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1-6 言说妄想本来是一种生灭,没办法显示离相的不生不灭的第一义心,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那么整句师父把它贯穿一下,说: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能言说之教即是第一义谛?为所诠之理、所说之法是第一义?

佛告大慧,不是能言说之教、能言说之法、能言说之教是第一义谛。亦非所说之法、所诠之理是第一义。

所以者何?谓第一义谛是自证的功夫,自觉圣智的一个实证的功夫,是真枪实弹的东西,只要你依圣教的言说,所契入的真实的境界,才是第一义。非能言说是第一义,

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觉悟所得,非言说妄想觉观的境界所能及,是故言说妄想没办法显示第一义,

文字上的言说,是透过我们腹部、候、牙齿、舌头,然后吹气,有这个气息,

所以文字上的言说是动摇的、是生灭的,他是辗转因缘而发出来的音声言说,

如“若”就是只要是,辗转变化众因缘而起的,尽是生灭法。统统是生灭法,彼不显示第一义。

大慧,因为第一义谛是超然绝待,无自无他,一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俱泯,法界进入一体的毕竟空性,

所以自、他相无性,空无自性,言说相没办法显示第一义,

复次大慧,只要随顺法性契入毕竟空寂,入自心唯心的现量境界,如实地证知种种的外相都是虚妄,一切外法之相都非性,就是皆空无自性,

只要你心能够离一切相,才有办法契入第一义谛,不是一些凡夫执着这个、执着那个,

所以只要你内心执着,内心里面,内法、外法一切诸法,妄想言说相都不能显示第一义谛,

是故言说妄想本来是一种生灭,没办法显示离相的不生不灭的第一义心,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1-7 我们听经闻法,那些是有生灭相,真正的不生灭相,在你的内心那一颗清净心,无所住、无念、无住、无相的心,所以,师父能做增上缘,但是重点在你肯放下,肯无住,肯去除妄想的无念境界,无所住的境界,重点还是在你个人。

【注释】

【“为言说即是第一义”:是否如来文字言说之教,即是第一义?这是表“能诠之言”是否是第一义。】

【“为所说者是第一义”:或是其所说、所诠之理是第一义?这是表“所诠之理”是否为第一义。】

【“谓第一义圣乐”:谓第一义者乃是圣者自证所乐之境界。】

【“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是故,依圣教言说去修证,所契入之境界,方是第一义,并非言说本身即是第一义。】

这一点非常非常地重要,意思是说我们听经闻法,那些是有生灭相,

真正的不生灭相,在你的内心那一颗清净心,无所住、无念、无住、无相的心,

所以,师父能做增上缘,但是重点在你肯放下,肯无住,肯去除妄想的无念境界,无所住的境界,重点还是在你个人,

所以加被有两股力量,可以加被让你成就佛道,

一、十方诸佛诸大菩萨加被,我们平常念佛诵经。

第二、你的自性般若智慧加被自己,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求佛菩萨加被你,你一定要给你自己般若智慧,你要加持自己,

就是你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真正的心性的功夫,而不是说听经,听一听、听一听,回去了习气一大堆,与人斗争,起贪、嗔、痴、慢、疑。

这个就是听经闻法,要契入真正的第一义谛,而真的真实的受用法,而不是在语言、文字、听经闻法里面,

所以师父最多给你增上缘,而真正的就是你自己,你要不要、愿不愿意自己给自己一次机会,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成佛,没有办法,

所以人家问赵州和尚,说:“什么是禅?怎么修呢?”他说:“你等一下,我去小个便,去上厕所。”

禅宗祖师也告诉他,你看,连这个这么简单的小便,都得自己来,何况成佛?

这么简单的,禅,连个小便都得自己来,何况你那个心性,别人能帮你悟吗?

所以我们求三宝加被我们,但是我们一定要给自己加被,加持自己,用般若智慧加持自己,

怎么样用般若智慧加持自己呢?烦恼少一点,执着少一点,不百般计较,离一切相,慢慢来,慢慢来……一下子可能没办法,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进入佛教的核心,就是自己来,你不肯放下,佛也没办法,佛也没办法。

    1-8 第一义不生不灭,湛然常寂,不动不摇,不属因缘和合而起,岂是由生灭、动摇因缘而起的言说之相所能显示的呢?这是第一个原因。

【“非言说妄想觉境界”:“觉”,】就是【觉观。心的粗相叫】做【“觉”,细相叫】做【“观”。谓第一义不是言说妄想觉观之境界。】

【“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所谓言说,是由有生灭、会动摇,几经展转变化的众因与众缘和合而生起。

所谓“生灭”者,如音声、风息之相,乃至能生此风相的妄想,都是念念生灭。

“动摇”者,指音声、风相与头、胸、喉、唇、舌等诸处,皆因】为【要出声而不住地动摇。

“展转”,音声、风息自下而上,几经展转变化,故】(所以)【称】为【展转。】

【“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第一义”:若由展转变化之众因缘和合而生者,彼法则不能显示第一义。

因为若是展转因缘而生,则是无常法,而第一义非无常法:

第一义不生不灭,湛然常寂,不动不摇,不属因缘和合而起,岂是由生灭、动摇因缘而起的言说之相所能显示的呢?这是第一个原因。】

   1-9 第一义超然绝待,无自无他,人我相泯,法界一体,而言说相则有自他、问答、对待等之相。因此不能显示泯绝自他相之第一义,这是第二个原因。

【“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于第一义谛】当【中,自相、他相皆】(都)空【无自性;

因为第一义超然绝待,无自无他,人我相泯,法界一体。】

法界一体,修从哪里修呢?从离相,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假”就是相,六祖讲的嘛!

万法无有真,万法没有一种东西他是真实的,所以不值得我们这样,时时地去追求,时时地、苦苦地去执着,万法无有真嘛!离假一切真,是不是?

世间的真相是什么?世间的真相就是万法都是假相,这个是世间的真相,

所以,因为第一义超然绝待,无自无他,人我相泯,法界一体,而言说相则有自他、问答、对待等之相。因此不能显示泯绝自他相之第一义,这是第二个原因,

这一点还有很重要,一个法 师或者居士、团体,那一颗斗争的心就不是第一义谛,这个很重要的,

真正一个悟到第一义谛的人,是非常非常有包容性,而且是不会执着任何的自己一个我执、我见,而跟人家搞得不愉快。

在座诸位!那个人,很简单,一个人对抗全村庄的人,那个人就是没契入第一义谛,那个人绝对不可能是开悟,

开悟的人哪到处跟人家过意不去?不会这样子的,

所以师父重复地讲说,修行跟修养等同重要,越有修行的人就越有修养,越有修养的人,他就越有修行,它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越有修行的人,他就越有包容,所以在这个团体里面,你也可以看出,哪一个是真的契入佛法?真的是受用,守规矩的、低调的、默默地做的,那个人就真的有功夫,他不会一直吹嘘、自我膨胀,不会这样子的。

【而言说相则有自他、问答、对待等之相,因此不能显示泯绝自他相之第一义。这是第二个原因。】

   1-10 第一义者,乃为圣者随顺法性而契入自心现量,故如实证知种种外相皆悉虚妄,一切外性皆无实自性。而言说者则是取着自心及内外诸法,故言说不能显示第一义。这是第三个原因。

【“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

谓第一义者,乃为圣者随顺法性而契入自心现量,故如实证知种种外相皆悉虚妄,一切外性皆无实自性。

而言说者则是取着自心及内外诸法,故言说不能显示第一义。这是第三个原因。】

所以不著一法,名为正法。不著一见,名为正见。不著一知,名为正知。不著一相,名为实相。万法里面动念即乖,动念即乖。

所以我们心性里面没有内、外法,完全是唯是一心,唯是自性清净心的第一义谛,无诸内、外。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11 这一段重点再提示一下,这一段说明第一义谛它是证量的境界,是解脱的大自在的境界,不是语言相,不是言说相。

【义贯】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文字“言说”之教“即是第一义?”或“为”其“所”诠“说”之理“者是第一义?

佛告大慧:非”能诠之“言说”本身即“是第一义,亦非”其“所”诠“说”之理“是第一义。

所以者何?谓第一义”者,乃是“圣”者自证、所“乐”之境界。

是故,依圣】教【者之“言说”而修证,“所”契“入”之境界,方“是第一义”,并“并非说”本身即“是第一义”。

简言之,“第一义者”,乃为“圣智”内“自”证“觉”悟“所得”之境界,而“非言说妄想觉”观所能及之“境界。是故言妄想不”能“显示第一义”。

其原因有三,第一,因为文字“言说者”,系由有“生灭”、会“动摇”来去、几经“展转”变化之众“因、缘”和合而生“起。

若”是由“展转”变化之众“因缘”和合而生“起者”,则是无常法,

而第一义非无常法,(以第一义不生不灭,湛然常寂,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属因缘和合而起,岂是由生灭、动摇因缘而起的言说之相,所能显示的】第一义谛【呢?)

是故,“彼”言说法“不”能“显示第一义”。

第二,“大慧”,因】为【第一义超然绝待,无自无他,人我相泯,法界一体,

故】(所以)【“自”相、“他相”皆“无”实自“性”可得“故”,

而言说问答有自他、对待之相,是故“言说相不”能“显示”泯绝自他对待之“第一义。

复次”,第三,“大慧”,第一义者系为圣者“随”顺法性】法性就是毕竟空寂,毕竟空性叫做法性,诸法共同之性就是空。【而契“入”一切法皆为“自心现量”之甚深理智,

“故”如实证知“种种”外“相”悉皆虚妄不实,一切“外性”皆“非”有实自“性”,但自心现,

故】(所以)【离一切相,岂是彼取著自心内外一切诸法之妄想言说相所能显示的呢?

是故“言说妄想不”能“显示”此离相之“第一义。

是故大慧”,应“当”善“离言说”所起之“诸妄想相”。】

这一段重点再提示一下,这一段说明第一义谛它是证量的境界,是解脱的大自在的境界,不是语言相,不是言说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经文314:【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诸”法之“性”本“无”有实“自性”。既无自性,故“亦复无”有“言说”可得而说之,此离言绝思之境界,即是第一义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

    2-1 一切法性的自性,或者是妄想所生的言说法呢?都不实在的,像影子,了不可得。只有对自己契入自觉圣智的佛弟子,诸大菩萨,怎么样?才能够所显示的实际的境界。

诸性无自性,就是诸法、一切法之性呢?其实都是空无自性,也没有任何的言说,

言说是后人所创造出来的,只要是创造出来的就有增有减,不是法界本然,

这种甚深的,能空跟所空都不可得,愚夫是很难去理解跟开悟的,

一切性自性,一切的万法之性,其实都空无自性,一切性的本来之性都是空无自性,一切法的自性以及妄想所生的言说法呢?都不是实在的。所以叫做一切性自性、言说法、怎么样?如影。

上面这两句,这两句要一起看。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意思是说一切法性的自性,或者是妄想所生的言说法呢?都不实在的,像影子,了不可得。

接下来,自觉圣智子,只有对自己的本性契入,叫做自觉圣智,“子”当然就是佛子,“佛子”当然就是菩萨。

说:只有对自己契入自觉圣智的佛弟子,诸大菩萨,怎么样?才能够所显示的实际的境界。

“实际”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实际。“实”就是真实,“际”就是本际。或者是“实”就是如实,“际”就是本际。如实本际,当然就是真如的境界了,

我所说,这才是我释迦牟尼佛所作的常恒妙说。

   2-2 为什么很多的修学佛道或者是一些佛七、禅七,为什么要叫你禁语?这禁语的本来的面目,就是叫你体悟法界性本来就没有任何的言语。

【注释】

【“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诸法之性本无有自性。既】然【无】有【自性,故】(所以)【亦】(也)【无有言说可说,故】(所以)【诸法为离言说相;

若有言说,但是众生自心妄想,非诸法之自性。是故法性本绝言思既绝言思,即是第一义空。】

所以为什么很多的修学佛道或者是一些佛七、禅七,为什么要叫你禁语?

这禁语的本来的面目,就是叫你体悟法界性本来就没有任何的言语。

而且散心杂话、信施难消,所以很多的禅堂都是禁语,像我们木屋的佛三也是绝对的禁语。

这个禁语有好处,那三天好好地体会第一义谛,没有言说的第一义谛,

我们这一辈子其实言说已经够多了,而且我们所有的言说都是废话,浪费太多太多的生命了,

所以我们在佛三或者是佛七、或者是禅七呢?只要你有因缘参加这个团体的活动,或者八关斋戒啊,那一天自动禁语。

这样比较容易跟第一义谛相应,不要说来打八关斋戒叽叽喳喳,又讲了一大堆,这样不好,这样没有办法离言绝思,没办法。

   2-3 【能空、所空皆空,即】(就)【是第一义圣智大空】。

【“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空空”即】(就是)【“能空”固然空,“所空”亦】(也)【是空。

上面一个“空”字即】(就是)【指“能空”本空之“空”;下面一个“空”字则指“所空”亦空之“空”,故】(所以)【成】为【双空。

能空、所空皆空,即】(就)【是第一义圣智大空;】

第一义圣智大空,不是“悾悾”(台语),“悾悾”是没有智慧的人,

【第一义大空之境】界【,泯绝一切相,更无言思可得。

此二句谓:如是言思俱绝之甚深第一义空空之义,唯自觉圣智所得之妙,愚痴凡夫则不能了知。以不能了知绝言空空之义,故妄起言说。】

    2-4 这四个字在告诉你,“常恒妙说”是佛一辈子的重点,统统叫你开悟见性,叫做“常恒妙说”。

【“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然一切法性之自性,以及妄想所生之言说法,皆不实如影、如响,】如空谷响,【了不可得。】

【“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惟对已契入自觉圣智之佛子,所显示之实际境界,方是我所作之】(的)【常恒妙说。】

后面这四个字在告诉你,“常恒妙说”是佛一辈子的重点,统统叫你开悟见性,叫做“常恒妙说”。

    2-5 佛讲“无常”,是为了破凡夫的执着。佛陀讲“常”,也是给二乘人一点点希望,佛陀讲佛性非常非无常,是为了绝对契入第一义谛的至圆至顿的如来藏性。所以讲:佛性非常非无常,因为某一个时空讲的法不一样,那么我们要了解究竟义的重点就是常恒妙说,就是讲如来藏性。

佛陀讲无常法,万法刹那无常,在《楞伽经》后面那一段,最后破这个无常的执着。

佛为什么讲无常?这是因为破除所有的愚痴凡夫着于色、声、香、味、触、法,

哎呀!我自己的自相、共相,我的依报、正报,所建立的种种妄想,以为是永远是我的、我所拥有的。

所以佛用无常法破除,这是第一个步骤,

那如果无常法,这样破除这个、破除那个,那么万法都是无常,那涅槃怎么得来?万法皆是无常,无常就是断灭啊,对不对?

