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经文325:【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相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在这里,讲了一个重点,只要对相有妄执的心,就是把平等法界切割成对立的能所,万法差别相。

我们再利用一点几分钟时间把这一段讲完。

【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相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

    13-1 你看,佛陀以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大圣人熏成肉身尚且得金刚舍利,表法的,何况得如来藏性,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所以佛陀真的是大圣人,毋庸置疑啊!

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身心转变,就是得到圣种类而生,

身心转变,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心意意识,身心转变,

诸位!为什么佛能得八万四千金刚舍利?佛火化以后能变现八万四千金刚舍利,为什么?他身体转变了,身体转变,

由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熏习这个色身,生灭的色身,尚且得到金刚舍利,

所以,佛还没有入涅槃以前,在《大般涅槃经》讲了,佛还没有入涅槃以前,佛就说了,他入涅槃以后呢,有种种的金刚舍利,

你看这个大般涅槃,真恐怖喔!那个国王喔!十几个国王抢供养佛的舍利,抢到快要战争了。

你那堆骨头放着,怎么会有人想要去抢?你那堆骨灰放着,谁抢啊?

你看,佛陀以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大圣人熏成肉身尚且得金刚舍利,表法的,何况得如来藏性,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所以佛陀真的是大圣人,毋庸置疑啊!

   13-2 我们现在只要有能所不断,心中产生妄执,那么就有着寿者相,寿者相就是可以长养善业、还有恶业之相。及取我人,及取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说: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就得到圣种之类身,

于自心,对于自心所现的,“摄”就是能摄取心,“所摄”就是所摄取的境。种种的妄想,怎么样?皆得,“断”就是断除,

于自心所现的能摄心、所取境,诸妄想皆得断除。

因此,怎么样了?就成就了圆成实,因此证得圆成实,

证得圆成实,怎么样?依不生不来如来地自觉圣智,而如实修行者,如实就是见真如自性了,

不于彼作性非性想,见到没有能所,万法空无自性,就绝对不会在身心怎么样?作有性、或者是无性执着,

人生跟宇宙都是空无自性,那么就算你证到圆成实自性,一样是空无自性,

所以,不于彼作性非性想。不会在身心转变,乃至所证的圆成实自性等,作有性、或者是无自性,非无性、无性想,

若复修行者,如果真的是修行,如是修证所得的境界,只要你落入有或者是无,其心就会生能摄取的心,以及所执着的相。

摄取相生者,摄取相生就是执其心也生出一人能摄、还有所摄之相,就会生起,这样执着就断不了,所以摄取相生。

能摄取(的心)、所摄取的相,连续不断,就会生起。

彼即取长养,彼即是取着,“长养”就是寿者相,因为你取着了众生相,就落入寿者相。

取长养,“长养”就是寿者相,因为众生如果有寿命,就可以长养善、长养恶啊!

我们这个色身就是这样子,在这里附带说明,五蕴身跟法身是不一不异,

五蕴身如果同于法身,那么五蕴身死了以后法身便成断灭,

那五蕴身如果不同于法身的话,那么我们百千万劫所修的的善根,变成没有作用,

五蕴身如果不同于法身,那么为什么叫做宿世的善根?培养的福德因缘都具足呢?

因为储存在法身里面,因此法身跟五蕴身是不一不异。

那么我们现在只要有能所不断,心中产生妄执,那么就有着寿者相,寿者相就是可以长养善业、还有恶业之相。及取我人,及取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13-3 如果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如是的修证得到了种种境界,有性、无性,其心中又起能摄取,所摄取的相生起的话,那么就是住着众生相。

也就是住着、长养寿者相,长养就是寿者

整句把它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说:大慧,第八意识的心,第七意识的意,第六意识的意识,

这个身心进入修行状态,变成了转变,变成了转凡入圣的时候,便得圣种类身,

在自心现能摄心、所取境,完全这些产生的妄想都得断除,

因此便证得圆成实自性,证得圆成实自性即见真如,

依真如如来地自觉圣智,而如实修行者,绝对不会在身心转变,乃至所证的圆成实自性作有性、或者无性的联想,或者妄想。

若复真~如果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如是的修证得到了种种境界,有性、无性,

其心中又起能摄取,所摄取的相生起的话,那么就是住着众生相,

也就是住着、长养寿者相,长养就是寿者,

这个人就是取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什么叫做长养?可以长养善业,也可以长养恶业,称为长养。如果没有寿命,你怎么长养呢?所以长养又叫做“寿者相”。

    13-4 在这里,讲了一个重点,只要对相有妄执的心,就是把平等法界切割成对立的能所,万法差别相。万法差别相就会起烦恼,我们因为没有平等心,没有证得空性,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一颗不平等的心、着相的心。

【注释】

【“身心转变”:谓因此而得圣种类身。】

【“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于自心所现之能摄、所摄(能取、所取)之诸妄想皆得断除,因而证得圆成实性。】

【“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依如来地自觉圣者而修如实行者。】

【“不于彼作性非性想”:“彼”,】就是【指身心转变,乃至证得圆成实性。谓于彼等修证之所得,不作有、无想。“性、非性”,即】(就是)【有性、非有性,亦即有、无。】

【“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相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

“如是境界性、非性,”于如是修证所得之境界之有、无。】着有无,

【“摄取相生者”,“摄取”,】就是【执取,亦即】(也就是)【能取与所取。谓于心中有能取与所取相生起者。

“长养,”即寿者相,寿命。因众生若有寿命,即可长养,即须长养,亦可长养一切善恶等法,故】(所以)【称寿命为长养。

“即取长养,及取我人”,便是取著众生相、寿者相、及我相、人相。在此,“众生相”省略了。

唐译此句作:“诸修行者,若于境界起有无执】着【,则著我、人、众生、寿者。”】当然就是我相、人相、众生、寿者,

【魏译作:“若取有无法者,即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

所以在这里,讲了一个重点,只要对相有妄执的心,就是把平等法界切割成对立的能所,万法差别相。

再讲一遍:这一句是师父讲的,不是佛讲的,只要你有虚妄执着,就会把平等的法界一相切割成对立的能所,万法差别相。

万法差别相就会起烦恼,我们因为没有平等心,没有证得空性,所以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一颗不平等的心、着相的心。

【义贯】 

【“大慧”,诸修行者,由修实行故,得令“心意意识”及“身心转变”,而得圣种类身,

且于“自心”所“现”之能“摄”取与“所摄”取性等“诸妄想”悉得“断”除,因而证得圆成实性。

然而依“如来地自觉圣智”而如实“修行者”,则“不于彼”身心转变,乃至所证之圆成实性等境界,“作”有“性”、或“非”有“性”(】就是【有、无性)之“想”, 】

诸位!诸法本自空寂,哪有有、无?【以离自心见能取、所取虚妄境界故。】有、无都是虚妄境界,

【“若复修行者”,于“如是”修证所得“境界”之有、无(“性、非性”),其心中有能“摄取”之“相生”起“者,

彼即”是“取”著众生相、寿者相(“长养”)“及取”著“我”相、“人”相。】

好!我们明天要上课,那么下一个星期呢?就是27、28也要上课,

那接下来,五月份我们要上课,六月份,我们要上课,七月份要上课,八月份上课,九月份呢!上课,从现在开始有上不完的课,很严重啊!要上课,

那么8月18日,还有乌日的9月1号斋僧,还是要去的,好,五点四十三分,明天要上课,记得来,这个课程尽量不要缺席。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三套(共5讲)
第四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宣讲日期:2013.04.06-2013.04.27


    (大众座前合掌恭立。上人走上讲台,在佛像前将法宝举至眉心行问讯礼。引磬声起,大众向上人行问讯礼。)

    请合掌。(大众就座合掌随上人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经文326:【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凡夫想听什么法,佛也就示现说什么法,令其修行,可见佛陀的大悲。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这一段也是一样,放在这里跟前面的旨趣不相类似,可以单独来解释这一段,我们因为梵本、翻译本,都不敢动,所以依照次第我们也是这样讲。

   1-1 佛有所说法,皆是化佛所说,化佛所说,就是权法,权巧方便。

大慧!若说彼性,彼性,这个“性”就是一切法。

若说彼一切法自性之自、共相,“相”要用再次,就是自相跟共相。

大慧!若说彼一切法的自性之自相、共相,“一切”当然就是佛广分别说诸法,

佛有所说法,皆是化佛所说,化佛所说,就是权法,权巧方便,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诸位!化佛就是应化身。

今天我们在印度看到的释迦牟尼佛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应化身,

那是佛权巧方便示现来度化一切众生,这是一种权法,非法佛说,

而法身佛本身不来不去、不增不减,无相、不出不入、无有来去、生灭、增减,

所以法佛不说法,所以,不是法身佛所说的实法,非法身佛。

   1-2 法身佛不离报身佛,所以在这里要认识一下三身四土的关系。

那么,法身佛不离报身佛,所以在这里要认识一下三身四土的关系。

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

应化身是对凡夫跟二乘人所示现的。

那么报身呢?是对大菩萨有功夫的菩萨所示现的实报庄严土。

那么法身呢?唯佛一个人安住在常寂光净土。

那么四土呢?就是凡圣同居士、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

“方便有余土”就是断见思惑二乘人所住的地方,暂时方便,还没有得到无余涅槃,所以叫做“方便有余土”,只断我执,没断法执。

那么实报庄严土呢?是初地,有的经典是这样写:初地到十地菩萨所有的实报庄严土无量的庄严。

那么最后一个常寂光净土呢?唯佛一人。

所以,这个“法佛”是讲无相——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非法佛所说之法,法佛说的是实法,是实法。

    1-3 又诸言说,种种的言说都是由于如来随顺一般众生,因为太深的道理听不来,都是随顺愚夫、一般愚痴的众生。

又诸言说,种种的言说都是由于如来随顺一般众生,

因为太深的道理听不来,都是随顺愚夫、一般愚痴的众生,

你希望听到什么法呢?四谛、十二因缘呢?还是六度?

都是如来随顺愚夫希望见到什么法的心而产生的,令愚夫来修行,

所以有教无类,谆谆善诱,就是佛陀的大悲心,令其一切愚夫起修行之心,不为别……“别”就是特别,

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资优班,不是特别为上上根器的人,这个资优就是上上根,特别根器的人所建立的,

“趣”就是趋向于圆成实自性,因为他有相当的功夫,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当然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

这个就是如实修行的上上根人,上上根人都是见性啊,都是见如来藏性,本心、本性都了然于胸,也都知道什么是自觉圣智,什么是如实修行,这些上上根人分别显示。

我们这一次讲的《楞伽经》,是为大根器人讲的,

但是佛在示现的时候,只要有所说法,都是非法身佛所讲的,都是应化佛。

    1-4 大慧!若彼一切法性自性的自相、共相,一切广分别说种种的法,这个不是法身佛所讲的,都是化佛所说的权巧法,不是法身佛所说的实法。

整段的贯串起来是说:大慧!若彼一切法性自性的自相、共相,一切广分别说种种的法,

这个不是法身佛所讲的,都是化佛所说的权巧法,不是法身佛所说的实法。

为什么法身佛说实法呢?都是见性法。

又诸言说,悉由如来随顺愚夫希望见到什么法的心而产生、而说法的,令愚夫启动修行的念头,

这有所说法,并不是特别为上上根人建立趋向圆成实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的如实修行上上根人而设置的,分别显示。

   1-5 记得!法佛不说。

【注释】

【“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

若说彼一切法性自性之自相、共相,这一切广分别诸法相者,

皆是】(都是)【化身佛所说之】(的)【权法,非法身佛所说之实法。

唐译作:“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说,非法佛说。”】记得!法佛不说。

【魏译作“说有无法自相同相,是名应化佛说,非法佛】所【说。”】

【“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又彼诸言说,悉由如来随顺愚夫希望见之心而生】起【,令其修行。】

这一句话对于弘法的人还是很重要,平常法师接见或者是与信徒见面,

那法师也要懂得善巧方便,善巧方便,看应该怎么说,要看根器而说。

【“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而非】(不是)【为】了【别教】,这个“别”叫做:大乘特别之教,

别教就是大乘教,藏、通、别、圆,其实那个“别教”就是上上根器的人特别的专称。

【中,建立】的【成就趣向圆成自性法,得自觉圣智三昧乐住之如实行上上根人,所分别显示之】(的)【实法。】

   1-6 凡夫想听什么法,佛也就示现说什么法,【令其修行,】可见佛陀的大悲。

【义贯】

【“大慧,若说彼”一切诸法“性自性”之“自”相、“共相”,这“一切”广分别诸法相者,

“皆是化”身“佛所说”之】(的)【权法,“非法”身“佛”所“说”之实法。】

那么什么是权法?什么是实法呢?权法呢?就是善巧方便、有次第。实法就是圆顿至上、没有任何次第,究竟义叫做:实法。

只要你“权”,只要你“实”,比较:就是“权”有次第,“实”没有任何的次第。所以,“权”是方便,“实”是究竟。

【“又”彼“诸言说,悉由”于如来随顺】了【“愚夫希望见”之心而“生”,】凡夫想听什么法,佛也就示现说什么法,

【令其修行,】可见佛陀的大悲,

【而“不”是“为”于“别”教中“建立”成就“趣”向圆成“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之修如实行之上上根“者”,所“分别显示”之实法。】

   1-7 从上面这三节经文,“复次大慧,有三种量”到“分别显示”,就是刚刚497页的经文,从493页到497页这几段的经文,应该放在下面“四种禅”的前面,也就是518页,昨天也都讲过了。

【诠论】

从【上面这三节经文,】那么。【从“复次大慧,有三种量”】这个就是493页,上次我们也已经看过了493页,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到“分别显示”,】就是刚刚497页的经文,从493页到497页这几段的经文,

【《楞伽科解说》与前面的七种譬喻,旨趣不相类,可能是梵本错次,录者误入于此;

又说,应该放在下面“四种禅”之】(的)【前】面【,】也就是518页,昨天也都讲过了,

所以你这中间少一堂课,就会摸不着门,师父已经强调了尽量不要缺课,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昨天也有人缺课,所以像我们昨天就讲了三十页,三十页这中间一下子就断掉了,

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听经闻法,可是有时候小朋友结婚,或者刚好出国,或者是特殊上法院啊,就没办法来,或者是有特殊情形,

所以要把整部经典从头听到尾,还很不容易,还得善根、福德、因缘全部具足才有办法。

这中间,你昨天没来,一下子就是三十页过去了,那也补不回来,还没做出光盘出来,那么你自己看也不一定看得懂,因为昨天的题外的资料非常地丰盛,大家都说非常经典,就很可惜。

【承前面“如来说法离四句”似乎】比【较妥】当【。读者诸大德请详。】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经文327:【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如是,外道见习所熏,妄想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现量。】如前所说,从这以下五个譬喻,是为了破附佛法的外道,以及错解佛法成外道执著的邪见。

那么,底下这一段是讲法身佛跟应化佛的一种关系,两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一段有个比喻,法身佛跟应化佛。

【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如是,外道见习所熏,妄想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现量。】

    2-1 水清的时候则现,水混浊的时候,树形就不现。众生有福报的时候,就感得佛来降生人间,我们这里是凡圣同居土嘛,可是众生的业报太强的话,那么佛就入灭。

这一段就算你看注解,也不见得能够容易理解,所以师父一直强调,上课当中一定要全神贯注,看师父在表达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那么后面注解就是参考。

