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78
成观法师讲解

    我们刚刚讲「详梦」,「详梦」就是解梦古典的说法,你梦了什么梦,跟有智慧的人讲,他跟你解释,你为什么会梦到这样的梦,是怎么样怎么样,乃至于吉利不吉利,古今中外都有这样的东西。忽然想到很有意思,因为西洋的传统是不承认梦境是人生的一部分,你看好不好笑?他们就是很死板,因为依他们的理论说,因为梦境是非理性的,而上帝造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所以不准许有非理性,所有非理性的部分,他们就不承认。所以他们狠狠的打疯子,他们不认为在打疯子,而是在打撒旦,你看好不好笑?发疯人就很可怜,尤其在西洋就更可怜;不过可怜的是,我们东方也有类似的说法,说「疯子怕打」,不过我们好像也没有真正的去打他,不像他们;他们把疯子看作是他们的敌人一样,尤其他发作起来的时候,他们认为他是撒旦现形,所以就要打他,狠狠的揍。现在讲到梦境,梦境也是一样,他们认为梦境因为是非理性的,而人是理性的动物,所以非理性的就不能称为人生的一部分,梦境在整个西洋历史里面,尤其是医学、学问上一直都是不处理的,我把它称为冷处理(冷藏起来),一直到弗洛伊德出来。弗洛伊德对西洋人最大的贡献是:他肯定人生有非理性的部分,也就是非理性也是人生的一部分。甚至他更进一步肯定:非理性的部分,事实上在人生的整个活动里面是占很重要的一环,这都是对的。

于是他为了要分析梦,所以他那一套学问叫「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他集取了很多案例、临床经验,写了一本书《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一方面是肯定梦是人生的一环,而且深入分析什么是梦,试图要解析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乃至于透过一个个个案去分析,这个梦是为什么、那个梦是为什么,想要去解析它。这本来是很好的事,对整个西洋心理学、精神治疗学有很大的贡献,不过很可惜,他走入偏锋,到了他的末期,他发明了「Id」(以得)——潜能、本我。这个「I」其实是拉丁文的「它」,就是英文的「it」,这是中性的。拉丁文名词的性有三种:阴性、阳性、中性。所以这个「I」是中性的,所以没有阴阳性之别。他给「Id」的定义是:人类共通的潜能,也就是「本我」;这个「本我」是脱离一切法律、伦理、道德的规范的,就是本来的自我。跟我们佛法的「本性」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Id」的本性是有个人的色彩,而且通常偏于染,我们佛法来讲是染污的部分,很多是见不得人的,它有很多见不得人的那种成分在里面,是违反伦理、道德、跟法律的层面。依他的理论,本来人生出来以后,是只有这个东西,饿了就哭、尿尿就哭、不舒服就哭,他就不管,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后渐渐长大就学到很多规矩,就学到了文化、教育、伦理、道德,这个整个合在一起,或是社会的规制等等,就叫「超我」(superego);越长大,这个「超我」就越强,就越压制这个「Id」本我,就叫它潜藏在理性的底下,所以它就不再现前;于是就只到梦中里面偷偷实现,很多它的所谓梦想,这就是他对「梦的解析」整套理论。

这本来还不可厚非,可是他到后期,太发展了这个潜能,这个潜能虽然是本我,但它很多违反了道德、社会、法制等等,但是主要是性冲动,以这个为主体,到后来变成一切都是性冲动。所以他在解析梦的时候,病人如果梦到一根的,他说:「你心里面在想着阳具。」梦到圆圈的,他说:「你在想着女人的性器。」如果这个圆圈的,不管是轮胎也好,只要是圆的、有一个洞的,就变成女的;长长的,就变成男的。这就变得很可笑!这不光是我们东方人觉得好笑,连西方人也都不太认同他的解释。

但初期还好,弗洛伊德对西方世界的贡献,为什么说西方世界?因为我们东方早就有了,只不过我们把它灭掉了,所以没有了;然后碰到弗洛伊德,许多人说:「哇,好先进、好科学。」等等。事实上就不用说了。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肯定人生有非理性的部分,这是一个大跃进。

西洋文化跟历史再往前推,往前引进经过第一次大战,没几十年又第二次大战,而且杀人如麻,一切的人就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欧洲两次都在大战中,亚洲有些有,有些没有。就很恐怖,尤其是知识份子,可以这么说,有点奇怪就是我们中国人跟日本人就是比较不怕死,军人经过什么大灾难也没很多精神失常、发疯,但是洋人就很多,而且比较上来我就觉得,也许我错了,洋人就比较怕死,所以经过一次、二次大战,他们眼看这么多杀戮,而且他们文化已经进步到这种地步,却产生这样的大祸,于是他们对整个西洋文明失望,就有所谓失落一代,就有「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什么?它的主题就是人生是荒谬的,这个「集体主义」是荒谬的,他们开始追求自我的存在,叫「存在主义」。就不要跟着集体主义跑,因为两次大战都是「集体主义」产生,光是一个侵略者、一个独裁者不会产生战争的,是很多附和者;你看希特勒,整个德国都支持他,所以说人生是荒谬的。事实上是反过来讲,我不要再这么荒谬下去,因为「集体主义」产生荒谬的事情,让人类面临灭绝,所以我不要跟着「集体主义」走,我要追求自我。

「存在主义」就追求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存在主义」给我们讯息。这都是外太空来的,我忽然就把「存在主义」搞得透透的,他实在是一个建设性的,但他是反面建设,为什么?反现实,然后反暴力,反高压,追求自我存在;这个存在的意思就是:远离荒谬的「集体主义」,因为「集体主义」产生人类的惨剧,都是坏的,很少是好的;追求自我存在的价值。

「存在主义」等于是「集体主义」的反动,这个「存在主义」,人生是荒谬的就是非理性的,事实上不是说真的是荒谬,而是说大家都去选它荒谬的一面去做,现在要远离「集体主义」的荒谬、非理性,而进入真正的理性,自我存在的价值,这个就是真正的理性。非常的个人主义,一直演发到后来变成嘻皮,嘻皮现在也没皮了。这个都是从弗洛伊德下来的,等于是吸取了弗洛伊德学术的精华,把它抽精华,创立了这样的学说。我们佛法里面,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讲得这么清楚,西洋现在才有。话说回来,讲到这里我感觉:你真的要把唯识学搞懂,你一定要通心理学,而且尤其要懂得弗洛伊德心理学,这样你就更加懂,而且更加叹服我们的唯识学,「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真的是这样,西洋那点玩意算什么,到后来都是害人的。

于是「梦中独头意识」便独自造境,自造境后再自攀缘此等境而生分别,或亦缘取过去记忆之影像而生分别等。以上就解释「梦中独头」,我讲「独头意识」是我的独得之密,现在和盘托出跟诸位分享。

什么叫「定中独头」?修行者在坐禅的时候,心离散乱,入于定中,产生定力,伏前五识,令不现行。这时候就于定中的第六意识(定中独头),由于远离外缘及前五识的干扰,只有定力所持,故很清净。而在这一片专注清净的心中,若起作意观想,或不作意观想,其所观想之境界,便很容易现前。什么叫定中独头,也就是修行者在坐禅的时候,心离散乱入于定中,因此产生定力,由于定力伏前五识令不现行,这时候就在定中的第六意识就是定中独头,因为远离外缘及前五识的干扰,又有定力所持,所以第六意识就很清净,这时候第六意识就不染污了,而在这一片清净的心中如果起作意观想,或是不作意观想,不管作意不作意都可以,他所观想的境界便很容易现前。如果不作意的话,他想到什么那个境界就现前,你平常散乱心时候,由于前尘或前五识的干扰,你所观想的境界就很难现前、明了,都是一片模糊。

观境现前就是所谓的观想成就。观想成就,所现的境就是自受用的比量境界。如见佛、见净土、见天宫等了了分明。为什么称为比量境界?因为它不是实在的。你所看见的佛,不是真正的佛,是你自心所现,观想所成,是比量的,搞清楚。修行者如果懂得唯识或是懂得这个道理,光是这一点,你就不会着魔了。你不要说看到佛就以为是真的佛,就自以为很了不起,然后就到处去讲:我哪一天又见到阿弥陀佛、哪一天见到观世音菩萨、哪一天见到大日如来,见到净土也是一样,我哪一天跑到净土去,坐在莲花上怎么样怎么样,观世音菩萨跟我讲什么。那个都是比量境界,你自心观想所成。当然这个是指真正正格的入定,然后观想得成就,可是现在的人都不是,他也没有入定,所以那个都是妄想境界;什么比量都没有,自心妄想。因为贪着的关系,所以魔来入,化境给你看,注意噢!你一看,好高兴,以为中了大乐透;或是见到天宫了,乃至于释提桓因跟他讲什么话,弥勒菩萨跟他讲什么话,那个都是自心妄想见。但是如果得定的话,观境现前,自受用,自己看得到,了了分明。为什么叫自受用?因为只有他自己看得到。如果深入三昧,则其所观境(他的观境)就可以转为他受用境。他受用境,比如入水光定,就会有水出现,别人看得到有水,他受用;不过,不晓得那个水能不能喝,应该是不能喝。入火光定,有火出现,不过那个火也烧不死人;那个转成他受用,是深入三昧的关系。你看,这就是唯识学跟禅定学结合在一起,你就更明了定学的内涵。但此等境(深入三昧的他受用境),并非常存,也并不是常存的,不是说「你入定有他受境出现,他就永远存在」,而是出定即灭。出了定,那个境界就没有了。若已证道,则此定中化境便可成为现量境界,久存不灭,它就可以一直存在,而且是实在的,譬如西方净土是阿弥陀佛的化土,它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跟三昧力所成,它可以久存不灭,除非行者欲其灭则灭。这就是「定中独头」所作的事。你看,「定中独头」厉害吧!不仅是自己修行,乃至于利益一切众生,乃至于分身、化身、化净土,全都是「独头意识」所作。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节「独头意识」,我作一个简单的结论,通过对「独头意识」的研习跟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切众生包括凡夫跟还没有成佛的贤圣,他的心运作的主体是怎么样?凡夫种种的心病或是散乱的毛病,狂乱的毛病是从何而起?那就知道都是意识的问题,而且是「独头意识」的问题。意识自己独立起来,跟前五识隔绝开来,就变成病了。

所以第六意识跟前五识隔绝开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凡夫就生病了;一种是贤圣就得定了,就可以得定、得三昧、证道、得道,都是「定中独头」所作的事业,这样很棒吧!

[在正常的状况下,第六意识即是「五俱意识」,意思是:此意识是与前五识同时俱起,]也就是同时运作的,[亦即五根取五尘境,于心中生起前五识,以作最初级的了别,]初级、低级的了别。前五识所作初级的了别,也就是粗显的了别,了解一个大概。

[但此等了别并非加入价值判断]所谓的理性判断[及个人爱憎]情感[等,然而就几乎在前五识生起的第二刹那,意根便生起第六识去取这前五识落谢的影子来分别,]也就是非实物。我曾经一再地讲,只是实物的影子来分别,[并加上价值判断及个人好恶、爱憎、取舍等,所以第六意识之生起,为依前五识、缘前五识,而与前五识俱起,故称为「五俱意识」。]

我老实告诉你,我开始学唯识学的时候,看见「五俱意识」这名词很特殊,其实有点古怪,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变成我的好朋友了,怪朋友;因为变成朋友,我就不嫌它怪了。

[但第六意识之生起时间虽比前五识晚约一刹那,而事实上,以凡夫之智实无法觉察其时序之差别,]前后的差别,[两者几乎是同时生起,]虽然几乎,但事实上你仔细分析,还是有前后的差别,[故又名为「同时意识」;]并不是那么同时,[又在第六意识生起前,前五识虽能对外尘有所觉知,]粗了别,了别一个轮廓。

譬如看到一个人知道一个人是眼识的功能,如此而已;看到花,知道它是一个花,了别它是一个花,至于它是茉莉、玫瑰,那是第六意识的功用,而且都是人造的;第六意识就是我们一切人造的东西,都是由第六意识供应,天然界,花没有名字,是我们人给它的,一切妄想分别,前五识攀缘了相,第六意识妄想、分析给它名,依这个「名」跟「相」起妄想,

这就是《楞伽经》所要表示的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相、名、妄想」是凡夫的境界,「正智、如如」是圣人的境界。什么是「相」?「相」是见相取相,凡夫见相取相,取了相以后,依相立名;立名以后,再依名相而起妄想,这个是凡夫的境界,所以就烦恼无边,无法断,而且也不愿断,烦恼无边不愿断。贤圣人知道「相、名、妄想」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起「正智」而入于「如如」。

这「五法」再配「三自性」,「相」、「名」的境界就「依他起性」,依名相而起妄想的境界就是「遍计所执性」,「遍计」就是普遍计着,而且去执着它,所以叫「遍计所执」。「正智」、「如如」就是「圆成实性」,《楞伽经》的主要大义就是:五法、三自性、二种无我。

你听这个,同时就把《楞伽》大义就知道了。你看书跟看经是一样,你要抓住它的主旨;抓住它的宗旨以后,事情就比较好办一点。你如果看经、看书,说:「这本书好不好?」很好。「好在哪里?」讲不出来。「最好是哪里?」也讲不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知道好。「到处都很好。」那也没用,全都很好。

[但对于彼我关系、内外、好丑、是非、高下]乃至于善恶[等相,]前五识[皆不作如是判别,]只是了别一个轮廓而已,至于它的内容就模模糊糊的。[这些]差别[相皆须由第六意识来判别,]这就是细分别,[方能明白,故第六意识又称为「明了意识」。]明了这个东西,你前五识所摄受的影像,它比较详细的内涵,明了它。当然这也是很反讽的。这明了意识,如果是好的,当然很明了;如果是不好的,就越迷糊,因为妄想愈深。[这是意识在日常生活、正常的状况下的情形。]

[其次,在某些特殊或特定状况下,第六意识的运作方式又不一样了,在这些状况下,第六意识可以不用依前五识、或缘前五识而起,它可以独立作业,单独而起,而不与前五识俱,故称为「独头意识」:]

[一、散位独头意识——又称独散意识,]或简称为散位独头。老实讲,我以前看圆瑛法师讲「散位独头」,这个名词更怪了,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叫「独头」?不懂。后来为什么懂?佛力加持。要不然我哪那么厉害?以佛力加持故,让我有一点点厉害,真的是一点点不是客气,因为佛法无边。[如人作白日梦、或发呆时,]白日梦就是神游太虚、想入非非、神驰、坐驰,坐着它就跑掉了。坐驰就是神驰的意思。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79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讲到「散位独头」,上次讲到「梦中独头」有「详梦」的事情。[此时独头意识系缘自心现所造境,或缘过去记忆之影像,而分别取着,想入非非;此时虽不缘现行前五识,但也能见色、闻声,乃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俱全;当然,此时所见之色,所闻之声,都不是现前所有,也就是说,他此时所见、所闻等事,在外在现实环境中,并没有这些事物于现前发生或存在,故都不是他人所能共见、共闻者,而唯有此人本身能见、能闻,因为那些色声等尘,全都是此人独头意识所造境,]独头意识一个就造出六尘境的影像出来,[或缘过去记忆之影像。这便是散位独头意识的作用。]这是一般所谓身心健全的人,他的独头意识能造作的事情。

[二、梦中独头——即人于睡梦时,因前五识暂不起现行,于是独头意识便独自造境,自造境后再自攀缘此等境而生分别,或亦缘取过去记忆之影像而生分别等。]这是我们所说的梦。我上次讲,西洋人对于梦境,是不认为是人生的一部分,因为它是非理性;他们认为人生是理性的,一切非理性的东西,他们就斥为不实,所以不予记取。一直到十九世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才开始研讨梦中的种种境界,乃至于就因此而承认:梦境也应该是人生的一部分;也就是他把人生扩大变成涵盖非理性的部分,这对基督教是一个革命,对西洋文化乃至于哲学思想都是一种革命;也就是人生不只是理性的,还有非理性的,那个非理性就由梦境来代表。因为他要研究梦境,先要肯定梦境是Valid(有效性的),不是无效的,所以才把它当作素材去研究它、深入它;梦境是有效性的,可以当作研究的一个素材或是主题(subject),所以他就深入的去研究。因为研究梦的关系,他就出了一本书叫《梦的解析》,所以他的每一本书,几乎当时就是一颗炸弹,把整个学界、思想界都炸开了,他进入梦的解析,提出很多对梦的理论。这样的结果,因而对我们众生、西洋人对众生内心最底层的世界一种展开,他所谓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的一种拓展,所以是革命性的一种发展。不过,我们佛在两千五百年前早就讲过,讲的比他这个还要明白,第六、第七意识,乃至第八意识他根本就不知道,也不能触及。西洋人到了十九世纪才开始解析梦,但以解析梦来讲,这个变成我们中国人的国粹,我们每间庙都有解梦的。解梦又称为「详梦」。

可是我跟你们讲,基督教是一个很自我冲突的宗教,很多矛盾的理论跟事情。他一方面说梦不可取,是非理性,可你只要翻开他们的《圣经》,很多都是梦的境界,乃至于说神启示某一个人就经由梦境,你从旧约里面很多都是经由梦的关系,解释什么事情,连摩西、乃至更早的事情,很多是梦的,而且他们当然是认为有效的,所以它是自相矛盾。你就知道它这样自相矛盾就不提了,表过不提。

现在讲,这个梦到底是怎么回事?梦,是众生的第六意识在梦中的造作,可是这个造作是虚妄的,而且它造作也是影像,没有实体。如果以佛法来讲,什么是梦?就是以《楞伽经》说是「自心现境」。你在梦中所看境界,别人能看得到吗?看不到,所以是「自心现」。

在《楞伽经》里面,佛讲了一件事情,说:譬如有人在梦中见种种宫殿,乃至于天宫、象、马、侍女(很漂亮的女人)等等事物,醒来以后,他觉得那个境界太好了,想要回去那个境界,很思念那个境界。佛就问菩萨说:你认为这个人是有智慧,还是没有智慧?在梦中,梦了一个好境界,然后醒来就怀念那个好境界,这样的人是有智慧还是没智慧?当然是没智慧。所以在梦中见种种境,即自醒时,毫无所得。梦境只是自心现,而且是现完就没有了。

在梦中见种种境,见了以后,在梦中欢喜,醒来还在笑、还在欢喜;在梦中见种种恶境,很可怕,醒来的时候还在怕,犹如人自画鬼,人自己画一张鬼,看了以后,自己吓昏了,众生就是这样子。自己造作,看到鬼,就吓坏了。那个鬼是自己画的,同样的自己作了种种好的东西,自己贪爱,众生就是这样,就是没有智慧。

不管是道教的「详梦」也好、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也好,全是妄上加妄,在妄想中又加种种妄想。我出家没有多久,或是前期常常有很多人来问我,他做了什么梦,怎么样怎么样,碰到这种人我就觉得很累。梦已经是不实了,你还去贪它,就更加不实。

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个梦,晚上做梦是大梦里面的小梦,你出了小梦又要在大梦里面去抓小梦,所以梦中有梦,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里也有:「A Dream Within a Dream.」

这个都是「梦中独头」自己的造境。

关于梦中,因为你在梦中的时候,前五识都不现行,第六意识在那这自己造境;可是有时候,第六意识如果碰到外在的世界有很重大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它也会过去把外在的情形抓进去,放在它的梦里面。譬如你正在做梦的时候,门被风吹打开,砰的一声,可能你在梦中就梦到一个人被打了一枪,然后死掉。那个门砰的声音,就是梦中的枪声,类似这样。还有外在如果有重大的事情,梦境也会把它收进去,第六意识在梦中不是跟前五识完完全全隔绝,它偶尔还是会去吸收一些新的资讯。

[三、狂乱独头——即人于失心、]如丧心病狂,[错乱、疯狂时,]「失心」就是失去自己的本心,忘掉自己;这个是所有发疯的人、疯狂的人共通的性质,忘掉自己。但那个忘掉自己并不是失忆,不是没有记忆,[独头意识虽于醒时,亦能依自想象而造出种种尘境,然后再去缘、取、分别此等自所造境。]

你知道人为什么会疯狂?通常就是受了重大的打击,不能复合,所以他心的抗压性太小,他没有办法对付外在的情景,因此就产生一种逃避,本来逃避的心理大家都有,但是这种已经变成病态,就真的逃到自己内心意识底层,躲在意识里面不出来,它就时时刻刻有时候很长、有时候短暂跟外在接触,但大部都躲在意识里面,他的前五识虽然跟外在世界有接触,他可以走路时候不会跌倒,也不会撞车,但是他基本上是躲在里面,跟外在失去联系,常常自言自语,想象很多境界。

