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戒律]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6: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疋至诚恳切的、真实不虚的,则请佛菩萨慈悲授我菩严大戒。由於行者自知出於内心的至诚,所以知道自己能够得戒。或在行者自誓受戒时,诸方忽有清凉的°甜口目‘加》 如过去我国真表律师,志求戒法,苦切忏悔,誓要弥勒大士,亲为授其戒法,遂登山顶坐在一块石上,材勤不懈的,昼夜不息的,做殷重忏悔的工夫,经过七昼七夜的时间,见地藏菩萨现身,手摇金锡,为表作戒前的策发,真表得到这个策发,就更加精进勇猛的苦修,可是到二七日,不但未能得到弥勒的亲为授戒,反而被一大恶鬼,将真表推坠於岩下,且现出畸形怪状的仲种魔相,来威吓真表律师,好让他退失受菩萨戒的初s;但真表律师不特不退心,反更精进勇猛的修持,於是到三七日,种种魔相不见,见到山川平满,成为银色世界,德感兜率天王,来绕真表律师坐的石坛,而弥勒大士与诸仪从,亦徐徐的来到其前,垂手摩真表顶,并对他加以赞叹说:善哉大丈夫,你这样决心求戒,始终如一的不退,真比须弥山还要坚固,须弥山可以推之令动,而你求戒的心不可动摇,真是极为难得,乃亲付三衣瓦钵为授戒法,仍然赐名真表律师又如南岳慧思禅师,一次於梦中梦到四十二名梵憎,为之更加羯磨,受具足戒。证知真心诚意的勤求戒法,没有不得到感应的。所谓“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就是此意。但若忏悔心不恳切,不了达罪性空,佛菩萨未现在前,纵在佛菩萨前自誓受戒,亦不能得其戒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行者不可不知。427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6: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得好相,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所见的好相,不一定都是好的,其中有邪有正,固不用说、还有种种魔事,更是屡见不鲜。邪正固属难以分辨,魔事亦复不易认清。经中告诉我们,登地以上菩萨、魔尚现作佛身,亲来为之授记。我们是什么人?是博地凡夫,是末世众生,对这能不善为审察?所以任何一个好相现前,却不可立刻将之视为好相,应要仔细的加以辨别,如是正当的好相,固是得戒的预兆,如是邪伪的好相,反是退戒的恶缘。至於种种魔事,更是扰乱行人,不要向佛道前进,将你留住在三界中为其眷属的!因而对於魔事,不论是来留难你的,还是来讨好你的,不论是来破坏你的,不论是来协助你的,你都得注意,不要上魔王的圈套,受魔王的愚弄,那你是就真正可在佛前得戒了。“若”佛灭度以后,现前在“先受菩萨戒法师”,而你在这样的法师前”,秉“受”菩萨我”的“时”候,自“不须要”得“见好相”。为什么—“何以故”?因为说戒师与受戒人二俱现前,既不是如现在有人遙受或托人代受,更不是在佛菩萨像前自誓受,且“是”传授戒法的“法师”,原从过去“师师相授”而来,所谓有原有本,“故不须”见“好相”这里说的师师相授,有说是过去七佛的师师相授,有说是毗卢授与释迦,释迦授与弥勒,如是二十馀菩萨,次第授受,相承传来,其间没有间断过,如灯灯前焰后焰的相续不断。当知这位戒师,就是过去诸佛住世一般,“是以”在“法师前受戒”,立“即”就可“得戒”。什么道理?“以”当时求戒弟子,於戒师说戒前,“生”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7: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至”长数“重心故”,观戒师如佛 般,所以即 便得戒。 在此、不妨将自受与从师受的 难易,略为一谈大乘菩 萨戒、虽可自誓受,但因本身无戒,要从佛菩萨得,而佛蕃萨是否来为自己的授戒,自己实在是很了知的、所以得不得戒,要看有无好相,作为得戒否之证。同时、无师自受,犹如钻木取火一样,必要有相当的功力,如果功力稍为停歇一下,就不可能到你所要得的火。