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wlxg20130220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讲记三辈往生第二十四往生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于问我为什么要孝父母?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对传统文化非常陌生,这是我们真正引以为忧的。
  佛门里面还看到有一点点孝亲尊师的迹象,外表能看到一点,实质上,实质上已经大打折扣。不像从前,从前孝是真的,真的是什么?依教奉行,这真的。今天敬老师,对老师很有礼貌,但是阳奉阴违,没有踏踏实实去学习。老师不需要人在表面上恭敬,用不着,这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学了之后就要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全用上了,全用上了那就是圣人、就是贤人、就是君子。百分之百的做到,圣人;百分之八十的,贤人;百分之五、六十的,君子,他真做到。做到是什么样子?做到了是太平盛世,是幸福美满。希望太平盛世再能够出现,真有很多人期望着,但是看看目前的状况,这事实状况,都感到灰心,信心丧失掉了,认为不可能,都怀着一种悲哀的情绪。这个情绪是负面的,不好,是消极的,它不是积极的,会把社会往下坡引导,绝不是好事情。
  如何让这些人能够有信心?别人说不好我们说好,我们把他带回来,有没有可能?确实,我们过去参加联合国的很多和平活动,对我来说有利益,我有收获。我发现大家没有信心,我来做实验,我们在汤池小镇,用这个小镇做实验,居民四万八千人,我们用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来教他们,老师们现身说法,要做到,老师不做到,跟人讲没人相信,要做给人看,大家看了真相信。我们以为总得二、三年才能看到效果,没有想到,不到四个月效果卓著,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我跟老师们说,我们从实验当中证明两句话,第一句,「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真的不是假的;第二句证实,「人民是很好教的」,就是没人教,你们这些老师发心一教,你看不都回头了吗?带给我们巨大的信心,我们在联合国讲话神气十足。不像以前,以前人家问我,我真的没有话回;他怀疑,我们自己拿不出证据出来。这个证明让我们感觉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大乘佛法充满了信心,汤恩比说的话没错,传统的东西能救中国,能救全世界。所以我们就愈来愈认真、愈来愈努力。
  我们把这些信息告诉这些志士仁人,世界上各个阶层的朋友,我们齐心合力,从我们自己内心做起。这个非常重要,不是做表面的,干真的,从自己内心做起,我们自己好了,就会影响别人。志同道合的人不少,我们一召开会议,就会有几百人、上千人,这是很大的力量,每个人在自己岗位里面去发挥。四句话,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从自己做起,多快乐的事情,多美好的人生。所以五逆十恶不怕,那是过去我们没人教,犯了这些过错,现在我们接受圣贤教育,我们明白了、觉悟了,回头是岸。过去所作所为我们认错、我们忏悔,改过自新,这就是好人。所以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就怕不肯回头,回头就是善人,不再是恶人,不再是罪人。愿意修这个法门,到极乐世界去大成就,得圆满的成就。
  「正显弥陀本愿不可思议。法藏菩萨五劫思维之果,即在于此」。这就是提到,前面我们所学习的,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不是阿弥陀佛以自己的智慧神通想象去建立的,不是的。阿弥陀佛确实只有一个悲愿,看到众生在轮回里面受苦,心里很难受,怜悯心,想帮助这些苦难众生脱离苦海,发了这么一个心。请教他的老师,他的老师是自在王如来。老师非常高明,你要想帮助苦难众生,寻求一个好的方法,你最好去参学。佛门里面讲参学,就是现在一般所讲的你去参观考察,中国大陆现在讲调研,调查研究。到哪里去调查研究?到十方诸佛国土,每一个地方去看,取人之长,舍人之短,将来你的这个教学地区就变成一个示范点,一切诸佛如来教化的一个示范点、一个中心点,你的愿望就可以满足。
  阿弥陀佛真干,他那时候没有成佛,叫法藏比丘,听话,真正干。花了多少时间?五劫的时间,很长。一个都不漏,到处去看,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这两年想着要做示范圣城,就从阿弥陀佛这个地方得来的。我不看到这个我想不起来,看到这个我就想起来,要做一个示范城市。我目标都是希望每一个宗教建一个示范城市,把你宗教的精神、宗教的文化、宗教的教学、宗教的日常生活,在这个地区做出来。像我到梵蒂冈参观,我就建议教皇,你把梵蒂冈、把罗马建成什么?地球上天主教的天堂。他们说天堂什么样子,我到罗马去看看我就看到天堂,这个才管用,全球天主教徒都向你这里学习。基督教做一个,伊斯兰教做一个,每个宗教做一个。我到泰国去,泰国找我,我为什么要去?无非就是劝泰皇建一个佛教圣城,因为泰国是以佛教为国教,他能做得到,这个点好。外国人都做,中国人一定就做,中国做又会比外国做得好。为什么?每一个圣城去参观,取长舍短,中国最后这个圣城后来居上,一定建得更好。所以这部《无量寿经》什么都有,你讲修身它有,讲齐家它也有,讲治国也有,讲和谐天下它也有,什么都有,世间出世间全有,这是宝典!
  过去多少年我们看到社会动乱,我就想到唐太宗这部书,《群书治要》。我没看过这个书,我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居然就被我想来了。想到手之后,我说这是祖宗保佑,三宝加持,这个世界有前途、有希望,不至于会毁灭,为什么?要不然我想不到;我想到了,那就不会有问题。我立刻就送到世界书局给我印一万套,全世界流通,送给每一个国家大学图书馆,学校去收藏,不会失传;就怕失传,这个东西保存下来了。好,回来我看了,我还没看完,看了一部分,真好!介绍,我头一个介绍,介绍给马来西亚领导人马哈迪先生,现任的首相纳吉,这都是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他们两个迫不及待就要看,赶快翻成英文给我看。我再找一批老师们,你们先注音、注解,把它写成白话文,然后从白话文再翻成英文,送给他们看。他急着要看,所以我说不要全书翻给他,时间太长,你们每翻一篇,一个星期送一份给他。一个星期送一份给他看,让他天天看,欢喜,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光波,我们看不见,阿罗汉也看不见,阿罗汉天眼看不见,菩萨也看不见。什么时候能看见?经上告诉我们,八地以上。菩萨,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地里面还到第八地才看到常寂光。看到常寂光就差不多快成佛了,才能看到。
  成佛就融在常寂光里头,身体融在里头,叫法性身,念头也融在里头,称之为法性。身心跟法性融在一体,这个时候就分不出这尊佛、那尊佛。就像光一样,我们这个灯光,十几盏灯光都打开,光跟光融在一起,分不出哪个光是哪一盏灯的,统统是遍满的。从这个比喻上能体会一点,入常寂光,就是成佛之后,这个身体跟十方诸佛都融遍法界虚空界。每一尊佛还是每一尊佛,但是他融成一体。像我们这个灯光,我们关掉一盏灯,晓得这个灯光没有了,觉察到了。但是融入佛境界之后,佛绝不会再堕落成菩萨、成众生,不会的,所以光永远合在一起,自他是一体。这个现象里面,没有物质现象、没有意念的现象,就是我们今天心想的这些现象没有。所以心的现象没有,色的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也没有,叫妙极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真正的自己。佛帮助我们、教导我们终极的目标就在常寂光,我们没有回归常寂光,佛陀的教学就不圆满,一定要帮助我们回常寂光。
  从这些地方我们首先体认到,这对现前修学有帮助,就说一般人说,生命,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是不生不灭的。学大乘,对于这桩事情要不能够肯定,那你没有入门。对于这个事情肯定了,就晓得一切众生决定没有生死,生死的现象是假相,没有生死是真相。我们看有一本书,我过去好像是在高雄看过一遍,《西藏生死书》,那个里头讲什么?讲灵魂。一个喇嘛死了,灵魂在外头飘流,还没有去投胎,在中阴。那是用中阴来超度他,用这个方法。就时时刻刻劝导他要觉悟,不要迷惑,不要到畜生道投胎,不要到饿鬼道投胎,提醒他,引导他走向佛道,或者走向人天两道。那个境界并不很高,多半投胎的时候是在人天两道。也有跑到畜生道去的,他的善根还很胜的时候,还能把他叫回来,投到那个胎了还能把他叫回来。叫回来了,譬如投到小猪的胎,那个小猪生下来就死了,它的灵魂被叫回去。有这些事情,那迷!灵魂要觉悟了,就不叫灵魂,叫灵性,那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时候灵性不再迷惑?阿罗汉以上,决定不迷惑了,但是他还有障碍,他有分别,他有起心动念。所以不知道有常寂光,不知道常寂光是自己的本体,禅宗所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常寂光。
  五逆十恶这是造极重的罪业,读到这个经的时候我们恍然大悟。自己过去生中、现在生中,没有学佛之前,造作许许多多的罪孽不怕,只要真正忏悔、真正改过,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决定得生、决定成就。五逆十恶临终决定是地狱相现前,「众火俱至」,地狱的现象是一片火海。「而能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把阿弥陀佛忘掉。但是很容易忘掉,为什么?惊吓,一惊一吓,佛号就不见了,那就很麻烦,就堕地狱去了。平常我们要练这个功夫,什么样的灾难现前不惊不怖,心是定的,这个人决定往生。受不了惊吓的很多很多,这一惊吓就跑到三途去了,这是最可怕的一桩事情。所以佛号不能不抓紧,一切时、一切处决定不能把佛号忘记,一天十念都可以,养成习惯。
  我在一九九九年,那时候我还住在美国,那些年,每年我到新加坡讲经一个月,到澳洲讲经一个月,在台湾有二、三个月,在美国、加拿大大概要住半年。在新加坡提倡的十念法,就是十句,我常跟同学们讲的,早晚两次;吃饭的时候,三餐饭三次,我不念供养咒,就念阿弥陀佛,念十声佛号吃饭;工作的时候,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一共九次。每天一次都不缺,这一次顶多两分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声佛号,很容易,养成习惯它起很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临终时能够帮助你提起佛号,很容易提起。遇到一切事故的时候,他不会想别的,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有把握了。甚至在梦中作恶梦,作恶梦的时候也能够念阿弥陀佛,恶梦立刻就没有了。这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你决定用得上,一心想着佛,一切时一切处都是用这个一心。
  所以我们要练,练什么?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花草树木也是阿弥陀佛,看山河大地也是阿弥陀佛,就是不起杂念。无论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起的统统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这就好,这个样子才能跟理一心相应。理是什么?真心,决定用真心,真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我们不起心动念难,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断不掉。所以我们只要学一个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执著、不分别,这两种叫粗惑。不起心、不动念叫细惑,那是微细的迷惑,难。微细的迷惑能断,往生极乐世界是实报土;粗惑能够断,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没断的是凡圣同居土。没断的,一定要练,要练习,就是时时刻刻我们都能把佛号提起来,不再打妄想,不再想别的事情。想别的东西全是造轮回业,善事三善道,恶事三恶道,总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不能不谨慎的。
  「以契理故,众罪消灭,即生极乐」,只要生到极乐世界,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圆证三不退。这个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若非方便中之究竟方便,圆顿中之最极圆顿,何能臻此」。怎么能达到这个境界!一切方便门当中这是究竟方便,再没有一个法门能超过持名念佛。《十六观经》前面十五种观法是方便,末后这一种持名念佛是究竟方便。「今净土法门,能令恶逆凡夫,暗契一心,是故弥陀,号为愿王,诚不虚也」。这话说得好,只有净土法门能帮助十恶五逆凡夫。难在哪?难在你暗契一心,这一心是理一心,这一步登天。所以我们在平常当中,什么都不要想了,连自己日常生活最好都不想,一切随缘,就随它去吧,什么都好,我们才能到理一心,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现在不会用真心,不知道什么是真心,只要把妄心放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就现前。真心生智慧,妄心生烦恼,生贪瞋痴慢、生自私自利,什么是真,什么是妄,自己要搞清楚、搞明白。是故弥陀号为愿王,一切大愿、弘愿当中,阿弥陀佛是第一。
