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悟佛知见

[佛教经藏] 佛说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一微尘许那么一点轻垢,亦决不从其心愿。为什么如此?要知自己的法身慧命全在戒上,假定戒有破损那就沉溺在生死苦海中,永无解脱之期,所以护戒不得不严格如此。

“如草系比丘”,亦是严护戒品的譬喻。佛在世时,有诸比丘为贼劫掠,贼虑鸣众来追,就想杀死比丘。内有一贼知比丘戒法的森严,对诸贼说;不必杀他,杀了伤害生命更加不好,出家比丘,认为草木是有生命的,奉佛禁戒,不敢毁伤,不拔生草,只要以草把他们的手足系缚起来,他们就不敢动了诸贼听到这样说真的以草系缚比丘。比丘遵佛所制端坐不敢妄动。时有国王打猎经此,见到草中有不穿衣服的人,以为是稞形外道在此。傍人对国王说:不是稞形外道,而是释子比丘。王就以偈问道:“看时似无病,肥壮有多力,如何为草系,日夜不转侧”?比丘亦以偈答说“此草甚危脆,断时岂有难,但为佛世尊,金刚戒所制”。王听了这话,深深受感动,对三宝生起信心,特为诸比丘解去系缚,供给衣服令得回去。为持小戒尚不惜生命,何况是大乘所持的菩萨戒? “常生大乘善信”,是说如只护持禁戒,而没有大乘正信,则你所持的净戒,只是散善而已,要想达到成佛是不可能的。大乘善信,就是信得自心是佛,亦即信得自己必定会成佛。信受大乘的信心,固然可以生起,但欲保持不退,是也不容易的,为防此信退失还要常时生起,亦即无间断的生起,不要让其他的杂念夹杂其间,这就要以决定信,信任“自”己,并“知


