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511|回复: 471

神机莫测-----慧能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文/陆锦川
慧能的禅宗理说,承前启后,别具机巧,参禅而不着禅相,传法而不着法相,故自得禅中天然。佛教在释迦之后,在中国,便当首推慧能中兴了。禅,神机莫测,玄微高深,确实很难为一般人所理解。禅,理也,外似荒唐,内实可观。但能明其理则禅自可见,若欲求索而得,何处有禅?正是:
鸡生蛋兮蛋生鸡,蛋象乾坤雏怎知?
禅在君心君觅禅,争如觅果花开时!
那么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佛门中“拈花微笑”这一掌故说起。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第一则公案(典故)。“拈花微笑”当不在花与笑,这是佛祖假“花”(色)喻法心,借“笑”(相)寓道情的绝妙比譬。就是因为佛祖当年留有这个“拈花一笑”的禅头,并留待后人参详悟证,这才肇开了后世,即中华禅学,特别是机锋棒喝的先河。佛祖于拈花示众之时,微笑不置一词,以致机锋深藏,妙心不露,即或当年在场弟子,也只有摩诃迦叶一人得以领略其机趣,何况后世之迷于道者?故今人一闻“拈花微笑”故事,便各发奇想,穿凿附会。即如:
凡悟达者,如饮甘露;
诸不解者,如涉迷雾;
着于相者,每索诸于花;
发奇想者,常求诸于笑;
盲从者,人云亦云:“传灯圣典”;
解义者:“佛旨宏深,妙喻至道”;
同一“拈花微笑”,何以会各发奇想,诸多解受?只为时异境迁,不谙事理,更且着相执相,以俗度圣之故。禅,道也,能解乎天地本来之道也。禅,哲也,能析乎天地本来之哲也。禅,理也,能贯乎天地本来之理也。禅,机也,能达乎天地本来之机也。但悟禅道,便得时空;但破时空,便悟禅境。至此,一切世间事理,无非禅机,所谓“见性”之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是也。若是不悟之人,面对一切禅机,诸般妙法,却只是事理,只是物情。故禅之为物,无处可见,亦无处不可见,无物可得,更无物不可得也。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万有之诸相所蒙,故只能见于诸相而难以见诸本来。且好着诸相而求解诸非相,好着有生而欲解诸无生,此所以宜其南辕北辙,各云其是。呜呼!
人生物相中,着有自牢笼;
放眼噉千古,几人说相空。
禅,静悟也。静悟者,静中参悟也。
静悟,非思虑。静悟,不经人道之行,不以俗心之思。道以修行,俗以凡行;道以心静,俗以心躁。故凡以凡行凡思者,皆非禅。但禅,又必以凡心去解析。
静悟,不以心思,不以虑得。这凡心格物,有分析、综合、推理、猜测。而凡虑解理,则浮思、沉想、主观、能动。而凡所人为,皆非禅机。
静悟,静指不思不想,悟指自省自得。故自无思想谓之静,它有感触谓之悟。禅可用心参,不可用意想;禅以心性言智慧,识以知解看聪明。故若冥思苦想,乃世间聪明,与禅之智慧无关。
禅,要在:触之通,觉之解,证之得,悟之省,参之明,通之贯。而贯则融,融则无。故禅,难能以口耳传,笔墨授者也。然而,又不得已而形诸语言、文字。故禅,不在世间事理中,又皆在世间事理中。
禅,不在世外,不在世间,却在世外、世间之中。
《传灯录》所载傅翕大士之一首禅诗,其禅机之幽深,立意之怪谑,以反言戏语以喻至道,即以世间不经之语,以反证禅机妙理,真堪为千古绝唱。其诗云: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人生天地之间,落入物质境界之中,吃喝拉撒睡,渔樵耕读牧,无不依赖于物质。此即所谓物质境其外也。人生物质之中,目视、耳闻、鼻嗅、舌辨、身觉、意虑,即色、声、香、味、触、法,亦无不以物质常变为感知,此即所谓意识应其内也。物者,色也、相也,心应物质,必着色相,着之坚固,则为执著。执著久之,则为定识,定识着心,心识两执,胶固难移。一事应目,一理应心,自然无不以物质规律印之。所谓情必以物移,心必以物动,舍物物之外,则不可解。以此执著之心而读此诗,自然觉其立意矛盾。这“空手”岂能又“把锄头”?既是“步行”也,又何能再“骑水牛?”其实,人生境界之中,物质境界有物质境界的规律与道理;精神境界则又有精神境界的规律与道理。把物质境界中的“必然规律”搬到其他境界去,是行不通的。不同境界,不同感受,感受既应境而易,心识亦自当因境而移,若固执不易,谓之“执著。”执之固者,谓之“境迷”,迷之坚固,执之坚固,则为俗见。若执俗见以窥圣境,自宜其格格不入,莫名其妙。《老子》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此道千古以来,又有几人能彻悟玄机,妙解物非,而大觉大悟欤?此傅大士之所以少知音矣。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鸡生蛋兮蛋生鸡,蛋象乾坤雏怎知?
禅在君心君觅禅,争如觅果花开时!

