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1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2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315 行阴十种邪计,此第二:四种遍常论
【癸二 四种遍常(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经文157:【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解释一下:
阿难啊,是三摩当中,修三摩地的当中,这些善男子,凝明正心,定慧均等,魔不得其便,因此破除了想阴,继续行阴的功夫的探讨,因此就穷生十二类的生灭的根本,穷生类本,穷十二类众生的生灭的根本,观彼这些生灭的根本的行阴,是那么地幽隐轻清,常扰动元,怎么样?
于圆常中,注意!这个圆常中是什么意思呢?见相续处,把它认为:这个就是周遍,叫做圆。行阴迁流生灭之相,因为没看清楚,所以他认为是接续没有缝,见相续处,叫做常;没有缝,叫做圆,圆,就是见周遍处,叫做圆。
见相续处,叫做常,周遍了十二类,都是这样子,而且相续处从来没断过,起计度者,计度,就因为在圆常当中,本来要探讨这个行阴,却看不透行阴,看到了行阴中有周遍处叫做圆,见行阴,见相续的行阴,因此就起了计度,这个计度,什么意思?就是不知道这只是第七意识微细的生灭相,是人就坠入了四遍常论。
【此第二,四种遍常论。是三摩中:正修定慧之中。
凝明正心者:凝然不动,于想阴十境,始终不起爱求;明照不惑,于飞精附人,魔来便能觉知;正心即不动不惑,定慧均等之心。
魔不得便:】因为已经破了想阴魔,外魔来附在别人身,他绝对不贪求,所以魔不得其便。这个时候,【圆通妙行,自可增修。
想阴既破,】当然【行阴】就【现前,】那三层(的)三十(种阴魔):色、受、想,那三层,十境破了,接下来当然是行阴显现,这行阴是穷生灭的根本,所以,【穷十二类生,生灭根本,即观察彼行阴幽隐轻清,常扰动元。】
【于圆常中,起计度者:见周遍处,各之曰圆,】到处都是生灭,以为这个就是,到处都是。
【见相续处,名之曰常;】简单讲,这一句话重点在哪里?就是看不透第七意识,把它认为永恒,就是这个问题存在。就是简单讲,看不透微细的生灭的根元的第七意识,所以见到了,是周遍处,见到了,是相续处,因此认为这个就是常,
【殊不知此周遍相续,乃行阴迁流,生灭之相。】我看到了最远,我看到了最常,掉进外道里面!【而于是中,妄起计度,圆遍常住者,是人坠入外道,四种遍常论矣。】
【子二 详释其相(分四) 丑初 心境计常】
经文158:【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解释一下:
一者,是人,这个观照生灭行阴的人,因为能力不够,穷心跟境这个时候,二处都没有因,找不到因。什么叫修习呢?穷心境之修习,修习就是穷尽了心,跟穷尽了境。发现也能知,能知就是见量有限,怎么样?
诸位!后面补二个字,能知的后面“只见”二万劫中,补上四个字:“无因自有”。因为他的能力不够,只见二万劫中,无因自有,怎么样?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坏,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意思就是,不计二万劫外,我计二万劫内。这二万劫内,怎么样?都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因为外看不到,能力不够,所以不计二万劫外的无因,以计,以为是断灭,所以现在以计二万劫内,这些生生灭灭,灭灭生生,十方众生所有的生灭,都是循环,从来没有散失,计以为常。永远都是这样子,就像夜郎自大一样的啦!
【一者、是人欲穷行阴,但约心之与境二性,以求本元,何自而起。然穷之不远,以见心境二处,于二万劫前,无因自有。修习者:即穷心境之修习;能知者:以其见量有限,只见二万劫中,】“中”就是内,【十方众生,所有心境生灭。
以心境皆属行阴,皆有生灭;然生灭正是无常,而彼但见劫内,】劫内就是某一些时间内,如二万劫中可见,二万劫外就看不到,叫做劫内。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就是【生灭灭生,】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叫做生生灭灭,灭灭生生。
【咸皆循环,相续不断,不曾散失。】他就把这个相续不断,计以为常,【遂计心境二性,以为遍常,】都是永远这样子,没改变。【不计劫外无因,以为断灭,与上科异也。】
接下来,【丑二 四大计常】1467页:
经文159:【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现在把这个我们的四大——地、水、火、风把它执着,因为地、水、火、风是变化之元,什么都是四大和合的。
所以解释一下:是者,这个人穷尽了地、水、火、风四大的根本元由,这四大地、水、火、风一直存在,修习观察都是这样子,因此他的能力到四万劫中,四万劫内,意思就是四万劫外冥无所见啊!
