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论]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28
成观法师讲解

    [《成唯识论》云:「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

「损」字本来是文言文,是损害的意思,若把它当白话来看,就是会「损人家」,

所以修行人不能损人家,不能讽刺、讥刺别人,不能讲话尖酸刻薄,这就「损人家」。

我跟你讲,你若大声骂人,人家生气只是一下下而已;

可是你若尖酸刻薄、用尖刻的话去讥刺别人,人家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一辈子都会记住那种损害,讥刺就好像一把利剑一样刺进去,

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讲,那一把利剑是最毒、淬毒,上面有毒的,严重的话,那种毒是什么,见血封喉,你用那个尖刻的话刺伤他人,就犹如用最毒的武器伤人一样,严重的话,一受伤马上翘翘了;

如果话的毒害不是那么深的话,那么就是「午时三刻若没拿到解药的话,全身武功都废了」,为什么?全身都无力,因为自信心、自尊心受伤,永远萎靡不振;或是想到这件事情,心就会伤痛。

用讥刺的话损人的人,除了有恼害众生的心以外,还有谄曲,他的心是弯曲的。

他骂人不直接骂,是拐弯抹角骂;这个更厉害,就好像血滴子一样,会转弯去伤人,所以那个特别厉害,它那个是会转弯的,如果没有杀到人,它就又回来了,

所以修行人切忌用尖刻语损恼人,或是讽刺他人,你要骂就大声骂,但不要拐弯抹角、笑笑的用讥刺的话,那是笑面虎,很厉害的,这种事情不要做,阴狠伤人。

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一些格言:「赠人以言,犹如玉帛;伤人以言,犹如剑戟。」你如果给人家一句好话,好像送人家玉帛一样宝贵。当然要适当、得体,否则变成吹牛拍马就不对了,人家也不会真实受用;你若讲到他真正的优点,然后赞叹他,他一辈子也感激你,而且对他是很大的鼓舞作用。

如果用言语来伤人,就好像拿剑拿刀刺人一样,是很痛、很伤的、会流血的,乃至于见血封喉的。你既然是武林高手,就不要这样子伤人,你就明着来,才是高手嘛。

所以,不损恼众生,不欺侮他人,不讥刺他人,不欺侮弱小,不讽刺他人,菩萨如果在武林中一定是侠士,锄强扶弱。

不讥笑他人,笑人家穷、笑人家没有学问、笑人家笨,这种不是菩萨,笑人就是恼害众生,就是一把刀。

菩萨宅心广阔、仁慈,怎么会讥笑别人呢?利益一切众生,怎么会讥笑他呢?!

会讥笑众生人绝对不会帮助众生嘛!更何况说拔济众生?!门都没有。说:「这么烂、这么差的人,我笑他都来不及了,还拔济他,还想我帮助他?门都没有!做梦!做你的春秋大梦!」

言语不尖酸、不刻薄,不拐弯抹角,我在初二的时候有两位同学在聊天,另外有一个同学在旁边,他们讲到第三个个同学,因为初二的时候,书也不是读得很多,他就说:「这家伙貌不惊人。」那家伙被讲貌不惊人,好像没听懂,然后他们就哈哈大笑,他也跟着笑。

可是以后他知道了,我想他会很懊恼。你看,多坏!这种人就没有慈悲,会讥笑别人的人是心无慈悲的,不惜以伤害别人来令自己取乐,因为一切害都是这样子。

譬如去钓虾场、钓鱼场、乃至于罗马竞技场都是一样,那就是以伤害众生为取乐嘛!「

不害」是非常非常重要,「恼害」就包括很多很多了,伤害就包括伤害身、心或是他的自信、自尊、平静,乃至于令他造种种障难,令他不能得利益,他想读书的时候就吵得他不能读书,这都是伤害。

不讥刺,不讥笑,这些都是伤害,为什么?因为对有情他心中没有瞋恨,甚至于瞋恨的最极端是什么?相反慈悲,心有慈悲故,所以没有瞋恨,所以才不会去损恼众生。

[谓即无瞋,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你要注意这个「假名」,所以佛法太可怕了!这个「不害」这么伟大、了不起,你一看「假名」,假的?你就昏倒了。

为什么是「假名」呢?因为「不害」不是实际的一个法,还是由做一些事情,然后产生的一种效果,无以名之,而名之为什么,所以为「假名」。

无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悯为业,「不害」的业用能令行者产生悲悯心。你看这多重要?!太重要了!你如果没有「不害心所」,你那个悲悯心就起不来。如果没有「不害心所」、没有悲悯心,你看到能欺负的就欺负了,能讥笑的就讥笑了,对他人作种种损恼。

假名不害,[无瞋与乐,不害拔苦,]我们不是讲说慈跟悲嘛,大慈于众生乐,大悲拔众生苦,不害拔苦就等于大悲一样,「无瞋」就好像「大慈」一样,因为「无瞋」才能起「大慈」;有慈心的人,心中才不会有很多瞋恚,瞋烦恼很少。瞋恨心大的、很容易动怒的人就不能够行慈,他的慈心一定会少。

我们就可以反观,学了唯识学,了知一切心性、心相,然后再来观察自己以及世间人,你就觉得很好笑。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他这个人是很好,就是脾气不好一点。」哇!这死了嘛,脾气不好就死了嘛,脾气不好就是瞋心大嘛!瞋心大就会恼害众生嘛!他没有什么不好,就是脾气大一点。那就最不好了!

甚至有的人说:「他是口不好,但是心好。」如果口不好,心也好不了了,因为言为心声(言语是心里面的声音);虽然你没有讲出来,但心里面就有那种声音,那声音就是念头,所以每一念都有声音。

说嘴巴不好、心好,不会有这种事。那是骗人的,想要骗自己、骗他人。心、口都要一致才行!

所以菩提道的根本就是这个啦,「无瞋于乐,不害拔苦」,这就是菩萨道的根本。

「无瞋」其实就是慈,「不害」就是悲,慈跟悲才能与乐、拔苦。慈、悲是积极的讲法,消极的讲法要先做到无瞋、不害。

修行的入手处是什么?这个没有人教我,我从初发心就开始:

①先修不生气。我在讲初发心修行的书里面说,你要修行一定要发愿,对自己发誓,在佛前发誓说:「从现在开始,我不再生气。」然后开始做。

就用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那种修行法,拿一个笔记本打个叉叉记下来,一天下来看有几个叉叉,哇,乌漆抹黑,恐怕一页还不够。每天都这样过去,常常check(检查)自己,渐渐那个叉叉就越来越少,也就是瞋念动得比较少,然后再进修下一步。

②再修不忧。这当然很难,这是针对我们众生最大的毛病、也是最大苦的地方——忧,所以你再发愿「碰到任何事情都不忧」。怎么不忧呢?不提前担忧。因为我们的忧通常都提前的,事情还没到就先忧。有些事情你先有些安排,但安排以后就不要提前去担忧它,到时候再作打算。

你看没看过《乱世佳人》,女主角叫郝思嘉(Scarlett O'Hara),她有一句话,她常常讲,当她很烦的时候说,想那件事,「好了,不想了,我去睡觉,明天再说。」就是这样,这就是不提前担忧,

因为你再想有时候烦忧也没用,这个叫做所谓的看得开,虽然是这么讲,不管了,我去睡一觉,明天再说,可是如果忧心大的人,一躺下去就睡不着;可是他有这样决心的人,那我相信他躺下他一定可以睡得着。

这就是一种发心,他自己愿意这样做。越是烦忧就越没有智慧,也越没有主意,越找不到办法。

所以你看郝思嘉在那电影很有办法,你就是她常常碰到事情以后,她就说不管了,睡一觉,明天再说,不是说就完全不管,反正明天再说,因为你现在再想也没用,

所以,不提前担忧,修行种种的科目、或是德目都要修的,一个一个去修,圣人是这样子。

我以前就尝试这样去做了,还没有学佛的时候就这样做,照富兰克林十三条去做,不过富兰克林,我还没有学佛的时候,他是比我行,他只是十三条;后来我觉得我有很多毛病,结果都把它写上去,好像有二十条。

有机会的话,我跟你们谈谈富兰克林,因为他成为自学成功、自修成功的人,所以在学问和德行上都是自学自修的,也很符合禅宗自修自证的方法。不过他到底是世间人,如果不依佛法,能够成就的也有限。

一定要发愿一项一项努力地去修,不只是让我们看一看知道文字的意思就好了。

[是谓此二粗相差别。理实「无瞋」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胜故。」]

这太重要了,无瞋于乐、不害拔苦这就是说这两个粗相的差别。以粗的方面来看的一种差别。

「理实」依「理」来讲,实在是「无瞋」实有自体;依唯识学来讲,「无瞋」它是有一个自体,它是一个心所。「自体」的「体」就是指它是一个心所法。

譬如是我们刚刚讲说那个「行舍」就没有独立的自体,虽然也是心所法,但它是假名的,它的体是依精进、三善根来的,那就称为没有自体。

「无瞋」确确实实是有一个自体。

「不害依彼」依靠「无瞋心所」「一分」功用,因为「无瞋」有很多功用,你取它其中一部分功能来假立一个法,那就是「不害」。

「不害」自己本来没有体,是取「无瞋」其中一部分来成就「不害」的自体,不是全部。

「为显慈悲二相别故」,这是为了显示「慈」与「悲」这两个法的相是有差别的。

我们一般连着讲「慈悲」,但如果详细分析,「慈」与「悲」是不一样的。

我们知道慈与乐、悲拔苦,但如果以圣人成就的程度来看,详细细分来看,「慈」是佛、「悲」是菩萨,或说「慈」是父、「悲」是母,如父育儿、如母护儿。

「慈与乐」是积极的,「悲拔苦」是消极的,「与乐」之前先要「拔苦」,所以「拔苦」的层度比较低、比较基础,但这个基础要先做到,先有「悲」才能起「慈心」,才能「与乐」。

「悲」是消极的,「慈」是积极的,开玩笑说,「悲」就像妈妈,妈妈就是咻咻咻,这样子,不要哭,乖乖啊,不要怕,那就是「悲」,爸爸是怎么样呢?爸爸赚钱回来,买玩具给你玩,买奶粉给你吃,你吃了很快乐,与乐。

菩萨之「悲」令你无有怖畏恐惧,施无畏者;得无畏、心安定以后,佛之「慈」施与种种甘露法水,令你长养功德,成就菩提。

所以「悲」跟「慈」不一样的,「悲」除障,「慈」成就。

谓慈悲这两个是有差别的,「利乐有情,彼二胜故。」你要利乐有情,就要「慈」与「悲」,这两个是有殊胜的力量及作用,那也就是「无瞋」跟「不害」,或是「慈」跟「悲」,都是一样的。

[(「不害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对于一切有情,不作损害、恼乱他们的事,但它是以「无瞋心所」为其体。

「不害心所」的业用为:]消极上[能令行者以之对治「害心所」,]是「害心所」的抗体,从[而产生对众生的悲愍之心。

这就是说,由于无瞋的作用,能令行者于有情所,不作损害恼乱之事,这个作用及过程,即假名之为「不害」。)]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瞋」与「不害」二者,粗略的差别是:「无瞋」能与众生乐,]能产生与众生乐的慈心,[「不害」能拔有情苦。]能产生拔有情苦的悲心。

[然依实而言,「无瞋」确实是有它自己的自体的,而「不害」却无自体,只是依「无瞋」的一分(一部分作用)而假立其「不害」之名(换言之即:「不害」是以「无瞋」的一部分功能为自体)。

这是为了要显示「慈」与「悲」(慈与愍)二法在行相上的差别所在;

再者,就是为了显示此(慈与悲)二法对利乐有情方面的殊胜功能,

故于「无瞋心所」的慈之功能上,再假立「不害心所」之名,]再开出来,别立了一个法叫「不害心所」,事实上其作用就是「无瞋心所」的作用。

但是因为这部分的作用很重要,所以再把它独立出来,然后给它一个名字,称为无害心所,[以显其另一部分相关功能(悲)。]

譬如我们众生的生命是「色」跟「心」,「色」就是四大,因为心太复杂、太难对付了,而且我们要成就也都要靠这个心,所以佛就在这个「心」再把它开出变成「受、想、行、识」,

可是我们再看这个「受、想、行、识」,事实上「心」就是「识」;光讲一个「识」又不够详细,没有办法解释种种情况,于是佛就再讲另外一个「受、想、行」,

事实上「识」就是心,也就是它的体,识的体就是心,它的作用就是「行」,「行蕴」就是「识体」总的作用、总代表,「行」就是运作、造作(work)、心行,是「识」的working;「识」怎么样运作,行就是运作,那就是「行蕴」的总代表,

可是光是讲「行蕴」不够清楚,所以又从「行蕴」开出来「受、想」,因为「受、想」其实是属于「行蕴」的,因为行就是心行,除了「识体」以外,其他一切的作用都是「心行」。

「心行」里面有两个对于众生的「生死、烦恼、菩提、涅槃」特别重要的心所就是「受、想」,所以特地从「行蕴」里面开出来「受、想」,好去对付它,各个击破,一一地去对修。

众生为什么苦?因为有「受」,苦是一种「受」,众生都是为了追求所谓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也是一种「受」,所以「受」很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了要追求离苦得乐,乃至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众生因为有「受」,所以才会觉得苦、乐。苦、乐又不是白白产生的,也不是自己产生的,从「想」来。

你有种种想,所以有种种受,起乐想得乐受,起苦想得苦受;甚至于本来是苦的事情,但是你起乐想,变成乐受,就觉得这件事情很好。譬如苦行者就觉得很好,你看他很苦,但他觉得很快乐。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大学毕业以后到屏东教书、试教,屏东很热的,太阳很毒的,我跟几个同事差不多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在社区里面打排球,

附近有位老太太说:「老师,不要这样辛苦,来坐嘛!不要那么辛苦嘛!」

她认为我们很辛苦,可是我们在玩排球玩得很乐呀!她认为在太阳底下动啊,然后全身都是汗应该是很苦,可是事实上我们觉得很乐呀!你如果不做事,站在太阳下当然就很苦啦!苦与乐,就看你怎么想!你起乐想就得乐受,就觉得乐了。

还有经上讲,一切众生皆由「想」生,这是《楞严经》的话,起什么想就生什么众生,起畜生相就堕为畜生,常常起天想,修天行,就将来生为天人,所以,一切众生皆由想生,

「想」就影响「受」,「想」是「受」之缘。这就等于由果推因,

佛讲「八正道」的时候也是由果推因;譬如「苦、集、灭、道」,先讲果再讲因。「苦」是果,「集」是因,先讲果再讲因,「灭」是果,「道」是因,修道得寂灭嘛,

先讲苦,就是讲众生的苦因,让众生知苦、畏苦,想要离苦,然后再探讨「苦」生起的原因就是「集」,讲「集谛」;

然后将果求因,讲了世间的「苦、集」(苦果、苦因)以后,然后再讲「灭」(寂灭的快乐、寂灭果),让你知道寂灭的境界,然后有多快乐,然后再讲怎么样得到寂灭,

所以就讲「八正道」,「道谛」可以达到「灭谛」的果,所以是将果求因,先讲果是为了令众生生欢喜故、令发心故。

「受、想」也一样,「受」是果,「想」是因,「想」是先产生的,然后再产生「受」的果。这就是这样子推出来的,

我们刚才讲的「不害」其实是「无瞋」开出来的,把「无瞋」的一部分功能独立出来。

「无瞋」有很多功能,其中一部分功能能令众生起慈悲心,那么就把起悲心这部分称为「不害」。这就是开出来的意思,

心本来是识,然后识为了讲清楚,再开行,行还不够,没办法真正去做修行的动作,你光是一个心行,心行是一个总相,很多很多的心行,你怎么修行,没办法修,所以再开想,再开受,于是就知道怎么样去对治「受、想」,对治到最后就入「灭受想定」,那么就出三界了。

「受、想」是有情生死的一个根源,所以不是心识本身令我们堕生死,而是「受、想」;「受、想」如果搞定了,整个「心行」都搞定了。唯识这样讲,犹如迦陵频伽音。

[义贯]

[「善」心所共有十一个,「谓信、惭、愧」、及「无贪」、无瞋、无痴「等三」善「根」、以及「勤」(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这些都是修行人所修的德目,越到后来就入菩萨道了。

所以学唯识学干什么?引你入菩萨道,最后要成就无上菩提,不是教你搞文字游戏,你知道吗?不是说你很行,能够学唯识,然后就很拽!

现在就这个善心所看完了,那么我们回头看这个《五位百法表》,所以你看看,这个唯识学是干什么呢?就教你怎么修,修行次第,

你看从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等等,这些心所就是你的心理作用、心理成分,心里起种种运作的时候,产生哪一些玩意,这些都是你心里面的玩意。

你若知道这些玩儿就好玩了,如果不知道就很不好玩了,就被它玩了;你知道的话就玩它了,于心得自在,那就可以操控这个心了。

怎么样能够操控这个心?就要了解这些心性、心相、心的作用(怎么样运作、怎么样的情况)等等。

所谓的「明心号菩萨」,你心里面起了什么样的念头、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令你去做些什么事、推动你去做什么事,

你知道吗?你如果知道,那就叫「明心」。「明心」就是明自心相、明自心性。

你的心有什么样的性质、本质是什么、它会产生怎么样个别的性质,这个叫「心性」,在某种状况的时候它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产生,那么这就「体性」。

每一种不同状况会产生种种不同相貌出来,这叫「心相」。

「心性(体)+心相(相)→心用(用)」,

你真正了解你的心,除了要了解心的性,还要了解心所起的相,以及依这些相所起的种种功能都知道,心的「体、相、用」你都了解,这叫「明心」。

否则的话,只是说「心」、「一心」,「一心」不是很明了,就好像单讲「识」就不是很明了,还要把它分成「八识」,还要从「八识」里面开出来种种的「心所有法」。

我跟你讲,了解唯识学的心识,主要不在心识本身,而在心所有法。

因为你心识本身没有办法去对付它,它只是一个体而已;你真正能对治它的、修治它的,是修治那些心所有法,是转它的是转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一转,把恶心所法转掉,变成善心所法,心所法都成善了,心就是善的。

心体本身无善恶,是它的作用有善恶。心体本身无善恶,而令心有善恶的,是你心里面的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善恶,因为心所有法有善恶,所以令心有善恶,

所以你的心所有法里面善心所有法多,你的心就善;如果你心里面的恶心所有法多,那你的心就恶。

你心里面的心所法如果是清净的,出世修行的心所法多,那你就是个修行人;如果是杂染的心所法多,那你就是一个凡夫乃至愚痴人。

我们能修治的不是「识」,没办法直接修「识」,而是修治它的是修治「心所有法」。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29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拿起《唯识三十论颂义贯》,今天继续讲,上次讲到57页,还没有讲经之前,还是请大家端身正坐,专心听讲,不做旁的事,以尊重法故。

接着我们讲《唯识三十论颂义贯》58页。

[4‧烦恼心所]

[论颂]

【烦恼谓贪瞋 痴慢疑恶见】

[注释]

[「烦恼」:又称根本烦恼;《俱舍论》中称为大烦恼地法。]

《俱舍论》是世亲菩萨所写的一部介于大乘与小乘中间的论典,事实上它表面上是讲小乘行、弘扬小乘,其实骨子里讲的是大乘,弘扬大乘的,它表面上是在弘扬小乘,其实他是在批判小乘。

有很多人都没搞清楚,认为《俱舍论》是小乘的,大错,《俱舍论》可以说它是弘扬大乘的义理,抨击小乘。

当世亲菩萨在世的时候,他这部论出来以后,就有很多小乘人很气愤,想要危害他的生命,因此他就逃了。

《俱舍论》就是小乘相宗的集大成,《大毘婆沙论》一百卷(玄奘大师译)讲所有相宗的东西,但是不只是相宗,等于是所有的声闻的修行法,全都在里面,简单一句话,等于是最周全、最完全的,《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声闻地法,《瑜伽师地论》里面的声闻地法就是出自于《大毘婆沙论》,只不过声闻地法没有那么大,但是弥勒菩萨把《大毘婆沙论》撮要变成声闻地法。

《俱舍论》是什么呢?《俱舍论》就是因为《大毘婆沙论》,这个是最权威的声闻乘所有修断的法都在里面,所以称为相宗的法是不对的,所有修断的法都在里面。

那时候世亲菩萨由小乘开始转为大乘,就写了「俱舍论颂」,小乘人光是看他的颂文,觉得他是在弘扬声闻乘,所以非常欢喜。

过了一阵子以后,世亲菩萨把他的论文也写出来,颂文写出来以后再写论文,等他论文一写出来以后,那些声闻人看了以后,就大吃一惊:「怎么他毁谤小乘呢?」所以大家都想要抓他、打他、杀他,所以他就逃了。声闻人就被他摆了一道。

我们大乘有些人就搞不清楚,以为《俱舍论》是小乘的,

《俱舍论》传到中国以后,以此论成立一宗叫「俱舍宗」,一般把它分类,就说它算是小乘的,说「俱舍宗」、「成实宗」都是算小乘的,其实都不对。小乘皮、大乘骨。

我们大乘讲法相的,就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了六百多法,世亲菩萨慈悲把它摄为变成一百法,所以变成「百法明门」,所以我们大乘称为「百法」。

《俱舍论》也是世亲写的,它是依照《大毘婆沙论》的分类,把法相分为七十五法。因此,大乘是百法,小乘是七十五法。

可是经过我比较的结果,不只是数目多少的问题,大乘唯识的法相确实是比较周严、比较究竟。现在来不及跟你讲,只是大致讲一下。

所以《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把那个烦恼称为根本烦恼,《俱舍论》里面把它称为大烦恼地法,

《俱舍论》的全称是《阿毘达磨俱舍论》。你如果真正想通达唯识学的,《俱舍论》是必读的,如果没有读过《俱舍论》,很多东西你搞不清楚,因为所有大乘经典、论典里面都没涉及,

因为《俱舍论》是直接出于《大毘婆沙论》,除非你不读《俱舍论》可以,你去读《大毘婆沙论》,不过有一百卷,你去读吧!

