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东方的曙光

请问论坛上有修首楞严定的同道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6-9-6 21:38
不知道。你在哪听来三昧然后就横冲乱撞

横冲乱撞?文字中,似透露出不快、不满和烦恼,所以,虽有所解悟,但我们都是还是需要好好实修,来净除心地的无明与习气。观世音菩萨所讲述他修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出处详见《首楞严经》;仁者所说的“金刚四昧”,我确实从未见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6-9-7 09:32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编译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 ...

多谢演程师兄指教与提醒。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无染 发表于 2016-9-7 10:09
我估计现在没人会修耳根圆通法门。不过是在文字上下功夫

所以佛法衰落了。文字上的闻慧、思慧,也是需要的,但毕竟最终目的还是要导向实修证道的修慧,才是佛法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耳根圆通法门应该是《首楞严经》中提倡的重点圆通法门,但似乎又不被重视。学修佛法,如果没有实修实证,确实挺遗憾的;不是吗?
 楼主| 发表于 2016-9-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亖求佛亖 发表于 2016-9-7 10:51
楞严经要以学习为主。学还没学明白,修的事先不要着急。
耳根圆通,就是 观心。 不要搞错了。
还是要以 ...

谢谢师兄好意与指教。耳根圆通,确实就是观心。但需要注意的是,耳根圆通,观的不是意识心(意识流),而是第八识心王——如来藏心,这是真正的心地法门,也即是正修行般若波罗密多。在修学上,我以持经闻思、念佛为加行奠基,以修首楞严定、般若波罗蜜多为正行,以趋向实证无生法忍。

补充内容 (2016-9-7 13:11):
修改一下:耳根圆通,观听的不是声尘;实相观心、行般若波罗密多,观的也不是意识心(意识流)而是第八识心王——如来藏心,这是真正的心地法门。

点评

观音菩萨说的太文绉绉的了,导致无数人没搞懂。如果说出来恐怕没人信啊。很简单,不过不得其人不可轻传。我要收一个亿才会教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0:26
发表于 2016-9-7 13: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闻闻自性。反闻的意思是耳 不向外攀缘,不逐声尘。向内闻自性。而自性即是真心,不在内,不再外,不在中间。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闻何所在呢?

点评

乐与师兄交流探讨:《首楞严经》“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些确实关于这个修法最重要的开示。能听的,以及向外攀缘的,其实并不是我们的耳朵、耳根,耳朵只是接收外界的振动信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2:52
发表于 2016-9-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16-9-4 07:18
我修的是金刚四昧。比三昧要难一点。

三昧,师兄你能创造出一个四昧来????三昧的三,不是一二三的三,你的四是一二三四的四吧???!!!

三昧是音译!!!!!和四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6-9-8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曙光 发表于 2016-9-7 12:59
谢谢师兄好意与指教。耳根圆通,确实就是观心。但需要注意的是,耳根圆通,观的不是意识心(意识流),而 ...

观音菩萨说的太文绉绉的了,导致无数人没搞懂。如果说出来恐怕没人信啊。很简单,不过不得其人不可轻传。我要收一个亿才会教的。

点评

菩萨介绍法门与修持进境的文字是非常简洁的,确实不容易领会、并掌握下手实修的细微要领;得需要有细心钻研的精神、学养积累、悟性,还有信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2:35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无染 发表于 2016-9-8 10:26
观音菩萨说的太文绉绉的了,导致无数人没搞懂。如果说出来恐怕没人信啊。很简单,不过不得其人不可轻传。 ...

菩萨介绍法门与修持进境的文字是非常简洁的,确实不容易领会、并掌握下手实修的细微要领;得需要有细心钻研的精神、学养积累、悟性,还有信心。

点评

说的是外行话。筹够一个亿,再来找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9 09:43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9-7 13:59
反闻闻自性。反闻的意思是耳 不向外攀缘,不逐声尘。向内闻自性。而自性即是真心,不在内,不再外,不在中 ...

