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悟佛知见

[佛教经藏]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视 的来叫。

阿阇黎或名阿遮梨耶,有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尊证阿阇黎,授经阿阇黎、依止阿阇黎等,中国译为轨范师。谓能教导我人应有的威仪,指示我人应行应止的行为活动,开导我人如何去认识佛法的真义等于下文所要讲到的教诫法师 。


大德,泛称一般出家人,显示出家众 是具大功德 的,同学,指受菩萨戒的人,大家在同 学习 出世道,学习菩萨藏。同 见,指受菩萨戒的人,大家 的思想是一致的,同以大乘菩萨藏法,为自己的思想。同行,指受菩萨戒的人,大家的行为是一致的,就是共同的行菩萨行。不论是大德,不论是同学、同见、同行者,如见他们来到自己这儿,自己就当立刻的去承迎礼拜问讯。不可稍有疏忽或怠慢,以为孝顺心恭敬心的具体表现。当知此中包含了三业虔诚:孝敬心,是意业的虔诚,承迎礼拜,是身业的虔诚,问讯,是口业的虔诚。以这样清净虔诚的三业尊重师长,恭敬善友,是行菩萨道者应有的礼貌与态度。


做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不论是内在的心想,不论是态度的表现,都当如上所说的那样,假定做‘菩萨者,应当起孝顺心不起孝顺心,反’而“生’起‘骄心、慢心、痴心、瞋心’,应当生起恭敬心不起恭敬心,反而生起骄心等,应当起来承迎礼拜,反而‘不起承 迎, 不如法供 礼拜,应当一一如法供养,反而 一一不如法供养。这都有点不像是个菩萨的样子 。


骄心,或说是对在上的不敬,或说自尊自大的自 25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了不起;慢心,或说对于他人的藐视,或对于已 相等的总以为自己比他高一筹。总之,骄慢心是阻碍自已向上及对师友不起尊敬的最要不得的心理。远离骄慢是尊敬师友的根本,只要有丝毫的骄慢心存在,不特不能真诚的尊敬师友,就是自己的功德也不会生长起来。所谓“我慢高山,不出德水”,就是此意。痴心,是显智慧的缺乏,所以见到圣者不生恭敬,见到贤者不去亲近,甚至辨别不出何者是贤何者是圣。瞋心,是显内心怀有忿恚,就是对于师友的严格训导,感到极大的不满,时时记恨在心里。由于存有这四种不正常的心理,所以见到师友来而不起而承迎,到了自己的地方而不加以礼拜,当然也就不会问 讯起居。

骄心等四属于意业,不起承迎礼拜属于身业,亦不问讯起居属于口业。以这样不净的三业来对师友纵然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四事供养,亦是不如法的,不值得赞美的。四事供养是属事供养,承迎礼拜是恭敬供养,如法修行是属法供养。不管那种供养,最要的是如法,如对来的师友所设供养,一一不如法的话,是就没有意义。


然则师友之来应当怎样?应当尊重法,轻身命财而求无上菩提大道。内而‘以自卖身’,外而牺牲‘国土‘城’池,或是卖去亲切的‘男女’,或是卖去貴重的‘七宝’,或是卖去众多的‘百物’,‘而供给’前来的师友,方是真正如法供养。恭敬供养到这样程度,尚且应该去做,何况是承迎礼拜?自更应当如法而行。