492
发表于 2021-2-9 18: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团中一尊“未成之佛”,但因行愿还没有圆满,惑障还没有空去,未得果地庄严而已。至於过去及现见在十方“诸佛”,由於三身已经圆满、万德已经庄严乃“是已成之佛”而已。生佛原是平等而无二心的,所差别的只是已成佛与未成佛,而未成佛的众生,当来一定会成佛,是则先佛后佛又有什么差别?所谓“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小乘行人所以没有希望成佛,并不是他们没有成佛的可能性,而是他们缺乏得以成佛的大乘正信。对於自己尚缺乏这样的信心,当亦无望於一切众生成佛,所以小乘只求自度不度他人。大乘行人对一切众生皆得成佛谛信不疑,所以不但自度而求证得万德庄严的佛果,同时亦去度化众生,普令众生同成正觉。大乘所以胜过小乘,根本精神全在於此,大乘值得吾人学习,其原因亦在此。 “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是说大乘善信虽具,但若不发大菩提心,那你信心即无所依,所以必须发菩提心,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护持禁戒,可说是行;常生善信,可说是信,知我是未成佛,可说是解。如是信解行三者,定必有其本觉智体,而这就是大菩提心,所以欲证无上佛果,必以所发大菩提心为主。怎样才能生起大菩提心?当知这是从大悲心生的。无尽意经说:“为欲救度一切有情故,起悲愿等力,趣求无上菩提、若不为度众生,我即不发是菩提心”。菩提心论说“从悲发生大菩提心,所有最胜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为根本”。无差别论说:“因时即是菩提心,果满德圆名正觉。菩提心法不思议,诸佛如来皆称赞”。无畏上 493
发表于 2021-2-9 18:1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授问经说“发菩提心所生诸福如虚空界,广大胜上无有穷尽,或起一念外道心者,是即失去菩萨资格,不是落於二乘,即是成为外道。所以严持菩萨戒的菩萨绝对不可起一念“二乘外道”之“心”,否则,就要为你结成“犯轻垢罪”。只此一念,为什么就构成轻罪?要知这虽是短暂的一念,但有伤於佛种,失菩提心,成为魔业,怎可不有所防范?如舍利弗的退大向小,失大善利,可为佐证。 戊三五不发愿戒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如何不使自己的一念心趣向小乘,这在前戒中已经说明;怎样立定坚固的誓愿趣求大行,这是此戒所要说的。发愿在佛法的修学中,是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以佛法说,不论你想完成什么,都要愿力的支持,假定不发广大誓愿,不说无上佛果不能证得,就是人天冇有漏之果亦没你份。愿是缘心善境,希求胜事之谓。不求胜事则已,要求胜事的获得,就必须立真切愿,立了真切的志愿,就可勇往直前的向所求的目标迈进,决不致於中途退转下来。“正使有人以恒河沙数佛刹,满中珍宝供养世尊;若复有人合掌至诚,一发无上正等菩提心者,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不可计较”。发菩提心的功德殊胜,在诸大乘经论中,随处有所宣说,是以494
发表于 2021-2-9 18: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大乘善信的行者,不得不发菩提心、而菩提心确是极为重要的。如不发菩提心,纵有大乘善信,能否成为大乘行人,自是一个问题。惟有发了大菩提心,才能转动佛正法轮,自利利他的同成无上正觉。发了大菩提心,要使菩提心不失,还得念兹在兹的,“念念不去”於“心”,亦即是刹那刹那的不舍此菩提心,菩萨所修的戒行才得纯熟,所求的佛果才有可期。发菩提心,以老话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什么会上求佛道?因知我心就是佛心;为什么会下化众生?因知我心即众生心。既然如此,当於此心念念不可暂离。若於一念之间,离去了菩提心,就会退大向小成自了汉。止观说:“退大取小,众圣所呵”。但若意志坚定的菩萨,见到众生的痛苦,就好像自己痛苦,没有不设法去为之解决的;见众生没有快乐,就如己没有快乐,总是设法给与众生的安乐;唯有如此,内心始安。大士誓坚志勇,所以能做到念念不去心的地步!“若”於所信所解所行所发之中,生“起一念”自度之想,是即离菩提心,舍菩提愿。要知愿如善御,将可趣向胜果,假定不发大愿,行将无所凭藉。从开始的发心,到最后的得果,中间所经的一切,所谓引行趣果,愿是最重要的。假定不发愿的话,不说会失去决定的胜益,且可能的成为魔业。华严经说:“不发大愿,是为魔业”。反之、果能发弘誓愿,不特能使万行增长,同时亦能灭除罪业。所以做个菩萨行者,要想不致退堕下来,必要不离大愿以自庄严。 此戒七众同学,但大小乘不共,因所求的不同。不 495
发表于 2021-2-9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小乘行人虽不需像菩萨那样的发广大愿,但亦要发赶快出离生死的心愿,假定不发这样的心愿,只求未来人天生命的相续,是亦要犯责心罪的。初发心的菩萨,所修大行,要藉大愿之所资成,不发愿固然有所违犯,但登位已去的高级菩萨,由於过去所发的大愿已经成就,决不因任何恶劣环境的袭击有所退失,不发新愿,在道理上,是无所犯的。不发愿的最大过失,可能会废所修妙行。由此而论过失的轻重,全看废所修行的是多是少,所废的行多,过失就重,所废的行少,过失就轻。或有过去曾发深弘誓愿的,但到后来竟然忘记所发的本誓,自然是亦有其过失的。由此而论过失的轻重,全看忘失本誓的时间久暂,忘的时间久,过失就重,忘的时间短,过失就轻。这末说来,发心趣向佛果的菩萨,未发愿的定当要发,已发愿的不可忘失,不然,对自己是极端不利的!应发不发,已发而忘,随时可以为你结过。这是唯遮不开的遮业,就是你不做菩萨则已,做了菩萨就遮止你不得不发愿,决无例外的可以特别开许。愿在佛法说,是彻始彻终的,从三归依到受五戒以及八关斋戒等,无一没有发愿的一门,何况是菩萨?当然更要发广大愿,以期克证菩提大果 。佛告大众说:“若”做受了菩萨大戒的“佛子”,“常应发一切愿”。从因至果,所要实践的行门,是广大无边的,其愿当然也就不是一种,所以说应发一切愿。愿心的发起,本不是难事,问题就看能不能持久,不能持久,纵然发愿,又有什么用?所以还要常应发愿。常应发愿,意显不是一发就算,而是要经常的不断的发,以使496
