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toom1818

[佛教经藏] 《楞伽经》: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10 善逝跟如来刚好是对着,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度众生;善逝,善逝就是乘如实之道而离去。乘如实之道而来等同如来,乘如实之道而去,善逝。逝就是去,这善逝跟如来刚好是一对了,一个是讲来,一个是讲去。

【注释】

【“记句”:“记”,】就是【记莂、】(莂bié:1.植物生长太密而移栽。2.古人把写在竹简帛上的契约从中剖开,双方各执一半,用作凭证。3.佛家的一种文体。)就是【授记】的意思【,指前】面【第九十三问之“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

意思就是说,善逝跟如来刚好是对着,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度众生;善逝,善逝就是乘如实之道而离去。乘如实之道而来等同如来,乘如实之道而去,善逝。逝就是去,这善逝跟如来刚好是一对了,一个是讲来,一个是讲去。

如来,这个善逝的旁边写两个字,叫做:如去。你讲如去,大家一般没有这个概念,一般讲佛跟如来,大家听得懂,其实善逝就是如去,乘如实之道而去,虽去无有能去所去。

你讲如来,全世界的佛弟子,都知道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可是没有人讲如去啊,这里善逝就是如去,乘如实之道而去。

所以为什么你要听经闻法?增广见闻,哇!你这听了以后,这个就从来没听过,至少你跟朋友聚在一起,你总能说上两句,某某人,你是不是佛弟子?是,我是佛弟子。什么是如来?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什么叫善逝?乘如实之道而去。哇!你亲近的上人是谁?哇!(师父伸出大拇指)这么会讲。某某人,我再问你一下?再讲下去,你听不懂了,不要再问了,因为我们懂只懂得刚好听到这两句,再问下去就听不懂了。

所以说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如果如来消失在这个世间,其实是从来没有消失过啦,谁当持正法呢?【此为问记莂身后之事。】

(大般涅槃:音译作摩诃般涅槃那。略称涅槃。指大灭度、大圆寂,为佛完全解脱之境地。据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之说,大者,为法身;灭者,为解脱;度者,为般若,即三德祕藏。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六(大一二‧五二一中):“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入于大般涅槃。”〔入楞伽经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六〕(参阅“涅槃”4149)[1]p844——《佛光大辞典》

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拟缚南、缚。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 pari 之音译,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佛教以外之教派虽亦有涅槃之说,然与佛教者迥异。佛教大乘、小乘对涅槃之解释,异说纷纭。总约之,可大别如下:

(一)据部派佛教,涅槃即灭却烦恼之状态。其中复有有馀(依)涅槃与无馀(依)涅槃之分,前者是虽断烦恼,然肉体(意即残馀之依身,略称“馀依”或“馀”)残存之情形;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即指一切归于灭无之状况。有部等主张涅槃乃一存在之实体,经量部等视涅槃为烦恼灭尽的状态之假名,而其本身并无实体。  

(二)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实相又即为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同时,南本涅槃经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恒、安、清淨、不老、不死、无垢、快乐,称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淨、无垢为淨。唯识宗称涅槃有四种,即本来自性清淨涅槃、有馀依涅槃、无馀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四种。其中之本来自性清淨涅槃,略称本来清淨涅槃、性淨涅槃,谓一切事物之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乃指真如。无住处涅槃,即依于智慧,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济众生,故在迷界中活动,又不滞于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说即以此为特色。  

此外,地论宗、摄论宗谓涅槃分为性淨涅槃与方便淨涅槃(藉修道去除烦恼而得之涅槃)二种。天台宗则分为性净涅槃、圆净涅槃(相当于地论宗等之方便净涅槃)与方便净涅槃(佛以救渡众生故,示现假身,缘尽而入涅槃。又作应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声闻、缘觉入无馀涅槃,再迴心转向大乘之教,称为无馀还生。同时,涅槃乃超离一切差别相状者(有为之相),故又称离相。淨土宗称弥陀淨土为涅槃之城,亦称无为涅槃界。  

(四)出现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尊),其肉体之死,称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称入灭、薪尽火灭(薪喻佛身或机缘,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释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无馀依涅槃之意。刻绘释尊入灭姿态之画像或雕像,称为涅槃像。举行追慕释尊之法会,称涅槃会、涅槃忌、常乐会等。后世称僧侣之死为圆寂、归寂、示寂、入寂等。〔杂阿含经卷十八、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三、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一如来寿量品、大毘婆沙论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论卷六〕[1]p4149——《佛光大辞典》)

   2-11 在座诸位啊,如果你是学佛者,你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吃素,那么试试看,先学习不要杀生。

【“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一阐提”及“女男不男”指前】面【第七十六及第七十七问之“云何一阐提,男女及不男?”】

【“味句”:“味”指肉味,应前】面【第八十五问“何因故食肉?”盖凡夫执肉味为味中之胜,故因贪味而杀生,今特举“味”以禁,令人勿以贪味而杀生。】

所以,在座诸位啊,如果你是学佛者,你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吃素,那么试试看,先学习不要杀生。

【“事句”:“事”为世间之所作,指前】面【第十六问“云何所作生?”唐译作“作句”。】

【“身句”:“身”指如来之三身。】

【“觉句”:“觉”指前】面【第四十问之“云何觉世间?”】

【“动句”:“动”指前】面【第八十问之“众生生诸趣”。】生诸趣就是六道轮回,【盖众生往来即是动。亦是涵摄前】面【第三十四问“云何世不动”之义。】

【“根句”:“根”为六根,众生以执持根身为我我所,故有往来诸趣之事。】

   2-12 在座诸位,这里再强调一下,你有什么特殊的才干才能,你只要一转化成学佛,就可以变成度众生的工具。

【“有为句”:“有为”指前】面【第一百问之“云何世俗通?”世俗通为五地菩萨涉世利生之用,故句(讲座为:名)“有为”。】

所以,在座诸位,这里再强调一下,你有什么特殊的才干才能,你只要一转化成学佛,就可以变成度众生的工具。

譬如说你是一个导游,对不对?那就好办事了,带到佛教的胜地,总能说上两三句,一看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我们到千佛洞来,这是什么手印……一讲头头是道。这个导游不简单,

所以很多的导游来到这儿,我都跟他讲说:你对佛教认识一下不错,你做导游的人,就不必要说你参访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那么还有佛教,你总能说上两句。

你今天带团到文殊讲堂来,总得研究、研究,不是烟酒、烟酒,是研究、研究,音要念重一点,要研究、研究到底佛教讲些什么,对你将来收入也不错。人家将来要来台湾的时候,我们要指定某某一个导游,这讲得太好了,讲得太好了!

所以你学佛可以增广见闻,也可以增加你的收入,所以说不管你是什么职业、行业的都可以。

但是有一种行业非常敏感,有一个徒弟,男众的,他当老师,他来到这里:他在台东教书,台东很多都是原住民的。他进去上课的时候,他怎么样教呢?今天我们来抄,原住民有时候会考试,考得不好,犯错,我们今天来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他就叫学生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还有一个,如果说犯错了就叫他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我说:你要小心,很多的原住民都是基督教的,你这个干老师的人,把这个宗教切入,虽然你是好的心,你真的要小心,这个很快家长就会去投诉了,他说:这样子喔。我说:你要赶快踩刹车。

这个宗教对一个学生来讲,是学校所禁止的,因为他还没有很成熟的思想,他不是大学,大学里面有一些社团,登山社的啦,舞蹈社的,大学的社团五花八门,速读社的,电脑社的,软体(软件)的,还有一些唱歌仔戏社的:我身骑白马,过三关……他还去唱歌仔戏,这大学的社团什么都有,

我就告诉他: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你给你安上这个宗教,你会出问题的。欸!果不其然,没多久人家家长就去投诉,因为学生回去会讲。我说:你看,我早就告诉你,对不对?你当老师的,你要把他带进去完全是佛法,这个是会害到你的。他就赶快踩刹车,

后来他就解释说:没有啦,我是增加学生的一个抄写,因为《般若心经》两百六十个字,刚刚好抄一下,我没有宗教的。我说:你赶快否定,要不然你的薪水,你马上会断炊,不骗你的。欸!他就立刻听我的话,这个男老师后来就保得住饭碗。人家去投诉他(师父笑),所以说这要看你,把这个佛法带进去世间,要看情形。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2-13 为什么佛要在色究竟天示现成佛?很简单!都是度那一些准备成佛的大菩萨,这个就是最大的目的,要在那边授记,灌顶摩顶。

【“无为句”: “无为”指前】面【第一○一问之“云何出世间?”】

【“因果句”:大慧菩萨百八问所问世出世间一切法,大部分是问“何因”、“何故”、“云何”,也就是即果问因。因此可说百八问中最重要的,就是问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因果,因此有“因果句”之】建【立。】

【“色究竟句”:“色究竟”指色究竟天,为报佛成佛之所,此为应前】面【第九十二问“何故色究竟,离欲得菩提?”】

诸位!很简单。为什么佛要在色究竟天示现成佛?很简单!都是度那一些准备成佛的大菩萨,这个就是最大的目的,要在那边授记,灌顶摩顶。

现在好了,很多的这个团体,大陆的团体来参访,世界各地来参访,他很聪明:哎呀!师父,我们合个影。行!师父!麻烦你给我摩个顶。行,没问题,这个还有什么问题呢?是不是?满大众生的愿,菩萨所到之处,皆令众生生欢喜心,是不是?

所以有的人很赞叹师父就是说:哇!不管是台湾世界各地,为什么你的弘法都这么多人?

我说:我一定坚持几个原则:一、一辈子不造口业;二、我绝对是随喜;第三、我不抢走人家的光环,不挡住任何一个人的视线,我行事非常低调。那你怎么(得)来的(心得)呢?我是跟广化律师学来的。

人家问说:师父!你六十大寿到了。我说:大寿就大寿了,有什么了不得呢?时间空间都是如幻。

人家问广化律师说:你的生日是几号呢?人家持律的,他就告诉她:我的生日,观世音菩萨诞辰,这就是我的生日。我去问他说:哎呀!师父!你的生日是几号呢?你不要问我这个,观世音菩萨圣诞就是我的生日。因为那一天要上供,广化律师他就是不麻烦人家,一个这样持律的大修行人,他是绝对不会去重视生日的。

那师父要准备什么吗?那你就看看,方便一下就行。问他几月几号,他都不讲。问他哪一天,他就观世音菩萨圣诞,他说:就是我的生日。

那么前几天有的人告诉我说:师父!人家说你六十大寿,一甲子,这个可不得了,是很严重的问题,希望你能够请客办桌,然后怎么样呢?不要吝啬(台语),大陆来的听不吝啬(台语),就是吝啬的意思。你千万不要吝啬,

我就跟这个法师讲,不是这个问题,我们亲近的是广化律师,记得有一个高僧,应该讲是说名僧,很强的一个长老,七十大寿他办了多少?他办了一百多桌,还请人家来跳佛舞,唱歌佛舞,是不是?有余兴的节目,当然余兴的节目,比较类似佛法衔接得上的,不是那种靡靡之音,这样子一百多桌,七十岁的大寿,你知道吗?

这样子出来的时候,人家很自然就是说:某某人,这个长老,七十大寿办了一百多桌,到今天为止,人家都在传,一百多桌!

所以我跟法师说:这不是钱的问题,你一桌五千块,对不对?一桌五千块,我请了四十桌才二十万,这个我付得起,我绝对付得起,问题是观感的问题,在生命当中会留下一个印象,对不对?

如果说:哎呀!慧律法师六十大寿,办了两百桌。哇!两百桌,传到我死的时候,人家会说他六十大寿,怎么样?办了两百桌,大寿就是大匹的野兽。我告诉你:我生命当中不想留下这个,

所以五号来的时候,怎么样呢?就这边左右那边排两排,那边排一排,没有办法在这个五楼,五楼是会客室,五楼会客室可以容纳八十个人到一百个已经够over了,

那一天如果来五百个的话,不是说我怕大家上去五楼,是因为这只电梯会坏,这只电梯只能容纳八个人,五百个人上去再下来,这样上去下来,上去下来一下就爆掉,一百多万呢!所以这只电梯会很感谢我,把它操死了这一只电梯。

如果生日那一天,不在大殿的话,我告诉你没办法啦。福建七十几个人来,还有苗栗有游览车来,我们这个义工来,我相信那天来大概会有四五百个人,那好几百个人,你那个电梯怎么坐呢?上面的客厅怎么坐?没有办法的。

为了省这个,怕这个电梯搞坏掉,所以我们就很单纯的,你来跟师父祝寿,我很感恩你,你的好意我又不能不接受,可是我又不想铺张,生命当中留下一个很奇怪的,当然这不是污点,留下一个很奇怪的话头,你知道吗?慧律法师生日办两百桌,阿弥陀佛!这个一辈子都念念不忘。我受不了,

所以你看这传出去。你看!哎呀!这个慧律法师很低调,就在大殿磕个头,把所有的供养收集起来。

人家说:师父!你什么币不收?我说:我什么币都收,你放心,日币、港币、新加坡币、人民币、台币、欧元、美金,我统统收,集合起来再拿去印《楞严经》,借重这个因缘,再继续为大家培福,因为我要负因果,我认为我过这个生日,就非常有意义,

所以我不办桌,不是我吝啬,是那个观感,因为你亲近的是持律的,你这样搞,人家广化律师都不这样搞,你这样搞下去,那个形象怪怪的,对不对?

所以我们把供养金收起来,给大家见面的因缘都在大殿,一起来拜拜佛,收起来再去刻录《楞严经》,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这种理念,也希望大家能够体谅,这个不是不请客的问题,吃饭这个是很简单的,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这个世俗的繁琐,繁文缛节就省了,知道吗?

所以那个北部游览车来,我们第一句话就跟他们讲:没有便当,不准备午餐,你自己筹备。人家搞得这么远来,还祝寿呢!我们还是直接告诉他。你这样应付不完,通知下去,全世界你还得了?不要这样子,所以重点在收红包,把它拿去再印《楞严经》,对不对?替大家做功德。

我今天不得不在这里讲我的理念跟我的看法,因为怕大家误会了,误会了。何故色究竟,离欲得菩提。

【“节句”:“节”为时节,】是【指前】面【第七十五问:“云何六节摄?”】

【“丛树葛藤句”:“丛树葛藤”指前】面【第七十一问之“云何为林树?云何为蔓草?”】

   2-14 人要学聪明,你这一辈子一定带走那个可以带走的东西。这一句话非常非常地重要,你带不走的东西千万不能执著。你什么东西可以带得去呢?拜佛、念佛这个菩提种子,可以带得去。你什么带得去?听经闻法薰习自己的法身慧命,这个带得去,你拿钱出来布施,帮助师父推广正法,这个带得去,你身口意完全清净,这个你带得去。

【义贯】

【所谓如来授记,及如来所作化世之行(“事句”、“(三)身句”、“觉(世间)句”),佛于色究竟天成佛,与菩萨度生、修证之事(“有为句”、“无为句”),以及众生种种相、种种根性、种种贪著、轮转(“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味句”、“根句”、“动句”),及器世间种种现象(“节句”、“丛树葛藤句”),以及一切凡圣因果,

这一切皆因众生翳眼所见故现有,】翳眼就是眼睛有毛病,简单讲就是我们的心没有智慧、迷惑,翳眼就是心迷惑的意思,迷惑颠倒就看这个世间好像有那么一回事,可是这个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假相。

诸位!好好地观照一下,哪一个人的色身,不是颗粒微尘四大所构成的?人来自于微尘,最终究也回归于微尘。

你爸爸妈妈死了以后火化,诸位!是不是你看到都是灰尘?你很清楚地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到最后都是灰尘,没有一件事情不是虚妄的,没有一件物质或者包括我们的心识妄想妄动,都是缘起性的东西,都是依他起的,空无自性的,

【故皆有“句”立。】这一切皆是因为众生翳眼所见故现有,其实迷的众生见有,而圣人见不可得,故皆有句立。

【若以净眼观之,】“净眼”就是佛眼,如果大悟见性了,像六祖来讲,他就大悟见性,见到大圆满,密宗讲大圆满,有的讲真如,有的讲阿摩罗识,清净无垢识,有的讲第一义谛。

如果见到第一义谛大空,以净眼观之,【则这一切本自非有,】哪一个相能永恒地存在?是不是刹那生灭?是。是不是缘起?是。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火化以后,五蕴在哪里呢?剩下的就是业力了。

所以在座诸位,这里还特别交代一下,我水陆法会跟大家开示的那一句很重要:人要学聪明,你这一辈子一定带走那个可以带走的东西。这一句话非常非常地重要,你带不走的东西千万不能执著。

金钱带得去吗?不行!孝子贤孙带得去吗?不行!你干到最高的领导者,官当得很大带得去吗?带不去。

你什么东西可以带得去呢?拜佛、念佛这个菩提种子,可以带得去。你什么带得去?听经闻法薰习自己的法身慧命,这个带得去,你拿钱出来布施,帮助师父推广正法,这个带得去,你身口意完全清净,这个你带得去,身净、语净、意净,

所以师父告诉你,在文殊讲堂里面,你一定要记住:持戒一定要一百分,一句口业都不能讲、不能犯;持戒持九十九分是持戒,我一句口业都不造,我持一百分,行不行?行!只要你嘴巴很紧,持戒,这个口业就一百分了。

在座诸位,一般你要去干这个杀盗淫这个很难,对不对?一个修行人,大修行人,或者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干的这个恶业杀盗淫,你怎么会去杀人、放火呢?也许你会犯一点妄语,你做做生意会犯一点妄语,所以大戒不犯,小戒不断,就是众生。

那么如果你有因缘碰到师父,好,师父摩个顶,我用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跟你加持一下。诸位!大灌顶光真言,五句,如果见真如自性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位!可以灭五逆十恶重罪。

有的人来到讲堂,哎呀!你给师父摩个顶加持一下,因为旁边的人,那个人不要。加持可以往生净土,为什么不要呢?可以灭五逆十恶重罪,推向你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不要?师父用功了四十年,摩个顶,结个善缘不错呀。他还是不要。那我们不能讲业障很重啊,对不对?我们不能讲人家业障很重。

我跟他讲:师父摩个顶,持个毗卢遮那佛咒,可以灭无量亿劫生死重罪,因为这个毗卢遮那佛咒语里面讲的,念五句,五逆十恶重罪都可以灭,对不对?就看你念咒的功夫啰,你也可以为他念,不晓得你念的功夫怎么样,我们就不晓得了,这个念要看功夫的,对不对?我就跟他讲:加持一下,摩个顶,灭五逆十恶重罪,然后可以往生净土,后面还讲往生净土,为什么不要呢?

