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904|回复: 378

[弘法探讨] 黄念祖大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大经解》讲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黄念祖大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 01(前言)

    这个课程暂时可以名为净宗讲座,为什么用讲座两个字呢, 区别于正常的课程,因为这个讲座嘛,有些灵活性伸缩性,时间的长短,以及次数,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是一点。

第二一点呢,可以容纳一点旁听的。所以我跟倪教务长说有人想旁听,倪教务长说不要超过十个人,现在只有四个人来。今年有八次大家相会,慢慢地可以熟悉起来,这是第二个特点。

现在不敢开放,要开放十个人也挡不住。现在我们有限制,现在精力不够,多一个人就多照顾一个人,所以就说现在还是慢慢试着来。

再一点这个讲座我们不考试,这个课程不考试,所以我们也不愿意用考试的方法来给同学增个负担,说是怕不及格而去读书,而去读经。

我们希望大家听了课之后真正地生了信心,真正地发起菩提心,这个比考一百分强得多。所以不用那个形式,也不念,佛法向来是最自由的,从来不强迫谁的,所以说就是这样。

我们能有多少人对这个法门增加了信心,结了很好的缘,进一步发了菩提心,这就是我们的成就,就是我们的成绩,所以这个就称为是讲座的意思。

至于说 "净宗讲座",或者 "净度讲座",这个差不多的。这个净宗在法门里头,咱们佛教分十宗。

十宗里面的一宗啊,称为净土宗,那么净宗讲座,净宗我们知道,最主要是三经一论,有说四经,有说五经,那么就不仅仅是一个《无量寿经》了。

可是《无量寿经》呢,是净土宗的第一部经,此是净宗第一经,就说的是《无量寿经》,我们现在所要一块研究的实际是《无量寿经》。所以这个名词要说得确凿一点呢,就应该是 “无量寿经讲座” 。

但是由于《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第一经,而其范围最广,尤其是它是中本的《华严经》。华严是经中之海,经中之王啊。现在我们这个课程里还没有包括华严,有了楞严啦。

这个《无量寿经》就是大家也可以当作华严,这就是净土宗几百部经的纲要,所以我们研究《无量寿经》,我们就不局限于 "无量寿经讲座",称之为净宗,这个是教务处下的名字,这个解释一下就可以了。

无量寿经在净土宗里头是最重要的一部经,那么我们看看《无量寿经》当前的情况。

在这个国内,现在我们这个教,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现在在复兴,仍然还是刚刚开始的状态。那么可是净土宗呢,在全国的情况之下还是第一位的。

那么举一个例子,还是头一班,他们放了寒假回来跟我见面,我们这次回家各个回到自己本来的庙里去,回到自己本来的地方,很多人听说佛学院的学员大家都来请教啊,说多少人来问问题啊,没有人问法相,没有人问三论,所问的问题都是净土宗的问题。

就是咱们这个《阿弥陀经》《金刚经》家喻户晓,作为一个出家人,对于净土宗没有研究,不以净土为自己的法门,为自己的专业,但是要应付眼前的问答,你对于这个方面的欠缺,日子不好过啊,大家这个是经验啊。

所以说有这样一个意义啊,当然意义远远不止如此,我们的老法师说得很深刻很详细,我们不重复,将来在课程中不断发挥。

那么在无量寿经来说呢,一直所谓尘封大藏一千多年啊,没有谁研究,没有多少人念呐。

我们去看看,从古到今这个注解只有两部,一部是隋朝的慧远大师,一个是唐朝的吉藏大师,做了点注解。

那么近代的丁福保作的注解是根据一些日本人的注疏,他注的实际是一个删节本,说来说去国内就这几个注解吧,在国内很不受到重视。

由于国内一些有学问的人看不起净土宗,无量寿经更是很少有人提到,但现在呢国外的情况很有变化,由于先师夏老居士,他因为没有好的本子,他就汇集成了一本,就是发给大家每人一个薄本。

所以《无量寿经》,这个是在日本投降以后才定稿的。那么这个出现以后,在这个国外,受到这个极大的重视,印了很多部。

我这里头就有两种,说明在国外远远超过我们大陆的情况,净空法师还要送我们一部大藏经,他是发心写了一篇序。为我这个大经解写了一篇序,就刊登在最近一期的法音里头,所以这篇序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请教务处油印一下,发给每个人一份,补充在我们这个无量寿经的前头,大经解的前头。

我们印的时候还没有,是今年写的序,我这个大经解在国外印了一万部。

这个经印的情形,一万部已经印出来了,所以将来大家没有得全的,得到的哪一种还不敢预期,这个本子是国外印的,国外对于这个事情就是很重视,所以说这个形势就是一个超过过去的,过去《无量寿经》没有好的本子,大家也不很重视,而现在由于先师汇集出现了一个好的本子,而大家纷纷地重视了,这个是有关法运的一件大事。

因为在释迦牟尼,说了《法灭尽经》,这个法将来是要灭的,要灭到灭完了的。在这个经里头就提到,楞严是第一部先灭的经啊,所以说法必定是要灭的。

现在已是到了末法了,所以我们从来不说这个佛法是长存的,因缘嘛,但是我们不要着急,还有几千年呐,四千年或者九千年的说法,必然还要昌盛,不然不会传那么久。

可是在《无量寿经》里面特别说到,跟这个灭尽经的讲法一样,将来这个经都有灭尽,只是这个《无量寿经》,它以佛的大慈大悲,要把这个经留下来,留下一百年,所以这个经的重要性就出来了。就什么经都没有的时候,还有这个经给众生在黑暗中作灯塔作救度啊!

这个里头有一个问题呢,这个经大家读一读,这个经还是很深呐,它是中本的华严嘛,那怎么到了这个法灭的时候,众生还有这个因缘福报,能够接受这个经呢?

这个《法灭尽头经》讲的非常好,也非常深刻和生动,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

说是油灯将要灭的时候,大家这个经验很少,我就很深刻,老年人就很深刻,点一盏油灯,蜡烛也会有这个现象,停电还点着蜡烛,这个蜡烛要灭的时候反而特别亮一点,比以前还要亮,亮过了之后就灭了。油灯将灭的时候放光明胜于以前,然后就灭了。所以我们这个佛说将来我法灭的时候也是这样。

人有临死的时候,有回光返照啊,忽然间清醒了,能说很多话但是马上就不行了,这就是到这个时候,《无量寿经》是存在,比以前更光明了,但是回光返照了,灭尽的现象,所以在这个光明更盛的时候,所以这个经还能救度众生啊,所以这个就前前后后,这个道理都相合了。

那么因此在最后的时候要靠这个经,我们现在从现在到法灭的时候,这一段几千年的时间,这部经最为当机了,这个就是我们在开始讲大经解之前呢,作为一个开场白吧。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2/124196.html



补充内容 (2018-8-9 15:23):
"净度讲座" 更正“净土讲座”
 楼主| 发表于 2018-8-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翻到这个经的第一卷的最前面第一页,“前言”,看“前言”这一段。

  “前言”就是在正式注解经之前稍微再说几句因缘、目的性、应注意的问题做一个介绍,对于这个经和注解做一个介绍。

  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我们所有八万四千法门,净土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之一。

