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15:【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3)?】佛又如何于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刹土中,化种种众生之相;用了种种众生之相来度化众生?同时呢?佛又如何来度一切的外道?不但度众生而且度一切的外道。

    ◎【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3)?】

何故,当然就是指佛了,意思就是佛如何示现于无量,这个刹土就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示现。

佛为什么要示现在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中。这个“化”是化种种的相,佛有无作的妙用,所以能现种种的众生,

然后这个相,停一下,这个“相”是用种种的相,前面是化种种的相,所以这个种种相要用两次,化种种相,同时用种种的相,“及”,以及怎么样来度化诸外道呢?

所以前面“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这是第二个问题,现在是第三个问题了:“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

整句贯穿的意思是说:佛又如何于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刹土中,化种种众生之相;用了种种众生之相来度化众生?同时呢?佛又如何来度一切的外道?不但度众生而且度一切的外道。

【义贯】

【佛如何于诸“刹土”(佛土)中,“化”现种种“相”,度化众生“及诸外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16:【云何无受次(4)?何故名无受(5)?】

    ◎【云何无受次(4)?何故名无受(5)?】

    6-1 这两句是云何无受次,是问佛的定;那么,何故名无受,是二乘人的定。所以这十个字在表达佛定与二乘人的定的差别,所以这一句是问佛的定,是无受、无次第的定,而二乘人的定,是九次第定,是有次第的定的,有次第的。所以,佛的定跟二乘人的定是不一样的。

云何无受次?这个是讲佛定。何故名无受?这个是讲二乘人的定。这十个字,还有得解释咧。

云何无受,“受”就是觉,因为无觉受就是没有能觉所觉,所以这个“受”,要顿点;那个“无”要用两次,无觉受,还有“无次”就是(无)次第。

“无觉受”就是没有能觉所觉,还有没有次第,“无次”就是无次第,无次第就是顿悟,顿悟的人就没有次第了。

整句的贯串的意思就是说,佛云何入于没有能觉所觉、无层次之绝对真空的定?

所以,云何无受、无次第?“次”的底下加一个“第”就更清楚,所以“受”,顿点;那个“无”,用两次:无受、无次,就是无次第,无觉受又无次第。

“无觉受又无次第”是什么意思?无觉受是没有能觉所觉,无次第是指顿悟。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如何入于没有能觉所觉,又没有次第的定?佛如何入于没有任何层次的绝对真空的定?

你看,只有五个字喔,意思这么地深,所以,《楞伽经》之所以难,它就是难在这个地方,文字才五个字,你看,师父的解释这么多。

“何故名无受?”何故就是如何才是。

二乘人无受,那么就是灭受,无受,简单讲是灭掉这个受,灭掉受,就是灭受想,那么灭受想定就是九次第定,又称为灭尽定,二乘人的灭受想定就是九次第定,又称为灭尽定。

所以,何故名为二乘人的“无受”?就是灭受想定,这个“无”,无受当然就是没有受,没有受就是灭掉受了,灭掉受,其实就是补上受跟想是同时的,灭受想定才能进入这个阿罗汉的境界。

所以这个二乘人的受是有次第的,所以二乘人这个无受是无受想定,它是依次第而得之定,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四禅加四空,最后破三界的见思惑,跳出三界,也就是说二乘人的定,叫做灭受想定,是有次第的,

不同于上面的佛,佛是绝对的真空,是无觉受,也无次第的大定,是没有次第的,是绝对真空的真如之定。

所以啊,云何是佛的真如、无觉受、无次第的绝对真空的佛的大定?又如何才是二乘人灭受想定?它是依有次第的得定,不像上面的佛定,

所以这两句是云何无受次,是问佛的定;那么,何故名无受,是二乘人的定。所以这十个字在表达佛定与二乘人的定的差别,所以这一句是问佛的定,是无受、无次第的定,而二乘人的定,是九次第定,是有次第的定的,有次第的。所以,佛的定跟二乘人的定是不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6-2 令心不散乱之修行,及由此而有之特殊精神状态,通称为定,其进境有层次等差。又因止、观,均行、不均行,有心、无心等之不同,而生四禅、四无色、二无心定等之差别,或为禅定之总称,或以心一境性之义而称三摩地,或称三昧。定与戒、慧同为三学之一,乃佛教实践方法之大纲。

(定:令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反之,心散乱不止之状态,则称为散,二者合称定散。定原为梵语samā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译,俱舍宗及唯识宗以之为心所之一;俱舍宗以之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别境之一。

令心不散乱之修行,及由此而有之特殊精神状态,通称为定,其进境有层次等差。又因止、观,均行、不均行,有心、无心等之不同,而生四禅、四无色、二无心定等之差别,或为禅定之总称,或以心一境性之义而称三摩地,或称三昧。定与戒、慧同为三学之一,乃佛教实践方法之大纲。又八圣道中之正定,为五根、五力之一,故亦称定根、定力;六波罗蜜(六度)之一,即禅定(禅那、静虑)。

定之意义有种种异说。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禅定、四禅二者皆称定、三昧。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禅指四禅,定指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本列举定之异名,共有七种:(一)三摩呬多,译为等引。等,即远离心之浮(掉举)、沈(惛沈)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状态;引,乃由自力引起(发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等引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但不通于散位。(二)三摩地、三昧,译为等持,又作正心行处。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即心平等摄持之意。通于定、散,但仅限于有心位,而不通于无心,为定之本体。(三)三摩钵底,译为等至。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前,大发光明,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仅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不通于散位,为定之自相。(四)驮那演那,译为静虑,或以音略译作禅。谓澄神审虑,专思寂想,即镇静念虑(分别)之意,通于有心、无心、有漏、无漏,但限于色界之定,不通于无色定。(五)质多翳迦阿羯罗多,译为心一境性。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意,为定之自性。(六)奢摩他,译为止、正受。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即离邪乱之想念,止心寂静之意,仅限于有心之净定。(七)现法乐住,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即于现在世经由净定、无漏定等享受定之法乐,限于色界之四根本定。

定有生得定、修得定二种:(一)生得定,谓生于色界、无色界(俱为定地),为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二)修得定,谓生于欲界(散地),以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者。上记二定,于色界定中,即称为生静虑、定静虑;于无色定中,则称为生无色、定无色。

依定之内容及其修行之阶段,可将定分为多种。俱舍宗将其大别为有心定与无心定等二定。有心定包括四静虑(四禅、四色界定)与四无色定,合为八定(八等至)。四静虑,即:(一)初静虑,(二)第二静虑,(三)第三静虑,(四)第四静虑。于初静虑得灭除语言,第二静虑以 上 灭除寻、伺,而四静虑顺次灭除忧、苦、喜、乐等诸受。又初静虑无鼻、舌二识,第二静虑以上五识皆无。四无色定,即:(一)空无边处定,得灭除与眼识和合之可见有对之色想、与耳鼻舌身四识和合之不可见有对之色想、与意识和合之不可见无对(无表色)之色想,而入无边之虚空想。(二)识无边处定,舍外空缘,唯缘内心识,入于无边之识行。(三)无所有处定,厌离识处广缘之苦,灭除识想,作无所有之行相。(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处定,舍离无所有之行相,知见一向非想(无粗想),进而舍非想之行相,达于非非想(有微细想)。

八定有已入定之阶段,及近定之准备阶段;前者称为根本定,或根本等至,后者称为近分定,然初静虑之前阶段非称近分定,而称未至定,故仅有七近分定。又初静虑与第二静虑之近分定中间之阶段,称中间定,或中间静虑,如修习此定,即可生于大梵天。第四静虑中,自下下品至上上品,计有九品,上上品乃色界定中最高之定,称为边际定。

上记之未至、中间、七近分、八根本等诸定,视“寻”、“伺”等之有无,再分为三种三摩地。寻,指寻求推度,为粗杂之精神作用;伺,指伺察思惟,为深细之精神作用。三种三摩地为:(一)未至定与初静虑之有寻有伺三摩地,即有觉有观定。(二)中间定之无寻唯伺三摩地,即无觉有观定。(三)第二静虑近分以上之无寻无伺三摩地,即无觉无观定。此称三定,或称三三摩地、三三昧。

定之性质,分为味定、净定、无漏定等三定,又称三等至。(一)味定,又称味等至。与贪爱相应而起,乃爱乐味着于前念(前刹那)净定之定,位于八根本定与中间定。(二)净定,又称净等至。相应于有漏善心所起之定。又分为:(1)顺退分定,谓顺自地之烦恼而生起味定。(2)顺住分定,谓顺自地之净定。(3)顺胜进分定,谓顺上地之净定。(4)顺决择分定,谓顺无漏智而起无漏定。于未至定、中间定、七近分定、八根本定中俱生。(三)无漏定,又称无漏等至。为圣者所依,乃得无漏智之定,系于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静虑)、下三无色定(不包括有顶)所俱有,其断除烦恼之作用甚强。

一般以有心定分为止与观等二品,而有均与不均之分。未至定与中间定,观之作用较为殊胜,即观品增,止品减;四无色定,止之作用较为殊胜,即观品减,止品增;唯有色界之四根本定,止与观均等,和合俱转,故称静虑;其余四无色定等,止、观不均行,故总称为唯定。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载,以奢摩他品为止,意为摄心凝住一处;以毗钵舍那品为观,意为以“慧”思择观察种种诸境,系依奢摩他品所起者。

奢摩他品分九种心住:(一)内住,又称令住、最初住。谓摄外攀缘,远离内散乱,而令心坚执于境。(二)等住,又称正念住。谓摄心之粗动而令心遍住微细。(三)安住,又称覆审住。远离散乱及失念,将心安置于内境。(四)近住,又称后别住。谓亲近念住而数数作意。(五)调顺,又称调柔住。谓将心调伏不使流散。(六)寂静,又称寂静住。谓能深见恶寻思及随烦恼之过患,乃将心摄伏。(七)最极寂静,又称降伏住。谓制伏由失念而现起之恶寻思及随烦恼。(八)专注一趣,又称功用住。谓由功力而定力得以相续。(九)等持,又称平等摄持、任运住。谓自数数修习之因缘,令定心之无功用相续转。

毗钵舍那品分四种慧行:(一)正思择,又称简择诸法。谓以思择分别净行所缘之不净、慈悲、缘起、界、持息念等五种境,善巧所缘之蕴、界、处、缘起、处非处等五种境,净惑所缘之世道、出世道等之差别诸法。(二)最极思择,谓于差别诸法中思择平等之实性。(三)周遍寻思,又称普遍寻思。谓依分别作意以取诸法之相,而遍寻思。(四)周遍伺察,又称周审观察。谓详尽推求所缘之境。

无心定分为无想定与灭尽定,均为灭除心、心所之定;无想定系凡夫及外道误认无想状态为真涅盘而修习之定,灭尽定则是圣者将定之境地作为无余涅盘界之静,而修习之定。又除无想定外,四禅、四无色、灭尽等九定,不得间杂异念,而系顺次修行所得者,故又称九次第定、无间禅。然于定得自在力之不时解脱之阿罗汉,依修行四禅、四无色等八定,能超越一地,修得高一层之定,称为超定,或超等至、超越三昧。据俱舍论卷二十八载,八定之修相分为有漏、无漏二类。

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载,入定之加行有九种:(一)相应加行,谓贪行者勤修不净观,嗔行者勤修慈悲观,痴行者勤修缘起观,憍慢行者勤修界差别观,寻思行者勤修‘持息念’。(二)串习加行,谓数习止、观。(三)不缓加行,谓常乐远离,修习‘勤行’,而未敢缓慢。(四)无倒加行,谓依法与义而不执着自己之见取。(五)应时加行,谓了知止、观、举、舍等之相及修时。(六)解了加行,谓于了知止观举舍之相后,证得定之入、住、舍等自在。(七)无厌足加行,谓于小定不退屈,更进求上胜之法。(八)不舍轭加行,谓不令心驰流于外境,而极力调柔之。(九)正加行,谓于所缘之境数数发起胜解。

由修习九种加行,能令心速疾得定;若次第修习了相作意、胜解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等七种作意,得证入初静虑地。又修定者应远离四种障:(一)怯弱障,谓不希望出离。(二)盖覆障,谓欲贪、嗔恚、惛眠、掉悔、疑等五盖。(三)寻思障,谓寻思‘欲’等之染污。(四)自举障,谓高举下劣之智见。此外,说一切有部之正义,以欲界为散地,而非修地、离欲地;定地唯于色界、无色界中。异师及大众部则以欲界中亦有定。

大乘中,对于定之种类,更有多种说法。唯识宗及密宗之瑜伽观行,天台宗之四种三昧,及禅宗之坐禅等,均是为使自己臻至佛果之实践方法,此即修定。传说佛陀说法之前,即曾入定,此为导他而入之定。又唯识宗于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位中之每一善根位,观主观与客观之假有实无,而入于四定,即: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

