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莲池海会

[弘法探讨] 黄念祖大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大经解》讲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五集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这是个 “ 易行之道 ” ,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

这个地方也稍微说一下,有的人对于这个又有所误解

有人一听说,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它既然是容易,那就不需要费力,我就轻轻松松的,成天我看我的电视、我打我的扑克,念几句,我就 “ 易行道 ”这样就不行,这个根本就表示你没有愿力。

这个 “ 易行道 ” 是和其他的法门相比,你参禅、持咒、修密、教观、打坐种种,和这些种种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相比,没有一个比这个更容易得到成就的、得到解脱的,所以称之为 “ 易行道 ” 。不等于说你放逸、懈怠也能达到目的,那么容易,那不行。

所以我常说极乐世界这个大学要求的考分最低,你有个二、三百分就可以考取,但你交白卷总是考不取。

就是这样。好的学校要五百分,一般好学校都要五百几十分,四百分以上也才有希望;极乐世界二百分就行。

所以你也得 “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 ,也得做种种功德,修 “ 出世三福 ” ,这要比那个考五百几十分的、考六百分的就容易多了。

而且这个学校去了之后没有降级、没有开除、没有留班,出来个个都毕业、个个是博士、个个是爱因斯坦,都成佛。这个是它的特殊之处。

所以,这个 “ 易行道 ” 要这么体会,和其他的相比这个最容易,没有更容易的;这个都不行,那就说别的更不行了。

但是这个如果不是一番实发心、实修持,照样还是虚度一生。

“《大势至圆通章》”,这是在《楞严经》里头,这讲的这是在《二十五圆通》里,“ 净念相继 ”,这个地方大家改一改,这个印刷错误。

在 “ 净念相继 ” 的继字底下,加一个这个号,在字的上面加一个这一个号,中间的小逗点不要一个撇,把这个给改一改。

因为他这两句话,在他原书里头的次序,不是正衔接的。他是主张 “ 净念相继 ”,里头就可以得到 “ 自得心开 ” 。所以 “ 净念相继,自得心开 ” 。

净念相继是什么?就是我很清净的念,不是又想着这个、又想着那个,心里没有别的,别的放下了,别的放下可是我这一句佛号没有放,这叫 “ 净念相继 ” 。

没有放,就一句接着一句,就这样的不是很容易吗?就心开。

但是刚才我说这个事很容易,就是跟别的方法比较起来是很容易。

真正要去做,做了之后就知道,还是不是很容易,还要很发心、很祈祷佛力加被,才能做得到。

这往往是你一念佛之后反而妄念纷飞,不是昏沉,就是散乱,所以也不是容易事。

能做到 “ 净念相继 ” ,就必定 “ 自得心开 ” 。

但是念到 “ 净念相继 ” ,是人人能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的事。但是也需要很努力才能做得到,就是这样。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即凡夫心,开佛知见。” 就是你咱们凡夫的心很恶浊、很粗浅、很愚痴,而这样一个心就能够开出佛的知见,就跟释迦牟尼这样的大智慧,一切法,人天导师、法中之王、圣中之圣,跟他的知见就相同了。

所以禅宗“ 三关齐破 ” ,就 “ 见与佛齐 ” ,等到你三关都破的人,你的见跟佛就齐等了。

所以就是说,咱们这个父母所生之身,即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禅宗比我们就难。

“ 至于根器浅者。” 他就不能做到还希望心开,开始入佛知见,跟佛一样,可以做为人天的祖师,如何如何,这个就不行。

但如果能够 “ 至心信乐 ”,至心的相信,至心的欢喜,所以佛经后头说 “ 皆大欢喜 ” ,你闻到法之后你应该生起欢喜心。

我的老师(就是夏老师)听到净土法门之后,他就在房子里呵呵呵的笑,一个人笑,笑了一、二天,他就说这回我可真有办法了,我能出去了这个六道轮回,欢喜。

听见这个净土法门,你至心的相信,相信这个法,你就可以乐,你就有办法了,乐,愿意去。
   
“ 愿生彼国,乃至十念。” 你只要念到十念,“ 临命终时 ” 就蒙着佛的摄受。


“ 佛来摄受你。” 不是你有这个水平。所以净土还有一个特殊的,底下要讲——是他力法门,仗他力。

因为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是最困难的时候、最不容易修行的时候,你完全靠自力仍然是做不到的。

但是这净土法门,只要你真正是 “ 信愿持名 ” 了,在你临终的时候,佛就现在你的身前,就以佛的这个威力,三昧力、神通力加持你,使你也入三昧、入神通,你心就不乱,而能够清净念佛,随佛往生。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它最特殊在这,称为 “ 他力门、果教派 ” ,从果上起修,不是单纯利用自力。

禅宗就是单纯利用自力,自己的力量开悟;当然开悟之后,有的时候你还不能断除后有,你还要转世。

所以往往禅宗开悟之后,像莲池、蕅益都是开悟的人,永明大师都是开悟的人,都归到念佛。

所以如果你参禅开悟,你不弘扬净土修净土,有这么一句话“ 管保老兄欠悟债 ” ,你的悟还悟得不够。

因为参禅之后你还不见得就能够,有的祖师,你看看那个苏东坡,前生都是开悟的人,他第二生变成苏东坡。

所以哪怕就是你能信乐、你能念,“ 蒙佛摄受,便生极乐 ” 。

生极乐,等到 “ 花开见佛 ” ,听佛说法,你就悟了 “ 无生法忍 ” 。

“ 奇妙疾捷。” 这个是最奇特、最妙、最微妙、最快、最直捷。

“ 莫过于是。” 没有再超过这个的了。

“ 一切众生由此得度。” 一切众生都因此而得度。

“ 十方如来乃称本怀。” 佛这才称了他的本心。

佛为什么要成佛?佛为了要救度众生,要救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怎么才可以得度?这样才能够得度。所以十方诸佛这个心愿就称心如意了。

“ 又本经所宣,乃如来真实纯一之法。” 真实之法、纯一之法。

“ 无有权曲。” 没有,不是权说,不是权巧方便,当然也没有什么委曲,所以叫做 “ 正说 ”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经?就是 “ 称性极谈,如来正说 ” 。

“ 又乃世尊称其本性,和盘托出。” 如来称他自己如来的佛性,把这个法门全盘给托出来了,“ 毫无保留 ” ,都给我们了。

上次不是说,如来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传给咱们,就是这一句佛号。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在咱们这个地球上所得的法,全给我们了,所以说 “ 称性 ” 。

