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戒律]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1: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知识,就是遇到丧身失命的因缘,亦必定不得含离善知识而去。可是看看今日佛子,不但不能做到这点就是要他去亲近善知识,非特认为是多馀的,甚至自己认为比善知识还高明得多。如此的不重视善知识佛法怎么得以昌盛?要知做个真正善知识,是很不易的。古德说:“所言善知识者,善闲三藏,了达心宗知真识妄、知病识药,调治众生种种身心之病故”。像这样难遭难遇的善知识,怎么可以仗恃自己的特胜而起骄慢不去亲近求法?世俗一般的知识学问,尚要想尽种种办法去追求,何况本以慧业为务的出俗行人?严格说来,菩萨行者,於三祗累劫中,不弃寸阴的勤求佛法,才得福慧圆满庄严,怎可一开始发心学佛,就起高傲骄慢之心,不於先学法师前咨受经律?经律义理不知,何能修菩萨行?所以这是要不得的。 本身具有特胜的人,所要轻视看不起的、当然是不如他的。经中说的“其法师者”,就是指定所要轻视的人,为什么要对法师轻视?缘於七种原因而米“或”是由於他 姓”,不如自己的大姓,所谓 姓,如印度的吠舍、首陀罗的族姓,中国一般節颼之流的人家,这在古代不平等的社会里,不但不受人重视,且常为人所奴役。或是由於他的“年少”,不如自己的年宿。所谓年少,以在俗说,还未到达法定的年龄,以出尘说,就是僧腊还未满足的时候。在只问龄不问德学的现实世间,年轻的总难取得人们信任的如中国说的“乳臭未干”;,佛教说的“和尚不能老,者了就是宝”,都意味着对年少者的轻视。或是由於他的418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1: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卑门”,不如自己的高门,所谓卑门,就是门第不高的人家。中国过去的论婚嫁,要选“门当户对”,就是星示门第不相称的,不可结为姻亲,高门出生的人,当然就看不起卑门出生的人。或是由於他的“貧穷”,不自己的富饶。所谓贫穷,不唯经济生活的困难,甚至家徒四壁,什么东西也没有。富而好礼的,在这世间是很少有的,富而骄傲的,在这世间则所在多是。所以富有的人,大都是看不起贫穷人的。或是由於他的吓下贱”,不如自己的高贵,所谓下贱,就是在社会、在国家,是都没有任何地位的,自为地位高贵的人看不在眼里,甚至不把他们当作人看。或是由於他的“诸帳不具”不如自己的聪明智解。所谓诸根不具,通常说为眼耳等的生理方面有所缺陷,但在这里亦可说为格的疏缺,自是形残丑陋的人,所以就为具有聪明智解者之所贱视,不愿与他们有所接近。 其法师里这种种方面,虽或有不知人的地方,然 而”他“实有”崇高的“德”行,对於 切经律 不“尽解”。换句话说,这个法师德慧俱备,解行并造,是值得我们去亲近而从他学习佛法的,怎可因他世俗所重的某方面不如自己,就对他生起轻慢?如弊飞之炬,其炬虽属粗恶不堪,但它发出的光辉,能够所要走的路途,或将久闭的暗室照得通明,怎可炬的粗弊而弃光明?同样的道理,法师的风貌,虽不扬,但对佛法,非常精通,只要妙言从其口出,立就可利益很多的人,怎可因他的风貌不扬,或种姓的年下等,就放弃从他听闻佛法?初心菩萨,只应以 419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1: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为重,未解而去求解,绝对不可因人失大法利、这是初始出家离俗的行者,由於见识未广,学力未深,所当特别注意的,假定自恃聪明有智,不知世智聪正是世俗谛中的能所知见,为出世法正知正见的大障因此、欲谘受如来的正法,为了恭敬法的原故、不应去观他的年龄的老少,不应去观他的种姓的高年只要他有佛法可传授我们,老少也好,高卑也好,我们都应如诸天奉事帝释那样的尊敬其法师。