发表于 2021-2-9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心的相续不断。为什么定要如此,因大愿是无尽的。如众生是无尽的,烦恼业报是无尽的,所以菩萨的愿心亦无有尽。如此,怎可不常应发一切愿?一切愿虽说多得无量无边那么样多,本经现以十愿总摄一切。一愿“孝顺父母师僧”:父母有生养之劳,覆育之思;师僧有训导之功,教诲之德。做菩萨的,应常发愿予以恭敬孝顺。或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必要假发愿才行孝顺之道?要知大乘观一切众生,犹如自己亲生的父母,假定不发愿孝顺,其孝顺心,就不会普遍,亦不会持久,所以要发愿孝顺,才能持之以恒。普及一切 。二“愿得好师”:好师就是良师,愿得好师,是择明师。世之可以称为师者,当然是很多的,但知见的正不正,解行的具不具,是大有差别的。愿得好师,是要求得具正知见,解行并进之师。如果有解无行,不能诱我前进以成我德,去亲近他又有什么意思?如果有行无解,不能开我心地以去我迷,从他学习又有什么进益?“是以酬报二亲,绍隆三宝,皆赖师长教诲力成”。所以做弟子的,不论怎样具有信心,假定遇不到良师训导,切磋琢磨,是不可能成为法器的,所以十愿之中,得师最为紧要。“善根虽宿植,开悟由良师就是此意。在此有人问道:前说孝顺父母师僧为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於得好师愿中又要拣择明师,岂非前后相违?不!当知初愿是在供养承事边说,只有一味 是在勤求正道 的恭敬孝顺 。不容有丝毫的拣择;此愿 方面说,所以对所亲近的老师,须要加以明智的抉择不可随便的亲近一个人,这与我慢心不同的。 497
发表于 2021-2-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愿得“同学善知识”:佛法向来说有教授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愿得好师,就是教授善知识,愿得同学,就是同行善知识,明师的开解与指点,固然是很重要的,同学的提携与资辅同样是不可缺的。明师不能经常的与学者生活在一起,学人的行为与佛法的理解,做师并不一定完全知道,同学起居在一处,行为的是否合律,知解的是否正确,彼此看得清清楚楚的,随时可以为我们纠正。所以果得一同行善知识,对自己的利益是很大的。发隐说“十愿之中,得师最重要,然无贤朋,有闻乏辩难之资,欲行鲜夹辅之益,相观无自,德业安成”?此真所谓“求师为最,访友为先”,所以第三愿得同学知识。 四愿“常教我大乘经律”谓得如上明师善友,不是要与他们去游山玩水,或是随便的与他们闲谈杂话而是请求师友常常教我大乘经律,让我明白大乘的义理,奉行大乘的戒法,以便向最高无上菩提前进,不致堕於二乘的偏空,外道的邪执,终於达到成佛目的所以初心菩萨,应当求大乘法,是为最要的事。 五愿修“十发趣∵谓已从师友处,听闻到大乘法,就当本着大乘佛法所指示的,发起大菩提心,趣入大乘妙道,假定不发大心,於道是无益的。本经说的十发趣,就是一般说的十住,显示是有住义,而这所住重在住真 。六愿修“十长养”;谓既发大心,趣入妙道,就当对所发菩提心,滋长培养,积功累德,假定不予长养是就无法深进。本经说的十长养,就是一般说的十行498
发表于 2021-2-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示有行的意思、而这所行重在化俗 七愿修“十金刚”:谓既已所行长养所发菩提、就当悲智双运的修中道观,以期随顺契入於法界,其心犹如金刚一样的坚固不动,假定心不坚固,佛果就难完成。本经说的十金刚,就是一般说的十回向。 八愿修“十地”谓前发趣长养坚固菩提,贤位已立、功用到这个程度,自会入於圣位,假定没有十地圣者菩萨,化他的妙行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登地以后、不是什么都已完成,而是继续向妙觉果位前进的九愿“使我开解如法修行”:谓求师友教我大乘经律、不是只求熟读就算,还要於大乘经律中,所诠三十圣,修证菩提道法,一切行门,使我一一开解,得以如法修行,速证最高佛果。 十愿“坚持佛戒”谓由师友教导大乘,知道怎样悲智双运,了解如何趣向三贤十圣,假定不能坚持佛戒、圣贤道果悉皆失去而不可得,“所谓若犯如微尘许、现身不得发菩提心,乃至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本经要旨,惟戒是重,於此可知。前面说过,孝名为戒、始乎孝顺,终乎持戒,戒贯诸愿而成始成终。为什么把戒看得这样重要?当知无量法门,百千胜定无漏妙慧,固然都是由戒而出生的,就是三贤十圣以至妙觉极果,亦都是因戒而得的,假定不能坚持佛戒怎么能证是诸道果?所以应当坚持佛戒以立其本。菩萨行者、於前十愿,发坚固心,应当念念不忘不可有刹那顷离此、不说安然无事的这样,即使遇到丧身失命的恶劣因缘,亦当“宁舍”这个四大假合的 499
发表于 2021-2-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命”、“念念不”舍“去”此“心”,以巩固自己所发的愿。如是发愿,如是持戒,不但是真佛子,且必成佛无疑。 愿是这样的重要,“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一切菩萨,是指从初得戒,一直到十地,都应发此愿。假定不发这十大愿,那你趣向无上菩提的意志就不坚定,不说不能加行进修、就是勇猛加行进修恐怕亦会为魔所障,停滞中途不能前进,成佛自然也就无期。所以有说:“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难成。故须愿力相持。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要须御者、方有所至”。这末说来,可知发心行菩萨道,志不可不坚,愿不可不发,假定违犯了佛的这一制约,就将为你罪结轻垢。圆觉经对这有很好的教示说“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严格说来佛法行者,如真不发大愿,将为魔所摄持,不特不能登清净法殿,入妙庄严域,且必有堕落的危险,能不如佛所示而发大愿? 如以三聚摄归:常应发愿是摄律仪戒;念念不去是摄善法戒;如法修行是摄众生戒。 戊三六不发誓戒 若佛子!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誓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500
发表于 2021-2-1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种床座。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医药。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礼拜。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著好触。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不立愿戒,是对顺的方面讲的,不发誓戒,是对非的方面讲的,此为二者的最大差别。行者既已发了前戒所说的十愿,若不继续的立坚固誓,以策励其心志,那你所持的戒行,仍不免有所亏损,为使戒行的光洁无染,不致随缘有所倾动,所以非立大誓自要不可。因为本着愿力去行时,起初其心是很薄弱,定要有股力量支持它,方不致於有所退失。要知吾人无始来所串习的罪恶,力量是极为雄厚的,若不以誓坚定其愿,要想拔除过去的罪恶,那是很难的。果能以前所发的十愿为先导,其后再以五誓坚固所发的愿,使 501

