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经文168:【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这一段,八地之前是有生相,八地就是无生。

接下来这一段,八地之前是有生相,八地就是无生。211页中间经文:

【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

    2-1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今天这个色身会大小便,会不净,睡觉像死人一样,可是如果你今天发坚定心到极乐世界去,诸位!你不一样。一转化到极乐世界,善根、智慧、福德、因缘,统统具足,一转化到极乐世界去,无量的妙色身、神通自在,这就是转化的功夫,就看你个人。

某些你看得懂,但是它涵义很深,一定要解释一下:

舍离彼生,生后面加一个“相”,舍离彼生相,以及所作的因缘法的方便法。接下来要补四个字:入于无生。入于无生就是入于无作,

舍离彼生相,因为八地前尚有生相,八地后就证得无生,无生就是没有生,当然就是无灭,就是不动地。

舍离彼生相,八地前都有生相,那么菩萨八地后呢?就舍离了彼生相以及所作的因缘法方便,而入于非因缘法的无生法,入于无作,这个“无作”就是如来究竟,如来究竟,如来一切法统统是无生无作。

金刚喻三摩提,三摩提就是定,金刚喻定,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讲的:金刚喻定,他的定用金刚来比喻,三摩提就是定,就是三昧,

简单讲,就是等觉菩萨的定,叫做金刚喻定,等觉菩萨的定犹如金刚,能坏一切我法二执,能坏一切无明,所以叫做金刚喻定。

那么金刚喻定有什么大作用呢?能顿断生相无明,顿断!顿断最后一分俱生的无明,俱生!在唯识学里面俱生,就是先天性无量劫来存在的,叫做俱生无明。

有了等觉菩萨的金刚喻定这种三昧的功夫,则顿断生相无明,则能顿断生相无明,顿断生相无明什么意思呢?就是顿断最后一分俱生无明。

随入如来身,随真如,随真如之心,证入如来法身,这个身已经不是五蕴身,是佛的法身了,佛的法身。

而佛的法身,是我们人人本来具足的,所以在座诸位!你要启动你那一颗菩提之心。如来的法身是人人本来就具足的,只是还没有开采出来而已。

随入如如化,就是以始觉智,始觉智怎么样?随入,内如,外也如,内心没有妄,内如,内心入于无生处则内如;外境入于毕竟空是外如。怎么样?“如如”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本觉,我们的本觉就是内如外亦如。

更微细地说,什么是我们的本觉?体如、相如、用如,因如、缘如、果如,事如、理如,无法不如,所以,内如外如。

当我们证得到本觉的理体的这个时候,就会起神通变化,大神通变化,得神通自在,自在就是无碍。为什么起神通自在无碍?要做什么?叫做广度众生。

所以大陆来,每次都说:师父啊!你帮我摩摩顶。行!帮我灌灌顶?行!我一定会跟他念一句:发无上大菩提心,成就无上的佛道,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师父跟他摩顶,一定会念这一句:你要发无上的大菩提心,成就无上的佛道,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个就是神通自在无碍的时候,接下来就是要广度众生,这是我们出家人应有的责任啊,也是我们护法居士所应当鼎力支持的。

慈悲方便。接下来,神通自在这个是大慈大悲,慈是与乐,悲是拔苦,给众生快乐叫做慈,悲是拔苦。方便就是无量方便。无量方便,大慈大悲,还有无量的方便。简单讲,度众生,不能跟众生结怨。

有一个人,有人斋僧大会,拿了一些书,去斋僧大会那边排,要发。结果那个主办单位有说:你不要在这个地点发,你去外面一点发。结果就跟人家吵架了。人家不给他发法宝,就跟人家吵架了,佛法有这样子的吗?是不是?

所以我说法做出来的法宝,我跟麦老师、赵老师都这样讲:哎呀!人家那个道场如果不要,死守他们自己的角度,那么我们不方便,我们要尊重人家的选择。法是由内心自己选择的,就不要邮给他们,邮就是寄,就不要邮给人家,就不要寄给人家。我都是这样再三地交代:有的道场它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要大慈大悲,但是一定要无量的善巧方便。

简单讲,就是不与众生作对,强求的姻缘不圆,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

就是你嫁给你老公,就是很万不得已的,因为我爸爸欠了一屁股债,那我这个老公以前比较有钱,可我这个老公习气不好,脾气不好,也会吸毒,我就是不想嫁给他,可是呢?爸爸欠了一屁股的债,把我嫁进去了,那这个强求,她又长得漂亮,对不对?强求的姻缘,无奈的姻缘,这个不会很圆满的,很无奈的,对不对?也不小心也生了两三个了,这也不是故意生的,就是这样子,世间有很多的无奈,很多的无奈,是不是?

所以,这大慈大悲、无量的善巧方便,就是不可以跟众生,弘法不可以跟众生对着干,那个不行。讲了两句话,就吵起来,就对着干,那你怎么度得了众生?所以无量善巧方便,后面要跟着无量的忍辱,容忍。你这样才有办法感化众生。

与其你毁谤其他的法师道场,不如用感化的方式,把你的优点呈现出来,让众生冷静地理性地去比较看看,让大家用理性来选择你的法嘛!不是用谩骂的、攻击的、否定的,这个不是佛法,佛法哪用这样子的,对不对?大慈大悲,无量善巧方便嘛。

具足庄严,皆悉具足以为庄严,意思就是,诸位!我们在佛堂,像我们今天的这个布置,布置组的阿姨,你看又不一样了,庄严。

在座诸位!那菩萨以什么为庄严?诸位!这对法师很重要喔!菩萨以什么为庄严?是不是把佛相搞得庄严,把幡幢搞得很庄严,或者是把前面的灯、香搞得很庄严,大殿搞得很庄严,是不是这样?

不,菩萨不用这个庄严,这个是事相上庄严。菩萨用什么庄严?菩萨以度众生为庄严,这一句话法师你一定要记住!出家众这一辈子当你学道有成,当散据到各个方,各据一方去普度众生,去普度众生,你有这个能力的话;没有这个能力,要僧团来保护。你自己觉得我有这个能耐,可以到各方去行脚、去弘法。所以皆悉具足以为庄严,菩萨以度众生为庄严。

等入一切佛刹,就是用平等心入一切佛刹,佛刹就是佛界刹土。不但入一切善根深厚的佛界佛刹度化有缘的众生,这个是指有善根的,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是外道——坏佛正见的外道。

不但是度有缘的众生,还要度可怕恶见以及邪见的外道入处,入处就是所入之处,就是魔界,以平等心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意思是说用平等心,入一切的佛界刹土,度化有善根、有缘的众生,就如同师父度大家一样,当然我不是佛,我只是方便说,我不够资格说这一句话,是善巧方便说。

同时有大神通入于外道,怎么样?入于外道,邪知邪见的外道,所入之处就是魔界,以及外道所入之处,就是魔界之处,也要度,就是用平等心度有缘的众生,还要用平等心度邪知见、外道的恶知见。

还没有讲离心意意识,中间很重要的观念就是等化不二,佛子也度,魔子都要度,这个是真正的平等心。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一定要把它转化的能耐。哎呀!这个人,外来的这个人,一天到晚老是跟我们捣蛋,来伤害我们文殊讲堂,无论出家在家,我们一定要用更大慈悲的心,来对待他,因为这个正是转化的机缘,来随喜赞叹的,我们无上的喜悦能够容纳他,

就算他今天来文殊讲堂搞破坏的,哎呀!这个文殊讲堂搞破坏的例子就多了,是不是法会期间有的人来偷钱没偷到,因为我们一直广播、一直广播:人多复杂,请各位把贵重的物品,随身携带。我们在一直广播,然后寮房,贵重物品请不要放寮房。现在我们寮房统统锁起来了。一直广播,

咦!那一天,我是这样想,要不然没有理由,然后第二天,那个女众的厕所就不通了,水陆法会呢?是不是我们有宣布,咦!你看那个男众的厕所就有人用那个拖把把大便统统把它……男众那唯一的厕所,把它搞了很多的大便,你有去伤害他吗?没有啊。

说不定他们也来打八关斋戒啊,有啊,可是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他也没有说这事是我干的啊,对不对?你没有证据啊,不过我们有,已经开始用摄影了,有找出几个可疑的人,可疑的,问题你没有证据啊,他进去厕所里面你也没办法说你开门,这样子会被人家告的。

所以,你就知道,要当这个平等心来度化那种顽劣的人,破坏的人,要不然就是精神病的人,要不然我们讲堂有得罪你吗?没有啊,是你跟谁过意不去呢?也没有啊。可是他就是会有破坏力的,是不是?

所以,入一切佛刹外道、魔界之处等化不二,佛子魔子都度,都要度。因此就是顺逆二境皆菩提,文殊讲堂如果想要……整体性来讲,要更有成就的道场,就必须更容忍更大的逆境,来随喜赞叹的,我们也赞叹随喜,来搞破坏的,我们还是要修忍辱去包容他,希望他有一天能菩提心发现,良心发现。

这个因果是很可怕的,人家拿钱来布置、来供佛供花只求得福报,你在这个无量的庄严有佛法僧三宝具足的庄严把它涂大便,这个因果讲了,你承担不起的,承担不起的。

接下来,虽然平等心入一切佛刹,佛界刹土,度化有缘的众生,以及外道的魔界,等化不二都要度,但是这个统统怎么样?做出的作为统统是无为的真如之心所做的,就是无作、无开发,完全不是生灭的意识心所作的,完全是真如心,真如就是平等施作,都是出于无为的真如之心。为什么?真如之心离心意意识,心就是第八意识,意就是第七意识,意识就是指第六意识,简称八识,离生灭的八识,离生灭的八识。

离于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做一下笔记。是菩萨转粗糙身,得如来上妙身,上妙色身,如来是上妙的色身,哎呀!法身有无量的庄严,就是报身。所以,是菩萨渐次转粗为细的如来上妙色身。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今天这个色身会大小便,会不净,睡觉像死人一样,可是如果你今天发坚定心到极乐世界去,诸位!你不一样。一转化到极乐世界,善根、智慧、福德、因缘,统统具足,一转化到极乐世界去,无量的妙色身、神通自在,这就是转化的功夫,就看你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师父劝大家,如果超过四十岁的,你想要有下半辈子,你得好好修行,责任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拼生死,你三餐无忧无虑,那就是拼生死。

怎么拼呢?记得!要好好地念佛,用真如心好好地持咒,虽念无有能念所念,可是一心信愿行本自具足,一定要把念佛当成一种习惯,一定要把持咒当成一种习惯,一定要把拜佛变成一种习惯,

虽然是内心世界,是事相来讲,从事相来历练慢慢回归到真如不生灭的心;虽然礼佛也没有能礼所礼,虽然诵经也没有能诵所诵,虽然念佛也没有能念所念,

时时刻刻都用真如心,那么你的八识田中,完全都是清净心的种子,这个世间没有东西可以执著了,

用一个五十岁来讲,四十岁不够成熟,五十岁来讲,我来问你:你讲出一个让你很执著的事情,给我听听看,如果你是五十岁以上的。

好!在座诸位!你山珍海味吃过了,吃过了,陆海空三军统统吃光光了,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你哪一种东西没吃过?一定有的嘛。除非你出生以来就吃素,爸爸妈妈就吃素,海陆空都吃过了,没有东西执著了,

五十岁,五十岁你就快当奶奶了,有的四十几岁就当奶奶了,或者当爷爷了,那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执著的?

论经济来讲的话,有的人如果经济不好,那就比较麻烦;那经济过得去的,那你还要烦恼什么?你讲一个可以值得让你罣碍的地方给我听听。

儿女也长大独立了,Independent,对不对?经济也没困难,日子过得去啦,是不是?再来,你几岁,五十了,超过五十了,五十五你想想看,你再想想看,用八十来扣掉你五十五,剩下二十五年。

如果你是六十岁,八十扣掉六十,剩下二十年,你想想二十岁是一刹那就过了,讲堂一建立起来,对不对?一九八九建立到现在,二十几年了,一刹那之间,师父六十岁了,

来日不长,真的!就是这么快,生死来得比你想像的更快。那么,如果你没有警觉心、警惕心的话,唉呀!那你白来讲堂上课了,

所以,那个警惕心要很强,所以早课要做、晚课要做,我们先用凡夫的方式来修行,来勉励自己,要持咒念佛,要拜佛诵经,然后讲堂的课程要参加,这样有一个共同的约束的力道,那么修行就很容易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今天我们得到会大小便的色身,简单讲这里不是我们应当得的,我们有更无上的妙色身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

整段师父贯串起来,整段贯串起来,还没有贯串。

菩萨八地前有生相,有生就有灭,那么菩萨入八地后,就舍离了彼生相,以及所作的种种因缘法的方便,入于无生,就是入于无所作,无作的意思。

那么到了等觉菩萨的金刚喻定,就顿断了生相无明,就顿断了最后一分的俱生无明,随着真如法性证入了如来法身,以始觉智随入于内如外如之本觉,

如如不动的本觉会起种种的神通变化,这神通自在无碍来广度众生,用什么心?用大慈大悲的心,无量的善巧方便,皆悉具足以为庄严,

菩萨以度众以为庄严,而且度众以平等心入一切的佛界刹土,广度有缘的众生,同时也进入外道邪魔之处,入于外道邪魔之处,等化不二,佛子魔子统统要度,平等心度。

但是这些施作,统统出自于一颗真如无作之心,所以它离第八意识的心,离第七意识的意,也离第六意识的意识,是菩萨渐次转粗为细身,得如来无上妙色身,无上妙色身。

所以,今天我们得到会大小便的色身,简单讲这里不是我们应当得的,我们有更无上的妙色身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

    2-3 【“舍离彼生所作方便”:在八地前仍有生相,既有生相,便有所作方便:入于八地后便渐渐“舍离”有“生”相及有“所作”之“方便”,而入于无生、无作之上方便。】

【注释】

【“舍离彼生所作方便”:在八地前仍有生相,既有生相,便有所作方便:入于八地后便渐渐“舍离”有“生”相及有“所作”之“方便”,而入于无生、无作之上方便。】

【“金刚喻三摩提”:这是等觉菩萨金刚后心所得的定之名。谓等觉菩萨用佛智断最后微细无明,此无明至为难断,而金刚为至坚至利之物,能断一切,故以金刚喻名此定。“三摩提”,中文义为等持,即定慧等持之义。

等觉菩萨得金刚喻定,便顿断俱生之二障种子。】也就是烦恼障还有所知障。

【“随入如来身”:即随顺真如而证自身清净法身。】

【“随入如如化”:“如如”,为内心如、外境如,内心外境皆如,故称如如。又,如如亦即本觉,此谓“随”顺而“入”于“如如”本觉,更依本觉智而起种种变“化”身。】

【“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等”,为平等。“佛刹”为佛界,“外道入处”为魔界。】要度众生,【谓以平等大悲】谓以平等心、大悲心,【而入于一切佛界与外道所入之魔界。】

【“离心意意识”:谓此菩萨虽有如是无量大悲施设,然诸有所作,皆离于心意意识,神应莫测。】

【“转身得如来身”:即转变其较粗之身,得如来清净法身及诸妙色身。】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2-4 在座诸位!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记得!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故乡,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转变这个肉身为无量的庄严身,因为这个色身会大小便,会生病会病苦。

【义贯】

【(菩萨入第八地后,)“舍离彼”有“生”有“所作”之“方便”,而得无生无作之方便,

至等觉后心,得“金刚喻三摩提”,顿断最后一分俱生无明,“随”顺如性证“入如来”清净法“身”,

并以始觉智“随”顺“入”于“如如”本觉,乃依真如起诸变“化”身,现大“神通”,“自在”无碍,“大“慈”大“悲”,无量“方便”,皆悉“具足”,以为“庄严”。

并以平“等”大悲,“入”于“一切佛”界“刹”土,及“外道”所“入”之“处”,所谓魔界,等化无二。

然此等施作,皆出无为,】来自一颗无为的真如心,而真如心是什么?是【“离心意意识。

是菩萨渐次转”变其“身”,证“得如来”清净法“身”,及上妙色身。】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记得!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故乡,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转变这个肉身为无量的庄严身,因为这个色身会大小便,会生病会病苦。

你这一辈子身体健康的人是另外一回事,身体常常生病的人就麻烦大了,头昏眼花,对不对?

尤其现在的文明病特别多,文明病特别多,像那一天报纸登的,就是说像女孩子就很苦了,只要跟生儿育女的器官有关系的,就一定会比较容易得到癌症,像乳癌、乳腺癌,对不对?有的一个,有的两个,乳癌;再来,就是子宫癌,再来卵巢癌,再来就是子宫颈癌,对不对?阴道癌等等。你看!这个所有的病症,都跟生死系统有关系。

那么癌症,在现在的医学来讲的话,还是认为有遗传的,这分两派,有的认为癌症不会遗传,有的人认为癌症会遗传,现在也不是说所有的众生都能够了解这个DNA,彻底地了解。

所以说实在的,做一个男人真辛苦,每天要打拼赚钱,养活这个家庭,做女人也很辛苦,为了保有这个传宗接代的美德,你看要付出多少的痛苦跟代价,还好这辈子有转进来,有佛道这条路可成,有佛道这条路可修。

所以,常常收到那个e-mail:感恩师父!你救了我一条命,感谢师父你救了我们全家,我们的感恩。

还有有的人,在那个村庄本来就不信佛,那没办法,有死人,刚好拿到师父那个往生被,就盖下去了,经过了七天七夜,那个往生被盖下去,那个身体掀开来那个脸在微笑、全身柔软。哇!这整个村庄都吓一跳,村庄(人)都吓一跳,

我都没有讲什么,大家都要来皈依,都要来信佛,这个往生被威力这么大,咒轮,这个人一辈子没信什么佛呢?