你若是真正是专业有志于唯识学的,《俱舍论》非读不可的、是必读的;如果你没有读的话,很多你搞不清楚,乃至于种种论典,尤其是对于《瑜伽师地论》很多的概念,你搞不清楚,

但是在《俱舍论》里面有详细的解说,这个是很新的资料、资讯,这是非常内行的资讯。

不过,慢慢来吧,我准备要注《俱舍论》,准备了一些,可是一直都腾不出时间来做,不过应该要做。

若弘扬唯识,因为我是慈恩宗的传人,弘扬唯识法相学就变成我本宗的事情,也就必须要把整个彻底的这个,不能只是虎头蛇尾、只是摘其中一点点就叫称为弘扬唯识,那就不对了,

你要弘扬,就是巨细靡遗、大的小的,而且要从基础开始,要学不躐等,不能像小花猫一跳就跳过三尺高,那个叫好高骛远、学无根底、增长慢心。

所以真正有心的人,修行都是为了自己,都偷偷地修,偷偷地学,默默地修默默地学,而且从根基打起,然后自修教他都一样,不能为了速成,如果把中间那个楼梯,中间几格的都略掉,中间一大节都略掉,像小花猫一跳就跳过三尺高,所以真正有心要弘那一部、那一宗都是要从基础弘起。

譬如说,明朝的蕅益大师他就是有心人,他就是慈悲,他要弘唯识,他就写了一个《相宗八要解》,这个是石破天惊的,从唐朝以来,唯一的一部对学者有帮助的东西,从基础打起。

《俱舍论》的全称是《阿毘达磨俱舍论》。「阿毘」就是「无比」,「达磨」就是「法」,无比法《俱舍论》,「俱舍」就是「对法论」。

这不是我的说教,事实上我自己是这样子,这样子说好了,你看看我的著作,都是从头开始,而且从最基础,一步一脚印,一个钉子一个眼,扎扎实实的,没有投机取巧,所以学不躐等,按部就班上去,不贪快,不贪简便,一步一步的上去,否则的话就变成好高骛远,学无根底,追求虚荣,那就是自害害人,为什么?这种人增长慢心,

不要说学唯识学,譬如说以学般若来讲,稍微学一点东西,又不照次第去修,当然也不知道次第,然后就自己认为是这样做,就一学就唉,我学般若,就很神气,很傲慢。

习禅也是一样,参点话头、参点公案,或是看些禅书,没有什么参不参,然后盘盘腿就觉得自己在习禅了,然后就傲慢。

学密宗或是密教、真言宗,学一点点东西就觉得我在修密,觉得自己的密最高,然后他好像就超过一切了,就很非常傲慢。

种种的人不堪学,修一点点东西就觉得满了,满了就「慢」!为什么他那么容易满呢?因为他没有真的发心,他没有真的发菩提心,所以他那个心眼很小,只要几滴如来甘露法水进去就满了,不是满了就溢出来了,然后他那一点点如来的法说一溢出来就变成洪水了,就要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那就是因为没有发心,

所以有没有发心一看就知道,很容易满足、自满、傲慢,那个就是没有真正发心,没有真正发菩提心,所以他很容易满足。

就好像做小生意的人,摆摊子的,他一天能卖一万块钱,他就觉得很好,那天行情很好、很满意。

同样的没有发心修行的人,学到一点点法,他就觉得太了不起,好像什么都懂了一样。所以很可怜,

所以如果没有发菩提心的话,那个心眼没开,心门没开,那个开的什么?开了个窗户,好不容易太阳光从顶上要照到他的正上方,掉一点点阳光进来,他就觉得,哇!这阳光太可贵了,

那如果说天忽然下大雨,就从他的窗户滴进来几滴雨,他就觉得这个水量已经够了,可是天下大雨,你那个窗户能接多少雨水,你那个心窗,你只是开了一个小的心窗,所以接不了如来的法水,接几滴而已,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太可怜了!

你如果真的发大菩提心,你会有长远心、会有耐心、会有毅力追求一切法,而不会说学了一点点就赶快向全世界发布,然后你看了一点点的东西,那就全世界的人都要学你这个,不学的话他就是呆子、他就是该死。

你看我得真言宗的法门十四年了,我有没有这样蹦蹦跳跳的赶快要买出去呀?这叫沉得住气,要看时机。

我以前都不讲,我现在讲给你听。不是说有了法一定要弘,但是要看时机,也不是说毛毛躁躁的,还有我其他的一些法,也是一样的,不是你这样一天到晚敲锣打鼓就可以弘法的,必须要相当沉得住气,一般人都不太容易沉得住气,

为什么能沉得住气?①发大心,②发长远心。所以能沉得住气,待其机而已。

我出家二十几年以来,我出家就是想要绍继如来正法,这二十几年以来,时机渐渐成熟了。

譬如说智者大师的天台「小止观」是本小书,但也是本大书,是非常慈悲的一本书,当然是很有智慧了。

什么是小止观?当然就是打坐法。「打坐法还不容易?就是腿右边拉起来左边拉起来这样就打坐了。」但是他老人家不是这样讲的,讲了半天才现在开始教盘腿。

这个前面的观念的纠正、改变,种种身心的准备工作都完备了以后,然后讲打坐的道理让大家知道,再开始打坐。

这就是慈悲,有次第,这才是真正的慈悲。要不然说:打坐还不容易,盘腿就是了嘛,那我们套一句现代的话:「念佛闯直去就好嘛!」「那你闯直坐去就好了嘛!」

日本也有一句:「只管打坐」,「只管打坐」是不错,但是这是很容易令人误解。「ひたすら」(只管)其实是「一心」的意思,专心打坐,不要有任何的旁骛。

可是演变到后来,尤其是近代日本禅学把「只管打坐」的意思变成是「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不要懂都没关系、那就是盘起腿就打坐了」,马上就着魔了!

事实上「只管打坐」是曹洞宗的传承下来的,是他后来演发出来的。曹洞宗祖师不是这么讲的,但就是他就演发出来这个道理,可是道理命义甚好,意思是很好,可是后人愚痴不解,就想要简便:「好,什么都不要管了,就盘起腿来就好了!」

甚至于我曾经看过一本日本出的那个,就说他们的博物馆里面的画集,有一张画是日本人画的,是「慧能行者撕毁佛经」,意思就是「习禅根本不用经教,不由文字」,他就这样写:「习禅不用文字。」

但六祖大师明明讲这是错的!《六祖坛经》里面说:只是「文字」这两个字就是文字嘛!哪有说不用文字?即使是习禅者,远者要依四卷《楞伽》,后来的要依《金刚经》、《六祖坛经》,那都不是教法吗?那都不是文字吗?

完全没有文字,你如何去参学?甚至于你说:「好,我都不要,我就是参公案、参话头。」好,我问你:「话头是不是由文字组成的?」哪能真正完全离开文字?不可能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本身不是文字,文字本身是「念」。他用这个方法来转你的念头,念头是思维,所以文字是不可能没有的。

在佛的所有经教、修行里面,没有说可以不用文字。为什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众生为什么堕于生死、堕于轮回?用政治的话讲,就是「由于思想偏差」。由于思想错了,因妄想故;由妄想带动,妄造身口诸业,因此堕于生死。虽然最直接的是身口业,可是它的背景是意业。

意业是怎么来的?意业是由意念,意念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于文字、语言或是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就是「念」;你没有语言、文字,就没有「念」。

你如果研究过语言学、语义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你就知道——没有语言、文字就没有思想。每一个思想都是文字、语言;如果没有文字,也有语言。所以不可能离开语言,所有的众生不可能离开语言而生活,所有修行人不可能完全离开语言而修行,不可能的,因为整个心念、整个业力都是文字、语言所造成的。

人的高下,判别在哪里?在于他的思想。思想、思维高的,他就是高一等的人;思维低的,就是低一等的人;没有思维的,就是白痴,没有思维、不能思维的,就是只会吃饭、拉稀,这样子的那就是白痴。

什么是高等人呢?那就是他的思维很高、很精细、乃至于很博大,这是高等的人,最高等的人就是佛菩萨,他的思维最精细、最博大,所以佛菩萨不是没有思想,是有最高等的思想。

我们众生也是有思想,只不过是很差的思想、乱七八糟的思想,乱思乱想,杂思杂想,所以变成杂染众生。

修行就是一定要有次第,看看「只管打坐」就造就了很多着魔的人。这绝对行不通的!

禅定法(或是三摩地法)是多么无量广大甚深,你一个洋人什么都不会,文化也不懂、也不相应,然后一到日本就盘起腿来「只管打坐」,甚至于连拜佛都不会,那你不马上着魔才怪!

那个是教化众生不由次第,那就乱了,所以众生就跟着你乱学、乱修,然后就害了众生。你不会利益到众生,只会害了众生。

你不管是修学唯识学、般若学、禅定学等等,全都要有次第,可是问题在于:教人的人自己要有次第、要知道次第;你自己都没有次第,都不知道次第在哪里,你自己学的时候也没有次第,我们众生如何能期望他教我们的时候有次第?

从教人的人开始乱起,结果天下大乱,所有的修学都乱了,都不得利益,只蒙受其害,而不得其真正的利益,学得也似通非通,而且误解了佛经、佛义,结果害了众生,枉走一遭,枉受辛勤。

修行人为了真正要利益众生,「take the trouble」,不怕麻烦、不辞辛劳。

我现在老实告诉你,譬如以《楞严经》来讲,我那本《楞严经义贯》目前很多人喜欢,我知道会利益好些人,但是你要知道我写那本是很辛苦的,可是那部经我看了两遍以后就全知道,对我的利益来讲,我注解它,对我自己来讲,一点利益也没有,因为我不需要这样子,但是我还是耐着性子写了两千六百多页。

乃至于我注的每一部书也都不需要这样学,我只是想让大家都能够解得如来真实义,解得怎么样真正修行,所以我耐着性子一笔一笔地写。

很多人讲经、开示以后,就是由信徒整理就出版了。我不是这样,我都是一个人自己写的,而且每一篇稿子都校对过七八次,最少也三、四次;你想一想,《楞严经义贯》两千六百多页,校三、四次要多少时间?光是写字就写到手都快硬了。

不是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想要赶快速求荣华富贵、「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大风骚一下,从来没有这样想法。

我一直都是所谓的很低调,或者是都一直无调,为什么?不是为了自己,那就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从基础打起,每一套佛法的学问都是这个样子,乃至于每一个字都是再三斟酌。

古代的那个不是「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推、敲」两个字斟酌了很久。我每一个字都是这样斟酌的,都没有轻易放过的。

我为了法的诚意、为了令大家正真得到利益,看了欢喜,让我写作出来都有相当的水准,我们台湾话叫相当是水准,大陆的话现在台湾也这样说,有一定的水准,可是我推敲那个一定就是没有一定,一定的水准,可是那个一定是没有一定的。

你真正发大心,有慈悲你就发长远心、有耐心、不怕麻烦,从基础干起,往下扎根,一步一脚印。

你自修一样,教他也要一样,教他尤其更要耐心,因为教他是要面对很多人、很多经典,很多很多的也许你自己并不需要,但是别人需要。

我有一句话告诉你们,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做。我自己体验到这句话,这是很平凡、很平淡而深刻的话:「佛所说的法,不是只为我一个人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够付出无量的心血来完成一部作品的原因,乃至愿意完成无量的作品、解释无量的经典、让大家都能解得佛法的原因。

因为佛所说的法不只是为了我;如果只是为了我,那我告诉你,恐怕我习禅就够了。可是并不是每个人习禅就好,更何况习禅又这么深,「无门为门」,你看了死了吧?!

[之所以称为根本烦恼,因为它们是一切烦恼生起之根本。]「烦」与「恼」其实是两回事,是分开的,「烦」的振动比较小,「恼」的振动比较大,你不要恼我,「恼」就很大,但是你不要烦我了,「烦」就比较小。

所以「烦」跟「恼」是不一样的,小者为「烦」,大者为「恼」。弱者为「烦」,强者为「恼」。「烦」得令人不快乐,「恼」就令人马上生气。

菩萨不恼众生,也不烦众生。你的宝贝儿子很烦你,你的老公很烦你,你的老婆很烦你,家人常常很烦你,那个烦你还可以勉强忍受,「恼」就很难说了。

[「贪」:《成唯识论》云:「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

什么叫做贪呢?「有」与「有具」,这又是特殊的专有名词。

「有」是三有之果(三界中种种的果报),果报又称为「异熟」,所以这个「有」是指三界的异熟果。「异熟」是异时而熟、异地而熟、异类而熟。

「有具」这个具就是在一起的意思,与三有共具的法叫做有具,详细地说就是说,三有之中所具有的,三有中所共具的法,包括「中有(中阴身)、烦恼业、器世间」这些,

简而言之就是跟「果」有关系,合在一起的,等于就是三世的果报,

「器世间」是依报,「中有、烦恼业」是正报。

正报、依报以及一切的果报,称为「有、有具」。

「染着为性;」它的本质能够令我们染着,所以什么叫贪呢?贪就是这个心所能够令我们对于三有,三界中的一切果报还有跟果报相关的一切的东西生出贪着,令我们贪着三界的一切,这个心所法就是贪,这就是它的本质,贪的本质就是这样子的。

贪的本质、贪心所的本质能令我们染着于三界中的一切的果报(正报、依报)。这很奇怪,为什么会贪着?它就是这样子。因为有所见,见了就贪了。众生就这样,见相→着相→贪相。

「能障无贪」,「贪心所」在消极业用的「能障无贪」这一个德行,因为「无贪」是善性的,「贪」就是算恶性了。

「生苦为业」,积极的业用能够生三界的苦。业用就是它的功用、功能。什么叫业用?就是工作,

「贪心所」作什么工作?就是让我们处处染着,那就是它老人家的工作,我们都要听它的,因为它资格最老。

为什么它资格最老?因为无始无明,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子,所以它是老大。「贪心所」是我们众生第一号老板、总裁。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0
成观法师讲解

    [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取蕴」是缩写,应该是「五取蕴」。

显教一般讲「五蕴」,但是在唯识学称为「五取蕴」。「五取蕴」就是「五蕴」的一种专业讲法。

为什么叫「五取蕴」?因为「五蕴」都是由「取」而来。如果没有「取」的话,就不会有「五蕴」构成,所以「蕴」都是以「自心取故」才会形成。

「由爱力故」,爱就贪爱,由「贪爱」的力量,而令「五取蕴」生起;贪爱的力量就是贪的力量,换句话讲:如果没有「贪爱」,「五取蕴」就不会生起来。

我们众生之所以有五蕴身,都是因为有「贪爱」故,如果没有「贪爱」会怎么样呢?贪爱断故,三界轮回断。

去年我去大陆的时候,有很多弟子说:「我这辈子一定要断轮回。」怎么断轮回呢?要断「贪爱」。你不断「贪爱」而能断轮回,无有是处,根本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会有三界轮回呢?由三界贪故。因为有三界贪,反过来就是贪三界,所以有三界轮回,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因为贪欲界,所以就有欲界的轮回。贪色界、贪无色界,所以有三界的贪,贪三界的关系,所以轮回不断。

你要断轮回,就要断三界的一切贪。这讲起来就很可怕,

首先断欲界贪。欲界贪包括什么?你看得到的、想得到的、摸得到、摸不到的一切都是欲界,你能都不贪吗?

那就叫断欲界贪,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世间法、出世间法,在欲界中的你全都不贪,从人、到事、到物、到抽象的一切的感情、爱欲、感受,你全都能不贪,那个叫做断欲界贪。

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说起来是不简单,但是就在发心。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发心,

那为什么你能真正发心呢?你一定要真正的见苦,怎么样见苦?这个见苦当然是觉知苦,你觉得这个欲界很苦,真的很苦,而且接着要说,这就是发心,「够了,我受够了。」No more!这样你叫发心,No more!你就不贪了,所以这全都在发心。

你有没有发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个好像照x光一样,衣服没有障碍,一看都是一根根骨头。

所以够了,No more!that is enough!英文还有一句话更好,Enough is enough!够了就是够了!

你能真正这样有知有觉,自己觉悟这样一件事情,不再贪爱,不再被一切的表象的欲界的种种表象的快乐所迷惑,然后说:够了!

你不管是真正的快乐、还是表面上的快乐,反正这欲界的一切我都不要了,顿断欲界贪,你有没有那样的志气?

你有这样的志气,你堪修佛法;你没有这样的志气,你那佛法那个都是玩票,你就变成玩票,而且是佛法中的纨绔子弟。

他们唱戏的说玩票叫票友,那你就是票友了,票友也偶尔也粉墨登场,你去唱一唱,那叫票友,玩票,不是真正的专业的。

你要玩真的,那你一定要深刻地到你的骨髓里面觉得说:够了,No more!那你才是真正地发心。

那如果那样,那你那个发心,从此以后所修的一切法都跟贪染无关。为什么呢?所有的贪染从那里来?贪染从「我」来,为什么?