大乘义章卷十一载有诸家对四善根所依之界地的异说,如尊者达摩多罗以为,欲界一向不定,故四善根唯色界所摄。尊者瞿沙以为,欲界有六禅定,故依六禅定修起四善根。摩诃僧只部亦主张欲界有禅定,故四善根摄于欲界。

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载,小乘清净道论立有六十七种定,大乘立有五百定,而以大乘光定、集福德定、贤护定、首楞伽定等四定总摄之,以此四定为诸定之通业,依此修习十波罗蜜,能令众生成熟、佛土清净。

另据观无量寿经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之行,有定、散二善。唐代净土宗善导以为,定善乃是于定心所行之善,亦即平息杂念;散善乃散心所作之善,亦即弃恶修善,二者合称定散二善。而修此法门之修行者,各分为定机与散机。

此外,大品般若经卷三相行品、卷五问乘品、卷二十七常啼品、旧华严经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三十八、卷四十五、卷四十九、卷五十、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大方等无想经卷二等,皆列有多种三昧定之名。[杂阿含经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六门教授习定论、大智度论卷十七、成唯识论卷五、俱舍论卷五、摩诃止观卷九、解脱道论卷四、显扬圣教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二十七、翻译名义集卷四]——《佛学大词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次第定:意为次第无间所修之九种定。又称无间禅或鍊禅。指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等九种禅定。以不杂他心,依次自一定入于他定,故称次第定。分别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及灭受想次第定等。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试其心,从初禅心起入二禅,不令异念得入,乃至入灭受想定,止息一切心识,是达禅定之至极。如是异念无间杂,亦称无间禅。又以此禅鍊诸味禅,使之清净,譬如鍊金,故称鍊禅。〔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卷八十一、大乘义章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四〕p134 ——《佛光大辞典》

灭尽定: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然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则为佛及俱解脱之阿罗汉远离定障所得,即以现法涅槃之胜解力而修入者。圣者远离无所有处之烦恼,其定之境地可喻为无馀涅槃之寂静;故为入无心寂静之乐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无色界之第四有顶天。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此定别有实体;但经量部、唯识宗等不认其为实法,唯于心、心所不转之分位假立此定,唯识宗且以为在此定中未断灭阿赖耶识;分别论者则谓,入此定之圣者,其想与受已灭,然仍有细心未灭。  

另据宗镜录卷五十五所举,灭尽定与无想定有四种不同:(一)证得者之异,即灭尽定为佛、罗汉所证出世间之定;无想定则为凡夫、外道所证世间之定。(二)祈愿之异,即灭尽定者唯求出世功德;无想定者则求世间乐果。(三)感果与不感果之异,即灭尽定为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则为有漏业,能感无想天果报。(四)灭识之异,即灭尽定能灭除第六识,兼能灭第七识之染分;无想定仅灭除第六识分别之见,其他诸邪见尚未能断尽。〔中阿含经卷五十八、品类足论卷一、大毘婆沙论卷一五二〕(参阅“无想定”5124)[1]p5509  ——《佛光大辞典》

无想定:指能于定中心想不起,犹如冰鱼、蛰虫,但不能断惑而证入圣果。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乃心、心所(心之作用)灭尽之定,即使一切心识活动全部停止,以求证得无想果所修之禅定;与灭尽定并称为二无心定。此定为凡夫及外道所修,即彼等误信色界第四禅无想天之果报为真悟境。又修此定所得无想天之果报,称无想果或无想事。盖无想定属心不相应行法,依之在五百大劫之间得灭心、心所。诸宗派对此定有各种异说,有部主张无想定、无想果皆有实体,然经部、唯识宗却称其为虚假者。〔品类足论卷一、俱舍论卷五、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七〕(参阅“灭尽定”5509)[1]p5124 ——《佛光大辞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6-3 你今天如果是真修行人,不管碰到任何的境界,除了守佛的净戒以外,不管这个世间发生任何的事情,心就是不可以动到执著的念头、妄念的念头、分别心的念头,三藏十二部经典一下你就看完了。

那么简单讲,如果我们听经闻法,在讲到究竟之处,佛就是用本性修行,明本心见本性,下手处就是不生不灭,所以它没有任何次第,

二乘人是用识心来修行,强迫去断掉受跟想,强迫断掉受跟想,虽然有一点功夫,但是问题不是本来面目,那不是本来面目,本自具足的这个本心跟本性,

诸位!二乘人的修行是用识心,请问:你知道圆顿教的菩萨、初地菩萨用什么心修行?后面就讲到,诸位!用真如心。

二乘人跟菩萨最大的差别是圆顿根器,用真如心修行,下手处就是涅槃妙性,明本心见本性,没有任何的觉受跟次第,

而二乘人所修行的是强迫用识心分别,来强迫观照啊,放下呀;然后,放下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放下贪、嗔、痴、慢、疑。

而大乘或者是大圆顿的根器,用诸法本自空无自性,所以并没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也没有所谓贪、嗔、痴、慢、疑可得,

贪、嗔、痴、慢、疑都是缘起、都是如幻的,都是趋向于空无自性;菩萨的尘沙惑也是空无自性;就算是我们的生相无明,也是空无自性。

既然是空无自性,就没有真实性的无明、尘沙和见思惑,所谓的惑是因为妄,妄本无因——若有所因,何名为妄?所以,大菩萨一下下手处就是真如,用真如来修行不历僧祇获法身。

你看看,我们刚好讲完了《楞严经》,这个多好!不历僧祇获法身。为什么?真如就是法身,法身就是真如,

所以,你今天如果是真修行人,不管碰到任何的境界,除了守佛的净戒以外,不管这个世间发生任何的事情,心就是不可以动到执著的念头、妄念的念头、分别心的念头,用台语来讲,三藏十二部经典一下你就看完了,

你这一世,你注意听!你这一世弄东弄西无半样,搞天搞地手空空。这样听懂吗?用台语来讲,三藏十二部经典一下你就看完了,这世间你怎么搞,终究无一物,没半点东西能够留下的,空无一物。这样,你就很轻松自在,你就很快活了,真的就是这样!

因此,修学佛道,如果内心里面迸发出那个般若的智慧,不得了!这一颗摩尼宝珠啊,你到哪里去玩,统统很快乐!

所以,我们有一次有一点被导游、被这个旅行社误导,应该讲就是说他有一点在误导。

我问她说:现在北海道有没有开满了薰衣草或者是很多花?旅行社跟我讲:有啊!本来我要在几月份去,她说:要提前啊。我说:现在去看得到花吗?她说:有啊!有一点被骗了,对不对?

到北海道去整片花田没开一朵花,也没有什么薰衣草……那徒弟就说:不是说有花嘛!我就说:花开了也会谢的,谢了也会像这样子光秃秃的一片,这样子也很美,光秃秃的不留一朵也很美。(以欣赏的角度来看心中景,本来就是很美的风景——美有美的乐趣,淡有淡的雅致;分别亦美,不分别亦美。以我心中人来自我欣赏,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整理者自解)

徒弟说:师父的心境真的不一样,我也知道有一点被骗了,对不对?没看到半朵花,但是看起来也很美。

我说:不用看那一些花,要看人。人的心美(时看风景),有花也美、没有花也美,圆仔花也美,油菜花也美,都很美。入于无相的心,看什么都美。因为我的心境非常好,没有看到任何的花朵,也觉得很高兴,我也没有被骗的感觉。你如果感觉被骗了,你的心情就会很差,

结果怎么样?跑去买一支冰淇淋,接近零度喔,零度,接近零度喔,去买一支冰淇淋,躲在墙边吃,(大众笑)我怕被拍到照片,这样子就很棒了!

所以我告诉你们,内心如果充满着智慧,不需要靠那些外相,你就enjoy life and perfect life完美的人生,享受你的人生,二六时中,你就会很快乐了,会很快乐了!你看!

还有我就举个例子,所以有学佛道跟没有学佛道的,就差那么多,他在游览车上就开始卖那个什么链子,说:一戴会有什么磁场,是用什么锗做的,一条链子戴下去不会头痛啰,什么高血压……说得天花乱坠,我们那一团都没有人跟他买,才讲五分钟、十分钟,就在游览车发飙、生气,怎么会有这样子的导游。(师父笑)

所以没有学佛的人因为他这一批没赚到,后来就陆陆续续有跟他买啦,怎么样子啦。有的人买来挂了,有没有效果,我不知道,我认为生活正常还比较重要。有的人说:那个运动员都要挂那一种。那我们尊重人家挂东挂西嘛,我们最主要是要挂咒轮嘛。真的!这里很多人挂很多琳琅满目的东西,真的很多人,戴了头痛就会比较好吗?我们要尊重人家,是不是?重要,还是生活要正常。

    6-4 诸位!没有觉受是真正的享受。就是你知道世间苦,苦,空无自性;乐,乐也空无自性。

【注释】

【“无受次”:即是无觉“无受”亦无“次”第之真空理定,此为佛定,故无有次第之相可言,故】(所以)【除佛外无有能入者,亦无觉受之相,以凡小之定皆仍有喜、乐、舍等相,以依于心意识故。】

【“无受”:即是】(就是)【灭受,】灭受是什么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不感性,不会很感性,不会因为苦乐忧喜而变成一个很感性的。

喜,有的人一感动就掉眼泪;有的人一嗔恨就破口大骂……

诸位!没有觉受是真正的享受。就是你知道世间苦,苦,空无自性;乐,乐也空无自性。

诸位!那个学佛的心境跟没有学佛的心境是差很多的。

譬如最近2012在伦敦办这个奥运,如果说像我们以前没有学佛的话,半夜都会想起来看它的开幕仪式是什么?

那么它一定会用英国的文化,像莎士比亚的文化,披头四的文化(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最为成功的乐队。披头士乐队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埋葬了“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集,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校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该系列小说被翻译成67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售量逾5亿本(截至2008年),名列世界上最畅销小说之列。)的文化啦,

佛地魔(伏地魔(Lord Voldemort),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Tom Marvolo Riddle),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奇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强敌人,有“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之称,一般人不敢直呼伏地魔之名,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甚至被下了咒语来保护,一旦有人说出就会打破魔法屏障,造成魔法扰动,方便食死徒追踪。于是人们便以“神秘人”(You-Know-Who)、“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或“黑魔王”(The Dark Lord,食死徒常用)称呼他。),

他们再怎么弄都是这个,对不对?再来就是唱唱歌、点点圣火。

诸位!我们对这个缘起彻底没有意见(顶礼师父!——整理者自解),

如果是我们半夜的时候,以前没有学佛,就想到说:喔!伦敦奥运的开幕仪式到底是什么?

现在了解缘起性空、诸法空无自性,你为什么要整个晚上等在那边看奥运的开幕仪式?早一点睡精神好,对不对?

那个学佛的心境跟没有学佛的心境真的完全不一样,你不会再好奇,你了悟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你不会再有好奇这一些。

想当初,小的时候,我们要看这个棒球比赛,你知道吗?半夜都不睡觉的。连乡下都很疯这个棒球,有位阿嬷说:孙子啊,早一点去睡觉。阿嬷你先去睡。阿嬷说:你怎么不睡呢?我要看棒赛(台语谐音:解大便。)。阿嬷说:看人家“棒赛”是有什么好看的?(师父及大众笑)棒球比赛简称棒赛,所以阿嬷听不懂。阿嬷,我要看人“棒赛”,结果阿嬷听不懂。孙子啊,早一点睡觉。

所以我们天天如果没有佛法,就拼了老命一直追求这个,你看那棒球不是赢就是输,

奥运比赛,登峰造极,奥委会发布了一个新闻,说:人类的体能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也就是说,现在要破奥运的纪录很难,人类的体能已经发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一百公尺要跑到九秒七,差不多人类的极限了,要突破这个人类的极限已经不太可能,所以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从希腊的第一届的奥运以来,到现在人类的体能达到极限了,体能达到极限了,所以要破这个世界纪录啊,不容易的。

无受就是灭受,【亦即二乘之灭受想定,或】者【称】为【灭尽定,亦名第九次第定。】我们这个都讲过了。

【此定名为第九次第者,盖为四禅】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之上,】我们这个《楞严经》刚刚好,统统讲过,【此九种定为有一个接一个,次第而上之序,故名九次第定。

此处“无受”而不如上句之言无次第者,即说是无受且依次第而得之定,亦即是】(也就是)【凡小之灭受想定,非如上句之佛定。】

简单讲,佛定就是用圆觉自性下手,也因此师父劝导大家,师父讲过的《圆觉经》,是台语的啦,要好好地看一下,圆觉自性人人有,但用圆觉自心直了成佛。

【义贯】

【如何是佛之“无”有觉“受”之相,亦无有“次”第之真空理定?又如何方是二乘之灭受】就是【(“无受”)想之第九次第定?】

为什么讲第九呢?因为第九才超三界,如果到第八四空定,那还不行,所以叫做第九次第定。到第八还不行!