可是有的人他就是不要,我们也不能硬把他的头按下来,你给我低下头去!也不能这样子,对不对?也不能这样子,这样子关系就搞砸了,一切随缘,这就是一切随缘,

【翳除则见净,故有“非句”之立,以明第一义谛。然则,“句”与“非句”相待而生,依他无性,若证究竟觉者,则“句”与“非句”并皆不立,权实双泯,乃入如来之无相大涅槃海。】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134:【杂句非杂句(99)。说句非说句(100)。毗尼句非毗尼句(101)。比丘句非比丘句(102)。处句非处句(103)。字句非字句(104)。】

【杂句非杂句(99)。】
【说句非说句(100)。毗尼句非毗尼句(101)。比丘句非比丘句(102)。处句非处句(103)。字句非字句(104)。】

一句一句来解释一下。

    3-1 我们现在讲到杂句非杂句,就是说这个杂,就是佛入涅槃以后,有部派佛教,刚刚师父讲的,单单一个戒律就分十八部,所以如果戒律不回归到真如自性,它就永远会争执,在这部律,《十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十诵律》,讲的大同小异,但是略有差别,定罪有轻重,变成很难去统一。

杂句非杂句,“杂”就是“异”,就是佛入灭以后,他们由佛的这个根本大法,慢慢地分开来,变成了部派佛教,所以这个“杂”就是指部派佛教,这个“异”就是有种种的看法。

诸位!单单戒律,单单戒律就分十八部,十几部戒律的角度,切入不一样,为什么我了解戒律学就分成十八部呢?因为广化律师在佛学院的时候,他教这整理这些,因为他很忙,他很忙,找一个认为程度不错的,就叫我整理律学。我就整理,然后我把它画一个表格。长老看了点头,非常好。

所以单单一个戒律,就分了十几部,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所以师父在这里必须附带一下,如果戒律不回归心性,它会永远变成一种争执,因为判的罪有的是断头罪,有的是第二篇,有的第三篇,有的第四篇,

在研究“菩萨戒”的时候,欸!它不一定是这样戒,犯这样戒,因为它菩萨戒要来论断,或者是以比丘戒来论断,这个是很难去论断的。

譬如说,“菩萨戒”说,菩萨食肉得无量罪,畜生无异,这菩萨戒讲的,诸位!这比丘戒里面讲,如果有比丘出去托钵,托钵到鱼肉,应当分给其他比丘吃,有的比丘生病呢。

你看看,两本戒律差这么多,完全不一样,是不是?两本戒律不一样。

再来,随便举一个例子,随便举一个例子:如果有死人,“比丘戒”里面讲,如果有死人的棺材,不可以抬这个棺材,或者尸体从塔下过,就是佛前,佛前是不能放尸体的,就是说任何一个死人,这尸体都不可以抬过去,通过佛前。

好!如果我们在台湾,空间很小,家里很小,家里当然就是很小,一般人没有什么钱,爸爸妈妈往生以后,放哪里啊,有时候那一些殡仪馆什么都满满的了,暂时要放在家来助念了,佛像又在前面。

有个人问我这样子:师父!我有听你讲经,说尸体不可以放在佛前。所以要安佛像,要放在死人的前面,头顶上面,这是佛像,这是尸体,先见到佛像,不可以说佛像放在最后,你佛像放在最后,这里摆尸体是不可以的,所以佛像要往前挪,知道吗?要尸体摆后面。

他说,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的客厅那么的小,怎么办呢?

很简单,我就跟他讲,如果你客厅很小,先把佛像用红布遮起来,用红布遮起来。

我们到泰国去的时候,刚好有个泰国的高僧入涅槃,入涅槃以后,因为刚好参访到那个地方,我说:欸!你们这个大殿为什么佛像全部遮起来?

他说:我们跟慧律法师汇报,我们长老这几天往生,坐化,坐着坐化,我们要把所有的佛像遮住,因为我们空间不够大,那意思就是说如果要更大的空间,要更大的空间,

如果假设说我在木屋,那个大殿可以容纳一两千人,我要往生,简单讲如果要在那个大殿里面,就必须把所有的佛像统统遮起来,你知道吗?暂时安厝(厝cuò:1.安置:~火积薪。2.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浮~。暂~。3.磨刀石。4.〈方〉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屋。),没办法的办法,就是这样子的啰,没办法的办法就是变成这样子,我们至少一定要佛像全部遮起来,遮起来的时候,这个可以摆这个尸体。

我去泰国看,不可以搬这个死尸塔下过,塔下是指佛前,那我就知道了,原来佛的戒律,在小乘是这么的严谨,这么的严谨,连扛个尸体都不行,佛制的戒律就是这样子。

有一种戒律在我们北传是没办法持的,这比丘不得立大小便,应当学。也就是比丘在比丘戒里面有一条戒律,就是不可以站着小便,这个麻烦大了,这个不能站着小便,那怎么办?那就要去蹲,就是要去蹲。你到德国去,他们有一条,德国也是叫德国人尽量蹲在厕所小便,男的也是。

我就看到这条戒律,说:世尊为什么制订这条戒律?因为我看了很迷惑,我们中国本来大家就站着上厕所一号,为什么不能站着?

我就去问,请示广化律师这个最大问题在哪里呢?他说:因为凡夫的淫欲心很重,男孩子他会常常犯手淫,所以如果你在上一号的时候,你手会去碰触到男根,男根的时候,如果他好一阵子,他荷尔蒙一直满满,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他有时候会失控,那个男根尽量不要去触碰,

所以佛制戒律的时候,还要袈裟。如果你进去厕所还要袈裟,因为他们不穿这个(黄色海青)的,袈裟还要围起来,不准看自己的男根。

到韩国去的时候,都没有门,韩国的比丘道场,他们没有门的,就是怕你犯手淫,你去韩国去参,没有一个厕所有门的,你蹲在那边就是光光的,就是你会害臊,减少你犯到这个佛的戒律,这样子。

所以你上厕所蹲下来:一、干净。比丘干净;二、不准触碰到男根,怕你有淫欲心,以防患于未然嘛。

那我就知道佛乃是大智慧的人,原来是这样子,戒律有它的精神在,原来是如此。对不对?要不然这为什么不能立大小便呢?

我们现在讲到杂句非杂句,就是说这个杂,就是佛入涅槃以后,有部派佛教,刚刚师父讲的,单单一个戒律就分十八部,所以如果戒律不回归到真如自性,它就永远会争执,

在这部律,《十分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十诵律》,讲的大同小异,但是略有差别,定罪有轻重,变成很难去统一。

今天如果你没有来听师父开示,这些事情你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也可说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所以为什么亲近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他就有很广泛的、很广大的知识就是这样子的,这个经典哪里有写这个?

    3-2 真实义者,唯证相应故,所以佛说真实义者,即非有真实义可说,就是究竟的真实义,说与非说都不可得。

说句非说句,意思就是说,世尊你为什么不在一切时间直接演说真实义?真实义就是第一义谛胜义谛,你干脆就讲胜义谛第一义谛,为什么还种种讲这个渐教的呢?说,就是直说真实义。世尊你为何不直说第一义谛真实义谛不啰嗦、圆顿大教呢?

佛说真实义者,即非有真实义可说,诸法寂静并无真实义,真实义者乃是证量的解脱境界,第一义谛大空,所以真实义者,是用语言文字来强调解脱的圣人那个究竟的真如才讲真实义,要落入真实义,有一种相或者是物观念,都不对。

真实义者,唯证相应故,所以佛说真实义者,即非有真实义可说,就是究竟的真实义,说与非说都不可得。

毗尼句非毗尼句,“毗尼”就是律藏、律学。佛说毗尼句其体性本空,叫做非毗尼句。

说“比丘句非比丘句”,比丘因为五蕴皆空,就算是比丘,也是五蕴身所构成的,佛说比丘句五蕴不可得,也没有一个叫做真实的比丘句,是名比丘。

   3-3 记得!什么是三界,诸位!究竟处,贪嗔痴就叫做三界,记得!这句话非常重要。

处句非处句,就是阿罗汉于何处破三有,何时破三有,也就是说阿罗汉在何处,这个“处”就是何处,来破三有,

三有无有定处,诸位!三有处乃在一心,记得!什么是三界,诸位!究竟处,贪嗔痴就叫做三界,记得!这句话非常重要。

你以为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诸位!三界唯在一心,心有贪嗔痴就有三界,心没有贪嗔痴就完全破除三界,因为你不会再来转世,我们今天之所以来转世投胎,是因为我们有贪嗔痴。

我们有这个贪嗔痴,所以我们的三界破不了,断不了,破不了,断不了这个三界,所以“处”就是阿罗汉于何处破三有,三有无有定处,乃在一心。

    3-4 佛刚刚所说的,无论是字句,或者是一个非字句,统统要遣,不只是遣文字句,连非文字都不能著,所以文字当体即空,叫做非字句。

字句非字句,“字”就是文字,佛所说的文字,当体即空要彻底地遣除,简单讲这一句就是总遣一百零八句,一百零八句皆是文字句,

佛刚刚所说的,无论是字句,或者是一个非字句,统统要遣,不只是遣文字句,连非文字都不能著,所以文字当体即空,叫做非字句。

因此文字句当体即空,叫做非文字句,叫做佛所说的一切文字尽遣,包括字、包括非字,在这里要小心,包括遣文字的“非”字都不可得,字与非字,遣那个字叫做“非”字,一样不可得。

如果你著一个“非”字,遣文字落入一个“非”字,那么就是葛藤,就不是佛的真如,所以总遣一切之文字,连一百八句一并遣除,进入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

所以你看禅宗,无言所说,禅宗有什么话呢?无言说,最高境界,对不对?一个字都不能说。

所以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就告诉我们,这个师父就讲了,今天进入禅堂,一句话都不可以说,大家进去就坐着、坐着,风一吹来,古时候点那个蜡烛,外面写了很清楚:绝对禁语——一句话都不能说。

大家就进去禅堂里面打坐。风吹来,那个蜡烛,呼……蜡烛熄灭了,第一个打坐的禅堂里面的法师,因为境界比较浅,他就:哇!蜡烛灭了。暗,很暗!欸!第二个人跟他讲:不可以说话。第三个:师父讲的你们都没有在听?

第四个他就知道,很紧张,他就:不能讲、不能讲。他就露出得意的微笑:只有我没有说话。(师父笑)只有我没有说话,这一句怎么样?也说了,


四个统统说话了,欸!只有我没有说话,是不是?欸!这个就是说,只有我没有说话,那一句都不能讲,因此就是说,连文字非文字统统要遣,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3-5 诸位!心悟入,那么心解脱能带着走,就是你带着智慧走,法身慧命走,记得!带不去的,你记得!万缘放下,带得走的要积极的追求,要追求,追求当然是方便说啦,要悟入、要解脱、要行善。

【注释】

【“杂句”:“杂”,为异之义,指前】面【第三十问中“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之“异部”。此句唐译作“种种句”,魏译作“种种见”。】

【“说句”:】是【指前】面【第一○八问之“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

【“毗尼句”、“比丘句”:指前】面【第九十七问之“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

毗尼就是佛所说的律藏,比丘分,这个比丘分就是分分,梵语叫做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就是持比丘戒的弟子,你只要分分的持,就得分分的解脱。云何何因缘?

【“处句非处句”:“处”】是【指前】面【第十九问中“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之“处”。以如来说法,旨在令人破三有之执,乃】是【究竟度脱三有,故特在此百八句欲结束时,予以总破,而立“非处句”,令达“三有”无有定处,乃在一心。】

【“字句非字句”:“字”者,文字言说之义。此对句为诸佛百八句之总结,亦为最精妙深奥之处,亦为总遣一切文字言说,连此百八句,亦一并遣之。

盖一切诸法本离言说相,离能所相;然诸佛世尊起于大悲,立种种言说,教修善法,是故众生皆以如来方便言说,依教修行,而得悟入、解脱,】

诸位!心悟入,那么心解脱能带着走,就是你带着智慧走,法身慧命走,记得!带不去的,你记得!万缘放下,带得走的要积极的追求,要追求,追求当然是方便说啦,要悟入、要解脱、要行善,

【故立“字句”。然若执持如来言说之相,则不得究竟,】如来无言说,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从来不说一个字,就是这个道理。诸法本无言说,究竟不可得,【是故立“非字句”,以荡其执。

其执既去,“非字句”亦不立,斯则泯绝一切能所,入不思议】境界【。】

   3-6 如来说法不一,因为法无定法,对不同根机说不同的法,但是所有的法令众生向善,趋于解脱。

【义贯】

【所言种种异部(“杂句”)、如来说法不一(“说句”)、】

什么叫如来说法不一?因为如来对不同的根器,讲不同的法,对凡夫一般人讲五戒十善,对小乘人讲四谛苦集灭道,对中乘讲十二因缘,对大乘讲六度,对如来乘讲一实相,所以如来说法不一,看对什么根器。

虽然是法无定法,对不同根器所说,说不同的法,但是有一个重点,所有的法都叫你向善,所有的法都趋向解脱,

所以这个佛法,你只要沾上一点边都不得了,任何一个进入佛门,这个人只要沾上一点边,这个菩提种就生生世世存在,

这个生生世世存在,这个可不得了,所以师父赞叹大家,能够坐在讲堂的底下,师父也用了四十年,一直到今天,才有这个能力、实力,来为大家解说这个“楞伽”圆顿的大法,也是吃尽了苦头,我这一辈子真的很辛苦,

以前在业障的时候,哎呀!这个看不懂啊,年轻的时候哪看得懂呢?我就把它抄起来做笔记,抄起来做笔记以后,写一写也是一样,帖在墙壁上或者作作笔记,这一句到底什么意思呢?因为没有人解答,就参参参!

一直到了三十二岁,阅读了《六祖坛经》,恍然大悟:喔!原来如此,慢慢慢慢地在自己的心性上,原来心性修叫做根本修,这次我抓到重点了,我深深地体悟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念佛的人能够离开那个本心吗?

如果你用本性来念佛,这一句念得没烦恼,念得有智慧,信愿行具足,实相念佛,三昧心念佛,功夫成片,那你为什么不在心性上下手呢?

念佛很重要啊!可是没开大般若智慧,烦恼来了你怎么办?你一直没有办法入于三昧的定力,你变成只能结缘,所以师父发现了这个重点,哇!要用大智慧念佛,一定要用大智慧诵经,简单讲用一颗没有烦恼的心念佛,用一颗没有烦恼的心来诵经,这个功德可大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以如来说法不一,因为法无定法,对不同根机说不同的法,但是所有的法令众生向善,趋于解脱。

   3-7 记得!虚空花不可著,因为那是你的业报所显现的,所以正报不可著,依报也不能著,这就是真正进入诸法空无自性。

【毗尼律藏与比丘之身份、阿罗汉破三有之处所(“处句”),】这是所,之处所,就是处句。【以及一切文字言说(“字句”),凡此皆依迷有,】

换句话说,有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迷了,就看好像是有;诸位!大悟以后,所有的相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就像虚空当中所显现的花,虚空当中没有花,而我们心性本来就无一物,可是我们却于缘起里面迷惑。

诸位!小至一个颗粒微尘,乃至一棵树木,能够永恒存在吗?不行!都是颗粒微尘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对不对?对!

一座山是不是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哪有真实性?没有!这个就是你显现的、凑合起来的假相,叫做虚空花,显现于你心性当中,

记得!虚空花不可著,因为那是你的业报所显现的,所以正报不可著,依报也不能著,这就是真正进入诸法空无自性。

著不得正报,因为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色受想行识,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所以我们这个色身如虚空华,不实在的,会烂会坏的,山河大地统统一样,所以什么叫做第一义谛大空,

同时间当下一个颗粒微尘,延展到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只要是相,统统是四大所构成的假相,统统是空,叫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这个道理。

    3-8 凡圣情忘就是连成佛尚不可得,凡夫不可得,成佛尚不可得,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凡此皆依迷有,【若一念】顿【悟】的【时】候【,大千顿空,】

大千顿空是指身心,正报依报都不可得,心是指妄心,身不可得,五蕴皆空,

心是依他起的,八识都是依他起的,依真起妄,因妄而有八识的建立,能缘的八识的建立,所以这个大千顿空,就是正报空、依报空,八识也空,都不可得。

大千顿空,【能所俱亡,凡圣情忘,】意思就是凡夫不可得,连圣见都不可得,

所以你要想成佛,一、要不著凡夫见;不著二乘见;不著外道见;不著菩萨见;连佛见都不可以著,圣就是指佛见。

大家总认为成佛,就是好像由凡夫契入佛,诸位!这是方便说,不是凡夫契入佛,就像转凡成圣,仍然是方便说,

凡不可得就是圣,凡圣都不可得叫做转凡成圣,回向,回向者不可不得回向,真正回向者,是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有向无,这个叫做回向。

诸位!诸法本空,哪里回哪里?诸法等如虚空,回向即是转,有转就是代谢之词,所以诸法不可回向,等如虚空故。

所以,于真如心性,法犹不净。因此我们就知道,那一种佛所讲的绝对的真如,一心真如,其实也不是很困难悟到,看说法的人怎么说。

凡圣情忘就是连成佛尚不可得,凡夫不可得,成佛尚不可得,唯是一心、唯是真如。

    3-9 【寂灭一心,真如现前】在这八个字就是:究竟涅槃。这八个字就是在强调究竟涅槃。所以佛教的涅槃思想,就是我们整个佛教的核心。

【寂灭一心,】什么叫做寂灭一心?佛,释迦牟尼佛所有的法,都是叫你契入涅槃,寂灭一心,【真如现前】在这八个字,写个就是:究竟涅槃。

这八个字就是在强调究竟涅槃。所以佛教的涅槃思想,就是我们整个佛教的核心,这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涅槃思想,

如果你不懂的时候,你会很麻烦,你会重复地一直想要修行,不知道当下就是涅槃。

涅槃不出不入,涅槃者不来不去,涅槃者不增不减,涅槃者无凡无圣,涅槃者无善无恶,涅槃者无能无所,涅槃者离一切相。

世尊在《般若波罗蜜多》经典讲,这一句话你要背起来:离一切相,即行甚深般若波罗蜜。这一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这个就是你一辈子修行的座右铭。

离一切相,即行甚深般若波罗蜜,趋向菩提之道,这是唯一,离一切相即行般若波罗蜜,即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即趣菩提,究竟菩提不可动摇,就是样子

【。故有“非句”之立。】

    3-10 法当下就是空,本来就是不可说,是方便建立的法,是让你知道种种的名相,同时破除那个名相的执著,所有的法都是要你脱黏解缚,才建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的言说相、语言文字相,著就是不对。

【在此再谈一下诸佛如来之百八句之密意(以其不明宣,故称密。)

首先,如来随顺世谛】就是世俗谛,【而建立妙有之“句”,令众生依教而修善法,令离苦故;

再次,如来观机成熟而立真空之“非句”,令离执得上妙之智慧故。

如是则真空与妙有、世谛与真谛、凡与圣、权与实,皆能兼顾不遗,并时两立。】虽两立但是不可得。

【然此诸佛百八句之无上密意者,不但在以“非句”遣】这个【“句”,而更重要的一层奥旨】深奥的宗旨,【则在默示】“默示”就是“暗示”。【:此“句”与“非句”,并皆化城,】

就是你建立这个句,然后你去空掉它,记得!连空掉那个法的空的观念都不存在。

诸位!我举个例子,世间人说贪心,然后有的人就说我不贪啊,他贪我不贪,这个叫做非贪,仍然是著,就是这个意思。

贪句、贪著,然后说我破除贪了,我非贪,没有这个贪,那个“非贪”一样是著,就是这个意思。讲那个简单的,让你理解说,贪跟非贪都不可得。

并皆化城,【此乃诸佛百八句之无上深义。若以为此百八句但在以句遣句,而仍存“非句”,】仍存在那个遣除的那个法,【则非诸佛本意。】

诸佛的本意就是说,这里面没有肯定跟否定,没有能跟没有所,没有立法,也不可以遣除一切法,

意思就是,法当下就是空,本来就是不可说,是方便建立的法,是让你知道种种的名相,同时破除那个名相的执著,

所有的法都是要你脱黏解缚,才建立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的言说相、语言文字相,著就是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3-11 要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的人,一定要了悟,修行人记得,大悟见性与外境无关,想要悟入佛的领域,一定要了解万法唯心所造。

【盖真如法中,法犹不净,无一法可立,无少法可得,是故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因此修行你要抓到重点的话,就很简单,就得到了佛的真传。诸位!离相就离到底,不要说:修行第一义谛大空的人,一定要了解师父底下这一句重点:第一谛大空与境无关,跟外境无关。

我举个例子,这个人给你印象不好,在座诸位!是那个人伤到你的心,还是你本身伤到自己呢?因为你动了很讨厌这个人的心,对不对?

