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299:【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相续,就是让我们这个五阴身,继续相续。

【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

   5-1 这个“五阴”,就是本识当中,都含有五蕴身的种子,所以我们这辈子死了,你死不了,下辈子五蕴身再生起,下辈子死了,我们这个五蕴身再生起,但没有那么幸运,每一辈子都让你做人,没那么好的,每一辈子都让你做人,谁做猪咧。

接下来讲,相续,就是让我们这个五阴身,继续相续,这现行的心的念头起种种相续,

这个就是所缘之缘,因为能所不断,所以妄心不断,叫做“所缘缘”,

我们所缘之缘,这最后那个缘,叫做对象,第一个缘呢,就是动词,第二个缘,是名词,

所缘缘,第一个是所攀缘的那个对象,外尘为识之所缘,所以简单讲,识心能缘,外相是所缘,这个就起了现前的动念,相续的因者,而作,怎么样?作种种的攀缘,

内根、外尘,内外的根尘,能所不断,再薰成种子,储存在我们本识,八识田中,

因此,内外法生,因而令一切内外法生,就是不断地生起,就是生生世世的意思,所以,阴种子等。

这个“五阴”,就是本识当中,都含有五蕴身的种子,所以我们这辈子死了,你死不了,下辈子五蕴身再生起,下辈子死了,我们这个五蕴身再生起,

但没有那么幸运,每一辈子都让你做人,没那么好的,每一辈子都让你做人,谁做猪咧。

我把它贯串一下:

相续因者,就是等同所缘缘,因为外尘是识所缘,那么“识”就是我们现行的妄心,现行的妄心,

相续因者,会作种种的攀缘,内、外根尘继续攀缘,攀缘以后,会形成种子,存在于本识,

因此令一切内、外法不断地生起,这个五阴的种子等等,就一直藏在本识当中。

    5-2 你今天来听经闻法,你现在的闻法是般若智慧的法,这个甘露法雨一入心以后,变成你智慧的种子,生生世世法身慧命不会断掉,这就告诉你,相续因,有多么地重要,你要让善根、菩提根,继续相续。

【注释】

【“作攀缘已,内外法生”:现行心起念,作种种攀缘内外根尘之事,

如是攀缘已,又再熏成种子,存于本识,因而令一切内外法不断生起。】

【“阴种子等”:因为本识】当【中含有五阴之种子等,

故】(所以)【能相续成为生法之因,故】(所以)【称为相续因。

相续因又称所缘缘,因为外尘为识所缘,因而熏本识成种,然后又成为识所攀缘之对象,更生新识,所以】为【是所缘缘。】

在这里有个特别重要的交代,就是不好的环境、还有恶知识,你一定要远离,

因为每一种妄心、邪见,还有攀缘外境,就会落入生死的种子,

这一点你一定要很小心地抉择,你知道,这个是邪见人,这个是不好的环境,你一定要彻底远离,这个攸关于你的生生世世,变现成五蕴身的种子,

所以,简单讲,搬进来我们心中的种子,一定要好的,是大善知识、大善友,这些人,

你看,就像极乐世界不退转菩萨一样,待人处事,慢慢慢慢...他来到一个团体里面,他就一直被雕塑,

所以文殊讲堂,变成一个非常好的因缘,为什么?进来这里拜三千佛,或者是梁皇,

你看,见的是佛像,见的是清净比丘僧,然后,念的是佛号,拜的是佛,

连身、口、意通八识田中,统统是好的,我没有听说,说:身、口、意,每天拜佛、用功念佛,下辈子变猪、牛、羊、马,没有这样子的,你落下去的都是佛的种子、菩提的种子,

就像你今天来听经闻法,你现在的闻法是般若智慧的法,这个甘露法雨一入心以后,变成你智慧的种子,生生世世法身慧命不会断掉,

这就告诉你,相续因,有多么地重要,你要让善根、菩提根,继续相续,

你下辈子假设你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你懂得三业,能够约束自我,你下辈子也不至于长得那么很奇怪的貌相,

所以,我们人想要下辈子庄严,或者是有福、慧具足,这一辈子决定未来,现在决定未来,所以你要珍惜。

    5-3 你想下辈子更庄严吗,那就好好地做庄严的事,那如果你下辈子想要落三恶道吗?那就好好地干坏事,杀、盗、淫无所不干,保证你下三途。

【义贯】

【第二,所谓“相续因者”,是指现行心起念,而“作”种种“攀缘”内外根尘之事“已”,

又再熏成新种,存于本识,

因而能令一切“内外法”相续不断的“生”起,

因为本识】当【中含有五“阴”之“种子等”,

故】(所以)【能相续成为生法之因,故】(所以)【称为相续因。(又称为所缘缘。)】

【诠论】

【简言之,“相续因”就是:本识中的旧种令心起念攀缘内外根尘,攀缘后,又熏成新种存于本识;

此新种随又令心起念攀缘,如是相续不断,故】(所以)【称】为【相续因。】

简单讲,你想下辈子更庄严吗,那就好好地做庄严的事,那如果你下辈子想要落三恶道吗?那就好好地干坏事,杀、盗、淫无所不干,保证你下三途。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300: 【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相因又称为等无间缘。

【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

   6-1 相因者,就是心中欲成之相,简单讲,就是等无间缘,能作的心中想象,而且心中所想的又无有间断。

相因者,就是心中欲成之相,简单讲,就是等无间缘,能作的心中想象,而且心中所想的又无有间断,

说:相因者,因为这个能作的心中,所想象的,而且作心中所想的无有间断,

无间相,就是无有间断之物相,

意思就是,抱着一个理想,就绝对没有断除,干坏事,有时候会一种坏的理想,好事,有好的理想,并令此物一类相续不断地生起,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年轻人赚钱,赚更多钱,台湾物价很高,某些地方很高,像台北的房价也降不下来。

【注释】

【“作无间相”:谓能作为心中所想物之相,令无间断。】

【“相续生”:且令此相,一类相续,不断地生起,故】(所以)【称为相因,亦】(又)【称等无间缘。】

【义贯】

【第三,所谓“相因者”,是能“作”为心中所想,且“无”有“间”断之物“相”,

并令此物相,一类“相续”不】间【断地“生”起。故】(所以)【称】为【相因。(又称为等无间缘。)】

   6-2 《楞伽经》讲的六因二缘,其实都来自一颗心,内心的深处所感招的,无论是正报、依报、讲六因、讲二缘,其实都不离心。

【诠论】

【此处所称的“相”,是指心中欲成之相,】

《楞伽经》讲的六因二缘,其实都来自一颗心,内心的深处所感招的,

无论是正报、依报、讲六因、讲二缘,其实都不离心,

【譬如想要以泥作瓶,心中便先有了这瓶之相,这心中的瓶相,便成为相因,以能成为物相之因,所以称为相因。

“作无间相”】这【是指心中只缘所想的那个瓶相,令之一类相续,更不再攀缘香炉、水壶等其它相,所以称为无间相。

同样的,心中起念欲造善造恶】的【时】候【,心中即先有某善事或】者是【恶事之相,

而此善恶事之所以得成,就是因为心中自起念后,心所攀缘者,

都是自心中这个善恶事之相,更不缘其它相,且令此善恶事之相,一类相续不断,一直到此心中之相付之实现为止。

心中所起之念,能作一切物相之因,故】(所以)【称为相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301:【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这种心中念念转盛的作用,便叫作“作因”,能令好事更好,恶事更恶。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

    7-1 我们善念起来的时候,要让它善念增上,我们菩提念起来的时候,让菩提念增上。记得那个恶念一起来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它增上,这个恶念再起来的话,再让它增上的话,就会结果了。

这是指心中念念增胜,“作因者”作为增上事之胜因,作为一切增上事之胜因,就像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有大威德力,能成就增上之事的胜因。

【注释】

【“作增上事”:因念念增胜,故】(所以)【能作为一切增上事之胜因。】

这个有一点说,我们善念起来的时候,要让它善念增上,我们菩提念起来的时候,让菩提念增上。

记得那个恶念一起来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它增上,这个恶念再起来的话,再让它增上的话,就会结果了。

   7-2 当你在某一个团体里面,干一个领导者,或者是你在某一个团体里面,你觉得你很有成就,记得不要居功,就不会立敌,你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这个是最糟糕的,最不会做人的。

【“如转轮王”:有如转轮王,因其威势,故】(所以)【能成为一切增上事之胜因,胜缘。亦即】(也就是)【:有力的助手。】

这个有力的助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一些人非常地赞叹师父,或者是感恩师父,

其实我都告诉他们,一个法师其实没有多大的能耐,他旁边没有有力的助手,你这个法师哪有办法,没有办法的,要不然,你一个法师,哪有办法,对不对?

那我慧律法师只有一个人,怎么成就?打扫个厕所就先昏了,怎么有这个办法咧?那些厕所,我一个人来扫,就是一天都扫,也不够用啊,对不对?

那我们这个E-mail,像我去木屋才三天啊,有的才几天而已,或者是前几天我到清境农场去,回来五百封信啊,我打个佛三回来,五百多封E-mail,

因此,徒弟感谢师父,师父也感谢这些徒弟,对不对?

你们今天你也很行,你来坐在台下,来听经闻法,这不是师父行啊,因为你们的助缘,才显示我今天的讲经,

要不然一个人都没有,上课,上课没有法师啊,一个居士都没有,我又不是精神病的,讲给桌子、椅子听,一个人都没有,怎么来成就一个法师呢?

这个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个观念不是谦虚,而是缘起法,并不是哪一个比较行,或者哪一个比较不行,

要分享荣耀,你知道吗?要分享荣耀,大家都行,那叫分享荣耀,

所以当你在某一个团体里面,干一个领导者,或者是你在某一个团体里面,你觉得你很有成就,记得不要居功,就不会立敌,

你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这个是最糟糕的,最不会做人的。

所以做师父的人,要感谢法师、感谢工作人员、感谢这些义工……做师父上人的人就是要这样子,

那么作为徒弟的人,感谢上人上课,因为上这个般若智慧啊,究竟的圆顿大教啊,他有感恩心,

那互相来扶持,互相地随喜跟赞叹,来成就一桩菩提之道。

    7-3 人的欲念是很可怕的,不节制一下啊,会尚身失命的。那么如果今天你也懂得这个佛法,你培养一个听经闻法的习气,那念念一直增胜,那么就越来越精进了,这个就是好事。

【义贯】

【第四,所谓“作因者”,是指心中之念,念念增胜,故】(所以)【能“作”为一切“增上事”之胜因,

有“如转轮王”一样,因其】(具)【威势,故】(所以)【令一切增上事易得成办,所以又称】为【增上缘。】

【诠论】

【人的欲念是无穷的,起念之后,常常会令之越来越强,这就称为“增上”,

例如起念造善,会念念增盛,务求大果:得到好】的【境遇,会想要更好;多了,会想要更多。

同样】的【,造恶也是一样,恶念会越来越增胜,也就是越来越恶。

例如偷盗,先起念盗一万元,后便念念转盛,越多越好,乃至盗十万、百万。

这种心中念念转盛的作用,便叫作“作因”,能令好事更好,恶事更恶,其势力很大,令人不可过抑,】抑就是抑止、不可遏止,

所以人的欲念是很可怕的,不节制一下啊,会尚身失命的,【所以比如转轮王。】

那么如果今天你也懂得这个佛法,你培养一个听经闻法的习气,

譬如说,你在家,你在家的时候,你一直想来讲堂听经,你看,你这个作因就不得了了,

讲经时间到了,你在家怎么坐都坐不稳,还是要听经,这里有法会,我怎么样,也是要来随喜,我怎么样也来发心义工,

那念念一直增胜,那么就越来越精进了,这个就是好事。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302:【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这种能令自心妄想事,显现出能所的作用者,称为显示因。

【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

    8-1 当一个人落入妄想的时候,想要得到它的时候,他会不惜一切,这个就是,恶因有恶因的显示因,善因有善因的显示因。

“显示因”意思就是这种能令自心妄想的事,显现出能所的作用,叫做“显示因”。

因为能令自心的妄想,妄想一定要攀缘外境,更加显示,“显示因”就是很明显的存在,这种心里一种执著、一种妄想,这个叫做“显示因者”。

自心的妄想之事,既然生起已,这种妄想相,相,就是妄想相,心中所现的都有能作以及所作。

这相现作所作,相就是妄想相,那么于中现就是现有,现见有其,“作”就是能作以及所作之相,就像灯照个色所见的一样分明,

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落入妄想的时候,想要得到它的时候,他会不惜一切,

这个就是,恶因有恶因的显示因,善因有善因的显示因,

如果你今天你走上菩提,我非成佛不行,就像六祖去礼这个五祖,惟求作佛,不作其余的,我只想作佛,对不对?

