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98
成观法师讲解
    刚刚说你在看经或念经的时候,发现一些好的句子,你可以深入的去观察、思惟、常常去念它,譬如《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常常念这个句子,把它铭记在心。

最近有人问我,他打坐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眼前就会现出一些蓝色的光。他问:「我是不是就一直看着那蓝光或住在那蓝光里面?」我就跟你们讲,讲得深一点,《楞严经》里面讲,你在静坐里面,凡有见闻觉知全都不要去跟随它,你在静坐中有所见、有所闻,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什么、知道什么,乃至于好像有点预知将要发生的事。这就「知道」是指这个「知」,那些都不要去跟随它,都是什么?都是澄心所现的幻相。也就是你静坐以后,心比较沈寂、沈静下来,因此现出一些境相出来,所以那个都不能做准的,因为是幻相。

但有一些现象出来也并不是坏事,所以你只要不执着就不是坏事,这些现象,《楞严经》里面讲「非为圣证」,不是圣人所证的境界,你不要认为有一些现象就以为:「噢,那我快开悟了,开悟了」。看到这些或是已经悟了什么都不要去想这些,有没有悟了,那个自有一些标准可以去评判的,但你不知道,所以没有办法。我之前讲「悟」的这一部分有讲到,你可以去复习复习。「非为圣证」,如果你知道这个「非为圣证」,就还可以称为「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所以像这些句子习禅的人,乃至所有学佛的人都应该把它背起来,而且常常念诵,你碰到一些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被迷惑了,那就保证你没有事情。

「非为圣证」,你如果在坐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觉、有所知,都不能称为圣证,因为在现阶段,佛就说不是圣证,不是圣人证道的境界;「证」是指证道的境界。你如果这样子理解的话,「名善境界」,你这些种种境界还可以称为善境界,但「若作圣解」,你把它当作是圣人证道的境界来解的话,说「我开悟了」,那以这样子理解的话,你就会马上受到群邪,就是着魔了,邪魔外道就来了。这是一种讲法。这是分析的比较清楚。

不管你看到《金刚经》还是简单扼要,你不管看到什么现象、什么境界你就马上念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坐中所碰到的境界马上就灭掉了,这句话就有如照妖镜一样,金刚破惑,马上把所有的迷惑,虚妄的相全都破掉。什么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现出的相都是虚妄之相,就是假相妄相;如果你见(这个「见」是解的意思),如果解得这一切的相都是非相,非相就是非真相,一切所现的相都不是真相,你能够达到这样见解的话,你就见到如来之性。虽然你要思惟,还要懂得那个意思,真正懂得。如果你能够见得一切相都不是真相的话,那你就可以见到如来性,如来性就是佛性,佛性是不着一切相的。因为这样理解,所以就不着相、不取相,你一取相,就是贪着那个相,马上就着魔,马上一切邪魔外道全都来了。静坐很难的原因,就这样子。因为里面会有很多的现象发生,那个现象是因为我们身跟心都是染污的,动荡不安的,不管是四大、六根、六识都是动荡不安的,现在静下来以后,动荡不安的四大、六根、六识全都是欲界的,染污的动荡的;经过静坐以后,它开始沈静下来,往色界升,这中间就变成欲界跟色界的冲突,冲突的时候,它会因为沈静下来冲突,它因为摩擦,还释放出来一些多的能量、杂的能量,所以会有种种的幻相出现,是这原因。这种种幻相是要从欲界过渡到色界的这种中间的过程而已,距离圣人境界那差太远了,是一种职能转换的一个过程。这个很不可思议,你这样一坐的话,色法跟心法都在做职能转换,因为要涤荡掉里面的杂染,要洗清;为什么称为「涤荡」?因为那个清洗是很巨大的一种动作,不是光用水笼头,而是用power wash(高压喷水枪喷出来的水)。在静坐中,洗涤心垢以及四大的尘垢的时候,就好像用高压喷水去喷,不是用水笼头或是脸盆浇,那个洗不掉,一定要猛力的,以禅定力来洗才能够洗得掉。因为无始劫来那个都卡住了,就好像厨房抽油烟机的油一样。这些都是修行的密诀,我就是这么修的,你要在修行中得力、得利,都要这么修,深入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句子,然后去思惟它、去破除你心中的迷惑。你必须要这样作,所以就不会被迷惑了。

[其次谈我如何参究「尘」字:「又如」久雨之后「新霁」,]久雨放晴了,[于早晨「清阳升」上「天」空,]之际[此时人在室内,见一束阳「光」射「入」门「隙」之「中」,因而室内之人得以「发」现「明」了在「空中」有无数「诸有」微细之「尘相」。且见这些微「尘」之「质」(体)虽然「摇动」不住,但这些微尘所处的「虚空」却总是「寂然」不动,丝毫不受]这些微尘动摇的[影响,不为所动,亦不受染。]
[我便再「如是思惟:澄」然「寂」静不动之体「名」为「空」,而「摇动」来去不定者「名」为「尘」,是故即「以」有「摇动」生灭「者名为尘」之「义」。]因为他已经参透了尘的意思,所以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不再随尘动摇,也不随尘来去,[以上是我如何参悟尘字的经验。]佛弟子里面有一个周利槃陀伽,他很笨,佛就叫他扫地,念一个偈子,其中有「拂尘除垢」,他一天到晚扫地,口中念着「拂尘除垢」,忽然有一天想到:「这个地板可以因为扫就能够把它弄干净。我心里面如果有垢染、有尘垢的话,是不是应该可以把它清扫干净?拂尘除垢,我心地就干净。」就这么一想就开悟了。他就是悟了「拂尘除垢」这四个字,拂尘除垢,即得心地清净,他是深入的去思惟。憍陈如是悟了「客」「尘」两个字。他悟了「客」,就不再作客,要当主人;悟了「尘」,就不再随六尘生灭往来,因此就真正当家作主,因此就开悟。修行有很多法门,但是每个人得力的地方就不一定,因缘到那个地方,你就自然悟了。譬如《楞伽经》里面「百八问」,开始的时候大慧菩萨的偈子:「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以下整个你常常去思惟这些意思,你就很容易破惑而开悟。[「佛」即证之而「言」:]佛就说了,[「如是」!]不错,就是这样,[正如你(憍陈那)所说。]「理」跟「事」就是像你这样所说的。这一段是憍陈那起立白佛,是教你做高阶的观心法门,就是「光入隙中」,开那个缝就是你的心门,阳光射入,「尘质摇动」、那些游丝就是你的心、心所法,这样去观;所现出来的「空」,就是你自心的本体。

[诠论]

[本段不但可作静坐时禅观的法门(观法、观心),而且也是绝佳的「发明心地」的法门。]

[经云:「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正可观自心妄想纷飞之同时,即有不动之佛性在焉。]你如果能够看到尘质摇动的游丝,你同时就看到佛性、看到自己的自心本性。那个游丝、那些尘质摇动,它的背景就是你自心的心地;那些「尘质」就代表你的妄想纷飞、纷飞的妄想,它的背景就是你的心地。没有办法,现在还不能把一些纷飞的妄想去掉;但如果你真正能看到你纷飞的妄想,就能看到你的心地。问题现在是:你觉得有妄想,但你没有真正看到,你还是不能真正看到你的心地;如果你真能看到妄想,心地就在那里,所以心地不在别的地方,心地所在的地方就是妄想所在的地方,心地是妄想的背景。

[其次将本段经文之大旨,列表如右:]

客:不住           尘:动摇
主:常住           空:不动

「客」是不住,「主」是常住,「尘」是动摇的,「空」就不动,主要就讲这个。为什么要讲「客」跟「尘」?主要是要讲「主」跟「空」,讲「客」是为了显示「主」,讲「尘」是为了显示「空」。你看见烦恼没有用,你要看见烦恼背景的心地。你看见烦恼,那好吧,你就去灭烦恼,你灭不完的,尘质有多少?没有办法灭完。如果以小乘的方法就一个一个去灭,择灭,灭得完吗?灭不完,最后也只是用定力把它压下来,如果你真正悟了那个心地,「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而且知道心地一定产生种种的法,你如果悟到这一层,你就把它包容下来,你不去灭,它也就不再受烦恼。问题你一定要穿透那些尘质,而透到背景的虚空,也就是不动的本性,这样子你跟本性汇合就不受那个摇动的尘质,也就是烦恼所影响。所以大乘的方法就是照破、或照见,「照见五蕴皆空」或照破烦恼,也就是主要以慧为主,定中所生的慧为主,去照破,而不是用定力强制把它压下来;如果强制压下来,如果定力不够的话,出定了,烦恼还是现形。

[如经文及上表所示:「客」的属性,主要是不住;「尘」的属性主要是动摇。懂得这字面的意思是一回事,但因此而观事相,因而悟了其中道理,又是另一回事。憍陈那在此的观察,用的是「对比法」(Contrast),亦即是反衬法。他先深入观察「客」的行相,依他所观即:]他怎么观这个「客」?[「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这就是一切旅客所显出来的「相」是这样,[这是他所观察的行相。]「行相」就是它动作的相状,作用的样子,[但这种观察很平板;接着,从「客」,又引发他对「主人」的行相之观察,]他因为观「客」,接着反过来观「主人」,[这便令他的观察,由「平面」变成「立体」式的观察,]你只观一面的话,就很平板;观两面,就变成立体,比较生动、容易懂得,[且由对「主人」的观察、对比,更多凸显出「客」的意义;由于主人的「住」,更反衬出客的来去匆匆,其形相更加显着,也因此令其悟境更进一步提升。]如果他只是悟了「客」,他的悟境就会变成怎么样?因为「客」是来去生灭,所以他就不要生灭了,这就很大的差别,这就变成趋向小乘。如果又再悟了「主人」,「主人」是不动的,就舍来去匆匆的「客」,舍来去生灭之相,而进入不动的本体,那就变成大乘;就进入心地不动本体,这是大乘的修法。舍末而入本,「客人」是末,「主人」是本。你说:「可是憍陈那不是小乘的吗?」我们一开始讲的时候,那些大阿罗其实都是示现的,都是权声闻,所以他们所修的也都是汇于大乘。「声闻」有两种:「权法声闻」、「实法声闻」,这是《楞伽经》里面讲的。「实法声闻」就是真正声闻乘的人,他就是证涅槃。「权法声闻」就是所谓大权示现的声闻,他原是菩萨,示现为声闻,来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法,来引导一些声闻种性的众生修行声闻法。因为众生有种种根性,不是都是大乘种性。如果只悟了「客」,就是悟了烦恼、来去、生灭、生死,就要断烦恼、了生死,这个是小乘;如果悟了「主人」,那就解了一切法不动(「不动」的意思就是不生不灭),悟入不生不灭的本体,就是做「主人」。悟了心地,就是大乘的修法,大乘的境界,有这么大的差别。光是悟了「客」,那不是究竟的;悟了「主」,才是究竟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憍陈如这段「心路历程」,对我们现代读者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它是个「隐喻」(metaphor),]它是隐藏的,没有明显地讲出来;[也就是他并没有把所要比喻的事明讲出来;以因明学的话来说,即:经文只有「喻」,而没有「法合」。因此这段「法合」,]因明学的论说有一些要素,三支(宗、因、喻),再加上「合」、「结」,就是五分论。《楞严经》里面很不幸的,它的三支比量都没有完全,都让我们把它补起来,所以你不懂得因明学的人就看得一头雾水。为什么?因为它的「合」没有。「合」是什么?「合」就是我们通教或显教里面,解释文里面讲的「法合」。在法上,把它比喻的言词,跟所要说的法,合在一起。那个经文只有「喻」而没有「合」;没有「合」的话,你就不知道他是比喻哪一个。比喻就是象征,你不知道这个比喻是要象征什么,或说这个比喻是指什么而言,没讲出来,没有明讲,所以就变成隐喻,要让你自己去理解,这就很困难。因此这段「法合」,[也就是譬喻的真正目的,就得我们自己去把它补起来;若讲得粗松或玄一点,就是「要靠我们各自去体会」。]因为经文没有明讲,所以很困难的一点,《楞严经》里面,甚至很多经典都是这样,因为这部经典看的人都是大根器、上根器的人,所以佛没有讲的那么清楚,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可怜的是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举一反一都没办法,何况举一反三!幸好我已经都注出来,你可以去反了。[但我们宁可具体一点。这段譬喻的经文:「譬如行客投寄旅亭……不遑安住」,接下来应是什么?]这是象征或比喻什么?[大概类似:「众生之尘劳烦恼亦复如是,有如行客,投寄旅亭,(生起之后,于心中暂住),或宿或食(烦恼住于心中的时间有长有短,并不一定),]有的烦恼好像过一个晚上一样,有的烦恼就停在你心中好像吃一顿饭那么久,但是其实都不会很短。因为烦恼起来以后,大家都很讨厌,但是我们心都会去执着那个烦恼,所以要抓住它不放;本来烦恼应该是乍生乍灭就完了,可是它要走的时候,你让它多住几天,再玩一下,人就把它留下来,住了很多宿了,所以常常烦恼持续很久。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对烦恼钩留或是挽留,把它当好朋友,希望多住一些时候。[宿食事毕,俶装前途(在心中暂住后,即灭去),]不管烦恼的久或暂,它终久是要灭去的。烦恼的久、还是不久,就看每一个人对自心所生的法执着力量的大小。有的人很执着,就放不下;放不下,烦恼就好像一直都在重播,一直都去不了,所谓的「萦怀于心」、「余音缭绕」、「绕梁三日」。[不遑安住(不会永远留下来的——是故烦恼心,念念无常,生后暂住,住后即灭。」]就好像客人投寄旅亭,不管吃饭或是住一宿,接着就走了。[然而经文没有把「法合」明讲出来,也有好处;其好处有二:一、由行者自去体会,则所解、所悟更深,所谓「自得之则资之深」。]你自己体会的就比较深刻。如果别人给你讲了,你体会就比较表面,不会那么深。[二、不明讲出来,则法合便很活泼,不会僵化固定,而可随行者的智力而有不同层次的体悟——不过对末世钝根之人,可能就一头雾水了:不知]道这一段经文[所指为何,因为真正的目的没讲出来。]所以也只能是念,念了觉得很舒服,念经感觉很舒服、很清净,如是而已,但不解得这个意思,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与义作仇家」,跟经文的意思作仇人。

[接着经云:「若实主人,自无攸往」。「自无攸往」用白话讲即是:不会跑掉。]客人来了就跑,主人就不会跑掉,跑掉怎么能当主人?[这个「实主人」,是实在的主人,不是假主人,也不是喧宾夺主的主人。这个「实主人」当然是隐喻真心本性,表示「本性不坏、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这个主人也更进一步隐喻宗门所说的「主人公」,或「当家作主」之义,亦是得自主、自在之义;]因为你是主人,你在你的家里就很自在,你的心地是你的本家,你自己的家,你能够一切都能作主,一切都能自在。[以此佛性成佛之后,堪为三界主,乃至为法界之主人公,佛出世时所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是指「佛性」,不是指「我执」、「我见」的「我」,就是表示佛性,因为[于法得自在,故称「主人」——不只是这小小旅店(此五蕴身心)之主人,而且是整个「法界大饭店」(三千大千世界)的主人。]

[接着,下面这段经文,我们也照样把法合试着给加进去:「又如新霁(久雨初晴:累劫生死,不逢佛法,今方闻正法,故如久雨后之初晴),清阳升天(依教起修后,得初见道,自心慧日升于佛性之天),光入隙中(智光射入心门之缝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才发现照明自己本性之空中,居然有这么多的微细思惑之尘),]尘沙无明。[尘质摇动(且照见这些惑尘之体一直摇动个不停),虚空寂然(然而相对的,却显出容受这些尘质的本性之虚空,却一点也不受其动荡所影响,而永远保持着其寂然不动之体性)。」]

[这两段观照各有一个结论,对于这两个结论,有一个地方值得特别留意的,那就是:在「如是思惟」下,憍陈那说:「不住名客,住名主人」,这是总结上面的观照思惟,且采用「主」和「客」对比的方法来显示:]这个对比的方法就是西洋文学里面所谓的戏剧性的描述,或戏剧性的陈述、描写,他一定采用对比的,这样就有立体的感觉。立体就是三度空间。如果你只有一个面、一种方式的陈述,那就是平面;平面就是平板,平板就比较死板,不活泼。立体的就活泼生动,而且让你看的更加明白,因为有对比,互相比对就看得更加明白,就不是死板的描述。为什么称为「戏剧对比」?譬如戏剧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那就是对比;有善有恶,这个就是对比。因为对比的关系,所以容易更加托显好的让你觉得更好,坏的让你觉得更坏。如果你只叙述一个,就让你觉得不那么明显,所以称为「戏剧性」(dramatic)。你看佛法很文学性、逻辑性,先讲「客」再讲「主」,用对比更加的突显出来彼此的意思,令读者更加明了。「不住名客」,反过来「住名主人」,「主人」就是住下来,不动。

[然而接着他又说:「以不住者名为客义」,用这句话来作为总结,但这句话便又令整个思惟回到「客」的主题上去了。现在先再看下面一段的结论,然后我们再合起来谈其重要性。下面一段的结论,也是从「如是思惟」开始:「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仍然是以「空」与「尘」的对比法来显示主题;]「空」跟「尘」又是一个对比,立体的呈现。