  再看下面这段,「又道绰大师于《安乐集》亦论十念往生」,他说「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这是假设个问答,有人认为一形恶业为重,我们这个身体,在世间造的恶业很重。不但这一生,还有过去世,累积的恶业,它怎么不重?讲到这个经上下品人十念往生,哪有这么容易?把一形,这一生造的恶业看得很重,把这个人念佛十念、一念往生看轻了,哪有那么简单,十念、一念就能往生?道绰大师在《安乐集》里头提出这个问题,现在以义理来做一个比较。「轻重之义」,这重要,什么是轻?什么是重?「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轻重要从这里看,要从你用什么心,你是什么缘,你怎样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不在乎时间长短,你造的罪业时间造得很长,你修行的时间很短,于这个没有关系。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他能往生,正说明这个道理。
  「云何在心?」这是讲什么叫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就是依妄心而生。任何人造作什么样的罪业,都是颠倒妄心,真心不造业,他迷了,迷了才造业。造恶业是迷了,造善业也是迷了,这个一定要懂得,善恶实在是平等。为什么劝人断恶修善?那是避免别人造作恶业堕三恶道,是为这个说的,三善道总比三恶道好,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三善道、三恶道都在六道里头,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它统统不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佛教导我们,一定要不造轮回业,不造轮回业是善恶都不造。怎样叫做善恶都不造?断恶不要去想恶,修善别去想善,就是说,用清净心去断恶修善。断恶修善事要做,但是不能有断恶修善的念头,这就在心,不着相。修善着了修善的相,那就有三善道,断恶着了断恶的相,也是三善道。统统要像大乘菩萨,三轮体空,事上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心上要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大乘菩萨,这叫修学大乘。心地干净,没有染污,心地平等,没有高下,这个重要。这是造罪,举造罪的人,他依的是妄心。
  「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这是有智慧的人,不是迷惑的人,他来教你、劝导你。「闻实相法生」,实相就是依实相而生,实相是真相,真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这个不是假的,为什么?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从真实心中流出来,真实心是法性,不是阿赖耶识。从真实心流出来的,叫法性土、叫法性身,所以极乐世界的人是法性身,极乐世界居住的环境是法性土,法性不生不灭。所以,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花草树木无量寿,永恒不变。我们这个十法界里头不是,不是法性,十法界是依什么?依阿赖耶起的,阿赖耶是妄心,阿赖耶是波动现象。所以《金刚经》上,我们这个世界叫「一合相」,一是什么?一是物质最小的单位。佛经上微尘,就是极微之微,现在科学家的名词叫微中子。微中子确确实实就是佛所说的极微之微,为什么?它不能再分,它再一分就没有了。科学家把微中子分,再一分果然没有了,物质不在了,是什么东西?念头波动的现象。
  这个发现好,这个发现把我们的疑惑断掉了。什么疑惑?佛在经上常说,大小乘经里头都有,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是一切万法,我们讲一切万法,头一个就想到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心想生的。这桩事实佛说的,不会说假话,我们就相信吧!相信里头有疑惑,这个疑惑不断,这句话真正的受用我们得不到。必须这句话完全没有疑惑,我就能得到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一心、就是一念。一心一念能恢复我们身体健康,你要是真相信,我们原来不相信,就是搞不清楚,总是有疑问在里头。这个疑要破掉之后,为什么?身体是物质现象,我们的意念指挥这个物质现象,我们念头一正,带着病毒的细胞统统恢复正常。现在科学家非常努力在做这桩事情,为什么?没有证据,很多科学家还不承认。现在这个东西发现,科学里面叫做什么?前卫科学,好像打仗,派几个探子在前面侦察的,主力还没有碰到,叫前卫。发现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承认,就是证据不够充分。科学家找什么做证据?就找得病的人,特别是得重病,医生宣布不能再治,存活期间只有二、三个月,一、二个月,这样宣布。病人放弃治疗,想到绝望了,绝望的时候,至心出现了,多半都是信仰宗教的,每天祈祷。宗教里头说有个上帝、有主、有天堂,把身体也忘掉,念头不生了,天天向上帝祈祷,带我上天堂。祈祷一、二个月,好像身体没有怎么样,再去检查病没有了。在医院说这是奇迹。
  刘素云得那个病最严重,医生告诉她,你存活的期间不是一个月、半个月,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她告诉我,她对生死看得很淡,完全不在乎,没有被吓倒。她说我每天听经十个小时,除听经之外都念阿弥陀佛,我什么都没有求。大概两个月,没事情,再去检查,没有了。不但病毒细胞没有了,她红斑狼疮它有疤痕,她身上、脸上怎么一个疤都没有?问她,你擦了什么药?用什么方?她说没有,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好的?阿弥陀佛给我治好的。她相信!实际上就是讲的念力,境随心转。她的心里头没有病,心里头健康,所以她带着病毒的这些细胞、器官很容易恢复正常,道理在此地。现在科学家就搜这证据,搜的好像有几千个证据,还继续不断在搜。这个如果成立了,科学家统统都承认,大家都相信,信心坚定了,对于我们身体免疫的能量一定大幅度上升,为什么?心地正常不容易感染。我们要端正心念,这是美国布莱登博士讲的,头一个不能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所有生死疾病的根本。我没有了,谁生病?我没有了,谁死亡?没有。我没有了,那些冤亲债主找不到你,为什么他会找到你?因为你有我,他就找到你。我没有的话找不到,他附不了身。就是因为有个我在,这个我就是个麻烦事情。
  所以入佛门头一个破身见,身见破了才证须陀洹,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真正入佛门,身见没破没有入佛门。身见破了,你看第二个破边见,边见就是对立,对立没有了。对立没有了是什么境界?自他不二,万物跟我是一体,从这个里面慈悲心生出来了。为什么?慈悲是自性第一德,就是爱心。中国五伦里头讲的父子有亲,那种亲爱生出来。你会爱一切人,这个爱里头是智慧的,不是感情的。智慧就是你爱他、你关怀他、你帮助他,你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将来要他报恩的念头,没有。真的就同母亲照顾她的婴儿一样,无微不至,那是至心,那是真心。所以我们从年轻母亲照顾婴儿,你看三、四个月那个时候特别看得清楚。这是真正的慈悲心,从自性里流出来,能够把它保持这就是菩萨。
  所以五种见惑放下了,这才成为真正佛弟子,大乘初信菩萨,小乘须陀洹。不要认为他地位低,这种人念佛往生不是凡圣同居土,他是方便有余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往生是实报庄严土。所以佛门讲的什么叫功夫,功夫不在念佛多少,不在这个,是在你用的什么心,你看在心。在缘,我们看到母亲照顾婴儿,那在缘。她那种爱心,真诚的爱中,真正的心她在那个时候现出来;不是在她那个时候,她又是用妄心,她不是用真心。真心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理由,决定就是专一。所以这是闻实相法生,依实相而生。
  「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这不能比。念佛是用真心,造罪业是用妄心。造什么样大罪业,妄心造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真心念的,用心不一样,缘不一样。下面说,「何者?」底下举个比喻说,「譬如千岁暗室」,一千年,这个房间黑暗一千年了,这时间久。「光若暂至,即便明朗」,点一盏灯这房间就亮了,就照亮了,黑暗就没有了。不能说这个黑暗一千年,我点一盏灯照不亮,一盏灯立刻就照亮了,这就是真跟妄的比较。千年暗室是妄心,这一盏灯是真心,真心一点,妄就没有了,妄总是假的不是真的,妄想不是真的。「岂可得言,暗在室千岁而不去也」,灯照的时候它还不亮,没这个道理,它一照就亮了。
  「是故」,这是《遗日摩尼宝经》有这么一段话,「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是名在心」,你看在心。说这个众生,你看看数千巨亿万劫,单位是劫,亿万劫就不得了,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这个爱欲中就是在轮回里头,在六道轮回里头,六道轮回是为罪所覆,他造罪业。若闻佛经,如果他有缘听到佛经,一听他觉悟了,觉悟他就回头。所以一反念善,反过来,一旦反过来,一时反过来,罪即消灭。数千亿万劫罪孽,一反念善罪就消灭了,一个用真心,一个用妄心,用心不同!
  第二个,「云何在缘?」什么在缘分?「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这造作罪业,或是一个人作恶,或是几个人一起作恶。「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就好比造罪的人,这个缘,中毒了。「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是名在缘」。这个灭除药鼓我们没见过,佛经上有,应该是古时候有一种传说,可能有这个事情,这个东西现在失传了,没见过,没听说过。但是佛经上用这个做比喻,有人中了毒箭,箭很深,毒也很厉,射在这个人身上。如果这个人要听到这个鼓的声音,听到鼓的声音,这个箭自然就出来,毒自然就会消掉,就消毒、就消掉了,有这么个作用。岂可得言,这个箭射得很深,毒很厉害,闻鼓音声,箭不会出来,毒也不会消除。这是讲在缘。
  第三个,「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有后心就是有相续的,念念有造罪业,它有相续;有间断的,这心是有间断的。「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他一心正念,「无间心起,是为决定」。他这个心里头,我们现在讲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这念佛的心。造罪业的心,他有后,就是他还是有疑。虽然造了,世间一般人讲人有良心,造作极重的罪业,他良心不安。造作极重罪业,心里还能够象是正常一样,那是勉强的,晚上作恶梦。你能够压得住,控制得住,晚上作梦控制不住,他作恶梦,心里总是不安。在这个状况之下,如果福报尽了,有福报的时候他有护法神守护,福报享尽,护法神离开了,冤亲债主就找上身来,就附体了。
  这个怨结得要是重,生生世世追着你,我们在《慈悲三昧水忏》里面看过,悟达国师的冤亲债主追他十世,一世一世跟着他。但是他十世都是出家,而且修行都很好,所以这个冤亲债主没有办法。但是始终不放弃,这第十世了还跟在他身边,机会等到了。十世修行修成一个国师,皇上拜他做老师,这福报也不容易,十世修行,做了国师。皇上送一个沉香宝座给他,他感觉得很荣耀,出家人当中没有人能跟他相比。这个念头一生,护法神离开了,那什么?傲慢心生起来了。这个冤亲债主找上身来,害了个人面疮,几乎送了命。真的是十世修行这个功德,感应阿罗汉现身来帮助他化解,把这两个人过去生中,十世之前的因缘说出来,两个人晓得了。劝导这个冤亲债主放过他,不要冤冤相报,冤冤相报双方都痛苦。跟着他十世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个报复的心这么强烈。阿罗汉劝导接受了,他离开,这个灾难才化解。所以造作恶业的时候不会安心,这是决定的意思。
  「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这是个麻烦事情,这几句话是事实真相。人一生,什么时候最苦?给诸位说,生跟死最苦。生的苦你过去了,你忘掉了,不记得了。所以婴儿一离开母胎,你看他大哭,那什么?痛苦,不苦他怎么会哭?这也像风刀解体一样。死的时候情形也是这样的,所以非常恐怖,就是灵魂离开身体很难。断气之后,佛告诉我们,八个小时,一般八个小时神识没离开身体,所以不要碰他,碰他有感觉,他有疼痛的感觉。最安全的,是十二个小时之后,一般应该离开了。
  「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临终遇善知识是缘分,没有这个缘分怎么办?我今天给鸠山夫人讲三个故事,一个锅漏匠的,大家都很清楚。第二个我讲的是四十年前我在佛光山教书,佛光山隔壁一个小镇里头一位老太太,念佛三年站着往生,没有人助念。她走得很潇洒,她连她的儿子、媳妇都不告诉他,怕干扰,你看她有把握,不需要。第三个,我住在旧金山,甘老太太告诉我的,她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一位老太太,在旧金山往生,坐着走的,没有人知道。你看她往生,写了遗嘱,她坐在床上,盘腿坐的,遗嘱放在床上,把她的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统统做好了,都摆在旁边。这估计至少三个月前知道,她一个人都不告诉,免得打闲岔。不是难事,我们要有这个本事才行。临终找人助念,这个来摸一下,那个来,那麻烦大了,靠不住。我们听到、看到的这几个人,这是真往生,绝对不是假的。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学经学到这个地方,连这点信心没有,那就白学了,一定相信自己。临走的时候臭皮囊丢掉,不要了,到极乐世界去了,我们真能做得到,现在一点怀疑都没有。我们看到量子力学的报告,佛讲的话句句真实,比量子力学家讲得还透彻、还要清楚。
  下面又举个比喻,「又如有人对敌破阵」,这讲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聚精会神,「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这是最后,在打仗那个时候,两军对阵,那是全心全力都在争取战胜,怎么样把敌人消灭;敌人不能消灭,自己就被他消灭了,这生死关头。临命终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也像这个样子。这个时候就想到,如果不往生,肯定就搞轮回,肯定搞轮回决定是三恶道,这个一定要清楚、要明白。换句话说,在我们面前是两条路,一个是极乐世界,一个就是地狱,就这两条路。还能不用功吗?还能有妄念吗?