卖身,如常啼菩萨在大雷音王佛时行菩萨道,为
25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欲听到甚深般若,不惜牺牲生命的去求,由于他的至诚所感,空中有佛对他说:现有昙无竭菩萨于此座上说般若,你如去听,就可得到你所求的大法。常啼菩 萨听到佛的这样指示,也 就对空中的佛说:这当然是  我所最愿意的,可是为了尊敬法,不能不有所供养,但我贫穷得一无所有,能以什么去供养?好者我还有这个身体,今当卖身供养法师以求般若。正在这时,天帝变化为人来对常啼说:现在我要祠天,必须人心、人血、人髓,不知你能不能给我?常啼听到这话,欢喜踊跃的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可得到大法,立即剜心取血,破骨出髓,卖给所需要的婆罗门,从而以所得的代价去供养昙无竭大士。为求般若,勤苦如是,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再如佛陀在因中行菩萨道,有个时期做了极为贫困的人,但身贫道不贫,对于求法的热忱,从来没有减少,为了听闻大般涅槃经,为了供养说法的佛陀,每日割下自己身上的三两鲜肉,卖给需要人身鲜肉疗治疾病的病者,如是继续不断的满足一月,然后将所得的代价,毫无保留的供养佛陀。这种为法不惜卖身的精神,岂是现在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今人不管怎么穷,总还不致要你卖身供养,问题是看我们对法有没有殷重的求得心。

如上所举的两例,是为法亡身的榜样,亦是尊崇法奉行孝道的最好表现。当知本源戒法,不但是我们所应恭敬尊重的,亦是诸佛所应恭敬尊重的因由。所以我们对法应起尊敬心。本生论说:听闻佛法的人,
25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因此而生起信心,因此启发智慧以远离愚邪、不说用普通的钱财去买是值得的,就是‘用自肉买亦是合理的。由于尊重法,所以对说法或传授戒法的师友,其所给子的深恩大德,亦当报以最大的敬重。可见一个受菩萨戒行菩提行的行者,更无一事比尊敬师友来得紧要。试看现实世间一般人所作的各项事业如果没有师尊的教导,尚且没有成功的可能,何况我们无间的从恶趣来,现在要到从未到过的地方去,怎么能够无师?又怎能不对师友尊敬?

人类最爱惜最宝贵的,莫过于内在的生命,生命尚且可以牺牲,外在的国土城邑,自是更不成问题。可是从世界史上去看,人类所发生的各项战争,都是兆于争夺国城而来。所谓“杀人盈城,杀人盈野”,是残酷的事实。原于人类有种似乎与生俱来的欲望,就是在没有成为国城的统治者之前,想方设法的谋求统治所要统治的国城,一旦国城为他统治了之后,就又用尽各种手段来保卫自己统治的地位,如遇外来的侵犯,或是内在的叛乱,不惜采取战争的方法,以保卫所统治的国城,要他放弃国城的统治,而去追求般若或涅槃的大法,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可是一个真正菩萨行者,纵然统治了广大的国城,享受了统治者所有的权威,但一遇到有了大法可求时,就又毫无犹豫的出卖国城,以求大法,供养师友。


此中所说的男女,要为自己的亲切儿女。世间一般做父母的,不论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困难,总要好好的抚养自己的儿女,不忍将自己的儿女,随意的出
25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别人。但是菩萨行者,为了重法重人,不管这个男女是自愿或非自愿的,亦不论骨肉至情深到怎样的建,终能破除俗情的思爱,出卖自己的儿女,供养师友以向于法。

其他如外财的贵重七宝,众多百物,只要是有利于大法的求得,都可不惜的以之供养师友,因为师友所赐给我们的正法,是最珍贵希有的,是万劫难遭遇的,是能增长智慧的,是能获得菩提妙果的,所以对于说法者或传授戒法者,应当视之如佛而予以恭敬供养,绝对不可掉以轻心的不加尊重。若不尔者 假定不是如上那样的恭敬尊重,是菩萨犯轻垢罪'。


构成此戒的轻垢罪,要具有四缘:一、师友、就是如上所说的上座、和尚、阿阇黎及同学、同见、同行者。二、师友想,这如前面有六句分别。于中、两句是重的,两句是轻的,两句是无犯的。三、不敬心,如果是出于骄、慢、痴、瞋的心理而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犯染污起,如果是由于懒惰、懈怠或无记心或忘误而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犯非染污起。四、不如法礼敬供养,就是应该承迎的而不承迎,应该供养的而不供养。到了这事完成,都就随事结罪,决不予以寬怒。所以受戒的菩萨,不论在怎样的情形下,对法及说法者,都应予以最虔诚的恭敬尊重。


