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688|回复: 166

楞严咒句偈疏解【一 ~ 二十五】------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服务值班01 于 2012-7-12 12:50 编辑

无上法宝楞严咒句疏。一。宣化上人
2010-05-31 08:42
楞严咒句偈疏解浙水慈云寺显密教观沙门续法集释

美国加州万佛城宣化上人偈颂并讲解

弟子恒泽、恒文、杨维连 笔录





楞严咒句偈疏解

                             

一九八零年中美佛教总会法界大学出版



 



     

序(一)

夫咒者,多义也,总不离秘密灵言、真言。人者,多端也,此但为「以人持咒」及「以咒持人」之别。咒如刀刄,会用者,能断生死、出三界。弗会用者,则违中道,乖真理,增益苦轮。是故,人之所见不同,咒之为用非一。谓其人正,而神明,则咒亦如机在括、感而遂通。苟谓独赖咒立而祈豁悟,此属讹解。当知咒乃乖之方便,移情化物,全冯感应。然感。然感应在机,吾人必先以自力,成就有为之用,始臻无为之功耳。



楞严经实为楞严咒而说。欲证咒之妙用,当先解经之玄旨。欲践无为之果位,得先赴有为之因地。因之,欲与神咒相应,初步不外发心。所谓发心,即是酝育心地,栽培智慧种子,使生根发芽。复用咒之神力,灌溉耕耘,方能成长茁壮。以心地为本经而显咒之用,假咒以彰经之理。经咒齐行并辅,相即相入,融通互摄,方收立竿见影之效。



人之所谓「依咒修持」,仰仗神咒之力,则纷思妄想,须臾化为智慧宝池。欲致无为之佳妙,则非虚己求宗,亡情达本,莫能了其大用。然斯经义旨深隐幽微,非仗观照静虑所不能揣倪。观照,以监种智之宗;静虑,以朗万法之本。观照不二,诚可趣入经之体性耳。此乃「以人持咒」之见也。



次论「以咒持人」,夫持咒者,务必正心修身,净志守意,时刻循规蹈矩,丝毫不苟,方能应验。若单赖咒之神力,而恣情放纵,岂应验耶?唯独内外一如,权实无二,根境双泯,能所互绝,咒方显灵。单凭咒力,而修不如法,纵得定而无慧,偏执一边而违乎中道耳。



此册为楞严咒注解第一册,咒前先释阿难尊者述偈赞佛,发愿报恩。继而述佛无见顶相,涌百宝光,化现如来,宣说神咒。第二章为「建立坛仪」。坛者多义,梵云「蔓荼啰」;此谓修持神咒之处所,均可称坛。当知三业清净,乃修持之基。是故身语业无垢,正心诚意,此即是坛。



今人习禅,多涉邪见。或者今非昔比,我佛世尊制律,宜当适应时宜,开方便门,宽容禁戒。此类见解,均属颠倒。试观今日之情境,与三千年前佛住世日何有差别?若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则得不偿失,为害甚巨,吾人岂能不戒慎之哉?



「设坛仪式」释竟,正诠咒文。先明咒心之妙用。本书释至第二十九句。楞严咒为佛教中最长且广之灵文,全咒共五百余句。诚心诵持,大可一年半载而熟诵之。读诵尚获益难思,何况摄心受持,其功效更难于臆测矣!



吾师宣公上人随疏解咒,每句以四句偈诠释。偈颂皆是乘性而作,一气呵成。文辞古朴,然法理幽深。每句乃袖珍之灵文,药石之良言,所谓深入浅出,随俗显真,普及大众,广沾有情,此乃中美佛教总会法界大学出版佛书之一贯宗旨。



吾人此生何幸,遇斯神咒。当至心恭敬,直心诵持。于己有断惑修证之能,于人有护生助道之功。自他两利,何乐不为?谨就付梓,忠以为序。

                 

               公元一九八零年九月比丘恒空谨识于美国万佛城如来寺

                                 比丘尼恒道中译







序(二)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迭,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大佛顶首楞严经——



我佛世尊,为救阿难,陷摩登伽女之难;乃敕文殊菩萨,以神咒前往加护。楞严者,「究竟坚固」大定也,为十方如来金刚坚固常住法身心印法门。掌大千之枢机,镇万邦之灵文。此咒惊天地,泣鬼神;玄中之玄,密中之密,系诸佛无见顶相,大白伞盖总持真言。



世上若复有一人诵持斯咒,则此界尚有正法存在。倘持之无人,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势必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届时八难三灾,慧孛飞流;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干戈遍野,生灵涂炭。人类浩劫,旷古之灾,在所难免!唯独楞严神咒,其变化拣议,妙定难思。若能正心诚意,专精受持,则感应道交,威灵叵测。神通妙用处,纵千百劫,说不能穷!



然咒虽神灵,苟非大德高僧,无以剖其幽微,揭其玄奥,使初学之士,赖以悟人。楞严咒相传久远,然能解者,世间稀有。上人在美国加州瑜伽谷达摩镇,万佛城中,树正法幢,吹大法螺。于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一日应座下弟子殷勤启请,演释神咒;随疏解意,每句咒文皆以四句偈诠其玄旨。所谓「饮一滴而知大海,烧一丸而具众香。」已迄二百余句,及第三会。其间高潮叠起,座下无不豁然有省,闻风受化,兴趣盎然,得宜匪浅。



处此五浊恶世,吾人当摄心诵持,拥护正法;补天地正气之不足,挽人间浩劫之将临。佛法兴衰,端系于此,为佛弟子者当精进受持以续佛慧命,得究竟安乐。



公元一九八零年十月比丘尼恒道于法界大学译经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二】------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

究竟坚固定中王   直心修学至道场

身口意业须清净   贪嗔痴念要扫光

诚则感应获现证   专能成就大神通

有德遇斯灵妙句   时刻莫忘绍隆昌



【解】楞严咒为梵语,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亦即「定」之义,此定为一切定中之王。



【究竟坚固定中王】:楞严为定中之王。

【直心修学至道场】:修道要用直心,不要用弯曲心。直心才能达到目的地。若你尽用委曲婉转的心修佛法是修不成的。

【身口意业须清净   贪嗔痴念要扫光】:修这个法,口不打妄语,不说假话、绮语、不两舌,也不恶口,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意念里不要有贪嗔痴。那么身口意三业清净了即是总持。

【诚则感应获现证】:要有诚心才能有大感应,现在就证得咒的力量不可思议。

【专能成就大神通】:若你专心,心不旁骛,没有杂念,便能成就大神通,楞严咒里有五会,有三十几段法,咒里又有降伏法,勾招法,息灾法,增益法,成就法,吉祥法等等很多种法。

【有德遇斯灵妙句】:有德行才能遇得到这个法。无德行的人就算遇到了也不明白这种甚深不可思议的神妙章句。

【时刻莫忘绍隆昌】:时时刻刻不要忘了这个法,能诚心专一便是绍隆佛法。以上为简单地说明楞严咒的大概,详细地说是说不完的。你们要明白便要自己详细地研究。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妙法,不要错过机会。



持咒方便

持即受持,受之于心,持之于身。「持」就好像用手拿着东西似的。持念神咒就是不要把它忘了,不要把它丢了,要念兹在兹,时时刻刻诵持此咒。



持咒应有一个坛场叫咒坛,就像传戒需有戒坛一样,咒坛要清净,不准闲杂的人进入,只有持咒的人在里面修法,建立坛仪就是持咒前方便,建坛本有一定的规矩,在楞严经里有所说明,这是为诵经行道求现证的人而设的。现证即今生便得到咒的利益,若缁zī素发心散持,缁是出家人,素即是在家人,散持即没有坛场。那便更要专一其心虔诚恭敬。楞严经上说:「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纵散心持,不在定中,便有八万四千金刚王护法常随着你,何况决定发大菩提心呢!经上又说:「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简单扼要地说,持咒必须三密相应才能得到感应。三密即口诵神咒,心想梵字,手结印相。亦叫三坛。为什么叫神咒?因为妙不可言。心想梵字即观想后边咒心的每一个梵字。三密相应即是持咒的前方便。



第一个即咒语坛。持咒自然结成坛。这是说每天,或每次首先念楞严咒一遍,然后持咒心一百零八遍。咒心即「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 跋阇啰 陀唎 盘陀盘陀你 跋阇啰 谤尼泮 虎(合牛)都嚧瓮泮 莎婆诃」这咒心妙不可言。若天地间没有人会念楞严咒,一切的妖魔鬼怪便都出世了。这咒心后边两句「阿那隶 毗舍提」,一句是竖高义,一句是横遍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两句咒语一念,天魔外道便都没有地方可逃跑,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听招呼。只这二句力量就不可思议。若你在早晨念楞严咒一遍,然后再单持咒心一百零八遍,便能得福报无量无边。所以说若你会持诵楞严咒,来生七世得大福大贵的果报。这是说你想求人天福报的话,若不想求,当然不需要。如果你想求出世的果报,也能达到目的。这是咒语坛。



第二个心想坛。这是诵咒心时观想每一个梵字。说到梵字,有时事情并不一定要明白,若明白了就泄气了,觉得已经够了。若不明白,总觉得有一点意思在里头。不明白时就好比吃东西,未吃时总觉得它是好的,吃过了之后,把酸甜苦辣尝过了,贪食的心止息了,便觉得不过如此。修道也是一样。若你不知道咒的意思,梵字的意思,总觉得它妙不可言,心心念念想要认识。若你知道了,就不注意,观想梵字也是一样。因为梵字我们没学过,不知它的意思,不像中国字。这是「大」字,那是「菩萨」两个字。观想梵字能得到五眼六通,要把它一字一字都观得清清楚楚,睁眼闭眼都是清清楚楚。久而久之,它的妙处就生出来,可以使你开五眼得六通,通因达果,就因为我们不明白梵字,便有一股神妙的力量。



观想梵字也是锁心的方法。把心制在一处便不打旁的妄想了。把每个梵字都印入心里头,无论睁眼、闭眼都明明了了。这样久而久之便得到三昧了。



第三个手印坛。手印又叫手诀,一般所谓的掐诀念咒的掐诀即是。前面的咒语坛及观想坛明白了,手印坛也要明白,在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上有所说明。「白伞盖佛顶印」以二手大指各捻二无名指(即第四指)的指甲上侧,相合,二指头屈如盖形(两个小拇指头合在一起),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竖起来相合,即成大白伞盖佛顶轮王印相。



掐诀念咒就是要叫你注意,叫你做这些动作,不打旁的妄想,不是旁的意思,不是说这一掐诀就怎么灵了。你若没旁的妄想,不掐诀也是三密相应的。要知道真理,为什么要有这三密相应、咒语坛、观想坛、手印坛都是要你不打任何妄想。所谓专一则灵,分歧则弊。



又有很简单的金刚拳、金刚掌、金刚缚手印。不像「白伞盖佛顶印」那么困难费事。双手握上拳叫金刚拳,但不要瞪眼睛,否则就成金刚怒目了。十个手指交叉在一起仰上叫金刚掌,俯下叫金刚缚。一切三昧法由金刚拳、金刚掌、金刚缚生出,你念咒的时候,三坛相应,就好象厅里放着花点缀得很好的。这三个手印任结一种皆可,皆成楞严王大白伞盖佛顶心咒印。然后再观想念诵此咒,便三密相应了。能这样便得到十方诸佛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之缘化。无论世出世所求无不如意。不过最好还是无所求。因为有所求就有贪心,有所求那是得现时的感应,不能得无量的功德。若能无所求,功德更大。



若你不会手印,密部里有三个咒亦随念成坛。第一个即法界真言:「唵缚曰啰驮覩鋄」念了把法界都清净了。第二个清净真言:「唵蓝莎诃。」第三个即放焰口时念的三坛真言:「唵哑吽」三坛即佛法僧。唵字是毗卢顶上作佛坛。哑字是弥陀口中作法坛。吽字是阿閦心内作僧坛。这三个咒每一个都念七遍也能三密相应。念咒前先念这三个咒也是最好的。





(注:楞严咒心梵字图片如下 用于观想图片出自续法法师注释之《楞严咒疏》 以下粉色字体为梵字的中文字)
white_canopy_1.jpg (159.5 KB)

2009-9-30 16:36

摩诃萨怛多般怛啰陀罗尼:




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毘舍提 鞞啰跋阇啰陀唎 盘陀盘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合牛)   都嚧瓮泮 莎婆诃:






法界真言唵缚曰啰驮覩鋄:


清净真言唵蓝莎诃:


三坛真言唵哑吽: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释】咒前先诵偈文者。此咒发起。因阿难示遭摩登伽。摄以幻术。如来说咒,敕文殊护归,求说妙定。佛征其当日舍爱随佛初心。即语阿难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轮转。乃至七处破妄八还显真。四科七大等。身心荡然。得无罣碍。是以述偈赞佛。发愿报恩也。然此赞佛。发愿报恩,正为吾人持咒之本源。此诵通别两种三宝。乃冥求加被。次诵咒前经文。为开咒之发端,今先释偈。



【释】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敬投。就是把我们身心性命都皈给佛了。对佛恭恭敬敬地五体投地,只有佛是我们相信的。楞严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就不是一种事,而是无论什么事都包括在内,究竟到达不可破坏的程度。这句是皈命楞严会上一切佛、一切菩萨。念楞严咒先要皈命楞严会上佛菩萨,念三次。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释】疏云。此二句述赞,首句赞佛,是通赞三身。一。报身。净智圆显云妙湛。二。化身。随缘普应云总持。三。法身。本体常寂云不动。然三身皆妙湛。三即一故。三神皆总持。一即三故。三身皆不动。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故特以妙字概之也。于一切世间九法界内为独尊。称为尊也。首楞严王四字赞法梵语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是大定之总名。能统摄一切三昧。是王义也。通经所显。唯此定义。世希有三字。双赞佛法。希有者。阿难是时。既领七征八远,四科七大等示。无非显此三昧体性。以是法唯佛能证知。非九界众生所能逮。是法唯佛能开示。于一代时教为独圆。昔所未显。而今乃显。向所未闻。于今始闻。佛之与法,皆希有也。



【释】妙湛,妙即不可思议,不能想象。若能想象,能知道都谈不上妙。妙是出乎意料之外,思想达不到,所以叫「不可思议」。湛是湛深。不止是妙,而且妙得湛深,非常的不可思议。总持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总一切法即包括所有的法,持无量义即受持无量的义,都在这里面包括着。所以「妙湛」是显密圆融。「总持」是随缘普应。所有尽虚空遍法界,有求无不应的境界。本体常住即不动,本体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妙湛、总持和不动都是妙湛,三而一。三者都是总持,一而三。三者都是不动,非三非一,亦三亦一。详细分析,每一个意思里都有三种意思,世希有是世出世上最好的。不动尊即佛另外的名字。「首楞严王世稀有」这句是赞叹楞严大定。修行此楞严王大定能生一切的定。一切的定没有不从这个定生出的。世希有是说世界上不易有的、最难遭难遇的。这偈颂是由于阿难被先梵天咒所迷,佛说了楞严咒,派文殊菩萨用咒把阿难救回来。阿难感谢佛的深恩,所以说偈颂形容他的感受。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

【释】疏云。此二句述悟。梵语劫波。此云时分。颠倒想者。凡计有计无,执断执常,皆名颠倒。今阿难所言颠倒者,是述其从前认物迷己。缘妄昧真。指心见则认内认外。观世界则有大有小。执因缘,计自然。乃至和合非和合等。此皆亿劫,由攀缘识心,成颠倒妄想。今始知如来藏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则前之种种戏论虚妄相想。如日消水。如炬破暗。当下消除矣。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按小乘经律论从来成佛者皆历三祇百劫。修行种因。方获五分法身乃至获究竟清净法身。今阿难闻佛开示,顿悟真心。是本具法性身。即如来藏性。不待僧祇之历。而已获法身矣。

【释】人从无量劫来就有一些妄知妄见、邪知邪见、颠倒梦想。颠倒想即非常计常,非断计断,非有计有,非无计无。跟着妄的境界跑,不能把妄的境界转过来,亦即人为境转而不能转境,也即常为业风所牵。所差的只是一点点,并不是多,可是只这一点点就和真正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大相径庭,其谬何止千里。颠倒即不应想而想,不应贪而贪,不应瞋而瞋,不应迷糊而迷糊。再往清楚来说就是自性里的颠倒想。不能大公无私就是颠倒。这种颠倒想就令我们在六道轮回里受生死的因缘。修就是要把颠倒想销了。像阿难那么聪明的人还是一样有颠倒想。他的记忆力非常强,佛所说的经典一历耳根便永劫不忘。但当他见到摩登伽女时就被她摇动了,就跟着她走到黄发外道家里。这是他的颠倒想。男贪女爱就是颠倒想,这是无量劫以来就有的。所以说首楞严王这种大定大法是世间所希有的,能销除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的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佛成佛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修福一百个大劫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阿僧祇劫即无量数,三个阿僧祇劫即三个无量数。这个数目有多少?连计算机也数不过来。现在阿难说:「不历僧祇获法身」。我得到这个楞严咒啦,有这种坚固的大定,不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的时间就可得到法身,也就是成佛,证得法身自在、神通变化。诚心诵楞严咒不需要经过那么长的时间便可得到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剎,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终不于此取泥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三】------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三】-------宣化上人
2011-09-26 20:56
楞严咒句疏解。三。宣化上人
2010-05-31 08:47
【释】疏云,此八句发愿请证。前四句是四宏誓愿。阿难前获法身,但得性具之理。未断圆修之功。故今发得果之愿。首运度生之心也。果,即佛果。佛为众圣中尊,如众宝中王也。此句摄二愿。即佛道誓成,兼法门誓学。还度句,是愿度生无尽,此句亦摄二愿。即众生誓度,兼烦恼誓断。此四宏誓,依无作四谛。而发悲智双运。故名深心。奉尘刹者,将此心承奉尘刹诸佛。同诸佛行事。报我佛深恩。若不如是。不足云报。故言是则名为报佛恩。后四句是增上誓愿。五浊众生,刚强难化。今达藏性平等无二。方能无畏。愿先入化度也。又先入有二义。一、对刹。虽尘刹具入。而先五浊者。五浊之苦最急也。二、对人。恶世人所怯入。而能入者,能行难事之甚难也。末后二句是广大增上。由达藏性竖穷横遍。故不遗一众生。亦不惮尽未来际也。不取泥洹者。一、不取二乘独得泥洹。二、不取诸佛究竟涅盘。直欲众生界尽,我方入灭,因所愿重远。故请加证明也。



【解】阿难前面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现在又说:「愿今得果成宝王」,我今发愿,愿先成佛。得果即得佛果,宝王即佛。「还度如是恒沙众。」我成佛不是为自己,还要倒驾慈航,回入娑婆,来教化恒河沙那么多的众生。所有的众生我都要教化。「将此深心奉尘刹」,深心即般若的智慧。「奉尘刹」,变化到十方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我以愿力普遍到十方微尘刹土那么多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是则名为报佛恩」,用这至诚恳切的心才是报答佛对我的恩德。「伏请世尊为证明」,又很虔诚地请求世尊为我阿难证明这种愿力。「五浊恶世誓先入。」五浊恶世的众生是最难度的,我要先度。在这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中,刚强众生难调难伏。我要先到这罪恶的娑婆世界来度众生。「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我始终不会取阿罗汉的果证。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亦不会取佛的涅盘果位。只要有众生未成佛,我就在这儿等着来教化他,令他们都成佛之后,然后我才取泥洹。泥洹在二乘即阿罗汉的果位,在佛就是涅盘的果位,亦即无上正等正觉。这是阿难发的愿,来助佛扬化,帮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释】疏云:前二句更希后示。尊无上故云大雄。破诸有故云大力。拔苦予乐故云大慈悲。又证妙湛总持不动理体。破其颠倒妄想曰大雄。具妙湛总持不动智照援其爱欲污泥曰大力,起妙湛总持不动妙用。应机除九界苦曰大慈悲也。微细惑者,即前三果,已灭三界见惑。所谓「销我亿劫颠倒想」,乃蛊惑也。然犹未断意根中积生无始虚习思惑。及界外之生住异灭别惑。故希更除也。后二句专祈极果。无上觉。即究竟觉。十方。即寂光。实报。方便。同居。一切国土皆现也。



【解】大雄即大英雄。这其中也就包括大智、大慧、大行、大愿。「大力」,再也没有比这种力量更大了。既有大雄力,又有大慈悲。以大雄大力来支持大慈悲心。慈即给众生一切乐,悲能拔众生一切苦,爱护众生无微不至,满众生的一切愿。众生对佛有什么要求,佛都满他的愿。「希更审除微细惑」,希即希望,更即再次。前面已请佛「销我亿劫颠倒想」,是指销除见惑、思惑。现在更销除尘沙惑。尘沙惑是一种微细惑,在你觉察不到的地方,沉在你心底下,微细微细的妄念、无明。希望大雄大力佛世尊更把我微细的迷惑也给除去。「令我早登无上觉」,令我早成佛道。「于十方界坐道场」在十方界都能建立大道场,宏扬佛法。