【诠论】

【此为问佛定与二乘定之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6-5 四禅八定

(八定:定,收摄散乱之心而归于凝然不动之状态。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称为八定。即:(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称为初禅天定。(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称为二禅天定。(三)三禅天定,谓既得二禅天定已,而又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于世间乐最为第一,称为三禅天定。(四)四禅天定,谓既得三禅天定已,又觉三禅乐法扰心,令心不清净,遂生厌离,加功不止。即得安隐,出入息断,空明寂静,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绝诸妄想,正念坚固,称为四禅天定。(五)空处天定,空,即虚空。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心繫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唯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飞鸟出笼,自由自在,称为空处天定。(六)识处天定,识,即心之意。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捨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称为识处天定。(七)无所有处天定,谓离上空处识处,故称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三世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捨识处,专繫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称为无所有处天定。(八)非想非非想处天定,谓前识处为有想,无所有处为无想。至此,则捨前有想,名非想;捨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捨,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俱舍论卷二十八、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1]p286《佛光大词典》

四禅:<</SPAN>一>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之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之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禅那之略称;意译作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四定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之精神世界。或谓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真禅)。 

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盖四禅之差别,乃由所摄静虑不同而分为四种。据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九等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如下表所示。“对治支”所列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活动或状态;“利益支”,则系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捨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捨”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捨三禅之妙乐,称为捨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之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  

上记四种静虑,以其自体而言,乃发起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诸功德之所依,故各皆称为根本定;对此而言,其加行(即入门前之准备阶段)称为近分定。然初禅之近分定亦称为未至定,故四禅有一未至定、三近分定及四根本定。初禅之根本定仍有寻、伺之作用,故称有寻有伺定。初禅之根本定与第二禅之近分定中间有中间定,称为无寻唯伺定(无寻而仅存伺)。第二禅之近分定以上则总称无寻无伺定。至于入第四禅时,因已脱离八灾患(即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等八种能动乱禅定之灾患),故称第四禅为不动定。相对于此,四禅以下则称有动定。 又色界之四禅天,乃修四禅者所生之处,此四禅称为定静虑;相对于此,彼诸天自然而得之四禅,称为生静虑。此外,据大智度论卷十七载,于佛陀弟子中,有一比丘虽以坐禅持戒而得四禅,然因生起增上慢,自称“我已得四沙门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且谤骂世尊,命终遂堕地狱;以此因缘,被称为四禅比丘。 

盖禅定通见于印度宗教史中,为各时代重要修行法之一。佛陀亦以禅定为最主要之行法,而于成道及涅槃之际,皆依四禅法而成之。又一般亦将此四禅与四无色定合称为四禅八定。〔杂阿含经卷十七、长阿含卷八众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二、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十九、集异门足论卷六、大毘婆沙论卷八十至卷八十六〕(参阅“四无色定”1772)  

<</SPAN>二>依法界次第卷下之说,禅可分为世间禅与出世间禅两种,出世间禅又有出世间与出世间上上禅两种之别,前者乃声闻、缘觉二乘之人所修之禅,后者为菩萨所修之禅。据法华经玄义卷四载,此二乘人所修之出世间禅可分为观禅、练禅、薰禅、修禅等四种阶段,亦称为四禅。(参阅“观练薰修”6971)[1]p1843 ://cn.daxia123.cn/c《佛光大词典》

四禅八定:四禅,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参阅“四无色定”1772、“四禅”1843)[1]p1845《佛光大词典》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繫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繫缚,灭除一切对外境之感受与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达到的清净无染、虚空静寂之精神境界。此四无色定各有两类情形,即:(一)生于四无色界之“生无色”,于此之时,定心现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证所得;盖假令其身虽犹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证而现起无色界之定心,则亦得无色之果,称为“定无色”。  

据法蕴足论卷八无色品、大智度论卷十七等载,此四无色定即:(一)空无边处定,又作空处定。此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障碍禅定之一切想,思惟“空间为无限大”,亦即思惟空无边之相。(二)识无边处定,又作识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三)无所有处定,又作少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又作非有想非无想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无明胜之想,故异于灭尽定;亦非无想,故亦异于无想定。 

四无色定各以其自体而言,皆称为根本定;接近根本定前之预备阶段,称为近分定,或加行定。加行,即事先加功用行之意。其中,空无边处定之近分定,系缘欲界第四禅之色相以修行厌离,而尚有色想;然其馀三定之近分定及四定之根本定则全无色想,故四定仍总称无色定。又非想非非想处定系依定之自相而立名,其下三定则依加行而立名。 

四无色界,为脱离色法繫缚之四种境界。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处、四空天。四无色界名称配于四无色定,依次称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有顶天)。悉以无色为特点,既无自然国土与居处宫室,亦无色碍之肉身,仅以众同分、命根等假和合为体。此外,将三界分为九地时,四无色界则称空无边处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当于九地中之后四地。〔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坐禅三昧经卷下、俱舍论卷二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二、禅法要解卷下、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参阅“无色界定”5084)[1]p1772

无色界定:又作无色定。无色界定含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四无色定。此四无色定,系由欲界定、色界定而得之静寂禅定;于此等禅定中,对欲、色等悉无想念。又根据说一切有部之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等三定各又有味定(味等至)、净定(净等至)、无漏定(无漏等至)等三种,非想非非想处定则以定相昧劣之故,仅有味定、净定二种而无无漏定。

以南传佛教之观点言之,则不仅于现世中由于精神极度统一之纯粹专一现象可得无色定(属于善净之无色定),若因果报而生于无色界者亦可得无色定(属于异熟之无色定);除此二类外,其他另有证成圣道圣果者之“无漏无色定”,及现法乐住的阿罗汉之“唯作无色定”等。〔俱舍论卷二十八、清净道论第十品、解脱道论卷二〕(参阅“四无色定”1772)[1]p5084)《佛光大词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17:【何故名佛子(6)?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7)?】菩萨依教修行便能得解脱,“解脱”以后,到哪里去了呢?

    【何故名佛子(6)?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7)?】

解释一下:何故名佛子?就是菩萨何故而名为佛弟子?中间这个很重要,它没有讲,意思就是如果菩萨依教修行,如法、如律、如佛所说,这个时候便能解脱。

简单讲就是,当佛弟子如法修行,这中间没有加这几个字,就觉得很奇怪,因为接不下去了;要如法修行才能解脱嘛,它没有写。

所以,菩萨何故名为佛弟子?菩萨依教修行、如法修行、如律修行、如佛所说修行,便能得解脱?这样才接得下去嘛。

解脱至何所?这菩萨,加两个字,菩萨解脱后,诸位!这要加一个字,很重要,解脱后,菩萨解脱后,以后,至何处?就是到哪里去呢?意思是说,还在三界内吗?还是在三界外?三界外的哪里呢?

既然有解脱了悟,就一定有凡夫迷惑颠倒的系缚,所以他就问啦。谁缚谁解脱?在这句一定要加,迷的时候,谁又受束缚?

佛陀,你不是说五蕴本空吗?一切法无我,空无自性吗?既然一切法空无自性,一切法无我,那迷的时候是哪一个人,是谁在受束缚咧?

世尊你不是说一切法无我吗?这后面注解没有。悟的时候又是谁得到解脱呢?

世尊,你不是说色、受、想、行、识不可得吗?一切无我,无我所有,那么悟的时候,一切法本来是无我,又有谁去得到解脱呢?这个谁?都是如幻、都是不实在的,那到底悟的时候,谁在解脱?

那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这十五个字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菩萨何故而名为佛弟子?

如果菩萨依佛所教导的进入真如、真实地修行,如法的修行、如律的修行,如佛所说的修行,这样便能解脱,菩萨解脱后至何所,到哪里去呢?

迷的时候谁受缚?悟的时候又谁得解脱?佛陀,迷的时候到底谁受缚咧?佛陀不是说五蕴本空、一切法无我吗?既然无我,到底迷的时候谁在受缚咧?那我们开悟的时候、见性的时候,又有谁得解脱?

世尊不是说五蕴本空、一切法无我,趋向于空无自性嘛!既然是空无自性、本自解脱,又谁得到解脱呢?在本无解脱里面又得到……还加一个解脱吗?

一下子有束缚、一下子有解脱,可是都趋向于空无自性,佛为什么这样讲?在究竟义里面讲,并没有缚、也没有解脱啊。佛为什么说迷的时候谁受束缚?悟的时候又有谁得解脱咧?

【义贯】

【菩萨“何故”而“名”为“佛子”,菩萨依教修行便能得解脱,“解脱”以后,到哪里去了呢(“至何所”)?】是在三界内,还是三界外呢?或者是有另外一个净土呢?到底去哪里呀?

【既有解脱,一定有系缚,则迷】的【时】候,是【“谁”】在【受“缚”?】

诸位!这句话的意思是反问佛陀说:佛,你不是说五蕴本空、一切法无我吗?迷的时候又到底有谁受缚咧?因为没有这个人啊,

那【悟】的【时】候,【又是“谁”得】到【“解脱”?】一切法无我,又谁得到解脱咧。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18:【何等禅境界(8)?云何有三乘(9)?唯愿为解说。】

    ◎【何等禅境界(8)?云何有三乘(9)?唯愿为解说。】

    8-1 何等禅境界?这禅观所缘之境界,这个界就是范围为何?因为观照要有一个范围,是身呢?是受、是心,是法呢?为什么本来一乘的佛教,现在佛要说三乘的方便的权教咧,为什么不直说单刀直入地说一乘佛教的究竟处,让众生成佛?

这个要好好地讲了。何等禅,先请禅境,顿点,禅境就是禅观所缘之境,禅境,修禅要能观嘛。

诸位!禅包括一切四念处,包括净土的十六观,还有死观、白骨观其实这个都是修禅的一个方便观,所以叫做禅观所缘之境。

譬如说我们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哪一种情形是禅观所缘的境界呢?诸位!这个“界”就是范围是如何。这个禅境就更禅观所缘之境。

譬如说,我要修不净观,那你就要缘这个色身啦:伤心的时候就流眼泪啊,感冒的时候就流鼻涕啊,风寒肠胃不好就下痢啊,耳朵发痒清一清全耳屎啊,全身都是不净的;

身不净,那我们三天不洗澡,那么,不净,三天,一个礼拜不洗头发,那么我们也发生恶臭,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讲,佛说:用四大海水洗这个色身,经百千万劫仍然无法干净,就是说我们这个色身,用四大海水一直洗、一直洗……把皮肤都洗掉了,我们这个不净的色身还是不清净。所以呢?进入身体的观照,

要不然,如果你要观白骨观,那么就要观色身的里面的白骨,我们这个统统都是两百多快的骨头所构成的,架构起来变成一个色身。

我们直接就观想:如果一个人土葬以的后,埋了一年、两年、三年,挖出来就剩下……虫吃掉了,就剩下一堆白骨了。

然后再观想一下,自古以来埃及的法老王留下什么,自古以来,中国的这些帝王,这个色身到底又留下什么?

所以,把这个色身看清楚了,观照清楚了,这个叫做禅观,就是禅观所缘之境。缘这个色身,

要不然就观照这个“受”——我们的觉受,这个苦受、乐受、忧受、喜受,哎呀!这个世界实在是苦,饿的时候,饿得快昏了;下雨的时候是很湿、很冷。

有一次,我到文化大学去上课的时候,那个时候过午不食,十一点多的时候吃饭,去文化大学上课,上了十天的课,我不晓得阳明山这么冷,那个冷到……去跟学生上课,还用那个教授休息室。

喔!到那个十几层楼,上面那个风又很强,底下用那个垫被,没有办法,太冷!冷到实在晚上都睡不着,哎呀!

后来这个学生还是知道,就腾出一个大学生男众的这个房间,就由女学生来煮给师父吃,因为师父也很辛苦。

他说:师父!我这个房间让你睡,底下铺了两层的垫被,上面用三层的棉被。喔!实在是很冷,最主要身体没有热量啦,No power!