贪,谁贪?「我贪」嘛!谁能贪?「我」能贪。贪得以后,受用的是谁?「我」受用嘛!

所以你那个我不断,因为有「我」,故「贪」。

种种的贪爱,为谁辛苦、为谁忙?为这个瘪三「我」。

所以你如果贪爱不断,永远是叫瘪三为老爸,瘪三永远是你老爸,因为瘪三是你老爸,所以那是瘪三的儿子,所以你叫瘪子。

所以是不可思议,见了相就是会贪。奇怪!除非你瞎了眼,可是瞎了眼没用,你摸还是摸到,照样贪。

我现在透露给你知道,这一切修行不管你是修戒定慧、施忍进戒定慧、然后禅定三昧解脱、苦集灭道、然后五根、五力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环节、根本在那里?就在这个贪字,

那佛德里面一个最高的是什么呢?佛果菩提「无所着、等正觉」。一般就讲「等正觉」,但是这个大乘里面加一个「无所着」,小乘也会这样。

这等正觉怎么来的?「无所着」,无所着是什么?「无贪」。不是「不贪」,这「不贪」跟「无贪」不一样。

怎么是「不贪」?「不贪」就是说见有外物,心中贪念不起。看到外物,但是心里面不去贪爱它、不去贪着它。

什么是「无贪」呢?不管是见与不见,但心中自已清净。不管看有没有外物,看到外物或是没有,有没有外物的意思就是「有无可欲」,有可欲的、还是无可欲的,「可欲」就是能够让你欢喜的、喜欢的叫做可欲,值得追求的。

不管你有没有看到外面有可欲之物还是无可欲之物,心里面都一直清净,没有贪。

所以跟外物已经没有关系了,他已经完全清净,没有贪心,这叫无贪。

「不贪」只是贪心不起,「无贪」是根本完全没有。菩萨是「不贪」,佛是「无贪」。众生修行「不贪」,但是众生还不能「无贪」。为什么?种子还在。

换句话讲:「无贪」是种子没有了,「不贪」是现行没有,所以是种、现,所以这个「不贪」是不起现行。这个「无贪」是没有种子、习气都断了。

我们众生只要不起现行就了不起了。如果以断证的那个层次来讲,「不贪」不起现行可以出三界,「无贪」证得清净、平等法身,入法界性、得法界身。

因为「无贪」就究竟「无我」,究竟「无我」就成就无量大身,无量大身就是入法界,得「法性生身」。

[(「贪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对于三有之因与果(有漏果报),贪染爱着。

「贪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无贪善根」的生起,且能生起三界诸苦。这就是说,由于贪爱的业力之招感,能令五取蕴生起。)

亦即是言,贪爱是三界一切生死之本因,能令众生得三界的五蕴身。]

因为得了身就受生,受生就受老病死。得五蕴身→受身→受生→受老病死,因此就是轮回了。

三界一切「惑、业、果」的总根本就在这个「贪」字,「贪」就是一切造作、世间造作的总动力。

那这个「贪」怎么来的?是因为「我」,那为什么会有「我」呢?无明→我→贪,因为「无明」,所以有「我」;明,就没有「我」,明就无我。

一切自私的行为都是因为贪爱,因为自私,我嘛,为了自己而贪爱。

因为无明起「我见」,生贪爱,造作一切业。

不管是小乘的声闻乘的种种断证、大乘的种种果地的断证,都是一直断什么呢?断这个贪。

为什么断这个贪?「我」的中心是「无明」,这三个同心圆,为什么会有我?因为无明,无明心为「我」;因为有「我」发动「贪」,贪着一切。

为什么要去贪?为了解脱「我」。你把「贪」去掉了,「我」就得解脱了;把「我」去掉了,就深入「无明」了,「无明」永久渐渐就破了。

根源是「无明」,以「无明」故有「我」,以有「我」故有「贪」。

你真的修行有诚意,你就要发心说:「这一切够了,No more!到此为止。」

你虽然没有完全断了贪,但是我想至少80%以上,而且你一切所修都真的跟佛的清净法会相应的。

你不管是修,能够解、行、证、悟,就是你那个初发心。

你那个初发心没有那样大魄力,总是孬孬种种的,所以就不会进步了;再怎么修,还是跟贪染搅和在一起,你那个法就不会清净,不会得到什么大利益。

一切就是你的发心、志气、魄力,你有发心、志气、魄力,敢做敢当,不为自己,这才有出息,否则再怎么修行也就是没有出息。

禅宗六祖大师说:「自修、自悟、自证」,不是盲修瞎练的意思,你就默默的自己很努力的照着规矩去做「自修」,你不能、不要盼望说佛菩萨来加被我。

「自修」,因为你很努力地「自修」,依法而修,所以能够「自悟」,而不要等待佛来悟我,因此能「自证」。所以「自修、自悟、自证」。

修行你一定要起大愿心、大勇猛、大精进、大志气,否则只是闹着玩的,名为「我学佛」。

[「瞋」:《成唯识论》云:「云何为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什么叫做「瞋」?「于苦、苦具」,「苦」就是苦果,「苦具」就是与苦共具的一切有漏、无漏法。

讲到自修、自悟、自证,必须要这样子,要自己努力啦,总之这个自就是自己要努力,不能期待佛菩萨,等佛菩萨,佛菩萨不来怎么办?

禅宗里面又讲「顿修、顿悟、顿证」,这些都是有的,因为你发无量大心的缘故,你真诚的缘故,因为你心真诚、彻底,所以就能够「顿修、顿悟、顿证」。

能不能不贪,就看人了。你如果有诚意,心真诚,那就可以;你如果没有诚意,半心半意,好像要、又好像不要,那就是都在搞假的、搞表面的,搞给谁看呢?搞给佛菩萨看,来安慰自己的,那有什么用?!

你真正的真诚,而且那个真诚是很彻底的,你就能够「自修、自悟、自证」,乃至「顿修、顿悟、顿证」。

你越是彻底,一念马上就「顿修」,人家修三年、五年、十年,你一天就修到了。为什么?

你那个精进努力,那个勇猛的力量比别人勇猛往前冲,比别人慢慢走,慢慢走还没关系,走一步退三步、兜兜圈子,那你看这怎么比呢?

你一冲就是几十里,然后他是两公尺都要走十年还走不完,还在原地踏步,那如何能比呢?那就是什么?那就根本没有诚意,有没有真正地想要修,有没有真正想要所谓的断三界烦恼、求菩提,那都是呼口号。

一般人学佛什么呀?第一年进步很大,第二年就好像得气喘病一样,走一步就要喘三下,再也进不了了,学了十年,还是第一年初发心的境界上。

这太多了,他也听了很多经、看了很多经,都进不去,名相也都能卖弄卖弄,但都没有真的懂得、都不相应,只是当作跟人家言谈之助,讲话有点话题就对了,不是只是今天天气...。

「云何为瞋」?「苦,苦具」,「苦」就是苦果,「苦具」就是与苦共具的一切有漏、无漏法,只要能够生苦的,都是「苦具」。

「憎恚为性;」对于苦果跟苦在一起的东西,就会令你产生憎恚的性质,这是「瞋心所」的性质、体性。

「能障无瞋,」在消极来讲,它能够障无瞋,「不安隐性,」令你的心不安稳。你心里面有瞋怒的话,那你的心一定不能安稳。

「恶行所依为业」。那现在讲一个,我们开始修行的人因为还没有断烦恼,不要说是种子,就常常有现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经验提供大家作参考:假如你心中有瞋恨的话,或是你气某一个人,某一个人做了什么事、讲了什么话,令你生气,你一定要尽快把这件事情给摆平;如果你不摆平的话,就妨碍你修行。

所谓摆平是什么?譬如说把事情搞清楚、解释清楚,也许是误会等等。把事情都搞清楚以后,然后如果是误会最好,误会了那就摆平了。

如果不是误会,那就想办法原谅对方,最好要原谅对方飞方法是,要看到这中间我也有过错;如果只看到只是他的过错的话,那就很难原谅对方。

可是如果你发现一件事情,一件有争执的,或是令你烦恼的事情,那你发现这中间你也有过错的话,不是全都是他的过错,那你就很容易原谅他。

人就是这样子,原谅别人很难,原谅自己很容易。因为发现自己有过错,所以就原谅了自己,附带就原谅了他了。

这是一种心理作战,这种心理作战非常有用,去发现看这中间我也有过错,那就事情就容易办。

如果一直都只是看都是他的错,那你一定恨死了,那你永远也没办法摆平。

这中间就是自己的修炼,养成自己反省自己的那种习惯、那种能力,能够自见己过,你如果能自见自过,那一切事情都好办。

你若一直都是只看别人的过错,那这个事情就不好办了,你一定很难摆平,因为都是他的错,这个人该死,一天到晚在心里面诅咒他。

禅宗六祖大师说:「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他非我不非」,这个事情都是你的错,我都没有错。那你如果这样讲的时候,这当下你的过错就比他还要大!因为你只看到他的过错,而没有看到自己也有过错。

修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质素(性质跟要素),什么呢?要有勇气,不要孬种。什么勇气?承认自己过错的勇气。跟谁承认?跟自己承认才难,跟别人承认还容易。为什么?

因为为了要讨好对方骗一骗他一下,缓和一下他的情绪,很容易骗啊!合掌说:「抱歉,阿弥陀佛!我忏悔。」就可以了,可是心里面真的有忏悔吗?那就不一定了。

自己对自己说:「我有过错。」那绝对不会骗人的。可是自己对自己说:「我完全没过错。」那一定骗人的。

英文有一句笑话说:「I never tell a lie.」(我从来没有撒过谎。)这个就是弥天大谎!对别人可以说谎,对自己说谎有什么意思吗?可是众生就是这样无明,自己骗自己。

修行的质素:①勇气,②有良心。一般人这两个都很缺乏。

「能障无瞋,不安隐性」,因为那个嗔怒心令人心不安稳,所以你要修行,尤其要修禅定,一定要把你这个整个心要摆平,把跟人家一切过不去的都要摆平;摆不平,心就不会平静。

尤其是良心有愧、有亏的,一定要赶快把它摆平。你不摆平,它一辈子都变成鬼魅一样的扒着你走;你不期然一打坐、一念经他就出来了,鼓噪的事情忽然就出现了,你对不起人家、欺负人的事情这些都会出现,所以修行很难。

所以你看一辈子生活几十年,你能够不亏欠任何人吗?能够对不起任何人吗?能够不没有理由得罪任何人吗?这很少!乃至于不害人、恼人等等,

那如果害人、恼人的这些你在心里面静静的时候,它就会从八识田心中油然升起,那就变成一个鬼,就会障碍你。所以平常没事,一修行以后鬼影重重,就令你心不安稳,

[恶行所依为业。]「瞋」它的功能就是让我们造作恶业。

「贪」与「瞋」有一个最大的差别:「瞋」所造的一定是恶的、一定是破坏的,但是「贪」就不一定。「贪」可以是好的,可以是坏的,可以是中性的、无记的,

「贪」如何是好的呢?譬如爱国、爱民,为众生做事,这也是贪,但是他是做好事。

贪功德、贪有漏福报,做一些有漏福报的事情,这也不算坏,只是不究竟这样子而已,还是在生死中。

乃至于你为了要贪种种修行的境界而去修行,这也不是太坏,只是不究竟。

乃至于贪小乘的境界也不能说是坏,乃至于是贪权教菩萨的境界也不能算坏。

当然贪恶境界就不能说了,如果贪恶的境界、贪欲境界,然后害人等等,当然是不好的。

所以贪可以好、坏、不好不坏,可以令你造这些好、坏、不好不坏的事情。

但是「瞋」一定是坏事。所以修行不能断「贪」,「贪」很难断,「贪」怎么断?初发心很诚心、诚意的觉得说:「我不受这一切。」然后顿然就断了很多了。

但是这个「贪」呢?这个贪很难断,但是你可以先保留一些,因为「贪」不是完全就是坏的,可以保留一些,暂时,

但是「瞋」要马上赶快断掉,因为「瞋」是绝对不好的。

除了有一个例外,就是师父见到弟子做坏事,师父生气骂人,这是好的。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1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瞋」:《成唯识论》云:「云何为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瞋」能够作为恶行的所依,是它主要的工作、功能,[谓瞋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

「瞋心所」一定会使我们的身心生起烦恼(热及恼)。人生气的时候,脸红脖子粗,血液喷张,所以血液循环就快,就产生热,心里面就产生恼,「起诸恶业,」能令我们发起种种恶业,「不善性故。」

因为「瞋心所」是唯一的不善;没有善、无记,只有是不善的。

[(「瞋心所」的体性为:对于三苦(苦苦、坏苦、行苦)的因及果,令人生起瞋恚。]

「苦苦」本身就是苦的事情,「坏苦」本来是好的事情,但是它会变坏。譬如快乐,快乐会减少乃至消失。

「坏」字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变异」,改变有好几种情况:

①减少,譬如快乐的程度减少了,变成没有那么快乐;

②消失,譬如快乐完全不见了;

③变成相反的、或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这些本来是很甜蜜的,到后来变成很苦。本来是很相爱的,后来一转变却变成相恨。这是坏苦里面最不好的一种情况。

所以对于三苦的因及果,令人生起瞋恚,这就是贪心所的体性。

[「瞋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无瞋善根」的生起,令人身心不安稳,且成为一切恶行之所依(一切恶行皆依「瞋心所」而起)。]

世间最坏的事情都是从瞋怒而起,「瞋心所」会令人造作世间最坏的事情。

1.骂,瞋怒以后,会对他人骂,先用口业发泄你的怒气;

2.打,更进一步用身业打,打是为了伤害,用手打、杖打、器械来打、鞭子打等等;

3.杀,打了还不够就要杀,杀也有种种,刀、枪、毒药、推入陷阱等等这些都是杀。

这些恶业都是由于瞋怒而起。所以有「瞋心所」的时候,它的程度的大小,就令人造不同程度的恶业,这是对他人。对自己瞋怒的人,身心不安稳,而且会成为一切恶行(骂、打、杀)的所依。

[意即,瞋恚一定会令身心生热恼,]不安静、燥热、欲动。[且进而依之而起诸恶业,]「恼」就恼动,心就动了;心动了以后就不安静,就一直想要动。燥热、欲动,因而就起诸恶业,依这个瞋心所而起种种恶业。[这都是由于瞋的不善性之故。)]「瞋心所」会令人造不善法。

[「痴」:即是无明。《成唯识论》云:「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成唯识论》上说:什么叫做痴呢?「于诸理事」,「理」就是谛理,这里指佛所说的真理,不是指其他外道所说的理。对于谛理,对于佛所说的真理,「事」这里是特指修断事(修善断恶的事情)。对于理论上不能了解,「迷闇为性」,这修断是事实上或是事相上,理上不能解,那事上也糊里糊涂的,「迷闇为性」。愚痴就是会令人有这样的事情。

佛所说的愚痴都是指修行而言,当然对于世间上的道理不懂也算是愚痴,不懂道理、也不会去修行、不懂得怎么修行就是愚痴。不懂道理当然不知道怎么修行了,所以对于理跟事两个都糊里糊涂。

「迷闇」就是糊里糊涂。「迷」就是迷惑,「闇」就是闇钝,迷惑闇钝叫「迷暗」。

若人心中有「痴心所」,它就会令人对理事迷惑闇钝,糊里糊涂,搞不清楚。它就有这样子的性质,令人变成这样子。

「能障无痴」,「痴心所」在消极上的业用是「能障无痴」,「无痴」算是善根了,「无痴」这个善心所的生起。

「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一切杂染的事情都是依靠愚痴而生起。人为什么会造杂染业?那就是因为心中愚痴,所以才会造杂染业;如果心中明了,有智慧,他就不会去造杂染业。这就是佛法跟外道法唯一的不同、最大的不同。

譬如说基督教认为人性是恶的,因为亚当、夏娃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就是恶了,所以人是性本恶。佛就不是这样看,人虽然会造恶,但不是因为他性恶,而是因为愚痴,他的智慧被无明盖住了所以愚痴,智慧显不出来,所以糊里糊涂地去造恶。

对比起来,佛就显得慈悲,耶和华对众生就不慈悲,觉得他不行了就下地狱,要不然就用雷把他打死,要不然就用水把他淹死。佛跟外道神的差别在这里。

佛认为一切众生根本上都是善的,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是众生现在迷痴了,他的佛性、善性显不出来,所以佛的工作就是要启发大家的善性,把佛性给显发出来,这样子的话就离一切恶了。

[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这意思就是说「由于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贪等根本烦恼,或是大烦恼,以及种种的「随烦恼业」,这些烦恼不管是根本烦恼还是随烦恼,都是由于无明而起,起了这些无明烦恼之后呢,「能招后生杂染法故。」「后生」就是来生、来世。

「痴心所」它的业用,积极上由于无明所以能够起种种的烦恼、随烦恼,然后消极上它就能够招来世的杂染法,「杂染法」就是杂染身心。来世再投胎的时候,那个身心就是杂染的,不是清净的;因为心里面有种种根本烦恼、随烦恼,所以来世一定感得不清净的身,因为还没得清净法身。所以这个杂染法就是杂染身,也就是说六道身,六道身心这样子。

[(「痴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对于真俗二谛的道理及事相,愚迷闇钝,不能明了。]这个谛理主要是指佛讲圣谛的道理,当然也包括了俗谛,世俗间的道理,譬如说孝顺、仁义等等这些世俗的道理。

[「痴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无痴善根」的生起,且为一切杂染的有漏业之所依。]杂染就是有漏的。[亦即,由于无明之力,能令行者次第生起「疑」、「不信」、种种「邪见」、贪瞋慢等根本烦恼,以及一切随烦恼,因而令行者造诸恶业,招感后生的杂染诸法。)]

烦恼的生起就是这样子,无明→疑→不信→贪嗔痴慢等根本烦恼→随烦恼。

[「慢」:即傲慢。《成唯识论》云:「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什么叫慢呢?傲慢就是「恃自」,依靠自己「于他」就对于他人「高举为性」,对于他人心里面就很高,额头是这样子的,这就很傲慢,我们说眼睛长在天花板上,

但是你说这个慢,是不是他很行才会傲慢?不是。只要是凡夫,不管他是才能高、中、低、或是完全没有才能,都有慢心,这个是依佛法来看,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一个人很笨,但是他还可以很傲慢。他又笨、又犯过、又傲慢,然后讲他,他又听不懂,又不听,这是最麻烦的事。

所以不是只有能力强的人才会傲慢,没有能力的人照样傲慢。你没学佛以前想不到吧?!这个怎么表示呢?以现在我们台湾的文化来讲,有发展到这步说:「你连这个也不会?!」「不会就不会,有什么关系?!谁怕谁?!」这就是又愚痴、又傲慢。

「高举为性」,就是下颚往上提,「能障不慢」,能够障碍不傲慢,「生苦为业。」令自己或他人生出苦。

[谓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什么叫傲慢呢?「德」就是德行,「有德」就是有德者(有德的人)。譬如慈悲是德,有慈悲的人是有德者。「心不谦下」,不只是对有德的人「心不谦下」,乃至于对德行这个东西也心不谦下。