有人说阿难发的这个愿很矛盾。前面说:「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现在又希望早成佛道,于十方界坐道场。这个愿岂不是矛盾吗?不是的。他前边说的「终不于此取泥洹」,是把众生度尽了才取泥洹,若没度尽就不取正觉。现在请佛加被他,令他粗惑断了,细惑也断了,众生也度尽了,令他的愿力,早得成就。「令」就是使令我早登无上觉,早成佛道,也即请佛帮他度尽他要度的众生。说「如一众生未成佛」是指和他有缘的众生,他都要度尽。如果和他没有关系的众生,当然要等待另外的人去度。譬如在他的法会上听过他讲经的,和他有法缘的,他要度尽。如果和他没有法缘的众生,就等另外的人去度。不是我给阿难尊者作辩护律师,的确是这样的。若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都等着阿难尊者去度,那么,其它的菩萨做什么?就等着受香烟吗?没有这个道理。佛菩萨也是要分工合作,各尽其能随缘度生。好像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大家分工合作,这个安安床,那个扫扫地,那个捡捡树叶,剪剪草。这都是各司其事,为的是成就道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不要以为阿难发这个愿矛盾了。你这么一批评,把阿难也弄得一身罪过。阿难想度你,你却给他下一个大的批评。说阿难矛盾。阿难矛盾就算他矛盾,你自己不矛盾不就得了?各位想一想,不要以凡夫测圣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乱加批评是不可以的。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释】疏云:此二句约况不退。舜若多,此云空。烁迦罗,此云坚固。亦云金刚。谓空性无可销。犹云可销今所发坚固誓愿心。同于藏性。终无动转。不似空之可销也。此十八句。出本经第三卷末。



【释】什么是「舜若多」?「烁迦罗」又是什么?「舜若多性可销亡」,是说虚空的性也可以没有了。你们说虚空会不会没有?不会的。因为它就是空。还销个什么?它根本就没有什么,有什么可销?但是阿难又说它可销亡。这只是假设之词。不能销亡的虚空也可以销亡,但是我这金刚不坏的心,坚固的心却不能动转。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佛顶首楞严。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

【释】疏云: 前三句通归三宝。梵语南无。此翻归命。佛陀翻觉者。具自觉觉他。觉满三义也。法者以可轨可持为义。即三藏十二部类。僧翻和合众。有二义。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无为。二、事和。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后四句别归本经三宝。释迦牟尼。翻能仁寂默。是此会佛宝也。首楞严见前释。咒从佛顶光中化佛所说。即以佛顶立名。是此会法宝也。观世音。是当经圆通首选。与此界缘最深。即诵咒人。亦应返闻闻自音故。金刚藏。乃密部之主。能护持咒之人。成就功德故。故当归敬。以祈冥加被也。



【解】「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这是皈依三宝。我们皈依十方诸佛。又皈依诸佛所说的法。又皈依十方三世的贤圣僧。贤圣僧就是大菩萨、大阿罗汉都包括在内。「南无释迦牟尼佛。」皈依十方三宝之后,又皈依本尊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能仁、寂默。能仁就是普度众生。寂默就是寂然不动。能仁也就是感而遂通。能以仁慈施予众生。这就是动静不二。能仁是动,寂默是静。动静一如。动里就是静,静里就是动。动不碍静,静不碍动。你修道修得动静一如的时候就找到本体,更没有什么妄念了。「南无佛顶首楞严」。再皈依佛顶首楞严这个大定。「南无观世音菩萨」,再皈依观世音菩萨。「南无金刚藏菩萨」,再皈依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念楞严咒有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常保护你,随侍左右。所以能念楞严咒不是一生一世所种的善根,而是在无量百千万亿劫以前种诸善根,才能学习楞严咒和诵持、受持楞严咒。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百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才能遇着楞严咒,才能听讲楞严咒。



有人想到:师父你昨天说,不明白就是个妙,那为什么又要讲给我们听。那你可以把耳朵堵上,不要听嘛!我讲我的,你不听是你的事。你可以在那儿睡觉,那就更妙了。入了睡觉三摩地,一睡就去见周公。周公说:「欢迎你来!和你下一盘棋。」就在那儿摆上棋盘,和你下起棋来。等楞严咒讲完了,你棋也下完了,说:「哦,什么?」我也不知道。



有一位居士要求我给你们各位灌顶。我也愿意满你们的愿。现在我就用观音大法来给你们集体灌顶。大家就坐在座位上,合起掌来,一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最好把眼睛闭上,拿出真诚的心。不要怀疑,也不要有试验的心。要一心一意来接受灌顶。你们修四十二手眼要诚心一点,好好地修这种法。修这种法将来都能在天上天下得千手千眼,像观音菩萨来教化众生。这是我对你们的期望。修法必须要有正当的行为,好的心地。不可以有贪心,不可以有染污心去欺骗人。不可用这种法去向人攀缘。要老老实实的,不可以有不正当的行为。这是很要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四】------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疏解。四。宣化上人
2010-05-31 08:52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释】疏云:肉髻。准无上依经言。佛有顶骨涌起。自然成髻。即斯之大佛顶。表不动体也。百宝光。表百界。盖四圣六凡十界。以界界各具十,故云百也。千叶宝莲。表千如者。以百界各具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故云千也。有化如来。坐宝华中者。宝华是因,如来是果。表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也。顶放十道。乃至十恒沙。表若界若十如等法。法有差别。光无差别。皆一如来藏心故。又法界虽若河沙。不出乎十。言皆遍示现。正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金刚密迹等者。梵语散那。即散脂。此云密主。具名行智理四密。为护法主。示迹为金刚神。故曰密迹。表此宝光。如金刚不可沮坏能破十界恒沙烦恼。遍显十界恒沙妙用。故遍虚空也。畏爱者。具威折故。大众咸畏。具慈摄故。大众咸爱。顶佛说咒。表无为心佛。不假修证之密体也。说无上咒。表不可思议之密用也。放光化说。化说皆光。表无碍清净之密相也。又从佛顶者。表即显即密。法无异故。而无见者。表非显非密。法本寂故。此即如来圆证之理。而众生同具之体也。然理因事彰。法随机感。但阿难前之蒙咒摄归。唯得密义。未曾显闻。蒙如来层层开示。信解已臻。欲践行证。摄心入定。离魔成道。再请佛说。而如来说持淫沙盗妄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若有宿习。不能除灭。当诵我佛顶神咒。是以更请重说。而如来放光。说此神咒也。以上三段。乃诵咒之前茅。已久流通。遍行宇内。理合补入。于是再阅大疏。节录要释。而补疏之。



【解】「尔时」即当时说楞严咒时。又是现在讲楞严咒时。说楞严咒是几千年以前。讲楞严咒是几千年以后。听楞严咒是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因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到。至于现在,现在也不停的。当你说这是现在时已经过去了。连现在也不存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只有楞严咒是可得的。「世尊」为世出世之尊。没有再比这更尊贵、高超的了:就是佛。在此时佛从顶上肉髻涌出百宝光明,光明中涌出千叶宝莲。这里百宝表百界,千叶宝莲表千如。说是这样说。并不仅仅表百界千如,而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可以说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不是从百宝光明所化成的、所造成的。在宝莲上有佛的化身。化身是由无化有。说它有它又没有,说它没有它又有。忽显忽隐,忽有忽无。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化如来即佛的变化身,在千叶宝莲华上坐着。在如来头上又放十道百宝光明。十道表十法界。一一光明都普遍地示现恒河沙那么多的金刚密迹,就是金刚护法,亦即护法金刚。密迹即默默地保护你。念咒最底限度有八万四千金刚保护着你。你自己看不见,但他可真是有的。



看这金刚藏菩萨一手拿着大山,一手拿着大宝杵。看有多大!遍满虚空。大众仰观,畏爱兼抱。畏就是很怕,心里像有一只小兔子在那儿蹦跳。说不敢看又舍不得。想看吗又很怕。毛骨悚然,头发都竖起来。身上的毛孔都起了鸡皮疙瘩。畏爱兼抱,又有怕又有爱。两种心情,两种思想。「求佛哀佑」这时就求释迦牟尼佛怜愍我们。「一心听佛」,在这时候真是没有妄想了。女孩子不想男朋友,男孩子也不想女朋友。这叫一心,没有第二心。不像你们听楞严咒,法师在这里讲,心里总打别的妄想,不能一心。当然我没佛那么大威德,所以我给你们讲,你们都打妄想。「无见顶相」,佛的无见顶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无见顶相看似有如无,说没有又好像有。无见顶相是你看不见的,也是无所不见,没有看不见的。「放光如来宣说神咒」,就是在大宝莲华上变化的如来在他无见顶相上生出百宝光明,百宝光明又有千叶宝莲,千叶宝莲上有化如来,又放大光明宣说神咒。这是佛的化佛宣说的神咒。不是一般人可以听得见的。当时都是那些法身大士菩萨才可以听到神咒。你愿意听,就先要学楞严咒。学完了才可以听。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略释名义



【释】佛顶放光。光中化佛说咒。名佛顶光。摩诃。翻大。体遍十方曰大。萨怛多。翻曰。相绝诸染曰白。般怛啰。翻伞盖。用荫万物曰伞盖。三皆圆融具德。归三藏心也。此是诸佛种智。亦即众生自性。彻果该因。穷理备教。持之现证觉道。诵之宿障尽蠲。高明无极曰无。尊上莫等曰上。威灵叵测曰神。感应难思曰咒。经言。若我说是般怛啰咒。经恒沙劫。众不能尽。是也。咒凡五会。一会。萨怛多。般怛啰。二会。萨怛他。般剌舍悉多。三会。苏波啰拏。摩诃般轮般怛夜。四会。萨怛多。般怛啰。五会。悉怛多。钵怛啰。今释咒与全经标题不同。曰。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金口所宣。密因了义。罔不圆具。



【解】楞严咒的名字叫「摩诃萨怛多般怛啰陀罗尼」。又叫「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摩诃是梵语。译为大,体相用皆大。体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是其大用。说到相,它是没有相的。咒有什么相呢?但无相无不相。也可以说它没什么用,但无所不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相是大相,体是大体,这便是摩诃之意。「萨怛多」亦是梵语,译为白色,亦即清净,没有染污之义。所以说:「相觉诸染曰白。」楞严咒是白净法,清净无染污之法。「般怛啰」亦是梵语,译为伞盖。这是个譬喻,譬喻一个伞盖用荫万物,荫护一切有德的人。谁有德行,谁便能遇到这个法。没有德行是遇不到这种法的。所以说:「三光普照透三才」,一般人一定认为「三光」是日月星。日月星是外边的三光。诵持楞严咒身上有身光,口里有口光,心里有心光。身口意三业都放光。听说过这个吗?这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身上所放的是黄光。修成功了便成金光。金光万道。开始修楞严咒是黄光,淡黄色的。久而久之就变成金光。所以说紫磨金色万道光明充满法界。这都是修楞严咒修成的。口里所放的光是红光。心里所放的光是白光。但是有时口里也放黄光,有时又放青光。有时又放黑光。有时青、黄、赤、白、黑的光都会放。不过这是要修成了才会。般怛啰即用荫万德,大白天伞盖保护所有有德的,受持楞严咒的众生。所以说「三光普照透三才」。三才即天地人。「阎浮世界你不来」,在阎浮界你各处找不着,一定要受持楞严咒才能看到这种光。「大德大善能于得」要有大德行大善才能得到此法门。「无德无善不明白」,若无德行,没有善功德,就是遇着了也会当面错过,失之交臂。看到金以为是铜,见到钻石以为是玻璃。见到楞严咒却认为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不知道宝,不知道妙。不知道楞严咒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心光即意念,即第六识。不过你若不修行,什么用也没有。若修行便会放光。刚刚说的光还不止这身口意三业清净放出清净的光明。还有红光缭绕。你诵楞严咒自然就有红光缭绕。所以说「千朵红莲护住身」,红莲华放出的红光。「坐驹骑着墨麒麟」,在这科学的时代说这个,学科学的人会笑掉牙齿。不过这样也好,否则不笑掉牙,天天还在那里科学科学的。「万妖一见往里躲」,什么妖魔鬼怪一见这法身千朵红莲护的威德相,都往远躲。「济公法师有妙音」。诵楞严咒时又有紫光紽紽,白光旋转。为何一诵楞严咒,妖魔鬼怪不敢出来?因为力量太大了。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祥光瑞气到处弥漫。所以有人诵楞严咒就是补天地正气之不足。一人念楞严咒就有一人的力量,百人念楞严咒就有百人的力量,世上的妖魔鬼怪都会老老实实的。



楞严咒为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的。这个咒关系到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若一个人也不会念楞严咒,这个世界就快毁灭了。因世上没有正法了。只有楞严经和楞严咒是正法中最要紧的一部经和一个咒。楞严经是为楞严咒而说,是解释楞严咒,赞叹楞严咒的。楞严经中结坛法一段经文说得很详细。要想详细知道可看这一段经文。



楞严咒叫佛顶光明,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所以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每一句有每一句的用途,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都具足不可思议。「佛顶光明」就是表示咒的力量能破除一切黑暗,能成就一切功德。你若能受持楞严咒将来一定成佛,一定得无上正等正觉。离开咒文能念叫诵,对着咒文念叫读。若能常诵楞严咒,可以消除宿世业障。这是楞严咒的妙用。何谓「无」?高明无极。光明到极点了,没有再超过这光明的。「上」是尊上莫等的上。没有再比这更尊贵更高尚了。「神」就是不可思议,也就是威灵叵测的意思。「咒」就是感应道交。它有一种力量。你念咒就有感应。「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佛顶的光明犹如大白伞盖来一切诵持咒的人。以上为其名称的大概意思。



译咒微旨

翻译经咒。例有四则。一。音字俱翻。诸经文也。二。音字俱不翻。西来梵筴。三。翻音不翻字。卍字是也。四。翻字不翻音。诸咒语也。今当第四。



【翻译经咒。例有四则】:翻译经咒的方法有四个原则。

【一。音字俱翻。诸经文也。】:音也翻,字也翻。就是所有一切的经文。      

【二。音字俱不翻。西来梵筴。】:音是梵音,字是梵字。就是西来梵文的经典。

【三。翻音不翻字。卍字是也。】:如只卍字翻它的音。

【四。翻字不翻音。诸咒语也。】:字翻成中文,但音还是梵音。所有的咒都是这一类。翻成英文亦同,字是英文字,但音还是梵音。  

【今当第四】:现在说的就是这第四类。翻字不翻音。



又有五种不翻。一。秘密。诸咒是也。二。多含。薄伽六义。三。本无。如阎浮树。四。顺古。阿耨菩提。五。生善。般若尊重。今属第一。



【又有五种不翻。一。秘密。诸咒是也。】:旁人不知道,很秘密的,怎可以翻。咒语翻出来就不秘密了。怎么秘密,一句里包含着多意,很多的力量、很多的用途,所以不翻。  

【二。多含。薄伽六义。】:一句里含有很多意思所以不翻。如「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义,所以不翻。又如薄伽梵有六义所以不翻。六义为:一、自在。就是不打妄想。一打妄想心向外驰就不自在。二、炽盛。光明炽盛。不是五蕴炽盛的炽盛。三、端严。端正威严、庄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  

【三。本无。如阎浮树。】:在中国本来没有的。如阎浮树在中国没有,翻出来没人懂,所以保留原来的阎浮树。  

【四。顺古。阿耨菩提。】: 就是古人翻过了都很不错的,如阿耨菩提为无上正等正觉。尊重古人费了很多心血翻出来。我们不标新立异弄出一个新的。说我超过古人。  

【五。生善。般若尊重。】:能生出种种善法所以也不翻。般若亦生善不翻,亦尊重不翻。  

【今属第一】:现属第一秘密不翻。






类别:楞严类 | | 编辑 | 删除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7) | 评论 (0)
上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三】-------宣...    下一篇: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六】------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六】------宣化上人
2011-09-28 07:47
楞严咒句偈疏解,六,宣化上人
2010-05-31 08:57
正胍云。显教。如授方显说。密咒。如授药密治。义开三力。一。理法力。以一字含无边妙理。如元亨利贞。二。威德力。三宝神圣。名德力大。如王臣声势。三。实语力。



【正胍云。显教。如授方显说。密咒。如授药密治】:经就好似药方,很明显的。密咒就好似一眼药,包好了,那一服药治那一个病,到时自然有那力量,你不容易知道的,所以叫密治。

【义开三力。一。理法力。以一字含无边妙理。如元亨利贞。二。威德力。三宝神圣。名德力大。如王臣声势。三。实语力】:

密咒三种力量:

一、理法力,道理没有边际,所以说一字里边包含无量无边微妙的道理。如易经所说的「元亨利贞」四个字,就包括八卦里很多的义理。

二、威德力。如大众威德畏。有的人当只有二、三个人时就说个不停。等叫他在大众前演讲,一句也说不出。这就是大众的威德吓得他说不出了。佛法僧三宝神圣,名称普闻,功德也大,力量也大,具大威德。又好象国王大臣具大声势。三、实语力。



真演咒愿。超凡入圣。如诏敕继极。长水亦云。自古不翻。略有五意。一。诸佛密语。余盛难通。二。诸佛密印。如王印信。三。总持法门。婆伽六义。四。鬼神王名。呼敕守护。五。不思议力。赦罪受职。孤山曰。诸经密咒。例皆不翻。



【真演咒愿。超凡入圣。如诏敕继极】:我们念的真言给人祝愿,说愿你一切吉祥、平安。因这里没有谎言所以叫真言。好像四十二手中之真言都是咒愿,如愿你超凡入圣,早成圣果。真言又如皇帝的诏书或敕语,叫你作什么作什么。继极即承继王位做皇帝。【长水亦云。自古不翻。略有五意】:长水法师说古来不翻译大略有五种意思。

【一。诸佛密语。余盛难通】:诸佛所说的话,其余的圣人都不明白。

【二。诸佛密印。如王印信】:诸佛秘密的心印,好像国王的印信。  

【三。总持法门。薄伽六义】: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就如薄伽六义。  

【四。鬼神王名。呼敕守护】:鬼神王的名字,叫他来守护持咒的。  

【五。不思议力。赦罪受职】:把罪业都赦免了。叫他担任一点职务,做点事。  

【孤山曰。诸经密咒。例皆不翻】:孤山法师说诸经密咒照规矩是不应翻的。



自古人师。多有异说。天台会之。不出四悉。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称其王号。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欢喜益也。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相应无所诃问。不相应即执治。是为人生善益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恶。余无识者。如贱人奔他国。诈称王子。妻以公主。多嗔难事。人来剖明。假一偈言。默然自歇。即对治破恶意也。四云咒者。诸佛密语。惟圣乃知。如王索先陀婆。一句四实。盐。水。器。马也。群下莫晓。惟智臣知。咒祇一语。遍有诸力。病愈罪来灭。生善合道。入理第一义。咒具四益。亦如是也。



【自古人师。多有异说。天台会之。不出四悉】:古来所有的法师都有不同的说法。天台把这些说法总括起来不出四悉坛。  

【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称其王号。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欢喜益也】:咒里有鬼神王的名字。如楞严咒里有许多鬼神王的名字如鸠盘荼、毗舍遮。你称大鬼的名字。小鬼因为恭敬鬼王的缘故就不敢撒野,都守规矩了。这是世界悉坛。世界上的人得欢喜之益。  

【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相应无所诃问。不相应即执治。是为人生善益也】:又如军队中每天都有口令,是司令官发出来的。下边的兵都知道。晚上回来走路碰到不认识的人便问他口令。或回答「天」,或回答「地」。若答对了便没事。答错了便要开枪了。你不能问旁人口令是什么。若你答对了便不责罚你。若答得不相应便把你捉起来治罪。这是为生善益也。  

【三云咒者。密默遮恶。余无识者。如贱人奔他国。诈称王子。妻以公主。多嗔难事。人来剖明。假一偈言。默然自歇。即对治破恶意也】:咒能秘密把罪业消了,人们仍不知道。好像贱人逃奔他国。欺骗人说我是某某国的王子。国王相信了,就把公主嫁给他。他便如俗语穷人诈富、挺腰凸肚,有很大脾气,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对。周身都是脾气,很难侍候。有一个知道他来历的人来了。就假借一首偈颂说也。这偈颂以前讲过。既然大家都不记得了,我就再做一偈:无德去他国,欺诳一切人,本是贫穷者,何来斯多嗔。没有德行跑到其它国家去,欺诓世间所有的人。本来就是一个穷人,何必发这么大脾气。这个偈颂给他一念,他就老实,晓得人家知道他的秘密。怕人说穿,就不敢发脾气。这是对治人的恶习惯,把恶习惯给破了。  