后来讲课讲到第七天,咳出来,喉咙有血,那时候讲十四讲表,集中火力,我到中原大学上课,去讲唯识,就没有这么辛苦,就没有。

中原大学,它就是风很大,风很大,那么这个文化大学很冷,很冷、非常冷,那么最好的地方就是去成大,去成功大学演讲,那个风和日丽,南部,还是比较习惯,

在座诸位!你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在高雄建这个道场,Why?为什么?知道吗?就是因为高雄的冬天很短,我不必穿长袖的,

我在台北读书的时候,到高中,还是很冷,到冬天都接近零度,五十年前念小学的时候,穿得很多,跌倒爬不起来,所以后来我就决定道场不要建在台北,

那么在台中,台中路很小,我们在念大学四年的时候,去看看,哇!台中的路怎么会那么小、那么窄,后来开一条中港路,现在改名字了,听说改名字了,喔!才比较大一点,以前没有,台中的路太小了,不行!所以台北画×;

后来,又去新竹清华大学,那时候我正在找说将来我道场要建在哪里,是不是要建在新竹,去清华大学上课,交大,哇!风怎么这么大,只有米粉也不行啊,我跟他们讲说:你们这个清华大学。那个时候,好多人来听演讲。你们这个清华大学实在是冷,后来又去淡江大学去上课,淡江大学也是冷,也是很冷。

后来从北部的台大,上课到台中的东海大学,到南部的成功大学,到后来的高雄医学院,到高雄医学院来上课,这个不错,高雄这个不错,后来对高雄的这个印象非常非常的好。为什么?马路又宽,后来就发现这个高雄风和日丽,马路这么的宽,这个讲堂,我再看看四周围,如果我这个讲堂买来的时候,看看四周围,哇!这太好了,这马路,民权路这么的宽,游览车来也可以停。好了,就买了,

所以也没有在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台南的印象不错,台南的印象,但是高雄就会比较好,为什么?高雄有国际机场,International Airport,真是方便啊,所以现在大陆团要来参访,你看,选对了地方,一下飞机直接就可以过来了,很方便的,很方便,高铁也可以到的。所以,我之所以选在高雄,就是看到高雄的气候非常好,没想到一住已经二十多年了。

何等禅境界?这禅观所缘之境界,这个界就是范围为何?因为观照要有一个范围,是身呢?是受、是心,是法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云何有三乘?为什么佛说本来唯是一佛乘,亦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本来一乘,云何佛现在还说三乘的方便权教呢?为什么要这样子?

佛,为何佛陀你不单刀直入地说一佛乘、究竟乘、一实相印,让众生直接成佛,为什么?

因为佛在经典讲,唯此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佛所讲的经典者都是让人家成佛嘛,所以云何有三乘?

这一句话的意思把它贯穿起来是:本来一乘的佛法,为什么佛要善巧方便,还要讲成三乘呢?为何佛不单刀直说一乘?唯一究竟一佛乘、究竟说,为什么?因为究竟的实教,唯此是真嘛。对不对?无二亦无三。唯愿尊贵的世尊为我解说。

那么整句意思是说,这是问究竟的一佛乘,还有方便的三乘,再来就是权教与实教如何来相容,意思是说,佛你有没有矛盾,你说一佛乘是究竟,又说了方便的三乘,佛你有没有矛盾呢?究竟不是一乘吗?方便才有三乘啊,权教才有三乘,实教才有一乘,这个都是佛所讲的,佛陀,你这样子讲有没有矛盾咧?

所以这十五个字是问究竟与方便,权教与实教是如何来相容,

这十五个字我现在把它贯串起来,何等,就是修禅的人,要观何种法,在禅观所缘的境界,他的范围是如何,

为什么本来一乘的佛教,现在佛要说三乘的方便的权教咧,为什么不直说单刀直入地说一乘佛教的究竟处,让众生成佛,因为佛在经典里面讲,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唯愿世尊告诉我究竟与方便是什么?权教与实教又如何来圆融它,因为这些都是佛讲的,里面是不是有矛盾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8-2 这里讲的是小乘的一些修行法,还有大乘净土的观照法,都不是一佛乘。一佛乘没有能所观,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注释】

【“何等禅境界”:“境”与“界”须】要【分开】来【讲。

“禅境”,为禅观所缘之境;

“界”为界限,】是【指此等所缘境之界限、范围。

盖修习禅定必须作禅观,而禅观又必须有所缘之境:】

在座诸位,这里还不是讲佛的观,佛没有能观所观,入门,这里是说入门的时候,需要一点境界来观照,还没有达到佛的没有能所,所以这里讲的是小乘的一些修行法,还有大乘净土的观照法,都不是一佛乘。一佛乘没有能所观,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如修四念处观,其所缘境】诸位,【为身、受、心、法;】

整个《阿含经》都是讲这个。汉传的佛教翻译了《阿含经》以后,就把《阿含经》的菁华节录出来,就是不净、苦、空、无常、无我,

好!简单解释一下,我们这个色身是不清净的,只要一发生车祸、车子一压,你里面的血,全部就流出来,

如果这个色身死了以后不火化,那么一个礼拜的尸毒,你就受不了,

就像前几天在我看那个Discovery频道,还要那个国家地理频道,他们都有在讲那个战争的恐怖啊,他说那个二战期间美国跟德国打起来,在欧洲打起来的时候,那个德国开那个战车来,那美国的兵挖那个战壕,结果那个炮弹一直打,全部的都是尸体,然后一个也不敢起来,掩埋尸体,因为德军就在前面啊,然后剩下最后一个阵地呀,死守这个阵地,美军还没有来救援的时候,死守那个阵地,剩下一百多个,那全部都是尸体,几千人,

那尸体怎么样?一直开始发臭,有请那个剩下的老兵,没有死的老兵起来请,他说:战争使人丧失人性,在那个时候你不会顾虑到道德跟良心,你只知道说对方的坏,我们枪拿起来的时候,四周围全部都是尸体,全部都是,你闻到了很臭的这个尸体的味道,很臭,

然后那个炮弹打来的时候,那个树,高大的树砸下来,肚子没有东西可以吃,又饿,救援的军队没有来,饿到发抖,尸体统统在旁边发烂、腐烂,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发臭、恶臭,你不敢起来埋葬他,因为起来,机关枪就打死,就躲在战壕里面,德军就给你困住。

我看到这个报导,就告诉我们大家,我们这个色身,身不净,

那么受就是苦,换句话说,所有的众生都过着痛苦的日子。因此佛说,愚痴的人才会用这个有限的生命,不净的色身去追求无限的欲望,那追求不完的,观受是苦的。

最近呢?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有一个年轻人,下去游泳,他去玩这个冲浪,玩这个冲浪,冲浪板,你知道吗?我没有玩过,不知道,我都是看电视的,冲浪板,这个年轻人,哇!很喜欢,跑得很远,

结果不晓得它那里面有鲨鱼,不知道。冲浪板跑得很远,它那边也没有人管理,他自己去玩,玩那个冲浪板,结果怎么样子,来了一只大白鲨,怎么样?咬下去的时候,一条腿给咬断了,哇!那个血整个喷出来,还有那个鲨鱼咬到那个冲浪板,啪!那个冲浪板断掉,冲浪板,你看那个鲨鱼的咬合力,吓死人了,

后来这个鲨鱼起来的时候,他就猛捶它的眼睛,因为他有看到这个在紧急碰到鲨鱼的时候,怎么样?他就一直打它的眼睛,后来这只鲨鱼就游走了。断掉一条腿,全部都是血,他赶快游游游,已经没办法了,游上岸,没有死。

这个就是师父讲过的那句话,冲浪本来很好玩啊,是不是?这个世间所有的美丽都伴随着死亡,这个伴随着死亡,要用宽大的角度来解读它,不是那种断气的死亡,就是这个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有痛苦的阴影,如果你那个痛,你想要不受到这个痛苦,那么你就一定要节制你的欲望。

观心无常,我们这个心,刹那之间妄动、闪动,无明没有断,刹那之间执著、分别、无明,所以这个心,从来就是刹那变化、刹那变化。妄念念念薰习,

那么观一切法本身就是无我,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念念妄动,观法无我,

【修十一切处则缘青、黄、赤、白四种颜色;】这我们讲过了,刚刚开始这个颜色是很少的,最后遍整个宇宙,是青色、黄色、赤色、白色。修十一切处,则缘青黄赤白四种颜色,这我们讲过了。

【修四空定则缘空、】还有【识等;】这我们在《楞严经》也讲过,所以这《楞伽经》等于在复习三藏十二部。

【其它如白骨观缘骨相及其白色,】所以,师父常常鼓励大家,你们可以到殡仪馆去看看,再来去火葬场看看,当那个烟囱冒出了一股白烟,你就永远消失在这个宇宙。你现在这个色身,就会永远消失在宇宙,

人不是纸张,可以回收。诸位!人的生命不是纸张,纸张可以回收再利用,现在人讲求环保;人一死了就回不来了,就回不来了。讲这句话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于要珍惜。

【九想观缘死尸变异坏灭相,】这个泰国的比丘,因为泰国,小乘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很尊重出家人,从我们去泰国就知道,连那个泰皇或者是皇后,见到出家人,都是这样子的很恭敬地问好:(泰语:您好吗)。(泰语)就是您好吗?您好吗?这样子。连国王皇后都很尊敬。

在泰国你一上公共汽车,你不用怕没有位置(位子),你一上去就有人让位置(位子),连坐飞机哟。连坐飞机,我到泰国去的时候……他们泰国的比丘,要披上这种袈裟啦,不披上这种袈裟,他们不承认的啦。到泰国去要披上这种袈裟,穿到北传的,他不承认的。披上这种袈裟,你一上飞机,旁边如果是女众,那个女众立刻就闪开来,那个位置(位子)立刻就调动,那个比丘旁边不会坐女众的,不会有女众的。他们是如此的尊敬出家人,非常的尊敬。

这泰国有一种修行法,叫做观尸体,他们有一种是愿意自己供养,譬如说:尸体死了以后不火化就放着,然后这些比丘就有一点距离,就每天坐在尸体前面观、观,从开始断气,放着一天、两天、三天,就不火化,有先写契约书,我死了以后,供养给什么僧团,去观照观无常,就躺着,摆着了以后,就开始腐烂了,开始有苍蝇,开始有恶臭。

结果有一个比丘,修了以后一直呕吐,中午吃不下,因为他们过午不食。那么有一个比丘坚持观照,结果因为尸体太严重了,感染到尸毒,那个医院告诉他说:你不能再太靠近这个尸体了。有的人呕吐,有的人饭吃不下,有的人闻到恶臭,一直瘦,因为吃不下饭。

有的人去感染到尸毒,尸体的毒,一定要立刻解毒。然后医生就告诉他说:哎呀!师父不能再接近这个,它有尸毒啊!你的命都没有了。因为我们这个是五谷的色身啊!这个尸体有毒素,有毒素。

所以,你知道吗?在座诸位!当大地震的时候,一次死几万人,你知道要在最快的速度要做什么工作?掩埋。为什么要做掩埋?你知道吗?就是尸体有尸毒,不掩埋,你活人就会被感染。

好了,所以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一块会腐烂、会臭、会变化,这个色身是会烂、会臭的一块肉。事实上就是这样,所以这些观照,看看你能不能看开一点,不用死执不放。所以九想观、缘死尸变异坏灭相。

【以及慈悲观、净土十六观等。】净土十六观经,我们讲过了。

【此等观境必须有界限,不可漫无止境,是故此句魏译本作:“禅者观何法?”简述此句之义为:修“禅”定应观何等“境”】界【?其“界”限、范围为何】(是如何)【?】

   8-3 此问究竟与方便,权与实如何相融?

【“云何有三乘”: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乃为欲令众生入于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究竟要成佛了,【为何又说有三乘?】为何又说三乘?

【为何】佛【不直说唯一佛乘,唯此为真,无若二若三?】二就是也没有,就像二乘、大小乘,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都没有的,若二,简单讲也可以叫做权实——权教、实教,若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

【诠论】

【此问究竟与方便,权与实如何相融?】因为这个都是佛所讲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9 经文19:【缘起何所生(10)?云何作所作(11)?】

    ◎【缘起何所生(10)?云何作所作(11)?】

    9-1 在座诸位,这个缘起法就是佛(讲的)一切《阿含经》的依据。

在座诸位,这个缘起法就是佛(讲的)一切《阿含经》的依据。

缘起法,那么不是善法,就是恶的缘起。这缘起法分两个:善的缘起感得善果,恶的缘起感得恶果。

所以缘起法,“缘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意思就是这个善法,还有恶的缘起法,何所生就是从何而生起,

世尊不是讲吗?缘起法是空无自性,云何,就是为何,还有能作与所作,

诸位!能作与所作重点在哪里?所作业不亡,所作的业,所造作的这个业果,为什么叫做业果?这个业有业因、业缘、业果,是有果报的。

这两句是问:善恶的缘起,以及所作的业果。

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善的缘起,还有恶的缘起法,到底是从哪里生起来的?

缘起法,世尊说:缘起法是空无自性,本来无一物,既然都空无自性,为何还有能作与所作?