“ 一切含灵皆因此而得度脱。” 这是《无量寿经》的话,这个话是佛说的。一切含灵(有灵性的)都是因为这个经而度脱。

大家要注意,因为这个经而度脱!所以在称性中是登峰造极之谈,“ 故为称性极谈。”

所以就解释一下我们这个小标题,这是什么?这是 “ 称性极谈 ” 。

如来要称他的本心、要广度众生,有这样一个微妙法门,所以就是要说《无量寿经》说这样一个法门,大家都因此而得度,佛方才称他的本心。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 三根普被,圣凡齐收。” 三根普被《华严》、《法华》等等是圆教,它是要接上上根。

当时说《华严》的时候,大智慧像舍利弗、大神通如目犍连,他们都跟瞎子、聋子一样,所以有很多殊胜的事他们是不见不闻,如聋如盲。

你看小乘的极果,也就是大阿罗汉,他还无所知,所以比这个再低一些的就更不行了。

“ 故云下根绝分。” 下根的人在这就没办法了,它就不能够救度下根的人,下根绝分。

至于小始诸教。” 开始说的权说,说的是如何去证阿罗汉、如何去修持,始教,开始,讲法相,讲这一切。

只接一些 “ 权小之机 ” ,接一些小乘的根器、接一些权教的根器,不是实教。

“ 对于上根则有教浅机深之失。” 你这个教是很浅,他的根机很深,他就不满意,他不想学。

所以它就是下面的合适,上头又不合适,也不应机。

但是就只有本经这个持名法门是 “ 圣凡齐收 ” ,圣也收,凡也收。

刚才不是举例了吗?王胜宣老大夫,那个人大代表,他弟弟看着要入地狱了都收;上次讲的夏老师那个老鼠,跟着念佛。下根都是如此,齐收。

“ 彻上。” 文殊、普贤。

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头他有四句“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 ” 。普贤菩萨求往生,这四句,只有这么讲,没有别的讲。

文殊是大智慧,现在参禅的人你们还能超过文殊吗?文殊大智慧。

他是变了五言,还是一样的话“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 ” ,就是把七言变了五言,一样的话。

所以咱们释迦牟尼,也是毘卢遮那,左右两位文殊、普贤,他们都愿意往生。

而且在《无量寿经》里头,这在后面了,佛跟弥勒菩萨说,所以弥勒菩萨也是当机,将来弥勒成佛也还要弘扬《无量寿经》。

因为这个经先是阿难当机;后来都是弥勒菩萨当机,都是对弥勒菩萨说的话,嘱咐给弥勒。

“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 ” ,这个世界有七百二十个亿,这么多菩萨;“ 已曾供养无数诸佛 ” ,供养过无数的佛,“ 植众德本 ” ,种植了种种德的根本,“ 当生彼国 ”。

所以这七百二十亿个菩萨,就是在现在咱们这个世界,佛就是预告弥勒,有七百二十亿个菩萨,已经做了种种的功德,他当生彼国,他要生到极乐世界去。这不都是上根吗?!已经 “ 植众德本,供养无数的佛 ” 。

“ 彻下。” 有五逆十恶,我还举了这个例子。

“ 可见本经乃广收万类。” 各种都收。

“ 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药。” 阿伽陀药是一种圣药,什么病都能治。“ 能愈万病。”

“ 故本经云 ”,本经有这句话,“ 值斯经者 ” ,碰到这个经的,就是碰到《无量寿经》的,“ 随意所愿 ” ,随你的心意。你愿什么、想什么,都可以得到度脱、得到解决。

所以这个就是要说这个经是为什么?要普被三根。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再特别说一下,对我们凡夫来说,这个经是 “ 圣凡齐收 ” ,可是对我们凡夫的恩就更深了。

咱们凡夫碰到末法,咱们福慧更浅薄、垢障也更重,如果没有这样的方便法门就更是没有办法,所以对我们就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方便法门,就只靠你 “ 信愿持名 ”真信、发愿( 愿意生彼国,不留恋这个娑婆世界,愿意往生之后来实现自己度生的大愿 )就念名号,这三样事,所谓信愿行,你就可以 “ 功超累劫 ”,别人要花多少多少劫才能圆满的功德,你就可以超过他们。

一往生到极乐世界,“ 径登不退 ”,一往生就是不退,再也不会退了,只有进步,没有退步。

“ 若没有这样的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 ” 。这个生死业海茫茫无尽无边,咱们凡夫,而且不是老在进步,大家要知道。修行人是进一退九,这个世界是退缘多。

大家将来可以看同班多少人,十年之后你们再检查检查,能够保持个个都是进步吗?很难,它就是退缘多。

也不是他现在就有了这种心想退,他遇见这种因缘的牵引,使得他不知不觉就退了,最可怕就是在此。

不是说一个美国的老和尚活得都很好、因缘很好,他看没有帮手,回国就找两个年轻的和尚跟他到美国去,可以帮助他,将来可以继灯,把这个灯接下去。

但是到了美国你如果不会开汽车、不会说英文,那就没有用,你先要学这两件事。等到这两件事学好了之后,这两个年轻的和尚都不是和尚了。退缘很多很多,所以没有这个法门,难极了。

“ 大悲慈父,两土导师 ”,极乐世界的导师、娑婆世界的导师,就 “ 开此净土法门 ” 。显出这个世界的苦,显出极乐的乐,来激扬我们这些个 “ 沉迷的众生 ” 。

这个地方是 “ 大火聚 ” ,是大火坑,刚才说这两个和尚好好的,本来是好事,去帮助老和尚,没想到这一去被环境所转,是个大火聚。

“ 彼清凉池。” 那个地方都不退,没有退缘,极乐世界是没有退转,都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 ” 要按中文翻译就是 “ 不退转 ” 。

刀山在后。” 这个世界是种种苦痛,退了之后要受报的,不是好玩的。

退就是 “ 堕 ” ,退了之后就要堕,堕就是堕落。堕落刀山剑树就在我们背后。极乐世界是宝莲花池在我们的前面。

“ 于是自然生起胜愿。” 我们就愿意 “ 厌离娑婆,求生极乐 ” 。既然有了信愿,再加上持这个名号,就可以得度。

一生到彼国之后能 “ 见佛闻法 ” ,就是从 “ 有念而入无念 ” ,到了 “ 无生法忍 ” ,悟入无生,从有念而进入到离念。

“ 因往生而契无生。” 你因为往生而悟了 “ 无生法 ” 。

“ 顿悟此心,本来平等。” 这是说的一般的情况。真正出格的人,在这个世界念佛,也可以悟 “ 无生法忍 ” 。韦提希夫人就是 “ 悟无生法忍 ” ,《观经》。

晋朝还有一个人,他很穷,生活很苦,他就念佛,专诚的念、闭关念,佛就现前,佛给他说法,他就悟了 “ 无生法忍 ” ,成了菩萨。

但这个没人知道,他后来再从晋朝到清朝,中间还转来过多少次也没人知道,到了清朝在乩坛上他把这事说出来了。

所以只要真念,不是说非得死后才能够成,特殊的根器,像很多很多祖师,悟证都很深的。

“ 海东。” 这是指朝鲜。元晓法师,朝鲜的法师。他说 “ 四十八愿,先为凡夫 ”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首先是为了凡夫,为了救度凡夫“ 兼为三乘圣人 ”。这是他的提法,首先是着眼在我们凡夫身上,要救度我们;同时也为了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的圣人。

