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1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2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3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490 别答五阴根本生因5:识阴之生因——罔象之妄想
识阴之生因——罔象之妄想
经文:“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你看看,后面还加个[微细],就是你不是二乘人,连阿罗汉都没有办法,连阿罗汉都没办法!)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注释
[又汝精明]:[精明],就是精纯妙明,指第八识。
[湛不摇处]:湛然不动摇之处。
[名恒常者]:[者],就是语尾助词,表假定。谓如果即称这就是恒常不变性之本体的话。
[于身不出见、闻、觉、知]:对众生身而言,则不出于见、闻、觉、知分别之用;可见此实为[六和合],这个是六和合。而非恒常如一的[一精明]。因为已经分开了,变成见、闻、觉、知了。
[若实精真,不容习妄]:如果是真如自性,那不容许有恶习染污了,因为它如如不动。[精真],就是一精无杂,真实不虚妄。谓若此实是一精真实之体,则不应该会串习种种染妄。因为它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不受薰习。
[奇物]:就是奇异之物。
[忆忘俱无]:连忆忘都没有;意思是说:谓虽没有专门去记住它,也没有故意去忘掉它。
[前异]:就是先前所见之异物,叫做前异。
[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其记忆却又能浮现,宛然如昔,就像从来没有忘失过一般。此为由前六识熏习之力,熏成种子,纳在八识田中。
《楞严经正脉》云:[理实(依理而言)此识尚能忆持多劫(中)无量种习,就是(种子习气,而令之)次第成熟,岂止(忆持)现生之多年乎?]
[有何筹算]:[筹算],就是筹量计算。有何可筹量计算的?也就是说:记忆储藏的能力是没办法去计算的;例如此心中到底能忆持多少年,或多少事。
[非是无流]:不是没有流动。
[若非想元]:[想元],就是妄想之根元。谓此识阴若非前四阴的妄想根元。第八意识作为前七识的依据,为根本叫做根元。
[宁受妄习]:[宁],就是怎么。谓识阴就是第八意识。识阴怎么会受前七识之妄习所熏?故可知第八识本身亦有极微细之妄想性;因此唯识学上称第八识为[真妄和合]。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然此第八识极微细妄想性之消灭,若非你的六根(身心),已经达到能开合互用、体用圆通的地步,故能化[六和合]复归于[一精明]之境。
[此之妄想无时得灭]:这妄想就没有能消灭的一天。
《楞严经正脉》云:好!“五阴”的旁边编:A,A:[五阴始从妄想而生,虽(现)有而恒无;终依(颠)倒(妄)计而住,]这是A。
这个五阴,刚开始从妄想而生,虽然现有,就是你看的色、受、想、行、识,看得清清楚楚;而究竟其本体恒无,就是推究到本体,实在是本来无一物。就是彻底的分析,实在是恒无,色、受、想、行、识,一蕴都没有,照见五蕴皆空。
底下编:B,B:[(因此变成)虽(实)无(而)恒有,五蕴本来实在是空,但是,你现在迷惑颠倒,执,因为坚固妄想;因为虚明妄想;因为融通妄想;因为幽隐妄想;因为虚无妄想。(即)所谓‘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是故(若)二计不亡,二计就是刚刚师父叫你编的A跟B。二种执着不亡,则阴牢不可破矣。]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现在],就是现前存在的。[见闻觉知],此系含尝与嗅在内,共为六精。
[中串习几]:[串],就是贯、惯,习惯的惯。[几],就是微,微细。其中除了串习微细之妄想外。
[则湛了内,罔象虚无]:[湛了],就是湛然明彻之体。[罔象],无像、无相。谓则于此湛然明了之体内,只是罔象虚无,若无不无,实在是无,但是,看起来好像真的有。
似有非有;看起来是有啊;但是,你好好的分析,真的没有,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因此这第八识之体,凡夫便计之为命根,外道即认作是涅槃之体。
所以,众生很可怜的,这一辈子如果没有听到佛法,哪个人知道一切法无我呢?谁会知道呢?
义贯:阿难,[又汝]识阴之[精]纯妙[明、湛]然[不]动[摇处],汝若[名]此即为[恒常]不变之性[者,]如果你把这个当作是永恒。
[于]众生[身]而言,则[不]超[出见、闻、觉、知] 等分别之用,故知此识阴实为六和合,而非一精明,因为已经分开了。
以[若]彼[实]是[精]一无杂、[真]实不虚者,则它必[不容]串[习]种种染[妄](譬如纯金不应混杂泥沙)。
以[何因]缘[汝等]若[曾于昔年睹一奇]异之[物],虽[经历]深[年岁]久,连[忆忘俱无],你[于后]来[忽然覆睹]先[前]所见[异]物,却又能令[记忆]浮现,[宛然]如昔,[曾不遗失?
则]可知,[此]八识[精了]于其[湛]然[不摇]之体[中],系[念念受]六识之见、闻、觉、知及七识所[熏],无有停息,其数无计,难以计算。[有何]可[筹]量计[算]的?
所以,第八意识就是大仓库,善的种子、恶的种子、是的种子、非的种子,统统种进去了;众生就是种不到佛的种子。
在座诸位!师父赞叹诸位,就是你们现在在种什么?在种成佛的种子,你们一定会成佛!未来。
[阿难,当知,此] 第八识[湛]然不摇者,并[非真]常不可动摇之性;[如]深沉[急流]之河[水,望]之[如恬静],正因其[流急]而深故[不见]其动,[非是]真[无流]动;
此识阴[若非]前四阴妄[想]之根[元,宁](怎么会)[受]前七识之[妄习]所熏?故可知第八识亦有极微细之妄想性。
然此极微细妄想性之消灭,若[非汝]之身心[六根]已达到[互用开合],体用圆通,化六和合复归于一精明者,[此之妄想]即[无时]而[得灭]。
把六归一,其实,都是在同一个心性,眼见是那个心,眼见,心打结,其实,还是同一个心;耳朵听声音,心打结,还是那个心。
所以,一条毛巾打六个结,都是同一条毛巾,佛的比喻就是这样。眼耳鼻舌身意所打的结,其实都是同一个心,“结”就是烦恼。
[故汝现]前存[在]之[见、闻、觉、知]、尝、嗅六精,其[中]除了[串习几]微之妄相外,[则]于此[湛了]之体[内],但是[罔象],罔象就是(无象),就是[虚无],若无而不无,似有而非有,是故识阴即是[第五颠倒]之[微细精想]。
[阿难,是五受阴]即是由以上所说的[五妄想]所[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