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苦、八正道、八圣道、三十七道品

(苦:梵语duh!kha 之意译。音译作豆佉、诺佉、纳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若心向着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乐;若心向着不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苦。清净论道谓,苦具有嫌恶(du)与空虚(kham!)二义,即嫌恶,及无‘常、乐、我、净’之空虚状态,称之为苦。在称‘苦、乐、舍(不苦不乐)’等三受之时,苦指身心所感之苦(广义),配列于五受、二十二根之苦,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狭义)与心感受之忧两类。‘一切行皆苦’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亦为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有多种,其大别如下:

(一)二苦,起自一己身心之苦,称为内苦;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二)三苦,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是为苦苦。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是为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是为行苦。以上三者相当于苦、乐、舍(不苦不乐)之顺序。数论外道举三苦为:依内苦、依外苦(恶贼等)、依天苦(天灾等)。 

(三)四苦,指生苦(以有生,故有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

(四)八苦,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五)十八苦,即老苦、死苦、忧苦、悲苦、苦苦、恼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无明苦、行苦、识苦、名色苦、六入苦、触苦、受苦、爱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合为十八苦。

(六)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嗔、痴等三种心苦,可为佛教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其中,临命终时,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称为风刀苦。

此外,诸经论所举苦的分类甚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有百十苦之说。[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二、佛地经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大智度论卷十九]——《佛学大辞典》

八正道:梵语a^rya^s!t!a^n%gika-ma^rga。八种求趣涅盘之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盘解脱之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法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之二边,趋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

(一)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别、正觉或谛念。即谓无欲觉、恚觉及害觉。

(三)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

(四)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离杀生、不与取等。

(五)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

(六)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谛法、谛治。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即谓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谛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成就初禅乃至四禅。

八圣道乃众生从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称;又如车轮之辐、毂、辋相互助车转动,故亦譬称八轮。又此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又作八游行、八由行。反之,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称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四谛论卷四、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佛学大辞典》

三十七道品:道品,为梵语bodhi-pa^ks!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处,又作四念住。(1)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2)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4)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断。(1)已生恶令永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3)念如意足,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定,是为定根。(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

(六)七觉分,又作七觉支、七觉意。(1)择法觉分,能拣择诸法之真伪。(2)精进觉分,修诸道法,无有间杂。(3)喜觉分,契悟真法,心得欢喜。(4)除觉分,能断除诸见烦恼。(5)舍觉分,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6)定觉分,能觉了所发之禅定。(7)念觉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道谛。(1)正见,能见真理。(2)正思惟,心无邪念。(3)正语,言无虚妄。(4)正业,住于清净善业。(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论卷二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佛学大辞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1-3 诸位!坏因果有多可怕!整部大藏经就讲两个字,就是讲:因果。整部大藏经就是讲两个字,就是讲:因果。

【注释】

【“若相续”:“相续”指因果相续。因一切因果法,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皆以相续而有,】

诸位!如果不相续,那么过去现在未来的业,便无法解说清楚,

如果不用业,那么我们为什么我们一出世,面貌也不一样,先天的资质也不一样,当然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就是我们由业来转世的正报依报,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才公平,并不是说上帝来安排,或者大梵天、大自在天来安排我们,都相续而有。

【若无相续,则因果断,】那么因果断,你就麻烦了,也就是你今天在台下听经闻法,那白白浪费了,因为你修再大的菩提因,因果断也没有菩提果,你做了再大的善事的这个因,将来也不会得善果,这因果就断了,【如是则无因果。

所以“相续”即代表一切因果法。在此,“相续”为总说外道所破坏之法,亦即坏因果,以下是别说。“若”为发语词。】

诸位!坏因果有多可怕!整部大藏经就讲两个字,就是讲:因果。整部大藏经就是讲两个字,就是讲:因果。

你打开《华严经》看看就知道,《华严经》整个打开来,这个《华严经》的表解,一打开全部都是因果……统统是因果的法则,所以因果是整部《大藏经》它的重点。

证得空性的人,因空、缘空、果空是指体性本空,不是说没有因果,没有因果那就坏了——我们今天再怎么用功,也是白白浪费了,没有任何的意义。

    1-4 业就是一种过火的惯性,以有惑业,所以有五阴生,因此你不必问别人,除了你父亲母亲,你这个增上缘最重要的还是你八识田中那些贪嗔痴无始来无明惑业的种子起现行,所以你才来转世投胎。

【“若事、若生、若有”:这三项是代表世间的因果法。“事”,是业,即是惑业。“生”,是五阴生,以有惑业,故有五阴生。】

诸位!这一句话叫做业感缘起,业就是一种过火的惯性,以有惑业,所以有五阴生,

因此你不必问别人,除了你父亲母亲,你这个增上缘最重要的还是你八识田中那些贪嗔痴无始来无明惑业的种子起现行,所以你才来转世投胎。

那转世投胎呢?正依二报都不一样。【“有”是诸有,即三有、或二十五有,】这以前我们在十四讲表都讲得很清楚。【以有五阴生,故有诸有生起。以上是世间因缘生灭法。】

   1-5 破坏了因果法,就是破坏了佛陀所讲的正理。这个有一句话讲得比较强烈一点,就是你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但是不能不相信因果,因为这是佛讲的。

【外道以执无因邪因,故世间之因果法皆悉破坏。】

破坏了因果法,就是破坏了佛陀所讲的正理。这个有一句话讲得比较强烈一点,就是你什么都可以不相信,但是不能不相信因果,因为这是佛讲的,

那么这一句话就抓到了修行的重点,简单讲就是你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面对你每天的三业,一不小心就坏了。

但有时候不是我们刻意去造的这个业,这个就不属于我们的因果法则。譬如说有的人要来参访文殊讲堂,师父刚好在接见一些大陆的信众。

如果有的人来到楼下想见师父的话,有时候真的没办法,分身乏术,那么工作人员并不是骗他哄他,也没有欺骗他,那么有时候,很难去做到很圆满,对方有时候也不是很高兴,那么我就跟工作人员讲,有时候这个不是你们的问题,

我曾经发了一个感慨,也就是说这些公关,实在比修行更难,我要修行,因为我经典看得来,我可以跑到阿里山去,或者是大禹岭,或者是拉拉山,去找一个海拔一两千公尺的地方,对不对?

只要身上准备一点钱,没有人打扰啊。早上起来听鸟叫声,晚上听蛙鸣,又没有人吵,你看!我都打点好,我后半辈子怎么过了,是不是?真是好啊,海拔一两千公尺,才十度啊。你看,

可是没办法啊,众生一直来……那么这个有时候不是我们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譬如说有的人来到这里,实在是来破坏的,像我们水陆大法会,人家拿那个大便去地下室男人厕所,用那个扫把,统统把你墙壁涂大便,三天。你有去伤害他吗?你有去告他吗?没有。文殊讲堂有去伤害哪一个人?没有。

男众厕所每天,连续三天都拿那个扫把涂大便黏在墙壁,那是蓄意的,蓄意的。我们修习圣道的人,那也就洗干净就好,洗干净就好。

你就知道,诸位!每一个人心不一样。有人敢做这种事情?有!就是有人敢做这种事情,这个是道场,宣扬佛陀究竟的真理,他来道场敢做这种事,那也没有办法。

因此很多的因果法,最主要是守住我们那颗心,其他很多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去决定的,所以这个世间有许多的无奈,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因果也就好,要求每一个人生活在我们的标准线上,那个会失望的,也会很痛苦的,我们也没有能耐与能力去改变别人,除非他愿意受我们的感化。

    1-6 这一点还是重复强调,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一个修行人一定要铭记在心,世间法态度决定一切,出世间法知见决定一切。

【“若涅槃、若道、若业、若果、若谛”:这是出世间的因果法。

“涅槃”,即灭,是四谛中的灭谛。以众生觉诸有轮回生死苦,故欲求涅槃,以灭此苦。

“道”,即道谛,因求涅槃,故修圣道。“业”,即是集谛,为苦生起之因;以修圣道故可断集。

“果”,即三界苦果,亦即苦谛。以断集故,因断则果灭,如是则三界之苦果寂灭。

“谛”,即圣谛,或一切佛所说之真理。凡此,皆因外道执有执无而落于断灭。】

【“破坏断灭论”:即外道于佛所说之涅槃、业、果、四谛、八道】就是八正道,【等因执有、执无而成破坏、断灭之邪论。】

【“以此现前不可得”:“以”,因也。“此”,指这一切世出世间的真理。“不可得”,指外道以执有无之恶见,令人于一切真理,现前无法证得。此句唐译作:“不得现法故。”】

【“及见始非分”:“始”,原始,即根本之义,指一切法之根本。“见”,为知见、证知之义。“非分”,非其分,即非执恶见者之分,】他们没有分,非执恶见外道有分,

【亦即:他们没分,无能力证知彻见一切法的根本,】唯佛一人,【因为其所执恶见障正知见的原故。

承上句,既然于一切法现前的因果都不能了知,哪里谈得到穷溯深究过去无量劫来的一切法的根本?这都是妄执恶见所造成的结果。】

那么由这一点还是重复强调,宁可百年不开悟,不可一日走错路,

一个修行人一定要铭记在心,世间法态度决定一切,出世间法知见决定一切,你有佛知有佛见,你方向正确,这样一路走下去,你所有的精进,就可以达到那个目的,那么一开始知见偏差,你越精进就偏得越可怕。

在座诸位!你越修行越没有包容的心,越修行越没有无相的体悟,越修行越没有无念的这个体证,那么你的贪嗔痴一样在你的内心里面回转,容不下别人一些意见看法跟你不一样的,那么就表示你不是佛的心,没有这个能耐契入佛的知见和正等正觉的心都没有,

这些恶知恶见是坏佛的正见,是非常可怕的,就像一棵树正在成长,怎么样呢?拿了一只锯子,把那棵菩提幼苗锯断,那你这一辈子没希望了,最难的就是你本身没有办法判断哪个是正见、哪个是邪见,因此,就必须多听经多闻法。

   1-7 为什么谤法列为最重的罪过?因为能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

为什么坏佛的正见是这么可怕呢?因为能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

今天有个e-mail来问师父:为什么谤法列为最重的罪过,法就是三藏,因为法是佛陀所讲的嘛。

法是佛陀所讲的,是人生宇宙的光明,明灯。人生如果失去了佛陀的正法,人生宇宙就会迷茫,完全没有人启动你的菩提自性。

那么谤佛、谤法、谤僧,让众生失去对佛法僧三宝失去信心,对《大藏经》、对法丧失信心,简单讲他的菩提种子,这棵菩提树就一定被砍断,

所以谤法会使人对三宝失去信心,因此他的罪非常非常地重,

你今天你家里很穷,去偷拿人家一点东西,我不是说可以(这样做),不要误会!偷拿人家东西确实是不好,可是那是指一个人的业。

今天你谤法,那会断了无量无边众生的法身慧命的,所以那个上台讲经说法的,是要很小心的,非常非常小心的。

一个恶知见的讲错那就很麻烦,尤其现在这个末法,相似佛教也很多,个个自己认为自己是佛,那么更难分辨,更难分辨了。

    1-8 在座诸位啊,很辛苦地坐在台下,你一定会功不唐捐。所以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义贯】

【“大慧,彼”执外道二见论者,破坏了一切“相续”的因果法:

例如世间的惑业(“事”)、或五阴“生”,或诸“有”等法,皆悉破坏;

又如出世间的四圣谛法,如灭谛(“涅槃”)、如“道”谛、如众“业”集起之集谛、如明三界苦“果”之苦谛,等等种种佛所说之真“谛”圣法,外道皆作“破坏断灭”之“论”。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所执邪见,障于圣道,令他们自己及他人于“此”等圣谛之因果法】则【“现前不可”证“得”。

不但如此,而且令自他】就自己、他人,【无能力(“非分”】就是没有能力。【)了悟彻“见”一切法的原“始”根本。】

这就讲到跟着一个师父,跟着正知正见正法的法师,跟你的老师走,这个有多么地重要,它有多么地重要,

也就是说你这个知见正确了,你这样精进就可以达到菩提涅槃的这个果,那现在你一刚开始偏了,刚开始偏了一点点,久了以后,自己偏自己不知道的,自己一定说自己是正法的,

自己偏了也没有人提醒你,提醒你,你也听不进去,然后就……譬如说我们目标是定在月亮,这个太空船飞上去,诸位!这个太空船能不能有一点失误啊?不能!一点点失误你怎么可以飞得到月球?所以那个起步,那个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诸位!你说我今天这个GPS卫星定位,现在最流行的GPS我就定位,这里到哪一个目的地?差一点点而已,那个卫星定位差一点点,有办法到达那个定位吗?没有办法。所以那个知见就是这么的重要,这么的重要。

因此在座诸位啊,很辛苦地坐在台下,你一定会功不唐捐。所以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经文160:【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无因故,彼无次第生。】外道的恶知见就譬如破瓶,破瓶,不作瓶事。

【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无因故,彼无次第生。】

    2-1 诸位!外道的恶知见有如此的可怕,就像破了的瓶子已经没有办法,来作为瓶子的作用功用了。

因为它太省略了,某些看得来,某些实在看不懂。这一段要解释的角度,我都尽量把它解释得详尽一点。

大慧!这一段接着前面那一段来的,意思就是前面那一段就是外道的恶见,加上外道的恶知见,那么就更清楚,外道的恶知见就譬如破瓶,破瓶,不作瓶事,

在座诸位!这个是瓶,对不对?假设说,我们这个瓶子把它锯掉,或者是把它挖一个洞,破了,破了挖一个洞。诸位!你看这个,从那边看,可以看到一个瓶子,我请问你:这个瓶子能不能盛水呢?没有办法盛水,因为从底部破了。

诸位!外道恶知见就是这样,从根本破,破了,这个破瓶就没办法装水,插花也没办法。

所以譬如破瓶,从底部破一个洞,根本破——知见坏就是根本破,不作瓶事,就是没有瓶子的作用、功用、功能,失去了瓶子的功用跟功能。

诸位!外道的恶知见有如此的可怕,就像破了的瓶子已经没有办法,来作为瓶子的作用功用了。

亦如焦种,焦就是烧焦的,烧焦过的种子。请问烧焦过的种子还有生机吗?没有生机了,是不是?这个种子要能活,要必须怎么样?要活的种子嘛,是不是?

那么这个种子,把它拿来炒过了,或者用大火,或者用大热水煮过了,那你看看这个种子还能发芽吗?就没办法了,所以焦种就是失去作用的意思,失去成长了,一开始你就坏佛正见,走入恶知见,那么就是你没有将来成长的菩提果,不可能!不作芽事,意思就是不能再生出芽了。

诸位!修学圣道的人,一开始知见就坏了,一开始就是恶知见了,那么就是绝对不能出生圣道,已经坏了这个芽,烧焦了。

如是大慧!以下呢?是指外道所执的断灭论,外道怎么说呢?若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之性,阴界入生了就灭,生了就灭,过去的五阴生即灭,现在的五阴生即灭等等,十八界十二入都是这样说,已灭,过去生立刻灭,今灭,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生已又灭,然后当灭,就是未来怎么样?生了以后也灭。

诸位!外道的意思,是不互为因果,过去不会影响现在,现在也不会影响未来,因为过去已灭,现在也生也是灭,当灭,未来生还是灭,不互为因果,

这个就麻烦了,一切都不相续,一切都不相续就是没有因果,那就麻烦大了,跟佛讲的因果的相续互相违背,那么其所求的涅槃境界,自心妄现所见的,自心所见到的,自以为涅槃的,其实是自心所妄现的,他们所求得的涅槃,其实是自心妄想所现的一种涅槃,

注意这一句话底下最重要,并没有如来所说的实际的涅槃果,这完全是众生自心妄见的自己所谓的涅槃境界,而他所见到的涅槃境界,其实是一种妄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外道执著无因,无因的底下加一个:“论”,因为外道执著“无因论”。

彼无次第生,彼,外道;无就是无法了解佛所说的世出世间法因果次第而生,先因后果次第而生。这个时候,外道无法证得一切诸法先因后果次第生起之相,因为他们是执著于无因论这样的邪见。所以彼外道呢?无法了解佛所说的世出世间因果次第生起的法则。

   2-2 任何一个出家在家的佛弟子,一定要牢牢守住佛的戒律,还有守住佛的因果。

那么整句话再把它贯串起来,也就是,佛说:

大慧!外道的恶知见是非常可怕的,就像破的瓶子,破了底的瓶子一样,完全无法作为瓶子的功用作用;又像是一个烧焦了,烧焦过的种子也没有办法作为再生出新芽的这个事来,完全失去了种子的这个功能。

如是大慧!外道所执的断灭论,怎么执著法呢?他们说:如果五阴生了就灭,十八界十二入都是这样子,因此这个阴界入啊,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用断灭论的角度来解——过去生立刻灭,现在生立刻灭,未来生也灭,不互为前后的因果,一切皆不相续,

相续是因果的法则,因果的名词,相续另外一个名词叫做因果,因果另外一个名词就叫做相续,那么就产生断灭,意思就是,你造恶也不一定有恶报,你造善也不一定有善报,因为是断灭论,这个是坏佛的正见,这个是很可怕的。

任何一个出家在家的佛弟子,一定要牢牢守住,你一句话就一定会终生受用,你一定要守住佛的戒律,还有守住佛的因果,

守住佛的戒律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众生的习气太重了,不守戒,他会跟着习气走,把习气当洒脱,把无知当开悟。所以一定要持戒,才有办法入佛的正见,持戒。

再来就是守住佛陀所讲的因果的法则,有了因果的法则,你就会注意到很多微细的角度,你很多不愉快的东西,你就不会跟众生计较,自有因果嘛,都有因果法则。

所以说天欺、人欺,因果不欺——天会欺负你,人会欺负你,可是这个因果是最强的审判官,它是最公正的自自然然的就把你乔好了。

当你一个人相信,或者深信因果的时候,你不会在意别人赞叹你,或者是毁谤你,因为我们修行人是对因果负责,并不是说对赞叹跟毁谤来负责,指别人啦。

别人毁谤我们,或者不一定是我们的错,也许是我们的错,他毁谤也许没有什么根据,别人赞叹我们,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实德,那么他赞叹我们,我们也不会成圣成贤。

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没有修行,你每天赞叹他,他也不会成佛;这个人修行圣道行大忍辱,你每天毁谤他,他也不会下地狱,这个就是众生的外在不重要,真正的因果决定在这一颗心,对得起良心,也对得起因果,我们心安理得。

在座诸位!当一个人进入了因果的法则的时候,他稍微做错了一件事情,都会让他内心很难过,我今天不小心说了一个法师的过失,哎呀!真是罪过,可以把它转过来,以后我小心一点,我改变成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

哎呀!哪一个同参道友或者是公司的行号,我今天讲的比较不客气的,哎呀,我们稍微修正一下,又把它改过来。

以前不了解无心之过,现在用心一点摄受住,然后发这个菩提心善心,所以分分秒秒都在做功德。

所以因此在临命终的时候,你想想看,我每天都有正知见,我诸恶绝对不做,我众善绝对奉行,那你想想看,万法都是心所影现出来的,你每天都念佛求生净土,诸位!你临命终自自然然,临命终净土就现前。为什么?