发表于 2021-2-1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在向菩萨大道前进时,坦然无所畏怯的完成修学佛道的任务。增含三八说:“比丘不发誓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计,得至甘露灭尽之处”。所以愿发以后,接着必须发誓。不论做什么,特别是修学佛道,如希其志必可达到,势必要以愿为先导,如果要想保证其愿决定不退,势必要以誓为后驱。还有一种说法:愿以进德修善为他的力用,要想进德修善,没有愿力是不行的;誓以防非灭恶为他的功能,要想防非灭恶,没有誓功亦是不行的。比较说来,誓比愿更为重要,因这是勇猛自矢的必固之心,不达目的誓不中止的。佛告大众说:“若”做个受了菩萨戒的“佛子”,既发”如“是”向上所说的“十大愿已”、要想严“持佛”所制的“禁戒”,就当更进一步的“作是誓言”。一般说为誓愿,似乎誓先愿后,实则愿先誓后,所以必如此者,古德举譬喻说:愿如马有辔勒,誓是更加鞭策。菩萨所追求的是无上佛果,假定没有决定性的大誓愿力,或是遇到违逆的环境,或是碰到顺利的环境,没有办法突过,就要败退下来,成为败坏菩萨,所以发愿以后,必须继之立誓,以坚定自己的所愿,不论遇到怎样的环境,都要设法克服。其所发誓,有下四种 不作非梵行誓:谓“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 坑刀山”。宁以,是发坚誓的恳切之词,就是宁可这样誓不那样的去做。当知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欲虽不是主要的动力因,但也可以说得上是刽子手。同时要知吾人的本源心地,原是清清净净的,然能染污这本源心地的,虽则亦是多方面的,但以不净行为最大的502
发表于 2021-2-11 19: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壬У壬У壬徻ɡСУЦУοиУ仯С編仹飬徻編仹г 503
发表于 2021-2-1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染污。所以首当发大誓说:宁可以我的身体,投入炽然的猛火焰中,受焚烧焦烂的痛苦,或将我的身体,堕大坑井当中,受颠坠陷没的痛苦,或将我的身体,奔向刀剑山上,受割刺肢节肠脏的痛苦,乃至其他百千万种的楚毒苦迫,我宁在这一生中忍受下去,不以其苦为苦,“终”决“不”敢“毁犯三世诸佛”所说清净经律”,而“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为什么把问题说得严重到如此?戒律中说:“猛火刀山,但伤一期生命;女人淫染,堕地狱中,受无量苦,兼伤法身慧命”。原因众生无始以来沉沦苦海,不能跳出三界而得解脱,就是由於女色的系缚,大涅槃经说:“若有菩萨虽不与女和合,而共言语嘲调戏笑,或壁外闻环钏声,乃至见男女相逐,如是菩萨,毁破净戒,污辱梵行,令戒杂秽,不得名为净戒具足”。见色闻声,尚令戒行杂秽,何况起不净念?然则要做到怎样方不为女色所诱?如过去有个比丘,在旷野中坐禅修行,有魔变化为美女,说偈诱惑比丘作不净行。比丘以偈回答说“无羞敝恶人,说此不净语,水漂火焚之,不欲见闻汝”。魔听到这话,不但不再扰乱,反予以赞叹说:海水可以干竭须弥可以倾动,彼上人的秉志坚贞,是无法可以诱惑的。男女问题是世间的大问题,很不容易予以如法控制的,所以佛对不能持戒者的舍戒还俗,不但不禁止,而且很同情,原因是欲保持僧团的清净不让无差犯戒人的破坏法门。果真如法舍戒还俗,将来还可再行出家,做个出尘上士,设若不然,破了根本大戒,就将不能成为法器,以求生死解脱。 503