譬如:水中的树。譬如:水中有树影现,树之影像现,有树的影像现在水中。

彼非影,在水中呢?彼非影,在水中实在是没有那个影像,

如果真有影像,那么就不会随之而改变,

真的,真的!如果真的有影子的话,那个影子是真的,那么就不会改变了。

意思是说,水中的树形状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意思,只是影子啊。

所以说:“彼非影”。这个“影”前面加一个实在的“实”,比较看得懂。

意思就是说:水中不是实在有影像、影子。

彼非实影,意思就是水中那个影子并不是真实性的存在。水中彼非实影,也就是水中非实有影。

“非非影”,也不能说没有缘起所现的影子,

第一个“非”叫做:也不能说。

第二个“非”就是:没有。也不能说没有影子,也不能说没有缘起所现在水中的影子,叫做:非非影。

那么,“非树形”,水中也不是真的有树的形状在水中,因为树投影到水中,有树的形状,所以水中也不是真正的有树的形状投射在水中。

非非树形,也不能说没有树的影子形状投射在水中。

问题是出在哪里呢?水清的时候则现,水混浊的时候,树形就不现,肮脏的水没办法影现,但是水清的时候就会影现出来。

众生有福报的时候,就感得佛来降生人间,我们这里是凡圣同居土嘛,可是众生的业报太强的话,那么佛就入灭,

那我们现在末法时期佛不现前,但是至少我们还留下一些经典啊,祖师大德的辛苦一直留到今天,两千多年了,也算是幸运。

   2-2 那么这一段这几个字再重复解释一下,这一段是讲法身佛跟应化佛的关系。真正的法身是无形、是无相、是无来、是无去,无增也无减,因此那个是真佛,可是呢?应化佛也不能离开法身佛,法身佛无相,也以应化身佛来三身一体,来行福慧、自利利他的工作。

那么这一段这几个字再重复解释一下,这一段是讲法身佛跟应化佛的关系。

譬如,水中有树影现,有树之影像显现,“树”这个就是法身,“影子”就是应化身,表法的。有树之影像现前。

譬如:水中有树的影像现前,彼非影,彼水中不是实在有影子,

如果实在有影子,就变成不可改变了,意思就是,它不是真实的存在。

“非非影”,也不能说没有缘起所现的影子,这个水中非真的有树的树形,在水中也不能说没有树的树形,水清的时候则现,水混浊的时候则不现。

佛陀的法身也是这样子,随一切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示现人间,有缘,则示现;没有缘,佛就入灭。

那么,法身就是树,所投射出来的水中的树影,就是应化佛,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印度的释迦牟尼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化身佛,有肉体的、有五蕴身的、有肉体的,

可是佛陀的五蕴,照见五蕴皆空,佛把五蕴身化作金刚的智慧身。

那么,因此,我们就知道,真正的法身是无形、是无相、是无来、是无去,无增也无减,因此那个是真佛,

可是呢?应化佛也不能离开法身佛,法身佛无相,也以应化身佛来三身一体,来行福慧、自利利他的工作,

   2-3 万法唯心现量,唯是一心、平等、究竟、圆顿,唯是一心,唯是真如。外道由于妄动,同时宿世的恶知见习气所熏,所以,没有办法见到永恒的真理。

如是外道见习所熏,因为恶知见的习气所熏习,见到万法这种假相,

这个假相的种种万法,不是像佛有佛的正见啊,了诸法空无自性,

而在这个万法所现的这个假相里面妄想计著,要不然,在著一相,就是一见;要不然,著异相见;要不然著俱,就是亦一亦异;要不然,著不俱,就是非一非异。

那么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这个昨天都重复一直念了,

“四句”句是外道的恶知见,而不能知自心现量,而不能知道其实万法并没有一相、异相、俱相、不俱相、有相、无相、非有非无相、常相、无常相想,

万法也没有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非无见、常见、无常见想,也没有这个,

为什么呢?这些都是万法唯心现量,唯是一心、平等、究竟、圆顿,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由于妄动,同时宿世的恶知见习气所熏,所以,没有办法见到永恒的真理。

    2-4 如是外道呢?因为恶知见所熏习,在究竟义的一心,真如心性当中妄动,见万法的假相,就起妄想的计著。

那整段把它贯串一下:

譬如:水中有树的影像显现,这个水中,彼水中非实在有影子,

如果真有影子就不会随着改变,那我们知道影子随时会改变,水清则现嘛,对不对?水浊就不现,所以不是真实的影子,

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影子,因为缘起树的影子就会投射在水中,这水中也不是真正有树的树形状投射在水中,问题是:水清,水不清。

那么,也不能说没有树形投射在水中,也不能这样讲。所以讲有,也不对;讲无,还是不对。

如是外道呢?因为恶知见所熏习,在究竟义的一心,真如心性当中妄动,见万法的假相,就起妄想的计著,

于一相,就起一见,“一”就是相同,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现量。

   2-5 为什么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就是清净的真如心性当中没有这个东西。为什么?这是唯心现量境界。所有的差别,其实是来自于自心的幻影,我们今天见到千差万别的这个假相,不同的假相,其实都是心中自起差别相。

诸位!如果著一见、或者著一相,是头上安头;如果著异见,头上安头;如果著俱相,头上安头;如果著不俱相,头上安头;

著有见,头上安头;著无见,还是头上安头;著非有非无见,头上安头;著常见,头上安头;著无常想,还是头上安头,

究竟清净的真如,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离两边故,离常见、离断见,离有见、离无见。

为什么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就是清净的真如心性当中没有这个东西。为什么?这是唯心现量境界。

所有的差别,其实是来自于自心的幻影,我们今天见到千差万别的这个假相,不同的假相,其实都是心中自起差别相。

为什么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这个道理。

从相相本空来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讲究竟义来讲,法身本自无相,并无妄,无妄,岂有差别相?无妄,岂有执著相?

在这个地方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师父昨天讲涅槃,有两种涅槃:

一、从相的空相讲涅槃,意思就是,相当体即空,这个就是涅槃,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二、法身常存,亘古以来没有增减这个角度讲涅槃,讲涅槃。

   2-6 以心静故,则与佛之】(的)【气分相应,是故感应道交,此为如来不可思议神妙之】(的)妙【用,以为成就一切众生。】所以,为什么这么多人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有如此的感应?持大悲咒有如此的感应?或者是我们打个佛三也很多人感应?或者是水陆、梁皇,为什么?与佛的气分相应,他就会有感应。

【注释】

【“彼非影、非非影”:彼非实影像,亦非不是因缘妄现之】(的)【影像,

以有树则有,无树则无;水静】者【则有,水不静亦】(也是)【无。】

【“非树形、非非树形”:非为真实的树形,亦非无从缘妄现之】(的)【树形,以水静则树形现。

这】个【比喻如来现身亦如是:众生心为水,树为如来法身,影为如来之】(的)【应化身;

众生心水若静,则】(就)【能感如来之】(的)【化身影现,水若不静则不现。

以心静故,则与佛之】(的)【气分相应,是故感应道交,此为如来不可思议神妙之】(的)妙【用,以为成就一切众生。】

所以,为什么这么多人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有如此的感应?持大悲咒有如此的感应?

或者是我们打个佛三也很多人感应?或者是水陆、梁皇,为什么?与佛的气分相应,他就会有感应。

    2-7 【然而现与不现,全在众生一心,非在于佛;佛本无心,随缘而现。】这个时候修净土的人一定要特别、特别注意一点,佛本无心,无来无去,他是随缘而现。

【然而现与不现,全在众生一心,非在于佛;佛本无心,随缘而现。】

这个时候修净土的人一定要特别、特别注意一点,佛本无心,无来无去,他是随缘而现。

说佛有来,是不对的;说佛没有来,也不对。为什么?随缘示现,就是来。

那么,法身本不来,因此,修净土的人应当怎么样?从清净心下手,清净心下手,

换句话说,修净土的人每天要放掉这些我执、法执,这些根本无明,统统放,

然后你用这个心来念佛,即心就是佛,佛就是当下。因此,感应的力道就会特别强。

所以说,修净土的人不必看经典,那是经典已经通达的人才不看经典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8 【又,在佛而言,亦】(也)【无现与不现,以法身遍在,无所谓现与不现,离来去、生灭等相。

【又,在佛而言,亦】(也)【无现与不现,以法身遍在,无所谓现与不现,离来去、生灭等相。

譬如】(就像)【太阳,有目者共见,无目者不能见。

生盲】一出生眼睛就看不到的,【自】(当然)【无目不见日,不得谓无日。】

中国大陆有一对兄妹,他就是这样,一出生就没有眼珠子,不是眼睛看不到,他那个DNA不晓得为什么一出生两个孩子统统没有眼珠子,那一辈子就是这样过了。

【同理,诸佛法身也是一样,总在那里,湛然常寂,随机应化,只是众生自己心不平静不能感、

故】(则)【不能见,不得说佛有来去、生灭等相。】

诸位!所以佛为什么于临命终,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净土?其实,佛也没有来去、生灭、增减,

因此,这就用本性来了解净土就非常清楚,接引众生是指对众生位来讲的,佛本来就没有来去、生灭、增减。

【而众生所感所见者】(的)【,非佛】的【真身,只是佛之】(的)【应化身,

以佛真身非因缘生灭,因此说:“非影”、“非树”。

但】是【以心诚敬,亦能感见应化身,】

应化身,记得!也不离法身,千万不要把应化身跟法身打成两段。

【应化】身【虽】然【非】(不是)【真】身【,】真的法身,

【但】是【应化亦】(也)必须【依于法身而出,】有体有用。

【若无法身,】如果没有法身这个体,【何得应化身】这个用【?

法身为体,应化为用,有体故有用,用即】(就)【是体,以能用者即是体:

应化为法身之用,法身为应化之体,如是则体与用本】来就【一,如水与】(跟)【波,

所以究竟理说,三身本是一身,只是体用之殊而已。

这便是诸佛真如法体的不可思议妙用。所以说:“非非影”、“非非树”,便是这个道理。】500页。

   2-9 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简单讲,我们这个生命虽然是一个五蕴身,但是他的灵性他有各种层次不一样,各种层次不一样。有时候我们用这个色身,没有办法看到各个层次、层面,没有办法。

【再者,“非树形、非非树形”:“非树形”指非树本身之形,以树确不在水中,故】(所以)【不得谓水中真】的【有树形;】

因为水中根本就不存在真的有那个树形,【因】为【水中只有水!】

那么,【“非非树形”,是说,亦非】(也)【不是真树之形影;】(此句应为:也不是没有真树的树形,整理者自解)

【以有树方有水中之】(的)【树形。今真有树,所以有此树形在水中显现,所以说:“非非树形”。

比喻如来现身亦复如是:如来应化之身非如来之真身,故】(所以)【“非树形”,

然以有法体】(身)【真身,方能现出应化之身,故】(所以)【“非非树形”。】

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

简单讲,我们这个生命虽然是一个五蕴身,但是他的灵性他有各种层次不一样,各种层次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用这个色身,没有办法看到各个层次、层面,没有办法。

讲一个实际的例子。美国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现在还活着。他从来就不相信有灵魂,不相信有他方世界,打死他都不相信,完全不相信说这个世间有高层次的灵界的东西。

他认为万法都是唯物的东西,都是物质的东西,怎么会有这种高层次的生命?或者灵性呢?他也不相信人死了有他方世界。

有一次,这个科学家——他是非常伟大的科学家,由于每天都在用分析、分析啊,

他有一天生重病,非常严重的病,病得快半死了,他见到自己的身体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而这个世界非常地清凉,有水池、有森林,走过去的时候,这个鱼跟动物都会讲话,

因为他的西方里面都是Angel天使,所以这个也是一种业感,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西方的文化,所以一看到,确实有天使长翅膀,还会放光,

他非常地惊讶,这个不是在梦境里面看到的,而是他濒临死亡要进入另外一个空间看到的,

后来人家把他急救,一直把他急救,又把他救回来,他脑筋里面完全记住所看到的这些真实的镜头,就像活人在看到真实的境界,回来以后,这个又救回来,结果没有死。

没有死的时候,他就发表一篇他自己认为以前世间是唯物的东西,他现在发现自己很无知,确实如佛所讲的六道轮回,各个阶层、层面的生命统统有,只是我们没有那个能力证到那种功夫,

因此他就讲六道轮回是有的,十方三世确实是有的,我们没有能力去证到那种境界,不代表没有,

他因为濒临这一次的死亡又救回来,就把他生命观全部改变,全部改变。

这个还不是听经闻法改变他的生命观,是因为濒临死亡又救回来,他所看到的是那么真实,跟活着的时候看到没有什么两样,

然后他讲了一句话:哎呀!死亡并不恐怖,会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死亡一点都不恐怖。

这个科学家可能一辈子也做了不少功德啦,所以我看到了这个Report这个报告,我觉得这一段非常值得鼓励大家,非常值得鼓励大家。人家还是搞科学的,Scientist,还是很有成就的,结果他相信佛语。

   2-10 真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这个世间怎么来的?是心造出来的,妄动、妄想造出来的。

【义贯】

【又“譬如水中有树”之“影”像“现,彼”水中“非”实有“影”,亦“非非”有因缘妄现之“影”】子【,

以水静则有,故非非影;水动荡则无,故非影。

“非”真有“树形”在水中,亦“非非”有因缘和合而现之“树形”于】(在)【水中印现,

以水澄清则树形现,故】(所以)【非非树形;水污浊则树形】就【隐,故】(所以)【非树形。

如来现身亦】复【如是,众生】的【心水寂静澄清则现,动荡污浊则隐。

“如是,外道”为恶“见习”气“所熏”染,而起“妄想计著”,

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妄“想”,来分别自心水中所现之树影与树形,

“而不能”了“知”这一切皆是其“自心”所“现”之“量”。】

真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这个世间怎么来的?是心造出来的,妄动、妄想造出来的。

【诠论】

【如前所说,从这以下五个譬喻,是为了破附佛法】的【外道,】以【及错解佛法成外道执】著【的邪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328:【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妄想愚夫,而作像想。如是,外道恶见,自心像现,妄想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众生不了解三身——如来的三身,所以,这底下这个就是这样比喻,不明了的时候,就会做种种的相想。

【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妄想愚夫,而作像想。如是,外道恶见,自心像现,妄想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3-1 镜其实并没有增减,只显那个像,像就没有实体。诸位!万法影现到如来藏性也是这样子,万法影现到如来藏性,我们的心性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

众生不了解三身——如来的三身,所以,这底下这个就是这样比喻,不明了的时候,就会做种种的相想。

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这个镜本身干净得不得了,并无来去、生灭、增减,而且镜本身并没有种种的妄想,

如来的法身也是一样,没有种种的妄想。

彼镜中非真有像,法身其实也是无相。彼非像,彼镜中不是真的有像,

非非像,也不能说没有因缘所显的相,叫做:非非像。非,第一个“非”,就是:也不能说非像没有,也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没有因缘所现之像。这样听更清楚,叫做:非非像。

“非像”,叫做非真有像。非非像,也不能说没有因缘所现之像,这样听更清楚。

而,怎么样?见像,而见到有像,

镜中所见的这个像,实在不是有一种像黏在这个镜子上面,

黏在镜子上面就变成有生、住、异、灭了,对不对?