你在活着的时候完全是修净业——身净、语净、意净、戒净,一心要求生净土,那临命终你就会现什么相出来?

你想想看我们的往生被盖了,一个放进冰库里面的,他在世也不是很特殊的修行,一个礼拜拖出来以后,他的全身都是柔软的,加持过的往生被,对一个不是……平常也不是大修行的,都有这样的感应,这个是给大家一个信心,简单讲这句话最重要说,何况我们今生今世一直在净业里面一直熏习一直熏习?那么水到当然就渠成,

所以往生是现在的事情,它不是临命终的事情,现在就开始做,用心地做,诸恶莫作,用心地断掉,诸恶莫作,用心地行善,那么听经闻法,哪怕是一句终生受持,都会终生受用。

另外外道呢?都把已灭、今灭、当灭不互为因果,一切都不相续,所以自心妄想所见的这个因果,根本不是真正的因果,不是佛所说的实际涅槃的果,因为外道执无因之论,

所以外道,彼就是指外道,彼外道没有次第生起因果之相,因为外道无法了解佛所说的世出世间因果法,所以当然就没有因果次第而生,外道无法证得一切诸法先因后果次第生起之相,这个是佛所说的先因后果次第而生,叫做次第生,他们没有。无次第生就是没有先因后果次第而生——符合佛所讲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2-3 修学佛道的人,超过四十岁,四十岁以前允许你过有相的生活,就是很执著什么都百般计较。诸位!如果你的年龄层,超过四十岁,你就必须要过无相的生活。如果不过无相的生活,你就没有后半辈子了。

【注释】

【“破瓶不作瓶事”:“事”,】就【是功用、作用之义。谓已经破了的瓶子,不能再有瓶子的作用,】

诸位!这个瓶子是从底部彻底破了,坏佛的正见,它是根本破了,那简单讲,就是没有救了。不能再有瓶子的作用,【故不能再当瓶子用,更进一步说:已不可说是有个瓶子了。

这比喻外道的无因,就好像破瓶,破瓶虽有个瓶子的样子,但实在等于没有瓶子一样。

同样的,外道以“无”为一切法的生因,】“无”就是无种,加一个“种”,你比较看得懂,不是有种就是无种嘛,以断灭见的无为一切的法的生因,【虽然表面上亦是有个因的样子,但这“因”实不能生出什么来,因这个“因”是无,而无怎能生有?

因此这个无因等于破瓶一样,不但不能生世间法,更不能生出世间涅槃果,因为无因则无果,这是一定的。】

【“焦种不作芽事”:“种”是种子,“不作芽事”是不能生芽。谓烧焦的种子,】把这种子拿来烧一烧,或者烤一烤,或者是煎,煎一煎、炒一炒,种子就烧焦了,就失去了发芽的功能了,【不能再发芽。

焦种比喻外道之邪因,如执自在天、神我、】神我就是我们所讲的灵魂,【胜性等】就是我们所讲的上帝,类似我们所讲的上帝,胜性就是上帝,大梵天有一个殊胜之性,能创造天地万物,怎么样?天地万物是生灭的,而这个胜性它是永恒的,自在天是永恒的,神我是永恒的,胜性是永恒的,它能够【为万物生因。】这跟我们现在的基督教、天主教讲的思想和伊斯兰教讲的思想有接近。

【这些因,表面上看去也是有个因,但这些“因”因为不正,犹如焦种,已经败坏,也根本不能生起什么法来,不但不能作世间法之生因,也不能作出世法、得涅槃之因,因为其种已坏故。

故若依此修行,唯有徒劳,如种植焦种欲求果实。】你把这个烧焦的种子种下去,能不能成为果呢?不可能!

徒劳这两个字很是重要,徒劳就是白白浪费,意思是我这辈子吃了那么多的苦,守了那么多的净戒,因为知见错了,坏佛的知见,我行我素,刚愎自用,人劝也不听,

所以哲学家有一句话是很好笑的,他说有的人拿了一个很高很高的楼梯,跨在墙壁上往上一直爬,往上一直爬……他说:等到爬到最高处,才发现这不是我家,不是我要的家,爬错墙了,爬爬爬爬上去。

我们也是从年轻的时候,人家介绍哪个人哪个团体不错,我就加进去了,因为我自己没有能力分辨,一下就被他们的慈悲善意吸引住了,他们所能给予的并没有正见,也没办法发现,在这个迷迷糊糊之下,就加进他们这个团体,

这个团体经过五年、十年、二十年,发现我要的好像不是这个,可是已经过了二十年,勉为其难再过十年,三十年了,在一个团体三十年了,上去,爬到最高处了,已经在那个团体三十年,发现这不是我要找的,诸位!人生已经年过半百了,超过六十岁了,一个懵懵懂懂求学时代,对不对?没有什么时间,要求学时代,在一个人二十几岁开始学佛,等于三十年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五十几了。

因此了解修学佛道的人,超过四十岁,四十岁以前允许你过有相的生活,就是很执著什么都百般计较。诸位!如果你的年龄层,超过四十岁,你就必须要过无相的生活。如果不过无相的生活,你就没有后半辈子了,

这话怎么讲?我们用佛陀的八十岁,来除以二,分上半辈子跟下半辈子,简单讲,如你一直著相,百般计较,你就是没有下半辈子,你的日子就是煎熬,百千种求,百千种计较,

所以诸位!看看你的年龄层,四十岁以下,还允许你有一点相上的一些执著,不愉快啊,情绪啊,因为是年轻嘛,有男女的追求,或者名利的追求,这个难免的。

诸位!超过了四十岁的老男人,还有女人、女居士,如果还过这样子煎熬的日子,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你已经有相当的佛学基础。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四十岁再过去,四十岁再过去怎么样?就接近夕阳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不对?

所以为什么师父用四十来说上半辈子跟下半辈子?因为人生很少活到一百岁的,你看看你四周围的人,有哪几个活过超过八十岁的?有!不能说没有,但是还是有限,一般来讲,八十岁以前就再见了,

因此用八十岁来保守来算,八十除以二,就是上半辈子是四十岁,允许大家有一点一些无明或者是贪嗔痴烦恼,不是,不是刻意的,因为无始劫来习性太重,

但是如果你年岁超过四十,这就说不过去了,因此你就必须一直进入一直进入佛的领域,超过四十了,就觉得放下放下再放下,你总不能笨笨的,把钱留给你儿子,你儿子要不要给你做功德,还不知道呢,哪有人这么笨的。

我这一辈子我能作主,我为什么不做功德?勇往直前,不辞辛劳,就像我的理念也一样,是不是?

   2-4 佛也是讲有无,缘起讲有,空性讲无,对不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是讲嘛,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都是讲无。这个无跟外道的无,那是不一样的,佛教讲无是空性的;外道的讲无,意思一切断灭,那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字是一样,义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已灭、今灭、当灭”:这是指外道所执断灭论,谓阴界入之性三世不相续,】完了,不相续就坏了因果法则。【过去生者,过去已灭,不相续到现在,】就是不承认有那个业在牵引,

【故过去之阴界入不为现在阴界入之因,而现在之阴界入非为过去阴界入之果,以不相续故。】简单讲就是不承认,八识田中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这种相续的因果法则,

【相同的,阴界入现在生者,亦现在灭,不相续到未来,而成为未来阴界入之因,而未来之阴界入亦非现在阴界入之果;未来生的阴界入也是在当时即灭,所以一切都不相续。

这是标准的断灭论者。】坏了佛所讲的因果法则。【外道之所以倡如是言,三世阴界入不相续,不互为因果,是因为他们邪执三世之阴界入别有生因,】

阴界入它们怎么来的呢?执有种生,或者执无种生,诸位!那个有,不是佛讲的有跟无,佛讲的有是缘起的,佛讲的无那是空性,完全不一样。外道有无要加一个:种。有种,执有种生,或者执无种而生,这样你才分有无。

佛也是讲有无,缘起讲有,空性讲无,对不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是讲嘛,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都是讲无,

这个无跟外道的无,那是不一样的,佛教讲无是空性的;外道的讲无,意思一切断灭,那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字是一样,义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有、无、自在天等,】或者是执自在天所生,【故不待三世因果相续而生一切法。】

【“彼无次第生”:“次第生”为先因后果、次第生起。】外道不吃这一套,自己讲自己对。【此谓外道因执无因,】无因就是无因论,一切法无因而生,叫做执无因论。【故他们无法证得一切诸法先因后果、次第生起之相,更何况能证得其所志求之涅槃!】

【义贯】

【“大慧,譬如”已“破”的“瓶”子,就不能再有瓶子的功用,(只有一个瓶子的样子而已,】

诸位!修行也是一样,不能做一个修行的样子而已,要实修要苦干,不能道貌岸然,外表庄严,内心贪嗔痴具足,这个就是只有一个瓶子而已,做做样子。

【外道的无因论也是这样,只有个“因”的样子,但并不能生出什么来。)

又“如”烧“焦”的“种”子,无法再发芽抽枝,(外道的邪因也是一样,无法当作任何一法的生因)。就是这样,

“大慧,若”如彼外道所执之断灭见说: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之“性”,过去生者,过去“已灭”;现在生者,“今灭”;未来生者,“当灭”,三世之阴界入不相续而互为因果。

如是,则其所求之涅槃】果【,只是“自心妄想”所“见”】的涅槃【,并无其实,】并非佛所讲的涅槃,【以其“无因故”不应有任何果,更不会有涅槃果。所以他们绝“无”法证知一切法先因后果“次第生”起之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161:【大慧,若复说无种、有种、识三缘合生者,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汝宗则坏,违决定义。有种、无种说有如是过,所作事业悉空无义。】这一节,充分显示外道所倡之理,真是妄想分别。

【大慧,若复说无种、有种、识三缘合生者,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汝宗则坏,违决定义。有种、无种说有如是过,所作事业悉空无义。】

   3-1 佛陀说:按照你们外道的思想,依这样讲的话,把不同的东西凑合在一起就能生一切法,那么乌龟跟其他的两种东西凑合在一起,是不是乌龟也可以生毛呢?不可能!那么沙跟两种东西合在一起,是不是也可以出油呢?也不可能!沙非油因。

大慧!有一些外道又这么说,复说就是,有一些外道因为“有”被佛破;“无”还是被佛破,那么我们就把它加起来。

有一些外道又这么说,又复说,又这么说,另外一种知见,怎么说呢?无种再加上有种,再加上识,识就是神识,外道的神我,想得很天真,

所以这个无种再加上有种,再加上神识,三缘和合把它生,能生一切法,用很天真的角度来看,由无种加上有种加上神识,那么这三缘和合应当能生吗?能生一切法吧。

所以佛就说了,如是依据这外道所说的,可行的话,无种加上有种加上神识,三缘和合生一切法,假设这种论点说是正确的,那么龟应生毛,那么乌龟跟其他两种东西和合,乌龟应当可以生毛,

诸位!乌龟有没有毛呢?乌龟没有毛。龟生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所以龟应生毛,意思就是乌龟跟两种其他物和合应生毛。

那么沙跟两种物和合也应当出油啊,沙非油因,对不对?乌龟也不是生毛的因,乌龟没毛,乌龟生毛那就很奇怪了。则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意思就是龟不可能生毛,沙也榨不出油。说你三种和合能生一切法,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的。

汝宗,就是汝外道的宗旨,则坏,“坏”就是站不住脚,站不住脚。为什么呢?违决定义。这决定义有两种:第一、外道自相矛盾;二、违背了圣人所证的决定的因果法则。

先讲违背了自宗,因为你们不是说,神我是恒常不变吗?你们不是这样讲吗?大梵天、大自在天不是永恒不变的吗?

诸位!永恒不变的大梵天、大自在天、神我,又怎么会跟其他的东西合呢?所以你们的论点自相矛盾,汝宗则坏,你站不住脚的。

既然是绝对的神,绝对的大自在天,能创造天地万物,何以能够跟其他合?跟其他合就不是永恒,因为它说大自在天、大梵天是永恒存在嘛,能够跟其他合,合就是缘起,就是生灭,如果跟两种东西可以合,那么就是生灭。

因为你们说:他是绝对恒常不变存在的,无论是无种或者是有种,或者是神识,三种东西加起来会生一切法,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们违背了你们自己所立的宗,你们立的宗是神我恒常不变,大梵天恒常不变,大自在天恒常不变,

恒常不变的东西,怎么可以跟其他合呢?所以叫做汝宗则坏,也就是你们外道的宗旨,则互相违背站不住脚,违决定义,决定相违了自宗。

第二、违背了佛陀,这大圣人所证的决定因缘果的正理,由因加缘次第产生的果,由因缘次第产生的这个果,是佛所证悟的究竟的因果法则,而你们所立的却是三种东西加起来,能生一切法,所以违决定义。

所以有种能生一切法也好,无种说能生一切法也好,外道有种生一切法,无种生一切法,有如是种种的过失。所作,诸位补上两个字:修行。所作修行事业悉落空无,毫无意义,无义就是毫无意义,因为你是断灭嘛。所作的修行事业悉落空无,毫无意义。

整句把它贯串起来的意思就是说:

大慧!有一些外道又这么说,因为被佛所破无种生、有种生,如此再转进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无种加上有种加上神识,这三缘和合,生就是能生一切法,这样讲应该讲得通吧。

佛陀说:按照你们外道的思想,依这样讲的话,把不同的东西凑合在一起就能生一切法,那么乌龟跟其他的两种东西凑合在一起,是不是乌龟也可以生毛呢?不可能!那么沙跟两种东西合在一起,是不是也可以出油呢?也不可能!沙非油因。

那么,汝外道的宗旨就站不住脚,就坏了。违决定义:一、违你们的自宗,因为你们说大梵天神我是恒常不变,不变的东西怎么可以跟两种东西合?违自宗的决定义。

第二、违背佛陀圣人所证的决定的因果正理法则,所以有种能生一切法,无种说能生一切法,有如是种种的过失。而外道所修行的事业,悉落空无,毫无意义。

所以,听师父的解说呢?就非常地清楚,不会去看错,才了解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3-2 诸位!三种邪说集合起来,邪说加邪说加邪说,还是什么?还是邪说;无明加无明加无明,还是什么?还是无明。

【注释】

【“无种、有种、识三缘合生”:“识”,是指外道之神我。谓亦有外道执有、无、及神我三种缘和合而能生阴界入等一切法。

前面只破斥外道所执之有无二见,现在更进一步破斥三种邪说集合起来的妄见。】

诸位!三种邪说集合起来,邪说加邪说加邪说,还是什么?还是邪说;无明加无明加无明,还是什么?还是无明。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如果说小组讨论,十个人小组讨论,如果中间没有一个见性的,诸位!它会讨论不出东西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启动你的觉性,那不生不灭的真如,因为没有人证果啊,没有人见性啊,

所以集合十个无明,它还是无明;集合一百个众生的无明,它还是无明,只能对因果的法则相信,那已经算不错了,证到因空、缘空、果空,那这个还要有一点功夫的证量境界。

因此,佛法要达到究竟义,需要时间,需要一点时间,熏习再熏习,熏习再熏习。

有时候我们以前的迷茫,在这两堂的课程里面,突然有一句话,咔!契入!恍然大悟:以前我看不懂的,原来就是在这个地方,突破了,现在我知道了,所以听经闻法就是熏习……既然恒常不变,就更进一步破斥邪说集合起来的妄见。

3-3 一个神我恒常不变,它又要成为万有当中千变万化、生生灭灭刹那不息的本因,那是自相矛盾的。

【又,外道所执之神我,实乃恒常不变,既然恒常不变,则不应能与他物合,】

为什么?恒常不变就是绝对的权威,绝对的存在。绝对的存在,它就不是缘起法了;绝对的存在——外道:上帝是绝对的存在,它不可能跟其他的合了,那么它就不是“上帝是最伟大的了”。

所以恒常不变不应能与他物合,【亦不能生它物,若能合、能生,则有违其所立神我恒常不变之宗旨;】恒常不变就是不能和合嘛。【因为既恒常不变,则一切法应自无始来,皆无有改易才对,