  下面是《安乐集》的话,「又有人视临终十念为轻易,乃拟临终方事修念」。听说临命终时十念、一念就能往生,现在不要念佛,等到临命再念!这就是什么?投机取巧的心。「《安乐集》破之曰」,来破解这个错误观念,「十念相续,似若不难」,好像是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我们这个心到处乱跑,「识剧猿猴」,识就是意识,也就指的念头,比猿猴,猿猴是一个动的,好动,它静不下来,我们那妄念就像猿猴一样。「驰骋六尘」,眼往色上跑,耳往声上跑,舌向味上跑,鼻向香上跑,缘六尘境界。就像猿猴一样,它定不下来,始终是向外攀缘,「何曾停息」,没有停的时候。「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这就劝告我们,我们自己要晓得事实真相,要早一点赶快发心,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这个经讲得透彻,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从哪来的?也不离自性。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得的这个身,自性变现出来,居住这个世界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就说明,千真万确,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世界是心想生,极乐世界也是心想生。这个世界是杂念心想生的,极乐世界是一念心想生的,我们现在如何把杂念放下,我们一念念佛。都是自己心想生的,所以首先要知道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跟我是什么关系。关系非常密切,是一体,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怀疑就断掉了,一心一意专修净土。只要你真的做到一心专念,你身体就好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了,什么调养也都不需要,粗茶淡饭,身心健康,自在快乐。每天要运动就拜佛,比什么运动都好,何况拜佛没有离开念佛,没有离开一心。平时把这个功夫养成习惯,叫善根坚固,这个人哪有不往生道理!至于用意念调养身体、疗愈疾病的人很多,我们看到这些例子要相信。我们用我们自己的念力,我们这个念力还加上阿弥陀佛佛力加持,比一般人念力就更强大。一般人念力只有二、三十分,我们可以达到八、九十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下面举个例子,「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这个人心善,一生没有伤害人的心,不但没有伤害,没有控制人的念头,没有支配人的念头,你的心就得大自在,这些东西都是妄念,应该放下。「如树先倾,倒必随曲」,譬如一棵树倒下来,一定随着它弯的那个地方,弯,随着那个地方倒下去,它不会反过来倒的。这就是人在临终的时候,习气控制你,你哪个习气强,哪个念头强,强者先牵,牵着你走。所以,我们养成一个习气,念佛的念头最强,除这一念无第二念。我们在学习当中常说,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要不要做?要做。但是要做,不要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断恶不把断恶放在心上,修善不将修善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就对了!心上没有阿弥陀佛,我们往生没有把握,心上有阿弥陀佛,你往生有把握。
  底下这句话是警告的话,「若刀风一至」,这风刀就是死亡,断气,「百苦凑身」,这个时候身是非常非常痛苦。「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这个习就是训练,我们所学习的东西不在心上,怀就是心上,这时候你怎么办?那个念佛你办不到。这就说明,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养成习惯,临走的时候才自在。这里劝我们,「各宜同志三五」,你看不必多,三个人、五个人,志同道合在一起修行。「预结言要」,预先准备着,我们念佛求往生,「临命终时,迭相开晓」,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三、五个人互相照顾。「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在临命终时,这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时候要照顾将要走的人,念念提醒他这一句佛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声声相次,使成十念,帮助他十念成就,这个十念是临命终的时候十念。
  「譬如腊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腊印印泥,这个印是用蜡,蜡把它雕成一个印,然后放在古时候瓦当,房子上盖这个瓦,瓦上有图案,那个图案是用蜡雕的。这个瓦,造瓦的时候把蜡印放在瓦上,火烧的时候蜡融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瓦上就有印子,雕的花纹、雕的字统统都现出来。所以叫印坏文成。图案都是这种设计出来的,用这种方法做的。蜡这个印坏,身体坏了,身体死了,文成,灵魂到极乐世界去,比喻这个意思。所以说即是生安乐国时。一生到安乐国就入正定聚,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跟六祖惠能在五祖方丈室里面明心见性,是同等的境界。阿惟越致跟这个是同等的,所以这是非常高的成就。更何所忧,这真正是圆满的成就。
  「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每个人要衡量衡量,这个利益是真实利益,这个利益是大利益,念佛往生的利益,你为什么不现在就预备?要克服妄念,克念是克服妄念。用一句佛号这一念代替一切妄念,这个方法妙!我们妄念多,我们念念都是佛号,用佛号取代妄念。不念佛的时候妄念就来了,念佛的时候妄念就走了,一心念佛,这个方法好。妄念实在太多,初学的时候,我教初学的人教得很多,我教他用念佛机,跟念佛机念,怎么跟?念佛机用耳机,耳机开的音量开大一点,让这个音量整个头部都是阿弥陀佛,外面声音进不来,你听不到外头声音。你把声音调到你觉得声音很好,真正融在佛号当中,这方法好,驱除妄念。妄念少了,你的佛号声音调小,到没有妄念的时候,很小的声音就很好,细细的,很好;妄念多的时候,声音调大,把妄念赶走。我们得用方法,不用方法不行,不用方法,念头很难克服得住,它对我们的关系太大了。我们能不能往生就在这一次,没有第二次,所以一定要非常重视这桩大事,我这一生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什么东西都是假的,决定不要放在心上,谁拿去,好,都好,都欢喜,根本就不操这个心,就这一句佛号把稳住。人总归是要走的,早迟无所谓,决定往西方,这个念头要坚决。
  我们看下面蕅益大师的话,「《弥陀要解》亦云: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这个话说得好,蕅益大师讲的。如果没有平常,这个七日是打佛七,七天的功夫,你怎么可能有临终十念一念。精进念佛,这个方法的确是很好,我过去也曾经说过,每个月念一天,也是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二十四小时佛号不间断,一天不睡,不睡眠。饮食这要有人照顾,不必三餐,饿了就吃,像吃一点点心一样,热的,摆在旁边,饿了就吃一点点。佛号声音不中断,一天一夜,每个月这样念一次,那个功夫非常好。如果像现在灾难频繁的时候,这个一昼夜念,一个月可以念三次,十天可以念一次,这跟练兵打仗一样,不能不发狠心。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到临命终时再希望别人来助念、来超度,这是侥幸,不容易,太难了。纵然有这个事情,这是因为过去生中有这个缘分,像我们过去在美国遇到的周广大。这个人是宿世缘深,你看得癌症,临终的时候,临终前三天他家人才找到我们。我们派了三个人去看他,一看确实没有办法,病太重了,所以就劝他,不要求病好,求往生净土。他一听就相信,就告诉他的家人,他太太、他儿女,告诉他们,不要再替我找医生找药,你们大家一切放下,念佛帮助我求生净土。在美国,我们临时找几个念佛的同修,也不过十来个人,念了三天三夜,他真往生了。往生非常安详,火化的时候还有舍利。你看,一生不学佛,临终三天,还真往生了,不是假的,这确实万中无一。
  「由上可见,一心之境甚为幽深」,这个境界很深。「是故本经,宗于专念」,所以本经的宗旨,这个宗旨就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念佛的原理、原则。「蕅益大师曰: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离见,何劳说妙说玄」。这是真话,但是很少人能懂。现前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超情离见这四个字是上上乘佛法,是一佛乘,不是大乘,比大乘高。它本来就是,不管你懂不懂,你不懂肯念,行,他能成就!所以不需谈玄说妙,玄妙是大乘经论。只要守得稳,信得及,「只贵信得及,守得稳」,你真相信,你真愿意往生,这一句佛号你真能够守得住,念念都是这一句阿弥陀佛,「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这蕅益大师教人,有空闲的人,一天十万声,或五万声,或三万声。
  我早年,那时候大概四十多岁,住在台北,每个月到凤山去讲五天经。煮云老法师邀请我,每个月去凤山去住五天。凤山那边有个老居士,是个将军,退休了,大概那个时候八十岁,身体很不错,听我讲经。告诉我,他是老佛教徒,学过禅、学过密,也修净土,念佛。告诉我,现在老了,禅跟密都用不上力,现在老实念佛。我说你怎么个念法?他每天三万声,住在乡下,在乡下田里面走路,走三万步,他一步一声阿弥陀佛。那也是很好的运动,他身体很好,每天走三万步,念三万声佛,他这个念法,很难得。这个人应该早就往生了,差不多四十多年,四、五十年的样子。要以决定不缺为准,这个要计数,要从这里下手,这是最笨拙的一个方法,但是它是最有效的方法。「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个人这样修,没有一个不往生的,真叫万修万人去。如果照这样去修行,信得及,守得稳,一天十万、或是五万、或是三万,决定不缺,一生不变,他决定往生。他要不往生,那佛就打妄语了,这蕅益大师说的。
  又说「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你要想念到一心不乱,也没有别的办法。「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就像前面所说的,昼夜十万声,或五万、或三万,你定课,一定用念珠。一串念珠一百零八颗,一般人念佛的时候,差不多念三声佛号拨一个珠子,他一串珠子就是三百声佛号,用数珠来念佛。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所以方法很多,不要听到这个想学这个,听到那个想学那个,把你心搞乱掉了。你平常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得力,就一直用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的,前面讲决定在心、在缘、在决定。我们用的心是真心,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真放下,要用这个真心;缘,我们的缘非常殊胜,缘有了;那决定,我们要决定我们自己修行的方法。不必人家说什么我们就跟他说,不需要,总是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那是很好的方法,就是把心里头的杂念放下,把阿弥陀佛请到心中来。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好事、坏事清清楚楚,那是智慧,不放在心上是功夫,更不放在口上,对于什么都不批评,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原则好!
  蕅益大师这是教人,从初下手念到纯熟,「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都可以,记不记数就无所谓了,为什么?已经到功夫纯熟,这个纯熟就是成片。功夫成片的人就能自在往生,他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想早一点走,还有寿命不要了,求阿弥陀佛来迎接他,佛真来,这是真不容易。如果你还有事情要办,我再多住几年也行,叫生死自在,想去就去,想留就留。留决定不是为自己,是为正法、是为众生,还有这个法缘,还有些事情必须要我去做,别人代替不了;别人能代替的,我就不留了,就可以走了。「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依旧搞六道轮回,都犯这个毛病,你看这些毛病古大德统统都说出来了。人决定要老实,老实人才会成就,这些都不老实;不老实,说老实话对于教理没有通达,涉入不深。信心,虽然有信心,信心里面有怀疑,或者信心里头有妄想,不纯,信不纯。
  行不得力,行不得力自己应该知道,为什么?妄念太多,就是不得力。功夫得力自己很清楚,妄念少了,功夫就得力,妄念少,智慧就开了。也就是不迷惑、不糊涂,处事待人接物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总而言之,万缘放下是真正的关键,为什么妄念那么多?没放下。该放下的要放下,不该放下的还是要放下,决定不能障碍念佛,只有念佛的功夫相续不间断,才真正有力量。日常生活当中决定不跟人结恶缘,这个要记住,他做再不好的事情,要能够原谅他。想到阿弥陀佛都原谅,我们为什么不能原谅?经上讲得很清楚,「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别怪他,他很可怜,没有受到圣贤教育,对于世出世间事情他不知道。每个做坏事情的人都以为他自己是对的,他要以为是错误的他就不会做了。所以这个可以原谅,就是别放在心上,不要耽误我们自己事情,我们自己就是往生净土,这是大事。
  「又道绰大师云:若始学者」,初学佛的人,「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我们没破相,没破相就依相,净宗法门指方立相,指方指定西方,我们就照西方,不要去怀疑,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相,相是什么?极乐世界是相,阿弥陀佛是相,我们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真有极乐世界就行。生到极乐世界,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到极乐世界再学。「是故本经但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也」,这句话念老在这个注解里面常常提,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要发心,发菩提心就照蕅益大师所说的,真信、真愿就是无上菩提心,用这个心念阿弥陀佛,决定得生。
  「至于末世,持名者虽广,而往生者不多」,这是事实真相。我们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教,台中莲社是老师创办的,我到台中的时候,那年正好是台中举行莲社成立十周年纪念。老师常说,台中莲社的莲友多,人数很多,莲社的莲友都有名册,大概将近二十万人,在台湾是个相当大的团体。老师常说,他不说别人,说自己的莲友,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他说一万人当中大概只有三个、五个,不是每个莲友都往生。这个地方举《安乐集》「亦有问答如下:若人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这就说两种念佛人,前面这种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这是什么?一心专念,这得往生。第二种,有众生忆佛念佛,无明还在,无明没破;换句话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具足,他不能往生。这什么原因?
  下面解答,「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他不是真修,不是真修我们现在常讲杂修。念佛法门,在遍法界虚空界,第一个带头提倡的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用这个法门成佛的,他早都成佛了。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菩萨身来协助阿弥陀佛,他表智慧。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就是我们这部经上的「一向专念」。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摄是摄受,六根不往外面六境去跑了。不是说眼不看、耳不听,不是这个意思;眼也看、耳也听,不放在心上,这叫都摄六根。看得很清楚,为什么?那是观,眼观色,耳观声,鼻观嗅,六根观照外面六种境界,不放在心上是止,叫止观,那个观是智慧,止是定。我们念佛的时候一心不乱是止,决定不放在心上,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心上,这是秘诀,往生的秘诀,不能不知道。为什么不放在心上?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放在心上干什么?生活当中,有很好,没有也很好,都不能放在心上。只许可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你就对了,就全对了!所以这里答,答得很好,名义不相应。「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复有三种不相应」。今天时间到了,这个三种不相应,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八集)  2012/6/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5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页,从第二段看起:
  「至于末世,持名者虽广,而往生者不多,《安乐集》亦有问答如下」。这个法门,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的。善导距离我们大概一千四百年,他是唐朝初年时候的人,跟智者大师同时代。为什么那个时候净宗是万修万人去?可以说是古时候的人非常纯朴,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环境,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这是中国人非常重视家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能够做到人人都能往生。在一千四百年之后的今天,人心那个淳厚不见了。这个不能够责怪,因为我们把老祖宗东西疏忽、遗失了将近两百年。两百年,至少八代。所以这是历史的包袱,历史的责任,不能怪任何人。今天修行不如法、造作罪孽是正常的,佛菩萨都不会责怪。我们要了解事实真相。
  世尊在这部经上说「先人无知」,我们的父母、祖父母,这是先人,他不知道,「不识道德」。从前人只知道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常常放在心上,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善多恶少。现在这些东西都丢掉了,现在人对于这些名相非常陌生,你讲五伦,他听不懂;五常,更不知道,所以「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佛叫我们要怜悯他,不能责怪他。他做的一些错事,我们看到、听到、接触到了,我们要把这些人看作菩萨,他在表演给我看,提醒我「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如果这个念头一转,这些人都是菩萨,都是在教我,我们老祖宗教我们怎么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定要知道回光返照,所以说反求诸己,不责备别人。这是菩萨修行的秘诀。看到好人好事,我们要反省我有没有,没有,赶快学习;有,好好的保持,继续做下去。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会学的人,善知识到处都是;不会学的人要找善知识,找遍天下,一个都没找到。会学的人,遍地都是,看他做一点善事,他干一点坏事,都在提醒我,都是我学习的道场。这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境界里面学什么?就学一个清净心,学到不为外头境界所转,这叫功夫。功夫得力,不被外面境界所转,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是智慧,如果不清楚、不明白,那是迷惑。清楚,不是不知道,清楚。清楚以后怎么样?如如不动,就是绝不放在心上,这是定功,定慧等学就在生活当中,就在工作里头,就在处事待人接物。会修的人,成佛快;不会学的人,这一生永远不会成就,那依旧造业,还是三途苦报。所以修行在个人。
  我们在经教里面去看,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教学,修行,他不管,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问题你会不会?会,每一个人都是老师。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过去我讲过两遍,但是都没有讲完。善财是我们修学的好榜样,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他心目当中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都是我的老师,只有我一个人是学生,所以善财没有同伴。这个表法的意思很深。有同伴,这个同学,我们两个差不多,恭敬心生不起来。没有同伴,学生就你一个,除你一个之外,天下所有众生都是老师,礼敬诸佛,你就能做到。无论他怎样毁谤我、羞辱我、障碍我、陷害我,都是老师,为什么?他是来考我的,我要不能通过这一些艰难困苦,我不能成就。来考验我,看我还会不会起烦恼,还会不会生欢喜心。顺境,不生欢喜心;逆境,不生烦恼,没有怨恨,永远在这地方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而不迷。用这个心来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万修万人去。
  我们今天差,差在哪里?外面小小的风一动,我们就受不了。这就是非常容易受外面环境影响,一点定慧都没有,问题出在这个地方。不是古人修学环境好,我们这不好,我们这里会修的人比极乐世界还好,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们的感触很深。当年黄念祖老居士,这菩萨再来,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文化大革命被一些小孩给他戴上高帽,拖到街上去游行,叫他跪就跪,打他、骂他、鞭他,不敢做声。只有夏老师,这他的老师,夏莲居老师给他说:菩萨要经历一切苦难,你才能成就。那这些人磨炼他的,都是菩萨,都是来给他磨难,看他能不能受得了,在这个环境里还能不能清净平等觉保持住而不动摇。念老对老师这一句提示,觉悟了,心平气和,受苦难的时候心里头默念阿弥陀佛。
  所以这些一般人讲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就要糟蹋菩萨,他也就是菩萨。为什么?菩萨心中看他们都是菩萨,成就了。他所以造作这个,受不受果报?受果报。受果报而不苦,就像提婆达多一样。提婆达多害释迦牟尼佛,我们刚才讲了,毁谤、侮辱、障碍,甚至于陷害他,要他的命,释迦牟尼佛如如不动。提婆达多造的这个罪业,生身堕阿鼻地狱。堕阿鼻地狱,因为什么?他成就佛的功德,让佛通过这么多的磨炼,居然不失清净平等觉,这是他的功劳。在阿鼻地狱的享受跟忉利天一样,是在地狱,但是他在那里没有苦受,他的享受相当于忉利天。如果他糟蹋别人,别人有怨恨,那他的麻烦就大了,那他在阿鼻地狱是受罪,不是享乐。所以你看我们自己一念善心,一念善行,一念觉悟,能叫对我们恶作的众生都得福报,都结上了佛缘。真的是自利决定利他,自己没有得利益,决定是害他。害他,后头就麻烦,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所以佛说色欲会障碍我们的神通,好色的人迷惑了,眼看不清楚,耳听不清楚。物欲会障碍我们的心智,障碍智慧。贪欲,这是饮食,贪欲,会迷失方向。名利心会障碍理智。控制的欲望、占有的欲望,会使你被自身所控制、所占有。为什么?你有很强烈的我执,你脱不了六道轮回。过分的贪婪,果报是贫穷。过度的惊恐、愤怒,会让你现前疲惫不堪,你感觉得很累,压力很沉重。过度的安逸,会让你变得懒惰。过度的疑惑,会障碍所有一切有利于你自己修学的机会,你把这些机会统统断掉。这些是我们要记住的。
  《安乐集》里面的问答是这么说的,「若人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得往生者」。这是说如果有一个人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他有能力除十方众生无明烦恼而得往生。你看,不是除自己,除十方。这什么意思?如果不先除自己,就不能除十方;一定是先把自己的无明烦恼断了,然后能帮助十方一切众生破无明烦恼。这个功德比我们平常讲的大得多!
