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经文544:【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大慧,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实,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能想、所想皆无实自性。所以在座诸位!这个人生宇宙,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妄想创造出来的,妄想创造了人生,妄想创造了宇宙,唯是妄想。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大慧,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实,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就像您所说的,诸法唯是妄想,不存在有真实性,它没有真实性,

如汝所说的,诸法唯是妄想,万法本来就没有实自性,

大慧,一切法并不是凡夫所认知的、所想的,性自性,因为愚夫堕于自性妄想真实,

“性自性”就是愚夫执着所想的其性有其自性,叫做“性自性”,

一切法非如愚夫所想的,其性有其实自性之妄想,而计着诸法为真实,

这个“妄想自性”就是妄想性,非有性自性相,这个妄想其实没有实自性、还有自相,意思就是:非实有自性、自相。

再把它贯串一下,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的,诸法唯是妄想,其实没有真实性,无实性,

大慧,一切法不是像愚夫所想、所认知的,说其性有其实自性这种妄想,而计着诸法为真实性,

这个是妄想自性,而妄想自性,其实没有自性、还有自相。

【注释】

【“非如愚夫性自性妄想真实”:谓一切法非如愚夫所想,愚夫堕于性自性之妄想分别,而计著诸法之自性为真实。】

【“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即】(就是)【妄想性。“性自性相”,即实自性、自相。

此谓:而此自心之妄想性,亦非实有自性、自相。

亦即】(也就是)【,不但所妄想之外境之性为虚妄不实,(外性非性,唯心所现),即此能妄想之心,亦无实自性。因此,能想、所想皆无实自性。】

【义贯】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法唯是妄想,】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人生宇宙,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妄想创造出来的,

妄想创造了人生,妄想创造了宇宙,唯是妄想,没错,就是这样讲,【无有实】自【性。

“大慧”,一切法“非如愚夫”之堕于“性自性妄想”者所计著为有“真实”自性。

(所妄想之外法无性、外性非性,唯心所现)。

而“此”自心能“妄想”之“自性”,亦“非”实“有性自性相”(非实有自性、自相:能妄想之心亦非有实自性——依境而起故。)】

    12 经文545:【然,大慧,如圣智,有性自性;以圣知、圣见、圣慧眼,如是性自性知。】前两节在于显一切相皆是虚妄:心相、境相都是如此。此节则在返相归性,而见一切性相如如。

【然,大慧,如圣智,有性自性;以圣知、圣见、圣慧眼,如是性自性知。】

但是,大慧,我现在要告诉你真心话,就像圣人的智慧,诸法其实都达到空性,都是圆成实自性,皆有圆成实自性,

“诸法”就是一切法,皆有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第一个“性”,就是圆成实自性的“自性”,

佛站在什么角度说:万法都有圆成实自性?那是以自觉圣智所证得的境界,以圣人之知,圣人之见、圣慧眼,

如是一切法的圆成实性自性,都能了了知见,

这一句话,佛把它返相归性,其实还是来自一颗真正开悟见性的人,所流露出来的,

众生,说一切相皆是妄,那是站在迷的众生,可是站在悟的角度来讲,一切法都是如如的真性所显露出来的,

现在问题就是说:开悟的人、大悟见性的人讲什么都对,可以切入各个角度,各个角度都是圆成实自性,

众生不一样,众生什么角度都是妄想,所以那个佛法让众生来讲,这个佛法是七零八落,七零八落,

何以故?真如他体会不出来,用自己的感觉、错觉,执着心,分别心在讲佛法,不是用佛的那一颗心在讲佛法,

所以说:讲经说法有没有功德,那要看你怎么讲,

如果你从自性流露出来的,那无量功德,能引导众生,入于圣流,彻底地解脱,

但是如果你用妄心、妄识在讲经说法,卡死语言、文字、某一个观念,

同时,讲的法都是你自己的观念,佛根本就没有这样讲,那你的罪过无量,

所以讲经说法,还是要依佛所说的,不要自己创造。

【注释】

【“然”:】就是【然而。】

【“如圣智,有性自性”:“性自性”,在此】是【指圆成实自性。

此谓:如以】(依)【圣智观照,则知诸法皆有圆成实自性。此为:一切法皆为实性所显。】

【“圣知、圣见、圣慧眼,如是性自性知”:然此非为凡愚之境界。

而圣人何以能知见诸法皆有圆成实自性】呢【?唯依圣知、圣见、圣慧眼,故能如是了知一切诸法皆有圆成实性自性。】

诸位!万法回归当下,就是绝对的空性,当然处处都是圆成实自性,难道不是吗?

一个颗粒微尘,无量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假相,都是空相,“空相”就是圆成实自性,

所以,【“圣知、圣见、圣慧眼”,即佛知、佛见、佛眼。】

【义贯】

【“然”而,“大慧,如”以“圣智”观照,则知诸法皆“有”圆成实“性自性”,

但此非为凡愚之境界;而圣人何以能知见诸法皆有圆成实自性?

“以”圣人依“圣知”、依“圣见”、依“圣慧眼,如是”故于一切法之圆成实“性自性”皆能了了“知”见。】

【诠论】

【前两节在于显一切相皆是虚妄:心相、境相皆然】(都是如此)【。此节则在返相归性,而见一切性相如如。】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经文546:【大慧白佛言: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见、圣慧眼,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世尊,云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世尊,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所以者何?谓不觉圣事性自性故,不见离有无相故。】如是则正、倒不分,凡跟圣相混:因凡愚于正理常有此疑,故大慧提出这个问题。

【大慧白佛言: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见、圣慧眼,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非如愚夫妄想;世尊,云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世尊,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所以者何?谓不觉圣事性自性故,不见离有无相故。】

   13-1 世尊!到底凡夫是颠倒?还是不颠倒呢?

大慧白佛言:“若使”就是假使,就像上面佛所说的,一定要如圣人的自觉圣智,一定要有自觉圣智,

才有办法以圣知、圣见、圣慧眼,而不是以凡夫的天眼,亦非以肉眼能见,

性自性如是知,“性自性”就是能得知诸法有圆成实自性,

“如是知”意思是说:一定要用圣知、圣见、圣慧眼,没办法用凡夫的天眼,也没办法以凡夫的肉眼见,性自性如是知的圆成实自性,

如是能了知圆成实自性,能得知见诸法有圆成实自性,非如愚夫妄想,这个不是愚夫的妄想所能到达的境界。

世尊!云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

这一段,大慧再继续说,说:世尊!那么既然要用圣知、圣见、圣慧眼,

请问世尊,云何能够让一个没有圣知、圣见、圣慧眼,如何能离此是妄想,而见到圆成实自性?

离是妄想,就(是)要见圆成实自性,如何能令愚夫离开这种妄想,而见到圆成实自性?

可是凡夫没有圣知、圣见、圣慧眼,也没办法去觉,不觉圣性事故,也不能觉悟圣人所见的一种实性,就是圆成实性,这种法、这种事,他根本做不到,那么这岂非成佛无望吗?

因为凡夫根本没有圣知、圣见、圣慧眼,根本就没办法,没有能力觉悟圣人所见的真实性,是故,那么,成佛也就没希望了。

说:世尊!彼亦非颠倒,说:世尊!讲到凡夫也不能说他是颠倒,为什么?凡夫不见真啊!

不见真,没有能力见到真实,不能说他是颠倒,因为凡所有见,都是妄见,

先讲圣人,圣人是离妄,也不着一个真,圣人是离一切妄,同时也不着一个真,简单讲:圣人不见妄,也不见真,若有所见就成虚妄,

所以圣人是用大般若智慧,不着妄,也不着一个真,离一切妄,也不着一个真,这是圣人真的不见妄,也不见真,

凡夫也是这样啰,凡夫因为没有能力去觉察,离有、离无,所以凡夫还是不见真,

大彻大悟的佛陀自觉圣智,不见妄,也不见真,那凡夫迷茫,没有能力,他也不见真啊,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彼凡夫也是没有见真,亦非颠倒,所以,这样讲来,他也没有颠倒,也不虚妄,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凡夫不见真,他并没有颠倒啊!

因为“见”就会成颠倒,见妄、见真,都是颠倒,现在凡夫不见真,当然凡夫应该讲,也不颠倒啊!

但事实不然,凡夫无明妄动,凡夫根本不见真性,“非不”就是一定,决定是颠倒,然而凡夫不见真,决定是颠倒,非不颠倒,没有一个不颠倒,

“非不颠倒”就是一定颠倒,不觉圣性事故,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见到圣人的境界啊,

这一段是说,世尊!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

说:世尊!彼凡夫不见真,跟圣人一样,圣人不见妄,也不见真,彼凡夫没有能力,也是不见真,所以亦非颠倒,所以说:凡夫也不能说是颠倒,

然而凡夫不能说不颠倒,因为凡夫根本就没有圣人的圆成实自性,根本就不见真性,所以他真的是颠倒,非不颠倒,不能说他不颠倒,

那么这样讲来,所以者何?谓不觉圣事性自性故,因为凡夫不能觉知圣人所知事性自性,因为凡夫没有办法觉知圣人所了悟的,圆成实性的这种自性故,为什么呢?凡夫不见啊!没有能力啊!

所以他不见诸法是离有离无等等,“离有离无”,就是怎么样?就是圣人,可是凡夫不见“离有离无”他因为迷惑颠倒,所以不见“离有离无”,那么因此,如果“有见”就叫做成颠倒,

凡夫一样,人家凡夫“不见”,凡夫因为迷惑颠倒,所以他“不见”,

那么这到底凡夫是颠倒,还是不颠倒呢?所以凡夫呢?也是像圣人一样,他也是“不见”,因为他没有能力见离有无相,所以凡夫应当是不颠倒呢?凡夫确实是颠倒,

那世尊,那到底凡夫应当说他是颠倒?还(是)不颠倒呢?

为什么不颠倒?因为他不见真,所以他不能颠倒,凡夫确实没有圆成实,所以凡夫确实是颠倒,世尊!到底凡夫是颠倒?还是不颠倒呢?

    13-2 请问世尊,凡夫不见真说不颠倒,那凡夫确实没有圆成实,又叫做确定是颠倒,那么请问世尊,凡夫到底是颠倒?还(是)不颠倒,这也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而已,这个没有人问得出来,这个如果问到其他的法师,他会觉得你很烦。这一段逻辑这样,听得懂吗?

整段贯串一下,大慧白佛言,假使就像上面如佛所说的,要用自觉圣智,如圣人以圣知、圣见、圣慧眼,才能见到圆成实,非以凡夫天眼,亦非以肉眼能见,

“性自性如是”,就是能得知见诸法有圆成实自性,如是知,如是知有圆成实自性,也非如愚夫的妄想,

世尊!如何愚夫能够离开这个妄想,而见到真实的圆成实自性吗?如果不能觉悟圣人(的)圆成实自性,那么岂不是成佛无望吗?完全没有机会吗?

世尊!站在凡夫的角度来讲,跟圣人比较来讲,彼圣人不见妄、也不见真,这是因为开悟以后,不着妄,也不着真,

凡夫也是这样子啰!凡夫因为迷茫没有能力,所以凡夫也没有办法见到真的圆成实自性,

所以站在这个“不见真”的角度,彼凡夫,应当说他不是颠倒,

但是凡夫确实是颠倒,何以故,因为他不见真性故,非不颠倒,所以一定颠倒,

因为他根本不觉悟圣性事故,所以者何?因为凡夫根本就没有办法觉知,

圣人所了知的事的一切法,是圆成实性的自性故,

所以凡夫不觉诸法、不见诸法,那么凡夫不见诸法离有无相,所以凡夫应当不是颠倒,

因为凡夫若说颠倒,是不对的,因为凡夫也是不见离有无,因为凡夫不见真,所以凡夫应当不颠倒,而事实上,凡夫是颠倒,

那请问世尊,凡夫不见真说不颠倒,那凡夫确实没有圆成实,又叫做确定是颠倒,那么请问世尊,凡夫到底是颠倒?还(是)不颠倒,

这也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而已,这个没有人问得出来,这个如果问到其他的法师,他会觉得你很烦。

这个没有人会问得出来,这一段逻辑这样,听得懂吗?应当没问题嘛!

因为圣人不见妄,也不见真,这是真正的真见,那凡夫没有能力,他不见真,所以应不颠倒,事实上凡夫是颠倒的。

    13-3 【如是则凡夫究竟是颠倒、还是不颠倒?若凡夫不颠倒,则凡圣相滥;若凡夫是颠倒,则以此句所见,并不颠倒(以】(因为)【不见真故。)】嗯!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这种问题如果你想得出来,我佩服你。

【注释】

【“若使如圣,以圣知、圣见、圣慧眼”:“若使”,】就是【假使。谓假使如佛所说】的【:圣人是以圣人之知、见、慧眼,而见诸法有圆成实】自【性者。】

【“非天眼、非肉眼,性自性如是知”:而非以凡夫之肉眼或】者【天眼,能得知见诸法有圆成实性。】

【“云何愚夫离是妄想?不觉圣性事故”:既然知见诸法有圆成实性,为佛之】(的)【境界,非凡愚妄想分别之境界,则愚夫如何能离此妄想,而见实性?

因为凡夫不具佛眼及佛之知见,故】(所以)【不能觉知圣人所见之实性事。

大慧之意为:因此,凡夫如何能成圣?若不具佛眼,不离凡夫之知见妄想,则不能见真性,】凡夫不能见真性,【岂非成佛无望?而佛曾说一切众生皆毕竟成佛,故有此疑。】

【“彼亦非颠倒,非不颠倒”:“彼”,】是【指凡夫。“颠倒”,】是【谓虚妄。】

【“谓不觉圣事性自性故”:因为不能觉知圣人所知之事与圆成实自性,故】(所以)【是颠倒,而“非】(不能说)【不颠倒”。 】

【“不见离有无相故”:不见诸法离有无相,故非颠倒,以若有所见,即】(就)【是颠倒故:】凡夫还是不见,

【若有所见,不论是见真,见妄,皆】(都)【是虚妄,皆是颠倒见;

因此大慧说:凡夫以】(因为)【不见真故】(所以)不能说他是颠倒,他跟圣人一样,圣人不见妄、不见真,凡夫也有这种功夫啊!他不见真啊!【亦】(应当说)【不颠倒】啊【。

而上面一句则正好相反:以凡夫不见真,故】(所以)【成颠倒!

如是则凡夫究竟是颠倒、还是不颠倒?若凡夫不颠倒,则凡圣相滥;若凡夫是颠倒,则以此句所见,并不颠倒(以】(因为)【不见真故。)】

嗯!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这种问题如果你想得出来,我佩服你。

    13-4 【如是则正、倒不分,凡、】跟【圣相混:因凡愚于正理常有此疑,故大慧提出此】(这个)【问】题【)。】

【义贯】

【“大慧白佛言:若使”(假使)“如”佛所说:“圣”人为“以圣知、圣见、圣慧眼”,而了了知见诸法有圆成实性,而“非”以凡夫之“天眼”,亦“非”以“肉眼”见。

诸法之圆成实“性自性”既是“如是”方能“知”见,即“非如愚夫”以天眼肉眼“妄想”分别之所能知见者;

“世尊”,若如是者,则“云何愚夫”得“离”于“是”(此)依于肉眼天眼所得之种种“妄想”,而见实性】呢【?

以愚夫并无佛】眼【之慧眼,因此“不”能“觉”知“圣”人所知见之实“性事故”,是故凡夫岂非成佛无望?

“世尊,”凡圣所见虽然有别,然“彼”凡夫“亦非颠倒,非不颠倒;

所以者何?谓不”能“觉”知“圣”人所见之圆成实“事”之“性自性故”,所以非不颠倒(以凡夫不见真性,故】(所以)【是颠倒,非不颠倒);】确定是颠倒,

【又,凡夫以“不见”诸法为“离有无相故”,】

他根本没有这种功夫,所以因为不见,站在不见真、不见妄的角度,他也不见真啊,所以也不能说他是颠倒,他跟圣人一样不见真,圣人是不着真,他是连见都见不到,【所以亦非颠倒,

以若有所见即】(就)【是颠倒,而凡夫不见】真【,故】(所以)应当说是【不颠倒,

(此为】(这个是说)【:凡夫不见真,】跟圣人一样,圣人不见妄、不见真,凡夫是没有能力见真,【故】那应当说他是【不颠倒——】其实事实凡夫是颠倒,

【如是则正、倒不分,凡、】跟【圣相混:因凡愚于正理常有此疑,故大慧提出此】(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经文547:【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不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无穷过。】

【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故。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不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无穷过。】

   14-1 圣人不以自心所现的染污的相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凡夫就不一样了,凡夫把如幻的境界、染污的境界,误认为真实的境界。

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圣人也不能说生分别心而见,圣人他没有分别心,所以圣人也不如是生分别心而见,因为圣人没有分别心,

圣人绝对不会随如幻的事,“如事”就是如幻之事,而生种种妄想,

圣人绝对不会随着如幻化的缘起性,而生种种妄想,因为圣人不如事生分别见嘛!所以也绝对不会随如幻的事,产生种种的妄想,

圣人绝对不会以自相,就是自心所现的相的这种染污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

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就是不以自心所现的染相的境界,为~,补两个字,为“真实”境界,后面那个你要补两个字,看起来才看得懂,为真实的境界,

圣人不以自心所现的染污的相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

凡夫就不一样了,凡夫把如幻的境界、染污的境界,误认为真实的境界。

   14-2 真的圆成实自性,是无所见,可是说“见”,那么就是一种妄想,变成圣人见到圆成实自性,是不是说:圣人在自心性当中的智慧,也显现出妄想呢?