所以,他们既要神我恒常不变,又要它成为万有中千变万化、生生灭灭刹那不息的本因,那是自相矛盾的:】

因为生生灭灭刹那不息的本因,因为它是无明嘛,妄动嘛。何以有生灭?因为有无明。何以有生灭?因为有妄动。因为有妄念有妄动,何以有有无、有生生灭灭?因为无量劫来就是生灭的因,这样讲就说得通。

所以一个神我恒常不变,它又要成为万有当中千变万化、生生灭灭刹那不息的本因,那是自相矛盾的:

【不变的东西不会生出会变化的东西,同性质的东西才能产生同性质的东西】

所以许多人对于这个基督教原罪:就是我们一出生就有罪,那罪到底从哪来呢?是上帝给的吗?那么上帝也有罪了,因为他一出生是你创造出来的,所以原罪论,是有罪嘛。

你有罪,我还没有信基督教以前,还不知道我有罪呢?所以基督教徒看到你,就:你有罪!那么,这个罪从哪里来的,叫原罪论。原罪从哪来的?一出生就有罪,莫名其妙地来,是上帝创造的吗?上帝应是绝对清净啰。

所以这个很多东西讲不通,讲不通。他们有他们的论点,我们尊重,看个人的接受程度,我们也不批评人家,只是说这个理念这个道理,在一个理性的佛弟子,般若智慧的佛弟子,看起来:嗯!这个宗派我信不下去,我们走我们的路,我们尊重他们,跟其他宗教有缘的,我们要尊重人家。

【——其实,总而言之,神我既不变,则一切皆应固定,无有变化。这是外道神我论最大矛盾、不通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3-4 这个修行,吃苦要有目的,像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这些外道吃了种种苦行,修行不得菩提果,只吃苦不行,或者是没有佛陀的正见,硬拼硬干也不行。

【“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承上言,】根据上面所说的,【若说只要三种缘和合便能生出他物,】

意思是【(不管这三物本身是否有能生的性质与能力,例如外道所执之有、无与神我三缘,本无能生之性能,他们却说能生一切法),而且所生之物还可与此三缘完全不同性质;

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只要乌龟与其他随便两样东西相合,便应能生出龟毛。

龟毛比喻为此三缘所生之物,且与此三缘原来的性质完全不同;龟毛同时亦用以比喻不可能之事。

同样的道理,依外道所言,只要随便两样东西,】凑合凑合,【与沙相和合,沙中便应能生出油来。】

哇!那这个太简单了,是不是?拿一堆沙来我们厨房,随便加两种东西就会出油,那就富有了,不得了了,文殊讲堂产石油了。随便弄一下,石油就跑出来了,这不得了。

【简言之,龟生毛与沙出油,比喻神我及有无三者和合不可能生出一切法。】

【“汝宗则坏”:“汝”是你们,指外道。“宗”为宗旨。义为:如果这样的话,你们所立的宗旨便不破自坏,】人家不必去摧破你,你就自己坏了,【站不住脚,或不能成立。】

【“违决定义”:这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外道自己违背自己所立之“神我决定恒常不变”的理论。“义”,为理论,或道理。

二、违背圣人所证的决定之因缘正理。这便是因明学上所称的决定相违。换言之,便是:一定是错的。】

【“所作事业,悉空无义”:义即:如果你们所立的宗旨都站不住脚,则若依此去修行,“所作”的种种修行之“事业”,都落“空”了,且毫“无”意“义”,徒自辛劳而已。】

所以,这个修行,吃苦要有目的,像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这些外道吃了种种苦行,修行不得菩提果,只吃苦不行,或者是没有佛陀的正见,硬拼硬干也不行。

所以,有的人他就是……像日本他们打坐,我看那个影片,他们对这个“禅”有兴趣。“禅”的英文,叫做Meditation,或者是能够控制你的意志,Control your mind可以控制你的意志,这个是叫做禅。

那么,Zen就是“禅”翻译的一个同样的音。或者Meditation,Meditation是说,它是一种打坐。

日本人,他就进去就打坐,我看那个影片,打坐,有的会发抖,打坐。

有的是眼睛闭起来,闭起来然后怎么样?他们那个道场,后山有那个水,水很冷,那日本人修禅,那个修禅的日本人就把衣服全部脱光,剩下那个遮住了重点,那水就,很冷的水接近零度的,然后就冲:我要修禅。

这样子叫做修禅,很冷很冷一直(用很冷的水往身上)冲,时间没有到,还不能离开那个位置,因为他师父站在旁边看,一直冲……他们认为这样叫做修禅。

所以,他们有某些的,因为我们没有住在日本,不够客观,这是我看到影片的。

那么,有的人打坐以后呢?出现了一种极端的现象:呕吐、晕眩,或者有的人类似著魔,好像鬼魂附身一直打转……

我看了那个影片,吓了一跳,这怎么是禅?这跟禅有什么关系?可是他们就误认为那是开悟的现象。

所以我比较敬佩他们在接近零度的时候脱光衣服,在泉水下,高山冲下来的泉水下,(师父学那人全身哆嗦的样子。)我们的话,一下就重感冒了,那个跟禅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我们吃的苦,他们……我们现在讲到日本这个禅,他们这样吃的苦意义是什么?他锻炼身心,不能说完全不好,

可是呢?如果没有佛的正见,没有开悟的圣人来指导他们,他们会认为这个吃的苦:呕吐、晕眩,在榻榻米上一直打转,一直打转。最后的时候,跑步一二三四……绕圈子,一二三四……衣服统统脱光,有时候整排,泉水冲下来整排(人全身哆嗦),喔!那个零度。

找个时间我也来试试看,那个很刺激的,那个锻炼身体可以啦,说禅实在是谈不上。因为没有佛的正见,没有祖师在旁边指引,什么是开悟的搞不清楚状况。

   3-5 【这一节,充分显示外道所倡之理,真是妄想分别。因为既见他宗有种能生之说已被攻破,无种亦不得立,神我也站不住脚,于是便有一派学者异想天开说,那么这三个合起来,应该能生了吧!真是妄想颠倒。这都是因为外道不见真的关系,】不见真这样的关系,【才会这样颠倒梦想,攀缘造作。】

【义贯】

【“大慧,”又如有些外道还说(“若复说”):一切法是由有、无、神识(神我)(“无种、有种、识”)“三”种因“缘”和“合”而“生”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则乌“龟”与其它二物合,“应”能“生毛”,“沙”与其它不相干的二物合,“应”能“出油”。

这样,你们自己的“宗”旨便不攻自“坏”了,因为你们已“违”反了自己所“决定”的立论基础,说神我恒常不变,同时也违背了佛所证的决定最高之真理。

“有种、无种说”既然“有如是”诸“过”,若依此修行,则“所作”的种种修行之“事业”,“悉”皆落“空”,且毫“无”意“义”。】

那有两个美国人欣赏,觉得修禅很好,就到日本,日本去禅堂。那个美国人睡睡过头了,你看那美国人什么时候会早起呢?在参禅。

那两个美国人去摄影,你知道那香板拿起来,打得那个美国人:哦!下次不要来了,怎么会嗔恨心这么重,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多睡一会儿,才超过三分钟。那个日本人冲进去,那个香板啪啪啪,打到骨头都快散掉了:哪有修行人脾气这么大的。

还有一只鸟叫做八哥,那个鸟会骂人的,打到那个美国人接下来参完了以后,人家问他:你有没有体悟到什么禅啊?他说:哪有!只有感觉痛,哪有感觉禅。(师父笑)所以我就不知道他们在搞啥?日本的禅堂是如何养成的?实在看不懂。

从我看那个影片,一开始看到最后,我看不到那个禅的意境是什么,看不出来他们到底有接近佛或者祖师的?看不到啊,

就是一些相上的东西——呕吐、晕眩、打转啊,鬼魂附身啊,要不然就冲冷水,要不然就脱得剩下一件内裤啊,跑步,修行人身强体魄,要训练一下,就看到这一些。

我看了,因为它写Meditation,Zen禅,这一段影片到底演什么?从头到尾看完了,完全没有那种感觉,就是我现在跟你汇报的,看到影片统统在相的里面,没有!

【诠论】

【这一节,充分显示外道所倡之理,真是妄想分别。因为既见他宗有种能生之说已被攻破,无种亦不得立,神我也站不住脚,

于是便有一派学者异想天开说,那么这三个合起来,应该能生了吧!真是妄想颠倒。这都是因为外道不见真的关系,】不见真这样的关系,【才会这样颠倒梦想,攀缘造作。】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162:【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从本已来成事相承,觉想地转,自见过习气,作如是说。】外道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种邪说自惑惑人,依如来所见,推究其根本原因,皆为其依于我见(“自见”)“过”恶之“习气”熏习而“作如是”论“说”。

【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从本已来成事相承,觉想地转,自见过习气,作如是说。】

因为《楞伽经》这个文字都很简单,简单到实在看不懂它在讲什么,解释一下。

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也就是三缘和合,就能生一切万法,与能生一切万物,那么依上面三缘和合,为能生的理论,所立的种种的法相,所作的方便,方便就是外道的教法,种种的方便来教作,他们称这样叫做修行。

因果,因为外道以其所立的言教为修因,以及所得到的果称为方便因果,那么因为外道据此以上种种所做的因果方便,都认为它有实自体性,也就是执他所得到的,是实有的,不知道诸法空无自性,

自相就是自体相,执所做的因果方便,都有实自体相,也就是执其实有的,跟佛的空无自性互相违背的,叫做自相。

整句的意思就是,所作方便因果自相,就是依上面三缘和合能生出,这样理论来看待,就会有生出种种的这个法相,外道有种种的教法叫做修行,

外道也有讲因果,外道其所自立的言教为因,为本修因,那么产生外道自己认为的果都有自体相,都认为它是实在存在,不知道诸法空无自性,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它是贯通三世,从本已来成事相承,成立的基本理论,相承就是代代相承,就是邪见传邪见,邪见的人传了邪见,到最后就会变成外道的魔子魔孙。

接下来,四个,顿点。觉、想、地、转,从冥生觉、从觉生想、从心想生地(地水火风的地)、从地再转——就是转生二十五谛,转从头到尾二十五谛。

从冥生觉、从觉生想、从心想生地,接下来转生二十五谛,这个二十五冥谛,我们已经讲过了,也发了讲义,不在这里重复。

自见过习气,就是依于外道我执我见,这样子过妄,过就是过错的一种习气,没有佛陀的正觉自觉圣智,而作如是说。作如是说就是,作如是邪见说。

整句贯串起来是:

大慧!彼诸外道,前面所说的有三缘和合,便能够有种无种神识和合,便能生一切法,

如果依照上面三和合,能生一切法的话,所立的这种角度来说,外道所作它有种种的教法,外道也讲因果,只是不正。

外道所立的言教为本修因,外道所得的邪果,认为自体相,有自体相,就是执所作的因果和方便都有实自体相,

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有种、无种贯通三世,从本以来,成立的基本理论成事,这个是成立的基本理论,这些成立的基本理论,相承就是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从冥生觉,二十五冥谛,从冥生觉、从觉生想、从心想生地,接下来转生二十五冥谛,

自见,自见是什么?依于外道自我所见,叫做自见,邪执所见叫做自见,这是一种过妄,过妄就是过咎,这是一种习气,因为没有佛的正见,也没有自觉圣智,而作如是邪见说。

(二十五谛:乃印度数论派之哲学。此派将宇宙万有分为神我(即精神原理)与自性(即物质原理)二元,而将世界转变之过程分为二十五种,以其为真实之理,故称二十五谛。

此即从自性生“觉”(又称“大”,乃存在体内觉知之机关,即决智);自“觉”复生自我意识(我执)之我慢;复于我慢生出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以上八者为万物衍生之根本,故称根本自性。

又自五大生色、声、香、味、触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语、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从他物所生,故称十六变异)。

如此,从未显现之自性中,能显出觉、我慢等二十三种,加上自性与神我二者,是为二十五谛。以上系古说,于此另有异说。

自性本为纯质(喜,音译萨埵)、激质(忧,音译罗阇)、翳质(闇音译多磨)三要素(三德)所构成。若此三要素平衡状态被破坏,则须考察神我与自性之关系,使内智能臻于完全平衡,则无形不灭之精神原理(神我)即可脱离有形可灭者(物质)之束缚,而达到解脱。亦即神我脱离自性独存,而发挥本来之纯净。[金七十论卷上](参阅“我慢谛”2943、“数论学派”6093)——《佛学大辞典》)

【注释】

【“所作方便因果自相”:上面只说外道妄立三缘和合而能生一切法之理论,那只是其基本理论,而还未说到其如何应用,

此下便是谈到外道依此理论所起的应用,而创立了更多的邪说,作为其修行之教法、修因,及依教起修所能得之果。

“所作”,便是依三和合缘能生之理论,所立之种种法相。“方便”,即是外道之教法。

“因果”,便是外道依其所自立之言教,而作修因,及其所得之果。

“自相”,谓外道计执以上种种“所作因果、方便”皆有实“自”体“相”,】简单讲就是实自体相,就是诸法并不是空无自性,有实自体性,

【亦即,执其为实有也。】实有就是著相。相,空无自性;妄心妄念也是空无自性。实有,就是著相而修,同时是邪见而修。

【“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此谓外道计“有”与“无”二种贯通三世。】

【“从本已来,成事相承”:“本”,为外道之祖师迦毘罗仙。七世传到黑自在,造《金七十论》。“成事”是成立基本理论。“相承”,为代代师师相承。】这个造《金七十论》,后面还有讲到。

【“觉想地转”:此为外道二十五冥谛之基础立论,其论为:“八万劫前称为冥初,(有点类似道家之浑沌初开,或宋儒之太极。

之所以八万劫者,因为外道之天眼通最多只能见到八万劫,八万劫之前,便看不清楚,一片浑沌,所以名之为冥初,真是其理囿于其所见,】“囿”就是束缚在。【有以致之。)】

现在就更多了,我讲我对,从他的角度讲起来,他什么都对,也是一切智者,也是正等正觉;其他别人,别人都是谤佛谤法谤僧,差不多是这样子。佛不在世,你也无奈,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只能自求多福。

因此,生命是很有限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我的智慧不够,那么我相信师父,那么你就省得一些麻烦跟判断。

有的人随随便便又拿了别的著作来看,看一下,糟糕了,被转走了,那不是我的责任啊。

所以,生命是很有限的,你自己衡量看看:我对这个善知识有信心,也觉得他讲的道理能让我解脱,也符合佛陀的正法,用客观理性来判断,那么就一辈子依从他,也省得时间。

那有的人不是。佛教的菩萨有两种:一个是瞎忙菩萨,一个是怪异菩萨摩诃萨,这两种菩萨都很棘手,

怪异菩萨摩诃萨,他在讲堂好好地修,他不是,他搞了一堆,到处参……搞到接下来不晓得跟谁。那边,不错!这边,不错!那边,不错!生命一直流转……

从年轻的时候看到他,现在一晃五六十岁了,是不是?有做功课吗?没有。有念佛吗?没有。有念大悲咒吗?没有。因为他抓不到一个重心。

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反而那些笨笨的人呢?有时候是比较得力。我自己我书读得不多,我的时间有限,我就相信师父,一辈子奉为圭臬。有时候这样还很受用,我不是说叫你不要去参其他的,也就是说看你的立场,因为人的生命真的非常有限。

师父从大一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我不敢创作,述而不作,佛陀怎么讲,我照这样讲,对不对?然后祖师怎么讲,我照这样讲,照这样讲。因此,我们不是创新,我们是保有佛陀心要的传统。那因此,如果你想节省生命,在短期里面更受用,那么就要加把劲,好好看师父讲的法。

【因此他们说冥初时无有一物,然后从冥生“觉”,从“觉”生我心(“想”),从心生“地”,如是次第“转”生二十五谛,故称“觉】、【想】、【地】、【转”。】这个一个阶段一个阶段。

【“自见过习气”:谓外道之所以有此等种种谬说,完全是依于我见(“自见”】就是我见。【)的过咎之习气。这是总说外道邪说生起之根本原因。】

【义贯】

【“大慧,”由于那些“外道说”确“有三缘”和“合”能“生”万物的道理,于是便依此理论而创“作”出种种言教“方便”,以为其本身及弟子修道之修“因”,并妄谓依此而修能得种种“果”,且计这些方便、因果皆有实“自”体“相”。

他们还说:“有种、无种”二“相”是贯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

凡此种种谬见,是“从”外道的“本”源,其祖师迦毘罗仙“以来”,便已“成”立其基本理论,然后代代师师“相承”,皆有所增益,最后成立了所谓二十五冥谛之理论,

所谓从冥生“觉”、从觉生心“想”、从想生“地”等等,如是展“转”而次第生出二十五谛。】

为什么他们也称为“谛”?因为外道自己觉得才是人生宇宙的真理,所以那个外道的大我慢,在佛的《楞伽经》后面讲,是很以去调伏的。

著于法、法执的人也会生大我慢,就是我行你不行。你跟他谈,他完全否定你,而真正的究竟义,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因此学佛学得不够深的人,他很难得有一颗喜悦的心。诸位!喜悦的心,它是生命的本质——意思就是,按照道理来讲,我们每一个人是应当过很喜悦的日子,喜悦是生命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内心的深处,它是充满着喜悦的。

那么如果你一直过着苦恼的日子,就是你没有抓到佛的心,所以你过这种痛苦的日子。因此,你要过一种喜悦的心,充满着法的喜悦,充满着智慧的喜悦。

【外道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种邪说自惑惑人,依如来所见,推究其根本原因,皆为其依于我见(“自见”)“过”恶之“习气”熏习而“作如是”论“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5 经文163:【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无智,妄称一切智说。】以上皆是佛依次破斥无因邪见,表示这种种邪见正是令凡夫落于三有的苦因,也就是无明爱业因缘。佛的意思在于令修行人了知邪因,才能不堕于邪见,且更进一步了悟这一切邪知邪见,皆是唯心所现之幻境,如是则三有苦因顿灭,而顿证觉果。所以下面佛便开示如幻法门,令了一切法唯心如幻,是为修唯心之妙观。