这一个法门是个什么样的法门?它是“一乘了义”。

“一乘”,大家现在在读《法华》,《法华》首先就有一个“火宅喻”。

“火宅喻”,小孩子都在大房子里头贪玩,不肯出来,这个房子就要塌了,着了火,还有很多毒蛇、毒虫,小孩子们不知道。

大悲慈父叫他们出来都不肯出来,佛就说:你们快出来,你们出来的人,我外头有羊的车、鹿的车、牛的车要给你们玩。

小孩听见外头有车,就都跑出来了,都跑出来就不会被火烧死。出来之后父亲很欢喜,每人给了一个大白牛车,这是一个譬喻,《法华》都是譬喻。

这个故事很好懂,但是说的是什么?这三个车就是说“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大白牛车就是“一佛乘”。

就是在最初说了《华严》大家都不懂,所以不得已针对适合于众生的水平,从“权”说一些方便的法来救度,就是说“阿含”、说”四谛法“,让大家证阿罗汉,这就是声闻、缘觉的法,后来回小向大说法相,说什么什么,大家成菩萨,这就是“三乘法”。

“三乘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叫这些孩子从着火的房子跑出去的“权说”,权巧方便的说法。

而实际,世尊的目的是要所有的一切统统成佛,所以给大白牛车,远远超过那“三乘”。

所以《法华》称为“一乘法”,不是“三乘法”。“三乘法”是“权说”,“一乘法”是开权显实,把实际说出来了。

  《无量寿经》是“一乘法”,有很多把这个看成是愚夫愚妇之所行,老太婆也会念佛,看不起净土宗,实际是他自己很浅陋,他不知道这是“一乘法”。

怎么见得?《往生论》就说了,极乐世界是“二乘种不生”,“二乘”的种性不能生到。所以能生的都是发大菩提心的,都是要成佛的。

你修阿罗汉就是得了六神通、得了漏尽,你最后不回小向大、不念佛求生净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二乘种性”固定不变的不能生。

能生者纯是大乘菩萨,虽然是凡夫,他也发了无上菩提之心。你看《无量寿经》上面就有讲“三辈往生”,就是下辈的,同是都是发了无上菩提之心,就是大菩萨之心,都是“一乘”的根器,所以在极乐世界是纯一无杂。

所以这个法门是“一乘”,皆已成佛,普度一切众生成佛为信愿的。

而且它不但是一个想、一个空想,而且实际是保证,妙就妙在这儿,它保证。凡是往生的人,到了极乐世界寿命无量,这是一个保证;再一个保证,没有退缘,皆是阿鞞跋致,不退了,这就是保证。

们现在苦就苦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这个世界退缘多,进一退九,因缘里头使你进步的是一个,使你退步的是九个。

最新的一个例子,一个在美国的老和尚,他到美国去了之后因缘很好,但是他很不方便,找两个年轻的人来接班,也是来照顾他。找了两个人去了。

可是去了之后,到了外国你只要会说英文、你要会开汽车。你要在外国不会开汽车就跟没有腿的人一样,苦极了,会开车。

这两个年轻的出家人学会了外语、学会了开汽车。这两个学会了之后,他已经不是和尚了,这些退缘就使他退下来了。

这个花花世界,那个引诱。所以退缘多,出家之后他也不能保证。这些诱惑。所以“进一退九”,这是一个解释。

还有就是十个人中一个在进步,九个人在退步,这是进一退九的第二个解释。难得有人在进步,是退步者多。

我常常说,大家都是在亏本。因为今生要做一个人,你得受了五戒的功德才能变个人。

你变个人,而且是个上等之人,一点都不残缺,还很有智慧,接近佛法,甚至像诸位肯出家,那是什么善根?很不可思议的善根。

但是今生所成就不见得是在原有善根之上又发展,往往是亏了本,退下来了。

所以它这个退缘多。所以“进一退九”,是一个人进步,九个人退步。

第三个解释,你前进了一步,你下面就有后退九步的危险,每进一步都有歧路、都有岔路,你走上哪条路。

所以八万四千魔军,都在行者的六根门头等待你开悟、等到你得定,等到这个机会来搞垮你。

所以你刚进一步,马上下面要退九步。这个就是说很难,这个世界修行很难,再假以寿命短浊。

我常常这么想,如果我能再活一个七十五岁,我还能遇见我那些老师,那将有多好。但是不可能,能再活五岁就很不错。再活十五岁,就是打一百分;再活个二十五岁,一百二十分,那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就两个问题,一个就是退缘,一个是寿命,极乐世界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进不退,阿鞞跋致。

因为它“国无女人”,它衣食都自然而至,没有使你烦心,没有使你退步的因缘;到处都是在说法,你想听就听,你不想听就不听,而且一听你就懂,种种都是增长你的善根,只进不退,寿命无量,不成佛成什么?!所以这个是有保证的,是“一乘之法”。

所以才求生极乐,不是自私自利。有人说,我要是自私自利,我也不求生净土。这个就是说,真正要度众生,这个是最妥善的方法,是“一乘之法”。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288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是了义之教。佛有“四依”,依了义教不依不了义教。

佛在不同的时间说法,说了不同的教,天台宗判为“藏、通、别、圆”,华严宗判为“小、始、终、顿、圆”。不同的时间说的教就是常常有不同的。

对小乘他就说你要证阿罗汉,没有教导他成佛;到了大乘“始教”就说有善根的人能成佛,“阐提”不能成佛;到了“终教”,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阐提也可以成佛,但是需要三大阿僧祗劫。这是“终教”,《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再上圆“顿教”,都可以成佛,可以剎那成佛。

你看看这不就有矛盾了吗?不是矛盾,因为大家的根器,你只能接受这个,他就告诉你这个。但是你如果根器好,你应该听哪一部经、听哪一种说法?应该“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

什么是“了义”?就是明了、明白,清清楚楚把究竟本体的道理告诉你。谈诸法实相,这是“了义教”。

比方说谈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了义教”。

有的经里,《宝积经》就谈了,谈到你要“厌背生死”,讨厌生死,你要“欣乐涅槃”,这个叫做“不了义教”;“若有宣说”,如果有经典宣说,“生死涅槃,二无差别”是“了义教”。

所以“了义”和“不了义”,“不了义”就是没有把真实的本体明白清楚的把它告诉大家的,这就是“不了义教”。“了义”就正好和这个是相反的。

净土法门是“了义教”,它很巧妙。一般普通人这个怎么说它是“了义”?它这不是还要往生、还要什么。

他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事情,以“有念悟无念”、“以往生证无生”。从有念,念来念去,念而之后忘掉了能所,你就离开了念。

往生是什么?“花开见佛悟无生”,都是“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生无灭”这是了义教,生死涅槃就都平等。

所以净土法门是一乘之法,了义之教,而且是“万善同归”。一切善,我们这个善很好解释,拿咱们佛学的宗旨,“利乐有情”就是善。

对于有情、对于众生,能让他得到利乐,这不是善吗?大善。你要是残害有情,那就是恶。所以利乐有情就是善。

怎么利乐?庄严国土。你有这么一个清净庄严、只进不退、永远不死,这样的一个国土,才是善的果。你要使众生得到利乐,也只有到了这一步,才是得到真实的利乐。

所以万善都应以净土法门为归、万善。“止于至善”,这中国的话。“止于至善”,“止”就是归。这个净土法门是“至善”,这是一个意思。

再有一个意思,一切修行最后都是要统统归入到弥陀的一乘愿海,回弥陀的大愿之海。就好像江河,一切小的河流、大的河流都要流归大海。

所以一切修行都是流入弥陀的愿海,弥陀的愿海也就是华藏世界大觉悟、大智慧的海,所以就“万善同归”。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288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有的法门上根很合适,像《华严》、《法华》,上根很合适。

