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1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2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4 成观法师讲解
「能见之性」不会随着外境而舒卷,舒卷只是一个代表性的动作,而是任何动作,见性不会跟着外境作任何配合的动作,也就是不跟外境起舞。
我们那个心就比祖逖还要精进,一见到外境就跟他一起起舞,即使没有鸡叫,也是起舞的。
讲到祖逖闻鸡起舞,他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刘琨,他们是好朋友而且是同事,祖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撀楫渡江,
知道这个事吗?当然不怪你们考试以后就忘掉了。我之所以记得,主要是因为我看了《世说新语》,那是讲魏晋南北朝的一些故事,有很多小故事很有趣的,
祖逖本来跟好朋友刘琨去作主簿,年纪大了以后,就「撀楫渡江,誓复中原」。他领军就用桨打水,写了一首词,发誓恢复中原,把石勒打垮了,真的恢复江南一大片地方,这是很有名的故事。同时代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陶侃搬砖头。
有句成语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十岁的孔文举(孔融)很聪明,大家几乎都称他为天才儿童。太中大夫陈韪看到十岁的孔文举,大概有点醋意,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就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是反讽他现在必不甚了了。小时候很行,长大以后不一定很好。大概你老人家小时候必定很聪明,但现在长大了就不是很聪明了。
[义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有「众生」,仍未悟解客与尘之义者,即当「以」一切有「摇动」来去、生灭之相「者,名之为尘」;]
也就是你要认知一切会摇动、来去、生灭的,就要把它认定作「尘」,不只是名之为「尘」,你要认定这样认知。
[且应「以」一切变迁「不住者名之为客。]会变迁不住的,这就是「客」。
你既然知道「尘」跟「客」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你不应该取尘、不应该为客、作客。
[汝」等但「观阿难」刚才以根尘和合而「头」虽「自」有「摇动」,然其能「见」之性并「无所动」,不受头的摇动之影响。
「又汝」等再「观我」,我的「手」只是「自」有「开合」之相,而阿难的能「见」之性并「无」随之而「舒」张或收「卷」。]
[诠论]
[这一段为总结对「客、尘」的开示。须知如来之所以开示客尘之义,]佛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开示「主、空」之义。
因为「主空」的属性:常住、不动比较深隐难解,故以「客尘」来作对比,而烘托出它的精义。]
简单一句话讲,「主空」比较抽象,比较深,用比较简单的、表面的「客尘」来烘托出它的意思,所以我们就更加能了解「主空」的意思。
[又,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如来首先教侨陈那起来报告,以作为示范。
憍陈那的报告,除了将他的经验跟与会大众分享外,主要还在于因他也是弟子之一,这一来对阿难等人有亲切感,对于悟道不生畏怯;
二来也令他们实际看到悟道并非不可能,不是只有如来才能悟道,他们的同修师兄亦有实际悟道的,如此示范等于也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其次,如来又举手、开合、放光等,阿难也因此而动头等,这些都是如来慈悲,尝试把很幽隐难知、难解的理与事具象化、具体化,]而且把它表演出来了,[充分显示出如来教学方式之活泼,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安亲班的老师应该也要学,[而如来的教具,则皆是就地取材。]不过,安亲班的老师不只是用教具而已,还要加一些巧克力之类的。
[又,客与尘之义,如来最后开示:「以摇动者名之为尘」,并非只有头之摇动才是尘,而且举凡一切有摇动、来去、生灭之相的任何法,都叫作「尘」,这是最广义的尘(更不是只有六尘才是「尘」——那是狭义的尘)。]最表相的尘。
[又,「客」之义,如来说,应「以不住者名之为客」,不只是佛手之开合不住才叫「客」——而且举凡一切生灭不住的法,都叫作「客」。]生灭不住就是来来去去,所以称为客。
[复次,在此「头」代表了整个根身全部或身上任何一部位,而摇动即代表一切变化之相:]摇动不只是摇动,而是代表一切动的相。像[生、住、异、灭。]是最重要的变动之相。
[所以此地「头」的摇动,即代表乃至眼、耳、鼻、舌、身等一切动摇之相,乃至连身来、身往、舍生、趣生等等身命之大摇动的情况下,能见之性都是不动的,因为摇动不住者为「尘」、为「客」;不动常住者为「主」、为「空」。
故知「客尘」二字法门所要表显的,主要还是「常住、不动」的主人公,真如本性,故「客尘」二字实是「指月之指」,非真月也。]