所以,你了解说,这个人本身就是空了,也没有这个人,有一天他死了以后,化成骨灰了,现在我对这个人很讨厌,印象不好。在座诸位!是他让你不好,还是你自己伤害自己,当然就是你自己伤害你自己,

所以要契入第一义谛大空的人,一定要了悟,修行人记得,大悟见性与外境无关,想要悟入佛的领域,一定要了解万法唯心所造。

再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这个人行善,那么行善给你印象很好,这个人作恶给你印象不好,那么你的心变成一下子不好,一下子好,这个是世间人嫉恶如仇的观念,

但是在究竟义佛的心性里面,是:没有一个人不好,也没有所谓的这个好,好跟坏,它的自性本来就空,是我的心不好,心不好就会落入善跟恶的观念,知道吗?

所以记住!要修行,契入第一义谛大空,一定要了解与境无关。

你今天动了这个恶念,是你自己伤害你自己,我今天动了这个善念,是对你好一点,动了执著的念,你会过着痛苦的日子,动了分别的念,

你会过着繁琐同时落入能所的问题,因为能所就是分别,所以你想想看,都是这一颗心。

天台宗讲的空假中,还是不能离开这一颗心,华严讲一真法界,还是这一颗心,一真法界难道不是这一颗心吗?唯识学大大圆镜智这一颗心;

密宗讲大圆满、大手印,大手印就是无印,无印就是最大的印,也是这一颗心,大圆满,哪里最圆满?无所住,离一切相,这个心性最圆满了;

禅,即心就是佛,这一颗心;净土宗讲的一心不乱,一心不乱那个心不乱,难道不是真心吗?妄心才会乱啊,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难道可以离开这一颗心吗?

你硬要说把念佛的法门跟禅法——禅宗的法门,究竟的心、真如的心,切割成两半,那是不懂佛法的人,

请问你八大宗派哪一个宗派可以离开这一颗心?这样你就知道,修行关键找到了,万法既然唯心,

还有一句话:离相要离到底,放下要放到底,我就是不执著,然后我就不晓得你烦恼从哪里来?

    3-12 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内心充满着解脱,外面外在充满着责任感,这个是一点都不影响的,而且可以帮助你做种种的事业,因此一切自身的事业,都不离实相,这样佛法才可以让我们过正常的生活,超越现实的生活,一样跟世俗人契入没有两样的生活。

有的人说:那师父!那我放下,我搞这个事业还搞得满大的。

放下跟责任放弃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放下的话,你放下,放弃了你对爸爸、做爸爸做妈妈的责任,做你应该有扮演的一个角色,那佛法就坏了事相了。

诸位!万法离相不离当处,你今天任何的责任,你都必须要负起来,但是你所有的责任,都是缘起法,都不可得,仍然是唯心所造,

这样子你既可以过有责任的生活,也可以了悟唯是一心、唯是真如的解脱清净,

因此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内心充满着解脱,外面外在充满着责任感,这个是一点都不影响的,而且可以帮助你做种种的事业,因此一切自身的事业,都不离实相,这样佛法才可以让我们过正常的生活,超越现实的生活,一样跟世俗人契入没有两样的生活。

不要说学佛以后,变成一个怪人,人家站着你就一定要坐下来,人家坐下来你就一定要站起来,总觉得你很奇怪,对不对?

人家坐下来,我就跟着坐下来嘛,没有什么两样;人家站起来,我就跟着站起来嘛。

随喜,这个就是佛法。在任何一个时空,都用般若智慧去调整。

    3-13 记得!有弹性的生命就是智慧,要牢牢把它背起来。

记得!有弹性的生命就是智慧,要牢牢把它背起来,有弹性的生命,

所以你今天你要动到恶念,你会卡死,你要动到执著的念,你会锁死。

今天我动到离一切相,而且师父讲的,离相就离到底,我不跟你计较,放下我就放到底,看你如何?

心中也没有敌人,我以前非常讨厌你,我把你当作敌人,现在敌人从我内心深处拔除掉,诸位!那种日子多么地清凉,

所以师父在水陆法会开示,全世界的一两百个国家,你差不多都游遍了,现在的人出国不稀奇了,一飞就到美国又免签证,欧洲、意大利,全世界你都去过了,唯有一个地方你没去,叫做清凉地菩萨摩诃萨地,那个清凉地就是心境,你没去过。

诸位!我叫你去清凉地,全世界最清凉的地方,离一切相,放下就放到底,心中没有敌人,这仁者无敌啊,其实是离一切相就没有敌人,

所以佛讲的才是一切法、一切书、一切经典世出世间法最究竟的,就是佛所讲的法。

   3-14 你看看开悟见性,有多么重要啊,你用了这个本心来修行,一念这间就契入如来的真心,你用那个妄识心,你百千万劫都搞不来。

【此则佛佛相传之正法眼藏,冀真修者,宜三复之,冀得如来本心。】

诸位!这个本心,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妙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就是我三十三岁体悟最深的,

喔!原来我们在重复,每天都在讲要修行、要修行、要用功……阿弥陀佛……烦恼不断,人家拜佛,一个头磕得快破掉了。

有的人,老菩萨说:凌晨两点到四点,地藏王菩萨才有上班,两点四点才起来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嗡!钵啰末隣陀,娑婆诃!两点到四点后休息了。为什么其他时候不念呢?因为地藏王菩萨没上班。

拼了以后,后来念了。住在高雄,拼了一年多以后,听说后来没有再念了,没有再念了。

我说:为什么没有念了?她老公已经快发狂了:我要上班呢,你两点就给我起来诵《地藏经》,说那个时候地藏王菩萨才有上班,难道地藏王菩萨也打卡吗?他老婆说:我没看到他打卡,但是师父就这样讲。我不晓得她亲近哪一个师父啦。

所以说,你看看,不了解佛法,你看,就是盲修瞎练。念地藏王菩萨、诵《地藏经》本来就是好事,可是观念不清楚。

那么你了悟了这个本性,喔!我们本来一颗没有执著的心,我们本来这个没有烦恼的心,也没有分别的心,我们本来有一颗如如不动的心,我为什么不去用它呢?

这个清凉地菩萨摩诃萨,这个是你不用花钱,你只要下功夫,你要下功夫。是不是?

所以,有的人说:我们到观光果园去采取这个水果,从早上去的时候,开车开了几个小时到拉拉山,到拉拉山开了好几个钟头,摘了几颗水蜜桃。那个果园——自然区的果园,还可以让你自己去摘,怎么样?

然后下来,买几个水蜜桃,开车五六个小时,摘几个水蜜桃,再开车回来,一天两天,还要过夜,对不对?

好,再来,我到菜市场去买就有了,你何必忙了一整天?对不对?

最近的报纸登的,说这个武陵农场樱花盛开,说那个武陵农场挤到不行,那个人一天管制五千人,樱花,好了。一定要选在这个时候吗?这众生:很漂亮耶!大家开车,结果就挤成一团,

那个旅社听说一两个月前,那个旅社——武陵农场那里面有个大旅社,全部都订光光了,去看什么?去看这个樱花,去看樱花,然后去看了,结果樱花在头顶上,看了结果统统是人,整排都是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人,全部都是人!一定要弄到这么辛苦吗?要看樱花,我画两枝给你看,这就是樱花,对不对?

所以众生他没智慧,他一定跟着瞎忙,累……所以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这句话完全一百分,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它一定要往外,但是不能没办法往内,对不对?

所以说既得如来本心,【此则无上顿教之密旨也。】所以你看看开悟见性,有多么重要啊,你用了这个本心来修行,一念这间就契入如来的真心,你用那个妄识心,你百千万劫都搞不来。

    3-15 诸位!般若有没有念?有念,般若有念等同无念,虽分别不作分别想。

【如是则可得离念、无念之心体。】为什么?

这个离念是离一切执著的念,离一切分别的念,离一切颠倒的念。

诸位!般若有没有念?有念,般若有念等同无念,虽分别不作分别想。

最近还有人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叫做虽分别不作分别想?为什么这一句话?他仍然不能体会,因为他不能见性,没有见到离念的心体,

我们的心本来就无念、无念就是般若念、般若也可以起念,所有的念统统是清净般若念。

记得!无念是指对凡夫破除执著的角度谈的,你说我们的心体,能不能生出种种的念?行!

生般若念、生慈悲念、生喜舍念、生菩提念、生究竟平等念、生无相的念,虽念无有能念所念,

所以这个仍然是迷跟悟的问题,因此如是则得离念无念的心体,这是指在破除、完全破除执著分别跟颠倒的当下那个念。

如果从倒过来讲的话,已经见性的人,诸位有没有念?有般若念。有什么念?有慈悲念、有喜舍念,有念等同无念,因为他由心体无念显现出来的般若念,等同无念。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像镜子自然会照,照天照地,镜子有没有念?镜子无念,用这样来比喻你就很清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4 经文135:【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4-1 大慧!这一百八句法,一百八法,随建立随遣,立刻建立立刻遣,然后这百八句的法,怎么样?是先佛所说,意思就是,皆如是说,佛佛道同。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诸位!那个“应当”就是不可荒废。既然要入于佛道,这个“应当”。解释一下。大慧!这一百八句法,一百八法,随建立随遣,立刻建立立刻遣,然后这百八句的法,怎么样?是先佛所说,意思就是,皆如是说,佛佛道同。

高雄有一个信徒来到我们文殊讲堂,他学佛不是很深,快到中午的时候,那天是初一、十五,

然后这位老菩萨就说:师父!我要赶紧回家,师父!我要赶紧回去了。

我说:为什么呢?

我们家的佛祖都没有拜到水果,我怕他生气啊。

你家佛祖?你家的佛祖不是我家的佛祖吗?很执著,他家的佛祖没有拜到,他不知道佛祖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你的心到佛就到了,你在我们文殊讲堂拜佛祖,一样啰。

他的观念就是他家的佛跟我们家的佛不太一样,所以他一定要急着、很急着一定要回去点香,拜这个水果,他不晓得佛佛道同。

他就是说:我怕那个菩萨会生气。

我说:请问你,菩萨跟佛会生气,能够叫做佛吗?

对!说的也是。

师父啊,如果我拜的水果可以拿回去吗?

我说:不行!

他说:那谁敢来拜?

我说:那看你的发心了,这有两种情形:①如果说你今天发心来供佛、供法、供僧,供完了水果就是常住的。

②那如果说我今天发心,他说:我是来拜佛,拜拜佛祖,可是我要拿回去吃平安,我没有说要放在文殊讲堂。那么你可以带回去。

如果你发心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摆到文殊讲堂的水果,你是不能带回去的,这个带回去就盗常住物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那么如果说我不是,那一天我看到一些拿水果来拜一拜以后,又带回去了,那他发的心——我只是来这里结缘,水果我还是要拿回去吃,那可以,你可以带回去的。所以说,讲到这个礼仪上,稍微注意一下!

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4-2 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修学佛道的人,你不必去战胜邪恶,你只要用一颗智慧的心、善良的心自我降伏,你就赢得生命的一切。

【注释】

【“先佛所说”:义谓:先佛皆如是说,我亦如是说,以明“佛佛道同”,法本无殊。故本经云:如来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然也。】

意思是真理永远存在的意思,不管佛有没有出世,法性本空,也是一样,众生性本空,佛性本来就空,只是说佛降生人间,因为他有大智慧能够自观自照自在,我们没办法。

若如来出世,若如来不出世,什么叫做法界常然?法界的真理,诸法毕竟空,它一直存在,只是你没有去了悟、去体悟而已,所以你会过得很痛苦。

所以哲学家说:四十岁以上的人,就必须对我们的脸孔负责任,如果你的脸孔还是这么的忧郁,那么就说不过去,因为你超过四十岁了。

如果你的脸孔充满着慈祥解脱,那表示你对生命的体悟跟历练经验非常地成熟稳重,

所以四十岁以上人的脸,要对自己负责,不要让人家看起来一点慈祥都没有,一点和蔼可亲都没有,看人家就是用那个三角眼,用瞄的,对不对?

人家说:哎呀!这个人一点慈悲都没有,有的人用瞇瞇眼,你算什么东东?这个不好,因此我们修学佛道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脸负责。

诸位!长年累月你不起无明,长年累月你不动到愤怒的念头,没有任何的贪心,就是这么地干净的人,

诸位!你的本性流露出来,心中无恨,想想看这种心境多了不起啊!

所以你只要记得师父的话,任何一个众生得罪你,你不要说他得罪你,就说:哎呀!我前世欠他的,已经还光了,用这个角度就会比较快乐;

我如果起了嗔恨心,哎呀!师父讲的是我本人、本身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是我内心里面还没有达到自我的解脱。

诸位!佛会不会因为众生侮辱他而起烦恼?佛就是最好的模范,不会的!佛会不会因为众生攻击他而起烦恼?也不会!这个就是佛的心,这就是佛的心。

所以佛就是我们的模范,那么我们的模范,你只要学一点点,你就会受用,从此以后是非恩怨与我涅槃妙心无关,从此无关。

所以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背起来:修学佛道的人,你不必去战胜邪恶,你只要用一颗智慧的心、善良的心自我降伏,你就赢得生命的一切。

One more time再一遍,修学佛道的人,不必去战胜邪恶,全世界邪恶的人太多了,对不对?你不必去战胜邪恶的人,修学佛道你不必去战胜邪恶,你只要用一颗智慧心,善良的心好好地调伏自我,降伏自我,你就赢得生命的一切,没有一种事情你没有赢,统统赢。

因此,如果我们了解真理,就是这样的当下,我们的痛苦慢慢慢慢地减少,心慢慢跟真理接近。

所以哲学家讲:心越接近真理的人,他的度量就越大,心越接近真理的人,他的烦恼就少。

这一句话可是一针见血,那一个人嗔恨心很重,报复心很重,就表示这个人离真理太遥远了,充满着恨,这个人就离真理太遥远了。

【“汝及诸菩萨摩诃萨”:盖此经为大菩萨,及根熟众生所说,故言“诸菩萨摩诃萨”。】

【“应当修学”:“修”与“学”常合言。盖修而不学,则落盲修,】盲修就瞎练,这盲修瞎练就【不得正要;学而不修则徒务多闻,如数他人财宝,自终不受益。故修与学必并举。】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5  以上第一部份为本经之总论,包括大慧菩萨的百八问,世尊的偈答,及诸佛所共说之百八密句,此为总问总答,乃为接引上上圆顿之根者说。自此以下,第二部份,即为长行经文,别问别答。因此,第一部份实为总纲,第二部份则为别目,此为如来之大悲所现,欲令普皆悟入也。

【诠论】

【以上第一部份为本经之总论,包括大慧菩萨的百八问,世尊的偈答,及诸佛所共说之百八密句;此为总问总答,乃为接引上上圆顿之根者说。】

上上圆顿的根基,也就是上上的圆顿根基就讲完了。如果你是上上的根器,那就跟师父讲一下,我们明天就不用再上课了,因为已经讲完了,上上根器的体悟已经究竟了,就不用再讲了,这个就是指上上圆顿的根器。

【自此以下,第二部份,即为长行经文,别问别答,此则为大慧再将百八问题,以长行的形式条条别问,】一条一条地别问,

【世尊再依自证境】界【,】叫做自觉圣智。注意,自证境界这个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自证的境界,如何如来能够讲出那么深,那么究竟的义理?

这个自内证,诸位!自证境界要加一个“内”,比较清楚,叫做自内证境界,所以修学佛道就是要有证量,要有证量,那么有证量就不会随着任何一个法师在说法,而被他转得团团转,因为你有证量,也不会被任何一个在家居士写的书转得团团转,一下对,还是不对,对自己没信心,

在讲经说法如果你有内证的功夫,那你对讲经那是十足的把握,从本性流露出来的,哪一句法不是般若智慧?

因此,人家就问我说:师父!开悟的讲经跟不开悟有差吗?

我说:那天壤之别。

不开悟依文解义,照本宣科;开悟,他自性流露,不拘限于任何的文字,这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他自内证,就像佛一样,自内证的功夫,流露出来的法,那不是语言、不是文字,任何的语言文字是有生命的。

注意!大悟见性讲出来的话,是语言文字里面注入般若智慧的,是活的,大悟见性人说的法是活的;

一般没有见性他就会讲经说法,就会变成一个死的东西,也许他多多少少有一点体悟,可是呢?没有办法理解佛的那个究竟的义理,究竟的义理。

有的时候自己在讲的时候,也不敢肯定,这个注解就是这样讲,对不对?注解就是这样讲,

所以我那一天在彰化体育馆演讲的时候,我就有讲: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是方便义,不符合佛义。

那一个比丘就跟我讲说:只有你敢这样讲,没有一个法师敢这样讲的,这个是挑战传统。

我说:佛本来就是离两边嘛。不变义就是常见,很容易掉进常见。随缘,如果我们的法身、慧命可以随缘,五蕴身死了以后,那不就完了,就变成断灭了,随缘。

如来的法身慧命不是断灭的,他亘古以来存在,所以真的,不变义,不变义就落入常见,随缘义就很容易落入断见了,这一句是善巧方便义,不符合佛义。

我讲的是事实,因为注解都是这样讲,所以我就说,注解是死的,如果你大悟见性,你的心性,你讲出来的法,它是活的。

他说:法师!你这个讲第一义谛,大概没有人敢这样讲,你真敢讲。我说:没有,佛就是这个意思,我不能再继续善巧方便,对不对?

第一义谛,就是不管他听得懂或不懂,统统要讲,要留给后代,所以我说这一次的《楞伽经》,法师会很受用,就是这个道理。

【如诸佛所为,一一别答,详细、深入发挥每个问题,令学者于一切法之性与相,皆能解了、通达。

因此,第一部份实为总纲,第二部份则为别目,或】者是【细目,此则为如来之大悲所现,欲令普皆悟入也。】

诸位!若是圆顿的上上根器,讲到此为止,那就要调查一下,请问:明天要不要继续上课呢?还是要,是不是?

