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宇宙微尘2

[学佛交流] 请师兄们谈谈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3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1:34
不能这么说佛弟子已经病入高盲吧?回头向内是英明也说不定呢。年轻人有这个觉悟的少见。

向内是收摄六根,不向外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只是禅定的一种方法。六度之一度,还有其他五度助行。尤其般若是根本度。

点评

都是看信心,机缘来讲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大而全的法只能作为参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1:56
发表于 2017-6-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1:38
解这门也算是在网络发达的如今,到了登峰造极了。为什么造成还是末法现象呢?不能行,证?为什么不能行证 ...

没有明眼人指导,道心不坚固。所以,不能证果。

点评

这个比较重要,修证佛法的确需要明眼人的指导。迷了没有个向导很难达成目标。或说路遥远无期。 即使再来人,也有隔阴之迷。要人点破。只是指导的少,或看经教就可以作为指导了。 通常普通人需要活法(明眼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00
发表于 2017-6-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1:38
解这门也算是在网络发达的如今,到了登峰造极了。为什么造成还是末法现象呢?不能行,证?为什么不能行证 ...

没有明眼人指导,道心不坚固。所以,不能证果。
发表于 2017-6-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1:50
向内是收摄六根,不向外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只是禅定的一种方法。六度之一度,还有其他五度助行。尤其般若是 ...

都是看信心,机缘来讲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大而全的法只能作为参考。
发表于 2017-6-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1:51
没有明眼人指导,道心不坚固。所以,不能证果。

这个比较重要,修证佛法的确需要明眼人的指导。迷了没有个向导很难达成目标。或说路遥远无期。

即使再来人,也有隔阴之迷。要人点破。只是指导的少,或看经教就可以作为指导了。

通常普通人需要活法(明眼人),来对机。

点评

不把楞严经搞明白,五十阴魔弄清楚,不住魔是不可能的。虚云老和尚不是说了,都末法了,你到哪里寻找善知识,只有依楞严经可以保绥哀救。非常遗憾的是,虚云老和尚讲解楞严经讲稿给弄丢了。依宣化上人讲解的的楞严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06
发表于 2017-6-2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得经教,些子开示,以识取见,自以为是的很多,很多,呵呵,的确需要善知识,明眼人的指导,所谓迷时师度。经教解开而无师自通者天然外道难免。
发表于 2017-6-2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2:00
这个比较重要,修证佛法的确需要明眼人的指导。迷了没有个向导很难达成目标。或说路遥远无期。

即使再 ...

不把楞严经搞明白,五十阴魔弄清楚,不住魔是不可能的。虚云老和尚不是说了,都末法了,你到哪里寻找善知识,只有依楞严经可以保绥哀救。非常遗憾的是,虚云老和尚讲解楞严经讲稿给弄丢了。依宣化上人讲解的的楞严经也很好。

点评

我没按虚云老和尚的指示来背,看都没完整看完过,零零星星的看了些。不过听宣化上人说楞严咒好,就下决心背诵下来了,每天都有持。 持戒诵楞严咒,五十阴魔不会出现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16
发表于 2017-6-23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2:06
不把楞严经搞明白,五十阴魔弄清楚,不住魔是不可能的。虚云老和尚不是说了,都末法了,你到哪里寻找善知 ...

我没按虚云老和尚的指示来背,看都没完整看完过,零零星星的看了些。不过听宣化上人说楞严咒好,就下决心背诵下来了,每天都有持。

持戒诵楞严咒,五十阴魔不会出现吧?

补充内容 (2017-6-23 12:16):
或说不怕它出现吧?

点评

你多虑了! 你现在的水平,魔是看不上你的! 你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9:00
只持咒也能有成就的,没问题。问题在于三摩地,三摩钵底,妙三摩修证就会出问题了。三摩地修行有念即著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21
发表于 2017-6-2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2:16
我没按虚云老和尚的指示来背,看都没完整看完过,零零星星的看了些。不过听宣化上人说楞严咒好,就下决心 ...