这一条戒,只要是佛弟子,不论是在家出家,不论是小乘大乘,都同样的应该遵守,不得有所违犯。因为敬法重师,固然是佛教所重视的,就是儒家亦极重观“尊师重道”的这一精神!这本是只遮不开的,但 25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纵然没有好好的尊敬师友、是不得有所违犯的。如自己受到极重的疾病之所缠绕或是自己的内心颠狂逆乱,或是自己正睡眠中,不知师友的到来,或是自己正在为大众说法,或是自己专心一意的听闻佛法,为了将护说法者的心意,不数令他因我离座而生恼乱,或者假此不起承迎等的方便调治降伏于他,使他出离不善处而安立于善处之中,或者是为了卫护僧团中的法规制度,或是为了将护多人的心意,恐怕起来来迎礼拜,使得大多数人的心理不惬意。由于以上这种种因缘,不论是属那一种,你不起来承迎礼拜问讯如法供养,都不违犯的 。

除了以上所说的种种因缘,其他不论什么因缘是都不许可不起承迎供养的。为什么把这问题看得这样严重?要知师友或善知识,是我们得道的最极殊胜的因缘,亦是圆满成就清净梵行的因缘,那里可以不敬尊重?古德又这样说:“不敬则永失法利,魔所摄持。敬则常遇善缘,成就佛法”。尊敬供养师友的重要,于此可以明见。


戊二饮酒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在本经中,把饮酒与造酒以及卖酒与人所有的失,有著不同的看法,饮酒,当然是个不好的习惯,对
26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自身亦是没有好处的,但这为害不大,只是伤及自身,所以所构成的罪是轻垢。造酒及卖酒,风行很广。凡是买酒而自饮的,都可受到损害,其害是普遍的,所以所构成的罪是重大。因此,本经以饮酒列为轻罪,以酤酒列为重罪。

酒是高粱或米或果之类所制造的,为什么不可饮?以佛法说,最大原因,饮了会迷心乱意;以科学说,酒精的过量消耗,减低了蛋白质,维他命及矿物质的正常吸收,结果就形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极大多数使肝脏受损。十个酒徒中至少有一个,会患口颤抖性酒疯,或某种酒精性的精神病。是则,为了保持心意的清醒为了不使肝脏的受损,为了不致有酒精性的精神病。我们认为有绝对戒酒的必要。现实世界这样疯狂,虽说原因很多,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大量酗酒,未尝不是原因之 一。


到此,佛又对大众说‘若’果做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存心‘故’意的‘饮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是有违于做菩萨戒的资格的,因为酒是罪恶的深渊及是众祸之门,饮了会产生种种的过患,所以说而酒生过失无量’。不唯如智论所说的三十六种过失。


不说自己饮酒,会有这么多的过失,若’以‘自己的“身手过’瓶杯‘酒器与人饮’,尚且感“五百世无手’的果报,‘何况自饮’而不感受极重苦报之理?这里说的过酒器与人,或是执酒器令相劝,如说来嘛,  再来一杯,或是过空器令斟酌,如说喂,再来一壶。这样子,总是要不得的,因这无异是鼓励人饮酒,甚 26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自身亦是没有好处的,但这为害不大,只是伤及自身,所以所构成的罪是轻垢。造酒及卖酒,风行很广。凡是买酒而自饮的,都可受到损害,其害是普遍的,所以所构成的罪是重大。因此,本经以饮酒列为轻罪,以酤酒列为重罪。

酒是高粱或米或果之类所制造的,为什么不可饮?以佛法说,最大原因,饮了会迷心乱意;以科学说,酒精的过量消耗,减低了蛋白质,维他命及矿物质的正常吸收,结果就形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极大多数使肝脏受损。十个酒徒中至少有一个,会患口颤抖性酒疯,或某种酒精性的精神病。是则,为了保持心意的清醒为了不使肝脏的受损,为了不致有酒精性的精神病。我们认为有绝对戒酒的必要。现实世界这样疯狂,虽说原因很多,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大量酗酒,未尝不是原因之 一。