【四云咒者。诸佛密语。惟圣乃知。如王索先陀婆。一句四实。盐。水。器。马也。群下莫晓。惟智臣知。咒祇一语。遍有诸力。病愈罪来灭。生善合道。入理第一义】:咒是诸佛的秘密言语。只有佛才知道其道理。就好像国王要仙陀婆。仙陀婆是什么?盐、水、便器、马都是仙陀婆。王要仙陀婆时没人知道他要什么。只有有智慧的臣子才知道。譬如国王在吃饭时要仙陀婆,智臣便知道是要言。吃过了饭要仙陀婆,便是药水洗手和漱口。等国王要出去旅行时要仙陀婆便是指马。所以说四种东西同一个名称。要看国王在什么时候要什么东西,要知机。所以说惟智臣知。咒也是一样,一句咒有很多意思,鬼神都知道。只一句咒含很多的义理,很多的力量。什么力量呢?能使病好,解中毒,消除业障,还会生善,与道合一。恢复本有的天理。  

【咒具四益。亦如是也】:咒具有四益,好像仙陀婆一样一语具有四益。四益是对治悉坛,破恶悉坛、入理悉坛、生善悉坛,如上面所说的。



楞严咒是很稀有的,难遭难遇的一个法会,可是你们在这里听楞严咒,一边听一边睡觉,一边听一边打呼,不但自己得不到受用,旁边的人,也坐在那里打妄想,这是不恭敬法的行为。假如你学了法,而没有师承,就叫盗法。你在听法的时候不好好听,只是睡觉,这叫慢法。慢法和盗法这都是不合法的。各位,听法的时候要睡觉,可以在没来之前喝一杯咖啡,或者一杯浓茶。不要才到这里一阵子,就支持不住啦!在这里睡觉,可和周公去下棋去。这是把大好的光阴空过啦!把机会错过了。你要知道,你到这讲堂来,是为了法而来,不是为了睡而来,也不是为了吃而来,既然为法而来,就要得到一点法,不要累我浪费很多气力,你在那里入了睡觉三昧,很自在很炽盛,很端严,很大的名称,很吉祥,也很尊贵,把薄伽梵的六义都包括了。这不太好。所以我希望欢喜睡觉的人,在听经的时候,打起精神来,不要睡这么多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七】-------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七】-------宣化上人
2011-10-01 08:49
楞严咒句偈疏解,七,宣化上人
2010-05-31 08:59
此则统示前后咒益。若翻末后咒心。法益有六。一。一字含多法义。二。华梵音字圆通。三。表显三藏三十心。四。示该三贤地等妙。五。回归三十七圣。六。经律一切字母。密部。问。真言梵字。何有如是不思议神用益相。答。是诸佛心体故。法性如是故。一字具多法义故。菩萨行愿故。不思议神力加持故。此出翻译。今得多益如是。下复诚劝行人。毋得妄谈。



【此则统示前后咒益。若翻末后咒心。法益有六】:这是总括的说明译咒之益。若翻译咒心有六种益处。

【一。一字含多法义】:一个字包含很多很多的义理,无穷无尽的力量,无量无边的威德。

【二。华梵音字圆通】:字音皆翻译成华文,又有梵字。二者皆知,互相应用,圆通无碍。

【三。表显三藏三十心】:三藏是经律论。

【四。示该三贤地等妙】: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地即十地,等即等觉,妙即妙觉。

【五。回归三十七圣】:即前边所说的果位。

【六。经律一切字母】:梵文字母有横的,有竖的。

【密部。问。真言梵字。何有如是不思议神用益相。答。是诸佛心体故。法性如是故。一字具多法义故。菩萨行愿故。不思议神力加持故】:在密宗这个部门里有人问:真言梵字为什么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妙用呢?有这样的益处像状呢?这是因为咒的梵字是诸佛的真心本体,所以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又因为法的本性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又因为诸佛菩萨所发的行愿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他们用神咒来加持令你得到很多利益。【此出翻译。今得多益如是。下复诚劝行人。毋得妄谈】:这是说翻译有这许多利益。下面又劝诫你好好修行,不要犯戒律,不要妄语,胡说八道,否则持咒就不灵验了。不可随便说说,乱讲话,造是非,不可说话不公平。



又陀罗尼门诸部要目云。瑜伽会说五部。一。佛部。毗卢为主。二。金刚部。阿閦为主。三。宝部。宝生为主。四。莲花部。弥陀为主。五。羯磨部。成就为主。五秘密修行念诵仪云。五部。即五瑜伽法门。谓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法也。今属佛部。增益出世法门。苏悉地经云。扇底迦。息灾法。补瑟征迦。增益法。阿毗遮噜迦。降伏法。此三部。各有三等真言。一。圣者说。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名为圣者真言。二。诸天说。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是为诸天真言。三。地居天说。八部神王。名为地居天真言。今当佛圣。增益部也。



【又陀罗尼门诸部要目云。瑜伽会说五部。一。佛部。毗卢为主。二。金刚部。阿閦为主。三。宝部。宝生为主。四。莲花部。弥陀为主。五。羯磨部。成就为主】:中央以毗卢遮那佛为部主。中央属土,旺于四季。所以佛是周遍法界的。东方金刚部即密迹金刚,以阿閦佛为部主,即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方宝部,以宝生佛为部主。西方莲花部以阿弥陀佛为部主。北方羯磨部以成就佛为部主。【五秘密修行念诵仪云。五部。即五瑜伽法门。谓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法也。今属佛部。增益出世法门】:有一本书叫《秘密修行念诵仪式》,即是五个秘密瑜伽法门。五个法门中,这一部属佛部,即是增益出世法门。【苏悉地经云。扇底迦。息灾法。补瑟征迦。增益法。阿毗遮噜迦。降伏法。此三部。各有三等真言。一。圣者说。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名为圣者真言。二。诸天说。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是为诸天真言。三。地居天说。八部神王。名为地居天真言。今当佛圣。增益部也】:在《苏悉地经》上说扇底迦即息灾法门。补瑟征迦即增益法门。阿毗遮噜迦即降伏法门。这三部各有三等真言。一种真言是圣者说的。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声闻和一切缘觉四圣所说的法。第二是诸天所说的真言,包括从净居天乃至三十三天。第三是地居天真言,人间也属地居天。这包括八部鬼神王。今当佛部增益的法门。



会义云。密部有三。一。佛部。二。菩萨部。三。鬼神部。各论上中下三品。成就增益。名上品法。禳灾摄召。名中品法。降伏。名下品法。上法又三。谓行仪。观法。严禁。三品法也。通以无上菩提道心为主。若无师传。则名盗法。若违行仪。则招恶报。若犯严禁。辄以功效。向他人说。则招奇祸。并佛不思议四悉益。一。妙臂菩萨所问经云。行人若欲持诵。速得悉地。义利成就者。所有议法。不得纤毫缺犯。使者魔障而得其便。是故行人。当心持诵。长时无间。使观想真言字种。一一精熟。事事相应。方成瑜伽无作妙行。又持诵者。不得心缘异境。与人杂语。诵若间断。悉地不成。又持诵不依仪法。或不持戒。或不清净。非惟法不成就。亦当招损。



【会义云。密部有三。一。佛部。二。菩萨部。三。鬼神部。各论上中下三品。成就增益。名上品法。禳灾摄召。名中品法。降伏。名下品法】:成就、增益这两种法是上品的法门。禳灾、摄召是中品的法门。摄召即钩召,即缉拿法。悉灾即你有什么灾难,诵咒便可消除。但是你还要消去心里的灾。如果你只是念咒,心里还尽打一些不干净的念头,杂念和欲念充塞。则根本的灾没有消除。念什么咒也没有用。因此想要息灾先要心里清净,把心收拾干净了,那才是真息灾。若心里装满了贪嗔痴,念什么咒都不灵。因此心里是最重要的。心一定要慈悲良善,愿意帮助人,存一种好心。这是增益悉灾法。摄召即钩召法,就好像警察捉犯人一样,妖魔鬼怪做了坏事,令人生病,生灾难,你一诵咒就把妖魔鬼怪抓起来。但抓是抓来,有里还是不服,必须用种种方法教化他。单降伏是下等法。上等法不用任何势力压迫任何人,和任何妖魔鬼怪。不可和他们争。不要学阿修罗那样的斗争坚固,自己明明有力量可以降伏他,也不要用。要用德行来教化、感化他。【上法又三。谓行仪。观法。严禁。三品法也。通以无上菩提道心为主】:无论修什么法都要以菩提道心为主,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不可用道力来压迫任何人和任何妖魔鬼怪。【若无师传。则名盗法】:法必须要有师父传给你。若无师父传法师叫盗法。【若违行仪。则招恶报】:你若不合乎法度来修这个法,护咒善神就会不高兴。【若犯严禁。辄以功效。向他人说。则招奇祸。并佛不思议四悉益】:你若常向别人说你持咒有什么灵感效力,念大悲咒治好了某种病,念楞严咒又得到什么感应,好像卖膏药似的。这叫卖修行,是不对的。若这样就会遭遇到奇祸。并得不到佛不思议四悉益的益处。【一。妙臂菩萨所问经云。行人若欲持诵。速得悉地。义利成就者。所有议法。不得纤毫缺犯。使者魔障而得其便。是故行人。当心持诵。长时无间。使观想真言字种。一一精熟。事事相应。方成瑜伽无作妙行】:行人若希望修法很快得到咒的利益和成就。所有修行的方法不得纤毫缺犯。不可以不守规矩,毁坏戒律。所以各位,你们修这个法一定要守规矩。不可尽想去欺骗人,去占人的便宜是不行的。那样不但一点感应也没有,而且有奇祸。若尽炫耀自己的功德便有了漏洞,魔便得其便。就像你有了财宝,不把它放在保险箱里而放在门口,一定会被人偷去。持咒要像穿衣、吃饭、睡觉一样,一天都不可以少的,要长时无间。观想梵字一一精熟,事事相应。每一种事都要如法才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力量,才能成就瑜伽无作妙行。【又持诵者。不得心缘异境。与人杂语。诵若间断。悉地不成】:不要心里总打妄想,想入非非,异想天开,或者与人说话。你诵咒若间断了悉地即不成。悉地即三昧。【又持诵不依仪法。或不持戒。或不清净。非惟法不成就。亦当招损】:若你不守规矩,不守戒律,或心里尽打染污的妄想,不单修法不能成就,还会有奇祸。所以修楞严法要特别注意,要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可相应。不可随随便便讲是非、挑拨离间,或令大家在道场住得不安乐。这都是不可以的。一定要管束自己的行为,行住坐卧不离家。不可尽替旁人洗衣服,要好好照顾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八】-------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八,宣化上人
2010-05-31 09:02
彼部主明王。皆佛菩萨。终不嗔害。所有侍从天龙。猛毒鬼神。见其过故。便即损害。二。金刚顶瑜伽念诵经云。凡修瑜伽教者。须具智慧。明了三昧。及真言法。住菩萨戒。修菩提心。如是功德。许入念诵。三。菩萨善戒经云。受持神咒。五不得为。一。食肉。二。饮酒。三。五辛。四。淫事。五。在不净家饮食。具此五戒。能大利益众生。能治恶神毒病。四。法苑云。道俗诵持。无功效者。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文字讹替。或音韵不典。或饮酒啖肉。或杂食荤辛。或触手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八种法戒。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



【彼部主明王。皆佛菩萨。终不嗔害。所有侍从天龙。猛毒鬼神。见其过故。便即损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宝部、羯摩部部主皆是明王,即佛或菩萨。他们有大慈悲心,不会损害众生。但是那些护法、天龙、猛毒鬼神都有很大的脾气。猛鬼恶神见到修法的人有过错,便给他一点灾害,让他不自在,或者给他很大的麻烦。【二。金刚顶瑜伽念诵经云。凡修瑜伽教者。须具智慧。明了三昧。及真言法。住菩萨戒。修菩提心。如是功德。许入念诵】:凡修这个咒的人应该具有智慧,明了一切的定及咒里严密之法。咒里的言语法则也要知道。一定要守梵网经中的菩萨戒,发菩提心。如此,有持戒的功德,又有发菩提心的功德,才许可你修这个法。【三。菩萨善戒经云。受持神咒。五不得为。一。食肉。二。饮酒。三。五辛。四。淫事。五。在不净家饮食。具此五戒。能大利益众生。能治恶神毒病】:受持一切神咒有五种是不可以犯的。五辛即葱、蒜、韭、兴渠。不净家即妓女之家或总作染污形的家庭。若能守持这五戒再修法一定得到大的利益,并且能利益众生。若守这五戒吃了毒菇也会好的。所以萧居士吃了毒蘑菇,我们给他一求,观音菩萨便显神通医好了。这都是证明。【四。法苑云。道俗诵持。无功效者。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文字讹替。或音韵不典。或饮酒啖肉。或杂食荤辛。或触手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八种法戒。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法苑珠林上说为什么出家人及在家人诵持经咒没有功效呢?因为没有志诚恳切的心。修一修觉得没什么灵感就开始毁谤。说没有什么证明,没有什么了,或饮酒食肉,或吃了五辛,或去厕所大小便手也不洗,就拿着咒的本子,或说些世俗,不守规矩的话,什么张家长李家短。或穿的衣服不干净,或住的地方不严净。犯了上面所说的这八种法戒,会令鬼神都不恭敬。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了过错。



若欲行持。每须澡浴。口当含香。志诚殷重。普为六趣。发心匪懈。如是至意。定验不疑。五。显密圆通云。金刚顶。苏悉地。准提经等。皆说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诸佛。则须策发三业。加功唪念。不得宣说咒中境界。衒卖与人。惟同道者。不为名利敬赞。放得说之。



【若欲行持。每须澡浴。口当含香。志诚殷重。普为六趣。发心匪懈。如是至意。定验不疑】:假如你想修楞严咒的法,必须要洗澡沐浴,以净水漱口。很至诚恳切地发殷重心,时时刻刻不忘。普为六道众生,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的众生发大菩提心,总也不懒惰。像这样至诚恳切,一定会有应验的。【五。显密圆通云。金刚顶。苏悉地。准提经等。皆说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诸佛。则须策发三业。加功唪念。不得宣说咒中境界。衒卖与人。惟同道者。不为名利敬赞。放得说之】:在显密圆通上说在你用功持咒时,或梦见自己拜佛,梦见佛放光明,梦见佛来摩顶,梦见佛为你讲经说法,或梦见菩萨、缘觉、声闻圣僧、或天上的天将,或种种不同的、非常出奇的异相。或梦见自己腾身虚空、会飞了,或骑马、渡江,或见种种祥瑞的香光,这些都是好境界。若得到这种应验,更应该很小心地修身口意三业,令其清净,发大菩提心,更加用功来念咒。不可宣说咒中的境界。不可以对人说有什么感应了,叫人相信你,对你有好感,或叫人恭敬你、赞叹你,这些都是不可以的。只有对同修的人,不为恭敬或赞叹,才可以说的。



六.大悲经云。若人紧切念时。或逢种种魔障。或忽然怕怖。身心不安。或多嗔多睡。舌难持诵。或见诸异相。或于咒疑心。或多分别想。或无明着有。若对治者。应观梵书[口*蓝]字。或观众阿字彼谐境想。自然消灭。当知因缘法本空也。上诫禁说。今经全具。惟恐忽略。故重详引。

(注: 梵书[口*蓝]字: 阿字: )



【六.大悲经云。若人紧切念时。或逢种种魔障。或忽然怕怖。身心不安。或多嗔多睡。舌难持诵。或见诸异相。或于咒疑心。或多分别想。或无明着有。若对治者。应观梵书[口*蓝]字。或观众阿字彼谐境想。自然消灭。当知因缘法本空也】:大悲经上说,若人紧切念的时候遇到种种魔障,或忽然恐怖起来,身心不安,或脾气大,或爱睡觉,或舌头不会念,或见到一些妖魔鬼怪异相。这里所说的异相和前边所说的异相不同。这里是坏的异相。或者对楞严咒生出疑心,分别心,或起无明执着诸有,你看什么样业障的人都有,现在你能好好念这个咒是很难得的。若有上面这些不吉祥的境界应该观想梵书字[口*蓝]就能令你清净,或观想阿字,那么前边那些可笑的境界就会自然消灭。应该知道因缘法本是空的。【上诫禁说。今经全具。惟恐忽略。故重详引】:上边所说诫劝行者的话,经上都已经说过了。惟恐你们各位忽略,所以再引来详细说说。



下之五会真言。虽依古德翻译。后来引传法者。临咒说默随意。不必局定。应讲不讲。孔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是故孟子。有五种教。有五不答。楞伽经中。亦四种说。密部不翻。为推伏诸魔外也。前来开明三义。皆为法中紧要。特于咒首。预表出之。



【下之五会真言。虽依古德翻译。后来引传法者。临咒说默随意。不必局定。应讲不讲。孔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是故孟子。有五种教。有五不答。楞伽经中。亦四种说。密部不翻。为推伏诸魔外也】:下面五会真言虽然依据古德的翻译,向将来的人传法时,或有声念,或在心里念,不必一定执着怎样。应该讲的你不讲,如教人怎样修行你不说,不应讲的你讲了,如说你得到什么好处,灵验,开悟证果、成佛。这是打了大妄语,不可说的。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有知识的人说话不会错过机会,也不会说错话。孟子也有五种不答复。《楞伽经》中也有四种话。密部有的不翻是为了摧伏天魔外道的缘故。【前来开明三义。皆为法中紧要。特于咒首。预表出之】:前边所说的三种意思,对修法是很要紧的。现在特别在咒的前边预先说一说。下边是咒释。



咒释分二。子先。五会真言。所以有五会者。显密圆通云。藏经神咒。不出五部。一。佛部。谓诸佛咒。二。莲花部。诸菩萨咒。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王咒。四。宝部。谓诸天咒。五。羯摩部。诸鬼神咒。前坛室中。五佛。表五部主。又五佛。即佛部。观音。莲花菩萨部。刚藏。金刚明王部。释梵。宝生诸天部。频那夜迦羯摩鬼神部。此之五会。诸五部咒。悉总持也。又香花钵镜。每十六者。亦金刚顶瑜伽经中。说受十六大供养法也。就分为五。丑初。第一会真言。瑜伽中有四种念诵。一。音声念诵。出声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三摩提念。心念者是。四。真实义念。如字修行。又或开五。一。出入息诵。想咒字语。随出入息。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前后无间。二。瑜伽持诵。想心月轮。内外。分明。咒字次第。从前右旋。周布轮缘。终而复始。三。金刚持诵。口中微微默转。四。微声持诵。字字分明称念。但令自而闻之。五。高声持诵。令他闻之。灭恶生善。详金刚顶。五字。准提等经。



【咒释分二。子先。五会真言。所以有五会者。显密圆通云。藏经神咒。不出五部。一。佛部。谓诸佛咒。二。莲花部。诸菩萨咒。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王咒。四。宝部。谓诸天咒。五。羯摩部。诸鬼神咒。前坛室中。五佛。表五部主。又五佛。即佛部。观音。莲花菩萨部。刚藏。金刚明王部。释梵。宝生诸天部。频那夜迦羯摩鬼神部。此之五会。诸五部咒。悉总持也。又香花钵镜。每十六者。亦金刚顶瑜伽经中。说受十六大供养法也。就分为五】:佛部即诸佛所说的咒。莲华部即菩萨所说的咒。金刚部即所有一切金刚密迹的咒。宝部即宝生部的咒,是管诸天的。羯摩部是所有管鬼神的咒。在前边所说的悉坛,要三密相应。所说的佛表五部主。【丑初。第一会真言。瑜伽中有四种念诵。一。音声念诵。出声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三摩提念。心念者是。四。真实义念。如字修行。又或开五。一。出入息诵。想咒字语。随出入息。息出字出。息入字入。字字朗然。如贯明珠。前后无间。二。瑜伽持诵。想心月轮。内外。分明。咒字次第。从前右旋。周布轮缘。终而复始。三。金刚持诵。口中微微默转。四。微声持诵。字字分明称念。但令自而闻之。五。高声持诵。令他闻之。灭恶生善。详金刚顶。五字。准提等经】:瑜伽中有四种念诵的方法:

一、出声念诵。

二、金刚念诵。

三、三摩提念,就是心念。

四、真实义念。如梵字修行又有五种念诵法。一、出入息诵法。想梵字,随出入息,息出字也出,息入字也入,每一个都念得清清楚楚,好像一串明珠前后没有间断。二、瑜伽持诵法。想心里有一个月轮,内外分明,梵字次第从前边向右旋,周布心月轮之缘,终而复始。三、金刚持诵法。口里默默地念,说没有声音又能听见,说有声音又似没声。四、微声持诵法。很小的声音,每一字都念得清清楚楚,自己耳中也听得清清楚楚。不是慌慌张张得念,自己也不知道念了没念。