所以说,佛讲无常是为了破众生执着这个生命是永远存在的、不会死的,才讲无常,

讲无常,无常尚且不是佛的本意啊!那后面有讲得很清楚啊!所以讲缘起法,

讲无常法,都是在告诉世间,世间都是败坏之相,不要太执着,这是第一个步骤。

接下来,佛陀讲万法唯心现量,它不是无常法,如果万法是无常,那就是变成断灭了,那么我们无量亿劫来,所修的福、慧、善根、福德,那就变成断灭,所以法不是无常的东西,

若说万法~,佛性若说无常,那么无量亿劫来的,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即成断灭。

法当然不是无常,所以佛在这个角度又说涅槃是常。

可是又怕二乘人,二乘人就执着一个常,一个常,我们有涅槃的常,

佛为了再进入绝对的万法唯心现量的境界,又告诉你:佛性非常非无常。

所以佛讲“无常”,是为了破凡夫的执着。佛陀讲“常”,也是给二乘人一点点希望,

佛陀讲佛性非常非无常,是为了绝对契入第一义谛的至圆至顿的如来藏性。

所以讲:佛性非常非无常,因为某一个时空讲的法不一样,那么我们要了解究竟义的重点就是常恒妙说,就是讲如来藏性。

十方三世一切佛,只有大悟见性才能成佛,这是不二条,没有第二条道路的,

因此我们说,譬如说一个人不识字,没读书,那么,哎呀!我们的家长就会告诉你说,哎呀!你要好好地念书,至少你得念小学毕业,小学毕业比喻作证阿罗汉果。

小学毕业了,念了六年了,拿到了小学毕业证书,佛陀说还不够,上面还有初中,喔!再继续证缘觉果,缘觉果还不能生知足咧!是不是?

初中还不行,还再继续念高中,还有菩萨的六度万行,最后成佛果了,大学毕业,

当然我这是指个比喻啦,当然后面什么硕士、博士,这个只是个比喻,

就是说慢慢地引导,那是小学的程度,初中、高中、大学...也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这个四种圣人的法界,四圣法界。佛还是一样,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来,

所以终究义,《楞伽经》的后面讲,终究义只有: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他,就像《法华经》讲的:除佛方便说。

所有的法统统叫你契入如来藏性,就是叫你开悟见性,因为不生不灭的真如,才有办法成佛。

   2-6 唯对已契入“自觉圣智”之佛“子”,所显示之“实际”境界,方为“我所”作之常恒妙“说”。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法之“性”本“无”有实“自性”。

既无自性,故“亦复无”有“言说”可得而说之,此离言绝思之境界,即是第一义空。

如是言语道断,心行处之“甚深”第一义谛“空空”之“义”(能“空”与所“空”二俱空寂),唯自觉圣智所得之妙境,

“愚”痴凡“夫”则“不能了”知,是故妄起名言。

“一切”法“性”之“自性”,以及“言说”之“法”,皆不实“如影”、如响,了不可得。

唯对已契入“自觉圣智”之佛“子”,所显示之“实际”境界,方为“我所”作之常恒妙“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315:【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这一段在告诉你,怎么样是最快成佛?重点还是一个“离”,离一切相,重点还是一个“离”。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3-1 能离相的人,我们的心性就得到了免疫。诸位,我们今天感染了病毒,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够。

这一段在告诉你,怎么样是最快成佛?重点还是一个“离”,离一切相,重点还是一个“离”,

翻回来473页最后第一行,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

世尊,惟愿为说离,你看这个“离”字,只要修行的人就得在这边下很大很大的功夫,“离”字要下很大的功夫,

众生看到什么相就被黏住了,看到什么相被黏住了,所以不被相黏住的人是圣人,他有保护的、本性的免疫。

能离相的人,我们的心性就得到了免疫。诸位,我们今天感染了病毒,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够。

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染上三毒?就是我们心性的免疫系统不够,

那心性的免疫系统要够,怎么样能够注入一针免疫系统,就是离相,离相是心性的免疫系统。

诸位!如果一个人,着相的人,这一辈子不管怎么修行,就是很累,而且达不到效果,很辛苦,很辛苦。

简单讲,放不下的人,别想说你跟人家修什么行,那不可能的,

要真实的放下的人,那个才能够有一点点讯息,跟修行才有一点点讯息。

佛这样说,你不这样做,与佛法不相应,那坐在这里听听,只是结一个缘。

    3-2 外道讲“非常非无常”,佛也讲佛性“非常非无常”,你看名相完全一样,但是所契入的心境完全不一样。外道讲“非常非无常”,是因为疑惑不定,对常跟无常的究竟空无自性的道理不知道;佛也讲“非常非无常”,意思是:佛性不落两边,佛性不落常也不落无常,这才是佛的真义、本意。

外道讲“空”,佛教也讲“空”,可是外道那个“空”是顽空,知道吗?断灭的东西,可是佛教讲的空,那是第一义谛,体、相、用具足,那完全不一样的心境的。


说世尊,惟愿世尊说离一,“一”就是一切的妄见,这底下就是外道的四句,

四句之过:一、异、俱、不惧,这是一切妄见、恶见的根本,叫“离四句”。

都是一直重复这样讲,离一见,离异见,“俱”就是亦一亦异,那么“不惧”就是非一非异。

有见,翻过来,无见,中间少了“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

离常见,离无常见。也要离亦常亦无常见,离非常非无常见。

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下,外道所讲的“非常非无常”,是因为不了解“离两边”,

在座诸位!佛也告诉我们,佛性“非常非无常”,这里外道也变成一个叫做“非常非无常”,名相完全一模一样,可是记得,心境完全不一样。

外道所讲的“非常非无常”,不是离两边,而是说:嗯,讲常也不对,心中疑惑不定,嗯,万法讲无常也不对,大概不对吧,所以那种疑惑的心,矛盾的心充满外道,

因此名相统统一样,但是所契入的心境完全不一样,

因此千万不要在语言里面、文字里面打转,最重要的是在心境,

外道讲“非常非无常”,是因为疑惑不定,对常跟无常的究竟空无自性的道理不知道,

佛也讲“非常非无常”,意思是:佛性不落两边,佛性不落常也不落无常,这才是佛的真义、本意。

在座诸位,你这样随随便便,你的朋友啊,随便一谈,谈话,他就说:你们佛教讲的那个四大皆空啊,对不对?那个也空,那个也空啊!佛教,佛也讲什么?确实啊,讲四大皆空啊!

不过他那个世间人讲的那个“四大皆空”,你认为他懂得佛的道理吗?对不对?他嘴巴也是讲“空”啊!是不是?

可是我们真正地体悟到佛的真理,我们也是讲“空”啊!

可是两个人的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知道吗?

所以我么就知道,不是书写得很好的人,或者说,哎呀!文章发表得很好的人,那个就是很有修行的,

诸位!要了解不要被语言、文字所骗了,所以,你写书有的东抄抄、西凑一凑,那个可以,要是真的上台演讲,那个是真正要悟了,这个就不是语言、文字的东西。你要悟了,它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法,

所以你看看,外道讲“非常非无常”,你看名相一模一样,佛也讲佛性“非常非无常”,你看名相完全一样,

外道讲“空”,佛教也讲“空”,可是外道那个“空”是顽空,知道吗?断灭的东西,可是佛教讲的空,那是第一义谛,体、相、用具足,那完全不一样的心境的。

    3-3 诸位,你看,你随入如来地相,为什么到最后一定要会入如来地相?因为就是要成佛嘛!要成佛嘛!

接下来,一切外道所不行,“不行”就是一切外道没有办法达到佛陀契入涅槃第一义谛的功夫,所以一切外道所不能行之境界,

诸佛所行是什么境界呢,“诸佛所行”就是自觉圣智所行的境界,就是自己证悟,自己契入,法不由外得,即心即是佛。

离妄想自相,“离”还是一个离的功夫,佛陀是离妄想自相,当然也离妄想的共相,入于第一义真实之义。

诸地相续,“诸地”就是一种菩萨的阶位,相续不断,一地一地相续不断,渐次地,怎么样?层层上上增进而得自性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

所以诸位,你看,你随入如来地相,为什么到最后一定要会入如来地相?因为就是要成佛嘛!要成佛嘛!

    3-4 我们说“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智慧花开,才能见真佛,有没有搞清楚啊,不是一朵莲花慢慢地开,不是这样的意思啊!

所以我们一般人啊,就讲:“哎呀!我现在念佛,生命来不及了,赶快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你要不要看一下光盘啊?”“嗯,不要,时间来不及了,无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听经闻法,那个都不是实修,只有我们这样关起门来。”

不看、不听、不闻,也不晓得佛义是什么?就偏偏妄想也断不了,然后烦恼也断不了,人我执也断不了,

然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来他好像在实修,事实不然,对佛的心性、法,完全不知道,边念边烦恼,我执法执,自相有存在,共相还是存在,对空义的第一义谛道理还是不能体会。

所以这个善根、福德、因缘,等等等等…有一天,啪!契入第一义谛大空,一刹那间,与佛心相应,那念得那一句佛,就是真正的佛了。

喔!原来弥陀不从他得,万法唯心现量境界,弥陀是心性里面的弥陀,原来净土在我们的心性当中,方便说有阿弥陀佛来接引,对不对?

所以我们说“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智慧花开,才能见真佛,有没有搞清楚啊,不是一朵莲花慢慢地开,不是这样的意思啊!

花开见佛,花开哪里见佛啊?你家的后园花开了那么多怎么不见佛?对不对?智慧花开,即见真实的佛,

所以我们解读,都是在相上里面硬撑、硬搞,对不对?

   3-5 造恶的众生临命终至诚忏悔,佛也是现前。平常用功能够伏惑,佛也现前。开悟见性,佛也现前。究竟见法界,大悟第一义谛,佛也现前。为什么?所现的佛,佛相不一样啊!为什么会分九品莲花?九品莲花就是境界不一样啊!去的这个功夫不一样啊,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功夫不一样啊!才分九品啊!所以净土法门很平等的,你造什么善根、福德、因缘,适合那一品就进去啊!

你如果不了解,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你还以为那个“西方”,是在东方以外一个西方,那就完了,

万法不离心性,“西方”表法的,喔!“西方”是心性里面的西方,方便说是“西方”,“西方”里面是心性的西方,

所以当我们临命终一心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显现,以众生位来讲,佛有来接引,

但真正的是一心不乱,与佛相应,佛本来就不来不去嘛!这个道理你要懂嘛!

佛性本来不来不去,佛什么时候来接引你?那是站在众生的角度,给他一个鼓励。

那重点在哪里?重点还是在造恶的众生临命终至诚忏悔,佛也是现前。平常用功能够伏惑,佛也现前。开悟见性,佛也现前。究竟见法界,大悟第一义谛,佛也现前。

为什么?所现的佛,佛相不一样啊!对不对?为什么会分九品莲花?九品莲花就是境界不一样啊!去的这个功夫不一样啊,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功夫不一样啊!才分九品啊!

所以净土法门很平等的,你造什么善根、福德、因缘,适合那一品就进去啊!

有的人就说:“哎呀!能去就不错了,是不是啊?只要去就不错,这样得少为足、裹足不前,不行啊!是不是?

”你说:“哎呀!我下品下生就去了。”是没有错啦,你万一下品下生那都达不到咧?那就跑到哪里啊?是不是?

就像一个坏学生就说:“我考六十分就够了。”每次考,每次不到六十分,是不是?

你要考,我要考一百分,他就用功、用功,虽然一百分不到,可是掉下来至少还有九十五、九十分嘛!对不对?

要这样子,你要去往生哪一品?我要往生上品的。然后内心里面就讲说:反正我这一辈子没希望,上品?哈哈,讲什么玩笑的!没有什么信心啦。没有什么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3-6 随入如来地,是什么样?这个自利自行圆满的时候怎么样?无开发本愿,就是要利他

所以说,随入如来地,是什么样?这个自利自行圆满的时候怎么样?无开发本愿,就是要利他,

所以随入如来地相是自利,无开发本愿,“无开发”就是无功用行,用真如自性显露出来的本愿来利他、来利益众生,

所以随入如来地相是自利,无开发本愿就是不违本誓,

你一定要发愿要度众生,只要你有能力,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时间出时间,有空间的出空间,尽力而为,往生极乐世界,品味也比较高。

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什么叫做“无边相行?”

譬如众色摩尼宝珠,这个摩尼的境界,这摩尼宝珠的境界,没有什么颜色,但是什么色来?它就是显什么色?汉来汉现,胡来胡现。

这个譬如众色摩尼境界,它在普于一切佛刹现无边菩萨的地相,叫做“无边地相。”无边地相,这个就是利他的行相,

    3-7 那么自心现趣部分之相,这个话讲回来,说自利,说利他,其实万法仍然是唯心现量境界。

那么自心现趣部分之相,这个话讲回来,说自利,说利他,其实万法仍然是唯心现量境界,

自心现趣部分,“部分”就是差别,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差别,自心唯心所现的,“趣”就是趋向某一部分,趋向某一部分,趣部分,也就是差别的意思。

自心现趣部分之相,就是自心所现的现量境界,显现了种种万法的差别之相,万法差别之相,其实就是一颗真如之心所显现出来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了解,一切差别之相怎么样?一切诸法差别之相就是实相,

所以,凡夫见相,种种差别之相,圣人见体,体不生灭,就是平等,所以,了知一切诸法差别之相,当体即空就是实相。

   3-8 除了佛有正见以外,其他统统是妄。你要是用一个“离”字的功夫,就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

就是离如是等妄想自性所起,妄想自性所起,起什么?会起自相还有共相,

那个“相”那要用两次,自、共相,自相跟共相,这个“见”一定要补一个字,叫做“妄”,虚妄的“妄”,这样你就看得懂了,

离如是等妄想自性所起的自相、共相的妄见,因为除了佛有正见以外,其他统统是妄。

你要是用一个“离”字的功夫,就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3-9 师父把它贯串一遍啊,诸位再看一下,这一段教你,你怎么样最快速地成佛,就是在这个“离相”,离见、离相、离法、离自共相去下功夫,要怎么样最快速地成佛呢?

师父把它贯串一遍啊,诸位再看一下,这一段教你,你怎么样最快速地成佛,就是在这个“离相”,离见、离相、离法、离自共相去下功夫,要怎么样最快速地成佛呢?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要怎么样能够快速成佛?惟愿世尊告诉我们,

如何能离一见、异见,亦一亦异见、非一非异见、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见”就是相,有相就一定有见,

如何能够离常见、无常见,亦常亦无常见、非常非无常见、一切外道所不能行的境界?

