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微尘众

今日忏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9: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zuihoushen 发表于 2015-12-1 13:29
由衷赞叹师兄领悟佛法,理,事清楚,随喜所做功德,实乃真佛弟子。

:zan ...

阿弥陀佛,谢过师兄,师兄谬赞了。末学罪业深重,也未皈依受戒,不敢妄称佛弟子。末学惭愧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点评

佛门重实质,不重形式。学佛,依教奉行就是皈依,受戒。实乃佛弟子。随喜赞叹师兄所说,所做。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13: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众 于 2015-12-2 15:22 编辑

      阿弥陀佛 昨晚持咒时,忽然毛骨悚然,心生大恐怖。用功持咒近2小时后,心中生起勇气,不再畏惧。然后拜佛,求佛加持,愿持戒清净,远离魔事、业障。弟子心志脆弱,信念不坚,秉性犹疑,不知恐惧心也是我执习气,以为是外来魔障。弟子平时未能正念思惟、观照恐惧心,今后将正念思惟、观照。弟子起初将之归于魔障,但略加思索便知恐惧心来自内心,来自昔日的缘影,并非魔障,只是内心的妄想、妄缘、妄执、妄知罢了,虚妄显现。虽然妄显,但覆盖身心,犹如大难临头,犹如死亡来临,一旦生起信念、勇气,恐惧心似乎原本就未出现,由此可知想阴、受阴、色阴虚妄,不过都是旧习气,幻化想象而已。就算是真有魔障、业障,弟子也要加功修持,仗佛威神力,克魔消业,继续精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护佑弟子
      阿弥陀佛 弟子经此明白,违缘现前,方知真用功,真精进。果能时时如此,勤求菩提,永不懈怠,大事成矣。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12-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無阿弥陀佛

点评

阿弥陀佛 礼敬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12: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众 于 2015-12-2 15:10 编辑

      念念观照,了了分明。如果不能念念照破,将念念执著,成就妄心,加固妄习。念念照破,放下、自在,就是念念智慧,就是般若行。若有强烈念头、触觉生起,即应安住于此,静心思惟、谛观,照破,放下,得自在。始知我人坚固妄想、覆盖之巨重,积重难返,只宜加功紧行,毫不懈怠,心诚志坚,全心全力对治,才有解脱之日。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耐得住寂寞,甘于寂寞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2: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zh8529 发表于 2015-12-2 10:22
南無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礼敬师兄
发表于 2015-12-2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5-12-1 19:53
阿弥陀佛,谢过师兄,师兄谬赞了。末学罪业深重,也未皈依受戒,不敢妄称佛弟子。末学惭愧  阿弥陀佛  阿 ...

佛门重实质,不重形式。学佛,依教奉行就是皈依,受戒。实乃佛弟子。随喜赞叹师兄所说,所做。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众 于 2015-12-2 16:17 编辑

      阿弥陀佛  弟子拜读了《森林回忆录》,里面讲暹罗19世纪前半叶至19世纪6、70年代头陀僧种种苦行,亲身面对猛兽、死尸、鬼怪幻觉的死亡、恐惧考验;患重病无药医治,完全靠自身意志忍耐或禅修,还要在风雨中长途跋涉,面对的是真正的死亡,没有退路,有的僧侣很小很年轻就因病死于非命,他的同伴们没有退缩,继续前行,追求真理;没有食物时,以清水、野菜果腹,禅修治病时数日不食,抵御性欲时只喝清水,不吃食物;抵御美色的致命诱惑,冒着武装军事力量的迫害等等。这些头陀僧,令人深可爱敬。他们有的从小出家,也有半路出家,但他们都在丛林里面对大自然的危险,时时安住于法,在无可逃避的死亡、恐惧面前,豁然解脱,坦然面对。弟子看着他们从小长大,经历种种艰难险阻,宁舍身命不舍于法,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坚定不移。(弟子深感羞愧,弟子一点点诱惑、不顺、挫折,便失控,想退转。与他们坚定的信念相比,弟子实在是叶公好龙,肤浅无比)。然后,丛林被破坏了,他们失去了心爱的苦行环境。再然后,看着他们渐渐老了,一个一个死去。他们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弟子要向他们学习。弟子感到悲伤,感到难忍,感到不舍。也许只有看别人的一生才知道什么叫无常吧,多么迅疾!什么是苦,什么是痛,什么是孤寂,什么是恐惧,什么是真正的生死考验,美色诱惑!而不是像我一样饱食终日,却夸夸其谈,不知什么是真正的艰苦卓绝,九死一生!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弟子狭隘肤浅,不谙世间疾苦,水深火热,以为太平天下,盛世繁华,无劳我忧!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弟子以后不攀比,不自负,不轻慢他人。要比就比谁能吃苦,谁能发奋,谁能坚持,谁更坚定,谁能务实!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8: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弟子看老和尚讲,佛教以戒为主,有戒才有德,有德才有福。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8: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宗的三福业 第一个福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就是人天善。 第二个福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守戒,威仪要整齐庄严,以戒为主。佛家就是讲要以戒为主,有戒才有德,有德才能有福,这是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个中心就是要清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要达到清净,才能取得解脱,这叫做解脱善。 第三个福业: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念佛的人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利有情愿成佛果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首先不能够离开众生,要救济众生,予乐拔苦,广做救苦救难的事业,现在来说就是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这是行菩萨道。要深信因果,因果是佛法的中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善受福,作恶遭殃。种什么因就有什么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 凡是念佛的人,你们都应该知道这个三福业,不是说一天到晚专门念佛就行了,还必须要与生活、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就是要修三福业。其中人天善是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合”二字就是佛家所讲的,佛教讲六和敬: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持,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种团结精神超出一般的团结,非常高大,意义很深,能够化解一切矛盾,消除一切鸿沟,使人与人、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环境相处都和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3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人、比丘的生活以戒为主。戒就要过淡泊的生活,少欲知足,戒的中心就是淡泊朴素、勤劳刻苦、少欲知足,这是戒对我们的要求,希望大家注意。能够守戒,就能修定,然后才能发慧,才能坚定信念,增长道风,这是首要的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菩萨行,必须发长远心,走这条道路,在走的过程中,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失菩提心,不断菩萨行,要有这个精神,所以称为殊胜之行,表示菩萨精神焕发,勇猛无畏。另外菩萨行经历的阶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很殊胜,功德也很大,当然这些具体功德、具体内容,大家学《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般若经》,逐渐就可以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1: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恐惧心、恐怖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环境,而是来自于心的散乱和动摇。如果摄持身心,一心不乱,将不会有恐惧心生起,也不会感受到恐怖。阿弥陀佛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众 于 2015-12-3 10:30 编辑

