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染心不净

[学佛交流]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17: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20-3-22 17:08
辩经可以,若输了必须认输,不许打赖,强词夺理不行。


有礼说理,就事论事,欢迎排砖。

我的翻译在19楼。师兄先用白话翻译一下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然后在出示你的祖师依据。
发表于 2020-3-22 17: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词,词性不同,词义不同。一个词,有本义,引伸义,比喻义。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不同上下文,侧重点不同,必须有相关性。

点评

你也可以依照上下问的语意,来翻译这两句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7:43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17: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20-3-22 00:21
对啊,我先说明不是我个人悟出的,你也一样,有演成居士推荐的楞严经讲义在,圆瑛法师的也在,宣化上人 ...

“这个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可它有点小毛病,什么毛病?它强行把我们本来一体的真心分成两部分:见分,相分。通俗点理解就是:一个能,一个所,就比如能看的,和看到的(比如书本)。”

以上是你帖子里的内容吧?

你的根本知见有很大的问题,真心还能被如来藏强行分成两部分?能分的,还叫真心?你不要成天把圆瑛大师交光大师挂在嘴边上。你代表不了他们。你越提他们,越替他们丢脸。

点评

按你的那种断句,其实也有如此的问题; 随众,生心:谁随众?谁生心?是如来藏随众?如来藏生心?还是众生随众?众生生心? 如此追踪,真心一念无明妄动都难圆融; 法光师兄只是文字表达的纰漏而已。 后面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3 22:44
我代表不了他们,说得对。我不是也建议大家去看原文? 然则,一句话不能只对别人说,你既然要抬杠,你上面说好多高僧大德有你的解释,请贴出, 至少我贴出了原文,哪些是原文,哪些是我的话,我从未回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7:55
这是我的帖子。 我这样说是方便说法,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说强行,是说真心本无二,你妄想有二,这是强行在这里的意思。 阿赖耶识分为见分,相分,也不是我的观点,楞严经上就有。 一般唯识法相宗,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7:50
 楼主| 发表于 2020-3-22 17: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20-3-22 17:33
一个词,词性不同,词义不同。一个词,有本义,引伸义,比喻义。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不同上下文,侧重点不同 ...

你也可以依照上下问的语意,来翻译这两句话。

发表于 2020-3-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本来嘛,若要佛法兴,就要僧赞僧!
偏偏有一众人等,做政治打手,欺师灭祖,诽谤合法法门。成魔伴党。经言,于诸魔外犹如霜雹。必当坚决顶撞打击!越顽固越恶劣者,必当撞共七窍流血,及至祖坟冒烟!令其九族受辱,宗亲贻羞!
若是敬法,随意讨论。一切随喜赞叹。纵然颠倒不解。亦不成罪,必当百千耐心,万千比喻为作共学讨论!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3-22 17: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应。众生,所知。心,量相对应。众生可以是同类,也可以不是同类。比如中国人与英国人一起看京剧。虽然是同时看,所知童肯定是不同。又比如一个六岁儿童与六十岁老爷爷看三国演义,所知的量也不相同。再比如我自己二十年前看西游记与现在看,虽然还是我。可是与二十年前的所知量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呀?众生的心不同,所知深广量皆不同。。。
发表于 2020-3-22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20-3-22 17:39
“这个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可它有点小毛病,什么毛病?它强行把我们本来一体的真心分成两部分:见分, ...

这是我的帖子。

我这样说是方便说法,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说强行,是说真心本无二,你妄想有二,这是强行在这里的意思。

阿赖耶识分为见分,相分,也不是我的观点,楞严经上就有。

一般唯识法相宗,强调转识成智,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那么反过来,大圆镜智何时变成阿赖耶识的?

点评

晕…… 从根上就错了。真心能分两部分? 你把真心分成两个部分,你还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你确定你读过你发的圆瑛大师的帖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8:35
发表于 2020-3-22 17: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点我自己的看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句话是指如来藏的功用。就像前面圆瑛大师说的那样。但是我觉得把他从个人的修为上面去解释也能说得通。因为个人的修为本身就是在体悟这个如来藏。也就是说从经文来看它是解释如来藏的,但是把它从个人的修为方面来解释也可以。

点评

师兄,我未评说他的观点正确与否。 师兄,请看我的第一回帖,我是说在楞严经里不是这个意思。 至于他个人的感悟,放到另一个问题,我本人无意评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8:13
发表于 2020-3-22 17: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从如来藏的功用这方面来说说。复制前面的回帖来看一下:此明大用无限。用从体起,事造不离理具也。仍本如来藏,不变之体,现起随缘之用,随九法界众生之缘,此众生,即九界众生;心以根性言,九界众生根性,有胜劣之不同;量以知识言,九界众生知量,有大小之不等,此皆从平等性中,已起差别之相。  若众生,但以劣心小量致之,则所以应之以粗少之色者,固无不副其心,而无不满其量也;若众生,能以胜心大量致之,则所以应之以广妙之色者,亦无不副其心,而不满其量也。交师此解极好,并下段乃为千古独唱,无人能出其右者。  这是圆瑛法师的讲义。
发表于 2020-3-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20-3-22 17:39
“这个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可它有点小毛病,什么毛病?它强行把我们本来一体的真心分成两部分:见分, ...