五、高声持诵法,令其它的人也听见。在金刚顶念诵仪、五字、准提等经中有详细的说明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九】------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九,宣化上人
2010-05-31 09:03
如意宝经中。妙住菩萨问。持此总持王章句。何因不见三世诸佛。佛言。以往业故。疑未断故。有为心故。无方便故。若能心无疑惑。决定专注。是名真实持者。又妙臂菩萨问。持诵真言。不能成果。为法力无能耶。所作非时耶。种性非性耶。真言缺利耶。修持轻慢耶。供养不具耶。金刚手菩萨答。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应当离诸烦恼。起于深信。发菩提心。重佛法众。远十恶业。离邪见网。行十善法。入大曼拏。依阿阇黎。决志勇进。忏悔宿障。助伴同行。供养虔洁。真言无讹。今不如法。岂应验耶。下云。纵经饮酒啖辛。种种不净。破衣无坛。佛天不将为过。此皆如来随机说法。今得四悉益也。不可疑执。自成其失。



【如意宝经中。妙住菩萨问。持此总持王章句。何因不见三世诸佛。佛言。以往业故】:以往昔所造的定业太重了。【疑未断故】:怀疑没有断的缘故。【有为心故】:用一种贪心来求法之故。【无方便故】:念得不如法。【若能心无疑惑。决定专注。是名真实持者】:若能心里没有疑惑,一心专注于梵字或梵音,这就是真实的修咒法的人。【又妙臂菩萨问。持诵真言。不能成果。为法力无能耶】:是法没有这能力吗?【所作非时耶】:所作的法不对时候吗?【种性非性耶】:或者没有佛的种性吗?【真言缺利耶】:咒没有利益吗?是假的吗?【修持轻慢耶】:对咒不恭敬吗?【供养不具耶】:供养咒神不圆满吗?【金刚手菩萨答。修真言行。求成就者。应当离诸烦恼。起于深信。发菩提心。重佛法众】:对一切佛、法、僧都要尊重。【远十恶业】:身要戒离杀盗淫,意要戒除贪嗔痴,口里要没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离邪见网】:要存正知正见,不要有邪见。【行十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入大曼拏】:入大的道场。【依阿阇黎】:规范师、依止师。【决志勇进】:有果决之志。【忏悔宿障】:忏悔宿世的业障。【助伴同行】:帮助同修的伴侣。【供养虔洁】:所供养的斋菜水果每天都要干净的。【真言无讹】:念得也要正确。【今不如法】:现在你所修不如法。【岂应验耶】:就没应验了。【下云。纵经饮酒啖辛。种种不净。破衣无坛。佛天不将为过】:穿得衣冠不整,帽子也戴得不正,衣扣也不扣,又没有坛场。虽是这样,佛天也不认为有过失。【此皆如来随机说法。今得四悉益也。不可疑执。自成其失】:今得四悉坛之益处,不可疑惑,否则反而有了过失。





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

第一会真言。名为毗卢真法会。谓下十二法门密言。皆一毗卢真心法身所流演也。

(一)南无萨怛他

【译】南无者。我今敬礼。萨怛下。皈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真言集。先云。稽首光明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若人志心能持诵。一切所求皆圆满。



【释】南无者。或那谟。南摩。此翻皈命。或信从。敬依。皈礼。度我。萨怛他。即萨哩缚。梵音赊切。翻一切。十方虚空法界普遍也。



【颂】皈命敬投义那谟   三业清净萨怛他

烦恼菩提唯心现   迷时凡夫觉佛陀



【解】念咒前先念「稽首光明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若人志心能持诵。一切所求皆圆满。」南无意为恭敬亦是最相信的意思,没有丝毫怀疑。所以说皈命敬投,把自己的身心性命都皈依给佛了。也就是没有条件地信仰佛,知道佛会度我的。所以说「皈命敬投义那谟」。那谟即南无,为梵语。即皈命敬投之意。亦即信从,敬礼之意。

「三业清净萨怛他」,萨怛他为梵语,译为一切。这一切包括身口意。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没有贪嗔痴。身口意都清净,就叫萨怛他。

「烦恼菩提唯心现」,烦恼和菩提如手掌的两面。这面是烦恼,翻过来既是菩提。往光明的路走即是菩提,往黑暗的路走即烦恼。所以说唯心所现。就好像冰是水,水也是冰成的。二者相因相袭互相由借。冷时水变成冰,热时冰化成水。也就是向光明路上走,烦恼就变成菩提。向黑暗路上走,菩提也变成烦恼。就像水和冰是一样的道理。看你如何去做。

「迷时凡夫觉佛陀」,迷时是凡夫,觉悟就成佛。佛是众生成的,不是本来就有佛。众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佛,只因迷了叫众生,若觉悟了便成佛。天堂地狱一念间,一念觉地狱便变成天堂,一念迷天堂便变成地狱,所以觉迷只在一念间,一念觉,众生就是佛,一念迷,你就能成佛也还是个众生。何谓觉?即有大智慧者,不胡涂。何谓迷,即大愚痴的人,这点每个人要注意。



(二)苏伽多耶

【释】苏伽多耶。梵语通二。一云阿伽陀。秦翻如来。即阿誐多。一云修伽陀。秦翻善逝。即素誐多。十号中二。



【颂】无来无去镜中华   非空非色水中斜

离尘绝相有何住   头上安头演若达



【解】苏伽多耶为如来。何谓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曰如来。不来不去,好像来,但也好像没来。所以说「无来无去镜中华」也没有从来,也没有所去,就好像镜中之华一样,你说镜里的华从哪里来的,又到什么地方去?「非空非色水中斜」也不是空也不是色,好像水中月没有一个真实的体,只是影子照在水里。「离尘绝相有何住」,若能离开一切的染污,尘即染污,「绝相」就是没有一个执着相。有什么可执着的?什么执着都没有了。无相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头上安头演若达」,不要学演若达多。演若达多一早起来照镜子,见镜里有一个头,自己怎么没有头,便跑到大街上,到处问人,「你看到我的头吗?」人家也不明白他说什么。你若头上安头就像演若达多一样,不要那么颠倒,那么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宣化上人
2010-05-31 09:05
三)阿罗诃帝

【释】阿罗诃帝。秦云应供。



【颂】应受人天真供养   种福植慧感遂通

因果圆满成万行   是则名为大觉王



【解】阿罗诃帝是梵语,译为应供,就是应该受人天的供养。「种福植慧感遂通」,不论你是种福,是植慧,求智慧,只要有诚心都会得到,都会满你的愿。「因果圆满成万行」,修行到因也满,果也满,就能具足万行,「是则名为大觉王」,这就是大觉王,大觉世尊。你若不信,可以试试看。



(四)三藐三菩陀写

【释】秦言正遍知觉。十号中二三号也。写者。翻尽。该摄皆尽义。先皈佛宝。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佛也。



【颂】虚空法界光明藏   十方三世大智尊

我今皈依真实性   正遍知觉妙法堂



【解】三藐三菩陀写译为正遍知觉,「写」译为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都该摄遍了。所以佛法不论你如何讲都有道理,不必执着,无有定法。这「写」字之义即无尽无量的常住佛法僧三宝。这句是说皈依佛宝,皈依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无尽的佛宝。偈颂说「虚空法界光明藏」,佛在尽虚空遍法界里即大光明藏。光明即智慧,所以说「十方三世大智尊」。大智尊即佛,佛即大智慧者。「我今皈依真实性」,我愿皈依十方无尽大佛顶真实性。「正遍知觉妙法堂」,妙法堂即佛的道场。何以说妙法堂,因其无尽之故。



(五)南无萨怛他

【释】皈命一切诸佛大佛顶首。



【颂】信从圣教两足尊   内施外施效能仁

一切无着即自在   解脱知见无我人



【解】这句又是南无萨怛他。「信从圣教两足尊」,南无即信从,信从佛的教法。两足即福也足,福慧双圆。「内施外施效能仁」,佛当初布施内财,外财他也布施。内财即头目脑髓,没有哪一种东西他不布施的。外财是国家、城市、妻子儿女。没有一样他舍不得的。「能仁」即释迦牟尼佛的名字。「一切无着即自在」,你若什么都不执着就真正自在。若有所执着就得不到自在。「解脱知见无我人」,你若解脱了知见,没有了执着,这时我也没有了,人也没有了。



(六)佛陀俱胝瑟尼钐

【释】佛陀。翻觉者。即怛他誐多。翻如来也。俱胝。同矩致。翻百亿。谓百亿相好也。瑟尼钐。密部经云。乌瑟腻沙。翻顶。佛顶法相。总谓皈敬一切诸佛。无比最胜顶相好也。次皈法宝。佛顶首楞严是也。



【颂】百亿相好庄严身   大佛顶首秘灵文

若人受持勤精进   皈依法宝日日新



【解】佛陀译为觉者,觉悟的人。觉有自觉、觉他、觉满。自觉为二乘的人,已经觉悟了,和凡夫不同。凡夫是不觉。二乘是自觉。二乘就是声闻阿罗汉缘觉。声闻闻佛的声音而悟道。缘觉修十二因缘而悟道。二乘是自了汉,只知自觉,不知觉他,不能以先觉觉后觉,不能用他自己觉悟的法门去教他人,令其它人也觉悟。菩萨和二乘就不同,菩萨能自觉又能觉他,可是还未能觉行园满。在自度度他,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路上走,未到佛的果位上。佛和菩萨不同了,佛能自觉又能觉他,而且觉行圆满,万行也圆满。所谓三觉圆万德备,所以称为佛。「俱胝」是梵语,译为百亿,百亿相好庄严。是在因地所修的。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有百亿的相好庄严身即佛。「大佛顶首秘灵文」,楞严叫灵文,因其灵验不可思议,这是佛顶上化佛所宣说的神咒。其功能、力量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凡夫所不能知道的。「若人受持勤精进」,假如人受持楞严咒,就要精进不要懒惰。「皈依法宝日日新」,皈依十方无尽的法宝。「瑟尼钐」即大佛顶,即妙法。我们第一要皈依佛宝,第二即要皈依法宝。



(七)南无萨婆

【译】皈命诸大菩萨。至心承事贤圣。



【释】萨婆。一切也。



【颂】恭敬一切摩诃萨   清净福田菩提芽

培养灌溉常精进   功圆果满赴龙华



【解】南无译为皈命。萨婆译为一切。「恭敬一切摩诃萨」,皈命所有的大菩萨,大菩萨即贤圣僧,如观音、势至、文殊诸贤。一切的阿罗汉也是贤圣僧。贤圣僧是福田,是清净福田。若能恭敬一切菩萨,便种了福报,长了菩提芽,还要常灌溉,好好栽培。即常精进。「功圆果满赴龙华」,功德圆满时便可真赴龙华会,即将来弥勒菩萨成佛时的法会。



(八)勃陀勃地

【释】勃陀没驮。皆佛也。勃地。冒帝。即菩提。翻觉道。以初地菩萨。于佛菩提。善得通达故。此约十圣。



【颂】大彻大悟大丈夫   人天师表福慧足

因修六度波罗蜜   果成万行妙觉如



【解】勃陀即佛陀。勃地即菩提。翻为觉道。「大彻大悟大丈夫」,佛是大彻大悟的大丈夫,也是人天的师表,福慧双足。「因修六度波罗蜜」,如何成佛的呢?乃因因地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到彼岸的法。「果成万行妙觉如」,在果地时成就万行、证得妙觉如如的真理。



(九)萨跢鞞弊

【释】萨跢。萨怛吠。智度论释。萨垛。名成众生。肇曰。秦言大心求道。贤首云。用智。上求佛道。用悲。下成众生也。鞞弊者。什曰。毗尼。秦言善治。秦疏云。鼻泥伽。此云调伏。又论名毗婆沙。此翻广解。胜说。毗药。即毗耶。密部翻种种最胜。谓三五乘中。菩萨为最胜。此约三贤。后皈僧宝。大乘菩萨众也。



【颂】上求诸佛智慧道   下化众生同体悲

善治调伏身口意   广解胜说贪瞋痴



【解】萨跢即大道心众生,即菩萨。鞞弊有的译为善治。善治身口意毛病,有的译为调伏,总而言之,即修行除恶之意。所以说:「上求诸佛智慧道,下化众生同体悲」。上求诸佛的智慧道,下以大悲来教化众生。同体悲即和众生是一个。「善治调伏身口意」,在修道时不犯戒,调伏身口意,没有十恶。「广解胜说贪嗔痴」,详细地给众生说明贪嗔痴有什么害处,说了又说。前边所说的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一切十方贤圣僧,皈依诸大菩萨,至心来承事贤圣。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一】-----宣化上人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1-12-4 19:09 编辑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一,宣化上人
2010-05-31 09:07
(一○)南无萨多南

【译】普礼一切圣众。



【释】或云飒哆喃。飒不怛喃。不空释曰。大勇猛者。安师翻曰。开士。第一士也。心究竟觉。如莲花开谓礼上乘菩萨也。



【颂】大勇猛者大道心   犹如莲华不染尘

昼夜六时勤警策   常在火里炼精金



【解】南无萨多南为皈依大勇猛者。何谓大勇猛?做人不敢做的,修人所不敢修的。抱定最大牺牲,不求有所得,是谓大勇猛。故又译为大开士。即开佛知见。做人间第一个先觉者。又叫大道心众生。所以说:「大勇猛者大道心」,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能做,忍人所不能忍,让人所不能让。人在尘世,心不在尘世。好像莲花出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这种大道心菩萨昼夜六时恒精进,昼三时,夜三时,没有一刻懈怠,时刻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昼夜六时,时刻警惕自己,不入逸,不乱讲话,「常在火里炼精金」,火里炼金是很不容易的,在娑婆世界就像在火坑一样,我们在火坑里来炼真金。



(十一)三藐三菩陀

【译】敬礼三世正遍知觉。



【释】谓礼三世诸佛也。



【颂】十方三世一切佛   舍身为法积功德

累劫躬行菩萨道   饲虎救鹰求达摩



【解】这句即是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舍身为法积功德」,他们在因地时为法而捐躯,「累劫躬行菩萨道」,佛何以成佛,就因为生生世世都躬行实践菩萨道,利益其它的人,不利益自己,所以说「饲虎救鹰求达摩」。他为求法,为半句偈而舍身。为求法而舍身饲虎,舍身救鹰。



(十二)俱知喃

【译】敬礼三世正遍知觉。



【释】俱知百亿数名。南。翻上首。谓皈命百亿上首菩萨。及百亿上首佛也。



【颂】百亿菩萨百亿佛   上首圣众护行者

真心求法恒不退   当来必生无忧国



【解】俱知译为百亿,南翻上首。俱知南即百亿上首的菩萨,百亿上首的佛。所以说:「百亿菩萨百亿佛,上首圣众护行者」。护修行的人,「真心求法恒不退」,若真为法而来,哪有时间讲是讲非,制造麻烦。时时刻刻管着自己都来不及了,若真心求法便要往前精进不退。「当来必生无忧国」,将来必能生无忧国,即极乐世界,亦即净琉璃世界,和佛常在一起。



(十三)娑舍啰婆迦

【译】敬礼大辟支佛。



【释】娑舍啰。或斯陀。此云。独一往来。即独觉也。婆迦。或钵啰底迦。此翻缘觉。经云。辟支迦罗,缘独双通。



【颂】深山穹谷修道玄   万物生灭十二缘

春花自开秋叶落   豁然朗照悟真诠



【解】娑舍啰独觉,婆迦翻缘觉。「深山穹谷修道玄」,在深山穹谷里修十二因缘,玄妙的道。「万物生灭十二缘」,看万物自生自灭,修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行色灭,行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还灭门,他修行这十二因缘法,研究这十二因缘法。「春花自开秋叶落」,他看见春天百花自己开了,秋天黄叶自己落了,「豁然朗照悟真诠」,便豁然间明白了,在有佛出世叫缘觉,没有佛出世叫独觉。



(十四)僧伽喃

【释】喃者。密部。喃也。或你耶。皆翻上首。僧伽。翻众。为中乘僧众之上首。前云。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今敬礼无学上首。以摄有学初心也。



【颂】辟支迦罗斯陀含   独觉缘觉义通兼

专心致志勤拂拭   有学无学上首传



【解】僧伽即出家人,南翻上首,有学无学的上首,有学从须陀洹初果到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叫有学位,证得四果阿罗汉叫无学位,南即他们的上首。「辟支迦罗斯陀含」,辟支迦罗的意思就是斯陀含,「独觉缘觉义通兼」,他可说是独觉也可说是缘觉,两个意思,有佛出世时他由十二因缘法而悟道就叫缘觉,无佛出世时他独在深山穹谷里自己开悟了叫独觉。「专心致志勤拂拭」,他在深山里勤加修行,常常把自己的妄想都扫干净了,「有学无学上首传」,有学位无学位的上首大阿罗汉,辟支佛。初果是见道位断了八十八品见惑,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证道位。



(十五)南无卢鸡阿罗汉跢喃

【译】敬礼大阿罗汉。



【释】四果。卢鸡。翻世间。应供人天故。



【颂】应供杀贼暨无生   世间福田须力耕

栽培无上菩提果   惑尽真纯佛道成



【解】卢鸡翻世间,阿罗汉亦是梵语,翻为应供、杀贼、无生三个意思,阿罗汉是证果的比丘,因地时比丘,义为乞士、怖魔、破恶。证果时成阿罗汉就是应供、杀贼、无生之义。应供就是应该受人天的供养,杀贼即杀自性的烦恼贼,无生即不再受生死,得无生法忍。「世间福田须力耕」,阿罗汉就是世间的福田僧,世间的一切众生都应该供养阿罗汉,应种福田,用力耕耘福田。「栽培无上菩提果」,你要常常给它一点水才可得到觉道的果,「惑尽真纯佛道成」,等到粗惑、尘沙都断了,纯真的自性现出来,佛道便成就了。



(十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

【译】敬礼须陀洹。



【释】初果。苏卢多。翻人。谓入圣人法性流也。波那翻逆。谓逆凡夫六尘流也。音义。梵语宰路陀。阿钵曩。



【颂】今入圣人法性流   背逆凡夫六尘游

见惑断除证初果   继续精进大慈舟



【解】这是说敬礼初果须陀洹,苏卢多即入圣人法性流,和圣人合而为一了,波那翻逆,逆凡夫的六尘流,不在六尘里而去游玩了。「见惑断除证初果」,初果的圣人,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不是自己说我证了初果,那是不行的。证了初果的圣人就有神通,初果有神通,能不离本位教化众生,走路时足不沾地,所以一切虫蚁都不受伤害,任运不杀生,忍运不犯戒。「继续精进大慈舟」,但还要继续努力,精进修行,以完成大慈舟到彼岸的愿力。



(十七)南无娑羯唎陀伽弥喃

【译】敬礼斯陀含。



【释】二果。娑羯。翻一。唎陀。翻往。伽弥。翻来。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故。



【颂】名一往来实不来   思惑断尽坐莲台

空中常现十八变   此界他方百万该



【解】这句译为敬礼一往来者即二果圣人,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实实在在并没来过。「思惑断尽坐莲台」,初果断八十八品见惑,二果断八十一品思惑,初果、二果、三果,都在有学位,证四果便到无学位,真正了生死,得到无生法忍。不见少法生,也不见少法灭,见惑即对境起贪爱,对着境对着迷,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而生起贪心、爱心、见到钱就想得到钱,见到美色就想得到美色,这都是「见」,都是见到境界,没见到时没有迷,见到时就做不得主了,胡涂了,被境界所转了。见是讲事,在境界上,一切事来时不认识。思惑是对理不认识,迷了,不知它是对还是不对。迷于理论,所以种种的妄想便生出来,这叫思惑,所谓迷理起分别,越分别越不明白,越不明白越分别,胡涂上加胡涂,愚痴上加愚痴,思惑断尽了便坐莲台,坐宝莲花。「空中常现十八变」,二果圣人可涌身虚空现十八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水,在中翻身,在虚空中睡觉,愿意怎样就怎样。「此界他方百万该」,他不但这个世界,还可以到另外的世界,可在这世界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又到另外的世界去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同时能在多少世界都现身说法。



(十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

【译】敬礼阿那含。



【释】三果。真言集中二句。一云。阿那誐弭。大论。名阿那。名不。伽弥。名来。次句。于今经同。卢鸡。云世间。三藐。云正等。伽跢。云不还。谓于欲界。正不还来也。



【颂】一切世间贤圣僧   正等正觉大智尊

皈命顶礼求摄受   圆满菩提不减增



【解】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觉,这是皈依一切正等的圣贤,所以说皈依。「一切世间贤圣僧」,贤圣僧即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诸大菩萨,正等正觉僧,大智慧者摄受我。「圆满菩提不减增」,将来我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得到圆满的菩提,佛的果位,也不增也不减。