充满慈悲的伦理道德也表示超越自我中心,了解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藩篱是心所造作出来的。在本质上,所有的现象,自我与他人,都紧密的相互连结。因此,我们必须设身处地,试着去想象自己的行为会让他人有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自我”真的存在,那么根除自我将如同把心脏从胸膛取出一般痛苦。

与朋友玩游戏时,嘉瑟.东美从不在意落败。事实上,如果其他人输了,他反而觉得难过。与其他的孩子一起去捡乾柴时,即使自己空手而归,他也会替有所收穫的孩子感到高兴。

      有一天,嘉瑟.东美对舅舅说:“从现在开始,放弃对今生的执着,只要修持佛法。我会去托钵化缘来提供你的饮食。这是我报答你的仁慈的方式。”
      从幼年时期开始,嘉瑟?东美正是如此毫不保留地布施一切;他不顾自身的贫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布施给朋友和穷人。对于那些说“如果你布施那么多,你将一无所有,无法生存下去”,这些人充满感情地试图阻止去做布施,嘉瑟?东美回答:“我不会饿死。即使我真的饿死了,我也不在乎!”
      从幼年时期开始,嘉瑟?东美就已经完全斩断所有贪欲和执着的束缚。他是一个非常良善的人。
     人们告诉嘉瑟?东美,对其他人过度慷慨、让他们拿取他所拥有的任何物品,可能不会真的利益他人。对此,嘉瑟?东美毫不矫饰地回答:“我很高兴人们尽可能欢喜地使用我的财物。”他又说:“法王蒋萨(Jamsar)说:‘由于我丝毫不觉得自己是这些财产的主人,因此把这些财产全部取走的人也不算是一个窃贼。’

他从来无法对任何人口出恶言。由于他总是按照他人的本性来调整他的言词,因此到了某个程度,无论他说什么,皆为教法。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喜乐和痛苦都只不过是心的造作,以及过去业行的结果,”嘉瑟?东美回答,”就我浅薄的见识而言,在世俗谛的层次,一切事物如同虚幻;在胜义谛的层次,一切事物都超越概念的造作,因此我完全没有体验到执着与嗔恨。”
四十二岁那年,嘉瑟?东美归隐戊初的隐居所。他留在那里直到六十五岁,全心全意地修行,显示了他身、语、意每一个面向的圆满无瑕。

       这些残酷无情的士兵挥舞着沾满血迹的矛与剑出现时,他们只看到法王嘉瑟?东美的面容,嗔恨就平息了,心中充满信心。他们向他顶礼,索取具有保护作用的金刚结(protection cords)。他们想要领受他的加持,却不敢接近。
我们是邪恶之人,”他们说,“可能会玷污了你。”
“我可以容忍,”嘉瑟?东美回答,并给予他们加持。
一些士兵无法忍住泪水,从内心深处发出悔恨而哭泣,向嘉瑟?东美发露忏悔。每一个人都对嘉瑟?东美的先知卓见及其加持的力量生起强烈的信心。

人们只需见他一次,就能够生起信心、出离心、慈心和悲心,并且发展出证悟心(或菩提心,the mind of enlightenment)──也就是带领一切众生成佛的愿望。对于那些亲近嘉瑟?东美很长一段时间的人而言,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嘉瑟?东美心中充满慈悲而哭泣。

