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262:【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谓初识无因生,后不实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实已、还坏,是名非有因建立相。】”最“初”之“识”念本“无”任何外“因”,但依自心一念无明妄动而“生”起。第一识念以无明妄动而生后,“后”念之识则“不实”犹“如幻”化,接踵而生。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谓初识无因生,后不实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生已、实已、还坏,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3-1 “非有因”就是本来是由内妄动才分内外,可是呢?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外因,却妄建立因之相,外因。

这一段不容易了解,说:大慧,“非有因”就是本来是由内妄动才分内外,可是呢?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外因,却妄建立因之相,外因,

譬如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以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外面共同有一个管理者,就是造物主,

所以说:本来就不存在外在的因,而妄建立以此为因,就是以大梵天造作为因。

本从哪里来的呢?谓最初~“初识”就是最初一念的识,识心分别,是无因生。

这在《楞严经》讲过了,所以讲《楞伽经》以前,能够把《楞严经》的思想讲过一遍,这个是最棒的,为什呢?

我们从演若达多这个例子,就知道,妄本无因,若有因,何名为妄!

若有所因,何名为妄?也就是妄本来就是妄,妄本无因,若有所因,何名为妄?

称他为妄,就是因为无因,以此为因,知道吗?

所以这一句还要补上一句“妄本无因”,但是以此为因,以此妄为因,你要讲到因,它就是这个。

因为妄动为因,这样子就是一个答案。谓~“初”就是最初,最初这一念,识心分别的妄动是无因而生。

因为所谓的“妄”就是无因,那么莫名其妙地,最极微细的妄动,接着怎么样?

第二念,“后”就是第二念,前面是最初一念识心无因而生,“后”就是第二念,就不实识心如幻。

第一念的识,接下来产生第二念不实的识心,

什么叫做如幻呢?因为刹那的执着,看起来有连续,其实体性本空,刹那之间,有种种的分别,体性本空,刹那之间,有种种的颠倒见,其实体性本空不可得。

所以第二念不实的识心其实是如幻,诸位!幻性本空,当下就是识性,当下就是本性,不离本处,本不生,一切万法本来不生。

意思就是:妄境体空,妄心亦空,这一句话的意思:能所本不可得,本来就不生,

意思是说:本来万法的妄境,其实本不生,体性本空,因为万法都是因缘所生的东西。

而那个内在里面的妄心,其实也不生,因为众生不能了悟一切法无生,而起如幻的识心,就是这个意思。

3-2 在经典里面讲的,圣人要不要过日子,他还是要过缘起的日子,可是他是过超越的日子。凡夫要不要过日子?他也要过日子啊,他过什么日子呢?过束缚的日子啊!看到什么相,就执着什么相。对不对?

那么万法唯依自心妄现,底下就是举一个例子,例如我们的眼识,

既然说妄动的识,内外妄动,有内心的妄,还有外面的妄境的执着,便产生内在的识心分别。

举一个例子,譬如说眼根,接下来就是眼识四缘生,眼识是由四种因缘而生的,

譬如说眼根,由眼根,接下来由外面的色尘,“明”就是一种光线,“明”就是光线,那么“界”就是外境,我们眼睛要是没有光线,看不到,

“界”就是外境,小小的境界、或者大的境界,山河、大地、鸟兽、虫鱼,我、人、众生、寿者,统统外境啦,怎么样?

念前生,这个“念前”把它对调起来才看得懂,叫做“前念”,前念之识妄现有生起之相,叫做“念前生”。

“念前”把它颠倒过来叫做“前念”,叫做前面那一念,只是怎么样?妄现有生起的相,怎么样?“生已”这一念生起来,

“实已”,注意“实”是对众生讲的,就是说:仿佛若有实体可得。

譬如说,农历年到了,大家啊,我们大家儿女、孙子、兄弟、姊妹要聚一聚,中国人嘛,总是要过过农历年,嗯,好像实在是,你看到他回来了,哇!很高兴,对不对?

等到农历年过后,各个要各就各位,要回到各位的岗位了,哎呀,父母亲,年老的父母亲啊,又送这个儿女、孙子到外面,

然后就是祝大家平安,年年平安啊,岁岁要增福增寿啊,或者是孙子要去台北,念台大的,然后就是这样~要认真一点念书喔,好像又存在了,

没有一个众生会说,这个是如幻的东西,有聚散离合,可是只有佛~空,体会到万法空无自性,聚等于没有聚,散也本来没有散,因为本来就没有聚,也本来没有散,

所以他不会伤心难过,也不会过度地兴奋,大家回来了,又过度地兴奋,要离开了,伤心悲痛,

因为内心里面,了解体性本空的时候,没有所谓来去、生灭、增减,这些都是如幻的东西,

所以圣人要不要过日子,要,也要过缘起的日子嘛,所以在经典里面讲的,圣人要不要过日子,他还是要过缘起的日子,可是他是过超越的日子。

凡夫要不要过日子?他也要过日子啊,他过什么日子呢?过束缚的日子啊!看到什么相,就执着什么相。对不对?

看到大家回来了,啊!兴奋得不得了,对不对?看到要离开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目屎流,目屎滴啰,就是这样子啰!

“屎”命必达啊,“屎”命必达,没有智慧的人生,没有智慧,那就“屎”命必达,屎就是眼屎那个“屎”,“屎”命必达,一定会流眼泪的就对了,一定会流眼泪的啦!为什么?

如果知道这个识心分别不是实在的,聚,体性本空,没有能所。散,本来也没有能所。

所以,在座诸位喔!当我们了悟了诸法本空的时候,今天我们所有的不幸,都会化成智慧,因为它不存在的,

所以一直感觉到不幸的人,可以把这一股转化成更大的爱心,变成推广弘法的力道,就不会活得很无聊啊。不晓得要做什么?对不对?

所以,“实已”就是仿佛若有实体,这个识心起来,一念接一念的执着,一念接一念的执着…好像是真的有那么回事,其实是没有,其实是没有。对不对?

“还坏”识还坏的,识心分别久了以后,忘记了,因此你在十岁、二十岁以前,很执着、很计较的,现在忘记了,现在忘记了,已经过了,过去心了,那么你去年所执着的识心分别,现在也不存在了,

还坏,为什么?它会渐渐、渐渐地,因为它是无体性的东西,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久了就慢慢、慢慢…就变成影像了,

是名非有因建立相,其实这个叫做“本非有因”,本来非有外因,而却建立了一些外因,建立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等,建立了山河大地,建立了创造天地万物的外因,

其实是没有内跟外,是一念妄动,而外道不懂,以为万法是由造物主所建立的。

3-3 众生就是生活在一种如幻不实在的生灭一种循环,师父已经讲过了,生命是一种无聊的循环,生命是一种无聊的循环,但是如果大悟了,生命是有意义的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

整句地贯串起来,说大慧,在本非有外因却妄建了~“妄”虚妄地建立因之相,

其实万法本来都是从最初的一念妄识,本来无因而生,

因为无明嘛,无明就是无因,无明就是没有光明嘛,无始劫来,无始无明无因而生,

那么第二念就执着前念的不实在的识心,如幻,“后”就是第二念,不实在如幻,识心如幻,

众生不了解,你所执着的这个识心,所分别的这个识心,他不存在的,其实是本性在作用的。

但因为本性被掩盖起来了,被染污了,所以用的是识心在作用,识心叫做“妄用”。那么,本性叫做“妙用”,这个就差很多啰!

识心分别,它叫做“妄用”,虚妄的作用,众生也有作用啊,可是他所有的作用都是虚妄的。

圣人有没有用?圣人是妙用,般若智慧的用,一样有用,可是他是妙用。

接下来,一切法本不生,一切法其实妄体本空,妄心还是空,

因为众生不了解这一层深层的道理,不了悟一切法本来就无生,而起如幻的识心,

虽是识心,但是它是如幻,举一个例子,眼,眼识四缘生,举一就是包括六根,

例如眼识从眼根而来,和合了眼、色、尘,加上有光线,还有外境的外界,

因为前念之识生起,妄想妄现有生识之相心,怎么样?

生了这个意识心以后,仿佛若有实体,实已,

慢慢地,因为识心分别,是刹那败坏的,还坏,

意思众生就是生活在一种如幻不实在的生灭一种循环,

师父已经讲过了,生命是一种无聊的循环,生命是一种无聊的循环,

但是如果大悟了,生命是有意义的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名本非有因建立相。

3-4 佛讲的,所有的天地万物分内外,那统统是我们的真如心,因为无明妄动,一念无明妄动而起的,跟外道讲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注释】

【“初识无因生”:“初识”,为最初的第一识念。

“无因生”,为不由外在任何原因,而纯是自心一念无明妄动而起。】

这是真正的根本原因,而外道不懂,认为是上帝所创造的,有内跟外,很多道理讲不通。

那么他们也这样子地就接受了,他们感受那种唱唱圣歌啊!

把人生的所有的痛苦,都认为那是上帝给我们的磨练啊!

把我们所有的荣耀、祸福啊,都归功于上帝的安排,大梵天的安排,

可是佛讲的,所有的天地万物分内外,那统统是我们的真如心,因为无明妄动,一念无明妄动而起的,跟外道讲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3-5 什么是众生呢?就是没有办法回归当下,就念念一直迷、一直执着,一直迷、一直执着…

【“后不实如幻”:“后”,】为【指后念之识。谓第一识念依无明心动而起后,第二识念则不实,犹如幻化,接踵而生。】

所以什么是众生呢?就是没有办法回归当下,就念念一直迷、一直执着,一直迷、一直执着…

譬如说赌博,他就一直迷,他就从头到尾一直迷在这个赌博里面,跳脱不出来,完全跳脱不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3-6 不实如幻的世间,其实不需要用那么极端的方式来过日子。

【“本不生;眼、色、明、界念前生”:“本不生”,是一切诸法从本即无有生。】

“无有生”就是诸法就是~本来就是空无自性,毕竟空,佛陀就是看到了宇宙,照见了宇宙诸法本空,没有一法不空,任何东西都不着,任何东西都放得下,任何东西都离相。

【“眼、色、明、界”,即】(也就是)【眼识生起的四缘。眼,是因缘;

色,是所缘缘,】第一个“缘”是动词,所缘缘,第二个是名词,因为色是眼所缘者,色当然是指,就是长、短、方、圆,或者青、黄、赤、白,那是指外境,【因为色是眼所缘者。

明,是增上缘,以有光明之助,才能成“见”之事。

界,是等无间缘。】这个“界”把它深入地来讲呢,就是实,以众生来讲实有的体性,以众生来讲,它是实有的外境,所以这个“界”是等无间缘,妄心依界而有,依等无间缘,所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由此四缘假合,则前念之识方妄现有生起,而实无生,以是因缘和合妄现故。“念前”即】(也就是)【前念。】

【“生已、实已、还坏”:谓最初之识念妄现生起之后,便显现仿佛若有实体一样地刹那暂住,而有了别之作用,如是暂住之后,便还于当处坏灭。故知识念实是不实如幻。

所以前念后念既皆无体,足显内外诸缘本空,若还执著众缘为生识之因,便是于无因中妄立有因。】

诸位,众生不了解刹那生灭,因此他的生活都会很辛苦,

昨天我看到了一个报导说,说有一个做那个什么蛋卷的,晚上九点就可以去排队,排队喔,还发牌子,那个蛋卷,可能很好吃吧,然后,有的人凌晨三点去排队,去排队买什么?还限定喔,一个人好像只能买两盒,

这样子,整夜可以不用睡觉的,那个到十度左右很冷的,然后排队、排队…这样子,为了那两盒蛋卷,这个就不知道~没吃到那个真的会死吗?那个实在是让人想不通,怎么样想都想不通,可以排整夜,只是为了要买它两盒蛋卷,这个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没有必要迟到这种东西,不吃那个也不会死。是不是啊?没有必要搞成这个样子,

像这众生如果不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讲是很严重的。

像戎祥一样喔!那个艺人大家都知道,胖胖的啦,人很好的啦!胖胖的,四十三岁,对不对?新闻报导的,准不准不知道,他说他有时候连续三个月,每天都喝酒,一个礼拜喝五天,喝五天,结果这个~人又胖,然后心肌梗塞,一下子就走了。

这个就告诉我们,极端的生活方式,就会让身体刹那之间消失,极端的心,极端的心、观念、识心分别也会伤到我们的清净自性。简单讲: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极端。

有一个女孩子,非常喜欢吃那个麻辣锅,麻辣锅,很辣、很辣的,她连续吃三天,麻辣锅,结果怎么样?

开始一直,胃啊~因为辣的东西它会伤到那个胃肠,结果连续啊、连续啊,腹泻泻了七天七夜喔!七天七夜喔!

这个就是极端的生活方式。从身体的这个角度就告诉你,人的心灵是不能用极端的方式解决的,也许纵然对方有错,还是要用中道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从这个身体的极端,你就知道它的后遗症有多严重,身跟心是不二的,身体饮食上极端,

师父提示这个,就是不实如幻的世间,其实不需要用那么极端的方式来过日子。

3-7 当知识念不实如幻,并无实体,若真有实体,则不应刹那坏灭,应常住不坏。

【义贯】

【“大慧”于“非有”外“因”而妄“建立”因之“相者,谓”最“初”之“识”念本“无”任何外“因”,但依自心一念无明妄动而“生”起。

第一识念以无明妄动而生后,“后”念之识则“不实”犹“如幻”化,接踵而生。

然而这一切皆从“本”以来“不”曾有“生”,唯自心妄现,

但由“眼”根、“色”尘、光“明”、与“界”四缘假合,则前念之识(】就是【“念前”)方妄现有“生”起之相,而实无生。

初识妄现“生”起“已”,又仿佛若有“实”体而暂住,起了别作用;

若有实体,刹那暂住后,“还”于当处“坏”灭,

(是故当知识念不实如幻,并无实体,若真有实体,则不应刹那坏灭,应常住不坏。

既知前后之识念刹那生灭,并无实体】可得【,则知四缘亦无实,若还执著众缘为令识实有生起之因,便是无因中妄立有因),

“是名”为“非有因”而“建立”因之行“相”。】

3-8 诸位,万法都是缘起,为什么常常讲随缘、随缘,随缘就是不执着的意思,因缘如此嘛,那我们就不执着

诸位,万法都是缘起,为什么常常讲随缘、随缘,随缘就是不执着的意思,因缘如此嘛,那我们就不执着,

因此在这里得到一个很重大的启示是什么?缘生,也不执着,缘灭,也不执着,

换句话说:人生本来就没有得跟失,聚、散、离、合,聚空性,散空性,离空性,合空性,因空性,缘空性,果空性,

万法回归当下,当下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所以,所有的法,统统在讲这个,无相、无念、无住、不二、离能所,万法都在讲这个,

3-9 真正的修行人安住在哪里?安住在无所住,无所住是真实的道场,当你了悟了,万法其性本空,了悟了万法刹那生灭,败坏之相,无所住,那么哪里就是道场。

那么了悟了这些识心不实的,所以你今天聚了,聚在一起,你也不用太高兴,因为那是生灭的东西,

今天有人离开了,你也不要太伤心难过,万法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嘛!是不是?

所以,法师也是这样子啰,出家众也是这样,没有一个出家众、一个团体,就是说,这个出家众是不是~永远是在一起的,那个也不可能,当然有啦,也是少数,

铁打丛林流水僧嘛!来来去去,万法本来就是这样子嘛!

那么,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安住在哪里?安住在无所住,无所住是真实的道场,

当你了悟了,万法其性本空,了悟了万法刹那生灭,败坏之相,无所住,那么哪里就是道场。

3-10 了悟了万法无所住的时候,这个法师、或者这个居士,走到哪里都非常有修养。

因此,了悟了万法无所住的时候,这个法师、或者这个居士,走到哪里都非常有修养,

因为万法无所住嘛,就不会梗在、死在某一个角度和念头,所以修养跟修行等同重要。

越有修行的人,就越有修养。越有修养的人,他就越有修行,这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一体两面的。

3-11 我们的生命不能过这么无聊的,所以是,学佛的人是有目标的,是有理想的、有理念的,因为我们过得日子完全是真实的生活,充满智慧的,充满理性的、充满智慧的。

对真理越了悟的人,他就越真实,生命就越真实。

对生命越迷茫的人,越迷茫的人,生命就越虚幻,他就不晓得要依靠什么过日子,完全不知道要依靠什么过日子,

所以会得到重度的忧郁症,会得到重度的躁郁症,会得到精神病,自己逼死自己啊,自己逼死自己啊。

因此,有的人啊,人生很无聊,也不晓得要做什么?