到此,佛又对大众说‘若’果做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存心‘故’意的‘饮酒',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是有违于做菩萨戒的资格的,因为酒是罪恶的深渊及是众祸之门,饮了会产生种种的过患,所以说而酒生过失无量’。不唯如智论所说的三十六种过失。


不说自己饮酒,会有这么多的过失,若’以‘自己的“身手过’瓶杯‘酒器与人饮’,尚且感“五百世无手’的果报,‘何况自饮’而不感受极重苦报之理?这里说的过酒器与人,或是执酒器令相劝,如说来嘛,  再来一杯,或是过空器令斟酌,如说喂,再来一壶。这样子,总是要不得的,因这无异是鼓励人饮酒,甚 26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把人灌得酩酊大醉,岂是做人之道? 所谓五百世无手,不是说来这人间做人没有手。而是报感畜生中的,如无知的痴蛆、水蛭、蚯蚓、鳅鳝的动物,皆是没有手的众生。鬼问目连经中,有个鬼这样问目连道:我一生下来,就是顽痴无知、不知是什么罪业所招感的?目连回答他说这不是其什么罪业,是你过去生中做人的时候,常常欢喜以酒施给与人,并且经常的强劝他人饮酒,令其醉倒以为快!我告诉你,你现在所受的还是华报,真正的果报还在未来地狱之中!

为众祸之门的酒,是不可以给任何人饮的 。特别 是不可给学佛的人饮。正法念处经中亦有这样的说:不管什么人,假定以酒给与会的僧众,给受戒的人,给寂静的人,给寂灭心的人,给得禅定的人,以浊乱他们的心志,那过失确是很大的,将来是要堕入叫唤地狱的!


过酒器给人尚有这样大的果报,何况教人饮酒?所以说‘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一切人包括在家出家,男女老少,他方异国所有的各式人等;一切众生,是指鬼神畜生以及异类非人等。教人饮酒尚且不可,何况’是亲‘自饮酒?当然更加要不得了!


酿造酒的原料,有各种的不同,究是怎样的酒的不可饮?经说一切酒不得饮'。就是不论什么原料造成的酒都不得饮。自己不饮酒,是自利的功德,不教人饮酒,是利他的功德,自他两利兼行,一切罪恶自会停止不作。反之,若故自饮’或‘教人饮者’,那26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犯轻垢罪’。如律中说:“若啖麯及糟能醉人者,随咽咽得罪”。这是佛制的遮业,为什么要制,因酒能使人昏迷乱性,其过失太大了,不得不予以遮止。现说几种饮酒的过患如下:

一、佛在世时,有次在支提国跋陀罗婆提邑行化,可是这个地方,向来有条叫做庵婆罗提陀的毒龙,非常凶恶强暴,不说人不可到那地方,就是象马牛羊等亦不敢近,用至空中飞的飞鸟亦不得飞过其上,至于秋天成熟的禾谷亦被毒龙扫荡无余。长老莎伽陀随佛游化至此,为了降伏毒龙,特别要求住在毒龙所住的树下,毒龙臭到人的衣服气味,立刻生起瞋恚而从身上放出毒烟。长老莎伽陀见到毒烟飘来,即入三昧以神通力亦从身上放道烟,使毒烟不能进入自己的身上。龙见一着不成而更瞋恚的从身上放出大火,使附近的地方成为一片火海。长老莎伽陀见到火海来包围自己,即入火光三昧同样的从自己身上放出火来,以阻止毒火的迫近。龙见这一着又不行,复下雨雹及放霹雳,希望以之击毙长老。长老莎伽陀不慌不忙的,将这些接过来,做成欢喜丸或香甜可口的饼。龙最后拿出更大的本领,雨弓箭及毒蛇,总望能使长老不得生存下去。但是长老莎伽陀,以其最巧妙的通力,将之一一变作优钵罗华等,不会伤到自己的一毫毛!毒龙使尽所有的势力,不能屈伏长老,于是失去自己的威力光明,自知不是长老的对手,乃自愿的归依三宝做佛弟子,不复作如先的凶恶事!