有人问:「月亮在哪里?」另外一个人用手指指向月亮:「月亮在那里。」问问题的人看着手指,以为月亮长这个样子。但是指的人是叫你照着指的方向去看月亮,你不去看方向却看指头,也就是你没有了解手段跟目的;那个指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指向那个方向。指月之指就没有了解真正要讲的东西,指月之指不是月。
[所以,你看,如来说法与憍陈那比较就是不同,最后还是指向究竟之处:「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即显示:根有动,性无动。[以及「手自开合,见无舒卷」,]根有开合,性无舒卷。[最后仍以「能见之性」为归趋。]
[经文]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为什么你们到现在仍然内则以动摇者当作你实在的身体?「身」是指实身、真身,能动摇的当作真身。动摇者就是有生灭,生老病死就是动。「以动为境」,外则以会动摇的能动者当作是实境。
「从始洎终念念生灭,」从头到尾念念生灭,于念念中随着「客尘」以及我法二执而生生灭灭,
「遗失真性」,遗失本来的真心本性,认妄为真;因为认妄为真,所以「遗失真性」,把假的当作真的,忘了自我本有真性,
「颠倒行事,」因而就起颠倒迷惑而造业,颠倒造业。颠倒是起惑,行事是造业,起惑造业。
「性心失真,」「性」是本性,「心」是真心。既然「失其真」,即令本性真心失去它的真实,那就变成虚妄了,
因此其「认物为己」,把外物当作是己身。最明显的例子爱财若命,把金钱当作好像他自己的命一样,「认物为己」,误认外物当作自己,认内四大妄身为「我」,外四大妄境为「我所」;
也不一定是钱,有人买了一辆爱车,一天到晚擦、洗、摸,跟宝贝一样,那也有点类似。车子是要洗要擦,但不能过去贪爱。
进一步讲,孩子是要爱的,但也不能够太过于贪爱,把他认为作自己的化身一样,让他来完成你未成之志。你所没做到的,要他都能够做到;你以前的理想没达到的,要他帮你达到,等于是你看到他延续你的生命,这就妄想。
你以前所没有实现的理想或志向,譬如你因为小时候穷,没有学过钢琴,你就非得叫孩子把钢琴学好不可;他学好了,你就觉得心里面好像我的愿望达成了,很爽。那就是颠倒!因为他是他、你是你,他实现的跟你实现的不一样。
「认物为己」,「物」不一定是东西,凡是你把他认为,他是你的化现;乃至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身上的,那都是「认物为己」;乃至你跟你老婆结婚,你看她有一些素质不符合你理想的,你就发心一定要度她、一定要把她再教育,再把她重新塑造一次,来符合你的形象,那都是「认物为己」。
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用高压手段很强悍的、强势的作风,乃至在家里要管控一切,好像他是警备部长一样,那个都是「认物为己」,自我扩充、扩张、膨胀!膨胀到连自家门口都走不出去,因为膨胀得太大了。不要看是笑话,一个人在家里涨得太大,出去就变得很小;在家里耀武扬威的,出去都变成小老鼠。
「轮回是中,自取流转」于是轮回在妄身、妄境之中,而「自取流转(生死,受生死苦而不能解脱)。」「是中」是指妄身、妄境,在这个妄身妄境之中,「自取流转」,这个「流转」,生死流转、轮回流转没人害你的,都是自己自害的,而且自己自甘、自愿、自找的,所谓的「祸福自取」,「流转」也是自取的。你如果不取它的话,不可能流转,一定是自取才流转。「自取」这个「自」是自愿(voluntary)、自找的。我们现在不是流行讲「志工」吗?我们都是转回道中志工、自己发心的。
[注释]
[「以动为身」:以摇动者为实身,不知是身无常幻化,执以为实,妄计为我、]虚妄计执当作是我,或是[为我所、我为彼所,]我是属于他所有的,就是英文所讲的:「I belong to you,You belong to me.」结果两个都变成「蜘蛛精」了,互相吐丝,缠在一起;缠在一起,走都走不动,就觉得很快乐。[此即「身见」或我执之根本。]「我为彼所」,就是老公对老婆说:「你是我的。」对方也说:「我是你的。」这就是「我为彼所」。
[「以动为境」:以摇动者为实境,执心外实有,不了唯心,此即属法执。]
[「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洎(jì)」,到。在一生之中,从头到尾都于念念中随着此我执、法执而生灭。]从来没有断过。
[「性心失真」:本性及真心既然遗失其真。此遗失实乃迷而不自觉知,因而非失而失,失而不失;一旦蒙善知识指示,直下体取,其真复现,丝毫不减。]
就好像你把钱放在一个口袋里面的找不到,以为丢了。后来有一天,你老婆摸你口袋说:「你这一万块在这里。」你发现以后就很高兴。
佛就举这个例子说,这个人是有智慧还是愚痴?因为他实在没有丢,他认为是丢,找到了就很高兴,他有什么好高兴的?可是人还是认为这样很高兴,好像失而复得,其实本自无失,现今亦无得。如果你丢掉了,被人捡去了,送回来给你,你才失而复得。其实放在你自己口袋里,所以本自无失,今亦无得;因为妄想颠倒,心生欢喜。「本自无失」是指我们的如来藏本性、本心,从来也没有失去,都放在自己口袋,只是没有摸到而已。
[「认物为己」:「己」,即我与我所。于内误认内四大妄身为实我,于外误认外四大妄境为实我所,而贪着不舍。]
[「自取流转」:生死流转皆由自取,]自找的,[非由他人之咎。自取者,即自愿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