(十九)三藐伽婆啰

【译】敬礼过去未来现在诸圣贤众。



【释】伽婆啰智论。来度彼岸。谓正到涅盘岸也。



【颂】不还欲界证涅盘   了知万法彻底源

无识无知常清净   非动非静离说言



【解】三藐也是正等,伽婆啰翻不还。不还欲界,证得到涅盘的彼岸。「了知万法彻底源」,何以他能不还,就因他明白一切万法,透彻法的底源,明白法的根本。「无识无知常清净」,在这境界上也无思无虑,没有什么思虑,没有什么烦恼。「非动非静离说言」,也不动,也不静,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类别:楞严类 | | 编辑 | 删除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39) | 评论 (0)
上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宣化上人    下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二,宣化上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二】-----宣化上人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1-12-5 18:54 编辑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二,宣化上人
2010-05-31 9:09
二○)底波多那喃

【释】底波。翻天。多那。即阿那。梵音赊切。翻不来。谓不还来三界天中受生也。又梵言多陀。或多他。翻如来。谓依真如法性。不来五那含天。还来无余涅盘岸也。前四句。局圣。后二名。通贤资。加。见。修。证。五位。一切小乘僧众。尽皈命也。



【颂】诸天神将护法城   我今祈请愿降临

赏善惩恶查功过   谨慎修行莫胡云



【解】底波即天,一切诸天,多那即不来,不到三界来受生死。这是说的一切诸天有天兵天将天神来护法城,他们护持修行持咒的。「我今祈请愿降临」,我现一念咒,护法神就都来了。「赏善惩恶查功过」,他们在世间上赏善惩恶,见有功便赏你,有过就罚你。「谨慎修行莫胡云」,因此修道的人不可胡说乱讲,随便说说,愿说什么就说什么,修行要检点身口意,时时要身口意三业清净。



(二一)南无提婆离瑟赧

【译】下四句敬礼诸天仙众。



【释】提婆。翻天。离瑟赧。翻色。谓色界欲解诸天并该也。会玄云。第缚皤缚哝。此翻天宫也。



【颂】顶礼欲界色界天   长生久视炼仙丹

五气朝元明大道   九转纯阳寿万年



【解】南无即皈命顶礼,提婆翻天,离瑟赧翻色,即皈依欲界色界诸天众。「长生久视炼仙丹」,天上的天人都认为生天很好,原来他在以前都不知有佛、有法、有僧,只知道修行,修长生不老,不想死,这和佛教就有些不同。在佛教则是证果,证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为见道位,在修行的过程中断见惑和思惑,到四果即证道位,断无明,显法性。粗惑、细惑、尘沙惑都断了,断了尘沙惑才没有妄想,没有粗的妄想。细微细微的惑和妄想仍有,觉察不到的地方,仍然未断,到了菩萨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仍未断,等到等觉菩萨仍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所以未成佛。生天的人皆希望长生不老,守着丑皮囊,佛教中叫他们为守尸鬼。守住这尸首,舍不得这尸首,认为此臭皮囊很宝贵,腾空也带着,驾云也带去,永远和臭皮囊在一起,多逍遥,所以叫守尸鬼。当然这「鬼」的名字不太好,可以改作「守尸神」,不过,这臭皮囊就是守了几万年也还是会坏的,到时还会堕落,到底炼丹炼的是什么?有的吃痰、吃鼻涕,这是那些不懂炼丹的人所作的,有懂的人是炼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什么也没有,炼虚还无与虚空合而为一,然他还有执着,境界很小,不是全体大用,他就执着那个丹,就如龙执着他的那粒珠,炼丹的法门,无中又生有,炼到炼虚化无,并不大容易,还要五气朝元。五气是什么?即金木水火土。亦即心肝脾肺肾。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心是红色,肝是青色,脾是黄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此金木水火土五气炼圆满无欠无余,恢复本体,到达五气朝元时,每一气内,每一行内,都具有五行,与五行又能合而为一。五行合成一个,就集中了,都到天门了,便得三华聚顶,五气朝元,便成活神仙。很不错的所谓五气朝元明大道,那时就有神通,能飞行自在。身外有身,相而无相。「九转纯阳寿万年」,九转即修行经过一次又一次,不知修过多少次,成纯阳没有阴气,没有妒忌、障碍、烦恼,没有贪心、嗔心、痴心。就叫活死人。你说他死了吗?他还有一口气,你说他活着吗?他却没有一般人的贪、嗔、痴、嫉妒、障碍,因此这些都是阴气,然而这种纯阳和佛教不同之处,在得少为足,中道自划,半途而废,有一限度,有一境界,有所执着,还执着这臭皮囊,还没到「与万物同体,虚空为一」,未与无量无边之法界性为一,因此脱不出轮回,执着未破故,神通再大还是有个我相,我执。诸天,天人都会念咒,这咒一念就能移山倒海,把北美的山搬到南美去,他就拿着地球上的山如人玩球一样,什么事都做得到,变化无穷,自有化无,自无化有,把春天变冬天,冬天变春天,因此他们的修行也有好处和妙用的。这几年人们说,气候常改变,大约是天上神仙在显现看他们有多大神通。



(二二)南无悉陀耶

【释】悉陀耶。即兜率陀。兜术陀。覩史陀。此云知足天。悉达菩萨补处。



【颂】补处知足甚悠闲   无思无虑无挂牵

缘熟降生娑婆界   普化群伦度女男



【解】悉陀耶就是兜率天,翻知足天。

「补处知足甚悠闲」,所谓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又知足又能忍就没有烦恼,在那儿非常快乐又平静,非常的安隐,悠闲自在,这是指兜率内院。

「无思无虑无挂牵」,什么也不思也不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无思无虑无挂牵,你说这不是很悠闲很快乐,何以你那么多烦恼,那么不快乐,因你不是想这个,就是想那个。贪求名贪不到,生烦恼,贪求利贪不到,生烦恼,贪求美色贪不到,生烦恼,贪求不知足,贪而无厌就有很多烦恼。

「缘熟降生娑婆界」,在补处等着降生,何谓补处?等着补佛之处,等着成佛,等到机缘成熟了便降生娑婆世界,这堪忍世界来。

「普化群伦度女男」,普遍地教化所有的众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所以佛在兜率天,就是在那儿休息,休息好了,到人间来成佛,那时就有很多工作,要教化众生,所以兜率天是很好的地方,谁生到那里都很悠闲自在,不必做,而有饭吃,有衣穿,受很多人供养。



(二三)毗地耶

【释】毗地耶。摄四王天。



【颂】四大天王察善意   统领鬼神日巡逻

祸福无门人自召   因果循环莫怪他



【解】这句文是说的四大天王,他们常来视察人间,谁做善,谁做恶都记下来,不止单单四大天王来巡逻,他们统领的很多鬼神,也来察善恶,不止有形的善恶他们可以察到,就是无形的,你心里打了一个恶念他也知道,你打了一个善念他也知道,你打了恶的妄想便受恶的果报,你打了善的妄想便受了善的果报,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统领鬼神日巡逻」,他们带领很多鬼神,不止白天去察善恶,晚间也巡逻,不论做什么事他们都知道。所以说:「祸福无门人自召」。得到飞灾横祸或得到福,像不知不觉发了财这福报也是自己招来的,祸也没有门,福也没门,是人自己招来的,作善得福,做恶招祸。「因果循环莫怪他」,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丝毫不会错,所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特别小心注意,不要错因果,错了因果到受果报时就会后悔了,所以因果是循环无端的,种因结果来回轮着,不要怪旁人,都是自己造的,所以说菩萨畏因不畏果,众生畏果不畏因,刚好相反。菩萨在因地时非常小心,不会错因果,所以也不会错果报,众生在因地时时刻刻的种下恶因,受到果报时却怨天尤人,天也不公道,人也不好,使我受苦,不知皆是往昔因果所应受的果报,所以说「莫怪他」,不要怪旁人,在这世界上一举一动都要特别小心,不要不守规矩,你一错了因果,后悔就无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三】------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三,宣化上人
2010-05-31 09:11
(二四)陀啰离瑟赧

【释】陀啰即尼摩罗。化乐天也。曰瑟赧者。兼色天中。惟于颇罗。即广果天也。



【颂】化乐天宫变化奇   逍遥自在世间稀

衣食遂意适可止   既无烦恼更无悲



【解】陀啰是化乐天,离瑟赧即包括广果天。

「化乐天宫变化奇」,化乐天的变化很奇怪。

「逍遥自在世间稀」,在那儿很快乐,逍遥自在什么工都不必做,思衣衣来,思食食至,想什么有什么,再没比这更逍遥自在了,就是现在科学时代什么计算机,也比不得这个自在法。

「衣食遂意适可止」,衣服来了,你需多少就来多少,也不多也不少,正够。吃饭也是这样,来的饭也是不多也不少正够你吃,衣食遂意。

「既无烦恼更无悲」,化乐天只受妙乐没有烦恼,没有悲痛,虽然没有人间烦恼忧愁,只是快乐,但这并不究竟,当天福享尽还会堕落。当五衰相现时寿命也没有了,所以当天福尽时还是有苦,还会堕地狱转恶鬼,做畜生,因为不究竟,所以在佛教不修此天的福报,就再快乐也不值得欣羡。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持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诚意正心,修身,格物,何谓「格物」?即格除一切物欲,也就是没有贪心,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则持此咒就有大感应,有人不懂咒的意义就冒冒然说楞严咒是许多小的咒合成的才这么长,说这话的连小孩子都不如,小孩子说的话也会听见大人说过跟着说,不会错的那么厉害。若说楞严咒是许多短咒接连在一起,那么这些短咒是什么咒?若你说不知道何以便说它是许多短咒合成呢?这简直没有根据,这些短咒自己有没有名字呢?若没有,这咒是谁说的,连个名字都没有,还算什么咒?所以说话必须负责任,不能随便说说。尤其是个学者,自己随便说说,教出的学生也一定随便说说,一点根据也没有。

  所以楞严咒从一开始就是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然后又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菩萨,然后又皈依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然后又皈依天,这皈依天并不是要奉行诸天的法,只是恭敬诸天,本来出家人谁也不必礼拜,出家人应受诸天的供养,为什么又要恭敬诸天,诸天礼拜你,是因你有道德,有修行,你自己可不能有贡高心说:你知道吗!一切护法诸天都向我叩头顶礼,不可生出如此贡高我慢的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就算自己道德圆满了也要「有若无、实若虚」,自己有道德而不执着,你有真实的学问也不要自满,这样才是一个修道者。

  所以修行人诵持这个咒也要恭敬诸天善神。不但善神须恭敬,就是恶神也要恭敬。要把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收敛起来。所以受持楞严咒的好处说也说不完,我也不想说究竟有何好处,因为我若说出,你们去诵持又生出一种贪心,诵持楞严咒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便不是真想持诵楞严咒,你若真想持诵楞严咒,就要把楞严咒当成吃饭,穿衣,睡觉那么重要,我们就是应该这样做去,至于会得到什么感应,灵验都不去想它,因为你这一想也是妄想,未成功,怎可打这个妄想,就像一个小孩才生出来,连坐都不会坐,就想要跑路,走路还不会呢!怎么会跑路!他为什么这样想呢?就因为不懂,等到会跑路了,又想要飞,你说这能办得到吗?根本不可能的事,何以要想?又不是小鸟,也没长翅膀,就要飞,这个妄想实在太大了,诵持楞严咒也是如此,修行就修行,不要存着有所得的心,说我一定要怎么样,如你说我一定不要死,到时还是要死,没有办法不死。所以这想只是妄想,若能认真修行,证果了,生死了了才算。你想不死就不死,而不是在那儿想,我不死我不死,我要保护这臭皮囊,保护来保护去,到时还是说声再见就跑了!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什么效验,吃饭不饿就算了,要想吃了这顿饭永远都不饿,那怎么可能!到时你还要再吃,诵持楞严咒也是如此,你天天诵,功不唐捐,久而久之就有它的功用。吃毒菇的萧居士不久前还硬充内行说诵楞严咒的人有光,难怪他见着谁有光,好象满在行似的,他若真懂就不会去吃毒菇,险些把命都送掉了。诵持楞严咒有金刚藏菩萨常随着你左右护持你,这是真的,不过在诵咒时不要乱打妄想,否则金刚藏菩萨,一看会认为你没有出息没有什么前途,浪费我的时间,护法菩萨是会生憎,会发脾气的,要很注意。所以持楞严咒最要紧的是严持戒律,若不持戒律,怎么诵持也不灵,若能持戒律,无嫉妒障碍,无贪瞋痴,那么诵持楞严咒便有大感应,大利益。告诉你诵持楞严咒比买卖黄金更赚得多,诵楞严咒一遍就等于几万万盎斯的黄金那么有价值,不过不能用贪心来诵持。



楞严咒像我这么讲法,也不能说不好,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讲的,讲大悲咒时我每一句咒文作了四句偈颂来形容它的力量和作用,当然四句偈颂解释一句咒也是解释不完的,因为咒的妙义是无穷无尽的,四句偈颂怎可说它说完了!只是说一少部分而已,挂一漏万由这一少部分懂得这一句咒的意思,因这四句偈颂很容易记,由浅入深,由少而多,由近而远,就能深入咒的义理,咒本来不能讲也不能解释,但是勉强来讲一讲,也就为的抛砖引玉,因此现在讲楞严咒,不管我说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对,但它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也可以说等于我的血,我的汗,我用我的真心来讲解,希望你们听过后明白和暸解咒的真正义理,比我明白得更深更多更广,这是我的意思,所以说抛砖引玉,希望显出你们的智慧,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学佛法的人应该精益求精,不是说我懂了但不知道去修,应该实实在在去修,即使你知道,而不去修行是没有用的,所以修行应该认真脚踏实地去修,不可掩耳盗铃,我所写的四句偈颂亦可说介绍我的智力,介绍我的心,用我的真心来讲楞严咒,希望你们可以明白一点。



(二五)舍波奴  

【译】下三句。敬礼咒术天仙圣众。惟愿摄恶行善。



【释】舍波奴。亦云婆舍跋提。他化自在天也。



【颂】他化自在妙无穷   快乐滔滔最安宁

淡泊少食离诸欲   积德修善兼立功



【解】舍波奴就是他化自在天,这天上的天人受胜妙乐,所谓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他们不思议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以他人的神通变化来庄严自己的天宫,「快乐滔滔最安宁」,其快乐似水滔滔,流之不停。他化自在天的天人最平安,原**也炸不到,氢气弹也够不着,死光也照不了,但那是在天上,不是在人间,什么麻烦也没有。「淡泊少食离诸欲」,这天上的天人没有什么妄想,很清高平淡知足少欲。什么都不贪,财、色、名、食、睡这地狱五条根都断了。「积德修善兼立功」,他们再能积德,修善,立功就能更进步,但是大多数到了天上享受快乐就不容易修道,经上也说,富贵学道难,此处可说快乐修道难,人在苦恼时才会发菩提心,快乐时自由自在还修什么,有人能做皇帝便不出家,真是棋输一着。宁可不做皇帝,出家比做皇帝更好。



(二六)揭啰诃

【释】揭啰诃。翻众生。总摄诸天。眷属众也。



【颂】诸天眷属种福因   同修善道作胜亲

当知斯非究竟乐   仍须发大菩提心



【解】揭啰诃翻众生,但这不是人间的众生,是天上的诸天眷属,所以说:「诸天眷属种福因」,天人都是往昔种福来的,如供养出家人,或礼拜三宝,我们何以没有福,因往昔有没有种福,视钱如命,舍不得,总觉得布施给旁人自己吃了亏,人要布施我当然是最好的,自己却不肯布施。然而这些诸天眷属都是肯种福的。「同修善道作胜亲」,从前一起在人间同修善道,同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修得大智慧,所以今天做了殊胜的眷属。「当知斯非究竟乐」,我们应知天上的快乐不是究竟的,究竟的快乐只有成佛,了生死,得到究竟的涅盘才是真快乐。「仍须发大菩提心」,要想得到真正究竟的快乐还要发大菩提心,好好修行菩萨道,然后才能圆满无上正等正觉,那才是究竟的快乐。



(二七)娑诃娑啰摩他喃

【释】娑诃娑啰。此翻大千忍界。摩他喃。智论。摩[少/兔]舍南。翻人。苑云。忍也。此则统该三千界中一切天仙人也。若胜若凡。莫不皈礼。



【颂】三千大千诸天仙   忍辱精进修道虔

若圣若凡皆皈敬   贡高我慢尽除蠲



【解】娑诃娑啰翻大千忍界,即此堪忍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诸天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天仙都包括在内。「忍辱精进修道虔」,他们以前修行时修忍辱,精进,修道非常虔诚。天人有的是圣人,有的是凡夫,我们对他们都要恭恭敬敬,为什么呢?「贡高我慢尽除蠲」,修道最要不得的就是贡高我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骄慢的态度一定要除,所以我们虽然出了家,做了人天的师表,至切不要存贡高我慢的心,要把它「尽除蠲」,一有贡高我慢就不容易修行。



类别:楞严类 | | 编辑 | 删除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39) | 评论 (0)
上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二,宣化上人    下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四,宣化上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四】-----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四,宣化上人
2010-05-31 9:12
二八)南无跋啰诃摩泥

【译】皈命大梵天众。



【释】陀罗尼集经云。摩尼跋陀天王说咒。此云好离垢。亦云婆罗门。茂尼。此翻离欲。净行。意义梵迦夷。此翻净身。大梵天也。法华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密跋经。佛记螺髻梵王。号清净光明佛。余如经律异相明。



【颂】离垢清净大梵天   威德凛凛甚庄严

婆罗门教为宗主   少欲知足自安然



【解】这句是皈敬顶礼大梵天王,和大梵天众。大梵天众翻为好离垢,离开一切的染污,修清净梵行,「离垢清净大梵天」,因为他们持清净梵行,持戒律就有威德凛凛的样子很庄严很自在的。「婆罗门教为宗主」,婆罗门教以大梵天王为他们的教主,「少欲知足自安然」,他们都时时少欲知足,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求,所谓知足常乐,他们时时都是快乐,没有烦恼。



楞严咒从开始第一句「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到「南无因陀啰耶」有二十九句,这二十九句是我们修道的人要皈命顶礼所有的佛菩萨阿罗汉圣贤天仙等等,这二十九句的咒文一念起来就会出现一个境界,这境界本来可能说是真的,也可以说是幻的,怎么说呢?在一切天魔外道看来这境界是真的,在修道的人自己知道,这都是咒力感应所现,并不是自己的,是三昧的力量,是咒的力量,所以也可以说是幻的,诵持这二十九句咒文时现出的境界如下:行者现一种身法,四面八方有很多很多的红莲华来拥护这持咒的人,所以说:「千朵红莲护住身」,如你诚心具足或者更多一点不止千朵。「坐驹骑着墨麒麟」,这时候,所乘坐的不是飞机,不是火车也不是巴士,而是「墨麒麟」,因为有这种威德相现出来,妖魔鬼怪一见就都往远跑去了,当时在宋朝,济颠,济公和尚就常常用这一段咒文来降伏天魔,制诸外道,很灵感的,因为这个,我们现在学楞严咒要知道它的用处,这一段楞严咒,是一种屈服法,你一诵这个咒,旁门外道、魔鬼邪神,都不敢作怪,都老实了。



(二九)南无因陀啰耶

【译】皈命帝释天主。



【释】瑜伽护摩仪云。印捺啰耶。翻帝释天。华严疏。略云。释提桓因。具云。释迦。能也。提桓。天也。因陀啰。主也。抚育勤善。能为天主故。大云疏曰。天帝名有百八。一。因陀啰。此云尊重。三十三天。共尊重故。详如彼说。璎珞经。佛记当成正觉。名无着尊。



【颂】天主真神因陀啰   为实施权大菩萨

积善修福行六度   释梵圣众尊重他



【解】这句是说我们要皈依天主,皈依真神。天上有天主,人间有人主。地上有地主,天地人都有个主,地主即地主公,在中国广东省有个风俗,每家人都供有地主公,在门外,他是谁呢?在中国有社稷之神,土地城隍,土地是阴中之阳,管土地就是管阴间的事,阴间即鬼的世界,阳间即人的世界,鬼的世界是属阴的,但管鬼的土地公却是阴中之阳,所谓十人说他好,死后便会做土地佬,即地主公。生时人家都觉得他不错,人品很好,不损人利己,也不横行霸道,很良善的,因此大家都说他好,死了便做阴中之阳,不受罪,当土地公,土地公好像县长,城隍好像省长,地有地主,人也有人主,就是做官的。人是半阴半阳,所以做官的也是半阴半阳,或者可以说阳中之阴,因为有些贪官污吏,尽欺负老百姓,作些坏事,不往好的做,本来是半阴半阳,就变成完全阴了,这是说人间的主就是皇帝,现在许多国家仍有皇帝,如西班牙,伊朗国王巴勒维钱多得很但是没有地方住,我看他最好搬到月球上去住,那儿就没有人可抓到他了。地主是因他以前做好事。人主也是大家拥护他做皇帝,或做总统,天上的天主是如何做呢?不是选出的,乃是业感所现的果报。在无量劫以前有一个女人各处替人做工,有一天她见到庙上有一尊佛,身上镀的金脱落了,庙也坍塌损坏,于是心里很不忍,会去便联合起三十二个女人,大家去向人化缘共同把庙修好了。这女人做功德主提倡修庙,装金,把庙修好了,以此功德所感,命终便生到忉利天,由善业所感便做了天主,即一般人所说的真神,此忉利天,东西南北各有八天共三十二连中央共有三十三天,她便做了这三十三天主,亦即耶稣教、天主教所崇拜的真神,主宰万物。因他在天上做天主,因此人间的人主,地上的地主也归他管,王于三界,做三界之王,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王叫能天主,有一百零八个名字,这因陀啰只是其中之一,因陀啰翻为尊重,因人天所共尊重,所以造庙,替佛像装金都有功德。



这二十九句咒文是驱除天魔鬼怪的,虽是这样,还要你这个人有修行有道德诵持这个咒才灵验,若你没修行,没道德就诵什么灵验的咒,也不定灵验,因为你不修行没有德行,一切众神不听你的咒,不听你的招呼,不依教奉行。大家知道万佛城前几年就开始诵这二十九句咒文就为的清净我们这个法界,清净这个道场周围几百万里的地方,在当时我叫你们诵,你们也不知其所以然,不过诵咒不需要知道它有什么力量,知道了反而心不专一,不知道那才是妙,知道就不妙了,妙即不可思议,可思议的就不妙了。所以咒为什么不解释,也就是为保持这个妙,你若知道了就不妙了,可是你诵咒时知道它的力量不可思议,也像吃饭我们知道它有力量,此力量即让我们不饿,不管它好不好吃,消化不消化,穿衣也是这样,诵咒也是这样。



这因陀啰是帝释天一百零八个名字中的一个。在弥陀经称他为释提桓因。释翻能,提桓翻天,因即因陀啰耶,翻主,即能天主,能以做天上的主,天主教徒听了这段话会说我们信的天主不是这个天主。那么是哪个天主?如果不是这个天主,那么就有两个天主了,我这儿有一个天主,你那儿有一个天主,其中就有一个是真的天主,一个是假的天主!究竟哪个是真的?你想你的是真天主,我想我的是真天主,简直胡闹,哪有什么真的假的,你也没见过天主,我也没见过天主,打什么官司!天主的真假不需要来评论,如果他不是真的,你说是真的,也不能把它弄成真的,如果他不是假的,你说他是假的,也不能把它弄成假的,人随便云云用思想语言来形容天主,究竟能不能知道天主的所以然,搞来搞去讲这些天主的真假,天主在上面听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尽胡闹,你告诉天主教徒释提桓因是天主,他说不是,因为他们的天主是万能的,你怎么知道这释提桓因不是万能的,无所不能的呢!这就是众生的颠倒想,信佛的便帮着佛讲话,信天主的便帮着天主讲话,我的是真的,正的,你的是冒牌的,假的,众生的执着就是这样,所以天主,真神其实就是因陀啰,因陀啰就是主,主就是主,还有什么真的假的!