所以,“非像”,就是实非有像于镜中生、住、异、灭,

意思是镜其实并没有增减,只显那个像,像就没有实体。

诸位!万法影现到如来藏性也是这样子,万法影现到如来藏性,我们的心性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

所以相相本空,“相相”就是法身。为什么?内空、外空、相空、法身也空,是平等的,不二的,

因此我们就晓得:万法唯心所现,唯心所显出来的这个相,其实就是涅槃相,因为空相嘛,因为空相。

佛在后面讲,说:见到万法有生灭,是因为众生微细的妄动引来粗糙的能所,而变成生生灭灭的妄想,

能缘的心、所缘的境,变成了好像炽然,好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情,其实没有。

   3-2 佛就说:我并不是说:叫你去改变外在的来来去去、生灭、增减,而是说,你要注意你的内心,令内心没有任何的增减。

所以这一段最重要的:譬如明镜,佛的法身,佛的法身会随一切因缘显现一切色像,

虽然显现一切色像,而镜子的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妄想,

法身没有任何的来去、生灭、增减,没有任何的妄想。

彼法身当中不是真正的有相,但是也可以显现,也不能说没有因缘所现的相。

如果见到有相,镜中所见到的那个像,实在没有像,于镜中取来去、生灭、增减的假像,没有的。

镜中的像是没有任何痕迹的。诸位!像显现在镜中里面,这个镜,你去摸,没有任何痕迹,不著痕迹的。

万相来去、生灭、增减,显现在法身的心性当中——真如自性当中,其实心性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的。

因此,佛告诉你,《楞伽经》后面有一段很重要的话。

佛就说:我并不是说:叫你去改变外在的来来去去、生灭、增减,而是说,你要注意你的内心,令内心没有任何的增减。

这句话跟禅宗里面一句话是一样的,别人在演哪一出戏,跟我们的生死没有任何关系。

换句话说:一个真正修行人,也不会因为别人一句话或者一件事情,跟我们生死没有关系的,我们就是放下了,

因为本来具足的法身慧命就不增不减,这个是要稳住自己的,守本真心嘛,修行守心第一,

你想要了悟了法身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就知道,万相于心中影现,其实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

就像明镜显现一切相,镜体里面没有任何的痕迹啊,

因此让我们心性当中没有任何的痕迹,没有能见心的妄心、所见的妄境,

那么,心中没有痕迹,也就是说,不要爱得太深,也不要仇恨得太深,

不要说,行善一直膨胀自我,也千万不要嫉恶如仇,坏事也一点都不能去干,

心中无善、无恶、无来、无去、无能、无所。为什么?心性当中犹如明镜,没有任何痕迹,有痕迹,就是妄想刻画出来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今天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看不破,伤心啊,难过啊,耿耿于怀啊,情绪失控啊……

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么多人得到重度忧郁症?重度忧郁症,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当你碰到一个强迫症的人,你要稍微忍耐一下,或者是宽恕他一下。

那么以前有一个人,也得到这种强迫症,后来听了师父的法,慢慢、慢慢……一直解开,哎呀!他真的是感谢师父,已经有好几个人来告诉师父,他心中的结解开了。

以前半夜都睡不着,碰到一件事情,恨啊,怎么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慢慢、慢慢……一天一天……一直解开、一直解开……一点点、一点点……他现在很好睡了,药也丢掉了。

所以这个佛法啊,真的是阿伽陀药,能治万病啊。

妄想的愚夫而作像想,妄想的愚夫而认为,万境,明镜所显的像而作像想。

如是,外道的恶知见,自心中的镜中所现的想像,怎么样?而生妄想计著,

自心中的镜中这个显像,说:像显现出来,而产生了妄想计著,

由于没有见到究竟圆满的实相,所以在种种千差万别的假相里面,而产生妄动,

著于一见、异见、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来分别如来的三身,如来的三身,三身一身,一身就是三身。

    3-3 在座诸位!不是画佛像,就能见到佛,也不是造了佛像就能见到真的佛,要怎么样?要开悟,要见到那个真正的佛,真正的佛在你的心中。

【注释】

【“而无妄想”:而镜本身并无妄想分别、取舍,境来即】(就)【现。】

【“彼非像、非非像”:而彼镜中非真有相,】而彼镜中不是真的有相,【亦非无因缘而现之像。以有缘即现,无缘即不现。

此】(这个是)【比喻佛身于众生心中现,亦如是:众生心境中所现】的【佛像,非为实有,然亦非没有众生心镜明亮所感现之诸佛胜像。】

所以,在座诸位!不是画佛像,就能见到佛,也不是造了佛像就能见到真的佛,

要怎么样?要开悟,要见到那个真正的佛,真正的佛在你的心中。

所以,在座诸位!真的一个对法上契入的人,对相的东西,他没有兴趣,但是他也不会去伤人。

喔!哪里的佛像搞了很大,建得很大,我们随喜,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嘛。

哪个道场很大,我们去顶礼膜拜,我们随喜,我们不排斥,为什么?

法身是在心性当中,慢慢、慢慢地,就找到了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就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必须从听经闻法来的,

因此很多人雕刻了一辈子的佛像,不认识佛;很多人画佛画一辈子,不认识佛,为什么?因为佛画不出来啊,是不是?

有画佛像的来,说:师父啊!我画佛像。

我说:很好!随喜。我问他:你现在做什么?

画佛像啊。听说画佛像的人,无量劫来种的善根,很容易成佛。

我说:容易成佛,那是方便说,我问你:你画佛像,那我现在心性,画画看,你拿笔起来,把我心性的佛素描一下,法身佛,你怎么画?

不认识。

这个唯证相应的东西,拿笔画不出来的,拿笔画不出来,而且佛像也都是根据经典,有的自我想像啊,那么经典是怎么写,

   3-4 这就是万法唯心。佛无相,就随你的种族喜欢什么像就画。

所以每一个人画的佛像不一样啊,你到日本去看那个佛像,那个日本人的佛像喔,像日本人,真的不骗你;

你到韩国去看,那个韩国造的佛像有胡须,有胡须,像我们台湾的王爷公这样,韩国的佛像有胡须,为什么?他们造的像就像韩国人。

那有一个美国人,他去印度,在印度也听到了佛法,这个美国人也对佛像也很好,很有印象。但是他会雕刻,结果雕刻出来的佛像,像American像美国人,一点都不像中国的佛,一点都不像。

这就是万法唯心。佛无相,就随你的种族喜欢什么像就画。

【“而见像非像”:而镜中所见之像,实非有像在镜中生住灭。】所以,说有生、住、异、灭,其实只是妄动、妄想所产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3-5 诸位!用妄见就不可能见到如来三身,这一句话就是,所以,一切众生念得这么地久,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念都没感应?为什么念了这么多的、久的佛,为什么妄想还一大堆?就是因为用妄见的心、妄想的心来念佛。

【义贯】

【又“譬如明镜”,能“随”境“缘”而“显现一切色像,

”然“而”明镜本身并“无”有“妄想”分别、取舍,何者该现之,何者不现。

“彼非”真有实“像”于境中生,亦“非非”有因缘和合妄现之“像”,

以有缘即现,无缘即】(就)【不现

(若定有像于境中生,应】当【时时皆现,不待境缘来对;

且境缘撤去】的【时】候【,彼缘亦应仍现,以镜中实有像生,不待缘故;

然则缘不对镜,则不现像,故】(所以)【知】道【镜中实自无像生,故】(所以)【知】道【镜中像为因缘和合而现),】

不是真的现,只是因缘和合的。

为什么因缘和合叫做假相呢?假相,假相就不是真实,

所以一切法无生,是站在体性本空的缘起和合里面,没有实体性讲的,

【因“而”镜中所“见”之“像”实】在【“非”】(不是)【真有“像”在镜中。

然而堕于自心“妄想”分别之“愚夫,而”将彼镜中像“作”为实“像”之“想”。

(如来现身亦】复【如是,众生心镜明则现,不明则不现,然众生心镜中所现之如来身,非身、非非身,亦】复【如是)。】

所以,只有悟入禅究竟的人才能了悟、彻底地了悟净土的究竟义,净土的究竟义,当然是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但是呢?禅的佛的心,就知道佛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那就知道,方向修行对了,

所以修净土法门,他在每一天的修养、提升,每一天的烦恼、断除,每一天的执著、放下,每一天的著相,现在变成离相,一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一直提升、一直提升……是不是啊?虽然无相,但是也不妨念佛;虽念,无有能念所念,

这样,净土法门一直契入,契入究竟义,信、愿、行,信心绝对具足,

然后你所念的佛,没有任何的烦恼,证得无生所念的佛,理、事就圆融,就会变成:理一心不乱,事相一心不乱。

【“如是”愚痴众生随逐“外道恶见”于“自心”镜中“像”显“现”,而生“妄想计著”,

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妄“见”来分别如来三身。】

诸位!用妄见就不可能见到如来三身,这一句话就是,

所以,一切众生念得这么地久,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念都没感应?为什么念了这么多的、久的佛,为什么妄想还一大堆?就是因为用妄见的心、妄想的心来念佛。

【(亦即,】(也就是)【分别如来三身为一、异、有、无、常、无常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329:【譬如风水,和合出声,彼非性、非非性。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这一段的重点在于说: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就即是谤佛。若说如来无所说法,也是谤佛。

【譬如风水,和合出声,彼非性、非非性。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4-1 众生用妄想心来听佛的法,是不能契入第一义谛究竟实相的道理。

这一段的重点在于说: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就即是谤佛。若说如来无所说法,也是谤佛。

若说如来有所说法,是谤佛;若说如来无所说法,也是谤佛。

譬如,风吹这个水,这个意思就是:佛说法,和合出声,表示佛在说法。

譬如:风吹动这个水面,和合出这个声音。例如:佛善巧方便说法和合出声。

彼非性,彼,就是风于水中并没有实性,也就是彼非有实风之性。

非非性,也不能说没有风与水和合妄现的声音、声性,非非性。

如是外道恶见妄想,因为没有见到究竟的真实,

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妄见,

来分别如来一切声教,执其声教为一、异、有、无、亦有亦无等等,

换句话说,众生用妄想心来听佛的法,是不能契入第一义谛究竟实相的道理。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善说法者,必须善谛听者,

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很会说法的,也悟入第一义谛的圣人,虽然很会说法,

但是底下的,碰到都是外道的,佛讲的,他却把它扭曲了,却认为佛实在在说法,或者是另外一个角度佛并没有说法,因此两个都不对,讲有说法,是谤佛;无说法,还是谤佛。

佛法不落入有、无,站在体性来讲是本空、是无;站在缘起的假相来讲,是有。所以不能著空,也不能著有,都不行。

整段的意思就是说:

譬如,风吹水,和合出声音。佛陀也是这样,方便由口中说法。

彼风于水中,非实有风之性,或者是水之性,也不能说没有风和水和合妄现之声性。

如是外道恶见妄想,因为没有见到究竟跟真实,

依著于所见的起妄想、妄见,著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非无见、常见、无常见等妄见,

来分别如来一切声教,声,就是声音的“声”。执其为一、或者是异、或者是有、或者是无。

   4-2 当知,如来常说,然说而不说;】为什么“说而不说”?为什么不说?因为法身寂灭无有生,所以不说。那么,【常不说,不说而常说,是为如来不可思议无上甚深之真如妙用,用而常寂,寂而常照,此非凡夫境界,但一心会耳!】

【注释】

【“风水和合出声”:风与水合,亦即】(也就是)【风吹水,如是即有声出;风大则浪大,浪大则声大,故】(如)【是因缘和合而生。】

【“彼非性、非非性”:彼风与水之中,并非实有声音之性,或生或灭,亦非没有风与水因缘和合妄现之音声性现出。

而彼声音,实不在风中,亦】(也)【不在水中,亦】(也)【不在两间——实无有生,亦非不生,故非性、非非性。

如来声教亦】复【如是,缘合而生,本无有生,亦非不生。】

亦非没有因缘生,亦非不生?因缘就一定生,但是,生,空无自性,叫做无生。

【若言如来有说法者,是为谤佛;若言如来不说法者,亦】(也还)【是谤佛;

前者落有见谤,后者落无见谤。若说如来亦说亦不说,非说非不说,亦各成“双亦谤”、“双非谤”。

以“双亦”成愚痴,“双非”成邪见。

当知,如来常说,然说而不说;】为什么“说而不说”?为什么不说?因为法身寂灭无有生,所以不说。

那么,【常不说,不说而常说,是为如来不可思议无上甚深之真如妙用,

用而常寂,寂而常照,此非凡夫境界,但一心会耳!】

如果有初学佛法的人,他看到了这个我们佛教讲的经典啊,他一定讲佛教所说的法都是矛盾,

一下子讲生,一下子讲不生,一下子讲这样有,一下子讲也是无,一下子讲无,一下子讲无、有还是有,讲什么东西?这谁听得懂啊?听不懂。

这个要像在座诸位你真的很有善根的,可以舍去这些外面踏青、吃好吃的东西啊,这些去国外旅游……都放弃,这样子来这里,钉在这个地方,不容易的。

所以,师父还是很赞叹大家,虽然听不太懂,还是很赞叹大家的喔。

   4-3 佛陀是真如者,可是呢?可是外道没有见到真实,所以众生就随逐外道的恶见、妄想,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等妄“见”,来分别如来一切声教,执其为有无一异等。

【义贯】

【又“譬如风”与“水、和合”便会“出声”,

然而“彼”风与水之中,并“非”实有风之“性”,或生或灭;】当然也没有水之性或生或灭,

【亦“非非”有风水因缘和合妄现之声“性”。】“非非”就是你也不能否定,就是这个意思。“亦非非”,你也不能否定它。

【(如来】以音【声教】化众生,这个说法【亦复如是,缘合而生,以缘合而生故,本无有生,亦非不生)。

“如是”,众生随逐“外道】的【恶见,】随顺外道恶见【妄想”,

因而】怎么样?【“依”著“于”其“一、异、俱、不俱;】

佛陀是真如者,可是呢?可是外道没有见到真实,所以众生就随逐外道的恶见、妄想,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

【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妄“见”,来分别如来一切声教,执其为有无一异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330:【譬如大地,无草木处,热焰川流,洪浪云涌;彼非性、非非性,贪无贪故。如是,愚夫无始虚伪习气所熏,妄想计著,依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缘自住事门,亦复如彼热焰波浪。】热焰波浪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如来示现也是这样,非一、非异;但是众生凡夫外道,都用妄想著一、著异等等。

【譬如大地,无草木处,热焰川流,洪浪云涌;彼非性、非非性,贪无贪故。如是,愚夫无始虚伪习气所熏,妄想计著,依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缘自住事门,亦复如彼热焰波浪。】

    5-1 当我们贪心、贪著、死执不放,这个世间就是真的,好像有那么一回事情。所有的烦恼就绝对解决不掉。那我们不贪,那无贪就是清净的真如。

譬如大地,没有草木。没有草木,就类似沙漠。

热滚滚的热沙,热焰,因为烈日、阳光一照有热焰产生,幻化出大川,“川”就是大川,很大的河川。还有看到这大川里面水流波涛汹涌啊,

意思就是:因为热气阳焰幻化出大川水流,洪浪云涌,“洪”就是大浪,大大的波浪,云涌,风起云涌一般地大的波浪,

其实彼非性,非实有波浪之性,因为那是热焰照射出来的假相,像海市蜃楼一样的。

非非性,也不能说没有日光跟尘土和合而妄现的波性,波浪之性。

所以彼非性,彼非实有波涛汹涌之性,因为那个河川是假的嘛,阳焰所幻化出来的海市蜃楼的假相嘛。

非非性,也亦非没有日光与尘土和合妄现的波性,也不能说没有。

但看众生心贪不贪,贪无贪故,

所以我们这个世间也是,当我们贪心、贪著、死执不放,这个世间就是真的,好像有那么一回事情。

那么我们了解了万法都是缘起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全身都是细胞所和合而成的,其实都是缘起因缘生的假相,

那么我们不再贪著这个五蕴身,

贪著天地万法所现的假相,贪著,执,那么所有的大浪、波浪就是事实,所有的烦恼就绝对解决不掉。

那我们不贪,那无贪就是清净的真如。

如是愚夫无始的虚伪习气所熏习,妄想计著,依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

诸位!在这里要讲个很重要的观念,这些都是在相上论断的,

相才有生、住、异、灭,要是体就没有,

所以这里有句重点:众生见相,凡夫见相,圣人见体,体本来就不生灭的。

体,就像明镜;相,就看到了因缘起的假相。

我们今天也是这样,体本不生,但是不坏缘起的假相,

所以所有的讨论都是没有见到生命的真相,在缘起法里面迷失了,

所有的众生都在因缘本空的缘起法里面迷失了,误认为这个因缘生的东西什么都是那么地真实、那么地存在,

那么缘起法里面就一定会有生、住、异、灭的假相,本体里面却没有这个东西,

所以我们因为没有见到生命的真相,所以依生、住、异、灭,就是依诸法因缘所生的妄现生、住、异、灭,

无论是生相、住相、灭相,都是一种相上来论断,著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也是一样。

   5-2 外道用分别心、攀缘心、意识心、妄想心,想要去了解那种自觉圣智的境界,那是当然不可能。

接下来,“缘”,就是外道用生灭心、用妄想心,想要去攀缘自觉圣智自住圣事,

什么叫做“自住圣事”?“门”就是境界,缘自住事门,

简单讲,就是外道用分别心、攀缘心、意识心、妄想心,想要去了解那种自觉圣智的境界,那是当然不可能;