可见净土宗之妙就妙在首先是为了我们凡夫,使我们凡夫度脱生死苦海。

实际正是如此,大家就是从凡夫的心开始修,你能遇着一个殊胜的法,这一生就成办,那就非常殊胜。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19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 他力妙法,善护行人。” 不光是靠自力,而且靠他力。所以《弥陀要解》它说首先要 “ 信、愿、行 ” 。

要 “ 信 ” ,信 “ 他 ” 指出六点:

“ 信事 ” 、“ 信理 ” ,信它的本体。这个理体、真如实相,这是 “ 信理 ” 。

“ 信事 ” ,极乐世界种种庄严这是事,往生这都是事。不光是 “ 信理 ” ,还要 “ 信事 ” 。

要 “ 信自 ” 、“ 信他 ” ,要信自心,具足一切、自心妙明。

要 “ 信他 ” ,不只是信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皆是我心之所流现;“ 信自 ” ,同时也还要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那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大家可以在那往生、可以闻法、可以得度,还要 “ 信他 ”。要 “ 信自 ” 、要 “ 信他 ” 。

“ 要信因 ” 、“ 要信果 ” ,除了一般的因果之外,要相信你 “ 念佛为因,信愿持名为因,决定得到往生成佛之果 ” 。

“六信。” 还要 “ 信他 ” 。

有的人学了些理论,懂得禅宗之后,一听见说是 “ 他 ” ,“ 他 ” 总是说你这是 “ 心外取法 ” ,不知道 “ 自他不二 ” 。

所以,这个 “ 他 ” ,不光是一个。所以华藏世界,那么多佛世界,都是事。

只有一个 “ 他 ” 、只有一个无为无相,偏到 “ 空 ” 这一边,那就不是 “ 深的般若 ” ,那是 “ 浅的般若 ” 。

所以他力妙法,“ 其他法门,全凭自力,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 。

家正在读《楞严》,我给你们说,《楞严》有五十种阴魔,一念之差就入阴魔。

现在说奇异功能,那比《楞严经》所说的魔的境界差多了,那个魔的魔通厉害多了。

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有正知见,不能被这种奇异的事迷失了我们的方向,我们还是依咱们这个正法

《楞严经》就讲,说你们就是要去打坐,你们要离开了楞严咒,要避免这个魔事就没有可能的。所以不能念咒,你也应当禅堂上写了这个咒,身上带着这个咒。

为什么大家上殿有时要念楞严咒,念大悲咒、十小咒?这就是他力,护持你,不要被这个 “ 非人 ” 得到便利。

“ 非人 ” 确实有,也不是迷信;魔也确实是有,有的是心魔,有的是实际有个魔,他就是要作障碍。

你相信有没有你自己?你相信有你自己,就有魔。你要说我是空,无我,根本没有魔。就是这样。我这么一说,他说你执着。

你要这么说的话,你就是这个,你 “ 无我 ” 、平等,你可以去厕所中吃大便,跟你吃最好的美食是平等,你这才能说平等。不然是坏的不吃,我专要吃好的,可是讲起来都要平等,那是假的。

你要讲这些都是空的,那你自己要空下来。所以就是说 “ 他力 ” 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8-9-20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许多境界,“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 ” ,打坐什么都是如此。

大家现在要学 “ 止观 ” ,这是天台里头,你们老师教你们,这往往有些殊胜的境界出来,你 “ 不作圣心 ” ,“ 不作圣心 ” 这方面的这种体会,这是个好境界,你打坐之后出现的好境界。

“ 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你觉得在我这是特殊了、我这是高明了,或者是什么什么,这就是反而受到邪,反而退步了。

“ 可见行人稍有执着,便失正见,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堕入泥犁。” 所以其余的法称为 “ 难行道 ” ,很难!

“ 但念佛法门同于密法。” 净土法门是密教显说,它同于密法

“ 是他力门。” 是果教派。

咱们发心念佛,就靠弥陀的本愿。弥陀发了四十八愿,有念佛的人,十念必生,他就要护持,这个魔就不能干扰了。

《十往生经》里头说,“ 佛言 ” ,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 ” ,就包括咱们现在人都在内,谁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你念四个字也行,“ 阿弥陀佛 ” 也行。

“ 愿往生者 ” ,你愿意往生。

“ 彼佛 ”,就是阿弥陀佛

“ 即从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个菩萨 ” ,拥护你这个人。

不管你 “ 是行、是坐,是住、是卧,乃至于白天、黑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 ,不让他们来下手,让他们得到方便。恶鬼、恶神都不能干犯你,因为 “ 他力护持 ” 。

《首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大势至菩萨,“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 。

“ 大势至 ”,“ 大势 ”就是力,力量的 “ 力 ”,势力。大势至菩萨,大势,登峰造极。大势至菩萨他就在咱们这个世界,摄受念佛的人皈依净土。

所以《净修捷要》里头说,这是夏老师的著作。“《净修捷要》云:大势至菩萨,现居此界 ” ,现在就住在咱们这个世界;虽然在极乐世界,也在这个世界,“ 作大利乐 ” ,给大家做一种很大的利益和安乐。

“ 于念佛人,摄取不舍。” 对于念佛的人,他是在那摄受、加持,不舍弃的。

“ 令离三途。” 让他,还不光是不让魔干扰,摄受他什么?让他离开三恶道,让他得到无上的力量,得到往生。

《阿弥陀经》又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 听到《阿弥陀经》、听到《无量寿经》,来受持这个经,依法奉行。

“ 及闻诸佛名者。” 闻阿弥陀佛名,还有很多佛名,这些善男子、善女人,“ 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 ,你就受到一切佛的护念。