「为实施权大菩萨」,天主也是行菩萨道的,他为真实的佛法来行权法,教你信天主,信耶苏,信土公,信天皇,这只是来引诱你一步一步地向大路上走,这叫因实施权,为了真实的,先给你一个权便的方法,教你去修行,这是大菩萨。天主往昔曾经积善修福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释梵圣众尊重他」,一切诸天,大梵天王都对他很客气的,大家不要信天主便迷天主,信佛便迷佛,为天主为佛争执打官司。



类别:楞严类| | 编辑 | 删除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浏览(46)| 评论 (0)
上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五,宣化上人    下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三,宣化上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五】-------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五,宣化上人
2010-05-31 9:15


(三○)南无婆伽婆帝

【释】亦云薄伽梵。婆龛。佛地论。具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也。智度论。含四义。有道德。巧别法。得名声。破三毒也。密部。尊胜咒仪。总翻圣尊。显十身佛。而为三世间大圣。十法界至尊也。



【颂】多含不翻薄伽梵   自在炽盛妙端严

名称普闻吉祥处   尊贵人天同仰瞻



【颂】婆伽婆帝或薄伽梵,是梵语,有六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因有此六义所以薄伽梵在经典上或在咒里都没有译成中文,这叫多含不翻。是五种不翻之一。何谓自在?即无在无不在。佛就是无在无不在。薄伽梵是佛的一个名字。炽盛是形容佛的威德,如火一样的旺盛。端是端正,严是威严,这是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非常的端严。佛的名称普闻,所有的众生都知道,无论谁见到佛都会得到吉祥,随心满愿,如意吉祥。尊贵是说佛的十身相好,在三界里为人天所尊贵,所以说「多含不翻薄伽梵」。「自在炽盛妙端严」,他非常自在、炽盛、端严。「名称普闻吉祥处」,无论谁听到佛的名字都得到吉祥,处处都吉祥。「尊贵人天同仰瞻」,天人都恭敬他,瞻仰他,人人都望着他,佛好像太阳似的。



(三一)嚧陀啰耶

【译】嚧陀下。自在天等眷属。及诸地祇等众。护大印咒神将。



【释】亦云嗢怛罗。翻坚持。高上。护摩仪。必理替尾曳。地天神也。



【颂】天神眷属自在仙   地祇等众护卫前

行善一心修真谛   常随保佑勿嗔贪



【解】这是说的大自在天的天人眷属,「天神眷属自在仙」,地祇是说的土地神,土地公,城隍及眷属,他们保护修行持咒者。「地祇等众护卫前」,行者若是一心修行真谛,一心持咒,「行善一心修真谛」,你若修行,八万四千护法善神,金刚藏菩萨常随着保护你,修行人切记不要生嗔恨心,生贪心,若护法菩萨不高兴,修行便不容易了,所以修行人最要紧的便是没有嗔恨心,贪心和痴心。



(三二)乌摩般帝

【释】亦云。乌摩博伽。或乌怛葛。翻最胜。猛疾。护摩仪缚也。



【颂】最胜猛疾大风神   倒舍拔树甚惊人

三禅犹惧此灾难   嗔恚感召自沈沦



【解】此句翻最胜,猛疾,是风神的名字,这位神力气很大,常常要争胜,又猛疾,行事很快的,风有种种,如和风,煦风,是与人无害的,在太平盛世,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雨不破块。风不会把树枝刮响,雨不会把地上的土块打破,这是说尧舜的时代。古人有一首诗形容南宋时的景象:「山外青山楼外楼」,很壮观,「西湖歌舞几时休」,人玩的没有停的时候;「暖风吹得游人醉」,暖风把人吹得像喝醉了酒似的,形容气候也很好,环境也好,人也非常舒服,「只把杭州作卞州」,把杭州当作卞梁城,卞梁是宋朝的首都,这说赵构(宋高宗)在这儿迷了,乐不思蜀,把自己的国家也忘了。



这乌摩般帝,主风之神有大势力,发起威来很厉害,房子都给刮倒了,树木连根拔起来,汽车在马路上被吹得像个皮球似的团团转,力气很不小。所以说「最胜猛疾大风神」,这风神可惹不得,谁有大脾气就是这风神帮着他,所以说「倒舍拔树甚惊人」。记得两年前有一次大风,把万佛城好几棵树都刮倒了。「三禅犹惧此灾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刮三禅,所谓:「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所以,修行不要求生天,因天福尽了,还要堕落。六欲天五衰相现时,即天人寿命终了,下生人间,循业受报,随着自己所造的善恶业而受果报。五衰即

(1)花冠萎,天人的帽子是用种种花作成的,非常美丽庄严,花也不落,等到天人寿命将终时,花冠上的花便落了,枯萎了,这是一种衰相。

(2)天人所穿的衣服,不像人间的衣服会脏,一下又要洗。他们所穿的衣服,不需要洗自然干净的,他们不必买洗衣粉,也不必买洗衣机。人们以为自己有了洗衣机是很好的,不知这还是很费事,天衣根本就不必洗,自然清洁。可是五衰相现时,就有尘土了。

(3)天人身上不会出汗,所以衣服也不会遭遢,但是五衰相现,身上便出汗了。

(4)天人身常常放香,时时异香扑鼻,但是五衰相现时,便有了臭气,如死尸味。

(5)天人常常在禅定中,但五衰相现时,坐也坐不住了。心慌意乱,没有定力,所以不乐本座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就在这时寿命便终了。若是他善业成熟投生为富贵的人,若是恶业成熟便做饿鬼变畜生,堕地狱都不一定。所以做天人就有这些麻烦。



当风灾时起,三禅天的天人寿命也都终了,这灾难是怎么招来的呢?「嗔恚感召自沉沦」,因为做人的时候脾气很大,虽然修福修到天上去,还要受这种风灾的果报,嗔恚的根没断,结果还要吃这个亏。



(三三)娑酰夜耶

【释】亦云。阿娑懵拟你。护摩仪阿仡曩曳。火天神也。



【颂】烈火炎炎热难当   此灾现时七太阳

山枯海干无生物   成住坏空业茫茫



【解】娑酰夜耶是火神,这火神是很好很暖的,但暖得太过了,所以说「烈火炎炎热难当」,很厉害的,热得使人受不了,太热会把人热死。火灾现时,空中出现七个太阳,把山石都烧化了,海水也烤干了,再也没有活的东西剩下了。火能烧初禅天,二禅及三禅天也有灾难,那么四禅天就有保障了吗?没有。所谓「任君修到非非想」,还是会堕落的。「不如西方归去来」,不如到西方成佛了再倒驾慈航。,来教化众生。记得十多年前我对人讲四禅天,有几个美国人问:五禅天如何?你看,不懂佛法是很可笑。「成住坏空业茫茫」,一增一减是一劫,现在是减劫,增劫时,一百年人寿增一岁,人的身高也增加一寸,减劫时,一百年人寿减一岁,人的身高减一寸,减劫时由八万四千岁减至人寿十岁然后再增,增到八万四千岁,这一增一减叫一劫,一千个劫叫一小劫,二十个小劫成一中劫,四个中劫成一大劫,人在世上几十年,也就像睁眼闭眼一刹那而已。这一刹那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要看得那么严重,这一个世界成有二十小劫,住有二十小劫,坏有二十小劫,空有二十小劫。成、住、坏、空经过四个中劫,合起来是一个大劫,在这成住坏空中每一个人所造的业海不知多大,所以说「业茫茫」没有边际。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业感,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思想,每一个人造的业也是不同,在这里面,要详细地研究是无穷无尽的,犹如茫茫大海无有边际。





引用 使用道具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类别:楞严类| | 编辑 | 删除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浏览(41)| 评论 (0)
上一篇:妙法莲华经浅释方便品第二之十。...    下一篇: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四,宣化上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六】------宣化上人

三四)南无婆伽婆帝

【颂】皈命世尊薄伽梵   无尽法宝妙湛然

十方贤圣同聚会   一心顶礼天中天



【解】薄伽梵六义现在略略讲一下,自在就是没有妄想,有妄想就不自在,就跑了,自就不在了,跑到什么地方?你打什么妄想就跑到什么地方。打吃的妄想就跑到牛油面包那里,打穿的妄想就跑到花花绿绿的衣服那里,也不自在了。打睡的妄想也不自在,所以说「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你什么也不贪,也不向内求,也不向外求。不管向内求,向外求,求不到就是苦,有苦的人都不算富贵,都是穷人。有贪心便有苦,没有贪心了,到无求处便无忧,无所求就是没有忧了,没有忧愁了。贪吃好的,住好的,睡好的,贪不到时便有烦恼。不知你们有这个经验没有,若心里着急了,口中便苦得不得了,好像吃了火炭一样,像着火似的。用功也用不好。「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这两句话若能真明白,一生便受用不尽,说是这么说,贪心绝不停止,所以忧愁总是有的,又怕这,又怕那,有所恐惧,就不得其正,这都是不自在。佛什么妄想也没有,什么杂念也不生,所以最自在。炽盛就好像火旺盛时,有一种光明。这智慧的光明把所有的愚痴黑暗无明烦恼都破了,若是什么事情都不懂,就是无明黑暗。若是事情来了,能明了观察,不被事所迷就是炽盛。「端严」,端就是端正,正即不偏,端然正坐不向前仰,后靠,左倚,右斜。严就是时时刻刻不马马虎虎,不疏忽,不放逸,不随随便便,不是律己不严,自己原谅自己,给自己打圆场。名称的名是名誉,称是称赞,这名称不是求来的,不是沽名钓誉,或特意对人好,让人说你好,买得一个名,这是不对的。替人做事是一种服务,只问心无愧,这样得到好名誉才是真的。不是做表面工夫给别人看,帮助他人要无所求,不要别人感谢你,对你说一句好话,真名不是求来的。不是装着老修行的样子,以得到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便得其所哉了。以虚伪的心挂着招牌所得的都是假的,所卖的货都是假的,真的不需要那样,只要实实在在做去,连一丝发那么细的夹杂心都没有,绝对不图虚名好假好。你抱着假好,等死时阎王爷会问你抱的是什么。到那时你才知道虚名、假好是没有用的,名者实之宾也,一个宾客而已,你有实,名自然跟着来。但也不可存这种心,应该不管人对我的评价如何,我是要往真的做,则你所得到的结果都会是正的。想要得到吉祥,就要没有脾气。凡有脾气的人,都不是真吉祥,要像菩萨时时都很慈祥快乐,不发脾气,这就是吉祥。尊贵即所行所事都要往真的做,不做没价值的事,不真便没有价值。薄伽梵具足这六种意思,这六种意思都是很平常,并不是很神奇的,就是老老实实地去躬行实践,不挂假面具去骗人,这是薄伽梵六义很浅显的解释。无论讲解什么经典都要实用,合用。日用伦常、行住坐卧都用得着的。这六义,也是我们一天所行所作都用得着的,不要好高骛远,或者讲的辞句美一点就认为是好的。不论经典或咒义明白了便要去做,华而无实是没有用的。第一句「皈命世尊薄伽梵」,世尊,薄伽梵皆佛,这是佛宝。「无尽法宝妙湛然」,这是皈依法宝,法是清净的,没有自性的,只是个方法,没有体性。你会用它,就明白了,就有智慧;若不明白,不会用它,就是愚痴。湛然常寂是寂静的,不是有形有相的。「十方贤圣同聚会」,这是僧宝,贤圣即僧宝,十方大德高僧,同聚会一起,「一心顶礼天中天」,十方三宝共聚会一起还是要礼敬一切诸佛,佛为天中天。



(三五)那啰野

【释】亦云娜迦。护摩仪。[口+缚]噜拏野。水天神也。



【颂】掌握水族住龙宫   汪洋大海波浪涌

   滋润灌溉生万物   澎湃滂沱演洪蒙



【解】「掌握水族住龙宫」,水神是管海里的众生,所以说「汪洋大海波浪涌」,在水里常游水,很好玩的,看鱼在水时游来游去,有得吃,没得吃都很快乐的;「滋润灌溉生万物」,花草,树木,蔬菜,五谷等万物都需要水,都借着水活命;「澎湃滂沱演洪蒙」,若是水大了,澎湃,滂沱声音很大。耶稣教说,洪水淹世人,皆因信假神,不信真神,所以用水来淹你,若真是这样,信了假神就犯了罪,那么去杀人放火的怎么不把他淹死,信神反而有罪,这是不是真神弄一个陷阱叫人信他,不信就应该死,这是太不公道了,各位研究看。神还有真假,真就是真还有什么假,有假就不真了,真还要神的名子干什么。



(三六)拏耶

【释】入楞伽云。刹尼迦。翻空。亦云葛纳或伽伽那耶。字母。那。拏。并释空无。空天神也。大悲空智经云。地天。毗卢现。风天。成就佛现。火天。弥陀现。水天。阿閦现。空天。宝生佛现。



【颂】无形无象舜若多   视之不见闻亦歇

成住坏空二十劫   金刚大定未曾挪



【解】拏耶翻空或无,空即空界的神,其实空就是空,还要弄出一个神来管,真是没事找事干,就像政府设一个空气改良部长一样。空神是什么样子?「无形无象舜若多」,舜若多即空,「视之不见闻亦歇」,空,你看也看不见,若能看得见就不是空了,也不能嗅嗅空神的味道。「成住坏空二十劫」,每一大劫是四中劫,一中劫是二十小劫,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合起来是一大劫,时间是很长的,但是入金刚大定的修道在这一大劫中连动都没动一下,所以说「金刚大定未曾挪」,一点也没动,地震他也不怕。若明白空理,便一切都没有障碍,连空也没有了,空也破了,把空的执着也放下了,证了空理。什么境界也没有,烦恼也没有,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只一沤,证得空理就是这样。



(三七)盘遮摩诃三慕陀啰

【释】翻云。歌颂大会。歌乐天神名也。



【颂】歌乐大会演妙音   哑巴唱颂聋者听

瞽目老翁睁眼看   土木瓦石喜融融



【解】这句翻为歌乐大会,但不是摇摆舞,几百几千个人挤在一起,这歌乐大会真是妙不可言。又唱歌,又奏乐,又有录音带,唱片,又有天乐鸣空,天雨宝华缤纷而下。谁在唱歌呢?哑巴。哑巴怎会唱歌呢?就那么奇怪!哑巴唱哑巴歌,好像电视,有时无声的表演,有时有声,谁听呢?聋子。试看看若非妙音聋子怎会听呢!太妙了,「瞽目老翁睁眼看」,老年的瞎子看人家奏音乐奏得太好了,他便要把眼睛睁开来看,不但会看,而且会说话,还会用眼睛来唱歌,不单这个,后边还更有意思,「土木瓦石喜融融」,土木瓦石,本是无情,但是无情的也高兴了,喜融融地笑起来。所谓霁月光风,草木欣欣,激雨疾风,禽鸟凄凄,故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不可一日无喜神。怎么说哑巴会唱,聋子能听,瞎子看得见呢?哑巴会唱歌就好比,当我问有没有问题时没有人做声,等没事情时就尽讲话,那时哑巴也会讲话了。聋子会听,就好似有人讲经说法时一点也听不入耳,像聋子一样,等到听歌时他听得入耳了。瞎子本来看不见,但是当他听见佛法时把眼睛也睁开了,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至于土木瓦石就是那些不信佛法的人,他们对佛法就似土木瓦石根本就不懂,好像无情似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这唱歌大会,有鸠盘荼,紧那罗,天龙八部都在那儿奏音乐,音乐可以把人的嗔恨心解除一些。



我们学佛法,世间一切不外佛法,不要轻视别人,有人来演讲要注意听。你不知道哪一个人带了Master Key把你的无明之锁给打开了。



问:睡时做梦算不算造业?

答:梦里所行所作不算业,醒时勿造便是,但不能一概而论,如你说我愿意做个梦,在梦中可以造许多业,那就有罪业。如你没打妄想要在梦中造业,则与你没关系,至于平时醒着有造业的念头但没去做,那是惑不是业。



问:阿弥陀经说我们应发愿生到极乐世界,因那里没三恶道,如果人生到极乐世界去,那么三恶道的众生就不去度了,不去管了吗?



答:你不管他,有旁人管。若你愿意管,在那儿成了佛还可以回来管,阿弥陀佛就是这样。



问:念观音菩萨,大悲咒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吗?



答:可以。《普贤行愿品》就是归向极乐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七】------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七,宣化上人
2010-05-31 14:06
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什么是无为法?