想要去了解佛所示现的三身,佛身或者佛所做的事,来分别到底是一、异、有、无,

因为动念是妄,不了解自觉圣智那种真如的法界,一相的真心境界,

所以用分别心攀缘,这个“缘”就是攀缘心、分别心、妄想心、意识心,这个“缘”,如来自住事门,

这个“缘”字底下加两个字就更清楚,缘“如来”自住事门,“门”就是境界,

用攀缘心、分别心想要去缘,攀缘如来自觉圣智自住圣事境界,“门”就是境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亦复如彼热焰波浪,如来所示现的随缘而现,离于种种的缘起,也不坏缘起,就像热浪、波浪,不一也不异,如来示现也是这样。

这个热浪,热焰波浪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如来示现也是这样,非一、非异;但是众生凡夫外道,都用妄想著一、著异等等。

   5-3 佛确实有来示现,作种种的佛事,但是法身其实并没有来,【非为有、无、一、异、常、无常等,但随缘而现,】众生福报够了,就随缘而现,【离于众生一切】的【言思境界。】

【注释】

【“大地,无草木处,热焰川流,洪浪云涌”:大地无草木处,由于日光与】(跟)【尘土和合,而见】到【热焰有如大川之水流动一样,波涛汹涌。】

【“彼非性,非非性”:彼热焰】当【中,非实有波涛之性,亦非没有日光与尘土和合而妄现之波性。】

【“贪无贪故”:但看众生心贪著与不贪著而已,

心若贪著,便会计著其为水波;心若不贪,即了知其实为幻相,本非有无。】

我们今天也是一样,贪著于财、色、名、食、睡,那么如果一个圣人的话,见到体性本空,也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心就不会起大波浪了。

【“依生、住、灭”:依于诸法于自心中妄现之生、住、灭相,执之为】实【有实自性。】

【“缘自住事门”:“缘”,】就是【攀缘分别。“自住事门”,如来以自觉圣智自证、自住圣事门。“事”,犹法性。“门”,犹】(就是)【境界。

谓外道妄想,攀缘分别如来内身智证自住之法性门,所示现之】(的)【种种佛事、佛身。】

【“亦复如彼热焰波浪”:】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

【谓如来以自证自住】的【境界所示现之】(的)【种种佛身佛事,

亦有如彼热焰所幻】化【之】(的)【波浪,】不能说波浪有,也不能说波浪没有,

佛确实有来示现,作种种的佛事,但是法身其实并没有来,

【非为有、无、一、异、常、无常等,但随缘而现,】众生福报够了,就随缘而现,【离于众生一切】的【言思境界。】

    5-4 我们这一辈子如果不学佛的话,那一种贪执是不管几岁的,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一样,到死!一样放不不下,不要说年岁大一点的就放不下,没有办法。

【义贯】

【又“譬如大地”于“无草木处”,由于日光与尘土和合,而现出日光之】(的)【“热焰”,

有如大“川”之水“流”动一样,仿佛“洪”大之波“浪”,风起“云涌”,巨浪滔天。

然而“彼”热焰中实“非”有波涛之“性”若生若灭,亦“非非”有日光与尘土因缘和合妄现之波“性”,

但看众生心“贪”著与“无贪”而已“故”,

若众生心起贪著,便会妄计彼幻相为实是波性,若不贪著,即了知实为幻相,本非有无。】

诸位喔!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告诉你,我看到了那一篇报导也吓一跳!

有一个大概八十五岁的,八十五,然后去结交了一个卡拉OK的老板娘,五十多岁,两个相差……那个老板娘也生了两、三个孩子了,

那么这个阿公八十五岁,他那边可能也对卡拉OK有兴趣,两个就谈起恋爱了,两个人交往、交往,结果那个阿公,喔!醋劲十足。

他有一天,他去的时候,卡拉OK,卡拉OK的时候,当然就是有一些男的去唱歌,对不对?

唱歌,两个就会有一些搂搂抱抱,一些比较亲热的镜头,对不对?就会唱:(师父唱此句:)我~爱~你~……我爱你呀,对不对?两个人就对唱《双人枕头》,对不对?

那个阿公忍不住,八十五岁,拿起武器来就攻击,受不了,结果把对方打死了,打死了。

所以你就知道,现在讲贪跟不贪,为什么?八十五岁呢,你想想看佛陀都没有活那么久,人家还是一尾活龙呢,八十五岁了,

你就知道我们这一辈子如果不学佛的话,那一种贪执是不管几岁的,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一样,到死!一样放不不下,不要说年岁大一点的就放不下,没有办法。

所以各位阿公、阿嬷,你如果在游览车上要跟人家唱这个《双人枕头》,稍微注意看一下,看你太太的表情,稍微看一下,要不然,就会死一个,真的!

八十五岁呢?看到那个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就是说,那个贪著心、嫉妒心不分年龄层的,都一直存在的。所以,还是要学佛喔!

【“如是,愚”痴】的【凡“夫”,由“无始”世来,“虚伪”不实戏论“习气”之“所熏”染,而生种种“妄想计著”,

于是“依”于诸法因缘妄现之“生、住、灭”相,执之为有实自性,

而起“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之妄见,

并以此等四句妄见去攀“缘”分别如来以自觉圣智、内身自证“自住”法性“事门”,所示现之】(的)【种种佛身、佛事,(分别其为一异、有无、常无常等),

当知如来以自证自住境界所示现之】(的)【种种佛身佛事,“亦复如彼热焰”所幻之“波浪”,非为一异、有无、常无常等,但随缘而现,离于缘想,离于众生一切言思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331:【譬如有人,咒术、机发,以非众生数,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动摇云为。凡愚妄想,计著往来。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戏论计著,不实建立。大慧,是故欲得自觉圣智事,当离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恶见妄想。】这一段是强调佛的清净法身本来就没有出没,但是因为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譬如有人,咒术、机发,以非众生数,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动摇云为。凡愚妄想,计著往来。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戏论计著,不实建立。大慧,是故欲得自觉圣智事,当离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恶见妄想。】没有见到生命的真相,他就会妄建立种种的知见。

    6-1 这一段是指,佛所有的示现凡圣同居土,都是大悲愿力示现受生,而清净法身并没有出入。

这一段是强调佛的清净法身本来就没有出没,但是因为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这一段是指,佛所有的示现凡圣同居土,都是大悲愿力示现受生,而清净法身并没有出入,

在《楞伽经》后面有讲了,如水中月,佛的清净法身如水中月,月不出也不入,

如水中影现的月亮,月亮不出也不入,清净法身就如同水中月,本无出没。

   6-2 没有见到生命的真相,他就会妄建立种种的知见。

譬如,有人咒术,持这个咒语,这个当时印度,机发,“机”就是机关,“发”就是动的意思。

有人持这个咒语,同时让那个机器机关发动,以机关木人,本来就不是众生之数,以非众生数,以非众生之数,因为它不是众生,它是机关木人啊,

但是印度当时有一种很厉害的持咒,怎么样?让毗舍阇鬼好像附身,

这个是印度咒师咒令这个木人,怎么样?好像能够走路,能够动作,就好像活人一样。

以毗舍阇鬼,“毗舍阇鬼”就是噉(啖)精气鬼,方便合成,怎么样?

这个咒一念,机关发动,这机关本来不是人,因为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却能动,好像也能言说。

动摇云为,也能动摇(动摇:摇摆、晃动。),又有动作,好像,“云”就是能说,“为”就是动作,又好像能够走路的动摇,也能云,就是言说,“为”就是动作,又好像能动,又好像能言说,又好像种种怎么样?有动作。

凡夫愚痴,计著这个机关木人往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凡夫也是一样计著如来所现的身,如来所现身,其实是没有任何的往来、来去、生灭、增减的,

以愚夫的种种知见著一、异等等,如是凡夫、外道的恶见,

“希望”就是邪见,希望,怎么?希望因为看到了,不是真相,不是法身清净,本无出入,也不是、不了解佛大悲愿力来示现受生的,

因此就依于见到的相,著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有相,就有见,戏论计著,怎么样?种种不实之法就建立了,

所以没有见到生命的真相,他就会妄建立种种的知见。

   6-3 有任何的恶见、邪见、妄见,或者头上安头的种种知见,统统叫做“头上安头”。

大慧!是故欲得自觉圣智事,当离生、住、灭见,离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非无见,常、无常等恶见妄想,

为什么要加一个“恶见”?不得解脱。

所以,有任何的恶见、邪见、妄见,或者头上安头的种种知见,统统叫做“头上安头”。

因此,师父在这,方便讲啦,师父在度众生的时候,那个没有学佛的,师父比较有兴趣,比较有能力去改变他,因为成佛在这里,佛性在这里,

没有成佛,一般众生在这里,他没有学佛,一下子就注入师父所讲的佛陀的正法,这个人一下子就相应;

可是有的人,他受到恶知见、邪见的影响,就是越来越远,是不是?

佛性在这边,一念之间就成佛,可是恶知见、邪见越拉越远……越拉越远……说:师父啊,你慈悲。没有办法的,没有办法的!

   6-4 她的心中里面已经卡着一层厚厚的知见了,所以,我不想浪费生命跟她谈。

有那个信某某道的,来到讲堂向师父挑战,亲自来到这个地方,一个女人啊,四、五十岁亲自来:我要找慧律法师辩论!还带了一个记者来,你看那种狂到什么程度,狂到什么程度,

那你知道你信的那个,明明知道它是恶知见、邪见、也不正见,你统统知道,但是,莫可奈何,你救不了她,你救不了。

她的心中里面已经卡着一层厚厚的知见了,所以,我不想浪费生命跟她谈。

因此,这个当然就是外道的来挑战啊,我也很有修养,说:喔!好,我们尊重你。

后来我不想跟她谈,因为谈没有用啊,谈也没有用,太浪费我们的时间跟生命了,

所以那个参访团来,有人如果说:哎呀!请慧律法师您开示啊。

我说:你们来只有半个小时,才几分钟,从哪里讲起咧,倒是看看,大家合个影。合个影就是照相,对不对?我们合个影,这个比较方便。

来!喔!要灌顶。好!那么大家摸摸头,念念三皈依,这个比较快。

那么再来看看你们有没有佛学的疑问,这样比较快。

这么短的时间实在没有办法,就算你一个钟头,你看看,我们这样随便一坐下来,都从两点上到现在快六点了,

他们大陆团来这么短的时间从哪里讲起呢?是不是?歌仔戏用比的比较快,要不然从何说起?

   6-5 【“计著往来”:计著木人实有往来动作,以见有去来之相故。如来现身亦复如是,如彼机关木人,实无往来。】

【注释】

【“咒术、机发”:以咒术】以【及机关发动,令木人行走、作事,犹如活人。】

【“以非众生数”:“以”,】就是【由于。由于机关木人并非属于众生之数。“数”,】是算在之内,【算在内之义。

如说“天数难逃”,“堕于外道之数”,也是“之属、之类”之义。】

【“毗舍阇鬼,方便合成”:“毗舍阇鬼”,即】(就是)【啖精气鬼。

印度之咒师,能以咒术,咒令毗舍阇者鬼入于木人之中,而令木人行走动作,犹如活人。】

那么,我们中国,或者台湾,很多咒令那个什么、那个纸人啊——纸糊的那个人。

【此谓,以毗舍阇鬼之力,】以【及机关之方便,和合而成活动之木人。】

【“动摇云为”:“云”,】就是【言说。“为”,】就是【动作。《易系辞》:“是故变化云为。”】“云”就是口,“为”就是身。【《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

【“计著往来”:计著木人实有往来动作,以见有去来之相故。如来现身亦复如是,如彼机关木人,实无往来。】

【“戏论计著,不实建立”:而作种种戏论计著,】以【及种种不实法之建立。】

    6-6 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为什么?有见,就是头上安头啊,慢慢你就能够体会这句话是很好用的。

【义贯】

【又“譬如有人”以“咒术”及“机”关来“发”动,令木人行走及动作。

“以”木人并“非”属于“众生”之“数”,而是依“毗舍阇鬼”(啖精气鬼)之力,及机关之“方便”和“合”而“成”活动之木人,

而能“动摇”、去来、运转、言说、作为(】作为就是【“云为”)。

而“凡”夫“愚”痴“妄想”,便“计著”木人实有“往来”,以见有往来之相故。

如来现身亦复如是,如彼机关木人,实无往来。

“如是,”凡夫随逐“外道恶见”】以【及邪俗“希望”,

故“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之妄“见”,

而作种种“戏论计著”及种种“不实”法之“建立”,】

为什么种种不实的法之建立?统统是见相,见到缘起的假相,所以有不实法之建立,【自害害人。

“大慧、是故”若“欲”证“得”如来所自证之】(的)【“自觉圣智事”,

应“当离”于“生、住、灭”见,】以【及“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恶见妄想”分别。】

所以,师父为什么告诉你说: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因为那个相它才有生、住、异、灭啊,

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为什么?有见,就是头上安头啊,慢慢你就能够体会这句话是很好用的。

你有什么意见?我没意见。你有什么看法?我就跟你讲,我没看法。这样子,就解脱了。

   6-7 【最后如来结论】这么【说,行人当远离恶见,】为什么行人要当远离恶见?这个师父一再强调: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宁可百年不修行,也不能碰到恶知见、邪见的师父。碰到那个,你死定了。

【诠论】

【本节的机关木人,此喻:如来清净法身,本】来就【无】(没有)【出没,而以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然而虽现出没往来之相,其实皆是无作法身之】(的)【妙力自在成就,本非有无。

但众生随逐外道恶见,见相计著,而依于一异、有无、常无常等见,而戏论分别。

最后如来结论】这么【说,行人当远离恶见,】

为什么行人要当远离恶见?这个师父一再强调: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宁可百年不修行,也不能碰到恶知见、邪见的师父。碰到那个,你死定了。

【自然速得证入圣智;

因为生灭、去来之相,乃至有无、一异等见,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6-8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真如的清净本性、如来藏性,你只要肯放得下,那个就是你的。所以在座诸位,放下比贪著拥有更多的真实智慧生命。

【然而众生由于情生故智昏,】这一句话很重要。

情,只要有执著,你的智就会……“昏”就是隔阂。情生智隔,

所以做什么事要用理性,用智慧,而不是用感情用事,什么事情要稍微冷静一下。情生,所以智昏,

【妄想起故如体】性【隔】开来【,致令生灭与真如,隔如天壤。】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真如的清净本性、如来藏性,你只要肯放得下,那个就是你的。

所以在座诸位,放下比贪著拥有更多的真实智慧生命,

记得!放下的人是真正的富有的人,而不是每天贪著,

贪著那个嘴脸,就是贫穷相,贪著的那个嘴脸就是贫穷相,

“贪”跟“贫”就差一点,看你点在上面还是点在下面而已,“贪”是那一点点在上面,

“贫”是点在下面啊,差一个点而已,贪跟贫就是住在隔壁而已啊。

所以,贪心的人就是贫穷的人,肯施舍、肯放下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

致令生灭与真如,隔如天壤。

底下那四个字(执忘见尽、情息想除),【若能执忘见尽,情息想除,

则藏性与去来便无有乖隔,一体如如,所以能离恶见,便能疾得圣智之乐。】

   6-9 自心熄灭这四种妄执、妄见、妄情、妄想,就是大修行人,那我们会障碍我们的本性,就是执、见、情、想这四个,这四个统统是,所以我们想过快乐的日子吗?想过快乐的日子就得放下这四种可怕的妄想——妄执、妄见、妄情、妄想。

再回过头来看看,若能……这里在告诉你修行的关键。

好!两个字,两个字看:“执忘”就是忘掉,放下所有的执著,

意思就是你的自心能要熄灭这四种妄:

一、执著忘,就是放下。

二、见尽。所以的妄见、知见,统统放得下。

接下来,三、情息,执著的这个感情,感情用事,生灭的情执。情息就是感情、非理性的东西要放得下。

(四、)想除,第四个就是想,妄想除灭。

诸位!执忘、见尽、情息、想除,这是什么?