长老降伏了毒龙,使得这地方安宁,人与飞禽走 26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兽,不再受到侵害,因而名声传播各国,上自国王下至百姓,无不争相供养。时有一个贫穷的女子,对于长老生起高度的信敬,特请到家中受苏乳糜供,同时取来好像是水色的酒供长老饮。长老一时未察,竟取来的酒,完全饮入口中,当时不但没有迷乱,而且还为贫女说了法后才离去。离开贫女的家向自己住的寺方走去,在将到而未到时,酒势忽然发作,不能支持的倒在寺门的附近,自己的身体是在一边,僧伽衣等的比丘六物,散处在各个不同的地方,烂醉如泥的没有一点知觉!

佛见到这现象,集合同住大众,对大众说明莎伽陀降伏毒龙的经过,当其降龙的时候是多么的具有威力,可是我问你们大家:此莎伽陀现在能不能降伏一只小小的蝦蟆?当时大众回答说:世尊!据我们所了解,他是做不到的。佛听了这个回答,就又对大众说身为圣者的莎伽陀,饮酒以后尚有这样的过失,何况一般世俗的凡人?所以从今以后,如果你们认为自己是个佛弟子的话,那就不得再行饮酒。不说一壶一壶一杯一杯的不得饮,乃至如小草头上那么一滴亦不得饮。饮了就是有过的。


‘婆沙论中还说到过去有个受了五戒的优婆塞,对戒本来守持得很清净的,可是有次出外从远处回来由于合家大小都出去赶会,而自己又为口渴逼得不得了,乃自动的去取饮料来饮,刚好有酒如水放在桌上他以为是白水,就将之一口饮尽,当然不免醺醺然的微醉。正在这时,隔壁邻居的一只鸡,走到自己的屋
26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里来。他想,现我肚子也有点饿了,不如将这只鸡杀了佑膳。可是过了一会,邻女寻鸡来舍,问见没有见到我家鸡?他回答说:你家鸡几时跑到我家来的?我根本没有见到你家鸡。不惟如此,而且进一步的与邻女做了非礼的行为!为一饮酒,五戒尽失,想想这个过患多大?所以酒是绝对饮不得的!

酒的过患太多,现在再说一个因饮酒漏言而失大事,以作为我人的警惕。我国北宋真宗时,一次真宗病甚剧,国家大小之事,都取决于皇后,时为朝中大臣的寇凖,看到这情形,很为国家的前途忧,深恐将来为外戚所篡夺,于是一天对患病的真宗说;皇太子为人民之所属望,愿陛下想想宗庙的重要,不妨把国家传给皇太子,同时选择方正稳重的大臣以辅助他,相信国家会治理好的。真宗认为寇说得很对,接受寇凖的建议,寇凖就密令杨亿草表,请太子监国,且欲亿辅政。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是后来寇凖饮酒终于无意中泄漏了这个秘密,使得这事本可成功而失败!如世间有很多的事,原不可随便对人说的,但因自己醉酒,不知不觉的透露出来,不是使自己难以做人,就是使事情功败垂成!


稍有理智而知饮酒过患的人,决不随便的饮酒或在某种的场合,上位的予以酒饮,亦当设法的弃去。如齐桓公以酒给管仲饮,管仲接受了酒,立刻弃去了一半,这在一般说来,当然是不礼貌的,所以桓公立即对管仲说:酒是可以任意加以弃舍的吗?管仲很巧妙的回答说:我曾听说饮酒会失言的,说话失言,会有 26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弃身的危险,我宁可弃酒而不题弃身,所以请你鉴諒!想一想,假定因饮酒而说错了话,以致丧失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的不合算?所以酒是喝不得的,喝多了一定会话多,话多也就一定有些说得不三不四,不应说的而说,应该说的不说。