从师而受不同,这如接续灯焰,只羹一碰着火,立刻就可焰焰相续,根本不须假怎样大的功力。自誓受戒之难与从师受戒之易,不从此得见。难易既然这样的明显,可见师之关系我们得成很大,受戒者对戒师不得不如佛一样的尊敬而且唯有如此,始能感发心地大戒!现在是末法时代如法如律的戒师,实在不容易遇到,如果得遇这样的或师,不但要生难遭难遇之想,而且要生起至诚恳切的重心,对戒师的如法恭敬,接受戒师的教导,可是看看今日佛教的现象,如法如律的戒师固然难得,减心诚意求戒的人亦万难得一!如今很多地方传戒我师或因戒子的错误而予以责备,或因戒子的懈怠而予以勉励,或因戒子的失仪而予以呵斥,不但不能诚意的接受,反而对戒师的不满,不但不能虚心的检讨,反而怪戒师的多事,不但不能躬自的反省,反而对戒师的恼恨,这非唯失去所应得的戒益,反而获得权重的罪愆!还有一些於受戒后,立刻离开自已戒师,既不再来亲近、又不谘问戒义,好像一受了戒,自己什 429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7: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么都懂,到处乱碰乱闯,追求名闻利养,不知出家今戒所为何事!佛法到了末法时代的今日,虽还不断的有人在求受戒法,但能如法守持的实在很少,有受无持,身心不净,怎能住持正法?怎能宣说心戒? 但“若千里”之“内”,“无”有有智有力,能解“能授”的“戒师”、而行者又以好心迫切的求受戒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别无其他的办法,当然“得”在“佛菩萨”的“形像前自誓受戒”,不过有个条件,就是“要见好相,见到好相就可得戒,不致有何过失。如不见好相,纵在佛前受,亦不能得戒。还有、就是在千里之内,如有有智有力、能解能授的传戒法师,仍以从师受戒为善,有师不从师受,反而从形像受,不但不能得戒,且招骄慢僻说僻受的罪过,所以不得不特别谨慎注意!如对现前戒师生骄慢心不予尊敬,对自己是绝对不利的! 这么说来,自誓受戒的功德,岂非不及从师受戒的功德?这又不然!当千里内无能授戒法师的现蠔而於佛菩萨像前自誓受戒,由於当时受戒心的殷重猛利,其所得的功德同样是很殊胜的。瑜伽五十三说“自誓从他,若等心受,亦如是持,福德无别。 严格说来,自誓从他,发心受戒,是都不容易的,皆值得赞美的,因而受戒以后的新学菩萨,如有什么有关戒律学的问题,来请示先达法师,先达法师应尽自己的所知,为新学菩萨解说。甚至要将来问经律法义的行人,如同赤子一样的看待,才够资格称为人天师范!“若”为人天师范的“法师”,内而“自侍”能430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6: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能“解经律”以及 大乘学戒 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 见“新 外而 恃 与国王 学苦萨来问若经 义”或“律义”时,乃以所解佛法,所交权贵,自倚自恃,而对来求法的新学,生起“轻心”藐视、“恶心”嫉妒、“慢心”忽略,“不一一”的“好”好“答”他来“问者”,使诸佛法义理隐没,颠倒戒相持犯,就要判你“犯轻垢罪”! 所谓经义,就是断恶修善以及自利利他的种种道理;所谓律义,就是轻重戒相以及开遮持犯等的行仪。前者可说是教授方面的,后者可说是教诫方面的。为人师范的,应该随时随刻的,教授教诚诸后学,开发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的德行,使诸后学生欢喜心,更努力的趣向佛法。如此,才可说是具有慈悲心肠的法师。瑜伽菩萨戒本亦说:安住净戒律仪的菩萨,设若遇到有人前来请求讲说正法时,菩萨应随自己力之所能讲得出的,毫无吝惜的讲给求法者听,使他得到佛法的实益,明白佛法的道理。假定不是这样,反而怀着恚恼之心,不为他好好的讲说,或出於嫉妒障碍的心理,怕他听了正法以后,生起殊胜智慧,得到很多利养,因而不为他说,这都是错误的,有违犯於菩萨的律仪。有些说法的法师,还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并非不乐意为人说法,而是要看对象来讲的。