  下面说,「然有众生称名忆念」,就是忆佛念佛,「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无明烦恼没断,天天念佛忆佛,无明烦恼还在,不能满自己的愿,这什么原因?「答」,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答都是《安乐集》里面讲的,「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这就是修行不如法。为什么不如法?修学的理论不明白,方法不知道,我们一般讲盲修瞎练,又不是用真心,所以他不相应。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讲得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依靠经典。这就是为什么释迦佛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而没有中断。如果修行可以不需要懂得理论,佛就不必讲经了。再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是在极乐世界讲经不中断。更巧妙的,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六尘为什么能说法?那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让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闻法的这个时间决定不会有中断,这个厉害!所以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极乐世界人成就快速,原因在此地。十方一切如来成佛之后,没有一个不讲经说法。今天佛法衰了,其他宗教也衰了,原因是什么?把讲经教学这桩事情疏忽了,没重视了,就变成迷信,变成念佛不能往生。
  这下面又有个解答,「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为什么?这接着再问,「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复有三种不相应」。这个地方,如来是真实实相身,是为物身,物是什么?物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为一切众生,佛现身是为一切众生,不是为自己。成佛之后在十法界现身,统统是为度众生,决定不是为自己。而如来身是实相身,实相身什么意思?实相身,他是用真心,不是用妄心。十法界里面众生用妄心,不是用真心,妄心就是阿赖耶,我们全都是用妄心。妄心有妄想、分别,有执著,真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没有动念,这是真心。用真心是实相身,用真心一定是为众生,没有为自己想一桩事情。用妄心,总是自己摆在最前面,第一个念头一定是自利。
  复有三种不相应,第一个「信心不淳,若存若亡」。这就是我们讲的半信半疑,他不是真信。用真心的,是真实心;用妄心的,总带疑惑。我们的妄心用成习惯了,虽有真心,不会用。所以我们感恩佛菩萨的慈悲、帮助,将寿命延长了,如果不延长,这一生不能成就。如果我四十五岁走了,那个时候半信半疑,能不能往生?有可能,也不可能。那就是完全看临终那个缘,临终最后一念要想起是阿弥陀佛,那就往生了;临终最后一念把阿弥陀佛忘记了,就又搞轮回了。所以这是个关键。人有决定信心,他往生有把握,就是说,临命终时最后一念肯定是阿弥陀佛,他不想别的。这种功夫全在平时放得下,不为自己,一心一意只求净土,只求见阿弥陀佛,一定要存这个心。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做出榜样,往生前半年一天十四万声佛号,就是说明念念都求阿弥陀佛,世间什么统放下了,不闻不问了。十四万声佛号是追顶念佛,速度很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声声接着。
  第二,「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又喜欢这个,又喜欢那个,就在大乘佛法里面,他的兴趣是多方面的,爱好是多方面的,他不能够专一。这也是障碍的原因。第三个,「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这个间就是夹杂。信心里头有夹杂着怀疑,有夹杂着他的爱好的习气,他的爱好很多,这个东西没放下。这是三大类的不相应。这三样「迭相收摄」,而且是互相交叉,互相杂染,这就是虽然念佛忆佛,这一生不能往生,把原因说出来了。「若能相续,则是一心」。这个相续是念念相续,像黄念祖老居士临终之前这样的念佛。「但能一心即是淳心」。一天十四万声,想有一个妄心杂进去,它插不进去,它是念念相续。「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这个三心,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个是淳;第二个是信,专信,我们讲真信;第三个是相续,信心相续,没有杂念。
  「此论直指当世净业行人之病根」,今天修净土的人,病根,真的不外乎这三种。「念佛而不能得往生之果者,以不知如来是实相身。认身如物」,把如来看作普通一个人一样看待,「取相执著。妄生计较,缺少智慧,失中道义」。这把毛病都说出来了。不能往生就是不能成就,只是阿赖耶里面种了善根。这个善根什么时候成熟,很难说,有时候真的要经无量劫。「另则三种不相应,此三种不相应,一言以蔽之,只是信心不足」。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是真信。要舍,要放下。能舍、能放下是个非常好的增上缘,统统都放下,连生命都放下。生命交给阿弥陀佛,我不再去想这个事情,我天天就在等待,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我。阿弥陀佛认为成熟了,一定就来接。还没有来接,我现在还不淳,还没有彻底放下。果然彻底放下,像宋朝莹珂法师念了三天三夜,阿弥陀佛就来了。那是什么?真放下了。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往生资粮即信愿行,缺一不可。据《要解》所云」,蕅益大师说的,「信愿有缺,则持名纵如银墙铁壁,风雨不入,亦不能往生也」。所以他老人家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是不是真信、你是不是真想去?真信、真想去,这个地方要彻底放下。有一样事情不放下,这一样事情就抓住你,就是你的绊脚石,就障碍你往生,彻底放下,连弘法利生都要放下。弘法利生是修善积德,这是属于法布施,是利益众生的。我们要以这个功德回向往生净土,不能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现前福报,那就完全错了。不求福报、不求利养,名闻利养都不求,只求往生,这样才对,这是真信、真愿。真正持名,持名就是为往生,持名就是为放下杂念、放下烦恼习气,我们用这一句名号来代替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才现前,「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不让烦恼习气相续,这叫真正会用功。也就是用阿弥陀佛这一念代替所有的杂念,一切杂念都归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把它化解开掉了。平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真修行,不论这个事情与我有干涉没有干涉,统统都是一句阿弥陀佛。确确实实,真正做到的人就是乡下的阿公阿婆,他们真做到。他们真正是修菩萨行,来给我们做样子的。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住大乘者」。大乘是智慧,住大乘不容易,为什么?住大乘者没有烦恼了。大乘跟烦恼是相对的,大乘是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烦恼是暗。「《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就是十力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这个大乘人自利利他,一定先成就自己。怎么成就的?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从这来的。学佛,如果把经教疏忽了,那就是盲修瞎练。修得很好,也不过是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依旧是生烦恼,不生智慧。那怎么办?真正是因为没有听懂。没有听懂不要紧,多听,长时薰修,慢慢就懂了。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听经的方法,我们没学到。他告诉我们听经,第一个,不执著言说相;第二个,不要执著名字相,大乘、一切智、佛智,这都是名字,不要执著;第三个,不执著心缘相。心缘相是什么?听了之后,我觉得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心缘相。只管听,不能够分别、不能执著,不要去想它,一遍一遍这样薰修,会豁然大悟,这就能见性。我们之所以不能见性,就是听经的时候着言说相,着了名字相,也着了心缘相,那你所听的全是你自己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听佛经里讲,完全用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佛的意思,全搞错了!要知道佛说法,佛是从真实心中流露出来的,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自性里头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个很奇妙!没有分别执著,没有起心动念,为什么会说话?为什么说出那么多的经典?这一桩事情,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得到一点信息,就是得到一点消息。我们有心对着这个水,水回答我们没有心,它没有起心动念,它没有分别执著,它的回答完全是从我们心念变现出来的,来回答我们。从这个消息里头,我们慢慢去体会就明白了。
  自性,如果起心动念是凡夫;不起心动念,它所回应的完全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起心动念回答你的时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从妄想里头流出来。佛菩萨是从真心流出来的,真心里面流出来的经论,我们用起心动念来分别执著、来分析它,就是把佛的经教全变成知识,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学经教是曲解如来真实义,是误解如来真实义,所以都搞错了。这一错,影响太大了,影响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是盲修瞎练,所以你念佛不能往生。确实不如阿公阿婆,阿公阿婆已经到了不起心、不动念,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
  很多人知道现在灾难现前,我们如何应对?不起心、不动念,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灾难就没有了!对于这个念佛人,灾难全化解了。纵然灾难来的时候,佛接引他到极乐世界去了,所以他一点事都没有。在这个世间连身体都放下,都不要了,何况身外之物!你想要的东西,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什么,它就现什么;你想要什么,东西就在面前,不想的时候就没有了,你说你多自在!我们想要一个人陪伴我、照顾我,行不行?行,决定行,但是那个人他并没有往生,从我们心想生。这个喜欢的人在我面前照顾我,照顾一阵子,我们觉得不需要了,他就不见了。
  就像李长者注解《华严经》,他这一桩事情写在序文里,绝对不是假的。他发心替《华严经》做个注解,这大事,佛菩萨、龙天善神都知道。他要找个清静环境,你看老虎,这他找地方,找老虎洞,老虎统统搬家,把这个洞让给他。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一个人住在这里,居然来了两个女孩子,年轻女孩子来照顾他。他也不问,不闻不问。这两个女孩子每天替他整理环境,来服务,伺候他。这一部注解写完之后,长者很开心,总是完成了,也很满意。女孩子,你看看,始终一句话也没讲过,想问问她,两个人不见了。以为是附近农村里头的人,到农村里面去找,去谢谢这两个人,感谢。农村人告诉他,没看见,不知道。那是天人,不是天人,也是佛菩萨化身;可见得李长者的智慧、定力。做这个注解时间很长,照顾这个仁者,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问她叫什么名字,反正你想要叫她办事,她就在你面前;不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不在你面前,好像都有感应一样的。我们想,我们这个世界有,极乐世界怎么会没有?决定可能。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大圆满、大自在!
