐,打坐之本是要摄心、调心、净心、明心、觉心,明了以后才能觉,觉是觉悟的觉,不是感觉的觉,这样作的结果身心熙怡和悦,不是身心紧张兮兮,

身体任何一部分没有用力的,从头顶到脚没有一点点用力的,没有一根肌肉是翘起来的,肩膀也不会耸起来像猫打架之前一样。

有的人因为打坐脚痛,膝盖起来了,脚好痛好痛,肩也耸起来了,眉毛也往上翘了,像恶鬼一样;

越痛的时候,你要越放松,就气血越通,越通就越不痛,否则越紧张就越挭在那里,就越痛。

所以静坐也是一样,任何修行都是一样,总而言之,所有的,其实不只是静坐,都要摄心、调心、净心、明心、觉心,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这样就不是着相修行。

你不管什么样的修行,如果不讲成就的话,第一个大成功是「熙怡和悦」,欢喜,自受用;因为你修这个法觉得受用、欢喜,经上讲你心欢喜接下来就是得定,

这种欢喜当然不是世间那种欢喜了,吃了什么东西,色声香味触那种欢喜了,而是自心于法生欢喜,生欢喜以后接下去就是得定了,心喜则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