所以,佛法就是,你只要有因缘去碰触到这个佛陀的正法,就受用。那么我们就会跟他回答:这是师父的责任,我们做我们该做的工作,也不必。

如果你特别地感谢师父,那么就把佛陀的正法传开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时间出时间,有空间的出空间,有车子的出车子,对不对?有印刷厂就更好了,那如果是领导,那更好,影响力大,一声令下,对不对?那就救更多的众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169:【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你想要得到佛身的大自在,要怎么修行才能够得到佛身的大自在呢?底下就教你怎么修了。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

这一段看的有一半懂,可是不是很彻底地了解说,这一段到底在讲什么?这一段要做的笔记,有一点份量,稍微注意一下,也不会很难。

    3-1 请问师父!修行有什么最快的捷径?捷径就这个,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直趣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最快的修行法。你今天万缘放得下,你今天就是佛,还有一点点放不下,那就扣掉几分,如果你能以如如不动,直趣如如不动的心性,就直趣无上菩提。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欲得就是你想要,你要不要想要转这个大小便臭秽的色身,化作如来清净的法身、佛身?

随入身者就是佛身自在。为什么佛身让我们这么向往?佛身自在啊,佛身得大自在,可是我们这个色身就很不自在,苦恼无量、病苦无量、欲望无量,

所以是故欲得,你想要得到如来自在的佛身,意思就是,接下来,佛身是什么?佛身就是大自在。

你想要得到佛身的大自在,要怎么修行才能够得到佛身的大自在呢?底下就教你怎么修了。

当,应当。远就是远离。当远离就是离一切境。离哪一些境界?

阴界入,这是外境,当离外境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也应当,那个“离”再用,也应当远离内心,这个因缘就是和合所成之法,只要是条件内外和合所成之法,统统叫做因缘法。

所作方便就是因缘所成的方便法。简单讲,这一句就是离于缘生之境,离于因缘所生之境。

再讲一下。当远离阴界入,阴界入就是外境,心就是内心,应当远离外境的阴界入,也应当远离内心的和合所成之法,这种因缘所成之法,统统叫做所作的方便法,

意思就是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简单讲就是离于缘起法。只要缘起缘生之境,统统要放下,因为它是生灭,空无自性,不实在的。

接下来,还要远离什么呢?接下来还要加一个,补上:还要远离,远离自心所现的生住灭妄想。

生住灭,诸位!前面是远离缘生之境,接下来是远离自心所现的生灭法,生住灭简称生灭,也就是离自心所现的生灭,

接下来,妄想虚伪,为什么讲妄想?因为能所不断,能所不断。妄想、分别。

为什么叫做虚伪?虚伪就是戏论,无益于生死,虽然讲话讲那么多,没有一句有营养的,虚伪就是戏论,戏论就是无益于生死的,跟生死没有关系,跟解脱没有关系,跟悟道也没关系,叫做虚伪戏论。

好!这句话是说,也离于自心所现的生住灭的妄想分别虚伪。所以前面叫做离外境,那么这一段也离于生住灭妄想虚伪,也离心。

唯心直进,就是“唯心直进”什么意思?就是以如如不动无上之心来,“直进”是什么?直趣无上菩提,直进就是直趣,唯心直进很重要的,就是用如如不动的心性,直趣无上大菩提,意思就是这个就是最快的办法。

请问师父!修行有什么最快的捷径?捷径就这个,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直趣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最快的修行法。你今天万缘放得下,你今天就是佛,还有一点点放不下,那就扣掉几分,如果你能以如如不动,直趣如如不动的心性,就直趣无上菩提。

观察无始虚伪过,观察无始以来二障,烦恼障还有所知障这种虚伪之过,“过”前面加一个“之”,观察无始以来烦恼障和所知障,虚伪的过错,完全来自于一颗无明。而且来自一颗……

接下来,就是八识田中的妄想习气为因,妄想习气为因怎么样?就变成有种种三有的境界,那么这个思惟,当然就是一种妄心,三有思惟无所有,三有就有三有之境,思惟就是妄心,了解三界还有妄心都不可得,叫做空无所有。因为万法空无自性,

以达到佛地,因为佛证得到二空——我空还有法空,以达到佛证二空之地,

入于一切法无生,无生就是无灭,无生后面接一个灭,无生灭处,你看到无生,好像一切法无生,当体即空,不是,无生灭处,简单讲就是已达到佛所证得法空、我空、毕竟空寂,而入于无生灭处,

到自觉圣趣,自觉圣趣,到自觉圣趣。怎么样?就了悟了如来藏、清净心,就自心自在无碍。怎么样叫做自心自在呢?就是清净心,如来藏性本自就清净心,就无碍,


到无作的无开发行,无作就是真如心,无开发就是不是刻意的造作,叫做(无)开发。识心分别叫做开发,无开发就是不是用识心分别去开发的,叫做无作行。

它就像一颗摩尼宝珠,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看你红色的现红色,白色现白色的,黑色现黑色的,随着众色而显现,就像一颗摩尼宝珠。

众生的心行,随入众生怎么样?因为众生欲还有愿,各个有无量的差别,但是欲还有愿有无量的差别,有的众生所要的法不太一样,随入众生微细之心,

意思就是,众生之心行差别非常地多,如果有证量的,到无开发行就会像摩尼宝珠,随众生,随种种颜色就是随众生的心,随入众生的心,

他有种种的欲望希求,怎么样?无量的差别,只有证得如来的智慧,能了知众生的微细的心,就随入众生微细之心,

因为众生微细的心很难观察,也唯证,唯有证量的人,唯有证量的如来的智慧,能了知众生这个微细、难观察的心,因为这样微细难观察的心,你才能够方便普度他啊。

所以,如来而以化身,为什么不用报身呢?因为众生不是度这个法身大士、十地菩萨,不用法身度,不用报身度,用化身,怎么样?

随心量度,随就是随众生心,随根器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随心量度就是,随众生心而说无量的度门,度门有行大根器讲大法,小根器就讲小法,无量度门。这度门最多就是分大还有小,大小无量的度门。

整句的意思,众生之心行怎么样?因为达到了自觉圣智以后呢?得到自心自在,到无作无功用开发,就像摩尼宝珠随众色而显现,众生的心也是这样子的,

诸佛如来有证量就会随众生种种的意愿、种种的欲望、种种的意愿,有无量的差别,证得如来智慧,能了知众生微细难观察的心,唯佛能照,照见,如来用这个化身随众生心,说无量大小的度门。

诸地渐次,为什么用化身?他就是有渐次的,不是圆顿的,诸地有渐次的。相续建立,为什么相续建立?简单讲,根器还不够成熟。

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这一句特别特别地重要!自悉檀善就是自心自性本来具足的那一种才是最上善之法,意思就是不从佛得,不从善知识得,从自性了悟而得,不从外得,从内得。

这个就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个世间什么东西最珍贵,就是我们涅槃妙心,那一颗摩诃般若的妙心,这个是最珍贵的。

世间人爱这个金银财宝、种种的珠宝,珠光宝气,种种的装饰,可是学佛的人不会爱这种东西。学佛的人喜欢什么?这些珠光宝气看起来很舒服,学佛的人喜欢那一颗内心的摩尼宝珠,这一颗内心的摩尼宝珠,就是涅槃妙性。

大慧!自心本自具足的悉檀是最上善的,而且是最重要的成佛的关键,就是开采最上善的自心,自心的悉檀,自心自性的悉檀。

所以师父一直重复强调:这一句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明本心、见本性,不从善知识得,从自悟自得,不悟就不得。你不悟,谁也没有办法。善知识在你的旁边,也没有办法。

所以,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因此修学佛道都是在等待那一念打破无明,见真如自性,也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闻圆顿大法。

诸位!我们今天听经闻法,在等待什么?这辈子在等待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忽然大悟见性,在等待这个,而等到你开悟以后,大悟见性,这个法身慧命就生生世世他一直存在,一直存在。

所以有一个人问说:请问师父!如果是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大菩萨来的,他来示现我们这个人间,他知不知道自己是大菩萨来的?

诸位!这句话这样问,要讲无量劫来,诸佛示现的一开始,就必须跟凡夫一模一样,这样才引起众生向往佛道。

如果说我一出生,我就知道我是上品上生,极乐世界大菩萨再来度众生的,诸位!你不必经过种种的挫折苦行,或者像是佛陀示现亲近外道,再来经过菩提树下,这样坐禅到最后东方一颗星闪过去,那时候悟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因妄想颠倒不能证得。

诸位!如果一出生,我就告诉你:我是佛。谁会相信?大家都可以这样讲,对不对?所以极乐世界来这示现的,就是他知道也不能讲,他演戏就是跟一般完全一样。

所以,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他是个太子,跟凡夫一样他娶妻,经典记载说佛有一个儿子,也有经典说佛有三个儿子,这个不重要,佛来示现,而且《华严经》讲:十方三世一切佛示现,不会童贞就出家的。

《华严经》里面讲:吾已娑婆八千返。我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已经八千次了,而每次来的,他统统要演一出戏给你看。

所以,如果说他是大菩萨再来的,那就会害了……就一直讲说:我是诸佛再来的,我是什么再来的,我是再来的。那这样会坏了佛陀的正法,大家都这样讲了,知道吗?

所以佛菩萨来到这个人间,他一开始统统示现,(众生)完全不知道,这样你成佛才有希望。你看!平凡的像我释迦牟尼佛也可以成佛,你也可以。我就是要像佛这样示现。

如果有一个小孩子一出生就说:我是佛。你也没有经过八相示现成道,你也没经过苦行,没经过外道,没经过每天 一米一麦,饿得像剩下肋骨一样,修种种的头陀的苦行,也没有经过这个,谁信你啊?大家一开口闭口,如果可以来到人世间随便讲他是大菩萨来,那佛法乱掉,

他的演戏都必须像释迦牟尼佛这样按部就班来,也因此释迦牟尼佛才应该得到奥斯卡金像奖,他就演到让你完全没有发现,他就是这么平凡,他也能成佛。意思就是,你这么平凡你也能成佛,这样你才有希望嘛。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3-2 是故大慧!自心本自具足的真心、真如本性、如来藏性这种悉檀,是无上、是最上,是最尊贵的悉檀,应当开发每一个人的真如自性,而不应当被妄想颠倒所误导、所影响,应当修学,就是应当如是修行。

接下来,我把它贯串起来。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上妙色身,你想要随入佛的大自在佛身呢?你要怎么修行呢?要怎么修行才能够得佛身,大自在身呢?

应当远离,这个是离境,离外境的阴界入,还离内心外境凑合种种的因缘,所作的因缘法的种种方便。

简单讲,这一段,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就是离于缘生之境,接下来是离于自心所现的生住灭的妄想,分别虚伪的戏论,这一段是离心,前面那一段是离境,这一段是离心,

唯心直进就是必须用如如不动的心性,单刀直入不可动摇,不著空也不著有,简单讲就是不左顾不右盼,当你发现了无上的大菩提的方法,如如不动,不取于相。诸位!你是真正的佛子,

善于观察无量无始劫来所知障烦恼障,二障的虚伪的过失,善于观察,怎么来的呢?这虚伪的过失怎么来的,是八识田中种种的妄想,种种的习气为因,而有三有之境。有了三有之境,便有种种的妄想,其实这个三有,还有种种的妄想

这个思惟,其实都空无自性,唯是一心,唯是真如,佛证得二空,达到了佛证二空之地,就入于无生之处,无生就是无生灭处,到如来的自觉圣趣。

当证入到如来的自觉圣趣的时候,如来藏清净心就开采出来,这个时候自心自在就无碍,到无功用行,无开发行的真如本心,无开发行,无作真如心,就像摩尼宝珠,随众色而显现,佛也是这样子,随入众生的心而显现他需要的修行方式,有无量的差别。

也唯有证入如来的大智慧,能了知众生微细难观察的心,如来用大神通的化身,随着众生的心,说无量的大小度门,因为众生的大根器小根器深浅都不一样,以佛所教导的诸地渐次而成熟,相续而建立。

是故大慧!自心本自具足的真心、真如本性、如来藏性这种悉檀,是无上、是最上,是最尊贵的悉檀,应当开发每一个人的真如自性,而不应当被妄想颠倒所误导、所影响,应当修学,就是应当如是修行。

   3-3 什么叫做戏论?不能了生死,不能让我们解脱的,不能让我们得大自在的。所以,在座诸位!这个戏论,外道也是戏论,凡夫所讲的话还是戏论。

【注释】

【“如来随入身”:即是佛身,以佛身自在,能随意入于一切,故名。】

【“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阴界入”是外境,“心”是内心,“所作”即所成,“所作方便”即所成之法。谓应“当远离”由“阴界入”等外境,及内“心因缘”和合所成之法。简言之,即是离于缘生之境。】

【“生住灭妄想虚伪”:谓亦应远离自心所现之“生住灭妄想”分别“虚伪”戏论。】

什么叫做戏论?不能了生死,不能让我们解脱的,不能让我们得大自在的。

所以,在座诸位!这个戏论,外道也是戏论,凡夫所讲的话还是戏论。

你注意看看,两个人泡茶,泡了三个小时。世间人,有时候泡了一整个晚上。诸位你认为他可以讲几句营养的话吗?对你的解脱有帮助吗?对你的自在有帮助吗?不!没有帮助,那这样岂不是早一点睡更好?答案就是这样子。

讲那些戏论,对生死、对解脱都没有任何的帮助,你讲那些做什么呢?

所以人,一般不学佛的,浪费在这种无聊的戏论里面,比修行的时间长得长,所以会招来一些惹来一些祸患。【前句为离境,此句为离心。】

【“唯心直进”:谓以唯心观,一路直趋,不涉余途。】

【“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谓一切外境皆由“无始”以来,二障“虚伪”之过,而内心之生住灭相,则由第八识中之“妄想习气”为“因”而成。】

在这句话重要的重点在哪里呢?你千万不要把妄想,不要把不好的习惯变成一种习气,这样你会很麻烦。

所以你必须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一定要亲近大善知识,亲近善友,同时要亲近善道场。为什么?这样习气就有一个依归。

来到这里,都有善知识,都有善的亲友,善的这个善友,那么善的道场统统是善的,把它变成一种习气,

所以那个生活,还是要稍微改变一下,改变一下。如果你活得很痛苦啊,那么想到的东西太短促,不如你发发心来为佛法僧三宝常住多发心。

【“三有思惟无所有”:“三有”是境,“思惟”是心,“无所有”是空。谓如是则达心境二空。】

【“佛地无生”:】因为证得到我空还有法空,【以达二空,故契入无生无灭之佛地。】

【“到自觉圣趣”:证到了自觉圣智所趣之地。】趣是趣向。

【“自心自在”:“自心”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自在”,因已证入如来藏性,故三惑俱尽,】三惑就是见思惑、尘沙惑还有根本无明惑,就是见思、尘沙还有无明,三惑俱尽,【二死永断,】就是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故得自在无碍。】

【“到无开发行”:“无开发”即无功用。“到”,达、证之义。】

【“如随众色摩尼”:“摩尼”为如意宝珠,能随物现色;以比喻诸佛菩萨心无所住,而能随缘感应示现。】

【“随入众生微细之心”:“心”为心行。众生之心行,其欲愿有无量之差别,而唯有证如来智者,能了知其微细难察者。】

所以要观察众生的根器,还不是很容易的,你说法要拿捏得准确,看对方的根器,同时并一定要掌握时节的因缘,时节因缘。

如果这个人卡住了某一种知见,或者是以前受到某一种、某一个法师的影响很大,那么见面的时候,谈这个我们的真如自性、法,那听不进去的,没有掌握了时节因缘,那么都是闲言语,说法都是多余的,浪费时间。

【“随心量度”:谓随众生心量之大小,根机之深浅,而为说无量度门,以度化之。】

【“自悉檀善”:“自悉檀”为自心自性本具之悉檀,此自心悉檀乃为最上善之法,故赞曰“善”。】

    3-4 【“是故,大慧,自”心自性本具之“悉檀”法,乃为最上“善”之法,汝等“应当修学”。】这句话重点在告诉你:明本心见本性它的重要性,这一句,这一段全部在告诉你。

【义贯】

【“大慧,是故欲得”诸佛“如来随”意自在“入”于一切之法性“身者,

当远离”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及“心因缘”和合所成之外法(“所作方便”),

并当远离依藏识所现“生住灭”相而“妄想”分别“虚伪”之心,

而以“唯心”观,一路“直进”,不涉他途,

“观察”一切外境之生,但由“无始”世来二障“虚伪”之“过”,

且观内心所现妄像,系以第八识中之“妄想习气”为“因”而起;

如是则达“三有”之境与“思惟”之心皆空“无所有”,

而达于心境二空,顿契“佛地”一切寂静“无生”无灭之境界,

“到”达如来自证之“自觉圣趣”境界,得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于是三惑二死永断,“自在”无碍,

“到无开发”功用之“行”,便能“如随众”外“色”而现像之“摩尼”宝珠,

此以(以此,视频用)“随”顺如性而“入”于“众生微细”难知“之心”行,

“而以化身随”彼“心量”根机之大小深浅,开示无量度门,以“度”化之,

令彼众生亦于菩萨“诸地渐次”进阶成熟,“相续建立”成就诸法。】

【“是故,大慧,自”心自性本具之“悉檀”法,乃为最上“善”之法,汝等“应当修学”。】

这句话重点在告诉你:明本心见本性它的重要性,这一句,这一段全部在告诉你。

法来自内心深处,真理来自于心性,那么就是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摩诃般若涅槃妙性,是每一个人具足存在的。

所以,禅宗里面讲:休想从善知识这里得到你内心里面的自性,本自具足的涅槃妙性,要自悟要自度,就是要自己站起来的意思,所以休想从善知识这边得到自性、自悟本自具足的涅槃妙性,那是痴心、那是妄想,你得不到的。

我讲的法,是师父的意境,不是你的。那么,你本身要能够也听佛的或者听祖师的,我自性自度自悟。

所以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这一句就一针见血了,迷的时候由师父来度,悟的时候怎么样?要自度,自度就是自性来度你自己。

接下来,216页。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3-5 顿与渐只是时间上的不同,其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境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佛在此所开示的法,非顿非渐,可顿可渐,就看你是什么样根机的人。

【诠论】

【问:“楞伽一经岂不是顿悟法门,不由次第的吗?为何此处佛所说,又有次第之修行?”】

【答:“法本无次第,由人之根器有利钝,故修有迟速顿渐。】

有的人修行很快,生生世世如果善根成熟了,那就很快,像这个舍利弗,对不对?人家一听到一个偈颂,人家七天就证阿罗汉果了,你看!这个速度有多快!