那就是圆顿教里面的渐教,还是圆顿教喔,还是圆顿教,前面是圆顿教的圆顿教,后面这个还是圆顿教,圆顿教里面的渐教,

诸位!后面讲的不是渐教,这个后面讲的不是渐教,是圆顿教里面的渐教,你知道吗?前面还要加一个圆顿教。

※※※※※※※※※※※※※※※※※※※※※※※※※※※※※※※※※※※※
(以下为长行文)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6 经文136:【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这一段是指诸识的生住灭,是别答中的第一个问题。

接下来,145页第三行。这一段是指诸识的生住灭,是别答中的第一个问题。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

   6-1 注意听喔!为什么一开始就问这个“识”?因为这个识是修行的关键

注意听喔!为什么一开始就问这个“识”?因为这个识是修行的关键,如果不悟就会藏识、分别事识,藏识就是第八意识,分别事识就一直起来。如果悟道叫做如来藏,

诸位!你一定要背起来:开悟见性叫做如来藏,动念叫做藏识,藏识就是起妄叫做藏识,是指第八意识。分别事识是指前七识。

再讲一遍: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为什么一开关就讲“识”?因为这个是关键,

“识”悟了,就是性,就是识性;识迷了就六道轮回,三有、十法界就一直现起来,所以“识”是关键,

就等同说你彻底的了悟识性不可得,就变成真如识,真如后面加一个“识”,这个“识”就是方便说,

我们常讲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可是在《楞伽经》里面讲,真如后面还有个“识”,不是真如还有分别,这个“识”变成只是附带的,那这个“识”是完全清净的,

真如后面如果补一个“识”,是有大用的,这个跟分别执著又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佛教的这个语言文字,一定要有内行的人来引导,所以师父一直告诉你:你千万不要一直看注解,死在注解里面,你一定要全神贯注,看师父在讲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

“识”,认识了,迷了,识就是生灭,悟了,识停止了,空性了,就进入真如,所以识是一切修行的关键。

迷了就妄识,迷了就流转识,迷了就生灭的识,迷了就执著的识,迷了就分别的识,迷了就颠倒的识。

那悟了呢?那悟了就清净识、阿摩罗识、清净无垢识,悟了就真如识,后面虽然一个“识”,可是这个“识”只是作用的一个陪衬,一个名相,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识”犹如关键点,就是你进去一个暗室里面,黑暗的室里面,怎么样?你找到了开关,怎么样?

这有两个角度:找到了开关往上,那就是开灯见真如;那你一直摸摸摸,摸不到关键的开关,这个暗室电灯不会亮,就是一直在摸索,一直在摸索,所以很多的修行,在家或者出家的修行,要摸索了多少年,还摸不到真如本性。

假设说,意思就是说,他没有找到关键点,关键点,简单讲,直截了当讲,起执著就是“识”,起分别就是“识”,起颠倒就是“识”。

简单讲,不起执著就是真如,不起分别就是真如,不起颠倒就是真如,这个就是关键了。

因此修行如果找到了关键,才不会被这个微细的生灭的流注——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相生、相住、相灭。生灭有两种,后面会讲到。

(阿摩罗识:即第九识。又作阿末罗识、菴摩罗识、俺摩罗识、庵摩罗识。意译无垢识、清净识、如来识。此识为真谛系之摄论宗所立。人心之本来面目乃远离迷惑而本自清净,故摄论宗认为转阿赖耶识之迷而回归觉悟之清净阶位,即阿摩罗识。  

据三无性论卷上载,唯阿摩罗识无颠倒、变异,故谓之如如。转识论则谓,实性即阿摩罗识。又据十八空论载,阿摩罗识乃自性清净心,然为客尘所染,而谓之不净。据《金刚三昧经》载,众生一切之情识皆转入庵摩罗。至于阿摩罗识之体性,据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三及《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三本等所说,真谛三藏以真如与真如智为阿摩罗识之体性。然唐代福成寺之道基于摄论章(《华严孔目章发悟记》卷十五之引文)驳斥真谛之主张,谓阿摩罗识仅以如如之理法为体性。

在唯识学中,六识之外尚有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并称八识;摄论宗又在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采此说者。而玄奘系统则认为第八识即已包括清净之一面,故不另立第九识。又宋译楞伽经卷一所说之真识,即第九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入楞伽经卷二、大乘玄论卷五、梁译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五下〕(参阅“九识义”160)[1]p3671 ——《佛光大辞典》

九识义: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SPAN>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即第七识)、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以上为八识)、阿摩罗识等,合为九识。小乘佛教立六识,大乘佛教地论宗、唯识宗立八识。真谛系之摄论宗复举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据宗镜录卷四所释,九识即:(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意识,意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淨俱泯,湛若太虚。〔大乘密严经卷中、卷下、大乘入楞伽经卷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  

<</SPAN>二>显识论特立九识之说。谓三界有二种识,一为显识,一为分别识。显识为本识,依其转作五尘四大等之作用分为九种,即:(一)身识,转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识。(二)尘识,转作色等六尘之识。(三)用识,转作眼识等六识之识。(四)世识,转作三世之识,又生死相续不断谓之世。(五)器识,转作器世间及十方三世之识,又作处识。(六)数识,能算计量度之识。(七)四种言说识,能见闻觉知之识。(八)自他异识,转作六趣身自他各异之识。(九)善恶生死识,一切生死不离人天四趣善恶之意,能转作此等事之识。[1]p160——《佛光大辞典》)

    6-2 为什么一定要叫你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不听就像井中之蛙,以蠡测海,以管窥天。

【注释】

【“诸识”:“识”即是心,心依大乘法言,有八识。为何大慧问“诸识”,而不直接问八识有几种生住灭?因尚未蒙佛开示,尚不知心识共开为几种,待后面如来开阐方知。】

诸位!没有一个学佛的人,一个!他能够自己知道自己有八识,如果没有佛来指导我们,那世间人谁知道有八个识?

所以佛还没有开示我们,谁知道有八识?我们读书读了几十年,读到硕士、博士,谁告诉你我们有八个识?没有啊。

【“生住灭”:简言之即是生灭二相;生住灭是分别较细。

“住”是法生起后,暂时维持不动的状况,】注意这一句是方便说,维持不动,注意这一句是方便说,

没有一种东西不是刹那生灭的,维持不动是因为众生的眼睛观察不来,叫做维持不动,

就是一个人,你看你能够观察头发在生吗?你看你就认为我们这个身体没有增减,

但是进入微细的生灭,我们的头发跟指甲每一分、每一秒,包括我们的细胞新陈代谢,是没有一分一秒不在变动的,

所以这里所谓的维持不变,是指说我们凡夫观察不来,没有那种境界。(整理者说明:此段是后文中重复讲的内容。)

【但为时非常短暂,唯有佛及大菩萨方能了知。】

意思是说生住异灭,因为太繁琐了,把它讲得太微细了,为了简单讲生灭,所以一定要记住生灭、生灭,

这跟生老病死一样,我们讲生老病死,可是我们在经典里面讲“了生死”,没有人在讲了生老病死,了生死、了生死,就是把生老病死简称成“生死”。生住异灭为了简化,就简称叫做“生灭”,

所以,在座诸位!讲生灭其实是方便说,听经听了那么久才知道,原来连这个生灭的名相,都含有深入的涵义。

有!有!为什么要叫你广学多闻,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一定要叫你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不听就像井中之蛙,以蠡测海(以蠡测海yǐ lǐ cè hǎi: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出自】: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管窥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6-3 【为何大慧在此要问诸识的生住灭?因为在上面总答中,佛已开阐了离言无念之心体,而当机不了,为何于此离念之心体中,还会有诸识生生灭灭不已,所以方问诸识有几种生灭,以便起而修断之,证入究竟无生灭之心体。】诸位!这个就是开悟见性的重要,见到不生不灭的心体是所有修行的核心。

【诠论】

【诸识的生、住、灭是别答中的第一个问题,因此须深为考究。

为何大慧在此要问诸识的生住灭?因为在上面总答中,佛已开阐了离言无念之心体,而当机不了,】

离言无念之心体,就是真如的心体,如果你加两个字更看得懂,离言无念就是没有妄念,离于言说无念叫做不可思议。

体,之心体就是真如之心体,简单讲,离一切言说,无一切妄念,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就是怎么样?就是真如的心体,

所以诸法本无言说。而“当机不了”,没有没悟。(整理者说明:此段是后文中重复讲的内容。)

【为何于此离念之心体中,还会有诸识生生灭灭不已,所以方问诸识有几种生灭,以便起而修断之,】

诸位!诸位不认识“识”,迷悟的关键就在“识”,如果没有找到识的关键,就表示说你进去一间黑暗的房间,没找到开关。

听经闻法就是要去找开关,所有的听经闻法,都在增减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刹那,大悟,原来如此。(整理者说明:此段是后文中重复讲的内容。)

【证入究竟无生灭之心体。】诸位!这个就是开悟见性的重要,见到不生不灭的心体是所有修行的核心,

用你听得懂的名词,就是懂得万缘放下的人,那个就是真正的修行人,懂得万缘放下,知道万缘都是生灭。万缘都是生灭就是不究竟,

所以你今天无论你夫妻有多恩爱,因为那个是生灭,因为会败坏。今天你拥有多少的金钱,它还是生灭,

所以心看得开、放得下,就容易进入无生灭的心体,因此这个就是关键,关键就是你到底是放得下还是放不下,关键你是著相的识心分别,还是离相的真如心,现在就是关键就出来了,你就找到开关了。

既然著一切相就是识心分别,不是佛的本心,那我们就离一切相嘛!既然执著是意识心分别,那么我们就不著啊,无所住,就进入真如不生灭的心体了。因此这个就是修行的关键。

如果你今天你来拜水陆,很虔诚地拜,拜来拜去,结果你水陆法会以后,你仍然非常执著,那就表示说这七天的水陆,没有启动到你真如的觉心,

这个法会你结到一个善缘,但是还没有真实受益,真实受用是开采真如本性,才能真实地受用,时时刻刻都在定中,时时刻刻都在戒中,时时刻刻都在慧中,见真如本性者,戒定慧完全具足,完全具足。

   6-4 诸位!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现在注意听,这句话很多人解不开来,好!这要分两个角度:迷、悟。

【又,识乃迷与悟之根本,】

诸位!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现在注意听,这句话很多人解不开来,一切万法唯心造,大家就念一念,放蒙山的时候: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这什么意思?你懂吗?好!这要分两个角度:

①要迷的这个角度来讲,万法唯心识所造,则见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见日月星辰,就见到山河大地,就见到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叫做唯无明心识所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站在迷的角度;

②但是你要了解佛的话,就不一样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佛,佛是什么?佛是真如心,真如心,了一切皆如幻,了幻即真,这个时候万法唯真如所造,

诸位!这个要注意听。六祖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要特别地注意听,很多人解读,解读错误了。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有的人注解竟然把它写说:什么叫做清净的自性?能生出万法,那完了!

这个就是没有开悟注解,死得很惨啦,这个有罪的,谁来看了这本注解,谁就死在这个地方,按照文字来解释,

这个“生”不是这个意思,这是“显现”的意思。六祖讲: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最后一个,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生”就是“显现于”;

何期自性,我们是什么的本性能够显现于万法,这就对了,如果你说我们能生出万法,万法从本性所生,那你完了,本性就变成能生跟所生了,对不对?因此我们要了解: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为什么?就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迷了以无明妄造执境以为实,这个是妄识心;要真如心呢?它于万法里面统统了万法就是幻,了幻即空,即真就是究竟。

那么这个时候:“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真心所现。”万法都是一心,都是真心所现,这样来解读才听得懂,

所以不听开示,他就会为什么会万法,为什么一切唯心造呢?

所以要分两个角度,是妄识无明心,那就显现万法;要真如心,那就没有能照所照,也是显现于万法,

万法了境即空,了心识即空,诸法本空,还归一心,唯是一心、唯是真如,万法皆在真如的显现之下,如梦幻泡影,就像镜子显现了种种的相,虽显现种种的相,可是不著任何的相,叫做唯心所造,唯真如心所造,唯真如心所造等同无造,因为它是无作法。这样来解读。

   6-5 识乃迷与悟之根本,【凡圣之源,欲由迷转悟,由凡入圣,皆须由识着手,所以最先便问识的问题。】所以最先便问“识”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先找到关键。

(接下来。“注释”。 “◎“诸识”:“识”即是心,心依大乘法言,有八识。

为何大慧问“诸识”,而不直接问八识有几种生住灭?因尚未开蒙,因尚未蒙佛开示,尚不知心识共开为几种,待后面如来开阐方知。

◎“生住灭”:简言之即是生灭二相;生住灭是分别较细。

“住”是法生起后,暂时维持不动的状况,”注意这一句是方便说,维持不动,注意这一句是方便说,

没有一种东西不是刹那生灭的,维持不动是因为众生的眼睛观察不来,叫做维持不动,

就是一个人,你看你能够观察头发在生吗?你看你就认为我们这个身体没有增减,

但是进入微细的生灭,我们的头发跟指甲每一分、每一秒,包括我们的细胞新陈代谢,是没有一分一秒不在变动的,所以这里所谓的维持不变,是指说我们凡夫观察不来,

“没有那种境界。但为时非常短暂,唯有佛及大菩萨方能了知。

“诠论”。诸识的生、住、灭是别答中的第一个问题,因此须深为考究。

为何大慧在此要问诸识的生住灭?因为在上面总答”当“中,佛已开阐了离言无念之心体,而当机不了,”

离言无念之心体,就是真如的心体,如果你加两个字更看得懂,离言无念就是没有妄念,离于言说无念叫做不可思议。

体,之心体就是真如之心体,简单讲,离一切言说,无一切妄念,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就是怎么样?就是真如的心体,所以诸法本无言说。

而“当机不了”,因为没悟。“为何于此离念之心体”当“中,还会有诸识生生灭灭不已,所以方问诸识有几种生灭,以便起而修断之,”

诸位!诸位不认识“识”,迷悟的关键就在“识”,如果没有找到识的关键,就表示说你进去一间黑暗的房间,没找到开关。听经闻法就是要去找开关,所有的听经闻法,都在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时候一刹那,大悟,原来如此。)证入究竟无生灭之心体。

又,识乃迷与悟之根本,【凡圣之源,欲由迷转悟,由凡入圣,皆须由识着手,所以最先便问识的问题。】所以最先便问“识”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先找到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7 经文137:【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

【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7-1 为什么修行这么困难?不是说我今天我来听经闻法难?它是简单;拜佛念佛简单,问题难在哪里?难在两个角度:习气难断,种子难除。无量亿劫来那种累积,那种无明,这个太难了。

诸位!你只要看到流注,用一个叫做微细生灭,你只要看到相住——相生、相住,就叫做粗糙的生灭。哦!那这样,接下来看经典就很容易了。微细的生灭,叫做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粗糙的生住灭,叫做相生、相住、相灭。

相生、相住、相灭,众生一般人、二乘人能理解;诸位这个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除非大菩萨,这从内心里面出来的,是很难的。

从外面攀缘看得到的,这个容易;这个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还有一个名词,叫做八识藏,就是藏识深沉的种子跟习气,很难断除。这个就是关键!

那相生、相住、相灭呢?这个就是粗糙的生灭,你容易观察;微细的生灭你没办法了。

所以一般人能够念佛、拜佛,这个是相生、相住、相灭,已经有相当的善根善因缘了,他能够行善,知道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但是问题来了,他内在深处的无明跟种子还是在,所以不是说拜佛的人,他都能够了解这一点,他总是说来做做法会,随喜功德,就叫做修行,结个缘不错,问题是内在深层的、微细的生灭没办法断除,

因此你就知道,诸位你观察看看,所有的佛弟子包括出家、在家,只要不听经闻法的,不管他怎么用功,他很难去觉照这个微细的东西,

因此出家跟在家,只要他不在心性上悟明心性的,记得!他就有一种东西,会让他死执不放,就一定有一种东西,让他坚持不放,只是执著的角度他不一样。

有的人买那个泡茶的,那个泡茶的死执不放;有的人平常很喜欢布施金钱,可是对这个名,对不对?我排第二我就不要,我就要排第一名,我一定要师父在大众面前赞叹我,我今天来这里发心,他很喜欢这个,钱再多我都舍,我就是要师父认同我。

那有的人不希望,有的人个性:师父!你不要在大众面前赞叹我,你千万不要赞叹,他根本就认为这个不重要,他就是默默地,可是他对某一种东西他还是很执著。

所以,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可是内心的深处,大家都有说不出的一种执著,卡在一种深层的观念里面,难以破除,

表面上看大家都很有修行,阿弥陀佛……等到有一天起冲突的时候,那个内心深层的种子就显现了,这个就是难以断除的。

为什么修行这么困难?不是说我今天我来听经闻法难?它是简单;拜佛念佛简单,问题难在哪里?难在两个角度:习气难断,种子难除。无量亿劫来那种累积,那种无明,这个太难了。

为什么成佛这么的伟大?这么的了不得?正因为断掉一切的习气,还有种子,更何况相生、相住、相灭?

佛断了两种生灭:相生、相住、相灭;断了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就是连微细的种子习气,佛都断尽。整个宇宙到底有几个?就一个——释迦牟尼佛,就释迦牟尼佛!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就要退一步,来看待一件事情,更宽广的胸量,就是说你今天是在家护法居士,看到法师的缺点,他有某一些譬如说脾气啊,有时候这个法师就很慈悲啊,为什么这个脾气这么暴躁呢?

要退一步想,他出家就不错了,师父讲的,种子习气难断,因为每一个人都只能九全九美,没有办法十全十美,用更宽广。

如果你看到这个在家居士,对不对?在家居士,这个人很有善根,可是讲起话来有一点白痴,他没有语言的天份,也不会表达,看起来很善良,善良不代表解脱。

这我常常讲的,每一个人他只能九全九美,没办法十全十美的,瓜无滚圆,人无十全,对不对?一般人都只有怎么样?八种美。

十分的美,他只有八种美,缺少什么呢?他缺少内在美,还有缺少外在美,缺少这两种美,这样子全部就完了,缺少内在美也缺少外在美。

所以在座诸位,我们修学佛道,要用更宽广的度量来包容出家众跟在家众,因为毕竟大家都在菩提道上。

在家居士一定要敬佛、敬法、敬僧,毕竟披上袈裟这个是修无量劫来的,非常不简单的,现出家相。

如果在家居士如果觉得你很有修行,自我膨胀,那你就想说,我连现个出家相都没有办法,

我看比丘、比丘尼的过失,能亲近的我就来,不能亲近的,实在是不怎么样,跟我的理念理想实在有落差,我实在对这个法师也不敢怎么讲,那么我们就远离,就这样子就好,保持一个清净的口业,清净的口业。

你去亲近你觉得值得亲近的道场,不造口业,这样子的话,在家居士也好,那么出家众也好。

有的在家居士下手很重,就说:自己能写书能演讲,就批判佛法僧,讲来讲去,就是全世界他是最有修行的。

在座诸位!我们还是奉劝:如果你自己觉得,在家居士,你自己觉得你很有修行,麻烦你高抬贵手,对三宝下手不要那么重。为什么呢?这样培养自己的德行。

当你在家居士有德行的时候,那么人家自自然然会感化、会感动,会感动,你不必一直标榜、一直吹嘘、一直自我膨胀,毕竟相来讲,僧俗是不同的,出家众先走一步。

出家众就这样子的啰,要这样子回光返照:你不能说在家居士都不敢碰我们出家众,那么出家众就为所欲为,那么出家众就不懂得约束自己的三业,那么这个是佛教讲的,很糟糕的出家人,很糟糕的。因此出家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家也一定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7-2 生灭、六染心、刹那

(生灭:指生起与灭尽。有生必有灭之义。又作起灭。与“生死”同义。生死乃就有情而言,而生灭则广通一切之有情与非情。由因缘和合(即一切条件满足时)而成立之一切法(即有为法),因有变移之性质(无常),故必有生灭;若离因缘而永久不变(常住)之一切存在(即无为法),则为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以大乘中道之正见而言,有为法之生灭为假生假灭,而非实生实灭。以佛教之人生观而言,一切万法皆连续而往复生灭于刹那刹那者。 