我代表不了他们,说得对。我不是也建议大家去看原文?

然则,一句话不能只对别人说,你既然要抬杠,你上面说好多高僧大德有你的解释,请贴出,

至少我贴出了原文,哪些是原文,哪些是我的话,我从未回避。

那原文网上都有,真与不真,大家可自行调阅。

点评

师兄,若嫌我贴的原文不可靠,师兄可自己贴过来。 我就当再学习一遍,兼别的同修们一同学习。师兄贴过来原文,自己也好,别的法师的也好,把这一段讲一遍可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8:01
发表于 2020-3-22 17: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上面的比喻不是很准确的,也是心变化的一个方面。一般而言,众生指的是六道众生。有情世间。因为楞严经在这一部分讲的是世间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一段大意是讲,空如来藏,妙净明心,性净明体。本来清净,如何忽生山河大地。这是富楼那尊者问法界源起,器世间是怎么产生的?
发表于 2020-3-22 17: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个帖子是谁的解释呢?交师是谁我也不知道。反正圆瑛法师认为是解释的非常好。但是我看了一下觉得这位交师解释的不好。我来谈下我的看法。
发表于 2020-3-22 17: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楞严经的论点,必须与楞严经上下文保持一致。
发表于 2020-3-22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20-3-22 17:55
我代表不了他们,说得对。我不是也建议大家去看原文?

然则,一句话不能只对别人说,你既然要抬杠,你 ...

师兄,若嫌我贴的原文不可靠,师兄可自己贴过来。

我就当再学习一遍,兼别的同修们一同学习。师兄贴过来原文,自己也好,别的法师的也好,把这一段讲一遍可好?
发表于 2020-3-22 18:0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染心不净 发表于 2020-3-22 16:24
看到最后,断句出现问题了。把众生名词分断,理解为随境【界】而生其心。
————
师兄这可是染心有意 ...

四大无心。解释不通啦。莫非接受了有礼师兄的观点?石头瓦块也有心?
发表于 2020-3-22 18: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重要的话摘录出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循业发现。交师解释:随九法界众生之缘,此众生,即九界众生;心以根性言,九界众生根性,有胜劣之不同;量以知识言,九界众生知量,有大小之不等。

点评

解释得很清楚呀,随主语九界众生的心,显现不同的境界。法华经药草喻品说得很精彩。佛说法如大云起,小药小草,中枝中草,小树,大树,一雨所润,各得饱满。众生心量大小不同,故所得不尽相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8:20
发表于 2020-3-2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剑心魔 发表于 2020-3-22 17:51
我说点我自己的看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句话是指如来藏的功用。就像前面圆瑛大师说的那样。但是我觉得 ...

师兄,我未评说他的观点正确与否。

师兄,请看我的第一回帖,我是说在楞严经里不是这个意思。

至于他个人的感悟,放到另一个问题,我本人无意评说。

发表于 2020-3-22 18: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剑心魔 发表于 2020-3-22 18:09
先把重要的话摘录出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循业发现。交师解释:随九法界众生之缘,此众生,即九界众生 ...

解释得很清楚呀,随主语九界众生的心,显现不同的境界。法华经药草喻品说得很精彩。佛说法如大云起,小药小草,中枝中草,小树,大树,一雨所润,各得饱满。众生心量大小不同,故所得不尽相同。
发表于 2020-3-22 18: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心以根性言还能理会,说到量以知识言我就觉得太狭隘,为什么量是知识呢?我觉得这里的量指的是体量、数量。知识也有量,但是量不限于知识。所以我觉得这个量以知识言的解释太狭隘了。量,我觉得是数量、体量。随众生的根性,应众生的体量。应所知量,所知是谁呢?是众生的知识吗?交大师的意思好像是指众生的知识。但我觉得不是指众生的知识。所知是指如来藏之知,《金刚经》:如来悉知悉见。所以,应所知量是指如来藏应所知众生之体量、数量。先说随众生心,接着就说应众生之体。后面就说循业发现,业就是指的众生的行,行必造业。依着众生的所行所为,而生化显现。

点评

交师指交光大师。 我看师兄误会了,交光大师不是现代人,其所用亦是古文,那知识不是现在知识的意思,知识包括知与识,涵盖万法。你所说的数量,等等包括其中。但这里我觉得特指你的认知,不止你表面的认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8:41
发表于 2020-3-22 18: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来藏:空、不空、空不空三位一体。众生:心、体、行也是三位一体。如来藏三位可以缺一吗?不可以。众生三位可以缺一吗?也不可以。如来为体,众生为用,三三相应,体用始全,造化完备。所以我觉得把“所知量之量”解释为知识不好,显现不出理义的完备性来。

点评

知,识古代是两个词,知是认知,识是辨别,认得。那个时代是文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2 18:3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