当知我们所贵於他的是法不是形态,不论他是怎样的卑贱,或是有上七种的某一种,我们都当请他为众说法。“而奇学菩萨”既为大法而资上求下化,就“不得观法师”的“种姓”等,嫌他卑下,“而不谘受法师第一义谛者”那就“犯”了菩萨的“轻垢罪”。所谓新学菩萨,当然是未解之人,既对佛法一无所知,就当勤求学习,在求法的过程中,想要真正的得到佛法,最要紧的是含骄慢。因为佛法是进道的良规,入圣的楷模,不论法师的种姓怎样卑劣,不论法师的风貌怎样不扬,如能够为我宣说佛法的深义,开解我内心的疑惑,使我得到佛法的实益,我就对他恭敬尊重的犹如佛想,至於法师本身的好恶,不关我的事,我去管他做什么?所谓第一义谛,或说是无上菩提的胜法,或说是与世俗的对称,或说更无有法过於此的褒美之称,应该去向法师谘受的,如不从法师谘受第一义谛,受损失的是自己,不是法师有什么损失!当知学大乘法的,求法务,一切应请,不得自相高下的存有任何骄慢之心每慢,不论从那方面说,都是不好的心理,特别是420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求 法方面,更不得恃骄慢於 因为你如骄慢不去求 片,就将失去正法的种子,世世生生的顽愚陋劣,你如法而求法不起骄慢,那你的智慧就一天天的开 明,菩 提就一天天的增长,最后终於证得无上正觉。是以未闻,未解请解,为初始出家、新学菩萨应有的精神地持经中有这样的说:发心菩萨在善知识面前听受经法,对於说法人有五方面不应忆念,而应清心净意的专一倾听:一、不念破戒,就是心里不这样想,口里不这样说:这是一个毁犯律仪的人,其本身都不健我不应当从他听受经法 不念下姓,就是 里不这样想,口里不这样说:他是一个种姓下劣的人我是高贵种族的出身,怎么可以从他听受经法?三不念丑陋,就是心里不这样想,口里不这样说“他是个面貌丑陋的人,我是相貌这样的堂皇,怎可从个面丑陋的人听受正法?四、不念坏味,就是心里不这样想,口里不这样说:他是一个语言不正的人,只说一些趣味的话,报本没有真实的意义,我怎么可从听受经法?五、不念坏美语,就是心里不这样想,口不这样说:他是一个说话粗鲁的人,听来非常令人耳,我怎么可以从他听受正法?在这五方面。果能不加忆合,是菩萨就可真正勤摄正法,而对说法的法亦不起嫌恨心。假定是个下根菩萨,不知反省自己过失,只是见到他人的错误,於是生起退悔心,不乐意听闻正法,当知是下根菩萨,不但智慧退减,亦复不能自度 佛在庄严宝王经指示除盖障答萨到波罗奈大城42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向一个法师学习六字大明陀罗尼。虽该法师有其子,并经常的有大小便利触污袈裟,而且戒行缺犯改有威仪,但被法师是难可值遇的,你去见他的时候、不但不可生疑虑心而起轻慢,以致退失你菩静的地位更在生死大海中沉沦受苦,且把见到他当作见到一样看待。除盖障菩萨受佛的这个教示,就与无数萨,持其宝盖及诸供具,前往供养法师,求六字大明陀罗尼。所以真心求法,不论对什么人,都不应自见过,而生轻慢怠懈的心理! 此戒,在大小乘方面,不完全相共的:小乘学者对於应请而骄慢不请说法,这当然是有所违犯的,至於其馀方面,只是不得骄慢,并不制定一切要请,这是小乘不同於大乘最重要的一点。不过大乘行者,除了一切要请外,更不得起骄慢心。经说:“慢如高山法水不住”。如果起骄慢心,既失传化之益,更乖参学之方。可见骄慢心对吾人的损害。确是很重大的,不得不严密的控制它。 戊二三骄慢僻说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於佛萨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着不得好相,应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伺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师膚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反42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2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学香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 心,不 好答 者 犯轻垢罪。 