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莲池海会

[弘法探讨] 黄念祖大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大经解》讲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先师夏莲居老居士。老居士闭关,他是文学、各方面、儒家的这些中国古典的这些学术都精通。

他是先修禅宗,从禅宗、密宗最后归到净土;他 “悲智双运,宗说俱通” ,又有智慧,又有悲心,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来会集。

而且他是 “宗说俱通” 。“宗说俱通” 这是咱们常用的。

“宗”,“宗教”,现在大家所研究的都是 “教” ,佛教,看经、听讲,这都是研究 “教”。

“宗”呢?一个是“教下”,一个是“宗下”。一个学 “教” ,一个是从 “宗门” 进来,“宗门” 就是不立文字,没有文字,“教外别传”。所谓  “宗” 跟 “教” 这都要有所知。

“教外别传”在 “教” 以外的另一种传授,不立文字,也没有阶梯,也不是一步一步的经过很多很多位次、经过种种禅定、怎么样修 “止观”、四禅八定,这八种定一种一种有个次第。

至于 “宗” ,它不立文字,没有次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语言文字,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中间没有这些阶梯。

第一件宗的公案。所谓 “公案”,大家都以这个做为一个案件、做为一个标准,就称为 “公案” 。

禅宗第一件公案就是世尊一天在会上,天上献了花,天帝以自己为座位,请佛坐在他身上说法。

佛就拈起一枝花,世尊拈起一枝花来给大众看,让大家看看这枝花。

大家看了这个花不知道什么意思,“大众就罔措”,大家不知道什么意思,“唯独迦叶(jiā sè),破颜微笑”,他看了微笑。

他一笑,一笑,佛就说,“吾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嘱付摩诃迦叶”,涅槃的妙心、正法的眼藏,嘱付给大迦叶了。

你看,一句话没有,佛也没给他讲什么,也没有给他说什么,大家都莫名其妙,只有这迦叶一笑。

所以这就是 “拈花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jiā sè)就微笑,称为禅宗第一则公案。

所以衣钵就给了迦叶,在涅槃会上,佛说以后你们对于经典中如果有什么争论,一切都要听迦叶的。他传了佛的心,是 “传佛心印”,心跟心相印。

这个 “印” 字很重要,过去外国是 “签字”,中国是讲 “印鉴”。你要刻个图章,存款刻个图章,你要去取款的时候他把你这个跟你原来的图章要对一对,图章对了之后再付钱。

“印” 是很重要的。迦叶(jiā sè)就是得了释迦牟尼的心印,这不是在语言文字里头的,所以称为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所以现在大家,我们在佛学院当然也开始讲 “禅宗” 的课,但是主要学来学去还是属于 “教下” 。

当然学 “教” 也可以大开圆解。

但完全讲不立文字这样一个门,因为这里头没有什么语言,所以禅宗它也不需要读什么经,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刚才不是说吗,这一切就是你本心。我们这里也有这个意思,实际是一切法门都融合在咱们这个念佛法门里头。

刚才我们已经说到,这一切弥陀的功德庄严都是咱们本心里头,这就是直指人心,这也是佛的果觉;这就是佛的果觉。

佛在腊八这天看到明星成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的果觉别人说不出。

一切众生都有佛的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因为你有妄想、你有执着,你就不能显现、不能证明。给你直指,告诉你,你的本心就是佛,这还用语言吗?!

但是在迦叶那时候就没有语言,就是这朵花,他能一笑,这是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是“宗”。

光研究 “教” 的,“宗”上不能通,大开圆解从 “宗” 上这个门也能通,能通通气。

你通,光研究 “教” 、钻究学问,拿佛法当学问去研究的人,往往只能成为佛教的学者,当然对于佛教他是个门外汉,你这点必须得知道,他完全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所以 “通教不通宗” ,这是老古典的话,不是我编的。

“通教不通宗,长虫钻竹筒” ,一个竹筒子,长虫在里头钻这个竹筒子,你看看,多么的不自在!这哪天钻得出头?!所以我们要 “学修并重”

只是当做一个学问去学的时候,最后只能做一个佛学家,做为一个竹筒子里的长虫。

“长虫”者,“蛇” 也。“长虫钻竹筒”,原来的话,“长虫” ,北方话就是蛇。

还有很多的学者,很有学问的人来学佛法,他就按他研究学问的那些道路来研究佛经,往往非常吃力,甚至于走不通。

所以现在我们就是说,一方面大家在佛学院要来上课,要来研究,一方面要 “学修并重”。

“宗” 上要能通是最好,不能通也要稍微通点气,这都有好处。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3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second/?classId=277&type=2&keyword=&cp=2&ps=4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莲居是 “宗说俱通” 的人,就因为他 “宗说俱通” ,所以他还能 “圆融显密禅净于一心”,把显教、密宗、禅宗、净土都融会了,在一心之中把这个全融会了。

现在的人他就是吵架,显教就骂密宗,密宗又骂显教。密宗说显教水平低,就是很低的水平,显教骂密宗是邪魔外道,在外他都不能融会。

禅宗、净土也是如此。禅宗看净土,愚夫愚妇,你们哪年开悟?净土宗就说禅宗,你这个都是口头禅,怎么能够了生死?互相轻视。

实际真证,皆不可思议。到了圆人,你真正有圆修圆解的人,你就看出 “法法皆圆”,没有一个法不是圆法,“法法导归圆顿”。

“佛法如旃檀木,片片俱香”,本来是一件事情,而佛曾对不同的对象说不同的内容,是一件事情,你欲学显,给你说显;你欲学密,给你说密。

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就是除了你的妄想、执着,恢复你本来的佛性。

戒定慧都是为了这个事,你慢慢的把你的妄想执着用来管一管,然后能够得,能够生出智,消灭贪瞋痴。种种都是这一个道路,都是这一件事情。

所以 “宗说俱通”,显明于一心。这样一个人(夏莲居)怎么样?他 “专弘持名念佛”,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