[接着又是一个总结:「以摇动者,名为尘义」,还是回到「尘」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憍陈那本来由观照「客」,而明了到「主人」;又本来由观照「尘」而照见「空」:由「客」到「主」,其思惟与理解可说推进了一步;由「尘」到「空」,也是一样,是推进了一步。如果在总结的时候,憍陈那不退回去「客」与「尘」,而是以「主」与「空」作结,那么憍陈那所证者可能就不是阿罗汉,而是无上菩提,或大菩萨果位。]但是因为他是示现为小乘,所以他还是回到了「客」跟「尘」。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99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继续讲《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请萤光幕前的朋友端身正坐,专心听讲,不做旁的事,以重法故。在讲之前,请大家踊跃护持英译《法华经》的出版,以及「新逍遥园译经院」的建筑。讲到这个,我要新建的道场,希望大家要离于「我相」而护持。我讲一个小故事:在二十年前,我在台湾建立了大毘卢寺;过了两年以后,在美国买了遍照寺,现址土地总共二十甲,环境很优美。当时我从美国回到台湾以后,跟台湾弟子一讲,很令我惊讶的是,台湾弟子一听,不是很高兴,而是面露忧色,后来我才知道:大家忧虑师父在美国已经找到地要建一个大道场,他不再住在台湾,或很少住台湾,大家忧虑这个。我才发现这样子。我找到那块地是很高兴,我在想:这些弟子对我也是很同心,他们应该也会很高兴,乃至于会为美国的弟子高兴,会为我高兴。可是没有,他们很忧虑,这叫「我相贪着」。「我相」包括「我」跟「我所」,可是我跟他们解释,保证说:我不会因为美国有道场不回台湾了。因为在那个年代,美国是很进步的地方,台湾还是相对的各方面落后,生活条件直言的话,享受就差很多,差非常的多。一直到现在,台湾的生活条件也很多地方都赶不上美国。譬如美国,只要是一般的房子,整个房子都是中央冷暖气系统,都铺地毯,很少不铺地毯;如果不铺,是故意不铺,不是没钱铺。冷热水随时开都有,因为有很大一桶50加仑的热水,一天到晚都在烧,到现在也是一样。这一点我们台湾也没有这样。那个年代台湾马桶是渐渐从蹲的改成坐的,才开始渐渐普遍,但我一向都不会去讲究享受方面,所以他们担心都白担心,我跟他们保证,他们才有点高兴起来。接着当我开始建筑,购买也要花钱等等,乃至后来建真言殿,台湾弟子真的是很好、很可爱。怎么可爱?我寺是建在美国,他们也不可能去享受,可是他们都非常发心,这就很可贵,而且发心的很多,不是很少。反过来,美国的弟子护持台湾的道场比较上来就少,所以台湾真是宝岛,佛弟子的分别心就少,不会因为他不能去享受,他就不护持了。美国的弟子分别心就比较多一点。还有一点,他们生活比较紧张,因为人在外地,在他乡异国,所以这是原因之一,所以就不能够那么大方的供养。我前两年到大陆去,也有皈依的弟子,到一个精舍去,在闲聊之中我只是提到:我要在台湾买一块地,那时还没买,还没找到。我说要找一块地建道场,原因这比较吵,而且也太小,装不下,那个弟子马上跟我说:「你要在台湾盖道场,我不支持;如果你要在大陆盖的话,你只要讲一句话,马上就有了。」我一听,心里就滴血,当下就生病了。为什么我在台湾盖,你就不支持?那就是这个「我相」贪着,分别心。他是想:「你在台湾盖,我也去不了,我也不能消受到、享用到,为什么我要护持?」台湾的佛弟子真是可爱、真是笨,他不只是护持美国的道场,乃至很多中国的道场复兴,重新整修,台湾的佛教界大笔大笔的钱过去,复兴这些寺庙,他们也不是常常可以去。所以台湾真的是宝岛,众生的分别心小,业障也小。再讲到印经,我这二十年来印了很多的经,其中差不多至少五分之二是英文,可台湾的弟子也不懂英文、也不看英文的书,照样助印,每一次都很发心,你看他们不是疯掉,不是很呆?是很呆,都不为自己考虑。我告诉你,这就是修行。你怎么样修「无分别智」,乃至于怎么样修「无妄想分别」、「无我」、「无我所」就从这方面来作。所以你不要想:「这次是英文的,反正我也不看,所以就不助印。」这是错的,这是不好的,这是着「我相」,这是为了自己而想。但是你要晓得,英文的书是非常稀有的,可以利益广大的众生;以现在来讲,几乎是全世界的众生大部分都会英文,从非洲到亚洲、欧洲各地方的众生几乎都会英文。我在这里慎重地跟大家讲怎么样修布施、怎么样修檀波罗蜜?就这样修,以不着「我相」而修,以不着「我相」而布施,不是为了利益自己而布施,如果是为了利益自己而布施,那个可以是「檀」,但不是「檀波罗蜜」。所以修行不是嘴巴讲的,是要做的,而且做的时候很多地方要违背自己的「我相」贪着的业习。顺便讲到,我们佛法里面也是要讲孝顺的,孝顺如来。怎么孝顺?那就继承佛志,顺着佛的志愿去做。佛的志愿是什么?利乐一切有情,这就是孝顺。还有呢?如果你皈依某位师父,那位师父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你帮着他去完成,这就是孝顺,所以顺其志愿。如果你皈依某一位师父,不管在家出家,你违反你师父的志愿去作事,那就是不孝,那就没有孝顺师长,这样人学佛不会有多大利益。这就是为什么那位弟子跟我讲「你在台湾盖庙,我不支持」,甚至我只是这么讲,我也没有跟他化缘,他马上接口就跟我这样讲,我当时心如刀割,当天我心里面就生病了,心病,非常的感慨。我在我的书里面都有讲到,我之所以翻译英文的原因,当然那是我的专业之一,我愿意以我的专业来贡献给佛法、众生,跟众生分享佛法的利益跟智慧,这是一点。另外一点,我从历史观察,佛法是从印度传来,传到我们中国,结果你看印度怎么样?佛法本来是用梵文写的,可是你现在在印度连一本梵文的佛经都找不到,一本都没有,所有的佛法在印度已经灭绝。幸好有传到中国,也有传到中南半岛,所以就以其他的语言保存住佛的智慧,而继续利乐一切有情,令一切众生度脱。所幸有翻成中文,有翻成泰国文的小乘藏,可是中国也历经了沧桑,很多次法难,「三武一宗」就四次,再加上近代的就五次。五次几乎也把法给灭尽,每一次都差不多灭尽,所以很多圣典(宝典)我们都要跑到日本去找回来,中国早就没有,像《龙藏》里面,虽然是《龙藏》,清朝干隆皇帝主编的,里面很多资料都没有,一直到民国初年中日有一点点交流了,有知识的人就跑到日本去留学,顺便就请了一些经典回来,那时候渐渐恢复,乃至于像唯识学也是留日以及驻日大使开始研究,唯识学的经典也是在日本。还有弘一大师所研究的「南山三大部」也是从日本请回来,我们中国早就灭绝烧光了。所以我就想:会不会有朝一日,中文所有的经典也像梵文一样都灭尽了?以逻辑来讲不是没有可能的,经过大的劫难,天灾人祸。如果那个时候,有幸我翻译了一些经典变成英文,流通到全世界,就以此把佛的智慧又再保留下来。但那时候中国人也许要学佛就只好回过头去找英文本来看,就好像印度人现在要学佛,必须要找中文本来看,可中文本他们又看不太懂,他们可以看英文,因为他们曾是英国殖民地,所以这是我的用心。不是希望中文的法再灭尽,只是防止这样,有这样的可能,因为世间是无常的,你不能期望它一定怎么样。而且翻译成英文就传播到全世界去,如果有什么法难出现,不会全世界全部一起发生,应该至少会有一些保存下来,有一些国家没有法难。以上讲一下,就是这事实上我们一切的生活行为,在在处处都应该跟佛法结上关系,不能说生活是一件事,学佛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样的切割,这两个就禅师所说「不干涉」,两个人就没有干涉,中间绝缘了,互相不沟通,当然也不来电。讲到这里为止,我就是这样,一向没有这么大的分别心,希望你们也学这个,分别心就是:依我的利益而来分别,能利益我的,我就支持,能利益我的,我就帮助、就有所交涉,我不能得到利益的,我就不甩。这不是学佛,这是「我执」、「我见」、「我爱」、「我慢」全都结在一起,所以修行一定要从这个方面来做。我请你发心助印法宝,乃至于供养道场,这其实是给你一个机会修福,因为众生怎么样能够有福?福是利益众生才有的,你自己不利益众生不会有的。你想要把佛法学会,能够理解乃至开悟,都是先要从福开始修起;你要有福,才堪受佛的智慧,才跟佛的智慧相应。

[如果在总结的时候,憍陈那不退回去「客」与「尘」,而是以「主」与「空」作结,那么憍陈那所证者可能就不是阿罗汉,而是无上菩提,或大菩萨果位。因为照了「客」与「尘」,故不为客尘所动,而能断烦恼、证解脱,得阿罗汉果;但是「客」与「尘」是末,而「主」与「空」才是本,若一心趋进,而进修本性之「主」与「空」,则必定克得大果。然而二乘之人可谓舍本逐末,舍内而求外(「客尘」为外,本性之「主空」为内),不在主人边用功,反在客人边求,冀得小果,实是可惜!]必须要了解,佛讲「客」与「尘」,他的目的不在「客」与「尘」,而意在「主」与「空」。「客」跟「尘」只是一个佛讲的道理的第一个阶段,他究竟的目的是「主」与「空」。当然这个如果你能够了悟了「客」与「尘」,而不作「客」、不逐「尘」,那就变成能够离「尘」,证阿罗汉果,这也是好的。可是佛究竟的目的不只在这里,不要你只停在「客」与「尘」的证悟而已,而是进一步的证「主」与「空」,这才是佛真正的意思,所谓「愿解如来真实义」,「真实义」就在这里,这个只是表面上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主」与「空」,也是佛希望我们悟解证悟「主」与「空」的意思跟境界。如果进入了「主」与「空」的境界,就进入大乘的境界,就可以跟无上菩提牵连上,就进入无上菩提的境界。佛都是希望我们进入无上菩提的境界,自己当家作主,不着「空」就不贪着一切,如果你只是不作客而已,只是不流浪三界、流浪六道,脱尘而去,自己清清净净的入于涅槃,不再受世间的尘染,不再三界中流浪作客而出尘清净,入涅槃的净域。但是悟了「客」、「尘」以后,不再流浪,不再染尘,入于净域,得到清净,可是佛的意思要你当「主人」;不只是清净,要庄严。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庄严?证到「空」的境界,无所染着,能容纳一切「空」的境界,因此能够无量庄严。如果没有真正「第一义空」的境界,你的心是放不进去任何庄严。那个庄严是作什么?庄严是为了要利益众生,一切的功德都是庄严。但小乘人他不需要庄严,为什么?因为他自度就行了,所以他可以完全没东西。俗话说「女为悦己者荣」,一般的女孩子只要整理的干干净净就可以了,但是一个女人谈恋爱了,她就会开始打扮,打扮的漂亮给那个人看,为了那个人而种种的修饰。我拿这个比喻,菩萨修行就是为了令众生欢喜,为了令众生喜见,所以种种功德庄严。这个庄严不是抹粉或戴首饰,而是种种功德庄严。「诸曼璎珞」,那个只是代表只是一种象征,种种的功德欲令众生心生欢喜,众生只要看到他的庄严相心生欢喜,欢喜了就没烦恼;短暂没烦恼,就进一步求长期的没烦恼,就开始修行。这就是菩萨为什么庄严自身的原因。他庄严自身也有身教的味道,是一种言传身教,自己以身作则。但是相对于小乘阿罗汉,你们有没有看过十八罗汉相?每一尊阿罗汉都有不同自己的个性,而且有的看起来反正不是很好看就对了,可是他就不甩,「我本来就是这样,自度就好。已经出三界,还管长什么样子?」所以不管是头、身穿的什么,那十八罗汉各种样子都有。可是你看每一尊菩萨都几乎是长的跟佛一样,而且都很多的庄严,那就是令众生欢喜;因为他要度众生,所以要令众生欢喜。阿罗汉不想要度众生,「我管你怎么想,反正我就是这个样子,跟你们有什么关系。」这第一次听到?为什么能够种种庄严?因为证到「空」,这是真正的「第一义空」;因为「第一义空」,所以心广无量;心广无量,所以可以得一切财宝,藏一切财宝。在密教里面有一个宝部,最主要的宝部的菩萨是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是宝部的主尊。具体来说明,虚空藏菩萨证到自己自心如虚空,所以能含藏一切财宝、含藏一切宝藏,而利乐一切有情,不是自己要用,是要利乐一切有情的。当然这里的宝藏主要是指一切佛法的智慧福德,当然他已经是大菩萨,他要变化出各种的金银财宝也是容易,也是有的;可是你求虚空藏菩萨时候不要求金银财宝,那你要求也可以了,也会灵验,但是意不在此。你看弘法大师还没有到中国去求法之前,就修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虚空藏菩萨有一个特殊的法,叫「求闻持法」。行者修这个法,就能够得到与一切智慧得闻持,空海大师不是求虚空藏菩萨发大财,好去中国多买一些经典回来,不是这样。须知,菩萨的「空」或是佛菩萨所证的「第一义空」,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空」的意思是把你的「我」跟「我所」给空掉,叫「空」。因为「我」跟「我所」是你自心里面的垃圾,你那个自心里面就堆满了两座垃圾山,一个是「我山」,一个是「我所山」,这两个大垃圾山挤满了你的心,即使你有很大的财宝都进不去。必须要把「我」、「我所」山去掉,让心如虚空,清净广大无量,名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说什么都没有,是指没有垃圾、没有业障、没有「我执」、没有「我见」、没有「我爱」、没有「我慢」,这就是菩萨「空」的境界。这是菩萨「空」的第一个境界,第二个境界把垃圾清出去以后,可以修积无量的福德智慧充满其间,所以这个「空」就「空而不空」。从没有染污的「空」,到进入了充满一切福德智慧万德庄严的「不空」,这样才能度众生。你看佛如何度众生?如果他没有两把刷子,他没有一些福德智慧,如何能度众生?所以度众生是要有本钱的,而且要大本钱的。你要有大本钱,要当家作主,要作王;因为王的关系,你能够自在受用、自在使用,你自心王国中的一切珍宝,你想要怎么样布施、怎么样利益众生都可以做得到;因为你是「主」,「主」就是王,把那一点去掉,有那一点表示有头就是「主」,「王」上面那一点是「头」。「王」是法王,你要自己成为法王,自作佛,称为「主」。这里讲「主」与「空」才是本,如果一心的往前进的话,进修本性「主」与「空」,必定能够得到菩提的大果。二乘舍本逐末,只到了《法华经》所说的「化城」。什么是「化城」?以《法华经》来讲,就是「了客尘」。什么是「了客尘」?去轮转,断染污。「客」是三界轮转,「尘」是六道的染污,所以这就是出三界,但这只是初步的目标,不是究竟的,是权宜的境界。有点像你生病了,发高烧,不管你是什么病,医生一定先给你退烧,烧退了再来治其他的病,因为发高烧是最直接、最危险的,必须要先去。众生的轮回跟染污是最严重的病,所以先去;不轮回、不染污了,再来修无上菩提。我顺便讲,你心中所有那个染污、业障,你没有去掉相当的程度,你一天到晚谈成佛、谈无上菩提,那都是白搭的;你一定要去掉相当的东西,家里垃圾要清的差不多才行。要不然,你买很多欧洲进口的家俱都放垃圾堆里,你看这有用吗?那些高档的欧洲的床放在垃圾堆里,你看睡起来好不好睡?连床上也是垃圾。这就比喻你不除染污、不除心垢、不除业障而修菩提,没什么用,而且也修不太动。如果是这样子不去染污、不除业障而修菩提的话,就如古人所说的,你就变成一个「绣花枕头」。什么是「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为以前的枕头里面塞的都是破棉絮,可是外面却用锦锻绣得很漂亮的,花、鸳鸯什么的,所以做人就不能只是表面上很漂亮,里面就一团糟。

[最后再提示几句,以为本段之总结:一切众生之本性常住,有如「主人」,]一般[无有来去,亦不消失;]有来去的就是「来客」,不是「主人」。这个「主人」也不消失的。虽然这个不是很醒目的,但「亦不消失」这四个字非常紧要,也就是本性是常住,不会磨灭,永远存在,常存的。[本性如「空」,今虽容受无量烦恼,然其体本不动摇,本不生灭。]必须要去体会这个意思。好像一面镜子,镜子会照很多东西,譬如它照了花,镜子里面有花吗?因缘故,所以它有花,可是那个花是不是在镜子里面?没有,那只是个影像。我们的「心镜」也是一样,我们「心镜」会显出种种相,心、心所法,烦恼、随烦恼,喜怒哀乐种种相,都在我们「心镜」上显现出来,就如镜子一样。虽然显现,但是我们心的本体那个镜子不会被色相染着,也不会刻在上面。我们「心镜」显出种种色相,跟镜子一样,「遇境则现」,境界碰到就现出色相;「境离则隐」,境界离开以后,这个色相就灭去隐藏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0
成观法师讲解
    佛法道理懂了很重要,可是光是懂得道理又不知道怎么样落实在生活行为上,问题就在这里。你现在知道了「客」跟「尘」、「主」与「空」的道理应该懂了,大概懂了,可是怎么做?说好听点,就是怎么修?什么叫修?这个怎么修?就是怎么做,「修」就是「做」,你要能做的,才叫「修」;你不能做的,嘴巴喊的,只是口号、口头禅而已。「客」、「尘」、「主」、「空」这两套道理怎么样去落实它在生活上?「做」就是把它落实在生活。「客」就是来来往往、来来去去奔驰不停,你懂这道理就不应该作「客」,不要到处奔波,不要到处去,不管是在佛法上或其他上,东门转一转,西门转一转,所谓到处结善缘。心就没有一个归趣,没有一个一定的地方,就是到处奔波,这是说道场方面。师友方面也是一样,没有固定的,就跑来跑去的,台湾所谓的跑道场,到处作客,哪里打《梁皇》就赶快去了,哪里有水陆大会又去了,现在不只是水陆,陆海空。到处作客,乃至于朝山、朝圣,这些都是来来去去,奔波的。佛法不是叫你奔波的,都是叫你定下来,不只是心要定,身更要定,你身不定,心如何定?你说:「可是我每一次朝山的时候都得到好大利益,都很感动,看到佛寺这么庄严,祖师等等。」那个都是权变的方法;你如果心定不下,来朝朝山也是好的。可是你不在把心定下来、在这上面用功夫,反而反客为主,一天到晚只是朝山、朝圣,认为每一次都有很好的境界,那个都是虚幻的。试想历代祖师哪一个是因为朝山开悟的?没有。为什么?因为朝山是奔波。乃至「赵州八十游行脚」,赵州和尚是一个大禅师,他行脚不是看风景,也不是朝山,他是参访善知识,求印证,求修行的方法,所以「行脚」是这样意思。「行脚」不是走路,台湾有一个道场,说「从哪里走到哪里称为行脚」,那个是「远足」,不是「行脚」,可是那个不算是「远足」,是「近足」。「行脚」是「参访」的意思。参访参什么?不是看五台山的寺庙多好,九华山的菩萨的肉身,不是这样,「参访」是「访善知识」,那里面一定要有活在那边,你可以问他问题,他可以回答你问题,不是去那边你问问题用抽签、卜卦的,那更不对了。「赵州八十游行脚」,到后来发现只是「空费草鞋钱」,为什么?所谓「灵山在心头」,应该要从自身、自心里面去悟,去求通达,而不是到外面去奔波的,你到外面去奔波就变成什么?外道。到外面去求道,就变成外道。你若理解这「客」的意思,就应该把它落实在你的生活、你的修行、你的人生,这个人生包括修行跟生活做人,待人自处都要远离「客」的来来往往、戚戚惶惶。「客」,最好的印象就是以前的客商,做生意的,不但是来来往往,而且戚戚惶惶的求利。了解了「客」,就应该从这方面来落实你的修行,不再做「访客」,不再到处奔波,把它定下来。我们曾经说,如果有些人心定不下来,必须到处去朝圣、朝山,还三步一拜,这样就觉得很殊胜。我就说这当然是不错,因为一方面可以游赏风景,二方面又可以修功德,三方面可以秀一秀,因为你在拜的时候路人都会看,好像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在班上出一点风头就感觉很了不起,尤其是他犯错了,老师处罚他,罚站,他走出去觉得很威风,觉得自己好像英雄一样。马克˙吐温很有意思,他确实把小孩子的心理掌握得很好。事实上不只是小孩子,而是人性都是这样子。如何把「尘」字落实在生活或修行里面?尽量远离尘垢、远离尘缘、染缘。进一步讲,会令你生烦恼的人,你要远离;会令你生烦恼的地方,要远离,离烦恼缘,烦恼就是「尘」,「尘」就是烦恼。这样够明白了吧!应该要这样。要不然你看光是看经文里面讲门开一个隙,光照进来,看到很多游丝,你看那样好像很罗曼蒂克,而且那景象好像很美,对不对?不是这样。那个「尘」是代表烦恼,是要远离的,所以尽量要远离一切的尘染就对了。会令你生烦恼的人,你还没有学佛之前交的朋友,非常要好,可是你学了佛以后,觉得他老是让你起烦恼,那恐怕就要稍微保持一点距离,这是我本身的经验。你说:「那学了佛以后就很少朋友了。」你要那么多朋友干什么?你跟佛菩萨做朋友就好了,因为世间的朋友就是这样,聊聊天,你喜欢的谈一谈,我喜欢的谈一谈,互相谈一谈,就这样而已。等到借钱又另外一回事,这就是朋友。朋友还有一种,就是风光的事多讲,逑事就不太讲了,世间的朋友就是这样子,自己有什么见得人事也不太讲,因为不太放心。一切世间交朋友都是虚妄的,除非你真的那么幸运,有一个很真诚的人成为你的要好朋友,然后你可以跟他讲所有的事情,坦诚的讲。你有困难的时候,他可以帮助你;他有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这样就很幸福。可是一般都不是这样,一般也许可以知已,但碰到困难的时候,就很难那么知已。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你问他:「你现在有多少钱?」「没有多少了。」就变成这样。所以学了佛以后,就看破一切世间的假相,看破一切世相,但是你修菩萨道也不因此而嫉世愤俗,知道这个是众生的常态,众生的常态就是病态;如果没病,就不是众生就是菩萨了,所以了知众生都有病,只是病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心脏病,有的人肝病等等病不一样,严重性也不一样。因为这样了知,所以对世间一切世相都能够看得清楚,也都不贪着,不执取,而能以悲心含容。这一方面以出家人占最大的优势,你知道为什么?因为你非得含容不可。说是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你在家人的话,不喜欢,我就拍拍屁股走路,但是出家人就不能这样,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总是要回来。远离一切烦恼源,而且不要到处奔波、奔驰,就破你原来的业习力,这就变成要是有魄力、有担当,所以才可以转客为主。