  这些住大乘者,「闻法信受,勤修精进」,这八个字最为重要。目的呢?目的是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全部都是自性里头的。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这个意思。本自具足,不向外求,向内求。向内怎么求?诚敬当中求。真诚恭敬,这个智慧自然就现前,能力现前,无畏现前。愍念安乐无量众生,智慧开了,不为别的,为这一些苦难众生,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离苦得乐,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一点私心都没有,念念无非是成就别人、帮助别人。自己没有了,这才能够与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于一切护法龙天得到感应。
  「又《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摩诃衍就是大乘,这是梵语,摩诃是大,衍翻作乘,「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二乘是声闻、缘觉,摩诃衍在二乘之上,我们把它翻作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佛,乘大乘法而来,「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那说大乘的智慧,这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智慧多大?能尽世出世间一切法的边底,也就是说,对世出世间一切法彻底通达明了。我们用一般宗教对神的赞美,有这么一句话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知全能」,这大乘的意思。「诸佛大人乘是乘」,大人,法身菩萨。乘是比喻,好像他坐的这个大乘车,故名为大。
  「又能灭除众生大苦」,大苦是无明烦恼,是生死大苦。这说明了生死、出六道,唯有智慧能办得到,智慧不开,你永远不能出离。为什么?六道是个梦,你在这里头醒不过来,你从来没有一个念头想离开六道,无论起什么念头都是六道里头,从来没有起个念头想超过六道、出离六道,没有起这种念头。唯有智慧开了,知道六道是假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眼前,不但六道,包括十法界,十法界全是生灭法,就跟这个道理完全一样,只是它速度太快了,我们疏忽了,以为它是真的,全是这么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这才晓得我们生起贪心,是我们自己的愚痴,它根本就不存在,包括我身体都不存在。我们的思想、身体都是假的。外国哲学家有时候比我们聪明,他说身不是我。什么是我?我思故我在,我能够想象的那是真我。这就是什么?他不把物质的身体当作我,把念头当作我,因为我有思想,那个东西是我。这比一般人高明的,殊不知,那个想也是生灭法,都不是。所以佛法讲无我,这无我是真的,无我就是真我,你就把真我找到了。你要有个我的话,你永远找不到。我是迷,我放下了,真我就现前了。真的里面没有对立的,有真有假,那个真也是假的,真里头没有真假;我里头没有有我、也没有无我,统统没有,这才是清净心。
  那修行修什么?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把我们的烦恼,烦恼,其实无量无边的烦恼是从六个根本烦恼里头生的,这六个是根,贪瞋痴慢疑,这五个根,后头还有一个,恶见,恶见是什么?错误的见解,错误见解也有五个,这六个根本烦恼。把这五个总归纳为一个,展开来五个,第一个身见,以为我有身,以为我有灵魂,所以灵魂是迷惑颠倒,它还是执著。有边见,边见是什么?对立,不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这个观念我们要建立。不容易建立,一定要建立,为什么?它是事实真相。一切万事万物是一个自性变的,佛经上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那个心是真心,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真心。如果我们对立了,这就错误,对立就是不承认是一体,一定承认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也就是我们要承认,我们这个身体,这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多少细胞组成?大概是五十兆,五十兆个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我,不能说这个细胞是我,那个细胞不是我,这就组成这一个身。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事万物组成这个法界,法界是我。为什么?法界是心现的。所以法界是我,阿弥陀佛是我,极乐世界是我。为什么?都是我的心现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它不是外头的。所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理论,自己心现、自己想去,哪有去不了的?决定往生,心现识变,他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清净心是真心,没有一点染污。这里头决定没有见思、没有身相,这个我们常讲,《金刚经》上四相、四见统统都破了,清净心现前。四相破了,小乘的清净心;四见破了,大乘菩萨的清净心,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是中国佛教里头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四相、四见统统放下,《金刚经》的修学圆满了。那《金刚经》的修学是怎么个修法?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习不用四相,从这下手。知道四相是空的,总的一句话说,也是《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相归纳起来就是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归纳起来就四大类。凡所有相,这四种现象都是波动现象,都是生灭相,而且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你怎么能说它是真的?
  科学对我们现代人帮助太大了,古人怎么会能够相信这个?我常常想到佩服古人,佛讲,他真能相信,他不怀疑。我们现在听了,怀疑,没有像古人那么老实,我们一定要拿到证据才相信。那科学它拿到证据了,我们看到科学报告,相信了。真的相信就真的放下,放下之后是什么?起心动念是为别人想,不是为自己想,这就不一样了。如何帮助别人?一个总的念头,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总念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是这一桩事情,帮助众生离苦得乐。那是什么?我自己已经离苦得乐,我才能帮助别人,我自己没事了。所以清净心重要,清净心的修学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我们要学,在生活当中学,工作当中学,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学什么?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古大德说「常作如是观」,这《金刚经》上的话。
  《中阿含》四十一卷里面说,「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戒定慧,这是讲小乘。小乘在事上讲,淫怒痴就是贪瞋痴,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放下贪瞋痴。「成就于三明」,三明就是六通。天眼明,明比通还要高一级,通常大乘教里头,一般讲佛菩萨是三明,对声闻缘觉讲六通。三明里头,第一个讲天眼,第二个讲宿命,第三个讲漏尽,用三个代表六个。「如是清净心,功德难思」,这是真话,无量无边功德都从清净心生出来。「故《十方佛赞品》」,本经,「乃至能发一念净信。...随愿皆生」,没有不往生。愿是什么?我愿生西方净土中。你有清净心,用清净心发这个愿,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以如上之清净心,归向无量寿佛,故云: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净宗原理就是心净则佛土净,西方极乐世界是从阿弥陀佛清净心当中流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心清净,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清净。那现在念佛的人为什么不能往生?就是他不是用清净心,原因在此地。他要用清净心,没有一个不往生,真叫万修万人去。他的心里头还杂着有,夹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这不能往生。真信、真愿、真念佛,他心不清净,那就完全都错误了,一定要用清净心去念。
  那念多少?底下一段告诉我们,「乃至十念。乃至者,从多向少而言,如云下至」。这是什么?说得最少的,十念都行。多呢?多多益善,愈多愈好。下至十念,是最下的,十念。这个十念,古今说法不一样,有一些祖师大德说,这是临命终时十念;也有人说,这是平常的十念。平常是什么?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念佛,每一天只能用很少的时间去念佛。但是只要每一天不间断,也能够符合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符合往生极乐世界所要求的标准,能讲得通。所以祖师大德提倡,对于工作非常繁忙的人,早晚课就用十念法。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这个大乘经上确实是佛说,不重形式。真念佛,早晨起来洗脸漱口之后,如果家里供佛像,就在佛像前面做;没有佛像,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面朝西方。因为这个法门,它不是修空观,它是指方立相,指定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向西就有感应。想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不拘多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晚课亦如是。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一生不中断,天天都不缺课,就行。所用的时间,我相信不会超过十分钟,人人做得到,决定得生。
  还有是工作非常繁忙,连这个都很难做到。我是在一九九八年住在新加坡,同修们带我组了个团到马来西亚去访问,看到穆斯林,就是回教徒,他们每天五次祈祷。这一些回教徒都能够遵守,一到祈祷时间,工作立刻放下去做祈祷,他的祈祷不会超过十分钟,祈祷完毕回来再工作。我觉得那个很好,一天五次薰修,他不会忘记。这是什么?佛家讲的长时薰修,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所以我就想出一个十念法,一天九次,比他还多,但是时间比他短,就是念十句阿弥陀佛,一天九次,一次都不要缺。早晚两次;这个十念法,实际是一句就是一念,十声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十声,这就是一次,非常短,早晨一次,晚上一次,三餐饭,人家吃饭念供养咒,我们念佛号,十声佛号,这就五次了;再是上班,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就是四次,一共九次。你就是记住修这个法。那个时候我住在美国,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南洋、介绍给美国同修,他们用这个方法用得很得力、用得欢喜,一点都不浪费时间,到时候他就想起来。吃饭之前就合掌,念十声佛号,这个佛号;工作之前,先念十声佛号再开始工作;工作结束之后,收拾好了,念十声佛号离开岗位,一天九次,比回教就更密切,他五次,我们做九次,时间比他更短,真有效果。
  「如上之信愿持名归向净土,下至仅得十念相续,亦定生彼国」。下至,我们讲的一天九次念佛,一次就是十句佛号,行,一定生彼国。「此之十念」,这个底下有说,有平时、有临时。「一、至于平时十念,亦有两种:一者,如前引《弥勒发问经》中佛说之十念,不杂结使」,结使是烦恼,不杂烦恼,「是乃菩萨念,而非凡夫念」。这前面我们介绍过的,弥勒菩萨这个十念法,凡夫做不到。「本经所云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这个我们做得到。我们就用每天九次的这个十念法,这都行,跟它相应。「即以脱尽淫怒痴之三毒,具成就三明之智德,以如是之心,而持佛名号。如是念佛,功德难思。以此为因,则临终正念现前,定得往生。但此乃菩萨之十念」。这属于第一种。这个是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菩萨学佛。
  佛的事业是什么?我们常讲佛事,佛的事业是什么?就是一句话,教化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事。佛知道一切苦从哪里来的,从迷失自性。十法界里头所有众生苦,都是迷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智慧没有了,智慧变成烦恼,变质了。智慧里头加上迷,就变成烦恼;德能里头加上个迷,就变成造业;果报上加上个迷,就变成六道轮回,从迷来的。那佛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讲的,果上不能下手,要从因上下手。因是什么?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没有了;悟开了,乐就得到了。那佛用的手段是什么?是教学,教育,讲经教学。讲经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人破迷开悟,人真的破迷开悟,就离苦得乐了。这是佛的大慈大悲,这是佛的慈悲济世。世间人这个救济,真是完全从物质上来说,没得吃的,送一点吃的给你;没有穿的,送一点衣服给你穿,这是小恩小惠,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是彻底解决。你看,到极乐世界,真彻底!阿弥陀佛做到究竟圆满。到极乐世界去,只要你肯去,什么都不要带,统统放下,到极乐世界去了。
  到极乐世界,你得的身体是法性身,不是我们这个身,法性身不生不灭。你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性的土不是泥土、不是泥沙。泥沙这种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它是生灭相。极乐世界法性土不生不灭,所以土地一尘不染,众宝所成。这些众宝是随我们念头变的,你说这个多自在。我住这个房子,我想是黄金造的,全是黄金;我想是玛瑙造的,全是玛瑙,你念头才一动,统统都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衣着,穿的衣服款式、质料也是随心所欲,我想我穿的一身是金色衣服,它就是金的。它那边黄金非常柔软,像布料一样,可以做衣服,我们这个黄金太硬了。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人心太狠了,所以七宝都很硬;西方世界,人心柔软,所以七宝柔软的。所以你用什么东西,它都可以做衣服穿,都可以变成宫殿居住,你的居住环境。树叶花果都是这样的,我想这棵树玛瑙树,那一棵树黄金树,你的花园里头真的随心所欲,所以你很快乐。这是物质上的供养达到究竟圆满,不是我们没有,你给我一点,我用完了之后就没有了,极乐世界是随心所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看多自在。
  阿弥陀佛不但是法布施,财布施不得了!让我们在那边丰衣足食,心想事成,这极乐世界的庄严。闻法绝不中断,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听到阿弥陀佛在说法,所以在那个地方成就太快了!这样的好环境,我们不要,到哪去找?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好环境在等着我,这一边一切随缘,得过且过,我要回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是我的老家,落叶归根!归极乐世界的根,不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旅游,是到这个地方来接受训练的,这训练很严格,我们是来接受训练的,训练成功,回到极乐世界。所以以这种心态来过日子,就很自在、很快乐。无论是顺境是逆境,顺境,没有丝毫贪恋,为什么?比不上极乐世界,差太远了,到这个地方来接受释迦牟尼佛的考验。说明这边都是用四相。
  「二者,慈云忏主有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漱口焚香,向西合掌。念佛尽十口气。一口气中,尽力念佛号,一口气尽,是为一念」。这一口气里头不拘多少,就是十口气。这是慈云忏主他提倡的方法。「此为接引事务繁忙,或勤修别法,无暇多修净业之人。终身修之,蒙佛本愿加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修学哪一种宗教,早晚都能够加上十念,念阿弥陀佛,以他修学宗教那种的虔诚,断恶修善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也必定得生。为什么?符合四十八愿所说的,也符合十九愿所说的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我真相信,我真想去,这就是无上菩提心,蕅益大师说的。所以法门广大,无与伦比。临终往生的景象,当然各个不同。
  「于上辈者,生死情尽,凡圣体空,明识佛无来去,而见佛来。了达生死本空,而现往生。舍此生彼,皆如幻梦。故云如梦也」。这先说上辈的,上上品往生的。第一个,生死情尽,这断了。什么断?念头没有了,心里头没有生死这个念头。这是有很大的智慧,很深的定功。生死情尽了,凡圣体空。有没有凡圣?凡圣是假名,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哪来的凡圣?凡圣是从迷悟上说的。迷悟也不是真的。一真法界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对立,哪来的凡圣、生死?所以统统没有。六祖惠能开悟时候说得好,「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这里头就没有生死、没有凡圣。这是什么?自性清净心现前,就是一念心现前了。一念无二念,有生死是二念,有凡圣也是二念,二念是凡夫,一念是佛与法身菩萨。所以明识,明是明白,识是认识,佛没有来去。没有来去,见到佛来了,那是什么?缘,缘成熟了,佛现身。佛在什么地方现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生死本空。实在说没有生死这桩事,我们完全看走了眼,迷在这个幻相当中,以为它有生死。自性没有生灭,这个我们都承认,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不生不灭。那么相,凡所有相,是生灭的。生灭跟不生灭是一不是二,虽有生灭,你找生灭了不可得,你去找。