但是《法华》,刚一说法,五千人一直跟着佛听法的人退席,因为他根器不够,佛也不挽留,说退也好。

所以你就看到,这是根器的问题。一直跟着佛这么久,听法这么多年,到最后佛说《法华》,五千人退席,根器不够,跟不上。

说《华严》更是,刚说的时候神通如大目犍连、智慧如舍利弗,都跟瞎子一样、跟聋子一样,不见不闻。所以佛才来说小乘法。

所以上根所适宜的法,下根他就接受不了,下根之法上根他就不感兴趣。

所以许多其他的法,有的是适合于上根的,有的适合于中根的,有的适合于下根的,唯独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上至文殊、普贤都求生极乐。

所以上根,不会再超过了,咱们的永明大师、智者大师都求往生;下根呢?下到“五逆十恶”。所以这两头是很悬殊。

“五逆十恶”是杀父、杀母、出佛身血,这样的罪。这样的人在《观经》里头就说,他临终如果遇见善知识,他能够有十念,念了十句,诚诚恳恳念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观经》就是这么说的,往生,下根也可以。

不但是人可以,动物往生的也都有,《往生传》都有。有的人教鹦鹉念佛,死了之后把它埋了,埋了之后从它葬的地方长出一枝莲花来开开,这个不是往生最好的证明吗?!

现代的事,夏老师他闭关念佛的时候。他这个佛堂,就是这样一个佛堂,我这里有照片,就这样一个佛堂,在这闭的关、念佛。

他是绕着念一段时间,然后坐下来念。坐的时候他穿的僧服,两只大的鞋脱下来就盘腿坐。他穿着搭衣,这就是夏老居士,这是慧明法师。现在他们五台山都承认,这是一位开悟的法师,安徽的方丈,慧明老法师。

他就是这样。但是很奇怪,一只老鼠,在夏老师绕佛的时候它就跟着绕,夏老师绕完之后脱了两只鞋上座,这只老鼠就坐在这两只鞋的,这边一只鞋、这边一只鞋,这只老鼠就在两只鞋的当中也端坐。

起来又再绕佛,穿上两只鞋,老鼠跟在后头走,天天如此。偶尔一次就不足为奇,天天如此。

一天夏老师起来之后看见老鼠没有跟,他想它怎么不跟着我了,他说可能忘了,他拿脚碰碰它。碰碰它也不动,再一看,端坐,它已经往生了。

所以下至动物。还有一些例子,有人庙里看见鸡,也是跟大家绕佛,在庙里大家看起来还很特殊,跟着后头绕着走。

有一天绕绕之后它忽然一飞,飞到大殿的窗户那个地方。鸡会金鸡独立,鸡是一条脚站一条腿起来,咱们打拳不都说金鸡独立,鸡就一个爪子提起来,伸着脖子,冲着西方,大叫了一声。就这样,提起一只脚冲着西,死了。

这些事情都是很奇特的。所以下一直可以下到三恶道的生物。

地狱中的生物,这经上说的,如果在他受罪的时候他念佛不绝,等他罪恶满的时候,离开地狱的时候,他就成为菩萨,称为“清凉华菩萨”。

所以三根普被可以下被到畜生,三恶道,以至在地狱中,这下而又下,都因这个法门而得到益处。

这个三根普被,正是有些人就因为这个而不满意净土,我是上根,你们下根也用的法,他就好像觉得有点瞧不起,而不知道下根也能够用,正是这个法的殊胜。

照相机有一种叫做傻子照相机,你只要一按就行了,什么速度、光圈、距离都自动调节好了,傻子也会用,故称为傻子照相机。

这个傻子照相机很高级,多少电脑在里头,自动化。你不能说是傻子也能用的照相机,这个照相机是下等照相机,它正是一个极好的照相机。

净土法门亦复如是,下根依之也可以得度,正是这个法门之殊胜处、微妙处。事实是如此,这个道理通过我们以后的研究我们会明白的,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



补充内容 (2018-8-10 17:12):
“凡圣齐收”,凡者、圣者,文殊、普贤是圣者,都收到弥陀大愿之海去。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横超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我们在欲界,欲界有六天。玉皇大帝还是在欲界里头,上头有色界,色界上有无色界。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上天当然是快乐,但是他的福报尽了之后还是轮转。

玉皇大帝,俗称“玉皇大帝”,佛经称为“帝释”。帝释他五衰相现就知道不行了,他头上的花萎缩,腋下出汗等等这五种现象,这种现象出来知道寿命不行了。

他有天眼通,他不但是看得远,而且知道人将来要到哪去,这个他知道。

他一看,他知道他要到某个地方变成一只驴的耳朵里头长了一个疮,那个疮里头要生蛆,他就到那只驴的耳朵的疮里头变一只蛆,非常恐怖,确实是恐怖。

他就求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教他持什么咒,他免了。所以“三界无安”。

如何才能出三界?要断“见思惑”。

“见惑”是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贪瞋痴慢疑,断了这十样证初果。

二果、三果、四果继续断贪瞋痴慢,没有疑了,就贪瞋痴慢这四样,这是“思惑”。

“思惑”他要断不仅仅是咱们欲界的贪瞋痴慢,要断色界的贪瞋痴慢,要断无色界的贪瞋痴慢。

把“见思惑”都断尽了,漏尽,漏尽证阿罗汉,这就出三界,不再在三界中轮转,就免了生死。阿罗汉是小乘的极果,是小乘的圣人。

但是咱们试想一下,断“见思惑”谈何容易!

贪瞋痴慢,一句话不合我的心,就不高兴,这个是什么?人家一表扬,一给你顶礼,心里就高兴,这个就是贪瞋痴具足。

人家给你顶礼、给你献供养,你就高兴,这是贪心。你为什么这么贪?你愚痴。说你一个不好,你就不高兴,这是瞋恨。

我说就这么个小事,贪瞋痴。贪瞋痴是最严重的毒。

这个“慢”字也不可忽略,总是有一点点长处,总觉得我是人非,我是对的,别人不对,这就是“我慢”。

“我慢”的“慢”字和“贪瞋痴”并列。有的人很忽略这个问题,老是觉得自己不错,俗话说老子天下第一,这是最大的“慢”。

这种心,就是出家的人也常常为这个事情。不但今人,古人也都有时候难免。

所以要把这个都断了,我们这说的还是欲界的,还有上界的,细的,谈何容易!