唯有诸佛所行的自觉圣智所行的境界,才有办法达到离一切四句相,离妄想自相、离共相才能入于第一真实之义。

这一句话就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自相、共相就是离一切相。

诸地相续不断,渐次层层上进,再继续增进,而得自性清净之相。

得清净之相,随入如来的真如地,就是随入如来真实的地相,这个是自利。

同时不坏大悲心,无开发本愿,这是利他之相。

无功用行,这个时候就像摩尼宝珠的境界,普于一切佛刹,现无边菩萨地相。

虽然现这个菩萨的无边地相呢?仍然是自心唯心所现的差别相,唯心所现的差别相,其实就是平等真如相,

这个时候,佛弟子了知一切诸法虽然有千差万别,可是当体即空,离一切相,这个就是真如实相,这个真如实相,

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就是离相修行,离于如是等妄想自性所起的自相、共相所起的妄见,

这个加一个“妄”就更清楚了,除了佛有真见、真实见,一切众生都是妄见。

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很快你就能成佛,就是在离相下功夫,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3-10 【“一、异、俱、不俱”】,这就是有名的“四句”,也就是一切妄见、恶见的根本。众生之所以不得见真者,常为此四句恶见之所害。因此冀真修者,必以离四句为首要之务,四句不离,则迷惑障难,横鲠于道。鲠在道上。

【注释】

【“一、异、俱、不俱”:“一、异”,即同、异。“俱”,即】(就是)【亦一亦异。“不俱”,即非一非异。

这就是有名的“四句”,亦即】(也就是)【一切妄见、恶见的根本。

众生之所以不得见真者,常为此四句恶见之所害。

因此冀真修者,必以离四句为首要之务,四句不离,则迷惑障难,横鲠于道。】鲠在道上,

【四句若】(如果)【离,则百非俱遣,】“百非俱遣”是什么呢?

禅宗里面讲说,说似一物即不中,“似”相似的似,说万法好像哪一种东西,

说似一物即不中,也就是百非俱遣,一相也不对,异相也不对,亦一亦异也不对,非一非异也不对,这就是禅宗讲的,说似一物即不中,

【真性便孤然独露,无有遮障。

以世尊于上偈中,最后说:“实际我所说”,大慧菩萨欲令法众皆见于实际,故有此问。】

【“有、无、非有非无”:这中间省略了一句“亦有亦无”。完整的四句应为: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常、无常”:这里省讲了两句,具言应是: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一切外道所不行”:此离于四句之境界,为一切外道所不能行之境。】

“自觉圣智所行”:而为诸佛自觉圣智所行之境界。】

   3-11 为什么叫“无功用”?“无功用”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进入不生灭的状态,要功用,简单讲,就是还有微细的生灭,要无功用,这个就是无作,用不生灭的本愿力,【普入佛刹度生。】

【“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谓我等若能远离四句之过,则能离于一切妄想计著之自相、共相,而趣入于第一真实之义境界。】

【“无开发】无开发就是无作、无作法,无开发【本愿”:“无开发”,即】(就是)【无功用。谓以无功用之本愿力,】

为什么叫“无功用”?“无功用”就是在这个时候,是进入不生灭的状态,要功用,简单讲,就是还有微细的生灭,要无功用,这个就是无作,用不生灭的本愿力,【普入佛刹度生。】

【“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譬如能显众色之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没有色,但是它能显所有的色,【所现之境界,菩萨亦如是,普于一切佛刹现无边菩萨地相之利他行。】

【“自心现趣部分之相”:“部分”,】(就是)【差别之义。谓令诸众生了知自心现所趣差别境界之相。】虽然差别,但是仍然是真如一相。

【“一切诸法”:及了知一切诸法之实相。】

【“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若得离于如是等由妄想自性所起之自共相妄见。】

   3-12 “不共境界”就是只有佛有办法,所以,在这里有一个重点,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佛弟子是非常光荣的,是非常荣耀的,哎呀,我这一辈子很不容易碰到了正法。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为”我阐“说离”于“一、异、俱”、(亦一亦异)、“不俱”(非一非异);

及离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以及离于“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离于如是等种种四句之真实道。

此为“一切外道所不”能“行”之境界。此离四句,绝名言者,乃】是【诸佛“自觉圣智所行”之不共境界。】

“不共境界”就是只有佛有办法,

所以,在这里有一个重点,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佛弟子是非常光荣的,是非常荣耀的,作为一个佛弟子,世间人讲,是值得骄傲的,

当然这一句不是真的骄傲,是值得安慰自己的,哎呀,我这一辈子很不容易碰到了正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3-13 诸位!学佛有三种最困难的,你一定要背起来,从愚痴的凡夫到成佛,有三种最困难的,一、入佛正见难,二、入佛三昧难,三、自觉圣智难,古来大德都跟你讲,这三种都是学佛佛道最困难的。

诸位!学佛有三种最困难的,你一定要背起来,从愚痴的凡夫到成佛,有三种最困难的,一、入佛正见难,二、入佛三昧难,三、自觉圣智难,

古来大德都跟你讲,这三种都是学佛佛道最困难的,一、入佛正见难,七十亿的人口,佛弟子占了几亿?这几亿里面,是看到相?还是真实的?

好,修了观,内观或者四念处,我们随喜赞叹,但是还有能观所观,

再来,再契入佛的正知、正见,究竟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的知见、正见,这个难,

所以,第一个入佛正见难,入佛正见就是要成佛了,入不生不灭的佛的正见,这个太难了,

第二、入佛三昧难,我们今天所有的痛苦,都是心中没有定,心中翻来覆去,

就像睡不着觉一样,我们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会翻来覆去,很辛苦,睡不着,翻来覆去很辛苦的,

我们内心里面也是翻来覆去,生生灭灭,灭灭生生,他是过的日子是很痛苦的,

所以为什么众生过的日子是很痛苦的?而诸佛菩萨过的日子是解脱、是喜悦的,

因为诸佛菩萨有自性的三昧,因为他契入不生不灭,心就一定用般若智慧的定,

这定里面有慧,慧里面有定,定慧均等叫做“禅那”,

所以,第一个叫:入佛正见难,二、入佛三昧难,第三叫做、自觉圣智难,

要开发自己的究竟,自觉的圣智就是,简单讲,这个人上根利智,自己很能够洁身自爱,也很能够觉悟自己,这个难,

因为所有的众生都卡在无量劫来的种子跟习气,道理统统知道,可是做不到,

这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微细的种子难断,微细的习气难断,

所以说,自觉圣智难,要像佛这样子的,那太难了,

我们生命又这么短促,要体会到佛这样的境界,太难了,

一个贪,你就断不了了,怎么入佛的境界,一个嗔恨心,没有脾气就很难了,

财、色、名、食、睡现前,到底有几个突得破的?要像佛这样体会自觉圣智,那真的太难。

    3-14 不随顺法性,不随顺诸法毕竟空性,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佛。意思就是:你空不掉那个贪、瞋、痴,空不掉内心的妄想,空不掉你的财产,你的正报、依报,你就永远不能成佛。

【我等诸主菩萨若亦能离于四句,则能远“离”一切“妄想”计著所起之“自相”与“共相”,而“入于第一真实之义”境界。

如是则得于菩萨“诸地”中,“相续”不断,“渐次”层层“上上增进”,而得自性“清净之相”,因而“随”顺法性而契“入如来”】

简单讲,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不随顺法性,不随顺诸法毕竟空性,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佛,

意思就是:你空不掉那个贪、瞋、痴,空不掉内心的妄想,空不掉你的财产,你的正报、依报,

简单讲,放不下你的正、依二报,你就永远不能成佛,

因为你不随顺法性嘛,随顺法性就是没有能所,毕竟空寂,

因而随顺法性毕竟空寂,而契入如来【所证佛“地”之“相”。

自行既满后,即以“无开发”(无功有)】“无功用”就是无作、无作,就是本性自然能够作,

虽作无有能作、所作,叫做:无功用【之“本愿”力,普入佛刹度生。

“譬如”能显“众色”之如意“摩尼”宝珠所显“境界”一样,菩萨亦如是,如其心意而普于一切佛刹现“无边”菩萨地“相”之利他“行”,

令诸众生了知“自心现”所“趣部分”(差别)境界“之相”,】以【及究竟了知“一切诸法”之实相。

是故,“我及”其“余”诸“菩萨摩诃萨”,若得“离”于“如是等”由“妄想自性”所起之“自共相”妄“见”,】

只要是相,叫做妄,你见到自相,是妄,见到共相,还是妄,“共相”就是宇宙,“自相”就是五蕴身,

【便得速“疾”证】如果你能离自共相,就是你能离一切相,便得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菩提已,普“令一切众生”皆悉“一切安”隐快“乐,具足充满”一切胜妙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316:【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著妄想。】佛在此揭示“四句”最初的根本成因,此段下面则举十二个譬喻来显示此义。此四句乃由于凡愚不知一切境界皆唯心所现,而起种种计著妄想。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著妄想。】

   4-1 一切众生卡在这个妄想,因此师父还是重复讲,全世界的宗教,唯佛教讲得最彻底的,可以连根拔起你无量劫来的妄想习气,唯有佛,只有佛陀。

解释一下: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你能问我这些问题,那是甚深之法义,“义”就是法,哎呀,这个是很深的,

那么,多所安乐,意思就是,将对别人、将对世间人得到了很大的安乐,因为佛语而得解脱,也多所饶益众生,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讲了,这诸天世人,依佛所说的即得解脱。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不知道万法唯心现量,“心”就是唯心,“量”就是现量,

不知道万法唯心现量的境界,以为心外有境,不知道境界本空、妄想本空,唯是一心、唯是真如的人,

不知道万法唯心现量的真如境界的愚痴凡夫呢,取着于内的根身、外的器界,

也就是迷茫于五蕴身,还有外在的世界,误认为它是实在的,

所以取内的根身、外的器界,取着五蕴的根身、取着外界的器世间,以为实有,取内外性,就是把它认为是真正的有,取以为实有。

诸位!这个就是佛讲的,一切众生都是愚痴,不知道那是刹那生、刹那灭,不知道败坏,不知道有一天带不走,统统不知道这个,我现在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所以就做了一些很不可思议的,因为取着于实有,

所以今天台湾枪毙了六个人,那个有一个杀人魔,报纸登的,什么陈瑞钦,然后他这几年来,谋害了前面的两位的妻子,还杀害了自己的儿女三个,总共谋杀了五、六个,今天伏法枪毙了,伏法枪毙了喔,

诸位,如果他也能够听到佛法,知道:根身器界,万法都是如幻、不实在的,他今天怎么会为了领保险金,总共领了两千万。

那有一个人更糟糕,今天枪毙了一个,一个是跟人家吵架,过意不去,去KTV人家的舞厅里面,放一把火烧了,烧死二十六个人,他的一念嗔恨心,

人家在上面娱乐,放一把火烧了,从楼下烧上去,没有地方逃生,烧死了二十六个人,今天枪毙了,伏法了,

所以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怎么会有这些不幸的事情一直连串地发生呢,像美国啊,是不是啊?

美国也发生了这个恐怖炸弹,人家在马拉松赛跑,他在终点安排炸弹,结果那个八岁的小男孩,跟他也没什么冤仇,才八岁而已,炸死了,这些人都是死得很无辜啊,

那如果说我带一团到美国去,恰恰那么准,恰恰好那么对,恰恰好那个时空,就恰恰好死,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这人家那个包包,拿来就放在你旁边,就放在八岁小男孩的旁边,炸了,有的断手,有的断腿啊,受伤一百四十四个人,

你看看,这个是什么心态?我们想不通啊,你那个包包一放,他跟你没有任何的冤仇,

所以那个恐怖主义,恐怖的这个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如果宗教可以解决问题,应该是佛教可以解决仇恨,彻底地解决仇恨啊,

所以无论是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的激进份子,我们讲的还是少数,你看,那报纸常常登的,一直产生报复的行为举止,

所以这个就是取内根身、外器界,执着以为实有,然后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继续轮回,他带走什么呢?没有啊,

今天那一对兄弟,车臣的后代,在美国的,刚刚拿到护照,哥哥被打死了,弟弟抓起来了,现在抓起来了,留活口,就问问看他,你到底是怎么会变成恐怖分子,现在美国政府抓到了,接下来还没报导,

这个就是不知道万法唯心现量的愚痴凡夫,取内根身、外的器界,以为实有,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继续轮回,

依于一相、异相、俱相、不俱相;有相、无相、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这四句恶见,

妄想自性习因,“自性”就是妄想自性,“习”就是习气,薰习以此为因,就是妄想自性的习气薰习,以之为因,计著妄想。

所以一切众生卡在这个妄想,因此师父还是重复讲,全世界的宗教,唯佛教讲得最彻底的,可以连根拔起你无量劫来的妄想习气,唯有佛,只有佛陀。

    4-2 一异等四句恶见,其根本为以妄想自性的习气为因,而起种种计著妄想。

【注释】

【“不知心量愚痴凡夫”:不能觉知一切法为唯心现量之愚痴凡夫。“心量”:唯心现量。】

【“取内外性”:“内”,】就是【根身。“外”,】就是【器界。取著内根身、外器界一切法之性,以为实有。】

【“自性习因、计著妄想”:“自性”,妄想自性。“习”,】就是【习气、熏习。“因”,以之为因。

谓一异等四句恶见,其根本为以妄想自性之】(的)【习气为因,而起种种计著妄想。】

   4-3 这句话道尽了全世界七十亿人口为什么过着妄想、习气,其根本则以妄想自性之习气为因,就是这样子来的。习气就是无量劫来储存的能量,负面的能量叫做“习气”,正面的能量叫做“智慧”。

【义贯】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深法“之义”,将对世人“多所安乐,多所饶益”,汝乃为“哀愍之一切诸天世人”而作是问。

“佛告大慧:”至心“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不’”能觉“知”一切法皆唯自“心”现“量”之“愚痴凡夫”,

以其不解一切法为其自心所变现故,】由八识所变现的能所境界,【“取”著“内”根身、“外”器界一切法之“性”,以为实有,

“依”之而起“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

如是等四句恶见,搅乱正法,其根本则为以妄想“自性”之“习”气为“因”,而起种种“计著妄想”。】

这一句就是道尽一切七十亿人口的心声,其根本则以妄想自性之习气为因,

习气就是无量劫来储存的能量,负面的能量叫做“习气”,正面的能量叫做“智慧”,而起种种计着妄想。

这句话道尽了全世界七十亿人口为什么过着妄想、习气,就是这样子来的。

   4-4 诸位,我们今天设定一个相来执着,我们的生命这个框就被框住了。受刑犯关在牢狱里面,可是愚痴的凡夫关在贪、瞋、痴的牢狱里面。所以要达到法界的廓尔无涯,只有放下,只有离相。

【诠论】

【佛在此揭示“四句”最初的根本成因,

乃由于凡愚不知一切境界皆唯心所现,犹如幻梦,本无所有,法界廓尔无涯,】“无涯”就是无边,

诸位,这个只有离相可以到达法界,等同法界的虚空,

诸位,我们今天设定一个相来执着,我们的生命这个框就被框住了,

受刑犯关在牢狱里面,可是愚痴的凡夫关在贪、瞋、痴的牢狱里面,

他是关在有形的牢笼里面,我们是关在无形的贪、瞋、痴的欲望,我、法二执,所知障、烦恼障里面的,

我们也是被关住了,我们这个门还是一直打不开,

所以要达到法界的廓尔无涯,只有放下,只有离相,

   4-5 这些都是由于无始以来,邪执的自性习气为因,妄想计著,而生此等邪见。

【而凡夫却于此空廓无涯之】(的)心性当【中,妄自局限】分内分外,

【此心于此身内,并见有渚法于身外,因而内外隔断不通,妄有自他、物我相之别;】也就是说,没有办法民胞物与,

【于是执著内外一切法皆有实自性相,并进而依内外法之同相者,而起“一”见;】

诸位,见相即有见,所以,一见就是一相的意思,便起一相见,这样更清楚,而起一相见,

【若依别相,即起“异”】相【见;】

而【依于同】相【与异】相【两者具备,便妄生“俱”见(亦一】相【亦异】相见【);