贡噶活佛来的时候让我去传话,说你跟夏老师说,在北京能够当密宗这个活佛、能够做一代法王的,只有夏这个人,他只要肯来皈依,他就可以继承这个法位。

我去跟夏老师说,他说我已经在弘扬净土,我不再转变。所以他是专弘净土。

我又把这话回报给贡噶活佛,贡噶活佛也很同意,笑了笑,并没觉得他不接受,没有任何别的感觉,这都是圆融的人。

他就是真正相信这个 “持名法门摄万德”,一切法的功德就在净土法门中全有了。

很多人不安心,修着修着,又想学学这、又想学学那。有一个八十几岁的老居士,这个人好极了,到了晚年最后他想放弃念佛,又要去修禅定,来不及了,他都八十多岁了。

所以“信心”很要紧,你要相信净土法门 “摄万德” ,就如 “万德之总” 。

为了要弘扬净土,所以就愿意净土宗的第一部经能够弘扬、能够放光,让这样一个宝典来饶益我们现在和将来。

所以就继续王龙舒等等之后,这些前辈的贤人、贤者之后再会集,这是发了一个很大的心。这个以后我们有工夫再讲。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3


发表于 2018-9-2 14: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9-1 10:56
难行能行,是说楼主师兄在这个论坛顶着论坛压力发帖,说的不是净土法门,师兄理解错了。

对于师兄,我 ...

对你来说,狗屎马粪都是佛,怎敢说批评不是修行?

点评

有位菩萨精进修了几年也未如愿见到弥勒佛,某天在路上行走,看见一只浑身长疮的狗狗,就在他俯身要为狗狗舔脓血的一刹那,他见到了弥勒佛…… 想通了什么是佛?师兄在论坛上的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22:16
发表于 2018-9-2 21: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8-9-1 00:53
哈!师兄,看看这个链接如何?点进去里头有音频的。

http://www.dywhjt.com/category/hnzjs/

哦,先收藏,方便时听。
发表于 2018-9-2 22: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hsh652888 发表于 2018-9-2 14:10
对你来说,狗屎马粪都是佛,怎敢说批评不是修行?

有位菩萨精进修了几年也未如愿见到弥勒佛,某天在路上行走,看见一只浑身长疮的狗狗,就在他俯身要为狗狗舔脓血的一刹那,他见到了弥勒佛……
想通了什么是佛?师兄在论坛上的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第一次发心做了一个试验,做了一个试验梦中就到了极乐世界,见了莲池大师,这还有很殊胜的一些感应,这以后我们慢慢再说。

“摒弃万缘,掩关三载。”一切人都不接见,谁来他都不见,三年闭关。

“净坛结界。” 这就是他在天津注经时候的佛堂,这是夏老师,这是他的佛堂,按密坛、净坛结界,很如法的。

“冥心孤诣。”  “冥心” 就是很深的心。“孤诣” ,这个 “孤” 字,禅宗有这样的话 “历历孤明” ,“历历”,清清楚楚,不是断灭,很明,但是 “孤” 也就是万缘都放下。

所以 “无住”,《金刚经》里讲 “无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这个心它就 “孤” ;心还在生它就是 “明”,“孤” 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禅宗说 “不与万法为侣” ,不跟一切万法做侣伴,这也是 “孤” 的意思。

“冥心孤诣”  是造诣,这个 “孤”  字也就是 “历历孤明” 这个 “孤” ,就是闭门三载,谁也不见,什么世间的事情都不管,只一个念头,就是弘扬净土法门。所以这个精神 “孤”。

“稿经十易。”,改过十次的稿子,最后才大功庆成。

首先得到慧明老法师,慧明老法师在这个照片上坐在前头,这是一个安徽的老法师。

现在有人在五台山碰见茅蓬的老和尚还提到,他承认慧明老法师了不起,那是开悟的大德。

我可以举他一件事,也就知道这个老和尚他的风格了。安徽这个庙的名字我忘了,反正安徽很出名的一个庙,花非常多。春天,庙里花都开了,省政府要在他这儿赏花,宴会订了几桌席。

慧明法师说,你们来这儿赏花是可以,但是只能够是素菜,不能荤菜,荤菜不许进山门。

可是省政府他们哪里肯吃素,他们就坚持还是荤的,就来了。这个交涉办不通。

慧明老法师后来听说没法办交涉,这个谈判不行,他就把僧袍一脱,拿了一个铁的锡杖,横着锡杖门口一站:“你们谁抬荤的进来,我们就拚命。”大家一看,老法师今天变了样,穿了个短装,拿了个铁锡杖站在门口。

大家一看,走走走,算了,换个地方,另外找个地方。所以他不是屈于权势,这么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在佛法,他(慧明老法师)当时是一个宗教都很透彻的人,夏老师会集之后他首先赞成。他是夏老师的老师。

在当时居士中,有两个泰斗,叫 “南梅北夏” 。“南梅” 是梅光羲,是我的舅父;“北夏” 就是夏莲居,北夏。

他们两个人都皈依慧明老法师的。慧明老法师说我给你证明。于是乎一人手里拿了一本经,就是《无量寿经》,一人拿了一本。都有稿子,写出来了。

一人拿了一本,每个人捧着一本在佛前,一左一右,在佛前拍照。表示什么?他说我可以证明,我承认你这会集本是好的。

所以这个找到了,经过十年动乱,这个照片居然又回来了,这都是很不可思议,把它印在前头作为证明。

首先得到慧明老法师的证明,后头又得到什么?北方三大高僧(华北三大高僧),就是慈舟老法师、真空老法师、倓虚老法师(这都过去了)。这三个人我都会见过,都是很殊胜。

慈舟老法师在济南,请他到济南,到济南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讲《无量寿经》,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专讲这部经。

慈舟老法师作了一个《无量寿经》的科判,很殊胜。说 “三辈九品” ,他特别提出了 “一心三辈”,一心不乱的 “一心”,“一心三辈”,一念净心念一句佛也能往生。

这里头的 “三辈” ,“一心三辈”,这是慈舟老法师他特别提出来的,也就是给《大乘无量寿经》作科判的时候,分科判教的时候,他提出这么一个说法,很殊胜。

我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就讲这个经,并且称为这是 “善本” 。

而且在经序里头说 “精当明确”。“精当” 是既精要又妥当。“明确” 是很明白、很确实。

“凿然有据。”,确确是都有证据。都是什么?都是根据原来的译本里头出来的。

“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没有一个意思是原译里头没有的,没有一句话是出乎本经的原译之外,句句都是从原来的译本中有着落。