只能见到四万劫,中就是内,这些十方众生所有的生灭,都是永恒的四大,都是地、水、火、风,这地、水、火、风从来没有增减,咸皆体恒,这体恒不是那个空性的体恒,是指四大种性,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永远常住,把它认为这个是常住之体,不晓得地、水、火、风还是生灭的。不曾散失,计以为常。这地、水、火、风从来都是这样子,离开了又组合,离开了又组合,生生灭灭,都是四大。
【二者、是人欲穷行阴,乘己见解,研穷四大,为变化之元。见一切万法,皆从四大和合而成,遂计四大种性,】四大种性:地大种、水大种、火大种、风大种,四大种性。【本来常住。
殊不知四大,亦属唯识变现,其体本空,如虚空华。依之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四万劫外,则冥无所观矣。其见量比前,增加一倍,十方众生,所有生灭,皆从四大和合而成。而四大种性,】怎么样?
【既是常住,咸皆体性,周遍恒常,不曾散失。遂计四大之性为遍常。】就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丑三 八识计常】
经文160:【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把这个生灭的八识变成永恒啊!
解释一下:三者、是人,穷尽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末那,末那的执受,末那是第七意识,“心”就是指第八意识,“意”是指第七意识,“识”是指第六意识,八识心,七识意,六识的识中,根本的元由生起之处,
殊不知道这个是行阴相续之由,是生生灭灭的,而反妄计这个生灭的识性是恒常,把生灭的识性计以为恒常,那麻烦了!把生灭当做永恒,性恒常故,就是把八识当做是常恒。
修习能知,因为他们在修习的时候是觉察到这样子,而不是真的正知正见,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这八识本来就一直常住的,穷不失性,八识都是这样子永恒存在,计以为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之中,所具之六识,并及末那之七识,恒审思量故,执受之八识,执持根身、器界、种子故。】所以那个执受就是指第八意识,
【此由行人,乘己见解,】由自己的观照修行,【穷心(八识)意(七识)识(第六识)中,根本元由,生起之处。殊不知是乃行阴,相续之由,而反妄计识性恒常之故。】把这个生灭的识性当做是湛然的真如。
【依此修习,能观八万劫中,一切众生,死此生彼,展转循环,不曾散失。遂谓从本以来,周遍常住;即以穷此循环不失之性,计以为周遍常住。《正脉》谓:特以所穷八识,法门深广详切,】怎么样?(双)【倍前四大故,所知劫数,亦】(双)【倍】于【前人。】功夫下得比较深。
【丑四 想尽计常】
经文161:【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这一段突然看,还看不太懂!这个把它好好的冷静,其实是很简单的!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就是想阴之根元,所以整句应该讲,既尽了想阴之根元,就破除,完全破除了想阴,叫做既尽想阴之根元。
这个生理,生理什么意思?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生理,可是这里不是,生理就是生灭根元,前面讲的犹如野马,熠熠清扰,非是无流,这个生理是指生灭的根元,把这个生灭的根元谬谓更无,不存在,意思就是想阴尽了,想阴尽了就没生灭啦,这个生灭的根元谬认为没有了!
流止运转,因为看到想阴灭了,流止运转,种种的施为,以为生灭想心没了,今已永灭,因为已经破了想阴嘛!按照道理来推论,理中自然就是按照道理自然来推论,成一种不生灭,成不生灭,就是成为一种不生灭的,理所当然的不生灭。生灭的想阴既破,理所当然变成行阴的地方,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理中自然,成为另外一种不生灭,因心计度,这个是妄想心所猜测的,把想阴破了,用推论的,把行阴当做是一种常,想阴尽了,就把它当做常。
【四者、是人计想尽为常,以其既尽想阴根元,谓根本想阴,即第八识中动相。今想破动相已尽,露出行阴,生灭根元。
生理:即生灭根元,犹如野马,熠熠清扰,非是无流,】不能说没有生灭,叫做非是无流。非是无流,初学佛法看这四个字,也不晓得、搞不懂它在讲什么,非是无流,意思就是不能说没有生灭。彼谬谓把它错认为更无流止,
【彼谬谓更无流止,】就停止了,生灭全部停止了。【运转施为,】统统停止!【意以生灭想心,今已永灭,】还不晓得还有更微细的在后面。【理中自然,成一种不生灭。
殊不知行阴,正是第七种子,微细流注,实非真不生灭;不过因】(妄)【心路筹度,】筹度就是测度,不过因心路筹度,因为妄心经过、来测度,【计为周遍常住。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经文162:【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由此计常,意思就是不能够了悟万法的生灭,亡正遍知,失去了佛的正遍知,是由此计常,误认为想阴灭了,就是常,不了悟万法是生灭,亡佛的正遍知,堕落外道,堕落外道就是什么?执以为常,不知别有真常,所以惑菩提正觉之性,迷惑了菩提的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就是错立,错立以为圆常之论。他还不是佛看到的圆跟常,他是错立以为圆常之论。这个就是常见外道。
【由此之故,非是遍常,妄计遍常。亡正遍知者:不达行阴迁流,则亡正知;不悟万法生灭,则亡遍知。堕落外道,执此为常;不知别有真常,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二常见外道,立圆常论。二四种遍常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