如来求法的是自己的徒众,就很慈悲的广为他说,恨不得将自己所知的完全教给他;设来求法者是别人的徒众,对他说法就不怎么感到兴趣,即或勉强的对他说,亦只是敷衍了事,未将佛法的义理详细发挥。这种现象,过去固 431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6: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已经存在,不过於今尤烈而已。殊不知这不但有氧平等大心,实在亦不是为人之道,更违反於菩萨精神菩萨应为众生作不请友,运用种种方便去摄化众生,使得每个众生都来学佛,这才能够培植自己的无边功德。瓔珞经说:“法师能於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宝塔、况复二人、三人百千人,福果不可称量”。本此可知,度化众生越多,所得德福益大!怎可有众生来求而不为好好解答? 照这么说,是不是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为人说法?那也不尽然!依经论说:假定自己是在病中或是自己没有气力,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来问佛法,不为他解说,是没有过错的!或者对方来问的问题,确实不是自己所了解的,或知前人早已恶见熏心,不是真心来问佛法,而是寻求佛法过失,你不对他解说,是也没有过咎!或知对方对於大乘不起敬顺之心,或知来者根性暗钝,不能听闻大乘深法,听了不但不信,反而生起邪见,甚至毁谤大乘,如是不为他说,是亦没有过失!或知来者闻法以后,不能依於佛法修持,反而将之向恶人说,或者以不为其说法做个方便,调彼伏彼,便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你不为他说法,同样是不犯过失的。 此戒乖於接引教训之道,所以属於性遮二业,而且唯有遮止,绝对不可开许。 如以三聚摄归来说:如法受,是摄律仪戒;不自恃,是摄善法戒;好答问,是摄众生戒。能够这样,三聚432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6: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戒,当然是清净的;设若反此,是就违犯三聚净戒。凡是大乘佛子,都当为众说法,从这个立场讲,可谓七众同犯,就是七众中,不论那一众,不为人说法就犯这条戒。至於大小乘,亦复是共的,就是不特不许大乘僻说,小乘僻说亦是不行可的。 此戒,由於四缘,构成罪恶 确实有求示 人前来;二、对前来的人作求法想;三、自己具有自情 的 的骄慢心,正是所谓业主;四、便僻轻说出之於口,语语结罪,就是说一句结一次罪。四个条件完全具备,当然就构成你的罪业,但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其罪亦就难以构成 戊二四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前戒重点在於恃慢凌人,今戒重点则在背真向伪亦可说前是属於对人的轻视,现在则是对於法的弃舍以菩萨的立场说,这都是要不得的。佛法以大乘为本,且是佛陀出世的本怀,至於小乘,不过是佛当时的方便运用。所以菩萨行者,理宜学习大乘,现在放弃大乘不学,不是去学佛法中的小乘,就是去学世学中的外道,那里还像是个大士的样子?如此、正是古德说的:“弃珍宝而拾瓦砾,敬猕猴而为帝释;敬猕猴是不识人,拾瓦砾是不识法;非大士之正见,昧菩萨之本 43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6: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菩萨本为受行大乘而得名的,现在既然乖於大来行门,一味的以异见熏心,那里还能证得无上等提?果真这样做去,对於菩萨来说,损失是很大的。佛R深知它的过患,所以特为制定这戒,好让菩萨行者、如法如律遵行,不得有所违犯,设若违犯的话,是前去菩萨资格,菩萨本是无量法门都要学的,不过不具舍本求末,弃真取伪! 在此或有人问:法华经中明说,一切治世语言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为什么现在说学习二来教理及外道俗典,是就犯轻垢罪?