前戒由於自恃聪明有智,而起大骄慢心,不肯向有佛法者求法;此戒由於内倚所学外挟所交,而起大骄熳心,不屑为人如法答问、但是真正做个菩萨,应要做到“求法不懈,说法无惜”,怎可有法不求,有法不说?还有一种解说,就是前戒重於对先学法师的轻视此戒则是对於新学菩萨的侮慢。可是佛在经中告诉我们:对於未学的行者,不应有所轻视,对於已学的行者,尊敬犹如敬佛,怎可予以轻视和侮慢?特别是对新学菩萨,如不善於引导和传授,致使住持佛法后魅无人,正法速灭,多么罪过? 对於新学的轻视,为什么看得这样严重,当知发做了菩萨,就是以度生为唯一任务,不说有人来跟薔萨学,菩萨理当好好的教导他,就是没有人来跟自己学,亦当设法去接近众生,劝化他们发广大心,受菩萨戒,不但在这人世间如此,就是入诸苦趣开导众生,令发大心受菩萨戒,亦复在所不惜。珞经说“若化一人令发心受菩萨戒者。胜造大千世界满中佛塔”陀这样般勤的鼓励我们去教化众生令发大心,菩萨析者怎可不尊重佛陀的教诚?华严经更彻底的说:为飞化度一个众生,自己在阿鼻地猴中。为猛烈的大火之价烧。就是经过无量劫这么久的时问,不但不这一众生的救度,而心净如最胜那样的不退!度生423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具备这样大无的精神,怎容新学答萨来句法,而你不好好的为之解答? 通达大乘经律,不为新学解说:一增自己的过二乖自已的善行;三失自已的所化。失所化,则有於摄众生成;乖善行,则有违於摄善法戒;增过,有违於摄律仪戒。如是三聚净戒俱失,还有什么你为菩萨?是以新学菩萨受戒以后,远来从你学习律,你应就你所知道的教导於他,务使他对补经理的了解,如法受持,不然的话,使又理隐没,到法相,其过失是很大的 佛对大众说“若”有一个受了答萨戒的“像子知道另外有这么一个佛子,於“佛灭度”以“后,以好心受萨戒时,於菩萨形像前自受戒”。不论那佛出现到这世间上来,最后终归是要入涅繁的,决有一尊佛永恒的住在世间,因为佛的出现和入灭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当这世间有众生须要佛来救度时佛就以此一大事因缘而出现於世;当这世间有生已为佛度尽时,佛就又以此因缘而示现灭度。所以多陀住不住世,关键不在佛的本身,而在有无可度的生。如本师释迦牟尼出现在这世间,化尽有缘而A,原因就在於此。 佛陀在世,声闻行者的受戒,固然是以佛为师,文乘行者的受戒,同样是以佛为师,决没有自营受明了理。到佛灭后,佛子以戒为师,即以戒师为佛。声比丘,不可自誓受戒,但大乘菩萨,是可自营受的在什么地方自誓受戒?当然是在佛菩萨的形像前,424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2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金色之身的真佛,我们是见不到的了,但有泥塑木雕的佛像,可以为我们顶礼膜拜。你对佛像的慕敬,扣恭敬真佛一样,那你所得的福德,自然也是一样的所以说“敬像如真佛,得福亦复然”。正因知此,发受菩萨戒者,於佛灭度后,可以佛像前,自餐好心,受菩萨戒的好心,正是指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亦可说为真诚恳切的求戒心,不但顺於诸法的真理,亦复契合纯洁无疵的净信。这是受戒的法器,如没有与乐拔苦的利他意欲,是不会发受菩萨戒的。 於佛菩萨形像前,以好心自誓受菩萨戒时,应想到这虽是形像,而实等於如在真佛之前,然后自治其心,诚言立誓,弘愿自要,口陈羯磨,求见加来摩顶授戒,名为得戒羯磨。