“艰涩。”很难念的,很艰、很涩口的,这种文字很多。古的文章是艰涩不好念。 “艰涩的就使之爽明”。

还有“沉晦”的。“沉” 是天阴得很沉,阴沉;“晦”,初一是“晦”,没有月亮,也就是没有光明,不明白、不明显。艰涩的、不明显的地方都使它爽明、爽朗,变为爽朗。

他把这个字挑好的,把这种艰涩的字、沉晦的,几种译本中就可以舍,选好的进来。

“繁复冗蔓。” 很繁琐、重复,很冗长,“蔓” 是枝蔓,枝枝节节的,归于简洁,简单、干净。

“凌乱” 变成整齐,乱的变成整齐。缺的叫它圆满了,比方魏译本缺两愿,我们把它都补进来。

“必期有美皆备。”原译中所有的美之处全都要备摄在自己这个会本里头。

“无谛不收。”没有一个真实的义谛不收进来的。

“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 虽然你想不管它叫做善本也不可能。这是我先舅父赞叹这个经的话。

所以先师这个书问世以来,它就传播得很快,各地都在印行,上次大家已经看了,美国都在印,他们还要把它讲解,各处,比我们国内显得还先走一步。这个文字很明白,我就不多说了,一看就知道。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3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就谈到我自己。

我自己是个下凡,先师期待我完成这个任务、作这个注解。

我虽然是发了一个愿意报佛恩、度众生之愿,但是障深慧浅,障碍很深,智慧很短浅,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重命很惶惧的。

所幸就曾经听过先师讲,而且在二十年随侍之中,常常亲近,听到关于禅宗、密宗各方面的夏老师的体会。

人家都知道我是从夏老师学净土宗,而不知道我从夏老师、我在禅宗得的益处是非常突出,我是首先从禅宗打开一个缺口,这才能够粗粗知道先师会集这个大经他的用心。

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写了一个提纲,我念给老师听,我很简单的读一读。读了之后,当时夏老师的话,很简单说:“以后《无量寿经》随你去搞”。

经过十年动乱之后,我的稿子也没有了,笔记也没有了,但是就因为夏老师说过这句话,这个经的事情可以 “随我去搞”,所以斗胆又继续。

等到真正来写的时候,究竟我都七十了,都年逾古稀了,有很多病。现在在上课也是,还是带病来的。

所以别的一些聚会我都不参加,最近中日学术交流会,两次的会下了请帖我都没去,就把这些精力留着。

它还有宴会,宴会我也没去吃。就这一点点精力来给大家上课。当时写这个注解也是这个心情。所以就 “闭门谢客”。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3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四集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我 “谢客的牌子” 还是没摘,希望大家多体谅,因为精力很有限,就 “全力注经” 。

底下这句话,这个断句稍有一点毛病,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打算要报 “先师”,还有 “十方三世上师三宝” 。“上师三宝” 这儿不要断。

“上师三宝” ,因为密宗称 “四宝”,提了 “上师” 再加 “三宝” ,这是一气读下来,“与法界众生之深恩于万一” ,所以这么做,来注解,带着病,这一切一切,只是为了想报这个恩。

“本经之殊胜在于契理契机。” 契合于理,又契合于机。

“机” 是机缘、时机。

“契理” 是什么意思?就是实际的理体,“真实之际” 它理性的本体,也就是真如跟实相。

所以 “契理” 就是契合 “真如”、契合 “实相” 、契合 “真实” 的本际,它的本来。

为什么说我们这个经是 “契理” ?因为这个经它是住 “真实慧” ,阿弥陀佛住真实之慧,所有来的一切参加会的人都是在 “开化显示真实之际” ,要把这个真实本际开化显示出来。

为什么要有四十八愿度众生?他就要给众生惠以真实之利。都是真实,纯一真实,“真实” 就是理体。

本经称为中本的《华严经》,《华严》就是 “事理无碍” 、“事事无碍” ,一真法界。

《华严》的 “事事无碍” 今后我们要讲到。“十玄”,十个玄妙;《无量寿经》都有,所以《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经》。

这个 “一真法界” 、“《华严》秘奥之理体” ,就是蕅益大师的话。

“正在本经。” 正在《无量寿经》,所以说契理。

“至于契机。” 契合大家的机缘。

“更是本经。”《无量寿经》最独特的殊胜。

它的 “持名法门,普被三根”,上上根的人正好是如龙得水,全部承当;下下根者也有门可入,可以依靠这个法门得度。

文殊、普贤也都是发愿往生;《观经》里讲十恶地狱相现,念十声还接引往生。这个事情我下一次给大家讲,今天来不及了。

近代一个人 “地狱相现” ,念佛佛来接引,是真实事。

这是江苏的人民代表,一个老居士,他自己弟弟的实际事情。已经看见地狱,跟经上说的一样。今天时间来不及,我们下次再说。

所以这样都行,这样一往生就到了极乐世界,就跟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也都平等了。所以这个法门应机。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5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个 “应机” 是什么?就是应乎这个时机。

现在我们科学愈发达,社会也进步,要求也愈高;科学愈发达,人的知识就要多。

现在你看很多东西,你一点科学不懂,什么都是一个旋钮来操纵,你就是要知道这些常识要比过去多得多。将来改进,汽车将来是什么样,种种种种的,都需要你赶得上时代。

而且社会在进步,要求你有觉悟,你要会策划,奉献力量,这都使你很忙,你哪有那些时间去住山洞、去闭关?