既有能作所作,所造作的业果,就不会失去,就要受果报。世尊,诸法不是缘起空无自性吗?为何还有能作所作?

能作所作以后,还产生种种的业果,就是业报。为什么?这第十一问,所以缘起何所生,这第十问,云何作所作,这第十一啰,这括弧,你们自己看就看得懂了。

   9-2 缘起法,最重要在强调空无自性。空无自性,简称空性,而且是通用于整个宇宙。诸位,了缘起法就见道,见缘起即见道。

【注释】

【“缘起何所生”:佛说一切法因缘生,是名为“缘起”。】

缘起最主要在讲什么?缘起法,最重要在强调空无自性。空无自性,简称空性,而且是通用于整个宇宙。

诸位,了缘起法就见道,见缘起即见道。

诸位,见缘起即见道什么意思?见缘起即见道,见诸法空无自性即见道。道,一切道,本自空无自性,所以,见缘起即见道。

这是佛在《阿含经》里面讲的,那么见空无自性,一切法空无自性,就见道。

所以道在哪里?道在屎尿中,道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相中,道在山河大地中。

诸位,哪一个山河大地不是缘起,哪一个色身不是缘起,哪一个颗粒微尘不是缘起,哪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不是缘起?

既是缘起,即是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究竟平等,并无善恶、来去、生灭、增减,俱不可得。因为它都是缘起。俱是缘起故,

所以,《华严经》讲什么?《华严经》讲法界缘起,范围就更大了。

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这个缘起,是因为父母亲,这个范围就比较小了,就比较小了;

那么,法界的缘起就比较大了,也就是说:这个缘起法是适应于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是空无自性,缘起就是如幻,

而我们在缘起的如幻的假相里面迷失了,就变众生;如果我们在缘起里面空无自性,觉悟了,就成为圆成实。

所以我们说:缘起自性就是空无自性。

如果迷了,就把缘起法当作是真实法,那么就会变成遍计所执,所以遍计所执就是众生迷了,就拥有遍计所执性

(遍计所执性:乃唯识宗所立三性之一。又称遍计所执相、分别性、分别相、妄计自性、妄分别性。略称遍计所执、计所执、所执性。凡夫于妄情上,遍计依他起性之法,乃产生“实有我、实有法”之妄执性。由此一妄执性所现之相,仅能存于妄情中,而不存于实理之中,故称“情有理无”之法、“体性都无”之法。此种分别计度之妄执性乃周遍于一切境者,故以“遍计”称之。〔解深密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成唯识论卷八〕(参阅“三性”563)[1]p5617——《佛光大辞典》。遍:即是一切法相。把一切法都计为“我”而去执著成为我执、法执。而这是“妄”而非“实”。——校对者自解);

那么,圣人悟了,就拥有圆成实性。

那么缘起法本身空无自性,所以,缘起法是佛在四阿含经里面,每一篇统统是讲缘起,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统统是缘起。所以说:见缘起即见道,

为什么叫做见缘起即见道,缘起就是条件所构成的,条件所构成的就是无相,

你就不会说:我要去意大利威尼斯水都,到威尼斯水都,去干什么?看到很多人,在这个广场,怎么样,很多的鸟,鸽子飞下来吃东西,喂一喂,然后船又坐回来。无聊!

    9-3 诸位,当你有证量,悟得本心、悟得本性的时候,你见缘起,诸位,全世界你都看完了。

诸位,你内心里面迷茫,就会对世间的假相有好奇心,当你大悟的时候,不离本处,就得到本来的智慧,佛陀的智觉圣智。你一切,你都不在乎,你也不会去执著。

诸位,当你有证量,悟得本心、悟得本性的时候,你见缘起,诸位,全世界你都看完了。

全世界的动物,全世界的植物,山河大地,我相、人相、众生相,哪一项不是缘起。

是的,缘起就是空,所以见缘起,就是你已经见到了全世界的风景,全世界的风景。

不是山高一点,就是丘陵低一点,人种不是红的人种、黑的人种、白种,不是高就是低,对不对?不是男就是女,你怎么看都是缘起。

到哪里,到欧洲去,最多就,葡萄酒,是不是啊!葡萄酒,那葡萄酒是不是缘起啊?是,是缘起。到美国以后去看什么?就喝咖啡,咖啡是不是缘起?也是缘起,那这个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是让你值得感觉稀奇古怪的,奥运是不是缘起?是缘起,

所以六祖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讲什么?缘起,重点在讲性空,其性本空,其性本空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沙土埃。众生看了是有啊!而圣人看了,圣人看了是没有。

【然此能生一切诸法之因缘,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9-4 一切法既然因缘所起,为何还有能作与所作?最后还必须受到这个果报?

【“云何作所作”:“作所作”】就是能作与所作,【即能作与所作。

谓一切法既然因缘所起,为何还有能作与所作。】同时能作所作,

最后还必须受到这个果报。为什么我们被果报困在这个色身里面,没办法解脱。

【诠论】

【此二句问善恶缘起,及所作业果。】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经文20:【云何俱异说?云何为增长(12)?】

    ◎【云何俱异说?云何为增长(12)?】

    10-1 云何为外道以四句为本,辗转成百非,变成一切的邪见,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归纳最后不是断见就是常见。

这是指外道,云何、俱、异、俱,就是亦有亦无,亦,就是非有非无,俱,就是也有也无,

外道执著有多端,一、执著有,要不然就执著无,要不然就执著有无,要不然就执著亦有亦无,要不然就是执著非有非无。

所以,云何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之外道说,亦有亦无叫做双亦,非有非无叫做双非,那个不是飞到天空去的那种飞,双非,是非的非,

所以,云何是外道所执的有、无、俱,亦有亦无,异,非有非无,这外道所说。

云何为外道以四句为本,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以这四句为根本辗转变成百非,

这一切邪见令众生迷惑,令众生迷惑。但是归纳起来不是断见、就是常见,

所以,云何为外道以四句为本,辗转成百非,一切的邪见令人迷惑,令众生迷惑。

所以,云何俱异说,这十个字是说,外道妄执有多端,不是执有,就是执无。不是执亦有亦无,就是执非有非无。

云何为外道以四句为本,辗转成百非,变成一切的邪见,令人眼花缭乱,不过归纳最后不是断见就是常见。

为何这些外道,辗转成百非就增长,以四句为根本,增长成百非。

    10-2 这有一个重点,重点就是起点错,知见的起点,如果错,你就永远不能成佛。你怎么讲都不对,成百非。所以,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

【注释】

【“俱异说”:外道之妄执多端,然不出于有无四句。四句者为: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俱”即是“亦有亦无”之双亦,“异”即“非有非无”之双非,然此四句皆以有无为本。】

【“增长”:】是【外道以四句为本,展转增长而成百非,故称增长。】

百非就是,只要是外道知见,你怎么演化、演练统统都不离断见跟常见,就一定不对。

这里有一个重点,辗转增长而成百非,这有一个重点,重点就是起点错,知见的起点,如果错,你就永远不能成佛。你怎么讲都不对,成百非。所以,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

诸位,你在家不修行,还没什么关系,要碰到那个恶知见的,引导你掉进火坑的,让你倾家荡产的,如果你长得漂漂亮亮还被骗的,敛财骗色的,为什么?这个就是外道,到最后,你本来发的心要想修行,到最后怎么样,人财两失。

有时候,我们觉得很难过,就是像前几天报导的,说有一个假藉是济公,那么,她的爸爸生病,这个小女孩很孝顺,就去神坛,这就很糟糕了,不是神坛都不好,大部分的神坛都是好的、都是帮助人家的,

可是,她却碰到一个坏人,这神坛看了这个小女孩可欺,这个小女孩才十几岁,她一心一意就是想虔诚的拜神,来求得爸爸这个身体健康,

这个神坛的那个红头师巫就骗她,就骗她说:你要爸爸身体好,很简单,你爸爸最近这个运势不好,那么你只要跟我双修,你献出你的身体,你如果真的孝顺,就献出你的身体,然后我就把你爸爸的厄运改变掉。

因为她才十六岁,根本就不懂得来龙去脉,这个小姑娘又长得漂漂亮亮的,既然这样子能够让爸爸好,一切牺牲我都宁愿啊,就这样子,就发生了事情。

后来这个就被人家抓起来,抓起来了,他怎么讲呢?她是自愿的,意思要脱罪啊,抓起来要判刑、要判罪了。

所以,现在变成说:在台湾偶尔你就会碰到像这样子,让人很难过的事情。到处都是陷阱,你不晓得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尤其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她怎么会知道那个是坏人呢。是不是?

所以内心里面,如果充满了智慧,就不会碰到这种事情,一碰到就赶快远离,你就知道了。

【义贯】

【外道之有、无、双亦(“俱”)双非(“异”)四句为从何而来,又此四句又如何“增长”发展成百非,及一切邪见,令人增长痴惑?】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经文21:【云何无色定(13)?及与灭正受(14)?】凡夫的四空定,二乘人的灭受想定,有什么差别,是问这个。

    ◎【云何无色定(13)?及与灭正受(14)?】

云何无色,这个就是无色界,无色界就是四空定。

所以说:云何无色界的四空定,这是凡夫最高定,凡夫最高的定就是……所以云何无色定,就是什么是无色界的四空定,

及与灭正受,正受就是三昧正受。这个就是二乘人,灭,就是灭受想定,就是灭尽定,以及与二乘人的灭尽定,三昧的正受,正受就是正定。

简单讲:及与灭正受,正受就是正定,及与灭,这个灭是灭受想定,及与二乘人灭受想定的正定。

及与二乘人灭受想之正受,就是正定。即小乘人的灭尽定,这个是凡夫之定,还有二乘人之定。

整句的意思是,凡夫和外道最高的定,是无色界的四空定,那么小乘人的灭受想,正受就是正定。有什么差别?就是问有什么差别,凡夫的四空定,二乘人的灭受想定,有什么差别,是问这个。

【注释】

【“无色定”:为无色界之四空定,为凡夫之最高定。

【“灭正受”:“灭”为小乘之灭尽定;“正受”为三昧正受,义为正定,以其为小乘圣人所修,故为正定,以别于凡外所修四空定之为邪定。】

【义贯】

【凡外所修之“无色”界四空“定”,“与”小乘圣者所修之“灭”尽定之三昧“正受”,有何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经文22:【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15)?】既然已灭了想,而入于无想之定,为何于寿将尽时,又会“从定”中生出“觉”想?

    ◎【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15)?】

云何为想灭,那么想灭,就是无想,想灭呢?就是无想,外道的无想定。什么是外道的无想定呢?

何因从定觉,是什么原因,这个无想定的人,寿终后,又生出觉想,竟然没出三界。

这刚好我们楞严经讲过了,这个就太好了。楞严经讲到这个无想定,就像被冰冻的活鱼,这一只鱼被冰冻起来,冰冻起来,等到明年的春天,这一只鱼解冻以后,又活过来了,这个就是无想定最好的比喻。

整句的意思就是说:什么是外道的无想定,这想灭,灭掉了想,当然就无想了。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无想定的外道人,寿终之前,临命终前,又从定中生出了妄觉之想,这个觉是妄觉,觉就是想,何因从定觉,从定中又生出觉想,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想灭”:为凡外所修之无想定,此定抑制意识,令不起现行,】

这个抑制意识是什么意思,就是强追它,就是完全用克制的强追它,让它不起这个念头,不是了悟能缘的识心,是依他起,空无自性,而是强迫它,让它不起现行。令不起现行,

简单讲:令不起现行,这重点在哪里,就是种子没断,此定抑制意识,令不起现行,这重点在哪里,重点就是根本没断,习气没断,种子也没断。

【而现出无想之状态,】只要有人都会有想,强追令自己无想,那种子也没断,习气也没断,这样的修行,怎么能够成就佛道。所以称为【故称“想灭”。】

【“何因从定觉”:凡外修无想定,灰心泯智,命终后,】

这个灰心就是强追让心识不起现行,泯智,就是没有智慧,这个泯就是灭,灭去本有的智慧。

这个灰心泯智,就是强追令这个心识不起现行,同时也泯灭了我们本来的智慧,

命终之后【可感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其寿将尽时,又于定中有觉想生。

此问:既然已灭了想,而入于无想之定,为何于寿将尽时,又会“从定”中生出“觉”想?】刚好我们在楞严经都讲得很清楚了,在这里一点都没有疑惑。

【义贯】

【凡外所修之无想定(“想灭”),其行相如何?又,无想天之天人于寿将尽时,“何因”又令其“从”无想“定”中生出“觉”想?】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经文23:【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16)?】此二句为问从禅定所起之神通妙用之行相。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16)?】