世尊!彼亦性自性相,彼圣人,“彼”是圣人,世尊!彼圣人也是实见到,“性”就是圆成实自性,彼圣人也是确实见到了圆成实自性相,圆成实自性相。

那么如果用这个角度来讲,圣人确实见到圆成实自性相,自性、还有自相,

如果真的见到圆成实自性相,只要有所见,便是虚妄,便会有妄想啰!

只要说圣人有见到圆成实自性,只要有所见,便是妄想自性如是现,如是在圣人心中所显现,为什么?因为见真见妄,统统是妄想,

所以如果真的圣人也讲说,他见到了圆成实自性,只要说有所见,便是妄想自性,

从圣人的智慧当中,显现了种种妄想,这个问题就大了,圣人心中也有显现妄想,因为圣人见到了圆成实自性,

真的圆成实自性,是无所见,可是说“见”,那么就是一种妄想,变成圣人见到圆成实自性,是不是说:圣人在自心性当中的智慧,也显现出妄想呢?

    14-3 世尊若如果这样讲,圣人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世尊如果这样讲,世尊就有无穷的过患,因为落入分别心,有分别心就不能成佛。

不说因无因故,谓堕性相见故,世尊不会去说,也不可以说,也不能说因,就是有相同的因,就是圣人跟凡夫是有相同、还是相异的因,

那么,世尊不说,从来不说,也不可说,说:世尊!也不能说圣人跟凡夫有相异之因,“因”就是有,“无因”就是无,

世尊!“不说”就是不可说,圣人跟凡夫有相异之因,无因,那么世尊也不能说,圣人跟凡夫没有相异之因,

到底是有相异之因?还是没有相异之因呢?大慧就举出来,

说:世尊若说有相异之因,就会堕入分别心的性相见故,就会变成圣人也有分别心,因为圣跟凡是相异之因,

世尊!如果您这么样说,圣人跟凡夫是有差别相异之因,那么世尊,如果您这样讲,就会堕入分别的性相见故。

异境界,非如彼等,世尊!如果说:圣凡有相异之因,圣人是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

世尊若如果这样讲,圣人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

世尊如果这样讲,世尊就有无穷的过患,因为落入分别心,

有分别心就不能成佛,即落入分别,等同圣人也是有妄想,圣人既然落入分别心,圣人就是有妄想。

    14-4 这也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而已,这没有人能够问的这个问题,这菩萨就是大菩萨,你有想到这个问题吗?对不对?众生的心是直线的。

再讲一遍,说:世尊!圣亦不如是见,圣人也不如是于一切法生分别见,

圣人绝对不会随如幻的事生一切的妄想,因为圣人他没有妄想,圣人绝对不会以自心所现的染污的境界为真实的境界,

世尊!但是呢,从另外一个角度,彼圣人也实在是见到了圆成实自性相,

世尊!如果真的见到圆成实自性,那么麻烦就大了,只要有所见,便是虚妄,

那么妄想自性就会从圣人的心中显现出来,于圣智中显现,

因为你见到圆成实,就是虚妄的妄想,有所见,就是妄想,

所以妄想自性于圣人心中,圣人的智慧中就显现了,

世尊!并不能说,以世尊不能说,圣人跟凡夫有相异的因,或者是圣人跟凡夫无因,无相异之因,

世尊如果说,圣人跟凡夫有差别的相异之因,立刻就落入分别的心性相见故,堕性相见故,堕入分别的性相见故,

佛如果这样讲,圣人的境界是异于凡夫的境界,非如彼等凡夫的境界,这样讲就很麻烦,

若如是说,世尊则有无穷的过患,为什么呢?一讲到圣人异于凡夫的境界,圣人异于彼凡夫境界,非如彼凡夫的境界,

世尊!如果您这样讲,就会得到无穷的过患,立刻落入分别心,凡圣因为有差别,等同圣人心中也起分别心,有种种的妄想啰!

这也只有大慧问得出来而已,这没有人能够问的这个问题,这菩萨就是大菩萨,你有想到这个问题吗?对不对?众生的心是直线的。

    14-5 【以圣人之境界既不同于凡愚,而一作如是说,即】(就)【是落】入心【有所分别,若圣人与凡夫有分别,则圣人便是】心中【有妄想分别,如是岂非凡圣皆为有妄想分别?如是则染净、凡圣、一切法皆】败【坏,岂不是有无穷之过失】吗【?】

【注释】

【“圣亦不如是见,如事妄想”:圣人亦不如是生分别见,亦不随幻化所现染事而生妄想分别。】

【“不以自相境界为境界故”:由于圣人不以自心所现幻染相之境界为真实境界故。】

【“彼亦性自性相,妄想自性如是现”:然而彼诸圣人亦实见诸法有圆成实性自性相,若如是者,则妄想自性亦如是而于圣智中现。如是则变成说:圣人亦】(也)【有妄想!以有所见即是妄想,如前所说。】

【“不说因无因故”:而世尊并不说凡与圣之境界为有相异之因,】“相异”就是差别,由分别心显露出来的,叫做“相异”,差别的意思,

所以这个世尊并不说,凡与圣之境界,为由分别心产生的相异之因,【或】者是【无相异之因,】讲“相异”“不相异”都不对,

【因此我说:圣人亦】(也)【有妄想,如是圣人即】(就)【堕成凡夫!

以世尊不说凡圣相异因之】(的)【有无,因此,等于是世尊默许说】(了)【:圣人亦见凡夫之所见者,亦即】(也就是)【,圣人亦见】凡夫的【妄相,故亦】(也)【有妄想。】为什么?分别心就是妄想,

【“谓堕性相见故”:世尊为何不说?以世尊若说(不论是说有】差异【因、或】者是【无】差异【因,而令凡圣相异)便堕于诸法性相之分别见。】因为空无自性,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

【“异境界,非如彼等,如是无穷过”:世尊若说:圣人所行者,为异于凡愚之境界,非如彼等凡愚之妄想分别,世尊若如是说,则有无穷之】(的)【过失。何以故?

以圣人之境界既不同于凡愚,而一作如是说,即】(就)【是落】入心【有所分别,若圣人与凡夫有分别,则圣人便是】心中【有妄想分别,如是岂非凡圣皆为有妄想分别?如是则染净、凡圣、一切法皆】败【坏,岂不是有无穷之过失】吗【?】

   14-6 为何不说凡圣之因为有、为无?“谓”若说有无者,则“堕”于诸法“性相”之分别“见故”。

【义贯】

【“世尊”,一切“圣”人“亦不如是”生分别“见”,亦不“如”幻化所现染“事”而生“妄想”分别,

此为由于圣人“不以自”心所现幻染“相”之“境界为”真实“境界故”。

“世尊,”然而“彼”诸圣人“亦”见诸法有圆成实“性自性相”,

若如是者,则“妄想自性”亦“如是”而于圣智】当【中】显【“现”,】一落入分别,就是妄想,【即圣与凡皆】(都)【有妄想;

何以故】(为什么呢)【?以世尊并“不说”成凡或作圣,为有相异之“因”,或并“无”相异之“因故”。

为何不说凡圣之因为有、为无?“谓”若说有无者,则“堕”于诸法“性相”之分别“见故”。

若世尊说:圣人所行者,为“异”于凡愚之“境界,非如彼等”凡愚之妄想分别,世尊若作“如是”说者,】就掉入分别,【则有“无穷”之“过”失。

(以圣人既有别于凡夫,则是圣人自心亦】(也)【有分别,如是则凡圣同有妄想分别,一切法则乱、坏。)】那么凡跟圣就分不清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5 经文548:【世尊,不觉性自性相故,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这一段没人看得懂,所以听这个《楞伽经》的,他的推论逻辑性要很强,头脑智商要很高,一下知道佛在讲什么。现在请问世尊,彼凡夫又如何能够知道,妄想本身实在是空无自性,根本不存在有妄想?而能在动念立刻知道,而能如实了知妄想的开端。

【世尊,不觉性自性相故,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

这一段没人看得懂,所以我就说,前面的内容很难,后面剩下的不简单,就是指这一段,剩下的也不简单,难的我们已经讲完了,剩下的都是不简单,就是这一段。

所以听这个《楞伽经》的,他的推论逻辑性要很强,头脑智商要很高,一下知道佛在讲什么。

世尊!说:不觉,凡夫根本就不觉知圣人所知道,所了悟的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相,第一个“性”就是圆成实自性,

世尊!凡夫根本就不能觉知,圣人所知道,所了悟的圆成实自性相,

所以凡夫也实在说,也没有妄想分别,因为不觉知,不落入分别,

凡夫其实是没有能力去分别的,没有智慧,现在大慧把它凑在一起,说:世尊!凡夫根本就不觉知圣人所了知的圆成实自性相,

那么所以这样讲的话,凡夫根本就没有妄想分别,因为“知”才有妄想分别,“不知”当然无从分别,既然无分别,就应当不会产生妄想,

世尊!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世尊!“亦非”就是你也不能这样讲,说妄想自性是由比较来的,比较什么呢?

因性自性,是因为圆成实自性,是因为比较圆成实自性而来的,圆成实自性只有圣人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尊!您也不能这样讲,这个妄想自性是由比较于,是因为比较于圆成实自性,相比较而来,

因为有圆成实自性,而产生妄想自性,因为妄想自性,而知道有圆成实自性,对不对?

您也不能这样讲,妄想自性是由比较于圆成实自性而来的,

底下就解释,为什么呢?这大慧还会自己说明,为什么咧?

那么,彼凡夫如何能够知道,妄想本身非妄想?如果不比较又怎么样知道,妄想本身实在不是妄想,

因为彼凡夫云何能够知道,妄想实在不是妄想,而能如实了知,怎么样?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端呢?

连妄想的本身都不知道是妄想,而怎么样能够如实了知妄想呢?

“彼”就是彼凡夫,那么彼凡夫,“云何”就是如何,那么彼凡夫如何能够知道,妄想的本身,实在根本就空无自性,非妄想,而能够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端,因为他们没有圆成实自性。

解释一下,世尊!凡夫不能觉知圣人所知的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相,

所以凡夫,严格说,他也实在是没有妄想分别,

因为“知”则有妄想,知有分别才生妄想,现在“不知”就无从分别,既然无分别,应当不会产生妄想了。

世尊!您也不能说,妄想自性是由比较于圆成实自性相而来的,

因为圆成实自性只有圣人有,凡夫根本不能觉察到圆成实自性,

那么现在请问世尊,彼凡夫又如何能够知道,妄想本身实在是空无自性,根本不存在有妄想?而能在动念立刻知道,而能如实了知妄想的开端。

【注释】

【“不觉性自性相故”:谓凡夫以不觉知圣人所知之性自性相。】

【“亦非妄想自性、因性自性相”:既不知有性自性相,则不可说“妄想自性”是由“性自性相”而生。“因”,】就是【由于。

以知则有分别,有分别方】(才)【生妄想;】现在凡夫连知都没有,(【今不知:】)【则无从分别,既不分别,应不生妄想。】

【“彼云何妄想非妄想,如实知妄想”:彼凡夫人云何能知妄想实非妄想,而能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开【端】呢【?】

【义贯】

【“世尊,”凡夫以“不觉”知圣人所知之“性自性相故”,故实】在是【无】(没有)【妄想分别;

“世尊”,因为凡夫既不知有】圆成实自【性】的【自性相,则“亦非”可言凡夫之“妄想自性”是“因”为对“性自性相”起分别而生的,】

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有圆成实自性【以不知】道有圆成实自性【则】(其实)是【无从分别之。

若如是者】(那么这样讲的话)【,则“彼”凡夫之人“云何” 】(怎么样)有办法觉察到,“得知”就是觉察到妄想,根本就没有妄想的存在,

【能得知“妄想”实“非妄想”,而“如实”了“知妄想”所起之端?】

   16 经文549:【世尊,妄想异,自性相异。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这可见妄想在于人,不在于外境的法;在心,不在境。因此,若心静则境寂,人法双忘。

【世尊,妄想异,自性相异。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

    16-1 外境本来是空性的,没有叫你去产生种种的妄想,那个没有妄想的外境,却能令种种的凡、外、邪、小的愚痴的人,产生不如实知,又不如实知,没有办法见到真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

说:世尊!凡夫每一个,这些凡、外、权、小,凡夫、外道、权、小乘,

凡夫每一个人妄想的分别,有种种的差异,自性相异,当然他所见的自性相,也各各差异,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夫每个人的妄想都不一样,“差异”就是分别有种种的差异,当然所见的自性相,也各各不同,因为妄想不一样。

说:世尊!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不相似因”就是凡夫、外道,邪道、外魔、邪见人,或者是小乘人,凡、外、邪、小的种种见是不一样,

“不相似”就是相异之因,因为凡夫、外道、邪见人、小乘人,因为起点不一样,这个因,所以令种种的妄想,所现的这个法的自性相,有种种的差别。叫“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

意思就是:种种差别的异因,凡、外、邪、小种种差别的异因,所以令种种的妄想所现的种种法,自性相有种种差别。

所以,你看,《楞伽经》完全贯串不出来,少了多少字啊!

彼云何各各不妄想,“彼”就是一切法,彼一切法本来不存在有妄想分别,为什么本来没有妄想分别?各各不生妄想分别的诸法,

彼云何各各不妄想,彼云何,彼一切法本自不生妄想,云何各各不生妄想的分别诸法,这问题来了,却能令愚夫产生不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

就是却能令,那个本来不生妄想的一切法,而却令愚夫(愚痴的凡夫),不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为什么?

没有妄想的外境,却让凡、外、邪、小所产生的妄想各各不同,因为他有相异之因嘛!

整段贯串一下,说:世尊!妄想异,就是凡夫每个人,他的妄想分别,都有一些差别、差异,

既然妄想有分别差异,当然所见到的自性相,也一定有差别相异之处。

世尊!“不相似”,就是这相似的因,凡、外、邪、小种种见不一样,

所以因此令种种的妄想所现的诸法自性相,有种种的差别,所以这差别在“妄想”,

彼云何各各不生妄想,那个本来不生妄想的分别的法,本不分别的诸法,却能令愚夫不如实知,而生妄想。

外境本来是空性的,没有叫你去产生种种的妄想,那个没有妄想的外境,却能令种种的凡、外、邪、小的愚痴的人,产生不如实知,又不如实知,没有办法见到真如,实知而生种种的妄想。

   16-2 【自不妄想之诸法,云何能令众生生妄想?】底下,这一句话可就是重要,修行就抓住到根本了,【这可见妄想在于人,不在】于外境的【法;在心,不在境。】你要能体悟出来,你就打开了智慧的钥匙,你要入于智慧的心,你就知道了,万法唯心,【因此,若心静则境寂,人法双忘。】

【注释】

【“妄想异,自性相异”:由于愚夫之妄想分别有异,则其所见之自性相亦各异。】

【“不相似因,妄想自性相”:“不相似”,即】(就是)【相异。

谓:这是因为众生各依不相似(相异)之因,故令自心妄想所现之诸法自性相,有种种差别。“不相似因”,如凡外邪小之种种见皆不同。】

【“彼云何各各不妄想,而愚夫不如实知”:“彼”,指一切诸法。

谓彼一切诸法本身本来各各皆自不生妄想分别,而作是念言:我等为一为异、为常为断等;】

诸位!你看看,什么外相会自己会讲话?你什么时候看到会讲话?

【然而彼自不分别之】(的)【诸法,如何却能令诸愚夫堕于不如实知,而生妄想?

简言之:自不妄想之诸法,云何能令众生生妄想?】

底下,这一句话可就是重要,修行就抓住到根本了,【这可见妄想在于人,不在】于外境的【法;在心,不在境。】

你要能体悟出来,你就打开了智慧的钥匙,你这只钥匙就拥有入场卷,

你要入于智慧的心,你就知道了,万法唯心,你找到了这只钥匙了,【因此,若心静则境寂,人法双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16-3 所有的问题,在你内心里面安种种的见,为什么不立知?不立凡夫知?不立外道见?不立邪见的知?不立小乘的见?是为什么?凡有所知、有所见,就是妄想。

【义贯】

【“世尊”,由于凡夫之“妄想”分别有所差“异”,故其所见之诸法“自性相”亦各“异”(心异则所见境异)。

“世尊,”这是因为众生皆各依“不相似”(相异)之“因”去取著,

所以令自心“妄想”所现之诸法“自性相”有种种差别(或现一】相【、异】相【,或现断、常、有、无等等相)。

“彼”一切诸法,“云何”本来皆“各各”自“不”生任何“妄想”分别,谓我等为一、为异、为常、为断(法本无言),】

这些法什么时候告诉你,我是异、是一、是常、是断,这些法什么时候告诉你,没有,

【“而”却能令诸“愚夫”堕于“不如实知”,以致生种种妄想分别?

这岂非因与果不相当?(以因性不妄想,果性亦】(也)【应不妄想,才相当。)】

这一句话重点在告诉你,所有的问题,在你内心里面安种种的见,

为什么不立知?不立凡夫知?不立外道见?不立邪见的知?不立小乘的见?是为什么?凡有所知、有所见,就是妄想。

为什么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有意见就)叫做“头上安头”,若有所知见,就是头上安头,法本来就没有种种的妄想,

所以我们所过的日子,就是头上安头的日子,不停地妄想,不停地分别,不停地执着,问题在你自己。

好!现在问题既然找到了,答案就是说,你想不想成佛啊?想!那就放下这些知见,放下这些知见,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放下凡夫的知见,放下外道的知见,放下邪见的知见,放下小乘的知见,放下有见、无见、常见、断见、一见、异见,统统放下,契入真如。

好!再一个关键,关键就是说,你要过清净心?还是要过头上安头的日子?当然要过清净心的日子,清净心就是万缘放下啰!知见本不存在,何况它的体性本来空。

   17 经文550:【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何故遮众生有、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说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事?】叫人放弃有、无,一下着有,一下又空,为什么世尊一再说,反来覆去,自语相违呢?