若离于同异两者之外,便起“不俱”】相【见(非一】相【非异】相【);

至于有无】相【、常无常】相【等之四句,亦复如是。

这些都是由于无始以来,邪执的自性习气为因,妄想计著,而生此等邪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4-6 心若不生,异见自泯,所以,师父在这个斋僧大会里面讲,我们最大的敌人,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

然而心若不生,】无所住,【异见自泯,】住着就会对立,就有能所,

所以,心若不生,就是妄想心,这个妄想心不生,

妄想心就是执着心跟分别心,那么执着心跟分别心一起来,颠倒心就一直出来,一直起来,对立的心就一直起来,

然而心若不生,异见自泯,

所以,师父在这个斋僧大会里面讲,我们最大的敌人,在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深处,

因为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不同的意见,把对方当作敌人,

那么,你把它转换一下,所以对方造了地狱的因,来成就我的菩提道业,来转换一下,

他造业,不关我的事,我同时也感恩他,他这样一直伤害我、对不起我,我也不生嗔恨心,他造地狱的因,来成就我的菩提道业,我感恩他,

为什么?我们心没有分别,就不起颠倒,我们心没有执着,就不起颠倒,

所以,我们的敌人不在外面,因为不是相,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把它设定,

所以,你看,在一个团体里面谁跟谁不愉快……其实没有这件事,

在一个团体里面,是可以理性地沟通,是可以以大众的意见为意见的,

因此,只要你着这个相的东西,那你的心里面就很容易起颠倒,把一切善知识都当作敌人,

其实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内心深处,

那些相差、差别相,异见就是分别心,如果心若不生,无所住,那么异见自泯,

【岂有实四句之体相可离耶?以此四句皆为】(都是)【妄想心所生故。

此段为总说四句之起因,下面则举十二个譬喻来显示此义。】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317:【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这“鹿逐阳焰”之喻。于无生灭当中,妄见有生有灭,遂执著内之根身、外之器界,皆有实性,因而起一异等见。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

  5-1 所有的痛苦来自一颗没有智慧的心,这是佛在《阿含经》讲的,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一颗没有智慧的心,没有智慧的心,叫做妄想心。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就是渴,因为它需要喝水,结果,这个要喝水的欲望逼迫牠,看到了春时的阳焰所起的海市蜃楼,

看到好像有河川滚滚地翻动,前面好像有水、有草,可以喝、可以吃,

结果而作水想,因此这些群鹿就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诸位!我们众生也是,底下就是了,如是愚痴凡夫不知道万法本空,而落入了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

所有的痛苦来自一颗没有智慧的心,这是佛在《阿含经》讲的,

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一颗没有智慧的心,没有智慧的心,叫做妄想心,

把别人的东西变为我们的,可是呢,又带不走,死了,剩下一堆骨头,

这时候,你慢慢了解,三毒烧心,贪、瞋、痴,乐求外色的境界,

对于没有生灭当中,毕竟空寂的法,却妄见有生、住、异、灭,见生,

见万法生,见万法住,见万法异,见万法灭,妄见万法有生、住、异、灭,

取着内根身、外面的器世界性,不知道内根身、外器界,一切空无自性,

在座诸位,做一个观照,我们把色身打碎,变成颗粒微尘,就是所谓的细胞,一个颗粒微尘,

然后你再想想看,整个宇宙,太阳系就好,把那个地球、月亮、火星、金星、土星、木星碎为微尘,

诸位,包括我们的色身,地球不在,被撞击了,全部都燃烧,一念之间火化,就变成土了、灰烬了,冷却以后,才有慢慢的万象,

这一股能量,宇宙的大能量一烧,统统化为微尘,想想看,宇宙从灰尘里面,叫做星尘,慢慢地凝结,撞击在一起,宇宙当中本身有地、水、火、风,

所以科学家仍然相信我们地球的水,是由彗星撞击而累积而来的,这科学家还是这样相信的,

那么水是生命的演化过程,只要氨基酸够、生命的基因够,生命的元素够,阳光一照,它就会起变化,

这个就是业,业力它会起变化,它就会有生命,业力起变化就会有生命,

所以有生命的星球,不只是我们一个地球,

那么这个我们就知道,万法从撞击的颗粒微尘,到冷却的天地万物,植物、动物、矿物,其实共同一个性,就是空性,

众生不明白这一层道理,以为真的有内根身、外面的世界,

所以取着内根身、外世界,堕于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非无;常、无常想,

妄见摄受。注意!后面“妄见”,就是他不知道相体性本空,看的那个颗粒微尘,所凑成的相就很喜欢,

小朋友也是啊,小朋友,喔,日本的,画一画,Hollo kitty喔,这个Hollo kitty你看啊,那只猫不知有什么好看,我看不懂呢,那只猫到底有什么好看?我看不懂啊,小朋友就很喜欢,连飞机也涂上Hollo kitty

东京迪士尼乐园,师父也去过,而且去到日本,一张票八百块不进去,在外面干什么呢?钱都收去了,进去迪士尼,不进去,八百块会白白浪费掉咧,那种事我怎么受得了,走,进去啊,也是要走,

要不然,那八百块那,好,你看一下,看看那迪士尼什么,也没有什么,就几只老鼠啊,只是比较大只而已啊,然后游行……我就在旁边,

最后五、六点,四、五点要结束了,所有的米老鼠统统出来跳舞啊,我站在旁边看,不知道要看什么,看不懂啊,自性本空的东西。

所以这个世间人,小孩子,小孩子喜欢的卡通啊,这些想象的动物啊,Hollo kitty是不是想象的?是,米老鼠是不是想象的?是,想象的画笔下出来的米老鼠,Mickey Mouse就是这样子啦。

   5-2 人生宇宙怎么来的?很简单,一句话就解决,妄想而来的,其实诸法,万相本空的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可是众生体会不出来。

【注释】

【“春时焰”:即】(就是)【阳焰。】      

【“不知非水”:不知阳焰非水。】

【“乐色境界”:乐求外色境界。鹿逐阳焰】的【时】候【,不知非水,其性虚妄,唯自心现。

愚夫乐欲时,亦不知不但非乐,反而实是苦因、苦本,其性虚妄,唯自心现。】

【“见生住灭”:于无生灭】当【中,妄见有生、住、灭相,执为实有。】

所以,在这里总结一句话,注意听,人生宇宙怎么来的?答案:妄想而来的,就是这样,妄想而来的,

人生宇宙怎么来的?很简单,一句话就解决,妄想而来的,其实诸法,万相本空的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可是众生体会不出来。

   5-3 佛弟子知道了,究竟第一义谛的道理,起贪、瞋、痴是不可原谅的,不可以原谅的。

【“取内外性”:因而取著内外一切法之性,以为实有体性。以计实有体性,故以为可执取、受用。】

所以,佛弟子知道了,究竟第一义谛的道理,起贪、瞋、痴是不可原谅的,不可以原谅的,

你今天听了这个第一义谛啊,应当要受用啊,你不要说还在执着于外境,起贪、瞋、痴,

所以你至少你听了《楞严经》、《楞伽经》,你至少会讲一句话嘛,

哎呀,某某人啊,这《楞伽经》到底讲什么?诸法空无自性,这样子,

他就觉得:哇!不得了,这句就是重点啦,如果,那你再多讲一点,不要问那么多,问那么多,我讲,你还是听不懂,其余的再往下说,他就不会了,只能讲一句嘛,要不然怎么样。

    5-4 于无生灭当中,妄“见”一切法有“生住灭”相,因而“取”著“内”根身、“外”器界一切法之“性”为实有,而“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之妄“想”。

【义贯】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切】的【时】候【,忽“见春时”旷野中阳“焰”,“而”便“作”实“水”之“想”。

以其自心“迷”惑痴“乱”而四处奔“驰、趣”向彼阳焰,

然“不”能了“知”彼阳焰实“非水”,唯自心妄想所现之相。

“如是愚夫”(愚夫亦】复【如是),为“无始”世来,自心“虚伪妄想”之“所熏习”,贪瞋痴“三毒”之热渴,

焚“烧”逼切其“心”,而“乐”求外“色境界”,如鹿之乐逐虚妄之阳焰。

如是,于无生灭】当【中,妄“见”一切法有“生住灭”相,

因而“取”著“内”根身、“外”器界一切法之“性”为实有,

而“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之妄“想”,

且依于此等“妄见”,而“摄受”取著一切法。】

    5-5 【追逐外在自心所观虚妄之色境,贪求欲乐,而不知欲境非乐,实是苦因,其性非有,唯自心现。于是于无生灭】当【中,妄见有生有灭,遂执著内之根身、外之器界,皆有实性,因而起一异等见。】

【诠论】

【这“鹿逐阳焰”之喻,是比喻一切境界本】来【无】(没有)【生灭,】

为什么?本无生灭就是本空的意思,一切都是颗粒微尘,体性又本空,岂存在有实相的东西?

所以一切境界本无生灭,本无生灭就是本来就是实相,

【亦非在内、】亦非【在外,】因为内相不可得,外尘也不可得,

【亦无可欲之境。】也没有什么,“欲”就是贪着,万法本来是,万境本闲,庸人自扰,也无可贪欲之境,

【但】是【愚夫由于无始妄想之习气,内熏本识,】变成了无明【而成】(化作)【三毒,

三毒逼切,故】(所以)【起现行,】三毒逼迫,很多人都被内在里面贪、瞋、痴逼死自己啊,所以起这个现行,

【追逐外在自心所观虚妄之色境,贪求欲乐,而不知欲境非乐,实是苦因,其性非有,唯自心现。

于是于无生灭】当【中,妄见有生有灭,遂执著内之根身、外之器界,皆有实性,因而起一异等见。】

【现在来看“四句”之妄见如何运用在阳焰之】比【喻上】面【:

如】果【见阳焰是水时,邪见者则说:“此水是有吗?”

若】(如果)【不见】的【时】候【,便说:“此水是无?”

若有无俱见时,则说:“此水是亦有亦无吗?”

(因】为【阳焰唯自心如幻而现,】诸位,这个“阳焰”比喻人生跟宇宙凡所有相,这个“阳焰”其实是自心如幻而现,

为什么讲“如幻”?因为不可以坏缘起啊,你不能说如幻的东西,就坏了缘起,坏了缘起就完了,就没有因果的法则跟定律了,就违佛的教诫了,

意思就是说:诸法空无自性,但是不可以坏缘起,因为阳焰唯自心如幻而现,不能离开缘起如幻的境界啊,离开了缘起,就坏了佛的正见。

【所以可能时而见有,时而见无,阳焰之有无,随其心之动向而定)。

若于上面这现象起疑心,生否定之想】的【时】候【,便说:“此水是非有、非无吗?”

如是】(就像)【瞎子摸象,】还没有见到真相以前,

【这一切,都是依于自心所见,本无外性。若达唯心,则不会如是妄起言说,自惑惑他。】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318:【如揵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这一切法,唯是“自心”妄“现”之“量”,本无实法可得。

【如揵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著,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6-1 我们不能说,有真实的人生跟宇宙,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否定,缘起如幻的人生宇宙之万相,不可以否定它,否定它就变成断灭了,所以佛教是说,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解释一下:

就像海市蜃楼,这个揵闼婆城,这个已经讲过无数次了,凡愚不知道,凡夫愚痴没有智慧,而起实城之想,

众生也是,我们无始劫来妄想习气,而起外境是实有之想,

这“城”上面补一个字,你才看得懂,“城”的上面补一个:“实”,实在的“实”,而起实城之想,

这个“实城之想”的意思就是说,人一出生而起自相实在的自相五蕴身,共相,整个山河大地,

完全这个自相、共相,是实实在在的,绝对改不了的,

而起实城之想,而实有人生跟宇宙,这个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因为无始习气,前面补两个字:“妄想”,我们因为无始以来,这个妄想习气,计著相现,

就是,我们这个执着不是今生今世,而是从无量劫来的妄想习气,

一出生,小Baby他就会执着,不顺他,他就会哭,小Baby长大了,这个贪、瞋、痴越来越强了,就更不用讲了,

彼非有城、彼非有“实”城,这个其实缘起如幻的东西,不能说它是“实城”,

这个世间的人生宇宙其实是不实在的,都是幻,缘起如幻的,

非无城。也不能说,没有缘起的妄现之城,

我们人生宇宙就是妄现的缘起,不可以坏它,坏了这个缘起啊,就是坏了因果相,违佛的因果正理是不行的,要对因果负责的,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彼非有真实之城,也不能否定说有缘起如幻妄现之城,缘起如幻的妄现之城,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说,有真实的人生跟宇宙,

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否定,缘起如幻的人生宇宙之万相,不可以否定它,否定它就变成断灭了,

所以佛教是说,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6-2 诸位,本无实法可得,哪来的一相、异相、俱相、不俱相?诸法毕竟空寂,所以体悟到诸法毕竟空寂,就是一乘寂灭道场,所以若修行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够资格住兰若。

如是外道,因为外道没有佛的正见,无始虚伪习气计著,

依于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非无见;常见、无常见,

不能了知这些一、异、俱、不俱;有、无;常、无常,统统是唯心自心妄现之量。本无实法可得,

诸位,本无实法可得,哪来的一相、异相、俱相、不俱相?

诸法毕竟空寂,所以体悟到诸法毕竟空寂,就是一乘寂灭道场,一乘的寂灭道场,

所以在经典里面讲,我们用现代话来讲,若修行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够资格住兰若,

“兰若”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茅棚,会扭曲佛意,旁边没有善知识,也没有好的环境,这个就经典讲的,写得很清楚,

可是这讲啊,人家也听不进去,我自己一个人,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一个好的团体,自己一个人买一个公寓,自己住起来,修行对吗?不知道,

他以为我每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对,可是心的烦恼解不开,他心的烦恼解不开,

既不听经,也不闻法,老是用世间的那个,那一套来当作修行,

世间那一套是生灭的东西啊,生灭那一套就是读书,读书是生灭,经验,经验也是生灭啊,

这跟法无相关的了,不是世间越有能力的人对法上他就越强啊,这个两码事情啊,

所以不是世间很有能力的人他就有能力去住茅棚,住这个兰若啊,佛讲的话,要听得进去啊,

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不够资格住兰若跟茅棚的,

所以我们要了解,生活还是要团体,互相能够扶持,自己有什么问题,也有人一个倾诉,也有人安慰你、鼓励你。

   6-3 【“彼非有城、非无城”:彼揵闼婆城,非有实城、非无妄之现之城,唯是自心所现】之【性。】

【注释】

【“揵闼婆城”:即】(就是)【海市蜃楼。

揵闼婆又译为乾闼婆,是帝释天之乐神。

“揵闼婆”义为寻香,或】或者是【香阴,以其不食酒肉五谷,只求香以资其阴身,且其身恒常出香气,故名香阴。

揵闼婆能作幻术,幻作城楼,于中游戏、奏乐,而彼所幻之城,唯是幻相,并无实城。

商人入于山、海之中,常见阳焰化为城室,于中闻有作乐等声,所以称海市蜃楼为寻香城,亦即】(也就是)【揵闼婆城。】

【“凡愚夫无智,而起城想”:凡夫愚痴,无有智慧,而生起实城之想。】

【“无始习气计著相现”:这是由于无始世来之妄想习气计著,故】(所以)【见有城之相显现。】

【“彼非有城、非无城”:彼揵闼婆城,非有实城、非无妄之现之城,唯是自心所现】之【性。】

    6-4 这一切法,唯是“自心”妄“现”之“量”,本无实法可得。

【义贯】

【又“如揵闼婆”幻“城”,本非是城,“凡”夫“愚”痴“无智”不善分别,“而”生“起”实“城”之“想”。

这是由于“无始”世来之妄想“习气计著”,故见有真城之“相现”。

而“彼”揵闼婆城,“非有”实“城”,亦“非无”妄现之“城”,唯是自心所现性。

“如是外道”(外道亦】复【如是),由于“无始”世来之“虚伪”戏论“习气”,而于一切自心现性横生“计著”,

且“依”之而起“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妄“见”,

而“不能了”达“知”解这一切法,唯是“自心”妄“现”之“量”,本无实法可得。】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319:【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已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此节言外道见诸法,以为实有,执之不舍,而起妄想言说戏论之四句;正如梦中所见的景物,以为实有,执之不舍,因而起种种虚妄言说一样。

【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已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7-1 忆念不舍,诸位,这个重点就是一切众生不能脱离生死,就是爱恋假相,这一句话就一言中的啊,所以说,修行简单吗?其实很简单,了诸法如幻,不要忆念不舍。

譬如有人,譬如有一个人梦见,“梦见”就是于梦中见到了,男人、女人、怎么样?