那五祖就跟他讲,你这个獦獠还想作佛啊,所以在我们《六祖坛经》讲过了这个显示因,

看你掉进去善还是妄,一般众生都是妄,自心的妄想,能所坚固是很难破的。

我再解释一下:

显示因者,这种能令自心妄想的事,显现出能所的作用,非常地坚固,

自心的妄想之事既然生起,说妄想事生已,叫做自心妄想之事既然已经生起来。

“相”就是妄想相中,“现”马上看到,见到有其能作,还有所作之相,就像灯照射那么地清楚,所见一样的分明,无有异,非常的清楚。

    8-2 众生一辈子没干过什么好事,众生现在的妄想加上明天所干的妄想的事,所以众生一辈子就是妄上加妄。

【注释】

【“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心中所妄想之事,既已生起】来【,则于此诸事之相上,现见有能作之因与所作之果,】而【且分明见之,一丝不谬。

亦即】(也就是)【于自所妄想事相上,后计有能所,妄上加妄。】

所以啊,众生一辈子没干过什么好事,众生现在的妄想加上明天所干的妄想的事,所以众生一辈子就是妄上加妄。

【“如灯照色等”:其所见之分明,有如以灯照色之所现,等无有异。】

【义贯】

【第五,所谓“显示因者”,谓自心所“妄想”之“事”既已“生”起“已”,】 想要达成目的了,

【则于此诸事于心中所现之妄想“相”之中,“现见”其有能“作”】 那么地明显,能作【与“所作”之相,

且令其所见分明不谬,有“如”以“灯照色”之所见一样分明,“等”无有异。

(这种能令自心妄想事,显现出能所的作用者,称为显示因。)】

    8-3 记得真如的心有妙用,而无明的因,却是染用,所以这个作用,看你要净用,还是要染用,唯是一心。生命当中,不能走错路,走错路一次,就丧身败德,一次就好。

【诠论】

【显示因的作用,主要就是在它能显现出能作与所作。

譬如想读书求官位,此念起后便于此事之相上,分明见有能作与所作。

所谓能作与所作,就是:能作之因——我为“能作”这件事、那件事之因;

及所作之果——此事、彼事为我“所作”之果等;

也就是说整个事件的因果、方法、目的等,若于这一切心中所现的相中,都能一一分明见了,如以灯照色之所见,心行中的这种作用,便叫做“显示因”。】

在这里,要附带说明,记得真如的心有妙用,而无明的因,却是染用,

所以这个作用,看你要净用,还是要染用,唯是一心,

生命当中,不能走错路,走错路一次,就丧身败德,一次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9 经文303: 【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心中的不妄想性生起,就发现了我们自己的良心。

【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

   9-1 “待因者”就是相待因者,当境界灭的时候,我们有造作的这个妄想相续心便中断,那么妄想相续心中断,妄想暂时停止,这个时候,心中的不妄想性便生起,就是发现了良知,良能,发现了我们自己的良心。

“待因”就是相待之因,“灭”就是境界灭的时候,“作”就是有造作之相,

续断,就是心中就断,有造作之相,相续的心便断,也就是简单讲,就妄想暂时没有,

“灭时”就是境界灭的时候,我们有造作的妄想相,这个心中暂时没有,同时就生起不妄想性,

“生”就是生起,此时心中的无妄想性,因为妄想性暂时停止,不妄想就生起来,不妄想性就生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待因者”就是相待因者,当境界灭的时候,我们有造作的这个妄想相续心便中断,

那么妄想相续心中断,妄想暂时停止,这个时候,心中的不妄想性便生起,就是发现了良知,良能,发现了我们自己的良心。

   9-2 【于境灭之】(的)【时】候【,有作之相续心便中断,于是妄想性便暂得停止,】诸位啊!我们学佛,就是要让妄想歇。

【注释】

【“待因”:相待因,即】(也就是)【妄与不妄相待之义。】

【“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灭”:】这是【指境灭之】(的)【时】候【。“作相续”,有作之相续心。

谓,于境灭之】(的)【时】候【,有作之相续心便中断,于是妄想性便暂得停止,】

诸位啊!我们学佛,就是要让妄想歇,

    9-3 【妄想性一停止,不妄想性便得立刻生起】。所以不管再坏的人,都有良心发现的刹那;再糊涂的人,也有理智清明的时候。所以一定要给众生机会,一定要给众生因缘,不可以置众生于死路,不可以赶尽杀绝。

【妄想性一停止,不妄想性便得立刻生起,

因为妄与不妄是相待的:妄灭】(的)【时】候【,不妄便生,反之亦然。

因为妄灭】(的)【时】候【,不妄性便生起,所以不管再坏的人,都有良心发现的刹那;再糊涂的人,也有理智清明的时候;】

所以我们在这里附带说明,一定要给众生机会,一定要给众生因缘,不可以置众生于死路,不可以赶尽杀绝,

这样,对我们良心不好,给众生机会,同时也给众生希望。

【他们良心发现,或】者【理智清明】(的)【时】候【,也就是妄灭之】(的)【时】候【,】那么这个【不妄】心【生起的结果。


   9-4 碰到什么事情,诸位,冷静再冷静再冷静,坚持用理性处理,坚持要用佛法、慈悲心、智慧心来处理事情,这样你的伤害会降到最低点。

再举一】个【例】子【,】有时候【人于】(在)【清晨】的时候【,】

常【常会有所谓】的【“半夜扪心】自问【”之】(的)【效果,儒家所谓“平明之气”,

就是因为那】个【时】候【诸妄境皆暂息灭,所以不妄之心得以暂时生起。

此】(这个)【道理于修行人之帮助,便是如何将此刹那暂起之不妄性,予以延续、延长,乃至如何令妄想性不再生起。】

所以碰到什么事情,诸位,冷静再冷静再冷静,坚持用理性处理,这样会把伤害降到最低点,

坚持用理性处理事情,坚持要用佛法、慈悲心、智慧心来处理事情,这样你的伤害会降到最低点。

【义贯】

【第六,所谓相“待因者”,是指于境“灭”之时,有“作”之“相续”心便暂时中“断”,

如是,妄想性便暂时灭去,同时,心中的无作“不妄想性”便得暂时“生”起。

因为不妄之生,有待妄想性之灭,(若妄想性不灭,不妄想性便不得生起)这种作用,就叫作待因。】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经文304:【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本段经文为了破斥外道邪执之顿生与渐次生,因为这个不符合一切法无生,以显示诸法本从正因缘而生。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

   10-1 大慧,彼六因二缘所生之法,都来自于心妄想所生之相,其实这个都是愚夫所见,不能说是渐次生,因为体性本空,其实是无生,也不可以说一时俱生、顿生,其实体性本空,还是无生。

这一段不容易理解,也有一点点困惑,这文字太简单,简单得一般人看不来,但是你体悟了真如自性,其实可以迎刃而解,也知道它在讲什么?

大慧,“彼”就是指前面的六种因,还有内、外二缘,彼六因二缘,怎么样?所生之法,所生之法怎么样?

皆来自于心的妄想所生之相,这都是愚夫所见,因为它文字太简单,愚夫,这都是愚夫、凡夫所见的,

这意思是说,彼自妄想相愚夫,彼六因二缘所生之法,都来自于自己内心妄想相所生之相,实在是凡夫所见的。

接下来,不渐次生,我们不能说万法是渐次而生,万法体性本空,其实是无生,

我们也不可说,万法一时俱生,失去了次第,不俱生,“俱生”就是顿生,

所以者何,说,为什么咧?我们先讲,一时俱生的顿生,

如果说,万法是一时俱生的,则作所作无分别,则作之因以及所作的果就很难去分别,

这意思是说,如果一时顿起,那么这没有因果之分,

譬如说,你手中拿了一颗种子,这个种子跟这个苹果,同时,那同时,什么是因,那什么是果咧,

当我们知道说,苹果是由种子慢慢种、种...种到变成苹果,种子,苹果的种子,到最后,苹果,这样才有因啊,这个才变成果嘛,

现在不是,同时,同时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咧?

若复俱生者,如果万法是一时顿生,则能作之因,还有所作之果,便没有办法分别,那么因果就乱了,不得生因之相,也不得所生之果,为什么,因果分不清楚,

因为它是顿生,同时存在,你怎么分因果咧,因果它有次第性的嘛,

如果是渐次生,慢慢地由渐渐地生,则不得相我故,这个还要铺上一个字,“果”相“之”我“体”,要不然看不懂,不得“果”相“之”我“体”,就是说找不到一个果的相,因为一切都在演变当中,

譬如说由一,演变成二,二演变成三,三演变成四,是不是啊,

如果是渐次生的话,那我请问你,一直演变,一直演变,那什么是终点呢?那没有终点啊,

如果万法是渐次而生,说它是渐次而生,说不过去,因为什么是最终的果,不得果相之我体故,

一切都在演变当中,一切还没有决定嘛?一演变成二,二演变成三,三演变成四,那么就无穷无尽的数目,什么是最终的果,没有办法,

所以渐次生这道理,实在是不能生,一切诸法,因为没有办法决定最后的果体,

例如,如不生子,如果没有我们生育这个儿子,则无父亲这个名字,不得果相,

诸位,还没有结婚的时候,能不能说,有没有人叫他“爸爸”,没有啊,对不对?结婚以后,还没有生儿子,不能当爸爸,对不对?

那好,结婚以后生了儿子,有没有人叫爸爸,有,对不对?爸爸为因嘛,是不是?儿子就是变成果了,

所以,不生子,没有生儿子的话,当不了爸爸,所以没有最后的果,推测不了因,那么什么时候是最后的果咧,推测不了,

好,你现在如果不了解,我再用一个你比较容易了解的,譬如说我们《楞伽经》几点开课啊,我们《楞伽经》是两点开始讲课,中间休息二十分钟,五点半下课啊,

诸位,下课是不是最终点呢,是不是生命的最终点,也不是,下课以后,各个回到家里,你还有事要做呢,还有事要干呢,

所以在因、缘、果,必须用一种时空性的架构跟它假设,假设我们从两点为起点,

可是两点是不是起点,也不是啊,如果要推论起点的话,你从你家里来,不是两点来,两点是开始上课,

你从家里来,从家里一点出发,那一点以前做什么,你要先吃饭啊,要不然你哪里有体力,对不对?你要先吃饭,要不然没体力啊,所以,一点也不是因,

这样推论你就知道,佛所讲的空无自性,必须在时间跟空间某一种架构上,用一种假设性的东西,

例如,两点是因,中间上课是缘,结果法喜充满是果,也只能这样子,

所以佛陀说,顿生是不对的,就像我们今天讲经,什么叫做顿?两点讲到五点半是渐啊?那渐也不对,

如果推论到五点半,五点半是不是生命的最终点,当然也不是啊,五点半回去以后,你还要做你的事啊,是不是?

什么是最终点?没有终点的,没有生儿子以前不能当父亲,

所以我们就知道,因、缘、果,万法回归当下,体性本空,

但是你要论到因、缘、果的时候,必须用一种假设存在性,假设两点是因,中间是缘,结果法喜充满,也只能是这样子,

因为万法,它空无自性,不能去锁死它,锁死它叫做有其自性,那么没有锁死它就叫做空无自性,这样,理就讲得通,万法空无自性,则理就圆融,就圆满,万法有其自性,理就锁死。

    10-2 讲“六因二缘”、“正因缘”是为了破外道,著一个因缘法,是二乘,不究竟义,讲到究竟义来讲的话,六因二缘,一切法无生,这个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究竟说。

这一段,翻开451页,我把它贯串起来,你注意听。

大慧,彼六因二缘所生之法,都来自于心妄想所生之相,其实这个都是愚夫所见,

不能说是渐次生,因为体性本空,其实是无生,

也不可以说一时俱生、顿生,其实体性本空,还是无生,

既然无生,就不可以说,万法渐次而生,也不能说,万法一时顿生,

所以者何,为什么呢?如果说万法一时顿生,同时生,那么就失去因果了,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所以则作因,能作之因,以及所产生所作之果,就没有办法分别,

因为同时顿现,就没有次第,因为一时顿现,就没有办法分前后,次第,

所以不得所生因之相,不得生因之相,

推论前面的因,你推论不出来,为什么咧,同时嘛,因跟果同时,你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咧,对不对?