发表于 2021-2-1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不虛受供养誓:谓“复作是愿”:到了冬天遇到天气寒冷时,如我是持戒清净的,接受信施的衣服供养,本来没有什么不可的,但我现在“宁以热铁罗网千重”,一重一重的“周匝缠”在自己的“身”上,皮焦肉溃,不以此苦为苦,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所供养的“一切衣服”。檀越所以供养我的衣服,因我是个清净福田僧,要向我来求福的,现我由于破戒,失去福田僧的资格,怎可接受他的衣服供养?不但衣服如此,就是饮食亦然。所以“复作是愿”:设我遇到腹饥而求不到饮食受用时,宁”可“以此口吞”炽然的“热铁丸”,或是当我感到口渴时,宁可以此口饮“大流猛火”,受焦肠烂肺的痛苦。像这样的痛苦,不是短时间的,要“经百千劫”那么长的,虽则如此,但我宁忍受此苦,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因为他们同样是为求福而供养的,我无这样的福,怎可受这供养?设若受用饮食,怎么消受得了? 又“复作是愿”说当我感到身体疲倦需要睡在床上休息时,“宁”可“以此身卧”在极“大流猛火罗网热铁”的“地上”、受到肉尽骨消的痛苦,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所供养的“百种床座”。要知檀越不是为了求福,为什么要供养你的床座。你如自觉无福为檀越所求,怎可受他的床座供养”? 又“复作是愿”说:设我因病须要医药治疗时“宁”可“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刺身所受的痛苦,不是一天两天的,是要“经”过“一劫二劫”那么长的504
发表于 2021-2-1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受矛刺身的痛苦,虽则如此 但我耐心的忍受 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的“百味医药”。檀越供养医药治好我们身体,是要我们修行办道的,现我未能如法用功,且破如来的净戒,怎可接受人的供养? 又“复作是愿”说:设我需要居住的地方,诸如房舍等等,就得如法的持佛禁戒,假定不是如此,“宁”可以此身投”於炽然的“热铁镬”中,“经百千劫”那么长久的时间受诸痛苦,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所供养的“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要知这些都是檀越可受用的,为了完成出家者的道业及度化众生的大业,特发心以之作为供养,如本身没有如法的自利利他,试问怎可接受檀越的信施。僧众接受信众的供养,这是佛所许可的,当知此中所说的不虚受供养誓,不是要你誓不受供,而是要你誓不破戒,如果以破戒之身而受供养,那就绝对不可了。宝积经中佛告迦叶“我常说言:宁烧铁操为衣,不以破戒之身而著袈裟;宁吞热铁丸,不以破戒之口食人信施”。正是指此。古德亦说:如所受的戒行有所亏损,一粒米是都不易消化的,那里还能满足信施的所求?所以不得不慎。 三、不枉受恭敬誓:一个实行自利利他的菩萨,必然会受到广大人群的恭敬尊重,但这要你本身健全才行,亦即要你如法的奉持净戒而无毁犯,否则,受诸信施的恭敬礼拜,是很说不过去的。所以“复作是愿”说:为了接受人的恭敬尊重,首先就得本身的自尊自 50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因此,今我“宁以”别人用“铁锤”重重的“打碎此身”体,从头至足的“令如微尘”,那样的细小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的“恭敬礼拜”。恭敬礼拜,是求福灭罪的事,如你是个德行高超的行者,理应接受人们的恭敬礼拜,让人们的罪业灭去福德生长。可是现在自知没有这样的德行,怎敢接受人的恭敬礼拜?


