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释法光

以净土往生为最终目的的师兄请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21: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1:18
若是佛性不会做梦,山河大地从何而来?

佛性,性是指性质,性质是固定不变的,且只是一种逻辑关系,不是实物。因此,佛有佛性,但佛不是佛性。
您说,自己就是佛性。这前后两个名词是属于不同品种的,它们不可能相等。
……
山河大地,从无明中来。

点评

这里141楼,我说: 佛有佛性,但佛不是佛性。 ………… 这个,我说的有错误。抱歉! 佛性,应指法身佛的意思 法身佛是佛性。 …… 成长的路上常会摔跤,这是成长的代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7 09:24
发表于 2019-12-4 21:3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0:37
比如你在家中,床上做梦,梦见自己远离家门。此时,梦中的你自以为不在家中,因此不安。

要消除你梦中 ...

“要消除你梦中的不安,让梦中的你回到家里,应该怎么做?”
做梦是因为有佛性之外有无明。
念佛或见性可以消除,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持戒也行。
…………
我要去做饭了,明天再聊!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水石 发表于 2019-12-4 21:20
我一直觉得,争论一旦有一方有微嗔就当及时打住,否则就成意气之争。

而且我也一直觉得,大道至简,所以 ...

师兄,若为胜负,我自己就成了被自己鄙视的人。

师兄,我着眼点不在自己,到这里发言不是求认同的,若求认同,即使大家都认同,能说我一定对?

我多强调,你不认同我,我不认同你,真佛弟子当自警醒:依法不依人。什么是法?从哪找皈依?不是佛经又有什么?

你拿本贴来说:他先说净土就应该拿净土三经,我有没有执着楞严经?然后我拿无量寿经,他又说,阿弥陀经,我不是又拿阿弥陀经出来?你先别论对错,当说到某经时,大家可曾自己去看过?而不是别人怎么说就怎么是。你读了原经,若不执着己见,何须别人评论是非对错?

点评

哈哈,决没有说师兄为了胜负的意思。师兄的帖子,阅读中我多得法益,非常敬佩。 只是怕师兄们在辩论中起嗔心,反而于论法无益而已。我知道师兄没有嗔心,但师兄辩论中是否也偶有语气略显急切之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4 21:54
发表于 2019-12-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19:32
师兄所引帖子,我深深赞同。

至于师兄后面坐禅的法子,当是事修,都摄六根,则可,关闭六根,等同于灰 ...

说起问答,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法光师兄于佛法颇为通达,请教一下:

《圆觉经》中: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我觉得这里奢摩他应当是修定(止),三摩钵提和禅那当是“观(慧)”的范畴?禅那与三摩钵提的关系和区别如何理解?虽然“唯观如幻”和“唯灭诸幻”似乎点出了区别,但我还是觉得费解。禅那似乎接近“内观”的意思?若是,那么三摩钵提具体指什么?是否接近师兄上帖回复我的意思?一边勤行菩萨道,一边在日常现实中时时观幻?

请师兄指点为盼。




点评

我又复习了一下此段经文。 我看(还是仅我看):此文初始,佛便名言,其实诸法平等,实无有二。 虽说曰止,曰观,曰禅那。其实,都是偏重而已,实则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其中亦不无禅那。禅那,唐僧翻译为静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10:17
师兄好,一下仅是我自己心得,仅供参考。若有不对,师兄不必吝言。 首先,先说三摩钵提,我看这个词的译音,估计有多种,比如三摩地,三摩呬多地。samaye。但是翻译过来,大多都是等持的意思。这个等,就是平等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09:47
发表于 2019-12-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1:46
师兄,若为胜负,我自己就成了被自己鄙视的人。

师兄,我着眼点不在自己,到这里发言不是求认同的,若 ...

哈哈,决没有说师兄为了胜负的意思。师兄的帖子,阅读中我多得法益,非常敬佩。

只是怕师兄们在辩论中起嗔心,反而于论法无益而已。我知道师兄没有嗔心,但师兄辩论中是否也偶有语气略显急切之时?:)
发表于 2019-12-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1:16
师兄,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敢而已。师兄且看,摩登伽女,本是淫女,也无修行之心,甚至一天也没跟随佛一 ...

收到,言之有理,谢谢师兄勉励。

点评

师兄批评的对。 我在48楼,已有道歉。 在58楼已有忏悔。 后面也已想不再发言,奈何等不到想要的,直到师兄那贴。我本想有师兄们能有我那番话来贬斥我,可惜由我自己说出来,味道不足。 但也正是有再多说无益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4 22:3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9-12-4 21:23
我由正报加依报组成。都是八识所变化而来。山河大地是依报。至于脏的臭的,有正报,有依报。
…………… ...