乐与师兄交流探讨:《首楞严经》“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些确实关于这个修法最重要的开示。能听的,以及向外攀缘的,其实并不是我们的耳朵、耳根,耳朵只是接收外界的振动信号,耳识将耳神经信号,在我们大脑意识中呈现出“声相”。向内闻自性,就是要把心力、注意力持续保持聚焦在自性即如来藏心体上;所谓相契合、三昧应该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最关键核心要点,还是对自性的领悟。

点评

如来藏在何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9:49
反闻,回光返照,旋能闻之性归元。闻,听闻。自性,在耳即耳根。根与尘即接触产生识。耳根与声尘产生耳识。自性在根,即反闻耳根。旋能闻之耳根之性反闻耳根之性。此处应在两耳之间。这是我的理解。未注意法师们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5:09
发表于 2016-9-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无染 发表于 2016-9-7 10:09
我估计现在没人会修耳根圆通法门。不过是在文字上下功夫

不是法不好,也不是人不愿意,就像这位楼主,说得很好,理想也很远大,但志高学浅,终究难免蹉跎岁月。
发表于 2016-9-8 15: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曙光 发表于 2016-9-8 12:52
乐与师兄交流探讨:《首楞严经》“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些确实关于 ...

反闻,回光返照,旋能闻之性归元。闻,听闻。自性,在耳即耳根。根与尘即接触产生识。耳根与声尘产生耳识。自性在根,即反闻耳根。旋能闻之耳根之性反闻耳根之性。此处应在两耳之间。这是我的理解。未注意法师们如何解释反闻处所如何安立。从二十五圣证圆通来看,法法皆圆,耳根圆通如何不圆。从时间来看一般的楞严三昧,法华三昧都是三七日行道即有证得之可能。

点评

与师兄探讨交流:“闻性”,实质是自性如来藏心体;就如同“见性”,实质同样是自性如来藏心体一样。“闻、能闻”的机能、功能,是我们自性如来藏心体,表现在六根中之一耳根上的功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9:43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16-9-8 14:01
不是法不好,也不是人不愿意,就像这位楼主,说得很好,理想也很远大,但志高学浅,终究难免蹉跎岁月。

交流一下,个人的体会,最难的、也是最可贵的,恐怕是发起和保持坚固的菩提心,以及专一至诚心、精进心。我想,如果都能具备,我们大家都成佛有余。加油哦,希望我们今生都不留遗憾。

补充内容 (2016-9-8 19:35):
不同学人或因宿世与今生,时节因缘各有不同,故有:“人各有志,不作强求”。但只管发心依愿前行,不问前程。待此生结束时,能无后悔、无遗憾,足矣。

点评

《法华经》有王子怀无价宝珠乞讨得比喻。其实,成佛,应该是本分事;所以,不必自甘卑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9:33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9-8 15:09
反闻,回光返照,旋能闻之性归元。闻,听闻。自性,在耳即耳根。根与尘即接触产生识。耳根与声尘产生耳识 ...

乐与师兄交流探讨:“闻性”,实质是自性如来藏心体;就如同“见性”,实质同样是自性如来藏心体一样。“闻、能闻”的机能、功能,是我们自性如来藏心体,表现在六根中之一耳根上的功用。打个比方说,就好比灯光照明功用,是灯体的作用一般。无量众生、以及我们大家一般多数时候,自性如来藏心体所具有的这种功用,在我们的五阴主人“第七识-末那识”无明驾驭下,迷头认影,向外攀缘追逐依自性如来藏心体,透过耳识幻化出来“声尘”之相,再依意识思维分别,受蕴配合,生喜爱、厌恶、取舍等种种心理活动,复造种种善恶业,储藏在藏识内;因缘果熟,故众生有生死流转之事。《首楞严经》教诲:“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理解就是,将我们自性如来藏心体所具有的这种“闻、能闻”的机能、功能、功用(心力),从向往攀缘外界物理振动所引发耳识产生的“声相”,倒转过来,转向投注观照自性如来藏心体。就如同灯的光明照用,平时都是向外照射;而今,将同灯的光明照用收敛回来,照耀灯体本身。我想,反闻闻自性修法的道理,亦复如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曙光 发表于 2016-9-8 16:27
交流一下,个人的体会,最难的、也是最可贵的,恐怕是发起和保持坚固的菩提心,以及专一至诚心、精进心。 ...

《法华经》有王子怀无价宝珠乞讨得比喻。其实,成佛,应该是本分事;所以,不必自甘卑劣。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9-8 15:09
反闻,回光返照,旋能闻之性归元。闻,听闻。自性,在耳即耳根。根与尘即接触产生识。耳根与声尘产生耳识 ...