每天睡觉、睡觉啊,一直睡觉,也不学佛、也不念佛,也不来早课、不晚课,不拜八十八佛,统统不要。那么,有的人~这是有学佛的人懒惰,

那没有学佛的更不用讲了,年岁大了,有一点年岁了,没学佛,没有依靠,

因此,他就做“万睡爷”,睡觉那个“睡”,万睡爷,一直睡、一直睡…睡觉那个“睡”,很会睡的,那个就是“万睡爷”,万睡爷就是一直睡,

因此,我们的生命不能过这么无聊的,所以是,学佛的人是有目标的,是有理想的、有理念的,因为我们过得日子完全是真实的生活,充满智慧的,充满理性的、充满智慧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263:【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谓虚空、灭、般涅槃,非作,计著性建立,此离性非性,一切法如兔马等角,如垂发现,离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相。】这一段是讲,虚空无为、择灭无为,般涅槃就是真如无为法这三种无为法本非有性。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谓虚空、灭、般涅槃,非作,计著性建立,此离性非性,一切法如兔马等角,如垂发现,离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4-1 择灭、虚空,或者是般涅槃的无为,其实没有“有”跟“无”。

这一段是讲三种无为法,本来就非有性,本非有。这一段是讲,三种无为法本非有性,

说:大慧,“非有性”万法体性本空,不着有性、还有无性,所有“非有性”,

无为法本非有性中,因为无为法是空无自性然后建立性之行相者,怎么样?

谓虚空,“虚空”当然是指无为法啦!还有“灭”就是择灭无为,还有“般涅槃”,就是所谓的真如无为,

虚空无为、择灭无为,般涅槃就是真如无为法,这三种无为法、非作,“非作”就是本非造作之性。

这个“非作”要不加几个字,你一定看不懂,非作就是“本”非“造”作“性”,

意思就是:无为法等如虚空啊!无为法等如虚空,他没有任何的造作啊!叫做本非造作性。

计着性建立,那么邪见人、还有小乘人,计着有性的建立,

“此”就是这三种无为法,实在是离于~“性”就是有,“非性”就是无,

简单讲:这三种无为法离于有跟无,着有、着无都不是无为法。

简单讲:无为法本非有无,一切法本空,一切法本空,就像兔跟马等角,本来就不存在,万法其性本空,本来就空。

所以一切法本空,一切法就像兔角、马的角,兔角、马角本来就不存在,它只是缘起,它只是如幻的。

万法如垂发现,“垂发现”就是因为,有一种人是眼睛有病,妄见有这个毛轮,

用这个来讲的话,是古时候的这个讲解,我们现在用飞蚊症来讲,喔,那就更清楚了,

飞蚊症你们知道吗?飞蚊症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年岁太大了,或者是退化了,他的眼睛看出去,好像蚊子这样,嗡嗡嗡…好像蚊子一点、一点、一点、一点…黑黑黑黑的,那个就是飞蚊症。

或者是你身体缺少某一种元素,它就会有飞蚊症。诸位!正常的人眼睛有没有(飞蚊症)?没有。

欸!用这个飞蚊症来解释类似垂发现,眼睛有毛病,就看到,嗯,好像虚空当中,前面我们眼睛,好像那个有这个什么毛发轮,法轮啊,毛发之轮哪,其实事实上没有,眼睛有毛病的看,有。眼睛正常的,没有。

我们这个世间也是,佛陀的智慧的心眼看这个世间,没有。如虚空花。欸!

可是众生妄执,就确实~人生宇宙确实是存在,就好像有,不知道那个是虚空花,虚空本来就没有花。

所以,你放眼看出去,用眼睛看出去,用天文望远镜看出去,一颗、一颗星星、星星、星星…在闪烁、闪烁、闪烁…

诸位!那个统统是虚空花,虚空本来就无花,因为这是缘起的东西啊,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也是虚空花。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虚空花,

虚空本来就没有花啊,诸位!妄动则见缘起是实体的东西,如如不动,则见缘起是空性的,

所以圣人一样生活在缘起的法里面,可是它是超越的,所以即超越又现实,即现实又超越,

可是呢?众生不了解缘起法是空性的,他就会执着于所有的缘起法的每一分每一秒,什么都执着,无所不执着,那就见到这个世间好像是实实在在,有实体可得。

因此,他的痛苦、他的烦恼、他的无明,他的情绪的躁动是失控的,没有办法控制的。他认为那是实在的东西,当然就着了。

说:万法如垂发线,因为眼睛有病,妄见有毛轮,无为的法本离于有跟无,是名非有性建立相,这个就是由事入理的无为。

来告诉我们,这是择灭、虚空,或者是般涅槃的无为,其实没有“有”跟“无”。

4-2 大慧,本非有其自性当中的无为法,但是众生、外道不了解,却建立了有性之行相建立。

我把它贯串一下,这一段是三种无为法本非有性,

说:大慧,本非有其自性当中的无为法,但是众生、外道不了解,却建立了有性之行相建立。

我们了悟虚空无为、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就是用智慧抉择,那么“般涅槃无为”就是真如无为,本来就没有所谓的造作。

这些邪见人、小乘人,计着有性的建立,

这三种无为法,实在是离于有无,一切法本空,就像兔马等角本不存在,万法因为有病的人见到,就像有相的垂发轮。

可是呢?佛看到是正知、正见、正确的智慧,就没有这个垂发现,

无为法本来就离于有无,是名在本非有性当中,而妄建立之性,众生不是建立有性,就是建立无性嘛。而无为法里面是离于有无。

4-3 三种无为,本非造作性,而邪小之人计著其为有自性,并作如是建立。

【注释】

【“虚空、灭、般涅槃”:此为三无为;

“虚空”,是虚空无为;

“灭”,是择灭无为;】这个“择灭”前面加三个字比较看得懂,用“智慧抉”择,要灭掉息灭贪、嗔、痴。

“择”就是用智慧选择,“灭”就是灭掉贪、嗔、痴。这一种无为法,这样你就比较看得懂。

用智慧抉择正法,而息灭了贪、嗔、痴无为,因为在佛法的名相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解释啊,都会有一点点少许的差异,大同小异啦,

那么【“般涅槃”,即】(就是)【非择灭无为;】非择灭的意思就是不用智慧抉择,就是本来存在,本来的,非择灭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即心即佛,即心即理。

即心即佛的一种无为法叫做非择灭,不必透过智慧抉择,本来就存在的无为法,或者叫做真如无为。【在此,般涅槃亦摄真如无为。】

【“非作、计著性建立”:以上三种无为,本非造作性,而邪小之人计著其为有自性,并作如是建立。】

【“此离性非性”:而此三无为法实离于有无。“性、非性”,即有无。“性”,是】指【有性,亦即】也就【是有见,以计法有自性故。“非性”,是无性,非有自性之义,亦即】(也就)【是无见,以计一切法皆无有故。】

4-4 这世间你再怎么搞,都是空的,人生可比一出戏,无来无去无事情。你今天所有的造作,统统什么都带不走,但是你创造了新的业,这个新的业将来就一定要继续受这个果报。

【“一切法如兔马等角,如垂发现”:“兔马等角”比喻非有。

“垂发现”,是如目有病,妄见有毛轮,而毛轮虽是病眼所见,然却是病目者确实有见,故比喻非无;毛轮不像兔马等角之但有空名,从未有人见过。

虽然毛轮亦是幻有,若眼无病,毛轮即】(就)【灭,亦即】(也就是)【,垂发亦】(也)【不现;

比喻一切法之妄有,亦如是,但由众生心目有病所现,若心目不病,则一切法之妄相自然逸去。】“逸”就是离去,

所以,在座诸位!你今天不管你赚了多少的钱,就是赚了很多的业啦!

今天你赚了很多、很多…搞了很多的名,就是搞了很多的业,搞了很多的业,

除非你能转它,今天所有的造作,今天万法所有的造作,你什么都得不到,你只有得到一种,就是“业”。

这世间你再怎么搞,都是空的,人生可比一出戏,无来无去无事情。

你今天所有的造作,统统什么都带不走,但是,But  b-u-t,你创造了新的业,这个新的业将来就一定要继续受这个果报,

所以愚痴的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业能敌须弥,能障圣道,能深巨海,这个业是很可怕的,

喔…那我们就知道了,欲望少一点啰!口业也清净一点啰!

你那个八识田中的银行多存一点钱,功德啦!免得将来果报现前的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聪明的人一定会储存一点(功德)啦!聪明的人一定要储存一点嘛!

4-5 【而一切法实“离”于“有”与“非有”,皆唯心所现,如兔马等角;】所以,在座诸位!这句话如果能了悟,你就知道你这一辈子怎么拼,你什么都没剩下,剩下的就是业,以后要受果报的业。但是如果你有学佛,哇!那就不得了了,众生存了业,我们存功德啊,对不对?

【义贯】

【“大慧”于一切法“非有”自“性”中,而妄“建立”有性之“相者,

谓”于“虚空”无为、择“灭”无为,与非择灭的“般涅槃”,

三种无为法中,本“非”造“作”之性,

而彼邪见者,“计著”其为有自“性”,并作如是立论之“建立”;

然而“此”三无为法,实“离”于有“性”与“非”有“性”(有无),

以“一切法”皆犹“如兔马等角”之非有,亦“如”人有病眼,而见有“垂发”(毛轮)于目前显“现”,

而一切法实“离”于“有”与“非有”,皆唯心所现,如兔马等角;】

所以,在座诸位!这句话如果能了悟,你就知道你这一辈子怎么拼,你什么都没剩下,剩下的就是业,

你剩下的,你什么都不剩,就剩下一些业,以后要受果报的业,

但是如果你有学佛,哇!那就不得了了,众生存了业,我们存功德啊,对不对?

色、受、身、口、意清净啊,推广佛陀的正法,劝发众生发菩提心,对不对?来常住发大心,欸,这个就不得了了啊。

【或唯病目者所见,如毛轮,其体皆无有自性。

(而二乘之人不了,执取偏空为涅槃性,外道则妄计无想】就是无想定【断灭空为涅槃性,如是邪小皆于非有性中,妄计有涅槃。)

“是名”为于“非有性”中“建立”性之行“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264:【建立及诽谤,愚夫妄想,不善观察自心现量,非圣贤也。是故离建立诽谤恶见,应当修学。】为什么愚夫,后面一定接着妄想呢?因为那个愚夫,无明的众生,他是时时刻刻浮现出来的识心分别,无时无刻不是妄想。

【建立及诽谤,愚夫妄想,不善观察自心现量,非圣贤也。是故离建立诽谤恶见,应当修学。】

说建立及诽谤,“愚夫”是指没有智慧的,学佛就是学智慧,

为什么愚夫,后面一定接着妄想呢?因为那个愚夫,无明的众生,他是时时刻刻浮现出来的识心分别,无时无刻不是妄想。

由于愚夫无始以来无明的妄想,所以他不善观察自心现量,因为没学佛,没听到人家讲圆顿大教,喔,原来万法唯心现量,

那么我就好好地掌控我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心,令心发菩提,令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令心福慧双修,令心入佛的正见、正智、正思维、正精进、正定,因为都是自心现量呗,

所以因为众生不善观察自心现量,所以他不是圣贤,

是故离常见的建立,有见,常见的建立以及断见的诽谤这些恶见,

所以“建立”代表常见。“诽谤”代表无见,就是断见。“建立”就是有见,“诽谤”就是无见,这两种恶见应当远离,应当修学。

【义贯】

【非有而言有之“建立”相,】以【“及”非无而言无之“诽谤”相,

皆是“愚”痴凡“夫妄想”分别,无有智慧,“不善观察”一切法但是“自心”所“现”之“量”,此“非圣贤”之所见“也;

是故离”于“建立”与“诽谤”二种“恶见”,汝等“应当修学”。】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265: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趣究竟。为安众生故,作种种类像,如妄想自性处,依于缘起。】依缘生却产生了妄想,依因缘所生的东西,却一直产生妄想,一直产生妄想。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趣究竟。为安众生故,作种种类像,如妄想自性处,依于缘起。】

6-1 告诉你万法都是唯心所现,能够了悟万法唯心所现,怎么样?他就能够趣究竟之极果。

这一段很是重要,说: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知,善于了悟这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

还有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遍计所执性、缘起自性、圆成实性。二无我相:人无我、还有法无我,

了知这一切相,为什么要讲这一些呢?提出来,无论是八识,无论是五法,无论是自性,三自性,无论是二无我,了知这一切相,注意,唯心所现,本自如如。

这一句话特别、特别地重要,也就是这一些就包括万法。

八识:心、意、意识。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遍计、缘起、圆成实。二无我:

了知一切唯心所现,本自如如,内如外如,无法不如。

趣究竟之极果,“趣”就是趣向究竟的佛果,告诉你万法都是唯心所现,能够了悟万法唯心所现,怎么样?他就能够趣究竟之极果。

6-2 我们修学佛道,就是在安稳我们这一颗心,而且它是本有的,它是本来存在的。

为安众生故,说:你心不安,你就无法安,众生心安就理得,心要能安,所有的众生就稳定、稳固,要心不安,那么就没办法安众生,

所以我们修学佛道,就是在安稳我们这一颗心,而且它是本有的,它是本来存在的。

趣究竟之极果,为安众生故,为了安众生怎么样?他就从佛的功德,怎么样?逆流而出,妙同万物。

接下来,就作种种类像,就化作同时现出,怎么样?“种种类”就是品类,“像”就是众生的形像,

也就是因为他已经趣向了极果,是为了安稳众生的这颗心,

而从佛的功德,怎么样?逆流而出,妙同万物,又化作同时现出种种的品类、众生的形像,就像一切的六道,四生:胎、湿、卵、化等等,

如妄想自性处,妄想自性处,这个重点在后面,依于缘起,这一段把它调过来会等清楚,众生依于缘起而不觉悟,所以有妄想自性处,这样调过来。

那么妄想就是因为凡夫,凡夫妄想处呢?不了解缘起法,缘起本非有无,

所以凡夫妄想自性所起之处,正是诸佛菩萨安住之处,这一段重点在这个地方。

诸佛、菩萨、圣人一样过缘起法的生活,可是却不迷,而愚痴的凡夫一样过缘起法的生活,

而缘起法,诸佛了悟本非有无,而众生不一样,不是着有的妄想,就是着无的妄想,着常见、着断见种种的知见,

妄想自性之处,就是妄想自性所起之处,就是种种的知见,从来没有停止过,

凡夫着凡夫见,二乘人着二乘见,菩萨着菩萨见,外道着外道见,如果究竟之处,有的人着佛见,

诸位!凡夫见、二乘见、菩萨见、外道见、佛见,都不可得,

这个就是妄想自性之处,是依哪里来呢?依于不了解缘起如幻的道理,

所以这一点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的伟大,并不能离开缘起法,离开缘起法,就无所谓讲超越、契入、解脱,

离开缘起法,没有另外一个解脱法的,解脱就是现在,现在就是~

诸位!就看这个喔,看这里,看你要往左走、往右走,这里是缘起法,(上人拿起抚尺来比喻作缘起,)缘起自性,

这里是圆成实性,(上人把抚尺举到面前,左手往左边走代表圆成实性)圆成实性,

这里是遍计所执性,(右手往右边走代表遍计所执性)

看这里,看你要往左走,还是往右走,这是缘起。喔!缘起,缘起就是相啊、这些名啊,对不对?

这缘起法,如果是凡夫,那就往右走,(代表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遍计所执性就是妄想,因为迷了缘起法,就每天都妄想,那就往右走,我的右边啊。

如果在缘起法里面,它本来就不存在啊,空性啊,他就往我的左手边走,圆成实性,本自如如,现在看你要往右走还是往左走。

往右走就是愚痴,我的右手边。往左走就是智慧,

所以说,往右走,往左走,那就看你个人有没有这个因缘,

所以这个“如妄想自性处”,就是正有如凡夫妄想自性处所起的,怎么样?菩萨也在这个地方,诸佛菩萨也在这个缘起里面化现妙用,

换句话说,所有的众生,生活不能离开缘起法,不能离开缘起法,离开缘起法没有佛法,

欸!所以因为不了解缘起本非有性还有无性,众生因此在这个缘起法里面迷了,

不晓得缘起法是空无自性的,当下的,是绝对的理性的,是中道,不知道,

所以没有佛的正知、正见、正念,因此依于因缘如幻而起,不了解因缘如幻而起,所以不了解所生缘生就是无生。

而菩萨不一样,菩萨是化生的,他是依于法身而起的,菩萨是化生的,是依于法身而起的。

6-3 了知这一切唯心所现,本自如如。内如,外还是如,这个就是生命最幸福的地方,最安详的地方。

那么整段把它贯串起来是说:复次大慧,这个菩萨摩诃萨,这个大菩萨善于了知什么?