四、不染污六根誓: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就此开为五誓 、


一净眼根誓:眼是见色的,生一对眼睛,就是 为看东西,但若见佛阅经,自然是很好的,设若视他好色,那就不可以了。所以“复作是愿”说:如我以眼对色时,“宁”可“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左右的“两目”,让我不能看见任何东西,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心”,正“视”其“他”的“好色”,以免为外色所诱,造成破戒的事实。众生无始来的习气在作弄自己,要他不去看什么好色,偏偏的爱看好色,而且百看不厌,此之所沉沦生死无以自拔!
二、净耳根誓:耳是闻声的,如听经闻法,自然是好的,但若去听什么靡靡之音,自然就要不得。所以“复作是愿”说:如我以耳对声时,“宁”可“以百千铁锥刺耳根,经一劫二劫”这么长久的时间使我受苦,让我听不到任何音声,我都心甘情愿,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心”去听世间认为“好”的音声”以免为好音所诱,成破戒的事实。人的确是很怪的,你要他去听经闻法,总说事忙没有空闲,但他终日沉醉
506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时代曲中,就不觉得时间不敷,而且越听越精神,此之所谓业深障重!

三、净鼻根誓:鼻是嗅香的,如嗅戒香定香,这有什么不可?但若去嗅各种香水,自然就要不得。所以“复作是愿”说:如我以鼻对香时,“宁”可“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使我感受极大的痛苦,我都无条件的能够忍受,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心”去“贪嗅诸香”。这里所说的诸香,是指世间士女爱用的香水,有股诱惑异性的力量,使你嗅了这种香水,自然而然的为其所转,不自觉的随之而去。所以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是要不得的,应该予以竭力的避免,免得因此而违犯如来的禁戒。

四、净舌根誓:舌是尝味的,亦即是受用饮食的,其辨别味的功用很强,尝到好味就多吃,尝不好味就少吃,这可说一般世人都如此的,这当然是要不得的。所以复作是愿”说:如我以舌对味时,“宁”可“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虽然这也是很苦的,但我愿受这样的痛楚,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心”,“食人”所供养的“百味净食”。要知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只要取得能够资身就行,不必以有违戒行的心去辨别其味而后受用饮食。