这个文字实在是太简单,简单到不知它在讲什么,这个要慢慢的解释,

云何,这个所作是什么意思,这个所作就是一种禅定的妙用,禅定所起的神通妙用叫做所作。这个所作就是神通妙用的意思,生就是生起,

那这句的意思是说:云何菩萨在禅定当中所生起的神通妙用,这个生起,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所作呢,所作,就是菩萨所作的禅定功夫,菩萨所下的禅定功夫。

那么有禅定的功夫,当然就会有妙用。有妙用,最主要是什么,最主要是得意生身。

这个重点在哪里,什么是菩萨禅定中意生身所起的神通妙用,如何生起。这最重要是在讲意生身,意就是意念的意、意思的意。生,生死的生,再来就是身体的身。意生身。最主要在强调这个,

大慧菩萨就是用这个意生身来的,所以你在看……如果我们凡夫在看这个楞伽会上,你看到的只有比丘,你看不到意生身的菩萨,那是微细的那个定力所产生的这个身体,不是粗糙的这个四大,所以你眼睛看,你根本就看不到,你看不到的。所以菩萨的意生身后的神通妙用。

接下来,进去及持身,这个是指它的神通妙用不离本处,进,所谓的来,进来,去,就是往,那么进去的意思是一来一往,简单讲:在法界当中一来一往,出现在十方的刹土,因为它有神通妙用,所以来往,进就是来,去就是往,来往十方刹土大作佛事。

及持身,又能够,持身的后面加两个字不动,又能持身不动,持身不动,什么意思,持身不动,就是不离于本处。

意思就是,你看这个色身他没有在动,他眼睛闭起来就在禅定里面,可是他的神识得意生身到他方世界去大作佛事。你看他就在定中,那就是不离本处。

所以这个持身,意思是身心恒不动,得意生身的人,身心不离于本处恒不动,但是意生身大作佛事啊!往来十方刹土,

那么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什么是菩萨禅定中得意生身所起的神通妙用,这个一来一往能于十方刹土大作佛事的意生身,但是又能够让持身心整个不动、也不离本处。即得意生身大作十方佛事,不离本处,也就是用眼睛看,事实身心不动,但是得意生身能遍十方大作佛事,神通所起的妙用。】

【注释】

“所作生”:“所作”即禅定所起之神通妙用;“生”即生起。】

“进去”:】就是【即往来。】

“持身”:】就是【即持身不动。有二义:一、谓恒于定中;二、谓菩萨能身不离本处,而于各恒沙刹土现身度生,此乃得意生身之谓也。】

【义贯】

为何从禅定中,有种种神通妙用(“所作”)“生”起?又为何此神通能令菩萨往来(“进去”)诸佛刹土,且又能令之“持身”不动,不离本处?】

【诠论】

此二句为问从禅定所起之神通妙用之行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2-22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经文24:【云何现分别(17)?云何生诸地(18)?】如何“现”身说法,而“分别”诸法之种种性相差别?菩萨如何而得悟入(“生”)于“诸地”?

    ◎【云何现分别(17)?云何生诸地(18)?】

这个是讲如来,上面补两字更清楚,就是如来云何现身说法,分别种种的性相,就是如来云何现身说法,分别诸法的种种的性相差别,是指佛说法。

接下来,云何生诸地,就是菩萨如何,这补两个字更清楚,云何的底下补两个字叫做悟入,开悟的悟,不是误人子弟的误,开悟的悟,悟入而生于菩萨之十地,诸地就是从初地到十地,说;菩萨如何悟入而生于菩萨之十地,诸地就是诸十地。

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如来云何现身说法,而分别种种的性相的差别,这是讲如来如何的现身说法。接下来是讲菩萨,菩萨是如何悟入而生于菩萨的十地当中呢?

【注释】

“云何现分别”:此问如来如何“现”身说法,而“分别”诸法之种种性相差别?】

“云何生诸地”:“诸地”】就是【即菩萨之十地。此问:菩萨云何而得悟入于诸地?此句唐译作:“云何入诸地?”

【义贯】

【如何“现”身说法,而“分别”诸法之种种性相差别?菩萨如何而得悟入(“生”)于“诸地”?】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经文25:【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19)?】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又往何处去受生?

【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19)?】

这一段又变成很复杂,破就是能破,能破三有,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的意思。能破三有、出三界的是谁,

那么,这个佛子破了三有的时候,是在何处破?何处打个问号“?”身?打个问号“?”以何身破三有,云何破,就是如何破三有?又是一个“?”

所以,这个何处破三有,用何身破身破三有,是如何破三有,这里有三个“?”何处?身?以何身破三有?是如何破三有?又是一个“?”所以此处应当有三个“?”而不是一个。

接下来,往生何所至?破三有、出三界后,往何所至,往何处去受生?

那个生,不念就更好,念了以后,念起来就怪怪的,往生就是往何处,往何所至,这个生不要念出生,那更容易了解,

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往何所至?就是往何处去受生。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又往何处去受生,所以往生,就变成往何处去受生,何所至就是往何处去受生。

那么贯穿起来就是,能破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出三界的到底是谁?

此佛子在破三有的时候,是在何处破三有、以何身破三有?又是如何破三有?

破三有后,破三有、出三界后,那么往生何所至?这到底往哪里去受生咧?去投胎咧?受生就是投胎。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到底又往哪里去受生咧?

是不是请世尊跟我们谈一谈,毕竟凡夫不了解,破三有出三界要到往哪里去啊。

【注释】

【“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亦即三界。】

【“何处身云何”:】何处、身、云何、那么就三个?号,【应作“何处、身、云何”,】也就是【亦即“何处?(以何)身(及)云何?”。】

意思是说【义为:此佛子破三有】的【时】候【,是在“何处”破?以何“身”破?】三有,以【及如何(“云何”)破?】

【“往生何所至”:谓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又往何处去受生?】投胎的意思,转世的意思。

【义贯】

【能“破三有”而出三界的人是“谁”?此佛子在破三有之时,是在“何处”破?以何“身”破?又如何破法?且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又到何处去受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6 经文26:【云何最胜子(20)?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21)?最胜为我说。】诸位,学佛就学这两个字,就是身心,就是自在。

【云何最胜子(20)?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21)?最胜为我说。】

云何,就是要怎么样,才能入菩萨位,因为最胜子就是菩萨嘛。最胜子就是法王之子,最胜子就是佛子,就是菩萨嘛。

所以这一句不困难,云何才能入菩萨位,而堪称为佛的最胜子,为佛的法王之子,为佛之子。

何因就是如何,得神通,补两个字才看得懂,才能,何因,就是如何才能得神通,就是如何,要怎么样才能够得到六神通。

以及自在三味,这个及后面补两个字身心,

诸位,学佛就学这两个字,就是身心,就是自在。

诸位,如果你今天学佛,用自己内心里面的那一把尺量量看,你学佛以后……你十年前还没学佛,或者是去年你还没学佛,今年学佛以后,很有幸运,很幸运的刚好来听楞严经、或者楞伽经,听了以后,你有没有觉得自在一点,如果说:你觉得自在很多了,那就表示你走对路了,你走对路了。

如果说:越学越困扰、越执著,容不下别人一丝一毫的意见,看法跟我们不一样,越学越烦恼,别人修法跟我们也没关系,可是我们却好像同情别人,又好像愤怒别人,在这个模糊的空间里面,变成自己没办法坚定自己的清净心,那么这个就是走错路了。

因此修行记得,看到了目标跟终点,不要左顾、也不要右盼,左顾着有、右盼就着空,看到了终点直驱终点站。

就是万缘放下,就算你今天有幸运听到佛法,而你四周围的人,亲戚朋友,乃至于你的丈夫,或者是你的老婆,或者你最尊敬的人,他就是跟你持反对的态度,你不要左顾也不要右盼,记得,直奔终点。

不要管别人,学佛,师父,已经告诉你了,有时候在法上,你不能……不得不自私。

你的老公每天反对你,你还想度他,诸位,有时候要省一省时间,不是我们不慈悲,是你无奈的必须接受,这样客观的环境存在,他是你老公,又生了三、四个,你又不能搞离婚,也不能跟他搞对立,

诸位,这个时候你必须学自私,你一定要先照顾自己的清净心,其他的你不要去管那么多,不要去管那么多。

这一种自私是不得已的,不是叫你自私自利,不是这个意思,是很无奈的,你必须先照顾这一颗清净心,你没有那种时间,你没有那种多余的时间,要是他有因缘,自己就会慢慢……

像我出家以来,我也很少跟家人在联系啊,家人对我出家,也有一些不能够理解啊,但是我也不急着跟解释啊,后来家里的人,人家从侧面跟家人讲,你这样的弟弟出家不容易啊,我们要随喜赞叹,欸!他慢慢的感觉,别人也是这样的认同,就慢慢地改变这个观念,后来我们全家都学佛了。

你看,这个就是一种……度众生,你不能急于一时,度众生,你要持续战,不能打游击战,打一两次,你没有办法,需要一点时间,从你本身做起,你要做的让对方感动,对方不能感动,拉倒。不然能怎样?

所以很多人会在这个十字路口,圆环里面打转,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度我老公,或者是男众,我想度我老婆,可是她就跟我搞对立、打对台,让我心神不宁,不要这样子。

有智慧的人就把他观照,他是你的善知识,以后来讲,不要讲你老公,看到你老公来了,你就说:我那位善知识又来了,这样子讲比较不会那么痛苦。对不对?讲起来,两个人为了佛法又吵得不可开交,这样也没什么意思啊!所以,这样子你的日子就会好过多了。

所以,如何才能得神通,以及要怎能么样(才能)身心自在之三味,

诸位,不要讲三味啦,身心自在都不得了,欸!身心自在。

如果你今天觉得说,哇!我听到这个楞严、楞伽内心法喜充满,我对这个楞伽经打死不退,哎呀!不管我从多远的来,或者屏东、台南,或者是更远的来,我始终坚定我的理念,不怕辛苦,欸!那么这个人了不起。

因为了解法,才能够解救我们的法身慧命,世间你有钱没有用,有钱,很简单,你买得到床铺,你买不到睡眠,你彻夜难眠,你买再好了的床铺也没有用。你买得到书本,你买不到智慧。是不是?Is it so ?是的,就是这样子,

所以今天记得,我们来学佛,说是听结缘的也好,你至少给自己一个自在,我听了这几年了,还真的要学自在,放下。

云何三味心?心就是心相,三味的心相到底又是如何,意思就是要处于什么心态才叫做三味,叫做云何三味之心。

这个心上面补一个之才看得懂,什么是三味的心,意思是三味的心相是什么,要怎么样处于心,哪一种状态叫做三味,心要处于哪一种状态,叫做三味的心灵的状态,这一句用现代语言来讲,云何是三味之心?三味的心相到底是什么?

但是我告诉你,这一句只能四个字,唯证相应。只有证量的人才能够相应,这个没办法告诉你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种对生命的一种喜悦,喔!完全都在定中。

所以喜悦是生命的本质,而且定也是最支持喜悦的那一颗心,最支持喜悦的那一颗心,就是禅定。有禅定就有喜悦的心,你就找到了生命的本质。

我们生命的质是喜悦的,但是,我们现在把它搞得非常的苦恼,所以佛陀说:要注意听,我们的生命是很单纯的,可是我们因妄想颠倒,把它搞得太复杂,所以,我们现在要告诉佛弟子一句话,你的生命越单纯,食衣住行越单纯,那么,你的生命就越接近真理。

我们的生命本来很单纯,这佛陀讲的,说:我们的生命本来很单纯,但是,因为我们的妄想,把它搞得变成很复杂。痛苦不堪,妄想纷飞,因为我们没有禅定的功夫,没有喜悦的三味的心,所以搞得很复杂。

最胜为我说。最胜就是希望最殊胜的法王,为我解说,希望最殊胜的法王为我来解说。

那么整句把它贯串起来是说,云何要怎么样才能入菩萨位,堪称为佛的最胜子,也就是法王子,要如何才能得六种神通,大神通,以及身心自在的三味,

请问佛:三味的心相又是如何,心处于哪一种状态又叫做三味,希望最殊胜的法王,不是法王子,法王子是菩萨,法王是佛,为我解说。

所以,我们看了经典以后,一点都不迷惑,你现在就知道要称法王,整个宇宙唯一够资格称法王的,就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没有第二个人。

【注释】

【“云何最胜子”:“最胜”为佛,“最胜子”为佛子,亦即菩萨。】也就是菩萨。【此问:如何才能入菩萨位,为法王子?】

【义贯】

如何才能入菩萨位,堪称为“最胜子”?如何才能“得神通,及”身心“自在”之“三昧”?“三昧”之“心”相为何?希望“最”殊“胜”之法王“为我”解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17 经文27:【云何名为藏(22)?云何意及识(23)?云何生与灭?云何见已还(24)?】