此外,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谓如来藏心随缘起灭,有染淨差别,称为心生灭,亦即指有为法。又以时间之最小单位(刹那)论生灭时,亦有刹那刹那之生灭,称为刹那生灭(刹那灭)。对此,论有情之众生,从生到死,其一生涯(一期)中之生灭(出生与死灭),称为一期生灭。刹那生灭与一期生灭又合称为二种生灭。〔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卷十一频鞞娑逻王迎佛经、大智度论卷十五、法华经玄义卷二下、大乘玄论卷一、中观论疏卷三〕[1]p2069——《佛光大辞典》

二种生灭:即粗生灭与细生灭。此依生灭相之粗显、微细而名。六染心中,前三种之相应染为粗生灭,后三种之不相应染为细生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参阅“六染心”1278)[1]p223 ——《佛光大辞典》

细生灭:二种生灭之一。指六染心中之后三种“不相应染”所显现之微细生灭相。于大乘起信论所立六染心中,后三种染心即现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根本业不相应染,此三染心乃微细之惑,故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又此三心乃与如来藏心互不相即之微细之惑,故称不相应染。此三不相应染显现微细之生灭相,故称细生灭。〔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参阅“六染心”1278)[1]p4768——《佛光大辞典》

刹那生灭:生灭之一种。指于极短之时间(刹那)生起与消灭。大智度论卷十五(大二五&#8231;一七一上):“弹指顷有六十时,一一时中心有生灭。(中略)行者观心生灭,如流水灯焰。”(参阅“生灭”2069、“刹那”3731)[1]p3732 ——《佛光大辞典》

六染心:谓众生之心性本来自性清净而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而忽起无明,为烦恼所染污,遂有六种染心之相。即:(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著外境以染净心。(二)不断相应染,于苦乐等境上,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相续不断,以染净心。(三)分别智相应染,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智,与心王相应而污染净心。(四)现色不相应染,依根本无明而薰动净心,现境界之相,不与心王、心所相应。(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动故,而使净心有能见之相,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六)根本业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力故,而心体始动,动而成业,亦不与心王、心所相应。

六染中之前三染相当于六粗中之前四粗,后三染则相当于三细;由粗至细断三细六粗(九相)之次第有六,即:(一)执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执取相与计名字相二种粗之我执,在声闻缘觉二乘中,已解脱三界见思惑之无学位与信根成就之十住以上者均可远离此染。(二)不断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相续相,即属粗分别之法执,于十住以上之三贤位断此而修学方便渐捨,后至发无漏清淨心之初欢喜地菩萨远离此染。(三)分别智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智相,属粗的俱生起之法执,自第二地修空无相观至用方便之第七地菩萨远离此染。以上三者为与第六识相应之惑,故称相应染;相应即指心王与心所相应,意谓粗杂之惑。(四)现色不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境界相(现相),于客观色法中得自在之第八地菩萨远离此染。(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见相(转相),于自心得自在之第九地菩萨远离此染。(六)根本业不相应染相当于九相中之业相,菩萨圆满第十地之因位,即果位之佛,能入如来地而远离此染。以上后三染为与第八阿赖耶识相应之惑,故称不相应染;不相应即谓与心王、心所不相应,指微细之惑。上述由粗至细所说之断惑顺序,正与九相由细至粗之顺序相反,此系显示修行向上、开悟上升之还灭门。〔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四〕[1]p1278——《佛光大辞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刹那:又作叉拏。意译须臾、念顷,即一个心念起动之间,与发意顷同义,单作念。意为瞬间,为表时间之最小单位。  

(一)据俱舍论卷十二载, 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又作罗预),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译作须臾),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一刹那约当于今之零点零一三秒。 

(二)据摩诃僧祇律卷十七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一念约今之零点零一八秒。

(三)或谓一刹那与一念相异。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鸠摩罗什译)载,九十刹那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载,六十刹那为一念。 

(四)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卷八十三载,六十念为一弹指;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六十五刹那为一弹指。

(五)据大般若经卷三四七所说之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瞬息顷等顺序,一刹那大约相当于一食顷(一前食之间,即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之时间。 

(六)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鸠摩罗什译)载,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又据往生论注卷上载,一刹那有一百零一生灭。 

此外,一刹那之间之生灭,称刹那生灭或刹那无常。现在之一刹那称现在,前刹那称过去,后刹那称未来,此为刹那三世。〔大毘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毘昙心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三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参阅“时”4121)[1]p3731——《佛光大辞典》)

   7-3 什么叫做比量呢?就是学佛以后,因为没有亲证本性,所以依照注解讲,我想大概是理所当然的对,但是对究竟大悟的圣人来讲,这一句是不对的,他是依比量而来讲,诸位!依比量而来讲,这个叫做相似佛法,还不是绝对纯正的证量境界所流露出来的,【因此比量是不可靠的。】

【注释】

【“非思量所知”:“思量”,是思虑、度量,含有测忖、臆测之义,唯识家所说的比量,亦属于此,因为是从比喻、比较而来,非从亲见、亲证得知的“现量”,】

什么叫做比量呢?就是学佛以后,因为没有亲证本性,所以依照注解讲,我想大概是理所当然的对,但是对究竟大悟的圣人来讲,这一句是不对的,他是依比量而来讲,诸位!依比量而来讲,这个叫做相似佛法,还不是绝对纯正的证量境界所流露出来的,【因此比量是不可靠的。】

所以在座诸位!你比丘如果要上台讲经说法,你必须要有证量,但是现在难啰,那按照师父你这样讲的话,那该怎么办呢?那大家,全世界也很难找到这样有证量的大和尚。

在座诸位!还有一个方法,那么你就谦虚,譬如说你按照这一本注解讲,你就告诉他,这一本注解是某某人注解的,是哪个祖师注解的,他注解我就照念,我很抱歉,我还没有证量解脱的境界,他讲的我们就照这样念,我觉得他讲得不错,把责任推给他,知道吗?如果讲错了,这个高僧大德负责,对不对?不关我的事,我只是照念而已,就这样子,要不然怎么办?

【再者,思量通常用的是第六意识,而第六意识所得的,也都是攀缘分别前五识而来的,因此说用第六意识思量,常具虚妄分别之义。】

    7-4 量: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指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

(量: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指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

又印度自古以来,在认知范畴中,一般皆将量知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此量知之主体,称为能量,或量者;被量知之事物,称为所量;量知之结果,或了知其结果,称为量知或量果。以上三者称为三量。

玄将三量各举譬喻,并将其与外道、小乘、大乘、唯识等相当之部分,列表如下:  依不同之方法去量知对象,即产生种种不同之量果,大别之,有下列数种:

(一)现量,不含比知推度,仅以知觉进行认识作用,或依前五识,或依与前五识同时而起之意识,或依自证分、定心等无分别心而来。例如眼识认识色境时,即为现量。

  (二)比量,系以既知之事实为基础,比知未知之事实,乃经由推理而进行认识作用,不与前五识同时而起,系依散地之意识而来者。例如见烟则推知火之存在。

比量又可分为二种比量、三种比量、五种比量,即:(1)二种比量:1.自比量,又作自比、为自比量,即为自己而比量;以智为本质,此时未必需要表之于他人。2.他比量,又作他比、为他比量,即为他人而比量;经由自比量所认识之智,再语之他人时之比量。

(2)三种比量:1.自比量,为自己所认可而不为他人所认可作为因(理由根据)之比量。2.他比量,为他人所认可而不为自己所认可作为因之比量。3.共比量,又作共比,为自己与他人共同认可之比量。

(3)五种比量:1.相比量,例如见烟之相而推知火之存在;即为有关事物外相之比量。2.体比量,例如见现在之体而推知过去、未来之体;此乃有关事物自体之比量。3.业比量,例如见草木动摇,则知风之存在;即由事物之动作,而推知该作用之根据。4.法比量,例如由无常而推知苦之存在;此因法与法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之密切关系,故根据一事即可推知他事。5.因果比量,由因推知果,或由果推知因。

(三)圣教量,又作正教量、至教量、声量、圣言量,即笃信圣者之教说真实无误,而依靠圣教来量知种种意义。

(四)非量,又作似量,即似是而非之现量及比量,故又作似现量、似比量。例如衣由色等四尘构成,本身并无实体可言,然由于分别见解,遂认为“衣乃实在者”,此即似现量。又如远见尘、雾等,却错以为烟,并据此错觉而证明有火存在,此即似比量。以上均为似是而非之现量及比量。其中,现量、比量、非量,或现量、比量、圣教量等,皆称三量。此外,现量与比量对非量而言,称为真现量、真比量。  于现、比、圣教三量之外,若加上譬喻量(例如由牛而推知有水牛、乳牛等;此即依据类似事物而推知相同之他物),则为四量。若再加上义淮量(又作义准量,例如无常必定无我,今既知诸法无我,依准其义,即可了知无常之存在),则为五量。若再加上无体量(例如进入屋内,由于主人不在,则知主人必定前往他处),则为六量。此外,另有随生量、想定量、传承量、身振量等。

于古代印度各学派间,对各种量论之看法及侧重之情形,大都随其宗义而有所不同,例如顺世外道仅承认现量,胜论学派承认现、比二量,耆那教、数论学派、瑜伽派承认现、比、圣教三量,正理学派承认现、比、圣教、譬喻等四量,弥曼蹉学派之咕鲁派则另又加上承认义准量,弥曼蹉学派之帕达派及吠檀多学派另又承认无体量,而共为六量。在佛教,则常用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在因明方面,古因明师多採现、比、圣教三量。至六世纪之大论师陈那时,则限定仅以现量、比量等二量用于因明论式。〔解深密经卷五、大毘婆沙论卷七十一、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因明入正理论、成唯识论卷二、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参阅“三量”633、“量论”5295)——《佛光大辞典》

三量:<</SPAN>一>量,即尺度、标准之意,指知识之来源、认识形式,及判定知识真伪之标准。印度自古各哲学宗派间即盛行探讨知识来源、形式、真伪之学问,遂产生各种“量论”之说,其中最普遍者为三量。然三量之内容与名称;各宗所说互异。

(一)就心、心所量知所缘对境而立之三种量。唯识宗于此,多所分别,并详加阐论;而于因明之中,亦为重要之“自悟”方法。此三量即:(1)现量,又称真现量。乃对境时无任何分别筹度之心,各各逼附自体,显现分明,照了量知。亦即由五官能力直接觉知外界之现象者;此一觉知乃构成知识之最基础来源。(2)比量,乃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能正确推知未现前及未知之境。(3)非量,即似现量、似比量之总称。乃非正确无讹之现、比量,或非可量知之量。

(二)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与显扬圣教论卷十一所立之三量:(1)现量(同上),(2)比量(同上),(3)圣教量,又作至教量、正教量,为一切智所说之言教,或从其闻,或随其法,其中又分:1.不违圣言,佛自说经教,辗转流布,不违正法、正义。2.能治杂染,善修此法,能永调伏贪痴等烦恼。3.不违法相,不于一切离言法中建立言说。

(三)数论外道所立之三量:(1)证量,指从根尘所生之五知根,缘五尘所显现之觉知作用。相当于上记之现量。(2)比量,分为有前、有馀、平等三种;“有前”乃推知未来之作用,“有馀”为推知过去之作用,“平等”为推知现在之作用。(3)圣言量,相当于上记之圣教量,虽非由五官感知,亦非经推比而来,然以笃信圣者之故,亦得信知圣教圣言。如北鬱单越之存在,既非吾人所能感知,亦非推比可得,然以圣言之故,遂得信知其存在。〔解深密经卷五、阿毘达磨杂集论卷十六、因明入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一〕(参阅“比量”1481、“真现量”4222、“量”5293)

<</SPAN>二>成唯识论卷二所立之三量。即:(一)所量,指被测度量知之对象。(二)能量,指能够用以量知者。(三)量果,指所量知之结果。例如欲量知一织物,则织物为所量,尺度为能量,所量得之尺寸为量果。成唯识论复基于此说,将心识之作用分为四分,而以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参阅“四分”1663)p633)——《佛光大辞典》

四量:现量、比量、圣教量之三量,加譬喻量,称为四量。譬喻量,即以譬喻方式显示教法,如谓“人生之无常,犹如水泡之无常”,即属此类。(参阅“三量”633)p1780——《佛光大辞典》

非量:因明用语。又作似量。三量之一。指似现量与似比量。为错误的觉知与推论。似,似是而非之意;现量,即直觉知识;比量,即推论知识。似现量,略称似现,即对于所缘之境生起分别惑乱之智,不能正确量知其真实自相。似比量,略称似比,依不成、不定、相违、似喻等似因而生似是而非之智,不能正确比知量度所对之境。如见雾为烟而妄推有火。似现量、似比量二者,似真现量、真比量,而非真现量、真比量,故称非量。〔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卷下、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一、卷八〕(参阅“三量”633、“因明”2276)p3712 ——《佛光大辞典》

比量:因明用语。为梵语 anum&#63160;na-pram&#63160;&#63198;a 之意译。谓比知之量。为因明三量之一。又作真比量。乃“似比量”之对称。即用已知之因(理由)比证未知之宗(命题),以生决定之正智。据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之本载,比量有自他二种:

(一)自比量,系处弟子之位,局限于思惟领域。即为自己认识事物而于脑中进行之推理活动,不形诸语言文字。又分相比量与言比量。由自己见相比知者为相比量,如见烟比知有火。闻师所说比度而知者为言比量。

(二)他比量,系处师主之位,与弟子等作比量而使其生解。即以语言文字将通过自比量所得之认识表达出来,启发他人悟解接受。又立者(立论者)所立之比量,称前量或所违量;敌者(问难者)用以对抗之比量,称后量或能违量。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说五种比量,即:(一)相比量,随所有之相状相属,由现在或先前所见而推度其境界。如见幢比知有车,见烟比知有火。(二)体比量,现见一物之自体性而比类其不现见之体,或现见部分自体而比类其馀部分,或以现在比类过去、以过去比类未来、以现在之近事比类远事,或以现在比类未来。(三)业比量,以作用比知业之所依。如见远物不动摇而鸟居其上,比知是杌。(四)法比量,以相邻相属之法比知其他相邻相属之法。如属无常比知是苦,属苦比知是空无我。(五)因果比量,以因果展转之相比知。如见有行比知至他方,见至他方比知于前必定有行。〔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卷下末、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卷上、卷下〕(参阅“他比量”1542、“自比量”2516)p1481——《佛光大辞典》

三比量:因明用语。又作三量、三支比量。因明立论中,立(立论、主张)敌(问难)双方攻防上之三种方法。(一)自比量,此为自守之论法,其论式全由立者自己所许之材料组成,并于宗支上有“我”字,于因、喻二支上有“许”字出现。(二)他比量,此为攻击之论法,其论式全由敌者所许之条件为材料组成,并于宗支上有“汝”字,于因、喻二支上有“许”字出现。(三)共比量,此为共诤之论法,其论式,不以立敌双方所各自意许之材料组成,并且其宗依必为诤论之主题,而因、喻二支则为共许,论式中无“我”“许”或“汝”“许”之简别语。每一比量又可再逐项细别为自比量、他比量、共比量三种,合计为九种比量。其中,自自者,于宗、因、喻皆谈自许之法;自他者,于宗为自许之法,于因、喻则取用他许之教义;自共者,于宗为自许之法,于因、喻则为自、他共许之法。以上为自比量中之三种,他、共比量二项亦准此而解。〔因明入正理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末〕(参阅“他比量”1542、“共比量”2194、“自比量”2516)p536 ——《佛光大辞典》

现量:梵语 pratyak&#63218;a-pram&#63160;&#63198;a。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现量即感觉,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动,毫无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作用,仅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之自相。如五根之眼见色、耳闻声等是。广义之现量,分为真现量,似现量两种,真现量系指未受幻相、错觉等所影响,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之直接经验;似现量则指由于幻相、错觉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别作用之认识。狭义之用法,现量一词多指真现量而言。于唯识中,五识之缘五境、五同缘意识、五俱意识、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出于心识上之现量。因明所用之现量,唯有五识及五同缘、五俱意识而已。  因明入正理论(大三二&#8231;一二中):“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四四&#8231;九三中):“能缘行相,不动不摇,自循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下、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三末、卷四本、因明入正理论疏瑞源记卷四〕(参阅“三量”633)p4729 ——《佛光大辞典》

真现量:因明用语。量,乃规矩绳墨准确刊定之义。因明论式中,凡构成知识之过程或知识之本身,皆称为量。现量,即指由五官能力直接觉知外界之现象者;此一觉知乃构成知识之最基础来源,例如吾人以眼而观见花卉之鲜美,由鼻而闻得花卉之芳香,由是,吾人之心识中已对花卉构成一既定之概念。然于现量中,并非全为颠仆不破之事实,若因内在原因(感官之失常)或外在原因(外境之错乱,如动摇、光线、距离等)则易导致五官觉知之偏误、似是而非之错觉,称为“似现量”;反之,所觉知者不动不摇,符照前境,毫无差爽者,则称真现量。p4222 ——《佛光大辞典》

似现量:梵语 pratyak&#63218;&#63160;bh&#63160;sa。因明用语。指谬误之现量。为因明八门之第七门。似,似是而非之义;现量,即由感官直接觉知外界现象之知识。“似现量”一词,一般有二层意义:(一)指由错觉、幻觉所得之错误知识。如见烟,却误以为雾。(二)指于能缘之行相,起分别心加以筹度,然未能直证外境而冥合自体。如见瓶、衣,而作瓶、衣解,不知瓶、衣乃和合之假法,非法之自相。与“似比量”合称非量。〔因明正理门论本、大乘义章卷十〕(参阅“三量”633、“因明八门”2290)p2774——《佛光大辞典》

圣教量:又作正教量、佛言量、至教量(梵 &#63160;pta-&#63160;gama,意指自可信仰者之处所受的传统之教)、声量(梵 &#63217;abda,又作圣言量)。意指以本派所尊奉之圣书或圣人之教导作为正确知识之来源、标准。佛教一般使用 &#63160;gama 一词,吠陀婆罗门诸哲学派则使用 &#63217;abda 一词,均为可信任者之教示(梵 &#63160;pta-nirde&#63217;a)之意;所谓可信任者,于佛教指佛、菩萨与诸贤圣,于婆罗门哲学则指说吠陀之神仙,或吠陀中所说之“法的现证者”。——《佛光大辞典》

印度哲学诸派之中,除顺世外道、胜论派、佛教论理学派外,皆主张圣教量为独立之量。盖于佛教中,古因明在现、比二量外,承认圣教量给予现、比二量确实性之保证。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并谓,一切智所说之言教称为圣教量,圣教量之条件有三,即:(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然陈那以后之新因明佛教论理学派则否定圣教量之独立性,仅立“现量”与“比量”为正确知识之来源或标准。陈那之集量论中主张,所谓圣教量,系从可信任者之声音比知而得,故其所信任者为比量,听闻其声音则为现量。故知陈那所谓圣教量与现、比二量之关系恰与古因明之主张相反,认为圣教之圣教性由于现量、比量而得保证;亦可说,所谓圣教量,必包含于现量、比量之中,而无别立之圣教量可言。〔阿毘达磨集论卷七、阿毘达磨杂集论卷十六、集量论观离品、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S.C. Vidyabh&#63392;san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1921; H.N. Randle:Indian Logic in the Early School,1930、佛教论理学(宇井伯寿)〕p5582——《佛光大辞典》)

    7-5 微细的生灭跟粗糙的生灭,粗糙的生灭大家容易观察,微细的生灭除了诸佛大菩萨以外,很难去体证。

【“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记得!你只要看到“流注”两个字,就是“细”;你只要看到“相”这个字就是“粗”。那就很容易理解。