【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世尊,何故遮众生有、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说空法非性,而说圣智自性事?】

   17-1 一下子说圣智所行事计着实有,又令众生堕于有见,现在连空法也非有自性,也空无自性,又令人堕于无见,而后又说圣智自性事确实存在,有一个圆成实自性,这样反来覆去,反过来,反过去,到底何去何从?何依呢?何依,何所依靠呢?

然为了众生离一切妄想,而佛说如自心所现的妄想相,皆不如实而有,这是世尊讲的,

世尊何故,世尊不允许,就是遮止的意思,世尊!何故你遮止了众生,“遮”就是不允许众生着于有见、还有无见,依于有见或者是无见,事自性计着,

诸位!世尊以前说法都一定破除有跟无,或者是世、出世间法,佛法与非佛法,

意思就是:世尊要一切众生,不要对幻事起种种计着有跟无,见事自性计着,

可是呢?世尊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说,我们圣智所行境界计着实有,“计着”就是实有,

佛又在另外一个角度,别外一处说:我们的圆成实自性,自觉圣智确实是存在,圣智所行处又是实有,令众生又计着,反堕于有见,

因为圣智、自觉圣智确实是有,又令众生计着反堕于有见,

世尊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说,连空法非有性也空无自性,世尊!连空法都空无自性,又让一切众生堕于无见,

一下子说圣智所行事计着实有,又令众生堕于有见,现在连空法也非有自性,也空无自性,又令人堕于无见,

而后又说圣智自性事确实存在,有一个圆成实自性,这样反来覆去,反过来,反过去,到底何去何从?何依呢?何依,何所依靠呢?

   17-2 叫人放弃有、无,一下着有,一下又空,为什么世尊一再说,反来覆去,自语相违呢?

好!我整段把它贯串一下,听师父讲的印象会深,

然世尊常常为众生离一切的妄想而说,世尊说:自心所现的妄想相,都是不如实而有的,世尊是这么开示的,

而世尊从以前到现在,何故?都为什么一直遮止众生依有见和无见?因为有、无都是妄见,事自性计着,

也就是说:世尊不允许众生落入有见、无见,世间法、出世间法,种种佛法、非佛法的种种事自性计着,

那么自性计着不是着、就是着无,

可是呢?世尊一下子又在别处说,圣人的智慧所行的境界是实有的,又让众生计着,反令众生堕落于有见,

世尊又在另外一个地方说,空法也是空无自性,那么连空法都空无自性,又令人雾里看花,堕入无见,

一下子堕入圣智所行事境界实有,令人着有,一下说空法,连空法也空无自性,又令一切众生落入无见,

而后又说圣智自性事,确实我是自证自觉圣智,我证得,确实有实事,有这样的境界为实有,又堕于有见,

一下叫人家放下有跟无,一下说圣智是实有,一下说连空法也空,又说无,一下子又说圣智事是确实存在,又说有,

世尊一再自语相违,为什么?一下子叫人家放弃有、无,一下又说着有,一下又说空法无,一下又说圣智自性事是有,

叫人放弃有、无,一下着有,一下又空,为什么世尊一再说,反来覆去,自语相违呢?

   17-3 【“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然佛说法,皆为欲令众生得离于妄想,了知诸法皆非实有,而说如自心妄想所现之一切相,皆不如实而有。】

【注释】

【“然为众生离妄想故,说如妄想相,不如实有”:然佛说法,皆为欲令众生得离于妄想,了知诸法皆非实有,而说如自心妄想所现之一切相,皆不如实而有。】

【“何故遮众生有、无有见事自性计著,圣智所行境界计著,堕有见”?:

“遮”,】就是【遮断、遮止,令不起。“有、无有见”,即】(就是)【有无二见。“事自性”,】则是【指世间及出世间种种事,佛法与非佛法。

此谓:世尊何故遮止众生令不依有、无二见,因此不对世出世】间【种种】的【幻事之自性起计著为实有实无——然后,却又于别处说圣智所行境界为实有,令人计著,因此反而堕于有见?】

【“说空法非性”:谓世尊又说空法亦非有】实【自性,而令人】又【堕于无见。以若连空法都无,则一切法皆都无。】

【“而说圣智自性事”:而后却又说】佛确实有这样境界,那一种境界呢?【圣】人的【智】慧【自性事为实有,】“实有”就是存在,确实存在,存在就是有啰!【复令人堕于有见。】

【义贯】

【“然”而佛说法皆“为”欲令“众生”得“离”于“妄想”,了知诸法皆非实有“故”,

而“说如”自心“妄想”所现之一切“相”,皆“不”是“如实”而“有”;

既然如是,则“世尊何故”要先“遮”止“众生”妄想,令不依于“有、无有”之二妄想“见”,致令不对世出世】间【种种幻“事”之“自性”起“计著”;

然后世尊却又于他处说“圣智所行境界”为实有,反而又令人“计著”,因此复“堕”于“有见”之妄想,此为何故?

世尊又“说空法”(之理)“非”有自“性”(空法亦空),因此再令人堕于无见之妄想;

“而”后世尊却又再“说圣智自性事”为如实而有,复令人堕常见妄想,世尊云何一再自语相违?】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18 经文551:【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然为令众生离恐怖句故,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佛的回答,真的是佛,这一句话无懈可击,也只有大慧能够问(上面)这些问题,也只有佛能够回答到实在是没有话说。

【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然为令众生离恐怖句故,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圣智事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

   18-1 我从来不堕入有见、无见。佛所说法,只是为了什么?“然”就是然而,都是为了令众生,离于对菩萨法甚深的究竟法生恐怖句。诸位!恐怖一生,就远离摩诃衍了,就远离大乘了,就成佛无望了。

佛的回答,真的是佛,这一句话无懈可击,也只有大慧能够问这些问题,也只有佛能够回答到实在是没有话说,看看佛怎么回答呢?

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并不是说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就落入断灭见,不是这个意思,

我也不说不会堕于有见,而说圣智自性事,我也绝对不会说,我讲了这个圣智自性事,就说我堕于有见,而我说空法又堕于无见,

我从来不堕入有见、无见,

所以说,非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堕于断见,也不堕于有见,才说这个圣智自性事,我说法绝不着有,绝不着无,

而佛所说法,只是为了什么?“然”就是然而,都是为了令众生,离于对菩萨法甚深的究竟法生恐怖句,

诸位!恐怖一生,就远离摩诃衍了,就远离大乘了,就成佛无望了,

在这里,师父提出一个警惕大家,如果对方暂时,或者是不能接受大法,最上乘法,

我们也不能一手推开他的因缘,不能断他的佛种,因为只有摩诃衍、大乘,让我们成佛,让众生成佛。

他生恐怖句,说:哇!修行这么难,太难了,所以如果没有因缘契入究竟的至圆至顿,我们也不可以一手推开来,

简单讲,保持一个连续,制造一个善的因缘,就等嘛!就等待因缘嘛!是不是?

就像师父举的那个粽子,让粽子慢慢退冰,退掉我执、法执,

听经闻法,修行是点滴的功夫嘛!在有一天,一蒸下去,一蒸就熟,

你现在一下子让众生恐怖了,他就离开摩诃衍了,

所以,然为令众生离于恐怖,因为一恐怖就远离,恐怖一生就远离了大乘法,那么就成佛无望了,

所以这一个,底下重点,因此佛用种种的善巧方便,启示真理,来开示这个真理,

众生因为无始以来,计着诸法性自性相,诸法,“性”就是诸诸法,自性相,诸法有实自性,还有自相,计着一切法有实自性还有自相,

圣智事自性计着有无相见,也对这个圣智事自性计着,认为是有或者是无,

由于为令彼众生离于有无见,因此说究竟真空之法,当我说空法,也绝对不会落入断灭。

底下,世尊这一句就是最圆满的,我~不说,加一个“实”,补一个“实”,我实不说一切法自性相,后面补四个字“为有为无”,我不说性自性相为有为无,

我实在不说一切法自性相为有为无,补这两个字进去,这样子,整句就看得懂,一切法自性相,到底有,还是无,因为以法离有无,所以不可说嘛!

   18-2 说: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我根本实在不说,一切法的自性相为有、为无,我讲“有”就落入“有”,我讲“无”又落入“断”,所以一切性自体相为有、为无,是错误的,就落入分别心,以法离有无故,所以法本离言,不可说。

整句把它贯串一下,佛告大慧,非我说空法非性,我,并不是我佛陀,讲到空法就落入断灭的,

我说空法非有自性,也不会落入于断灭见,无见,

我说法也绝对不会堕入有见,才说这个圣智自性事,

但是佛是大慈悲心,只是为了令众生离于对大乘法的恐怖,

如果对大乘法恐怖,则远离摩诃衍,远离摩诃衍,则成佛就没有希望了,

因此佛用种种的方便善巧启示真理,为什么?因为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太可怕了,

就堕入一切法确实有实的实际的自性相,为实有法,实有自性相,

哪一个众生不是堕入这个啊?看到什么就确实认为那是真的啰!

圣智事自性计着相见,也就是说:圣智事自性相,把它计着说有无,

圣智事如幻,是如幻,了一切法如幻的,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

说:圣智事自性计着有无相见,因此对于圣智事计着有、或者是无,

现在佛陀就是说:为令彼众生离有、无见,因此说究竟的空法,究竟的空法,说空法,就是究竟的空法,

说:大慧,我不说性自性相,我根本实在不说,一切法的自性相为有、为无,我讲“有”就落入“有”,我讲“无”又落入“断”,

所以一切性自体相为有、为无,是错误的,就落入分别心,以法离有无故,所以法本离言,不可说。

   18-3 【“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以众生自无始以来,即】(就)【遍计执著诸法之性自性体相为实有、实无,以此执著故,若闻诸法实相为离有无,即生恐怖:著有者】恐【怖空,著空者厌有。】着空就是指二乘人,着空者厌有,这是指二乘人。

【注释】

【“非我说空法非性”:并非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堕于断见、无见。】

【“亦不堕有见说圣智自性事”:亦】(也)【不是因为堕于有见,而说圣智自性事。】

【“然为令众生离恐怖句故”:然为】(而)【令众生离于对甚深法之恐怖故,因而以种种方便而曲示真理。】

【“众生无始以来,计著性自性相”:以众生自无始以来,即】(就)【遍计执著诸法之性自性体相为实有、实无,

以此执著故,若闻诸法实相为离有无,即生恐怖:著有者】恐【怖空,著空者厌有。】着空就是指二乘人,着空者厌有,这是指二乘人。

【“圣智事自性计著相见,说空法”:于圣智事之自性计著起有、无相之见者,为令彼离于有无见故,因此说究竟真空之法。】

【“我不说性自性相”:是故我实非说一切法性自性体相为有为无,以法离有】离【无,故不可说。】

    18-4 佛陀说法,令离于世法、出世法,统统离。

【义贯】

【“佛告大慧:”并“非我说空法非”有自“性”,而堕于断见、无见;

“亦不”是因为“堕”于“有见”,而“说圣智”所知诸法“自性”之“事;

然”而我“为令众生离”于“恐怖”诸法究竟实相之“句故”,而以种种方便,曲示真理,】这为什么呢?

【以】(因为)【诸“众生”自“无始以来”,】很可怕,【遍“计”执“著”诸法“性自性”体“相”为实有、实无,

若闻实相离相,离于有无,则生恐怖(以上为对世法起计著者);

又有众生,于“圣智事自性”起“计著”有、无“相”之“见”,我即为之“说”究竟真“空”之“法”,

令彼离于对圣事起有无之妄想计著(以上是对圣法起计著者);】

所以佛陀说法,令离于世法、出世法,统统离,

【是故“大慧,我”实“不说”一切法“性自性”体“相”,为有为无,以法】本无言【离】于【有无,】法本不可说故,【故不可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9 经文552:【大慧,但我住自得如实空法,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有、无事见相。】此节为佛依自证而释成不堕有无的原因。这一段是佛告诉大慧,我彻见了诸法的自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所以我作如是说,是从自性清净心,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不是靠语言的。

【大慧,但我住自得如实空法,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有、无事见相。】

    19-1 依仰仗于自觉圣智任运观察安住,离有、无事二见之相,离有见、无见二见之相,是故佛不说诸法自性相为实有或者是实无。

这一段是佛告诉大慧,我彻见了诸法的自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所以我作如是说,是从自性清净心,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不是靠语言的,

说:大慧,但我住~,“住”就是安住于,我安住于哪里呢?

自得圣智如实的空法,我证得一相,证得无相的真空法,绝对的真如法,

当我证得一相无相的真空法的时候,佛陀是离于妄想惑乱相,“见”就是邪见,离惑乱相见,离于妄想的惑乱相的邪见。

接下来,佛陀说:如来是离于自心分别所现的有见或者是无见,

意思就是:如来不会落入有见、无见,因为如来离于有见、无见,

所以这一句是说:如来离于自心分别所现的有见、还有无见,

因为如来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真如,“实”就是实际,佛达到彻见诸法的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所以是真如实际的法印之所印,

意思就是:一点都不错,错不了,没有任何的误差,我确实证到唯一实相,彻见诸法的性相,彻见所证的法性,真如实际的法印之所印定,确定不错,

“于性”就是于诸法之自性相,统统来自一颗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

得以缘,因为是依仰仗于自觉圣智任运观察安住,离有、无事二见之相,离有见、无见二见之相,是故佛不说诸法自性相为实有或者是实无。

    19-2 安住在自觉圣智,万法都是从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而自觉圣智离有、无事,就是二见,有见、无见这两种知见之相,是故佛说法,我绝对不会说自性相到底为实有或者是实无。

整段把它贯串一下,说:大慧,我教你离有无,是怎么?建立在什么呢?

是建立在,安住在如来自得的圣智,如实的空法,

我彻证到诸法一相、无相的真空法,

如来离妄想之惑乱相的邪见,如来也离于自心分别所现的有见、无见等,

如来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法,是真如,是实际法印,法界空无自性,

我以此如实实际的法印,印定所印,决定不谬,一点都错不了,唯一实相。

于性自性,于诸法之自性相,皆得以缘自觉圣智任运观察,

安住在自觉圣智,万法都是从自觉圣智流露出来的,

而自觉圣智离有、无事,就是二见,有见、无见这两种知见之相,

是故佛说法,我绝对不会说自性相到底为实有或者是实无。

   19-3 【“如实印所印”:彻见所证之法性,皆为真如实际之法印所印定无误。“印”者,吻合,印证。亦即】(也就是)【证明是一,唯一实相。】所以真正的如来的究竟法,唯证相应故。

【注释】

【“我住自得如实空法”:我安住于自得圣智、如实真空之法,亦即】(也就)【是本住毕竟妙空。此为证真。】

【“离惑乱相见”:即】(也就是)【不堕一切邪倒,常居中道。】

亦无中道之相,常居中道,一定要后面再补“不落中道之相”,常居中道,不落中道之相,

“中道”只是一切无所住的意思。

如果你说还一种东西“中道”,那就完了,离两边就是中道,若着“有一个中道”,此“中道”就不是中道,【此为离妄。】

【“离自心现性非性见”:“性非性”,有性无性,亦即】(也就是)【有、无。谓离于分别自心所现之法为有为无之妄想见。此为达境唯心。】

【“如实印所印”:彻见所证之法性,皆为真如实际之法印所印定无误。

“印”者,吻合,印证。亦即】(也就是)【证明是一,唯一实相。】

所以真正的如来的究竟法,唯证相应故。

为什么证量的解脱境界,只有结果,没有如果?又不能用猜的,

“如果”就是,如果怎么样……怎么样……那就是用猜的,

只有结果,“结果”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任何的猜测的,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嗯!我可能开悟了哦!那就是没有开悟,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我差一点点就开悟,这样也是没开悟,你那个差一点点,就是差很多。

【“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于诸法之性自性相,得缘自觉圣智,而任运观察安住。】

【“离有、无事见相”:离于有、无事二见之相。】

   19-4 毕竟“离”于“有、无事”二边“见”之行“相”;是故我实不说诸法自性相为实有实无。

【义贯】

【“大慧,但我”则安“住自得”圣智“如实”真“空”之“法”,

证于一相无相、“离”于一切“惑乱相”之邪“见”、倒见,

及“离”于分别“自心”所“现”之法为有“性、非”有“性”之妄想“见”;

以如是证真、离妄、达境唯心,故证“得”一切法性毕竟空寂、无相、无愿之“三解脱”门,

得已,彻见所证】得【法性皆为“如实印”(真如实际之印)“所印”定不谬。

于是“于”一切诸法之“性自性”相,皆“得”以“缘自觉”圣智而任运“观察”及安“住”,

因此毕竟“离”于“有、无事”二边“见”之行“相”;

是故我实不说诸法自性相为实有实无。】

   19-5 【此节为佛依自证而释成不堕有无的原因。】“自证”哦!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重大启示了,重大的启示就是说,佛法,它是实证的东西,不是空谈理论的。

【诠论】

【此节为佛依自证而释成不堕有无的原因。】“自证”哦!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重大启示了,重大的启示就是说,佛法,它是实证的东西,不是空谈理论的,

佛教你离一切相,离一切言说、语言、一切思惟,达到不可思议,就是除了唯证相应,

所以因言遣言,用这个语言来遣除这个语言,因为言语,让你体悟到佛的无生的理,慢慢、慢慢、慢慢…引导,慢慢这样引导,很辛苦的,

所以大悟见性,就是我们的目的、目标,现在都是在等待因缘,

所以如果你悟明了心性以后,八大宗派,你修什么宗派,那么你都会成就,

你就不会说,一定要把这个念佛,把那个禅宗的即心即佛拿掉,

    19-6 佛说法二十年般若谈啊!开智慧有多么地重要啊!