酒既能够产生无量过患,为什么有的地方说、饮了如果没有过患,是亦可以许饮?这话没有说错,因为饮了能够避免过患,又有什么不可饮的道理?如末利夫人,本是一个受了五戒的佛子,是绝对不饮酒的,可是有次波斯匿王出外打猎回来,由于厨师开饭稍为慢点以致触怒了波斯匿王,立刻下令杀掉这个厨子。末利夫人得到这个消息,想到厨师所做的饭菜,是最合大王的胃口,如果一旦杀了,不但大王以后吃不到这样好的菜,无辜的杀害一个人的生命,尤其不合佛家慈悲宗旨的,所以就想办法来挽救这个厨师,免受杀身之苦 。


一天,末利夫人命令厨师准备一席最极丰富的酒 席,同时自己亦淡装浓抹的打扮了番,以便国王回来陪他饮酒。到时,波斯匿王,看到丰富的酒席,又见夫人的打扮,已经欢喜得不得了,而夫人又殷殷的劝酒,更是欢喜得不得了。正当大王心花怒放时,夫人问道:今天的菜好不好吃?大王答道:菜太好了,又得夫人陪我饮酒,我真感到高兴!夫人接着说:你知道今天的菜是什么人做的?再过两天你就吃不到这样好的菜了!大王惊问为什么?夫人告以厨师将被杀的经过。大王一时醒悟,知道这是错了,立即收回成命,厨师得以安然无恙。 26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末 利夫人为救厨师而饮酒,自觉 犯了如来的禁戒 即到佛前去忏悔。佛问他为什么饮酒?夫人就将饮源的原因说出。佛听了后,不但不责备她,反而加以赞美,不但说这没有过失,反而说这有大功德。像这样的饮酒,当然是没有什么不可的,问题就怕我们没有夫人的权行善用,只是一味的说,末利夫人可以饮酒,我为什么不能饮酒。那就罪业无边,果报难逃。

唐太宗贞观初年,西安延兴寺有位范律师,是极注重戒律的一位大德。有 次外出,客宿在一个信徒的 家中。 过了不一会,又有 一僧至,主人把他安在另 一间房里住。可是这位后来的僧人,要主人拿酒来饮,拿肉来吃,范律师听他快意的在饮啖,不禁对他生起大大的反感,认为这完全不像是个出家人。可是该僧饮足食饱以后,漱以灰水,关起门来读诵华严,不会儿读完一卷,范律师知道这僧人不简单,乃束身抱愧的注意听他读诵,时还没有到五更天,该僧就将六十卷华严读完,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得到的,于是益使范律师深自愧责,悲泣交怀,觉得自己刚才对他的轻视,未免是一大罪过,特去该僧的住房,向该僧礼座忏悔。该僧既没有表露身份,后来又不知他到什么地方,像这样的饮酒食肉,自亦不是凡僧所可效法的。


隋时泸州等行寺,有个僧人名叫童进。在北周时就已出冢,可是向来不拘礼度,终日唯一的嗜好就是饮酒,来来去去的总是酣醉不已,而且经常的遗尿臭秽熏天,所以一般人对他的行径予以非议。可是对他有所认识的人,对非议者说,你们不好这样的说他闲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话,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那是很难测度的,我们不可以凡人的眼光去看他。后来周武帝东征,说要毒药使用,命泸州的官员设法制造。奉到命令的官员,立即使撩米取蝮头、铁猩、蚕根、大蜂、野葛、鸩羽等数十种,酿以大甕,等到药成,不管是人是畜,碰到了那药酒,立刻肉烂而死。

童进听说有这样厉害的药酒,不服邪的去到监制官的地方,监制官见到这么一个僧人,嘲笑似的对人说:我这儿有酒,你是不是想饮一杯?童进回答说饮一杯不过瘾,我要饮一升以解醉后身体的软弱。监制官对僧说:没有问题,你要饮多少就饮多少。童进就取铁杓到毒瓷中取酒来饮,虽饮了一大杓,言谑自如,并没有受到一点害。信奉道教的道士,得到这个消息,都来看看这个和尚,并且又举一杓毒酒劝进饮下去,而道士们却走得离开远远的,深恐毒酒溅到自己的身上。童进却若无其事的说:今日得一醉,是大乐事,接着就在一块大方石上睡着,不久遗出尿来使所睡的石头,都因著毒而碎,但童进良久一觉醒来,精神爽快一如平常,根本没有受到毒酒的毒害。你能做到吗?如果做得到,不妨去饮毒酒,如果做不到,不说毒酒不要去尝试,就是普通的酒,亦勿点滴沾唇。