我们来讲堂七年了,没有听说怎么样,都没有听说怎么样。如果说证阿罗汉果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人敢举手的。

【此处佛所说者,并非只是渐修,而是顿渐兼摄,其实顿与渐只是快与慢而已,而其中所发生的境界,一样都是要经历的,只是到达与经过每一境界所需的时间,及停留的久暂之差别,而有顿渐之分。

例如在台湾搭火车,从台北到高雄,搭慢车与搭直达快车,速度上大不相同,所需之时间也不一样,但慢车所经过的每一站,快车都一样要经过,】

有一次,我这个姊夫,在这个隆田当警察,当警察以后,年轻人就接受了妈妈的提议,我跟我妈妈去,

我妈就说:我们坐那个比较便宜的,慢车到台北。我说:好啊!那时候年轻,就开始坐了,真的。真的成本会计划得来,坐得久又便宜,到台北坐了九个钟头,怎么这么久?坐到实在是没办法,太久了。

然后师妈就问说:这一站到哪里了?我说台中。坐这么久才到台中?我说:这样很好,又久又便宜。一下子,咻!就过去了。

她问说:师父!那是什么车?我说那是观光号。她说:以后我们要坐那一班车。所以师妈观光号讲不清楚,她都说共共号,那个很好呢。坐那个共共号(观光号),那个比较快。我说:对啊,那个比较贵啊(师父笑)。

从隆田早上一直坐到台北,以后师妈说:师父!我们再去坐慢车,你自己去坐就好,我没办法。九个钟头太久了,太久了。所以,这个慢车所经过的每一站,快车也一样要经过,

【只是它很快就经过,且不停留,所以很快就到达目的地。】观光号的很多站都没有停,

【快车比喻顿根,慢车比喻渐根,同样的车站、路线比喻修行之三贤十圣、五十二阶位,顿渐都要经过。

这个就是佛所说‘相续’成就之义,】诸位!法不能断灭的,断灭是外道,法一定要相续的,

【并非从信位,凭空就到八地,那样就不相续,不相续就变成】外道的【断灭】(见)了【,

那就落到外道的窠臼】窠臼就是陷阱,窠臼的意思就是因为沿袭了旧制,也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简单讲沿袭了旧制,并无别出心裁叫做窠臼。【中去,那是佛所最要诫止的,

所以佛在开示修行方法之前,先破斥邪见,免堕断灭,就是这道理。

再举例言之,有些很特出的学生,他们可以跳级,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或从一年级跳到五年级,】叫做资优生,特别的资优生,

【乃至十岁左右就上大学,】美国有一个十二岁,十二岁上大学的医学院,十二岁上医学院。【甚至研究所,也有不少。

这并不是说他们所跳过的级次,他们都不用修,或没修过,而是:那些他们都已经会了,所以才能跳级,

如果不让他们跳级,不但浪费他们时间,他们没事做,】因为都会了嘛,太简单了嘛!【还会造成问题。

相同的,顿根之人,由信位或三贤位,一悟而到地上的境界,】地就是指初地到十地,【并非那中间渐根人所断之惑,所证之真,他们都不必修了,而是:在他们那一悟之间,心开悟解,便顿断、顿证。】

诸位!顿其实是由渐而来的,就是那个时节因缘,善根成熟,刚好具足而说顿。

而不是说,诸位!没有天生的释迦,也没有自然的弥陀,这经典的注解就写得很清楚了,那个顿断顿悟,是刚好那个时节因缘。

譬如说,在座诸位!我们今天根器都不一样,有的人来了一两次,他就恍然大悟,就说:哎呀!这个就是我要的,我找了十几年,这法,这个就是我要的!他顿断顿证,那么说这个根器很利,我们说这个人根器很利。

但这个根器很利是怎么样?从近期来看,他已经修学佛道相当长的时间,从无量劫来讲,他生生世世都是善根深厚,善根深厚,菩提根也深厚。

有的人他没有,他一根都没有,菩提根没有、善根没有,连吃菜的菜根也没有,唯有萝卜根,只剩一个菜头,什么根都没有,真的!菩提根也没有,善根也没有,菜根,叫他吃素他也不要,也没。所以这个什么根也没有,剩菜头,很可怜!

【所以,只是修的所需时间长短不一样,其经历之境界,及到达以后的境界能力,也是一样的。

譬如渐根人与顿根人到达八地所需的时间虽不同,然而到达以后,八地菩萨所具的能力,所已断的几分惑、所证的几分真,则都一样,并无差别。

所以,有些虚妄之人,以为自己‘一悟而至佛地’,】佛地就是如来地,

【那就问问他:佛地所须具备的能力】——十力、十八不共法,有办法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地所须具备的能力【,所断的惑、所证的真,他有没有?】如果没有,那就是唬人的啰。

【如果他有,就许他是一悟到了佛地;】因此不能说只有理,一般凡夫来讲,理通了,要到事相,像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神通妙用,十八不共法、十力,那这个没有一个人有办法的。

【若没有,便是‘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是必须知道的,】所以这修学佛道不能够唬人。

【尤其是在这末法时期,没有真修实证,很容易就落入了这种虚妄言说而僭(僭jiàn〈形〉:①虚伪。僭而无征。——《左传·昭公八年》。覆为我僭。——《诗·大雅·抑》。如:僭乱(虚妄淆乱);僭词(虚妄之辞)②过分。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僭越。僭妄。僭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僭盗。不僭不滥,不敢怠遑。——《诗·商颂·殷武》。如:僭溢(过分);僭奢(过分奢侈)③差失,罪过;乱。不僭不贼。——《诗·大雅·抑》。④表示自谦。如:僭先(越礼先。谦词);僭忝(谓越分愧居上位。用为谦词);僭易(冒昧、轻慢。谦词);僭谈(谦词。所说的超越本分))贤僭圣,】僭就是越过。僭贤僭圣越过,

【这是非常危险的过咎。】这一句话讲得好,所以师父呢?感慨的说末法时期,这个时候,用台语那句话就最适合不过了,台语那句话:现在的时代敢死的拿去吃,至于我们,我们不敢,我们怕违背因果,我们还是要按部就班来。对不对?

来!现在就是胡说乱讲,稍微有一点点心境,哇!到处吹嘘,把自己讲到古佛再来的,没有一个比他厉害的啦,一直吹嘘。

他的徒弟推波助澜,他的学生也推波助澜,好像你一定要承认他是一个圣人一样的,这个就是。

尤其是在这个末法的时期,没有真参实学,没有真修实证,很容易就落入这种虚妄言说,

虚妄言说就是把它化作文字,文字写得很棒、很棒,好像佛的境界,而自己赞叹自己说,僭贤僭圣,我已经超过了一切贤了,我已经超过一切圣人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过咎。

在他的心中看起来,全台湾省统统否定,要所有的人都认同他,肯定他,这个就是非常危险,这个就是这个人最大的问题。不承认,他就跟人家吵架。

【行者须知分辨。】这个因为莫可奈何,这个就看你的福报了,就看你的福报。有福报的人不会掉进去这样的陷阱,没有福报的人他就掉进去这样的陷阱、这样可怕的窠臼里面。

【总而言之,顿悟是有的,一路顿超是有的,一悟即至佛地也是有的,只是其所超过的那些阶次,其中所修的,所断的惑,所证的真,他在一念间便都具足了,这才叫真顿悟,否则便不是。

复次,再简单地复述一次:顿与渐只是时间上的不同,其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境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佛在此所开示的法,非顿非渐,可顿可渐,就看你是什么样根机的人:】

师父还是特别交代,我还是再三地劝大家,谦虚一点好,谦卑一点好,一定要柔软心,柔软的腰,柔软语,柔软身,

也记得师父这一句话:学佛是要受用的,而不是在搞荣耀的。受用就说:我这一辈子听了师父的法,我决定柔软心。

咦!这个是菩萨心,柔软心就是谦卑的心;柔软腰,对人非常有礼貌,对不对?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墙嘛,是不是?肯低头,腰比较柔软的人,就比较少逆境,因为他这么谦虚,这么向人家低头。柔软心、柔软腰,

柔软语就是菩萨语,讲话不伤人,坚持佛的慈悲。这个人很恶劣,我们讲话也不要去伤害他,看看能不能有一个转机,这一天到晚来跟讲堂过意不去,是不是我们可以把他转化,变成讲堂的护法,对不对?

这个人一开始来,对讲堂就这样凶巴巴的,或者是没有礼貌的,一天到晚跟我们捣蛋,我们就用嗔恨心对着干,那么就失去了度他的因缘,

所以我们还是秉持柔软语,就是讲话还是要用佛菩萨的语来对待他,不要去伤害他,看看有没有能力去转变他,

因为顺逆二境皆菩提嘛!因为你既然有佛的心,顺境逆境都是我们的菩提心性所显露出来的嘛,这才叫做大修行。

如果你在顺境修行,你才得五十分,你的生命观,你的修行,你得五十分;那逆境你也可以修行,你这个修行人就是一百分。

所以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再大的逆境我一样忍受,那么,你又得到五十分,这个就是圆满的修行人。

圆满的修行人,经得起顺境的赞叹,也经得起逆境的挑战、挑衅,那么这个人生观就变成一百分,Perfect life很圆满的、非常圆满的。

你说这个人一定要来赞叹我,我就跟他做朋友,那你只得五十分。这个人一天到晚跟我过不去,我一样包容他,你得一百分。

我告诉你:考试考五十分,跟考试考一百分,给老师的印象就完全不一样。

诸位!你今天你的嗔恨心重,认为别人对你好,就是我的朋友,不一定的。有时候对你越不好的人,反而是你越好的善知识。所以就看你是怎么样根器的人。

如果【你是渐根人,你去做,做得慢,那就是渐;你若是顿根人,你去做,做得快,那就是顿,如是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3-6 输了这个娑婆世界,但是你却赢了极乐世界。那么我就甘愿输了,我不会想赢的,对不对?你在娑婆世界输了,没有关系,你修忍辱、修慈悲、修菩提,你赢了极乐世界,那这样,这个世间,你要输还是要赢?我当然要输。

因此】在座诸位!师父在这里,老生常谈地劝大家一句话,把你这一辈子上半辈子不管你现在几岁了,所有的是非恩怨,记得赶快放到太平洋让它流走,放到东流,统统。或者家庭有不愉快,夫妻跟你的儿女有不愉快的,统统放到东流。

因为我们常常讲: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故乡,要回极乐世界故乡的人,嗔恨心是去不了的,只有菩提心,只有大菩提心、大慈悲心,可以去到极乐世界的。那个大嗔恨心,你有没有听说过,大嗔恨心去极乐世界的?没有的。是不是?

你现在有如是因,那么极乐世界就等着我们,

所以师父以前讲过一句话,让大家很受用的:输了这个娑婆世界,但是你却赢了极乐世界。那么我就甘愿输了,我不会想赢的,对不对?

我在这个娑婆世界,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路用,没有什么作用,对不对?看起来我是软弱的人,什么都吃亏,百般的无奈,没关系。

你在娑婆世界输了,没有关系,你修忍辱、修慈悲、修菩提,你赢了极乐世界,那这样,这个世间,你要输还是要赢?我当然要输。

所以退让包容绝对赢。谦卑的人,还是路走得比较长远的人,所以我们语言要修饰一下。

因此,【佛在此开示的妙法,实是顿渐必修的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因此佛在这开示的妙法,实在是顿渐必修的不二法门。

    3-7 《楞伽经》听到现在,我们完成了第一套,在座诸位!你现在听《楞伽经》,只要你听得觉得法喜,这个都不是普通的根器的。你这宿世善根,你真的有菩提根,有善根,又有菜根,不简单呢?不简单。

因此,《楞伽经》听到现在,我们完成了第一套,

在座诸位!你现在听《楞伽经》,只要你听得觉得法喜,这个都不是普通的根器的,这个都是再来人,不是再来轮回的人,

所以有很多人,在赞叹说某某法师是再来人,我说这个要讲清楚,这个再来人涵义很深的,是再来示现的人,还是再来轮回的人要讲清楚,还是再来烦恼的人,对不对?要讲清楚,

单单讲师父他是再来人,我也是再来人啊,你们哪一个不是再来人?你们当然也是再来人,再来轮回的人,当然是再来人,所以要讲得很清楚,是不是?

但是这一句话,不能随便乱讲的,你知道他是再来人,我请问你:你的境界就是比他高,对不对?Is it so?对不对?

你知道他是再来人,难道你的境界不比他高,你怎么知道他是再来人?这个不可以乱讲的,瞎掰的。佛法可不是这样,

你知道他,为了赞叹某一个人,一直说他是再来人,我也是再来人,不然我是什么人?难道我不是人?对不对?

这个法的东西,不可以一句去偏差或者是讲错,讲话还是要含蓄一点的。

在座诸位!如果说你今天来听《楞伽经》,你觉得你还非常法喜,你这宿世善根,你真的有菩提根,有善根,又有菜根,不简单呢?不简单。

客家话,我们住在美浓的时候,客家话:不简单!这个人你很不简单,我去客家庄,学了几句客家话:不简单!就是不简单的意思。

好了,那么我们第一套完成了,这个不能再讲下去了,明天我们再上一天的课,明天再上就是第二套的开始,我们《楞伽经》总共预计大概六套,六套,那么六套,我们现在第一套,第一套特别长,

那么接下来第二套呢?也是大概两百页左右,两百页左右,第一套就比较长一点,听了也很过瘾,也很受用。

那么就是师父讲了这个课程,也适合老参的,但是如果说初听佛法的人,来听一听,听一听也会受用的,也会受用的。

那么我们明天,今天就上到四点,现在四点零二分,等一下我们回向完,今天就让大家早一点回去,早一点休息,那明天继续上课,明天一定要来。

然后再来下次,明天上完课,接下来就是十二月二十九、十二月三十,两天的课,因为我们碰到了佛七,请大家回去告诉大家,我们今年的佛七有一点不一样,

法无师建议的,就是七楼还有三楼,为什么不要在六楼呢?会相互干扰,你听得懂吗?互相干扰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上面念:“阿弥陀”,六楼念“阿”,上面念阿弥陀佛……结果变成两种节拍,两种节拍,所以法无师这样建议是真的很不错的。因为六楼跟七楼念的速度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所以在这讲堂打佛七,师父就比较没办法约束,因为有的年岁很大了,年岁很大了,他要来随喜已经很不容易了,种善根。

有的人来念佛的时候,所以法无师要稍微注意一下,他念他的,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不会管节拍,他也不管你的节拍,(又快又急地念:)阿弥陀佛……后来一天下来了,后面就已经没有声音了,最后他只念一个字。

人家念:阿弥陀佛……因为晚上没声音了,他就念:阿弥陀……隔壁那个被他吓到了,怎么都只念一个字的,像鬼魂,四个字不念,都只念一个字,阿弥陀……都念那个“陀”而已,因为没声音了,都没声音了,所以说我们打佛七,不可以一天就花完了,不可以

(又快又急地念:)阿弥陀佛……第一天下来就没有声音了,没有声音了,要下来一○一缴钱的时候,(师父学念佛念得又急又快的人一天下来只见嘴动却发不出声音的样子。)说什么?都没声音。

不可以一天就花玩了,七天慢慢地念,慢慢地念,就是维持一下次第。

我们在木屋就要求非常地严格,因为木屋那个是山区,那山区没有地方可以让你有开缘的地方,去就是一直冲的,那边木屋的严格,比这里超过十倍的,为什么?那边去的人,不管你的,就是要给我遵守,

这里没办法,有的精进的,精进的应该报的才二三十个,对不对?三十个嘛,精进的才三十个,三十个念七天,就阿弥陀佛,阵亡了,叫那三十个念七三,七天七夜,那怎么受得了?一定后面有人随喜,随喜,随喜来良莠不齐,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所以维持秩序是很重要的。法无师,维持秩序是很重要的。

好了!不耽搁大家的时间,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二套(共10讲)
第一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慧律法师 主讲
2012.12.02-2013.01.27

    (师父走上讲台,行至佛前,将胸前捧的法宝举至额前行问讯礼后至狮子座坐下。大众向师父问讯。礼师:请坐下。)

    请合掌。(大众合掌随师父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18页,从这里开始是楞伽经的第二套。

    1 经文170:【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此节为大慧菩萨恭聆圣法后,所作心得报告】以【及赞语,并再加】以请示佛陀,【请问。】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自心见等、所缘境界不和合,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说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

   1-1 诸位喔,学佛,他就是回归当下,为什么回归当下呢?因为大悟见性那一天,所有的时空,统统静止。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这大慧菩萨对佛怎么说呢?

就是若我解佛所说义,就依照我对佛所说的法所了解的,以前世尊所说的心意意识,种种的行相,其实就是怎么样?