还有,念佛的人有一由旬光“ 一由旬 ” 是古代的天子行军的时候,这一天的路程。

所以有的时候是四十里,有的时候是六十里,有的时候说它是八十里,那个不可以有标准,行军可以快一点、慢一点。

但这个 “ 里 ” 也不很标准,“ 里 ” 有大有小,大致这个数。我们就取它最小的,咱们取它最小的,免得夸大,“ 四十里 ”,我们用最小的。

其实是说这个 “ 由旬 ”,“ 一由旬 ” 的光明,念佛的人你是身放一由旬的光。

所以有的人现在说我有奇异功能,看见谁有点什么光或者什么的,奇异得不得了,不知道佛说念佛的人他有四十里的光。

实际上就是说一个地方,比如大家都在念佛、修法、上殿,不是只是自己得到好处,是这一方都得到好处;其实还不只这一方,整个地球都得到好处;其实还不只地球,整个宇宙都得到好处。

所以为什么出家人要受到供养,这也是受供养的一个理由。

“ 由上可见,念佛的人。” 有阿弥陀佛所派的二十五位菩萨来保护,又有大势至菩萨等等来摄受,又受到一切佛的护念。

所以就能够 “ 远离魔障 ”,没有魔,没有困难,没有这些个难,可以安稳的修持。

“ 仗他力故。” 因为有他力的加持。

所以大家现在想学密,密特点也是用了 “ 他力 ” 。

但是现在密宗里头冒牌的人、假冒的人太多了,你很难得到一个真正的师父,所以那也很麻烦。你师父就是魔,你就坏了,掉过来干扰你。

还是净土法门稳当,所以称为 “ 易行道 ” 。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或以谈他力为着相。” 有的人说你靠 “ 他力 ” 是着相。

“ 应知他力,亦是自心。” 要知道 “ 他力 ” 就是自心。

“ 自他不二。” “ 自 ” 跟 “ 他 ” 不是两个。

“ 自他宛然。” 虽然不是两个,又有 “ 自 ” 、有 “ 他 ”。有 “ 自 ”、有 “ 他 ” ,又不是两个。

这个道理比较难懂,我这说个譬喻,上次那个 “ 佛性 ” 咱们打了一个比方,就像那个磁是有磁性

所以古代发明了指南针,黄帝就打败了蚩尤。

它为什么是指南针?它因为地心是磁,你一个铁的针它就受到磁的吸引,它方向就一定了。

其实你不管是指南、是指北,咱们现在这是南北,这个针它一会儿变成这个方向,不是这个方向一定是这个方向,这个方向一定,你就可以知道,就把它标出来,这边我这反了吧,这个地方是北吗,是北,底下这个指北,轱辘过来叫指南,一个方向定了所有都定了,就因为这个的吸力。

“ 磁性 ” 是什么?这磁的作用就大极了。

发电机就是有磁,然后有导线,你让导线在磁里头转,导线就生电,这发电机,电就来了,咱们灯就亮了。所以很多很多的设备要靠电,电就这么来的。

靠磁,在磁场里头有个运动的导体就出电。

倒过来,我们把这个导体,我们没有动的原动力,但是我们在磁场里头,我们把这个导体通上电,它就要运动。

所以咱们电动的这些车子,这许多机械、电动的机械,就是这个道理。

有磁场,你一给它通电它就动,成为原动力,叫电动机。就是利用磁,磁有这么大的作用。

一个电动,一个发电。这个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了。靠电而能动的都是电动,这是利用

靠发电,这种大的电力是靠发电机,不管水利发电、什么发电,都是靠磁场里头运动出来的。

但是 “ 磁 ”是什么?你把那个铁砸成粉末,比粉末还小,你也找不出一个什么东西叫做磁。

它就是在铁的里头,它所有的电子所运动的轨道都一致,就表现出磁性,就是磁。

所以磁性,你不能说磁没有,要是没有的话怎么会发电,怎么会电动?你不能说没有

你要说有,拿来我看看,谁能把磁找出来?谁也找不着,谁也拿不出来,谁也分离不出来,不可得。

所以 “ 空 ” “ 有 ” ,拿这个打比方。

所以我们的佛性决定是,但是你说是在哪个细胞里头,在哪个血管里头,都不是“ 觅心了不可得 ”

,你说是,它是;说是,它是。所以咱们众生的这种见解,你就想不明白。这是 “ 佛性 ” 的情况。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自他不二 ” 呢?这是一个大的磁铁,我这是一根针,我们都知道一根针跑来就要被它吸上,都有这个经验,被这个吸铁石吸住。

吸铁石就是能吸铁,不然怎么叫吸铁石?为什么能吸铁?因为它也有磁性,它就是乱,里头分子都是乱动的。

在这个大磁石的磁场之下,它这个电子慢慢的它的路也就都走顺了,都走顺了它就显出磁场的情况。

磁场是不同的极就相吸,南极、北极就相吸,北极和北极相排斥。

咱们画一些磁力线,可以用铁粉画一些磁力线,我们物理都念过。这个磁力线画出来,从这一极到这一极、从这一极到这一极,是两个形成一个磁场、一个磁力线。

这个就是作用,磁场就是这个磁场,从铁粉的线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是共同的,是它的,也不是它的,两个之间共同的,磁场是一个。

它那里头是粉笔,我这也是粉笔,也是一个。

所以说 “ 自他不二 ” ,有什么两样?你也是这个,我也是这个,而且磁场是一个,就说 “ 自他不二 ”

怎么又 “ 自他宛然 ” ?这明明是两个东西。

这是一个大磁铁,我这是个磁针,而且我本来没有显磁性,因为它的作用,我的电子的路都走得一致了,我的磁性显出来了。

就好像众生,因为佛的教化,我的妄想也没有了,我心里也了,我也跟佛心一样了,这不就 “ 自他宛然 ” 吗?!

所以 “ 自他不二 ” 、“ 自他宛然 ” ,这样来理解才是一个正的理解。

不然只承认 “ 自 ” ,而不承认 “ 他 ” ;只承认 “ 理 ” ,不承认 “ 事 ” ;只看到这些 “ 事 ” ,而不知 “ 道理 ” 、而不认识 “ 自 ” ,你对于这个事相,迷于事相而不知本来。

这个法门就 “ 因他力而显自心。” 由于佛的这种加被,你去念,而后念得你 “ 自得心开 ” ,显了自心。

从有念以入无念。” 你从念南无阿弥陀佛开始,念来念去,你就 “ 念而无念 ” ,在念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这些个念,只有这一句清清净净的阿弥陀佛,就离念这就是本法的深妙之处。

所以《弥陀要解》说,“ 此之法门 ” ,这个法门,“ 全在了他即自 ”。在于了解,“ 了 ” 还不仅是了解,这个 “ 了 ” 字很深。

这个事你能不能办成功,这个事你能了吗?了得了吗?能了,就是解决的意思。

所以这个 “ 了 ” 还不单是了解的意思,还有解决的意思。

此之法门,全在 “ 了他即自 ”,能够深刻的认识,“ 他 ” 就是 “ 自 ” 。

“ 若讳言他佛。” 你不肯说,承认都是我自心,你不肯说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禅宗人有这个问题。

这个就是 “ 他见未忘 ”,你还有 “ 他见 ”,所以不肯说 “ 他佛 ”。没有 “ 他见 ”说 “ 他佛 ” 有什么关系?