【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无智,妄称一切智说。】

这一句就是师父重复讲,外道当时候多少人妄称自己是一切智者,也就是说佛在世的时候,很多人都称为是一切智,一切智当然就是佛了。

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噬,噬就是吞噬。这句话就是,法身慧命被恶见所吞噬,是这个意思。

学佛是开采什么?是为了开采法身慧命,这个愚痴凡夫因为善根不够、不具足,因缘不具足,福德也不具足,碰到了是恶知见的老师,因此,法身慧命被恶见所吞噬。

邪曲,邪就是邪恶,曲就是不正。邪恶还有不正,补上五个字:言说戏论所迷醉,因为邪恶和不正,这些言说的戏论所迷醉,无智,补上一个字:自。自己也没智慧,没智慧。

外道被恶见所吞噬,没有真实的菩提法身慧命,而这些邪恶不正的言说戏论迷醉了自己,自己本身也没有佛的智慧,而妄称其邪论为已经达到究竟,这个就是我们今天末法更多的现象。

今天我们最严重的,就是佛不在,也没有人去问,就变成自求多福,而妄称其邪论为已经达到究竟一切智之言说,一切智当然就是佛了。佛在世有太多的外道,自己称为自己是一切智人。

【注释】

【“噬”:咬。】

【“一切智”:唯佛称“一切智人”,外道愚痴无知,为邪说所惑,称六师为一切智人,而其说为一切智说。】就像今日末法到处有人说,自己是某佛再来的,或者是自己是某菩萨再来的。也有人说,他才是真正的一切智人,请大家要承认他。

【义贯】

【就这样,“大慧,”外道“愚痴凡夫”,为“恶见所”吞“噬”,为“邪曲”之言说戏论所“迷”、所“醉”,自“无智”慧,】自己本身并没有真实的智慧,

【而“妄称”】为什么“妄称”呢?没有实力,没有如佛的证量而妄称,【其邪论为已达究竟“一切智”之言“说”。】

因此师父再附带说,这个恶知见有如此的可怕,我们修行吃一点苦没有关系,还因为恶知见,自害害人法身慧命,最后又下地狱,这个是一件多悲哀的事情。

所以借用《弥陀经》一句话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借用这一句话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亲近正法的道场,还是一样,仍然是这一句话。

【诠论】

【以上皆是佛依次破斥无因邪见,表示这种种邪见正是令凡夫落于三有的苦因,也就是无明爱业因缘。

佛的意思在于令修行人了知邪因,才能不堕于邪见,且更进一步了悟这一切邪知邪见,皆是唯心所现之幻境,】

诸位!如果你这几个字看得懂而且深刻地体悟,你就会对于来来去去的假相,增增减减的金钱、名利、色这三关,一下子就顿息了。

为什么?名是幻、利是幻、色还是幻,唯心所现的幻境,没有一种东西你带得走的,缘起的东西,它就是如幻,它显现在你的心,千万不要执著。

为什么禅宗讲的“无念”、“无住”、“无相”,为什么要这样讲?为什么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为什么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答案都是会归到真如本心,真如本性,【如是则三有苦因顿灭,】

为什么顿灭?体悟到如幻就顿,因为不存在,简单讲,今天你所有的痛苦,其实不存在,是因为没有智慧,穿不透这个缘起的假相,所以这个苦,它就一直积蓄下来。

像今天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前每一年都有金马奖,经过了十年、二十年、几年?男主角,现在的男主角,有的人什么影帝影后,现在怎么样?有的死的死,有的命运也很悲惨啊,那有什么好执著的呢?

你看看出来这些光鲜亮丽的男众西装笔挺啊,女众花枝招展啊,娇艳非凡啊,婀娜多姿,走起路来,哎呀!这怎么说,迷人啊,万种风情,万人迷,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而今安在哉?《赤壁赋》讲的。

那么我们如果不学佛,我们也是这样子,这些所现的幻境就是这样,那影帝也是身体穿得西装笔挺,那女孩子就更会打扮了,个个展现什么珠宝啊,然后每一个都是那个衣服有的几百万,珠宝是几十万的,走出来摇摇晃晃,

回去,回去要洗澡,要怎么样?当然要脱起来呀,不然你要穿着洗澡吗?对不对?早上起来,早上起来要大便啊,要小便,嗯,臭臭!

所以我们就是过着一种虚伪的生活,而世间人看了缘起的假相,而不去戳破它,

而佛要叫你正视真相。为什么叫实相呢?就了万法无相,空无自性;也无不相,也不可以坏缘起,所以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无相就是诸法空相,无不相就是不可以坏缘起,那就是这样子,即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所以我们现在的心境,跟小时候的那个心境完全不一样。小时候那个没有学佛了,是不是?

如是则三有苦因顿灭,顿是什么意思?顿有一个重要的含义,了诸法如幻,了诸法空无自性,就是诸法它一定是空,没得讨论,没有东西可以讨论,有讨论是第二义谛,落入语言文字来讨论,是第二义谛。

诸位!佛教,它顿悟的时候就像绝对的空,这是比喻,它不是像乒乓球,渐教的就像乒乓球打来,右边打来,左边打去,右边打来,左边打去,乒乓球有一个乒乓球的桌子,立种种的论点,左边右边左边右边。

凡夫他就会:中观为难唯识,唯识就为难这个中观,到最后水火不容。在这个《楞伽经》这部经典是没有的,顿!顿就是绝对,顿就是一真,顿就是毕竟空,法法都是真如,真如心影现出来,这些相都是心的相,不留恋、不回忆、不执著、不分别,来!万事他都是随缘,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而顿证觉果。】

还有一个比丘尼,来到师父这里,她说:师父!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我们道理都知道,可是我们这个习气很难改。

我说:知道自己的缺点,就是优点,何不下定决心,既然你知道习气难改,就是这个时刻嘛,就下定决心嘛,这个就是答案嘛。

你不能说你的习气由我来改,我要如何帮你改,难不成跑到你心中,像接电线般,要不然怎么改啊,是不是?既然知道自己的缺点,这个就是你的优点,是不是?知道你有妄念,这个就是觉性。

因此我告诉你:知道自己的缺点,习气难改,何不当下下定决心,当下下定决心。这个就是答案了,再讨论下去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所以下面佛便开示如幻法门,令了一切法唯心如幻,是为修唯心之妙观。】

那个这个会归到《金刚经》,为什么唯心如幻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底下这比喻,比喻得太妙了,如果从这个比喻里面,当下起正知见、正观察,即契入佛的心,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164:【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内外心现,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哎呀!这一段讲得太好了!

【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内外心现,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

    6-1 师父常常劝导大家说:记得!用本性修行。为什么用本性修行?因为心并没有增减。你今天拥有多少的财富,你也知道这是短暂的缘起,你今天纵然有不愉快的事情,有仇恨的人,你也知道这个缘起是如幻的,没有仇人,最大的仇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的内心真正的生命,是喜悦的生命,我们把它变得如此地煎熬,如此地煎熬,是谁之过呢?不是别人,是因为你内在深层的无明它的过患,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煎熬,因为看不破假相,所以你认为万法是实在的。

哎呀!这一段讲得太好了!

大慧!若复诸,前面一定要补上三个字:若复诸正见之余沙门,这个是拥有正见的沙门,前面都在破除外道,这里如果有正见的出家人,这个不一样,或者是正见的居士婆罗门,前面是邪见的沙门,

现在是正见的沙门和居士婆罗门,泛指一切在家出家,中间补上四个字:不堕邪见。诸余沙门婆罗门不堕邪见,这样才有贯串性。

不堕邪见就是,依于正见起正观察,怎么观察呢?见就是观,照见的意思,诸法离自性,这个“离”就是“无”,见就是照见,照见一切法皆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后面补四个字:如虚空花。

那么这一句就,你所有的生活,都是缘起,都是相,这些相都是你心性的虚空花,不实在的虚空花。

诸位!病就是识心分别,就见有;如果是本性,用识性,识的本体照见,就是智慧了,就会发现这些虚空花并不存在。

如果用一个科学的角度,你随师父的角度来观照,观察、观照看看,看看你能体会得出来吗?

诸位!如果说有一颗很大的,假设说,一千公里的这个彗星,行星接近了地球,在高速的撞击之下,飞机是八百公里,一小时八百公里,彗星一下来、行星下来,都是八千公里,高速撞到地球。

诸位!一下子统统化为灰尘,撞击出来的高达到地表的温度大概接近超过三百度,大概我们所看到的人啊动物植物啊草啊,大概都不见了。

好!诸位!高速撞击以后,你观想一下,譬如说这个地球被撞毁,统统粉碎成颗粒微尘,你出去看,也没有7—SEVEN了,你看也没有什么大卖场啊、家乐福,撞碎了,

统统观想,统统是颗粒微尘,一撞!阿英呢?阿英变成颗粒微尘,对不对?美惠呢?美惠也是颗粒微尘,淑慧呢?淑慧也是颗粒微尘,通俗的名字,一叫,通常是四五位,随便叫都是四五位,这没办法!

你看高速撞击的时候,怎么样?你就会发现,这些相的东西都是因缘生的,都是颗粒微尘的东西,全部一下子燃烧就尽了,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了。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因为它非常脆弱,因为是生灭,因为只是缘起。我们在这个生灭里面看不透,在这个缘起里面看不透,没有办法贯穿。

所以,你悟道的人,你看!哪有什么东西引诱你?看到一个人,那就是一堆白骨,事实上就这样子啊,他只是穿衣服而已啊,对不对?加上一层的无明,让他这个色身可以运作啊,就像机关木人,加上一个邪咒,我们这个色身就是这样,骨头就像机关木人,加上无明这个邪咒一弄,咦!我们好像有一个人,但事实上没有。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是虚空花。

接下来有比喻了,浮云,就像虚空中的浮云,浮云表达什么?浮云改变得很快,就是这个世间是像浮云,一下刹那之间就变了,变!浮云表示浮游不定,人的心浮游不定,那个相一样变化变动,这个地区十年没有来了,哇!怎么整个建设完全不同,完全不同。

如旋火轮,旋火轮就是旋转的火轮,譬如说我们点一把火,我们点一把火,火在烧了,可是呢?这火你可以看得到,可是如果把它旋转,好像一个圆的在转,这旋火轮,这火把在转。所以,现在电视上很多人,都有一些表演嘛。

接下来,揵闼婆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海市蜃楼,阳光投射在这个干燥的沙漠,热气所产生的一种假相,叫做海市蜃楼。这个已经讲过无数遍了。

无生,就是一切其实无有生起,并没有一切生起的相,因为一切生起的相,都是地水火风,短暂凑合而成的,没有真正生起的东西,只是那一念执著不肯放下。

如幻,万法如幻。

如焰,我们的呼吸从出生以来,我们这个色身五阴就像火在烧一样,如焰,焰就火在烧一样,焰就是火焰,火焰会晃动的,当然比喻内心里面热恼,同时还比喻如火焰,这样不实在的。

这个火焰就像阳光这样照射下来,好像有那么一层一层的焰,可是就像水波一样。如果你看到这个太阳,一照射下去的时候,看到这个阳焰火焰,其实也是假相的,

所以这个焰有两种:一个是火焰,比喻我们生命一出生就在燃烧;还有一种是阳光,阳光一照射投射出来的,好像有水波一样的幻相,这个也是一种焰的比喻。

如水中月,就像猴子不知道——恒河旁边有猴子不知道,跳进去水中要去捞这个月亮,怎么捞都捞不起来。

佛陀就告诉他:一切众生追求五欲六尘,就像去水中捞月一样。换句话说,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就像水中月,你捞不到,捞不到幸福的,不然你看看那个报章杂志,这个富有的人娶这个名模,到最后都怎么样?两个人都对簿公堂,是不是?以前那么恩爱啊,现在对簿公堂,

所以这个世间没有真实的快乐,可是众生又迷执到死亡不能觉悟:万法如水中月。

还有,及梦,梦就是说不实在的。晚上意识浮现出来,深沉的意识浮现叫做梦。有的梦是一种预兆,有的梦它是一种预兆,有的梦它是一种妄想。

内外心现,内心外境皆是自心所现,意思就是不离心,因为业感缘起,那么唯心所现,内心外境都是自心所现,妄想无始所生,就是妄想无始的种子所生出来的,种子起现行,它是虚伪的习气,“虚伪”后面加“习气”,就更看得懂。所以一切都是习气在作怪,妄想无始所生的虚伪习气,一切的内外境界不离自性。

简单讲,守心是修行的第一道,守本真心,守本真如之心,就是修行第一道法,令心无所增减,无所增减就是真如本心,真如本心就是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因此我们修行,那你就抓到重点了。

所以师父常常劝导大家说:记得!用本性修行,用本性修行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用本性修行?因为心并没有增减,

你今天拥有多少的财富,你也知道这是短暂的缘起,你今天纵然有不愉快的事情,有仇恨的人,你也知道这个缘起是如幻的,没有仇人,最大的仇人在你的内心深处;

你的内心真正的生命,是喜悦的生命,我们把它变得如此地煎熬,如此地煎熬,是谁之过呢?不是别人,是因为你内在深层的无明它的过患,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煎熬,因为看不破假相,所以你认为万法是实在的。

你认为万法是实在的,就有所追求、有所取舍、有所得失,这样的观念就会卡了一辈子。那么了诸法如幻,就走进佛的真正的大道。

那么整句我把它贯串一下。

大慧!若复诸正见之余沙门,出家人或者居士,泛指居士的婆罗门,只要他不堕于邪见,而依于佛的正知正见,起正确的观察,

他会照见诸法、一切法离自性、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无自性、一切法如虚空花,

用种种的比喻,诸法如虚空中的浮云,变来变去,诸法一切法如旋火轮,好像一个圆轮,其实是妄动,

那么一切法就像海市蜃楼、揵闼婆城,一切法其实并没有真实的生起,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其实是如幻,它是幻化的,因为它只是缘起,

一切法如焰,阳光照射在浮尘里面,所起的一种就像水波的一种幻相,如果你要解释作阳焰,就是刹那生、刹那灭,阳焰。我们的生命就一直燃烧。

如水中月,五欲六尘就像水中月,想要在这个不实在的世间,捞出真正的快乐,就像去捞这个水中月,根本就不可能。

换句话说,这个世间,也唯有究竟觉悟佛陀的法,才能让你彻底解脱跟自在,得到真正的生命跟享乐。

诸位!有摩诃般若的人,是享受真正的涅槃、智慧的生命;没有接近佛法的人,他的生命就是痛苦跟煎熬,怎么解都解不开。

以及如梦,还有内心外境都是自心所现。

这些业感缘起,唯心所现,都是无始妄想来,所生的虚伪的习气,一切内心还有外境统统不离自心,意思就是你要修行,直观你的心,看住你的心,了悟你的心是识心还是本性,你是用生灭的意识心修行,还是用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修行,就看你。如果了悟诸法本空,那就用本性修行,一念之间就契入究竟第一义谛了。

我们把它贯串一下经文。

大慧!若复有正见的出家人沙门,以及泛指一切居士的婆罗门,他不堕邪见,依正知、正见、正观察,发现一切法都离自性,空无自性,如虚空花,

一切法如浮云变化不定,一切法如旋火轮,那是一种假相,一切法就像海市蜃楼,只是浮现的假相影像而已,

一切法其实并没有真实的生起,一切法其实如幻,一切法如同阳焰,日光一照射,它在空中一种浮尘、一种如水波的幻相,一切法如梦,一切法内心和外境其实都是自心所现,它是因为业感缘起,唯心所现,无始以来种种的妄想所生的虚伪一种习气,一切内心外境都不离自心。这个是这一段的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6-2 了悟了诸法空无自性,便能通达三藏十二部经典,慢慢慢慢地,你的智慧越来就越深入,都因为照见诸法空无自性,而了解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空无自性就是缘起性,缘起性就是空无自性,就是这样子。空无自性就是依他起性,他就是条件,空无自性就是依他起性。

【注释】

【“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余”,其他的、别的,指不同于前面所说者。前面所说皆是著】于【恶见之在家出家二众,从这里开始是讲依正见起修者。】

【“见离自性”:“见”,即是观,依正知见,起正观察。】

这个“正”有重大的含义,这个“正”就是不偏,这个“正”就是一定直趣菩提。

这个“见”呢?注意喔?最重要的知见,但是一定要正,知见大家都有,知见就是我们所讲的种种的看法。

因此,哲学家会吵来吵去的,科学家也会有自己的角度看法,可是佛不会,十方诸佛都不会,因为都依于究竟如实的正见,所以诸佛菩萨不会吵架的,你看的跟我看的究竟完全都是正观察、正知见。

【“离”,即无。“离自性”,即无自性。】这个“无自性”体会了以后,三藏十二部经典尽是通达,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空无自性的一直发挥,但是不坏因果。

【此谓,观一切法皆无自性。】无自性再讲清楚一点,就是没有实体性,没有永恒性,它只是短暂的缘生性,这个叫做无自性,

你要分析它,找不到真实性,你要照见它,它却是生灭性,你要好好地去剖析它,它只是因缘性,没有实体性,

从来也没有一个唐朝的人留到今天,还让你看得清楚,因为它空无自性,死了就会烂,他就会坏。

因此我们就晓得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就是这个道理。诸位!一本历史写下来,那些英雄好汉,诸位!谁有真实地去看过,留下来的这些相,因为这些相都是空无自性。所以,也都不存在,

这是一部历史,哪个是英雄,哪个是枭雄,后来的人茶余饭后变成一个话题而已,其实诸法本空,并没有真正的生起,而所有的生起都是缘生,也没有真正的灭,只是缘灭,真实的东西并不灭。

因此,了悟了诸法空无自性,便能通达三藏十二部经典,慢慢慢慢地,你的智慧越来就越深入,都因为照见诸法空无自性,而了解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以空无自性就是缘起性,缘起性就是空无自性,就是这样子。空无自性就是依他起性,他就是条件,空无自性就是依他起性。

【“浮云、火轮、揵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这些全是比喻诸法无自性,如空中“浮云”】变化不定。

我们这个世间也如空中的浮云变化不定。所以你不必太在意你身上所拥有的东西,这财色名食睡,房地产啊,日子能过也算不错,有钱有没有好处?有!有钱有好处,能做很多的法宝来弘传正法,来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有钱会运用,那不是坏事。

如空中浮云【、如旋“火轮”(“旋火轮”为旋转火炬而成轮之幻象,其实并无有“轮”,而见有轮象,】我们现在也是看到了万法的万相,其实没有万法的万相,【只是由于旋转因缘而起此幻象,比喻诸法无实,以因缘而幻化现有。)】

比如说,本来没有迪士尼,现在因缘凑合了,就搞个迪士尼。那个高速旋转的云霄飞车啊,结果一转上去,刚好在倒转的时候呢?机械坏了,要专门选那种时间去坐还很难,倒转,我每一个想到,那怎么办?那尿尿怎么办?还倒转呢?那个搞了四个钟头,倒吊,在这个云霄飞车上,一直旋转……很快!