骑着种种的,像骑着大象、我们到泰国去骑着大象,骑着马、或者是车啊,象,马之车,怎么样?

步行于城邑、“城邑”就是比较大的,人多的地方,那么在这个园林当中、有山、有河、哇!还有泡澡的地方,SPA的地方,浴池、浴池等等,种种庄严,

又梦见了自己身进入了那个境界,自身入中,梦境自己进入了有男、女、象、车、马、步、城邑、园林、山河、还有泡澡的浴池、种种的庄严,身入其中,

忽然梦醒过来了,觉已,突然大梦醒过来了,觉已忆念。“忆念”就是念念不舍,哎呀,这个太棒了,那个风景,那个地方真是我理想的地方,

说:大慧,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如是士夫,这样子的梦中,入梦的这个人,如是士夫,如是这样的人于先前,于原先所梦到的境界,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忆念不舍,为黠慧不?“黠慧”就是聪明,这样的人聪明吗?

忆念不舍,诸位,这个重点就是一切众生不能脱离生死,就是爱恋假相,这一句话就一言中的啊,所以说,修行简单吗?其实很简单,了诸法如幻,不要忆念不舍,

所以师父还是告诉你,所有的是非恩怨,统统早上睡醒要归零,为什么?不能忆念不舍啊,

所以说,大梦谁先觉,这个人生宇宙的大梦,有谁能先觉悟呢?要有人体悟万法如幻的道理,空无自性,这个人就觉悟了,

万法既然都是假相,万法既然都是缘起,万法既然都是空无自性,那么我所有的执着,就是临命终也带不走啊,

放下呗,有因缘,多做一点善事,广传佛陀的正法,这个就是有智慧的人,

    7-2 不知一切法如梦,空无自性,是自心现性。那么自心现性,这一句重点在告诉你,修行从心下手,就对,从相下手,就错,从心下手,既快速又可以连根拔起。

大慧白佛言:说:不也,世尊。

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噬”就是吞噬,外道不了解,依于外道的邪智慧,这个智慧叫做“邪智恶慧”,要加一个“邪”,

这样“智慧”这个名词,跟佛讲的“智慧”一模一样,但是完全不一样,外道邪智,“慧”就是恶慧,邪恶的智慧,

不知一切法如梦,空无自性,是自心现性,

那么自心现性,这一句重点在告诉你,修行从心下手,就对,从相下手,就错,从心下手,既快速又可以连根拔起,

所以自心现性,依于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非无见;常见、无常妄见。

不知如梦自心所现的,都不认识一、异,这些常、无常都是妄见,众生依于虚妄之见,而说明一、异、俱、不俱。

    7-3 不”能了“知”诸法“如梦”无实,唯“自心”所“现性”,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邪“见”。

【注释】

【“种种庄严”:种种庄严之境界。】

【“自身入中”:梦见自身入于其中。】

【“觉已忆念”:醒后】以后【,回忆想念梦中的庄严境界。】

【“士夫”:】就是【人。】

【“恶见所噬”:为恶见所吞食。】

【“不知如梦”:不能了知诸法如梦,无实。】

【义贯】

【又“譬如有人,梦见男、女”骑乘种种“象、马”之“车”,或“步”行于“城邑、园林”之中,

其中并有“山、河、浴池”等“种种庄严”之境界,且梦“自身入”于其“中”,

忽然梦觉;“觉已”,回“忆”想“念”梦中庄严之境界。

“大慧,于”汝“意云何,如是”之人(“士夫”),“于”先“前所梦”之事,若醒后,仍“忆念”爱恋“不舍,为黠慧不?

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大慧:如是,凡夫”(凡夫亦如是),为“恶见”之“所”吞“噬”,依于“外道”邪“智”恶“慧,

不”能了“知”诸法“如梦”无实,唯“自心”所“现性”,

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邪“见”。 】

   7-4 我们晚上睡梦的时候是什么?是睡觉的时候做梦,那白天的时候是什么?醒着的时候做梦,我们现在醒着嘛,现在醒着的,现在就是在做梦。

【诠论】

【此节言外道见诸法,以为实有,执之不舍,而起妄想言说戏论之四句;

正如梦中所见】的【景物,以为实有,执之不舍,因而起种种虚妄言说一样。】

诸位,我们现在也是,我们现在叫做醒中、醒着的时候做梦,晚上的时候,是睡的时候做梦,

晚上的时候,我们睡觉的时候,起种种的景物,睡觉的时候梦,因为意识会变现出来的,不是白天而已啊,

山河大地怎么变现出来的?就是意识所变现出来的,八识的真如本性,三能变,变现出来的,变成有人生跟宇宙,

那么我们晚上睡梦的时候是什么?是睡觉的时候做梦,

那白天的时候是什么?醒着的时候做梦,我们现在醒着嘛,现在醒着的,现在就是在做梦,

就像你的梦~,心情不轻松~,就是那句,所以我们现在是醒着在做梦,觉悟了吧?

喔,觉悟了,万法就是平等心,无相,不是说念念经、诵诵经,这个容易,契入这个本心、本性,不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320:【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堕建立说一切法有的常见、或者说一切法无的诽谤断灭见,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8-1 师父刚刚讲的,从学佛到成佛有三难,入佛正见难,入佛三昧难,自觉圣智难,有三种难,第一个、你就搞不清楚,什么叫正见跟恶见,就完了,就变成外道了。

这一段要好好的解释一下:

譬如画像,以前都是用布,我们现在用纸,布一撑开来,这布本身并没有高下,同一个平面啊,不高不下,

而彼凡愚,怎么样?看到这块布里面有画像,里面有距离、大小、比例不一样,而作高下想。

现在就更逼真了,现在有那个3D动画,所以现在的录音带、录影带、DVD、相片啊,都是造假,现在统统是造假的,

要污蔑一个人,陷害一个人,有的人用造假的方式,就可以了,

所以现在的3D更可怕,像阿凡达啊,你看,或者是少年Pi,你看,都是用3D动画,都可以创造一只老虎出来,

你看看,所有的背景3D动画,一个人其实是空无所有,可是3D动画,一画下去、一布局,哇!好像活生生的,在沙漠、森林探险,外太空、还有怪兽啊,

看起来那么真实,结果是3D动画,就是造假啦,佛当时在世,没有3D动画啦,

譬如画像,其实画像本身并没有高,也不下,而彼凡夫愚痴,你看,看那个画像,喔,这个山又高,水又清,怎么样?

如是,未来外道,未来的外道,怎么样?恶见习气充满,

诸位,未来的外道,包括我们现在啊,恶见习气充满,为什么叫恶见?因为没有佛的正见,

所以师父刚刚讲的,从学佛到成佛有三难,入佛正见难,入佛三昧难,自觉圣智难,有三种难,

第一个、你就搞不清楚,什么叫正见跟恶见,就完了,就变成外道了,

所以这个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自坏”就是自己坏了佛的正见,同时坏了他人佛的正见,

所以一跟错了,就越糟糕了,因此那个知见,要入佛的正见,这个有多难,要多大的善根、福德跟因缘。

    8-2 学佛,对因果负责,同时契入非因非果的真如,这是真正佛弟子,于缘起里面对因果负责,同时了解缘起如幻,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

余离有、“余”就是其他,其他怎么样?如佛所说的,佛教我们要怎么样?

要离这些外道的恶见,如佛所说的,我们要离于有、无、断、常恶见,

佛讲的“离有”、“离无”,就是真正的“无生”这个正论,

所以余离有、无、断、常之见,真正契入无生的正论,这是佛讲的,无生之论,这是离有、无,这是佛讲的要离外道,契入无生是佛讲的正论,

可是呢?外道最会诽谤别人,修学佛道落入外道的那种能所对立就很悲惨,自以为在学佛,却落入外道,

外道也谤说言无,佛讲的那个,根本就没有,什么无生?

所以外道也说,一切法无生,那是佛讲的,我们没有亲身体会到,根本就不存在无生之正论,

还有一种外道,拨无因果,就谤因果,看到真正的因?无量劫来,谁知道啊?谁知道我们未来的果是什么?谁看到啊?

因此,这外道谤无因果,谤因果见,就是拨无因果,这个最可怕的,就是拔断善根,拔断了善的根本,

学佛,对因果负责,同时契入非因非果的真如,这是真正佛弟子,于缘起里面对因果负责,同时了解缘起如幻,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

   8-3 清净自性在两个角度讨论,诸位,你一定要背起来,一、从相的空相,讲不生不灭,二、从永恒法身慧命,讲不生不灭。

所以清净自性在两个角度讨论,诸位,你一定要背起来,

一、从相的空相,讲不生不灭,二、从永恒法身慧命,讲不生不灭,

所以,涅槃由两个角度契入,当你见到万法的众相本空,那个空相就是不生不灭,这是站在相上讲不生不灭的;

在法身讲不生不灭的,法身本自具足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每一个人都具足,

一个是本自具足,一个是要修,修,相是必须修的,那么,理的法身呢?是本自具足。

所以,不生不灭有两个,见到万相空相,本来就是涅槃实相,这个就是第一种涅槃,

第二个,法身本自具足,不生不灭,这个就是本自具足涅槃,

所以佛其实不出也不入,本自涅槃,不能说佛“入”涅槃,那就头上安头,

佛“出”涅槃,又是头上安头,本自空性的,哪有生跟灭呢,

因此后面就讲了,佛陀的法身如同水中月,水中月亮,“水中月”就是不出也不入,是佛陀的法身的比喻,

就像水中所现的月亮,水中所现的月亮你也没有办法让月亮出,也没办法让月亮入,所以佛的法身如水中月,不出也不入。

   8-4 胜进求法者,就是求法心切的人,当远离这些恶见的外道,太可怕了。

这拔断善的根本,坏成佛的清净之因,“胜求者”就是求佛陀殊胜大法的人,求胜法的人,

求佛陀想要殊胜大法,胜进求法的人,就是有心求菩提道的,

胜进求法者,就是求法心切的人,当远离这些恶见的外道,太可怕了,

并作如是说:彼堕,彼堕怎么样?彼外道之人,“堕”当然是外道了,不是佛了,

彼外道之人,堕自相、他相、共相,那么“俱相”就是同时存在自相跟他相,叫做共相,俱相就是共相,

同时存在自相,还有他相之邪见,而立有、无等妄想之四句,而立有、无等等妄想之四句,讲有是妄想,讲无还是妄想,等的四句,

堕建立、“建立”就是常见外道,建立什么?建立说一切法有,就是常见外道,诽谤,一切法无,就是断见外道,诽谤,就说一切法无,

所以堕建立的有见,说一切法有,诽谤,说一切法无的断见,空无所有,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8-5 师父把它贯串一下,这一段,这样义理就会更通。堕建立说一切法有的常见、或者说一切法无的诽谤断灭见,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师父把它贯串一下,这一段,这样义理就会更通。

譬如不高不下的画像,但是呢,画像本身并不高也不下,

但是彼凡夫看了这个画像,不知道背后只是个平面,而作高下想。

如是,未来的外道更可怕,未来的外道斗争更坚固,恶见习气更可怕,充满于世间,

依于一见、异见、俱见、不俱见;有见、无见、非有见、非无见;常见、无常见,

自己坏了佛陀的正见,同时也坏他人佛的正见,统统堕入地狱,

其他的外道,没有办法达到佛的境界,

其余的如佛所说的,教我们要离有见、离无见,离断、常恶见,

而佛所说的真无生的正论,外道诽谤说:谁知道?那个也是无啊,

亦谤说言无,亦说言无,也诽谤说佛讲的真理不存在,同彼所见的也是无啊,

这些外道有的人更可怕,“拨因果见”就是拨无因果,拔断一切众生的善根本,

不但坏成佛清净之因,同时也让一切众生堕入地狱,

求胜法的修行人,一定要彻底远离这些恶见、邪见,

作如是说:彼外道之人堕入自相、他相、俱相就是俱见,不知道自相、他相、共相空无自性,自相、他相、俱见都是邪见,自相见、他相见、俱相见统统是邪见,

而立有见、无见,有见就是常见,无见就是断见,等妄想四句偈,

堕建立说一切法有的常见、或者说一切法无的诽谤断灭见,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8-6 【“拔善根本”:】也就是【拔断众善之根本。】学佛是众善的根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谤因果见,所有的因果不怕,就会断、拔断众善的根本。

【注释】

【“如是,未来外道”:未来世之外道亦复如是。】

【“恶见习气充满”:由于恶见之妄想习气充满其心。】其实我们现在末法时期,其实就是这样子。外道习气充满,恶见习气充满。

【“余离有、无,无生之论”:“余”】就是【其余,其他。此谓:其他如佛所说之令人舍离有、无,断常恶见之真无生正论。】

【“亦说言无”:亦谤说同彼所见为无。】就是断灭。

【“谤因果见”:此为拨无因果,诽谤因果法之恶见。】说佛所说的因果是骗人的,“拔”当然就是断。

【“拔善根本”:】也就是【拔断众善之根本。】学佛是众善的根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谤因果见,所有的因果不怕,就会断、拔断众善的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8-7 要破彼邪见,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佛教就像阳光,阳光越强、越大,阴暗就愈少,我们出家、在家同心协力推广正法,正法就是阳光,阳光越强,阴影就越少,一定的道理,所以大家尽一点心力。

【“胜求者”:求胜法之行人。】

【“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应当离之远去;但不是默然离去而已,更应为世人破彼邪见,不受其害,而作如是之说。】