若渐次生者,不得果相之我体,因为一切都在演变当中,在推论当中,什么都没有终点,一切都尚未决定,什么都没有终点,

渐次生的道理,实在是不能生,因为一切诸法,因为无法决定最后的果体,

例如,我们不曾生育儿子,生子,那么就没有父亲的名,因为就不得果相故,因为没有办法测到最后的终点,

所以佛教讲的叫做“无始无终”,其实佛教讲的缘起法,最主要是让你体悟,空无自性不可得,一切法本自无生,佛的用意在这个地方,

讲“六因二缘”、“正因缘”是为了破外道,著一个因缘法,是二乘,不究竟义,讲到究竟义来讲的话,六因二缘,一切法无生,这个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究竟说。

   10-3 无论是渐次生,俱生,其实都是无生。

【注释】

【“彼自妄想相愚夫”:“彼”,】是【指上面所说的六因二缘所生之诸法。

此谓彼等诸法,皆是自心妄想所生之相,乃为愚夫所见。】

【“不渐次生,不俱生”:是故不可说是渐次生,亦不可说是一时顿生。】

【“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若】(如果)【是顿生,则能作之因,与所作之果,就无法分别了;因为】是【顿生,】

譬如说,我跟我爸爸同时生,假设说,你怎么知道哪一个是先,说不定是我生我爸爸呢?同时生,那就分不清楚因跟果了,因为是顿生嘛,

【所以因与果,先后次序便没有了,但事情总一定有个前因后果,不会前因后果都一样,所以顿生是不成立的,只是愚人自心妄想。】

【“不得因相故”:“因相”,生因之相。由于因与果一时顿现,所以实在无法得其生因之相。】

【“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若是渐次生的话,则不能得其果相之我体。

“我”,】就【是我体,亦即】(也就)【是自体、本体。

因为一切都在渐次】的【演变之中,所以一切皆尚未有决定,

亦即】(也就是)【,一切都还在因中,因中必不能见果,故必无果可得,

既未达果相,怎能说有生?所以说渐次生亦不得成立,只是愚夫妄想见。】

【“渐次生不生”:因此,渐次生实不能生诸法,以如是则诸法皆不能有最后决定之体相,果不可得。】

【“如不生子,无父名”:若不能得果相,则不能说有生,如不生育子女,】那么,就没有父亲这个名字可言。(【则无父名之可言。】)

【义贯】

【“大慧,彼”六因二缘所生之诸法,皆】(都)【是“自”心“妄想”所生之“相”,

实】在【为】(是)一般凡夫【“愚夫”所见,】

圣人不见一法,

【是故,“不”可说是】一时【“渐次生”起,】因为空无自性,其实不可得,

【亦“不”可】(能)【说是一时】“渐次生”,一时【“俱生。】

无论是渐次生,俱生,其实都是无生,

【所以者何?若复聚生者”,则能“作”之因与“所作”之果,即“无”】 办【法“分别”,

因为一切既然一时顿起,则没有因果、先后之分,

如是则“不得”其生“因”之“相”,(若因相不可得,怎】么【可】以【说有果相可得,

若因相、果相俱不可得,怎能说有一时顿生?)是“故”顿生不得成立。

反之,“若”说诸法是依此六因二缘“渐次生”起“者”,则“不”能“得”其果“相”自“我”之体,

(因】为【一切都在渐次演变之中,尚未有决定之果体之相可得)

“故渐次生”之理实“不”能“生”一切诸法,以果相永远不可得故。

譬“如”若“不”曾“生”育“子”女,则“无父名”之可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10-4 所谓“正因缘”,你千万不要说有一种正因,有一种正缘,一切法本自无生,因缘空无自性,可是为了阐示事相的连锁生起的因缘果报,怕众生落入断灭见,而苦难、灾难无穷无尽,所以佛必须讲有因、有缘、有果,但有因、有缘、有果,不是佛的本意,一切法无生,才是佛的究竟说。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连正因缘而生都要放下,何况外道的邪执因缘。

【诠论】

【本段经文为】了破【斥外道邪执之顿生与渐次生,】因为这个不符合一切法无生,【以显示诸法本从正因缘而生。】

注意喔,诸位,什么叫做正因缘,就是道理讲得通,不会矛盾,道理讲得通还能够说服一般的众生,但是这个不是佛的究竟义,

所谓“正因缘”,你千万不要说有一种正因,有一种正缘,所以一切法本自无生,因缘空无自性,

可是为了阐示事相的连锁生起的因缘果报,怕众生落入断灭,认为没有因、缘、果,

怕众生落入了断灭见,而苦难、灾难无穷无尽,

所以佛必须讲有因、有缘、有果,

但有因、有缘、有果,不是佛的本意,因为有因,空无自性;缘,空无自性;果,仍然是空无自性,

所以讲,一切法无生,才是佛的究竟说,

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连正因缘而生都要放下,何况外道的邪执因缘。

【由于外道不了一切诸法的生生灭灭,都是如来藏之随缘变现,因此就计作是神我一时流出】来的【,不分因果、】不分【先后,称之为俱生。

又,所谓造物主】就是上帝创造【之说,亦】(也是)【属】于此类【此顿生之类。】

上帝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他怎么来的,他自然存在的,叫做顿生,

【至于执二十五冥谛,钩锁连环,生成诸法,则是渐生之见。

佛在前】面【答大慧】菩萨【六因二缘,就是要阐明:

一切和合诸法生起的方式,不是靠神我,或】者是【冥谛等,

而是依此六因二缘,这是一切法生起的正因缘。

本段则更进一步表明:即依】(就算)【此六因二缘之正因缘所生之法,】也是不可得,【也是愚夫自起妄想所见之相;

分别则有,智者观之,以因缘无性,本自不生,更非外道所执之渐次生或俱生】

这句话,重点在讲什么?连佛讲的正因缘都不可著,何况这些外道讲的不合理的邪因缘,

【——既然是无生,还有什么顿、渐?凡此但是愚夫妄想。】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经文305:【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见法是渐次生,是妄,见法是顿生,还是妄,所以应当远离渐次生和顿生这种妄见。

【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

   11-1 一切万法都是因缘所作的生灭事相,缘起法都是一种方便,只是方便虚妄和合之相而已,所以我们应当放下万法的假相,无论是渐次生,其实本不生,也不要说,见法是顿生。

这个文字太简单了,这一段要好好地把它诠释一下,

那么,大慧,外道所计著的那个神我就是冥谛,这个邪因缘渐次而生,相续为方便,然后从冥谛慢慢衍生到二十五等等,是说不然,

意思就是,外道从神我慢慢地演变成二十五冥谛,这个讲法是不对的,是错误的,

这个只是外道或者是愚夫、凡夫妄想,自心所产生的一种分别的妄见,

而佛所说的呢,用亲因缘、所缘缘,还有次第缘、增上缘等,这些六缘,前面讲过的六因就是等同六缘,生所生故,

这六种正缘为能生,六种相续的相是为所生,叫做“生所生”,所生就是六因二缘为能生,那么六种相续的相为所生。

说大慧,渐次生其实其体本来就不生,因为妄想诸法,自性计著,

因为妄想种种的法,其实是自性所执著的,有生灭相,因为执著就有生生灭灭之相,

所以妄想自性计著相故,就是妄想的自性,计著有种种的生生灭灭之相,

无论是渐次生本不生,俱生的顿生,实在是无生,

一切法都是自心现,以及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受用”就是依报跟正报,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的依报跟正报的受用,其法还是离不开自心所现的所执著的自相、共相。

那么,既然都是心所现的,一切外性一切外法之性呢?“非性”就是非有自性。

说大慧,渐次生本不生,顿生也无生,这都是凡夫众生妄想心中而生起来的,

“除”就是除自心现,除了愚夫自心的妄想所现,不觉就是从来不觉悟,不觉知,而生种种的妄想故,方才有妄相产生。

简单讲,客观的妄相是由主观的妄想而认同,心中印了一个相,而这个相其实是妄心所产生的,就是客观的环境由主观的妄想心去认同它。

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除了愚夫自心所现的不自觉知而生妄想故,方才有妄相产生,

所以我们现在了解了,是故万法,就是了一切万法都是因缘所作,“事”就是生灭,生灭事,

然后,只是方便,缘起法都是一种方便,只是方便和合虚妄之相,

是故因缘做事方便相,是故了一切法,都是因缘所作的生灭事相,

所以“事”就是相了,它只是方便虚妄和合而已,

所以我们应当放下万法的假相,无论是渐次生,其实本不生,也不要说,见法是顿生,

见法是渐次生,是妄,见法是顿生,还是妄,所以应当远离渐次生和顿生这种妄见。

   11-2 我们了解,万法都是因缘所作的生灭事,这只是生灭的因缘和合,只是方便和合虚妄之相,所以,真如,契入真如修行者一定要远离万法的假相。

我们再把它贯串一下,说大慧,外道所计著的冥谛、神我等这种邪见的因缘,误认为万法是渐次生,把它相续当作方便,

“不然”就是是说不然,这个外道所说的是不对的,外道其实都是执著心中的妄想自己产生的分别,

而佛所说的因、亲因缘,攀缘就是所缘缘,次第缘、增上缘等六因就是六缘生等,生所生,就是正因为能生六种相续相,所以有所生。

大慧,渐次生,其实其体本来就不生,空相故,妄想诸法的自性,计著有生、有灭种种的相,

无论是渐次生,其实是不生,无论是顿生、俱生,仍然是无生,一切都是自心所现的依报跟正报受用故,

万法其实离不开自心妄想所执著的自相和共相,既然万法唯心所现的自、共相,

一切外性,外法之性,本来就是空无自性,并不存在,

大慧,渐次生本不生,顿生还是无生,这都是愚痴众生妄想心中所生起来的妄相,

除了愚夫自心所现的不自觉知而生妄想故,方才有妄想相生,

所以我们了解,万法都是因缘所作的生灭事,这只是生灭的因缘和合,只是方便和合虚妄之相,

所以,真如,契入真如修行者一定要远离万法的假相,

说是渐次生或者是顿生、俱生,种种的妄见,这个“见”上面补一个“妄”,就知道说法渐次生是妄,说法是顿生仍然是妄,这个都是愚痴凡夫妄想心中所现的妄见。


慧律上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楞伽经》【三】(2-2)

   11-3 好好地体悟,诸法本空,一切本自无生,所以色即是空,就是当体就等如虚空,虚空并没有生灭、不生灭这个名词,虚空,色即是空,色法、缘起法就等如虚空,等如虚空并没有任何的增减,这个就是涅槃。

【注释】

【“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意思就是,【执渐次生之说者,即】(就)【是以诸邪缘相续为方便,而能生一切法;是说不然。】

【“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因”,即】(就是)【亲因缘。】简单讲就是最重要的,

【“攀缘”,】就是【所缘缘。“次第”,】就是【次第缘等六缘。】诸位,这个六缘就是上面所讲的六因。

【“生所生”:其实一切法皆以此四缘】讲到“四缘”就是讲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或者讲到“六缘”,就是后面再加显了因跟待因,所以讲四缘也可以,讲六缘也可以,讲六因二缘也可以,【或六缘相续相系,故】(所以)【有所生之诸法。

此为正说。】诸位,“此为正说”是方便说,正说是方便破除外道的邪执,连这个正说都不可以。

【“渐次生不生”:渐次生其体本】来就【不生。】因为一切法无生。

【“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渐次生与一时顿生皆实不生,以一切依正等法皆唯自心所现而为受用故,其法皆不出自心所计之自相与共相。】

【“外性非性”:既是唯心所现,则显一切外性非有自性。】

【“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除了愚夫因自心所现,不自觉知而生妄想之故,因而见有诸相生起外,其实并无有一法而有实自体相可得。】

【“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是故了知一切诸法但】(都)【是因缘所作】(生的)【生灭事,方便和合虚妄之相,如是了知后,当远离渐次生与一时俱生之妄见。】

好好地体悟,诸法本空,一切本自无生,所以色即是空,就是当体就等如虚空,虚空并没有生灭、不生灭这个名词,虚空,色即是空,色法、缘起法就等如虚空,等如虚空并没有任何的增减,这个就是涅槃。

    11-4 了知一切诸法但是“因缘”所“作”生灭“事”之“方便”和合虚妄之“相”;如是了知已,故】(所以)【“当离”于“渐次”生与一时“俱”生之妄“见”。】

【义贯】

【“大慧”,执“渐次生”之说者,即系计诸冥谛等邪因缘“相续”为“方便”,能生一切法;

是说“不然”,此“但”愚夫“妄想”分别而见有生“耳”。

是故邪缘实不生一切诸法。

亲“因”缘、“攀缘”(所缘缘)、“次第”缘、与“增上缘等”六种缘为正缘,以此六种正缘为能“生”,

而此六者相续相系故有“所生”之诸法,“故”诸法非由邪缘生。

然而于此四缘(或六因二缘】都可以【)】当【中,求其生相亦】(也)【皆不可得,故此四缘亦】(也)【是妄计,是故邪正因缘皆不生。

是故,“大慧,渐次生”其体本“不生”,但以凡夫“妄想”而于诸法之“自性,计著”其为有生灭“相故”,妄见有生,而实有生。

“渐次”生与一时“俱”生皆实“不生”,以一切依正之法皆唯“自心”所“现”而为“受用故”,其法则不出于自心所妄计之“自相”与“共相”,

以是唯心所现,是故一切“外性非”有自“性”,心外无法,纵有假相,而无实体,如虚空华。

故】(所以)【总结而言,“大慧,渐次”生与一时“俱”生】的顿生【本皆“不生,】这个就是诸佛菩萨讲的“一切法无生”,讲渐生、顿生,

【除”了愚夫因“自心”所“现、不”自“觉”知,而生“妄想故】(所以)【”见有】诸法相生,【诸“相生”起外,其实无有一法而有实自体相可得。

“是故”了知一切诸法但是“因缘”所“作”生灭“事”之“方便”和合虚妄之“相”;如是了知已,故】(所以)【“当离”于“渐次”生与一时“俱”生之妄“见”。】

   11-5 生灭唯缘聚散所现之相,性本无生无灭,】其性本空故,那么其性本空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在哪里,涅槃在当下,缘起法的当下,就空无自性,这个就是涅槃。