但是一般人学佛或做人也都是一样,怎么样?没有魄力没有担当,「和稀泥」,一切事情都不清不楚的、糊里糊涂。稀泥本来就是稀稀的,你还在那边和,就叫「和稀泥」,所以心就不能直。如果你要真正做「主」跟「空」的事情,那你必定要有决断,不能「和稀泥」、不能半信半疑,拉拉扯扯,必须要有决断、有魄力,才能做主。简单一句话:要有气魄。气魄很难,包括最大的勇气,它是活动的,是一种力量,所以才能做得到。「本性如空」,它的本体是不动不摇,也不生灭,就好像我刚才的比喻像镜子一样,镜子现出种种相,但是镜中实无相,镜中之相不染于镜,众生「心镜」也是一样,「心镜」显出众相(善相、恶相、无记相,种种心相),但那些心相都不会刻在你的心上。文学讲「那件事情对我印象太深了,都刻在我的心板上」,可是心中实无板。你看众生种种方便言词贪着,乃至说音乐很感人,拔动我的心弦,可是心实在没有弦,这一切都是虚妄。世间言说常常都是虚妄的,只会令人滥情。文学里面常常很多美丽的言词都是虚妄的。

[众生自心现之粗烦恼如「客」,来来去去、熙熙攘攘,生灭来去之相粗显,喧嚣烦杂,如旅店之行客;]我们的烦恼就像客一样,来来往往。我们那个心识、心房,就像旅店一样,烦恼就好像来来往往的客人,到我们旅店住一住就走了,当然留下很多垃圾。[众生自心观之细烦恼如「尘」,如空中之「游丝」(gossamer),动摇不定。然众生心中的粗烦恼之来来去去,却不妨主人之不来去;]我们那个主就像房子一样,客人有来去,但是我们这间房子是不会搬的。[众生心中之细烦恼之动摇晃荡,却不碍本性之空体不动不摇。]「不妨」就是无碍。旅客的来来去去,不会防碍旅店的不来不去。同样的,烦恼来来去去,但我本心的心体没有来去,也是永远不受影响的,所以烦恼来来去去也不会留下任何的印象,不会在我们心上留下任何的印子或迹象,就像浮云过月一样,走了就走了。[众生界之根尘识十八界如客,不住;]六根、六尘、六识,总共十八界,就好像客人、旅客一样是不住的,可是我们的[真性如主,常住,不生不灭。俱生、分别二惑如尘,]烦恼有两种,一种是「俱生烦恼」,一种是「分别烦恼」;与生俱来的是「俱生」,也就是前世带来的,是一种业习,这种烦恼跟「分别烦恼」是后天产生的,这两种惑好像尘一样是会[摇动;心性之体如空,澄寂。是故此段经文,不但可以发明心地,亦且可明心见性。]你就想那些来来去去的影像,就好像你的「心镜」里面所现出来的相一样;这些现出来的相,都是因缘而现的,所以说「因缘幻化」。大乘佛法里面一个最好的思惟或一个观法,就是「如幻观」。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如幻观」可以包含所有的观法,这个「如幻观」成就以后,就得「如幻三昧」,「如幻三昧」是观世音菩萨修的,观世音菩萨主修「如幻三昧」,他在因地就修「如幻三昧」。有一部经叫《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观世音菩萨得授记,就讲她修「如幻三昧」。这部《楞严经》里面也讲,以前古时有观世音佛教他修「如幻三昧」,如幻熏修。什么叫「如幻」?「如幻」不是幻,它只是「如幻」。因为「如幻」,所以不是真;如幻非真。因为「如幻」,所以它不是真的,跟幻一样;如幻非幻,因为是「如幻」,所以不是真的幻,所以非幻。也就是说「如幻」,你说「它是幻」是对,你说「它不是幻」也对。同样的,因为「如幻」,你说「它是幻」是错的,你说「它不是幻」也是错的。这差别在哪里?差别就是一个「悟」,一个没有「悟」。如果他悟了,他怎么说就怎么对;你若没悟了,你怎么说就怎么错。因为悟了的人所看到的是涵盖一切的,不会有偏差。「如幻」不是真的,因为「如幻」,所以不是真的。因此,你就不会把它当真;你不当真,你就轻松,你就得解脱;你不当真,就一切犹如游戏,幻化游戏。不只是人生如幻化游戏,一切法皆悉幻化游戏。既然是游戏,那就绝对不是搞真的,游戏就是假戏真做。可是假戏还是要真作,如果假戏假做就没戏看了。你看演员,明明知道戏是假的,他还演的很逼真,哭的时候也哭出来,笑的时候也笑得很开心,所以逗得台下看的人,他笑跟他笑,他哭跟他哭,所以台湾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必须要呆子才能够入戏,演戏的人必须要是疯子才能演得入戏,但「入戏」的「戏」本身是一个抽象,演戏的跟看戏的就在那个抽象的空中互相交接,那就称为「共鸣」。可是「共鸣」其实也没有「鸣」,那也是一种幻想;你如果跟那个戏共鸣就觉得了不起,那是虚妄的。「如幻非真」,因为知道非真,所以解脱;你当真,就不会解脱。好像你踢足球或看球戏,如果你把它当真,你就很苦;但你知道那个是假的,如游戏一般,你不当真,就很轻松,看起来就有趣。如果你当真,就变成很苦,连球员打球也很苦,你看球戏的人也很苦。因为你当真,你捧的那个球队如果赢了,你就很高兴;输了,你就很难过。可是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竞争,那种心里面就很紧张,其实是很苦的,但众生就是喜欢这个苦,众生就自愿的有点受虐狂,都是这样,自愿;你不当真,一切就轻松愉快。如果不当真,没有假戏真做,世间都演不成。可是菩萨不一样,菩萨了知这一切如幻化游戏一般,但还是很努力的要把这个游戏玩好。什么游戏?三昧游戏,度脱众生。「如幻非幻」,了知因为如幻,所以就不是幻。你悟了的人看到是幻,但是众生所看到的幻不是幻,是真的。看到「如幻非真」得大智慧,看到「如幻非幻」得大悲心。菩萨悟了,看到「如幻非幻」,可是众生还是认幻为真,因此他所见是真,所以受种种大苦。菩萨如是照了,就起了悲心。举个例子,就好像两个孩子在争一个玩具,乃至打架,可是大人一看这个很没有意思,其实不需要为了一个玩具打架,但是孩子就认为那个东西都是真的,大人觉得那个没有必要。因此,大人看到孩子在那边争一些无所谓的事情就起悲心,因为他把他当真。这个「非幻」是站在众生的立场上看。什么是「悲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事情。如果站在你自己的立场来看,那个根本没什么。一切的悲心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才会有悲心,因为没有主观。如果是智慧的话,一定要如理、如实,所以不能站在众生的立场来看,一定要站在理上来看,才能得智慧;而且不只是不站在众生的立场来看,也不能站在你自己的立场来看,不站在任何人的立场,一味的只是站在理上来看,如理观、如实观。但悲心就一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菩萨的对方就是众生。以菩萨如理来观的话,「如幻非真」,了知一切如幻之法皆非真实,所以不执着、不贪爱、不染着,因此而得解脱得智慧;得到智慧以后,再观这个「如幻」,从众生的角度来看「如幻非幻」。一切如幻的境界,菩萨所看到如幻的境界,众生都认为不是幻;菩萨如是了知,心起悲心。这一段文字「客」、「尘」、「主」、「空」是可以发明心地,明心见性,乃至悟入大乘。

[经文]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这个时候,如来就在大众中捏拳再张开,张开后又再捏拳,这象征「外境不住」,开了又屈、屈了又开,这表示外境不住,暗示外境是生灭变化无常,象征这个意思。因此就问阿难:「你现在看到什么?」阿难说:「我看见如来的百宝轮掌在大众中开合,开了又合,合了又开。」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佛问阿难说:「你看到我的手在大众中开合,到底是我的手有开合呢?还是你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上面哪一句的意思是说,你看到我的手有开有合,你的能见之性是不是也跟着我的手有开有合?是这个意思。阿难说:「是世尊的宝手在众中自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佛的手随着因缘而有开合,而不是我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我的见性是不随外在生灭因缘。佛手开合像客人一样,来客、旅客来来去去,我的见性有如不动的主人,是没有开合的,所以并没有什么来去。」来去开合是一样的意思。

【佛言:「谁动谁静?」】

佛再进一步的逼问:「究竟是哪一个有动、哪一个是静止的?」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阿难说:「佛的手开合不住,开合而没有固定下来,(如客。因为佛的手像客人一样开合不住。)但是我的能见之性尚且没有静止之相可以得,何为动而无住?连静相都不可得,哪有动相可得呢?哪一个见性是无住的呢?我的能见之性离于动静之相(生灭、生死之相)、离于一切相。我的见性无有静,尚无静相可得,因为有静必然有动,静跟动是相对而生的,如果不成动,如何言静?」正如如果无生,那么没有灭。「静」的相反是「动」,尚且没有静止之相可以得,连静止的相都没有,更何况有动相?动更加没有了。什么意思?都没有静止,哪有动?这个心是远离「动」「静」二相。为什么?因为如果有「静」必定有「动」,有「动」也必定有「静」;因为连静相都没有,所以就一定没有动相。不能说有「静」没有「动」,有「静」必定有「动」。这个自心本性是没有静相、也没有动相可得,远离动静二相。如果你说它是静的,变成它如果有因缘就会动了;因缘到了、和合时候,它就会动。但是这个本心是不会因为有任何因缘会真正的动,这个动的意思就是染着、来去、生死。自心本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没有「动」「静」之相可得。「尚无有静」,连静相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动相;没有动相的话,也没有住相,所以谁是无住?就更没有说哪一个是无住的本性了,本性也没有住与不住的相可得。佛手不住,但我的心也没有所谓的「住」与「不住」,现在阿难就真正进入悟境,悟到自心没有「动」「静」二相,也没有「住」与「不住」,就是远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佛言:「如是。」】

所以佛说:「不错,就是这样子。」

[注释]

[「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这用来启示阿难外境不住之意。]你看佛的教学就是表演,他的教具就是他的手,开了屈,开了屈,然后就问问题。

[「谁动?谁静?」:「谁」,哪一个。何者是动,何者是静?]

[「佛手不住」:佛的手开合不住,如客。]

[「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我的能见之性尚没有静相可得,何者有动而无住者?亦即言:能见之性不但离于动相,而且也离于静相。]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动」「静」二相了然不生,那就是本性现前的一个相,「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你静坐看到种种相都是幻化,都不要取,乃至你看到多么庄严的境界都是自心所现的幻相。

[「如是」:这是佛印可阿难的回答。]你看经要能受用,就是一点一滴都要去努力,不要轻轻放过,说:「大致懂得就好了。」那样不会有进步。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1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义贯]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弯「屈」其「五」千辐「轮」之「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屈指成拳后,又开指为掌),「谓阿难言:汝今」有「何」所「见」?]你现在看到什么呢?

[「阿难言:我见」到「如来」的「百宝轮掌」,于大「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于大「众中开合,为是我」的「手有开有合」?]那是因为我的手有开有合呢?[抑「为复汝」之能「见」之性「有开有合」呢?]

[「阿难」答「言:世尊」之「宝手」于大「众中开合」,而「我」则是「见」到「如来手自开合」(开合的是如来之手),而「非我」的能「见」之「性有开有合」。]

[「佛」又问「言」:此二者中,「谁动?谁静?」]哪一个动、哪一个静?

[「阿难」答「言:佛手」之开合「不住,而我」的能「见」之「性尚无有静」相可得,「谁为」动而「无住」者?]怎能说哪一个动而无住呢?

[「佛」印许而「言:如是」。]

[诠论]

[这里显示阿难显然受了憍陈那自陈悟境的启示,因此也能对于客与尘、主与空,渐能领略判别了。]

[又,佛在问阿难手与见性的开合问题后,马上又问「谁动?谁静?」为什么?因为「开合」的相比较粗显易见,而「动静」之相比较细,比较抽象,也比较根本——因为开合只是色尘的两种相,而动静则可摄一切六尘的生住异灭四相,乃至六根、六识、六尘以及十八界的生灭之总相。]

譬如手的开合,眼睛、嘴巴、门都可以开合,但这些都是色尘,比较具象;「动」「静」就比较广一点而且比较抽象,「动」「静」是一切六尘都能说「动」「静」二相;像色声香味触法都可以说有「动」「静」二相。

用「动」「静」二相表示六尘的生住异灭,「动」表示生、住、异,灭的时候就称为「静」。灭的本身还是「动」,灭完了才是「静」,所以「动」「静」二相就代表生住异灭,不只是六尘、乃至于六根、六识十八界的生住异灭、生灭的总相就叫「动」「静」二相。

这就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是生灭之相(生住异灭之相)全都没有生起。

「动」「静」二相是一切法相的生灭总相。佛用「开合」就代表「生灭」,手不动的话就是「灭」,「开」就是「生、住、异」,完全张开又是「灭」;再握拳的时候,又是「生、住、异、灭」;再开,又是「生、住、异、灭」。一动一静,所以「生、住、异、灭」、「动、静」循回往复,所以「灭已生、生已灭」。

如来在《楞严经》这些就有点像哑剧(panto mine)一样,没有声音的表演;有声电影以前,都是无声电影,那就是哑剧,无声电影最有名的就是卓别林(Chaplin)。

佛一举一动都有意义。如果不这样做这些动作,这些概念都是很深,而且很抽象,没有办法了知,所以佛用这个动作把生灭的动作表演出来,生灭、动静、乃至生、住、异、灭。

你们看我的手掌,张开的手掌是静的,现在开始动,握拳,握成拳以后又是静的,再张开又是动;静就是「灭」,「灭」开始「生、住、异、灭」,开始动就是「生」,每一个「生」的暂时维持的现状叫「住」,「住」是刹那而已,刹那住以后开始变化叫「异」,最终是「灭」。

光是「生相」里面本身有「生、住、异」,「住相」里面有「生、住、异」,「灭」也不是突然灭,也是经过「生、住、异」而灭。

这个没办法在《义贯》里都写出来,全写出来的话就六千页了。

[如来为了令阿难速达一切法之根本相,故特再此一问。]

[这一段问答参究中显示:佛手乃为外尘,而此外尘之开合来去,皆能为见性之所觉知了别;]这是我的手,是外尘,外尘开合跟来去,你眼睛看到摄受以后,见性摄受以后,能够觉知了别,觉知它的开合,而且了别它是开还是合。

[见性虽能觉知了别外尘之开合,但它本身于彼觉知之中,亦不受其开合的影响,更不会因觉知它的开合,而跟着开合。]

这句话就用镜子的比喻。如果镜子照了物以后会现出东西,可是不照的时候那个东西就不显了,可是镜子本身没有动,还是一样。镜子就代表我们本性一样;不管照不照物,有没有显示东西,但它本身没有受照与不照影响,它本身没有跟外尘改变,没有跟着外尘变动而变动。

[这就是:外尘不住而无知,见性常住不动而有知(虽复有知,然亦不动,不必随尘而动),若了知此,]如果修行人能够了知这个道理的话,[则知一切万缘虽起灭纷飞,而实无碍于见性。]

一切万缘起灭纷飞,但是了知自性见性没有动,这有什么帮助?你懂这个道理,对你修行有什么帮助呢?譬如你碰到一个很纷乱的事情,或者让你乱、让你烦、或者让你惊动,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当你被冲击(impact)以后,当时是很冲击、很震动,

可是事情尘埃落定,如果是一个很惊悚的事情,你还心有余悸(aftermath)。如果不是惊悚的事情,只是你很愤怒或悲伤,悲伤跟愤怒都可以萦怀旋绕不去,尤其是如果这个事情很大,你就一直会觉得这个事情就没有搞定、没有完了的样子。那个时候,因为你的第六意识心的功能,记忆执取的功能,事件就一直没有过去,就有一种后效、后震,好像地震余震的意思。好像打枪,枪尾会反作用力,处理不好的话,肩膀会瘀青。

每一件事情,如果它在作用的时候力量很强的话,作用的时候是前作力,完了就有后作力,就是反弹、反作用。一件事情冲击完了,就是后作力,就是一件事情冲击力萦绕不去,所以一件事情的影响力不是只是当时那种冲击而已,而是完了以后的后效,那个更难抚平。就好像一个弹簧,一弹回来以后,那个力量很大,一直振荡的后作力,那个反而是令众生更加受不了,因为它维持的时间很长。

一切万物起灭纷飞,它的生灭、产生,对我们会有所影响、有所冲击,如果大事就很大的冲击,

但我们经过一件事情都很难忘怀,萦怀不去,其实那件事情以外界来看已经过去,可是我们的心不放,我们心还是停留在发生的那一刻。这个就是第六意识心的追忆、执取,不让那件事情过去,所以一件事情或大、或小、或好、或坏,常常不会生已灭(生了就灭了),

如法实相一样,生已灭,灭已不再可得、不复可得。本来应该是这样,但我们众生是生已,外界是灭了,但心中对那件事情没有灭,他还是执取住;虽然六尘缘影已经灭去,可是自心不愿意放。

灭去以后,意识心再把它call back(叫回来),常常一再挽留它,不让它走,所以好的事情一再回味,坏的事情沉在里面一再悲伤,也不愿意出来;

不是说那件事情真的伤得这么大,他就不能够不再伤心,而是坏的事情就耽溺其中,譬如悲伤的、悲哀的,就耽溺在悲伤的氛围之中,不可思议的就觉得好像一种enjoyment(享乐)一样,甚至于用艺术来讲是一个很美的境界,这是一样很奇妙的事情,每个人都沈在那种感情里面。