解答这问题,首当知道的,就是这些不是不可学,而是约初心菩萨讲的,因初发心的新学菩萨,智慧的力量还相当的薄弱,妄识的力量还相当的顽强,不能於中分别是非邪正,如开始就让他无所不学的去学,久之,恐他舍本逐末的忘了回到本位上来,这对初心菩萨是绝对不利的,所以不得不作这样的限制。设若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萨,对於真理已经有所体悟,不致再受任何学说之所惑乱以之作为利生的方便,习学小乘以及俗典,是都不成问题的。佛法对於任何一个问题的看法,是都异常活泼而无所碍的,并不是刻板的那样就那样。 初发心的新学菩萨,在对大乘义理未获得决定性的胜解以前,理应常常以大乘为所学,不可心有旁莺的学习其他的学说;至於声闻行人,如果五岁未满,五法未明,亦同样的阻止学习其他的理论,但若五岁已满,五法已明,那就不限定还要非学不可,因为声人不须学一切法的,唯以自修自了为满足的。正因大434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7: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的所学不同,所以此戒为大小乘之所不共。但若七众都已发菩提心的菩萨,那就应当共同的遵守,不得有所违越 佛对大众说:“若”有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当现实世间还有佛教存在的时候,亦即“有佛经律大乘法”流行的时候,无论怎样,你都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的经律,以充实你对佛法的认识。反过来说,在你受了菩萨戒后,现实世间确已没有了佛法的流行,亦即佛法在这世间已经灭尽,是亦可以容许你受学外法的。诸佛的经律藏,是超生死越苦海的宝筏,如没有这宝伐,不论你有怎样的特能,是都无法得出三有生死海的。经即修多罗,律即毗奈耶,经律都称为大乘法者,因佛所说的经律,有对声闻人说的,有对菩萨人说的。对声闻人说的经律,后来结集为声闻藏,对菩萨人说的经律,后来结集为菩萨藏。这里说经律是大乘法。拣别不是声闻藏,而是菩萨藏,亦即是指大乘教法而言。说大乘教法的佛陀,是我们的本师,所说的大乘教法,是我们的本法。既是本师本法,应当时时亲近,且当不断学习。唯有如此,方是一个效法佛陀而行菩萨道的菩萨。 我们所当学习的既是大乘法藏,则其所诠的理趣,自是属於正知“正见”,如此正见,是属大乘行法,大乘行虽有所谓六度万行之多,但要以慧为主为导,所以正见为万行之本。万行不出正见之外。由这正知正见所洞彻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诸法理性,所以“正性”在此,是指大乘理法。彻悟到不生不灭,的 43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7: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法理性,就可证得“正法身”,所以这是指的大乘果法。按此次序来看,可知这是修学大乘不可逾越的次第,就是依教起行,由行证理,理圆就得果满,而这亦即通常所说的教理行果的层次。 或有说为:先对如来的釆有了深信,进而对从大觉海中之所流出的清净言教生起敬爱,认为佛所说的确是至理名言,於是就照着如实修行,因修行而契入於实理。还有一说:谓先依止闻熏习法,生起无分别智正见,是为大乘法及正见。至於正性,是指在缠的正因佛性,或是在缠的如来藏;正法身,则是约其出缠来讲。真常大乘常说:“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就是此意 有佛可归,有法可崇,这都是菩萨所当学的,现在反“而不能”一意归崇,敏“勤”於“学”,精进“修习”。“而舍七宝”,反取瓦砾,亦即不学正知正见,反学邪见,不学大乘法,反学小乘法,不学经律论三藏,反学外道俗典等,这不是舍珍宝取瓦砾是什么?当知此中所说的七宝,或指一般所说七圣财,或即是指上面所讲的佛经律等;至於所谓瓦砾,当然是指邪见及诸外道俗典等。当学不学,不当学而学,是为颠倒,亦即舍本逐末! 世间以金银等七宝为最珍贵,因它能够救济世间的贫苦,能够令得人们的身心安乐,所以七宝为人人之所爱重的,亦是极为希有难得的。