[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为什么能生苦呢?因为他心不谦下,就不可能去学他。

对于慈悲、智慧,他心不谦下,说:「慈悲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慈悲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慈悲的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智慧有什么了不起?!我没智慧一样很了不起呀!有智慧的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呀!我是没有智慧的人,但我很了不起呀!我又不用跟他求什么!所以他有什么了不起?!他智慧他的嘛。」

因为这样,他就不可能学慈悲、智慧乃至一切的德行,因此就令他「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轮」,受轮回苦。

[此慢差别有七、九种。」]慢,总共有七种、九种,「差别」就是种类,种类总共有七种、九种。有的说七种,有的说九种,都可以。

[(「慢心所」的体性是:令人仗恃自己(的我相──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大),而对他人心高气傲,高举不下。

「慢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不慢」的生起,且能生起诸苦。此意为:人若有慢心,对于清净功德之法,及有德之人,其心便不肯谦虚居下,更不肯下心求教于善知识、或向他学习,]因为不修行、不学习的关系,[因而招感了无穷的生死轮转,受无量苦。

一般而言,慢有「七慢」;七慢为:①慢、②过慢、③慢过慢、④我慢、⑤增上慢、⑥卑慢、⑦邪慢。)另外还有九慢。]

现在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七慢。你看这个分类就知道众生的心态是很可笑,你研究唯识就了解众生的心,当然也了解自心了,

「①慢」不胜我,看一切人都觉得:「你们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们都没有比我好的。」

「②过慢」等胜,其实跟别人一样,但是认为:「我比你们好!」等而认为自己胜,与人等而认己胜。

「③慢过慢」胜我(不及我),别人实在比我好,可是觉得别人不及我。「不及我」,并没有说我胜他,只是说不及我。别人实在是胜过我,可是认为他们没有我好。这些都是心理有毛病,所以这一部分就是以心理学来分类就是病态心理学,众生都是有这些毛病,人实胜我,而认他不及我。

「④我慢」恃我。这就是最广、最笼统的说法。这个「我慢」更加离谱了,根本不考虑人家比我强还是比我弱,反正我就是不输人,不管你多厉害,反正我就是不输你就对了,我绝对不会承认输你的。你看,「我慢」就是毛病最大的。已经把所有的一切是状况全都不予考虑,管他怎么样,反正我就是不输给别人就对了。

「⑤增上慢」指修行佛法而已经得到增上,通常是得小乘的果证(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因为有增上果而起傲慢,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法时期很多人学了佛、懂了一些东西,就认为说:「虽然我有一点点傲慢,那是增上慢。」我跟你讲,你没有咧,要证到果地(初果、二果、三果)才有。你只稍微懂一些佛法,那还没增上。得二乘增上果而慢叫做增上慢。

《法华经》说有五千增上慢人退席,那些人都是得果地的。讲增上慢的人就已经是得小乘果地的,所以你们懂一点佛法不要乱讲,滥用名词就搞错了。

「⑥卑慢」这种又离谱了,真是莫名其妙!人胜我多,而认我只少不如。人家比我好得太多了,但是我认为:「我只不过不如你一点点而已,所以你没有什么好神气的!」你看,这很离谱是吧?!这样的众生很多!

「⑦邪慢」这是最糟糕的。无德而谓自有德(自己实在没有德行、没有修行,而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无德而谓自有德不能那么很清楚,但我们讲说,实在没有修行,而认为自己很有修行,这就很多了,佛法里面稍微念几声阿弥陀佛,就以为自己很有修行了,稍微打坐一下,就认为自己很有修行了,因此而傲慢,这个叫邪慢,或恃邪而慢(修邪法而生傲慢)。

对于世间来说,譬如说电影《妙贼》,那个妙贼很神气,因为窃盗的伎俩很高,不只是在他那一道受到盗友的景仰,乃至电视机前的人也很景仰他。这个大盗杀人放火做得越大,在黑道的地位就越高,也是很傲慢。

你看到电视机报导有些犯人被抓到,尤其在外国,他那样子很神气,一点都没有羞耻、惭愧,觉得他好像英雄一样。

杀、盗、淫、妄,譬如红妓女很神气,以婬为业,觉得很红呀!

还有妄语,譬如说有些做间谍的人一天到晚讲的都是谎话,或是骗子使骗术,骗术高就变成老千,就觉得很了不起。

我最近在旧书店看到一套《情报贩子》,那都是讲骗人的东西,而他就觉得很神气。这些都是邪慢。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2
成观法师讲解

    七慢为:①慢、②过慢、③慢过慢、④我慢、⑤增上慢、⑥卑慢、⑦邪慢。

众生种种毛病,这个慢归类起来都是什么?这都是有个比,都是自己跟别人比,都是因为比,因此而生出傲慢,但是因为有我的关系,我的愚痴无明,不管怎么比,反正我就是不输人,那种种的弯弯曲曲的傲慢。

另外还有九慢,其实跟七慢差不多。九慢:①我胜慢(跟前面讲的过慢一样,本来是跟别人一样的,但是认为我比较行)、

②我等慢(跟前面讲的慢是一样,就是广泛的慢,人与我等慢,别人跟我一样,我却认为我比较行)、

③我劣慢(就是卑慢,我比人劣慢,我实在是比较劣,但是因而生慢)、

④有胜我慢(卑慢,别人实在是有胜过我的,但是我却认为我比较行)、

⑤有等我慢(别人跟我是等的,这跟第二种慢是类似的,所以也属于慢)、

⑥有劣我慢(认为别人不如我,跟过慢是一样的)、

⑦无胜我慢(认为别人没有胜过我的,所以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因此而生慢)、

⑧无等我慢(认为别人没有跟我一样好,而生慢,这是过慢)、

⑨无劣我慢(别人虽然没有比我差,但是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所以是卑慢)。

所以心是弯弯曲曲的,种种毛病,这个都是慢。但是光讲这个,不是很明了,看《百法明门论》59页。

《百法明门论》慢心所的体性、业用等等都跟《唯识三十颂》讲的一样,「在一切恶心中,慢心障道是非常大的,因为有慢心,」有慢心就会轻人轻法,「所以就不能真正尊师重道:」尊师,师是人,道是法,所以对人对法就有轻慢,

「慢心重的人,多半轻法慢人,对师、对人、对法多不生尊重;因此慢心重的人,常常是越学越傲慢,」多半的人就越学越好,但是唯有这种人,这个慢心重的人,是学佛无益,而且有害,这都很怪异。

学佛本来是好的,但是,慢心重的人他不要学还好,他不要学他还觉得自己懂得不多,还谦虚一点,对人还好一点,可是,他一学了佛以后,就觉得不得了了,他就越来越傲慢。

「乃至目空一切,对一切人皆看不在眼里;因为这种人在未学、未修之时就已经很傲慢了,若有所修、有所学之后,通常只会增长他的慢心。

所以,诸佛祖师对于慢心重的人,若来求法,」不会马上教他法,「即先调伏他的慢心,」慢心不调的话,等于是有个癌细胞在里面,那个法一进去了就好像有癌症的人吃补药,癌细胞长得更快,死得更快。

你看,二祖慧可大师,参初祖的时候,达摩祖师的时候,达摩祖师也没有说,奥,你来的正好,正好我在等一个人,就是你,赶快教你,有没有这样子?没有啊,就是调嘛,就是不理他,然后他站在雪地里面,过了一宿,雪没及膝,你们看公案里面就这样写,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

那你要不要试一试,大雪一直下,都超过膝盖,膝盖以下都埋在雪里面。那个你不要说,一整夜,你就是五分钟你都受不了。然后你等到第二天的话,那个腿都坏了,一定是变成一个跛子了,那恐怕腿都要锯掉了,但是就这么说吧,他有功夫,所以,他那个脚下面没有冻坏,

然后他求法,你记得他怎么求吗?愿闻诸佛无上妙道,他跟达摩祖师请求说,达摩祖师问他,你在这边站了那么久,跪了这么久,不是站啦,跪了这么久,那你有何所求?他说:愿闻诸佛无上妙道,这本来是很好的,他问无上道吗?

那你知道达摩祖师怎么讲的?诸佛如来累劫修行,难行能行,难忍难忍,所得无上妙道,汝今以此轻心、慢心,便欲得闻?!

你看看,达摩祖师为什么呵他是轻心、慢心呢?因为他之前已经有一些境界了,然后乃至于感得那个神人来指点他去求达摩祖师。然后他自己又是显得他也是很行啊,所以能够忍受整个晚上的风雪,所以心里面还有微细的慢心,这个慢心我们知道说,是我,还有微细的我在里面作祟。所以,达摩祖师为了要让他把微细的我执去掉,慢心去掉,所以,才这样呵斥他。

然后慧可大师不愧是大修行人,大菩萨。他就拿起随身的那个刀,因为出家人有三十六物,其中就是有一个刀,为了要路上有那个树遮住或是腾子,这时候你要走,走不过去,要砍一下,这个刀是做这个用。乃至于有时候也可以砍一些木材可以烧火,或是挖一些树根或是什么菜根啊,可以煮来吃啊。在行走的时候,

所以他就能够刀把自己的臂膀给砍下来,断臂,这个不是断了以后,把那个手臂给呈上去,看来是很可怕的事。

然后达摩祖师才问他说:你现在要问什么事?然后他才说:弟子心不安,祈师安心。

所以,他那个我执、我慢没有断以前,达摩祖师不回答他的问题,也不教他。然后一直要到借着断臂,就是断我相嘛,断臂就是断我相,而且你要晓得这个一断臂就变得残缺的人了,所以这个我相就断了,就是有功夫的人,你的臂断了怎么止血,这血流不止。所以我们若是演电影的话,就可能是达摩一指,唉这个血就止了。

另外就是在《六祖坛经》里面,这个永嘉玄觉禅师,去参六祖的时候,人家去参祖师的时候都是顶礼三拜,他不是,他就是绕着六祖大师走三圈,右绕三匝,绕完之后就振锡敲地上敲三下。

然后六祖大师怎么说,大德从何方来,生大我慢,就呵斥他。所以,从来没有一位行禅者说,这样去参人的,

然后永嘉禅师就说:无常迅速,他的意思就是说我没时间跟你讲这个礼貌了。

然后六祖大师就说:何不提取无生,了无速乎?因为他说无常迅速,那就叫他提取无生无灭,就没有什么迅速了。

六祖大师是慈悲了,若是碰着达摩祖师,他就拿禅杖敲一下,你那里来的野男人,在这边撒野。

所以祖师对于来求法的人,都调伏他的慢心。「然后才渐渐教他佛法:慢心不调,学法无益。]不但没有益处,还有坏处,长养癌细胞。

[何以故?以「慢」者即是计我、执我,以自我为大,凌驾他人,而「我」即是生死之本;一般人虽亦着「我」,但他们的「我」不会膨胀到去侵凌他人,而慢心重的人,都是十分自大的,且他们的自大常会侵凌、逼恼他人,故是与佛法的「无我」、及「无我相」,恰相连惇,完全不相应,故不堪修行。

若心有慢,如身中有癌细胞,一切所摄取的养分,都拿来壮大增长癌细胞,加速死亡。

有慢心的人亦如是,若慢心不除,其所摄受的佛法,不但不能令他增长功德、灭罪生善,反而增长了我慢的癌细胞,结果他就越来越睥睨一切,最后他自己便被我慢给淹没了。

一切众生佛皆能度,唯独慢心之人,佛亦难度;如二乘增上慢人,法华会上五千退席,]所以佛也不能度他们,那个时候,所以,你再愚痴,或种种烦恼再重,佛都可以度你,但是,增上慢的人佛就没办法度,

[故增上慢人,佛亦不能度他们入无上菩提、究竟涅槃;须待一段时日,多至八万劫,我相销尽,方能以无我相故,回小向大,然后堪受大法。]

二乘增上慢人是这样子,更何况是凡夫生傲慢呢,[故知慢心于菩提道上,害人之甚,宜速拔除。]这段特别的重要,所以我跟你们再复习一次。所以,这本《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是我很用心的写的,不是说看过了就好了,你常常都要去复习。看下面一条。

[「疑」:《成唯识论》云:「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

什么叫做疑呢?对于种种的谛理(真谛、俗谛),「犹豫为性」,「犹豫」就是不能决定,犹豫不定,「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它的业用是会障碍「不疑」善心所的生起为它的作用。它的体性是犹豫的,对于道理没有办法决定;因为怀疑的关系,所以没有办法决定要选择哪一个。

「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因为他心中犹豫,所以没有办法选取一种善法来修行,所以善法不能生起。

[(「疑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对于真实谛理,犹豫踟蹰、不能决定。

「疑心所」的业用]在造业上的作用[为:能障碍「不疑」的善品(坚定的善法)令之不生。

此即是说,对正理心中犹豫不决的人,即不能生起善法──因为于谛理若犹豫不决,便不能生信,更不能起修,因此对此人而言,善法定不得生起。

故知疑烦恼是生善的大障碍;疑心若不除,修行无望。)]「疑」在修行上是一个大烦恼,你要对法不能有疑。不只是对法不能有疑,还要不能疑佛、疑法、疑僧、疑师、疑自己。

一、疑佛。⑴疑佛本身,又分三种:①疑佛有无,这尊佛有没有?譬如说:「是不是真的有阿弥陀佛、药师佛、不空成就佛等等佛?这些佛有没有?」

譬如你如果起怀疑的话,那就不能修那个法,譬如说你若怀疑阿弥陀佛有没有?你不能确定就已经没办法修了,你若确信他有才能修。你怀疑而不知道有没有,这样子犹豫不定,你没办法修,没有办法真正修净土法门。同样的,药师佛也是一样的,乃至于其他的佛都一样。

佛是这样子,下面那个疑僧也是一样的,譬如说:「观世音菩萨到底有没有?」

②疑佛的果证、佛果功德,怀疑佛果功德,说:「佛真的有这么大、这么高的功德吗?」你一怀疑,也没办法学佛了。

近代有一派人喜欢考据,据他们考据的结果说:「这些佛果功德,全都是后人给佛的神格化。」这句话说得不三不四,因为佛早就超过神了,还说神格化?!

说这些话的这种人,自己不信,还种种方便言说令人不信,还在教界非常被尊崇,所以现在众生可怜就是这样子。

很多坏法的人带头破坏佛法,引起一片毁佛、谤佛、坏佛的风潮。这很糟糕!

众生真正有坚强信心的人不是很多,受种种恶知识的影响,怀疑佛果功德。

③怀疑:「佛是不是真正度人呢?」这就麻烦了。

⑵怀疑佛所说的法,这跟疑法是类似的。因为佛如果不说法,那等于没有佛;佛如果没有法,那就没有佛一样了,众生还一样不能得度。佛之所以能度人,是因为他有法,而且说法。「有法」跟「说法」就不一样了,佛说法度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6-1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疑法。⑴疑法本身。我们这样一检验,在末法时期的问题都很多。

①疑法的人对于法的本身有无产生怀疑:「这个法有没有?是真还是假的?」又是刚才那一派人说佛果功德都是把佛神格化,这一派人说:「大乘非佛说。」所以他们是否定大乘法的。他们不只疑法,而且确定是谤法、毁法,在现代造成一大股势力,他们都是佛法学者。

②他们对于法的功德也是质疑的。大乘佛法既然被他们认为不是佛说,所以就根本否定大乘,说大乘是后期佛教。

我们一般讲「小乘」,但是在二十世纪末起来的时候,这一批人把「小乘」给它一个名字,比较中性的叫「南传佛法」,颠倒讲就讲「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这两种称谓都是颠倒讲。

你要知道在传统上、在历代都是没有这个名字、没有这个词,这是为了要贬斥大乘的。他们说大乘是后期发展出来的,所以前期就是佛的原始佛法。「原始」就是没有改变、变造的,维持原来那样子的佛法,称为「原始佛法」。

那派人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就提倡小乘,又给它更厉害的名字叫「根本佛教」,说小乘佛教是佛教的根本。这就颠倒!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佛最先讲的第一部经是什么?《华严经》。因为《华严经》是根本,所以大乘佛法是最原始的了。

释迦牟尼佛,我们不说别的佛,因为这些人恐怕也不信别的佛嘛!我们就说释迦牟尼佛是大乘还是小乘?佛一定是大乘嘛!佛如果是小乘,根本就不会去度众生了,他证道以后就可以涅槃了,所以佛一定是大乘。如果佛不是大乘的话,就不会有佛法传下来。

佛本身他就是大乘,佛的根本就是因为慈悲心而出家修行,为了解决众生一切的生老病死,乃至于能够证得菩提。

所以佛法的根本是大乘佛法,二乘的佛法、小乘佛法不是根本,最原始的也不是小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佛本身就是大乘,根本怎么会是小乘呢?!这些都是颠倒说。

但是末世众生迷痴,误信邪知识、恶知识所说种种谤佛、谤法,令末法时期的佛法就越来越混乱!疑法就会产生这么多的问题。

三、疑僧。僧就是菩萨,信菩萨有无,信菩萨是什么功德?能不能度众生?怀疑就没办法修他的法。

四、疑师。这个师可以是凡夫或圣人,如果假设他是凡夫的话,那么他所说的,你不要处处都怀疑。他说每一句,你都怀疑,然后去查证,他一讲出什么,你就觉得:「诶,这好像有问题。」就赶快去查,这是疑师。

「疑」是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具破坏杀伤力的东西。「疑」的相反就是信任。

譬如以夫妇来讲,假如老公不信老婆对其忠诚,就常常怀疑她有没有去交男朋友,如果他有这样子的想法、犯疑心病的话,即使他的老婆再怎么样保证,他还是怀疑的,总是要自己跟监或请征信社的人跟监,

然后记录、拍照、录音、录影种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有可疑了,到哪里去都要问得一五一十,清清楚楚,万一在路边不小心跟一个男人讲讲话,被拍照照到就完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重要,师与徒之间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信任心,师父讲了什么话,他觉得这个恐怕有问题,就马上去查,那就表示对师父没有信心。

这就很麻烦,是学法的致命伤,也是师徒关系的致命伤,因为师徒不是在一起生活的,是要在一起修行的。

修行要依法,如果你对他的法处处都怀疑信不过的话,那就很难在法上有交接、传承的事情发生。

就好像夫妇互相不信任、怀疑,那关系不会很好,而且会同床异梦。这对被疑的人是很伤害的,因为伤害对方的人格。

[「疑心所」谓犹豫者,善不生故。(「疑心所」的体性为:能令行者对于真实谛理,犹豫踟蹰、不能决定。]不能决定信受、决定修行。

「决定」的意思就是「确定要」。夫妻之间,如果老公对老婆起疑心,那老公会不会对老婆全心去爱她?不会!他一定会有所保留,因为他生疑,怕被出卖、怕被伤害,所以他对他的老婆的爱心一定有所保留,乃至于对一切都有所保留,包括金钱要留一手暗中处理,所以夫妻的感情绝对不会水乳交融,互相猜忌,疑就不信,一天到晚互相猜忌,没有办法很融洽。

师徒之间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建立在信心上,那这个信心要怎么样子,一般而言是这样子,如果是正常的,通常你认为,以我的看法,觉得我们师父很棒,这个讲的很土了,但是就是觉得我们师父很棒,如果一讲说我们师父很棒,那就应该就不会怀疑了;
如果说有怀疑,我们师父不棒,或是不是很棒,普通棒,有一点棒,但是不是很棒。