那么,要破彼邪见,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佛教就像阳光,阳光越强、越大,阴暗就愈少,

我们出家、在家同心协力推广正法,正法就是阳光,阳光越强,阴影就越少,一定的道理,所以大家尽一点心力。

【“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彼外道之人,堕于计著自相、他相、共相(俱相)之邪见,而立有、无等妄想之四句。】

【“堕建立、诽谤”:接着更于一切法本空之中,妄“建立”有,及于实有常、乐、我、净之真如法中,“诽谤”说一切皆无。“建立、诽谤”亦即】(也就是)【断、常二见。】

   8-8 一切诸法本自空寂,是空相不可得,【一切法本】来就【无】(没有)任何的【高下,】见到空的本质,【而凡夫愚痴妄想分别,而见有高下)。】所以,常生烦恼。

【义贯】

【又“譬如画像”,画面本来是一】个【平面,“不高不下,】

这个画面、画像,是比喻我们的本性,画面就是比喻我们的真如本性。

我们的真如本性,其实是究竟平等的,一个平面就是究竟平等心的,平等心就不高不下,

【而彼凡愚”妄见】种种相而作分别【,“作”有“高下”立体之“相”】

意思是【(以比喻:】就是说:一切诸法本自空寂,是空相不可得,【一切法本】来就【无】(没有)任何的【高下,】见到空的本质,

【而凡夫愚痴妄想分别,而见有高下)。】所以,常生烦恼,

【“如是,”于“未来”世,诸“外道”,由于“恶见”之妄想“习气充满”其心,

因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虚妄四句之“见,自坏”善根,且“坏他”人善根。

不但如此,其“余”如佛所说令人舍“离有、无”等恶见之真“无生之”正“论”,】

这个外道,【彼“亦”谤“说言”为同彼所见,一切皆“无”。】成断灭见,

【此则为拨无因果,“谤因果”正法之恶“见,拔”,断众“善”之“根本”, 】 一个人不怕因果,众善的根本就断,【毁“坏清净”白法之“因”,

欲为“胜”进而“求”正法“者”,应“当远离”弃“去”说如是法之人;】

而【且亦】(也)【应】当【为世人破彼邪见,以不受其害,

而“作如是说:彼”外道人“堕”于计著“自”相、“他”相】以【及共相(】就是【“俱”相)】因为见相就立见,【之邪“见”,因而立“有、无”等自心“妄想”之四句,

彼如是作“已”,便“堕”于妄“建立”有(常见),】以【及妄“诽谤”无(断见)之中,“以”如“是”邪“恶”、坏善之“见”,彼“当堕”于“地狱”。 】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9 经文321:【譬如翳目,见有垂发,谓众人言:汝等观此。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如是,外道妄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若起妄想即见有万境、万法,若不起妄想,即不见有任何的法,重点在妄想。

【譬如翳目,见有垂发,谓众人言:汝等观此。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如是,外道妄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9-1 外道妄见希望,内心充满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理想,可是却是妄见,所以这个外道虚妄地见着一切假相,因此就落入了,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譬如翳目,例如眼睛,有病的眼睛,就是眼睛有毛病的人,他见空中有垂发,而空中其实是没有,是因为来自于一颗眼睛的毛病,

那我们众生也是一样,我们见有山河、大地,一切万相,这不是真实的见,

万相本来是虚空花,但是我们因为心有病,“翳目”就是指妄想的意思,有翳目则见有空中垂发,

我们有妄想,则见空中有万相,是这个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谓众人言:汝等观此。看看,看看,此处有五色毛轮,看看,而是垂发,

这个垂发,眼睛所现的这个垂发,其实是空无自性,“毕竟非性”就是毕竟无生、非有自性,非有实自性,

非无性,非无因生,意思就是:也非无因缘所现之性,因缘妄现之性,也不能说没有,

所以毕竟非性,毕竟一切法无生,所以毕竟非有实自性,非无性,也不能说无因生,也非无因缘妄现之性,

意思是:病目则妄见,那么,要眼睛没有病就不见,

所以,见不见,有妄想即见,妄想灭就不见,

所以,只要你有妄想,你就会见到,没有妄想就不见,

如是外道妄见希望,内心充满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理想,可是却是妄见,

所以这个外道虚妄地见着一切假相,因此就落入了,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整段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譬如眼睛有毛病的人,他就会看到虚空当中,有一根垂发五色的毛轮,

然后就跟大众讲说:来、来、来,大家来看,大家来看啊,汝等观此。

此处你看,有五色毛轮,眼睛没有病的人却看不到,眼睛有病的人看得到,

有妄想的人就看到万法,佛的正见就是万法皆空,

然而这个万法,毕竟是无生,非有实自性、也非无因生,非无因缘妄现之性,

见不见,有妄想即见,那么,妄想灭就不见,

如是,外道妄见种种虚妄,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9-2 为什么要毁谤正法?因为他要生存啊,不毁谤正法,他怎么生存?

为什么要毁谤正法?因为他要生存啊,不毁谤正法,他怎么生存?

所以,一个人经教不通、心性不明,虽然身现出家人,可是他自己要建立自己的王国、道场啊,要让这些信徒信服,那么他就会变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出来,做一些很奇怪的举动,或者是不正见的事情出来,

可是呢,在他讲起来,我如法如律,如佛所说,在他讲起来是这样子,所以一般的众生,

不是明眼人,不是悟道的人,经教没有贯通,他没有办法分辨,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

所以因此有人来问我说,问师父说,那么如何来分辨,什么是正见、什么是邪见,

我都一定跟他讲,很难,很难,出家十年,用混的啊,或者是二十年啊,都不一定(知道)什么叫做究竟正见,何况刚刚初学佛法的人,

师父,那该怎么办呢?那目前你就依师父所讲的一步一步学习,试试看,

要不然真的,你没有这个能力的,众生讲的是相似佛法,他讲的头头是道,你这个程度听起来,哎呀,真的是有理啊,因为你心妄想充满,所以没办法分正邪。

   9-3 【若起妄想,即见有毛轮;若不起妄想,即自不见。】这一句配合我们,若起妄想即见有万境、万法,若不起妄想,即不见有任何的法,重点在妄想。

【注释】

【“翳目”:眼病。】

【“见在垂发”:“垂发”,即】(就是)【毛轮,其形五色。谓妄见空中有五色之毛轮。】

【“谓众人言:汝等观此”:不但自妄见毛轮,还叫别人来看,说:你们大家来看,空中有这五色毛轮,好生奇异!

这比喻外道由于自心妄想病,而见诸法有妄相。自见妄相后,】自己妄相以后呢,【还要教别人也生妄见。】诸位,有相即有见,相、见,相、见这是不二的。

【“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是”,】就是【此。

“非性”,】就是【即非有性,亦即非有实自性,

以从翳眼妄见故有,若眼不病,则不见,故】(所以)【垂发并无自性,从妄缘而妄现,一切法亦如是。

“非无性”,非无因缘妄现之性。非有性,表示毕竟无生;非无性,表示亦从缘而妄现有生,非无因生。】

【“见不见故”:谓其关键只在自心起不起妄想,而成有所见、】

诸位,这个“见”后面就是执的意思,见执,见执,

这个为什么一直讲有见跟无见呢?妄想成有所见,有所见,他就强烈地执着,强烈地执着,就对立,对立,就变成孤立,

孤立的话,个性就开始古怪,自己解不开,烦恼,越想越气,

所以为什么这样?妄想则有所见,这个“有所见”就一定执,众生看到什么,执着什么,因为他认为那个是真的,【或无所见;

亦即】(也就是)【,若起妄想,即见有毛轮;若不起妄想,即自不见。】

这一句配合我们,若起妄想即见有万境、万法,若不起妄想,即不见有任何的法,重点在妄想。

    9-4 诸位,作奸犯科不自由是关在外面的监狱,我们妄想不断除是关在内心深处的监狱,而且这种监狱没办法拔除,没有人可以为你解得开,除非你听经闻法,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来,要不然,你这一辈子,想要解开心中的枷锁和牢狱,可就没办法,不晓得五蕴本空的道理。

【义贯】

【又“譬如”人因患“翳目”,而妄“见”空中“有”五色毛轮之“垂发”,

如是自见已,更“谓众人言:汝等”皆来“观”看,“此”处有毛轮!

然“而是垂发,毕竟非”有实自“性”,亦“非无”由病目等因缘和合妄现之“性”,

其关键只在以病眼“见”,或“不”以病眼“见”的缘“故”而已。

“如是”,诸“外道”人以自心“妄见”乐欲“希望”,

而虚妄“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邪“见”,

而“诽谤”如来“正法”,因而“自陷陷他”。】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如果经教不通、心性不明,要跟人家讲佛法,要很小心,你不要自陷陷他,

最可怕的就是,你亲近的那个人,亲近的师父,或者是所谓的善知识,最怕的就是:他没有正见,

因为你又没有能力去分辨,就认为这个是我师父讲的一定对,绝对对,心生执着,形成对法上~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心生执着,那执着以后,就有排外性,排外性,就会搞小团体,就会心中自起成立、对立的,不是我们师父讲的这个法,统统不叫正法,统统叫做:邪见、邪恶之法,

那么就搞小团体,越来就越不愉快,自己生活在妄想圈子里面,框住了,关闭在妄想的牢笼里面,

诸位,作奸犯科不自由是关在外面的监狱,我们妄想不断除是关在内心深处的监狱,

而且这种监狱没办法拔除,没有人可以为你解得开,

除非你听经闻法,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来,要不然,你这一辈子,想要解开心中的枷锁和牢狱,可就没办法,不晓得五蕴本空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经文322:【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一切性生。】妄心生,妄法就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这一句话。

【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一切性生。】

   10-1 诸法本不可得,哪来的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

说:譬如旋转的火轮,其实旋转的火轮,只是一点的火,

这一个点,可是一旋转起来,就像火的轮一样,这个我们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得到,实非是轮啊;

愚夫就生实轮想,这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如是,外道就是外道之人,因为在他的心恶见有希望,就是邪欲,邪的欲望,

因此就见到了相,就安立了自己的见,依于一相、就是有种种一见、异见、

诸法本不可得,哪来的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

而令一切依于妄见,这个心识一直生起,就是:妄心生,则妄法生,

“一切性生”就是,而令一切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之性生起,

妄心生,妄法就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就是这一句话,

一切性生,一切性,就是一切法而生起,当然就是依于虚妄的妄识,不实在的。

    10-2 【“一切性生”:而令一切依于虚妄见之性生起。】也简单讲,就是因为内心里面,有邪欲、想见、妄见,想见则有妄见,如果真如,则没有能所,就无所见,则能而令一切依于虚妄见之性生起。

【注释】

【“火轮”:即】(就是)【旋火轮,亦即】(也就是)【旋转火把而成轮之相。】           

【“非轮”:实非是轮。】

【“愚夫轮想”:愚痴凡夫妄生取著虚妄之相,而生实轮之想。】

【“一切性生”:而令一切依于虚妄见之性生起。】

也简单讲,就是因为内心里面,有邪欲、想见、妄见,想见则有妄见,如果真如,则没有能所,就无所见,则能而令一切依于虚妄见之性生起。

   10-3 妄心如果生,妄法就生,所以,心生即种种法生,法生即种种心生,这个是指虚妄,心境对立的。

【义贯】

【又“譬如”旋转“火”炬而成“轮”状,而此火轮,实“非”是“轮”,

然而“愚”痴凡“夫”妄生取著,而生于有实“轮”之“想”,

此“非有智者”之所为。】这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所应当做的事情,

【“如是,外道”之人,由于其心“恶见”邪欲“希望”,

而“依”著“于一、异、俱、不俱;有、无”、 】产生种种妄想,【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四句之妄“想”,

而令“一切”依于虚妄见之“性生”起。

(亦即】(也就是)【:妄心生、妄法】就【生。)】妄心如果生,妄法就生,

所以,心生即种种法生,法生即种种心生,这个是指虚妄,心境对立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经文323:【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无智,作摩尼想,计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无所有说有生,缘有者言灭。】以上七种比喻,为破佛法外的外道邪执。以下的五种比喻,则为破附佛法外道及错解佛法成外道,对于三宝所起之邪计。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无智,作摩尼想,计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无所有说有生,缘有者言灭。】

    11-1 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本无所有、真空的理地当中,而妄说有生,有种种的法,执为常见,却对因缘和合,说假有,而说那本身并不存在,即落入无的断灭之见,有见、无见都是外道可怕之见,都是恶见。

譬如水泡,这个水泡呢,水中所幻起的这个泡泡,本来很快就破灭,不实在的,这比喻万法啦,

这个水泡泥,它的形状,看起来有像摩尼宝珠,但是它水泡是很脆弱的,

愚痴的人啊,“愚小”就是愚痴的人,或者小乘人无智,怎么样?愚痴的凡夫怎么样?作真的有摩尼想,其实是水泡,

意思就是:认为万法存在的,这个摩尼珠比喻做万法,

摩尼珠比喻是水泡所现起的假相,似摩尼珠就是水泡,水泡就是假相的一个摩尼珠,

万法看起来有,其实是水泡,不是真正的摩尼珠,所以这个水泡形似摩尼珠,

愚痴的凡夫没有智慧,作真的有摩尼想,真的有一颗摩尼宝珠,计著追逐。

万法也是一样,众生不了解万法本空,不是真正的可以追取的对象,

可是愚痴的众生,就真的把它当做真的来追求,计着追逐,

而彼水泡呢,实非摩尼、而这个水泡,实在不是真正的摩尼宝珠,

亦非非摩尼,也不能说没有,自心所妄现的缘起的摩尼,非,就是也不能说没有摩尼,因为那个摩尼是缘起如水泡、如幻的,不实在的缘起,

所以,非非摩尼,“非”上面如果补一个字,更清楚了,补一个“亦”,也不能说,所以,停一下,亦非,也不能说非摩尼,也不能说没有缘起如幻的摩尼,虽然是水泡,它还是缘起,那个是自心所妄现的摩尼,

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取”,“取”的话,就变成好像有摩尼,也不能说没有摩尼,就是:自心取与自心不取。问题出在里面,

所以,自心只要取着,那么就是也不能说没有摩尼,亦非非为自心妄现,因缘而现的摩尼宝珠,

所以,自心取,就变成非非摩尼,也不能说没有摩尼,

要不取,就非摩尼了,要不取着,就知道那是水泡了,只是水泡而已啊,表示假相,表示缘起啊,所以他知道,他不执着、不取着,

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习,于无所有,“无所有”就是本无所有,自性本空,空无自性,

于自性本空,空无所有,真空当中,这理体当中,寂灭当中,说有生,“说有生”就是妄说一切法有生,简单讲就是执为常见外道了,

于诸法,缘起无自性、本无所有,真空的理寂当中而妄说有生,就是执为常见,

缘有者言灭,于因缘和合有,“缘有”就是于因缘和合而有的,如幻的假相,却说没有,

简单讲,就是没有因果,这个完了,于因缘和合、假有的假相,否定了因果,而说不存在,“灭”就是无,“无”就是断灭。

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说:万法、一切法所缘起的假相,就像水泡,很容易破灭的,

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如,亦如水泡,

好好的体会这一点啊,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往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死亡,因为生命如水泡,

譬如水泡,万法也如水泡,譬如水泡,它的形状看起来像摩尼宝珠,

愚痴的人把这个不实在、很快会破灭的水泡,误认为真实,

我们现在就是这样,误认为这个人生要好像活很久~很久的,

其实这是妄想,计著就追逐啦!而那个水泡,实在不是真的摩尼宝珠、也不能说不是因缘所生,自心妄现的摩尼珠,

问题出在:自心取,就是不能说没有摩尼宝珠,要是自心熄灭不取着。那么就是非摩尼宝珠,只是水泡而已,表示了解万法缘起假相,绝对不取着,

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本无所有、真空的理地当中,而妄说有生,有种种的法,执为常见,却对因缘和合,说假有,而说那本身并不存在,

即落入无的断灭之见,有见、无见都是外道可怕之见,都是恶见。

    11-2 我们修行一定要在短时间里面受用,问题在于:你看得破看不破,就是这一句,其余关键只在自心,自心要是取着,就是看不破的人,还是来自那一颗妄想的心,要看得破,就不取着,就是用真如的心。

【注释】

【“摩尼珠”:即】(就是)【如意宝珠。】         

【“作摩尼想”:作真摩尼珠之想。】

【“计著追逐”:如是计著,而起追逐。】

【“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而彼水泡,实非摩尼,亦非不为自心妄现之】(的)【摩尼。】

【“取不取故”:其关键只在自心取著与不取著而已。】

诸位,在这里,万法回归当下,现在就讲,修行跟修行,你就抓到重点,要不然,听了老半天,什么能够让我们受用呢?

