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1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2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一(2义贯目次解说)
1 只要有人有因缘,把《楞严经》大纲看一遍,都不得了的因缘,都会很大很大的受益!
我们用了六个礼拜,讲一个目次,也就是《楞严经》大纲。如果不先把它讲个《楞严经》大纲,要从头到尾把那个《楞严经讲义》讲完,三年!
所以,只要有人有因缘,把《楞严经》大纲看一遍,都不得了的因缘,都会很大很大的受益!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自序
绪论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第一章 了妄识真、明心见性
第二章 一切法本如来藏
第三章 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第四章 捐舍小乘、入佛知见
第五章 解结
第六章 二十五圣圆通境界(圣人示范)
第七章 25﹒耳根圆通(观世音菩萨)
第八章 拣择圆通之根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第一章 前方便:四种清静明诲
第二章 道场加行
第三章 重说神咒1555
第四章 请问大乘修证阶位
第五章 正说六十位修证
第六章 文殊请问经名
第七章 三界七趣众生升堕之因与果
第三篇 五十阴魔(破魔证通)
习禅须知魔事
第二章 五十阴魔(禅中五十境)
第三章 尾声(总结全经)
2 这本《楞严经义贯》,是成观法师写的、注解的,写得相当好,写得相当好!
诸位翻开《楞严经义贯》,上册的。一定有很多人会带错来,我就不告诉大家,反正它每个颜色都相同,上、下册来也搞不清楚。
回去记得把下册的拿去藏起来,让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你每次来,记得!上册的二本:《讲义》上册的;《义贯》上册的;《楞严经表解》一本,每次要带三本来。
这本《楞严经义贯》,是成观法师写的、注解的,写得相当好,写得相当好!
3 整部《楞严经》总共分为三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悟后依体起修、五十种阴魔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至卷十)
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本体是什么?要悟到不生不灭的本体。
好!手握在这里,第一篇叫做方便示导令悟本体,手放在这边,翻开第<19>页,现在就翻,目次<19>,这是第一篇,叫做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第二篇,悟后依体起修
悟后依不生不灭的本体起修,因为众生的习气还在,众生的习气还在。
好,看目次<48>页,第<48>
第三篇,列为重要的,也是《楞严经》的特色,就是五十种阴魔,破魔证通,总共分为三篇。
4 师父要从这一本《楞严经义贯》,给大家深入《楞严经》的整个轮廓和概念
好!翻回来目次第<3>页,现在我们要把整本、整部《楞严经》的梗概,
就像我们建筑的钢架、骨架;就像人体的骨骼,把它先看一遍,
因为整本《楞严经》要讲三年。我们看这个目次,一段一段,喔!就知道,这一段《楞严经》在讲什么。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沙门释成观撰注
文殊讲堂恭印
佛语谛实 决定不虚 ——金刚法宝赞
目次(全)
自序
绪论
一、本经梗概
二、楞严法门三大主旨
1﹒悟本性(先行)
2﹒持心戒(初行)
3﹒修大定(正行)
三、三味总持论
1﹒三味总持略论
2﹒定的重要性
3﹒三味总持手记
4﹒三味总持具体作法
5﹒修三味莫退心
四、本经修断之次第
五、劝发菩提心
1﹒为何应发菩提心?
2﹒何为发菩提心之相?
六、首楞严三味法门的殊胜处
七、释疑
1﹒六祖与禅定
2﹒判经真伪
八、古德序文
㈠大佛顶经开题 日本·弘法大师(空海)撰
㈡注大佛顶真言并序 日本·南忠法师撰
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一
第一篇 方便示导令悟本体
第一章 了妄识真、明心见性
第一节 经题、译者
第二节 序分
第三节 阿难示堕
第四节 阿难请定
第五节 七处徵心——七处破妄(令明真心)
A﹒引言
B﹒徵心
1﹒破计心在身内
2﹒破计心在身外
3﹒破计心潜在根里
4﹒破计心以内、外对而见明、暗
5﹒破计心随和合处而有(无有定处)
6﹒破计心在中间
7﹒破计心无所在
第六节 阿难再度请法
第七节 世出世间二种根本
第八节 第二度徵心
第九节 真心有体
第十节 妄识无体
第十一节 阿难求开道眼
第十二节 十番显示见性——显真(令见真性)
1﹒显示见性是心非眼
2﹒显示见性不动
卷二
3﹒显示见性不灭
4﹒显示见性不失
5﹒显示见性无还
6﹒显示见性不杂
7﹒显示见性无碍
8﹒显示见性不分
9﹒显示见性超情
10﹒显示见性离见
第十三节 别业妄见与见分妄见
第十四节 破和合及非和合
第二章 一切法本如来藏
第一节 五阴本如来藏性
1﹒色阴本如来藏性
2﹒受阴本如来藏性
3﹒想阴本如来藏性
4﹒行阴本如来藏性
5﹒识阴本如来藏性
卷三
第二节 六入本如来藏性
1﹒眼入本如来藏性
2﹒耳入本如来藏性
3﹒鼻入本如来藏性
4﹒舌入本如来藏性
5﹒身入本如来藏性
6﹒意入本如来藏性
第三节 十二处本如来藏性
1﹒眼色处本如来藏性
2﹒耳声处本如来藏性
3﹒鼻香处本如来藏性
4﹒舌味处本如来藏性
5﹒身触处本如来藏性
6﹒意法处本如来藏性
第四节 十八界本如来藏性
1﹒眼色识界本如来藏性
2﹒耳声识界本如来藏性
3﹒鼻香识界本如来藏性
4﹒舌味识界本如来藏性
5﹒身触识界本如来藏性
6﹒意法识界本如来藏性
第五节 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1﹒地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2﹒火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3﹒水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4﹒风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5﹒空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6﹒根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7﹒识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第六节 阿难明心发广大愿
卷四
第三章 审除细惑、开示三如来藏
第一节 陈述二深疑
1﹒如来藏本净,为何有为迁流
2﹒五大如何周遍圆融
第二节 如来次第除疑
1﹒审明其惑
2﹒无明不觉生三细
3﹒境界为缘长六粗
4﹒世界相续
5﹒众生相续
6﹒业果相续
7﹒富楼那执因疑果
第三节 开示三如来藏
1﹒空如来藏——一切皆非
2﹒不空如来藏——一切皆即
3﹒空不空如来藏——皆非皆即、离非离即
第四节 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实觉妙明,何因起惑?
2﹒有因非妄,妄即无因 (无因故妄)
3﹒顿歇即菩提
第五节 阿难起疑
1﹒未解佛语而执因缘
2﹒三狂缘断,即菩提心
3﹒因缘自然皆是戏论
4﹒斥离戏论,劝修无漏
第四章 捐舍小乘、入佛知见
第一节 初心行者之二决定义
1﹒初心之第一决定义
①决定不以生灭心求佛果
②决了五浊生因、伏还无生灭性
2﹒初心之第二决定义——决定捐弃诸有为相
第二节 谛观六根与六尘
1﹒审度六根功德优劣
2﹒入一解六
3﹒一与六皆由妄
4﹒揽诸尘结六根
5﹒离尘无结
6﹒证不依根
7﹒离尘无体即断灭,岂可为因?
8﹒击钟验闻性不断
|
|