当知现在所讲的这个心地大乘教法,亦是最为珍贵最为殊胜的,“能除众生馑乏,令获功德法财,庄严舍那万德之躯”,所以436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7:3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为宝。像这样殊胜而又能利济众 岂不可惜? 生的法宝,弃而不 学 如来所说大乘正法不去学习,你的功德法财已经不能出生,这已显示你的无可补偿的损失,现更进的“反”而去“学”所不 步 当学的,这岂不是更使你 陷於错误的深渊!所要反学的是指什么 ?一、“邪见 是指乖於正理的错误思想而言,亦即拨无因果的不正确的观念。这种错误思想和不正观念,对人类的毒害最大,什么人受了这个思想的遗毒,必须就要受到它的伤害,不能在这世间做个像样的人。二、“二乘”,是指以自利为主的声闻、缘觉而言,亦旨在求得个人生死解脱的行者。这在纯自利的佛法立场说,并不是不可学习的,现以大乘利他的观点来看它,由於他的不能利他,与大乘苦萨的精神不相契合,所以不是菩萨所当学的。三、“外道”,是指印度佛法以外的各种思想学说,如僧伽论、卫世师论等。他们所说的理论,不但有乖於真理,而且异说纷纭,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使人学了,大有无所适从之感。而且他们一味的是在心外求法,从不知道怎样的反观自心,所以称为外道。四、“俗典”,是指世间一般学人所著的典籍,诸如现在所说的科学、哲学、动物学、植物学、卫生学、医药学、政治学、法律学、军事学以及诗书等等,其中所谈的都是一些世务,虽也不无有他相当的道理,但加菩萨行者去学习这些,会妨碍自己所修的正常的菩萨道。五、“阿毗昙”,中国译为对法,又译无畏,亦译分別慧。小乘各学派所造的论典,都名阿毗昙、或 437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7: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名阿毗达磨。虽说诸部小乘论典,都是本於佛说的含而创造,但因各个学者的思想不同,传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无不相互破斥,各自指责对方违补說,诸部诤论相违,损害大乘修学,所以不得学习。六、杂论”,是指各种思想学说杂糅而成的论典,亦即杂明各种事务的论典,或即是指所有的外道论,或即婆罗‘门都尊为天启的四韦陀论等。七、“一切书记,是指记录日月盈亏、星宿行度、学算数记等。 如上所说的七种学说,或是小乘学者所造的论典或是一般学者所制的论记,其中所论说的,不是文义的浅近,就是异见的纷纭,与大乘甚深的义理及利他的广大行,完全不相应的,所以不许专心学习。为什么不许学习?因若专心一意的去学习这些,为这异见异说熏习於心,不特不能走上康庄平坦的佛法大道而且会随这些所转,走到错误的路上去,以至焦菩提芽,刳正觉种,说为“是断佛性”。佛性本是一切众生之所本具的,根本谈不上所谓断的,如果真的佛性断了,岂不是永远不得成佛?但真常大乘说一切众生皆得成佛的。现在所以说为是断佛性,是约行者学了二乘及外道法后,不能如法的依於大乘而作闻思修的修习,以致身中佛性缘缺,不能使佛性増长,说名为断,或是退大而走上其馀的路上去,名断佛性。经中曾说“此大乘法流行,名佛种子不断”。法华经中亦说:“学小乘者,不应共住”。我们想想看;真正修学大乘的菩萨,与学习小乘佛法的行人,尚且不得共住,何泥是学外通及俗典等? 438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7: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说:不当学的反而去学,不但会使佛性不得增长,而且亦成“障”碍菩提“道”的“因”。大乘菩萨,本可在菩提道上继续不断前进的,但以“心执邪解为因,谬修邪行为”,因而遮障大乘正道的修学水失清净本源的心地,想要再使无漏道的生起,那真可以说是万难,且从邪见出发所作的一切邪行,既是障菩萨道因缘的恶法,当然不是行大乘菩萨的正法,所以说“非行菩萨道”。既然不是行的菩萨道,当然也就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从这可知,不当学而学,对於自己是多么大的一个损失!