【诠论】

说:【大慧在前】面【问】这个【因缘相,佛答六因二缘,意】思是【在明示诸法缘会而生,缘离则】(就)【灭。

生灭唯缘聚散所现之相,性本无生无灭,】其性本空故,那么其性本空就是涅槃,

所以,涅槃在哪里,涅槃在当下,缘起法的当下,就空无自性,这个就是涅槃,

你千万不要再找涅槃,找涅槃就是头上安头,

说佛入涅槃,也是头上安头,佛本来就涅槃,

说,我得涅槃,仍然是头上安头,

涅槃就是回归本有的空性,本有的空性,不可以再加一个能空所空,

所以性本来就没有生灭,这个就是佛所讲的,佛所体悟的,所以万法无所从来,佛对须菩提讲,说须菩提,万法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是什么意思,因为性本无生灭,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6 【所谓“无性缘生、缘生无性”,】无性就是空无自性,空无自性但是不妨因缘生,所有的因缘生都不可得,因为都是空无自性,【这】就【是佛所说的正因缘之义。所以佛一代时教中,以因缘为宗者,就是指此因缘。

【即】(也就是)【所谓“无性缘生、缘生无性”,】无性就是空无自性,空无自性但是不妨因缘生,所有的因缘生都不可得,因为都是空无自性,【这】就【是佛所说的正因缘之义。

所以佛一代时教中,以因缘为宗者,就是指此因缘。

然而外道不达此理,】外道不了解这个道理,【因而执有】见【、无】见【、神我】见【、微尘】四大所构成的见等【等为因缘,

而妄立顿生与渐生之法,】其实一切法无生,【混滥如来缘起】的【正说,

所以佛逐段破斥其说之谬,最后,更于正因缘生法中,指示其中不生的道理,意在令法众顿达生而无生的甚深理。】

   11-7 佛法把复杂的人生宇宙回归到顿悟、圆满、一念无生,这个就是佛法。体悟了无生,你的内心里面就不会有烦恼。

所以佛法把复杂的人生宇宙回归到顿悟、圆满、一念无生,这个就是佛法。

体悟了无生,你的内心里面就不会有烦恼,

当你拥有很多钱的时候,知道它是空性的,父母未生前,你怎么知道有钱的观念呢,

现在有了钱,如果执著就变成了一切法有生,我身上很多钱,

体悟到一切生即是无生、空性的道理。那么譬如说,你房地产很多,师父不是说有钱、有房地产不好,而是说你要会用你的福报,以福培福,才能够福中福啊,

那房地产很多,在座诸位,房地产很多,这跟土地,土地是建立在地球的缘起法,有一天地球会毁灭,其实房地产本身也并不存在,因为它一切法无生,

所以说,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暂时用一用,

但是聪明、有智慧的人,他就会运用他的福报、他的智慧,去做有意义的工作,就做有意义的,有利于这个世界、人类、众生的,这个有意义的工作,

   11-8 最有意义的工作,除了慈善以处,最重要的,就开启一扇众生的智慧之窗,这个是最重要的,也简单讲,推广正法是佛陀所有的赞叹里面,最赞叹的,就是推广正法,为什么?因为让众生的法身慧命活过来。知见错误是很可怕的。

那么,最有意义的工作,除了慈善以处,最重要的,就开启一扇众生的智慧之窗,这个是最重要的,

也简单讲,推广正法是佛陀所有的赞叹里面,最赞叹的,就是推广正法,为什么?因为让众生的法身慧命活过来,

知见错误是很可怕的。我现在举一个例子,要活生生的例子,

俄罗斯,这个俄罗斯,现在有两种人是生活在一种可怕的地下里面,我们一般人来讲是生活在地上,而且他们一生活在那个地下,

一进去这个地底下,是十年,没有见到阳光,里面孩子绝对不给他上学。

俄罗斯现在有两种团体,判为邪教,这两种团体判为邪教,一个团体三十个人,另外一个团体七十个人,他们的思想就建立在一种严重的错误的知见里面,在那个领导者,自己称为叫做“先知”。

“先知”他说,我能够预知未来,预测未来怎么样?这个地球有一天会世界末日,有一天世界末日,所以我们一定要生活在地底下,这个地底下是八公尺底下,八公尺底下就等于三层楼的地下室,他只剩下一条管子,这空气,管子放到够呼吸就好。够呼吸、里面生活、那个地下。

三层楼地下生活了七十个人,那七十个人,暗无天日,活在地底下,因为那个“先知”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可以避开世界末日,

所以他们就是挖…挖…挖到最底下,三十公尺底下,有的是十公尺,一直挖…,然后埋下来,外面在俄罗斯,外面全部都是下雪,零下三、四十度,

那个“先知”告诉他们,这七十个人,只有这样可以避开世界末日,那七十个人活在暗无天日地底下,没有灯、没有水,水的话就是自己简单弄一下,没有灯,就随便一点灯,留一个排气孔,没有食物的话,就外面随便再补一下食物,再进去,生活在地洞里面,也只能少数起来,

诸位,那里七十个里面,有很多的小孩子,一辈子都没有上过学,不晓得老师长得怎么样,从来不读书,也没看过电灯,坐在地洞里面就一直要等待世界末日,等待世界末日,要等待世界末日。

你看一个人的思想,这个知见搞偏的时候,那七十个人活在活地狱里面,活地狱里面,

后来怎么被发现的,后来就是孩子生病,病到实在……,因为发高烧,重感冒在那边,活在地底下好几层楼,怎么会有医疗体系咧,也见不到阳光,

这小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没见到过阳光,从来没读过书,脑子全部都是那个“先知”的观念,世界末日,只有这样可以避开世界末日,可是还没有世界末日以前,他已经关进里面十几年了,

后来这个孩子生了重病,警察来,跟他敲敲门(管子),敲敲那个管子,因为在地底下,咚咚 咚,这个管子它会传进这个声音,用那个大声公(放大扩音器),伸进去跟他讲,把孩子放出来治疗,我们是警察Police,救救孩子,

然后,底下的地洞里面回答一种声音,求求你,警察离开,我没有什么要求,就是请你离开,不要干预我们的生活,

这样有没有很白痴啊。其实在我们这个现代的智慧,知识蓬勃的今天看来,这个太不可思议了,Imcredible,这根本就是疯狂,疯子啊,他是俄罗斯人,他不知道我这句话在说什么?精神病的意思。对不对?你想想看,这怎么会这样子搞咧,现在的人这几天报道的,你就知道喔。

回归到我们言归正传,当一个人受到恶知见,那个中毒的时候,谁都没办法改变他,救不了他,救不了,你就知道那个恶知见、邪见的可怕,

连孩子生病都不让他看医生,这个孩子一辈子从来没读过书,都没读过书,

你就知道我们佛教八大宗派博大精深,你看在这个茫茫的大海当中,要寻找我们究竟义,人生活到一个真正的指标,指南针,而且一辈子都走向正知、正见、正道,这个有多难,

就随便举这个俄罗斯,你就知道,那个就不用“先知”讲什么,所以用脚头鸟,“脚头鸟”就是膝盖啦,一想就知道这根本就是骗人的,可是,人家就是有人相信,嘎,这样也有人相信?有,有人相信啊,就是有人相信,

你就知道,那个邪见、中毒是没有办法的,救不起来的,

那你就知道,我们坐在台下的这些老男人、老女人是多么地幸运啊,我们多么地幸运听到佛陀的正法,这一辈子不走错路。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经文306:【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所以三界怎么来的,三界,就是妄想而来的,颠倒而来的,执著而来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

    12-1 尘自生灭,自性不动,你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你不要去管外在的怎么样,稳住自己的内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所以广钦老和尚有一句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地得体,说:真修行人不会去管别人演哪一出戏,别人演哪一出戏你管不着,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在我们自己有没有妄想心。

说一切都无生,世俗谛当中呢,有邪因缘,还有正因缘,这个万法咧,其实一切法都是空无自性,本自无生,等如虚空。

亦无因缘灭,也没有能生之因缘法灭去,既然无生,哪有灭呢?所以也没有能生之因缘法灭去,万法本空故,

于彼生灭中,于彼妄相生灭的相当中,见实在是有生灭,因为这是妄想的凡夫所执的,而起因缘实有妄想,而起因缘想,就是而起这个因缘实在的妄想存在。

简单讲,就是把相当作永恒存在的一种执著的妄想,叫做而起实有因缘起的妄想,

非遮灭复生,“遮”就是遮止,我不是说为了遮止外面的法,外相的实在是灭,有实在灭或者是实在的生,

这样的知见,非遮灭复生,我不是为了遮止有实灭、或者实生之见,

相续因缘起,就是破除,相续是为了,相续因缘起,也就是说相续的种种因缘起的法,

整句的意思,这一句要配合上面,说,我不是遮止,外法实在有灭,又变成有生,这种种的知见,才破这种相续的因缘起之法,

这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就是说,外面不要去管它,我的重点在于断愚夫、凡夫愚痴内心深处的痴惑,由于不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

所以内心深处,重点在于唯断凡夫和愚痴的人他内心深处的痴惑,内之妄想缘,

简单讲就是说,我不是为了遮止外面知见,外面有生、有灭,实有生灭,是为了息内心里面的妄惑,息自心,一切的妄惑都是从自心而生起的,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这句话的意思,

那么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我不是为了遮止外面实有生、实有灭,有这样相续因缘起法,

重点在于断凡夫的一种妄想执著,他的内心里面因为愚痴,所以里面有妄想种种的相,所以不遮止外面的,那么最重要在息灭里面的见,

所以这句话就是禅宗讲的,尘自生灭,自性不动,你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你不要去管外在的怎么样,稳住自己的内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

所以广钦老和尚有一句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地得体,说:真修行人不会去管别人演哪一出戏,别人演哪一出戏你管不着,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在我们自己有没有妄想心,

我觉得这一句话一百分,你千万不要去管别人演什么戏,别人演什么戏跟我们的生死无关,那我们好好地自己降伏自我。

    12-2 这邪、正俱不生,一切法空无自性,邪、正俱不生,所以学佛的人了解万法空无自性,你不必去看别人的脸色,也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安慰,你只要内心里面体悟到没有能所,万缘本自空无自性,用那个真如自性修行,一念之间即与大菩提相应。

接下来,有无缘起法,邪执这种种的有,或者是邪执种种的无,包括“有”就是有见,“无”就是无见,

这邪执的生法,从有见生,从无见而生,这邪执之生法,

那么“缘起”就是正计之生法,就是佛陀所讲的,

所以“有无”是外道讲的,那么“缘起”是佛陀讲的,

包括外道的有、无见,包括佛陀所讲的正计的缘起法,你还是要放下,是悉无有生,

不管是外道的邪因缘,不管是佛陀讲的正因缘,方便的正因缘,怎么样?是悉无有生,

这邪、正俱不生,一切法空无自性,邪、正俱不生,

所以学佛的人了解万法空无自性,你不必去看别人的脸色,也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安慰,

你只要内心里面体悟到没有能所,万缘本自空无自性,用那个真如自性修行,一念之间即与大菩提相应,

习气所迷转,那是因为凡夫无始的妄想习气所迷而且所转,

所以你是圣人,人家转不动你,人家也伤害不了你,你有一层金刚般若智慧,断除能所,心二六时中都不会被习气或者被妄想、邪见所迷茫,

可是众生不一样,众生的习气太重,只要一相一显现就被迷,只要一境界显现就被转动,

凡夫是什么?容易被迷,容易被转,因为凡夫从无始以来习气太强烈,

所以有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你会觉得说,我这个人,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克制不了自我,

同时在做的时候,当时不感觉自己是错,冷静以后,自己的般若智慧显现,

才发现说,哇,几年前怎么会那么笨?笨到像一头牛一样,没有办法分辩对跟错,

   12-3 我们要从迷茫的当中去拉出众生的邪知、邪见,还挺困难的。要度一个有缘的众生有多难。

所以我们要从迷茫的当中去拉出众生的邪知、邪见,还挺困难的。

有一个女众,她来听到师父的讲经说法,是非常地好,她很受用,结果回去,想要度她老公,可是她又不善于表达,她知道佛法很好,

回去呢,跟她老公一讲,讲二、三句话又吵架,然后跟她儿子讲,儿子也反对她,佛教怎么样迷信啊,她就气得半死,然后她很想去度众生,回到家全部理想破灭,度不了。

然后有一天碰到师父,她说:师父!您好伟大,我在家,我一个都度不了,老公讲了没有用,女儿讲了,儿子讲了没有用,都是没办法,奇怪,这佛法那么好,他们为什么不相信呢?

