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有礼缺貌

圆瑛大师《楞严经讲义》第三大科:“妙禅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1、是因缘、自然,二计俱非之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五重盖覆,根本生因,虽有坚固,
      虚明等,五种差别,同是妄想,更无他物也。
2、斯正如来,欲令众生,了妄无因,知真有本也

3、盖佛自第一卷,普判众生误认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
      明体此迷真也,用诸妄想此认妄也;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4、遂将妄想二字,重重开示,至此五阴,说出五种妄想,以为其本,分作五重,一一详示,
     乃见为人一片婆心,成始成终之至意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是故者:是汝体口水,虚妄通伦之故。应当得知,汝现在色身之体,名为坚固,第一妄想:谓取著有力,坚固而不可解也。如父母交遘,欲爱妄想,与自己投胎,流爱妄想,其坚固有力,自不待言矣!

《正脉》问:内根固然,若兼外器,何关妄想?答:如前世界相续中,言坚明立碍,及坚觉宝成等,亦坚固妄想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想心为因,所以受阴生起,能动色阴之形体,真受酸涩之妄境。此由因受生句,合临高想心;能动色体之句,合能令汝形,真受酸涩。汝今现前,正示受阴也。所谓顺之则益,即乐受;违之则损,即苦受。二现驱驰者:即苦乐二者,现在能驱役自心,驰流不息。文中不言不苦不乐受者,因舍受不显,苦乐二受,现前分别,容易明白也。

温陵曰:临高空想,而酸涩真发,违顺皆妄,而损益现驰,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名为虚明,第二妄想。二受阴妄想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者:寤即醒也,寐即睡也。醒时即是想心,乃通于散位独头;睡时即为乱梦,又通于梦中独头。不言定中独头者,以此经三摩,非思惟影像之定,独头不起现行故。则汝身汝想,无时无处,而不相应;良由汝之想念不息,以故摇动妄情,或寤或寐,纷燃无间也。则知想阴,与前五根,并五识,互融互通,为第三妄想。不惟互融色身,随念所使,而且互通梦寐,摇动妄情。则知此阴,双融色心两处,俱通寤寐两境,故名融通妄想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此双诘是非,显体虚妄。故呼阿难,此迁流之行阴,若果非汝心者,云何能迁变汝之实体耶?以见不非汝也。如必此迁流之行阴,是真汝心者,汝何不念念觉知耶?以见不即汝也。是汝非汝,两不可定,足知虚妄非真矣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幽隐者:幽深隐微。则汝诸行:指现在行阴,念念迁流,不得停住。《仁王般若经》云:一念之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其幽隐难知,是非莫辨,彻体虚妄,故以妄想名之。又以密移不觉故,冠幽隐之号。《正脉》云:大抵受、想、行之三阴,虽皆属心,而文中皆显与色身通贯;受则能令色身领境,想则能驱使于身,行则能迁变乎体。又虽说三阴通贯色身,而实要显身为念伦,非真实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阿难!应当了知,此八识,湛不摇者,熏之以真则真,熏之以妄则妄,亦非真常不可动摇之性也。但如急流水,

补充内容 (2016-12-2 16:18):
熏之以真则真,熏之以妄则妄
(非是不动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然此微细妄想,直待何时,方得销灭?除非汝之六根,互用之时,根隔开合之际,此之妄想,亦无时而得灭也。但经用反言以显,故云:若非根解入圆通,此妄终无灭时也。六根互用开合,正当寂灭现前时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镜疏》云:良以众生,自迷如来藏性,而有妄色妄心,依此色心,而成五阴,故有世间凡、圣差别也。

若以众生知见,执此五阴,为实有者,即世间法。
若以二乘知见,执此五阴,为空寂者,即出世法。
若在诸佛菩萨,善得中道,了色即空,达空即色,即为出世上上法,乃第一义谛,不思议境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此单陈灭除次第,而仍兼始悟则无次第,而终修须次第也。盖此五阴,以理推究,如前所云: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既唯妄想,妄性本空,一念顿悟,乘此心开,则五重妄想,如红炉点雪,一并销除,有何浅深次第之可得耶?
《正脉》举喻,夜暗惊杌为鬼,奔驰荒越,一被他人说破,鬼想全销。  若就事相而论,事,谓修断之事,色心诸法,非能顿除,务必自浅而深,因五阴之次第而渐除以尽也。
《正脉》云:鬼想虽已全销,而驰途岂能遽返,要须历返前途,方归旧处矣!总是顿悟,渐修之意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1、能以一念者:谓能以一念,回光返照,背尘合觉,顿悟圆通法门;深入一门,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2、既顿悟已,又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修禅那者,令其各得开悟,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然而弘经之功虽少,惟以一念,其所得之益甚多,不可为喻
3、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者:不惟只消罪障,且能变苦为乐,其故何也?以能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此法门,即圆顿法门,圆彰法界,极显一心,此一念心,即十方如来,成佛真体,故能变苦因成乐国,化魔界成佛界矣!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不仅离苦得乐,仍当得福无量,超越无比。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十终

稽首十方婆伽梵    一切尊法贤圣僧    本师释迦牟尼佛    首楞严经最上乘
愿赐慈悲垂护念    顿令下智成净慧    每于深奥玄妙旨    精研细讨得领会
启悟密因与了义    逆流照性发明耀    一门深入达心源    竟究坚固无动坏
妄性本空真本具    一超直入如来地    仰符圣意述微言    普愿流通续慧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2-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6-12-2 10:11
应是心、和物,或者说真如和万法吧;

所以说非合和、非不合和,是从真、俗来说吧

我还要再想想。
发表于 2016-12-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6-12-2 10:11
应是心、和物,或者说真如和万法吧;

所以说非合和、非不合和,是从真、俗来说吧

嗯。
见性(是心)随缘,所以非不和合。
性相互融,真俗无碍;
即见相二分是一非二,
心现万法,如物照镜,是一;
心造万法,有能造之心和所造之物,非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1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