是以“若故作者”,亦即背其当学,而习不当学的话,那就为你判为“犯轻垢罪”。菩萨发心度诸众生,众生根性各各不同,假定真的这都不能学,岂不有时会失去度生的方便?且经中亦曾说过:“菩萨当於何求:当於五明处求”?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禁止学这一切?前面说过,这是对新学菩萨说的,亦是对智慧短少说的,如果你是一个久学菩萨,亦是上根利智的人,为了度化各类不同的众生,为了成就自己广大无边的智慧,或是对於佛法已具足观察得不动智,或是为了同事调伏他们,并且能够很快的学习完成,而又不舍弃自己的所修的菩萨行,每日以二分时间受学佛经,一分时间受学外典,是亦佛陀所许可的,并不违犯菩萨的戒行。如菩萨善戒经说“为论议故,为破於邪见故,为知外典虚妄、佛法真实故,为知世事故,是为不犯”。 此戒,七众同制,就是无论那一众,都当先习此经及本身所当学的戒律,如果是有馀力,方许遍习其他。“大 439
 楼主| 发表于 2020-7-23 17: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不全共者,同以本法为急,亦同不得习外,而大不学毗尼犯,小不学此经非犯”,是为大小乘的同而不同。 戊二五不善和众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净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乱众斗诤,恣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前戒所说明的,是有背於如来大乘正法;此戒所说明的,则是有损於自己功德及三宝财物。为佛而又为僧团中领导大众者,最要紧的一个条件,就是怎样的统理大众,使得大众和合无诤,假定不能善为调御大众,反而使诸大众发生不可调和的斗诤,统理大众就不能一切无碍!当知吾人出家,发心修学佛道,大家共同住在一个地方,不论从那方面说,都当以和乐为本,绝对不可动不动的就发生不必要的斗诤!人与人间的相处,总不免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只要相互思让一步,没有不可解决的大事!如四分律卷四三说:“汝等出家为道同一师,同一学,如水乳合,利益佛法安乐住。止!止!诸比丘!莫共斗诤,共相骂詈、诽谤,互求长短。和合莫共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利益佛法安乐住”。 那里像现在人,彼此稍有意见,就说我永远不会与他和合的,他是他,我是我,各不相关,要想我与他和合,除非来生,此之所以称为末法。 个团体所以会发生斗诤,除了思想的不同、意 440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犯的纷歧,其次就是财物的分配不均。前者,佛陀说有见和同解;后者,佛陀说有利和同均。所以作为僧固的领导者,除了善为调和人事关系,不让他们发生无谓的争执,对於三宝所有的财物,亦当善为守护,不得作无谓的浪费。做菩萨的,对於大众,应当慈心摄抚;对於财物,应当善为守护;能够这样、就可使正法不断。这是非常重的为主之道。话虽这么说,但真正做来,实是不易的。我国有句俗语说:“百人百性”确也是经验之谈。不管为主的怎样不偏不倚的善待大众。大从亦知为主的是很慈悲,但大众之间的斗诤,仍然不时会有发生,不但使为主的无法为之调和,而且使为主的大感苦恼,这在僧团中屡见不鲜的事!只做僧团中的一个负责人,已经是不易了,况为众主的菩萨,经常与广大的群众接触,要想善和大众自是更难。因为娑婆世间的众生,大都是难调难伏的,如不能善为调彼伏彼,是就很难将度生的工作,继续不断的实行下去。佛陀每诫菩萨要“难行能行”,亦即是要菩萨能够无碍的善御大众。假定不能知己识人,甚至乱众斗诤,既乖为主的仪范,又是业道的生起,实在是很大的过失,佛陀深知於此,所以特制此戒。 佛对大众说:“若”做一个受了菩萨 戒的“佛子 当佛还住在世间的时候,大家亲承法化,虽亦分化诸方,而皆以佛为主,所以诸大弟子,不致自恣斗乱;可吴到“佛灭度”之“后”,由於离佛日远,虽则大家照样的弘其道法,但事实上已各立门庭,各为其主。为什么会如此?