所以如果去那个迪士尼。师父!坐一下云霄飞车。你们去就好。我第一个一定会想到倒挂金钩,倒挂起来的话怎么办呢?是不是啊?你们去就好,我在下面念《往生咒》,帮你们超度,你们玩就好,我不可以去玩,是不是?团体出问题怎么办?所以我这个出国是保护他们的,他们在上面坐,我都一直念《大悲咒》、《往生咒》,万一不小心用上了,就有帮助。

【如“揵闼婆城”(海市蜃楼)、一切其实“无”有“生”起、如“幻”、如阳“焰”(“阳焰”为日光照射空中浮尘,所起的有如水波之幻象。)、如“水”中“月”,“及”如“梦”所见。】

所以,很多人说:师父!我梦见什么,我梦见什么。诸位!我们人生已经是梦,晚上做梦叫做梦中梦,那在这个《阿含经》里面,有几个解读,不是像“周公解梦”,那个很多很多的梦。

诸位!如果你在梦中念佛,这是好事,如果你在梦中念咒,也是好事。如果你在梦境当中,见到佛宝、法宝、僧宝,乃至看到出家众,或者梦见师父,这也是善根深厚。

最好的境界,但是也不能著,就是梦见月亮。在《阿含经》里面讲,证圣果的人,他梦境会见到圆满的月亮,这是证圣果的讯息,但是不是说,你刻意地要去梦,那个不是,你今天梦到月亮,是水到渠成的。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讲,梦到月亮最吉祥的,就是证果的前兆,自己画的不算,很自然地修行到一个程度,水到渠成,自然于境界显现,而且不执著,真正地证二果阿罗汉梦见月亮,其实他不会执著这个东西的。

【“内外心现”:谓作如是观时,知“内”心“外”境一切诸法皆为自“心”所“现”,本无自性,非有非无。】

【“妄想无始虚伪”:皆由“无始”以来“妄想”所生之“虚伪”习气。此句为倒装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6-3 证悟到、体悟到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现在的五蕴皆空,其实也是无生,只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缘起的假相而已,只是你妄执,误认为它是实有的东西——实有生、实有老、实有病、实有死,可是生空无自性,老空无自性,病空无自性,死还是空无自性,所以从生老病死,其实处处、任何一个时间都是空性。

【义贯】

【“大慧,”至于有些其他的在家出家二众,不堕邪见,依于正知见,而起正观察,则观“见”一切法皆无“自性”:以见一切法皆如空中之“浮云”(】

这浮云风一吹就变化生灭了,所以在强调诸法就像浮云。诸位!哪一种东西不是生灭的东西,这一杯牛奶放着很快它就会变酸了,如果你不冰的话。这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生生灭灭,生生灭灭就像如幻,就像浮云,我们的一生就像浮云一般,

【随风变幻生灭、如旋转“火”炬所成之“轮”相、】实在是没有那个真实的东西,而一缘起起来,旋转就是一缘起起来,好像真的有那个相,

我们现在也是,公园旁边有公园相,可是你彻底分析起来,没有那个相,树无树相,花无花相,对不对?花,你看!水陆全部采光了,没剩半株,剩下的旁边就是这样子。

所以,看了好像有公园,对不对?可是你彻底剖析起来,它只是一种集合了短暂就像旋转的火炬所成的一种轮象,

【如海市蜃楼(“揵闼婆城”),一切悉“无”有“生”起、】

这一句话就是证圣果的人所体证的,一切悉无有生起,什么时候生起啊?这句话跟禅宗里面讲的一句话很相连的,就是:参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有色受想行识吗?没有。

所以证悟到、体悟到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现在的五蕴皆空,其实也是无生,只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缘起的假相而已,只是你妄执,误认为它是实有的东西——实有生、实有老、实有病、实有死,可是生空无自性,老空无自性,病空无自性,死还是空无自性,所以从生老病死,其实处处、任何一个时间都是空性。

今天有的人,写了e-mail过来,说:师父!既然诸法如幻,既然诸法是不实在的,为什么我们在肚子痛、胃痛的时候,是痛到实在受不了?当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就好像这个就是真的在痛啊!师父,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诸法如幻呢?

诸位!诸法如幻,是在强调空无自性,不是说没有因果。再来,这有两种层面:一、你有没有三昧的定力,如果是证圣果的,能够降伏了,照见五蕴皆空,他那个生病也是一种缘起,圣人示现的,他有三昧的功夫,他没有问题的,

所有的果报对一个有三昧功夫的人来讲,他那个痛其实是幻;可是我们凡夫就不行,我们凡夫真的就没办法,凡夫肚子痛就肚子痛,头痛就痛到剧痛,剧痛,头痛欲裂。大家都会生病,世尊也示现了头痛,剧痛三天三夜,世尊也示现。

因此只要有这个色身,我们这个五谷的身,五谷的色身,吃五谷的色身,就是要这样的果报。

所以在凡夫,所以我跟他回答,在凡夫俗子的角度来看,这个病它就是一种业报,它好像是实实在在的痛苦,这种不好的觉受,很痛苦的觉受,是很痛苦,也不好,这个叫做业报。在凡夫来讲,拼不过去,没有三昧的功夫,它看起来就像真的。

所以说一切事悉无有生起,是指体性本空,不是说没有业报这个因果。那么业报这个因果,所生起的生老病死,那圣人来讲不存在,可是凡夫来讲,是确确实实的病,确确实实的病。

【如“幻”境、如阳“焰”、如“水”中“月”、“及”如“梦”中所见。作如是观时,知“内”心“外”境一切诸法皆为自“心”所“现”,】

诸位!这一句话可就是重点,既然是唯心所现,那么就是我们一定要守本真心,就是用不生不灭的心性,万缘歇既是菩提,我们就放下。

诸位!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开始放下,就用离、离相的方式。“离”就是保持一个距离,是一种方便,但究竟即相离相,了相空无自性,这个是真正的“离”,从内心里面不著,这个叫做离一切相。

有一个人写e-mail过来:离一切相,我每天都面对一切相,怎么离一切相,这“离”是什么意思呢?

我说:离就是放下的意思,这个离一切相就是放下假相,不要让那个缘起的假相,触动到你的情绪,贪嗔痴的情绪,

【本无自性,】本无自性是本来就空无自性,空无自性就简称做空性。【悉由“无始”以来“妄想”所生之“虚伪”习气而起,】

诸位!为什么要讲无始以来妄想所生的虚伪习气而起,为什么要讲这一句话?意思就是这一句话,凡夫俗子从来没有觉悟,这一句话就是万法由心所现,【一切境界,皆“不离自心。”)】

那么为什么要讲无始以来妄想所生虚伪习气而起,虚伪习气就是它这个习气,业识的执著、分别、无明,它不是实在的,叫做业性本空,这个虚伪、习气就是一种业性,

业,我们讲karma force,karma force就是业性,就是虚伪习气,就是不实在的,本来是空无自性的,但是因为习气种子显现出来的假相,或者假的五蕴身,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其实是空。

那么这样子就彻见了五蕴本空,那么这些虚伪习气,了悟了万法,都是习气在作祟。

因此,我们刚开始培养习气,后来习气变成我们的主人。我们做不了主,就像一个人去赌博,后来就被赌博的习气牵着走。我们每天都喝酒,到最后就会被酗酒这个喝酒的习气牵着走,你不喝就难过。有的人去爬山,爬到已经上瘾了,你叫他不去爬山,他会受不了的,他这个一种习气,爬山的习气也不是坏事。

那么做善,有的人做善事,咦!他也做了变成习气了,他只要有钱拿去布施,他就会很高兴,不布施,他那天吃不下饭。

有的人身上不准放钱,有钱他一定会布施,他布施,只有布施能够让他快乐。台湾不是有个卖菜的吗?她是讲了一句话吗?钱拿出去,她就是觉得很心安,那一天睡得很香很甜,这跟一般人好像不太一样。

一般人好像钱拿到我的身边,我晚上会睡得很香、很甜,怎么会差这么多?对不对?有的人要布施出去,她就觉得很快乐。

有的人要贪别人的东西,所以这个虚伪习气啊,各个不一样。

诸位!如果你听经闻法,养成一种好的听经闻法的习气,像今天吉林省来告诉我的,她说:她一看到师父这人光盘,这个DVD佛学的讲座,她说以前什么韩剧、偶像剧,偶像就是呕吐的对象,统统放下。

她说:我现在每天放这个慧律法师的光盘,看了十几个小时。看到老公说:好了好了睡觉了……我知道你很用功精进,

那师父这个法,传到中国大陆以后,很多的老公,本来都不支持老婆的,可是呢?师父呢?就一直重复强调以家庭为重,你不能因为学佛学到分崩离析家庭破裂,对不对?

很多的老公看了以后很感动:对嘛!就像这个法师讲的才对嘛!人家慧律法师讲得对嘛,要先照顾家庭嘛!

所以老公对我印象特别的好,非常的好,因为以家庭为本,大家都有家庭嘛,学佛不能搞得像分崩离析,老公是老公,老婆是老婆,各路人马好像素昧平生,对不对?所以,世出世间法本来就无二法,一切境界皆不离自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165:【妄想、因缘灭尽,离妄想说所说,观所观,受用、建立身之藏识,于识境界、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自心起随入分别。】这一段在讲什么?就是怎么样情形可以进入佛的正知正见正智,就是什么情形可以进入佛的正智。

【妄想、因缘灭尽,离妄想说所说,观所观,受用、建立身之藏识,于识境界、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自心起随入分别。】

   7-1 这段它很重要喔!很重要就是,它教导你如何进入佛的智慧,这一段很重要的!我们修行佛道,是不是要进入、契入佛的智慧?这一段就告诉你,如何能够进入佛的智慧。

这段保证看不懂的,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保证看不懂,它翻译的文章,它太省略了,太简单了,文字少到不晓得它在讲什么?

妄想,在座诸位!这一段在讲什么?就是怎么样情形可以进入佛的正知正见正智,就是什么情形可以进入佛的正智。

妄想,这跟上面那一段要衔接起来,意思是说,行者做如幻观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妄想,内心妄想尽,因缘是指外境也灭尽,灭尽后面补两个字:灭尽无余,内心的妄想灭尽无余,外境的因缘都灭尽无余。

意思就是行者如果能够做一切法如幻的观照,那么你的内心,因为既然是幻化的东西你怎么会去执著?没有执著就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哪有妄想颠倒执著?不会的!那么你的妄想就息灭了,

还有借重于外境的因缘,因为万法如幻嘛,这个外境既然是如幻,那么就不会执著之内心的妄想、能缘的妄想,心就是内心,所缘的外境的因缘也都灭尽无余了。

当行者做如幻的观照,灭尽了内心的妄想、灭尽了所缘的外境,都灭尽无余了,接下来就能够怎么样?离一切的妄想,

说:就是能说之妄想,所说之名还有种种的相,离妄想,离种种的妄想,离于能说诸妄想,离于所说之名相,还有义理,这一句就是不可议,没有能说、没有所说的意思。

当我们离内心里面一切妄想的时候,就没有能说之妄想和所说的名相。

诸位!这个“离”必须再用下去,彻底的用到底,再补一个字:离观所观,观就是能观,观、离能观,能观就是能观的智慧,离能观的智慧、离于所观的内外诸法,这个是不要说我用智慧来观照,

这个“智”是指绝对的真如本性,智照,智照没有能所的,现在说能观之智和所观的内外诸法都必须“离”,那么离能观智、所观的内外诸法,当然这一句就是不可思。

离妄想说、所说,这是不可议;离能观、所观,这句就是不可思,两句加起来叫做不可思议。

接下去还要补上一个字:“离”受用,建立身之藏识,诸位!把这个建立跟受用,把它对调起来,受用改成建立,那么建立改成受用。简单讲,这句话就变成,离建立受用、身之藏识,

诸位!受用是指依报,身是指正报,还得离外境的一切依报,就是五欲六尘,还要离身就是离正报,因为这个正报是五蕴身,还不能执著有所谓的正报跟依报。为什么?因为都是八识所影现出来的正依二报,都是缘起的假相,

所以离建立依报,你内心建立的依报要放下,你内心建立的正报,这种观念还是要放下,因为都是空无自性。

无论是正依二报,你存在这宇宙当中,只要是相,正报是相,依报还是相,你统统必须放下。

之藏识,藏识就是,依报、正报皆是藏识所建立的,众生所执著的,其实是藏识所建立的正报跟依报,它是空无自性的,所以这一句话,受用、建立身之藏识把它转换成“离”,建立受用身之藏识,受用指依报、身是指正报。

简单讲,要离开藏识所影现出来的正报和依报,因为它正报五蕴身空无自性,依报也是万法也是空无自性,所以应当离,

所以这一段还要离,加上一个:“离”,这个“离”字一直贯串下去,再继续,要“离”,再继续放下什么呢?于识境,识境就是识所缘境,识所缘境就是六尘,还要离六尘,八识田中所起的六尘的境界,统统要放下,才能够进入佛的领域,于识境界,识境界就是于识所缘之境界,八识田中所起的六尘境界。

接下来还要离摄受,就是能摄受外境,能摄受外境而离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离六根,因为六根是摄受六尘嘛,以及摄受者,摄受者是指六识,重点在识的执著和分别,不在六根,六根可以摄受外境,识心执著和分别,以及摄受者,就是离六识,这六识者不相应,不相应就是没有能所,

内心、外境都已经空寂了,叫做不相应,不相应就是生灭相续断,这个不相应重点在这个地方,妄想生灭相续断,真如就会显现,就会证悟到底下所讲的,内外境达到无所有,

无所有就是无生的境界,无所有就是一切法无生,同时内心寂灭离于生住灭,后面补三个字,生住灭是指的是幻相,同时内心寂灭而离于生住异灭的幻相,幻相,不实在的幻相,

自心起随入分别,起什么?这里很重要,起本觉如实之正智。自心起本觉如实之正智,随入什么?随入一切境界,

诸位!后面这个分别不是分别心,是以正智来观察分别,念念用正智观察分别、不舍、无有间断,用佛的正智正见来观照,如是观察名为正观,这个是用正智观察分别,不是那种分别心。

自心起本觉如实的正智,随入一切境界,分别就是用正智慧来观察分别,不是那种执著、分别心,念念不舍这种正智慧观察,无有间断。无有间断才能斩断无明,才能打破无明、斩断烦恼。

最后一个,四个字补上去就是:这样如是修行渐入佛智,你能够这样修行,就渐渐进入佛智。

所以这段它很重要喔!很重要就是,它教导你如何进入佛的智慧,这一段很重要的!我们修行佛道,是不是要进入、契入佛的智慧?这一段就告诉你,如何能够进入佛的智慧。

   7-2 简单地讲,离内心的妄想、离外境,离能说、离所说,离能观、离所观,离正报、离依报,离六尘、离六根、离六识,让它不相应,证到诸法毕竟空寂、无所有的无生境界,内心寂灭,同时要离一切幻相。因为一切幻相,都是生住异灭所构成的,自心起本觉如实正智,随入一切境界,这样正智观察分别,这样能渐入佛智。

我整段把它贯串起来,这一段的意思就是怎么样能够渐入、渐渐进入、契入佛的智慧,要怎么样能够契入佛的智慧呢?