自心熄灭这四种妄执、妄见、妄情、妄想,就是大修行人,

那我们会障碍我们的本性,就是执、见、情、想这四个,这四个统统是,

所以我们想过快乐的日子吗?想过快乐的日子就得放下这四种可怕的妄想——妄执、妄见、妄情、妄想,

如果这四个字统统加一个“妄”,就更清楚了,妄执、妄见、妄情、妄想。

所以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就是这样子啦,理性的宗教。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332:【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幻梦水树影,垂发热时焰,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譬如鹿渴想,动转迷乱心,鹿想谓为水,而实无水事。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于无始生死,计著摄受性。如逆楔出楔,舍离贪摄受。如幻咒机发,浮云梦电光,观是得解脱,永断三相续。于彼无有作,犹如焰虚空,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言教唯假名,彼亦无有相,于彼起妄想,阴行如垂发。如画垂发幻,梦揵闼婆城,火轮热时焰,无而现众生。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无始过相续,愚夫痴妄想。】愚夫痴妄想,有种种计著,愚夫不了解一切法幻化,缘起幻化而成的,所以种种计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幻梦水树影,垂发热时焰,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
【譬如鹿渴想,动转迷乱心,鹿想谓为水,而实无水事。】
【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
【于无始生死,计著摄受性。如逆楔出楔,舍离贪摄受。】
【如幻咒机发,浮云梦电光,观是得解脱,永断三相续。】
【于彼无有作,犹如焰虚空,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
【言教唯假名,彼亦无有相,于彼起妄想,阴行如垂发。】
【如画垂发幻,梦揵闼婆城,火轮热时焰,无而现众生。】
【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无始过相续,愚夫痴妄想。】

   7-1 好好地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怎么样?如是正智地观察,“观”就是正观,用正确的智慧来观察。“三有”就是三界。就发现三界原来是空无所有,唯是一心作,究竟得解脱。

幻梦水树影,一切法就像如梦幻泡影,水中所现的树影,

“垂发”就表示眼睛有毛病,就看到空中有垂发,五色毛轮,

我们妄想多了,就是心性当中有毛病,就是妄想,心性的毛病就是妄想;

心性起的毛病,就是妄想心。妄想著于境界,这境界好像显现在你前面,山河大地是那么地真实。

“热时焰”就是海市蜃楼。阳焰所起的海市蜃楼的假相。

好好地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怎么样?如是正智地观察,“观”就是正观,用正确的智慧来观察。

“三有”就是三界。就发现三界原来是空无所有,唯是一心作,究竟得解脱,

所以一切的系缚、一切的染著,不起一异、有无等妄想,就可以解脱。

如果著相修行,就一定会起一异、有无等妄想,没有办法解脱,

那么想要究竟解脱,了解正智观察三有三界,体性本空,空无所有,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

    7-2 就像渴鹿想要喝水一样的道理,如是我们无始来八识无明的种子习气呢?妄动转见有能所,有能见的境界,所以,见有种种的境界。愚夫妄想生,不知道那个是八识田中所变现出来的假相,万法其实都是一心所变现出来的,不知道。以心执著、心所变现出来的假相,生死就断不了。

譬如鹿渴想,这个渴鹿看到这个阳焰,怎么样?动转之相迷了,

看到了这个阳焰动转之相,就迷惑颠倒其心了,这个渴鹿就跑向海市蜃楼的阳焰假相。

所以,鹿想谓为水,真实有水啦而实无水。

众生也是这样,妄想执著于外境,认为实有外境,就像渴鹿想要喝水一样,

所以众生有无始劫来俱有的欲望,就见到种种的色、声、香、味、触、法,财、色、名、食、睡,

就认为实在有这个东西可以追求,就像这个渴鹿看到这个水,

所以渴鹿就是妄想见……“水”就是外境啊,

外境实在讲,是假相,实在无水事,“无水事”就是其实也没有真实的外境,同样的道理。

如是,“识”就是八识,“种子”就是无明的种子,

诸位!这个“种子”跟“习气”都一起念的,种子就是习气的代名词,习气就是种子,这个很难断除。

同样的道理,如是我们无始来八识无明的种子习气呢?

妄动转见有能所,有能见的境界,所以,见有种种的境界。

愚夫妄想生,不知道那个是八识田中所变现出来的假相,万法其实都是一心所变现出来的,不知道。

以心执著、心所变现出来的假相,生死就断不了。

如为翳所翳,就像病目人,为翳所翳,被你的眼睛有毛病所翳,“所翳”就是遮障,所障碍啦。

如为翳所翳,“翳”就是病目人的眼睛,叫做“翳”,翳病,叫做眼睛出毛病,生病了,病眼,就像眼睛出毛病的翳,为如病目人之为翳所翳,所遮障。

于无始生死,无始劫来生死计著摄受性,计著摄受,

有能摄受的心,就一定有所摄受的境,所以这个摄受性就是指“能所”的意思。

以无始以来计著摄受性,也就是说:能缘心是这么地强烈,所缘境是这么地真实,其实那是一种妄想。

    7-3 如来所说的法呀,其实犹如逆楔出楔,务必让外道舍离,舍离贪执的能所摄受。

如来所说的法呀,其实犹如逆楔出楔,

“楔”就是我们所讲的“卡楯”,以前不是用钢钉,用木钉,木头做成的钉进去就拔不起来,

它要结合上下左右等等,任何一个角度才用卡楯的,打进去或者是用木的钉子钉进去,犹如逆楔出楔,因为卡进去,

外道就是卡在假相里面一异、有无,“出楔”就是彻底地拔除外道的知见,

简单讲,如来所说的法,就像逆楔,逆楔,楔打进去,拔不起来,

外道,讲逆楔就是要拔出来,逆楔,逆的方向出楔,就是要拔除外道坚固的执著,

教他舍离贪摄受,令外道舍离种种能摄受的妄想心、妄见的心,所以叫做:舍离贪摄受。

有摄受,一定有贪;起贪,就一定有摄受。所以这个摄受,当然包括能所,

犹如,如来所说的法就像逆楔,要拔出那个楔,坚固的一种执著的楔,卡在外道的知见里面,务必让外道舍离,舍离贪执的能所摄受。

   7-4 众生生死往来很可怜,就像幻咒,这个无明加入这个色身,我们这个色身晚上睡觉像尸体啊,明天就再起来,就像机关木人发动、机器发动,可是就没有智慧。

如幻咒机发,众生生死往来很可怜,就像幻咒,

“幻咒”就是无明的意思,比喻无明,

这个无明加入这个色身,我们这个色身晚上睡觉像尸体啊,明天就再起来,就像机关木人发动、机器发动,可是就没有智慧,

众生的生死往来,就像幻咒,咒令尸体再起来,就像机关木人发动,“发”就是动啊,会发动。

我们色身也是被无明幻咒一加进去,这个尸体又起来活动,就是这个意思。

   7-5 万法处于如来藏性,如来藏性也没有任何的增减。如是知诸法,实相本来寂灭,万法本来寂灭,这个就是幸福的根源。

一切法、一切相,就像空中的浮云,如梦的电光,如电光那么刹那、急速地生灭。

观是得解脱,好好地观照诸法刹那生灭,空无自性,能够永断对三相续,永断,“三”就是三有,就是三界的相续相。

观是万法空无自性,能够永断三有的相续性。

于彼无有作,“于”就是涅槃,于彼涅槃,“无有作”就是无有能作所作,这个“无有作”包括能所。于彼涅槃性,其实是没有能所所作。

犹如阳焰处于虚空,阳焰再怎么现于虚空,虚空并无增减,涅槃性没有能作所作,

阳焰就是假相,假相处于虚空,虚空并没有增减,

万法处于如来藏性,如来藏性也没有任何的增减。

如是知诸法,实相本来寂灭,万法本来寂灭,这个就是幸福的根源,

证悟到唯是一心、惟是这个寂灭啊,这个就是幸福。

你想要幸福吗?想要幸福,就证得诸法实相,本来寂灭相。

则为无所知,则了悟了入于……“无所知”就是无能知、无所知,没有能所,叫做“无所知”,

无所知就一定没有能知,所以无能知、也无所知,叫做“无所知”。

则了悟一切诸法本来实相,本来就寂静,了悟这个空相的道理,所以入于无能知、也无所知的境界。

   7-6 言教唯假名,这是一种方便教化众生,而言教本身也没有相。于彼言教假相里面起妄想,那么就很麻烦了,于彼起妄想,就会造生死的业种。

言教唯假名,言教,这个都是一种方便,方便,言教本身。

彼亦无有相,就是言教唯假名,“唯假名”就是用假的假相、名相,

这是一种方便教化众生,而言教本身也没有相。

于彼言教假相里面起妄想,那么就很麻烦了,于彼起妄想,就会造生死的业种。

   7-7 我们的五阴身还有种种的心行来造作,其实都是如来藏性多余的阴影。著相,就是心中的阴影。

阴行如垂发,“阴”就是五阴,五阴。“行”就是心行,

这个五阴以及心行,就像怎么样?垂发,就像眼睛有翳病看见空中有五色毛轮,

我们的五阴身还有种种的心行来造作,其实都是如来藏性多余的阴影。

著相,就是心中的阴影。你就会看到虚空当中有垂发、五色毛轮,

当你著于五阴身、种种的心行、妄行,妄心之行,叫做“行”,

那么你就会看到万法好像真的有那么一回事,可是我们的生死却很快。

像今天四川(汶川)大地震啊,我看那个电视新闻的报导,已经死了一百九十六个人,到现在为止,四川大地震,在成都附近一个叫做雅安,到现在为止,还在报,还在抢救当中,抢救的时间是七十二小时为黄金时间,黄金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7-8 愚夫痴妄想,有种种计著,愚夫不了解一切法幻化,缘起幻化而成的,所以种种计著。

如画垂发幻,如一切法就像画的本身,本来就没有高下,

垂发幻现,五色毛轮、垂发是翳病所现的。

如梦、如揵闼婆(西域乐人为干闼婆,彼等乐人常以幻术幻作城郭,亦称为乾闼婆城。)、海市蜃楼的假相的假城墙。

火轮,就像旋转的火轮。

热时焰,热时所产生的阳焰。

无而现众生,其实本来就没有。

常见、无常见、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也是这样,

为是无始世来、无始劫以来的一种过咎相续熏习不断,“相续”就是熏习不断。

所以啊,善知识很重要,善知识是熏习的根本;再来,环境很重要,环境的熏习,

所以你在这里碰到师兄、师姐,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我们的八识田中来到这里看佛像,见到僧宝,看到,喔!法宝,佛、法、僧具足,

那我们无始世来的熏习,就变成善根、福德、因缘很深厚的一个人。

愚夫痴妄想,有种种计著,愚夫不了解一切法幻化,缘起幻化而成的,所以种种计著。

    7-9 常见、无常见、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亦然,为是无始世以来一种过咎,一种相续熏习不断,而妄执、妄取、妄想、妄分别。愚痴的凡夫妄想种种计著,亦得如是。

好!现在把它贯串起来,速度快一点。说:

一切法犹如幻梦,如水中所现的树形,就像眼睛出了毛病,垂发妄现,就像热时焰的海市蜃楼,

如是用正确的智慧来观察,这些三界的三有都是空无所有。

既然了悟了空无所有,一切的系缚、染著就不会起一异、有无等妄想见,就会究竟解脱。

就像渴鹿看到了阳焰,这个阳焰一动转之相,渴鹿的心就迷乱了,迷乱其心了,所以,鹿想以为真实的水,而实在是无水。

同样的道理,我们无始劫来八识田中的无明种子习气,因为妄动变现出来有种种的境界。

愚夫妄想生,以为真的有外在实在的境界,又像病目的人,看见虚空当中的五色毛轮,

所以,病目人为翳而所翳、所遮障。于无始生死来,计著能受、摄受,还有所受的性,能所不断。

如来说法善巧方便,犹如逆楔,“楔”就是外道灌进去的知见,

现在要逆外道灌进去的知见,“出”就是拔出,楔,拔出外道坚固的执著的楔,令一切愚夫外道舍离贪,贪心、贪著能所的摄受。

众生生死三界往来就像幻咒,就像我们的色身下了一个无明的咒,让这个尸体起来活动,

又像机关木人下了这个咒发动,像机关木人能讲、能语、也能活动,

一切诸法相也是这样,其实一切真实的相,一切的法相,一切法、一切相,其实都是空中浮云、如梦、如电光,

好好地观察万法空无自性,观是就得解脱,就会永断三界的相续。

于彼涅槃,了悟涅槃无有能作、所作,犹如阳焰处于虚空,

阳焰处于虚空的假相,虚空也并无增减,

如是知道种种的法的实相,法的实相,就是空相,如是知诸法实相。

什么叫做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诸法本来寂灭相,就是涅槃,佛陀就是发现了这个真理,建立了人生最幸福的心态,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则了悟入于无能知、无所知。

言教只是假名,那种种的方便,言教的本身也没有相。

于彼起妄想,五阴身,还有心行,就像垂发轮,垂发的发轮、毛发轮。

一切法如画,本来就没有高下,又如翳病的垂发幻现毛发轮,一切法、一切相如梦如揵闼婆城、海市蜃楼,如旋转的火轮,相续不断,又像热时焰,海市蜃楼。无而现众生。

常见、无常见、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亦然,为是无始世以来一种过咎,一种相续熏习不断,而妄执、妄取、妄想、妄分别。愚痴的凡夫妄想种种计著,亦得如是。

    7-10 由于八识田中含蕴】着【无明种子,熏习自心,因而令其动转,而妄见有种种境界生灭。

【注释】

【“譬如鹿渴想,动转迷乱心”:鹿由于自心生渴想,因而阳焰之动转,便迷乱其心,以为是水波在动。】

【“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如是”,同样的。“识”,】就是【八识。

同样的,由于八识田中含蕴】着【无明种子,熏习自心,因而令其动转,而妄见有种种境界生灭。】

    7-11 【谓于无始世来在】(于)【三界中之生死。计著其中能取、所取之性为实有。】所以,天地万物哪一个众生能够觉悟咧?哪一个众生不追求外境咧?

【“于无始生死,计著摄受性”:“摄受性”,即】(就是)【代表能摄受】以【及所摄受之性,亦即能取、所取性。】

能摄受,就是心;所摄受,其实就是境。

记得!这个境是唯心所现的境,不是心外的境,要搞清楚。也就是能摄取的心、所摄取的境,仍然都是唯心。

【谓于无始世来在】(于)【三界中之生死。计著其中能取、所取之性为实有。】

所以,天地万物哪一个众生能够觉悟咧?哪一个众生不追求外境咧?