这有很多种,有一种是被迫害狂,他觉得好像有人要杀他;有的就有破坏狂,种种情况,都是意识的一种作用。这个虽然说他是病,可是我们用另外一个眼光来看,这也是自体的一种要存活下去的防卫机制,要不是这样的话,他就整个完全崩溃,所以就现出有一些疯狂的现象,但他并不是就完全没救。事实上,是人躲进意识里面去;

这不仅仅是疯狂的人,譬如我们看武侠小说、文学、音乐欣赏,也是一种暂时的逃避,那就是一种逃避,逃避这个世间的尘累;因为你不能负荷这种生活的压力,所以每个人都有时要轻松一下;relaxed一下,当然跟你自己实际生活不太相关的。所以你看文艺小说也好、听音乐也好、读书也好、乃至于各种娱乐,都是作一些活动,以求暂忘,暂时忘掉生活、忘掉人生。

最明显的就是看武侠小说,或者看侦探小说、冒险小说,那你就整个进去,跟现实完全没有关系,你就毫无压力。你虽然看到里面的人有种种的挣扎,但是你冥冥中知道那是假的,也不会紧张;如果你看恐怖小说,那就不一样了。

学了佛以后,看小说,我就不喜欢看那种写得很真实、很凄惨,有时候要为主人翁担心,那时候我就不看了,因为我不要去为他担心,我看小说就是为了离烦恼,当然我是看英文的、或者日文的,一方面可以增进英文、日文。

我是为了离烦恼,为什么看了还为你担心?他写得太真的,那就不看了。如果看起来要很假,但又很能够吸引人,而且无害的,像福尔摩斯就很好,它虽然也是侦探小说,里面处理一些凶案,但里面没有什么血光,而且里面的人物是已被杀了,而不是你看着他被杀,所以那就满好的。像罗伯特˙路易士˙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的《金银岛》(Treasure Island),那蛮好的,适合小孩子看的。

像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Marie Hugo)的《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就不爱看,因为好悲惨!一个女人为了救她孩子,因为穷,又没有钱看医生,就把自己一头金发都卖掉了,我看得太难过,不看!以前可以看,现在就看不下去。

人为了要逃避世间种种的凄苦以及压力,所以就制造出很多东西,让你能够暂时escape(逃避,retreat)。我跟你讲,几乎所有人类,不管中外古今所谓的文化、文明,都是为了逃避。高级的都是:文学、艺术、雕刻,那个都是为了让你逃进去象牙塔,称为文明或是文化。所有的文化、文明程度都是从娱乐(entertainment)产生的;你看音乐、文学、歌舞、戏剧、艺术、雕刻、绘画,全都是为了娱乐,全都是为了排遣时间用的,因为人类太无聊了,所以必须要有这些东西。

各种人作各种不同的娱乐,有人钓鱼、有人赛马、有人闘牛、蒙古人摔跤;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是各种不同的娱乐,不同的逃避的方式,简单就是人类就想活,可常常觉得活得不耐烦,所以就发明这些,还花钱来享受这些,所以就有种种行,而且认为是最高尚的行业。

说诗人写诗,了不起,其实都是为了娱乐,活得很痛苦,一吐胸中块垒,苦闷的象征;司马迁的《史记》、孔子的《春秋》也是苦闷的象征。

这样宏观的看法,把所有的文明都看进去,唯有你学佛,而且把它学得清清楚楚,世间所有就你尽见,都差不多;所有的文明、文化,以佛法观点来看,都差不多。譬如以音乐来讲,不管你西方交响乐、重金属音乐,跟非洲的伊牙伊牙,都差不多,现在都合流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定中独头——]「散位独头」是众生心理正常的时候,「独头意识」也要作用作用,醒的时候是这样;「梦中独头意识」也要用;不正常的时候,就完全是「独头意识」的世界,它完全管控,这也是非常讽刺的一点,它的旁边就是「定中独头」,成贤成圣也是「独头意识」在作。

这个意识太重要,你必须要理解,尤其是「独头意识」,凡夫乃至圣贤的一切重要关卡的作用,都是「独头意识」在起作用。

你要得定,要依「定中独头」。[即修行禅定之人,于其定中,其前五识虽不缘现前五尘境,但其独头意识即依于净心之观想而造境,]

本来第六意识是依前五识供应它的资讯,它依资讯的影像可以造很多心境、乃至于造很多的法。因为第六意识由于有前五识为它采集,所以它能了别外面的世界。

可是当你在修行的时候,却是因为前五识不断供应,搅乱了第六意识。现在问你,得定是谁得定?不是前五识得定,而是第六意识得定;也就是第六意识,它不再妄想分别了,它的妄想分别的作用停下来,那个心就得定。

前六识如果能够离于妄想分别不再造作的话,表示前五识也就没有造作,没有现形,不再采集、供应资料,因此第六意识就不受前五识的干扰。

我们之所以不能得定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也就是我们的心)被前五识干扰。前五识代表什么?就是受五尘境界的干扰。

可是五尘境界如果没有前五识去抓到、采集它的话,它不会进来的。因为我们第六意识没有办法,不能直接到外面去采集色声香味触,它一定要前五识去供应它素材的影像,它才能作了别的工作。

所以前五识如果没有供应它的话,它就跟外在的世界失联了,疯子的「独头意识」就是因为这样,前五识没有正常的作业,所以第六意识的「狂乱独头」就跟外面失联;

同样的,「定中独头」因为没有前五识的采集,第六意识跟外尘是绝缘的,就没有很多散乱的境界干扰它,所以它很容易得定。

没有前五识的干扰,所以第六意识是清净的,就称为净心,这个净心就很容易专注,所以起观想的时候就很容易成功,就称观想而照境。

[并缘取其所现之五尘境,再加以分别、觉知。如定中所见种种胜相、瑞相、佛菩萨相、乃至净土相等,皆是定中独头意识之作用。]你在定中看到胜相、瑞相、佛菩萨相,那个都不是真正的实物,那是你定中的独头所造出来的,所以不要认为那个是真的。

当然那个不是坏的,是好的;可是不要认为是真的,说:「真的在打坐中见到佛了,见到净土。」不是。那个只是你自心所造。[这就是为什么修行无上禅者,即须离一切见闻觉知,即使是定中所见、所闻之一切,全不得执着,因为在定中所有的见闻觉知,即使是清净胜瑞之相,也仍是自心定中独头之作用,故《楞伽经》说须「觉自心现量、离心意意识。」]修无上禅必须要这样子。[故《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了解「独头意识」的内涵之后,再来看这段经文,就应会比较明白;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此义为:即使你在静坐时、于禅寂中,虽然你能把前六识的现行作用,如见、闻、觉、知等都止息了,而心中只有一片幽闲安静之相,你切莫认为这寂静之相就是你的「清净心」,或清净的本性之相]

譬如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就摒弃了外在的五欲六尘,然后心静下来,你看到你的心好像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波动。简单一句话,佛教诫我们:你看到的一片平静并不是你的本性,所以你不要随便跟人家讲说:「我已经见性了。」那个只是你心稍微平静一点,内守幽闲(幽闲就是平静,就是没什么事),所以不要说你已经得到清净心或是见性了,不要乱说。我必须跟你讲白,可是注经的时候没有办法讲的这么直接、这么清楚。

[——换句话说,这不是你的真心之相,仍然只是你的定中独头意识分别心中寂静的法尘的尘影之事,]你一心平静以后,前五识不行,第六意识还是有分别,分别自心中的那一片平静,那一片平静就是法尘。第六意识去分别那个法尘的尘影:「好平静、好快乐,这就是我的本性。」就以为是这样。佛告诉你,那个还是定中独头分别那一片平静的尘影之相,[是故莫认妄为真!

附带提及,近世有人教人坐禅时说要「观静」,]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静」也是一种尘,[须知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如前所说,「静」也是一种尘,(名为静尘),]佛法没有叫人「观静」的,「观静」有点接近道家的味道,道家叫人观「万籁俱寂」,我所说的道家是指老、庄。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0
成观法师讲解

    我们现在讲一句非常重要的话,第六意识你如果灭一切的见闻觉知,都灭了,也就是前尘影像都不现前,前五识不现行。前五识不现行,见闻觉知都没有作用,这个时候自心一片安静、一片平静,这种一片平静的情况,佛把它称为「幽闲」。

幽就是静,很幽静、安闲、很平静,但你要注意这个「守」字,这个「守」字是什么意思?翻译为英文就是「keep」、「maintain」、「contemplate」,「keep」就是「守」嘛!「maintain」就是维持,「contemplate」就是观的意思。「keep」就是守住这一片幽闲的这种境界(这种状态),而且维持它不让它变,就用定力;用定力守着不让它变、不让它跑掉、让它维持现状,当然你是要观着它、看着它,这个叫「守」。

灭了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一种什么境界?散动的境界。见闻觉知,有来有去变动不居。心之所以会散乱,就是由于见闻觉知;见闻觉知不再作用,散动的一切境界就寂止了。

「内守幽闲」等于是「止」(奢摩他)的代名词。只不过,他不讲「奢摩他」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奢摩他」是一个专业名词,而且是没有感情成分的,但是「内守幽闲」有感情成分。什么呢?贪爱。以贪爱的心,守着这一片幽闲,就有所谓的二乘人「沈空滞寂」的味道,因为你喜爱那一片寂静。尤其是由这个「滞」这个字,就表现出来修行人对于那一片寂静的境界、状态的喜爱。这个喜爱,如果已经变成一种贪爱的时候,龙树菩萨、或是一切佛的经典里面就称为「味」。

「味」什么?味着。就味着那种禅定的境界。这就很难。你如果味着那个境界,你就不容易舍离;不容易舍离,就不容易进步。这个地方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有人叫人家观「静」,有一个美国的居士叫人这样做,这样是错的。因为「静」也是一种尘,所以也是一种动向,「静」不完全是静,你看《楞严经》就知道。你静坐不应该观「尘」,也不应该观「尘境」。

[习禅者所应观者不是「尘境」,而是观「自心」;若是观尘,即随尘而劳动,逐尘生灭,反成尘劳。]所以善知识很重要的。

[再说,依此段经文而言,即使得定后,以定中独头去取心中寂静的法尘来分别,都是错用心了,更何况还没得定,而去观静,只不过是倾耳听取外界寂静之相而已,]真正听的还是外尘的寂静相,[如是]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则离自心与正道更远:因为此种习禅,虽名为习禅,实是「往外驰逐」,]

我还知道有一位大居士在习禅方面说「很好、很行」,他是教人说「修眼根」,就是前面点一根蜡烛观蜡烛,其实这个都不是正确的,那个也是观外尘。如果你是修真正的如来禅,或正法的禅,一切能观所观都应该在自身自心上,而不可以在外境作观。

在这里就随便提到,「静」也是一种尘,「声」是一种声尘,「无声之声」,没有声音的声音也是一种尘。我以前在讲《六祖坛经》、讲《楞严经》都提到,道家老庄管这没有声音的声音叫「天籁」,这很神秘。

什么叫「天籁」?对于搞音乐的,有到录音室去就一定听过,你刚到录音室去是隔音的,什么声音都没有,但是你会听到有一种声音很高,音波高的,不是声音的声音,是有声音,那种就是道家所说的「天籁」,你说「那不是声音」,可是它是声音,可是它又不为任何东西所阻碍,很奇怪。

如果你心够静的话,其实不一定要在录音室里面,其实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到,你可以同时听到那个声音,还可以听到人讲话,乃至于车声都可以听得到。道家就很神秘的称为「天籁」,因为没有办法表示了。那是属于一种无声之声,说无声又有声,这种东西再怎么讲还是外在的声音,所以不应去听取那个东西;如果听取那个东西来习禅,就是往外驰逐。

道家就是追逐这种所谓「天籁」,与万化冥合这种境界,那都是自心的一种妄想。

[以往外驰逐,故其心是向外奔逸的,故与禅法实相违背;是故佛道甚深甚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因此之故,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为什么我在「六祖惠能大师」前加一个「禅宗」?因为我现在是真言宗、华严宗、慈恩宗的法嗣,而真言宗、华严宗、慈恩宗各自都有「六祖大师」,所以为了区别,所以要讲「禅宗六祖大师」。这不是说禅宗六祖大师不是我的大师,还是我的大师。只不过我宗是真言宗、华严宗、慈恩宗。

[亦开示云:「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六祖大师讲得很清楚,以为把这个心都空掉了,常有人讲把心空掉,心是空不掉的;如果你心空掉,你要把五、六、七、八识全都挖出来,那才叫心空掉;如果没有全挖出来,那就没有空。八识里面东西可以空,但八识本身不会被你弄空;你弄空了,你变成什么?只是一个乌龟壳?所以不可能空这个心,心是空不了的。[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

[又,「内守幽闲」其实就是一般「凡夫禅」及「外道禅」的境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引《大般若经》讲:「不味不昧,故应修禅定波罗蜜。」「味」就是贪着,「昧」就是不明了,你不能不明了而修禅波罗蜜,但你明了以后也不能贪着。这很难,这正好是两个极端。一定要不味不昧,才能够修禅定波罗蜜。一切禅定般罗蜜的道理,以及你的自心,还有诸尘境界,你都不味也不昧,才能够修行禅波罗蜜。

[因为凡夫、外道不了真心,故只能依于六识妄心,乃至虽有心离于愦闹,息心取静,但仍看不透自心独头意识的作用,而以为自己已修到了「清净心」,其实仍在六识妄心的范畴内。因此时下有些人提倡工作之余,静下来,享受片刻的放松与寂静,乃至前述的「观静」,都是属「凡夫禅」所摄。至于坐到一片寂静,而觉「与万化冥合」,则是独头意识遍缘内外寂静之相的「外道禅」,]乃至于进一步,很可能就是小乘禅,也是内守寂静、内守幽闲。

[是故禅者于此须万般留意,一不小心,即落入凡夫、外道境界!]乃至于二乘的境界。像凡夫、外道的不说,他是贪着自心的寂静幽闲那种成就,但你贪着在里面就不对;乃至于小乘达到比较高的禅定境界,然后自心产生一种禅乐,就贪着这个禅乐,也是「内守幽闲」落于「滞空」的境界。如果贪着自心境界,会有什么样结果?凡夫、外道不说,小乘人就对于利益众生的事不会有兴趣。

[复次,此段经文十分重要,除了上面教我们如何判别凡夫禅、外道禅的「内守幽闲」之境界外,又教我们如何分辨「真心」与「妄心」最基本的条件:妄心是依前尘而起灭的;而真心的了了分明之性,则是常住不变,不依尘而有、无。]

如果真心能够不依外尘有无,就变成怎么样?这个心,如果尘来,它也是明觉的;尘去了,它也是明觉的;而这个明觉之性不会随着尘的来去而有所改变,这个就是真心。这个原则还可以运用到,譬如什么叫「法乐」?最高法乐就是自心乐,自心乐是不依外尘的。如果你依着某一种事情发生了,因此你快乐;然后这个事情消灭了,或是改变了,你就不快乐了;那就不是真正的快乐,那就是随尘而有的快乐。佛法的修行者所追求的是什么?所谓的自在快乐,就是不随尘而生灭、不随尘而改变,随尘就不自在了,就是被外尘所绑架了。

[所以经文说:「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汝真心。」]你如果必须要有外尘来的时候,才有分别性,那就是被外尘所绑架。[据此而言,欲亲见此离尘而有分别性的真心,还须得先离于六尘虚妄之境,方能「微细揣摩」并深心直接体取。]因为离开六尘虚妄的境界,自心就很闲逸的时候,你自心才有分别,微细的揣摩种种境界的不同,并且深心的去直接提取。

[又,判别心之真妄,]你要能够在此刻理解到你这个心是真还是妄,[是一切修行的总根本,]这是实在很有意思。你在修行的时候,自心会骗自心,而且自己人比较好骗,一下就骗到了;你自心被自心骗了,那就很惨,因为改不了。譬如我刚才讲「内守幽闲」,那一片幽闲境界,你如果认为是真的,而且是很高的,那谁也没有办法说服你,除非你事先就已经知道这一些道理,才有可能不被它骗,才不会被那一片幽闲的境界所骗,然后起贪爱、起执着,不再往上前进,因此学佛最高的境界可能就到那里为止,就不会再进步,乃至从此可能往后退了。因为你贪着那个境界,所以可能会起魔相,因为贪爱的关系起魔相。判别自心的真妄,是修行的总根本,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时时都要判别,因为我们的心是很机巧多变的,[是故我们须对此节经文细加玩味、体察,且应用于日常及禅坐中自心之观察,方是活的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8-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默然自失」就是怅然若失,就是失落了。他以前所知道的、所信念的都被破了,新的还没有建立,因此就怅然若失。

[义贯]本节从略。

[诠论]

[「默然」,是因为妄心被破,无言可对,不敢再辩解,故默然。然而,妄心虽破,真心仍未悟,无依无靠,故「自失」。]「失」就是没有依靠的意思。

[经文]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的修行人,即使他现前已经成就了「第九次第定」,也就是「灭尽定」或「灭受想定」。

禅定总共有四禅、四定(四空定),色界有四禅定、无色界有四空定加起来就是八个,再上面这个就是第九次第定,就是第九定的意思。下面八定是有漏定,第九定是无漏定。下面八个是凡夫或外道的境界,第九定一定是佛法的境界。

为什么叫灭尽定或灭受想定?我们众生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色」灭了没有?没有。为什么?「色」灭的话,你当下再坐禅的时候,色身就不见了。「受」「想」灭了,「行」灭了没?「识」灭了没?既然「色」也没灭、「行」也没灭、「识」也灭,只灭了「受」「想」,为什么称为「灭尽定」?「灭尽」应该是一切灭尽,你知道为什么?五蕴里面,他只灭了两蕴,怎么叫「灭尽」?有没有觉得奇怪?