我讲的觉得很有道理,挺有道理的,他们还是不相信我啊,我度一个都度不了,师父你这样一讲就几万人啊,敬佩,我给您磕头,

这就无能为力,度一个都没办法,你看你就知道这个佛法,要度一个有缘的众生有多难,

这个凡夫从无始以来,习气所迷、所转,从是“从是”就是如此,三界之妄现,这三界之妄现,意思就是:迷了有三界,悟了,三界本空。

   12-4 究竟义,无三界可出,无烦恼可断,无凡夫可度,无圣道可修,无佛道可成,统统无,真如自性,无有一法,若有佛道可成,即是邪法,那是一句方便说,所以唯是一心,唯是真如的法当中,不立任何的见。

那么这一段,我把它贯串一下,那你就更容易体悟,为什么要贯串呢?因为这个贯串是整体性的,一系列的,这个整个文字,消文释义是非常重要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说,世俗谛当中有邪因缘、正因缘,这个种种的万法,

但是其实一切法本自都无生,空无自性,也没有能生的因缘法灭去,

于彼妄相生灭相当中,见实有生灭相来去、生灭、增减,这是因为有妄想,而起妄想实有来、有去,这实在是妄想,

我不是为了遮止万法,外在的法实有灭,复实有生,这种种的知见,然后来破除相续因缘生起之法,

重点在于内在,重点我在破除,为了断凡夫内心深处那种愚痴、那种无明,对真理不了解里面的一种妄想相,

所以不是指外境,而是息心,一切妄惑都是从心而起,

所以尘自生灭,自性其实是不动的,

外道所执的邪因缘有见或者是无见,乃至缘起法的正见,统统是一切法无生,是悉无有生,邪、正俱不生,是悉无有生,

因为凡夫无始以来妄想习气所迷、所转,因此出现了三界的妄相,

所以在凡夫来讲,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在圣人了悟了诸法空无自性来讲,

所以,究竟义,无三界可出,无烦恼可断,无凡夫可度,无圣道可修,无佛道可成,统统无,

真如自性,无有一法,若有佛道可成,即是邪法,那是一句方便说,

所以唯是一心,唯是真如的法当中,不立任何的见。

   12-5 摆平你的内心世界,万法无咎。当你摆平了内心的烦恼,那么万法没有任何的过错,所有的过错,在于你那一颗没有智慧的心。

【注释】

【“一切都无生”:谓于世谛】当【中,有邪、正之生法,理中,则一切都无生。连“无生”亦无生。】

【“亦无因缘灭”:所生之法既无生起,故实亦无能生之法灭去。】

【“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但诸凡愚于彼妄现之生灭相中,见】实在万法【实有生】实有【灭,】实有来实有去,【因而起因缘为实有之妄想。】

【“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遮”,】就是【遮止。“灭复生”,亦即】(也就是)【灭与生;“复”,】是【语助词。

此谓】(这是说)【,】(【我非为了遮止有实灭及有实生之见,】)我不是为了遮止外法实有灭,或者实有生这种种的见,【方才破此邪正因缘相续所起之法。】

重点在于【“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只是为了断凡愚】的愚【痴迷惑,而于自心中妄想分别之种种攀援而已。

亦即】(也就是)【:非为止外见,但为了自心!以一切妄惑本从自心而起。】

这一句重点,归纳这一句的重点,摆平你的内心世界,万法无咎,

意思就是说,当你摆平了内心的烦恼,那么万法没有任何的过错,

所有的过错,在于你那一颗没有智慧的心,摆平了自心,万法无咎,万法之所以咎,咎在,错在,你那一颗没有智慧的心。

【“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有无”,】这是【指邪执之】(的)【生法。】这外道不是著有见,就是著无见,【“缘起法”,指正计之生法。

谓,一切邪执之有】见【、无】见【,与正计之四缘所起之法,这些实】在是【都无有生。】

【“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既然是无生,怎么有三有呢?

这是由于凡夫为无始妄想习气之所迷、所转,故】(所以)【有三有之妄相显现。】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2-6 凡夫为无始来之妄想“习气所迷”、所“转从是”于一切无生当中,而有“三有”之妄相显“现”。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世谛中有邪正之生法,而理中,“一切”实“都无”有“生”。

所生之法既无生起,故实“亦无”能生之种种“因缘灭”去。】生都不生了,哪里有东西可以灭呢?

【然诸凡愚“于彼”妄现之“生灭”相】当【“中”,颠倒见实有生灭,“而起”种种“因缘”为实有之妄“想”。】不知道那是生灭缘起本空,

【我“非”为“遮”止计有实“灭,复”有实“生”之见,方破此“相续”相属之种种“因缘”所“起”之法;

“唯”是“为”了】这是重点在于【“断凡愚”由于愚“痴”迷“惑”所生之一切“妄想”攀“缘”而已:

一切邪执之“有、无”与正计之四“缘”(或】者【六因二缘)所“起”之“法,是”等诸法“悉”实“无有生”;

然而凡夫为无始来之妄想“习气所迷”、所“转从是”于一切无生】当【中,而有“三有”之妄相显“现”。】

所以三界怎么来的,三界,就是妄想而来的,颠倒而来的,执著而来的。


发表于 2020-7-25 11: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大白话讲,修行就是要内在自省,或助缘他人自我觉醒。佛性是内在的,于凡俗者只是多有蒙昧,不能自觉。而着相为三界因。即世间法的基础就是着相,然后从相上制人。比如着财富,而以金钱制人,即金元统治。比如着权力相至极,对应在人类社会即官本位社会,体现在家长制社会,人治社会。如此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经文307:【真实无生缘,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非已生当生,亦复无因缘。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本偈总颂一切因缘无生之深旨。

【真实无生缘,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非已生当生,亦复无因缘。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

   13-1 诸位,内心没有安祥没有智慧,幸福无从建立啦!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在追求幸福快乐吗?内心不够安祥,智慧不够,你的幸福怎么建立咧

“真实”就是真如的角度来讲,站在真如实际的理地来说,没有所谓能生之缘,

“生”就是能生,“缘”就是之缘,真如实际的理地当中,并没有能生之缘,

因为“能生”其实就是空性,你以什么角度说它能生,其实无有生,

亦复无有灭,也没有灭去的缘,

观一切有为生生灭灭的万法都空无自性,其实都像虚空的花,心病则见虚空花,眼睛有毛病就像虚空的花,众生心有病,则见虚空有花,诸佛菩萨眼睛没有毛病,看到虚空是清净的。

我们现在也是,众生心有病,看到万法纷纷扰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鸟兽昆虫、宇宙相,这些都是虚空花,

真如自性里面并没有这种东西,就是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

所以记得,悟了就不妄见,悟了就真见,

真如理地当中不见一物,为什么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见一法,名为见法?见到一切法都空性的东西,所以这些犹如虚空花,

万法让我们这些众生来依止的,那我们误认为正报跟依报是一直永恒存在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

所以,官想要越当越大,他因为认为这个是真实的东西,钱越赚越多,他认为这个是真实的东西,

但是话讲回来,官当大,不见得不好,有钱也不见得不好,问题是看你怎么用,

要官当得很大来利益众生、度众生,引导众生入于菩提,那不得了,官大,力道大啊,对不对?

就像阿育王,一道命令下去,全国都建那个塔,这个阿育王,这还得了,势力大,做的功德力道大,为什么?我是国王,一道命令下去,

所以官大,不见得不好,但知道这还是虚空花,钱多也不见得不好,看你怎么用?

因此我们内心里面了解万法如虚空花,本来就不实在的东西,那么也没有来去、生灭、增减,

那么这一颗真如自性心就是无价之宝,

诸位,内心没有安祥没有智慧,幸福无从建立啦!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在追求幸福快乐吗?内心不够安祥,智慧不够,你的幸福怎么建立咧,

所以佛陀讲的那一句话,我们老生常谈,还是值得重复,这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可是没有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

再一遍,佛陀讲的,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跟快乐,但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真正的幸福跟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哎呀,一针见血,一针见血啊!

   13-2 能摄取之心本空,所摄取的境本空,这个时候唯是一心,唯是真如,就有办法舍离迷惑和痴乱的妄见。

摄受及所摄,“摄受”意思就是能取之心,本来就空,以及所摄取的境界,还是空,能摄取的心、妄想心本来就空,所摄取的境还是本来就空,

则能舍离迷,迷惑,“惑”就是迷惑,“乱”就是痴乱,因为愚痴而心里乱,

所以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就是乱,就是困惑,

哎呀,师父,我的心怎么这么乱?就是迷,

师父,我怎么内心里面老是烦恼摆不平啊,心怎么颤动不已,我知道那个是假相就是没办法,

因为智慧力不够,三昧力不够,表示你的内心里面的迷惑、痴乱还没有安定,这种还是内心里面的深处的妄见还是存在,

所以能摄取之心本空,所摄取的境本空,这个时候唯是一心,唯是真如,就有办法舍离迷惑和痴乱的妄见,

非已生当生,不是过去和现在已经生了,诸位,过去、现在还是不生,也不是未来当生,当生是指未来,

意思就是,不是过去有生,过去其实是无生,叫做已生。也不是现在有生,现在叫做方生。也不是未来有生,未来叫做当生。

叫做已生、方生、当生,叫做三际都不可得,求其生相、生因,了不可得,

所以这个当生是指未来,非已生当生,非过去、现在已生,也不是未来当生,因为一切法无生,

亦复无因缘,何以故?因空,缘还是空,一切法本来空无自性,无所有,

所谓生灭因缘,然后渐生、或者是顿生,都只是怎么样?

斯皆是言说,这些都是只有言说,假相而说,都是戏论,毫无实义,

因为渐生是一切法无生,顿生还是一切法无生,一切无所有,本自无生,

所以无论是渐生,因缘渐生或者是顿生,这些都只是说说而已,戏论而已。

   13-3 一切无所有,所谓起因缘,次第因缘的渐生,或者是顿生,其实本不可得,无论是渐生、或者是顿生,斯皆,只是假名言说而已。这个都是戏论,都是毫无意义的。

师父把它贯串一下,真如实理当中,没有能生之缘,也没有所谓灭去之缘,

让一切法,其实本空,一切有为生灭本空,就像虚空之花不实在,

眼睛有毛病,就看到了虚空华,眼睛正常的佛菩萨就见到一切法清净,

能摄受的心,本来就空,以及所摄受的境还是空,用一颗没有能所的真如心,则能徹见,则能远离迷惑、痴乱和颠倒的妄见,

万法本空本无生,不是过去生,不是现在已生,也不是未来当有生,因为一切法无生,是诸佛所说,

亦复没有因缘,因为有空,缘还是空,非因非缘是诸佛之本源,

一切无所有,所谓起因缘,次第因缘的渐生,或者是顿生,其实本不可得,无论是渐生、或者是顿生,

斯皆,只是假名言说而已。这个都是戏论,都是毫无意义的,

   13-4 真正见性的人,是不会跟人家争论的,因为他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的心性,就没有能所,他是不会有任何的火气,他什么都是喜悦。

所以真正见性的人,是不会跟人家争论的,因为他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的心性,就没有能所,他是不会有任何的火气,也没有任何的,他什么都是喜悦,

譬如今天我如果到西藏,那看到西藏的这些藏人修行、持咒、念佛、乐器,或者是表演一些面具,我们随喜赞叹,这西藏的文化嘛,我们没意见,

我们如果来到这个汉地的,看看大家认真念佛,或者参禅,一天坐十个小时啊,有的人禅堂里面坐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我们没意见,我们用一颗喜悦的心尊重随喜,

或者我们到西双版纳这个地方,因为有汉语、有藏语,有巴利语系的,那么西双版纳这个地方有巴利语系的,三大系嘛,巴利语系的类似南传跟汉传的交界地,

然后看到他们修内观法,修四念处,我们由于悟道的人心中充满着喜悦,我们没意见,没有看法,我们尊重,对不对?

来到台湾,看到很多人修苦行、法会、水陆,或者是庙盖得很大,观光,我们也没什么意见,为什么?因为某些众生需要这种时空、这些表相的东西,

所以你契入了一切法无生的时候,你的心中的喜悦,走到哪一个时空,你都是那么地欢喜,那么地自在,为什么?你不会因为外相梗住你内心里面一种观念,

所以懂得佛法的人,他一定懂得解脱自我,也绝对不会因为种种的相,这种种的相有时候会困扰某一些人,但是有智慧的人,他会用理性渐次慢慢…慢慢地去解决它,

有时候智慧跟慈悲不能解决,就交给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解决的圣人,因为没有一种东西是时间不能解决的,

你现在这些事情,二个起误会,现在马上要解决,智慧不能解决,用慈悲不能解决,二个梗在那种角度的知见里面,立刻解决就立刻会产生一种变化,

所以最近很多人写了信件来,就是大陆写的信件,哎呀,这个男众说,我因为同性恋,我这个同性恋我觉得我的罪很重,我该怎么办咧,我也受过五戒,但是也犯了邪淫,可是我又是男众,又是同性恋,

然后师父也是安慰他,同性恋不是什么大罪,但是它会障道,同性恋其实的角度跟男女还是一样,它还是欲的问题,男女的在一起还是欲望的问题,

你这个同性恋,在佛教里面的角度来解说,佛在世,这种东西没有把它讲得到淋漓尽致,当然,律学里面,当然讲也是不允许的,

所以我的回答跟他讲,同性恋不是什么大罪,但是佛的律学里面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会障道,

同性恋的执著跟男女的执著是一模一样的嘛,有一个扮演男的,有一个扮演女的,男男爱、或者女女爱也是一样,男众跟男众的同性恋也是一样,他把另外一个当作是女的,把另外一个当作男的嘛,女女爱也是一样啊,另外一个也把她当作男的,

诸位,同性恋从以前两千多年来,这个文化就一直存在,埃及也是,中国的古王的帝国也有同性恋,韩国也是,所以现在欧美各国更加地开放,

那么在天主教的角度来讲,这是非常不允许的,讲得比较严厉的,可是在美国的法律来讲,现在的同性恋,又承认它,

因此在佛教的角度来讲,同性恋不是什么大罪过,但是它是修行上跟男女一样的,会障道,还是会障道,我们只能这样讲。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经文308:【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佛陀说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净除一切众生的妄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

    14-1 这一句话最后这五个字【净一切众生】可是非常重要,你学佛,重点在哪里,学佛,重点在净除一切妄想啊,要不然,你学佛要做什么?过滤这种种的妄想,烦恼越来越少了,你走对路了,妄想越来越少,你走对路了。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但愿世尊为说言说和妄想相,言说相和妄想相二个有什么关系?它的真义是什么?