所以这样才能出三界,这样出三界叫做“竖出三界”,确实不容易。

所以今天咱们地球上,找一个真正小乘道的果位的圣人就很难了,二果、三果,初果还可能有,找个阿罗汉很稀有了。

但是净土法门是横出三界。就像一个竹子里头,竹子里头长了一个虫子,这个虫子要从竹子里头出来见见天日,它要是沿着竹子的方向一节一节的咬破出来,这很困难,一节还有一节、一节还有一节,这就是“竖出三界”。

“横出三界”不这么咬,横着找一个地方盯住了,咬一个窟窿。当然你咬这一个窟窿的时候,可能比咬一个竹子节费一点事,因为竹子皮比较坚固一点,但是它毕竟只是一个障碍,这个障碍一突出来你就出来了,就见天日了。

所以这个就“是横出三界”。我们修净土法门是“横出”,不是“竖出”,是“带惑往生”。

所以你生了之后,到极乐世界你还是凡夫,没有说你是圣人,是生到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最殊胜、最微妙的就在于它凡圣同居土的特别,你来的虽然是凡夫,凡夫就应该是退,可是他不退,他就是阿鞞跋致。说他是阿鞞跋致,他又是凡夫;说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所以蕅益大师说是十方世界之所无,所以它独胜。

所以我常劝一切,不管是四众的人,不管是哪一位,我常常这么说,我说你修什么都可以,法都微妙,我说片片皆香、是法平等。可是你要在这一生之中你要了脱生死,你要不求生净土就是不可能。

你参禅开悟还要受后有,不可能;密宗也是如此,说它快。“活佛”是怎么回事?活佛就是前生修的,第二生接着修,第三生接着修,连修十几生,他也不是一下子解决问题,还要连续有多少生。

所以真正一生,在这一生之中,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办得到的,只有这个净土法门。所以它是横超三界。

今天我也以此奉劝,你修什么都好,研究什么都好,但真的要知道生死可怕。你要愿意真正要去度众生、要自觉觉他的话,愿意尽早实现这个愿望的话,你不求生净土是为失大利。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288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迳登四土”。极乐世界,一切世界都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常寂光这是法身境界,“寂而常照,照而恒寂”。

这个四土,你就“迳登四土”,直接登了四土。

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也是凡圣同居土,我们是凡圣同居的秽土,脏的土、秽恶土;极乐世界是,我们一般的往生、低的往生是往生到凡圣同居的净土。这是不同之处。

但是为什么容易生?证了阿罗汉之后就可以生到更高的一种土是方便有余土。但是它还是方便在同居土,所以咱们容易生。

但是它是方便净土,有弥陀的大愿让你不退、让你寿命无量,你决定是只有前进,只有从一土一土,也可以顿然的话你就证到常寂也可以。

因此这个法门是“极圆极顿”,不但是圆顿教,不是大家所瞧不起的,愚夫愚妇的,所谓受人轻视的一个教。

“小、始、终、顿、圆”这五教大概讲了,佛教史大家都知道,对“四教”、“五教”都知道。“小、始、终、顿、圆”,《华严》的判教。

到了“圆”的时候,圆人修一天等于普通人修一劫,你要得了圆解,能理解圆教的教义,你是个圆人,还是人,但你修行一天,比其他的人等于他修行一劫,所以殊胜!

现在净土法门是圆教中的极圆、顿教中的极顿。这个道理我们要慢慢不断的来讨论、来补充,使大家能够真正的接受,不然现在还是将信将疑,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多花时间。

是不可思议,《华严》就是一个不可思议,《无量寿经》也是称赞“不可思议的法门”。

不知道诸位读过《阿弥陀经》没有,十方佛都称赞,它是个“不可思议的法门”。所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华严经》这是贯通的,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极微妙。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288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先把净土法门做一个介绍。

净土法门之中,“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在净土许多经里头,一百多部经,广说一百多部经,少说就“净土三经”,最少是“净土三经”,是群经最首要的地位的一部经。净宗大德常常称为这是“净土第一经”,第一部经。

净土法门如此殊胜,而《无量寿经》又是净土法门的第一部经,这个经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

“至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者”。送给大家每人一本了,油印的,那个很全,那个比这个还要全,里头有两个“跋”、两个“序”,很全的,就是印得不精。

这个经是什么?“乃先师夏莲居老居士”,夏莲居是佛教的一个稀有的大德。过去国内称为“南梅北夏”,南方的一个泰斗是梅光羲,是我舅父,我亲舅父;北方夏莲居,是我老师。

这两个虽然是白衣,在佛法上的成就很突出,也是多少年难得有这么一个人的。

他会集《无量寿经》。他是把《无量寿经》汉朝翻译的,最早是汉朝翻译的,这个还有,叫《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魏”,曹操的时候,康僧铠翻译了一部,大家比较常念的是这一部。“吴”,孙权,你看看这个时候,都翻译得很早。

其实在曹操那个时候还翻译了一部没传下来,在曹操那时候翻译了两部,只有一部传下来,一部没有流通下来。打仗,战祸毁多少东西。

咱们这十年动乱,烧了多少经书,很多的宝贝都毁了,毁了很多东西,所以很多没有传下来。

“唐”,唐是《大宝积经》里头。“宋”,宋朝,最后又翻译了一次。所以一共是十二次,有记载的十二种译本,流传到现在还有的有五种。

这净空法师发了一个愿,他要把这九种《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是五种;王龙舒后来会一本;彭二林删节了一本;魏默深又会集了一本;夏老师又一本。这是九种,他把这九种要合订成一本,这就看出来了。

最后夏老师他所会集的,把这五种是“广撷精要,圆摄众妙”。广泛的采撷了原来译本中的精华和精要,都把它吸收进来了。

“圆摄众妙”,不是很机械的,而且是很圆融无碍的,把一切各种原译的妙处都摄受到他这一本里头来了。

“汇成今经”,会成了这一本。

“现推为《无量寿经》之善本者也”,现在公认为是《无量寿经》的善本。过去说没有善本、没有好的本子。

为什么?你看翻了又翻、翻了又翻,就是对于以前翻的不满意,所以翻了还想再翻一次,翻了还想再翻一次,从汉朝翻到宋朝。

先师就把已经有的这些译本把它采撷汇纳,融成一本,这一本,大家认为《无量寿经》有了善本,现在也入了藏,国外广泛流通。

这就把咱们所要讲的、研究这部经它的地位给说出来了。净土法门是这么殊胜的一个法门,而净土法门的第一部经是《无量寿经》。

下面一段头一句话是,“《无量寿经》乃净宗之总纲”。一个网子要一个纲绳,一拉着纲,纲举就目张,就全收,纲领。净土宗就以《无量寿经》为总纲。这句话当然是有所根据的。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288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二集

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就是清代的彭绍升他曾经这么称赞,“《无量寿经》是如来称性之圆教,众生本具之化仪”。

彭绍升是什么人?彭绍升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父亲是尚书。

尚书的地位等于现在的副总理,这是高干子弟,可是他自己也科举,可能是中进士,但是他不做官,他研究佛教,着作很多,净土宗的一位大居士。

他也把《无量寿经》删了一本,他把魏译本,曹操时代翻的那一本,他做了许多删节,就成为第七本。

他同时给《无量寿经》作了一部论,叫做《无量寿经起信论》,还有《观无量寿佛经约论》、《阿弥陀经约论》、《华严念佛三昧论》。

这是不久在居士林刚刚把这个讲过,这很深很深。讲《华严》的,完全用的《华严经》,讲《华严》里的念佛三昧。

《一乘决疑论》、《居士传》、《二林居士集》。著作很多,见解很透、很超,是位很难得的,不但居士中少有,出家人也不多见。

他这个称赞,他说《无量寿经》是什么?“如来称性之圆教”。

“如来”就是佛的十号之一,佛。

“称性”两个字我们要解释一下,“性”就是本性,自己的佛性,自性,这个“性”字。

“称性”,怎么叫“称性”?我们常常用两个方面的意思,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这个事你称心不称心,我很称心如意,这是“称”的一个意思。