一切佛法都是针对烦恼,或者说一个字就是「苦」,灭烦恼或是灭苦。一切众生之所以会有苦或是有烦恼,主要是为什么?你说是心没错,但太笼统,比较精确一点讲就是因为「受」跟「想」;如果「受」跟「想」它不起作用,基本上就无苦了,基本上烦恼就灭了。

五位百法表「受」跟「想」也是「行蕴」,是属于「心所有法」,就是「行蕴」,乃至「心不相应行法」还是「行蕴」,什么叫「行蕴」?就是包括一切心行。

「心」把它分开来讲就是「识」,「识」就是心的体,「行」是心的作用,一切心行就是一切心的作用,它怎么样运作,运作就是「行」,所以依于识体而有心行。

把它拆开来看,你如果模糊一点讲,说是识的作用也是可以的,但是那个就比较不精确,所以心行就是心依于心体,也就是识体而起的作用,起的一切运作都叫心行。

心行也可以说,是心体的「相」跟「用」,除了「识」以外,就是心王以外的一切都叫心行,「受」、「想」也都是心行。

可是为什么特别把它提出来,特别开出来,佛法的专有名词,也就是发展出来、抽出来,特别抽出来为什么?因为「受」跟「想」在一切心行里面,对于我们众生的烦恼、生死、涅槃最有关的,就是「受」跟「想」。

你会觉得人生很苦,苦是什么?苦是一种受。你说离苦得乐,离苦受得乐受,所以那是种受。为什么要追求涅槃?为了要离苦,还是受。乃至于大乘即使不这么着重离苦或断苦,但它还是求菩提乐、法乐,乃至于大日如来自住法乐庄严,乐还是受。

所以这个「受」对于一切众生乃至于佛菩萨的境界最有关系。

什么是最有福的人?受乐。什么是无福的人?受苦。你生病,受苦;你没有钱财,受苦;你富有,有受乐;你有知识、有前途、有道德、受人尊敬都是受乐;受人践踏,受苦;所以都是受。受怎么来的?由想而来,你作乐想就是受乐,你作苦想就是受苦。

你看那些印度的外道涂灰的很苦,他作乐想,所以他可以忍受得住,作乐想他就得乐,他当下不觉得苦,觉得很好,为了修行而努力,很乐。你认为是苦行,是我们觉得是苦行,可是他心里面很快乐,你懂吗?他不认为自己是苦行;如果他认为是苦行,他也受不了。你看,练橄榄球的人那样拼,我们觉得很苦,有时候受伤,但是他觉得很乐,

所以苦跟乐从哪来?你作什么想,你作苦想就是苦,你作乐想就是乐,一切都是这样子。譬如你到歌厅去听音乐,吵得要死,我们就觉得很苦;但是进去的男男女女觉得很好,很快乐,他作乐想,所以就快乐。你看,电视里看到那个老美牧师在那边讲道,大家举起双手挥舞,他都觉得很快乐,作乐想,可我觉得什么东西,那跟修行修道有什么关系?他觉得这样跟他的上帝很近。

「受」跟「想」就是主宰了我们众生的「生死轮回」或是「涅槃」,都是由于这个。「受」主要是「苦」跟「乐」,「不苦不乐」也摄在「苦」「乐」里面,就不讲了。

总而言之,一切苦乐都是由于「想」。所以众生是什么样的人,就是因为他怎么想,这就是我们所谓思想的「想」,《楞严经》里面讲「一切众生皆由想生」,你作什么样的想,就成为怎么样的众生。

我们为什么是佛教徒?他为什么是基督徒?佛教徒就是作佛教徒的想法,有佛教的思想,所以成为佛教徒。有基督教的思想,那就是基督徒;乃至于回教徒,或者共产主义,乃至于其他的思想,都是因为「想」。你怎么想,你就变成什么样的人。

所以「受」跟「想」如果灭了,灭了的意思就是不再起作用。这个时候,基本上我们的心行就平静;心行平静,小之得「定」,大之得「涅槃」,都是因为心行平静。

心行为何能平静?「色」不会使我们的心行平静,「受」「想」会,「行」其实是比较大的,所有一切心的作用都是心行,但是里面特别挑出来两个「受」「想」,令这个心平静不平静的,最主要的「识体」就不用说了,所以才说「灭受想」就代表了「灭尽」。

「灭尽」是什么?应该说「烦恼灭尽」或「灭尽烦恼」,不是真正所有的都灭,什么都没有,而是灭尽烦恼,真正不是所有的都灭,不是这样。

因此说,你真正要懂得佛法,唯识学真的不能不懂;你不懂的话,这个就一定是搞不懂。

「第九定灭尽定」就是「灭受想」,烦恼根源灭尽,因为「受」「想」不起。为什么「受」「想」不起?由于禅定力故,禅定力好像一个大石头把「受」「想」压在山底下。

世间一切的修行人(包括圣教跟外道)虽然现前即使已经成就了第九次第定,但却不能得到漏尽成为阿罗汉,漏尽就是烦恼尽,阿罗汉就是断生灭而达于无生,都是由于计执这个有生死的第六识妄想心,误为是真实的常住真心,所以你现在虽然是多闻,但是不成正果,也是因为计执第六意识妄想心的缘故。

[注释]

[「九次第定」:三乘凡圣共修之禅定分为三大阶次(见表):]

        ┌离生喜乐地  得初禅;
一、四禅├定生喜乐地  得二禅;
        ├离喜妙乐地  得三禅;
        └舍念清净地  得四禅。

        ┌空无边处定;
二、四定├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

三、第九次第定。

「离生喜乐地」,就是离开欲界的生死烦恼的喜乐地,就是初禅。因为你刚刚离开欲界的生死,心里面就很喜乐,「地」是境界的意思,这种境界就称为「离生喜乐」。

你刚刚离开欲界的生死烦恼,心中顿时就完全没有烦恼,这个当然是比较而言,跟欲界而比;因为欲界的烦恼是很粗的,同时因为离开欲界的烦恼,得到喜乐之外,还离开「食」跟「睡」,所以你入了初禅的时候,就不吃,也不用睡,「禅悦为食」,所以不用吃;因为没有吃,所以心也不用昏沈,就不用睡,所谓的「不倒单」就是这个时候,他自然就不需要睡觉。当然要在禅定中,不会跟我们一样一边打坐、一边打磕睡,当然都是「打」,磕睡就跟坐「打成一片」,打打坐、打打瞌睡,其乐融融。

第二个「定生喜乐地」,初禅是喜乐,二禅喜乐更加大,更加喜乐,更加增上,二禅的定力更加增上,所以「定生」。

三禅「离喜妙乐地」。什么是「喜」?「喜」就是强度很快、很大,但时间很短叫「喜」,大喜就不会很久。「乐」就是很深沈,不是表面的,但可以维持得很久,比较稳定;「喜」就不稳定。

所以我们说「法喜充满」,固然是好,但在佛堂「法喜充满」,一出去就完全忘掉,一出去「法喜」就不见了。

比较高的是「法乐」,你得到「法乐」,会有什么现象?「法喜」是突然喜一下子就完了。「法乐」是比较恒常,平静的,得到「法乐」的人会起「乐修相」;因为都一直在「法乐」之中,「法乐」不容易散失掉,他一直跟法是相应的,所以他就会起「乐修相」。可是「法喜」就不一样,「法喜」就一阵子一下,很快乐,完了就完了;「法喜」完了,就休息三天,因为快乐太令人受不了,强度太大,高兴「法喜」完了,那一刻完了,就庆祝三天,休息。「法乐」就一直会保持这样,所以二禅就是有喜有乐,而且喜乐都很强。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1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佛跟阿难讲说,世间一切修行的人,包括内道跟外道,甚至于内道就是佛弟子,即使现前现身他目前这个身虽已经成就了「第九次第定」,「虽」就是即使。「第九次第定」,简单讲因为色界有四禅定、无色界四空定,这两个加起来就是八个,这八个都是世间定、世俗定、凡夫定,因为不能证圣道,不能断烦恼得解脱,一定要入如来所特传的「第九定——灭受想定」,又称「灭尽定」,因为是这八个以外再一个第九个,因为它比这八个要高,所以称为「第九」。这四禅四定又称「四禅八定」,这是很奇怪的名词,四禅四定称四禅八定变成十二定,不是这样。总而言之,你了解四禅八定就是说八个定就对了,不是总共十二个定,这个名词有点错,但是大家都叫惯了「四禅八定」。佛没有讲说,佛弟子自己这样讲,大家都习惯了「四禅八定」,事实上应该讲「四禅四定」才对,总共八个定。你看「第九次第定」本来是可以断烦恼证圣道的,它是可以令你断烦恼、证圣道,但是你即使得了「第九次第定」也不一定就绝对可以断烦恼、证圣道;断烦恼就是得无漏,「漏尽」就是烦恼尽,「漏」就是烦恼,得烦恼尽而成阿罗汉。成阿罗汉就离了生灭达到无生,所以就不再来受生。阿罗汉这个「无生」,就真正是「无生」不再来受生,跟菩萨那个「无生法忍」又不一样,你知道吧!同样的名词但不一样。「无生法忍」是「性」上的「无生」,所以他不再受生灭的拘囿,已经超脱了生死,他得了自在,所以「无生法忍」已经得到生死自在,他是层次比较高,已经超脱了生死的范畴,得到生死自在,所以他「欲生则生,欲不生则不生」;他要来受生,就乘愿再来受生;他不愿的话,就不再来受生。他若看我们就很讨厌,就不再来受生;有时候多半会看说很讨厌,但是很可怜,还是来受生;以怜愍故,愍一切众生而来受生,不依爱憎。因为菩萨很清净,尤其看到那些恶人觉得更是不喜欢,可是因为怜愍,还是来受生。阿罗汉是「相」上达到那个不生的地步,他不同的,就是他发愿,通常依他的愿,他就入于「第九次第定——灭受想定」以后,就入涅槃。「灭受想定」跟「入涅槃」不一样,它是一个「定」,经过一个「定」,他再转一下,再入涅槃;入涅槃以后,真正不再来受生。为什么?他没有愿,他不想。用英文讲「I don’t like it.」(我不喜欢),「这娑婆世界太龌龊了,我不喜欢,所以不来了。」说「拜拜」就进去了。阿罗汉就漏尽烦恼尽而成阿罗汉,即使你得了「第九次第定」,你没有保证百分之百修到证果。所谓的「修成正果」。布袋戏里「修成正果」就是指阿罗汉果。你没有发现佛学名词,如果用台语讲,就听起来很古典、很庄严,好奇怪!为什么?「皆由执此生死妄想」,都是由于计执,这个「计」就是用心计较那个「计」,用心计较就是妄想分别的意思,「计执」这个有生死的妄想心。有生死的妄想心,是哪一个心?第六意识心。所以你如果计执这个第六意识心,「误为真实」,把它误认为是真实的常住真心。可是,你晓得第六意识是念念生灭的,不是常住的,它也不真。为什么?因为它依于外缘,乃至于依于自心妄想所现,所以绝对是不真的。以这样的话就变成认妄为真,把妄心当作真心。这有什么问题?这问题大了!你就会因为认为它是真心,第一个,你就会依靠它所现出来的境界去修;第二个,也以它所现的境界跟范围当作修的目标,当作你要成就的目标,而且认为是究竟的,这就搞错方向。所以认妄为真,以妄作真,那就现下的修行法是整个都错了,将来的目标也错了。因此,就不可能断烦恼,因为你执着虚妄的,虚妄本身就是烦恼的根源,你用虚妄心为所断、为目标,我刚刚讲的那两个,想要断烦恼那不是要跟贼作生意吗?你稳亏的,你还想赚钱?

「是故如今虽得多闻」,你现在虽然能够得多闻,这个「多闻」是多知多解的意思,但是不成圣果的原因就是你认妄作真,还有这个还包含一层意思,也就是你多闻的知解,都是依于第六意识的作用。我们能够知解佛法或知解一切事情都是依于第六意识,可是你没有依于你的知解去修,所以还是在这个第六意识的浮面上没有往下修;你要往下修,修到第七识、第八识,回头一看,就看到六识的虚妄。我比方一个例子,也不是很适合,不过对世间人来讲应该是很适合。你如果交了一个女朋友,那个女朋友不是很好的,可是你觉得好像一见犹如天人一样,就很迷了,幸好你没有成功;后来事过境迁你再交一个女朋友,那个女朋友很实在、很端正、很贤慧,你再回头看前面那个女朋友,比较一下,幸亏我没有跟她在一起,对不对?这个就是你如果开始是第六意识层面上一定是这样子,你修行的时候,做恶事是第六意识作,乃至修行做好事,也还是第六意识作,但依第六意识所得的知解,那个因为是依如来所得的智慧,那个虽然是比量的、浮面的,但是你往下修,修到第七、第八识,修到真心的时候,回头一望,前面都是虚妄,第六意识是虚妄。这就没有问题。可是你如果停在第六意识上光说不练,那你就会认为说:「我现在很好,我现在了解佛法,I’m OK.我现在都懂。佛一说,我都懂了。」但是懂是懂,那个是表面上文字知解,你可以说,但完全不是境界。譬如阿罗汉做到什么?阿罗汉就真正做到「清净」这两个字,可「清净」这两个字,你不要说你阿难了解,我们也都大概了解,知道「清净」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可是真正能做到清净的就是阿罗汉,那要走过多少的山水,受过多少的苦,才能够断种种业识的障碍,乃至于脏乱、污浊都要把它除净,净除自心垢浊才达到清净,最后就是用「第九次第定——灭受想定」断烦恼,最后才完全达到真正的完全清净,完全清净,所以他那一片心水是纯净的、无菌的;因为完全是无菌的,所以他的心水就不会再臭,不会再滋生任何的生物;生物是什么?烦恼就是生物。你那个水不干净就会有生物,水完全清净,蒸馏水,完全是无菌的蒸馏水,连矿物质都没有,这个水鱼放进去都要死掉,它不能活。因为鱼也是众生,它所生活的环境,那个水要自然的水,它要氧气、矿物质、温度、乃至于咸度都有一定的,不是你随便放个水它就能活。一样的,烦恼就是要在不干净的水,越不干净的水就越好。但是阿罗汉的心水已经纯净,所以他就不长烦恼,所以「不生」。阿罗汉现生就烦恼不生,来世就入于涅槃不再受生,现生是烦恼不生。什么叫众生?众生就是有烦恼,有烦恼才会称为众生;如果他已经烦恼断,就不能称为众生,也就是因为这样,菩萨还是众生;因为他能够有能力保持最后一分无明,那个叫「润生无明」。他那个水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五是干净的,百分之零点五是有一点杂质,所以还会有烦恼生;因为有烦恼生,所以他跟我们众生保持同性,有交集,所以他还能够受生为众生,还称为众生,因为他没有真正断尽。如果断尽,法如是故,你想还要回入娑婆,那就不行,没有那个道理,就好像要让死人起死回生一样的道理,这是违反道理的。你说:那达摩祖师不是又活过来吗?他没死嘛,他不是真的死掉,他是装死。

我刚刚讲「计」,忽然想到,一个「计」如果把它翻成英文,你懂英文一听就懂,事实上这个字应该在电脑时代,「calculate」就是攻于心机,也叫「计」,就有这个意思;但是这个「计」「calculate」就是「miscalculate」(算错了)。前者是计算,后者是算错了。众生很会计算,结果都算错了。

这段是什么?这段就是说,修行人认妄作真,把妄心当成真心的时候,你就不能证成圣果、修成正果。还要再回到花果山水帘洞去。

[注释]

[「九次第定」:三乘凡圣共修之禅定分为三大阶次:]第一就是四禅、第二是四定,第三个就是第九次第定。四禅就是色界天叫四禅。我们这个叫欲界,欲界因为有五欲,所以没有办法有定;有定的话只是暂时的,你不能一直在定中,所以欲界众生他修行者他可以离欲得初禅,他也不能一直都住在初禅中,因为他人在欲界、他报身是在欲界,所以你可以住于禅定,譬如一天两天乃至于三个礼拜、五个礼拜,但你不能住个十年。可是色界天的天人一直尽其形寿一直在禅定中,这样差别;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你说什么大自在天、六欲天的天人,那些都没有禅定,那些都只是受福报而已,而且有五欲乐,五欲动心,所以就不可能定,他是受了福报,然后受天福,五欲乐,但那五欲乐都是比较细的,不是像我们那么粗,他们吃的东西也比较细腻;虽然还是段食,但是很细腻,美妙。乃至于他们即使受婬欲,也不像我们这么粗,他们就是譬如握手、搂抱,这样就得到那种快乐,乃至于我们这里所说的高潮,我们就不行,我们就大老粗,要这样子。所以欲界的天人就很细,他的心细,色也细,即使是欲界天都是这样子。他细到让你看不到,你虽然没看过天人,你总看过七仙女和董勇吧,那个电影,天人就是这样,天食、天衣、天乐都是很细腻、很优美、优雅的,这是他们的报。但即使这样,他们没有定;能够得禅定的,是更高一层的众生,色界天的众生。色界天高到什么样地步,也就是初禅天的所有天人要比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要高得太多。玉皇大帝认为是我们这个欲界的天主,或忉利天天主,但他对于色界天,他还要礼拜的,因为比较高。

四禅就是色界四禅天。我刚刚解释了,恐怕很多人学佛学了半天还不了解这个事情,也就是你现在学佛可能得定,可是那个定是短暂的而已,但是虽然是短暂的定,可是以这个为因,你将来往生的时候,你如果愿意生到初禅天,就可以生到初禅天;你临终的时候,一盘腿就入定,然后就往生这个禅天。而且色界天跟西方净土是一样的,化生,不经过胎胞,没有胎生,都是化生,那就不用经过生死的痛苦。

初禅离生喜乐地,我现在比较详细一点点解释,这个「生」就是生死,生死就代表欲界,欲界生死,「离」就是离开了,离开了欲界生死而达到「喜乐地」,这个「喜乐」是从哪里来?从离开欲界生死而来的,所以「离生喜乐地」。因为离开欲界生死烦恼,所以就很快乐、很欢喜,那个时候得到的快乐,叫「离生喜乐」。「地」就是境界,而不是真正有一个什么土地。所以这个时候,你心中没有欲界的烦恼,「离生喜乐地」就是初禅天,达到初禅的境界;欲界众生如果达到「离生喜乐地」,他心灵的那个境界就是处于初禅天的境界。到了初禅以后,第一个除了离婬欲以外,还离了一个食欲、睡欲,所以住于初禅入初禅定的时候,所谓「禅悦为食」,不用吃饭,不管你入定多久不会饿,也不会睡。为什么?因为你心清净,所以不会睡着,这是初禅。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定生喜乐地」,你住在初禅以后,住久了以后,你就觉得:好像这个境界不是那么高妙。这个好有一比,譬如我们读初中的时候,看高中生,觉得好了不起;读高中的时候,看大学生,又觉得好了不起;可是自己上了初中、高中以后,觉得高中也不过如此;然后你上了大学以后也一样,大学也不过如此。那是因为进去以后,没进去就觉得很了不起。同样的,开始进入初禅的时候,觉得很好;过久了以后,就觉得也是很普通,然后那种感受就淡了;淡了以后,喜乐就没有那么强,心就更加定了,觉得初禅境界不够,他就往上升,所以就一年级升二年级,然后心就更加定,「定生喜乐地」的「定」是相对于初禅的定,二禅的定比初禅的定力更深,所以定力更深的时候,他又产生另外一种欢喜,这种欢喜是依于禅定力而产生的,而不是依于因为离开欲界一种对比的这种快乐,所以这个时候又欢喜、又快乐,「啊,原来禅定这么好!」定力增加产生喜乐入了二禅。二禅一样久了以后,开始是很喜乐,到后来觉得粗了,变成「定生喜乐」,你看初禅有喜乐、二禅也有喜乐,那个喜乐是不一样的来源。初禅的喜乐来自于对比,色界对欲界、清净对污染、烦恼对没有烦恼而产生的喜乐。二禅的喜乐是定力所生,自己的定力就生出了那种喜乐。但是等到第三禅的时候,二禅的喜乐久了以后,又觉得二禅的喜乐太粗糙了,于是又想往上进。这个我打个比方就知道了,譬如说我念地藏圣号,大概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依照《地藏经》里面讲每天念一千遍,念满十万遍,这样念一百天,就十万遍。可是念完十万遍的时候,你又想要念十万遍,而且不会每天只要念一千遍,那一千遍念久了以后,就会变成增加两千遍、三千遍、四千遍,乃至一天到一万遍,后来想十万遍我十天就念完了,于是就发一百万遍的愿,于是就念一百万遍,也没什么困难,就这样子。你就是会增上。初禅升二禅、二禅升三禅,也是同样的道理,他是会增上的。等二禅住久了以后,就会想要上进,人就是这样。跑步也是这样,你本来跑十圈,接着就跑十五圈、二十圈,这样一直增加,乃至我们后来跑二十五、三十圈,最后还一圈冲刺,回来就累得跟狗一样。等到二禅的「定生喜乐」都觉得粗了以后,于是想要往上进,往上进怎么进?不是一下子进。这个喜跟乐,是哪一个比较粗?喜比较粗。为什么?因为喜是一下子,强度很强,但是不持久;乐是层浅的,就好像河床的底流,看不出来的,但它是很长久的,这叫乐。法喜充满,这个很不错,但那没什么,要法乐庄严,那才厉害。法乐就很持久,法喜就是读了一部经就好高兴,接着出去购物就完了;或是参加法会好法喜,出了寺庙的门就没了,那叫法喜。但是法乐就一直持续着,它可以维持一天、两天、三天、五天,那叫法乐,所以喜是粗糙的,乐是比较细致的,所以等要入三禅的时候,就离开二禅的喜心,「喜」是一种心,是一个「喜心所」,二禅天的时候有「喜」「乐」两个心所,维持你这个色身跟心,持这个色心,所以你入定不会死掉的原因,是因为有心所所持,这个心所等于是一个energy(能量)的来源,持着让你心一来不动,二来得营养,「禅悦为食」,不用吃东西就吃这个东西,吃这个「喜心所」跟「乐心所」,这很「补」的,你知道吗?这个因为「喜心所」跟「乐心所」很补的,这是像武侠小说所说的天山雪莲一样,一吃就增加好几甲子的功力,所以进了禅天在二禅天就以「喜心所」跟「乐心所」为食,这个叫「禅悦为食」。你今天终于懂了,知道什么叫「禅悦为食」,禅乐怎么食?我跟你讲这个自心就是这样子,很厉害,它自己制造自己吃,不用外销,也不用去跟人家买,自己制造「喜」跟「乐」,这两个vitamin(维他命丸),天天吃这两个,它就很快乐,而且可以存活。等到你要进入第三禅的时候,就把粗的「喜心所」去掉,这个「喜心所」太粗了,不要了,保持这个「乐心所」,因为全心只剩下「乐心所」,这个「乐」就等于是领域扩大,乐就加强,初禅乐就变成离喜,离开二禅的「喜心所」的妙乐,存下很微妙的细乐,这就是三禅的境界,只剩下一个乐的境界,这是乐的不得了。佛说三界世界最乐的莫过于三禅乐,我们只能想象,休息一下你好好去想象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2
成观法师讲解
    我们继续讲,刚刚讲补充一下:初禅的时候就离食离睡,离食就是我们所谓的「禅悦为食」。什么叫「禅悦为食」?字面上解释,禅定中所产生的快乐(那个喜乐)当作自心的食物,也不要以为那个食物一定是牙齿咬的、嚼的才叫食物,一切可以消受的都叫食物。我举一个例子,人很快乐的时候,快乐的吃不下饭。为什么?因为心中把那个快乐吃饱了,所以吃不下饭。禅乐入了禅定,禅定中的快乐就变成一种食物,让你这个有机体就挺住了,有这个东西充你的营养,所以你受用那个营养,所以「禅悦为食」。我刚刚分析就是「喜心所」跟「乐心所」,这两个心所有法当作自心的食物,让你不会饥饿。「那如果入禅定以后,觉得饥饿怎么办?」那只好出定来吃饭。所以不饥,当然也不渴,说:「禅定中口渴怎么办?」赶快出定来泡杯茶。所以「禅悦为食」,那个饮食都没有了。离睡,入了禅定就不需要睡觉,然后自心就是一直都是很清楚的,所以没有什么?没有昏沈盖住自心,不会睡着。为什么会睡着?就是有昏沈盖,把你的心盖起来,那就乌七抹黑的,那就只好睡,就这样子,所以那是昏沈盖;昏沈盖一重了,就变成睡眠盖。这两个盖就盖天盖地,把你一切的智慧全都盖光了;你再有智慧,这两个盖一盖起来,哇,那你就好像孙悟空碰到那个金刚箍一样拴起来,做不了怪了,就变成一条蚯蚓一样。所以进了初禅就是入定,所谓的入定,就离食、离睡,离睡,因为不用睡了,俗称「不倒单」。「不倒单」就是整夜都在打坐,都在入定之中,不用睡,把它称作「不倒单」。可是后世的人,我曾经讲过,这「不倒单」是不能练的,你要练的是禅定,你不能练「不倒单」;你不修禅定练「不倒单」,是干什么?自己折磨自己,搞到后来就是精神衰弱、睡眠不足,然后口气臭等等毛病,火气会大,种种问题都会出来,因为睡眠不足,四大都不调。所以「不倒单」是不能练的,你要练的是禅定,你得了禅定自然就「不倒单」了嘛,你舍本逐末。末法时期的人就乱搞,又搞名相说「我练不倒单」,然后很了不起的样子,其实是很笨的一件事情!世人就以为:「噢,这是个大修行,他修不倒单。」「不倒单」是不可以修的,只能修禅定,得禅定自然就「不倒单」;不得禅定,你再怎么样,还是要倒;你如果没有得禅定而说不倒,那不倒翁比你还不倒,对不对?