与师兄探讨交流:“闻性”,实质是自性如来藏心体;就如同“见性”,实质同样是自性如来藏心体一样。“闻、能闻”的机能、功能,是我们自性如来藏心体,表现在六根中之一耳根上的功用。

补充内容 (2016-9-8 19:44):
打个比方说,就好比灯光照明功用,是灯体的作用一般。无量众生、以及我们大家一般多数时候,自性如来藏心体所具有的这种功用,在我们的五阴主人“第七识-末那识”在无明驾驭下,迷头认影,向外攀缘追逐依自性如来藏心体,透过耳识幻化出来“声尘”之相,再依意识思维分别,受蕴配合,生喜、爱、厌、恨、取、舍等种种心理活动,复造种种善、恶业,储藏在藏识内;因缘果熟,循业发现,于是就有众生有生死流转之事。

补充内容 (2016-9-8 19:47):
《首楞严经》教诲:“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的理解是,将我们自性如来藏心体所具有的这种“闻、能闻”的机能、功能、功用(心力、心光),从向往攀缘外界物理振动所引发耳识产生的...

补充内容 (2016-9-8 19:49):
从向往攀缘外界物理振动所引发耳识产生的“声相”,返转回来,转向投注观照自性如来藏心体。就如同灯的光明照用,平时都是向外照射;而今,将灯的光明照用收敛回来,回光返照灯体本身。

补充内容 (2016-9-8 19:50):
我想,反闻闻自性修法的道理,亦复如是。

点评

问题在于如何返六还一,如何寻根解结,如何证得圆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19:48
发表于 2016-9-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曙光 发表于 2016-9-8 19:43
与师兄探讨交流:“闻性”,实质是自性如来藏心体;就如同“见性”,实质同样是自性如来藏心体一样。“闻 ...

问题在于如何返六还一,如何寻根解结,如何证得圆通。

点评

这些应该是后面功夫深入后的事情了。《首楞严经》中观世音、文殊师利两大菩萨都有讲解,只是文字比较简洁。我们现在还只能先把一开始下手用功的微细理路辨析清楚,先摸清楚门径入门,之后,再用功渐次深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20:14
发表于 2016-9-8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曙光 发表于 2016-9-8 12:52
乐与师兄交流探讨:《首楞严经》“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些确实关于 ...

如来藏在何处?

点评

师兄上面有一贴中有啊:“而自性即是真心,不在内,不再外,不在中间。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古时候禅师说:当体即是,举念即乖!是啊,从未离开;离开(若没有)如来藏心体,就没有我们当下的一切一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20:04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上面有一贴中有啊:“而自性即是真心,不在内,不再外,不在中间。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古时候禅师说:当体即是,举念即乖!是啊,从未离开;离开(若没有)如来藏心体,就没有我们当下的一切一切。。。,此心体实相无相,却不可思议!世尊初成道,三叹奇哉;法华会上,世尊又三请方说。

补充内容 (2016-9-8 20:36):
声尘生处,声尘灭处,闻性不生不灭!声尘是一个契机引子,引导我们安住闻性往回“闻”(观照)——“闻”的机能生发之处聚焦心光、心力。。。

点评

虽然说见闻觉知不离于心,能闻之根在耳根。旋闻闻自性。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闻自性证圆通的。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是基础,不食五辛,念楞严咒都是下手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8 22:27
 楼主| 发表于 2016-9-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悟佛知见 发表于 2016-9-8 19:48
问题在于如何返六还一,如何寻根解结,如何证得圆通。

这些应该是后面功夫深入后的事情了。《首楞严经》中观世音、文殊师利两大菩萨都有讲解,只是文字比较简洁。我们现在还只能先把一开始下手用功的微细理路辨析清楚,先摸清楚门径入门,之后,再用功渐次深入。
发表于 2016-9-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曙光 发表于 2016-9-8 20:04
师兄上面有一贴中有啊:“而自性即是真心,不在内,不再外,不在中间。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古 ...

虽然说见闻觉知不离于心,能闻之根在耳根。旋闻闻自性。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闻自性证圆通的。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是基础,不食五辛,念楞严咒都是下手处。

点评

《首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就是修,文殊师利菩萨也作证,他也是修这个法门成就的。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无量诸佛,所谓“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圆通实如是”。。。这个是真修,核心法门,其它诵楞严咒、持戒也是需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9 11: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0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