“ 若偏重自佛。” 只承认我自佛,我自己本佛,阿弥陀佛也是我自心本具,往生也就不必了,这样就是 “ 偏重自佛 ” 。

“ 却成我见颠倒。” 你不但有我见,而且是你颠倒的我见。所以这个法,“ 自 ”和 “ 他 ” ,这个地方。

我们第三点就是说这个是 “ 他力法门 ”得到佛的护持,所以这就稳当。同时又把 “ 他 ” 和 “ 自 ” 的关系做了一个叙述。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关于《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关于它前面的 “ 纲要 ” ,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 大教的缘起 ” ,以什么因缘而兴起这样一个圣教?这就说明了。

当然圣教的兴起有它的共同之点,但是为什么兴了《无量寿经》、净土法门?这又有它的特殊之点。所以这个 “ 大教缘起 ” ,就是这个。

《无量寿经》以及 “ 持名念佛 ” 这个法门为什么兴起,这个我们解释了三个问题。

下面说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兴起这样一个持名念佛的法门、《无量寿经》?

第四个问题就是 “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 。这个就是净土宗最奇特、最殊胜、最微妙、最圆融不可思议之处。

它既然是巧被三根,三根都普被,最高的如文殊、普贤;最低的如五逆十恶;甚至于临终十念都能往生。事情是这样,道理呢?

它有一个道理!它并不是说就好像在练什么功夫似的,有这么一个特殊的法术、有这么一个诀窍,你知道这个诀窍你就成功了,不是这个意思!佛法里头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很多人以为密法里有这些,都不是,它是 “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 。因为这个是圆教,圆教的教法都需要 “ 先悟后修 ” ,你必须悟了之后才能修;你不悟,你整个是糊涂的,那从什么地方起修?!

所以这都是 “ 先悟后修 ” 的法门,它是从这个 “ 悟 ” 的境界上开始,才能进修。

但是 “ 开悟 ” 谈何容易?!千个万个难得一个半个,当前要找一个开悟的人很难,难极了。恐怕谁要问,咱们谁介绍介绍,你们国家现在哪几个是开悟的,谁都很为难。

所以过去说,“ 七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 ” ,七朝天子的福报加在一块,光有福报不行,还有九代的状元,七朝天子的福,九代状元的才华、聪明,集中于一身,这样的人才有开悟之分。

你先悟后修,当然很难!

而净土法门是什么?还有就这两个最特殊,一个净土法门,一个密宗,你不必悟,也可以修。

不悟怎么能修呢?所以它就是诸佛慈悲的 “大智慧、大慈悲的结晶 ” 。给予这个法门,让你谁都可以做,可是在你做的过程之中,你不知不觉,你还不明白、不知道,你已经 “ 合乎道妙 ”

其他的法门是证入无生,从证入上 、堂堂正正的,证入无生法忍。

而这个是 “ 巧入无生 ” ,一种巧妙之法,是 “ 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 。是这样一个教,所以才兴起。

这样一个教才能够普被三根,才能够使没有开悟的这个人也能够得到极胜的果实(殊胜的果实),可以圆修。

圆修跟普通的修,相差是一天等于一劫。圆人跟普通人的修持,都是凡夫,但一个是圆的见解,一个不是圆的见解,两个人的修持日劫相倍,圆解的人修一天,等于那个没有圆解的人修一劫。

有圆解很难,但是现在怎么着?这个净土法门就可以从一个普通的凡夫开始。当然你 “暗合道妙 ” ,这就是它最殊胜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个暗合?咱们就看下文。

刚才我们说,我们要修就是要无念、要离念。

“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要 “ 无念 ”而证 “ 无生 ” ,“ 无生 ”就 “ 无灭 ”。这个 “ 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 ” ,要到圆教。

所以 “ 小、始、终、顿、圆 ” ,《华严》的判教,判的是五教:“ 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 圆教 ” 是最高的。

要到圆教八地菩萨那就高级了,他才能够离开一切心意识的分别,心的分别、意的分别、识的分别,这才叫做真正得了 “ 无生法忍 ”。

所以 “ 花开见佛悟无生 ” 就是悟这个 “ 无生法忍 ”,这是圆教八地的菩萨才可以。

天台讲四 “ 教,藏、通、别、圆 ” ,别教的 “ 初地 ” 只相当于圆教的 “ 初住 ” 。

所以圆教的阶次很高,要圆教的八地菩萨才能真正证 “ 无生法忍 ” 。

“ 可见圣者都不容易。” 要到八地。圣者都不容易的事,咱们 “ 安能期之于具缚(具足烦恼)凡夫 ” ,希望凡夫起修就离开念、离开相。

所以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在我们大陆大家在心目之中不是那么特殊的崇敬;他在日本就不得了!

对于善导他亲切极了、尊敬极了,他们就说净土宗第一代祖师就是阿弥陀佛,第二代就是善导,第三代他们日本人,这么尊善导。

善导确实是大德。大家说善导是弥陀化身,莲池大师说虽然不是弥陀,那也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之流的人。

咱们现在对于善导,由于有些传记把他记载成自杀,这是错误。

善导大师一个很伟大的著作叫做《观经四帖疏》。下面就是善导大师的议论。这是净土宗的祖师,咱们国内也是二祖——善导。

“ 今此观门等。” ,这个《观经》所讲,要观佛相好,首先观日轮、观水等等观上去,“ 十六观 ” ,这些观的法门,“ 观像 ” 、“ 观想 ” 的这些法门,是 “ 指方而立相 ” 。

观西方,不是指出一个方吗?“ 立相 ” ,你要观,观佛的白毫相,观佛的无量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种种的,有相。

“ 住心而取境。” 心就住在你所观的境上,取那个境。

观日轮的话,天天就是看太阳落,看了之后就老想着太阳,睁着眼、合着眼都看见太阳现前。就是咱们这个《无量寿经》的会集者——我的老师夏老师,他这个观就成功了,就是睁开眼也看见一轮红日,闭上眼也看见一轮红日,这个 “ 日观 ” 是初步成功,取境。这是十六观的第一观,下面还有很多。

但是就是说这个观门“ 总不明无相离念。” 日轮不就有个日轮的相吗?观佛的白毫不就有个白毫相吗?不是无相不是离念,你心里想着这个,老观这个,这不就是念吗?!