我们回头讲,等入了三禅的时候,就「离喜妙乐」,「离喜」就是没有喜这个喜,就一脚踢开,不要这个喜,因为这个喜太粗了,只得这个妙乐,所以这个妙乐全心都是这个妙乐,这个是世间最乐的事情就是三禅乐。然后这个三禅的乐享受久了,真的是享受、受用,觉得这个乐也变粗了,所以还要再增上。可是你看看,你如果对唯识学有了解,我们这个心所有法里面,我们这个自心除了苦,接着就是乐,苦有很多种,怎么乐只有两种,一种是喜,一种是乐。现在你入初禅以后有喜有乐,二禅也有喜有乐,三禅把喜去掉只剩下乐,最精华了,一切众生所能享受最好的东西就是这个乐。等到三禅久了以后,觉得这个乐也是粗了,所以怎么办?连乐也不要了。连乐也不要,这个心就完全什么都没有,这个心所法就完全很平静、很寂静,一切心所法寂灭,为什么?因为这之前就没有苦恼、烦恼,我有快乐、我有喜有乐,后来连乐也没有了,心的那种感受不是有三个受吗?苦受、乐受,苦受没有,现在连乐受也没有,一切受都没有,基本上那个心是很清净、很清净的,所以叫舍念清净地。这个念是什么?这个念就是乐受之念,或者三受之念都可以说。为什么?因为我们所谓的众生,众生就是离苦恼、求快乐。修行人已经不求外在的快乐,而求内心自己的快乐,到后来连内心自己的快乐也觉得是烦扰的、很粗糙的,所以也不要了,不要以后这整个心形就很平静,心就等于是清净,当然这个清净不是说最后最后的究竟清净,相对来讲这个三界里面已经算是最清净的,一切心所法都很寂静,所以舍念清净,舍三受之念、舍乐受之念,最主要是。所以这个心因为已经都经过了,就不再追求任何的快乐,那个快乐也不乐了,到这种地步,你看厉害不厉害?连快乐、喜乐也不乐了,连喜乐我都不要了,那就很清净了,这个心真的是清净了,了解吧!因为舍了这个喜乐、快乐这个住着贪爱、乃至追求都没有,那就「舍念清净地」,真正很寂然的住在那个清净的地上,这个就是四禅,因为四禅舍念清净,所以也没有苦乐等等,所以这个时候连鼻息都没有了,但不是停止呼吸,毛孔呼吸,自然慢慢的毛孔呼吸,这样子。所以道家把他称为「龟息」,好像乌龟在水里面,乌龟在水里面也要呼吸的,鱼也要呼吸的,它们跟我们呼吸不一样,乌龟在水里呼吸,它要有呼吸才能在里面很久。道家就是最崇拜的,就跟中国人一样,好像一致的,乌龟代表长寿。为什么会长寿?据研究就是因为它呼吸很缓慢,所以它能长寿,这个从生理学来研究,是什么样?因为它呼吸缓慢,所以它新陈代谢就不是那么剧烈,所以它那个排泄废物也没那么多,我们现在不是主张排毒吗?它就没有那么多毒可以排,你懂吗?然后它呼吸缓慢,就犹如我们,《小止观》教我们调息,呼吸调的慢慢的、缓缓的,就是这样子;因为你看呼吸缓慢,消耗的能量就小。所以道家就是崇尚像乌龟那样很缓和的呼吸,最后会不会变成一条乌龟,至少要求龟寿,由龟息求龟寿。但是佛法行人是一切从缘,你像乌龟活九百岁干什么?不过乌龟活九百岁,也不见得都能活九百岁,因为它运气不好时候,碰到鲸鱼就把它吃掉了,是指它没有碰到那些大鱼。也不一定碰到大鱼,碰到坏人也是一样,把它拿去卖了就杀来吃。

接着就得了四禅,这个就已经到达色界天最高,到了四禅以后就真的就是一个修行很高很高的境界,但还不是最高,接着就等第四禅定住久了,就想要再往上升。顺便讲,我们一般的佛法,通教讲初禅、二禅,唯识学通常都讲静虑,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四静虑。

四定呢?空无边处定,到了四禅以后,已经到了我们这个有形的色身里面最高的顶端,自心的发展,以凡夫来讲已经到达了顶端。这个来讲已经往上,就不再往内了,往外了;因为自心已经完全清净,对不对?于是就想到:「唉,外面、虚空?噢,这个虚空无边。」他在定中用智眼一观:「虚空无边,多么广阔,自由自在。」于是就依于外在的无边的虚空就入于更进一步的定,更进一步的定就是空无边处定:「哇,自由自在,广漠无穷。」有另外一层的层次来看就是说,这个心就不是只在自心中,就往外扩展好像尽虚空、遍法界那个味道,所以是一种提升。然后接着这个虚空定、空无边处,虚空定久了以后,又觉得好像太空空荡荡了,于是就回头看自己的八识,说:「我这个八识也可以跟这个虚空一样的广大吧!」所以就观想「我自己的八识遍于虚空」,但是都是在禅定之中,所以叫识无边处定;这个识无边处定就是心如虚空一样。空无边处定是心观虚空无边,所以一个主、一个客,心观虚空无边的虚空定;然后接下来更进一层,「我这个心识普及于整个虚空,跟这个虚空合一。」识无边处定。这个久了又觉得粗,识无边处定太久就想,因为你住一个地方住久了,想要到处走一走,于是就无所有处定。一直停在那里整个虚空,我就随便到处游游玩玩,所以无所有处定,就比较活泼、自在,在遍法界、虚空界到处游玩,无所有处定,他的心没有固定在哪个地方。无所有处定玩久也会累,譬如虽然女孩子喜欢逛百货公司逛久了也会累,玩久了累怎么办?因为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这个都是「想心所」成,「观想」,现在入于一个新的境界,人就喜欢变花样,新的境界是什么?前面都是想,我现在非想,非想不好,就非想非非想,非想但也不是非想,就是那种朦胧的境界。非想非非想,你说是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这个都太确定,对他现在的心态来讲,太拘执。空无边虽然很空荡,但是以识无边处来看,你觉得那个太死板;识跟空合一了以后,本来一合一,也是觉得自由自在,很广漠、空旷,久了以后,觉得死板,所以要到处走走,因为你这个虚空观境,你已经很纯熟了,所以无所有处,你随意流览、游玩,游于法界。他游久了以后,觉得这个都是心想所成,这个都是观想,心想所成,「想心所」所成的,这个「想心所」观想的,把它称为所谓游戏神通、游戏三昧。这游戏玩久了,也觉得有点腻,不再想也不能,完全不想的话,就连定都有问题,所以就非想非非想。非想不要光是想那么粗,可是完全无想又落成外道无想天,最后是愚痴,所以非想,但又不是落于愚痴的没有观想,但又非非想,所以还是在定中抓住了,虽然比较朦胧没有定位,但你还是在虚空定里面的一种,称为四空定。非非想处定,它有个「处」字,我现在所处在那个处是什么处?不是想,也不是无想,所以非想非非想;就比较所谓的超脱,就没有拘执前面种种的境界,但还是在虚空定中,这是最高的一个定,这也是释迦牟尼如来跟外道学学的最高的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但他发现这个不能断烦恼,没用。为什么?它虽然是心识的作用,但后来已经进入那种最精品的唯物,这个看法很可怕;因为虚空就是物,从唯心进入唯物的境界。一进入唯物的境界会有什么问题?不能断烦恼,因为物是中性的,断烦恼一定有善恶苦乐这一些价值,这样懂吗?所以非想非非想定,到后来就变成好像植物一样,因为它是中性的,而且是唯物的,已经进入唯物的范畴,渐渐离于唯心的部分。虽然它还是依心来定,不能没有心。事实上告诉你,以佛法最高的境界来看,唯心、唯物不是那么针锋相对,它有互相涵盖的部分,就看你怎么用它。你看,他在那边观空无边、识无边、识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没有办法处理烦恼,所以一定要进入「第九次第定」,才能断有漏。

[因为前两种合称为四禅八定,且其中诸定都是由低而高、次第而入,故修到四禅八定后,便可进一步修第九个次第之定。]简称第九定。为什么一个次第?因为你要进入禅定一定要一个一个这样进,除了佛跟大菩萨可以跳着进,初禅入三禅,三禅入空定,但一般人没有办法,一定要一个一个,从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进入空界,初定二定三定四定这样,不能跳的,一定要照着阶梯这样跑,所以叫「次第定」。跑到第八层楼的时候才能进第九层楼,所以叫「第九次第定」。

[又,四禅八定为凡夫定,甚至印度某些外道亦修此定,故其果报还是在三界之内,无法灭烦恼。]这几个字是重点,必须要解释一下,虽然四禅八定没有办法灭烦恼,可是这并不表示它不重要,但是有些人太过于重视四禅八定,这个也不对,一定要中道的看法,它不是究竟,但它也是修行的一个必要的阶段。佛法的禅定也是依于这种禅定来的,你没有这种世俗的禅定没有办法修佛定,只不过你不用外道的修法来得这种定,可以用佛法的方式来得这个定,所以不是叫你去学瑜珈术,或学婆罗门教。顺便讲,坐的很直,手分开放双膝的那个是瑜珈术,那个不是佛法。[而第九次第定则是小乘圣位所修,以其能以定力伏灭「受想」二蕴,故又称为「灭受想定」。]五蕴有色受想行识,受就是受蕴,想就是想蕴,这两个蕴可以用第九次第定的定力把它伏下来,而且甚至把它灭了,叫它不生起,所以叫灭受想定。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四禅八定为凡夫定,甚至印度某些外道亦修此定,故其果报还是在三界之内,无法灭烦恼。]这几个字是重点,必须要解释一下,虽然四禅八定没有办法灭烦恼,可是这并不表示它不重要,但是有些人太过于重视四禅八定,这个也不对,一定要中道的看法,它不是究竟,但它也是修行的一个必要的阶段。佛法的禅定也是依于这种禅定来的,你没有这种世俗的禅定没有办法修佛定,只不过你不用外道的修法来得这种定,可以用佛法的方式来得这个定,所以不是叫你去学瑜珈术,或学婆罗门教。顺便讲,坐的很直,手分开放双膝的那个是瑜珈术,那个不是佛法。[而第九次第定则是小乘圣位所修,以其能以定力伏灭「受想」二蕴,故又称为「灭受想定」。]五蕴有色受想行识,受就是受蕴,想就是想蕴,这两个蕴可以用第九次第定的定力把它伏下来,而且甚至把它灭了,叫它不生起,所以叫灭受想定。

[若受想灭,则行蕴亦息,]行蕴是什么?就是一切心行,一切心的运作,心还在,但是不运作了,所以心行停止,[故亦称「灭尽定」。]我给你一个简单的定义,什么叫行蕴停止?就是工厂休假,所以不再生产烦恼。

[若得灭尽定,便得断烦恼,]得了灭尽定就可以断烦恼,当然还是不能认妄作真才可能,就可以得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而证阿罗汉,]不受后有,后有就是后生,来世的意思,再没有来世。解释一下这个偈子,「我生已尽」,我的生死已经完了了,「梵行已立」,梵行是什么?佛所教的一切法简单称为梵行,佛所教的一切法的修行我都已经成立、确立了。「所作已办」,所应该做的事情,断烦恼、了生死这件事已经作好了,所以「不受后有」,这个是最后一个身体,再也不受来世之有。

「后有」就是以后的有,来世的有,这个「有」就是身,或是生;「中有」就是来世的后有之前有一个身,叫「中有身」,就是「中阴身」。那个「中阴身」是化生的,而且是暂时的,可是它是色法,那个色法我们看不到,有所谓第三只眼的、猫眼、狗眼的可以看到。有第三只眼的人很倒霉、很可怜,一天天都看到鬼。我希望多看到佛菩萨,不希望看到鬼。女孩子骂说:「哎呀,你见鬼!」那就是第三眼。所以不受后有而证阿罗汉,[得入涅槃。]

「涅槃」就是无生的意思,印欧语系「Nir」就是「no」,英文古语,现在也有「nay」,就是「NO」。在法庭上问你赞成还是反对,就说:「Ay or Nay.」印度文也是印欧语系,所以「涅槃」就是「无生」的意思,「无生」是指烦恼不生,也是说不再受生。

[然而,虽称为「灭尽定」,其实并不灭尽,以八识还在;若都灭尽,八识亦灭,谁入涅槃?]就没有人入涅槃,当然是八识入涅槃。你入了禅定的时候还没死,以禅定力入涅槃,这入涅槃。是什么入涅槃?不是身体入涅槃,是心识入涅槃,是八识入涅槃,八识入于无生的境界。[所以阿罗汉所入之涅槃称为「有余依涅槃」,而非佛之「无余依」的无上大涅槃。然二乘人以不发度生大愿,故如来慈悲,]因为他们没有发这个愿,所以佛慈悲,就不勉强他,叫他发愿度众生,度众生是不是很苦?太苦了。

众生这么好度吗?很苦,尤其是度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残障儿童,都是低智慧儿童,相对菩萨是高智慧的人,我们是低智慧的儿童,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或者说打也没用,骂也没用,应该是这样。非常的有耐心,比安妮˙苏利文˙梅西(Anne Sullivan Macy)教导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ms Keller)还要有耐心。就像地藏菩萨,我们这个众生旋出旋入,他头头救拔就拔个不停,最后终于把他降伏。

你们有没有看过《海伦˙凯勒》(Helen Keller)这部电影?因为海伦˙凯勒父母很宠爱她,看她智能那么低,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她,很没有规矩,乱吃乱搞,搞得全身很脏,吃一吃就跑掉。首先是苏利文教海伦˙凯勒吃饭的礼仪,教她用刀叉,她就不听,弄一弄就跑掉了。苏利文就把她抓回来,她就用手抓饭;苏利文就打她的手,她就火大,又跑掉了。这样子来回好多次,就像地藏菩萨,我们这个众生旋出旋入,他头头救拔就拔个不停,最后终于把他降伏。海伦˙凯勒熬不过这个老师,只要用刀叉吃饭,但那要花多少的心血。

所以,发菩萨心不是那么容易发的,你自己会吃饭,可以照那个礼仪来吃是一回事,你要教别人照那样来做,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一个又很顽逆的。

好,因为他们不发大悲愿,所以如来慈悲就[教令入化城止息。]化城就是有余依涅槃。你们在生死轮回已经这么久了,想要休息休息,譬如我们在这世间虽然你在这边打拼,但常常会觉得有点累。这就是二乘人为什么必须要有化城,要休息一下;休息一下,八万劫以后,渐渐由佛加持而发出悲心,回入大乘,休息够了。我们以这个角度来看,也不能太责备小乘人,因为生死轮回实在是太辛苦、太累了。

[又,虽得第九次第定,但不断烦恼,只是压伏六识,令不现行,此第九定即称为「无心定」,]事实上一定有心才能定,名为无心定;[此为凡夫定,以不断烦恼,故不能证圣果,入涅槃。]

[「阿罗汉」:有应供、杀贼、无生三义,]应供就叫阿罗汉。所以如来不是有「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十号里第一个是「应供」,这个「应供」跟阿罗汉那个「应供」意思是一样,所以就误以为佛就是大阿罗汉,尤其是西洋人学佛,他接触的是小乘的时候,就以为佛的境界跟阿罗汉是一样的,事实上是错的。就曾经有洋人看了我的书,就写信来跟我辩,说:「佛就是大阿罗汉。」我就把如来十号全部都引出来,说:「阿罗汉只有一个阿罗汉,但是佛有十个号,他只是其中一个。」「应供」是什么意思?因为他已经证到圣道,一切世人都应该要供养他;供养圣人得无上福德,自己将来也能够修佛法,所以称「应供」。「应」字应该是「yīng」的,用英文讲就是「deserve」(应受),应受人家供养。「杀贼」就是杀六贼、六识,也就是杀烦恼贼;「无生」就是烦恼无生的意思,就是阿罗汉心不生烦恼。

阿罗汉有时候偶尔他也会现出好像烦恼相,但事实上他那只是习气,他已经没有烦恼。他最后身所现出来那种习气,譬如他即使骂人也没有真正的生气,就好像有很多例子。

譬如有一次佛叫罗睺罗拜舍利弗为师,所以舍利弗如果出去应供的时候,都是要带着罗睺罗;后来经过一年半载以后,大家都说罗睺罗怎么变得那么瘦?你知道为什么?没得吃。为什么没得吃?因为他跟舍利弗出去,世人都分别心,罗睺罗是小孩子,舍利弗是大阿罗汉,大家都供养大阿罗汉,所以给他的就很少。舍利弗恐怕因为是大长老,也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他带罗睺罗,很多弟子。他在还没有皈依世尊之前,他的徒弟就有五百人;出家以后,恐怕更多,那五百人也是随他出家。有人跟世尊讲,罗睺罗越来越瘦。世尊当然知道,只是没有人提他也就算了。后来有一次有人就来告舍利弗,人家某长者请舍利弗去应供,舍利弗没有留意到罗睺罗没吃的,舍利弗食不净食。

什么叫净食?净食的范围很广,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依真言密教里面有一个「平等食」,「平等食」就是大家都吃一样。所以我们显教里面常常老和尚吃的不一样,比较好的东西,那个就不符合平等食的「僧跋」,唱「僧跋」,佛法是很厉害的,众生平等,受用上下平等就叫「僧跋」,所以佛制吃饭之前都要讲平等食,大家吃的都一样。这就是我为什么说,那一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有牛油果,就我没有牛油果,结果不是长老吃的比较好,而是长老吃的比较不好、比较少。如果我们没有平等吃食的话,就是不净食,

所以就有人去打小报告,其实不叫打小报告,叫举发,因为跟戒律有关,就必须要举发,而且罗睺罗这样子已经很久了,那一次就是导火线,就有人去举发,说舍利弗受不净食。

世尊听到这个以后就集众,叫舍利弗来,说:有人说你受不净食。因为舍利弗有神通,他马上就知道怎么回事。而且他生生世世都是婆罗门,是高贵种,脾气很大,他的习气就是瞋心大,他再往昔往昔,因为瞋心大,曾堕为蛇身。他当面就在大殿用手指挖口里面,把中午吃的全都吐出来,他有神通才能吐得出来,要不然早就消掉了。

佛就说了舍利弗,他没有瞋心,因为他瞋心的习气尤在,阿罗汉不断习气,只有菩萨才断习气。为什么?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因为习气不会影响入涅槃,而习气会影响得无上菩提,所以你不断习气不能得无上菩提,所以菩萨一定要断习气。所以佛就解释,他并不是真的生气,因为佛说他受不净食,所以他把食物都吐出来,就没有不净食;他不受不净食,很有骨气就这样。