出家也不行,我们看佛教协会,去年很多人就在那儿发牢骚,他说现在出家人,庙都公开了,从早上起来就是一把笤帚,早上起来扫树叶,下午扫糖纸果皮,一把笤帚扫不停,前殿、后殿,累得腰酸腿疼。

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净土法门当机,我就说,你这个笤帚正好念佛,扫一下,南无阿弥陀佛,有什么妨碍?所以应机。黄打铁他就往生了,打铁的时候往生了。

所以大家都在忙,就是做了和尚还紧张,居士就不用说了。所以它契机,它殊胜。

这个我们下一次再讲,现在就谈个头吧!这些保留在后边,多花了五分钟,对大家不起!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4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second/?classId=277&type=2&keyword=&cp=2&ps=40
 楼主| 发表于 2018-9-5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谈的是 “前言” ,就是写在前面的。

首先就要介绍 “净土法门” ,《无量寿经》的重要,是第一部经,而《无量寿经》是第一部经中九种之中最完善的一本。

它之殊胜,就在于它特别提倡 “持名念佛” ;而这个经这么殊胜,底下就说到它的道理,“契理契机”。

在契机方面,上次下课之前谈了一些,今天做一点补充。

头一个就是说,“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 上根中的上根依了这个法门,正好就可以 “全体承当” ,把这个法门全体承当起来。

一般人是承当不起来的,能够信、能够修,但是不敢承当,不敢如实的这么信,他所信的信得很浅。

“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 下根中的下根,也可以依止这个法门而得到度脱。所以说是契机,契大众的根机,故这种法门是稀有的。

上次就说要举个例子,现代的例子。这个事情发生在江苏,是江苏的一位人民代表,叫王胜宣。他自己的弟弟,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过去人家所谓三妻四妾,父亲是一个,母亲不是一个,这个过去就叫做 “姨太太”。

这个姨太太生的弟弟比他小。这位王居士是印光大师的一个弟子,老修行。他是个名医,这一天,在他最盛的时期,一天收过一两黄金。

他人很好,他对于咱们四众弟子施诊,看病不花钱;你困难他施药,你要吃的药,送你药;再需要的,他还可以给你点钱。

所以王居士这方面很难得。跟我很熟。他自己说的,所以是真人真事。

他的弟弟,姨太太所生,就娇惯了一些,阔少爷,在外头就是吃喝嫖赌、玩乐,也不是有什么其他的更严重的罪恶,就是这些不务正业。

后来得了肺病,过去叫肺结核,没法治了,病得要死。在临死的时候,就叫他哥哥来,因为他知道哥哥信佛。

他说不好了,我看见地狱相,我要入地狱了,非常恐慌。

他哥哥就说,你这还不赶紧念佛!

这个病人只有在他母亲死的时候,家里请了出家人来做佛事,大家念佛,这个时候他跟着念过佛,除此之外,平常没有修行。也懂得一点点。

现在看见地狱了,也知道有念佛法门,哥哥告诉他赶紧念佛,过去那个张善和,屠夫,看见地狱了,念佛就得度。

他就念佛,很真诚的念了一小段时间之后,告诉他哥哥,西方三圣来接引了。

这就是现代的事情,跟我说话这个人说的时候,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不久,他弟弟之死也不是很久的事情。

《观经》上说的,下品的十恶、五逆十恶,临终看见地狱相了,碰见善知识讲净土法门,这个是用观想观不成了,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十声就可以往生,这种情况也能得度。

但是大家要知道,这种情况之念,念得比我们念得真

比方说看见下油锅了,看见人就在那油锅里头炸(就好像我们炸油饼似的在那炸),看着就轮到自己了,这个时候他 “念佛求救之心” 的恳切,他什么都放下。

你说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还想到,我有两万块钱存款在银行,交给谁?都不想了。所以只要专诚,他专诚这十念就解决问题,这是真事。

古代的事情有的年代久了,也可能觉得有些传闻,可能失实。这个就等于当事人亲自跟我说的,他是哥哥,他目睹其事,是他告诉他弟弟念佛的。这是一件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8-9-6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契机” 又说到 “符合时代”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科学发达,各方面的发达,什么都在高速发展。

我以前上课,咱们教室还没有这个。一切都自动化,电子时代,什么东西都是按旋钮就解决问题,将来你要是没有科学知识没法生活,所以你掌握的知识要很多,你就很忙。而且社会上要求,现在要求大家对四化有贡献,这些要求也使得你忙。

因此像古时候那种修持,你要闭关多少年,在山林里头,什么都不问,少数人是可以,多数都这样就不行,就不符合时代,也不允许了。

那怎么办?净土法门可以。

我就上次举例,现在大家都抱怨,我们出家人没法修行,成天就是抱着一个笤帚从早忙到晚。我说你扫一下念一句,是不是?这就是方法。

古时候就有人这样解决问题的。这个人很出名,是我的本家,姓黄,名字不传了,是黄打铁,打铁,铁匠。

过去在作坊中的工人就等于是奴隶,从早打到晚,很累很累。

他很穷,就在这打铁匠当徒弟,出来就一直做这个,靠打铁换一碗饭吃。

一天来了一个出家人,别人都不礼待他,他还是供养了他,出家人觉得他很难得,就跟他讲讲。

他说我现在没有别的想法,我这个太苦了,我只想出我这个苦。

这出家人跟他讲,你要想出苦,教你一个办法,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

给他讲讲道理,就说你现在就可以利用你这个工作就念,你烧铁的时候利用打铁,抡起榔头打铁旧式的打铁不像现在咱们首钢这么进步,自动化、机械化,那个时候就要烧炉子,就把块铁烧红,烧红了之后拉风箱,风箱就是扯来扯去,就往里鼓风。把炉子烧热,把铁拿出来之后,就用那个钳子夹住,拿那个大榔头打。

我在工学院当学生的时候,这种抡大榔头打铁我们都实习过,身体不好还抡不动,那个榔头很重。我们实习一会儿,但是他们工人成天在那干,很辛苦的。

就告诉他,你拉风箱拉一下念一句,你拿榔头打铁的时候,打一下念一句。

他就念,这么过了二、三个月,旁边的人就笑话他(好像还有别的同事),“大家说你这个穷鬼,你倒霉,你活见鬼,你已经累得要死,你还加上念佛,你不会更累吗?你算了吧!” 他说不对,你们说得不对。