注意听!这一段虽然两行,但是它是修行的根本。你修行不是要契入佛智嘛,那这一段要看清楚。

前面那一段说观一切法如幻,这个时候能缘的内心妄想灭尽无余,所缘的外境因缘也都灭尽无余,这个时候离种种的妄想,

当一切法不妄想的时候,也离能说之妄想和所说之名相名义,这一段就是不可议,

同时也必须离能观之智所所观的内外诸法,这三个字“观、所观”也要离,离能观之智,离所观内外诸法,这就是不可思,进入真如,不可思议就是进入真如。

接下来还要“离”,离于藏识所建立的正报和依报,因为正报五蕴身本空;万法——外在的依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行住坐卧所享用的这些依报,统统是如幻,统统是藏识所建立的,应当离。

接下来,离于识境,识所缘境,必须离于六尘,离于摄受的六根,因为摄受,六根是摄受外境,必须离于六根。

接下来,以及摄受者,就是离于六识,让他们没有能所,让它生灭相续断,不相应,断了就不相应。

我们妄想为什么一直来?就是相应断不了,相应断不了,对境上的执著,分分秒秒都断不了,

内心外境达到了生灭相续断,这个时候万法都已经空寂,这个时候了万法如幻,万法当体即空,回归当下,就超越一切所有的表相,

诸位!修行就在这个,面对现实,即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就是在讲超越这个地方。

诸位!如果修行不能超越表相的东西,看到一件东西,听到一句话就起贪嗔痴,那么就是不能离相,这个相包括有形跟无形的,这表示你的修行还很肤浅。

修学佛道是讲超越的心灵,怎么样能够超越?那就是超越一切表相的东西,于心,妄想心灭尽了,外境也空无自性,灭尽了都空寂,生灭相续就断,断就不相应,不相应就是没有能所,无所有境界,就是达到外境一切法无生,无所有的境界,同时这个内心寂灭,离一切生住异灭所现的幻相,简单讲就是彻底离相的意思。

自心起什么?内在深处的本觉如实的正智,随入一切境界,没关系,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不怕相,就怕没有智慧。

随入一切境界,用正智观察分别,怎么样?念念不舍,念念都有正智,无有间断,万法都不执著,念念有了正智,念念不执著、不分别、不颠倒,

如是功夫就渐入,渐渐契入佛的智慧。哇!简单讲就是统统离,离。

现在用简单地讲,离内心的妄想、离外境,离能说、离所说,离能观、离所观,离正报、离依报,离六尘、离六根、离六识,让它不相应,证到诸法毕竟空寂、无所有的无生境界,内心寂灭,同时要离一切幻相。因为一切幻相,都是生住异灭所构成的,自心起本觉如实正智,随入一切境界,这样正智观察分别,这样能渐入佛智。

这个佛法真是好啊,至少你要有三天的功夫,不要说回去又跟老公吵架,这样子好像……对不对?至少做三天的清净的修行人,三天就好。因为三年我不敢讲,等下回去,马上就翻脸,这样子就太说不过去了,所以克制一下,三天看看,能不能契入佛的智慧,就是离。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7-3 【已达境空心寂,】诸位!这个是圣人的境界。师父!你能不能告诉我,一切圣人的心境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这四个字,圣人的境界就是:万境本空。庸人自扰,吵吵闹闹过一生,不知道境界本空啊。

【注释】

【“妄想、因缘灭尽”:“妄想”是指内心,“因缘”是指外境。由于作如上之观,则内心之妄想分别,以及外境之幻象,都灭尽无遗。】

【“离妄想说所说”:“说”是能说,亦即是妄想。“所说”,即所说之名义。以内心、外境都灭尽无遗,故已】经【无能说所说,】进入不可说的境界,【一切悉离于言说。】

因为言语是人类创造的东西,诸位!只要是创造的东西,它都是缘起,都是空无自性的。简单讲,我们的缘起,不是实在的东西。

【“观所观”:“观”为能观之智,“所观”为所观之内外诸法。不但离于能说所说,亦且离于能观所观。

离于能说所说,则为不可以言语道,】道就是说出来,言语道断,说不出来,就是不可以言语道,【即不可议;】也不能说,议就是讨论,

【离于能观所观,则为不可以智知,】智知就是能所,【即不可思;

如是即是不可思议,因而预于不思议境界,亦即得离于六识。】

【“受用、建立身之藏识”:此为倒装句,应为:“建立受用、身之藏识”。

“受用”为资生之依报,“身”为正报。正报、依报皆是藏识之所建立,故云“建立身之藏识”。

此谓,行者至此,亦可离于建立依报、正报的藏识。至此连八识亦离。】正报依报是八识所显现的,当然正报依报离,八识就离了。

【“于识境界、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识境界”,为八“识”田中所现起之六尘“境界”。“摄受”,为摄受六尘之六根。“摄受者”,指六识。换言之,此三者即为六尘、六根、及六识。

“不相应”:“相应”为二物相对待而起,称为相应,例如能与所为相应者。

现在,因已达境空心寂,】诸位!这个是圣人的境界。师父!你能不能告诉我,一切圣人的心境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这四个字,圣人的境界就是:万境本空。庸人自扰,吵吵闹闹过一生,不知道境界本空啊。

一切婚姻,有的人没学佛,婚姻打从开始,两个夫妻就吵,就一直吵……诸位!没有学佛,他会一直吵到死,其中有一个人学佛,他们的争吵会减低了一半,因为有时候男人太过分了,我做女人,饭我都给你做了,你回来还东骂西骂,男人你不给他一点颜色看,不知道老娘的伟大,对不对?

有时候顶一下嘴,有这个必要,是不是?有这个必要,也有这个习气,有这个必要,顶几句,

有时候我们又觉得我们好像是小绵羊,还是小白兔,要撒撒娇啊。为什么呢?因为老公不学佛,我不使一点我女人的本分事,还不能柔软地对待我,是不是?使一点功夫。

那你了悟境空,可是你老公没办法了,心寂,心中进入空性,也就是万法不可得。

所以在座诸位!什么是佛?就是万法不可得叫做佛。什么是佛?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叫做佛。什么是佛?了一切相都是虚妄,叫做佛。了一切真如的心,没有来去生灭增减,他就是佛,

所以简单讲,如果你有圣人的心境,你走到哪里你都会受欢迎,因为你变成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你达到境空,你达到心寂,你怎么会讲话去伤人呢?一出口就伤人……你怎么会伤人呢?不会的。

达到境空心寂的人,他容许一切幻相,容许一切幻相。注意!有一句话特别地重要。境空心寂,顺逆二境皆菩提。你听过这句话吗?达到境空心寂灭的人,顺逆二境皆菩提,顺境跟逆境都是菩提。为什么?境空心寂,顺逆二境皆菩提。

【离于心意识之境界,内心外境既皆已空寂,则心与境便无法成对待,心境便不相应,六根、六尘、六识三者皆不相应,既不相应,则相续生灭断。】

【“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六根、六尘、六识三者既不相应,便一切法不生,则达于外境空“无所有”之“境界”,且内心寂灭“离”于“生住灭”之幻相。】

所以,佛陀为什么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为什么?只要生灭就是如幻,只要相都是空无所有,因此内心外境统统达到空性,达到绝对的一真,通达本心跟本性的人,境空心寂。

   7-4 这一段特别地好,对修行人实在有莫大的帮助。诸位!幻相灭尽,这个寂静是什么?诸位!寂静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内心不寂静,内心就不安详。不安详,内心就没有幸福可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一颗寂静的心。寂静的心,才能享用你真实的生命。

【“自心起随入分别”:如是,既然内外一切幻相灭尽、寂静,于是“自心”中本觉之正智便得现“起”,故能“随入”一切境界,以正智观察“分别”,渐入佛智。】

这一段特别地好,对修行人实在有莫大的帮助,其实佛法中边皆甜,初中后都是甜,就是哪一本经典、哪一句话,哪一句法你听得进去。

记得!契入的时候,守本真心,就享用你的生命,不要忘记师父刚刚讲的,你超过了四十岁,还著相,你没有后半辈子,你的后半辈子一样过得煎熬。

诸位!离相的人内心他就不会煎熬,因为你不会卡在那个观念里面:他为什么对我这样子?我对他这样子,他为什么要对我这样子?

诸位!世间很多东西,是不能去讨论的,很无奈的。为什么?很多地方不为什么,就是你的业,不然能怎么办?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吗?对不对?

为什么?为什么我对老公这样,我老公对我这样子?没有为什么啊,因为你嫁给他啊。是不是?

我去找这个老婆,一天到晚赌博,赌博,是不是?哎呀!第一天我到她家去看的时候,我这个老婆还端茶给我喝,远远地看我,使出那种杀手锏的眼神,害我心颤抖。可以写小说了。

结果就把她娶了,娶了以后,哇!每天忏悔(师父合掌):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下次下辈子不敢了,对不对?

为什么?业力牵引的时候,刹那之间就被勾魂了,后来发现……电视上以前有一个立委,常常讲一句话:天上掉下来的礼物,结果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坨屎,我看到的时候,才几个月以后,哇!搞得不愉快了。

在电视上说,哎呀!他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我看这个撑不了多久的。真的!过了不久以后,从美国逃回来,护照还用偷的。

你看,这就知道,我们人在迷茫的时候,你看!那种深层的迷惑,没办法自拔的。

好了!如果不相应,能所就断了。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六根六尘六识三者即不相应,便一切法不生,则达于外境空无所有之境界,而且内心寂灭,离生住灭之幻相,自心起虽入分别,如是既然内外一切幻相灭尽,寂静,

诸位!幻相灭尽,这个寂静是什么?诸位!寂静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内心不寂静,内心就不安详。

不安详,内心就没有幸福可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一颗寂静的心。寂静的心,才能享用你真实的生命。

所以为什么你后半辈子一定要离相离得很彻底?你离相,你才有办法享受这一颗寂静的心,你的幸福就显现。

还有一点,学习稍微自私一点的讲法,就是你不必去管天地万物发生什么事情,都跟我的寂静的本心无关,就学习这个。你老公学不学佛,你管他?阿弥陀佛,对不对?我老婆也不学佛,每天都shopping……

他说:师父!我那个老婆多聪明,有一次,我要去美国,我老婆怎么说呢?我老婆说:我也要去。他说:我去出差呀,七天就回来了,你跟着我要去干什么呢?对不对?我要去美国啊,我不放心。那你是不是不放心我外面有小三?她说:不是!不是,我相信我的老公。

那你要跟我去美国做什么?我出差呀,你跟我去干什么?我要去美国shopping.shopping?SOGO太平洋百货公司就那么多了,你为什么要跟我去?

老公!我就等你这句话,谢谢!意思就是谢谢,我就等你这一句话。不让她去美国,她就是要去SOGO百货公司要买一点东西:我就等你这一句话。买东西SOGO百货就很多了。谢谢老公。这你讲的。

老公说:中计了!又掉进她的陷阱,那个卡不晓得又跟我刷了多少钱?这老婆非常聪明的,反应非常快的。你千万不要用这一招骗你老公,我讲了这个是个例子就好。

于是自心中本觉之正智,便得现起,故能随入一切境界,以正智观察分别渐入佛智。

7-5 这一句话,内心寂静非常非常地重要。意思就是你一定要保持离相,保持你这一颗真如的清净心,一天做不到,明天,两天做不到,一个月,一个月做不到,一定要下功夫。内心寂静,离一切相,这样你的佛道在很短的时间,就契入了。

【义贯】

【(行者作是观已,于是)内心之“妄想”,及外境“因缘”都“灭尽”无遗。

如是便能“离”于内心“妄想”所生之能“说”之心及“所说”之名义,并离于能“观”之智与“所观”之诸法;亦得离于“建立”依、正二报(“受用”、“身”)“之藏识”。

如是观察已,则“于”八“识”田中所现起之六尘境“界”、“摄受”六尘之六根,及六识(“摄受者”),三者皆“不相应”;

如此,则能达于一切外境空“无所有”之“境界”,及内心寂静“离”于一切“生住灭”幻相之境界;】

这一句话,内心寂静非常非常地重要。意思就是你一定要保持离相,保持你这一颗真如的清净心,一天做不到,明天,两天做不到,一个月,一个月做不到,一定要下功夫。

内心寂静,离一切相,这样你的佛道在很短的时间,就契入了。一辈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在这一念之间也能够理解,原来,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离一切生灭,就是如了。慢慢,以后你看经典就很容易理解。

【如是,由幻相灭故,便得于“自心”中“起”本觉如实智,“随入”一切境界,以正智观察“分别”,(念念不舍,无有间断,如是观察,名为正观——以上为加行位菩萨之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8 经文166:【大慧,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无开发方便。】为什么叫做无上方便?要用真如的那颗心,才有方便可说。现在的种种方便,叫做糟糕,叫做随便。方便出下流,是不是?

【大慧,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大悲巧方便,无开发方便。】

悟道以后就完全不一样的心境了。大慧!彼菩萨不久当证得生死与涅槃平等,

诸位!生死是来自一颗无明所造的业力,而有生死,而无明本空,业性本空,其实当下就是涅槃,叫做平等。前面补两个字:本来平等,不久当证得生死与涅槃,本来平等。

师父啊!有句话我体悟到了,生死涅槃无距离啊,菩提由来无一物,对不对?生死跟涅槃有没有距离?没有!为什么?生死是幻,涅槃当然也是幻啊,幻的意思是名相幻,真如本体不幻,离一切幻,生死是名词,涅槃也是名词,

对于证悟的人来讲,也不会说我进入了涅槃,涅槃不可入,你怎么进入涅槃?涅槃不出不入,怎么进入涅槃?

所以说,若说佛入涅槃,即是谤佛。为什么?究竟生死跟涅槃,是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的,没有这个东西,哪里有三界的轮回?轮回也是幻,三有也是幻,对不对?成佛还是幻,本自一心,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所以三界一真之相就是平等,平等相。好!那么这里有侧重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记得,用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众生,你就进入了涅槃真如本性。

这个平等心是特别特别的重要,因此师父呢?你这一辈子要长得很庄严,在座诸位!

讲一句因果的话,你这一辈子长得这么漂亮,或者男众长得很庄严,他有两种:

一、前世供佛、供法、供僧,还有买花供佛,这长得很漂亮,这辈子长得漂亮,男众也长得很庄严。

第二、非常用平等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圣人、凡夫的人、智障的人、身障的人,来到我这里,我都是平等地对待,但是平等地对待还要用一点智慧。

以前刚刚建立了文殊讲堂,那么我在吃午餐的时候,然后有一个看起来很辛苦的人,我不晓得他的来历,他讲:师父!我三天都没吃饭了,能不能一个便当给我?我跟厨房讲说:好!包一个便当给他。

明天继续来:师父!我没有便当吃。包一个,给他三天,我想这样子不行喔,这里是文殊讲堂,不是救济院喔,你每天来要便当,后来越来越多,明天再来两个,再来三个。慧律法师那边有便当。我说:我这里不是救济院,你真的很可怜,你可以找慈济啊,义工啊,来跟你谈一谈,或者是有那些可以帮助你的。

所以这个不是我们不慈悲,不是这样子。有时候不能,很多的事情是要用一点智慧,因此举这个例子就是说,这跟平等心没有关系,你要慈悲众生,但是它不能有后遗症。后遗症,哇!他每天都来,是不是?那没有办法的。

如果是法会,那没有关系,譬如说我们水陆大法会啊,今年这些街友大概有来了一百二十个,没有关系,给他吃,因为师父也穷过,没关系,给他吃,他只要不闹事就好,

听说现在这个街友,非常好了,大家都很守规矩了,慢慢慢慢大家还会念佛了。师父走过去,说:你们好好地吃饭。跟师父合掌,跟师父念念佛。就(合掌):阿弥陀佛!师父!谢谢!不错!不错,不错!因为我们也穷过嘛,是不是?很好。一个礼拜可以呀,对不对?三百六十五天都这样搞,这怎了得?没有办法。

我那个时候就想说:我的生日,我也用怎么样子来帮助众生,我的生日是不是每天包一千个便当,来救济这些可怜的人?可是算一算街友才一百二十个,剩下八百八十个便当要不然沿着民权路一直发,要不然怎么吃得完?对不对?流浪汉没那么多。所以,想一想这个生日,还是用比较智慧的方法来处理。

所以话说平等心,还要用恰到好处的方法,要不然后遗症很大的。

大悲巧方便,就是以此如实之智而运大悲心,巧方便就是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善巧方便做什么?四个字:广度有情。

所以,法师们!这里就要勉励诸位法师,你今天来出家很不得了了,可是如果你经教又通达,心性又悟明了,就不用客气,应当要弘法,要弘法。

那么,以如实之智,运大悲心起无量的善巧方便,广度有情,这个时候怎么样?菩萨虽然是如是种种的施作,来多所饶益众生,但是他的心都是无所执著,了无作意,这个叫做无开发,

无开发就是无作意,叫做无功用行,意思就是不必刻意,用现在一句话贴切来讲,就是不必刻意地去做功德,本性具足功德,用无功用行,无作意法——就是无为法的意思,方便上面要补两个字:方便不是随便,太过方便就会变成随便,这要补两个字,叫做无上方便。注意哦!无上方便,是见真如的一种种种的方便。

现在的人很糟糕,尤其有时候出家人搞得太多的,那个看起来就是很俗的一种方便。俗,一般世间人讲的,那个太俗的方便,变成看不到佛教的精神,也看不到佛教的真谛。如果这样搞下去,佛教没希望了。

佛教还是要法为最重要的,那么师父的牺牲,这一辈子,真的牺牲这一辈子了,从出家以来,就是在法上用功、在心性上体悟,到今天为止,大家差不多台湾省提到师父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师父是一个弘法的法师,没有一个会否定的。

我认为法比较重要,因此把身上所有的供养,统统注入这个愿力,就是把法,把金钱转换成智慧的法宝,像长翅膀一样,飞到全世界各地。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佛陀里面的正法,唯有这样能够兴盛,因此,无上方便是用真如心那种方便,而不是一种很俗的一种方便,我们不能说什么。

再讲的话,他们就会说:师父又再讲我们这个道场,所以我如果多讲话,很快就会出事情,所以不能讲,知道说某些善巧方便实在是太离谱了,离谱到实在是看不下去,可是你也不能怎么样,对不对?我们还是要尊重人家。