其他好笑的很多,譬如我曾经讲过的毕陵伽婆蹉度恒河,恒河神是女神。他要度河,但佛不允许使用神通,所以他不能从河面上不沾水就过了,可是恒河流水很急,而且很宽。于是他叫恒河神:「小婢住莫流。」停止不要动,让爷爷走过去。结果恒河水真的不动,让毕陵伽婆蹉走过去。以后恒河神就去告世尊,毕陵伽婆蹉尊者称我为小婢,还叫我不要流,我也不敢流,可是违反天条的,河水怎么能不流,可是他是阿罗汉,没办法,只好听他的。有意思,他很调皮。

还有我们吃饭都要供的宾陀罗尊者去拿旗杆上的食物,结果就搞的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看佛弟子的故事,那大阿罗汉就好像小孩子在玩一样;

还有六群比丘、六群比丘尼也是,就是胡闹一样,可是就是他们胡闹、胡搞,所以搞出一套戒律出来,所以他们以大乘来讲是示现的;但如果以小乘世人的眼光,就是一群不守规矩的比丘、比丘尼,这很有意思。

[详如前释。二乘之阿罗汉之无生,为烦恼不再生起,及不再来三界受生之义;然此非诸佛所证一切法毕竟不生不灭之「无生」。所以如来十号中亦有阿罗诃(应供),此是真不生,为如来境界;而阿罗汉之不生为化城之权不生,以其智、愿皆不堪远行,故令止化城暂息;化城者,]就是化出一个城池,要看《法华经》才懂这个意思。《法华经˙化城品》里面讲:就好像有人去旅行,因为路途很遥远,必须要到城市里面去打尖,休息一下,没办法一下子走完。所以如来三乘的站,或是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个都是化城,让你稍微休息一下;[黄蘖大师所谓「为止小儿啼」者是也。]婴儿会哭,你给他一个奶嘴就不哭了,小儿就是相对于菩萨的大人。

[「生死妄想」:生死有两种:一、分段生死,为一切凡夫众生所受一期一期之生死果报,以其分段而受,故称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为菩萨及二乘所受者,以八识中仍有微细之生灭变异,《楞伽经》所说之「流注生灭」,故称为变易生死。唯有诸佛如来究竟断一切生死,证不生不灭、二死永亡。]

[义贯]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凡、外、权、小]凡夫,外道,全教菩萨,小乘的[「诸修学」之「人,现前虽成」就了第「九次第定」,而仍「不得」诸「漏」灭「尽」而「成阿罗汉」道的原因,「皆由」计「执此生死妄想」之第六识心,而「误」以「为」是「真实」之常住真心。「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亦因不能判别真妄,未见自己常住真心,以为本修因,故仍「不」能「成」就「圣果」。]

[诠论]

[因正则果正,如是因、如是果。若不得本性为本修因,则尽管再怎么努力习禅,修到能得]最高的世间定[非想非非想定,乃至于第九次第定,也只落于无心定,仍居凡位,而与圣道菩提无缘。因此可知此本修因之重要及可贵难得,故称为「如来密因」,或「本起因地」(《圆觉经》)。]称为「本起因地」,跟本经的「如来密因」是一样的。所以要有大智慧、大因缘的人,才能听到这样的经法;大智慧的人,才能依这样因缘来起修。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3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十一节  阿难求开道眼]

    [经文]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你看,阿难已经自知知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知道自己有错了。「阿难闻已,重复悲泪」,所以很难过,很悲哀地哭泣,很悲伤的流泪,这个悲伤的流泪因为悟今是而昨非。如果你是真正学佛、真正修行的话,你应该多多少少有这样的经验,不管你是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学佛,回顾往事,你常常会看到自己做了很多很多的错事,尤其常常在静坐、礼佛的时候、念经的时候就会跑出来,跑出来以前所做错的事情,心里面就很后悔,有时候会很悲伤,但是以前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都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是很奇怪的。那是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整个心被无明力包裹起来,这个无明是总说,其实就是烦恼心,无明力的烦恼把你的心障碍起来,所以就不能见到真正事情的是非善恶,这个无明烦恼是总称。有的人是因为贪心的关系,障他的智眼、智慧,就一心往贪那边想,认为是对的,找出很多合理化借口。其实大部分都不需要什么借口,这个世俗认可你是可以贪的,甚至美国文化里面讲「Gread is good.」(贪是好的)。为什么?促进经济活络。这不只是说美国世俗,乃至于西欧洋人这样认为,甚至他们经典也没有说不能贪,也不要说基督教,儒家也没有这样讲,孔子也没有讲不能贪。因为你想要做官、发财,致仕(走仕途)就是做官的意思,做官就是发财,就是求一个吃饭,而且不只是吃饭,是有地位的,这个是好的,认可,如果是儒家之徒是应该这样做的。有一句话孔子说的:「学而优则仕。」你学问好了,就要做官。这是孔子的好弟子。像端木赐,子贡,孔子最理想的弟子,因为他书读的很好,学问很好,毕业以后,当然我不知道孔子有没有发毕业证书;学成以后,他就去做官,做的不错。最主要的是,你看整部《伦语》,他很会跟老夫子一唱一和,他称赞老夫子,老夫子就褒奖他。有一次他们师徒两个人谈到《诗经》,讲讲讲,当然子贡就用《诗经》的字句来称赞老夫子,老夫子听了很欢喜,这个如果是国王或皇帝很高兴叫龙心大悦,孔子的心怎么说?因为称赞的结果老夫子就称他说:「子贡啊,就是能够跟你谈诗,其他人都不行,只有你懂诗。」可是实在是很无趣,《诗经》本来都是一些国风的部分,都是一些民间的平民互相唱颂、山歌、乃至情人的情歌,老夫子都把它解释成政治。如果说一个女的或是一个男的在思念异性,他就讲一个臣子在思念国君,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他一心想做官就对了,什么东西都想到那里,这又印证了我以前讲的,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要当政治家,你心里面全都是政治,所以他把所有的全都归原到政治去,不管是伦理、道德、做人、讲话、读书、看《诗经》等等,全都是为了政治,都指向政治。这一点尤其他又是捧当权的人,所以后来的帝王就觉得孔子好,就变成至圣先师。

阿难就悟今是而昨非,觉得自己以前做了很多错事,所以就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从我随佛发心出家以来,从是跟随。你们出家是为什么?不只是阿难真的在佛世跟佛出家,即使你们现在出家,或是我出家,也叫随佛出家,因为是佛世尊叫我们要这样子,你要断烦恼,出离生死,就是随着佛而做,随佛所行而做,佛所行的,第一个就是离开世俗的家,而出家修道。

「恃佛威神」,「恃」就是仗恃;仗侍有佛威神的护念加持,就好像佛是一个大磁石,一个大的磁场,把所有的佛弟子都笼罩住,形成一个大的无形的可以感知的,但是无形的保护伞。这比布什提倡的飞弹保护伞还要厉害。「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因为有佛这样的护念加持,所以我就常常这样子思惟、这样子想,不需要我去修了,佛会加持我嘛!我们一般人常说佛祖保佑。他那个「思惟」还是以前以妄心自己乱想的他称「思惟」,也是用错了,只是这么想,这跟佛所说的「思惟修」的「思惟」是两回事。佛所说的「思惟」是「如理思惟」,要如理才能思惟,这个「思惟修」是什么?禅,禅就叫思惟修,一切的禅不管是小乘禅、如来禅、菩萨禅、真言禅,真言也是有禅的,真言三摩地,都是「思惟修」,都是在定中思惟。思惟一定是在定中,而不是以乱心来思惟,乱心思惟就是胡思乱想,依于自己的烦恼心,六识心,以自己的烦恼心或是六识来妄想,来做种种的想法,他把它称做是「思惟」,事实上不是佛所说的「思惟」,是大不相同。他说常自思惟,跟前面七处征心的那个境界是这样的。我常常这样想,既然有佛的加持,就不需要劳动我自己去修了,因为佛已经帮我修好了。就好像麦当劳,我只要等「送货上门」就可以了,装好了你带走就对了;又好像叫了东西,它就开车送货,这叫Drive through(Drive in)。还有就是侍者问你,在这里吃还是to-go,to-go他就用一个纸盒装好,让你自己带回去,不用付小费了。阿难就想说,如来的三昧,就好像如来三昧已经做好了,他只要「我要一份念佛三昧」,直接带回去吃就好,因为已经做好了,叫Samadhi to-go(三摩地快餐)。阿难就是这样想,如来已经做好了,就带给我吃,而是又不用付小费。「将谓如来惠我三昧」,「将」就是「而」,而认为佛如来会赐给我三昧。这个比较更合适的就是看武侠小说,有人在后背直接传功给他,被传的人马上就变成武林第一高手。阿难以为这样子,可能武侠小说看得不少。「不知身心本不相代」,但我那时候不知道这个身心是自他身心,自己跟他人的身心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为要得三昧还是要自己修的。加持之力是有,但自己还是要修。这个「代」是替代。意思就是这个三昧是如来你修你的,跟我没有关系,我不能说「如来您修好了,给我就可以」,可那时候认为是可以的。为什么?认为如来的神力、神通无量,应该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到,更何况我是他弟弟!我就想到,佛有堂弟阿难当他的侍者,他还有个亲生子罗睺罗(也就是舍利弗的弟子)。顺便讲到,佛法传到中国以后,有一小部分汉化,就是伦理化。照讲的话,罗睺罗要叫世尊师公,可他没有讲叫他师公。还有个汉化就是叫法号,有个法名。可是在佛世的时候,所有的佛弟子都还是原来的名字,舍利弗还是舍利弗,目犍连还是目犍连,除了世尊成佛有一个佛号以外,其他都没有法号。我们出家不但有法号,而且还有辈份,那个都是儒家的东西,不过我是尊重传统,既然「法如是故」,就这样子,就叫个法名。而且又继承了儒家的读书人喜欢有很多名字,字、号、又号等等,所以我们有内外号,就这样子。事实上我跟你讲,这个没有什么伤害,反正中国人就喜欢这一套,所以法号也有,传承,看到法号就知道谁是谁的弟子,哪一派的,乃至于师叔、师公、师伯,那个都是儒家的东西。如我所说,我是尊重传统的,这个也没有什么害处,所以就随顺。「失我本心」,因此就迷失了我本有的真心,因为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爱攀亲,像师父的师父,不叫师公叫什么,当然叫师公。甚至也不是我们的师公,也不是我们的什么,我们都要叫观音佛祖,如来佛祖,还有什么?观音妈,好亲啊,是不是?乃至做观音菩萨的义子,这是拜观世音菩萨做义子。那个都变成汉化以后的事情,不过显然观世音菩萨也是跟我一样,你们这一方的众生就是这样子,你们有缘认我做义子,我就特别疼你一点好了。你看观世音菩萨都出家了,怎么还有义子?出家人也不能收义子。我若说我现在宣布收些义子,那我的门下就很兴旺了,那也是很奇怪的事。这就让我们知道我们众生的思惟是很奇怪的,「观音妈」,台湾话讲这个「妈」不是妈妈,是祖母的意思,所以观世音菩萨是我祖母,一定非常疼我。更奇怪有一尊神叫「妈祖」,又是妈又是祖,更亲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好像姓林。
「失我本心」,迷失了我的本心。为什么?因为你迷了,就以为自己不用修了。用台湾话讲,我堂哥是佛祖,那我还修什么,不用修,我堂哥一定会给我,稳的啦!所以因为这样就迷了,就迷失本心,因此结果变成「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这八个字就把末法时期大部分的出家人都讲进去了,身是现出家相,是出家的样子,但心有没有入道,大部分是没有了,极少极少部分,因为入道不是很容易的。入道是要先修道,修道入道,入道就是快成道了,入了就是进去了,不是在外面。你修道的话,是知道方向在修,但不见得入了。这个入当然是入无上菩提道。譬如穷子,比喻好像一个很穷的人,舍父逃逝,逃家了。我小学时候逃学,但我从来没有逃过家,不过我逃学是因为没有写功课,我们那个年代老师会打手心的,我就这样子逃离小学的三界。然后我就把书包藏在一个安稳的处所,到处游玩,不过每一次总是免不了被打一顿,因为我有个同学就在我们同一条巷子,他走过去一定会很好心地告诉我妈,他就一边用跑的,可能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打小报告:「你们家建泰今天又逃学了。」所以我跟你们讲,我逃学也是有理由的,我小小的年纪就体会到人生的无奈。两种打二选一,看是去学校给老师打,还是回家给妈妈打,总之要选一个。唯一令我奇怪的,我没写功课不会被打,但一天到晚都会担惊受怕的,就是暑假作业。我自己当老师以后才发现,原来老师也不会去看暑假作业,这么厚一本额外工作,恐怕上级也没有人会去检查,所以送出去,我常常都是前面写几页,后面写几页,而且是最后返校日前一天写的,赶工赶一赶,第一个礼拜去上课都是怀着忐忑的心去上课,但每一次都安然过关,后来才知道老师根本没看。我要早有后来这样的智慧,那我暑假就可以玩得痛快,作业也不用写那么多,就根本就不会害怕,不用担这个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舍父」,这个「父」当然不是指世间的父,而是法身父母的父,这个有两种意义:第一个,是能利益安乐,而且庇护我,令我不会堕落三涂,或是令我不会受所有的凡夫外道所诱所害。第二个,父是我的法身之源,所以你如果舍于父所,舍去法身之父,会有什么结果?不能得到法的利益、不能得到安乐、不能得到庇护、而且很容易堕落。所以才有摩登伽女那件事,舍父逃逝,你不一定要逃得很久、很远,你即使在佛的旁边,天天跟着他,但是你不「依教奉行」就是逃逝,是指这个究竟的意思。这个正好说到阿难,阿难离佛最近,可是在所有的大弟子里面成道最晚,最近的也就是最远的,最远的反而是最近,谁?大迦叶尊者。他是带一群人独自在那边修行,乃至于佛涅槃的时候都赶不及回来。虽然这样子,但他却是如来的正法眼藏的传人,所以是如来的接棒人,是在以相上距离来讲是距他最远的,却是接棒人;而距离他最近的、侍候他的侍者却是距离他的法最远,乃至于佛涅槃了,他都还没成道。所以这个就给我们是一个启示,其实这些都是大菩萨示现,像佛的那些大弟子,他们证道怎么那么容易,三下、两下就证道了,乃至于「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就成道了,成道以后再皈依。虽然须发自落,但没有皈依,还不是如来的弟子,法上是,相上就不是。所以先成道,再皈依,这当然是特殊的。这让我们应该就有所警觉,最近的可能是最远,最远的可能就是最近。为什么?另外还有一个心理因素,最近的看的太熟了,就不太稀罕,不太稀奇,远的反而觉得很希奇、稀罕、珍贵。还有也牵涉到人的劣根性,这个容易得到的就不容易重视,以目前来讲,譬如我的观察是这样,像大陆他们现在要学法很不容易,所以像我们有这个机缘,他们可以听到我的法,乃至于收到我的书,他们都觉得很珍贵,非常的感动、喜欢,但是相对于大陆以外的地区,尤其是台湾对法的感受力,因为法太多了,反而就迟钝了一点。就好像有钱的公子哥对钱就不会看重,对不对?穷人子弟就比较会看重好的因缘,这个是无可奈何的。这就是为什么佛在经里面,尤其是密教经典里面就教敕所有得法的弟子,他要教授的时候就「勿令其易得」,就不要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随便就传给你,不可以这样,这样就会令他对法生轻慢的心。这个「舍父逃逝」,又令我们想到《法华经》,正好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长者,他有一个儿子,他就逃家,为什么逃家?想要出去逛一逛,玩一玩,结果不知道路回来了,迷路了,这个都是比喻。迷路以后回不来,钱用光了,到处流浪就变成乞丐,就这样经过二十年,二十年后有一天他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地方,原来那个地方就是他的老家,他认不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4
成观法师讲解
    我刚刚讲个笑话,因为我从小就浪迹天涯,逃学以后干什么?这边看看那边看看,你们有没有到龙泉寺对面热闹地方有很多摊,卖膏药、打拳什么,可是他总不痛痛快快打拳,总是卖膏药很久才打拳,打拳打一点点又停下来卖膏药。还有人躺钉子上,他也不痛痛快快就躺下去,他一定要卖他的东西,不过我这只是顺便卖而已。我们虽然也请人做言行,但我自己也要顺便广告广告。

「身虽出家,心不入道」,有的是身出家,心不但不入道而且不出家,为什么?因为心里面要是在想一些世俗的东西,那个就是心不出家,也老是在做一些世俗的事情,这就很糟糕。譬如说一天到晚跟俗家的人联络,打手机、接俗家的手机,这就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所以你心不是住着在尘世里面。出了家以后,不能常常回俗家,这是佛所制的戒。有事,隔一阵子回去问候问候,如果有父母还在,回去看看父母可以,兄弟就不用这样做了。如果有俗家的子女是他要来看你,不是你去看他,而且不能常常让他来看,有一定的时间,不能太频繁,这样才是真正的舍俗出家修行。出家有三种出家,一种是出世俗家,所谓的现出家相,而且一定要出世俗家。有人出了家以后,开始买个公寓,还是旧有的公寓,又跟俗家的人住在一起,这个就没有真正出家,这个就会被在家人讥嫌说是在家修,这还算好听的,事实上以实义来讲不是真正出家。有时候出家了,他不是住公寓,因为有钱,就盖一个庙或是精舍,把他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姐姐、哥哥全都接来一起住,这个也不算出家。还有一种接来一起住,其中他的亲戚里面有几个也是现出家相,这样也不算很如法。我虽然讲这么深的经,但人根太钝,我不讲清楚一点大家不懂。出家师父很多也不想要所谓的得罪人,所以也不讲,但是我觉得这不叫得罪,这应该是要让大家懂得,开示大家,要不然你一直走错路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在修行,事实上这里面有修行,但是杂业,因为里面有罪业在里面。什么罪业?第一个,你没有真正的舍俗,这个就违反如来的教;第二个,你会令在家人讥嫌,令他造罪,这样不好,所以你出家一定要清净出家。讲到清净出家,第一个应该是舍一切资财、眷属而出家,你所有的财产,包括银行户头、股票、基金、期货、公债,这些都要处理掉,还有你的土地、房子、房产也都要处理掉,而不能你出了家,还有不能拥有任何的名,譬如说兼哪一个基金会的董事,哪一个公司的顾问什么,这些都不行,舍世俗一切名利。而且跟世俗的眷属要远离,不能还是一天到晚往返,那出什么家?还没割舍断。有一个例外,就是父母年老有病,那就比较要常回去看,但是不能接来住。还有一种,就是除非父母很病重,绝对是没有人可以看他的,你如果有办法是雇一个人来看,如果连雇一个人来看都没有办法的话,也许你就可以常常去看,或就近照顾这样子。最好是就近照顾,就不要住在一起,尽量的如法,不要故意违犯,然后找很多借口、理由,你要找理由很多的,你都可以自我认定,但佛菩萨没有认可,因为戒律都是这样子,如果有一些开缘他会写上去,开缘就是但疏,但那个都已经是写上去的,你如果不是很懂,可以请示长老、善知识,当然是出家的,不能请示在家。这一切的资产、名、位、权都要尽舍,不能还把有任何的这些东西,那样才是初步的出家,如果房地产都要尽量要舍就对了,不要在你的名份下。至于现金,你若有很大的现金也要适当的舍,怎么舍?舍一部分给父母、舍一部分给穷人,或是养老院、育幼院等等,舍一部分给道场等等。自己可以保留一部分,不能太多,我讲的具体一点,我是觉得在当今的社会你不能完全没钱,这是老实说,我觉得二三十万还好,因为有时候你坐车、坐高铁什么那都是要花钱的,出国要更多钱,有一些钱是可以,但不能太多。不能你出家了还身上腰缠几百万,走路(台语)。刚刚那句话是说:因为钱是放在腰带上,裤子会掉下去。这个是说要出家,你要舍一切所有,这个是如佛本行,佛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享受、最高的名、最高的位、最多的田产、乃至妻子、宫女、奴隶一大堆,全都舍了,连他身上的庄严具,他要出家的时候,拘尼送他到林子间,他就送一点给拘尼,就是那个车夫。然后把珠宝好像给谁了,等等,最好的衣服也脱下来送给穷人,他给转卖,很值钱的,当今太子的衣服。一切都舍了,这样子才是出家,不要出家还如在家人一样。最不可取的是什么?最不可取我觉得是这样子,你出家因为你有钱,用你自己的钱盖了一栋庙,然后你做方丈。这种事情现在很多,有的不是盖庙,有的是他有精舍,他就在做精舍的住持,不可以这样,这样子很奇怪,不是佛法的出家。佛法的出家,你就是舍世俗的一切所有,然后你从头开始,你把世俗的东西全部寄托给佛菩萨,皈命三宝。你不是皈依而已,命都给他了:我这样舍一切,会生会死,由佛菩萨决定,这叫皈命三宝。你现在懂得皈命的意思了吧,所以你出家以后不怕饿死,不怕冻死,把命都交给佛菩萨,叫皈命三宝。所以你如果能够这样真正皈命三宝的人,你堪出家;你如果怕饿到、冻到、怕冷,那都不够格,都不是真正的、真实出家,那是名为出家,名字出家,现在名字出家的很多了。刚刚讲出世俗的家,出世俗的家就是要怎么样?离俗,离一切俗世间的名利权位,乃至于简单一句话,离世俗贪,因为这些都是贪,名利权位等等都是贪,乃至妻子、眷属也都是贪,不是他贪你,主要是你贪他,你既然贪就是所谓的放不下,你就是没有真正的放下,你还是拖了一群人这样跑,那不算真正出家。出家就要离俗,要出俗,这是表相的出,乃至要离俗言、俗行、俗语、俗想,你心里面都不要再想世俗的事情,所以一切世俗人所爱做的、所遵从的东西,言语也好,言语就包括着作出版,世俗的行为、世俗的想法都要离,这才是真正的离俗出家。出了家,你就是世俗所喜欢的文学、音乐、艺术、哲学、诗词歌赋、书法、雕刻全都不顾,弃若敝屣,这些不能令你得解脱,不能令你开智慧,反而会障碍你。为什么?贪爱心的关系,你那个贪爱不断、贪俗不断,那就必定会障,所以出了家就不应该做这一切俗行。我不是说我以前想要当小说家写小说,后来因为出家就不会在做这个事,但是我如果没有出家,我学佛当居士,做这个事,我还是可以做,没有犯。我写一本传记式的小说,很富有武侠小说的那种罗曼蒂克,还是可以的。所有一切的俗行都要摒弃,不是犹如梦幻,而是犹如昨梦,昨梦是什么?昨天的梦。这个梦已经是不实了,昨天的梦更加不实,而且一定是绝对不存在,所以这是《圆觉经》的话,「犹如昨梦」。俗想,不要再想一切世俗的想法,都没有用,都跟断烦恼、得解脱、证菩提、离生死没有相关,而且有防碍,必须要这样了知、信解,而且坚持才行,一定要坚持。不是想想就好,隔一阵子就说:「反正我还没有成佛,暂且这样,没关系。」那永远不行。你一开始嘴巴都是喊着说:「我这辈子一定要成佛之类,一定要开悟、入道什么。」可是你没有往这方面走。你怎么样往这方面走?而是你说:「我现在就开始,当下!」那你不要想:「不要当下,明天好不好?我今天有点累,这个睡一睡比较有精神再开始。」结果怎么样?睡完就忘掉了,经过这一睡完起来,就有很多新的烦恼,你也不会想到你昨天的「大誓庄严」,发了那些「大誓庄严」以后,什么时候开始行这些大事?明天再说,这就跟《乱世佳人》(飘)那个郝思嘉一样,「明天再说,我睡一觉。」所以你要晓得,出家应该是这样不那么容易,可是现在出家都很容易,但是因为很容易,可是出家人就是越来越少,这可能是因为太容易了。就好像你要受五戒,乃至受菩萨戒也都很容易,但是太容易,所以持戒都持的一塌糊涂。你如果很不容易受到的戒,你就很珍重,好好地持。