五法自性相,这个自性在这里是附带的,也就是五法的意思,简单讲,就是五法之相,就是相啊,

有了相就会安排,安排这个名字,接下来就能所不断的妄想,这是众生凡夫,

那么如果透过佛的教导,就起了正智,那么正智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如如,那如如是体,那么正智就是用了,

所以这个五法自性相呢?就是五法自性之相,简单讲:就是五法,一切诸佛菩萨所行,所行,就是所自行之境界,所自觉圣智,

自己修行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但是呢,唯佛达到自觉究竟的圣智,

简单讲,都趋向于这个共同的理念,也就是自觉圣智,

换句话说:一切菩萨都能讲出自己所证悟到的境界,唯佛达到究竟,

所以说一切诸佛菩萨所自行的一种境界,能够证知自心见,就是自心所见,

这个所见就是所现的种种的相,证知自心所见之相等等,还有所缘的内,还有外的境界,不和合,就是实在不和合,

也就是证悟到缘起法毕竟空这个道理,依他起,不实在的东西,

诸位,不和合的东西,它才能够究竟的圆满,真如自性不和合,若是真如自性有和合,和合就变成生灭的东西,

所以有和合,就变成有代谢、能所不断,缘起的东西就是这样子,真如自性呢,不是,

所以,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佛说因缘法,是为二乘人所说的,破除外道的自然法,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慢慢地进趋自觉圣智,

所以讲和合,讲因缘法,是为二乘人所说,破除外道的自然无因论,

到了根机成熟的时候,讲不和合,不和合,就是绝对的真如,

所以说,你自心所现之相等等,所缘的内外境,实在是不和合,因为当体即空,

此无上的妙理,显示一切佛所说的妙法,一切说,就是佛所说的妙法,叫做一切说,究竟说,

那为什么禅宗讲最上乘呢?即心就是佛呢?就是讲这个不和合的真如本性。

成真实相,成正真之实相,究竟的实相,一切唯心,究竟真如,一切佛语心,这是一切诸佛所说的法要,

心,就是心要,也就是佛所说的法门之心要,叫做佛语心,心,就是要,心要,最重要的,一切佛语心,就是一切诸佛所说的法门之心要,最重要的就是回归当下,回归真如。

接下来,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这个来听经闻法的当机者,可不是一般,

唯愿如来,怎么样?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怎么样?说如来所叹,就是:演说如来所称叹的妙法,这哪一种妙法呢?

底下,这几个字最重要,海浪藏识境界法身,海,就是八识心海,我们说,八识心田,八识田中,那个是用来解释种子,

八识海,那就是表示性识周遍法界,无量无边,不管你转世到哪里,八识海都一直存在,

所以用八识田中,是强调八识的种子,要是八识海,就表示性识周遍法界,等如虚空,如同大海,叫做性识周遍法界,那么这个海,就是八识大海,

那么浪呢,是叫做七识浪,通常把八识,第八意识,称为海,把前七识称为浪,因为前七识能所不断,

在这里再附带,在楞伽经里面讲,能所不断,通常讲到前六识,而第七识,它是附带,

那么八识的大海上,起了前七识的大浪,怎么样呢?叫做藏识,藏识是什么意思啊?藏识境界,

藏识的境界,意思就是说:起了波涛汹涌的大浪,虽是妄浪,但是却是海水的一体的,所以叫做全妄即真,

意思就是:体上所现的能所,其实是不可得,我们的识心,也是依他起的,依真如妄动,而有识心分别,有微细,也有粗糙的,

那么现在呢?八识的微细,还有七识的粗浪,其实回归当下,全妄即真,

所以这个境界啊,藏识境界,补上四个字,就看得懂,“当下即是”法身,也就是,全妄即真,

虽然说,有八识的大海,七识的大浪,统统在这个藏识的境界,能所不断所显现的,

但是本不可得,全妄即真啊,所以当下,就是法身,

诸位喔,学佛,他就是回归当下,为什么回归当下呢?

因为大悟见性那一天,所有的时空,统统静止,

时空是识心分别所刻划出来的一种假相,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其实本来就不可得,空间,说能大能小,其实是唯心现量,

因此,大悟见性的那一天,时空完全静止,要不然什么叫做超越呢?

底下,讲一句哲学家所讲的话,这一句,对学佛的人有特别的重要,透过学习,可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心智。

透过学习,可以唤醒,可以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心智,心灵的智慧,叫做心智。

也就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唤醒我们内心心灵的智慧,就必须透过学习,重复地,不断地学习,就是佛讲的精进的意思。

那么明心见性,你就找到了,生命当中真正的灵魂,你就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灵魂,

我们的灵魂通常是散漫,散乱不堪啊,这世间讲的灵魂,方便说啦,佛讲的是八识,

也就是说:明心见性的人,就找到真正的灵魂,没有污染的灵魂,这一般大家比较听得懂。

所以叫做海浪藏识境界法身,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八识犹如大海,第八意识犹如大海,而前七识会起浪,这种能所不断的藏识的境界,当下全妄即真,就是法身,就是这个意思。

   1-2 大悟见性,正趣向自觉圣智,就是无上的妙法,八识如大海,前七识会起浪,这就是藏识能所不断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却是本不可得,全妄即真,当下就是法身。

好,师父把它贯串起来,说: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

若我解佛所说义,世尊所说的八识的心,第八识的心、第七识的意、第六意识的意识,这种种的行相,其实就是五法之相,

一切诸佛菩萨所自行的境界,证知到万法唯心现量,自心所见之相等等,或者是所缘的内外,

都不离心,也不和合,实在是不和合,所以所缘境界不和合,加一个字,不字上面加一个“实”不和合,

究竟之处,这个“实”字可是重要,实在是不和合,意思就是:佛说和合法,其实是方便说,

这表示,二乘人,他是不究竟的,

但是你碰到这个小乘人,南传的四念处,或者是内观法,谈到这个,他们非常地不认同,

也有修四念处,内观的,来到师父这里,他一讲到,小乘不究竟,他脸都变了,不认同,他开始批判大乘,

所以这个谈不得,很难去沟通,他们大乘经典,他们也不看,他们一句,大乘非佛说,就撇开了,欸!

他们认为,他们在实践佛陀的真正的法,他们站的理由,就是说空哪里有两种,空就平等啊,小乘也是修空啊!大乘也是修空啊!空哪里有两种,

你要讲到,那个究竟的,微细的第八意识,他不认同这个东西,所以,没办法沟通,因为碰过很多的小乘,

那我们也尊重他喔,尊重他,法的东西,大家各退一步,互相的包容,正法,是互相随喜的,互相赞叹的,不能像水火不容,这个不是佛陀的正法。

所以,自心所现的境界,以及所缘的内外境界,实不和合,

意思就是:本来就空的意思,体性本来就空,这个无上的妙理,显示一切佛所说的无上的妙法,成正真之实相,究竟的实相,

所以,诸位啊,考试要考一百分,那么学佛,要学究竟的实相,一切诸佛所说的法门之心要,就是真正之实相,

唯愿如来,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演说如来所称赞的无上的妙法。

所以大悟见性,正趣向自觉圣智,就是无上的妙法,八识如大海,前七识会起浪,这就是藏识能所不断的境界,

但是这个境界,却是本不可得,全妄即真,当下就是法身。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如看到一切相,知道,立刻入于正智,究竟之处,内如外如,一切法,都毕竟空寂,没有能所,那你的心是如此的安详,享受这一份宁静,一个人,如果有正智,有如如,到一个观光区的时候,配上一杯下午茶,那多好啊!

【注释】

【“五法自性相”:“五法”为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这个是说,从凡夫到圣人的阶段,诸位,这个相就是缘起法,

诸位,这里所讲的缘起法,统统从自性所谈的这个法,相不在心外,是业感,仍然是第八意识,所以,相是心,名是心,妄想是心,正智是心,如如是心。

这个可不同于二乘人,在究竟的楞伽经,就是这个意思,可不要说,相是缘起法,名也是缘起法,那么妄想是缘起法,那是对还没有究竟证量的人所说的。

那么,我们就一般人所认知的,来谈谈看,我们看到一头牛,或者是一只老虎,它就有相,

说:哎呀,这是一头牛,这是一只大象,或者一只老虎,有相,他就会安排这个名,

这个再来,就是会产生妄想。比如说,一只白马跟一只黑马,在没有正智跟如如的当中,他就会造业辩论,

请问白马是马吗?黑马就说白马不是马,我黑马才是真正的马,那黑马是马吗?那白马就否定它说,你黑马不是马,我白马才是真正的马。

站在颜色的角度来讲,白马不是黑马,黑马不是白马,

站在它们的遗传,有的品种,阿拉伯品种的马,很会跑,很大,有的侏儒马,一点点啊,只供观赏的啦,

那个赛跑的马都是来自于Mongolia(蒙古)大草原,那个马很会跑的,还有一种阿拉伯的马,哇!那个是很好跑的。

好,讲到这个相的东西,就会争执不完,白马如果不是马,那为什么称马呢!黑马如果不是马,后面还加一个马呢!

所以,在相上,只有争执,也就是,学佛不够透彻的人,就会争执,

在究竟处来讲,白马,空无自性,黑马,空无自性,都是假相,都是假名,也都是能所不断的妄想,

究竟之处,没有白马,也没有黑马,为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接下来,就是正智了,因此,佛跟佛不会吵架的,也不会有意见不同的,因为证得到究竟之处,都是用正智,都是用如如的心性。

因此,法法平等,是站在究竟义来讲的。

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站在哪一个角度讲的呢?站在诸法毕竟空寂,无所得,不可立一法,

诸位,立一法,它就会有妄,那么有妄,他就会有争执,

所以从自己的个性,就可以看得到你所学佛的深浅,

如果你的个性像斗鸡一样,动不动就要跟人家吵翻天,或者是能所不断地大辩论,或者是动不动就全盘地否定别人,那么就表示你所学的这个法有点问题。

因为寂静的正智跟如如,是没有能所的,所以从内心里面对照看看,你给自己的心灵打多少分,你很清楚的。

如看到一切相,知道,立刻入于正智,究竟之处,内如外如,一切法,都毕竟空寂,没有能所,

那你的心是如此的安详,享受这一份宁静,一个人,

如果有正智,有如如,到一个观光区的时候,配上一杯下午茶,那多好啊!

【这五法,佛迄今为止,尚未明白】地【开示,然在前面所说种种心意意识的行相】当【中,已】经【包含此“五法自性”之“相”。】

    1-4 诸法本空,空,哪里有合空,内空跟外空,没有两样空啊,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这个虚空合那个虚空啊!你听过吗?

【“自心见等、所缘境界】实【不和合”:】实在是并没有和合,讲和合,是退一步,为二乘人所说。

【此谓佛菩萨证知“自心”所“见”之相,与心“所缘”之内外“境界”实“不”相“和合”。】

为什么?诸法本空,空,哪里有合空,内空跟外空,没有两样空啊,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这个虚空合那个虚空啊!你听过吗?

如果这个虚空可以合那个虚空,就变成有重叠了,你就可以看到虚空之相有重叠相啊!

譬如说:甲跟乙有交集,我们以前学过数学,有交集,A跟B有交集,那它就有重叠相了,你什么时候看过甲的虚空跟乙的虚空有重叠相啊?所以,毕竟不和合,毕竟不相和合。

简单讲:诸法毕竟空寂,并不是二乘人所执着的缘起法,那是佛的退一步的方便说,是为了破除对外道的无因论,才讲缘起法,究竟义,连缘起法都要破除。

【若不和合,则无能无所、无摄所摄、】就是没有能摄之心,也没有所摄之境,没有能【取所取、】没有能【作】也没有【所作,】

所以上面一个字,摄所摄,加一个“能”比较看得懂,无能摄所摄,也无能取所取,无能作所作。

【如是则一切妄相皆灭。】灭的意思就是不是把相灭掉,这个,灭,就是离的意思。

【又,凡夫见一切有因缘和合,故有生;】意思就是说:所有的众生都活在因缘和合的妄想颠倒执着之下,凡夫、二乘人,都不能免,那么二乘人有点功夫,放掉根尘的能所,嗯,就证到果位了,但是佛菩萨说,这个还不究竟。

【诸佛菩萨见实不和合,】这个实可是重要了,究竟之处,实在不是缘起的东西,究竟之处当体就是圆满的清净自性。

【故证无生。】注意,当提到“无生”,你后面一定要补上就是“无灭”,

所以说是,若说释迦牟尼佛有入涅槃,即是谤佛,佛不生不灭故,岂有入还有出呢?佛只是应众生的福德因缘具足,示现在人间,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当然就是无生了,所以莫说如来入涅槃,若说如来入涅槃,即是谤佛。

【又,和合者为妄识,】妄识,就是心对境而生,妄识,简单讲就是依他起性,

妄识如何产生呢?因境而有,如果说因境而有能所不断,产生妄识,

那么所以,佛在楞严经里面讲,破妄识无处,破妄识非心,破妄识无体,在楞严经就讲的识心是妄动的,它是客,不是主啊!

【不和合者为真心。诸佛菩萨以证入不和合之真心,】所以在这里得到证明,真心不是缘起法。在这里,可以证明,真心不是缘起法。

诸位,缘起法,它就有缺陷,它就是生灭法,它就是条件所构成的,那么真心,叫做本自具足,所以它不和合,所以在这里完全证明我们的究竟真如之心不和合。

【故到寂灭大城。】诸位,没有能所,就是寂灭大城,没有生灭,就是寂灭大城,非缘起法,就是寂灭大城,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抓到了重点,胜过你百千万劫翻来覆去地寻找。

这句话,可是很重要的,你修行一定要抓到重点,喔,原来是离相,只要是缘起法的,统统放下。

那有的人就搞不懂了,那我现在还要养儿育女啊,还要责任,赚钱啊。

诸位,责任是不影响你的真如的开采,放下跟放弃,不一样啊!

放下,是内心无所执着,还是有责任啊!你的责任,当然你要去完成。

所以这个寂灭大城,完全跟你的自身事业啊,不影响的。

正因为你是法师,或者你是在家居士,给自己考试,寂灭大城,就是我们一百分究竟真如,

如来藏性,显露自觉圣智的时刻,第一义谛大空显露的时候,那么你自己考试,评评分数,你得几分?

勇敢地面对自己,是真实的修行人,你没听过这一句话吗?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点,隐藏,一直隐藏,一直隐藏自己的缺陷、缺点,那么就永远,没有办法契入真如的寂灭大城。

【“显示一切说”:谓如此即】(就是)【显示一切佛所说】的【妙法之精要。】

【“成真实相”:为“成”立正“真”之“实相”。】正真之实相,就是究竟义。

【“一切佛语心”:“心”为心要。此谓,为一切诸佛所说法门之心要。】

所以就是重点哪,修行是不是要抓到重点?我们的生命这么短促,修行不抓到重点,怎么行呢?

我们的生命,这么短,一刹那之间,就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有的人还没办法活到八十岁。

所以,如果你没有找到修行的重点,就会一直反覆地寻找,经过百千万劫,还是摸不着门。

有了机会,就直截了当,下定决心,喔,我找到了心要,就下定决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1-5 在这里,有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当下,万法回归当下,因为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期盼,不是佛法,怀念过去,不是佛法,寻寻觅觅在找的现在,也不是佛法,就回归当下,当下,就是不可说的现在,就是法身。

【“如来所叹海浪藏识境界法身”:“叹”,为赞叹与叹惜。“海浪”,指八识“海”中所起之七识“浪”。“藏识”为第八识。

“藏识境界”,为“藏识”体上所现之能所等种种】的【“境界”。

此谓:八识“海”中所起之七识“浪”、】以【及“藏识”体上所现之种种“境界”,即是“法身”。】

所以在这里,有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当下,万法回归当下,因为没有过去、现在、未来。

期盼,不是佛法,怀念过去,不是佛法,寻寻觅觅在找的现在,也不是佛法,就回归当下,当下,就是不可说的现在,就是法身。

如果用大家听得懂的名词,就是离相离到彻底的那个就是法身;舍之又舍,以至于尽,那个就是法身;保持如如不动的心性,那个就是法身,虽然还没有证量,已经渐渐接近了,

【亦即】(也就是)【:全妄皆真。】诸位,在这个,妄就是识,真,就是真如;

所有的妄识,诸位喔,全部的妄识,当体即空,就是真如;

所有的分别,执着,颠倒的妄识,其实其体性不可得,就是识性。

所以,开悟的人,大悟见性的圣者,有没有识呢?若有识,即成生灭,即成分别,若无识不能分别,来,说说看,开悟见性的人有没有识?

这个时候开悟见性的人,不叫做识,叫做识性,因为全妄即真,全妄皆真,虽然是识,那只是个名词,当下就是本性,叫做识性,全妄皆真,全部的妄识,当体即空,就是如来藏性的真如本性。

【“众生即佛、烦恼即菩提”亦】(也)【是此义。

如来为何于此法而兴叹?一、赞叹此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议,具大智慧法藏,悟之即得无上解脱;二、叹惜此法深妙,众生难以了知。】

    1-6 所有的十方诸佛,都是教你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见性,他才能够成佛。显示一切,佛所说的妙法之精要。

【诠论】

【此节为大慧菩萨恭聆圣法后,所作心得报告】以【及赞语,并再加】以请示佛陀,【请问。】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我解佛所说义者,

则刚才如来“所说”之“心意意识”种种行相,实即为“(相、】

有相就会一定安排名,有安排了【名、】每一个人就有语言跟文字,就有网路,就有电脑,就有电话,能所不断的【妄想、】

经佛的开示,相不可得,名不可得,妄想,皆是依他起,本空不可得,就有如来的【正智、】

最后证得道究竟内【如】还有外【如)五法自性”之“相”,为“一切诸佛菩萨所”自“行”之境界;

此即是已经证知“自心”所“见”之诸相、与心“所缘”之内外“境界”实“不”相“和合”。

此无上妙理】就是此究竟真如不和合的无上妙理,

【亦即】(也就是)【“显示一切”佛所“说”妙法之精要,】

简单讲:所有的十方诸佛,都是教你明心见性,就是这个意思。

明心见性,见性,他才能够成佛。显示一切,佛所说的妙法之精要,

【而“成”就建立正“真”之“实相”,为“一切佛语”之“心”要。

唯愿如来复“为”此“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演“说如来所”称“叹”之“海浪藏识境界”即】(就)【是“法身”之无上妙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经文171:【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由于有四种因缘,所以眼识,它就会生起。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这个一般,看不懂的,完全不了解它在讲些什么,什么意思。虽然,这些字你都认识,可是贯串起来,就连不上来。

   2-1 我们看到贪爱的东西,哇!内心里面就起大波浪了,因此,在一个我们心体当中的藏海当中,激发了滔天大浪的眼识,这种眼识贪婪不止,无法停止。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种因缘,所以,眼识转,就是会转生,就是会生起,

由于有四,依据四种因缘,所以眼识,它就会生起,

那么这个四缘呢?是比较浓缩,那么,眼识是九缘生是开,浓缩是四缘,广开是九缘,讲的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

何等为四?标一下:

一、谓自心现摄受不觉。这每一句都很重要,谓自心所现,所现,就是所显现出来的业报,就是所谓的摄受,摄受,就是六根,六根它有执取的功能,执取,

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摄受,它有执取的功能,功能是怎么样?不觉,就是依无明不觉而生起的,

没有,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说我们这个色身,六根,是八识田中的正报,完全是唯心现量的境界,没有人了解。

所以自心所现,所显出的执取的一种六根,就是依不觉而生起,就是依据无明妄动不觉而生起的,因为它是一种业报。

第二,第一个叫做根缘,六根之缘,第二个,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这个是境缘,前面是根缘,六根之缘,第二个,是外境之缘,境界之缘,二、就是尘的意思,所以第一段是根缘,第二段就是尘缘。

无始劫以来,怎么样?虚,就是虚妄,这个伪,就是诈伪,就像诈骗集团一样啊,把你的钱骗的光光,伪就是诈伪。

之过,这一种过咎,无始以来一种虚妄,一种不实在诈伪,完全在欺骗你的这过失,怎么样?