很简单,修行,化作简单的答案,就是:你看得破,看得破,就不取着,

你放得下吗?看不破,就取着,就这样子,

你有没有X光透视的能力,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诸法就像水泡,不实在的,很快就会变化,很快就会败坏,

我们修行一定要在短时间里面受用,问题在于:你看得破看不破,就是这一句,

其余关键只在自心,自心要是取着,就是看不破的人,还是来自那一颗妄想的心,要看得破,就不取着,就是用真如的心,

【不取则非摩尼,取则非非摩尼。】

【“于无所有说有生”:于真空】的【理寂】当【中,妄说实有诸法生起。此为执常见者。】

【“缘有者言灭”:而于因缘和合而生者,却说一切皆悉断灭无有。】一切皆悉断灭无有,就什么坏事都敢做了,【“缘有”,即】(就是)【缘生。“灭”,】就是【无、断灭之义。此为执断见者。】

   11-3 若心寂,【即一切法寂。】问题着重还是在心,所以不要起恶的观念,不要起错的妄想。

【义贯】

【又“譬如水泡”,其】(它的)形【状“似摩尼”宝“珠,愚小无智”之人不善分别,而“作”】这个水泡【真】的就是【“摩尼”珠之“想”,】

我们众生也是这样子的,执着万法,其实是如同水泡的,却是计着以为是摩尼宝珠,

【如是“计著”已,起而“追逐”。

然“而彼水泡”,实“非摩尼”珠,】真正的摩尼珠就是真如自性,【亦“非非”为自心妄想因缘而现之“摩尼”;

其关键只在自心“取”著与“不取”著外相的缘“故”而已】

诸位【(若心寂,】就是证入空性,那么则,万法俱寂,就是:一乘寂灭道场,

所以什么是涅槃?佛法是什么法?就是:寂灭法,

为什么有四圣法界?就是:证悟到诸法毕竟空寂,完全没有妄想,

所以若心寂,【即一切法寂。)】问题着重还是在心,所以不要起恶的观念,不要起错的妄想,

【“如是,外道”之人,由于“恶见妄想”分别“习气”之“所熏”染,

而“于”真空理寂本“无所有”】当【中,妄“说”实“有”诸法“生”起,而堕于常见;

或于正法之因“缘”而“有者”,却妄“言”一切皆悉断“灭”,】拨无因果,太可怕了,【无所有,而立断见。】这断见是最可怕的。

    11-4 诸位,放不下的人,就是对这个虚妄的因缘生,有所执取、执着。【以上之旨,皆在阐明,外道之四句悉依于诸法之生住灭相,】生住灭相简称生灭,【而起妄计。】虚妄地执着。

【诠论】

【以上之旨,皆在阐明,外道之四句悉依于诸法之生住灭相,】生住灭相简称生灭,【而起妄计。】虚妄地执着,

【若了诸法】其【实是自心所现,则四句便失其所本;】“本”就是依靠,

【本亡,末自然无寄;】“本”犹如树木的根本,“本”就像树根,树根砍断了,没有了,“末”就是枝,树枝自然就无寄,【如是四句与诸妄想,便灰飞烟灭。

是故,佛在此以种种譬喻所破的,实并非四句本身,而是四句依之而起的诸法之相;

因此是直破其本,】其实是破妄想,【釜底抽薪,令妄尽真现,】令妄想心破尽,真如就现前,这个就是【为顿教之法门。】

所以,诸位,放不下的人,就是对这个虚妄的因缘生,有所执取、执着,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5 【又,以上七】种比【喻,为破佛法外之】(的)【外道邪执。以下】的【五】种比【喻,则为破附佛法外道及错解佛法成外道,对于三宝所起之邪计。印度之】(的)【外道,大略有三种:一、佛法外之外道,】这个很容易分辨的;第二个、有一点困难的,【二、附佛法之外道,】;【三、】修学佛道变成外道,(【错解佛法成外道。】)

【又,以上七】种比【喻,为破佛法外之】(的)【外道邪执。

以下】的【五】种比【喻,则为破附佛法外道及错解佛法成外道,对于三宝所起之邪计。

印度之】(的)【外道,大略有三种:

一、佛法外之外道,】这个很容易分辨的,这三点很重要,

诸位,佛法外的外道,这个很容易,比方说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那么这个很容易分辨的,

第二个、有一点困难的,【二、附佛法之外道,】

看起来又像有一点佛法,可是又不是,就是类似今天的一贯道,有一点像附佛的外道,

还有在台湾想要生存,也要有一些著书、立作啊,讲得活灵活现,可是,它又有一点佛法,你不能说他没有佛法,

可是呢,他说佛法,又扭曲了佛义,完全是自己的意识在作祟,完全自己的妄想,

所以这个附佛外道啊,许多人就开始分不清楚了,

接下来,最糟糕的,身现出家人、或者现在家居士,却错解佛法成外道,

【三、】修学佛道变成外道,(【错解佛法成外道。】)

这个太多了,这太多了,我那一天打开了报纸,闲来无事,翻一翻,

哇!有看到一个出家人,照相出来,然后也给人家看地理啊,风水八字啊、婚姻啊,

咦,看起来像济公在办案,吓一跳,现比丘尼相怎么会,你所用的都是一些~因为她上面标示出来的就跟佛法不相应的,好像在排解世间人的种种婚姻、地理、风水、事业,这个跟佛法有什么关系啊?

所以我们就知道,虽身现出家众,但是如果没有佛的正见,其实我们所作所为,仍然是外道的行为,这是很悲哀的,

所以禅宗里面有一句话,不遇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真的,“出世明师”就是你没有碰到大悟见性的人说法,看一看、看一看,自己扭曲了,枉服大乘法药,冤枉啊,你学了十年、二十年的大乘法,你是不是学大乘法?是,

但是因为你没有碰到出世明师,没碰到真正见性的,你碰到的就是一些注解,或者是一些语言、文字上的东西啊,争来争去,好像是真的是大乘佛法,可是因为没有碰到真正见性的圣人,

所以不遇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就是错解佛法变成外道,

所以印度的外道,跟我们台湾的那个有很多的相似,

说大略有三种:一、佛法外的外道,很容易分辨的,

第二、附佛法之外道,在这个台湾,几年前,男众、女众自己称为什么佛的,哎呀,那个就多了,还会有,还会有的,

就在报纸一登,哎呀,他是经过什么认证啊,他是多么的伟大,哎呀,看了实在~阿弥陀佛,唉,

我们做法师的人,实在是也希望正法兴盛,但是因为佛法真的太深太难,太艰涩,太广泛了,

一个人的生命当中要耗在这个地方啊,其实很难,像师父来讲的话,以师父的学历,或者是智商,或者是在经教上,到今天为止四十年,

你说一般人来讲,他又不是专业的,他是偶尔来听经听一下、听一下,他怎么有办法,分辨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附佛外道?他怎么会分辨呢?你听他讲,又头头是道,问题是你不懂啊,问题出在这个地方。

    11-6 一、佛法外之外道——其本源有三:(一)迦毗罗,译为黄发,故又称黄发外道。此派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伽,又称鸺鹠,此派外道计因中无果。(三)勒沙婆,译为苦行。此派外道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

【一、佛法外之外道——其本源有三:(一)迦毗罗,译为黄发,故又称黄发外道。】

诸位,这是佛在世的外道,我们今天的外道就更多了,台湾的外道,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佛法外的外道,

那么他现在讲的,是印度当时候的外道,所以佛讲的是当时候的立场讲的,迦毗罗,译为黄发,又称黄发外道。【此派外道计因中有果。

(二)沤楼僧伽,又称鸺鹠,】“鸺鹠”就是猫头鹰,那个眼睛很大的,晚上才出来的,那种叫做~因为白天它眼睛看不到,光线太强了,

所以,诸位,如果那个我们晚上再出来,夜光光再出来的时候,晚上,还玩整个晚上,睡白天的,下辈子就会出生成猫头鹰,

他不习惯在白天,他会习惯在晚上出来的,会变成猫头鹰,是不是啊,鸺鹠,这个念(音:休留),就是猫头鹰的意思,【此派外道计因中无果。

(三)勒沙婆,译为苦行。此派外道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反正就是搞不定啦,

【再者,以一】相【、异】相【、俱、不俱来者,则执一者,为迦毗罗,彼谓作者与所作为一,】就是作者与所作为一,【能相与所相为一。

沤楼僧伽则计能作与所作等为异。】看法又不一样,

【迦楼鸠驮则计为亦一亦异、亦有亦无。尼犍陀若提子计为非有非无。

一切外道立论,不离此四种邪计。】一、异等等四种邪计,

【至佛出世时,有】六大外道【六大师,从此滋蔓,难以枚举,

《唯识论》中说有十三】种【外道,《瑜珈论》中说十六外论师,小乘《涅槃论》说二十种,

《大日经》】大日就是毗卢遮那佛另外一种名称,大日佛就是毗卢遮那佛,《大日经》【说三十种,

《涅槃经》、《僧祇律》说九十五种外道,《华严经》及《大智度论》说九十六种外道。】

台湾今天就更多了,何止九十六种外道呢?台湾今天就更多了,数不完啦,随便拿起石头来丢,就是外道,

所以台湾非正信的佛教,还是非常地、非常地多,没有人知道到底多少,我看超过九十六啦,

【皆为佛法外立邪教之外道,以于法外妄解,不受佛化,故】(所以)【称外道。】

    11-7 二、附佛法之外道——此派起自犊子方广道人。建立非即蕴非离蕴之我,谓众生有实我,此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称为不可说藏。此为违背佛所确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为附佛法之外道。

【二、附佛法之外道——此派起自犊子方广道人。

犊子于佛】在【世】的时候【,归佛出家,成立有实我之论。其】(他的)【门徒相续不绝。

佛灭后两百年中,自创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为犊子部。】现在还存在的啰,这是小乘人所建立的一切法有,现在还存在。

【建立非即蕴非离蕴之我,谓众生有实我,此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称为不可说藏。】

“不可说藏”意思就是,五蕴也不能说:我就是五蕴,也不可以离开这个五蕴,就是搞不定,摇摆不定,

【此为违背佛所确立】的万法是真空,毕竟空寂真正的无我,

怎么能讲:我好像不是五蕴,五蕴又好像不能离开我,搞不清楚,摇摆不定,

佛所讲的一切法无生、真无我,所以这个是违背佛所确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为附佛法之外道。

(又,犊子之来源为:上古有仙人,居于】(在)【山中寂静之处,而贪心犹不止,遂与母牛有染,而生男子,流诸苗裔,此后种类皆言犊子。)】

诸位!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神话,像我们中国人讲盘古开天,这个人的染色体跟母牛的染色体(是不一样的),是没有办法生男的,那绝对没办法,生出来又像牛又像人,那怎么得了,是不是?是从基因来讲,是说不通的。

但是你可以把它归纳说,这个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神话,是一种文化。我们没什么意见,就看看就好。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讲不通的,人跟母牛有染怎么会生男子呢?对不对?这个从基因来讲是绝对讲不通的。也不会生,因为不可能成型嘛!

【再者,近世之所谓一贯道者,】四不像,一贯道像是佛教吗?也不像佛教;佛教的道理谈得比较多一点,所以它就是老母娘娘降,济公降、观世音菩萨降……它就都那样,降来降去啊!

然后自己编、自己写啊!明明不是佛说的,也是佛怎么说、怎么说……,然东插一段,西插一段,看起来又像佛教又不像,我说一贯道就是麒麟啦、四不像啦。

如果拿掉了佛法,它就乘下没多少了,拿掉基督教的,那就剩下天主教的教义、教理,那就没剩下多少。

大部份都是取自于佛教,而且扭曲佛教比较多,【亦】(也)【可】以【说是附佛法之外道等流。】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8 【三、错解佛法而成外道者——这是因为学佛不得其法,未能入理,于教法】当【中,由于智慧不足,生种种障碍,而堕入外道之数。】所以就是学佛成为外道,而且还执以为是。

【三、错解佛法而成外道者——这是因为学佛不得其法,未能入理,

于教法】当【中,由于智慧不足,生种种障碍,而堕入外道之数。】

所以就是学佛成为外道,而且还执以为是,

【《大智度论》云】(这么说)【:“若不得般若方便,】

意思就是:如果你没有得到究竟般若而生的一种方便的智慧,

换句话说,不善分别,不善分别,就是说,你没有究竟的般若方便,就是没有办法分辩佛是当时善巧方便说的,而误认为真实。

诸位!佛教小乘人观无常,我有个徒弟,他就是去南传住了有一段时间,这徒弟去南传参的也有,去修内观,

我说:你去亲近南传,亲近的师父怎么教你?