讲到这个,譬如说我在家一开始学佛,然后我把以前所喜欢的我都看透了,也不是故意看透,自然就这样。譬如我很喜欢唱歌,我就自然不唱歌了,觉得那个没什么意思。我很喜欢听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有一些好听的摇滚乐;虽然是摇滚乐,可我也不摇也不滚,很喜欢听。因为我从高中就开始学所谓的热门歌曲,我学热门歌曲怎么学?我家很穷,也没有收音机、唱机等,我就每次去报摊买一本热门歌曲集,那个年代收音机会放,听惯了自己会熟,自己会照着简谱唱,先把谱唱熟了,然后再唱字。有时候就站在南京街的唱片行附近听,有时候站在人家放唱片的地方听,听到音乐,都会站在听,这样学,主要以英文为主,也有日文的、意大利文的,还有古典音乐,都是这样学的,学好多,非常喜欢音乐,那时候都是自认为的所谓自心所现,自己认为一天没有听音乐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人家不是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言语无味」,我一天不听音乐,就没有灵魂,一听到好的音乐,就感动我的心弦。可是我开始正式发心学佛以后,发现心哪有弦,没有弦,人的心弦也不会动。一听到音乐,好像我是透明的就过去了,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可是以前心弦振动、澎湃如潮,就过去了,我不故意的,我不是这个是佛说,佛也没这样说:「学了佛以后,不可以听音乐。」但是出家不可以听世俗音乐。在家居士可以听,怎么不可以?可是我自然就不想爱了、不喜欢、就没感觉,这是音乐。那书呢?文学、哲学等等,有一天我到街上去,晚上开夜车看佛经,早上我去找些资料书,进了书店一看就:「哎,这世间需要这么多书吗?」可是以前我一看到那些书名,我心里面就会跳,就想这本也想读,那本也想读,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它就改变了。以前看哲学,我不是说过以前一直想当哲学家吗?可是学了佛以后,「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世间这些都是垃圾,言说戏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只助谈益可以聊天,会谈天的人谈天对话,这个最有名的西洋以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他们学问都是在谈天,比较近代的就是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博士,他很会谈天,讲了很多世俗的道理,然后有一个很崇拜他的詹姆士˙包斯威尔(James Boswell)写了一本《约翰逊传》(The life of Samuel Johnson),很有名的名著,读文学必读的。约翰逊博士是谁?世界上最伟大的英文大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是他一个人写的,总共有17册,比《韦氏大字典》还要大。我有一套在美国,我有一本缩解本在台湾。这本字典重要到什么地步?重要到这是日不落国(大英帝国)在学术上大成就、重要的贡献,你查比较好的字典《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就有这个。世俗人都是言说,他所讲出来所有的学问、学说那个都是理论,都是不能做的,多半他自己不会去做,有些哲学家讲出来道理也都是叫你去做,他自己也不做,这就叫哲学家。甚至很多道理,他自己也不是搞得很清楚,学他的人也都搞得糊里糊涂,最有名的就是德国的康德,他很多,甚至他专有名词名相,他的定义都不是很清楚,学康德哲学也是一塌糊涂。这不是我说的,是所有学者一致说的;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有名,你如果一看就懂了,反而就没什么。但康德哲学是西洋一千多年跨两千多年的哲学史到他是集大成,就有一点像朱熹是儒家的集大成,是一样的意思虽然他是后起,但他是集大成,所以他很重要。我要讲的是里面都有很多的道理,但是都不是做的。哲学家也好、一切的学问家,他的东西都是文字言说,都不是做的;我佛如来不一样,每一个字、每件事情、每一个道理都是自己做过,他做了实践了、而且成功了,才教我们。不光是这样,他修行他做他所教(He practices what he teaches),也就是他所教的都是他做过的,所以都是实在的。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从来不教他没做过的,或者是不能做。但哲学家就是除了这个以外,他都教。所以,因为我涉猎过东西方哲学,所以一深入佛法就知道佛法的宝贵。我以前在美国求学的时候,有位老法师听说我有研究过哲学,他就好兴奋,觉得好高兴,说:「你是研究东方还是西方?」我说都有。可事实上他听说我有研究哲学,因为我有一些著作,事实上他问的时候我已经把哲学摒弃、已经看透了;因为这些没用,不能真正增进人生的幸福或是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出世俗家,就是所谓的相上出家,现出家相;虽然是相上出家,其实那个相必须包括你的心相,你心相里面不能去想那些在家的事情。第二种出家,出三界家,那就是小乘,他证入了出离三界,所以出三界家。第一种出家可以说是出凡夫家,第二种出家可以说是出离三界家,这是二乘的,出三界家就不再轮回生死了。第三种出九法界家,这是菩萨所修。出九法界家就是什么?要成佛。总共有十法界,六凡三圣,出了九法界就是佛界,就是要证佛道的,所以有这三种出家。如果以龙树菩萨来讲,这个出九法界家才是实义出家,因为他是真正跟真实义谛相应,连二乘的出家都不能算是实义出家,更何况你连第一种出凡夫家或是世俗家都没做好,都还在贪爱、留恋世俗的事情,披着袈裟做世俗的事,这就很糟糕,加速佛法的灭亡。你就等于是参与了一个推手,令佛法快点灭亡,所以这是很可悲,但是目前我们所见,这种出家很多,希望你自我期许不要做这样的出家人,不要出了家还留恋世俗的名利、权位、财产,乃至于名闻利养,这都还是世俗生死的东西。你要这样自我期许,你如果不这样自我期许,谁也奈何你不得;佛也没办法,更何况菩萨等等,所以你必须要自我期许,就好像你发种种愿,愿是很好的,谁叫你发愿?自我期许,你希望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你如果不发这个愿,谁能逼你发这个愿?没有。只有你自己才能发这个愿,所以大乘经典称菩萨,菩萨为什么能生生世世自行教他不出生死,在生死中不出生死,但是又不受生死的贪爱,怎么有这样的能耐,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大乘经典里称「无始自作愿」,菩萨都是无始以来自己作这个愿,没有任何人教他要这么作,而是他自己想要这么作,懂吗?这个才有用,这个才厉害。如果是人家教你作、逼你作、期望你作那个都不好,人家期望你作,你会变得有压力,好像被逼迫的一样。你不要说「佛这样说,所以我这样作」,好像很乖。其实你若没有发自内心,你就会很难过、很痛苦、你修的很苦。为什么?因为佛法太高、太深、太大,你以凡夫之身、凡夫之心,你没办法附和,所以你就好好常常活在疯狂边缘一样,好像很紧张,所谓的荷担如来家业,那个不是担鸡蛋,你挑两担鸡蛋恐怕容易,如来家业那么好担?你要具足无量福德因缘,你才堪称这个名,因为要多少做一点这样的事。你如果不能担鸡蛋,挑几颗石头也行,石头重难挑,石头是什么?石头就是众生,很重,没有菩萨的大力是挑不动的;挑了以后,还要放在那边,讲经给他听,他还要点头。不过,我讲经的时候,也都是顽石点头。怎么样?打磕睡,点个不停。这个就是「无始自作业」,自己要的。这个不可思议,就是无始的愿力,一定要自己自动自发的。

我这里有一个过去的因缘,给大家作参考。我一向不要求也不逼迫别人学佛,乃至种处修行都是一样,你必须要自愿的。话说我小学二年级逃学,之所以逃学就是因为没写功课,为什么没写功课,一切的福德还是要有因缘,因为家无贤父兄。孟子讲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现在的体会就是:「得天下蠢才而教育之,亦苦也。」孟子讲,第一个家有贤父兄,你要晓得家有贤父兄是很好的福报,但是我没有,我父亲有很好的学问,但他在我三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我就跟孔夫子一样,三岁而孤。家有贤父兄,你会有人督导,但是我没有父亲,我的哥哥又大我十几岁,大哥、二哥就会到外面去流浪,很少回家很少回家,三哥一天到晚醉熏熏的,我的印象里面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喝酒,我妈妈不认识字,她每次问我写作业没有,我说写好了。那时候也没有受什么不妄语戒,她不认识字也不会检查我,这就过了,可是第二天就到学校去挨打。我跟你讲很奇怪,我到现在还是不懂,我们那时候将近六十名学生左右,我上课也没有好好听讲,依现在的标准来讲,这个孩子调皮捣蛋,众生就是这样无明,我不认为我调皮捣蛋,从来没好好听讲,也不写功课,我如果写功课,对我来讲是大事一桩;如果写功课,就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去上学,走路就有风。我妈妈一大早就给人家洗衣服,到晚上才回来;我如果上下午班,连饭都没得吃。我妈给我五毛钱,我去买一大碗面,加一些酱油就吃了。因为以前没有塑胶袋,我自己拿一个大碗去盛面,通常他也给我盛满。你想想,也没有人料理,脸又脏,又不好好听课,常常逃学又不写功课,五、六十个人,我从来没有在后面,我一向都在中间,最坏也是三十几名,我一直想不透什么原因。甚至到后来上高中大学还常常发现同学有时候写字笔顺都写错了,弟子们也有,读大学毕业,笔顺都写错,可是我就不晓得我怎么学来的,我又没看老师的笔顺怎么写,除了司马光砸缸那课,我听得很认真,所以那些生字我都很有印象,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印象,都不知道怎样学的,所以就很奇怪。我就讲一个不奇怪的,这个不奇怪就更奇怪,我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是这样过去的,就是「游侠列传」,正好我俗家姓游,所以到处做游侠,常常挨打的游侠。我如果逃学,妈妈没有打我的,只有三次。有一次我在河边玩的时候,不小心卡到一个竹子,不小心手脱臼了,所以我妈妈没有打我,还带我去找人家推拿;有一次我在我家楼阁,天花板上,我们也没有楼,事实上我们有天花没有板,就是楼顶的过梁,我二哥放双皮鞋(他很宝贝的),有一天不知道怎么搞的,福至心灵爬上去看到有一个包打开,有双新皮鞋,摸一摸,哇,好多钱在里面。我就从里面拿了两张十块,五十几年前很多钱,那我一天就暴发户了,当然我那天就因为这样的喜讯,我就放假了。我到土地公庙前吃tempura(甜不辣)、阳春面、冰淇淋,然后又买风筝,结果下午三四点,我二哥回来,发现了他的钱不见了一些,我只是拿了二十块而已。我边放风筝边逃,我才小学二年级,当然跑不过他,他大我一、二十岁,就把我抓起来,我二哥实在对我很好,跟我大哥、三哥不一样。他就把我抓回去。第二次没有被打是因为我捡到我二哥的钱,给他转帐。第三次就是我大哥打我,他很难得回家,我逃学回家正好撞上,他知道就打我,我妈没打我,他把我绑起来,抽了我一顿。我心里面就想:「你根本没有资格打我,因为你也不顾家。」可是我不敢讲。我二哥有意思,把我抓住以后,回家帮我洗澡,换了新衣服,叫我写功课,写到很晚,写到天黑就有人卖肉粽,他就买了两个肉粽给我吃。我永远也记得,他做了很多错事,但做这件事情功德无量。逃家跟逃学其实有点类似。家有贤父兄,我就没有贤父兄。

现在讲到这个「舍父逃逝」,父亲是能够庇佑你、能够教导你的。逃逝以后,因此就贫穷孤漏,无家可归。《法华经》讲:有一个大长者的孩子离家出走,离开家以后,出了国,过了一阵子以后,不知道怎么回去,迷路了。逃家→迷路→(身上带的钱用完了,就)贫穷孤漏→(变为乞丐)流浪诸国。过了若干年以后,他回到家乡,可是家乡的景物全都变了,他都不认得;于是他要找工作,他不认识家,也不认识老父亲,因为父亲老了,样子变了。这都有涵义,逃家,家是什么?本家;迷路,离了本心,「迷失本心」。「本心」是一切智慧财宝的所在,你离开本心以后当然就「贫穷孤漏,流浪诸国」,就是转回六道,流转六道;后来因缘碰巧,就回到他的家乡——本家地方,但是也不认识他的家乡,这是什么?因为流浪太久了,「不识本心」,也不认识那个长者,就是甚至也不认识如来,那个长者就是如来。他要找工作,长者一看,就知道是他儿子;正好长者到街上去,就看到这个孩子,长者知道他在找职业,就叫手下人跟这个流浪者说:「你要找工作是不是?我这里有工作,你要不要做?」「什么工作我都做。」「好,那你跟我来。」然后就带他到长者的后花园去工作,说:「这里有些农作物,你就每天挑粪浇菜。你好好做,我会发给你工资。」就这样,他挑粪浇菜二十年,而且尽忠职守。长者觉得他现在有改变,学乖了,于是就说:「那你挑粪的工作不用做,就管后园可以了。」管园子管了一阵子,负责的事情作得不错,很尽责,于是升他做整个后园内务的管家;后来又进为外边的管家,类似掌柜的,用英文讲就是作manager(经理)。经理做了一阵以后,觉得很好、很可靠,就把财库、钥匙交给他;作了一阵子,也觉得不错,长者就召集他所有的眷属、亲人开会宣布说:「这个经理作的不错,其实他是我的儿子,他流浪这么久,现在作得很好,我决定恢复他的姓,把我所有的家财都给他管理,我要退休。」这个都有意思。除粪二十年,是二十年修行除业障,除心垢、除三业垢;除三业垢二十年,这是最重头戏了。然后已经都没问题,再开始一步一步往上,最后把钥匙都交给他,就让他荷担如来家业;我一切家业都给他作,我要退休了。那是什么?如来涅槃。这就是《法华经》的意思。《法华经》很多地方都要用这个方式来看,完全不是表面的意思。所以他能够荷担家业,处理一切事情,那就是自修教他,度化一切众生的事情。