只持咒也能有成就的,没问题。问题在于三摩地,三摩钵底,妙三摩修证就会出问题了。三摩地修行有念即著魔。

点评

理体上还是要个大致明白的。不可执一相为已,人。 另持这个楞严咒不为了证三摩地,只是看它消业快吧。再说持这个与念佛不冲突,不是佛在楞严经讲了嘛,随愿可生十方佛国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30
发表于 2017-6-23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2:21
只持咒也能有成就的,没问题。问题在于三摩地,三摩钵底,妙三摩修证就会出问题了。三摩地修行有念即著魔 ...

理体上还是要个大致明白的。不可执一相为已,人。

另持这个楞严咒不为了证三摩地,只是看它消业快吧。再说持这个与念佛不冲突,不是佛在楞严经讲了嘛,随愿可生十方佛国嘛。

点评

依照楞严经,十方诸佛皆以楞严咒而得成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35
发表于 2017-6-23 12: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7-6-23 00:29
真心当然在,在三界之外。
若问三界外何等所在?俟汝他年跳出三界之外,即向汝道!


"如来藏为我独尊,独立于三界之外"这个观点难到不是萧大士的?
萧大士的书没感多看,他们几个反萧大士,我也就跟着反。
发表于 2017-6-2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2:30
理体上还是要个大致明白的。不可执一相为已,人。

另持这个楞严咒不为了证三摩地,只是看它消业快吧。 ...

依照楞严经,十方诸佛皆以楞严咒而得成佛。

点评

嗯,应该是这样,识净而智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36
发表于 2017-6-2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2:35
依照楞严经,十方诸佛皆以楞严咒而得成佛。

嗯,应该是这样,识净而智圆。

点评

断妄除惑,福慧圆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2:57
发表于 2017-6-23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2:36
嗯,应该是这样,识净而智圆。

断妄除惑,福慧圆满。

点评

因地应该是这样一步步来。 人学多了,知见就混乱了,把果上的拿来讲。不求真不除妄,或说不断百思想,菩提作么长。 一看这类就是学舌。 识净,运用则无碍。思想,贪嗔嗔无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3:19
发表于 2017-6-2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2:57
断妄除惑,福慧圆满。

因地应该是这样一步步来。

人学多了,知见就混乱了,把果上的拿来讲。不求真不除妄,或说不断百思想,菩提作么长。

一看这类就是学舌。

识净,运用则无碍。思想,贪嗔嗔无碍。

点评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能生信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3:32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能生信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3:32
发表于 2017-6-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3:19
因地应该是这样一步步来。

人学多了,知见就混乱了,把果上的拿来讲。不求真不除妄,或说不断百思想, ...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能生信心。
发表于 2017-6-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学无术 发表于 2017-6-23 13:19
因地应该是这样一步步来。

人学多了,知见就混乱了,把果上的拿来讲。不求真不除妄,或说不断百思想, ...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能生信心。

点评

因地不同,有不同的教法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3:46
发表于 2017-6-2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7-6-23 13:32
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戒修福者,闻此章句,能生信心。

因地不同,有不同的教法罢了。
发表于 2017-6-2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7-6-23 00:11
不赖嘛你!一阵子不见,颇见长进!

      发不了帖的缘故。这些知见不是现在才有的。学习楞严前几卷就有的了。将近半年没有学楞严,接着学习又要先熟悉一下前面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7-6-2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钰花源 发表于 2017-6-22 20:17
每个人的感受不同那是肯定的。
网络时代传播怏,反馈也快,就象叶曼居士讲:佛出世的本怀不是让你去烧香 ...

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

然而,能懂佛陀的开示悟入,这样的人毕竟是上根人,是少数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般人。根本搞不懂佛的深妙法的。即使佛陀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说,这样的人也是听不懂的。对于这样的人,就要教他们修集福德,修满一个大劫,或者一万个大劫,圆满十信位了,福德够了,智慧累积也有基础了,慢慢才会搞得懂佛的深妙法。所以,学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的。

对于大多数凡夫而言,烧香,磕头,就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修福方式,也是最适合这种人的修行。这样的修行,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所以,反对烧香,磕头的人,是应该被批评的,因为他这种反对,会断了很多初机学人的修福,修慧的前途!

点评

这句话的前提是佛出世的“本怀"所以这样讲是没错的! 如果悟入佛知见后你烧香,磕头一表虔诚,二为接引他人。 如果一无所知只会求老天爷別人说你迷信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就因为误会才晚入佛门的。 另:如果难以把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3 19: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9 18: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