丁福保先生的大辞典,非是佛经,估计(我不是很了解)他也是从经论中推论来的。

我就说我所了解的吧。

师兄,常听说一个词:明心见性。明的哪个心啊?就是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是不是你的本心呢?说不是呢,不对,说是呢,也不确切。

怎么讲?楞严经上,佛比喻:比如你捏你的眼,这时你会出现双影(比如月亮)。这两个月亮,不能说不是月亮,也不能说哪一个是真月,哪一个是假月。要恢复一真,只要不捏。

换句话说,这个阿赖耶识,还不是你的真心,因为略带虚妄。圆瑛法师说:阿赖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合,而我们的真心是不生不灭的。

那为什么不明我们的真心啊?因为真心不可明,即使佛也没办法,所以只能先明阿赖耶识,楞严经上叫识精元明。然后,去妄即可达真。

那么这精明,本是一精明,其性正是我们本心的体现。本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就是本来是一个东西,分成了六个作用。在眼曰见,在耳曰听,在鼻曰嗅,在舌曰尝,在身曰触,在意知法。

那么这个精明是阿赖耶识全体吗?不是,这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就是能见的意思,另一部分是相分,就是被动的所见那一部分。本是一体,强行分成两部分。可是见分这一部分,继承了本性的性,就是通俗一点说能力。所以明心见性,通俗一点就是明了阿赖耶识所具的能力。也是本性所具的能力。



点评

…… 您在此147楼说:“就是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是不是你的本心呢?说不是呢,不对,说是呢,也不确切。 …… 您在此147楼又说: 换句话说,这个阿赖耶识,还不是你的真心,因为略带虚妄。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13: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点晚了,未尽之意,容后再讲。

点评

师兄别忘了指教144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4 22:21
发表于 2019-12-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2:12
今天,有点晚了,未尽之意,容后再讲。

师兄别忘了指教144楼:)

点评

我也未必真懂。 且让我组织下思路,看能不能帮到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4 22:3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水石 发表于 2019-12-4 22:01
收到,言之有理,谢谢师兄勉励。

师兄批评的对。
我在48楼,已有道歉。
在58楼已有忏悔。
后面也已想不再发言,奈何等不到想要的,直到师兄那贴。我本想有师兄们能有我那番话来贬斥我,可惜由我自己说出来,味道不足。

但也正是有再多说无益的意思。话到此,再多说似乎只添争论,就违背初衷了。

点评

不敢,师兄间互相提醒,而且我说得也未必对。 自己说出来,我们也得法益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4 23: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水石 发表于 2019-12-4 22:21
师兄别忘了指教144楼:)

我也未必真懂。

且让我组织下思路,看能不能帮到师兄。

点评

好的,谢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4 23:11
发表于 2019-12-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2:34
师兄批评的对。
我在48楼,已有道歉。
在58楼已有忏悔。

批评不敢当,师兄间互相提醒,而且我说得也未必对。

自己说出来,我们也得法益了:)
发表于 2019-12-4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2:35
我也未必真懂。

且让我组织下思路,看能不能帮到师兄。

好的,谢师兄。
发表于 2019-12-5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9-12-2 19:27
这是想诱我又说旁人一根筋吗?

阿弥陀佛!自己ha好好去理解吧!(做为佛弟子 只应有对真理的不懈的追求,“我执”是你前进的大碍……)

点评

引用(“我执”是你前进的大碍……) 好的,那我就不从你这儿过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07:48
发表于 2019-12-5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3 06:04
师兄,菩萨亦从人中来,佛过去都犯错,何况菩萨。比如释迦族被灭因缘,佛那世还敲了鱼头三下。另外,因为 ...

瞎扯!有关“重振佛教声威的龙树菩萨,过去由于会隐身术,到宫里乱搞,导致宫里怀孕,差点被杀”,这纯粹是对诚心传播佛法的佛门菩萨的污蔑;(龙树菩萨是另界佛教修行者中的得道高人,世受福法护佑的,怎么可能会邪淫呢?!  这个尘世的魔民很猖獗,时不时的跳出来打击真正的佛法传播人,希望佛弟子不要纵容这些邪恶份子,不要相信这些缪言!)

点评

这个故事又不是我杜撰的。也不是现在才有的。网络这么发达,你自己搜搜不就知道了,何必我说才有,我没说即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09:27
发表于 2019-12-5 07: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瑛护卫06 发表于 2019-12-5 06:05
阿弥陀佛!自己ha好好去理解吧!(做为佛弟子 只应有对真理的不懈的追求,“我执”是你前进的大碍……)

引用(“我执”是你前进的大碍……)

好的,那我就不从你这儿过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瑛护卫06 发表于 2019-12-5 06:14
瞎扯!有关“重振佛教声威的龙树菩萨,过去由于会隐身术,到宫里乱搞,导致宫里怀孕,差点被杀”,这纯粹 ...