      那天傍晚,嘉瑟?东美把乞丐带到房间,让他吃饱喝足。接着,嘉瑟?东美把自己全新的袍子送给乞丐,并穿上乞丐的破烂衣服,用自己的身体来喂虱子。
      不久之后,嘉瑟?东美看起来好像染上了痲疯病或某种其他的疾病。他虚弱无力,必须停止教学。朋友和弟子前来探视,纳闷他是否染上重病。他们很快便看见嘉瑟?东美所陷入的情境。
“你何不再做一个好的修行者?”他们劝告嘉瑟?东美。
一些人引经据典地说:“如果你的悲心不是全然清净的,就不要布施你的身体。”
其他人则请求他:“为了你自己,为了我们,请不要继续下去了,把这些虱子除掉!”
但是嘉瑟?东美说:“由于时间没有起始,我已经拥有过那么多次的人身,但它们都被虚度了。现在,即使我今天就要死去,至少我已经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不会除掉这些虱子。”
嘉瑟?东美持续用身体喂了虱子十七天,但这些虱子渐渐地自行死去,最后连一只虱子也不剩。嘉瑟?东美替这些死亡的虱子持诵咒语和陀罗尼咒,并用它们来制作“擦擦”14。每一个人都为嘉瑟?东美清净的心和慈悲感到惊奇,并成为家喻户晓的“嘉瑟?千波”(Gyalse Chenpo)──大菩萨。他撰写了以下的祈愿文,真实反映了他的想法:

愿伤害我的身体和我生命的人长寿,
没有疾病或仇敌,
克服所有修道上的障碍,
迅速证得法身,离于生死轮回。

嘉瑟?东美的第一个反应是自言自语地说:“我宁愿他没来!”但他立刻想到:“我每天都承诺要以德报怨,我为什么要为了布瓦的来到而不开心?即使他下半辈子都要留在我的身边,我也应该让他随心所欲。”

仅仅看见嘉瑟?东美的面容,就足以让人们生起无比的信心,以及无法抑制的、想从轮回中解脱的强烈欲望。

他说:“‘如果我的病痛能够利益众生,那么愿我受到疾病的加持!如果我的死亡能够利益众生,那么愿我受到死亡的加持!如果我的康健能够利益众生,那么愿我受到康复的加持!’这是我献给三宝的祈愿文。我全然相信,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是三宝的加持,因此我是快乐的。我应该接受发生在修道上的任何事物,而不去尝试做任何改变。”

如果这个虚幻的身体、这个我执着为“我
的”的身体病了──那么就让它病吧!
这个疾病使我耗尽过去累积的恶业,
得以从事修行,
帮助我清净两种障蔽21。

如果我是健康的,我感到快乐,
因为当我的身心安泰时,
我可以增长我的修行,
并且透过使我的身、语、意向善,
来赋予人身真实的意义。

如果我是贫穷的,我感到快乐,
因为我没有要去保卫的财富,
而且我知道所有的嗔恨,
都萌芽自贪婪和执着的种子。

如果我是富有的,我感到快乐,
因为我可以运用财富来从事更多善行,
而短暂和究竟的安乐,
皆是善行的结果。

如果我很快就要死亡,那就太殊胜了,
因为我相信,有着顺缘的助力,
在任何障碍阻挠之前,
我应该能够进入无谬之道路。

如果我长寿,我感到快乐,
因为没有远离温暖、充满利益的法雨,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
我能够完全成熟内在觉受之果。

因此,不论发生什么事,
我都应该感到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尘众 于 2015-12-3 16:52 编辑

      阿弥陀佛 弟子今日拜读十善业道经,弟子知:于一一身口意恶业,先离粗重者,使不犯;次修禅定,令伏;再修智慧,令断。暂时不犯、不起者,未必已断,需以智慧照破,永断。
      阿弥陀佛  弟子今日方知:凡一切五欲境放逸之处,皆属邪行。
      若犯大妄语,决定入魔,堕三恶道。
      不两舌:说和合语;不挑拨,不离间,不搬弄是非;不在此言彼,在彼言此;不在人前人后评论任何人的功过是非对错。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7: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相好不如行端,行端不如心正,心正不如慈悲。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20: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苦果的来源就是无明烦恼。根本无明是我执,枝末无明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由我执这个根本无明就产生枝末无明贪嗔痴等一切烦恼,有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由于烦恼就造业,有善业、恶业、不动业,善业生人天,恶业堕三恶道,不动业升入世间禅定、色界天、无色界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23: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弟子当念佛菩萨心量广大,大慈大悲。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0: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就是心法,证量就是心量。心量有多大,证量就有多高。心为太虚,量周沙界,即名诸佛。  心量,在佛教中指心对外境的攀缘、度量。佛的真实证到的心量,能克服主客体对立,远离能缘、所缘而住于无心。《坛经》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保持平静;面对荣耀和光环时保持平淡;面对毁谤和误解时保持平和;面对禅定和法喜时保持平常;面对伤害时慈悲宽容;面对损失时大度包容;面对灾难时淡定从容;面对异己时和睦共容。  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量,修道就是要修佛的证量,道次第就是证量次第,也是心量次第。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00: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 《彻悟禅师语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