那我们再回头讲,这个老公对老婆没有疑心,只有爱心,最高最高是倾慕,adore,倾慕到乃至于崇拜的地步,通常是这样子,倾慕、敬佩,敬爱这样子。有的女的很可爱,他崇拜他老公,他喜欢他老公喜欢到崇拜的地步了,像我们那个弟子,她认为他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她也不管他是真的、假的,反正她就是觉得他就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了。

所以这就有这样的层次,由爱到敬爱、仰慕、钦慕、崇拜,拜倒在石榴裙下,就是夫妇之间感情的程度。

对方是不是真的这么棒吗?不需要。他也许长得又丑、而且也不是聪明,但得到她的芳心,有什么办法呢!女的对男的是这样,男的对女的也是这样子,就是对方说了算。

师徒之间也是一样,有种种层次的差别,人与人之间就是常常不用讲话的,你对对方的感觉,你对对方的那种感觉,对方能感觉到,这是很厉害的,你的感觉会出卖你,所以,你是爱她不爱她,不用问了,一天到晚问,那个就很麻烦了。乃至于敬爱,对方是仰慕你、崇拜你,你都可以感觉得出来,不需要讲。

师徒之间也是一样,到底你对你师父是什么样的感觉,师父当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缘,勉强不来的。对方不一定很漂亮,美如天仙,他先生才爱他,不需要这样子。她很普通,不是很丑,这样子可以了。可是也不一定,有时候很丑也可以。

我认识一个小说家,他的太太就长得很丑,我看了就不好受,可是当时我为了要去跟他学写小说,不得不去访问他,可是我实在很不喜欢看他太太。他对他太太非常好,不是装的,不知道他是怎么看的。

所以你要修行条件太多的,学佛你不能疑佛、法、僧、师,因为佛与菩萨跟你太远了,真正传给你法的、教你法的是师,你如果疑师,那在你的修行里面就生出极大的癌细胞,你的修行终归要死翘翘的,因为癌细胞长大了就死掉了,所以不能疑师。

因为师是你的法身父母,你如果疑你的法身父母,你还学什么?没什么好学了,学了也不会真诚,因为怀疑就不会真诚、虚心地去学,不会真心地受教,所以很难学了。即使像慧可大师那样子非常的诚心,还要被祖师教训。如果是疑师的人呢,棒喝就一棒打死了。

五、疑自己,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没有自信心,那就没有办法学,会学得很差。你如果真正要学佛法,前面这五种信都要有,五种疑都没有,这样才行。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3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恶见」:《成唯识论》云:「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

什么是恶见?「于诸谛理」,就是在佛的真理里面,「颠倒推求」,「推求」就是「思维」的意思。他在思维的时候却颠倒地去做,颠倒想,所以阿难在《楞严经》里面发愿说「消我亿劫颠倒想」,颠倒推求,不好好地想,颠倒的想。

「染慧为性」,「染慧」就是污染的智慧,智慧有清净慧、也有染慧。譬如说戏剧里面有一些人很聪明,小人也很聪明,但平时想的都是染污的事情,他那智慧是染污的。你不能说他不聪明,那不是黠慧(小聪明),而是邪慧。

「恶见心所」「能障善见,招苦为业。」它会感招种种苦,这是恶见的业用。「谓恶见者,多受苦故。」有恶见的人最终都要受很多的苦。

[(「恶见心所」的体性是:对于真实的谛理,爱作种种颠倒的推度,而令行者产生恶慧、狎慧、染污慧。

「恶见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行者的善知见之生起,并且能招感苦报。也就是说:恶见之人,来世多遭苦报──这是因为计执恶见不但令自己不能修行,并且还会害人、误导他人入于歧途、邪路,远离正道,因此其果报甚重。)]

所以恶见会害人,误导他人,种种见解能令人误入歧途,修了半天不只是白修,而且有害。就好像药物可以治病,但吃错药就完了,依邪见修行就吃错药了。所以说别人有毛病,然后不用脏字讲他,说你吃错药了,这个就很糟糕,吃错药就是神经病嘛。

[恶见共有五种: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

[一、萨迦耶见:即我见或身见。]「我见」就是「见我」(见有「我」),违于佛所说的「无我」。

「我见」的「我」就是指「神我」,也就是现代人称为「灵魂」。为什么把「灵魂」称为「神我」呢?那个「我」跟神很接近,所以称为「神我」。

见身里面有灵魂,这个灵魂不但是在身里面,而且是常住的,所谓的灵魂不灭。

这跟「八识」有什么差别呢?有很大的差别:「神我」是一合相,是一整体不可分割的,所以不能去分割、分析它,它就是一个。

相对于八识,我们的神识、业识可以分成八个识,而且「神我」它是一合相,除了它是一整个不可分割以外,而且是不会改变,永远这个样子,灵魂是这个样子,它永远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我们的八识会由于业力而改变,八识是因缘和合。

「神我」或灵魂的缺点及坏处着重于一个、不可分割、不会改变的常性,至于它的称为灵魂不灵魂倒无所谓。

说它是一个,是不可分割,而且是永远不会改变,也就是常性,不可以改变就是常性。可是这就违背于不可分割、不会改变,不会改变就是常,

所以它的过错在哪里呢?主要就是说,首先一合相不是说真正讲和合,就是一整块,就这么一块,这个相对于佛所说的因缘和合,就很多的东西因缘和合起来,我们八识也是因缘和合的,所以它是违反因缘和合的原则;不会改变就变成常性,就违反无常。

佛说「法无常,因缘和合」,但是它这都是违反的,也为其,因为它是不可分割,所以它是常,因为不可分割,它就是石头一样,一块石头它就不会变了,它如果是杂凑的话,和合的,那么它那个组成分子就会被改变,

也就是说它那个是死的,固定的,死的,那为什么会固定、死的?因为是神造的,所以「神我」是神造的。不管是哪一派、哪一国的哲学或是宗教,婆罗门教认为灵魂是梵天造的,所以一造成就固定不能变,你就变不了它,不准变;变了话,就违反他的意志了。同样的,基督教认为上帝造人,他的灵魂也是永远不变,就是这个样子。

因为我们佛法说「无常」,而且众生的业力会转变,轮回转生于六道,每次轮回好像换房子、换衣服一样,每次都现出不同的形象。

但是基督教只有「二世说」,不是三世,只有今世、来世,而且认为来世是永远的;没有说有什么改变,今世死了以后就来世,来世就当鬼了,那就一直当鬼,当到耶稣再来审判的时候。

这种说法很勉强,他们说今世是这个样子,死后还是这个样子,永远是这个样子,一直到耶稣审判以后,你就下地狱,下地狱以后还是这个样子,要不然上天堂到耶和华那里去的时候,也是那个样子。

这就很呆板,就是呆教。众生很奇怪,很愚痴的东西都有很多人信。这一点也不惊奇,因为呆人信呆教嘛!智人信智教!耶和华也很呆,没事造人也不造好一点,还造出被人家诱惑的人,所以很呆,搞得世间一塌糊涂!

不是有本书叫《都是夏娃惹的祸》吗?其实才不是!你要真正推的话,其实都是耶和华惹的祸、都是上帝惹的惑,他老人家没事为什么造人呢!他要造也不造完美一点,造得那么烂、那么多缺点,而且也让所造的人造了很多坏事,还造出核污染,所以这个上帝呆不呆?是很呆,把世间搞得乌烟瘴气的;造了世间又不能管控,还说上帝是全知全能,我看是无知无能!

所以「我见」那个我,就是萨迦耶见,就是「神我」,「神我」就违反了因缘和合跟无常的道理。

「身见」的「身」不是身体的身,而外道看到灵魂有一个固定的体,这个「身」是「体」的意思,所以称为恶见。

如果你把这个灵魂或是这个我相,变成固定下来有一个不变的体,那会有什么大的结果呢?那一切因果都不能运转了;因为已经固定了,所以你修行也没有用,所以不能改善自己、把愚痴转成智慧、把烦恼转成菩提,乃至于不可能成佛、凡人不能成圣,

可是这正好是外道的目的,他就是要凡夫永远是凡夫,因为他说神造人、神造万物,不管婆罗门教还是基督教的上帝,所以你们永远乖乖当个仆人就好。

他们有这一套,印度就有四大种姓,那你永远就是这样子。你如果是婆罗门,那生生世世是婆罗门;你如果是剎帝利,那永远是剎帝利。

因为这是梵天的意旨,梵天是神,他不会搞错,所以他一造你的时候不会造错了。

他造你是婆罗门,你就是婆罗门;他造你是首陀罗,那你就是首陀罗,不会错,那你安心就做首陀罗。

他们印度人真的很安心地这样做,你如果是吠舍,那永远是吠舍,安心地做吠舍,这样就ok!就是因为这样,

印度佛法被灭以后,他们就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者次殖民地,直接由英国管了。

元朝退出中国以后并没有亡,还是统治了北亚、中亚、南亚,全都是他统治的。印度那时是蒙兀儿帝国,「蒙兀儿」(Mogul)就是蒙古(Mogol)。

因为印度有种姓制度,所以他们的社会很不平等,有很多漏洞、缺点,所以就很容易被外族统治。

蒙兀儿帝国统治他们三百多年,一直到西洋人来了,又接下去被统治近一百年,一直到甘地出现,后来印度才在1947年恢复独立。

这很可怜,都是因为他们的邪见、恶见害了他们,令他们国家没办法强起来。

可是释迦牟尼佛是他们的大解放者,可惜他们众生的共业太强了,倾向不平等的社会制度。

印度最底层的人很甘心做低下的事情,譬如「首陀罗」的意思是「贱民」,他们做奴隶、丧葬事业(扛尸体、挖坟墓)、除粪、屠杀、沽酒等等下贱的职业,而且不可以受教育、读书、认字,不可以跟其他三个种姓混杂在一起住,同一条板凳甚至不能同坐,不可碰触(untouchable);因为他们被视为很肮脏,若碰到就倒霉。

他们也很自豪(proud)自己是首陀罗,譬如说:如果人死掉了,要拿尸体去火化或是丢在水里面,那都要由首陀罗来做,其他的人都不能做。「如果没有我们首陀罗的话,他们的尸体都没办法处理,人死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我们也是不能缺少的。」

如果他们到台湾来会大为惊异,因为台湾的殡葬业也旺盛,大学毕业生都去做,在殡仪馆做司仪、化妆等等工作,而且穿着制服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跟印度的首陀罗一样。

你光看「萨迦耶见」这几个字,看不出来它的缺点,我这样一分析,你就懂了。

为什么在恶见里面排第一的是「萨迦耶见」,不是像我们说:「我有一个『我』,这是『我见』。」不是这个,是刚才讲的「神我」之见,有很强烈哲学宗教背景,就影响整个人的信仰、思维、生活方式。

所谓的「灵魂说」,以婆罗门教、基督教来讲也都是一样,因为他们认为神造世人,造了就有一个灵魂,灵魂也是上帝给的,所以灵魂是不自由的。

因为说灵魂不自由,所以西方反过来很强调求自由,尤其中古时期摆脱了基督教的樊篱,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一直到宗教革命就跟教皇、神父争自由,然后就有政治革命,在政治上要跟国王争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个笑话:我们中国人太自由了,所以不需要再求什么自由,天高皇帝远,很自由。中国人就有这样的智慧,再怎么困难的环境下,就像蚯蚓钻到泥土里面他可以活得好好的,所以地震他也不会受伤,这就是中国人的本领,适者生存术超强。

他钻在地里面,「石头」压不倒他,「水灾」冲不垮他,「地震」震不了他,「风」也吹不到他,而且它全身都是软的,什么地方都可以钻,

所以我说我们中国人的特性就是蚯蚓性,蚯蚓它在泥土里面它很自由,泥土是有质碍的,对它没有用,古代的王法是很严格的高压统治,但是对中国人也是没有质碍的,他不太受影响,总有办法破解它,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子,怎么样严苛的法令,对他不管用,就像泥土至于蚯蚓一样。

[二、边执见:即执断常二边之见。]断见←中道→常见。「断见」就是说此生完了就断灭,死了就一切都完结了,什么都没有,一了百了。这跟「灵魂说」正好相反。

像现代罗素所代表的那一派哲学家就认为这样子。我以前深受罗素的影响,后来学佛以后很幸苦地破解掉。

说人的身体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他把人看作尸体,人死掉以后就分解,说生命就是碳水化合物里面的原子、电子、质子、中子所产生的能量,那能量就是生命现象,那能量就消失没有了。

你听起来觉得他好像很有道理,事实上似是而非。除非你深入佛法,否则很难破解这种理论。

他只从表面上来看,从物质方面来看,看起来好像是碳水化合物,像电子、质子、中子那样跑所产生的能量,

可是他没有想到:在人死以后还未分解之前也是碳水化合物,那为什么没有生机的能量了呢?同样一个活人的碳水化合物跟死人的碳水化合物有什么差别?他把这些问题都miss(错过)掉了。

什么呢?其中有一样什么东西令活人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作用?死了以后就是少了什么东西而导致碳水化合物不再作用了?因为不再作用,就不能维持那个身体,所以开始分解、败坏。那是什么?他当然不知道嘛!为什么?因为他也很呆、很愚痴呀!没有深度的能见,所以很肤浅!

所有的机械论者、唯物论者就是看表面,所以很肤浅,所以说什么东西能令人的碳水化合物能起作用,神识。他的智慧差太远了,愚痴人不知道自己愚痴就很糟糕,可是他又称为所谓的哲学家。

当然这套不是他发明的,你有必要知道一下,他那一派哲学是从笛卡尔那时候发展起来的数理哲学、逻辑、实证论等等,西洋数学家有一套特色就是很注重数学,威廉‧莱布尼兹(Wilhelm Leibniz)发明的微积分、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推广三角函数等等,那套数学被拿来证明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

他们认为数学是最完美的,而且没有缺陷、没有人为的因素、没有感情等等其他的因子影响他的一种学术。最完美的,没有感情,没有其他的因素,即使是化学,化学元素其实也不稳定,物理更加不稳定了。你说物质是死的,其实它的电子、中子都在运动,也是活的,所以也不稳定。

只有数学最稳定,依数学的理论画出来的线都是完美的东西;只要懂这种技术,任何人来画都是一样,不会有差别。他们用数学来画天体运行图,测量地球半径、直径、圆周等等。

记录《大日经疏》的一行阿闍黎也是一位天文学家,我们现在用的农历是唐玄宗请他撰写五十二卷的《开元大衍历》,到现在还是有效。他的数学很强,还测出南纬、北纬的长度。

西洋人用数学这套想要演算上帝的轨迹,要证明上帝存不存在,后来发现天体实在是很完美,一点都不能差,无数的行星都不会相撞,各自有各自的轨迹,所以他们的结论就说:「这么完美的设计,除了有上帝存在以外,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出现,所以证明上帝存在。」这是「很聪明」的呆子。

绕了那么大一圈,差不多一千年左右,就要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他们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但也证明了上帝所说所作有时候不太对,于是就被送到十字架上绑起来烧掉了,首当其冲就是继承尼古拉‧哥白尼(Mikolaj Kopernik)学说的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Bruno)。

哥白尼发明了天文望远镜,然后就发现圣经讲错了,不是太阳绕地球,而是地球绕太阳,违反圣经说的;圣经是神的话,神说太阳绕地球,那就是太阳绕地球。

这有什么差别?主要就是谁是主、谁是副的问题。如果是太阳绕地球,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绕着走,那么地球是主;如果地球绕太阳,太阳是主,地球是副,所以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如果照耶稣教的耶经来讲,是太阳绕地球,所以是以地球为主,这是耶经的意旨;因为上帝创造宇宙万物,先造地球,为了让人白天能看得到、晚上也看得到,于是他白天造太阳、晚上造月亮给我们,所以他主要的目的是在于地球上的人。

他造的杰作,两个赤身裸体的白痴(亚当、夏娃)就是他的杰作,是他创造的结晶,而地球(包括动植物)、太阳、月亮、星星也是为了那两个杰作而创造的。

太阳为了他们白天有光有热,月亮是为了他们晚上能看得到,但星星干什么呢?星星的光又不够,可能是让他们用来欣赏,觉得很漂亮。

一群呆子,从上帝开始就是呆子,亚当、夏娃当然也是呆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4
成观法师讲解

    历代以来,哲学的派别就特别多,在古希腊就有机械论、唯物论、实证论、经验论、数理哲学。

机械论(Mechanism)就是把人生就看作是机械运作一样,一开始的时候,生命的源头就看成是机械运作一样,生命是偶然、碰巧、没有原因的,所以它的结束也没有什么意义。

但它并不像二十世纪初期的存在主义说人生是荒谬的那一种,人生是荒谬,荒谬也是一种意义,机械论者连「人生是荒谬」这种意义都没有,人生就跟一台机器一样,完全没有意义,这种理论很可怕!

然后生命是一种偶然,「或然率」是他们提出来的,说生命是一种或然,而不是必然,也不是因缘所生,所以也没有因果。忽然从空中掉下来,就好像陨石没有什么原因就掉下来,那个是机械论。

唯物论(Materialism)跟机械论很类似,说一切都是物质的运作,相对于唯心论,只是物质的运作,也是一样没有什么意义的,当然也是否定所谓的灵魂。

逻辑是实证论(Positivism),英国的罗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美国的约翰‧杜威(John Dewey)都是实证论者,这些都是西洋的外道邪说、妖魔鬼怪,虽然是世俗的,但违反佛法的道理;修行人如果看了他们的著作,会受他们的影响,会破坏佛法修行。

胡适就是学杜威的,认他为老师。实证论就是说一切都要以事实为证据,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这是杜威说的。一定要有证据,

可是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拿出证据的。譬如你老婆爱你有多少,你能拿出证据吗?你老婆爱不爱你,这是信心的问题,你如果不相信你老婆爱你,那你就堕入疯狂边缘,你就很忙,天天到处找征信社,这家做的不好,又换一家。

这些都是,我把它称为妖魔鬼怪,破坏我们修行,可怜就是当初我看了很多罗素的书,胡适的书也几乎都看了,中毒甚深,后来幸亏我闭关的时候修地藏法门,地藏菩萨帮我解毒,否则没有办法往上修。

英国的经验论(Empiricism),以约翰‧洛克(John Locke)、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为主,都是心理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洛克写了一部《Of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经验论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这一派也是倾向断灭,「断见」就是断灭论,说死了就什么都没了。经验论也是这个样子,数理逻辑就是罗素啦,这是断见,死了什么都没有。

跟它完全相反的就是「常见」,认为一个众生一出现,永远就是那个样子,不会改变。宿命论、神造论、多数外教都是这种「常见」。

断常二见(断见、常见)是恶见的一种,它有什么坏处呢?其坏处就是障碍修行、障碍解脱。

你如果相信的「断见」,一了百了,那就不用修了。然后就倾向于希腊伊壁鸠鲁派的享乐主义,认为反正一死就没有了,所以把握今世好好地享乐一番。那就不会去修行,永处轮回,「断见」的缺点就在这里。

「常见」的见解虽然跟他相反,可是也达到同样的效果。「常见」既然就不会改变,那修行也没有用,因为你永远都是这个样子。

譬如上帝造你这个样子,那你永远都是这样样子,你如果能得到一些好处,死掉以后到你的天父那里去,那是神的恩典,那也不是你能做的,你所作的都没用;你所有的努力跟神的意旨一比的话,渺小到完全没有用,所以也是令人不要修行;修行没用,因为不能改变自己、改善自己,因此而得智慧、解脱。

「断见、常见」这两种见解都是破坏修行的,都是令人不修行,不能修行的结果就是不得解脱,那就永处轮回,所以是「恶见」。

佛讲的一切法就是针对两个目的,一是解脱,一是菩提。解脱是第一步,是小乘的;菩提是第二步,是大乘的。你如果违反了这两个目的,那所有的道理都是不好的、那所有的知见都是「恶见」。「边执见」就是边见,二边知见。

[三、邪见:即谤无因果之见。]前面所讲的「边执见」并没有直接谤因果,而是间接破坏因果。

但「邪见」就直接冲着因果的道理而说:「世间没有因果。造善不得善果,造恶也不会受恶果。你做什么都没有关系,没有果报的。」

这就是谤无因果,同样令人不修行,甚至鼓励人造恶了,认为造恶没有关系,不会受报。

佛讲一切法都是针对修行而来,不是为了反对他们的见解而反对,而是因为他们令人不修行。

[四、见取见:于诸恶见中,妄计有涅槃,并以为胜,而生取着。]

譬如有些外道修行某种法,其实在造恶。譬如说:「杀某种动物当作牺牲来祭祀,供了多少数量以后,那你就得涅槃。」因此你就拼命地杀,这就是「见取见」。杀生之中怎么可能有涅槃呢?!