至所立的誓愿,通愿就是一般说的四弘誓愿,别愿或如普贤的十大愿,或如观音的十二大愿等。受戒所以要立誓发愿,旨在要期切实的行,为其唯一的相貌。如大乘的三聚戒,说为愿断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当知这就是受的所发的弘愿。得戒以后,说为愿断一切愚,愚修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当知这就是受或所发的弘恩得夜以后,如实守持,这就属於所修的大乘行。在法,“行愿本是不可分离:内心热烈的欲求,即是有真诚的愿欲,必有真实的精进修行”。这是一定道理,行者不可不知。 自管受戒与依师受戒,有个重大的不同点,是当以七日”的时间,在“佛”陀的面“前”,至诚感 425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切的“忏悔”三世罪业,认为自己的业障太重、既不 师, 能面见佛陀,又不能得到戒 这不是自己的的罪业 深重是什么?我既有这样深重罪业,现在佛前自变戒,如不先在佛前忏悔,怎么能得佛来摩顶授戒?单於清净道场中,忏除罪障还不够,必须还要“得见好相”,见到了好相,“便”知自己已经“得戒”。假“若”於一七日中,“不”能“得”见 “好相”时,“应” 继续不断的“以二七 七、乃至一年”之久的时间, 甚至超过这个时间,总以得见好相为限,在一日没有得见好相前,就一日不停的忏悔求见,必需“要”水得”见“好相”,一旦“得”见“好相已,便得”於“佛菩像前”自誓“受戒”、方可得戒,“若不”能“得见好相”时,“虽”於“佛像前受戒”,亦“不”可“名为“得戒”,那只不过徒有虛名而无实得,一生虚妄体仍白衣。得见好相的时间,所以有久暂不同,要为各人业障厚薄的不同,忏悔时的惭愧心是否殷重的差别,来决定的。 好相的见不见,从何而得了知?这就在行者,或於忏悔的时候,或於禅定的当中,或於睡梦的期内,不是见到华,就是见到光,不是见到菩萨佛的摩顶,就是见到如来的种种相好,是为得见好相,亦即得戒之叶。还有以心表相,亦可证知得戒的,就是於佛像前自誓受戒时。以深心克贡的惭愧心,悲泣流泪的对佛菩萨说我今发心受菩萨大戒,完全出於一片至诚,没有一点虚伪妄念,假定我心是虚妄的,不能如法的实践诸菩萨行,愿佛菩萨不必授我菩萨大戒,设若我心42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至诚恳切的、真实不虚的、则请佛菩萨慈悲授我菩萨大戒。由於行者自知出於内心的至诚,所以知道自己能够得戒。或在行者自誓受戒时,诸方忽有清凉的风吹来,便知自己已经得戒。 如过去我国真表律师,志求戒法、苦切忏悔,要你勒大士,亲为授其戒法,遂登山顶坐在一块石上勤不懈的,昼夜不息的,做殷重忏悔的工夫,经过七昼七夜的时间,见地藏菩萨现身,手摇金锡,为表作成前的策发,真表得到这个策发,就更加精进勇猛的苦,可是到二七日,不但未能得到弥勒的亲为授戒,反而被一大恶鬼、将真表推坠於岩下,且现出畸形怪状的种种魔相,来成吓真表律师,好让他退失受菩萨戒的初心,但真表律师不特不退心,反更精进勇猛的修持,於是到三七日,种种魔相不见,见到山川平满,成为银色世界,德感兜率天王,来绕真表律师坐的石坛,而你勒大士与诸仪从,亦徐徐的来到其前,垂手厚真表顶、并对他加以赞叹说:善哉大丈夫,你这样决心求成、始终如一的不退,真比须弥山还要坚固,须弥山可以推之令动,而你求戒的心不可动,真是极为难得,乃亲付三衣瓦钵为授戒法,仍然赐名真表律师。又如南岳慧思禅师,一次於梦中梦到四十二名梵、为之更加羯磨,受具足戒。证知真心诚意的勤求法,没有不得到感应的。所谓“众生心垢净,菩提现中”,就是此意。但若忏悔心不恳切,不了达罪性本空、佛菩萨未现在前,纵在佛菩萨前自誓受戒,亦不能得其戒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行者不可不知。