为什么这样?因为 “ 如来悬知 ” ,咱们大悲的如来慈父,“ 悬知 ” 就是早就知道了,预先就知道,不要等到末法才知道,早就知道。

“ 末代罪浊凡夫。” 指的众生,就是有罪、有垢,垢障,所以这里很浊。这样的一些凡夫,你给他一个相,叫他在这个 “ 相上去住心 ” ,“ 尚不能得 ” ,尚且不能得到成功,何况你要叫他离相,而求到事上能有所进益、有所证得?

所以叫做 “ 指方立相 ”。这为什么?为了末代凡夫,只有从这个地方下手。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说必须如此,这句话就说明这个 “ 指方立相 ” 。

《观经》说你要 “ 观想念佛,” 念一句佛号、念这个名字都是 “ 相 ” ,这就说明这个必要

但是这样的 “ 立相 ” 它巧妙之处何在?这底下还有,“ 盖以众生妄心,念念相续,如急流水 ” 。

就拿咱们自己说,咱们这个妄心、起心动念的这个心,所起的这个妄念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个刚灭,下一念又起了;这一念已灭,一个新念又生出来了。

就如同急流之水,这水老在那哗哗流,咱们这个念头老就这么起,一个念接着一个念,就是水上一个浪花接着一个浪花,“ 从未暂息 ”,从来没有暂时休息过一会。

“ 今若勉强按捺。” 现在你说我按着、压着它,不许起妄念。有很多人做功课这么用的,管着它,不许起,起妄念就不行,就这么定住、这么观。

禅宗有一个叫做 “ 搬石头压草 ” ,要压这个妄想,把石头搬来把这个草压住。

你表面看起来那个草不往外长,可是那个草的根愈长愈粗,有一天那个草根长得很粗的时候能把石头抬起来。这是搬石头压草。

“ 粗念虽得稍息。” 你压它,一来就不许,一来就不许,坐在这儿,这样的话,可是那个微细的念头从来没停过,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

而有许多坐禅定的人,自己坐到最后没有自己,也没有床铺,也没有房间,一切皆空,自己以为是很好的境界,甚至以为是一种 “ 无相 ” ,很高的,见了佛是法身境界,其实在禅定上来说,这个还都是欲界的事情,在三界之中这还是欲界中的事情,欲界中的禅定,那差得远。上头还有色界、还有无色界,你哪出得了三界?!

在这个情形之下,行人很容易错认,以为这个就是了,粗念不起了,细念他不知道,就说我相应,实在是个大的谬误,这是很大的错误。

所以参禅常常容易出很多的毛病,是难行道。禅定是很殊胜,戒定慧,但是也要很善巧,要知道、要如法。

于是大悲慈父,“ 兴无缘之慈,同体之悲 ” ,就给我们一个 “ 奇妙方便的法门 ” ,这是一个最奇妙、最奇特。

“ 妙 ” ,微妙、胜妙。这样一个法门 “ 方便 ” ,最容易、最方便。

“ 指方立相。” 你就老想着西方,净土人都坐着不背西,面西,他老想着西方。

“ 摄心专注。” 把这个心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老念着这个佛。就用这个妄心,从妄心开始。

谁都有一个妄心,你妄心专注一个境、专注西方极乐世界,我就这个心、我就这个念头,我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小孩子都可以,现在有很多小孩刚会说话懂得念佛。

“ 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 你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正念这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都没有了,“ 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  ”,它殊胜就是在这儿。

所以有人说我念佛,我怎么念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你在念佛的时候感觉妄想纷飞,那是当然的事情;你念就没有妄想,那都成佛了。

可你要知道你不念的时候是什么情况?你不念的时候,你整个百分之百的都是妄想。

可是现在你念佛,在妄想之中你出现了一句佛号,这句佛号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这些杂念。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五集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这句佛号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这些杂念。

“ 念得纯熟。” 老念、老念,“ 南无阿弥陀佛 ”、“ 南无阿弥陀佛 ”,很诚恳。

“ 乃忘能所。” 不知不觉到这个情形的人很多,真正用功的人可以到这个情况,“ 能念 ” 和 “ 所念 ” 就都忘了。

其它的做功夫,你总有一个 “ 所 ”。你观白骨观,你要观都是白骨,这个白骨就是你所观,我这 “ 作观 ” 就是能观。

念佛当然也是有 “ 能所 ”,我黄念祖在念佛,黄念祖就是 “ 能念 ”,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的 “ 所念 ”。都是有 “ 能所 ” 的下手,离开 “ 能所 ” 就很难。

但是这个念佛法门就是念来念去、念来念去,很自然的不知不觉就把这个 “ 能 ”“ 所 ” 就忘掉了。忘掉这个 “ 所 ” 是个了不起的事情。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有 “ 所 ”。

因为建立一个 “ 所 ” 就成了 “ 二 ”,有 “ 能 ”、有 “ 所 ”,一有个 “ 所 ”就有 “ 二 ”,一、二是 “ 所立照性亡 ”,这《楞严经》的话。

一有一个 “ 所 ”,你这个 “ 照 ”, 照见五蕴皆空 ” 的 “ 照 ” 的这个本性就没有了,所以坏就从 “ 所 ”开始的。

这个关系到《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说 “ 入流亡所 ”,入了道流忘了 “ 所 ” ,从 “ 忘 ” 所开始。观音的耳根圆通,凡夫哪能下得了手?!那都是很高的境界。

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就是妄心在念,念得纯熟之后,你没有别的妄想,就这么一句一句、清清净净的,这个时候你也就忘记念佛的是黄念祖,你也是心中只是这一念,念的是什么,你也就没有分别了。

所以这个 “ 所 ”,我所念的这个佛的名号,这个思想也没有了“ 心无所住 ”,这个时候心里除了当前这一句之外,另外没有 “ 所住 ”、没有什么境界。

《金刚经》讲要 “ 无住 ”,“ 有住就是非住 ”,都是错。

这是 “ 心无住 ”,“ 无住 ” 就很合乎《金刚经》的 “ 无住 ”,可是又不断灭。这个很重要,所以这是大慈悲,大家要知道。

可是你 “ 佛号分明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分分明明不断灭,明明朗朗,可是又没有 “ 能所 ”,又 “ 无所住 ”,这个就叫做 “ 暗合道妙 ”。

不是你研究了《金刚经》,懂得很多很多,你已经是契了 “ 无生 ”;后头我还要讲 “ 无住生心 ”,不是凡夫境界。

可是你要这么的时候,你不知不觉跟它相暗合,“ 便契《金刚般若经》无住生心之妙谛 ”。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6