「见取见」就是把种种非法、不好的行为里面,计为有涅槃,这也是妨碍修行的。

[五、戒禁取见:依于邪戒之禁制,而执取以为最胜,如取猪戒、牛戒、裸身戒、涂灰戒,而邪计为生天、或涅槃之因。]

印度有一派修行人修行的方式是学猪,那叫「猪戒」。猪是四只脚爬,他也学着用四肢爬,吃东西就不用手,直接用嘴巴吃,要模仿跟猪一样。这是印度外道的一种苦行之一,

猪表面上看是很愚痴的,事实上现在的科学家说猪其实是很聪明的,所以它装笨,搞了半天认为它是超聪明的。但我们自古就认为它又笨又懒,可是这是它的计谋,所以能够吃得胖胖的。

最能干的狮子、老虎很勇猛地去求生,猪都不用那么幸苦,狮子、老虎常常抓不到就饿肚子,可是猪天天都吃得饱饱的。

其他动物都很辛勤地求生存,但许多都不得善终,活了没几岁就被吃掉了。猪就不一样,活得黑黑、胖胖的,到一定年岁才被宰掉,也可以说得善终,不会中途夭折,除非得了猪瘟。

为什么印度外道要取猪戒这种苦行呢?因为猪被人认为是丑陋、肮脏、下贱的,如果生为猪应该是很苦,可是他没想到美国的猪很享受,还当宠物。所以他取猪戒学猪受尽大苦,这是由于印度苦行派,这些都是苦行派。

人生苦恼无穷,是没有穷尽的,那么他们就发大心:「我今世把所有的苦受尽,来世纯受乐。」如何把苦受尽?他们就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苦,一切都受苦,认为自己就受尽了,所以就扮猪,扮猪不能吃老虎,把很难忍受的苦都受了。

他们是为了这个原因,不是为了好玩。你说他脑子坏掉也是,但是他其实没有坏掉,而是想岔了,相信今世把苦受尽了,来世纯受乐。

「牛戒」这也是一样,就扮牛了,那就要吃草了。「裸身戒」这也是受苦。你看印度那种天气环境,整天都裸露是不好玩的,会有很多蚊虫叮咬。「涂灰戒」把灰泥涂抹全身,把毛细孔都塞满了,皮肤都不能呼吸了,所以涂灰是很苦的事,那样是受大苦。这些都是苦行派的,苦行都是邪见。

「而邪计为生天」邪计说做这些事情,将来可以升天、「或涅槃之因」。

「戒禁取见」,「戒禁」是如来戒禁,如来戒里面禁止取猪牛等等这些戒,如来禁止佛弟子取这些外道戒的见解,所以称为「戒禁取见」。[关于五见,详见《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61~65页)。]

[又,此五见尚可开为二十句、]二十见[六十五句]六十五见[等:]

[一、二十句──计五蕴各有四句:]

[(a)色蕴]

[1.色是我;]计「色是我」,这个「色」就是五蕴色身,「色蕴」的「色」。色=我,「色」与「我」(神我)是一体的,神我跟那个色我是合而为一,不能分开的。

[2.我有色;]我>色,「我」是主体,拥有这个「色」。

[3.色属我;]因为拥有这个「色」,所以「色」属于「我」。

[4.我在色中。]我<色,这就变成这个「色」比「神我」还要大,也就是说心在我身中,身比较大,灵魂比较小。

[(b)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都一样有此四句;]受是我,我有受,受属我,我在受中;想是我,我有想,想属我,我在想中;行是我,我有行,行属我,我在行中;识是我,我有识,识属我,我在识中。[故五乘以四等于二十句。此即是二十见。]

[二、六十五句──计五蕴其中之一蕴为「我」,其他四蕴则各为三个「我所」:]

[1.我之璎珞(我之庄严)。]璎珞代表我的庄严,是他身上庄严的东西。

[2.我之僮仆(为我所驱使)。]僮仆代表我能够驱使做事的人。

[3.我之器物(为我所拥有、使用)。]器物代表我所拥有、使用的东西,包括房子、田产等等。璎珞是他身上庄严的东西。

虽然这些是身外之物,但有近有远,近的是璎珞,器物是他使用的东西就比较远一些,器物比如刀剑不能挂在脖子上,所以器物是比较远,

然后童仆是有情,不管是有情、无情都属于我所有,都是「我所」,

所以有三种我所,器物当然包括房子、田产等等,所以这三种我所,用璎珞、童仆、器物来代表。

这三个我所[三乘以四]蕴[等于十二「我所」,加上一个「我」,等于十三。以任何一蕴为主,都有此十三见;]所以一个蕴就有十三见。

[不同的外道派别,便各以不同的蕴为主,蕴共有五,十三乘以五,等于六十五,即是六十五句,也就是六十五见。]

[义贯]

[六根本「烦恼,谓」(即是)「贪、瞋、痴、慢、疑、恶见。」]以上六种根本烦恼就讲完了,

「贪、瞋、痴、慢、疑」都很不好,都会妨碍自己,都是害自己,

但最不好的就是「恶见」,因为「恶见」会妨碍别人、害别人,所以是最坏的。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主要的坏处就是传播邪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5.随烦恼心所]

[论颂]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昏沉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注释]

[「随烦恼」:此类烦恼共有二十心所,因为它们都是随着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故称为「随烦恼」,又称为「随惑」。]

烦恼称为「惑」。为什么烦恼称为惑?因为烦恼能迷惑我们的自心,断惑证真,断惑就是断烦恼。因为烦恼会打我们自心明净的闲岔,惑乱了我们的自心,所以称为「惑」,迷惑、惑乱了我们的自心。

[若与「根本烦恼」相对而言,便又称为「枝末烦恼」。]随烦恼又称为枝末烦恼,并不说枝末烦恼比较小,而是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从根本烦恼生出来的。

[此二十随烦恼又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兹如下述:]

[1.小随烦恼:共有十个: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因为它们是各别起故(牵涉范围较小),]

「各别起」就是各自行动,单兵战斗,它牵扯的范围比较小,[故称为小随烦恼──但这并不是说它们的威力或影响力小。]

譬如「忿」是大怒,它的威力哪里会小?!「忿」的威力是很大的,「恨」也是很强的,只不过它牵涉的范围比较小。

[2.中随烦恼:共有二个:无惭、无愧。因为此二烦恼遍于一切不善心;一切不善心中都有无惭、无愧心所相随──若非无惭、无愧,则不会生不善心。]因此,心不善这种人一定是无惭、无愧的。[以此二烦恼所涵盖的范围属中度,故称为中随烦恼。]

[3.大随烦恼:共有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这个大随烦恼就是因为它范围大,涵盖的范围大

[因为这八烦恼于一切染污心,]所以一切的染污心里面都有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些心所,[故其涵盖的范围最广,

一切染心中,都必有此八烦恼相随,因此它们称为大随烦恼。]

[又,这些随烦恼虽然是随着根本烦恼而起,但这并不表示它们的威力就因此比较微小──须知这「随」字只是表示它们生起的次第,及其所依。]「所依」就是指主体,就表示它们的主体是什么。

[「忿」:《成唯识论》云:「云何名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此即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忿相用故。」]

《成唯识论》上说什么是「忿」?「忿」就是大怒、暴跳如雷。

「依对现前不饶益境,」「不饶益境」就是「不顺境」,让你不喜欢的境界。「愤发为性」;它就发作了,台湾话叫抓狂,一起愤就令人抓狂,发作起来没办法控制,「愤发」就是「激起」的意思,

「忿心所」的体性就是它能够激起我们性子、脾气,「能障不忿」,会障碍「不忿心所」的生起。

「执杖为业」,令人拿刀杖想要去伤害人,大怒,接着就是要伤人,

「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心里面怀愤怒的人多数都会发出暴恶,暴就是强烈,强烈的、恶的身表业,这个表就是我们表现出来的,用身体去表现出来的业。

我们用现代话来讲,「身表业」肢体动作,因为「业」就是「作」。

「此即瞋恚一分为体」;这个「忿」是以瞋恚的一部分功能当作它的自体,「忿」本身是没有自体的,是引用「瞋恚心所」其中很强大、强烈的一部分功能(这部分是非常「瞋恚」的心)来当作它的自体。

事实上它还是「瞋恚」,可是它很强大,超过一般的「瞋恚」,于是就给它一个名字,叫做「忿」。它是有一个名字,但没有自己的实体,它的本体还是「瞋恚」。

「离瞋,无别忿相用故。」如果没有「瞋恚」的话,那就没有「忿心所」了;因为它的本体已经没有了,所以也就没有「忿」的相、以及「忿」的用。

「忿」是依于「瞋恚」而有的,并没有一法称为「忿」,而是「瞋恚」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把它独立来看、独立来讲,事实上它还是属于「瞋恚」。

[(「忿心所」的体性是:对于现前于己不饶益(不利、不顺、有损害)的情境,能令人激愤大怒。]

假如一个人有「忿心所」,而且他的「忿心所」很强大,他如果碰到不顺意的环境或是对他有危害的环境,那么他就很容易勃然大怒。

可是「忿心所」不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强度也不一样。脾气特别大的人,也许他的「忿心所」就很大,所以他就很容易抓狂、发大怒就想打人。脾气小的人,他的「忿心所」只有一点点,那就是好好先生,让他发大怒几乎不可能。

我读书的时候,有位老师的脾气好得不得了,那就说明他的「忿心所」很小,瞋恚烦恼也很小。所以脾气大是要不得的了,这都是累劫修行的表现。

[「忿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不忿心所」之生起,并可驱使人去执持杖器、刀枪等,欲与人殴斗。]这就是忿心所,所以一发大怒了,就想打人,就会诉诸暴力,所以执刀杖就是诉诸暴力,[这就是说,心中怀着忿怒的人,多会因此发起暴力的身业,来表达他心中的忿怒。

然而这「忿心所」本身并无自体,而是以根本烦恼中的「瞋心所」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作为它的自体;]只有一个名,而没有实自体。[因此,若离于瞋体,便别无「忿心所」的行相及作用可得。)]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5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忿,即是大怒、或暴怒。忿怒现行时,即令人暴跳如雷、青筋暴露、破口大骂,乃至诉诸暴力、动手动脚,拿枪动刀等。]为了要伤害人。[是为修行人之大忌。

(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即使再怎么气愤,也不宜破口大骂。

若平时并无忿怒之恶习,而忽然间,并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别人也没什么大过,就禁不住大发雷霆,或自己闇中气唬唬地不能止息,这时极可能是魔事所致(亦即瞋魔作祟),须多注意。]

因此要控制得住自己,不要失控。

不过有一种例外,譬如徒弟不听话,一再犯过,有时候恐怕也要大声一点,要不然他听不进去。

做师父的虽然大声地讲、或是呵斥,但是心里面不能动气,动了气那就太亏了,犯不着这样子,徒弟不听话就摆了,你为了他生气,气得半死,这样划不来!

[若有此种情况发生,须立即自我觉察,倘若是魔事的话,如是觉知已,便即无事,可立得平复、身心安稳。]

佛也有呵斥弟子或外道的。如果弟子有过,师不呵责的话,为人师者就是要教导弟子对的事情,如果错了而你不教,有失为师的职责;所以如果不呵责就要下地狱。

末法时期有个问题,徒弟就好像孩子一样,很宝贝,师父都舍不得骂,也不敢讲、不敢骂;如果徒弟有所要求,也不敢违背他,多半都顺从他,令他欢喜,变成这样子。

在二十年前,我到中和一个道场去,跟那主持师父聊天。那时候汽车并不是那么普遍,他们买了一辆七人座的进口车,那个师父就跟我说:「孩子们要买,所以就买了。」你若不太顺他的意,现在出家的人少,又怕徒弟跑掉了。徒弟请求,就马上付诸实施。大概是这样子。这是一种很坏的风气,做师父的人在这方面必须要努力一下。

如果没什么大事,忽然生了气,这可能就是魔事,就必须要注意。而且气得没办法控制,气得发抖,但是事实上客观来讲也没什么大事,这个时候就可能是魔事。如果是魔事,觉知就好了,如果不觉知,就被它控制住了。

[然若一直不能觉知是魔事,便可能酿成大灾──末法时期,经中称为「斗诤坚固」之期,道场中斗乱之事,所在多有;]非常多,所以很不容易避免,要尽力在这方面努力;因为斗乱的话,道场就不宁静,根本不能修行。

[其中事情之肇端,]起因[常常是些莫名其妙,甚或不关紧要的琐事,却酿成大灾,这就是典型的魔事。

以末法时期,魔强法弱,众生无明不觉,众魔遂屡屡得逞其志。)]

[「恨」:《成唯识论》云:「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由忿为先」,先前由于对某人生出愤怒的事情,因此就怀着恶心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

这个恨能障不恨,其业用是令人产生热恼。[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如果你心中有恨意的话,不能忍受,一直都会产生热恼。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这个忿本身也是没有体,是用瞋恚来做它的体,[离瞋,无别恨相用故。」]没有恨的相,也没有恨的用,

「恨」是借用瞋恚的一部分作为它的自体,所以它本身没有体,它的本体是「瞋恚」。

这个「瞋恚」有一点转变,「瞋恚」是比较普遍一般的现象,但是「恨」是比较特殊一点,含藏在心里面很久,但是表面上不吐露出来,暗中坏恨。

「恨」跟「忿」正好相反。忿怒是完全表露出来,把瞋恚的心全都表露出来了,「恨」的强度其实大过于「忿」,「恨」是含藏在心里面,表面上装作没事,恨在心里,怀恨、记恨在心里。

中国人特别会记恨,西洋人就特别不会,西洋人心很直,譬如两个人打架打到后来就握手,互相钦佩,但中国人绝对不行的。你不要说打一场架,回去就恨了:「这次没把你打垮,下次早晚把你打死。」即使表面上有某位大哥出来讲和,表面上是和了,心里面还是恨;

不要说打架,即使有一句话不对头,通常永远就恨着你,很难忘掉、很难原谅人。

这是中国人很糟糕的一种民族性,在中国人里面就不能得罪人,一得罪人,就永远把你记住,很难消掉。除非又有厉害关系的时候,他暂时把恨意忘掉一下,跟你握手言和再合作,可是内心里面总是想要有一天把你拌下来。

修行人绝对不能这样子。菩萨戒里面有一条「瞋不受悔戒」,譬如某人得罪了你,后来他发现觉得很不好,就来跟你道歉。你不接受他道歉,也不原谅他,这就犯了「瞋不受悔戒」。

譬如以夫妇来讲,先生跟太太道歉,太太就说:「好啦、好啦!别啰嗦啦!」那就是不接受他道歉。如果以菩萨戒来讲,这样就犯戒的。

情况好一点的,你跟他道歉,他不讲话,变成一尊「佛」,默默的。佛默然的时候是表示允许的意思,但是凡夫默然的时候是表示不甩你的意思。

如果有人得罪你、令你恼怒,然后跟你道歉,依菩萨戒来讲,就应该要接受,因为慈愍故。

有慈悲的人是不瞋怒的,瞋怒大的人慈悲心一定少。这必须要修,不修的话跟道就有相当的距离。

[(「恨心所」的体性是:行者由于先前对某人曾经很忿怒,虽然已经事过境迁了,但心中还是怀着旧恶,不肯舍弃,宁可于心中对彼人暗结怨愤,这就是「恨心所」的体性。

「恨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不恨心所」的生起,并能令人心生热恼(人愤恨时,血脉贲张,全身发热,]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不可思议![心中懊恼,故称为热恼)。]

人在恨的时候,迅速地内耗,就好像身体里面有一个锅炉一样,燃烧机,所以很热。譬如很气的时候,手抓紧,很花力气的,都会发抖,

[这就是说,心中暗结怨恨者,便不能含容忍耐他人,故恒常生起热恼,令自己身心不安。

这「恨心所」也是以「瞋恚心所」的一部分功能,作为它的自体,「恨心所」本身并无自体,以若离于「瞋心所」,便无「恨心所」的行相及作用可得。)]如果不依于「瞋心」,就没有「恨心」了,所以「恨心」的根本或是它的原来的体就是「瞋心所」。

[「忿」与「恨」两个心所的相同处是:这两个烦恼都是极其强烈的情绪;其相异点为:「忿」是将大怒完全发之于外;而「恨」则将大怒藏之于心,其人在身语上虽不发作,但其眼神、表情及谈话的口气,皆可察觉其恨意。

(修行者不应对人怀恨、记仇。否则即伤自己的慈悲心,]事实上恨心没有伤害到别人,就先伤害到自己,这伤害是很大的,很受不了。

尤其你如果说要修打坐的话,你心中对任何人不要说恨意,只要是有一点瞋意的话,你就没办法坐。

瞋意一浮上来的时候,就障碍你心的平静,就是会打扰,再怎么坐都不能进去,所以打坐之前,都应当搞定,自己心中对他人的忿恨都先应该去除掉,

[而且也令他不易得定;以怀恨之人,心常不得安定故。)]

《中阿含经.业相应品思经》云:「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修禅定的人要无怨无求,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什么不满,也没有什么所求;因为离世间的贪忧,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子,因此他的心就很广大,极广甚大是讲他的心量,

入了禅定以后,从欲界到色界,从色界到无色界,然后修四无量心,所以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看了这种经句就令人很羡慕。

[「覆」:覆者,盖也;即是覆藏;亦即所作之恶事,不欲人知,而予以藏匿、遮盖、掩饰。]

这包括「文过饰非」,做错了事不肯承认。「文」就是虚文,讲一些假的事情,想要把它盖过去,叫「文过」。「文过」只是想要盖过去,

还有一种更糟糕的就是「诿过」,就是推诿过失,把自己的过失归罪于别人,说因为别人怎么样,令他犯这个错误。

这个是最糟糕的,这个叫什么,这是一种恶德,推诿自己的过错,讲种种的借口、理由,这是最糟糕的,这种人格是很差劲的,出家人绝对不能这样子,因为人格都不行了,还有什么僧格?!这是最忌讳的事情。

错了就承认,承认了改过就没事了嘛!不肯改过,不肯认过,才会文过饰非,才会诿过,把自己的过错说成是他人的原因,这是非常要不得!