答:到饭厅吃饭去。很自然的,详细想知无为法有六个,可查《百法明门论》,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我们在世上觉得什么事都是真的,这正是自己骗自己,这世界所有的都是虚妄无常的,因为这样就有生老病死,有的生了,不老就死,有的等到老才死,有的老了,又有病才死,有的老了没有病而死,无疾而终。死的方法不同,每一个人境界也不同,人的生老病死各有不同,有的病了很多很久才死,有的一点病痛也没有就死了。悲欢离合,等到分别的时候,离开了就悲痛,合了就欢喜,这都是被境界所转。我们要把一切都看破,放下。不被世网所缠,在什么时候都能退一步想,不要把自己绑住了,要解脱,就是什么都不执着,一切无着,能一切无着是很妙的一种法门,谁对自己好也可以,谁对自己不好也可以,不被顺逆的境界所摇动,要认识境界,不随境迁。但说是这么说,到境界来时多数都看不破,最好学小孩子,没有一点忧愁烦恼,很天真的,到睡觉的时候就睡觉,到吃饭的时候就吃饭,玩的时候就玩,这是混沌赤子心,到长大就不同了,就有很多麻烦,要想没有烦恼,便要把一切看破,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功可进,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这都是叫人改过的最好理论,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清晨我们要计划好了今天做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要把一年要做的先计划好;一生之计在于勤,不要懒惰,光阴不等着我们,每一天很快就过去,在世界上要改过立功存德,改过即过去的不对,一定要把它改了,不要自己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没有什么进步了。过年的意思就是改过自新,我们一定要想方法把自己改变好,要想世界改变好,首先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身上做起,先要没有过,不要去做害人的事,要做利人的事,对人有益的事才做,有害的事绝对不要做。这样我们对过年的意义才算真懂了。「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觉悟过去的没有做好,知道将来的还可以追得上,所谓「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所以说知道走上错路还未远,可以改了它,知道今天是对的,昨天是不对的。



这世界怎么这样坏?就国人的自私心作怪,人人都自私,就人人都贪,就人人都不肯利益其它的人,你也不肯利他,他也不愿利人,所以世界就一天比一天斗争坚固了,详细考察世界所以有战争,都因为人的贪心自私心作怪,若人人都无自私心,就会没有战争。你说这是不可能的,但不管它可能不可能,我们要由自己身上做起,最底限度你我不自私,则我们的家平安无事了,他们不贪不自私,则他们的家也平安了每一个家庭平安,那么整个社会世界也就平安了,所以不是这世界不平安,而是人的自私心和贪心作怪,若能改过自新,没有自私心,世界就没有战争。有人在旧金山问我说今年怎么样,我说若你们都没有脾气,便没有灾难,谁的脾气大了灾难就会降临,灾难就是因为人的嗔恨心生出来的。人人都慈悲,没有嗔恨心,则这世界什么灾难也没有了。



讲到这里我要讲人人都不相信的道理,可是人不信我还是要讲,我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若是尽等人相信那就没有办法了,无论何事真的或假的,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不要说我说的话,就是佛说的话,天魔外道一样叫他的眷属不要相信,何况我呢?什么事他们不相信呢?在一九六八年那时侯,旧金山常常地震,又有预言家,又有科学家,又有这个家那个家,七家八家七扯八扯说旧金山一定要地震,把有钱的人都吓跑了,离开旧金山。是在那年正月初一,我曾经对大家说过,你们或许有人还记得。我说,我在旧金山一天,就不准旧金山地震。你说这话有没有人相信?没有人相信。甚至听都没有人敢听,听都犯法了,为什么呢?不许可!你有什么权利说不许可?你知道我没这个权利吗?你怎么知道?若我有这个权利你又怎么讲?我在旧金山一天就不准旧金山地震,不是不地震,是不准它地震,就这么讲的。这里头又要有一个解释,大的地震变小一点,小的地震就没有了,绝对不会有灾害的,可是今年就不合了,前几天就地震,但发生在利埔摩不是在旧金山,把核子厂震坏了,这是因为这国家钱太多了,叫它有这小小的损失,大家要知道什么原因地震,就是因妖魔鬼怪太多了,所以地要震一震叫他们害怕,尽搞同性恋可不得了,将来会死的。地震一下把他们都震死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就觉悟了,要守规矩,我也不怕有这种毛病的人不高兴。



(三八)南无悉羯利多耶

【译】顶礼世尊。



【释】名义集云。南无悉羯罗。此云礼拜。谓此诸天神圣。皆佛菩萨化身。应悉志心皈投顶礼也。



【颂】海印三昧光明云   森罗万象影现中

如梦如幻如泡影   如露如电如是穷



【解】这里所谈的风神、火神、水神、地神,不要以为这些神地位很小,要知这些神都是佛所示现的,如地神是毗卢遮那佛现的,风神是北方成就佛所示现的,火神是西方阿弥陀佛所示现的,水神是东方阿閦佛所示现的,空神是南方宝生佛所示现的,因这些神都是佛所示现的,因此我们不可对他们有轻慢的心,看不起他们,因此要皈命敬礼,不要以为自己是比丘,比丘尼不应礼拜他们,这就是骄慢自满,没有什么可造就。现在谈到海印之神,海印发光,是禅宗一段功夫的境界,在你证得海印发光三昧时,把一切一切都影印到你自己的定里,所以说「海印三昧光明云」,入此海印三昧。「森罗万象影现中」,世界上森罗万象都可以影现出来,好似雷达,又似空中探测的卫星,把全世界各地发生的事都现出来,这种境界也可说好像做梦似的,亦可说好像虚幻的,因其是有为法,《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说「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如电如是穷」。好像早晨的露水,也好像电光石火,都是不久常,应像这样的研究推测,穷理尽性,以致于命。



(三九)南无婆伽婆帝

【颂】无妄自在大定中   炽盛智炬照梵宫

   端严威仪三千界   吉祥如意不老松



【解】没有妄想就自在,有妄想就不自在。若自在就在光明定里。「炽盛智炬照梵宫」,智慧的火炬将天宫照耀,其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再没有比这更端严了。在三千界内是众生最尊敬的,这种威仪三千,礼仪三百,端严即有威仪,能如此便能如意吉祥,「吉祥如意不老松」,像松树一样永远都是青的,若要详说是说不尽的,现只略说一点。



(四○)摩诃迦罗耶

【译】大梵天众。



【释】翻大作者。谓大梵王。能作娑婆界主。法华云。大梵天王。为一切众生之父。一翻大悲心。东南方梵王。名大悲。东方大梵。名救一切。有云大悲光佛所现。



【颂】大梵天王名大悲   救护一切众生归

四臂三眼观邪正   赏善罚恶守法回



【解】这是大梵天众大梵天王,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其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大悲,很慈悲的,又有一位名叫救护一切,所以说:「大梵天王名大悲,救护一切众生归」,他看众生走错路走得太远了,便想法子教他们回来,不要误入歧途。「四臂三眼观邪正」,他有四只手臂,三个眼睛,很神气的,在天众中他的道德、学问、神通、变化都很高,所以他用他的四臂三眼视邪正,看世界的对和不对,「赏善罚恶守法回」,谁若做好事,他就奖励他,谁若做坏事,他就惩罚他。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八】-----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八,宣化上人
2010-05-31 14:09
四一)地唎般剌那

【释】地唎。阿难陀经翻甚勇。不空翻智光。华严谓光遍十方梵王。慧光梵王。法华。光明大梵等。又名义卢波摩那。此翻无量光天。然灯佛现。梵云提和竭罗。



【颂】光明遍照大勇王   不空智慧露真常

然灯古佛权示现   普摄群机度法堂



【解】这也是大梵天,地唎翻甚勇。大梵天王光明遍照十方法界,也是一个大勇猛王,「不空智慧露真常」,他有大智慧,总在真常的道上,真常即「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一种境界。「然灯古佛权示现」,这大勇猛王是然灯古佛所大权示现的,「普摄群机度法堂」,他普遍摄受一切众生到佛法的堂里。人们有时认识真理,有时不认识真理,佛法就是真理,认识就生信仰,不认识就不生信仰。认识的都是有智慧的人,不认识的是因为被无明遮,见到佛法也不认识,这是一定的道理。



(四二)伽啰毗陀啰

【译】天将众。



【释】牟梨经云。迦罗皤底罗。此翻五兄弟天。又阿罗歌。白色。阿罗那。赤色。迦罗。黑色。水伽罗。苍色。犍陀罗。黄色。即成五种大功德光明。云天。陀罗尼集云。毗摩罗。无忧德佛所现。



【颂】天兵天将猛勇军   扫荡群邪镇妖氛

法界澄清功德大   卫护正教永昌兴



【解】这是天兵天将,天上的军队,「扫荡群邪镇妖氛」天上为什么还要天兵天将?因为天上有阿修罗和天魔外道,他们有天福,没有天权,想和玉皇大帝(帝释)作战。天兵天将是保护玉皇大帝来扫荡群魔,镇压妖氛。「法界澄清功德大」,天兵天将把妖魔扫除澄清功德是很大的。「卫护正教永昌兴」,保卫佛法常常昌盛兴旺。这一句迦罗五兄弟天,天兵天将,这五兄弟天有五彩的光明,阿罗歌翻译白色,阿罗那翻赤色,迦罗翻黑色,水伽罗翻苍色,犍陀罗翻黄色,即成五种大功德光明云天。陀罗尼集上说,毗摩罗乃无忧德佛所化现。



(四三)波拏迦啰耶

【译】天兵众。



【释】波拏。云究竟。迦啰。云能作。下云。咤枳迦罗。翻极障碍。乃色顶天伴侣。又经云。迦留波陀。此言终足迹。天有十处。居须弥垛。



【颂】四值功曹巡世间   观察善恶过不偏

年月日时仔细记   因果报应毫发端



【解】四值功曹就是年值、月值、日值、时值,这四值功曹,各自去巡查世间,「观察善恶过不偏」,看谁行善,谁行恶,很公平的,不会有偏见。「年月日时仔细记」,他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什么地方,都详细记载下来。「因果报应毫发端」,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报应毫发也不会错的,即使一根头发那么细的错也不会有的,非常公道,非常正直。这句波拏翻究竟,迦啰翻能作,即能作四值功曹的工作,能作赏罚人间善恶的工作。



(四四)阿地目帝

【释】一云。阿目多。翻无能压。亦云。阿提目多伽。翻善思惟。三十三天中。威德轮天。善见天。色天中善见。善现等。一云。降伏众魔王佛。善意佛现。又牟梨经云。何唎地此翻七姐妹天。



【颂】无能压义善思惟   三十三天抖雄威

四大部洲杵逆者   恶报难逃堕轮回



【解】阿地目帝的意思是无能压,也叫善思惟。「无能压义善思惟」,无能压,也就是不能遮盖,不能遮盖他的智慧。「三十三天抖雄威」,他在三十三天上面是很威风的大英雄。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庐洲。在这四大部洲的不孝顺和杵逆者「恶报难逃堕轮回」,凡是杵逆父母,或不尊师长的人,都会做饿鬼,或堕地狱,或做畜生。轮回有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就是受恶报,受苦。



(四五)尸摩舍那泥

【释】音意云。尸弃那。此云有髻。论云。尸弃刺那。翻云火顶。宝髻,即尸弃大梵。一云。宝火佛现。又浍显传。尸摩赊那。汉言弃尸田地。亦翻寒林。昔有一天人。到林香花供礼。因前生故身。受持佛十善戒。得生三十三天。自然快乐。一切鬼神。皆来跪拜。



【颂】宝髻火顶大天神   奉行十善积功勋

鬼仙灵物来瞻礼   躬行实践因果真



【解】尸摩舍那泥翻译成宝髻,又翻译成火顶,这是一个在天上的天神。他怎样得到宝髻火顶的相貌呢?因为他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一点贪嗔痴也没有,「奉行十善积功勋」,一点功一点功地积聚,久而久之便很多啦,所以「鬼仙灵物来瞻礼」。一切的鬼,一切的仙,以及一切有灵的东西都来瞻礼这位宝髻火顶天神。「躬行实践因果真」,他自己做什么事,实实在在,躬行实践对因果很认真,一点不马虎,所以他有这种威德,有这种宝髻相好。楞严咒里面包括的一切天神众,天将众,功曹众,一切天王圣贤,佛菩萨阿罗汉,我们一诵这个咒,一切的鬼神都要恭恭敬敬,守规矩啦。因为这些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他们听见王的名字,就都循规蹈矩守法啦,不敢为非作歹啦。常常诵持楞严咒,就能得到大感应,世界也就没有灾难。所以楞严咒的力量是最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用很浅显的句子,来表达它的万分中的一分意思,虽然只有万分之一分,你不妨记一记,因为只有这点点,就可明白很多。讲楞严咒,这个讲法是从来没有的。希望多一点人能知道楞严咒的妙处,这个世界就会平安,所以现在我们讲楞严咒,也就是转移世界的灾难。



(四六)婆悉泥

【释】或波斯匿。翻云胜军。下云。婆咤霰尼。即是外道。无想天属。一云。鬬战胜佛所现。



【颂】所向无敌号胜军   不战而降弃甲兵

以德服人弭灾祸   望风披靡护安平



【解】波斯匿翻胜军,又翻译外道。外道住在无想天,那地方总是没有事情,要找事情干,有军队叫胜军,是天神众组成的,好像天上的游击队似的,游击队所向无敌,无论到什么地方去,一定胜利的。所向无敌,只要军旗往什么地方一指,该地方的军队就抵抗不住,「所向无敌号胜军」,这个军队叫常胜军队,什么时候也不打败仗。「不战而降弃甲兵」,这个不战而降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尽打败仗的军队,到什么地方,不需要打仗,就把胄甲、刀枪剑戟丢了便跑,对方说:「老乡老乡!缴枪缴枪。」他说:「OK,yes!」把枪放下就跑。这叫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跑五十步的兵,就笑跑一百步的军队多没用,跑得那么远,你看我才跑五十步。五十步笑百步,说军队没有尚武精神,不够勇敢。以五十步笑百步,你说这应该不应该,对不对?都是跑,只是跑得慢一点,怎可笑跑远的人没胆量!这是不战而降弃甲兵。另外一个讲法,你本身是常胜的军队,到处所向无敌,对方一听说常胜军队来啦,就弃甲逃跑。弃甲兵就是把穿的胄甲、拿的刀枪都放下就跑,这是对方向自己投降,不战而降弃甲兵。弃甲兵又有两个意思,有的弃甲而跑,有的把武器放下投降,听你的指挥。



「以德服人弭灾祸」,这个军队要以德服人,并不是以战而战,用尚武精神,杀人愈多愈好,所谓「争地一战,杀人盈野;争城一战,杀人盈城」以杀人为能事,这是不对的。所以兵不血刄,到处人都竖起白旗投降,用德行来处理军队,不要以杀人为能事,不要像秦国大将白起把降卒(赵国)二十万,都活埋在一个几英里的大坑里面,所以秦将白起,到了现在还要受地狱畜生的果报,还做猪,因为他太残忍了。所以要以德服人弭灾祸,消灭世界的灾祸。「望风披靡护安平」,如果能以德服人,敌人便望风披靡弃甲投降,世界便能获得平安。



(四七)摩怛唎伽拏

【译】天男女众。



【释】一云。摩纳缚迦。翻云云童。一云。摩怛理迦。翻云本母。牟梨经云。摩怛罗建。此云三十三天。此即忉利天一切天男天女诸眷属也。有云。悉达菩萨摩耶菩萨示现。又梵云摩偷。翻日美地天。亦居须弥垛中。



【颂】云童木母御风行   闪电霹雳醒瞶胧

万物并作原无事   真俗互用本圆通



【解】「云童木母御风行」,因为上面是云童,摩纳缚迦翻云童,摩怛理迦翻本母,我大胆改了,把本母改成木母,因为云童木母都是属于天上腾云驾雾的,若说是本母,好像不合云童的意思,云童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变化。总而言之,这句咒文天男女也可以说是云童,也可以说是本母,所以两个翻译法都可以的。这翻译法没有把意思完全翻译,所以我不管对不对,给它翻译成木母,因为这个天男女,用木母这个名词没有什么讲法。从前吴教授说华严经讲本母,那是华严经,但是在楞严咒,不能那么讲的,学问的问题不能马虎,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活动的智慧。「云童木母御风行」,在风里面走,

「闪电霹雳醒瞶胧」,有眼睛的人看得到闪电,没眼睛的人看不见闪电,于是乎打一个霹雳,那么聋子也听见了,因为它声音很大,所以醒瞶胧,醒就是把看不见的,听不见的,都给它一个醒觉。

「万物并作原无事」,这个天地间的事情,生生化化,化化生生,自有化无,自无化有,这是本来的一种道理,原无所事事的,不是头上安头故意造出来的,本来无所事的,万物并作而不相害,有道理并行而不悖,万物生也。假如说上帝管这个世间,他不是每一个事情都管,看看这个蚂蚁怎么样?那个蚊虫怎么样?他不管那么多的事情!生生化化,化化生生,这是一种很自然的道理,它无所事事,不是像我们做一个总统,简直不得了,今天坐也坐不住,明天躺也躺不好,看怎么办,石油有了问题,能源又不够了,啊!这怎么办呢?无事找事情干,没有那才能,有那个才能,根本不需要忧愁。

「真俗互用本圆通」,真不碍俗,俗不碍真,真俗互相会用,不好的也好啦,不会用,好的也变不好。会用,可以逢凶化吉,避难呈祥,不会,很多很多的意外就发生了,不知明哲保身,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个道理,所以本来好来,到你那里你不会用便弄坏了,本来不好,你若会弄它就好了,所以一切法,没有定法,没有一定的,就看你这个人会用不会用。你要懂了,什么事情也就不需要那么认真执着,有什么可执着的,到死的时候,看你死不死,你执着,你说我不会死,到时候一样死,你信不信!所以佛法是圆融的,不要看不穿。真懂了一切事OK。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九】------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九,宣化上人
2010-05-31 14:17
四八)南无悉羯唎多耶

【释】同前。如是权实天神。皆当皈命顶礼。



【颂】能礼所礼性相空   感应道交默然通

如是权实现天众   悉皆皈命永无穷



【解】这句以前已经讲过了,然每一句咒文都有无量的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礼拜诸天,一切天众,天兵天将,天曹众,天男女众,都不存贡高心,都要向他们礼拜。所以说「能礼所礼性相空」,能礼是我们礼拜,所礼的是一切的天众,性相空,也就是能礼和所礼,都不要着相。无相,不要执着说我是一个能礼的,一切天众是我们所礼的,没有执着这个性,也不执着这个相,无性无相,性相是空的。「感应道交默然通」,虽然是空的,但是功不唐捐,你所行所做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礼人者,人恒礼之」,你能礼一切诸仙,他们对你也是欢喜的,帮助你的,虽然帮助你,可不要存这么一个心,不要说,我叩了头,就得到什么结果,一切天众都来帮助我,一存这个心,那就是着相了。「如是权实现天众」,一切诸天,天兵天将,天曹天众,天男女都是大权示现来维持法界的规律,因为这样,所以要「悉皆皈命永无穷」,我们都要皈命顶礼,恭恭敬敬的,不可存贡高我慢心。



(四九)南无婆伽婆帝

【释】圣尊。贯下五部。



【颂】兜率降世入母胎   出家成道苦修来

大转法-轮度群众   无上菩提正法开



【解】「兜率降世入母胎」,释迦牟尼佛在兜率内院等到时候到了,就降生人间,他先选择父母,谁可以做他的父母?选来选去,选到印度的净饭王和摩耶夫人,他觉得他们两位德行够了,净饭王可以做他父亲,摩耶夫人可以做他母亲,所以他从兜率内院降生到人间。入母胎,住胎时,在母亲的腹里就如在大宝楼阁中,来为鬼神说法。出胎长大出家,在雪山修六年苦行,然后在菩提树下成道。以佛那种功德,尚且要雪山六年苦行,受过很多的苦才成道,本来佛修不修苦行都是一样的,不过他愿意给众生示现一个榜样,所以他出生于王宫里,富贵到极点,借着现有的富贵修道不是很好吗?可是他舍弃王位,还要在雪山苦行六年,然后在菩提树下,一坐七七四十九日,夜睹明星而悟道。悟道之后,转大法-轮教化一切众生,所以「大转法-轮度群众」转法-轮度一切群众。「无上菩提正法开」,转大法-轮教化众生,他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正法眼藏,弘扬正法,教化你我他一切众生,这是佛修道的经过,我们众生更应该特别注意,勇猛精进。



(五○)多他伽跢俱啰耶

【译】如来种族众。



【释】多他。如来也。即佛部。中方毗卢佛主。三十七圣。皆从流出。俱啰。翻种族众。



【颂】中央佛部毗卢尊   如来种族化群伦

普修万行波罗蜜   诸法无我证圆通



【解】多他伽跢翻译如来,也就是佛部,楞严咒有五部,分处五方,中央佛部,以毗卢遮那佛为教主。西方莲花部,以阿弥陀佛为教主。东方金刚部,以阿閦佛为教主,即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方是宝生部,以宝生佛为教主。北方羯磨部,以成就佛为教主。共五部。这个世间由这五部教主来管理和镇压这五大魔军,五大魔军们才循规蹈矩,虽然循规蹈矩,可是他们仍想一点一点地把这个世界弄坏,这世界有种种灾难发生,天魔外道弄出来的,他们惟恐天下不乱,惟恐这世间坏得不快点,可是这五方佛在那里镇着,他们偷偷地破坏,不敢明目张胆。世间的魔和佛是对立的,佛教化众生早成佛道,魔教化众生早成魔道。但佛是魔帮他成的,因此魔正是佛教徒的善知识。修道人要能逆来顺受,能在反面知道好处。我们要恭敬佛,也不反对魔王。冤亲平等,佛魔一如,要能如是无憎亦无爱,无善亦无恶,这境界就差不多了。楞严咒这五部以后会再清楚地讲到。



这个俱啰耶是佛的种族,如来的种姓,就是信佛的佛教徒。「中央佛部毗卢尊」,中央是佛部,属土,土能生万物,土旺于四季,一年四季都是土旺,春夏秋冬,春天木旺,夏天火旺,秋天金旺,冬天水旺。那么一年只有四季,怎么有五行,这怎么办呢?因为土是中央,金木水火是四边,所以春夏秋冬是四季,春属木旺,夏属火旺,秋属金旺,冬属水旺,你看冬天就是泛潮啦,这不是说这么一点点,广东话叫「回南」就是泛潮啦。