他说:观无常,观五蕴无常,现在刹那,心念无常,什么都无常,树无常,树叶无常、树根无常,所有的食、衣、住、行无常,内无常,外无常,统统观无常,

这在后面佛陀讲的,我教众生观无常,是为了怕众生,愚痴的众生执着常、乐、我、净,认为世间是永远的,我要去唱歌、跳舞的快乐,

所以佛讲无常。是因为破了凡夫一直执着这个外境是实在的,我才讲无常。

讲无常,非佛的究竟义,这个要有究竟般若而生的方便智,就能够善分别。可是不善分别呢?就没办法。

【入何毗昙,】阿毗昙就是小乘论,小乘的论叫做“阿毗昙”。【即堕有中,】着一切法有,【入空堕无,】入空就着一切法无,就变成断灭。【入毗勒堕双亦。”】“双亦”就是亦有亦无,双亦,

所以这个外道所造论的叫做毗勒,是大迦旃延所造的论,叫做毗勒论。

因此堕双亦,“双亦”就是亦有亦无啦!就是毗勒,是一本论,它是外道大迦旃延所造的一种论、一本论。意思就是:万法亦空亦有,

【《中论》云】(这么说)【:“执非有非无,名愚痴论,】执着万法非有非无是愚痴论,搞不清楚到底是有还是无,【倒执正法,还成邪人。”】

因为诸法是空无自性,讲一切法不可得,你执非有、非无,都是执着,名痴愚论。倒执正法,还成邪人。

这个就是学佛学成外道,【这些便是学佛不知】道佛的【方便】法【,而堕外道数者。】

【佛于以上七喻中,所要破的,是第一种:佛法外的外道,下面五喻所要破的,便是后面这两种外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经文324:【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著。】“有性”就是实自性,就着自性见,妄想之计着有所得,有所得,就不能成佛。

底下这一段,排的位置不对了。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著。】

    12-1 这一段,排的位置不对了。此段经文的顺序为页面:514-492-495-497-518(此段所标注的页数为讲堂原课本(PDF电子书)。但是呢,由于尊重前人,以前的人,我们仍然就是依照次第而说。

暂时翻过来,495页,念一下经文,手握住这个492页,495页,看经文就好。


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相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

翻过来,497页,看经文: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我念的这几段,要放在哪里呢?诸位啊!翻开518页,518页跟514页,518页左手边折一半,514页可以看到经文的全文,看一下,刚刚所念的那个黑字体的,就是排在这两段的中间:

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分别结集真谛、缘起、道灭解脱。如来说法,以是为首;非性——非自在、非无因、非微尘、非时、非自性,相续而为说法。复次大慧,为净烦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

这个时候念完,就接到前面来,492页,复次大慧……从这里接。念完的时候,再接,518页。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鏁(锁suǒ)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此段所标注的页数为讲堂原课本(PDF电子书))

好,因为他的次第安排错,所以我把它归位,

但是,这问题来了,自古以来对于译本,翻变本,梵本翻译成汉语,翻译我们中文,许多的祖师都采取非常的慎重跟尊敬,

也就是明明知道梵本,或者是后来的人的译本,因为你不晓得,到底是问题是出在梵本,还是问题是出在后人的译本,还是最后抄下来的到底是不是抄到颠倒,没有人敢去动它,

这个经是佛讲的,如果你在这个范本,译本抄写的人,这倒底哪一个人出问题,没有人知道,是梵本出问题吗?是翻译本人的次第颠倒,或者是抄写的人一下子打瞌睡了,

师父叫他抄的话,抄、抄、抄、中间漏一段了,或者是前后搞混了,这小沙弥就说,那我有抄就好了,

现在问题来了,所以,这个前后的经文安排得不得体,这一段跟前面492页这一段,跟前面的不相应,但是呢,由于尊重前人,以前的人,我们仍然就是依照次第而说。

所以我们念一遍,已经让大家清楚说这一段,刚刚念的那几段是安排的位置是错误的。

好!但是我们也一样,经本这样一句一页,一页、一页这样讲下去,我们也尊重人家。

(此段经文按师父上人所说的顺序为: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分别结集真谛、缘起、道灭解脱。如来说法,以是为首;非性——非自在、非无因、非微尘、非时、非自性,相续而为说法。复次大慧,为净烦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514)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著。(492)

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相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495)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497)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鏁(锁suǒ)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想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518)—整理者个人自解)

   12-2 悟一切法无所得,人家才会传法,把圆成实性当作有其自性,妄想计着它有所得,变成了圆成实自性是他得到的,圆成实自性就变成有其自性了。

492页。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著。】

说:复次大慧,这一段是讲小乘人跟外道都用三种量,就是我们所讲的现量、比量、圣言量,这个以前我们在十四讲表也讲得很清楚,

那么在《楞严经》也讲得很清楚,三量:现量、比量、圣言量,

五分论,宗、因、喻、合、结,来做为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叫做五分论。

二乘人用这样子的五分论,宗、因、喻、合、结,作为探讨真理的方式,外道也是。

各建立其妄见,自己认为自己这样推论是对的,

这五分论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逻辑的推论,但是逻辑的推论是建立在妄想,它不是万法唯心的现量境界,

由A推论到B,由B推论到C,由C推论到D,由D推论到E,

那我请问你,《金刚经》有念吗?佛说A、即非A、是名A,连A都不存在了,怎么可以用以此来为推论呢?

由A推论到B,那A不存在,你怎么A?A是空性,空无自性,怎么推论到B啊!

所谓这个宗、因、喻、合、结,其实彻底来讲,也是一种妄想;也是一种执着。

其各建立其妄见,那么佛教,像我们《楞严经》,那是成观法师慈悲,就是用这样让你更容易理解,宗、因、喻、合、结,七处征心那个地方,是法师慈悲,让你这样更容易理解。

所以宗、因、喻、合、结这五分论,各建立其妄见,自己认为,哎呀!我已经得了跟佛一样了,

像如佛一样证得怎么样?圣智自觉,就是自觉圣智的意思,已经怎么样?离于依他起、偏计,二自性事,就是依他起、还有偏计所执,

那么偏计所执,也叫做:妄计所执,又叫做妄想所执性,那么叫:妄想自性,妄想自性就是偏计所执性。

所以这个偏计所执性有三个名词,缘起自性有两个,缘起自性就又依他起,依他起性就是缘起自性,

那么,偏计所执有三个名词,偏计所执性、妄想自性、妄计自性,

所以这个依他起、偏计所执,叫做:离二自性事。

就是我们用五分论,各建立其妄见,自己认为像得如来一样的证量的解脱境界,自觉圣智了。我们也是离依他跟偏计二自性事,

问题是出来了,把“圆成实”作有性妄想计着,

有性就是有其自性,妄“圆成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变成自性见,

这个就佛教讲的,把圆成实当作有其自性,叫做:落入自性见,不知道圆成实仍然是空无自性,

所以万法尽可以包容,空无自性才可以包容万法嘛!圆成实若有其实自性的话,如何能够包容万法呢?

它有自己的自性,完全锁死,所以把圆成实当作有自性,就是落入自性见。

这种也是一种妄想计着,有所得。因为把圆成实当作有其自性,所以妄想计着,嗯!我有所得,我得了圣果,你有所得了圣果,就是妄想,就是不能成佛。

所以《金刚经》,佛在燃灯佛,于法无所得,所以燃灯佛就把衣钵,把法传给释迦牟尼佛。对不对?

悟一切法无所得,人家才会传法,把圆成实性当作有其自性,妄想计着它有所得,变成了圆成实自性是他得到的,圆成实自性就变成有其自性了。

   12-3 把圆成实性当作是实自性而作有性,“有性”就是实自性。就着自性见,妄想之计着有所得,有所得,就不能成佛。

整段贯串一下,说:复次大慧,小乘人跟外道有三种量,现量、比量、非量,外道的或二乘人的五分论,宗、因、喻、合、结,来做为探讨真理的方式,

以此来做为种种的推论,各个建立种种的妄见,自己认为我们已经得到跟如来一样,证得自觉圣智了。

我们也离了偏计和依他二性了,而把圆成实性当作是实自性而作有性,

“有性”就是实自性。就着自性见,妄想之计着有所得,有所得,就不能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2-4 【“三种量”:指现量、比量、】以【及圣言量。

【注释】

【“三种量”:指现量、比量、】以【及圣言量。

“量”是量度、称量之义。即】(也就是)【一切可称量、计量者,皆称为量,亦即】(也就是)【,一切能见、闻、觉、知者,皆称为量。

“现量”为亲得法体,不用意识妄分别,无有错谬,叫】做【现量,亦即】(也就是)【,一切法现前之量。】叫做现量。

【“比量”,比是类比,亦即】(也就是)【由比类量度而知,非亲见亲闻亲得而知。】

譬如说,我们隔了一座山,可是看到有烟,就见到烟,我们就知道,嗯!对面火烧山了,见烟就知道有火。

(【如隔山见烟,则知有火;】)没有火,怎么会有烟呢?这个比量很正确的,

咦!你听到有声音,人家讲话,你就知道隔壁有人,【隔墙闻声,】就知道隔壁确实有人。(【则知有人。】)这个就是比量。

【虽】然【非】(不是)【亲】眼【见】(看)到他【、】或者是【亲】耳听【闻】到这个声音【,】

但它绝对【亦非】(不是)【虚妄,】正确的比量推论,【于理得成。

“圣言量”, 】就不一样了,【为以如来圣教为准绳,当作指南。】

这个还有一个重点,这个圣人是你对他有没有信心,那么现在就是说,看你对谁有信心,

你说:我对耶稣基督有信心,那就变成他叫做圣言,圣人讲的量,

但是问题是,我们知道佛陀是出世的大圣人,我们今天讲:佛陀是圣中圣,那是我们佛弟子讲的,我们对他有信心,

你去阿富汗看看,或者那个巴基斯坦,阿富汗,那看看,用那个火箭炮啊!把那个佛像打下来了,那个佛像几层楼高,以前是丝路通过,我看那个报纸,都掉眼泪了。

用那火箭炮放在肩膀上,咻~把那个多少层楼高的佛像炸开来,

以前有这个丝路走过,佛教那时候传到阿富汗,那么后来,你现在去看,全部都是回教,伊斯兰教的。那么我们对这个历史上做一个简单的来剖析,

所以这个圣言量就变成有信心的叫做“圣言量”,你像这些用火箭炮把佛像炸下来,他对佛当然不会有信心啊!可能判为邪魔外道也不一定啊!

就像基督教来到我们文殊讲堂外面,他绝对不进来,有的基督教、天主教就比较不那么严重,有的天主教、基督教还是有进来的。

有的很严重,他只站在讲堂外面,对不对?头伸进来看看西方三圣,嗯!那是魔,那个是魔。说我们西方三圣是魔,

所以说这个圣言量,还得有没有信心来做一个支配。

   12-5 【“五分论”:即】(就是)【因明学之宗、因、喻、合、结。因明即近代西洋所称的逻辑学。

【“五分论”:即】(就是)【因明学之宗、因、喻、合、结。

因明即近代西洋所称的逻辑学。

古时印度人,于学术上,若有所立论,必须依】照【因明学之方式提出,学术上的辩论,也采取因明学的方式,

亦即】(也就是)【今人】所【说】的【:“要符合逻辑”,或“要合科学”,否则便不算数,不被认定。

因明学辩论或立论的过程、方式,主要的便是宗、因、喻、合、结这五分论。】

诸位!在佛教,西藏也很流行这个,西藏,小乘也很流行这个,

【“宗”,有如西洋传统逻辑三段论法(Syllogism)中的大前提(major premise),也就是主旨。

“因”,有如小前提(minor premise),也就是理由,亦即】(也就是)【你提出此】(这个)【立论的根据。

“喻”,即】(就)【是举例说明之。

“合”即】(就是)【综合以上所言】(说的)【。

“结”,即】(就是)【结论。

这又有】一【点像中国八股文的规矩:起、承、转、合。

而西洋黑格尔的唯物辩证法(Dialectic)中之正、反、】两面来论断,合、正面来论断,反面来论断,【合也是类此。】

师父在高中那个辩论会的也是,师父也是参加辩论会的,也是正面、反面、合,

就是像你持有的~,譬如说:好!你用正面,请问~开始辩论了,你今天是用筷子吃饭比较方便,反面就说:我认为用西洋的刀叉吃饭比较方便,吃东西比较方便,正面讲,反面讲,好!

最后再反过来,换你,我的立场就是,你主张用筷子吃饭比较方便,我用刀叉吃饭比较方便,交换立场来辩论,由老师在旁边评分,最后,结论,这样子。

所以说:就是这样辩论,那有的人辩论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啊!我是觉得没什么意义。

那我们那个辩论的时候,我说:要用筷子吃饭,他说:他用刀叉,后来我就最后问他,我说:最后问你,你晚上回去用什么吃饭,筷子,这样就好,OK,结束。浪费那么多时间,无聊啦!那没意义啦!没有什么意思啦!

所以,那个逻辑很强的人,数学就非常强,一般数学白痴的人,他搞不清楚的啊!左边、右边他绝对搞不清楚,反过来正面、反面,他会很~生出来孩子也不会聪明,数学不是很强的人,数学很强的人,孩子会很聪明。当然这不是绝对啦!不是绝对,

这是有医学上根据,就是说:你父母亲反应力很强的人,一般的,儿女数学都非常强,但不是百分之百啦!还是有人数学很强,生出来是白痴,也有啊!

如果来我们这里上班的工作人员,那就很容易,你会分辩这张一千,这张五百,这样子就可以了。不要找错钱,比较没那么严重啦!这一百的,会不会分?会。

【因明学上的宗、因、喻,又称为三支】量【,或】者【三支比量。

因为外道因明学上所说的这三量正好只合了佛法中三量中的比量,不是现量或圣言量。】

诸位!现量或圣言量是什么?在旁边(括弧)就是证量的境界。

证量,就是一个修行人真正要证量,就是唯心现量境界,就是圣人所讲的话。

因此,在座诸位!为什么语言~在经教上下手的人,不开悟的人说法跟大悟见性的人说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悟的人说法,说每一句话都有生命,都有灵魂,每一句语言,它都有灵魂的,但是没有开悟见性,他就是照本宣科,听起来不够劲儿,不起味,

所以,现量或者圣言量,它是证量的解脱境界,是真的功夫。契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

【总之,以这样的方式来辩论,说可以得到真理的,是凡夫执著语言为有实自性,而起的妄想分别。不知言语唯是自心所现,毫无实自体性】可得【。】

   12-6 圆成实,一样是空无自性,有其自性,就会被锁死,所以作有实自性,就是自性见的意思。是妄想计着,【谓有所得。】

【“各建立已”:各依之而建立种种谬说已。】

【“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谓已得诸佛如来所证之圣智自觉,

离于依他起自性】以【及遍计所执自性,二种自性之事。

亦即】(也就是)【谓已得圆成实性,以离二妄,即】(就)【是圆成。“事”,即】(就是)【果。】

【“而作有性妄想计著”:而且将其所证得之圆成,作有实自性之妄想计著,】

这一句话就是着圆成实,就是自性见,圆成实的自性见。

圆成实,一样是空无自性,有其自性,就会被锁死,所以作有实自性,就是自性见的意思。是妄想计着,【谓有所得。】

    12-7 “离”于缘起(依他)与妄想(遍计)“二”种“自性”之“事”果,而证得圆成实性。“而”且将其所自以为已证得之圆成“作有”实自“性”之“妄想计著”,谓有所得。

【义贯】

【“复次大慧”,小乘人与外道立“有”现量、比量、圣言量“三种量”,】以【及宗、因、喻、合、结“五分论”,以为探求真理之方式,

且“各”依之而“建立”其妄见“已”,而谓为已证“得”诸佛如来所证之“圣智自觉”(自觉圣智)

“离”于缘起(依他)与妄想(遍计)“二”种“自性”之“事”果,而证得圆成实性。

“而”且将其所自以为已证得之圆成“作有”实自“性”之“妄想计著”,谓有所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