因为你五官、五根摄受五尘以后就有所感,感了以后就动,所以感动;感动以后才会生情,动了才会生情。如果有所感而感的太浅的话,就不会动;动了以后就生情,所以情动于中。

五根摄受六尘有所感而心动,心动以后生种种情,无外「爱」「憎」二情,喜欢、很爱、最爱、讨厌,乃至非常的厌恶,这些都是情,最后变成很微妙的心理变化。

本来我们根摄受尘(或物)摄取在心里面,经过五识再起第六意识(同时意识或五俱意识)就心动,心动再缘取第七识就生情,生情以后就耽溺沈醉在这个情里面。

这个情是一个感受,由感受产生情以后,这时候贪爱的就已经不是这个东西了,而是自心依于外物以及整个心里一整套procedure(程序)所产生的情,现在贪爱的是这个情,所以就沈醉这个情不愿意舍了;

舍外物还容易,舍情就难,因为外物只是一个影像,六尘缘影早就过去,到这个地步就不再是缘那个影,而是缘这个情而贪爱,这个情可以说是「常住不灭」,不那么容易灭去,因为它已经不是影像,变成一种概念、一种感受。

本来是取外物、为外物所缚,现在转为,为自心之情所缚,这样就完全没有办法解脱。你为外物所缚的时候还可以用自心解脱,但自心为自心所缚的话就没得脱了,那就缚定了。

这种为自情所缚不只是一个,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攀缘,生起对种种东西的情感,这太多了。

你若了知这个,就知道外物万缘纷飞起灭,你这个心也跟着动;你的心跟着动,跟着生种种感情、种种情欲,因此就不得解脱。

可是你如果了解这个道理,知道这只是六识、七识的尘念,事实上你自心本性还是像一面镜子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影像刻录在上面,完全原来一样的清净洁白。你就更能体会到这些都是虚妄幻化影像,就比较容易自拔。你在观一切幻化生灭的时候,就要反照自心的本自无生,清净如镜,这样就能够比较跟你原来的本性相应。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讲这一段的时候,就叫我们不要去看那个手,这个手是生住异灭,这是幻化不定的,它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外物是这个样子,但是你自心不要跟着它动;

你不是体会自心不要跟着它动,而是要体会你的本性本来没有动,有动的都是一种因缘幻化,因为六识会跟着这个外缘幻化,六识绝对会的。

即使是圣人还是跟着外缘幻化,不管是阿罗汉、菩萨、乃至于佛,「遇缘则生」,你不能让它不生,因为是有情,只不过他动不动心的问题而已。

不管他动不动心,这就是道力的关系,大家都有因缘起灭摄受的问题,但是凡夫心动,圣贤不动,所以圣贤就没有以下的心动、生情、乃至于耽溺于情的事情。

这个就要自己从初发心开始就常常修习、常常观察,这个就是心地法门,从自己心地去修,观察外性,照见自性。

这怎么样用于我们的生活乃至修行上,也就是你碰到很多很烦的事情,乃至于令你悲伤或烦恼,但你不要一直认为它都没有灭去,不要一直认为你一直很烦,你要把它放掉,要观察这些都是因缘起灭,因缘幻化。

你常常数数修习观了,一再的修、一再的练习,这个不是只有修一次,不是你这样听我讲而懂了就好了,这是要作的,这叫心地法门。在自心用功就是这样子。

你懂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在生活上,在自己见闻觉知上,眼见色、耳闻声的时候,你就要去修习这些东西,常常去练习;练习久了,它就会纯熟。

你练习要观、要了,「观」就是观察,「了」就是了知,所以修行不是闭起眼睛修,一定要睁慧眼来修。不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好像有人不懂佛法的说逃避,不是这样。

你在房间或佛堂里面,那是在修习你的定力、修习你的摄受你自心的力量,能够把你的心收摄起来才有力量,否则你的心是散的,心一散就没有力量。

你要把你心光聚起来,聚光,用什么聚光?用定力。那你从今天开始常去体会,看看你的心有没有力——心力。可是你现在去体会是体会不来,因为你现在没有修定,它不会有力的。你的心是一团糯糍,是不会有力的啦!你要有力的话,最好是过年那个年糕,年糕放久了就有力了。

你要办什么事?办照见五蕴、五尘、观自心、乃至断烦恼这些事,这需要energy(力量),力量从哪里来?从把你的散乱心聚在一起,把心光聚在一起,聚光以后有力;心光也是要聚,聚了以后才有力,就有能烧毁一切烦恼、邪见、恶见的力量。

你有这个力量以后,把这个力量用在断烦恼,怎么断?所有的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就把它截断,不让它念念相续,乃至不要去攀缘、追忆过去,不管多悲伤、不管多美好都不要去追忆,过去就让它过去,say bye,永远再见,跟过去没有关系,这叫「断过去际」;

你能够断未来际,也就是还没有到的不预先去想、不要预先去烦恼,所谓的事情到了再来担当。有些事情、事实上大部分事情没有办法预想,当然你对你的未来有一点点规划,可以,但是不用太仔细,也不用照着那个蓝图去走,那个蓝图到后来通常都是走不通的。

「未来际断」,你不去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现在际随缘努力、随缘精进。如果你光随缘,那就躺在沙发椅上翘着脚看电视就好了,不是,而是要随缘精进、随缘修行、随缘造善、随缘成就。现前有多少缘就做多少事,让现前的因缘、时间、精力都发挥到极致,这叫「随缘」。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能帮助我们断烦恼,帮助我们真正放得下。我的徒弟大概都知道,如果我碰到一些事情来了就处理;处理不了就会烦恼,烦恼完了很快就忘掉,烦恼还是要烦恼的;烦恼过去,那个时间过去、那个事情已经过去,我就不再烦恼。我也不装作我是何方神圣,从来不会烦恼。

有烦恼因缘必定会烦恼,我也不阻挡它烦恼;你若阻挡它烦恼,那石门水库会爆掉,因为压力再加上反弹。你若自己不让自己适度泻洪的话,石门水库是会爆的,那时候不得了。

了知一切幻化,随缘幻化,自心如幻、外境如幻,一切法如幻,我心亦如幻,我的烦恼亦复如幻,幻完就算。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2
成观法师讲解

    刚才讲到「过去际断」。临济宗祖师就是黄蘖大师,号断际禅师。什么是「断际」?就是前后三际断。什么是前后三际断?就是现在、过去、未来这三际是断的,这就是观了法相是:「前际不来至后际。」

因为我们众生心是三世相续,现在、过去、未来念念相续,因为念念相续,所以现在、过去、未来是一个连续的、没有中断的。

这个时间之流未来、现在、过去,是这样流过去,时间是从未来流到现在,现在流到过去就过去了,有一句话说:「未来的事情现在发生了。」这句话对不对?初听起来是对的,可是这句话就在逻辑上有毛病。

如果未来的事情已经是有一个事情,就是在未来已经发生,它就不会在现在发生。譬如未来有一件事情A,现在发生A,这样对吗?不对。因为未来还没生,根本没那回事;如果未来已经发生,就不会变成现在,所以这个是有问题。

我讲这个,就是有一句话说:「未来不流至现在,现在不流至过去。」为什么称为「流」?因为流就是很smooth(很顺),好像水流一样,乃至让你没有感觉。一切事情的演变都跟水流一样,很顺,让你几乎没有感觉。这个流因为是一连串,所以让你觉得它好像one unit(一个单元),未来、过去、现在好像都一直是存在的。

众生心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所以烦恼、生死也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讲到后来就是为了讲烦恼、生死,从法相讲到烦恼、生死。众生执着一切事情就是这样,没有间断,

但是以佛菩萨慧眼、智眼来看:一切法都是念念生灭、相似相续。你看起来是一样的,事实上它的成分、组织构造都有相当程度的改变,但看起来是类似一样的,所以叫「相似相续」。

可是我们就把它执着说一样,我们也不愿意承认昨天的烦恼今天有所改变,或者说:「我昨天的烦恼今天已经没有,我相信它还是有的。」

我们对佛菩萨的信心很少,但是对我们自心烦恼的信心却是很大,乃至自心爱、恨、讨厌是很大的,相信它一定都是一直存在的。

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有一个《物不迁论》,它的主旨是:未来的法不来至现在,现在的法不去之过去,也就是说物是没有来去的,也没有生灭。

但是我们众生都认为是有生灭的,事实上每一个生灭都是各成一个单元,刹那刹那的起灭,

但它为什么会变成好像连续的生灭?就好像我们看电影一样,电影的底片都有微细的变化,但你把它放的很快就变成在动。

我们自心的造作也是一样,它造作很快,我们凡夫俗眼看不出一个一个单元,所以它等于就是放的很快,我们看不出来,认为是有动,认为它是生灭、是活的,

但是佛菩萨来看的话,那些烦恼都是一个一个念念生灭,没有起灭,它好像固定的一样。

小乘的断烦恼,一定要用定力来压伏烦恼,令它不起,断它现行;

大乘的断烦恼,小乘的功夫还是要有的,你要稍微有点掌控,不要让它很run wild(放肆)、rampant(猖狂),还是要有点定力,让现行烦恼不是那么嚣张,接着照了;用定力把自心管控一下,但是因为知道定力不能够完全解决一切事情,它不是究竟的,所以管控还是要有。

接着起智慧的照了烦恼生已灭,念念不住,就知道烦恼不是相续的。为什么会变成相续?因为我自己让烦恼相续,我令烦恼相续。为什么?以贪爱执取之力令它相续不去,「念念常住」。烦恼想要死也死不了,因为你常常在念呪让它还魂起尸。

怎么断烦恼?如果以大乘智慧,就让它去(Let it go/Let go)!

可是我们对于烦恼,就好像一个比喻,你们不要介意,就好像一个痴情的女孩子爱她的情人,又爱又恨;虽然很恨,但也不愿意Let him go(让他走),希望他常常在我身边,可是他在身边的时候又很恼,一天到晚吵架。烦恼对于众生就是这样,又爱又恨。

为什么?因为你贪着,不要以为你不贪着烦恼,我告诉你:「为赋新词强说愁」,愁(忧郁)是一件好事吗?不好嘛!忧郁啊、是一件好事吗?不是,但是众生以此为美,不忧郁的时候也要假装自己很忧郁,表示自己是有spiritual(灵性的)、有诗意的,即使不愁也要装得很愁,即使没愁也要创造一切愁来愁,所以众生颠倒!

你看所有美的东西,都是朦胧笼罩着一份忧郁,尤其是音乐,还有诗词。我学佛以后,最不喜欢看中国的词。你看了心就纠在一起,可是众生就看纠在一起就觉得:「噢!好美啊!」

烦恼生已灭,念念不住;念念不住,你就不要强留它住下来。我们就是拘留一切烦恼,李后主说:「胭脂泪,相留醉。」你跟烦恼就是「相留醉」,留下来就很沈醉、很痛苦,觉得:「哇!好美噢!」这是所谓的感动。

我说一切所谓的美学、艺术都是自我陶醉的原因是这样子。「酒不醉人人自醉」,你看一样美妙艺术作品也是一样,没看就已经陶醉了,先准备(get ready)陶醉一番。

你去看歌剧或芭蕾舞,在买票的时候,还没进戏院,就已经tuned in,就好像把收音微频调好了,随时准备感动。

如果你带了一个人,或是女的带男的,或是男的带女的,然后进去,你很感动,他一点都没有感觉,你就觉得那个人没有风趣,不解风情,就会很难过:「这个不是我要的人。」你看得眼泪一直流,他说:「你在哭什么?那都是假的。」一听就气死了!

可是我们都把它当真,非当真不可,不管你看戏剧或是小说,都要当真的;乃至于你看人家打球,也要当真;不当真的话,就一点也都不好玩,也不需要看了。

打球,你不是看一场球赛,尤其是两国相争的球赛,跟一个国家的荣誉、荣耀有关,这很不得了的大事,你看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那是不是很荣耀,那都是自心妄想!

那个妄想是从古希腊Olympics(奥林匹克)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确定说:对于一项运动,这个国家的队伍把那个国家的队伍打赢了,就比较有荣誉。那都是自心妄想!

在这方面,本来我们中国没有这回事!如果有的话,只是少部分各人的想法,因为现在都全盘西化,整个思惟都被人家转过去了,当知那都是虚妄!你看歌仔戏,还没看就先流泪了。

你要观烦恼相,一切烦恼相生已灭,念念不住;菩萨观了这个,所以无有烦恼可得,但是还见它有起灭相,可是再进一步「生已灭」,第一观法是着重这个「灭」,因为它会灭;虽然有生,但是会灭,灭了就不住了,无有烦恼可得,所以菩萨自心没有烦恼。

菩萨自心必须没有烦恼,你知道为什么?如果菩萨自心有烦恼的话,那他给众生烦都烦死了,他还能度众生吗?你不要说菩萨,连我都烦死了;

第一个法门是着重这个「灭」,第二个法门是「本不生」。

从这个「生」来看,第一个是确定它有生,所以生了,有灭。

第二个再看这个「生」是什么?第二个法门是着重在「生」,那个烦恼的生起是因缘幻化,缘聚则生,现在观了这个烦恼本不生,因为只是缘聚而生,所以实在没有这个烦恼法有实体的东西生起;

「烦恼本不生」的意思就是:没有一个有实体的烦恼生起,也就是烦恼没有实体。如果烦恼有实体的话,任何人也没有办法把它灭掉,它是实在的;没有人能够灭它,阿罗汉、菩萨、佛都不能灭,因为它有实体,所以不能灭。就是因为它没有实体,它是因缘幻化,只是一个影像,所以能灭。

再进一步看什么是「烦恼」?烦恼是贪瞋痴,乃至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这个贪烦恼生在哪里?生在自心,是自心的一个心所法;不是外在的一个有实体的、一块铅块铸成的贪,那就没办法灭了,它是自心的一个心所法,这个心所法是依于外缘牵涉的聚合所产生的;如果外缘离去的时候,它也跟着灭掉了;你不灭它,它自己就灭。

可问题是:它要灭的时候,我们就不让它灭,所以烦恼就「常住」。烦恼实在没有一样东西,它也不住下来,但是我们确定那个影像是实在的、真实的、有声的、有体的,所以我们烦恼就灭不了。体会烦恼本不生,因缘幻化,因此就如幻解脱。

[具体而言:佛手之开合,既然不妨见性之不动,正如诸尘摇动而虚空不动一样,若能体入此理,则能照见一切法之起灭,乃本性中事。果能如是者]如果真的能够这样的话,[则不为万境所惑动矣。]

这是我三十几年前闭关的时候体会到的,我一直也都是在这样修:「自心现量,本性中事。」

我在打坐的时候就观这个,念这个事情。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而且是本性所生起的事情,包括你的腿痛。因为这样观了,所以就能够忍受本性中事。

这个腿痛不是外来的,不是人家强加给你的,而是你本性中你盘起腿来,时间够久了,它就会痛;再过一段时间,它就不痛,因为气血比较通了;再过一段时间,又太久了,它又痛了,就是这样子。

你常常要观察这是本性中事。本性中事就是:它是自然。你也不要希望它有或没有;有,它自然有;没有,它自然灭去。

我还有一个大秘密,等我们的佛寺盖好以后,开光时候给你们讲就是这个。总共有三招,我现在讲了两招,掀底牌了,就是:「自心现量,本性中事,包括进来。」这是我最深的秘诀,

人为什么会烦恼?因为认为烦恼是外面的,认为我不应该受烦恼,认为我应该没有烦恼,确定是这样,所以排斥一切烦恼,欢迎一切快乐,所以有迎有拒。

你观察不管是快乐还是烦恼,都是「自心现量,本性中事」;如果有烦恼的时候,就「包括进来」,也不要排斥,那个烦恼也是自心本性所现,你要大人大量把它包括进来;你把它包括进来,它就不会那么烦恼,甚至不太烦恼,乃至于没有烦恼,而且你肯定:这是我的,不排斥它,包括进来。

乃至于你盘腿坐,双盘很痛,包括进来,你不要想它有朝一日会不痛,或等一下会不痛,你等待它不痛,这是有所期待,都不要这样想;你就是把你的心打开,然后包括进来,你就能够忍受,乃至于忍受巨大的痛苦而不会觉得很委屈。

心性——芝麻开门,这跟什么会相应?普贤菩萨,尽虚空、尽法界都包括进来了,无量广大。

我开个玩笑,有时候我看到你们做了那么矬的事情,然后那么笨,我气都气死了,怎么能忍受,怎么能活下去?我跟你讲,人都是这样,虽然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很有智慧,可是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别人的愚痴。怎么那么笨,气死了。

这个都可以用上,就是要用上这个东西,你才有可能度烦恼。

不是度烦恼而已,真的是把烦恼噉尽,噉尽一切烦恼!怎么噉尽呢?把它吃下去,变成你的一部分。这就是秽迹金刚噉尽一切众生的污秽,把它纳入我的肚子里面,这就跟我们「包括进来」是一样的意思。有点后悔,这个好的东西就给你们了。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动明王有一个火戒呪,意思就是「等虚空噉尽」,不管多脏的都吃下来,纳入他的胃里面,含在我的身心之中,而不是把它排除掉、扫光。

通常我们吃都吃好吃的,但是他是噉进众生的一切污秽;好吃给你们吃,最脏的我来吃。你看不动明王跟秽迹金刚体形有点像,就因为他们吃了无量众生的污秽,都吞进去,帮他们消灭了,就是帮众生除障、除污秽、灭障、息灾。OK?

你们当然OK,真的,本来我打算译经院开光的时候再讲,开光时候没东西讲的,最后一招已经出来了。

我把这个最深的秘密都告诉你们,我修行最高的秘诀,也是从掇取一切经论的最高的东西。经上也没这么写,我又用很明白很简单的讲出来,让你可以做。

我就这么讲,你不要辜负这句名言,好好照这样去修,你糊涂的时候继续糊涂没关系,但时时要想到这个甚深微妙法。

「自心现量,本性中事」,你要犹如普贤菩萨一样,把你的心扉敞开,然后「包括进来」,对一切事「不迎不拒,不爱不憎」。你如果依这个修行,就是依第一义谛,而不依余谛,这是最高的修行。

在自己的心地上修,这是要做的,不要用讲的,但是你能够这样去观察、照了,自心修习,必须要有心相当的沈静、清静,所以要多念经、多念佛、多拜佛、多打坐。

你不念经、不拜佛,光打坐,不行,业障障住,坐了好像食而不知其味一样,没什么效果,所以还是要先除障。至于念呪,主要也是帮助你除障。你如果没有障碍,那就很容易通达、很容易开悟。

[经文]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如果你懂得我刚刚讲的那些,才能懂得这一段,因为这一段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就很困难。

佛就在轮掌中放一束宝光在阿难的右边,阿难于是就看右边;又放一束宝光在他的左边,他就看左边。

佛说:「你的头为什么会摇动呢?」阿难现在有点悟了,佛问他头为什么动;如果他没有开悟,就说:「世尊!我不应该乱动。」

「因为我见佛出妙宝光,跑到我左边跟右边,所以我就向左、右观。」

这是什么意思呀?随缘造作。随缘而作,没有做作。不会假装一副道貌岸然,佛光来到右边,头不动而眼睛斜瞄右边;佛光来到左边,头不动而眼睛斜瞄左边。他不会这样,而是很自然的,看了也不会失去道风,不会因为这样执取说:「我心动了,怎么样?」

我们不是说「道貌岸然,目不斜视」吗?一个得道的人当然不能随便看、也不能随便动,因为他们听经的时候都是盘腿坐,所以不能看来看去、动来动去的。

他刚才动来动去就给我骂了,因为你动来动去的因缘,所以就骂你了嘛!

他就没有做作,很自然,随缘而做。这表示阿难进步了,因为有光来就看,而不会表示很有修行,然后忍住不动,光来也不甩你,而是随缘而作,光在左边就看左边,有光在右边就看右边,看一看没什么坏事嘛!