因如来遗法的住持,要藉大众的和合而 441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如果没有一个掌事的人,经过时间一久、对正法或忘,所以佛陀特为预举各种不同的主以主其事而主要的不外如下的六种 一、“为说法主”,是指传扬圣教、弘宣正法的人释迦在世所说的一代教法,要想使其流通,久住於世,不致人去法灭,全赖佛弟子,特别是大乘答善为主持,憋悲抚众,传授无遗!当知做个弘法的法师,既很重要,亦非简单,必要於三藏教法、无碍自在的善知通塞,女台能活泼而生动的为大众开示!隼严经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为了法轮常转说法主岂能缺少? 二、“为行法主”,是指善知戒律,如实奉行的人亦可说是律师。说法主是法师,以说法为主,但不是不实行,不过是以说法为他中心的任务。行法主是律师,以持戒为主,但不是不知法,不过是以善识开持犯为他唯一的特色。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说法主与行法主,本是一个,不过前者重於语言的教化、后者重於身行的教化,是为二者的差别。所以法藏成本缺无行法主。 三、“为僧坊主”,是指一寺的负责人,亦即一所说的住持。做个一寺的住持,最要的是在得众,而得众的要件为见情。过去古佛曾经说过:人情为世的福田,亦是理道之所由生。要知为一寺之主,既莩为善知识,并且负有荷担佛祖的重任,那你个人的行道法,固然要超人一等,就是生活的享受,亦是身大众一样,换言之,就是要与大众同甘共苦,不得与大442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众脱节,过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生活,才能服众。当知身为一寺的主人,最贵的在於自己的操守行履,要清净洁白的,没有瑕疵为人之所指责,至於应机接物,更要持大信力,以待四方纳子,否则,不能取信於人,亦难使大众接受你的领导! 四、为“教化主”,是指教化道俗之主,今其修诸福业的。如寺庙的建筑,佛塔的兴建,在在需要经济,而这唯赖信施的捐献,但信施不一定知道僧众的需要,这当然有待於教化主的劝化。自古以来,佛法流行在世间,虽或有时而兴,或是有时而废,其所以兴表靡常固由於不同因缘所致,但实未必不从人的教化而成,所以佛教中的教化主,也是每个时期所不可缺少的 五、为“坐禅主”、是指教人修习禅定之主,亦即善授如何修习止观的行者。坐禅修定,这是不可随便的,是要有人指导和教授的,否则的话,会入魔道而不自知。如先有个禅者,了知如何坐禅的所有方便,然后有人从他去学时,他能将自己坐禅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告诉你,让你如法的去修持,使你收摄自己的视听,不安见外在的动乱境界,使你塞绝邪僻的嗜欲,忘掉外来利益的观念,那就可以如法的将禅修好。 六、为“行来主”,是指照应四方往来僧众的负责人,亦即等於丛林里的知客或知宾。僧人为了参访行道,经常是在外行脚的。如有行脚僧到了某个寺庙,该寺庙的知客师,不但要很客气的,对他迎来送去,而且还要安排他的住处,供给他的饮食,让他有宾至如归之感、不致感到参访生涯的痛楚!所以做个行来主,最要 443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的是慈悲接众,绝对不可作威作福的,专找行脚僧的麻烦,或对他们何斥打骂,这是为行来主应有的表现!上来所说六种,各自能为统御,所以说名为主。不论做怎样的主,都要以仁义为尊,所以“应生慈悲心”对於所统御的大众,如有什么事情发生争执,要设法“善”为调“和”,使他们斗诤息灭下去,亦即戒律中所说的“如法灭诤”。诤事,随时随刻都可发生的,假定不迅速的予以如法灭除,大众必然很难共处下去。说实在的,同学法侣,特别是同行同愿的菩萨,在个地方共住,固然应当互相恭敬,和合如水乳一样的融洽,不得相互斗诤,就是不同住在一个地方,亦不得斗诤骂詈。诽谤,或者伺求长短,或者斗乱是非,以使世人讥嫌,说你们学佛的人,都这样斗乱共诤,怪不得世间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的发现。这不但自失威仪,而且是多结怨仇。所以一旦诤事生起,应当立即寻求灭诤,不得让他继续下去!