八识、心、意、意识,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还有三自性:遍计、依他、圆成,二无我;

了知这一切唯心所现,本自如如。内如,外还是如,这个就是生命最幸福的地方,最安详的地方,

趣于究竟之极果,为了安稳众生,而从佛的功德逆流而出妙同万物,来化现出种种的品类、众生的形像,六道四生,需要什么形象,他就化现,

正有如凡夫妄想自性所起的处,在哪里呢?也就是在依于缘起,不晓得依于缘起如幻,

所以,菩萨能了悟生就是无生,缘生就是无生,菩萨化现依于法身而起。

可是众生呢?依缘生却产生了妄想,依因缘所生的东西,却一直产生妄想,一直产生妄想。

换句话说,所有众生的心,都从来没有安稳过,安稳过,

所以有一次,我到瑞士日内瓦去,到那个地方的一个公园,一个公园,

哎呀,那个很糟糕,看到一个小女孩才十几岁,吸毒,精神恍惚,跑到我前面来,一直嘻嘻哈哈,一直笑,失态,一个正常女孩子不会这样子的,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因为在瑞士这个地方,他们对这个大麻,不是禁止得那么严重,所以他们有吸这个大麻,就吸得精神恍惚,精神恍惚,一直笑、一直笑,

我也不认识她,是不是?一直跑到我前面来,@!$%-,说那个我们也听不懂,

瑞士,它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是德国人,都是德裔的,德国,日耳曼民族的,讲那个听不懂,

然后这个小女孩来,还长得挺庄严的,然后后来我要跑到这厕所,她又跟着厕所来,

我又不会讲德国话,我就~呿呿,我有跟她赶两下,不知道她听得懂不懂,没办法,要上厕所,对不对?

她就是一直精神一直恍惚,我觉得非常地可惜,一个这么漂亮的女孩子,竟然吸毒,我认为那个绝对有吃那个大麻,很可惜,

你就知道,没有佛法的人生~我随便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他们内在里面有多么地迷茫,她要借重这个大麻毒品,才能过日子啊。

6-4 妄想自性就是迷,成自性就是悟,所以,佛法全在一念之间,佛法全在一念之间是什么意思呢?全在迷跟悟,佛法就是这样,迷跟悟。

【注释】

【“心意意识”:“心”,就是第八识。“意”,就是第七识。意识就是前六识。此即总言八识。】

【“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自性”:即】(就是)【三自性:缘起自性、妄想自性、成自性。】

在这里三个的关系就是,妄想自性就是迷了缘起,在妄想自性旁边就告诉我们迷了缘起,

而缘起本身空无自性,成自性就悟了缘起就是空性,

妄想自性就是迷,成自性就是悟,所以,佛法全在一念之间,佛法全在一念之间是什么意思呢?全在迷跟悟,佛法就是这样,迷跟悟。

【或】者【说: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即】(也就是)【人空与法空智】慧【。】

【“趣究竟”:趣入究竟之极果。】

【“作种种类像”:现作种种品类、形像之身,如六道四生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6-5 一切万法从圣人的角度来讲,都是第一义谛大空,第一义谛大空所显的真如心性,是不二、是平等的,并无来去、生灭、增减的,但是因为众生没有开采第一义谛大空所显的真如心性,因此他就有妄想自性,而妄想自性怎么来的,不能了悟缘起自性是空无自性的。

【“如妄想自性处,依于缘起”:谓菩萨之化现,亦有如凡夫之妄想一样:凡夫妄想所至,便能立刻在心目中妄见其像,】

众生起妄、动念,相就显现了,那么,众生(菩萨?)不起妄,心中虽然显相,可是不着,知道,这是心所显的假相嘛,不着,相,让它显,可是就是不着。

【而凡夫的妄想,】正因为着相,【亦】(也)【是依于因缘而起。

菩萨化现其身也是一样依因缘而起,有如幻化。以菩萨已得意生身故能作如是变化。“妄想自性”,即妄想之义。】

诸位,为什么讲妄想自性,这个「自性」什么意思?在第一义谛大空是不可讨论,第一义谛大空是唯心的现量,证量的解脱境界,他是空无自性,

所以妄想后面安一个「自性」,这个很简单,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事相要讨论它,

诸位,妄想自性后面,如果补上一句「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第一义谛大空,第一义谛大空,

那么妄想自性就是事相,一定要去讨论,有语言,意思就姑且用一个「自性」,

妄想其实是空无自性的,说妄想自性就是因为众生着境以为实,才说妄想自性,要不然无可讨论啊,诸法本不可说,没有语言,

那么究竟证入第一义谛大空,没有能所,没有任何的语言,

可是现在为了要讨论,就必须安排一个「自性」,妄想自性,有可讨论,缘起自性,有可讨论,圆成实性,有可讨论,

其实妄想自性,空无自性,缘起自性,空无自性,圆成自(实)性,也空无自性,

一切万法从圣人的角度来讲,都是第一义谛大空,第一义谛大空所显的真如心性,是不二、是平等的,并无来去、生灭、增减的,

但是因为众生没有开采第一义谛大空所显的真如心性,因此他就有妄想自性,而妄想自性怎么来的,不能了悟缘起自性是空无自性的。

6-6 【乘此而“趣”入“究竟”觉之极果。然后“为安”稳“众生故”,】「安稳」就是度化,诸位!那要怎么安稳众生呢?安稳那一颗心,就安稳了一切众生,安心就是安稳众生。

【义贯】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如是“善”于了“知心、意、意识”等八识、“五法”、三“自性”、及“二”种“无我”之“相”,了知这一切皆唯心所现,本自如如,】

这个「如如」还要补两个字,第一个叫内如,补一个「内」,第二个如,是「外」也如,

就是内空、外空,如如就是证得二空所显的心性,

我们常常一直讲「人空」、「法空」嘛,这里就是内空、外空,「内空」(人空)就是五蕴空,「外空」就是万法皆空,所以内如,五蕴本空,外如万法皆空,

所以,内外皆如,就是证得毕竟空寂,毕竟空就是佛所讲的绝对的正法。

【菩萨如是善观】内【如】外【如之体,】万法本来不可得,究竟趣向于第一义谛大空,【以为真因,】

所以,修行要有真正的因,尤其在这个末法,要听到这个圆顿大教,更是难,

许多人都会自己看,看注解,自古以来,注解的很多,讲解的~尤其现在在这个2013年,去年2012,2013年,这样讲解的还是少,

那么,大家有了这个圆顿大教,善观于如如之体,以为真因。

【乘此而“趣”入“究竟”觉之极果。

然后“为安”稳“众生故”,】「安稳」就是度化,

诸位!那要怎么安稳众生呢?安稳那一颗心,就安稳了一切众生,

安心就是安稳众生,这一颗心,因为众生这一颗心,他不安,莫名其妙地不安,恐惧、恐慌,

所以,安稳众生重要的是安稳众生那一颗心,让他了悟「你也是佛」,你也是佛。

6-7 诸位!做人要低调,学佛要高调,不能客气的,直下承担,要有骨气喔。

诸位!做人要低调,学佛要高调,不能客气的,

做人要低调一点,比较没有杀身之祸嘛,哎呀,做人就低调一点,你行就好,我没什么意见,荣耀归属于别人,没关系,抢尽了风头,没关系,就统统给你,

学佛要高调啊,你能不能成佛,行,我一定能成佛,能不能开智慧,行,你能不能大悟,假以时日,我用功我一定能开悟,

学佛要高调啦,要不然,你能不能成佛,我看我是没什么希望,来死死好了,嗯,那就不是佛弟子呢,没什么志气啰,

你要开智慧,我看没什么效啦,我还是来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笨笨地过日子就好啦,开智慧没什么可能啦,

每一次一讲到开智慧,就畏缩,每一次一讲到成佛,就畏缩,没志气啦,没志气,

做人要低调,学佛要高调的,欸!你能不能成佛,我有佛性,为什么不能成佛,嗯,真勇敢,

欸!我能不能开悟,行,我有本性,我为什么不能开悟,直下承担,这个是学佛要高调,要有骨气喔。

【而从佛功德海,逆流而出,妙同万物,现“作种种”品“类”形“像”之身,

正有“如”凡夫“妄想自性”所起之“处”,本非有无,乃“依于”因“缘”,如幻而“起”,

故生即无生,】而【且其化身乃依法身而起,故】(所以)【化即非化。】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266:【譬如众色如意宝珠,普现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如来大众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光影、水月,于一切法离生灭、断常,及离声闻、缘觉之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游诸佛刹,供养诸佛,生诸天宫,宣扬三宝,示现佛身,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分别演说外性无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一切法都依心而生,普皆一切众生各能了自心,来顿证圣人的智慧,悉令远离有见、无见等邪见,而亲证、亲见真如之体。

【譬如众色如意宝珠,普现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如来大众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光影、水月,于一切法离生灭、断常,及离声闻、缘觉之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游诸佛刹,供养诸佛,生诸天宫,宣扬三宝,示现佛身,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分别演说外性无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

   7-1 在座诸位啊!你成就了像大慧菩萨的法身大士,有什么好处呢?喔,诸位!动念就到十方诸佛,哪个国度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你一动念,你的法身,就到佛的那个地方围绕着,诸佛在说法。

这一段很简单,我们简单把它消文释义一下,这一段很容易理解的。

譬如能显现众色的如意宝珠,如意宝珠就是摩尼宝珠,胡来胡现,汉来汉现,

摩尼宝珠就是比喻我们的佛性是妙用无穷的,但是问题,凡夫他用不出来,凡夫是妄用,菩萨,佛菩萨是妙用,

当证得法身的这些菩萨摩诃萨也如众色,如摩尼宝珠能显众色,如诸摩尼宝珠,怎么样?

菩萨的妙用,因为重要的是随众生的心还有自心所显现出来的,法身显现出来的,

普现一切诸佛刹土,能于一切如来大众集会,动念即至啊,动念即至,悉于其中听受佛法。

所以,在座诸位啊!你成就了像大慧菩萨的法身大士,有什么好处呢?

喔,诸位!动念就到十方诸佛,哪个国度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你一动念,你的法身,就到佛的那个地方围绕着,诸佛在说法。

譬如说距离我们这边,他方世界,这比喻啦,欸,十光年哪,十光年,有佛在说法,

可是你到不了啊,你到不了,你坐太空梭,你也到不了,就是,用光速的太空梭来坐,坐到那边十年,停一下,听两个小时,再回来,就过了二十年了,什么我们没有办法,

可是如果你证得了法身大士,意生身啊,喔,人在这个地方,在文殊讲堂,十光年那个地方,有一尊佛正在讲经说法,嗯,我在五楼,不要来吵我,

这样,看,是在定中,可是法身有到那个地方,可以穿墙走壁,没有任何的障碍,后面有讲到,证得了意生身啊,任何的岩石大海、任何的星球,都没有办法阻挡他,因为他是庄严的法身,不是粗糙的四大所构成的色身,

所以,你看,喔!坐在那个地方,他的法身就直接就过去,意生身就直接过去了,也不用坐飞机咧,还免费,这很好,但是一般人没有办法啦!没有这个能耐。

你看那个有证得了法身的人,是坐在那个地方,可是他可以遨游十方的虚空,穿梭自如啊,他就是意生身嘛!

得意生身,一定要有三昧的定力,证得我、法二空的三昧的定力,而且接近成佛,至少要八地菩萨以上,每一本经典讲的都不太一样啦!有的经典讲初地菩萨,有的讲八地菩萨,有的要讲等觉菩萨,有一点落差啦。

    7-2 注意那个三昧,所有的佛法都必须在三昧当中完成。今天你所要培养的是什么,就是定力,记得,定力要越来越深。

接下来,如果你有这个能耐,你就可以随众生的心,普现一直诸佛刹土,一切如来大众去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这多好啊!

所以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光影、如水中月,

于一切法悉远离生灭、「离」就是远离生灭就是那个相,生灭就是相,缘起法,生灭,又叫做相,相是生灭的嘛!

当然相是包括无形的受、想、行、识,包括色、受、想、行、识,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统统包括在内了。

所以离种种的相、生灭,也不会落入外道的断见、常见,以及离于二乘人的声闻、缘觉的小法,能得百千三昧。

注意那个三昧,所有的佛法都必须在三昧当中完成。

今天你所要培养的是什么,就是定力,记得,定力要越来越深,

换句话说:定力怎么培养,注意,妙性天然,我们的本妙的心性,它本来就是天然的,很Nature Nature就是自然啰,它本来就存在的,

但是我们这个没有「定」,所以我们今天,师父,我要培养的是什么,你缺少的是什么,你缺少的就是「定」,众生缺少的就是「定」,

如果你出家了二十年,还起一念瞋心,那就表示你二十年的修行,统统付诸东流,白修行了,从头再来,这表示你那个贪、瞋、痴仍然没有断尽啊,

出家了三十年、或者是二十年,或者是在家居士学了二、三十年,还有为了一件小事这样耿耿于怀,那是另外一种奴隶,

严格来讲,你是另外一类的一种奴隶,奴隶就是做不了主。诸位!情绪做不了主,你就是奴隶,

有两种情形,一、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二、是脑袋,吃药吃太多了,控制不了,

我们脑神经解剖开来,你就知道,我们的情绪控制不了,是因为长时间以来,受的心情的压力太大失控,

再来,药物的中毒,长年累月服用大量的西药,或者大量的不得体的中药,也会喔,中药也会,

只要是药,它就会有毒,看你的这个身体的吸收度怎么样子,我指的是不得体的啦,当然,下药下得对,当然是可以救众生啊。

因此,我们这个三昧,你一定要培养,但是,我告诉你,如果是无量亿劫来,所累积的这个习气,他听了佛法以后,他是可以改的,

但是受到药的重创以后,是很难的,那个是没有办法的,那你心想定,你定不起来的,因为你的脑部已经受到重创了,

就像我们的胃啊,胃,譬如说痉挛,你控制不住的啊,Spasm痉挛啊,控制不住的,

有的人脑部受重创了,中风了,就抖、抖、抖...哪一种不管你持什么咒,你念什么佛,可以解决一些心理的压力,

所以那个药物中毒的人,是很可怕的,还有酒精中毒的人,抽烟抽不停的,抽烟的人会影响到,一定会影响到,你往生极乐世界的,

那个打牌打得太严重的,对不对啊,打牌打得太严重的,电视报道的说,有年岁大的人啊,要打那个牌啊,防止老年痴呆症,真是这样吗?