这个故事又不是我杜撰的。也不是现在才有的。网络这么发达,你自己搜搜不就知道了,何必我说才有,我没说即无?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水石 发表于 2019-12-4 21:47
说起问答,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法光师兄于佛法颇为通达,请教一下:

《圆觉经》中:

师兄好,以下仅是我自己心得,仅供参考。若有不对,师兄不必吝言。

首先,先说三摩钵提,我看这个词的译音,估计有多种,比如三摩地,三摩呬多地。samaye。但是翻译过来,大多都是等持的意思。这个等,就是平等的意思,好比各占50%。持,就像端着一碗水,端端正正。等持什么呢?就是定与慧。虽然,我们佛教的定有专门的定义,比如心一定性,但是不无含有定力的意思,就是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所谓外界,当然包括外界,自心所产生的各种烦恼,都不为所动。所谓慧,这里的慧,指的是真正的智慧,佛法叫正思维。没有定力,你什么事,一有烦恼就干不下去了,所以要定,坚定。没有慧,那定就是一滩死水,不能起大用。所以佛说,宁肯你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你执有虽然不对,但佛还有办法,你若执空不动,比如阿罗汉一定八万四千劫,有什么用?

所以,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不太好,定慧并重方是正道,正定。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只做类比:比如,如师兄看我这个人,读经思考较多,此偏重慧,习气深重,虽有觉之,不能马上就去掉,此正是缺少定力之故。这样子,当不能如三摩地。但没关系,知道有这个毛病,改正就是。怕就怕不知。

点评

从圆觉经来看,似乎纯修定、纯修慧、定慧等持,只要境界功力够深,最后都能走到一样的结果。 我学的缅甸葛印卡老师的南传禅法,虽然也修定,但确实主要修观,他们这一派甚至被有些人讽为“干观”,因为日常生活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21:3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泉水石 发表于 2019-12-4 21:47
说起问答,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法光师兄于佛法颇为通达,请教一下:

《圆觉经》中:

我又复习了一下此段经文。

我看(还是仅我看):此文初始,佛便名言,其实诸法平等,实无有二。

虽说曰止,曰观,曰禅那。其实,都是偏重而已,实则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其中亦不无禅那。禅那,唐僧翻译为静虑,取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那么,我这么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如来臧性有三德,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以空如来藏而修,则诸世间一切身心都是虚妄,去掉虚妄,真心自然显露,比如混着沙土之水,你把它静置,沙土自沉,净水复现。然后去掉沙土,只留纯水,再怎么晃动都不浑浊。

那么,以不空如来藏修呢,这身心亦非别有,虽是幻化,也是本性真心所幻化,若无真心,实无幻化,若能随意幻化,知其为假,还有什么执着呢?你随时都能变现,就不足为奇。不足为奇,心就不执着。不执着,就无妄想,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是也。然后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最后,以空不空如来藏修,就是示相上,就如普通人一样,不必另外求止、求观,然内心凝然不动。即便嘴里说贪财,心里实不执着;面孔摆起一副纷纷不平,内心实无纠结。比如我们教训孩子,面孔虽然摆出一副严肃,内心实是慈爱。视一切平等平等,无有好坏,美丑。这样一样能证圣道。

仅是我自己的心得,当然也不是纯自己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有点道理,也不是单靠自己,也是学习来的)。仅供师兄及师兄们参考。

点评

如来藏三德,以及三种修法,也很受启发,谢谢师兄。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现在温哥华的 Eckhart Tolle,看他们的修行经历,可能都是第三者修法的实行者,虽然他们并不宣称是佛教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21:31
非常感谢师兄用心详尽的回复。我认为师兄的理解很靠谱,我感觉理路清晰多了,很有启发。感恩。 因着师兄的回复,又去找了点资料,看到这么一段(那篇作者的其他观点未必成熟):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21:26
发表于 2019-12-5 11: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19-12-4 21:24
说通俗时,以通俗论。

此时,若要梦中的你回家,唯有叫醒你,对不对?

在此139口中,您说:“这个妄想有几重?五重。色受想行识。你说八识,你没看见识亦是妄想吗?”
        其中的“你没看见识亦是妄想吗?”
        这句话应该是您的反问。但据我看,这是您的疑问,因为您应该不能十分确定,只有八分确定。
        如果八识完全是妄想,则人人从先天上就不可能成佛。
        …………
        《楞严经》:“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八识中是有真也有妄的。妄是客尘烦恼中的客(但凡夫的我,比较愚昧,会认为客也是主)。如果妄没有了(或者是客人离开了),我应该就可以成佛了。
        以现阶段凡夫的我,实际是:我=识=主+客=真+妄=旅亭。
        成佛后:我=识=主=真=旅亭=佛。
        (成佛后,有说会从八识变化成九识。)
        …………
        五蕴,色受想行识,应该都是八识所变化而成的。
        …………
        一点带有妄想的见解,望高人指正!
        

点评

本凡夫也做个自画像的话: 我=五蕴+第八识=主+客=真+妄=旅亭(六道轮回)。 成佛后: 我=第八识心体(本源识,佛,佛性,法身,真如,如来。。。)=主=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6 07:02
你读读楞严经不就知道了,何必求什么高人? 我说了你也不信,别人说了你就能信? 你所疑惑的楞严经都有,我推荐圆瑛法师的注解,南怀瑾先生也有,元音老人也有,宣化上人也有。这些我都看过。慧律法师的我没看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5 16: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0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