心经,不是那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是心地,“经”就是法门,这种叫做“心要”,“心”就是最重要的,“经”就是法门,叫做“心地法门”,心要的法门,

惟愿世尊,说言说、还有妄想相,言说相还有妄想相它们的关系,还有最深的、究竟的义理,这种心地的法门,心要的法门,这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相和妄想相,这种心地法门,因为经典叫做法门嘛,

则能通达言说,“言说”是能言说,还有所说,这二种义理,能说和所说二种义理,都知道它是空性,便疾得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不著言说,我们众生都是著于言说,所以人家骂你一句,你会痛苦不堪,就是著于言说,著于言说你的妄想就一直起来,那么心生不满,内心里面有妄想,言说就脱口而出,

所以因为先有妄想为因,妄想就会产生种种的恶口,或者是种种的言说,

以言说、所说二种真实义趣,“真实义趣”就是无生,能净除一切众生的妄想,

所以佛陀说法,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后面这四个字,这五个字“净一切众生”,就是净除一切众生的妄想,叫做“净一切众生”,因为它写得太简单了,

这一句话最后这五个字可是非常重要,你学佛,重点在哪里,学佛,重点在净除一切妄想啊,要不然,你学佛要做什么?

过滤这种种的妄想,烦恼越来越少了,你走对路了,妄想越来越少,你走对路了,所以“净”就是净除,除掉一切众生的妄想,佛陀说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净除一切众生的妄想。

   14-2 【“净一切众生”:】就是【净除一切众生之妄想。】佛陀说法最大的目的就是这个。

【注释】

【“言说妄想相心经”:“心”,】就是【心要、心地。“经”,】就是【契经、法门。

因佛在前面偈中,最后说:“斯皆是言说”,所以大慧菩萨有此一问。】

【“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言说”,能言说。“所说”,所言说。“二种义”,二种法之义。】

【“净一切众生”:】就是【净除一切众生之妄想。】佛陀说法最大的目的就是这个。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等宣“说言说妄想相”之“心”地法门(“经”)。

“世尊,我及”其“余”诸“菩萨摩诃萨,若”能“善”了“知言说妄想相”之“心”要法门(“经”),

“则能通达”能“言说”及“所”言“说二种”法之真“义”,】 就是真实义,

【而知能铨所诠皆起于妄想,便能“疾”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此自利,并可“以”能“言说、所”言“说二种”真实义“趣”而“净”除“一切众生”之妄想,以利他。】

   14-3 体会到言说无实,空无自性,有什么好处?你绝对不会因为别人的语言好跟坏受到影响,所以,在座诸位!你的生命不可以绑在别人的语言里面。

【诠论】

【前面佛在偈中说:“斯皆是言说”。大慧菩萨已领会言说无实,乃是妄想所现之相。】

体悟了这一句话有什么好处?体会了言说无实有什么好处?好处可多了,

你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痛苦不堪,你也不会因为人家赞叹你,因为赞叹是言说,你痛苦不堪,你欢乐不堪,欢乐得不得了,地心像没有引力,

你也不会因为人家一句毁谤你的话,因为你了解,言说无实,空无自性嘛?也不会耿耿于怀,三天三夜睡不着,

学佛学那么久了,对不对啊?抵挡不住人家一句恶言,那哪里有办法修行?

你对佛恶言相向,百千万劫佛都不会动到一个念头,他知道语言相是空无自性的,没有实际的,

所以体会到言说无实,空无自性,有什么好处?你绝对不会因为别人的语言好跟坏受到影响,

所以,在座诸位!你的生命不可以绑在别人的语言里面,

这样,你便是一个被支配者,这“被支配者”,换句话说,你是言语,语言的奴隶,人家一句话可以让你像升天,人家一句话让你痛苦不堪,

诸位,佛已经领悟到言说无实,所以你骂佛,百千万劫,佛如如不动,言说无实的东西,言说要显义,

但是因为一般众生功夫,还没有到这种功夫,因为我们还是要讲,柔软语、佛语、智慧语、慈悲语、喜舍语,还是要这样讲,因为不是大家,每一个众生都成佛了,他还没有这种功夫啊,因为一切众生都著于语言妄想相啊。

    14-4 在座诸位,佛法如果不落实到能用在生活上的方面,那么佛法就失去意义了,佛法这个真理就变成玄学了,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佛法的真理是可以用在食衣住行、行住坐卧,任何一个时空的,它的伟大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问题是需要一点时间来熏习啊。

接下来。【然而言语】(那个语言)与【所说者,能显第一义心,】第一义心,就是它的道理,【为何称为妄想呢?所以请问妄想相心经。

之所以称为“心经”的原因,是因为妄想与言说,俱不离心,所以称为“心经”——】就是【心地法门。】

所以修学佛道、讲经说法,要依义不依语,你看,佛一句话就戳破了,你要听经闻法,不可以依语言,要依语言所显的义理,

所以今天在座诸位,你今天听经听什么?是听那个义理,精华、义理,

这个“义理”是什么?你内心世界的般若,与你心灵世界的般若相应,你就懂得会听法,

所以佛经里面有一句话,说,善说法者必须碰到善谛听者,哎呀,这一句话,一针见血啦。

善说法者就是你很会讲经说法,可是你还要碰到底下的根器很利的善谛听者,他很会听经闻法,能抓住义理的重点,

善说法者如果没有碰到善谛听者,这样就白忙一场了,那就是多余的了,

所以善说法者没有碰到善谛听者,都是闲言语啊,

因此,依义不依语,“语”是语言、音声相,“义”是深入的义理,

所以在座诸位,佛法如果不落实到能用在生活上的方面,那么佛法就失去意义了,佛法这个真理就变成玄学了,

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佛法的真理是可以用在食衣住行、行住坐卧,任何一个时空的,它的伟大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问题是需要一点时间来熏习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15 经文309:【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著言说、无始妄想言说。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著生。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过妄想计著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著过自种习气生。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若离妄想,即无言说;无言说处,即第一义心;第一义心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著言说、无始妄想言说。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著生。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过妄想计著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著过自种习气生。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15-1 这个善哉世尊,唯然受教,这个就是承受佛语,那么,信心具足,这个是唯然受教没那么简单的。

我们一一来解释一下。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谛听”就是好好地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好好地冷静,好好地思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不是像现在,唯然不受教,讲了老半天跟你抬杠,唯然受教。

因为佛不在世了,你讲的我不一定要听,那么信仰的力道就不够大,就不会依教奉行,

那么这个善哉世尊,唯然受教,这个就是承受佛语,那么,信心具足,这个是唯然受教没那么简单的。

   15-2 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著言说,前三是末,“无始妄想言说”这是根本。

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哪四种呢?

谓一、相言说,二、梦言说,

三、过妄想计著言说,“过”就是别人对不起我,就是种种过恶,“过”就是过恶,计著言说,

前面三者是末,最后一个是根本,无始妄想言说,就是从无始以来它就有言说的妄想,这个是根本,

前面的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著言说,前三是末,那么这个是根本,“无始妄想言说”这是根本,

意思就是,我们这个言说,从无始以来,它就培养好的,

所以有的人今生今世,出生以后,不太会讲话,他不善于表达。可是有的人他就很会讲话,但是很会讲话的人,他要用对地方,

    15-3 第一、相言说者,什么叫做相言说呢?从自妄想色相起自共相计著生,生起言说。

第一、相言说者,什么叫做相言说呢?

从自妄想色相起自共相计著生,生起言说,

从自己的心中妄想色相,自己心中的妄想色相,看到一些色相就安排一个名词,

所以平常每天在讲话,一定要讲人、事、时、地、物,言之有物嘛,对不对?

所以我们从内心里面妄想攀缘这个外在的色,把这个色法安排一个名相,

我们的生活统统是讲这个,某某人怎么样……人、事、时、地、物,你离不开这个啊,

起自共相计著,不是著于自相言说,就是著于共相言说,所以有种种言说。

   15-4 第二、叫做“梦言说者”,就是先前所经历的种种境界,随自心的忆念而在梦中生起种种的言说,在梦境里面自言自语,但是,从梦中醒过来的时候呢,了解境界是不实在的,讲他梦里面的境界,但是也在记忆当中,有种种的梦境,讲他梦里面的境界,也有种种的言说。

第二、叫做“梦言说者”,梦言说,“先”就是先前,所经历的种种境界,随自心的忆念而在梦中生起种种的言说,在梦境里面自言自语,

但是,从梦中醒过来的时候呢,怎么样?境界无性生,了解境界是不实在的,

虽然境界不实在的,太多人就会说,师父啊,我昨天梦到什么呀,梦到什么,这个代表什么啊,就常常探讨那种梦境,周公解梦,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梦境都很好奇,都常常来问师父,我梦到的这个到底是什么含义?

在佛的《阿含经》里面讲,最吉祥的梦,二种梦,

一、就是梦到佛、法、僧,如果你的梦境当中,常常见到阿弥陀佛,或者是你到某一个地方参加听经闻法,或者梦到哪一个法师,就像大陆很多人都说,他梦到师父,现这个僧相,那么这个是非常好的。

第二个梦到月亮,这是证果的前兆,就是这个人修行到一个断见思惑,或者是断见惑,或者断思惑,他一直契入的时候,他会见到月亮,

月亮就是表示圆满,他的心就渐渐见到月亮,这月亮它会重复地出现,而且月亮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这是《阿含经》讲的梦到月亮,明月是证果的表徵,这是证阿罗汉果,他就梦到月亮,

那么,境界不实无性,“无性”就是诸法空无自性,但是虽然是从梦境过来,“从觉已”就是从梦中醒过来,了境界,是不实在的,空无自性,

但是也在记忆当中,有种种的梦境,讲他梦里面的境界,也有种种的言说。

    15-5 第三叫做“过妄想计著言说”,意思就是以前的冤家对不起我,随着存在的记忆,时时刻刻恨心难消,化作语言,抱怨不停,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是很可怕的一种心态。天欺人欺,因果不欺啊,你这句话要背起来,你要安然、要自在,实在没办法,求求观世音菩萨。

第三叫做“过妄想计著言说”,“过”就是过恶,也就是别人对我所做的过恶,意思就是别人对不起我,

先怨,“先怨”就是以前的冤家,这个仇人所作的业,哎呀,他太对不起我了,

这个随忆念生,随着存在的记忆,“念生”就是时时刻刻恨心难消,化作语言,抱怨不停,差不多整个村庄的人都知道,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就是很可怕的一种心态,

厨房啊!若碰到一个说,哪一个厨房,哪一个人得罪我了,这个人一直讲,一直讲……把这个厨房讲到,喔!分裂得不得了,

恨心难消,化作语言,抱怨不停,叫做“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

所以在厨房没有很大的修养,不行。今天的菜要加多少香菇啊,加了以后,我就叫你不要加香菇。今天的菜油炸,我就叫你不要用油炸的。那个菜哪里买?你不会自己去买?

这个厨房就是像战场一样的,对不对?厨房啊又有内火,又有外火,外火,瓦斯正在烧啊,又内火,一下子就干起来了。

所以你常常听到的,厨房就大小声了,那就是这样子,这碰到一些是非的人,叫进去厨房,这个厨房就很麻烦,所以在厨房里面懂因果的人啊,外火已经在点了,内火不要再点燃,

所以这句话叫做“过妄想计著言说”,意思就是别人对我所做的过恶,这个先前的冤家,这个仇人记上一笔所作的业,我就恨心难消,随意念生,随着忆念,就起那个恨心,

在座诸位!你一定要学会这种功夫,谁得罪你,因果会乔(调整),会帮你调整得好好的,

天欺人欺,因果不欺啊,你这句话要背起来,你要安然、要自在,实在没办法,求求观世音菩萨,

有某些东西你实在没办法去解决,那个人实在可恶至极,你也知道,可是走法律,旷时废日啊,要不然你也不能去枪杀他,枪杀他要抓去关啊,判死刑,在台湾杀人者死啊,那这该怎么办呢?这就没办法啦,

所以我们的恨一定要慢慢地疏导,也许是我前世欠他的,也许是我前世对不起他的,这样用更宽广的角度来慢慢一天、一天解开,

要不然那个恨心难消又化作语言,那个语言里面讲一次抱怨一次,加深了坏的印象,讲一次抱怨一次,到最后,这可恶了,干掉你,唉,这真是……那就越来越强烈的恨意了,

你看啊,佛知道所有众生的毛病,众生所有的毛病逃不掉佛的慧眼,没办法的。

   15-6 第四个叫做“无始妄想言说者”。这无始以来,这个第八识含藏的虚伪的种种言说计著,换句话说,这是先天的,先天性的,无始以来,我们第八识就含藏有虚伪的言说相,这种种的计著。

第四个叫做“无始妄想言说者”,这无始以来,这个第八识含藏的虚伪的种种言说计著,

换句话说,这是先天的,先天性的,无始以来,我们第八识就含藏有虚伪的言说相,这种种的计著,

不是今天,是无量劫来存在的一种过谬,一种错误,

“自种”就是自起言说戏论这个种子,无量劫来就存在叫做“自种”,自己起言说戏论这种种子,这种习气,

“习气”就是八识田中的无明的种子,习气而生起,而起现行,

所以有的人一出生就很会讲话,很会表达,有的人就哑口无言,不善于表达,

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这叫做四种言说的妄想相,

离一切言说,就入第一义心。

   15-7 我都跟他回答,白天已经在做梦了,晚上那个做梦是梦中梦啊。

【注释】

【“从自妄想色相计著生”:从自心中妄想,而对色相起自共相之计者,因而生起此种言说(相言说)。】

【“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先前所经历之种种境界,随自心之忆念,而于梦中生起此等境界。】

【“从觉已,境界无性生”:从梦中醒觉】过来【后,梦中种种不实】的【境界,虽了无自性,然亦得忆念彼等梦中境界,而生此种言说(梦言说)。】

那么师父碰到最多了,每个信徒都梦到什么,梦到什么,然后梦到什么,就一直来讲给师父听,师父这个代表什么呢?