你说这个东西跟这个东西相称不相称,比方一个出家人他手上拿一本杂志,封面一个黄色的照片,我们就说你是出家人,你拿这个杂志不相称。

“称”字就这两方面的意思,称心、合适,一个就是相称不相称,所以“称性”就有这两方面的意思。

和佛他讲的这个东西,和佛的本意相称。佛说这些法他是称心的、是痛快的,不是委曲的。

佛说其他的法是委曲的,众生难度,大家很愚痴,于是乎只好说一些“权说”,权巧方便。

佛说这些就是大畅本怀,自己的本怀非常畅快,把自己所有的修持都把它传授、把它宣说出来,大畅本怀,这“称性”。

说“称性之谈”,不但是“称性之谈”,还是“称性的极谈”、“登峰造极之谈”,不能更超过于此。

“众生本具之化仪”。所以从佛这边说,这是“如来称性之极谈”;从众生这边来看,是众生你本来具有的化仪。

“化仪”,我们说“化法四教”、“化仪四教”。

“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

“化仪四教”是“顿、渐、秘密、不定”。

“化法”,藏、通、别、圆这些不同的法。

“化仪”的“仪”字就是仪式、仪轨,这些轨则、这些程式、这些方法。

还有很好的比方,“化法如药”,化仪如药方,配什么药给你吃。

“化仪”是四种,“顿、渐、秘密、不定”,有的是顿法,有的是渐法,有的是秘密法。

秘密法是在佛某一个会上对某一些听众而宣说的,没参加这个会的人不知道,这称为“秘密”。

“不定”,我过去有解释,现在我还有一个新的解释很好。“不定”就是佛说这个法,听的人各个领会的不一样,浅者,领会的浅;深者,领会的深,因此称为“不定”。

有的老的解释就说这里头各种情势都有,称为“不定”,这个说的我觉得没有后一种好。这是很自然,各个的领会不一样。

所以说《华严》的时候,大目犍连他们都不知道,后来到说《法华》的时候,这些大阿罗汉痛哭流涕,“云何一法中而不知此事”,为什么在一个法之中,始终是围着佛听,我不知道这个事,他“不定”,这是“化仪”。

这个药方是众生本有的,不是我们心外之物。所以彭居士这个话说得很好,“佛称性之极谈”,也就是众生本有的药方,不是心外,一切都不出自心。

正因为是你本有的,所以你来使用不就更合适吗?!并不生疏,并不是外来横加于你的,就启发你一下。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和尚道隐称赞这个经《无量寿经》的称赞,“是如来兴世之正说”。如来出兴于世,这个是正说,不是权说,不是委曲之说,是正说。

是“奇特最胜之妙典”,这个是最奇特了。

刚才我们说过,生到极乐世界你是凡夫,又是阿鞞跋致;说你是阿鞞跋致,你又是凡夫,这是十分奇特。

这个奇特,光“奇”是没有可贵,它最殊胜,这样你凡夫才可以得度。

有的人喜欢出奇、喜欢出新,以为创新出奇就是好。创新出奇有什么可贵?你故意做点怪,从前没有的,是新奇了,毫无可取之处,毫无价值。

它又最殊胜,最殊胜就在于你凡夫可以成阿鞞跋致,本来凡夫绝无此望。

佛的大愿是什么?大愿是度众生。我们的愿也是如此,我们说度众生,你怎么度?这不就有这个奇特最胜之法吗?!

所以密法说就是三句话,“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离开悲心就什么都不能谈了,“大悲是根”。

“菩提为因”,菩提是觉悟,菩提就是觉,这是因,因是什么果就是什么。

彻底成就是什么?你方便,你有度生的方便。

你有一个方法,你告诉他一个方法,众生都是做不到的,有跟没有一样。

而这个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所以这个就是殊胜的方便,以这个方便才是究竟的成就、究竟的果实。有度生的方便,不是一个空谈。

所以出家是大丈夫、非将相之所能为,就是说你是担负这样一个使命,你要救度众生,大丈夫的事业。

“相”就是总理,“将”就是总司令。不是总理、总司令这些人他们所能做的事,因为他们所救度的是有限量的,不彻底的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乘究竟之极说”,一乘两个字刚才解释说过了,这是一乘到究竟彻底。

“极说”就是登峰造极佛的言说,“速疾圆融之金言”,最快了。

所以我们就在这一生中,如果你净业成就,佛就来接引,加持你使你临终的时候不乱,而得往生,很快、速疾。

“极圆”是圆融,它是非常圆融,极殊胜的圆教能普被三根,都能接受,所以十方佛都称赞,释迦牟尼佛能在这个世界上宣说这个法门,这个教是圆融的。

这是最快、最圆融的金口所宣之言,所以称为“金言”。

“十方称赞之诚言”,这个就是《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翻译的是“六方佛”,因为鸠摩罗什大师知道“秦人尚简”,他那时候称中国人为秦人,和现在称中国人为“汉人”是一样的事情,汉化、汉帝,因为秦、汉都是极强。

现在在美国有“唐人街”,中国人叫唐人街,都是极盛,秦、汉、唐,极盛。

他说“秦人尚简”,秦人说的就是中国人,不是说的秦始皇。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他翻译得很简单,“六方佛”,他把那个四方佛删了,因为是重复。真正等到玄奘大师翻译,“十方佛”都有了。

这本书,这是我在居士林,那个时候还没有摆脱,那时候印的,三种《阿弥陀经》,有很多人不知道。

《阿弥陀经》有三种:大家常念的是秦译;还有一种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唐译的,称为《称赞净土摄受经》;再有夏老师会集了一本。所以《阿弥陀经》有三种,《无量寿经》有九种。

玄奘大师所翻译的不是东西南北,加上这四个角,这就是“十方”,四个角有什么什么佛,怎么怎么称赞,所以根据唐译来说就是“十方佛的称赞”。诚言,这是诚实之言、诚恳之言。

“时机纯熟之真教也”,这个是时机纯熟。所以最初说法,众生都不懂;最后说《法华》,时机成熟了。

现在给大家称赞这种难信之法,这种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只有《阿弥陀经》懂而已,大家上课、上殿在念《阿弥陀经》,它有这一句,“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这是一个不但是咱们一般的人难信,一切世间,包括天、包括什么,都是世间,都是不容易信之法,净土法门是这样难信的法。

所以我们也不敢期望,说咱们班三十五个人都能够将来,像净空法师,他找了五个人,把我们这个书把它变成繁体字,找了五个大学毕业生,佛教徒,做校对。

这五个人后来校对到第三本,我们不是四本,校到第三本,这五个人一起到净空法师前头发愿,说我们这五个人,每个人都是尽这一生专修专弘净土,要弘扬咱们夏老师这个会集本。这是很殊胜的事,所以净空法师写在序里头。

我们人多,我们也不敢这么期望,我们说只要有人发起这个大愿都是极殊胜的事。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不是一个好容易信的法。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你看一个老太婆她肯念,你要知道她的善根不可思议,不可因为她是个老太婆就轻视。

住在美国一个老太婆,她也信得很杂,我说你这东念西念,有什么好处?你专心净土!接受了。

接受三年之后,一天在吃饭的时候,她没有出来吃饭,别人就来看看怎么回事。

外国的老人房门是不锁的,就是怕有什么事情,所以老人房门不锁门的。就没给她安锁,她要锁也不行,里头也不能锁,一推就进去了,一看这位老太婆坐在那儿,端坐。

怎么坐在这儿干什么?一看,腿上摆着一份遗嘱,写好了,人也死了;再一看,前面摆了好多件孝服。

在国外很多人还得讲究穿孝服,不是戴个黑纱就完了,要穿白袍子。

不同的衣服,儿孙他穿的不一样,大儿子、二儿子、儿媳妇、哪个孙子所有应该穿的孝服,老早她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都做好了,大家都有得穿。