这个色,其实这个色,不是指女色,这个色字,是眼识所对的境界,所以是指的六尘的意思,是指,色声香味触法的意思。因为这里是讲,眼识的生起,所以,指出色外境。

色习气,是什么意思?就是,眼根有执取外尘的一种无明的习气,莫名其妙的执着,

男生,他就喜欢看美女,那么女生,就喜欢看名牌,你到百货公司去看看,诸位,统统是赚女人的钱比较多,赚男人的钱,几乎,没有,赚不到钱,

所以,你去百货公司看看,会赚钱的,都是赚女人的钱,到一楼大厅看,我们到日本去看,哇!统统是化妆品,没有人在卖僧袋,

所以,你走到全世界去,也差不多都是这样,这个就是习气,很难改,我没有钱,我逛一逛,看一看,也过过瘾,就是这样子。

那么,到证三果阿罗汉的,在家居士,在证三果阿罗汉的,他仍然有男女的习气,三果阿罗汉,已经轻微了。

那么,在经典里面讲,证四果阿罗汉的,当然,这是指小乘的四果阿罗汉的,欸,他讲经说法的时候,怎么样?一上台,他有时候先看一看,怎么样?

他当然不会发生任何的污染的心,可是你那个无量劫来的习气,就是贪爱美女,就是喜欢欣赏漂亮的,

他上台以后,就看一看,看一看,看一看,欸,还好我们,严重的近视眼跟散光,眼镜摘下来,就看不清任何一样东西,这样就很好修行,

这个就很麻烦,要戴眼镜,就非常地麻烦。有一次,我们去蒸气室,拿这个便当,哇!蒸气室一打开来,就都看不到便当,全部眼镜都是蒸气啊!

所以,戴这个眼镜很麻烦,他一直戴的时候,它变成一个框框,要不戴的时候,又看不到,下雨的时候,也很麻烦,所以,这个戴眼镜非常麻烦。

还有一个学生呢,他戴这个隐形的眼镜,我们一个人学生,戴这个隐形眼镜,睡在操场,躺在操场上,睡着了,太累,太累了,

一个男孩子睡着,睡着,睡了好几个钟头,这样子,不会值(台语:不得了),这样不得了了,这个眼睛,全部都肿起来了,因为里面的那个,忘记拿起来,还要每天拿起来,还要洗一洗,唉呀,这够麻烦的,这个眼睛搞坏了,就很麻烦,非常地麻烦。

无始来虚妄,一种诈伪,一种过咎,过失之过,过就是之过,一种执取色尘的无明习气,很难改变,很难,很难去改变。

所以,所有的众生,都喜欢看到一种美的东西,包括庄严相。

诸位,两个法师说法也一样,如果这个法师长得很庄严,那么,这个法师的说法,他有加分作用。这个人,生得,阿足啊,那个足(很)很吃力的法师,这个底下没有人,

咦,我在看那个经典,世尊也是这样,用这一招,哇!真是厉害,世尊,派谁去呢?派这个阿难,哇!这个阿难,半月,半月要去这个说教啊!去教化这些比丘尼,派一些很庄严的,世尊也知道众生的习性,

所以,为什么佛陀要百劫修相好?百劫修相好,就是佛陀以无比的庄严相,能够摄受一些习气比较重的众生,

哇!成佛这么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也要成佛,咦,他就,

阿难不是看到佛陀庄严相而发心的吗?欸,也看到佛陀这么庄严相,而这么发心,要来出家修行嘛,

所以,这个庄严相,也可以摄受一些习气比较重的众生。

第三,叫做计著识性自性。计着,这个是识性之自性,诸位,在这里要做一些笔记,自性就是性质,要不然,你看不懂啊,说:计着乃是识的本性,就是计着色尘这个相状,是识心分别的特质,这样,你才看得懂啊。

所以,之自性,就是它的特性,识的特性,就是执着,识的特性,就是计着,无所不计着。

换句话说:在这个世间,活在这个世间所有的众生,是没有一个众生不执着,看到任何的东西,就执着任何的东西,以现在看到的为基准,没有照见内外本空的功夫,因此啊,迷得团团转。

说:计着,中间加一个:为,为识性之自性,就是计着乃是识的本性。

计着色尘,分析色尘种种的相状,这个是识性之自性,就是特性,就是性质。

执着计着,乃是识的特性,就是这个意思,看什么都执着,这个叫做识。

执着者—识,不执着者—是性,生灭者—是识,不生灭者—是性,就是这个意思,有为者是—识,无为者—则是性,

这样让你分析,分别一下,了解识、性,虽然同源,一个体,但是,识是妄,性是真。

所以,为什么说你修行要用真如本性修行,就是要用真心修行。

第三个条件,眼识要生起,除了六根的缘,还有六尘的外缘。

那么,再来就是,计着识性,还要有第三,这个叫做计着识性之自性,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叫做种子的缘,种子的缘,

简单讲八识来自于真心,而是真心所动念幻化出来,不实在的,刹那生灭的东西。

但是,识,本体就是真如,识就是性,开悟,大悟见性,识就是性,体性,从来没有增减。

因此,计着为识性之自性,这个是种子的因缘,种子的缘,这第三种。

最后一个,欲见种种色相。在旁边写:作意,作意缘,就是动念,就像我们儒家讲的,要有种种的作意,换句话说:心生则种种法生,这要作意,

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它不作意,虽然有根,有尘,没有作用,所以,欲见种种色相,就是作意。

第四种,欲见种种色相,就是作意缘,是无明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作意的缘。

说: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是名四种因缘,因为有这四种因缘会合,变成为瀑水之流,眼识就一直动荡着真如本性,其流生处便令藏识之体,受到薰染而转变,

也就是,我们看到贪爱的东西,哇!内心里面就起大波浪了,因此,在一个我们心体当中的藏海当中,激发了滔天大浪的眼识,这种眼识贪婪不止,无法停止。

所以,有一个人远处的,当然不是台湾,我们不讲哪个地方,一个男孩子,他说:他因为年轻,还没结婚,他看了一些色情,他说:哇!他也很老实,他说:完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这个就是眼识起大波浪,在心海当中起大波浪。

一个例子,这个年轻人,因为他还没结婚,他有内心,内在的这种种的欲望,他啊,一看到这个色情啊,影片啊,或者是网路啊,网路,我不晓得,我没看过,不晓得喔,他就完全失控,他也知道自己不对,他就完全失控。

这个眼识,所产生的一种滔天巨浪,在他的本性,所幻化出来的藏识,那个藏识,当体即空,就是真实。这样子,一种动荡,

所以,水流处藏识转,就是,瀑水激流之处,藏识转就是便令藏识之体,藏识,就是藏识之体,而有所转变,转就是转变,受薰就会转变,水就是瀑流、瀑水,流就是激流,这个瀑水激流之处,藏识之体,就变成受薰而转变。

识浪生,这个识,就是藏识的大海当中,发了种种藏识的巨浪,起种种的妄想,起种种的颠倒,是因为眼识而生,佛只是举这个眼识,耳识,也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2-2 这四种因缘,一会合,便成为瀑水之流。便会令藏识之体受薰而转变,因而,在藏海当中,来激发滔天大浪的眼识之巨浪就会生起,就是执着得太严重了,就是眼睛,我们的眼睛造业,造得太严重了。

我再把它念一遍: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计著识性自性、欲见种种色相。大慧,是名四种因缘,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

我把它解释一下,说: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这么说,有四因缘凑合起来,便令眼识转生。转就是生起,

哪四种条件呢?一、谓自心所显现,所现出来的六根,而这个六根,它有执取的作用,能所不断,是依不觉而生起的,这是第一个六根的根缘。

第二个,是尘缘,说:外境,无始以来虚伪之过失,过错,欺骗了我们的内心,这个外在的色尘,被眼识所执取,被眼根所执取,执取外尘,执取这个色尘的一种无明的习气。

男孩子喜欢执着,有的财色名食睡,不一样,女众,有的喜欢执着,财色名食睡,也不一样,各有各的习气。

第三,计著识性自性,说:计著为识性自性之特性、特质,特质就是自性,计着乃是识的本性,计着色尘,分析色尘种种的相状。

接下来,欲见种种色尘,色相就是色尘,简单讲就是第四种条件,

第三种条件,执着,是识的特质,这个是种子的因缘,

接下来第四种,是作意的因缘,说:欲见,欲见就是刻意的,要作意的意思,

就是欲见种种色相,想要去看,我想要去看一部电影,我想要去看一部什么DVD,去租影片,里面去租来,或者是我喜欢看一下,比较有意义的教学片,都有,

所以,欲见,就是刻意地想见种种的色相之无明欲望,也就是作意的缘。

说:大慧,是名四种因缘,这四种因缘,一会合,便成为瀑水之流,那就是水流,瀑水之流。

便会令藏识之体受薰而转变,因而,在藏海当中,来激发滔天大浪的眼识之巨浪就会生起,

识浪生,就是眼识的巨浪,就是藏识大海当中,就发眼识这种大浪,就是执着得太严重了,就是眼睛,我们的眼睛造业,造得太严重了。

所以,男人,听说了,不一定正确啦,男人死的时候,眼睛先烂、先坏,因为喜欢看美色,那么,女人死的时候,听说舌头先烂,这个是古时候的人讲的,这个没有根据的啦,是以前人这样讲,我这是开开玩笑,给你放轻松,这个讲啦。

那么,整句的意思,整段的意思已经贯串,就是这个意思。

   2-3 在这个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缘起缘灭的假相的生命里面,你要找到真实的快乐,那么,就是不可能。

【注释】

【“四因缘故眼识转”:“转”,是生之义,谓眼识之生,是依四种缘。】

【“自心现摄受不觉”:“摄受”,即】(就)【是根,因为根能摄受诸尘,故名摄受。

“自心现摄受”,因为诸根之生起,乃是依自心所现而有,故称“自心现摄受”。

此诸根之现起,虽是由心现起,然却是因不觉才现起,故】(所以)【称“自心现摄受不觉”。

全句】的【义】(意思)【谓】(是说)【:眼识生起之第一缘为由有“自心”所“现”能“摄受”诸色尘的眼根,】所以,第一个、第一句是根缘,

【依“不觉”而生起。】什么叫做不觉,就是从来不觉悟,从来不觉悟自性本空,万法都是生灭,万法都是缘起,我们以妄为真,

所以,过这种虚妄的日子,所以,在这个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缘起缘灭的假相的生命里面,你要找到真实的快乐,那么,就是不可能。

简单讲:一切众生,说在追求快乐,与其说在追求快乐,不如说他在追求痛苦,感情,很甜甜蜜蜜,很快地,就有人去跳楼、去死了,很快的。

那么,像今天发生了一个实在是匪夷所思,说:一个失业的男人,男孩子啊,怎么样?他在一个小朋友的游乐场所,怎么样?随意,就骗这个小男孩,

说:我有电动,这个电玩,有卡啊,怎么样子啊,随便骗一骗啊,骗到厕所,用那个刀子啊,从这里割喉,割下去,割下去,血喷出来,死的时候,那个男孩子,十岁的小男孩,眼睛都没有闭上来,死不瞑目啊。

警察抓到了,当天就破案,抓到的时候,问他,他说:我想吃免费的牢饭啊,因为失业,这个叫做反社会的一种个性。

听说,以前在跟家里,今天报纸登的啦,我不晓得它的真实性,它说:在家里面叫做孤僻,这个人非常的孤僻,就是跟人家合不来,这个也是一个很奇怪的,菩萨也是摩诃萨啊,就是很奇怪,个性就是很孤僻,不希望,不与人家交谈,也不讲出心中的纳闷,统统不要,叫做反社会,又找不到工作,想到一个最简单的。

人家说:为什么你要杀十岁的小男孩,因为小男孩没有抵抗力,比较好杀,你看,这个头壳有没有,严重的问题啊,看到这一则,哇!吓一跳,真的,吓一跳,啊,你想啊,

他的妈妈哭得死去活来,这个如果是你的儿子,你怎么,你如何承受,你怎么承受得了。这个儿子,这样子养,养到十岁,这个小男孩,这么地可爱,还会读书咧,你看,一下子,跟他有没有仇,没有,是什么原因,因为他找不到工作,对这个社会、政府不满,这个叫做反社会的那种,叛逆的一种个性,古怪的个性,这个怎么下得了手呢?

一个小男孩活活泼泼,我们疼爱就来不及了,买糖果给他吃,都来不及,杀掉他,哇!看了以后,那个血啊,一直流、流、流,流了整个厕所,统统是血,不知道他为什么下得了手,不知道。

所以,很多你没有办法去理解的,没有办法,那么这个男孩子,是不是欠他的,

如果早十分钟,他妈妈本来是每天接他下课的,只差一天,他妈妈在忙,差一天,今天比较忙,今天就出事,他妈妈比较忙,今天就出事,这个怎么说呢?

这是一种业力嘛,看了那个,哇!血腥的新闻,摇头,无法理解,何以这么残忍,下得了手,一个小朋友这么可爱,喔,你们家的孙子,拜托你们,好好照顾,真的,真的,回去,把你们那个孙子,要照顾好。

这个啊,在座诸位,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各位阿公阿嬷,或者是爸爸妈妈,你们的身上,我不相信你们那一天念佛,念得下去,保证你们念不下去的,你不会说,管他去死啦,各人业,各人担,你一定哭到昏过去啊,首先就会来讲堂,要来帮小孩写超度牌位,不然,要怎么办?

所以,这个就是众生的这个不觉悟的,这个不觉,就会带出无量无边的烦恼,造作种种的恶业。

【此句亦可把它视作倒装句,其次序为:“不觉自心现摄受”,或许】比【较易了解。故唐译此句作:“所谓不觉自心现而执取故”。“摄受”,即】(就)【是执取之义。】

   2-4 【执取色尘这无明贪爱】的【习气。】这个每一个人都有,男人也有,女人也有。

【“无始虚伪过色习气”:“色习气”,即】(就是)【执取色尘这无明贪爱】的【习气。】

这个每一个人都有,男人也有,女人也有。

有的人那个赌博,哇!看到那个赌博,就很兴奋,赌到倾家荡产,他的老婆跟他离婚,他还是要赌,

香港,就赌马了,中国人赌性坚强啊,这个无明贪爱,那个赌博的习气就是断不了。

【“无始虚伪过”:谓执取色尘之习气,乃是无始世来无明虚妄熏习之过。“伪”即】(就)【是妄。

上面已有不觉心现之能取之眼根,既有能取,便会有所取之色尘,所以色为第二缘。

此句唐译作:“无始时来取著于色虚妄习气。”】

诸位,习气的前面为什么加一个虚妄,意思就是说:我们以妄为实,我们虚妄、不实在的,

所以,这个虚妄习气是识心,时时刻刻动,执着、分别、颠倒,所架构、累积而成的一种可怕的习气,所以,识心分别不是实在的,它是虚妄的习气。

   2-5 修行人,佛陀所讲的,你还没有证圣果,包括法师,居士,要注意听了,欲来须避,如避火坑,为什么?这个色的缘断掉,没有这个外缘,喔,你所亲近的,都是善知识的缘,都是善友的缘,都是善环境的缘,都是讲正面的,正知正见的缘,那么,你的八识田中所起的,统统是善的,是真实的。

【“计著识性自性”:“识”是了别、分别之义。

上面已有根、尘二缘,此二缘相接】的【时】候【,便生识,

由识了别分别,种种计著此尘之相,这种“计著”色尘的相状之“性”,是“了别识”的“自性”,所以称“计著”为“识性”之“自性”。

换言之,计著乃为识性之本性。“自性”即】(就是)【本性之义。】这个本性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本性,这个本性,是一种特质的意思。

【此句唐译作:“识本性如是故”;】识性的特质就是执着,【魏译作:“识自性体如是故。”】

那个体,要停一下,如是故,不是说,体如,不是这样念喔,识自性体如,那完全不一样意思喔,那个标点符号要标对喔,识自性,识自性体,如是故,识的特质,本来就是如此,就是指计着的意思。

【“欲见种种色相”:这一缘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有如上三缘具足,缺此一缘,还是无法见相。所谓欲见则见,心生法生,即是此理。】

所以修行人,佛陀所讲的,你还没有证圣果,包括法师,居士,要注意听了,欲来须避,如避火坑,为什么?这个色的缘断掉,

没有这个外缘,喔,你所亲近的,都是善知识的缘,都是善友的缘,都是善环境的缘,都是讲正面的,正知正见的缘,那么,你的八识田中所起的,统统是善的,是真实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识浪,识,为什么会浪,识,有识,就会起浪,有执着的识,心就会起浪,有分别的识,它就会起浪,有颠倒的识,它就会起浪,有无明的识,它就会起浪,起浪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识,拼了老命也要执着,用另外一句话,叫做割舍不下,我就是放不下啦。

【“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水流”指以上四缘和合,】如果我们远离了,这四缘就不和合了,

【成为瀑“水”,其激“流”之“处”,便令“藏识”之体,受熏而“转”变,】

意思就是:所有的众生看到相,就是执着得不得了。

这个瀑水,其激流处,就是所有的众生眼见一切色尘,哪一种执着,是不能自拔,完全陷入一种迷茫,

不然为什么年轻人会这么多去自杀,感情不能结合,就会自杀,为什么?