我说我怎么知道代表什么?我都跟他回答,白天已经在做梦了,晚上那个做梦是梦中梦啊,

白天我们活着,已经在做梦了,你晚上那个梦中梦,还在解梦,我又不是周公,我是慧公上人呐,这差很多啊,这个差太多了,是不是啊,所以说我又不是周公,我怎么知道你那个梦的到底代表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5-8 请归零,请归到圆满的无相,零就是圆满,请归零,每天早上睡醒的时候请归零,请归零,没有任何一个冤家,一都不行,零点一的恨都不行,哎呀你日子好过了。

【“过妄想计著言说”:“过”,】就是【过恶、过咎。指他人对我所作之过恶。】恨心难消。

【“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先”,】就是【先前。“怨”,】就是【冤家仇人。】

你这辈子过去一定有你恨的、讨厌的人,不敢说恨讨厌的人一定有,现在我们一笔勾消,请归零这样子,

请归零这样子你的心就是圆满,零就是圆满,诸位,零就是这样写的(0),零(0)就是这样,请归零,请归到圆满的无相,零就是圆满,请归零,

每天早上睡醒的时候请归零,请归零,没有任何一个冤家,一都不行,零点一的恨都不行,哎呀你日子好过了,

有的人听经闻法以后太感谢师父了,他本来要骂他一顿或者动刀动枪啊,后来听了,好,师父讲的了,看在师父讲经说法的面子,我给他面子原谅你,恨没有了,日子也过得好了,气色也慢慢改变了,怨就是冤家仇人,

【谓由于忆念先前之冤家雠[1]人,所作恼害于我之业,随其心之忆念分别彼等事,而生此种言说(过妄想计著言说)。】

   15-9 世间人很难放下这一关:恨,很难。学佛的人不应当有恨,师父已经重复讲了,应当用理性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恨,

在座诸位!世间人很难放下这一关:恨,很难,

我从小活到大,被这两个兄弟这样杠起来,哎呀,两个兄弟还是……

有的姐姐不原谅弟弟,有的弟弟不原谅姐姐,我们从小看到的,这个恨,很难很难,

但是学佛的人不应当有恨,师父已经重复讲了,应当用理性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恨,

诸位,恨是恶业再加上恶业的,为什么恨是恶业再加上恶业,事情已经发生了,已经一次恶了,对不对?

恨就是输掉两次了,心中就是双重的恶,就是恨啊,

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不认命,不去接受它,再加上一层恨就两种痛苦啊。

所以恨一个人是生命当中输了两次啊,

有一个人,以前他很讨厌我,然后就是,经过了好几年,三年、四年,慧律法师,我很恨你,你知道吗?

我说,不知道,

我恨你四年了,

我不知道呢,对不对?

他恨我四年,我说,我没有,我从来不恨你呀,你这四年怎么过的,就是很痛苦啊,那你得到什么?

没有啊就是得到痛苦,

那你为什么要恨,

作不了主啊,我看到你就很讨厌,

我说哪一点得罪你啊,他不知道,莫名其妙的,

是不是我讲经说法太多人了,还是看我太可爱引起你的嫉妒,你讲一个理由嘛,

他说你讲经说法,你为什么不按传统,

我说,传统的话,登台一讲经,大家后面一半、三分之二睡着,为什么一定要传统,那种老僧入定法的演讲?

你演讲这样样自己编?

我也没有自己编啊,我传统里面有文化,文化里面有幽默,幽默里面有传统啊,

都不太欣赏我这种演讲的方式,他因为不能接受我这种演讲的方式,对不对?

我说,那你,好嘛,那就老僧入定:打开第几页,告诉你,四分之三统统睡着了,

大陆有一个人来到我这儿,他说,师父,不晓得为什么,人家都说你《六祖坛经》讲得不错,我一放那个光盘就睡着了,我只要一听到你讲经就睡着了,

我说你这种功夫,三昧的功夫,不是三、二天养成的,在听慧律法师讲经能睡着的没几个,你这个算是大成就者,我没有听说过,听我讲经可以睡得着的,你太厉害了,真的,你真的太厉害了。

【“无始虚伪计著过自种习气生”:“过”,】就是【过谬。“自种”,自起言说戏论之种子。

此谓,此为从无始世来,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虚伪计著、过缪的自起言说戏论之种子,熏成习气,而生现行。】

    15-10 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所“谓”一、“相言说”,二、“梦言说”,三、“过”咎“妄想计著言说”,四、“无始妄想言说”。

【义贯】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所“谓”一、“相言说”,二、“梦言说”,三、“过”咎“妄想计著言说”,四、“无始妄想言说”。

第一、所谓“相言说者”,为“从自”心中“妄想”而对一切“色相”起共自相之“计著”,因而“生”起此种言说,是名为相言说。】

诸位!相言说就是生活的三分之八十都是相言说,你知道吗?

生活的三分之八十统统是相言说,看到什么相,我们每天讲人、事、时、地、物都是相言说。

【第二、“梦言说者”,为“先”前“所经”历之种种“境界,随”自心之“忆念”,而于梦中“生”起此等境界,

随后“从”梦中醒“觉已”,犹执著梦中所见种种“境界”,不知其不实如幻,了“无”自体“性”,以不了此,因而“生”此种言说,是名为梦言说。

第三,所谓“过妄想计著言说者”,为由忆念“先”前之“怨”家雠(chóu仇)人“所作”恼害于我之“业,】诸位,动念就是业,【随”其心之“忆念”分别、而“生”此种言说,】

诸位,心中有恨,一直讲,又更加地恨,那个业就越强,每讲一次的恨又增加心中的一种业,讲也产生业,恨也产生业,就一直讲一直业,

所以,师父说:恨是生命输掉两次叫做恨,生命当中输掉两次的人就是恨,

恨是全世界最愚痴的人,你恨别人,别人不知道,苦的又是自己,对不对?没有意思的,【是为过妄想计著言说。

第四,“无始妄想言说者”,为从“无始”世来,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虚伪计著、过”缪的“自”起言说戏论之无明“种”子,熏成言说戏论“习气”,而“生”现行。

故】(所以)【起种种】的【言说。“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15-11 世间人在讲话当中,已经浪费非常多的生命。所以真正会修行的人,要尽量避免这些无谓的语言或者没有意义的言说,同时对道业也没什么帮忙。【若离妄想,即无言说;无言说处,即第一义心;第一义心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诠论】

简单说,【简言之, “相言说”是计著色相而起的言说;众生总是见相、著相,即起言说】相【。】

所以在座诸位,【光这相言说,即包括了五法中的相、名、妄想三种:

外见诸相,内起妄想,而起诸名】名就是名相,【、言,】言就是言说,【所以“相言说”即是一切言说的总称。】

这里还附带一下,你注意看看众生,众生在那边讲三个钟头,没有一句中的,没有一句是般若的语言,

世间人聚在那边大吃大喝三个小时,浪费三个小时,五个小时,你注意听听,没有几句是有营养的,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我们的生命就在讲电话当中溜走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时光,就在这个无聊的语言当中溜走了,

所以真正会修行的人,要尽量避免这些无谓的语言或者没有意义的言说,同时对道业也没什么帮忙,

世间人在讲话当中,已经浪费非常多的生命。

有一个爸爸,他的女儿一个月讲多少电话费,你知道吗?讲了四万五千八百多元,讲手机啊,

他爸爸气到实在不行,她爸爸一个月才赚几万块,我这个女儿回来就是一直讲、一直讲那个手机啊,

尤其现在这个手机又方便,传简讯、玩这个网路、电脑,统统一机搞定了,

四万多,四万五千多,她的爸爸一下子就把那个手机把它取消,结果它的女儿怎么做?告他!他女儿告爸爸啊,告爸爸,女儿告爸爸,说这个爸爸怎么样怎么样不对啊,

这个爸爸就很感慨了,说,现在养儿育女,你别想要说她要孝顺。

有一个小女孩,现在的小女孩很...因为教育的关系,台湾的教育就是要Love  education,要爱的教育,台湾的教育,哪一个人敢打,哪一个老师敢碰学生,没有老师敢碰学生的,动不动就告。

有一个爸爸叫女儿,说女儿啊,那女儿才八岁,女儿八岁,他说,女儿,你去帮爸爸买一瓶酒,结果,他女儿不晓得当时在想什么,爸爸叫她买那一种酒,

她去的时候,随便买一下,她心不在焉,也不懂和爸爸在讲什么,所以去买一瓶回来,

爸爸就跟她讲说,我在讲你有没有听,我叫你买的酒不是这一瓶啊,这个女儿怎么做你知道吗?这个女儿告爸爸,八岁喔,八岁的女儿告爸爸,

所以我现在都想好了,这个徒弟千万不要告师父,徒弟告师父,单金取消,没单金就对了,你如果告我,你告我,单金全部取消,怎么能这样做呢?对不对?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的问题,

八岁小女孩告爸爸,这个没听过的,现在的人,你看,台湾这种教育碰都不能碰,好像皇帝一样的,皇后一样的,真的是,那爸爸就讲了一句话,就是说,哎呀,宠坏了这个女儿,宠坏了。

【“梦言说”是计著梦中事而起的言说;“过妄想计著言说”是计著他人对我的怨害而起的言说。

这三种是末,最后一种,无始妄想言说,则是根本,本末相依,都叫做“言说妄想相”。

若离妄想,即无言说;无言说处,即第一义心;第一义心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6 经文310:【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惟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没有一个众生可以脱离言说相、妄想的,一切众生都死在这两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惟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

说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等妄想言说相,妄想相和言说相之义来劝请世尊,

因为众生都死在这一关,众生一定死在这一关的,不是死在言说相,就是死在妄想相,一切众生就死在这两关的,

没有一个众生可以脱离言说相、妄想的,一切众生都死在这两关,

惟愿更说言说相、妄想相所起的现行境界之相,

世尊,“何处”就是从何处而生言说,而生妄想,为何缘故而有妄想、言说相,

“云何”为什么有言说、妄想相,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是何因?而令众生有妄想、言说的产生?

【注释】

【“所现境界”:所起】的【现行境界之相。】

【“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从何处】产生妄想、言说相【、为何缘故、云何、及由何因缘。】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等妄想言说之“义,劝请”于“世尊:

惟愿”世尊“更”为我阐“说言说妄想所”起“现”行“境界”之相:

“世尊”,究竟】是【从“何处”】而有言说妄想相【、为“何”缘“故”】 有言说妄想相【、】又为什么【“云何”、】有言说妄想相,

【及由】(到底是)【“何因”,】有言说妄想相,【而令“众生”有“妄想言说”】的【产“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7 经文311:【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齗(龈)、齿,和合出音声。】诸位!这个还得讲到果报,有的人,他的讲话大家都非常爱听,因为他生生世世修那个赞美,赞叹别人的优点,生生世世不造口业。

【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齗(龈)、齿,和合出音声。】

【注释】

【“齗”:】这个“齗”就是所谓的【牙根肉,同“龈”。】

【义贯】

【佛告大慧:】我们为什么有言说妄想相呢?

因为【依】(有)【“头】部【、胸】部【、喉】咙【、鼻】子【、唇】部【、舌】头【、齗】牙龈【、】牙【齿”等处为】因【缘,】

再来,【与风息“和合” 】因为要有风啊!就是我们的呼吸,风息“和合”【而“出音声”。】而出的音声。

诸位!这个还得讲到果报,有的人,他的讲话大家都非常爱听,因为他生生世世修那个赞美,赞叹别人的优点,生生世世不造口业,

有的人那个音声就很糟糕,一讲的话,哎呀,那个音声连苍蝇都飞不起来,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打开466页”(师父用沙哑憋气的声音),就是快死掉了,

就跪请师父,你不要再讲了,你静静地就好,我给你磕头,你再讲,我给你供养一万,再讲,供养一百万,就是你不要开口,很惨的,有的人的音声就完全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8 经文312:【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言说与妄想,不能说异,也不能说不异。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这一段要注意听,要不然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

说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跟妄想到底是不同,“异”就是不同,还是相同,为异?

到底是不同,为不异?“不异”就是相同,到底是不同还是相同?