   7-12 世尊一辈子就是要破除众生的妄见、妄执、妄分别。

【“如逆楔出楔”:“楔”,】就是【代表外道之】(的)【恶见,以其令人心坚固执著,如楔之接木。

楔,俗称楯。】我们称为“卡楯”,卡楯。

【“逆楔”,代表如来所说】的【正法,以其正逆外道所说,故】(所以)【称】为【逆楔。

“出”,】就是【拔出、破除。】

世尊一辈子就是要破除众生的妄见、妄执、妄分别,

【谓如来之法能破除、拔出众生之一切恶见。】

    7-13 “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能如是了知诸法之实相为本来寂静,则为入于无所知、与无能知,能所俱离之境界。

【“如幻咒机发”:众生之生死往来,犹如幻化,亦如咒术起尸,如机关发动木人,实无往来,亦非无往来。】

【“浮云梦电光”:如空中之】(的)【浮云、如梦、亦如电光,须臾不住、刹那生灭。】

【“永断三相续”:“三”,】就是【指三有,或】者是【三毒。】贪、嗔、痴也可以,其实贪、嗔、痴,感得欲界、色界、无色界。

【“于彼无有作”:“彼”,】就是【指涅槃。“作”,】就是【代表能作与所作。谓于彼涅槃法中,实无有能作与所作。以涅槃无为故,能所俱寂。】

【“犹如焰虚空”:犹如】(就像)【阳焰处于虚空】当【中。】

【“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能如是了知诸法之实相为本来寂静,则为入于无所知、与无能知,能所俱离之境界。

以所知既无,则能知亦亡,能因所而立,若无所,】“所”就是所缘境。若无所缘境,怎么会有能缘心呢?所以若无所,【则能自不存。】

    7-14 【“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三界内外一切诸法,既然如是如幻无实,则外道所计执之常、无常、一、异、俱、不俱等妄见,亦是如是,了无自性。】【“无始过相续”:唯是无始世来妄想之过咎,念念相续不断所致。】

【“言教唯假名”:如是则知一切言教唯是假名,因缘施设。】

【“彼亦无有相”:彼言教本身亦】(也)【无有实自体相。】

【“阴行如垂发”:“阴”,】就是【五阴。“行”,】就是【心行。】

诸位!这个“五阴”,其实就是妄想的产物。

“行”,这个心行,其实就是妄心的意思,众生都是用妄想心在过日子,

【谓众生五阴与一切心行,有如翳者所见空中五色垂发,本无所有。】

我们今天看到了五蕴身、万法的假相,其实也是本无所有的。

【“如画垂发幻”:一切诸法本来如画,无有高下,亦如垂发之幻现。】

【“梦揵送婆城”:如梦、如揵闼婆城(海市蜃楼)之唯自心现,不可得。】

【“火轮热时焰”:如】(就像)【旋】转的【火】轮【成轮,】如旋火成轮,本来只有一点,一转,就变成了一个轮,【如热渴时所见】的【阳焰,因缘和合妄有。】

【“无而现众生”:一切虽无自性,然】以【因缘】和【合故,却能现一切众生,于六道】当【中,妄有生灭往来之相。】

【“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三界内外一切诸法,既然如是如幻无实,则外道所计执之常、无常、一、异、俱、不俱等妄见,亦是如是,了无自性。】

【“无始过相续”:唯是无始世来妄想之过咎,念念相续不断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7-15 【一切众生“于无始”世来,虚受六道“生死”流转,】这个“虚受”就是轮回得很冤枉,我们生死得非常冤枉,虚受六道生死轮回。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法皆如“幻”、如“梦”、如“水”中之“树影”,

如翳目人所见之空中五色(毛轮)“垂发”,如“热”渴“时”所见之空中阳“焰”,本非有无,依緣而现。

若能“如是”以正智“观”察“三有”,则能“究竟得解脱”于一切系缚、染著,更不会再起一异、有无等种种妄想。

“譬如”群“鹿”由于自心生“渴想”,因而阳焰“动转”之相,便能“迷乱”其心”。

如是,“鹿”以自心妄“想”而“谓”阳焰“为水,而”其“实”并“无水”现之“事。

如是”,众生由于八“识”田中含蕴之】(的)【无明“种子,无始来不断】地【熏习自心,令其心“动转”,而妄“见”有种种】的【“境界”生住灭。

愚“痴”】的【凡“夫”由自心“妄想”之“生”起,而见种种虚妄境界生灭,犹“如”病目之人“为翳”之“所翳”,而妄见空中有毛轮生起一样。

一切众生“于无始”世来,虚受六道“生死”流转,】

这个“虚受”就是轮回得很冤枉,我们生死得非常冤枉,虚受六道生死轮回。

“虚”就是不实在的六道轮回,我们却看不破,叫做虚受。很冤枉地受,虚受六道生死轮转、流转,

【皆由于自心妄想“计著”能“摄受”】以【及所摄受,为有实自“性”。

    7-16 永断三有的相续,只有一句话,就是无贪。贪为生死的根本,贪当然后面补上“爱”,贪爱这个世间,就没办法断三界,就永远没有办法。

如来说法犹“如逆楔”,以破除拔“出”外道四句恶见之“楔”,令其“舍离”自心妄想“贪”著,计有能“摄受”之心与所摄受之境。

众生之生死往来,犹“如幻”化,亦如“咒”术起尸、如“机”关“发”动木人、

如空中之“浮云”、如“梦”、亦如“电光”,

一切皆】空【无有自性,因缘妄现,须臾不住,刹那生灭。

能以此无上正智“观”一切世间,如“是”便“得解脱”,而得“永断三”有之“相续”,而证得无上大涅槃。】

所以,这里只有一句话,断,永断三有的相续,只有一句话,就是无贪。

贪为生死的根本,贪当然后面补上“爱”,贪爱这个世间,就没办法断三界,就永远没有办法。

   7-17 一切众生所有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他有妄想,著境以为实,不知道万法本空的道理。

【然而“于彼”涅槃法中,实“无有”能“作”、所作,“犹如”阳“焰”现于“虚空”】当【中,本非有无,唯心所现。

能“如是”了“知诸法”之实相为本来寂静,】为本来寂灭,【“则为”入于“无所知”与能知,能所俱离之境界。

入于如是境界,则知一切“言教唯”是“假名”虚设,“彼”言教“亦无有”实自体“相”,而愚夫却“于彼”言教“起”种种“妄想”计著。

众生五“阴”与】(及)【一切心“行”有“如”翳者所见空中五色“垂发”(毛轮)。

一切诸法本来“如画”无有高下,究竟平等(而以众生妄想,见有高下),】

所以就抓到根本啦,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妄想,一切众生所有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他有妄想,著境以为实,不知道万法本空的道理。

【亦如“垂发”之“幻”现、如“梦”中所见,如“揵闼婆城”(海市蜃楼)之唯自心现,了不可得;

如旋“火”所见之“轮”、如“热”渴“时”所见】的【阳“焰”等,皆因缘妄有。

是故一切虽“无”自性,“而”以因缘】和【合故,却能“现”一切“众生”于六道中妄有生灭,辛勤往来之相。】

“辛勤往来”就是众生的苦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没有碰到佛法,

学佛的人吃再大的苦都值得,什么拜佛、念佛怎么样子啊,朝山、法事、听经闻法,我们所有的苦都有意义,都在种善根,都在修福德,都在修种种善的因缘;

但是世间人的苦,忙于男女、感情、婚姻、小孩子、事业,就一直忙,辛勤往来六道轮回,可是问题:不能解脱。辛勤往来没有关系喔,

所以,辛苦得没意义,世间人的辛苦是没意义的,世间人的辛苦,没有意义啊。

学佛的人吃再大的苦,都有意义,为什么?你们今天从下午两点来到五点、五点半,回到家,六点,内心怎么样?喔!很法喜,觉得这个苦实在……

虽然辛苦一点,放弃种种的欲望,但是坐在这里,不得了,将来能往生净土,能脱离六道、三界的痛苦,

所以,众生,因为六道众生妄有生灭,所以辛勤地往来,贪著不断。

    7-18 万法只有一句话,这一句就是:不能执著,就是你今天你做很多善事,你也不能执著,就是你今天很有成就,你也不能动一念执著的心,因为万法空无自性。

【三界内外一切法,既然如是如幻无实】在的【,则外道所计执之“常、无常、一、异、俱、不俱”等妄见“亦然”,唯心现,了无自性。】

这一点的重点,就是:万法著不得,就是这个意思。

万法只有一句话,这一句就是:不能执著,就是你今天你做很多善事,你也不能执著,就是你今天很有成就,你也不能动一念执著的心,因为万法空无自性,

   7-19 生命只有一种工作要做,就是:提早觉悟,谁能提早觉悟,谁就先成佛,就这样子。今天我们之所以痛苦,最大的根本,来自一颗念念妄想相续的、熏习不断的妄想心,这你就找到生命的痛苦的根源,那么,你就可以把它化解掉。

【但以“无始”世来妄想执著之“过”咎,念念“相续”,熏习不断,】

这个就是答案,你今天要答案,我活得为什么这么痛苦?答案就是在这一句,

无始世来妄想执着过咎,什么都看不开,什么都百般计较,什么都不舒服,什么都有能所,相续不断,熏习不断,

世间所有的痛苦,来自一颗无明的心,来自一颗无明妄想心,

今天我们之所以痛苦,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追求错误的东西,

最大的根本,来自一颗念念妄想相续的、熏习不断的妄想心,

这你就找到生命的痛苦的根源,那么,你就可以把它化解掉,

所以平常吃一点亏,也没什么关系,夫妻之间,退一步,你也没有损失什么,该有的责任,就去把它完成,记得,用无所住的心,

【而令“愚夫”堕于愚“痴”之种种“妄想”计著,不能觉悟。】大梦谁先觉啊!生命只有一种工作要做,就是:提早觉悟,谁能提早觉悟,谁就先成佛,就这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333:【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众色,而实无所有。一切性显现,如画热时焰,种种众色现,如梦无所有。】此偈为重颂前面长行之义,所用之譬喻大略相同,只是增加了六个:如楔、如浮云、如电光、如水、如净眼、及如摩尼宝珠。

【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众色,而实无所有。一切性显现,如画热时焰,种种众色现,如梦无所有。】

犹如明镜、澄水,净眼,无病之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众色,而实无所有,

所以一切性,一切性,就是同样的道理,如来所示现的一切佛事,一切法之性显现,就像这样子,就像画,

前面讲的就是,一些画、画画,也就是同一个平面,热时焰,就是所显现的,

如来示现,也有种种的众色身示现三界,可是这个,还是如梦,唯心所现,无所有,换句话说:有感则应,无感则不应。

【注释】

【“明镜水净眼”:净眼,清净无病之眼。谓犹如明镜、静止澄清之水,与清净无病之眼,皆可鉴物,显物象。】

【义贯】

【犹如“明镜”、寂静澄清之“水”、】以【及清“净”无病之“眼”,皆可鉴物显像,

以及“摩尼妙宝珠,于”这些东西之“中”,皆可显“现众色”像。

“而”那些东西中所现之种种像“实”皆无有自性、无相、“无所有”,并没有任何】的【色像在其中生灭。

同样的,如来所示现的“一切”佛事、】以【及一切法之“性,”虽亦有种种相“显现”,

亦“如画”及】(亦如)【“热时”之阳“焰,”离于有无,

乃至如来以“种种众色”身示“现”三界,亦皆“如梦”,唯心现“无所有”,唯众生心感而现。】

【诠论】

【此偈为重颂前面长行之义,所用之譬喻大略相同,只是增加了六个:如楔、如浮云、如电光、】如水、【如净眼、及如摩尼】宝珠【。】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9 经文334:【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分别结集真谛、缘起、道灭解脱。如来说法,以是为首;非性——非自在、非无因、非微尘、非时、非自性,相续而为说法。复次大慧,为净烦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佛陀说法都是让你解脱。不会讲无意义的法、无意义的语言。

【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分别结集真谛、缘起、道灭解脱。如来说法,以是为首;非性——非自在、非无因、非微尘、非时、非自性,相续而为说法。复次大慧,为净烦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

    9-1 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

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

谓一、(一相)、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的常见,还有诽谤的断见,

“离”注意那个“离”,是“离”,不是“着”,离于有见、无见、常见、断见的意思,“建立”就是常见,“诽谤”就是断见,分别解说,

   9-2 底下是讲四谛。“结集真谛”就是苦谛。十二缘起,就是集谛,那么“道”八正道,就是道谛,“灭”就是涅槃。这个就是讲的,所讲的就是“四谛”,解脱。

底下是讲四谛,结集,诸位!烦恼会让我们打结,集一切的,三界的烦恼因、生死的因,所以叫做“结集”。

烦恼,又叫做“结集”,心中打结,会集合一切的恶因,生死的因。

真谛,就是苦谛,世间的苦是实实在在的、痛苦的、烦恼的叫做“结集真谛”。

那么在这里,以十二缘起,十二因缘为集谛,集谛,三世的,过去、现在、未来,有十二缘起为集谛。

接下来,“道”就是八正道,“灭”就是涅槃,“灭”就是熄灭痛苦的意思,

所以,学佛重点在哪里?在熄灭痛苦,在解脱烦恼,谁听到,谁就得救。是真正釜底抽薪地从内心里面自己救自己,

“道”就是八正道,“灭”就是指涅槃、灭谛,

所以“结集真谛”就是苦谛。十二缘起,就是集谛,那么“道”八正道,就是道谛,“灭”就是涅槃。这个就是讲的,所讲的就是“四谛”,解脱,

    9-3 “如来说法”是什么意思呢?如来所说法都有意义,都是令众生断除烦恼、生死流转,得涅槃为解脱之首要。

如来说法,“如来说法”是什么意思呢?如来所说法都有意义,都是令众生断除烦恼、生死流转,得涅槃为解脱之首要。

释迦牟尼佛不会讲无意义的法、无意义的语言,

不做无谓的~,像世间人搞一个文字游戏,

无论着于有、着于无、一、异,都是一些戏论,对生死解脱没有任何的帮助,

都是一种痛苦烦恼的这个绳子,并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增加自己心里的执着,

所以把佛法当作一种学术研讨,其实妄心、妄执还是会增加,

参考一下可以,一定要契入真如的实境、心境,要不然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变成会增加自己的障碍,而且自己的恶知见会害人,更不得解脱,

所以弘法是不是一定有功德?写佛教的书是不是有功德?

那就要看你怎么讲了,你是不是以众生的解脱为首要呢?

所以如来说法,以是为首,以让众生解脱为首,

也可以说如来说法,以四谛、十二因缘为首,也可以这样讲。《阿含经》就讲得最多了,以是为首。

    9-4 相续建立众善妙解脱而为说法。所以,佛陀说法都是让你解脱。

如来所说的法,并不是外道所妄计的,这个“非性”就是外道所计的,非外道所计之性,这个“非性”不是空无自性,是非外道妄计之性,

外道执着哪些呢?计万法自在天而生起的,计万法无因而生起的,这“非”啊,一切法非无因,就是非计,怎么样?自在天、万法而生起的,

简单讲:还有无因生起的,还有微尘生起的,非微尘、非时、非性,意思就是:把执着这些认为有实自性,

外道都建立在自在天,或者无因而生、微尘而生,

“微尘”就是四大,地、水、火、风,坚、湿、暖、动一生起,它是永远存在的,叫做:微尘性的实在。

非时,“时”就是我们一切的出生决定在生辰年月日、八字,

再来,非自性,非有其实自体性,也不是说,诸法有实自体性,

而说:诸法从自在天而来,五阴身而来、微尘而来,时而来、自性而来,

相续建立众善妙解脱,为众生说法,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如来说法是为解脱而来的,以是四谛、十二因缘,以解脱为重要,

如来所说的法,不是外道所计着的,非外道所计着的自在天而生法,

也不是非无因,也不是一切法无因而生,计着无因而生,

也不是一切法由四大微尘而生,也不是一切法,生辰年月日决定一切命运,

也不说一切法有实自性,“非自性”就是一切法非有实自体性,

相续建立众善妙解脱而为说法。所以,佛陀说法都是让你解脱。

   9-5 为净除烦恼障和净除所知障故,佛用善巧方便引到宝所,拿到了珍珠,次第建立了百八句的妙法,无所有,令安住在一切法无相、无所有。

复次大慧,为净烦恼,这是事障,为净除烦恼,烦恼障,还有尔焰障,就是所知障,

“烦恼障”就是对人生不了解,对五阴身执着,就是烦恼障。

而所知障呢?就是对整个宇宙真相不了解,叫做“所知障”。

也可以说:我们所知道的、后天学习的障碍我们的本性,

所以为净除烦恼障和净除所知障故,烦恼障是“事”,所知障是“理”,尔焰障,就是“理”。

譬如大商主,“大商主”比喻佛,这个大商主说:来,跟着我走,你会找到很多的宝贵、宝贝的东西,金银财宝,你都找得到,

譬如大商主,用善巧方便引到宝所,拿到了珍珠,次第建立了百八句的妙法,

无所有,令安住在一切法无相、无所有,

同时佛陀善分别诸乘,一切法门都让他通达,无论小乘、中乘、大乘、一佛乘,以及诸地相,以及诸地相就是:“诸地相”就是十地相,入于如来地。

    9-6 整句的意思,贯串的意思是说: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离一、异、俱、不俱,离有、离无、离非有非无,离常、离无常,离于有、无,离于建立的常见,离于断见,诽谤的断见,分别为众生解说。