欸,如果说:临命终的时候,正在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一辈子打牌,打牌打得太严重的时候,我碰,五万,那就阿弥陀佛了,碰,你听得懂吗?就再见了,阿弥陀佛本来现前了,我碰,打麻将打到已经习气~

所以,这个不好的习气,男众尽量不要抽烟,也尽量不要酗酒,男、女众也不要酗酒,那个酒有发酒疯,那是很可怕的喔。

英国有一个女人,她是很喜欢喝酒,她有一个七岁的男孩子,她一喝起酒来,就是把那个男孩子打到遍体鳞伤,英国的,那个慈善机构就介入了,哎呀,说这个喝酒害死人啊,

所以抽烟、喝酒啦、打牌啦,这些尽量、尽量不要,佛弟子要有正当的,正当是这个~我们所谓的生活,尽量不要用这个方面的,

所以,我们讲三昧这个问题,当你脑部受到酒精中毒,或者是西药、太强的药毒,你每天都吃抗生素,那你麻烦大了,

将来你不吃这个,你控制不住啰,现在看来是正常、好好的,可是,时间一拉长,那就没办法的,那个根本就没有三昧可言,

所以三昧要身、心能够自在,要能够健康,身跟心要健康,才有三昧可言。

    7-3 你这一辈子的生命是为什么而活,为佛、法、僧而活,为你的法身慧命而活,为了宣扬三宝而活,因为这样才能够成佛啊。

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得三昧已,得到了三昧,依三昧的力,依三昧力游诸佛刹,因为证得法身嘛,

为什么能够游佛刹呢?因为佛刹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刹土,那就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来去自如,当然就是证得法身了。

供养诸佛,然后,修福、修善,因缘俱足,生诸天宫,宣扬三宝。

诸位!含带每一个人的责任就是,为什么要补上一个「宣扬三宝」,就是你有能力就要这样做啦,一切为宣扬三宝而活,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的纯真的生命。

你这一辈子的生命是为什么而活,为佛、法、僧而活,为你的法身慧命而活,为了宣扬三宝而活,因为这样才能够成佛啊。

示现佛身,示现佛身以后呢,由种类众多的声闻、由诸声闻、菩萨、大众来围绕,因为你是佛,示现佛身,佛身,当然要声闻僧、菩萨众围绕,

(以)一切法都是自心的现量境界,意思就是切莫住着一切外境和假相,切莫住着,

度脱众生,什么叫做度脱众生呢?度脱自心所现的如幻众生,因为所有的众生都是他心所显现出来的,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虽无众生可度,还是如是度,不妨缘起吗,

师父也知道,万法唯心所现,本不生不灭,可是我们还是要说法度众生,虽然度脱无量无边众生,其性本空,也无众生可度,一切法如幻,

所以因为一切法皆是自心现量的境界,这样子度脱自心所现的如幻的众生,分别演说一切外法之性,都是空无自性,一切法皆依心而存在。

普令闻者,大家都能够听闻到正法,万法都是这样,各能够了知心,顿证圣人的智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见」就是邪见,当远离有、无等见的时候,就能够亲证真如之体,就能够证得真如之体。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7-4 为什么叫做,自心所现的如幻众生,因为圆觉大教不论外境,所有的外境、众生统统是自心所现,记得这一句话,再重复地强调,圆顿大教不论外境,完全所论统统是自心所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整句把它贯串起来,再讲一遍:譬如证得法身以后呢,譬如能显众色之如意宝珠,

这个菩萨的妙用也是这样,能随众生的心以及自心性,

证得了法身,普现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如来大众集会,悉于其中听受佛法。

所谓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光影、如水中月,于一切法远离,悉皆远离生灭、断见、常见,以及远离不发心的声闻人、缘觉的小乘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

得三昧已,以三昧力游诸佛刹,游诸佛刹能够供养诸佛,生诸天宫,宣扬三宝,示现佛身,由种种的声闻、菩萨、大众来围绕他,

以因为一切法都是自心现量,因此就能够不住着外境和假相,也因此能够度脱自心所现的如幻的众生,

为什么叫做,自心所现的如幻众生,因为圆觉大教不论外境,所有的外境、众生统统是自心所现,

记得这一句话,再重复地强调,圆顿大教不论外境,完全所论统统是自心所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分别演说一切外法之性,皆是空无自性,分别演说一切法,一切外法之性呢,都是空无自性,

一切法都依心而生,普皆一切众生各能了自心,来顿证圣人的智慧,悉令远离有见、无见等邪见,而亲证、亲见真如之体。

   7-5 人人皆有佛性,所以学佛不能客气,你能成佛吗?行,假以时日一定成佛,好好地用功,自我这样勉励。

【注释】

【“众色如意宝珠”:能显众色之如意宝珠。】

就是人人有一颗如意宝珠,就是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如意宝珠,这是指人人皆有佛性,

所以学佛不能客气,你能成佛吗?行,假以时日一定成佛,

好好地用功,自我这样勉励,做人要低调,学佛要高调,就是要高调,

如果有人讲说,你不能成佛,我就是要成佛,你是要怎样,要有那种直下承担。

【如意宝珠即】(就是)【摩尼】宝【珠。】

   7-6 了悟了自心现量,答案就是,与外境无关,成不成佛,在你自己,有没有个性、有没有意志,你有没有坚持要放下这个假相,有没有坚持把身、口、意清净,有没有坚持内心不起妄,如果你有坚持,那么,成佛在即,顿契真如,顿契喔。

【义贯】

【“譬如”能现“众色”之“如意宝珠”,菩萨摩诃萨法身之随缘不思议妙用亦如是,如如意宝,】珠,

如「、」停一下,就像如意宝,不是如如意宝,你可不要这样念喔,那样是会笑死人呢,不是这样的念法,如「、」如意宝,知道吗。

【随诸一切众生心及自心之所念而“普现”于“一切诸佛刹土”之中,“一切如来”与“大众集会”之处,“悉于其中听受”一切“佛法:

所谓一切法”皆“如幻、如梦”、如“光”复如“影”、如“水”中“月”,依缘而起,非有非无,

因而得“于一切法”远“离”于“生灭”及“断常”之邪见,以“及离”于“声闻、缘觉之”小“法”;

如是修学已,即“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亿那由他三昧,

得”此诸“三昧已”,即依三昧力,遍“游”一切“诸佛刹”土,“供养诸佛”,

示现“生”于“诸天宫”中,以“宣扬三宝”或】者是【“示现佛身”,由诸“声闻、菩萨”眷属“大众围绕”。

而“以”一切法皆为“自心现量”之究竟甚深微妙如幻法门,】

诸位!这几个字,就是一切法皆为自心现量之究竟甚深微妙如幻法门,

这句话答案是什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以,了悟了自心现量,答案就是,与外境无关,成不成佛,在你自己,

有没有个性、有没有意志,你有没有坚持要放下这个假相,有没有坚持把身、口、意清净,有没有坚持内心不起妄,

如果你有坚持,那么,成佛在即,顿契真如,顿契喔。

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生擒活捉,不费吹灰之力啊,

真的懂得修行,生擒,生擒无明,活捉烦恼,不费吹灰之力,

这是指有证量解脱的人,他根本就不必把自己搞得很累,我就把它放下,轻轻松松,这样,我就把它放下,轻轻松松,我就没有烦恼,

不是像师妈讲的,它自己要跑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吗?欸!我跟你讲了几次,喔,她意思是说:无明烦恼是自己要跑出来,

所以,生擒活捉,不费吹灰之力,因为体悟了甚深的微妙法门。

   7-7 修行真的悟道的人是轻轻松松的,不是把自己搞得很痛苦的。懂得修行的人,从重点下手,就是唯心,这样念起佛来,得心应手啊。

所以修行真的悟道的人是轻轻松松的,不是把自己搞得很痛苦的。

人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头磕了都快破掉了,烦恼还在,分别心还在,

别人讲的,我不听啊,我不听,绝对不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好,念佛很好。

但问题烦恼来了,你怎么办,不管了,我就等阿弥陀佛来接引,

万一阿弥陀佛没来呢,因为你心境不够呢,万法唯心现量,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是你的心啊,你心清净,阿弥陀佛才会现啊,

修净土法门的,就是少这个,不了解这层道理,我心清净了,极乐世界自然就显现了。

还由外面一直拼、一直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错,但问题~烦恼还没解决咧!心不清净啊,

他不晓得我要把心搞得清净一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自然就显现,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难道不是极乐世界吗?他不懂得这一层道理。

所以,会懂得修行的人,从重点下手,就是唯心,这样念起佛来,得心应手啊。

    7-8 依靠缘起法,你就会死在缘起法,让你的心独立,接受这个缘起,事实就是这样,已经发生了,我接受,缘起法就对你完全失去作用,变成智慧,这样一念之间,你就解决了。

【“度脱”自心所现如幻“众生”,】只要是自心所现的一切法,统统是如幻,因为它没有实体可得,

换句话说:再讲确实一点,你的爸爸妈妈,是如幻,师父,是如幻,讲堂,是如幻,

你今天干了很多的事业,是如幻,你今天名气很大,干到很高层的领导,那是如幻,不是如假包换,是如幻,

欸!如幻,既然是幻,到底在执着什么,我们在为谁辛苦为谁忙,

了悟了以后,喔!我们以前,生活的方式都是错误的,都是用依靠的方式,

依靠缘起法,你就会死在缘起法,让你的心独立,接受这个缘起,事实就是这样,

已经发生了,我接受,缘起法就对你完全失去作用,变成智慧,这样一念之间,你就解决了。

   7-9 皈依佛,皈依自己的觉性,要不然你皈依哪里啊,皈依法,皈依心中自己的真理,皈依僧,你的心本来就无诤,是你妄动才有诤嘛,要不然,哪里有三宝,这是究竟义来讲,连那个三皈依,都是回归到自性啊!

【为其“分别”开“演”宣“说”一切“外”法之“性”皆“无”有自“性”,依心而生,

普令闻者】普令有修行的人,欲令修行的人,【各了自心,顿证圣智,】

要不然,三皈依怎么念啊,自皈依佛,当愿众生哪,自皈依法,也当愿众生哪,自皈依僧,也是当愿众生哪,

那个「自」是什么意思?皈依自己的心性,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这全部都是心的东西,连三皈依都回归到自性,自性不皈依,不然你要皈依何处,

皈依佛,佛在哪里,皈依法,法在哪里,皈依僧,僧在哪里,和合的那一颗心就是僧,这是究竟的心性来讲,

皈依佛,皈依自己的觉性,要不然你皈依哪里啊,皈依法,皈依心中自己的真理,皈依僧,你的心本来就无诤,是你妄动才有诤嘛,要不然,哪里有三宝,

这是究竟义来讲,连那个三皈依,都是回归到自性啊!

整天念,自皈依佛~整天念...念了十~多~年,就是很长时间了,十九年,叫做十~多~年,念了二十年的三皈依,不知道在念什么,

脾气照样发,无明照样起,这样可怜不,学佛的人有没有很可怜,

没有听到正法,没有听到佛法,念了一辈子的三皈依,不知道三皈依什么意思,人家念就跟着唱,跟着人家拜,

但想一想也不错啦,还愿意来,多少拜一点,结个善缘啦,也不错,

那就知道,哇!这个佛法多好啊,是普令闻者,各令自心顿证圣智。

【“悉令远离有无等”邪“见”,而得亲见自心真如之体。】万法回归自己的心性,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267:【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世间,佛子观察,种类之身,离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此偈所颂,是说菩萨摩诃萨的不思议妙用,是唯心观行成就所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量世间,佛子观察,种类之身,离所作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

   8-1 万法都是心所显现的量,你只要注意那一颗唯心,万法就解决,就是说,你要解决问题,是从心解决。

「心量」就是自心所现的量,万法都是自心唯心现量的境界,而成世间一切~怎么样?诸法,

意思就是说:心生则种种法生,

万法都是心所显现的量,你只要注意那一颗唯心,万法就解决,

就是说,你要解决问题,是从心解决,而不是一直念佛、拜佛,

念佛、拜佛很好,一定要了悟这一颗心,

你要修行,你离开了这一颗心,那个佛号,不真实的,

你今天诵经,离开了这一颗心性,诵经,不真实的,

念佛还有烦恼,就是夹杂烦恼而修,念佛还有诵经,还有烦恼,不是从唯心的现量境界,所显露出来的诵经,

那么,也是像鹦鹉学人讲话一样啰,牙牙学语,拾人牙慧了,经典是佛讲的,还要你诵给他听吗?

所以了悟了万法唯心现量的境界,万法都在启示心的觉性,那就对了,

我念佛,用真如的心念佛,我的诵经,用真如的心诵经,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纯正的佛法,

所以,台湾很辛苦,在四十年来,很少人单刀直入地去讲究竟义的圆觉自性,很少,

所以在台湾的这个过程,学佛的过程里面,大部分都是像法会啦,大部分的都放生啦,

当然我们也赞叹、也随喜,慈善啦、办办学校,我们也随喜,我们也赞叹,

但是,真正地弘扬佛的圆顿真如,这种自觉圣智的,还是少,这个最重要的,所以佛教缺了这个最重要的一块,这样,佛教才会有灵魂啊。

    8-2 所以说什么动力让师父这样一直坚持要讲这么深的经典,就是报佛恩啦。虽然我没有办法,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子,我愿尽己之心、竭己之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所以说什么动力让师父这样一直坚持要讲这么深的经典,就是报佛恩啦,

我大一听到了佛法,感受到如来的伟大,

虽然我没有办法,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子,我愿尽己之心、竭己之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报佛恩,

生命反正就是一次嘛,我们生命不是纸张,可以回收再来一次啊,

从一出生到结束,也不过短短的几年,我要过着最有意义的,我要最有意义的日子,

所以,我们常常收到Email来,欸呀!他感谢师父啊,

再来,他说这个道场,整个道场都在看师父的光盘,结夏安居也依师父的光盘在看,

欸呀!这个让人感动啊,就是舍头目脑髓啊,师父都甘愿,看到众生得到这么大的法喜,

死,其实就是一个过程嘛,死,就像进入一个隧道,另外一端,又是光明的一天,又是光明的一端嘛!

死就像进入隧道啊!一下呢,我们的灵魂拖出来的时候,就像进入隧道,一下子,就见到极乐世界啰,

这个世间,也不是那么好逗留的啊,也没有什么好逗留的,

所以啊,是什么力道而让师父这样子的愿力,就是我希望提升台湾的整个佛教的素质跟水平,

不能这样拜佛,拜得迷迷糊糊,也不能这样诵经,诵得愚痴,

也不要这样,学佛也不要活得跟家人都格格不入,变成一个奇怪的动物,对不对啊,

因为听闻了佛法,喔!变成一个很和谐的,变成融入这个家庭,融入整个社会,学佛,不是把自己变成怪物啰!慢慢地听法,

所以这个Email过来,我就觉得很安慰,生命总是要做一点有意义的工作,

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最难的,把它讲完,一定要这样做,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这样整个佛教才能够提升,

当然要靠这些诸山长老,不能说只有靠我,还有靠这些护法居士大德,靠大家啦,我也尽一点绵薄之力啦!

我是弘法是如此地坚定,不可动摇,也带给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受用,

所以师父觉得说,生命活得非常有意义,因为,你了悟了自心现量的境界,而能够成一切世间一切诸法,完全是你的愿力。

   8-3 诸位!拥有三昧力的人,他就拥有真实的生命,因为我不随你动摇,不随你起舞,不随你动摇,不随你起舞,你的真实的生命就找到了,你的心中有无比的喜悦,你时时刻刻都在定中,统统在定中,一切众生,应当培养如如不动的心性。

接下来,说:佛子,如是观察万法唯心现量,这样修行能够得到三昧,

意思,三昧就是,我不再受一切种种的错误的知见而动摇,怎么样?