【简言之,诸识的生住灭各有流注与相两种(把它重】新【组】合【一下,也许比较容易明白:)】

诸位!微细的,要加上微细的,微细的【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就是微细的生灭【;】粗糙的【相生、相住、相灭。】

所以你加上这几个字,那看就一目了然了:微细的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粗糙的相生、相住、相灭。

简单讲就是微细的生灭跟粗糙的生灭,粗糙的生灭大家容易观察,微细的生灭除了诸佛大菩萨以外,很难去体证。

    7-6 “流注”一词含有潜在、微细难知、及不断之义。尤其是“不断”这个意义最为重要。所以在座诸位,最痛苦的就是没有学佛的人。他身体病痛可以找医生,可是他的心灵那种苦,你没办法去理解、去体会的,那你就知道,在座诸位,你是非常幸运的。

【“流注生”:“流注”一词含有潜在、微细难知、及不断之义。尤其是“不断”这个意义最为重要。

诸识的流住生灭相,有如涓涓细流,流注不断,微细难觉,又有如潜在地底的伏流,】

伏流就是看不见,所以很多人去游泳,去游泳一脚踩下去踩空,就被卷走了。表面上看起来是那么的平静,结果伏流卷走了,这个就是深层的生灭,很难去觉察,就像潜在地底的伏流,

【流注不断,沉潜难知,非有大智慧,是无法知见的。

又,诸识的流注生灭,是由无始以来的无明业力造成,】

无明没有任何的原因,无明没有原因,无明若有所因,何故称为无明?无明则无因,无明就是妄,妄动,妄若有所因何名为妄?他不妄动,不妄动就见真理。

他何以无明?因为有妄。何以名为妄?妄本无因,妄若有因何名为妄?那么就是,这样就解开了,是由无始以来无明业力造成,

【是故从无始来未曾间断过,】没有曾经间断过,【念念相续,所以流注也就是相续的意思,因此唐译作“相续”。

再者,由于诸识的流注生灭是由无始来的无明业力造成,因此也就非常难以改变,除非以佛所教的大智慧修断之。】

在座诸位!那个念念相续,那个念念的执著是很恐怖的,所以一个人重要的,还不是相生的病苦,相生的病苦可以找医生,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微细的识心的执著,所以一个人得到重度忧郁症的人,这一辈子想要好,是几乎不可能,因为那种微细的流注生灭在他深层里面。

所以你要改变一个得忧郁症的人几乎不可能。他药也在吃,虽然是一种相上的一种病,从肉体上来讲,他是重度忧郁症,

但是在座诸位!忧郁症的产生有两种:(第)一种环境所造成的,一种是念头所造成的,意思就是他不重视健康,失去了免疫系统,然后又不重视自己的起居作息,第二、他内在里面古怪的个性,是谁都拿他没办法,那就是我讲我对,我讲我就是对,我就是要对,我就是要赢,这个人很容易得忧郁症,谁都没办法去改变他。

所以在座诸位,最痛苦的就是没有学佛的人。他身体病痛可以找医生,可是他的心灵那种苦,你没办法去理解、去体会的,那你就知道,在座诸位,你是非常幸运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4-22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7-7 在座诸位!常常生气的人,是没有办法享受宁静的生命,也不够资格进入佛的领域,心中有恨的人,没有办法享受真实的生命,清凉的生命,也不够资格进入佛的清凉地跟领域。

【“相生”:“相”含有表相的意思,表示诸识比较表面的生灭现象,这生灭现象是由心缘外的六尘境界而起,】

诸位!相生,你就旁边写着:粗糙的能所。由心缘境就是相生,很容易懂,对不对?很容易理解的。

所以相生叫做心境不断,内心缘外境,有外境可缘,诸位!那个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就没有外境了,纯粹是内在深层的种子跟习气了,

这生灭现象是由心缘外在的六尘境界而起的,【此心如海,六尘境界如风,境风鼓动心海,造成海面上的惊涛骇浪;

这海面上的惊涛骇浪起起伏伏、生生灭灭的现象,便叫做识的“相生”、“相灭”,】

诸位!在这里我用一个更接近的名词,你非常容易了解的,就是接近我们来讲的,叫做情绪起伏很强烈的,就是非常执著这个相,就是接近情绪起伏,识心对相上、对境界的起伏非常强烈,

简单讲,这个人从来没有过过享受的生命,他一天到晚只顾生气,没有办法享受这一分宁静,

所以在座诸位!常常生气的人,是没有办法享受宁静的生命,也不够资格进入佛的领域,心中有恨的人,没有办法享受真实的生命,清凉的生命,也不够资格进入佛的清凉地跟领域。

相生、相灭,【只是表相上的生灭而已:因为仅管(尽管)海面上的浪涛有多大,海的本体始终是不动的,不受它的影响。

相同的,诸识由外境风所鼓动而成的相生、相灭,对于心体的本体,也是丝毫没有影响的,只是诸识表面妄有生灭而已!】

就像一面镜子,上面的相生生灭灭,镜子的本体却从来没有动过。

【“流注住”、“相住”、“流注灭”、“相灭”:解释了流注生与相生,住与灭二者,学者可比类而知。】

   7-8 综上所说,简言之,八识的每一识,都各有表面的】以【及底层的两种生住灭。表面的比较粗而易见,潜在的则行相非常深细,非诸佛如来无法究尽了知。

【义贯】

【“佛告大慧:诸识”都各“有二种生住灭”,(这是非常深奥的问题),“非”以第六意识比度“思量”之“所”能“知”。】

因为第六意识是缘外境的,就是缘五境所落下来的影子,同时也跟五识——前五识起作用,

因此这个第六意识时时刻刻都在对外境还有心境起分别计谋跟臆测,因此第六意识就是有境可缘,那么有境可缘,第六意识比度思量之所能知,不是用这个,因为它是粗糙的生灭,所以非第六意识比度思量之所能知。

【“诸识”皆各“有二种生”,称为潜在不断的“流注生”,】以【“及”表面上的“相生”; 】潜在的就是微细,表面的就是粗糙,

【诸识皆各“有二种住”,称为潜在不断的“流注住”, 】以【“及”表相上的“相住”;

诸识亦皆各“有二种灭”,称为潜在不断的“流注灭”, 】以【“及”表相上的“相灭”。】

【诠论】

【综上所说,简言之,八识的每一识,都各有表面的】以【及底层的两种生住灭。】

每一识哦,注意那个每一识哦。眼识有表面的生灭,有潜在深层的生灭;耳识有表相的生灭,潜在深层的生灭;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都是这么样说,表面八识,就是八个识的每一识,都有表面的以及底层的两种生住灭,

【表面的比较粗而易见,潜在的则行相非常深细,非诸佛如来无法究尽了知。】

在座诸位!因为时间到了,我们明天要从这个“诠论”开始。诸位!我们十七、十八停课,因为师父最近血压有一点飙高,有一点起伏,前天跟它量了,有一百五十三、九十八,稍微高了一点,还可以接受,有在吃这个降血压的药,

那么师父认为有一点点年龄了,因为我们《楞严经》讲完了,那么就给师父调一个身,调一个身,所以明天我们上课,还有十号,十号上课,那么十七、十八就不上课,那么十七、十八完了,就是二十四、二十五,所以十七、十八停课,是为了要调整这个色身,就是有一点血压问题,这问题不大,问题不大,没有什么挂碍,调一下身,我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走一走,走路慢慢地调回来。

因为《楞严经》讲完了,这个《楞伽经》依照这样的速度,要讲两年,因为你们的程度实在是很好,所以要这样的速度来讲,才听得懂,是不是?没办法!要是大悟见性的就没事了,没事了。好,那么我们明天继续来上课。从148页“诠论”开始。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

请合掌!(师父及大众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愿以此功德,(师父开始单独念:)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生西方净土中 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有件事情跟你交代一下,我们那个彰化的《第一义谛》第二集出来,有一些人看了以后,非常地震撼,因为已经上字了,上这个字幕了,因为在彰化,当时候演讲的时候,因为很多人,听不是很清楚,结果《第一义谛》的第二集出来,大家听了以后非常地震撼,所以在座诸位,万一你没有拿到,你一定要拿,一定要推广佛陀的正法,不愧是佛陀的弟子。

    好!我们明天继续来上课。好!下课!(大众向师父问讯。师父起座,把法宝举到额前后离讲台。)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一套(共16讲)
第十二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

【楞伽经】
慧律法师 主讲
2012.07.15-2012.12.01
讲题:楞伽经【一】
    (师父走上讲台,行至佛前,将胸前捧的法宝举至额前行问讯礼后至狮子座坐下。大众向师父问讯。礼师:请坐下。)

    148页。请合掌。(大众随师父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很多人都听不太懂,不过没有关系,因为这一本经典是圆顿大教,千万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就是这样坚持,佛道就是这样坚持。

昨天我们讲了这个课程,简单调查一下,很多人都听不太懂,不过没有关系,因为这一本经典是圆顿大教,是佛对十地菩萨所说的,所以对初学佛法来讲,只能说熏习种善根,总比世间外面的世间人好上很多,

世间人不学佛,不学佛的众生众生像一场梦,而且是一场恶梦。注意喔!这句话最重要。不学佛的众生,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梦,而且是一场恶梦,他的苦是不会停止的;唯有学佛的人。

那么师父从大一到今天,也是四十年,也是吃尽苦头,所以才有能力坐在讲台上,来弘扬圆顿大法,所以跟大家勉励一下,千万不要气馁也不要放弃,就是这样坚持,佛道就是这样坚持。

   2 续第十一讲之(6 经文137:)【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识有几种生住灭?”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

   2-1 她那个内心的深层的无量亿劫来的情执非常地重,所以有时候我们修行人,修行到一半会无力感。我很精进,我非常地用功,听经闻法,我道理什么都知道,就是改不掉内在那个深层的执著,这个就是修行的困难度。

“诠论”。

“综上所说,简言之,八识的每一识,都各有表面的”以“及底层的两种生住灭。”

表面的就是粗糙,心对境能够观察得到,叫做粗糙的微细,底层的叫做微细的生灭,通常是指种子跟习气,

表面的生住灭,通常是指能所不断,那么底层的两种生住灭呢?就是微细的生住异灭。

两种生住灭,一种是表相、一种是深层的,那么深层的,通常是指种子跟习气,所以有的人修行他很用功,但是用功到最后他无力感,很累。

中国大陆有的人来拜访,她非常地精进,有一个老太婆她非常精进,七十多岁了,非常用功,也知道不净、苦、空、无常、无我,

可是呢?对她老公就是非常地执著,一边用功一边执著,七十几岁还执著自己的老公,很快就要变成一堆骨灰了,还是非常执著,她就是要问师父怎么办。

我说,我跟她讲:我也没办法来到你的心中,把你的执著砍断。老公就是老头,老头就是爱人,爱人就是老公,老公就是爱人,她七十三岁了,你看!怎么样都看不开。所以,她那个内心的深层的无量亿劫来的情执非常地重,

所以有时候我们修行人,修行到一半会无力感。我很精进,我非常地用功,听经闻法,我道理什么都知道,就是改不掉内在那个深层的执著,这个就是修行的困难度。

表面的比较粗而易见,就是能所,心对境这个容易,“潜在的则行相非常深”非常“细,非诸佛如来无法究尽了知。”

【这表面】以【及潜在的生住灭,又好比河水的流速,皆有水面上的流速,与水底下的流速两种。

    2-2 【相同的,潜在的“流注生灭”虽然难以看到,】就像蕴藏在我们八识田中非常深处的微细跟种子,很难觉察到,【但它才是众生生灭真正的主体,】

水面上的流速】容易观察,【比较明显易见,潜流之速则深细不现,】潜流就是我们讲的伏流,眼睛看不到的,很多去游泳死掉的,就是潜流卷走的。潜流之速则深细不现,【非深通当地水性的人,不能得知。

(附及,常有人游水出事,】就是游泳,【就因为不通水底潜流之速与水面不同的关系,因而受殃。

相同的,修行人若不知诸识的生灭有表面的相与潜在的流注不同,不但不能达于究竟,而且常会有危险。)

水面上的流速(比如相生、相住、相灭),】讲到这个“相”,当然就是心跟境的结合,容易观察。【是由风力造成;

水底下的潜流之速(比如流注生、流注住、流住灭)】这个就讲到微细难以观察的,隐藏在深处的,就是我们内在深处的种子跟习气,【是由地形造成。

风力有如六尘境】界【,地形地势有如无始的无明业力。】

诸位!这个无明业力,就是转化我们正报跟依报主要的力量。

生命怎么来的?生命从无始无明业力而来的。死了往哪里去?往六道轮回而去。生从何来?生从无明业力来。死往哪里去?死往六道轮回去。这是迷惑的众生。

悟的呢?由大悲愿力真如力流注,就是清净的水,清净的心水,清净的本体流露出来的,所以诸佛菩萨由无量亿劫来注动于娑婆世界或其他的世界,来救度众生,从清净真如流露出来大悲的愿力也是不断。

所以无明业力,这个是微细生灭流出来,就创造了人生跟宇宙,六根、六尘、一十八界,所有的每一件事事物物,好像是真实的东西。

【风速、风向是会随时改变的,因此水面上的流速也时时不同,且能造成种种大小不同的波涛、浪花或涟漪。】

这个就是我们的心,情绪有高跟低,还有一种你没办法控制的,没办法控制的,就是微细的生灭变化的意识。

【而地形是不会一下子改变的,因此水底潜流之速也是不会常常改变的,因此,潜在的流注生住灭时时都在以同样或】者是【一定的步调进行,很少骤然改变。

诸识潜在的流注生灭虽然深细难查,但并不是说它的力量就不大;相反的,它的力量才大!】

换句话说,你要改变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跟习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很多修行修到一半,有无力感,就是他拼不过那个习气,贪念、嫉妒心。

简单讲,强烈的嫉妒心就是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痛苦,就是这样子的道理。因为我们不了解生命,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时时刻刻在处罚自己,不知道怎么活下来。

【因为它是由无始来的无明业力在推动的,而业力的力量是胜过一切的。】

所以众生叫做随业而转,然后诸佛菩萨是随愿而示现,不一样。众生是随业力而转动投胎转世,诸佛大菩萨是随愿力而来人间示现的。

【这潜在的流注生灭,有如海底下的冰山,虽然看不到,但它才是冰山的主体。】

换句话说,我们深处内在八识田中蕴育无量的种子跟习气,这才是决定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主体,可见修行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相同的,潜在的“流注生灭”虽然难以看到,】就像蕴藏在我们八识田中非常深处的微细跟种子,很难觉察到,【但它才是众生生灭真正的主体,】

注意那个“生灭”,生灭就是妄动,妄动就会化成一股业力,转动你的生死。

我们的生,其实本来就空、无生;死也没有真正的死。所以,生灭就是妄,不生灭就是真,真如。

所有的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那是整个佛教的核心。如果整个佛教失去了涅槃,不生不灭的涅槃的思想,那么整个佛教便失去任何的意义,变成世间的生灭因果相,因此涅槃是整个佛教的核心,

所以见性就是见到了涅槃妙性,这个是特别的重要。有了涅槃的妙性,我们修行找到了根本,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找到了本心本体离念了,这种觉知的妙性,正是我们用功最主要的,要寻找的,当然重要是要去悟。

【而“相生相灭”,只是表相的而已。】通常一般二乘人修行的,大部分就是尽量在这个能所放下的角度,他有觉察到第八意识深层的,除非是大菩萨,

所以有的人说大乘非佛说,我就立刻纠正他,大乘不但是佛说,而且是究竟说。

二乘人还有变异生死,就是没有办法把第八意识微细的生灭断尽,所以大乘不但是佛说,而且是究竟说。

所以有的人e—mail过来说,某某人在大陆、台湾叫人家学小乘的,一直批评大乘的,然后我就在这个e—mail上面跟他批示,我真的不方便批评他,我不造口业,修行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修行方式,

《楞伽经》后面就讲的,那种小乘根器的你怎么样跟他讲,无量亿劫来他就熏习这个东西,死守这个东西,所以很难去改变他。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2-3 第八意识的业力、种子、无明习气,会影现前七识的庄严或者是不庄严、善与恶,会带动这个。

【再者,水底与水面上的流速也并非毫无相关,两者也会互相影响的:

水底的流速会带动水面的流速】也就是说第八意识会影现出前七识,叫做水底的流速,会带动水面的流速,

换句话说第八意识的业力、种子、无明习气,会影现前七识的庄严或者是不庄严、善与恶,会带动这个。

【——可】以【说水面的流速原是水底流速的一部分:】意思就是前七识本来就是第八意识的一部分。

【这有如七转识】为什么叫做转呢?这个“转”就是见分、相分,能所不断,这个转动就是有这个意思。【原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一样,两者不能绝然而分为二,但两者也不是同一个。

有时水面流速也会牵动水底的流速,】就是我们的前七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它就会牵动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

诸位!阿赖耶识本体并没有任何的生灭,阿赖耶识是一种无明业力,变成一种名词,在这个唯识学里面讲,或者《大乘起信论》里面讲,叫做染净和合,叫做阿赖耶识,有染有净和合,阿赖耶识。

【这就有如七识原是由阿赖耶受无明熏变而来,但七识也会反熏阿赖耶。】

所以这个七识就是前七识。注意!第七识是指只有一个识,是指第七识,前七识是指七个识,这个名词要稍微注意一下。

如果讲前七识,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如果讲第七意识,就是我、法二执最强烈的。

在这里还有一个附带说明的,一般在唯识学讲,它把第七意识分开来讲的,特别地详细,

在这个《楞伽经》里面,这个第七意识它是附带讲,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识,这前五识,接下来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这分别同时再加上一层执著,就是第七意识,

所以在《楞伽经》里面讲,讲:分别事识就是包括了前六识还有第七意识,所以,第七意识在《楞伽经》里面讲,都是附带在第六意识来谈的,这个稍微注意一下。

为什么呢?因为第七意识对内执著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对外又攀缘了第六意识,前六识所落下来的一种影子、影像;对内执著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这是对内。对外执著前六识落下来的一些影子,所以称为第七意识。

因此讲到前六识,就附带讲第七意识,这个《楞伽经》有某些角度与唯识学上谈的有比较简略。

   2-4 为什么一直在讨论这个“识”呢?正因为所有的众生都有强烈的分别心,还有强烈的执著心,所以生死难了。为什么修行讲来讲去都叫你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离相再离一切相,彻底离相,为什么?就是识心是生死的根本,是妄动的根本。

【简言之,“相生”、“相住”、“相灭”是由于现前外在的六尘境风,】

为什么称为“风”?就是因为这个六境,(梵语 s!ad! vis!aya^h!。指六根所取之六种对境,亦为六识所感觉认识之六种境界。即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之情识,故称六尘。能引人迷妄,又称六妄;能令善衰灭,又称六衰;或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故又称六贼。

 依俱舍论卷一载,色境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显色,与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形色。声境有由生物身体所发出,以及由物质所发出者;各有表示事物之理之言语与声音,如拍手、哭声、管弦音、雷鸣等非言语之声;复有快声与慢声之分,计有八种。香境有如沉香之好香,如葱、炝之恶香,亦有适中之香,以及强烈之香等四种。味境有苦、酢、咸、辛、甘、淡六种。触境有坚、湿、软、动四大,加滑、涩、重、轻、冷、饥、渴则为十一种。法境则广含一切法,狭义则指除五境以外之一切,即指意根、意识对六境全体之作用;或特指意根、意识所作用之对象,称为法境,在十二处之中,则称法处。有部认为法境包含无表色、心所、不相应行、无为等。此外,瑜伽行派之唯识学说,主张识外无境之说,而认为六境均属一心之变现。(显识论、俱舍论卷二、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顺正理论卷六)p1298FROM:【佛光大辞典】)