以前的话,大概就不敢看啦,看了又怕挨骂了,现在就比较悟了,随缘而作,没什么大过。

没有学通的人会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很谨慎,不敢乱动,但是偏偏很容易犯错;如果乱动的话,动则得咎。没有悟的人因为不会分辨,一动一定是乱动,一乱动就得咎,得咎就挨骂。

阿难现在比较明了了,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动、什么时候不可以动。什么时候可以动?有因缘就可以动,没有因缘就不要乱动。没有悟的人,没有因缘也乱动,有因缘却不动,所以就搞砸了嘛!

以此因缘和合,故我的头就以如来放光的因缘自然随因缘就动了,左右盼了。有这个因缘,它要动,你不要故意不动,不要装作没动,动就动,有什么了不起?更何况是佛光动的。

如果挑毛病的话,就会说:「您为什么放光在我的左右呢?害我头动了。我头动了,你又骂我。」阿难说:「因为有因缘,我的头自然就动了;没有因缘,我就不动了。」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佛说:「阿难!你在看佛光的时候,你的头是左右摆动了,这到底是你的头在动,还是你的能见之性在动呢?」

「见动」也就是心动,但这里不讲「心动」是讲「性动」,是你的「性动」,所以驱使你的头动。因为你的「性」动了,所以令你的头动。这是省略的讲法。

「世尊,我头自动,」我的头是由于因缘而自然摆动,但是我的能见之性尚且没有止相可得,谁为摇动?

「见性无止相可得」就是离于「动」「止」;因为见性离于「动」「止」,所以不能说它有止相或动相。就像镜子里面的相,不能说它有起灭的意思一样。怎么会有摇动的相可得?连止相都没有,哪有动相?有止才有动,无止更加没有动。

你说:「无动就一定无止吗?」无动不一定无止,但无止一定无动。这个更究竟。如果无止,就离一切相;如果无动的话,可能是住于止相,无动可以是止。

譬如我摇动这个抚尺叫动,不摇动它叫止;(法师把抚尺藏起来。)如果连止相都没有了,那就无一切相,所以无止更究竟。

阿难说:「世尊,是我的头随因缘而动,而我的见性不要说动了,连动相都没有,哪有静止之相可得,都不可得,那么何者是摇动的呢?连静止都没有了,摇动更加没有了。」

这讲的最究竟的,连止相都没有,那个就所谓的禅师讲「不干涉、不相干(irrelevant)」,没有止相,就无一切相,还问什么动相。

「不相干」,用我的话来解释就是:「那是废话。」可是他当然不敢跟佛讲:这是废话啦!「废话」的意思就是:不应该说,不应该问。你们记得,以前跟你讲「废话」的时候,就表示你那句话不该说。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3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阿难,你在看佛光的时候,这个「盼」与「看」不一样的地方,「看」是整体一般性的,「盼」的话一定是左右、左顾右盼。阿难!你在看佛光的时候,你左看右看的时候,就向左右动头,这个时候「为汝头动?」究竟是你的头在动呢?「为复见动?」还是你的知见之性也是跟着动呢?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禀告世尊!我头由因缘而自动,「自」是自然,自然摆动。我的头是因为因缘而自然摆动。你不要小看这四个字。世间都是有为法,一切的作为都是因缘而生;没有因缘,即使因缘不具足,也不会生法,因缘具足而生法。因为有外在佛光的因缘,我头自然就动了。

这可以说没有经过思虑自然就做了。因为佛光来了,佛光是很吸引人,而且很亮,我自然就摆动去看。表示我是随顺那个因缘,也不做作,也不会故意装作不动,表示我定力很好;如果佛光照,你装作定力好都不动,那跟死人一样。你头不动的话,眼睛动更糟糕,那就作为虚假。修行人就不要虚假,要很精诚的、直心的。

「而我见性尚无有止,」我虽然头动了,那是我的身体动了,但是我的能见之性尚且都没有止相可得,「谁为摇动?」怎么能够找得出来是谁在摇动呢?也就是没有人动。止都没有了,哪有动?有动,还有止;连止相都没有,哪有动相?

譬如我们讲「不生不灭」。你「不生」,可能有灭;可是「不灭」一定「无生」,连「灭」都没有,那「生相」都没有。生灭即灭,寂灭现前,真正完全的寂灭就有了。这是一样的意思。「止」跟「动摇」。「佛言:如是。」佛就印可他所说的话。

[注释]

[「汝头今日何因摇动」:这个「摇动」正与前面的「尘质摇动」之「摇动」相呼应,意欲阿难以「尘」喻「头」,以「空」喻「见性」。]相类比。「喻」,用英文讲,还有个意思是(parallel)平行,一样水平的东西,「类比(analogy /analogue)」、「类似」的意思。以「尘」类比「头」,以「空」类比「性」。[如图所示:]我们看下面的图:

空—→不动    尘→摇动
见性→不动    头→摇动

「尘」是会摇动的,跟尘相对的是「空」,「空」是不动的,所以「尘」是在虚空中。虚空中的尘质是摇动的,但虚空体本身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本体,含容会摇动的诸尘。

如果要再进一步推的话,就变成:不动的自性本体,含容众生的生生灭灭、乃至于种种烦恼、菩提,全都在其中动来动去。

「菩提」也是有动的,因为菩提也是相,也是有菩提相。为什么是相?要求菩提,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一种相,发相。发菩提心是一种相,看得出来吗?看得出来的,一看就知道;如果没有发,也是看得出来的。

发有两种:一种是初发、一种是全发。我以前比喻说好像揉面一样,刚有点发是初发心;面团已经全揉全醒了,那是另外一个样子。

「发菩提心」也是一种相,「菩提」要发心去修,「发心」就是一种相;发了心以后要修行,修行也是一种相,以修种种法去修菩提,也是一种相。

悟菩提,悟了以后有悟相。悟人有悟相,迷人有迷相。证到菩提,就证道之人,有一个证道的圣相,所以这都是相。

真正的本性是不动的,是理,但是菩提是有相的;菩提,你是要去发心、修行、证取,这些都是菩提之相。乃至于佛的八相成道,也都是相;要成道,必定要经过八相;经过八相,一定首先要从兜率天下,当补处菩萨。

你还没有证道之前,你要先当补处菩萨。现在那些自称已经成佛的我们这些「同修」,看他是不是先当过了补处菩萨?是不是在兜率内院住过?是不是有投胎入神母胎,入神母胎的进修也是意识清醒的?

入胎、住胎、出胎、出家修道、降魔转法轮、入涅槃,这些都要经过的,这些就是成佛的标准作业,一定要这样做,标准程序。你若没有依照这个标准程序来,你就是从石头缝迸出来的;从石头缝迸出来的只有一种,就是「齐天大圣」,所以那就不是什么「金刚」、「活佛」、「无上师」,那都不是的。

讲经说法乃至于说看经等等,这都常常要重复,你观念才会深;不能讲一次就停了,你知道为什么?这个还要回溯,或是感激现代的广告。你为什么买香皂就是要买白兰香皂呢?你就是被人家灌输,一想到要买什么东西,就想到那个品牌,买奶粉的时候就想到科林,就这样。

佛法也是一样,一切学习过程,以教育学来讲,什么叫记忆?记忆就是反复。反复地去学习就是记忆,没有说不用反复就能够记得住的,所谓的「过目不忘」,那是几十万、几百万人,乃至几千万都不见得有一个。一般人都是要经过重复的学习的程序才能记忆。

我就发现:我要让你印象深刻,所以有些重要的资讯,我要像卖广告的一样常常讲,你才会记忆深刻。你碰到的时候,就不会忘掉。你碰到好品牌,就知道是好品牌;碰到不好的品牌,吃了会中毒的,就不要去碰。

「尘」是会摇动的,「空」相对于尘,空是不动的。虽然「尘」会摇动、是生灭、是染污的,而且「空」是无量无边、是涵容清净的,可是这个本体清净的东西可以涵容诸尘动摇。它涵容它,但又不会限制、叫它不动,它也不会这么做,它就只是把它涵容进来,就涵容在其中。

众生的佛性,涵容众生的生死。这个去好好思惟一下。众生的佛性虚空之中,涵容众生的生死来去。这个「尘」就是生死来去,可是生死来去容易知道,但是不生不灭的虚空本性难知难解。

佛主要为了让我们知道「空」,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举出「尘」。讲「尘」的摇动,是为了要讲虚空的不动,为了显示本性本无动摇,你看,这就跟六祖大师接轨了。

佛为什么要放光,放光就是为了要令阿难头摇动,但是这个不是目的,这只是手段而已,也就是所谓的方便。佛示现这样方便,令他头动,就演一齣短剧,「act it out.」(把它演出来。)台湾话讲:「扮一齣短剧给我们看。」这样我们就很明白、很深刻。

讲到这个,想起我们小时候看布袋戏,听到唢吶一响,就知道有高人出场了,人没到,光先到,后来那个史艳文出场就是毫光闪闪、瑞气千条,这大概取法于佛法吧!

佛一放光,也是很吸引人的,阿难头就动了,左边放一下、右边放一下,头就左边动一下、右边动一下。这个跟上面一样,

佛令阿难的头摆动,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方法,为了显示或引出主旨是「见性不动」。你看,「头」是「身根」,「见性」是「心」;「根」对「心」,摇动对不动,这个又动了一个「对照(contrast)」的技巧。

什么是比较?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比的时候,你容易了解。但是有一种比较在绘画、文艺上也是一样,针锋相对的、截然两样的,变成有一种衬托、烘托的作用,把它托出来。

能动的「头」就把不动的「能见之性」,因为对比、对照的关系,给烘托出来。白底写黑字、黑底写白字这样容易看清楚,红底写黄字就看不太清楚,黑白相对这样。

头摇动是为了要显示「见性不动」,佛的目的在于「见性不动」,不在于让大家看阿难头摇动;让大家看阿难头摇动,是为了让大家理解「见性不动」,也因为对衬的关系。

「得鱼忘筌」,「筌」就是钓竿。庄子最早讲的「得义忘言」。佛的意思是在于「见性」,而不是在于「头」;在于「不动」,不是在于「摇动」。

讲「见性」还是主要显示「不动」,让大家能够体入「不动」的道理;体入「不动」的道理,就入「不生不灭」,主要在这里。

入了「不生不灭」自然就体入了「见性」,所以是倒过来悟的;先悟「不生不灭」的理,再倒过来悟「见性」,所以手段不是目的。

[「头自摇动」:因为要左右观佛光,以此因缘和合,头自然就左右摆动了。]阿难因为现在心已经有点悟了,也就不会故意不动。为什么要故意不动?让人家觉得他有修行,可是那样反而露馅。作假,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可是在如来会上多半都是内行人,所以逃不掉。

[义贯]

[「如来于是从」其千幅「轮掌中飞」出「一」束「宝光在阿难右」边,「即时阿难」便「回首右盼」;如来「又放一」束「光在阿难左」边,「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这时「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为了「何因」而「摇动?」]

[「阿难」回答「言:我」因「见如来」从掌中「出妙宝光来」到「我左右故」我便向「左右观」看佛光,以此因缘我的「头自」然随之而「摇动」。]

[佛又问:「阿难」,当「汝盼佛光」而向「左右,动头」之际,「为」是「汝头」在「动?为复」你能「见」之性在「动」?]还是你的「能见之性」动了,而引得你的头动,具言的话要这样说。

[阿难答言:「世尊」,只是「我」的「头自」已在「动,而我」的能「见」之「性,尚无有」静「止」之相可得,「谁为摇动」者?]

[「佛」印许「言:如是」。]就是这样子。

[诠论]

[这一段问答,又进一步逼近问题的核心了:由上面的外尘(佛手)之开合,到自身(头)的动摇,亦即一步步往内推求:由「尘」而「根」,步步探究。]你看《楞严经》很有意思,演很多的短剧,不但有台词而且还有动作带表演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若复有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这里是指还没有了解「客尘」意思的人。如果有众生能够解得「客、尘」这两个字的意思,他们就应该这样子常常去思维:什么是尘?摇动的就称为「尘」。应当以会摇动不息的,称之为「尘」;会摇动的,你要把它当作「尘」。这就是「尘」的意思。

既然摇动不息的是称为「尘」,我们不应该取「尘」;不取「尘」的原因不是因为「尘」怎么样,而是因为「尘」会摇动。我们不应该摇动,摇动就是动乱。我们修行就是:心不要动摇,要离尘不取尘。

你看「尘」的意思,一般讲是染污的,但这里主要讲的不取「尘」或离「尘」,不是因为它染污,而是因为它动乱。

这有什么不同?《楞严经》讲是比较高层次的修行,不染污是比较低层次,因为染污是跟戒律有关系,动乱跟禅定有关系。

讲染污的是戒,讲动乱的是定。在比较低层次的修行,要先讲尘是染污,不取尘是不受染污,染污最大的就是违戒、犯戒、破戒的事情。

违戒的事情就是尘,会染污我们的心性;如果戒律的问题没有了,持戒没有问题,就更深一步修禅定,由戒而定,你要真正得定需要不动乱。

自心不动乱,也不取动乱;你取动乱的话,还是受外在的动乱所影响,所以你就变成动乱,这是比较高层次的修行。因为《楞严经》是要修三摩地、修首楞严定,所以必须要不动乱。

「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如果有人还没有了解「客、尘」这两个意思的,「客、尘」这两个字的意思,换句话讲就是现在所讲的「客、尘」、「主、空」,这都是修行的诀窍(或关钥、要诀);你体会这几个字要诀以后,就入了很深的层次、要义。

如果还不能了解「客、尘」两个字要义的,就应该以动摇者,就要把动摇者,一切会摇动的,不只是「尘」,「尘」只是一个代表,被提出来当作一个代表。

一切会摇动的,摇动代表有生灭、来去、生死、惑乱、一切的动荡、烦恼,都叫作「尘」。

「以不住者,名之为客」,以变迁不住的就称为「客」。你怎么样了解「客」的意思呢?「客」的意思就是「不住」。不过这个「不住」跟「应无所住」的「无住」不一样,有关系,但内涵不一样。

所以佛再一次的把「客」跟「尘」再下一次定义,再提醒大家怎么样去提取这两个要诀,而且要以来去不住,来来去去不住的,就称为「尘」。

相反的,讲「客」是为了讲「主」,来来去去跟动荡一样,「客」跟「尘」还是一样的,所以不要为客、作客、来来去去,要住下来当主人,自己当家作主,就是成佛。

所以不要在法界中当三界的过客,要在十法界中当家作主,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遍法界、虚空界,而不是在三界六道中晃来晃去,到处当观光客。

你们看阿难的头虽然随着佛放光的因缘而自然摇动,可是他的「能见之性」却完全无所动;也就是说身体跟本性不是一致的,本性不会随着身体起舞,身体不管怎么动荡,本性本无动荡。

你动你的,我还是不动,所以见无所动,「能见之性」不管在任何状况下无所动,乃至于六道轮转的时候还是无所动。

也就是说:「身有来去,性无摇动。」你看阿难头动来动去干什么,就是随缘而作,心无爱憎,因为没有妄想分别。

阿难的头由于尘缘而动摇,但是阿难的能见之性却无所动;虽然也随着尘缘,但不起妄,才能够不遮蔽见无所动。

「来去」就是生死,「身有生死,性无生灭」。

还有,你们大家看着我手只是由于因缘而自由开合,是因为有一个因缘想要开悟众生,所以它自然就这样表现出有开合,「见无舒卷」。

这个「见」是指阿难的「能见之性」,但是阿难的「能见之性」并没有随着我的手而有舒卷、开闭;「舒」就是张开成掌,「卷」就是卷曲成拳。

进一步讲,虽然你看到我的手有开合,但是我手的开合也不能令阿难的「见性」有所舒卷;我自有开合,但是他的「见」没有舒卷。

我的手开合表示也是外尘,外尘有开合,但是看到我的手的「能见之性」却没有跟着我的手一起舞。

[注释]

[「若复众生」:这是指还没有悟到客、尘之义的凡夫人。]

[「见无舒卷」:能见之性实无跟着手舒张或卷曲。]佛手这个外尘虽然自有舒张,但看到人的「能见之性」本身没有跟着舒张或卷曲。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应用刺激反应,你外来的刺激是舒张卷曲,里面也应该是相应的舒张卷曲,才能达到刺激的结果。

可是佛说:「见性不需要有任何动作去跟外界配合,就能感受到感官的结果。」镜子里面现出一样东西,境来随照,照了就显出,镜子需不需要什么动作?不需要。所以本性能够显示一切物也是一样的,它本身不需要作什么动作,它就是有物来,「根、尘」和合就照现。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4
成观法师讲解

    「能见之性」不会随着外境而舒卷,舒卷只是一个代表性的动作,而是任何动作,见性不会跟着外境作任何配合的动作,也就是不跟外境起舞。

我们那个心就比祖逖还要精进,一见到外境就跟他一起起舞,即使没有鸡叫,也是起舞的。

讲到祖逖闻鸡起舞,他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刘琨,他们是好朋友而且是同事,祖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撀楫渡江,

知道这个事吗?当然不怪你们考试以后就忘掉了。我之所以记得,主要是因为我看了《世说新语》,那是讲魏晋南北朝的一些故事,有很多小故事很有趣的,

祖逖本来跟好朋友刘琨去作主簿,年纪大了以后,就「撀楫渡江,誓复中原」。他领军就用桨打水,写了一首词,发誓恢复中原,把石勒打垮了,真的恢复江南一大片地方,这是很有名的故事。同时代还有一个很有名的,陶侃搬砖头。

有句成语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十岁的孔文举(孔融)很聪明,大家几乎都称他为天才儿童。太中大夫陈韪看到十岁的孔文举,大概有点醋意,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就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是反讽他现在必不甚了了。小时候很行,长大以后不一定很好。大概你老人家小时候必定很聪明,但现在长大了就不是很聪明了。

[义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有「众生」,仍未悟解客与尘之义者,即当「以」一切有「摇动」来去、生灭之相「者,名之为尘」;]

也就是你要认知一切会摇动、来去、生灭的,就要把它认定作「尘」,不只是名之为「尘」,你要认定这样认知。

[且应「以」一切变迁「不住者名之为客。]会变迁不住的,这就是「客」。

你既然知道「尘」跟「客」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你不应该取尘、不应该为客、作客。

[汝」等但「观阿难」刚才以根尘和合而「头」虽「自」有「摇动」,然其能「见」之性并「无所动」,不受头的摇动之影响。

「又汝」等再「观我」,我的「手」只是「自」有「开合」之相,而阿难的能「见」之性并「无」随之而「舒」张或收「卷」。]

[诠论]

[这一段为总结对「客、尘」的开示。须知如来之所以开示客尘之义,]佛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开示「主、空」之义。

因为「主空」的属性:常住、不动比较深隐难解,故以「客尘」来作对比,而烘托出它的精义。]

简单一句话讲,「主空」比较抽象,比较深,用比较简单的、表面的「客尘」来烘托出它的意思,所以我们就更加能了解「主空」的意思。

[又,为了加强教学效果,如来首先教侨陈那起来报告,以作为示范。

憍陈那的报告,除了将他的经验跟与会大众分享外,主要还在于因他也是弟子之一,这一来对阿难等人有亲切感,对于悟道不生畏怯;