你看她多镇定、多从容,端坐。三年,所以她这就是很殊胜的善根。所以这个时机纯熟。

日本一亿多人口,五千万是净土宗,占一半,差不多一半;你看中国,还都是。

中国现在的佛教还是以净土宗为主,谁都知道,小孩都知道阿弥陀佛。

这不是个简单的事,这是阿弥陀佛发的愿,阿弥陀佛就发这个愿,我的名称普闻,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之后大家才能够念佛,才能够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佛的愿兑现了。

别的佛不知道,你说是念毘卢遮那佛,你听见过谁念?药师佛还消灾延寿,多好,但是也没多少人念。

但是就是阿弥陀佛,一张嘴就来了,遇见危险,“阿弥陀佛”,不信佛他也念一句。

这都是时机纯熟。正是因为这种因缘,所以我们来弘扬、来接引,这都是条件。

你这个时节因缘不合适,也没有办法,佛也不度无缘。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王舍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知道佛名、见过佛;有三分之一的人只知道名,没见过佛;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连释迦牟尼佛的名字都没听过,说这因缘很难。

所以现在我们就知道,现在能够十方佛都称赞释迦牟尼能够于这个世界说这样的殊胜之法,这是由于释迦牟尼的大愿、阿弥陀的大愿,也是咱们众生时机还是纯熟。所以我们也不要自暴自弃,能遇到这个法门还是很殊胜。

“先舅氏梅光羲老居士亦赞云”。也是这么称赞,说《无量寿经》是什么?是“如来称性之极谈”,这句刚才说过了,“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这也解释过了,前头有。“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这前头解释过了。

乃“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净土群经有一百数十部,这一百数十部以《无量寿经》做为总纲、做为心要,最重要的典籍。

是“一大藏教之指归”,整个佛一个时代一大藏教指归的归宿。这个称赞也是可以说恰如其分。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我说,修什么都可以,你不求生净土你今生就是不容易,可以说是无望。

但是你只要在净土法门的人,你纵然今生没有能够得度,但是种了这个善根,或者修了其他的佛法种了善根,虽然没有得度,但是辗转辗转,最后还是依止这个法门而得度脱。

所以《无量寿经》,“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问而得度脱”。

因为在《无量寿经》底下有讲,在法会之上,阿难看佛放前所未见的光明,所以他就发问:佛,你为什么今天现这样的光?前所未有!我都知道是佛佛相念,是不是佛在念过去佛,还是念现在佛?

释迦牟尼佛就称赞阿难,当来“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

就从这一问以后的一切含灵,都是因为你这一问而能够得度,因为这一问佛就说出《无量寿经》。

所以《无量寿经》的重要,是“一大藏教的指归”,就是如此。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上诸贤所以盛赞此经者”。为什么这么称赞此经的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本经是主张“持名念佛”的。

念佛有四种方法:“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这是主张持名念佛的。

《阿弥陀经》大家都知道,念佛一日、二日、三日,七日七夜就一心不乱往生,提倡持名念佛的。

本经的持名念佛,《无量寿经》也是如此,也是主张念佛,三辈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都是主张持名的。

这个法门如何?这个法门殊胜!

本经之所以殊胜,因为本经着重在“持名念佛”。所以这个法门是“圆满直捷”,最圆满,万德都摄在这个法门里头,一切殊胜。

所以蕅益大师说,念佛就是一大藏教都在里头,多少戒律都在里头,禅宗的一千七百则公案,等等等等,都在一句之中。所以它圆满,圆满直捷,直截了当,念佛法门直截了当。

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的是什么?所以先师在《净修捷要》里头说,“无量光寿,是我本觉”。

“无量光”、“无量寿”,这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什么?是咱们每一个人你自己的本觉。本有的觉性,称为“本觉”。

“起心念佛,方名始觉”。不觉就是众生,你虽然有“本觉”,你现在不觉,就成为众生,很冤枉。轮回是很冤枉的事情。起心念佛才叫做“始觉”。

你念的是什么?念的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念的就是自己的本觉。所以“始觉”就合了“本觉”,所以是直截了当。

“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原来念佛是心在作佛,我念佛的心它本来就是佛,所以你起心来念佛,而所念的正是你能起的这个心。如珠子放光,光就照珠子,先照珠子,这多么直截。

所以念佛法门就是如此,它是直截,圆满的万德都在里面。而且是直截,“始觉”合乎“本觉”,声声唤醒自己,句句都是叫醒自己。

念阿弥陀佛你叫谁?你叫你自己,把你自己叫醒。

“方便究竟”。刚才说以方便为究竟,这个是太方便了,就这几个字,谁都会念。不用闭关,也不用什么,你随时随地,走路、做工作、上公共汽车都可以念。

“一超直入”。只要你念的“一声佛号一声心”,一超直入。而且是“最极圆顿”,就是夏老师的话,念佛时就是见佛时,见佛时就是成佛时。所以直截了当,一超直入,最极圆顿。这还不圆顿吗?!

念佛时就是见佛时,见佛时就是成佛时。因为这是弥陀的一乘愿海,弥陀发了四十八个大愿,第十八愿,你念十句就可以往生,称为“一乘大愿之海”。

所以我们唱赞子,“弥陀佛,大愿王”。这个赞子是有根据的,为什么称为大愿之王?一切佛中以“弥陀之愿”为“诸佛之王”,就是如此,道理就在这。

六字洪名,我们念佛是把弥陀的大愿之海,六字洪名万德都在里面,这样一句洪名,这是佛所证的究竟的果觉。说发了大愿,大愿成功了,是佛的果觉。

佛这个名号,"名具万德",这也是成了果觉,成佛才有这个名号。是把佛的果觉做为咱们众生因地的心,咱们念佛,咱们这不就是心作佛吗?!就成了我的心,我要发愿往生,跟弥陀大愿就相合了。

我的心中是什么?我心中就是弥陀的名号,弥陀的名号就是弥陀的果觉,弥陀的果觉就成为我现在的心。所以直截。

“以果为因”,我们是把佛的果做为我们的因,这个因和果就同时的。所以《妙法莲华经》讲“莲花”讲得很多,今天不多说了。

莲花的最殊胜之处,就在于花和果是同时出现,莲花一开,小莲蓬在里头。桃花、杏花,花谢了才看见果实,先有因,后有果。唯独莲花,因出现,花一开,因出现,果就出现。

所以《法华》之特点,《妙法莲华经》为什么用莲花做譬喻?就是要指出“因果同时”。

所以圆教之不可思议就在这儿。圆信圆解,你修一天等于其他人修一劫。这以果为因,所以因果同时。

“从果起修,即修即果”。你从果上修的,所以这是他力派。净土法门是他力派,果,果教,是从果上起修的。

从果上起修的只有净土宗和密宗,不要前头选种,还要开垦、除草,要选种、播种,等等等等的,果实出来你只要吃。

你在念,你就是享受,农民把苹果树的工作都圆满,大苹果接来,送来你来吃,这个多简单!

这是果教,不需要你再投身饲虎,很不容易!这是成就了果实,你就吃果实就行了,“即修即果”。

“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可思议”。就是因为持名法门不可思议。

这个经为什么这么殊胜,这么被称赞?就因为持名法门,持名法门它就是因果同时,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弥陀要解》这还有一小段,我讲完这一小段,这一小段很要紧。

“一声阿弥陀佛”,这是蕅益大师的著作,蕅益大师我们要对他特别尊敬。

这是印光老法师的话,不是我的话,他称赞《弥陀要解》,他说释迦牟尼佛自己来注解《阿弥陀经》,也不能超过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明代三大高僧,了不起的!