诸位喔!你要了解佛的说法,佛一辈子说法,几年?佛说法四十九年,

我现在问你,佛说法四十九年,佛讲般若法,讲几年?二十二年,

这样,你了解了吗?这个“般若”有多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竟然讲了“般若”,讲了二十二年,

你能够把佛教八大宗派这个最重要的般若拿掉吗?只有念佛可以解决问题吗?这个就是大问题了,

所以,我们众生因为不看经典,因为可能大家也很忙,所以,也不了解说佛的本意是什么?本心是什么?所以就是用猜的,猜来猜去,猜来猜去,都猜不着啊!

你想想看,你今天要念佛,师父不反对,你要诵经,师父赞叹你,但是记得,要用般若智慧,

四十九年除以二,多少?接近二十四五,二十四点五,就是接近二十二年,

释迦牟尼佛一辈子讲法四十九年,用一半的时间讲“般若”,你能够忽视它的存在吗?

只有念佛,不听经闻法,不是少掉这个区块吗?你知道吗?

佛说法二十年般若谈啊!开智慧有多么地重要啊!

喔!所以这修行,怕走错路、走弯路、走岔路,你亲近哪一个长老、哪一个道场,我们都不管,统统要依法,

师父这里,刚好我又肯吃苦耐劳,我也肯分享这个法,我又看得懂,放着也没用,就分享出来,

你就知道这个法有多重要,不然就算你搞一辈子,你也搞不来的,

这如果没有人讲解,你怎么有办法了解咧?对不对?

有一个人来请一本《楞伽经》,说:你不来听?我自己回去看,看?你看得懂吗?你真的看得懂?要不然换你上台来,没那么简单,对不对?没有那么简单,

这就知道,听经闻法,你虽然看注解,可是你不晓得它的含义啊!

经过师父这样诠释以后,贯串、举例子,啊!听法还是最重要,直接了当嘛!对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 坐在楼下的人,他听了,哇!那个印象特别地深,坐在楼上,那个印象就不够深刻。

我告诉你,光是楼下的跟二楼的就有差别,跟你讲正经的,这个有调查过,

高中生啊,如果要考大学的高中生,坐在前面一半以上的,考上大学,好的国立大学的,比例特别高,因为他面对老师,他不会打瞌睡,打瞌睡啊!

坐到一半,后面的那些,考上国立大学的比较少,不是绝对啦!

经过这样试验调查,所以在经过试验调查,坐在一楼的人,他的深刻印象,直截了当,再怎么笨的,也要坐来楼下,

欸!但是,大智慧的人都坐在楼上,师父比较看不到,看是要上厕所还是做什么都很方便,都很方便,

所以简单讲就是说:有人来讲说,师父!我有一次在三楼看您演讲,看见您的影像,看、看…有一点想打瞌睡,因为也没有人管,

我来楼下一楼,那一堂课就真的完全不一样,在单刀直入,看您的表情,师父!您六根都会说法,扬眉瞬目都是禅意啊!真的,坐楼下真的不一样,

所以下一堂课,拜托二楼的都坐到楼下来,欸!真的不一样,所以坐在楼下的人,他听了,哇!那个印象特别地深,坐在楼上,那个印象就不够深刻。

   19-8 我一辈子的愿力,《楞严经》加《楞伽经》,修行不后悔,如果有人这一辈子,把《楞严经》跟《楞伽经》好好的研究,一切经典没有办法超出这个范围。

因为讲到这里刚好一个段落,那么我们6月8号休息,然后6月15、16我们再见面,我们预计7月21日,一定会讲完,

如果按照这种速度,我现在最怕什么?最怕生病,我现在最怕生病而已,因为这个是一辈子的愿力,

我一辈子的愿力,《楞严经》加《楞伽经》,修行不后悔,

如果有人这一辈子,把《楞严经》跟《楞伽经》好好的研究,一切经典没有办法超出这个范围,

《华严经》它是发挥事事无碍法界,那么《阿含经》,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大乘经典的般若,你看,统统包括在这里面,《楞严经》加《楞伽经》,只是浓缩与发挥大小而已,

所以《楞严经》跟《楞伽经》,师父一辈子的愿力,

    19-9 从有佛出世以来,到今天为止,我第一个人把《楞严经》跟《楞伽经》,从第一个字讲到最后一个字,(众鼓掌)没有,这大家的福利、福报,大家的福报。

那么这个《楞严经》,很多人讲,那么很多人都是,像净心法师讲台语的,心田法师讲台语的,如本法师讲台语的,敬定法师也讲台语的,都是讲《楞严经》,所以《楞严经》很多人讲,没有人讲国语的,

所以说:为什么要讲这个法?也就是因为闽南语它是区域性的,台语它是区域性的,国语是世界性的,所以如果你要利益无量无边众生,你就是一定要这样,所以讲《楞严经》,目前讲起来,只有师父用这个国语讲,

《楞伽经》就不一样,从有佛出世以来到今天,没有人彻底地从第一字讲到最后一个字,注解有二十几种,注解很多人写,但是讲,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个《楞伽经》中间消失了四百年,我们还感谢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因为佛印禅师叫苏东坡抄,后来才被发现,中间沉寂了四百年,

所以我看这个电影,“达摩大师传”里面,这个达摩大师,拿一本经典来到东土汉地,拿了这本《楞伽经》,

《楞伽经》到底讲什么?你晓不晓得,我在南普陀佛学院的时候,打开那个《楞伽经》,因为那个时候,经教上还有一点点还没办法,再来,心性还在参,

看到这个《楞伽经》就说:这只有鬼才看得懂,这谁看得懂呢?然后注解打开,喔!这个还是没办法,怎么会这么深的经典呢?

你知道吗?这个我出家已经六年的佛学基础了,还是没有办法啦!

再来慢慢、慢慢的《楞严经》,慢慢的熏习,才到今天,有办法上台讲这个《楞伽经》,

换句话说:从有佛出世以来,到今天为止,我第一个人把《楞严经》跟《楞伽经》,从第一个字讲到最后一个字,(众鼓掌)没有,这大家的福利、福报,大家的福报。

好了!那么十五号、十六号上课

诸位!我们来回向: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五套(共7讲)
第五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宣讲日期:2013.05.24-2013.06.22


    (大众座前合掌恭立。上人走上讲台,在佛像前将法宝举至眉心行问讯礼。引磬声起,大众向上人行问讯礼。)

    请合掌。(大众就座合掌随上人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经文553:【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所以者何?谓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说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则坏。】上面佛说妄想与圣智皆空、无相,乃真妄俱遣,是真不生之义;佛恐菩萨见此正理,便立之为宗,因而与外道所计之“不生”相混乱,故说此以破之。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所以者何?谓宗一切性非性故,及彼因生相故。说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则坏。】

    1-1 外道,无论你怎么样讲,都没有自觉圣智,没有从本性不生不灭的自觉圣智来了悟,因此他怎么样讲,都是生灭,都是妄想。

复次大慧,外道的邪见,说:一切法不生,这“一切法不生”,不是佛讲的“生就是无生”,非“真无生”,

这外道不是因为“有”,或者是“无”而有“生”,再立一个“不生”,所以它不是当体即空的“不生”,

所以外道邪见,说:一切法不生,这不是真的“不生”,是因为生,然后立一个“不生”,仍然是生灭、妄想的东西,

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也就是:菩萨摩诃萨不应当就像外道一样,建立一个“不生”宗旨,

所以者何?这为什么?谓宗一切性非性故,这是指外道,

说:这个彼外道,它是宗,“宗”就是出发点,以这个为宗旨,外道的出发点,以什么为出发点呢?

说:一切性或者是非性,就是一切法从有、无而生,“性”就是有,“非性”就是无,意思就是:彼外道宗一切有、无而生,

意思是说:彼外道它的宗旨,根本的宗旨,不是从“有”生,要不然就是从“无”生,

这个在前面讲过了,这不是佛讲的,“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所以非真正的“不生”,不是真正的“不生”,

说:及彼因生相故,外道他是因为有“生”,而立一个“不生”,因为有生相为因,为什么呢?不是从“有”生,就是从“无”生,

意思就是:那么外道,因为他的宗旨,它的因性不是有“生”就是“无”生,都是以生相为不生之因,

换句话说,它的“不生”,上面还建立一个“生”,不是佛讲的,“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一切法不生宗,“不生”本来就是不可立,有法可立,立一个“不生”,就是生灭。立一个“不生”,就是“生”,而非“真不生”,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真正地证到无生的境界,它是不可言语,当体就是“生”,当下就是“无生”,这是证量的解脱境界。

所以“不生”是不可立的,如果你立一个“不生”,这个就是“生”。

所以“不生”不可立,立“不生”,就是“生”。简单讲:就是生灭法,

所以外道,无论你怎么样讲,都没有自觉圣智,没有从本性不生不灭的自觉圣智来了悟,因此他怎么样讲,都是生灭,都是妄想。

彼宗则坏,因为立一个“不生”,它就是“生”,不是真正的“无生”,“坏”就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宗旨,

因为你们讲“一切法不生”,可是你们又建立在有生、还有无生,从这个“有”生跟“无”而生,然后再讲一个“不生”。

简单讲,是因为彼因生相,有因生相,才讲“不生”,而不是佛讲的“生”当体即空的“不生”,这是真正的“无生”。

    1-2 说一切法不生宗,是自相矛盾的,你立一个“不生”,就是“生”,这一句话有一点就告诉我们,说:一个人常常心里讲,我不执着,我不执着,那个“不执着”就是执着,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因此,真正的证悟到无生,他是没有任何语言,也不用解释,没有任何的立场。

整句把它贯串一下,说:复次大慧,外道他的邪见,一切法不生,这跟佛讲的“真不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一切法不生”,非真正的佛讲的真的“不生”,是因为生,而立一个“不生”,仍然是妄想,还是生灭的东西,

菩萨摩诃萨不应依外道如是建立的宗旨,不应依,所以者何?这是为什么呢?谓彼外道宗一切性非性故,

那个外道讲,万法不是从“有”生,就是从“无”生,非真正的“无生”,

及彼因生相故,还有呢?彼宗,彼外道是因为它的宗旨有因性,“因”就是因缘果报的那个“因”,乃是以生相为不生的因故,所以,不是真正的不生,

而且,说一切法不生宗,“不生”当然是不可立,也不可说,

有法可立,你立一个“不生”,这个就是“生”,而非“不生”,

所以,说一切法不生宗,是自相矛盾的,你立一个“不生”,就是“生”,

这一句话有一点就告诉我们,说:一个人常常心里讲,我不执着,我不执着,那个“不执着”就是执着,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因此,真正的证悟到无生,他是没有任何语言,也不用解释,没有任何的立场,

他不需要给别人来体谅、来平反,他没有任何的委屈,

证到一切法无生的人,他直接本性就吸收,单刀直入就解脱,不需要等待任何的因缘,因为解脱就是当下的因缘,

如果等待别人来开示,等待别人来体谅,等到有一天来平反,那么你永远掉进去“生”的角度,

外道就是这样子,在“生”又立一个“不生”宗,彼宗则坏,

立一个“不生”就是“生”,非真的“不生”,真正的“无生”就是“生就是无生”,

所以外道这样子立一个“不生”,自己破坏自己的宗旨。

   1-3 既有“有性”、】或者是【“无性”,即非真】正的【无生,】真正的“无生”,就是当下的意思。

【注释】

【“一切法不生者”:此为斥邪见不生之宗,】非佛讲的真正的无生【非真不生者。】

【“菩萨摩诃萨不应立是宗”:谓菩萨不应如外道而建立此宗。】

【“谓宗一切性非性故”:谓彼外道乃宗一切法为有性、无性,】

“有性”就是有,“无性”就是无,从“有”生,从“无”生,【而立此不生宗,

而菩萨须离】外道的【有】或者是【无,以既有“有性”、】或者是【“无性”,即非真】正的【无生,】真正的“无生”,就是当下的意思。【故不可立,此其一。】

【“及彼因生相故”:谓彼宗之因性,乃为以“生相”为因,方得建立是宗。

换言之】(换句话说)【,即是:彼之不生实】在【是根据“生”而来】的【,】为什么?

众生都是掉入两边,认为“不生”是在“生”以外,另外有一个“不生”,所有的众生都落入两边,

所以“生”,立一个“生”,然后又跑出一个“不生”,当然这个是生灭的东西,

【因此“生相”是彼不生之因:】所以,“不生”怎么来的?是由“生”来的,由“生”而跑出一个“不生”,这个就是生灭的对立显现出来的妄想,

【若无此“生相”,何来彼不生?】简单讲:这个就只是一个生灭的,“生”又跑出一个“不生”,

【彼之不生既然是由生而来,则非真】正的【不生,】真正的“不生”就是当下,【这是很明显的,

因此外道之不生宗不得成立,以其因生而有故。此其二。】

   1-4 师父常常告诉你,你真的很有修行,千万不能说:我很有修行,这个就表示你没有修行,你卡在一个“我很有修行”,这个就变成生灭的东西,实证的东西这里面是完全清凉的世界,完全无相的世界,完全无念的世界,何以故?当下它就完成了佛道。

【“说一切法不生宗,彼宗则坏”:谓才立“不生”,】这个【“不生”即】(就)【自坏,以“不生”既立,则】(这个)就是【生矣!】这个就是“生”,

所以师父常常告诉你,你真的很有修行,千万不能说:我很有修行,这个就表示你没有修行,

你卡在一个“我很有修行”,这个就变成生灭的东西,

实证的东西这里面是完全清凉的世界,完全无相的世界,完全无念的世界,何以故?当下它就完成了佛道,

所以因此我们不能像外道,“不生”既立就是“生”,

【又,】如果真的【不生即】(是)【不可立】的【,】

因为无一法可得,无一法、无一相、无知、无见、无法、无意、无境,你怎么立,如果真的不生,是当下体空,不可立的,

【有法可立】立一个“不生”,这个就是“有法可立”,有法可立【即有】(就是)【生,】

诸位!“生”后面一定跟着“灭”,就是生灭、代谢之词,【而非】真正的【不生;

故若】(如果)【立“不生”,】这个【即】(就是)【是自破坏自宗之宗旨。】

   1-5 不生须以不生为因,方是真不生。

【义贯】

【“复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菩萨摩诃萨,不应”如外道而建“立是宗”旨;“所以者何?

谓”彼乃“宗一切”法为有“性”与“非”有“性”(见一切法为有无),而立此不生之宗旨“故”,

既以性非性而立者,则有性非性生,】“有性”就是有,“非性”就是无,则有无就生,【而非】真正的【不生,】

这句话涵义是什么?涵义就是说:外道的妄想、颠倒、执着,是没办法断的,去除不了的,

【故不可如是妄立,此其一。

“及彼”宗之“因”性乃为以“生相”为不生之因“故”,然不生须以不生为因,方是真不生,此其不可立之二也。

因此,才“说”立“一切法不生宗”,当下“彼宗则”自“坏”。 】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1-6 绝对的一真真如法界,没有任何的比较,所以扫荡到0.0000……1,一尘不立,没有任何一点灰尘,诸位!为什么说,动念即乖,拟议皆非?为什么动念即乖呢?连0.001的妄想都不行。

【诠论】

【上面佛说妄想与圣智皆空、无相,乃真妄俱遣,是真不生之义;佛恐菩萨见此正理,便立之为宗,因而与外道所计之“不生”相混】乱【,故说此以破之。

若言一切法不生,则言思俱绝,倘再言之已成非,而况妄立宗乎?