427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3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得好相,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的好相,不一定都是好的,其中有邪有正,固不说还有种种魔事,更是晏见不鲜。邪正固属难以分换、事亦复不易认清。经中告诉我们,登地以上善,尚现作佛身、亲来为之授记。我们是什么人?是博地人,是末世众生,对这能不善为审察?所以任何一个相现前,却不可立刻将之视为好相,应要仔细的加别,如是正当的好相,固是得戒的预兆,知是船的好相,反是退戒的恶缘。至於种种魔事、更是行人,不要向佛道前进,将你留住在三界中为其的!国而对於魔事,不论是来留难你的,还是来讨好的,不论是来破坏你的,不论是来协助你的,你都注意,不要上魔王的圈套,受魔王的愚弄,那你是观真正可在佛前得戒了。“若”佛灭度以后,现前在“先受萨戒法师”,而你在这样的法师前”,秉“受”蕃”的“时”候,自“不须要”得“见好相”。为什么一“何以故”?因为说戒师与受戒人二俱现前,不是现在有人追受或托人代受,更不是在佛等前自受,且“是”传授戒法的“法师”,原从过去师相授”而来,所谓有原有本,“故不须”见“好相这里说的师师相授,有说是过去七佛的师师相授,有说是毗卢授与释迎,释迎授与你勒,如是二十徐次第授受,相承传来,其间没有间断过,如灯灯前超焰的相续不断,当知这位戒师,就是过去诸佛住世一般,是以”在“法师前受戒”,立“即”就可“得我什么道理?“以”当时求或弟子,於戒师说戒前,428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起“至”极殷“重心故”,观戒师如佛一般,所以即“便我 在此、不妨将自誓受与从师受的难易、略为一谈x痕菩萨戒,虽可自誓受,但因本身无戒,要从佛善严得,而佛菩萨是否来为自己的授戒,自己实在是很了知的,所以得不得戒,要看有无好相,作为得成与否之证。同时、无师自受,犹如钻木取火一样,必要有相当的功力,如果功力稍为停歇一下,就不可能取到你所要得的火。从师而受不同、这如接续灯焰样,只要一碰着火,立刻就可焰焰相续、根本不须假藉怎样大的功力。自誓受戒之难与从师受戒之易、不难从此得见。难易既然这样的明显,可见师之美系我们得戒很大,受戒者对戒师不得不如佛一样的尊敬而且唯有如此,始能感发心地大戒!现在是末法时代如法如律的戒师,实在不容易遇到、如果得遇这样的师,不但要生难遭难遇之想,而且要生起至诚恳切的殷重心,对戒师的如法恭敬,接受戒师的教导、可是看看今日佛教的现象,如法如律的或师圆然难得心诚意求戒的人亦万难得一如个很多地方传师国戒子的错误而子以食备。因子的而以勉励,或因子的失仪而予以,不不能包的接受,反而对师的不,不健不心检计而怪戒师的多事,不但不能自对人的恼恨,这非唯失去所应得人重的罪!还有一些外后,刻己人不再来亲近,又不咨问戒义,好像一受了戒,自己什429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2: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么都懂、到处乱碰乱闯,追求名闻利养,不知出家受戒所为何事!佛法到了末法时代的今日,虽还不断的有人在求受戒法,但能如法守持的实在很少,有受无持、身心不净,怎能住持正法?怎能宣说心戒?但“若千里”之“内”,“无”有有智有力,能解 “能授 的“戒师”、而行者又以好心迫追切的求受戒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无其他的办法,当然“得”在“佛菩萨”的“形像前自誓受戒”,不过有个条件,就是“要见好相,见到好相就可得戒,不致有何过失。如不见好相,纵在佛前受,亦不能得戒。还有、就是在千里之内、如有有智有力、能解能授的传戒法师,仍以从师受戒为善,有师不从师受,反而从形像受,不但不能得戒,且招骄慢僻说僻受的罪过,所以不得不特别谨慎注意!