【注释】

【“彼菩萨”:即上面所说加行位之菩萨。】

【“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以前面加行位时,依于正智观察,念念不舍,】

诸位!这个念念不舍,是特别的特别的重要。什么叫做念念不舍?每一念都是正智观察,不分前后,统统要念念不舍,【无有间断,】这个就是修行的功夫。

诸位!怎么修?有的人问:师父!怎么修行?简单!正智观察、念念不舍,无有间断,就是入于佛道。

【而入于无间道。】什么叫无间道?不被烦恼所间断,这个道就是真正的道;

如果被烦恼,今天好一点了,明天呢?哎呀!搞得不愉快,你看看他的眼神,他的讲话,你看,说:某某人吃饭。(不耐烦很大声:)好啦好啦!这个话怎么?平常:某某人吃饭。(平和的声音:)好!谢谢。

今天说:某某人吃饭。(不耐烦语速很快又很大声:)好啦好啦!你先吃,谢谢啦!感谢,感恩啦!意思就是要你安静。

这个情绪一来,失控,虽然一直讲感恩,好了、好了!可是那个口气拉高了八分贝,那个不一样了。

所以这无间道是很难的,不被烦恼间断叫做无间道。简单讲,要被烦恼间断了,被烦恼间断,你就没有无间道,你只有凡夫的道。

【既入于无间道中,“不久”定当可以见道,而入于初地,即欢喜地。“当得生死涅槃平等”:这是入于欢喜地的行相。

因为入地以后,便初获圣性,】圣性就是真如性,【具证二空】——我空还有法空【;因证二空,显现真如,即达法界一真平等之相,】唯是一心,唯是真如,唯是平等,

【因此,照了“生死”与“涅槃”皆是一】颗【真】如的心【所现,】叫做一真,一心真如所现,叫做一真。一真就是绝对,没有能所,【故皆“平等”。这是入地后的自证自利之行。】

【“大悲巧方便”:以能自利,故起“大悲”利他之行,以所证智,依体起用,随诸有情心之所乐,】

诸位!这个叫做观机还要逗教,随诸有情心之所乐,要看众生要听什么法,你要开示,对不对?对机要不对法,不受用,所以随诸有情心之所乐,看他喜欢乐于什么法。

譬如说这个人,连刚刚第一次来见师父,都没学佛,你就跟他讲:自觉圣智,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听到最后就没好气地说:搞不懂你在说什么,对不对?刚刚第一次来见面,你跟他讲这些,他怎么听得懂?他完全听不懂的,

【而现种种善“巧方便”,诱接群生。“巧”为善巧之义,以其智能起微妙之用,故称巧。】

【“无开发方便”:“无开发”即无功用,或无作意。谓菩萨虽运大悲心,起善巧方便,大作佛事,广益群生,然此种种施为,毕竟都无作意,心无所著,所谓依无住本】无住为本,禅宗里面讲的无相无住无念。依无住本【而立一切法,】无住就是无所住。

那有一个人,没有开悟的凡夫就会说:那无所住,我们又安住在哪里?诸位!无所住,真如就现前,安住在哪里?没有东西可以安住就是真如,要能安住,那个就是生灭,有能住就有所住嘛。

所以,无所住,记得这一句话是对凡夫没有见性的人讲的;真的开悟,开悟有什么住跟无住?没有这个名词,【即是“无开发方便”,此方便即是大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义贯】

【“大慧,彼”加行位之“菩萨”,于无间道中,念念依于正智观察,契而不舍,加功用行,“不久”即“当”可入于初欢喜地,】

所以,诸位!为什么叫欢喜地?见真如的人、十圣位的人,见真如的人,那个内心是无比的欢喜的,不是莫名其妙的欢喜,是内心很扎实,对真如的那颗喜悦的心,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哪一个字能够引你入道?四个字都很重要。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而且中间那个字最难做到,叫做大喜,什么都随喜,什么都不跟众生对立,什么都随顺,恒顺众生,都是用一颗众生喜悦的心,来面对大众,用你一颗智慧喜悦的心。

所以为什么叫做欢喜地?当然有种种的意义,初见真如欢喜,是不是?

所以我们说,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喜悦的心,生命的本质拥有一颗喜悦的心,但是我们这一颗喜悦的心,已经被烦恼所埋没了,每天上班,做人很辛苦的。为什么?要面对现实,没有赚钱就没有钱啊,没有赚钱,没有钱就没有米啊,没有米,肚子就没有饱啊,不能饱,是不是?所以人很辛苦的,就是他需要面对现实,又要叫他情绪要控制好,这个很难的。

为什么说在家修行会很困难?因为逆境特别的多,还要面对现实,又要超越这个现实,这是太难了!就像一个人陷入泥沼里面,一头牛要叫它出来,真的很难,随便一关,男女这一关就好,你有几个看得破的?好!喝酒,有几个人看得破的?喝酒、酗酒、抽烟,喝酒、抽烟、男女,最后一个钱。钱,你看得破吗?很难,很难!是不是?

【证“得生死”与“涅槃”本来“平等”,法界一真之相,以此而自得大利,然后便得以此如智,】真如之智叫做如智,所有的智慧都是如,是不是?如智。【运“大悲”心,起无量善“巧方便”,诱接群生。】

但是诱接群生,还必须像《金刚经》说的那句话: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你诱接群生,你不能说,哇!这个长得比较漂亮,我要度她;这个,这个参考就好,这个长得很丑,不用理她,让她自生自灭。还不可以!这个度众生,还不能选美的丑的。

这个男众有钱,是不是?度一度;这个太穷了,少接近免得麻烦多。那你这个有问题的菩提心,还不可以这样子的。要诱接群生,不分贵贱,你必须要就是这样用佛的心。

【菩萨虽如是种种施作,多所饶益,然皆心无所著,了无作意,】因为真如是无作意嘛,无作意就是不必刻意,因为他不是识心。作意是什么意思?就是识心分别,叫做作意。无作意就是真如,刻意的叫做作意。识心就是刻意的,

【是为“无开发”之无上“方便”。】为什么叫做无上方便?要用真如的那颗心,才有方便可说。现在的种种方便,叫做糟糕,叫做随便。方便出下流,是不是?

(作意:梵语manaska^ra, manasi-ka^ra 或 manah!-ka^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

俱舍论卷七将作意分为三种:(一)自相作意,谓观某物有独自之相(自相)时之作意;如观色有变碍之相。(二)共相作意,谓观四谛之十六行相是共通于诸法之相时之作意。(三)胜解作意,即作不净观等种种观想时之作意。又欲界有闻所成、思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色界有闻所成、修所成、生所得等三种作意,无色界仅有修所成、生所得等两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三载,诸瑜伽师若欲离于欲界之欲而勤修观行者,须经由下列七种作意方能离欲,即:了相、胜解、远离、摄乐、观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等。

此外,大乘庄严经论卷七谓,于根本等六心生起之后,继之则生起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等十一种之作意。六门教授习定论则举出励力荷负作意、有间荷负作意等四种作意。显扬圣教论卷三则谓,修无量之三摩地门,会生起有情无量作意、世界无量作意等五种作意,又缘七种遍满真如,则会生起流转真如作意、实相真如作意等七种作意。[成唯识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一、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显扬圣教论卷一](参阅“三种作意”652)——《佛学大辞典》)

那么,我们218页,诸位!翻过来218页,这个218页是《楞伽经》第一套到此为止。第一套,所以简单讲我们还剩下十个page,换句话说,下个礼拜六,我们只能上到218页。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一套不能留下一点尾巴,我再继续讲一点点,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后面没办法切,简单讲,那个做光盘的人,到这边一定要停,知道吗?一定要停,不停不行,所以礼拜六,下个礼拜六我们就讲209讲218。

那个下个礼拜天,简单讲就是十二月一号,十二月二号,讲第二套开始。从218页:“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就是从这里开始,刚好一个段落。所以,《楞伽经》已经有一点成绩出来了,第一套出来了。

诸位!我深信这个《楞伽经》做出来的,刚好学佛十年二十年他听了,他会很震撼,因为这个圆顿大教,到目前为止,我在完成一种叫做Mission impossible叫做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叫做不可能的任务,

我现在就是在完成这个,目前为止,台湾的法师其他的不谈,台湾的法师我知道的,其他不知道嘛,四个法师有讲《楞严经》,其他三个的都是讲台语,知道吗?台语的,只有师父讲国语的。

那么,国语的范围大,台语只有福建厦门台湾这一带,台语的会通,到东北没有人听得懂台语的,新疆那就更没办法了,是不是?台语没有人听得懂嘛,是不是?只有讲国语,这个国语能够全世界通用的,那么流通会比较广,流通范围比较广。

接下来,我们这个《楞伽经》,我有时候打开佛教的电视节目,有的讲《楞严经》,《楞严经》他是撷取片段的,有老法师,有时候讲一下《楞严经》,他是片段的,就是《楞严经》一段,他没有从头到尾。

这个《楞严经》整理出来,诸位!这个《楞严经》只要整理出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电视上放,放不完。我们这个电视一个小时,里面有十二分钟是广告的时间,真正的一天,那个一个小时的法界,或者是佛卫只有四十八分钟,真正只有四十八分钟。诸位!《楞严经》一整理出来,从年初一直放到年尾,诸位!放不完的。

这个时候如果再把《楞伽经》再整理出来,我告诉你,这些大学教授、这些学者、这些高的知识分子,会另眼看待整个佛教:哇!这个佛教,还真的是大智慧的宗教,这个可不是我们所想像的这种迷信啊!

所以这个《楞伽经》一整理出来啊,可以度很多高层,知识分子还有善根深厚的,书虽然读得不多,但是他善根非常地深厚,虽然他只有小学,可是他肯用功,肯用功!

所以为了提升整个佛教,师父愿意吃一点点的苦,我讲课讲到什么时候,我就不会讲呢?讲到那两根柱子后面没有人,一个人都没有,那个时候,二楼也没人,那个时候我就会停,因为就没人啊,对不对?没人就下课,自修自己看。只要两根柱子前面还有人,我就会继续讲的,所以就看你们了,前面这些人尽量不要缺席,我若看没人:下课!就会很麻烦了,是不是?讲不下去了,没人还讲什么呢?是不是?诸位!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下课!(大众向师父行问讯礼。)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高雄文殊讲堂

发表于 2020-5-10 21: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一套(共16讲)
第十六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慧律法师 主讲
2012.07.15-2012.12.01

    (师父走上讲台,行至佛前,将胸前捧的法宝举至额前行问讯礼后至狮子座坐下。大众向师父问讯。礼师:请坐下。)

    209页。请合掌。(大众合掌随师父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9页,我们今天将完成《楞伽经》第一套。209页中间经文:

    1 经文167:【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诸位!如果你能够度自心现,达到、通达到一切境界,无所有、毕竟空,一切法无生,那么证得了无生的法忍,入于自心寂静的境界,你会什么?那个叫做享受生命,前面所讲的从永远到永恒,你都一直存在这一颗涅槃的妙心,安住般若波罗蜜,就是不动地,八地菩萨的境界。

【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

   1-1 世尊就这样回答,说:大慧!我之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包括众生界,是因为生灭,万法刹那生,刹那就灭,万法都空无自性,是建立在这种微细的生灭,粗糙的生灭没有永恒的实体,叫做一切法如幻,并不是像今天看到投影,如梦幻泡影的,或者梦境里面看到的假相啊,叫做如幻。这个如幻真正的定义叫做:生灭,刹那生,刹那灭,没有实体可得。所以,大慧!世尊说一切法如幻,就是建立在这样子的思想,而不是说看到了电光,五花八门的这种幻化的境界,叫做如幻。不是的!是依一切法都生生灭灭,灭灭生生而建立的。叫做一切法如幻(皆悉如幻)。

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众生界就是有情界,因为众生界会产生主客二观的能所,所以从主观下手,观一切众生都不能离开五阴生,这五阴生本是缘起,缘起就是如幻。

那在后面,大慧菩萨又继续问佛,说:佛陀何以用如幻两个字?大慧就问:世尊!是不是因为众生看到五光十色种种的幻影,而说一切法如幻,否则这个外境与众生来讲却如此地实在,何以世尊说一切法如幻?

世尊就跟大慧回答,这是后面的,不是今天讲的。世尊就这样回答,说:大慧!我之所以说一切法如幻,包括众生界,是因为生灭,万法刹那生,刹那就灭,万法都空无自性,是建立在这种微细的生灭,粗糙的生灭没有永恒的实体,叫做一切法如幻,并不是像今天看到投影,如梦幻泡影的,或者梦境里面看到的假相啊,叫做如幻。

这个如幻真正的定义叫做:生灭,刹那生,刹那灭,没有实体可得。所以,大慧!世尊说一切法如幻,就是建立在这样子的思想,而不是说看到了电光,五花八门的这种幻化的境界,叫做如幻。不是的!是依一切法都生生灭灭,灭灭生生而建立的。叫做一切法如幻(皆悉如幻)。

不勤因缘,也就是真的要修行,不勤因缘,因缘就是假相。一个修行人,不是在假相里面打转,这样不能悟到当体即空的真如清净,如来藏性,这样就算你百千万劫修行,你也抓不到重点,

换一句话说,你能够了悟佛的这一颗究竟的真如心、如来藏性,抓到了重点,离一切相,远比你执著,绕着这个假相一直打转……烦恼断不了。简单讲,一直在这边的此岸,是没有办法达到解脱的彼岸的。

所以你如果要真的放下,就是要放下这个缘起法,放下这一些生灭法的东西,直通涅槃,而且它是本来就具足的。

诸位!你没有听过吗?从永恒,从永远一直到永恒,都是涅槃的特质,涅槃妙心的特性,也就是不管你是永远这个名词,或者是永恒这个名词,它都是涅槃的特质,从永远一直到永恒,都是我们涅槃的特质,因此你一定要用涅槃妙性来修行。

换句话说,不勤因缘,就是非取因缘,它不是因缘法,如来藏性,它不是因缘法,但是也非离因缘,也不能离开这个因缘法,离开这个因缘法,就变成断灭。

离相你找不到性,离开相怎么会有性呢?对不对?所以你要找到真如的本体,但莫于因缘上执著。

所以,我们精进、精进,是在哪里精进呢?心无妄名为最高的境界,最精进的修行人,也就是心没有妄动,于缘起法里面了一切缘起法都是如幻,这个是最有修行的人,

那么对于这个世间的假相,哲学家又讲了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他说: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否则你会被这个缘起法绑死,永远绑死。

就是这个世间,你先要有心理准备,什么奇怪的事情,它都会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发生。这件事情不可能这样,不可能这样,它就发生。

所以,当我们一个人能够用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生跟宇宙的时候,你突然间发生,你就不会感觉到什么,你也不会觉得很震撼,或者是被它动摇。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间,否则你会绑死自己。

简单来讲,就是用般若智慧,使自己内心更有弹性,就是这样子,这包括修养或者是包括修行,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所以,不勤因缘,也就是非取因缘非离因缘,远离内外境界。这个“远离”,一般统统不是很清楚,这个“远离”,因为众生来讲是无所不执著,它才叫做讲远离,因为体性本空,

如果你不放下这个缘起假相,那么简单讲,你就是在水中捞月,捞不出真实性的月,万法如水中月。

因此,远离就是放下,也就是不缘内心的妄动,也不攀缘外境的六尘境界,远离内心外境的一切境界,就是远离万法,放下的意思。

意思就是这个世间不管发生什么难过的事情,或者是生离死别,它都是如幻的东西,可是该有的境界、责任,你还是要去完成它,对不对?虽然一切法如幻,不可以让你逾越这个范围。

就像今天报纸登的说:他家养了两条狗,那个最顶楼养了两条狗——一条是狼狗,一条是藏獒,这个狗都很凶的,结果那个八十岁的老翁,他们没有电梯,绕着那个楼梯,突然两只狗扑上来,咬下去,咬了整个楼梯都是血,送到医院,这个老翁死了,八十岁。

你不能说,一切法如幻啊,咬死了也是如幻。哦!这个因果是很可怕的,对不对?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虽然是远离内外境界,是指不要执著,是指进入空相的意思,但是必须对因果负责。

心外无所见,照了心之外,照了除了这颗心之外,心外就是照见了这个心之外。诸位!加一个字就更清楚,“外”的底下加个:“实”,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意思就是,一切境界会引起你内心里面晃动,都是心在作用在作祟,与外境无关,所以说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

为什么佛陀要讲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那你就了悟万法唯心所造,你就抓到了修行的重点,底下还要补上几个字:依此正见正智。次第随法性入无相处,因为没有加那几个字又看不懂,为什么叫做次第随入无相处呢?就是依此心外实无所见的境界,依照唯心直观正见正智正观,依此正见正智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这样的境界,完全是唯心,次第随法性入无相处,

为什么讲次第?因为还在修行的过程,所以讲次第,次第就是有阶位了,叫做依此正见正智,次第随法性,随这个法性,诸法毕竟空性叫做法性,诸法毕竟空性称为法性,法之性,法之性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是法之性。

入无相处,为什么叫做无相处?所有的相,其实都是缘起法,包括色声香味触法,根尘识一十八界,统统是缘起法,所以只要缘起就是没有真实相,空无自性叫做无相,而这个无相正是修行的关键。

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活得很累?很辛苦,正因为我们著境以为实,不知道这个无相的道理,所以无相就是诸法空无自性,实在没有真实相。

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次第随什么?随顺法性入于从地至地,从初地一直到十地三昧的境界,解三界如幻,解了所谓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统是如幻,

换句话说,我们说三界,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它是唯心,贪嗔痴,注意!这里很重要,贪嗔痴不断,称为有三界可得。