补充内容 (2018-9-27 00:27):
标题(第五集)更正 (第六集)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是禅宗现在在国内,这是个了不起、最放光的一个开示。

在印度到中国过去都是单传,佛的衣钵传给迦叶、阿难,一直传到达摩,都是单传。

达摩到了中国之后,一直从二祖慧可这么传下来,传到五祖,然后到六祖。到六祖之后就大弘,不是单传,不是一代就是一个人,大弘于天下,就是因为《金刚经》。

六祖就是一个庙里头的劳动者,不但没有受比丘戒,什么戒都没受,就是厨房里头的帮厨,杂工、苦力、劳动者,不识字。

所以在外国都把禅宗分到算是中国的,当然禅宗还是达摩带来的,还是从印度来的,但是在中国大放光明,就是因为《金刚经》的 “ 无住生心 ”。

他给客店里头去送柴、送水,听见客人在念《金刚经》,他就听,听念到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中就豁然。

他就问,你经哪来的?他就跑去黄梅,黄梅在湖北,从广东跑到湖北去。

后来见了五祖,还是请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又是讲到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就豁然大悟。

他写 “ 本来无一物 ” 的时候还没有彻悟,但是已经超过神秀了;后来大悟,得衣钵。

所以想不通,大家都以为说这个庙里的和尚争名夺利,你看,得这个衣钵,去抢衣钵,以为神秀很在意,其实低估了神秀,神秀是很了不起的人,他没有这种思想。

武则天要请他当国师,他说我不配,惠能他是真正得衣钵的人,他才可以当国师。所以武则天派人去请六祖,六祖不肯出来。神秀是这样的人。

很多人以现代人的心去推说神秀,那不行,神秀高得多。所以封他为国师他就谦让,他说是六祖才可以。

可是别人不行,怎么衣钵我们和尚没得着,让一个老在庙里干活的人拿走了,这还行吗?所以要去追。思想中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很自然。

他不知道怎么偷的,得赶紧去追回来,因为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可能了。

这是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祖以此教化,六祖因此而得道,他也就传这个。这是极殊胜的,这是我们佛教的精华。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这个我们要知道,《金刚经》大家都念,但是不知道这个 “ 般若 ” ,尤其是 “ 实相般若 ” ,这个 “ 实相般若 ” ,咱们众生的心,众生这个妄心是没有方法理解的。

因为很多人觉得我懂得了,其实这才真是说笑话,只有,懂是懂不得的。

这是经上的话,众生的心处处都能缘,没有一个地方它不能够去攀缘的,就像 “ 太末虫 ” 。

你看佛的智慧,那时指出一个太末虫,“ 末 ” 是微末,“ 太末 ” 是极微末。

极微末的虫是什么虫?就咱们现在说的细菌。所以佛那个时候不需要显微镜,早就知道细菌。

现在好些人都说科学兴旺,佛法早超过科学。我就是搞科学的人,早超过科学,不知超到多远了。

他说太末虫 “ 处处能栖 ”,细菌哪都能待,哪没有细菌?哪里都有细菌。

“ 唯不能泊火焰之上。” 细菌不能生长在火苗里头。

中国从前那个扎针灸的大夫,给这个扎了针,要把针给第二个人扎的时候,在火里烧一烧再给第二个人扎,就是消毒。

第一个人的细菌,他在火里烧一烧就烧死了,再给第二个人扎就不传染,细菌它不能缘于火焰之上。

我们众生的这个妄心,也是跟这个细菌一样,“ 处处能缘 ” ,没有一个地方不能缘的,你什么都可以去攀缘,“ 独不能缘于般若之上 ” ,“ 般若 ” 你想不到。

所以 “ 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

所以现在有些人搞了点佛学就很自命不凡,其实他只是搞了点学问,真正佛的知见他是门外汉。

我们现在还有些人要走这条道路,人各有志,他想当个 “ 佛学家 ” 也可以,但是真正要知道佛的知见是什么,这个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至少要学、修并重,至少要并重。还要再说一句,恐怕那个 “ ” 要很突出的 “ ” 才行。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无住生心 ” 是什么境界?是蕅益大师在他的《金刚经破空论》,有很多人读《金刚经》之后就抓着一个 “ 空 ” ,“ 无相 ” 、“ 无念 ” ,又抓着一个六祖的 “ 本来无一物 ” ,偏于 “ 空 ” 了 。

所以蕅益大师有《金刚经破空论》,好书。他里头谈到,他也是引证古人的话,他说是什么人才能够真正做到 “ 无所住而生心 ”

在别教,天台宗的 “ 藏、通、别、圆 ” 这四教里头,要别教登了地的菩萨,登了地的菩萨就是圣人。

别教登地的菩萨,相当于圆教的初住,破无明了,这才能够契入,他才能够 “ 生心 ” 的时候就是 “ 无住 ” ,“ 无住 ” 的时候就是 “ 生心 ”。

要没有达到别教的登地,没有达到地上,“ 地前 ” 就有三贤,贤人,那不是圣人。

三贤位也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这三十个位次称为 “ 地前的三贤 ” ,未入圣。

“ 地前三贤 ” 是什么情况?他是能够一个时候 “ 无住 ” ,而另一个时候 “ 生心 ” ,“ 生心 ” 的时候不能 “ 无住 ” ,“ 无住 ” 的时候不能 “ 生心” ,这两个有一个片段,这是 “ 无住 ” ,另一个片段 “ 生心 ”。