  现代的科学家用精密的科学仪器,能够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一千兆分之一秒,你能说它有生灭吗?佛经上告诉我们的比这个还快,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个生灭我们捕捉不到。我们这个眼睛,一秒钟二十四次的生灭,我们眼睛就被骗了,误以为是真实。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有个概念,概念很模糊,不清楚。这个画面打在银幕上,时间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看到什么?只看到一个影像,模糊的影像,里面什么东西不知道,瞬间就没有了。大概二分之一秒,我们才看出形相是什么东西,也是突然就灭了。这就是生灭即是不生灭,你不能说它有生灭,你也不能说它没有生灭,所以生灭即是不生灭,所以说不生不灭。如果真的不生不灭,你说它毫无意义,它有生有灭,但是你没有办法捉捕到。我们的六根都捉捕不到它,意根,就是第六意识,对它也没办法,它速度实在太快了。
  那我们本身,第六意识频率同样是这么高。如果在同一个频率当中,我们知道,他就见到了。什么人能够跟这些事实现象同一个频率?大乘教里头佛说的,八地以上。八地以上可以跟它是同一个频率,所以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菩萨五十一个等级最上面的第四个等级,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再上面就不是菩萨了,叫妙觉如来,究竟的佛果。这五个地位的人看得清楚,看得清楚的原因就是频率相等,所以佛对于这些事情知道得这么清楚,道理在此地。今天科学家他用的是仪器,没有这些仪器,他自己六根统统缘不到,他跟我们一样。所以这是上辈的人,实际上他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明了生死本空,没有这回事情,而现往生。舍此生彼,皆如梦幻,舍此是离开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像在梦中一样。这个梦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好像是在梦中,故云如梦。
  「于中辈者,了达世间,皆如梦幻泡影」。中辈往生的人,受《般若经》的熏陶,印象非常深刻,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梦幻泡影,《金刚经》上所说的。「故于临终,无所留恋」,关键就在这一句,他临命终时,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视同梦中」,把事实看成梦境一样,所以他很容易往生。我们上辈这个功夫做不到,中辈可以,我们能做得到。也就是现前生活在这个世间,一定要把这个世间看作梦幻泡影,不要当真。为什么?你的清净心能够现前,你生在这个世间很快乐、很自在。你也可以尽情去享受,但是你没有占有的念头,你没有控制的念头,你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多自在。学了佛,可以跟佛一样的看法、想法,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想法能让我们自性一念真心现前,能让自性里面真实功德现前,这个对于往生品位是大幅度的向上提升。这个看法是诸佛如来的看法,是真实的看法。我们把这个世界一切人事物都当真,这是错误的看法,不知道整个宇宙都是在一千六百兆频率之下产生的幻相,真是梦幻泡影。佛的看法看正确了,没看错,我们看错了。所以中辈这个五句我们要记住、要学。了达世间,梦幻泡影,故于临终,无所留恋,视同梦中,这往生决定去了。
  至于下辈往生的,「其人临终,彷佛似梦,得见彼佛」,也能往生。临终的时候念佛,真信、真愿、真念佛,佛来接引,好像在梦中一样。他自己看得很清楚,别人看不到。如果这个人有福报,临终神智清楚,他会告诉旁边的人,我看到佛来接引我,我跟佛去了。这个人是决定往生了,临终神智清楚,一点都不迷惑。我们想到,《净土圣贤录》里头记载的莹珂法师,一个破戒、作恶的出家人。为什么他会破戒、作恶?我们一般人讲劣根性重,不善的习气太重,禁不起外面境界诱惑,所以天天起不善的念头、起不善的行为。好在这个人还相信因果,自己想到一生所作所为,将来果报必定在地狱,想到地狱他就害怕了。这是他能往生第一个真正的原因,他怕地狱苦。
  向同学们请教,同学们劝他念佛往生,给他一本《往生传》看。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把自己寮房门关起来,念了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饭,真心念佛。为什么?知道前面两条路,一个是极乐世界,一个是无间地狱,不能往生决定堕无间地狱,这拼命。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制心一处,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发的心是勇猛心、精进心,一向专念,三天三夜,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阿弥陀佛念来了。这个也象是在梦中,阿弥陀佛念来了,这个梦境必定是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模糊,似梦非梦。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聪明,真了不起,跟佛说,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佛答应他,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佛为什么不当时带他走?佛的本怀是普度一切众生,如果当时把莹珂带走,度众生只度一个人,不能感化很多人。所以三天之后,让他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你看看《往生传》上记载着,一千多年之后我们看到这个记载都深受感动,莹珂度了多少众生。不相信净土的,看到他这个样子相信了。
  当时寺庙里上上下下瞧不起这个人,念佛三天他就能往生,预知时至,佛来接引他,让寺庙里每个人都发心了。你看,造恶、破戒的比丘,佛都接引他,何况持戒守法的,哪有不往生的道理?现身说法,三天之后他真走了,不是假的。他要求大众念佛送他,大家都欢喜,我们念佛回向给你,给你求往生,看你是真的是假的?念到一刻钟,古时候一刻钟大概是现在半个小时,莹珂跟大家说,佛来接引我,佛来了。他看得见,别人看不见,就走了,没有生病,说走就走。他往生的品位,我们相信绝对不是下品。虽然《观经》上讲,下辈往生的都是破戒、做不善业,就是罪恶的众生去往生的。莹珂是三天三夜念佛的功夫,业障消了,烦恼破了,勇猛精进,把自己往生的品位给提升了。念老在下面括号里头加个解释,「但一心三辈中之下辈,并不皆等于正宗三辈中之下辈。上中二辈亦复如是。盖一心三辈,别具一格,不同常规」,它跟我们经上讲的上中下三辈往生不一样。前面有说过,在心、在缘、在决定,他们的品位与这个有密切关系。他发的是真心,缘很殊胜,心里有决定的心,没有怀疑、没有杂念,凭这个来论品位。
  「由上可见,念佛达于一心」,达是功夫到达,「而得往生者,品类悬殊,上则圣贤,下及凡夫」,都是看他的发心,看他当时的缘,当时自己做的决定。向上说,他是上三辈往生,那是圣贤;至于下辈,那就是凡圣同居土。「念佛达于一心,乃至能发一念净信,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皆得往生」。这一心三辈,不是专修的。「其最下者,则为五逆十恶,临终发愿,至心念佛,十声相续,乃至仅得一声,以暗契理一心故,亦得往生。此显一心功德,最为第一」。莹珂法师给我们做出榜样,给我们做出示范,使我们对于念佛往生充满了信心。八万四千法门不许带业往生,带业不能成就,一定要断烦恼、要消业障。只有这个法门不需要断烦恼,也不要消业障,只要你真正获得一心。一念净心,一念净信,你真相信,没有丝毫怀疑、没有丝毫忧虑、没有丝毫杂念,能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净土持名法门,微妙难思,五逆十恶临终念佛,暗合道妙,契理一心,即超生死,而登不退」,这个几句话说得太好了!这个五逆十恶,后头还包括毁谤大乘的,毁谤大乘这个罪非常重!净宗,只要你临终之前,一口气还没断,这时下定决心认错,忏悔,一心念佛,高的可以达到上上品往生。为什么?暗合道妙,契理一心,这个不得了,是上辈往生。「极显持名法门,究竟方便,不可思议」。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可以说是最殊胜的方法,最极巧妙的方法。我们看到莹珂这个公案,他不能往生净土,必堕无间地狱,这是五逆十恶。临终发这个狠心,一心求佛,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就叫破烦恼、消业障。为什么?烦恼、业障不障碍他了,他三天念佛成功了,显示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以上两类往生,一者三辈往生,皆由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此则本经之宗」。宗就是宗旨,宗旨是什么意思?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大分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这是四大类。每一类里头又有很多,细分很多,几百种。但是都要遵守这个原则,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果离开这两句话你就不能往生。菩提心怎么发法?蕅益大师讲得最好,印光大师赞叹他。蕅益大师说,真信、真愿意往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好懂!用这个心去念阿弥陀佛,一切都是真的,真信、真愿、真念,里面没有疑惑、没有妄想、没有杂念。
  「二者,一念净信,一念往生,皆由一念」,一念无二念。谁做到?好多人给我们做榜样。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教,老师常常提起,提到「上智与下愚,愚不可及」,不要认为我们自己很聪明,我们跟他比差远了。比上智我们比不上,比下愚好像我们有余,我们瞧不起他。老师提醒我们,我们比不上他,为什么?人家已经到一心一念。他心里什么也没有,全盘放下了,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吃饱睡足了,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也不懂,他什么都不想懂,他就是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将来往生,人家是上上品往生。换句话说,我们怎么比也比不上他,我们怎么修,还有杂念、还有妄想,人家妄想杂念都没有了。这个经上讲,他的功夫到一念净信,就一念往生,他只有一念。
  「实相,乃本经之体」,实相是所有大乘经之体,本经是大乘,也是以实相为体。也就是这部经根据什么说的,释迦牟尼佛根据什么说的,这讲理。理就是真相,实相就是事实真相,西方极乐世界事实真相,佛根据这个说的。「且一念之净心,举体是菩提心」。依照《观经》里面说法,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至诚心是真诚到极处,叫至诚;深心、回向发愿心,深心就是清净平等觉,不迷,回向发愿心就是慈悲心,《起信论》里头所说的大悲心。将自己修学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给无上菩提,回向给自己的本性,这个经上所说的真实之际。「念于彼佛,正是专念。故知一心三辈,亦不外于本经之宗也」,一心三辈跟本经的宗旨相应,没有违背。
  「又《观经》」,《观经》说,「五逆十恶能往生」。「本经」第十八愿后头有这么两句话,「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不能往生也」。嘉祥于《观经义疏》中解释说:「第三品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作四重」,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四重就是戒律,前面十恶是在家人,第二种作四重这是出家人,四重戒,杀盗淫妄,这四种戒破了,「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谤法称为阐提,阐提是印度话,意思是没有善根的人,谤法称为阐提,「故明恶不尽」。「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为什么?「阐提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他不相信,「彼终不信,故不得往生」。「又《安乐集》论此甚详,已引录于前」,这个地方就不再多说了。
  「又《四帖疏》更有别义」,《四帖疏》,《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善导大师作的,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他的说法跟古来别的祖师讲法不一样。善导大师,古人有说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换句话说,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他说,「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这就是讲十八愿最后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说这两句,「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这个话说得好!因为罪孽里头最严重的就是五逆跟毁谤正法,最重的,如来希望一切众生不要造这种重罪,是这个意思。方便止言不得往生,说这两种人不得往生,也不是真不摄受,阿弥陀佛还是会摄受,会接引他往生。「若造」,真的造了五逆十恶、毁谤正法,真造了,下头括号,教给你「经忏悔」,真正认错、真正忏悔,「发愿」求生净土,「持佛名号,还摄得生」,他还是会往生。这个讲得太好了!阿弥陀佛真慈悲,造作这样极重的罪业,只要他肯认错,只要他肯回头,忏悔、回头,再不做这个恶事,佛还是接引他。
  这两种注解,《观经义疏》跟《观经四帖疏》,讲的虽然不一样,可是并不相违背。为什么?嘉祥师说的,这个造罪的人,谤法阐提,他不能生信心,所以他不能往生。善导师的意思是,「虽是谤法五逆,倘于临终,闻法能信,忏悔回心,至心信乐,愿生其国,乃至十念,佛垂大慈,亦可摄彼往生极乐」。这就是阐提也能成佛。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释迦牟尼佛常说的,没有说阐提除外,没有这个说法,阐提也有佛性。造作五逆十恶、毁谤佛法的人,他还是有佛性,只是一时迷惑、一时糊涂他造这么重的罪业。这个罪业决定是无间地狱的罪业,他有没有救?有救,遇到净宗才有救,遇不到净宗没救。
  八万四千法门救不了他,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必须要消业障、要断烦恼,你才能渐渐向上提升。所以他做不到,阐提根性人做不到。在临终一念忏悔,那就是觉悟,那就是回头。他要不肯忏悔,他就不能回头,果报肯定在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干什么?无间地狱是消他业障的。业障消除之后,他就离开地狱,这个时间非常长。实际上无间地狱的时劫之长短也不是决定的,你在无间地狱受苦、受难、受罪,什么时候一旦忏悔的心生出来了,我认错,他就离开、就出来了。你不肯认错,你永远不会出来,认错就出来了。所以忏悔,罪业就消掉了,善导大师的话说得不错。「故临终若生正信,即非阐提」,一个人真正承认自己的罪过,回头就是善人。极恶的人一回头、一忏悔,那个人就是善人,为什么?后不再造,他就不是恶人。所以佛慈悲,会接引他往生。
  下面这念老的话,「但阐提之人,临终生信,实为难中之难」。几个造作罪业的人,临命终时后悔?太少了,不是没有,有,很少。死了以后再后悔那来不及了,死了以后到鬼道去了,到地狱道去了。特别是地狱道众生,无间地狱,这里一断气,那个地方就是地狱,地狱相现前。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立刻回头,《往生传》上有一个人,张善和。这个人是屠户,杀牛为业,一生不知道杀了多少牛。临命终时他看到满屋都是牛头人来向他索命,大叫救命。缘殊胜,就有个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听里头人喊救命,这个出家人就进去了,问怎么事情?他就讲到处都是牛头人来讨命。这个出家人立刻就晓得,点了一把香,拿给他,「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他在这时候也是至心现前,地狱相现前了,大声念阿弥陀佛,念了几声,他说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往生了。《往生传》上有他,这是临终看到地狱相现前。你看,哪有那么巧,就碰到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能明了、能通达,马上就帮助他。点一把香,放到他手上,念,大声赶快念阿弥陀佛。几声佛号一念,他就说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迎接他。这瞬间之事,从地狱的门口回头,往生净土。
  「如《观经》云,临终十念得生者,已是万万中之一」,太难太难了!万万是一亿,亿分之一。「若如《四帖疏》所谓谤法五逆,临终能至心信乐念佛往生者,当为亿亿中之一也」。善导大师《四帖疏》里面告诉我们的是理,从理上讲没有问题,从事上讲有问题,太难了。理是没有问题,你得回头!堕到地狱再回头,迟了一步。看你造的是什么业,如果是杀人、害人,人家要问你要命。你杀人杀得太多,大家不原谅你,部分人原谅你,另外一部分人不原谅你,你怎么办?认错也没用处,你有那些冤业牵累你,佛救不了你。这些事实真相我们都非常清楚、非常明了。
  我们看末后一段,「又《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这个往生意是真信、真愿。真信真愿,在这个时候,这也是临终的时候,求往生,跟佛也有感应,佛也会来迎接你。「如来慈德,微妙难思」,这个如来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微妙难思,不可思议。「是故《安乐集》云:当知如来有胜方便」,叫殊胜的方便,叫特别的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这就是摄护信心。真有信心,真有诚意,还要加上个真放得下。由此可知,经不能不读,读了还没有用,一定要能解才管用。读经的人很多,经什么意思不懂,所以他得不到利益。读得再多,背得滚瓜烂熟,意思不懂,只可以说跟净宗法门结了个缘,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个种子。如果读经有用,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就教人家一起读经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讲经?