◎【云何名为藏(22)?云何意及识(23)?云何生与灭?云何见已还(24)?】

这二十个字啊,足足让解释得很久,因为这里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总复习,

    17-1 第八意识的藏识就是我爱执藏,就是那个种子里面,就一定会加一层执著。

云何名为第八意识的藏识,第八意识的藏识就是我爱执藏,就是那个种子里面,就一定会加一层执著。

云何名为第八意识,诸位,种子跟习气统统储存的仓库,就是变成我爱执藏。

    17-2 这个第七意识翻译成中文叫做染有我,就是叫做未那识。未那识叫染有我,我们所说的染色,就是说:我们清净心就把它染黑了。我们清净的第八意识,其实是清净的,结果把它染有我,染有法,认为有我执、还有法执

云何意,就是第七意识,什么叫做第七意识,注意听,第七意识缘自心,因为它把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叫做缘自心,同时作为前六识的依据,叫做意根,

意思就是,第七意识也缘内也缘外,第七意识缘内,(执著)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就是第八意识的见分补上一个我执,还有染有,还有法执。再来,又做为外缘,(执著)诸外境诸法,而生起诸见,诸见就是看法,种种的知见。

所以,这个第七意识翻译成中文叫做染有我,就是叫做未那识。未那识叫染有我,我们所说的染色,就是说:我们清净心就把它染黑了。

我们清净的第八意识,其实是清净的,结果把它染有我,染有法,认为有我执、还有法执,要不然怎么称之为无生法忍。

无生,这个生可以解释说众生,或者解释作当体即空,所以,无生就是无众生,没有五蕴生,简单讲:无生法忍是两个空连接在一起,一个法忍、一个忍,一个印可。

    17-3 无生法忍是指人空,还有法空统统不可得,就是成佛的忍。忍就是印可、印证。

无生法忍,无生是指五蕴皆空的人空观,无法忍是万法皆空的法空。

那么,无生法忍是指人空,还有法空统统不可得,就是成佛的忍。忍就是印可、印证,

所以无生法忍是两种空,为了破除人空、法空,达到佛的绝对的无生之旨,所以称为无生法忍。

所以如果你讲无生忍,那就是包括一切忍,

但是,如果详细讲无生法忍,就变成无生,就是无众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没有众生,就是五蕴皆空。就是人空智的意思啦!用智来印证啦,

那么无法忍呢?那就没有万法,万法当体即空,这个叫做法空。

所以无生法忍就是人空、法空的贯串。忍就是印可,就是用智慧来认可它,这个忍不解释作忍耐。

那么,无生法忍就是佛的智慧,印证为人也空、法也空,叫做无生法忍。

    17- 4 诸位,为什么这个宇宙出现生跟灭,很简单,这个宇宙都是共业所感,每一个众生都有第八意识的微细生灭,还有第七意识的生灭相。因此我们这个世间看起来生生灭灭,其实没有外境,是生灭的主观意识,看出去的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本来就没有生灭,只是因为妄动变成有生灭,变成有生灭,就好像真的有一个我。还有真的一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为什么?那是因为妄动,所以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正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就是说不落入两边,也不落入生灭的善恶相。

讲到这个第七意识,这个空性的智慧就很重要了,此第七意识的未那识,以及接下来识、(第)六意识,就是唯识第六意识,识的旁边写分别心,分别心就是第六意识。

那么意就写个,我法二执,那么一看就知道我爱、我慢,我贪、我爱,这个统统一个我,有我、我所是怎么来的,就是由第七意识来的,染有我,执著一个我,万法都有一个自性,万法有自性就是染有我。

我们看的那棵树,以为那棵树是实在的,可是那棵树是空无自性的。是因为由自己的意识肯定了,主观的意识肯定了外在客观的树,所以,你误认为那棵树是真的。

一座山由主观的意识,认同那一座山是实在的,所以我们去爬爬山啊,我家有后山啦,怎么样。

可是大智慧看,是因为你染有我,才分内外啊!外面一座山,问题还在主观意识。你着了一棵树,问题还在主观意识,所以万法的问题,还是在心的主观意识上。

万法唯心造,就是万法唯心识所造。心识所造就是变现能缘、还有所缘,能所不断执著那个影像,那么这个就是唯心所造。

诸位,如果我们有一天唯心识所造,转换过来了,转识成智了,那么那个时候就是怎么样,识,当体即空,识就是性、识性。

那个时候,五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七大即空不可得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万法唯是一心、唯是真如,因为识当体即空,就见性。

因为识是依他起的,他是空无自性的,因境而有识,因为有客观,所以有主观,主观的识心分别,当体即空就见性,不离本处就见性。

那么见性以后,就转所有的世间,全部都是本性的显露。

所以六祖讲: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诸位,这个能生万法,很多人解释是不对的,能生万法的意思是,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生是出现的意思,我们的本性能够出现在万法当中。出现于万法当中,就是全部都没有生灭的东西。

就是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我们的本性是什么,能显现在万法当中,了悟万法都是心识,刹那所构成的,了悟相本空,性还是空,所以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我们的清净自性,能够显现、出现于万法当中。了悟万法性相都是一个真心,都是不可得,要这样解,要如是解答。

所以云何第七意识染有我,以及第六意识的分别识心,因为第六意识缘外境,还有自己想像。

那么第七意识缘内,八识的心,第八意识的心,还有缘外境诸法而生起诸见,我爱、我贪、我慢统统都是第七意识。

云何,就是为何,生与灭,这个就是指前七识出现有生跟灭。

诸位,为什么有生跟灭?你要记住,共业所感的世间,因为共业所感的第八意识是微细的生灭,第七意识是为……第八意识是最极微细的生灭,第七意识是生灭,这个世间为什么有生灭,

前七识,这个是指前七识,为何前七识出现有生有灭,注意喔,前七识不是只第七意识喔,你要搞清楚,前七识是总共加起来七个识喔。第七意识是只有一个识喔,弄清楚喔。前七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叫做前七识。为什么前七识出现有生跟灭,不是指第七意识喔,云何前七识出现有生跟灭。

诸位,为什么这个宇宙出现生跟灭,很简单,这个宇宙都是共业所感,每一个众生都有第八意识的微细生灭,还有第七意识的生灭相。

因此我们这个世间看起来生生灭灭,其实没有外境,是生灭的主观意识,看出去的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本来就没有生灭,只是因为妄动变成有生灭,变成有生灭,就好像真的有一个我。还有真的一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为什么?那是因为妄动,

所以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正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就是说不落入两边,也不落入生灭的善恶相。

再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因为你动,你有妄识、你有动,认为不是风动,就是幡动,又搞成对立了。

风动,要不然就幡动,又变成二元论,所以二元论,就是生灭的根源。生灭的根源就是二元,所以这个世间,走到哪里统统是生灭。统统是二元,也因此,凡夫俗子只能拥有一半的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7-5 什么叫做完整的生命?一个心境一百分的佛,是行善绝对不居功,同时要包容恶的,宽恕原谅众生。行善得五十分,包容恶的五十分,这样加起来才叫做一百分。

把笔放下来,我现在举一个例子,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完整的生命,完整的生命。这个例子,你要注意听,

有一个在家居士来,来到这儿,因为这人个性很强,也很守戒律,他懂得因果,这个在家居士去亲近某一个道场,跟人家起冲突,跟那些居士起冲突。

就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这是犯戒的行为啊!

那么那一些就说:哎呀,时空不同了,有弹性一点嘛,

可是他嫉恶如仇,霹雳啪啦的就跟人家吵,很不愉快,内心里面很不愉快,他很懂得因果,也很持戒,可是他嫉恶如仇,就是容不下对方。

来到我这里,他就说:慧律法师,我告诉您,我去亲近某一个道场,这些居士都不如法,这些居士怎么怎么样……

我就很有耐心听他慢慢地讲,慢慢地讲,讲完的时候,我就说:你讲完了吗?讲完了,我跟他讲:你的生命剩下五十分,你剩下五十分,你执著善的得五十分,因为你有原则懂因果,你好好持佛的戒律,问题是你生命剩下五十分,另外五十分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容不下对方,你没有宽恕的心,容不下恶的,你扣掉五十分。

一个心境一百分的佛,是行善绝对不居功,同时要包容恶的,宽恕原谅众生,得五十分。行善得五十分,包容恶的五十分,这样加起来才叫做一百分,我说你考试不及格。你剩下五十分,你选择那个你喜欢的一个角度,我认为我行善,我这样对,稍微一点意见跟你看法不一样的,你容不下它,你的生命剩下五十分。

他听师父这样子讲,我说:回去要做到一百分,知道吗?要能够行善,不需要人家知道,你得五十分,坚持戒律这善的一面,你得到了,恶的,要宽恕众生。

我就问他,我问你,释迦牟尼佛,如果心中有一个众生不去原谅他,他能成佛吗?

他说:不行。

我说:你答对了。山地同胞,五包减两包都是这样子的回答的,你答对了。这样子,原住民都这样回答,

我说:你回去要做一百分的人。不要只有五十分,你这样考试都没有通过啊!人家稍微有一点缺点,对不对?没有那个雅量,没有那个包容,你剩下五十分。你一百分也可以过日子,你剩下五十分也可以过日子,

他说:哇!师父!您用这个分数是最佳的比喻。

我说:你回去要好好地做,知道吗?他说:知道知道。

他说:今天来不虚此行,不晓得怎么样感谢师父,要没有上人开示,我就不知道。

回去以后,第二天,去到那个道场,统统改变,大家都吓一跳,今天怎么都没看见你发脾气,

他说:我要一百分的生命,我怎么只能得五十分的生命。我当然要一百,怎能剩下五十呢,从此以后不见众生的过失。

后来他附带一句,要烂,让你自己烂。

我说:这一句不可以讲。这样说你的心(还是)没有一百分,就让你自己烂,跟我没关系,我说:讲这种话要扣分。这样的心不够美,所以你要一百分,知道吗?喔!一百分。

后来他就慢慢慢慢改,结果呢?那个道场,看到这个人,才听慧律法师讲几分钟,举个例子,与君一夕谈,胜读十年书。整个道场都看我的光盘,那个有够好的,一个就影响到整个村庄。

所以在座诸位,从你本身做起,可以感化你四周围的人。

如果你今天学佛以后,回去的表现很糟糕,你的厝边隔壁,左右邻居会说:这个学佛吃斋的,比我更糟糕,我的脾气还没那么大,他的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说谁怎么样、谁不对,反而更糟糕(倒吃力),更糟糕叫做倒吃力。

所以,在座诸位,如果你今天承认你是佛弟子,要从你本身的行为举止,尤其是语言,这个口业一定要持得很紧。

所以就问大家,你们要得一百分,还是要得五十分呢?

大家讲:我当然要得一百分,一百分可以得自在,可以得解脱,因为平常不造口业,临命终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一百分,阿弥陀佛那有一百分的众生不来接引的。对不对?当然来接引啦!

所以,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例子,就是说:记得,你要行得善,同时要容下那恶(的)五十分。我今天行善得五十,容不下恶就少五十,少了五十公,知道吗?

这个世间不是你想像的这么好,大家统统是善良的人,没有那么好的。所以这个世间,只有一半一半,那你要所有的一半加一半,五十加五十就是一百。

一半加一半叫做完美,这样听懂了吗?听得懂乖乖的回去,嘴巴要懂得静默,回去看到一些不如法的,你心里知道,那很糟糕,那么就此打住,管他去死、烂死,与我无关,此话不能说,心不可以再起这种念头,这种念头要扣分的,剩下六十、七十,对不对?

所以我告诉诸位,好的学生,他知道要考一百分,那这样就一百了,不困难的,你只要脚踏实地的落实就一百分,就一百分。

    17-6 为什么前七识出现有生有灭,云何见已还?还就是灭。

接下来,云何,就是为什么,前七识出现有生有灭,云何见已还?为什么见到自己的心,同时与外境生起种种的诸见,一下了生立刻,还就是灭,

意思就是动念,生住异灭,生跟住,是生,还就是灭,就是异灭,生住是生,异灭是灭,所以生住异灭,就是生住是指生,异灭是指灭。

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心,一动念就生、立刻又灭,就是起心动念,立刻又归于无,云何见自心动念,令刹那生又刹那灭,是这个意思。

    17-7  那么整句贯串的意思,这个唯识学依功能来分总共有八识,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说:

那么整句贯串的意思,这个唯识学依功能来分总共有八识,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说:

什么叫做第八意识的我爱执藏之识呢?叫做异熟识呢?异熟识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成熟,就要受果报,叫做异熟。异时而熟,变异而熟,我们在唯实学都研究过了,叫做异熟识。

那么什么是第七意识的染有我执、还有法执,因为第七意识缘自心与外境,同时立种种的见。

又什么是与前五识起心动念的分别心的第六意识咧!又为什么前七识出现有生有灭,为什么前七识,眼耳鼻舌身意、未那识,出现有生有灭呢?为什么见到自心的动念,立刻又生、立刻又灭,起见,起种种的知见,立刻生,又还归于无的灭,为什么?