每做错一件事情,他都有理由,等于是说他不承认自己有过,因为有理由,所以就不承认有过。

那个理由就是辩白,犯了错就讲理由辩白,讲好听一些就是解释一下。犯错认过就好,解释什么?!没什么好解释,错了就是错了。

日本人说「对不起」是:「御免。」(ごめん,gomenn)日本人一般最庄重道歉就说:「申し訳ない.」(もうしわけない,mousiwakenai)我没有什么理由可说,我错了。我不讲任何理由,反正是我错了,对不起。这是最慎重的道歉。最糟糕的是犯了错,讲了很多理由、很多原因。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早的一个理由就是老师问他说:「你的功课做了没有?」他说:「做了。」「在哪里?」他说:「忘记带来。」这一招我们大家大概都用过吧!忘记带也算是一个理由。

如果是个人,如果是个出家汉,那就要有担当、要有种,错了就说错了,不要讲什么理由,听了令人觉得很累,那就把自己的人格降低了。

出家人要有僧格,但僧格之前要有人格,人格之前要有骨格,因为有志气、有骨气,不是软爬爬软溜溜没有担当,所以要有骨格,否则只是一只变形虫或是蚯蚓,软溜溜的。

变形虫在生物学叫阿米巴,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变很多中形状。没有骨格的人就好像变形虫一样,多变。

所以如果「覆藏」的话,做了坏事情就不要让人家知道,而且也要把它藏匿、遮盖、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子的人是被人瞧不起的。

没有骨格、人格,那如果出家人更加没有僧格了,什么格都没有,如何荷担如来家业?!那都只是一句话而已,怎么担得起来?!连自己都担不了!

[与「覆藏」相反的是「发露」,]「发」就是揭发、显露,揭发显露自己的过错。

佛法就是这么困难,揭发显露自己的错误,比自己打自己巴掌还要厉害,所以末法时期戒律就很难行了。

[行者于戒律若有所毁犯,自己主动向僧众或长老大德表白,]这个称为僧前忏、僧中忏,[并表示愿忏悔改过,称为发露忏悔。]

如果长老大德或大家都知道了,那就不叫发露,那只是忏悔。「发露」就是必须别人不知道的时候,然后你先自己举发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戒经云:忏已无罪,心得安稳;心安稳故,易得禅定,证悟圣道;若覆罪而不忏,则其心中永远不安、不宁,隐隐中一直为罪所娆,烦恼缠覆,心不易得定,更不能得佛无漏慧,而出生死苦、证涅槃菩提。

故知不覆藏,而发露忏悔,是为了令行者离于往咎]往昔的过咎[之烦恼,安心办道,堪修无漏定慧,而成就无漏道果。]

光是佛讲的戒法,你知道整套戒律的精华在哪里?就是忏悔,整套戒律就是为了忏悔,忏悔为了先灭罪,灭罪后才能清净。

忏悔可以持咒、念佛、拜佛,但最快、最厉害的就是在僧中忏,在大众之前忏悔。

①表示诚意,你勇敢改过的诚意跟决心;②离「我相」贪着,「我相」就包括所谓的面子了;重要很勇敢才行。③离情执。

佛的忏悔法(在僧中忏),比日本武士剖腹还要厉害,还要更大的勇气!日本武士一剖腹死了就算了,而且还得到所谓好的名声,说他勇敢、忠贞。敢忏悔的人就不怕丢人,可是却不会因此丢人,反而因此高贵了。

可是你如果覆藏的话,怕丢人,反而因此为人所不齿,遮遮掩掩的,自己的过错不敢承认,这永远没办法修,一切所修都抵消掉了。

这就是为什么末法时期不好修的原因。因为大家都讲面子、讲表面,即使在初一十五诵戒的时候都没有真正地发露忏悔,然后长老看怎么处置等等都没有,那就是把戒条念一念就算了,所以没有什么真实的作用。

唯一有两点作用:①你没有把戒给整套忘掉,②因为诵经、诵戒的关系,还尊重佛菩萨,那佛菩萨多少还会有点护念加持,但是不会太多了;因为你光是念,没有真正照着戒律的精神去做,所以得到的不是很多。

就好像阳光普照,你却躲在屋檐下,会有一点点阳光照到,但照不到很多。你光是诵戒,但没有做真正的羯磨,这效果不大。

所谓羯磨就包括发露、忏悔、举过等等一整套的事情,末法时期已经很难做这样子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我相」很大。

[关于「覆心所」,《成唯识论》云:「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对于自己所作的罪,就害怕失去利益跟名誉(好听的名声),怕别人瞧不起,「隐藏为性」因此就把它隐藏起来。

[能障「不覆」,悔恼为业。]它的业用就是令人很懊悔、很懊恼。[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你覆罪的话,一定会不安稳的。

[大论唯说此痴一分故,不惧当来苦,覆自罪故。」]

《瑜伽师地论》说「覆」是「愚痴」的一分。他为什么会「覆」呢?不害怕将来受苦报,所以才覆藏自己的罪。可是越覆藏越糟糕,除了本金还有利息。

[(「覆心所」的体性是:对于自己所造的罪,恐怕万一被人知道,会失去利益及名誉,因此加以隐藏。

「覆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不覆心所」的生起,并令行者之心产生后悔苦恼。这也就是说,覆藏罪过的人,事后必定会忧悔懊恼,心中总是不得安宁稳定。

《瑜伽师地论》说,「覆心所」是以「痴心所」的一部分功能为其自体(亦即,覆藏是「痴心所」的功能之一),因为覆罪之人,由于愚痴无明,不知有因必有果,造罪不忏,当受果报,而欲以藏匿一时,冀得侥幸逃过,因此才会作覆藏己罪的事。)]

[「恼」:《成唯识论》云:「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业。]

什么是「恼」呢?「忿恨为先」,先前已经产生忿恨了,忿恨过了以后,「追触暴热」,「追」就是追忆,「触」就是触及。一想到了,就身体里面、心里面就产生很大的热,叫做追触暴热,

「追」就是追忆,「触」就是触及,因为以前忿恨,所以现在不能碰触。一碰就爆发了,事情本来过去就好了,如果你偶尔一想到,又气起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6
成观法师讲解

    禅宗六祖大师说:「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因为大家都会犯过错,会犯过错的原因就是愚痴。你如果犯了过错能改过,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那你的智慧自然就会增长了,过错减少,智慧增长,所以改过一定会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护短」就是护自己的短。「贤」就是善。如果你为自己护短,他的心里面就不善,这个心不是好的心,是恶臭的心,所以会护自己的短。这是很要不得的!

「改过必生智慧」,改过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改过有好几个阶段:知过→认过→改过。改过先要认过,认过之前先要知过;因为知过,所以能够认过;因为认过,所以能够改过。

如果一个人会「覆藏」、「文过」、「诿过」,「文过」就等于是「覆藏」的意思,讲很多好听的话遮掩自己的过错叫「文过」,

其实「文过」比「覆藏」还要厉害,因为「覆藏」只是不让它显露而已,可是「文过」却讲很多好听的话,然后遮掩自己的过错,想要瞒天过海。

「诿过」比「文过」又更坏了,把自己的过错说成是别人害他一样,因为别人怎么样…,令我怎么样…,变成一个理由,所以这更坏。比「文过」还要坏,

第一个是「覆藏」,「覆藏」已经够糟了,「覆藏」是隐性的,把它隐藏起来,根本不碰,「文过」是想要把它遮掩起来,讲了一些很动听、很漂亮的话,然后想要把它盖起来,所以更进一步,

「覆藏」是消极的,「文过」是积极的,「诿过」是更加积极的,勇猛精进想要把自己的过错说给别人,这是最勇猛的啦,

「覆藏」就是很不勇猛,「文过」是普通勇猛,开始有点精进了,所以「覆藏」是消极的,「文过」是精进了,「诿过」是勇猛精进,不但不认为说自己的过错,还说是别人害他的一样,别人使他这样,

如果他要会做「覆藏」或是「文过」、「诿过」的人,他会不会改过?不会。

既然不改过,他会不会认过?他也不会认过,不认为自己有过。

既然不承认自己有过,那他知不知过?也不知。

这是三重过错,你犯了过是一次,然后再犯了「不知过→不认过→不改过」这三重过错,那就变成无惭、无愧,就是无惭、无愧了。

因为无惭、无愧,才会覆藏、文过、诿过,人格扫地,为人所瞧不起。

他的本意是为了保护自己,结果反而是暴露自己,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

     什么是「恼」?「恼」就是「忿恨为先」,先前先有忿恨,现在又去「追」忆「触」及了,于是就产生「暴热」,[狠戾为性;]不但「暴热」了,发了「狠戾」,这就是「恼」的性质。

[能障不恼,蛆螫为业。]「螫」就是「刺伤」的意思,就好像蝎子会螫人,「恼」也会螫人的,主要以恶言来伤人。

[谓追往恶,触现违缘,心便狠戾,凶鄙粗言,蛆螫他故。]

「追忆往恶」,想到过去,跟他过不去的事情,或是他跟你过不去的,你心中怀着恶心,

「触现违缘」,现在又碰到相违的缘,令你不顺、不爽的缘现前了,然后你的心就产生「狠戾」,

而且就会「凶鄙粗言,蛆螫他故。」为了想要伤害他、刺伤他。

佛经里面常常有很好的句子,《出曜经(卷第七).学品(第七)》云:「口所吐言,先笑后语,不伤人意。是故说曰『慎口悍亦然』也。」语不伤人意,讲话不要伤别人的心。我们众生讲话很容易伤他人的心。「蛆螫」就是伤害别人的心意,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恼」也是以「瞋恚」的一部分作为它的自体。[离瞋,无别恼相用故。」]如果没有「瞋心所」,「恼心所」的相、用就没有了。

[(「恼心所」的体性是:先前对某人或某事已经怀有忿恨在心,现在只要一回想到,就会令心生起暴烈炽热、狠毒凶戾的情绪。

「恼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不恼心所」的生起,并会令人甚至造作以毒针刺人这样的恶业。

也就是说,由于追念已往的旧恶,又碰到现前的违逆不顺之缘,心受拂逆,便油然生起狠毒乖戾之情,且多发为喧嚣暴烈(高声喝骂)、以凶狠粗鄙的言语,来刺伤他人。

然而这「恼心所」本身亦无自体,也是以「瞋恚心所」的一部分功能作为其自体,因为若离于瞋恚,便没有「恼心所」的行相及作用可得。)]

讲到「瞋恚心所」的时候,大声呵骂,在过去的一年,我常常呵责弟子的时候也会这样子,后来发现这种功用不好,而且还有不良的效果,所以我就发愿,跟徒弟讲,我不再这样做,于是就都没有这么做了。这就是你自己的愿心,你如果真正发愿这样做,就可以做到。

我那种大声呵责是一种方便,有时候没办法,必须要这样子。可是既然我说不再这样做,那就没有这样做了;不那么做,我觉得也蛮好的,因为细胞死得比较少。本来没有很气,一讲的时候气就来了,可是又不能不讲。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发心、愿力很重要,愿力就包括决定,决定这么做,就可以做到。你为什么没做到?因为你没有真正的决心。

我刚才我讲以前大声呵责弟子,你们也看得到;后来我改变了,你们也看到了。这就可以证明发心非常重要。

你说你有什么重大的过错或是重要的缺失改不过来,为什么改不过来?因为没有真正发心,知道吗?

佛讲的一定不会错的。我种种修行的历程,一再证明这个发心是最重要的。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就可以做到。「If you will,you can do it.」

[「嫉」:即是嫉妒。《成唯识论》云:「云何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慼为业。]

我们看到这里,这些都是烦恼。你说你要断烦恼,这些都要断,你知道吗?这些都是烦恼。

你不要光喊断烦恼,烦恼在哪里、烦恼是什么,这些都是你要断的烦恼。

现在世尊给你剖析这些烦恼各自是什么状态,好让你去修断它。

这就是讲真正修行者最底层的心理了。什么是「嫉妒」?「殉自名利」,「殉」通「循」,就是「顺着、依着」的意思。

为了要顺着自己的名、利,而「不耐他荣,」这句话讲得很好,很生动!对他人的荣耀、光荣不能忍耐,是可忍孰不可忍,你发达了,太不可忍受别人发达了。

「妒忌为性」,可是「不耐他荣」,不一定说你的荣耀超过我,也许我本来就有荣耀,你现在才开始有一点荣耀,我就受不了;总而言之,要讲荣耀,就是我一个人可以,别人的话我就是受不了。

这不一定嫉妒比自己好的人,对于不如你的人,你也会产生嫉妒,总之就不希望他好就对了,希望他越糟糕、死得越惨就最好!

你学佛,尤其又学唯识学,洞察到人的心就觉得很可笑!

「能障不嫉」,「嫉妒心所」能障碍「不嫉心所」的生起。

「忧慼为业」,你看,这又很妙!「不耐他荣,」现在又「忧慼为业」,看到别人发达了,他就忧戚,很难过,你看,好不好玩,就是这样子。

忧戚是什么?譬如父母过世,产生哀伤的心情,这叫「忧慼」。用在这里就特别好笑,看到别人发达了,就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忧慼哀伤,很难过。

[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慼,不安隐故。]有嫉妒心的人听闻或看到他人的荣耀或发达,「深怀忧慼」,这忧慼就跑到心窝里面去了,骨髓里面都含着忧慼,因此让他不安稳,坐立不安。你看看,这么可怕、这么可怜!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嫉相用故。」]「嫉妒」也是以「瞋恚」的一部分为自体。离开「瞋」,就没有「嫉妒」的相、用。事实上这个「嫉」也应该有贪的成分在里面,因为贪所以嫉,

[殉与徇同,]读音与意思都一样,同音通假。循、殉与徇这三个字同音通假,因为同音就可以通用,所以常常可以假借。[舍命以求外物,即称为徇。

(「嫉心所」的体性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能够舍命以求(拼命地追求自己的名利),但却不能忍受别人拥有荣盛之事。

「嫉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不嫉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能令人忧郁愁慼。

这就是说,嫉妒的人,一听到别人有荣耀兴盛的好事,]心里面就不快乐,[便心生不喜,深怀忧慼,而不得安稳。]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很有意思!可是多半的人都会这样子。

跟嫉妒相反的就是「随喜」,讲来容易,但很难做。「随喜」不是随他欢喜,而是为他欢喜。如果有菩萨讲了好的道理,或是修了大行,佛就说:「吾助汝喜。」意思就是:「我给你随喜。」

你看到别人有好事,但能够为他欢喜。不是你的事情,不是你得到利益,你为他欢喜,这种事情太少了。

他人或者觉得你太笨:「别人的好事,你高兴什么?!」譬如有人加薪升官了,有一个人真的为他欢喜,就是他的老婆。他老婆也不见得为了他先生加薪而欢喜,因为钱多了,会多拿一点给家人,她能够掌管的钱就更多了;不一定为了他而欢喜,而是因为他加薪会跑到她的口袋里面,所以因此而欢喜。

我不是讲过嘛,以前人死了老公,然后她哭的时候,都是这样:「你好恨心,你丢下我,这个没有心肝的人,我怎么办呀,我要依靠谁啊。」就是这样子,所以她哭谁啊,只是哭她自己嘛。

所以,相反随喜,也是一样,都是于己有利才随喜,如果完全没有关系而叫他随喜,那不是头脑坏掉了?!

我小的时候,我们家有房间租人,有个房客,是四十年前,他买了一辆野狼125cc,那个是很拽的机车嘛,125cc是很大,然后他买了就放在那个走道上,我看到,哇!这么漂亮这么好,我心里面一直为他欢喜了一整天,后来我才想:「我在高兴什么?他也不会给我骑。」

学佛以后才知道这就是「随喜」,为他人的好事而欢喜。这是天然的呆子,我从小很自然就是这样子,也没有人教,我是自然就这样子,是往昔的业习力;因为这样呆呆的,所以后来学佛的障碍不是很多。

[然而这嫉心所,也是以瞋恚心所的一部分功用作为其自体;若离于瞋恚心所,即无「嫉心所」的行相与作用可得。)

又,嫉妒心是与魔心相应的,其破坏力十分强大。]魔为什么要破坏众生的修行?因为嫉妒,因为你修正法,他不能修正法,所以嫉妒你。

你如果修行从欲界得定以后就已经出了欲界,入色界了,就已经脱离欲界魔的手掌了,所以他就少了一个子民了,因为欲界是他的管区,逃掉一个属下。

你一开始修行就准备当逃兵,那怎么可以呢?所以他就要破坏你,魔是因为嫉妒。

如果有嫉妒心的话,你就知道它的破坏力跟魔的力量是一样的,很强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人一生嫉妒,什么都可以做,甚至于「忿、恨」都没有「嫉妒心」的强度大,嫉妒心可以驱使人去做任何的恶事。譬如嫉妒的先生或太太都可以去杀人的,很恐怖的。

如果看到人家修行而心生嫉妒的话,那就等同于魔的化身一样。这是很糟糕的事,

所以要特别注意,特别要注意修随喜的心。虽然实在是很难,但是因为难,所以要修。

嫉妒心对别人有破坏性,对自己没有好处,不只是没有好处,而且会破坏你很多的功德。

你一念嫉妒,那大半的善心都破坏掉,因为嫉妒是大恶心,而且是不愿意别人得好处的心、不愿意别人有好结果的心。

这个心就很恶,很容易就幸灾乐祸,希望别人就是失败、挫折,这样的心要不得,

看到别人失败就冷笑:「嘿嘿,你终于有这天!」那就跟魔一样了,这都是由于嫉妒引起的,

这些道理,一切世间外道都没有讲得这么清楚、这么严重。

这就是令行者自己的心不能平静。不要说对别人有好处、坏处,你自己的心就不能平静,那就不能清净、入定,也不能得到一切佛法的真实利益,因为由于烦恼扰乱你自心的平静。

慧可大师心不安,当然不像我们有这些随烦恼的恐怖事,但是众生心不安就是因为有这些烦恼、随烦恼。

现在佛菩萨就铺叙给我们看,讲得一清二楚,让我们知道自心到底是怎么样。

众生自心烦恼无边,真的是很多很多,但你誓愿断吗?最要紧的就在于这个「愿」字。你是不是真正地愿断?