启慧破执,为此诗之妙处。一赞!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也有类似的意蕴: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点评

唉,禅啊禅啊,想说爱你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7 17:47
发表于 2017-10-25 01: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神机莫测,我觉得不过是因为失传!
[转载]伟大的四念处(毗婆舍那观)在中国失传的主要原因
2016-06-22 17:15阅读:55
原文地址:伟大的四念处(毗婆舍那观)在中国失传的主要原因
原文作者:南传佛教专列--朗月
X
四念处(毗婆舍那观)在北传失传的主要原因:
1.佛灭后,宗教色彩渐浓,部派纷争、分裂,佛教逐渐衰微,至公元12世纪在印度本土可说完全消失了;同时各国的其它教说、民俗信仰融入佛教。
2. 公元前二百多年前, 阿育王所派遣到国外弘法的僧团释利防等18贤者,后来也辗转到了中国,却被当时的秦始皇囚禁,因此阻断了上座部佛法传入中国的初机。 直到公元后百年左右,由丝路通西域入 中国的佛教已非三百多年前秦始皇时的上座部佛教了。【根据《历代三宝记第一唐朝法琳之破邪论说》: 秦始皇时,有外国沙门释利防等18贤者,赉佛经来化始皇。始皇不信,遂将防等囚禁。】
秦始皇为什么要禁止信仰佛陀?因为当时神仙思想发韧,始皇28年曾派徐福到东海中求仙,始皇33年派燕人卢生访求仙人羡门、高誓;又派韩终、侯公、石生去寻访仙人以求取不死药。热心求取长生不死的帝王,贪欲正盛,那有可能相信以「无常、苦、无我」为核心的佛教思想?秦始皇34年,更进一步焚毁诗书百家语。始皇35年,活埋儒生460余人,这一连串的措施使得中国春秋战国的辉煌学术思想沦没,也完全阻断了「正法义」传入中国的初机 。[转载]原始佛教简介
3. 许多部派佛教消灭,留下的梵文经论不完整。
4.译经内涵有误。
5.中国天台宗祖师误判、抑眨佛陀和圣弟子们所正觉的「三十七道品」为小乘教。
6.中国佛教仅吸收四念处的「安那般那念」,却发展成「天台摩诃止观」或「六妙门」。
7. 与上面3项同 (偏向定多观少或有定无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点评

慧能禅的特点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四念处是有相有念的法门,和慧能禅不是一码事。火山也认为六祖坛经是小乘法的改头换面,但这只是误解。主贴中说了,逻辑分析,主观能动并不是禅。因为有人只是执着于逻辑推理分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09:43
发表于 2017-10-25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翕大士的禅师怎解?

