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讲座第六套(共8讲) 第八讲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启动整个佛教的灵魂 修行以无相者胜 着相为三界之因
宣讲日期: 2013.06.23-2013.07.21
(大众座前合掌恭立。上人走上讲台,在佛像前将法宝举至眉心行问讯礼。引磬声起,大众向上人行问讯礼,坐下。)
最近出版了这个闽南佛学院来参访的胜菩提行这个光碟,欢迎大家来索取,下课后请到101室,101室的话人挤不进去,摆在外面,
这个目前来讲,反应特别的热络,那些都是针对出家人讲的肺腑之言,那么反应特别的殊胜,
所以这个胜菩提行,你们回去一定要看,一定要看,跟在家居士也是息息相关的。
今天我们上最后一堂课。
请合掌。(大众合掌随上人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经文741:【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从此节以下,一连串的问题皆是接着上面所说,或者是依平日所闻而问。此第一问为二乘得佛,不异于菩萨。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
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一连串的问题,那么大慧依平日,或者是弟子的疑问,平日所闻的而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尊!为什么记这些阿罗汉将来也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记就是授记,与诸菩萨等无差别,
这大菩萨能成佛,那么为什么这个二乘人、阿罗汉也能成佛?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缘故“世尊记阿罗汉”亦“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
【诠论】
【从此节以下,一连串】的【问题皆是接着上面所说,或】者是【依平日所闻而问。
此第一问为二乘得佛,不异】于【菩萨。
前面佛曾说:三昧乐声闻,皆得如来最胜之法身。又说:六地菩萨与二乘同入灭尽定。
此节则问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何连二乘,佛陀也授记呢?【为何授二乘得菩提之记】也【不异于菩萨?】
是不是快要成佛才授记?才对呀!为什么连二乘也授记呢?
【再者,方等会上,】方等就是所谓的纯弘扬大乘的法门,叫做方等。
在方等会上【佛唯记菩萨,不记声闻,今闻说二乘不异菩萨,故有此问。】
2 【一切众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涅槃为佛所得法,谓佛既言众生不入涅槃,则谁能修证而得成佛道?此为第二问。
【一切众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
佛陀前面所说的:涅槃是佛所证悟的,那么我们本自有涅槃,所以并没有入涅槃或者出涅槃,
那么现在说有一个疑问,一切众生,这个法就是法性,不涅槃,实在并无所谓的入涅槃,因为涅槃本身并没有出跟入,
那么一般世间人把涅槃当作是死亡,或者是二乘人认为涅槃是入灭,
那么佛陀认为诸法本来就是涅槃,所以说一切众生以及法性,实在并无所谓的入涅槃或者是出涅槃,
那么这样讲的话,站在这个角度来讲,谁能至佛道?
【义贯】
【如来既言“一切众生”】以【及“法”性实“不涅槃”,如是则“谁”能“至佛道”?】
【诠论】
【涅槃为佛所得法,谓佛既言众生不入涅槃,则谁能修证而得成佛道?此为第二问。】大慧菩萨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
3 【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无所答?】大慧意谓佛在前面既说:如来有六十四种梵音,普为众生说法,为何又说“不说一字”?此为大慧菩萨的第三个问题。
【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无所答?】
从佛陀证悟到究竟的自觉圣智的佛的境界,开始说法转大法轮,一直到他涅槃,于其中间佛为什么说不说一个字?也不答一个字呢?亦无所答,
这一句很容易理解,因为本住法,法性离言,本不可说,
我们法界性,本来就没有语言跟文字,这些语言文字,都是我们观念创造出来的,
相,假相,就是缘起的假相,安排一个假名,那么变成一种观念来执着,就困死自己,困死自己。
【义贯】
【又佛何故说如来“从”最“初得佛”菩提,“至”于最后“般涅槃,于其中间”,如来“不”曾“说一】个【字,亦无所答”。】
【诠论】
【大慧意谓佛在前面既说:如来有六十四种梵音,普为众生说法,为何又说“不说一字”?此为】大慧菩萨的【第三】个【问】题【。】
4 【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化佛化作佛事。】此即是问:入定如何说法?既然那伽常在定无一不定时,又为何有说法这件事情呢?此是第四问。
既然佛如来的法身都在定中,本不生、本不灭,所以说:
【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化佛化作佛事。】
如来,就是所谓如来的法身,如来的法身一直在定中,
因为他本无增减,本无来去生灭增减,亦无缘虑心,缘虑心就是我们思惟,就是我们所讲的思虑心,
那么亦无观察,观察必须能观、还有所观,所以也无所谓的能所,
既然没有缘虑心,又常在定的不生不灭,也没有观察,也不必观察,没有能所,
那么又为何说,一切度众生之事,都是化佛变化所作之佛事呢?