就能够得到各种种类之身,种种的变化,而离能作还有所作,

这个所作上面要补两个字,叫做「能作」,离能作所作,

「行」就是起无功用之妙行,这个「行」已经不是粗糙的意识心了,已经是法身大士了,证得自觉圣智,趣向一切,一切法趣向第一义谛大空的智慧,

所以这个「行」是起无功用行的妙行,这个「行」已经不是普通的行了,离能作所作起无功用行之妙行。

接下来,得力神通,得力神通就是,在由因为观一切法如幻得到了三昧力而种种的神通,一切自在成就,

意思就是:三昧正定之力才能够成就佛道,换句话说: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没有三昧正定之力,那成就佛道免谈,这个没得选择,没有选择,一定要透过三昧的正定的力量,

意思就是:学佛的人碰到什么事情,不要太情绪化,学佛的人碰到任何的事情,完全能够掌控你的三昧,

诸位!拥有三昧力的人,他就拥有真实的生命,因为我不随你动摇,不随你起舞,不随你动摇,不随你起舞,你的真实的生命就找到了,

你的心中有无比的喜悦,你时时刻刻都在定中,统统在定中,

一切众生,应当培养如如不动的心性,心性,禅宗里面讲,心性是无价的摩尼宝珠,心性,它是就像无价的摩尼宝珠。

    8-4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由自“心”现“量”而成“世间”一切诸法。】

【注释】

【“离所作行”:离于能作、所作,而起无功用之行。】

【“得力神通”:“力”是如幻三昧力。谓得如幻三昧力与种种神通。】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由自“心”现“量”而成“世间”一切诸法。

“佛子”如是“观察”、修行,则能得各种“种类之”变化“身”,

“离”于能作、“所作”,而起无功用之妙“行”。

由“得”如幻三昧“力”与种种“神通”,故一切皆得“自在成就”。】

【诠论】

【此偈所颂,是说菩萨摩诃萨的不思议妙用,是唯心观行成就所成。】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9 经文268:【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我等及余诸菩萨众,觉悟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已,离有无妄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本经所阐发的,不外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但至今所论究的,都是从妄辨真,因为有邪才立正,所以还是属于圣凡、染净、有无之见,尚未达到第一义空空,湛然忘言之旨。所以大慧菩萨至此再请复说前义,令诸闻者一念不生,顿离二见,妙证极果。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我等及余诸菩萨众,觉悟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已,离有无妄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9-1 一切法空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空无自性。那么,证得一切法空,就了解了涅槃的思想,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能得解脱跟自在,这就是涅槃的缩影,涅槃的缩影就是解脱跟自在。

简单地消文释义。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说:唯愿世尊为我等说一切法空,

一切法空的意思就是:一切法空无自性,

一切法的意思就是,人生跟宇宙一起讨论,觉悟,要嘛就彻见人生跟宇宙究竟的真理,

当然就是证得一切法都是空性,毕竟空寂,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能所,

那么,证得一切法空,就了解了涅槃的思想,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能得解脱跟自在,这就是涅槃的缩影,涅槃的缩影就是解脱跟自在,

你说跟这个人亲近以后,发现这个人的生活非常地解脱、非常地自在,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涅槃的核心价值,

所以说:在现实生活能得解脱跟自在,这是涅槃的缩影,

缩、就是缩小的「缩」,缩影,因为涅槃等如虚空啊,没办法去讨论,要在现实得解脱自在,这个就是一种很现实的一种超越的思想,

    9-2 一切法无生,这个无生是指体性本空,不是一切法没有生,空无一物。

那么一切法无生,这个无生是指体性本空,

不是一切法没有生,空无一物,外道那种空无一物那个无生,

所以,一切法其体性本空,并无来去、生灭、增减,

无生则无灭,重点在无生则无灭,简单讲就是没有生灭法。

    9-3 无二就是没有能所,这个无二换句话说:叫做回归当下,回归当下叫做无二。离自性相,离自性,自性相就是万法本来是空性,空无自性,所以,万法离有无、离自性相。

那么,无二、无二就是没有能所,

这个无二换句话说:叫做回归当下,回归当下叫做无二,

那么,什么叫做无二呢?所有的万法都不离自性,都是唯心现量,所以,它是不二。

离自性相,离自性,自性相就是万法本来是空性,空无自性,所以,万法离有无、离自性相。

    9-4 如果你这样了悟万法唯心现量,不着有、不着无、不着断、不着常,那么你很快地就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我等及余诸菩萨众,觉悟是空、万法本无生、没有能所,唯心现量、无二、万法离有无自性相已,离有无妄想,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什么讲个「疾」呢?如果你这样了悟万法唯心现量,不着有、不着无、不着断、不着常,那么你很快地就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当为汝广分别说。」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9-5 一切法毕竟无有生起,就算有生起,它只是因缘生而已,因缘生等同如幻,不实在的意思。

【注释】

【“无生”:即】(就是)【一切法毕竟无有生起。】

这句话还要补:「若有生起,只是缘起、只是如幻」,这一句话就是要补这一句,

就是一切法毕竟无有生起,就算有生起,它只是因缘生而已,因缘生等同如幻,不实在的意思。

【“无二”:亦即】(就是)【不二法门,于此法门中,见一切法皆不分别,】

因为不离心故,若有分别,其实分别自心。【故称无二。】

【“离自性相”:即】(也就是)【一切法无有自性与自相。“离”,】就是【无之义。】

【“离有无妄想”:离于有无二邪见之妄想。】

【义贯】    本节从略。

   9-6 大慧菩萨至此再请复说前义,令诸闻者一念不生,顿离二见,妙证极果;所以大慧菩萨最后说:令大众皆离有无妄想,而能不历僧祇证法身。

【诠论】

【“本经所阐发的,不外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自从别问别答以来,从八识开始探讨,而显示真相;探究五法以彰显如如,最后则谈人法无我,断常见不生。

至此,所谓法空、无生等法之义,也已包容进去了。

但至今所论究的,都是从妄辨真,因】为有【邪】才【立正,

所以还是属于圣凡、染净、有无之见,尚未达到第一义空空,湛然忘言之旨。

所以大慧菩萨至此再请复说前义,令诸闻者一念不生,顿离二见,妙证极果;

所以大慧菩萨最后说:令大众皆离有无】妄【想,而能不历僧祇证法身。】

   9-7 一般人把这个修学佛道,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那么远,这是不明佛意啊,不了解佛的意思,三大阿僧祇劫其实就是指贪、瞋、痴,断了贪、瞋、痴的无明,这样一下子就成佛了。

所以,达摩大师讲了一句话,我非常地认同,他说:

一般人把这个修学佛道,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那么远,这是不明佛意啊,不了解佛的意思,

三大阿僧祇劫其实就是指贪、瞋、痴,断了贪、瞋、痴的无明,这样一下子就成佛了,

所以,一般来讲,不了解三大阿僧祇劫那是表法的,一般就说:哎呀,成佛要很久、很久...

达摩大师说:听了这一段让人会退失道心,既然要那么久远才成佛,那我今天用功也没什么多大意思了,

所以在《达摩血脉论》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啊,达摩大师,

所以,那是表法的,三大阿僧祇劫,你只要断贪,一大阿僧祇劫就没了,

你只要断瞋恨心,二大阿僧祇劫就过了,你只要断愚痴,三大阿僧祇劫就了了,就成佛了,

所以贪、瞋、痴,表法的,就表三大阿僧祇劫,

如果说成佛一定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达摩大师说:让无量无边的众生不明佛意,退失道心,

这样,我还拼什么,就三大阿僧祇劫,就做「万睡爷」,吃饱就睡,这哪有办法呢,欸!

我们有希望,只要你断,彻底地断贪、瞋、痴,三大阿僧祇劫就过,

欸!我觉得说,听法就是有这个好处,在刹那间,喔!原来这佛意是如此的,哎呀,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 经文269:【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但有能空跟所空,这个就是妄想自性所生起之处。哇!一针见血,这是能所不断,你就是生灭。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10-1 能空、所空就是妄想自性所生起之处,简单讲就是能所不断的,就算你修行,你修空观,你没有放下那个空观,就不能契入真如,因为你能空,这个空观就是妄想,真如心性不需要观空的,这本来就空,好还多一个头上安头。

这一段对初学佛法来讲有困难,到最后,他听完以后,他就空空(笨笨地),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到最后,听完脑筋转不过来。

佛告大慧:空空者,也就是说,上面那个能空,一切法的空观,然后,能空、还有所空,能观空的,能空一切法那个空观,就是空观,

那么,有能空、还有所空,这个一般小乘人都是如此地修,叫人家观空嘛,观空就有能空跟所空,

不晓得真如并没有能所,一切法本来就是绝对的空嘛,

但有能空跟所空,这个就是妄想自性所生起之处。哇!一针见血,这是能所不断,你就是生灭,

所以师父讲嘛,修止其实是没有能止、所止,修观其实是没有能观、所观,

患有能观、所观就患有无穷的过患,患有能止、所止,就有无穷的能止、所止的过患,

那么,能空、所空就是妄想自性所生起之处,

简单讲就是能所不断的,就算你修行,你修空观,你没有放下那个空观,就不能契入真如,

因为你能空,这个空观就是妄想,真如心性不需要观空的,这本来就空,好还多一个头上安头。

    10-2 说:大慧,佛之所以说法,是为了那一些有妄想自性的人、计着的人,才讲空,如果你恢复到真如还讲什么呢?

说:大慧,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这什么意思啊,

说:大慧,佛之所以说法,是为了那一些有妄想自性的人、计着的人,才讲空,如果你恢复到真如还讲什么呢?

佛为那一些有妄想自性计着者说空,佛为那些妄想众生才讲一切法无生、体性不可得,

佛为那一些妄想自性计着者,才说万法没有能所,本来就不二,唯是一心,唯是现量的解脱境界,

因为众生有妄想,所以佛才说离自性,离自性、离有性、离无性,离自性,因为诸法本来就空无自性,所以,离有性、离无性。

    10-3 说:大慧,彼略说七种空,所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那么以上,都是圣人所修的,照见一切法皆空。

说:大慧,彼略说七种空,所谓:相空、

佛说我们要好好地用般若智慧照见一下,观这个一切你眼睛所看的外相,包括男女、包括方圆、长短这些,这些相,你注意看,它的体性本来就不可得。

接下来,性自性空、「性」前面是相空,是观外相,现在是观内,坚性、湿性、暖性、动性,

坚、湿、暖、动,也就是四大种地、水、火、风之性,

所以前面是观外相空,相相都空,这里是观四大性其自性本空。

再来,行空、这个「行」就是指造作,但是这个造作要怎么样,例如人,要果报,

有这个果报,它就有造作啊,所以,这个行空叫做业果空,

每一个人五蕴身其实本身就是空,我们因为业报身,业感缘起,业感所引发的这个五蕴,这个果报,

所以叫做行空,行空,「行」就是造作,能造作的这个人,这个果报,其实就是业果本来就空。

那么「无行空」呢、就比较麻烦一点,就往上推论,这个果报怎么来的呢?

果报是因为业来的咧!我们为什么会有果报,当然是造业来的啦,

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造业,因为迷惑来的,无明惑来的,

无明惑造作这个业,造作这个业而有果报,而这个果报继续起无明、起惑,起惑又继续造业,业又变成行的果报,

所以,这个行空是果报空,而这个无行空是惑业空,

所以,行空是观业果空,那么,无行空往前推呢,什么叫做「无行」呢?

意思就是:看来有所造作,其实是由惑业所引发来的,其实是不可得,叫做「无行空」,

「行」是看得到的,而「无行」是更微细的心,因为迷惑而造了无形的业力,所以「无行空」,

叫做没有惑业,观惑跟业不可得,观惑业空,叫做「无行空」,

因为业,它是起于惑,惑又起于心,惑、业都是由心所现的,没有实体可得,所以叫做「无行空」。

那么,一切法离言说空、一切法离于言说,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叫做「一切法离言说空」,

也就是观言语性空的意思,观所有的言语,能说、所说的,统统是空性,

一切法离于言说空,就是观一切言说皆不可得,言说无实的意思,但有言说,

所以,依义不依语,就是这个意思,佛要我们依义不依语,依照佛所讲的义理,不应当执着语言、文字,

就像以指见月啊,不要看手指,要看月亮,要离言说,要体悟那个义理。

接下来是,第一义圣智大空、就是圣人的证量境界,

第一义圣智大空,还有一个名词叫做「妄惑习气皆空」,这个相当、相当地难,妄惑、虚妄之惑,还有习气,断尽了,统统皆空,叫做「第一义圣智大空」,

当然就是指佛才有办法啦,就是妄惑习气皆空,是圣人的证量解脱境界,

所以第一义圣智大空是指理,第一义谛圣智大空,他了悟了这个理而所显出来的真如心性,

第一义谛圣智大空是什么意思呢?是无法不空,那无法不空,重点在哪里呢?在理上来讲,万法皆空,重点在哪里,重点在显不生灭的真如无为,

所以真如无为是第一义谛大空,证量所显的真如心性的境界,理就是智,智就是理,理智不二,那么以上,都是圣人所修的,照见一切法皆空。

    10-4 接下来,是外道,说:彼彼空。

接下来,是外道,说:彼彼空。

「彼彼空」彼处无彼物,叫做空,后面会讲到,「彼」是指处所,第二个「彼」是指无物,没有那个东西,

我现在举一个例子,你就很容易了解,如果有外道的,来到「彼」讲堂,看到讲堂没有一个比丘,因为大家都在楼上休息,来大殿,没有看到一个比丘,

所以说,喔,于彼文殊讲堂而无彼比丘,故言空,这是外道邪计的空,

那么,我们现在再进入,这一段的例子,后面会讲到,譬如说:我们开车子,到这个旗山,或者是内门,

当然现在也都很发达了,那么在这个比较穷乡僻壤的地方,现在当然很发达了,

譬如,我指的说,譬如说:三十年前啦!或者四十年前啦!比较乡村的地方都有养猪,像师父所住的林厝寮(位于云林县四湖乡)以前都有养猪嘛!

「彼彼空」什么意思呢?喔!来到那个林厝村,师父住的出生地,林厝村啊,看到那个彼林厝村,那个养猪的地方,怎么样?没有看到猪,

「彼」林厝村猪寮无「彼」猪在那个猪寮里面,用台语讲比较清楚啦,就是在那个地方没那种猪啦,用国语就很难讲啊,就是那个地方没有那种东西,叫做「彼彼空」

那个、那个、我就「彼」不出来啊!舌头会打结哩,用台语来说,就很好讲,那个地方没有那种东西,这就阿弥陀佛,就解决了,有时候,用台语就很快啊,

说:彼处无彼物,来到彼文殊讲堂无彼比丘,就是空,就是邪计的空,叫做于「彼彼空」。

    10-5 整段贯串的意思:说:佛告大慧:能空、所空,只要能所不断,你观空,就有能空、所空,就是妄想自性所生起之处。

整段贯串的意思:说:佛告大慧:能空、所空,只要能所不断,

你观空,就有能空、所空,就是妄想自性所生起之处,

大慧,佛是为了哪一些有妄想自性执着的人,才说空。

妄想不断的人,才讲无生,没有证真如的人,才讲不二,

妄想不断、计着的人,才讲叫他要离自性相。

说:大慧,彼略说七种空,我们来谈谈这七种空,要整合一下,有七种空,这是略说,

《大智度论》讲的空就更多了,有的讲几十种空,哎呀,那个没办法记,

谓:观外相,相相皆空、例如男女空,长短、方圆都不可得,

那么,观里面内在的,四大种性的坚、湿、暖、动,其自性还是空。

再来,观所有的众生的业感缘起,业力所感召的五蕴身、果报,「行空」就是观业果空,

业果怎么来的,就是惑业来的,观这个惑业,因为惑起于无形的心,

业行是起于惑,惑又起于心,惑业都是由心所现的,所以也没有实体可得,叫做「无行空」,没有实体可得,

所以「无行空」的意思,就是观~怎么样?惑业空的意思,

简单讲,就是「行空」是比较粗糙的,你看得到的,那个无形的惑业,你看不到,

所以有形的行空或业果空,还有那个更微细的,欸!看不到的,那个叫做「无行空」,叫做惑业。

一切法离言说,没有实在的,因为言说还是空。所以,一切法也离言说,因为言说无实在,所以言说是空。这一段是说:观一切言说,性皆空,

接下来,是圣人的证量境界,第一义圣智大空,这个是所有的妄惑、习气,统统断尽,证得皆空。接下来,彼处无彼物,这是外道邪计之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6 连准备要修行的空观,观一切法空,这个也是妄想,这个还不是回归究竟的真如,真如没有能所的。

【注释】

【“空空”:第一个“空”字是动词,第二个“空”是名词。其义为:能空一切法之空观。

亦即】(也就是)【。以凡夫眼观一切法,一切法本不空,因凡夫依妄识之见闻觉知,故】(所以)【著有,

今以空观智观一切法,则能见一切法空寂,称为空空。

又,上面】那个【空字即】(就是)【能空,下面】那个【空字即】(就是)【所空。】

【“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这真是一针见血的回答,】

能所不断就是妄想、就是生灭,【也】就【是当头棒喝。

义即】(意思就是)【,若存有能空、所空者,即】(这个就)【是妄想分别所生之处。】

意思就是连修行都会掉进去生灭的法执,

那我观空,你认为在修行,那个是错的,因为你有能观,就有所观,这个是妄想生起之处,

这一段意思:很重点就是说连准备要修行的空观,观一切法空,这个也是妄想,这个还不是回归究竟的真如,真如没有能所的。

   10-7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说法?是为众生哪,为度众生一切的心啊,记住喔,是为度众生一切心喔,为什么?心有妄想、颠倒、执着嘛!

【“妄想自性”,即】(就)【是妄想。】

【“妄想自性计著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说法?是为众生哪,为度众生一切的心啊,记住喔,是为度众生一切心喔,为什么?心有妄想、颠倒、执着嘛!