合掌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5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上次讲我小时候读书逃学的事,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讲这个是为了好玩,让你笑一笑,提起你的精神,不是,我有重大的目的。讲得文雅一点,让你笑一笑,以搏一粲,不是这个目的。虽然也有一点点,因为这个小时候这种事情,是我个人生经历里面惨痛的历史,因为每一次逃学不是真正喜欢去逃学,我不是真正喜欢在那边浪荡、在那边玩,我就是因为没有写功课,纯粹是这个原因,所以才逃学。我再推想为什么我会没写功课?我就引孟子所说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是儒家里面最有气魄的,滔滔如黄河决堤,莫可防御焉。家有贤父兄,就是指读书人,而且是行为很纯正的读书人为君子;贤父兄就是好的父兄,一天到晚喝酒、打人、家暴、不赚钱、好吃懒做等等。好的父兄就是顾家、顾子女、弟妹,爱而且护,最主要是教导。一般来讲,父亲还有养育的功用,那样就是好的父兄,有好父兄能够在生活上有依靠,没有顾虑,不用受世间衣食之苦。还有一个附加的,一般不会讲到,有贤父兄,外人一般不会欺负,这个我个人特别深刻。因为我父亲早早过世,我的三个哥哥都不顾家,一天到晚等于是浪荡,虽然也做事,但不顾家,所以家里就没有男人,我妈妈不晓得,因为我妈妈很凶悍,是不会被人随便欺负,我就常常被人欺负,被打了回去跟我妈讲,你知道我妈怎么讲?「他怎么不敢打我。」每次都这样。如果我跟别人吵架、打架,隔壁的拖着他孩子来告状,你知道我妈怎么样?等人家走了就关起门来把我打一顿,也不管我对还是我错,反正她的逻辑就是你就不应该跟人打架就对了。我那时是不会这样想,可我就觉得很不平,而且她打孩子一定要把门关起来,她不打孩子给人家看。我也有一点点小聪明,我想:她为什么关起门来打我?她不见得真是要教我,她可能心里有一股怨气,是孤儿寡妇被人欺负,心里没有办法发泄,我想大部分可能是这样,所以别人来告状,她才不分清红皂白,我妈从来没有拉着我的手去告状,甚至自己去找人家说:「那个打我家孩子。」再加上我三哥一天到晚都是喝酒打我,所以我心里充满不安全感,这是我从青少年开始逐渐想要跨越心理的一个阴影,因为是十几年累积这种痛苦,心里面的那种不安全感很深很深。这个跟那个有关系:一我没有父亲、二我妈妈不认识字、三我的哥哥都不顾家、也不顾我,所以读书怎么样,没有人知道,我妈问我做了功课没有,我说做了,其实都没写功课。我一年级到四年级是这样过来的。下半段也很精彩,四年级下学期要升五年级的那个暑假,用佛法来讲,我突然发心,我想好了,也就没想很久就发心了,我一发就是全发,我就找我妈妈,跟她宣言:「阿姆!从明天开始,你不用叫我写字,我自己会写。」我忘掉我妈那时候表情,我也没去注意;我妈妈叫我写字,那是很不得了,出广长舌,发大音声,从街头一喊,她人个不高,嗓门很大:「建泰啊,回来写字喔!」她这一喊,全街都可以听得到,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君子一言九鼎,我第二天开始真的这样,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不止写字、好好听课、好好写功课,我的记忆里面也没有很用功,就是这样子而已。五年级就有考中模拟考试,我每次都上榜,有省立的、有市立的,我至少有市立的。我就很奇怪,人家读六年,我只读两年,而且不用补习。最奇怪的就是那个发心,折志向学,就是我这样本来是偷鸡摸狗,胡搞胡搞;到了二十岁开始想要读书,改变志向,立志向学。这样讲来的话,我不但没有不如孔子,我比他还早;他十五岁折志向学,我十二岁,比他早三年,因为我八岁入学,我是年尾的,所以还不错,搞不好孔夫子十五岁之前也是逃学的,所以他三岁没有父亲,我也是三岁没有父亲。他十五岁折志向学,我十二岁折志向学,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照规矩来努力读书,而且把所有的弹珠、陀罗、布袋戏等等,小孩子玩的玩具全都丢了,全都不要。我自己发心决定不玩了就真的不玩了,决定好好读书就真的好好读书,一路上去,虽然没有补习,但模拟考都上榜。所以我的导师都恨得牙痒痒的,因为没有补习的都上不去,他也不读书嘛!六年级下学期开始报考初中时候,这又是一个我经典的美丽故事,算是我的经典故事,报考初中,要台币十五块,我跟我妈妈说:「现在要报考初中了,我要不要报?」「报考什么,你也不读呀。我已经帮你找好了,你一毕业就可以做工了。」妈妈认识洗衣的老板,他介绍的,已经找了一个学习修理马达技术的,至少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而且是很抢手,绝对不会失业。我就没有说话,再过了一阵子,在报考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就用了一个诈术,跟我妈妈说:「妈,报名快完了,要不要报报名?」我妈妈说:「不是讲过不要报。」我说:「哎呀,还是报吧!我反正不要读了,如果报名考上了,人家问你:你孩子有没有考初中?没有,他是考上了,只是不读而已,不是没考上。」我妈就说:「好了好了,那就报。」结果就报了,一报考以后,考试下来,我就考上师大附中,这是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是建中。我们那条街前后左右,只有两个人上了,一个考上了城源中学,他功课比我好,就是我青梅竹马的同学;我上师大附中,真的是街头巷尾跌破眼镜,一匹黑马。考取了以后,我妈就准备送我去学马达,左右邻居问她说:「你儿子都考取了,是吧?」「是呀!接着他不读了,学做马达。」结果所有的左右邻居,和他的老板,都劝她说:「让他读好啦,这好不容易考取的。」所以她左听右听就中计,她就让我继续读书。「好啦,你好好努力读书,我多努力洗些衣服。」我跟你讲,什么叫家有贤父兄?我长大了以后常常想:如果我有个好父亲或是好兄长,我不会这样子,因为他会督导我,我会写功课,我只要写功课,我想我的功课肯定不错,因为后来证实是这样。譬如我读大学时候上法文课,我那时候很忙,忙三个教家,又上大一夜班,没有时间读书,就是上完课以后,我就到草坪上去,把它念一遍,念几遍,我这样就是90几分,就得A。所有的功课,这是我有兴趣,其他我不认为是学问的不想读,只要是学校的课本就不是学问,这是我受林语堂的影响,真正的学问都是在课本以外,所以我就拼命的读课外书,所以功课也都不是很好。这家有贤父兄就是善知识,你有善知识的指导引导,你会轻松很多,不用自己去瞎碰、乱碰。我虽然自己这样读书,可以说是顺利上去了,可是我有一个不认为遗憾的遗憾,我跟一个老师(我同学的哥哥)写信,他回信说:「你的字写得太难看了。」我以前常常写诗、写散文投稿,尤其是写小说很长的,写字写得实在不工整,我就叫一个很好的同学帮我誊一遍,我就跟那同学说:「我的字要排成签字才好看。」我唯一的缺点(遗憾),就是小时候没有好好写功课,所以字写得不好看。老师一讲,对我来说是一大刺激,虽然大学以后练一些,可是来不及,还是没有大的影响,一直到留学的时候,闭关注《楞伽经义贯》,要写好多字,而且要工整,字是那个时候练出来,还是有希望。所以不管你现在写的是蚯蚓文、还是蝌蚪文,只要肯下功夫,还是可以的。

我得到的教训是这样:⑴善知识。你不管是求学或是修行,求学要家有贤父兄、有好的督导。现代的人可能就比较幸运,因为少子化,家里一个孩子至少两个人可以教,他有没有写功课一定知道。所以也就是第一个修行一定要有善知识,没有善知识只有自己摸索、在错误中改进自己,说是环境其实是福报。世间没有贤父兄的福报,出世间没有善知识的福报,这样就很辛苦;世间法上没有贤父兄,在世间法就很辛苦;出世间修行,如果没有善知识、没有好的师父、没有好的同修道友,修行就很困难,很辛苦。⑵自己的意愿。这是我最大的心得,而且影响我很深,现在讲给大家做参考。不管是修行还是读书,一定要自己有意愿,自己想要。我们常常一直是这样,所有的家长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读书,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你给他雇再好的家教,上再好的家教中心好像也没什么用,对不对?会读的就是会读,而且会读的,多半是自己想要读;你要逼着他读,没有用、毫无用处,读书是这样,他不想读,你把他打死也没用。我自己想读的时候,不需要人家打、人家逼,我自己就会读了。同样的,修行自己要愿意,你是自己发心,修行跟读书也是一样,勉强不来。自己要有意愿是什么?自己要有意愿,就是发心想这么做。他自己发心是什么意思?就是他是主动积极追求的,而不是被动的。我了解到这个以后,等到再学校教英文的时候,也是深深知道勉强不来。所谓的教好班的时候,有好班的一套教法;教坏班或是放牛班,就有另一套教法,内容也不一样,不是死死板板都一样教。好班的,课文讲完了,讲一些相关补充(英文里面有趣的东西)等等,后来还唱一首英文歌,花三五分锺,最后教他们唱首英文课歌,每天都是这样子。放牛的班,课文还是教,但是要求就没那么多;好班,要求要会背,不会背也要念得很熟。放牛班,就把单字教一次,一再的带、一再的带,课文大致讲一下,讲太多也不听不懂,有的ABC还不会写,甚至名字都写不太对,这个教他干什么,白花力气。我就一遍一遍教他们单字,一个字一个字,写五遍十遍,所以他至少写了,考试的时候不会吃零鸭蛋。可是放牛班的吃零鸭蛋的很多的,勉强不来,我就不勉强。好班,我都分析文法,每一个句子主词、动词、副词、连接词,分析的好好,哪一个形容什么等等,很注重发音,教他们念,教他们简单的会话,所以被我教的很幸福。我当兵回来再回去的时候,他们已经上高中了,都跑回来冒大雨来看我。因为我从这个体会到自己要发心,我教英文的主要目的,不是教他这个、那个,考试要100分、90几分,不是,而是我教他发心学英文,也就是对于好班,我想尽办法让他对英文产生兴趣,不管考几分,但至少要60分,要及格嘛!最好就是80分,我就不再强求,一定要考90几分,就变成书呆子,准备准备一考80几分,我觉得就够,但你要对英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你如果对英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你会一辈子去看它,一辈子学它。如果只是考试好的话,出了学校,你就不想看了。我就让他产生兴趣,被我教的,大部分都对英文产生兴趣。为什么?因为我是那样走过来,我是怎么样对英文产生兴趣,我自己去分析,我就那个方法令学生怎么样去产生兴趣,产生兴趣就等于是发心了,我想学就这样子。从这个,等到我学佛的时候一样,我讲经说法也是要令人对佛法、对修行产生兴趣,而不是让人觉得佛法是一个很神圣的东西;那你觉得学佛很好、很有兴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一定要很严肃,坐要坐好,讲话声音不能提太高,就这样,所以你懂我的意思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只想爬山跳舞。学佛当然是一个很庄严的事情,可是它已经够庄严,你再庄严就会很沈重。举个例子,你们会唱歌的人会知道,有一些很好的歌,它本身的旋律就已经是很感人,所以你只要照它那样唱就好了,你不要再装上很呜咽的声音,很感人的情感,就变成很肉麻,反而很做作。你就照着那个音,把那感人的兴致作出来就够了,除非歌做的不好,它没有感人的旋律,那你就要自己把它加上去。同样的,佛法已经是很严肃的了,你再很严肃的去接近的话,非常极其严肃,很快心都快碎掉,受不了,很重。总而言之,我就是要令你对佛法,引起你的兴趣;虽然我是要引起你的兴趣,但我都是如法的,也令我想到讲经的方法应该怎么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刚讲希望你对佛法有兴趣,发心修行,这个就应了如来讲经的时候,你看所有的经典最后就是: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多少天龙夜叉等等发菩提心,多少菩萨证初果、初地、二地等等。这是什么?这就是如来讲经说法的功德。佛讲经,主要不是在教我们什么东西,而是在教我们怎么样修行,不是说修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好的东西都可以修,但问题是怎么样修行。佛讲经说法最大的功德就是众生发菩提心,只要你让他发了菩提心,他就一定会继续修行,他一定会有后续动作,这是最大的功德。以佛来讲都是这样,一切菩萨讲经,甚至法师讲经都应该以这个为第一个目的,就是令众生发菩提心,或是发心修行。要促他发心,令他发心。但是这个发心,讲是很简单,众生发心,可是这已经是个结果,发心是个果,前面好多因。好多因是什么?佛要令众生听经闻法能发菩提心,前面有一些先行的。什么呢?第一个令得正见,第二个令起正信,第三个令欲修行,第四个令欲得果,第五个才是令发心,所以这个整个合起来,才能够达到发心的结果;所以发心的内涵是要这么多的,缺一不可。佛讲经,首先令起正见要破俗见、破外道见、破邪见、破二乘见,才得如来正见;你看,这一讲,又有这个内涵。佛如何令众生得正见,在讲经说法的时候?破众生俗见、破众生外道见、破众生二乘见,确立如来的正知见,因此众生就得正知见。第二个,正知见确立以后,你若正信,信什么?当然信正知见;没有先确立正知见,如何信,信什么?所以才令起正信。正信起来以后,令坚定;起正信、坚定信、不退信,这才是如来培养我们众生、长养我们众生信根的过程,不是起了正信就好了,正信起来不坚定没用,马上就被破坏掉了,坚定以后才能达到不退了,信不退以后,佛就安心了。接着下一步就越来越好走了,越来跟邪法绝缘、断绝,然后得了正信、坚定信、不退信以后,就对佛法产生清净信,不杂不染。到达清净信不杂不染以后,就对佛法产生所谓的有洁僻,不能容忍佛法的一点沙子、一只苍蝇,如果一只蟑螂、老鼠更不行,不用说了。你正信心池之中不杂不染,没有虎、狼、狮、豹、蟑螂、蚯蚓,所以究竟清净。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6
成观法师讲解
    如来讲经的功用或是目的,或是功德,第一个能令众生得正见,因为他首先要破众生的俗见、外道见、二乘见,入如来知见,因此得到正见,依这个正见起正信。起正信、起坚定信、不退信、清净信、不杂不染;不杂是什么?不杂外道法、世间法,纯粹是佛法,纯一菩提性,没有任何染着,不染贪心、瞋心、愚痴心。所以在佛法中不修任何外道法或世间的东西,一切都要摒弃,不杂不染这样就清净成就,成就清净信,清净信一成就以后,就犹如一颗明矾,能够令你的整个心都清净。就好像我们上次讲唯识讲不信,是一个极染污的东西,自身污染而且能令别的法也污染。正信或清净信正好相反,它自己清净,能令一切心心所法清净,能令一切内外法皆清净,所以是一切清净之本,得一切清净功德的原本,就是清净信,不只是正信而已。所以讲经说法的人都应该像佛如来这样子做,讲经说法的人不应该传播俗见、外道见、二乘见,不应该提倡俗见、外道见、二乘见,应该传播菩萨见、如来见,才能够入真正如来知见的正见。我们大乘所说的正见,可是小乘也说正见,小乘所说正见是二乘的见,不是真正的正见,名字一样,内涵不一样。因为你知道吗?耶稣教也说正见、正法,甚至有一个字就是这个意思,Ortho dox,Ortho是Right是正的意思,dox是doctrine是法义或法条,天主教有一派叫希腊正教,那叫Ortho dox,所以所有的外道都把自己的教理教义当作正教,有别于它教法的叫邪说。因为基督教是很排外的宗教,所以它特别注重这个东西,Heresy (邪说)、Heretic(形容邪说的),有很多词都是讲这个意思,不去说它。
总而言之,佛讲法就是令众生起正知见。众生就无明到这种地步,没有自知之明,自己就自称为正;乃至于任何宗教都自己自称为正,乃至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大部分都称他们所得到最高境界叫「正遍知觉」,他得到正遍知觉,也就是「薄伽梵」。所以那个「薄伽梵」不是世尊发明的,是所有的外道他们证到他们那个道最高境界就自称「薄伽梵」。天主教教皇常常会封圣。有一些基督徒死掉以后,过了若干年,天主教皇由于主教的提议,然后要封他为圣人,等后代人,譬如说Patric,这个人过了若干年以后,大家提议,教皇同意了,就变成St.Patric;有一个人叫Martin,封圣以后,叫St.Martin。你看,他也很多圣人。连儒家也有个圣人,有七十二贤,那是皇帝封的。因为皇帝是受他的利益,所以就封他为圣人。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都很讨厌孟子,为什么?因为孟子一开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尤其是明太祖,讨厌他极了,把他逐出孔庙,把他的牌位拿掉,不让他吃冷猪肉;不供他了,所有的宗教都自称是圣。

但我刚刚要讲,就是入如来知见以后,知道什么是正法,如来知见就是正法的最高境界,再对这个正法起正信,再令我们起想要修行的心,再令我们想要得果,光是为了要修行而修行不行,是为了要得果而修行,要有一个最高的目的。不只是打坐很舒服,就完了。一定要致果,一定要有成果;你没有达到成果,你就是还没完成。你打坐,就是要修禅定,要得定;你持戒,就是要得到戒的道;修定,就是要得到定的道。你修行种种般若、观法,就是要得般若大智,乃至一切智智,所以一定要有成果,不是说修一修就好,一定要有成果,但这成果不容易,一定要不断的努力。真正想要得果的发心是正发心,真正的、正的就是本,正典的,而且是本体,就是那个东西。那个发心,就是要那样的发心,才是正发心,所以是正典的发心,就是如假包换;就是正发菩提心。我尝试解释一下,不懂台语的也学一下,就是真正的发心、纯粹的、不虚不假的,就是正典的,没有做作、没有假装的、没有不实的。就好像你去买一个皮包,真正名牌就是正典的,伪造、仿造就不是正典的。如果正发菩提心,这样子一路下来,这样如来讲经说法、一切开示都是为了这个:令得正见,令起正信,令欲修行,令欲得果,令正发菩提心。这样一路修来是做到什么?做到教化、长养、成熟、成就一切众生,所做的那些事跟成果就是做这个,所有的讲经说法的人、注经的人都应该以这种目的、用心放在心中,随顺如来,这样讲经说法。如果这样随顺如来说法,就是正说法;如果不是这样,或与此相违的话,就是邪说法。顺便叫你判别:什么是正说法、什么是邪说法?我们不是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为什么叫「邪师说法」?不只是内容邪,而是方法也邪、目的也邪。第一个,说法的人让你不能起正见,甚至他自己的知见就不正。什么是知见不正?他常常讲经说法依于俗见,讲一些世俗的境界当作追求的目标、做事的方法、修行的方法,讲很多俗事,或依于外道见,赞叹外道见、赞叹外道法、赞叹外道的境界、赞叹外道所行,就不是正见。还有,依于二乘见,赞叹二乘,令众生追求二乘知见,令众生追求二乘境界,当作是好的、当作是终极的、究竟的,这就不是如来知见。如来知见是要导引一切众生破斥远离一切凡、外、邪、小的境界,入菩萨知见、入正知见、入如来知见,这就是正见。最后如来知见才是究竟的正见。你听到人讲经说法,讲了很多很多,但里面都充满了凡、外、邪、小的知见、境界、所行、所说、所为,劝动你去那样子效学,这个就是邪知见,就没有引你入正知见。我在讲这个,只是个名目,很抽象,你自己要去套、观察,我不能讲那么明白。因为我光是这样讲,就已经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再讲清楚不行。令起正信,你只信什么?只信如来知见是我唯一修行的唯一指标,而且信如来的法,真正会利益我、使我得解脱、真正会令我得无上菩提,除此以外没有,都不值得我去追求,可以弃若敝屣(好像一只旧的破鞋子一样把它丢掉)。不管他讲的多么的冠冕堂皇、多么动听,但他却在在处处令你不信佛法、不信正法、不信如来法,那个就是他说法的致命伤;如果你吸取了他那个,就好像饮了砒霜一样。你若需法若渴,听了他这个没有正知见,起正信的法,就有如饮鸠止渴。所以正信的法,当然就不能信一切世俗的见解、不能信一切外道的见解、不能信二乘的见解,一定要信如来正知正见,入一佛乘,这是最正的,否则都是不究竟的。有人说,有一个大法师写了很多书,有一个人看了以后就说:看了他的书以后,就越看越不信佛,越看越对佛法没有信心,尤其是看了以后,对大乘没有信心,所以修大乘的退为二乘,修小乘的就退为世间法,世间法要不要退?不用退了。由修行人入了世间法,就已经是入了魔道了。因为不信大乘、不信小乘,最后指向人间,就变成人间佛教,追求世间有漏的福报当作究竟,称为大乘,套一句《金刚经》的话:这种大乘是名为大乘,所谓大乘者非大乘。那只是晃子而已,根本不是,因为它内涵完全没有修行内涵,只有做世间善事而已;做世间善事是很好的,但不是佛教的本体,更加不是主体,那只是一点点你可以配合着做,你不能都不作布施,可是你不能只是布施钱财;如果只是布施钱财而当作是修行的一切,就好像你只是进庙里去烧香拜拜就当作是修行是一样的。有没有修行?有。修行多少?一点点点。烧香拜佛表示你有一点点信心,可是你要烧香拜佛干什么?那还不是求世间的事情。

我由于自己过去的经验,小时候逃学的经验,所以就引发很多的体会,乃至我求学的过程。简单一句话来讲,不管是读书或是学佛都不能勉强。所以做父母的,不能勉强孩子要读书,你可以督导他、引导他读书,但是不能勉强,他不想读,或是读不来,也没办法。你自己心里面不是说看破,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处置这个事情。他读书读不好,是他福报的问题,也是你福报的问题,但是不一定自己本人不会读书,你的孩子一定不会读书,这是不一定,每个人的业是不一样,很多孩子读书比他父母多,可见父母读书多,不是子女一定读书好的指标。譬如我妈妈不认识字,但我认识很多字;而且我几个哥哥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由于时代的关系,日本统治、二次大战等等,所以没有机会读书;其实他们很会读书,那时候好的小学是要考的,考智力测验。我三个哥哥都考上北师附小,那个时候是台北最好的小学,主要都是给日本人上的,台湾人要去读的话都要考试,好像听说日本人也要考一考。我三个哥哥都考上,都读那个学校。我爸爸是读书人,他在气象台工作,但不幸我父早亡。虽然我妈妈不认识字,但是三个孩子都读北师附小。我爸爸是公务员,所以他们在我家门口挂一个牌子,上面写「国语家庭」,那个「国语」当然是指「日语」了,当时是很「光荣」的。顺便讲一个笑话,这是调侃我妈妈,我妈妈跟所有的台湾妇女一样,都要去听日语的课,要去学日语。她听了一个礼拜左右,老师告诉她:「你不用听了,可以回去。」她常常讲这件事,她觉得很得意。可是我后来的解读是这样子,也许那老师看出来:「恐怕你学了也没用,不用来了。」因为我后来长大了,学了日语,知道她的日语很烂,没懂几个字,而且老师也知道她孩子很多,又这么忙,也没有时间读书,恐怕学文字方面也不是很行,所以老师说:「你可以不用来了。」虽然这样,她很得意,老师说她不用再读了。因为很多台湾人学日语学得不三不四的,讲话的时候中间插入几个日语,事实上是没有办法讲整句日语,所以讲一讲台湾话就插几句日语,这样子。我最不赞成这样子,有些人讲一讲,插一两个英文,你如果行,有种就讲整句英文就好了嘛,要不然你就不要讲,你光是这样卖弄有什么意思?这就是半瓶醋响叮当。你孩子如果不想读书,你要想办法令他想读,可是他如果实在不想读的话也没用,你就不用太勉强,可能他的志向或是他的专长在别的部分,也不一定非得非得要读书。然后由这个讲到修行,如果你修行很认真,你的儿子、老公、老婆不跟你一起学佛,那你不要勉强,各有各业力,勉强不来。他因缘没有成熟,不想学你,勉强他有什么用?到后来只是两个都不愉快,所以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都不能勉强,这个父母、子女、配偶都不勉强,乃至师父对弟子、对信徒、对徒弟也不能勉强,他能修就一定会好好修。就好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品学兼优,可是能做得到吗?不行,一定有好有坏。同样的,所有学佛人也是一样,谁不希望自己在学佛路上做的很好,在解行两方面都很好,在戒律上很清净,谁不希望这样子?但是事实上没有办法,这不能勉强的,所以要看开。因为你了解这业力、因果,你就知道这毫无勉强;你若常常这样勉强,他痛苦,你也痛苦,到后来你就一头撞死,他还是那样。不过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你慢慢的教、化、长养、成熟他,要慢慢很有耐心,像苏利文小姐教导又聋又盲的海伦˙凯勒一样,只能这样子了。你看看佛如来、地藏菩萨有多辛苦?「譬如穷子,舍父逃逝,」逃就是逃家。我没逃家,我逃学。可是我实在不是逃学,我是逃打。虽然逃打,逃得一打,逃不过二打,还是被打。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虽然没有写功课,但还是去上学。当上完课,大家都放学了,老师就留下我们写功课。我说我们,是因为常常是有好几位这样子的。下了课,老师、同学们都去吃饭,留下来写功课的当然没有那么乖,就到操场上散散步、聊聊天。有一次我跟周宝宝、朱智雄,其中有一个说:「听说延平国小,他们那里不用写功课的。」我说:「真的?」他说:「是啊!」我说:「那我们赶快办转学。」就这样讲讲也就算了,后来没有真正办转学;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原来没有一个学校不用写功课的。有是有,美国学校不用写功课。有意思,我永远记得那时的样子。我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经历、这样的过程,所以我的学生即使功课不好的、调皮捣蛋的,我常常也会想:「也许他将来也会很有成就。」这都不一定,因缘的问题。譬如在下后来就不一样,刮目相看。