又,无一法可立,朗朗真空,方是自觉圣智境界;】

诸位!在这里附带的,真如就是绝对,真空就是绝对,一真就是绝对,

要特别注意这个“绝对”,不容许有任何的语言、文字、比较、推论,统统不行,

所以师父说:世间的哲学、推论逻辑学,永远没办法到达佛的境界,包括一切物理学、太空学,或者是你的世间的大科学家,都没有办法达到佛的境界,

那个是由心妄想所产出来的一个剖析,能用某一个时间跟空间,但是不能解脱,与解脱无关,

我们不是否定这些对人类有贡献的这些专家,科学家、生物学家、艺术学家,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说:佛教讲的是彻底地打破无明跟解脱,他们没有这个能耐跟能力,

他没有办法离开剖析,也没有办法离开这个推论,永远没有办法,这都是妄想,生灭心的代表,

剖析是生灭心,是识心,不是智,推论是生灭心,不是智,

“智”是不生不灭的大般若,完全不一样,

所以无一法可立,就是绝对的真空,一真法界,“朗朗真空”,就是绝对的真如,一真法界,方是自觉圣智境界,

就是绝对的一真真如法界,没有任何的比较,所以扫荡到0.0000……1,一尘不立,没有任何一点灰尘,

诸位!为什么说,动念即乖,拟议皆非?为什么动念即乖呢?连0.001的妄想都不行,

【若如彼外道起见而立“不生宗”,则反堕于情见。】“情见”就是妄见,【故】(所以)【佛说“不立”,是所以立!】

    1-7 又,不生有三种意义:一、诸法寂灭,当体不生,此为任运,无功用智;第【二、以般若观照,【诸法】本【不生,此为有功用行;】【三、为外道所计之无句】以【及双非之“不生”。

【又,不生有三种意义:一、诸法寂灭,当体不生,此为任运,无功用智;】

说:诸法本自本寂本灭,当体不生,当体不生,因为万法都空无自性,

“空无自性”就是大空,空空,无法不空,

换句话说:你内心里面有任何的尘、妄想、执着、颠倒,都不是佛的境界,

此为任运,为什么?清净自性本自具足,任于运用,全部都是真如的展现,叫做“无功用智”,“无功用智”又叫做“无作”,无作法,没有任何的造作,

第【二、以般若观照,】般若通常是站在照见、或者是用,体是不生,用者万法皆生,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我们清净自性能显现无量的般若智慧,

所以用般若智慧观照,【诸法】本【不生,此为有功用行;】但是悟道的人当体就空,

【三、为外道所计之无句】以【及双非之“不生”。

大慧在前面,一直以诸法无性之义,来难佛是倡染净皆悉断灭之论,】所以这个诸法空无自性,很容易被外道误解成断灭的思想,

【这就】是【变】(双)【成双非不生的邪见了。】“双成”就是亦有亦无,“双非”非有非无,不生的邪见,

【后来佛回答】的【时】候【,作结论】这么【说:“我住自得如实空法,】

诸位!这个就是佛,有证量的圣人,自己安住在如实的空法,完全没有妄想的世界,这个是何等的安祥,何等的寂静,

【离有无相”,便是开示当体不生之义。佛在此恐大慧以当体不生之见,雷同外道所邪计之不生】的断灭见【,

所以在此特别诫云:外道所执之一切法不生者,凡】是【我】的【弟子,皆不应立是为宗。为什么呢?

因为若以“不生”为不生,则为取著此“不生”法之相,如是则其生炽矣。】“炽”就是很明显的,

【所以《十地经》】这么【说:“此菩萨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一切分别念智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

说:此菩萨不见少法生,不见少法灭,为什么?这个都在强调绝对的东西,此菩萨见到真如,

所以真如里面不见有少法生,真如里面也绝对不见有少法灭,

意思就是:生生灭灭,其实是你内心的妄想的意思,真如里面没有生,也没有灭,这个当下它就是涅槃,

一切的分别念智皆息,一切的分别心,“分别心”就是念跟智,皆息,妄,这种种的念头,或者种种所谓的智慧,也不能着一个能观的智,都不行,所以一切分别的念跟智皆息,

这个“念智”,二行相之行,“二行相”是指念还有智,统统不行,没有能念所念,没有能智还有所境,都没有,悉不现前,

【这便是心智俱泯的境界,那还容得立宗呢?

所以菩萨摩诃萨不应见有少法可立,】真如无少法可立,【是故不立,此为真不生,是乃合于不生之旨。】

   1-8 我们今天就是被假相黏得死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每一个时空所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绝对的真如,它不存在的东西,它没有真实性的东西。

那我们为什么会有“生”呢?因为被妄相黏住了,叫做“观念”,

譬如说,今天发生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落入那个观念,我们真如被妄想黏住了,“黏住”就是认为有这件事情发生,

而这件事情发生,其实是平等如梦幻,空无自性的东西,

我们把空无自性的东西,妄动,然后黏住了,

所以修行,千万不要被假相黏住,被假相黏住,那个本来真如的无生般若,它就会变成妄动的生灭,

我们今天就是被假相黏得死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每一个时空所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绝对的真如,它不存在的东西,它没有真实性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经文554:【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坏者:以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坏相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说则坏。】 真正的毕竟不坏灭之相,也就是不生不灭必须打从当下本来就不生,才能够讲不生。

【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坏者:以宗有待而生故: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不坏相不生故。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说则坏。】

   2-1 以有所立,就入生灭,这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立”都不行,所以要不可立一知、立一见、立一法、立一相,着任何的境界,统统不行。

说: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则坏,这是根据上面,为什么呢?以宗有待而生,

因为是立一个“生”,然后再讲“不生”,叫做“待”,“待”就是有所依,依于“生”,而立一个“不生”,叫做“以宗有待而生”。

“生”就是立,是因为有“生”,才立一个“无生”,“有待”就是相待,“相待”就是生灭的代名词,代谢,

以宗有待,因为有所依,“有待”,有所依,“而生”就是而立的,是因为依“生”而立一个“不生”,叫做:以宗有待而生,

它的宗旨是怎么样?有待而生,有对待而才立一个“不生”,

又彼宗不生,就是又彼立一个“不生”论,怎么样?立一个“不生”,

则入一切法故,则入一切生灭有为法,这个“法”就是有为法,因为你有所立,

无生本不可立,你立一个“无生”,就是变成有为法,

所以为什么佛法,绝对的真如是不可思、不可议?佛的自觉圣智,为什么不可思、不可议?

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观念、不可推论,一定要唯证相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动念即乖就落入生灭,

所以立一个“不生”,则入一切生灭之有为法,以有所立,就入生灭,

这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立”都不行,

所以要不可立一知、立一见、立一法、立一相,着任何的境界,统统不行,则入一切生灭有为法故。

   2-2 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本来不生,不能因为“生”,而立一个“不生”,不行,不可以这样子的。

接下来,不坏相不生,毕竟真正的不生灭,不坏,“坏”就是灭,当然就是不生灭的意思,

不坏相,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后面要补一个“本”不生,这样才看得懂,

不坏相不生故,就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本来不生,不能因为“生”,而立一个“不生”,不行,不可以这样子的,

不坏相,不坏,“坏”本来就是灭,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本不生,

今立一切法不生宗,现在既立有不生,必是有坏灭之法,有坏灭,则非真正的不生,

今立一切法不生,就掉进去有为的生灭法,彼说则坏,

因为你说一切法不生,现在又立,就变成生灭,当然自己破坏自己。

   2-3 因为有所立,就掉进去有为的生灭法,所以毕竟究竟处来讲,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本来不生,不可立。

整段的意思把它贯串一下,说:彼外道的宗旨,所谈到的一切法不生,彼宗则坏,

“以”,因为,彼宗是因为有所对待,因为“生”而立“不生”,有所对待,而立的,

又彼立不生之论,只要一立“不生”,则入一切生灭有为法,

因为有所立,就掉进去有为的生灭法,

所以毕竟究竟处来讲,真正的不生不灭之相,是本来不生,不可立,

今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说则坏,

今既有立“不生”,必是有坏灭之法,有坏灭之法,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无生”。

   2-4 (真正的)【毕竟不坏灭之相,】也就是不生不灭必须打从当下,【乃】是【从本】这个“本”就是当下的意思,乃从当下本来就不生,才能够讲【不生。

【注释】

【“彼宗一切法不生,彼宗坏者”:彼宗由于立一切法不生,反而令彼宗自坏其说。以下佛再举出三个自坏的原因。】

【“以宗有待而生故”: “有待”, 】就是【有所】对【待,有所对待,即】(也就是)【有所依。“生”,即】(就是)【立。

此谓以彼所宗之不生,系有待于“生”而生,故其说自坏,此其一。】

【“又彼宗不生,入一切法故”:又彼宗以立不生之论,故反令彼说入于一切生灭之法,以有所立,即入有为生灭之法,是故其说自坏,此其二。】

【“不坏相不生故”:“不坏”,】当然【即】(就是)【不坏灭,亦即】(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谓】(真正的)【毕竟不坏灭之相,】也就是不生不灭必须打从当下,

【乃】是【从本】这个“本”就是当下的意思,乃从当下本来就不生,才能够讲【不生;

今外道所计之不生,实为有生,故非不坏,】也并不是不生不灭之相,

非不坏,那个“不坏”就是不生灭,“故非不坏”就是,所以不是不生不灭的相,所以“不坏”就是不生灭相,非不生不灭之相,

【亦非不生,】也不是真正的“无生”,【是故其说自坏,此其三。】

    2-5 “彼宗”以立“一切法不生”故,反而令“彼宗”自“坏”其说“者”,有三种原因。

【义贯】

【“彼宗”以立“一切法不生”故,反而令“彼宗”自“坏”其说“者”,有三】种【原因:

一者,“以”彼“宗”之不生系“有待”于生“而生故”,此为其说自坏者一;

“又”,二者,“彼宗”以立“不生”之论,反令彼说“入”于“一切”有为生灭之“法”中“故”,此为其说自坏之因者二;

三者,毕竟“不坏”不灭之“相”,乃从本“不生故”,不可言有所立,今既有立,必是有坏灭之法;有坏灭,则非不生,此为其说自坏之因者三。

因此“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说则”是自“坏”其宗。】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555: 【大慧,有无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无相不可得。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坏;以有无性相不生故,不应立宗。】前面所说,只是以“无”为不生,现在这一派,更转计有、无皆不生。

接下来,这是另外一种外道,另外一种外道立“有”、“无”两种都不生。

【大慧,有无不生宗,彼宗入一切性,有无相不可得。大慧,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如是彼宗坏;以有无性相不生故,不应立宗。】

   3-1 “有”不生、“无”不生,那空无所有,那你立什么呢?什么统统没有,你立什么呢?

这是另外一种外道,另外一种外道立“有”、“无”种皆不生。

说:大慧,有无不生宗,有“种”不生,“无”种还是不生,则有无不生宗,

“彼宗入一切性”就是,也是掉进去生灭性,掉进去生灭性。

有无相不可得,意思就是:既然“有”也不生,“无”也是不生,既不可得,那么如何来立宗呢?

就是:有无相实不可得,就是空无所有,“有”也不可得,“无”也不可得,实在是不可得,

既“有”“无”统统不可得,就空无所有啰!那么如何立宗呢?

大慧,若使彼宗不生,假设说:彼宗,因为本无体之“有”种、“无”种都不生的话,那么一切法,怎么样?

“一切性”就是一切法,“不生”也就是空无所有,

这里“不生”跟佛的“无生”,是完全不一样,

外道的讲话是从妄想出来的,他讲这个“不生”是空无所有,是断灭的意思,

佛讲的“无生”,是当下体性不可得,是完全不一样的心境,

一个是圣人的心讲出来的话,一切法不生,

纵然外道也讲“一切法不生”,那不一样,外道讲的“一切法不生”,是空无所有,落入断灭见,

佛讲的“一切法不生”,是了解“缘生就是无生”,

所以,在座诸位,你单单看注解,是很容易会误导你自己的,你以为你自己看得懂,事实不然,事实不然。

一定要师父解释,才有办法,你一定会误导自己,自己误导文字,而自己掉进去文字的陷阱里面。

说:一切性不生而立宗,就是一切法都落入空无所有,而可以立宗,那么这样龟毛、兔角也可以立宗,何以故?本无所有,

这个外道“不生”,是本来无所有,空空洞洞,“有”不生,“有”种不生,“无”还是不生,

那么什么都不生,空空洞洞的,没有,也空无所有,也可以立宗吗?

那么这个龟毛、兔角也可以立宗啊!是为什么?它本无所有,空空洞洞嘛!

所以,如是立论,这样立一个“不生”宗,彼宗就自坏,为什么?

“有”不生、“无”不生,那空无所有,那你立什么呢?什么统统没有,你立什么呢?

外道以有无性相不生故,意思就是:“不生”就是,这个外道以“有”种、“无”种性相,不生故,

不生,这“不”的底下一定要加一个字,加不“曾”生故,这样你才看得懂,

外道以“有”种、“无”种之性相,皆实在是不曾生故,“不曾生”就是,实在是无所有,跟龟毛、兔角一样,

但是自心的妄想,实在是空无所有,那空无所有的东西,怎么可以立宗呢?

所以,不应以之来立宗,

所以外道以“有”种、“无”种之性相,皆实在是不曾生起,实在是空无所有,同于龟毛、兔角,

但是自心妄想不应以之立宗,因为唯是自心妄想所现啊!

    3-2 空无所有等同龟毛兔角,但是自心的妄想,所以不应以之立宗。

我把它贯串一下,在这个经文上,我在讲,你一定要看清楚,然后不要看注解,为什么?

人的思想,人的念头,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你一直看着注解,这样看着,翻来翻去,你会扰乱你的心思,这样不是听经闻法的好办法,

我在讲这个文言文,你就全力以赴地看这一段,你这样翻来翻去,翻来翻去,左边右边,你以为你看得懂,刚好相反,

所以人的念头只能集中火力在一个点,这样你听经闻法,后来再看注解,哦!原来如此,这样你才看得懂。

大慧,有无不生宗,这个外道,这另外一种外道,立“有”、“无”种统统不生宗,彼宗就变成掉进去一切的生灭法生灭性,

“有”、“无”实在是不可得,既然“有”也不生,“无”也不生,那么万法都空无所有,就像龟毛、兔角一样,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那这样,怎么立宗呢?

说:大慧,假使彼宗以本无体的“有”种、“无”种皆不生,那么一切法皆不生,

而可立宗的话,如果一切法统统不生,空无所有可以立宗,那么龟毛、兔角也可以立宗,因为你说“本无所有”嘛!

你说“有也不生”,“无也不生”,这样不是空无所有吗?

如是以空无所有可以立彼宗的话,彼宗自己坏,为什么呢?

外道以“有”种、“无”种,从来皆实在是不曾生,实在是不曾生,这怎么样?空无所有,

空无所有等同龟毛兔角,但是自心的妄想,所以不应以之立宗。

   3-3 【“以有无性相不生故,不应立宗”:以有种、无种唯是自心妄想所现,其性相皆实不曾生起,故不应以之立宗。】

【注释】

【“有无不生宗”:又有外道立“有”、“无”种皆不生之宗。

前面所说,只是以“无”为不生,现在这】一【派,更转计有、无皆不生。】

【“彼宗入一切性”:彼宗所计之有种、无种,亦】(也)【入于一切生灭性中。】

【“若使彼宗不生,一切法不生而立宗”:“若使”,】就是【假使。

假使外道以所计之有种、无种皆不生,而言一切法皆不生,因而立宗,如是则龟毛兔角亦可立宗,以其所计之有种、无种,但有言说,并无实体,同于龟毛兔角,云何而可依之立宗?】

【“以有无性相不生故,不应立宗”:以有种、无种唯是自心妄想所现,其性相皆实不曾生起,故不应以之立宗。】

    3-4 “以有”种、“无”种之“性相”,皆实“不”曾“生”,同于龟毛兔角,但是自心妄想,“故不应”以之“立宗”。

【义贯】

【“大慧,”又有】一种【外道立“有”种、“无”种皆“不生”之“宗”旨,

而“彼宗”所计之有种无种实亦“入”于“一切”生灭“性”】当【中,

然而其“有、无相”实“不可得”,有无相既不可得,如何能以之而立宗?

“大慧”,退一步而言,“若使彼宗”以本无有体之有种无种皆“不生”,而言“一切”法“性”皆“不生”,因“而立宗”则】(那么)【龟毛兔角亦】(也)【可】以【立宗,因此若“如是”立论,“彼宗”则自“坏”其说;

“以有”种、“无”种之“性相”,皆实“不”曾“生”,同于龟毛兔角,但是自心妄想,“故不应”以之“立宗”。此为不应立之因者三。】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556:【五分论多过故,展转因异相故,及为作故,不应立宗分。谓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不应立宗。】“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亦“不应立宗”,以立则成妄有自性。

【五分论多过故,展转因异相故,及为作故,不应立宗分。谓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不应立宗。】

    4-1 用这样子妄想的,推论出来的东西,怎么是跟佛讲的“自觉圣智,回归当下”,能够相提并论呢?

解释一下,从《楞严经》一直讲到《楞伽经》,这个五分论,宗、因、喻、合、结,

“宗”就是宗旨,“因”开始的推论的因,然后用种种的比喻,最后再合起来,最后再结论,叫做“宗、因、喻、合、结”。

这个我们《楞严经》也讲、《楞伽经》也讲了,这个五分论,“宗、因、喻、合、结”,“多过故”就是有种种多种的过失,为什么呢?

展转因异相故,展转,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推论”这个名词,所以用“展转”,

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推论”,逻辑的推论,由A推论到B,由B推论到C,或者是说:A+B+C=D,也都是用一种推论、观念,

而这个“展转”呢?而得到的一种推论呢?因异相故,为什么呢?

跟原来的因是完全不一样的,A推论到B,A是B吗?B是A吗?不是啊!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同品类啊!不同品类嘛!是不是?

为什么法要回归当下?你用推论的,就是变质的意思啊!会变质啊!

所以虽然类似啊!但是它不是本来的空性的东西,它是推论出来的相,推论出来的相,

所以这个“展转因异相故”,由展转推论出来的这个因,推论出来的,那么怎么样?

“异相”就是不同品类,A不同于B,B不同于C,C不同于D,

用这样子妄想的,推论出来的东西,怎么是跟佛讲的“自觉圣智,回归当下”,能够相提并论呢?

   4-2 谓一切法不生,这是前面,前面讲的这个外道,讲“一切法不生,不应立宗”,同样的道理,如是一切法,如是一切法空,也不应当立宗,为什么呢?既然一切法空,“立”就是非空。

及为作故,补两个字,“有”为“有”作故,“有为有作”,

其实简单讲,就是生灭的意思,非真正的不生,

意思就是:展转推论出来的一种因,而且跟这个因根本就不同品类,异相故,怎么样?