诸位!无明没有灭,业力没有断尽,情执没有断尽,惑没有断尽,这称为有三界,三界其实是空无自性,唯心现量的境界,

但是因为我们不能了解佛,跟我们开示的究竟的义理,因此在无明的世界里面,看出来的这个世间,确实有欲界、色界、无色界,

众生著三界以为实,这是众生,可是圣人是离三界以为实。为什么?三界如幻故,三界会归到究竟义,就是贪界、嗔界、愚痴界,无明业力所幻化出来的,不实在的这个世间,我们今天就是业感缘起的世间,而有三界,而这个三界其实不存在,

说三界存在是因为贪嗔痴,无明惑业苦所感得的这个三界,如果破除了,业也没了,情尽了,惑尽了,业尽了,那么这个苦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这解了三界如幻,底下再补三个字:依正智分别观察,因为众生听经闻法,总是看到分别,误认为它是第六意识,

所以这个分别观察,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观察,是以正智观察,以正智,虽分别不作分别想,

意思就是第六意识也会分别,我们本性也会分别。可是那个第六意识的分别,是能所不断地分别,是刹那生刹那灭,生生灭灭的分别;

本性也有分别,就像镜子一样,虽分别不做分别想,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也能分别,可是它没有执著,没有落入意识心的一种分别,也没有颠倒的妄见,它是如是分别,如是等同没有分别。

所以这里要补三个字:以正智分别观察。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怎么样?度自心现,

注意哦!《楞伽经》之所以伟大,讲来讲去都离不开那一颗心,其他不究竟不了义的经典,认为有六根六尘六识,有正报依报,

如果从《楞伽经》的角度来讲,六根六尘六识或者是正报依报,完全都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没有实体的,正报或者是依报,六根六尘六识。

简单讲,六根六尘六识或者是正报依报,对众生来讲,是心外有东西,可是对究竟的《楞伽经》的思想来讲,它是没有的,是唯心的现量境界。

我今天我这个根身,了根身空,了山河大地,山河大地还是空,内空外空,本来就没有二空,唯是一心,唯是如来藏性,这个就是究竟,一心究竟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不了义、不究竟的经典,会认为心外有境,可是唯心的境界来讲,境仍然是心所影现的,因为它是八识田中的业报,八识田中的业报,

就是正报跟依报,依报就是环境,这个环境,你能缘的环境,众生能缘的环境,其实就是你的心,

所以没有一颗能缘的心,也没有一个所缘的境,因为能缘的妄识心,是依他起,所缘的妄识、所显现的境,是八识所影现出来的,那是你的业报,这个时候就会讲到一个人的福报就不一样了。

所以你那个有福报的人,他一去投胎,他一转世,他就会转世在有佛法的国土,就像在座诸位一样,你今天你转世,你一转世就转世到台湾这个有正法道场的地方。

有一次我到德国,到德国的时候,因为师父都坐第一排,第一个位置,下车也是我先下去,结果他们那个迎接的人,那个德国的姑娘,下来迎接我们的,怎么样?

看到师父,她一直在笑,到底是我要笑她,还是她要笑我?她那个笑,就是:和尚也来德国,和尚为什么不能来德国,对不对?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了解正法,有正知正见的知道。

度自心现,这个“度”就是灭度,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影像,这句话很重要,简单讲,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为什么?众生其实不存在,本来就没有众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更何况有众生可以度,而度是在度哪里?而灭度自心所现的影像。

我刚学佛有一次,大学学佛,对佛法也不是很了解,来到了承天寺参访广钦老和尚,那时候已经出家人,出家了,那一次被广钦老和尚骂,骂得很惨。

(广钦老和尚)说:你,法师你从哪里来?我说:从中部来。你出家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出家?我说,我跟他讲说:替佛祖做一点事情。

广钦老和尚很生气:什么?佛祖还要让你去做一点事怎么样?你去佛祖那里是要烧开水、还是扫地、煮饭?佛祖还需要让你烧开水、扫地、煮饭,佛祖还要让你扫地、煮饭、烧开水?

那时候我就恍然大悟:原来出家统统是为了自己,跟佛没有关系喔,哇!我的根器还满利的,被人家骂了,意思就是说,本性是你的,出家是你本性的事情,跟佛有什么关系?

我立刻就觉悟到:啊!度自心,度自心现,这四个字,原来所有的法都是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跟谁都没有任何关系。

今天为什么出家?也是为自己的道业。你今天为什么来听经闻法,难道是来跟师父捧捧场?

我去南投演讲,有的比丘尼来,她可能佛法也不是很深。我说:你为什么带团来听经闻法?她就说:来跟慧律法师你捧场啊。阿弥陀佛!我还要你捧场吗?应该是说,我带信徒来,为了法身慧命,开他们的智慧,这样讲才正确嘛;来跟我捧场。

所以说这一句话度自心现很重要,就是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一切影像。

这整句贯串起来就是,当你觉了三界如幻,以正智来分别观察的时候,怎么样?当得如幻三昧,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一切影像。简单讲,万法都是你的心。

接下来,无所有,就是当通达到无所有,无所有就是毕竟空,通达到一切法毕竟空,也就是无生,简单讲就是到八地不动地,证得到无生法忍,入自心寂静的境界,叫做无所有。

诸位!如果心里没有达到这个一切法毕竟空寂无所有,那么然灯佛就不会授记给释迦牟尼佛,说:你将来当得成佛,号称释迦牟尼佛。这《金刚经》讲的。所以无所有就是众相毕竟空寂。

换句话说,当你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面,别人吵到不行,而你的心一样是这么地洒脱,好像你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达到无所有、不动地了。

诸位!如果你能够度自心现,达到、通达到一切境界,无所有、毕竟空,一切法无生,那么证得了无生的法忍,入于自心寂静的境界,你会什么?

那个叫做享受生命,前面所讲的从永远到永恒,你都一直存在这一颗涅槃的妙心。得住,得住就是得安住般若波罗蜜。安住般若波罗蜜,写一下,叫做:不动地。得住般若波罗蜜,就是不动地,八地菩萨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师父已经讲过了,一切佛法都必须在三昧当中完成,简单讲,心没有定的人,这个人虽有善根,可是不能了悟佛法,你心一定要有定,解了三界如幻,以正智分别观察,依此正智观察,当得如幻,当体即空的三昧真实受用,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假相和影像,能够通达到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寂无生的境界,等同八地的境界,证得无生法忍,入自心寂静境界,得安住八地菩萨所现的不动地般若波罗蜜。

整句把它贯串起来。209页,整句把它贯串起来。

大慧!彼一切众生界,如是观照,照见一切众生界,均是五蕴,五蕴色受想行识集合起来,为众生界,一切有情界、众生界皆悉五蕴生如幻,所以如何修行呢?要了悟缘起法就是假相,

所以因此不勤因缘,不可以用著相的方式在因缘里面,拼了老命每天磕头,烦恼断不了;每天念佛也很精进,烦恼也断不了;每天诵经典,烦恼也断不了,这个叫做勤因缘,不解如来真实义,却勤因缘,可是却没办法产生真如自性的修行,

所以不勤因缘就是非取因缘,真正修行应当了悟一切法如幻,用真如心,涅槃妙性修行,所以不勤因缘,

因此修行人非取因缘,就是不可以著相修行,非离因缘,可是也不可以离开这个因缘法去找真如修行,不行!

简单讲,远离内外境界,所有的五蕴生,包括正报依报,内就是正报,外就是依报,你要放下,不缘内心外境一切妄境,照了心之外实无所见的境界,无论是正依二报,根尘识一十八界,统统是实无所有,唯心现量境界,

依此正知正见正智,次第随什么?随入法性,随法性入无相处,因为法性本空,叫做随法性入于本空的无相处,次第随顺本空的法性,入于从初地一直到十地菩萨的三昧境界,

师父已经讲过了,一切佛法都必须在三昧当中完成,简单讲,心没有定的人,这个人虽有善根,可是不能了悟佛法,你心一定要有定,解了三界如幻,以正智分别观察,

依此正智观察,当得如幻,当体即空的三昧真实受用,而得灭度自心所现的假相和影像,能够通达到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寂无生的境界,等同八地的境界,证得无生法忍,入自心寂静境界,得安住八地菩萨所现的不动地般若波罗蜜。

   1-3 诸位!为什么用那个如幻呢?就是告诉你,你所执著的东西它不存在。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而不了解一切境如幻。诸位!一切法本自空寂,这是见性的纲领,见性的重点就在这“一切法本自空寂”,当你了悟了一切法本自空寂,就了解本心,本来的真心,本性,本来不生灭的清净自性。

【注释】

【“不勤因缘”:依不了义言,一切法皆因缘和合而生;依了义言,则因缘本身亦空,故诸法实非从因缘生,非离因缘生,乃如幻而起,】

诸位!为什么用那个如幻呢?就是告诉你,你所执著的东西它不存在。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而不了解一切境如幻,所以称为不勤因缘。

不勤因缘,用现在的角度来讲,就是说修行不可以用著那个假相因缘法,拼了老命说:我在修行。意思就是,要理解、要体悟内心深处的那一颗不生灭的涅槃妙性来修行,

【故称“不勤因缘”。“勤”者,劳作也,指因缘亦无能作,亦无所作,故诸法以究竟言之,亦非因缘所作,

是故,虽有诸法现起,然诸因缘实亦“不”辛“勤”而有所造作,盖一切法本自空寂,】

诸位!一切法本自空寂,这是见性的纲领,见性的重点就在这“一切法本自空寂”,当你了悟了一切法本自空寂,就了解本心,本来的真心,本性,本来不生灭的清净自性。

【故实无辛勤造作之相,】这句话特别的重要,就是说你这样要拼,我要拼生死,其实你这样很辛苦地拼,拼生死、念佛、诵经、拜佛,八关斋戒,可是呢?却对第一义谛的真如之心不了解,万法回归不生不灭的真如之心不懂,

所以实在是无辛勤造作之相。何以故?涅槃本自具足,非造作相,因此不能用造作的方式去了解。

为什么涅槃妙性叫做不可思不可议?无能无所?意思就是,你对真理的体悟不够,你再怎么造作都不是佛法,都不能体悟究竟义,

这个就是告诉你,听经闻法的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简单讲,你自己怎么拼,都拼不过。你想拼,越拼越糟糕,烦恼越多,不拼又愚痴,要拼又是因缘法,到底要怎么好?就是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

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见我们的清净自性,还是要大善根、要大福德、要大因缘,所以实无辛勤造作之相,

【因此实不须】要【劳动因缘。】在《六祖坛经》讲了一句话:悟则刹那间,迷则尘点劫。这一句话就完全告诉你,不劳,不需劳动因缘。【简言之,“不勤因缘”即非因缘所作。故魏译作:“无因缘起”。】

【“远离内外境界”:“远离”即不缘之义,亦即不攀缘。】

【“随入”:随顺而入。】随顺,随顺法界性就是毕竟空,了悟了诸法如幻,就了悟了诸法本来就空,这样随顺而入,其实而入于无所入,这一点还是要稍微,告诉你一个重点,随顺而入,其实入于无所入,方便说入。

【“三昧”:定也。】

   1-4 在座诸位!这四个字挺重要,度自心现,就是你所有的修行,都是放下心中所有的假相跟影像,卡在任何的缘起假相,就是那个假相,因缘生的东西,还让你难过痛苦,高低增减得失。

【“度自心现”:“度”是灭度,谓灭度自心所现一切影相。】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指三心不可得。

所以在座诸位!这四个字挺重要,度自心现,就是你所有的修行,都是放下心中所有的假相跟影像,

卡在任何的缘起假相,就是那个假相,因缘生的东西,还让你难过痛苦,高低增减得失。

简单讲:你就没有度自心所现的境界,要度自心现就是跟外境完全无关,

所以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任何事情来到我们这个修行人的现前,你都知道,我们现在要动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还是正知正见的无念,还是邪知邪见的坏佛正见的恶念,统统是你这一颗心。

那么度是什么?没有度外境,外境本空度什么?也没有众生可以度,也没有众生可以解救,解救什么?解救你自己。

【“无所有”:一切影相既灭,即一切】法本自【无生,而得无生法忍。此是第八地之行相。此句魏译作:“入自心寂静境界。”】

【“得住般若波罗蜜”:“住”为安住不动。以第八地证无生忍,故得安住于般若波罗蜜而不动。故第八地称不动地。唐译作:“成就智慧,证无生法。”】

大陆有一个男众居士,他就听到师父这个法很高兴,然后他就问师父说:请问师父,我在准备,我准备在我的背后盖几个字,你看行不行?

我说:你要盖什么字呢?我要做一件T恤,穿起来,让大家看这一句很不错。我说:你要准备什么字啊?他说:我要准备我的T恤,后面写: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师父!你觉得怎么样?

我说:你去……你出去外面,你会被打死,你出去外面,你会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打得鼻青脸肿你还不能吭一声。咦!当你生气的时候,他会说:改变别人不是不如改变你自己吗?你岂不是白白被打?头壳坏掉,

法是用在自己隐密的地方,不是要求别人要改变他自己,他不会改变自己,他就是想改变你,你要怎样,对不对?你怎么揍我?我就是要打你,你不是讲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所以这个要了解时空,不一样的东西。

还有的人,错解了我的用意,错解用意。有一对夫妻吵架吵得很厉害,结果两个人都有听经闻法,两个人都很能接受师父的法。

老公常常讲说:对,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老婆也说:嗯!对!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两个夫妻感情很好。

有一天两夫妻为了投资某一些事情,两个起争吵了,那个时候解读完全不一样。老婆跟他讲说:老公!你这样投资很危险,你这样资金那么庞大,我们会倒啦。

然后老婆就很生气,老公也很生气,两个人那句话又重复了:你改变你自己就好,你休想改变我。

我说我的意思好像不是这样子,吵起来,那个改变别人,不如改变你自己,好像用的时空不一样,就差很多了。老婆也讲:你改变你自己就好,你休想改变我。两个夫妻就闹得很不愉快。所以,要解读这一句话,要用般若智慧来解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5 【照了于自“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一切全在自心之中幻现(此为修唯心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看!这个就是修唯心观,唯心观叫做遮无外境,就是跟外境没有任何的关系。

【义贯】

【“大慧,彼”菩萨观“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而起,如实非以诸因缘有所造作而起,“不勤因缘”(不离因缘,不即因缘,如幻如化)。】不离因缘,

诸位!因缘就是假相,因缘就是所现的根尘识,一十八界境界简单因缘,只要缘起法,条件所构成的,统统称为因缘法。不离因缘法,不即因缘法,即因缘法就变成著于假相了,所以它是如幻如化。

【如是观已,了如幻故,“远离内】心【外】境【”一切如幻“境界”,照了于自“心”之“外”实“无所见”之境】界【,一切全在自心之中幻现(此为修唯心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你看!这个就是修唯心观,唯心观叫做遮无外境,就是跟外境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句话简单讲,譬如说,你太伤我的心,这句话从……简单讲就是别人伤害我的心,这是不开悟的人讲的话;如果大悟见性了,他就不是这样讲了,就是自己心,境界还不够,所以认为别人会伤害我们。

譬如说那个人,做一件事情让我们生气,这个是世间人这样判读解读,他太可恶了,让我们生气。

从唯心观里面讲,是说我们自己境界不够,经不起挑战,也没有办法来改变自己生气的习气。因为遮无外境,

所以这个修唯心观,是必须要能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他一定要行大忍辱的人,唯心观才能成就,要行大忍辱,他才懂得唯心观,动不动就别人的错,动不动就是外境给你痛苦,那你修唯心观修不成的。

换句话说,你每次都能够回光返照,告诉自己,是我定力不够,是我修行不够,是我道力不够,是的、是的!你这样做有你的立场,对不起。这个是修唯心观,

但是话讲回来,也不是每一个众生你都可以用这样对待他。有的众生,他大愚痴,他是来破坏的,他是来伤害的,你一定要用智慧给他一点反应,对不对?当然要用智慧给他一点反应,要不然他怎么知道,他认为出家人好欺负的。

有两个人跑到一○一来,他不经过一○一的,一下子就跑到六楼法师的前面那个房间去站着,去等法师。有人这么不懂礼貌吗?

今天你来拜访法师,本来就最基本盘的东西,你就是要透过一○一,这是很基本的礼貌,他不要,他不要透过一○一,一下子就冲到六楼。这个你跟他讲道理没有用的,他有自己的一套的看法。

我们慈悲,也不希望去伤害众生,我们一定要做出反应。现在你来六楼做什么?六楼也不是讲话的地方,也没客厅,要讲话来楼下,是不是?

告诉你,这样的行为举止,在佛教的这个道场里面,是不被允许的,这里不是游乐场所,任你为所欲为,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僧团有僧团的规矩,按部就班来,

要见法师,行!登记一下,我们联络一下法师,请你们下来好好地谈,是不是?这个就是一种最基本的东西,

因此所以说修这个大忍辱的,不是适用每一种众生,你大忍辱,他认为你可以欺负。

所以,师父如果看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啊,哎呀!这位在家居士行为举止如果是太过分的话,我们一定要做一种智慧的反应,我一定会跟他讲:要适可而止。这样你就听得懂了这句话的含意就很深了。要适可而止,这样应该听得懂,对不对?

一个僧团总不能让你一直破坏啊,对不对?法师大家都很慈悲,可是不行,这个僧团要维护下去,要维护下去。我们也不可以伤害到他,可是又必须告诉他,反应说:你这个行为举止是不对的,这样不行的。

【以不见内外境界,故能依“次第随”顺法性“入”于“无相处”。

如是行无相道,渐次转深,后“次第随”顺法性“入”于“从地至地”之“三昧境界”,从而“解”了“三界如幻”;

如是以智“分别观察”,不久“当得如幻三昧”,而得灭“度自心”所“现”之一切影像,达于一切法“无所有”之第八地无生境界,而“得”安“住”于“般若波罗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0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