佛说法是度谁啊,度一切众生的心,让妄想心变成正智如如,

所以妄想自性计着者,才说空,妄想自性计着者,才说无生,妄想自性计着者,才说不二,妄想自性计着者,才说离自性相,

那个妄想自性要是一直强调下去,喔...原来一切法都是为众生说,

所以,佛并没有说法,回归到真如自性,一法不立啊。

【法本无言,如来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是为了度一切众生的妄想心,佛才说法。

【如来在此之义为:我是对一切法妄想计著有实自性的人,为欲令其离妄想执著,而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等法。

以一切法依缘而生,所以如来说法,也是看根机因缘而说,若是大根、不著有无的人,则直示其真实忘言之旨,一法不立。此是一宗之要。】

「一法不立」是什么意思?就是六祖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法不立,

所以要用禅宗的即心即佛,这种单刀直入的,就能见性,要是佛法落入语言、文字,就像葛藤一样,纠缠不清,此是一宗之要。

【然而如来在此,如是答后,还是把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一个个地详细说示,令法众于此皆得决了,顿契无上。

再者,如来是为计有者说空,为计缘生为实者说无生,为计二法者说无二,为计自性相者说离自性相。

其目的只在破自心妄想执著而已,妄想执著既破,法亦】(也)【不立,即达第一义圣智大空。】

所以「第一义谛圣智大空」是什么意思?就是绝对的真如,无法不如,

「第一义谛圣智大空」什么意思?体如、相如、用如、因如、缘如、果如、事如、理如、万法皆如,为什么?

万法都是一个心性所显的法,法法本空,当然就是如嘛,那么这样子的话,性相就是本来一如。

【“相空”:观外状、男女、方圆等空,名为相空。】

【“性自性空”:观法之内体坚、湿、暖、动等性空,名为性自性空。】

【“行空”:观业果空,名为行空。】

【“无行空”:观惑业空,名无行空。以】(因为)【业行起于惑,惑起于】无形的【心,惑业皆】(都是)【由】无形的【心所现】的【,无有实体】可得【,故名无行空。】

【“一切法离言说空”:谓见言说无实,名离言说空。】

【“第一义圣智大空”:以一切妄惑习气皆空,名第一义圣智大空。】

【“彼彼空”:这是外道所执的一偏之见之空,谓:于彼处无彼物,故空,称为彼彼空。

例如,于兔身上不见有角,便】硬【说兔角空,更进而执言一切法空;】这个就是空无一物断灭空。

【他们说:若一切不空,兔何不生角?以于兔处(彼处)无彼角,故空;】所以【称为彼彼空。】彼处无彼物。

   10-8 【“佛告大慧”若有能“空”与所“空者,即是妄想自性”所生之“处。】这一句话在警告,警告修行者,不能用能观、所观,要用真如,放下能所,才能契入第一义谛圣智大空。

【义贯】

【“佛告大慧”若有能“空”与所“空者,即是妄想自性”所生之“处。】

这一句话在警告,警告修行者,不能用能观、所观,要用真如,放下能所,才能契入第一义谛圣智大空,

用能观,观一切法空,其实就是一种方便,但是它不能成佛,因为能所不断,就是生灭的代名词。

【大慧”,佛为“妄想自性计著者”,而“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

(首先谈“空”:)“大慧”我为“彼略说”有“七种空,】佛,我就是佛,

佛来说:略说喔!在经典里面讲那个空,哇!有的讲几十种啊,我看那个《大智度论》,我说:那谁记得起来呢?那个没办法,太多了,

【谓”:一、观外状,男女、方圆等为空之“相空”;

二、观内体坚、湿、暖、动等为空之“性自性空”;

三、观业果空之“行空”;

四、观惑业果三者皆空之“无行空”;

五、观言语性空之“一切法离言说空”;

六、圣者所证之“第一义圣智大空”;

七、以及外道邪计之空名为“彼彼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经文270:【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相依性而有,所以性不可得,相当然不可得了,所以,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法性相空,是名相空。

【云何相空?谓一切性自共相空,观展转积聚故,分别无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11-1 一切法不是自相、就是共相嘛!所以一切法的自相、共相其实是空的。好好地来分析、观照一下。怎么样呢?好好地观照一下,自相跟共相怎么来的呢?都是展转积聚四大所构成的。

喔,这一般,看不太懂、看不太来,这个语言、文字很艰涩、也很难。

什么叫做相空呢?谓一切性,就是一切法之性,

这个「性」就是法的意思,一切性,在这里,一切性就是~在旁边写个「一切法」,

一切法不是自相、就是共相嘛!所以一切法的自相、共相其实是空的,

好好地来分析、观照一下。怎么样呢?好好地观照一下,自相跟共相怎么来的呢?都是展转积聚四大所构成的,

这个“相”,小一点的相,四大就少一点,大的相,大的外相,一建筑物,四大就多一点啰!也是累积四大而成。

一座山,大一点的喜马拉雅山,观展转,还是积聚四大积聚而成的啊!空无自性,

你认为那一座山存在吗?可是用圣智观照,那一座山并不存在的。

我们这样深入地分析,这个「分别」不是分别心,我们这样深入地分析,所以这个「分别」,旁边就写四个字,我们这样「深入分析」,万法都是无自性。

从小的一个颗粒微尘,它空无自性,一个颗粒微尘空,一个人,还是空,没有一法不空,因为万法都是由颗粒微尘所构成的。

那么,所以我们来深入分析,来分别看看,客观来看看,发现万法都空无自性,自相跟共相完全都空无自性,

「空无自性」就是空,佛所讲的「空」就是指空无自性。

则自、他俱性无性故,「自」就是自性,就是自相的意思,他性就是共相,

那么「俱」就是自、他共俱之性,「无性」就是无自性。所以从来不生起,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深入分析万法空无自性,你会发现,所有的自相空无自性,所以自相不生,共相空无自性,所以共相也不生,

它的自性还有他性,自性,空无自性,他性,还是空无自性,俱性,就是自、他共俱,两个一起来,也是空无自性。

自性,空无自性,他性,空无自性,所以这个要有顿点的,自「、」他「、」俱「、」这样就能够解开来。

自性,那个「性」用三次,自性、空无自性,他性、空无自性,自、他俱性,空无自性,这样就更了解了,「无性」就是空无自性嘛!

所以,一切法严格说起来,从佛的智慧照见一切法不生,

    11-2 证得到一切法毕竟空寂、不生的时候,哇!接下来,日子就不一样了。

诸位!照见一切法不生,有什么好处,一切法不生,你在执着什么,一切法不生,你颠倒什么,为它痴迷,为它颠倒,为它执着,

一切法不生,那你执着什么,一切法不生,你分别什么,不生,你分别什么,

你有长短、方圆才分别,男、女有分别,青、黄、赤、白,有外境才分别,

外境不生了,你分别什么,一切法内不生、外不生,你执着什么,

内不生、外不生,你起什么颠倒见啊,有什么种种知见吗?没有,

所以证得到一切法毕竟空寂、不生的时候,哇!接下来,日子就不一样了。

一切法如果不生是怎么样?相,就无所住,相不住,是什么意思啊?因为一切法无生嘛,

为什么相无所住呢,就是相依性而住嘛,如果无性,诸法空无自性,相相不得其处而住。

所以说,相不住,这个是从性上来破这个假相的,因为有性、有相,是外道所说的。

那么我们现在分析诸法,其性空无自性,那相当然就不存在了。

    11-3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世间相为什么常住,世间相都安住在空性的真如。世间相会生灭,是因为你妄想、颠倒、执着,如果证得到相空,相空就是常住,就是真如。

所以这一句话再补充一个,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世间相为什么常住,世间相都安住在空性的真如。所以,世间相常住,

世间相会生灭,是因为你妄想、颠倒、执着,如果证得到相空,相空就是常住,就是真如。

相相安住在真如,是法住法位,安住在真如法位上,世间相常住啊!

这句话很多人听不懂,为什么相会常住呢?因为相安住在空性里面啊,

所以我们讲的相有生灭,是因为妄想、颠倒、执着嘛,万法唯心现量的境界嘛,有妄想、颠倒、执着,就有连续的生灭法,连续的妄想、颠倒、执着的假相。

可是相相安住在真空、实相里面,那就没有啦!所有的微细生灭、执着,万法都不可得,万法不可得,性相就一如。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所以你说,佛入涅槃以后去哪里,诸位!虚空法界尽是佛啊,哪里不是佛,佛有哪里是家,佛的家在哪里啊,虚空法界尽是佛,哪里都是佛的家,法界性就是空性。

但是示现有相的话,就示现报身,有福慧具足的报身,南无清静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有相,

为了度大菩萨,法身,大菩萨,初地以上的大菩萨,要示现在色究竟天里面啊!怎么样?示现报身成佛,那身体搞得很大...那个不是我们化身的释迦牟尼佛,这个丈六金身,来度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是化身来的,他用报身那么大,你怎么看啊!

所以要了解相不住,「相不住」就是万法都空无自性,一切法不住就是无生,相一切法无生,

相无生就是一切法皆空,一切法都是唯心,一切法都是真如,难道相不是安住在真如吗?

一切没有妄动,心没有妄动,相难道不是安住在真如吗?

    11-4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指什么,性相本自空寂啊!所以,相相不住,住于哪里,住于毕竟空寂。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是指什么,性相本自空寂啊!

我们讲相是生灭是因为,在众生的妄动的世界里面,

讲佛,佛的万法都是常住啊!南无常住十方佛,在哪里,心性。南无常住十方法,自觉圣智。

南无常住十方僧,从心性里面显露的慈悲,智慧、平等心、无诤。南无常住十方僧,

佛、法、僧在哪里啊,这样才能讲常住嘛!唯是一心、唯是真如所显的嘛!

南无常住十方佛,自觉圣智就是佛了,南无常住十方法,自觉圣智所显的真理就是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僧在哪里啊,和合心性,真如,真如无诤,没有能所,难道不是无诤吗?

所以,相相不住,住于哪里,住于毕竟空寂,

你们到底听得懂还是不懂啊!怎么都没什么反应跟表情,听不懂啊,那今天晚上吃饱一点,改天再来。

所以,相不住,相依性而住嘛,若无性,相不得其处而住嘛!

所以说「相不住」,这就是从性上来破相,因为性无,所以知道相当然就是空。所以相不住,不住就是毕竟空。

是故说一切性相空,一切就是一切法之性跟相都不可得,是名相空。

是故一切法自性相,本来就是不可得了,意思就是:是故一切法之性,本来就不可得,一切性相都不可得。

   11-5 相依性而有,所以性不可得,相当然不可得了,所以,相不住。是故说一切法性相空,是名相空。

整句把它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什么叫做相空呢?

谓一切性,就是一切法,自相跟共相都不可得,

我们好好地用冷静理性来观照、观照,一切都是四大多跟少的元素累积而成的,

我们看一个人、一栋建筑物、一座山、整个星球,都是如是观,都是展转地积聚起来的,累积起来的元素,

当你深入分析以后,去分别万法,深入分析,发现万法空无自性,自相、共相都不可得,叫做不生。

自性、还有他性都空无自性,自、他二性的俱性也空无自性。

无自性故,所以一切法不生起,一切法不生起,相则毕竟空,

不住,因为一切法无生,相依性而有,所以性不可得,相当然不可得了,所以,相不住。

是故说一切法性相空,是名相空。

    11-6 为什么一直讲「无」,一直否定那个相,就是叫你不要执着的意思,万法没有定相,所以没有东西可以执着,万法没有自相,也没有东西可以执着,万法无共相,也没有东西让你执着。

【注释】

【“一切性自共相空”:“一切空”,即】(就是)【一切法,或】者【亦】(也)【可】以【说一切法之性。

“自共相空”,即】(也就是)【无有自相、共相可得,以一切法皆无有定相;

何以故?以一切法皆因缘和合刹那生灭,故】(所以)【其定相不可得,

既】(也就是)【无】有【定相,则无自相、共相可得。】

为什么一直要讲无,无定相,所以没有东西可以执着,

无自相,所以没有东西可以执着,无共相,所以没有东西可以执着,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一直讲「无」,一直否定那个相,就是叫你不要执着的意思,

万法没有定相,所以没有东西可以执着,万法没有自相,也没有东西可以执着,万法无共相,也没有东西让你执着。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11-7 人生跟宇宙,万法唯心现量境界,自相、共相都不可得,哇!那么离一切相。所以,师父就鼓励大家,你何不做一天佛试试看呢!

所以:【“观展转积聚故”:因为观一切法,其实都是阴界入展转相缘、相待、积聚、和合而起故。】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讲的,有人生啊,可是在佛讲,没有这个人生,有宇宙啊,佛讲的,没有这个宇宙,

人生跟宇宙,万法唯心现量境界,自相、共相都不可得,哇!那么离一切相。

所以,师父就鼓励大家,你何不做一天佛试试看呢!

哎呀,这个道理讲得这么好,明天我来试试看,我试试看我是不是佛,

记得喔,明天你就做一件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内如、外如,放下,

发生什么再生气的事情,再激动的事情,都是这样如如不动,该有的责任还是去完成,试试看,

没办法啦!没办法啦!你明天如果,突然去身体检查、抽血检查,男众,你得了这个甲状腺癌,淋巴腺癌,哼,你没能耐如如不动的。

女众,去检查,你的乳癌,如如不动喔!没那么简单的啦!对不对啊!

你明天看~我那一栋房子两千万,被偷偷地过户,啊!我知道是假相,不过心还是很难过呢?

没那么简单的啦!真的,没那么简单的啦!讲一讲是可以啦!慢慢地适应,慢慢、慢慢...这样慢慢、慢慢...慢慢地来,

所以,你明天先试试看,要不然就先这样子,还没有成道,先改个性,用你的佛性,

要记得喔,我教你一个办法,明天起,你一律不生气,让你旁边的人觉得你很~惊讶的人,你就不是这种个性啊,

你以前个性就很暴躁啊,扶鸾还得要十五分钟,才扶得起来,你不用,两秒钟,你就暴跳如雷,

但是你到现在如如不动,你不要去问人家,喂,你觉得,我有没有如如不动,这样又...头壳又坏掉了,

那个如如不动,又去问人家,还不要一直问如果说:我有没有如如不动,这个还不能问人家的哦,心自己去感受,

哎呀!明天起,我就彻底把那个动怒,统统把它改掉,咦!以前是一只老虎,Tiger人家看,哇!现在是一只小绵羊,小绵羊太大了,是一只小白兔,怎么会那么温柔婉约咧!怎么会那么好啊,

哇!你先生也会感动,或是你太太也讲,跟他太太讲,这男众讲,老婆,我要去听经闻法,她就觉得我的老公对我越来越好,去去去...赶快去,因为慧律法师,改变了他的个性啊,

以前没有一个人有他的办法,那个雷公的个性,一下子就拿起来,现在听经闻法以后,我老公多好,

这老婆来,慧律法师,我感谢你,我那个老公,那个没办法,死要面子的,一讲话,火气就冒烟了,

喔!现在回来对我多好,说:老婆,你晚上有没有吃啊,没有吃,赶快去啊,我要弄一点面条给你吃,喔!现在老公学佛不一样了,

你看,你又度了你老婆,老婆学佛以后,以前就对着干,现在,欸呀!像一只小白兔一样,太好了,是不是啊,

然后就发一个简讯给老公,老公,以前都是我的不对,都是我的脾气不好,我知道你实在对我很好的,你是真心的,有时候使一下手段,撒娇一下,咦!又度了老公,

有的老公,那老公如如不动,你几岁了,还搞这个,这样反而更糟糕。

所以这种东西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还真难搞的,你知道吗?欸!真难搞的,有时候撒娇还会不合拍,这个很难,很难拿捏。