二来也令他们实际看到悟道并非不可能,不是只有如来才能悟道,他们的同修师兄亦有实际悟道的,如此示范等于也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其次,如来又举手、开合、放光等,阿难也因此而动头等,这些都是如来慈悲,尝试把很幽隐难知、难解的理与事具象化、具体化,]而且把它表演出来了,[充分显示出如来教学方式之活泼,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安亲班的老师应该也要学,[而如来的教具,则皆是就地取材。]不过,安亲班的老师不只是用教具而已,还要加一些巧克力之类的。

[又,客与尘之义,如来最后开示:「以摇动者名之为尘」,并非只有头之摇动才是尘,而且举凡一切有摇动、来去、生灭之相的任何法,都叫作「尘」,这是最广义的尘(更不是只有六尘才是「尘」——那是狭义的尘)。]最表相的尘。

[又,「客」之义,如来说,应「以不住者名之为客」,不只是佛手之开合不住才叫「客」——而且举凡一切生灭不住的法,都叫作「客」。]生灭不住就是来来去去,所以称为客。

[复次,在此「头」代表了整个根身全部或身上任何一部位,而摇动即代表一切变化之相:]摇动不只是摇动,而是代表一切动的相。像[生、住、异、灭。]是最重要的变动之相。

[所以此地「头」的摇动,即代表乃至眼、耳、鼻、舌、身等一切动摇之相,乃至连身来、身往、舍生、趣生等等身命之大摇动的情况下,能见之性都是不动的,因为摇动不住者为「尘」、为「客」;不动常住者为「主」、为「空」。

故知「客尘」二字法门所要表显的,主要还是「常住、不动」的主人公,真如本性,故「客尘」二字实是「指月之指」,非真月也。]

有人问:「月亮在哪里?」另外一个人用手指指向月亮:「月亮在那里。」问问题的人看着手指,以为月亮长这个样子。但是指的人是叫你照着指的方向去看月亮,你不去看方向却看指头,也就是你没有了解手段跟目的;那个指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指向那个方向。指月之指就没有了解真正要讲的东西,指月之指不是月。

[所以,你看,如来说法与憍陈那比较就是不同,最后还是指向究竟之处:「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即显示:根有动,性无动。[以及「手自开合,见无舒卷」,]根有开合,性无舒卷。[最后仍以「能见之性」为归趋。]

[经文]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为什么你们到现在仍然内则以动摇者当作你实在的身体?「身」是指实身、真身,能动摇的当作真身。动摇者就是有生灭,生老病死就是动。「以动为境」,外则以会动摇的能动者当作是实境。

「从始洎终念念生灭,」从头到尾念念生灭,于念念中随着「客尘」以及我法二执而生生灭灭,

「遗失真性」,遗失本来的真心本性,认妄为真;因为认妄为真,所以「遗失真性」,把假的当作真的,忘了自我本有真性,

「颠倒行事,」因而就起颠倒迷惑而造业,颠倒造业。颠倒是起惑,行事是造业,起惑造业。

「性心失真,」「性」是本性,「心」是真心。既然「失其真」,即令本性真心失去它的真实,那就变成虚妄了,

因此其「认物为己」,把外物当作是己身。最明显的例子爱财若命,把金钱当作好像他自己的命一样,「认物为己」,误认外物当作自己,认内四大妄身为「我」,外四大妄境为「我所」;

也不一定是钱,有人买了一辆爱车,一天到晚擦、洗、摸,跟宝贝一样,那也有点类似。车子是要洗要擦,但不能过去贪爱。

进一步讲,孩子是要爱的,但也不能够太过于贪爱,把他认为作自己的化身一样,让他来完成你未成之志。你所没做到的,要他都能够做到;你以前的理想没达到的,要他帮你达到,等于是你看到他延续你的生命,这就妄想。

你以前所没有实现的理想或志向,譬如你因为小时候穷,没有学过钢琴,你就非得叫孩子把钢琴学好不可;他学好了,你就觉得心里面好像我的愿望达成了,很爽。那就是颠倒!因为他是他、你是你,他实现的跟你实现的不一样。

「认物为己」,「物」不一定是东西,凡是你把他认为,他是你的化现;乃至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身上的,那都是「认物为己」;乃至你跟你老婆结婚,你看她有一些素质不符合你理想的,你就发心一定要度她、一定要把她再教育,再把她重新塑造一次,来符合你的形象,那都是「认物为己」。

如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用高压手段很强悍的、强势的作风,乃至在家里要管控一切,好像他是警备部长一样,那个都是「认物为己」,自我扩充、扩张、膨胀!膨胀到连自家门口都走不出去,因为膨胀得太大了。不要看是笑话,一个人在家里涨得太大,出去就变得很小;在家里耀武扬威的,出去都变成小老鼠。

「轮回是中,自取流转」于是轮回在妄身、妄境之中,而「自取流转(生死,受生死苦而不能解脱)。」「是中」是指妄身、妄境,在这个妄身妄境之中,「自取流转」,这个「流转」,生死流转、轮回流转没人害你的,都是自己自害的,而且自己自甘、自愿、自找的,所谓的「祸福自取」,「流转」也是自取的。你如果不取它的话,不可能流转,一定是自取才流转。「自取」这个「自」是自愿(voluntary)、自找的。我们现在不是流行讲「志工」吗?我们都是转回道中志工、自己发心的。

[注释]

[「以动为身」:以摇动者为实身,不知是身无常幻化,执以为实,妄计为我、]虚妄计执当作是我,或是[为我所、我为彼所,]我是属于他所有的,就是英文所讲的:「I belong to you,You belong to me.」结果两个都变成「蜘蛛精」了,互相吐丝,缠在一起;缠在一起,走都走不动,就觉得很快乐。[此即「身见」或我执之根本。]「我为彼所」,就是老公对老婆说:「你是我的。」对方也说:「我是你的。」这就是「我为彼所」。

[「以动为境」:以摇动者为实境,执心外实有,不了唯心,此即属法执。]

[「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洎(jì)」,到。在一生之中,从头到尾都于念念中随着此我执、法执而生灭。]从来没有断过。

[「性心失真」:本性及真心既然遗失其真。此遗失实乃迷而不自觉知,因而非失而失,失而不失;一旦蒙善知识指示,直下体取,其真复现,丝毫不减。]

就好像你把钱放在一个口袋里面的找不到,以为丢了。后来有一天,你老婆摸你口袋说:「你这一万块在这里。」你发现以后就很高兴。

佛就举这个例子说,这个人是有智慧还是愚痴?因为他实在没有丢,他认为是丢,找到了就很高兴,他有什么好高兴的?可是人还是认为这样很高兴,好像失而复得,其实本自无失,现今亦无得。如果你丢掉了,被人捡去了,送回来给你,你才失而复得。其实放在你自己口袋里,所以本自无失,今亦无得;因为妄想颠倒,心生欢喜。「本自无失」是指我们的如来藏本性、本心,从来也没有失去,都放在自己口袋,只是没有摸到而已。

[「认物为己」:「己」,即我与我所。于内误认内四大妄身为实我,于外误认外四大妄境为实我所,而贪着不舍。]

[「自取流转」:生死流转皆由自取,]自找的,[非由他人之咎。自取者,即自愿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贯]

[佛言:「云何汝」等至「今」,仍然内「以」摇「动」者「为」实「身」?而外「以」摇「动」不住者「为」实「境」?因而于每一期报身之中「从始洎终」,皆于「念念」中随着这我、法二执而「生」生「灭」灭?]

[汝等既已认妄为真,故即「遗失」本具之「真性」,因而更起种种「颠倒」惑而「行」无量颠倒之「事」:既令本「性」真「心失」其本「真」,又妄「认」内外「物为己」,于是便「轮回」于「是」妄身妄境之「中」,「自取」生死「流转」,不得解脱。]

[诠论]

[这一段为总结「客尘」、「主空」的开示,而结束了十番显见的第二番:「显示见性不动」。

如来在此指出这番道理的重要性:由于众生妄取内外之摇动者为实,而不能体取不动、常住者,因而才会落入生死流转。

(然而那不动者,对凡夫来讲,实在是因看不到、又摸不着,很难体会;是故「见相」容易,「见性」难——除非得大善知识接引)。

以下即开始十番显见的第三番。]

[卷   二]

[3.显示见性不灭]

[经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这个时候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听到佛的开示教诲,身心开阔,安然。「身心泰然」这个「泰」还有「开阔」的意思。

「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念」就是思惟。想到从无始以来都失去掉自己的本心,就好像go crazy(发疯)、失心症。可怜我们现在得到失心症的人也很多,也就是老人痴呆症的人很多,失心症最主要的症状是忘掉自己。有的是忘掉自己是谁,有的是忘掉过去的经历、他所作过的事情,也就是记忆丧失,老人痴呆也有一部分是这样。有的是过去所会的、所学的、所知的,现在忘掉了,所以他所谓的心理年龄就变成很小,像十几岁,什么都不太懂。

这个失心症包括对自己本身、以及他人,譬如不认得儿女,对自己过去、所学、所知的,现在都失去记忆,这叫「失心症」。

如果学佛的人到老了以后,又得这个症,一切所修全都变成泡影。你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他根本就忘掉阿弥陀佛,连自己都不认得,怎么认得阿弥陀佛?所以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如果修了好多年,又得了痴呆症,除了业障以外,可以说可能一部分是学的不对、修的不对,他的方法不对或是修的内容不对,修错了。

这个失心症就有点是半疯狂(crazy)一样,「out of your mind」,有点像跑到心外去;还有「beside yourself」,跑到自己旁边去,也是发疯的意思。

「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虚妄地认取以六识攀缘的六尘,攀缘什么?六识攀缘六尘,进而分别尘影落谢之事,当作自心相;去作虚妄分别的影事,以为自心。

《圆觉经》讲「前尘分别影事」。影事是什么?事是事,可这些事都是影子。为什么?因为六尘缘影。五尘落谢影像,然后你去分别;分别以后,产生种种想法、观念、感觉,当作是真实,其实那些都是虚妄的影像,认为是自心实在有的东西。

举一个例子,你如果生气的时候,一定觉得这个气是真的:「我心里面有气。」拥有那个气。因为是真实的,所以你就不容易克服;如果真的看到它是虚妄影事的话,就很容易克服,因为假的嘛!

用台湾话讲,这种种影事是有影还是无影?有影就是真的,无影就是假的,这个影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不管有影还是无影都是影事。

你若了解它是影事,就容易克服;你如果一直认为它是真的,那就很难,或绝对克服不了。

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自心实有,「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今天开悟了以后就好像失去母乳的孩子,慧命将死亡而碰到慈母,慈母就供给法乳,所以就「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

大家都希望听到如来明白地显示出这个身心的真、妄,这个身心中何者为真?何者为妄?何者为虚?何者为实?就是希望佛明白的帮我们指出来,我们身心里面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这样我们才不会抓错,才不会搞错。

「虚、实」哪一个是虚的、哪一个是实的,「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何者为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一个是有生灭的,哪一个是有生灭的?哪一个是没有生灭的?

「二发明性。」在这个身心之中,二者之中开发明了其个别之性,明了身心真妄虚实等等的性,就是希望如来把这两种法,虚、实,生灭、不生灭,真妄等等,把这两种都开发明了,让我们了解。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5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注释]

[「身心泰然」:「泰」,安。]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大」的意思。身心广大、安然,就是「泰」。

讲到这个「泰」,这是我俗家的名字,叫「建泰」。我出生的地方是在万华泰安里。我妈妈问我爸爸说:「为什么取名为建泰?」他说:「将来要让他建设泰安里。」可是我长大以后,发现我的名字到处都有,「建泰建材行」、「建泰水电行」,很多很多,我开了很多公司。

[因为前面「能推之心」被斥为非心,]佛法实在是太厉害、太棒了。

在西洋的哲学,其中最高的一部分就是理哲学,又称为论理学,也就是逻辑。

传统西洋学问不只是理哲学而已,所有一切学问都叫做「philosophy(哲学)」。你知道为什么吗?

如果你读大学研究所得硕士,修博士学位,英文叫「Ph.D(博士学位)」,这是日本人翻译的。为什么叫「博士」?博学之士。所有世间学问尽通,叫做「博士」。我们中国在汉朝时也有设立「博士」,「翰林院的博士」,那也是博学之士,但当然他不是指「博士学位」那个「博士」。

学问到达最高顶点的时候,就称为「Ph.D」,全称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Doctor」,本来的意思不是「医生」的意思,本来就有「博士」的意思,是指哲学里面的博士,所以是最高的最高。

在中国的古代,东方跟西方都是全才教育,是没有分科的。你读书、识字、做学问,什么都要学,没有分科的,分科是后来的事情。

一切学问的总称就是哲学,包括形上学、理则学、价值哲学、应用哲学。

形上学(Metaphysics)就是本体论、现象论,是研究一切物种的本体,它的根本元素是什么。一元论、二元论、精神论、心理论、唯物论、唯心论等等。

理则学就是讲一切学问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论理学,再加上数学。在古代是数学跟逻辑是合在一起学的,从亚里斯多德就是这样子的,一开始就是这样子,所以西洋人就承继希腊的传统,乃至于罗马也是承继希腊的,罗马自己本身没有创作,除了法律上的以外。

价值哲学主要就是伦理学(ethnics),就是伦理道德,以及跟一切价值有关系的美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这些都是评判真善美的价值,价值哲学。

应用哲学就是其他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些都是应用哲学,都是属于哲学的部门,都是以古代读书人必须研究的东西。

到后来因为太复杂了,所以就分科了。形上学是讲哲学的总原理,理则学就讲哲学的总方法(包括数学、知识论或是认识论等),价值哲学、应用哲学虽然是分开来,其实都是讲应用的。认识论就是所有的生物怎么样认知外在以及自身情况的。

因此,理则学是研究一切学问最重要的根本方法,就是论理学,也就是逻辑,也就是我们佛法所说的因明学。

理则学是方法,论理学是方法中的方法,也就是逻辑的精要——推理。

什么叫「推理」呢?本来有一个理,那你去推求它,往前推、往后推都叫推,顺推或逆推都叫推;

一个理为根本,然后十方推度。「推」有「臆测」的意思,就是「推求」、「推度」、「推论」。「臆测」,以佛教「三量」来讲就是「比量」。

「推度」就比较有一个根据,循着轨迹一直推下去。「推求」就是没有什么根据,虽然依据原来的原点,但是在推求的时候比较漫无边际。

「推论」又比「推度」更加严谨一些,更有轨迹可求。一般来讲,逻辑的根本原理与方法,那就是推论(infer/inferen)。推论就是逻辑的生命,逻辑的精神。

当然,你要推论,要有一定的基础根据,要有一个立足点(footing),依照约定俗成的方式去推求,你不能乱推,它有很多种程序的,任你选哪一个,就好像数学,你要证一个题,你必须要引公式、公理,公式、公理是制定的,你不能乱证。

你推论的时候,也要选择约定俗成的方式去做,这样大家才能够认许,这才能成立。

逻辑就是推论,你怎么去推,去学那个知识与方法,然后就去做种种功课(lesson),去熟练推论的方法。

这个推论有什么重要呢?以世俗来讲,发展你的思想,因为思想是要发展、开拓的,没有读书的人就不知道如何发展自己的思想。

前人(贤人)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有很多方法可以扩展你的推理力、思想力、思考力、想象力、分析力、综合力。

逻辑就是总的推理,发展、熏陶、培养、论说、思想、想象、分析、综合、演绎等等的知识及技巧,就培养出世俗的辩才(辩说、辩论),这些都是从逻辑培养出来的。

这对西洋人来讲,是绝对必修的。从希腊到罗马,古希腊就有议会政治,要议会干什么?就是要辩论的。这个我们现代的议会不一样,我们现在的是拍桌子跟抓领带。古代那时候完全是文雅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用你的知识和理论说服对方,乃至于压倒对方,让你的意见和议制可以得到实行。

因此,说来说去,这个还是归到政治,统领大众,所以一切学说到后来就是为了得到power(权力)与利益,都是靠会想的心和会讲的嘴巴。

从古到今,理则学都是很重要的,一般人也知道逻辑是很重要的。

我这么说,近代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提倡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他的经济理论配合逻辑把它演化成这样子,当然这里面有他自己的见解,我如果不说偏见的话,主要不是在逻辑上,而是在经济学上的一种偏见,再配合正统的逻辑。

因此,一般人就雾飒飒,就搞不懂它是怎么回事。事实上它是用这样子的技巧。如果是没有读书的人,那更加给它说动了,尤其是利益所推动;读书人更信服他,因为它有逻辑作背景,所以大小通吃。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可以说除了资本主义以外,共产主义是显学。很多西方知识份子都是崇尚唯物论的,崇尚共产主义的,包括罗素,还有萧伯纳等等很多科学家都是!

萧伯纳崇尚共产主义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不满现实,反传统,就有一点点对于资本主义那种物化;当然唯物论也是一种物化,但是资本主义是另外一种物化,是物欲之化,而且是少数人掌握资源,对这种不满。现在不是在攻占华尔街吗?这就有点类似那时候的反动。

总而言之,你越懂得多,头脑越清醒,不要变成书呆子;你一学,对这些世间的东西就看得很清楚,也不会跟着人家奔走呼嚎;不管是哪一派的,你都不会去奔走呼嚎,你在旁边看就很清楚,所以就可以当不动明王。

推论在整个西洋学术历史上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大家都是遵从的。

以佛法来看,这个推论是什么呢?推论正好是众生的生死之本之一,言说戏论!论怎么来的?言语。言语就是言说。

以「三性」来讲,以佛法圆成实智来看,论是「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这就是推论的根本性质。

因此,佛法真的是不得了!我主要在讲「能推之心」的「推」,所以你从这个「推」字就可以溯源到原来西方整个文化、学术的核心。话说回来,印度文化也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是印欧民族。

不过,我们东方文化是另外一种形式,没那么明显,但是推度那种心一样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形成一个工具、形成一个学问。只是个雏形,

到后来,第一个秦始皇烧书烧掉了;第二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里面的名家、墨家就断绝了,他们都有逻辑的成份,但是那时只是雏形而已。刚刚发芽,就像被大靴子一踩就死掉了。

秦始皇的大靴子一踩就陷下去了,董仲舒独尊儒家,又用石头把它盖起来。从此以后中国人讲话就不用推论,不用道理,只要:「夫天下万物之生也……」就开始了。从漫无边际开始讲起,没有真正像西洋那种正论理学的格式。

中国那种是另外一种eloquence(辩才),跟印度的、西洋的完全都不一样。如果你看古代的文章,里面有的好的,也有闇合西方那种格式,像张子房、苏轼的一些论文,都有那种轨迹在里面。他们是特别例外的,根本没有传统可以学,但是他自己就创出来,所以他的文章就不朽嘛!