如对现前戒师生骄慢心不予尊敬,对自己是绝对不利的 这么说来,自誓受戒的功德,岂非不及从师受戒的功德?这又不然!当千里内无能授戒法师的现缘,而於佛菩萨像前自誓受戒,由於当时受戒心的殷重猛利,其所得的功德同样是很殊胜的。瑜伽五十三说自誓从他,若等心受,亦如是持,福德无别。严格说来,自誓从他,发心受戒,是都不容易的,皆值得赞美的,因而受戒以后的新学菩萨,如有什么有关戒律学的问题,来请示先达法师,先达法师应尽自己的所知,为新学菩萨解说。甚至要将来问经律法又的行人、如同赤子一样的看待,才够资格称为人天师范!“若”为人天师范的“法师”,内而“自倚”能430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能“解经律”以及“大乘学戒”,外而情“与国王、子、百官以为善友”,“而”见“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或“律义”时,乃以所解佛法,所交权贵,自倚持,而对来求法的新学,生起 “轻心” 藐视、“ “慢 略,“不 恶 妒 的“ 好”好“答”他 来“问者”,使诸佛法义理隐没,颠倒戒相持犯,就要你“犯轻垢罪 所谓经义,就是断恶修善以及自利利他的种种道;所谓律义,就是轻重戒相以及开遮持犯等的行仪。前者可说是教投方面的,后者可说是教诫方面的。为人师范的,应该随时随刻的,教授教诫诸后学,开发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的德行,使诸后学生欢喜心,更努力的趣向佛法。如此,才可说是具有慈悲心肠的法师。瑜伽菩萨戒本亦说:安住净戒律仪的菩萨,设若遇到有人前来请求讲说正法时,菩萨应随自己力之所能讲得出的,毫无吝惜的讲给求法者听,使他得到佛法的实益,明白佛法的道理。假定不是这样,反而怀着志恼之心,不为灺好好的讲说,或出於嫉妒障碍的心理,怕他听了正法以后,生起殊胜智慧,得到很多利养,因而不为他说,这都是错误的,有违犯於菩萨的律仪。名有些说法的法师,还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并非不为人说法,而是要看对象来讲的。如来求法的是已的徒众,就很慈悲的广为他说,恨不得将自己所知的完全教给他;设来求法者是别人的徒众,对他说出就不怎么感到兴趣,即或勉强的对他说,亦只是敷了事,未将佛法的义理详细发挥。这种现象,过去固431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已经存在,不过於今尤烈而已。殊不知这不似有部平等大心,实在亦不是为人之道,更违反於菩萨精神菩萨应为众生作不请友,运用种种方便去摄化众生,使得每个众生都来学佛,这才能够培植自己的无边功德。璎珞经说:“法师能於一切国土中,教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宝塔、况复二人、三人百千人,福果不可称量”。本此可知,度化众生越多,所得德福益大!怎可有众生来求而不为好好解答 照这么说,是不是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为人说法?那也不尽然!依经论说:假定自己是在病中或是自己没有气力,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来问佛法,不为他解说,是没有过错的!或者对方来问的问题,确实不是自己所了解的,或知前人早已恶见熏心,不是真心来问佛法,而是寻求佛法过失,你不对他解说,是也没有过咎!或知对方对於大乘不起敬顺之心,或知来者根性暗钝,不能听闻大乘深法,听了不但不信,反而生起邪见,甚至毁谤大乘,如是不为他说,是亦没有过失!或知来者闻法以后,不能依於佛法修持,反而将之向恶人说,或者以不为其说法做个方便,调彼伏彼,便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你不为他说法,同样是不犯过失的。 