这根深蒂固的一种,一定要拥有对方,这个现状若是改变,他就认为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因此,这么多人走错路了,

那么,他如果要因缘来听闻佛法,他就会改变他的命运了。

所以这个成为瀑水,其激流之处,便令藏识之体,而受薰而转变,【因而于藏海中激发种种“识浪生”起。】

所以识浪,识,为什么会浪,识,有识,就会起浪,有执着的识,心就会起浪,有分别的识,它就会起浪,有颠倒的识,它就会起浪,有无明的识,它就会起浪,

起浪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识,拼了老命也要执着,用另外一句话,叫做割舍不下,我就是放不下啦。

有一次,我跟师妈说:你要放下,分别,执着,不要这么重啊,师妈说:哼,它自己要跑出来的,我怎么有办法,

这一句是佛法喔,真的,你看喔,她那样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她这句话就是讲的,

无明,自己要跑出来的,我怎么有办法,这一句话就是无明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连师妈也没办法啊,她也是觉得莫可奈何啊,突然就跑出来了,不是她可以控制的啊,

咦,师妈也懂得佛法,我跟她说:师妈,你没有下来听经闻法,她说:有啊,我有听啊,很奇怪,都一样是讲台语,我为什么都听不懂呢?你讲的,都是台语啊,我每一句都听不懂,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呢?

对啊,接下来我说:师妈,明天要上课,你不下来听经吗?

我念佛比较实在啦,那个听不懂,实在听不懂,吃得饱,穿得暖,像你说的,勤奋点念佛啦,这样,对,

所以,我妈妈一天念两万、三万啊,一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所以说,佛法平等嘛!

如果你学识比较好,善根比较深厚,经典,你就深入一点嘛,

你要是说,我书没读多少啊,很少在跟字结缘,像那个猪哥亮讲的,说:我哪有那么倒楣,常常跟字结缘,意思是说:没有读多少书,没有读多少书啦,他就说:没有那么倒楣啦,跟字来结缘,那么,也有办法,也就是,好好地、好好地念佛,也受用,

所以,佛法中边皆甜,那一个人碰到佛法,他就会终生受用,这个佛法不可思议的,终生就会受用,

啊!如果我来调查说:你这条命是师父救的,举手,哇!就一堆、一票,很多人就会举手,为什么?喔,他找到了新的生命。

   2-7 诸位,根跟识,很难去分,简单讲,识依附于根,根会灭,而识心,它不会灭,这个就是差别。

【诠论一】

【此四缘,简言之即】(就)【是根缘、色缘、识缘、欲见缘。】

诸位,根缘,就是眼根的缘;外缘,就是外境的色缘;接下来,内心的识缘,

诸位,根跟识,很难去分,简单讲,识依附于根,根会灭,而识心,它不会灭,这个就是差别。

眼根,死的时候,眼根会死啊,会灭啊,识,他不会灭的,因为,它有业啊,业识,业识,不是六合那个夜市喔,业,识心分别,业是业识,业识。

所以,根跟识有什么不一样,根会烂,识不会坏,只是显现不出来而已。

譬如说这个人眼睛,是瞎子、盲人,他的眼根坏,只是识起不了作用,不是没有识啊,

诸位,他识,还是可以看啊,诸位,眼睛见到的时候,眼睛明的人,他见到什么?见到,眼根没有坏的人,见到明处,

眼根坏掉,识有没有坏?没有啊,他见到什么?他见到暗处啊,

一个见明,一个见暗啊,识性它不会改变的啊,识性,它一直存在的啊。

所以,根跟识有什么不一样,根会烂,会坏啊,而识是内心的念头,那种执着,他不会坏的,生生世世的,那只是眼识不能起作用,

然后咧,死了以后呢,前六识停止运作,唯第八识跟着运转,那么跟着运转呢,我们这个识,还是一直存在,那下辈子,再投胎成人,咦,识又开始起作用。接下来就是,欲见缘就是作意。

   2-8 注意喔,诸根实乃自心所现,这就是楞伽经一经的特质,无论是根,自心所现,尘,还是自心所现,我相、人相、众生相,还是自心所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还是自心所现喔,这个就是楞伽经这一部经典,无上的宝典的特质,不是真有外境,不是真正有外境,在楞伽经讲,所有的外境,都是自性所现,叫做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义贯】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由有“四”种“因缘”,“故”令“眼识”生起。

是哪四缘呢?就是:

一、由有“自心”所“现”能“摄受”执取诸尘之根,而却“不觉”知此等诸根实乃自心所现。】

注意喔,诸根实乃自心所现,这就是楞伽经一经的特质,无论是根,自心所现,尘,还是自心所现,

我相、人相、众生相,还是自心所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还是自心所现喔,

这个就是楞伽经这一部经典,无上的宝典的特质,不是真有外境,不是真正有外境,

在楞伽经讲,所有的外境,都是自性所现,叫做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第【二、由有“无始”世来“虚”妄诈“伪”不实取著“色”尘的“习气”之“过“咎”。】

第【三、由有能“计著”色相的了别“识”之“性”其本性(“自性”)如此。】

第【四、心中“欲见种种色相”之无明欲望。】

所以,无明欲望什么意思?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莫名其妙的贪着,莫名其妙地放不下,也莫名其妙地分别,莫名其妙的失望,莫名其妙地期盼,到最后,莫名其妙地绝望,就是,统统是莫名其妙。

简单讲:没有学佛,就是没找到生命真正的灵魂,那学佛以后,那就行、住、坐、卧,统统在真实的生命里面。

【“大慧”这就“是”眼识生起的“四种因缘”。因有这四种因缘会合,便成为瀑“水”之“流”,】这流就是动荡不定,

【其流生“处”,便令“藏识”之体受熏染而“转”变,】

也就是,眼根攀缘色尘,那种根深蒂固的执着,是很难去改变的。

今天,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自杀,是为什么?她是一个重考生啊,她的目标订在哪里,订在台大医学院,她考了,台大医学院要七十五级啊,她是考到七十级啊,还有一段的落差,

她是重考生,她的分数可以报国立大学的,她不念,看不上眼啊,她一定要考台大医科的,那台大医科的才几个啊,从十楼左右的,掉下来,死了,

这个逼死自己啊,把自己逼到绝路了,就是,我非台大医科不念,诸位,哪有办法啊,台大医科才几个人啊,七十五级分,哪那么好考,太难了,这全台湾省才几个,怎么会订到这么高的标准,就没考上台大医科,死了,就跳楼,死了,

按照这个十八岁的小女孩,这大家,我们也应该要去跳楼了,要不然,这谁有办法呢?哪一个,哪一个会活得下去,大家统统要去跳楼啊,台大医科才录取几个而已啊。可是,她就把自己,要求太高、太高了,

所以这个啊,哎呀,这个要是提早,要是能够听到佛法,可以稍微地改变一下嘛,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嘛!为什么非台大医科不行呢?

【因而于藏海中激发滔天的眼“识”之巨“浪生”起。】

    2-9 此处佛所说的四缘,与《唯识学》上的所说的四缘、九缘大略相同。但【此经中佛所说的四缘,与《唯识学》上所说诸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本经之四缘,都是依唯心而说,】注意喔,都是依唯心而说的,没有外境,为什么依唯心而说,完全跟外境无关。

【诠论二】

【附及,此处佛所说的四缘,与《唯识学》上的所说的四缘、九缘大略相同。

唯识的四缘是: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九缘是:(一)空、】空,就是距离,距离就是你眼睛啊,譬如说你看报纸,你把报纸遮到眼睛,你怎么看得到啊?要有一点距离,空,不是指空性,也不是指虚空,在这里的是指距离,眼睛看东西,要有一点距离。

【(二)明、】那个跟智慧没关系,明是指光线,要不然看报纸没光线,你怎么看呢?明就是光线的意思。

第【(三)根、】要眼根不坏。

第【(四)境、】要有色境现前,外境的意思。

第【(五)作意、】要用心,就是作意。

【(六) 】要【分别依、】就是依靠这个分别作意,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叫做分别依。

【(七) 】就是【染净依、】行善或者是行作恶的一种执着,那么,我、法二执,染净依就是指第七意识。

第【(八) 】就是【根本依、】就是指第八意识。

第【(九) 】就是【种子缘。】种子缘最重要的在强调什么?就是强调习气,因为种子,所以在座诸位,如果我们,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场合的时候,突然,大家见面,嗯,这个人好像我跟他很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其实是没见过,因为那个前世的因缘、种子、习气。

【若依九缘来看,则此处的第一缘,“自心现摄受不觉”为根缘;第二缘,“无始虚伪过色习气”,为境缘;第三缘,“计著识性自性”,为种子缘;第四缘,“欲见种种色相”,为作意缘。四缘、九缘,只是开合而已。

再者,此经中佛所说的四缘,与《唯识学》上所说诸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本经之四缘,都是依唯心而说,】

注意喔,都是依唯心而说的,没有外境,为什么依唯心而说,完全跟外境无关,

二乘人,讲有境,这里所说的境,都是一种业报,一种识的,一种显露而已,都是依唯心,

唯心的重点在讲什么?就是遮无外境,完全没有外境。【

都不是单纯的名词,如“根缘”、“境缘”等,而皆是依唯心而立名,如“自心现……”、】完全都是心,这个,

所以楞伽经是究竟的圆顿大教,就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在楞伽经这个注解是最清楚不过的。【“无始虚伪……习气”等。

这是本经之特色,如是则明了显示:其实一切缘也都是唯心所现!如是则一切根、境、识等皆达唯心妙旨。】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0 既然是唯心喔!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不吃饭?为什么我们在空气好的地方,身心,比较怡然?这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业报身,我们不是三昧的、金刚不坏的佛身,我们现在是业报身啊!

诸位啊,那么,皆达唯心,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不吃饭,既然是唯心喔!没有办法不吃饭,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空气好的地方,身心,比较怡然,

这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业报身,我们不是三昧的、金刚不坏的佛身,我们现在是业报身啊!要睡觉啊,要吃饭啊,有基本的欲望。

如果我们今天是自觉圣智的,有佛的定力,入定,那就不需,几乎归零了,

佛陀用最少最少的,当然,他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啦,欸,示现给我们看的,

所以为什么?在座诸位啊,为什么在经典里面记载,阿罗汉,他一入定,他就是几天,

在中国,祖师也有啊,他一坐着,就非常久的时间,不需要起座的,定在那个地方,不需要饮食,也不需要睡眠。

这弥勒菩萨修的就是,唯心识定,

那个饮食跟睡眠,是一种业力,也是一种习气啊!所以,业力,一种习气,

因此,我们在饮食上,要控制一下,或者是在睡眠上,还是要减少一下。

许多修禅的人,他这个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他几点睡觉,你几点香板,你不起来,就打,也就是一定要把你睡眠克制住,

诸位,什么是睡眠?沉重的无明,睡得像死人一样,沉重的无明,我们不是要破除无明吗?破除无明,就须先破除这个睡眠。

但是,你今天你不睡,会死人的,脑神经会衰弱的,

所有的免疫系统,都从晚上那个睡眠当中,慢慢地去培养,

简单讲:如果一个人,开始脑神经衰弱,睡不着觉,就是这个人的体质受到破坏,

晚上睡不着觉,简单讲就是你制造不出一种免疫系统,你制造不出来,

尤其脊髓,我们的脊椎,我们的脊椎会制造一些需要的,免疫系统的东西,

可是如果说:你晚上睡不着,就表示,第一,你有年岁了,新陈代谢也停滞了,那么你就是老化的现象,有一种是病啊,有一种是老化的现象,

所以,一个晚上他不睡觉的人,是很惨的,那个睡不着,很想睡,睡不着,那个是很惨的,为什么?他的身体会愈来会愈糟糕,

有的人是想尽办法要让他睡,可是怎么睡,睡不着,

最悲惨的,看到马来西亚,那个太太来到我这里,跟她老公来,见到我,哇!很严重,

那个眼睛啊,眼眶发黑,然后,看到师父就哭,师父,我整整几个月都阖不了眼,就算阖眼,也睡不着,

我问她老公,你有没有给她吃药,他说:什么药都吃了,吃安眠药,安眠药吃了就很累,很累,还是睡不着,就是睡不着。

美国也有一个男孩子,四十八天,不用睡觉的,这个男孩子比较了不得,因为他也不会感觉很痛苦,白天生活,晚上,他不需要睡觉的,完全跟正常人一模一样,哇!那这种就很好了,不用睡觉。

那么,接下来,如果说你睡觉的时候,你慢慢地,会产生一种呼吸状态,一直会打呼,那么,就表示你的器官有老化现象了,当然,有的另外一种,是一种生病啦。

所以,你这个身体要照顾好,身安而后道隆,凡夫不能讲圣人的话,虽然是唯心,可是我们是业报身,

我们这个色身是业报,这个业报它就有一定的范围让你做,

譬如说你无法生活在水中,因为那是鱼啊,那是业报,你也没有办法在空中漂浮,因为那是业报,像鬼神就有办法啦,人没办法,

人这个业报,就是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一定要这样子,所以因此人要显现出大神通,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完全受业报所限制。

因此,人学佛以后,只要能够心境解脱一点,自在一点,度量放大一点,

了解唯心所造,我们就把这个心,往真、善去趣向,圣道去趣向,那么这个已经不得了了,

我们不敢求说:这个人啊,统统不吃,有三昧的定力,或者是这个人统统不睡觉,我们也不敢这样奢望,要求到那么地严格,因为毕竟只是业报身,

所以在修行,禅堂里面,它就让你睡觉越来越少……

可是这要看你的情况啊,如果你要上班,你今天越来越少,那你麻烦大了,明天就头痛啊,晕眩啊,高血压啊,因此,要看个人,

所以,饮食、睡眠克制一下,就减轻了无明,接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172:【“大慧,如眼识,一切诸根、微尘、毛孔俱生,随次境界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这一段在强调,有时候是顿现,有时候是渐生。

【“大慧,如眼识,一切诸根、微尘、毛孔俱生,随次境界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

    3-1 这万法,统归一句,万法,有时候顿现,有时候渐生。

这一段在强调,有时候是顿现,有时候是渐生。

说:大慧,就拿这个眼识来做比喻呗,拿这个眼识,前面讲的眼识需要四种因缘和合,就生起了眼识,就拿这个来做比喻吧。

说:一切诸根,就是一切,世间一切法,譬如说六根,诸根就是六根,

还有微尘,这器世界,依报最小的,依报,器世界最小的,就是微尘,一切法如六根,乃至小至微尘。

接下来,毛孔,这正报,最小的根身,前面,微尘是器世间,毛孔,则是众生世间,

器世间,最小的是微尘,众生世间,最小的是毛孔,是正报,正报最小的是毛孔,依报最小的是微尘,

怎么样?俱生,俱就是顿,一时顿现,同时显现,这是指顿生。

接下来,随次境界生,随就是也有,随次第,依境界的因缘而生,叫做随次,次就是次第,也有随次第的境界,依境界的因缘而生,亦复如是。

譬如说我们的眼识,看风景,车子开过去了,虽然一时顿生,可是车子还没有开到那个位置,它就陆陆续续的,风景在前面出现,渐次而生,风景渐次而生,顿生的当下,因为时空的转换,渐次而生,所以有时候顿现,有时候渐生。

接下来,又譬如明镜现众色像;这个是比喻顿现,同时显现,镜子一照,这个色像在镜子前面,镜子里面,全部显现出来,同时显现出来,同时显现,就如明镜现众色像,这是顿现。

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这比喻渐生,浪,前浪推后浪,一浪……一直推,所以,这浪的起来,是前后渐生的,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吹大海水会发生什么事,就是浪啊。

你看看那个冲浪,拿着冲浪板,跑到海的比较远一点的地方,风一吹来,哇!就站上去冲浪板,它有一直吹,一直吹,这浪就一波一波的,就是这个比喻作渐生的意思,犹如猛风吹大海水。

外境界风,这个风,是指无明,所以,补上三个字,比较看得懂,外境界,外面境界的无明之风,就像上面的比喻,就会鼓动、飘荡,怎么样?藏识的心海,心海就是藏识的心海,再补两个字,更清楚,就是:深处,藏识心海的深处。

外面境界无明之风,因为能所不断,就会鼓动飘荡藏识心海深处,种子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

接下来,识浪不断,便次第生起,令七识之浪,这前七识所,能缘不断,就会制造大浪,八识是海啊,不断,当然就是一直生起。

整句贯串起来,就是说:万法,有时候顿现,有时候是渐生,

大慧,例如依四缘所生起的眼识,世间一切法,譬如说六根,小至微尘,就是器世界依报最小的单位,乃至小至正报根身的毛孔,俱生,一时顿现,俱生。

但是,也有随次第,依境界、因缘而生的,亦复如是,有的顿现,有的次第而生,一下子俱生,一下子渐生,两种都有。

接下来,又是另外一种比喻,譬如明镜显众色像,一时顿现,

大慧,也有渐生的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面的境界,无明之风,鼓动飘荡藏识的心海,而这个藏识的深处,就起了这个大浪,令七识之浪起来而不断,前浪又推后浪,这个就是渐次而生,

这万法,统归一句,万法,有时候顿现,有时候渐生。

【注释】

【“诸根”:】是【指六根。】

【“微尘”:指器世界,亦即】(也就是)【依报。】

【“毛孔”:代表众生之】(的)【根身,亦即】(也就是)【众生世间,是为正报。】

【“俱生,随次境界生”:“俱生”,就是一时俱生,也就是顿生,无分前后,如镜现像,一时俱现。

“随次境界生”,为“随次”第、依“境界”因缘而“生”,亦即】(也就)【是渐生,如风吹海水,前波起、后浪随,依次渐生。

此谓诸识之生起,有一时顿起的,也有依次渐生的两种。】

【“譬如明镜现众色像”:这是比喻识之生起,有顿生的,如镜对形,妍媸好丑,】妍,就是美,媸,就是容貌丑陋,这个妍媸好丑,【一时顿现。】

【“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这是比喻有些识之生起,是依境界因缘会合的先后,次第而起,如境界风鼓动藏海,令识浪一个接一个不断生起。】