这个就变成有所造作的有为法、还有有作法,这个就是生灭,不是真正的“不生”,

所以,不应立宗分,不应当有立宗之分,

谓一切法不生,这是前面,前面讲的这个外道,讲“一切法不生,不应立宗”,

同样的道理,如是一切法,如是一切法空,也不应当立宗,为什么呢?既然一切法空,“立”就是非空。

   4-3 这个修行就是你只要动到一个念头,说:“我很有修行”,就没有办法契入绝对的真如。

所以在这里,就是要了解生灭法,证初果,为什么不能执着“我证初果”,才是真正的证初果?

一立的话就停止,人一起骄傲的心、动念的心,他的修行就停止,进不去,

二果能说“他证二果阿罗汉”吗?不行,他才有办法进二果阿罗汉,对不对?

三果阿罗汉能说“我证三果阿罗汉”吗?不行,这样才有契入,再继续进去嘛!对不对?

四果阿罗汉能说“我证四果阿罗汉”吗?也不行,

菩萨果,更不行,

这个修行就是你只要动到一个念头,说:“我很有修行”,就没有办法契入绝对的真如,

   4-4 圣人是超越一切相,圣人有三昧力,没问题啊!对不对?所以凡夫要想证得到喜悦的无生法,把身体照顾好,慢慢地就减少这些种种的食、衣、住、行的欲望,慢慢地契入真空的绝对。

所以,内心太恐惧的人,没办法证得真如,太懦弱,身体搞得很差,为什么?

每天生活在恐慌症里面,忧郁症里面,每天都想去死,你怎么证真?证真如本性呢?

太过骄傲的人,不能证得真如,太过懦弱的人也没机会,修行是走中道的路线,

所以,还是一定要好好地把身体照顾好,

有的人说,那这个色身跟证真如没有什么关系,那是有证量的人讲的,

譬如说,今天你头痛、晕眩,那你来坐在底下,你会法喜吗?你的头都痛到快要爆炸了,怎么有办法呢?对不对?

所以这基本盘,你不能崩盘啊!饮食要正常,睡眠正常,身体要健康,这个法就是喜悦的东西,凡夫必须要有基本盘,

圣人是超越一切相,圣人有三昧力,没问题啊!对不对?

所以凡夫要想证得到喜悦的无生法,把身体照顾好,慢慢地就减少这些种种的食、衣、住、行的欲望,慢慢地契入真空的绝对,

   4-5 有三昧力,定力故,饮食减少,身体改变了。

有三昧力,定力故,饮食减少,身体改变了,

因为你的身体是用不生不灭的法身熏习出来的,你的面相就越来越庄严,越来越庄严,你每天都在喜悦当中,频率完全改变,

为什么你今天被佛加持力道会这么大?佛是不生不灭的心性,佛给你摩一个顶,那就是不生不灭的体性,直接就契入,

所以有的人,在这个经典里面讲,佛说法的时候,在佛一摩顶,证三果阿罗汉,为什么?他用不生不灭的体加持你啰!一般的法师哪有办法这样子,是不是?

所以碰到佛,有殊胜的因缘,因此证量的解脱的圣人,用不生不灭的力道加持你,跟一般的凡夫,那是大不相同,

他已经改变了他的频率,他用这个不生不灭的体来加持你,

所以,虽然看起来,像一个摩个顶,那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可是佛是用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在加持你,跟凡夫大不相同,力道也完全不一样。

    4-6 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无自性,不应立宗,一切法空无自性,怎么立宗呢?一切法本空,怎么可以立呢?

接下来,如是一切法空,也不应当立宗,立,“空”怎么可以立?立则非空,

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它本来无自性,不应立宗,立,就变成有自性了,对不对?

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无自性,不应立宗,一切法空无自性,怎么立宗呢?一切法本空,怎么可以立呢?

立,就怎么样?立,就变成了妄有自性,“妄有自性”就是生灭不断,叫做“妄有自性”,叫做“着于自性”,

    4-7 诸位!那佛讲“清净自性”,是着一个“清净自性”吗?不是,这个时候是强调清净本如,本来就存在的涅槃妙性,因为没办法形容,所以讲清净自性。

还有一点,这里要附带说明的,我们说“清净自性”,在这里讲“清净自性”喔!

诸位!那佛讲“清净自性”,是着一个“清净自性”吗?不是,

这个时候是强调清净本如,本来就存在的涅槃妙性,因为没办法形容,所以讲清净自性,

而“清净自性”在强调什么?强调存在,可是它又是无相,强调存在,

你不存在这个“清净自性”,会掉进去断灭,外道就是没有证到清净自性,

所以因此要讲,佛讲“一切法无性”,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讲“一切法空无自性”,本空的意思。

佛陀讲“一切法有其自性”,是:你必须要有所解说,你要有所解说,

诸位!万法都有名字,难道清净自性没有名字吗?当然要有真如、一真、平等,无相、无念,当然也有一定的它的名字嘛!对不对?

万相、山河大地都有名字,难道真如无这法没有名字吗?还是有名字,还是有它的名字,有它的名字,衬托出“存在”的意思,存在的意思。

所以,立一切法,那么则就变成妄有自性。

   4-8 你有立“一切法空”就是非空,因为你有所立嘛!就掉进去生灭里面。

那么整段我把它贯串一下,五分论有宗、因、喻、合、结,它有多种种种的过失,

它不是回归当下,而是展转推论,

而这个因后来推论,变相,不同品类的异相就产生了,

不同的异相,再讨论下去,就偏离了本来的东西了,

“为”是一种有作,有为法,也就是生灭了,既是生灭,就非真正的不生,所以不应当有立宗之分,

前面讲过,有一种外道是一切法不生,佛剖斥它不应立宗,现在也是一样,如是一切法空,也不应立宗,

立则非空,一切法空怎么可以立宗呢?立则非空,

你有立“一切法空”就是非空,因为你有所立嘛!就掉进去生灭里面,

如是一切法本来就无自性,一切法本来无自性,本来就绝对的真如,你怎么可以立呢?

所以不应立宗,立,则一切法成妄有自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9 用逻辑的思惟方法,是无法入于自觉圣智,佛的境界是永远没有办法,要入于佛的永远真如的自性,就是:一定要回归当下,永远不能用推论的方式,逻辑的方式。

【注释】

【“五分论多过故”:“五分论”,宗、因、喻、合、结,又名三支比量,为外道议论之虚妄架构。

“多过”,五分论之过为:】诸位!这个专门研究外道的,如果你有时间,对这个有兴趣的,那么没有关系,你就去查查资料,那么对于这个外道的,师父不想用太多的时间,念一下就行,

【一、“宗”有相量相违等九过;】“相量”就是有量,它不是说空性的东西,相违,为什么?你一直一直推论,就离因就越来越远了,

【二、“因”有遍是宗法性等十四】种【过】失【;】为什么呢?因为你有“立”,它就束缚在某一种角度,某一种角度,“因”有遍是宗法性等十四种过失,

第【三、“同喻”有所立不成等五过;】

第【四、“别喻”有能立不遣】能立不遣,简单讲就是你立了以后,那个本身空的东西不能立,你硬要立,怎么样?“不遣”就是没遣除,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立刻就遣,即非三千大千世界,再来就立,是名三千大千大千世界,

佛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立刻就遣除,即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再立,是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这个有“能立不遣”,“不遣”就是立的那个角度其实是错的,

【等五过,合共三十三过。】

简单讲,这个意思就是:用逻辑的思惟方法,是无法入于自觉圣智,佛的境界是永远没有办法,

要入于佛的永远真如的自性,就是:一定要回归当下,永远不能用推论的方式,逻辑的方式,

所以一切世间人,是绝对没有办法与佛相提并论的,

佛是真正自觉圣智,当下证量解脱的大圣人,

为什么说佛的解脱证量的境界,只有结果,没有如果?为什么?就是这个,不能推论的东西,

所以有的人讲得头头是道,没回归当下,学佛本来学得不错,可是要逞英雄,我的书写了很多,

可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与佛的自觉圣智证量的解脱境界,是完全不相干,为什么?书,大家都会写,讲,大家都会讲,

所以,佛法讲求实证的东西,它讲求实证的东西。

【“展转因异相故”:以其展转而得之生因,一再变异为他相,】为什么一再变异为他相?一再推论下去嘛!【非为同品自相因。】

【“及为作故”:“为”,】就是【有为。“作”,】就是【有作。谓又堕于有为、有作。若有为、有作,即】(就)【是无常生灭,非真不生也。】

【“谓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谓既然外道于一切法不生论,不应立宗,则于一切法空,亦】(也)【不应立宗,以立则非空。】

【“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不应立宗”:同样的,于一切法无自性,亦】(也)【不应立宗,以立则成妄有自性。】

   4-10 为什么修学佛道、念佛要配合真如本性,因为那个才是不生不灭的佛啊!你今天念佛,你念的是妄想,那是生灭佛啊!只能感得应化身,你用不生不灭的心性来念佛,感得法身、报身佛来接引,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的境界啰!

【义贯】

【一者,因外道虚妄架构之“五分论”有“多”种“过”失“故”;

二者,以其“展转”而起之生“因”变“异”为他“相故”,】“展转”就是我们讲的“推论”的意思,【非为同品自相因;

“及”三者,以其为堕于有“为”、有“作故”——若是有为有作,则是无常生灭,非是不生;】

为什么佛法教你用悟的?有为有作,还不能只有拜佛念佛呢,持咒,这个都是生灭的东西,念念佛,是生灭啊!拜拜佛,还是生灭啊!

为什么佛法要教你悟,了悟,就是:那个才是本心,才是本性,

为什么修学佛道、念佛要配合真如本性,因为那个才是不生不灭的佛啊!

你今天念佛,你念的是妄想,那是生灭佛啊!只能感得应化身,

你用不生不灭的心性来念佛,感得法身、报身佛来接引,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的境界啰!

则是无常生灭,非是不生,【以如是等因,故其“不应”有“立宗”之“分”;此为不应立宗之因者四。

是故“谓”既然外道于“一切法不生”不应立宗,“如是”,

同样的,菩萨于“一切法空”亦】(也)【不应立宗,以立则非空;

“如是,一切法无自性”,亦“不应立宗”,以立则成妄有自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557:【大慧,然菩萨摩诃萨,说一切法如幻梦,现不现相故,及见觉过故,当说一切法如幻梦性,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大慧,愚夫堕有无见,莫令恐怖,远离摩诃衍。】虽然一切法无生,不可说,但是也可以方便说。但一定要看对象,看根器,不要硬塞。

【大慧,然菩萨摩诃萨,说一切法如幻梦,现不现相故,及见觉过故,当说一切法如幻梦性,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大慧,愚夫堕有无见,莫令恐怖,远离摩诃衍。】

   5-1 大慧,然菩萨摩诃萨,也可以应机方便说,为执境者说,为执境界的,每天都迷茫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告诉他说:一切法如梦幻喔!

说:大慧,然菩萨摩诃萨,怎么样?也可以应机,方便说,虽然一切法无生,不可说,但是也可以方便说,

第一义谛连开口就错,可是第二义谛能方便说,所以我们今天,一切说法都是第二义谛,为什么呢?

有语言、有文字、有音声,但是上根利智的人,便能当下契入第一义谛,

大慧,然菩萨摩诃萨,也可以应机方便说,为执境者说,为执境界的,每天都迷茫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告诉他说:一切法如梦幻喔!

现不现,你执着境界就显露出来了,好像真的在显露啊!

虚空本来就无花,心有病的人就见到虚空花,心有病就是执着,

我众生有执着的心病,就见到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我相、人相、众生相,看起来真正有那么一回事,

可是悟道的人了一切法、相,了一切相如虚空花,

就是病跟不病,病,就是妄想,不病,就是悟道的圣人,

一个人的心有病,执着于一切境界,就显现种种的境界让你执着,确实存在有这些外面的境界让你执着,

那么,如果你不执着,这个境界就不会显现出来,为什么?平等如梦幻,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纵然遭受到一切逆境,你也知道它是空无自性啰!

所以如果你执着,这境界就会显现,那么不执着,境界就不显现,完全看你心执不执着。

   5-2 为执着心的人当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如幻,平等如梦幻,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除”就是除了,除了为令愚夫内心里面不要产生恐怖,怎么样?那么,则不生,则不说,不生恐惧,不为说大乘法。

接下来,有的人迷于心迷得太严重了,看什么,执着什么,

接下来,及见觉过故,“见觉”就是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就是六根起见、闻、觉、知,能缘的心,

前面为了执着一切境界,叫你离境,所以说“一切法如梦幻”,执,境界就显现,不执,境界就不现,

现在是叫你能缘的那个见闻觉知,为了叫你离开这些过失,为了让那一些执着于见闻觉知之过,

所以,为执着心的人当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如幻,平等如梦幻,

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除”就是除了,除了为令愚夫内心里面不要产生恐怖,怎么样?那么,则不生,则不说,不生恐惧,不为说大乘法。

说:大慧,愚夫因为堕于有见或者是无见,一切法本来离于有无,

可是呢,他平常所依靠的那一种东西,你叫他离,他会生恐怖的知见,恐怖的心,我平常依靠这个而活的,

外道平常依有见、无见而存在的,而活的,你叫他“法离一切有无”,立刻就生恐吓怖,

所以,因缘不具足,说甚深的大法,令凡夫众生生大恐怖,

所以说:莫令因为说大法令彼众生恐怖这个大法,而远离摩诃衍,而远离了大乘法,

所以这个度众生,一定要看对象,看根器,不要硬塞。

诸位!讲不来的,不如大家泡泡茶喝喝,因为这个佛法太深了,

所以要看时间,看空间,看对方能不能接受佛的大法,不要硬塞,对不对?

你就说,喔!我听到佛的大法很好,你硬要把它塞进去,他就没办法啰!是不是?

比如说,有的人每天放生,觉得很好啊!他救众生啊!他认为比你在家里吹冷气的人,我们比较有实际的作为,所以因此他就觉得放生才是真正的究竟的,就放生、放生,

那你不能说放生不对啰!是不是?他因为他对这个,这么深的佛法究竟义,他没有办法去理解,你说,他也完全听不懂,

所以很多众的生得少为足,又不听人家的劝告,有的人就说,我年岁这么大了,当然放放生,修修福,也对,

所以因此,这个摩诃衍,这个大法,要看众生,看时空,看对象,他无法承受这个大法,你硬塞,不但得不到较果,还反较果,他还会毁谤你呢。

   5-3 除了为令愚夫离恐惧,让一切众生不要对大乘法远离,或者是生出恐怖,生恐怖,他就会远离大乘法,那么这个时候不要去说,不要去说。

整段我把它贯串一下,说:大慧,万法本不可说,但是菩萨摩诃萨,也可以应机方便说,

对于执着境界那一些凡夫的愚痴凡夫说,你要告诉他,一切法如幻如梦,没有实在的东西,

众生要执着,境界就显现,众生要是不执着,它就不会显现,

所以现与不现,但看你这一颗执着的心、不执着的心,

还有为了叫你离见闻觉知的过失,所以告诉你,当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

除了为令愚夫离恐惧,让一切众生不要对大乘法远离,或者是生出恐怖,生恐怖,他就会远离大乘法,那么这个时候不要去说,不要去说。

   5-4 你就是能够接受这个大法,你才来嘛!是不是?就表示大家都有大根器的,因缘具足,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法的东西,一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所以,法师最好就是保持沉默,欸!众生有需要法,我们就给他,是不是?

说:大慧,愚痴的凡夫因为一直以来,无量亿劫来习气所累积,不是堕有见,就是堕无见,他以依靠这个来过日子,

你一下子告诉他,佛讲最上乘是法离有无,那么愚痴的凡夫,包括外道,即生恐怖,由于说甚深大法,令凡夫产生大恐怖,

所以为了莫令彼众生生恐怖,而远离摩诃衍,远离摩诃衍,四个字,“成佛无望”,没有希望成佛啦!

说法本来是要救众生的,慢慢接近我们的究竟大般涅槃、大菩提,你现在因为讲得太快了,因缘不具足,对不对?想要越快让他成就,结果怎么样?

我现在问你一个,你看看能不能体会,诸位!你以前有栽种过盆栽吗?有吗?有,盆栽,

诸位!我盆栽,早上给他加一点水,每一个钟头加一点水,一直加,我为了让它快快长大,一直加水……,这个盆栽会怎么样?根会怎么样?烂掉了,

生长不是你一直给它加水它就会活咧!不是这样子咧!对不对?你一直把它加水,这一颗盆栽,一直加水,一直加水……,

我要它快快长大,我每天希望快快长大,快快长大,你怎么不会长大?我就能一直长大,你为什么不会长大?

然后一直加水…一直加水,加到最后,怎么样?ciwa,翘起来,死,你懂吗?

所以说嘛!为什么你们不会翘起来(死)呢?因为是你们自己来的,我如果跑去你家硬塞硬塞,拜托……这样,这样就很吃力了,对不对?因为是你自己来的,所以你一定不会死的啊!

你就是能够接受这个大法,你才来嘛!是不是?就表示大家都有大根器的,因缘具足,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法的东西,一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所以,法师最好就是保持沉默,欸!众生有需要法,我们就给他,是不是?