能推是能推论、推理的心,所推就是推导出的道理、达到的结论,而所推的其实已经是一种虚妄,能推之心更加是一种虚妄了,于是[就「矍然惊怖」,后又听到妄识,「离尘无体」,便「黯然自失」,]

就是六识。前六识如果没有外尘的话,根尘不相接的时候,识体就不生,所以就无体。

我们的六根是一直都存在的,但是「尘」跟「识」不是一直都存在的,除了第八、第七识以外。

六识不是一直都存在,是因缘和合才存在的。因缘和合的时候,尘产生了,与根相触就生识。如果没有前尘的话,识就不能生;识没有生起,那就无体了,就没有识体可得,所以就是「离尘无体」,因为只有根就不能生识,

「黯然自失」,[进退失据。接着听到「盲人瞩闇」,]盲人看到前面都是一片黑闇,[才知见性是心。]能见之性是心而不是眼。

[现在又听到客、尘、主、空之义,更又了知见性不动,]不动摇也就是没有生灭了,[见性不随外尘或根身而动摇生灭,故知见性是常住不动,因此就很安心——]

如果你本身就已经了解自己就有能见之性,能觉知的见性,它是不会跑掉的,那时候你心里就很安了,就不会凄凄惶惶地想要寻找什么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讲「求菩提」,这是权且的说法,因为菩提是本身的觉性,不是到外面求得的。

所谓的「求」一定是到外面去求,不是我本来有的,不是我目前所拥有的,叫做「求」。譬如说求财,那一定是现在没财,所以才求财嘛!公司求才与财,因为没有财才要求,有了就不用求了。

还有年轻人求爱,因为没有得到爱人,所以求爱嘛!得到了就不用求了。现在也许不一样,有些人得到了,还在求,多多益善,因为不够才求。不是说有财了就不再求了,有财了才会更爱求。

有句话说:「人心节节高于天,越是有钱越爱钱。」这是我初一、初二的时候,拿着成语词典天天看,然后背那些成语,后面还附录一些格言、俗语、歇后语,有很多智慧在里面。确实是这样,「越是有钱越爱钱」,他胃口开了,食髓知味。相反的,为什么比较穷的人看起来不太爱钱,说够用就好了,事实上他是没有尝到有钱的滋味,等到尝到了就不一样:「喔,钱有这么多的作用!」那就多多益善了。

有钱而很淳朴的人倒是很少,但有钱而又吝啬的人倒是很多了,守财奴有钱不肯用。有钱到后来,那钱已经不是物质的,是精神的,如果他没有放在银行,每天摸一摸、数一数,以佛法来讲,得到那个「触」,「触心所」,那种是一个食粮,就是触食。四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因此,接触的快乐可以是一种食粮,可令身心丰裕,所以有钱人光是摸那个钞票,就很快乐,然后就可以少吃饭,又节省了,又增加钱了。

就好像你听音乐就可以忘掉吃东西,或觉得比较不饿,也是这样;乃至所有五欲,如果不是吃东西的,你很enjoy(享受),都忘记吃饭了,那就是一种触食。那金钱也是一样,可以变成触食。

后来发展,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洋开始有银行(bank)、保险、股票,那个金钱也变成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满足,所以亿万富翁再继续追求、扩展他的事业,不是要钱,也不是爱财,只是看到他的事业成长就快乐,他是追求事业成长快乐。

像我们这僧头小民,每天就拿着银行簿看有没有增加两个零,那就很快乐。他已经不是这样子了,他不看这个了,而是看他的机构有多少、职员有多少等等,以这样来得到快乐,所以金钱对他来讲已经没有意义,他所追求的不是那个。

[不致落于因六识虚妄就一切都成虚妄。以此心安理得之状态,所以说身心泰然。]阿难很安心的原因,就是见性就在这里,不会跑掉。

虽然是这样,但如果真正悟了的话,就不会说:「很安心,我就慢慢来。」不会。因为在这里,就好像人家告诉你,做梦神灵指示、或是他的老爸来指点,说:「你床下有两个坛子装金或银。」你会不会说:「我有钱就安心了、就好了。」不会,他醒来一定拿个铁锹就去挖了。

同样的,你若知道自己真心本性在里面,你不会说:「那安心了,就好了。」不会。你要赶快把它揪出来,同样的道理。这是无始以来藏在这里的金山,你一定要赶快把它挖出来用,才能多买一些「股票」。

因为安心的话,所以就不会再往外奔驰。因为你的自性在心里面、在自家,所以就往内探讨就行了。这就是禅师讲的「就路返家」,「返」字就是「归」,归到自心本家,「归依」的「归」就是这个意思。

以归依佛家的手段,归到自心本家。自心本家是根本佛、本觉佛,这是真正的佛家,这个是实佛家,外面的有相三宝那是权佛家;以权佛家引摄你回实佛家,这就是「归依」的意义,权实都具备,那就圆满。

不能说:「我有实就可以,不要权。」那也不行!如果有实而无权,会有什么危险?会断灭。为什么?

以实而言,众生即佛。如果没有权的菩萨示现,从兜率天下,入神母胎,出家修行,乃至于降魔、证道、转法轮,这都是权的,因为实的大家都是佛;如果没有这个八相成道,那佛法就断灭。

同样的,如果学佛没有权的皈依三宝,持五戒、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那佛法不是一样也是断了吗?

你说:「我心中有佛就行。」这是一种「类断灭说」。用英语讲就是:「same my.」「因为我自心有佛就好了,所以不用皈依三宝。」那就没有佛弟子了;没有佛弟子,也就没有僧宝,因为连佛弟子都没有。

即使出家受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也是以三皈依为体,三皈依是一切戒法的本体,一切戒法是一切佛法的本体;如果没有这个戒体的话,一切佛法皆不得成立。

因为三圣学里面,第一个是戒圣学,学圣戒;你不学圣戒,能学圣定吗?能学圣慧吗?不行。那个都是架空的,空中楼阁,所以就断灭。

我们一直在讲权法、实法,好像都是注重实法。我现在一个脑筋急转弯,这是正法。讲注重实法,权法不重要,那个只是初步的修行;等到最后真实修行的时候,还是以权的为主,脚踏实地在权法上一步一脚印,最后真正权法都圆满以后,到达实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6
成观法师讲解

    [「今日开悟」:其所悟者,为悟了「能推之心」],这个心是[离尘无体,]这个心就是识、心识。

[只是第六识的「前尘分别影事」,]刚刚讲「实」跟「权」,一般都认为「实」才是高的,「权」是不重要的,殊不知这正好相反,「实」固然要知,但是「权」要知,而且要去解、还要去行。

「实」就是「性」,「权」就是「相」。性本是佛,相上成佛;性本来是佛,所以不需要更成佛。

禅家所说的「迭床架屋」、「头上安头」,就是在「性」上还要再成佛,那就「头上安头」,可是那是指「性」上;

可是在「相」上还是要成佛的,你不能说:「我本性是佛就是好的。」那你现在本性是佛,你这样就好了吗?你烦恼还是烦恼、生死还是生死、痛苦还是痛苦,有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等到烦恼来的时候,你那个「本来是佛」那个「佛」早就跑掉了,所以那个是不管用的。

「性」是什么?「性」是「理」,相对于「理」就是「事」,「性」上是佛,「理」上本来是佛,都是一样的,可是「相」上就不见得了。「相」上的话,有十法界(六凡、四圣),但这个十法界只有一个「佛法界」是佛,其它九法界都不是佛,都有待成佛。

你不要光是学性宗、禅宗,学到头脑坏掉,以为你「性」上成佛就不用修了;你「性」上成佛就不用修,所以你一直学了十几二十年都还烦烦恼恼,为什么?你只在「性」上那种笼笼统统、大致的,那就是「大致佛」,你不是「具体佛」,不是具体而为的佛。

在「理」上,你知解你是佛,但是是「理上佛」、「知解佛」;「事」上你没有修、没有证,所以不是修证佛,是无修无证佛,无修无证就无有佛。「佛性」不能显现、「佛相」也不能显现、「佛用」也完全没有,只有什么?只有众生用,只有烦恼用,没有智慧用。

「相」上一定要去做,因为「相」上是「事」,所以「理上解,事上修」,现代人理解佛法都有点颠倒,所以「理上解,事上修」,这样是圆满的。

「相」就是事情,你光是「理」上的知解,那是文字知解;你事相上都不去修,那就是「光说不练,只益言说」,这个「益」是增加的意思;只是增加一些言说而已。然后哥们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个佛法可以讨论,讨论佛法、研究佛法,而不是研修佛法。佛法可以讨论,但是讨论只是讨论,没有结果,就跟世间的学问变成一样,佛法不适合举行太多的讨论会、研讨会。

以「实际理地」来讲,众生即佛,本来是佛,「实际理地」一相没有分别;但是在以「相」上、「权」上来讲,权法里面就有种种分别,可是「实际理地」没有证到;你真的证到,就真的没有分别;没有分别,而能了别一切的分别,能够应病与药。因为病还是有的,六道众生有六道不同的病,人道都有不同的病,大家都有病。所以「权」还是必须要的。

佛以慈悲故,八相成道。这个「权」所谓「权现」,「大权示现」。权法是慈悲,实法是智慧。不过这个是大类分,但那个「权现」里面就含着智慧在里面,因为你没有智慧根本的话,你光是慈悲没办法示现。

佛法应该是这样讲,世间法不说,佛法一定要有「性」、有「相」、有「理」、有「事」,缺一不可,不能偏到一方;一偏了,就变成跛脚。因为跛脚的关系,不是说走不远,根本不太能走。

[及悟了「能见之性」不随根尘(头、佛手)而动摇、开合,亦即悟能见之性乃是离根、脱尘,]「根」「尘」相接而生「识」,「识」必须要依「根」、依「尘」,但是「性」是离「根」脱「尘」,不需要依靠「根」,也不需要依靠「尘」;如果要依靠「根」「尘」,就变成生灭,所以要离「根」脱「尘」,不需要依靠的意思,因此就[不动不摇,超然物外。]

[「如失乳儿,忽遇慈母」:「乳」,喻法乳。「慈母」,喻如来,能供给法乳。]据上次讲的「象征」就是「喻」。佛法里面所讲的「喻」,就是现代文学或心理学所说的「象征」。什么是「象」?就是具象、具体。「征」就是「表现」的意思,「征」就是「证」,具体的表现就是「喻」。

有一个文学家,是日本人,叫厨川白村,说了一句很有名的:「文艺是苦闷的象征。」文艺是苦闷的具体表现。看起来很俗,但一点也不,这都是文雅之士才能做出来的诗。文艺是干什么?他写了那么多篇章、那么多字是干什么?讲不好听的,就是吐苦水,吐槽;讲的好听,就是发胸中的郁闷;再讲的文雅一点,就是一浇胸中块垒,舒发自己胸中郁闷。

像孔子写《春秋》也是为了浇他胸中的块垒。因为他失业,游历七十二国也没找到职业,所以就很郁闷,然后好像学生也没有增加;他很闷,没官作,就写《春秋》发牢骚。讲得好听,《春秋》最重要的主旨就是,要发出他的微言大义、春秋大义。什么意思?春秋时代很乱,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写历史的人只写不评,而且那是对的;写历史的人不应该把自己的见解放上去。孔子也是一样,可是他就有夹带,在叙述里面加上一些nuance、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放在里面,加上他的评判跟褒贬,「寓褒贬于微言大义」。

他褒贬是很暧昧的,你不容易发现,你深入也没有办法深入,只好看注解,注解把它注解出来,才知道:「喔,原来老夫子是这个意思。」譬如他讲鲁公怎么样,是讲鲁公做错了,或是齐宣王不是好国王,类似这样子。他就是在文字里面稍微夹带一些意见在里面,所以就「寓褒贬于微言大义」,就等于是发牢骚。

可是他的微言大义太微言,几乎看不到。我举一个例子,《春秋》里面说:「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国的国王,「段」是他的弟弟,「鄢」是一个地方。也就是说: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把他弟弟段消灭了、打败了。他的微言在于「克」字。郑段是郑伯的弟弟,他叛变了,应该用降伏的字,而不是用「克」字。但是孔子用「克」这个字,是表示说:因为这个段是中了郑伯的计策,所以叛变。说郑伯故意让段怀着叛心,因此就起兵,然后乘机就把段灭掉,所以是他的计谋所成,所以这个是不对的,他灭掉他的兄弟,把他杀掉,孔子认为这样是错的。如果是正说的话,应该用「弥」或是「平」,弥平叛乱嘛!但孔子用「克」这个字,那就表示有孔子的意见含在里面,说郑伯做这件事情是错的,这就表示他的微言大义在里面,有他的褒贬在里面。

后人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因为春秋时代、跟五代十国那些乱世一样,常常臣弒君,子弒父,因为要抢天下。自从孔子写了《春秋》以后,乱臣贼子都害怕了。那你看有没有害怕?没有害怕嘛,还是一样的做嘛!他的微言大义太微言了,即使把他骂得凶巴巴的也没用呀!他照做呀!更何况只是「郑伯克段于鄢」!没有什么作用的,你讲你的。

虽然这样说,但孔子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就很舒坦、很爽,所以他着《春秋》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爽的境界!怎么爽呢?就好像你有便秘的时候,一拉就很爽。我这样讲也不是乱讲的,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里面。

所以一切的文艺、文学,乃至所有的东西全都是宣泻(catharsis)、抒发作用,所以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一个人如果有郁闷的话,一定要找一个出口;你如果找不到一个抒发对象的话,那就写文章、写小说、写诗、写戏剧,把你所讨厌的人骂得一塌糊涂,那你就舒服了,那你的病就好了。孔子可能因为写了《春秋》,所以就没有得忧郁症。我虽然有点调侃他,但一切真的是这样,一切的郁闷都必须要宣抒。

这里讲「喻」就是「象征」。「慈母」就是如来的性德具体表现;如来具体表现就是像慈母一样,可以供给一切众生法乳。「法乳」有什么作用?第一、孩子不会死掉;第二、孩子会长大;第三、孩子不会哭。我们倒过来说,最近的就是不会哭、不会肚子饿、会长大、不会死掉。因为如果不吃奶就会饿死,所以没有如来的甘露法乳,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会干枯而死,

[幼儿若失乳,身命便难保;众生若失佛法之法乳,法身慧命便会死亡。没有法乳的众生,忽逢大慈如来赐与法乳,慧命便得延续、增长。]我顺便开个玩笑:如果你光说不练的话,那不是在吃法乳,那在吃奶嘴(pacifier,有安抚之意),这干过瘾,因为得不到营养。

[「合掌礼佛」:合掌然后顶礼佛足。]

[「愿闻如来…」:这是密请,因为并未说出来,只是如是作意。]「愿闻」,没有真正的祈请。「密请」,闇中的请,可是佛知道你的心意。不过,这是前面已经有祈请,中间佛知道你的心意,可是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请的,「相」上还是要有。

[「二发明性」:于此身心二者之中开发显明其各别之性,令知而抉择,而不致再妄认。]「二」就是身、心,身跟心各有什么样的性,希望佛能够把它开发显明出来,令我们能够知道如何抉择。

[义贯]

[「尔时阿难及诸」与会「大众,闻佛」如是开「示」及教「诲」后,都感觉「身心泰然」!]泰然就是很舒坦,

[皆自「念」从「无始」以「来」无量劫中,即「失却本心」,而「妄认」以六识攀「缘」六「尘」,更进而虚妄「分别」尘「影」之「事」,以此而为自心之相。]把虚妄分别尘影之事,当作是自心的相状。

我们看到外面的影尘,在心里面所谓的思想、思考、考虑、琢磨等等,觉得这就是我自心的作用跟相状,而且当然认为这是有的,而且是很神圣的事情,认为这是我的心事,是很严重、很隆重的事情;如果跟别人吐露的话,那一定要找到所谓知心的人,可见是很隆重的事情,但这些都是有影无影在这边演电影。

[「今日」幸得「开悟」,见妄知真,]见到这些都是虚妄,而知道什么叫真实,[即获「如失」去母「乳」哺育之幼「儿,]也就是自心一直都在虚妄相状上追求,以彼为生,[忽」然「遇」到「慈母」一般,法身慧命如同再造,因此感激佛恩,而「合掌」顶「礼佛」足。

并「愿」再「闻如来」进一步开「显」指「出」此「身」与「心」,何者为「真妄、虚实」,何者是「现前生灭」的,「与」何者系「不生灭」,俾令弟子们于此身心「二」者之中得开「发明」了其各别之属「性」,以便认真而不取妄。]认识真的而不是去执取虚妄的,

这里讲「合掌礼佛足」,「合掌」的意思是「一心」,左心室、右心室合在一起,叫「一心」,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左是「事」,右是「理」,理事合一。一定要理事合一,才一心恭敬;理上解、事上修,一心恭敬,这是「合掌」的意思。真诚无畏,依教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佛足」,通常在印度原来顶礼佛足,或顶礼师父的时候,都叫「接足礼」。我们不是要翻掌吗?印度人就是去抓师父的脚,然后顶礼。这在印度是最高的顶礼。因为脚是脏的,手表示是干净的,去抓最脏的地方,表示非常恭敬。

可是这个礼,等佛法传到中国来就不能行得通。你知道为什么?因为中国原来有儒教,儒教有礼教,「男女授受不亲」,即使男男也「授受不亲」。古代的中国人即使很要好的朋友也很少有勾肩搭背的,「握手礼」是西洋的礼。以前就是「拱手」而已,绝对没有互相碰来碰去,乃至西洋人互相拥抱,那是野人嘛,所以中国人是绝对不会那样做的。

乃至于老爸抱着男孩子轻轻拍拍,按中国古代礼教,这成何体统嘛!乃至于两对夫妻见面时互相抱抱,看到人家抱自己的妻子,心理就不舒服吧!甚至于不是抱抱而已,他们还亲一亲!当然不是亲嘴了,是亲脸。那你朋友亲你太太的脸,那你晚上都睡不着,对不对?

所以佛法传到中国以后很大一部分就汉化,「接足礼」就没有再实际去实行,要不然师父让女众去抓着师父的脚,或者师父命令说:「好,我们恢复印度佛教的古礼。」所有的女众也都要抓我的脚,一定有人会批评的:「这师父有问题。」所以我很怀疑有几个女众愿意抓我的脚。

学佛就不能那么死心眼,只是表示一个意思,得意忘言,尽到那个意义就好了,你不一定要完全一样嘛!

有人就执着说:「在印度是怎么怎么样,所以我们要完全一样。」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好吧!那印度是热带气候,三衣一钵。不要说中国北方、东北气候,台湾气候都不行,冬天就冷死了,而且还有人说:「印度出家众都是赤脚。」赤脚?不要说冬天,夏天你走柏油路都不行了,是不是?所以不能那么死板。学佛要越学越有智慧,越开通,不能越学越呆,这样不行。

[经文]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毘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波斯匿王就是佛去应斋宫庭的王,他是四地菩萨示现的。以前跟佛一起的时候,往昔释迦牟尼佛那时候是八地菩萨,他是四地菩萨。他现在还是四地菩萨。

这个时候波斯匿王起立白佛说:我在往昔以前尚未承受诸佛诲敕、还没有听到佛开示的时候(也就是今生还没有学佛之前),见迦旃延、毘罗胝子当然这是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其中的两种了,其他有很多种差别,也有苦行的,那都是依于妄想邪见。「咸言」,「咸」就是「都」,)他们都是这么说:「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我现在虽然值遇(后来碰到)了佛,但是听了佛讲法以后,我还是有一点怀疑(狐狸的疑心是最大的,疑心特别多,非常怀疑,所以称为「狐疑」),「云何发挥,」应该要怎么样去发挥这个道理而得现证了知此心能够入于不生灭之地?