此戒乖於接引教训之道,所以属於性遮二业,而且唯有遮止,绝对不可开许。 如以三聚摄归来说:如法受,是摄律仪戒;不自恃,是摄善法戒;好答问,是摄众生戒。能够这样,三聚432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是清净的;设若反此,是就违犯三聚净我尼是大乘佛子,都当为众说法,从这个立场讲,可∥七众同犯,就是七众中,不论那一众,不为人说法,这条成。至於大小乘,亦复是共的,就是不特不大乘僻说,小乘僻说亦是不行可的。 此戒,由於四,构成罪恶。一、确实有求示的前来:二、对前来的人作求法想;三、自己具有自情慢心,正是所谓业主;四、便僻轻说出之於口,语语罪,就是说一句结一次罪。四个条件完全具备,当就构成你的罪业,但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其罪亦就以构成。 戊二四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前戒重点在於恃慢凌人,今戒重点则在背真向伪可说前是属於对人的轻视,现在则是对於法的弃舍等的立场说,这都是要不得的。佛法以大乘为本1是佛陀出世的本怀,至於小乘,不过是佛当时的方电用,所以菩萨行者,理宜学习大乘,现在放弃大不学,不是去学佛法中的小乘,就是去学世学中的外通,那里还像是个大士的样子?如此、正是古她说断“弃珍宝而拾瓦砾,敬猕猴而为帝释;敬猴是不人,拾瓦砾是不识法;非大士之正见,昧菩萨之本 433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菩萨本为受行大乘而得名的,现在既然乖於大来行门,一味的以异见熏心,那里还能证得无上菩是果真这样做去,对於菩萨来说,损失是很大的。佛陀深知它的过患,所以特为制定这戒,好让菩萨行者,如法如律遵行,不得有所违犯,设若违犯的话,是就失去菩萨资格,菩萨本是无量法门都要学的,不过不得舍本求末,弃真取伪! 在此或有人问:法华经中明说,一切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为什么现在说学习二来教理及外道俗典,是就犯轻垢罪?解答这问题,首当知道的,就是这些不是不可学,而是约初心苦萨讲的,国初发心的新学菩萨,智慧的力量还相当的薄弱,妄识的力量还相当的顽强,不能於中分别是非邪正,如开始就让他无所不学的去学,久之,恐他舍本逐末的忘了回到本位上来,这对初心菩萨是绝对不利的,所以不得不作这样的限制。设若是登地以上的大菩萨对於真理已经有所体悟,不致再受任何学说之所惑乱以之作为利生的方便,习学小乘以及俗典,是都不成问题的。佛法对於任何一个问题的看法,是都异常活泼而无所碍的,并不是刻板的那样就那样。 初发心的新学菩萨,在对大乘义理未获得决定性的胜解以前,理应常常以大乘为所学,不可心有劳的学习其他的学说;至於声闻行人,如果五岁未满,五法未明,亦同样的阻止学习其他的理论,但若五岁已满,五法已明,那就不限定还要非学不可,因为声闻人不须学一切法的,唯以自修自了为满足的。正因大434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的所学不同,所以此戒为大小乘之所不共。但若众都已发菩提心的菩萨,那就应当共同的遵守,不得有所违越。 佛对大众说:“若”有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当現实世间还有佛教存在的时候,亦即“有佛经律大東法”流行的时候,无论怎样,你都应当学习大乘佛法的经律,以充实你对佛法的认识。反过来说,在你受了菩萨我后,现实世间确已没有了佛法的流行,亦即佛法在这世间已经灭尽,是亦可以容许你受学外法的诸佛的经律藏,是超生死越苦海的宝筏,如没有这宝伐,不论你有怎样的特能,是都无法得出三有生死海的。经即修多罗,律即毗奈耶,经律都称为大乘法者,因佛所说的经律,有对声闻人说的,有对菩萨人说的。对声闻人说的经律,后来结集为声闻藏,对菩萨人说的经律,后来结集为菩萨藏。