点评

禅诗要参悟,想从理解上得知其内涵是不行,但不理解也不行。所以就我所知略解一下,这首诗我看到好几年了,一直无法理解,直到今年的早些时候,我才理解了此诗的第一句。理解过程略说如下。有一次我在做功课参悟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19:45
发表于 2017-10-2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7-10-25 01:40
为啥神机莫测,我觉得不过是因为失传!
[转载]伟大的四念处(毗婆舍那观)在中国失传的主要原因
2016-06-22 ...
5.中国天台宗祖师误判、抑眨佛陀和圣弟子们所正觉的「三十七道品」为小乘教。

你精进到承认并宣传对天台宗祖师的诽谤了!小乘佛法有四谛,无四圣谛!心经云:无苦集灭道。此为四圣谛!
小乘是解脱道。大乘为菩提道。
小乘的修法,融入大乘则小乘亦是菩萨道。但若是著小乘为究竟,就真的是落入了小乘道。若以小谤大,就落入了颠倒之道!

建议还是一心念佛吧。大小乘的诤论,古时就有了。且祖师已经为我们作了演示。还要重新来过吗?教宗天台。竟然说智者大师误判?!这种话也竟敢说得出口。以为自己是谁啊?!凡夫妄想,相信自已的意识妄解!
三十七道品,自己修到哪一品了。四念处修到什么程度了?八十八结使,九品思惑修断多少了?...把闻解当作功德?还能以小谤大?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打那么多字干什么?不累吗? 谁告诉您,四念处是小乘法,出自哪里?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0:58
发表于 2017-10-2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作者对天台有误解,智者大师专门有本《四念处》。天台的“十乘观法”通用于大小乘,其中第六项就是三十七道品:

十乘观法

指天台宗为进修初住所实际熏修的十种观行法门。又名十法成乘观、十乘观心,略称十乘、十观。此十法能令观行成就,运载行者至果地,故名十乘观法。出自《摩诃止观》卷五之二。

观不思议境:
就吾人现前的一念,观即空、即假、即中。修行之前,须先定所观之境。然万法皆具三千三谛,互相融摄,而无迷悟因果之别。一一皆具不可思议的妙谛,故皆可作为所观之境。今由于万法唯心,特以现前的一念心作为所观之境。妙境是诸法之本,妙观是诸行之源。上根之人修此一法,自可具十境十观,登初住真因之位。然中、下根人不能进修此行,故令其修第二以下的观行。

发真正菩提心:又名起慈悲心。
观不思议境若不成就,则发四弘誓愿,上求下化。此心与不思议境同时俱起,非前非后。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发菩提心当在一切修行之初,今置在第二,是因此人心志弛缓,虽已发心,而不能成观,故令其再次发心。

善巧安心止观:
又名巧安止观。即用止观之行,巧安心于法性上。既已发愿,其次当立行以实现其愿。行以止观为首要,故以止观令心安住于法性上。

破法遍:
破除心对于诸法的执着。心既安住在法界之理上,而未能悟入,是因心有所著,故当遍破其执。诸教虽有四门,乃至八万四千之别,但无不以“无生”为首,今先于无生门遍破诸惑,再以“无生”度入余门。

识通塞:
识是“分别了知”之谓,智能通达妙理故曰“通”,情能障碍正道故曰“塞”。既已用破法破除情执,却未能悟入诸法实相,乃因其识别有错谬。故当识此通塞,护通破塞。通塞若约法而言,即为塞六蔽、治六度、塞生死烦恼、通菩提涅盘、塞三惑、通三关。若约行人之得失而言,则迷事之法,称理亦为通,悟理之法,从情亦为塞。

道品调适:
又名修道品。即检讨三十七道品,抉择适合行者之根机者而修。既已识别情智之得失,而未能悟入,是因所用的法门不调适,故今依次调适三十七道品,一一加以诠量简择。上列方法为入理常轨,故名作正行。


对治助开:
又名助道对治。即以助道对治障碍,开辟三解脱门。既以前法具足正行的方轨,而未能入,是因障道的“事恶”起而助理恶无明,障覆理善中道观的智慧,今以事之六度为始,修不净、背舍、胜处等法,以对治此处的“事恶”。此法以小助大,以偏助圆,故称对治助开。正助二法既已具备,修观的方轨也已周足,中根之人至此,自能具足十法而悟入。

知次位:
又名知位次。即行者了知自身修证之分齐,能免增上慢心。障重的下根人既已修正、助等法,而未明修证,乃因堕于上慢,今依此观法,辨知真似的差别与阶次,令行者明识次位,发奋策进。