    5-5 《楞严经》加《楞伽经》修行不后悔,能够让无量无边的众生,修行有个次第,也可以回归当下嘛!于圆顿当中,方便安立次第。

所以,师父呢!就为了无量无边的众生,我认为,我今天辛苦了四十年,我有必要把《楞严经》、《楞伽经》,《楞严经》加《楞伽经》修行不后悔,有把究竟义,至圆至顿,把它传开来,

所以,外面所有的邀请,我都拒绝,他们当然很虔诚,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可是我的任务没有完成啊!为什么?这个是很重要的啊!

这个《楞严经》、《楞伽经》你把它完成,将来出这个光盘,或者是网站,才能够让无量无边的众生,修行有个次第,也可以回归当下嘛!于圆顿当中,方便安立次第嘛!对不对?

那我今天如果说,这样一直东奔西跑,那你看这怎么讲呢?何况这么深的经典,对不对?为什么?因为我要看到整个佛教的未来,一定要稳得住,要稳得住。不过没关系,我们这一些徒弟们如果都长大成人,我就很高兴了。

   5-6 对执“境”为有无者说,现跟不现,完全在那一颗执着的心,【以执之即现,不执即】(就)【不现相,然皆非实有,如是开示,令离实有实无之执。】对执“心”为实者说见闻觉知亦皆如幻如梦,令了唯心无性。

【注释】

【“然菩萨摩诃萨,说一切法如幻梦”:一切法不生固不应立宗,然而菩萨亦】(也)【可应机而为执境实有实无者,说一切诸法皆悉如幻如梦,令离执著。】

【“现不现相故”:一切法如幻如梦,乃】是【由迷悟不同,而有“现”与“不现”;】

“现”是指境界,现出境界,执着就现出境界,不执着境界就不显现,

这就是孔子讲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听而不闻嘛!食而不知其味嘛!对不对?

所以这个就是现跟不现,完全在那一颗执着的心,【以执之即现,不执即】(就)【不现相,然皆非实有,如是开示,令离实有实无之执。】

【及见觉过故:“见觉”,】就是【见闻觉知。上面为对执“境”为有无者说,此为对执“心”为实者说见闻觉知亦皆如幻如梦,令了唯心无性。】

【“除为愚夫离恐怖句故”:除了为令愚夫不生恐怖,则不说外,其余皆可视机而广说或】者是【略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5-7 师父说:大乘不但是佛说,而且是究竟说,那么为什么师父敢这样讲呢?因为师父在四十年里面来,阅读了无数的经典还有宗派,所以我能够这样很肯定地说,大乘是佛的究竟说,究竟说。

【“愚夫堕有无见”:以愚夫之堕有无恶见者,一闻离于有无、究竟中道之如幻如梦法,即大恐怖。】

【“莫令恐怖,远离摩诃衍”:“摩诃衍”,全名为摩诃衍那(Mahayana),义为大乘,即】(也就是)【佛道义;

以大乘甚深,小心量人不能容受,是故须循序渐进,令根机渐渐成熟长大,而后为说深妙大法,勿于非机而说深法,令彼恐怖,不能忍受,而远离大乘道。】

诸位!远离大乘道,就是成佛无望,永远没办法成佛,

所以师父说:大乘不但是佛说,而且是究竟说,那么为什么师父敢这样讲呢?

因为我们在四十年里面来,阅读了无数的经典,包括像阿姜查的书,佛使比丘啊,我们也尊敬,我们也赞叹随喜,

那么他讲的,像佛使比丘、阿姜查讲的呢,就用现在的语言,举了很多的例子,修行的经验,一样,不能离开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四谛,

然后,怎么讲仍然是《阿含经》里面的范畴,还是一样,那么我们对修学圣道的这些法师都很尊敬,我们也非常地赞叹,

所以师父的四十年,阅读了无数的经典还有宗派,所以我能够这样很肯定地说,大乘是佛的究竟说,究竟说。

    5-8 菩萨说法,“莫令”彼因“恐怖”,而“远离摩诃衍”。

【义贯】

【“大慧”,一切法不生固然不应立宗,“然菩萨摩诃萨”,亦】也【可应机而为执境实有、实无者,“说一切法如幻”如“梦”,

一切诸境,乃】是【由迷悟不同,而有“现”与“不现相”之别,然皆非实有,为欲令离有无之执著“故,

及”为令执心为实者离于“见”闻“觉”知之“过”,晓了唯心无性“故”,

若如是者,即“当”为“说一切法如幻”如“梦性;

除”了“为”令小根智之“愚夫离”于“恐怖句故”,则不说。

“大慧”,以诸“愚夫”之“堕”于“有无”恶“见”者,无始来,为恶见所熏,一闻离有无、究竟中道之如幻如梦法,则生恐怖,

菩萨说法,“莫令”彼因“恐怖”,而“远离摩诃衍”。】

   5-9 我说:你改变得了她,回来取我的项上人头,没有那么简单的。

诸位!台湾有一对夫妻,他的老婆对持咒很有兴趣,从来不听经,那她的老公是对师父很有信心,哇!这个光盘,看、看……看了非常地多,哎呀!知道这个是正见正法,他充满了法喜,

有一天,他来请示师父说,哎呀!我老婆这样子一直持持咒,也不是办法,然后,他们以前感情也不是很和睦,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感情也不是很和睦,

然后告诉我,说:我真的想改变我的老婆,我说:呼-呼-呼,你回去,你如果能说服得了她,我输给你,

她现在执着那个咒语是多么的好啊!是传承啊!是我们的本尊啊!是多么的好,她是执着这一句咒语是不得了的,对不对?她不听法,

我说:你改变得了她,回来取我的项上人头,

去跟她讲了,两个杠起来,夫妻杠(打)起来,后来看到师父,顶礼圣人,什么事情您统统知道,真的打起来,哪有办法?你想改变她?对不对?

所以没有那么简单的,你想改变她,她想改变你啊!没有那么简单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558:【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自性无说,无事无相续,彼愚夫妄想,如死尸恶觉。一切法不生,非彼外道宗,至竟无所生,性缘所成就。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彼宗因生故,觉者悉除灭。】“彼”不生“宗”乃“因生”而有“故”,然而“觉者”于此妄想则“悉除灭”,不起心立少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自性无说,无事无相续,彼愚夫妄想,
如死尸恶觉。一切法不生,非彼外道宗,
至竟无所生,性缘所成就。一切法不生,
慧者不作想,彼宗因生故,觉者悉除灭。】

   6-1 彼愚夫妄想分别立不生宗,就怎么样?不晓得万法唯心现量,那是一种妄想分别,而立一个不生,就是生灭。

说: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说:无自性无说,意思就是:一切法,万法本来就无自性,也无言说,叫做“无自性无说”,一切法本无自性,也没有言说,

无事无相续,一切法本空,也无所谓生灭之事,“事”就是法,也无所谓相续的,怎么样?

无相续的五阴相,也没有生灭事,也没有相续的五阴相,

彼愚夫妄想分别立不生宗,就像怎么样?把这个错误的知见,当作是正见,

如死尸恶觉,就像尸体放久了,怎么样?恶臭不堪啊!

就像这个死尸,“恶”就是恶知恶觉,简单讲,就是邪见的意思啦!邪见的意思啦!

彼愚夫妄想分别立不生宗,就怎么样?不晓得万法唯心现量,那是一种妄想分别,而立一个不生,就是生灭,

而这种把错误的知见,变成认为是正见,就像尸体久了发臭,这种恶知恶觉,邪知邪见。

   6-2 外道认为万法是胜性所造作的,要不然就是微尘四大的缘,所造作等等的缘,之所成就的一种不生。这个是非佛所说的,缘空不生的角度,当下

一切法不生,佛讲的正理的因缘缘生,当体即空的不生,

意思就是,一切法不生,就是佛讲的正理,真正的一切法不生,是当下当体不生,

非彼外道宗,就是:非彼外道所立的宗,

而外道呢?有一种外道至竟无所生,一直到究竟坏灭处,至竟就是最后的坏灭处,就是断灭。

意思就是:万法到最后,都是败坏,看到那败坏相,就认为一切法都是断灭,是以那种断灭见为无所生,方成为一种不生的观念,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一种外道至竟无所生,“至竟”就是到究竟断灭处,发现一切法都是败坏,因此以断灭见,怎么样?一定要到那一种无所生,变成叫做“不生”,把断灭当作不生的意思。

接下来,性缘所成就,性“、”缘“、”,“性”就是胜性,外道用胜性造一切法,“缘”是指四大,四大的造作者,以四大地、水、火、风,坚、湿、暖、动这个缘,

这个性、这个缘,造作等缘之所成就之性,怎么样?

这就是外道所主张的,外道认为万法是胜性所造作的,要不然就是微尘四大的缘,所造作等等的缘,之所成就的一种不生,

意思就是:胜性不生,造作的法是被生,可是胜性不生,四大微尘永远是存在的,所以它也是不生。

这个是非佛所说的,缘空不生的角度,当下,

   6-3 一个真正大觉悟者,以此外道所拥有的立宗的不生的妄想,悉皆除灭。不起心,不动念,也不离一切法,不立一切法。

接下来,外道所说的一切法不生,外道所主张的一切法不生,

前面这一段是讲,佛讲的真正的不生,接下来是外道所说的一切法不生,

有智慧的人,在外道所说的当中,也不可以作一种不生想,不作想就是:也不能把它当作是不生想,

有智慧的人于是中,绝对尚不作不生想,为什么?因为那是一种妄想,

外道所立的“不生”是建立在“生”,“生”建立一个“不生”,那是一种妄想,有智慧的人于外道当中,尚不作不生想。

彼宗因生故,彼不生宗,是因为建立在“生”,因为有生,然后,再立一个不生,然而觉者于此妄想悉除灭,

也就是说:对这个外道所起的种种的妄想,怎么样?不起心,不动念,也无少法可立可得,

然而觉者,一个真正大觉悟者,以此外道所拥有的立宗的不生的妄想,悉皆除灭。

不起心,不动念,也不离一切法,不立一切法。

   6-4 佛陀于此妄想,外道所立的生,立一个不生,这个都是妄想,唯心现量的境界,悉皆除灭,不起心,不动念,无有少法可得,不立一切知,不立一切见,离一切相,一切境、一切义、一切法,统统了不可得。

解释一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本无自性,万法、一切法本无自性,也无言说,根本就是空相,并没有生灭事,也无所谓的相续的五阴相,

彼愚痴的凡夫分别,而立一个不生宗,不知道万法唯心现量的境界,这个都是外道的妄想,所显现的不生宗,

以这个不正见,又误认为自己是正见,就像死尸恶知恶觉,邪见,

真正佛讲的正理的一切法无生,是当下本来就不生,非彼外道所立之宗,

外道也不可能了解,有一种外道,一定要到万法败坏,那个断灭无所生,才成为不生,

还有一种说胜性,还有四大微尘所作的缘之所成就,站在这个角度,而说他们不生。

这个并不是佛所讲的万法缘生,空无所有的不生,

外道所说的一切法不生,有智慧的人尚于是中,绝对不作不生之想,作不生想就是生灭,

彼不生宗之因,是因为有“生”,才立一个“不生”,仍然是互相对待而立的,一样是生灭,彼宗因生故,而立一个不生,

然面大觉悟的圣者,佛陀于此妄想,外道所立的生,立一个不生,这个都是妄想,唯心现量的境界,悉皆除灭,

不起心,不动念,无有少法可得,不立一切知,不立一切见,离一切相,一切境、一切义、一切法,统统了不可得。

    6-5 【“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谓一切法不生,有智之人尚不作不生之想,岂作“不生”为有生而立宗乎?】

【注释】

【“无自性无说”:一切法本无自性,亦无言说。】

【“无事无相续”:实】在是【无】(没有)【生灭事,亦无五阴相续相。】

【“彼愚夫妄想,如死尸恶觉”:“恶觉”,恶知恶觉,即】(就是)【邪见。谓而彼愚夫妄想分别,立不生宗,其恶知恶觉即犹如死尸之无知。】

【“一切法不生,非彼外道宗,至竟无所生”:谓正理之】(的)【一切法不生,乃】是缘生【当体不生,】“当体”是指因缘法的意思,乃是缘生当体不生,

【非如彼外道所立之宗,谓须至于究竟断灭之无所生,方成其所谓之】(的)【“不生”。】

【“性缘所成就”:“性”,】就是【胜性。“缘”,】就是【作者等缘。谓外道之胜性及作者等缘所成就之不生,非佛所说】的【缘空之不生。】

【“一切法不生,慧者不作想”:谓一切法不生,有智之人尚不作不生之想,岂作“不生”为有生而立宗乎?】

【“彼宗因生故,觉者悉除灭”:彼不生宗乃因“生”而有故,觉者于此妄想则悉除灭,不起心立少法。】

   6-6 正理之“一切法不生”者,乃当体不生,并“非”如“彼外道”所立之“宗”。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法本“无自”体“性”,亦“无”言“说”,实“无”生灭“事”,亦“无”五阴“相续”相,

然而“彼愚夫妄想”分别,而立不生宗,却“如死尸”一般,落于无知之“恶觉”。

正理之“一切法不生”者,乃当体不生,并“非”如“彼外道”所立之“宗”,

谓须“至”于究“竟”断灭之“无所生”,方成不生。

外道之胜“性”、及微尘、作者等“缘所成就”之不生,非佛所说缘空之不生。

“一切法不生,”有智“慧者”于是中尚“不作”不生之“想”,而况以不生为有生,而建立不生之宗乎?

“彼”不生“宗”乃“因生”而有“故”,然而“觉者”于此妄想则“悉除灭”,不起心立少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559:【譬如翳目视,妄见垂发相;计著性亦然,愚夫邪妄想。施设于三有,无有事自性;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相事设言教,意乱极震掉;佛子能超出,远离诸妄想。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愚夫如是惑,圣见则不然。】愚夫”见境而起“如是”妄“惑”,若以“圣”智照“见则不然”。

【譬如翳目视,妄见垂发相;计著性亦然,
愚夫邪妄想。施设于三有,无有事自性;
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相事设言教,
意乱极震掉;佛子能超出,远离诸妄想。
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愚夫如是惑,
圣见则不然。】

   7-1 圣者见所有的虚空所显现的相,都如虚空花空无自性,为什么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就是:凡所有缘起相,都是法身显现出来的缘起,当下就是空无自性,所以佛法一起谈,当下整个宇宙,回归到这一念空性,所以学佛越简单越好,越容易成道,不是把世间法搞得越复杂。

譬如翳目视,譬如说:有病的人那个眼睛看这个世界,就会妄见空中的五色毛轮垂发相,

计着性亦然,计着万法实有实无的性也是这样子,

外道之知见,愚无邪见而起种种的妄想,“施设”就是建立了,建立了假名,名、种种的假相,安立种种的名相,叫做“施设”。

于三有,这个假名施设,所建立的一个三界,三界也是本空,无有实事之自体性,

愚夫愚妇却因为假名施设之事之自性,误认为它是真的,众生看到什么,就执着什么,

所以施设事之自性,而误认为是真实,而思惟分别,怎么样?而横起妄想计度,

因为众生误认为外境是实在的,外境是实在的,所以他都想东奔西跑,跟出家人不一样,

而真正的出家人呢?他的生命就是真理,真理就是所有出家人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

所以出家人随着真理的呼吸而生存,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为了解脱才来出家的嘛!

像我们电视的节目里面,有这个怎么样,这个旅游频道,偶尔打开看看,这个旅游频道它在做些什么,

喔!到那里,伊士坦丁堡,或者北欧四国,看看,全世界看看,差不多就是这样,

不是山,就是水,就是森林,就是大草原,不是花,就是树,不是高山,就是深谷,

不是大海,就是小溪,不是动物,就是植物,就是矿物,不是食衣住行,要不然就是行住坐卧,

就这样,好!就终结,没了,这样就一下子全部看完了,真的,看来看去就是这样子,

所以拥有真理的人,他才能够立足于安祥,知足、快乐、幸福。

相事设言教,“相”就是名相,这个假名所施设的,“言教”就是圣人的言教,圣人的言教。

相事设言教,就是名相,这个假名所施设、所建立的,意思就是:佛所建立的方便的名相,种种的言说的意思,

“言教”就是佛所建立的一种方便名相,种种的法,叫做“相事设言教”,

这个名相啊!种种的事相啊!所施设的,佛所讲的一切法,但是呢?众生不了解名相是假相,变成了执着,但执着这些佛所讲的法。

意乱极震(掉)荡,心意,“乱”就是动乱,“震”就是震惊,这个掉跟这个竖心旁那个悼是一样的,就是悲悼的意思,

唯佛子能超出,只有真正的佛子,就是菩萨,唯有真正的佛子(菩萨),能够超出这一些种种的,佛所施设的假名、假相、还有法,真正去了悟到不生不灭的义理,才重要啰!

听经闻法绝对不在语言、文字上里面执着,而在义理,喔!了悟了这一颗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把它开采出来,就找到了佛教的整个核心价值。

远离诸妄想,非水水想受,阳焰所显现出来的海市蜃楼,并没有水,而这个渴鹿呢?正在口渴,作水想,还有作种种的觉受,

众生也是这样子的,众生因为渴爱、渴望、种种的欲望,所以就着境以为实,

所以,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阳焰所影现出来的海市蜃楼,本来就无水啰!这个渴鹿靠进这个海市蜃楼,却没有水喝,

这问题,它为什么这样趋向于水呢?而作水想,而有种种的觉受呢?