他的《要解》(字数)不多,他九天工夫写出来的这一部书,说是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来的。谁能花九天工夫写出这么一部着作?而且这么殊胜。

所以我们以前都是研究《阿弥陀经要解》,现在我们换《无量寿经》,但是这部书还建议,这是咱们的一个宝。

你看他这个话,他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咱们现在念的这句“阿弥陀佛”是什么?就是咱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五浊恶世他成了佛,他所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这句佛号。

你看看,这句话的分量是什么分量?!

所以蕅益大师称赞说,“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把这个果觉全部的(把这么大的大苹果整个给你了,让你吃)授给咱们浊恶的众生,在五浊恶世还有很多恶习的这样的众生。

这个事情是什么事情?“乃诸佛所行境界”,所以十方诸佛都称赞,这是佛所行的境界。

说谈神通,什么是佛神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佛神通。

现在把佛的果觉直接授给浊恶众生是佛的境界,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只有佛同佛才能够彻底了知此事。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九界(九界,六道是六界,再加上声闻、缘觉、菩萨,一共九界),一切的九界,包括菩萨,从菩萨以下,声闻、缘觉、阿罗汉,以至于天人,以至于一切一切底下都说了,所能够信解的、所能够相信的、所能够理解的,所以我们说是难信之法就在此。

念这句佛号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所得的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样一个果实全部给我们众生了,这是佛的境界,这个只有佛和佛才能彻底了解,不是菩萨以下所能够信、所能够解的。

菩萨也能信,但是他还不能解,不能彻底解,不能究竟;只有佛才能究竟;声闻、缘觉就更难了,其他的六道众生就更难了。

  所以是如此殊胜之法,我们就是从果起修,这一点很重要。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再过一个礼拜,得下两周这个时候再跟大家相会。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我们把《大经解》的“前言”在开始部分作了一些叙述,提到净土法门的殊胜。而净土法门的第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

而《无量寿经》有九本,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这本是九本中最殊胜的一本,就把这部《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的地位介绍了,是殊胜法门的第一部经,第一部中的九种之中最完善的一本。

底下又引用许多古德对这个经的称赞,上次谈得很详细了,今天就不重复了。

但是底下引出一问:这部经为什么如此殊胜呢?原因何在?

底下就说了,因为这部经、本经是所提倡的是“持名念佛”的法门,这个持名念佛的法门底下就加以叙述了,是圆满的、具足一切的、无所欠缺的、是直捷了当的,不是走弯路的;是方便的、是人人可行的、是究竟的、是彻底的,一超直入。从妙庄严入,一超就进去了、就登堂入室,最极圆顿。

在教里,圆顿是最高深的教,而且圆顿中是最极的圆顿。

“持名念佛”的赞叹说过了,那为什么持名念佛这么殊胜呢?道理呢?就是把佛的果觉,佛的大愿之海、佛的万德洪名,这是阿弥陀佛多劫修行所成就的果实,果觉,果实的觉悟。

把这个果实这样的觉悟,作为我们现在开始修行之因。在因地之中,有因有果,佛是果地,我们是因地,作为我们因地修行人的心。

把佛的果觉作为众生的因心,是以果为因,所以现在我们称为“果教派”,是极殊胜的。这是个“果教派”呀,是从果上起修。

别的修行,很多你要从头开始,修“止观”,要先修六妙法门,一步步地,最后修“摩诃止观”等等,都是如此,一步一步的。

小乘法,你要修种种法,断种种烦恼,断见思惑,一步一步有次递的,一点点修、一点点进步,是个过程。

而净土法门呢,是拿果作为因,弥陀的大愿及种种功德的庄严成就了。

弥陀名号万德庄严,到成了佛之后这个名号才成立,这是果,我们“果教派”从果上面起修。

别的法门是要从开荒、除草、选种、播种,你要不断地耕耘、消除病虫害、拔除杂草、灌溉,种种种种才得到,等于成熟,东西成熟了得到果。

念佛法门是把馒头蒸好了,送到你面前,就请你吃,这个就叫“从果起修”的意思。

不是叫你现在要去开荒,也不是还叫你去施肥、还要去种地、还要去蒸,这馒头好了,各种大愿已经成就了,这万德洪名已经成就了,你只要念这个,把这个果觉作为你因地的心啊,从果上起修的,因跟果就同时,在你修因的时候,果就在里头了。

从果上起修,你这个修就是果,所以不可思议啊!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弥陀要解》上说,一声阿弥陀佛是什么?

我们往往忽略了,认为小孩子也会念,老太婆也会念,无知识的人也会念,就认为这个太普通了,好像不值得我去修了,不知道这是个不正确的想法。

为什么谁都知道阿弥陀佛?有无量无数的佛,大家都不知道名字,就知道个阿弥陀佛,这是弥陀的大愿之一啊!他“名称普闻”,阿弥陀佛就有这个愿,愿我的名称大家都听到。

所以谁不信佛的人,他要是有一天,地震了房子要塌了,没把他砸死,他一出来头一句话 “阿弥陀佛”他就会念一句啊,“名称普闻”,是佛的大愿所感,都是果实,我们从果上起修,即修即果。

所以这一声阿弥陀佛,澫益大师的话就是释迦牟尼本师在五浊恶世,在我们这个世界有五种恶浊,在这种世界里头所得的佛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咱们释迦牟尼佛是成就了,他所得的法就是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就是这意思。所以很深刻。

这句话,当然是中国话谁都懂,但是这个意思要懂,确实不太容易,就是不敢相信,只有澫益大师才说的出来。

近代三大高僧之一的印光大师说:澫益大师的这个著作没有任何可以跟它比的了,就是释迦牟尼佛自己亲笔来再写一个《要解》,也不能超过呀!这是印光大师话,所以印光大师就赞叹。

我们对澫益大师这个《要解》都应当很好的读。现在这个课程中,今年我们用了这个《无量寿经》了。我们引他的话很多。

一句弥陀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话,翻译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大的觉悟,彻底的觉悟。“佛”就是觉悟者,就是觉悟。

“今以此果觉”。把这个果实,觉悟的果实,全体的不是一部分的、一半的、一点点的,或是几分之几,而是全部给了咱们浊恶的众生。

咱们在五浊恶世,咱们心中有种种的污浊、有种种的恶念,是这样的众生。把如来无上的果都给我们了,这个事情不可思议啊!