斗诤双方,任何一方,不肯与人和解,是即不欲他人増长佛法,不愿护持正法,断灭一切善法,其过失是很大的,所以不得不谨慎。 斗诤的事不发生则已,发生后唯有设法息诤,如果一味的诤论下去,问题是永远不得解决的,所以经说:“以诤止诤,诤无已时,唯有无诤,诤即能止”。中含十七亦说“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责”。忍是急诤的最胜方便,亦是息诤的妙伽陀药。不过僧团中如真有诤事生起,除了本身应该高度的能忍,其他的办法,就是从僧团中,请出一位善知律仪的上座,做灭诤评断事人,方能调和双方的争执!444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做个灭诤评断事人,据戒律说,是也不容易的,要具有十个条件才够资格:一、本身的戒行要守持得很清净 对於佛法能够多所听闻;三、对於 二部毗尼,要读诵得很通利;四、对於教法及二部毗尼,要能广博的了解其意义;五、在语言方面,要做到能言善说,而且所说的每一辞辩,都要吐得清清楚楚的,使人了了分明的知道,设或诤论的双方,提出任何一问题,堪能毫不含糊的为之解答,使得双方都感到满意与欢喜;六、不论什么诤事发生,都能善巧的为之灭除,不让它恶化下去;七、没有爱染的心;八没用瞋志的意;九、不受任何一方的恐怖;十、没有无知的愚痴。果真圆满的具备这十条件,僧中应该派遗他出来,担任调和灭诤的评断人,定能做到大公无私的不偏袒一方! 为主之人,不但应以慈心善和斗诤而安大众,同时要以慈“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中国佛教丛林库房有一联说:“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进一步说,真正的善守三宝物,不但“如护眼中珠”还要过於爱护自己的眼目,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不得浪费三宝的财物,应该用的当如法用,不当用的决不妄用。如不依於如来圣教的告诫,任自心意的要怎样用就怎样用,好像用自己的钱一样,是绝对要不得的!还有不明因果的恶人为主,对於自己的钱财,悭吝得一钱都舍不得,用了一个钱如割自身肉,可是对於三宝的钱财,却满不在乎的乱用,毫无一点爱惜意念!佛之所以要我们善守三宝物,意在使得同住的大众44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5: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法受用,一点一滴的,都用在三宝上。且在三宝上用此财物,还不得三者互用,就是属於佛所有的财物不得用在僧众方面,甚至同在一宝之中,亦不可互为调用。如饭僧的财物,不得用来去造殿堂,假定这样互用,将来会堕火枷地狱,怎能不审慎的善为运用?有人说:建筑佛殿的财物,可以拿去做僧众的伙食;作为僧伽生活的财物,却不可拿去建造佛殿。这说法是错误的。如果真的如此,岂不僧尊於佛,而佛反不及僧?在此有人又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问道;塑佛像,造佛殿,设若有多馀的财物,应当作怎样的用途?古德的答覆是:造佛殿多馀的财物,可以移作塑佛像用;塑佛像多馀的财物,可以作为佛前供器用,但不可以将佛殿的馀款,去造弥勒殿或观音殿等,同样的理由,亦不得以佛像的馀款,去塑菩萨像或罗汉像等。佛法对於三宝财物的用途,划分得这样的严格,为主的对三宝物,应如自己财物一样的妥为守护,以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而为自己造下极重的罪恶。 设若不能善和斗诤,“而反乱众斗诤”;设若不能善守三宝物,而反“恣心用三宝物者”,就要判你“犯轻垢罪”!为什么?要知为众之主,应当慈和安抚大众,由於不善了知律仪,不能合理的断诤事。利益佛法得安乐住,反而恼乱大众,使之斗诤不已,岂不有失大士的慈和?为众之主,不但要善守三宝物,同时亦处分三宝物作何用途,这就不得不小心谨慎的运用,如果不白僧众,只是恣心任意的要怎样用就怎样用不像用自己财物那样的爱惜,因果既不分明,用时亦4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