能安心:
谓心安然能忍,不为顺逆之缘所动,而成就道事。既已识知次位分齐,仍为内外之缘所动,其因在于内德多损,故令修此法,以防其障缘。逆缘固为障碍,顺缘亦能妨行。行人依修观之功,初入外凡,障转慧开,传诵渐广,则外招名利,内动宿障,终至自行破败。此时即当修此法,安忍不动,入内凡似位。

无法爱:
不爱着似位之法,进而入法性。既入似位,得六根互用,离内外见思之惑障,永不堕苦,即生爱着之心,名为法爱,又不退不进,名作顶堕,今令修此法,除法爱之惰心,进入初住真因之位,以利益众生,现广大佛事。

点评

见解如下: ………… 1、天台宗分别藏通别圆四教。 2、藏教即为小乘佛教。阿含经为藏教经典,而三十七道品出自阿含经。 3、另外,三十七道品本是整个佛法修学的纲领。而天台宗把它变成了全部的十分之一。这算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0:51
发表于 2017-10-2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阿含经》身念处: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寐则知眠寤。。。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念念在身,一念不知则为失念。念佛则是念念在佛,我认为也是一种念处

点评

这是小乘修法,念在当下。。。。与三十七道品不可同日而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09:4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5 09: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7-10-25 01:40
为啥神机莫测,我觉得不过是因为失传!
[转载]伟大的四念处(毗婆舍那观)在中国失传的主要原因
2016-06-22 ...

慧能禅的特点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四念处是有相有念的法门,和慧能禅不是一码事。火山也认为六祖坛经是小乘法的改头换面,但这只是误解。主贴中说了,逻辑分析,主观能动并不是禅。因为有人只是执着于逻辑推理分析,所以就用这一套去研究六祖坛经,其结果就会得出或者否定坛经中的内容,或者把这些有相法门和无相法门强行做一个联系。

点评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与三十七道品四止四断存何不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8:12
世尊说: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说。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  (六三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说。何等为四。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6 00:36
发表于 2017-10-25 09: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里米 发表于 2017-10-25 09:40
《中阿含经》身念处: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寐则知眠寤。。。立 ...

这是小乘修法,念在当下。。。。与三十七道品不可同日而语!

点评

小乘念在当下,大乘念在未来? 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10:04
发表于 2017-10-25 09: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路时意在当下,如果走路时想着别的事情则不如理!
发表于 2017-10-2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尘道长 发表于 2017-10-25 09:46
这是小乘修法,念在当下。。。。与三十七道品不可同日而语!

小乘念在当下,大乘念在未来?
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

点评

小乘不懂般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11:01
发表于 2017-10-2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0-2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随缘精进 发表于 2017-10-25 01:40
为啥神机莫测,我觉得不过是因为失传!
[转载]伟大的四念处(毗婆舍那观)在中国失传的主要原因
2016-06-22 ...

这是没有真正懂四念处!天台摩诃止观就更不用说了!
见道不同,观就不同;最根本还在小乘执法为实有,所以有四念处观;大乘悟法空,才有摩诃止观;
不存在发展不发展,根本就是不同的境界,师兄还是意识心揣测佛法,抱残守缺的过!
发表于 2017-10-25 11:0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里米 发表于 2017-10-25 10:04
小乘念在当下,大乘念在未来?
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

小乘不懂般若!

点评

哈,你查一下“共般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11:14
发表于 2017-10-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你查一下“共般若”

点评

般若修四念处是共般若。。无般若共啥?口口念处本就是小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11:17
发表于 2017-10-25 11: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里米 发表于 2017-10-25 11:14
哈,你查一下“共般若”

般若修四念处是共般若。。无般若共啥?口口念处本就是小乘!
发表于 2017-10-25 11: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在当下不是般若,三心不可得是般若!

点评

你不系念于当下,如何能证到三心不可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5 11:26
发表于 2017-10-25 11: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七道品是般若。。。。道品懂吗?
发表于 2017-10-25 11: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见道能修37道品吗?

点评

顿悟入道要门论,网上能搜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9 20: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2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