他说:我这几十天下来,我觉得我一边劳动一边念的时候,我觉得炉子也不那么热,榔头也不那么重,我还要念,就这么坚持念了三年。

一天跟他的妻子说:“明天你给我换一身新洗的衣服,我要回家。” 从来没听说你有家,你还有家?他既然说了,就给他准备了一身。

一清早自己稍微洗洗,换了一身新洗的衣服,又开始烧一块铁,拉风箱,还是这么念,拉一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个铁烧红了,就拿出去打,打一下,念一句。

打完,这个铁打成功了,成了器,这大小都合乎规格,他就把这个大锤头一放(锤子的头在地下,锤子把在上面),两个手扶着这个锤头柄,站在那儿,他说:

  “叮叮当当” (打铁是叮叮当当,有的时候他要用小锤子给指一下方向,大锤子打,打出来,叮当叮当),

  “久炼成钢” (炼来炼去就成钢,不是铁),

  “太平将至” (太平的时候就要到了,就是好时候,太平了),

“我往西方” (什么叫太平时?就这个时候,我到西方了)。

他就不说话了,站在那儿,大家再去看,没气了,死了,所谓立亡,“坐脱立亡”。打完了铁,坐脱立亡。他没有好多什么其他的知识,就是只一句名号。

所以就是说,这个忙乱之中都是可以的。将来的社会恐怕发展也是趋向于高速度,所以就是这样的法门才真能够度众生。

“因持名之法,最为方便。随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  哪儿都可以修,不要跑到山林去藏躲起来。

“随时可念,不劳闭关宴坐。” 什么时候都可以念,不需要一定要闭起关,要打起坐,盘坐起来,那么去念。

而且净土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人既然在世间,就有些世法,一个庙里头,你要维持庙里头大家的生活,这里就有好多世法。而且 “不离佛法,而行世法。”  不要离开佛法就行了世法。

“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话,清朝的一个大佛教徒,一个大居士。不必要废除了世法,你才能够证佛法,居在这个世法之中就证了佛法。这个就是应机之妙。

而且将来,后头还要讲,这个经是独留于最后一百世,就表示这个经是符合社会的情况,符合大家的时机。

“故知此经不但是净土群经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  净土这么多经,这部《无量寿经》是纲要。

一大藏教,三藏十二部,多少经,但是它指归指到哪?以这个为归宿。所以《华严》,八十一卷《华严》,最后  “普贤行愿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

不但是如此,而且 “实亦为此界他方(现在确实有天外人,世界上很多很多星球有人类的)、现在未来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都共同要依止这个方法,所以极为殊胜。

所以这才(这说我自己)注解这个经,祈求 “上师” 、“三宝” 加被。


发表于 2018-9-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黄念祖老居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一段是 “前言” ,就说明作这个注解的一种想法。

上头是 “甲” ,底下是 “乙” ,乙是 “概要” ,概要就是相当于一个经的概论。这里头分了十项:

上来就是 “教起因缘”

这个 “教” ,为什么要起这个教?必定有它的因缘。所以这个是首先应当说明的。

第二 “本经体性”

我们要解释这个经,先要明白这个经是以什么为体性,它的体性是什么,不然只是去研究了些事相,它的体性、本体是什么不明白,这就很不深入。

第三 “一经宗趣” 。

它的宗旨、它的趣向是什么?以什么为宗旨,以什么为趣向,这个也是我们要研究一部经首先应该要知道的。

第四 “方便力用” 。

它有什么作用,方便的力用就是大家可以做得到的,很方便的,很能够切实可以去证到的,这叫做方便。

说了很多法门,你根本做不到,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做不到那就是没用,得有方便的力用。

第五 “所被根器” 。什么根器合适。

第六是属于哪一藏、哪一教。

第七是哪一部、哪一类。

第八是这部经有多少翻译、多少会集、多少删校,还有多少注释。

第九是讲本经的题目。

这个在 “五重玄义” 是把它搁在第一项的,先讲这个题目。经的名字是十分重要的。

第十才是 “正解经文” 。

所以一共是十类。这个就是等于一个纲要。

我们要知道一部书,先要明白它的纲要,就好像一个网子、衣服似的,知道它的纲领,纲举目张,你就自然而然有一个总的概念。

不然这个不明白你去读书,你就是枝枝节节的,自己觉得有一点好处,但是你不明白它的纲要、不明白它的宗趣、不明白它的体性,你理解得就非常粗浅。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就进入到正文,等于是概论性质。

第一项讲 “ 教起因缘 ” 。

教起因缘又分两部,第一部就是普通的一切经典起的因缘,一个单说《无量寿经》这个教 “ 兴起的因缘 ” ,因为这才契合我们自己,我们要研究的是《无量寿经》。

这一大教和净土法门的兴起,这个是我们先要讨论的。下面就是这一段。

“ 夫一切法不离因缘。”一切法都从因缘所生。

“ 大教 ”,释迦牟尼的这个佛教,兴起于咱们世间就有无量的因缘,而这无量的因缘之中最主要的、唯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件 “ 大事因缘 ” 。是大事情!不是一般的,有因、有缘。

什么是 “大事因缘 ” ?马上引《法华》的话来注解。

《法华经》我们知道,《法华经》和《华严经》属于圆教,这是佛经之中最圆融无碍、最高的、最妙的教。佛最初说《华严》,最后说《法华》。

有一个譬喻,像太阳刚一出来,太阳的光先照在哪?先照在高山顶上。只有高山顶上,这种最高的根器,才能听得懂《华严》,先讲《华严》。等太阳落了,又照什么地方?又只照到山顶上,山底下就看不见太阳。

跟太阳一样,日出是先照高山,日没还是照到高山,说《华严》是照到高山,最后说到《法华》。

说到《法华》的时候,四十几年说法,很多人一直跟着释迦牟尼,培养都成熟了,他这时才说《法华》。但是法华会上还有五千弟子退席。像今天咱们听讲,忽然有三分之一都出去,不听了;那时说《法华》就是如此。

佛说什么?“ 退亦佳矣 ” ,退出去也好。他听不懂就是听不懂,这也勉强不得的,圆教的法很难懂。藏、通、别、圆,圆教就是《法华》和《华严》。

《法华》说的什么“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 ” 诸佛,十方的世尊,他们都是以唯一的一个大事因缘的缘故,而“ 出现于世 ” 。