  清凉大师判《华严》,四分,信、解、行、证。这个四分总括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例外,净宗也不例外。首先你要有信心,有信心之后,你要求解,不解不行。经里面讲的理论搞清楚了,它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理论方面,头一个要知道佛是根据什么说的。根据他自己想象说的靠不住,想象是虚妄的,不切实际。所以,佛讲小乘经根据三法印说的,佛说大乘经根据实相说的,实相,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就是今天所说的科学跟哲学,我们要用现在的话说,一切大乘经是究竟圆满的科学、哲学,根据这个说的,这大家能相信。小乘经讲得浅,三法印,无常、无我、涅盘,这是教小乘的,大乘不如是。
  《安乐集》后面这两句话,以专意念佛因缘,能够专意,专意就是一向专念,这里头包括信愿,没有真信、没有真愿就不会有专念。就是说你有信,然后就解,真正解透了,他就变成行为,决定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待人接物,那就是菩萨行。所以信解行,后面是证,没有通过行,不能证果,净土法门也不例外。净土讲信、愿、行,信愿里头有解,没有解,信愿怎么生?凭什么生起信愿?一定是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它,我不怀疑它。能行,从行当中证实,净宗的证就是往生。必须把阿弥陀佛教导我们,在经典上所看到的修行的理论跟方法,我们统统用上了,活学活用。
  在现在这个社会,这社会很复杂,我们要求的要简单、要容易,而且我们修行功夫能得力。所以《观经》上给我们一个最高指导原则,净业三福。这是修行的基础,无论修哪个法门,你没有这个基础,你决定落空,这个基础不能疏忽。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有没有做到?这是做人的根本。这条怎么样?做不到!现在在这个社会几个人做到?那我们念佛求往生就成问题了。所以,每个念佛求往生的人都要认真忏悔。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所以我们的信根不纯,虽然是信,不纯,我们的愿不切,念一辈子佛最后不能往生,不是万修万人去。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的一、二个而已。李老师说三、五个,那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今天这个世界,我们客观来观察,真的能够往生的,一万个人只有一、二个了,非常难得。
  末后,「并赞云」,这《安乐集》里头的,「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这一念往生,「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这个满大千世界火是地狱,地狱相现前,「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这首偈子的大意,有一个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听了欢喜、赞叹、仰慕,心归依,不是形式,形式上没用。心里头真的想着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做榜样,以阿弥陀佛做老师,真想见阿弥陀佛,真想往生净土。下至一念,这讲最下的,临命终时一念,他就往生了,得大利是往生。生到极乐世界则为具足功德宝,到极乐世界事事如意,心想事成,这叫具足功德宝。他说假设大千世界火,这是假设的,就是这样的困难,亦应直过闻佛名,你也应该不害怕、不畏惧,一定要通过,不畏艰难,我要闻佛名。这个佛名包括着经论,净土三经一论,祖师大德加上两种,现在是五经一论。这个里面把阿弥陀佛的名号,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说得非常清楚明了。你读了之后自然能生起向往之心,所以对这个法门你决定不会退转。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至心稽首顶礼阿弥陀佛,至心稽首顶礼这部大经。
  下面,「往生正因」。这个两品,全经里面专讲求往生的方法。前面是三辈往生,「前品三辈往生,主要显往生后之位次」,到极乐世界的地位,「而未广论往生之因行」,对于往生的因,怎么个修行法,说得不多。「故于本品增广之」,这篇是补充,二十五补充二十四,「名为往生正因」。「此两品互作经纬,彼此涵摄」,这个两品实际上是一样,一品经。「盖前品三辈往生者之所行,亦皆是往生正因。本品中所示之正因,其果亦即是前品之三辈」。这是讲修因,前面三辈往生是从果上讲的。佛说法常常是把果放在前面,因放在后头,你容易觉悟,看到这么好的果报,它怎么个修法,你就会注意修因。
  我们接着看下去,「又本品所示诸因,多契于《观经》之净业。《观经》云: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这是最根本的,修净土千万不要疏忽。三福是净宗修行的基础,今天我们讲扎根的教育。所以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孝,孝亲、尊师是世出世法的大根大本,今天社会动乱,原因在哪里?就是这两句没有了。不但没有看到人做,连讲的人都没有,所以今天社会动乱的根源就是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人道,这是人道的根,根没有了,人不像人。《左传》上有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弃是什么?放弃了,不要了。常是什么?五常。五常五个字,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根本,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义是什么?义是讲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今天的人不但不知道爱人,他不爱自己,人不知道自爱,当然不知道爱人,所以仁没有了,义也没有了。他不知道什么叫人情事理,他不懂得,没人教过他,所以不义。不义就是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如理、不如法,也不通人情,想法、做法都错了。无智,没有理智。无礼,对人没有礼貌,都没有学过。无信,没有信用,都是欺骗别人。这五样东西没有了,社会就乱了,这个社会上妖魔鬼怪统统兴旺起来。所以人弃常则妖兴。
  中国千万年来立国的根本就是五伦、五常,五伦是讲关系,现在关系乱了,没人讲了。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长幼的关系、君臣的关系、朋友的关系,现在关系乱了,全没有了。现在关系是什么?利害,于我有利的,朋友;于我有害的,敌人。这个社会还会有安定和平吗?这句话我听得很多,甚至于国家领导人,我们见面的时候都问我。这些人都是好人,对社会安全、人民福祉关心,他才会问这个话,漠不关心的人他不会问,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不出这个问题来。
  我们修净土,我是在一九八四年跟黄念祖老居士互相通了信息。好像也就是在一九八四年底,我第一次回国,到北京去探访他。他非常客气,我到北京住在旅馆,他到旅馆里面来看我,我们一见如故。他告诉我,夏莲老当年在世,提出净宗学会这个名称,但是在国内并没有成立,只是有这个想法,劝我在海外将净宗学会成立起来。实际上,这是个名称,实质就是莲社,古时候叫莲社。现在把莲社换个名词,叫净宗学会,我也很赞成。叫净宗学会,大家好懂,叫莲社,没有人知道,莲社是什么,没有人理解,净宗学会比较容易理解,我接受了。第一个净宗学会是在加拿大温哥华成立的,现在这个会还在。第二个会,美国净宗学会,在圣荷西成立的,在加州。第三个净宗学会是洛杉矶的净宗学会,这都还在。我在美国住的那几年,美国跟加拿大好像有三十多个净宗学会。
  净宗学会所修的,净土五经一论。行门我订了五个科目,简单,大家好学。第一个科目就是净业三福,就这三条,第二个科目就是六和敬,第三个科目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科目是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第五个科目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这五科。人人都能够认真的落实这五科,你是净业学人,你才是净宗弟子,你决定得生净土。当时印海法师,他现在还在,跟我同年,住在洛杉矶,看到我们这个五科他非常欢喜。他说这五科真的简单又容易记,太复杂了不行,记不住不行,一定要能记住。每天用这五科来做反省,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真修,这叫净业。我们学教,教没有行,这个教就落空了,能知不能行。行怎么个行法?这五个科目就是行门。这五本书,《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再附带加上一个《往生论》,五经一论。论,天亲菩萨造的,就是天亲菩萨修行的心得报告。这是个修净土成就者,他提出他修学的经验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真正增长我们的信心。可是具体落实,这五科,这五科是行,非常重要。
  三福里头第一条,包括了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我们不做到,那就把经典当作一种知识来看,真实利益得不到。今天人都不讲求了,孝道没有了、师道没有了。他没有了,我有,我要真干。为什么?我要求生净土,我不能不干。我不干,往生净土就没有保障;我真干,这就是往生净土的保障。你看看,第一条世间善人,佛经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标准就是这四句。这四句真正做到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经典上这个句子我们自己有分在里头。如果这四句没有做到,善男子善女人不包括我们。这世间善法。
  第二条小乘善,你看「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入佛门,是佛教的小学,学佛要从这里学起。第一条不是的,第一条是人道,你必须是个好人、是个善人,你才有资格、有条件接受佛陀的教诲,佛陀的教诲是把你提升了。受是接受,持是保持,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没有受持三皈的人?也许有,我没见过。大家不都受了三皈了吗?受三皈是假的,形式,没有做到。为什么?皈依佛,觉而不迷,你现在还是迷而不觉,所以你的皈依是形式,没有实质。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我们现在还是邪而不正。邪是什么?思想、言行。皈依僧是净而不染,我们现在还是染污,清净心现不出来。所以,佛法僧代表的是觉、正、净,这三个字我们都没有,我们的皈依是假的,不是真的,有形式而没有实质,挂名的,名字三皈。具足众戒,我们今天连《弟子规》都做不到,别说戒律了。古人为什么他都能做到?古人从小就教,父母就教,长大老师教,把人都教好了,都懂得。不但懂得,他真干,他把他学的全都用上,学以致用。我们今天学了,学了没用,依旧是迷惑颠倒,依旧是毛病习气很重,并没有真正改善。不犯威仪也没做到,威仪是什么?规矩,现在没有规矩了。这小乘。没有第一条,第二条就做不到;没有第二条,第三条就做不到。
  第三条是大乘,可是说是大乘的根本戒。你看「发菩提心」,要求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真心,菩提心就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我们今天用真诚心待人,别人用假心对待我,我不是上当了、不是吃亏了吗?怕上当、怕吃亏,把真心丢掉,全用妄心,妄心跟佛法是相违背的,是不相应的。学佛学了多少年依旧没用处,这是什么?没有用真心。「深信因果」,对因果我们是什么态度?半信半疑,好像相信又不相信。「读诵大乘」,虽然读诵,不懂。那「劝进行者」也谈不上了,劝进行者必须自己做个榜样、做个模范,别人看到了生欢喜心、生恭敬心,好向你学习。现在这一点很难,太难了,你就做个好样子,人家把你看成异类,顶多赞叹你几句话,绝对不跟你学。为什么?跟你学要吃亏,这怎么可以?所以他不相信了。这个社会乱了,灾难来了,从净业三福我们就能把灾难的根源看出来,为什么会有灾难、为什么社会动乱,全看出来了。
  净业三福是学佛的基础,也是学佛的终极目标,从这里出发,最后还回归到三福,福慧圆满。成佛叫二足尊,二就是智慧、福德,足就是圆满,智慧圆满,福德圆满,这人成佛了。你看这三种福,从这开始到最后回归,这个三福你全得到了。净业三福第一条你完全得到是天人,比人的道德水平高,人间中品十善,天人上品十善,天人慈悲喜舍,不仅仅是不杀,慈悲喜舍。第二条小乘,是从初学至于阿罗汉。大乘初发心的菩萨,一直到等觉菩萨。所以往生正因,先把这个三条摆在此地,没有这个三条,正因就没有了,正因是从这三条里头生的,这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学习。父母有养育之恩,虽然现在人不讲了,我们学佛的人懂得,要尽孝道。孝道从哪里做起?从自爱做起。父母最关心的,我们身体,我们自己要不自爱,父母担心。思想纯正,父母放心,思想偏邪,父母也担心。孝的范围太广、太深了,不能不知道。今天时间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心有体、有相、有用。菩提心的体就是真诚,经上讲至诚心,《起信论》上讲直心,两个合起来看,直心就是至诚心,真诚到极处。真诚到极处,这心里头没有妄念,这个里头境界有浅深差别。真正菩提心发起来了,他就不是凡夫,圆教初住菩萨,发心住。这个心一发就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所以一发心,古大德讲,成佛有余。心发了,是一刹那,不能相续,能相续他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从定中起来,菩提心现前;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头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菩提心现前。这心一发就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圆满的菩提心。我们今天初发心,对三宝真信、真敬仰,认真学习,这也算是菩提心。
  第二句,「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世间人都相信,这是菩萨。菩萨深信因果只有一种,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跟我们这个经上,三辈往生、往生正因完全相应。「读诵大乘」,这里面还有精彩的部分,最精彩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无论什么样的经典,你对它真正欢喜,这个欢喜就是有缘。为什么有缘?过去生中曾经学过,现在又碰到了,所以你对它欢喜。行,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说得很明白,无论哪一部经论,要紧的,一门。一门,你专心,专心是真心,二心是妄心,你是一心,一心就是专心。专心时间久了,决定得定,就得三昧,你学《华严》得华严三昧,你学《法华》得法华三昧,你学《楞严》得楞严三昧,三昧无量无边,学净土的得念佛三昧,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三昧。得三昧之后,缘成熟了,他就开悟,大彻大悟,那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要晓得,读诵大乘有这个秘诀在里头。自己成就了,就教化众生,「劝进行者」,劝进行者,今天讲的弘法利生。你看,净业三福一共十一句,前面十句自利,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后利他,利他只有一句,劝进行者是利他,自行化他。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极乐是世出世间最大的福地,福地福人居,没有大福报的人,那个地方你怎么能住得住?所以具足净业三福,这是大福德的人,那极乐世界就是为你准备的。一心信乐念佛人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相应了。所以,佛说出这一段话之后,告诉韦提希夫人,「汝今知不」,你知不知道?「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重要。换句话说,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这些修行人要想成佛,都要以这个作为正因,这三条做不到,他决定不能成就,你就知道这多重要。
  我们也晓得,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他这些弟子四面八方传教,教化众生。我们从历史上看,有些地方一、二百年就没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像印尼,我们到印尼去看到的,印尼在七百年前是佛教,现在完全没有了。阿富汗大概也有七、八百年,现在完全没有了。唯独在中国,在中国将近三千年,中国历史记载。为什么?我们读这段文就明白了,中国人讲孝道,孝亲尊师,有这个根,外国人没这个根。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看,佛法谈第一句不是奉事师长,第一句是孝养父母,没有孝道,哪来的师道?所以孝亲尊师是圣贤之学,大乘佛法的根基!中国,佛法没到中国来之前,中国人崇尚孝道,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教化后人都是以孝为中心。这桩事情我们清楚、我们了解。
  中国有文字四千五百年,从黄帝时候发明文字。黄帝以前也有这些图画,伏羲画八卦,可以说是文字的起源。伏羲距离黄帝一千年,我们如果从伏羲说起,那就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文化决定早过文字。古印度婆罗门教,我跟他们也很熟,他告诉我,他们不重视历史,没有文字记载。传说,根据传说,他们这个教在印度已经有一万三千年的历史。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少于婆罗门教,我相信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也有一万三千年。我们从孔老夫子那里得到一些信息,虽然这些信息不很清楚,很模糊,我们有理由能相信它。