此戒要具四缘,始能构成罪业:一、是酒,的的确确是酒,饮后会使人醉。 二酒想,这有六句分别 于中两句是重的,两句是轻的,两句没有犯。三、有饮心,就是自己想喝酒的动念。四、入口,就是将酒喝到口里,咽咽得罪。假定是教他饮,他人喝到口中
26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咽咽二俱结罪,就是教者与被教者,同样的结成罪业。

这一条戒,在佛子中,不论在家出家,不论大乘小乘,都要同样的遵守,绝对不容有所例外的。不过如果身有重病,而且这病非酒不能治疗,得到医生的证明,是亦可以开许的。分别功德论中,说佛在世时,祇园有个比丘,前后病经六年,不论怎样疗治,总是不得痊愈。后来持律第一的优波离尊者,去探视他的病,问他有何需要?病比丘回答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酒。唯有酒可以治好我的病体。优波离听到这要求,关系戒律问题,自己不敢做主,就对病比丘说让我去请示世尊,然后再给你一答覆。于是就往问佛,佛对优波离说:我所制的戒法,是约在正常的情况下而立的,如是非酒不能治疗的病,那是可以特别开许的。优波离得到佛的这个指示,立即就去找酒来给病比丘饮,比丘饮了以后,病也真的好了。优波离因之为其说法,彼闻法后得罗汉果。后来佛赞优波离,说他这事做得很好,不但使他病愈,且还使他得道。可见在某种特殊情形下,佛陀大慈是可以通融的。但不得未病而说自己有病,以借病来饮酒,忘掉佛制戒律的精神,那是绝对要不得的,也是罪过无边的。所以身为第子,不论处在什么环境,不论是在什么时候,不论受到怎样诱惑,都不可饮酒,饮酒不特有违戒律,对自己亦是有害无益的。


戊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
26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杀生与食肉,一般以为是两件事,其实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杀生是直接的伤害生命,食肉是间接的伤害生命,虽有直接间接的不同,而伤害生命则是一样,是以严格说来,为佛子者,不但不可以杀生,亦复不可以食肉。世间一些不能立即素食的人,以为自己去杀是不对的,但买屠户杀了的动物来吃,该是没有什么问题,殊不知这观念是错误的。当知屠户所以杀害动物生命来卖,就因有吃肉的人来买。假定没有买动物肉吃的人,何至有屠户去杀害动物?所以楞伽经中佛对大慧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真正佛子,特别是大乘佛子,绝对不可食肉,如有以为食肉,并不违背戒律,那不大像是个佛子,更不像是个具有慈悲的菩萨种姓!佛法最重要的是慈悲,可说这是佛法的心髓,不但每个佛教徒要养成慈悲心,并且要使每个人养成慈悲心,但要真正做到这点,得先从餐桌上不流血做起,否则,所谓养成慈悲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佛在这儿又对大众说:‘若’做一个发菩提心的佛子',绝对不可存心‘故意的去“食肉’。故食肉,是即显示不是错误不知的吃肉,有时误食不知是肉,是不构成什么过失的,但世人的食肉,大都是有意的,为食口腹而食,这自不是佛法所许可的。佛教不是这样,而是指‘一切众生肉’都‘不得食’的。诸如空中飞的,陆上走的,水里游的,不论粗细,不论大小,只要是具有
27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活动的血肉生命体,皆在禁止杀食之例。

