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有礼缺貌

净空法师《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学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微尘 发表于 2016-10-30 17:24
舍识用根是个谎言,是错误的说法。请问:"识若舍了,留根何用?识若舍了,是谁在修?识若舍了,根还可修,那 ...

如果“舍识用根”的“根”,是指六根,那肯定是错误的吧;
师兄有这个判断,主要是因为把“根”理解错了!
可以再仔细读读净空法师的《楞严经讲义》,也可以参考一下“宝威德“师兄专门的有个贴讨论这个话题,根指的是根性!不是指六根!十番显见显的就是六根根性,否定的就是|“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心,在《大乘信起论》里面跟我们讲的,马鸣菩萨给我们解释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在我们中国以往祖师大德们注解经论,差不多大多数都是依《起信论》的意思来解释菩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心,怎样才叫做直?佛在《观经》里面他老人家自己讲的这个菩提心,他说至诚心,《观经》里面讲的这个菩提心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我们跟《起信论》一对照,彼此互相一注解,就明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心,怎样才叫做直佛在《观经》里面他老人家自己讲的这个菩提心,他说至诚心,《观经》里面讲的这个菩提心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我们跟《起信论》一对照,彼此互相一注解,就明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至诚,又来问题了,怎样才叫至诚?至诚的标准是什么?诸位念曾国藩《求阙斋笔记》,那就是他的读书心得
他在读书心得里面写的,什么叫诚?一念不生叫诚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给诸位说,菩提心就是一切佛法,你不要把它看简单了。整个一部《华严经》讲的什么?就是讲的菩提心。所以四弘誓愿也是菩提心,这一部《大藏经》所说的都是菩提心。你要真正菩提心现前了,一切佛法都通达了,为什么?一切佛法都是从菩提心里头流露出来的,你自己证得菩提心了,十方诸佛跟你是同一个心,同一个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法,你还有不懂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闻思修」也是很不容易体会得到,如果我们望文生义,闻我们只是听闻,思则是思惟,修是修正我们这些错误,你要这样去会意思那就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闻,只取这个字的意思,内容你一定要能够会通。耳根接触音尘,它是用这一个字来做代表,实际上它所说的就是六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接触上来讲我们称之为闻,这一接触就明了、就通达,这就叫思。可见得决不是通过思惟,这个里面决定不用第六意识。你要说八正道里面所讲的正思惟,我们要讲八正道,八正道还有大乘、小乘,小乘的正思惟还是第六意识,大乘的正思惟是离心意识。这是讲思的意思,可见得这个思它绝不是用第六意识思惟想像,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一接触就觉悟、就明了、就通达,从明了通达称之为思,明了通达当然你就不迷惑、就不颠倒,从不迷不颠倒上叫做修。你们想想这三个字闻思修,实在讲是一个意思,这是大乘菩萨之所修学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我们在讲席里面跟诸位提出,有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开悟,开悟就是要开智慧,
第二个目标要证果,我们这个佛才没有白学

补充内容 (2016-10-31 10:09):
次序不能颠倒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学基本的态度,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很多,六祖大师告诉我们也非常的明白。修学固然讲求方法,实在说态度比方法还要重要,成功百分之九十在於修学态度正确与否,方法只不过是占百分之十而已,也就是十分之一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态度,一定要晓得
1、你学佛是自己学自己的,不是叫他人学佛,这个观念要搞清楚,
2、戒律是自己持戒,不是看别人持戒。
3、我自己戒律很清净,可是我自己戒律很清净,天天看到别人犯戒不清净,我自己也不清
      净,这就是修学的态度上错误。为什么?
4、因为除了自己之外是境界,境界里面没有好丑、没有善恶、没有是非,境界是一真
5、所有的是非、邪正、善恶,都是从自己心心所里面生出来,与外面境界相不相干?不相
     干。如果与外境要相干的话,没有一个众生能成佛,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正因为与外
     面境界毫不相关,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6、这是我们修学最基本的认识,要搞清楚。由此可知,成与不成自己要负责,与人事、与环
     境都没有关系。
7、成与不成在於你自己认识的正确与否,你的信心坚定与否,你的修学方法正确与否

补充内容 (2016-10-31 10:14):
这段开示太重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不但小乘这个戒是自律的,是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大乘菩萨戒也不例外,菩萨戒是入众的,小乘戒是自律的,就是私生活的规范,大乘戒是在大众当中的规范。在大众当中也是自律,而不是律他,这个是佛法戒律的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果认为这个戒律是禁止别人的,这个事情不能做,这个事情又不能做,应该要如何
     如何,那就错了
2、所以说大小乘戒都是自律的,帮助我们身心清净,帮助我们得一心。如果我们这个心一缘
     外面境界,心就散乱,不能得一心,不得一心你怎么能开智慧?
3、诸位如果能够在这几句话里面真正体会到这个意思,你这一生证得一心,从一心再进一步
      修行证果,我可以说是决定有把握。
4、如果在看到外面境界,这个是、那个非,张家长、李家短,我们这一生必定又空过,不
      但一心你不能证得,
恐怕功夫成片都成问题。功夫成片成问题,换句话说,带业往生就
     不可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菩萨道上只有一个人

你们看到《华严经》,善财童子只有一个,没有两个。有两个怎么样?两个就有分别心,一个没有分别心。一个,学生只有一个人,除了我一个人之外,其余的都是善知识,那个善知识就是老师,其余的统统是老师,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的老师,所以善财童子一生成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是我们的老师,魔也是老师,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在这个境界里面去锻炼,锻炼什么?锻炼自己心地清净,无论在什么人事环境当中,心都是清净的,要历事炼心

这个五十三参就是锻炼,在境界里头炼自己的平等心,炼自己的清净心,炼自己的慈悲心,历事炼心。所以外面的境缘,境是讲物质的环境,缘是讲人事的环境,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善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看五十三参里面那个善知识,可以说包括了各行各业,里面有佛菩萨、也有恶人。像甘露火王,那根本就不讲理的,非常的凶狠残暴,那也是善知识,胜热婆罗门的愚痴,就是代表我们这个世间的形形色色,统统是善友

对於一个真正修大乘人来讲,此地的闻思修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这个地方,「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就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内容就是《四十华严》,《四十华严》就是善财童子表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你问他怎么成佛的?怎么成为等觉菩萨的?他就是这样修成的。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知道这个方法了,那么你自己在生活当中历事炼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30---39楼,我们每个人最重要、最容易忽略、最爱犯的错!警惕警惕!!!!!!。
1、不为自己悟,只为转发,求积分、贪福德!就是舍本逐末,往生不靠这些!
2、天天批评别的法门,自己修学耽误,还自以为功德。(自己都是意识心作怪,却把精力放在批
      评别人上,岂不是荒唐?)
3、我们普通人,最终都会成为我们下功夫最深的那类众生,或者赞叹的,或者批评的!结缘太深
发表于 2016-10-3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在文明请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0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