要知道!这个是什么事?这是只有佛所行的事,除了佛没有谁能办这样的事,这头一点就很明白嘛,不是佛也没有这个果觉呀、而且也没办法把这殊胜的果觉授给这样凡愚的众生啊,而佛能做,只有十方的佛才能做得到,“唯佛与佛能究竟”,唯佛与佛对这个事能够了解的彻底、相信的彻底、能够实行的彻底。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一句话,这个上次我们已经说过一遍了,因为快到结束的时候,这个很重要,今天再重复一次,这一段。

这一段它就是说明这部经的重要之所在,为什么?因为它说了这样一个法门“非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九界”、“六趣”,“六趣”是六道,天、外道,耶稣教讲升天,天在六道之一。

阿修罗,种种神仙、妖魔鬼怪都属于阿修罗一类,他有很大的神通,可以跟天打仗,阿修罗。

底下是人,都是善道;再有畜牲、鬼、地狱,恶道。这六道,再加上阿罗汉、缘觉、菩萨,九界。

不是九界所有这一切的有情,一切有生命的这些众生,用他自力所能够相信所能够理解的。就是菩萨、阿罗汉也得叫佛力加被,有外力的加被才能够信解。

要以菩萨阿罗汉用他的自力,对于这样一件事,把佛的果觉,授给这样浊恶的众生,他不能相信、不能理解。连菩萨都不能相信、都不能理解。

他只所以能相信能理解,是靠了外力,靠了他力,靠了佛力。

所以今天我们在座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事实能够稍微有一点点信受,能够相信、能够接受,简称为 “信受”都应该自己庆幸,不是小事、不是小缘。

对于这个问题能够听到,能够相信一点,不能完全理解总之是这样的大德所说不会有错,这叫 “仰信”这样来开始。

所以难信,《阿弥陀经》说:“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是佛说的。

不要看一个人信净土就轻视他,他信了一个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你还没有他这么信,你就应该知道,这点你还不如他。

不要以为我们多读了一些经论,我们就不信净土,我经论知道的很多,我比他高。那还不一定!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4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又说了,“举此体”,就是法界的本体,法界包含一切,没有边际,广大无量。

法界的全体 “本体” ,作为什么呢?作为阿弥陀佛的身,阿弥陀佛的土。

阿弥陀佛的报身,咱们常念阿弥陀佛的赞子,“白毫宛转五须弥,泔目澄清四大海”,这不是常常念的赞子嘛!

白毫光宛转像五个须弥山那么大,那眼睛如四个大海那么广,这个身之大是咱们所不能想象的,这是弥陀的身,报身。

临终接迎那个相,有时是报身,有时是化身,化身咱们可以看得着了,程度特别好的能见到报身,那上品生。

作极乐世界之土,七宝的宫殿,黄金为地,树林都是各宝庄严,种种的是他的果,这是凡圣同居士,上面还有三土,不详细说了。

都是以 “法界本体” 作为阿弥陀佛的身、作为阿弥陀佛的国土。就是用法界的体作为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

这个意思说阿弥陀佛一句名号,就是全法界的本体,也就是全部的阿弥陀佛身、全部的阿弥陀佛的国土,都在这一句的名号里头。

这个道理是不大好懂,文字是很容易,就是这么个意思,那只有读《华严》就知道了。

这个 “一” 就是一切,一句佛号就是佛有关的一切一切都包括在里头了,这就是《华严》的道理。

法界体性就是众生的本体,名号也就是我们的本体。这个指出来了,指出来了名号,说到他的殊胜、种种功德,同时也说就是我们的本觉理体,就是我们的本心。

所以佛法最平等,人人都有佛性。

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还没有觉悟的佛。虽然还没有觉悟,我们的佛性跟佛相比,我们一分也没有减少。

所以《心经》说 “不增不减” ,成佛佛性也不增;在众生,众生佛性也不减。

念名号,就是我们本心,就是阿弥陀佛的身、阿弥陀佛的土、就是整个法界、是阿弥陀佛的一切功德、就是我们的本心,直捷了当。这是澫益大师的话。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是我们今天新开始往下讲了,因为澫益大师这两段很深刻,不很好懂,我们再把它叙述一回,加深我们的印象,这是反复反复地体会,这佛经是“无尽藏”。

圆瑛法师讲《楞严》,讲了一百五十多遍,每讲一遍有一次进步,它是无止境的,所以让这些话不要一听就过了,你反复地去思维,看一遍,思维一遍,就会取得一次的进步。

可见这个《无量寿经》是什么呢?这的文字的断句应该是,可见此经“实是大悲慈父如来世尊”,“大悲慈父”和“如来世尊”应该是连起来的。

这经是我们的大悲的慈父如来世尊称性极谈,如其本性称,称其如意,称其本性的登峰造极之谈,再没有其它的开示能胜过这个了。

诸佛的密藏,一切佛的秘密难宣,什么叫”密藏“?佛没有保秘,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告诉人的,要保秘的,要秘密传授的。怎么成了密藏呢?

这个法“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这是《法华经》的话,这是佛的知见不是语言,语言文字分别所能知道的,不是咱们思想所能够理解的,所以称为“密藏”。

它自然称为密藏。因为大家不能懂。因为大家没有离开妄想,妄想没有离开之前,要理解没有妄想的境界,你是理解不到的。

这个经就是把如来的密藏“和盘托出”了,所以不可思议。本来是不可说的,但是它托出了。所以净土法门是“密教显说”,把密教公开地说出来了。

“且此念佛法门,即众生本具之化仪”。

好几位大德都说了,“众生本具之化仪”,所以彭绍升就说过了,这个法门,我们用的这个药方(“化仪”就是药方),这个药方是我们众生本来自己有的药方。

我们要知道,我们跟佛完全是平等的,佛法是大平等法门,不同于其他的宗教。

别的宗教最后耶稣要审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所以他就有最高的权和智慧,他就要审判,好的人入天堂,坏的人入地狱。

没有任何人跟神相比,跟神的儿子不能相比,跟耶稣都不能相比,他们是上帝创造万物。佛教不是这样,一切是平等的,我们和佛。

这样一个殊胜的法门,这样一个殊胜的化仪,这样殊胜的一个药方,也是众生本有的,我们和佛平等的。

但是现在咱们可是糊涂了,自己把自己搞糊涂了。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就是要不糊涂。说句老实话,就是要不糊涂,再明白过来,所以它就容易。

这一句佛号就是众生的本觉理性。所以我们现在能念的心,底下就跟禅宗结合了,待会要开禅宗的课了,大家可以结合这个书。

“故此介而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我们能念的心就是如来果觉。所以《观经》说“是心是佛”,就是我们众生的心就是佛。

如果你本来不是佛,你还能成佛吗?你根本是铜,它能够有磁性吗?你本来是铁带磁性,它才能够磁化,它才能成磁铁石。它有这个性,它有磁性。铜、石头它不能吸铁,它不能做指南针。

你“是心是佛”,就是我们的心就是佛,我们用这个心来念阿弥陀佛,就是用“是心作佛”。

所以《观经》里头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两句话是极殊胜的,这两句话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在前20年,苏州一个比丘尼死后,天灵盖烧不坏,她天灵盖现出四个字“心作心是”,这不可思议。

我没看过天灵盖,但是把它拓下来,这个拓下的人是谁呢?就是曾经在广济寺待过的,圆彻法师,现在到南方去了,他作了很长的诗记载这个事情,他把天灵盖的骨头,他给拓下来了,这都是事实。总之是不可思议的。

要知道,比丘尼,她修持得很好,在她的天灵骨上头就出现了最殊胜的这四个字。这是《观经》的话,这是最根本的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

我们本来虽然是佛,但是你现在糊涂了,你不作,你的佛性不能显现。

所以要“是心作佛”。作了佛之后,你这个作佛的心就是佛,然后显出你的本来,那就是彻底了,就是这么一件事。

本来是佛,现在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就在这,你本来是佛,现在又再作佛,那就当下不是佛了吗?!直截了当,这个事情是直截的。

你念佛的因就是佛,念的就是自己,不是在外又找一个什么,方便究竟,这个非常方便,谁都可以念啊!几个小孩子都会念。

最彻底,这是把佛的果觉做为咱们因地的心了,这还不彻底吗?奇特殊胜!大奇特之法。

  谢谢!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7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师兄:有没有普通话版的《无量寿经》讲解音频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30 09:4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