    3-2 在座诸位,你一定要做一下克制的功夫,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要这样子自我观照,自我解读,啊,我又受到境界无明的风吹动了,我现在里面,心难受,难过,这个是识心在作用了,识心在作用就是贼在作用了,本性在作用,就是主人在作用,主人在作用就是贼莫可奈何。

【义贯】

【“大慧”譬“如眼识”之生起,是依如上所说之四种因缘,其他诸识之生起,亦复如是。

世间“一切”法,如众生之正报“诸根”、以及依报、小至“微尘”乃至正报中小如“毛孔“等这一切法的生起,

有一时“俱生“的,也有“随次”第依“境界”因缘和合之先后,而渐次“生”起的,也是这个道理(“亦复如是”):

“譬如明镜”于对境显“现众色像”】的【时】候【,便是一切一时顿现;

“大慧,”又譬“如猛风吹大海水”,使波浪于海中一波接一波地次第生起一样,“外”在“境界”之“风,飘荡”藏识之“心海”,令七“识”之“浪”,“不断”地次第生起,也是这样。】

所以,在座诸位,你一定要做一下克制的功夫,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要这样子自我观照,自我解读,

啊,我又受到境界无明的风吹动了,我现在里面,心难受,难过,这个是识心在作用了,识心在作用就是贼在作用了,本性在作用,就是主人在作用,主人在作用就是贼莫可奈何。

主、客二观,主、客,要弄清楚,真如本性,是主人啊,外来的情绪,这是客人啦,

那你就告诉自己,这些心情不好的,只是来作客的,我的主人,其实是充满喜悦的,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主人。

这些心情不好的,所有的无明、执着、分别、颠倒,情绪上的东西,统统是来作客的,诸位,来作客的,终将要离开。

你有没有去注意,一个旅社啊,就把人家整个旅社一直住下来啊,哪有这样子的,

你出国旅游,去住一下旅社,因为你是作客的嘛!住了一天、两天、三天,那你就要搬离那个旅社,

也是,我们现在也是,主人不搬迁的,真如本性不搬迁的,这些情绪的东西,有一天,会搬迁的。

那么我们现在,没办法的,就像,要用哲学家那句话啦,把最困难的东西,就交给时间,把最困难处理的,就交给时间,不要处理它,这个就是一种办法。

现在,你所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这么样坚持,吵吵闹闹,没办法处理,就把最难处理的,就交给时间,所以这个也是一种方便的解脱法,

把最困难的,最痛苦的事情,最不能解决,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交给时间,反而是一种解决之道。

你硬要,现在的时间,因缘不具足,硬要解决这一件事情,那么,会搞得更严重,更痛苦,甚至会逼死人啦。

所以世法,出世法呢,它是本来无二法,也就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并没有两种法,

世间法,要用知识跟智慧,出世间法,也要用知识,还有智慧,要有靠经验Experience,就是经验第一义谛。

所以,修行人吃得越苦越好,人家越侮辱你,那么,你就越能够成长,

像我们一出生,就生长在那种家庭,生长在那种痛苦的家庭,就是一直找不到目标方向,

欸,受那个苦也很好,捡破烂啊,去菜市场捡菜,被诬赖说:我们是小偷,我们也是,那时候,小孩子也会哭啊,

可是这个,慢慢、慢慢地,心智就成长,到大一的时候,我追求的是佛法了,

因为这个世间很苦啦,就是因为在大学前面,所遭受的这个病苦啊,逆境啊,还有就是单亲的家庭啊,就很多,哇!挫折,在找生命的根源,问题,痛苦的根源,这出在哪里,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痛苦越深刻,只要能够听到佛法,他反而更容易成长,

更糟糕,譬如说:像这个温室里面的小花,这温室里面的小花,就像我们那个同学啊,来学佛,人生有八苦,有三苦、有八苦,苦苦、坏苦、行苦,就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

我跟那个同学讲,他成功中学毕业的,我就跟他讲,你来学佛,

他说:我没有感觉啊,为什么我都没有感觉,这个世间很苦,我觉得这个世间,有某些东西还是很快乐啊,譬如说:唱唱歌啊,看看电影啊,写写作,踏踏青,烤烤番薯、烤烤肉啊,我觉得这个很好啊,我不感觉它很苦,

欸,我们两个的觉受、感受,就差这么多。

我说:哎呀,今天啊,某某教授要来,要来佛学讲座,我们去听,

你们要做佛祖的,你们自己去,我们要六道轮回,我们不要去,他是跟你摆明态度,我就是不听经,不闻法,善根就完全不一样。

那师父一听到这个佛法,这是我生命要追求的,当我见到了真理的曙光,我绝对不罢手。就跟我小时候,那种坚韧不拔的个性是一样的,坚忍个性是一样的。

因此,每一个人的果报不一样,因缘也不一样,所以,善根也不一样,因此,也没办法一概而论。

那么,你现在如果说:听到了佛法,应当学习控制自己,英文叫做Control your mind,你要控制一下你的心,你要学习控制一下,做自己的主人,要不然修行干什么?

如果那个外来的境界,一下子,就让你动荡不定了,烦恼就生起,那你离修行成道,还太遥远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嗯,慢慢地学放下,放下,你有你的因缘,妈妈、爸爸有爸爸的因缘,阿公有阿公的因缘,看谁懂得珍惜。

所以,师父从大一到现在,四十年了,从二十岁左右,到现在四十年了,精进不退啰,从来没有打退堂鼓的啦,欸,从来也没有后悔过,

说:师父,那你出家以来有没有后悔过,我唯一的后悔就是出家太慢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173:【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大慧。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当知是意识因。】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是七转识,还有前五识,还有第六意识,怎么生起的,怎么互为因缘的,因所作相,就是藏识为因,这个因,所以我说,楞枷经它太难,它,字实在是太少,少到你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因所作相。异不异。合业生相。深入计著。不能了知色等自性。故五识身转。大慧。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当知是意识因。】

   4-1 藏识与七转识的关系,它,你讲一,是不对的,讲异,也不对的,是非一,还有非异的关系。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是七转识,还有前五识,还有第六意识,怎么生起的,怎么互为因缘的,因所作相,就是藏识为因,这个因,

所以我说,楞枷经它太难,它,字实在是太少,少到你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因,就是藏识为因,所作业之相而生起七转识,你看,因所作相,这有谁能够看得懂呢?这谁看得懂呢?它这很难,就是因为它太简略,简略到你无法连接上来,

藏识为因,所作业之相,因为动念,而生起的七转识,怎么样,这两种关系。

“异不异”,就是藏识跟前七识的关系,是非一、非异,“异”就是非一;“不异”,就是非异,“不异”就是同,“异”当然就是不一了,就是非一了,“不异”当然就是非异了,就是同了。

就是藏识与七转识的关系,它,你讲一,是不对的,讲异,也不对的,是非一,还有非异的关系,

“合业生相”,这个七转识又合业,什么业?就是藏识的业,藏识的业就是无明业相、转相、生相,叫做藏识的业,藏识的三细相:业相、转相、生相。

所以,七转识又合了藏识的三细的业相、转相、生相,就让众生更加搞不清楚。

生相,就是现相;业,就是业相;所以合业就是藏识的业相、转相、生相。业就是后面加一个相,就更清楚了,合业相还有生相,就是合和了。

七转识又合藏识的业相、转相、生相,它这里只举两个业相,还有生相,就是三细的意思,

众生对这个藏识搞不清楚,这个七转识一起来,又合着三细相,更令众生一辈子搞不来,更弄不清楚,

所以怎么样?深入计着,这一点可是很重要的,令众生更加地深入计着七识为实有,就是我这颗执着心是实实在在的,我这颗分别的识心,是实实在在的,是牢不可破的,不知道乃是唯心现量,妄动不已啊!

所以,所有的执着,没有任何的意义,所有的分别,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所有的颠倒见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在座诸位,人的生命活多久,你尽量照顾它,活多久就算多久,有时候,你也改变不了它,

譬如说,你有先天性的体质,有癌症的传承,那你时间到,你就会,就有癌症的产生,

那么,在医学上来讲,癌症的产生,他说,有种种的关系,原因不明。也有因为饮食,而引起癌症,饮食啊!也有因为呢?水质啊,产生癌症的;也有因为心情压力而产生癌症的,

所以我认为听闻到正法,还是比较重要,关于寿命的长短,那你只能尽量地去照顾它,多活一点的时间,喔,多做一些福报,修一些善。

所以,深入计着,前面搞不清楚了,七转识又跟前面的三细,搞在、搅和在一起,令众生更深入计着,难以自拔,

所以,你就知道,当一个人,不管他是善良的人,或者,只要它不学佛的人,乃至于说他是一个大善良的人。

他多多少少都一定有某一个角度是很执着的,尤其是重视自己的名啊,或者是自尊心,

因此,你想要去度众生,师父告诉你,第一个,你一定要尊重对方的自尊,否则你度不了他。

你一定要先照顾对方的自尊心,说,我讲了话出去,会不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

因为人的根深蒂固是很严重的,你想度他,你每天都臭他,对不对?漏他的气(台语:使人没面子)他怎么会跟你走呢?是不是?

人的执着,深入计着,这种我执、我见是很可怕的,

所以,要潜移默化,要从本身做起,你要度你老公,你,做一个好老婆,你要度你的老公,做一个好老婆,要度你老公,从你本身做起,你要度你的老婆,你要做一个好老公的话,自己本身好好地做起,为什么?

因为,第一个人深入计着,如果你重新彻底改变了,她就说,嗯,你学佛真的改变了,我以前看你每天念,一直念,一直念啊,足足地念啊,碎碎念啊(台语:唠叨),咦,现在没有了,女人都没有这么会念我啊,你这男人这么会念啊,你是男人中的女人啊,你是不是有生理期啊,

有一种男人,他一直念,足足地念啊,好像有生理期一样的,一直碎碎念、碎碎念,比女人更严重喔,这样地念不停啰,

所以,这个改了,改变了,喔,作为你老婆,我这个老公,学佛以后真的不一样了,她受你感动,你一句话都不用讲,她就受你感动了,是不是啊,

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不能了知色等六尘的自性,后面补两个字:本空,不能知道万法的六尘、自性本空,不知道这个道理,也就是从来没有听过万法皆空的真理。

“故五识身转”,所以,五识的前面补一个字:前五识,身转,是什么?不是身体转喔,这个身,是指众多的意思,五蕴身:色、受、想、行、识嘛!

一、叫做单,二,叫做双,对不对?三,叫做众。对不对?叫做众,四,叫做多。所以我们讲,身转是指众多,因为是五识,

所以,前五识身转,转,就是转生就是生起,由于我们不能了知六尘都是自心所现,执以为实,所以,更加于自心所现的六尘相上,种种的分别计着,所以,有前五识生起,前五识生起。

“大慧,即彼五识身俱,”“俱”就是同时,因差别,就是了别种种之相,因为了别,深度地分析差别种种的相,叫做分段相知,就是分段。

“相”就是五尘之相,而起觉知之心,分段相知就是:“段”就是分析,分段,就是分析,分析五尘之相;“知”就是而起觉知之心,是指第六意识,分析五尘之相,觉知之心,这是第六意识生起,

前面讲,八识跟七识的关系,后面讲,前五识的生起,这一段是讲,第六意识的生起。

当知是意识因,注意,要补上去,当知前五识是第六意识生起之因,这个你怎么看都看不懂啊,当知是意识因,谁看得懂啊?“当知”后面补上三个字:当知前五识是第六意识生起之因,也就是前五识,看,起这个执取,第六意识立刻就分析、分别。

整段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藏识为因,所作业之相,因为妄动,所作业之相,生起了七转识,

而这个藏识跟七转识的关系,是什么呢?它是非一,如果是一,是不对,异,也是不对,

所以,七转识,又和合了无明的业相、转相和生相,这个业,就是业相。它中间跳过去一个:转相,和合了业相、转相、生相,更令众生搞不清楚,

令众生更深入计着七识为实有,不知道七识乃是唯心所现,不能了知色等六尘自性本来就空,

所以前五识,众多之识转而生起,“转”就是转生,就是生起,

由于不能了知六尘皆是自心所现,执以为实,更加于自心所现的六尘的相上,种种分别计着。

所以,有前五识的生起,所以说,大慧,即彼五识身俱,“俱”就是同时生起。

接下来,因为,有了别种种差别之相,分析种种五尘之相,觉知之心,这个是指第六意识的生起,

当知前五识是第六意识生起之因,也就是,见一切境界,由前五识,接下来,才有第六意识,第一念跟第二念,所以前五识生起是第六意识生起之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4-2 在座诸位喔,没有一位大哲学家,没有一个世间的圣人,能够把人生跟宇宙,描绘到淋漓尽致,究竟的根源,唯佛一人。我们今天,是多么地幸运,来推崇佛,来礼拜来顶礼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就是人生宇宙,没有一件事情让他迷惑

【注释】

【“因所作相”:“因”,是以藏识为因,由其“所作”业之“相”,而生】起【七转识。】

【“异不异”:即】(就是)【非一非异,】这【是指藏识与转识非一非异:】转识,就是七转识,补上一个七字,“藏识与七转识,非一非异”,【“非一”,因七转识实与藏识不同;“非异”,因转识与藏识为同一真如体上所现起】(显现的)【。】

【“合业生相,深入计著”:“合”,是和合,“业”】就是【是藏识三细中的业相,“生相”是藏识三细中的现相。

这句】话【是说:本来藏识与七转识,非一非异,凡夫就已经搞不清楚方向了,再加上藏识的业相与现相相合,则更加弄不清楚,因此更加执妄为真,而“深入计著”七识为实有,不知乃唯心所现。】

所以,在座诸位喔,没有一位大哲学家,没有一个世间的圣人,能够把人生跟宇宙,描绘到淋漓尽致,究竟的根源,唯佛一人,

我们今天,是多么地幸运,来推崇佛,来礼拜来顶礼无上的正等正觉,无上,就是人生宇宙,没有一件事情让他迷惑,你看任何的哪一本哲学,拿出来,看看他对生命的起源,解释看看,到最后,就是不了了之,盘古开天辟地啊!

再来,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上帝从哪来,也说不清楚啊!对不对?

那哲学家,你有看过哪一个哲学家,把人生和宇宙,如此地解释啊!就是佛洛伊德,讲到潜意识,他也没办法,解释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究竟之处啊!也没办法,

所以,你再找啊,《易经》它能不能究竟解释,这八卦的东西,能不能究竟解释相生相克的道理,能不能解释究竟的真理,没办法啊!

老子道德经能不能解释究竟的生命的起源,究竟的真理是什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没办法,老子无为而治,道德经啊!

儒家,对不对?它讲五伦纲常,父母、兄弟、君臣、朋友,有没有办法解释生命的起源?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生,都不知道,怎么知道死后哪里去啊!未知生,焉知死,也没办法解决啊,所有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在找生命当中究竟的真理,

再下来,就是佛找到了,就找到了,但是因为它很难,它很深,这个叫做“经验的第一义谛”,它非常的困难,它需要时间,它需要熏习,熏陶,

今天来听,这个名相,有一点概念,十年前的名相听了以后,今天突然来上这个楞伽经,哇,充满了喜悦,

那是因为,你累积了十年,在经典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根熟的众生,根器成熟的众生,他听到这个楞伽经,那种喜悦,不可言喻,就比你拿一千万、一亿来给他,他更欢喜。这个就是我要找的,

我自己看那一本,请回去,变成大藏经,人家是大藏经,他是拿回去藏起来,拿回去藏起来,不看叫做大藏经。拿回去看,有看的,叫做大藏经,他就看不懂啊,看,翻开像无字天书一样,哇,这个谁看得懂,看不懂,对不对?

这个你以为你这个注解,你这样,师父啊,我自己看注解,你真有这么行吗?这个注解,你自己看得懂吗?难,对不对?当然也有人看得懂啦!是不是?也不能说完全看不懂,也有根器利的人有办法,是不是?所以,这个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接下来,所以本来藏识与七转识非一非异,凡夫就已经分不清楚了,

再加上,藏识与业相与现相和合、相合,就更加弄不清楚了,因此更加执妄为真了,

你就知道,所有的众生过着痛苦的日子了,执妄为真,而深入计着七识为实有,不知乃唯心所现,

说:有的人,一听到世界末日,哇,就深入计着,准备什么,很多人听到这个世界末日,也是最近电视常常在看的世界末日嘛!他就准备了很多的食物、粮食,储存了种种的水。

在座诸位,真的世界末日来,储存那些,没有用的啊,你有没有看过那个科学,Scienist 那个影片,他说,那个四十公里吧!四十,长、宽、高立体的,一种四十公里的岩石撞到地球,那多严重,你知道吗?温度立刻提高上升到三百七十五度到四百度,

那你三百七十几度,你到梨山、阿里山、大禹岭、拉拉山……不然,你要躲到哪里去,这个地球上升到将近四百度,撞击的时候,你要躲到哪里去,地下室?你准备那些食物做什么?

所以,撞击的时候,你不需要准备食物,没有撞击的时候,你也不需要准备食物,没有撞击,就没事了啊!这个就是理性的判断,不是说,你今天筹备了很多的食物,你就可以躲过这一劫了,真正来的时候,没有用的啊!对不对?

喔!到埔里,搞几个货柜,真的很好笑,真的撞击地球了,你怎么有办法啊!碎为微尘啊!那个没有办法的,这个就是用智慧来判断的喔!