“ 可见凡夫绝分。” 地前三贤还是如此,地上才能 “ 无住生心 ”。凡夫没有离开妄心、你无所证,纯粹还是一个具缚凡夫,你就 “ 绝分 ”。

可是净土法门“ 教众生持名念佛 ” ,就是教众生怎么着“ 即念离念 ” ,就在念的里头,念佛这个念的里头,离开了咱们的 “ 妄念 ” ,“ 即念离念 ”。

而且是把我们没有忘了 “ 能所 ” 的时候,那很微细的妄念也离了,是从念而离念

所以 “ 即念离念 ” ,咱们就有方法了;一上来就叫你 “ 离念 ” ,叫你 “ 无住生心 ” ,你怎么办?你无从下手地前三贤无住的时候一切放下,就不生心。

有一个近代的事情,一个人禅定在西湖,这一打坐他就不动了,多少天不吃不喝,后来慢慢的过些日子又活过来了,大家也就很习以为常。

这次时间太长,大家一想,这回准是死了。人死了,就给他买了柴火、买了衣服,给他火化。

这个事情传给谁?弘一大师知道了。弘一大师是近代的,律宗的。弘一大师说你们千万不能烧,一定等我看一看,等到他来。

他就听弘一大师的话,南方人对于弘一大师很尊敬的,就听话,就没有烧。

没有烧,等他来了之后,弘一大师就拿个引罄在他耳边轻轻敲了一下走了,过一会这个打坐的人醒了,活了。

活了,别人就告诉他,刚才弘一大师来给你耳边敲了罄,现在弘一大师到那去了,他就跟着去。

跟着去了,见到弘一大师,弘一大师说刚才对不起,刚才打搅清修,很对不起,现在这没有你的事,你回去吧。

弘一大师很特殊,不然见面总要谈一谈,他说打搅你的清修,这没你的事,你回去。

过去这个事情,这次在美国才知道,打坐这个人前年才圆寂,到了台湾,活了九十多。

他这就是禅定,“ 无住 ” ,跟死了一样,但那不是 “ 无住生心 ” 。

但是他这个 “ 无住 ”,他确实有这个境界,多少天不吃不喝,寿到九十几岁,弘扬也弘扬得很胜。

我看过他的照片,他们从那边来,拿来他的照片,我看了。说这一件事,这条公案的首尾都完整。

所以真实用功,都是有他一个真实的一些收获,但是收获有不同。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法门就是方便、究竟。

我们念佛“ 即念离念 ” ,是 “ 潜通佛智 ” ,不是如槁木死灰,像个枯木头一样。他这个就是人都要烧他了,那不就是跟一块木头一样了吗?!

所以过去禅定的人,有的请到宫里去,皇帝让宫女拿针去扎他,他都不知道,入定的时候不受这一切。

我们念佛,“ 即念离念 ” 、“ 潜通佛智 ” ,在离念之中(潜水艇的潜)自己不知不觉就跟佛的智慧相通了,暗着,很自然的就合乎妙道。

“ 巧入无念。” “ 即念离念 ” ,离念就是无念,很巧妙的进入无念。

“ 即凡成圣。” 你到 “ 无住生心 ” ,你就是别教的地上菩萨。

看她是个老太婆在念佛,她如果念到离了念头,正当念时她就是地上菩萨,你地上菩萨才能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做到了就是地上菩萨,当然她不念的时候她不是,“ 即凡成圣 ” 。

所以《疏钞》,《疏钞》就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这是两部极宝贵的书,一个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一个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不管学哪一宗,咱们做为一个出家人,这两部书不可不熟读。

这两位都是开悟的人,莲池和蕅益,不是一般净土宗的出家人。

他说 “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 。三大阿僧祇劫,这一念就超过了。

你发了大乘心,修持需要三个大阿僧祇劫,“ 劫 ” 这个时间就长极了,“ 阿僧祇劫 ” ,“ 阿僧祇 ” 实际就是数不清,三个数不清的大劫才能成佛,可是一念之间就超过了,所以这叫做 “ 顿教 ” ,剎那即成佛,不都是必须要三大阿僧祇。所以佛教是最圆融。

但是一般的情况,你不能相信净土宗,你不敢承当,你一定要走那个远的路,那你慢慢走,你三大阿僧祇劫也一定可以成功。

所以各种的根器、各种的志愿、各种的道路,就是八万四千法门。

“ 齐诸圣于片言。” 和这些圣者,我们跟圣者并肩齐坐,“ 片言 ”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下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看齐。


“ 至哉妙用。” 莲池大师的原话,“ 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佛说阿弥陀经》欤 ” 。《阿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是大本,都是这个 “ 妙用 ”

这个 “ 妙用 ” 是什么?不可思议的妙用,就是 “ 越三祇于一念 ” ,“ 齐诸圣于片言 ”

因为其他的法门是 “ 证入无生 ” ,同一个证的,这真的是很难,你要做到离念,进一步又离相。

可是这个净业,咱们净宗的修持是 “ 巧入无生 ”,暗合道妙,就易行。

这个念佛法门是修行里头的一个径路,一个直捷的了当的路。两点之间直线为最短,但是很多人喜欢走弯路。

像过去咱们射箭的那个弓,你要走弓弦就短,你要走弓的那个把子,那不就是个弯路吗?你要更大的把子你就更远。各人的喜欢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5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法门是修行的径路。可是念佛法门里头有四种念佛,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这四种念佛“ 持名 ” 又是 “ 径路中的径路 ”

至于这个径路之中,净土宗还有好几部经,可是《无量寿经》里头没有提倡要 “ 一心不乱 ” 。

你去找这里头只提了 “ 一念净心 ” “ 一念净信 ” ,特殊的只要一念,念一句佛就可以往生,但是没有说必须念到 “ 一心不乱 ” ,它说 “ 一向专念 ” ,它不说 “ 一心不乱 ” 。

《无量寿经》以什么为 “ 宗 ” ?就是 “ 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 ” 。

“ 宗 ”,底下就要讲,“ 宗 ” 是宗旨,修行的重要之处叫做 “ 宗 ” 。

《无量寿经》以 “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 为宗,所以能够发心、能够专念的都可以往生,就更为明确了。

这种修行之中念佛法门是径路,而这四种念佛径路之中,持名念佛又是最为径中之径。

净土宗还有几部经,而咱们这个本经——《无量寿经》,是提倡 “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 ,不是要求你念到一个一定的水平,必须念到 “ 一心不乱 ” 才能往生。

这个在净土宗还是有很多人在这个地方误解,以为必须念到 “ 一心不乱 ” 才能往生。

当然念到 “ 一心不乱 ” 是一定往生,那个往生就高了,那个往生他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他就是方便有余土,甚至于破了无明,到实报庄严土,就是菩萨了,甚至于能到实报庄严土,分证常寂光土,法身境界。

“ 一心不乱 ” 是那么殊胜的情况,也不能期之于每一个念佛人。

所以只要 “ 一向专念,发菩提心 ” ,就决定往生。所以这个经称为净宗第一经。

净土宗重要,日本一亿多人口,五千多万人是净土宗。咱们国家也大多数是净土宗,不过水平很低,大家就是念念就是了,真正懂得净土宗这种殊胜的道理的很少,所以还需要诸位大德去提倡。

《无量寿经》称为净土宗第一经就在这儿,它只是要求 “ 一向专念,发菩提心 ”

为什么称它为第一经 ?因为它是 “ 直捷当中的直捷 ” ,“ 方便之中的方便 ” ,“ 绝待圆融 ” ,它没有对待,真正的圆融“ 不可思议 ”

http://www.foxdwedu.com/v3_cms/v3_ftjy_detail/?type=2&classId=277&fileId=3076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6 1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