   11-8 万法都无有生起,日子就好过了。证得一切法无生,心就不会住着在假相里面。

【“分别无性”:若】(如果)【深入分析、了别、推求,则见一切法实无自性。】

【“自共相不生”:一切法之自性既无,而相依性而有,今已知法性无,故知其相本空。所以一切法之自相、共相实不曾生起。】

【“自他俱性无性故、相不住”:“自”,】就是【自性。“他”,他性。“俱”,】就是【自、他共俱之性。

此句谓】(是说)【:如是、自性、】空无自性,【他性、】【空无自性,两个空无自性加起来怎么会有自性呢?以【及自他共俱之性,】都不可得,【皆实无有生起。】

那万法都无有生起,日子就好过了。【法性既然无生,法相自然】就【无】甩【住】了【。】

所以说:证得一切法无生,心就不会住着在假相里面。【无生何有住,故】(所以)【说相不住。

再者,相是依性而住,若无性,则相不得其处而住,所以说相不住。】

【“是故说一切性相空”:“一切性”即】(就是)【一切法。

谓是故说一切法之相空。这是从性上来破相。因见性无,所以知相亦】(还是)【空。】

   11-9 “云何”为一切法之外“相空?谓一切”法“性”之“自”相与“共相”皆“空”。

【义贯】

【“云何”为一切法之外“相空?谓一切”法“性”之“自”相与“共相”皆“空”。

因】为【“观”一切法,其实皆为阴界入之“展转”相缘、相待、“积聚”、和合而起“故”。

若】(如果)【深入“分”析了“别”、推求,则见一切法实“无”有自“性”,以其法性无生。故其“自”相与“共相”实皆“不”曾“生”起。

如是,一切法之“自”性、“他”性、及自他共“俱”之“性”,皆实“无”有自“性”,是“故”一切法之“相”即“不”得其所而“住。

是故说一切”法之“性”与“相”皆“空,是名”为一切法之外“相空”。】

   11-10 在这里,再讲一个,既然一切相不可得,在座诸位!我们不要着这个假相,所以,佛陀是禁止,佛陀是禁止一切众生养猫、养狗的。那其他的畜牲,就更不用讲了,除非有特殊的,除非有特殊。

在这里,再讲一个,既然一切相不可得,在座诸位!我们不要着这个假相,

所以,佛陀是禁止,佛陀是禁止一切众生养猫、养狗的。

美国有一个小女孩,非常地喜欢猫跟狗,这个小女孩只要看到狗啊,就是一定手给它摸一摸,狗啊,就拍一拍,就非常喜悦狗跟猫,

这个美国的小女孩,非常喜欢猫、狗以外,还喜欢野生动物。

这个小女孩,到了十多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种病,呕吐,得了一种病,头痛,剧烈的头痛,一直头痛。

刚开始,学校也不以为意,告诉她家人,到美国的这些比较有名望的医院看,

这个医生查不出所以然,完全看不出到底是什么病,就是头痛,因此就开药,

这美国人开药,要经过她妈妈同意的,妈妈同意,你同意我开止痛药吗?妈妈如果同意,妈妈要签名的,不是像台湾这样子,管他吃了会不会死,妈妈拿起来就灌药了,不行,在美国不行,你同意我开消炎药给她吃吗?同意,

止痛剂开了以后,吃,好一点点,第二天又开始一种头痛...到最后,倒下去,倒下去,一直到她死,才十六岁而已,十几岁,

到她死,医院仍然查不出她到底什么病,完全查不出来,莫名其妙地呕吐,莫名其妙地恶心,莫名其妙地剧烈的头痛,到死,仍然死因不明。

后来经过两个月,从那个猫跟狗的身上,找到一种虫,寄生虫,这个卫生署打电话给她妈妈,我们找到原因了,就是寄生在猫跟狗的身上,

因为你这个女儿,很喜欢去摸这个狗跟猫,还有野生动物,

这个野生动物,你到非洲去,怎么样?都很多的野生动物,这个卫生署讲,千万不要去碰,因为那很多的寄生虫,

结果她的女儿,女儿去碰触到这个,跑跑跑...跑到这个脑部,侵蚀到她的后脑,结果这扫描怎么扫都扫不出来,怎么检查也检查不下来,就是一直剧烈地头痛,一直到她死,断气,再来,跑到她的五脏,

断气以后两个月,死后两个月,才把她这个查出来,说:她的病因,问题出在哪个地方,死亡以后,十六岁。

所以说,讲到「外相空」,这个例子就告诉大家,要冷静一下,你如果很喜欢猫跟狗的话,要冷静一下,讲到这个相空,

所以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在佛的戒律里面,也是不允许,在菩萨戒里面,也不允许你养猫、养狗,那其他的畜牲,就更不用讲了,除非有特殊的,除非有特殊。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12 经文271:【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一切法为“自己”所独立拥有之“性”,其“自性”实“不”曾“生”起。

【云何性自性空?谓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说性自性空。】

「一切性」就是一切法性,一切法性之自性,其实就是本来就空啊,

就是云何一切法性之自性空呢?谓自己独立之性,所拥有独立之性,是不存在的,其自性实不生,

谓自己独立所拥有之性,其性,其自性实在是不生,

譬如说一个人,这句话看不懂,其实一个人你把他用刀子,把他分析、把他解剖,你找不到这个人啊,

譬如说这个名字叫做阿丽,我们用刀子把她~阿丽死了以后,用刀子把她分析、分析,咦,找不到这个阿丽,只有名字,没有这个人,

实在是不生,没有自己独立所拥有之性,其自性其实是不可得,是名一切法性其性本来就是空。是故说性自性空。

【注释】

【“自己性自性不生”:谓一切法为自已所独有之性,其自性实不曾生起,

以因缘合故,生者为缘生,灭者为缘灭,与物无关,】

物不存在的,与物无关,为什么与物无关呢?物只是缘生啊,物只是缘灭,它空无自性啊,所以,与物无关,

与物无关意思就是,根本就没有那个物,所以,生者只是因缘而生的,凑一凑,灭者为缘灭,所以,与物无关,

所以【故法性实】在是【不生。】

【义贯】

【“云何”为一切法“性”之“自性空?谓”一切法为“自己”所独立拥有之“性”,其“自性”实“不”曾“生”起。

“是名”为“一切法性”之“自性空,是故”我“说性自性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经文272:【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这一段是讲由惑所生起的造种种业而有果报,但是这个果报仍然是空。

【云何行空?谓阴离我我所,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是名行空。】

    13-1 行蕴空是告诉我们的果报,这个色身五蕴不可得,那么不可得,你为它造业,其实就是不值得。

这一段是讲由惑所生起的造种种业而有果报,但是这个果报仍然是空。

所以云何行空?这个如果前面加「五蕴之行空」,就更清楚,

五蕴行空,「行空」就是业果空,就是果报空,

什么叫做五蕴的果报行业空呢?谓阴~就是这个五蕴身,「离」就是本来就离于,找来找去就不可得,

一个人能执的我,还有我所执着的境界,「我」是能执的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执着的境界,离能执的我,还有我所执着的境界,离我我所。

因所成~因为由于无量劫来的造业,执着五蕴身所成就的一个业感,又造了种种所作之业,

以如是由于无量劫执着有一个五蕴身的我,我所所成就的种种所作之业,以如是种种方便而造作而有五蕴生起,是名行空。虽有果报,其实果报本来就是空性。

再讲一下:说:云何行空?什么叫做五蕴的行空呢?五蕴的果报业果空呢?

「行」就是业果啦,由业感果,叫做业果,什么是五蕴的业果空呢?

谓五蕴身,其实本来是离于能执的我,还有我所执着的对象境界,

因为就是由于所成就无量劫来种种所作之业,以如是种种方便造作而有五蕴身,其实五蕴身本来就不可得,是名行空。

这一句话重点在哪里,重点叫做所有的执着这个色身,都是错觉,

你因为这个色身啊,忙忙碌碌一辈子啊,贪着、起嗔恨心、造业,可是它不能给你什么,它只能带给你痛苦,

要五蕴身能转成学佛,那么,色、受、想、行、识皆空,那么,就是一心真如,那么,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所以行蕴空是告诉我们的果报,这个色身五蕴不可得,那么不可得,你为它造业,其实就是不值得。

    13-2 万法你留不住,只留业,转生死。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间你贪着任何的事情,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你带不走,你也不可能拥有它,你真正的拥有的,就是业。

【注释】

【“阴离我我所”:“阴”,是五阴。“离”,】就是【非、无之义。“我所”我所有,即:为我所拥有。

此谓五阴中,实无我,亦】(也)【无我所有者。】

【“因所成所作业方便生”:“因”】就是【因为、由于。“所”即】(就是)【我所,在此则概括我与我所而言。

“成所作业”,成就种种所作之业。“方便生”以如是之方便而生。“方便”即】(就是)【方法,或】者是【程序。“生”,是生起诸行。

整句谓】是说【:然而,因为执五阴为我我所,故】(所以)【得成就种种之业,即】(就是)【以如是之方便,而得生起诸行。】

【义贯】

【“云何”为五蕴之“行”业“空?谓”诸“阴”等本“离我”与“我所”(诸阴非我,亦非我所)。

然而,“因”】为【有执五阴为我我“所”之惑,故得“成”就种种“所作”之“业”】

所以万法你留不住,只留业,转生死,

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间你贪着任何的事情,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你带不走,你也不可能拥有它,你真正的拥有的,就是业,

这一辈子,你听到这一句话,你就很值得了,既然我起贪、瞋、痴所拥有的都是业,

那就我好好地利用我现在的时间、空间、背景,好好地挪出时间、空间修行,

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来推广正法,

既然要业,我就要变成善业、菩提业,智慧的业,我有把它转了,要把它转动啊,

所以如果,若能转境,即同如来,在这里,把它补的那个「境」,就是业,因为境而造业嘛,若能转业,即同如来,

听经佛法不用很多,今天这一句要能够听得进去,就不得了了,若能转业,即同如来。

【就是以如是之“方便”而得“生”起诸行,“是名”为五蕴之“行”业“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经文273:【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自性其实空无自性,不可得,叫做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转缘起,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

    14-1 「即此」就是因为执着这个五蕴,我、我所有、拥有,而起惑造业,如是地起惑造业之行,其实本自空寂。

「即此」就是因为执着这个五蕴,我、我所有、拥有,而起惑造业,如是地起惑造业之行,其实本自空寂,

「空」就是本来就是空性,本来就是涅槃的意思,也就是~就算执着这个五蕴身的我,我所有,起惑造业的种种业果,召感来的种种业果,其实它本来就是涅槃的空性,

但是因为惑、业、行,却一直因为无明的动力,却展转互相为缘,而生起种种的假相,业果,

所以知道惑、业、行,惑、业、行的自性,其实是空无自性,自性是无性,其实是空无自性的,是名无行空。

整段的意思是说:大慧,就算你执着了这个我、我所有的五蕴,如此的起惑、造业的行的业果,其实它本来就是空寂的,

可是因为妄动无明,所以起惑而造业,所以,展转互相为缘而生起,

因此知道,惑空、业空、行还是空,惑、业、行就是惑、业、果报,三者自性实在是空无自性,

自性其实空无自性,不可得,叫做自性无性,是名无行空。

   14-2 这是佛所讲的,因为因性跟果性,要空无自性,才能因生果,果空,果再生因,因为空无自性,才能这样辗转。

【注释】

【“展转缘起,自性无性”:辗转互为缘起,故】(所以)【其】(它的)【自性本】来就是【无】(空)【性。】

因为【辗转互为缘起,即】(所以)【是因】能【生果,果复】(又为)【为】能生【因,因为空无自性,又再生果,如是互为因果,辗转无穷。】

这是佛所讲的,因为因性跟果性,要空无自性,才能因生果,果空,果再生因,因为空无自性,才能这样辗转。

假设说:【因与果若】(如果)【有自性,】自性就被固定的,自性就是被固定的,

因跟果若有自性,因,固定在因,果,固定在果,因为有其自性嘛!

【则因与果应互异,】这当然不一样啦,因是因,因有自性嘛,果,果有自性嘛,

【然而果】现在的果【又可为因而生出果,则果与因】就【便成一样,】的性质啰!

现在,【因为果是果,因是因;】因为,因是因,果是果,就是严格说起来,有其自性的话,果就是果,因就是因,

【若】果【真是果,】那么就被固定起来了,【则】(就)【不应再成为因】了【,

譬如已成为金,不复为矿。矿是因,金是果。由矿之因,生金之果,但不可能由金为因再生出矿。】这一段是在强化既变果就不能为因,

【如果可以,则表示】因不一定是因,果不一定是果,就是空无自性的意思,才能够辗转互为缘起嘛,

意思就是:果非果,因非因,如果可以,就是辗转互为缘起,

果非果,因非因,则表示【二者皆】空【无自性,所以才能这样变来变去,互为因果,辗转无穷。】

没有什么表情咧(意指台下听众无反应),难哦,这一段很难吗?实在是不晓得该怎么跟你说,我再解释一遍这一段。

辗转缘起,我再举个例子,看你听得懂吗?辗转缘起,自性无性,

譬如说:爸爸跟儿子,如果爸爸固定的爸爸,儿子固定是儿子,爸爸永远是爸爸,儿子永远是儿子,

但是因为它空无自性,有增增减减,儿子长大以后结婚,儿子会做什么,也会做爸爸嘛,

这个虽然是果,可以做未来的因嘛,做了未来的因,

所以果没有被固定,又为未来的因,是这个意思喔。

再看一次,辗转互为缘起,所以其性本来就是空无自性,意思就是:正因为空无自性,所以能够辗转互为缘起,

也就是~是因生果,果复为因,又再生果,如是互为因果,辗转无穷,

接下来,就是把它固定起来,如果因跟果都有自性,因是因,果就是果,因不能变果,果不能变因啊,

如果说因跟果有其自性,则因跟果应当是互异,

现在如果,然而,果又可以为因,而生出果,则果与因就变成一样的啰!一样的性质的啰!意思就是可以互换啰!

那么现在又另外一个角度,因为果是果,因是因,因为果是果,因是因啰!

那么若真的是果被固定的,那么就不应当成为因了,意思就是不可能果又变为下一次的因,因为被固定了,有其自性嘛,

如果果真的有其自性,被固定了,那么不应当再成为因,譬如已经成为~这底下是比喻啦,就是因果不互换,果被固定的,

譬如已成为金,不复为矿。矿是因,金是果。由矿之因,生金之果,但不可能由金为因再生出矿。

如果可以,那么则表示二者皆无自性,所以才能这样变来变去,互为因果,辗转无穷。

    14-3 诸位!本自空寂,万法回归当下,其实就是涅槃。什么是涅槃?当下就是,现在就是涅槃,要不然你要到哪里去找涅槃,你要哪里去找涅槃啊!

【义贯】

【“大慧”,云何名为无行空?“即此”依执五蕴为我我所,“如是”起惑、造业而成之“行”本自“空”寂,】

诸位!本自空寂,万法回归当下,其实就是涅槃,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涅槃?就是当下,如果离开当下,还有涅槃吗?

自性就是涅槃,自性真如,当下就是真如,当下空寂,当下就是涅槃,

当下无来去,当下无增减,当下就是自觉圣智,就是统统都在当下,

如果有人问你,大居士,什么是涅槃?你就跟他讲,当下就是涅槃,

他如果说:大居士,我听不懂,你听不懂就算了,我再说,你也是听不懂,你不要再问下去了,这样子,事情就解决了,阿弥陀佛,也是要应付一下啊!岂非如此,

所以说,什么是涅槃?当下就是,现在就是涅槃,要不然你要到哪里去找涅槃,你要哪里去找涅槃啊!

什么叫自觉圣智?当下就是自觉圣智啊!

什么是真如?当下就是真如啊!这一颗无所住的心,无相、无念、无住的心就是真如啊!要不然你要到哪里去找,

万法回归当下,就是这个道理,你要参禅不懂得这个道理,你坐在那边,一辈子不起座,你也不能开悟啊!

    14-4 诸位!无自性,那么才有办法转变命运,无自性才有办法转变无量的美丽。无自性,就可以转变万法,转动万法。

所以,接下来,说:「大慧,」云何名为无行空?「即此」依执五蕴为我我所,「如是」起惑、造业而成之「行」本自「空」寂,

【然此惑、业、行三者,却“展转” 互相为“缘” 】惑依业,业依行,行又依惑,互相为“缘”【而生“起”,】就像一个时钟,就像一个时钟而生起,【故可知惑业行三者之“自性”实为“无性,】

诸位!无自性,那么才有办法转变命运,无自性才有办法转变无量的美丽,无自性,才能转变自觉圣智,无自性,才能转动大法轮,

若有其自性,你就完了,你死定了,有自性就是死定了,一动也不动,

无自性,就可以转变万法,转动万法,

诸位!万法如果有其自性,万法死定了,所以就会堕入常见外道,常见外道怎么起妙用呢?