  夫子一生做学问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的意思,孔夫子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他是个很老实的人,他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给后世的,全是古圣先贤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这就是述而不作,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对于古圣先贤,这个传下来的东西他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好古,非常喜爱古人的教诲。孔子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所以,从孔子这种修学态度来看,夫子所学的是远古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诲,他把它用文字记载下来,传给后世,所以后人尊称他为集大成者,大成至圣先师。他把传说整理成书籍,这就是六经,流传给后世。
  所以《论语》里面很多话,「子曰」,我们相信孔子说的都是古圣先贤传下来的教训,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这个态度好!完全肯定古人的智慧、古人的道德、古人的行持,完全肯定,止于至善。后人比不上,为什么?后人妄念多、杂念多了;古人心清净,没有欲望,没有杂念。在佛法上说,人要把欲望放下,智慧就开了,自性里面本有的般若智慧,无量德能、相好,统统可以现前。近代的科学家跟上一代不一样,上一代不重视古人的成就,近代发现,认为古人有一种很了不起的本能,我们也有,但是他们能保持,我们的本能丧失掉了,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中国人所谓的「人人皆可作圣贤」,佛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得多清楚、多明白。
  清净心生智慧,智慧能够明了宇宙的真相。古时候中国跟印度在方向、目标、理念,可以说非常接近,但是方法上比不上印度,印度人重视修禅定,中国在这上没有。中国古圣先贤只是教人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你的德行、智慧就成就了,对这个很重视、很讲究,没有去修禅定。殊不知修禅定能够突破空间维次,能够扩展眼界,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我们没想到的东西你都能知道,所以禅定能了解六道轮回的真实状况。在中国,古人有六道的信息,但不是很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典籍里头记载得很少,不像印度。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降生在印度?我们也明白,印度人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这一方面所做的工作,比我们中国人进步。佛要选择在那个地方去降生、出世,帮助他们再向上提升,这就是众生得度的缘成熟了。中国成熟,跟印度相比差一千年,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一千年,大乘佛法才传到中国,中国人的缘成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三条十一句,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他们修行证果就凭着这十一句。
  「又曰: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那还有三种人,他们有缘分往生极乐世界。「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心地慈悲善良,不杀生,这样的人念佛能往生。最近这几年,地球上灾难频繁,尤其是马雅灾难的预言,从西方传遍全世界,说的时间就是今年。我们不要去理会它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他们教给我们化解灾难的三个方法,值得我们做参考。这三个方法,第一个就是慈心不杀。不过他里面加一条,要求我们采取素食,不吃众生肉,这第一种。第二种有爱心,爱自己、爱众生,爱一切万物。第三个要有定功。定功是什么?灾难现前,不惊不怖,你不害怕。你有这种定力,这个灾难对你就不会产生伤害。你看,素食、爱心、定力,决定不会受外面环境影响,心是定的,就能够避免这个灾难。
  第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确实,为什么说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这个人当得往生?因为净土法门确实是难信之法,如果不把它道理搞清楚,信心生不起来。我学佛就是很好的例子。学佛的时候,应该是四、五年了,我认识忏云法师,离开工作之后,在他道场住了五个半月,他是念佛人,修净土的,劝我修净土我都不能接受。我喜欢经教,特别喜欢《华严经》,所以我没有接受。那个时候对净土小看了,轻视它,认为这大概是释迦牟尼佛对于那些愚夫愚妇,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教他这个方法,有这么一个错误观念。大乘经典读多了,不但读,而且常常讲解,大概二、三十年之后,我对于净土法门完全接受了。李老师劝我,我也没接受。我的接受是讲《华严经》、讲《楞严经》、讲《法华经》,在这些大经大论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事实真相搞清楚,死心塌地专修这个法门了。自己虽然专修,可是还是涉猎很多经教。
  真正专修应该说是前年开始,年岁大了,八十多岁了,要认真替自己往后着想了。那想想,八万四千法门我们没有把握成就,净土这一门有把握,这要干有把握的事情,没有把握的事情则不能干。没有把握,心里很喜欢,没关系,到极乐世界再办,先取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修学自己喜欢的法门。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第一个好处,无量寿,寿命长。你说《华严经》,照我这个讲法,一部《华严经》讲圆满要二万个小时。一天讲两个小时要讲一万天,一天讲四个小时,也得讲五千天才能讲完。确实我们没有这个寿命。所以这样的大经大论,一定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学习。这读诵大乘方等经典重要,让你对于诸法实相,宇宙之间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了。大乘方等里面所说的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跟科学,真的讲到究竟圆满。这是第二种人,真正修学大乘,肯定最后选择净土。
  第三种,「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这三者。六念是六桩事情,我们这个地方有丁福保居士《佛学大辞典》的资料。第一个是「念佛,念佛具足十号」。佛有十种通号,在前面我们统统都学习过。第一个是如来,如来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最浅的解释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是大家最容易懂的。如来说乘如实道而来,这个如实道就很难讲了,这是科学、哲学上的东西。佛、世尊,「有大慈大悲大光明」。这个慈悲是从自性里面发出来的,我们这个世间人做不到,大乘教里面称它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缘是缘分、原因,没有原因,慈就是爱心,没有原因的,真实的慈心、慈爱;悲是怜悯,都是属于爱心。悲是偏重在怜悯,慈是偏重在与乐。同体,只有佛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一体,哪有不照顾的道理?父母照顾儿女,尤其是婴儿的时候,真的无微不至。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的照顾,就像母亲照顾婴儿,无条件的,完全奉献。
  佛有大光明,大光明就是大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跟知识不一样。智慧是觉悟的人有,知识,没有觉悟的人他努力认真修学,他所得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一定从戒定当中修得,离开戒定,不可能有智慧,有知识。今天这个世界,所谓知识爆炸,真的,全是知识。智慧?智慧没有了,看不到有智慧的人。纵然有智慧的人,大概也都到深山里面去隐居去了,与世隔绝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世间人不认识他,世间人对他不予肯定,所以,他只有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不是他不愿意,缘不成熟,这是佛法常说的。
  所以,「神通无量」,神通是方法,智慧是真性,「能拔济众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这念佛人想什么?我也想跟佛一样,他成佛了,我也想成佛,常常有成佛这个想法,这叫念佛。那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定要有这个想法,没有这个想法,这阿弥陀佛叫白念了。什么个想法?我到极乐世界要成佛,我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要有这个想法。念念都有这个想法,这是真念佛,这个跟阿弥陀佛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重要!要不然你佛是白念了。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我是我,我现在很可怜、很苦,求阿弥陀佛来救我,这不行,这个念头不行。我们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希望我成佛跟阿弥陀佛一样,这才行,这是阿弥陀佛最欢迎的学生。所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要与佛同心同德、同愿同行。
  第二个「念法」。法是什么?法是经典,「念如来所说之三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经典是什么?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化一切众生的这些资料。佛当年在世讲学,只有言语,没有文字记载,他也没有讲稿,什么都没有,跟孔老夫子一样。这些留下来的经典,都是佛去世之后,弟子从记忆当中把它写成书本,流传给后世。所以这一些经典里头,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人写的,不是一个人,都是佛的入室弟子,真正开悟的这些学生,我们称他作菩萨、阿罗汉。结集也非常严谨,怕传错了。当时佛的侍者,阿难,这个人在大众当中记性最好,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听过一遍,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就请阿难来复讲,把佛当年所讲的经请他讲一遍,五百大阿罗汉做证明。这个听众,给谁听?五百大阿罗汉听。只要有一个人提出有意见,那个地方就得删除;五百个人都同意,都说没错,这算通过,才能流传下来。所以经典的结集,这个纯度很高,这五百个做证明的人个个同意,有一个反对就不能够传下来。这是结集经典,要让后人相信才这个做法,采取这个方式。
  经典讲的是些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佛的教学分为两种,一种是普世教育,就像现在的国民学校一样,完全是教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处事,这里面的内容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教育,偏重在这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这些知识、这些学问,这是一部分。另外一个部分,那是高等教育。这个高等教育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与科学,它要研究宇宙,认识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这些道理、现象从哪里来的,将来到哪里去,这是大学问!宇宙的来源、万物的来源、生命的来源、我从哪里来的,这是属于高等学问,在佛家称为大乘。
  大乘,在现代最近这三十年,量子力学家肯定了,佛法里面真有高等哲学跟高等科学,世尊给我们讲宇宙形成的原理、最原始的状况被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只是用的名称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归纳整个宇宙只有三个现象,现代科学家归纳的也是三个,第一个是物质,在佛法里头的名词叫阿赖耶的境界相,第二个是信息,在佛法称为阿赖耶的转相,第三个是能量,在佛法是阿赖耶的业相。真不容易!这三样东西佛是讲得很清楚,没人懂,真正能够懂得的人太少了,所以对它都有怀疑。今天被量子力学家发现了,跟佛经讲的一样,佛是三千年前说的。今天的科学家是累积这个世间四百多年这些研究科学的总结,发现宇宙之间只有这三个东西,物质、信息、能量,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一样东西统统没有。但是近代的科学家把物质搞清楚了,物质现象是什么?是念头。这一桩事情是最近发现,可是佛在经上早就说了,佛说「相由心生」,物质是现象,相就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从念头来的,这心就是念头。所以佛家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发现了不得!这个发现对整个人类来讲是最伟大的贡献,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的想法跟看法。我们从前想法、看法错了,思想错误我们的言行就错误,招来这么多的灾难。
  那今天化解这个灾难有没有方法?有。意念可以化解灾难,只要我们把负面的意念清除掉,不善的这个念头清除掉,把正面的、好的念头找回来,灾难就没有了。灾难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心现的,心能够主宰物质,能够改变物质。这解决的方法,理论有了,方法也有了,问题是我们去落实,果然落实了,问题真解决了。现在这些科学家在找证据支持他的理论。到哪里去找?到病患身上去找。特别是得重病的人,得癌症,医生放弃治疗了,告诉病人,你存活的时间只有一、二个月了。这里面的病患,有一部分是信仰宗教的,要到他们身上去找。信仰宗教的人自己知道寿命到了,他把存活在这个世间放弃了,不去想了,天天做祈祷,念头里想的是上帝、想的是天堂,希望上帝带他到天堂去,他只有这一个念头,其他念头没有了。这个念头是好的念头,是正念,他身体不想了,病也不想了,天天只想上帝、只想天堂。像我们念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只想阿弥陀佛、只想极乐世界,想上两个月,好像身体没事,没什么事情,再去检查,病没有了,完全好了。医生认为这是奇迹,其实这是有道理的,不是奇迹,是你念头转了,念头能够改变物质现象。你这个念,你不想病了,带着病毒的细胞它慢慢就恢复正常。就怕什么?就怕你想病。你想身体、你想病,那就完了。你把念头转过来,我不想我的身体,我也不想我的病,我专想阿弥陀佛、专想极乐世界,三个月再去检查,病好了,没事了,不需要用药物治疗,自然就好了。这样的例子,这些科学家搜集得很多,还依旧在搜集,希望能够让所有科学家都承认这个理论。不但能改变我们身体,能改变我们居住地球上的灾难,为什么?地球是物质。
  美国的量子力学家布莱登,这个人也很出名,他的著作很多,有一些有中文翻译的。他告诉人,化解地球上的灾难,只要地球上居住的人真正能够回头,能够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地球上所有灾难都能够化解,还能把地球带上更好的走向。这是他说的话,有道理!为什么?念头能改变物质现象,这是最近量子力学家所发现的。这个如果被所有科学家承认了,这是科学的一个大革命,把从前科学上那些理念、想法、看法全部推翻了。但是他们这些理念跟大乘经完全相应,他们所说的大乘经上早就有了。所以过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宗教里面与科学最接近的就是大乘佛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佛教不属于宗教,佛教会发扬光大,它变成高等哲学、高等科学,确实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现在许多人都在说海水上升,将来很多低洼地方都会被淹没,江河泛滥,这怎么来的?在佛法里面讲,是我们不善念头来的。哪一个念头?贪心。贪婪所感应的是水灾;瞋恚所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这是属于瞋恚;愚痴所感应的是风灾;傲慢所感应的是地震;怀疑所感应的是山崩地陷,山会倒下来,大地会突然沉下去。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造成地球上的灾难,不是什么自然。自然是美好的,自然绝对不会有灾难,是我们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所感应的,这么回事情。这个道理,事实真相,能够被今天量子力学家所发现,我们很佩服、很感谢。因为佛在经上讲这些东西,我们始终都有疑惑,这个确实太深了,很难接受,很难懂。今天得到科学的证明,这是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