【“不能了知色等自性”:即】(就是)【“不能了知色等”六尘,实为自心体上所现起之相,其“自性”本空。】

【“故五识身转”:“身”,是聚集,或】者是【多数之意。“转”,是生。由于不能了知六尘皆自心所现,执以为实,更加于此自心所现之六尘相上,种种分别计著,故有前五识生起。】

【“即彼五识身俱,因差别、分段相知”:“俱”是同时。“差别”,即】(就是)【了别。“分段”,即】(就是)【分析。“相”】是【指五尘之相。“知”,为觉知。

谓】(意思是说)【:就在几乎是前五识生起的同时,由于了别、分析五尘之相状,因而产生觉知,这个觉知,就是第六识生起之因。】

所以,有一句话说:生命是一种错觉,就是这个意思,种种的执着、分析,妄知妄觉,所以,生命它是一种错觉,

【〔因为前五识,在初念缘外境时,只有现量,后随念分别,由于起第二念再缘此境】的【时】候【,内(就是内五识)与分别意识同缘,所以有比量分别计度。】

比量就是看到了,然后再去推论,叫做用比量,分别计度,不是现量。眼,看的是实境,而第六意识呢?它是一种比量,

【这分别计度,就成了第六意识的相状。所以,前五识是第六识生起之因。〕】

简单讲,前五识缘现量之念,第六意识是第二念生起分别之念,不太一样,但是,几乎同时,说明有前后,在念头,几乎是同时。

但是,说明一定要是前五识缘现量之念是第一念,后第六意识生起、分析,分别种种的差别,这是第二念生起分别之念,解说要用前后,了知它的次第。但是,说那个时间几乎快到零点几秒。

    4-3 这个深入计着,是难以自拔,难以自拔。所以你要教化一个人,要顾及到这四个字的问题,就是说他能接受的程度多少,要慢慢地潜移,慢慢地转化,不能太急躁,太急躁会造成悲剧喔!

【义贯】

【以藏识为“因”由其“所作”业之“相,而生七转识,

此七转识与藏识乃非一非异(“异不异”),

如此,七识更与藏识之“业”相及现相(“生相”)相和“合”,故】

(所以)【令凡夫愈迷妄识,】凡夫更加地迷于妄识,

【而以七识为真,转更于七识中“深入计著”】这个深入计着,是难以自拔,难以自拔。

所以你要教化一个人,要顾及到这四个字的问题,就是说他能接受的程度多少,要慢慢地潜移,慢慢地转化,不能太急躁,太急躁会造成悲剧喔!

【七识之相为我我所,而“不能了知”自身所现之“色等”六尘之“自性”本空,即执为实有,

“故”反击心海,】就反过来,击这个心海。【起五识波浪,而有前“五识”生。

“大慧,”就在那前“五识”现起的同时,便“因”了别、分析五尘之“相”,而产生觉“知”,“当知”这个觉知便“是”第六“意识”生起之“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174:【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这一段是说明,因为不知不觉而生起的前七转识,前五识怎么产生的,第六意识又怎么产生的,这一段就是在讲这个。

【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

   5-1 前七识一生起来就各各起滔天大浪,破坏了心海寂静不生之相,我们的心海:真如其实是无相的。我们的心海其实是无相。

这楞伽经不论怎么去看,都看不懂啦!这就是难就难在这个地方,翻译得太简略了,

这一段是说明:因不觉而生起前七转识,这前五识,第六意识。

解释一下:“彼身转”:“身”是指众多的意思,就是七转识啦!彼七转识众多之识生起!

简单讲,彼诸识,彼众多七转识生起彼不作是念,就是不能觉知,不能自觉,七转识不能觉知。不能自觉、自知。

说:我辗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着转。说:我等诸识啊!我七识啊,在转来转去,互相为因。辗转,相就是互相。相因就是互相为因。你作我的因,我作你的因。

就是我等诸识,七转识辗转互相为因,且于,而且在自心现外在之种种境界上,怎么样?妄想分别计着转,“转”就是生起,所以在这里“转”就是指生起。

说:我等诸识,我等七转识。怎么样?辗转互相为因而生起,而且自心所现的外在的种种境界上,有种种妄想分别计着而生起的,

而彼各各坏相俱转,而彼七转识,七识呢?前七识,诸识各各坏,是这什么意思?这里坏,跟前面讲的坏又完全不一样。

就是,这里的“坏”,是彻底的坏,坏到底,就破坏了心海寂静不生之相,破坏了我们寂静之相,就是因为一直动念,起滔天的大浪。

一直执着、一直内心起。现在讲的,就是几乎逼疯了!情绪完全失控,不稳啊!

所以,每一个人都带着一些疯,疯狂之性啊!不要给他拿起来,拿起来喔!你就知道死活了,就是不要让它发作起来,

你如果让它发作起来,你看,她美美的、美美的喔!嗯,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远远地看,美美的就好,不要太过靠近,如果让她发作起来,拿起来,阿弥陀佛!你想像不到的凶狠喔!真的喔!

这坏就是破坏了心海寂静不生之相!“俱转”就是七转识。一时、同时生起叫做俱转。同时七转识一时俱转起。

接下来咧!“分别”分别什么,分别自心所现的六尘境界,就是前五识生起了,前五识才分别自心所现的。依报,六尘境界啊!而生前五识,所以分别自心所现的六尘,这个是前五识生起之因,然后分别境界。

然后后面补几个字你才看得懂。而生前五识,前五识就是这样出来、产生的,而生前五识,分别自心所现的六尘境界,前五识就生起。

所以,这个分别境界怎么样?而生前五识,那补上去,就完全看得懂了,而生前五识。

接下来,这第六意识怎么生起的呢?第六意识就是分别,“怎么样”分别,为什么只有分别,还要加以分析,欸!分别还必须加以分析,第六意识生起之因。就是分别、分段然后加以分析,有种种的差别。

“谓彼转”什么叫谓彼转?这就是七转识相因转生的情形,叫做谓彼转。它这个字,简单到不知道它在讲什么!谓彼转这个就是七转识相互为因、转生的情形,就是这个意思。

你看,这谓彼转这三个字喔!这样涵义就很深了,这就是七转识,七识相因转生的互相为因的情形。

那整句把它贯串一下,先念一下经文:彼身转,彼不作是念,‘我辗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讲着转。’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

这一段是说明,因为不知不觉而生起的前七转识,前五识怎么产生的,第六意识又怎么产生的,这一段就是在讲这个。

“彼身转”,彼众多的七转识生起,这诸识的生起,自己不能觉知,不能自觉。

彼不作是念,他们没有办法觉知,没有办法觉悟而自己做这样的觉察、观察,而这样说而我等,就是我,就是我等诸识,就是我们这七识辗转互相为因,

他们不作是念就是没有觉悟、觉察的心,这七识根本不作是念,

说:我等诸识能够互相为因,而且于自心所现的外在的种种境界上,妄想、分别、计着而生起的。

简单讲:识因境有,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就是在讲能所不断的识心分别与境的互相为因。

而彼,彼是指七识,而彼七识。前七识一生起来就各各起滔天大浪,破坏了心海寂静不生之相,我们的心海:真如其实是无相的。我们的心海其实是无相。

为什么叫你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诸位,离一切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为什么?一切相都离。则彼前七诸识各各生起滔天大浪,破坏了心海寂静之相,七转识有时候一时俱转、俱起。

接下来,分别境界而生起前五识,分别什么境界呢?因为分别自心所现的六尘境界,而前五识就生起,所以分别境界而生起前五识。

第六意识怎么产生的呢?分别同时加以分析,这个分段就是同时加以分析,分段同时加以分析,第六意识生起种种的差别相。谓彼转,这就是七转识相因转生的情形。

   5-2 一切的过咎就是在无明,无明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智慧,人生宇宙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无明,无明怎么来,就是因为没智慧。所以我们多学习,就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心智,本心的真智。因此学习变成一个重要的课题。


【注释】

【“彼身转”:“彼身”,是彼诸识身,“身”是多数义。此】(这是)【指前七识。“转”,为生起。】

【“彼不作是念”:谓彼诸识生起】的【时候,乃】是【由不觉心现而起,故】(所以)【“不作是念”。

又,彼等诸识因无自性,故】(所以)【不能作是念。

所谓不能作是念,即】(就)【是不能觉知,或不能如是自觉。

(退一步说,诸识若能如是自觉,则无诸识生起矣!以诸识皆是依无明不觉心现故。)】

所以一切的过咎就是在无明,无明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智慧,人生宇宙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无明,

无明怎么来,就是因为没智慧,愚痴、愚痴。愚痴就是没智慧,没智慧就是无明。

所以我们多学习,就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心智,本心的真智。因此学习变成一个重要的课题。

所以在座诸位,辛苦坐在这里,一定是功不唐捐。因为法身慧命是累积种种的经验第一义谛而来的,

今天虽然就算没有办法大悟,可是这个善根一种下去,慢慢地累积起来。

十年前听经,你看六祖坛经,有时候你看不来,十年前,十年后的今天,不但六祖坛经看得懂。哎呀!充满了法喜,而且楞伽经也听得充满了法喜,叫你讲,你是讲不来的啦!

师父问!你听得懂吗?听得懂!但是叫你讲,可能没办法。我就听得很法喜,但是我就是讲不来啦!差不多都是停留在这个阶段喔!

【“我展转相因,自心现妄想计著转”:这是诸识所不能作之念(亦即】(也就是)【,所不能自觉知者)。

“我”,是我等,指诸识自身。谓:“我”等诸识,是由于“展转”互“相”为“因”,且于“自心”所“现”之种种境界上,“妄想”分别“计著”而生起。诸识是没有这样自觉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5-19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5-3 谁在伤害谁,是你自己喔!从唯识的角度,从楞伽经究竟的角度,是你,因为没有般若的智慧,是你在伤害你自己喔!这句话可是重点喔!师父再重复讲一句话:你的敌人不在外面,在你的内心深处!

【“而彼各各坏相俱转”:“彼”,】就【是指七识。“坏相”,是破坏了真如寂静不生、】

所以,谁在伤害谁,是你自己喔!从唯识的角度,从楞伽经究竟的角度,是你,因为没有般若的智慧,是你在伤害你自己喔!

这句话可是重点喔!我们考大学要考到重点喔!对不对?台湾说名校,大陆说重点,就是这个重点。

所以师父再重复讲一句话:你的敌人不在外面,在你的内心深处!

就是这个,破坏你真如寂静不生的是因为那一颗无明没有智慧的心,

虽然说也有外境来干扰你,但是如果有你清净无染之心,开采了真如本性,这些完全失去作用,你的心依然如如不动。

所以,我们最大的敌人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不在外面,就是那一念卡住了,知见卡死了,所以,就是解不开。

任何一个人,没有听到佛法的人,他这一辈子的生命,绝对解不开,愈来就愈痛苦,搞到后来叫做精神病;要不然就是忧郁症;要不然就是跳楼。尤其现在这个科技文明的时代,那更多的人自杀,更多的人自杀啊!很可惜!慢了一步听了佛法,要听了佛法他这个事情不会去做的,

这个坏相是破坏了真如寂静不生,【清净无染之相。

“俱”,】就【是同时,谓七识同时转起。

此谓,因为诸识无如是之自觉力(觉知一切皆唯自心所现,本无可缘、可取的外境界相),】

所以生命是一种错觉,你一直追求你就是愈痛苦。

因此生活愈平实、平淡、平凡的人,他愈接近真理,生活愈平淡的人,他就愈接近真理,淡味里面有真理,平凡里面有真理,

一切众生都把自己搞得很累,也很辛苦,同样吃了那一碗饭,睡了那个床铺。

但是有的人睡得很安稳!平凡的人平实、平淡、平凡的人睡得很安稳!

可是那个事业搞得很大的人,就会很辛苦,事大、业就大,企图心大,对不对?烦恼就大,企图心大,烦恼就大;

事大,业就大,业大,事情就很大,哎呀!这实在是真的啊!讲来讲去,真的是有道理,真的,

所以说我是一个小公务人员,哎呀!那恭喜你了。你看,对不对?这个去上上班,反正领导怎么的,我们主管这么讲的,我照着把它搞好就好了,对不对?公务人员生活多单纯啊!

学佛以后,我也不想说升迁得多快,我这样夫妻俩都是公务人员,领了一份薪水不错了。

【因而妄想执取,而起诸识浪,故破“坏”了心海平静无波、寂静不生之“相”,于是七识一时俱起。】

    5-4 诸位,记得生命的影子就是欲望,就是追求,追求欲望就是追求生命当中的影子,我们没有得真如的本性。所以,我们在追求的都是生命当中的影子。

【“分别境界,分段差别,谓彼转”:

“分别境界”指前五识生起之因。

“分段差别”,】这【是指第六意识生起之因。

谓七转识生起后,又更于自心所现之境界加以分别,而生起前五识,

接着第二念又再于此等境界上更加微细地判别,而生出第六意识,

这就是彼等诸识生起的现象。“这等于是一个影子生另外一个影子,影中生影,展转不息。”】

所以我们的痛苦是一连串的,你只要不觉悟,你的痛苦就是一连串的,像葡萄一样,像葡萄一串的。

生命要生存很残酷的,我随便举个例子。有一个母亲,单亲家庭,很不容易养了这个一个女儿,高职毕业,

这个高职毕业,因为懂了一些皮毛的电脑、网路,可是现在的网络工程师太多了,对不对?Cinoytetr,这电脑的工程师很多,要跟人家拚,一较长短,也没办法。

可是呢?那我要赚什么钱呢?家庭从小就是跟我们差不多,很苦的,这是真实的故事,

这个女儿就跟妈妈讲了说:我这个脸蛋身材还行,我去做这个一些Model,平面的Model,喔!结果照了几张相,她妈妈骂昏头了。你看这个统统被看光光了,穿得这么少这样子。

她说:妈,你不懂,现在这个叫做艺术,现在这个艺术,二十一世纪,妈妈你那个头脑是几十年前的,现在的年轻人啊!对不对?我不偷、不抢、不杀,我靠自己的能力赚钱,有什么不对?

她妈妈说:哎呀!这个艺术跟色情很难分别,这个最好不要嘛!对不对?她妈妈因为家里也穷,

后来呢,怎么样?这个妄想愈来愈多,这女孩子就我这个脸庞。欸!她脸庞不错,身材也很好,后来就做平面Model,Model以后,后来就做Show hirl,欸!Show girl你知道吗?就赚一些钱,后来也满有一些成就的啦!成就啦!

后来她妈妈,因为很穷,女儿有一点少许的成就,当然不是像志玲姊姊这样成就,没办法啦!有一点小小名气。

可是,这中间过程还是很复杂,对不对?人家问:你这叫什名字啊?她说:我叫宫泽不理会啊!奇怪,日本有宫泽理惠,为什么叫你叫宫泽不理会?我叫不理会别人的看法,我的名字叫不理会,我才不管其他的,我靠我自己赚钱。我叫宫泽不理会,这样的名字还挺可爱的喔!

她妈妈后来在菜市场买菜,人家看到了Model,平面媒体穿得很少。人家问她说:哎呀!你为什么让你女儿从事这种?

妈妈说:哎呀!我告诉她这个是不好的啊!我女儿就说:这是艺术啊!我们家也就:哎呀,不晓得,反正我也搞不清楚,

妈妈一方面是喜悦,一方面是难过。喜悦的就是说我们日子终于过得很不错了,难过的就是说:哎呀!邻居隔壁的指指点点对不对?我们靠这个:女儿靠这个牺牲来过日子。

所以,这个就变成妄想、分别、颠倒。到底现在来讲,已经分不清楚了,对不对?分不清楚了!

像我们到韩国去比赛,喔!打这个电玩,咦,打到冠军,每天都打打打……一直打这个电玩,打到冠军。你说:打这个电玩啊没出路,咦?也有冠军的时刻,还领奖金咧!欸!这个世间很难讲的。是不是?

但是呢,终究是生命的影子。诸位,记得生命的影子就是欲望,就是追求,追求欲望就是追求生命当中的影子,我们没有得真如的本性。所以,我们在追求的都是生命当中的影子,

可是你不过这个现实的生活,对不对?你不过这个现实的生活,你又没钱,要不然谁拿钱给你建筑啊!那像我们建这个讲堂,那我们不吃一点苦,谁给你钱啊!要靠这个护法,当然要靠师父自己起来打拼嘛!
所以,生存其实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活不下去的时候,没有勇气的人,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人,就去自杀。所以现在的自杀很多喔!

所以电视现在广告,广告一直出来啊!你们有没有在看这个广告,这个广告一直出来,就是说:孩子有生存的权利,希望大人尊重生命。意思就是不要带着他们去死啦!

孩子,有个老师出了一个题目,你最怕的一件事。这老师出了这个题目,所有的学生百分之七十,我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死。我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带我去自杀,你看看现在多悲哀啊!是不是?好!

   5-5 喜悦是生命的本质。没有喜悦心就没有安详,没有安详,幸福就无从建立,所以你要建立幸福的人生观,要先心要有安详,要想安详,必须懂得平静无波,寂静无生的道理,了万法毕竟空寂。所以这个世间只有佛法,能究竟解决生命的迷茫,这一点都不虚假,确实就是如此。

【义贯】

【“彼”七识生起之时,不能有如是自觉力,而这样想(“作是念”):

‘“我”等诸识实是由于“展转”互“相”为“因”,且于“自心”所“现”之境界上,种种“妄想”分别“计著”,因而生起。’

由于彼等七识不能如是觉知,因“而彼”七识便“各各”都破“坏”了心海平静无波、寂静无生之“相”,】

所以师父那天讲,喜悦是生命的本质,是不是?生命如果没有喜悦,没有安详,幸福就无从建立,

前几次,师父在上课当中就讲了这一句话:喜悦是生命的本质。没有喜悦心就没有安详,没有安详就没有喜悦。没有安详,幸福就无从建立,

所以你要建立幸福的人生观,要先心要有安详,要想安详,必须懂得平静无波,寂静无生的道理,了万法毕竟空寂。

所以这个世间只有佛法,能究竟解决生命的迷茫,这一点都不虚假,确实就是如此。

【而起滔天大浪,七识一时俱起。七识起后,又更“分别”自心所现之六尘“境界”,而生前五识,

此时又更加于每一境界上,求其每一小段(“分段”)之微细“差别”,因而生起第六意识。这就是七识相因转生的情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