他们为什么在世间会出现?咱们这个时候出现了释迦牟尼佛,过去出现了燃灯佛,过去还有很多很多佛,这一切佛出现于世是有一个大事因缘,不是一个普通的事。

什么是大事因缘?“ 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 。要把佛之所知、佛之所见来开示给众生,使众生得到悟解。

佛用佛的知见来开导我们,来开发我们的本心,让我们得到悟解,同于佛的知见,就为这样一个大事因缘。这是日没所照的高山所说的话。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严》是日出所照的,佛一成佛先说《华严》,说了大家都不懂,佛就要想涅槃,后来就开始说小乘教。

他说 “如来” 、“应供” 、“等正觉” ,佛的十号,这是简称,只说了几个号,没有全称出来。“如来”、“应供”、“明行足”、“善逝”、“ 世间解 ”,这都简略了,“  等正觉 ” 这是佛。

“ 性起正法。”从本性所起的正法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这么说?这样的一个佛兴起的正法。

非少因缘。”不是一个很少的因缘,而有佛出现于世。

“ 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祇。” “ 阿僧祇 ” 是个大得不得了、说不出来的数,无数的百千阿僧祇因缘,那就是无量的因缘。

“ 成等正觉出兴于世。” 佛之成佛是无量的因缘来成佛,在这世间出现。

“ 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 ,但是实际上只为了一个大事因缘。大事因缘是什么?

“ 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 “ 唯欲 ”  就唯是,唯一就是愿意众生能够开示佛知见故。

所以咱们老请人说 “ 开示 ” ,“ 开示 ” 两个字就从这儿来,跟大家说说开示。所以佛就是让众生能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

再有,我把 “ 开示悟入 ” 四个字一块说,大事因缘是  “ 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 。

“ 开示  ”就是佛方面的事情,佛把佛的知见开出来、表示出来,而众生能够悟,悟佛知见,而证悟佛的知见。这个就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出现一教?是为了这么一个大事因缘

大家今天舍离了家庭,舍离了一切世间的这种享受,行作沙门,也是一件大事因缘

这个 “ 大事因缘 ” 也就应当是要能开自己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只有这个。佛之出兴就为了这么一件事,我们要学佛也就是要学这件事,我们要继承也就是要继承这件事。

《法华》是最后的垂教,佛是涅槃之前说的,说《法华》、说《涅槃》,《华严》是佛最初所说。

自始至终,两头,中间也是如此,就唯一是为了这样一个大事因缘,“ 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就是愿 “ 一切众生开明本心 ” 。

佛的知见,不是佛另外把一些道理给你灌进来,像录音带似的,说了,录音带给灌进去了,那有什么价值?

实际 “ 佛之知见 ” 是什么?释迦牟尼在腊八这天看见星星,头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这是佛的知见。

一切众生都有佛的智慧和德相,你跟佛的智慧、跟释迦牟尼、跟毘卢遮那是一样的;不但智慧是一样,你功德之相也是一样的,这是佛的知见。就让大家能够明白这个、悟这个、证入这个,你要证入这个你就是释迦牟尼。

所以现在我们要去明白先要明白这个,枝枝节节的都是一些做帮助的,无量百千因缘都是唯为这一个大事因缘

开明本心就同佛知见,你跟佛的知见都一样,因为这是众生本具的,你本有的。

佛给你开一开,你一下就豁然大悟,你同于佛的知见,你就是等成正觉,你也就成佛了。所以佛之度化众生、佛的心愿,这就是佛唯一大慈大悲的本愿。

“ 本经兴起因缘亦复如是。”这说了,佛的大事因缘、净土都是因为如此。本经的兴起也是这样。

我们就举例,《华严》、《法华》也说得很明白,《阿弥陀经》这里头、《无量寿经》有什么类似的话吗?玄奘大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就很现成“ 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 ”。

所以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佛的知见十念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凡夫就证到不退,这是佛的知见。

上次不是说了吗?非九界众生自力所能信解,这样殊胜的法门不是九界的众生(包括了菩萨),他们自力所能够相信、所能够了解的。

为什么不能?这是佛的知见。

所以我们就要知道,我们研究净土法门,不能把它看成这是愚夫愚妇念的这样普通的法。

就是看到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这样的利益,这样殊胜的利益,这样的安乐,离开这些五恶、五痛、五烧,而得的清净圆满的法乐,这样的大事因缘“ 说诚谛语 ” ,告诉大家要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可见净土兴起跟《华严》、《法华》都是一样的大事因缘,都是大事因缘。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又引了《弥陀疏钞》的话《弥陀疏钞》是莲池大师的著作。

这部著作,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不管你是不是净土宗,都应当熟读,它和《弥陀要解》这两部书是咱们中国净土宗之宝。

莲池大师是结合禅宗写的,它这里头处处皈依自心,那是非常之透彻、非常之圆满、非常之稳,《弥陀疏钞》。

《要解》是非常之简要,非常之殊胜。所以印光大师,大家都知道,近代的大德,中国三大德之一,他称赞《弥陀要解》,他说在所有注解之中以这部注解最殊胜,释迦牟尼佛自己拿出笔来再写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弥陀要解》。

印光老法师他这个话也是很殊胜、很了不起的话,一般人也说不出来。

对于这样的一些书,我们读书要善于读书,不是说就是广,读很多很多书,能读藏读几遍,都有功德,但是你要抓住一些最重要的精华,你在这个里头能够得到法益。

看来这个还是契合我们的机,契合时机。就好像现在把很多东西,什么维生素都收敛成一个药丸里头,你不要去吃那么多菜、吃那么多果子、吃那么多粮食,才得到这些所需的营养品,一个药丸就都够了;精华的经论也是如此。

《弥陀疏钞》讲,“ 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 ”。

“ 一心 ” ,你一个念头,你不是杂念,不是妄想纷飞,不是又是想这个、又是想那个。你清清净净就这样一条心,老老实实在那持这个名号,这样的结果就往生,往生你就不退。

而且再说一句,以后我们要发挥,真正你发了心、你是有了信愿,你再持名,你现生就不退。这你很难相信的话,等以后再发挥,今天来不及。

所以他这个 “ 即得不退 ” ,应当是包括我所说的 “ 现生就不退 ” ,这个意思很多人是不大能懂得到的,以为往生之后才不退。

“ 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 为什么能如此?就是直指你们每一个人(咱们都是凡夫,你还没有证,总之是凡夫),你的本心,你已经究竟成佛,不然你怎么就光念念就能不退?