一般众生来讲,是很难没有起伏的心,很难,就像风吹动了海面上的海水起波浪,所以六尘境风,【激荡内心而造成;】

那么【“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这个微细的【则由无始来内在的无明业力造成。】

这个你一定要背一下。相生、相住、相灭,针对根尘能所来讨论的;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微细的生灭,针对微细的种子跟习气、无明业力来谈的。两个非一非异互相影响。

【因此,凡夫即使能因修行而心不缘外境,制令六识不起现行,】这个就是二乘人所修的:放弃一切欲、五欲六尘,然后到寂静处,证得四果阿罗汉——我生已了,梵行已立,不受后有;但是大乘更究竟,要尽断微细的无始无明。

【但由于无始无明业力未断的关系,其心识仍在不断的生灭。】

注意!往后你只要看到心识,就记住两个重点:什么是“识”?就是强烈的分别心,还有强烈的执著心,这个就是关键。

好,为什么一直在讨论这个“识”呢?正因为所有的众生都有强烈的分别心,还有强烈的执著心,所以生死难了。

为什么修行讲来讲去都叫你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离相再离一切相,彻底离相,为什么?就是识心是生死的根本,是妄动的根本,

所以你往后只要看到这个“识”,就是涵盖两种:就是强烈的分别心就是“识”;强烈的执著心就是“识”,正是生死的根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凡夫的】外道的【非想非非想定仍在分段生死之中,而二乘的灭尽定】灭尽定叫做灭受想定,叫做灭尽定,又名九次第定。灭尽定也好,灭受想定也好,九次第定也好,讲的都同样一个名词,【也还】是【在变异生死之中的原因。】

注意!什么叫做变异生死?变异本身并不是生死。分段生死才是真正的生死,改头换面:这辈子做人,下辈子做猪,再下辈子投胎成天人,改头换面,这个是分段生死。

而变异生死只是在心境境界的转变而已。如果说你今天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罪障最重的下品下生,经过十二大劫才花开。

诸位!到极乐世界去也是一样的,也是类似一种变异,类似!为什么?当大菩萨在教化你的时候,你那个莲花本来进去了,莲花不是很光亮,那是因为在娑婆世界很懒惰,有时候常常打盹,变成一棵睡莲,没什么精神,提不起劲,那个莲花又小又没什么光明,

诸佛菩萨就会在莲花说法,慢慢莲花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它并不会变坏,它就是境界转变的时候,莲花就越来越亮,越来越光、越来越光,到最后就会花开见佛,因此变异生死用这个来比喻,就最恰当。

二乘人他不究竟,问题是你只要讲到大乘的,他的内心就不舒服,而且有一点排斥。因为我也接触过很多修内观的,有的人是很有修养,这个也有。有的听到大乘的不舒服,他也不方便批评,就是远离,他认为大乘非佛说。

为什么有变异生死?为什么二乘人不究竟?因为还有第八意识,《楞严经》讲的,还有微细的第八意识,微细的生灭没有断尽,因此师父才重复地讲说,大乘不但是佛说,而且是究竟说。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5 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以性质区别之,生死之类别如下:

(生死:音译作缮摩末刺諵、闍提末刺諵。又作轮迴。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菩提)」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以性质区别之,生死之类别如下:

(一)成唯识论卷八所举之二种生死:(1)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迴者,称为分段生死。(2)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迴,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界外(即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

(二)四种生死:显识论谓,分段生死依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界外之变易生死,即成为四种生死。佛性论卷二、粱译摄大乘论释卷十等,将变易生死复分为方便、因缘、有有、无有等四种生死,又称四怨障。胜鬘宝窟卷中末亦立有四种生死之名,即:流来生死、分段生死、中间生死、变易生死。 

(三)七种生死:据显识论、摩诃止观卷七上之说,分段生死依于三界而有三种之别,以此三种再加上上记四种变易生死,总计为七种生死。另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之说,七种生死指:(1)分段生死。(2)流入生死,又作流来生死,谓迷于真如之理,流入生死迷界之最初一刹那。(3)反出生死,谓因发心而从生死反出之最初一刹那。(4)方便生死,谓二乘之人断尽见、思二惑,超出三界,出生于方便等土;就其断惑证果之时,「因移果易」而论为生死。(5)因缘生死,谓初地以上之菩萨以无漏业为因、无明为缘,而示现生死。(6)有后生死,又作有有生死,谓十地菩萨残馀最后一品无明未断,故尚须受一次生死。(7)无后生死,又作无有生死,谓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永尽,不受后有。〔杂阿含经卷六、卷十三、那先比丘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八、宗镜录卷七十三〕(参阅「七种生死」115、「四种生死」1799)[1]p2059——《佛光大辞典》

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没,故称为生死流。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8231;二七三中):「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济生死流。」[1]p2061——《佛光大辞典》

分段生死:二种生死之一。指三界众生之生死。为「变异生死」之对称。分段,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盖三界众生所感生死之果报各有类别、形貌、寿量等之限度与差异,故称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依唯识家之说,分段生死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亲因,以烦恼障为助缘所感三界之粗异熟果。以身命有长短,随因缘之力而定有齐限,故称为分段,亦即三界、五趣之生死。 

大乘义章卷八将分段生死分为二种,谓三涂之报为恶道分段,人天之报为善道分段。复于大乘人中恶道分段立三阶,即:(一)凡夫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缘。(二)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种性以上初地菩萨所受之生死,以恶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善道分段亦有三阶,即:(一)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种性解行之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四住为正缘,悲愿为随助。(三)地上菩萨所受之生死,以善业为因,悲愿为正缘,四住为随助。此外并详说其报尽之位次。又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列举分段生死之四魔,即分段烦恼魔、分段蕴魔、分段死魔、分段天魔等。〔胜鬘经一乘章、成唯识论卷八、胜鬘宝窟卷中本、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末、摩诃止观卷七上、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六下、华严五教章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六〕[1]p1319——《佛光大辞典》

变易生死: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生死、不思议变易死、变易死。二种生死之一。为「分段生死」之对称。即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萨,以无漏的「有分别业」为因,以无明住地为缘,所招感三界外之殊胜细妙的果报身;此一果报之身,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原先的分段生死之粗身,而变为细妙无有色形、寿命等定限之身,故称变易身;系由无漏之定力、愿力所助感,妙用而难测,故又称不思议身;又以此身乃随大悲之意愿所成者,故亦称意成身、无漏身、出过三界身;复以此身既由无漏之定力所转成,已异于其前的分段粗身,犹如变化而得,故又称变化身。 盖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萨已断尽四住地之烦恼惑障,不复再受生为三界内之分段身,故受生为三界外之变易身,然彼等又以此变易身迴入三界中,长时修菩萨行,以期达于无上菩提。

又若依法相宗之义,有四类人能受变易生死之果报,即:(一)二乘之无学圣者迴心而入大乘,于得涅槃之后,即可直接受变易身之果报。(二)有学之圣者转向大乘,于初地以后亦得受变易身。(三)悲增之菩萨,于八地以上受此变易身。(四)一类智增之菩萨于初地以上受之。法性宗则认为二乘之无学及菩萨之种性以上,得随应而受变易身。

据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于胜鬘宝窟卷中末之说,变易生死与分段生死之别乃在:分段生死之身具有色形区别与寿期长短之定限;而变易生死则由心识之念念相续而前变后易,其身形与寿期皆无定限。大乘义章卷八本亦举出变易生死之三义,即:(一)以微细之生灭为变易生死。(二)以缘照无漏所得之法性身为变易生死之身。(三)真证之法身如来藏于尚未出离生灭之际,犹随逐无常之死法,故称变易生死。 

大乘义章卷八本又将变易生死分为两类:(一)事识中之变易生死,系于六识之中缘照无漏法所受之果报。复有三种之别:(1)阿罗汉及辟支佛所受之身,(2)种性解行之人所受之身,(3)初地以上菩萨所受之身。(二)妄识中之变易生死,系于第七识(阿陀那识)中缘照无漏法所受之果报。亦有三种之别:(1)初地以前菩萨所受之身,(2)初地以上所受之身,(三)八地以上所受之身。  

胜鬘宝窟卷中末将变易分为自报与为物二种:(一)自报变易,系以无漏之五阴为体,以无漏之业为因,以无明为缘。(二)为物变易,系以色阴为体,以悲愿为因,以众生之根欲为缘。上记之外,有关受生为变易身之种别及其修行阶位等,诸家之间另有多种异说。〔胜鬘经一乘章、无上依经卷上、成唯识论卷八、法华经玄义卷二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参阅「生死」2059)[1]p6916——《佛光大辞典》

三种变易生死:乃就变易生死之名而释为三义,即:(一)微细之生灭称为变易死,因无常念念迁异,前变后易,故称变易。又变易是死,故称变易死。此通于凡、圣。(二)缘照无漏所得之法性身称为变易死,以其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称变易。此义通于大、小乘。(三)指真证法身,此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称变易。此变易非死,然此法身未出生灭,犹为无常死法,随其所变易之身上而有生死,亦称变易死。此义唯在大乘。〔胜鬘经宝窟卷中末、大乘义章卷八、三论大义钞卷四〕(参阅「变易生死」6916)[1]p664——《佛光大辞典》)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起信论》中说生灭有三细及六粗两种,三细等于流注,六粗等于】是【相】生、相住、相灭【。】

【再者,《起信论》中说生灭有三细及六粗两种,三细等于流注,六粗等于】是【相】生、相住、相灭【。】流注后面补上:生灭。三细等于是流注生灭,六粗等于是相的生灭。

《起信论》的三细六粗念一下。【《起信论》的三细是:一、无明业相,】无明怎么来的?因为一念不觉所以无明业相。【二、能见相,三、境界妄现相。】

一、无明业相,就是一念不觉;二、能见相,也就是所谓的见分;三、境界妄现境界,妄动,这个是从无明变成妄见的能见以及妄现的境界,是属于微细,一般很能去觉察。

【六粗是:一、智相(分别爱憎),】这里稍微注意,那个智不是智慧,就是分别心的意思。你不要看到一个智慧的智,咦!它怎么会是分别爱憎呢?在《起信论》这个“智相”是指分别心。

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喜欢的境界就爱,不喜欢的境界就讨厌,摒斥排斥,所以强烈的爱恨的心,会毁掉一个修行人,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会跟欲望保持一个距离,尤其是男女互相一个尊重,不要太接近,接近会出状况,因此爱跟恨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那么扩大来解释,爱跟恨叫做对立,二元的对立法。

所以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所以当下就断了分别心。

【二、相续相(觉苦乐),】什么叫做相续相?相续相就是觉苦乐。诸位!这个觉是妄觉,虚妄的觉悟到有苦有乐,相续就是妄念不断。

【三、执取相(任持苦乐),】对这个苦乐相特别地执著,叫做任持苦乐。因此过着很辛苦的日子。

【四、计名字相(分别假名言),】因为每一种相又安排了一个名词,那么分别了这个名词,然后停留在脑筋里面,一直在执著,所以计名字相这个“计”也有强烈分别执著的意思。

【五、起业相(造业),】诸位!内心里面有爱跟恨,觉悟到种种的苦乐,而且觉悟到认为实实在在有苦跟乐,因此就分别外境: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以执著、什么是要排斥的,攻击它、伤害它的……咦!就开始造业了。第五叫做起业相,就开始造业了。造业不离身口意,不离身口意,造了业以后就解不开了。

【六、业系苦相(受报)。】你就一定要受果报。所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一定要在受苦的时候,他才会回光返照。回光返照说:嗯!我以前做得不好,我要冷静,从现在起我要做一些好事,慢慢地去转变,这还算是有一点善根。有的人完全不能观照,苦不知道怎么来的,不知道说苦是自己执著出来的,苦是自己分别出来的。

如果你了解万法唯心所造,那么你动这个念,就变成苦乐的开始,所以你要发菩提心,你的快乐就跟着来,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

你要发听经闻法的心,这个解脱的日子就不远了,因为你发了菩提心。你如果发了善心,造桥铺路济贫扶弱等等,那你的福报慢慢就会来,如果你发了那个伤害别人的心,那么你的苦就一定会跟在后面。

所以从因果的角度来讲,有一句话说:天欺人欺,因果不欺,也就是天会欺负你,人也会欺负你,你碰到了坏人,他会欺负你;但是这个因果它不会欺负你,它会帮你调整回来的。

我以前出家以来,也是一样,看过很多这个,深信因果。因为有的人认同师父,随喜非常地赞叹;有的人劝不来,他对师父有些意见看法,甚至恶言相向等等,我们也好意地相劝,说:我们有相应法你就来,不相应的话不批评。可是他不愿意,一直去背后伤害,怎么样。后来我们看到了他的果报,我人还没往生前,就看到这一些果报。

伤害三宝的那个果报,很快就到,我们留的眼睛,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我深信因果,因此这一辈子我从来不跟人家计较什么,你要赢就让你赢,你要我吃亏也没关系,我认为吃亏有时候变成修一点福德,再坏的人总是有佛的种子,等等因缘,救不了就是你的业力。救得了那么我们有一个好的开始。因此我这一辈子也过得非常地解脱跟自在,

所以这个业系苦,简单讲就是怪了不了别人,有时候是宿世引导来的,有时候是我们这一辈子自己错觉、执著分别而来的。

简单讲,学佛你一定不要怨天不要尤人,还要接受一切的业报,认了就是你的,你不认命你又能如何呢?某些东西你一定要接受,这个没办法转变的业力,认了就是你的,那么你一定要趋吉要避凶,我们现在是一个学佛的人,要用智慧。

【有人说三细之流注生灭比较微细,只在阿赖耶】识【;六粗之相生灭比较明显,随境有无,只在】前【七识。】诸位!这是《大乘起信论》讲的。

【若依】《楞伽经》【本经看来,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经文明明说诸识都有流注与相二种生住灭。】

诸位!《大乘起信论》所针对的根器呢,跟圆顿教的“楞伽”是不一样的,所以讲的名相有一点相同,可是里面也有一些差异。

在《楞伽经》里面讲,明明说诸识都有,流注与相两种生住灭,两种。【这就是为什么注者在前面比喻说:水面的流速也是水底流速的一部分,】而【且两者会互相影响,两者非一非异的原因。】

接下来。因为每一识都有转相、业相、真相的性质。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3 经文138:【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3-1 真如之相(拳头)、业相(由拳头伸出食、中二指)、转相(师父伸出的食、中二指不停地在动),其实都是同一个拳头。知道吗?这样听得懂吗?这样子慢慢慢慢地比喻,你就有一点概念了,有一点概念了。

这个没有唯识基础的人,听起来就挺吃力。

大慧!佛就对大慧菩萨说:诸识就是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有三种相,

诸位你看到这个“相”,千万要不要认为那是一种境界,不是的,在这里,相是一种名词,相就是相状与性质,眼睛有眼识,有眼识的相状和性质;耳识有耳识的相状与性质;……意识——第六意识有第六意识的相状与性质;末那识——第七意识,有第七意识相状与性质;

这个相是指这个第八意识有第八意识的相状与性质,谓转相。一般指的是见分,意思就是八识都会有转动之相,就是辗转变化的相状与性质,简单讲就是刹那生、刹那灭,意识就是分别执著,一直在变化,要不然唯识学讲什么叫做三能变?

第一能变由真如转成第八意识(注意!此处师父讲的是方便说,千万不能认为真如会转第八意识,否则佛将会变众生。——整理者自解),第二能变由第八意识再加了一层执著,变成第七意识,第三能变由第七意识再转变成前六识,叫做三能变,识者,变也,也就是看到识,就是强大的执著,强大的分别,同时它会变。

换句话说,整个全世界七十亿的人口,没有一个人的心他是定下来的,只要他不学佛。因为识心分别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不是执著外境刹那生、刹那灭,分别执著,要不然就是落入这个种子跟影像跟习气,刹那生、刹那灭……

所以,第八意识在里面转动,前七识在外面缘着外境转动,转动以后落下来这个种子,种子在第八意识里面转动,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如果把这两手放在这里,指的就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就像仓库,然后自己里面也会转动,那么第八意识变化出来的前七识,它就随外境转动,外境转动落下的种子,第八意识,第八意识本身也会在里面转动,

用这个手语就容易了解,第八意识落下来和种子,在里面自我转动,会有一种变化,识就是一直变化、一直变化。

所以,昨天的第八意识跟今天的第八意识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叫做不坏,后面会讲到不坏。那么影现出来的前七识呢?现在第八意识影现出来的前七识,变化出来的前七识,这个叫做不坏。前七识落下来的种子呢?到第八意识。前七意识叫做坏,第八意识叫做不坏。

第八意识对昨天的第八意识来讲,昨天的第八意识叫做坏,我们今天叫做不坏。那么前七识,现在的第八意识叫做不坏,影现出来的前七识叫做不坏,可是前七识对昨天的前七识,或者前一秒钟的前七识,前一秒的前七识叫做坏,现在的前七识叫做不坏。那么前七识落下来的种子,前七识坏,第八意识叫做不坏。下一秒钟……

所以就是这样子不坏,不坏转变以后,坏了落入我们的种子,第八意识跟昨天来比较,昨天坏,现在不坏,跟明天来比较,明天不坏,今天坏,它就一直在转变,后面会讲到,先给你一个概念。

大慧!诸识各有三种相状,谓转相,也就是诸识,八个识时时刻刻,都在辗转变化的相状和这个性质,是则辗转变化有种种的相状与性质,这个转相,你不要看到那个相,就认为那是境,这完全跟境没有关系,这里的相是指内在深处的识心。

业相,在前面补两个字,叫做:无明业相。在旁边写一个:阿赖耶识,也就是无明动,就造种种的业用的相状与性质,这个就是阿赖耶,我们称为染净和合识,无明业相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叫做含藏识——含有善的种子还有恶的种子(无记的种子)。

带着善恶的种子,还有无记的种子,看哪一个种子成熟先受业报,先去受业报,所以无明业相就是阿赖耶识。无明妄动就造作恶业,有种种的留下来的种子跟习气,第八意识有第八意识的相状与性质,我们称为业相。

真相,补上两个字叫做:真如之相——也就是诸识之真,叫做真相。真如是不变动,不起灭的相状与性质。

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每一识都有转相、业相、真相的性质。所以大慧,诸识补上一个字:各。诸识的底下补上一个字,就是:“各”有——每一个都有。各有三种,相就是相状与性质,性质。谓转相、业相、真相。

转相是诸识皆有辗转、变化的相状与性质,你看到这个转很容易理解的。

业相就是无明业相,无明业相就是阿赖耶识,意思就是说,无明有动作,种种的业用,它的相状与性质,真相就是真如之相,诸识之真,真如无变异无变动,不起灭的一种相状与性质。

诸位!如果我们用这个拳头来比喻的话,你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譬如说这个拳头不动的时候,它就是真如之相,它从来没有增跟减。