既然佛无来去生灭增减,岂有度生这件事情,而这件事都是化佛所作之佛事,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
【“亦无虑,亦无察”:唐译作“无觉无观无分别”。“虑”,缘虑】心【。“察”,观察。】
【“化佛化作佛事”:谓一切佛事皆是化佛变化所作。】
【义贯】
【又何故言:“如来”法身“常”在“定故,亦无”缘“虑,亦无”观“察”?又何故言一切度生之事,皆是“化佛”变“化”所“作”之“佛事”。】
【诠论】
【此即是问:入定如何说法?】既然那伽常在定无一不定时,又为何有说法这件事情呢?【此是第四问。】
5 【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因前面佛说七识不流转,唯有第八识在三界六道里面来流转;七识既然不流转,那么则不应当有刹那变坏之相;若如是者,则以何因缘而又说诸识有刹那坏相?此为第五问。
【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
【义贯】
【佛“何故”又“说”诸“识”有“刹那展转、”差别变“坏”之“相”?】
【诠论】
【因前面佛说七识不流转,唯有第八识】在三界六道里面来【流转;七识既然不流转,】那么【则不应】当【有刹那变坏之相;若如是者,则以何因缘而又说诸识有刹那坏相?此为第五问。】
6 【金刚力士常随侍卫?】前面佛既然说:“法身过世间望,非譬所譬”,何故还须要金刚力士护卫?此为第六问。
【金刚力士常随侍卫?】
意思就是说:法身超过一切见闻觉知,也无来也无去,也无增也无减,一切万法皆如,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这些金刚护法站在旁边呢?金刚力常随侍卫,
既然真如超过一切见闻觉知之量,那么没有来去生灭增减,那么这些金刚力力士站在佛的旁边干什么呢?
【义贯】
【又何故言“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于佛周围?】
【诠论】
【前面佛既】然【说:“法身过世间望,非譬所譬”,何故还须要金刚力士护卫?此为第六问。】
7 【何不施设本际?】既然知道众生入涅槃,则必有本际可知。因此问何故不施设本际,而普令皆知?此为第七问。
【何不施设本际?】
施设,为什么不陈示生死的本际,就是一个开始,意思就是佛为什么不说众生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生死?而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涅槃?佛为什么不这样讲?
佛陀告诉我们,生死跟涅槃本身如幻,如幻故,它非有、也非无,不可说故,本自空相无相,所以无法说生死的本际和涅槃的本际,
但是悟了,生死就是涅槃,生死本际就是涅槃本际,
所以这一句在问说,佛陀为什么不施设陈示,直截了当地讲,到底我们是从什么时候有这个开始生死的,其实佛也讲不出所以然,为什么?无明如幻。
【义贯】
【又如来“何不施设”陈示生死“本际”,普令皆知?】
【诠论】
【此句魏译作:“复说世间本际难知,复言众生入涅槃,若入涅槃,应有本际。”】
意思就是如果佛说有入涅槃,那么入涅槃用现在的话,应有本际,
意思就说:如果众生有入涅槃,就应该有一个开始的意思。
它这个本际一般不好理解,用这个开始那你就听得懂。
如果说众生入涅槃,如果众生有入涅槃,那么应有本际,那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入涅槃呢?
那么最直接的陈示就是,妄想灭即是涅槃,妄想灭的时候就开始,那个时候就是涅槃,
涅槃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妄想灭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开始涅槃。
【此为谓有终则应有始。
佛既】然【说“本际不可知”,又说“众生入涅槃”,而涅槃者,终也;本际者,始也,
既】然【知】道【众生入涅槃,则必有本际可知。因此问何故不施设本际,而普令皆知?此为第七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