「证知此心」,佛法所说的「证」,一定是「现证」,不会说慢一点来,明天再证,或冲击力太大。不管是禅宗、汉传密宗也好、乃至唯识宗所讲的,也是现证,没有拖延,不用找借口,一定是现证。

「现」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现身」,当生这一世;另外一个是「现前」、此刻。

波斯匿王这里所讲的,就包含这两个意思:请问如来,我们要如何去发挥这个道理,才能令我们现证了知(或知见),令这个心入于不生灭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外道师所说的:「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就入涅槃了。」意思是说:你不用再白忙,一切修行都没有用,反正死了都是入涅槃,这叫「断灭论」。「断灭论」就令人不修行,最大的坏处在这里;

「断灭论」,死了什么都没有,表示什么?第一个就是没有果报,造善没有善果,造恶也没有恶报,这叫「断灭恶见」。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我们这些有漏还没有证到圣道的人,都想要听要怎么样发挥,去进一步修证,而现证这个心是不生灭,令它入于不生灭地,而不是像外道师所说的「我们死后就入断灭了」。

这样说,邪见的人喜欢断灭,但是有善心的人不希望断灭,尤其是他示现为国王有大威德、拥有一切享受很好,所以他不希望来世断灭,希望来世还在做国王,这就是为什么埃及有木乃伊,那就是为来世。乃至所有的国王拥有天下以后,首先要求的就是长生不死,以便能永久的享受五欲。

波斯匿王也是示现国王,所以他就希望活得久一点,来世还当国王。如果你又穷、又病、又苦、又老,就想:「赶快死了算了,来世不来了。」如果碰巧学佛,说:「赶快去阿弥陀佛那里就好了。」比较来讲,有钱人就比较怕死,穷人不怕死。因为穷人这样活着这么苦,也没什么好处。

[注释]

[「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久修菩提,位当四地菩萨,]这是很厉害的,[今乘本愿而来护持释尊,示现为王。]所以是大菩萨。

[「迦旃延」:义为剪发,是外道六师第五位的姓,其名为迦罗鸠驮。此外道邪计一切众生皆是自在天所造。]也就是说有个造物主,那个造物主就是自在天。就好像基督教有个造物主叫耶和华。

可是据洋人研究,那个耶和华就是西奈半岛(耶路撒冷附近)西奈山上的山神,是当地的山神,可能后来犹太教吸收了希腊的神话,希腊古代的宗教,希腊的祖神是宙斯,最厉害的武器是雷,也许是借了这个神话,合并在一起,所以耶和华最大的能耐也是雷,原来耶和华是雷公,以佛法来讲就是雷神。

虽然雷神很厉害,可是也不够厉害。因为撒旦叛变,耶和华和他打仗,一直都打不赢,最后用他的雷把他轰一下,就打下去了,但是没打死,所以也不是全知全能;如果他是全知全能的话,应该轰大一点,就把他轰死掉了。

顺便讲,撒旦原来不是魔鬼,他是大天使(Archangel)、天使长,是所有天使的长,最高的。他们的天使还分好多阶级的,总而言之都是有翅膀的。可是佛教的圣人都不需要有翅膀都可以飞了。

为什么撒旦要反叛呢?因为他看不惯耶和华那么霸道、专制,所以他是抗暴的,你知道吗?撒旦就纠合了许多天使一起举兵起义,一起叛变,一起革命,结果他没有想到耶和华有那个雷,就把他打了一雷,可是又没打死,

然后耶和华不是造了伊甸园吗?伊甸园在哪里,知道吗?在非洲伊索比亚。可是伊索比亚现在都很惨了,那怎么是乐园呢?奇怪!热得要死!

耶和华造了亚当,觉得太寂寞了,又拔他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就是夏娃。这些都是神话嘛!肋骨造成的,却比本尊还要聪明。因为很聪明,所以听得懂蛇的话,撒旦就化成蛇,骗她去吃苹果。可是耶和华也太无聊了,陷人于不义,既然知识之果是不能吃的,他为什么要种在哪里引诱人家去吃?

夏娃受了蛇的引诱,然后摘下苹果咬了一口,所谓开了智慧。这就是基督教一直讲的「原罪」。

什么叫「原罪」?耶和华跟亚当、夏娃说:「那颗树的苹果不能吃噢!」他们不听话,受了引诱就吃了一口,所以叫做「原罪」。如果吃苹果会开智慧的话,那美国人一定有智慧。

一切的外道都是这样子,讲了一切都不合理的。迦旃延、毘罗胝子都说:「一切人死后,断灭了,就叫入涅槃。」我们一听就知道是不对,但是真的不可思议,世间有种种人信受种种说法,认为确定就是这样;对于真实的智慧,或者没有缘听到,或者听到也听而不闻,或者即使听到、闻到了,也不信,就很奇怪,他就偏偏信那种根本不对的东西。

最主要的还是「愚、迷、贪、执」。你想想看,世间六十几亿人口,总共有多少宗教,有这么多人信这么多宗教,而且很虔诚,乃至于可以把生命都奉献、把所有的财产都奉献,都没有后悔,这是不是很奇怪的事!

这都是因为「愚、迷、贪、执」这四个字!因为愚痴,听到愚痴的法就相应;听到比较深智慧的法,就没有办法相应。当然也由于无始来造种种罪业的关系,就让他的心好像一层雾一样遮住,所以他不能够接近或信受有智慧的法。

迦旃延这个外道是邪计一切众生都是自在天所造。基督教就是邪计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耶和华所造,可是推其元始,耶和华不是那么伟大厉害,只是西奈山的山神而已。

如果讲到造物主,我们中国也有造物主,还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日本也有造物主,日照大神;希腊当然也有;美国的印第安人,各部族都有自己的造物主;非洲的各个民族几乎也都有自己的造物主;都是创造天地,都是一切天地万物的生主。

到底这世间是哪一个造物主造的?就变成有唯一的真神,到底谁是唯一的真神?所以就打仗了。讲到后来,阿拉是唯一的真神,「阿拉」上海话就是「我」了;回教的神叫阿拉,「阿拉」上海话就是「我」,所以阿拉是唯一的真神。

我在高中的一个国文老师,他是信佛教的,说:「上帝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听得懂吗?他就是在亏班上的同学啦!那位老师叫易国建,已经过世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毘罗胝子」:义为不作,为外道六师之第三位,其名为奢夜。此外道邪计苦、乐等报,系现在无因,未来无果;]也就是计执无因无果的;不管是苦还是乐,都无因无果。

无因无果怎么来?数学里面说的「或然率」,用我们普通话说就是「碰巧」(by chance)。

这一派跟希腊的一派哲学家很相近,希腊一派哲学家叫「机械论者」(mechanism),说一切心跟物的运作都是或然的,而不是定然或绝然的,而且没有一定的规则可以循,它是碰巧的,因此这一派的理论就称为「或然论」。

相对「或然论」的就是「目的论」,「目的论」就是一切宇宙万象都有一个目的,既然讲目的论,就有一个总提一切的造物主,而且他在作一切事情一定有目的(purpose),而不是碰巧。

可是这一切外道或世间的言说都不可靠,你说:「耶和华造天地万物他有什么目的?」他目的好玩嘛!闲着没事嘛!要不然他造了人,他作什么?

你如果说他是好的艺术家,他这个艺术品实在很拙劣,造人又不造好一点,第一个产品就是个白痴,显然是个失败的产品,这个失败的产品有什么目的?把失败的产品弄到世间来,让他受苦受难,你那目的是什么?就好像罗马的恺撒把人放到竞技场里面跟狮子闘,差不多了;

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天地不仁,造了众生,把众生当作刍狗一样,欺生取乐。你看耶和华差不多这样子吧,他有什么目的?实在没有什么目的。实在是一个人穷极无聊,做出一些东西,但做的不是很好。

所以一切的「造物说」都不对,造物主一定要全知全能,可事实证明所有的造物主都不是全知全能,也不能说他无知无能,但是也差不多了!

如果说:不是目的论的造物主,是机会论或机率论的。那也不对!佛法不是目的论,也不是机率论。为什么?佛法是有因果的,一切都是「因果律」,不是「或然率」。

「因果律」,西洋有没有?西洋也有,「caues and effect」就是「因果律」;只不过他们这一派的学说很少被推崇。

这个毘罗胝子却说:「一切都没有因,也没有果。」如果无因无果,那这一切是什么?这一切就是一塌糊涂(topsy-turvy)嘛!如果没有因、也没有果,这一切就是一片混乱(chaos)。世间的一切绝对不像毘罗胝子这个外道所说无因无果,无因无果就一团混乱,这是不可能的事;一定是有因有果的。

[此二外道都是以断见为主。]这是最坏的恶见。

[「涅槃」:此词有多义,但还是以「不生不灭」为主要意义。]「涅槃(Nirvana)」主要的意思是不生、无生,「无生」是指烦恼不生,入了涅槃以后烦恼究竟不再生起。「Nirvana」的「nir」是「no」的意思,德文是「nein」,法文是「non」。

[「狐疑」:因为以前听外道说死后断灭;而今听佛开示见性为主、空、常住、不动之义,因此心起疑惑。]

[「不生灭地」:「地」,境界。]我们说「十地菩萨」那个「地」,不是真的有一块地,没有那个地,那是一个抽象的境界,叫做「地」。[不生不灭之境界;亦即证无生法忍。]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107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在讲经之前有一个特别的事情。有人写信来,就是大陆写来的,我准备要答复一下,因为这里面有一些问题,跟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顺便答复。

在答复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跟到时候讲我一个经历。就是说上个月还是上上个月吧,也是大陆有人写信来,讲了他个人的经验,然后,他把他跟一个师姐关于佛法上的对话,全都录上来了,然后都传过来,然后叫我评判,他认为他那个师姐讲的不对,因为他师姐讲他哪里错,他觉得他师姐讲的不对。他要叫我做评判。

然后我就很耐心的把它看完了。因为他那个实在是有点儿乱。看完以后我就回复了,回复了以后,我就讲说有一些是你那个师姐是讲的对的。

后来他又回复我一封信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看法,所以也不要这样子的妄想分别。他说我了。

所以我那个时候就决定说。另外还有一个写了一份,莫名其妙的信。所以我决定说,本来是决定我不再回复E-mail或是写信来给我的,因为太烦了,很多事情太烦了,而且我事情很多,我做不完了,时间太少。

所以我在这里呼吁,我虽然现在是要回答一些问题。但是,我要呼吁你们这些网上的听众,尽量不要打扰我,让我多一点时间从事法上的正事,不要为了你个人的一些小问题,然后就打扰我的清净,妨碍我的清修,这样是有罪过的。所谓的:宁动千江水,莫扰道人心。

所以希望你这样子,这样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为了个人、私人的一点点事情,然后就来打扰我,这样子不好。所以我为了要专心做我法上的事情,所以我平常都不接电话,E-mail我都不直接去接的。但是因为现在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讲一下。

这里面他讲了很多他自己的心得,本来也是无所厚非,但是我在这里讲。这里他问了一个问题。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的经文,也看了不少祖师大德的文,有一点小小的体悟跟师父汇报。我的体会,修行最重要的是要具正知见,能发无上菩提心。修行中身心做到松,这不知道什么意思,好像是坐如钟,立如松。行住坐卧时,时时用四念处经文观自己,禅坐无事而坐,不存在求成佛,得境界、得定之心。

这里面就有很多问题了。连信与不信的概念都没有,哇!这问题就大了,禅坐无事而坐,这位居士,请你回去看看我以前讲的那个经,佛法跟道教不一样,道家表面上讲是无所事事,无所为而为。道是无所为而为,事实上,他那个是表面的,不是真的无所为而为,他以无所为而为达到有为。

而佛法是绝对的,有所为而为。为什么?因为无所为而为就不用学佛了,佛法是为了什么?第一个是为了断烦恼,因为我们有生死烦恼,要断轮回断烦恼,这绝对是有的,具体的,一定有的,断苦,

所以你说你无所为而为,那干嘛?你是搞的玩的,你好玩。我跟你讲,人生一点不好玩,学佛也不是好玩的事,是很严肃、很困难、很高深的事,

所以坐禅不是无事而坐,必定有事而坐。有什么事?止观事而坐,摄心不乱事而坐。那无事而坐,你坐在那干嘛?平白的腿痛,然后坐在那边干什么?所以说错了。不存在求成佛,不存在求成佛,你干嘛打坐?你不用打坐嘛,不存在求成佛,那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真正发心。

而且你刚刚讲的这个证正见,你这两个都没有正见,所以学佛,为什么学佛?就是跟佛学要成佛,要成跟佛一样,与如来一般的智慧、慈悲喜舍,一切的无量功德!

所以你不存在求成佛,你干嘛打坐,你可以去看电视嘛,你可以去打球,你可以去跳舞,可以去喝酒。你不求成佛,就不需要打坐。因为打坐是修道,是必由之道。

也不想得境界,这个得境界,得字,是由不得你的,你想得也不一定得的到。这为什么?我们就五位百法里面,心不相应行法那个得,这个得是由不得你的,是因缘成熟,业力所致,果报所致,由不得你的。

譬如说你生来就得了没有眼根,生来就是瞎子,由得你吗?由不得你,你生来是瘸子,那就得了六根不全。

所以你今世学佛法,不想得境界,那由不得你,你若真正修的好的话,境界自然就来了,你不要也不行。那如果你修得不对,修得不好,你想得境界也不可得。所以不要说你不想得境界,所以这些都不对。

甚至于更糟糕的是下面,得定之心,没有得定之心,那你干嘛坐?一定要坚定得定之心,才修禅定,所以你看四念处、四如意足,这些都在修什么?你知道吗?都是在修要坚定求禅定的心,那你没有存在得定之心,你不要做了,你就去做别的比较好。所以这个是错的。

然后连信与不信的概念都没有,那这是什么?这白痴嘛。你一定要信,你不信的话,信是首,你如果没有信的话,你如何能不信受佛法,你如何能修行佛法,信才能受,所以称为信受,所以你修行,你要打坐之前,你心中纯一善心,纯一信心,不能空无一物。你说我连信与不信的概念都没有,那你是什么?那你是脑筋一片空白,那你是白痴嘛,那你修什么法?所以这个是错的。

再回头讲,这无所为而为是道家的说法,但是他们也不是真正无所为而为。他们是以退为进,讲无所为而为,事实上是为了世间的事情,乃至最高最高也是在轮回之中的成仙,成仙道,那还在轮回之中。所以不是真正无所为而为。到最后最后,以《道德经》来讲的话,它也是为了要搞政治,为了要成就政治。所以儒道到最后殊途同归。

下面,他这里讲说,大乘里面最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你不应该讲这句话,大乘里面最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大乘最重要经典有很多,《妙法莲华经》是其中一部,要么《华严经》不是最重要吗?不能这么说,《楞伽经》不是最重要吗?《楞严经》不重要吗?所以不应该这么说。

其中涉及的陀罗尼品中说,没有修行的仪轨,但可以在唐密中找到。愚者以为天品妙华莲花经,这个经本身就有问题了,《妙法莲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没有什么天品不天品。这个是不好的。

然后他下面讲的一个我觉得是不错了。师父!这些经典的修行都需要唐密的结合起来才堪完美。否则,凭经文研究,只是显教的意义而已。

这个是对的了。所以你对着我就说对,你错的我就说错。这里面有一些批评,我不方便讲,他的批评。

他这里写说,很多法师学了南传佛法,而诽谤大乘佛法,还有藏密的诱惑,好多人带着世间的欲望趋之若鹜,疯狂实在可惜。

有将世间善法当作佛法,有将经忏当做佛法......这是他的心得了。有一句话有点对,但不是完全对。

愚者(他自称),很是赞叹诸祖师说的,有解无行变成哲学,有行无解变成宗教。

这句话似是而非,因为没有把哲学跟宗教界定清楚。有解无行变成哲学,yes or no?可以说对,也可以是错。

有行无解那就是光说不练,不一定是哲学了,有解无行可能他就根本不懂什么哲学嘛,怎么就变成哲学呢?

如果讲哲学,那就必须要是真正的是,如我曾经介绍过那一些,是有一个界域,是有棱有角的,一般人什么叫哲学都搞不清楚,怎么有解无行就是哲学。要不然,你懂得《心经》的意思,不去做,然后就变成哲学了,这是不对的嘛。

有行无解变成宗教,这个就变成毁谤宗教了。有行无解变成宗教,这不对。我跟你讲,他这个次第搞错了。我不管是谁讲的啦,他说祖师们说,不知道哪一个祖师,不晓得了。

行跟解哪一个高?哪一个先哪一个后?解先行后嘛,解犹如一年级行犹如二年级,你无解如何能行呢?行在次第上是比较高。而且依佛法在定义,佛的定义,行一定要包括解,一定涵盖了解,你没有解,你不懂得道理你如何能行,你那个行就是歪行,就乱行,不能算行。可以说是乱搞。所以行一定是正行才称为行。如果要有正行,一定要有正解。里面已经涵盖了这个正解在里面。所以没有解不能称为行,只能称为乱搞,或者是盲修瞎练,闭门造车。

所以这句话,有行无解变成宗教。这句话很不好,这个语病很大。什么叫宗教?这种就是新派的人讲的话,就是否定宗教的地位和重要。甚至于就是一般新派的人,把烧香、拜佛称为宗教。也就是里面含着说那个宗教有点等同迷信的意思。所以有行无解,你不懂得,这边烧香磕头拜拜,宗教就好像变成迷信一样。所以我是不赞同这样讲法的。

宗教,我告诉你,宗教是一个很神圣的名词。我曾经说过,在讲真言宗的时候,或是禅宗的时候,如来设教,祖师立宗,所以教跟宗是这样来的。

所以教是什么?教就是大体,是整个原则,然后还有教法、教理、教义,这称为教。什么是教?就是教法、教理、教义。这个都是如来所说,称为教。

然后祖师再依如来所说的种种教,这把它分门别类就称为宗。所以宗就是宗门、宗旨。你这一科,就是分科了,你这一科宗旨是什么?以什么为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专业。

教是整个的,就是教,这就是大学,那么这(宗)就是科系。教就是大学,整个大学所有的学问都叫教,佛法里面所有的学问都叫做教,所有的学问、所有的知识、所有的修行法,都叫做教。

那你把它再分门别类的时候就叫做宗,所以称为宗门,宗就有很多的门,那就是科系,那也就是专业,你的性相、你的能力适合哪一个专业,哪一个科系。

所以不要随便毁谤宗教这个词。那个都是近代的人受了西化的影响,就瞧不起宗教,那是大错。甚至讲说佛法不是宗教。那佛法不是宗教是什么?那然后他们就说佛法是一种教育。然后就跟孔子一样的大了,释迦摩尼佛就跟孔子一样,是教育家。那就跟俗人了,就把佛贬为俗人。所以这是大错的。所以这句话我也不知道是谁讲的。但是这个语病太大,而且这个观念不正确。

他说愚者赞成师父讲的只是观而达到止,数息观、不净观等,这里愚者有个问题请教,师父你这里讲的用观达到止,这个观应该不是直接的用慧观吧?用观达到止,这个时候还没有产生智慧,那只是一个摄心方便而已,这止观只是摄心方便。要观行成就以后才有慧。有慧的时候才叫做慧观。还没有慧的时候,只是一个摄心方便而已。所以它基本精神以及作用就是止的作用。所以不能称为慧观。

是否理解此观是止的意思。这差太多了,详细去看看我讲的东西,好好思惟。另外智者大师说的三止似乎不能这样分开说。有的祖师说,智者大师的体真止,不能说是止了。因为体真已观真如了,非理非事。体真止,我们小止观里面有讲体真止。体真止就是你体入真如而达到止,这样叫体真止。就有人批判说,这个体真止不能说是止,为什么?因为体真已经是在观真如了,所以非理非事。这句话是错的。既然是观真如的话,是即理即事,不是非理非事,而且是理事圆通。

不过这个体真止,跟我所说的以观做止,那个意思是一样,这个体真不是真正体真了。这个体真止的体啊,是表面而已,所以它是什么?它就是比量的,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见到真如。只是用比量之知去体会那个真如。所以如果有的话,只是碰到那个表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