因为一切无量阿僧祇的无量无边功德你本来都具足,在你一念清净的时候,你一切都放下,妄想执着都没有,你的本来就显现。所以这是一个 “ 直指 ”

“ 若能谛信。” 你能够真实的信受,能够相信。

“ 何须遍历三乘。” 哪里需要你把三乘的教都一点一点去经历、一点一点去读书、一点一点去练习?用不着。

“ 久经多劫。” 经过很多的时劫,那就千生万生。

你现在可以 “ 不越一念,顿证菩提。” 就在这一念之中,你就可以顿证菩提。

“岂非大事。” 这还不是大事是什么事?

所以莲池大师也说明净土往生就是大事,佛之出兴于世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大事因缘,把佛的知见告诉大家,只要一心持名就可以不退、就可以顿证菩提,就是 “ 同佛知见 ” ,那还不是大事是什么?!

“ 可见净宗正是直指顿证之法。” 过去禅宗、净土在国内是打了好几百年的官司,总是说净土宗浅,不行,而不知道净土宗就是直指顿证之法。

“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 ,它还不是直指吗?!你要念佛是 “ 是心作佛 ”,而 “ 是心就是佛 ” ,那不就直指你这个心是佛吗?!

非得必须点着鼻子叫你法名,谁谁谁,你是佛,这就是禅宗最高的开示,那这里有什么两样?!这给你捅出来,都给你证明了 “ 是心是佛 ”

“以念佛心,入佛知见。” 咱们现在就是这个,就以这个念佛的心就入了佛的知见。

不是说,大家以为在消极求往生、求自了,不能弘扬大法,不能广度众生,愚夫愚妇之所为,这都是过去因为没有很好去研究,有一些错误的偏见。

实在就是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就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以这样一个,你就入到佛的知见里边去了,还有比这更直接的吗?

所以,“ 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是 由于这个大事因缘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4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教的兴起因缘,前头说过了。底下再单说《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的因缘是什么?又分了五项。

《华严》、《法华》是圆教、是顿教,是称性之教,是称佛的本性的,不是权说。

“ 三乘教 ” 是权说,就是权巧的说,因为你们根机不够,所以只好这么说,你们才能明白。

咱们现在掺和这个事,你现在中学生念物理学,电流等于什么?等于电压,是一个常数,用符号U表示;电阻用R表示;电流是用I表示。

I等于什么?U被R除。这就是权说,实际上没有这个事,实际应该是微分。D U它是被除数,被D R除,然后等于D I。那个公式,欧姆定律就是权说。

现在念 “ 权说 ” ,真实的告诉你,你不懂。科学就是如此,我们举了科学的例子。

你只能懂到这儿,就告诉你,现在要把微分给你端出来你就没办法,这一关过不去。

佛法也是如此,说《华严》,大家不懂,所以说 “ 阿含部 ” ,讲 “ 阿含部 ” 讲了很多很多经典,多少 “ 阿含 ” 的。

现在的 “ 成实宗 ” 、“ 俱舍宗 ” ,这都属于小乘。

所以《成实论》、《俱舍论》是小乘的经论,都是权说。因为大家不能接受高的,只能接受这个。

但这个也有好处,你知道电压、电流、电阻三个的关系,电压大,电流就大;电阻大,电流就小。这个关系还是很重要,虽然它不真实,但是它能让你得到一个概念。所以先说 “ 小教 ” ,然后后来说 “ 始教 ” 。

开始说 “ 大教 ” (分“ 小、始、终、顿、圆 ”),《华严》说了不懂之后,开始就说 “小、始 ” ,这个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目的,不是让大家成了阿罗汉,自了就算完了,但是开始要启发他,要更发大心。

法相、唯识就属于这一类;还有那种 “ 空 ”,那种性宗的 “ 空 ” ,“ 共的般若 ”,不是 “ 不共的般若 ” ,都属于 “ 始教 ” ,开始了。

“ 终教 ” ,现在大家都在念《大乘起信论》,是不是念《大乘起信论》,今年有没有《大乘起信论》,你们?没有。以前有的。

《大乘起信论》是终教。然后是顿教、圆教。所以说到圆教才是 “ 称性之教 ” 。

《华严》、《法华》都是 “ 圆顿的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 ”

这两部经以什么为它的指归?它到哪为止?哪里算是它的家、归宿?却在这个《无量寿经》里头。

我这个话是根据什么?根据蕅益大师的话。

蕅益大师称赞《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一本经。

《阿弥陀经》有的时候称为小本,《无量寿经》称为大本,有的时候《阿弥陀经》称为小经,《无量寿经》称为大经,因为这两个是一部经,但是有小、有大。

再把《华严》加进去,那就是《阿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是大本,同一部类,可以这么说。

蕅益大师说《阿弥陀经》,也就是《无量寿经》,“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 。

绝待就是绝了对待。咱们都是对待法,都是有矛盾的,说是就有非,说生就有灭,都是相对的。但绝对就是 “ 绝待 ” ,没有对待。

所以《维摩诘经》说 “ 不二法门 ”,因为 “ 二 ” 就是有对待。“ 俩 ”,说 “ 不二 ”,谁跟谁对待?“ 不二法门 ” 。

所以绝待的圆融,是不可思议。这都是《华严》跟《法华》。

“《华严》的奥藏。”华严》深奥的、它所含藏的,它的内藏,《华严》的奥藏,深密的,是我们的三藏法师,藏也。

“ 藏 ” 就是藏也,汇聚深奥的内容。

“《法华》的秘髓。” “ 秘 ” 就是说最深、最精、最微妙,大家不能理解,所以称之为 “ 秘 ” 。

佛法没有什么保密的,但是这个道理大家听了跟不听一样,就称为 “ 秘 ” 。

这是个秘藏。《华严》的奥藏、《法华》的秘髓。

达摩祖师最后临终让几个弟子各说自己的心得,说来说去,最后慧可大师他一句话不发,就站那屹立不动,“ 依位而立 ” 。

达摩就赞曰," 子得吾之髓  " ,你得了我的髓。" 髓 “ 就是得心要。

所以,“《华严》奥藏,《法华》秘髓,“  “ 一 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 ” ,都不出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这是大德的话,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刚才印光大师称赞了。