整句的意思,贯串的意思是说:复次大慧,如来说法,

离如是四句,离一、异、俱、不俱,离有、离无、离非有非无,离常、离无常,离于有、无,离于建立的常见,离于断见,诽谤的断见,分别为众生解说。

底下,是解说四谛,结集真谛的苦谛,十二缘起的集谛,八正道的道谛,道跟灭中间(加一个)“、”“道”,八正道的道谛,“灭”就是涅槃,就是灭谛,苦集灭道谛、十二因缘,让众生解脱,

如来只要有所说法,都是让众生解脱为首,不做无意义的文字游戏,

同时佛陀所说的法,不是外道所计着之性,叫做“非性”。佛陀所说的法,非外道所妄计之性,

外道计着什么呢?外道所计着的自在天等等,所以佛陀所说的法,非外道计着的自在天而生法,

佛陀所说的法,也不是外道所说的无因而生,

佛陀所说的法,也不是说四大微尘的实体性,

也非计着生辰年月日来决定一切,

也不是有自体实性,

相续建立的众善妙解脱法,为众生说法,

所以,复次大慧,为净除烦恼障的事障,净除所知障的理障,

佛就像大商主,用善巧方便引到宝所,取得了珍珠、玛瑙、琥珀这些宝贝、宝贵的东西,

次第建立百八句的妙法,令住于无相、无所有,

同时善分别小乘、中乘、大乘,一切法门皆令通达,

最后,及诸地相,“及诸地相”就是十地菩萨的从初地到十地相,

入于最后,都契入如来地。

   9-7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熄灭痛苦,身心烦恼的痛苦,【得涅槃、】得【解脱。】

【注释】

【“建立、诽谤”:即】(就是)【断】见、【常】见【二见。】

【“分别结集真谛、缘起”:“分别”,解说。“结”,】就是【烦恼结使、惑结。“集”,】就是【集起。

“结集真谛”,即】(就)【是苦圣谛。】

就从众生位的角度来讲,“苦圣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苦是实实在在的,这是不能改变的,确实是生命真的很痛苦的,好好地去体会,这是佛所讲的“苦圣谛”,好好地体会,发起修道的心,

【“缘起”,即】(就是)【十二缘起,亦即】(也就是)【集谛。】

【“道灭解脱”:“道”】就是【道谛,即】(也就是)【八正道。“灭”,灭谛,即】(也就是)【涅槃法。

谓开示道灭二谛,令众生修道证灭,】

这个“灭”重点就是熄灭痛苦的意思,为什么要学佛?就是熄灭身心所引起的烦恼和痛苦,

换句话说:学佛更有更大的容忍力,承载一切的痛苦,比较有韧性,经得起煎熬,

一般众生没有那种承载、承受的忍辱力,

那么学佛以后呢?证到这个灭谛,就是涅槃,熄灭痛苦的意思。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熄灭痛苦,身心烦恼的痛苦,【得涅槃、】得【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9-8 【“如来说法,以是为首”:如来说法,皆】(都是)【以令众生】要【断除烦恼、生死流转,得涅槃解脱为首要。

【“如来说法,以是为首”:如来说法,皆】(都是)【以令众生】要【断除烦恼、生死流转,得涅槃解脱为首要,

而不作无谓之】(的)【文字戏论,】文字游戏,就像学者一样,

但是学者有的也很有意义,但是他所能利益的,利益的是世间法,所以而不作无谓的文字游戏。

【如论有论无、论一论异等,这些戏论对于解脱生死烦恼痛苦,并无】(没有)任何的【帮助;

反而会增加自心妄想执著,增加障碍;】

而【且恶见害人,更加不得解脱,当堕恶趣。】

所以师父讲,恶见,就是你弘法利生,看你弘的是什么法,知见正吗?

你写书写得那么多,你知见正吗?在你的角度看来,你写的书当然是正的,你才写嘛!

但是对于一个悟道的人,或者以佛的正见、正法为衡量的标准你写的,会害死人的。

    9-9 【“相续而为说法”:相续建立众善妙解脱法门,而为众生说法。】这个就是大慈大悲的佛陀,让人赞叹景仰不已。唯佛啦!

【“非性”:佛所说的甘露解脱法门,非同外道所妄计之种种性。此为总说,下面】是【细列。】

【“非自在”:非为说有作者、自在为生法之因。】因为自在天生一切法,是外道所执着的。

佛也不说一切法无因而生,【“非无因”:】就是【亦非说一切法无因生。】佛陀说:一切法都有因缘而生的,是正因缘而生。

【“非微尘、非时”:亦非说微尘、或时节为能生一切法之妄想计著。】

【“非自性”:亦非说诸法有其实自体性。】其实万法都空无自性。

【“相续而为说法”:相续建立众善妙解脱法门,而为众生说法。】这个就是大慈大悲的佛陀,让人赞叹景仰不已。唯佛啦!

   9-10 【如来亦】复【如是,以众善方便,导诸众生,至于自如来藏清净心至宝之所,令得究竟安稳快乐。】

【“为净烦恼、尔焰障故”:】“净”就是除,为了净除烦恼障、尔焰障,就是所知障,

所以烦恼障【“烦恼”,即】(就是)【烦恼障,亦即】(也就是)【事障。

“尔焰障”,即】(就是)【所知障,亦即】(也就是)【理障。】

“理障”什么意思?对无生理不明白,就会产生意识心,那意识心就是所知道的变成障碍无生的理。

所以这个所知障,各个角度的解释也都是这样子,有各个表达的方式,角度切入不一样。

【谓如来说法,但为净众生之】(的)【烦恼、所知二障,二障既净,自然证得自觉圣智。】

【“譬如商主”:】大商主当然就是佛罗,【譬如大商主,

用多种善方便,导】引【诸众商】人【,至于宝所,受安隐乐。

如来亦】复【如是,以众善方便,导诸众生,至于自如来藏清净心至宝之所,令得究竟安稳快乐。】

【“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次第建立种种妙法,而令住百八句,无相无所有,一切清净之境界。】

【“善分别诸乘,分诸地相”:最后令善分别诸乘,皆令通达,及菩萨诸地之相,而入于如来地。】

    9-11 知见害人百千万劫,就是这个,恶知见啊!

【义贯】

【“复次大慧”,诸佛“如来说法”,皆“离”于“如是四句”之戏论,】

“戏论”就是不能了生死,无意义之论,叫做“戏论”。

【“谓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妄见。

是故如来皆得究竟“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建立”就是常见,“诽谤”就是断见。【等恶不善法之过咎。】

知见害人百千万劫,就是这个,恶知见啊!

    9-12 这个正是时候,佛教讲的,世间是痛苦的,你要学会断除它,世间是烦恼的,你要学会放下它,苦不能让它一直重复地出现。

【如来若有说示,唯是“分别”解脱众生由惑“结集”而起之苦“真谛”, 】

简单讲:这个世间确实充满着种种的痛苦,叫做“苦真谛”。

这个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到急诊室去看看就知道了,没有生病的人不知道,没有失眠过的人,不知道那种失眠的痛苦,我们到加护病房去看看,就会知道,喔~!这个世间的痛苦,

美国有一个妈妈很勇敢,为了救她的女儿,爬到很高的地方,结果很高的地方爆炸,摔下来躺在地上,非常的痛苦,烧伤,又摔下来,骨头又断掉,

她的女儿在她妈妈的旁边就安慰她,因为妈妈平常都告诉她一句最高的哲学名言,她的女儿看她妈妈半昏迷状态,又昏倒,又不醒人事,然后很痛苦极端的时候,

她女儿在她妈妈的旁边就讲了一句话,她说:妈妈,世间是痛苦的,你要学习适应它;要勇敢的适应它;

妈妈,你说勇敢加上智慧,可以克服世间所有痛苦的挑战,妈妈,这是你告诉我的。

勇气加智慧可以克服世间所有的挑战,妈妈,醒来吧!

她的妈妈听到她女儿,她妈妈平常开示她,她妈妈痛苦得不得了,因为烧伤又摔下来,

女儿在旁边安慰她,妈妈,世间是痛苦的,你要学会适应它,妈妈,你说勇气加上智慧可以克服一切的挑战,

这个正是时候,佛教讲的,世间是痛苦的,你要学会断除它,世间是烦恼的,你要学会放下它,苦不能让它一直重复地出现,

听经闻法、听闻正法的人是世间大幸运的人,比中了特奖,第一特奖还重要,

    9-13 人,发这个菩提心越发他会越小,你知道吗!为什么?不是像圣人喔!

人,发这个菩提心越发他会越小,你知道吗!为什么?不是像圣人喔!

我举个例子,十五亿,如果有一个信徒发了一大愿,说:师父!我中这个十五亿,全部拿出来,印《楞严经》、《楞伽经》,

假设说:很不小心中了,十五亿扣掉两成,剩下十二亿,

我就跟她讲:这位女信徒,你考虑考虑,十二亿要拿出来印经典,要不要考虑一下?

她就说:那我考虑三天,考虑三天以后,剩下的,要不然师父,我还有事情还没有办,要不然这样,一半好不好?六亿,

我说:六亿也很多,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那经过一个月,一个月,就说:师父!我很多事情还要去处理,那么这十二亿当中,我没有想到我公公怎么样,我爸爸又怎么样,去贷款怎么样……要不然我拔一亿好了,

我跟她讲:一亿也很多喔!你再考虑三个月看看,

再考虑三个月,后来就跟我讲:师父!要不然您如果缺钱再告诉我,

菩提心,本来是发这么大的菩提心,(师父用手式比拟很大的样子)十二亿要供养的,印《楞严经》的,三天,剩下六亿,一个月,剩下一亿,三个月,您如果缺钱再告诉我,我什么时候跟你说……

所以众生的菩提心,它越来会越小,越来会越小,没有办法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真的,那个心有数字的概念,十五亿啊!阿~弥~陀~佛,那拿不出来的,那三个月以后,您如果有缺钱再告诉我,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众生的菩提心它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圣人的菩提心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真的啦!对不对?

我如果说:啊~你会中十五亿,要不然你钱真的敢印《楞严经》的,大家当然会举手啊!那个是时候举手跟等一下真的中奖时,原先的就不算数了,因为众生的心变来变去的。

   9-14 世间的菩提心很不容易发的,真的发的那一刹那,所以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

这个就是世间的菩提心很不容易发的,真的发的那一刹那,所以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

哎呀!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呀,去台南一个道场,做大专佛学夏令营,然后请这个大师级的去开示,

这个大师级的,我第一句话最震撼的就是这一句话了,大一的时候,因为很多的大学男生、女生就在那边听课,我发现这一句话,对我非常非常大的震撼。

初发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欸!真的。

我们现在一开始发心非常地精进,非常的精进,一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就像我们附近,有一个光华路,有一个菩萨每天都念《地藏经》,后来一个月念六天,后来一个月念二天,都是半夜起来念的喔!后来……菩萨,你有在念“地藏经”,没有啊!那个太长了,念到最后,一部都没念。

所以你看,知道要坚持那种发心的那个菩提心,这个实在是太难了,只有我成功。

我发心要阅藏,要悟明心性,要推广正法,到今天,我没有退转,对不对?坚持到今天,所以我做成功了。

四十年了,不简单的,也喝了很多人供养的,很多的茶叶跟咖啡,很不好意思。

所以,世间是痛苦的,你要学习适应它,世间是痛苦、是烦恼的,你要学佛断除它,

听闻正法是世间最大幸运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9-15 如来但以解脱生死烦恼为本,“相续”建立众善妙法门,“而为”众生“说法。

【令众生知苦;开示十二“缘起”之集谛,令众生断集;

开阐“道、灭”二谛,令众生修道、证灭,得涅槃之清凉安隐“解脱”,如是等法门。

“如来说法”,皆“以是为首”要,而不作有害之无谓戏论。

是故,佛所说之甘露解脱法门,决“非”同于外道所妄计之种种“性”,

如:决“非”说神我“自在”作者,为一切法之生因;亦“非”说一切法“无因”而生;亦“非”说“微尘”, 】

微尘,主张四大,微尘,四大所构成的,是说:四大常存于世永不变。就是地、水、火、风永远存在于世,佛陀说:四大空无自性,怎么可能常存于世呢?所以微尘四大常恒存在于世,

【亦“非”说“时”节等为一切法之生因;亦“非”说诸法有实“自性”, 】诸法、万法都是空无自性,【如是等邪恶戏论。

如来但以解脱生死烦恼为本,“相续”建立众善妙法门,“而为”众生“说法。

    9-16 在座诸位啊!为什么有人愿意用生命付出来弘传正法?古来的高僧大德都是用生命付出的,他知道这个生命是五蕴身嘛!能活多久算多久嘛!他对于法的那一种,不惜一切生命就是要把正法传出去,灯灯相续,续佛的慧命,自己受用,也令无量无边众生觉悟嘛!

复次大慧”,诸佛说法,皆“为净”】除【众生之】(的)【“烦恼”】障,以【及“尔焰”(所知)二种“障”, 】

为什么叫做“障”呢?障碍你的菩提,障碍你的涅槃,烦恼障,障菩提,所知障,障涅槃,

所以啊!【而令得自觉圣智之无上宝藏“故。

譬如”大“商主”,用多种善巧方便,导引众商至于宝所,受安隐乐。

如来亦】复【如是,以种种善巧方便,“次第建立百八句”种种妙法,令住无相“无所有”,一切清净之境界,

最后令“善分别诸乘”一切法门,皆令通达,“及”令超越菩萨“诸地”之行“相”,而入于如来地。】

所以在座诸位啊!为什么有人愿意用生命付出来弘传正法?古来的高僧大德都是用生命付出的,他知道这个生命是五蕴身嘛!能活多久算多久嘛!

他对于法的那一种,不惜一切生命就是要把正法传出去,灯灯相续,续佛的慧命,自己受用,也令无量无边众生觉悟嘛!

但是这个现在对师父来讲的话,有正、反两面,正、反,就是说:像师父今天把它推广,用了这么庞大的资金,所有的供养都布施出去,也有好处,听说,散播的很广,哇!好像是遍地花开一样的,到处都是,

但是它有一个副作用,副作用就是说:一个来也要见师父,两个来也见师父,也不管时间、空间来,统统来,也没有联络,统统来一个、一个来,那么远来,对不对?这个就是有一点麻烦,

那我跟101讲,我也不是开7-11[1]的,二四个小时的,哪有办法说:八点来也要见,晚上九点来也要见,对不对?有的人十点来,有的凌晨三、四点来,有的很早就来,

所以,这个就变成一个后遗症,那么,那么远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没有见到师父,那种难过的心情可以理解的,所以这个有正、反两面的。

【诠论】

【“如来说法,以是为首”还有个意义,就是:四谛、十二缘之理,是佛一成等正觉后,最初度五比丘所说的道理,所以说“为首”。】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经文335:【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鏁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因为修行不离相,所以叫做“愚夫所行禅”。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鏁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10-1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呢?哪四种禅呢?

解释一下:

说: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呢?哪四种禅呢?

A、二乘人所修的叫做“愚夫所行禅”,为什么叫“愚夫”呢?这不空竟,称为“愚夫”。

B、三贤位所修的叫做“观察义”,“义”就是法无我,观察法无我义,法无我的道理,万法皆无我,义,这个叫做“观察义禅”。观察法无我,

那么再来,是十圣位所修的,就见到真如了,攀缘,“如”就是真如,“攀缘真如”,就是用不生不灭的本性修行,叫做“观真如禅”。观照真如所修的禅,叫做“攀缘如禅”。就是真的跟真如相应,就是十圣位所修的,到最后当然就是佛的最高境界,

还有最后的“如来禅”,“如来禅”,简单讲:就是一念至圆、至顿,自觉圣智完全在刹那当中完成。

   10-2 诸位!十方三世一切佛,只有顿悟佛,没有渐次佛,没有的。

诸位!十方三世一切佛,只有顿悟佛,没有渐次佛,没有的。

“顿”才能究竟圆满,就像虚空顿现,有次第,就是有生灭,就是有阶位的意思,

所以如来至圆、至顿,成佛的最后那一刹那,没有任何的阶位。

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没有渐悟佛,只有顿悟佛。

但是顿悟佛也算是累积下来善根、福德、因缘,慢慢……慢慢地修行,累积而来,

所讲的最后那一刹那,就是顿悟。

“顿悟”就是至顿至圆,最究竟的,是最上乘的、最上上的禅,就是佛!最究竟的。

   10-3 什么叫做“愚夫所行禅”?就是因为修行没办法离相,所以没办法得到究竟解脱,没办法成佛。

云何“愚夫所行禅”?什么是“愚夫所行的禅”呢?