那么四季没有又怎么办呢?土旺于四寄,春天三个月,在三个月九十天里头,有土在里头,有土就能生,夏天,秋天,冬天都有土。所以中央是戊己属土,东方是甲乙属木,南方是丙丁属火,西方是庚辛属金,北方是壬癸属水。这是五行相生相克。



「中央佛部毗卢尊」,毗卢是毗卢遮那,是梵语,翻译遍一切处。「如来种族化群伦」,中央是佛部,佛的种族来教化所有的众生。「普修万行波罗蜜」,普遍修万行,六度万行,十度万行,波罗蜜到彼岸的法。「诸法无我证圆通」,得到诸法无我,诸法无常,证圆通的妙理,一切都圆通通融无碍。



(五一)南无般头摩俱啰耶

【译】莲花王种族菩萨众。



【释】般头。莲花部。西方弥陀佛主。观音。法波罗蜜菩萨。为伴侣众。



【颂】西方弥陀宝莲花   等候众生早到家

一心持名恒不退   十万亿土刹那达



【解】这个是莲花部。「西方弥陀宝莲花」,西方是弥陀佛,他主持莲花部。这个般头摩本来是红莲花,但是这儿没有说红莲花,而是什么色的莲花都有,红、白、黄、紫、青。所以说赤色赤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青色青光。「等候众生早到家」,他们那里预备着莲花,准备所有众生到那里去。花开见佛悟无生,到那里成佛。早到家,就是不要到迟啦。「一心持名恒不退」,那么怎么样才能去呢?没有旁的,就是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专一其心恒不退,你常常地不向后退,就可以啦!念佛,或者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十万亿土刹那达」,十万亿国土很快很快的一刹那间就到了,所以我们想要生极乐世界去,先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会很快到极乐世界。



(五二)南无跋阇啰俱啰耶

【译】金刚族众。



【释】金刚部。东方阿閦佛主。金刚手波罗蜜菩萨。为伴侣众。



【颂】金刚部主阿閦佛   药叉大将各巡逻

天魔眷属望风避   牛鬼马神急奔波



【解】跋阇啰就是金刚菩提海的Vajra,跋阇啰就是金刚,俱啰耶就是眷属。金刚部的眷属。谁是金刚部的部主,部主是阿閦佛。东方琉璃世界,也就是我们常念的消灾延寿药师佛。他怎么能消灾延寿?我们念他,究竟是我们消灾延寿,还是药师佛消灾延寿?这证明是我们念的人能消灾延寿,可是我们念的人,想消灾延寿,这又是一个贪心,又是一个有所求,又是着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显出相在里边,那么我们念消灾延寿药师佛,希望自己消灾延寿,这即是贪心又是自私心,你们各位说对不对?那么这消灾延寿是谁呢?也不是药师佛消灾延寿,也不是我们自己消灾延寿,我们自己没有灾难,又消什么灾,延什么寿?并不是说,我不念药师佛我现在就死啦,还要延寿还要消灾,这未免很迷信。那我们这消灾延寿给谁?给所有有灾的众生,甚至于就要命终的众生,我们给他们回向念消灾延寿药师佛。这个理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你们各位想一想是不是,所以我们念佛,一举一动修行,都要懂得真正的理论,不是那么盲从,人云亦云,人家说这样子,我也说这样子,人家说那样子,我也说那样子。墙头草,随风倒,学佛的人要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不是说尽看人家的不对,要注重理论,把理论研究清楚,我们念消灾延寿药师佛是为所有有灾难的众生,命将要终的众生来念,这才是利益众生,才是行菩萨道。



这个俱啰耶前面讲过好几次,就是眷属。这个金刚部的眷属就是金刚部的八万四千金刚藏菩萨,来拥护这个行人。所以说金刚部主阿閦佛。前边讲的佛部是毗卢遮那为部主,莲花部是阿弥陀佛为部主,现在讲东方,东方是金刚部,阿閦佛就是金刚部的部主,管的是金刚,所以他有十二药叉大将,「药叉大将各巡逻」,药师佛有十二药叉大将,他们到各处去管闲事,看哪个天魔外道不守规矩,就好像警察似的去抓去,去降伏去巡逻,我们警察是有形的金刚,药叉大将是无形的,看不见,但是肯定有的,你不要怀疑。「天魔眷属望风避」,这个天魔的眷属,天魔外道,妖魔鬼怪,那些牛鬼蛇神,不叫它牛鬼蛇神,叫它牛鬼马神,望望风走避,「牛鬼马神急奔波」,牛鬼马神快快跑,因为它见不得金刚。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二十】-------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二十,宣化上人
2010-05-31 14:19
五三)南无摩尼俱啰耶

【译】宝王族众。



【释】摩尼。宝部。南方宝生佛主。虚空藏。宝波罗蜜菩萨。为伴侣众。



【颂】宝王佛部主摩尼   虚空菩萨眷属俱

南方位在丙丁火   炽然红光照坎离



【解】南无摩尼俱啰耶,摩尼属于宝,宝部是南方,南方宝生部。「宝王佛部主摩尼」,宝生佛部的部主宝部,摩尼是宝。「虚空菩萨眷属俱」,他和虚空藏菩萨和波罗蜜菩萨大家在一起。「南方位在丙丁火」,南方是在丙丁火的位置,是属火的,所以「炽然红光照坎离」,虽然它在南方,但是它的强烈红光,照坎,坎是北方,离是南方,坎是北方属水,离是南方属火。由南方照到北方来互相照耀,所以宝部的法光可以照遍法界。



(五四)南无伽阇俱啰耶

【译】地祇族众。



【释】羯磨葛[口+栗]未。翻作法。办事。部。北方成就佛主。地藏。业波罗蜜菩萨。为伴侣众。



【颂】作法办事部羯磨   地藏菩萨族众多

善恶业报毫不错   铁面无私老阎罗



【解】此为北方,成就佛为部主。羯磨译为作法或办事,这一部是北方地藏菩萨带领一切鬼神等众,眷属很多,「善恶业报毫不错」,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善恶果报丝毫不错。「铁面无私老阎罗」,阎罗王铁面无私不讲人情,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阎罗王的黑脸像铁那么黑,没有一点人情味道,你想欺骗阎罗王是不可能的,各位一定要做善事,做恶事阎罗王不饶过你,做善事他便恭敬你,所以要常念大悲咒,阎罗王便管不了你。有一个人造了很多罪,临终到阎罗王那里,阎罗王问他怎么造那么多罪业,他说我没造什么罪业,我尽做好事呢!阎罗王问他,你做什么好事,他说我会念大悲咒,阎罗王说你打妄语,会诵大悲咒也不行,便送他到刀山。这人想起念大悲咒,他一念大悲咒刀山便化成莲花,他坐在莲花上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能一念回光返照,改过自新,以往的罪便可以消灭,但要真正改过自新,弥天大罪,一忏便消,所以莲花现前。莲花现前,表示罪业消了。



以上五部,中央为佛部,毗卢遮那佛为部主,东方阿閦部,阿閦佛为部主,西方为莲花部,弥陀佛为部主,南方为宝生部,宝生佛为部主。北部为羯摩部,成就佛为部主。五部部主率领菩萨众,金刚眷属和莲花眷属,佛的眷属,一同管理世界所有的魔王,人在世间才平安,否则天魔外道便横行霸道了。



(五五)南无婆伽婆帝

【颂】正等正觉大尊师   接引有情赴莲池

亲见弥陀观自在   势至招手快来时



【解】婆伽婆帝,即婆伽梵,「正等正觉大尊师,接引有情赴莲池」,菩萨即觉有情,又叫有情觉,凡有情感者皆是众生。「亲见弥陀观自在」,亲见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和观自在菩萨,「势至招手快来时」,势至菩萨,也在那儿迎接说:快来啊!快来啊!



(五六)帝唎茶

【译】各持器仗大力猛将。



【释】帝唎茶者。略出云。涅里茶。翻坚固。义净译。地栗伽。此云长大。又略出云。帝惹。翻威德。陀罗尼集云咥哩首罗。翻三头戟。



【颂】坚固不退菩提心   勇猛精进真又真

发芽长大登彼岸   土砖瓦石变黄金



【解】帝唎茶译为坚固,此为天上仪仗队,天上的法器,庄严的仪仗队。「勇猛精进真又真」,勇猛精进真里又要真,一根头发假也没有,只有如此菩提心才能发芽长大。「土砖瓦石变黄金」,这比方土砖瓦石,本来没什么用的,终变成黄金,言其不修道就如土砖瓦石一样,若修成道了比黄金更有价值,菩提心就是没有脾气,没有贪心、嗔心、痴心,修道主要要把烦恼无明,坏脾气改了,便有机会修成功。



(五七)输啰西那

【释】输啰西那者。陀罗尼集云。摩啰栖那啰。翻破魔军。名义云。修涅多罗。梁言善眼。又苏泥怛罗此翻妙目。略出云。素哩耶。翻曰。



【颂】婆魔罗网胜魔军   无端正者甚惊心

威德降伏天贼众   善眼妙目视古今



【解】输啰西那翻译破魔军,能破魔罗网。魔王有他的神通妙用,把魔王破了,就是胜魔军。「无端正者甚惊心」,无端正是谁呢?无端正就是阿修罗,阿修罗也害怕了。「威德降伏天贼众」,破魔军有一种威德,能够把天贼阿修罗众降伏。「善眼妙目视古今」,这又翻译善眼,又翻译妙目,总之,善眼妙目不看众生的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成佛,都是很好的,看这一切的众生都是一样,无分别的。



(五八)波啰诃啰拏啰阇耶

【释】波啰者。名义云。波啰赴。或钵唎部。此翻自在。陀罗尼集云。阿波啰质多。翻无能胜。诃啰者。名义云诃利。或喝里。此翻师子。陀罗尼集云。摩诃摩罗。翻结华鬘。拏啰者。名义云。陀罗那。梁言能持。陀罗尼集云。阿噜陀啰。此翻大怒。阇耶者。陀罗尼集。阇夜。翻胜。毗阇耶。翻最胜。又经云。喝啰阇耶。翻王。此皆坏摩罗网独步佛等示现。又帝唎。中围四圣。输啰四句。即嬉。鬘。歌。舞。四圣。阇耶。摄钩等四圣。



【颂】如意自在无能胜   知足怒吼狮子王

庄严结鬘香殊妙   能持宝戒悟真常



【解】波啰之意自在,亦有如意之意,亦翻无能胜,没有人能胜过他。诃啰译为狮子,又译为结华鬘。拏啰译为能持,阇夜译为胜,故曰,「如意自在无能胜」,「知足怒吼狮子王」,又有知足之意,又有大怒之意,如狮子吼。「庄严结鬘香殊妙」,结华鬘有庄严之意又有香殊妙之意,华鬘有一股殊妙香,若能持无上宝戒则能悟真常之智慧。



(五九)跢他伽多耶

【释】总结佛现。



【颂】如来变化妙无方   说法谈经度迷氓

信受奉行皆离苦   念佛持咒见觉王



【解】跢他伽多耶,即如来,如来之神通变化妙无方,说不完,「说法谈经度迷氓」,佛为何说,因要教化迷氓之众生,「信受奉行皆离苦」,若能信受奉行佛的教法就能离苦得乐,「念佛持咒见觉王」,能一心念佛,一心持咒,终必能见到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咒句偈疏解【二十一】------宣化上人

楞严咒句偈疏解,二十一,宣化上人
2010-05-31 14:21
(六○)南无婆伽婆帝

【颂】无上正等正觉尊   如来应供天人中

明行善逝世间解   志心皈命礼敬恭



【解】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尊」,正等正觉,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有十号。「如来应供天人中 明行善逝世间解」,这些皆十号之一,我们要「志心皈命礼敬恭」。诚心,皈命礼敬诸佛。



(六一)南无阿弥多婆耶

【译】皈命无量寿佛。



【释】弥多者。西方极乐国佛。阿。云无。弥。云量。多婆。云光寿。谓佛光寿。相。好。依。正。净。严。罗汉。菩萨。多无量故。



【颂】皈投西方无量觉   智慧光明众相好

依正清净及庄严   贤圣充满知多少



【解】这就是西方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所以说:「皈投西方无量觉」,觉是觉悟之意。

「智慧光明众相好」,他的智慧,光明,相好皆无量。

「依正清净及庄严」,他的依正二报都清净和庄严。依报即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正报就是佛、菩萨、阿罗汉都是无量庄严。

「贤圣充满知多少」,在极乐世界,阿罗汉、菩萨、贤圣僧不知有多少,用计算机也算不过来,太多了。



(六二)跢他伽多耶

【译】普礼如来一切门人。



【颂】普礼如来众门徒   一心恭敬大丈夫

惟愿慈悲哀摄受   常为我等作护符



【解】跢他伽多就是说普礼如来的种族,如来的门人,佛的弟子, 如果你是佛的弟子,也包括你在内,我是佛的弟子,也包括我在内,他是佛的弟子也包括他在内。所以这并不是讲旁人,就是讲你自己。一心恭敬大丈夫,佛的徒弟都是大丈夫,男的女的都叫大丈夫。所以出家的时候问说:「你是大丈夫否?你发菩提心否?」你发菩提心否,这样一讲,天魔都恐惧,天魔恐惧就想来障碍你修行,因为他怕魔王的眷属又少啦。「惟愿慈悲哀摄受」,我们是佛的弟子,我们愿意佛的弟子大发慈悲,哀怜摄受,因为我们在这世界上,做了很多不守规矩的事情,这是很颠倒很可怜的。佛的弟子怜悯我们,摄受我们,常为我们作护符,作为护身的灵符一样,保护着我们,令我们有所寄托,有所依靠。



(六三)阿啰诃帝

【译】普礼应真一切王族。



【颂】应真一切众王族   生尊贵家夙缘熟

助佛扬化弘正法   指引顽愚出三途



【解】阿啰诃帝是一切应真的众王族。应真也是佛,也是佛的弟子,众王族是王的眷属。「生尊贵家夙缘熟」,为什么他生在王族的家里呢?这个王可以说是国王,也可以说是法王,生在法王家,也是贵族,生在国王的家,也是生尊贵,所以都可以讲。夙缘熟,因为和法王国王在前生有因缘,所以作法王的种族,国王的种族。他们为什么来呢?来赞助佛弘扬正法。佛一出世,众佛都来拥护,都来赞助,所以说「助佛扬化弘正法」。「指引顽愚出三途」,顽就是冥顽不灵的人,你怎样教他,他也不听,左一次叫他戒,他还是不守戒,右一次叫他好好修道,发菩提心,他还是不发菩提心,口说发菩提心,可是一转身他又变了,又是打打闹闹,蹦蹦跳跳,不守规矩啦。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没有了。这就是顽,冥顽不灵,像木头似的。你和他说话,他不懂,说你拜拜佛,他不懂,他也听不进,这叫冥顽不灵。愚就是愚痴,冥顽不灵的人,愚痴的人,常常堕落三恶道,常常作饿鬼、作畜生、堕地狱,这三途,那么灵教化三途里头的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六四)三藐三菩陀耶

【译】皈命正觉一切贤圣。



【颂】皈命正觉贤圣众   救度三界皆应供

普愿有情俱离苦   天魔恐怖地震动



【解】三藐三菩陀,是正等正觉,是一切圣贤,包括菩萨、佛、证果的阿罗汉都在内,所以说「皈命正觉贤圣众」,贤圣众很多很多的。「救度三界皆应供」,这一切正觉者是救度三界所有的众生,所以人天都应供养他们,这些贤圣过去发这种愿,我们也发这种愿,就是「普愿有情俱离苦」。「天魔恐怖地震动」,贤圣众到什么地方天魔都恐怖,大地六种震动。



(六五)南无婆伽婆帝

【颂】九界众生慈悲父   十方国土大觉尊

见相闻名均得度   蠢动含灵作依怙



【解】「九界众生慈悲父」,九界众生即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佛是九界的慈悲父,「十方国土大觉尊」,这是十方国土的觉悟者。「见相闻名均得度」,见到佛像,闻佛名字,皆可得度,「蠢动含灵作依怙」,一切很微细微细的众生亦以佛作他们的依怙。



(六六)阿刍鞞耶

【译】礼敬阿閦如来。



【释】阿刍者。东方欢喜国佛。此翻不动。佛名经云。阿閦鞞欢喜光佛。是也。



【颂】东方不动欢喜光   降伏天魔怒金刚

折摄二门化群众   顺逆互用妙无方



【解】这是东方阿閦佛,亦即消灾延寿药师佛。

「东方不动欢喜光」,东方不动佛就是阿刍鞞,欢喜光佛。

「降伏天魔怒金刚」,金刚是怒目的,菩萨是慈眉的,金刚有脾气,因为要降魔,如果没有脾气,魔便要欺负你。「折摄二门化群众」,怒目金刚是用折伏法,菩萨慈悲是用摄受法,看见菩萨的慈悲,心里很高兴,至于金刚,你不听也要听,他有大的势力,可以把你降伏,所以说:「降伏天魔怒金刚」。

「折摄二门化群众」,有折摄法,降伏法这两种门来教化一切众生。

「顺逆互用妙无方」,应该用折伏法时就用折伏法,应该用摄受法时就用摄受法,有时顺着他令他欢喜,有时不能顺着他而要用折伏法,这两种法要用得恰倒好处,用得不好都是不相当的。好像应当用折伏法时你不用,而用摄受法,人就看你像块面包似的,随便擦上牛油便把你吃了。应该用摄受法时你不用,反用折伏法,人便对你敬鬼神而远之,看着你就跑得十万八千里那么远,所以要会用就可以把对方降伏,改变他的思想和行为。



(六七)跢他伽多耶

【颂】礼敬诸佛要至诚   感应道交默然通

为法精进常不退   面见如来神梦中



【解】「礼敬诸佛要至诚」,你拜佛时要恳切至诚,马马虎虎随班唱演,人家拜我也随着拜,人家跪我也随着跪,真是无我相了,可不是那样。

「感应道交默然通」,若真有恳切至诚的心就默默地自然通了,佛也知道你在拜佛,你拜佛便有感应,有功德了。

「为法精进常不退」,不是说学了佛法三天五天,一年两年就成了,成个什么?连一步都还没迈呢!就对佛法生了怀疑,不精进了,那是没有用的。要常常不退转你的菩提心。

「面见如来神梦中」,若能常常不退菩提心,譬如打禅七,不是说打了一个就开悟了,打两个就成佛了,第三个就不用打了,不是那么回事。要打不知多少次禅七,修行多少个大劫,功夫才能成佛。不是说现在科学时代,我看一看就明白,三个礼拜就开悟,世上没有那样容易事。三个礼拜!你吸鸦片烟,即刻就过瘾,但等一下又犯瘾了,修行没有那么简单的啊!你看古来诸佛菩萨修行,生生世世都那么继续不断用功,然后功夫到成熟时就成就了。不是像我们这样修行,两天半的修就想成佛,世界若有那么容易的事,佛就比众生更多了,所以各位不要以为自己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这句是说亲自见到佛,或者在精神上,或者在梦寐中看见佛。



(六八)阿啰诃帝

【颂】普礼应真众王族   志心恭敬待缘熟

功圆果满成大道   与佛同室证如如



【解】这句本来讲过,不必再讲,但其意思无穷无尽。不妨再说一说。这四句偈颂,不过说一句少分意思,不要以为四句就把一句咒文的意思完全说完,因为每一句咒的力量及其意思是无穷无尽的。「普礼应真众王族」,应真即佛,普礼佛的种族。「志心恭敬待缘熟」,修道的人要志心,即专一其心,恭敬佛、恭敬法王之种族等,到机缘成熟时,「功圆果满成大道」,修道不必希望,不必等着开悟,或者有何成就,哪一天成就。有这种想法,还是一种贪心。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威仪,不那么随随便便,不随随便便笑,也不随随便便发脾气。总而言之,都很自然,无所造作,不是装模作样出来的,当功德圆了,果便满了,便成菩提大道。「与佛同室证如如」,就能和佛住在同一地方,同室即证得佛的果位,如如即不动,没有一点分别心,(但不像木头一样),不论遇何境界皆不动,善的境界不为所动,恶的境界也不为所动,人在尘,心出尘。井里栽花不染尘,能证得如如不动,如如即真如自在的一种表示,不为一切境界所摇动,那时不思善不思恶,如如亦即证得真实的理体。



(六九)三藐三菩陀耶

【颂】皈命正觉天中天   虚空法界诸圣贤

愿垂慈悲哀摄受   护万佛城亿万年



【解】「皈命正觉天中天」,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虚空法界诸圣贤」,和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圣贤,

「愿垂慈悲哀摄受」,愿佛菩萨常常对我有一种大慈悲心,可怜我,摄受我,不要放弃我这个修道的人,不要忘了我。

「护万佛城亿万年」,祈求佛菩萨都护持万佛城,我成了佛也护持万佛城,你成了佛也护持万佛城,他成了佛也护持万佛城,万佛城就像天地日月一样永远都存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毁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2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