莲池大师大家公认是弥陀化身。这样大德的话。很多人根本他不大注意,现在我们要好好的去注意,我们要好好的去领会。

“ 本经是称性极谈。” 第一个原因,为什么要说这个经?因为这个经是 “ 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 ,必须要说这个。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一个大德叫道隐,他作了《无量寿经甄解》这个书很深。这个书我有,可惜缺了三分之一,再找找不着了,在日本找也找不到。确实有他自己的见解。

他说 “ 五浊之世,造恶之时 ” ,现在不是到了咱们说五浊恶世吗?五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劫浊、命浊等等,都是浊。

造恶,人人都在造恶,国内、国外都是一样,恶人很多。像纽约到了夜里头,女孩子都不敢出门,一个人不敢上街。造恶的人太多,天下一样。

“ 圣道异种,今时难修。” 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圣道,现在人太恶、人太坏,现在很难修。

完全按照过去二、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的时候,那个制度、那种修持方法,现在的人很困难了,根器不够。

“ 其难非一。” 难处不只一点。

“ 特此一门。”  特独有净土这一门。

“ 至圆极顿。” “ 圆 ” ,它是至圆,到头了;“ 顿 ” 是极顿,最极、到极了,到顶巅了。

“ 而且由其简易直捷。” 又因为这是很深、很殊胜,它又简单、又容易、又直捷了当。

你所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本心,所以念念唤醒自己,一句一句就是把自己唤醒。

现在你是睡着了,作梦,“  如梦幻泡影  ” 。“ 一切有为法  ” ,大家都在有为法里头,如梦如幻,作梦,整个是在作梦,现在就要把自己叫醒。

你怎么叫呢?像咱们打麻醉药(麻醉药打过头都要死),再要恢复知觉就喊他名字,比方说我叫黄念祖,黄念祖、黄念祖,就叫醒了。

现在咱们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就等于这个一样,麻醉药把你打昏过去了,现在你怎么能醒过来?那就自己唤醒自己!由其简易直捷。

“ 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  佛出世的正说,有许多各种的说,像权说,或者委曲的说。不得不委曲,因为大家只是这个水平,都说出来你听不懂,只好给你说一种方法,你现在先去做就得好处,所以就委曲,不是正说。

所以佛也说,佛的种种教它是可以有矛盾的,你看《大乘起信论》就得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到圆教就剎那可以成佛,这不就矛盾吗?

这个矛盾佛就说,“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 ,你要依止了义的。

佛已经替你做好了选择,要看两种之间哪个是了义教,哪个不是了义教。你要依止那个了义的教,不去依止那个不了义的教。

现在学唯识的人攻击净土,就是“ 不了义教 ” 攻击 “ 了义教 ”。它“ 始教 ” 攻击 “ 圆教  ”,它成什么?它“ 不了义”,攻击 “ 了义 ” 的。

“ 一代所说归此经。” 这赞叹到极点了,佛一代所说的都归到这部《无量寿经》。

“ 如众水归于大海。” 像天下一切水都往海里归。中国的三条江,珠江、黄河、扬子江,都流到海里去。所以一切经最后都要流到极乐世界,去往生弥陀大愿之海。

“ 由此言之。” 这么来说。

“ 百万阿僧祇因缘以起《华严》之典。” 《华严》之典不是佛说的,是百万阿僧祇的因缘。

“ 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 《法华》是这么说的。

“ 亦唯为此法之由序。” 这两部经也就是为本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作序,由序,作前面的引言、绪论,引归到《无量寿经》。这话是这个意思,日本大德的话的意思,我就是讲他的话。

所以我们也需要,你要能知道,我倒并不是说大家都一定赞同,但是它就是百花齐放。种种的这种都应当有所了解,然后根据个人自己多生的宿慧和根器,选择一门去精修

法法都是导归圆顿、都是极殊胜的,但是不修总是不行。

你说 “ 食数宝 ” ,只能会说,今天有什么好吃的,人家有宝贝你给人数一数,你数得很清楚,多少绿宝石、多少红宝石、多少金钢钻、多少珍珠,账目一点也不错,与你无关,都不是你的。所以我们就是要注重修。

《甄解》所谓这一段话,它就是说《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就是《无量寿经》的一个导引。那本经呢?

“ 正是一大藏教之指归。” 所指出的归宿之处。佛说了一大藏教,是拿这部《无量寿经》做为还家的归宿。

“《华严》经末。”《华严》最后一卷,“ 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 ,所以把《普贤行愿品》也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

《华严》讲了那么多,那么多玄妙,讲了八十卷,最后还是 “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 ” ,就归到这儿,这就是一个证明。

“ 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 这檀香,没有一片不香的。

“ 法法圆顿,本无高下。” 《金刚经》说,“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

“ 但是众生垢重障深。” 心中的污垢很重,障碍很深,心也很粗,智慧也很浅。

“ 饥遇王膳,而不能餐。” 你是饿了,饿了碰见国王摆了宴席就在你这,你就不敢吃、不敢去动筷子。别的法虽然是好,你不敢动。

“ 唯本经持名一法。” 那个你没法吃,虽有,你没法吃。虽有这个教、虽有这个经,你比方像这个法相最后是唯识观,很殊胜,一切都唯识所现,观到一切都唯识,你不就平等了吗?!你不就解脱了吗?!

但是在实践上你这么去用、这么去观,平常的时候是可以,但是如果真正问题一来就不行了,它这紧要关头用不上。

“ 本经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 这是个易行之道,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6 23: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