谓声闻、缘觉二乘人还有外道所修行的。

观人无我性,观照这个五蕴身,好好的地观照这个人无我,五蕴身本来就无我,

那么自身这个五蕴身,自相共相,“共相”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五蕴身,看起来都有一个人的相,所以这个自共相是交叉来解读的,

所有的众生都具足有自相跟共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人,对不对?这个就是共相,

可是每一个人的貌相都不一样,这个又叫做“自相”,差别相啰,

所以这“自相”就是种种的差别相了,“共相”就是共同的相,

你是人,我也是人,可是你的貌相跟我的貌相不一样,

非洲也是人,美国也是人,可是非洲是黑人,美国是白人,当然非洲也有白人,南非都是白人,

这个就是交叉来解读自相跟共相,但是无论是自相跟共相,都有共同特质,就是身如骨鏁,都是无常,

身体就像这个骨鏁,我们去看那个建筑,这个建筑就是那个骨鏁还没有建好,整栋还没有建好的时候,那个钢铁一支、一支……立起来,

有透视能力的人X光一照,我们肉看不到,只乘下白骨头,那一根骨头、一根骨头就是连接,身如骨鏁。

可是这些骨鏁呢?好好地仔细观察,悉无常,悉都是苦,也都是不净相。

计着为首,“计着为首”就是说:把不实在的骨鏁,无常、又是苦的,又是不净相的来观照,

计有相可以观照,所以二乘人所修的没有办法离开相。

为什么呢?诸位!我举过例子,譬如说:诸位!观察五蕴相本空,

五蕴有没有相?有相,离不开相,好!内观,观不净,

请问?不净有没有相?有相,还是离不开相,

好!我们观四大,微尘观,微尘,就是我们观照细胞,我们用显微镜来看看,来看看细胞有没有相,还是离不开相,对不对?

所以无论是五蕴相,然后这个不净相、苦相等等,这些微尘相,白骨观、白骨相,都离不开相,都无法离开这个相,能观跟所观还是离不开这个相。

如是相,就是如是所观的相,不异,不异于能观的智,“观”底下补一个“智”,如是相不异观,如是所观相,不异于能观的智慧。“能观的智”,

意思就是:这个是“观”跟“相”打成一片,心、境一致的意思,这个就是观成之相。

能观之智,所观之相,这个观成之相打成一片,心境一致,“前后转进”,

意思就是:次第一项一样的相打破,一样的相地打破,因为前观成就,后面再展转胜进,一直达到灭尽定,灭尽定。

接下来,相不除灭,既然有能观、有所观,诸位!重点在于我相没办法去除,根深柢固的“我”在观照,有俱生的我执,没办法去除,不晓得相相本空,当下契入绝对的空,

所以用分析的一步一步的次第,是永远不能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体即无生,当下就是,因此这个速度快,又没有阶位渐次,所以有的人,禅宗一下子就契入无生法忍。

是因为修行不离相,所以叫做“愚夫所行禅”。什么叫做“愚夫所行禅”?就是因为修行没办法离相,所以没办法得到究竟解脱,没办法成佛。

    10-4 修行无法离究竟的我执相,因此不得究竟。

整句串起来的意思是说: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有四种禅?

A、二乘人所修的“愚夫所行禅”,B三贤位所修的“观察法无我义禅”C、十圣位所修的“攀缘真如禅”,也就是“观真如禅”,最后一个D呢,就是诸佛的“如来禅”,直下也至圆、至顿的如来禅。

云何,什么叫做“愚夫所行禅”因为不离相,所以二乘人的声闻跟缘觉,外道修行有能观跟所观,

因此就观察,观照这个人无我,这个五蕴身本来就无我,但是不离五蕴相。

自相、共相都观照里面,身体里面的白骨,就像骨锁连接在一起,

这些白骨,还有五阴相,都是无常相,都是苦相、都是不净相,因为不离相,

所以能观、所观很难达到究竟,计着为首,

如所观是相不异观,如是所观的相,不异如能观的智,这个是观成之相,打成一片,心境一致,前后转进,最后达到灭尽定,断除见、思二惑,

因为没有达到无相,究竟的无相,所以未忘见、我相,

既然没有办法除掉最微细的我见,所以这个我相仍然存在,没有办法除灭,这个是二乘人、外道、愚夫所行禅。

因为修行无法离究竟的我执相,因此不得究竟。

    10-5 相相本空啊!至圆至顿的上上根机,相相本来就空,观什么呢?有能观、所观,化作生灭的、微细的我法二执,【故不得究竟。】没办法达到佛果啦!

【注释】

【“攀缘如禅”:“如”,即】(就是)【真如。亦即】(也就是)【观真如禅。】

【“自相共相,骨鏁无常、苦、不净相”:“鏁”,即】(就是)【“锁”。

谓见自相、他相、共相、(即】(就是)【自身、他身、共身),身骨如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之相,以对治计身为常、乐、我、净。】

【“计著为首”:以如是计著其性为首。】

【“如是相不异观”:这】个【有两个意义:一、于如是相坚著不舍,而不作别观。】坚着不舍,所以微细的执着,还是没办法放下,不作别观。【“异观”即】(就是)【别的、不同的观法。

二、如是所观之境相,得不异于能观之智,此为观成之相。“相”,即】(就是)【所观之境相。“观”,即】(就是)【能观之智。

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相,得不相异,能所吻合,打成一片,便是心境一致,即】(就)【是观成之相。】观成之相仍然没有办法离相。

【“前后转进”:如是次第因前观成就,而后展转胜进,至得灭尽定。】

【“相不除灭”:然而未忘我见,】还是没办法忘掉我见,【故】(所以)【我相仍不得除灭。

简言之】(简单说)【,即不离相,】

为什么《金刚经》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因为没有能所,没有能观智,没有所观相嘛!

为什么“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你就知道,要离一切相。

二乘人为了打破执着,所以在那边相,一直观、一直观……,

相相本空啊!至圆至顿的上上根机,相相本来就空,观什么呢?有能观、所观,化作生灭的、微细的我法二执,【故不得究竟。】没办法达到佛果啦!

    10-6 虽然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得以一致,但能所“相”仍“不”得“除灭”,仍不离相,故】(所以)【不得究竟。“是名”为“愚夫所行禅”。】

【义贯】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

谓”一、“愚夫所行禅”,二、“观察义禅”,三、“攀缘”真“如禅”,四、诸佛“如来禅。

云何”为“愚夫所行禅?谓”诸“声闻、缘觉” 】之二乘人,【与】(还有)【某些“外道”之“修行者”,

于】(在)【行禅】的【时】候【,“观人无我”之法“性”, 】知道五蕴也是空性的,

【而见】到【“自”】己的【身“相”、他】(别人)的【身相、】以【及自他“共”俱之“相”,

身“骨”皆如“鏁”(锁)相连,悉是“无常、苦、不净”之“相”,

以对治计身为常、乐、我、净之凡夫四倒,期达于人空之境。

二乘人以如是“计著”种种法性“为”其“首”要之行。

“如是”坚持不舍,至所观之境“相”,得以“不异”于能“观”之智,能所泯合一致,即得观行成就。

如是次第因“前”观行成就,而“后”展“转”胜“进”,至得灭尽定。

至此,虽然能观之智与所观之境得以一致,但能所“相”仍“不”得“除灭”,仍不离相,故】(所以)【不得究竟。“是名”为“愚夫所行禅”。】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10-7 为什么二乘在此也称愚夫?】在这里,为什么把二乘也列为凡夫呢?

【诠论】

【愚夫所行禅,为二乘与某些外道多共修的。

为什么二乘在此也称愚夫?】在这里,为什么把二乘也列为凡夫呢?

【因为邪小俱迷自心现量,】邪见人、小乘人都迷,万法是唯心所现的自心现量境界,

而【不了】解【自】相跟【共相】它的体【性】本来就【空,

此】(这个)【方为】(叫做)【真无我】的道【理!

二乘与外道皆不达此】的境界【,而于无性之】(的)【自共相】当【中,计著有实自性,】

    10-8 《楞伽经》讲什么?你只要背一句话,万法空无自性,这一句话就是整个《楞伽经》的重点,但是你体会了吗?

所以《楞伽经》讲什么?你只要背一句话,万法空无自性,这一句话就是整个《楞伽经》的重点,但是你体会了吗?

空无自性就是空啊!空无自性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执着,

空无自性,就是等同空性,空性的东西不会妄想、不会颠倒,也不会执着,

不起贪、嗔、痴念,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尘沙惑、根本无明,统统不存在,为什么?空无自性咩,

    10-9 又二乘以憎爱欣厌为心,【执断灭为果德,而涅槃实非断非灭,】可是呢;佛法是不断的,怎么可以灭呢?【以是不了】解【,】妙性天然,无作的妙用,所以硬要是把它断掉,【故】(所以)【称愚夫。】

所以无性之自共相中,计着有实自性,这个就是二乘人和外道,【且起于染净、苦乐、常无常之妄想计著,

以此妄想计著,而为其修观之本,如是愚昧颠倒,故同名为愚夫。

又二乘以憎爱欣厌为心,】这个世间是苦的,我要欣向涅槃,厌离三界之苦,“欣”就是欣向涅槃,

小乘人不求生极乐世界的,二乘人绝对没有净土的这些思想,他们也绝对不认同,他们认为修净土是闹笑话的,在小乘的阿含经典讲到往生净土,那是闹笑话的,他们从来就没有净土的经典,

所以所有的你去南传看的,没有人在念佛的,哪有一个人说去到泰国、缅甸,这些小乘的国家去看,人家给你合掌,(称)阿弥陀佛!没有的。

就是跟你合掌,你要去泰国碰到那些法师,这样,合掌,(泰语:你好)(台语谐音:三碗猪脚),我们就合掌,四碗面线。互相问好啦!

因为没有人在念佛的,念佛就是中国的八大宗派,那一个大宗,没有人在念佛的。笑死人了,对不对?

又二乘以憎爱欣厌为心,【执断灭为果德,而涅槃实非断非灭,】他一定要把那个妄想、五蕴灭掉,

可是呢;佛法是不断的,怎么可以灭呢?

【以是不了】解【,】妙性天然,无作的妙用,所以硬要是把它断掉,【故】(所以)【称愚夫。】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经文336:【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接下来,是三贤位行人所行的观法无我,就是一切法无我,这个就是一切法空无自性。

接下来,是三贤位行人所行的观法无我,就是一切法无我,这个就是一切法空无自性,“法无我”就是一切法空无自性的意思。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11-1 断了“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是名“观察义禅”。

云何“观察义禅”呢?

是说:了知二乘人所修的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相、他相,自相、他相、还有自他俱相,叫做“俱无性已”,就是如是了知万法都空无自性。

如是了知自相、他相、自共相、俱相,统统是无自性,

“无性已”就是如是了知万法空无自性,人无我,包括法还是无我。

此时三贤位的行人便舍离邪见、小乘人不究竟的禅行,进而观察一切法无我的义理。

“彼地相义”就是彼法无我所摄的诸地,就是三贤位。

彼地行义,就是彼三贤位所行的法无我,这样摄一切的法无我诸地行相。

随顺观察,渐次增进,也就是断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

诸位!分别我执跟分别法执,是对什么讲?是对俱生讲的。“俱生”,与生俱来的,

所以,“分别”我执跟“分”别法执,可以说是一种后天性的。

可是“俱生”我执跟“俱生”法执,就很难。那是属于种子,那是一种习气,很微细的种子跟习气。那个是“俱生”我执,还有“俱生”法执。

所以讲到“分别我执”跟“分别法执”,这个就比较浅的功夫,断了。

讲到断了“俱生我执”跟“俱生法执”,与生俱来的,这个就很难了。

所以断了“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是名“观察义禅”。

接下来就登初地,就证得,就真如,接下来就证得真如了。

   11-2 随顺观察法无我,渐次增进断除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是名“观察义禅”。

那么这一句贯串起来意思是说:三贤位的行人所修的“观法无我”是什么意思呢?云何叫做“观察法无我义的禅”呢?

谓了知二乘人所修行的不究竟,因为他们修了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的自相、共相、俱相,修了这个,于是能观、所观不断,

但是这个三贤位不一样,了知一切人无我,还有法,一切还是无我。

这个是“已”,就是到达一个阶段,此时就了解邪、小不究竟,就舍离了邪见,外道、小乘,二乘人不究竟之行。

进而观察,三贤位所观察的法无我之义理,彼法无我所摄之诸地,叫:“彼地的行相的义理”。

随顺观察法无我,渐次增进断除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是名“观察义禅”。

接下来就是登地,即登初地,所以就是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接下来,就是十地位。

   11-3 三贤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注释】

【“观察义禅”:此为三贤位行人所修者,“义”,】就是【指法无我义。

谓三贤行人,】三贤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于了知邪】见人、【小】乘、声闻、缘觉【所修之人无我性空】以【后,

更进而观法无我之义】理【,故】(所以)【称】为【观察义禅。】

    11-4 如果你听不懂“空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没有永恒性。都会变化性,叫做“空无自性”。

【“人无我自相共相”:谓三贤行人了知二乘所修之人无我观行】当【中之种种自相、共相,其性本空。】

【“外道自他俱无性已”:并了知外道所计执之自相、他相、共相,】都空无自性,【亦皆无有自性。】

无有自性,用一句你听得懂的名词,叫做“没有永恒性”,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听不懂“空无自性”,就是:一切法没有永恒性。都会变化性,叫做“空无自性”。

还没有办法体证到毕竟空寂,当体即空,你就用这种来辅助一下你的修行、观念,亦皆无有自性。

就是世间没有永恒性,所以叫做“空无自性”。

世间都是刹那生灭性,所以叫做“空无自性”。世间都是缘起性,叫做“空无自性”。用这样来辅导、辅助,【如是了知已,便离邪小不究竟之行。】

   11-5 【二分别断,】二种分别,就是断了分别我执,断了分别法执。意思就是:“分别”好断,“俱生”很难断,【即登初地。】

【“彼地相义,渐次增进”:地,】就是【法无我所摄之诸地。相,】就是【行相。

谓于彼法无我诸地行相之义,随顺观察,渐次增进,而至断分别我执及分别法执,】

为什么讲“分别”?为什么讲分别我执、还有分别法执?这个“分别”什么意思?

“分别”,类似后天性的,“俱生”,它是先天性的,

所以“俱生”讲到的就是内在深处的种子跟习气,你要牢牢记住《唯识学》它的这个深层的意涵。

【二分别断,】二种分别,就是断了分别我执,断了分别法执。意思就是:“分别”好断,“俱生”很难断,【即登初地。】

   11-6 于“彼”法无我所摄诸“地”行“相”之“义”,一一随顺观察,“渐次增进”,而至二分别执断,二分别断尽,即登初地。“是名”为“观察义禅”。

【义贯】

【“云何为观察义禅?谓”三贤位行人,了知二乘所修之“人无我”观行中之种种“自相、共相”,其性本空;

并了知“外道”所计执之“自”相、“他”相、自他共“俱”之相,皆悉】空【“无”有自“性”,

如是了知“已”,便舍离邪小不究竟之行,而进“观”察“法无我”之义理。

于“彼”法无我所摄诸“地”行“相”之“义”,一一随顺观察,“渐次增进”,而至二分别执断,二分别断尽,即登初地。“是名”为“观察义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 1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