 楼主| 发表于 2020-8-1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虽然有多闻,但是如果不修行,与不听经闻法是一样的。「乃」就是「才」,这有那种惊叹的意思。到现在才知道,虽然有多闻,但如果不修行,就跟没有闻一样。「等」是同等。以「多闻」来讲,不只是听闻记诵而已,应该是有「闻慧」,才是真正的「多闻」。如果只有听闻记诵,听了以后,乃至会背起来,但完全不解其义的话,就不能称为有「闻慧」,「闻慧」包括有解。听闻记诵只是「多闻」,不是有「闻慧」。「多闻」就是听闻记诵文字、文句,「闻慧」是一般通教所说,在唯识学称为「闻所成慧」。「闻」还要「所成慧」,所成是什么?听闻以后,经过理解,得到那种对这个理的智慧,或是对这个事的智慧,已经有这样子,所以叫「闻所成慧」。换句话讲,「闻慧」就是解慧,它能知解、了解。譬如这样说好了,假设你记忆力很好,诵了很多经,而且都会背很多经文,那个叫「多闻」。比如你会背《地藏经》、《普门品》,会背《金刚经》等等,但是你不太了解那个意思,那个叫「多闻」,不能叫「闻慧」。「闻慧」就是要对里面的经文道理要懂得那个意思、解,当然是正解,这叫「闻所成慧」,闻慧。譬如以《金刚经》来讲,你会读、会念,也听法师解释里面道理,或是看解释的经书,因此深入《金刚经》的道理,你都能懂得这个意思,不只是文字表面,那个叫「闻所成慧」。也就是「闻慧」是经过你心里面的理解力,经过整理、消化。经文的意思、道理,已经深入你的心,跟血液里面,这个叫「闻慧」。「多闻」就是经文经过你的眼睛、耳朵、舌头、又出去这样,没有经过你的心识整理、理解、吸收。「闻慧」是解,「多闻」是连解都没解。「多闻」是闻知的意思,现在的人特别多,稍微闻知佛法就当作满足了,以闻知为满足,以知解为修证。你有闻慧解了以后,要接着去修行;如果没有照着那个道理去修行,就是阿难这里所说的:「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就好像有人用嘴巴谈论种种食物,但没有吃到东西,终究不能令肚子饱。

[注释]

[「重复悲泪」:又再悲从中来,而泪流不止。这次阿难真是悟今是而昨非了。]阿难很深切的时候,就会流眼泪,就会想:「我以前怎么那么笨?我以前怎么这么糟糕?」那就流泪了,不相信自己会这么笨、这么糟糕。可是以前都认为自己都还可以,乃至觉得自己都还不错。

[「将谓如来惠我三昧」:「将」,而。「惠」,嘉惠与我,惠赠,惠赐。这本乃人情之常,亦是凡情所在,]一般人一定都会这样想,譬如你哥哥是教主,你一定会得到一些额外的东西,都没有一些内线交易是不太可能,偷偷给你一些东西。阿难就一直在期盼内线交易。内线交易,做股票的;本来应该按照牌告去交易,但因为你透过人事关系事,先知道哪股会变成绩优股,涨多高,你就透过内线交易,便宜时候多买,这都是炒作的,有些人是大股买,把它炒高起来。在还没有炒高之前,你得到内线,他们通常都是作弊的,知道哪些股会炒高,你就赶快去买,一天之内你买入几千股,就大赚了。
[因知]因为知道他堂哥[如来有无量三昧,]没有理由他不惠给我一昧、二昧,[而他又是佛的宠弟。]佛很宠他,让他当侍者;如果很讨厌他,怎么会让他当侍者?天天跟着不是很痛苦吗?天天跟着他,如果连袈裟都不会拿,那不是很糟糕吗?

[「不知身心本不相代」:]阿难自己却不知道身心不能互相代替,[一切功德福报还是要自己修;如来虽有加持力,但自若不发心修行,与如来之加持力亦不相应,故如来亦无法加持。]你的身心是有漏,他一直加持,你都漏光了,那有什么用?你自己要成为无漏才行。什么叫「加持」?佛力加,众生心持,所以要把它持起来;要不然,佛力一加,大智水、大悲水一倒进去,你的心是个过滤网,全都过滤掉、漏光了,所以这个心就不能有漏,而且马上漏过了,因为你那个是漏网嘛!一切功德福报还是要自己修,一切的业力还是要自己去消,你不能一切都靠佛来帮你消,那佛可忙了,又要消你的业,又要加给你功德,好吧,那你这个人干脆我来帮你作好了,没有这种事嘛!我帮你消业,然后你又拼命造业,那消得了吗?消不完,我加给你一切禅定福德,三昧神通,结果你的心是一个漏网,加而不持有什么用?没用,所以佛就不play God.(扮演上帝了)。据耶经讲,上帝创造一切,一切众生都是他创造的,所以耶和华也是很无聊,而且我觉得他满笨的,他造人也不造的好一点,造得毛病百出,造出来又让他受这么多苦、这么多妄想,可见他自己也是这样子。这是可见,这是逻辑推的,耶经里面讲上帝以他自己的形象造人,所以可见他就是这个样子,这样上帝实在是可怜!我佛如来也悲悯他。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九月四号。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一个同学说说:「今年我大五。」现在算来若干年过去,不知道要大几十了,大二十几、三十几,老大徒伤悲。最后大家不要忘掉大家告诉大家:有最好的佛法免费奉送,比家乐福还要好,真的是又加乐、又加福,还加智慧,所以加乐福智,是如来的正法,「华严四十二字观门」,让你能得到最高的观想智慧,所以赶快报名,报名截止二十号,所以没有多少天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讲座087
成观法师讲解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继续讲楞严经,讲到昌隆正法就附带讲一下,什么是正法?正法就相对于邪法,如果除了正法以外的法昌盛的话正法就不能昌盛,这是很简单的事。除了正法以外的法有哪些?凡夫、外道、邪教、小乘的法都不是如来正法,唯有如来的法,如来的正法就是一佛乘的法,荷担如来家业的法,传持如来家业的法,但这些都不是,这些跟如来家业沾不上边。凡夫法贪着世间,外道法贪着世间及一切渺不可及的妄想境界,邪教跟外道类似,不过外道是跟佛法没有关系,邪教跟佛法有一点关系的也可以是,它就是邪,纯粹是外道的也可以是邪的。小乘因为它是背负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如来的本意,所以就不是如来的正法。要修学如来的正法就要有正知见,入如来的正知正见,如来知见,摄受一切如来的正智慧,一切修行法门,摒弃一切凡外邪小这样才能够修行如来正法,所以非常的难。这个意思在楞严经里面有讲,在楞伽经里面有讲,在种种经论都有讲,所以你要修学正法,讲的好听,必须先摒弃凡外邪小的境界,心态,跟对这些境界的追求才行。

    再进一步解释,除了如来乘、佛乘、菩萨乘以外一切众生有种种修行,譬如凡夫也有修凡夫行,求世间福报、做世间善事、但也有造很多世间的恶业,以至愚痴业。但凡夫通常一般不修道、不求道,他贪爱住着世间,求世间的福乐以为满足,他是不发心的。接着有发心修道的,但他所修的道是外道,因为他的心就是没有正知见,跟佛法无缘,所以他跟外道有缘,外道种性就发外道心,修外道法。外道就包括世间一切所有的一切宗教,就是外道;凡夫包括世间所有的一切哲学家,乃至所有的行善的,如果是好的就是凡夫。凡夫对于成圣、成佛、成道都没有兴趣,如果是内道不上样,外道想要成仙,想要追求他们的那个境界,与他们的天主合为一体,与万化冥合等等这些境界,在心外求道,不在心地上修。邪道就是邪乱、邪恶的,邪包括恶,因为邪教里面常常会有一些害人的东西在里面。小乘是发出离世间的心,以上都是跟世间有关系,小乘就远离世间,但他不发大心,少慈悲心,不顾众生的痛苦,也不想拔一切众生于轮回之中,所以他是小乘,是不究竟的。如果讲不究竟以上这些当然都是不究竟,这个是好的,其它的如果是学佛的话当然是不能掺杂的学,小乘的境界,大乘人也应该学,但是就不是当作是目标,你要懂得要会,不要说小乘我都不学也不对。就是学了不贪爱、不住着、不当作目标,只是充实你修行的资粮,以度众生方便。

[「譬如穷子,舍父逃逝」:「穷子」,比喻六识妄心;]这是第一个比喻。[「父」,比喻本心本性。]第二个比喻,穷子比喻众生,父比喻作佛。譬如我们的真如本心在中间,六识心在外面,六识心向外奔驰,逐色香味触而去,这叫「逃逝」。因为奔逐六尘而去,所以叫「逃逝」。本心是父,父是本,父所在地方是本家,六识逃离本家就算是逃家一样,奔逐外境,所以叫「舍父逃逝」。[如人自弃家中珍宝而逃家,出外流浪,莫知所之。]本心本性是具足一切财宝,一切具足,本来什么都有,可是六识不返回取自心财宝,而往外追逐收集种种业、种种垃圾,所以出外流浪。好像有钱人家的孩子大概是家里太溺爱、在家里太舒服,就想要往外逃家,一样的意思。[众生依六识妄心,亦复如是,向外奔驰,追逐声色、五欲六尘,不知自返。]我们这个六识心整天都是往外奔驰,都是往外执取外尘(色、声、香、味、触),乃至于财色名食,很少回来。好像孩子长大了出去打拼,很少回来看老爸、老妈,所以本心也比作父,就是佛;六识就是众生,众生离开佛的本家,逃到外地去流浪,搞了一身不明,沦为乞丐。「流浪各处」是流浪三界轮转,进得去三界轮转,就回不来了。

[「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就好像有人嘴里说食物,可是这样不能令人饱。[若光口说种种美食,终不能令肚子不饿。]

[义贯]

[「阿难闻」佛说「已,重复悲」伤地流「泪」,而「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随「从佛发心出家」以来,仗「恃」着有「佛」之「威神」力加持,故「常」闇「自思惟」:]其实是闇自妄想,[因有佛力加持,便「无」须「劳」动「我」自己去苦苦「修」行,「将谓如来」一定会「惠」赐给「我」一些「三昧」,]他以为「三昧」好像炒的菜一样,佛的一大盘可以分一点点给我。[而「不知身心本」来即「不」能「相代」;]各人有各人的身体,不能相代的,除了吃喝拉撒必须要自己做以外,修行也是要必须自己作,功德要自己修才会有的。[因我已迷「失我本」有真「心」,故「身虽」已「出家」,然「心」却「不」能「入」于佛「道」;]这句就给我们当今的出家众,要特别警惕这句:「身虽出家,心不入道。」特别警惕,看看自己是什么情况。[这「譬如」一个贫「穷」之浪「子」,之所以贫穷困顿匮乏,都是因为他「舍」弃了他多富资财的「父」亲而「逃逝」,]我们三界众生都是逃如来家的孩子,又忘记把老爸的Credit Card(信用卡)带出来,要不然你在外面刷卡,你老爸付帐。[故穷露路途,无有归依。我「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则「与不闻」佛法是同「等」的,]光是听闻记诵,没有修它,不能真实受用,你知道那些知识,到时候境界来的时候,完全不管用,就好像泡沫一样就没了;这我原来给个名字叫「泡沫修行」,虽然它可以很高,有泡沫嘛,但是情况一来的时候,泡沫都不见了。[其多闻对他本人并没有实际上的受用;这正「如」同有「人」虽口里「说」着很多「食」物之名,但光口说,没有实际行动去准备食物,肚子「终不能饱」。]

[诠论]

[在此,阿难真正是「悟今是而昨非」了,]真的觉得以前错了,他大概可能会这样喊:「堂哥佛陀,我错了。」[也开始真正发露忏悔。他所说:「今日乃知:]「乃」就是「才」,才有那个感叹的意思。[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此正可给与末世之好「文字般若」或「文字禅」,]什么叫「文字般若」?「般若」是超越的智慧。但是末法时期很多人,因为般若系般若经典很容易得到,或者自己请了大藏经里面的般若部拿来看,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方广《般若经》,都是很大部的,拿来看,他以为看了就觉得自己很懂,然后就觉得自己在修般若,或者甚至觉得自己就已经得般若。我跟你讲,说来也不怕让你笑。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常常看到经中的句子,有时候看呀看,会觉得:「诶?这好像在讲我嘛!好像我就在这境界!」譬如你看七住菩萨,第六回向菩萨等等那种境界,觉得我好像就这样,觉得自己就已经修了,得到那个境界,这种就叫「文字般若」。如果是光是看般若方面的,就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文字知解的般若理;再进一步解析,文字知解就是比量而知的般若理。可是你要晓得,不要忘掉,所有的佛法讲理,理如果真正的正解,没有错解、曲解,叫「比量知」,但是在比量更上面是现量,你要转比量为现量,要经过什么过程?事,这个难。你要去修那个境界,而且要理事合在一起,在事中琢磨那个理,然后理事让它合一,就入于那个境界。你理上能知、能解,跟事合一就悟了;悟了以后,事理再更进步配合,完全一样就是证;证了以后,就是现量。「现量」,就是现前知量。理知、事修,或是理解也可以,然后这样合在一起,就叫「悟」。这个事修当然是依理而修。悟了以后,再将理事合一,就达到证的境界。「证」是什么?「证」就是现量。比较清楚一点讲,什么叫「现量」?就是现前,Always in front of you(manifest)。现前的意思就是恒现在目前,也就是说它不会消失;换句话说,就是你入了那个境界,对你来讲,它就永远不会消失,而且理跟事都恒现在前,而且你说的到,也可以做得到,而且你所说的都是圆满的、如理的、如法的,不是自己自创,你就是入了如来那个境界。证是什么?你如果学过数学就知道,假设A则B,C则D等等,你最后证到此题得证,经过一连串的程序。如果是物理就用物理方式去证,如果是化学就用化学,如果是数学就用数学,都不是你自己发明,那些定理你就要去套,最后证了,此题得证。如果以佛法来讲的话,佛讲一个道理,你依着佛所教的那个道理,你去推证的时候,你在佛法里面修证佛理的时候,也是先有一个佛所悟的境界,然后再依佛所教敕的种种方式去身体力行,去做它,这叫「修」。然后一直做到后来发现得到一个结果,那个结果正好跟佛所证的那个境界、跟佛所说的境界是完全吻合的,叫「证」。这个「证」在《楞伽经》也叫「印心」一样。你所证的心的结果,跟如来心一比拼,完全合一。我要讲一个,你就更懂了,因为这个跟钱有关系。你到银行去领钱不是要盖章吗?你盖章以后,他就把印纸折一半跟原留印件对一对,合了,那就是这个是对的,这个就是证,证就是这样。印证也是一样,证跟印有关系,恐怕佛也开了个账户,常去领钱,都是几亿的,因为他盖精舍恐怕非常贵。我现在盖译经院,才知道那个传统的不能碰,我已经放弃最传统的那种,因为太贵,那个斗拱很复杂,很难作,而且要用圆木;你不用圆木的话,用槐木会变形,所以没有办法,即使是中正堂也是用水泥。你那个印、证,都是一类的东西。你去到祖师那里参学的时候,祖师给你印可、印许,都是这样。「汝亦如是,吾亦如是。OK,你可以回去,弘化一方。」「证」就是现前现量。为什么说证是现前?因为你要用它的时候,它就永远是在你的目前,你不用再去寻觅,不用再去问人,说:「这个样好吗?那个样好吗?」不用。他已经得到最高的印许了,这绝对就是正确的,而且一直都在现前。「文字般若」只是到知解的地步,求般若智慧,只到知解地步就满足,叫「文字般若」。所有的般若的经典也都是「文字般若」,它可以当作是一个中性的,而不是用在人上面的一种贬词。我们从「文字般若」的般若经典可以去证入真实的般若,理般若。文字禅是什么?禅,本来是要行的。同样的,光是嘴巴讲的禅、口头禅,就是文字禅。讲很多文字言说,乃至于参公案、参话头只是嘴巴上讲而已,而没有真正去做都叫作「文字禅」。简单一句话,当然是[及仅仅以看《大藏经》而求多闻、光说不练者,]都叫「文字般若」或「文字禅」,[一个警诫。]阿难比我们现在看大藏经的人厉害,因为他大藏经都在心中,不用上网。佛讲的,他都已经刻进去,好不利害!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世尊,我等今者」,我们现在都是「二障所缠」。他都是把别人都拉进来;事实上他自己没证到,在场的很多都是大阿罗汉。他不干脆讲「我今」,而是讲「我等今者」。「二障」是什么?「烦恼障」跟「所知障」,「烦恼障」就是事障,贪瞋痴慢恶见等种种烦恼,烦恼、随烦恼。这些根本烦恼、随烦恼都可以障碍我们心的清净,安定。
「所知障」现在很多人都误解,都以为读书读得太多了,不是!那个是完全两码事,搞错了!读书读太多了,所以变成有「所知障」,这个「所知」不是指那个,而是妄想多了,分别心重,应该叫「分别障」;这个「所知」是指我们所知的只有现前今世的事情,还有当场的事情,所以我们不知道过去世,也不知道未来世,不知道远地发生的事情,其他佛土的事情,所以时间、空间都有限,智慧有量,叫「所知障」。不能知过去、未来、他方,叫「所知障」。你看这差多远?假设我们能够知道过去、未来,譬如知道未来我将来会堕恶道或是怎么样,那就铁定应该不会造恶事了,就会好好赶快修行。如果知道将来赶快证道,那就赶快加一把劲,好好努力,就是这样子。众生是什么?「所知障」就是「无明障」。「无明」是指什么?佛里面的意思,最初所讲的就是指这个,不知三世因果叫「无明」。不知过去因,不知未来果,叫「无明」,叫「所知障」。目光如豆,只看到现前的一点点,所以就贪于现世,贪生怕死,不能勤求智慧佛道,出离生死。不是说:「你物理学学多了,然后好像看到佛法里面有很多不符合科学的,所以……」乱七八糟,乱讲。或是说:「你学了很多哲学的道理,跟佛法里面有很多冲突就障碍了。」胡说八道。「所知障」就是「无明障」。「无明障」什么?无明障智慧,烦恼障定;一个障定,一个障慧。修佛法就是要修定慧这两个东西。定慧有一个前行——戒,戒也是由「烦恼障」,烦恼双障,障戒也障定;因为你烦恼心重,所以持戒不容易清净,常常容易犯戒,烦恼心重常常打妄语,常常各种方面都不容易清净。
再进一步讲,烦恼障定,所知障慧,烦恼也障事,所知障理。所知障重,就是无明障重,对于佛理不容易了解、理解,不容易解佛法,叫「所知障」。还有烦恼障重,增进我执;所知障重,增进法执。烦恼障重的人容易产生深重的我执,所知障重的人容易产生深重法执。

「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是什么?不要天天念都不知道什么东西,「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简单讲就是「惑、业、苦」三障,起惑故有烦恼,然后造业、受苦、受报。休息一下;休息之前,不要忘掉要参与这个无上正法的修习跟护持,下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