好,那么(由拳头伸出食、中二指)这个叫做无明业相,虽显现见分跟相分,可是它不作用,由妄动所产生的隐隐约约存在,看起来是业相,可是能所还没有强烈的作用,

如果说这个(食指)是能缘,这个(中指)是所缘,能缘的见分,所缘的相分,那么就变成(由拳头伸出食、中二指)这样子。

什么叫做业相?叫无相业相。什么叫做转相呢?就是(师父伸出的食、中二指不停地在动)这样一直转一直转,无明业相。真相,同一个拳头。真相就是同一个拳头,真如之相,没有起没有灭,没有增没有减,永恒的存在,妄动无明,所以妄动还不是很明显,还没有很明显,能所还不是很明显,有妄动。无明业相,虽有,看起来有见分跟相分,这个是见分,这个是相分,看起来无明业相有一点点,可是还没有。转相就很厉害了,转相,一直能所不断的转相。

所以说,(拳头)这真如之相;(由拳头伸出食、中二指)业相,业相看起来如如不动,可是已经化现作无明了;

然后(师父伸出的食、中二指不停地在动)就转相,转相,能所不断的转相,能所不断,

不管是能所不断的转相(师父伸出的食、中二指不停地在动),是同一个拳头;(由拳头伸出食、中二指)无明业相也是这个拳头;也是(拳头)真如之相。

真如之相(拳头)、业相(由拳头伸出食、中二指)、转相(师父伸出的食、中二指不停地在动),其实都是同一个拳头。知道吗?这样听得懂吗?这样子慢慢慢慢地比喻,你就有一点概念了,有一点概念了。

   3-2 诸识虽有妄动、体性本空,其实就是真如之相。哦!那我们就知道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因为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能证得。哦!原来众生用的识——识心分别,强烈的执著跟分别;佛菩萨用的是真如,众生用的是识心,这个就是关键了。

好!我再讲一遍。因为你们程度非常好,我再讲一遍。让你们彻底地搞通搞懂。

大慧!诸识——八个识,各有相状还有性质,眼识有眼识的相状与性质,耳识有耳识的相状与性质,……第六意识有第六意识的相状与性质,第七意识有第七意识的相状与性质,第八意识有第八意识的相状与性质。

我们把它用概括的叫做转相、业相、真相。

真相就是真如之相,业相就是所谓的第八意识,所以谓转相诸识皆有辗转变化的相状与性质,意思就是诸识之妄。

那么无明业相就是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的种子和习气。

真如之相从来没有增没有减,没有起没有灭,它有这样的相状与性质,简单讲,后面补四个字,真如之相者补四个字:诸识之真——诸识的真实相。

诸识虽有妄动、体性本空,其实就是真如之相。哦!那我们就知道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因为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能证得。

哦!原来众生用的识——识心分别,强烈的执著跟分别;佛菩萨用的是真如,众生用的是识心,这个就是关键了。

所以你能够了悟这个识心跟真如关系,是不一不异,用功了妄即真,了妄识本空就是真如的实相。

好,在座诸位,比喻看这里。看这里的比喻,我的手,这个比喻非常重要。要不然你看那个注解你看不懂的。

这只(伸出左)手(不动)叫做真如,这只(伸出左)手(不动)就是真如。

我们一妄动呢?我们一妄动(伸出的左手在动),妄动、妄动,真如就卡在一种观念:我怎么样、怎么样,我要怎么样怎么样子,我执跟法执就从来没有断。

诸位!真如之相是(伸出左手不动)这样,(伸出右手按住左手上)妄,它就卡住,多了一层识心分别,知道吗?而这个识心分别,是妄动所起的,所以我们变成本性没有在用,用这个妄识(右手)在分别,妄识就是我执跟法执强烈的妄识。

接下来就是前六识了。真如妄动成第八意识,这第八意识,再来演变成第七意识,再来前六识,起来就越粗了。真如妄动变成第八意识,第八意识再强化,就变成第七意识——强烈的执著分别,接下来就是对境的前六识,所以初能变、二能变、有三能变,由细变粗、由净转染。当然这个是解释,生命的缘由,为何有众生的来源。只能这样解释。

那么接下来。每一识都有转相、业相、真相的性质。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3-3 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

(真如:即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早期汉译佛典中译作本无。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即大乘佛教所说之‘万有之本体’。然详细论究之,则各宗各家所引真如一词之含意各异,总约之,可有如下数种。

依据阿含经典载,缘起之理法乃永远不变之真理,故称为真如。又据异部宗轮论中化地部所举之九无为中,有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其中之善、不善、无记等三性与八圣道、生死缘起之理法等,均为真实而永远不变者,故称之为真如。

大乘佛教之主张,一切存在之本性为人、法二无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别相,故称真如,例如如来法身之自性即是。据佛地经论卷七,真如乃一切现象(诸法)之实性,其相虽有各种差别,其体则是一味,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言语、思考之所及。从其远离所有错误、虚伪之观点言之,假名为真如。若以其为一切善之所依,名法界;以其远离减损之谤,名实有;以其远离增益之谤,名空无;以其为真实,名实际;以其为无分别智之所悟,故假名称胜义。有关真如之异名,大般若经卷三六○共举出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与不思议界等十二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则举出真如、空性、无相、实际、胜义与法界等六名。法华玄义卷八下举出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盘、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与微妙寂灭等十四名。此外,又作一如、一如法界、一法界、真如实相、真如一实、真实际、真胜义谛等称。以其相之绝对平等,亦称一相。

解深密经卷三有七真如之说,即:(1)流转真如(缘起之理法),(2)实相真如(诸法之实性),(3)了别真如(万法唯识之理法),(4)至(7)配合于苦集灭道等四谛,依序为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上记七真如中,除实相真如以外之六种亦称六真如,系以各个理法之自体永远不变,故称之为真如;然或谓非由其理法自体而名真如,乃是由实相真如所显现之各种相状而立者。

法相宗之说,据成唯识论卷九载,真如乃远离虚妄分别之法,为人、法二无我之性,相当于三性中之圆成实性。此宗主张一切现象皆从阿赖耶识所生,故真如本身为一超越现象之绝对寂然之体,其自体不会成为现象之法,故说‘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据成唯识论卷十载,菩萨须至初地始悟真如之理,依次以其所悟内容之深浅次第,立有十真如之别。其名称如下:(1)遍行真如,即普遍万有的二空之理。(2)最胜真如,身完全受持具足戒所悟之真如,以其具足无量功德,故称最胜。(3)胜流真如,从真如流出之教,较其他教为胜之意,其教之根本即是真如。(4)无摄受真如,即不成为执着的对象之意。(5)类无别真如,谓生死与涅盘不二,即迷悟一如之意。(6)无染净真如,即真如超越染净之意。(7)法无别真如,谓真如已离生灭之相,故不论自何法而论之,其体为一。(8)不增减真如,谓断烦恼之污垢既不减,修清净之法亦无所增,即离增减执着之意。一旦悟此真如,即能自在变现各种形状与国土,故亦称相土自在所依真如。(9)智自在所依真如,于四无碍智得自在之意。(10)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即得一切神通、总持、禅定等身口意的作用自在之意。

以上十者为顺次从初地至十地行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而至菩提。此外,人无我之真如(人空真如)与法无我之真如(法空真如),合称为二空真如;其中二乘人只悟人空真如,菩萨则能悟二空真如。

地论宗主张,第八阿赖耶识(摄论宗作第九阿摩罗识)之自体为自性清净心,此一自性清净心即是真如。其识因受无明之熏习,故显现出染净诸现象。

大乘起信论之主张,真如为众生心之本体,其为杜绝言诠、思惟者,称作离言真如;然若勉强以言语表现之,则称作依言真如,以上二者合称为二真如。就依言真如而言,其体远离迷心而空,故为如实空(空真如);且其自体具足无限清净之无漏清净功德,故为如实不空(不空真如)。同时,众生心(即真如)具有绝对不动之心真如门,与缘于无明而起动生灭,形成染净现象之心生灭门;故称不动之真如为不变真如,随缘而现之染净等现象为随缘真如,以上二者亦合称为二真如。一般对万有生起之法,若依真如之不变或随缘而说明者,即称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以下列举之二真如均为同类语,即清净真如与染净真如、或非安立真如与安立真如(安立,意即使万有之生起各得其所)。

华严宗依据性起说而主张‘本体即现象’,即真如本为万法,万法本为真如之意。同时真如分为一乘真如与三乘真如;前者复分为别教真如、同教真如,后者复分为顿教真如、渐教真如,此均由对真如理解之不同所致者。

天台宗依据性具说,主张真如本身本来具足染净善恶诸法。

又诸佛之自性(真如),称为无垢真如,或出缠真如;众生之体性真如因被烦恼所污垢,故称有垢真如,或在缠真如。二者合称,即为两垢如如。

依据释摩诃衍论卷三载,真如乃悟始觉、本觉二智之理者,故立性真如与虚空之理二义。清净虚空之理有十义,即:无障碍义、周遍义、平等义、广大义、无相义、清净义、不动义、有空义、空空义、无得义等。[杂阿含经卷十二、卷二十一、佛地经论卷四、卷七、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成唯识论卷二、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佛学大词典》)

    3-4 善知识请注意,佛在这里所说的三相,与《起信论》所说的三细之相,虽然名称很相近,但实不同,不可混为一谈。《楞伽》一经比较注重归真方面,【故佛在此所举的诸识中的三相,便有一项是真如之相,用意在此,行者不可不详。】

【注释】

【“转相、业相、真相”:“转相”为诸识受熏而转变之相;“业相”,就是阿赖耶的无明业相;“真相”,就是如来藏真如之相。这是由果至因,因粗至细说。

善知识请注意,佛在这里所说的三相,与《起信论》所说的三细之相,虽然名称很相近,但实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起信论》的三细(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亦称:业相、转相、现相)】

这【是指阿赖耶识如何由最初一念无明心动所熏而成八识之过程,亦即,这三细完全是指阿赖耶,并没有包括真如在内,真如之理,只是隐含在其中,因此比较偏重】阿【赖耶如何成染方面,以便令行者知而离染;

这是因为《起信论》是为信位菩萨说的(】当然就【包括信位中人、】初信到九信、【十信满心者,以及未入初信的初发意菩萨),】初发意就是初发心菩萨。

【因此对象与《楞伽经》的根熟地上菩萨】地上就是十地。什么叫做十地?用真如心修行的那个圣人,就是地上菩萨,用真如心修行的叫做十地菩萨。初地即见真如,用真如心修行,叫做根熟的地上菩萨。【当然不同,故目标也就不同,】因此,《楞伽经》比一般经典难解,正是因为它是圆顿大教,都回归到当下。【因此须偏重去染、离染方面。】去这个染,离开这个染的方面。

【而《楞伽经》的对象是根熟的大菩萨,皆已久远修习,已离粗重之垢染,】所以要听《楞伽经》,还得要有一点点基础,没有基础听起来,因为他已经离了粗重的垢染,【因此不用再偏重离染方面的发挥;

相反的,这时须由妄返真,因此《楞伽》一经比较注重归真方面,】也就是阐发真如,叫做归真,叫做发挥真如,发挥圆顿的,每一个人的圆满,顿悟到真如之相,它比较偏重这个,

因此,《楞伽经》也就是初祖达摩大师,来到中国传法的一本经典,就是传这个《楞伽经》,那么后来五祖就变成很少传这个《楞伽经》了,就变成传这个《金刚经》,到后来禅宗就变成传这个《金刚经》。因为这个《楞伽经》后来在中国也消失了一阵子,也不兴盛。

因此《楞伽》一经比较注重归真方面,【故佛在此所举的诸识中的三相,便有一项是真如之相,用意在此,行者不可不详。】如果有心修行人,不可不详细分别跟别的经典是不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是谁呢?不是贾伯斯(即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也不是说美国的比尔·盖茨,不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就是明本心见本性的圣人。为什么他最富有呢?因为他福慧具足完全不缺。

【下面将再对这三相,分别加以解说一下,但】是【为了程序上的方便,姑且把次序倒过来,先讲真相:】就是真如之相。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佛性,都有真如之相。所以先把次第倒过来,先讲真相。

【“真相”:即是真如无变、】诸位!这个不变,不是失去作用那种不变,这里的不变就是没有增减的意思。因为只能用语言文字去形容,也只能这样子。

无变或者是【无动、】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也就是不受境界、外境的影响,【无起、】无起当然就无灭了。无灭,所以这个无起呢,但是呢?可以真如般若而起,真如的般若智慧可以起。这个无灭呢?就是摩诃般若不灭,无起、【无灭之相。

这个真如之相,也就是一切法的真相。】诸位!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叫做真相?叫做毕竟空相,所以会学佛的一句话就开悟:色即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就是空,就是真相。

大悟的人看一切相都是真相,因为他的心都是真心。迷惑的众生看的,都是一些缘起的假相,迷惑颠倒,所以怎么看怎么执,怎么看怎么好像有东西可以执著,看钱迷于钱,看名迷于名,看了男女迷于男女,看到百货公司迷了百货公司,看到名牌迷了名牌,他总是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他执著。

可是大悟的人,就不是这样子。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他就没有东西可执著,

所以什么是生命的真相?诸法空相就是生命的真相,没有一法不空,所以没有一法不空,有一法不空,那么就是没有扫荡干净。所以不但凡夫不能著,连圣也不可立,不著凡不立圣是真如之相,连圣人也不可立。

这里真如之相,法犹不净,立一法就不对,著一法就不对,所以也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会修行的人一句话就搞定。

色即是空,万法都平等,平等心就是诸佛心,那么你所过的日子啊,你看内心里面那种离相,那种清凉,这个你要多少金钱,你能够买到这种心境啊,

所以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就是大彻大悟、见性的人。为什么他最富有呢?因为他不缺,他的圆满清净自性,不缺少任何东西。

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是谁呢?不是贾伯斯(即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也不是说美国的比尔·盖茨,不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就是明本心见本性的圣人。为什么他最富有呢?因为他福慧具足完全不缺。

诸位!你想想看,一个人过着完全不缺,这个日子是怎么过?用你听得懂的名词叫做: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

大悟的人求什么呢?你摆一百亿,在开悟见性的人面前,他知道诸法毕竟空,他知道啊。有缘,如果说悟道的人身上有钱,他就随缘用;没有钱,他就安住真如,也没有什么增减。

所以记着!一百亿在圣人来讲,他的心没有增减,没有增减的,这个穷到一块钱都没有,大悟的圣人也没有增减啊,你说这个日子是什么日子?当然是清凉地菩萨摩诃萨的心境了。

所以我们常常会唱,但是就是不能够体会。所以听经闻法这可不是像拜水陆,他举腔,你就跟着唱,这个可不是的喔,没有那么简单的喔,这个你要用真心去领悟的,听经闻法可不是梵呗的学习,这个没那么简单的,这要用心的。

   3-6 诸位!心真如者,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去体悟,不管佛出世跟不出世,我们都有一颗真如的心,跟佛出世不出世没有关系,只是因为我们有佛出世,来启动我们的真如心,作为我们的增上缘,这个比较快。因为佛是示现的大圣人,如果靠凡夫自己来悟,那可就久远了。

所以,《起信论》这么说,【故《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一切【法门体。”】

大总相法门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心的真如之相是什么呢?也就是一法界,

诸位!无尽的宇宙一起讨论,叫做一法界,叫做一真法界,叫做无尽的法界,回归到绝对叫做一真的法界。

所有的法界一起讨论叫做一真法界大总相,大总相就是不是个别讨论,不是别相,总相是对别相讲的,大总相一切法门,

诸位!补上几个字这个可重要,法门底下补上:之真如本体。它无量劫来,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出世也不增,佛不出世也不减。

诸位!心真如者,问题就是你有没有去体悟,不管佛出世跟不出世,我们都有一颗真如的心,跟佛出世不出世没有关系,只是因为我们有佛出世,来启动我们的真如心,作为我们的增上缘,这个比较快。因为佛是示现的大圣人,如果靠凡夫自己来悟,那可就久远了,

所以心的真如相是什么呢?它是一真法界的大总相,也就是一切法门的真如本体。什么叫做真如本体?就是毕竟空的本性,所以在物质的角度来讲,叫做法性,在有情的角度来讲叫做觉性,在植物跟矿物来讲叫做空性,在无情物来讲叫做法性,在有情的角度来讲叫做佛性,在动物跟植物的角度来讲叫做空性。

无论是佛性,无论是法性,无论是空性,是毕竟平等的,所以佛证得法界并没有增减,佛界并没有增减,众生界也没有增减,

所以常常很多的众生误会,我们的众生越来越多了,怎么样?那么这个地球你看!你是说人一直增加来,有的地方就一定会减少,其实他不了解空相的道理。

既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五蕴本来就空,人其实没有增跟减的,人来到这个世间,其实全身都是灰尘所构成的,就是地水火风的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其实这个色身是属于大地的,大地并没有增减,因为它是空性的东西,所以佛陀照见了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因此说人有增跟减,那是一种妄动,整个宇宙这个法界,佛性众生界没有增减的,

所以在这个贤首的《五教仪》讲:舍利弗,法界者毕竟空,佛界者毕竟空,众生界者毕竟空,是故舍利弗,佛界者即是法界,法界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就是佛界。是故舍利弗,法界不增不减,众生界不增不减,佛界不增不减,是佛之知见。一切众生应当如是来体悟。这在《贤首五教仪》里面,就讲得非常清楚,意思就是法界、众生界、佛界,并没有增减。

诸位!有增有减是妄动,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用识,它就有增跟有减,用性它就没有增跟减,所以用识就是惩罚、执著、分别、痛苦、煎熬、烦恼,用性就是解脱、清凉、般若、无相、空性,那现在就要看你用什么心来过这个日子,

所以圣人看,生活跟凡夫一模一样,它没有差别,圣人跟凡夫一样统统在生活,可是那个心境是迥然不同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什么是圣人的境界呢?是深不可测,因为它不可思不可议,佛的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议深不可测的。

【即是此义。】

    3-7 诸位!用一颗无相的平等心,你可以享受一生一世,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没有任何的罣碍,因为诸法毕竟空,空就是无相,无相就进入清凉。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就是有相,有相一定是能所,就有妄想。

【这真如之相又是怎样呢?《起信论》上又说:“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

为什么离心缘相呢?离开妄心,因为心缘就是能缘,相为心所缘,离心缘相,这个能缘的心缘外境,当然就是有心缘相了。离心缘相就是离开能所了,

【毕竟平等,】所以,什么是佛法?毕竟空就是佛法,平等心就是佛法。

诸位!用一颗无相的平等心,你可以享受一生一世,任何一个时间跟空间,没有任何的罣碍,因为诸法毕竟空,空就是无相,无相就进入清凉。

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就是有相,有相一定是能所,就有妄想。

所以为什么要学佛?就是提高内心里面那种般若智慧,清凉的智慧,这个佛法可不得了,可以让你用生命去投注的。

所以,师父大一就听到了佛法,我就知道佛法是可以用生命全力去投注的,因为它能让我们彻底地解脱,任何一法都不可能,

所以这个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烦恼可以破坏,真如不可破坏,烦恼断尽,烦恼是可以破坏的,因为烦恼空无自性,可是真如离尘有自体性,【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所以六祖讲:万法无有真,离假一切真。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因此世间编造了种种语言,语言让我们方便,编造了像中国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个文字也是让我们方便,

所以因此要了解,古圣贤所留下来的文化很伟大,我们非常地尊重跟赞叹,借重了语言跟文字的记录,使我们今天可以听经闻法,

但是不可在语言文字里面著相,不可著语言相,不可著文字相,应当依义不依语,


所以佛在经典里面“四依止”: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你看!佛讲得多清楚,依本性的般若智不可依识,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你看,佛真的是个大觉者,没话说的。【伟哉斯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