为什么这样严格的禁止食肉?因为所有血肉之躯,不单是只有外在的物质肉体,还有内在的灵觉之性,而且同样的俱有贪生怕死的心意,与我没有什么差别的,所谓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我不愿意别人食我的肉,别人自亦不愿我去食他的肉,现在不从自他同体的方面去想,反而去啖食众生的肉,试问世间的残惨之事,还有什么过于此者?佛教的戒杀肉食,绝对不如一般人所想像是迷信,更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是傻瓜,而是完全出于自他同体的不忍之心,所以大慈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处处开显食肉的过失。禁止学佛人的食肉 。


诸位不要认为食肉是件小事,对于学佛似乎没有多大妨碍,而实一个“食肉者,就内而言,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就外而言,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前者如涅槃经内迦叶菩萨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大慈悲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断了大慈悲心,无异是断佛性种子,佛性种子如果一断,试问将以什么为成无上正觉的根本?照这说来,不但肉不可食,就是蚕口兽毛,亦所不忍。如鸯掘经说:“若丝绵绢帛,展转传来,离杀者手,施于比丘,亦不应受,受者非悲”。在此,为什么制食肉不制衣帛?当知明文虽不见有,而实含有这意思。所以出家人称为纳子,一般士夫称为布衣,即在于此。因而实在说来,学佛的佛子,不但不可食肉,就是。穿著丝绢之类亦所不许。后者,如楞伽经说:“猎师屠儿,捕
27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网鸟,诸恶人等,狗见惊吠,兽见奔走,空飞水陆一切见之,咸作是念:此人气息,犹如罗刹、今来至此,必当杀我,为护命故,悉皆走避”。这是见而舍去的一例。涅槃经亦说:“一切众生见食肉人,悉皆怖走”。又云:“众生见食肉人头上有血光,念云:我身有肉,彼人食肉,彼若得我,要当食我,遂怕而走、这是见而舍去的又一例。还有过去佛在祗洹精舍经行的时候,忽有一只鸽子为老鹰之所追逐,于是鸽子就投避到舍利弗的身影中以求保护,可是仍然感到害怕得不得了,于是就再投到佛的身影中以求保护,因而感到安隐无所怖畏!舍利弗见到这情形,就请问佛道:我并无心杀害这只鸽子,为什么它在我的身影下还这样害怕?佛对舍利佛说:你的杀心虽然没有,但是杀的习气未断,所以鸽子仍有恐怖。这是见而舍之的又一例。我们想一想;杀的习气未断,尚令众生恐怖,何况我们根本没有断除杀心?断大悲种,是失自利;众生见舍,是失利他;二利俱失,还成什么菩萨?所以接着说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因为一个真正菩萨行者,理应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所应度的一切众生,如佛过去在因地中,施舍无数头目髓脑,救济众生,是最好的例子,怎么可以反去食众生肉?如果忘记以慈悲心去救度众生,反而去‘食’众生‘肉那是会‘得无量罪’的。龙树智度论说:“谓食肉得杀生罪,以见杀生忍可故”。又如有说:“肉非自然生,皆由断命得,若人不断肉,是即劫命贼”。复有偈说:“生死不解脱,为利杀众生,以财网取肉,二俱是恶业,死27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堕叫唤狱”。可见食肉的过失是众多的,说是说不完的。

楞严经中佛对阿难说“食肉之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 ,报终必沉生死苦海,云何 是人得 出三界”?大乘入楞伽经对这更详细的说“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更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就三菩提。佛告大慧:一切诸肉,有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 愍,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同于己身,念肉皆从有命中来,云何而食?大慧!诸罗刹等,闻我此说,尚应断肉,况乐法人?大慧!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皆是亲属,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应食一切肉!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夫食肉身体臭秽,贤圣善人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夫血肉者,众仙所弃,群圣不食,是故菩萨不应食肉。大慧!若我弟子食啖于肉,令诸世人悉怀讥谤,而作是言:云何沙门修净行人,犹如恶兽,食肉满腹,游行世间,令诸众生,悉怀惊怖,坏清净行,失沙门道。菩萨慈愍,为护众生,不令生于如是之心,不应食肉。大慧!诸善男女,寂静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咒术,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碍,不得成就。是故菩萨


27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