佛告大慧,言说跟妄想,不能讲不同,也不可以说相同,

那个第一个“非”字就是不可以说,不可以说是相同,

非异非不异,不会很难理解的,“非异”就是不可以说是不同,“异”就是不同,“非不异”也不能说它是相同,“不异”就是同,不能说不同,也不可以说是相同,

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彼”就是彼妄想,彼妄想为因而生音声言语之相,言语之相就是果,

彼内心因为有妄想为因,而想说话,而生音声,因为想说话,有音声的果相,

谓彼因生相故,谓彼妄想为因,而生言说的音声相的果,所以这二个是有息息相关的。

大慧,如果言说与妄想,言说与妄想异者,如果说言说跟妄想是两种不同的东西,那么,妄想不应是因,妄想不应当是言说的因,

“因”就是言说的因,因为内部有妄想,想说话,才发之语言,所以妄想不应是言说的因,

就是说,如果说,言说跟妄想是不同的,那么都没有关系的,那么妄想不应当是言说的因,

若是相同,那相同就更糟糕了,语言是有音声的,那么我们的妄想是无明的心,无明心是没有形相的,

“语不显义”是什么意思?“语”言语如果同于无形的妄想心,那就更糟糕了,就语不显义,为什么?

“语”如果同于无形的妄想心,语根本就没有办法显义,因为妄想心是无形相的,言语是有音声的,而无明是无形相的,所以说,语不显义,

“语”这一句话,它写得不够详细,语言如果就像妄想一样,“不异”就是相同,若不异就是语言跟妄想是相同,那么就糟糕了,

语言跟妄想相同,妄想是无形相的,那么这个“语”就无法显出这个义理了,相反过来的,

但是所有的言说实在是有能诠能显,表示心意与义理的作用,言说实在是有诠显、诠释义理,表示心意和义理的作用,

“而有显示”就是语言确实能够显示义理,能全释义理啊,所以它跟我们的妄想是不一样的,

如果同也不对,异也不对,是故言语跟妄想不能说是不同,也不能说是相同,不能说是异,也不能说是不异。

我再把它贯串一下,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和妄想到底为异为不异呢?

佛告大慧,言说与妄想,不能说异,也不能说不异,

所以者何呢?谓彼妄想为因,是因为有妄想而生言语的音声相,

大慧,如果言说相与妄想是不同,那么妄想不应当是言说为因,妄想不应当是言说,因为内心有妄想,想说话才产生语言,所以如果是不同,那么当然妄想不能是言说之因。

好,现在讲,如果就算相同,那相同就更糟糕了,语言跟妄想是相同,那相同就是无形相了,所以语言若同于妄想就无法显义,

可是语言不同于妄想,语言是有显示义理的作用,表示心意与义理的作用,

所以言语跟妄想,不能说异,也不能说不异,这样听得懂吗?够简单的嘛,所以说,脑筋放清楚,就够简单的。

【注释】

【“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言说与妄想二者,是相异,还是不相异。“不异”,即】(就)【是同。】

【“谓彼因生相故”:“彼”指妄想。“相”,指音声相。谓以彼妄想为因,而生音声相之果。】

就是内心有妄想,想说话才发之于语言,所以妄想是因,若言说,妄想不同,“异”就是不同,内在的妄想不应当是语言的因。

【“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一定是不同。

【若言说与妄想定是异者,则】(那么)【妄想不应】当【是言说之因。】因为有内在妄想的因才有言说的果相,

【因为因与】(跟)【果必】(一定)【是同类,若不同类,而】(则)【决定不同,必定不能成为因果之间的关系。如稻种可】以【出稻,麻可出油;

但】是【橘种决不能出稻,沙决不能出油,以因与果】一【定然互异故。】不同,【是故妄想与言说既然成为因果关系,则二者并非决定相异。

(因此可说,言说性即】(就是)【妄想性,以言说从】内心【妄想中来】的【。)】

【“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若言说与妄想定是不异,】相同,那二种如果说,语言跟妄想都是无形相的心,那么就麻烦了,

【那么言说与妄想即应】当就为(【同】)【成】同【一个,如是则言语不能显示(表达)心中之意:因为】言语已经成为如同妄想,那妄想是无形的,怎么显义呢?

因为【既】然【都是妄想,】语言跟妄想是同一个,那么因为都是妄想,【妄想只是无明,言说既是无明,无明】是无形象的,又不是语言,【怎样】(怎么能够)【显示或表达任何有意义之事?更何况能显示或表达义理?】

【“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而言语实有能诠显、表示心意及义理之作用,】要不然男众怎么表白对女众的追求,对不对啊,就是这样子啊,

【是故不可说言语与妄想是一而不异。是故,言语与妄想非一、非异。“不异”,即】(就)【是一,也就是】相【同。】

【义贯】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与“妄想”二者,“为”相“异”,抑】就是或,抑【“为不异?

佛告大慧:言说”与“妄想”二者,“非异”亦“非不异。

所以者何?谓”以“彼”妄想为“因”,】【而得“生”】出外在的【言语】(语言)【音声“相”之果“故。

大慧,若言说”与“妄想”】一【定是】不同【“异者”,则“妄想不应是”言说之生“因”,(以因与果应是自类,不应定然互异)所以言说与妄想不是异】就是【(非异);

“若”言说与妄想为“不异者”,】“不异”就是同,【则二者成为同一】个【,】那就更糟糕了,

【如是,】则言语就变成妄想,无形的妄想,【则言“语不”能诠“显义”理或】者是【心意。

(以二者若同,】那么言语跟妄想是一同的东西,妄想是无形相的,无形相怎么诠释义理呢?

(【则言语便成妄想,】)【妄想怎能诠显义理呢?)

然“而”言语实“有”能诠“显”表“示”义理及心意之作用,因此言语与妄想实非一(非不异)。

“是故”,言说与妄想“非异非不异”(非一非异)。】

说:佛法啊,听佛法头脑还要有点灵光,转过来了,然后有的人听经闻法,听到最后,就非一非异,然后就说,《楞伽经》讲的“非一非异”,

所以交代一个重点,然后师妈诵经也是这样,我问她说,师妈,这《弥陀经》是念什么?舍利弗又舍利弗 还是舍利弗,最后还是舍利弗啊,反正也搞不清楚状况,

所以懂的人脑筋转得够快,智商够高,反应也快,

那没有办法的人,就听听,结缘的,将来做出来的时候,那么你再好好地再看一遍,

我总不说等你开悟以后再继续讲下去,对不对?等你开悟以后再继续讲下去,讲到死也讲不完了,

所以你悟不悟,都要前进,每天都要订个二十页到二十五页,今天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太好了。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晚上要诵经,要不要诵经啊,不用,是吧?喔!我就不知道。不诵经,要不然,多上二十分,就不知道不诵经,不诵经啊。好,那休息吧。!下课。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三套(共5讲)
第三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宣讲日期:2013.04.06-2013.04.27

    (师父上人走上讲台,行至佛前,将胸前捧的法宝举至额前行问讯礼后至狮子座坐下。大众向师父问讯。礼师:请坐下。)

    请合掌。(大众合掌随师父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经文313:【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复次大慧,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这一段说明第一义谛它是证量的境界,是解脱的大自在的境界,不是语言相,不是言说相。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复次大慧,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1-1 开悟、大悟见性,契入第一义是真功夫,说无贪就真的无贪,说无嗔就真的无嗔,说不愚痴就真的不愚痴,而不是说众生卡在分别相或者无始以来的一个习气。

我们把这个经文稍微解释一下,大慧复白佛言:

世尊,“为言说”就是能言说之教,是不是能言说之教就是第一义呢?

或者是所诠之理,佛陀所说的法,佛陀所说的法就是所诠之理者是第一义?

那第一义到底是什么?是能言说之教?或者是所言说之理?所诠之理是第一义呢?

佛告大慧,这两种都不是,也不是能言说之教是第一义,也不是所诠之理,所说之法是第一义。

底下就解释问什么?所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这里要稍微注意:什么叫做第一义呢?

“圣”就是圣者,“乐”就是自证所乐的境界,是圣人自证所乐的境界。

换句话说,是真的有功夫,这一句话它在强调什么?真正开悟见性,入于究竟至圆至顿,无言说、无所说之第一义。

是什么境界呢?是实证的境界,是圣人真正契入涅槃的一种境界,

不是说说,不是能说,也不是所说,这是真正落实到心性的开悟。那个才是第一义。

所谓第一义圣乐,就是圣者自证所乐的境界。以圣教言说所入,“所入”就是契入之境界,才叫做“第一义”。

意思就是:第一义是每一个人心中实证的,证量的、唯心现量的境界,并不是说说而已。

意思是:开悟、大悟见性,契入第一义是真功夫,说无贪就真的无贪,说无嗔就真的无嗔,说不愚痴就真的不愚痴,而不是说众生卡在分别相或者无始以来的一个习气。

他不是说一说而已,就是第一义是真枪实弹的东西,非言说是第一义。

    1-2 真正的从心性上体悟,那就是“第一义”。非言说妄想觉观境界。

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就是圣智内自证,我们叫做修行人要有内证的功夫,内自证觉悟所得。

意思是:真正的从心性上体悟,那就是“第一义”。非言说妄想觉观境界,

那么“觉”呢?粗相叫做“觉”,我们说:觉悟、觉悟,那么心的细相就叫做“观”,所以“觉”后面补一个“观”,意思就是说:非言说妄想觉观所能及。

换句话说,没有能所,不是用你能觉所觉、能观所观可以达到的境界,

是故言说妄想,所以只要能言说妄想都不能显示第一义。

   1-3 只要是辗转因缘,众因缘所变化而起的,尽是生灭法,没有一法不是生灭法。生灭法,彼不显示第一义。证入第一义的人,他与世无争,不与个人争,因为内心里面没有妄想,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也不会跟整个社会过意不去,也不会跟整个国家过意不去,也不会跟整个人类过意不去。

第一义是实证的功夫,是真正的功夫,是真枪实弹的心性功夫,

文字上的言说者,语言跟文字是一体两面的,那么有形状的叫做文字,没有形状的就是言说。

那么只要透过言说呢?这些都是生灭相、动摇相,辗转因缘起,辗转因缘就是众缘和合,

辗转因缘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叫做环环相扣的缘起,叫做辗转因缘起,叫做环环相扣的因缘所起的这个法,

若辗转因缘起者,只要是辗转因缘起的,什么叫做辗转?

“若”就是只要是,只要是辗转,简单讲就是变化的种种因缘,转就是转变,转变、变化,种种的众因缘起者,怎么样?统统是生灭法。彼不显示第一义,

所以证入第一义的人,他与世无争,不与个人争,因为内心里面没有妄想,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也不会跟整个社会过意不去,也不会跟整个国家过意不去,也不会跟整个人类过意不去。为什么呢?

因为真正的第一义谛无言说,涅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出不入,

因此真正悟道的人是非常有涵养的,非常非常有修养的,为什么?

第一义就是没有能所,他也不会化作语言、文字,写了一大堆去批判人家、谩骂人家,他也不会在他行为上有攻击性,

他所存在的那一颗心就是佛的心,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那一颗心是佛的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所以,彼不显示第一义谛,是因为只要是辗转因缘,众因缘所变化而起的,尽是生灭法,没有一法不是生灭法。

统统是生灭法,生灭法,彼不显示第一义,第一义不生不灭。

   1-4 大慧,因为第一义谛超然绝待,无自也无他,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万法尽泯灭。所以法界一体,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

说大慧,因为第一义谛,他是超然绝待,没有自相,也没有他相,也没有共相,也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万相统统泯灭,法界一体。

所以自、他相无性故,无性就是空无自性,这个空无自性,无性就是空无自性,

从一个颗粒微尘,乃至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只要有相的东西,统统彻底的空性。

彻底的空性就是法界性。自他相无性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众生性,究竟之处并平等不二。

所以大慧,因为第一义谛超然绝待,无自也无他,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万法尽泯灭。

所以法界一体,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

因为第一义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大般涅槃的境界,

所以言说是动摇、是生灭的,它没办法显示第一义谛,

   1-5 言说妄想本来就是生灭法,它没有办法显示不生不灭、离相的第一义心。

复次大慧,随入自心现量,这个“随”很重要,就是随顺法性契入,

法性就是法界性,法界的共通性就是空性,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在觉知的众生叫做佛性,在无生命的角度来讲叫做法性。

法性是空性,绝对的空。佛性也是绝对的空性,所以其性并没有二性,

因此随顺法性毕竟空寂,契入自心现量。原来万法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出来的,

那么随顺法界性的毕竟空性,契入了我们的自心现量境界。

如实证知种种的外相都是虚妄,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一切外性,外性非性就是一切外法之性统统空无自性,

那么,万法只是唯心所现,所以离一切相,

因此你想要契入我们的第一义谛,佛所讲的第一义谛,那千万不能执着,

任何的执着、取著内外一切法,乃至言说相、所说法,统统没有办法显示第一义谛,因为一切外性皆空无自性,

是故言说妄想本是生灭,所以言说妄想,所以我们了解言说妄想本来就是一种生灭,这生灭法没办法显示离相的第一义,

“义”的后面加一个“心”,那么“心”当然究竟义就是“性”了。心性、心性,

所以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是故,言说妄想本来就是生灭法,它没有办法显示不生不灭、离相的第一义心。

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包括说法,也不要被法黏住,何以故,所有的法都是善巧方便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