【是名”为“无行空”。】无行空,

所以在座诸位!因为万法是空无自性,诸位!万法如果有其自性,

诸位!生长出来的水果,生长出来的水果,如果有其自性,一长出来就有其自性,

请问,水果会不会由酸变成甜,不会,它就不会转动了,

自性就是巩固的嘛,有其自性嘛,就像老虎,老虎有虎性,老虎当然就是没有人性啊,老虎不是牛,老虎有虎的性,就被固定起来了,

当然这是站在假相的角度说,因为老虎空无自性,所以老虎死了以后,有因缘,再投胎成人,所以,老虎也不一定永远是老虎,

所以这个空无自性的意思,才能够转动一切万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14-5 他就一直是定住,都不会变动哩,所以这个用的例子,就有其自性,这是真的。

请问,如果一个小女孩,一出生就有其自性,请问这个小女孩以后会不会变漂亮,不会,她就定住这个样子啊。

大陆有一个男孩子,身高多高,你知道吗?身高,一岁的时候,那么高,两岁的时候,一点点,长到二十岁的时候,也是那么高,

多高?六十八公分,二十几岁喔,六十八公分,他的名字叫WK,六十八公分,他从两岁开始停止成长,你看的时候,就是一个小Baby,可是他是二十几岁,

这样有好处了,看电影不用花钱啦,坐高铁也不用花钱,统统免费的啊,

他就一直是定住,都不会变动哩,所以这个用的例子,就有其自性,这是真的。

后来,他爸爸很烦恼,儿子这么大,年岁越来越大,只有六十八公分,拿什么东西,统统要垫椅子,六十八公分啊,像小二,两岁,不是小二,两岁的身高啊,活到二十五岁,还是六十八公分,

后来,他爸爸带他去看医生,因为需要一点钱,带去大都市里面,去请教你个比较强的医生,这强的医生就把他扫描,统统扫...断层扫描,没有脑下垂体,

脑下垂体的成长激素,零,没有办法性成熟,知道吗?我们性成熟,男人,有男人的特征,性成熟嘛,男人的特征,性成熟就是沙哑,男人的特征,冲动、脾气不好,男人的特征,喜欢看女人,性成熟的时候,男人雄性的器官,欸!他就是性成熟,但没办法,他没有成长激素,没有。

后来,他爸爸妈妈再生一个,他的弟弟已经长到一百七、八十公分了,他还是六十八公分,出去以后,他弟弟都抱着他哥哥,用抱的,这样子,六十八公分,很苦恼,什么医药都没办法,

后来,听说去美国,有人跟他建议讲说,你可以打那个成长激素,就花了一些钱,成长激素,喔,就打针...成长激素,花了不少钱,长多大呢?长一公分,六十九,六十九公分,这样有没有很凄惨啊,

如果是六十八公分坐在这,你们看不到师父的啊,你们怎么看得见师父呢,还好我长得还不算太小啊,

你如果看到那个中国大陆的,喔,你看了,你就会很安慰。哎呀,人生,如果遭受、遭遇到这样果报,又是爸爸、妈妈生的,啊,怎么办?凉拌啦!一辈子就是六十八公分啦,那怎么办,

然后讲话,像小女孩,小男孩一样的,他说:你有什么愿望吗?那个阿K就说:我希望我快快长高啊,能够像一般的男人蹦蹦跳跳,我能够好好地读书,学一技之长,我要供养我的爸爸、妈妈,我要养我爸爸、妈妈,咦,这个六十八公分的WK,还满孝顺的咧!

有那个愿力,可是就长不高啊,一辈子,那医生就说:没办法啦,没办法,六十八啊,这六十八公分就算来消灾,也没办法再长高,也差不多是这样而已。

好,明天上课啊,明天上最后一堂课,大概前面两个小时以内,就可以上完喔,那么两个小时,四点以后,大概就没有课了,看我的进度啦,

那么我们~诸位,电话背一下:2013467。2013年4月6号、7号,要不然,你们会忘记啊,电话背一下,我的电话:2013467。

再打电话来,要不然写信来,这样,背得起来吗?2013年4月6号、7号,

来,我跟你们讲,读书,会读书的人,要用方法去记住的啊,我们读书的时候,很多人读书读不来的,我们那个头脑好的,用个办法他就完全记住了,要想一个办法,2013年4月6号、7号。

最后祝大家,农历年快乐,然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我们二月份、三月份不上课,又碰到农历年,又碰到木屋佛三,

这是《楞伽经》喔,不是其他的课程喔,你不要二月及三月份都不来上课喔,是有活动,我现在是在说《楞伽经》喔,有的人笨笨的,两眼无神,他不知道,还以为文殊讲堂,二月、三月全部停课,

我什么时候跟你讲说,全部停课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一定要附带,因为有的人的智商,知道很吃力的啊,我讲这样,他会二月、三月份全部不来,不是这个意思,只有《楞伽经》,

然后,四月份,四月六号、七号,大家,我们再来见面,为什么呢,因为师父,已经讲完《楞严经》了,那么这个《楞伽经》也讲第二套,已经明天就结束了,这样讲一讲、讲一讲,也讲出一点成绩出来,算是不错,

在座诸位!你有感觉这个《楞伽经》很好嘛,喔,这实在真的很好。好!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二套(共10讲)
第十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2012.12.02-2013.01.27

    (师父走上讲台,行至佛前,将胸前捧的法宝举至额前行问讯礼后至狮子座坐下。大众向师父问讯。礼师:请坐下。)

    请合掌。(大众合掌随师父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经文274:【“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这一节总显生死与涅槃等一切名言俱空。

【“云何一切法离言说空?谓妄想自性,无言说故,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1-1 涅槃,清净自性,不被创造,也不被发明,凡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是生灭的东西,它不是本有的清净自性。本有的清净自性,不是常识、不是知识、更不是意识,它是无分别的现量解脱境界,完全要契入才有办法。所以唯有证得涅槃,才能见证整部佛教的历史。

说:什么是「一切法离言说」?所以「离言说」就是一切法性不可说,

法性离言本不可说,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大道本无言,法界,本来就无所言说,自性本来就空。

所以说:为什么一切法是离言说空呢?所谓妄想自性,因为语言、文字,是由妄想所创造出来的。

但是涅槃,清净自性,不被创造,也不被发明,

凡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是生灭的东西,都是知识性的东西,都是常识的东西,

凡是被发明出来的,那么都是后天所造作的,不是法性本然,

我们修行是开采本有的妙性,叫做妙性天然,所以佛性不被发明,也不被创造。

那么对一个证量的解脱境界的圣者来讲,大悟见性呢,他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

他是如此,真实的证量解脱境界,因为他没有妄想。

因此,唯有涅槃的妙性,证悟到涅槃妙性的圣人,才能够见证整部佛教的历史。

也才能契入整部佛教的核心价值,整部的佛教的核心价值,就是涅槃。

所以涅槃,不被创造,也不被发明,

创造的东西是生灭,发明的东西是知识性的东西,是常识的东西,它不是本有的清净自性,

本有的清净自性,不是常识、不是知识、更不是意识,它是无分别的现量解脱境界,完全要契入才有办法。

所以唯有证得涅槃,才能见证整部佛教的历史。

谓妄想自性,因为一切法,包括语言、文字,都是妄想自性所起的,

既然是妄想自性。所以,怎么样?无言说故,实在是无有能说、还有所说,

无言说故,没有能说的语言,也没有所说的这些外相、或者是外法,因为能缘的妄识,或者是所缘的这些外性(境)都不可得。

所以一切法离言说,一切法,如果底下加一个「性」就更清楚,一切法性本空,本离于言说。

所以一切法性本来就离于言说,也简单讲,佛法之所以难,就是难在~因为它不是语言、不是文字、不是知识、不是常识,它不被创造,也不被发明,

它是妙性天然,回复每一个人本有的无言说、无文字,没有心缘相、没有语言相,没有言说、没有文字相,这个难,就难在这个地方。

所以一个人没有达到至圆至顿的清净自性的时候,他就会找某一种善巧方便,执以为实。

然后,一辈子就做这种动作,就误认为,这个就是佛教,而不晓得,这个佛教的边缘,边缘地带,不能说不对,但是也不是正法,这个就非常麻烦。

所以我们后代的修行人,之所以把佛教边缘化、商品化,或者是一些种种的善巧方便,都抓不到佛教的核心,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没有圆、没有顿,没有趣入真实的佛教的第一义谛大空的理。

所以我们所作所为,就变成一种好像对,又好像不对,这个叫做「边缘的佛教」走在佛教的边缘。

你譬如说:放生,你不能说放生不对呀,但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是每天都做这种工作吗?

他放生,你还不能说他不对,这个就是佛教里面,就有很多的善巧方便,这些善巧方便,本来就跟最重要的核心价值不是很相应。

但是,它符合菩萨的慈悲的精神,也不能说它不对,这个就很麻烦了。

所以因此很多事情啊,只能做,而不能说,有些只能说,就不能去做,所以,一切法离言说,是名一切法离言说空。

   1-2 “云何”为“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皆为“妄想自性”所起。妄想自性是因为它来自一颗无明的心,所以一般凡夫也没有办法发现,甚至于掉进法执的一种妄想自性,仍然执以为真实,自己觉得自己很有修行。

【义贯】

【“云何”为“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皆为“妄想自性”所起,

既是妄想自性,即】(就是)【实“无”有能“言说”或】者是【所言说性,】

诸位!这个还有一个重点,众生活在妄想自性里面,自己不知道,

也就是~什么叫做无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而叫做无知,

什么叫做妄想?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那个叫做妄想,这个叫做妄想,

所以除非你很能观照,照见这个妄想的生、住、异、灭那个动念,

要不然我们对妄想毫无所悉,完全掌握不到,那个叫做妄想。

所以这个就是妄想自性是因为它来自一颗无明的心,所以一般凡夫也没有办法发现,甚至于掉进法执的一种妄想自性,仍然执以为真实,自己觉得自己很有修行。

即实「无」有能「言说」或所言说性,【但是一妄想性,】全部都是妄想,

所以【“故一切法”本“离言说,是名”为“一切法离言说空”。】

离言说空,这个当然就是圣人的境界,

因此只要掉进去语言,师父以前讲过,掉进去语言或者是在网路上争论,这个都是掉进去语言的陷阱,

那么如果大悟见性的话,他不会掉进去语言的陷阱,他用第一义谛真实的本心、本性来修行,就无言说,没有能所,所以他不会做那个没有意义的动作。

 楼主| 发表于 2020-7-1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生死,对涅槃讲的,涅槃,是对生死讲的,这是两种对立的东西,只要是对立所显的东西,尽是代谢的名词,就是生灭的意思,不究竟的意思。所以真正的真如,并无生死和涅槃,说生死是显涅槃,而讲涅槃是因为显有生死。

【诠论】

【这一节总显生死与涅槃等一切名言俱空。】

为什么呢?因为对凡夫来讲,有生死,所以二乘人觉得生死很可怕,六道苦不堪言,逼迫人,内心无比地煎熬,出离心非常地强烈,因此趣向于涅槃,

那么趣向于涅槃,着一个无为的涅槃,又变成了不究竟的生灭,

因此,生死,是对涅槃讲的,涅槃,是对生死讲的,

佛说法,这里要稍微点醒大家一下,佛说法,从凡夫一直到成佛,它是有次第的,同时没有办法一蹴即成,

所以他就告诉二乘人,确实有涅槃,生死很可怕,生死很可悲,逼迫人家,因此有苦、集、灭、道,

那么对一个大悟的圣人,生死本空,涅槃还是空,同一空性,并没有两种空性,因此无所谓的生死,也无所谓的涅槃,

生死,对涅槃讲的,涅槃,是对生死讲的,这是两种对立的东西,只要是对立所显的东西,尽是代谢的名词,就是生灭的意思,不究竟的意思。

所以真正的真如,并无生死和涅槃,说生死是显涅槃,而讲涅槃是因为显有生死。

这样子对立的东西,永远都不能契入真如,真如无有生死,也无有涅槃可得,若着一个涅槃可得,即成生灭。

所以佛说无生即是证量的解脱境界,无生不做无生解,无生若有所解,无生即成生灭,

真如不可解,真如只有结果,没有如果。大悟见性的解脱境界,只有结果,没有如果,结果就是回归当下的意思。

所以这一节总显生死与涅槃等一切名言俱空,为什么连涅槃也要空呢?为什么连涅槃也要空,着一个涅槃,为有自性,这个涅槃,就是生死法。

所以禅宗里面讲,求涅槃,得生死业,求大涅槃,则得生死业,涅槃不可求,本性具足故。求大涅槃,即趣向于生灭,所以求大涅槃,得生死业,就是这个道理。

【一切法,就是有为法】以【及无为法,】这个仍然是两个角度来衬托出来,有为法,是对无为法讲的,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讲的。

【也就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其实本来无二法,世间法空,毕竟空寂,出世间法,仍然毕竟空寂。

着于生灭,叫做世间法,不着于生灭,叫做出世间法。

着于生灭,毕竟空寂,你就是不执著于生灭,说:我不执著于生灭,仍然落入生死,不生灭,本不可说,不必讲「着」跟「无着」。

所以这个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本来当体即空,就是第一义谛大空所显的差别相,第一义谛大空所显的差别相,就是没有差别。

【而此诸法本无言说,惟依众生妄想而生言说,】因为众生有妄想,所以言说,所以有所言说,

【若妄想不生,则一切了无言说。】如果妄想不生,没有能所,那么一切都是真如,则了无言说,

而【且一切诸法本寂灭相,】这个「本」字就是法界、法性本来的面目,就是寂灭相,

何以众生不能理解呢?不能体悟呢?是因为众生妄想不断,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由业力,动念就会产生造作,造作就有业力,业力,它就会牵引,而不了解诸法本空的寂灭相。

因此,二乘人怕生死求涅槃,仍然没有办法得到究竟真如寂灭相,寂灭相,就是法界的真相,这个就是佛陀发现的。

说:法界性毕竟空,佛性毕竟空寂,众生性还是毕竟空寂,究竟平等,因为诸法本自寂灭相,所以佛佛道同,就是这个道理。

且一切诸法本寂灭相,意思就是:一切诸法本来就是毕竟空寂。

【此是法界实相,】法界实相,不可以坏缘起,但是,所有的缘起都是寂灭相,

众生没有发现的是什么,就是纷纷扰扰的世间,总有东西去造作,总有东西去成就,总有东西去执着,总有东西去分别,

不了解法界的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实相,就是无相,就诸法本空,无不相,是不坏缘起,因此不能着无,也不能着有。

所以体悟到法界实相的人,了解无相、无不相的道理,因此一切法【不可以言宣,】不可以说,【所以佛说“一切法离言说空”。】

    1-4 证悟到一切法离言说空,有什么好处呢?这个是圣人的境界,圣人的境界等如虚空。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到证量的解脱境界,你只要保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所有的伤害会降到最低点。

证悟到一切法离言说空,有什么好处呢?这个是圣人的境界,圣人的境界等如虚空。

那么,我举两个例子,如果有的人用恶言对圣者,圣人的境界来伤害、来毁谤,

就像一个人射这个箭啊,往虚空这样射,往虚空这样射,射的时候,射上去的时候,这个箭的势力尽了,这个箭,它还是会掉到地上来,

当你保持如如不动的时候,所有的恶言相向都伤害不到你,因为圣人的胸量等如虚空。

那么,第二个例子,有一次,婆罗门一个年轻人来到佛前,用恶言相向对着佛,佛都沉默,

他说:哎呀,说:瞿昙,你为何不说一句话呢?

佛陀就说了,如果有人,办了很丰盛的酒菜要请客,那么客人没有来,你说怎么办呢?

他说:那就自己吃了,

那就对了,侮辱别人,人家也不理你,到最后,侮辱就会变成侮辱自己了。

所以,在座诸位啊!对于外境的所有的这些言说相,这些侮辱相,这些...你只要保持那个如如不动,心等如虚空,伤害不到你的。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到证量的解脱境界,你只要保持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所有的伤害会降到最低点。

因为你恢复了理性,你恢复了智慧,如如不动他就是很有理性的人。如如不动,是很有智慧的人。

很有理性的人跟很有智慧的人,他就会善巧方便来处理一件事情,他的伤害会降到最低点。

那么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徒弟呀,要问这个禅师,说:师父,师父,什么是佛?那师父就跟他,嘘!欸!开悟了,

佛,本不可说,万法本来就无言,说佛有一种东西,那个就不了解佛,一切法性本来就离于言说,万法本来就空,当然就包括语言,这是圣人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