你看,才几个字而已,楞伽经难就难在这地方,这个你没有贯通三藏,唯识学你怎么讲,从何讲起,你这个怎么讲,你唯识要懂啊!本性你要悟啊!是不是?这个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17-8 为何第八识“名为藏”识?为何第七识称为“意”识,而第六识称为“识”?

【注释】

【“藏”:即藏识,亦即第八识,】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以阿赖耶为我爱执藏,故名藏识。又此识亦是贮藏一切善恶业习之体,故名为藏。】

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含藏着种子和习气,如果你要了解第八意识并不困难,你就…藏就是含藏,就像仓库一样,含藏种子和习气,将来要受果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统统由第八意识储存的种子与习气来断定的。

【“意及识”:“意”即第七末那识,又名第七意识,故简称“意”。“识”,即第六意识,以其功能为以了别为主,故】所以【简称“识”;“识”者,识别也。】

【“云何生与灭”:此问】前【七识为何有生灭?】诸位,这个七识前面要补上一个,前(字),此问前七识不是指第七意识而已,有生跟灭。

【“云何见已还”:“见”是指七识缘自心与外境诸法,而生起诸见。“见已还”,是指既起诸见之后,如何此诸见又于刹那之间“还”归无有?】动念,见生念又还归于无,【“还”,亦即灭之义。

此末二句,魏译作:“何因见诸法?】是什么原因而见到诸法【何因断所见?”】断就是灭去,是什么原因,一下子又灭去所见之心念,所见到的心念。意思就是:是什么原因,而见到了刹那之间的诸法,又是什么原因,立刻又灭去所见的心念。

唐朝的翻译说:【唐译作:“云何起诸见?】是什么情形起种种的知见,见到自心,又见到外境。诸见,这个诸见用现在的话就是执著自己的看法,执著自己的主观意识,执著我的客观环境。

所以,在座诸位,众生很难沟通的,他那个执著某一种知见,卡在那个地方,你简直拿他没有办法,易容易、易心难,要改变一个人的容貌是很简单的,易心难,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是很难的。

【云何退诸见?”】退就是灭,一下子立刻又灭了,生灭的识心,意思就是一下子起诸见,一下子又灭了诸见。这一句话的意思,唐朝所翻译的意思是说:云何起种种的知见,见到心、还有外境,都是生灭相,为什么?云何,又为什么一下子动念,见到了生念,生的念头。一下子这个念头又灭去了呢?又灭掉了种种识心分别呢?一下生、一下子灭。

【义贯】

【为何第八识“名为藏”识?为何第七识称为“意”识,而第六识称为“识”?】

【为何前七识】于内【缘自心、】因为内缘自心,就是依第八意识,【外缘六尘之境,】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注意,这个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是三能变,由第七意识转换成分别意识还有前五识。初能变,由真如转换成第八意识,二能变,第八意识转换成第七意识,三能变,第七意识转变成前六意识,这三能变,识者,能变也,识者,能所不断也。

【而现有“生与灭”,而起种种“见”(亦】也就是【见自心、外境有生灭之相)?

又为何此种种见生起之后,又于刹那间“还”灭无余,是何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2-2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8 经文28:【云何为种性,非种及心量(25)?】

◎【云何为种性,非种及心量(25)?】

    18-1 众生有三种三乘,还有五种种性之分。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那么五种种性,声闻乘定性、独觉乘定性、如来乘定性、不定种性、无性种性。有的能成佛,有的不能成佛。

众生为何有三种三乘,还有五种种性之分,

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

那么五种种性我把它念一下,你简单稍微记录一下,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那么五种种性,有的能成佛,有的不能成佛。

(一、)叫做声闻乘定性,如果把定性摆在前面,叫做定性声闻,那就是不能成佛,叫做声闻乘定性,或者叫定性声闻乘。

(二、)叫做独觉乘定性,独觉乘定性就是没有办法成佛,把这个独觉定性起来了,楞严经讲过了,就是有这个好处,这个名相就不陌生了。

(三、)第三个能成佛的叫做如来乘定性,如来乘定性就是这个人发大菩提心,一心一意想自利利他,又听闻了大法,楞严大法、楞伽的大法,法华大法、华严的大法,又奠定了如来乘的定性,就是这个人决定成佛。

在座诸位,你今天坚持把楞严听完、楞伽听完,那么你的心这么的坚定,就会化作如来乘定性,如来乘定性就是一定成佛。所以大家尽量不要缺席,

第四叫做不定种性,不定种性就是要看看他有没有福报。声闻乘、还有独觉乘、还有菩萨乘,有的能成佛,有的不能成佛。第一能不能碰到大善知识,第四叫做不定种性,不定种性就两边倒了,要碰到大善知识,见性的大善知识,了悟自心就是佛,他就是转入如来乘定性。

这个声闻、缘觉或者是菩萨,这是不定种性,那么,如果是声闻乘、缘觉或者是菩萨,没有机会碰到胜善知识,没有机会,也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他也不发菩提心,也不转大法轮,怎么样,虽是声闻、独觉、菩萨,因为所具足的因缘不够,所以不能成佛。

所以,只有两种人能成佛,一、就是如来乘定性,就是我们讲的第三种啦!第四叫做不定种性,不定种性就是说:看你有没有那个机会、福德因缘碰到大善知识,还有那个环境。

所以,在座诸位,以前我们结夏安居的时候,来了一个比丘,然后看了、听了师父的录音带、光盘,在结夏安居要完的时候,跟师父讲了一句话说:我在外面二十年,我来这里三个月,所获得到的精进,因为法师您鼓励我们要好好地听经,把心稳定,我这三个月,比我在外面闯了二十年,还得到的更多,我很感谢上人师父!

我说:这是你的善根深厚,有的人你拜托他来,他也不要啊,是不是?那是你自己善根深厚,与我无关。我们把光盘做起来,就是,师父我没办法二六时中陪你,这个法就陪伴着你,你还是可造之材,我也非常赞叹这个比丘,这个比丘,他说很感恩、很感恩。

这句话,你看,来三个月,他说:我在外面二十年,还没有学到这么多,这个就是专精,这个就是有志气的人,所以学道、修学佛道不在于长或者是短,看你会不会,我们讲的孤注一掷、坚持到底,如果坚持到底,那很快就突破无明了。

第五种是不能够成佛的,叫做无性,无性就是没有种性,就是不能成佛,意思就是完全没有佛根,菜根、菩提根统统没有,只有睡根,整天都在睡觉,吃根,这个无性就是没有佛的种性,不能成佛、只有人天福报,譬如说:这个人(你叫他)听经闻法,他就打死不要,

可是说:某某人你出一点钱,那里……什么……听说文殊讲在印楞严经,三万、五万统统拿出来,十万也给你,他很容易随喜,但是听经,我没时间啦!你不是要开大智慧吗?我忙、我没有时间,我要回去煮饭给孩子吃,可是问题是,就算孩子放假他也不来听。他总是拿理由,

可是他愿意行善啊!他帮助残障人、济贫扶弱,都很愿意,残障人士、他也很愿意帮忙。哪里慈善机构、医疗,哪里地震水灾、火灾,他都很愿意做,这个叫做只有人天福报,不肯来听经闻法。

所以,我们有的这个是佛、如来乘的种性,有的是不定的种性,这个不定种性,要看有没有因缘。

我再把他复习一下。一、叫做声闻乘定性,那就不能成佛。

二、独觉乘定性,也不能成佛,就是定性声闻,还有定性独觉,这个是永远不能成佛的。

三、如来乘定性,是一定成佛的,就像在座诸位,学习大乘经典充满了法喜。

第四叫做不定种性,就是看他福报大不大,有没有因缘碰到胜善知识,还有人家在讲这个大乘经典让他契入,所以不定种性,就是有可能成佛,也有可能不能成佛。所以不定种性,那个有可能成佛的一半,也是有可能的因缘。

第五叫无性,无性种性就是他有人天的福报,只想行善、也不听经、也不闻法,不听经、不闻法,所以解释一下,众生云何,众生为什么有三乘五种种性之分呢?

    18-2 这个名相还是很重要的,名相还是很重要的。

非种及心量,非种就是一阐提,那么断善根的人,不在三乘的种性内,非种就是一阐提,就是断善根的众生,不在三乘之内,就是永远不可能成佛啦。

谤佛、谤法、谤僧,人家信佛,嗤之以鼻,人家学佛出家,他不好好的叫,把和尚叫做和尚仔,叫比丘尼也不恭敬,叫尼姑,叫在家居士说是吃素仔,反正就是有一点轻视你,吃素又怎样,有那里得罪到你吗?吃素就吃素,为什么吃素讲吃素仔,实在很古怪呢!

这个名相还是很重要的,名相还是很重要的。像我用这个徒弟的名字,就用得很注意,我要剃度以前,要命这个法师的名字,在那边一直思维,我这个法号命下去,(做)徒弟的,是一辈子受影响的,命的一定要好听的,庄严同时也不能重复,

喔!你知道吗?他们的内号,叫做养字辈、养德禅寺的养,对不对?法机师父,就变成养机,这个内号听成养鸡,你(的)叫内号是什么?我养鸭,哇!都在养鸡、养鸭,你内号是什么?我更糟、我痒痒,全身都痒。我痒痒,这很糟糕,所以要命这个内号跟外号,要很清楚的。

那么法师他们的下一代名字就不好命名,叫做法轮常转,他们现在是法字辈,底下他们的徒弟叫轮字辈,轮字辈都是好命,都是很好命。问他,你法号叫什?我,轮吃,今天轮到我吃,那你什么法号?我,轮住,轮到我住,那你呢?我轮睡,轮到我睡,整天吃穿睡、吃穿睡,这轮到后来,不知道怎么修行了。

这下一代的徒弟法号叫做轮,轮字辈,法轮常转那个轮有的人就把那个轮字放在底下,像忏公的徒弟就叫法因,彻因,因字部,(他)就把因摆在底下,摆在底下。轮字在上面就很不好命名,命名就不太好命名了,轮圣法师,或者是轮流法师,不加上下还很好听,(加上下变成)上轮下流,哎呀!这个加上下又很难听,这下流法师,这很糟糕,这还没有人命名这么糟糕的,

所以我都跟他们讲,有一个人,在家居士来都叫我上慧下律法师,我说:不要加上下,那个下痢是拉肚子很严重的,我说:我肠胃那么不舒服,都是让你们叫坏的,下律法师就下痢,

这个法号就要好好的命名。所以每一次法师要剃度出家以前,我一定要很冷静、很冷静的看看命什么法号,不能冲突。

以前有一个老法师,国外一个老法师,因为年纪大了,他就把他命广嗡,嗡嘛尼叭咪吽的嗡,老大叫广嗡,广嘛、广尼、广叭、广咪、广吽这样子,这老和尚他要叫徒弟的时候,都不要叫徒弟,这师父太厉害了,嗡嘛尼叭咪吽,徒弟六个都来到面前,六个都来到面前。他上人只要念嗡嘛尼叭咪吽,六个徒弟就都排在前面,我说这招还错。

后来那个大徒弟死了,二徒弟也死了,年岁大了,剩下叭咪吽,后来,因为老和尚活很久,剩下两个咪吽,就很难念了。所以,用那个六字大明咒来命名的话,有的会先死了就剩下一个人(字)了。

所以讲到这个名相,名字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你有没有佛根。非种及心量,心量就是唯心现量,就是一切法唯心识所现的,唯心识所现。

    18-3 既然一切法唯心现量,就应该没有分别,为什么前面讲了,有种种的种性差别,分得如此清楚,又为什么?

【注释】

【“种性”:三乘共有五种性。】我们已经讲过了,声闻乘定性,独觉乘定性,如来乘定性,不定种性,无性种性,讲过了。

【“非种”:指一阐提,一阐提为不信三宝之人,以其信不具,不在三乘之内,故】所以【称“非种”性。】不是成佛的料子。

【“心量”:即】就是【唯“心”现“量”,谓一切法唯心现也。

【义贯】

【众生为何会有三乘五“种性”】以【及一阐提(“非种”)之种种差别?

既然有各种种性之别,】意思就是种种的法,种种的差别,种种的情形,分得如此的清楚。【为何又说一切法为唯“心”现“量”?】

既然一切法唯心现量,就应该没有分别,为什么前面讲了,有种种的种性差别,分得如此清楚,又为什么?佛说一切法唯心现量,根本没有那些种性,佛陀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