这里说经律是大乘法。拣别不是声闻藏,而是菩萨藏,亦即是指大来教法而言。说大乘教法的佛陀,是我们的本师,所说的大乘教法,是我们的本法。既是本师本法,应当时时亲近,且当不断学习。唯有如此,方是一个效法陀而行菩萨道的菩萨。 我们所当学习的既是大乘法藏,则其所诠的理趣自是属於正知“正见”,如此正见,是属大乘行法,大行虽有所谓六度万行之多,但要以慧为主为导,所以正见为万行之本。万行不出正见之外。由这正知正所洞彻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诸法理性,所以“正性”在此,是指大乘理法。彻悟到不生不灭,的435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法理性,就可证得“正法身”,所以这是指的大来果法。按此次序来看,可知这是修学大乘不可逾越的次第,就是依教起行,由行证理,理圆就得果满、而这亦即通常所说的教理行果的层次。 或有说为:先对如来的果有了深信,进而对从大觉海中之所流出的清净言教生起敬爱,认为佛所说的确是至理名言,於是就照着如实修行,因修行而契入於实理。还有一说:谓先依止闻熏习法,生起无分别智正见,是为大乘法及正见。至於正性,是指在缠的正因佛性,或是在缠的如来藏;正法身,则是约其出缠来讲。真常大乘常说:“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就是此意 有佛可归,有法可崇,这都是菩萨所当学的,现在反“而不能”一意归崇,敏“勤”於“学”,精进“修习”。“而舍七宝”,反取瓦砾,亦即不学正知正见,反学邪见,不学大乘法,反学小乘法,不学经律论三藏,反学外道俗典等,这不是舍珍宝取瓦砾是什么?当知此中所说的七宝,或指一般所说七圣财,或即是指上面所讲的佛经律等;至於所谓瓦砾,当然是指邪见及诸外道俗典等。当学不学,不当学而学,是为颠倒,亦即舍本逐末! 世间以金银等七宝为最珍贵,因它能够救济世闻的贫苦,能够令得人们的身心安乐,所以七宝为人人之所爱重的,亦是极为布有难得的。当知现在所讲的这个心地大乘教法,亦是最为珍贵最为殊胜的,“能除众生馑乏,令获功德法财,庄严舍那万德之躯”,所43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5: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为宝。像这样殊胜而又能利济众生的法宝,弃而不岂不可惜? M现大乘正法不去学习,你的功德法财已经不能出生,这已显示你的无可补偿的损失,现更进一步的“反”而去“学”所不当学的,这岂不是更使你簡於错误的深渊!所要反学的是指什么?一、“邪见”,是指乖於正理的错误思想而言,亦即拨无因果的不正廁的观念。这种错误思想和不正观念,对人类的毒害最大,什么人受了这个思想的遗毒,必须就要受到它的伤害,不能在这世间做个像样的人 “二乘”,是 指以自利为主的声闻、缘觉而言,亦旨在求得个人生厄解脱的行者。这在纯自利的佛法立场说,并不是不可学习的,现以大乘利他的观点来看它,由於他的不能利他,与大乘菩萨的精神不相契合,所以不是菩萨所当学的。三、“外道”,是指印度佛法以外的各种思想学说,如僧伽论、卫世师论等。他们所说的理论,不但有乖於真理,而且异说纷纭,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使人学了,大有无所适从之感。而且他们一味的是在心外求法,从不知道怎样的反观自心,所以称为外道。四、俗典”,是指世间一般学人所著的典籍,诸如现在所说的科学、哲学、动物学、植物学、卫生学、医学、政治学、法律学、军事学以及诗书等等,其中所谈的都是一些世务,虽也不无有他相当的道理,但如菩萨行者去学习这些,会妨碍自己所修的正常的菩。五、“阿毗昙”,中国译为对法,又译无畏,亦道 聶分别慧。小乘各学派所造的论典,都名阿毗昙,或 43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