你每天念一念四弘誓愿,跟唱山歌一样,还是沿街叫卖的「酒干倘卖无」、「有没有破铜烂铁要买喔」?把四弘誓愿变成这样子,那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你要深思「烦恼无边誓愿断」,你要自省:「是不是真的愿断?」大部分的人常常是心不甘、情不愿,而不是全心全意地想要断。[详见《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72~73页)。

(愚按:其实「嫉心所」之体,除了瞋恚一分之外,或也应有贪的一分,]也应该有「贪」的成分在里面,因为「贪」,所以「嫉」。

[因为嫉妒之心中,都有很强的贪得之心在内;如此则嫉心所中,即贪瞋各有一分,以为其体。大德请详。)]

[「悭」:即是悭悋。悭又常与贪合称为「悭贪」;其实悭与贪是不同的:悭是己之所有,不以享人]自己有的东西[(不跟别人分享。)

贪是己之未有,意欲得之,]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自己想要得到,想要去多得。[甚至觊觎非分(别人的东西,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得之物,想要取得。)

《成唯识论》云:「云何为悭?眈着财、法,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蓄为业。]

什么叫「悭」?「悭」就是眈着财跟法,财就是指世间的财,法是出世间的财,是法财,可是在世间很慷慨的人,用钱很慷慨的人,对于法就不见得一样。

我就碰过这样子的人,他出手很大方、但对于法却很吝啬,他自己学会的东西就不希望别人也学,当然也不会想要教你,所以不一样。他出手很大方、很好客,不管请客也好、借钱也好,都很舍得,但是都是对于法惜法若命一样。

「不能惠舍」,不能施惠舍给他人,「秘悋为性」,闇中偷偷地有鄙悋之心。

「能障不悭」,「悭心所」能障碍「不悭心所」的生起。

「鄙蓄为业」,「鄙」就是低下、低劣,「蓄」就是储蓄。本来储蓄是好的,可是变成好像守财奴一样,那叫「鄙蓄」。「鄙蓄」是「悭心所」的业用。

[谓悭悋者,心多鄙涩;]「涩」就是,涂有油的钱就很容易滚出去,但是钱有点毛绒绒挡住它,所以出不去。[蓄积财、法,]他会蓄积财和法,另外有种解释就是:财也是法。[不能舍故。此即贪爱一分为体;]

「悭心所」就是以「贪爱」的一部分作为自体。[离贪,别无悭相用故。」]如果离开「贪心所」,就没有「悭心所」的相、用。

[(「悭心所」的体性是:能令行者耽着财与法,而不肯惠舍他人,只是一味地秘藏悋惜之(为了怕别人向他要,或被偷劫,所以甚至闇中很宝贝地藏着,不令人知。)]就变成「小气财神」,

英国十九世纪的大小说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写了一本《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里面有一个人物叫Micaber,他是个有钱人,但很小气,所以叫「小气财神」。

[「悭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不悭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能令人鄙悋积蓄。这就是说,悭悋的人,其心多鄙悋悭涩,因为他们都只为自己积蓄钱财、或虽追求佛法,却不肯施法于人,与他人共享法益。

这「悭心所」也是以「贪心所」的一分功能为其自体;若离于「贪心所」,即无「悭心所」之行相与作用可得。)]

[「诳」:即是欺骗。《成唯识论》云:「云何为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即贪痴一分为体;离二,无别诳相用故。」]

《成唯识论》上说什么是「诳」?「为获利、誉,」想要得到利益、名誉,「矫现有德」,「矫」就是「装作、假装」的意思。假装出很有德行的样子。

「诡诈为性」,是为了要骗人,「能障不诳」,]「诳心所」能障碍「不诳心所」的生起,「邪命为业」因为诳嘛,所以常常就以邪命为业,诈骗。

「谓矫诳者」,假装自己有德而诓骗的人,「心怀异谋」,他心里面怀有不好的计谋,「多现不实」,他所表现出不实的外表,然后去做邪命的事。

「此即贪痴一分为体」;「诳心所」就是以「贪」与「痴」的一部分功能作为自体,「离二」,离开「贪、痴」这两个心所,「无别诳相用故」。就没有「诳」的相、用。「诳」是依「贪、痴」而起。因为有「贪、痴」,所以才会有「诳」的相、用。

[(「诳心所」的体性是:有些行者为了获得利养与名闻,行为做作,装出很有德性、很有修行的样子,专行诡谲矫诈之事。

「诳心所」的业用为:消极方面,能障碍「不诳心所」的生起;积极方面,能令行者以邪命为业。这就是说,矫诈虚诳之人,心中多怀诡异之图谋,因此多牵引他们去作一些虚诳不实的邪命事业,例如看相、卜卦、]

看相、卜卦为什么邪命?因为看相的人所谓说,来未来,去未去,今世后世他都知道,事实上并不是都知道,所以就是诳,就是骗人的。

卜卦就是或然率,以理性的眼光来看是或然率,虽然卜卦是中国古典的一种学术、技术,可是或然率就是一种机率,把一些符号赋予某种意义,然后来抽签,这样就可以看得出一个人的命运吗?以佛法来看,这种是不实的。

古代用龟甲、蓍草,所以叫「龟蓍」。古代抽签卜卦就用乌龟壳、蓍草去卜,可是乌龟壳跟众生的业力、众生的祸福有什么关系吗?应该是没有关系,这是硬扯上关系嘛,所以那种其实是不搭轧的!

可是因为众生贪爱的关系,所以找算命先生指点指点,就去看相、卜卦。为自己趋吉避凶,就去找算命先生指点指点,如果他真的可以指点你的话,他应该也可以指点自己吧!

为什么他不能离于看相、卜卦这个行业,给自己卜一个文王大卦发个大财呢?不行嘛!可见这里面很可疑嘛!

他都不能够利益到自己了,怎么能够利益你?!如果真的能利益的话,他一定先利益自己。

就好像基督徒说基督第二次来的时候会救他,基督当时都救不了自己,如何能救你呢?他被徒弟害了都逃不掉,他如何能救你呢?是不是?还被钉起来好像做贼一样,因为他旁边两个人是做贼的,三个人一起被钉死,一个耶稣,两个贼。他自己都逃不掉,救不了自己,如何能救你?

同样的,算命先生都不能为自己算一个大吉大利的签,如何能为你来一个大吉大利、趋吉避凶呢?一般来讲,算命先生如果不是活得很穷苦、算出一点名气,通常结果都不是很好。

下面都是和看相有关系的,[风水、占星、测字、择日、符籙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确知,有一点点猜的,再加上嘴巴很会讲,所以都有「诳」的部分,假装半仙、得道之人,他为什么说半仙,不说全仙,奇怪!或是一仙,半仙是0.5仙。

[这「诳心所」是以「贪心所」与「痴心所」各一分和合的功用为其自体;若离于贪与痴二心所,即无「诳心所」的行相与作用可得。)]如果「贪」跟「痴」这两个心所没有的话,就没有「诳心所」的体性可得,

依于「贪」于「愚痴」而产生「诳」。众生会被诳的人,也是因为有「贪」跟「愚痴」,如果不「贪」也不「愚痴」的话,也就不会被「诳」人家的人诳去了。

在这里做一个小小的结论,小小的总结,修行是干什么,修行就是要令你的业识清净,要令你的心清净,

心怎么样能清净,你要了解这些心所,然后把这些恶心所,都把它清掉,才能清净,你都要改掉,

你若光知道这些,然后不去做,那唯识学有什么用?!没有用,所以唯识学是为了这个,

很多人把唯识学搞成文字言说,变成学术,不知道他怎么学的?很多人都这样子,不知道唯识学是用来作的。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三十论颂义贯037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谄」:]你若看到《唯识学》这个,像这个「谄」,你就主动加一个「谄心所」,

[「谄」:即谄曲。]「曲」就是弯弯曲曲,心不直、弯曲。

「谄」就是谄媚,爱讲不实的奉承他人之言,为了博取他人的喜欢,因此从他人得到好处。

如果实在的他有那个优点,你讲出来,那叫赞美。赞美跟谄媚不一样,赞美他人是好的,但是不能过分,恰如其分,他只有这么多好处,你就讲这么多。

而且赞美他人是为了令他人欢喜,而且令他人对自己产生自信。赞美他人,对他人自信心有很强大的作用。

我们修行人不应该追求别人的赞美,可是因为还没有成圣,所以听到别人赞美我们的时候也会好像搔到痒处,比较糟糕的是道力不好的人就会觉得轻飘飘的很受用。不晓得为什么!就这样子,

人家讲我们好的,可是我们自己确实也知道我们自己有哪些好处、长处,可是经过别人来赞赏、讲出来的时候又不一样了,不晓得为什么,自己知道是知道,别人称赞我们的时候就不一样,譬如自己觉得自己并不笨,那人家称赞你很聪明,你就觉得很棒!到底有多棒呢,除非被人家称赞一次就知道了。

对别人恰如其分、诚心诚意的称赞,不过分吹拍,这种称为赞美、称赞。

适当地称赞他人所产生的作用:①对别人有鼓舞作用。②令他产生信心。③称赞别人的力量等于是奖励,远远超过了劝进。

你要劝人家做什么事情,根本不用劝,只要赞赏他做得很好,马上就好像气球打满了气一样,轻飘飘、乐陶陶的。

相反的,你如果讲人家的坏处,批评他的缺点,就好像在气球上扎了一针,不只是泄气,马上爆掉了。

称赞是要恰如其分的,可是这个称赞他人是很难的,人很少称赞他人的,都是讲人家坏话的比较多,不晓得为什么。

称赞他人,其中就有「随喜」的成分在里面。因为你欢喜他的成绩、成就、优点,才会称赞他,称赞有时候甚至超过随喜。随喜只是在心里面为他欢喜,你不一定要讲出来。

「称赞如来」与「随喜功德」其实不一样,称赞是更进一步,随喜可以是默然的。称赞人很难,那被称赞的人很受用,

普贤十大愿为什么叫我们「称赞如来」呢?难道如来希望得到我们的称赞吗?不是。那是为了要灭掉我们一些有问题的心。

称赞他人,赞他就是「小」我(把这个「小」字当作动词),就是把自己压小了,因为你称赞别人就好像把别人放大了;他变伟大了,你变渺小了,因为被比下去了。

能够称赞他人的人,就不怕自己被比下去;不肯称赞他人的人,就是怕称赞他以后,自己就变小了,就被比下去了。

你看,这心理奥妙吧!看到别人的优点、好处,只是赞赏他,而不会「反射」想到自己。

有人看到别人的好,就马上想到自己的不好,然后为他欢喜的心、想要赞叹他的心就减少,为他欢喜的心自然就消失无形了;因为想到自己的不好,心里面就很落寞。

譬如看到别人的成就,就反思自己没有成就,然后就很哀伤。看到别人有好儿子,想到自己的儿子不成器,不是为了他人有好子女,因此为他欢喜、赞赏他,不是这样子。

赞赏的同时又想到自己,或者很快想起自己的儿女不成器,称赞他人的心就马上消失了,当然更进一步就变成嫉妒了。

你说:「不是嫉妒,而是羡慕。」羡慕是嫉妒的前锋,只是一线之差而已,很快就会转成嫉妒,所以不要羡慕。

你说你羡慕人家有钱,那么心里面就有「嫉妒」的成分。羡慕人家功课好,心里面就是酸酸的,就是那只狐狸。

称赞他人甚难,恰如其分地称赞更难。

一般称赞人的时候都是有目的,渐渐就变成吹牛拍马,那就是谄曲。实在是有目的,不是真正要称赞他,最后是要收到回馈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有一个「谄曲」的故事,就是越王勾践。越王勾践在会稽一战失败,然后被吴王夫差抓到吴国去当奴隶,给阖闾看坟,帮夫差喂马等等。他希望吴王赶快放他回去,想了很多办法都没办法。

有一次吴王夫差生病了,看了很多医生都看不好,越王勾践的宰相范蠡献策,叫他去看望吴王夫差。去看望没有什么关系,但给他一个主意说:越王勾践说就是探望,说:「小臣也懂得一些医方。」

吴王说:「那你有什么方法?」勾践说:「可不可以乞见一下大王的粪便?」吴王就叫下人拿来了。

勾践说就从粪桶里面挖了一点大便,亲口尝一尝,就说:「臣曾跟人学过医术,只要亲尝一下病人粪便,可知生死寿夭,大王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由此知道大王之病不必忧。」

后来跟吴王的国医说要配一些药,吃了真的有效。吴王就很高兴地跟臣下说:「勾践对我这么样忠心、这么爱护我,这种事情你们都不敢做呀!他做到了。」于是就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以后就开始卧薪尝胆,后来就把吴国灭了。

这个是最有名的、最厉害的「谄曲」,很恐怖。一般人说越王勾践是很好的,其实两国相争没什么好不好的。

顺便讲一下中国的四大美人,西施那个就是丑人,她是个女间谍,卧底,为吴王夫差生了孩子,还出卖他,供应情报,最后还跟范蠡走了。

大概四大美人只有一个王昭君没有问题,其他都有问题,貂蝉也是一个女间谍。女间谍都是做一些虚妄的事情,也跟「谄曲」都有关系。

我真的搞不懂,一般来讲,一般的女人,如果说起先有一些因缘的关系,那就跟了一个人,可是,跟过一阵子以后,她的心就属于他了,对不对?应该是这样子,她的丈夫了嘛,

但是这个西施就不是,真可怕,二十多年了,跟他生了孩子,然后吴王又这么疼她,她居然就叛变他,

所以中国历史很多都是假的,我们都没有人说了,大家都是承那个传统,承继那个传统,尤其是战国时代,到处都是讲假话的人,像《战国策》、《东周列国志》等等都是讲尔虞我诈的事情。

现在一看这些东西,我头都大了。苏秦、张仪都是在搞手段,春秋战国都是一笔烂帐!不说也吧,我们看佛法还好!

[《成唯识论》云:「云何为谄?为罔他故,]「罔」就是「欺罔」,成语上说「欺上罔下」(瞒骗上面的,欺负下面的)叫欺罔。这种人最容易作威作福,最明显的是训练中心的班长。

[矫设异仪,]「矫」就是虚伪,「异仪」就是不同寻常的威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

谓谄曲者,为罔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矫设一些方便,为了博取得到他的心意,收买他的心,[或藏己失,]藏匿自己的过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不听从老师、朋友的正见教诲。

[此亦贪痴一分为体;]「谄」也是以「贪」与「痴」和合的一部分功能作为自体。[离二,]离于「贪心所」与「痴心所」这两个心所,[无别谄相用故。」]

我刚刚讲的,你看到百法里面这些,你都主动加上一个心所,这有什么好处呢,因为这个「谄心所」,这是很特别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有的人有,有的人就没有,我觉得我好像没有,我不会去谄媚他人。

所以就看你与生俱来的时候有没有装「谄心所」这个软件;你如果装了,那你就是一个坏蛋。

欺上罔下,谄媚他人那种人已经接近无惭无愧了,那种嘴脸就是奴颜婢膝,谄媚的人就这个样子,就好像李莲英那一副奴才嘴脸,这是很卑下的一种情操,吹牛拍马的人都是这样子,很令人厌恶的。

虽然不一定都像李莲英那样子,但是据我们所了解,在官场上不吹拍的话,是升不上去的。因为一般人都喜欢听人家讲自己的好话,即使知道拍马是假的,他也听得很欢喜,有时候甚至于更欢喜,知道你为了取悦他,知道你这样讲,他也很高兴。

譬如赵高指鹿为马,那你说赵高高兴不高兴,很高兴,听他的、怕他、奉承他,乃至于颠倒说,为了取悦他老人家,所以他特别高兴,所以知道他的权威,他有威权,大家怕他,

我说这个是马,其实那个是鹿,然后大家说,是,大人,那个是马,所以奴颜婢膝那种样子,是很令人厌恶的,可是在官场上不一定那么明显,吹牛拍马的人一定少不了。

[(「谄心所」的体性是:]谄媚这种心理作用,它的体性是:[有人为了欺罔蒙蔽他人,外表假装出异于平常而炫惑他人的仪态,内心则阴险曲折。]谄曲的人,他的心是很阴险的,弯弯曲曲的。

[「谄心所」的业用为:能障碍人接受不谄曲的教诲。]令人对于不谄曲的教诲不能接受。

[这就是说,谄曲的人,为了欺罔蒙蔽他人,而曲顺一时的时宜,矫诈设立方便,一则用以讨好他人,二则用以隐藏自己的过失。

以其心如是谄曲不直,故不堪造就,]你想要造就谄曲心重的人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他整个心都是虚妄、弯曲的,而且城府很深,他不只是心曲而已,而且城府很深,也就是很会用心机,喜欢耍心机。

想要修行实在是无可奈何,因为有的人他生来就装了这些软体,你看他怎么修行呢?很喜欢耍心机,我就碰过很喜欢耍心机的人,喜欢摆人家一道,乃至占别人便宜,都是耍心机的。

学佛的人都要直心、坦荡荡,不记仇、不记恨,没有计谋,这种人就很容易修不忆念,所以能够忘掉烦恼,也忘掉冤仇;

被师父骂也会很容易忘掉,要不然被骂一次就永远记住:「好,你给我记着!」那就完了嘛!

这不是讲假的,甚至有人被父母责打,然后一辈子就怀恨,有这样的人。我有一个大姐就是这样子,她小时候尿床,到十五六岁还尿床,当然那是一种病。我母亲那时候也不懂,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因此就打她。那也难怪,家里就这么一床被子,被她尿了以后,那冬天怎么睡?就打了她。她常常尿,所以她被打就怀恨。

不只是对别人会怀恨,甚至于对自己的父母师长也一样,有的人心不是很好的,也会怀恨,那样就没有办法修行。因为他的心是这样的谄曲不直,[不能承受良师益友依于正教的训诲。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谄心所」也是以「贪」与「痴」二心所各一分的功用和合,作为其自体;]「谄心所」就有贪痴的性质在里面,[若离于贪与痴二者,即无「谄曲心所」的行相与作用可得。)]也就是说,「谄心所」的行相与作用就消失了。

因为这个「谄曲心所」很重要,我在这里并没有讲得那么清楚,有一些是在《百法明门今注》里面讲,我现在就这样跟大家讲一下,《百法明门论今注》,经云:「直心是道场。」因此,谄曲之人很难修行。因为直心跟曲心就正好相反嘛,所以谄曲心的人是背道而驰,违道而行,

什么是谄曲的人呢?爱逢迎拍马、谄媚、谀佞、欺善怕恶,谄曲的人最糟糕就是欺善怕恶,

但我们修行的人应该是尊重善人嘛,当然可以怜悯恶人,可是谄曲的人心颠倒,对于好的人就欺负他,所谓的人善被人欺,那这个又不对了,俗语常常是错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就叫人家不要做善人了,这是错的。

这种人就正好是谄曲的人,所以他专门欺负善人,所以欺善怕恶的人就是谄曲的人,跟善道相违背,他跟善人为敌,就是颠倒的人。

看到能力强的人、有钱的人、有势的人就巴结讨好,看到能力差的人、贫穷低贱的人就瞧不起、甚至于欺压乃至凌虐。

宅心忠厚的人可以学佛,对任何人没有预存的恶感。这种人是不堪修行的,因为他的心邪曲不平等故。

因此,修行人不可「看高不看低」,但是谄曲的人都是看高不看底,眼睛长在额头上或头顶上。

只尊敬能力强的人、或有修行的人,而对智、能、修行、学问差的人,就表现不屑与不耐,那个是妨道的。

简言之,谄曲者与道不相应,因为其心曲,道是直的嘛,你不可能相应的,以直心是道场故。

再说,所谓「直心」,并非口无遮拦、讲话冲撞、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说我是心直口快,

心直是好,口不要快,心直也不是把你心里面的恶意马上讲出来,这叫做所谓的口无遮拦,就一张大嘴巴,那样子也不对,

所以讲话很冒失、很冲撞的,很冲人的,那个不叫直心,那个叫无体贴心,不体贴别人,不为别人考虑、设想,自己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这个也算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

所以那个不是直心,反而是一种歪心,歪向自己嘛,只要自己讲爽就好了,那说我是心直口快,那应该说心直口臭。

直心是谄曲之相对;因此直心是:对人不欺、不罔、不邪曲、不矫诈、不谄媚、不逢迎拍马、不胁肩谄笑。胁肩谄笑跟奴颜婢膝差不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9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