五、净身根誓:身是觉触的,触对好的自己满意的外境,就对它生起爱乐,不然,就对它加以嫌弃,这同样是要不得的。所以“复作是愿”说:如我以身对触时,“宁”可“以”最极犀“利”的“斧”头,“斩破’自己的“身”体,受诸痛苦的袭击,我愿意忍 受 而“终不”敢“以此破戒之心,贪著好触”,好触,
507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轻衣、上服、卧具等。此是可以试验的,即不论什么人,接触到微妙的好触总是贪著不舍的。
如上所说的是五根对五尘,亦即五欲境界,对这如果有所染著,对自己是极不利的,因这是造恶的根原。遗教经说“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现为截断这恶源,生长诸善根功德,所以发此誓心,誓不随其所转。在此有人问道:於六根中为什么不说意根?要知意根是无形无像的,法尘亦是不可捉摸的,所以不可同五根一样的加以说明。还有於五根中,都说不以破戒之心这话,当知心就是意,等於说了意根,所以不必另说。果在五根对五尘上,不以破戒之心去染著,就已达到六根清净的目的,所以名为不染污六根誓。

五、本为化众生誓:谓“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意显菩萨的发愿立誓,不是专为自己求安乐的,而是普化法界一切众生,使皆得到成佛的。愿诸众生皆得成佛的这个大誓,可说真正显示了菩萨度生的本怀。假定没有这个誓愿回向自他同成佛道,那前所有的誓愿,虽不可说没有他的用处,但不是成就世间的人天福报,就是成就出世的小乘圣果,要想完成无上菩提是不可能的。 如是立誓发愿,是名真正菩萨;然“而”做“菩萨的,“若不发是”弘誓大“愿者”,不但不够资格称为菩萨,并要为你结成“犯轻垢罪”! 此戒同样可为三聚净戒所摄:持佛禁戒是摄律仪戒;发众誓愿是摄善法戒;愿生成佛是摄众生戒。严
50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此戒,则完具菩萨的三聚净戒;违犯此戒,则毁破菩萨的三聚净戒,所以不得不为之誓。
在性遮二业中,这是属於遮戒,惟遮不可开的。虽说这是七众同学,但同中亦有所不同:如受供养的事出家五众固然是一样的,但在家二众没有受供养的事,可是第五度生的弘誓,在家与出家又是相共的,因为不论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要立誓度生的。至於大小乘的行者,亦复有同有异,不完全相共的。从他们同的一方面看,是就前四誓说的,因为不论大乘小乘的行者,都不得以破戒的身心,接受信众的供养,或与女人作不净行;从他们异的一方面看,大乘行者没有度生的弘誓是绝对不可的,小乘行者唯以独善其身为其修学的目的,不立度生的弘誓,是不违其戒行的。
不发愿戒的应发一切愿,愿孝顺父母师僧;此不发誓戒的最后誓愿一切众生皆得成佛,可说前后都照顾到,真是佛陀大慈悲心的流露!所以发菩提心菩萨行者,定要如佛慈悲的所示,先以十愿导其前,后以五誓驱其后,以完成菩萨的自利利他的大行 。
戊三七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技、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或
509
 楼主| 发表于 2021-2-1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於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皆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为护净戒不令有所亏损,镬汤炉炭之苦在所不辞这是前戒所明的;可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藉以长期的修学佛道,是则任何小小的灾难之处,都当设法竭力避免,这是此戒所明的。当知修学佛道,不是说做就做的,而是要各种的资缘具足,如果缺少了某种资缘,要想将菩萨道修好,那是万分困难的,所以不得不予密切的注意。


设若对此有所违犯,所得过失又是怎样?这要看难处的浅深,废行的多少,讥过的厚薄来决定的。难处浅,废行少,讥过薄,其所得的过失就轻;难处深,废行多,讥过厚,其所得的过失就重。


在怎样的情形下,方可说不算违犯?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形如何以为定夺。如你踏上原所不知的险途,要想避免而无更好的道路可走,冒险前进,那是不违犯的。或在行程中,遇到有难的地方,由於更无一个地方可於其中暂时一避,继续前去,自也是不犯的。或是为了度化某一类的众生,明明知道前途是有问题的,亦在所不计的去抢救众生,使众生安隐的渡过难关,不
5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8: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