把它当作是实有水,而不知道是海市蜃楼,因为它的内心渴望,渴爱有水,所以它有这样的想跟觉受,

众生也是这样子,众生有种种的心、种种的欲望,渴爱,种种的爱欲,贪着种种的境界,则见一切境界,好像真的出现,其实是海市蜃楼。

平等如梦幻,愚夫如是地迷惑,圣见则不然,圣人看到的世界,因为圣人眼睛没毛病,不会见到空中五色毛轮,

这一句意思就是说:圣者见所有的虚空所显现的相,都如虚空花空无自性,为什么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意思就是:凡所有缘起相,都是法身显现出来的缘起,当下就是空无自性,所以佛法一起谈,当下整个宇宙,回归到这一念空性,所以学佛越简单越好,越容易成道,不是把世间法搞得越复杂。

   7-2 众生的心有种种的欲望,渴爱种种的爱欲,贪着一切境界,这一切境界就好像真的出现在你的眼前,而不知道万法本空的道理。

整段把它贯串一下,譬如眼睛有毛病的人,他就会看到,妄见空中的五色垂发相,

而计着万法实有实无之性亦然,愚无邪妄想,

这些假名施设是为了方便三有,无有实事之自体性,根本就是方便安立的,

而愚夫呢?却对这一些假名跟假相,施设之事的自性,误认为真实,而思惟,起妄想分别横起计度,从来没有停止,

佛为了方便度三界的众生,所建立的方便的名相,种种的言说,这个相、事所施设的圣言圣教,

但是凡夫呢?妄想分别佛所言说的法,心意动乱,而且极其震惊悲悼,

唯有真正离相的佛子菩萨,能够超出,远离种种的妄想,

海市蜃楼,阳焰所显现的海市蜃楼,不是真正的有水,而这个鹿实在渴得要命,因此见到海市蜃楼,误为真实的,因此起真实的水,真实的觉受,这些都是因为鹿本身由渴爱这个水而生的,

一样的道理,众生的心有种种的欲望,渴爱种种的爱欲,贪着一切境界,这一切境界就好像真的出现在你的眼前,而不知道万法本空的道理,

愚夫如是惑,圣见则不然,愚夫就是因为这样迷惑颠倒,而圣人看到一切相本空,就不是这样子的啰!

    7-3 【“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然愚夫却由此假名施设事之自性,而思惟分别,横起妄想计度。】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众生是看什么,执着什么,看什么,妄想什么,看什么,计度什么,这个就是众生,无所不执着,这个就是众生。

【注释】

【“施设于三有,无有事自性”:“施设”,】就是【建立。“三有”,】就是【三界。

谓以假名施设于三界,而三界乃凡夫妄想所现,其实无有实事之自体性。】

【“施设事自性,思惟起妄想”:然愚夫却由此假名施设事之自性,而思惟分别,横起妄想计度。】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众生是看什么,执着什么,看什么,妄想什么,看什么,计度什么,这个就是众生,无所不执着,这个就是众生。

【“相事设言教,意乱极震掉”:“相”,】就是【名相。“意乱”,】就是【心意动乱。“震掉”,】这个【“掉”同“悼”,震惊悲悼。

此谓,以假名相所施设之言教,凡愚由起意妄想分别,而动乱心识,极其震惊或】者是【悲悼,】真如的境界,【以非其境界故。】

“以非其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非”就是非凡夫和外道的境界,因为他是真悟的境界,真如菩萨,佛的境界。

是以非其境界,以其真如非凡夫外道的境界。所以凡夫外道,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解佛的境界。

【“佛子能超出”:唯有佛子】这些大菩萨,叫做“佛子”【能当体超出。“佛子”,】就是【菩萨。】

【“非水水想受,斯从渴爱生”:谓阳焰非水,而群鹿却起实水之想与觉受。如是之妄想与觉受,为从自心之渴爱生。】

   7-4 愚夫”见境而起“如是”妄“惑”,若以“圣”智照“见则不然”。

【义贯】

【“譬如”人以“翳目”而“视”,则“妄见”空中有五色“垂发”(毛轮)之“相”现;

妄想“计著”诸法之“性”为实有实无“亦然”,此乃“愚夫”依“邪”见而“妄想”分别者。

假名“施设于三有”,而三界乃凡夫妄想所现】的境界【,并“无有”实“事”之“自”体“性”;

然愚夫却依此假名“施设事”之如幻“自性”,而“思惟”分别,横“起妄想”计度。

以假名“相事”所施“设”之圣“言教”,凡愚于此起“意”分别、动“乱”心识,因而“极”其“震”恐悲“掉”(悼),以非其境界故,】因为那是佛的境界,【坏其邪见故。】

是为了这些佛所讲的这些语言文字,这些法,只是为了坏外道的邪见,让他令入佛的正见,

【唯有“佛”之真“子能”当体究竟“超出”一切,而“远离诸妄想”。

阳焰“非水”,而群鹿却起实“水”之“想”与觉“受”,如“斯”之妄想与觉受,乃“从”自心之“渴爱生;

愚夫”见境而起“如是”妄“惑”,若以“圣”智照“见则不然”。】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560:【圣人见清净,三脱三昧生,远离于生灭,游行无所有;修行无所有,亦无性非性,性非性平等,从是生圣果。云何性非性?云何为平等?谓彼心不知,内外极漂动;若能坏彼者,心则平等见。】若能坏彼妄想,就是断除妄想,他的心就能够见到一切法空无自性,究竟平等之见。

【圣人见清净,三脱三昧生,远离于生灭,
游行无所有;修行无所有,亦无性非性,
性非性平等,从是生圣果。云何性非性?
云何为平等?谓彼心不知,内外极漂动;
若能坏彼者,心则平等见。】

   8-1 你想要念佛感应,你的心要清净,你想要往生净土的,你的心要清净啊!这个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不知道的。

说:圣人见一切法,其实都是空无自性,都是清净,连净都不着,染净皆不着。

说:圣人见一切法净,为什么呢?前面不是讲嘛!我住自得空法,“三脱”就是三解脱,三昧生,佛有三解脱,空、无相、无愿,三昧则生,

圣人是远离于一切生灭的妄相,生灭的妄性、妄境、妄法,统统离,所以圣者远离一切生灭的妄相、妄法、还有妄境,

这个菩萨摩诃萨呢?游行无所有,“无所有”是什么?就是真空,就是无相,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所以你想要念佛感应,你的心要清净,你想要往生净土的,你的心要清净啊!这个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不知道的。

   8-2 了一切法如幻,从是生圣果,你既然了一切法如幻,你怎么会去执着境界呢?

修行无所有,修行真无所有之境界,

亦无性非性,也不堕入外道的有或者无,这种妄见、妄计,

亦无性非性,“亦无”中间加一个“有”的话,才看得懂,亦无“有”性,“非性”就是无,也不堕入有、无的妄计,

性、非性,性就是有,“非性”就是无,有、无对大悟见性的来讲,他是平等如梦幻的,

这个时候了一切法如幻,从是生圣果,你既然了一切法如幻,你怎么会去执着境界呢?

   8-3 圣人为什么能够得到一切法平等心,为什么?因为凡夫有妄想,而圣人没有妄想。

云何性非性,凡夫有无是怎么样?就是分别心,

云何性非性,哪来的?为什么?是凡夫的知见,不是落入“有”,就是落入“无”,这个就是一种分别心,

而圣人不一样,云何为平等?为什么一切法入于平等心呢?那是因为没有妄想分别,没有颠倒,

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凡夫落于有、无,有分别心,圣人为什么能够得到一切法平等心,为什么?因为凡夫有妄想,而圣人没有妄想,

   8-4 在座诸位,不要挑那个莫名其妙的,“我执”跟“法执”这两个重担的。

凡夫呢,接下来,凡夫谓彼心不知,诸法平等一相,空相,

“内”就是根身,“外”就是器界,一切法,心不寂静,从来没有办法静下来,

只要稍微对方有一点点动作,就非报复不行,非报复不行,

因此内心从来,那个恨割舍不下,再加上精神状况出问题啊!哎呀!得理不饶人,

因此所有的众生过的日子,就是一种莽撞、妄想、煎熬、痛苦、烦恼,自我压力,

挑着重大的担子,前面挑着一个担子,就是“我执”,后面挑了一个担子,就是“法执”,哇!挑得很辛苦,

可是就是不肯放下来,放下的感觉真的是很好,真的是很好。

所以,在座诸位,不要挑那个莫名其妙的,“我执”跟“法执”这两个重担的,

    8-5 若能坏彼妄想,就是断除妄想,心则平等见,他的心就能够见到一切法空无自性,究竟平等之见。

所以,众生因为不了解诸法平等一相,内的根身、外的器界,一切法,心无法寂静,极其漂动,

若能坏彼,“彼”的底下加两个字,“妄想”,若能坏彼妄想,就是断除妄想,

心则平等见,他的心就能够见到一切法空无自性,究竟平等之见,

所以,后面佛讲了一句话,这里提前分享给大家,修行者以无相者胜,有相者差,

意思就是:修行人,以契入无相的人,那个修行是胜,修行以无相者胜,这后面,《楞伽经》后面有讲,

修行,这个人会修行,契入无相,这个人是最会修行的,说:修行者以无相为胜,那么,有相就是有为,那就很差了。

   8-6 真正达到圣人的无生死可了,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何以故?一切法无生,一切法究竟真如,没有来去、生灭、增减,没有这个东西,这个就是真的绝对清净。

【注释】

【“圣人见清净”:最初八句为重颂“我住自得空法”。

“清净”,因圣人安住真空之法,达境唯心,心亦】(也)【不取,故名清净。

又圣人以正智,观见三界之相,无有烦恼生死,故云清净。】

所以真正达到圣人的无生死可了,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何以故?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究竟真如,没有来去、生灭、增减,没有这个东西,这个就是真的绝对清净。

    8-7 注意,所有的了生死,都从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开始,谁在三昧下功夫,离相,谁就先成佛。所以,你记得,跟你生死没关系的,你放下。

【“三脱三昧生”:由见清净无著,而三解脱之三昧妙门生起。】

注意,所有的了生死,都从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开始,谁在三昧下功夫,离相,谁就先成佛,

所以这个三昧,是时时刻刻在提醒你,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三昧”,定慧等持。】

所以,你记得,跟你生死没关系的,你放下,

看到别人有所成就的,包括法师、居士,统统随喜,

看到可怜的人,我们真的要同情他,用大悲心同情他,因为众生无知,

什么叫无知?不知道自己多无知,那个人就是最无知,因为不知道自己,自己有多少无知,所以自己觉得很行,

那你知道,你有圣人的法,了然于胸的时候,看到这些无知的众生,你不要起嗔恨心,

众生不是让你来恨的,众生也不是让你来恨或者是生气的,众生是要让同情和解救的,因为你是修学圣道嘛!

    8-8 记得,众生不是让你来恨的,是让你来救的,因为你拥有大菩提心嘛!所以不可以去恨任何一个众生。

记得,众生不是让你来恨的,是让你来救的,因为你拥有大菩提心嘛!所以不可以去恨任何一个众生,

所以我常常告诉这些在家居士,实在扰乱到我们受不了,叫警察来就好,就这样了,叫警察去处理,

因为你碰到一些事,没有办法讲道理的,慈悲也没办法,智慧也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就叫警察来处理,要不然,你能怎么办,对不对?

有时候,事情就是很倒楣,像那个台大女医生,女医生,你看,要栽培一个台大医生,要栽培多久啊?

医学院要念七年哪,是不是?要念书名列前茅啊!都是第一名才有办法考到台大医科的,这样栽培……栽培,已经变成一个有能力来服务这个社会,救多少众生的医生哪,

欸!结果,给一个酒醉的人,这样一喝酒,一个年轻人开车,撞飞了那个医生,这器官捐赠了十几个人,十几个人,遗爱人间,你想想看?

两瓶酒,害死了那个医生,栽培一个医生,那个有多困难,人家有老公的,台大医科毕业,又变成医生可以救多少人,你看,两瓶酒撞死一个人,所以讲起来这个事,也很难过啦,

所以我们话讲回来,出家人受一点委屈,委屈啦!不要开车撞我们,不要拿刀来砍我们,这样就算很感恩了,很感恩,

所以,你看,比较一下,所以为什么说,出家人受一点委屈,没有什么关系,在家居士受一点委屈,也没什么关系,为什么?

你的命还活着嘛!你还有衣食住行嘛!不理它、不睬它、不管它,对不对?

    8-9 当我们觉得我们很不幸的时候,或者老来生病了,或者是穷光蛋一个,或者说家庭突然产生了种种的冲突,你觉得你的世间很不幸,告诉你,世间还比我们不幸的事情还更多,更多。这因此,我们就一定要观知足。

所以说:哲学家有一句话,我觉得终生很受用,就是说:

不幸的事情,不快乐,不幸,不幸的事情,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样你会痛苦一生,

当我们不幸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你要观想一下,这世界上有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啊!

当我们没有祙子穿的时候,在哭泣啊!你就发现,还有人没有双腿的,没有祙子也许没关系啦!没有双腿就很不幸啦!

所以那个幸福跟不幸福,幸跟不幸要从比较来的,

所以,我们不要一直活在自己的角度,这样没办法解脱,对不对?

三昧也生不了,三脱三昧生,是不是?

所以,我们要了解,哦!时时刻刻知足,幸福安祥,三昧就生起来,

当我们觉得我们很不幸的时候,或者在某一个时空,或者是我们老来生病了,很不幸,或者是我们身上真的没有钱,穷光蛋一个,

或者说,你的家庭突然产生了种种的冲突,你觉得你的世间很不幸,

告诉你,世间还比我们不幸的事情还更多,更多。这因此,我们就一定要观知足。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8-10 【以其心不寂,】不寂静就是没有入涅槃的思想,【故】(所以)【所见亦】(也)【不寂,此乃心生法生也。】所以,心生则种种法生,是站在什么解度说?是站在无明妄动的角度说。

【“游行无所有”:“无所有”,即】(就是)【真空、无相之】(的)【境界。】

【“修行无所有,亦无性非性”:“性非性”,】就是【有性无性,亦即】(也就是)【有、无。

谓圣人如是修行真无所有之无相境界,然亦】(也)【不堕有、无之妄计,以一堕有、无性,即非无所有。

“修行无所有”,凡所修行皆空无相,故云“无所有”。】

【“性非性平等”:圣人彻见有无悉皆平等。】

【“云何性非性?云何为平等”?:谓凡夫云何而见三界诸法有性与非性之别?而圣人云何而得见一切法平等?】

【“谓彼心不知,内外极漂动”:这是由于彼凡夫人心不了知诸法一相,而妄想分别,

则见内根身、外器界一切法,皆极其漂荡动乱无常,

以其心不寂,】不寂静就是没有入涅槃的思想,【故】(所以)【所见亦】(也)【不寂,此乃心生法生也。】

所以,心生则种种法生,是站在什么解度说?是站在无明妄动的角度说。

【“若能坏彼者,心则平等见”:若能坏彼妄想,其心则能生平等之见。】

   8-11 只要是生灭法的,统统放下,因为那是妄相。

【义贯】

【“圣人”之知“见清净”无著,故】(所以)【“三”解“脱”之“三昧”妙门从是而“生”,因此而得“远离于生灭”之妄相,】

所以这里还有涵义很重要,只要是生灭法的,统统放下,因为那是妄相,这一句话在警告你,

那你告诉我,什么东西不是生灭的?有过去、现在、未来,统统叫做“生灭”,

诸位!你现在生病是生灭法吗?当然是生灭啊,所以生病的时候就交给医生,然后交给佛菩萨,你尽量求观世音菩萨,念佛,祈求佛菩萨,尽量看医生,再来就看你的福报了,因为生灭法,就是要放下,

好!你今天拥有很多的钱,诸位!钱是不是生灭法?是,生灭法,就是放下你所有的金钱的拥有的概念,概念。有因缘,赶快修修福,

还有东西,你告诉我,哪一件东西不是生灭?吃东西是不是生灭?吃了消化,排泄出来,是不是?是,所以饮食方面,过得去就可以,不要太奢侈,

穿衣是不是生灭法?是,是就是妄相,就是放下,放下啊!

所以我们某些东西,其实不必争得头破血流,生灭妄相就是这样子。

    8-12 佛法很简单,从心出发,从哪个心出发,从平等心出发,就到达佛的究竟大般涅槃,你要记得,起点就是终点,佛就是用这一颗心,成就无上佛道,平等心。

【“游行”于“无所有”、真空无相之境界。圣者如是“修行”真“无所有”之无相境界,“亦无”有“性”与“非性”之妄计,】意思就是:着有、着无,统统是妄想计着,

【究竟远离有无之见,彻见有“性”与“非”有“性”悉皆“平等,】

所以佛法很简单,从心出发,从哪个心出发,从平等心出发,就到达佛的究竟大般涅槃,

你要记得,起点就是终点,佛就是用这一颗心,成就无上佛道,平等心,

【从是”而“生”一切“圣”智之“果”。】简单讲,你用平等心,就产生了圣智之果,

【凡夫“云何”而见三界诸法有“性”与“非性”之别?圣见“云何”而“为”当念“平等”,无有妄想分别?】因为平等就是真如的意思,

【“谓彼”愚夫以“心不”了“知”诸法平等一相,】为什么诸法平等一相?诸法究竟空寂,当然是平等一相了,

【故】(所以)【见“内”根身、“外”器界一切诸法“极”其“漂”荡“动”乱无常,

以其心不寂】灭【,故】(所以)【所见亦不寂】灭【。

“若能坏彼”妄想分别“者”,其“心则”生“平等”之“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